2020-08-01 橘世代.健康橘
搜尋
子宮內膜異位
共找到
75
筆 文章
-
-
2020-07-22 醫療.婦產科
女生做愛會痛要當心!恐是這5種婦科病導致性交痛
作為女人,有一些難以言說的疼痛,比如“啪啪啪”時的疼痛,也就是性交痛。由於性生活是一件比較私密的事情,所以即便有性交痛方面的困擾,也很少有女性選擇主動就醫。但事實上,性交痛不僅影響著伴侶之間性生活的和諧,也可能是很多婦科疾病出現的信號。性生活是繁衍後代的必需,更是增進伴侶間感情的利器。女性在性生活中,如果出現障礙或者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診治,千萬不要因為覺得難以啟齒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出現性交痛 切莫諱疾忌醫為了能讓大家正確認識性交痛,以及看清隱藏在其背後的危害,我們就來深入聊一聊這種難言之痛——性交痛。所謂性交痛,就是指女性在性生活時或性生活後,感到會陰部或陰道深部以及下腹部有輕重不同的疼痛。引起性交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理性的,比如初夜、絕經後的老年女性、長時間無性生活者、性技巧缺乏、粗暴性生活、女性對精液或保險套過敏等。也可能是心理性的,比如若女性有過不好的性經歷,或者在性生活中過分緊張、懼怕,都可能會導致陰道的濕潤功能障礙,更增加痛感。警惕5種婦科病除了以上這些因素,還有一些婦科疾病也可能會導致性交痛的出現。這些隱藏在性交痛背後的疾病,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後果。1.骨盆腔炎女性的骨盆腔通過輸卵管、子宮、宮頸、陰道和體外是相通的,因此容易被微生物侵入感染。尤其在陰道有炎症或性伴侶有炎症的情況下,性行為更容易誘發骨盆腔炎,通常會表現為性生活後腹痛、白帶增多、嚴重時會發熱。如果女同胞們的“啪啪啪”痛和骨盆腔炎有關,那麼只要按照醫囑積極消炎並好好休息,一般都會治癒的。但是在痊癒之前,建議性生活最好暫停一下。2.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主要發生在雌激素分泌旺盛的育齡期,以20歲~40歲的女性多見。內膜異位症會引起女性痛經、不孕、以及性交痛。內膜異位症病灶最容易長在盆腔底部,在進行性生活時一旦觸碰到病灶,就會引發劇烈的疼痛。並且性生活的次數越多、性交幅度越大,性交時的痛感就越劇烈。這常常會造成女性因恐懼性生活疼痛,而躲避夫妻之間的親密行為。長此以往,甚至可能因此導致家庭關係發生破裂。因此,一旦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應及時治療,尤其是合併有不孕的育齡女性,更要積極清除病灶。3.黃體破裂卵巢每個月都會培養生命的種子——卵子。卵子一般在兩次月經中間排出,排出後卵巢上會有一個囊腔,即黃體囊腫,裡面充滿了血管。囊腔裡的細胞會繼續工作,開始生產懷孕所需的孕激素。但如果這個囊腫太大或合併有盆腔炎症,在性生活時遇到外力的壓迫,就會破裂並發生腹腔內出血。黃體破裂一般發生在月經的後半週期,痛感比較劇烈,出血多的時候甚至會出現休克的症狀。雖然大部分情況下,黃體破裂時破口較小,會自行止血,可以採取保守治療,但如果腹痛持續沒有緩解,說明出血一直沒有停止,那麼就必須及時前往醫院確診,必要時採取手術方法治療。4.子宮外孕子宮外孕最常見的情況是輸卵管妊娠。只有幾毫米寬的輸卵管,肯定容納不了不斷長大的胚胎,所以大多會發生破裂,除非能在破裂前發現胚胎的存在。雖然子宮外孕患者一般都有停經和不規則出血史症狀,但有些宮外孕患者沒有明顯的停經,可能在性生活或婦科檢查等外力的作用下發生破裂出血。此時,患者會出現劇烈腹痛,腹腔出血多時會有大便樣感覺,出血過多時還會出現休克的情況。如果沒有及時就診,會有生命危險。子宮外孕的出血大多不會自止,需要急診手術。5.陰道炎女性是需要激素滋潤的,假如卵巢早衰或早絕經,不再分泌女性激素,陰道上皮細胞就會變薄,引起腺體萎縮、陰道乾澀、陰道菌群失調。這種情況下,除了容易發生陰道炎,也常會引發性生活困難、性交痛的情況。不過,只要補充激素,激素缺乏性陰道炎的症狀就可以得到改善。
-
2020-07-08 科別.婦科
月經痛得死去活來 原來是子宮內膜異位
經痛是許多女性的夢魘,往往會出現下腹緊脹、腰痠背痛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影響生活。一位年約30歲的女性,每次經痛都會痛得死去活來的,被診斷為「原發性經痛」,經手術卻發現,她的骨盆腔長滿子宮內膜異位組織,導致骨盆腔沾黏,輸卵管也受影響,不孕機率增加。經痛分原發性與續發性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王呈瑋表示,別以為經痛忍過去就沒事了,經痛可能伴隨著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等。經痛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前者為不明原因引起,後者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巧克力囊腫等疾病引起。王呈瑋指出,雖然原發性經痛原因不明,但多數是檢測上的限制,無法立即診斷,上述案例即是超音波無法發現的子宮內膜異位症,被診斷為原發性經痛。此外,經痛的疼痛程度,並不會與子宮肌瘤的大小成正比,女性朋友別誤以為肌瘤愈大會愈痛。治療方法取決是否生產改善經痛必須先找出根本的原因,王呈瑋表示,治療方法會取決於患者後續生產計畫,若有生育打算,建議以保守治療,不動刀為主,若是沒有生育計畫,則建議動手術,確認病灶,也有些女性會選擇服藥,採疼痛控制,等到停經直接解決經痛的症狀。中醫認經痛是氣滯、血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楊佩鈺說,站在中醫角度,經痛通常是氣滯、血瘀,會引起腰痠背痛則被認為是腎虛,經痛幾乎是台灣多數女性的痛,想解決氣滯、血瘀,除了透過中醫藥物治療,運動也是改善方法之一。楊佩鈺指出,根據國外研究調查,女性維持每周3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習慣,約有20%的女性可以改善經痛的症狀。此研究也顯示循環不佳,恐是增加經痛風險的原因之一。涼性食物也會出現經痛楊佩鈺說,中醫認為有許多涼性食物,可能增加氣滯血瘀,但並非每位女性都受影響,建議女性多觀察自己,經期前若曾吃冰或是吃瓜類、大白菜等,當經期來潮時確實出現經痛,就表示該類食物恐造成影響,建議避免食用。
-
2020-07-08 科別.婦科
被經痛折磨到不成人形 開刀竟是滿滿子宮內膜異位組織
經痛是許多女性的夢魘,下腹緊脹、腰痠背痛,經痛嚴重時甚至影響生活。一位年約卅的女性,每次經痛都感受到悶痛感,被診斷為「原發性經痛」,手術卻發現骨盆腔長滿子宮內膜異位組織,因長期未發現,導致骨盆腔沾黏,輸卵管也受影響,增加不孕機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王呈瑋表示,別以為經痛忍過去就沒事了,經痛可能伴隨著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等。經痛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前者為不明原因引起,後者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巧克力囊腫等疾病引起。王呈瑋表示,雖然原發性經痛原因不明,但多數是檢測上的限制,無法立即診斷,上述案例即是超音波無法發現的子宮內膜異位症,被診斷為原發性經痛。王呈瑋也表示,經痛的疼痛程度,不與子宮肌瘤的大小成正比,女性別誤以為愈大會愈痛。改善經痛必須先找出根本的原因,王呈瑋表示,治療方法則會取決於患者後續生產計畫,若有生育打算,建議以保守治療,不動刀為主,若是沒有生育計畫,則建議動手術,確認病灶,也有些女性會選擇服藥,採疼痛控制,等到停經直接解決經痛的症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楊佩鈺說,站在中醫角度,經痛通常是氣滯、血瘀使腰痠背痛則被認為是腎虛,經痛幾乎是台灣多數女性的痛,想解決氣滯、血瘀,除了透過中醫藥物治療,運動也是改善方法之一。楊佩鈺說,根據國外研究調查,女性維持每周3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習慣,約有20%的女性可以改善經痛的症狀。此研究也顯示循環不佳,恐是增加經痛風險的原因之一。楊佩鈺說,中醫認為有許多涼性食物,可能增加氣滯血瘀,但並非每位女性都受影響,建議女性多觀察自己,經期前若曾吃冰或是吃瓜類、大白菜等,當經期來潮時確實出現經痛,就表示該類食物恐造成影響,建議避免食用。
-
2020-06-22 性愛.性福教戰
大部分女性都有假裝高潮的經驗?醫師告訴你背後原因
假裝高潮 不如換姿勢【諮詢醫師:宏恩醫院婦產科主任陳俊霖,出處:2005-09-26/聯合晚報/8版/身.性.靈】(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問:最近有件事一直困擾著我,實在快要受不了,正在服役中的男友,每次一放假回台北,什麼事都不想做,就只是想上床,好像憋得太久,就一定得發洩。其實,他當兵前的表現,只能算普通,沒什麼強項可言,但到了軍中之後,技巧及耐力居然突飛猛進,我常稱讚他,軍中的五項戰技是否也包括了床上刺槍術。但時間一久,我真的受不了,前面感覺還不錯,過了20分鐘,小妹妹就開始不適,男友撞一下、我就痛一下,完全沒有刺激快感可言。姊妹淘傳授我一個秘訣,那就是假裝高潮,當自己覺得夠了、受不了,就開始假裝高潮來了,嬌聲喊「受不了」,當然身體也要配合,肢體顫動、呼吸急促,這樣一來,就可以高掛免戰牌,這招數真的有用嗎?男友會不會識破?(台北小愛)答:假裝高潮,可說是一種善意的肢體謊言,相信大部分的女生都假裝過,其實一點都不難,目的無非就是想趕快結束眼前的痛苦,或是給男人面子。性交時間長短的忍受程度,因人而異,大部分女生只要超過半小時就會受不了,除了陰道分泌物越來越少、疼痛不適之外,腰痠背痛也是原因之一。有些男人一看到女生面露難色,大聲求饒,就覺得很有成就感,在莫名其妙的征服感中,得到自信心;擔心餵不飽另一半,有在外偷吃的藉口,有些女生也只好忍痛應付。臨床上來看,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的女生,性交過程時,常因男性陰莖的衝撞,而痛苦不堪,就算沒有疾病困擾,男人也不能只為了射精快感,而為難另一半。至於假裝高潮是否有破綻可尋?當然有,就算裝得再像,也可以辨認出來,不過,為了維繫男女之間的性愛和諧,這裡當然不能說,就把它當成女生的性愛法寶,騙騙男人。建議,只要持續進出動作五分鐘,就應該改變性交姿勢,如果陰道分泌物減少,最好適量使用潤滑液(KY),如果真覺得不舒服,就應該明說,良好溝通互動才是維持性愛的不二法門。
-
2020-06-15 科別.婦科
經血多且痛 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有何不同?
32歲的小游(化名)近半年來月經量變多,本來五天可以結束的經期拖到七、八天。她來婦科求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長了肌瘤,由於肌瘤長在子宮腔裡面,利用子宮鏡摘除,術後解除困擾。46歲的王小姐是小游的朋友,有天兩人喝下午茶,王小姐提到自己月經來時很痛,都得吃止痛藥才舒服些,經血也比以往多。小游以自己的經驗告訴她可能子宮長了肌癅,王小姐聽了怕怕,隔天就來求診,檢查之後,確診王小姐罹患的不是子宮肌瘤,而是子宮腺瘤。子宮腫瘤有兩種:一個是肌瘤,一個是腺肌症,也叫腺瘤。這兩種瘤雖然都發生在子宮的肌肉層上,但是它們的病因並不一樣。什麼是子宮肌瘤?婦女成年以後約有20至25%的機率會長肌瘤,它是從組成子宮肌肉層的平滑肌細胞長出來的,肌瘤有時只長了一顆,更常見的是大小多顆,甚至可以多達數十顆。臨床上,子宮肌瘤未必有任何症狀,所以長了肌瘤可能自己渾然不知。最常見的症狀是經血量變多,長期大量的月經出血,會造成貧血而影響健康,若肌瘤長得太大而壓迫到膀胱,病人便會老是頻尿,造成生活上的困擾。治療則視病人的情況而定,如果完全沒有症狀,只須定期追蹤檢查即可;但是如肌瘤造成貧血或產生膀胱壓迫症狀,則應手術治療;如還想保留子宮,可以把肌瘤切除掉即可。至於子宮腺肌症,是由子宮內膜異位引起,最常見的是長到卵巢上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瘤,也叫做巧克力囊腫;如果長到子宮的肌肉層組織內,就叫做子宮腺肌症。子宮腺肌症最常見的症狀,是造成經痛和經血過多,也會造成性交疼痛、貧血、不孕症和子宮異常出血等問題。子宮腺肌症迄今沒有藥物具有長期治本的效果,如果經痛不是太嚴重,止痛藥尚能派上用場。一些抑制排卵類的藥物或含有黃體素的避孕器,可以讓月經停止不來而解除症狀,但長期使用易造成骨質疏鬆等更年期症候群。如經痛實在太嚴重,或是經血太多造成貧血,則手術成為最後的選項。一般是以子宮全摘除才能徹底解決問題,不同於切除子宮肌瘤而保留子宮的方式;微創手術切除是目前最常選用的方式,但子宮切除後,病人便喪失生育能力,所以多半都是已完成生育者比較能接受。
-
2020-06-10 橘世代.健康橘
為什麼貧血不能先補鐵?小心身體越補越糟!
有些人常覺得暈眩,覺得可能是貧血,就買了鐵劑來補充鐵。但其實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很多種,例如鐵攝取不足、基因異常或慢性疾病引起等,演變成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或慢性疾病貧血。以下就來向大家介紹兩種最常見的貧血以及改善方式唷!一、地中海型貧血由於地中海貧血是先天的基因缺陷,骨髓沒辦法製造出品質穩定的紅血球,導致紅血球無法攜帶足夠氧氣給各個器官,也容易受到破壞,比一般人的紅血球少存活了100天左右。我們進一步看紅血球品質不穩定的原因,紅血球中的血色素可分為血基質(Heme)及血蛋白鏈(Globin chain)這兩個結構,鐵質是血基質的主要成分,缺鐵時骨髓無法製造足夠的血基質,稱為缺鐵性貧血,為後天因素造成的,此時補充鐵是有幫助的。但地中海貧血則是天生無法製造出正常的血蛋白鏈所導致的貧血,他們體內的鐵質是足夠的,因此若額外補充過多的鐵時,反而容易有過量的風險,累積在心臟、肝臟、肺等器官內,都會對器官造成損傷!地中海型貧血如何改善?輕度地中海貧血:以均衡飲食為主,不須特別補充鐵質。重度地中海貧血:經常輸血的患者應避免吃太多富含鐵的食物,如牛肉、菠菜、豬血等,可藉由喝茶或咖啡來減少鐵的吸收,但須增加水分的補充。 二、缺鐵性貧血根據衛生署的調查發現,19~50 歲與71 歲以上女性鐵攝取不足,而且比例高達50%左右,當鐵不足時,容易導致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它亦是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以下針對一般大眾會有的迷思一起來做個探討。只有女性容易缺鐵性貧血?女生因為每個月的月經,流失了大量經血,尤其子宮內膜異位或肌瘤造成出血量比一般女性高,而容易有缺鐵性貧血;事實上除了月經之外,腸胃道潰瘍、痔瘡流血、胃切除等也會容易產生貧血,所以男性也有可能會有缺鐵性貧血。學齡期的孩童,因為在生長狀態中,需要比一般成年人多的鐵質,若飲食沒有特別注意,容易會有缺乏的症狀和影響;而老年人因為牙齒不好,不好咀嚼肉類食物,造成鐵的攝取也不足,也容易有缺鐵性貧血。貧血會影響記憶力?鐵是製造血紅素的重要元素,如果鐵不足,無法合成足夠的血紅素讓紅血球攜帶氧氣,造成缺氧,而容易有疲倦、頭暈、臉色蒼白、血壓降低、心跳變快、指甲易裂等症狀,甚至是家長們很關心的記憶力和專注力都會受到影響。缺鐵性貧血如何改善?補充高鐵食物:高鐵食物動物性優於植物性食物,動物性食物所含的鐵為血基質鐵,身體較容易吸收,另一種為非血基質鐵,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品中,它需要轉換形式才能吸收,容易受到其他因子影響,所以吸收率較差。可以多吃紅肉,例如牛肉、鴨肉;或內臟類、豬血、鴨血等。建議每天攝取10~15毫克的鐵,若是較嚴重的缺鐵性貧血,則建議要補充鐵劑。維生素C可幫助鐵吸收維生素C可以幫助非血基質鐵的轉換,所以可以增加鐵的吸收,因此素食者可以多選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增加鐵的吸收。可以選擇芭樂、柑橘類水果、木瓜、青椒、芽菜、芥藍、花椰菜等。單寧酸及鈣質會影響鐵的吸收咖啡和茶中含有單寧酸,它會和鐵結合,進而減少鐵的吸收,因此要避免進餐食和餐後喝茶和咖啡。鈣質因為會和鐵競爭吸收的通道,如果想同時補充鈣和鐵,最好錯開來補充,例如午餐注重補鈣,晚餐補鐵,或是在點心時間分開補充,因此額外添加變成高鐵高鈣的食品應避免哦!營養小教室貧血可以細分成許多種類,缺鐵性貧血只是較多人容易患有的。建議若有上述的貧血症狀,應做抽血檢查,確認是哪一種貧血,再對症下藥做補充才是最有效的呦!本文摘自《SuperFIT 極度塑身》【健康精選延伸閱讀↘↘↘】。春天宜養肝!若突然愛吃酸,要注意恐是身體警訊。用藥別輕忽!不良藥物反應可能是自己造成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5-21 養生.聰明飲食
每天喝蔬果汁,私密處竟頻「出水」 中醫師:蔬果汁要在這2個時間喝才對
一名43歲的上班族女性,平時每天早上有喝蔬果汁當早餐的習慣。患有子宮肌瘤的她,近半年在月經結束後發現,陰道不定時會流出清澈如水的不明液體,而且量多到會弄溼底褲,只好使用衛生棉。因下體長期悶熱,反而導致泌尿道以及陰部搔癢,前往婦產科檢查後確診是陰道炎,使用抗生素治療後搔癢症狀隨即改善,但是陰道出水問題依舊,轉而尋前往中醫門診求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這名患者長期久坐辦公室,又屬於肥胖、代謝不佳患者,平時血糖也偏高、控制不佳,以上因素容易導致骨盆腔循環不佳,對於婦科疾患的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陰道感染。 此外,女性外陰部處於高溫濕熱的環境之下,又受到患者血糖偏高的刺激,婦科免疫力更容易變差、引起感染,導致陰道發炎與水樣白帶(即陰道出水)的產生。 別輕忽!水樣白帶是婦科疾病症狀 周宗翰指出,健康女性的白帶是一種微酸性的黏稠物,一般量不多,顏色呈乳白色、雞蛋清樣,稍有腥味,有溼潤陰道、排洩廢物、抑制病原菌生長的作用。 但當女性患上婦科炎症等疾病後,白帶就會發生變化,特別是出現水樣白帶、白帶中有血,要提高警覺。 陰道出水又稱為「水樣白帶」,陰道炎、子宮頸炎、子宮肌瘤等多種婦科疾病都有可能引起這項症狀。 若水樣白帶較多,並且持續很長時間,建議先諮詢婦產科醫師、進行檢查,以排除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輸卵管癌的風險。 長期喝蔬果汁,容易導致虛冷體質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患者每天都有喝蔬果汁的習慣,容易導致中醫體質學理中的脾虛濕盛體質,導致身體水分的代謝、調節出現問題,加上患者缺乏運動、長期久坐,本身又有血糖偏高的問題,容易導致盆腔血液循環不佳。 換句話說,水性白帶增多,是血液循環不良的預兆,且水樣白帶也可能與子宮肌瘤、內分泌失調有關係,因此最重要的是改變生活習慣。 從中醫觀點來說,絕大多數蔬菜和水果的屬性偏寒,長期飲用蔬果汁,容易形成虛冷體質,身體新陳代謝速度減慢。 平衡寒涼屬性,蔬果汁建議這樣喝 周宗翰中醫師建議,喝蔬果汁的頻率不要這麼頻繁,並在諮詢醫師後,可在蔬果汁中適量添加薑黃粉、肉桂粉、生薑末,可稍微降低陰道出水的頻率。 除了適量加入溫熱性中藥材來平衡蔬果的寒涼屬性之外,飲用蔬果汁前,也要注意蔬菜和水果的使用量,尤其是含糖量較高的水果,每天應控制在2份以內,過多容易造成血糖上升和肥胖。 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建議為2:1,因為若蔬菜和水果比例是3:1,蔬菜味道較明顯,有些民眾難以接受,此時也可以先將蔬菜煮過,味道較佳。 此外,蔬果汁打完後不適合久放,要立刻喝,以免蔬果汁氧化變質。建議在陽氣盛的早上或中午飲用,晚上喝易頻尿,恐影響睡眠。 運動促進子宮循環,減少白帶症狀 患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是平時白帶清澈如水的女性,更需要嚴格執行上述飲用蔬果汁的方式,平時也最好避開生菜、瓜果類、柑橘類、涼茶等寒性食物,並減少甜食的攝取。 同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可多做骨盆運動幫助改善子宮血液循環,減少分泌物過多的症狀。 原文刊登:.每天喝蔬果汁,私密處頻「出水」 中醫師:蔬果汁要在這2個時間喝才對延伸閱讀:.每天活得充實,把癌細胞累死!「人生在世真正的價值,是精神、態度、信念」.退休後想踏遍千山萬水...口袋裡卻沒有買一張車票的錢!中年後體悟: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進入空巢期,「老同學」很重要!懂得生命無常之後,是相聚的最好時刻
-
2020-05-19 癌症.卵巢.子宮
不只更年期後易得卵巢癌 醫師提醒6大危險族群要注意
一名42歲的廖小姐,數年前與先生共同創業一同經營咖啡店,兩人也早在結婚時達成為頂客族的共識。由於店內產品廣受好評生意相當不錯,還在前年新開了一家分店,事業有成也樂愛享受生活的她,在去年年初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發現自己的左側卵巢有一顆子宮內膜異位瘤(俗稱巧克力囊腫),大小約5公分,持續超音波和磁振造影追蹤,發現在一年內竟快速增大至7公分。巧克力囊腫雖為良性疾病,但同時也是具有潛在惡性風險的腫瘤疾病,加上增長速度快,廖小姐決定接受手術治療,經病理檢驗後竟確認罹患卵巢癌,所幸發現得很早,並無擴散現象及侵犯到鄰近的器官組織。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表示,「卵巢癌」常被比喻是「婦科癌症中最可怕的隱形殺手」,常是來的突然、發現的太晚。卵巢位於骨盆腔深處及體積小,腫瘤在早期形成時不易被察覺,再加上初期幾乎無症狀,因此很容易被忽略。據統計,約75%的患者發現罹患卵巢癌時已經是第三期以上,即便有症狀,也會容易因腫瘤的壓迫或癌細胞剝落產生,如:肚子脹脹的、脹氣、噁心、易飽足感、打嗝、頻尿、下腹部疼痛或小腹突然變大等,常讓人誤以為是腸胃或泌尿道相關疾病,但此時卵巢癌的期別可能已發展至第三期或第四期。卵巢癌的早期預後與中晚期的存活率有極大的落差,第一期的卵巢癌五年存活率可達90%、第二期癌症已擴散至骨盆及其它器官五年存活率約70%、第三期存活率驟降至39%、到了第四期癌症可能已轉移到肝、肺、腹膜或骨頭,五年存活率僅餘17%。沈彥君提醒,以往卵巢癌好發於更年期後女性,但隨著晚婚、晚生子的人或不生育的趨勢增多,都有可能增加罹患卵巢癌的風險,建議超過40歲以上的女性朋友每年應定期安排婦科檢查與骨盆腔檢查,高危險族群可提早至30歲每半年至一年安排定期檢查。以下幾項危險因素,檢視自己是否已成為卵巢癌的危險族群:1、35歲以後生子、未曾懷孕或不孕的女性:荷爾蒙及排卵因素可能增加罹患卵巢癌的風險。2、初經來的早(12歲前)或停經較晚(55歲後)的女性:初經太早或停經太晚的族群,卵巢在一生中的活動時間較長、排卵次數較與一般人多,也會增加罹患卵巢癌的危險性。3、家族史:家族中(母親、姐妹)有乳癌或是卵巢癌病史,罹患卵巢癌機率也會增高;一般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機率約1.4%,若有家族史的族群機率則會上升到3~5%。4、肥胖:BMI指數>30的女性。尤其是喜愛吃高油脂的族群,易造成體內脂肪過度堆積,容易誘發乳癌及卵巢癌。5、停經後荷爾蒙補充:荷爾蒙的補充劑量及長時間的補充,雌激素過度刺激也會相對增加風險。6、子宮內膜異位瘤患者(巧克力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異位瘤的女性,發生卵巢癌的風險是一般婦女的2至3倍。 延伸閱讀: 3婦癌難早發現! 預防醫學專家告訴你該如何預防 女性注意! 愛吃「這些」食物易養出子宮肌瘤
-
2020-04-19 癌症.卵巢.子宮
卵巢癌患者該怎麼選醫師?可優先考慮婦癌專科醫師
卵巢癌的發生曲線相較其他癌症緩和,但因不易早期發現而被稱為「沉默殺手」。有鑑於此,婦產科醫師提醒,年過40歲的女性應每年進行一次腹部超音波或陰道超音波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四分之三 屬上皮性細胞癌三軍總醫院婦癌科主任王毓淇說,卵巢專司生育,每月排卵的同時會引起大量上皮發炎反應,長期的發炎反應與長期的基因病變累積,可能使部分細胞漸漸癌化。因此,女性如果初經早、停經晚、未生育而讓卵巢長期勞累工作,或者隨著年齡漸長累積較多發炎反應與基因病變,罹患卵巢癌的風險便會隨之提升。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主任趙安琪說,不同來源的癌化細胞可能演變為不同組織型態的惡性腫瘤,其中,漿液性腺癌源於輸卵管內細胞癌化再轉至卵巢,黏液性腺癌與腸道細胞有關,子宮內膜樣瘤及明亮細胞癌則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發生率變化小 推估與環境關係不大衛福部國健署105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卵巢癌(卵巢、輸卵管及寬韌帶惡性腫瘤)發生率與死亡率排名均位居女性第七位。不過,健保數據顯示,近五年卵巢癌的發生率看似持平且無明顯年輕化趨勢。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衛福部立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說,許多癌症伴隨大環境變化而增加,像是肺癌可能因空氣汙染、乳癌與子宮內膜癌因塑化劑暴露而使發生率上升,但卵巢癌發生率相對穩定,原因不明,或許它的發生與大環境較無直接相關。卵巢癌發生率未明顯增加,但同時,它也沒有好的早期篩檢工具,早期病人不易自覺,往往等到腹部有症狀才輾轉就醫。衛福部健保署統計,我國104年至108年的主診斷為卵巢癌的患者所執行的檢驗檢查,以血液檢查腫瘤指數CA-125為最大宗,108年檢查件數總計25546件;其次為婦科超音波與陰道超音波以及電腦斷層,分別為7710件與6779件。腫瘤指數CA-125 準確率不高賴鴻政說,婦科的腹部超音波與陰道超音波都是臨床上常用的檢查工具,這兩種工具利用聲波與回聲原理偵測病灶,再透過儀器轉換成影像供醫事人員作為診斷參考。如果發現異常腫瘤,一般會追加抽血檢驗腫瘤指數CA-125。不過CA-125數值高或低的可能性多元,女性正值排卵期、罹患子宮內膜異位或卵巢癌時的數值可能升高,但卵巢癌患者測得的數值未必高,據統計,高達七成的早期患者測得的數值不高,即使是第三期以上患者,也有近半數人的數值不高。40歲以上 每年一次婦科超音波臨床上經常輔以電腦斷層檢查,評估癌細胞是否轉移至淋巴結與腹腔各處。少部分醫師會使用杜普勒超音波,藉由聲波檢視血管流速與阻力,惡性腫瘤新生血管往往阻力較小。少部分醫師會透過腹腔鏡進到肚內確認病灶與切片。賴鴻政表示,健保數據顯示,高達八成以上的卵巢癌患者年紀在40歲以上,因此年過40的女性應每年進行一次婦科超音波或陰道超音波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怎麼選醫師?婦癌醫學會專科醫師 可優先考慮卵巢癌治療該怎麼選擇醫院與醫師?根據健保署資料,六成五的民眾選擇赴醫學中心進行手術,三成民眾選擇區域醫院,僅有百分之四選擇地區醫院。接受化學治療時,七成一的民眾選擇醫學中心,二成八選擇區域醫院,約百分之三選擇地區醫院。接受放射線治療時,六成八的人選擇醫學中心,兩成九選擇區域醫院,約百分之四選擇地區醫院。三軍總醫院婦癌科主任王毓淇建議,卵巢癌患者選擇手術醫師時,可優先選擇婦癌醫學會專科醫師。在考慮作傳統剖腹手術或腹腔鏡手術時,可諮詢擅長同樣術式的另位醫師意見,綜合評估再作最後決定。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補充,病人與醫師互動的感覺也相當重要,「感覺有緣、氣味相投最好」。另外,部分醫院有提供跨院合作,雙和醫院就針對部分居住較遠的卵巢癌患者,將其術後化療期間的追蹤交由其他地區醫師執行,血液檢查結果再回傳給主治醫師,如此有助減少患者舟車勞頓。不過趙安琪認為,卵巢癌復發率高,患者選定主治醫師後,盡量全程跟著該名醫師接受治療,如此醫師較能掌握患者病況,適時提供適切治療方式。
-
2020-04-08 科別.婦科
偏方治子宮內膜異位症 囊腫三個月竟激增2倍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歲的未婚女性小周(化名),三個月前因經痛難耐到醫院婦產科就診,經檢查卵巢內有一顆4公分的巧克力囊腫,並合併有子宮腺肌症和肌瘤,不料上週回醫院追蹤,發現囊腫在短短三個月內竟暴增到8公分!醫師詢問後,小周才坦承這段期間並沒有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反而自行尋求偏方治療,不僅經痛症狀沒有好轉,還加速囊腫長大的速度,錯過了黃金治療時間,只能接受手術治療。醫師提醒,若有經痛、骨盆腔疼痛(非月經期間疼痛)、性交痛或異常出血等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切勿將症狀合理化。別輕忽「經痛」 把握子宮內膜異位症黃金治療時間接獲該案例的萬芳醫院婦產部王樂明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生育年齡女性常見的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經痛,門診中常碰到經痛患者長期過度依賴止痛藥,最後止痛效果不佳,疼痛難耐才到婦產科求診,錯過最佳治療時間。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從輕微的消化不良、胃痛,到嚴重的胃潰瘍、胃腸道出血都有可能。提醒習慣使用止痛藥的經痛患者,若發現使用頻率變高或止痛效果變差等情況,建議應盡快至婦產科尋求其他治療方式!子宮內膜異位症須長期抗戰 新型口服黃體素成治療新趨勢王樂明醫師說,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與荷爾蒙相關的疾病,持續影響女性直到更年期,因此須將子宮內膜異位症視為「慢性疾病」來規劃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於25-40歲女性,考量到患者未來仍有生育需求,國際治療指引建議先以藥物治療,除非病灶過大、懷疑惡性腫瘤或藥物治療沒有改善時,才會採取手術治療。不過手術治療並非一勞永逸,5年內將近7成患者會復發,高復發率不容小覷!建議手術後搭配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長期使用2年復發率趨近於零。王樂明醫師補充說明,過去口服藥物常使用雄性素類藥物治療,但容易產生體重增加、皮膚出油等副作用,導致患者排斥服用而影響治療效果。目前新型的口服黃體素副作用較輕微,病人接受度高,大幅改善經痛問題,提升生活品質,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治療新選擇。【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
2020-03-31 科別.婦科
經痛連肛門也受累 原來子宮內膜異位惹的禍
30歲李小姐這幾個月來飽受經痛之苦,以為忍一下就沒事,想說自己吃了止痛藥就好,沒想到症狀惡化到連肛門也覺得痛,至直腸外科就醫,檢查發現直腸找出腫瘤,表示必須切除並做人工肛門造口,所幸高階影像檢查後,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而非腫瘤。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產科主任暨台灣婦科醫學會秘書長洪煥程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台灣生育年齡婦女常見的疾病之一,而經痛是其最明顯表徵,好發於25歲至45歲。台灣婦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怡仁解釋,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雖不是惡性疾病,卻是造成女性不孕的最大兇手,最常見症狀就是經痛,其次骨盆腔疼痛、性交痛等。因此,經痛女性應該先了解經痛類型:原發性經痛:通常發生在月經期間,症狀為腹部痙攣和下腹疼痛,通常是月經來潮的第1、2天,且疼痛感較輕微。續發性經痛:則可能是因骨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瘤等疾病造成,大部分患者在月經來之前就會感到疼痛,有些經期結束還繼續疼痛。陳怡仁指出,透過婦產科超音波及骨盆腔等檢查,就可初步了解造成經痛的原因,不建議自行服用止痛藥,或是熱敷等物理性治療,應該尋求專科醫師協助,找出病因。李小姐就是典型個案,屬於續發性經痛,持續服用止痛藥,最後伴隨肛門疼痛,最後接受大腸鏡、核磁共振與切片檢查,才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腫瘤獲得控制。陳怡仁呼籲,若有經痛或類似子宮內膜異位症症狀時,應提高警覺,先自行辨認經痛類型,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接受超音波、內診骨盆腔檢查、抽血等檢查,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3-26 科別.婦科
3成不孕子宮內膜異位 塑化劑偏高
根據國健署統計,我國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求助不孕門診人數每年成長超過二成。創辦台北生殖醫學中心、我國不孕症權威醫師曾啟瑞表示,不孕率不斷增加的主因,除了晚婚與工作壓力以外,環境荷爾蒙也是一大主因,且不孕症患者中有三成有子宮內膜異位,同時研究也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體內塑化劑殘留代謝物比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多出4成7。曾啟瑞今年三月於國際分子科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發表最新論文,其內容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尿液中的塑化劑的代謝產物MnBP,比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病人的含量增加約47%,顯示塑化劑對生育力的殘害。根據統計,子宮內膜異位的病患每年新增5萬名,不孕原因中有3成經腹腔鏡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且統計數據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抽血結果中,塑化劑與鉛含量都偏高,表示環境荷爾蒙與這個病症息息相關。曾啟瑞指出,MnBP存在於食物保鮮膜、塑膠製品、乳液、化妝品、香水、指甲油、嬰幼兒配方奶粉等用品及食品裡,一旦塑化劑、戴奧辛等物進入到人體內就很難代謝,將持續擾亂生殖系統,消費者應更加注意。他建議,平時應該多補充含維他命A、C、E,抗氧化的食物,可保護卵巢與卵子質量。而男性要維持精蟲活動力與數量,除了抗氧化食物之外,應多攝取鋅,而高溫對精蟲具有殺傷力,應盡量避免長期浸泡高溫水中,也不要穿緊身褲子,才能保持透氣。另外,也別以為「年輕就是懷孕的本錢」,現在愈來愈多40歲以下的女性出現卵巢早衰現象,年紀正值黃金懷孕期,卵巢庫存量卻因先天遺傳、後天手術、壓力、習慣等,數量與品質下降至更年期的狀況。因此,曾啟瑞強調,生育力診斷時機很重要,必須跟時間賽跑,愈早愈有「生」機。
-
2020-03-26 該看哪科.婦產科
塑化劑傷子宮 3成子宮內膜異位不孕女塑化劑含量破表
根據國健署統計,我國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求助不孕門診人數每年成長超過二成,創辦台北生殖醫學中心、我國不孕症權威曾啟瑞表示,不孕率不斷增加的主因,除了晚婚與工作壓力以外,環境荷爾蒙也是一大主因,且不孕症患者中有三成有子宮內膜異位,同時研究也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體內塑化劑殘留代謝物比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多出四成七。曾啟瑞今年三月於國際分子科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發表最新論文,其內容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尿液中的塑化劑的代謝產物MnBP,比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病人的含量增加大約47%,顯示塑化劑對生育力的殘害。根據統計,子宮內膜異位的病患每年新增5萬名,不孕原因中有3成經腹腔鏡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且統計數據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抽血結果中,塑化劑與鉛含量都偏高,表示環境賀爾蒙與這個病症息息相關。曾啟瑞指出,MnBP存在於食物保鮮膜、塑膠製品、乳液、化妝品、香水、指甲油、嬰幼兒配方奶粉,消費者應更加注意,他呼籲,塑化劑、戴奧辛等物,一旦進入到人體內就很難代謝,將持續擾亂生殖系統。他建議,平時應該多補充含維他命A、C、E,抗氧化的食物保護卵巢與卵子質量。而男性要維持精蟲活動力與數量,除了抗氧化食物之外,建議多攝取鋅;高溫對精蟲有殺傷力,儘量避免長期浸泡高溫水中,不穿緊身褲子,才能保持透氣。另外,也別以為「年輕就是懷孕的本錢」,現在愈來愈多40歲以下的女性出現卵巢早衰,年紀正值黃金懷孕期,卵巢庫存量卻因先天遺傳、後天手術、壓力、習慣等等,數量與品質下降至更年期的狀況。因此,生育力診斷時機很重要,必須跟時間賽跑,愈早愈有「生」機。
-
2020-03-08 科別.婦科
30至40歲女性常見健康問題有哪些?醫提醒小心相關病症
今天是婦女節,對忙碌的現代女性來說,該忙的還是要忙,該煩惱的事不會消失。但是,不管你正處於人生哪個階段,都不能不照顧自己的健康。30歲以後,人生會經歷幾個分水嶺,身心靈的風暴,也會在不同階段出現。如何在各個階段安步當車,飲食、運動和心靈調適,不可或缺。30到40歲這個階段女性,常見的健康問題有哪些?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婦幼醫學中心主任徐明洸說,輕熟女常見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缺鐵性貧血等症狀。育齡常見 子宮肌瘤、內膜異位徐明洸說,現代女性多晚婚,較晚生小孩,因而容易有上述的病症出現。子宮內膜異位,是指原本屬於子宮裏面的內膜組織,跑到子宮外面,隨著每個月經血來潮,在其他地方引起慢性發炎。他表示,這些組織除散落在腹腔或腹膜表面,也有可能長在卵巢或子宮肌層,就是俗稱的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腺症。其症狀有經痛、骨盆疼痛、性交疼痛、不孕,也因經血量多,長久下來就延伸出缺鐵性貧血等病徵。徐明洸提到,子宮內膜異位症不是惡性疾病,但很常見、也是慢性疾病,目前可透過手術、口服藥物治療,建議尋找嫻熟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科醫師診斷治療。熬夜、不當節食 帶來健康問題處於輕熟女階段的女性,看似活力旺盛,但雌激素分泌開始下降,工作或玩樂熬夜、不當節食等,可能帶來各種健康問題。徐明洸說,現代人習慣熬夜,飲食也不健康,經常暴飲暴食,吃下過多脂肪、高油和高鹽的食物,首先就得面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問題,這些都是誘發糖尿病、心臟病、腦中風、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以輕熟女來說,若生活型態不正常,更容易有心血管疾病,乳、胃癌致癌率也提高。因此建議不分年紀、性別,想要身體健康,最好還是保持作息規律、定時定量飲食。兼顧養兒育女與工作,職業婦女兩頭燒的困境,如何平衡?徐明洸表示,現在的家庭多半是雙薪家庭,也早已沒有所謂男主外、女主內觀念,建議先多跟丈夫溝通,共同分擔家務、照顧孩子。以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小孩距離先生公司較近,可請先生協助接送,洗衣、曬衣或打掃等簡單家務事,兩人共同承擔,還能促進彼此感情。如果雙方都得加班工作,家中長輩若許可,也可請祖父母幫忙帶孫,最重要的是兩夫妻的和諧與溝通,才不會讓其中一方累垮。選低GI澱粉類 快走慢跑都好至於輕熟女的飲食方式和運動,徐洸明表示,現在許多上班族、小資女多半是外食族,建議多菜少肉,挑選各類蔬果,台灣葉菜類、水果種類多,例如芭樂、番茄、地瓜葉等都是好的食材。他說,現代人飲食精緻又吃太多,體內用不完的多餘醣分轉換成脂肪,若怕吃澱粉類會變胖,則可挑選低GI澱粉類食物,例如全麥麵包、燕麥粥、糙米飯。平時則除蔬菜,也可多攝取魚類、瓜果、豆類、瘦肉類,均衡攝取營養,就能保持青春活力。至於運動部分,他建議可以快走、散步或慢跑,只要一雙好的運動鞋就能開始,不僅達到增加心肺功能,也提升柔軟度,且到公園、運動場也能邊運動邊欣賞風景舒緩壓力,孕婦則建議嘗試游泳。常見尿道、膀胱炎 多喝水別憋尿建議這階段該做的健檢項目?他說,女性相關的健檢有子宮頸抹片、骨質密度分析、婦科超音波、人類乳突病毒檢查和乳房攝影跟超音波等。建議輕熟女定期婦科檢查,有性行為、30歲以上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35歲以上每年做乳房超音波檢查,預防子宮頸癌或乳癌病變。最後,徐洸明提到,女性尿道較短,加上離肛門近,容易造成如大腸桿菌之類的細菌感染,經常罹患尿道炎、膀胱炎。有些職業例如百貨公司櫃姐、銀行行員、老師,經常長時間工作,一忙就憋尿,更是容易患病。他提醒,女性同胞不論年紀,最好都不要憋尿、多補充水分,排尿及排便後要擦拭時,由陰道口擦至肛門,即由前往後擦拭,避免肛門周圍細菌的傳播。輕熟女健康表單怕發胖菜單● 可選低GI澱粉類食物,例如全麥麵包、燕麥粥、糙米飯。● 外食族建議多菜少肉,挑選各類蔬果。並攝取魚類、豆類、瘦肉類等蛋白質,維持營養均衡。小心相關病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缺鐵性貧血、尿道炎、膀胱炎建議健檢項目● 有性行為、30歲以上者,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預防子宮頸癌。● 建議35歲起,每年應定期做理學檢查與乳房超音波檢查。有乳癌家族史者更應定期追蹤。● 骨質密度檢查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