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 名人.許金川
搜尋
夫妻
共找到
1195
筆 文章
-
-
2021-09-1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牽手半世紀! 同時病痛的考驗使他們領悟夫妻之間互相照護支持更是幸福的泉源
【編者按】最近我們發現要提高老人醫療的照顧品質,不只醫療團隊需要提供更多的資訊給社會大眾,我們更需要讓醫療團隊有機會了解老人族群身心方面的需求,因此我們陸續以「快樂幸福的老人」為主題,透過他們的筆,讓大家瞭解這些老人的生活以及他們如何追求快樂。這星期我們邀請到三位老人回顧他們幸福的婚姻:一對雙雙已過九十高齡的夫妻與大家分享他們如何在疫情壓境人人自危之際,共同維持身心健康愉快;一對八十幾歲的先生與接近八十的夫人回憶過去的戀愛、結婚,而今仍沉醉於愛情洋溢的甜蜜享受;另一對年齡相仿的夫妻回顧兩人大學時代透過基督教團契活動而認識、戀愛、結婚,分享他們的心得是宗教信仰使他們生活更充實,同時病痛的考驗使他們領悟到夫妻之間互相照護支持更是幸福的泉源。第一次注意到我未來的另一半是在羅斯福路台大附近的基督教大專英語團契Friendship Corner,當時她在聚會唱詩歌時擔任司琴。若不是我因健康及自己的疏忽,整整晚了四年才進醫學院,可能就沒有機會遇見她。因醫學院頭兩年是在羅斯福路校區上課,第三年起就改到仁愛路醫學院上課,若我沒有晚四年,她進台大念書時,我已經是實習醫師,在醫院忙得團團轉,不可能到Friendship Corner。真的感謝上帝美妙的安排。我是第一代基督徒,她最少是第四代,因她外祖父的名字一看就知道是由基督徒父母取的。我們都同屬長老教會。念初中時跟著母親第一次到教會,也學會讀寫羅馬拼音的台語。我們開始交往時,我用羅馬拼音寫台語信給她,沒想到在北部長大的她不會讀,只好請她媽媽念給她聽。她事後告訴我,用羅馬拼音寫台語信,頗獲她母親的好感。其實因我母親沒進學校念過書,只學會羅馬拼音台語,所以我都是用羅馬拼音寫台語信給我母親。我以為長老會信徒都會讀羅馬拼音台語,就這樣寫信給她,沒想到竟然有此意外收穫。後來彰基前院長蘭大闢醫師退休回英國後,我和他通信都是寫羅馬拼音台語。他常稱呼我是「用白話字寫批的醫生」(長老會稱羅馬拼音台語為白話字)。長老教會被稱為吟唱詩歌的教會,聚會時很重視唱詩歌。婚後我們也一起加入教會的聖歌隊。其實,我雖然喜歡唱教會詩歌,卻不太懂樂理,看樂譜也常是半猜的。而她是從小就有機會學琴,也到過鋼琴老師家學習。必要時,她會用鋼琴伴奏,讓我在家練唱,改正我的錯誤。我相當享受教會聚會時的詩歌,因此常不知不覺拉大嗓門吟唱。她會提醒我不要唱那麼大聲,免得唱錯了不好意思。2003年9月某日下午我在台大醫院接到她的電話,她邊哭邊說她閃到腰,痛到無法動彈。我趕緊替她在復建部的運動傷害門診掛號,醫師診斷她患了腰椎間盤脫出。除了服藥外,醫師也指示側臥睡覺可減少不適。結果在側臥時摸到左胸外側有一個腫塊。似乎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若不是因腰椎間盤脫出而側臥,她的乳癌可能會拖到更晚才發現。她生病前,我似乎認為看到她健康、快樂的樣子是理所當然的,我們一家三代能常常聚在一起也是稀鬆平常的。但她患乳癌的事實提醒我,健康、快樂並非理所當然,乃是要感恩、珍惜,更是要努力去維護的。她接受化療期間,白血球下降、掉頭髮、腸胃不適等副作用,使我們一家三代想要聚在一起,不再是稀鬆平常的事。家人及親友能聚在一起是值得慶幸,值得好好把握的。她接受治療的初期,我們商量如何安排生活與減少訪客可能帶來的感染。她的妹妹與我們的女兒、媳婦分別負責白天的陪伴與準備中、晚餐,我則擔任晚上的陪伴與準備早餐。當時我戲稱自己是在經營Bed & Breakfast。她的生病使家人凝聚在一起,讓我們看清楚人的有限及軟弱,同時也從彼此關心幫忙中,體會耶穌基督愛的訓勉。但這種認識與體會並不是一路順暢無阻的走過來。在這過程中,雖然大家都盡力了,但生病者有時仍然會出現情緒低潮、哭泣的情形。有時是芝麻小事觸發傷感,有時甚至是無來由的發生。照顧者也許會自責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我從1989年底右眼發生嚴重視網膜剝離,到2020年10月,前後多次進出眼科病房處裡我的右眼問題。而她也長期在眼科追蹤她左右眼分別出現的視神經萎縮和黃斑部病變。我們聊天時,曾聊到一個話題,如果有一天我們雙眼都失明,會是什麼狀況。兩眼失明確實會帶來許多不方便,但想一想,我們已七老八十,如果四捨五入,她也算八十了,該看的也都看過了,還是要感恩。自今年五月武漢肺炎警戒進入三級後,餐廳只能外帶,我們家人每禮拜天晚上的聚餐只好中斷。她開始上網找餐廳好吃又打折的外帶餐食。結果這段時間可說是我們家吃外食最多的時期。我開玩笑說她已成為訂餐達人。她到餐廳取餐都走路來回,一方面避免搭公共運輸時的感染,一方面又可走路運動。感謝上帝保守我們牽手同行已超過半世紀。說到「牽手」這兩字,我早期的認識是指「妻子」。但我個人覺得雙方是彼此的牽手比較恰當。後來上網查,噶瑪蘭族稱丈夫為「牽手」,也有文獻說「牽手」是源自平埔族語。中央研究院翁佳音教授為澄清來源,深入考據研究後,以 「牽手Khan-chhiú」來看臺灣世界史--「從臺灣歷史慣用語 論大福佬文化圈概念」的論文報告其研究結果。論文指出「牽手」語源並非來自臺灣原住民語,且於南島語的可能性非常低。牽手一語,應為福建漳泉人民在海洋世界與各民族相會過程中所創出的新詞,語源是漳泉語,但並不排除源自西班牙語casar/casarse的可能性。牽手兩字開始是做動詞,指手拉手或結婚,後來演變成名詞指妻子。不論用作動詞或名詞,使用在配偶雙方都是很美的台灣話。我很喜歡一首台語歌「牽恁的手」,我在女兒結婚那天,唱這首歌祝福這對新人。也曾以這首歌做證婚賀詞。將歌詞摘錄與大家分享。牽恁的手,淋著小雨﹔牽恁的手,同齊腳步。牽恁的手,行恁的路﹔牽恁的手,不驚艱苦牽恁的手,互相照顧﹔牽恁的手,同甜同苦。牽恁的手,行恁的路﹔牽恁的手,跟主腳步。雖然路途,有風有雨﹔倚靠上帝,攏免煩惱。祝恁二人,白頭偕老﹔牽恁的手,行恁的路。「牽阮的手」于台煙:https://youtu.be/MlYShLYCAwI
-
2021-09-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直播/新北內用解禁、公有場館開放 侯友宜將在下午15時宣布
新北市因爆發幼兒園群聚案,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宣布新北禁止內用、關閉公有場館,因禁止內用的禁令到今天,據了解,侯友宜將在下午3點的疫情說明記者會中,宣布開放內用及公有場館。板橋某幼兒園9月5日5出現夫妻確診,截至9月14日有32例確診,其中本土29例、境外3例。侯友宜9月7日表示,一旦確認基因定序是Delta變異株,餐廳內用一律取消。侯友宜也在今天上午的市政會議指出,疫情目前看起來是穩定的,除了少數居家隔離陰轉陽,大概都「穩穩」地往好的方向走,今會充分討論是否開放內用、公有場館,下午就會對外公布。
-
2021-09-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人生下來都是殘缺的一半,直到找到另一半才算完整!
【編者按】最近我們發現要提高老人醫療的照顧品質,不只醫療團隊需要提供更多的資訊給社會大眾,我們更需要讓醫療團隊有機會了解老人族群身心方面的需求,因此我們陸續以「快樂幸福的老人」為主題,透過他們的筆,讓大家瞭解這些老人的生活以及他們如何追求快樂。這星期我們邀請到三位老人回顧他們幸福的婚姻:一對雙雙已過九十高齡的夫妻與大家分享他們如何在疫情壓境人人自危之際,共同維持身心健康愉快;一對八十幾歲的先生與接近八十的夫人回憶過去的戀愛、結婚,而今仍沉醉於愛情洋溢的甜蜜享受;另一對年齡相仿的夫妻回顧兩人大學時代透過基督教團契活動而認識、戀愛、結婚,分享他們的心得是宗教信仰使他們生活更充實,同時病痛的考驗使他們領悟到夫妻之間互相照護支持更是幸福的泉源。有言「人生下來都是殘缺的一半,直到找到另一半才算是完整」。我何其幸運找到的是比較好的那一半。我與內人是在私人的小班制美語補習班認識的,當年我們在「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校園風氣下為著留美去補習英文,她剛好坐在我的鄰座。她是典型的「白富美」,我雖然「不矮、不窮、不醜」,但離開「高富帥」有一大段距離。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上天不負苦心人,就憑著一股愚誠贏得了她的芳心。我們的英文老師眼看這兩個學生上課心不在焉,私下跑去找她父親說:「你不是要你的女兒都嫁給醫生嗎?你的寶貝么女,好像跟學物理的,不是學醫的在來電喔!」她父親是在大稻埕人人皆知的小兒科名醫,他希望他的下一代都是學醫也是人之常情。我的父母親是在日本神戶相識相戀,返台後徵得父母同意而結婚的,在大稻埕也是一對有名的恩愛夫妻。就憑著父母的盛譽,讓她父親認為來自美滿家庭的孩子,應該懂得如何給他女兒幸福,雖然不是學醫的,他樂意讓一切順其自然發展,而讓他的女兒繼續心不在焉地補習英文。我拿到的全額獎學金相當優厚,但有嚴格的報到期限,因為急著出國,我們從第一次單獨的約會到訂婚僅僅花了四個月。我們的女兒說不可思議,我告訴她當年我很清楚我在做什麼,是妳媽媽很勇敢。讓女兒更無法了解的是一年後我們在美國結婚,雙方家長在台北國賓飯店舉行盛大的婚宴竟然沒有新郎新娘出席,只按當時的慣例在各大報刊登我們在美國結婚的啟事。當年帶著簡單行李,手拿一個近一公尺的長筒內放健康證明的肺部X光照片,從台北松山機場趕到遙遠的美國,換了四、五次飛機,足足花了三天兩夜才抵達學校完成報到手續。其中艱辛不是現代的兒女所能了解的。婚後五十年我們在當年雙方家長為我們舉行婚宴的同一個地點—台北國賓飯店—舉行金婚紀念宴會,邀請百餘親朋好友。我們在請帖上特別註明婉謝任何形式的賀禮,但是我們還是收到了許多盛情難卻的禮物,因為禮物上都已刻上我們的名字。讓我們更感動的是百餘賓客全員準時到齊無一缺席。宴會由我們的長子擔任司儀,他有多次主持大型國際會議的經驗。宴會前我問他:「當司儀最重要的是什麼?」他說:「控制時間!」。我說:「錯了!最重要的是要讓你媽媽高興!」 。他果真不負所望,主持整個宴會過程非常順暢,歡欣的氣氛在司儀的幽默引導下,由身為主角的我們身上擴展,突發的笑聲、不斷的掌聲,令全場賓主盡歡,充分達成任務,讓他媽媽非常開心。我們有二男一女,會中我很慎重地感謝內人將兒女都培育得跟她一模一樣地活潑、健康、開朗、勤奮、善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攜手共同面對諸多喜怒哀樂已渡過了七老八十而步入八老九十了,所幸尚能興之所至相伴到處遊覽。我每次看到悲情故事的電影,或聽到纏綿悱惻的戀曲,對自己選對了另一半深感無比的幸福。 結婚不是愛情的墳墓,是相依為命的歸宿。
-
2021-09-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Delta早就生根社區沒離開過?醫曝1關鍵直言:它有這麼肉咖嗎
今(14)日增加2例本土案例,與幼兒園群聚案相關,此群聚已達32人感染。疫情指揮中心也表示北市裝修工人夫妻Delta基因定序與幼稚園完全一致,研判為同一群聚,這讓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鬆了一口氣,分析指出「沒有2條以上的傳染鏈,疫情相對單純比較好控制下來」;對於「Delta病毒是從屏東那時就沒有離開過」的傳聞,林氏璧也提出看法。關於今日疫情消息,案16204、16205為同住家人,是於9月6日就已匡列的居家隔離對象。案16204於9月12日出現發燒等症狀,2名個案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立刻進行相關疫調及接觸者匡列。對此,林氏璧透過臉書發文解讀,「在匡列中的人因為潛伏期中再跑出新確診,因為早已匡列,都不會太擔心」。案16168、16171北市裝修工人夫妻的病毒基因序列與幼兒園其他個案比較,序列完全一致,研判是同一起事件。林氏璧也鬆了一口氣,指出「確認了裝修工人病毒確為同一序列,代表這一圈人都是同一事件,沒有2條以上的傳播鏈,疫情相對單純比較好控制下來」。另,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幼兒園案Delta的序列和之前定序出的任何Delta序列都不同,包括任何境外移入,為國內全新的序列,而目前全案有21人確認感染Delta,且序列完全一致。再比對國內已驗出的Delta資料庫來看,幼兒園的Delta與南非、美國境外移入個案相對接近,但仍有6、7個位點的差異,無法推論是什麼關係。關於「有些人懷疑Delta病毒已經在台灣生根傳了很久,比方從屏東那時就沒有離開」,林氏璧則認為,若真如此,這病毒序列應該要和屏東的Delta序列相像才對,但看來並非如此,「且如果Delta真的在社區存在已久,卻一直沒有燒起來,那它還叫做Delta嗎?Delta有這麼『肉咖(台語,意指軟弱,能力不足)』嗎?」他也提到,今年5月前某些人就講了一年台灣社區早有病毒進來,只是沒篩檢就沒案例,「5月爆發到現在,每天我們都可以驗個2萬上下,7日PCR陽性率壓到了萬分之3至4之間,你還在說Delta早潛伏在社區只是沒篩出來,你可以換一套說辭嗎?」
-
2021-09-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感染Alpha和Delta差別在哪?復健醫解答
Delta入侵台灣,陸續發生桃園機師、新北幼兒園、板橋大樓等群聚事件,甚至延燒台北裝修工夫妻、桃園大溪夫妻等案例。復健科醫師透露,確診新冠肺炎後,約三分之一可能有後遺症,包括容易喘、疲倦、疲勞、心悸等,影響生活作息,雖然感染Delta或Alpha並無太大差異,但Delta傳染力高於Alpha,他提醒,確診後仍要維持中低強度運動,避免喪失肌耐力以及降低罹患三高機率。台中榮總復健科主任程遠揚表示,確診新冠肺炎的病人,輕症者後遺症較少,但曾住加護病房且插管治療、全身發炎反應嚴重的重症患者,除了產生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因肺泡發炎、氣體交換功能變差,肺泡功能嚴重受損,也就是俗稱「肺纖維化」,因肺容量下降,即便康復後仍容易疲倦,導致降低活動量,可能加速失能退化。程遠揚表示,根據研究顯示,感染新冠肺炎導致重症及死亡比例,有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長者比例最高,但並非指沒有慢性病者不會重症,仍要看個人身體狀況及病程發展。他表示,可透過胸腔復健、擴胸伸展、吸氣技巧等,避免心肺耐力或肺容量下降。台中榮總日前協助亞東轉診新冠病患,除了透過視訊診療外,也定期追蹤確診者後續狀況。程遠揚提到,曾有2名70多歲長者,感染新冠肺炎導致發生血栓機率上升,住加護病房期間併發中風,腦部細胞遭到破壞,相較一般新冠肺炎患者,除了侵犯肺部以外,也侵犯到神經、心血管系統,後續復健過程會更辛苦,包括時間更長,耐受度也比較低,像是訓練肢體在床上用彈力帶帶動,磅數要比一般人低,時間也是一般人的三分之一。程遠揚表示,有些輕症病患肺部未嚴重發炎,卻因容易疲累以為自己狀況糟,他提醒,不是每個確診病患都做肺部電腦斷層,因此無法得知肺纖維化盛行率為多少,但肺部沒有發炎不會纖維化,輕症病患可以透過復健恢復從前,鼓勵民眾不要過度憂心,建議可先從中低強度運動開始,像踩健身車、慢跑等,達到喘、可以講話但不能唱歌的狀態,避免不運動導致罹患三高或慢性病。
-
2021-09-13 該看哪科.婦產科
偉大母愛!腦膜瘤媽咪冒險產子 她為兒孕期每天打肝素
楊小姐做試管嬰近五年好不容易懷孕,懷孕後期卻多次癲癇發作,她擔任消防員的先生為此買個監視器放置床頭,記錄太太發作情形,供醫師鑑別診斷,讓醫療團隊迅速研判出她的腦部長了腦膜瘤所致,因而提早剖腹生產,產後二周並開腦,如今母子都健康。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每天約810名婦女死於可預防和分娩的相關原因,約6700名新生兒死亡。高醫為提升婦女孕產期安全,今天起到9月19日舉辦病人安全周活動,呼籲懷孕婦女與醫療團隊協力,「把握關鍵,產除風險」。高醫院長鍾飲文表示,婦幼安全衛生是世衛組織SDG永續發展目標中第三關注的項目,目前婦女孕齡平約31歲至32歲,新生兒人數也從龍年的40幾萬降到16、7萬,其中孕產婦死亡率每10萬活產中約7例死亡,新生兒每千人活產率僅2.4到2.6%,孕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更需關注。高醫這場病人安全活動安排兩名好不容懷孕生產的女士現身說法,其中楊小姐腦部有腫瘤不自知,孕期間多次癲癇發作,醫師檢出她的右前額葉有枚6公分拳頭大的腦膜瘤,壓迫左腦,讓她壓力備至。後來提早剖腹生子,術後二周安排開腦,她擔心命危,產後3天就替孩子取名,「無論狀況如何,我至少要知道我孩子叫什麼名字」。宋小姐罹患免疫疾病,曾二度流產,第三胎好不容易再懷上,與先生特別上網買「天使之音」胎音器,每天量胎兒心跳,確定量到夫妻才安心。由於抗磷脂質免疫疾病易血栓,孕期間她需每天注射肝素,整個孕期打了100多針,被調侃像吸毒者,但仍勇敢面對。高醫婦產部部主任莊蕙瑜表示,孕婦應確實定期產檢,注意胎兒胎動,心跳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變化,過早或過晚生育都影響母嬰健康,只要身體不對勁就可洽詢醫師,以提升孕產安全,降低事故發生。
-
2021-09-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結婚68周年的91歲幸福夫妻 先生唸婚前寫給太太的信給她聽,把承諾用一生時間去實現
【編者按】最近我們發現要提高老人醫療的照顧品質,不只醫療團隊需要提供更多的資訊給社會大眾,我們更需要讓醫療團隊有機會了解老人族群身心方面的需求,因此我們陸續以「快樂幸福的老人」為主題,透過他們的筆,讓大家瞭解這些老人的生活以及他們如何追求快樂。這星期我們邀請到三位老人回顧他們幸福的婚姻:一對雙雙已過九十高齡的夫妻與大家分享他們如何在疫情壓境人人自危之際,共同維持身心健康愉快;一對八十幾歲的先生與接近八十的夫人回憶過去的戀愛、結婚,而今仍沉醉於愛情洋溢的甜蜜享受;另一對年齡相仿的夫妻回顧兩人大學時代透過基督教團契活動而認識、戀愛、結婚,分享他們的心得是宗教信仰使他們生活更充實,同時病痛的考驗使他們領悟到夫妻之間互相照護支持更是幸福的泉源。自從COVID-19疫情三級警戒開始,公司不能去,扶輪社的例會、社交活動全部暫停後,我突然發現,當一個宅男也很不錯,完全不會無聊,每天有很多做不完的事情填滿一整天。每天早晨六點,我跟太太、管家一起出門,走路到前台大法商學院,本來疫情嚴重時,我們改到頂樓陽台運動,一陣子就覺得無趣了,還是回到台大較習慣。因為疫情校園不能開放,我們只能沿著圍牆外圈走路運動。清晨散步很涼快,又可以聽到蟲鳴鳥叫的聲音,季節對了還可以賞花,令人身心舒暢。我每天大約走6、7000步,太太3000步,趁她走完休息的時候,我會選在空氣新鮮的地方做體操,才算是完成每天的自我要求。走回家已是滿身大汗,趕快洗澡換上乾淨舒爽的衣服後,再享用管家幫我們準備的營養早餐。其實每天早上最困難的事,是如何讓太太起床。我太太喜歡賴床,我就要動腦筋讓她甘願起床,例如拉開窗簾讓光線照進來讓她慢慢甦醒,我自己躺在床上先做二十分鐘的運動,這樣才有讓她賴床的時間。接著打開音樂,開始跟她講話,因為她很怕我親她,如果她都不動作時,我就會作勢要過去親她,這樣她就會乖乖的起床了。我跟太太同齡快91歲了,我很感恩我們身體都很健康,每天可以一起做喜歡做的事。我以前很喜歡拍照,家裡滿滿的相簿,我跟太太一邊整理,一邊回憶曾經去過那些國家旅遊、參加什麼樣的活動、跟那幾個朋友一起……這麼多的美好回憶,值得一再的回味。我在家裡會播放我們兒時小學、中學時期,1945年戰前的日語歌曲,因為我跟太太都是受日本教育,習慣聽日語歌,15歲以前學到的歌到現在仍然可以朗朗上口,很自然就會一起吟唱。我們每天看日本NHK的節目,最近剛好是東京奧運,我們守在電視機前幫台灣的選手們加油,看到台灣選手的拼勁,今年能在奧運場上大放異彩,真的太令人振奮與感動了。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我跟太太到現在還在學習日文的俳句、短歌,每個月一次上課前,都要繳交作業;我們一起做詩,一方面也要想辦法讓太太動動腦,雖然我幫她寫功課可能比較快,但是我還是希望她可以自己創作一點東西出來,只是常常握著筆就開始打瞌睡了。老師幫我們批改好的作業,每個月都要挑一首投稿到台灣歌壇,讓大家選出心中最喜歡的一首,不僅如此,還要寫下喜歡的原因與感想;有時候自己的作品得到高票,還覺得挺高興的。在家裡當然不能只做我喜歡的事,我也會陪太太下跳棋、玩撲克牌,這方面就不是我擅長的領域,常常是太太的手下敗將,看到太太勝利的表情,我也輸的開心。自從太太得到健忘症以來,很多以前的興趣都慢慢消失。以前她們姊妹很喜歡打電話聊天,話閘子一開就捨不得掛電話,現在她連打電話都懶了,變成省話一姊,聊沒幾句就想掛電話。我就會幫她打電話給姊妹們,讓她們跟她聊聊天,增加生活上的樂趣。明年我們就要迎接結婚68周年了,我把結婚前一天寫給太太的信拿出來唸給太太聽,我把對太太的承諾,用一生的時間去實現了。回想當初我去當兵沒多久家業破產,退伍後又失業。想起那時,太太抱著孩子,肚子裡也有個孩子,還要做衣服幫忙家計。很多人看不起她,我很感謝她並未退縮,我們才能堅持到今日。
-
2021-09-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埃及爸就是指標個案?專家說可能性有二個
幼兒園群聚案目前仍維持27例個案,指揮中心昨公布相關基因定序,包括裝修工夫妻二人共有20例個案驗出Delta變異株,但埃及爸兄弟檔則因Ct值太高,尚無法定序,整起群聚感染源尚待釐清。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埃及爸的感染途徑有二,一是在國外即感染未在檢疫時被抓到,二是檢疫期滿後在社區感染。而他認為,以病毒量推估,後者可能性較大。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天表示,根據基因定序結果,裝修工夫妻確定感染Delta變異株,研判可能和幼兒園相關群聚是同起事件,但要等完整序列出爐後,才能比對確認。至於埃及爸以及兩位兄弟因Ct值高,仍難以定序。對於幼兒園群聚,外界將矛頭指向埃及爸自境外帶入病毒。但埃及爸是否就是指標個案,邱政洵表示,還需要搭配定序結果才能判定。不過邱政洵表示,埃及爸這次被判定陽性確診,有兩種可能,一是境外感染,但之前一直沒有被檢驗到,因為幼兒群聚才發現;二是回到社區後才被感染;這也是衛生單位現在正在釐清、調查中的。而他認為,埃及爸回到社區中才被感染的機率較大。邱政洵說,根據新加坡的報告,Alpha變異株病毒排出時間只需7至14天,就幾乎完全測不到病毒;而Delta變異株排除時間較久,需14至18天。不過雖然仍能測到病毒,搭配病毒量的檢測,顯示過了14天傳播力已經很低。目前針對入境者的檢疫政策為14天防疫旅館檢疫,加上七天的自主健康管理,等到檢疫期滿回到社區病毒量已不大,且檢疫期間還搭配兩次PCR和一次快篩檢驗。埃及爸就算在境外曾感染,回到社區也幾乎沒有傳播力。而根據埃及爸的入境時序,其8月4日入境,8月16日期滿前採檢陰性,8月18日檢疫期滿,自主健康管理七天到8月25日。若是8月18日後感染到新冠肺炎,現在驗到病毒,也是屬於Ct值較高的階段。不過邱政洵呼籲,就算找到群聚的源頭,也不能不正當的獵巫。民眾也不能因為沒有被匡列到就對Delta變異株掉以輕心,尤其現在Delta變異株的五大症狀,包括頭痛、喉嚨痛、流鼻涕、發燒、咳嗽等,都沒有明顯特異性,因此更該做好自我監測,並隨時保持好社交距離、戴口罩。
-
2021-09-12 該看哪科.婦產科
「好孕地圖」 助夫妻就近圓夢
去年台灣新生兒人數僅十六點五萬,創歷史新低,出生與死亡人口驚見交叉。為搶救生育率,國健署七月提出擴大人工生殖補助方案,放寬年齡限制並取消排富,民眾詢問度高,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及台灣生殖醫學會彙整全台九十三家人工生殖機構資訊,推出線上「好孕地圖」,幫助想生育的夫妻圓夢。行政院統計,去年平均第一胎產婦年齡為卅一歲,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張帆表示,女性生育能力於卅歲後開始退步,過了卅五歲後急遽下滑,即使執行人工生殖,懷孕與活產率也會於卅四歲開始走下坡,若計畫想生第二胎的夫妻,只剩不到「三年」的黃金時間。近廿年來,轉而求助人工生殖的女性,年齡最高占比延後六歲,二○一九年為卅八歲,但卵子品質、數量與卵巢功能隨年齡下降,「卵實力」走下坡,成功率相對較低。根據國健署六月發布最新人工生殖施行結果統計,小於卅五歲者,平均進行二點一次人工生殖會成功,逾四十一歲以上則需超過五次以上,顯示不孕夫妻愈早進行人工生殖治療,成功率愈高。國健署七月擴大人工生殖補助方案補助對象為所有不孕夫妻,夫妻一方具有我國國籍,且妻子年齡未滿四十五歲,即可申請補助。
-
2021-09-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矛頭指向埃及個案「妻子喊冤」! 陳時中籲勿獵巫
國內今日本土案例零確診,幼兒園仍維持27例個案,其中有20例檢驗出Delta變異株,包含裝修工夫妻兩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幼兒園確診案件匡列2984人,其中有陽性檢驗22人陽性外,其他2001例都是陰性,另有961人檢驗中。針對板橋社區大樓目前可能感染源之一的案16160為埃及爸,其同住妻兒及一同返台的親哥、表哥也確診,然而因基因定序未完全出爐,太太喊冤認為是「欲加之罪」。陳時中指出,境外移入個案基因定序尚未出來,只是針對個案的發病時間和相對可能性進行報告,但所有判定都要等資訊到齊才能判斷,呼籲「希望大家不要獵巫,反而增加疫調困難,對於防疫沒有幫助。」媒體問,埃及個案,其太太也不解,未被告知採檢採檢血液會被如何運用、且居住樓層為何能被公開,表示「他們熱愛台灣,卻仍像熱臉貼冷屁股。」對此,陳時中也表示,「請不要有這樣感覺,希望大家不要獵巫。」因指揮中心資訊發布很快,民眾也期待資訊能即時宣布,「剛剛我們基因定序結果也今天講,類似會有時間差的問題」。對於埃及個案的血液採檢聯繫造成誤會,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有跟醫療團隊進行聯繫,有些檢驗是醫院做、有的實驗室做,因在雙方言上會有隔閡在,所以醫病溝通上會有點不清楚,會改善溝通方式。針對埃及爸判定為境外移入,外界質疑同班機乘客是否也有確診,進行回溯。羅一鈞指出,針對入境者都會檢疫14天並檢驗,包含同班機旅客也會,目前該案只有這位個案中的兩名親戚確診,另外一名個案是期滿採檢是Ct36,沒辦法定序,但研判並非在飛機上感染。至於埃及爸的兩位親戚,是否有後續基因定序及血清結果出爐,可望改判本土。他表示,後續要看抗體變化情況,目前研判兩人是近期感染,但少數是感染輕微,並不會馬上產生抗體,所以會觀察抗體綜合研判。陳時中表示,目前仍屬於初判,除了PCR外也要搭配抗體才知道。
-
2021-09-11 養生.人生智慧
911世貿倒塌/當年他狂墜18樓倖存!20年後內心獨白曝光:我只是裝沒事,但對同事好愧疚
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週六屆滿20週年,回顧這起震驚全球的歷史大事,當時紐約世貿中心的雙子星大廈,遭到蓋達組織(Al-Qaeda)所挾持的民機撞擊倒塌,造成2996人死亡的慘劇。20年後,一名工程師回憶起自己當下隨著大樓倒塌、人從18層樓失速墜落,雖然奇蹟生還但至今種種恐怖景象仍難以抹滅,甚至表示自己在事件過後一直裝沒事,可是對罹難的同事們存在著一股很深的罪惡感。 「我努力想弄懂,為什麼我幸運活下來了,而其他人沒有」美國紐約及紐澤西港務局的結構工程師Pasquale Buzzelli,回憶起當年911恐攻事件,身為少數倖存者的他說道。 根據《Washington Examiner》報導,那時34歲的Buzzelli當天上午前往世貿大樓雙子星大廈工作,正當他搭電梯準備到北塔64樓工作時,8點46分,第一架飛機撞進了大樓裡,電梯裡一陣劇烈搖晃,Buzzelli和眾人滿頭問號、面面相覷「發生什麼事」的同時,也感覺到電梯正在失速下墜。 「我的天啊,有架飛機撞上了你們辦公大樓」當Buzzelli終於從電梯脫困後打給妻子報平安,電話那頭,妻子緊張的語調提醒著他,原來離自己樓高29層樓的辦公處,發生了令人震驚的「意外」。 Buzzelli當下突然覺得有種「死到臨頭」的感覺,趕緊抓著公事包爬樓梯下樓,此時,雙子星南塔也遭到另一架客機撞擊,並在9點59分倒塌,而在北塔的Buzzelli與人群雖然試圖徒步逃出大樓,但是人群太多、太擠,大樓也開始不斷搖晃,讓逃難速度非常緩慢。 當他往下逃到22樓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大樓更劇烈地搖晃、重物砸落,Buzzelli身旁的牆壁、地板開始裂開,他下意識害怕的緊緊閉起眼睛,把自己蜷縮在角落像個嬰兒般,感覺到有巨大混凝土砸向他,接著墜落。 我感覺到身邊有狂風、噴砂,然後頭被東西砸中後有幾道閃光,我真的不敢相信、我再也見不到妻子及未出世的孩子就這樣死去。 2小時後,Buzzelli從約有3層樓高的碎磚中醒來,除了他與一名生還者外,其他剛剛一起逃難的數百名民眾全都喪命。 「當時的氣味、聲音,至今依然忘不掉」Buzzelli表示,那天的場景就像是抹不掉的一部影片,不斷地在Buzzelli腦海中重播。 每當一想起當時與自己一起工作的14名同事全都在短短幾小時內罹難,Buzzelli哀傷地表示「事件過後,我一直都在裝沒事,但其實我對罹難的同事們一直都有股很深、很深的罪惡感。」 能夠幸運地從死神的指縫中逃離,Buzzelli認為,或許這是世界給自己的期許,希望他能夠有一番成就、成為更好的人,他也更珍惜能夠與家人平安生活的日子。●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丈夫升主管常出差,竟外遇希望離婚!1故事體悟:外遇,是夫妻之間最深沉共謀.80多歲老父親開刀暫失能,姊弟倆搶著照護:你出力我出錢,就用自己的方式孝順他!.抱怨、與世界為敵有什麼用?中年後明智選擇,是用所有力氣變美好、義無反顧走下去
-
2021-09-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還在吵打不到疫苗」從AZ、莫德納不好到嫌高端 醫發文勸世網讚爆
Delta病毒來勢洶洶,從桃園機師、新北幼兒園到板橋社區大樓,延燒北市裝修夫妻染疫,一連出現多起群聚案,專家認為,病毒一直在變異,可能早就潛藏隱形傳播鍊,除了防疫管控外,最後還是要靠疫苗。對此ICU名醫陳志金直言,有人在抱怨都沒有疫苗可以打,但其實已經很多輪預約,從AZ不要、莫德納不好、高端不相信,到BNT說沒有自己,現在才來吵說「沒得打」。Delta變異株疫情升溫,突破性感染更是催動疫苗打氣,昨天(10日)開放第八輪AZ疫苗預約,截至昨天傍晚五時,有六十一萬多人預約成功,昨天預計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的民眾同時湧入平台,系統一度不堪負荷,最後預約「秒殺滿額」。陳志金在臉書表示,網路上有民眾在抱怨,「都沒有疫苗可以打」、「政府太爛了,都不多買一些疫苗」,他直言都預約這麼多次了,年齡也開放很廣,種類也變多,「AZ你不要、莫德納你說不好、高端你不相信、BNT你說為什麼沒有我?」,有人就是這樣,結果現在才來吵「我為什麼沒得打?」。陳志金也指出,當你發現那些叫你不要打的名嘴政客,都悄悄的打完了,當你發現好像疫情快要燒過來了,才發現自己原來錯過那麼多次,都是成年人了,要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好好把握,下次不要再錯過了,也記得在等待的時候不要忘記帶好口罩、少出門、少噴口水。不少人也贊同論點,「不是沒疫苗,是挑疫苗」、「疫苗接種是自主選擇,自己想挑,就乖乖等吧」、「疫苗孤兒(X)疫苗奧客(O)」、「說得超好的!都在等莫粉的很多啊」、「說得太中肯了」、「真的很多人挑三揀四、嫌東嫌西的」、「非常贊同,疫苗沒有什麼最好的,每種疫苗都有缺點,有的就是最好的」。不過也有人認為「我老婆第九類,榮總醫生說不能打AZ,然後疫苗一直被插隊,不是挑,是沒有特權」、「醫生,很多長輩,莫德納第二劑真的不知道在哪裏?」、「事實是台灣國際認證的疫苗到貨嚴重不足的問題,不是要怪人民選擇疫苗錯誤的問題」、「錯了,要打什麼疫苗,要挑什麼疫苗,是人民的基本就醫人權,就像看病可以選擇醫學中心或診所一樣」。
-
2021-09-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社區早潛藏隱形傳播鍊 專家:預防性停課需拿捏力道
Delta入侵國內導致疫情升溫,從桃園機師、新北幼兒園到板橋大樓,延燒北市裝修夫妻染疫,出現多起群聚案,指揮中心進行基因定序,發現幼兒園確診案例的Delta病毒,與機師案、屏東枋山案的Delta完全不同,是第三種全新序列。近期北市松山區一名國一生確診,也將加速基因定序。專家認為,病毒一直在變異,不同序列的Delta毒性、傳染力差異不大,許多年輕人無症狀、輕症,要減少社區隱形傳播,除匡列防疫管控,最後仍要靠疫苗。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幼兒園確診Delta經過基因定序,與先前桃園國籍航空機師確診的Delta定序不同,與先前屏東群聚案更加不同、且差異更大,也沒有與國內境外移入病例相同,代表是全新序列。他強調,病毒本就就會變異,不用因為出現新序列,就賦予太大意義,也並非代表過去有潛藏病例。對於幼兒園群聚案,陳時中說,不敢說疫情可控制,因部分人在隔離檢驗中,至少沒有惡化。指揮中心跟國衛院及研究檢查組,會研議如何增快檢驗速度。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感染科醫師邱政洵表示,病毒會不斷變異,各國病毒株都不一樣,基因定序目的是供流行病學參考,是看傳染途徑,只要變種位置不在抗體辨識部位,基本上這幾類Delta毒性、傳染力差不多。他認為,新冠病毒漸漸「流感化」,無症狀、輕症佔多數,但傳染力還是在,政府應加速檢驗揪出確診者,民眾也要提高警覺,有相關接觸史、處在高風險區塊,有症狀就要去就醫。邱政洵表示,社區或許有潛藏隱形傳播鍊,像新北幼兒園群聚,傳到老師才浮出水面,接連抓出一堆小朋友及家庭感染,若沒有幼兒園事件,這一群確診者不知何時才會被偵測到。以目前狀況,北區學校風險較高,但不排除南部也會有,預防性停課很辛苦,小孩影響就學、家長影響工作,對國家發展、生產力都是一種傷害,力道需拿捏剛好。邱政洵舉例,以美國六、七月疫情狀況,感染Delta多半是年輕人、以及廿二至廿八歲青少年,廿一至廿五歲的確診率甚至遠高於五十歲以上民眾,即便年長者死亡率高於青少年,青少年仍容易感染,變為社區傳播者。目前有兩種作為,一種是施打疫苗,一種是防疫管控,家長突然接收停課通知,心理難免不舒服,但因應防疫必須採檢、停課等待檢驗報告,未來還是要提高警覺。
-
2021-09-10 養生.聰明飲食
喝豆漿會痛風?豆製品都高普林?營養師揪禍首:6成患者發作前都喝這個
喝豆漿會導致痛風嗎?營養師林世航破解這「萬年迷思」!黃豆雖屬於高普林食物,豆漿算中普林食物,當急性「痛風發作的期間」,確實應該要避免攝取「普林食物」;不過一般的正常健康人,適度的攝取這些食物是可以的。根據研究也指出,「植物性食物」並不會提高痛風的機率。 林世航說明,痛風是因為血液中有過多尿酸而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是普林(purine)的代謝物,普林就是「嘌呤」,是DNA與RNA的成分,所以我們只要有攝取到「細胞」就會攝取到普林。 不過,普林代謝成尿酸後會從尿液排出,健康成人不容易因為攝取到普林,而發生高尿酸血症的問題,但當攝取太多高普林食物、或者尿酸合成代謝增加,還有腎臟排泄有問題時,就會導致高尿酸問題,並產生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處而引發嚴重的發炎問題,就是俗稱的「痛風」。 網傳「豆製品會因為含有高量普林而引發痛風?」,研究認為並不會提高發生風險! 國外研究追蹤4萬7150名、40至75歲非痛風患者的男性達12年,分析這段時間內的飲食狀況,是否與痛風發生風險有關聯性,結果指出植物性食物並不會提高痛風罹患機率! 台灣學者亦分析痛風風險與飲食內容的關聯性,結果發現痛風罹患風險與豆類攝取量呈現負相關,也就是一般人攝取豆製品是會減少罹患痛風的風險,主要健康人可以從尿液中正常地排出尿酸,而不至於會因為攝取到含有普林的食物就罹患痛風。林世航強調,對於已經是痛風的患者而言,平常適量的吃豆製品是安全的,在急性發作時確實要攝取低普林飲食,黃豆屬於高普林食物,而豆漿屬於中普林食物,所以在發作期間減少攝取這類食物是正確的。 台灣學者曾分析,哪些食物是具有誘發痛風的可能,在822位痛風病患分析結果中,約有半數在急性發作前都有誘因,其中約有60%的病患在發作前有喝啤酒,18%有吃海鮮,而14%有攝取內臟類食物,但豆製品幾乎不是誘發痛風發作的原因。 林世航提醒「所有食物都是過與不及都不行,即便研究並未指出豆漿與豆製品是痛風的原因,但依然要建議適度攝取單一類食物。」●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丈夫升主管常出差,竟外遇希望離婚!1故事體悟:外遇,是夫妻之間最深沉共謀.80多歲老父親開刀暫失能,姊弟倆搶著照護:你出力我出錢,就用自己的方式孝順他!.50後放過自己,好好享受生活!這樣嘗試「極簡生活」,讓心靈更加放鬆、樂觀
-
2021-09-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釐清新北幼兒園傳播鏈 黃立民:驗家長PCR+抗體
新北幼兒園群聚染疫擴大,若要找出較早感染者,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今建議,可從孩子的家長下手,先驗PCR、再驗抗體 ,若發現有家長沒有打疫苗,但抗體呈現陽性的狀況,可能就是較早感染源。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今天舉行疫苗衛教宣傳記者會。黃立民、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與會出席,並於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幼兒園群聚擴大,昨包含8名幼童、1名家長昨確診染疫,加上幼教師夫妻2人,累計11人確診。今天再增加5人。無疑對國內疫情投下震撼彈,而疫調顯示,幼童的Ct值高低不一。黃立民說,由於幼兒受體不多,病毒不容易繁殖,孩子體內病毒量多半低,所以很難從他們的Ct值判斷傳播鏈。這起群聚傳播脈絡並不清楚,到底是由確診教師夫妻傳染給孩子,或是孩子傳給老師,甚至是小孩從家庭內帶病毒,傳給小孩都有可能,現行只能用疫調去區別。至於如何找出較早感染者?黃立民說,通常會有「病毒不在、抗體在」的狀況,建議可從家庭內做篩檢,「先驗PCR、再驗抗體 」,尤其是小朋友的家長,現在不一定接種過疫苗。因此,只要發現某家長沒打疫苗,但抗體呈現陽性,就高度懷疑是比較早感染的人。即便找出這些人,但染疫的源頭仍無法確定,黃立民推測,應該是自社區感染機會比較大,因為先前的Alpha傳播鏈,本來就沒斷;但若是Delta變異株的話,就比較頭痛。幼兒染疫多半為輕症,雖病毒量低,但卻是很好的傳染者。黃立民說,因為小孩較不受控制,無法隨時控制好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NPI(非藥物介入措施),回到家中也會與父母有親密接觸,像是擁抱親吻,增加傳播病毒機會;而小孩染疫雖為輕症,但最怕新冠病毒引起的免疫反應,像是發高燒、全身出疹子,所幸機率不高。這波群聚需觀察多久?黃立民研判,至少需要兩個潛伏期,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學校方面,目前不急著全部停課,全民要做好與病毒共存的準備,不要因為零星的確診個案,搞得天下大亂,民眾不需太緊張,免於重症與死亡才是要點。針對學校現行防疫作為建議。黃強調,現在防疫重點是避免重症、避免死亡,中老年慢性病要注意,青少年則是小心呼吸道感染,不要同時染新冠,加上流感,這也顯現今年接種流感疫苗的必要性。
-
2021-09-0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鬍渣少、體毛稀疏 Y染色體缺損的先生是男還是女?
小王帶著太太、精液報告、驗血報告及轉診單來到診間。說是因為結婚兩年都未能懷孕,王太太去婦產科檢查,意外查出小王竟然是無精症。鬍渣少、體毛稀疏,睪固酮低下……抽血一驗,Y染色體全部缺損。在國中當生物老師的小王說,自己沒有什麼特別的異常。但荷爾蒙驗血報告顯示他腦下垂體的性促素(gonadotropins)包括FSH及LH都偏高,而血中睪固酮則蠻低的。至於外觀,小王注意到自己的鬍渣比較少,通常每個星期稍微用剪刀修一下臉,平常並不需要天天刮鬍子。我幫小王檢查外陰部,發現他體毛也較稀疏,且兩側睪丸偏小。此時我建議小王要抽血驗染色體檢查。染色體檢查包括一般染色體核型分析(karyotyping)以及Y染色體的微缺損檢驗(Y chromosome microdeletion testing)。一周後,染色體檢驗報告出來。小王的染色體核型是:46,XX。Y染色體微缺損分析結果是:全部缺損。我看著報告,想著該如何跟小王夫妻解釋這些檢查報告。細胞核沒有Y染色體,仍是百分之百的男性。「王先生,你的染色體報告顯示,你細胞核中沒有Y染色體。」我說。小王本身是國中的生物老師,對於染色體核型的意義是相當清楚的。「蛤?」「你是說我的染色體是46,XX?」「是的!」我說。「所以這是女性的染色體核型?」我回說:「表面上好像是這樣,但是沒有你想得那麼簡單!王老師,請你先不必緊張,我慢慢解釋原因。我先講結論:你百分之百是男性無誤!我要向你先說明一下為什麼會這樣。」我接著說,在Y染色體上有一個特別的基因在決定我們性腺及外陰部的分化,這個基因叫做SRY,這個基因會轉譯一個蛋白叫做TDF(睪丸決定因子,testis determining factor),會促使原始性腺分化成睪丸,使其中製造性荷爾蒙的細胞分化為萊氏細胞(Leydig cells)開始製造睪固酮,另一種細胞分化為賽氏細胞(Sertoli cells)分泌AMH(抗穆勒管荷爾蒙)。一般在胚胎發育到第五周的時候就要決定胚胎的性別,嚴格的講,這階段是決定原始性線的分化,是要變成睪丸還是卵巢。胚胎第五周起,決定長出睪丸或女性內生殖道。一旦決定變成睪丸,性腺就會開始分泌睪固酮及AMH。前者會讓男性內生殖道的原始胚胎構造(中腎管或稱沃爾夫小管),漸漸分化成為輸精管、儲精囊及射精管。後者(AMH)則扮演促進女性內生殖道原始胚胎構造(副中腎管或稱為穆勒氏管)的退化。如果胚胎在第五周的時候偵測不到SRY(即沒有TDF蛋白),則沃爾夫管(中腎管)會退化,穆勒氏管(副中腎管)會自動持續分化成女性內生殖道,包括輸卵管、子宮以及上1/3的陰道。「我們在檢測你Y染色體時,也同時測了SRY基因。結果發現你X染色體上存在有SRY基因。」「因此在你還是母親體內的胚胎時,在第五周起,會因為SRY基因轉譯出TDF蛋白,而啟動了睪丸男性生殖道的分化,而且也讓女性內生殖道的原胚構造退化。這就是後來發展成男性個體的原因。」造精相關基因存在Y染色體,生兒育女得找捐贈精子。「縱然如此,這些都不會影響你身為男性的事實。不過,由於許多造精相關的重要基因都存在Y染色體上,如今缺乏Y染色體,造精是不可能進行的。所以,想要生兒育女,恐怕只有考慮使用他人捐贈的精子了。對於你體內睪固酮偏低的情形,可以依靠睪固酮的補充治療來調整,會有助於肌肉、體毛等第二性徵的改善,同時也有助於骨質密度的維護。」聽完我夾雜專有名詞的講解,畢竟小王是生物系畢業,對於一些胚胎學及內分泌等的知識能夠比較進入狀況,王太太則顯得似懂非懂。和很多人想像的不同,像小王般的夫妻對於染色體的不按牌理出牌,多半不會太顯哀傷,且多感情很好,有的成為不要孩子的頂客族,有的尋求他人捐贈的精子,完成生兒育女的夢想。至於性生活,在現代醫學的協助下,還是很幸福美滿。
-
2021-09-0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緩和療護也協助喪親家人走出哀傷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走出喪親的幽谷」。一位癌末老年病人在接受醫院的安寧療護下過世,病人的女兒一時跌入憂傷幽谷不能自拔。病人的外孫女剛好在同一醫院任職,於是在女兒的鼓勵下她接受這醫院的臨床心理師的治療,成功走出幽谷。女兒主動與我們分享母親如何走出傷痛的心路歷程;心理師以如詩如畫的文筆娓娓道出如何幫忙病人透過「成功的」哀傷,建構新的關係;資深身心科醫師深受這位同事的故事所感動,進而闡述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並分享一位病人與家屬從靈性宗教的層面去尋求解脫生死的故事。讓我們透過這奇妙的因緣,一起聆聽這醫院同仁一起彈奏的美麗哀愁三重奏。「走出喪親之痛的三大步驟:關懷至親、建立興趣、參與社群」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作者用她內在的諸多能力走出人生中最大的失落哀傷。她從外在資源尋得想法,結合自己的潛力,理出有效可行的方法。她也描述母親如何去存放外祖父骨灰罈的寺廟禱告祈福,而作者全家更全力去陪伴、協助母親,母親也去參加志工團體活動,因而走出喪父之慟,並且「重新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緩和療護 (Palliative Care) 起始於1967年,其時英國倫敦的西西里、桑德斯醫師為照顧臨終病人創立安寧照護 (Hospice Care)。半世紀後,其照顧層面己擴大並含蓋相關親人。2020年美國之國家完整癌症網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將緩和療護定義修訂為: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 (Palliative care is an approach to patient/family/caregiver-centered health care …),它聚焦於用最適中而有效的方式,去處理令人困擾的症狀,同時依據病人、家屬、照顧者的需求、價值觀、信仰與文化,整合社會心理及靈性的照顧(註)。在安寧病房裡,緩和療護團隊以各成員分工合作去協助病人及家屬。一般是緩和療護專科醫師主導為病人做完整身、心、社、靈的評估及處理身體狀況之苦痛不適,社工師清楚整理出病庭支持系統、家人連絡,心理師或是身心科醫師對家屬做預期哀傷評估,對有高度困難面對失去親人的家屬做準備,並於病人過世數週後以電話或email詢問家屬的生活調適經過,必要時安排心理諮商治療。這位作者學得運用「書寫情緒」去重整自己的情緒,記念逝去的親人。親人去世後,家人都會有各種錯綜複雜的情緒。書寫可以澄清整理這些情緒。 也可以與他人分享,進而在書刊雜誌發表,成為一種昇華。宋朝詩人蘇軾以他思念早年過逝的妻子(年僅27歲)所寫的「江城子」(寫於1075年):「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夜來幽夢忽還鄉……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詞千古流傳,有助蘇軾的文名。從靈性或宗教的層面去尋求解脫人在無可奈何又極度痛苦時刻,不知不覺會在心裡、夢中反覆呈現種種情緒反應。有人尋求親友的協助,有人尋求心理諮商,有人會禱告,或求神拜佛。在我們民俗信仰中也有去寺廟抽簽、博杯(擲筊)。靈性上於無解困境中忽見一線曙光,是莫大的助力。有位41歲的末期直腸癌病人,他在台灣拿到生化碩士後前往美國有名的大學以傲人的成績取得博士,之後一路順遂在頂尖學術期刊発表論文多篇,在三年前成為該校副教授為其硏究中心主任,不幸半年後即發現有第三期直腸癌,在手術、化療及電療之後有一年的時間身體恢復並回去工作。但是在半年前發現癌症不但局部復發並多處轉移去腹膜、肝及肺臟。在該地醫學中心嘗試進行化療及標杷治療,但是都沒有效果。在此狀況下醫師建議考慮緩和療護。他與妻子跟雙方父母商量後決定回台灣來,這時我們緩和療護團隊見到這對中壯年的夫妻以及兩方父母。病人父母及弟弟住在新北市。父親是公務機構主管退休,他一生態度嚴謹,律己處世一絲不苟,病人求學過程中不許有任何課外活動更不許交女朋友。病人在拿碩士學位時當助教,與他後來的妻子相識,當時她在念大學,女方父母不反對,但男方父親激烈反對,並拒絕與這位女友相見,他認為婚姻大事應該在修成博士有正當固定工作才能談。結果是病人及女友前後在美國名校再遇而成婚生子。這次病人返台住進癌症醫院,父親日夜照顧、陪伴病人,他獨處時則淚流不已,不能吃不能睡。他悔恨過去對兒子嚴厲的管教。經由團隊成員多方協助,病人父親終於有機會在病人夫妻面前表達衷心的歉意,病人也在此時感謝父親對他的要求與照顧,使他在學業上有成就。病人最後對他說:「我可以接受你為我做的一切!」 「我會永遠愛你。」 病人出院後居家照顧時,一家人都住在他妻子父母家,因為他們的家離醫院近並且有比較大的空間,病人的小姨子也很會招呼五歲的兒子。在居家照顧期間他們也會去附近寺廟燒香祈福。在病人進入臨終階段時病人與妻子有明確的表達,在病人過世後妻子要把小孩帶回美國養大。病人父親知道此後見到唯一的孫子機會是非常少了。所幸他們都能達到共識把骨灰留在台灣。他們雖然有談到三個靈骨塔的選項,一個接近病人妻子父母家,一個接近病人父母家,一個在兩者之間。但在末選定那一個時,病人就進入昏迷。病人過世後兩週,喪事已經辦妥,團隊一直惦記病人父親的哀傷狀況。與病人父親建立良好關係的團隊成員用電話聯絡上他,他很激動說:「有非常神奇的現象出現! 一個意想不到的圓滿結果!」原來在告別式順利進行時,喪儀公司問及靈骨塔,了解雙方家人都無法達到共識,就建議去問病人,大家同意在病人靈位前「博杯」(擲筊),結果那個接近病人父母家的靈骨塔連得三個「聖杯」,讓父親喜出望外,淚下不已。父親解釋說病人在上高中之前跟他很親近,那時他週末加班時常帶病人去辦公室,也會帶他去那邊後方去爬山,而現在的靈骨塔就是在那山上!父親認為病人已經完全諒解他並且再恢復他們以前的父子關係,他當然覺得有神助、是奇蹟,也讓他能走出深度自責的哀慟。 他也考慮去參加志工活動,以他的經驗嘗試去協助他人走出喪親的悲痛。如何將喪親的重大壓力變成助力,也去協助他人,並尋得生命的意義?在人生中面臨種種壓力是不可避免的。這其中最嚴重而常帶來長期身體心理重大困擾的是喪親,特別是老年喪偶。但是壓力不一定是壞的。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Kelly McDonigal 在2014 年TED Talk 有一個很有趣的演說:「如何把壓力變成你的朋友(How to make stress your friend)」。她指出很多近年來的研究,面對壓力的態度會影響經驗壓力的結果,並且使人從中適應成長。有一個令人驚訝的研究發現,有些人在喪親情況下還能在他人受到困難時伸出援手,這些人後來不止他們身心出現疾病的機率不異於常人,而且他們更健康,活得更久、更快樂。因此,人生中的哀傷苦難是壓力也可能是助力。要走出哀傷苦難, 每人都得用各人內(潛)在的優點(天份), 綜合社會人際及大環境(文化背景) 的助(阻)力,療癒恢復能力;更好的會從中成長、提升,找到人生的新價值 (意義)。註:美國之國家完整癌症網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集合美國31家最好的癌症中心的專家,每年修訂各癌症臨床照顧指引(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廣為世界癌症中心引用。它2020年之緩和療護照顧指引中將緩和療護定義修訂為:「Palliative care is an approach to patient/family/caregiver-centered health care that focuses on optimal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distressing symptoms, while incorporating psychosocial and spiritual care according to patient/family /caregiver needs, values, beliefs, and cultures.」
-
2021-09-02 癌症.頭頸癌
影/電療後…他1天暈3次倒垃圾人也倒 中榮推健康護照
60歲黃姓男子今天現身說法,他三年前因口咽癌接受放療及化療,不菸不酒且勤於血糖控制,但頸動脈狹窄卻悄悄找上他,去年底開始出現暈眩情形,甚至一天三次,連倒垃圾昏倒在路上,嚇得不敢出門,妻子更是隨時注意他的動靜,提心吊膽,就醫發現是頸動脈70%中高度狹窄,且斑塊增厚速度較其他患者還快,在今年8月頸動脈裝支架,後他恢復良好。黃姓病患說,他現在定期追蹤,夫妻倆終於可以放輕鬆過日子。台中榮總介入性腦血管外科主任崔源生分享,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是常見的頭頸癌治療方式,頭頸癌電療患者面對不易被察覺、十分嚴重的併發症為頸動脈狹窄,接受支架手術;另有5%患者嚴重到腦中風,就醫發現頸動脈100%阻塞,無法裝支架,僅能靠藥物治療,台中榮總推動「頭頸癌整合治療健康護照」,定期門診追蹤、預防。崔源生說明,電療副作用包括唾液腺分泌減少口乾感,頸部肌肉纖維化緊繃感等,另外一項併發症為電療引起血管病變導致動脈硬化,隨著電療時間拉長,三至五年後頸動脈狹窄發生率大幅提高,可能出現腦部供血不足,甚至導致腦中風的危險。崔源生指出,台中榮總過去十年600例頸動脈支架案例中,約50例為頭頸癌電療患者,較心血管危險因子罹頸動脈狹窄的族群要年輕許多。另外,頭頸癌電療患者也有較高比例在發生第一次腦中風症狀時,頸動脈已經100%完全阻塞,也沒有辦法再施行支架手術了。崔源生說明,台中榮總醫師團隊整合癌症中心、放射腫瘤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及腦血管科的醫師,擬好頭頸癌電療後的定期門診追蹤計畫,推動「頭頸癌整合治療健康護照」,提醒病友追蹤時間與項目,方便隨時記錄與查詢個人的健康資料,也提供衛教資訊連結。
-
2021-09-01 該看哪科.婦產科
產後性交有如初夜般恐懼......恢復性行為,夫妻應該注意哪些事?
相信很多夫妻在孕期會減少性行為次數,等到安全「卸貨」後,難免會想趕快恢復過往的性生活品質。但許多爸媽對於產後性事相關的經驗分享都不太滿意,尤其是爸爸想「開機」,但媽媽沒有性慾、沒有體力,甚至怕生產傷口再次裂開等問題。到底產後恢復性行為要留意哪些細節?Q1:惡露乾淨、傷口不痛,可嘗試性交?A1:Ο通常建議夫妻產後可嘗試恢復性交的時機點,須視生產傷口與子宮復原程度而定,曾郁文醫師表示,排除感染問題,不論自然產或剖腹產,建議產後6~8周為佳,因為此時會陰傷口多已恢復、惡露也完全排出,剖腹產傷口也較不會因為拉扯而感到強烈疼痛。柯玟卉老師以自身經歷表示,產後恢復性交就猶如初夜般讓人感到害怕,最主要就是擔心傷口疼痛。當心理已備感壓力時,便無法好好享受性愛。陳建臨老師建議,為了降低媽咪產後恢復性交的懼怕,可先以親密互動開始做起,再慢慢嘗試手愛與性交,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克服心理與生理上的障礙。Q2:產後陰道容易乾澀,正常嗎?A2:Ο產後受荷爾蒙影響,陰道相對較容易乾澀,加上性需求不但是自發性的本能感受之外,也受外在環境、氛圍、情緒所影響,若媽咪本身慾望低下,陰道自然不會分泌足夠的潤滑液。曾郁文醫師建議,為避免陰道乾澀,增加性交困難或疼痛,可使用潤滑液增加陰道及外陰部的濕潤,甚至可藉由陰道雷射手術治療,刺激陰道黏膜組織的膠原蛋白增生,增加黏膜層厚度,改善體液分泌降低問題。Q3:性交時,有空氣聲代表陰道鬆弛?A3:×當陰道鬆弛程度輕微並不足以造成重大困擾,卻被多數女性在意的多是:與另一半性交時,感覺陰道口或陰道內不夠緊實,以致雙方無法盡情享受性愛的歡愉,像是:陰莖進入陰道的感覺變得不明顯、出現空氣聲,甚至是另一半表示沒感覺。曾郁文醫師表示,出現空氣聲不全然是陰道鬆弛所引起,和做愛姿勢也有關,而性交感覺不明顯,也可能因為女性分泌物較多、較濕潤,減少陰莖與陰道磨擦,而降低性興奮感。Q4:產後刺激乳房可能造成噴乳反射?A4:Ο曾郁文醫師說明,噴乳反射的原理是「哺乳」時,腦下垂體釋放催產素,幫助母奶能更加順利排出。產後媽咪若有哺餵寶寶的需求,身體就會分泌相關荷爾蒙,促使母體不斷分泌母奶,因此刺激乳房、乳暈、乳頭,就可能使乳腺內的母奶流出,甚至誘發噴乳反射。若擔心性行為過程中,泌奶現象會造成困擾,可儘量先哺餵寶寶或將大部分的母奶擠出。Q5:女性在產後沒「性」趣,正常嗎?A5:Ο臨床觀察發現,產後媽咪的確容易因生理與心理等因素,使性慾降低,像是:傷口疼痛、泌乳激素增加、照顧寶寶、睡眠不足等。柯玟卉老師表示,特別是另一半對於寶寶照護顯得冷淡,媽咪必須獨自扛起照顧寶寶的所有生活大小事,身心會更加疲憊,她建議,爸爸應先同理老婆的身心狀態,讓她感受到關愛、體貼與溫暖,再藉由約會營造氛圍、增加彼此間的吸引力,重拾夫妻間的熱情。Q6:哺餵母乳不需任何避孕措施?A6:×若無懷孕計畫,哺乳期間還是要避孕!曾郁文醫師指出,雖然泌乳激素增加能抑制卵巢排卵,但泌乳激素「濃度」是否能「完全抑制」排卵,效果因人而異,若以哺乳的次數與頻率來看,一天當中哺餵7次、每次15分鐘,仍有2%機率會懷孕,這也表示每50個母乳媽咪中就有1人可能會在哺乳期懷孕,所以臨床上並不建議以哺乳達到避孕目的。Q7:陰道緊實手術可與自然產同時進行?A7:×許多媽咪擔心產後陰道鬆弛問題,會影響夫妻房事,特別是胎兒經陰道生產,因此,「自然產要剪會陰,不如和陰道緊實手術一起做」的想法層出不窮。曾郁文醫師提醒,不論生產方式為何,懷孕與生產都是造成陰道鬆弛的高危險因子!因自然產造成的會陰傷口容易伴隨水腫和充血問題,加上懷孕與生產時母體的凝血功能變好,易增加血栓風險,所以不建議與陰道緊實手術同時進行。若有陰道緊實手術需求,建議至少產後半年再進行,同時必須由專業醫師評估媽咪的狀況,甚至是另一半生殖器的尺寸大小等,才能規劃最適當的手術。Q8:產後沒有月經就不會懷孕?A8:×產後第1次月經來潮的時間與哺乳有關,沒有哺乳的媽咪,平均會在產後6~8周出現第1次月經,哺乳媽咪受泌乳激素持續影響,當泌乳激素增加,雌激素與黃體素下降而抑制排卵,月經相對來得較晚。曾郁文醫師表示,產後月經來潮狀況因人而異,但是只要卵巢「恢復排卵」就有機會懷孕,在無法預測卵巢何時開始運作的狀態之下,若無懷孕計畫,一定要避孕。Q9:男性的性慾比女性高漲?A9:×陳建臨老師指出,男性的性慾不一定比女性高漲,就像日本社會中,有一群「對性愛沒有興趣,也不想追求異性與談戀愛」的「草食男」般,相反地,也有積極追求性愛的「肉食女」。柯玟卉老師認為,長達280天的孕期,相信不少夫妻性事的品質與次數都會受影響,好不容易等到孩子生出來了,不論男女一定會有重溫舊夢的期盼,但產婦因受荷爾蒙與身心理的影響,產後可能較沒有性致,當然,男性也可能受老婆與寶寶影響而降低性慾。Q10:無性行為可能影響夫妻關係?A10:Ο有一句話說:「習慣成自然」,陳建臨老師表示,夫妻之間若總是少了伴侶的感覺,很有可能會讓「我們是家人」的感覺持續下去,使兩人間的親密互動減少,但若雙方都覺得這樣的相處模式是輕鬆、舒服的,對夫妻關係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不過,當一方熱情如火,另一方卻「性」趣缺缺,就很有可能使夫妻關係出現裂痕,甚至演變成社會問題中常見的外遇、偷吃等狀況。Q11:產後性愛只要成功1次,就能暢通無阻?A11:×很多生產後的媽咪表示,產後第1次很痛,因此對於性交感到害怕,甚至抗拒。陳建臨老師指出,心理與生理狀態會互相影響,例如:因為痛,拒絕再次嘗試性交,接著因為有性交很痛的經驗,就算傷口完全好了,卻還是覺得會痛而影響性慾。他建議,性愛是很主觀的感受,想要或不想要應先達成共識,或許夫妻間以言語的方式直接「談性」會讓人覺得害羞,不妨可以訴說「身體故事」讓兩人的關係更加親密,例如:這個疤痕是我國小騎腳踏車跌倒留下的、臀部的白色妊娠紋是變胖長出來的等,慢慢為感情加溫,是恢復激情的不二法門。採訪諮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不孕症科專任主治醫師譚舜仁.鍾婦產科主治醫師曾郁文.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性健康管理師陳建臨.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性健康管理師柯玟卉(依內文出現順序排列)※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8-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獨/太太懷孕7個月「入境遭擋」 父心酸嘆不如外籍生
國內邊境管制,以專案申請方式「人道放寬」,許多跨國婚姻家庭,卻是看得到吃不到!一名孫姓男子表示,他跟泰籍老婆結婚,且太太已入籍,因懷有七個月身孕要回台灣待產,卻因為五月後停止核發簽證被阻擋在國門之外。孫先生表示,他跟太太在今年4月初就在泰國駐台北辦事處登記結婚了,太太需要返回泰國進行後續面談,原定6月飛機返台,就可憑依親簽證換取合法居留證,但台灣卻在5月疫情全面停止核發簽證,導致夫妻團圓夢碎。按照指揮中心規定,唯獨經緊急或人道考量等經專案許可者,可以允許入境,副指揮官陳宗彥也表示,自去年至今國內已核准外籍人士奔喪、陪產,甚至親屬病危等事由入境人不在少數,強調「只要個案提出申請就會盡力協助。」孫先生表示,他跟老婆早就登記結婚也已入籍桃園,是合法配偶,甚至已懷孕7個月,他早在5月提出「入境特別許可」卡關三個月。「我先找移民署,移民署說要問衛福部,衛福部又說要問外交部,外交部說要問簽證組,要遞交文件和陳情函到駐外館處。」過程不只被互踢皮球,夫妻倆也得忍受未知的煎熬。孫先生同時將結婚證書、太太胎兒超音波照、產檢證明、入籍證明一併檢附,「殊不知等了一個多禮拜,對方說很遺憾並不符合陪病、奔喪及陪產這三條件。」他很不解,指揮中心說要放寬人道考量,但外籍學生可以入境,但合法配偶卻無法團聚,這是什麼道理?他表示,「你說要人道考量,當然可以提出申請,但這標準根本一點都不人道!」簽證組也表明,通不通過要看指揮中心,就算要該案核准入境,最多也只能待180天,就必須出境後重新在申請。孫先生說,太太已經懷孕七個月,入境滿180天後就被迫返回泰國,孩子才剛出生不久,就沒媽媽在身邊餵奶照顧,「這樣哪裡人道?我太太是因為回泰國去進行結婚面談,卻就此無法入境,難道非得要讓孩子臨盆才算緊急嗎?」指揮中心過去表示,境外生依照教育部專案入境,孫先生心寒道,泰國醫院也面臨醫療崩潰,甚至有孕婦去產檢染疫,「我相信台灣醫療,希望太太跟孩子能在國內自費生產,卻比不上學生就學,人道標準讓做父親十分心寒。」實際致電外交專案人員,也表示該案尚未通過人道考量,目前也未收到指揮中心針對該案放寬等相關公文。
-
2021-08-28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酒精性肝硬化 超音波不易看出
門診來了一對老夫妻。「你們住哪裡?」「住XX寶。」「那是豪宅喔!一定很幸福喔!」老婆:「我看應該是菲傭比較幸福吧!」「怎麼說?」我好奇的問。「他整天往醫院裡跑,動不動就住院,住醫院的時間比住在家裡的時間多太多了!」我仔細問了一下他的病情,原來是肝硬化末期的病友,過去一年多,肚子脹一直跑醫院,不是住院抽腹水,就是吐血解黑便,半夜往急診處跑,一住就是幾個星期。查了一下他的檢查數據,沒有B型肝炎,也沒有C型肝炎,可是酒精指數(r-GT)很高,膽紅素指數也高達10mg/dl,眼白變黃色,腹大如鼓,下肢水腫厲害。「是肝硬化末期了!」我跟他老婆說。「可是外面醫師說超音波看起來肝硬化不厲害,好像只有脂肪肝!」我幫他看了超音波,果然沒錯,超音波看起來肝臟是有脂肪肝,也有輕微纖維化,不像一般B肝或C肝引起的肝硬化,肝臟會很粗糙。又看了脾臟,很大,比正常人起碼大了五倍以上。這就是酒精性肝硬化可怕的地方,酒精引起的肝硬化,超音波不大容易判斷,等到看得出來很粗糙,或肝臟萎縮時,就是肝硬化末期了。通常酒精引起的肝硬化就像這個病人一樣,肚子大了起來或眼睛黃了起來,或人虛弱、或吐血,才去求醫,此時,硬化的肝已難挽回,根本之道只能換肝,才能重過彩色的人生。因此,在疫情慢慢淡化平穩之際,每個人都憋了許久,一旦解禁,好友重聚一堂,對於「不喝傷心,喝了又傷肝」的杯中之物,一定要戒慎恐懼,否則買了豪宅,享福的不是自己,而是家中的菲傭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95期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1-08-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特地選高端卻猝死…他還被中央虛報體重 家屬盼解剖討真相
桃園市44歲溫姓男子23日打完高端疫苗,25日上班時突然休克,送醫搶救不治。檢警今相驗遺體,由於家屬對死因存疑,下周將解剖釐清;溫男妻子今天低調表示,溫男打完疫苗後在家休息了2天,無不適症狀,聊天應答也都說「沒什麼感覺」、「不會不舒服」,不解為什麼會突然倒下,想要知道死因是否跟疫苗有關係。溫男的弟弟指出,溫男生活作息都很正常,今年5月還獲模範勞工。兄弟2人是一起接種疫苗,打完當下均無異狀,溫男在家裡休息了2天,姪子放暑假在家,相處都沒有異狀,不料復工第一天就接到工廠電話,說溫男在工廠昏倒,人送到醫院急救。溫妻表示,之前有其他疫苗可預約時,她曾提議夫妻2人一起接種,但溫男特地選擇高端,理由很簡單,就是相信國產,還有找她一起接種,後來考量分散風險,她才選擇國際疫苗。溫妻也說,溫男雖然有糖尿病史,但有定期追蹤,其他身體狀況也都很好。不過,小孩上網查新聞資料,發現90幾公斤的溫男被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報成120公斤到130公斤,不解是否有什麼特別原因;針對指揮中心說法,家屬無法接受。溫妻表示,小孩這兩天一直在查指揮中心的資料,對溫男的死因也心存疑惑,大家都想要知道原因,不管解剖結果是好是壞。
-
2021-08-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基隆2起高端疫苗不良事件受矚目 死者待解剖 夫妻住院
新冠肺炎高端疫苗開打,基隆市傳出兩起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1名女子前天上午打疫苗,下午不適送台大醫院,晚間疑主動脈剝離死亡。家長對死因有異議,檢察官相驗後,排定下周解剖。1對夫妻打完疫苗後,三度到醫院掛急診,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昨天安排住院。基隆市衛生局今天表示,死亡的中年女子在台北上班,前天上午在基隆暖暖區一家診所施打高端疫苗,下午搭台北捷運時在西門站感覺胸悶、胸痛,被送往台大醫院急診宣告不治。台大醫師診斷死因為主動脈剝離,家屬懷疑和打疫苗有關。檢方昨天相驗後,遺體送往殯儀館,下周解剖釐清死因。基隆市另有1對30多歲夫妻23日注射高端疫苗,隔天丈夫全身癱軟,呈現半昏迷狀態。妻子也有覺得喘,手腳不自主抖動症狀,還會打冷顫,24日傍晚6點多打「119」求救,送往部基醫院掛急診。醫師安排心電圖等檢查正常,夫妻經觀察到當晚10點多,評估症狀緩解,讓夫妻離院回家。這對夫妻25日下午又覺得身體不適,症狀況前天相似。兩人搭消防局救護車前往基隆長庚醫院就醫,希望住院。醫院安排心電圖等檢查,認為未達住院需求,未同意安排兩人住院。兩人回家後,當晚又因身體不適,由救護車送往部基急診,醫師綜合評估醫學檢查數據、病患言行和陳述內容,安排住院觀察治療。衛生局表示,基隆市民施打AZ和莫德納疫苗,也有人感覺不適,通報接種後不良事件,但情況都比這兩起接種高端疫苗不良事件輕微。民眾若認為因接種疫苗產生藥物不良反應,可申請藥害救濟,衛生局會備妥相關資料,送交審議。
-
2021-08-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影/基隆夫妻打高端疫苗後二度救護車送醫 已住院觀察
基隆一對30多歲夫妻,前天施打高端疫苗後晚雙雙掛急診,打完點滴後返家。但昨晚7點多,消防局再度接獲2人報案,都有肢體無力等症狀,救護車再將2人送到醫院檢查。醫院說,夫妻和前一天症狀差不多,覺得肢體無力等不適症狀,抽血檢測等檢查都正常,但為求慎重,院方安排兩人住院觀察。部立基隆醫院急診室主任陳世雄醫師說,夫妻兩人昨晚7點多快又回到醫院,覺得同樣的症狀,有不舒服的狀況,初步檢查報告都正常,但因是二次轉診的案例,在急診立場來說,慎重來處理,昨晚安排住院觀察治療。這對夫妻前天注射新冠肺炎高端疫苗,衛生局疾管科說,前天傍晚兩人身體不適,全身沒有力氣,呼吸有點急促,夫妻兩人搭救護車到附近醫院急診室就醫,醫院抽血,並做心電圖及一些檢查,基本上都正常,但留置醫院打點滴,晚間10點症狀緩解後,夫妻兩人都已回家。衛生局表示,將會依照規定進行不良反應通報,至於是否和打高端疫苗有關,由CDC認定。消防局指出,昨晚7點多接獲夫妻2人報案,身體再度感到不適,有四肢無力等症狀。衛生局也進行了解,主要患者出現肢體無力等情況,兩次就醫症狀類似,是否和疫苗有關,會了解並通報處理。
-
2021-08-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基隆夫妻昨打高端後掛急診打點滴 今晚二度救護車送醫
基隆一對30多歲夫妻昨天施打高端疫苗後,昨天傍晚雙雙掛急診,由救護車送醫,昨晚10點多打完點滴後返家。沒想到今晚7點多,消防局再度接獲2人報案,都有肢體無力等症狀,救護車再將2人送到醫院檢查。院方表示,夫妻和前一天症狀差不多,都有肢體無力等不適症狀,會抽血檢測、為兩人打完點滴後再住院觀察。這對夫妻昨天注射新冠肺炎高端疫苗,衛生局疾管科說,昨天傍晚兩人身體不適,全身沒有力氣,呼吸有點急促,夫妻兩人搭救護車到附近醫院急診室就醫,醫院抽血,並做心電圖及一些檢查,基本上都正常,但留置醫院打點滴,晚間10點症狀緩解後,夫妻兩人都已回家。衛生局表示,將會依照規定進行不良反應通報,至於是否和打高端疫苗有關,由CDC認定。消防局指出,今晚7點多接獲夫妻2人報案,身體再度感到不適,有四肢無力等症狀。醫院表示,目前正在檢查中。衛生局則說,了解釐清中,目前主要患者出現肢體無力等情況,是否和疫苗有關,要再了解。(影片由讀者提供)
-
2021-08-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跨國夫妻、伴侶「入境無門」 指揮中心:將採個案放寬
指揮中心8月21日宣布重啟境外生入境,然而來台工作者及跨國伴侶仍被阻擋在外,面對台灣國內本土案例「+0」好消息,是否對於國內及邊境管制有機會開放,陳時中指出,國內出現本土零案例,也是一絲希望,希望這兩周能將國內疫情守好守住,針對邊境管制,站在人道角度,將以個案專案來辦理,另外對於跨國伴侶等,會透過外館以事實認定來台必要,入境一定要嚴守防疫規定。目前還有很多外籍配偶家庭要來台灣整理,卻沒有居留證,指揮中心表示會由外交部成立專案,讓外配有居留權,至今還沒有管道跟明確流程。陳時中指出,有關入境會採人道角度,以個案專案心態來辦,移民單位或外交單位跟指揮中心,基於完整防疫前提下,也希望能夠放寬。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國內從去年3月19日全球疫情邊境管制開始,後來也有進入秋冬加強嚴管,並執行邊境管制。當時對於產業需求或人道需要,都會進行專案協助。而我國比較特殊,一般其他外國籍者,要透過外交部程序處裡,而中港澳需要透過移民署,皆採個案處理。他舉例,有些要來台陪病就醫、探視親屬最後病情、配偶即將生產,來台陪生產的,基於不同人道類型,都依序協助個案處理,「他們只要提出,會盡可能協助。」但目前還有部分族群,例如跨國伴侶並沒有夫妻身份,無法入境台灣,國際間例如歐洲的挪威、捷克、冰島等國,會用不同形式情侶簽證,來讓跨國伴侶也能在疫情之廈入境,未來台灣是否比照模式。陳時中表示,對於,有各種不同伴侶,會透過外館來以事實認定來台必要,進來一定要嚴守防疫規定。
-
2021-08-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基隆30多歲夫妻打高端掛急診返家 衛生局通報不良反應
國內第6輪預約注射疫苗,周一開始施打高端疫苗,基隆30多歲夫妻打高端後昨天傍晚雙雙掛急診,由救護車送醫。基隆市衛生局今天表示,夫妻兩人昨晚10點多打完點滴後已返家,會依照規定進行不良反應通報。基隆市衛生局疾管科長郭香蘭今天表示,昨天傍晚兩人身體不適,全身沒有力氣,呼吸有點急促,夫妻兩人搭救護車到附近醫院急診室就醫,醫院抽血,並做心電圖及一些檢查,基本上都正常,但留置醫院打點滴。晚間10點症狀緩解後,夫妻兩人都已回家郭香蘭說,後續會依照規定進行不良反應通報,至於是否和打高端疫苗有關,由CDC認定。基隆市傳出疫苗不良事件,1對30多歲夫妻昨天注射新冠肺炎高端疫苗,2人昨天都出現不適症狀。丈夫全身癱軟,妻子會打冷顫,傍晚6點多向消防局求助,由救護車送醫急診;衛生局進行了解調查。
-
2021-08-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郭董搶貨!首批BNT疫苗 可望8月底到
高端施打後陸續傳出猝死和不良反應,可能影響國人施打意願,許多人仍寄望國際疫苗。蔡英文總統接種高端疫苗時主動透露疫苗「八月底應該會有貨」,據指出,台積電、永齡、慈濟購捐的一千五百萬劑德國原廠BNT疫苗,在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親赴歐洲「搶貨」下,最快八月底將由裕利公司運送第一批疫苗抵台,估計在一百五十萬劑至二百萬劑之間。郭董搶貨 首批標籤非客製化不過,相關人士說,BNT疫苗八月底、最遲九月初進貨,這批進貨的BNT疫苗標籤不是原先客製化標籤,雖然若沒有政府同意,德國方面不可能出貨,但能否盡速讓民眾施打,關鍵仍在「不要有政治力干擾」。BNT疫苗日前取得美國藥證,台灣藥商可否直接代理進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說,「進口BNT這件事到現在沒有任何變化」,仍由政府主導,如想進入台灣也要取得台灣藥證,由分公司或代理商提出申請。 打高端猝死 初判疑心肌梗塞指揮中心昨公布,高端疫苗首日施打十六點七萬多人,施打率已達九成。不過,桃園五十六歲陸姓網路作家和新北有吸毒紀錄的卅九歲彭姓男子被發現猝死,基隆一對夫妻也傳出身體不適,引發各界關注。對於高端施打後傳出猝死案例,陳時中表示,陸姓作家為高端疫苗不良事件死亡的第一例,初步研判有心肌梗塞可能性。台積電、永齡、慈濟七月十二日與德國BNT原廠完成四方簽約,衛福部八月三日通過BNT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政府原先要求疫苗標籤不能出現復星、復必泰的中英文名稱,必須完全客製化,依此排程,德國方面第一批疫苗出廠時程,是訂在九月十八日,最快可望在九月廿一日中秋節前到貨。原給歐洲疫苗 優先提供台灣八月底到貨疫苗,則是郭台銘和民間團體「全力搶到的貨」,也就是在原本排程的疫苗之外,讓德國原廠將已排定先出廠、原訂供給歐洲其他地區的疫苗,在一千五百萬劑額度中,優先提供給台灣;但這批疫苗因非客製化,標籤有可能就是郭台銘八月四日在捷克接種的復必泰英文「Comirnaty」疫苗。市場人士指出,郭台銘發現歐洲各國都在搶貨,既然有貨能搶,政府不應在疫苗標籤上再政治堅持,相關人士也展開洽商,郭在歐已不是盯廠,而是想盡辦法見到要見的人「搶貨」。民團人士估計,台積電、永齡和慈濟購捐的一千五百萬劑疫苗,包括八月底首批在內,十一月前應確定會有一半、也就是至少有七百五十萬劑疫苗可送抵台灣。由此推算,八月底、九月、十月、十一月,每個月應都會有一百五十萬到二百萬劑BNT疫苗進貨。
-
2021-08-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基隆傳疫苗不良事件!30多歲夫妻昨打高端 今雙掛急診
基隆市傳出疫苗不良事件,1對30多歲夫妻昨天注射新冠肺炎高端疫苗,2人今天都出現不適症狀。丈夫全身癱軟,妻子會打冷顫,傍晚6點多向消防局求助,由救護車送醫急診;衛生局晚間接獲消息後,已著手收集相關資訊。國內第6輪預約注射疫苗,昨天開始施打高端疫苗,指揮中心公布全台已約有16萬7000多人施打。基隆市政府表示,衛生局已派員到醫院了解狀況,這對夫妻經急診醫師診療後,症狀已改善。目前持續觀察打點滴中,後續若無不適,點滴注射完畢即可返家休息。據了解,基隆市有對夫妻昨天注射高端疫苗,今天都感覺身體不適。丈夫今天全身癱軟,四肢無力,整天躺在床上呈半昏迷狀態。妻子則是會覺得喘,手腳不自主抖動,還會打冷顫。她覺得不對勁,傍晚6點多打「119」求助。救護人員將2人送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診,醫師檢查夫妻都意識清楚,丈夫較為虛弱,有頭暈,手腳麻,全身無力症狀;妻子手腳麻,並會覺得喘。兩人心電圖正常,已抽血等待報告出爐,另為丈夫安排注射點滴,妻子給予針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