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9 橘世代.健康橘
搜尋
太極
共找到
261
筆 文章
-
-
2020-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吃好睡飽提升免疫力還不夠?研究建議多做這件事更佳
流感和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根據2016年《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期刊的英國研究指出,規律適度的運動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和降低感染風險;另2008年《European Review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期刊的義大利研究指出,中等強度運動可能改善因老化而下降的免疫功能,增加生活品質。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運動有做就有效,有氧和肌力兩種運動搭配效果最好。除了能提升抵抗力,還有許多好處,如預防三高、降低體脂、增加肌力、預防骨鬆、改善血液循環、提升新陳代謝、延緩大腦退化、讓心情變好和預防失智等;而銀髮族、三高慢性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對較弱,易受細菌病毒侵害。但體育署108年調查發現,銀髮族大多是做有氧運動,卻常忽略了肌力訓練。許惠玉引述《運動醫學研究期刊》2016年發表的研究,追蹤銀髮族運動狀況八個月後發現,只要有做運動,對降低體脂肪、血脂和提升肌力都有幫助,但合併有氧和肌力運動的組別,降低血脂的狀況最好(三酸甘油脂可降低19%、總膽固醇可降低14.7%);另同期刊2018年發表的研究亦顯示,銀髮族實施12週的有氧搭配肌力運動後,可顯著提昇下肢肌力、腿部力量及步行速度,有助於降低跌倒、住院風險及死亡率。許惠玉建議,銀髮族每週5天做半小時以上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慢跑、健行、排舞等;並搭配2天肌力運動,如太極拳、瑜珈、重訓等。不過,在疫情期間,應避免人潮密集的團體課程,可至較空曠的戶外或郊區健行,以增強自我防禦能力,降低感染風險。延伸閱讀: 增強抗體吃對很重要! 5大食材打開家裡冰箱就有 身體出現5症狀 告訴你可能是免疫力失調了 老被身邊的人傳染感冒? 多吃10種食物提高身體免疫力
-
2020-02-23 失智.名人專家
謝敏蘭/7個巧思 失智者在家防疫不悶
自從過年假期以來,人人聞疫色變,過完年後幾乎各類據點活動都暫停,心愛的失智長輩悶在家裡,漫漫長日好難受;偶爾外出也被厚重外套、口罩、帽子包緊緊,感官反應和行動力也受限。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建議,失智者家屬在這段時間充裕的居家時光裡,應好好把握患者仍具有的能力,在精心經營的愉快氣氛下,可以在家中一起嘗試進行以下的活動:A.每天可做的事:1. 做家事從三餐備料、到打掃清潔,讓阿嬤阿公都有可以發揮的空間。在熟悉家裡,充滿安全感的氛圍下,不要催趕長輩,共同攜手完成日復一日的家事。2. 動動口手做家事的同時,開口聊聊家人、憶往事,輕鬆好愉快。唱老歌、講笑話、猜謎語、朗讀書報、禱告,只要長輩願意開口,情緒必定平穩溫和。3. 多運動若住家附近有公園、運動場等空曠公共空間,戶外運動是最安全而有益身心的。提供獎勵辦法,鼓勵尚有行動能力的長輩每日設定目標走萬步;室內運動項目,可以是伸展體操、經絡拍打、太極拳、椅上運動等多元選擇,搭配小小競賽、熱情音樂,讓運動更可親。4. 玩興趣長輩本來就有興趣的活動,此時更要持續多做,例如寫書法、看電影、下棋、麻將、益智桌遊等,家人、來訪親友、照顧者一起參與,有趣味又有感情。B. 行有餘力的進階版:這是增加驚喜、提高刺激度的進階活動,可以變化、調劑患者和家屬的日常生活步調。1. 派任務:視長輩能力指派任務,提高長輩成就感,例如問路、獨自進便利商店完成指定採購(如買一條吐司、兩瓶飲料)、撥電話給孫子、一起做口罩套(實用,自用送禮皆宜)。2. 看照片:搬出珍藏老照片或是放映數位相片(能在電視上呈現更好),充滿美好回憶的人事物,是極佳的孝親、娛親好禮物。3. 留紀錄:上述活動進行時,以手機拍照、錄影記錄點滴,可以和其他親友分享,也成為每晚入睡前的最佳安眠劑,讓長輩帶著微笑入夢,一天的任務圓滿完成。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2-19 養生.聰明飲食
搶救骨質疏鬆症 中醫師建議多吃黑芝麻、山藥
在一般人的認知裡,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症,多半補充維生素D及鈣片等,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師魏廉鴻則以中醫觀點治療骨質疏鬆,認為首重補腎、補脾及壯骨,建議30歲以上民眾平時多吃黑芝麻及山藥、骨碎補等食物,配合日曬及適度運動,就能擁有健康的骨本。骨鬆被稱為「隱形殺手」魏廉鴻醫師指出,骨質流失的過程通常沒有症狀,無聲無息的發病過程,使骨質疏鬆症被稱為「隱形殺手」,從15年的健保資料中發現,台灣每年髖部骨折的病例數約為1萬6000名,女性約為男性2倍;而10名髖部骨折的老年男性中,1年內因臥床造成感染而死亡約為2人、女性為1.5人,均較同齡者平均死亡率高出許多。魏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骨骼疾病,現今科技尚無法測定骨質強度,臨床上主要根據骨質密度測量值診斷,傳統中醫也無「骨質疏鬆症」病名,但依據症狀相似性,中醫典籍有「骨痺」、「骨痿」、「骨枯」、「骨縮」等描述,原因則可分為腎虛、脾虛與血瘀,當目前身高比年輕時身高差距大於3公分時,就可能患有骨質疏鬆症。藥食同源,藥膳輔助治療魏醫師表示,中醫提供骨質疏鬆治療另一個選擇,以補腎、壯骨為主,配合益氣健脾、活血化瘀的藥物增強療效,同時依藥食同源的觀念,利用藥膳補充營養達到輔助治療的效果,常見的藥膳如骨碎補豬腰湯、養生芝麻糊等。魏醫師指出,中醫養生原則是管住嘴、邁開腿,因此含鹽量高的食物、酒及咖啡因必須減少攝取,並養成運動習慣,快走或慢跑可有效增加骨質密度,配合太極拳或八段錦等養生操可訓練平衡感預防跌倒,另外適當曬太陽,增加體內維生素D生成,從日常生活做起,改善骨質流失、預防骨折。(本文授權轉載自台灣好食材)
-
2020-02-12 養生.抗老養生
不動易致病!3居家運動有助提升防疫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期間,大家待在家中的時間增加,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在家中也能適度運動,避免久坐少動以促進身體健康,才能更有效地對抗肺炎疫情。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含勞務、家務、交通及休閒活動等)不足為全球死亡前十大危險因子,約有21-25%乳癌及結腸癌、27%糖尿病及30%缺血性心臟病,都是因身體活動不足所造成。對此,國民健康署提供居家適度運動的3個妙招,讓您在家鍛鍊身體,提升防疫能力:1、伸展或肌力訓練:如瑜珈、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彈力球或彈力帶,或是客廳來回走動、原地扭腰擺臀和家人一起跳舞。2、利用室內運動器材:如室內腳踏車或跑步機等來維持身體活動與運動。3、做健康操:兒童及青少年選擇有趣的親子活動,進行快樂體操和遊戲;成年人可做上班族健康操;老年人則可以在家打太極拳、八段錦、高齡長者健康操,或從居家的身體活動,如步行、曬衣服、提物、站姿或坐姿等日常活動,強化身體的平衡力、肌力、柔軟度或心肺耐力等,促進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成人每週則應累計至少150分鐘;活動能力較差的老年人每週至少應有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此外,居家主動健身,也要注意運動空間通風、出汗後保暖及適時補充水分,以更好的健康狀態共同抗擊疫情。 延伸閱讀: 下背痛到難彎腰? 防椎間盤突出平時有3妙招 常運動、乖乖吃藥血糖還是高? 當心是這些藥物在搞鬼 
-
2020-02-10 橘世代.健康橘
退休後不做「無話夫妻」 成為同學一起打太極談戀愛
台南女中生物老師退休的張鳳琴,與高市府主計處主任秘書退休的孫蜀南,退休後共處機會可多了,但少有共同話題。兩人到社大學習多門課程,生活有了轉變,由夫妻成為同學、朋友、同好,現在成了戀人。張鳳琴說,她學習太極拳是來交朋友,老公則是練功夫,各取所需,但共同目的是樂活。即將邁入耳順之年的張鳳琴,52歲就從教職退休,自己曾有音樂夢,從大學時代起,學鋼琴、長笛,退休後彈除琴自娛,也曾到醫院當志工彈琴,分享喜悅,用音樂交朋友,現在則在教會的主日彌撒負責管風琴彈奏。因為自己最弱的是繪畫,退休後便到台南社大上「旅行寫生」,接著學攝影,也找到退休後的生活方向,並與老師李建一合作,在社大開民歌的課程,成了講師。65歲孫蜀南2年前退休,但退休後最大的消遣就是打球,雖然夫妻相處機會變多了,卻少有共同話題。一個講科學,一個說金融,好似距離遙遠,而往往是太太話多,丈夫話少。張鳳琴知道丈夫愛看武俠小說,有俠客夢,於是鼓勵她來社大學太極拳、太極劍、太極扇;好說歹說,讓丈夫起心動念,參加太極劍班,進而迷上了太極。受到丈夫影響,張鳳琴也學起太極拳、太極扇,這下子兩人有共同話題,太極也成了他們談戀愛的工具,經常到山區旅遊,就在群樹中比手畫腳,打起太極來,羨煞旅人。「我們現在已是戀人!」學習讓這一對結婚30多年的夫妻,成了同學口中的神鵰俠侶。退休後最怕的是停止學習,孫蜀南與張鳳琴說,因為兩人一起上學,有了共同領域的語言,老夫老妻的情感也加溫了;「老有各種方式,要活出特質!」我們的老法不要像上一代,無須對孩子太操心,我們要多給自己時間,用學習的方式來陪伴。。延伸:李昂:退休規劃生活,別忘了把愛情也規劃進去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2 新聞.長期照護
張慶光/銀髮族上學去 解決大學倒閉問題
最近因為少子化導致大學可能倒閉的話題沸沸揚揚,不過既然國內大專院校供過於求已是事實,有沒有辦法讓這些資源不要浪費?有些專家建議將大學校園改為長照中心,或讓校舍變成銀髮族的養生村,這當然都是可行的方式,不過因為牽涉到法令及土地使用的修改,可能曠日廢時,再加上整修及招聘服務人員所要投入的經費不貲,可能讓有心人士卻步。其實吸引已退休的長者「重返校園」,可能是一個最簡便並值得推廣的計畫。既不用更改法令,原來的教師也可留用,不用再增聘服務人員,只要將校園的環境稍加整修以符合「高齡友善」需求即可。在可預見的未來,每年新增的高齡人口將遠超過新生兒人口數,若再加上提早退休風潮、二次就業或創業需求、長壽化的趨勢及空巢期增長等社會現象,高齡者對「重返校園,終身學習」的需求其實非常大。對大學而言,是一個極有利基的市場。當平均壽命只有60歲的年代,我們大概花20年的時間從幼兒園、小學、中學上到大學、研究所,為的是後面30年的工作專業所需,最後只剩下5-10年短暫的享受退休生活。但現在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已逾80歲,當退休生活長達20-30年,若只在家含飴弄孫,未免可惜。大部份的人對退休生活不知如何準備,個人認為,有必要在國民義務教育下再多增加一「老」學,教導大家如何悠遊於這多出來的20年,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同時也活化長者,讓其由社會負擔轉成社會資產。雖然現在也有許多「樂齡大學」、「長青學苑」,但課程上可能多偏向才藝學習,或者以聯誼為主。事實上,對於新興的樂齡族群,他們的需求可能不僅只於此。有很多專業人士提早由職場退休,他們其實希冀在退休之後還能有機會為理想而展開第二人生,國內的大學可否為這些想創業或選擇重新投入新領域的退休人士開設相關課程呢?雖然有些大學開設了EMBA或進修推廣部,但多半是為仍在職的高階經理人所設立,不僅收費昂貴、名額稀少,而且大多只在夜間開課。倘若能將學費降低並且日間亦能開課,應能嘉惠更多有心向學的退休人士,助其完成創業美夢。另外,過去有許多人因為現實因素而放棄自己的興趣,選擇最容易找到工作的科系就讀。但是對於已退休的長者而言,過去未能完成的夢想,現在還來得及追。也許,你對文學有興趣,但過去卻選擇了電機系;也許你曾經想當考古學家,卻選擇了財金系;可能你有音樂家的天賦,卻買不起樂器。在未來的50年,人類平均壽命很有可能突破90歲,那麼50歲退休的人,可能還有好多個學位可拿。我們都必須要有一個認知,過去兒孫滿堂承歡膝下的景況,在現代社會將不復見。面對空巢期冷清的屋內,除了看電視外,應該還有些更有意義的事值得去做。透過學習及經驗分享,不僅可以活化人生,還能夠結交許多同儕朋友,不斷擴大自己的生活圈,這是長者重返校園的另一項重大意義。大學教育若能貼心的為空巢期長者設計一些心靈充實或經驗分享的課程,應當會受到歡迎。事實上,國外已有很多大學為50歲以上的退休人士開設終身學習課程,以柏克萊大學的終身學習學院為例,他們的課程已如一般大學授課課程。在基本的設想上,課程並沒有把長者歸類在學習力不佳的族群,不是只能學習太極拳、養生或畫畫,而是包羅萬象的提供文學、音樂、歷史、新科技及國際情勢分析等各種課程,引導其參與討論並了解時代趨勢。衷心期盼國內的大學能加速終身學習課程的推動,推出優質的課程,讓高齡長者能從「老有所養」到「老有所學」甚至「老有所為」。
-
2020-01-28 新聞.生命智慧
老後本就要獨立!萬人追蹤網紅奶奶十個豪邁人生金句
編按:64歲學會上網、76歲開始玩推特,短短幾年內就吸引近9萬名網友追蹤的日本「推特奶奶」溝井喜久子,可說是不折不扣的高齡網紅。從人生哲學到世代關係,她見解獨到又一針見血的發言讓許多粉絲大讚中肯,本文精選10句令人超有感的名言集錦,從中一窺她豁達的人生智慧。這位「推特奶奶」之所以廣泛受到討論和注目,不只是因為在這個年紀還能和年輕人一樣對網路駕輕就熟,更因為她在推特的發文,總是能引起廣大網友的共鳴。因嚮往居禮夫人和日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湯川秀樹,而就讀御茶水大學理學部的溝井喜久子,在當年算是少數具備高學歷的女性。從小就對新事物有著旺盛好奇心的她,儘管在結婚後辭去高中老師的工作成為家庭主婦,凡是感到興趣的事物,像是地方舉辦的茶道、三味線、太極拳等課程,她都踴躍報名。「就算學了之後發現不如所想的有趣,或改變心意也沒關係,對這門技藝或學問的知識,就會成為內涵的一部分,還可以因此認識新朋友。」學電腦玩推特,人生永不害怕新嘗試溝井喜久子接觸電腦的動機,最初其實是想幫退休後投資股票的丈夫記帳,「聽說Excel很好用,就想著也來試試看」。但這次她沒有去上電腦教室,全靠摸索自學而成,不料學會用電腦後,輪到平板逐漸普及,她嫌電腦和家人一起共用太麻煩,又轉而嘗試使用平板。她笑說:「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會抗拒接觸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又不會爆炸,有什什麼好怕的!」像是新的3C產品有人怕自己學不會、怕浪費錢而捨不得買,這種「小氣」會養成消極的心態,「久而久之就真的什麼都不會了。」之所以開始用推特,則是因為想幫朋友的社團活動宣傳,她靈機一動,想到這個方便又不花錢的法子。「那個時候總理大臣(鳩山由紀夫)開啟了推特帳號剛好是新聞熱門話題,我就想:如果60幾歲的人可以辦得到,那我應該也沒問題才對。」 不過她也是後來才知道,在推特發文,如果沒有人追蹤的話,是不會有人看到的。雖然宣傳計畫失敗,但溝井喜久子卻開始對推特產生了興趣。她開始在推特上記錄自己的生活日常、心得感想,或是回憶自己年輕時昭和戰後生活的點滴,慢慢開始累積追蹤者。時代不同,女人更要為自己活「因為推特有140字的字數限制,因此不用鋪陳太多,一開始就直接把結論寫出來就好。但是也不要一次把所有的內容毫無保留的說完,我會留下3成,讓大家有相互討論的空間。」今年已經86歲的溝井喜久子,如今對如何經營推特,已是很有心得。由於她的追蹤者大多也是50後世代,因此關於照顧長輩或婆媳關係、孩子的獨立、丈夫的抱怨等切身話題,總是特別能引起迴響。「大家會不斷轉傳,再加上自己的評論,由於大家立場相近,特別能暢所欲言,我就覺得這樣讓大家有一個抒發的管道很好。」多的時候一天會發將近60條推文,且會花上好幾個小時回覆,溝井喜久子為何願意花這麼多心力在推特上?「可能是我的正義感比較強吧!過去媳婦侍奉公婆被視為理所當然,但是如今社會環境已經不一樣,女人在兼顧工作之餘,還要打點先生、孩子,甚至照顧長輩,承受不住重擔而因此累倒的人非常多。如今社會福利好了、物質條件也比過去豐富太多,老年人即使靠自己也能生活下去。」 她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不要為了家庭、孩子或公婆而活。「這是我最想透過推特告訴大家的事。」以下便是從溝井喜久子的推特中精選出的名言金句:1.「我不想變成那種得靠孩子照顧的人,我也不覺得那樣有什麼好。每個人所認定的幸褔都不一樣,也很討厭被別人決定什麼是幸福。這是我從小就有的想法。」2.「照顧孩子到他能自立是父母的義務,在這之後就要為自己老後打算了。」3.「還會感覺到後悔,就是你還年輕的證據。像我這個年紀早就把後悔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把眼下的每一天過好就好。也不知道這樣算不算幸福呢?」4.「每次見到溺愛兒子的母親,都覺得總有一天會害了這孩子的人生。我總是會很雞婆地想:怎麼不把這份心力拿去對待自己的丈夫呢?」5.「現在看我身邊同年齡的人,如果感覺過得還不錯的,大多是在某方面曾經努力過:可能是工作、運動或是學習。反之,如果只是什麼都不做,好運是不會平白無故降臨的。」6.「我看過很多女性在離婚之後獨力把孩子撫養長大;但反過來看,男人在離婚之後,總是無法獨自生活,忍不住要找新的對象。」7.「常說有的人會在喝了酒之後就個性大變,其實那只是因為酒精的關係,把原本壓抑的部分釋放出來而已。所謂結婚後、有了小孩之後個性就變了,那是因為他本來就是這種人。」8.「推特或是社群網路實在是個有趣的地方,對於身邊的人講不出口的話,卻能對著遙遠的陌生人暢所欲言。」9.「說到底,別人的事情和你沒關係吧!把自己管好比較重要。只有看不見自己的人,才會整天對別人的事情說三道四。」10.「我從小就對於自己不想變成什麼樣子、不想變成什麼樣的人有很深刻的體認,因此才造就現在的我。」原文:老後本來就要獨立!9萬人追蹤的日本奶奶溝井喜久子,10個豪邁人生金句
-
2020-01-10 科別.腦部.神經
運動後總是伴隨頭痛?事先要做好三件事
有不少頭痛病友在養成固定運動習慣後,頭痛的狀況有跟著改善,所以我經常會鼓勵大家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來幫助改善。但最近有不少人問我,運動完突然頭兩側開始抽痛、整個頭脹脹的,是為什麼?其實運動後會頭痛,主要和運動時心跳變快、血管擴張所導致,另外則可能和天氣因素、身體脫水或突然進行太高強度的運動等等有關。那其實一般人運動後的頭痛大多在短時間內就會緩解,但如果是頭痛體質的朋友們,就要特別留意身體狀況,盡量避免太高強度的運動。以下這幾個運動是比較推薦的:瑜珈、皮拉提斯、太極、舞蹈、游泳和走路。另外這幾年蠻夯的 飛輪課,也是有不少國外專家推薦給容易頭痛的人,比起在室外,室內的腳踏車運動比較能避免因為天氣誘發頭痛。以下我也提供大家幾個能夠幫助預防運動後頭痛的方法:一、隨時補充水分不管是在運動前、中後,都要持續補充水分,讓自己保持嘴巴不乾燥並持續出汗的狀態,如果水分不足就可能會誘發頭痛。二、補充足夠能量大家都知道運動會讓人血糖降低,因此要維持足夠的能量來源。像是在運動前,可以吃一些含蛋白質的食物,像是茶葉蛋、無糖豆漿或燕麥棒等等。三、記得熱身突然進行太劇烈的運動,也會容易引發頭痛。建議不管從事任何運動,都要先熱身一下,像是可以先走路走個幾圈再接著慢跑、或進行重訓等比較激烈的運動。最後也要提醒大家,如果你運動中會出現劇烈的爆炸性頭痛,還是要盡快找醫師評估喔!來源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drneuro
-
2020-01-03 養生.抗老養生
人真的會「一下子變老」!抗衰老抓住3個變速點
衰老是人體自然的生理過程,但總有那麼一個瞬間,人會覺得自己突然“一下子變老了”。這不是你的錯覺,最近一項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衰老雖然持續進行,但並非勻速發展;人體衰老有3個變速檔,分別是34歲、60歲和78歲。為什麼在這三個年齡,人會“突然變老”?《生命時報》邀請多位專家,詳細解讀這些年齡需要重點關注的健康問題。3個年齡,人會一下子變老美國斯坦福大學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分析了4263名18~95歲受試者的血漿數據,測定約3000種不同蛋白質的水平後發現:蛋白質水平總體保持相對穩定,但在34歲、60歲和78歲三個年齡,多種蛋白質的讀數發生了很大變化。研究人員解釋,這些蛋白質水平的變化不僅是人體衰老的特徵,更可能是衰老的原因。“隨著研究不斷深入,我們有望通過血液測試,以分子水平衡量人的衰老程度。”領導這項研究的托尼•維斯-科雷教授表示:“我們對年齡了解得越多,能干預的就越多。未來,我們有可能確切知道什麼飲食和行為習慣有助延壽,從而幫助人們避免罹患各種疾病。”34歲:健康從巔峰轉向下坡人體衰老和疾病是細胞損傷或死亡引起的整體變化。早在1925年,美國著名生物學家威爾遜就提出:“一切生命的關鍵問題都要到細胞中去尋找。”鈕文異表示,青年人雖然正處於年富力強、身心相對成熟穩定的階段,但人體內細胞數和細胞內的水分開始不斷減少,這是機體衰老的第一個轉折點。劉德泉提到,34歲左右的人群大多處於家庭負擔重、工作壓力大、人際關係複雜的狀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身心健康,這些外部因素與研究中提到的體內蛋白質讀數驟變互為因果關係。重點關注:神經系統和肌肉骨骼專家認為,30多歲的人應重點關注神經系統和肌肉骨骼的健康狀況。記憶力、協調性變差30歲後,大腦血液循環減慢,血流量減少,腦內神經細胞數量逐步減少,從而影響記憶力、協調性及大腦功能。骨質開始流失人體肌肉量在25~30歲達到峰值,而後隨年齡增長逐漸降低,進而影響機體代謝速率,35歲左右,骨質開始流失。肺活量緩慢下降30歲開始,心臟的心室壁和心瓣膜會逐漸增厚,心臟傳導系統開始衰老。與此同時,肺活量也開始緩慢下降。更易出現心理問題楊萍表示,34歲左右的人群,因壓力、責任感的增加容易導致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劉德泉提醒,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一些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越來越多發生於中青年人群,同時,長期疲勞的狀態也增加了患慢性疲勞綜合徵、肥胖症的風險。60歲:各項機能步入老年60歲左右,人正處於更年期的末期,又面臨退休這一生活狀態的改變,這些因素共同導致衰老速度加快。重點關注:循環、消化及免疫系統劉德泉表示,這個年齡段應重點關注循環、消化及免疫系統。心臟逐漸衰老60歲左右,心臟每搏輸出量(指一次心搏,一側心室射出的血量)較20歲時減少30%~40%,心臟傳導系統持續衰老,易導致機體供血不足和代償失調等問題。消化功能衰退消化方面,60歲左右,口腔、食道、胃腸功能逐漸衰退,胰腺由於脂質浸潤及腺體細胞的萎縮,導致胰蛋白酶、脂肪酶等消化酶分泌減少和活性減退,消化功能下降,胃腸道疾病風險隨之增大。免疫功能降低內分泌系統衰老主要體現在各種激素水平及靶器官對它的敏感性上。《衰老》雜誌發表的一項歷時十年的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內T淋巴細胞總數不斷減少,免疫功能隨之降低,更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襲。心理逐漸出現落差在心理上,60歲左右的人群由於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和退休造成的社會職能改變,很容易產生心理落差,也會加速衰老。楊萍還提到,超過半數的60歲以上人群都有對自身健康的擔憂和不安全感,從而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更易導致情緒不穩、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78歲:系統、臟器快速衰老78歲左右,人體各項機能都進入快速衰老階段,神經、泌尿、呼吸、循環等各系統,以及認知和心理都出現明顯變化。重點關注:全身心變遲鈍、記憶力下降神經系統方面,老年人腦細胞數量及突觸連接減少,腦血流量減小,導致記憶力下降、易疲勞、對外界反應遲鈍等問題。泌尿系統功能減弱泌尿系統方面,腎動脈硬化、腎血流量減小,會導致腎功能減退。老年男性常伴有前列腺增生,有尿頻、尿急、尿不盡感;老年女性因盆底括約肌鬆弛,多會出現尿失禁症狀。呼吸肌力量衰退老年人會出現呼吸肌力量減退、氣管鈣化等問題,導致氣道阻力增加、肺通氣及肺換氣功能減退。隨著纖毛運動減弱,老年人的排痰能力也逐漸下降。身體循環變差循環系統方面,78歲左右人群心室壁增厚,外周動脈硬化,更容易引起臟器缺血。認知功能退化明顯這個階段的老人大腦功能衰退,認知功能退化非常明顯。2018年,一項在美國人口學會年會上公佈的研究表明,大腦衰老從73歲起會有4年左右部分認知障礙期,隨後的一年半到兩年內就可能出現阿茲海默症或類似的認知障礙疾病。出現性格障礙心理層面上,老年人常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保守、多疑、急躁、自卑等性格障礙及空巢綜合徵等心理問題。正視衰老是延壽關鍵雖然衰老是不可逆的過程,但我們可以盡量延緩它的進程。楊萍表示,正視衰老是延緩衰老的關鍵,保持樂觀心態尤其重要,人們應及時擺脫對機體衰老的恐懼心理和急躁易怒、孤獨抑鬱等不良情緒。專家們一致認為,不論處於哪個年齡階段,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都十分重要。1.注意平衡膳食、結構多樣、穀類為主,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2.生活方式上,注意勞逸結合、及時舒緩壓力、戒菸限酒並保證充足睡眠,注意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3.堅持適量運動對延緩衰老有積極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身體素質全面下降,鍛煉一定要循序漸進,選擇運動時間不過長、強度不太大的全身性體育活動,如散步、快走、太極拳等。4.最後,不管哪個人群,一定要堅持定期體檢。劉德泉提醒,家人對老年人身體和精神健康的關愛對他們的健康長壽有非常正面的作用。面對60歲左右人群,家人要協助他們安排好退休生活,鼓勵他們培養積極興趣愛好,做到老有所樂,老有所為。78歲左右人群大多會有子女遠離後的空巢感,加上他們常會過度關注自己的健康,家人此時更要多關心照顧、與他們溝通。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19-12-30 科別.精神.身心
影/過勞睡不好恐變笨 醫提7招預防與改善過勞法
新竹一個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近期要決定數十億的投資案,壓力大到一整個月都沒辦法好好睡覺,導致白天精神差、亂發脾氣,工作上易忘東忘西,該名主管擔心患有失智症而前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就醫,經過藥物飲食與生活作息調整後,睡眠改善,大腦也恢復清醒了。身心科醫師周伯翰表示,過勞會影響腦力通常有幾種原因:一. 過勞導致的自律神經失調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大腦無法獲得充分休息,影響白天專注力。二、由於工時長,大腦長時間固定單調缺乏刺激,反應變遲鈍;三、不良的生活習慣。由於壓力大,使用菸酒等物質幫助紓壓或是睡眠,對大腦造成的不良影響;四、長期壓力會使身體產生壓力皮質素,導致大腦萎縮。周伯翰引用自己過去發表在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s)關於「過勞對腦功能影響」的研究,該研究總共收了68位勞工,利用「近紅外光腦光譜儀, fNIRS」測大腦前額葉(frontal lobe)功能,結果顯示,過勞指數越高的人,測驗時大腦反應越慢、注意力與記憶力越差。也因此過勞的人容易出現記性差、憂鬱、焦慮、暴躁、失控行為等情況。周伯翰也補充說明,大腦前額葉是大腦的司令官,在大腦發展過程中最晚成熟,卻也最容易最先受壓力影響而退化。周伯翰表示,過勞常發生在長工時、高壓的工作,此外完美主義、急性子與使命必達的人都是工作過勞的高危險群。新年新希望把握七守則讓自己變聰明,如何預防與改善過勞呢?周伯翰分享7大原則:輕微的工作過勞可以透過生活與飲食調整。1.提升身體的抗壓性:有氧運動333、多吃富含色胺酸的抗壓飲食。2.學習放鬆方法:多練習腹式呼吸、工作時適度休息、可以練太極或瑜珈等。3.學習在適當的時候說「不」,避免工作超出負荷。4.在工作之餘培養讓自己快樂的興趣,增加大腦的多巴胺。5.培養社交關係:朋友之間彼此互相加油打氣不當邊緣人。6.適當調整工作環境/職務內容。7.減少對工作過度不合宜的期待。
-
2019-12-25 橘世代.好學橘
鐵路站長到武術大師 林朝來:健康才能讓退休人生有意義!
67歲的林朝來原是鐵路局羅東站長,從小習武,18般武藝精通,退休後,靠著一身武功開班授課,四處教人練功保健,門徒遍及全台,「教到那裡,玩到那裡」。林朝來說,退休後傳功兼旅遊,外表看起來一點不老,很多人認為他「駐顏有術」,他表示:「健康才能讓退休人生有意義,這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林朝來從小跟隨武學大師熊養和學習,熊養和的父親是晚清武舉人,受父親啟蒙,並拜名師習武,包括少林派神手唐殿卿、江南八大俠甘鳳池派殷天禧、太極楊派劉和、楊少侯、胡樸安等,習練南北派少林、太極等武術,19歲即勇奪江蘇省擂台冠軍,被譽為「江蘇阜寧一腿」。林朝來有天份加上勤奮,習武有成,民國58年即榮獲宜蘭縣第1屆國術比賽冠軍,第2年參加台灣區全國國術比賽獲冠軍,當時即被禮聘擔任太極拳老師,在台鐵工作之餘,他受邀在全國多個機關社團傳授武術,至今已經過半世紀。「會了不代表懂,懂了不代表會用,會用不代表精專,精專也不代表能隨心所欲。」林朝來不僅教拳,也在教哲學,高深的武功學問,往往能深入淺出詮釋讓學員明白,他把武功用「藝術哲學」比喻說:「我會畫國畫,張大千也會畫國畫,但我的畫跟大師的畫一定有天壤之別」。林朝來坦言,人生計畫是趕不上變化,原本是規畫屆齡退休後,到美國去教拳,沒想到因工作過勞生了一場病,赴美計畫生變,也因此提早退休,在人生轉場同時,從小的這身武藝正好派上用場,教拳的津貼可以讓自己維持原本生活品質,也因此,他可以自在授藝、旅遊,體驗人生不同的風景。林朝來說,人生有很多考驗,年輕時,會因家事、國事、雜事分不了身,但無論如何,一定要有可以維持一輩子的興趣或專才,這興趣或專才也一定會成為人生下半場最好的助手。「退休不能封閉、也不能太忘我」,林朝來看過不少退休的樣態,有的是自我封閉,不與人來往,有的是太忘我,經濟上沒處理好,花錢未節制,理財未妥當,造成晚年淒慘,但他更強調,最重要的健康,才能享受最美的這一段橘世代人生。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19-12-22 失智.大腦健康
認知訓練/防失智抗憂鬱 遊戲讓腦袋更靈光
明年的農曆年來得特別早,春節是與長輩長時間相處的時光,你都如何度過?害怕出遊人擠人,在家看電視看到悶,還有一個更好的選擇-----玩桌遊。桌遊不只是年輕人動腦找刺激的專利,曾有研究指出,玩桌遊的老人可減緩認知上的衰退,憂鬱現象也較少。有許多適合祖孫同樂的遊戲,最適合在年節相聚的時光凝聚感情、激發腦力,今年,就用歡樂的遊戲聲贏過鄰居的麻將聲吧!玩玩遊戲,可以常保赤子之心,不過越來越多研究顯示,玩遊戲有助於保持的還有注意力、反應速度,可延緩腦力退化。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東西方國家都開始研究遊戲活動的健康效益,看到亮眼成果,台灣也跟上這股風潮,各類遊戲小道具,正逐漸成為社區據點隨處可見的樂齡標準配備。每周一次桌遊 降低失智風險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中心社工主任陳俊佑指出,2013年法國有大型老人世代研究,追蹤3675位健康長者20年,結果發現,相較於不玩桌遊組,每周至少玩一次桌遊、棋類、牌類等遊戲的玩桌遊組,20年後認知測驗表現較佳、罹患憂鬱症機率較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15%。另有美國研究追蹤469位平均75歲的健康老人,五年後有124位失智,研究分析這些長者的11項身體活動及六項腦力休閒活動,結果發現每增加一定頻率的腦力活動,失智症風險可降低7%,其中閱讀、玩桌遊、彈奏樂器、跳舞,這幾樣活動與降低失智症風險顯著有關。麻將增進記憶 還能舒緩憂鬱麻將的活動特性需要高度的複雜注意力、執行功能、學習和記憶力,同時還要有中度以上的社交認知、知覺與動作、語言表達能力。2006年中國大陸重慶的研究,分析5437位55歲以上社區健康長者,結果發現打比較多麻將的,失智症風險較低。2014年香港研究將110位長者分為麻將組、太極組、對照組,結果發現麻將和太極都可以延緩認知衰退,其中麻將組對於數字的短期記憶、快速聯想的流暢度,效益更佳,還有舒緩憂鬱症狀的短期效果。動手、動口、動腦 桌遊三核心愛迪樂治療所執行長、職能治療師鍾孟修表示,「動手、動口、動腦」是桌遊的三個核心元素,雖然手只占身體體積的一小部分,但在腦部,掌管手指精細動作的區域與身體比例正好相反,是非常大一塊腦區;而動口和動腦,則牽涉到語言區、記憶區、高階認知區的整合。因此兼具這三個核心元素的遊戲,例如麻將及某些桌遊,都是對腦部很好的刺激。至於圍棋、象棋、西洋棋,進行過程通常偏向安靜,比較缺乏動口這一塊,不過也無傷大雅,因為這些棋類本身就已經很難了。以圍棋為例,鍾孟修說,遊戲過程需要大量運用前饋認知去預測對方行為,還要運用後設認知去修正自己動作的結果,屬於高階認知活動,即便沒有動口,大腦也夠忙了。至於像疊疊樂這類結果比較隨機的遊戲,或是拼圖偏向視覺整合與耐性,在訓練腦部的元素上就會比較少一點。遊戲加體操 發展出「體智活動」除了桌遊,上述研究發現跳舞、玩樂器、打拳也有延緩失智的效果,其實在日本和芬蘭這樣的樂齡大國,已經發展出很多既像遊戲又像體操的有趣活動,對於維持腦力的效果也得到實證支持。鍾孟修指出,在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有位長期致力於失智症的老年學學者島田裕之,發展了一套將認知和身體訓練結合的「Cognicise」運動,可翻譯為「體智活動」。體智活動玩法相當多元。例如參與者在過程中一起數數,搭配認知指令要求,執行相關的任務挑戰,例如數到3的倍數就拍手、每做一個動作就做加7或減7的計算、輪到自己時說出一種動物等等。鍾孟修指出,2015年島田所發表的研究雖然收案人數不多,結果顯示每周一次90分鐘運動訓練(包括15分鐘體智活動),大約40周後可以看到注意力和訊息處理速度有顯著進步,高階功能如記憶力、執行功能、問題解決能力也有零星的顯著改善。鍾孟修說,所以即便是散步,兩個人一起散步更好,因為有伴就會聊天,身體活動之餘,還多了社交互動,具備動口和動腦的元素,比一個人散步更加分。小提醒玩到下不了桌 折損健康效益陳俊佑表示,他在巴賽隆納的公園裡,看過有長者下棋下到天黑、下雨都不走;在台灣也認識有些長者朋友熱衷打牌,可以專程跨縣市搭車去找牌搭子,從中午開始打24圈直到半夜,中間幾乎都不起來,因為贏的捨不得走,輸的不甘心走。陳俊佑提醒,如果玩到憋尿、不吃不喝、不睡覺這種程度,抵銷遊戲本身的健康效益就太可惜了,建議長者動腦之餘,也別忘搭配身體活動。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19-12-21 橘世代.健康橘
這樣動不失智 全台據點比創意
由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與聯合報共同出版的「這樣動,不失智」桌上型守護誌,集結27000種健腦招式,讓長者每天都有不同的混搭做法,來看看各據點怎麼比防失智的創意?南投埔里鎮的慈恩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據點14年。協會表示,新潮桌遊太昂貴,傳統桌遊人人會,因此據點舉辦了中國傳統桌遊競賽;「一支小雨傘」人人都會唱,卻不見得人人都會做,長者們大聲互相討論、小聲研究做法,早忘了怎麼失智。宜蘭縣的失智症照顧服務協會,也以桌遊課程幫助吳伯伯增進了記憶。95歲的吳伯伯曾任醫師40多年,妻子過世後鬱鬱寡歡,健康也亮起紅燈,家人找到關懷據點,透過課程,吳伯伯身心都明顯改善,現在已成據點的模範生。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則為長輩舉辦逛博物館喚記憶的活動,一看到古早味灶腳,開啟長輩與志工們的對話。「那是鹽罐、那是舀湯的器具,阿嬤妳都知道啊!」回憶在腦海中湧現,原本不愛說話的長輩,變得侃侃而談。彰化縣和美鎮的雅溝社區發展協會超特別,108年成立長照C據點,但它的前身其實是社區托兒所,因此將空間空出開立婦女創意編織研習班、養生太極拳班、國畫及書法班。屏東高樹鄉的東興社區充分運用客家庄互助共融的精神,「東興ㄎ一ㄎ一ㄎㄡㄎㄡ打擊樂團」是利用回收器皿來演奏,紙箱也能變成客家獅;「社區植物敲染」課程製作出桌巾、手帕…,協會希望傳承教育下一代如何與大地共生、共榮。這樣動,不失智,除了在長者圈瘋傳,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還與安聯人壽共同製作「這樣玩不失智」桌遊。■「2019年失智老人募款活動」自即日起,單次或定期捐款達1000元,即可獲得「這樣玩不失智」桌遊乙組;詳情請參考失智老人社福基金會官網及安聯人壽官網。■想就近尋找據點,可查詢衛福部社家署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入口網看更多報導:《橘世代》
-
2019-12-21 橘世代.健康橘
運動防失智,你做對了嗎?
坊間預防失智的相關產品讓人眼花撩亂,職能治療師鄭又升提供免砸錢且有多項附加好處的預防方法,就是運動。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的神經連結,從事6到12個月的有氧運動的中老年人,在進行認知活動的時候,神經的連結比較強。有研究顯示,從事1年的有氧活動後,「海馬迴」容量變得比較大。海馬迴位於耳內,掌管記憶以及空間定位。在阿茲海默症當中,海馬迴首先會受到影響,運動可讓老人的海馬迴容量變大,空間記憶也變得比較好。太極拳 改善焦慮減壓但要做什麼樣的運動比較有效呢?運動可分為有氧、肌力以及伸展。有氧運動對於預防失智效果的研究與文獻雖較多,但不必為了預防失智只做有氧運動,可適當結合肌力、伸展,因為不同的運動,都有其不同的效果。有些運動是同時考驗身體的功能,像是跳舞,還有太極拳,需要較高注意力、記憶力以及認知能力,尤其是太極拳,對改善憂鬱情緒、焦慮、減緩壓力很有幫助,且因動作不會太激烈,很推薦給運動能力較不協調的中老年人。國內的研究也發現,桌球、羽球等運動,對於預防失智的效果是很好的。做運動 永遠不嫌晚究竟要做多少運動,對預防失智才有效呢?多項研究顯示,運動得愈多,對於認知的能力提升效果愈好。每周運動5天,1天運動30分鐘,已算是足夠的黃金準則了。幾歲開始做運動,對於預防失智才有效果呢?有研究顯示,從青少年時期一直到老年的運動量,都跟失智預防很有關係。簡而言之,做運動永遠不嫌晚,即使85歲以上的老年人,只要每周至少運動4小時,認知功能也一樣會提升。專家建議這樣動1.能結合有氧、肌力、伸展運動最佳。2.每周運動5天,1天運動30分鐘即可。3.中老年最推運動為太極拳。本文摘自《一刻鯨選》,聽更多請下載「一刻鯨選App」看更多報導:《橘世代》
-
2019-12-20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助火上逆,加重疾病!中醫師:你適不適合喝咖啡,看舌頭就知道
咖啡是許多人每天必喝的提神飲品,但是,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大量飲用咖啡。尤其以中醫角度來看,咖啡屬性濕熱,過量飲用會造成陰虛體質者加重化熱傷陰、助火上逆的表現,使原本腹部不適、胃脹痛的症狀加劇。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飲用咖啡,中醫師教你看舌頭即可分曉。1名42歲的李小姐,每天都有喝2、3杯咖啡的習慣,近年反覆出現腹部不適,一躺平就胃脹痛,甚至是打嗝打不停的情況,儘管接受中醫及西醫的治療,但效果不佳。日前到台北慈濟醫院求診,中醫部內科戴有志主任發現李小姐舌裂情況嚴重,明顯有脾胃陰傷,並指示戒除咖啡,再輔以藥物調理,2個月後,胃部不適已大幅改善,舌裂紋路也轉為輕微。中醫:咖啡屬性濕熱,飲用過量會導致脾胃陰傷雖然,有許多相關研究指出,咖啡除提神作用外,還有利尿、收斂心氣、減輕心血管負擔的功用;但是以中醫角度而言,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大量喝咖啡。戴有志主任指出,咖啡雖非致病因子,但屬性濕熱,經過烘焙的咖啡豆在中醫來說,更是加重其化熱傷陰、助火上逆的表現,成為疾病的加重因子。若陰虛體質者長時間飲用大量咖啡,將會加劇身體原有的不適狀況。胃食道逆流的人飲用咖啡,會加重胃部不適戴有志主任表示,多數人因為飲食不正常,經常會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如果要緩解不適,必需透過疏泄肝的功能,以促進脾胃運行,而脾胃的功能也助於肝的疏泄,二者可說是相輔相成;但當「壓力」造成肝氣橫逆犯胃,胃火上逆,就會出現胃部脹痛、嘔吐、打嗝,使胃酸逆流加劇。此時若飲用屬性濕熱的咖啡,將加乘病患不適,必須透過能降胃火的黃蓮與制酸的烏貝散治標,輔以固本的健脾養胃中藥來治療。戴有志主任說明,舌頭可以反映身體狀況,正常舌頭應為淡紅色,舌苔薄白、無裂痕,但腸胃狀況不佳的病患易出現舌頭裂紋,而濕熱體質病患則會出現黃色、油亮的舌苔。民眾可自行觀察,若舌頭出現這2種情形,應減少咖啡攝取量。【中醫師小叮嚀】:一天不喝咖啡就感覺精神倦怠,此種情況可改服用黨蔘泡製的茶飲,其補氣顧脾胃的特性,同樣能有提振精神之效。戴有志主任也提醒民眾,就中醫觀念而言,白天屬陽,夜晚屬陰,因此下午3點後不適合再飲用易助陽上火的咖啡,以免陰陽失調,影響健康。此外,處於更年期的女性及易心悸或失眠的民眾,同樣因陰虛燥熱的問題而不建議飲用咖啡。延伸閱讀:吃褪黑激素,還是經常失眠?中醫:肝氣鬱結喝玫瑰花茶助改善少年白瘋狂長出來,吃黑芝麻有救?中醫:練太極拳、指腹梳頭就對了〜更年期婦失眠3年睡不好 中醫治療2個月穩定好眠本文獲「華人健康網」,原文:愛喝咖啡舌裂、胃脹痛、打嗝不停…中醫:陰虛體質喝咖啡過量傷脾胃延伸閱讀: 「一定是在做惡夢吧,所以手腳才會不能動彈....」一個27歲中風女孩的病後告白●專欄簡介_華人健康網針對忙碌的現代人,依照不同時節,透過醫師以及各領域專家,提供飲食保健、疾病預防、減重、運動健身、美容保養、養生保健及食譜等醫療保健相關知識,引導民眾養成正確的健康生活態度及觀念。
-
2019-12-20 新聞.健康知識+
補水是冬天第一要務!每天該喝水量=體重乘這個倍數
在美國馬里蘭州梅德斯塔蒙哥馬利醫療中心(Medstar Montgomery Medical Center)擔任營養師的鄺赤雅指出,不管是中醫或西醫,都強調均衡,只是西醫的保養主張並沒有季節之分。她認為,冬季氣候非常乾燥,「補充水分是第一要務」。鄺赤雅說,補充足夠的水分,人體會比較舒服,因此,不只夏季要補充水分,冬季更為重要。所謂補充水分,最快速方便的就是喝水。一般人每天要喝多少水才足夠?鄺赤雅建議,體重以公斤為基準,乘以30,便是一個人每天的喝水量。例如,體重5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喝1500西西的水。1500西西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其實,從早晨起床開始到睡前,一天有十餘個小時,若是分次定量喝,不知不覺就喝完了。定下目標 每天分次喝完 上班族可以在辦公室準備水瓶,把要喝的水量準備在手邊,喝完再補充,就不會因為久坐在位子上忘了喝水;若是退休族,可以把每天要喝的水量準備好,一天內分次喝完。若是平常少喝水的人,可以每天增加一些飲水量,並給自己目標在五天或一周內達成每日目標。另有人擔心,晚上水喝多了夜裡會頻尿,鄺赤雅說,那就盡量在白天喝。例如,外出時自備水瓶,隨時喝上幾口。現在很多公共場合或商場都有飲水機,方便補水。總而言之,「漸進式的調整飲水量和飲水習慣,身體自然會慢慢適應」。另外,三餐喝的湯和水果,也可以算在每天的目標水量中。水果的水分不易量化,因此,計算飲用開水和湯汁的量就可以。鄺赤雅祖籍廣東,家中常煲湯,她婚後也常煲湯給家人喝。中國人煲湯主要是雞湯、排骨湯、牛肉湯等,再放些蔬菜、香菇等配料一起燉,廣東人還會加蜜棗、陳皮等材料。鄺赤雅說,冬天煲湯喝,可以暖和身體,吃素的朋友可以燉蔬菜湯,一樣有營養。不過,有些人認為喝湯就喝進了營養,而且湯中的肉和配料沒有味道,便只喝湯不吃料。但鄺赤雅說:「所謂喝湯,是指湯和料都要吃,光喝湯是不夠的。」尤其,若家中有長輩,一定要鼓勵長輩把湯料也吃完,這樣才能攝取蛋白質。湯中的蔥薑和中藥材等,則可以不吃。按部就班 睡飽睡好補充水分還有一項是塗乳液,臉和手這些暴露在衣物外的部位,冬季都要塗上乳液。鄺赤雅說,不只女性,男性也一樣。其次,冬季天氣變化大,要注重保暖。鄺赤雅說,大家都知道身上要穿得暖,但有時可能出門時天氣還不錯,沒帶帽子或沒帶圍巾,但氣溫說降就降,所以,出門必備帽子、圍巾、手套,放在隨身包包裡,有需要時可拿出穿戴。第三,即使天冷,也要適度運動,若是氣溫低不想出門,可以在家運動,例如做柔軟操或瑜珈,可以和社區朋友一起做操或和緩的太極拳,或看教學視頻,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跟著做。不過,冬天氣溫低,氣血循環較慢,長者要留意站穩腳步,動作確實,不要摔跤。她說:「凡事不要操之過急,按部就班最重要。」最後,睡眠也是冬季保養很重要的一環,鄺赤雅說,有些人冬季手腳冰冷,可以泡個腳或穿上襪子再入寢,並保持睡眠環境安靜。睡得好、睡得飽,對精神和體力都有幫助。 後天預防 減少誘因冬天天氣冷,民眾以為只有年長者才會患風濕病,而且是颳風下雨時才會發病。紐約長老會下城醫院風濕病科主治醫生袁維佳指出,絕大部分的風濕病是由於免疫系統失調,且任何年齡的人都有可能患病;冬天氣候轉變,可能會加重病情,但並不是風濕病的病因。袁維佳專門研究炎症,她說,自體免疫風濕病就是「身體的免疫系統無法分辨自身組織與外來入侵者,因此把自身組織當成入侵者,攻擊不同的器官,出現不同的症狀。」常有人以為氣候是炎症或風濕病主因,但以研究來看,身體內有易感基因(遺傳)和環境觸發,兩相結合,便有可能發病。袁維佳說,遺傳因素是先天不足,無法預防,但後天因素如飲食不節制、起居不正常、過度勞累、情志內傷等,要盡量避免,也就是生活飲食要達到均衡。冬天氣候變化快,氣溫低,更應該減少激發疾病的不良誘因。注意飲食,對風濕病控制有意想不到的作用。袁維佳說,臨床研究發現,減少某些食品可顯著改善類風濕症狀。
-
2019-12-18 科別.新陳代謝
血糖超標沒罹糖尿病別僥倖!「糖前期」仍危機重重
拿到體檢報告時,你可能會暗自慶幸:血糖雖然超出正常值,但並沒有診斷為糖尿病,說明我很健康。你也許不知道的是,這時你已經處在糖尿病前期(以下簡稱“糖前期”),距離糖尿病只有一小段距離了。《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告訴你糖前期有哪些症狀,並教你科學控制血糖。中國約5億人處於糖前期作為慢性病,糖尿病會引起各臟器組織功能的損害,但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如果合併高血壓、血脂異常或肥胖,其危害不亞於糖尿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王臨虹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胡永華教授團隊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了中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最新流行病學數據。數據顯示,2013年, 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0.9%,糖尿病前期流行率為35.7%,也就是說,中國約有5億人正處於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偏高,但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一種糖代謝紊亂狀態,是糖尿病的早期預警信號。但由於其還未到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常常被人忽略。糖前期一般分為兩種,一是空腹血糖偏高(IFG),其血糖介於6.1~7毫摩爾/升之間;二是糖耐量異常(IGT),是指空腹及餐後血糖均偏高。在中國,70%左右的糖尿病前期屬於合併IGT食物患者,特點是以餐後血糖增高為主。臨床上經常會發現有些人空腹血糖是正常的,但餐後兩小時血糖是異常的。所以,體檢時的空腹血糖測試,是不足以明確患者是否處於糖前期的。當心糖前期的5個信號只有抓住一些蛛絲馬跡,才能及早對糖尿病進行檢查以及治療。以下這些症狀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糖尿病信號。1.吃飽就睏偶爾的一次不必擔心,但如果經常這樣,則可能是身體報警,表明現在的飲食結構有缺陷,如飲食中精製麵粉和含糖食物等簡單碳水化合物比重太大。2.垃圾食品上癮三天不吃爆米花、洋芋片就難受,表明你已經上癮了。當人體攝取含大量糖、鹽和脂肪的食物時,消化道會分泌出內生性大麻鹼,這種物質刺激人們的進食中樞,就會讓人感到飢餓,有暴飲暴食的衝動。此類食物進入體內消化速度快,容易導致血糖紊亂,長期食用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3.體重超標超重的定義是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10%~20%,若超過20%以上,那就是肥胖了。多餘的體重可能來自於肌肉、骨骼、脂肪或者身體內的水分。肥胖是產生2型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多數糖尿病前期患者都有體重超標,特別是單純減少熱量攝入後,體重依然不減的人,更應提高警惕。4.大腹便便有些人腰腹部過胖,細胳膊細腿大肚子,又稱腹型肥胖、向心型肥胖或內臟型肥胖,這種人脂肪主要沉積在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內臟。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即為腹型肥胖。另外,內臟肥胖還會加快動脈硬化的進程,增加患老年癡呆症的機率,同時增加高血壓、心髒病、腦卒中等危險,這些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5.血壓偏高臨床上許多高血壓病人都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較多地伴有高血壓,兩者被稱為同源性疾病。有研究顯示,病史超過6年的高血壓患者,約有四成會患上糖尿病。由於二者都和血脂高、生活習慣不良、缺乏運動等有關係,因此,注意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十分關鍵。如果發現自己出現瞭如上情況,應及時向醫生尋求幫助,儘早對糖尿病進行篩查以及治療。給不同人群的防治建議糖尿病帶來的不僅是血糖升高的表象,還可能是全身的代謝異常。因此,學會預防格外重要。以下是給不同人群的控糖建議:血糖暫時正常的人 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對50萬中國中老年人群隨訪7年發現,只要堅持這幾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預防近80%的2型糖尿病。保持正常體重肥胖是糖尿病發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體重指數在18.5~23.9比較健康。腰臀比一般女性比值在0.85以下,男性0.9以下,都屬於健康範圍。當此比值大於1時,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調節飲食習慣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克。增加全穀物、果蔬、魚、禽肉等膳食攝入,同時減少紅肉、加工食品、甜飲料及澱粉質食品的攝入,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堅持每週運動要達到預防2型糖尿病的效果,每天需要中等強度身體活動至少半小時,每週累計150分鐘以上。 戒菸與不吸煙人群相比,主動吸煙人群的糖尿病風險要高出37%;在不吸煙人群中,那些長期吸入二手煙的人,糖尿病患病風險比不吸入二手煙的人高22%。定期體檢45歲以上是糖尿病高發人群,特別是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血脂、血壓高的人,更應及時排查。“糖前期”的人屬於糖前期的人應採取飲食干預+運動干預,管理血糖。飲食干預每日所需熱量45%~60%來自碳水化合物,25%~35%來自脂肪,15%~20%來自蛋白質;烹飪時要盡量採用植物油,保證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適當進食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注意限鹽限酒,如果飲酒,就要計入總熱量,每克酒精可提供7千卡熱量。運動干預超重或肥胖者要將BMI(體重指數)調整到24左右,或體重至少下降7%,並使體重長期維持在健康水平。有氧和抗阻運動的聯合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續運動20~60 分鐘或不少於10 分鐘。抗阻運動,如舉啞鈴和槓鈴等,每次2~3組,每組8~10次,組間休息2~3 分鐘;每周至少2次抗阻運動,之間應間隔1~2 天。糖尿病患者患了糖尿病的人,也不必過於悲觀。只要減少糖分攝入、規範治療、密切監測血糖水平,保持體內血糖始終維持在較低水平,就能控制病情,避免嚴重的併發症。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19-12-17 醫療.呼吸胸腔
一張表了解身體缺氧12種症狀,慢性缺氧原因大小事分享
胸悶、氣短、心慌,經常性頭暈頭痛,要麼睡不著、要麼睡不醒……有沒有一款症狀特別“適合”你?偶爾休個假、散散心,暫時逃離繁忙的工作,人一下子又變得精神起來。如果你對此感同身受,那麼請注意:你的大腦可能已經處於慢性缺氧狀態了。沒有食物,人可以堅持十幾天甚至幾十天;沒有水,人能活7天;但若一個人完全斷氧,只要3分鐘就會腦死亡。相較於極度缺氧,人體慢性缺氧的危害不容小覷,卻被大多數人忽視了。《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解讀慢性缺氧的危害及防範措施。很多慢病與缺氧相關美國分子生物學家萊文博士曾說過:“缺氧是造成許多疾病的主因之一。”如果人體慢性缺氧,那麼神經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都會受到影響。人體是由50萬億~75萬億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都是一台小型機器,可使氧氣和燃料(葡萄糖)在發電機(線粒體)中轉換成能量,用於運動、思考等活動。雖然細胞在無氧條件下也能產生能量,但其效率比有氧條件下要低得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高壓氧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高壓氧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楊晶介紹說,慢性缺氧會加速細胞衰老進程,導致多種慢性疾病;反過來,人體細胞老化又會直接造成攝氧量、運送或利用氧的能力降低,使各組織處於慢性缺氧狀態,形成惡性循環。而由於大腦是人體中對氧需求量最大的器官,往往它最先受到傷害。正常人腦的重量只佔身體總重量的2%~3%,耗氧量卻佔人體總耗氧量的20%~30%以上,佔心臟輸出血液中含氧量的1/6,身體其他部位的氧氣全部利用起來也只能供應大腦使用不超過4分鐘;再加上腦組織不能儲存氧氣和葡萄糖,完全依靠血液攜帶的氧氣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大腦對缺氧的反應極為敏感。而腦缺氧導致的損傷程度與缺氧持續時間密切相關。◆剛開始缺氧時,人體會做出代償性的保護反應,如呼吸加深、加快等,此階段若能有效補充氧氣,即可避免或減少損傷;◆倘若代償性反應不能滿足機體需要,腦細胞損傷便難以恢復,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會相繼出現一系列病變。但對一些“壞細胞”來說,慢性缺氧會為它們的肆虐提供良好機會,例如腫瘤細胞。近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腫瘤細胞在適應低氧水平時會變得更具侵略性,令人驚訝的是,即使重新供氧,原發性腫瘤中暴露於低氧的細胞仍能保持侵襲性。事實上,早在1930年,德國生物化學家奧托·沃伯格就發現了缺氧與癌症間的關係:大多數腫瘤細胞通過糖酵解作用供能,不需要氧氣和線粒體參與;惡性、生長速度快的腫瘤細胞糖酵解率比正常組織高200倍。由於腫瘤細胞“霸占”大量葡萄糖,人體的正常運轉受阻礙,導致病情蔓延。自測:身體缺氧的12個症狀很多人可能認為,呼吸是再平常不過的事,缺氧了多喘幾口氣就可以。事實上,氧氣從呼吸道進入肺部,到與血紅蛋白緊密結合,再到被血液運送到各組織器官,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都可能造成慢性缺氧。缺氧按照誘因可分為三大類:1. 環境性缺氧即空氣含氧量不足等造成的攝氧量不足,進而導致缺氧,多數人的慢性缺氧由環境造成。比如,海拔高、霧霾天氣、 睡覺時緊閉門窗、屋內人多又不注意通風等情況,都會導致空氣氧含量降低。2. 生理性缺氧隨著年齡增長,組織器官退行性改變導致機體供氧能力不足,這類缺氧是不可抗拒的。3. 病理性缺氧因心肺疾病導致吸入氧氣、攜氧能力不足造成缺氧。◆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對血管影響非常大,如不重視,即使吃藥控制相關指標,只要誘發因素持續存在,仍會傷害血管,導致血流量或血氧含量降低,滿足不了各組織器官的氧氣需求;◆ 長期緊張、壓力大、熬夜、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的人,也易慢性缺氧。 楊晶表示,偶爾輕微缺氧不可怕,但頻繁缺氧就要提高警惕。可根據12 項症狀判斷身體是否缺氧:判斷身體缺氧的12項症狀其中,每項包含多種症狀,若只有1~2 種症狀積0.5 分,多於2種積1 分。總分為1~4 分錶示體內含氧量有不足跡象;5~8 分為輕度缺氧;9 分以上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缺氧症候。慢性缺氧風險較高的患者一定要儘早到醫院檢查,若是器質性病變、心理問題等導致缺氧,應先解決問題根源,症狀會得到改善;若是單純慢性缺氧,早期給予常壓氧療或高壓氧療等,症狀完全可逆。但患者最好不要盲目使用市場上的製氧機、氧氣呼吸機等補氧產品。一些慢阻肺等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肺交換氣體能力差,的確需要持續吸氧,用這類產品可能有一定保健作用,但並不能起治療效果,建議先到醫院糾正缺氧情況至一定程度後,再依靠這類產品維持。4招讓身體補足“氧”氧氣既廉價,又昂貴。人從降生後的第一聲啼哭開始,肺組織首次打開,空氣進入體內開始進行交換,一直到生命結束,氧氣都時刻相伴,不用交一分錢。可一旦遇到猝死、一氧化碳中毒等突發情況需要緊急吸氧,或是慢性缺氧導致組織器官受損無法挽回時,其代價就是昂貴的。因此,預防慢性缺氧十分重要。工作間歇深呼吸在緊張、忙碌、長時間工作學習等狀態下,大腦耗氧量加大,很容易出現供氧不足。建議至少每兩個小時休息10分鐘,可以活動頭頸、聳聳肩、扭扭腰、抬抬腿,或在窗邊眺望,做做深呼吸。同時,日常也可適量加強運動次數,如慢跑、游泳、快步走、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都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三類食物助補氧很多人節食減肥或因為患病長期營養不良,也會影響機體的攝氧能力。可以適當吃些改善肺功能、提高血紅蛋白或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食物。例如:◆梨、銀耳、山藥、百合、枇杷等有清肺潤肺功效,有助改善肺功能而加大氧的吸入;◆動物肝臟、瘦肉、雞蛋等富含鐵,新鮮蔬果含葉酸和維生素B12 ,有助血紅蛋白生成,可增強運氧能力;◆番茄、綠茶、蒜等含有SOD,能清除氧自由基防止細胞受損,保證氧的代謝能力。定期檢查肺功能上了年紀後,生理功能衰退,肺、支氣管等常會出現病變,因此要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測,及時了解機體變化,早診早治有助減少慢性缺氧現象。 此外,去高原地區前要進行全面檢查並做預處理,避免發生智力下降、腦水腫等缺氧性腦損害。睡覺打鼾要注意睡覺時是缺氧高峰期,尤其是睡覺打鼾者,自身氣道通氣出現障礙,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暫停,引起反復發作的夜間低氧,建議高度重視,儘早到醫院檢查。多數打鼾情況與睡姿有關,建議這類人保持正常體重,減少脂肪在咽部軟組織間的堆積;同時改為側臥睡,可在背後放個網球,有助強制性保持側臥睡姿。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19-12-06 橘世代.健康橘
看起來健康卻常喊累 治療師:增肌能改善
50歲吳小姐體態勻稱,但常被朋友念,「妳看起來健健康康的,怎麼那麼容易累?」長時間久坐、出國旅行,只要時間長她就受不了,老公也說她體力太差,到醫院檢測,體脂肪26%,肌肉量在90%以下,經1年運動訓練,終於找回體力與精神。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物理治療師賴庭筠說,體態勻稱或看起來健康的民眾,不一定有肌力。近幾年,肌少症受到重視,但民眾對肌力認知有限,常會有民眾認為有運動就等於增加肌力,這是最常見的錯誤觀念。賴庭筠說,增肌最好的方法是負重訓練,也就是俗稱的重訓,有人會說,長期做有氧運動,肌肉量一直有增加。對完全沒有肌肉量的民眾而言,基本的有氧運動,像是跑步、跳舞、游泳等,有助增加肌肉,但原本就有一定肌肉量,僅做有氧運動,對增肌並沒有效果。賴庭筠說,重訓並非一定要練成「筋肉人」,而是要讓肌肉量達標準值,以一般常見的測量肌肉量儀器inbody,標準肌肉量應該在90%,低於90%就屬於肌少,當肌肉量達標後,後續必須維持運動習慣,才能避免年老後出現肌少症。近年,除了倡議增肌,也提倡身心靈平衡,賴庭筠說,運動不只動一動流汗就好,更希望能「有腦」地運動,如球類運動、脊椎螺旋運動、太極導引等,都需要在過程中動腦,增加身心靈平衡,除了可獲得到運動量,也能增加對腦部的刺激。他也提醒,運動必須持之以恆,維持健康是長久戰,特別近年健身運動興起,當運動習慣已經培養3個月或是更久,突然改變習慣,回到過去不運動的狀態,肌肉量消逝速度及脂肪上升速度皆增加 ,比沒運動前更嚴重。不過,別把運動想成是困難又每天做的事,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年長者每周進行兩次或以上的全身大肌肉群訓練,建議間隔48小時;每周150分鐘中強程度或75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並加強「平衡」的能力,就能提升肌肉量,還可以減少罹患心臟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帶來的死亡風險。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1-29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醫師罹僵直性脊椎炎痛到無法走路 家醫科改學免疫風濕科
我專長治僵直性脊椎炎,同時也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但我從不避諱告訴病人我也是病友,反而可利用我與病共處的經驗來幫患者和家屬克服恐懼,甚至「因禍得福」,保持規律作息和運動習慣,得到更健康的人生。我22歲發病,那是醫學系大四課業最重的時候。加上住校,發病時雙側大腿與髖關節痠痛,難以從宿舍上鋪下床,幾乎無法上課。另因學校位於山坡,上體育課得騎車下山,我卻連跨上機車都做不到,嚴重影響生活。嚴重時甚至無法走路我不知道症狀來自疾病,因愛打球,把它當運動傷害。只是走路一拐一拐,常被同學虧是不是「生芒果(台語)」。忍痛幾個月,當兵的哥哥來學校找我,我才知道他在軍中被醫師診斷僵直性脊椎炎,被驗退不用再服役。心中警鈴大作,教科書說僵直性脊椎炎是遺傳性很高的疾病,若哥哥有,我是否也有?於是去台北榮總掛風濕免疫科門診,沒錯,正是僵直性脊椎炎,我趕緊通知家人檢查,最後家族親戚將近一半確定有陽性基因。幸好家族屬於輕型,多數人只會腰痠背痛、或彎腰彎不下去,外觀看不太出來。但嚴重型若未好好治療,可能造成脊椎與韌帶關節沾黏和變形,甚至無法走路。脊椎沾黏變「竹竿腰」因此,起初沒認真治療,僅疼痛發作才吃藥。直到進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當實習醫師兩年,親眼見到患者因脊椎沾黏變「竹竿腰」,駝背或脖子無法動,或是雙腳無法行走得換髖關節,我才覺悟疾病嚴重性,決定面對。那時找藍忠亮主任看病,他是台灣最早出國學風濕免疫疾病的醫生。我遵照醫囑,認真吃了2年的傳統免疫調節劑和消炎止痛藥。因疾病與免疫系統有關,也調整作息不再熬夜,避吃動物性食物,多吃蔬果及益生菌。積極治療、調整生活、認真學免疫風濕疾病,病況控制就逐步減藥。健康生活30年來不間斷,每天打球、伸展拉筋、做柔軟操,近年還學氣功和太極拳,也跑步、做地板運動練核心肌群,每周游泳一次。家醫科改學免疫風濕科我一開始走家醫科,夢想進偏鄉照顧社區民眾。疾病引導我投入免疫風濕專科。民國82年到嘉義榮民醫院,發現院內無風濕免疫科,卻有許多患者,身為家醫科主任的我也兼看風濕免疫科,逐日增強轉科動力。下鄉服務結束,我去高雄榮總轉科補受訓,真正投入免疫風濕科。我完成專科訓練後,再回嘉榮服務,共約11年,協助創立「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因能體會病友憂慮,容易把疾病怪罪家人,或不敢結婚生育,所以特別需要身心關懷,而非只用藥治療。十多年前民眾不了解僵直性脊椎炎,診間常見病人帶著全家大小及男女朋友前來,希望提供能不能結婚、能不能生小孩等建議,變成家庭會談。我常舉自己為例,太太懷孕前我倆也憂慮過遺傳問題,但統計上,即使有陽性基因,若生女兒有二成、男孩則是六成機率發病,並非百分百。且有陽性基因,預防可避免症狀;若有病就好好治療、控制。對病恐懼多來自「無知」如今我已婚也有三個兒子。由此可見,患者對疾病的恐懼通常來自「無知」,所以最好提供充分衛教,才能克服恐懼。這也是我為何努力培養衛教團隊,也常寫部落格文章,致力病人衛教與關懷。此外,我認為讓病人走出心靈幽谷的好方法是「自助助人」,等病人調適好後,鼓勵病人加入協會當志工。雖然我被僵直性脊椎炎纏上,但我知道,好好追蹤控制、和平共存,它就不是敵人,反而是引導我維持健康生活的好朋友,即便忙於看診、教學、研究或出國開會,一樣活蹦亂跳、趴趴走,人生更健康。醫學辭典/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簡稱AS,是基因遺傳造成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常見症狀為脊椎及關節發炎,進而引發下背僵硬疼痛,其疼痛特異性為:「愈動愈不痛、愈不動愈痛。」所以多數患者睡久了會半夜或晨間痛醒,但起床活動後就會好一些。另有少數人合併有周邊關節腫痛、虹彩炎、皮膚乾癬、或泌尿道症狀。僵直性脊椎炎發病於45歲以下的年輕人,男女比例3:1,診斷上要經過抽血與影像學檢查才能確定診斷。治療方面,生物製劑的療效不錯,健保也有給付,另外還有傳統藥物、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等可使用。若沒及早就醫好好治療,後遺症是脊椎沾黏和關節受損,或引發心血管等合併症。除了藥物治療,重要的是調整生活型態,不熬夜、維持運動習慣、飲食均衡、保持腸胃道好菌、戒菸避免發炎物質增加等,基本上都能維持得不錯。需注意的是,劇烈運動恐有撞擊,外傷發炎會惡化疾病,建議選非劇烈的運動為佳。魏正宗小檔案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年齡:55歲(53年次)出生地:高雄市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加州大學UCLA免疫風濕科研究員專長:●僵直性脊椎炎●自體免疫相關疾病興趣:旅遊、運動經歷:●台中榮總家庭醫學科醫師●嘉義榮民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理事長口述/魏正宗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