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境外移入
共找到
1232
筆 文章
-
-
2020-08-1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地方不戴口罩要開罰?莊人祥:指揮中心目前以宣導為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導八大類場所要配戴口罩,但部分地方政府如台南市,日前則針對不遵從者先宣導並準備開罰,但因指揮中心沒有統一規定,引起外界好奇是否有標準。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規劃仍以宣導為主,但如果未來沒辦法落實、民眾遵從度低,將會有開罰規定,該開罰規定相關細節還在討論中,不確定什麼時候會開罰。因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在6月7日時宣布國內大解封,但因近期境外移入日增,指揮中心也再次宣導在大眾交通工具等八大類場所要全程戴口罩。不過因台南、雲林等縣市已表示不遵從者要開罰,外界關心指揮中心何時訂規範? 對此莊人祥說,要看其開罰內容。第一,指揮中心目前仍以宣導為主,例如在台鐵和高鐵沒戴口罩不能進入,是有法可罰,但針對部分縣市的開罰,則應去看是指哪些場合或是所有八大類場所;第二,指揮中心針對口罩還是以宣導為主,還沒有訂定開罰規範,不過如果未來沒辦法落實,何時會訂定開罰規範等都還在討論與後續簽核當中,目前還沒有確切時間和內容。
-
2020-08-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中國海鮮外包裝驗出新冠 莊人祥:目前無包裝傳染個案
新冠肺炎近日疫情上升,台灣出現多起境外移入個案;而中國自7月以來出現多起冷凍品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情形,讓不少民眾擔心。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新冠肺炎現行還是以人傳人與飛沫傳染為主,目前還沒有食品包裝傳染的案例,有可能殘留於包裝上的只是RNA,培養不出病毒,不具傳染力。莊人祥強調,目前並沒有民眾因食品包裝感染新冠肺炎的案例,若民眾仍有疑慮或怕沾染到病毒,切記料理冷凍食品打開包裝後,食物要煮熟,手部要徹底清潔。
-
2020-08-1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他與居家檢疫友人聚會後出現症狀 醫傻眼怒轟:為何這麼急
我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確診個案持續出現,不過北榮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就在臉書提到,一名病患因曾與居家檢疫的朋友聚會而出現發燒及呼吸道症狀,因此到院採檢,讓他無奈說「為何這麼急」,消息一出也讓許多網友生氣撻伐。蘇一峰14日在臉書發文,一位出現發燒及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到院採檢,其中這名患者的其他症狀欄位上竟標註著「朋友8月11日剛從美國回國」,不禁讓蘇一峰無奈表示,「你為什麼要這麼急呢?為什麼一回國馬上要聚一聚,14天後再見面不是很好嗎?」,而蘇一峰也提到,這名患者在採檢的過程中還對他用力打了一下噴嚏,讓他當下心裡毛毛的。而此消息一出也讓不少網友紛紛撻伐,「真是的,用視訊不就見面了嗎?」、「不是隔離嗎,是偷跑還是放人進屋」、「明知道剛從美國回來為何要聚,真的是自私到不行只顧著自己爽」、「遇到這種人醫師真的很無言,根本不珍惜醫療資源」,也有網友提到,「之前確診的大學老師跟友人,就是這麼中的」,更有人說,「找不出的感染源就是這麼來的」、「這個若爆了,就真的本土了」。目前我國國民自海外回台皆需進行居家檢疫14天,並詳實記錄體溫及健康狀況,而隔離期間也應與家人分開居住及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也應避免非必要的訪客拜訪,若在隔離期間違反相關規定將會依照傳染病防治法開罰。
-
2020-08-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怪!境外確診國內接觸者皆陰性 莊人祥:討論如何歸類
我國已經累計有「五例」確診案例,被國外列為境外移入案例,分別為6月日本女學生、7月泰國移工、8月日本工程師以及在香港被驗出陽性的台籍女子,如今再加上馬來西亞又有一名從台灣至馬國的案例被檢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由於香港個案等接觸個案都是陰性,將與專家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歸類這些個案感染的可能性。近三個月,我國頻頻增加境外移入案例,同時,從台灣至他國也被檢出陽性個案。從六月統計至今總計有五例由他國確診。今年6月下旬,20多歲的日本女學生,2月底以前都是在台灣生活,6月20日返回日本後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匡列日本女學生在台總計123名接觸者,檢驗結果皆為陰性。7月下旬,住在台灣2年多的泰國移工,返回泰國後確診陽性,指揮中心在台匡列與泰國移工接觸的253名接觸者,檢驗結果皆為陰性。8月1日,日本工程師返日確診,指揮中心同樣匡列在台接觸者,總計112人,除了8人已出境未採檢,其餘皆為陰性。8月2日,一位台灣女子赴港,一採陰後二採陽性,匡列37名接觸者,檢驗結果皆為陰性。8月14日,一名馬來西亞籍民眾,4月至8月2日皆在台灣生活,返回馬來西亞後第13天,檢驗結果為陽性,目前指揮中心尚未接獲馬國更詳細資料,待後續與馬國持續聯繫。另外,20多歲的比利時籍工程師,5月3日入境來台工作,7月29日欲出境返國,至醫院自費採檢出現陽性,後續進一步採檢確診。目前該案雖是境外被檢出,但列為本土個案。莊人祥表示,比利時籍工程師與香港台籍女子在台接觸個案全數呈現陰性,對於該現象,將會召集專家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歸類這些個案感染可能性。
-
2020-08-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繼續戴!官員對實名制庫存量有信心
近日國內再掀搶口罩風潮,行政院長蘇貞昌與發言人丁怡銘昨日都表示,倉儲裡還保持3億片左右的口罩,請民眾繼續使用口罩實名3.0預約口罩。知情官員也表示,疫情高峰期間,實名制口罩的出貨量最高達到雙周2億餘片,庫存仍能供應無缺,目前庫存有3億片,民眾可持續使用實名制3.0。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確診案例日前已突破2000萬名,死亡人數突破75萬人,台灣近日也屢傳境外移入病例。丁怡銘昨受訪表示,口罩實名制數量夠,倉儲裡還保持3億片以上,請民眾多利用口罩3.0預約系統,不用刻意囤貨。蘇貞昌昨也透過臉書提醒,疫情還沒過去,世界各國陸續有第二波疫情,雖然國內控制得宜,請民眾還是不要鬆懈,出入人多密集的場合,口罩還是要戴著;目前國家口罩儲備近3億片,台灣的口罩產能最高可達每天2000萬片,也會視需要隨時調節徵用量,口罩實名制3.0將一直繼續服務大家。據瞭繳,5月底至今,政府依然每日徵受800萬片口罩作為口罩實名制與提供第一線醫療院所人員使用,徵用量並未調低。知情官員則表示,民眾囤口罩不是囤積,不至於觸法,只是疫情高峰期間,實名制口罩的出貨量最高是雙周兩億餘片,庫存仍能供應無缺,目前庫存有3億片,民眾可以利用網路、超商預購口罩,就近取貨,方便又簡單。目前口罩市場價格分歧,這名官員說,政府尊重自由市場機制,但政府要保障民眾的基本權利,所以先前才決定不讓實名制退場,讓民眾還是能預購兩周9片的口罩,「雖然沒有特殊色,但有兩周9片的素色口罩」。
-
2020-08-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搶口罩風再起 行政院喊話:倉儲裡還保持3億片以上
國內近日再度掀起排隊搶口罩的熱潮,行政院今則表示,政府倉儲裡還保持3億片以上,請民眾多利用口罩實名制3.0的預約系統。全球新冠肺炎沒有趨緩趨勢,確診案例突破2000萬名,台灣近日境外移入病例也不少,加上前副總統陳建仁日前出席「新冠病毒政策對應研討會」時,曾提及國內口罩產能足夠,建議家中可備妥所需的口罩,約三個月存貨,「這是可行的」,也讓國內再度掀起盒裝口罩的搶購熱潮。知名品牌如中衛、摩戴舒等一罩難求,網路難搶,實體店如屈臣氏、美廉社則因為限量販售也都引來排隊人潮。對於國內排隊搶口罩風氣再起,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受訪表示,口罩實名制數量夠,倉儲裡還保持3億片以上,請民眾多利用口罩3.0預約系統,不用刻意囤貨。
-
2020-08-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疫破洞?柯文哲:入境住一般旅館有兩大防疫缺失
布拉格市長賀瑞普將隨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8月29日率約90人代表團訪台,這也是賀瑞普1年半之內第2度到台灣訪問。中國大陸表示,希望布拉格當局早日認識、並糾正錯誤。台北市長柯文哲今說,這次行程理論上應是機密,但不知媒體怎揭露出來,事先揭露會增加對方困擾,這次行程安排都會尊重中央。對於布拉格市長與捷克參議院議長代表團來訪人數約90人,是否將提高防疫規格?柯說,外國訪問團可以住大飯店,不住台北市的防疫旅館,因為要他們居家檢疫14天也不可能,但住大飯店,還是要整層租、並要有適當訓練的旅館飯店,還是要遵守台灣的防疫標準,不能隨便找飯店旅館住,必須要符合飯店旅館有適當的防疫訓練。柯文哲也提到,北市今天也發現一個入境管理的大漏洞,就是許多人入境時,並沒註明要住哪個地址,只寫「台北市」,若住一般旅館恐會出現兩個問題,第一,一般旅館沒受過完整防疫訓練,防疫會有缺失;第二,若一般旅館讓居家檢疫者與正常旅客混居,也是相當大的問題。柯說,除非台灣繼續鎖國,不然就要面對疫情,現在台北市幾乎沒有本土感染,都是境外移入,對於市府發現的入境管理漏洞,柯文哲說,中央政府應該更嚴格管制入境旅客,一定要詳細填具到底住哪裡,要不住家裡,要不就住在防疫旅館,不應當有第三個地方。這就是中央、地方要合作的地方。柯文哲今天出席台北智慧城市首長高峰會線上論壇,受訪時做以上表述,對於這次線上論壇與會的城市首長中,也包括布拉格市長賀瑞普,柯文哲提到,台北市與布拉格是姐妹市,今年1月他到布拉格受熱烈招待,同樣這次賀瑞普訪台,他也會投桃報李,一定是竭誠歡迎他,也希望與台北市有交流活動,尤其他與賀普瑞都是醫生,兩個醫生講話,這也台北與布拉格很好的理由。
-
2020-08-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小心買到假口罩! 3招自保 認明「通關密碼」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似有回馬槍跡象,境外移入個案增多,且出現不明感染源個案,口罩購買人潮再度回溫,市場上也出現許多假冒「MADE IN TAIWAN」的口罩搶商機,在藥師群組裡甚至傳出連鎖藥妝店都遭殃,進貨到假口罩並販售給民眾。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則教民眾三招自保,並呼籲政府實名制口罩不應再以分裝方式販售。從6月1日起,口罩禁令解除,除了原先只能在藥局、超商等通路透過實名制才能買到的口罩,也能在各大藥妝通路、量販店、網路平台買到盒裝口罩。但近日也查獲超過14萬片偽標產地「MADE IN TAIWAN」的口罩,均來自購物平台「蝦皮」。沈采穎表示,民眾購買口罩時須注意購買通路,若在藥局、量販電等大型通路或是較大型的電商購買,就比較不容易買到假貨,千萬不要在臉書或是來路不明的通路購買。另外,因傳出有連鎖藥妝店也不小心買到假貨,沈采穎也教大家三招自保。首先,一定要購買「盒裝」或有「清楚外包裝」的口罩。沈采穎表示,除了實名制口罩為分裝口罩外,其餘口罩都必須有外包裝。而她也建議,希望趁現在疫情沒那麼緊張時,讓工廠調整包裝、產線,在源頭就先分裝好,別讓藥局自行分裝,避免汙染及造成民眾購買疑慮。其次,認明外盒標示,尤其記得通關密碼「CNS14774」。沈采穎說,許多民眾以為口罩上印著N「Made in Taiwan」就可安心,但這個鋼印不代表細菌過濾率,且可仿造。因此最好的的方式為認清口罩外包裝上的標示,若具細菌過濾功能核准字號為「CNS14774」,防蟎口罩則是「CNS18590」。醫用口罩則屬於醫療器材,僅能在有藥商登記的藥局、超商等才可販售,民眾選購時要認明商品是否有「醫療器材許可證號」,樣式包含衛部(署)醫器輸字第XXXXXX號、衛部(署)醫器陸輸字第XXXXXX號等。最後,最重要是檢查外盒上的廠商名稱、住址、電話號碼,以及製造日期和批號,若有疑慮可致電製造廠商詢問是否曾出產外盒標示的批號,確認是否為真貨。
-
2020-08-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女赴港確診新冠肺炎 陳時中:在香港感染機率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記者會上宣布新增一境外移入個案(案481),為50多歲男性,其於今年6月26日赴菲律賓出差,8月10日返國,11日集中檢疫期間仍出現腹瀉症狀,於今日確診。而針對日籍工程師返日後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比利時工程師在台被確診,及1名赴香港並在當地確診的台女共3人,究竟在哪裡被感染的?指揮官陳時中表示,3案接觸者目前都沒被驗出陽性,僅剩少數幾位檢驗中,過幾天就會過了觀察期。陳時中說,返日工程師周邊接觸者的檢驗幾乎都已經完成,到本月15日後,接觸者的觀察期就已滿,目前都沒有陽性;比利時工程師一案,做鼻咽試紙查驗473人,都是陰性,血清抗體驗完467名,也都是陰性,到本月14日就觀察期滿,屆時會把結果給專家研判。至於赴港台女染疫,陳時中說,37名接觸者中34人已檢驗PCR跟血清抗體,都是陰性,僅剩3人檢驗中,目前傾向在香港被感染的機率比較高,香港也列為本土感染,但最後還是會把結果給專家研判。
-
2020-08-0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美部長明簽備忘錄 指揮中心:將討論醫療衛生物資事宜
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今天將率團訪台,台美也將在明天簽署「AIT-TECRO衛生合作備忘錄」。外界好奇簽署合作備忘錄及討論的可能內容?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將討論醫療、衛生、物資等相關事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舉行記者會,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個案。對於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今率團訪台,台美明天簽署衛生合作備忘錄一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詳細內容簽訂之後會報告。就在這個地方(指揮中心)簽署。發言人莊人祥會後受訪表示,台美明簽署衛生合作備忘錄,將討論醫療、衛生、物資等相關事宜。今天都有發了明天要請各媒體來的通知,包括中外媒體,因為位子有限,所以每家媒體只有一名記者可以進來。另外,除了媒體之外,現場還有外交部和AIT官員等參加,所以都會坐滿,相關媒體安排請大家見諒。走道距離都維持不變,一半台灣媒體一半外媒。前排有關台灣官員,美國官員在最後排。陳時中並對在場媒體說,簽署後媒體訪問別衝上來、別太近,「不要害我也隔離14天」,講完自己都笑出來。而對美國此次造訪,陳時中說,CDC(疾管署)都有經驗、也有所演練,美訪台團隊檢驗陰性當然是好的,但動線的分離還是最重要的,個人防護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
2020-08-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美日政要免隔離惹議 莊人祥:行程完全隔離社區
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下周日率團弔唁前總統李登輝、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Alex Azar II)也將來台交流,美日皆獲外交豁免隔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美日政要來台會與社區做好隔離,包含搭乘專機、專車、全程戴口罩、搭乘專用電梯,且我國防疫人員也會先教導美日團的隨行人員,如何落實我國的防疫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出席肝基會26周年活動,被媒體問及「美日政要來台免隔離,發生感染你負責嗎?」陳時中直接回應,「我負責。」今天下午指揮中心因應新增兩例境外移入案例召開記者會,莊人祥則被詢問,如何落實美日政要來台的防疫措施。莊人祥表示,目前美國與日本的採檢數目、時間有所不同,美國衛生部長團會待在台灣約三到四天,為了確保在台灣都是陰性,除了需檢附登機前三天新冠肺炎檢驗陰性的證明,入境後也會再次採檢。日本團則是來台前須檢附登機前一到二天內檢驗陰性證明,入境後無需再度採檢,行程是採專機、專車,並要求全程戴口罩,主要是日本團是「當天來回」,才有規定上的不同。莊人祥表示,無論是美國或是日本團,美國AIT以及日本在台辦事處,都出動很多的人力做好與台灣社區的隔離措施,行程都是事前規畫,並照預定的行程走,不會與社區有接觸。
-
2020-08-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莊人祥對普篩表態 「居家檢疫隔離是比較好的措施」
國際疫情升溫,我國境外移入個案,今再新增二例,不少學者皆建議應邊境普篩或居家檢疫後普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再被問及對於普篩的態度,他表示,看法與指揮中心都一樣。莊人祥表示,感染新冠肺炎初期,仍有潛伏期,約有三成五是沒辦法在潛伏期間篩出來,新冠肺炎與其他疾病相比,比較詭異的地方是發病前二天就具有傳染力,且傳染力高,反而發病後七到九天測不太到,所以策略上一定要盡量在發病前就阻隔掉,不要傳染給他人,因此居家檢疫隔離是比較好的措施。
-
2020-08-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再掀口罩搶購潮?14天9片、1片5元實名制到年底
第二波疫情蠢蠢欲動,近日也再掀起國人的口罩搶購潮。對此,經濟部今(7)日表示,買口罩不用擔心,除了市面上的自由販售可購買外,口罩實名制會持續到年底,要買口罩,都會有穩定的價格,還有14天9片,1片5元的MIT口罩可以買。這兩天口罩變難買?經濟部指出,因為國際疫情依然嚴峻,最近民眾對口罩的購買量確實增加,但口罩的關鍵原料熔噴布國內都有掌握,別擔心。近日境外移入個案較多,指揮中心日前也緊急宣布8大人潮擁擠及密閉空間應佩戴口罩,包括:醫療照顧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及教育學習、展演競賽、娛樂、大型活動、宗教等場所。經濟部表示,目前口罩日產量約為1,350萬片,其中有800萬片徵用,萬一需求增加,會提升徵用量,至於廠商每周外銷的口罩量約為2,000萬片。
-
2020-08-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8大場所須配戴口罩 指揮中心:大眾運輸系統未戴有罰則
新冠肺炎至今持續肆虐,台灣近期也傳出境外移入零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日宣布,民眾進出醫療機構、大眾運輸工具和大型活動等8大場所須配戴口罩,不過對未遵守規定者似未訂定相關罰則。對此,指揮中心表示,在大眾運輸系統沒戴口罩是有罰則的,6月7日解封後,這一塊在交通部和地方政府沒有另外公告,現在只是重新實施,罰則是三千到一萬。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交通部在四月有一份公告,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時需配戴口罩,若不戴口罩會有罰則,6月7日大解禁後,地方也沒有撤銷公告,目前就是重新實施狀態。媒體問,今天新增一例境外個案,8月3日才出現症狀?感染源在哪?高鐵、台鐵等規定是否加嚴?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表示,從發病時間看,案477距離其他指標病例接觸6、7天,都有可能,離開南非是在潛伏期內,不能排除在南非感染,可是也與同機旅客接觸過,兩個可能性都有。要看同行旅客是不是有親密互動,如果在飛機上或機場有接觸同行旅客感染的機會會比較高。疾病管制署組長楊靖慧表示,6月7日交通部最新公告有提到,民眾進到車站都要戴口罩,除非可以維持社交距離,而目前還是這樣的建議。是否要戴口罩,就要看是否能全程保持社交距離,但是這不是一個人就可做到,如果不能確保距離就應該要戴口罩。對於未來會不會延伸規定,她說還是以社交距離不能維持為前提。
-
2020-08-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入境全體普篩? 指揮中心李秉穎:暫不需要、每日420萬成本高
新冠肺炎近日連續出現多起境外移入個案,更有如比利時工程師等感染源不明個案,讓是否入境者全體普篩又成熱議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表示,入境全篩目前估計每日需420萬成本高,應考慮到成本與效益的平衡,不是有效就一定要去做。指揮中心今下午2時將召開記者會,說明新增一例境外移入個案及防疫作為。李秉穎表示,現在世界上所有地區都是流行地區,所有入境旅客都需要入境評估,有症狀就要檢驗並隔離,沒症狀也要隔離14天。現在台灣主要兩個建議是入境時篩檢,認為會不會比較安全,再者是14天結束時篩檢,希望抓到無症狀個案。他說,而從最近一段時間聽到的防疫政策建議,好像對防疫有幫助,可能找到更多病患,但要考慮到成本與效益的平衡,不是有效就一定要去做。比如封城一定可有效遏止疫情擴散,但是有必要嗎?過去傳出不明感染源的個案時,也曾有人建議封城,但現在回頭看那些建議是不必要的,加強民眾自覺和防疫措施、擴大篩檢對象,像是現在醫護人員只要有不明原因呼吸道症狀就要檢驗。李秉穎說,全民普篩的成本效益,要看是用抗原或抗體,但是抗體只能找到過去的感染,需要花很多錢,因為沒有社區流行,再怎麼驗都是很少,大約2000人只找到一個陽性,對防疫政策沒有幫助。至於核酸檢測只能偵測最近的感染,在台灣沒有社區感染的現況下,是不會有陽性個案的。他說,至於入境篩檢的成本效益,每做一個要幾千元,如果入境全篩每天要420萬元,雖然成本低於境內普篩,但是會得到什麼結果呢?如果效益是入境陰性就可以縮短居家檢疫時間,反而製造了防疫的黑洞破口,他是百分之二百反對這個建議。
-
2020-08-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沒守戴口罩規定 雙北將開罰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升溫跡象,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八大場所應配戴口罩後,台北市政府昨宣布啟動第一階段防疫應變機制,民眾出入公共場所、大眾運輸、醫療院所、北市府等場域均須戴口罩,並落實實名制,勸導期一周,過後將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處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至於小巨蛋、北流等將舉辦大型活動,北市府也要求工作人員活動前落實兩周健康管理、動線管制、進出人員健康監測、實名制、室內活動超過一百人、室外超過五百人須向觀傳局申請。新北市昨起再新增五大場所恢復戴口罩,特殊場所持續實名制,違規即開罰;桃園市衛生局憂心國內有潛在個案,建議移工、外籍生聚集場所須戴口罩。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海島型國家重要策略就是阻絕於國外要守好,若沒守好,境內再管控也沒用。最近個案都是境外移入,還有的經過一段時間發現確診,卻不清楚本土或境外案例,像磐石艦到現在,艦外還是艦內感染還沒定義。他說,要求入境者全面普篩不是他個人意見,是把專家意見說出來讓中央知道,但地方會尊重中央的決定。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昨說,從台灣近月出現的日本留學生、泰籍移工到比利時工程師案例來看,國內恐有潛在個案,他建議移工、外籍學生聚集場所一定要戴口罩,確保安全。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會跟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討論尋求一致作法,較為恰當。侯友宜昨再宣布,即日起KTV、電影院、K書中心、補習班、電梯等密閉空間恢復戴口罩,特殊場所也將持續實名制,違規就處罰。博物館、表演場館表示,防疫新生活開跑後,解除間隔坐限制,但仍維持進場量體溫、手部消毒、戴口罩、實聯制等防疫措施。教育部綜合規畫司科長林雅幸說,各級學校按照指揮中心規定走,如能維持社交距離可不戴口罩。大眾運輸方面,雙鐵規定進站仍須戴口罩,進站後只要保持社交距離就不會強制戴口罩,且在維持社交距離,或是相鄰旅客戴口罩,就能在車內飲食。
-
2020-08-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若有感染源不明本土確診 黃珊珊:北市即啟動管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又公布新增一例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這也是7月26日開始執行菲律賓入境全篩後,至目前第10人菲律賓境外移入病例。對於疫情恐升溫,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表示,一旦確定有感染源不明的本土病例,北市府將啟動第一階段管制,由於目前中央尚未確診,北市府還是配合中央的防疫措施。對於台南市宣布室內戴口罩,兩周後將開罰。黃珊珊說,建議大家搭乘公共運輸都要戴口罩,並考慮祭出罰責,在中央未確定的情況下,仍維持密閉空間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就戴口罩的規定。黃珊珊表示,北市府先前都有兵推演相關防疫作為,六大場域、每一個局處都有因應準備,只要有確定未有明確的感染源病例,才會啟動第一階段,因中央尚未確認,所以配合中央原定的規範,大家不要太過恐慌,若有符合台北市標的的本土感染個案,或在台北市有相關活動,才會啟動第一階段,目前已中央為主,至於戴口罩政策,還是若無法維持社交距離,就要戴口罩。台北市衛生局疾管科長余燦華表示,北市府會隨時注意狀況,也會與中央配合。由於台南是內不戴口罩將開罰,余表示,北市府會依照中央的防疫措施。目前中央正進一步研議,北市府是配合中央處理。對於是否北市府超前部署?余表示,因地制宜,有時候防疫措施,中央與地方一致性,齊心齊力比較好。
-
2020-08-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大估六月有24名無症狀入境 建議解隔離前依風險採檢
台大公衛學院今舉行例行疫情說明會,公衛教授陳秀熙粗估六月已有24名無症狀者入境,其後28天可能已衍生41到171名潛在個案,可預期境外移入無症狀個案還會繼續增加。台大醫院品管中心主任陳世英建議,來自高風險國家地區者或需要縮短檢疫天數者,解除隔離前都要檢驗。陳秀熙表示,國際疫情持續嚴峻,台灣邊境採取「14天隔離檢疫」和「有症狀採檢」。然而包括鑽石公主號、美國華盛頓州長照機構、紐約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根州的大量檢測結果發現,新冠肺炎無症狀或症狀前期比例可高達六成、很可能有傳染力,而且排毒時間比有症狀者更久,可達15到26天。「沒有檢測,就找不出來。」陳秀熙分析,依六月入境旅客之區域比例、不同區域的疫情風險,推估六月3萬5000名入境旅客當中,有大約24名無症狀個案,其後28天內,可衍生為41至171位潛在感染個案。根據紐西蘭研究的推估,台灣每增加一位境外移入個案,本土疫情風險就增加10%,不過目前台灣本土感染實際個案數,一直低於預估值。陳秀熙表示,過去台灣社區的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大多數已經康復,但外籍人士離台前後確診的案例卻逐漸浮現,包括日籍女學生、泰籍廠工、比利時工程師。三人在台灣感染的可能性都很高,只是可能因病毒量低、必須近距離接觸才會傳染,所以接觸者採檢都是陰性。陳秀熙表示,返國後確診的日籍女學生測出CT值37、38,台灣說的「弱陽性」只是「一種解釋方式」,國際上CT值40以下都有可能會綜合判斷為陽性。依據病毒量及從確診時間往前推,日籍女學生最可能是五月初在台灣感染,二月入境前感染得機會很低。另外有關泰國移工不太可能是在機場或旅程中感染,因為距離確診時間太近,最可能的感染時間應往前推四到六週,大約是六月中旬在台灣感染。比利時工程師則很可能是6月20日至26日在台北期間感染。境外移入的無症狀感染者,對哪些人或場所威脅最大?陳秀熙指出,包括醫療機構、長照機構、郵輪、移工、外籍人士較多的職業或場所、短距離接觸的情境和場所,都要提高警覺。陳秀熙建議政府應針對高危險群,以風險分層概念,進行精準的抗體及抗原檢測,早期偵測無症狀個案、進行有效隔離檢疫,避免群聚感染及進一步社區大流行。陳世英表示,無症狀者就算隔離14天,之後還是可能帶有病毒、散在社區。邊境防護應依據風險分級,針對來自高風險地區或有需要提早解除隔離的旅客,解除隔離前要做病毒核酸檢驗,社區民眾較有保障。民眾則必須持續落實個人防護,如此一來,就算有少數帶病毒者進到社區,還有可能再把它擋住。
-
2020-08-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入境應全面檢測 專家:風險要分級
政府應對他國即時做出風險分級管理,出入境人員也要全面檢測!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4日於座談會中指出,「入境確診案例只要多1位,社區感染風險就增10%。」他說,台灣如果沒有針對入境人士做篩檢,疫情流行曲線也會持續上揚,「本土沒案例但境外移入也算案例。」風險分級管理台大公務學院副院長陳秀熙4日表示,全世界疫情近一個月新增800萬例,來到1800多萬,「這樣的成長是超乎WHO原先預測,及顛覆呼吸道疾病過去的經驗。」他提醒,民眾一定要提高警覺,「本來只預估今年底到達1000萬人,現在醫療量能已面臨很大的威脅。」「入境確診多1位風險增10%。」陳秀熙指出,他說,台灣如果沒有針對入境人士做篩檢,疫情流行曲線也會持續上揚,「本土沒案例但境外移入也是案例,必須更積極。」目前感染人數前三多的美國、印度及巴西都是世界大國,他預估,如果各國防疫依然故我不但經濟受影響,父親節之後恐會突破2000萬。陳秀熙強調,政府應對境外移入者做普篩,台灣防疫雖不錯,但當出現國外移工、留學生及工程師確診案例,「必須要開始思考這些個案會不會對台灣造成社區感染威脅。」他認為,如果一直消極面對,到時候出現群聚感染就來不及,「必須要對各國疫情做風險分級,疫情高漲後就要即時管理、檢測。」邊境關卡漏洞增法國、比利時及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日本沖繩、東京等地,近期解封後都有每週百起確診案例的情形。陳秀熙說,不對入境者檢測會造成台灣社區傳播風險,政府不該只針對菲律賓人士做全面篩檢,一樣有疫情爆發趨勢的上述國家也要列入,「入境無症狀感染者50到60%不篩檢是找不出來的,很難防守。」台大急診醫學部醫生吳世英則表示,在疫苗問世之前,「邊境、社區到醫院端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舉「瑞士乳酪模式」理論表示,世界疫情到社區感染中間會經過邊境、社區及醫院三道關卡。他認為,國際疫情愈形嚴重,已讓第一關的乳酪漏洞增加,社區防護目前放鬆,「政府有必要針對社區防護的第一道關卡落實。」「要想辦法去積極增強防護才不會導致疫情發生,例如醫院端以分級分流,處理病人做嚴格感染防護 否則會加遽醫療崩潰。」他也呼籲,政府儘速對他國做風險分級管理。【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8-04 新冠肺炎.新冠肺炎
我又增一新冠肺炎境外移入 菲律賓普篩後第10例現蹤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我國又新增一名菲律賓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這是我國7月26日開始執行菲律賓入境全篩後,截至目前第10人菲律賓境外移入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為50多歲女性(案476),長期居住菲律賓,前次自台灣出境時間為今年1月,8月2日獨自返國。莊人祥表示,個案7月30日開始發燒,未於菲律賓當地就醫,8月2日返國時填報有發燒症狀,入境量測體溫略高(37.7度)且有咳嗽、喉嚨有痰及肌肉痠痛等症狀,於機場接受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經檢驗於今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治療。衛生單位正調查個案搭乘班機之前後二排旅客,以匡列接觸者。指揮中心統計,國內截至目前累計8233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萬1228例排除),其中476例確診,分別為384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待釐清。
-
2020-08-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二波疫情 台中台南擴大戴口罩
國內檢出外籍人士感染新冠肺炎,地方首長不敢掉以輕心。台南市重新要求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室內須戴口罩,宣導兩周後開罰;台中市今起也啟動KTV等五場所口罩及實名制。新北市長侯友宜再度呼籲入境全面篩檢,他說,再不趕快做就為時已晚。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已宣布,在電梯、補習班、電影院、K書中心、KTV等五大場所,務必戴口罩。指揮中心支持地方政府擴大戴口罩的規定,呼籲民眾配合。不過,對於多位地方首長要求入境全面篩檢,莊人祥說,目前防疫策略仍不會調整。另外,對於比利時工程師一案,擴大採檢接觸者共四百卅七人,其中三百廿八人核酸檢測陰性,一○九人仍檢驗中;血清抗體已驗五十二人,都是陰性。等於暫時找不出感染源,也暫時沒有新增感染者。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專家警告隨時可能有第二波疫情,今起台南市室內場所如未能保持社交距離,須戴口罩,宣導兩周後取締,違規業者將被罰款或停業;下一步,可能考慮對娛樂場所實施更高強度限制。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宣布啟動專案,針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的KTV等五個加強戴口罩的場所,進行防疫加強措施與實名制。她說,這麼做是要把防疫的線再拉緊一點、再加強一些,以免大家心情鬆懈。新北市長侯友宜多次呼籲入境者全面普篩,一直未被中央接受。侯友宜說,如果阻絕於境外沒做好,萬一境外移入造成第二波攻擊,後果不堪設想。盧秀燕和黃偉哲也呼籲,不論國人或國外商務客入境,除居家隔離,還要強制篩檢防疫。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普篩要用哪一種普篩?這涉及專業,還是交給專業解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參加座談指出,即使入境後五天、七天採檢,還是有社區傳播的風險,就像最近這些「被漏掉」的案例,若民眾不能接受,政策無法執行。
-
2020-08-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比利時籍工程師境外還本土? 醫:「別再往外推」
6月日本女大生、7月泰籍移工,昨國內再現來台近三個月的比利時男工程師確診個案,但指揮中心對此個案仍保留態度,暫未列為境外移入或本土感染個案。感染科專家質疑,從日本女大生、泰籍移工到這名個案,顯然就是本土感染個案,「別再往外推」,應適時調整我入境篩檢策略。國內昨新增一例疑似本土個案(案469),為20多歲比利時籍男性工程師,感染源待釐清,5月初入境,7月底準備離台前,因為自費篩檢PCR,出現弱陽性成為確診者。衛生單位隨即加驗血清抗體,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昨陳時中解釋,這意味這名工程師很早之前就染疫,且發現該名工程師3月時便已出現嗅味覺異常,有可能當時便已染疫。通常抗體IgG越強,PCR應該驗不太到?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個案PCR為弱陽性、抗體有可能為陽性,在過去臨床上也碰過類似情形。王任賢則表示,有病毒不代表就不會驗到IgG,這兩者會同時存在,而驗到病毒就是確診「無庸置疑」,毋須再去「推給三個月前說是境外感染」。且若是指揮中心定調這名個案為境外移入,代表其帶著病毒長達三個月的時間,王任賢說,「那麼指揮中心敢不敢調整政策,讓所有入境者隔離三個月才放行?」王任賢質疑,指揮中心只是為了「清零」而一直將個案「往外推」,當務之急應是如同中、韓一般廣泛篩檢,將可能的感染者通通篩檢出來,切斷傳播途徑,而非僅針對少數匡列的幾十名個案進行篩檢。對於外界推測該個案可能在比利時感染後康復,到台灣又二次感染?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則認為機會很小,認為該個案較趨向最近的感染,但也經歷一段期間。邱政洵認為,可試著做病毒培養,但其核酸值已經很弱,恐培養不出來。而針對指揮中心昨日訂出,CT值35以內才是陽性,他說數值訂多少是陽性是「人」訂的,建議應搭配臨床上發病病程、以及症狀來判斷,不能只靠數字。過去針對入境者以檢疫隔離為主,有症狀才篩檢,他也建議,應滾動式調整,檢疫14天後出關前應再篩檢一次,以免疫情擴大。
-
2020-07-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2天連增境外移入…醫界憂「疫情海嘯在眼前」
新冠肺炎疫情在歐美延燒,也在大陸北京、香港、日本等地復萌,台灣事隔一○六天後出現首起疑似本土個案,更一連兩天出現境外移入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國內新增五名境外移入個案,創六月七日解禁後單日最高紀錄,醫界憂心「海嘯在眼前,台灣視而不見」。追移工感染 莊人祥籲提高警覺在桃園工作的泰籍移工返回泰國後確診,指揮中心不排除是台灣本土感染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疫調後匡列一八九名與移工同公司廠房員工檢測,其中廿九名密切接觸者有廿八人為陰性,剩一人檢驗中,另外一六○人無疑似症狀,但「感染源仍撲朔迷離,應提高警覺」。秋冬大爆發?台灣處隱形傳播期防疫專家憂心,台灣目前只是看不到有症狀病人,仍處於隱形傳播階段,到了秋冬恐會疫情大爆發,應提早因應。此外,疫調發現該移工近期有桃園賣場採買活動史,和未婚妻同返泰國。莊人祥說,目前未接獲移工未婚妻確診訊息,也因未取得移工行動電話而無法完全掌握足跡,會盡快釐清足跡,並據此發布細胞簡訊,建議曾與確診個案有共同活動史民眾自主健康管理十四天。境外移入個案不斷攀升,泰籍移工確診者背後又潛藏社區感染風險,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在網路貼文形容民眾對周邊國家「疫情大海嘯」視而不見、「明明海嘯就在眼前卻視而不見,更是超級警訊」。報復性疫情?來台就醫應緩鬆綁謝宗學認為,多數國人不在乎其他國家疫情多嚴重、病死了多少人,只關心「報復性消費」、「報復性旅遊」,卻沒有想到台灣可能出現報復性疫情爆發。只要還有人入境,台灣絕不可能置身事外。疫情延燒,歐洲各國紛紛收緊邊境管制,甚至實施旅遊限制。國民黨立委蔣萬安等人昨天舉行記者會質疑,在泰籍移工確診個案發生後,指揮中心難道要維持八月一日起開放外籍人士「有條件來台就醫」的政策嗎?呼籲不要貿然開放。新引進移工 加強防疫將再討論勞動部統計,今年截至七月廿六日,移工入境累積七七三七人,其中產業類新引進移工多達五千三百多人,為我國移工人數最多,卻不在採檢行列。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建議移工入境普篩。莊人祥表示,是否針對產業類新引進移工加強防疫措施,未來將再討論。
-
2020-07-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移工入境檢疫 3/17累計至今已逾7000人
有泰籍移工返國後確診武漢肺炎,勞動部今天說,移工入境須檢疫14天,從3月17日截至7月26日止,移工入境檢疫累計為7737人;產業類移工檢疫場所必須先經審查,社福類及返國移工則進入集中檢疫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2時舉行記者會說明「新增5名境外移入個案」及「泰籍移工接觸者調查及檢驗說明」等事宜,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薛鑑忠在會中說明目前移工入境檢疫的相關規定。薛鑑忠表示,勞動部從3月17日起依據指揮中心規定,移工入境必須居家檢疫14天,並在3月27日修正為兩大方向,包含產業類新引進移工由雇主辦理檢疫,社福類的新引進移工及返國再入境移工必須送到集中檢疫場所,衛福部也提供600床供勞動部運用。根據統計,從3月17日截至7月26日止,移工入境辦理檢疫的累計人數為7737人,其中以越南籍4233人最多,其次為印尼籍2337人、泰國籍684人、菲律賓籍483人;至於目前在集中檢疫的有327人、居家檢疫則為1141人。薛鑑忠說,產業類新引進移工居家檢疫分為入境前查核以及入境後關懷訪視,雇主在入境前,必須由地方政府派人檢查居家檢疫場所是否符合規定,檢查標準比照防疫旅館,包含一人一室、獨立衛浴、獨立空調、24小時門禁管制、確保移工可以完成14天居家檢疫。在移工入境後, 除了有電子圍籬管制,也透過地方政府關懷訪視,包含針對情緒提供適時關懷,以及確認是否有依照事前查核項目辦理居家檢疫等;截至7月26日止,地方政府以關懷訪視4677人。薛鑑忠也提到,針對在台移工的防疫措施,勞動部也訂定指引給雇主、仲介公司,建議雇主盡可能工作場所及住宿分流、協助不適者安排就醫,如果接觸到確診移工,依規定必須要隔離,若雇主沒有適合場所,勞動部也會提供。另外,薛鑑忠表示,由於移工外出休假,雇主是不能禁止的,因此也要求雇主跟移工宣導不要出入人多場所、保持社交距離,勞動部也會將防疫措施翻譯成四國語言,讓移工可以掌握最新防疫資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表示,目前只要是進入集中檢疫場所的移工,在完成14天檢疫前都有採檢,所以有部分移工入境後會採檢,移工入境採檢這部分未來是否還要加強會再來討論。
-
2020-07-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2天9確診!醫生曝台灣「誇張現況」嘆:海嘯在眼前卻視而不見
今(28)日台灣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再加上昨日新增4例新冠肺炎確診境外移入個案,連續2天單日超過3個以上確定案例,且27日新增個案中一名泰籍移工不排除是台灣本土感染案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今就PO文警告台灣的誇張現況,「現在台灣是不是依然最安全?我必須打上一個大問號!」謝宗學在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提及,昨天有4人境外移入、1人疑似本土感染,在防疫上是警訊,但網路上討論熱度卻不高,「明明海嘯就在眼前卻視而不見,更是超級警訊」!謝宗學表示,最近觀察到民眾的行為幾乎回到正常生活,除了在大眾交通工具和醫院裡有比較多人戴口罩外,其餘在室內或人潮擁擠之處戴口罩的比率越來越低,變成只有「少數人戴口罩」的誇張現況。他認為,台灣多數人並不在乎其他國家疫情多嚴重、病死了多少人,那是遠在天邊另外一個世界的事,跟台灣沒關係不是嗎?現在有更重要的事要關心,三倍劵如何花?威力彩頭獎衝到幾億?台積電股價會漲到幾元?他說,我們相對幸福的生活是建立在沒有疫情的基礎上,只要爆發本土疫情,上述一切的美好將瞬間消失,現在都在談「報復性消費」、「報復性旅遊」,似乎沒有人想到可能會出現「報復性疫情爆發」?他建議,民眾應重拾年初對疫情戒慎恐懼的心情,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台灣周邊國家形成的疫情大海嘯,已經將台灣緊緊包圍,只要還有人入境,台灣絕不可能置身事外,仍然必須全民防疫,秉持防疫即救國的想法,確實執行個人衛生防疫。
-
2020-07-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連兩天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審慎評估外籍人士來台就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5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其中4人自菲律賓入境,1人自香港入境,而針對泰籍移工返回泰國後確診,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名移工除了工作地點外,還有外出採買,目前正在密切了解該名移工的接觸狀態。而針對連續兩天境外移入增加9例病例,是否仍將開放外籍人士來台就醫,以及來台人數問題,莊人祥表示,外籍人士來台後到機場都有防疫計程車及車隊接送,醫院方面也會加以配合,而從病患在醫院申請就醫時的審核,到衛福部的最終審核,數量會嚴格審查,因此不會太多。
-
2020-07-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陳時中:開放國際醫療會保護第一線醫護
今天針對8月1號即將開放國際醫療,讓外國人士入境台灣,引發基層醫護不滿,認為將增加感染的風險,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表示,開放國際醫療是基於人權的考量,而且是以以前曾經在台灣看病的病人為主,由各家醫院提出申請,衛福部將根據其重要性、急迫性等方面審查,會同時兼顧病人的醫療人權與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安全。陳時中下午南下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參加醫院日照中心的啟用儀式,他表示日照中心設立在醫院裡,可以即時提供醫療的協助,養護合一,這樣可以提高日照中心的服務品質。而針對中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新增4例境外移入病例,其中案459是在賴索托工作,染疫後返國,患者並向媒體爆料,指台商在賴索托開設的成衣廠,許多員工都感染新冠肺炎,其中台幹也都感染,但是廠方卻沒有防疫的積極作為,除非員工發燒到很嚴重,才能夠請病假,許多台幹非常害怕,只能自己想辦法返國,希望政府給予協助。對此陳時中表示,發展中國家的疫情控制與管理不好,不管是台商或台幹要返回台灣,都非常歡迎,但是在機場要做好檢疫,而台商在國外的情況,將請駐外人員了解,如果有需要的話將給予協助。他也提到防疫津貼發放的問題,表示1-3月的津貼已經在今天發放,4-6月的部分,月底也將先發放8成,會比較晚發放最主要是津貼是根據班表來發放,有些醫院的申報重複或者是記錄不清,所以要求醫院重報,在勾稽上需要時間,所以4-6月將先不勾稽,先發放8成,以鼓舞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士氣。至於有醫護跟媒體爆料只拿到150元的津貼,金額少的可憐,陳時中也表示,每個人的時數不同所以領到的津貼也不一樣,個案如果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向衛福部反映。
-
2020-07-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旅行社出入團禁令 延至8月底
我國連續一○三天無本土確診案例,交通部觀光局昨天宣布,觀光團體入境禁令延長至八月卅一日,後續將視疫情發展,適時調整公告。但國內昨天新增三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均來自菲律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際疫情嚴峻,目前暫無解除觀光團體入境禁令的時間表,將繼續延後。交通部觀光局昨天宣布,配合指揮中心對國際疫情發展研判及邊境風險管制等防疫措施,持續暫停旅行業組團赴國外旅遊及接待來台觀光團體入境至八月卅一日,後續將視疫情發展,適時調整公告事宜。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若要恢復海外觀光,一定需要有能產生抗體的疫苗上市,海外及我國皆具疫苗群體保護力,在疫苗出現前,目前最可能的觀光模式仍是以「旅遊泡泡」為主。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指揮中心透露將規畫高風險國家入境全篩,可能是進一步開放的前導動作,六月後國際疫情再度流行,使得解封一事變得更複雜。但他提醒,不宜一直封閉鎖國,指揮中心即起應對世界各國執行風險評估,並對外公開,「風險評估做得好,連觀光客都能恢復往來。」對日本第二波開放邊境包括台灣,但日本國內疫情仍嚴峻,陳時中昨天表示,非常感謝國際陸續對台灣解封,表示他們對台灣疫情控制的信心,「這點我們感到欣慰。」他指出,隨著解封必然有比較多的交流,對邊境管制會造成壓力,但強調「有壓力,但不會造成傷害」,因為台灣的管制措施非常嚴密。
-
2020-07-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拿不到陽性檢體 新冠檢測試劑卡關
新冠疫情延續,生技業者搶檢測試劑的商機,衛福部三月底開放「綠色通道」,放寬先採用模擬檢體,後續再補臨床驗證資料,但部分生技業者卡在拿不到「陽性檢體」,遲遲無法完成最後驗證。另有業者往海外發展,已順利搶攻海外市場,直言最好比照「周子瑜模式」,從海外紅回台灣比較快。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已輔導六十多件試劑研發,有九家通過檢驗,八家為核酸檢測試劑,一家為抗體快篩檢測;衛福部設有技術平台,可媒合國內醫院與國際機構,但業者與醫院的合作模式由雙方洽談,這部分食藥署不介入。有生技業者研發檢測試劑後,今年四月與某家醫院合作,取得部分的陽性檢體,但後來確診個案都自境外移入,多半送到鄰近桃園機場的醫院,該業者等不到新檢體,只好另找合作醫院,迄今仍未完成臨床驗證。「台灣確診個案少,這是研發試劑先天吃虧之處!」這家生技業者表示,台灣的防疫成功、感染個案少,檢體集中在各責任醫院中,這是先天吃虧之處,新投入或中小型業者很難完成臨床驗證,反觀很多生技廠,有海外分公司或合作機構,可直接在國外檢測,取得授權後可直接上市,速度快很多。東海、義守大學助理教授,也是生技業者的陳丘泓說,今年二月已研發出核酸快篩試劑,但也受限於難以取得檢體,卡在申請醫材認證的程序,最後他透過國外GMP藥廠代理進口的模式,申請他國認證再輸出,目前已在中國大陸上市,美國、愛爾蘭與印度等地也在洽談中。陳丘泓說,台灣生技研發實力強,但國內法令嚴格,使得研發速度變慢,政府喊發展生技產業,缺乏長遠規畫與平台,與其靠政府不如靠自己,就像周子瑜從韓國紅回台灣,把產品輸出國際再反攻台灣才是活路。業者強調,台灣檢測市場不大,國外才有商機,就算拿到國內的醫材認證許可,還得取得美國、歐盟授權,才能輸出試劑,愈快通過驗證才能搶商機;政府雖有技術資源平台,但要求業者要有試劑實績,對小型公司不利,盼能放寬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