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地中海飲食
共找到
270
筆 文章
-
-
2024-06-05 失智.非藥物治療
阿茲海默不可逆,「三動」延緩認知衰退!預防首重穩控血糖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慢性、不可逆的神經退化疾病,主要與腦部病變、遺傳基因有關。演出《雷神索爾》走紅的澳洲男星克里斯漢斯沃,因檢查時發現自己帶有2個ApoE4遺傳基因,宣布暫時息影。林口長庚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帶有風險基因≠罹病,民眾多注意控制三高、慢性病,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失智症會遺傳嗎?「失智症會遺傳嗎?」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患者確實有家族關連,但是只有小於5%是因基因遺傳而得病,徐文俊說,失智症有部分遺傳性,但基因只能歸為先天是否容易生病的體質,最主要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基因帶原不等於患者,風險高不等於生病。失智症中最常見的為阿茲海默症,可以透過血液檢測生物標記以及ApoE遺傳基因檢查,生物標記的診斷為重要的趨勢,不過即使進行藥物與非藥物治療,阿茲海默生物標記仍會存在、不會消失。徐文俊強調,阿茲海默症的發症原因與腦中累積類澱粉蛋白β有關,當檢測出大腦的異常蛋白濃度,可能開始發病。「大腦的糖尿病」阿茲海默症 穩控血糖很重要預防失智症要及早開始,徐文俊提到,阿茲海默症與胰島素的分泌有關,一定要穩定血糖控制。阿茲海默症被喻為是大腦的糖尿病,又稱「第三型糖尿病」,當血糖過高時,會造成腦部神經及腦血管內皮細胞病變。若是對阿茲海默症患者進行早期干預性治療,例如注射糖尿病藥物刺激調節血糖的荷爾蒙,這方式是否有效呢?徐文俊認為,這只能控制血糖,無法治標治本,要防治疾病發生或惡化,必須執行「健康生活型態」。「三動」延緩認知衰退徐文俊強調「三動」,藉由運動、腦動、互動延緩認知衰退,控制慢性病並穩定三高,再加上飲食,多吃抗氧化類的食物。運動:適當且規律的運動,是健康促進及疾病預防關鍵,建議每周進行2次以上的運動。腦動:多閱讀或課程學習、觸新事物,刺激大腦提升認知能力。互動:日常多參與社交活動,人際互動可促進語言能力、改善情緒。飲食方面,建議地中海飲食及麥得飲食,二種型態強調吃全穀類、堅果類、多蔬果及健康的油脂,都被證實能保護心血管健康。要特別注意,地中海飲食鼓勵攝取蔬菜、水果、豆類、全穀類,但不等於植物性飲食,其強調選擇魚類及海鮮。徐文俊提醒,植物性飲食容易維生素B12不足,可能影響紅血球製造和神經系統。(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5-27 失智.大腦健康
生活顯著改善!「最後的阿茲海默症患者」靠這幾招逆轉失智症進展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新紀錄片「最後的阿茲海默症患者」(The Lat Alzheimer's Patient),記錄了兩名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患者,靠著嚴格且直接的生活習慣改變,成功阻止甚至逆轉阿茲海默病情進展。女性患者澤布(Cici Zerbe)在紀錄片中透露,她自從加入了奧尼栩(Dean Ornish)醫師的臨床實驗後,情況「好多了」;她根據奧尼栩醫師的計畫,將飲食習慣改成植物性飲食,並定期運動、參加互助團體、做瑜伽和冥想等。澤布將阿茲海默症狀逆轉的原因,直接歸功於以上習慣改變。她說,小牛肉排雖然曾是自己最愛的食物,但她已經五年沒碰過小牛肉排了。這項研究預計將於下個月,發表在「阿茲海默症研究與治療」(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期刊上,探討劇烈生活習慣的改變,對阿茲海默症引起的輕度認知障礙或早期失智的影響。另一名患者則是現年55歲的尼科爾斯(Simon Nicholls),他天生帶有兩個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的載脂蛋白ε4等位(APOE4)基因;但他在改變生活習慣後,也出現了顯著改變。「我曾非常擔心,」尼科爾斯告訴CNN首席醫療特派員兼醫師古普塔(Sanjay Gupta)。「我有一個三歲和一個八歲的兒子。隨著年齡愈來愈大,能夠在未來陪在他們身邊,對我來說非常重要,」他說,「你可以在生活上做出很多,寄望以此推遲疾病的發展,並給自己更多的時間,這就是我們在找到治療方法前最需要的。」負責照護尼科爾斯的預防性神經學家艾薩克森 (Richard Isaacson)醫師,對於尼科爾斯的阿茲海默生物標記,在短短14個月內就消失,感到十分震驚。尼科爾斯的早期干預性治療,包括了注射糖尿病藥物Tirzepatide,來刺激調節血糖水平的荷爾蒙,藉此抑制食欲;同時,尼科爾斯被建議要加強日常體能鍛鍊,包括每周三次重量訓練,以及每天進行45分鐘到60分鐘名為Zone 2的中低強度有氧耐力訓練。此外,尼科爾斯還實施了飲食限制,嚴格限制糖分、人造甜味劑、酒精和加工食品的涉入,改採類似於地中海飲食的植物性飲食計畫。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23 失智.大腦健康
降阿茲海默症風險53% 麥得飲食10項有益和5種有害食物一次看
失智症是國民健康一大威脅,國內65歲以上,每13人就有1人是失智症患者,輕微認知障礙者近18%。坊間流傳各式預防失智的飲食方式,三軍總醫院營養部營養師顏顥指出,近期強調天然、植物性飲食的「麥得飲食法」,獲得相關研究證實,能對神經系統產生保護作用,降低53%阿茲海默症風險。顏顥表示,除前述研究,發表於2022年的一篇研究也指出,麥得飲食遵從性高,可降低罹患失智症風險;另一篇去年發表在「Neurology」期刊研究則說明,深色蔬菜攝取量愈多,發生阿茲海默症機率愈低,遵守麥得飲食的人,腦部神經病變機率下降,且影響腦萎縮的β類澱粉蛋白沉積較少。「麥得飲食法結合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又被稱為心智飲食,是一種對心智有意的飲食型態。」顏顥表示,研究指出,以麥得飲食為主的高齡長者,實行五年可顯著減緩認知功能衰退。麥得飲食法列出10項有益食物、5種有害食物10項有益食物可健腦:全穀類、豆類、家禽、魚類、深綠色蔬菜、其他蔬菜、莓果、橄欖油、堅果、紅酒。莓果是一大特色,建議民眾每周至少攝取2份,除草莓、藍莓、蔓越莓外,台灣常見的桑椹也是莓果類來源。5種有害食物宜限量:奶油、乳瑪琳、起司、紅肉、炸物、糕點甜食。冰淇淋、糕餅及蛋糕每周建議攝取少於5份,紅肉則要少於4餐,炸物及速食每周攝取應少於1次。麥得飲食雖未建議乳品攝取,但站在均衡飲食觀點,建議民眾適量攝取乳製品。三軍總醫院設計一系列麥得飲食家常食譜,包括穀粒長紅、豆煮鮮雞、三彩蔬蔬和莓果麥麥,作法簡單,歡迎嚐試。穀粒長紅讚的0mega-3、海鮮魚、茄紅蔬菜、橄欖油、全穀食材:十穀米、白米、玉米粒、鮭魚、乾香菇、大番茄、蔥花、橄欖油、米酒、白胡椒、鹽巴作法:1.米、香菇洗淨浸泡(香菇水炊飯用)。2.鮭魚抓醃後切塊。3.起油鍋,魚煎至金黃起鍋。4.香菇番茄玉米粒拌炒後起鍋。5.米鍋中依序放入米、炒料、鮭魚,加入米酒、鹽調味,再加水(1:1.3)。6.開始蒸飯模式。7.盛盤後灑上蔥花完成。營養成分熱量400kcal醣類54g蛋白質24g脂肪10g豆煮鮮雞讚的豆類、蛋白質、白肉、多彩蔬菜、橄欖油食材:去骨雞腿塊、毛豆仁、紅椒、黃椒、橄欖油、米酒、醬油、鹽巴作法:1.雞腿塊、米酒、醬油抓醃10分鐘。2.毛豆仁川燙去膜備用。3.起油鍋、煎香雞腿塊。4.再加入紅椒、黃椒、毛豆拌炒熟。5.鹽、醬油調味起鍋。營養成分熱量185kcal醸類5g蛋白質15g脂肪12g三彩蔬蔬讚的深綠色蔬菜、豆類、蛋白質、植物油食材:菠菜、紅蘿蔔、濕豆包、香油、白芝麻、黑胡椒粒、鹽巴作法:1.豆包、紅蘿蔔絲、菠菜切成5公分段,川燙(水裡放鹽、油)。2.起鍋冰鎮。3.水瀝乾後加香油、黑胡椒鹽,拌均勻調味。4.盛盤後撒白芝麻。營養成分熱量110kcal醸類5g蛋白質6g脂肪8g莓果麥麥讚的莓果、全穀堅果食材:燕片、藍莓、蔓越莓、杏仁作法:1.燕麥片加入熱水泡開。2.冰鎮後擺上藍莓、蔓越莓或喜愛的莓果。3.撒上杏仁碎完成。*莓果也可選揮草莓、葡萄、覆盆莓,堅果類也包括開心果、核桃、腰果、瓜子等。營養成分熱量185kcal醣類40g蛋白質4g脂肪1g
-
2024-05-21 退休力.健康準備
讓大腦變年輕 逆齡料理吃出記憶力
在充滿活力與笑聲的廚藝教室裡,一群熱情的學員專注地學習,如何透過正確飲食來保持大腦健康,這是「逆齡料理系列—打造愈吃愈年輕的餐桌」的首堂課。85歲黃月嬌特別從大溪趕來,她說:「就是怕失智,多學習是防止大腦退化的好方法,也能順便交朋友,而且年紀愈大,就是要多走出去。」料理實作 學正確飲食觀念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五堂健康料理課,第一堂「逆齡料理系列—讓大腦變年輕,吃出記憶力」課程,不僅讓學員們學到正確飲食觀念來保持大腦健康,更讓大家在實作中體驗料理的樂趣。黃月嬌平常就會不斷學習新知活化腦力,她的養生之道就是飲食清淡,不吃紅肉和炸物,常會走路運動一小時。報名料理課程的她認為,課程很活潑,老師很會帶動氣氛,學到的知識能回家教給家人,尤其是在食安問題嚴重的當下,學習自己做健康料理更顯重要。65歲的Annie也是這次課程的學員之一,她強調,來上課是為了增長知識,「這次學到紙包魚料理很實用,回家也想嘗試用鯛魚、鱈魚來變化料理。」老師的詳細講解,讓她對於營養的知識變得更全面,回家後還能分享給家人,這是一個很棒的學習機會。另一位學員66歲的齊昱蓁提到,報名時就發現課程設計很扎實,會先講解課程的內容,實際上課後,發現老師教得很好,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營養知識。聰明選油 裝油容器也講究營養師蘇韋霖表示,這次課程是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的「麥得飲食」,提倡攝取豐富的蔬果、全穀類、低脂肉類、魚類、橄欖油和堅果,尤其是高抗氧化力的食物,如漿莓類和綠色葉菜類,這種飲食型態可以有效降低50%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在教導製作地中海紙包魚和莓果豆漿時,蘇韋霖強調,好的橄欖油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建議選購初榨橄欖油,要選有營養標示明確定量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玻璃罐裝,買小罐裝以不透光的材質較佳。逆齡料理 系列課程報名中蘇韋霖發現,其實大部分人都有基礎的保健或養生之道,只是在一些細節或飲食上的吃法容易有誤。相信經由這次課程,大家對於如何健腦和預防失智症的麥得飲食有更深入的了解。蘇韋霖表示,這次的課程是個開始,接下來還會有更多針對不同主題的健康飲食課程,包括紓壓、強健腸胃、肝腎排毒和保護血管。希望這些課程能夠幫助更多人了解並實踐健康飲食,從而提升生活品質。錯過這次機會的朋友別扼腕,5月26日「逆齡料理系列—讓心情變年輕,吃出免疫力」一樣很精彩。報名從速,名額有限,讓我們一起從餐桌上找回健康,愈吃愈年輕。逆齡料理系列 打造愈吃愈年輕的餐桌課程時間●5月26日(日) 讓心情變年輕 吃出免疫力●6月02日(日) 讓腸胃變年輕 吃出保護力●6月16日(日) 讓肝腎變年輕 吃出代謝力●6月23日(日) 讓血管變年輕 吃出抗老力地點:台北市長安西路177巷34號(暫定,將依上課人數調整)洽詢:02-8692-5588轉5869報名:https://shih5869.pse.is/5xsj33
-
2024-05-10 醫療.消化系統
脂肪肝竟有分胖、瘦!消除脂肪肝3方法,「這種飲食方式」最重要
脂肪肝(Fatty Liver)是台灣最常見的肝病之一。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的資料,台灣脂肪肝的盛行率高達3成。許多人以為肥胖或愛喝酒的人才會有脂肪肝,但其實很多外表看起來很瘦、體重正常、不喝酒的人也有脂肪肝。如果放任不管,脂肪肝長期下來可能引起肝臟發炎,導致肝硬化、增加肝癌風險。所幸脂肪肝是可以逆轉的,接下來就從西醫、中醫的角度,教你如何改善和預防脂肪肝!西醫如何改善脂肪肝?中山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吳文傑指出,脂肪肝的成因可分為「胖的脂肪肝」和「瘦的脂肪肝」,「胖的脂肪肝」是因為攝取過多糖分和脂肪,過多三酸甘油脂累積在肝臟細胞。「瘦的脂肪肝」則是因為飲食缺乏膽鹼,使脂肪堆積在肝臟甚至發炎,這容易發生在體型較瘦的人身上。有些人雖然是標準體重,平常也沒有大魚大肉、甚至吃素,但因爲吃的魚、蛋、肉類不足,攝取的膽鹼不夠,也可能會有脂肪肝。要消除脂肪肝,目前還是以飲食與運動為主。吳文傑指出,改善脂肪肝的第一步,必須改變生活型態,控制飲食、多運動,讓每日消耗的熱量比攝取的熱量還多。有些脂肪肝患者可在醫師建議下補充維生素E。如果脂肪肝已經造成肝臟發炎,則可能需要透過藥物或減重手術來治療。如果體重減少5%,可解除10%的脂肪肝炎、減輕45%的肝纖維化。能達到此目標的患者高達7成!想要消除輕度脂肪肝,我們從生活習慣著手就可以達成。以下是我們可透過日常生活消除脂肪肝的3大方法:消除脂肪肝3大方法一、飲食熱量至少要減少30%,或每日減少500到1000大卡,來讓體重減少3到5%。這相當於每天少喝一杯700c.c的珍珠奶茶,或少吃一包洋芋片。但如果脂肪肝已經發展成較嚴重的「脂性肝炎」或「肝纖維化」,體重至少要降低7到10%。二、每週進行150分鐘以上的運動,或每週增加60分鐘的運動量:可進行快走、慢跑、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等減重到一定的程度時須配合一定的重量訓練,增加肌力來讓體脂率下降。三、補充維生素E:每天吃800國際標準單位的維生素E,可以改善非糖尿病、無肝硬化的脂肪肝。但因為維他命E的過量攝取可能增加死亡率,有些研究也懷疑維他命E跟攝護腺癌的關係,所以必須慎重使用。中醫如何治療脂肪肝?根據台北長庚中醫內兒科主任江昆壕在《長庚醫訊》發表的衛教資訊,中醫認為脂肪肝的成因,是由於飲食失調、勞逸過度、先天不足等因素,致使肝氣鬱滯、脾失健運、濕濁內生、氣滯血瘀,鬱積於肝而發為脂肪肝。治療方面,中醫建議從飲食習慣與生活作息著手,避免會傷害身體臟腑與氣血的飲食內容與生活作息,再輔以中藥治療,補養臟腑、調理氣血,使臟腑氣血功能恢復正常,才有機會逐漸改善脂肪堆積在肝臟的情況。江昆壕提醒,脂肪肝的患者務必要減肥、適當運動,盡量避免飲酒,同時控制好慢性病,定期做健檢來追蹤肝臟的健康狀況。又如果有長期服用的藥物,請記得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調整。預防脂肪肝的飲食習慣綜合中、西醫2種觀點,要預防脂肪肝,我們在飲食習慣上可從以下3點來做調整:一、選擇地中海飲食:以全穀雜糧取代精緻澱粉,攝取多樣且充足的蔬菜類、多樣且適量的水果類,適量乳製品、黃豆類、堅果類,選擇芥花籽油、橄欖油、苦茶油等好油,補充魚肉、雞肉、雞蛋等蛋白質,減少吃紅肉、肥肉頻率,以及少吃甜點。二、避免飲酒:男性每天飲酒量不應超過20公克酒精,女性每天飲酒量不應超過10公克酒精。三、補充膽鹼:雞蛋、乳製品、肉類都含有大量膽鹼。素食者可以吃堅果類、大豆蘑菇、藜麥,或是花椰菜、甘藍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事實上,要預防脂肪肝並不難,只要持之以恆地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同時均衡飲食,少吃高油脂、高糖份的食物,就不用擔心脂肪肝找上門了!參考資料:長庚醫訊〈告別脂肪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地中海飲食原則〉延伸閱讀: 胰臟癌若會痛就晚了!五類人快去做檢查
-
2024-05-01 退休力.健康準備
從餐桌找回健康,麥得飲食防失智:營養師分享養腦好料理—地中海紙包魚
逆轉腦齡防失智可以吃出來!大腦退化不僅可能出現記憶力衰退,更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而失智12大危險因子中,飲食相關因子占4項,足見飲食習慣影響甚巨。營養師蘇韋霖指出,預防腦衰可採取麥得飲食(MIND diet),多攝取高抗氧化力食物,研究顯示,能降低53%大腦功能退化風險,延緩大腦退化約7.5年。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規畫退休5力系列課程,在「逆齡料理系列—打造愈吃愈年輕的餐桌」5堂課中,邀請蘇韋霖分享養腦、紓壓、強健腸胃、肝腎排毒、保護血管的飲食原則,現場也會手把手帶大家自製料理,從餐桌上找回健康。5月19日第一堂課將傳授「養腦飲食」,並自製地中海紙包魚和莓果豆漿。腦神經細胞 40歲後每天減少1萬個根據研究,20歲時大腦中的神經細胞達到巔峰,之後逐年下降,40歲後每天以1萬個的速度減少,影響記憶力、協調性及其他功能;若認知功能、語言表達、判斷力嚴重受影響,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也記不清人事時地物,可能罹患失智症。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失智12大危險因子」,其中高血壓、糖尿病、飲酒過量、肥胖與飲食息息相關,建議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纖維素,可降低三高及失智症發生機率。預防失智症的飲食原則是麥得飲食,蘇韋霖表示,結合地中海飲食與得舒飲食的麥得飲食,提倡攝取豐富的蔬果、全穀類、低脂肉類、魚類、橄欖油、堅果,尤其是可保護大腦細胞的高抗氧化力食物,如漿莓類和綠色葉菜類。提升記憶力 多吃富含Omega-3魚類蘇韋霖建議,綠色蔬菜每周至少攝取5份,非綠色蔬菜則每天至少一份,補充植化素及膳食纖維;食用富含Omega-3魚類,其中DHA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能讓細胞膜變柔軟,加快訊息傳遞速度,有助於思緒清晰、提升記憶力。料理方式也會影響腦力,蘇韋霖說,高溫烹調醣類與蛋白質的食物,易產生糖化終產物(AGEs),也就是焦糖化反應。當體內AGEs過高,會產生超氧化自由基,誘發發炎反應,進而造成老化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併發症、腎臟病、失智症等,建議烹調時以低溫為主,選擇蒸、煮、燙等方式。推薦一道「地中海紙包魚」養腦好料理。地中海紙包魚材料:鮭魚一片、洋蔥25g、花椰菜60g、南瓜65g、小番茄4-5顆、黃檸檬適量、蒜頭1瓣調味料:初榨橄欖油1大匙、酸豆1/2匙、黑胡椒適量、鹽適量、米酒1大匙、乾辣椒末適量作法:1.鮭魚抹鹽、米酒靜置10分鐘。2.洋蔥切絲、花椰菜切小塊、南瓜切薄片、小番茄切成4等份、黃檸檬切片、蒜頭切末備用。3.取烘焙紙墊底,由下至上依序鋪上南瓜片、洋蔥絲、鮭魚,周邊放上花椰菜及小番茄,再撒上酸豆、黑胡椒、蒜頭、乾辣椒末、橄欖油,最後擺上檸檬片。4.將上面烘焙紙對折,左右兩側捲起,呈現糖果包裝。放入預熱190℃的烤箱10至15分鐘;或放入平底鍋,加入少許水,蓋上鍋蓋,以小火加熱15分鐘即可。逆齡料理系列—打造愈吃愈年輕的餐桌5堂課課程時間:.5月19日(日)讓大腦變年輕 吃出記憶力.5月26日(日)讓心情變年輕 吃出免疫力.6月02日(日)讓腸胃變年輕 吃出保護力.6月16日(日)讓肝腎變年輕 吃出代謝力.6月23日(日)讓血管變年輕 吃出抗老力地址:台北市衡陽路72號3樓洽詢:02-8692-5588轉5869報名:https://forms.gle/6H8LRJzHgmV5xgVi8
-
2024-04-20 養生.抗老養生
想健康快樂地活久一點嗎?專家建議「2類長壽飲食」,限制攝取5種食物
長壽專家龍格(Valter Longo)1989年就開始研究長命百歲之道,近20年專注研究義大利人的長壽秘訣,加上他自己在莫洛邱(Molochio)、卡拉卜瑞亞( Calabria)等義大利長壽村長大,他說他這輩子最大的興趣,就是探討如何健康快樂地活久一點。長壽專家建議2種飲食龍格現在是南加大長壽研究所所長,也是義大利米蘭分子腫瘤學研究所長壽與癌症計畫主持人。他根據自己多年的研究,總結一句話:和其他因素比起來,飲食是長壽的最重要因素,「如果要我建議綜合很多東西的長壽飲食,那我推薦琉球飲食和地中海飲食。」他推薦的長壽飲食,特色是素食為主、水果量少蔬菜量多、豆類、核果、全穀類、每周吃魚三、四次。想長壽建議限制攝取5種食物20歲到70歲的人,他建議「不吃紅肉,不吃白肉,每周最多兩、三顆蛋,起司盡量少吃,動物做成的食品也盡量少吃。」下面五種P開頭的食物則要限制攝取:馬鈴薯(potatoes)、義大利麵(pasta)、披薩(pizza)、蛋白質(protein)、麵包(pane,義大利文)。這些p開頭的食物,對他來講「問題很多」。為什麼「好食材」卻大「有問題」呢?他說,因為大家吃太多,而這些成分很快就變成糖分,「跟直接吃糖差不多。」定時斷食可保長壽龍格認為,定時斷食可保長壽。「我建議每天禁食12小時,譬如早上8點到晚上8點,或早上7點到晚上7點之間吃飯」過時勿食。他主張定期實施連續五天、類似斷食的飲食計畫。南加大老人學院定義的「類似斷食」飲食,是富含非飽和脂肪,而熱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總量低的飲食。龍格的研究團隊最近在「自然通訊」期刊發表論文說,老鼠採用「類似斷食的飲食」,生物年齡較低,罹患癌症、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也較低。他說,定期仿斷食的飲食也許是保持身體器官功能、維持年輕的關鍵。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早睡增死亡風險?胸腔重症科醫曝真相!每天「睡滿x小時」更長壽.研究長壽之道20年!長壽專家培養出5健康習慣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6 養生.抗老養生
《紐時》長壽暢銷書醫師作家:每天做4件事助健康延壽
格萊格爾(Michael Greger)醫師是四本紐約時報有關長壽和健康生活暢銷書的作者,他的職涯致力於研究營養及生活方式因素如何延長壽命,並透過自己的著作和慈善組織Nutritionfacts.org分享研究結果。格萊格爾分享他試著在每天做的四件事,盡可能讓自己活得長久健康。吃莓果、十字花科蔬菜、亞麻籽格萊格爾說:「我們能做到最重要的事情是遵循藍區(Blue Zones)的做法,飲食以全植物性飲食為主。」藍區是人口比全國平均壽命長約10年的幾個區域,如加州洛馬林達(Loma Linda)。藍區居民的飲食多以水果、蔬菜、豆科植物、堅果和種子為主,少吃精製糖(refined sugar)、動物性產品、超加工食品;藍區飲食與地中海飲食相似,地中海飲食普遍被認為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格萊格爾主要吃植物性食品,但並非不吃其他類食品。更具體地說,他盡量每天吃莓果和十字花科蔬菜,格萊格爾經常將這些食材打成飲品,方便全天飲用。早餐他通常吃燕麥配櫻桃、核桃、南瓜籽和可可粉。格萊格爾在他的YouTube頻道上分享,青花菜、高麗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蘿蔔硫素(sulforaphane),蘿蔔硫素可以中和毒素,減少炎症,莓果則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於抵抗細胞損傷。他還每天吃一茶匙亞麻籽粉,因為亞麻籽含有大量木脂素(lignans),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他會將亞麻籽撒在燕麥上,或加入飲品中一起食用。使用跑步機辦公桌缺乏運動或一天坐著10小時或更久的時間,與較高的早死風險相關,而多動則有許多健康益處。格萊格爾在家工作時會用跑步機辦公桌以每小時兩至三哩的速度步行一整天,估計一天步行約14哩。提高心率格萊格爾確保每天能以某些方式提高心率,目標是做90分鐘的中度運動或40分鐘的劇烈運動。但他承認,在旅途中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並不容易,因此他會利用現有條件,例如嘗試每日慢跑上樓到他住的第18樓層。如果沒有足夠的階梯,他還會帶上阻力帶,做波比跳。一天中早一點攝入卡路里由於我們的晝夜節律,普遍認為早點進食比晚進食更有益於健康和長壽。格萊格爾指出,若早晚攝入完全相同份量的卡路里,上午進食造成的血糖飆升較少,吸收的三酸甘油酯也較少,「如果打算吃垃圾食物,應該在早上吃,因為這樣身體更容易應付。」。
-
2024-03-22 醫療.消化系統
改善脂肪肝從飲食做起!哪些食物有助於預防和逆轉?應避免吃什麼?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脂肪肝盛行率高達33.3%,當肝臟脂肪過多,會使肝臟細胞受損而易引起慢性發炎,恐會逐漸走向慢性肝臟疾病、肝硬化,嚴重造成肝癌。為了預防肝損傷或逆轉肝病早期階段,無論你的脂肪肝是否與飲酒有關,最佳方式是透過飲食和運動維持健康的體重,並且避免飲酒。哪些食物有助改善脂肪肝?營養師指出,健康且均衡的飲食有助於減少肝臟中的脂肪,地中海飲食就是一個最佳例子,其中包含大量蔬菜、水果、未加工的穀物、豆類、橄欖油以及堅果和種子;適量的魚、海鮮、蛋、乳酪、優格和家禽;更少的紅肉及甜食與添加糖。【延伸閱讀:地中海飲食是什麼?地中海飲食有哪些食物、怎麼吃及好處一次看】地中海飲食除了對脂肪肝患者有益之外,還可以降低心臟病的風險,而且還被證明可以降低血壓和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並符合美國糖尿病協會的營養指導。這很重要,因為心臟病和糖尿病都是與脂肪肝密切相關的危險因子。1.家禽、魚類、海鮮和瘦肉家禽、魚類、海鮮和瘦肉對於肝臟脂肪過多的人來說都很重要,因為它們含有蛋白質和重要的維生素,可以保持健康,也有助肌肉增長。目標是每週吃兩次魚或海鮮。另外,吃適量的家禽或其他蛋白質食物,如瘦肉、雞蛋和起司。2.水果和蔬菜目標是每天吃五份或更多蔬菜。一份是半杯煮熟的蔬菜或豆類或一杯沙拉。它們富含纖維和營養物質。水果提供重要的維生素和纖維,但也含有果糖,會增加肝臟脂肪。因此,建議每天最多吃兩份水果。3.豆類豆類包括黃豆、黑豆、紅豆、綠豆等及其製品。它們是肉類的絕佳替代品,因為它們富含纖維和蛋白質,而且脂肪含量低。4.全穀類全穀類包括燕麥、蕎麥、藜麥、大麥、小米和玉米。另外,麵包建議購買全麥,並用糙米代替白米。5.堅果和種子堅果和種子提供蛋白質和健康的油脂,包括花生、腰果、芝麻、瓜子、核桃、杏仁及開心果。堅果醬和芝麻醬是奶油的絕佳替代品。6.油脂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油脂對健康至關重要,並且不會增加肝臟脂肪,存在於特級初榨橄欖油、酪梨、堅果和種子以及鮭魚和沙丁魚中。建議用橄欖油烹飪,其他合適的食用油還包括葵花油、花生油或大豆油。7.乳製品乳製品富含鈣和蛋白質,但應適量食用。例如起司、牛奶或無糖優格,並且避免或限制熱量高的奶油和冰淇淋。脂肪肝患者應避免哪些食物?如果你患有脂肪肝,建議避免或至少少吃某些食物,這些食物通常會導致體重增加並增加血糖,包括:1.酒精酒精可能是脂肪肝疾病以及其他肝臟疾病的主要原因。2.添加糖避免吃糖果、餅乾、汽水和果汁等含糖食物。高血糖會增加肝臟中脂肪的堆積量。3.油炸食品這些食品脂肪和熱量都很高。4.添加鹽攝取過多的鹽會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風險。依據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將鈉攝取量限制在每天2300毫克(約為1茶匙)以下,至於高血壓患者應限制鹽攝取量每天不超過1500毫克。5.白麵包、米和義大利麵白麵粉通常經過高度加工,由於缺乏纖維,用白麵粉製成的食品比全穀物更容易升高血糖。6.紅肉牛肉和豬肉富含飽和脂肪。一般來說,高度加工的肉類也應該受到限制,例如香腸、火腿和培根,因為它們的鈉含量和飽和脂肪含量都很高。不同年齡層的脂肪肝患者該怎麼吃?營養師劉怡里曾指出,預防脂肪肝的飲食,不同族群也分別有其飲食方法,但共同原則是控制「脂肪、精製糖、酒精」三大目標,如果不小心攝取過量,建議加強有氧運動時間,且攝取較多的高纖蔬菜。只要用對方法,就可以改善脂肪肝。1.65歲以上銀髮族針對三高族群又合併脂肪肝的銀髮族,飲食首重「體重控制」,但要避免快速減重造成肌肉量流失。飲食調整以「選擇低脂高蛋白質、控制好油的攝取量、甜食點心不過量」為重點。2.中壯年上班族久坐少運動的上班族,一定要嚴格控制飲食的熱量與食物種類,體重控制以一個月減2公斤左右為目標。飲食調整以控制「酒精、下午茶、消夜」為主。3.12歲至18歲青少年青少年建議以運動為主,每周運動要超過150分鐘,因正值發育期,不宜過度節食減肥限制熱量,飲食調整以「晚餐、零食、吃飯速度」為重點。【資料來源】.Liver Foundation: Your doctor says you have fatty liver disease. Now what?.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ine: Fatty liver disease diet: What foods help prevent and reverse fatty liver?.Diet and Lifestyle Tips to Reverse Fatty Liver Disease.10 Foods to Include in a Healthy Liver Diet(本文不開放合作單位轉載)
-
2024-03-17 醫療.心臟血管
大便大不出來不只關乎腸胃健康 專家曝便祕還可能與這病有關
一些研究指出,便祕與心臟病發作的風險相關,對經常性便祕的現代人來說,這個消息令人擔憂。心臟科醫師認為,相關研究中雖發現便祕與心臟病之間的關聯,但目前找不到其因果關係,需要更多研究佐證。但便祕可能意味缺乏運動或食用過多加工食品,這些也是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因子。丹佛國家猶太健康中心的心臟科醫師安德魯‧弗里曼博士認為,目前沒有足夠證據證明「便祕的人容易發生心臟病」。例如,去年《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便祕與高血壓、中風和心臟病之間存在關聯。但參與試驗者並未接受便祕評估,匹茲堡UPMC心臟和血管研究所心臟病專家賽義德博士指出,參與者實際上是因為其他原因住院。「這個研究只指出一個關聯的信號,需要更多研究追蹤來證明是否屬實。」弗里曼認為,便祕除了與腸道健康相關,也影響整體健康。缺乏運動又嗜吃加工食品的人,可能不常排便,這些也是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因為便祕而導致排便困難、用力,對某些人的確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當人們過度用力時,血壓的確會升高。」如果是老年人或體弱的人,經常用力排便,血壓可能大幅度飆升,足以造成心血管的損害。賽義德博士指出,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心臟病的遺傳風險因子,例如高膽固醇等相關家族史,但某些生活習慣是可以控制的。包括維持標準體重、遵循地中海飲食、每天量血壓、定期監測膽固醇、不吸菸以及充足的睡眠。每周至少進行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除了定期運動,克利夫蘭診所表示,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豆類、水果和蔬菜)並喝大量的水以防止便祕也很重要。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中心的說法,還要管理壓力、焦慮和憂鬱等問題,這些也會影響腸道健康。以上行為不僅有助於維持心臟和腸道健康,還會對整體健康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09 養生.聰明飲食
2024最佳飲食法出爐!「這飲食」蟬聯冠軍好處與特色1次看
日常飲食可能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甚至還有助於降低疾病風險,《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每年都會針對各種飲食模式進行分析,從多達30種飲食方法對心臟健康的程度、長期減重效果與飲食實施的難易度、食物營養全面性等層面加以評估,選出最佳的飲食法,而今(2024)年「地中海飲食」再度蟬聯冠軍寶座,得舒飲食、麥得飲食則位居2、3位。究竟為何地中海飲食可以打敗眾多熱門的飲食法,獲得第1名?採用這種飲食法可以得到哪些好處?地中海飲食是什麼? 常見地中海飲食好處與特色全解答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主要採取位於地中海沿岸國家的飲食習慣,包括希臘、義大利、葡萄牙、摩洛哥、土耳其、克羅埃西亞等,他們不像美國人喜愛重油、重口味、甜點與肉食,反而偏好每天攝取植物性食物,如全榖物、豆類、堅果及其他蔬果,並以橄欖油作為主要烹調用油,且每週至少吃2次魚類與其他海鮮類,也會適量食用乳製品與蛋,以及減少食用紅肉與飲酒的頻率。由於地中海飲食並未禁止所有食物類別,所以相當容易長期遵循,且食材也較容易取得,只要適當採取此種飲食法,便能降低罹患心臟病、第2型糖尿病風險,有助延長壽命與提高生活品質。根據研究指出,長期採取地中海飲食的人,白血球中的端粒酶較長,這表示能使老化速度較慢。此外,地中海飲食好處還包括預防癌症發生,如胃癌、肝癌、直腸癌、乳癌等,但飲食對於癌症僅具輔助性質,仍須搭配其他健康生活習慣,才能降低發生率。地中海飲食有助減肥又能改善認知? 研究結果曝光與其他減重飲食法不同的地方在於,採用地中海飲食,無須刻意節食,忍受餓肚子的折磨,即可獲得減重的功效,而且能應用的食材較為多元,可以每日變化不同菜色,不怕會吃膩。然而,須注意的是,此種飲食法應長期執行,並不是只花短短1週或1個月就能見效。1項發表於《美國醫學雜誌》上的研究找來998名過重或肥胖的人,比較地中海飲食與低脂飲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美國糖尿病協會(ANA)飲食法之間的差異,結果發現,採地中海飲食的人1年減掉約9至22磅(約為4至10公斤),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或ANA飲食結果類似,但採低脂飲食的人體重則只減輕了6至11磅(約為2.7至5公斤),因此,從此結果可得知,地中海飲食對於減重的人來說,可說是1項相當不錯的選擇。此外,從1項針對地中海飲食對認知能力影響的研究中也發現,地中海飲食不僅能減緩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還有助於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而會出現這個結果的原因,則與地中海飲食中富含魚類和水果,可發揮保護神經系統的作用有關。★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9 養生.聰明飲食
飲食不宜清淡和多吃青菜少吃肉,2者有衝突嗎?教授破解膽固醇迷思
讀者呂先生在2024-1-23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您在『餐桌上的偽科學』一書中第215頁寫道:無需過度擔心高膽固醇食物。因為無法證實食物中的膽固醇和食用人血液中的膽固醇有關聯(219頁),也在第219頁寫到:飲食清淡可以降低膽固醇的量,更可以提高好膽固醇和降低壞膽固醇……,多吃青菜少吃肉和運動也很有幫助。我有些迷惑,請教林教授:1. 無需過度擔心高膽固醇食物和飲食清淡可以降低膽固醇,沒互相矛盾嗎?2. 我今年67歲,網路上不少醫生提倡『老年人飲食不宜清淡,以免營養不夠』,這讓我無所適從,您的看法呢?」我想,讀者之所以會感到困惑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分不清「食物中的膽固醇」和「血液中的膽固醇」,所以我就把我發表在胡扯膽固醇的專家的解釋稍作修改如下:『膽固醇本身根本就沒有分好壞。膽固醇就只是一個單一的化學分子(分子式是C27H46O),在食物裡是這樣,在我們血液裡也是這樣。在我們的血液裡,膽固醇會跟一些特定的蛋白質結合,而其中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叫做「高密度脂肪蛋白」,英文是High-density Lipoprotein(缩寫成HDL)。另一種叫做「低密度脂肪蛋白」,英文是Low-density Lipoprotein(缩寫成LDL)。跟HDL結合的膽固醇是會被運送離開血液,然後進入肝臟裡去儲存,或分解成膽汁,或被轉化成其他物質。因此,當血液裡有較多的膽固醇跟HDL結合時,就會降低膽固醇在血管壁形成有害斑塊的風險。而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把跟HDL結合的膽固醇稱之為「好膽固醇」。反過來說,跟LDL結合的膽固醇是從肝臟被運送進入血液裡的。因此,當血液裡有較多的膽固醇跟LDL結合時,就表示會增加膽固醇在血管壁形成斑塊的風險。而也就因為這樣,我們把跟LDL結合的膽固醇稱之為「壞膽固醇」。簡單的說,膽固醇只有在跟HDL或LDL結合之後,才會被認定為「好的」或是「壞的」。』就因為膽固醇是在跟HDL或LDL結合後才會被判定為「好」或是「壞」,所以當你吃了「高膽固醇食物」後,你所攝取到的膽固醇是有可能形成「好膽固醇」,也有可能形成「壞膽固醇」。這就是「無需過度擔心高膽固醇食物」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血液中的膽固醇」主要是我們的肝臟自己合成的,而從食物吸收的大約只佔20%到30%。更重要的是,當你攝取到越多膽固醇,你的肝臟就會合成相對越少膽固醇。也就是說,從食物攝取到的膽固醇只會暫時性地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這就是「無需過度擔心高膽固醇食物」的原因之二。請看2022年發表的Is There a Correlation between Dietary and Blood Cholesterol? Evidence from Epidemiological Data and Clinical Interventions(膳食膽固醇和血液膽固醇有相關性嗎? 流行病學數據和臨床干預措施的證據)。所以,你應該關心的是要如何提升「好膽固醇」和降低「壞膽固醇」,而不是擔心「食物中的膽固醇」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至於要如何提升「好膽固醇」和降低「壞膽固醇」,我的確有說「飲食清淡可以降低膽固醇的量,更可以提高好膽固醇和降低壞膽固醇……,多吃青菜少吃肉和運動也很有幫助」,而這是基於大量研究以及主要醫療機構的建議,例如:哈佛大學在2021-8-13發表11 foods that lower cholesterol(11種降低膽固醇的食物),其中一段是:『以素食為主的「降低膽固醇食物的飲食組合」可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酯和血壓。 關鍵的飲食成分是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全穀物而不是精製穀物,以及主要來自植物的蛋白質。 加入富含植物固醇的人造奶油; 燕麥、大麥、車前草、秋葵和茄子,皆富含可溶性纖維; 大豆蛋白; 和整顆杏仁』。(註:本文插圖就是拷貝自此一網頁)克里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在2022-2-28發表Give Your Good Cholesterol a Boost(提高你的好膽固醇水平)。它也一樣強調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是可以提升「好膽固醇」和降低「壞膽固醇」。美國心臟協會在2023-8-25發表Here’s the latest on dietary cholesterol and how it fits in with a healthy diet(這裡是有關膳食膽固醇及其如何與健康飲食相適應的最新信息),其中兩段是(合併):『不要考慮你可以攝取多少膳食膽固醇,而是試著考慮吃全面健康的飲食,包括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全穀物、健康的蛋白質來源以及低脂或無脂乳製品。血液膽固醇水平健康的人應該認識到,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風險會增加,對不健康食物的耐受性也會改變,所以最好是繼續強調「更多的植物性飲食,包括全穀物、新鮮水果和蔬菜,以及更多的魚類,結合熱量意識飲食和定期的身體活動」 。』從上面這三條資訊就可看出,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是可以降低壞膽固醇,而這樣的飲食就是我所謂的「清淡飲食」。事實上,讀者呂先生從我的書中拷貝的那句話裡面被省略的部分「……」是「地中海飲食就是很不錯的參考」。也就是說,我在書裡面所說的整句話是「飲食清淡可以降低膽固醇的量,更可以提高好膽固醇和降低壞膽固醇,地中海飲食就是很不錯的參考,多吃青菜少吃肉和運動也很有幫助」。信譽卓著的梅約診所(Mayo Clinic)有發表Mediterranean diet for heart health(有益心臟健康的地中海飲食),而其中的幾句話是「地中海飲食的基礎是植物性食物。 這意味著膳食以蔬菜、水果、堅果、豆類和全穀物為主。它也含有適量的乳製品、禽肉、雞蛋,海鮮,包括蝦、蟹、蛤和扇貝」。眾所周知,雞蛋和蝦子都是高膽固醇食物,而蟹、蛤和扇貝也不遑相讓,但它們在適量攝取的情況下卻都是有益健康(包括心臟)的食物。所以,我在書裡所說的「無需過度擔心高膽固醇食物」跟「飲食清淡可以降低膽固醇」,兩者之間是完全沒有任何矛盾。原文:老年人飲食不宜清淡的迷惘+如何提升好膽固醇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19 醫療.心臟血管
為何紅肉增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樣富含TMAO的深海魚卻不會?
讀者Kelly Tsai 2024-1-17在臉書詢問:「林教授您好,請問一下TMAO此物質,對健康影響已有定論嗎?上網查會促使血管堆積斑塊,但又查到可能鞏固血腦障壁,現在推行地中海飲食,但鹹水魚富含TMAO,這樣到底要怎麼攝取才好?感謝您!」有關TMAO我曾發表過4篇文章:2017-4-28:蛋,又闖禍了?:「克里夫蘭診所的研究人員報導說,膽鹼會被腸道微生物轉化成三甲胺N-氧化物(trimethylamine N-oxide ,縮寫成TMAO) ,而TMAO會促進血栓形成,從而增加心臟病風險。」2018-3-15:紅肉,為何紅,怎麼壞:「紅肉有較多的左旋肉鹼(carnitine),而左旋肉鹼會被大腸裡的細菌分解成三甲胺(trimethylamine),而三甲胺會被肝臟轉化成三甲胺-N-氧化物(TMAO)。TMAO會促進動脈壁斑塊的形成,從而導致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2021-3-16:補充膽鹼有助於預防阿茲海默症?:「還不打緊,更值得擔憂的是膽鹼的攝取是會提升心臟病的風險。這是因為膽鹼會被腸道微生物轉化成三甲胺N-氧化物(trimethylamine N-oxide ,縮寫成TMAO) ,而TMAO是會促進血栓形成,從而增加心臟病風險。」2022-11-9:左旋肉鹼是輔酶?是不可缺的營養素?啟新診所的謬論:「紅肉含有大量的左旋肉鹼,而過多的左旋肉鹼會被大腸裡的細菌分解成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而三甲胺會被肝臟轉化成三甲胺-N-氧化物(TMAO)。TMAO會促進動脈壁斑塊的形成,從而導致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從上面這4篇文章可以看出,雞蛋含有大量膽鹼,而紅肉則含有大量左旋肉鹼;膽鹼和左旋肉鹼都會在我們的腸道裡被微生物轉化成TMA,而TMA又會在我們的肝臟裡被轉化成TMAO;有許多研究顯示血液中的TMAO量越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越高。TMAO除了會轉化自膽鹼和左旋肉鹼,也自然存在於魚類中,尤其是深海魚。這是因為TMAO能夠幫助魚類抵禦寒冷和水壓。所以,有研究就認為攝取海魚可能會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請看這篇2022年發表的論文:Circulating trimethylamine N-oxide levels following fish or seafood consumption(食用魚類或海鮮後循環TMAO水平)。已知某些魚類和海鮮品種含有 TMAO。 魚類中高含量的TMAO主要存在於肌肉組織中,尤其是深海魚類的肌肉組織中,TMAO參與能量代謝並抵抗壓力和寒冷。 另一方面,TMA(TMAO 的前體)的累積表明海鮮中的細菌腐敗,並導致其特有的“魚腥味”。…魚類的攝取因其潛在的心臟保護作用而受到提倡。 然而,大量研究顯示TMAO 具有促動脈粥樣硬化的特性,因此我們建議心血管疾病或腎功能受損的人應選擇 TMAO 含量低的魚。(註:論文的資料顯示鮭魚,尤其是野生鮭魚,是富含TMAO)但是,眾所周知,日本人是海鮮民族,而他們卻也是最長壽和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最低的民族。所以,攝取海鮮會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說法,顯然不符現實世界。事實上,早在2020年就有人發表質疑的論文,而4篇研究論文也顯示此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請看:2020年:Trimethylamine N-Oxide in Relation to Cardiometabolic Health-Cause or Effect?(TMAO與心臟代謝健康的關係 -因或果?)。魚類攝取量是TMAO的直接重要來源。 人類觀察研究先前報告血漿TMAO濃度與心臟代謝疾病之間呈現正相關關係。 最近的調查和先前的研究存在差異和不一致,質疑TMAO在這些疾病中的作用。 幾項動物研究報告了TMAO或其前體在心血管疾病模型系統中的中性甚至有益作用,支持臨床證明的其前體左旋肉鹼或富含海鮮的飲食(天然含有TMAO)對心臟代謝健康的有益作用。2020年:The association of fish consumption and its urinary metabolites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Macro-/Micronutrients and Blood Pressure(魚類消費及其尿液代謝物與心血管危險因子的關聯:大/微量營養素和血壓的國際研究)。結論:與西方人群樣本相比,日本人的尿液 TMAO 與魚類攝取量的相關性更強。 在西方人群中,尿液TMAO與血壓直接相關,但在日本人群樣本中則不然。 魚類攝取量與其生物標記之間的關聯以及與 BP/BMI 的下游關聯似乎是取決於環境。2021年:Plasma TMAO increase after healthy diets: results from 2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dietary fish, polyphenols, and whole-grain cereals(健康飲食後血漿TMAO增加:兩個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涉及食用魚、多酚和全麥穀物)。結論:富含海洋來源的長鏈 n-3 脂肪酸或全麥穀物的飲食顯著增加血漿 TMAO 濃度。 這些變化反映了TMAO 濃度與魚類和全麥穀物攝取量之間的直接關聯,表明TMAO 反映了這些健康食品的攝取量,因此,它不是獨立於背景飲食的普遍有效的心臟代謝風險生物標記物。2022年:Dietary Meat, Trimethylamine N-Oxide-Related Metabolites,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Older Adults: 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膳食肉類、TMAO相關代謝物和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事件:心血管健康研究)。未加工的紅肉、全肉和全動物源食品的攝取量較高與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有關…TMAO相關代謝物一起顯著介導這些關聯,…魚、家禽和雞蛋的攝取量沒有顯著相關。(註:這篇論文的作者裡包括了幾位建議不要攝取富含TMAO 的魚,請看最上面那篇2022年論文)2023年:Neither Trimethylamine-N-Oxide nor Trimethyllysine Is Associated with Atherosclerosi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Older Japanese Adults(TMAO和三甲基賴氨酸均與動脈粥狀硬化無關:一項針對日本老年人的橫斷面研究)。最近的證據表明,TMAO是與動脈粥狀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有關。 由於魚類中TMAO含量非常高,我們提出了以下問題:為什麼大量食用魚類的日本人會發生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較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研究了 TMAO 的影響…我們發現,血漿TMAO並不是日本老年人動脈粥狀硬化的明顯危險因子…。從上面這幾篇論文就可看出,雖然血液中TMAO的濃度是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呈正相關性,但是目前的證據還是認為海魚(不管是否含有TMAO)的攝取是有益健康(包括心血管)。美國心臟協會有發表飲食指南Eating fish twice a week reduces heart, stroke risk(每週吃兩次魚可以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而建議食用的魚就包括鮭魚、鯖魚、鯡魚、沙丁魚、鮪魚等海魚。原文:海魚→心血管疾病,都怪TMAO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18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能吃什麼?補品、中草藥可以吃嗎?地中海飲食5秘訣有助抗發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除了靠藥物治療,日常也應避免吃容易引起發炎反應的食物。地中海飲食是最適合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一種飲食方式,能維持營養降低發炎。醫師更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可進補」,吃補品等於火上加油,讓亂了套的免疫系統更強大。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為自體免疫疾病,為一種慢性漸進式破壞關節的疾病,常侵犯手部小關節。患者初期會有疲倦、很累、精神不佳、胃口不好、體重減少、晨間僵硬感等全身症狀,關節腫脹達6周以上。好發於40歲以上女性,女性患者約是男性的3倍。臨床治療多為緩解疼痛,抑制發炎及減緩關節破壞。類風濕關節炎不可以吃什麼食物?也因為是發炎症狀的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靠藥物治療,飲食方面應避免吃容易引起發炎反應的食物,如苜蓿芽、油炸食物等盡量少吃,並減少紅肉、甜食、加工食物的攝取,菸酒也要戒掉。類風濕性關節炎能吃什麼?日常飲食大原則就是「均衡飲食」,食物愈粗糙愈好,整體而言,以地中海飲食最有助抗發炎,此外還要攝取適度的鈣、含鐵食物。根據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轉載臺北榮民總醫院營養部楊子穎營養師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季刊》的撰文,地中海飲食5秘訣可維持營養降低發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地中海飲食5秘訣秘訣1:全榖雜糧類取代精製澱粉,減少甜食。秘訣2:大量攝取蔬菜和水果。每天目標至少要攝取5份的蔬菜和水果。祕訣3: 減少紅肉及加工肉品的攝取,以魚、海鮮、蛋、家禽或豆製品為主。秘訣4:每日攝取低脂乳製品,以攝取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秘訣5: 使用新鮮香料來減少調味料使用。(資料來源/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類風濕性關節炎能不能吃補品、中草藥?診間常見許多病患問醫生,補品、中草藥能不能吃?其實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自體免疫系統錯亂,攻擊身體組織導致發炎,並不是免疫力不夠。彰化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田雅之曾受訪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不可進補」,吃補品等於火上加油,讓亂了套的免疫系統更強大。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也認為,補品、中草藥等都不建議,而麻油雞、薑母鴨等進補食物能免則免,否則常常一吃就發作疼痛。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才能避免免疫失衡類風濕性關節炎沒辦法斷根,但並不是絕症,患者最重要的還是配合醫囑持續治療,不要擅自停藥,或胡亂服用消炎止痛藥、來路不明保健食品或中草藥,避免發炎因子持續破壞關節,導致關節變形。應遠離抽菸、壓力、長期不當飲食和加工食物,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熬夜、多運動、多攝取新鮮食物且飲食均衡,藉此降低體內慢性發炎風險及免疫失衡危機。【資料來源】.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疾病百科/類風濕性關節炎
-
2024-02-17 養生.運動健身
高血壓前期做什麼運動可改善?研究建議一運動比有氧更有效降血壓
根據最新一項研究指出,對於高血壓前期患者來說,太極拳比有氧運動更能有效降低血壓。其他降低血壓的方法還包括散步或游泳的固定運動,以及多吃水果、蔬菜和全穀物的健康飲食。太極拳比有氧運動更適合高血壓前期患者一般認為,有氧運動最有助於心臟及血管系統,但根據今年2月9日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研究指出,對於希望降低血壓的人來說,太極拳運動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尤其在降低高血壓前期患者的收縮壓方面,太極拳比有氧運動更有效。太極拳作為一種身心運動,能提供比傳統有氧運動更多的好處,如減輕壓力、增強精神集中力,對於降低血壓有輔助作用。太極拳緩慢的動作與專注的呼吸相結合,讓身心處於寧靜的環境,對於降低壓力有很大的幫助。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太極拳對精神和身體都有好處,包括減少焦慮和抑鬱,改善睡眠和認知能力,以及促進心臟健康。而且太極拳對身體很溫和,大多數人都可以做,較不易發生運動傷害。降低血壓6方法而除了太極拳,以下還有其他幾種有效降低血壓的方法。1.定期運動,如快走或游泳2.選擇對於心臟健康有益的地中海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和全穀物。3.減少鈉攝入量4.限制菸、酒5.控制體重6.優質睡眠高血壓定義?.120/80-140/90 mm/Hg:高血壓前期.超過140/90 mm/Hg:高血壓【延伸閱讀】.正確量血壓注意7重點,一圖看清坐姿!「722法則」做好血壓管理.疾病百科/高血壓有哪些症狀?【資料來源】.《healthline》Want to Lower Your Blood Pressure? Tai Chi May Work Better Than Aerobics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2-15 醫療.消化系統
脂肪肝不理恐引發肝炎 甩掉脂肪肝靠2原則
肝癌患者有2成是脂肪肝引起,肝臟過多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肝臟細胞受損,小心演變成「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醫師表示,肥胖是引發脂肪肝最重要因素,因此「少吃、多動」是脂肪肝患者甩油的關鍵。脂肪肝盛行率 台灣約33.3%台灣脂肪肝盛行率約33.3%,脂肪肝通常沒有症狀,若病情嚴重,恐會引發肝炎,導致病人出現全身倦怠、食欲減低、惡心及嘔吐等狀況;飲酒引起的脂肪肝,則會因肝臟腫大、腹部膨脹出現脹痛感。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表示,脂肪肝並非外界想像的「肝包油」,脂肪泡泡存在每個肝細胞中,不是只在肝臟外表;以超音波診斷時,會與腎臟做為對照,本來影像亮度相似,若對比愈強烈,表示脂肪肝愈嚴重。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指出,台灣成人過重、肥胖者比率超過5成,約3、4成的成人有脂肪肝。肥胖是引發脂肪肝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如糖尿病患、三酸甘油脂較高的病人,或長期服用荷爾蒙、類固醇類藥物的民眾,罹患脂肪肝的機率也會上升。若BMI超過23,且肝功能出現異常時,可就醫藉由超音波檢查有無脂肪肝。脂肪肝分為酒精性、非酒精性兩大類。楊培銘表示,男性每天攝取超過30克酒精、女性超過20克,罹患脂肪肝的比率劇增,以酒精含量4%的啤酒推算,男性若每天固定喝2罐、750毫升,罹患酒精性脂肪肝的比率就會增加。BMI逾35 罹病率超過9成楊培銘說,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新陳代謝異常脂肪肝」的舊稱,患者特性是從未飲酒卻出現脂肪肝,臨床主要表現是肥胖,多為營養過剩導致。若以BMI區分風險等級,超過27以上罹患脂肪肝比率增加,超過35則罹病機率超過9成。「避免罹患脂肪肝的最佳方式,即是戒酒、減肥。」楊培銘表示,目前尚無可以直接針對肝細胞脂肪發揮作用的藥物,臨床上常用治療糖尿病的降血糖藥物,如瘦瘦針等為患者減重,藉以改善脂肪肝,缺點是一旦停藥容易復胖,僅能作為變通方法,並不是最自然的方式。坊間流傳喝咖啡、吃魚油就能減輕脂肪肝的說法,也缺乏科學實證,民眾不要誤信。少吃油膩 緩解肝臟發炎蘇東弘表示,比起挑選特定食物,患者不如「少吃一點比較有效」,只要減重5%至10%,就能有效降低脂肪肝。臨床觀察,脂肪肝患者中,約3成出現肝臟發炎,建議少吃油膩食物,肝臟發炎情況也能緩解。確實執行「少吃、多運動」原則,是脂肪肝患者能否甩油成功的關鍵。楊培銘表示,脂肪肝患者不是什麼都需要忌口,而是限制過油、過鹹的食物攝取量,蛋白質則可以適度食用,可比照地中海飲食,限制紅肉攝取量,但雞肉及魚肉等白肉、青菜可以多吃。
-
2024-02-05 失智.大腦健康
三高失控易造成血管性失智症!預防及延緩失智,日常必做3件事
家中長輩最近常情緒起伏不定、三不五時忘記事情,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症前兆?老了一定會失智嗎?花蓮門諾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志弘說,年齡的確與失智有關,65歲以上約8%會得失智症;每增加5歲,罹患機率增加1倍。生活習慣差 大腦有害物質堆積王志弘表示,失智發生原因,有一部分是「風險的累積」,以占比最高、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來說,成因與腦部的β類澱粉蛋白沉積有關。年輕時若生活習慣不佳、作息不規律,大腦有害物質堆積15至20年後,65歲左右可能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不單是記憶力減退,也會混淆時間與空間、個性改變、產生妄想或幻覺等,影響人際關係。另一項風險是「三高疾病」,高血壓會破壞血管健康、血脂異常升高易導致血管阻塞、高血糖會傷害血管。三高易引發腦中風、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是造成血管性失智症的主因,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控制三高、糖尿病、戒菸、節制飲酒,就能減少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另外,多動腦、多活動、維持正常體重,也有助於預防失智。三高藥不按時吃 增加失智風險許多患有三高、慢性病的民眾,擔心長期吃藥是否會失智?王志弘說,服用三高藥物並不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患者依醫囑規則用藥,可降低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不按時吃藥才容易失智。近年新開發的血糖藥,可以保護心腎,血壓藥物可以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若對用藥有減量、副作用等疑慮,務必與醫師討論,不可貿然停藥。王志弘強調,失智者因為失去分辨時間的能力,白天睡太多、晚上睡不著,生理時鐘不正常。建議避開正午時段曬曬太陽,陽光可幫助人體自身合成維生素D3,日照也能穩定情緒,減少日夜顛倒現象。預防及延緩失智症,王志弘建議日常應多運動、選擇食用多元蔬菜、適量水果(防血糖升高)等,尤其是執行「地中海飲食」、「麥得飲食」,攝取豐富的膳食纖維及各種營養素,具抗發炎、抗氧化作用。責任編輯 葉姿岑
-
2024-02-03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吳錫金日行萬步,以爬樓梯代替坐電梯!落實地中海型飲食,每餐7分飽、多喝水不吃甜食
30多年來守護雲嘉沿海偏鄉健康的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媽祖醫院),近年來隨著醫療需求的增長,積極投入急重症醫療並獲具體成果,去年更榮獲美國Newsweek評選為2023年台灣最佳醫院第22名殊榮。中醫大北港附醫院長吳錫金是背後的重要推手,帶領醫療團隊在偏鄉打出一片天,個人也榮獲「台灣醫療典範獎」。養生秘訣/地中海飲食 日行萬步養身吳錫金求學時熱愛運動,是籃球班隊,更是西洋劍社長。他說,運動除了健康也學到團隊合作,如今年過6旬的他,唯一運動是走路,日行萬步,在醫院以爬樓梯代替坐電梯,堅持吃得簡單健康,以地中海型飲食為主,每餐7分飽,多喝水、不吃甜食,他也落實攝護腺疾病的飲食,早上、下午喝杯黑咖啡是不錯的選擇。面對高壓力工作,吳錫金認為,從住院醫師到管理醫院,壓力無所不在,正向思考是他面對壓力的態度,提升思想高度,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紓壓。感謝太太的支持,打點家務、教育小孩,讓他無後顧之憂,面對更多挑戰。「共好、利他」是吳錫金的生活哲學,只有捨得才能獲得,這也是他行醫的核心價值,「勤能補拙、化不可能為可能、做好風險管理」是他一貫的工作態度,「認真做不會錯」,以學習、面對替代畏懼跟放棄,如同醫師鼓勵病人積極接受治療,才能看見奇蹟與重生的可能。「全能外科」醫師 撐起偏鄉醫療一片天家住台中的吳錫金,1982年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從醫以來深造不懈,在學術領域更創造巔峰,除主攻泌尿科,腦外傷、取血栓、骨科、開胸等手術也都能執行,等同是「全能外科」醫師。他曾任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主任,投入醫學教育改革,為醫學系設計5、6年級臨床醫學課程,以「醫院就是醫學院的概念」,從學習到工作全在醫院完成,建立專精訓練體系,強化醫療職能,培育不少醫學後進人才。2016年奉派到北港擔任院長,看見偏鄉醫療資源不足,決心投入更多心力改善,提升醫療品質。主攻泌尿科 赴美進修精進攝護腺癌是台灣男性第5大癌症,身為泌尿專科醫師的吳錫金,因為使命感,於1991年赴美國德州休士頓MD安德生癌症中心進修,該中心對攝護腺癌容易移轉到骨頭有深入研究,開啟了他在臨床轉譯醫學的研究之路。後又到美國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訓練中心,專研泌尿道腫瘤、攝護腺癌及微創、達文西機器手術,讓個人專業更上一層樓。吳錫金說,很多事情往往在不經意中出現,尤其醫療日新月異,更要隨時做好接受新挑戰的準備,面對問題或新領域、新智識都要勇於嘗試、持續不斷學習,觀念要隨時更新,充實充電是醫師的「日常」,更要有長遠規畫,及早做好準備,才能隨時迎戰多變的每一天,這也是他的人生態度。拚高齡醫療 為雲林留人才中醫大北港附醫服務雲嘉沿海偏鄉30餘載,2016年吳錫金接任院長後,推動醫院擴建,積極投入改善醫療設備、招聘優秀專科醫師,協助醫院通過JCI認證(國際醫療品質評鑑),建立口碑與品牌形象,贏得民眾信任。初到雲林時,吳錫金發現攝護腺癌診斷少且發現時多數晚期,因此親自走入社區宣導,成立樂活小站、失智共照中心,推動攝護腺特異抗原偵測,將每年8月訂為「攝護腺警覺月」,如今診斷晚期攝護腺癌比率已從4成降至3成。同時引進第2代荷爾蒙製劑、免疫、PARP抑制劑、細胞治療、鐳223及海福刀等,提供整合式治療。近兩年更增加顱內動脈(IA)取栓治療、EBUS支氣管內視鏡超音波、畸形脊椎微創手術等,引進雲林唯一「高壓氧氣治療艙」,裝設電子白板、病人量測數據自動上傳系統、AI智慧醫療紀錄-智海系統,打造科技智能治療,讓偏鄉患者獲得更先進的全方位醫療照護。雲林高齡者多,行動慢、聽力差,吳錫金與病人溝通腳步跟著放慢,無形中產生更多耐心包容和人情溫暖,真正有「視病如友」之感,讓工作更有動力。雲林務農病人多,不少更是弱勢獨居,不論就醫負擔或疾病照顧均需仰賴外援,身為海線標竿醫院,如何引進先進醫療、改善偏鄉就醫不便是重要課題,也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吳錫金小檔案.現職: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中國醫藥大學泌尿學教授.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亞洲大學健康暨管理學院健管所碩士.經歷:美國德州大學M.D. Anderson癌症中心研究員、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主任、中國醫藥大學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專長:泌尿道腫瘤、攝護腺癌、微創及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給病人的一句話:積極參與疾病治療,您我才有機會共創奇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29 失智.大腦健康
「5種食物」少碰,起司每周別超過1次!營養師大推「護腦菜單」降失智風險
台灣在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的同時,失智症也愈來愈盛行!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調查,在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輕微認知障礙者佔18.36%,罹患失智症者佔了7.94%。 麥得飲食 延緩認知功能退化 耕莘醫院郭素秋營養師指出,一種名為「麥得飲食」(MIND Diet),或譯為「心智飲食」的健康飲食法在2015年於美國被提出,針對使用麥得飲食型態的923位老人(平均81歲),經過5年追蹤後發現,他們的認知功能退化速度比較慢,罹患老人失智症的機會減少了53%,且愈認真執行麥得飲食者的大腦會愈年輕 (年輕7.5歲),就算非阿茲海默症的高危險群,也能得到好處,還可以降低 35%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10種有益腦力食物 5種不健康食物少碰 「麥得飲食」結合了「得舒飲食」及「地中海飲食」的特色,建議多吃10種有益腦力的食物,及避免5種不健康的食物。多吃10種護腦食物 1、深綠色蔬菜:如 菠菜、羽衣甘藍、綠花椰。每周食用6次或以上,健腦成效最佳。2、其他各類蔬菜:每天至少吃1次沙拉和1種其它類蔬菜。3、堅果:堅果類含有對健康有益的脂質、纖維以及抗氧化物。並有助降低膽固醇及預防心臟病。建議攝取量為每周至少5次。4、莓果類:莓果類又以藍莓的健腦力最佳,建議每周至少吃2次莓果類。5、豆類:豆類富含纖維和蛋白質又低卡路里、低脂。建議每周吃3次豆類。6、全穀類:全穀類是麥得飲食的主力分子。建議每日至少攝取3份全穀類。7、魚類:每周吃魚1次,有助腦力。8、雞肉:建議每周至少食用2份。9、橄欖油:研究指出以橄欖油為主要食用油能防止認知能力衰退。10、紅酒:建議每日不超過1杯。 注意5種應避免的食物 1、紅肉:每周不超過1份。2、奶油、乳瑪琳:每日不超過1大匙。3、起司:每周不超過1次。4、甜點:每周不超過5次。5、油炸食物和速食:每周不超過1次。 堅持良好日常習慣 預約健康老後人生 為何「麥得飲食」可以改善大腦狀況呢?郭素秋說明,因為鼓勵要攝取大量的綠色蔬菜、莓果,而這些蔬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花青素、類胡蘿蔔素和葉酸等具有強大抗氧化力的營養素,有助於對抗自由基對身體的攻擊,並且抑制發炎反應;建議要吃魚及選擇好油,其中的omega-3脂肪酸、維生素E,都有助於保護大腦,漸少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而降低失智症的風險。除了健康飲食外,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多動腦(包含心理健康)、控制代謝症候群和心血管危險因子、維持人際往來等,也是讓頭腦變年輕、改善老化,擺脫失智症威脅的重要關鍵。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不只記憶差!醫提「幾乎失智症患者都有的10個跡象」 走路跌倒別以為只是老化 ·「這6種情況」造成的失智都是可逆的! 肢體僵硬、步態不穩、顫抖都是症狀 
-
2023-12-23 養生.聰明飲食
熱紅酒也能養生、美味又應景!中醫教簡單DIY,還能做成「零酒精版」
冬季、聖誕節手上一杯熱紅酒啜飲,披上暖暖的毛毯,和親朋好友圍繞桌邊飲酒聊天,暖和又溫馨。澄玥中醫診所徐碧韓醫師分享,教大家如何製作熱紅酒、挑選食材,應景又養生! 熱紅酒也能喝得美味又養生?中醫指常見食材和好處! 主要食材:徐碧韓醫師表示,製作熱紅酒可準備以紅葡萄酒為主,以及肉桂、丁香、八角等香料,並隨自己的喜好加入水果,再適度加入糖。 酒:紅葡萄酒最常見,另也可做「零酒精版」!紅葡萄酒是最常見也最應景的熱紅酒基底,中醫《本草綱目》也記載葡萄酒屬溫性食補,適量飲用有助溫陽補血、緩急止痛、疏通經絡等。不過當然也可以用其他酒精替代,甚至以柳橙汁或蘋果汁等製作「酒精0%」的熱紅酒。也提醒,由於酒加熱會放大口感,因此挑選紅葡萄酒時記得避免「高單寧」,以免澀感放大而刮口。 香料:也視為中藥,記得不可過量!香料方面,丁香、肉桂、荳蔻、生薑4大香料是最常見的,不過視個人也常見如八角、月桂葉、迷迭香、陳皮等,看個人喜好。徐碧韓醫師也分享其中肉桂、丁香、八角在《本草綱目》紀載對人體的好處。 肉桂性熱,味辛,具有溫暖獨特甘甜的香味,中醫裡它可以溫通經脈、補火助陽。丁香則性溫,味辛,味道偏甜,也有人感覺到帶有香氣,小小一支香氣十足,中醫裡常常使用它溫暖腸胃,散寒止痛。八角則性溫,味辛,獨特香氣常用來燉肉祛腥,八角裡的茴香油也有助腸胃蠕動,可以健胃祛寒。 水果和糖:可視個人口味挑選!至於水果,常見必備的可如「新鮮柳橙」,也可視個人喜好再加入檸檬、蘋果、草莓、藍莓等。糖的選擇一開始最常見的是砂糖,不過也有不少人改用冰糖、黑糖、楓糖、蜂蜜等。 美味又養生的熱紅酒怎麼煮?中醫教簡單4步輕鬆DIY! 了解常見材料及好處,徐碧韓醫師也教大家如何製作。首可先將所有水果切片,小技巧可將丁香插在柳橙上。接著將香料放至鍋中小火炒香,然後放入準備好的水果。然後再倒入紅酒開始小火煨煮,若想喝酒味較重的可小火煮約10分鐘;若想喝酒味較清淡的,可用小火煮至15分鐘。最後,裝杯的時候可以插上肉桂棒及迷迭香,會更有氛圍感,一杯滿屋飄香的聖誕冬季熱紅酒就完成了! 熱紅酒香料也視為中藥材,中醫教2觀念喝得更養生! 也提醒,熱紅酒應景又美味,但還是建議酌量,除了酒精攝取過量一樣有礙健康,熱紅酒當中畢竟也加入很多香料,也屬於中藥,攝取過量一樣會影響引起不適,例如腸胃不適、口乾舌燥、容易上火等。因此在製作過程當中各香料也不建議大量使用,建議以提味為主,如此也會更加養生! 《延伸閱讀》 .一天一紅酒有利保養心血管?營養師:反而更容易傷身,紅酒的「白藜蘆醇」這些食物也吃得到。 .地中海飲食能防癌?怎麼吃?營養師指出各種好處,吃出健康新高度!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18 癌症.飲食與癌症
6種癌症是吃出來的!盤點5種防癌天菜,每天要吃到多少量才有效?
癌症是造成台灣人死亡的第一殺手,每年都有超過五萬人死於癌症。但其實透過改變飲食跟攝取正確的營養,就可能改變罹患癌症的結果。你害怕癌症嗎?那你知道自己每天都可能吃下致癌食物嗎?六種吃出來的癌症根據一篇系統文獻回顧,有幾種癌症跟飲食的確高度相關。包含台灣人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死亡率前三名的肝癌,還有近幾年人數增加的胃癌。1. 大腸癌:紅肉、加工肉。2. 肝癌:酒精。3. 胃癌:鹽。除此之外,台灣人死亡率第一名的肺癌,以及仍排在前十大癌症中的口腔癌,還有無聲殺手胰臟癌,根據台灣的本土研究,也是禍從口入的癌症。4. 肺癌:抽菸、煙燻食品。5. 口腔癌:菸、酒精、檳榔。6. 胰臟癌:含糖飲料。為什麼?這六種食物竟然會致癌1. 紅肉、加工肉2. 酒精3. 高鹽4. 精緻糖(含糖飲料、糖果、糕點等)5. 煙燻食物6. 檳榔研究顯示,紅肉在經過高溫烹調之後,會含有高量的雜環胺(HAAs),雜環胺是強力的致癌物質,會誘發DNA突變、促進癌細胞增生;加工肉品同樣也會刺激大腸,造成腫瘤產生。不只是大腸,跟大部分癌症的發生率都有關。煙燻食物雖然也是加工食品,但跟肺癌有比較明確的關聯。除了食品本身就可能會增加肺癌機率之外,有菸癮的人吃下煙燻食品,得到肺癌的機率則會加乘。酒精則是在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逐漸被滅絕之後,造成肝癌的最大因子。在代謝酒精的過程中,肝臟會逐漸變成脂肪肝,下一步就是轉成肝癌,因此每日攝取超過10克酒精以上,就有可能影響健康。過高的鹽分則有可能會傷害胃黏膜,或是造成幽門桿菌的生長,這兩種都會誘發胃癌,應該要遵守每天攝取鹽分不超過6小匙的份量,也不吃太多高鹽高油的醬料。精緻糖在國外的研究中,跟胰臟癌的關聯比較小,但根據台灣的本土研究,喝越多含糖飲料的年輕人,得到胰臟癌的比例越高,可能是台灣遍地飲料店造成的地區性現象。這五種防癌天菜,每天要吃到多少量才有效?目前防癌證據最充足的飲食法就是「地中海飲食」,也就是包含蔬果、全穀類、健康油脂、魚、堅果的飲食習慣。1. 蔬菜水果:12歲以下每天要吃5份、女性要吃7份、男性要吃9份蔬果。一份蔬菜約生食100公克,熟食標準碗的半碗;水果一份約一個拳頭大。2. 全穀類:選擇非精緻糖的米飯、全麥、五穀雜糧來補充所需的碳水化合物。3. 健康的油脂:屬於不飽和脂肪,以橄欖油為主,一天一湯匙。4. 魚:一週內至少要攝取兩份魚,最好是鮭魚或鯖魚。5. 堅果:每天吃一小碗堅果,大約半個拳頭大小。堅果熱量很高,要注意份量別吃太多。當然,地中海飲食也不完全適合每個人,不過針對飲食習慣與癌症的相關研究都顯示,想要防癌,最重要的是「均衡飲食」,只吃一種食物容易營養攝取不足,但透過足夠、健康的營養素,的確是目前最有效預防癌症的方式。想要打造抗癌體質,就從改變飲食開始吧!延伸閱讀:癌症其實是種發炎疾病!長庚名醫江坤俊:吃這個預防16種癌症,降60%癌症風險參考資料:Enrique Contreras García, Ana Zaragoza-Martí, Influence of food or food groups intake on the occurrence and/or protec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Nutr Hosp. 2020 Feb 17;37(1):169-192.Katie M Di Sebastiano et al., Nutrition and Cancer Prevention: Why is the Evidence Lost in Translation? Adv Nutr. 2019 May; 10(3): 410–418.Chien Hua Chen et al.,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rom Pancreatic Cancer: Based on Half a Million Asian Cohort Followed for 25 Years. Front Oncol. 2022 Apr 7;12:835901.延伸閱讀: 段純貞、林東芳排不到第一...第1名還被譽為「神級牛肉麵」!網友熱議「雙北牛肉麵」TOP 10店家大公開
-
2023-12-10 醫療.心臟血管
吃得健康不必餐餐水煮 營養師授偶爾破戒吃重鹹的補救方式
血管也有「熱脹冷縮」的特性,血壓波動與溫度有關,冬季到來,長者血壓可能更不穩定。除了從日常作息控制外,飲食也需做好管控,才能避免心血管疾病,其中最推薦的是「低鈉飲食」。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徐瑞昀指出,低鈉飲食要落實在生活中並不難,比較困擾的應是外食族,常會碰到許多高鹽陷阱食物,應設法注意並避開。高鈉飲食影響血壓,吃得健康其實不必餐餐水煮。徐瑞昀指出,高鈉飲食會導致血循環容積的擴大,增加心輸出量、腎臟過濾壓力,當腎臟鈉排泄能力降低的時候,就可能出現水分滯留,也會增加血循環容量,導致高血壓發生;高鹽攝取也會降低血管擴充功能、硬度及彈性,導致血管僵硬,容易造成高血壓。徐瑞昀說,低鈉飲食是指飲食中鈉含量較建議值低,也就是每日應低於2400毫克,相當於6克的食鹽。平時自己在家烹調的民眾,並不需要做到餐餐水煮吃清淡,甚至鹽巴要秤克數的程度,加點醬油也沒問題,他說,其實風險較高的還是外食,店家為了食物好吃,添加許多調味料,重口味的食物鈉含量通常很高。偶爾破戒吃重鹹,要降低頻率,並多喝水、多吃蔬菜。高血壓患者因血管內皮功能比較差,所以除低鈉飲食外,也要避免高油脂及高糖的食物。徐瑞昀舉例,像是動物的皮、油炸、奶油等飽和脂肪,都容易堆積在血管,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甚至急性衰竭、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發生。民眾如果難忍口腹之欲,一定要降低攝取頻率,比如一個月一次,每日飲水量要充足、蔬菜量也要增加,才能平衡。不健康的食物盡量多人分享或多次分食,「當然能不吃是最好」。得舒飲食、地中海飲食,目標都在避免心血管疾病。「得舒飲食(DASH )」是一種用於預防及改善高血壓的飲食,徐瑞昀表示,得舒飲食以植物性飲食為主,並有五大原則,選擇全榖根莖類、天天5+5蔬果、多喝低脂乳、紅肉換白肉、吃堅果與用好油。具體落實上,以便當為例:1.主食:可選擇地瓜粥、糙米飯、燕麥飯等取代白飯及麵。2.主菜:選擇雞肉或瘦肉取代豬肉及牛肉等紅肉。3.蔬菜:種類越豐富越好,一份煮熟蔬菜大約是半碗份量,建議一天攝取4至5份。4.水果:一份大約是女生的一個拳頭大小,建議一天攝取4至5份。5.油脂:選擇堅果及植物性優質油脂烹調,例如菜餚中可添加核果類,飯上可撒些芝麻。6.點心:避開甜食及含糖飲料,選擇低脂乳或低脂優格。得舒強調降低血壓,地中海飲食強調降血脂肪。「地中海飲食」與「得舒飲食」都強調以植物性飲食為基礎,但地中海飲食更強調魚類及海鮮類食物,富含EPA及DHA,研究指出具有抗發炎作用。油脂方面,地中海飲食以橄欖油攝取為主,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研究指出可降低血脂。地中海飲食還有提到適量攝取紅酒,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機率;不過以台灣飲食習慣,酒類還是要避免攝取。兩種飲食對於心血管疾病都是有幫助的,其中得舒飲食強調降低血壓,地中海飲食則強調降低血脂肪。外食高鹽陷阱便利商店:微波食品、麵包、起司類的食物,在製作過程會添加食鹽及許多調味料。小吃店、夜市:餐點中常加入滷肉汁,較油較鹹;滷筍乾則是醃漬類食物,無形中也會增加鈉攝取。勾芡類、炸物類的醬料及調味粉往往也放比較多鹽,一定要酌量攝取。火鍋店:火鍋料經過加工,鈉含量高,煮後融入湯裡,應避免或盡量少喝湯。誰不適合得舒飲食?徐瑞昀提醒,得舒飲食為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的飲食,對腎功能不佳者、腸胃道功能障礙者、少數對堅果過敏者來說不適合。另外,因為需攝取的水果量較高,可能也不適合糖尿病患,建議有慢性疾病的民眾,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
2023-12-02 醫療.心臟血管
三高族群當心!秋冬腦中風機率較高注意保暖,4原則辨識中風
正值秋末冬初時節,早晚涼意漸增,對腦中風高危險族群形成威脅。台灣每年有超過萬人因腦血管疾病奪走生命,提醒「三高」族群應做好生活、飲食控制,並注意保暖,避免血管收縮而引發中風。家人也要留意中風的徵兆,爭取送醫急救的時間,合力度過冬季的考驗。三高患者腦中風機率較高冬季常見腦中風個案。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的民眾,發生腦中風的機率高於一般人。誘發腦中風的原因,除三高及抽菸等危險因子,還有先天性不可避免的年紀、性別,以及本身心臟瓣膜不全曾開過刀或置換瓣膜、沒有按時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是不明的心律不整,容易產生血管內的血栓,造成心臟或腸子栓塞,甚至腦部血管的中風,且可能同時引發癲癇發作。腦中風分為缺血、出血性腦血管疾病主要有三類,分別為缺血性與出血性兩種類型的中風,還有其他血管病變。血管遇到天冷時容易產生收縮,使血液不易通過血管壁上已有很多粥狀物質的血管,血管狹窄加上供血不足而形成缺血性的現象,產生中風,相對應的神經學症狀就會出現。如果對應到手腳,行動會半邊乏力;對應到感覺區塊,會覺得麻木且持續存在;對應到大腦(通常在左側)語言區,會出現語言功能異常,有人說得好但聽不懂,有的聽得懂但說不出來,最嚴重是聽不懂也說不出,通常會伴隨著慣用側偏癱無力。腦中風的發生,以缺血性腦中風最多約占70%,可在症狀發生4.5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來治療,自10月1日起,增加3至4.5小時溶栓治療納入健保給付;對於大血管阻塞,動脈取栓術是臨床上極為有效的治療方式,自11月1日起,增加8至24小時取栓治療也納入健保給付,對病人送急診後的治療及預後都有更好的幫助。預防腦中風,首要注意的是,不論是晚上睡覺、白天外出時,都要特別做好保暖工作;更要做好三高飲食的控制,少吃油炸、澱粉類、精緻麵粉製作的食品,過度糜爛的食物、湯汁要減少攝取,建議採多菜少肉的地中海飲食方式。在家量測血壓時,若收縮壓出現160以上或100以下毫米汞柱明顯異常值時,可保持相同的姿勢下休息,間隔15分鐘再追蹤測量,以避免測量不準確而造成過度治療,且需特別注意追蹤。辨識中風F.A.S.T.4原則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應多留意長輩的情況,並牢記辨識中風的「F.A.S.T.」4原則來判斷:1 Face,請他微笑,觀察是否嘴角歪斜臉部不對稱。2 Arms,請他舉起雙臂,觀察是否無力下垂。3 Speech,請他說句話,觀察是否說得清楚、聽懂你的意思?4 Time,當有前述3原則其中任何一個情況時,打119急救電話。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02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影響食衣住行 專家建議助病友家庭
巴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化的疾病,腦部黑質神經細胞退化,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不足,不只影響肢體動作,讓巴友出現動作緩慢、肢體僵硬等症狀,其它的神經傳導物質也可能受到影響,產生自律神經障礙姿勢性低血壓、手腳冰冷、便祕等症狀。除了治療方式、調整用藥,其實巴金森病對於生活的影響使全面性的,巴友家庭要面對的疑問可能涵蓋食、衣、住、行、心情調適等各層面,該如何解決,看專家怎麼建議。食:巴金森病友有什麼飲食禁忌?有可以減緩巴金森病程的飲食指南嗎?目前沒有任何針對巴金森病友提出的飲食禁忌,建議藥物與飲食間隔半小時以上以增進藥效的吸收程度。巴友可以透過規律服藥、規律運動,維持正常生活作息,達到減緩病程的目的。正常生活作息則是以健康為目的,不熬夜、不要有不良嗜好,如菸酒等。飲食也是採取健康飲食的方針,以不增加身體負擔為主軸,少鹽、少油、少糖。巴金森病被認為是大腦中黑質組織的多巴胺神經細胞不明原因退化,導致多巴胺分泌減少。地中海飲食已被證實對於腦神經系統的退化有一定的助益,雖然目前未有大規模臨床試驗,研究巴金森病與地中海飲食兩者關係。但仍建議巴金森病友可以嘗試採取地中海飲食,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衣:巴金森病友要怎麼選擇服裝、輔具,讓巴友著裝更便利呢?巴金森病友約6 成以典型顫抖症狀為主、4 成以僵硬為主,服用藥物有時仍會受症狀影響生活。特別是巴友到了病程中後期,肢體及精細動作的能力會逐漸受影響,如吃飯、穿衣、走路平衡等等。因此需透過早期治療及積極運動復健,以延緩疾病退化。然而隨著疾病的進展,日常生活功能日漸退化時,即會面臨到使用生活輔具的情況。以穿衣而言,上衣及褲子可選擇寬鬆好穿脫,鬆緊帶、魔鬼氈取代拉鍊、鈕扣等等,便於穿脫的款式,以降低穿脫難度。穿衣建議先從肢體僵硬的一側開始,脫衣則是先脫肢體較佳的一側。建議巴友及早建立如規則服藥、記錄藥效、規律運動、正確穿脫、上下床等習慣。住:家人罹患巴金森病,家裡環境要怎麼調整或改造呢? 巴金森病分為5 期,若巴友屬於前3 期,照顧者可以陪伴巴友規律服藥,協助他們找尋喜歡的運動,同時協助他們將生活模式固定。特別是巴友服藥後對於藥物的反應,除了要請巴友自己記錄以外,也建議照顧者用第三人的視角記錄變化,提供醫師較為客觀的參考。當巴友進入到後面2 期時,才建議改建家中的設施。目前政府推動的長照2.0 服務中,如果個案經過評估,長照需要等級(CMS)達到2 級(含)以上,每3 年可以有4 萬元改善居家無障礙環境的補助。同時該項服務,也會有專業人士協助評估,巴友需要哪些無障礙環境及長照資源。巴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因此從心態到居家環境,需要隨著病程滾動式調整,不管是巴友或是家屬都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行:巴友身體僵硬、容易跌倒,外出時拐杖開始不足以應付,該怎麼選擇輔具?許多長輩在意他人的眼光,會認為使用輔具,等於把自己生病的事暴露在眾人的目光之下。這表示長輩可能尚未接受自己罹病,照顧者協助告知或幫助巴友理解疾病,是很重要的工作。巴友不愛拿輔具,照顧者可以先了解巴友不喜歡的原因,如果是擔心眾人目光,可告知後續跌倒失能的風險,如果是不喜歡款式,則到輔具中心或店家找尋喜歡或適合的款式。有輪子的助行車通常款式較多,也比較日式,深受長者喜愛,但如果巴友是「連站姿都有平衡問題」或「步態容易前衝」,就不適合用有輪子的助行推車。心情調適:家人確診初期情緒低落,很擔心自己會快速惡化,該如何幫助巴友調適心情?許多巴友積極面對疾病,配合規律運動,如太極拳、腳踏車、瑜伽、韻律操、小跑步、走路等。可讓藥物治療的效果發揮得更好,理解疾病,並且積極面對,可以大幅降低情緒低落的情況。如果巴友出現嚴重情緒低落,照顧者也無法從旁協助改善,則建議立即就醫。也建議多與病友團體接觸,相互鼓舞,分享資訊。照顧者協助觀察巴友的治療效果,當服藥改善症狀後,即時給予巴友鼓勵,讓巴友看見進步以及改變。對照顧者而言,建議可以先陪伴巴友,維持固定的生活作息,找尋喜歡的運動方式,定時服藥,當這些生活習慣建立起來後,情緒也會慢慢恢復。以上內容摘自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巴金森病88問》,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台約有8萬個家庭受巴金森病所苦,多數病友疾病歷程很長,症狀與治療方式存在個別差異,《巴金森病88問》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可至電子書平台「琅琅悅讀」免費閱讀全書。📖免費閱讀更多巴友故事與實用建議>>>《巴金森病88問》
-
2023-11-17 養生.健康瘦身
低GI飲食不只添飽足感,還能控血糖!一表看低GI食物清單及16種地雷食物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近年來低GI健康餐相當流行,各種店家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那麼,低GI是什麼?低GI食物有哪些?對於減重、血糖控制有幫助嗎?以下為您詳細介紹。低GI是什麼?先了解GI值定義啟新診所指出,GI值(Glycemic Index) 即「升糖指數」,是指食物進入人體2小時內,血糖升高的相對速度。用來衡量醣類食物對血糖上升的幅度影響,有些食物雖然含糖量少,但引起血糖升高的速度反而慢。食物的GI數值越大,表示越容易讓血糖上升。因此攝取「低GI食物」,能讓血糖不會急遽地提高,對身體健康較有益處。高GI與低GI食物攝取後血糖變化。(圖片/國健署。)根據國健署衛教資訊說明,GI值介於1~100之間,其計算方法是根據食用純葡萄糖(pure glucose) 100公克後2小時內的血糖增加值為基準(GI值=100),其他食物則以食用後2小時內血糖增加值與食用純葡萄糖的血糖增加值作比較得到的升糖指數,是顯示食物經腸胃道消化吸收後,其所含的醣份造成血糖上升的速度快慢,這就是所謂的GI值,即 Glycemic Index「升糖(葡萄糖)指數」。升糖指數(GI值)可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以利民眾飲食選擇參考: .低升糖指數:≦55,對血糖波動影響較小.中升糖指數:56~69,對血糖波動影響介於中間.高升糖指數:≧70,對血糖波動影響較大 低GI食物有哪些?低GI水果、澱粉一次看常見低GI食物、水果有哪些?高雄榮民總醫院屏東分院營養室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全榖根莖類、蛋豆魚肉類等,分別列出低、中、高GI常見食物,詳如下表:低GI飲食好處有哪些?國健署指出,低GI飲食不只適合糖尿病族群,對於減重也相當有幫助。低GI飲食好處如下:.較有飽足感且較不容易餓,可避免吃過量。.可降低血中胰島素值,來減少熱量產生及脂肪形成。.對於減少體脂肪有幫助,且可維持瘦體組織 (lean muscle tissue)。.可降好的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可提升好的膽固醇 (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可協助管理好血糖值,降低得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危險性。有哪些因素會影響GI值? 食物本身澱粉的可消化性:多醣類澱粉質消化時間長,GI值因而較低;相反,單糖類很快被身體吸收,GI值自然較高。食物營養素成份:蛋白質或是脂肪類的食物,消化代謝的程序較複雜,使血糖上升的速度就會比較慢,因此GI值就會較低。 食物的型態:和塊狀的食物相比,稀爛及切碎的食物較易吸收,GI值較高;以水果為例,果汁令血糖上升的速度就比直接吃水果來得快。 纖維的含量:纖維量愈高,GI值愈低。以纖維量較高的全麥麵包為例,其GI值為69,屬中升糖指數食物;而白麵包則為88,屬高升糖指數食物。 烹調方式:相同重量的飯和稀飯,由於澱粉糊化後的GI值愈高,所以稀飯和米飯相比,稀飯為高GI食物。另外,像炒飯炒過以後澱粉老化,腸道排空慢,和米飯相較是低GI食物,但是加了油去炒的炒飯,熱量可能比米飯高了1倍之多,因此低GI食物不代表是低熱量,此點要特別注意「烹調方式」也會影響熱量多寡。同時吃入的其他食物:高GI值的白飯或白麵包,若和蔬菜一起吃,亦可降低GI值,因此臨床上營養師總是向患者說明白飯要配青菜吃的原因。除此之外,要提醒您,食物的升糖指數會因不同食物來源地、品種、成熟度及烹調加工方式等而有差異。誰適合低GI飲食?低GI飲食法適合的人有: 糖尿病患者國健署指出,「低GI」這個觀念最早用在糖尿病飲食的。糖尿病患者常因進食後血糖偏高,而為了控制血糖,除了藥物之外,選擇「讓血糖上升速度較慢的食物」,對於糖尿病患者也很重要。 想減脂、瘦身減肥的人國外研究指出,吃較多的高GI食物(如精緻的澱粉類食物,白飯、糯米飯、白吐司或白麵包等),會加速血糖上升,容易引起飢餓感而誘發食慾,增加進食量,並促進食物代謝,大量產生脂肪,增加人體血液或細胞中脂肪的堆積,妨礙減重。攝取「低GI食物」血糖濃度才不會上升太快,胰島素也不會大量分泌,進而達到控制血糖、減重的目的。誰不適合低GI飲食?翰方御品Daisy營養師指出,因低GI食物通常含纖維量較高、消化吸收時間較長,因此以下族群較不適合:.低血糖患者.體重過輕者.腸躁症.容易脹氣、腹瀉等腸胃道症狀者每天吃低GI食物就不會胖嗎? 低GI不等於低熱量除了GI值之外,飲食的總熱量對於血糖控制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低GI」並不等於「低熱量」。很多人對於低GI飲食一知半解的人會認為,只要是GI值低的食物,就可以放心的吃到飽都不會胖,其實這是一個嚴重錯誤的觀念,低GI飲食模式其實是要在一定的食物總熱量範圍內,做好食物種類的挑選,才能發揮減肥、控制血糖及血脂肪濃度的效果,換個角度來說,低GI飲食其實是在固定熱量飲食內,重新組合食物的品質而非食物的量。若攝取低GI、總熱量高的食物,還是會造成血糖上升或是體重增加。健康是最大的財富、生命的基石,平常的主食應盡量選擇低GI食物,再搭配有氧與肌力運動,有利於體重控制及遠離慢性疾病發生。【延伸閱讀】 你的頭痛、身體癢,可能是「組織胺」太多了!醫師公開「高組織胺飲食」:原來酪梨、茄子都榜上有名
-
2023-11-12 養生.聰明飲食
非加工紅肉也會增糖尿病風險 專家教你怎麼吃可減少患病機率
哈佛研究人員發現,每周吃兩份紅肉,就可能提高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他們刊載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報告指出,如果以植物蛋白質替代紅肉所含的蛋白質,糖尿病的風險就會降低。哈佛公衛學院研究團隊分析了30年的健康資料,以及21萬6695名研究對象的飲食習慣,其中2萬2000人罹患2型糖尿病。研究人員根據分析結果指出,紅肉攝取量最大的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機率,比紅肉吃得最少的人高62%。加工過的紅肉風險較大,每份就能增加46%糖尿病風險;非加工紅肉每份會增加24%風險。研究報告領銜作者、哈佛營養系博士後研究員顧肖(Xiao Gu譯音)說,「我們的研究發現:少吃紅肉,改吃植物性蛋白質為主的食物,有助降低2型糖尿病及其後果的風險。」相形之下,每吃一份堅果類或豆類,同樣獲得蛋白質,卻能夠把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減少30%,奶製品也能減少22%風險。顧肖說,傳統地中海飲食,也就是少紅肉,多白肉、蔬果和奶製品的飲食,大量研究證據都顯示對健康有好處。研究團隊因此建議,每周紅肉攝取量不要超過兩份,能限制在一份以下更好。顧肖表示,「我們也建議大家,用健康的植物蛋白質來源,如堅果類和豆類,取代紅肉。採行這樣的飲食策略,會幫助每個人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避免承受糖尿病的後果,最終可改善全球人類的健康與福祉。」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08 醫療.心臟血管
什麼是冠狀動脈?為什麼會阻塞?冠狀動脈相關疾病有哪些?
什麼是冠狀動脈?冠狀動脈是體內的主要血管,為心臟提供血液,並且讓你的心臟能夠跳動並將血液及其中的氧氣和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冠狀動脈主要可分為右冠狀動脈(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和左主冠狀動脈(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LMCA),兩者皆包含較小的分支,深入心肌內部。冠狀動脈是哪三條?冠狀動脈中的左主冠狀動脈可再分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及左迴旋支(Left circumflex, LCA),左前降支供應心臟左側前部血液,而左迴旋支向心臟的外側和後部供應血液。一般來說,心臟主要的三條冠狀動脈便是指右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及左迴旋支。冠狀動脈在哪裡?冠狀動脈位於心肌周圍和內部,它們從主動脈分支出來。冠狀動脈從主動脈根開始,主動脈根是從心臟左心室伸出的主動脈的第一部分。左心室是含氧血液離開心臟開始流經全身的地方。冠狀動脈分支是主動脈眾多分支中的第一個分支。冠狀動脈相關疾病有哪些?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是影響冠狀動脈最常見的疾病。冠狀動脈疾病通常是動脈粥狀硬化的結果,動脈粥狀硬化是指動脈內斑塊的增長及堆積,從而導致動脈阻塞。動脈阻塞會阻止血液進入心臟,導致心臟病發作。冠狀動脈疾病的其他名稱還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或稱冠心病,和缺血性心臟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冠狀動脈疾病也是通稱為「心臟病」的其中一種。冠狀動脈疾病有兩種主要形式:.穩定型缺血性心臟病:這是一種慢性形式。你的冠狀動脈逐年變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心臟接收含氧血液會減少,你可能會感覺到有一些症狀。.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這是一種突發性醫療緊急情況。冠狀動脈中的斑塊突然破裂並形成血塊,阻止血液流向心臟。這種突然的阻塞會導致心臟病發作。其他可能影響冠狀動脈的情況還包括:.動脈瘤:血管壁的隆起。.先天性(出生時)動脈異常。.冠狀動脈痙攣:動脈肌肉突然收緊。當這些肌肉收緊或痙攣時,你的動脈會暫時阻塞。這可能會導致稱為「變異型心絞痛」的胸痛。【延伸閱讀:心絞痛是什麼感覺?與心臟病發作的差異有哪些?】冠狀動脈為什麼會阻塞?動脈粥狀硬化會導致冠狀動脈疾病。當斑塊沿著動脈積聚,你的動脈就會變得狹窄和僵硬。斑塊會阻塞或損傷你的動脈,從而限制或阻止血液流向你身體其他部位。於此同時,你的心肌將無法接收足夠的血液。因此,你的心臟無法獲得正常工作所需的氧氣和營養(例如心肌缺血)。它會導致胸部不適(例如心絞痛),並使你面臨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冠狀動脈內有斑塊積積的人通常也會在身體其他部位出現斑塊積聚,這可能導致頸動脈疾病和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等疾病。如何檢查冠狀動脈?醫師會透過體檢和測試來診斷冠狀動脈疾病,體檢可能包括:.測量你的血壓。.用聽診器聆聽你的心臟。.詢問你的症狀以及症狀持續多久時間。.詢問你的病史。.詢問你的生活方式。.詢問你的家族史。以上資訊將有助你的醫師判斷你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除了上述體檢之外,醫師也可能會建議一項或多項測試來評估你的心臟功能和診斷冠狀動脈疾病,測試可能包括:.血液檢查。.心導管檢查。.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心臟磁振造影。.冠狀動脈鈣化評估。.心臟超音波檢查。.心電圖檢查。.運動壓力測試。.胸部X光檢查。冠狀動脈阻塞會好嗎?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通常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危險因子管理和藥物治療。有些人可能還需要接受醫療處理或手術。其中,生活方式的改變在治療冠狀動脈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些改變措施包括:.不要吸菸、吸電子煙或使用任何菸草製品。.限制鈉、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糖的攝取,吃有益心臟健康的食物,例如地中海飲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降低心臟病或中風風險的方法。.目標每週5天步行(或其他運動)30分鐘。.限制飲酒。【延伸閱讀:地中海飲食是什麼?地中海飲食有哪些食物、怎麼吃及好處一次看】【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Coronary Arteries.Cleveland Clin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ohns Hopkins Medicine: Anatomy and Funct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
2023-11-05 養生.聰明飲食
可降低10%壞膽固醇!最新研究揭一個簡單的飲食動作就有幫助
新研究發現,植物性飲食可以促進心血管健康,多吃植物是預防和減緩動脈粥狀硬化進展的主因。以植物為主的飲食,通常與較低的膽固醇相關。那麼該完全戒掉動物性飲食嗎?專家認為,只要少量肉類、多樣蔬菜,就可以獲得好處。採用植物性飲食,可降低對降膽固醇藥物需求。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有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因為斑塊堆積,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為了了解植物飲食如何影響心臟健康,丹麥的研究小組對1980年到2022年間發表的30項研究進行分析,這些研究是關於純素、植物性飲食與雜食對成年人血脂的影響。血脂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高密度膽固醇(HDL)和三酸甘油脂。研究指出,低密度膽固醇和載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中的主要結構蛋白)是心血管疾病的標誌物。動物飲食含有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飽和脂肪更是增加壞膽固醇的主要因素,而高膽固醇的食物,往往飽和脂肪含量也高。這些食物包括肥肉、全脂乳製品、奶油、糕點、香腸、乳酪和培根等。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的這項研究,作者發現純素和植物性飲食可將LDL降低10%,總膽固醇降低7%,Apo-B降低14%。研究還指出,採用植物性飲食,可延遲或減少對他汀類藥物(降膽固醇藥物)的需求。地中海和低脂飲食都有好處,前者更有利心血管。雖然植物性飲食對改善血脂有很大助益,但要在日常生活中長期維持蔬食或純素飲食,對很多人來說並不容易。在一項研究中,超過1000名有冠心病的人,被分成兩組,分別進行地中海飲食與低脂飲食。這兩種飲食都包含複合碳水化合物、水果和蔬菜,而飽和脂肪、紅肉和加工肉類的含量則較低。結果顯示,進行兩種飲食的人,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顯著減少,地中海飲食更優於低脂飲食。地中海飲食並非不含肉類與奶製品,而是加入大量植物性食物,以及來自魚、橄欖油、堅果的不飽和脂肪。這項研究結果證實,只要減少攝入動物性產品,加入更多蔬食,就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從長遠來看,以植物為主、包含少部分肉類的飲食,更容易執行,也較能長久維持。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03 醫療.心臟血管
心絞痛是什麼感覺?與心臟病發作的差異?怎麼舒緩及如何預防心絞痛?
心絞痛(Angina)是當你的心臟沒有獲得足夠的富氧血液時發生的胸痛或不適。因此,你的心臟可能會跳得更快、更用力,以獲得更多血液,導致你明顯的疼痛。需要注意的是,心絞痛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心臟病的一種症狀和警訊。心絞痛是什麼感覺?大多數心絞痛患者形容其症狀為有胸痛或胸悶的感覺,也有人描述為一種擠壓感或緊繃感。有些人說感覺像是消化不良,也有人表示很難用言語描述心絞痛症狀。心絞痛的不適通常開始於胸骨後面,不過有時你可能無法準確定位疼痛的來源。你胸部感到的疼痛或不適可能會擴散到上半身的其他部位,這些地方包括你的頸部、下巴、肩膀、手臂、背部或腹部。心臟缺氧可能會導致其他症狀,稱為「心絞痛等同症狀」(angina equivalents),這些是你胸部感覺不到的症狀,包括:.疲勞。.噁心或嘔吐。.呼吸急促。.出很多汗。心絞痛有哪些不同類型?心絞痛有四種主要類型,包括:.穩定型心絞痛(Stable angina)。.不穩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微血管性心絞痛(Microvascular angina)。.變異型心絞痛(Prinzmetal angina)。其中,穩定型心絞痛是最常見的類型,它是指以可預測的模式來來去去的短暫胸痛或不適,又稱為狹心症(angina pectoris)。穩定型心絞痛與不穩定型心絞痛的差別在哪?穩定型心絞痛.每次發生的持續時間相同。.每次都有相同的原因。.經常發生。不穩定型心絞痛.每次的長度或原因並不相同。.是不可預測的。.當你不移動時可能會發生。不過,穩定型心絞痛也可能轉變為不穩定型心絞痛,這些胸痛的跡象包括:.發生在你休息的時候。.持續至少15分鐘。.服用硝酸甘油後仍不會消失。如何判斷心絞痛與心臟病發作的差異?心絞痛和心臟病發作都是冠狀動脈疾病所引起,但是心絞痛不會對心臟造成永久性損害,而心臟病發作會。這是因為心絞痛表示心臟血流暫時減少,而心臟病發作則會造成較長時間的血流減少,在此期間部分心臟肌肉開始死亡。心絞痛與心臟病發作另一個重要區別是使疼痛消失的原因。大多數人的穩定型心絞痛在服藥和休息後會好轉,但如果心臟病發作的話,休息或藥物無法緩解你的症狀。然而,患有穩定型心絞痛意味著你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除非你的疼痛突然加劇或休息或藥物無法消除,一般來說穩定型心絞痛需要緊急治療的可能性相對較小,而心臟病發作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無法自行改善病情,需要立即就醫。心絞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心絞痛是心臟血流量減少(心肌缺血)所致,而冠狀動脈的一些問題可能會阻止你的心臟接收足夠的血液,包括:.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這是心絞痛最常見的原因。當斑塊(一種脂肪蠟狀物質)在為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中積聚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這些動脈變窄或變硬(動脈粥狀硬化),減少流向心臟的血液。.冠狀動脈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與男性相比,這種情況在女性中更為常見。它會損害從冠狀動脈分支的微小血管壁。.冠狀動脈痙攣(Coronary artery spasm):你的冠狀動脈會反覆收縮(緊縮),然後再放鬆,這些痙攣會暫時限制血液流向心臟。你也可能在沒有冠狀動脈疾病的情況下出現冠狀動脈痙攣。心絞痛如何治療?心絞痛的治療目標是改善心臟的血流量並降低併發症的風險,您的醫師將為你進行體檢並進行測試,以便更多地了解你的病情並確定最佳治療方案。常見的治療方案包括:.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藥物可降低血栓風險。.降血壓藥物。.膽固醇藥物。.專門用於治療心絞痛的藥物。.生活方式改變。.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ABG)。.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也稱為冠狀動脈血管成形術和支架置放術。即使經過治療,有些人仍然會出現心絞痛。當你感到疼痛時,醫師可能會開立一種藥物來快速打開你的血管,例如硝酸甘油就是一種常見的心絞痛藥物。對於持續疼痛的人來說,體外反搏治療(EECP)是另一種選擇。這種療法對你的小腿施加壓力,以幫助改善流向心臟的血液,它可能有助於緩解心絞痛。心絞痛該怎麼舒緩?與你的醫師討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心絞痛,他們會根據你的心絞痛類型及其病因提供建議。一般建議包括:.記錄你的心絞痛發作情況,包括日期和時間、感覺以及可能的觸發因素(活動、情緒、天氣等),還包括一到十級的疼痛等級。.知道何時尋求緊急協助。.按照處方服用藥物來治療心絞痛。.盡量避免導致心絞痛發作的誘因。心絞痛該如何預防?你可以透過有利於心臟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預防心絞痛,以下為有助改善心臟健康的建議:.避免吸菸和所有菸草製品。另外,避免接觸二手菸。.吃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得舒飲食和地中海飲食是不錯的選擇。減少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糖和鈉的攝取。.尋找管理壓力的方法。嘗試冥想、瑜珈或與朋友交談。寫日記是處理情緒和擔憂的另一種方式。.保持健康的體重。詢問醫師你的合適體重,並尋求有關如何實現該目標的建議。.管理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這些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酯和糖尿病。.多走動。嘗試每週至少運動150分鐘,像是散步或尋找你喜歡的其他活動。可以的話,找一個朋友加入你的行列。.服用心臟科醫師開的藥物。其中許多藥物已被證明可以減輕或管理你的心絞痛症狀。【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Angina.Cleveland Clinic: Stable Ang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