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唱歌
共找到
363
筆 文章
-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春節沒升級!指揮中心宣布:1月25日至2月7日 維持二級警戒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但指揮中心今天宣布,1月25日至2月7日仍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但因應國際疫情嚴峻,且國內發生新變異株Omicron感染事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重申,餐廳日前調整實聯制才能內用,須持續落實。陳時中表示,國內繼續維持二級疫情警戒標準,調整或維持相關措施及規定如下:一、維持加嚴之戴口罩規定,除少數例外情形,外出全程佩戴口罩:(一)運動、唱歌、拍照及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恢復為須戴口罩。(二)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1. 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2. 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3. 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三)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四)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例如:藝文表演/劇組/電視主播等演出人員正式拍攝演出時、運動競賽之參賽選手及裁判於比賽期間等),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二、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含交通運輸)應嚴格遵守:實聯制、量體溫、加強環境淸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三、高鐵、臺鐵、公路客運、船舶(固定餐飲區除外)、國內航班:於運具內(車廂、船舶、航空器)禁止飲食。四、賣場、超市、市場加強人流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不開放試吃。五、宗教場所、宗教集會活動:依內政部規定之防疫措施辦理。六、餐飮場所:嚴格落實實聯制、量體溫、提供洗手設備及消毒用品;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違反者依法裁處並限期改善,未完成改善者,不得提供內用服務。指揮中心呼籲,防疫工作人人有責,請民眾自主落實防疫措施,維持個人衛生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出入公共場域落實實聯制、體溫量測等,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
2022-01-19 該看哪科.兒科
長期戴口罩影響幼兒語言發展 小兒神經科醫師給7項建議
防疫期間民眾需保持社交距離並佩戴口罩,就連幼兒也不例外,小兒神經科醫師分享,有些爸媽會擔心戴口罩的防疫措施,是否對孩子的語言發展產生負面影響?醫師依據美國兒科醫學會研究,對幼兒父母親提出7項建議。東元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醫師郭憶霆表示,幼兒學習溝通技巧的關鍵之一是觀察親近的人的臉孔、嘴型和表情,以幼兒正常發展來說,大約2至3個月會關注聲音的來源,對於熟悉的聲音、人、臉會有反應,3至5個月開始牙牙學語,模仿聽到的聲音,1歲時要會說有意義的單字,譬如爸爸、媽媽,2歲時期待孩子有10個單字,或是能夠用兩個單字組成一個句子。郭憶霆解釋,目前尚無研究證實配戴口罩會對幼兒的語言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唯有「情緒的判讀」確實有比較大的影響,但也不必過度恐慌。根據研究發現,視障的孩子發展語言的速度和一般同齡孩子是相同的,而且因宗教文化因素需要蒙面的國家,孩子的語言發展也沒有落後。醫師表示,孩子其實會透過觀察肢體動作、聆聽語調的音韻變化、觀察眼睛眉毛所傳達出來的訊息來學習,雖然戴口罩看不到臉部的表情或嘴型,但是嬰兒仍會探查其他的線索來理解和學習語言,並不至於嚴重的影響語言發展。醫師提醒,孩子學習溝通能力主要效仿於身旁的照顧者,而家長所扮演的角色尤為重要,建議在家無須戴口罩時能多與寶寶面對面互動,無論是在餵奶時、幫孩子洗澡換尿布時、唱歌聊天、玩躲貓貓、親子共讀等各種情境,可以利用聲音、肢體、表情的刺激與寶寶互動,可以嘗試以下7點輔助訣竅和孩子說話。第一,說話前先引起孩子的注意,多與孩子說話,日常生活可以帶入生活單字,譬如脫襪子、吃飯、穿衣服等;第二,直接面對孩子,並確認沒有任何東西擋住孩子的視線或分心;第三、放慢說話速度,並稍微將音量放大說話(勿大聲喊叫)、音韻起伏多一點、抑揚頓挫明顯一點。第四,使用眼睛、手、肢體語言和語調的變化來加強訊息的傳達;第五,詢問及確認孩子是否理解;必要時重複單字和句子;第六,過程中盡可能減少環境噪音及干擾;第七,與孩子的幼兒園老師和其他經常戴著口罩與孩子互動的人分享這些溝通方法。醫師表示,嬰幼兒絕大多數的學習來自於家人,和孩子們在家裡心無旁鶩地面對面交談,依舊可以達到預期的語言發展和社交溝通。語言發展遲緩在嬰幼兒雖不少見,但透過專業團隊的協助,這些障礙是可以被妥善治療的。若父母發覺孩子有語言發展遲緩的跡象,應及早進一步評估,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
2022-01-18 養生.運動健身
健走好處多!醫師親授間歇式健走、北歐式健走、不倒翁健走怎麼走才對
不只是在臺灣,根據調查「走路」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運動,但走路的運動強度太低,對於已經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而言健康效益可能有限,而慢跑對關節不好或體重較重的人來說又有些門檻,這時候不妨嘗試「健走」,除了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升骨密度、提振精神,且進行至少30分鐘也能發揮減肥燃脂的效果。不過「健走」也有不同的走法和訣竅,這篇會介紹較常見的間歇式健走和北歐式健走,挑選適合你的健走法,帶自己走向更健康的生活吧!間歇式健走:不用半年,體力就有機會年輕10歲「間歇式健走」讓身體承受適當負荷,藉此提升肌力強度,各年齡層都很適合。間歇式健走權威、日本信州大學醫學院特任教授能勢博在7000人實證間歇式健走的效果,持續五個月後體力最多可提升20%,相當於年輕10歲以上,憂鬱或關節痛的症狀也能改善50%以上。「間歇式健走」方式:1. 步伐比平常略大、背打直肩膀放鬆,手肘90度彎曲擺動2. 先以自己覺得稍微吃力的速度(快走)持續走3分鐘3. 再以平時步行的速度(慢走)持續走3分鐘4. 這2種步行方式持續交替5次(一天30分鐘,剛開始一天15分鐘也可以)5. 每週持續4次除了以3分鐘為頻率間歇式健走,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徐錦興教授提到,也可依照各自身體狀況嘗試以1:3(30秒慢跑,散步走1.5分鐘)、1:2(30秒快走或慢跑,散步走1分鐘)或1:1(30秒快走,30秒散步走)等方式進行間歇訓練。北歐式健走:正脊護膝還能燃脂,全身九成肌肉都在運動老年人拿單支拐杖行走,可能造成身體左右不平衡,而最初北歐人滑雪時使用的工具之一「健走杖」就能幫助人體維持平衡,所以有20年以上資歷的骨科醫師蔡凱宙開始推廣使用健走杖走路,結果發現有的人能改善彎腰駝背,有些膝蓋痛或下肢關節痛的患者疼痛感也減少了。使用健走杖的「北歐式健走」主要運用上肢力量幫助下肢走路,也訓練核心肌群,更透過反作用力將身體向上帶起,所以減輕雙腳及腰部負擔的同時也維持脊椎端正,全身90%的肌肉群都在運動,連小腹都會收縮達到燃脂效果,進而還能幫助緩解慢性病。而且必須同時鍛鍊手腳協調,對長者來說因為有手杖輔助,也比較不怕跌倒。「北歐式健走」方式:1. 健走仗調整至心臟等高或手肘呈現90度微彎2. 手臂輕鬆自然擺動,往前伸時手握住健走杖,往後則輕輕放開3. 背挺直,手臂伸直,核心收緊4. 手肘向前,接著手往後推,夾住背肌,順勢將身體撐起,微微前傾為了讓四肢運動更有效率並減少運動後痠痛,蔡凱宙醫師建議可搭配「吐吐吸吸」的呼吸法——兩步吐氣、兩步吸氣,利用健走杖的反作用力增加肺活量。剛開始每天至少走15分鐘就有1000步,體力變更好就可以再增加至半小時或1小時。不倒翁健走運動:增強肌力防跌倒康寧醫院急診科醫師郭健中則針對虛弱長者設計一套「不倒翁健走運動」,也是利用兩根健走杖輔助鍛鍊身體肌肉機能。這套運動分成13階段共52個動作的訓練,包含座椅預備動作、站起坐下的技巧、重心轉移、下肢肌力深蹲、柔軟度、核心肌群穩定、平衡、跨越障礙及體適能檢測,循序漸進幫助虛弱長者站起來、走得穩,防止跌倒,並打敗肌少症,進一步還能訓練腳步的反應力和敏捷度。不倒翁健走杖運動有4個主要的動作:踮腳尖、深蹲、單腳站立和弓箭步擺手,大家可以在家練習:怎麼施力和放鬆?醫師教你正確健走的訣竅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陳芳萍表示,健走必須先腳跟著地,再來是腳掌和腳趾,讓腳踝與膝蓋平均受力,才不會對關節造成危害。骨科醫師林士傑則建議,健走後可透過局部按摩、滾筒按摩、簡易拉筋、踩拉筋板及踩弓箭步等來放鬆肌肉。訓練上則可著重於讓小腿前後肌肉平衡,常做勾腳運動或跳繩(需腳尖著地),避免鐵腿或運動傷害。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也提到,像沒有運動基礎和膝蓋退化的長者並不適合慢跑,所以他會建議這類初學者以「健走」為入門,走到「有點喘但不會喘不過氣」、「可以講話不能唱歌」,就代表達到中等運動強度。初學者可以嘗試有氧15分鐘、休息5分鐘、再運動15分鐘的作法,體力較能負荷。資料來源:不倒翁健走杖運動簡介颱風夜不忘健走:怎樣做運動有助於減肥?【骨科衛教】「吹蠟燭,聞香花」--健走呼吸法認真走、大效果:運用「間歇訓練」法則,讓走路更有效率延伸閱讀:3年前兄弟姊妹還一起慶祝母親節,現在卻在病房裡搶遺產...呂秋遠:諷刺的是,那些錢從來就不是他們的
-
2022-01-16 養生.人生智慧
只要用對方法就可延緩老化 名醫張金堅創咖啡健康學養生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39期文/吳佩芬 攝影/鐘君賢73歲的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仍然寶刀未老,一星期仍然保持看門診且開兩到三台刀,刀法還是「嚇嚇叫」。他說,「歲數大了,在器官上會輸給年輕人,人不要不服老,服老的心情要有,但也要有抗老的心態,只要用對方法,就可延緩老化。」從幾十年前開始,張金堅展開他獨創的「抗老撇步」,透過走路運動、喝咖啡、清淡飲食、專業、從事公益活動獲得成就感,還有經常保持愉悅的心情。從1972年開始,張金堅行醫迄今已有47年了,在他的年輕年代,外科是大科,很多醫學系畢業生都很想進入外科工作,張金堅也選擇了和他外向個性比較相符的外科,外科醫師個性都比較爽直、判斷力強、行動力強,但也比較容易衝撞。在台大醫院完成住院醫師、總醫師訓練之後,張金堅就到鄭州路的台北市立中興醫院擔任外科主治醫師,不久,被當時的台北市立中興醫院院長、前總統蔣中正御醫熊丸拔擢為一般外科主任;一年後,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所博士班剛成立,張金堅為了強化專業,也考進了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所博士班。受恩師陳楷模影響,成為乳癌權威張金堅會成為國內專致於乳癌的醫師,和他就讀博士班時的指導教授陳楷模有很大的淵源。陳楷模專精於小腸的大量切除及乳癌,張金堅回憶道,「陳楷模教授個性比較兇悍、嚴厲,外號雷公,在他底下,一定要戰戰兢兢,不能打迷糊仗,但是,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博士班畢業之後,張金堅帶著太太、一雙年幼兒女前往沙烏地阿拉伯行醫,一年多後返台,直接進入台大醫院擔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在當時擔任台大醫院外科主任陳楷模的麾下,順利的從講師升等為副教授、教授,之後,還躍升為外科部副主任、主任。張金堅表示,當時求診的乳癌病人因為發現時都比較晚,乳房外表已經糜爛、腫瘤很大,甚至已經轉移了。因為沒有所謂的多科團隊,當時的化療又簡陋,放射線治療也不像現今的定位準確,在幫病人進行放射線治療時,經常會把病人的皮膚電得爛爛的,化療用藥也沒有標準治療流程,開刀就把病人的整個乳房連同腋下的淋巴腺全部拿掉。很多女病人因為罹病,老公外遇,跑走了,拖著生病的軀體照顧年幼的小孩及公婆;張金堅深覺女性乳癌病人真的很辛苦,也感受到以醫師為主的權威醫療環境,以及傳統乳癌治療的弊病和無奈。成立乳房醫學會,跨科整合照顧當醫療慢慢進步,乳癌可以選擇整個切除、部分切除的手術方式,乳癌的化療藥物也日新月異,張金堅深感,「乳癌照顧一直都是以醫師為主,缺少所謂的病理科、放射科、腫瘤科、腫瘤內科、藥師、心理師等,也沒有重建,這是個不完整的醫療團隊,對於相對弱勢的病人比較吃虧。」因此,張金堅決定要成立乳房醫學會,希望乳癌治療能多科整合照顧。另外,在病人照顧方面,雖說陳楷模教授早在張金堅擔任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之前,已成立真善美乳癌病友俱樂部,但畢竟成員只局限在台大醫院治療的乳癌病友。因此,張金堅決定要擴及服務到全國的乳癌病友,於是在1996年成立乳癌防治基金會,是個跨醫院的全國性乳癌病友團體,也是全國第一個。乳癌防治基金會成立22年,已落實全民乳癌篩檢衛教,關心罹病者的醫療及身心靈健康,並鼓勵國內學者進行乳癌的本土性研究,除了頒獎給國內傑出乳癌研究人員,每年定期舉辦大型病友會,邀請專家演講,同時讓病友們唱歌、跳舞同歡,並分享彼此的罹病經驗,鼓勵新診斷乳癌病友。基金會也因此獲得國家品質標章及特優基金會的獎項,以及張金堅個人的癌症終身成就獎。醫技雖進步,別忘醫病平等在很早年就投入乳癌診斷、診療的張金堅,對於21世紀的基因體醫學、精準醫療、分子醫學的時代,他認同,乳癌已經慢性病化,但是,他更關注在醫病平等的理念上。他說,我們以一位慢性病人的方式對待乳癌病人,持續關心治療後的10年、20年後續追蹤,稱為「存活者的議題」,比如說用藥的慢性副作用,用藥後的智力是否變差,用了哪些藥物會對於神經末梢有損害,罹病後是否和社會脫離等,即所謂醫病共享的政策,疾病治療不是醫師講了算,還要和病人共同討論。賢內助協助下,遵循一輕、二淡、三少、四慢原則退而不休的張金堅,在關心病人健康之餘,也很在意自己的健康。身為外科醫師的他,邁入70歲之後,還能持刀平穩,開刀手不抖,維持良好的平衡感,和有開刀的體能,都要歸功於賢內助的協助,張金堅沒有肆意揮霍年輕健康的本錢,這些都是經年累月好好管理自身健康的成果。在飲食上,張金堅著重吃得不要太豐盛,一輕、二淡、三少、四慢是基本原則。張金堅坦承,「前面三項,我都有達成,四慢是因為我是外科醫師,個性急,還在努力當中。」◆一輕,不要加工品、鹽漬品,多吃蔬果,要原味的食材,少農藥、有機的食材,要洗乾淨,清楚食材履歷,當季的食材、均衡的飲食。◆二淡,不要重口味,不要高溫烹煮食材,不要添加太多鹽,不要太油,不要太甜,不要太辣,不要太多的佐料,不要過量的燒烤,不要太多的烹調,烹調簡單,盡量少外食,三餐多在家食用。◆三少,不要吃太飽,7分飽。 ◆四慢,要細嚼慢嚥。重視早餐內容,開啟一天的活力三餐飲食的調養,張金堅很重視早餐。早餐部分,張金堅的米飯等碳水化合物吃得少,爾偶太太會煮點稀飯吃,通常會準備小塊麵包,配點洋蔥、胡蘿蔔、堅果如核桃、杏仁,然後配點秋葵、酪梨、地瓜葉等蔬果。他說,秋葵5~6條,肚子就飽了;燙點地瓜葉,沾一點點醬油膏,就很美味了;另外,還來點荷包蛋,補充蛋白質。中餐的話,因為要開刀、看診,就吃醫院的便當,飯只吃1/10的份量,主食的魚肉、雞肉和豬排等,只吃一半而已,青菜的部分就會吃完。晚餐則會豐盛一點,太太會煎煮新鮮魚,清湯中放點排骨、白蘿蔔,還會準備地瓜葉、菠菜、高麗菜等,盡量不要高溫炒,以汆燙、水炒方式居多。假如晚上有應酬吃大餐,隔天就會自動減量,大約減少一半的份量,應酬時,吃少量就好。照顧植物,讓步調變緩慢、心情愉悅運動方面,因為上了年紀,盡量選擇比較溫和的運動。張金堅一星期游泳一次,一次一個小時。平常會和太太結伴到鄰近的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繞園散步,可以走到7千步,加上平日看病人、上下樓梯、巡房等,加起來應該有1萬步。還好,有篇研究發現,日行7千步已經足夠了,會爬樓梯、但不下樓梯,因為要保護膝蓋的健康。對於老人很重要的情緒管理,張金堅會選擇快樂的嗜好來做,他的快樂嗜好就是園藝和咖啡。他表示,盡量不動怒、不能急躁,並靠著喝咖啡、關照植物,讓自己的步調變慢,咖啡香氣、在一片綠茵中吸收植物釋出的氧氣,心情就會很舒適。張金堅個是早起的鳥兒,但他也樂在其中,在夏天早上5點、冬天早上6點起床,喝200~300c.c.的白開水後,就會到頂樓整理花園,才下樓吃早餐,除了出國不在家之外,拔草、澆水、搬移植物盆栽,他天天報到,樂此不疲。他的口號是:「園藝活動也是一種運動,也是心性的培養。」他看著植物一天一天地長大,花盛開,心情愉悅,就如同醫療人員細心照顧病人,病人就活得好,沒有好好照顧就會凋謝。化身咖啡達人,自創咖啡養生法張金堅愛上咖啡,是在台中澄清醫院擔任院長期間,在台中、台北往返的高鐵上聞到咖啡香,就起心動念想喝咖啡。他過去喝咖啡都會肚子痛、胸悶,30、40年沒有碰咖啡的張金堅,這次一喝就上癮了,覺得神清氣爽。講起咖啡,張金堅的出發點仍是和健康有關的研究,特別是咖啡豆內含的高抗氧化物綠原酸、咖啡醇、雙萜類、咖啡豆醇等,對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風、牙周病、癌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都有助益,也有研究發現,喝咖啡可以延長壽命。他也走遍了國內外咖啡莊園,還與蔡崇煌醫師及梁捨烘焙專家分別著作了二本咖啡專書,真是一位咖啡癡迷。由於過度烘焙會破壞咖啡豆內的抗氧化物,所以,張金堅偏好喝淺焙咖啡,他說,生豆內含的綠原酸占9.6%,重烘焙就剩下4.8%,因此,利用輕烘焙,綠原酸等抗氧化物較不容易喪失。但是,即使是重烘焙,咖啡飲品中還是存在著這些抗氧化物成分,所以,也不反對喝重烘焙咖啡。重烘焙有炭燒焦香味、巧克力的微苦澀感;淺焙有果酸、有水果香,國人比較偏愛炭燒口味,對於果酸的接受度較低。現在,張金堅每天喝3杯黑咖啡,他不主張加糖、奶精,糖不宜攝取過量,奶精則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建議可以加適量的鮮奶取代。咖啡不是神丹妙藥,仍有飲用禁忌喜歡喝熱咖啡的張金堅說,喝咖啡不能過熱,咖啡在夏天沖泡時的溫度,最好是92~93℃,冬天時可以升到94℃,等到咖啡沖泡好、倒入容器內的溫度85℃是最香醇的。品嚐咖啡的時候,則差不多60℃左右不燙口,才是最適宜的溫度,喝太熱的咖啡,會傷害食道黏膜組織,增加食道癌的發生率。當然,咖啡也不是神丹妙藥,骨質疏鬆症的病人、懷孕初期、小孩、胃酸過多、腹瀉腸胃不適者,都要避免喝咖啡。在喝咖啡的同時,需要補鈣、維生素D、多運動、多曬太陽,而且由於咖啡利尿,最好搭配一杯白開水,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做自己想做的事,擁有滿滿正能量最後,張金堅表示,「我現在還在開刀,我覺得專業還要持續保持,工作是一種快樂,也有成就感的滿足」。張金堅的身體硬朗,講話嗓門大而有力、很清楚,不像老人孱弱無力的聲音。即使70歲高齡,擔任一家生技公司顧問的他,在每2個月的業務會議上,還被要求喊口號;他說:「就叫我來帶頭喊,好像聲音亮,生意就興旺,其他人都喊得不夠響亮,我一喊,聲音宏亮,士氣高昂,氣氛就起來了。」70歲的張金堅仍然擁有滿滿的愉快、樂觀、快樂能量。延伸閱讀: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 卸下白袍實踐公衛理想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 國內開心手術第一人 邏輯正確,決定手術成敗
-
2022-01-13 癌症.肺癌
出現咳嗽、聲音嘶啞、胸痛,是肺癌嗎?一次了解肺癌的症狀、治療、如何預防及飲食建議
肺癌已成國病,據統計,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約有1萬3000多名,平均每40分鐘就有一人罹患,近萬人死於肺癌,比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胃癌死亡人數總合還多。醫療進步,早期肺癌透過手術切除等治療,有非常好的預後;晚期肺癌雖棘手,但也有許多藥物能延長存活期。誰是肺癌患者高危險群?如何預防肺癌、早期發現?有哪些治療方式?肺癌可能有哪些症狀?肺癌症狀與生長的位置有關,鱗狀上皮癌與小細胞癌常生長在肺中央的位置,會因為腫瘤壓迫或侵犯食道,造成吞嚥困難,及影響喉返神經,造成聲帶麻痺而聲音沙啞,或壓迫上腔靜脈,引起肩膀、頸和臉部水腫;而腺癌腫瘤易侵犯心包膜,造成心包填塞,導致心律不整和心臟衰竭。成大醫院血液腫瘤醫學部主任蘇五洲表示,不同腫瘤生長位置並不絕對,普遍的症狀就是咳嗽、咳血、胸痛、喘鳴及氣促等,全身症狀則有厭食、體重減輕、虛弱、疲倦。1.咳嗽是最容易聯想到的肺癌症狀,研究指出65%的肺癌病患都有持續咳嗽的問題。2.喘鳴聲哮喘也可能是氣道中的腫瘤阻塞引起。當氣道阻塞或狹窄,空氣通過時便會發出喘鳴聲。3.胸部疼痛胸壁有許多神經纖維末梢,當肺癌侵入胸壁會引起相當嚴重的疼痛。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報告,這種情況可能會因深呼吸、咳嗽或笑而變得更糟。然而,胸痛也可能只是過度咳嗽的副作用,慢性咳嗽會拉傷肌肉。4.聲音嘶啞嘶啞、粗而微弱的聲音,也可能是肺癌另一個指標。喉返神經位在氣管和食道之間,在主動脈之下。它連接到喉部(裡面有聲帶),如果腫瘤壓在這個神經上,可能會引起麻痺。這意味聲帶不會閉合,聲帶閉合才能咳嗽、唱歌和說話。聲音嘶啞也可能是聲帶癌的症狀,這也與吸菸有關。5.呼吸短促呼吸不順暢代表可能存在阻塞,例如,肺部腫瘤阻止足夠的空氣進入。但也可能代表肺部和胸壁間液體積聚。這種情況發生在癌症侵襲淋巴和靜脈結構時,導致液體無法順利排出胸腔而積聚。這被稱為「胸腔積液」,會感覺肺部沒有足夠的空氣,因為液體擠壓,肺部無法擴張。6.多發性肺炎肺炎多次發作是個警訊,當腫瘤阻斷肺部較小的氣道時,它為細菌繁殖創造了溫床,這可能導致感染。7.眼睛下垂、腫脹肺癌也可能導致幾種與肺無關的綜合症狀。長在肺部頂端的腫瘤可能會壓迫眼睛和臉部神經,造成一側眼睛的眼瞼下垂、瞳孔縮小,及臉上半部一側的額頭血流及汗流異常。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報告,壓在上腔靜脈上的腫瘤可能會造成臉、頸部、手臂和上胸部腫脹,以及頭痛和頭暈。8.肺癌轉移後常見症狀肺癌最容易轉移到腦、骨及肝,腦部轉移最常見的症狀是意識模糊或平衡感喪失;骨骼或脊椎轉移最明顯是疼痛、神經壓迫導致的下肢麻痺等;肝轉移有時會有黃疸和肋下疼痛,但大部分沒症狀。肺癌有哪些致病因子?肺癌是吸菸者常見的疾病,但不代表不吸菸就不會罹患。事實上,這個致命疾病在非吸菸者身上發生的機率正在增加:一項來自歐洲針對2170名肺癌患者的研究,從2008年到2016年,非吸菸者發展為肺癌的頻率增加了一倍多。美國癌症協會估計,年度肺癌死亡患者,多達20%是從未吸菸者。1.吸菸 80%肺癌患者有吸菸經驗。吸紙菸比吸雪茄危險性高;紙菸與雪茄都吸者,比不吸者高10倍。2.二手菸 5%肺癌患者曾暴露二手菸環境,吸二手菸比不吸者的肺癌風險高1.2至1.8倍。3.廚房油煙50%女性肺癌與油煙暴露有關,油煙冒出後再炒、煎的危險性高出2倍。衛福部資料顯示,過去針對台灣非吸菸女性族群罹患肺癌之研究,煮食時未使用抽油煙機之女性,罹肺癌風險較有使用者風險高8.3倍。4.空氣汙染空氣汙染的影響已實證對人類具致癌性,其主要組成成分「懸浮微粒(PM)」也被個別評估一併列為第一級致癌物,長期暴露在空汙環境將增加肺癌的風險。5.特殊職場或居家環境暴露衛福部資料顯示,長期暴露在某些重金屬物質(如鉻、鎘、砷等)、柴油引擎廢氣或石綿環境下工作的族群,有較高罹患肺癌的危險性。另外,某些建築特殊石材,有少部份具輻射及氡氣放射氣體,吸入氡氣量過高亦增加肺癌的風險。6.肺癌家族病史研究發現,肺癌與家族史有潛在關係,肺癌病患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得肺癌的風險比沒有家族史者高。7.其他曾有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肺部疾病病史者,肺癌發生率較高,種族、性別、結婚狀況及遺傳等也有關係。不過近年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機率也很高,如何在罹癌之前就找出這些高風險族群相當重要。由國衛院名譽研究員熊昭、張憶壽與中研院楊泮池院士、陳建仁院士、GELAC研究群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 (NCI) 等相關研究專家共同提出一個台灣不吸菸女性肺癌風險預測模型,運用六個風險因子,包括年齡(Age)、身體質量指數(BMI)、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教育程度(Education)、家族史(Family History)、有無易感基因(Gene)的A、B、C、E、F、G來預測罹患肺癌之風險。不吸菸的女性只要在網站輸入這六項危險因子,就可以知道自己罹患肺癌的風險有多高,進而及早提高警覺。>>台灣不吸菸女性之肺癌風險計算器肺癌的分類◎小細胞肺癌(約占12%~15%)‧與吸菸有密切關係‧男性患者居多‧有快速分裂、早期擴散的特性。‧病患的預後比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差。◎非小細胞肺癌(約占80%以上)‧肺腺癌:佔非小細胞肺癌的50%,好發於非吸菸女性。‧鱗狀細胞癌:男性常見肺癌類型,與抽菸有關。‧大細胞癌:雖生長速度較緩慢,但常有早期轉移的現象。肺癌診斷方式【非侵入性檢查】1.胸部X光檢查:偵測肺癌最基本的工具,但腫瘤必須大於1公分以上,才有機會被發現,對早期診斷較無幫助。2.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找出早期肺癌的利器,但檢查價格高,有輻射暴露疑慮以及偽陽性高等問題,易引起民眾不必要恐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是否適用肺癌篩檢,國內一直未有定論,主要是台灣肺癌患者以肺腺癌為主,與吸菸較無直接關係,且LDCT存有偽陽性,可能使良性結節遭誤判,讓受檢者挨不必要的刀。但根據衛福部「LDCT掃描篩檢台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群」最新結果,發現的確有助找出早期肺癌,國健署已著手與醫界研擬擴大適用對象。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認為,罹患肺癌原因還沒完全被找到,有些女性沒抽菸、沒燒香、沒下廚仍罹癌,建議40歲以上成人,尤其婦女,如從未做過低劑量電腦斷層,至少應做一次,2至3年再做一次,即使僅發現結節,醫師都有臨床指引,為每個人做出適當醫療決策。【侵入性檢查】支氣管鏡:若病灶長在肺部中央、大氣管分布處,需由支氣管鏡配合氣管內超音波獲得檢體。手術切片:若腫瘤小於1公分,難以抽取,需透過外科手術取得檢體。肺癌的分期與治療‧第一期和第二期:治療方針主要是手術切除。‧第三期:除了手術,也有放射線和化學治療同步治療,再加上免疫治療。‧第四期:占所有肺癌病友的一半左右,治療選擇有標靶治療、化學治療和免疫治療。肺癌的手術方式肺癌的手術方式粗分兩大類,傳統開胸手術及微創手術,微創手術分為胸腔鏡、達文西機器手臂,三種手術術式,術後的復發率及存活率大致相當。1.傳統開胸手術→適用嚴重沾黏、胸壁侵犯等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外科禚靖教授表示,手術大多是針對早期肺癌的患者,較晚期如三A期肺癌,則須先進行前導性化療或化放療(Induction Chemotherapy),再進行手術。傳統開胸手術主要是針對胸腔內已嚴重沾黏,或廣泛性縱膈腔、胸壁侵犯的患者,才會建議該術式,傷口大約20到30公分,肋骨必須撐開。禚靖解釋,手術後,須待傷口復元,住院天數長,約10天以上,且疼痛指數高。若摒除嚴重沾黏、廣泛性縱膈腔、胸壁侵犯等情形,一般都可以採取胸腔鏡手術切除。2.胸腔鏡手術→降低疼痛 縮短住院時間目前台灣以胸腔鏡為主流,至少八成以上的肺癌手術,都是使用胸腔鏡。禚靖解釋,胸腔鏡手術是將內視鏡及器械經過1至3的切口中處理病灶,患者若嚴重沾黏,沒有空間操作胸腔鏡,且容易在手術過程中發生出血、肺部破裂等問題。不過,隨著技術的精進,胸腔鏡也能切除部分較晚期的肺癌病灶。禚靖說,胸腔鏡手術的特色在於無須將肋骨撐開,因此大幅降低了術後疼痛,傷口小、術後的外觀影響少,連帶也縮短了住院時間,一般健保也有給付,僅有部分耗材可能需要自費。雖然胸腔鏡是目前治療肺癌的手術主流,但胸腔鏡的技巧性高,外科醫師必需經過相當的訓練,以確保能安全有效率地執行肺癌切除手術。3.達文西機械手臂→提高切除靈活、精準度隨著科技進步,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胸腔鏡手術在執行肺癌切除時,提供了絕佳的高解析度、三維放大的手術視野,及更高的靈活與精準度,除結合傳統胸腔鏡傷口小的特點外,更有出血較少、更安全等優勢。執行肺癌手術時,必需合併進行淋巴結切除,禚靖說,近年有報告顯示,以達文西手術執行肺癌切除時,淋巴結的清除率似乎優於傳統胸腔鏡手術。但達文西手術主要的限制就是「太貴」,目前並未有健保給付。禚靖說,肺癌手術方式的選擇應由胸腔外科醫師與患者及家屬共同討論後決定,良好的醫病溝通,幫助患者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式。晚期肺癌的治療標靶藥物、化療、免疫藥物 延長存活期十幾年前,晚期肺癌患者幾乎都無法活過一年,近幾年,抗癌武器越來越多,包括化療、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大部分晚期患者都能夠存活一年以上。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岡遠指出,許多癌友一聽到化療,就覺得頭皮發麻,心生畏懼,事實上,目前化療藥物精進不少,副作用小,療效更好,病友無須擔心。臨床觀察,約有一成肺癌患者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僅剩化療可用,高雄榮總胸腔內科主任王金洲解釋,這群癌友沒有特定基因變異,所以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在免疫生物標誌的表現量又低,所以僅能使用化療。李岡遠說,對於大部分晚期肺癌病友來說,化療絕非首選,基因如有突變、免疫生物標誌表現量超過50%,就會依情況使用標靶藥物或免疫藥物。如果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這時才會考慮化療,或自費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僅能使用化療的晚期肺癌患者處境較差,除了用藥沒得選之外,連治療反應率也較差,僅約兩成;如果適用免疫療法,則有效率達四成五;要是基因變異,使用標靶藥物,則有效率更可超過六成。針對晚期肺癌病人用藥,李岡遠提出三大評估指標,分別為精準的檢測報告、病人生理狀況(能否承受化療副作用)以及經濟狀況,如果經濟能力一般,通常以健保給付用藥為優先考量,如果經濟許可,或由商業保險支付,則會考慮自費於第一線使用免疫藥物。但免疫藥物過於昂貴,如果作為第一線藥物,須更加謹慎。李岡遠說,目前僅有兩個免疫療法藥物可用於第一線,其中一個藥物無須考慮生物標誌表現量,但須加上化療、血管新增抑制劑,每月藥費驚人,恐需20、30萬元,絕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肺癌患者的飲食建議【這些不要吃】營養師賀智瑢表示,對於肺癌病人而言,治療前需攝取足夠營養、增強免疫力、維持體重,以提高身體對治療的耐受力與完成率。且因多數的肺癌患者都有過瘦的問題,術後則要在控制體脂肪的情況下增加體重。然而,體重是評估營養不良的重要指標,若1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5%,就是個警訊。賀智瑢說,肺癌患者若有咳嗽、痰黏稠的問題,切忌刺激性食物,且一定要禁菸、禁酒,下列食物也不宜:1.寒涼食物:避免食用屬性偏寒涼的白蘿蔔、瓜類與柑橘類等寒涼食物。2.油炸加工品:不能吃油炸、醃製類等難以消化、容易致癌的加工品。3.刺激性食物:像是辣椒、薑、蔥、生蒜、胡椒等,因容易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等症狀。4.生食:病患若白血球過低時,身體免疫力自然降低,這時也該避免吃泡菜、生菜沙拉、生魚片等生食,避免食物遭細菌汙染,因此食物應該煮熟、水果削皮後再吃。【請你這樣吃】1.六大類食物 都應該攝取賀智瑢表示,營養諮詢門診時,病人最常問要吃什麼?其實什麼都可以吃,多樣化的均衡飲食是提供完整營養最好的來源。換句話說,五穀根莖類、奶類、魚肉豆蛋類、蔬菜、水果、油脂等六大類基本食物都應該攝取。治療期間病友還可多攝取高熱量、高蛋白的黃豆、奶製品等,足夠的熱量則能維持體重,打好治療癌症的基礎。2.補充魚油 Omega-3可抗發炎醫師建議,治療中的病患可多補充含有DHA的魚油,因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發炎的效果,能減緩發炎反應,且補充因癌症而減少的維生素A、C、B2、B6與葉酸。遠離肺癌,你能做的事1.遠離菸害,拒絕一手菸、二手菸、三手菸。2. 習慣做飯的家庭主婦要使用排油煙機、保持廚房通風。3.多吃蔬果、多運動提高自身抵抗力。國外研究發現,吃蔬果可降低四成以上罹癌。4.隨時注意空氣品質,空汙來時務必戴口罩、少出門。諮詢╱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2-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市打籃球恢復「戴口罩」 最快周六擬辦
國內疫情緊張,指揮中心公布最新防疫規範,包括運動、唱歌、拍照等活動恢復成須戴口罩,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北市將恢復室內外運動「全程佩戴口罩」,除水域活動外,包括「打籃球」也要戴口罩,並預計最快在14日對外公布、15日實施。蔡炳坤表示,針對運動防疫規範,北市府上午有開會討論,原則上恢復室內外運動「全程佩戴口罩」,包括「打籃球」也要戴,但民眾進行水域活動可不必佩戴口罩,例如游泳池、烤箱、水療設備、三溫暖、蒸氣室、冷熱水池等。蔡炳坤表示,針對運動比賽的防疫規範,過去選手上場比賽時附上健康證明、打滿2劑疫苗且隔14天證明,可拿下口罩;如今中央已將第3劑疫苗間隔期間縮短至12週,至於選手已經打2劑疫苗又滿12週,是否應追加第三劑疫苗,目前地方政府尚無規範。蔡炳坤表示,原本北市府要在12日公布運動指引,但因為碰到比賽選手是否要打第三劑疫苗等問題,所以請醫療專業團隊、北市聯醫副總院長璩大成就此問題做討論,並預計最快在14日對外公布、15日實施。
-
2022-01-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遭批「不敢禁內用」 陳時中怒回:這評論非常不負責
桃機群聚擴大,相關案例累計達30例,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於臉書發文批評,指揮中心擋不住境外,又不敢禁止室內用餐,只好拿一些小眾項目開刀,根本幫助有限。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疫情記者會上措辭嚴厲地回應「這樣的評論是非常不負責的」,現在社區的情況還不到禁止內用的等級。陳時中表示,國內社區尚未到禁止內用的等級,現在的確診案例都是可以被追蹤的,案例數感覺雖然很多,但跟國際案例數相比仍是非常少,是否要對於社會安定,做出這麼大的影響措施,他表示「還沒有必要」,但不排除在疫情愈嚴重時,會提出相對應的措施。陳時中表示,吃飯是大家必要的行為,唱歌相對於吃飯比較屬於娛樂抒發身心,戴口罩仍可以唱歌,但吃飯就無法吃,他強調「孰輕孰重誰評論,人要自己評論清楚。」
-
2022-01-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1月24日前維持二級警戒 運動、唱歌等恢復戴口罩
桃園機場疫情擴大,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1名本土個案、49例境外。指揮中心今宣布,1月9日至24日維持第二級疫情警戒標準,並調整相關規定,請民眾持續配合防疫措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調整相關規定包括運動、唱歌、拍照及直播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的正式拍攝或進行時,恢復為須戴口罩,但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餐飮場所須實聯制、量體溫、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陳時中說,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包括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此外,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的場所或活動,如:藝文表演、劇組、電視主播等演出人員正式拍攝演出時、運動競賽之參賽選手及裁判於比賽期間等,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至於,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含交通運輸應嚴格遵守實聯制、量體溫、加強環境淸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而賣場、超市、市場加強人流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不開放試吃。指揮中心將視國內外疫情及實際執行狀況,適時機動調整防疫措施,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應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規範,以兼顧防疫與生活品質。
-
2022-01-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堵金嗓歌友會麻將間疫情擴散 陳時中:擴大居家隔離
桃園機場群聚事件擴大,至今已累積12例確診個案。外界關心,金嗓歌友會疫情是如何傳染?桃園市指出是足跡重疊,但館長說只有一天在沙發聊天,案17239只去麻將館跟辦公室,只跟歌友會跨年活動隔一道門,篩檢完不用隔離?指揮官陳時中說,歌友會室內主要是視聽間,可以唱歌、跳舞,另外一條很長走廊後,才是遊戲間,可以打麻將等,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今早去,了解跳舞、唱歌是一群人,打麻將是另一群,基本不太往來。另外,案17239去的時間很長,不是只有沙發坐一下,他有打麻將且有好幾天,今早已請王必勝,不是只針對麻將間當下前後時間,而是前後有去過麻將館都要居家隔離,再來檢驗。案17239沒去參加千人宴。至於,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說,防疫旅館要三月完成體檢速度太慢?歌友會會員傳染給妹妹,疫情已進入社區?陳時中說,這樣的個案群聚為社區傳染是成立的,防疫旅館體檢屬於地方管理事務,柯市長覺得速度慢,可以做快一點,若有需要,指揮中心可以予以協助。
-
2021-12-14 寵物.寵物故事
毛小孩,我很想你/愛貓球球視訊 撫慰異鄉女兒
我家的貓「球球」前幾天走了!我見了牠最後一面,一邊撫摸著牠瘦骨嶙峋的身軀,一邊跟牠道愛、道謝、道歉、道別。14年來,每當抱著撫摸牠時,我總是一樣的問話,即便牠不會回答,但我相信牠懂,因為牠就是我最小的孩子。每當哥哥姊姊休假返家時,天天都跟你玩千遍也不厭倦,抱著你、舉高高、練習坐坐、唱歌,把你的飯碗、便盆拿到房間裡,關起房門,與你同榻而眠,你也乖乖的任他們怎麼揉弄,相信你知道,我們都好愛你。謝謝你長期的陪伴,帶給全家快樂,更是家裡感情維繫的中心。尤其新冠肺炎肆虐之際,姊姊遠在異鄉在承租的公寓裡近一年,幾乎天天跟你視訊,媽媽抱著你坐在腿上,舞動你的小手,唱著兒歌曲調「球球,球球球…」姊姊在另一端開心的笑了,謝謝你陪伴當時幾乎快撐不住的姊姊。 對不起!媽媽不知道該如何幫你解脫痛苦,半年來看了四位獸醫,後來只能給你支持性的療法,看著你真的不忍心,但萬般皆是命,不由人啊。眼淚在眼眶裡轉著,「再見了,球球!」但我深知你永遠活在全家人的心中,你那加菲貓的扁臉,琥珀色對稱的漂亮花紋,安適自在、不吵不鬧,在家裡各處閒晃睡覺的身影,永遠是我們記憶匣裡最大的珍珠。
-
2021-12-12 癌症.食道癌
金馬獎影帝涂們61歲病逝 當心4症狀是食道癌警訊
編按:曾獲得第54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的中國大陸男星涂們,傳出在12日凌晨3點50分病逝,享壽61歲。「老獸」的導演周子陽透露,涂們上個月檢查出食道癌晚期,親友們表示「他走的時候很安詳」。同樣都是消化道疾病,但經過30年演變,食道癌發生率和胃癌幾乎不相上下,醫界認為,主要關鍵在於,近年來國人罹患胃食道逆流的發生率大幅增加,但多數民眾卻絲毫沒有警覺。根據調查,以往胃食道逆流成盛行率僅2%到5%,到了近幾年,則已增加到12%到16%;這種以胸痛、灼熱、沙啞及咳嗽等症狀為主的疾病,其實是導致巴瑞特食道症的元凶,而巴瑞特食道症日後演變食道癌的風險,比其他人高出30倍到60倍。一名30多歲女性在KTV唱歌時,覺得喉嚨沙啞,當時她只覺得感冒喉嚨發炎,不知道自己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另外一名50歲男性因胃食道逆流而感覺胸口灼熱,但長期以為是心臟有問題,甚至多次到心臟內科求診。敏盛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韓明倫表示,胃食道逆流多發生在中廣身材男性,因為啤酒肚造成腹部壓力大,胃酸往壓力小的食道向上竄流,侵蝕食道黏膜;女性則多因工作壓力大、飲食不正常,導致胃酸分泌增加。韓明倫說,食道長期因胃酸逆流而發炎,會讓食道的鱗狀上皮細胞變成比較像胃部的柱狀上皮細胞,也就是所謂的巴瑞特食道,是食道腺癌的致癌因子。韓明倫表示,胃食道逆流發生巴瑞特食道症的發生率,僅1%到3%,但隨著患者愈多,罹患食道癌也增加。巴瑞特食道症在台灣普及率不高,台大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說,台灣的食道癌,約9成到9成5是鱗狀上皮細胞癌,巴瑞特食道症造成下食道癌症的情況仍屬罕見,但胃食道逆流患者臨床上有變多趨勢。韓明倫建議,胃食道逆流患者調整生活型態,包含減重、避免吃飽飯立刻躺在床上、避免暴飲暴食及刺激性食物;如果本身有抽菸、喝酒習慣,更容易提高罹患食道癌機率,應定期接受內視鏡檢查。
-
2021-12-07 寵物.寵物故事
毛小孩,我很想你/小白兔會傾聽 教我做更好媽媽
Rabbit,那年我從夜市把妳帶回家,妳正式成為我們家的一員。女兒們看見妳,高興得手舞足蹈,此後,前陽台成為妳一個人的快樂天堂,雖然有時妳會把種的植栽啃得體無完膚,但可愛的妳,依舊是我們家最珍愛的毛小孩。如廁規矩良好,都待在自家「方便」,不會造成困擾。每當假日早上整理陽台時,妳總是陪在身旁,有時會靜靜躺著接受我的愛撫,不知道妳的腦袋除了記得吃外,還裝了什麼﹖雖然妳總是自己一個,還好小鳥常留連在這裡唱歌給妳聽,相信妳不會感到寂寞。那一年小女兒國一,課業表現不如姊姊理想,我曾經責備她不用心。有一次不巧聽到她在陽台對著妳輕輕啜泣:「Rabbit,我的功課不好,常惹媽媽生氣,Rabbit,我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些話令我心頭一震,從此不再強求她的課業表現,但妳知道嗎?現在她已是一位作育英才的老師了。妳陪伴我們七年後,某日早上我出門上班前發現妳行動遲緩,心下知道妳的時候到了,晚上我單獨和妳在一起,輕輕撫摸妳,告訴妳要在天上當個快樂天使。第二天一早,妳果真僵著身體,我的淚水也不自覺地濺灑出來。妳在天上好嗎?每當看見可愛的小兔子就想起妳。Rabbit,謝謝妳充實我的人生,教導我成為一個更好的媽咪。
-
2021-11-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重打陳時中不負責?王鴻薇:「愛國手臂」情何以堪
接種高端的國人,面臨無法出國必須要重打國際疫苗的窘境。台北市議員王鴻薇今在臉書表示,衛福部長陳時中面對立委質詢,竟然說高端重打出事他無法負責,這讓77萬人的「愛國手臂」情何以堪?王鴻薇指出,之前3+11引發本土病例大爆發,陳時中說他會負責,但他的「負責」,真的就只是一句「我負責」,到現在也沒有看到他或是任何人為此下台。王鴻薇質疑,3+11的會議紀錄到底在哪裡?陳時中說要負責,但會議紀錄說沒有就是沒有,裝死到底。倒是時中每次出去歡聚唱歌,都有人幫他拍MV紀錄,不過對於有沒有在室內抽菸,時中也是說他忘了。王鴻薇表示,陳時中負責擺爛和健忘已經不是第一次,但這次面對高端要重打,竟然直接說無法負責,真的讓人民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真是讓77萬愛國手臂,情何以堪。
-
2021-11-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影/高端疫苗混打 陳時中:非雙標、專家討論變通辦法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上午出席屏東義大醫院動土典禮,典禮結束後,陳時中接受媒體聯訪,媒體問到,接種高端疫苗者可以混打,專家批雙標。對此,陳時中今說,沒有什麼雙標,是替有需要人,經過專家討論後,提出一個變通辦法。陳時中今上午出席屏東義大醫院動土奠基典禮,典禮結束後,陳時中在媒體包圍下接受聯訪,媒體問到,對於接種高端疫苗可以混打是雙標。陳時中說,沒有什麼雙標,替有需要的人,經過專家討論,有一個變通辦法,並不是所有打高端的人都要這樣做,是在不得已情況下,有這樣必要性,提供辦法,經專家討論提出來的。媒體現場問到,高端疫苗從原本6個國家可接受,到現在卻變少,只有四個國家,陳時中說,以色列與阿根廷在一開始准許可以進去,現在公布出來常規沒有高端,未來持續努力,得到更多國際認證,「我相信在WHO贊助之下,結果可以盡快出來」。媒體現場問,網路瘋傳陳時中聚餐喝酒、唱歌影片,近期又有陽明山影片流出。陳時中說,那是一個私人聚會、純粹私人聚會,家庭事情,媒體追問,聚餐日期是何時等,陳時中快步搭車離開現場。
-
2021-11-14 養生.人生智慧
他110歲生日愛吃甘蔗嚼花生米 全國最老鄰長生活規律
嘉義縣水上鄉全國最老鄰長黃德成,明天是他110歲農曆生日,他的兒女、孫姪今天齊聚一堂為他慶生,黃德成記憶好叫出眾人名字,還開心招呼大家喝茶,家人直言他生活規律勤走路,愛吃甘蔗、花生米,身體健康是全家人寶貝。「祝你生日快樂!」黃德成兒女、子孫、晚輩30多人,今天中午齊聚水上鄉三和村家中,席開三桌為他慶生,子女們拿出蛋糕開心唱歌,找他拍照、合影留念,他笑著比出「愛心」手勢,還不忘招呼訪客一起用餐,雖然有些重聽,但行為、舉止完全看不出來已高齡110歲。黃德成的兒子黃昆山說,父親身分證登記是民國2年,但他逢人都說「生肖屬鼠,跟中華民國同年,晚報戶口」,擔任水上鄉三和村第7鄰鄰長超過40年,是全台最老鄰長。黃昆山說,父親去年之前每天上午,都1人走路到百公尺外找鄰居聊天泡茶,下午也會外出散步,直到年初不明原因昏倒,送醫後醫師診斷,疑因百歲時爬樹摔傷腦部,建議住院手術,父親堅持不手術,因此現在都由家人陪同外出。黃的三女兒黃銀嬌說,父親個性樂觀、生活規律,每天固定時間用餐、散步、喝茶、午睡,對於來訪的人幾乎都認識,還能叫出對方的名字。「牙齒好很重要!」黃昆山說,父親多年前裝的假牙對他幫助很大,讓他能夠正常用餐,能吃喜歡的食物,因為喜歡吃甜,至今仍愛嚼甘蔗,家人將甘蔗切片供他嚼食,平時也愛吃花生米,人生豁達、凡事不計較,真的是家人的寶貝。
-
2021-11-12 焦點.元氣新聞
要戒菸? 陳時中:「你管的比我太太還嚴」慎重考慮中
中央流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被爆出去年聚會飲酒、唱歌,昨再被爆出在室內抽菸,恐違反菸害防制法。陳時中昨說,他有抽菸習慣,但當日是否在室內抽菸實在記不起來。今於疫情記者會上,再被媒體問及會不會戒菸?並當國健署戒菸大使?陳時中笑說,你管得比我太太還嚴,對啦!太太有跟他講,他現在慎重考慮中,這問題要訪問他們兩位當事人。陳時中昨於疫情記者會被問及是否在室內吸菸。陳回應「大家都知道我有抽菸,不過那天有沒有抽菸,實在記不起來」;陳時中表示,抽菸壞習慣確實應該要改,不過改很久也改不掉。外界關心,這次餐會影片流出是黨內人士做的?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說,後面有好戲上場?您真的不認識陳識中嗎?陳時中說,在聚會前不認識陳識中,但名字記住,事後也沒再見面,「這名字你提起,我是記得住」,但這種片子也沒什麼好看,有這類問題請自己看影片。至於,餐敘室內唱歌可以不戴口罩,旁人沒帶沒違規?會擔心影響自己專業形象?黨內外認為陰謀論?陳時中說,你們越問,我壓力越大,越感覺陰謀的感覺,還是要強調,去年那次6月7日有些新聞寫錯,那時連續56天沒本土疫情是解封形態,呼籲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實聯制,而餐會當下絕對超過1公尺,重疊影像會覺得沒有,而台上都是藥界人士,我是在跟他們謝謝啦。外界說,影片是內湖牛排館,不是私廚,甚至有收賄醫生,對岸官員與會,還原清白?陳時中說,沒有什麼好證明清白。與會的人我昨天講過,都是第一次見面,除了帶我去的,昨天有人問到聚會地點是否在大同區、萬華區或酒店,我說不是,你說內湖那可能就是一個餐廳。發生餐會這樣的事,對類似聚會邀約會避嫌或謹慎參加?有人說影片是女陪侍拍的?陳時中知道嗎?陳時中說,他當然不知情,事實上這也沒什麼,每次我出席拍影片、照片人很多,那場合我去,但不知是什麼場合,大家都是基於禮貌進行相關社交活動。
-
2021-11-12 焦點.元氣新聞
幫陳時中戒菸?國健署長說「若他願意」醫強烈建議「要戒」
衛福部長陳時中遭爆赴私人聚會時,未帶口罩喝酒、唱歌,疑似還在室內抽菸。身為菸害防制法的主管機關國民健康署,近期適逢世界肺阻塞日,攜手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舉辦記者會活動,呼籲國人「立即戒菸,遠離咳痰喘」,署長吳昭軍受訪時表示,若部長願意的話,可以協助部長戒菸,但要不要戒菸「看他」,至於會不會考慮邀部長當戒菸大使,他則說「要問他意見,也不一定要邀他」。被問及是否協助陳時中戒菸時,吳昭軍說,國健署提供民眾3000多家戒菸服務,當然可以借助一些心理或藥物幫忙。至於有無打算介入協助部長戒菸?他說「他願意的話我們就會,戒菸本來就是這樣,要不要戒菸要看他」,至於是否邀請部長擔任戒菸大使?他說「要問他的意見,戒菸單位也不一定要邀請他」。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副院長王鶴健說,國內的確有許多像部長一樣的民眾,多半以「靈感」、「舒壓」為說詞來吸菸,會吸進2000、3000種易致癌化學物質,可能造成肺阻塞、肺部損傷、血管阻塞、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也會引發糖尿病、腎臟功能不好,不僅肺部是全身性影響。王鶴健說,台灣戒菸非常便利,有心要戒菸,健保還會幫你出錢,給你兩次戒菸機會。他認為,戒菸若沒有心理準備,成功率很低,為了國家的未來,就醫師的立場當然要鼓勵部長戒菸,維護健康,今日記者會「部長應該也要來」。
-
2021-11-11 新聞.元氣新聞
陳時中疑室內抽菸恐違菸防法 國健署「不罰」理由出爐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遭爆料,疫情期間室內飲酒、唱歌甚至抽菸,影片也於網路瘋傳。他今於記者會表示,大家都知道他有抽菸,那天有沒有「我記不起來了」。國民健康署表示,若在禁菸場所吸菸,恐違反《菸害防制法》第31條規定,最高可處2000元至1萬元罰緩,但根據影片內容,並無看到部長抽菸,若有實際影像及地點佐證,會請地方衛生局再查證。陳時中參加私人聚會影片自昨晚於網路瘋傳,畫面中可見他豪邁飲酒、高歌,不僅與旁人沒有社交距離,甚至傳出部長在聚會抽菸,幾乎把防疫規定拋腦後。今疫情記者會上,陳時中說,大家都知道他有抽菸,但那天有沒有他記不起來了。他也坦言抽菸是「壞習慣」,應該要改,但改很久改不掉。致力推行菸害防制的董氏基金會,今透過新聞稿表示,許多民眾來電批評及詢問陳時中部長在室內違規吸菸一事,對此,董氏基金會肯定部長專業能力,絕對不會因個人吸菸行為而折損,但部長違反菸害防制法規定,在禁菸場所吸食菸品,依法應處2000元至1萬元的罰款。董氏基金會表示,從部長室內違規吸菸的事件,可知道戒除尼古丁的成癮有多麼的難為,貴為衛福部部長,一旦被尼古丁鉤癮,一樣難逃菸商的魔掌。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為終結百餘年來的紙菸危害,全國家長聯盟、台灣兒科醫學會與消基會等等126個健康組織籌組的「台灣拒菸聯盟」勇敢的站出來跟菸商對抗,積極推動「禁止電子煙、加熱菸」修法,不能讓台灣的年輕人再淪為新癮害世代。董氏基金會說,在菸害防制的推動上,全民只有一個敵人、一個加害者,那就是菸草公司、就是菸商。而不論我們是吸菸的人或者不吸菸的人,我們都是被害人,都是一手菸、二手菸或三手菸的受害者。國民健康署菸害防制組簡任技正呂孟穎表示,根據《菸害防制法》第15條第11項規定,餐飲店等公眾消費室內場所全面禁止吸菸,違反者可依《菸害防制法》第31條規定,處以新台幣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緩。若營業場所設有獨立空間吸菸室、或半戶外開放空間等不在此限。呂孟穎表示,若接到民眾投訴會請地方衛生局至現場稽查,若該場所為私人住宅則不受《菸害防制法》限制,秉持「毋枉毋縱」原則。而部長陳時中遭爆疑似在餐飲場所抽菸,他說,爆料影片並沒有看到部長抽菸,因此難作為實證,若民眾有實際影像及地點,會請衛生局查證,若只是口述爆料「很難對任何民眾開罰,這樣是擾民」。※ 提醒您: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
2021-11-11 新聞.元氣新聞
唱歌喝酒影片瘋傳 陳時中:日期錯置、其他人我不認識
昨網路傳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參加一場聚會的影片,片中陳時中高歌、喝酒,網友質疑,影片為三級警戒時期拍攝。陳時中今天在記者會時主動澄清,該場活動並非三級警戒期間,日期錯置希望不要再發生。他也表示,除了邀請者,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見面,「不認識也不方便干涉人家的客人是誰」。但從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外遇到陳時中唱歌喝酒影片,究竟從哪裡流出,是否別有意圖?陳時中表示,「確實有這樣的感覺」,但沒有證據不能做這樣的指控。他說,整體來說看起來是滿詭異的,但沒有證據指控任何人,可能現場有人拍了影片流傳、有人留下這時才播出;但錯誤的是標題不是影片。陳時中表示,最早出來的影片說是在三級警戒期間唱歌、喝酒,這與事實不符。這場活動是在去年6月1日,主要是因為滿56天零確診開始解封,日期錯置希望不要再發生。他也表示自己都會參加很多私人行程或是公開團體行程。他說,「到場時主持人要求我致詞,接下來就說要唱歌,我都沒有拒絕」。他表示,整體氣氛是自娛娛人,不過訊息日期錯置是假新聞,請傳的人要特別注意。至於外傳該場合在萬華,陳時中表示,場合不在萬華。該場合除邀請者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見面,當時都只是禮貌上講個話,且因為56天零確診,「大家想跟我加油打氣,氣氛比較高一點」,但都有保持安全距離。他也表示,如果澄清後再轉傳或有各種錯置,則會讓法制組處理;但是否會向刑事局報案,陳則未正面回應。而對於有其他抽菸影片流出,陳時中也表示,「大家都知道我有抽菸,但那天有沒有我記不起來了」。※ 提醒您: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
2021-11-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1月16日至29日維持二級警戒 有條件開放有陪侍八大
國內今天持續無新冠肺炎本土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雖然本土疫情相對穩定,但境外部分仍然有疫情延燒,且境外移入似乎有增加趨勢,因此維持11月16日至11月29日維持二級警戒。不過,有條件開放有陪侍服務的合法休閒娛樂場所復業。調整或維持相關措施及規定如下:一、維持現行戴口罩規定,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但符合以下情形,得免戴口罩:(一)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1.於室內外從事運動、唱歌時。2.於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時。3.單人或多人進行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4.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5.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6.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二)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三)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如符合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二、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維持應遵守實聯制、量體溫、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三、11月16日起有陪侍服務之合法休閒娛樂場所,符合下列防疫措施者,得開放營業:(一)符合共通性原則:實聯制、量體溫、除飲食等例外情形外,全程戴口罩、從業人員健康監測、良好通風、充足清消設備、每日至少2次環境/物品清消等。(二)從業人員之接種篩檢1.均應至少接種1劑疫苗滿14天。2.首次服務前應提供3日內的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陰性證明。(三)提出申請並經地方政府核准提供餐飲、民俗調理、美容美體、視聽歌唱等服務或營業項目者,須另依相關指引辦理。(四)復業後管理1.未完整接種2劑疫苗滿14天之從業人員,須每週1次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2.完整接種2劑疫苗滿14天之從業人員,則無須每週1次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3.顧客進場應提供至少接種1劑疫苗證明,且滿14天之證明。
-
2021-10-28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維持二級警戒,口罩再鬆綁!11/2起這些場合可免戴口罩
國內脫口罩鬆綁政策大躍進!考量國內疫情目前已趨緩並且穩定控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11月2日至11月15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也開放國內雙鐵、客運,還有KTV包廂、電影院可以暫時脫口罩用餐。陳時中指出,基本上外出仍要戴口罩,不戴口罩是例外。但唱歌、室內外運動、溫泉水浴場和符合一定條件可免戴口罩,包含實聯制、量體溫、環境清蕭、員工健康管理,且確診即時應變都要做到。再來也取消室內80人及 室外300人的集會活動上線,觀光遊樂業的降載規定也取消,對於人流管制比較鬆。指揮中心公布二級警戒措施細詳內容如下:1.外出全程佩戴口罩,除例外情形(如下列),得免戴口罩:(1)於室內外從事運動、唱歌時。(2)於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時。(3)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4)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5)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上述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或準備口罩,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2.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遵守實聯制、量體溫、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3.取消以下限制:(1)集會活動人數上限。(2)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總量管制。(3)藝文展演/體育活動/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觀光遊樂業等之室外人數降載規定。4.開放台鐵/高鐵車廂、公路客運、遊覽車、國內航班/船舶、電影院、KTV、MTV、網咖等場所/場域得暫時脫口罩飲食。目前仍需關閉之場所(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理容院等),無陪侍服務者,符合防疫管理得有條件開放。指揮中心將持續觀察疫情態勢,適度放寬管制措施,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應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以兼顧防疫與生活品質。
-
2021-10-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1月2日至15日維持二級警戒 八大行業11月16日可望放行
國內脫口罩鬆綁政策大躍進!指揮中心宣布考量國內疫情目前已趨緩並且穩定控制,11月2日至11月15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也開放國內雙鐵、客運,還有KTV包廂、電影院可以暫時脫口罩用餐。陳時中指出,基本上外出仍要戴口罩,不戴口罩是例外。但唱歌、室內外運動、溫泉水浴場和符合一定條件可免戴口罩,包含實聯制、量體溫、環境清蕭、員工健康管理,且確診即時應變都要做到。再來也取消室內80人及 室外300人的集會活動上線,觀光遊樂業的降載規定也取消,對於人流管制比較鬆。經濟部商業司司長蘇文玲指出,至於還在停業的這些歌聽舞廳夜總會俱樂部等,若「無陪侍」服務者,11月2日起符合四項防疫管理條件,得開放營業。規定包含從業人員至少要接種一劑滿十四天,第一次提供服務前要提供三日內快篩或PCR陰性證明。另外復業前要先跟地方政府申請核准,如果有提供餐飲或民俗調理美容美體唱歌,都要按照防疫規定辦理。實施開始之後,如果沒有完整接種者,要每週一次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顧客要提供至少接種一劑14天的證明。但他也表示,有陪侍服務也在研議規劃11月16日起,如果符合一定規範也可以有條件開放。陳時中則說,怕人誤以為說不合法也可以開,我們宣布的都是合法範圍內符合防疫條件的可以開放,一定要以合法前提。指揮中心公布二級警戒措施細詳內容如下:1.外出全程佩戴口罩,除例外情形(如下列),得免戴口罩:(1).於室內外從事運動、唱歌時。(2).於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時。(3).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4).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5).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上述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或準備口罩,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2.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遵守實聯制、量體溫、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3.取消以下限制:(1).集會活動人數上限。(2).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總量管制。(3).藝文展演/體育活動/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觀光遊樂業等之室外人數降載規定。4.開放台鐵/高鐵車廂、公路客運、遊覽車、國內航班/船舶、電影院、KTV、MTV、網咖等場所/場域得暫時脫口罩飲食。目前仍需關閉之場所(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理容院等),無陪侍服務者,符合防疫管理得有條件開放。指揮中心將持續觀察疫情態勢,適度放寬管制措施,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應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以兼顧防疫與生活品質。
-
2021-10-24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幸福人與薛西弗斯
小時沒玩過「魷魚遊戲」,但常玩「大富翁」這類桌遊(我們小時候叫它紙盒遊戲)。曾玩過一個很奇特的「幸福人」遊戲,這個「幸福人」在開始前,每個玩家要先寫下自己想要達到「財富、榮譽、快樂」三種人生目標的比率,總分120分,玩家可以平均分配財富、榮譽、快樂各40分,也可以把120分全放到財富,不要榮譽與快樂,最先達到自己設定目標的人就成為勝利者。遊戲開始後,每個玩家隨著骰子分配進入不同的行業,每個行業能得到的財富、榮譽、快樂比重各不相同,隨著遊戲進行,不同機運也會得到不同的分數。長大後,才發現「幸福人」不是個遊戲,它是個人生指引,在告訴我們一些人生的哲思。十七世紀法國詩人拉芳登《寓言集》裏說了一個鞋匠與財主的故事。有個辛苦工作卻僅能餬口的修鞋匠,雖然窮困,卻很快樂,每天都心情愉快地一邊工作,一邊大聲唱歌。他的鄰居是個終日憂心的財主,被隔壁鞋匠的歌聲吵得無法入眠,財主想了又想,找到一個雙贏的方法來解決他的困擾:財主送了一大筆錢給窮鞋匠,讓鞋匠不再需要為錢去工作。鞋匠拿到這筆錢財非常高興,但沒多久卻開始擔憂小偷光顧、盜匪上門,憂心忡忡之下,他沒心情工作,也不再唱歌了。財主很高興,計謀得逞,再也不會有惱人的歌聲擾人清夢;鞋匠失眠了,在輾轉難眠的煎熬之下,鞋匠最後把錢退還給了財主,因為他最想要的,只有自己快樂的歌聲與安穩的睡眠。也許這個鞋匠設定的「幸福人」人生目標中,財富的比例極低,他主要追求的,是快樂。常延法師在法鼓山的學佛五講中,說了一個故事,她去旅遊,走沒多久就到了景色不特別的目的地,驚愕之餘,才發現這趟旅程的重點,是旅程中的周遭事物,是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而不是目的地的風景。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聰明絕頂,桀驁不馴,他利用宙斯的偷情擄人情報,從尋女河神父親阿索波斯手中換到河流改道,讓他的城市科林斯永不缺水;他用計鎖住死神逃過自己的死亡,也讓全世界無人辭世(比古往今來所有的醫師都厲害);還設局騙過冥后,從地府復活重返人間。後來諸神給他的懲罰,是答應只要他能把石頭推上山頂就能獲得救贖,但每當快成功時,石頭總會功虧一簣地滾回山谷;諸神以為最可怕的懲罰,莫過於永恆的努力卻換來徒勞無功的絕望。以薛西弗斯打敗諸神的智力,怎麼會不了解推石上山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但他選擇了絕不放棄。哲學家卡謬認為薛西弗斯把被懲罰視為自我的反抗,卡謬覺得最感興趣的,是石頭掉下去後的下山回程,「我看見這個男人以沉重卻平穩的腳步走下山,走向他不知何日終結的折磨。這段時間像是一個喘息的片刻,也一如他的苦難必定會再出現,那是有意義的時刻……今天的工人們天天做著相同的工作,持續一輩子,這樣的命運並不會比較不荒謬……然而,那些將人擊垮的事實,一經承認就消亡……朝向山頂的戰鬥本身,就足以充實人心,我們應當想像薛西弗斯是快樂的。」真實人生中,財富、榮譽、快樂三者該如何分配呢?但更重要的,也許是要像薛西弗斯一樣,享受人生的每一個艱難奮鬥。
-
2021-10-13 新聞.長期照護
「老幼共學」孩子家長如何放心?長照專家曝關鍵一件事
高齡化社會加上少子化,歐日率先開辦「老幼共學」,我國也有不少案例。位於新北市的三重台北橋公共托老中心,設置於捷運台北橋站2樓,不僅在捷運共構宅內,更首創「托老結合托幼」,同一層樓有托老也有托幼。起初碰到不少「困境」,包括家長、居民憂心難與長輩「共融」,經多次溝通,才順利協助孩子家長釋疑。三重台北橋公共托老中心在2014年至2018年共5年時間,由公辦民營方式委託長庚科大辦理。長庚科大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系副教授黃惠玲當時擔任托老機構執行長,除了高齡照護外,也納入營養、護理、幼保等,將健康照護資源整合於托老服務。黃惠玲透露,隨著人口高齡化,失智長輩數增長,當時日照中心收托長輩中,有8成是失智個案,在照顧上的確需花心力。然而,要在幼兒園對面做托老,的確碰到不少困難,像家長擔心孩子與長輩互動會受傷,甚至共構宅的居民也擔心,萬一長輩亂跑該怎麼辦。「溝通非常重要」黃惠玲說,會擔心是因為不了解,從籌備期到正式經營,不斷地拜訪當地里長、區長、居民以及關心議題的民意代表等,還有社會局長官、當地重要人士等,也從家長角度設想「家長擔心哪些事」,並大方開放民眾參觀。曾有家長說,以為失智長輩會罵人、攻擊人,結果參觀托老中心時,看著長輩用餐、彼此互動情況,除了個性和藹可親,也主動與陌生人打招呼,完全跳脫過往錯誤偏見,因此轉為接受,讓托老與托幼有更多課程互動。黃惠玲說,教育過程中,孩子或許知道要尊敬長輩,但不懂如何與長輩互動。起初嘗試托老與托幼做互動時,長輩到幼兒園看孩子唱歌、跳舞,有時孩子則到托老中心與長輩互動,長幼累積互動情誼,有天暫停一次互動,孩子還問園長「今天為什麼不能去找爺爺奶奶?」相當可愛。偶有失智老人情緒失控、與看護產生衝突等新聞,黃惠玲表示,通常發生失智老人攻擊行為,是因為他們不被瞭解、或是需求未被滿足,像是看電視時,被看護硬拖去洗澡,或是不想吃飯卻一直被唸,才產生言語或肢體衝突。近日北市推行一學區一日照,率先開辦的芝山國小,引來家長會反彈。黃惠玲說,過去辦理三重托老中心,5年來沒有任何突發狀況,建議北市社會局可安排家長赴其他日照中心觀摩,看長輩上課、生活作息,協助家長釋疑並放心。
-
2021-10-10 該看哪科.耳鼻喉
夜咳、咳嗽咳不停怎麼辦? 醫教4招改善,超過2週盡早檢查
日常生活時常會有咳嗽的情況出現,許多人認為就是感冒、過敏等,並沒有太在意。但其實咳嗽的原因不單單僅有感冒或過敏,亦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警訊。 夜咳、咳嗽咳不停?醫指常見4大原因 賴耳鼻喉科診所賴盈達醫師表示,咳嗽主要是呼吸道受到感染或刺激,會出現的防衛性反射動作。透過排除外來異物或有毒物質,以及清除多餘的呼吸道分泌物,咳嗽是一種重要的自我保護機制。 咳嗽發作時間往往因人而異,有人會咳一整天,也有人會在固定時間咳嗽,例如夜咳。不同原因也可能造成咳嗽持續時間不同。促成身體出現咳嗽的原因繁多,在耳鼻喉科領域,最常見的即是感冒、鼻竇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等鼻部疾病,以及喉部胃酸逆流喉部疾病。 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鼻竇炎 賴盈達醫師解釋,以呼吸道感染來說,患者常會出現許多痰,進而刺激喉部產生咳嗽。過敏性鼻炎多與環境有關,如塵螨、灰塵等,常見鼻涕倒流至喉嚨進而刺激引起咳嗽。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只有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才會咳,這是因為鼻涕倒流影響到喉部造成咳嗽。 胃酸逆流 另外,胃酸逆流也是常見原因之一,也與胃潰瘍、胃發炎等腸胃道疾病而起,造成胃酸從食道上來刺激到喉嚨,進而產生咳嗽、喉嚨異物感等情況。這幾種情況在日常較為常見,相信民眾並不陌生。 肺癌 然而,咳嗽也有可能是因較嚴重的疾病所引起,如肺癌。賴盈達醫師表示,咳嗽也是肺癌的常見症狀,因此久咳不癒必須多加留意。值得注意的是,肺癌在癌症罹患率及死亡率都名列前茅,以往許多人認為和抽菸有關,且以男性居多,但事實上有不少的肺癌患者本身並無抽菸習慣,且逐漸有年輕化、女性比例增加的趨勢。賴盈達醫師指出,確實抽菸、二手菸是其中重要的致病因子,但其他也包括了工廠廢氣、汽機車廢氣、廚房油煙等,這些都是需要留意的風險因子。 一般感冒咳嗽一週好轉,超過兩週留意症狀早檢查 賴盈達醫師表示,一般的感冒、呼吸道感染等,通常在一至兩周會逐漸好轉,咳嗽的症狀也會逐漸消退,因此若有超過二至三個星期以上就建議盡早就醫檢查,包括內視鏡檢查、胸腔X光檢查等,了解咳嗽原因為何,除了改善咳嗽的症狀以外,也針對根源進行治療。也建議長期有咳嗽問題的民眾,可多留意自身是否有其他症狀,以利檢查時與醫師討論。 例如前述提到的胃酸逆流,患者也可能會有火燒心等情況出現。而肺癌除了民眾較常聽到易有咳、累、喘等症狀,在某些情形甚至會影響神經,進而出現聲帶麻痺的情況,造成沙啞、聲音異常。聲帶麻痺會造成聲帶閉合不好,因而也可能有吞嚥困難,甚至常常嗆到、呼吸困難等情形,因此一定要特別留意。 婦聲音沙啞、常常嗆到,經檢查發現罹患肺癌! 賴盈達醫師也分享案例,日前有名60歲婦人就診,表示近一個月聲音沙啞,偶有夜咳及進食嗆到的情況,但最近一周且越來越嚴重、愈加頻繁,但患者本身但平時並不多話,也不唱歌,且沒有抽菸習慣,也沒有過敏、胃酸逆流等問題。經內視鏡檢查發現,患者左側聲帶完全無法動彈,因情況較為嚴重,轉診至胸腔內科做進一步檢查評估,在胸腔電腦斷層下發現左肺部已有約2公分的腫瘤,確診肺癌。 久咳盡早檢查以利根治,醫教4招有助改善! 關於自我保健,賴盈達醫師建議可從各項生活習慣著手。包括最基本的戒菸、避免二手菸、口罩儘量不離身,如此便有助避免室外空汙的侵擾。 平時居家環境、工作環境也定期打掃,可使用空氣清淨機,並也同時留意室內溼度,也特別提醒寢具應定期清洗更換,這樣就有助杜絕塵螨等過敏原。 若有胃食道逆流等胃部問題,除了藥物控制,建議應注意飲食正常,三餐均衡,並且避免宵夜或睡前飲食,睡覺時可將枕頭墊高,以降低胃酸逆流的發生率。 至於坊間時常聽到咳嗽、喉嚨癢可吃枇杷膏、香草冰淇淋等改善,對此賴盈達醫師表示,效果因人而異,建議還是先就醫檢查出原因為佳,以利從根本改善 《延伸閱讀》 .6招改善胃食道逆流,這些NG飲食、行為別再犯! .久咳不癒竟可能是肺癌徵兆?醫:超過2~3週等盡早檢查!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0-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八大行業指引尚未收到 高鐵自由座、戶外口罩先解禁
國內今日迎來連續第七天本土確診0案例,指揮中心也陸續鬆綁口罩政策,其中戶外的農林漁牧工作場所、山林及海濱等三大場所可免戴口罩,未來是否可研擬解封措施。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針對山林、海邊等,口罩政策已經開放,後續針對戶外運動中不涉及團隊者,會先行研擬指引開放。由於受疫情影響,八大行業紛紛轉作KTV唱歌求生,羅一鈞指出,目前八大行業屬經濟部主管,陸續也有收到各界的陳情和提議,未來考量整體情形和訂定指引後,會在與指揮中心討論,目前仍尚未收到相關指引有送至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也在立法院受訪時指出,國人疫苗覆蓋率達七成有機會可討論解禁與降級,他則表示,疫情解禁或降級,其條件或標準是一個很重大的事情,疫苗覆蓋率七成是重要考量之一,同時也要考量疫情指數穩定情形、高風險族群的二劑涵蓋率等等,相關指標都還沒有底定,七成只是先透露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希望努力月底會努力達成。陳時中也表示,目前針對高鐵從對號座指揮中心已通過開放「自由座」車廂,後續能須行政院討論後,由政院公布可開放的時間。但對於開放自由座是否會同步開放站票,在其尖峰時段乘車是否會有人潮擁擠等風險,羅一鈞說,開放自由座是指揮中心和交通部共識,如何在高鐵站台和車廂上落實,相關配套和管制交通部、高鐵、政院等進行跨部會討論後公布。
-
2021-10-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國民女婿好歌喉曝光 羅一鈞3年前唱「國恩家慶」驚艷眾人
-->雙十國慶在即,領唱國歌的6名各領域代表中,包括「國民女婿」之稱的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揮官陳時中今於記者會表示,羅一鈞本來就很會唱歌,第一次聽他唱歌,是三年前記者聯誼會,而羅的好歌喉也因此曝光。陳時中說,「當時我不認識羅一鈞,突然一個年輕人從後面一路唱上來,跳到台上,唱得非常好」。當時羅一鈞演唱的歌曲為費玉清的「國恩家慶」,只見他在台上歌聲高亢,最後拿下當天第二名的殊榮。據了解,羅一鈞大學時期曾參與台大醫學院的杏林合唱團,並曾擔任團長。羅一鈞今天也表示,榮幸代表年輕防疫夥伴到國慶大典唱歌,「我會盡好我本份,在我的職責,或國歌領唱上,帶給大家成功的、國歌的儀式。」
-
2021-10-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被推選為國歌領唱人 羅一鈞:會盡好本分領唱
雙十國慶在即,領唱國歌的6名各領域代表中,包括「國民女婿」之稱的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於指揮中心記者會被問及此事時,羅一鈞表示,榮幸代表年輕防疫夥伴到國慶大典唱歌,「我會盡好我本份,在我的職責,或國歌領唱上,帶給大家成功的、國歌的儀式。」國慶籌備委員會今天上午舉行記者會,慶籌會秘書長陳宗彥受訪時透露,羅一鈞是經衛福部長陳時中推薦,代表防疫人員領唱國歌,他還向羅開玩笑稱,這幾天起床要練習發聲一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記者都知道,羅一鈞本來就很會唱歌,第一次聽他唱歌,是三年前記者聯誼會,記者們很多人就起鬨要他唱歌。「當時我不認識羅一鈞,突然一個年輕人從後面一路唱上來,跳到台上,唱得非常好」。羅一鈞則表示,當然覺得很榮幸,能在國慶大典代表中央地方防疫夥伴,這一群是幕後工作的螺絲釘們。他表示自己還有機會可到幕前說說話,但幕後還有很多到晚上半夜燈火通明的同仁辛苦在忙碌,地方也是,這是大家都不會在記者會看得見。有幸代表這群防疫、很多是年輕夥伴,在國慶大典上唱歌,這是對我們防疫團隊,從中央到地方還有民間夥伴,應該都是國人肯定,感謝主辦單位願意接受推薦。他也表示會盡好本份,在職責或國歌領唱上,帶給大家成功的、國歌的儀式。而羅一鈞的歌聲到底如何?陳時中也承諾,防疫警戒降為一級時,「讓羅副在這裡唱歌給大家聽,大家比較愉快」。
-
2021-10-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KTV禁飲食喝酒?餐廳卻能逐桌敬酒這標準「很瞎」
中央宣布KTV、桌遊麻將館等4大場館今天起開放,嘉義市政府表示已有不少KTV業者詢問,預計今天過半數都會繳交自我檢查表、申請復業,市府一收到會同意立即復業;不過1間KTV業者說,禁止飲食、小酌,這樣開放方式對業者根本沒幫助,且餐廳已可敬酒,政府的標準很瞎。嘉市知名KTV包括嘉年華、合家歡、瑪格KTV等,都提前於臉書粉專公告10月5日復業,合家歡強調員工都已打疫苗、每間包廂皆為獨立空調、紫外線麥克風消毒機、高規格空氣清淨設備、公共區域皆定期進行清消等。嘉市一間KTV負責人對於能復業,表示都積極準備防疫措施,不過他認為,顧客來KTV就是要歡聚、放鬆,禁止飲食、喝酒,會使來消費的意願降低,且對照餐廳開放不限隔板或1.5公尺間距,還可逐桌敬酒,餐廳同桌有時不一定認識,但一起來唱歌基本上都認識,所以兩邊標準差很多,有很大盲點,如此開放的政策,對KTV幫助不大。這名負責人無奈表示,原本店內設有廚房,目前當然不會提供餐飲,不過顧客偷夾帶進去,發現後只能勸導,沒有公權力能制止,至於唱歌戴口罩,也不可能隨時進包廂巡查,「包廂已經租給他們,不聽也沒辦法」。市府建設處指出,KTV等業者陸續復業後,會納入例行性聯合稽查,和衛生局研議初期是否要加強稽查頻率,假設業者善盡告知義務與管理,有勸導唱歌戴口罩、不能飲食等,店家入口顯眼處也能見不能飲食的標語,客人堅持偷吃東西,會依法裁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