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8 科別.骨科.復健
搜尋
咳嗽
共找到
2258
筆 文章
-
-
2020-09-07 科別.呼吸胸腔
男咳痰帶血半年 竟是排骨屑卡住支氣管
50歲黃姓男子半年來胸口不舒服,咳痰偶爾有血絲,害怕自己是不是罹肺癌,但醫院一間一間換就是查不到病因,後到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看診,醫師透過聽診察覺呼吸聲出現「時有時無的哮鳴音」,終於由支氣管鏡檢查,找出排骨屑卡支氣管,取出異物擺脫半年陰影。黃男半年來胸口時常不舒服,且咳嗽的痰偶爾有血絲,到台中慈濟醫院求診,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立修先照胸部X光,排除肺炎及其他異狀,再仔細詢問生活情況與異狀,病人忽然想起半年前曾經在吃排骨時嗆到,透過聽診器察覺呼吸聲出現「時有時無的哮鳴音」,病因逐漸明朗。陳立修懷疑異物阻塞氣管可能很大,安排支氣管鏡檢查,發現左側支氣管卡著一塊約直徑1公分的排骨屑,抽痰後再以「支氣管鏡冷凍術」取出骨頭,黃男不再想咳嗽,讓他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台中慈濟醫院胸腔科醫師沈煥庭表示,由於排骨屑卡的不緊,呼吸或咳嗽的氣壓使異物在氣管間左右滾動,造成氣管與支氣管壁黏膜刮傷,引發瀰漫性發炎。沈說,臨床常見像牙齒、骨頭、果凍軟糖及金屬物等,多半發生在吞嚥困難老人和氣管還在發育的小孩身上,家屬都要小心注意他們避免誤食。陳立修說,X光影像檢查也會有死角,排骨屑鈣化密度也不高,又和脊椎骨位置重疊,不容易看出它的存在,只能從病人主訴病史找出診斷的重要線索,最後透過臨床經驗問診與聽診等理學檢查,不動用高科技影像設備,也有機會揪出病灶。
-
2020-09-07 科別.呼吸胸腔
呼吸有哮鳴聲 老菸槍肺阻塞
年近80的周先生氣喘吁吁地走進診間,開頭直呼「最近不知為什麼呼吸愈來愈喘,以前都沒這樣的感覺,去看了心臟科醫師,都說心臟功能沒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經問診及身體理學檢查,原來周老先生從20歲當兵後開始抽菸,平均一天一包,近十年每天都咳濃痰;觀察他外觀,乾癟身材,胸腔卻格外的前後往外突出,形成一圓桶狀,呼吸音在吐氣尾端有輕微的哮鳴聲,這些狀況很接近肺阻塞疾病的臨床表徵。進一步安排肺功能檢查,周先生用力呼氣一秒量只有39%,再比上肺活量只有45%(正常值為70%以上),已達到重度肺阻塞標準。肺阻塞,過去被稱為慢性阻塞肺疾病。依國際最新指引定義,指的是在吸入有毒的氣體或空氣微粒之後,對肺部造成傷害且對呼吸道引發發炎現象,而造成的不可逆反應,所以此疾病無法痊癒,但可以預防並治療已控制的慢性疾病。過去抽菸往往是肺阻塞的頭號危險因子,但隨著世界工業化的進步和開發,以及人類對於環境的破壞,愈來愈多的有毒氣體及對肺部有危害的懸浮微粒充斥在生活中,因此肺阻塞不單單是吸菸者的專利。肺阻塞是一種全身性系統的疾病,不僅影響肺部,還有多種共病症,包括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骨質疏鬆、焦慮與憂鬱、肺癌及支氣管擴張症等。此外,今年襲擊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果發生在肺阻塞患者身上,病情嚴重程度會增加,死亡率也會上升。咳嗽、咳痰及慢性且漸進性的呼吸困難是肺阻塞的典型症狀,和一般認知的感冒或許多呼吸道疾病,均難以輕易區分。建議有抽菸習慣的民眾,請盡早戒菸;若是工作環境中有接觸有毒氣體和微粒的機會,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室內烹飪更要做好防護,並維持良好通風,也盡可能減少過多的油煙。若是發現自己或家人有久咳不癒,甚至開始出現呼吸困難的狀況,請盡早至胸腔科就醫,早期診斷治療。確診後的治療,則包括吸入劑的使用、個人專業化的衛教,以及適當的呼吸復健等,過程不會有太多的生理上痛苦,可以控制並穩定肺阻塞的機會就能更高。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0-09-07 科別.呼吸胸腔
刻廟宇石雕30多年不愛戴口罩 他長期咳嗽確診罹塵肺症
從事廟宇石雕30多年的男子,因長期咳嗽而就醫,被確診罹患塵肺症,澄清醫院家醫科醫師林彥廷表示,由於石雕的材料以青斗石和觀音石為主,含有二氧化矽,粉塵一旦吸進肺部,因無法排出而使肺慢慢纖維化,塵肺症無法完全治癒,也沒有減緩肺部纖維化的方法,提醒高風險勞工應配戴合適的呼吸防護具。這位石雕師傅18歲就學習廟宇的石雕藝術,從龍柱、石獅雕到花屏,工作時雖然有配戴一般口罩,但經常因戴口罩不舒服而摘下,以為用電風扇吹走雕刻時揚起的石粉就沒有問題,最近一年多來經常咳嗽,看醫生吃藥都沒有緩解,而到醫院求診。林彥廷說,聽診時可聽到患者的雙肺有細溼囉音,經痰液和X光檢查,排除肺結核與肺癌的可能性,由於其X光影像看到雙側肺葉多數粒狀影,再加上肺功能檢驗有中度阻塞性換氣障礙,配合其長期的工作性質,確診是罹患塵肺症。據該患者自述,他從事的石雕的石材多以青斗石和觀音石為主,因為以這種石材所雕出的作品不怕風吹雨淋,放上好幾百年都沒有問題,獲得業主喜愛。但林彥廷指出,青斗石即為玄武岩之一種,而玄武岩約含有45%到52%的二氧化矽;觀音石則有些為玄武岩,有些則為安山岩,而安山岩亦含有57%到62%的二氧化矽。由於游離二氧化矽的化學特性穩定,溶解度低,進入肺部便不易排出而沈積在肺組織內,長期吸入可造成持續進行性且不可逆的肺纖維化症,導致肺功能慢慢喪失,即為塵肺症。林彥廷說,急性塵肺症主要症狀為迅速惡化的呼吸困難、咳嗽、喀痰、疲勞、體重減輕、胸痛等。慢性塵肺症則通常在多年矽塵暴露後發生,進行緩慢,先是在兩側肺葉出現分離的細小圓形纖維性小結節,此時多數沒有明顯肺功能障礙。隨著肺組織纖維化的持續進行,矽結節逐漸變大,鄰近的矽結節也因肺纖維化的關係互相牽引進而融合成進行性大塊纖維化,常有明顯肺功能障礙,呼吸困難會逐日加重,最後導致呼吸衰竭、心臟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塵肺症無法完全治癒,也沒有減緩肺部纖維化的方法,僅能症狀控制,故高風險勞工配戴合適的呼吸防護具非常重要(如N95口罩)。具潛在塵肺症的高風險職業則有採礦業、採石業、從事隧道工程、陶瓷業、玻璃製造業、石材切割加工業等。
-
2020-09-05 焦點.健康知識+
感冒喉嚨痛可以喝蜂蜜水?研究證實比常規治療好 1情況除外
一般的感冒會出現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常令人很不舒服,而且有時候症狀久久無法痊癒,現在有個新的研究發現,吞下1湯匙的蜂蜜,也可以緩解感冒帶來的不適,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循證醫學雜誌》(BMJ: Evidence-Based Medicine)。其實,經常有父母會透過蜂蜜來減緩孩子咳嗽和喉嚨痛的痛苦,正因為如此,科學家們進行了研究,對14項臨床試驗進行審查時,發現有些科學證據確實可以支持這個論點。蜂蜜治療 減少咳嗽、發作頻率更低從審查研究中發現,比起接受常規治療(包括止咳糖漿、感冒藥和抗過敏藥以及止痛藥等),以蜂蜜治療的患者更少咳嗽、發作頻率更低。專家說,儘管蜂蜜可能無法讓感冒症狀消失,但嘗試一下是可行的。並未參與這項研究的中西醫結合專家Russell Greenfield博士指出,部分原因在於藥局出售的感冒藥和咳嗽藥的效果不佳,而且可能會產生副作用。現實狀況是,目前沒有很好常規的方式來治療普通感冒;因此,相比之下,蜂蜜可能會有所幫助,而且相對安全且便宜。但有個例外,就是1歲以下的嬰幼兒,為避免肉毒中毒的危險,不應該給他們吃蜂蜜。減緩咳嗽症狀 蜂蜜比常規治療來得要好蜂蜜作為民間療法(包括喉嚨痛和咳嗽)已有數百年歷史,為了進行新的審查,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收集了有關蜂蜜是否對感冒咳嗽有用的最新證據。研究發現,從2007年以來,一共14項臨床試驗主要針對兒童研究,但有5項涉及成年人。總體而言,在減緩咳嗽症狀方面,蜂蜜比常規治療來得要好。英國牛津大學醫學院的主要作者Hibatullah Abuelgasim表示,大多數研究都集中於咳嗽症狀,部分研究則將重點放在其他感冒症狀,例如1項針對成年人的研究測試了喉嚨的刺激性,發現蜂蜜似乎可以加快喉嚨的恢復速度。細菌感染時 需透過藥物治療不過,Russell Greenfield博士指出,但在某些情況下,感冒患者可能會發展為繼發細菌感染,這時候就不能只靠蜂蜜,而是需要透過藥物治療。至於蜂蜜為什麼可以改善咳嗽症狀呢?Russell Greenfield說,可能是蜂蜜含有抗氧化劑,研究表明它具有抗微生物和抗發炎的特性,有助於覆蓋黏膜,這可能有助減輕一些不舒服的症狀。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慢性咳嗽別瞎治! 看看是不是這11個禍源引起的? 肺癌、普通感冒咳嗽有差別! 咳超過「這天數」別再拖
-
2020-09-04 科別.泌尿腎臟
洗腎男肺炎鬼門關走一遭 康復又回醫院找醫師做這件事
今年40多歲的阿勝(化名),雖然長期洗腎,但病情控制良好,活動力佳,也從不認為自己需要打疫苗防肺炎,不料今年初感染肺炎,健康狀況兵敗如山倒,一度命危,經醫療團隊搶救、鬼門關走一遭,阿勝康復後,餘悸猶存,到診所自掏腰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根據腹膜透析腎友協會調查,約6成透析病友未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有2成3的人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有無施打過,僅17%腎友有定期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全台約有9萬名洗腎病患,平均每5名死亡洗腎者就有1人是因感染性疾病,但多數病友卻缺乏積極預防感染的意識。台灣透析患者數逐年攀升,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說明,洗腎患者長期以透析方式濾出血液中代謝的廢物,透析治療後容易食慾不振、營養不良,在免疫力機能低落的情況下,易成為感染重症的高風險族群。根據統計,在美國,更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洗腎患者曾感染肺炎。肺炎對洗腎患者而言是致命殺手,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林裕峯說,過去有研究發現,慢性腎病患者若罹患肺炎,半年後死亡率是無感染肺炎的腎友五倍,五年後死亡率則是無感染肺炎的慢性腎病患者2.1倍。疾管署建議慢性腎病變病友均要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且透析病患在開始接受透析前,也需要做疫苗接種狀態評估,建議流感等疫苗等,但衛福部目前對肺炎鏈球菌疫苗僅公費補助75歲以上長者施打,林裕峯建議,有腎臟相關疾病者,含腎衰竭、腎臟移植者、腎臟疾病自費接種。林裕峯提醒,血液透析腎友每周需三次進醫院血液透析,可主動詢問護理師;再者是腹膜透析病友,每個月回診一次,可主動請醫師進行評估;另外,腎友首次開始接受透析治療前,會進行疫苗接種評估,腎友可把握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三時機。對腎友而言,降低肺炎感染風險方法,除定期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及流感疫苗外,黃尚志表示,腎友需留意提升自身防護,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也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衛生保健及防護措施。
-
2020-08-30 新聞.長期照護
不只是老化!長輩吃東西吃得好累 其實隱藏疾病前兆
長輩抱怨吃東西吃得好累,是不是健康出問題?其實有些疾病的警訊,就藏在「吃」這個動作裡,有些疾病會導致吞嚥困難。三大類疾病 易引發吞嚥障礙台灣咀嚼吞嚥障礙學會理事長王亭貴表示,有些疾病早期的表現是從吞嚥障礙,例如有些人巴金森氏症病人,一開始先從舌頭抖動開始,逐漸影響到吞嚥;另外像是運動神經元病變,有些患者也會從聲音沙啞、吃東西困難開始。一般人會以為只是老化,其實是疾病的警訊,需要尋求專業人員徹底評估。有哪些疾病會引起吞嚥的問題?王亭貴表示,吞嚥障礙大抵上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神經性,最常見中風、頭部外傷;第二種是退化性疾病,例如巴金森氏症、運動神經元病變;第三種是構造型,例如頭頸癌、舌癌,經過手術或化、放療之後,會口腔與咽喉組織構造的改變。至於失智症,因為病情比較複雜,有人歸類於神經性,有些人歸類為退化性。越吃越慢越少 身體逐漸衰弱除了疾病之外,老化也是原因之一。王亭貴說,年紀變大牙齒變少、咀嚼能力變差,唾液分泌減少、味覺變差,這些變化會使老人不容易吃太硬的東西。另外因唾液變少,形成食團的過程會比較不順利,也不容易吃太乾的食物。吞嚥困難會從一些小小的警訊開始。王亭貴提醒,如果長輩吃得越來越少、體重掉、發燒、身體虛弱,都要懷疑可能是吞嚥障礙造成的。一口飯吃很久、總是剩下一些渣渣吃不下去,總是吃得很累、吃得越來越少,要超過四、五十分鐘才能吃完一餐,都是警訊,需要請專業評估。不自主流口水 也可能吞嚥障礙王亭貴說,還可以觀察長輩吃飯中會不會常常咳嗽,或是一口食物要吞好幾次、含在嘴巴都沒有吞下去。有些人吃完東西後,講話時喉嚨會發出類似有痰的水泡聲,這代表有食物往呼吸道的方向移動,跑到聲帶上面,才會有這種聲音。另外,正常人一天要分泌一千到一千五百毫升的唾液,正常都會吞下去,如果長者會不自主流口水,也可能是因為吞嚥困難導致口水吞不下去。「吞嚥有個重點,就是喉嚨要往上升起來,目的是把呼吸道關閉,食物就不會跑錯地方。」王亭貴說,長者因為肌肉萎縮,喉頭會往下降一些,從外觀可以看到喉結變低、變明顯。這會使咽喉往上升的距離變長,加上肌肉比較沒有力量,上升速度不夠快,對於移動較為快速的食物如「水」,就容易嗆到。訓練咽喉上升 可用下巴夾球如果要訓練咽喉上升,可以利用「下巴夾球」的頸部運動,這個動作和喉部上升的肌肉動作是一樣的,多做可以改善吞嚥時呼吸道關閉的力量。如果是臥床長者,可斜躺在床上,從練習往下看自己的肚臍開始,但是這個動作要做到,不是那麼容易,最常見的錯誤是肩膀離開床,這會變成鍛鍊到腹部。王亭貴也提醒,如果懷疑可能有潛在疾病或吞嚥障礙,要先找醫師評估,不要貿然做各種吞嚥練習,以免發生危險。如果不確定自己觀察對不對,王亭貴建議上網搜尋「EAT-10吞嚥困難篩檢問卷」進行自評,如總分高於3分,代表可能有吞嚥困難的風險,建議諮詢語言治療師和復健科醫師。想做吞嚥訓練 務必找專業評估資深語言治療師蕭麗君說,口腔下去之後有兩個通道,一為呼吸道,一為食道。平時呼吸道是開啟、食道是關閉的,只有吞嚥動作啟動時,食道才會打開,呼吸道關閉,如果要避免嗆到,這個兩個功能都要有好的協調。要避免吸入性肺炎,首要維持好的吞嚥力和喉部保護力。喉部保護力就是要有好的喉部功能及閉合能力、咳嗽反射及足夠的咳嗽力量。正常狀況,只要有一點點食物跑到呼吸道,都可以引起很強的咳嗽反射,以便能有效把食物咳出來。但長者的狀況很多樣,如果偶爾喝水嗆到但是咳嗽力量很好,還是可以保護自己不會造成肺炎。吞嚥功能和喉部保護力都可以訓練,但是需要專業評估,才能提供個別化的訓練策略。蕭麗君說,吞嚥訓練可以分為兩種,一個是代償性的策略,一個是增加吞嚥生理的訓練。代償性的策略包括用餐姿勢、食物質地、用餐的策略等。蕭麗君表示,以用餐策略為例,例如當語言治療師去案家看個案用餐,發現他精神不好,吃了十幾、二十分鐘就想睡覺,而出現食物含口中或嗆咳的情形增加。那就要去找到讓他精神不濟的原因和可能解方,例如讓他調整作息,在吃飯前先睡一下,精神比較好,或是以少量多餐的方式來改善。至於姿勢和食物質地,更有多面向需要同時考量,需經語言治療師評估,才能找到最適合長輩的作法。蕭麗君說,語言治療師也會透過運動訓練,改善長輩舌頭的肌力和喉部保護力。至於要做什麼運動,也是要透過評估,了解造成個案吞嚥問題的生理與病理,才能夠給適當建議。
-
2020-08-3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9月起機場改驗唾液 指揮中心:不影響防疫安全
對於媒體報導,桃園機場在9月1日起新冠肺炎核酸檢測採檢從原來的「咽喉拭子」改為「深喉唾液採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過去一個多月已經比對過兩者的檢驗結果,發現一致性高,採行後檢疫天數及症狀採檢原則不變,並不影響防疫安全。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年4月時曾說,這是SARS時用過的方法,對於採檢人員來說感染風險相對較低。莊人祥表示,桃園國際機場於7月2日至8月24日期間,對1226名旅客同時採集「深喉唾液」與「咽喉拭子」檢體及送實驗室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發現,深喉唾液及咽喉拭子檢體皆陽性共12人、深喉唾液為陽性但咽喉拭子為陰性有8人、深喉唾液為陰性但咽喉拭子為陽性有4人、兩者皆陰性計1202人。經分析統計。兩者檢驗結果一致性高(Kappa值0.66)。不過由於深喉唾液採檢並未定義黃金標準,故不特別計算敏感性。指揮中心說,機場入境旅客「深喉唾液」採檢陰性的旅客,於入境檢疫14天期間,若症狀未改善或持續, 依現行作業將還是會被通報及再次採檢,不會影響防疫安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年4月曾經表示,香港很早就有報告指出唾液檢體可以得到陽性結果,台大也從第二個照顧到的確診個案開始試用類似方法。作法是用漱口的方式,讓病人含10至15毫升生理食鹽水,盡量漱到喉嚨部位,並吐到無菌容器,再進行檢測,確實有驗到病毒。張上淳說,這個方法早在SARS期間有試用過,可避免咽喉採檢,以及病人作嘔造成醫護感染風險。但唾液檢測的敏感度是否百分之百,還需要經過驗證。「我們從香港的報告中發現,是可以用唾液的檢體,也可以得到陽性結果。而台大醫院照顧第二個案開始,也有曾經利用漱口水法,讓病人含著生理食鹽水,漱口到喉嚨比較後面的部位後,再吐出在無菌的罐子內,再來做檢測,是可以得到陽性的結果,而這樣的檢測方式,也曾經運用在SARS當中。」張上淳表示:「因為採集喉嚨檢體時,患者容易不適咳嗽,很容易增加飛沫噴出來的機會,讓醫護人員覺得相對危險,但利用漱口的方式是可以取代掉其他的採檢方式,但只是敏感度是否有到100%還需要經過驗證。」
-
2020-08-30 新聞.長期照護
老化讓食物容易跑錯地方 吸入性肺炎死亡率高達5成
今年二月,前總統李登輝在家喝牛奶不慎發生嗆咳,就醫確診吸入性肺炎,從此進入長達半年與生命的拔河,不幸在7月辭世。吞嚥功能退化,是長者會面臨的一大問題,嗆咳次數愈多,發生吸入性肺炎的機率也愈高。避免嗆咳除了須在照護上多費心,更建議及早透過訓練,維持良好吞嚥功能,順利進食是維繫健康的關鍵。老年人吸入性肺炎問題,特別容易發生在長期臥床、吞嚥困難及糖尿病等患者,一旦發生吸入性肺炎,死亡率高達五成,不可不慎。人體老化 食物容易跑錯地方什麼是吸入性肺炎?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胸腔科主任李正雄表示,通常是指液體食物或膠體食物等,進入呼吸道造成發炎的現象。呼吸道原本是讓氣體通過、行氣體交換作用的地方,而人體設計精巧,呼吸的氣體與吃進嘴裡的食物,在前半段是同一個通道。為了避免食物進入氣管,吃東西時,氣管的入口就會因為吞入食物的動作而自然關閉。但有時候因為一邊講話一邊進食,或者因為老化造成這種機制不靈敏,使得食物誤入氣管;或是有嘔吐物從胃裡湧上來時,跑進氣管,都會嗆到,進而引發吸入性肺炎。相關症狀 可能兩天後才出現吸入性肺炎對氣管的傷害有兩種,一種是細菌性、一種是化學性,因為嗆進氣管的東西有細菌,進一步引發感染。而嗆入的食物或嘔吐物裡的胃酸,酸性相當強,PH值約1-2,會腐蝕氣管壁,屬化學性傷害,有些食物進入氣管後,也會引發組織滲透壓的改變,而造成化學性的傷害。李正雄表示,有些臥床的老人在嗆到後,症狀並不會馬上表現出來,可能要兩、三天才會逐漸出現咳嗽、喘、發燒等感染症狀,發展速度比細菌感染引發的肺炎慢,容易被輕忽。而為何有些人嗆到沒事,有些人卻會很嚴重,當然除了病人本身的健康狀況外,也與嗆到的食物種類與數量有關,如果是嘔吐物就比一般的食物嗆到要嚴重,而嗆到的東西愈大量,引發肺炎的機率也愈高。臥床、糖尿病患 都是高危險群哪些人是吸入性肺炎的高危險群?李正雄表示,一般人嗆到後可以藉由咳嗽等動作,把異物從氣管咳出來,但若是長期臥床者、中風臥床者,因為進食不易,本來就很容易嗆到,再加上免疫力差、有糖尿病,就更容易引發吸入性肺炎。或是像巴金森氏症患者、失智症及漸凍人等,因為神經的退化,吞嚥功能差,也很容易嗆到,再引發吸入性肺炎。當吸入性肺炎從發炎進展到呼吸衰竭時,就必須進一步的插管、氣切,之後再惡化為成人呼吸窘迫症,此時,人體氧氣不足,全身的器官開始一一衰竭。而呼吸衰竭與呼吸窘迫都可能合併敗血症,此時只能給予器官支持療法,例如腎臟衰竭就洗腎等,李前總統最後就是進展到器官衰竭而過世。早期X光難判斷 須住院觀察李正雄表示,診斷吸入性肺炎,要了解嗆到的過程,病患可以自己說出嗆到的經驗或是由照顧者發現,同時胸部X光可以看到肺部感染的情況。他表示,早期的吸入性肺炎可能還看不到肺部受影響的情況,加上胸部X光又照不出異物進入肺部的情況,病人如果不願意住院觀察,醫師就會陷入難題,擔心進一步惡化。如果病人堅持返家,一旦出現發燒、呼吸急促,甚至意識不清的情形,就要立刻住院治療。而在胸部X光的檢驗部分,吸入性肺炎的表現與一般肺炎不太一樣,由於異物可能順著氣管跑到肺部兩側的下方,所以胸部X光會看到兩側肺部的感染,與一般多數的肺炎是單側肺部不同。反覆發生 肺部恐逐漸纖維化在治療方面,醫師通常會給予抗生素治療發炎,並給予氣管擴張劑及化痰藥等,協助排出發炎產生的痰液,如果呼吸衰竭再進一步給呼吸器,通常治療的時間需要二到三周。李正雄表示,對於比較年輕的中風患者(60歲以下),有可能會出現反覆的吸入性肺炎。發生後治療好了,但因吞嚥不佳,又再次嗆到,如此反覆發生,肺部因為慢性發炎可能逐漸纖維化,成為慢性吸入性肺炎,影響生活品質。
-
2020-08-30 科別.婦科
健康醫點靈/婦女不自主漏尿 雷射治療改善
花蓮60歲劉姓婦人私密處散發異味,每天要多次洗澡才能消除,加上有漏尿問題,腹部不經意用力,尿液就不自主滲漏,不但很困擾,還因此愈來愈缺乏自信,甚至不太敢出門。門諾醫院醫師指出,因多產婦、自然老化、體重過重,或骨盆腔手術等原因,骨盆底及會陰部肌肉鬆弛,尿道括約肌閉鎖不全,一旦腹部用力及腹內壓力增加,如咳嗽、大笑、打噴嚏、抬重物、爬樓梯等,尿液就由膀胱不自主滲漏,即是壓力性尿失禁。婦產科病房護理長楊立君說,平時可做凱格爾運動訓練改善。先平躺屈膝,收縮夾緊肛門,持續縮緊到陰道周圍肌肉及尿道口,就像憋尿的動作,腹部﹑大腿﹑臀部均不需用力,持續收縮約10秒,再放鬆10秒,重複15次,每天1回,平時也可站著做。但切記不能想上洗手間時做,以免變成真憋尿,影響膀胱健康。醫美中心主治醫師林怡欣說,如果無法自行恢復緊實,私密處雷射治療也可緩解漏尿困擾。以雷射光產生的熱效應,刺激膠原蛋白增生,可增厚陰道壁,連帶尿道口角度會變平,改善漏尿。林怡欣指出,私密處雷射是非侵入性方式,依個人體質不同,療程次數也不同,手術時間短,恢復期也快。不過,楊立君指出,若有懷孕、月經期間,或組織復原能力差的糖尿病患者、子宮脫垂造成陰道變短者、癌症患者及性病發炎等,無法做私密處雷射,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
2020-08-29 科別.呼吸胸腔
常咳嗽、咳痰、氣喘 當心有可能是慢阻肺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喜歡你身上煙草的味道,沒錯,你就是我要找的人。在我的潛伏下,你咳得越來越頻繁,痰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喘,之後會喪失勞動力。終於,在時機成熟的某一天,我徹底幹掉了你,我就是「慢阻肺」”相比其他惡性疾病,慢阻肺聽起來沒那麼惡,但絕不容小視。何謂慢阻肺?慢阻肺,全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病」,也就是所謂的 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COPD)。全球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之呼吸道阻塞,使得氣體無法通暢地進出呼吸道的疾病,其中包括了有「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兩大類型;由於肺部氣體交換功能不良,病患往往出現「咳、痰、悶、喘」的症狀。根據研究顯示,約9成COPD患者都是因「吸菸」引起,但被診斷為COPD患者中卻仍有4成還在吸菸,要遠離COPD,請務必要戒菸及拒絕二手菸、三手菸。一旦罹患COPD,更可能伴隨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糖尿病、肺癌等共病,而讓生活品質更差,壽命縮短。慢阻肺有哪些症狀?●慢性咳嗽:疾病初期,偶有咳嗽,早晨比較明顯。隨著病情的發展,整日都會有咳嗽,但睡著了一般就不咳了。●咳痰:早期會咳少量的黏液痰,如果有呼吸道的感染,痰量會增多,顏色會變黃變膿。●氣短或呼吸困難:這是慢阻肺的標誌性症狀,早期會在體力勞動時出現,休息後可以緩解。後期逐漸加重,直至動則氣促。大家千萬不要覺得氣短是因為年紀大了,而是你的氣道出現了阻塞。●喘或伴胸悶:慢阻肺後期,喘和悶的感覺會越來越強烈,以至於有「大石壓胸」的感覺。隨著病情的發展,肺功能的下降,可以引發各種全身症狀,身體虛弱,食慾減退,體重降低,乃至抑鬱或焦慮。慢阻肺早期沒有特別明顯的咳嗽、咳痰或氣喘症狀,因而被絕大多數人忽視。而因為氣喘來醫院就診的患者,此時肺功能已損壞近一半,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如何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這就需要藉助於肺功能檢測技術,讓慢阻肺無處藏身。無症狀的慢阻肺患者,主要依靠肺功能檢查以發現診斷慢阻肺。即便確診得了慢阻肺,也請不要慌張1.要講科學:雖然目前醫學還不能治愈慢阻肺,但要建立慢阻肺可防可治的信心,要相信和配合醫院醫生的治療,千萬不要輕信江湖上的秘方和偏方。2.學會觀察:利用咳嗽評分、呼吸困難評分等簡單的量表工具,觀察自身症狀的變化,適當做些記錄,以便準確反饋給你的主診醫生。3.堅持用藥:長期規範用藥很重要,不要輕易給自己減藥,停藥。4.做好防護:季節更替時,避免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特殊時期,勤洗手,勤通風,避免人群聚集的地方。5.增強體質:適當的鍛煉,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舒暢的心情,這將為你的健康保駕護航。6.此外,還要戒菸,這點是非常重要的。(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過去二十年台灣四次公衛疫情大爆發 蘇益仁分享科學防疫寶貴經驗
我是三⼗年前慈濟醫院創院時的pioneer(先驅者),在這裡待了好幾年,所以我到慈濟來演講分享,也好像回到自己的家。 過去⼆⼗年,臺灣有四次疫情⼤爆發:⼀九九八年腸病毒71 型、⼆○○三年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九年H1N1 流感(新型流感)及⼆○⼀五年的登⾰熱,每次的疫情,都帶給防疫⼯作不一樣的挑戰,也進⽽帶動衛⽣單位在醫療體制上的⾰新。臺灣第一間合約病毒室盡早為防疫作準備⼀九九五年,成功⼤學附設醫院病毒室草創成立,這是當時成⼤醫學院院⻑黃崑巖的⼀個願景,他認為,臺灣的醫院的實驗室,在進⾏病毒相關研究的腳步太落後,將來若遭遇到傳染病⼤流⾏,會付出非常慘痛的代價,於是邀請耶魯⼤學的熊菊貞教授返臺建置實驗室,並請我擔任成⼤病理科主任。初期建置的病毒實驗室,⽋缺⼈⼒⼜資源不⾜,但卻是這樣的背景讓我深受感動,在沒設備,助理只有⼀位的情況下,我看到七、八⼗歲的熊教授就開始親⾃動⼿培養病毒,⼀週後養出病毒興奮地跑來跟我分享時,從她眼中我看到了對科學的熱忱,也讓我決定要把這件事情做好。建立⼀間病毒室,需要有較⾼的技術去培養細胞株,專業⼈⼒的栽培也⼗分重要,對醫院⽽⾔是賠錢的投資,因此必須尋找願意提供經費的單位。當時國家衛⽣研究院剛成立,各項預算經費尚充⾜,加上此想法為臺灣創舉,於是在⼀九九七年,我與成⼤王貞仁教授及熊菊貞教授⼀起去拜訪國衛院臨床研究組的何曼德主任,希望國衛院能給成⼤附設醫院⼀間實驗室的合約計畫,也順利在何曼德主任⽀持下,該年由國衛院與成⼤醫院,共同成立了第⼀家的合約病毒實驗室。定序新腸病毒71型 促成疾病管制機制⼀九九七年成⼤醫院及國衛院合約病毒室成立,⼀九九八年就爆發腸病毒⼤流⾏,當時發⽣在⼀到三歲幼兒⾝上的腸病毒,造成⼀百萬⼈感染、⼗萬⼈發病,七⼗八名⼩孩死亡,對臺灣醫療史與公共衛⽣都是非常⼤的衝擊。當時的腸病毒發病的⼿⾜⼝症狀都很輕微,但卻影響到神經病變,所以是細菌或病毒造成的,有很⼤爭議,所以我那次請成⼤病理部三⼗⼆位同仁參與,由王貞仁教授帶領承擔⾃彰化以南所有檢體的檢驗,⽇夜培養病毒、定序,後來發現是腸病毒71 型,這對臺灣是非常新的病毒疫情。 臺灣在每⼀次疫情爆發時,就會擬定⼀些應變措施,腸病毒71 型爆發後,當時⾏政院衛⽣署詹啟賢署⻑將具檢驗能⼒的預防醫學研究所、防疫處、檢疫總所合併成立「⾏政院衛⽣署疾病管制局」,也就是現在的疾病管制署,此為臺灣防疫體系整合的努⼒。蘇益仁教授分享近⼆⼗年來參與的臺灣疫情與因應,同時在SARS 事件⼗五年後的現在仔細檢視,期讓臺灣的疾病管制能⼒更多⾯向的繼續提升。合約實驗室監測SARS疫情 赴港取得檢驗試劑涂醒哲於⼆○○○年新任疾病管制局局⻑,我跟他是臺⼤同學,他提及成⼤醫院與國衛院成立的病毒實驗室在腸病毒爆發時期發揮很⼤的功效,於是邀請我擔任疾管局昆陽合約實驗室的⾸席顧問,我⾃⼆○○⼀到⼆○○三年把病毒合約實驗室的制度建立起來,促成後續全臺灣共成立⼗⼆家合約病毒實驗室,其後因預算減少降⾄八家,花蓮慈院是東部的唯⼀⼀家。⼆○○三年時SARS 爆發,這八家合約實驗室就扮演了極重要的⾓⾊,所有的病毒檢體都經由合約實驗室處理,然後送到疾管局。合約實驗室的建置,是臺灣防疫史上的⼀個關鍵⾥程碑,也是臺灣科學能量的⼀個表現!我⼀直說,就算再窮,疾管局也絕對不能省這建置的預算。 ⼆○○三年四⽉初SARS 在臺灣陸續發⽣,我三⽉底就到香港拿到判定SARS 病毒的檢驗試劑( 稱為PCR Primer;PCR:聚合酶連鎖反應技術,⼀種分⼦⽣物學技術;Primer:引物,⽤以判讀病毒種類)。那時香港⼤學的裴偉⼠(Malik Peiris) 教授已經確認是變種冠狀病毒。這位教授在⼀九九八年腸病毒爆發時, 來到臺灣跟我們要了⼀些檢體並討論,所以SARS 發⽣後,我們就到他的實驗室去,並討論實驗結果,因當時已確定SARS 是冠狀病毒的突變株,所以他就把他的檢驗試劑讓我帶回臺灣,所以臺灣其實很早就有確認感染SARS 病毒的檢驗試劑。當疾管局利⽤檢驗試劑檢測是否為SARS 時,其中有三個檢體是「陽性」,當時只有勤姓臺商這⼀個病例確診,但此外居然有三個「陽性」檢體,我把這三個檢體名字兜在⼀起,發現是同⼀個⼈,都是曹姓婦女。當時同屬曹姓婦女的三個檢體,⼀個在和平醫院,兩個是新光醫院。和平醫院的林榮第醫師在⼆○○三年四⽉⼗⼀⽇時,其實就懷疑曹姓婦女是SARS,因為胸部X 光檢查變化得非常厲害,所以他就將檢體和X 光片轉介到新光醫院,轉介的病例寫有「疑似SARS」,所以新光醫院接到時已有戒備,做好隔離措施,該院後來完全沒有病例。新光醫院在接來曹姓婦女後,⼜再採了兩個檢體送到疾管局,所以我們收到她的三次檢體,兩次是上呼吸道、⼀次是糞便,我當時非常確信這是SARS。所以後來林醫師因隱瞞疫情被起訴,我還去做證,才改判無罪。因為我們⽤從香港拿到的檢驗試劑(PCR primer),可以這樣診斷SARS。但後來SARS 委員會依照世界衛⽣組織指引的定義,認為曹姓婦女沒有到過⼤陸和香港,依WHO 準則,不是SARS ⽽將她排除,只因世界衛⽣組織的指引上說SARS 定義須去過疫區⽽沒有「微⽣物檢驗」這⼀項,⽽排除曹女⼠是SARS, 種下了臺灣SARS 疫情的主因。後來去追蹤曹姓婦女的軌跡,發現她是在火⾞上,跟香港淘⼤花園⼀位來臺探望胞弟的⼈坐在前後排,那個淘⼤花園的病⼈咳嗽很厲害,因此將SARS 病毒傳染給曹姓婦女,所以她是在火⾞上得到感染,但因沒有到過疫區⽽被排除。得知結果,我想SARS 委員會的⼗七位委員怎麼會犯下這麼⼤的錯誤,把這個已經檢查為陽性的案例否決掉?!我對SARS 的診斷非常的堅定,所以當天下午就打電話給臺北市衛⽣局局⻑,表⽰這例⼀定是SARS,邱局⻑詢問她之前臺⼤的指導教授,但被告知這個個案已經排除,因此沒去處理和平醫院的疫情,就這樣陰錯陽差,曹姓婦女這個指標案例就被排除掉,⽽造成臺灣的SARS 疫情。 不能只憑經驗判斷 記取教訓尊重專業SARS 主要的疫情發⽣在醫院,⾸當其衝的就是醫護⼈員,院內的感染非常嚴重,臺灣當時有七百六⼗四個病例,七⼗六⼈死亡,死亡率為百分之⼗,造成全臺灣經濟⾄少五百億損失,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國內⽣產總值) 從三降到負零點⼆,可想⾒SARS 三個⽉對臺灣影響多⼤。我另外提⼀個案例給⼤家做⼀個參考,這七百六⼗四個病例,每天中午由⼗七位委員在那邊看,根據臨床X 光片診斷,⼤家同意是SARS 就列為SARS,是沒有實驗室⽀持的病例數據。當年七⽉開始整理這些病⼈的⾎清,其實只有三百八⼗四⼈是陽性,以X 光片判斷有⼀半是錯誤的。這是⼀個很重要的點,也就是「實證醫學」,最重要的是要以實驗室的資料確認,⽽不能單憑經驗或權威性去判斷,會有誤差;反之,那些被排除的案例中,有三⼗幾個抗體是陽性 的,也就是說X 光片看不是SARS,但有四成檢查出來是SARS。其實,很多的疾病會有不典型的症狀,以SARS 來說,有些⼀定會發燒、呼吸道感染,但和平醫院的劉姓洗衣⼯的症狀卻是拉肚⼦、腹瀉,所以劉姓洗衣⼯起初並沒被診斷為SARS,導致後續成為和平醫院8B 病房⼤量感染的來源。劉姓 洗衣⼯就是被曹姓婦女感染,他去收那些洗衣物品,曹姓婦女嚴重咳嗽感染給劉姓洗衣⼯,所以後來他就成了和平醫院主要的感染源。所以經過SARS ⼀疫, 我們得到很多的教訓。臺灣的科學家可以從連續三次都是陽性的科學證據上,仍把SARS 病例排除,這個地⽅我覺得⼀直是⼀個問題。這問題到底是怎麼造成的,其實是受到當時三零政策,當時四⽉初時衛⽣署就是要臺灣的SARS是三零,變成全世界的典範,⽬的是要讓世衛認為臺灣在SARS的防疫上做得很好,所以包括SARS委員會的⼗七位⼤教授都受到政策的影響,盡量不去診斷是SARS。這就是我們受到政治 很⼤影響的地⽅,我們醫護⼈員要特別記取這次的教訓,專業就是專業,不要受到政治的⼲擾影響,這是非常慘痛的經驗。新型流感施打疫苗 全⺠施打的考驗⼆○○九年,新型流感H1N1( 豬流感) ⼀開始在美國、墨⻄哥爆發,半年後在臺灣爆發,流感傳染的對象是全⺠、不分年齡層,預估有百分之⼗到⼆⼗的⼈⼝受到感染。⼀般來講,⼗到六⼗歲都有對抗流感的抗體,通常症狀較輕微, 但對H1N1 新型流感,反⽽是免疫系統較強的青壯年,因免疫反應太過激進⽽導致重症發⽣。這時臺灣已經歷SARS,已經有克流感或流感疫苗在籌設了,本⼟疫苗⽣技產業也進入另⼀新⾥程碑。之前臺灣國光的流感疫苗都是⾃⽇本買進,然後在臺灣分裝,在H1N1 這新傳染病爆發後,國光開始⼤量製造疫苗, 是臺灣疫苗產業的⼀個⾥程碑,但也出現了另⼀個新的教訓。因為臺灣從來沒有在短短⼀兩個⽉內全⺠打過⼀次五百萬劑的疫苗,所以⼤家可以想像,全⺠在⼀到兩個⽉之間施打了五百萬劑疫苗,後續發酵出來的是,⼀個⽉內所有相關的臨床症狀都會歸咎於流感疫苗。當時最重⼤的幾個疫苗施打事件,包括婦女流產和⼀、⼆⼗歲女性的特殊反應等等。疾管署的處理⽅式是統計過去幾年的臺灣健保資料,這也是我們第⼀次把健保資料拿來做防疫使⽤。結果發覺臺灣婦女在其他年的流產比例比該年還⾼,因此與疫苗施打無關。這是⼀次打這麼⼤劑量疫苗的⼀個挑戰。⽤⼤數據防治登⾰熱防 疫措施再翻新⼆○⼀五年九⽉,南臺灣發⽣嚴重的登⾰熱疫情,⾼雄及臺南總計共有四萬兩千個病例,導致三到四百⼈死亡。當時的臺南市⻑賴清德,希望我能到現場的登⾰熱指揮中⼼協助,我利⽤⼤數據雲端資料與幼蚊監測器,去建立較客觀的數據,將天候狀況資料也加進去,交叉比對,掌控登⾰熱疫情的分布及發展, 來進⾏預測與防治。如何⽤雲端體系去控制臺南的登⾰熱疫情?我當時邀請了五個專家,有流⾏病學、蚊⼦專家、化學防治專家,將原本的指揮體系全部更動,請了成⼤的資訊系教授將⼤數據資料應⽤於指揮中⼼做為疫情資訊。例如:將環境資料輸進了以後,我問了⼀個問題,臺南的疫情這麼嚴重,雨量和疫情是否有直接關係? 運⽤⼤數據雲端資料去跑,可以⽤數字說話。每天陸續輸進兩、三百個病例的疫調資料,每⼀個禮拜的變化⽤不同的顏⾊標註,可以看到有幾個地區是非常的嚴重,所以這幾個地區就需要加強孳⽣源的清除跟化學防治。蚊⼦究竟有無被有效清除,我們⼜布建了實證的蚊蟲誘卵器,⽤客觀的科學根據來證實,是否有效果,藉由雲端的統計都可以明瞭,看到問題所在,集中防疫的能量。SARS⼗五年再次檢視 科學防疫遵照標準程序SARS 事件到今年(⼆○⼀八) 已⼗五年,在此重新檢視我們的SARS 防疫與感控。我常被問兩個問題。 第⼀,我們防疫在急診為何規定病⼈的床距離要是兩公尺,如何訂出這個政策的?當時已知咳嗽時距離⼤約是⼀公尺,⽽SARS 咳出來的顆粒很⼤,跟流感和⿇疹病毒完全不⼀樣,差在什麼地⽅?差在SARS 感染的是肺部深層的肺組織,會破壞肺泡細胞,破壞掉後跟病毒藉由咳嗽跑出來,肺部上⽪、分泌物與病毒混合的痰咳出距離約⼀公尺,因此床距離設定為兩公尺就安全。當病⼈咳嗽出來, 進⾏內視鏡檢查的醫師如果沒有穿戴個⼈防護設備,被噴的整個臉都是,有好幾個醫護⼈員都因此感染SARS。所以制定嚴格⽽安全的程序,讓醫師在進⾏採樣時能⾃我保護,這是需要有標準程序的。我們也建議要有⼀個隔離的房間, 讓防疫、檢疫的醫護⼈員得到特別的保護。後來是怎麼把SARS 控制下來,其實是跟它的感染與發燒過程有關,SARS 會先發燒,但具有感染性時是要到肺部深層,噴出來才會感染,約需兩天的時間, 所以⽤發燒當防疫與隔離是⼀個好的策略。當時監測全⺠及醫護發燒就是這個原因;只要第⼀天發燒被監測出來,此時還不具有感染性,因為直到第⼆、三天才會感染,所以第⼀天就發燒採取隔離,跟他接觸的⼈是不需要隔離的。SARS 初期隔離了⼗⼆萬⼈,包括很多航空公司的旅客全被隔離,當時這是有點過度的,但因沒有認清SARS ⽽不得不這麼做。認清SARS 是什麼時候?是⼆○○三年五⽉四⽇的時候,臺灣才參加世界衛⽣組織的視訊會議,因為臺灣不是世衛會員,之前⼀個多⽉都沒有機會參加,直到五⽉四⽇那天世衛才派⼈來臺灣,我們才派⼈參加視訊會議。那時看了所有的資料才知道,要到第⼆、三天後才具傳染性,所以直到五⽉多我們才開始⽤發燒監測,當然這些都是因為有了科學資料的佐證。在SARS 冠狀病毒株的演變,也就是很多⼈問的第⼆個問題-- SARS 消失了會不會再來?在廣東佛⼭找到的冠狀病毒株有⼆⼗九個核苷酸缺失,移到香港時已有八⼗幾個核苷酸的突變,到臺灣後已是四百多個突變,突變非常之快,但冠狀病毒從蝙蝠到果⼦狸到⼈的最早這⼆⼗九個核苷酸的突變,我們不太清楚要花多少時間,恐怕要很久。但我們認為冠狀病毒還是存在的,但是這個突變要多久才會引起SARS,很難預測。還有⼀件事值得⼀提,臺灣的SARS 疫情是如何由北往南傳的呢?就是和平醫院封院的後續處理,封院之後導致臺灣的SARS 疫情擴散。⾼雄⻑庚醫院收治⼀位仁濟醫院的病⼈,因為她是⾼雄⼈,當時的SARS 只在淡⽔河以北,這位醫師未被告知,因此完全沒保護,⻑庚的病⼈後來⼜跑到澎湖去,以致於澎湖也有案例。這位病⼈送來⾼雄⻑庚時,沒有跟醫院說明,所以造成⾼雄⻑庚的感染,所以不要相信誰的話,要遵守SOP( 標準作業流程),不要⼀廂情願認為淡⽔河以北才有SARS,其他地⽅不會有,還是要依照標準流程去做。另外提⼀下, 當時臺⼤醫院是SARS 院內感染的典型代表。我們原先以為臺⼤醫院急診部封院是因為接受⼤量病⼈無法負荷了⽽封院,其實是我們在後期進去清查才知道發⽣很嚴重的急診處的感染。有⼆、三⼗位醫護⼈員受到感染, 幸好屬輕症,有些當然住進加護病房,幸好沒有⼈死亡。臺⼤醫院感染SARS 經調查發現在冰箱、電話機、桌⼦都有病毒,病毒數量約10 的四次⽅,換句話說,如果直接被SARS 病毒噴到的量是很⾼的,都是10 的八到九次⽅的量,會引起很⼤很嚴重的疾病,但是如果是因為接觸到衣服、物品的話,病毒量是不⼤。另⼀事件是該年⼗⼆⽉的國防⼤學詹中校事件,追查為實驗室污染,⽔龍頭等處都有SARS 病毒,兩個事件都是院內感染很好的案例。未來感控要如何把關,不能忽略冰箱的把⼿、電話、開關、衣服等等,做好感染源的控制。後期疾管局修法,防疫醫師和科學能量全部都強化,全臺灣設置了六個指揮中⼼,花蓮就是由李仁智擔任指揮官,這也是⽬前臺灣很重要的防疫指揮體系, 結合實驗室和醫療。我認為臺灣的防疫體系,現在已經非常完整,可以把所有疫情的損害降到最低。 蘇益仁教授與花蓮慈院的老同事及管控團隊合影。後排左起:疾病管制署東區管制中⼼簡⼤任主任、花蓮慈院吳彬安副院⻑、林欣榮院⻑、蘇益仁前局⻑、李仁智主任、蘇泉發主任、許永祥主任、張中興主任;前排左起:護理部鍾惠君副主任、感管師王韻程、黃奕霏、張淑萍、王楨惠、江惠莉組⻑。強調科學證據 如何預測疫情是挑戰我⼀再強調「科學證據」(science evidence),它是所有防疫決策主要的來源,個⼈的經驗都只能當參考,最後還是要問實驗室證據在哪裡,感染控制才有辦法做好。所以過去這⼆⼗年,我們得到的教訓是什麼?可以看到⼤概五年就⼀次⼤疫 情,每⼀次都不⼀樣,⽽且都是新突變的病毒,所以要如何預測疫情是我們非常⼤的挑戰!⾯對⽇益增⻑的考驗,只有不斷的提⾼應變措施才能減少損害。臺灣到⽬前為⽌,防疫體系的建立及法規組織、病毒實驗室、指揮體系、防疫醫師制度的強化、院內感控的強化,實驗隔離措施及疫苗我們⾃⼰都可以製備,包括資訊體系,現在也都很發達,這⼀些都顯現出我們在防疫上的實⼒。最重要的還是, 在⾯對每⼀個實際的案例時,都需要非常⼩⼼,遵循醫學的原則,實驗室⼀定要強化,還有⼀點很重要的是,我們的指揮醫師要相當警覺,隨時注意到不正常的情形,⼀定要追根究底去做。疾管局的偵測體系和資源的啟動和調度,診斷的⼯具和疫苗研發,繼續進⾏多⾯向的能量提升。(本文出自⼆○⼀八年三⽉八⽇花蓮慈院全院學術演講,獲蘇益仁教授同意刊載)參考資料:.熊菊貞對臺灣臨床病毒界的貢獻—謹以此文追憶熊菊貞教授.蘇 益 仁 / 本 ⼟ 登 ⾰ 熱 可 以 根 絕 嗎 ? 關於蘇益仁教授學歷:臺⼤醫學院病理學博⼠經歷:2004年起 疾病管制局顧問2003.05.17 ~ 2004.05.19 疾病管制局局⻑1991 ~ 1995、2000 ~ 2002 臺⼤醫學院病理學科教授兼主任1998 ~ 2000 成⼤醫學院分⼦醫學研究所及臨床醫學研究所所⻑1995 ~ 1998 成⼤醫學院病理學科主任專⻑及研究興趣:主要的研究主題為病毒與癌症的相關性,並進⽽探討可能的治療,尤重於臺灣主要的癌症如EBV 淋巴癌/⿐咽癌,及HBV 與肝癌。
-
2020-08-26 癌症.肺癌
婦人右肩不自覺抽動 檢查竟是肺腺癌轉移造成
宜蘭59歲梁姓婦人沒有抽菸習慣,最近因為右肩經常不自覺抽動所以去看醫生,經醫師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腦內有疑似轉移的腫瘤,再進一步安排檢查後,竟發現為肺腺癌第四期,且身體已經有多處癌細胞轉移。這位婦人在羅東博愛醫院就醫檢查,根據胸腔內科主任林偉群表示,肺腺癌臨床表現症狀包含咳嗽、喘、咳血、肋膜腔積水等,但在梁婦身上卻都沒有發現;雖然婦人是因神經相關症狀就醫,其實她就診當下,右肩抽動的症狀並未發作,因症狀較不典型,一開始很難直接聯想到與肺癌有關。揪出婦人癌病的林俊良醫師解釋,右肩抽動症狀肇因於肺部腫瘤轉移至腦部的頂葉,該區域負責各種感覺訊息之外也掌管動作,因此才造成梁婦產生右肩抽動的症狀。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約佔肺癌比例12%至15%,特性是生長與擴散速度皆快,預後較差;非小細胞肺癌則長得慢、擴散速度也較慢,約佔肺癌比例85%。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是台灣肺癌病人中,罹患比例最高的肺癌類別;但幸運的是,肺腺癌目前可透過服用標靶藥物,治療效果良好。以梁婦來說,雖已肺腺癌第四期,癌細胞也已侵犯至腦部及骨頭,但因其癌細胞具有EGFR突變的特性(即標靶藥物對某些已知的肺腺癌突變基因特別有效),藉由服用標靶藥物與接受局部放射線治療,標靶藥物的研發已經使肺腺癌逐漸變成一種慢性病,好好治療的話,不必太悲觀。林偉群提醒,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一旦有症狀,經常都已接近晚期。胸部X光檢查是最基礎健檢項目,但小於1公分的肺癌病灶很難透過X光檢查發現。目前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被認為是最容易發現早期肺癌病灶的檢查,建議吸菸族群與有肺癌家族史等的高風險族群,除可考慮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外,更要戒菸,並減少暴露在二手菸、三手菸的環境中,確保健康。
-
2020-08-25 科別.心臟血管
移工患風濕性心臟病 睡覺胸悶喘氣還以為宿舍鬧鬼
來台工作2年的35歲越南移工阿新,日前出現容易疲累、睡覺到半夜會因胸悶喘不過氣的情形而驚醒,誤以為宿舍鬧鬼不乾淨,還到大甲鎮瀾宮參拜,症狀沒改善,直到咳痰有血到大甲光田醫院確診為風濕性心臟病,心臟主動脈瓣膜和二尖瓣膜遭致破壞,經手術置換人工瓣膜救命。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郭達智指出,風濕性心臟病是風濕熱侵犯心臟造成,風濕熱是A群鏈球菌侵犯身體後引起一連串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出錯的免疫系統攻擊健康身體的結締組織,多數會有發燒、關節疼痛、皮膚疹或腫塊等症狀,當免疫系統侵犯到心肺就會有胸悶、胸痛和心悸等等,若忽視持續惡化將演變成心臟衰竭危及性命。郭達智說明,風濕熱好發在5到15歲的孩童,台灣因為公衛進步已少有風濕熱個案,因風濕熱造成的風濕性心臟病就醫患者,以65歲以上的長輩為主,追蹤是他們在童年時環境不佳感染風濕熱後,免疫系統長期且慢性攻擊心臟到中、老年才發病。像阿新一樣的青壯年染風濕性心臟病者在台灣已少有,不過民眾仍要留意有上述症狀盡速就醫。「我很謝謝醫師們很快替我檢查出生病,我還以為房子不乾淨!」阿新說,他來台灣後睡眠品質漸差,大約自6月起胸部悶痛時,自認是胃病,去診所檢查胃鏡沒問題,也就未留心。後來他頻繁的在半夜會感覺到有人壓胸膛到喘不過氣而驚醒,很容易疲勞,擔憂是不是撞邪了,詢問室友有沒有感覺到鬼壓床,大夥都沒問題,只有他「有感應」,還去鎮瀾宮拜媽祖求平安符,無奈不適感都沒有改善,直到出現嚴重咳嗽、痰中帶血絲,才驚覺至光田綜合醫院胸腔內科檢查。胸腔內科醫師潘信宏發現阿新有肺水腫、心臟肥大問題,治療肺部也同時會診心臟內科主任夏治平確診是風濕性心臟病,須手術。郭達智說,阿新的心臟主動脈瓣膜和二尖瓣膜都因受免疫系統破壞而狹窄、鈣化、沾黏,無法正常有效開關讓血液流通,造成心臟肥大,經過手術置換瓣膜後胸悶不適感全消失,休養一陣子就能繼續上班了。阿新說,自己心臟生病擔心治療又憂心住院要請假,幸好醫師一直鼓勵支持,每一名照顧他的醫師們都很仔細,從一開始胸腔內科幫他看診發現心臟問題會診心臟內科,再由心臟外科手術,快速找到病灶治療,自己很幸運命被光田救回,在未遇到心臟衰竭昏倒、直接危及生命之前就已經手術康復。台灣工廠老闆也要他放心養病,治療後再回職場,還到醫院探視他並繼續簽訂工作合約留台,阿新很感動。
-
2020-08-22 新聞.用藥停看聽
跳島旅行「偽出國」正夯,出遊常備藥該如何準備?
新冠肺炎防疫期間,民眾搭郵輪在臺灣各島之間「跳島」旅行,成了一種「偽出國」的旅遊方式,為了避免在旅途中被小病痛干擾,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地請到義大醫院家醫科陳昱彰醫師,為大家分享「出遊藥品準備」法寶。腸胃藥、感冒藥、防疫、外傷用品一定要!旅行者腹瀉是出外最常見的感染疾病,建議用三招遠離感染源:一、避免生食或食用攤位髒亂的熟食。二、飲用乾淨水。三、飲食前做好洗手的清潔防護。腸胃道備用藥品除了便秘止瀉、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或胃痛等個人慣用藥外,攜帶「電解質補充劑」也同樣重要,在腹瀉導致體液流失時,電解質可作為緊急補充、避免脫水發生。「旅行期間很怕感冒!」陳昱彰醫師提醒,民眾出遊前可購買綜合感冒藥品備用,但挑選前須注意,部分感冒藥可能含有煉製安非他命原料之「假麻黃素(Pseudoephedrine)」成分,或者兒童使用的止咳水含「鴉片酊(Opium Tincture)」,建議可依個人需求向藥師詢問,選擇適合的藥品。 疫情期間出遊,口罩、酒精消毒液是出遊必備品,還可酌量帶OK蹦等外傷護理用品,而慢性病患者則要注意自身藥物是否充足,才不會斷藥。至於旅行常備藥品,可依個人需要增列,最好保留藥品的外盒或說明書,若不慎忘記了,則可依說明服用。萬一旅遊期間使用自備藥品後,還是感到不舒服,或遇到重感冒、急性病發等危急狀況,就要儘速就醫了。食藥署提醒,藥品是有備無患,民眾出遊前請檢查藥品效期,做好詳細周全的行前準備,就能在旅遊期間,輕鬆應付意外或惱人的小病痛喔!防疫期間,出遊時應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密閉空間務必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落實勤洗手、咳嗽禮節等衛生好習慣,才能開心出遊!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8-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罹新冠 氣管病毒含量高於住院成人 傳染性更強!
麻省總醫院(MGH)發表在兒科醫學雜誌的最新研究指出,感染新冠病毒的兒童,氣管中病毒含量明顯高於住院成人,無論症狀輕重,兒童可能攜帶高病毒量,意味著傳染性更強。研究人員建議,重啟校園前應考慮兒童可能成為傳播病毒的來源,採取全面檢測。研究數據顯示,兒童在新冠病毒社區傳染中的影響,比原先假設更大。該研究對象為192名0至22歲者,其中49人新冠檢測呈陽性,另有18人患有晚期新冠相關疾病。研究者Lael Yonker說,在兒童身上發現大量病毒讓人驚訝,特別是在感染前兩天。兒童表現出的新冠肺炎典型症狀,如發燒、流鼻涕和咳嗽等,也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影響準確判斷。MGH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Alessio Fasano表示,疫情發生後,主要對有症狀者進行篩查,得出絕大多數感染者是成年人的錯誤結論;此次研究顯示,兒童並不能抵禦這種病毒,兒童成為病毒潛在傳播者的事實不容忽視。研究人員指出,兒童不太容易演化成重症,但可能會是無症狀或輕症病毒攜帶者,或返校後將病毒帶回家中,對於多代同堂的家庭影響更大;此次研究中,51%急性新冠感染兒童來自低收入社區,只有2%來自高收入社區。來自MGH、哈佛醫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布萊根婦女醫院和哈佛大學公衛學院30多名參與研究者,建議不依賴體溫或症狀來檢測和識別校園感染。除社交距離、戴口罩、有效洗手、遠程和面授結合等防疫措施,應對所有學生進行常規檢測,及時報告結果,應為安全返校的必要政策。
-
2020-08-21 新聞.用藥停看聽
藥多吃一點、多擦一些,病就會好得快?藥師分析箇中風險
常有人問藥師:感冒藥有分加強錠跟一般劑量?請問是不是要買加強錠比較有效啊?人們總以為東西多就是好!錢多一點、料多一點…偏偏藥品劑量高,多吃幾顆或是藥膏擦厚一些不一定就是好,以下將就幾個部分跟大家說明。1.首先常見的感冒藥加強錠是針對感冒常見症狀如頭痛、發燒、咳嗽…等,加強其止痛、退燒、止咳等效果,因此加強錠的設計就是將該作用之主成分的劑量提高。然而止痛劑的成分大多為普拿疼或是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雖說劑量加高效果會變好,但是相對地副作用也會增加;再者如止咳的主成分多有嗜睡的副作用,增加主成分劑量後的加強錠,為改善嗜睡的副作用,便會增加具提神效果的咖啡因成分,反而額外增加少數不適合使用此成分的病人用藥風險。2.另一類常見的用藥問題是止癢藥膏或防蚊液。止癢藥膏的主成分多含有類固醇,藥膏的正確使用應該是輕薄均勻地塗擦於患部,避免使用紗布覆蓋或是擦得太厚,否則可能造成反效果,不但不會增加藥效,反而可能因為增加藥品吸收而造成類固醇的全身性副作用。至於防蚊液的成分主要是驅蟲藥,也應採用類似的給藥方法。前述皮膚用藥當症狀嚴重時,以增加頻次來因應比較恰當,但也不宜異常頻繁。3.腸胃道不適,諸如胃痛或胃酸過多等,也是民眾常見的居家疾病症狀,於是坊間另一類常見的居家用藥便是俗稱「胃藥」的成藥或指示藥,常見的類別是胃散及治療胃酸過多或逆流 (俗稱火燒心的「心口灼熱」)的抑制胃酸或保護胃壁的胃藥。胃散的主成分是除了具快速中和胃酸作用的碳酸氫鈉之外,還有緩解腸胃道痙攣的莨宕鹼或其類似成分及消除脹氣的成分等,通常是「需要時才使用」,切忌常規服用做為抑制胃酸或腹脹的藥物,以免反而引起反激性的胃酸分泌、胃排空異常、便秘、口乾舌燥等副作用。4.至於抑制胃酸分泌的胃酸逆流治療藥物,雖然沒有胃散的副作用且與此類藥物相關的副作用較罕見,但當併服其他藥品時,會與部分此類藥物間發生交互作用,更重要的是因為其效果不錯,故即使是某些惡性腫瘤所引起類似潰瘍的症狀,仍可能因服用此類藥物獲得某種程度的改善(非痊癒),而導致延誤就醫,所以服用一段時間後若症狀未根除,還是要儘速就醫。最後就坊間的制酸劑簡要說明,顧名思義,此類藥物是在腸胃道直接中和胃酸,通常是含鎂及鋁鹽複方,與某些抗生素或骨質疏鬆治療藥物併服可能影響後者藥效,部分標榜可保護腸胃壁的膠體劑型,實際上對於嚴重個案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建議當症狀未改善時要儘早就醫,多吃不但可能增加副作用,也可能影響重要就醫時機,即使都沒有前述問題,這些藥物通常也不便宜,也都有健保藥物取代,建議考量自己的經濟能力而為。針對以上總結,藥不是多吃一些或多擦一些才有效,對症下藥,適量治療才是正確的治療觀念,為求速效而提高用量,反而可能導致反效果。藥物治療的目標是解除疾病的症狀,除了嚴重或可能致命的急性症狀之外,溫和漸進才是良策。文章提供/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2020-08-20 橘世代.健康橘
年紀大了常嗆咳?喉嚨、舌頭也需要「肌力訓練」
前總統李登輝因為喝牛奶時不慎嗆咳住院,引發吸入性肺炎住院半年後,仍不敵多重器官衰竭辭世。當年紀漸長,吞嚥功能出現退化、障礙,小小的東西便容易產生吸入性肺炎,醫師建議,趁年輕可以藉由訓練強化喉嚨、舌頭肌力,若真出現吞嚥問題,也可求助耳鼻喉科和語言治療師協助,避免造成嗆咳。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主任朱本元表示,吞嚥看似簡單、快速的動作卻包含許多步驟,當食物在口腔時,必須由舌頭將食物向後推到咽部。接著,軟顎必須翹起蓋住鼻咽,以防食物跑進鼻腔、會咽軟骨蓋住氣管入口,不讓食物誤入、喉部上抬,空間變短產生力量推進食物,搭配咽縮肌收縮和後環狀肌放鬆,將食物送入食道,再到胃裡。而這一連串的動作,得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完成,若是當肌力退化、動作延遲,便可能造成嗆咳。避免嗆咳,除了食物可切小塊一點、吃慢一點,喝水等液體時也可用些增稠劑外,在吞嚥功能還未退化前,也可透過一些運動來訓練肌肉,減緩吞嚥困難。朱本元表示,可將舌頭往左、右、前伸縮,增加肌肉力量和靈活度,可更順利翻動食物幫助咀嚼,也更有力氣將食物往後推送。在日本也盛行「嚥下額頭體操」和「下巴抬舉體操」。「嚥下額頭體操」是把掌根貼在額頭上,額頭抵抗手的力量相互推擠。「下巴抬舉體操」則是將雙手拇指貼在下巴上,臉朝下施力收下巴,與拇指的力量對抗,來訓練喉部肌肉。朱本元說,這些運動多少可以幫助吞嚥的肌力,但吞嚥的動作非常細膩,若是常發生嗆咳或是有吞嚥困難的情形,最好還是就醫進行檢查,確認是否有中風、食道弛緩不能等原因造成,並做進一步檢查,由語言治療師針對確切的肌肉協助進行訓練。精選延伸閱讀↘↘↘。開口大聲唱歌 訓練你的吞嚥力。你,65歲了嗎? 把握健康慢老4大重點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19 新聞.健康知識+
蜂蜜治感冒不是偏方 牛津大學研究證實有效
坊間流傳的民俗療法向來認為蜂蜜可治刺激性咳嗽、喉嚨痛與小感冒,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確有其事,蜂蜜對付這些小病的效果要比抗生素或非處方藥來得好。專家認為,醫師應建議病人服用蜂蜜取代開抗生素,以避免強化抗藥性。每日郵報報導,牛津大學的專家進行回顧研究,將蜂蜜治療咳嗽與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效果和止咳藥、抗組織胺和止痛藥對比。結果發現,從整體來看,蜂蜜在緩解咳嗽、喉嚨痛與鼻塞(congestion)的效果較優,也不像其他藥物會出現有害的副作用。在減少咳嗽頻率上,蜂蜜的效果比普通感冒藥平均好上36%,另外降低咳嗽嚴重率達44%。與抗組織胺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相比更好上50%。也有證據顯示,蜂蜜讓上呼吸道感染者最多提早2天康復。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刊登的研究論文指出,蜂蜜與綜合症狀計分(combined symptom score)、咳嗽頻率和咳嗽嚴重率顯著大幅降低有關,也指所謂的「神之花蜜」(nectar of the gods)便宜、可輕而易舉買到、幾乎沒有副作用,還可減低抗生素過分開藥的情況。大多數咳嗽與感冒起因是病毒,抗生素幾乎沒有必要,但醫師太常開藥,讓專家越來越擔憂抗藥性的傷害。研究人員就指,用抗生素處方藥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無效又不妥」,「蜂蜜在改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要優於常規照護(咳嗽藥和止痛藥等),不僅可廣泛使用,還是抗生素的便宜替代品」,「社區醫師(GP)過度開抗生素的兩大因素是缺乏替代療法與希望保持醫病關係,我們發現蜂蜜可能有效有其重要性,蜂蜜是合理的替代療法。」不過,研究人員同時提醒,蜂蜜是一種複雜的物質,不同蜂蜜會有不同影響,「蜂蜜是商業性消費品,除過敏症患者和一歲以下嬰兒外,多數人可安全使用。」
-
2020-08-17 科別.骨科.復健
側面肋骨骨折最痛!醫師告訴你最常骨折的肋骨在這裡
路邊新裝了分開行人與車子的黃色小柱子,老林沒注意騎腳踏車就撞了上去,整個人重摔在地,以為只是皮肉傷,但胸部很痛,照了X光後發現,右側第3到第7肋骨全斷了。最常骨折第7到第10根肋骨兩側各12支構成胸腔,保護肺臟、心臟等重要器官,與橫膈膜配合完成呼吸動作。1到7稱作真肋骨,完全固定在胸骨與脊椎;8至12則是假肋骨,其中8至10根靠軟骨連接到胸骨上,而11至12後兩根就只有一端固定在脊柱上,稱作浮動肋骨。很多原因會造成肋骨骨折,包括車禍、運動、高處跌落造成的撞擊,或是划船、游泳、打高爾夫球的重複動作,持續的嚴重咳嗽,甚至急救時的胸部按壓等。最常骨折的是第7到第10根,而第1、第2根在比較深處,所以很少骨折。側面肋骨骨折最痛不過,一旦受傷通常是嚴重頭頸部外傷的結果,且會傷及重要神經血管。中段肋骨骨折斷端容易刺傷肺部,下段骨折則容易刺傷脾、腎、橫膈膜。側面肋骨骨折最痛,後面次之,再來是前面。急性期的治療,主要是減輕疼痛、縮短插管使用呼吸器的時間、早日下床活動;長期治療的考量,是慢性疼痛控制、肺活量的維持、早日返回工作崗位、好的生活品質以及胸廓不變型。保守治療多在6周癒合以往肋骨斷採取保守治療,大多在6周癒合。但人一天約要呼吸2萬次,若肋骨斷掉,只要呼吸就痛,且斷掉的肋骨可能位移刺傷內臟。若傷及肺部、肋膜,造成氣胸、血胸,可能要插管使用呼吸器;若是左側背後骨折,可能刺傷主動脈,有生命危險。保守治療自行癒合,也易造成胸廓變型、肺活量降低,影響肺功能及增加肺炎機會;慢性持續疼痛加上無法使力,會嚴重降低生活品質。因此,對於肋骨骨折的治療,現在傾向積極手術內固定治療。2013年歐美專家的共識,採用手術有三大重點,包含病情一定要開刀、疼痛難以忍受及提升生活品質。其中包括3根以上的骨折、位移超過肋骨寬度、連枷胸(兩端斷裂)、情況惡化需要插管、使用靜脈注射止痛劑等。手術原則是側面固定有人會質疑疼痛難忍就要開刀嗎?其實疼痛不只是疼痛,還會讓你不敢用力呼吸、不敢咳嗽、不容易清除痰液而造成肺炎,讓你不敢翻身、不能好好睡覺休息,傷口不容易癒合。當然決定手術前,還是要評估其優劣。手術時並不是每一根斷的肋骨都要固定,一般原則是側面的、後面的、中間的優先,上面的、下面的其次。全部都固定反而會限制呼吸功能及造成術後不適。以往認為老人家手術風險高而採取保守治療,現因可減輕疼痛、改善呼吸功能、幫助排痰、降低死亡率,手術對年長者而言,反而比年輕族群更需要而且得到更多好處。要查是不是骨質疏鬆如何處理肋骨骨折要考慮很多狀況,採取對病人最有利、最適合的方式,不管是保守治療、手術,還是合併兩者。當然還要查一下為什麼會骨折,看看是不是骨質疏鬆了,或是多發性骨髓瘤等。
-
2020-08-15 科別.耳鼻喉
慢性咳嗽別瞎治!專家建議:先了解惹禍根源
不少人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從罹患感冒之後,就引發嚴重的咳嗽,日也咳、夜也咳,一咳起來就像停止不了似的,每每咳到聲嘶力竭,甚至連喉嚨都咳啞了,沒想到一個多月過去了,頑固的咳嗽一直好不了,尤其清晨常常咳醒,嚴重影響睡眠。「為什麼咳嗽老是治不好?」這句話是許多久咳患者的心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表示,咳嗽背後的原因相當多,很多症狀又都很相似,難怪有句台灣話俗語說:「醫生驚治嗽」,這也說明了醫師面對咳嗽病人的心情。咳嗽是身體必要的防禦機制,當人體的呼吸道受到外在刺激,呼吸道的神經接受器就會將訊息傳到腦部的咳嗽中樞,進而產生咳嗽反應,來清除刺激物。蘇一峰強調,咳嗽與氣管、支氣管與肺部有很大的關係,咳嗽本身是胸腔科的專長,但病人常常咳一個月以上,有時支氣管可能都已經形成慢性病變了,嚴重影響到後續的治療效果。氣管、支氣管與肺部是重要的呼吸器官,久咳不癒時,常是有重要的病因需要處理,有些咳嗽甚至會嚴重危及生命,因此,面對咳嗽應該要更慎重的處理。蘇一峰認為,最好在咳嗽的第一時間就去看胸腔內科,查出造成咳嗽的背後原因:1、細菌、病毒與微生物感染:通常出現咳嗽症狀時,還會伴隨發燒、體重減輕,也會有黃綠色的痰分泌物,嚴重時,更可能會咳出血絲痰,引發肺炎的話,恐怕會致命。感染黴漿菌就是一種容易造成久咳的頑固病菌,其實只要檢驗確定是黴漿菌後,對症下藥就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不過,臨床上醫師很難第一時間就能夠判斷出是黴漿菌感染,往往使用其他藥物都對黴漿菌沒有效果,因此容易造成咳嗽一個月以上的情況;另外,結核菌也會造成咳嗽,更是國內的法定傳染病,症狀與一般咳嗽症狀難以區分,但肺結核較容易出現發燒、血痰、體重減輕等症狀,一旦確診之後,必須做好隔離,以免造成群聚傳染。2、氣喘:這可說是國內久咳很常見的原因之一,通常除了咳嗽之外,也會伴隨少量的痰。氣喘急性發作造成的咳嗽,多是感冒咳嗽之後,導致氣管變得敏感,而空氣污染也是引發氣喘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這類氣喘患者尤其在清晨更容易咳醒;或是在不可避免的空污環境時,也很容易造成氣管的敏感,造成咳嗽症狀的發生。3、鼻涕倒流:鼻腔或鼻竇因為發炎而產生過多的鼻涕分泌物,正常這些分泌物會往後流到喉嚨,一般不會有任何感覺;但當鼻腔分泌物變的過度黏稠,或是分泌量過度增加,就會讓人感覺有痰卡在喉嚨,喉嚨癢、常咳嗽,甚至讓患者常想做出清喉嚨的行為,這類病人尤其是躺著的時候容易咳嗽。4、慢性阻塞性肺病:咳嗽是一種慢性肺部發炎的典型症狀,易好發在長期有菸癮的人身上,因菸品中的化學物質長期刺激氣管造成支氣管慢性發炎,氣管與支氣管常呈現變形而影響空氣通過,肺泡也出現肺氣腫的病變,進而影響氣體交換功能,如果不接受治療的話,恐怕會窒息死亡。5、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所造成的慢性咳嗽相當常見,平常胃內食物主要靠下食道括約肌,來避免回流到食道內,一旦括約肌功能異常,就會造成胃酸或逆流,而造成食道與附近組織發炎。這類患者的咳嗽通常發生於躺下來準備睡覺的時候,且也常會合併反胃、打嗝、嘴巴有苦酸味、火燒心等症狀。6、肺癌:慢性咳嗽咳不停,少部分人是因為肺部腫瘤所造成,因為當腫瘤刺激支氣管壁或是阻塞到空氣進出的時候,就會引起咳嗽反應。7、神經過度敏感:有些過動症或妥瑞氏症患者,因神經過度敏感,因而導致不斷的咳嗽,這種情況需要接受精神科治療,才能改善症狀。8、藥物:臨床上有部分高血壓藥物,像是血管收縮轉換酵素抑制劑等這類型的藥物,它的副作用會引起咳嗽。如果患者必須長期服用,且還是一直咳嗽不止,最好跟醫師討論調整換藥,當藥物停止使用後,通常久咳症狀就會停止。9、吸入異物:一般人吃東西嗆到咳出來就好,吃東西時不小心嗆到,甚至把東西掉進氣管,或者熟睡放鬆時,口水跑到氣管,都會造成咳嗽不止。10、環境濕度:最適合氣管的環境濕度大約為50~60%,不管是太乾或太濕,都容易引起咳嗽,像冷氣房太乾,呼吸道黏膜水分蒸發太快,會降低自我保護的能力,然而太潮濕的環境,則容易孳生黴菌,造成呼吸道的負擔。11、空氣污染:部分慢性咳嗽患者是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空氣裡包括PM2.5等有毒物質,都會刺激肺部氣管,不過,這個原因則常常被大家忽視。★本文經《常春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8-14 科別.骨科.復健
腰酸背痛別輕忽,有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8種方式可治療!
小廷是個有運動習慣的年輕男性,一次重量訓練後忽然感覺到腰酸背痛,起初認為只是訓練過量不以為意,認為只要休息自然會好轉,然而休息超過一個月不見改善,後續更有下肢無力、痠麻等症狀甚至影響正常生活作息,至醫院就診才發現竟是椎間盤突出...淺談椎間盤突出(HIVD)脊椎骨與脊椎骨之間有軟骨充當緩衝墊,這種軟骨就稱為椎間盤。椎間盤構造又分為內部的髓核與外圍的環狀纖維,當外圍環狀纖維產生破裂,造成髓核突出或者椎間盤變形、移位或破裂就會壓迫到附近的脊髓與脊神經,稱為椎間盤突出,可能就會造成患者症狀不適。突發性的椎間盤突出以青壯年者居多,有人統計20-50歲者達70%以上;男性多於女性(約4-6:1)。造成椎間盤突出的原因與危險因子 ●年紀:好發於20-50歲●姿勢不正確、彎腰駝背、滑手機頸椎前傾●肥胖:體重過重,腹部突出導致腰椎壓力承受增大●腹肌背肌肌力不足或健身姿勢不正確:肌肉無力導致椎間盤支撐力不足壓力過大,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的症狀下背疼痛是椎間盤病人來求診最常見主訴,然而並非有下背痛的患者皆有椎間盤突出,較常見的特徵症狀有●有明顯舒緩與加重因子:噴嚏、咳嗽、彎腰加劇、躺下舒服●合併有神經症狀:疼痛輻射至腿足、小腿、大腿後側有抽搐痛、患肢皮膚上發麻、感覺異常、下肢遲鈍、深部肌腱反射減弱、坐骨神經痛●長期症狀造成姿勢上的變異:向健側傾斜、站立時骨盆傾斜●如病程拉長則有晚期症狀:背後看起來扁平、腿部肌肉無力萎縮、反射消失。疾病如何診斷病人來求診後,診間內會理學檢查作初步診斷,常會發現有: ●坐骨神經上深部觸診會感壓痛●受影響神經根皮節之客觀性感覺喪失●仰臥直抬腿測試(Single leg raise test; SLRT):仰臥在床上將腿伸直,抬起其中一腳,抬起的過程中讓臀部緊貼在床上。正常抬起的角度可至70度以上,如果抬起角度於30-70度時出現明顯的疼痛加重,可能是椎間盤突出。●影像檢查包含: X光片、脊椎攝影、核磁共振攝影(MRI)、電腦斷層掃描(CT)等,醫師會依照病患之症狀與診斷安排適當的影像學檢查。 治療方式●保守治療:椎間盤突出的治療多從完整的非手術治療計畫下開始,如非手術治療的復原不佳或持續惡化則需要手術治療。約80%的椎間盤突出可在保守治療下有良好預後●休息:在急性期盡量臥床休息、減少平時活動量,減少患部承受負重的活動。藉著減少患部承受正常負重的活動所形成的壓力,來緩解疼痛,同時減少髓鞘內壓力,如此通常可使突出之椎間盤自刺激神經根的位置上離開。纖維環裂縫可能形成疤組織,因此可以防止椎間盤繼續突出。●藥物治療:適當止痛藥物可以緩解疼痛、鬆弛肌肉,減緩病患急性期不適。除了使用藥物外還可以配合深部超音波熱療法與局部熱敷來緩解疼痛、鬆弛肌肉●物理治療:在急性期疼痛緩減後,可進行適當的運動訓練背部肌肉、核心肌群等,如仰臥起坐、將骨盆抬高及膝胸運動等幫助椎間盤穩定脊椎穩定度●矯正姿勢:養成正確的姿勢(包括站姿、坐姿與行走姿勢),減少復發的機會●運動:動作應平穩緩慢,不可快速,持之以恆才有效。在做運動時,如果疼痛增加或症狀變明顯應馬上停止該運動●手術治療:當個案對保守療法不發生反應時,或是神經功能障礙日趨嚴重造成運動或感覺麻痺、括約肌控制能力喪失、垂足、疼痛嚴重,影響到個案之日常生活以及工作時,則必須採用手術治療來緩解病況。研究統計指出,手術治療有90%左右的成功率。●微創內視鏡脊椎手術: 隨著醫療進步與符合現代人生活需求,目前針對椎間盤突出使用微創內視鏡手術已經成為趨勢。相較傳統手術的優勢包含:傷口小破壞少、失血量少、住院與復健期縮短與併發症較低等好處。目前常用技術有單通道內視鏡手術與雙通道內視鏡手術,傷口約在1公分左右(一塊硬幣直徑約2公分),都能達到良好的手術效果。 小突出大影響多數病患可以保守治療治癒,然而對保守治療效果不彰或嚴重個案仍需要手術介入。本院脊椎骨科是台灣最早鑽研脊椎內視鏡手術的先驅之一,長期致力於發展微創脊椎手術,透過小傷口微破壞解決大問題、嘉惠病人。不僅於老年患者,椎間盤突出也是年輕人下背疼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小小的椎間盤突出就可能造成病患極大的症狀與生活困擾。各位朋友如有下背痛的問題或者擔心有椎間盤突出的情形,請洽專業醫師尋求完整的治療計畫,也歡迎到本院骨科部脊椎外科讓我們為您做進一步的診療與諮詢。
-
2020-08-14 科別.耳鼻喉
喉嚨卡卡、常清痰...症狀與胃食道逆流相似! 但「這病」光坐著就難受
喉嚨常感到有異物感、喉嚨很卡、持續有痰,且常要清痰?甚至是聲音開始出現沙啞,是不是喉嚨有長腫瘤?又或者是胃食道逆流惹的禍?當心!這些症狀都是咽喉逆流症(LPR)造成的。咽喉逆流症坐著就有逆流感受 胃食道逆流躺著症狀才明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上官瑋娟解釋,相較於胃食道逆流症狀,咽喉逆流症患者坐著就會有咽喉逆流感受,而胃食道逆流病患是躺著症狀才較明顯。上官瑋娟說,咽喉逆流症的病因,有些學者認為是上食道括約肌問題,且咽喉逆流約佔耳鼻喉科門診10%病患人數。而胃酸逆流通常是由於含酸性物質,除了鹽酸之外還含有酶(特別是胃蛋白酶)、食物殘渣、膽酸和細菌。逆流發作也可能涉及液態胃內容物,特別是在食道下部,咽喉逆流有學者提出主要是氣態之細小氣態膠體(aerosol),暫時性的下食道括約肌鬆弛也可能誘發此情形,一旦氣態膠體到達喉咽,就很容易接近鼻腔、鼻咽和下呼吸道。 治療咽喉逆流症 藥物無效才考慮手術 咽喉逆流症的診斷,大多數患者是根據臨床症狀、內視鏡檢查進行診斷,並輔以消化道酸鹼值監測(pH monitor)。門診上可用軟式或硬式喉鏡檢查喉咽部位,在喉鏡下,常會有喉咽部位的紅斑或水腫;而Belafsky等學者提出咽喉逆流症狀評量分數 (RSI)大於13以上及咽喉逆流內視鏡檢查評量分數(RFS)大於七分以上,亦可以輔助臨床醫師進行診斷。 針對咽喉逆流症的治療,上官瑋娟指出,應先從飲食及生活習慣調整,如戒菸、減少酒精、碳酸飲料、咖啡,以及高脂肪食物攝取,而在睡覺時可讓床頭抬高,還有餐後三小時內避免躺下來。除此之外,透過藥物減少逆流的次數以及改善食道功能;一切都無效時,才考慮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咽喉逆流症狀評量分數Reflux Symptom Index (RSI) 聲音沙啞或有嗓音問題 0 1 2 3 4 5 清喉嚨習慣 0 1 2 3 4 5 過多的喉嚨分泌物或鼻涕倒流 0 1 2 3 4 5 吞食物、液體、藥丸有困難 0 1 2 3 4 5 吃完飯或躺平時會咳嗽 0 1 2 3 4 5 呼吸困難或有窒息感 0 1 2 3 4 5 令人討厭的或困擾的咳嗽 0 1 2 3 4 5 喉嚨有異物感 0 1 2 3 4 5 胸痛、心灼熱感、消化不良、或胃酸上升 0 1 2 3 4 5 依症狀嚴重度區分:0分-無此問題;5分-此問題極嚴重參考文獻:Belafsky PC, Postma GN, Koufman JA.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flux Symptom Index (RSI). J Voice 2002; 16: 274–77.  延伸閱讀: 咖啡、甜食不是「火燒心」唯一凶手! 飯後2行為也NG 打嗝也與胃食道逆流有關! 防症狀加劇4習慣要躲開
-
2020-08-13 科別.泌尿腎臟
老婦罹「股疝氣」 微創腹腔鏡手術解其心頭患
一名73歲婦人洗澡時發現右鼠蹊部突然鼓起一團,雖然平躺或休息後腫塊便會自然消失,但每當久站或咳嗽打噴嚏時,又會感覺腫塊突出,令她相當緊張,醫檢查發現是罕見的「股疝氣」,經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才讓她恢復正常。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醫師蕭子玄說,婦人育有5名子女,因疏於運動,體型較為肥胖,加上年輕時從事勞動力工作,造成腹內壓增加,當腹部下壓用力時,大腿與腹部交接處的組織在股骨窩處由上往下突出,所幸腸子、腹腔網膜等組織尚未穿過股環組織脆弱部份,免於腸子壞死的風險。他說,鼠蹊部疝氣可分為腹股溝疝氣和股疝氣,但兩者突出所經過的孔徑不同。腹股溝疝氣突出位置較高、較內側;股疝氣突出於腹股溝外下側的股孔,從腹股溝外側、大腿上方突起。因股疝氣比腹股溝疝氣更容易出現絞勒的危險,故一旦診斷出股疝氣,應盡快進行修補,以免產生腸壞死等併發症。蕭子玄說,股疝氣常見於女性,尤其是生過好幾胎的中老年婦女,發生率僅佔所有疝氣2-3%;因股疝氣會於鼠蹊部造成疼痛,常被誤認為腹股溝疝氣,此時需要由經驗豐富的醫師藉由觀察鼓起位置,以及觸診鑑別診斷,才能避免於術中開錯孔洞,造成更大的傷害。他說,當腹壁結構薄弱,進而造成缺損時,無法透過藥物改善,雖然可以利用穿戴式輔具「疝氣帶」緩解症狀,但治標不治本,仍需依靠外科手術才能根治。方法是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於下腹壁小傷口進入腹腔內,將突出的疝氣囊拉回至腹腔中,並於缺損處補上一塊人工網膜,術後隔天即可出院。蕭子玄也提醒,疝氣並非男性的專利,若是多產婦、長期便秘、咳嗽不止、肥胖的女性,平時都應多喝水、多吃高纖食物預防便祕,並良好控制體重,提重物時施力要正確,才能預防發生股疝氣。
-
2020-08-13 新聞.用藥停看聽
「意妥明」是什麼藥?為什麼不能跟酒精一起服用?
什麼是『意妥明』?意妥明(Clotiapine)是一種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藥,屬於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經常用於思覺失調症、重度情感型異常、重度憂鬱、躁鬱病之躁期、戒斷徵侯群、焦慮型精神異常…….等疾患。『意妥明』的作用機轉可通過阻斷大腦中幾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而起作用,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受體包括:多巴胺受體(Dopamine type 4 receptors)、血清素受體(Serotonin type 2 receptors)、腎上腺素受體(Norepinephrine receptors)、乙醯膽鹼受體(Acetylcholine receptors)、組織胺受體(Histamine receptors)。『意妥明』的副作用由於意妥明會抑制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因此產生頭痛、嗜睡、噁心、便秘、口乾、流涎增加、頭暈、震顫、心律變快、出汗增多、體重增加、視力問題、發燒……等副作用。服用『意妥明』期間應該避免…..1. 避免喝酒:由於酒精亦具有神經抑制作用,二者併用將會加重上述副作用,而發生危險。2. 避免使用含咖啡因的飲料,例如:咖啡、茶、可樂、能量飲料。3. 避免駕駛或從事危險活動,因為頭暈或嗜睡會導致跌倒、事故或嚴重傷害。4. 避免從坐著或躺著的姿勢站起來太快,否則可能會感到頭暈。服用『意妥明』期間應注意事項『意妥明』會增加癲癇發作的風險,尤其是高劑量時,若出現下列情況,須盡速返診,並告知醫師。1. 臉部肌肉不受控制2. 癲癇發作3. 嚴重便秘4. 噁心、嘔吐、胃痛、腹脹5. 胸痛、心跳加速或劇烈跳動、心跳緩慢、呼吸急促、突然頭暈6. 食慾不振、胃痛(右上方腹痛)、疲倦、瘙癢、尿液顏色過深、黃疸7. 肌肉過度僵硬、發燒、出汗、精神錯亂、震顫8. 突然咳嗽、氣喘、呼吸急促、咳血提醒您,不論服用任何藥物,服藥期間,切勿服用酒精,以免產生嚴重的藥物交互作用。
-
2020-08-13 新聞.健康知識+
魚刺卡喉時,千萬不要再這樣做了!
魚刺卡喉,在生活中不算少見。但是,最近有根魚刺卻奪走了一條人命。近日,45歲的陳先生喝魚湯時因喉嚨處卡了根魚刺沒有及時就醫,三天后突然開始嘔血,送院後不治。據家屬回憶,7月30日晚,陳先生下班回到家後,口渴難耐,幾口就把妻子煮的魚頭湯喝了下去,但一喝下去就覺得喉嚨一陣刺痛感。心想可能卡到魚刺,他趕緊吃了幾口飯,又喝了醋,但疼痛一點都沒有改善。妻子催他去醫院看看,但他擔心疫情期間就醫有風險,就沒有去醫院。就這樣拖了三天,疼痛感一直沒有減輕,期間妻子曾幾次催他去醫院。8月2日傍晚,陳先生突然開始嘔血,而且一個小時就吐一次,每次一吐就是一大碗。至凌晨2點,他趕到醫院急診就醫。心胸外科主任王繼勇教授介紹,醫生們經過檢查發現一根近4厘米長的魚刺卡在陳先生食管的上段,且已經刺穿食管又刺穿了胸主動脈,這正是陳先生大口嘔血的原因。由於大量失血,陳先生面色蒼白,驗血的血紅蛋白只有5克,不到正常男性13克的一半,血壓已經跌到60/40,出現了失血性休克。陳先生到了醫院後仍在不停嘔血,醫生們馬上為他插管人工呼吸,大量輸血。但經過醫生的全力搶救,仍然沒有能挽回陳先生的生命,他於8月3日晚間去世。如果遇到魚刺卡喉的情況,你需要知道以下幾點:一、停止進食首先,應立即停止進食,連水都不要喝,放鬆咽喉盡量減少吞嚥動作,舒緩情緒。因為情緒緊張,容易造成咽喉部肌肉收縮,異物會卡得更緊。如果是小孩子,應先安慰讓其不要哭鬧,以免將魚刺吸入喉腔或食管。緊接著,可以低頭彎腰,試著用力咳嗽,細小的魚刺會跟著氣流沖出來。或者刺激喉嚨誘發噁心、嘔吐,促使魚刺鬆動吐出。最好通過自己的努力使魚刺脫出。但是,如果沒有效果,就得借助工具了。二、借助工具可以用筷子或匙柄、壓舌板等輕輕壓住舌頭,露出舌根,借用光亮觀察異物大小、位置。如果發現魚刺不大,扎得位置不深,就可用小鑷子輕輕將其挾出。三、尋求醫生幫助注意,尋求醫生的幫助是最正確的做法。如果沒有發現魚刺,這就說明魚刺的位置較深,拔出有困難。或者,看到了魚刺,但非常粗大,扎得很嚴實,這些情況,就不要亂拔,避免發生新的創傷。醫生提醒:魚刺卡喉不是小事,要及時就醫!千萬別用喝醋、吞飯等土方法!(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09 科別.呼吸胸腔
咳血遲遲未癒,竟是這原因導致!
年約六旬的黃女士,自述咳血、喘的症狀長達10年,一直被當作支氣管擴張症治療。一次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左下肺葉3公分黑影,追蹤近2年又長到1倍大,同時咳血次數增加、肺部也反覆發炎感染,必須住院打抗生素治療。 因病情未能好轉,轉而到臺中慈濟醫院詢問第二意見。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柯志霖推斷黑影疑似腫瘤或肺膿瘍,為求謹慎,安排電腦斷層動脈血管攝影,驚見病人左下肺與橫膈膜間,存在一條異常血管,確認為「游離肺」。柯志霖表示,「游離肺」是先天肺部發育異常疾病,分為「肺外游離肺」及「肺內游離肺」」。「肺外游離肺」通常發生新生兒,因症狀明顯易被診斷;「肺內游離肺」則發生在成人居多。「肺內游離肺」的患者近8成是肺臟除了肺動脈供應血液,還多出一條胸主動脈分支的血管。由於主動脈血壓血流大,以致肺臟積血,進而產生咳血、喘、肺部反覆發炎等症狀。柯志霖指出,黃女士的游離肺個案之所以「極為罕見」,是因為大多數游離肺病人致病的血管是從胸主動脈過來,而黃女士致病機轉則是因胃的左胃動脈跑上來到肺臟形成游離肺。他解釋,一般人胸主動脈進入腹腔後會分支為左胃動脈,但患者的左胃動脈卻又出現異常分支,並在腹腔繞了一個髮夾彎,經橫膈膜鑽回胸腔進入肺臟,多出來的血管使肺部出現多種症狀。柯志霖採用單孔式胸腔內視鏡微創手術,替病患切除左下肺葉,縫合左胃動脈血管,處理胸腔多處沾黏,手術歷經4小時完成,手術傷口直徑約4公分,出血少、恢復快,切除病灶後不再有咳血症狀,已經能享受大口呼吸的暢快。他強調,引起咳血病因很多,通常是咳嗽太用力,口腔或咽喉的黏膜破裂而出血,一般人不需要特別擔心。
-
2020-08-08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水梨潤肺止咳的功效主要在於皮和籽 達人教你做4道美味養生的「水梨特調及料理」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古書記載,「梨」能養陰生津、滋潤肺胃、清熱化痰,可用於咳嗽少痰、咽乾口燥,以及聲音嘶啞。生者可清六腑之熱,熱者滋五臟之陰;在古代有「百果之宗」的美譽。其水分含量高、膳食纖維及維生素C的含量也相當豐富,富含鉀、鎂磷、鈣等礦物質。許多人認為吃紫葡萄能補鐵,但事實上,梨子的鐵含量跟葡萄差不多。【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0-09-12、2011-09-25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梨子的挑選與保存梨子最好先用2~3層軟紙分別包好,再將單個包好的梨放入紙盒,送進冰箱最下層的蔬菜箱裡。一星期後,若仍未吃完,可再取出,去掉包裝紙,裝入塑膠袋中、不封口,再入冰箱冷藏室上層,溫度調至0度上下,一般可存放兩個月。達人教你做營養美味的梨子料理食譜示範達人/陳月卿:台灣資深媒體人及養生專家,曾獲5座電視金鐘獎。十多年來,陪伴夫婿調整飲食模式以對抗癌症,強調適當的飲食,應該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著有《每天清除癌細胞》、《全食物密碼》等書。達人秘訣:皮與籽同打,能量加倍中醫認為白色的蔬果有潤肺之效,而水梨潤肺止咳的功效主要在於皮和籽,所以用水梨打汁或漿時,最好連皮帶籽。另外,燉煮水梨時,可加入像是桂圓肉、老薑等補血去寒的食物一起燉煮,有補氣血及幫助寒熱平衡功效。1.梨糖糕材料:水梨600g、蓮藕粉100g、原色冰糖50g、檸檬汁50cc作法:1.將所有食材置入容杯,蓋緊杯蓋,打約2分鐘,至容杯摸起來有溫熱感,完成後,打開杯蓋。2.將打好的梨漿倒入容器,放入蒸籠,以大火蒸20分鐘即可。TIPS:1.若以電鍋來蒸,外鍋可加2米杯水蒸煮。2.剛蒸好的糕點黏性較強,待冷卻後Q度較佳。3.梨和蓮藕都是秋天當季食物,也都有清熱潤肺的效果,是一道應時糕點。2.潤肺梨飲材料:蘋果1顆(約190g)、水梨1顆(約220g)、煮熟南杏20g、老薑3g、綜合堅果1大匙、冷開水250cc作法:將所有食材置入容杯,蓋緊杯蓋,打50秒鐘,即完成香甜可口的潤肺梨飲。TIPS:1.水梨潤肺止咳,但性涼,可用薑平衡寒熱。2.薑除可消除內寒、預防感冒,還含有薑醇類成分,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減少心血管疾病。美國臨床研究發現,每天吃生薑3公克,可以減輕或抑制關節疼痛。3.南杏性味甘、平,無毒,入肺經,有潤燥補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也可滋養肌膚。3.水梨蘋果冰沙材料:水梨(去籽)150g、蘋果(去籽)150g、檸檬汁50cc、冰塊3米杯作法:將所有材料置入容杯,蓋緊杯蓋,打約40秒鐘,過程中使用攪拌棒協助調理,完成後,打開杯蓋,倒入容器,即完成水梨蘋果冰沙。TIPS:水梨含水分多,夏日食用可生津止渴,又有潤肺止咳功效。從營養學來看含有維生素B1、B2、菸鹼酸,可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與蘋果一樣的果膠可幫助消化排便,因此水梨搭配蘋果,對疲倦煩渴之人、胃熱積食難消者都有益處。4.秋涼補氣燉梨飲材料:水梨450g、乾白木耳10g(泡發後約100g)、桂圓肉5g、原色冰糖1大匙、冷開水500cc作法:1.白木耳洗淨,用水浸泡30分鐘,將黃色蒂頭處剪掉備用。2.水梨洗淨,切塊備用。3.將所有食材置入電鍋內鍋,外鍋加2杯水蒸煮,電源跳起來後,外鍋再加2杯水燉煮。4.將蒸熟的白木耳取出備用,再將蒸熟的水梨漿汁置入容杯,蓋緊杯蓋,打1分鐘。5.打開杯蓋,放入白木耳,蓋緊杯蓋,啟動電源,將調速鈕由1轉至10、再由10轉回1,來回3次,利用轉速的變化切碎食材即可。TIPS:1.白木耳及水梨有潤肺效果,中醫認為肺主皮毛,所以此方不僅潤肺止咳,同時可以改善鼻子和皮膚過敏。2.水梨燉煮時,一定得要連皮帶籽一起煮,才有功效。水梨加桂圓肉一起燉煮,能寒熱平衡,增補氣血。
-
2020-08-08 養生.營養食譜
夏季水果/「水梨」清熱潤肺,在古代有「百果之宗」的美譽 但有5種人要注意!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古書記載,「梨」能養陰生津、滋潤肺胃、清熱化痰,可用於咳嗽少痰、咽乾口燥,以及聲音嘶啞。生者可清六腑之熱,熱者滋五臟之陰;在古代有「百果之宗」的美譽。其水分含量高、膳食纖維及維生素C的含量也相當豐富,富含鉀、鎂磷、鈣等礦物質。許多人認為吃紫葡萄能補鐵,但事實上,梨子的鐵含量跟葡萄差不多。【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0-09-12、2011-09-25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水梨是夏天的清熱水果之一,每到6~9月份最多,古書記載,梨能養陰生津、滋潤肺胃、清熱化痰,可用於咳嗽少痰、咽乾口燥,以及聲音嘶啞。生者可清六腑之熱,熱者滋五臟之陰;在古代有「百果之宗」的美譽;卻也有人顧忌「分梨」與「分離」音同,避免分梨而食,但現在,已有愈來愈多人不再視此為禁忌。梨的品種非常多,可概略區分為東方梨及西洋梨兩大類,不管是梨型、口感及滋味,完全不同。西洋梨要等到果肉變軟,才能食用。水梨有什麼營養?梨子水分含量高,一份200公克重的梨子,熱量為61大卡,與其他水果差不了多少。別看梨子「水水」的,它的膳食纖維含量相當豐富,每100公克就有2.5公克;口感較硬的粗梨,膳食纖維含量反倒略低一些,但也有2.1公克,稱得上是高纖水果。不少民眾相信,生吃營養價值一定比熟食來得高,不盡然如此。以纖維質為例,煮熟後的纖維質較好分解、吸收。梨子的維生素C雖無法與柑橘類相比,卻比蘋果略高一點。維生素C能讓皮膚白皙、維持皮膚組織完整性。礦物質方面,梨子的鉀含不少,鎂含量也不錯,還含有磷、鈣等。許多人認為吃紫葡萄能補鐵,但事實上,梨子的鐵含量跟葡萄差不多,每100公克有0.2毫克,等於喝100公克的葡萄汁。梨子生吃、熟食,各有什麼優點?梨子除了當水果生吃,還能做成梨子派、紅酒燉梨等甜點,或燉冰榶、川貝等,相傳能治咳嗽。不管生吃或熟食,各有優點。梨子的品種很多,但不管哪一品種,性、味沒太大差別,都屬甘、涼。古代較少以梨入藥,常拿來食療用。梨子生吃可以清肺熱、止咳化痰,熱性咳嗽患者肺熱、乾咳,鼻涕及痰都呈黃稠狀。生梨還能解較輕微的酒毒,增加排尿。燉熟的梨子,維生素B、C等水溶性纖維及鈣、磷等礦物質,可能溶於水,能縮短在體內消化時間,增加腸道利用率。冰糖燉梨能止咳?梨子品種不少,性、味卻大同小異,都屬甘、涼。古書記載,梨能養陰生津、滋潤肺胃、清熱化痰,可用於咳嗽少痰、咽乾口燥,以及聲音嘶啞。生者可清六腑之熱,熱者滋五臟之陰。古籍「溫病條辨」中有提到,梨、荸薺、麥門冬、蘆根及蓮藕搗爛後取汁服用,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咳。不想喝冷飲的人,煎熱後飲用亦可。不少人都有這類經驗,感冒症狀早已消失,唯獨久咳糾纏不清。站在中醫觀點,要止咳,除了冰糖燉梨,也可以梨子與川貝母、杏仁粉或百合同燉後服用。不過,可不是所有咳嗽都有效,燉梨只適用於肺熱型咳嗽,即乾咳、鼻涕及痰都呈黃稠狀;像痰多色白的濕咳就不宜吃。燉枇杷 止咳效果更好?蒸煮或燉煮後的梨子,滋陰、潤肺功效更強,可用於慢性咳嗽或病後的長期咳嗽。潤補的食材屬性通常較涼,除了梨子,百合、蓮子也有類似功效。蒸梨時,為加強食療效果,可以加入胡椒、百合、麥門冬等簡單中藥材。麥門冬跟梨子都能清肺,有加乘功效。要想止咳,可以將枇杷與梨同燉,還能清熱解渴。久咳不癒或肺熱的人,可以蜂蜜、梨子熬煮,緩解症狀。食物相剋表提到,梨不宜與蟹同食,真的嗎?營養學上並無此禁忌!但因古早年代沒有冷藏設備,或冷藏條件不是那麼好,稍有不慎,蝦、蟹即會腐敗,下肚後當然會鬧腸胃,也有可能因為沒煮熟,有人吃梨子與蟹後身體不適,留下此紀錄。不過,中醫有不同看法。古籍「名醫別錄」裡提到,梨種殊多,並皆冷利,多食損人,「飲膳正要」則記載,梨不可與蟹同食。從食物屬性來看,梨、蟹皆為冷利之品,一塊兒下肚,恐傷脾胃,體質虛寒者尤其要避免。哪些人要少吃梨?不少人探病時喜歡送上一盒梨子,梨子不算高鉀水果,但對須限制鉀攝取量的腎臟病患,須節制食用;糖尿病患也要計算分量食用,以免血糖飆高。糖尿病患每日可食用兩份水果,以一份梨子約200公克來算,大約是一個拳頭大小,韓國梨的個頭較大,單顆重量可能就有500公克,甚至更高,幾乎是兩份半以上的份量。至於中醫建議,濕咳型咳嗽(痰白)、脾胃虛寒,以及經常容易稀便的人,最好避免吃水梨。相較之下,老師、播音員,或需要叫賣等用嗓子的工作,可以用水梨「顧嗓子」。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許中嚴北市聯醫中醫院區中醫師楊素卿署立八里療養院營養師葉香蘭
-
2020-08-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趨緊南投縣宣導戴口罩 恢復衛生社交距離
南投縣是國內防疫優等生,針對近來國內疫情有趨緊的情況,縣府疫情應變會議決定,考量到縣內知名觀光景點眾多,且近期旅遊人潮明顯增加,除八大場所外,將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人潮密集、密閉空間的八大場所務必配戴口罩」相關措施,積極宣導觀光景點務必配帶口罩,並做好個人防疫衛生工作,提前確實防堵疫情擴散。副縣長陳正昇說,鄰近國家近期陸續爆發二次疫情,縣府除了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的八大場域必須配戴口罩之外,將責成相關局處持續在轄內觀光風景區,針對觀光景點旅遊人潮,加強宣導配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及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並請觀光景點業者透過廣播系統,提醒民眾做好自我防疫,抵擋疫情再發。此外,縣府門禁管制、限制部分出入口進出措施,仍維持目前實名制並強制戴口罩防疫措施,現階段進出不需測量體溫,但會視疫情發展及中央政策滾動式調整防疫作為,要求民眾及縣府員工進入縣府,必配戴口罩及勤洗手。南投衛生局也提醒民眾,防疫保護自己,也能保護他人,養成定時量體溫,肥皂勤洗手,減少觸摸眼鼻口,盡量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若有發燒、咳嗽及呼吸急促等症狀,請務必在家休息,不要到公共場所,若有必要外出,如需就醫,請務必戴口罩並妥善處理口鼻分泌物,全民一起做好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