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台灣人
共找到
1024
筆 文章
-
-
2020-04-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健保保費的大漏洞!
【編者按】非常高興因為一個多月前陳榮基教授提出,醫界應該正視濫用高科技檢查、浪費醫療資源的現象,而引起一共三篇有關健保政策的「使用者付費」、「定率制」、「部分負擔」的改革構想(2/24、2/26、2/28)。想不到,這竟然引發另ㄧ位讀者來信,指出健保應進一步重新審核長期定居國外,但享用健保的種種偏頗常理之現象。我們非常慶幸能得到一位從醫學院畢業五十年來一直定居美國的退休醫師以客觀明理的立場,給予正面的回應。更難得的是目前正為「武漢肺炎」人仰馬翻的健保署李署長居然親自撰文給予各種寶貴的數據,而提出可行的漸進修法。這是「醫病平台」自從2016年開辦以來,最讓編輯團隊感到成就感的片刻。希望這呼籲能得到國人更深入積極地探討,讓台灣引以為傲的健保政策得以開源節流、永續發展。台灣健保制度的好處,我想全國人民都感受到了——價格低廉、服務周到,世界難尋。但是付少少保費就有近乎吃到飽的醫療,造成連年虧損,黑洞越來越大。病人要負擔的成本低廉,造成許多人有一病多看,甚至有逛醫院的習慣;台灣人口老化,慢性病患者也越來越多,洗腎加上其他藥費也使得健保支出不斷增加;不必要的重複醫療檢查更是深受許多醫師與病人的喜愛,醫師只需花幾秒開單省事,還能獲得病人的感激,醫院也可以領取健保點數。日前看到有醫師提出應該把目前的部分負擔定額制,改回原設計的定率制,利用提高部分負擔降低重複檢查的浪費,同時落實轉診制度,讓民眾不要小問題就跑到醫學中心看診,我相信政府需要加緊腳步考慮該如何執行。通常有不尋常事件發生時,更容易暴露出弱點;新冠肺炎放大了健保存在已久、不合理、待改善的問題。因此近日有立委提出應修改「全民健保法」,主要針對一年未在台住滿183天、無法提出收入證明、沒有繳稅紀錄者,新增健保被保險人「第七類」。若法案通過,部分現在只要繳交健保最低保費每月749元的人士,修法成功後,健保費最高將調升至每月12002元。雖然有人直言這是為特定地區、特定人士量身打造的法案,但除了在中國生活卻回台灣看病的人外,旅居其他國家的僑民也有一樣的問題。全民健保的本質是社會保險,目地是讓台灣人民不論貧富都可獲得有品質的醫療服務,所以跟稅收一樣,都有點「劫富濟貧」的成分。以現行「第六類」的地區人口為例,他們可能因為沒有工作,所以原本1249元的保險費有40%由中央政府負擔,因此才只需繳納749元的保費。出國六個月還可以申請停保,返國後復保就可以繼續享有健保醫療。有人認為這只是保險,所以有繳費的人就應該可以使用,那麼政府補貼的部分又要怎麼說呢?這還不包括健保局所有的行政、人事費用,都是納稅人在支付。以我認識的人為例,有些旅居國外持有多國護照的人,可能一輩子沒有在台灣繳過稅,出國念書後就在國外定居,發現國民年金很划算才回台灣申請復籍,辦了身分證,即可繳交最低的費用而擁有補助的健保,回到居住國家前還可以辦理停保。749元對部分民眾可能還是太大的負擔,但對這些旅居國外者實在划算。他們身體不舒服需要治療時,就回台訪友,順便逛醫院詢問不同醫師的建議,搭飛機來回加上手術的費用還比在國外治療低廉。當然也有更多定居在在國外的朋友,回台剛好遇到狀況才就醫,而不是特別回來占健保的便宜;甚至有些人就直接自費看診。但我相信前者不會只是偶發的個案,這些在國外擁有高薪,但對台灣卻沒有貢獻的僑民或外籍人士,長期下來也加重了健保的負擔,所以應該趁修法時一併討論。健保跟自然資源一樣有固定的總量,如果光靠宣導珍惜健保的效果不足,那政府就需要另一套防小人的方法,保護大部分規矩的國民,使用者付費,大家都負擔相對合理的費用,健保才能繼續下去。
-
2020-04-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回報神父 83歲賣菜嬤捐8個口罩與一周所得800元
義籍神父感動眾人 捐款破千萬元義大利疫情嚴重,來台奉獻超過半世紀的義籍神父呂若瑟請求台灣人救救義大利。昨天捐款已破千萬元,連癌末病人、窮苦賣菜阿嬤都來捐款,讓社工人員感動掉淚,呂神父更哽咽感謝大家的愛心。義大利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破一萬五千人,天主教台灣靈醫會會長呂若瑟神父日前跪聖堂,淚眼請求天主保佑,他還寫求救信拜託台灣人出手相助,感動許多台灣民眾捐款回報。目前已有三千多人次捐款、累計捐款總額逾千萬元。八十三歲阿嬤昨騎腳踏車、菜籃放著排隊買來的八個口罩與八張百元紙鈔來捐款,一問才知,她每天賣一把菜廿元,八百元是一星期賣菜所得,讓社工員不忍心收阿嬤的捐款。「我口罩夠啦!」阿嬤說,早年受過神父幫助,如今神父的家鄉有困難,換台灣人來幫忙,如果八個口罩不夠,她再去排隊買。許姓癌末患者由妻子推輪椅進來,他微抖的雙手拿著三千元要捐款。他妻子說,先生病重住院時,神父都會幫忙禱告,前幾天先生在報紙上看到神父跪在聖堂前求助,感到很不捨,希望盡棉薄之力。另名韓姓婦人拿存了許久的一萬六千五百元銅板,其他家人再加捐六千元,婦人說,全家人都曾在聖母醫院接受神父的照顧,家人認為應該要回饋。呂若瑟神父哽咽感謝大家的愛心。呂神父說,以前到台奉獻,沒想到這次因為疫情,換成台灣人幫助義大利,要代表家鄉向台灣朋友道謝。靈醫會募款將持續到十五日。
-
2020-04-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連假湧人潮 急診醫師憂:昨天的台灣一個月前的義大利
童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吳肇鑫看到連假旅遊人潮,他在臉書貼文,憂心自比是「非常心灰意冷的急診室醫師」,表達他的憂慮。吳肇鑫說,「昨天的台灣!一個月前的義大利!」他說義大利現在的新冠肺炎疫情很慘,大家都知道,也很同情,但是一個月前他們就是不把新冠肺炎當一回事。吳肇鑫說,當一回事很難嗎?盡量宅在家、出門戴口罩、不要到人潮擁擠的地方、勤洗手,他表示,這些話很囉唆、但是很有用,可惜好像越來越多人有僥倖的心態了。他感慨,「回首一個月前各國的感染數字,台灣人準備要後悔了嗎?」光田綜合醫院策略長王詩婷也在臉書說,看到很多人去墾丁聚餐,露營,她真的非常擔心,她說這些人為何有這種心態,自己的結論是,沒有基本防疫概念,根本不在乎,不見棺材不掉淚。
共
3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