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癌症.肺癌
搜尋
口腔潰瘍
共找到
90
筆 文章
-
-
2024-11-08 養生.聰明飲食
食藥署駁「一天5顆奇異果治嘴破」 營養師:可吃全穀類
許多人經常「嘴破」,坊間傳聞「多吃奇異果就會好」,衛福部食藥署闢謠專區曾經澄清,「一天吃5顆以上奇異果可治療口瘡」,並無相關科學論述證實。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嘴破的原因多樣,僅以幫助傷口癒合來看,建議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還可吃深綠色蔬菜、糙米、燕麥等補充維生素B,促進黏膜健康。一般俗稱的「嘴破」,其實是「口腔潰瘍」或「口瘡」,也有人說嘴巴破洞,受傷、感染、免疫力差、癌變、營養不均等,都可能是嘴破的原因。有醫師在臉書表示,「當嘴巴有破洞潰瘍時,先暫時不要吃鳳梨或奇異果。」並進一步說明,消化不良、化療或是放射治療導致口腔潰瘍、腹瀉、皮膚過敏、嚴重自體免疫疾病等情況嚴重時,鳳梨、奇異果富含酵素,可能導致黏膜破損更嚴重,引發後續癒合不良。許惠玉指出,嘴破的原因很多,僅以幫助傷口癒合角度來看,除了少吃刺激性食物,包括辛辣、過酸或鹹及咖啡、酒皆建議暫時避免食用 ,若要降低鳳梨的蛋白酶刺激口腔黏膜產生的咬舌感,可在食用前先用熱水燙過,或以鹽水清洗。許惠玉指出,嘴破除了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促進黏膜癒合、預防發炎,如芭樂、釋迦、木瓜、草莓,也可吃糙米、燕麥、紅豆、綠豆等全穀類食物,且深綠色蔬菜類、大豆類等也富含維生素B,幫助黏膜健康。不過,她也強調,若營養失調,除了在飲食補充的營養素,平時也應維持良好生活作息、多喝水、勿挑食。針對坊間傳聞「一天吃5顆以上奇異果可治療口瘡」,衛福部食藥署曾在闢謠專區澄清,口腔潰瘍的肇因繁複多元,「一天吃5顆以上奇異果可治療口瘡」,目前並沒有相關科學論述證實,且奇異果產生的刺激性,反而可能造成黏膜受損。食藥署提醒,若民眾口腔潰瘍的情形持續兩周以上,可能為自體免疫系統或口腔癌等病變,而超過兩周以上的嘴巴疼痛或有可疑腫塊,應適時就醫並遵醫囑治療,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時機。
-
2024-09-27 醫療.牙科
水雷射牙科費用大解密:植牙、牙周病、牙齦美白一應俱全
你有看牙焦慮嗎?一想到治療器材發出的震動聲響、患部接受處理時的疼痛感、漱口時看到的鮮紅血水,就緊繃抗拒?近期一項新型技術將有效減少治療時的不適,讓你面對牙周病、潰瘍發炎等口腔問題時能更有勇氣面對,不再拖拖拉拉。高精確度,治療同時滅菌,恢復快,感覺沒那麼痛!水雷射技術(Er,Cr:YSGG)如字面意思,結合了雷射及水兩種元素,高能量雷射激發水分子產生微爆破動能,普遍運用於發炎感染的組織切除、牙結石牙菌斑清除、牙齒或齒槽骨切割等方面。相較於傳統治療器材,雷射光束小,操作時能更精準定位,形成較小傷口,出血量和疼痛感也隨之減少;再者,雷射動能與水分子結合,不致產生過多熱量傷及組織,更能保留足夠能量在治療時同步殺菌並促進生物組織再生,縮短恢復期,患者在舒適度感受上相對提高。 新竹品味牙醫陳泰龍醫師表示,以牙周病為例,傳統治療會使用牙周刮刀物理性刮除牙齦下的牙菌斑和結石,嚴重牙周病甚至得切開牙齦進行翻瓣手術,此種治療法傷口範圍大、出血量多,也會對牙齦造成傷害,治療過程易讓患者心生恐懼以至逃避看診、延誤治療。水雷射技術則因為探頭小,能深入牙齦縫隙、牙周囊袋,無需切開牙齦即可清除傳統器械難以觸及處進行結石清除同時滅菌,能減少牙齦損傷,是更溫和、安全的治療方式。水雷射應用廣泛,植牙、牙齦美白、口腔潰瘍也適用 水雷射在植牙手術的應用也十分多元,除可搭配傳統器具進行牙齒或齒槽骨切割,在即拔即植(拔牙同時植牙)手術更能有效幫助傷口凝血和滅菌,降低傷口感染發炎風險,提供理想的拔牙窩洞乘載植體,提升植牙成功率。對於植牙後常見的植體周圍炎,水雷射細微的水分子能深入傳統刮刀不易到達的植體螺紋縫隙,透過集中或擴散不同探頭模式,進行更細緻、全面的清潔,有效清創並促進癒合;而由於水分子吸收雷射熱能,不會造成熱損傷,這也有助保護植體及周圍組織的健康,是治療植體周圍炎的合適選擇。陳泰龍醫師說,整體來說,水雷射技術具患部傷口小、出血少、助凝血、滅菌、加速組織再生等優點,是牙科診所推薦的治療選項之一,除前述的牙周病、植體周圍炎,對於需要進行牙冠增長術的患者來說也是一大福音,其所具備之特點能大大減少疼痛範圍並縮短療程;水雷射技術還能運用在牙齦美白、繫帶切除、根管治療根尖切除術,及常見的口腔潰瘍等症狀。非健保補助,自付費用視治療項目及範圍而有不同目前水雷射技術屬自費項目,費用依療程及範圍而定,落在數百元(如口腔潰瘍治療)至數萬元間不等(如牙周水雷射療程)。儘管水雷射技術應用廣泛且有其獨特優點,但一位專業且值得信賴的牙醫會根據患者個別病症狀況,在傳統器具與水雷射間搭配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陳泰龍醫師提醒,目前牙科治療中的雷射技術並非僅限水雷射一種,另有二氧化碳雷射及二極體雷射技術,而其中水雷射冷卻效果最佳,能避免熱損傷,減少組織燙傷風險。「當牙醫師提出將以雷射技術作為治療方案時,建議患者需進一步了解是何種雷射,才能在安全無虞前提下得到有效的治療成果。」水雷射治療成本高於傳統治療,因為這項技術需要更為先進的設備和專業訓練,然而,水雷射能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治療效果,對患者來說,是一項具備良好性價比的選擇,患者可依據自身需求和經濟狀況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如果你特別在意治療過程能否少痛一點、舒適度高一點,水雷射技術將是值得考慮的選擇!新竹品味牙醫診所*陳泰龍醫師學經歷:國立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 (口腔外科碩士)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學士台灣植牙聯盟醫學會 專科醫師中華民國植牙醫學會 專科醫師美國密西根大學人工植牙專科進修現任 品味牙醫主治醫師
-
2024-08-19 養生.生活智慧王
愈洗細菌愈多!醫示警「洗碗5動作」傷肝還可能致癌,碗筷不要疊放
「洗碗真的很衞生嗎?」你有想過這問題嗎?很多家庭在洗碗時都存在一些誤區,這些誤區看似無足輕重,但長期下來卻可能對家人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響。對此,重症醫師黃軒回答,只是方法正確,我們洗碗真的非常衞生的,但也不能自己亂洗一埸!因此,透過「5大誤區」提醒,以及專家建議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有效減少碗筷的細菌滋生,確保廚房衛生,保護家人的健康。 一、長時間,泡碗筷長時間將碗筷浸泡在水中再洗,雖然看似是一種徹底清潔的方法,但實際上可能適得其反:1、終端滋生:長時間浸泡在水中的碗筷會為細菌提供一個潮濕的環境,這有利於細菌繁殖。尤其是在溫暖的環境下,細菌的繁殖速度會更快的!2、清潔不佳:浸泡雖然可以軟化一些頑固的污垢,但如果時間過長,水中的油脂和食物殘渣可能會分解,產生更多細菌。此外,浸泡過久的碗筷表面可能會產生一層粘滑的細菌膜,增加清洗難度。3、殘留沈澱:長時間浸泡後,水中的食物殘渣可能會沈澱在碗筷的更深層次的表面,尤其木製的碗筷,這會使清洗過程變得更麻煩,也可能導致更多的細菌殘留。4、物理損傷:如果碗筷長期浸泡在水中,特別是木製或竹製的筷子,可能會吸水膨脹,導致開裂或變形,從而縮短使用壽命。 ▲專家建議,清洗方法:.及時清洗:用餐後盡快清洗碗筷,避免長時間浸泡。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細菌滋生,也能更輕鬆地去除污漬。.適當浸泡:對於頑固污漬,可以將碗筷浸泡幾分鐘,但「不宜超過20分鐘」,以避免細菌繁殖。 二、洗碗時節約用水在洗碗時節約用水雖然是環保的好習慣,但如果因此導致洗潔精等化學物質沖洗不乾淨,反而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1、化學殘留:洗潔精等清潔劑中的化學物質如果未能徹底沖洗乾淨,可能會殘留在碗筷表面,長期攝入這些化學物質,可能對身體造成累積性傷害,尤其是對肝臟的負擔更大。2、過敏反應:一些人對洗潔精中的成分可能會過敏,殘留的化學物質可能引起皮膚過敏或消化系統不適。3、口腔問題:殘留的化學物質在進食時進入口腔,可能導致口腔潰瘍或其他口腔問題。 ▲專家建議,清洗方法:.充分沖洗:洗碗時要確保使用足夠的水將洗潔精徹底沖洗乾淨。特別是對於有凹槽或細小縫隙的器具,更需要仔細沖洗。.合理用水:雖然節約用水重要,但可以通過一些方法有效減少用水量而不影響清潔效果。例如,使用節水噴嘴,先將碗筷上的大部分污漬刮掉再進行清洗。 三、碗筷未乾,就收起來將碗筷在未完全乾燥的情況下收起來,馬上洗,馬上收起來,雖然方便,但實際上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威脅:1、黴菌滋生:潮濕的環境是黴菌滋生的最佳場所。未晾乾的碗筷尤其是木製筷子,在潮濕的環境中容易產生麴菌,如黃麴黴等。2、黃麴毒素:黃麴毒素是一種強致癌物質,長期攝入可能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增加患肝癌的風險。3、食品安全:潮濕的碗筷表面容易積聚細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可能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導致食物中毒或其他健康問題。 ▲專家建議,清洗方法:.充分晾乾:清洗完碗筷後,應將它們放置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晾乾,確保沒有水分殘留。可以使用碗架或晾乾網來加速乾燥過程。 四、碗筷疊著放洗完碗後將它們疊在一起放置,雖然可以節省空間,但實際上可能會導致細菌交叉污染和其他健康問題:1、交叉污染:將碗筷疊在一起,碗與碗之間的接觸面可能會積聚水分和細菌,導致細菌在不同餐具間傳播。2、困難乾燥:疊在一起的碗筷中間部分難以完全乾燥,潮濕環境會促進黴菌和細菌的滋生。3、食物殘留:碗筷疊在一起時,如果有殘留的食物碎屑或油污,容易被壓在碗底,增加細菌滋生的風險。 ▲專家建議,清洗方法:.立著放置:將碗筷立著放在碗架或晾乾架上,有助於空氣流通,加速乾燥,減少細菌滋生的可能性。.烘乾一下:可以使用專門的烘碗機,可以將碗筷分開放置,確保每個碗和筷子都能接觸到空氣,迅速乾燥。通風乾燥:將碗筷放置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潮濕環境,確保碗筷乾燥衛生。 五、用洗碗布洗碗布雖然可以清洗乾淨表面的污漬,但它實際上是細菌滋生的溫床:1、細菌滋生:洗碗布常常處於潮濕狀態,加上食物殘渣和油污的積聚,為細菌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2、交叉污染:如果不定期更換或消毒洗碗布,細菌會在廚房器具之間傳播,增加交叉污染的風險,對健康造成威脅。3、不完全清潔:即使表面看起來乾淨,洗碗布內部可能仍然藏有大量細菌,僅靠清洗無法徹底消除這些細菌。 ▲專家建議,清洗方法:.每日清洗和消毒:每次使用後,將洗碗布徹底清洗乾淨,並進行消毒處理,確保細菌被有效殺滅。.保持乾燥:將洗碗布放置在通風乾燥的地方,避免潮濕環境。.定期更換:養成每周更換洗碗布的習慣,使用新的洗碗布以確保衛生。 延伸閱讀: ·「這1種筷子」比馬桶蓋髒7倍!免洗筷也沒比較衛生 醫提醒:筷子用O個月就該換新 ·清潔御用神物!很多人都誤解的「科技海綿5用法」曝 使用完別只是放著
-
2024-08-09 癌症.頭頸癌
不菸不酒不吃檳榔也可能得口腔癌!非典型口腔癌4風險
過去認為抽菸、喝酒、嚼食檳榔者,罹患口腔癌比率較高,但衛福部口腔司統計,不具菸酒、檳榔等不良生活習慣者,罹患口腔癌的比率攀升,立法委員王正旭表示,此類稱為「非典型口腔癌」,患者比率由民國99年至106年間的12.46%,成長到107年至110年的15.46%。非典型口腔癌男女比趨近1:1,女性也暴露在風險中。王正旭指出,現今口腔癌宣導政策多強調使用菸、酒、檳榔者應定期篩檢,但也須提醒具非典型口腔癌風險的民眾,務必留意口腔變化,才能防微杜漸。非典型口腔癌患者對徵兆意識不高癌症希望基金會副董事長羅盛典表示,非典型口腔癌患者不具菸酒、檳榔史,因此逾7成不曾意識到牙齦出血、口腔潰瘍是口腔癌症狀,確診時多是晚期。即便如此,非典型口腔癌患者的治療成功率,仍較典型口腔癌患者高。病友黃先生因夜間磨牙問題,自行購買矽膠牙套配戴,但因尺寸不合,睡覺時經常有摩擦感,之後發生潰瘍,擦了2個月口內膏未痊癒,至口腔外科切片,確診為舌癌第二期,建議病友如有磨牙問題,應至醫療院所訂製合乎尺寸的牙套,以免罹癌。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理事長林冠州表示,近期收治多名女性非典型口腔癌患者,多具生活型態高壓、睡眠不足等情況,學界認為可能是壓力因素導致不良基因表現,但尚未找出致病的基因區段。非典型口腔癌4大風險情境高雄市牙醫師公會副理事長李明志表示,非典型口腔癌有4大風險情境,包括:1.蛀牙或牙周病等口腔衛生不良者2.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者3.口腔反覆潰瘍者4.常吃太燙食物者呼籲風險族群應該主動就醫篩檢,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衛福部口腔健康司長張雍敏表示,政府提供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民眾每2年1次口腔癌篩檢服務,及牙科洗牙、塗氟等預防保健服務,未來將精進口腔癌全人照護計畫,自宣導、教育、篩檢至後續整合照護。
-
2024-06-05 養生.抗老養生
「芒種」養生5件事!飲食、生活不節制 2器官最易出問題
6月5日是24節氣裡的「芒種」,天氣漸熱,夏天真的來了。 「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意指如果芒種日下雨,就會連著下到五月;「芒種夏至,檨仔(芒果)落蒂」,指的是台灣南部的芒果,在芒種後上市;「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意思則是,芒種的雨水,是豐收的預兆。此時西瓜、芒果、鳳梨和荔枝正當令,西瓜甜又多汁,但「凡瓜皆涼」,體質虛寒者,吃太多瓜類,晚上可能腹瀉,最好淺嘗即止;芒果、荔枝屬熱性水果,吃了易上火,糖尿病等慢性病者,更應注意甜分不宜攝取過多。此外,夏天常待冷氣房裡,出去又接觸熱空氣,容易產生風熱型感冒,症狀不是怕冷,而是頭暈,或鼻子感覺不適。熱也會讓人產生濕氣,濕熱就得清熱,才能利濕,如果不是虛寒體質的人,可喝椰子汁、苦茶、青草茶、檸檬汁,但一樣需視身體狀況適可而止。「芒種」飲食5原則芒種時節,正值炎炎夏日,酷暑難耐,因此飲食上要特別注意清淡和降溫防中暑:1.清淡飲食:炎熱天氣應以清淡的食物為主,避免油膩和辛辣食品,以免加重體內火氣。多吃新鮮蔬果,如西瓜、黃瓜、絲瓜等,有助於降溫解暑。2.多喝水:高溫容易導致身體脫水,因此要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飲用涼茶、綠茶、菊花茶等也有助於清熱解暑,但要避免過量的咖啡因。3.適量粗糧:粗糧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消化和排毒,穩定血糖。可以適量食用糙米、全麥麵包等粗糧食品。4.海鮮不要吃太多:芒種時節要適度減少海鮮的攝入,因為海鮮容易助火,容易引發口腔潰瘍等問題。5.補充維生素: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柳丁、柚子、草莓等,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抵抗各種疾病。「芒種」日常養生5件事除了飲食上的調整,芒種時節還需要注意生活習慣,以保持身心健康和平衡:1.適當運動:早晚氣溫較為涼爽,是適合運動的時間段。可以選擇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散步、慢跑等戶外活動,可增強體質和改善心情。2.午休養神:午後的陽光較為強烈,人體容易疲勞。適當的午休可以幫助恢復體力,保持精力充沛。3.避免過度勞累:避免過度勞累,也要避免中午高溫時的戶外活動及工作。4.防曬措施:夏日紫外線輻射強烈。外出時要做好防曬措施,如塗抹防曬霜、戴帽子、穿長袖衣物等。5.保持心情愉快:心情愉快有助於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力。冥想、瑜伽等可幫助放鬆身心。「芒種」中醫養生中醫提醒,芒種時節要注意心臟、小腸相關器官的調理:1.心臟養護:要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情緒過於激動或抑鬱。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有助於保持心臟健康。2.小腸調理:芒種時節容易引發消化不良等問題,要注意細嚼慢嚥,避免吃太飽、暴飲暴食,也避免生冷食物,以免傷害脾胃。【資料來源】.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ChatGPT
-
2024-04-24 醫療.牙科
牙齒不整齊只是不好看而已?齒列紊亂容易造成清潔死角!牙醫說明常見3種牙齒矯正怎麼選
牙齒矯正與口腔健康息息相關。三軍總醫院牙科部齒顎矯正科主治醫師李威成表示,一名50多歲婦人,因齒列歪斜導致平時清潔困難,衍生嚴重牙周病、牙齦萎縮,直到經由齒列矯正後,才重拾口腔健康。齒列紊亂容易造成「清潔死角」李威成說,齒列紊亂容易造成「清潔死角」,口腔細菌因此堆積,產生發炎症狀,破壞牙周組織,牙床、牙齦開始萎縮,連帶多顆牙齒需要拔除才能進行治療。「牙齒矯正是治療中的一環。」成年後的矯正可能因為蛀牙、拔牙、缺牙等因素,進行後續植牙、假牙治療時,得先透過矯正方式挪出空間才能植入,因此矯正常是口腔治療中的一環。李威成表示,由於牙周病來自於清潔不完全,牙齒矯正後就能妥善清潔;也有民眾因為咬合不整齊,長期下來牙齒受損,部分咬合會影響到「顏面肌肉協調」,產生顳顎關節疾病,透過矯正都能夠獲得改善。常見3種牙齒矯正模式1.傳統矯正:將金屬矯正器黏牙齒的外側,日常生活時,金屬部位會刮到頰側,口腔黏膜容易受損,有疼痛適應期及美觀問題。2.隱形矯正:矯正器由透明塑料製成,配戴時幾乎看不到,較少口腔不適、不易造成口腔潰瘍、易拆卸與清潔,但隱形矯正器每天須配戴22小時以上,相當仰賴患者的配合度。3.舌側矯正:技術門檻較高,台灣較少見。舌側矯正和傳統外側矯正在療程時間相當,但傳統矯正器厚度會造成口唇部位視覺干擾,難以精確評估口唇的凸凹度,舌側矯正避免了此缺點,患者可輕易觀察到臉型在矯正過程中的變化。(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17 寵物.寵物疾病
突然大量喝水、多尿...貓咪「腎衰竭」會好嗎?腎貓症狀、飲食建議一次看
貓咪慢性腎衰竭初期徵兆不明顯,加上貓咪善於忍痛、不太會表現生病狀態,因此不易察覺,定期給貓咪做健康檢查,有助於預防疾病問題。近年來,養貓人口逐漸成長,但貓咪照護你知多少?根據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處與台大獸醫學院調查,家貓十大死因之首為「腎衰竭」,老化和體內水份不足為兩大主因。貓咪腎衰竭分為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兩種。慢性腎衰竭初期徵兆不明顯,加上貓咪善於忍痛、不太會表現生病狀態,因此不易察覺,定期給貓咪做健康檢查,有助於預防疾病問題。本篇帶您了解貓咪腎衰竭成因、症狀,教您預防貓咪腎衰竭。貓咪腎衰竭分兩種 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1. 慢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Feline 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超過七歲的熟齡貓為高危險族群,其腎功能會在數月到數年間發生不可逆性、漸進性喪失,也是老年貓最常見致死性疾病之一。據統計,15歲以上的老年貓約有20%~50%機率有一定程度的腎退化問題,身體只需要25%的腎功能,便足夠過濾體內毒素,臨床上不少貓咪在腎功能已損失75%以上才被確診慢性腎病。根據《台灣腎貓協會》指出,正常健康腎臟有6大功能:●過濾血液中的毒素●維持體內水平衡●維持鹽分平衡和其他電解質●維持體內酸性平衡●維持血壓的正常●製造荷爾蒙慢性腎衰竭雖然不會造成貓咪立即死亡,但對身體的傷害是長期且不可逆的,由於腎功能衰退,導致腎臟無法正常運作,貓咪身體便開始出現各種病狀。除了腎功能老化及長期飲水量不足之外,多囊性腎病(PKD)、腎小球腎炎、腎腫瘤、感染、毒素皆會對腎臟功能會造成腎臟傷害,然而真正導致慢性腎衰竭的原因,其實難以確定,因此貓咪定期健康檢查,非常重要!2. 急性腎衰竭嚴重且易於短時間內致命的病症,相較慢性腎衰竭,通常急性腎衰竭只要及時治療是可逆的,可能的病因為中毒、創傷、感染、極度脫水、阻塞、心衰竭造成的低血壓等。其中公貓尿道細,易產生結晶栓塞、尿道阻塞,造成下泌尿道症候群;母貓雖然尿道比較大但好發膀胱炎,其症狀為頻尿、血尿、結石等,若不及時治療,尿液無法順利排出,可能導致急性腎衰竭。貓咪慢性腎衰竭症狀透過超音波檢查、血檢肌酸酐(Creatinine)和尿素氮(BUN)的指數,可判斷貓咪腎臟健康程度,由於貓咪對忍痛耐力高,根據《台灣腎貓協會》指出,若發現貓咪食慾不佳、暴瘦、大量喝水、多尿、嘔吐等明顯症狀出現時,可能代表腎功能已無法正常運作。由於慢性腎病初期症狀不明顯,若發生以下10種症狀,請立即送醫治療:●嘔吐●胃酸過多●口腔潰瘍●虛弱無力●便秘●嚎叫●拒絕進食●吃貓砂或舔水泥牆(貧血症狀)●抽搐●失明(高血壓導致)若發現貓咪食慾不佳、暴瘦、大量喝水、多尿、嘔吐等明顯症狀出現時,可能代表腎功能已無法正常運作。貓咪慢性腎衰竭分四期依照國際腎臟學會(IRIS)貓咪慢性腎衰竭分4期為:腎功能不全前期、腎功能不全後期、腎衰竭 末期、腎衰竭末期:1. 第一期(stage1):腎功能不全 前期●此階段貓咪腎功能大約在33%~99%之間,難在此階段診斷出腎病。●腎病第一期不用過度恐慌,但需要在生活習慣方面做調整。●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1.6以下,其他跡象如體內電解質過低、稀釋的尿液,或發現過多蛋白質殘留尿液中,需留意腎臟畸形的可能。●無法看到典型的臨床症狀。●視貓咪病情進展而定,通常進入二期之前,第一期可能維持好幾年。第一期治療以平衡電解質、鼓勵貓多喝水、調整主食漸進式調整為高齡貓飼料和罐頭、觀察體重變化、定期檢查為主。2. 第二期(stage2):腎功能不全 後期●此階段貓咪腎功能大約在25%~33%之間,雖然腎臟很費力但仍然能過濾體內毒素及廢物。●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1.6至2.8,並有電解液失衡現象。●這個階段的貓咪喝水量、排尿量比平常多,高血壓通常在這此期出現。●貓咪越早進入第二期,往後惡化速度越快。若配合治療,二期階段可從幾個月延長到幾年。第二期治療建議主食更換腎貓飲食,如:腎臟處方飼料或罐頭,以不增加腎臟負擔為主,若在此階段貓咪出現嘔吐、食慾不佳需採取藥物治療,有助腎貓提升食慾、保持體重。3. 第三期(stage3): 腎衰竭 前期●此階段示貓咪腎功能大約剩15%~25%,腎臟已無法正常過濾體內毒素及廢物。●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2.9至5.0。●腎病症狀於此階段出現,喝水量、排尿量大幅增加、嘔吐噁心、食慾不振。●腎病第三期需積極治療並與給予藥物加以控制。●在腎病第三期,視治療成效以及貓咪對療程的接受度,若治療順利,第三階段可從幾個月延長至3-4年。第三期治療除了沿用第一、二期飲食調整,此階段貓咪通常出現更多病徵,如:貧血、尿毒症等,經醫師依病情評估後,決定是否給予輸液治療來輔助腎臟排出毒素和廢物。此階段常見治療方式有靜脈輸液、皮下輸液、鉀離子補充、胺基酸補充、貧血治療。4. 第四期(stage4):腎衰竭 末期●此階段貓咪腎功能僅剩不到15%。●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5.0以上,血磷也會升高。●主要症狀為嚴重嘔吐噁心、幾乎不進食及虛弱無力嗜睡。第四期治療建議著重在安寧照顧,視貓咪生理條件和對醫療行為接受程度繼續第三期治療方式,或是選擇更侵入性的處置。此階段治療方式有靜脈輸液、皮下輸液、鼓勵進食、磷結合劑以及飼主的陪伴。腎貓該吃什麼?腎貓飲食5建議《台灣腎貓協會》建議,家有腎貓,飲食建議五原則:低蛋白,高生物價、低磷,水份足、熱量夠。1. 低蛋白飲食蛋白質的攝取控制可以讓尿素氮下降,有助舒緩腎貓病況舒緩。若是尿素氮太高,可能會造成貓咪食慾下降,反胃嘔吐等症狀。2. 高生物價高生物價蛋白質有完整的必須氨基酸,代謝產生的含氮廢物比較少,能有效吸收利用以減少腎臟負擔。3. 低磷飲食腎功能不全的貓咪很難將身體中過多的磷排出體外,過度負荷可能導致高血磷讓腎病加速惡化,也會影響體內鈣離子平衡,讓貓咪更加不舒服。4. 水份充足貓咪一般每日每公斤需要40-60ml的水,貓咪若吃處方飼料,更需注意每日飲水量。5. 補充熱量低蛋白飲食易造成貓咪熱量不足,需要以優質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增加其它熱量來源,防止體重快速下降。腎貓通常會換成處方飼料為主,有些飼主會以為有添加藥效,所以吃了處方飼料就會好,其實是不對的!慢性腎衰竭是不可逆的,無法靠藥物痊癒,僅能透過飲食管理、日常照護減緩惡化速度。腎病處方飼料是為減少腎臟負擔,以低蛋白飲食原則設計,若以腎病處方乾糧為主食,必須注意貓咪飲水量,才能真正達到低蛋白飲食原則。如果要為貓咪補充其它營養,需根據血檢了解有沒有其它併發症,如貧血,高/低血鉀,或代謝性酸血症等,再視情況額外補充養分。腎病處方飼料是為減少貓咪腎臟負擔,以低蛋白飲食原則設計,若以腎病處方乾糧為主食,必須注意貓咪飲水量,才能真正達到低蛋白飲食原則。如何預防貓咪腎衰竭1. 多喝水 由於貓科動物是為肉食性動物,水份攝取通常來自於肉類本身,但不少家貓都以乾飼料為主,乾飼料含水量通常不超過 10%,加上貓咪舌頭呈倒刺狀,飲水效率很差,因此不太會主動喝水,喝水頻率也不高。貓科醫學會理事長 翁浚岳(伯源)醫師4建議讓貓咪多喝水:●一餐飼料,一餐濕食(罐頭+水)●流動的水如噴泉式飲水機,引起貓咪興趣●天熱時,放顆冰塊至飲水機滾動,引起貓咪好奇●定期更換新水(貓每日建議飲水量 = 貓體重(kg) x 40~60c.c)2. 飲食控制中老年貓的對蛋白質需求不如青壯年時多,過量攝取會因分解蛋白質而產生過多尿毒造成腎臟負擔。另外許多零食、罐頭甚至飼料都含鈉,過多的鈉會造成高血壓,間接造成腎的傷害,而鉀攝取不足也可能導致慢性腎臟病。此外,若貓咪長期缺乏磷,可能會造成貧血或酸鹼不平衡,但長期過量的磷會增加腎臟負擔,導致慢性腎臟疾病。正常健康貓咪磷含量攝取量需低於350mg/100kca,但若是腎貓,磷含量則必須低於250mg/100kcal,避免加速腎病惡化。3. 環境及毒物控制 吃到對貓咪有毒的物質,如清潔劑、殺蟲劑與一些植物,或是長期吃人類的食物、飼料保存不好產生黴菌毒素等,都可能會造成貓咪中毒,進而造成腎臟傷害。4. 定期健康檢查透過健康檢查可以早期發現並預防,年輕貓咪平均1-2年做一次即可,老年貓則因甲狀腺亢進、腎衰竭、心臟病發生率較高,建議半年就要做一次健檢。參考資料台灣腎貓協會延伸閱讀:貓咪沒尿尿,為何一直進去貓砂盆?專家盤點「7大症狀」,小心貓咪腎已出問題 肥胖、糖尿病、失智症...可能是「皮質醇」惹禍!哈佛醫師:這2種東西不要碰
-
2024-02-19 醫療.牙科
不只是火氣大,口臭味道藏警訊!口臭吃什麼?7食物消除口腔異味
口臭原因有85%~95%是來自於口腔,少數口臭是由呼吸道引起,主要是因口中殘留的食物經細菌腐化作用後,產生揮發性的硫化物,進而發生口臭問題。長期口臭原因有哪些?口臭要吃什麼?怎麼解決?本文一次整理口臭原因及解決辦法。口臭原因有哪些?口臭是因為口腔內的微生物在分解殘留食物時,經細菌腐化作用後,產生揮發性的硫化物,如硫化氫、甲硫醇等等,進而引起口臭。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王志堂指出,唾液含有的抗菌物質也具有沖洗作用,可幫助清除食物殘渣及清理已壞死細胞,唾液減少會造成口腔細菌滋生,進而增加口腔異味的可能。以下整理可能引起口臭的原因:·口腔疾病:蛀牙、食物殘留口腔或牙縫、牙周病、假牙清潔不當、毛狀或苔狀舌、裂溝舌、口腔潰瘍等等口腔問題皆可能引起口臭,也是導致口臭最主要的原因。·口腔乾燥:如上述說明,唾液減少會造成細菌滋生,增加口臭的可能。緊張、失眠或恐慌等等情緒壓力下,可能引起口乾現象。除此之外,王志堂表示,服用某些安眠藥或降血壓藥物、缺乏維生素B群者,以及常用嘴呼吸者也可能有口乾問題。·呼吸道疾病:呼吸道感染可能會產生呼吸異味,如慢性鼻竇炎、鼻咽發炎、喉炎、扁桃腺炎、也可能引發口臭問題。·其他疾病因素:因疾病而導致身體異常代謝物,隨著血流循環被帶至肺部,當呼氣排出體外會發現有不正常的氣味,如:糖尿病併發食物代謝異常、尿毒症、肝衰竭等等。·胃食道逆流:桃園鴻林診所腸胃科醫師鄭泓志指出,發生胃食道逆流時,胃酸會沿著食道上升滲入口腔或咽喉,而胃酸是一種強酸性液體,可以殺死細菌但也會破壞口腔內的平衡造成酸鹼度降低,提供有利於細菌生長的環境,當細菌分解食物殘渣或唾液時會產生硫化物,而且胃食道逆流還會讓唾液分泌減少,增加口臭的可能。·食物、抽菸:大蒜、洋蔥、韭菜、酒、飲用大量牛奶皆可能引起口臭,而吸菸會使尼古丁殘留口中,進而引起口腔異味。·發燒:根據奇美醫院衛教指出,發高燒時,口腔內的唾液分泌會減少且舌頭作用減低,會使得沖洗細菌產物的作用相對降低,進而發生口臭。口臭味道藏警訊想確認自己是否有口臭問題,知名中醫師王大元表示,可以用舌頭舔手背、用湯匙觸碰舌頭或刮舌苔、手指磨擦齒齦後、講電話或手機後、使用口罩後聞聞看物品有無異味殘留。口腔隨著環境與生理變化,也會使味道出現變化,以下根據王大元中醫師說明整理5種口臭味道原因: 爛蘋果味:糖尿病酮酸症阿摩尼亞味:如:洗腎患者、腎衰竭、腎病症候群等腎臟有問題者。因為無法將尿素排出體外,而出現類似阿摩尼亞味的尿騷味。垃圾腐爛味:牙周病、蛀牙臭酸味:胃食道逆流魚腥味:鼻竇炎而引起,因感染或過敏而引起鼻黏膜腫大、鼻竇阻塞,當分泌物久滯在鼻腔,進而形成黃綠膿痰,造成魚腥味。其他味道:乳癌患者口腔易有醃蘿蔔等 口臭吃什麼?7食物消除口腔異味大家都知道吃重口味食物會造成味道殘留口中,營養師余朱青表示,酒精飲料、含糖飲料、乳製品、肉類、大蒜、洋蔥及糖皆容易造成口臭問題。那口臭究竟要吃什麼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分享美國赫芬頓郵報網站之撰文整理7種食物有助降低口中氣味,包含蘋果、口香糖、維生素C食物、低脂優格、全麥麵包、肉桂及綠茶。口臭看什麼科?怎麼解決?引起口臭最常見的原因為牙周病、口腔清潔不當等口腔問題,建議有口臭問題,應先至牙科檢查,若長期口臭未改善則可至耳鼻喉科進一步確認是否為其他原因所致。以下整理幾種日常方法有助於降低口臭發生及解決口臭問題:1.定期檢查牙齒,每半年洗牙一次。2.以牙線、牙間刷清潔牙縫,刷牙後使用漱口水。3.飯後刷牙,尤其是有吃肉類、乳製品及含糖食物。4.多喝水、多吃蔬果。5.口乾或唾液分泌減少時,可吃無糖口香糖,透過咀嚼增加唾液分泌。口臭是因為火氣大?中醫消口臭辦法許多民眾認為口臭是因為火氣大,但其實口臭只是火氣大症狀之一,火氣大並非一定會引起口臭。若以中醫觀點來看,王大元中醫師表示,不同口臭屬於不同臟腑的問題,要抑制口臭問題,想要快速緩解口臭,可以按壓迎香穴、合谷穴、內關穴及勞宮穴,以及針對不同口臭,可參考以下幾種漱口消口臭方法: 肺熱:以藿香、薄荷各5克泡茶漱口 胃熱:口含生甘草片或丁香除去口腔異味 肝熱心火:菊花、金銀花各5克泡茶漱口或飲用 抽菸者:無糖的茉莉花茶或桂花綠茶漱口參考資料: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彰濱秀傳牙科部、奇美醫院、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書田診所、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余朱青 營養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延伸閱讀: 天啊!原來「生癌的胃」長這樣,長期脹氣打嗝、消化不良...你還只是吃胃藥打發嗎? 大魚大肉才會「痛風」?錯!其實我們每天在喝的●●,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兇手
-
2024-01-05 焦點.健康知識+
嘴破吃什麼好比較快好,多久會好?嘴破原因、飲食禁忌總整理
過度勞累、經期、壓力大...等,都是造成嘴巴破洞的原因,帶來的疼痛感還會影響食慾。嘴破可以吃什麼加速復原?不能吃什麼?以下為您完整說明。嘴破原因與症狀「嘴破」在醫學上稱為「反覆性口瘡」,在中醫稱為「口瘡」或「口瘍」。成因眾多,衛福部桃園醫院資訊如下:通常過於勞累造成免疫力失調而產生,且和遺傳有關,因此家人可能也有反覆嘴巴破的經驗。缺乏維生素B12、礦物質或使用不適當的藥物也會造成嘴巴破。有些人講話時,不自覺咬破嘴巴內膜,也會留下傷口。情緒和壓力也會是加重嘴巴破的重要原因。其他因素則為感染黴菌或病毒。中醫角度而言,將嘴破分成虛火、實火和虛證,造成嘴破原因如下:若吃過多烤炸辣、花生等食品造成者則屬實火;若因熬夜、月經來、壓力大而嘴破則屬虛火上炎。實火者,通常口瘡色紅且腫痛,兼有口渴、喜喝冷飲、大便秘、小便黃赤、舌紅苔黃和脈數有力等症狀,治療需清熱瀉火;若屬於虛火者,通常會反覆發作,且伴隨有心煩氣躁、口舌乾燥、手腳熱且汗出、舌紅少苔和脈細數等症狀,治療需滋陰清熱。若屬於虛證,其口瘡表面顏色淡、無紅腫,輕度疼痛但卻常反覆發作,且常有疲倦、腹瀉、食慾低下、舌淡和脈弱等症狀,治療則給予補氣藥物。嘴破吃什麼較快好?可以吃哪些水果?綜合整理杯蓋營養師與衛福部台東醫院資訊,建議攝取以下蔬果,能夠幫助傷口癒合,使嘴破快快好:維生素C:維生素C可以幫助膠原蛋白形成,也可以幫助傷口的癒合,可以多吃柑橘類水果,或是芭樂、奇異果,草莓、釋迦、木瓜,維生素C含量都很高。蔬菜來說的話,杯蓋營養師說明,像是彩椒、青椒,或是糯米椒,維生素C含量也很高,可以多吃一些。礦物質鋅:鋅跟傷口的癒合也有關可以適量補充,食物可以從南瓜子或是海鮮類,像是蝦子跟牡蠣,鋅含量都很高,可以適量的吃。維生素B2:嘴部周圍有裂縫、或發炎破洞情形時,是由於體內缺乏能幫助修復組織傷口的維生素B2,此外對皮膚和頭髮生成、健康也扮演重要角色,它無法在體內自行儲存,因此需從食物或營養補充品來補充。維生素B2每日建議攝取量男性約1.3毫克、女性約1.1毫克。每天喝250毫升牛奶就能幫助補充,植物性食物如有香菇、木耳、花生、芝麻、杏仁等也有豐富維生素B2。聽說一天吃5顆以上的奇異果,可以治療嘴巴破,是真的嗎?食藥好文網說明,奇異果雖含有維生素C,但口腔潰瘍的肇因繁複多元,「一天吃5顆以上奇異果可治療口瘡」目前並沒有相關科學論述依據證實。且奇異果恐產生刺激性,可能會造成黏膜受損。此外,嘴破、潰瘍會影響食慾、體重下降,衛福部台中醫院衛教資訊說明,建議患者選擇質地柔軟、細碎等替代食物,幫助吞嚥:.乳製品:如乳酪、布丁、奶昔、冰淇淋 (高糖的食物可快速補充熱量,可暫時使用)。.水果類:如香蕉、木瓜、果泥。.肉魚豆蛋類:如碎肉、豆腐、鮮魚。.軟質蔬菜:如冬瓜、莧菜、絲瓜。.主食類:如稀飯、細麵、冬粉、地瓜、麥片、馬鈴薯、綠豆、紅豆、蓮子等。嘴破不能吃什麼?程涵宇營養師曾於粉專分享,嘴破發炎期間不要吃太燙的食物像是火鍋,還有5類刺激發炎的粘膜的食物避免吃:.過硬食物,像是很硬的法國麵包、洋芋片、油炸食物.太酸的食物像是酸辣湯、檸檬、柑橘類.辣椒.碳酸飲料.酒嘴破吃什麼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說明,口腔潰瘍的治療以局部用藥為主,為了緩解經常性、複雜性與嚴重性口腔潰瘍所出現的不適、紅腫、疼痛等症狀,尤其是對於複雜性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所合併的口腔潰瘍,通常會配合局部用藥作為輔助治療。好處是可以緩解疼痛,局部消炎消腫,並促使潰瘍早日癒合。各類用藥包括:局部止痛劑: 使用含麻醉藥製劑(Lidocaine、Benzocaine)的噴劑、凝膠或漱口水。因為是麻醉劑,使用時會有苦味及些許麻木感。局部抗發炎劑: 類固醇藥製劑( 塗抹Nincort寧康口內膠、Salcoat口腔噴霧膠囊),可以讓紅腫熱痛的黏膜消炎萎縮,減輕不適感。要注意的是,此藥不可用於感染性的潰瘍傷口。Comfflam Spray康護寧消炎噴液劑有局部抗發炎的作用,可緩解口腔潰瘍、牙科手術的疼痛及咽喉疼痛。局部抗菌劑:一般預防感染劑如Parmason gargle寶馬生漱口水,可減少口中細菌。若口腔感染了念珠菌,可用Nystatin 寧司泰定膠囊藥粉塗抹於潰瘍處;或將溶水性佳的藥粉加生理食鹽水或葡萄糖液,當成漱口水使用。局部黏膜保護劑:臨床醫師也使用制酸劑或胃乳,要患者含於口腔,可形成保護膜,以減少潰瘍處的刺激疼痛。嘴破多久會好?一般嘴巴破約在兩週即會痊癒,若沒有痊癒而且局部同樣地方反覆發作,則需考慮是否為貝西氏症(或稱貝歇氏症,Behcet’s disease),或其他癌前病變的可能,不可輕忽。參考資料:衛福部桃園醫院、杯蓋營養師、衛福部台東醫院、食藥好文網、衛福部台中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延伸閱讀:侯昌明長照失智父19年血淚史:我寧願疑神疑鬼帶老爸看醫生,也不要只是買瓶銀杏就好
-
2023-12-16 癌症.飲食與癌症
癌症病人吃不下怎麼辦?抗癌怎麼吃?「9要9不要」飲食攻略,幫助康復遠離癌症
你是癌友嗎?還是你的家人罹癌,正在經歷癌症治療?此時的你,是否苦惱要怎麼抗癌時該怎麼吃,才能補充此時身體所需的營養。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絲團「高敏敏 營養師」整理了「癌友的營養方針」,教你該怎麼吃才能幫助康復。癌症病人吃不下怎麼辦?癌症病人在經歷治療後,會產生許多不舒服的副作用,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味覺改變、口腔潰瘍、吞嚥困難、胃部灼熱、腹瀉、腹脹、便秘、貧血…等。進而導致食慾不振、沒胃口吃東西,會有以下症狀:.症狀與徵候.對食物沒有興趣.拒絕食用平時喜歡的食物.體重減輕.營養不良癌症病人食慾差的照護方式若癌症病人食慾差,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用以下方法讓病人進食:1.少量多餐(每1-2小時可吃少量正餐或點心),訂下進食之時刻表,若感覺饑餓時,可隨時進食,三餐勿過飽。2.若感到疲勞應休息片刻,待體力恢復後再進食。儘量少由癌友自行烹調油膩食物,避免食物過重的味道或油煙而影響食慾。3.於正餐時間吃固體食物,點心時間再補充液體食物,可避免過度飽脹感。4.高營養濃度的食物或喜愛的食物應優先食用。5.預備可隨手取得之點心、飲料,以方便補充營養。6.餐前可食用少許開胃食物、飲料,如酸梅湯、洛神茶、果汁等:用餐前亦可適度運動,如散步、伸展操等,以促進腸胃蠕動。7.注意色、香、味的配餐方式以增進食慾。當您吃不下,沒胃口時請勇敢讓您的家或醫護人員知道,以提供更多的協助。癌友不能吃什麼?應避免9種飲食壞習慣飲食均衡、生活作息、運動量等,皆與健康息息相關,高敏敏也提醒,想要有健康的身體「就得避開危險因子」,尤其是正在抗癌的患者,更要避免以下這些飲食習慣,才能幫助康復!壞習慣1:只吃蔬果,不喜歡吃蛋白質你的身體少了優質蛋白質,就很難幫助修復組織。壞習慣2:不吃澱粉(低醣飲食)如果不吃澱粉,反而會因為低醣飲食而增加死亡機率。壞習慣3:胃口不好只喝湯有許多抗癌患者常會吃不下,只想喝雞湯魚湯嗎。高敏敏表示,其實湯容易增加飽足感 反而易導致熱量不足。壞習慣4:只靠營養針、保健品營養針和保健品只是輔助,還是要藉由食物來補充營養,身體才會復甦、運作。壞習慣5:吃油炸、油煎食物高溫會破壞食物營養,吃油炸、油煎食物會造成體質發炎。壞習慣6:添加過多精製糖精製糖會對免疫系統造成破壞,攝取添加過多精製糖會養成發炎體質。壞習慣7:吃生食例如沙拉、生魚片、半熟蛋容易有感染風險,抗癌患者一定要把食物煮熟,以免感染。壞習慣8:吃放置過久的食物放置超過2小時的食物就別吃,並避免吃過期或發霉食物。壞習慣9:醃漬、加工製品「熱量、含鈉量、油脂偏高」,是造成老化及不健康的兇手。癌症病人吃什麼最好?要常做的9種飲食好習慣而除了上述避免的9類食物,補充營養也很重要,高敏敏整理了「9大癌友營養方針」,讓你用營養體力來對抗癌細胞。好習慣1:少量多餐 勿有壓力癌友的進食盡量少量多餐,一天可以分為5-6餐。好習慣2:開胃食物若沒有食慾,可以多吃開胃食物,像是烏梅汁、檸檬、梅子,能增加唾液分泌食、刺激食慾。好習慣3:使用陶瓷餐具視覺效果比其他材質好,以此刺激食慾。好習慣4:口感滑順食物如果你喉嚨痛或破口,可多吃口感滑順食物,比方說酪梨營養價值高、能量也高。好習慣5:補充專用營養牛奶可以單喝也可以跟營養食物一起打成果昔,增加熱量攝取。好習慣6:增加攝取1.2倍熱量就算不餓也務必確保熱量足夠,減少對本體的耗損。好習慣7:增加攝取1.5倍蛋白質癌友要多攝取蛋白質,維持體力以承受治療。好習慣8:多利用繽紛的高纖蔬果膳食纖維能幫助腸胃順暢,減少便秘情形。好習慣9:增加餐間小點心如自製雞蛋布丁、蛋等,增加熱量攝取。癌症總是讓人聞之色變,看完以上高敏敏整理的癌友「9要9不要」飲食攻略,希望大家都能遠離癌症,保持健康的體質。延伸閱讀:.吃什麼可以抗癌?美國癌症研究組織點名26種抗癌食物.癌症前兆難料?8癌症早期症狀是警訊,7事遠離癌細胞.各種顏色「防癌蔬果」大公開!營養師授防癌3大重點觀念!.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參考資料.台灣癌症基金會-食慾不振的飲食照護.國泰綜合醫院-癌症病人之飲食照顧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14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紅斑性狼瘡讓你一身都是病!11項症狀符合4個即可能確診
你聽過「紅斑性狼瘡」這個疾病嗎?這是個容易發生在15到40歲之間的疾病,且以女性居多。男性患者不是沒有,但目前女性與男性患者的比率是9:1。紅斑性狼瘡的特點是,會影響許多器官,包括關節、皮膚、腎臟、血球、腦部、心臟、肺臟都會受到影響,也因此會與其他疾病有類似、重複的症狀,並不是那麼好診斷,甚至被稱為「偉大的模仿者」。 專看紅斑性狼瘡的醫師可能會搖搖頭,說:「我剛看了二十個病人,每個人的症狀、表現、病程進展都不一樣。有人的症狀來的急,有人是慢慢浮現;有的人一發病就很嚴重,有人發病幾年來總是很輕微。有的患者只有暫時出現症狀,有些卻持續發病。幾乎很難找到病情完全一樣的兩個人啊。」紅斑性狼瘡症狀過去台灣最早受到關注的網路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內,女主角就患有紅斑性狼瘡,患者可能會有以下的症狀:● 非常疲憊,很難恢復活力,疲憊的程度會讓人覺得連平常過日子都很累,自覺無法勝任生活● 發燒超過38.3度但找不到原因● 關節疼痛、腫脹、僵硬,或是肌肉痛● 橫跨鼻樑至兩側顴骨的蝴蝶紅斑● 對光敏感,曬到太陽後皮膚變得更差● 寒冷或有壓力時指尖腳趾會轉藍紫或轉蒼白● 喘不過氣● 深呼吸時感到胸痛● 嘴巴或鼻子的潰瘍● 頭痛● 不明原因掉髮,可能是頭皮某區域的頭髮流失,或頭髮整體變薄、量變少紅斑性狼瘡真正的致病機轉還不甚明確,但多數科學家認為這是個綜合基因、環境、與荷爾蒙變化而造成的「自體免疫疾病」。簡單來說,我們的免疫系統是用來防衛身體的,遇上外來物時會做出適當的抗體與之對抗。然而自體免疫疾病就是說,身體內產生了抗體,但這個抗體不是用來對抗外界的細菌、病毒、或外界物質,而這抗體反而會攻打自己的身體器官。就像是原本應該保家衛國的軍團,卻突然叛變化身為反抗軍似的。這些反抗軍抗體會侵犯各個器官,引起各個器官的嚴重發炎與組織損害,帶來不少危害。 紅斑性狼瘡患者發病前,可能是受到了壓力大、陽光、藥物、或某些感染的刺激,也可能是家族遺傳,被感染、藥物等刺激物誘發而發病。紅斑性狼瘡病情可能會起起伏伏,時好時壞,也不是所有患者都會出現最具特徵的臉部蝴蝶般的紅疹,因此不一定能在首次發病時就找到病因,也無法從單一檢查就能確診紅斑性狼瘡。11項診斷標準目前風濕免疫科醫師可能會依據準則。在十一個診斷標準中,至少要符合四樣,這四樣症狀不用同時出現,可能是在不同病程時依序出現:● 臉部蝴蝶斑● 盤狀紅斑● 對光敏感● 口腔潰瘍● 關節炎● 肋膜發炎或心包膜發炎● 腎臟疾病(蛋白尿、血尿)● 神經疾病(癲癇、精神錯亂)● 血液疾病(血球數目降低)● 免疫疾病(抽血看到存在某些抗體)● 抗核抗體(抽血看到存在抗核抗體)我們剛剛提過紅斑性狼瘡是個自體免疫疾病,其中身體產生最著名的一個抗體是antinuclear antibody (ANA)抗核抗體,但要提醒大家,抽血看到抗核抗體雖是個重大線索,但不能直接就診斷為紅斑性狼瘡,還有可能是其他病的。美國流行音樂小天后賽琳娜(Selena Gomez)在23歲(2015年)時,因為關節疼痛、皮膚紅疹、焦慮恐慌、及腎臟問題被診斷為紅斑性狼瘡。2017年,賽琳娜25歲,就因為紅斑性狼瘡引發嚴重腎臟病變而接受活體腎臟移植。可見,紅斑性狼瘡影響身體健康的程度可以很廣泛與嚴重。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紅斑性狼瘡會如何侵害各個器官:● 關節關節與肌肉疼痛、紅腫可能是紅斑性狼瘡侵犯身體的第一個表現,紅斑性狼瘡造成的關節僵硬與疼痛在早晨較明顯,雖然紅斑性狼瘡患者常有關節痛,但通常這樣的侵襲不會造成永久性破壞,不至於到讓患者癱瘓的程度。● 腎臟大約五成的紅斑性狼瘡患者其腎臟會受到自體抗體攻擊,而且這與關節受到的侵犯不同,其中的一成到三成患者會進展到腎衰竭,因此,腎臟問題是常見的紅斑性狼瘡的致死原因。但剛開始腎臟受到侵犯時,引起的症狀不明顯,有人會表現腳腫、噁心嘔吐、胸痛、與到處癢這些症狀,但有患者是到了驗尿時發現蛋白尿、血尿等問題才發現。● 腦部抗體攻擊腦部後,患者最常抱怨頭痛,另外也可能表現頭暈、行為改變、出現幻覺、中風、癲癇、記憶困難等問題。● 血管抗體攻擊血管,會讓血管發炎、血球數目下降、增加血栓生成或出血的可能,因此會引發不少症狀。當紅血球數目下降會引發疲憊,白血球數目下降則感染機會大增,血小板數目下降時出血與瘀青的機會都會增加。有些自體抗體的出現則增加了血栓生成的機會,患者因此會有深部靜脈血栓、肺栓塞、及腦部中風的可能性。這些症狀可能來得又快又急,因此紅斑性狼瘡患者最好定期抽血檢查。● 肺與心臟抗體會導致肋膜發炎,心包膜也會發炎,患者在呼吸時會感到胸痛。另外心臟的肌肉、血管都更容易發炎,影響血液循環,大幅提高心肌梗塞的機會。討論到如何治療時,要先看患者症狀的嚴重程度及發作部位。若症狀輕微可用減少發炎的藥物,症狀嚴重則要抑制免疫系統運作,降低抗體數目。類固醇、奎寧、化療藥物、免疫抑制劑都是選項之一。● 類固醇對付紅斑性狼瘡造成的身上紅疹時,醫師常建議先擦類固醇藥膏。當身體其他器官遭受自體免疫抗體攻擊時,較高劑量的口服或注射型類固醇能減少器官發炎反應。● 奎寧奎寧是用來治療瘧疾的老藥,同時也是風濕免疫科的用藥,能使紅斑性狼瘡的皮膚與關節問題獲得控制,有時也能預防紅斑性狼瘡復發。● 化療藥物化療藥物原本是用來殺死癌細胞的,接受化學治療後會有效地抑制免疫系統的作用,但也會帶來不少副作用。因此化療藥物多是用在嚴重到侵犯腎臟、腦部的紅斑性狼瘡患者身上● 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劑本來是運用在降低器官移植後排斥作用的藥物,現在亦能運用在治療嚴重的紅斑性狼瘡上,降低身體的免疫系統運作。然而,現代醫學仍然無法治癒紅斑性狼瘡,患者們除了配合藥物治療之外,還要參考以下辦法,盡量增進生活品質。雖然無法治癒,但許多紅斑性狼瘡還是能過著活躍的生活的。● 定期回診,並對自己的疾病取得更多認識,與醫師建立良好溝通。● 盡量獲取足夠的休息,有些患者甚至需要一天睡8-12小時● 防曬與保護皮膚,中午時分盡量別出門在外,並用太陽眼鏡與防曬乳保護眼睛皮膚,減少陽光刺激● 規律運動,運動好處多多,並改善心情與增進骨質,預防肌肉流失● 戒菸,香菸會影響循環系統,加重紅斑性狼瘡的症狀,而且菸草對任何一個器官都不好● 吃得健康,不是暴飲暴食,但要吃得營養與均衡● 如果覺得自己「燒燒的」,要注意量體溫,並找到發燒原因,看看究竟是感染了,還是紅斑性狼瘡復發了。或許大家會想問,賽琳娜(Selena Gomez)這麼年輕就做了腎臟移植,那她的紅斑性狼瘡會不會繼續侵襲新的移植腎臟呢?嗯,這不是不可能的事,但超過九成的紅斑性狼瘡案例並不會。甚至紅斑性狼瘡患者接受腎臟移植與免疫抑制劑治療之後,還有助於改善關節腫脹等其他症狀。但現在賽琳娜除了紅斑性狼瘡外,還要注意很多其他事情,例如接受腎臟移植之後,前六個月是排斥反應發作的高峰期,而且患者開始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後變得很容易感染,甚至增加罹患癌症的機會,實在還有許多的難關要度過呢!原文:
-
2023-11-23 焦點.杏林.診間
如果不是她,此刻的我不知是否還活著!張詩欣醫師一聲「加油喔」 我走過死亡幽谷
如果不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張詩欣醫師,此刻的我不知是否還活著。107年底,人生第一次到歐洲旅行,返台時不見喜悅,卻是舉步維艱,疲倦、怕冷、口腔潰瘍,眼睛也漸漸布滿血絲。到眼科就醫發現是鞏膜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需至大醫院檢查。經友人推薦看中國附醫張詩欣醫師門診。當時我走幾步便喘,小腿長紅疹,腹部冒疱疹,張醫師建議須立即住院治療。但我不知疾病的嚴重性,還想著完成社團事務交接再入院,幸經張醫師多次來電,不停催促盡快入院治療,否則有生命危險。住院後,診斷為罕見的多血管炎,腎功能已損傷一半,再慢一步可能需洗腎,嚴重貧血已瀕臨輸血邊緣。經大劑量類固醇及免疫制劑治療後,才感覺輕鬆,能重新好好呼吸。但我又恐懼需終身服藥,焦慮地問醫師藥要吃多久,以後可不可以不用吃?她沒有直接地否定,只是有信心地說,「有機會喔!」給了我很大的希望。經過張醫師細心謹慎、積極地逐步減藥,兩年後我和類固醇說再見,至今年第五年只剩每周三顆的生物制劑,氣色體力也漸恢復以往。現在的我,已能開心的遊山玩水,這都要感謝張醫師一路走來的支持和鼓勵,她一聲親切的「加油喔!」讓我充滿希望,走過荊棘,勇敢地迎接疾病的挑戰。
-
2023-11-16 醫療.皮膚
「這些病」真的要命!8個殺手級皮膚重症x檔案 專家帶你一次看
皮膚病能有多嚴重?曾有一位患有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女生,因為屬於罕見的乾癬類型,惡化時會出現化膿紅腫加上膿疱,同時合併高燒等全身性症狀。也因誘發因子包括壓力、疲累,從小到大她每逢考試前就會惡化,小考小惡化,大考大惡化,尤其在高中和大學入學考試前,更是嚴重大爆發,全身佈滿傷口,劇痛難忍且有感染風險,需要立刻住院,不僅影響考試準備,甚至還可能為生涯發展帶來巨大影響。多數人都有過皮膚紅腫癢痛的經驗,但往往覺得皮膚問題只是小事,但有些皮膚疾病急性發作時非常嚴重,或是不痛不癢的沉默殺手,若未及時適當治療,將大大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出現敗血症、心肺器官衰竭等併發症,有致命風險。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表示,皮膚重症疾病具有兩個特徵:1.致命:發病時可能危及生命。2.難纏:長期為病人的生活品質帶來嚴重影響。【殺手級皮膚重症x檔案目錄】📕第一類|痛不欲生 奪命重症殺手群1.天疱瘡2.類天疱瘡 3.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第二類|痛癢難耐 糾纏重症殺手群4.蕁麻疹 5.化膿性汗腺炎📘第三類|不痛不癢 沉默重症殺手群6.黑色素瘤 7.皮膚性T細胞淋巴瘤8.皮膚血管肉瘤 👨⚕醫師這樣說|隨時求助皮膚科 GPP不須犧牲生育規畫 📕第一類|痛不欲生 奪命重症殺手群首先從重大疾病分類來說,常見的皮膚重症包括天皰瘡與類天皰瘡等,患者會全身破皮長水泡,或因疾病或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出現免疫缺陷,甚至因感染而死亡。➢皮膚重症殺手1【天皰瘡】小檔案:疾病簡介:天皰瘡是一種慢性、復發性、嚴重性表皮內水皰疾病,主要是由於體內淋巴細胞失調,不正常的過度活躍,產生出不正常的自體免疫抗體,破壞皮膚粘膜的正常結構,造成皮膚、粘膜發炎破損,使得患者皮膚輕輕一碰就破皮、起水泡,甚至潰瘍,嚴重的全身性天疱瘡不治療,一年內死亡率達75%,而天皰瘡也可能合併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乾癬。常見症狀:反覆性的口腔潰瘍、鼻粘膜潰瘍、皮膚水泡、潰瘍,大部分病人以粘膜、皮膚症狀為主,少數可影響全身皮膚影響,產生類似嚴重燙傷的情況。當心族群:好發於 50~60歲中年人,男女間無發生率差別🔗更多病友的心路歷程故事,點這裡看更多➢皮膚重症殺手2【類天皰瘡】小檔案:疾病簡介:「類天疱瘡」也是「水疱病」的一種,發生率比天皰瘡更高,也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常合併有中樞神經疾病或中風、服用特定藥物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風險高2倍,病人會因出疹、搔癢、水疱、大面積破皮痛苦不堪,可能引發嚴重感染而致死,需住院和門診長期追蹤。常見症狀:水泡是類天皰瘡的主要症狀,大多出現在身體經常彎曲的地方。早期症狀是紅疹和搔癢,無論是胯下、腋下、關節等皮膚皺褶部位或其他部位,都有可能出現。有些患者也會以手腳的出血性水泡來表現當心族群:・失智、中風、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等年長者・精神疾病:躁狂抑鬱症・多重慢性病臥床長者・40至50歲的神經性腫瘤(如腦癌)者・部分藥物 (如糖尿病藥物;利尿劑)除天皰瘡與類天皰瘡等水疱病外,蔡呈芳醫師說,如上述考生個案,乾癬患者會有20%屬於嚴重型乾癬,需要接受照光、吃藥或光線治療,另外如上述考生罹患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在臨床上也是非常嚴重的乾癬類型,它與常見的乾癬不同,會為病人帶來生命危險。➢皮膚重症殺手3【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小檔案:疾病簡介: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是一種罕見的嗜中性白血球增多皮膚疾病,急性發作時會使病人全身皮膚反覆出現化膿、潰爛並長出無菌膿疱,只要輕碰一下就痛如刀割,有如被燙傷般的燒灼感,還會導致全身發炎,忽然發冷或高燒等其他併發症,有的病人可能幾天後逐漸恢復,但也有人須忍耐劇烈疼痛長達兩個月。過去醫界對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治療大多只能讓化膿的皮膚乾掉,整體症狀往往容易持續一陣子,直到近年醫藥界發現了IL-36為全身型膿疱性的關鍵致病機轉,隨著藥物的進展,目前已有相對應的生物製劑問市,用藥後兩天左右皮膚會變乾,全身發炎也可有機會一周內獲得大幅改善,幫助患者提升生活品質。常見症狀:患者的症狀可能會合併局部斑塊型乾癬或只有單純膿疱皮疹,進展到全身長滿膿疱、發燒、發炎、脫水等,嚴重恐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到休克。有些重症更會傷害體內器官,引發肺部與肝膽的發炎和水腫,導致心肺衰竭,病人也會因為免疫力下降而增加感染風險,有時發炎加上未及時治療,便引發細菌感染甚至造成敗血症。當心族群:・40-59歲的成人或孩童・精神壓力・不當用藥・感染・懷孕・地圖舌・反覆性皮膚膿疱藥物過敏疹🔗延伸閱讀看更多>>>GPP到底是什麼?🔔專家小叮嚀:此外,值得留意的是,由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比較罕見,一般人認識較有限,容易與藥物引起的藥疹「急性廣泛性發疹性膿疱症(AGEP)」混淆。蔡呈芳提醒,民眾如果常常因為用藥而出現皮膚過敏,或是皮膚症狀持續超過15天,或是不管用任何藥物都會過敏化膿時,就要懷疑自己不是單純的藥物過敏,而可能是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他解釋,因為用藥或施打疫苗,可能引起免疫活化而導致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發作,之前全民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期間,就曾有民眾施打後疑似發生嚴重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身體發炎,全身膿疱脫皮上了新聞。📗第二類|痛癢難耐 糾纏重症殺手群蔡呈芳也分享,還有些雖不一定會致命,但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重症皮膚病,例如慢性蕁麻疹與化膿性汗腺炎等,癢到影響作息,像是不定時炸彈,或是身體流湯流膿,有可能導致感染,加上長期下來留在皮膚外觀的疤痕也常使病人無法正常作息,造成非常大的困擾。➢皮膚重症殺手4【蕁麻疹】小檔案:疾病簡介:蕁麻疹是皮膚過敏的一種,特徵為皮膚上出現一塊塊紅腫的膨疹,大小形狀不規則;疹塊出現後,伴隨明顯劇烈的發癢感,但之後完全不留痕跡。如果發作時間短於六星期,稱為急性蕁麻疹,若長於六星期則為慢性。常見症狀:皮膚充血、皮膚發紅、局部水腫、皮疹、團塊、皮膚發炎、皮膚搔癢、膨疹、組織液滲透、紅斑、紅腫、全身不適、腹痛、腹瀉、頭痛、高燒、畏寒、乏力、血壓下降、關節痛好發族群:・過敏體質者。・基因中或家族裡有蕁麻疹病史的人。・感染特殊病毒或細菌,例如肝炎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蛔蟲等的人。・壓力過大的人。・風溼病患者。➢皮膚重症殺手5【化膿性汗腺炎】小檔案:疾病簡介:化膿性汗腺炎是一種擾人的疾病,皮膚中的頂漿腺(汗腺中的一種,產生體味的主要腺體)存在位置的反覆發炎所引起,初期症狀與青春痘十分類似,最大的差別只在於化膿性汗腺炎不會形成真正粉刺,且往往會融合成瘻管。化膿性汗腺炎初期只是冒出豆子大小般、具有疼痛感的皮膚腫塊,之後影響的皮膚區域逐漸擴大,病灶中也會排出惡臭的膿液,皮膚上甚至會出現疤痕與各種底下相連小管,嚴重的病人甚至會流膿流血、沾染衣物,需要隨時墊著厚重棉片,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品質。常見症狀:病灶通常出現在腋下、乳房下方的皮膚皺褶、臀部、肛門、會陰與鼠蹊等等難以啟齒的位置,會降低病人的就醫意願。一旦病灶面積擴大,沒有好好照護就可能引發蜂窩組織炎,甚至是敗血症。好發族群:・體重過重・有抽菸習慣・飲食習慣攝取過多油脂與糖分・貼身衣物穿得過緊,導致皮膚一直摩擦。・國外好發於年輕女性,尤其在18~29歲間,50歲以後罹病機率明顯下降,但國內嚴重患者男性較多📘第三類|不痛不癢 沉默重症殺手群蔡呈芳也補充,不易診斷也是皮膚重症疾病具有的特徵之一。有些惡性腫瘤,初期像是良性疾病,發現症狀時往往太晚。也因為感覺起來不大會痛癢,病人便以為「好像」不嚴重,但在醫生眼中,卻可能已是皮膚的重症疾病,如惡性黑色素瘤、皮膚T細胞淋巴瘤、血管肉瘤等。➢皮膚重症殺手6【惡性黑色素瘤】小檔案:疾病簡介:黑色素瘤是一種主要出現在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細胞腫瘤,是皮膚癌中罕見的一種,但惡性程度高,是皮膚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較常出現在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處。但也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一處,包括臉部及黏膜,通常以墨黑色或色澤不均的斑塊出現,也可能是凸起潰瘍的腫塊。常見症狀:黑色素細胞癌可產生在身體任何部位,大多產生在女性的下肢,男性的身上,東方人好發在指甲或掌蹠。好發族群:・50歲以上之中老年人・日曬➢皮膚重症殺手7【皮膚性T細胞淋巴瘤】小檔案:疾病簡介:皮膚性T細胞淋巴瘤是一種是先侵犯皮膚,之後經過多年散佈至淋巴結及其它器官的淋巴瘤。小孩、長者都有可能發生,分為不同亞型,不同類型表現不相同,大多屬低惡性度,進展極為緩慢,容易被當作濕疹或是乾癬或圓秃來治療,經過多年才診斷出來。僅10%淋巴瘤患者病情才進展惡化。但嚴重時也可能轉移到其他淋巴結、器官、血液等。好發族群很廣泛。常見症狀:症狀相當多樣性,大多表現於大腿、臀部、手掌、腳掌等部位,出現乾燥脫皮、不太癢的疹子。有些患者則被蚊蟲叮咬會發現久久不癒,或是皮膚出現一片片白白的病灶,也常常被當作濕疹。皮膚T細胞淋巴瘤分為四期:・第一期:以皮膚病灶為主,根據表皮侵犯面積程度區分・第二期:皮膚病灶腫瘤成凸起狀,或淋巴結腫大・第三期:全身皮膚都被侵犯,進展到紅皮症的狀態或出現血球異常・第四期:連臟器都受侵犯。好發族群:男性中比女性常見,在老年患者中更常見,平均診斷年齡為 55 歲,可能與遺傳或環境汙染因素有關➢皮膚重症殺手8【皮膚血管肉瘤】小檔案:疾病簡介:皮膚性皮膚血管肉瘤是一種好發在老年人頭頸部的惡性腫瘤,初期往往不痛不癢,之後經過幾個月後等到皮膚浮腫後才被診斷,進展極為緩慢,容易被當作瘀血或是過敏水腫來治療,之後才快速進展惡化,可轉移到淋巴結、內臟器官。常見症狀:症狀相當多樣性,可以是呈現瘀青、單一或是多發紅色丘疹或突起,或是反覆眼皮浮腫。四肢及軀幹脂或病灶也可能出現,表面皮膚初期都是完整,不痛不癢,但以可以因為搔抓破皮出血。好發族群:・老年族群・局部淋巴水腫・局部放射線治療・基因異常👨⚕醫師這樣說|隨時求助皮膚科 GPP不須犧牲生育規畫皮膚重症疾病除為病人帶來身體症狀與生活品質衝擊外,也會影響人生重要規畫,蔡呈芳表示,以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舉例,因成因與基因有關,有經驗的醫師會為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七成病人會檢出基因異常。醫界推測台灣2%的人口帶有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遺傳基因,但真正發病者遠比帶有突變基因者少得多,台灣的病例不到500人。他認為,這代表很多人帶有突變的染色體,若壓力、感冒、疫苗等外界刺激夠強,便有可能發病 。蔡呈芳分享,部分患者擔心可能會遺傳,或是因為用藥不敢結婚和生產。多年前他曾收治一位新婚的女性患者,雖然非常喜歡小孩,但因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反覆發作和治療,不敢懷孕,後來只能選擇領養小孩。他表示,可以在母體受孕時經由絨毛穿刺做染色體檢查,了解胎兒是不是真的遺傳到此疾病。蔡呈芳呼籲,有任何皮膚疾病一直存在,不論有無症狀,都要尋求專業的診斷、找對醫師、正確用藥,維持正常的生活品質,以免引起更嚴重的併發症拖得更久,甚至導致感染造成生命危險。📢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我會遇見GPP嗎?遇見GPP會怎麼樣?我想對GPP病友說...👉最完整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大公開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加入臉書社團】👉 GPP情報站[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
-
2023-09-28 癌症.飲食與癌症
化療後噁心想吐怎麼辦?4招助你調整飲食面對化療副作用
對癌症病人來說,「吃不吃得好」始終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除了疾病本身帶來的不適感,也常受到癌症治療副作用的影響。尤其是當我們提到化療,就讓人直覺想到它的副作用「噁心、嘔吐」,這個常令人十分困擾的問題,其中又以患有腸胃道癌症的病人,在化療期間較容易有影響食慾的問題。那麼,該如何改善呢?調整飲食面對化療副作用化療是一種全身性的治療,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傷害到健康的細胞,其中包括嘴巴和消化道的細胞。因此,化療可能會導致進食和消化的問題。以下就針對常見的副作用,提供飲食應對的建議。.噁心、嘔吐大多會在打完化療後幾天發生,較不是持續性的。此期間進食量會受到影響,甚至減少很多,因此不適感緩解或消失後,要盡量把營養補起來,才有助於順利進入下個療程。在噁心、嘔吐剛發生的2-3天,建議可透過以下方法減緩不適感:1.盡量減少空腹:空腹容易讓我們有噁心的感覺,接著就會想吐。尤其是早上剛起床時,空腹時間較長,建議可以先吃1-2片蘇打餅乾墊胃,再去做其他事,接著再吃早餐。2.少量多餐:不要一次吃太飽,可以將整天的進食量分多次進食。3.採「乾濕分離」:先吃乾的固體食物,間隔一段時間 (約30分鐘) 再喝液體食物。此期間也建議先不要吃乾濕混合的食物,例如稀飯。4.避開味道敏感的食物:如果對特定的味道很敏感,就避免食用,以其他食物取代,例如厭惡肉味、油味,就可以改吃豆腐、蛋等食物來補充蛋白質。5.如果無法透過以上的方法改善,醫師可能會開立止吐藥,此時就建議按醫師的囑咐服藥,並配合以上飲食建議來減緩不適感。.腹瀉容易發生在肚子有接受電療的病人,部分化療藥物也可能會造成腹瀉。因此,通常醫師會開立止瀉藥,在飲食方面則建議:1.不要吃纖維多的食物:纖維多會刺激腸胃蠕動,讓腹瀉更嚴重。比方說吃飯的時候,選擇精緻的白米飯,不選五穀米或糙米飯。2.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油炸物、湯汁、肥肉等,此期間都建議避免。.口腔潰瘍除了化療,頭頸癌的病人做電療也會造成嘴巴破,甚至可能隨著治療的進行,越破越嚴重。因此,在營養方面有以下建議:1.維持營養,及時修補:如果原本的營養狀況好,在嘴巴開始出現一點破洞時就及時修補,那後續口腔潰瘍的狀況就比較不會過於嚴重。2.接受醫療介入措施:如果嘴巴破得很嚴重,在吃不下的情況下,醫師可能會建議放置鼻胃管或胃造口。透過灌食的方式來減輕進食造成的疼痛、不適感,且在灌食量足夠的條件下,恢復也會比較快。化療期間需要額外補充保健品嗎?事實上,營養保健品一般是作為保養用的,患病期間其實不需要特地補充,攝取足夠的營養更為重要。此外,部分保健品可能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因此不建議在治療期間大量補充。另外,抗氧化劑 (例如維他命C、E) 也是病人常會問到的,基本上也不建議在治療期間額外補充,尤其不建議大量使用。不過,一般的使用量是可以的,像是在蔬菜水果中攝取到的維他命C。化療副作用的狀況,實際上會因人而異。不過,對飲食或進食的影響大多是暫時的,治療結束後就會逐漸好轉。此外,若能在接受治療期間,盡量維持好的營養狀況,有助於降低副作用的嚴重程度,恢復的狀況也會比較好,進而影響治療的成效。因此,建議可以透過上述方法來改善進食,或適時尋求醫療人員的協助!【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曹雅姿營養師】化療後噁心想吐怎麼辦?營養師建議飲食「乾濕分離」】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24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健保大數據/紅斑性狼瘡治療特色院所
治療人數No.1中國附醫/參與制定SLE診療建議 病友優先使用新藥健保統計,紅斑狼瘡門診治療人數,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3,602人居全國第一名。中國附醫風濕免疫中心副院長陳得源說,風濕免疫中心團隊提供優質跨領域照護,就醫病友眾多,且為跨國新藥試驗的首選醫學中心,讓病友優先使用新藥,收案數與品質居冠。中心也代表我國參與制定亞太SLE診療建議(Lancet Rheumatology 2022),期望病友達標治療。SLE真正病因仍不清楚,目前已知免疫調節異常、遺傳、感染、荷爾蒙、食物、紫外線及空汙等因素,都可造成病症。陳得源說,SLE症狀因人而異,包括臉上蝴蝶狀紅斑、光敏感、口腔潰瘍、盤狀丘疹、關節痛、腎臟病變、神經精神異常、血液異常、抗核抗體(ANA)陽性及免疫檢測異常,當出現上述症狀中四項(含)以上,應高度懷疑SLE,未達四項也應注意,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另須注意嚴重合併症「肺動脈高壓」。SLE嚴重度也因人而異,治療藥物選擇常因「時」因「症」而異,即為「個人化」治療。因對致病機轉的了解與生醫科技進展,新型藥物日益增多,包括新穎免疫抑制藥、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可快速緩解SLE病情及改善預後。治療人數No.2台中榮總/創新診斷工具 即將成立整合照護中心健保數據顯示,因紅斑性狼瘡就醫的患者人數,台中榮總以3,370人居全國第二。台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黃文男表示,該院過敏免疫風濕專科設立於1982年,是全國最早。共有18名風濕專科醫師與護理師、醫檢師及個管師組成照護團隊,2009年商業週刊評選百大良醫,共有13名風濕科醫師入選,其中台中榮總就占了4人。更於2017年榮獲亞太風濕病醫學會認證,是全國第一間風濕病卓越中心。今年將成立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整合照護中心。過敏免疫風濕科每年臨床照護病患數超過12萬人次,建立全國最大的紅斑性狼瘡世代研究,也與國外接軌合作,致力於建立全身性紅斑性狼瘡低疾病活動度的達標治療。照護有三大特色:1.創新診斷工具:獨特的抗核抗體(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篩檢檢查)人工智慧判讀系統,提供快速正確的診斷。2.達標治療個案管理:從收案到每三個月評估達標與否,每年評估器官損傷及生活品質。3.數位化品質管理:全國首創照護指標儀表板及病患生活品質手機自評系統,照護團隊討論決定紅斑性狼瘡照護指標達成策略,每季評估並持續執行、改善策略。治療人數No.4台北榮總/擁有龐大病患資料庫 分析工具助精確診斷健保署最新統計,台北榮總111年紅斑性狼瘡患者門診就醫人數2,678人,名列全國第四。北榮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陳明翰表示,北榮為醫學中心,許多患有風濕免疫相關疾病,包括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病人都會前來求醫。院內治療過敏風濕免疫相關疾病領域有三項特色。1.北榮在過敏風濕免疫相關疾病治療領域發展悠久,醫師訓練、疾病診斷及治療均有很好的傳承,可說是目前全國各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的發源地。2.風濕免疫科醫師訓練有素,看診經驗豐富有耐心。許多紅斑性狼瘡病人年紀較輕,一旦病情嚴重,侵犯到腦、肺等器官,甚至可能造成肺出血,病情十分複雜,醫師會努力將重症病人救回來、不放棄。北榮同時擁有龐大的紅斑性狼瘡病患資料庫,近年來過敏風濕免疫方面基礎研究也做得很好,針對不同的病情,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式。3.擁有特別的免疫細胞偵測及分析工具與方法,藉此工具可以偵測病人的疾病活性及嚴重度,做更準確的診斷。北榮也不斷參與國際臨床試驗,讓有需要的病人嘗試更先進的治療方法,獲得控制疾病的機會。治療人數No.5台大醫院/治療選擇增加 十年存活率已破九成健保署統計,台大醫院111年紅斑性狼瘡患者門診就醫人數2,508人,在全台醫療院所中排名第五。台大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鄭喬峯說,患者聽到罹患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多會相當緊張,不少人到醫學中心詢問第二意見。症狀嚴重的患者,常有併發症、影響重要器官,不少病人因此被轉至醫學中心緊急處理,或希望留在大醫接受完整治療。紅斑性狼瘡過去預後不佳,十年存活率僅二至三成,現已突破九成。預後變佳的同時,病人持續定期回診追蹤,人數累積,也是門診人數較多的原因。至於患者樣態,因紅斑性狼瘡好發於年輕女性,台大醫院門診病人亦呈現女多於男,比例約8:2。他表示,目前治療選項,依國際指引多建議使用奎寧作為基本藥物,能讓病人免疫狀況穩定、減少疾病復發。另一常見藥物是類固醇,對急性控制有效;若疾病演變為慢性,則會使用類固醇維持疾病穩定。鄭喬峯指出,臨床上也會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治療紅斑性狼瘡患者;針對重症病人,也會提供化療藥物,但減低劑量。此外,國際上越來越常使用生物製劑,近期一項生物製劑也獲得健保給付。免疫抑制劑也能用於治療紅斑性狼瘡引發的腎炎。
-
2023-09-24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健保大數據/症狀百變、診斷不易 紅斑性狼瘡最愛找女性
紅斑性狼瘡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部分與「家族性」有關,但並非家族有人罹患紅斑性狼瘡,下一代或是親友就會罹患。紅斑性狼瘡就像是「百變女郎」,臨床表現症狀多元,有時候可以表現得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腫痛,又或是用發燒、畏寒、類似感染的症狀表現,也讓臨床診斷不易。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內紅斑性狼瘡患者人數以及治療現況。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屬於「重大傷病」,如果沒有妥善控制免疫系統,免疫細胞可能會胡亂攻擊健康的組織。臨床診斷的依據是患者身上是否有出現蝴蝶斑、圓盤性紅斑、口腔潰瘍、關節炎、腎臟病變、神經病變、心包膜炎、溶血性貧血、光敏感等,另可以透過抽血檢驗史密斯抗體、抗雙股去氧核糖核酸抗體、抗磷脂抗體是否異常。目前無法治癒,醫學界努力尋找致病機轉。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紅斑性狼瘡的命名,與它的臨床表現有關,醫師認為「如被狼咬到」而稱之,紅斑性狼瘡的英文簡寫是SLE,而L即為Lupus,它的意思就是狼。紅斑性狼瘡好發於女性,目前難以確定罹病原因,現在治療紅斑性狼瘡的方式,僅能控制、沒辦法治癒,需長期透過服用類固醇或是其他藥物,控制身體的免疫系統。雖然紅斑性狼瘡僅能長期服藥控制,但醫學界仍積極找尋紅斑性狼瘡的致病機轉,期待能治癒紅斑性狼瘡。像台北榮總與陽明交大先前發表研究顯示,紅斑性狼瘡可能與NLRP12基因表現有關。研究發現紅斑性狼瘡的患者體內NLRP12基因的表現量普遍低下。NLRP12基因表現低下時,人體內第一型干擾素就會升高,干擾素是人體通知免疫細胞作用的細胞素,長久下來會使免疫韌性降低,處於發炎體質。傳統治療以類固醇、奎寧為主,目前已有新成分藥物。石崇良表示,紅斑性狼瘡使用的藥物,最大宗的以類固醇、奎寧為主,只要有看診的患者,健保都能提供照顧。現在使用的雖然都是老藥,但最近已有紅斑性狼瘡的新成分藥物,即一種免疫製劑,申請健保收載中,未來有機會成為患者健保用藥的新選擇。紅斑性狼瘡患者嚴重時,可能需要住院,也可能爆發全身性多重器官衰竭。依照健保署統計,107年到111年曾診斷有紅斑性狼瘡而死亡的人數,介於800到1,400人。脆弱族群慎防發病,列入疫苗的優先施打對象。石崇良說,紅斑性狼瘡的病患屬於醫療上定義的「脆弱族群」,無論是新冠疫苗、流感疫苗的優先施打對象,紅斑性狼瘡的患者都會納入其中。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為例,紅斑性狼瘡的脆弱體質,染疫後也增加住院的機率,患者需格外注意,避免感染。紅斑性狼瘡的患者也比較容易合併腎臟疾病、泌尿道感染以及有一定的機率會出現心血管疾病,如腦中風等。石崇良表示,有些患者是因為合併症,才發現自己罹患紅斑性狼瘡,現在紅斑性狼瘡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如果家族中有任何人有紅斑性狼瘡的家族史,自身又是女性,就得提高警覺,隨時檢視身體的狀況,不管是泌尿道感染或是腎臟疾病等,都得多一層思考是否有有免疫疾病的可能性。治療過程/想吃保健食品或中藥,務必與醫師討論。如果不幸罹患紅斑性狼瘡,一定要按時服藥,不要輕易減藥或是停藥。平時要保持情緒平穩,減少緊張刺激的環境,適當地舒緩生活壓力,同時也能參與紅斑性狼瘡的病友團體,相互交流用藥或是保健方式。患者如果有需要服用保健食品,或希望採取中醫治療,一定要與醫師討論,避免增加腎臟負擔,或是引起其他藥物交互作用等。石崇良說,強化免疫力除了均衡飲食以外,也建議要多運動,可以採取比較緩和的運動,如瑜伽、伸展運動等,強化免疫力,降低任何感染性的疾病上身,防止紅斑性狼瘡的病情惡化。
-
2023-08-24 癌症.頭頸癌
抗癌20多年 花蓮前市長蔡啟塔病逝!口腔癌8大症狀 「一檢查」高危族群必做
縱橫花蓮政壇數十年,曾任花蓮市長、縣議員的蔡啟塔,抗癌多年,今天清晨不幸病逝,享壽65歲,地方人士、親友聞訊相當震驚,今早已有不少人前往上香致哀。蔡啟塔是花蓮政治世家蔡家班的要角,曾任2屆花蓮市長、2屆縣議員,也曾擔任國民黨花蓮縣黨部主委,市長任內完成花蓮市區鐵道商圈規畫。2014年他獲得國民黨提名投入花蓮縣長選舉,但敗給尋求連任的無黨籍傅崐萁,2018年參選第19屆第一選區縣議員當選,當時兩個兒子蔡翼鍾與蔡翼陽也雙雙當選市民代表,蔡翼鍾本屆轉戰縣議員失利,蔡翼陽成功連任市民代表。不過,在縣議員任內,蔡啟塔因13年前擔任市長時涉貪收受工程回扣,被依公務員共同犯經辦公用工程收取回扣罪等4罪判刑15年、褫奪公權7年,2020年6月遭解職並入監服刑。蔡啟塔罹患口腔癌20多年,他積極治療,也很重視身體健康,原本還算穩定,但入獄後,半年前病況惡化,獲保外就醫,身形變得相當消瘦,今天不敵病魔辭世,讓親友震驚不捨。口腔癌8大症狀1.口腔黏膜變白2.口腔出現紅白斑或紅斑3.口腔腫塊4.口腔潰瘍久不癒合5.口腔不明出血6.頸部硬塊7.舌頭知覺喪失8.舌側緣出現周圍變硬的腫塊或潰瘍疾病百科/口腔癌口腔癌免費篩檢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嚼檳榔包含已戒之原住民可提前至18歲起接受檢查),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而降低癌症的發生和死亡。》全國特約醫療機構篩檢院所查詢(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8-14 癌症.頭頸癌
「象董」朱振岳口腔癌復發離世 口腔潰瘍2周未癒合恐為前兆
經營洋蔥紅酒、綽號「象董」的朱振岳是台灣中部地區知名人士,日前傳出因為口腔癌過世。其實朱早在2010年時就罹患口腔癌,如今病情復發後才因此離世。醫師表示,口腔癌治療後,嘴巴容易張不開,讓衛生清潔變得困難,容易導致癌症復發;民眾若口腔常有潰瘍,或有缺牙、蛀牙,未積極處置都有較高機率罹患癌症。朱振岳日前因口腔癌離世,根據媒體報導,道上人士說,當年罹口腔癌,因及時開刀治療後順利控制病情,但近年聽聞疑似癌細胞擴散,一直有傳言不大樂觀,近日就傳出口腔癌而病逝。林口長庚醫院口腔外科主治醫師蔡啟穎表示,癌症都相當容易復發,而口腔癌因為經過治療後,嘴巴容易張不開,當復發病灶出現時,卻因此不容易檢查到;同時也會因為口腔清潔不易維持,讓蛀牙情況更加嚴重,加上口腔黏膜纖維化,導致潰瘍不易癒合,反反覆覆之下就容易導致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復發。蔡啟穎指出,抽菸、喝酒、嚼檳榔都是口腔癌或其他癌症的危險因子,但即使沒有以上風險行為,也有罹癌風險,許多未知因素仍在研究中;但基本上仍可把握「減少刺激性食物」的飲食原則,過燙、辣等食物盡可能不要食用;而化工食品日益增加,也難以避免當中致癌性成分,若有口腔潰瘍、破皮,都會增加罹癌風險同時,口腔衛生保健也相當重要。蔡啟穎說,牙齒缺損要趕緊修補,牙齒若有破損,有時會造成口腔黏膜、頰黏膜、舌頭損傷,損傷過久容易導致傷口不易癒合,細菌又不斷攻擊下,讓細胞突變的風險增加、癌化機率提高。「口腔容易潰瘍者,罹癌風險也較高。」蔡啟穎指出,口腔容易受傷的原因繁雜,蛀牙、假牙不適配、做傳統牙齒矯正等,只要常常刺激黏膜、牙齦,加上口腔衛生沒有維持,讓細菌殘留過久,都會導致潰瘍等傷口產生。蔡啟穎建議,只要口腔有小小的潰瘍都要積極處理,收先去用漱口水去除細菌,再用口內膏保護受傷的地方,促進口腔癒合,通常2周內就會癒合,若超過2周仍未見好轉,建議到醫療院所進行詳細檢查,有時候拖到一、兩個月才來就醫的個案,癌症可能都已經發展第一、二期,甚至更嚴重的狀況了,不可輕忽。口腔癌篩檢怎麼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公費健檢中有提供口腔癌篩檢,鼓勵民眾多運用,及早發現有機會篩檢出癌前病變,經過適當處置,能有效避免發展成口腔癌,建議30歲以上有抽菸、嚼檳榔行為的民眾,每2年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看更多早期發現口腔病灶是提升存活率與降低治療難度的關鍵,若發現口內出現「破斑硬突腫」之一的情形,應盡速就醫:1.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週未癒合2.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3.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4.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5.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3-07-22 醫療.中醫
2023「大暑」養生4指南!中醫師教你清熱祛濕:飲食清淡少辛辣,健脾袪濕忌生冷
明天(23日)是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是天氣最酷熱的時刻,也是炎熱酷夏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民眾在外要提防中暑外,也要小心濕疹、腸胃、泌尿道感染等疾病。中醫師教你大暑的養生4指南,一起來看看怎麼在酷熱的天氣裡清熱祛濕。炙熱的陽光,悶熱的空氣,屢破新高的氣溫,面對節節上升的溫度,伴隨高溫接踵而至的中暑、腸胃、皮膚問題,是否也讓你淹沒在夏季熱浪的不適中呢?為了適應炎熱的氣候,皮膚會透過出汗來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但夏季同時也是暑濕之氣最易侵犯人體的季節,尤其台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夏季的氣候特徵是以「濕」和「熱」為代表,包括了6.7月的多雨悶熱潮濕,以及7.8月盛夏的高溫炎熱,若是人體本身汗孔調節功能不佳,或貪涼喜冰飲,除了容易產生中暑的症狀外,也常合併出現因「暑濕」引發之全身和腸胃症狀。適合夏季的飲食調養1.飲食清淡少辛辣夏季因為受高溫的影響,易讓人食慾降低,飲食上宜選擇口味清淡,少油易消化的食物。一般在料理時會利用些許辛味食物(如蔥、薑、蒜等)以增進食慾,但切勿過食辛辣,以免損傷脾胃或引發體內燥熱症狀。2.健脾袪濕忌生冷盛夏的濕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若因為過食辛辣後又飲用冰飲或生冷瓜果,很容易讓脾胃受損,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會造成水濕停滯,內外濕邪引動,讓原本已經虛弱的脾胃功能更加低落,出現胸悶、食慾不佳、四肢沉重倦怠、精神萎靡、嗜睡頭暈等濕邪引發的症狀。可多選擇健脾益氣、開胃消食的食材,例如薏仁、茯苓、白扁豆、大麥、蕎麥、燕麥、玉米鬚具有健脾或燥濕的作用;山楂、神麴、雞內金、白蘿蔔具有消食導滯的作用;常用藥材如陳皮、白朮、藿香、蒼朮、茵陳、石菖蒲等也可以沖泡做為茶飲飲用。3.益氣生津調營衛夏季因高熱使人體容易出汗,但若本身體質偏虛弱或汗孔開闔失調,易導致氣隨汗泄,出現氣津兩虧的症狀,常見的不適有大汗出後覺乏力倦怠,口乾渴,頭暈,手足心熱,身燥熱,便秘,小便色偏黃,脈細無力而稍數等症。可選用益氣生津的食材如蓮藕、銀耳、蜂蜜、烏梅加上黨參、太子參、五味子、麥門冬、黃耆等藥材,並適時補充水分,避免在高溫陽光下曝曬過久。4.增辛減苦養心氣夏季對應的臟腑是「心」,「養心」是夏季保健的一大關鍵點,由於暑熱逼人,容易令人煩躁傷心,心火過為旺盛時易出現反復口腔潰瘍、口乾、心煩易怒等症狀,又心與小腸相表裡,若心火重而導致小腸積熱,則易出現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症狀,名醫孫思邈曾提出:「夏宜增辛減苦」。認為夏季心火當令,苦味可入心,如果適當吃些苦味的食物以降火,可選擇蓮子、麥門冬、綠豆、百合等清心火、寧心的食材,但不可過量,否則會損傷肺氣,因為「夏三月屬火,主於長養心氣,火旺味屬苦,火能克金,金屬肺,肺主辛。當夏飲食之味,宜減苦增辛以養肺。」;所以搭配吃點辛味的食物,如蘿蔔、蔥白、薑、蒜等,可有助於補益肺氣,防止火旺克金傷肺。另外,中醫理論中「汗為心之液」,出汗雖有利於養心,但並不意味著汗出得越多越好,汗出過多會耗傷心陰、心氣,出現心悸,短氣,自汗出,胸悶,面色蒼白,體倦乏力等症狀,因此夏季運動不可過量,儘量避免出現大汗淋漓的狀況,可適當食用酸味食物以防止耗散心氣,如烏梅、葡萄、山楂、五味子,它們的酸味能斂汗且能生津解渴。夏季推薦藥膳和茶飲蓮子豬肚湯:.功效:具有清心降火、健脾益胃的效果。.食材:取豬肚1個,蓮子50克,香油、酒、鹽、生薑、蔥、蒜各適量。.製作方法:1.豬肚內外翻洗乾淨,從邊緣切開十公分,用1湯匙粗鹽、1湯匙醋將豬肚搓揉至無黏液,然後用水沖洗淨,放入滾水內煮3分鐘取出,用刀刮去白色污垢,洗淨後切片。2.蓮子用水泡軟,去皮後將之和100克水放入鍋中,煮15分鐘。3.加入切片豬肚、酒、薑片和500克水,先大火煮沸,再小火燉2小時,加鹽、蔥蒜、香油調味即可。仙楂紫蘇茶:.功效:具有健脾去濕、消食導滯的效果.食材:紫蘇4g、藿香4g、仙楂6g .製作方法:將上三味藥分別搗碎布包後,放入杯中,加入800cc熱水,悶蓋15分鐘,每日一劑,可代茶飲。※本文由
-
2023-04-22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治療口腔黏膜潰瘍,吃麩醯胺酸有效嗎?專家建議含「2物」有同樣效果
「口腔黏膜潰瘍、潰爛」是許多接受化療癌友的夢魘,為了保護口腔黏膜,不少癌友聽說「麩醯胺酸」(Glutamine)可保護黏膜,便拼命透過保健食品補充麩醯胺酸,不過在2023年聯合報癌症高峰論壇中,醫師指出,國外研究顯示,不是只有貴桑桑的麩醯胺酸保健食品可保護口腔黏膜,在化療期間口含冰塊、冰淇淋,也可預防、減輕口腔黏膜發炎、潰瘍之苦。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治醫師余垣斌在2023年聯合報癌症高峰論壇中援引美國腫瘤護理醫學會(The Oncology Nursing Society - ONS)資訊指出,當病患接受半衰期較短的化學輸液治療,無論在治療前、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只要在口中含冰塊或冰開水,就能有效預防口腔黏膜發炎、潰瘍。另有研究發現,像冰淇淋也可達到類似效果。化療可用「冰凍療法」呵護口腔上述方法稱為「冷凍療法」(Cryotherapy),主要原理在於,低溫會讓口腔血管收縮,此時就能減輕化療毒素對口腔黏膜所造成的影響。美國腫瘤護理醫學會建議,當病患接受化療藥物5-Fluorouracil(5-FU)或高劑量Melphalan治療,可執行冷凍療法30分鐘,療程前5分鐘就可以開始進行。不過也不是所有化療藥物都適合使用冷凍療法預防口腔黏膜炎,如果病患接受的是化療藥物Oxaliplatin,則不建議使用冷凍療法,主要是因為病患使用這種藥物後,口腔黏膜會對溫度變化特別敏感,這時執行冷凍療法,病患會十分不舒服,因此就不適合使用這種方式預防口腔黏膜炎。美國史丹佛癌症中心也提醒,運用冷凍療法預防口腔粘膜炎時,要記得,冰塊要用「含」的,不要去咬冰塊,以免牙齒受傷。放療用蜂蜜比較舒服如果是頭頸癌病患接受放射線治療,進而引發口腔黏膜炎,冷凍療法就不見得可以派上用場。有些研究認為,頭頸癌病患在接受放療期間服用一點蜂蜜,或可減輕口腔粘膜炎嚴重度、幫助維持體重,並減少治療所受干擾。頭頸癌病患接受放療期間,若要服用蜂蜜,服用方法為每次服用一湯匙蜂蜜,每天服用3次,分別為:‧放射治療前15分鐘服用1湯匙蜂蜜。‧放射治療後15分鐘再服用1湯匙蜂蜜。‧在放射治療6小時後再服用1湯匙蜂蜜。服用蜂蜜時,先將蜂蜜含口中,讓蜂蜜完全融化後再吞進腹中。使用麩醯胺酸保健食品,有效嗎?在癌友圈中,麩醯胺酸保健食品的詢問度很高。在2023年聯合報癌症高峰論壇中,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乳房醫學會常務理事郭文宏與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學術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部主任黃孟娟在面對癌友提問時,皆對麩醯胺酸保健食品提出一些看法。郭文宏指出,根據2019國際癌症支持性照護學會暨口腔腫瘤國際協會(MASCC/ISOO)所出版的臨床治療指引,頭頸癌病患若接受化療、放療,攝取麩醯胺酸或用麩醯胺酸漱口,可幫助預防口腔黏膜炎,即使出現口腔黏膜炎,也可減少疾病嚴重程度。不過黃孟娟提醒,癌友普遍聽聞麩醯胺酸可修復口腔黏膜,但例行補充麩醯胺酸與血液腫瘤再發疑慮有關。建議使用劑量以0.5克/公斤/天為限,可多次漱口後食用緩解症狀,但僅有症狀短期使用,不宜例行補充。口腔黏膜炎,3招退散不希望口腔黏膜炎干擾生活,美國史丹佛癌症中心建議:1. 平常多刷牙,但要溫柔、輕柔地刷,建議一天刷牙三到四次,牙刷刷毛要軟,牙膏口味也要溫和一點,不要太刺激,建議不要用牙齒美白產品,使用牙線時,動作也要輕柔,假牙要記得每天清潔。2. 每天多漱口,建議用鹽水或鹽水混合小蘇打水漱口,一天漱口5到6次,若要為口腔潰瘍清潔、清毒,這是最溫和、有效的方式。當然,也可使用不含酒精抗菌漱口水。3. 飲食要留意,吃東西時,食物要盡量柔軟、溫和,避免吃太酸、太辣、太脆、太甜食物,也要避免喝酒,或吃含酒精食物,這些食物都會磨損黏膜,並讓細菌、黴菌大量滋長。喝點含蛋白質奶昔是個好方法,可幫助補充營養、水分。此外,也要多喝水,讓口腔、腸胃道得到滋潤、呵護。(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20 癌症.頭頸癌
口腔破皮別以為只是火氣大 5症狀只要出現其中之一當心口腔癌
【本文重點】每年台灣約有8,000例口腔癌病例,導致超過3,000人死亡,其中男性患者30-64歲最為受影響。主要致癌物包括菸草、檳榔和酒精,吸菸和咀嚼檳榔會增加口腔癌的風險,特別是在男性患者中更明顯。台灣衛生福利部推動各年齡層30歲或以上的吸菸或口嚼檳榔者每兩年接受免費黏膜檢查,早期檢測、治療和避免吸菸和口嚼檳榔是降低口腔癌風險的重要預防措施。--by ChatGPT台灣每年約8千人罹患口腔癌,造成3千多人死亡,又以30至64歲男性為最大宗。菸品、檳榔及酒是一級致癌物,抽菸、嚼檳榔易導致罹患口腔癌,在男性口腔癌患者中,逾8成有吸菸、7成嚼檳榔,5成同時吸菸且嚼檳榔,國健署提供30歲以上有吸菸、嚼檳榔習慣的民眾,2年1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除了呼籲民眾及早戒除檳榔、吸菸,也鼓勵民眾早期篩檢、治療,降低口腔癌發生風險。口腔癌形成原因,是口腔黏膜受到菸、檳、酒的機械、化學性刺激,而導致口腔黏膜病變,後續引發癌症。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像是檳榔本身含有致癌物質以外,因其纖維較粗,嚼食時加深對口腔傷害。口腔黏膜病變症狀包括白斑、紅斑、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疣狀增生、扁平苔蘚等,都是癌前病變的警訊。若同時使用菸、檳、酒民眾,罹患口腔癌機率倍數則高達123倍。預防口腔癌應把握「拒菸檳、定期篩、早治療」,若發現口內出現「破斑硬突腫」其中之一的情形,應儘速就醫:1.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週未癒合2.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3.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4.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5.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若不了解口腔癌早期症狀,延誤治療恐留遺憾。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朱本元分享,66歲男性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口腔潰瘍5個月才就醫,腫瘤已超過5公分,確診舌癌第4期,因腫瘤過大無法經口切除,必須採複合式手術,包括嘴唇、下頷骨、舌頭等皆須切除,並取大腿前外側的游離皮瓣進行重建,術後還得接受化放療,雖術後存活10多年,但外觀疤痕、說話不清楚、吞嚥有障礙,生活品質仍受影響。62歲的顏先生是口腔癌病友,早年曾做鐵工、計程車及擺攤,受朋友影響嚼檳榔近30年、菸齡接近40年,顧及太太及家人勸戒菸、檳多年,他50歲時決定戒檳榔,但某次感冒就醫,耳鼻喉科醫師告知他口腔黏膜有白斑,而太太定期到醫院做子宮抹片、乳房攝影檢查,他也跟著到醫院口腔黏膜檢查,雖前2次皆正常,但第3次檢查前口腔疼痛近2個月,檢查便確診第1期口腔癌。顏先生接受腫瘤切除手術,後續又發生細菌感染,在一周內他開了2次刀,住院1個月。因腫瘤切除後嘴巴變形,若不復健會萎縮、難以張口,後續半年皆喝流質食物、復健至少1年。「我算幸運,身邊幾個口腔癌朋友都不在了」,顏先生說,吃檳榔完全沒好處且花錢,若吃10年「都可以買台百萬名車」,且自己戒檳榔10年才得癌症,呼籲癌友盡早戒除,並定期接受篩檢、治療。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對於口腔破皮,常誤以為是火氣大、疲勞、病毒感染所致,若潰瘍超過2週未痊癒,恐是口腔癌前兆。國健署補助30歲以上有嚼食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只要持健保卡至耳鼻喉科或牙科即可接受篩檢服務。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發生風險,以及26%口腔癌死亡風險。朱本元建議,口腔病變只要透過「張嘴」,很容易發現病灶,及早確診口腔癌、接受治療,存活率也較佳,像是第一期存活率達84.7%,但第四期僅38.2%,根據資料分析,透過篩檢發現口腔病變者,有77%(0至1期)屬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早期治療預後佳,且外觀、功能影響小,不過頭頸部癌症有20至30%病患會發生第二原發癌,因此術後仍要定期追蹤檢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11 醫療.消化系統
口乾、口苦、口臭⋯ 是肝不好嗎?醫解析各種可能原因,只有肝衰竭才會口臭!
當出現口乾、口苦、口臭等症狀時,民眾常聯想到是否肝不好,加上中醫有「肝火旺」一說,所以常以為要往肝臟找問題。其實,這幾種症狀可能的原因很多,與肝臟的相關性反而是比較少的。以下分別介紹: 口乾可能是唾液分泌減少引起,原因可能是自體免疫疾病,例如乾燥症或是唾液腺阻塞,抑或是口腔問題,如牙周牙齦發炎、感染、潰瘍等,也可能是由於服用某些藥物引起唾液分泌減少的副作用。 口苦可能是某些腸胃道疾病所導致的,像是胃食道逆流或膽汁逆流等病況,因為胃酸及膽汁逆流到喉嚨,就可能感覺到口苦。口臭大部分的原因來自口腔疾病,因口腔內細菌數量龐大,尤其是革蘭氏陰性厭氧菌位於味蕾的間隙、喉嚨、扁桃腺,在無氧環境下細菌會大量繁殖,分解食物產生之代謝物就會產生氣味;若口腔衛生不佳導致牙菌斑大量殘留或患有口腔疾病(如牙周病、齲齒、口腔潰瘍、黏膜發炎等),則會引發口臭。而就機轉來說,細菌把含有硫的蛋白質代謝後,形成硫化氫和甲基硫醇,就是造成口腔臭味的來源。其它原因也有可能造成口腔異味,例如抽菸、好吃味道較重的食物,例如:大蒜、蔥、薑、青椒、洋蔥等,也會造成口臭,但只要停止這些行為或避免味道較重的食物,就可以改善。另外,口腔內的唾液有抑止細菌繁殖的殺菌作用,唾液也能溶解散發異味的物質,幫助清潔口腔,若唾液分泌減少而口乾,則會引發口臭,故乾燥症也是引起口臭的原因之一。另外,女性更年期時,因荷爾蒙改變,也可能會引起口乾並出現口臭。其它疾患如鼻竇炎、慢性支氣管炎(其擴張發炎導致長期積痰積膿,引發細菌增生發酵,口腔便產生異味)也會導致口苦口臭;而糖尿病導致之酮酸中毒會出現爛水果味;腎臟病人因為尿素氮堆積,尿素經過口腔細菌作用,分解成氨,從口中排出,也會造成異味(尿騷味)。至於消化器官疾病也可能導致口腔異味,例如腸阻塞造成食物滯留於腸子內發酵,產生氣味;胃食道逆流、慢性胃炎和胃潰瘍也可能會影響口氣。另外有一種心因性口臭,患者因情緒壓力大、緊張焦慮、失眠而造成心理壓力,患者事實上沒有口臭,但卻一直認為嘴巴臭,這需要身心科的介入,以心理諮商等方式,去找到真正的原因(壓力來源),才有辦法改善這種狀況。肝衰竭才會出現口臭而在造成口臭的原因中,肝病占比其實不高,慢性肝炎、脂肪肝等問題都不會造成口臭,只有嚴重到肝衰竭狀況的病人才會出現口腔異味。這種狀況之所以會導致口苦口臭,是因肝臟正常功能是把二氧化碳和氨合成尿素,從尿中排出,而當肝衰竭、肝臟功能下降時,代謝功能變差而血中氨的濃度上升,氣態氨會從呼吸道黏膜及口腔排出,而產生異味。而當肝衰竭、肝臟功能變差時,通常還會伴隨有其它症狀,例如:疲勞、食慾差、凝血功能異常、黃疸、蜘蛛痣、腹水等。若出現以上症狀,則暗示肝臟出了大問題,需要盡快就醫。先檢查口腔問題綜合以上分析,大部分口乾、口苦、口臭的困擾,還是口腔問題引起,所以建議可以先去牙科門診,了解是否為牙周、牙齦、牙菌斑等問題造成的症狀。若排除口腔問題,則應進一步查明是否和內科疾病相關。例如,若是懷疑和肝病、腸胃消化系統或其它內科疾病相關,則應該考慮做基本抽血檢查、腹部超音波,甚至上消化道內視鏡,確認是否有胃食道逆流、嚴重潰瘍、肝病、腎臟病或糖尿病等內科疾病。若非上述嚴重疾病引起的口臭,改善方式主要還是從口腔衛生做起,平時維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吃完食物後立刻刷牙,使用牙線清潔口腔,避免牙菌斑殘留。舌頭表面有一些乳突狀突起的結構,容易累積細菌,刷牙時可使用牙刷清潔舌苔,使用漱口水維持口腔清潔及去除口臭,定期洗牙,去除牙菌斑和牙結石。此外,平時應多喝水,增加口腔濕潤度,避免口腔乾燥,可以消除不佳的口氣。另外,出現口乾、口苦、口臭症狀有時也是也是一種警訊,建議不妨可以定期健檢,確認身體各器官狀況,以保健康。【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97期(2022-01-12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24 癌症.頭頸癌
53歲男舌部潰瘍誤以為火氣大!竟罹「口腔癌第三期」,菸、酒、檳榔是元兇
【本文重點】一名53歲的建築工人,因為數十年來一直保持菸酒和檳榔的習慣,半年前出現了口腔潰瘍,最終確診為口腔癌。他接受了手術、放射線和化學治療,並成功戒掉了不健康的習慣,目前狀況良好。醫師提醒,口腔癌是好發於中年男性,最常見的導因元兇是菸、酒和檳榔,若口腔內有異常症狀應儘早就醫,治療以手術為主。--by ChatGPT53歲男舌部潰瘍誤以為火氣大 竟罹「口腔癌」53歲王姓男子維持菸酒及檳榔習慣數十年,半年前出現舌部潰瘍,以為是火氣大,自行購買口腔藥膏塗抹,未見療效後就醫,確診是口腔癌,立刻接受手術等治療,恢復良好。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53歲王男是建築工人,每天藉由嚼檳榔、抽菸與飲用藥酒提振精神,此習慣維持數十年不變,但半年前出現舌部潰瘍,一開始以為只是火氣大,自行購買口腔藥膏塗抹,未見療效後就醫,切片確診是口腔癌第三期。醫院隨即安排手術,王男再陸續接受放射線與化學治療,加強效果;王男在治療期間也戒除菸酒及檳榔,目前恢復良好,重回職場,扛起家中經濟重擔。口腔癌好發中年男性,菸、酒、檳榔是元兇安南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成存芝表示,台灣每年約有7000人至8000人確診口腔癌,逾3000人因口腔癌過世;口腔癌好發於50歲至60歲的中年男性,菸、酒、檳榔是最常見的導因元兇。成存芝說,口腔癌常見癌前病變,包括白斑、紅斑、紅白斑與黏膜下纖維化,不同症狀有定期追蹤、雷射燒除等處理方式,必要時須安排切片檢查;若口腔內有超過2週無法癒合的潰瘍或硬塊,應儘早就醫。目前,口腔癌治療以手術為主,切除口腔病灶,大部分患者也須接受頸部淋巴結廓清,將癌細胞可能竄逃的路徑一併清除;切除後若口腔缺損較大,需加做皮瓣重建,再依臨床狀況與病理報告,評估後續是否做放射線與化學治療。延伸閱讀:.每4分19秒有1人罹癌!教你看懂癌症登記報告裡隱藏的抗癌密碼.嘴破一直沒好是火氣大,還是口腔癌前兆?醫教自我檢測7重點.別忽略你的權益!40歲以上免費健檢一次看,項癌症都能檢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21 醫療.感染科
懶人包/猴痘疫苗開放預約施打!全台6院所詳細施打時間及預約流程
猴痘今(21日)再新增本土3例個案。而猴痘疫苗登記平台也提前至今天下午3時開放登記,依據醫院的準備狀況,最早開打的是部立桃園醫院,將於明天(22日)提供接種。預約平台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平台:https://mpox.cdc.gov.tw/ 預約時間自3/21下午3時起可開始預約。提供接種院所猴痘疫苗目前開放六都各一間醫院提供接種:.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亞東紀念醫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奇美醫院.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提供對象民眾自我風險評估「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如:性病患者、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本次提供約2500人次可接種,初估兩成爽約率,開放3000人登記,後續再視情形調整。預約流程先至意願登記平台選擇想前往的醫院完成登記,並完成高風險性行為等相關問卷。↓收到媒合確認的預約信,再至醫院網站完成掛號。↓依照預約掛號時間,攜帶身分證件至診間需出示預約信,才可接種。接種費用猴痘疫苗為公費接種,僅需負擔掛號費。猴痘症狀感染猴痘要注意六大項症狀,包括皮疹水泡、淋巴結腫大、發燒、頭痛、肌肉痛和極度倦怠等,其中以臉部、四肢和生殖器出現皮疹、膿皰、結痂等疹子症狀最為明顯,如果有這些症狀,一定要戴上口罩再就醫。疾管署今(21日)發布新增本土3例猴痘個案,分別居住於新北市、苗栗縣和宜蘭縣,症狀包括發燒、鼻塞、頭痛、疲倦、口腔潰瘍、腹瀉、紅疹、淋巴結腫大、水泡、膿皰等症狀。我國自去年6月23日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日累計確診16例病例(10例本土及6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均為男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間,中位數約30多歲,以性接觸感染為主。【延伸資訊】.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猴痘Q&A
-
2022-12-02 焦點.健康知識+
身體水腫怎麼辦?5常見原因導致身體腫 4方式改善腫脹
水腫可能發生在身體各部位,不過通常發生在腳、腳踝、腿部、臉部和手。好發在孕婦和老年人,但這不表示一般人就不會發生水腫情形!如果吃太重口味、久坐不動也是可能會引發水腫問題喔。水腫常見症狀?腿部、腳踝和腳部出現與受傷無關的腫脹,就有可能是水腫。此外,臉、手部也會浮腫。可能會在單一部位腫脹,也有可能上述部位同時出現腫脹。水腫會感到些許不適,甚至會限制腳踝、手腕的可活動範圍。什麼情況下會導致水腫?水腫是因為身體組織中積聚的多餘液體造成。下列五個情形都有可能會導致液體積聚,包括:1、循環不佳,體液滯留腿部。2、久坐或站著不動,尤其是天氣炎熱。3、吃太鹹、鈉攝取過多。4、服用特定藥物,如布洛芬(IBUPROFEN)和萘普生(NAPROXEN)。5、本身有健康問題,像是充血性心臟衰竭、肝病和腎病。隨著年齡的增長水腫更常見,因為腿部的靜脈循環不佳,體液容易滯留在腿部。水腫診斷?腫脹區域的皮膚沒有光澤及延展性。輕輕按壓腫脹區域約 15 秒,表皮會留凹陷的形狀。預防或避免水腫?根據導致水腫的原因,可能無法阻止水腫的發生。如果由健康問題引起的,例如充血性心臟衰竭、肝病或腎病,無法預防,只能進行疾病管理及治療;水腫若是因吃太多鹽引起,可以透過飲食中少攝取鹽來預防。另外,步行....等定期運動也可以幫助減輕水腫,藉由鍛煉小腿肌肉,有助於液體循環。水腫治療治療水腫的唯一方法是治療引起水腫的疾病。藥物部分則為利尿劑,又稱為水丸,有助於透過尿液將鹽、多餘的液體排出體外。家中就可以做下列4方法,有助減輕腫脹不適:1、坐著或躺下時抬高雙腿。2、如果腿部水腫,請穿彈性襪。彈性長襪對腿部施加壓力,防止液體聚集在腿部和腳踝中。3、不要長時間坐著、站著不動。4、限制鹽的攝取量。【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長期睡太少當心健康亮紅燈!不僅血壓高、發胖,更易引發「這疾病」舌頭燙傷怎麼辦?燙傷後怎麼處理?4種處理方式讓舌頭燙傷傷口更嚴重! 經常嘴破/口腔潰瘍怎麼辦?嘴破要避免那些食物?預防嘴破方法!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11-07 癌症.頭頸癌
嘴破一直沒好是火氣大,還是口腔癌前兆?醫教自我檢測7重點
「嘴破究竟是火氣大,還是口腔癌?」新聞標題聳動的寫著嘴破一年未癒竟罹癌,您是否也擔心自己的嘴破是不是口腔癌前兆?抑或是火氣大而已?別擔心!只要學會自我檢查,您也可以自己分辨、不致過度恐慌或錯過就醫時機。口腔癌是什麼?口腔癌是所有發生在口腔內惡性腫瘤的總稱,口腔的部位包含唇、舌、齒齦、口腔底部、硬顎、頰黏膜。根據組織病理學的特徵,又分為鱗狀細胞癌、唾液腺癌、黏膜惡性黑色素瘤、惡性淋巴瘤、軟組織肉瘤、與HPV病毒有關的口咽癌、其他惡性腫瘤等。其中口腔癌中 90% 以上為鱗狀細胞癌,與HPV病毒有關的口咽癌近年的比例則是持續增長,原因可能跟歐美國家口交性行為增加有關[1]。除了狹義上的口腔癌,廣義上的口腔癌也時常與口咽癌、下咽癌相提並論,差別僅在於生長部位的不同。根據《Head and Neck Surgery and Oncology》,口咽部的範圍為懸雍垂至會厭軟骨,下咽部的範圍則是會厭軟骨至氣管的環狀軟骨之間。口腔癌是一個致病因子非常明確的癌症,三大最常見的菸、酒、檳榔便是引發口腔癌的元兇。在台灣早期的研究中,發現單獨嚼檳榔得到口腔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 28 倍,比同時喝酒加抽菸的 22 倍還高;三個因子都有的話,得口腔癌的機率竟然高達一般人的 123 倍[2]。除此之外,口腔衛生習慣不良、陽光照射、長期營養不良也是口腔癌的致病因子之一[3]。根據GLOBOCAN 2018年數據資料庫,全世界的口腔癌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約為每十萬人 4.0[4]。然而,根據108年衛福部的癌症登記報告,台灣的男性口腔、口咽及下咽癌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為每十萬人 41.82,比全世界高上許多倍。此外,口腔癌的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 11.43 倍,是一個十分好發於男性的癌症,好發年齡約為 60 歲左右[5]。口腔癌有什麼症狀?發現癌前病變怎麼辦?口腔癌的常見症狀,包含持續兩週以上不癒合的口腔黏膜潰瘍、口腔內出現白斑或紅斑、出現不明原因的麻木感或疼痛觸痛、不明出血或腫塊、舌頭活動受阻、牙關緊閉及張口困難、牙齦腫脹導致假牙無法固定、拔牙傷口持續不癒合。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出現腫塊或潰瘍也不一定會痛,往往被忽略而不自知。因此,若發現有長期沒癒合的口腔潰瘍,就要十分注意潰瘍的顏色、質地是否產生變化。口腔潰瘍在癌化之前的階段,醫學上稱之為「癌前病變」。若放任癌前病變惡化,則會形成癌組織。口腔癌前病變包含白斑、紅斑、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扁平苔蘚等肉眼下可觀察到的病變。顧名思義,白斑和紅斑是肉眼底下可見到的白色或紅色病變,兩者都有可能惡性轉變成癌組織,白斑較紅斑常見,而紅斑轉變成癌組織的機率較高。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扁平苔蘚是口腔內慢性發炎的疾病,也有機會癌化成口腔癌[6]。值得慶幸的是,癌前病變不一定都會轉變成癌組織,而且癌前病變是可以治療的。因此,早期發現並接受治療,就可以有效遏止癌組織的生成。然而,在沒有切片及病理組織檢查之前,光靠外觀無法分辨病灶為良性組織、癌前病變或癌組織。因此,當發現有異常組織時,就要好好到醫院進行檢查,越早期發現癌前病變組織,則越可以避免其惡化為口腔癌。口腔自我檢查要點了解口腔癌及口腔癌前病變後,要怎麼進行口腔的自我檢查呢?以下列出幾點注意事項,供民眾參考:1.持續疼痛或壓痛2.口腔黏膜局部外觀產生變化:正常黏膜顏色粉嫩,不會有特別明顯的顏色變化。若黏膜組織變色,則要小心是否為癌前病變或癌化組織。3.口腔黏膜局部質地產生變化:正常黏膜質地柔軟。若硬化或纖維化,甚至形成硬塊,都是不正常的情形,可能會導致嘴巴打不開、咀嚼困難等症狀。4.持續出現白斑、紅斑、白紅交錯的斑:誠如上述文章提及,白斑及紅斑可能會惡性轉變成癌組織,需特別注意。5.口腔黏膜上出現凸起來的斑塊6.口腔黏膜上出現疣狀增生7.局部出血幾乎所有口腔癌都可以透過完整的口腔檢查被發現。因此,若出現以上問題,就要趕緊去就醫。如果「口腔病灶已超過兩週未癒合」或「近期內曾拔牙或拔除牙科植入物」,則更要考慮去醫院進行切片檢查,因為惡性的機率更高[6]。口腔癌就診資訊學會口腔的自我檢查後,發現異常病變應該掛什麼科呢?在醫院中,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都可以處理口腔癌。醫師會透過視診和內視鏡更仔細檢查口腔內的病灶,要確定診斷的話,則需要做進一步的切片及病理組織檢查才能確定是否為癌組織。不論切片結果是良性或惡性,都仍然要注重口腔的自我照護,因為癌前病變也可能演變成癌組織。發現癌前病變,也需要好好接受治療。如何預防口腔癌?回到最一開始的問題「嘴破究竟是火氣大,還是口腔癌?」,最重要的是檢查嘴破病灶的顏色與質地是否產生異常變化、問問自己嘴破是否已超過兩週未癒合。學會自我檢查,並願意就醫進行切片,再進行治療,就可以有效遏止癌組織的生成。口腔癌是一個可以有效預防的癌症,戒掉菸酒檳榔,保持良好口腔衛生、配合正確刷牙習慣,基本上就可以免於口腔癌侵犯。另外,男生可施打9價HPV疫苗預防,但台灣HPV引起的口腔癌發生率遠低於歐美,更重要的還是要照顧好自己的口腔健康,努力戒掉菸酒檳榔的習慣。參考資料:1.Chow LQM. Head and Neck Cancer. N Engl J Med. 2020;382(1):60-72.2.Ko YC, Huang YL, Lee CH, Chen MJ, Lin LM, Tsai CC. Betel-nut chewing, cigarette smoking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related to oral cancer in Taiwan. J Oral Pathol Med. 1995;24:450–3.3.Montero PH, Patel SG. Cancer of the oral cavity. Surg Oncol Clin N Am. 2015;24(3):491-508.4.Sarode G, Maniyar N, Sarode SC, Jafer M, Patil S, Awan KH. Epidemiologic aspects of oral cancer. Dis Mon. 2020;66(12):100988.5.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8年癌症登記報告6.Abati S, Bramati C, Bondi S, Lissoni A, Trimarchi M. Oral Cancer and Precancer: A Narrative Review on the Relevance of Early Diagnosi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17(24):9160.【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蔡明劭醫師】嘴破一直沒好,是不是口腔癌前兆?!別擔心,醫教一要點分辨】
-
2022-10-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罕見! 11歲男童確診發病MIS-C隔125天 再創我國最久紀錄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中重症228例,當中有一名兒童重症MIS-C,為一名11歲男童,從確診後到發病MIS-C共125天,約為17周、3個多月,再創下國內目前確診到發病MIS-C間隔最久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確診到發病MIS-C越久機率越低,而國外文獻目前記載最久是19周,屬於範圍之內,也算是少見的個案。羅一鈞表示,該名11歲男童,沒有慢性病史,於5月14日曾確診新冠肺炎,解除隔離後,於8月20日接種一劑疫苗,9月初因EB病毒感染(傳染性單核球增生症),合併頸部淋巴腺炎住院,經治療後出院,但9月16日起又出現發燒、頸部淋巴結腫、腹瀉、喉嚨痛、全身皮疹、口腔潰瘍,9月19日至門診,懷疑MIS-C住院,給予免疫球蛋白、類固醇治療,病況好轉,9月25日出院。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共239例,32例腦炎、25例肺炎、3例敗血症、11例哮吼、154例MIS-C、2例心肌炎、4例共病與新生兒感染等及8例到院前死亡;上述個案已有35人死亡,13例腦炎、8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8例到院前死亡。分析國內兒童重症239例中,0到5歲共有158例,佔比68%,而6到12歲有81例,佔比34%;以MIS-C來看,0到5歲95例,6到12歲有59例;腦炎分析,0到5歲有23例,6到12歲有9例;肺炎0到5歲有16例,6到12歲有9例。羅一鈞表示,兒童重症最多仍以MIS-C、且以5歲以下個案為主,當中有196例沒有施打過疫苗,佔比82%,這波疫情中滿多小朋友確診後重症,呼籲家長帶小孩打疫苗,增強免疫力避免重症死亡。
-
2022-09-23 醫療.自體免疫
異膚療效大躍進 醫病溝通採精準治療勿自行停藥
近來季節交替,正是異位性皮膚炎的好發時期,但有時病患常擔心副作用和抗藥性而未規律用藥。醫師提醒,近年治療大躍進,病人會有更多選擇,部分藥物雖有副作用,但都可以預防,並可透過定期監測與劑量調整,醫病溝通選擇最適合的治療,病人不必太過焦慮,更不宜擅自停藥反而影響治療效果。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彥如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分為局部與全身性,前者用藥有外用保濕劑、濕敷療法、類固醇藥膏、外用免疫抑制劑和抗生素藥膏等,全身性療法有口服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等,部分病患亦會視情況使用抗組織胺、口服抗生素等。大多數外用及口服藥物不會產生抗藥性,唯有當病人皮膚因搔抓出現傷口導致細菌感染時使用的抗生素,若沒遵循醫囑自行停藥才可能出現抗藥性,建議病人仍應把每次醫師囑付的療程做完,不要吃吃停停,才能加強整體的療效。使用免疫抑制劑 應定期回診監測許多中重度病人服用免疫抑制劑,副作用問題也常讓患者擔心。陳彥如醫師表示,免疫抑制劑也分局部和全身,局部藥物包括: 醫立妥、普特皮、適健膚,能改善皮膚發炎及搔癢感,部分病患於塗抹初期可能出現灼熱、刺痛感,但通常不太嚴重且短暫,而且這些免疫抑制劑很快能發揮作用,也不像類固醇會造成皮膚萎縮,故較適合長期使用。至於全身性的免疫抑制劑,陳彥如醫師表示,目前有多種常用藥物,部分藥物會造成白血球低下、影響肝腎功能、口腔潰瘍、血壓上升等問題,不過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通常高劑量下才會發生,臨床上醫師會依病患狀況挑選適合的藥物,病患亦應配合醫師建議的藥物劑量及頻次,規則返診追蹤,便可降低不良反應風險,不用過度擔憂。陳彥如醫師提醒,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病患應定期抽血監測肝腎功能及白血球,針對初次使用的患者,醫師會安排在一個月內回診了解是否有副作用,接下來每一至三個月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及白血球,患者平時也要養成固定量血壓的習慣,可降低血壓升高的風險。她也說,免疫抑制劑用藥初期醫師會從低劑量開始慢慢增加劑量,部分藥物則是可將藥物劑量拆成早晚各服用一次,待觀察確定患者沒有副作用風險時,再調高劑量。也因為副作用讓患者擔心,常有病人自行停藥。陳彥如醫師說,病患若只是一些輕微的不適例如腸胃道不舒服,應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是否停藥,若任意自行停藥,因免疫抑制劑要在服用一段期間之後才能發揮效果,如果中途停藥,整個療程需全部重來。最重要的是病友一定要規律回診與定期監測,有任何問題應盡快提出與醫師討論,若規劃長期出國無法回診的病患,預計開始服用免疫抑制劑,則建議在當地就醫評估後再開始服用免疫抑制劑,以免無法監測而衍生風險。新藥病情控制佳 監控降副作用風險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在生物製劑上市後,讓病情控制更好,大幅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12歲以上中重度患者,也獲得健保有條件的給付,最近口服標靶小分子新藥也陸續上市,這些新的治療方式都成為異膚患者未來的希望,患者用藥一至兩周後皮膚病灶明顯進步,對人際關係改善甚多。之前臨床研究發現,不論是生物製劑或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都有不良反應,生物製劑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不適及結膜炎等,通常使用局部外用藥物就能改善。而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副作用則包含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咽炎、血球低下、帶狀皰疹等,個案的使用上會稍微受限。陳彥如醫師指出,在臨床上上述副作用很少見,醫師也會定期為患者做監測,而且口服便可達療效,特別適合懼怕打針的患者。而若為年長患者或曾發生帶狀疱疹的患者,則可優先考慮使用生物製劑。而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在進行治療選擇前,與醫師建立良好的溝通,建立醫病共享決策,治療開始後應規則追蹤,尤其新藥上市後,食藥署也會要求醫師進行「風險管理計畫」,在最大化療效的同時也降低副作用風險,達到全人精準治療。
-
2022-07-07 醫療.耳鼻喉
注意!咳嗽合併「11症狀」,最嚴重恐為「1癌症」
1.咳嗽+呼吸不順+發熱:疑似胸膜炎,應看內科。2.夾雜鐵鏽色的痰或黏糊的膿狀痰:疑似副鼻腔炎、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等重病。3.咳嗽沙啞+嗽聲彷彿狗吠:疑似格魯布性喉頭炎症候群或急性喉頭發炎等支氣管及喉部之疾病。4.無明顯原因的刺激性乾咳:中老年人有可能為肺癌,小兒要考慮支氣管內異物。5.咳嗽伴咳血:不論是少量血痰還是多量咳血,青年人要考慮肺結核、支氣管擴張,中老年人有可能為肺癌。6.咳嗽合併胸痛或喘鳴:要考慮胸膜炎或哮喘。7.咳大量膿痰:表明下呼吸道有化膿性細菌感染,如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8.咳嗽時聲音嘶啞:起病緩慢者要想到喉結核或喉癌。9.咳嗽伴消瘦:多見肺結核或肺癌。10.夜間咳嗽伴氣促:考慮左心衰竭或哮喘。11.慢性咳嗽經常發作:考慮慢性支氣管炎。喉糖只能暫時舒緩短暫使用喉糖,確有舒緩的效果,但要真正達到緩解病徵,其療效是令人存疑的。實際上,喉糖並無太大止咳功效,且其中添加之薄荷,具有收縮黏膜血管之效果,長期使用會削弱口腔黏膜的抗菌能力,易導致口腔潰瘍的發生。至於某些含碘成分的潤喉糖,雖有微量殺菌、抑菌效果,但對於口腔黏膜組織的刺激性很強。因此,若咽喉部無明顯症狀而濫用喉糖或喉片,反而會抑制口腔及咽喉內正常菌群之生長,喉糖中之涼性揮發物質分布或累積太多,使得呼吸道黏膜更為乾燥,尤其是冷咳症狀,常會導致咳嗽加劇,因此,喉糖應該較適合痰稠之熱咳或燥咳使用。延伸閱讀: 。不是感冒,「1疾病」恐引發咳嗽,尤其在入睡後1、2小時 。「咳嗽常見9大原因」曝! 美肺臟協會警告:這4種咳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