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口罩
共找到
3961
筆 文章
-
-
2020-09-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雙鋼印實名制明天開賣 經長:同步查核市面盒裝口罩
雙鋼印實名制口罩明天開賣,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說,確定口罩上要有雙鋼印後,工具機國家隊就不眠不休趕工,至今已完成339支壓花輪。這段期間也將持續查核市面上販售的盒裝口罩,確保民眾買到的口罩符合規定。為防止加利口罩事件重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未來台灣製的醫用口罩都要標示MD(醫用)及MadeIn Taiwan(台灣製造),並全面徵用至10月31日,民眾明天起就可在藥局、衛生所買到雙鋼印口罩,但若要購買雙鋼印盒裝口罩,必須等到11月。備戰明天開始販售雙鋼印口罩,各家藥局已開始分裝。對有廠商抱怨政策過於倉促,王美花下午出席國際半導體展時坦言,為了讓國人放心,確實有點趕;但口罩確定要印製雙鋼印後,經濟部也立刻動員工具機國家隊,不眠不休趕工製作壓花輪,如今已有339支壓花輪完成。王美花也說,雙鋼印口罩優先給實名制通路使用,經濟部也會持續查核市面上販售的盒裝口罩,確保民眾買到的口罩都符合規定與要求。
-
2020-09-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加利口罩換貨 限縮325家藥局、衛生所可換
加利實名制口罩出包,疫情指揮中心原開放9月4日至11日可換貨,但為保護消費者權益,即便超過原本規定期限,民眾只要確認拿到加利口罩都可換貨,不過,衛福部食藥署今發公告即日起限縮可換貨的藥局和衛生所至325家,希望民眾盡早前往換貨。口罩國家隊之一的加利科技公司以中國製非醫用口罩混充醫用口罩,流入實名制口罩通路,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可到全台實名制藥局、衛生所換貨。食藥署企科組組長許朝凱表示,原本開放只要是實名制通路的藥局和衛生所都可換貨,但因為換貨民眾逐日遞減,9月22日兌換的片數僅1500片,因此限縮新北市、宜蘭縣123家具有配銷實名制口罩的指定健保特約藥局,以及202家各縣市衛生所及健康中心可以換貨。許朝凱說,依據配銷預估有500多萬片混充口罩流入市面,目前已換貨約253萬片,尚有一半未追回,因此目前不設定截止日期,希望能盡量換完。另外,民眾在非實名制通路購買的標有「Carry mask」的問題成人口罩,則須至原購買地點換貨。
-
2020-09-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流感恐秋冬同時大流行 張上淳籲做好防疫措施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未歇,秋冬流感季又將到來,有醫師認為,流感與新冠肺炎恐同時流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從南半球國家的經驗來看,其實流感接種率沒特別提高,但發生機率都非常低,主因就是有做好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但即便如此,民眾仍應謹慎、盡量接種流感疫苗,不可掉以輕心。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表示,新冠病毒已經流感化,傳染方式、效率和流行感冒差不多,新冠疫情「今年秋冬不能避免」。而國際研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不但減少流感威脅,也降低已罹患新冠肺炎患者重症與死亡率。而台灣今年度疫苗情況,自費加上公費疫苗,總共僅800萬劑,即便如此,過往仍有三成民眾不會去施打,呼籲民眾應踴躍接種來確保健康。指揮中心今下午召開疫情記者會,對於秋冬流感與新冠肺炎可能同時流行,張上淳表示,有一些資料顯示,如果流感疫苗接種越高,接種個案發生新冠肺炎感染時,嚴重度或死亡度會降低,對於發生感染有幫助,因此希望越多民眾接種越好;不過根據南半球國家經驗,其實接種率沒特別提高,可是流感發生機率都非常低。這代表預防新冠的措施,也預防了流感。張上淳說,而從台灣1、2月經驗來看,去年流感接種率也沒有特別高,但到3月時社區流感發生幾乎降到非常低,代表用其他的作為,也能把流感發生率降到最低。換句話說,除了流感疫苗接種外,新冠肺炎包括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範,都是降低發生流感的機率,張上淳說,對於秋冬來時,除了疫苗接種外,個人衛生習慣避免傳播的情況如果保持,其實也有助避免病毒上身。
-
2020-09-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雙鋼印口罩明開賣 陳時中籲:不用搶排
加印「MD」、「Made In Taiwan」雙鋼印的國產醫用口罩將於明天起正式開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配送量與過往相同,但預期明天會比較多人急著排隊,他呼籲民眾不用急於一時,晚一兩天就不用排隊。陳時中表示,雙鋼印只有實名制通路才買得到,其他口罩則按照原來規定,外包裝須標示產地和醫用,且醫用口罩要有藥商執照才能販售。有藥局抱怨,指揮中心要求原本沒賣完的口罩必須庫存、收回,等於把藥局當倉庫。陳時中則表示,並未把藥局當倉庫,若造成困擾向大家表達歉意。另有些藥師抱怨已經包好很多包,但回收後等於做白工且拿不到包裝費。陳時中表示,對大家很抱歉,但因為每天有限量,理論上賣出去的比較多,會再和藥師公會了解、商討。食藥署日前也向藥師公會發出公文表示,9月23日便會配送9月24日要販售的雙鋼印口罩,但藥局須等到於24日才可販售,不可於今日拿到雙鋼印口罩後就先販售,先銷售者不排除採取停配措施處理。
-
2020-09-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雙鋼印口罩明正式開賣!藥局今偷賣「將祭出停配措施」
加印「MD」、「Made In Taiwan」雙鋼印的國產醫用口罩將於明天起正式開賣。衛福部食藥署日前發公文給藥師公會,今天就會配送雙鋼印口罩至各藥局,藥局不得先行開賣,明天才能開賣,否則將祭出停配措施。日前發生「加利科技」將陸製非醫用口罩混充國產醫用口罩事件,造成民眾對實名制信心崩盤,因此食藥署祭出雙鋼印政策,新制9月24日上路。食藥署也向藥師公會發出公文表示,9月23日便會配送9月24日要販售的雙鋼印口罩,但藥局須等到於24日才可販售,不可於今日拿到雙鋼印口罩後就先販售,先銷售者不排除採取停配措施處理。另外,因應雙鋼印口罩配銷政策,成人口罩將採周一至周六每日配送1800片、兒童口罩每日配送200片至各家藥局,並視各家藥局實際配銷狀況適當停配。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原先配送方式為周五配送周六與周一的銷售量,估算的配送量較為寬鬆,但雙鋼印口罩上路,政府為了更精準調配口罩數量,增加周六配送。而近日藥局也陸續回收無雙鋼印的口罩,很多藥局已兩天沒有收到口罩配送,昨天全國也僅有30家藥局有拿到配送量,庫存紛紛見底。黃彥儒表示,民眾若不急,全國約5400家藥局皆已收到雙鋼印的口罩,可等到明天再購買,若有急用需求,可利用口罩地圖查詢還有存貨的藥局,或是購買自由市場的盒裝口罩。
-
2020-09-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國呼籲民眾配合最新防疫措施 警告死亡人數可能攀升
英國首相強生呼籲民眾遵守最新的防疫措施,盡可能遠距辦公,以抑制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警告「未來數月無疑會舉步維艱」。強生22日在國會發表演說,表示民眾若未能善盡本分,英國可能「看見更多人死於新冠病毒,也可能有更多家庭痛失所愛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悲慘事實就是,你的輕微咳嗽可能成為別人的喪鐘。」在強生宣布新措施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隨即改變對倫敦員工重返辦公室的安排,呼籲這些員工恢復遠距辦公,但辦公大樓Plumtree Court維持開放,給有需要的員工使用。強生呼籲全國上下一心度過冬季,他已下令,餐廳和酒吧業者自周四(24日)起提早打烊,並且取消下月開始允許觀眾進場觀賞運動賽事的計畫。政府在持續抑制激增的確診人數。強生也說,政府將加強執法力道,對未按規定戴口罩的民眾處以更高的罰款。若疫情持續不受控制,不排除祭出更嚴格的防疫措施。他說:「如果我們被迫實施新一輪全國封鎖措施,不只會對民眾的工作和生計構成威脅,還會對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的人際接觸構成威脅。」強生稍早在國會表示,這些限制措施將維持六個月左右。這些新措施包括:呼籲民眾盡可能遠距辦公,規定餐廳和酒吧限制內用服務,而且晚間10點必須打烊。商店員工、計程車司機、醫護人員和顧客須配戴口罩。婚禮現場人數以15人為限。不戴口罩者的罰金加倍至200英鎊(約新台幣7,400元)。
-
2020-09-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限定525家門市!全聯限量開賣2款「中衛兒童醫療口罩」
開學以來許多家長都鬧兒童口罩荒,全聯福利中心宣布9月23日開賣中衛新品「兒童醫療口罩」,分別有丹寧牛仔與酷黑2種特殊時尚顏色,並於限定之525家門市販售,預計又將引發新一波搶買風潮。各商品隨機配貨,每人限購乙包/盒,數量限量,售完為止,各店販售數量與開賣時間,以各店營業時間為準。為與民眾共同防疫,全聯持續提供平價的口罩跟酒精等防疫商品,為社會的穩定貢獻一己之力。因應近來的口罩搶購潮,這次又特別跟廠商爭取到販售「中衛兒童醫療口罩」,款式與顏色皆隨機出貨,以門市現場販售現貨為準。另也呼籲防疫商品無需過度囤貨,全聯將持續提供安心又便宜的防疫商品,滿足民眾購買需求。
-
2020-09-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實名制雙鋼印口罩24日開賣 藥局趕工分裝
實名制雙鋼印口罩明天開賣,全台實名制藥局今天上午陸續收到熱騰騰的口罩。藥師公會全聯會表示,全台藥師加緊趕工分裝口罩,迎接明天的購買人潮。中國製非醫用口罩混充國產醫用口罩事件頻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告「平面式醫用口罩之標示應刊載事項」,要求所有國產平面醫用口罩須逐片以鋼印標示MD(醫用)及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新制9月24日上路。9月24日起,全台實名制藥局、衛生所將全面提供雙鋼印口罩,為避免新舊制口罩造成混亂,雙鋼印醫用口罩將全面徵用至10月31日,民眾若想買雙鋼印盒裝口罩,最快得等到11月。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黃彥儒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全台實名制藥局上午已陸續收到熱騰騰的雙鋼印口罩,每家藥局約有2000片,收到後除了要拍照留存、逐一檢查有無問題外,為了讓民眾明天一早就有雙鋼印口罩可買,藥師們也得加緊趕工分裝,一人藥局光是包裝就得花上3到4小時。黃彥儒指出,由於今天是舊制實名制口罩販售的最後一天,很多藥局早已2天沒有收到口罩配送,庫存也見底,民眾若有急用需求,可多跑幾家藥局詢問是否還有實名制口罩,也可購買自由販售口罩。他也強調,明天將開賣的雙鋼印口罩,每家藥局的品牌及顏色都是由政府配貨,非藥局能決定,盼民眾體諒。
-
2020-09-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他寄九公斤口罩給海外家人 網友一看運費都嚇瘋
國內疫情趨緩,但國外疫情仍舊攀升,原Po在《口罩現貨資訊》的社團中分享,住在美國紐約的親人急著用口罩,他扛著九公斤的口罩,選擇DHL快遞物流寄出,運費加起來要八千元台幣,網友看了全震驚「真的太貴了」,原Po則認為「多一倍的價格,能讓親人早點拿到,我覺得值得」。原Po表示,他在美國紐約有20幾位親友等著用口罩,親人說他們現在大部分都是中國製的口罩,於是他買了九公斤重的口罩,並使用DHL快遞物流寄出,國際包裹運費落在八千元上下,原Po說「我知道郵局便宜很多,但是想看看多一倍的價格,能讓親人早點拿到我覺得值得!很多時候考慮的點,不一定是以金錢為第一優先 」。網友看了嚇呆,紛紛留言表示「有家人在國外,真的辛苦了」、「我1個多月前用DHL,寄1盒(50片口罩+8片口罩套)回澳洲墨爾本,費用1600多台幣」、「美國還可以寄EMS,歐洲有些地方還是不能寄」、「我寄DHL剛好在美國被隨機抽查到,卡在美國海關4週,結果花了高額運費,還比郵局慢」。也有人建議,可以使用郵局寄送「其實現在郵局也滿快的5-7天就會到」、「其實口罩真的建議分散寄出,以免萬一」、「其實郵局EMS也很快,上個月寄,4天就到了,用郵局的箱子,材積不到9kg」、「我都寄郵局國際包裹,我幾次追蹤包裹發現,包裹搭飛機出國的時間都是在週末,送達之後,幾天就會到達友人家。還蠻快速的」。
-
2020-09-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1人感染15人!美疾管中心:病毒很容易在長程航班傳播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日前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新冠病毒在長程航班上很容易在乘客之間傳播。在10小時長途飛行中,一名染疫者就能傳染給同班飛機15位乘客。CDC研究一位3月搭乘商務艙從倫敦飛往越南的女染疫患者,即便她通過體溫檢查,但在飛行後幾天出現症狀,並在5天後的病毒檢測中呈現陽性反應。這項研究為新冠病毒可在飛機上傳播提供了更有力證據,尤其是在乘客不戴口罩的情況下。航空業者在今年3月時尚未強制搭機旅客必須戴口罩,因此上述女染疫患者搭乘的班機上,很可能大多數乘客未戴口罩。15名受感染者中,有12個是商務艙乘客,其中11人跟染疫女患者座位距離僅隔兩個座位,或不到兩個座位。此外,2位經濟艙乘客和1名機組人員也被傳染。
-
2020-09-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非國家隊口罩是否可自蓋雙鋼印?莊人祥:目前不行
本月初爆發加利科技買中國口罩混充國家隊事件後,包括豪品等國家隊廠商也出現混充口罩或被仿冒等爭議,疾管中心也因而祭出「雙鋼印標示」。外界好奇是否非國家隊也能印雙鋼印?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目前不行,9月17日後生產的雙鋼印口罩為實名用,會被國家徵收。由於日前出現口罩混充事件,指揮中心祭出「雙鋼印標示」,9月24日開始,再度全數徵用國產醫用口罩,等到雙鋼印口罩穩定供應後,才會重新開放自由市場買賣。有媒體在今天指揮中心臨時記者會上詢問,雙鋼印的國家隊口罩鋼印在哪裡蓋?若不是國家隊口罩也可這樣蓋章?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雙鋼印以一般性來說,八成是印在同一邊,有兩成是廠商可以自己按照公司需要去印,是不是還未徵用就拿去賣或仿照,需調查才能夠回應。莊人祥說,不是國家口罩隊的其他口罩廠商,目前不行自己蓋章印販售,因為如果有9月17日後生產的雙鋼印口罩為實名用,會被國家徵收。不過詳細內容他將再進一步詢問。
-
2020-09-21 科別.呼吸胸腔
國衛院研究:長期暴露奈米環境 恐致體內氧化壓力失衡
奈米技術現已被廣泛應用在各項生活用品當中,但長時間暴露是否對人體有害,並無長期流行病學追蹤研究。國家衛生研究院今發表,近4年來對台灣14家製造和使用奈米材料機構工作者,進行重複測量血液、尿液等研究,結果顯示,長期暴露於奈米微粒環境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失衡。國衛院表示,此為首次以人體在奈米方面所做的追蹤研究;同時建議奈米工廠作業員,若戴活性碳口罩對奈米微粒防護恐不足,建議應達到N95等級為佳。而該研究成果已於2019年12月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專案助研究員吳威德表示,過去在動物吸入研究中發現,暴露在奈米微粒環境中的小鼠,會觀察到氧化壓力上升,以及發炎反應、心血管疾病、肺部纖維化或肉芽腫、胸膜斑塊生成、肺癌與間皮瘤樣疾病等症狀。而氧化壓力會造成細胞的氧化損傷,是引起發炎反應及退化、衰老的原因之一。因此,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中的工作者,其健康情形值得關注。吳威德說,他與所內奈米微粒健康危害研究團隊,在衛福部及勞動部的計畫支持下,檢測台灣14家(13家工廠、1家研究機構)製造或使用奈米材料機構內的工作者(多為奈米製造廠或馬桶製造、半導體塗層等應用廠)各項生理數值,了解暴露在奈米微粒環境對健康的危害。其中以206位操作、處理奈米材料的工作者為研究組,同機構從未處理奈米材料的108名行政人員為對照組,於研究基準、半年、一年半、兩年半、三年半後重複5次採樣,測量血液、尿液和呼出氣體凝結液樣本、肺功能、心率變異性、神經行為測試與多種生物標記。研究發現,長期暴露於奈米微粒環境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失衡,是處理奈米材料工作者潛在健康風險的主因;另外,發炎指數反映CC16與抗氧化酵素SOD可用來監測奈米微粒暴露引發的累積健康危害。不過研究也顯示,在近四年追蹤期間內的統計結果,處理奈米材料或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與心血管功能障礙、肺損傷、發炎反應、神經行為和遺傳毒性等,均沒有明顯相關性。吳威德表示,雖尚無證據顯示奈米微粒對人體健康有直接傷害,但建議在使用或製作奈米材料的工作場域,仍需加強局部排氣或採取動力空氣濾淨式呼吸防護具等相關保護措施,以減少長期暴露引起氧化壓力提升與後續健康效應影響。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陳保中表示,該研究為初步成果,需更長時間研究追蹤,現已與美國UCLA學者談交流合作,未來該研究將繼續,並持續追蹤同一群受試者。另外,汽車美容業者因鍍膜技術也會接觸奈米,長期下來所受影響恐不亞於工廠作業員,未來研究將考量納入。
-
2020-09-21 科別.呼吸胸腔
長期暴露奈米微粒氧化壓力失衡 恐增肺損傷風險
國衛院追蹤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奈米微粒環境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失衡,雖未達致病程度,後續可能有肺損傷風險;有些奈米工廠作業員僅戴活性碳口罩,防護力不足,應戴N95口罩。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專案助研究員吳威德今天上午在記者會表示,大眾對細懸浮微粒(PM2.5)都很熟悉,奈米微粒則是比PM2.5更細小,大約等同病毒、抗體分子的大小,如果進到體內,容易堆積在下呼吸道、細小的支氣管,引起後續發炎、氣喘、肺部纖維化的風險。奈米粒子因體積極微小而產生新的物理特性,被廣泛運用在生活各項用品當中,從電子產品到醫療保健產品、食品、紡織品、運動裝備、衛浴產品、家用產品等。在運用奈米技術或材料的作業過程中,常會產生大量奈米微粒,大部分工廠為保護工作者,會以封閉操作和加濕作業來大幅降低空氣中奈米微粒的濃度。過去對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中,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沒有長期流行病學追蹤研究。國衛院團隊在4年間檢測台灣14家(13家工廠、1家研究機構)製造或使用奈米材料機構內工作者的各項生理數值,其中以操作、處理奈米材料的工作者為暴露組(共206名),同機構從未處理奈米材料的工作者為對照組(共108名),重複5次測量血液、尿液和呼出氣體凝結液樣本、肺功能、心率變異性、神經行為測試與多種生物標記。研究結果顯示,長期暴露在奈米微粒環境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失衡,也觀察到支氣管有發炎指標,可能肺部有受損,但還沒有到疾病程度。在追縱期間內的統計結果顯示,處理奈米材料或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與心血管功能障礙、肺損傷、發炎反應、神經行為和遺傳毒性等都沒有明顯相關性。研究成果已在108年12月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環境健康」(Environmental Health)。過去在動物吸入研究中發現,暴露在奈米微粒環境中的小鼠,會氧化壓力上升,以及發炎反應、心血管疾病、肺部纖維化或肉芽腫、胸膜斑塊生成、肺癌與間皮瘤樣疾病等症狀。針狀纖維奈米碳管會誘發石棉樣肉芽腫的形成,並增加腫瘤品系小鼠罹患間皮瘤的可能性。氧化壓力會造成細胞的氧化損傷,是引起發炎反應及退化、衰老的原因之一。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長陳保中說,儘管目前研究還看不出奈米微粒與疾病的關聯,但已觀察到氧化壓力和相關生物標記,環境因子導致的疾病發生通常經年累月,後續還會與國外合作,繼續追蹤致病可能性。吳威德說,應特別需要重視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中工作者的健康情形,尤其到工廠觀察時,很多工作員配戴的是活性碳口罩,對奈米微粒防護不足,建議應達到N95等級為佳。此外,應加強局部排氣或採取動力空氣濾淨式呼吸防護具等保護措施。
-
2020-09-21 癌症.肺癌
12歲男童竟確診肺癌晚期?母懊悔:他不愛吃正餐,還常熬夜玩手機
你家小孩有吃早餐的習慣嗎?生活作息正常嗎?請注意,平日不吃正餐,愛吃零食甜點;水喝的不多,愛喝飲料果汁;每天不準時睡覺,卻熬夜滑手機,基本上這些生活習慣,就是在慢性扼殺一條性命!根據北京晚報官方新聞(2020.09.13),中國湖南省醫院胸腔內科日前收治一名支氣管肺癌晚期病患,與一般癌末病人不同的是,這是一個年僅12歲的男孩。父母聽到這消息都傻了,尤其是41歲的陳媽媽表示,自己29歲懷上兒子,夫妻倆一直把他當成寶貝一樣看待,近年來到深圳工作,也把孩子帶在身邊。今年七月,陳媽媽發現兒子的左邊鎖骨上,有鵪鶉蛋大小的硬塊,但是不痛不癢,想說應該是需要切除的小東西,保險起見馬上就帶兒子到醫院檢查,一開始檢查說那是「尤文氏肉瘤」,送往湖南腫瘤醫院病理科檢驗結果卻是「未分化癌」。因為檢測結果不同,陳媽媽又將兒子轉到大醫院做更仔細的全身檢查,結果確診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且已達肺癌晚期。因患者年紀小,臨床分期晚,檢測結果顯示腫瘤惡性程度高,預後極差。小小年紀為何會患肺癌晚期?醫師分析,肺癌發病年齡平均為60歲,患找多為長期大量吸煙的男性患者,未成年人肺癌的患病率極低。12歲就罹患肺癌,這樣的病例至今也是屈指可數。這名未成年個案不菸不酒,但是不良的生活習慣、生活壓力太大,也有可能烙下病因,因此,追究原因時,父母都懊悔不已。陳媽媽說:「兒子沒什麼吃早餐的習慣,中餐、晚餐也是我們追著餵,才吃上半碗飯菜。基本上不喝白開水,渴了就喝碳酸飲料、果汁。」除了飲食方面沒有獲取足夠的營養,兒子又特別喜歡玩手機遊戲。陳媽媽表示,兒子深夜常常趁著父母睡著,偷偷拿手機玩耍,導致經常熬夜,生活作息不規律。肺癌年輕化的現象,並非只在中國蠢蠢欲動。查閱文獻,肺癌年輕化在各主要國家似乎也成常態,台灣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外科主任馮瑤曾經擔任「肺癌趨向年輕化,無明顯症狀」的議題講者,指出奇美醫學中心每年約200 例的新診斷個案中,40 歲以後逐漸走向高峰,以 50 至70 歲最常見,但40 歲以下也佔了7%,奇美醫院個案目前最年輕的病人是26 歲,過去40 歲以下的肺癌病人並 不多見,但現在卻常碰到,且以和不抽煙有關的肺腺癌為主。防癌第一步:培養好的生活習慣馮瑤主任警告:近兩年台灣惡性腫瘤統計,男女性的肺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都高居第一,因此建議勤於體檢,因為這可能早一步救自己和家人一命!日常生活上,為減少長期室內空氣污染,改變烹調方式,採低油溫烹調為宜,保持廚房良好通風,出門要戴口罩,空污嚴重時避免戶外激烈活動。生活飲食方面,一天五蔬果,搭配適當運動,飲食均衡以及規律的生活型態,都有助於防癌。防癌第二步:定期作身體檢查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有症狀的肺癌通常已經不是早期,所以要能早期發現肺癌,定期體檢最有效,而許多的檢查方式中,目前以低劑量的胸部電腦斷層掃描篩檢最優,優於正子掃描或核磁共振,\而且也最便宜。奇美醫院就建議民眾, 40 歲以上、有抽煙史及家族病史者每1年要檢查一次;沒危險病史者每2年一次即可,平常每年的胸部 X 光攝影也可增加較早發現率,進而提高可切除率,這些預防重於治療的方式,都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存活率。
-
2020-09-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加利口罩換裝販售 陳其邁要求查察
高雄查察非法口罩,發現竟有業者將「加利」口罩以活性炭醫療口罩外盒及包裝袋重新包裝後販售,高雄市長陳其邁昨在防疫會議後表示,已要求跨局處查察,衛生局說已請檢方偵辦,不容非法口罩流竄。加利科技以大陸製口罩混充台灣製口罩販售後掀波,高雄日前在大樹區查出廠商將加利口罩以「順易利」醫療活性碳口罩外盒分裝後販售,涉及詐欺。陳其邁昨主持防疫會議指示相關單位加強查察。另外,9月24日後生產的口罩必須蓋MD及MIT鋼印,未去化沒蓋鋼印的口罩需自12月24日起停止販售,這段過度期已請衛生、民政及警察局成立聯合稽查小組,針對標示不明、來源不明及非醫用口罩是否違法販售加強把關。衛生局長黃志中說,924前業者販售的口罩還有庫存量,不可能全部廢掉,未來3個月過度期,民眾買口罩若有辨識上的困難,可找衛生局釋疑,市府會不定期抽檢有無混充。至於大樹業者把加利口罩重新包裝情事,衛生局認定已違反藥事法,移請檢察官處理。360盒有21盒已出售,其他全部下架。近日市府也接獲情資,有流動式小蜜蜂在市場販售口罩,衛生局籲請民眾最好別買,才不會導致業者有機可圖,四處流竄販賣。陳其邁表示,外籍生近日已陸續回台上課,市府指示教育局對機場到學校的防疫措施盡速盤點,以保障校園安全,其中登革熱病媒蚊的監測不能掉以輕心,今年高雄登革熱病例有7例,境外移入是零,務必確保成果,防疫旅館周邊的清潔也需全面落實,避免登革熱發生。
-
2020-09-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全球新冠患者突破3000萬 專家:口罩還得戴著
本周五,英國和法國都開始實施防疫新規,兩國的新冠確診人數繼續上升。英格蘭東北部,包括紐卡斯爾和桑德蘭在內,大約200萬居民不能在家中接待外人,酒吧只能提供餐桌服務,娛樂場所最晚在晚上10點關閉。本周一,英國已經宣布禁止6人以上聚集。法國每日新增病例超過1萬。裡昂和尼斯正準備採取進一步的限制措施,此前波爾多和馬賽已於本周實施了限制措施。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主任克魯格(Hans Kluge)指出,歐洲各地的創紀錄激增「是一個警鐘」。他在哥本哈根的一個在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雖然這些數字也反映了測試的全面性,但也可以看到,病毒在歐洲地區的傳播速度令人擔憂。」德國聯邦議院周五做出決定,給近2000家醫院投入30億歐元的資金,讓這些醫院更好地應對新冠危機,這筆資金用於購買更先進的設備,給急診病人提供更好地治療,擴大醫療系統的數字化。德國權威病毒學家、柏林夏裡特醫院病毒所所長德羅斯滕(Christian Drosten)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對疫情進行預測非常困難,因為歐洲各地的情況各有不同:「接下來的冬天並不會輕鬆度過。明年疫苗將會出爐,我認為,要到明年年底,一部分民眾才能接種上疫苗。」他還補充說,口罩還是得接著戴。因為即便是開始接種疫苗,大部分人還是需要戴口罩。在像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相對來說感染率較低,沒有群體免疫力。德羅斯滕覺得疫情狀況最為堪憂的國家是印度:「該國人口密度大。我不會說病毒的傳播不受控制,但它幾乎是以這種狀況正在傳播著。」他還表示:「一些有著不少確診病例的國家已經進入寒冷季節,那裡人們對醫療結構和醫療服務的信心不足。我相信包括歐洲在內的一些國家,很快會採取更嚴格的措施。」自去年年底疫情爆發以來,新冠病毒導致的累計死亡人數已經超過94萬。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周五發布的統計數字,受到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是美國,有超過665萬個確診病例,其次是印度,有511萬人感染,接下來是巴西,共有大約441萬個病例。 文木 / 達揚(德新社,美聯社,法新社等)© 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
2020-09-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高市業者拿加利口罩混充醫用販售 衛生局回收339盒
高雄市衛生局日前稽查發現,高雄有藥商以其他藥商名義,重新分裝加利公司一般口罩,並當醫用口罩販售。衛生局長黃志中今天表示,目前除了21盒已售出,其餘339盒已全部下架。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7日與高雄市衛生局展開實地查察,發現設址高雄大樹區藥商興運企業社,涉嫌以合法藥商「順易利醫療活性碳口罩」醫用口罩空盒及包裝袋,重新分裝加利公司一般口罩,共有360多盒流入市面。黃志中上午結束防疫會議後表示,全案已依違反藥事法移送橋頭地檢署偵辦,經後續追查,混充的360盒有21盒售出,其他339盒則已全部下架。另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6日宣布,24日起生產的國產醫用口罩,需加上MD(醫用)及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雙鋼印,在此之前生產的醫用口罩市售品,則可持續賣到12月24日。面對口罩鋼印過渡期,陳其邁上午召開防疫會議後表示,上週已請衛生局邀民政局、警察局成立聯合稽查小組,就標示、來源不明及非醫用口罩展開稽查,衛生局長黃志中將親自督導,全面檢查市面流通口罩是否合法。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表示,本次防疫會議也盤點高雄防疫旅館數量,並請教育局落實返台境外生從機場到校園防疫措施,保障校園安全。而在登革熱防疫上,陳其邁則要求衛生局確保高雄本土病例歸零,並針對目前累計7例境外移入,加強防疫旅館周邊清潔。
-
2020-09-19 科別.腦部.神經
妥瑞症女孩搭捷運遇咆哮! 同車乘客神救援 結局超暖心
妥瑞症是一種遺傳性的神經內科疾病,由於腦內多巴胺不平衡,患者會不由自主發出清喉嚨聲音或聳肩、搖頭晃腦等行為,這些症狀常為患者帶來困擾。一個妥瑞症女孩搭捷運時出現症狀,惹來一旁阿伯誤會,小誤會變成大咆哮,其他乘客挺身制止阿伯脫序的行為。女孩下車後在爆怨公社發文,「謝謝那名在捷運上救了我的哥哥,也謝謝給我衛生紙的哥哥和大姐,也不好意思驚動早上八點半多、江子翠往龍山寺和西門的乘客。」原PO搭捷運上班途中,一如往常戴口罩看著手機,身體無法控制地發出「嗯嗯嗯」的聲音。有個阿伯突然伸手拍她,要她別玩手機,說她「打噴嚏」都沒有顧慮到別人。原PO解釋:「不好意思,那不是打噴嚏,我有妥瑞症!」兩人起了爭執,阿伯說:「我不相信那個什麼症啦!哪那麼剛好?」,阿伯一度俯身靠近原PO,對她大吼大叫。原PO嚇壞快要崩潰,有個大哥哥跳出來解危,要阿伯別欺負弱小。大哥哥還向她招手,「妹妹,妳來!妳不要怕!」示意她站在身邊。原PO眼淚奪眶而出,身旁的人紛紛遞面紙安慰她,「有沒有受傷?」、「不要怕,要小心一點喔。」、「加油,勇敢一點。」原PO用文字表達她的感謝,「我很感動,台灣人在面臨一些問題時候,真的非常暖心」,PO文短短5小時已逾2萬人按讚。很多網友說因為這件事,更能同理妥瑞症患者的處境,「妳很棒,要繼續勇敢下去喔」、「很多人不了解妥瑞症,阿伯應該是不了解又重聽才會誤會妳的,不要害怕,台灣人還是很溫暖的,加油!」「我女兒也是妥瑞,希望大家能多一點同理心,社會會更好」、「為無知的路人跟你道歉,為鼓勵的人一起替你加油」、「看著看著我都哭了...不誇張,整個熱淚盈眶,加油」。
-
2020-09-17 新聞.食安拉警報
豬油也要標了! 食藥署再度悄上公告
衛福部食藥署針對美豬美牛進口,一口氣發布六項公告,其中「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修正草案」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在豬的殘留標準與原本預告相同,仍以ppm單位,肌肉及脂(含皮)0.01ppm、肝臟0.04ppm、腎臟0.04ppm、胃、腸、心、肺等其他可供食用部位則為0.01ppm。但在豬肉標示部分,包括「包裝食品」、「散裝食品」和「直接供應飲食場所」,正式公告都刪除「除該食品為豬脂外,其豬脂原料免為第一項原料原產地國之標示」的規定;意即不論產品本身或原料只要使用到豬油,都須標示。食藥署中午時分悄悄公告六項修正案,包括「動物用藥殘留標準」、「散裝食品標示規定第五點」、「直接供應飲食場所供應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包裝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美國及加拿大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以及「進口牛肉檢疫及查驗作業程序」,全都是因應美豬、美牛開放而來。其中,民眾最關心的豬肉標示,原先在「散裝食品標示規定第五點」、「直接供應飲食場所供應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包裝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都規定應標示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的原產地國,但除了豬油本身產品外,使用到豬油作為原料則不須標示。但日前陳時中便一再強調,不論煎煮炒炸,只要用到豬油都須標示讓民眾安心,今天公告的事項也都刪除豬油原料不須標示的規定,也就是只要用到豬油,都需要標示是用哪裡的豬油。而昨天陳時中說食藥署可以回應美豬美牛,也可以回應口罩問題,但針對今天公告修改的事項,食藥署仍表示,相關問題食藥署未被授權回覆,「還是要問部長」。食藥署署長吳秀梅於藥劑生大會接受訪問時解釋,豬油標示分為兩個層次,如果餐廳直接用到豬油來煮菜,就需要標是使用的豬油產地。但如果使用用了豬油製造的油蔥,僅油蔥本身需要標示使用的豬油產地,但餐廳就不需要再標示一次。
-
2020-09-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雙鋼印醫療口罩24日上路 北市藥師:又出現搶購人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祭出「雙鋼印標示」政策,9月24日上路,為防新舊口罩標示造成混亂,24日起也將全數徵用國產醫用口罩,等到雙鋼印口罩穩定供應後,才開放自由市場買賣。記者今實際走訪多間藥局及藥妝店,僅1家出現購買人潮,北市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指出,中央販售雙鋼印口罩期程頻變動,民眾不斷撲空,加上有些國產醫藥口罩沒有鋼印,藥師目前最大的困難在於要向國人解釋。記者今上午走訪北市東區商圈多家社區藥局及有販售盒裝口罩的藥妝店,有藥妝店店員表示,儘管平假日前來採購的民眾很多,但並沒有因為中央宣布徵用口罩就出現大量搶購人潮;但也有社區藥局的藥師表示,中央宣布徵用口罩後,的確又開始出現購買口罩的人潮,藥師抱怨,中央政策搖擺不定,一下說17日開始販售徵用口罩,現在又延至24日,民眾頻頻撲空,他也很困擾。另外,現在中央還有配送沒有鋼印的國產醫用口罩,但民眾看到沒有鋼印就很擔憂,只能不斷解釋,並讓民眾選擇是否要購買無鋼印口罩,或等到24日再買雙鋼印口罩。另外,藥師也透露,販售醫藥口罩的廠商需要通過中央醫療器材認證,7、8月才通過認證的廠商如今卻要面臨口罩遭徵用,紛紛表示不願意配合。對此,黃彥儒解釋9月24日中央全面徵用國產醫藥用口罩,換言之在9月24日後,市面上可以看到的就是9月23日之前生產的國產醫藥口罩及進口的醫用口罩,之後是否出現搶購人潮,以及口罩價格波動的漲跌,關鍵在於國人是否繼續戴口罩有關,若疫情因氣候逐漸嚴峻,甚至出現本土疫情,屆時需求量增加、國家隊口罩量恐不夠,國人還是可選擇自由市場的口罩。黃彥儒指出,若廠商在9月23日之前生產並已銷售給通路,就能賣到今年12月24日。由於很多民眾都會直接向合格口罩廠商購買醫藥口罩,若為23日之前生產,民眾都能順利拿到且使用;倘若是24日之後生產的口罩,不論廠商新舊、是否願不願意,都會被政府徵用。另外,針對雙鋼印口罩問題,黃彥儒也坦承,因中央不斷改變販售期程,民眾無法精準掌握何時販售,現在不斷出現民眾欲買雙鋼印口罩卻頻撲空的情況;另外針對合格國產醫藥口罩無鋼印的情況,黃彥儒表示,「這點藥師真的要辛苦一點」,只能耐心跟民眾解釋,讓國人自己選擇是否購買無鋼印口罩。
-
2020-09-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雙鋼印醫療口罩24日上路 新北藥師公會:可能現搶購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祭出「雙鋼印標示」政策,9月24日上路,為防新舊口罩標示造成混亂,24日起也將全數徵用國產醫用口罩,等到雙鋼印口罩穩定供應後,才開放自由市場買賣。記者今實際走訪多間藥局,並無民眾因預期心理而搶購口罩的狀況;新北藥師公會理事長陳昭元表示,因許多人家中尚有庫存,且想等待雙鋼印口罩上路再購買,24日才可能出現排隊搶購潮。記者今上午走訪新北泰山區多間社區藥局,有藥師表示,中央原宣布今天雙鋼印實名制口罩就要上路,但到了昨天貨都還沒到,一度造成緊張,還好緊急延到下周;今天雖無民眾因24日要全面徵收醫用口罩而前來搶購,但有少數民眾以為今天就可購買雙鋼印的實名制口罩,不料卻撲空。陳昭元指出,由於口罩工廠24日起只能生產雙鋼印的醫用口罩,且由中央徵收作為實名制販售,等同回到防疫初期的狀況,可能一度會造成市面貨量不足,但還好24日前生產的無雙鋼印醫用口罩還能販售至年底,藥局及各通路也可趁此時盤點庫存,避免再有劣質口罩混充。陳昭元表示,因許多民眾家中還有庫存口罩,且想等待雙鋼印醫用口罩正式上路後再購買,因此目前應不會有搶購狀況,直到24日開始販售實名制雙鋼印醫用口罩後,才可能出現排隊搶購潮。陳昭元說,今日也在新北市議員江怡臻的聯繫下,和口罩國家隊「康匠公司」 總經理陳勇志座談,參加人員還有藥劑生公會理事長洪裕貴、西藥商理事長謝明煌、職業工會理事長郭榮木及前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古博仁,會中陳總經理也答應在政府政策確定後,會協助新北藥界團體獲得相關需求的口罩。
-
2020-09-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涉進口偽台製口罩20萬片 王老吉前代理商遭逮
51歲蘇姓女子曾代理中國涼茶品牌,涉嫌從中國以每片新台幣2.5元進口印製偽冒MIT鋼印的兒童與成人口罩共20萬片,因沒許可證被扣在貨櫃場。刑事局循線逮人送辦。刑事局偵七大隊副大隊長徐釗斌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日前獲報,有民眾涉嫌進口中國製口罩,經查以51歲蘇姓女子涉嫌,掌握線索後,昨天前往蘇女住處搜索,查扣中國進口偽標口罩84箱,共20萬片,包含成人口罩10萬片、兒童口罩10萬片。警方查出,蘇姓女子曾在2017年取得中國涼茶品牌「王老吉」代理商;但蘇女事後卻從中國進口印有偽冒MIT鋼印的口罩。警方表示,蘇姓女子開設國際貿易公司,但沒有國家核發醫療器材輸入許可證,卻直接從中國進口刻印MIT字樣口罩,混充台灣製醫療用口罩,企圖低價進口中國製口罩以較高價格在台販售,謀取暴利。蘇姓女子警訊時稱,口罩是中國友人委託販賣,但鋼印則是她要求印製,因沒許可證,決定把口罩捐出做公益使用。刑事局訊後依違反詐欺罪、藥事法等罪嫌,把蘇姓女子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警政署指出,近期有部分不肖業者趁機以偽冒口罩混充MIT口罩銷售,魚目混珠欺騙國人,嚴重影響防疫安全及口罩國家隊辛苦累積信譽。警政署表示,為杜絕仿冒MIT及偽劣口罩流通市面,已通令各警察機關積極嚴查仿冒口罩違法案,截至目前為止,各警察機關偵辦偽冒口罩共13件、移函送6件14人、查扣仿冒及偽劣口罩51萬逾片。
-
2020-09-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想發口罩財!女董座進20萬片陸製口罩 偽標「MIT」遭逮
51歲蘇姓女子看準疫情之下的口罩商機,8月起計畫透過名下公司從中國大陸進口成人、兒童口罩,偽標「M.I.T」鋼印假冒台製口罩,準備賣給不知情人士牟利,刑事局警方日前接獲情資後,近日循線將蘇女拘捕到案,並查扣口罩20萬片,詢後依涉嫌虛偽標記罪、詐欺罪、違反藥事法等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警方調查,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穩定,國人對醫療口罩仍有迫切需求,尤其國內兒童口罩更是缺貨,蘇女看準有利可圖,8月起以名下國際貿易公司,向中國大陸低價進口大量成人、兒童醫療口罩,準備以這些偽標「M.I.T」的陸製口罩,賣給不知情的民間企業、民眾,藉此牟取暴利。刑事局警方日前接獲情資後調閱資料分析,結合財政部關務署資訊進行蒐證,鎖定蘇女涉有重嫌,昨天持票前往蘇女位於新北市林口區的公司總部及汐止區的貨櫃廠區執行搜索,當場查獲陸製成人、兒童醫療用口罩各10萬片,作案用手機1支、買賣合約書、散裝口罩等證物。蘇女供稱,這些陸製口罩是藉由一名陸籍友人協助進口,8月間進口後,還沒開賣就被警方查獲;但警方進一步追問,蘇女又稱「忘記朋友姓什麼」,說詞反覆,詢後依法送辦。警方表示,疫情期間警政署各機關偵辦偽冒口罩案件至今共計13件,移送檢察機關共計6件14人,查扣仿冒口罩逾51萬5000片。警方將貫徹政府「防疫視同作戰」「防疫不容有破口」的決心,呼籲不肖業者切勿心存僥倖,警方會站在執法第一線,協助民眾安心抗疫,打擊不法,共同守護國人的健康。
-
2020-09-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雙鋼印上路 24日起恢復全面徵用國產醫用口罩
醫用口罩混充事件連環爆,指揮中心祭出「雙鋼印標示」的政策,於9月24日上路,而為防新舊口罩標示造成混亂,24起將全數徵用國產醫用口罩,等到雙鋼印口罩穩定供應後,才會重新開放自由市場買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口罩鋼印滾輪原本預期可早一點交貨,但要到本周六才能供應至95%的量,因此延期一周。而現在每天徵用800萬片醫用口罩,剩下可在市場自由販賣,但為了避免新舊制的口罩造成民眾困擾,將從24日起將恢復全面徵用,等藥局、超商通路都穩定供貨後,才會恢復部分徵用。但除了口罩廠商將陸製口罩混入實名制通路,也有民眾在實名制通路拿到菲律賓製的口罩,因此有藥師認為,應以小包裝、不該再用分裝方式販售,避免混用也避免口罩遭受汙染。陳時中表示,原本就規定醫用口罩要以最小包裝標示、販售,且有醫材、藥品販賣許可才能販售。實名制當初因為生產線的問題以及口罩數量隨時變動,才以分包方式販賣,或許七天九片的數量穩定後,可以討論小包裝供應;未來也會要求藥局私用及公用實名制用的口罩必須區隔開,避免混包。至於境外旅客可以帶多少口罩入境,衛福部、經濟部、關務署沒有統一標準一事,陳時中今則坦承「確實是溝通上有問題」,因每個單位有不同規定,但上午緊急討論後確定,醫用加計非醫用的口罩,只要不超過250片,也就是少於五盒不須申報;若超過則需申報,醫用口罩超過也要通報食藥署。對於口罩鋼印公告上架後又緊急撤下,公布事項變來變去,食藥署不但無法無法回應美豬牛問題,連口罩相關問題都無法回應,還能說明什麼?陳時中則表示,上周其實就已經預告,但昨天發現作業不及,指揮中心才緊急又開會討論。事實上食藥署可以回應美豬美牛,也可以回應口罩問題,只是口罩依指揮中心的回應為主,食安這幾周則是因為要便民又符合法規,當初是希望訊息統一,對社會比較好,「其實任何人講都可以,但他們習慣讓我講。」
-
2020-09-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旅客帶口罩進關規定不同調 陳時中:溝通出問題
旅客入境能帶幾片口罩,食藥署、經濟部的規定不同調引發討論。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坦言,雙方溝通確實出問題,但今天已討論出明確規定,250片以下都不用申報。口罩16日起改列輸入管制物品,日前經濟部貿易局公告,旅客入境攜帶口罩數量在250片以下免申請輸入許可,食藥署則規定旅客若攜帶醫用口罩,不論片數都要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才能帶入,引起外界對入境旅客攜帶口罩進關的規定,有貿易局與食藥署不同調的疑慮。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上午受訪時坦言,對於沒有聯繫好,讓民眾訊息混亂感到抱歉,經與衛福部磋商後,今早已確定醫用和非醫用口罩,250片以下帶進關都免申報、免許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被問到此事時也坦言,雙方確實在溝通上有問題,以往沒有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時,很少民眾會一次帶大量口罩入境台灣,因此食藥署規定可攜帶6個月以內的使用量,但關務署認為太模糊,實務上恐難以認定,因此今天幾個單位共同討論出符合實際需要又便民的方法。陳時中說,未來攜帶入境的口罩凡是低於250片,簡單來說就是少於5盒,就不用申報。令人不解的是,食藥署原本規定不論攜帶幾片醫用口罩入境,都要取得醫材許可證,一再強調「零容忍」。陳時中對此僅表示:「哪有,我們是說6個月用量。」
-
2020-09-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新舊標示亂 陳時中:醫用口罩9/24前全數徵用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宣布,國產平面醫用口罩雙鋼印標示規定將延後至9月24日上路,為防新舊標示口罩造成混亂,24日前將全數徵用國產醫用口罩,把市場整理清楚。中國製非醫用口罩混充國產醫用口罩事件頻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原訂9月17日起,所有國產平面醫用口罩須逐片以鋼印標示MD(醫用)及Made InTaiwan(台灣製造),9月16日之前生產的醫用口罩庫存可續賣至12月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宣布,因鋼印滾輪安裝等作業需要充裕時間,且鋪貨至藥局及超商的物流工作,須預留一定作業時間,雙鋼印規定將延後至9月24日實施。至於實名制網路及超商預購,則自第18期(取貨日期10月12日至10月25日)起,開始販售雙鋼印口罩;而預購第16期及第17期未領取口罩的民眾,可循補領方式於次二期(第18期及19期)補領。陳時中說,9月23日前國內合法生產的平面式醫用口罩,可持續販售至12月24日,在此之前未能即時售完者,將於明年3月23日前回收,並連同庫存品送經直轄市或縣(市)衛生主管機關驗章後,才可繼續販售。陳時中也提醒,9月24日以前所生產的醫用平面口罩即使沒有雙鋼印,政府也都會透過查廠及後市場監測,確保口罩的品質,民眾無論到健保特約藥局、網路及超商購買、預購實名制口罩,或在市面購買有國產許可字號的盒/袋裝口罩,都可放心購買。
-
2020-09-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攜口罩入境超過250片 關務署提醒通關要申報
口罩今天起輸入管制,範圍包含旅客攜帶,到底怎麼帶才符合規定,關務署提供兩原則參考,包括低於250片屬自用不管制,以及超量者走紅線檯申報通關,避免口罩被沒收。為加強口罩源頭管制,今天起口罩改列輸入管制物品,需取得經濟部國貿局或衛福部食藥署許可證才能進口,範圍包含貨物進口及旅客自行攜帶;但至昨晚,就旅客攜帶自用口罩,是否放寬不受管制,經濟部、衛福部仍不同調,衍生旅客、海關恐難以適從的疑慮。為此,行政院今早開會,跨部會協調後,拍板統一作法,經濟部及衛福部今天會正式公告。站在旅客角度,應該如何遵循,關務署官員表示,旅客只要記得,攜帶口罩在250片的自用總量管制內,就免申報也免取得許可證,可直接帶入。至於超量,關務署官員指出,超過250片一樣可以攜帶,只是要取得相關許可證,在通關時走紅線檯申報。關務署官員舉例,假設旅客到了台灣,發現身上口罩超量又無許可證,記得走紅線檯,尋求海關人員協助補申請許可證,這樣超過250片部分的口罩只會先「留關」,旅客還是可攜帶250片自用口罩入境,等許可證下來再來補領回超量部分口罩。關務署官員提醒,但如果攜帶口罩超量卻又沒走紅線檯申報,則海關查到超量部分依規定將會沒收。關於旅客攜帶超量口罩,該如何進行申報,關務署官員說,假設攜帶口罩總量到達250個以上,海關會請旅客區分哪些屬於醫用、哪些為非醫用,假設醫用部分超過250片,則要同時申請國貿局的輸入許可及食藥署醫療器材許可證,若醫用口罩部分低於250片,則只需取得國貿局的輸入許可。
-
2020-09-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作業不及!雙鋼印口罩實施 延後至9月24日上路
「加利」將中國大陸製非醫用口罩混入實名制醫用口罩販售,為利民眾辨識,指揮中心原訂明天起實施國產製之平面式醫用口罩,須逐片以鋼印標示「MD」及「Made In Taiwan」,但因為作業不及,決定延後至9月24日起才開始實施雙鋼印標示,至於網路販售則於第18期開始販售雙鋼印口罩,取貨日期10月12日至10月25日;預購第16期及第17期未領取口罩的民眾,可循補領方式於第18期、19期補領。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沒有印有雙鋼印的醫用口罩,若12月24日前未能即時售完者,將於2021年3月23日前回收,並連同庫存品送經直轄市或縣(市)衛生主管機關驗章後,始得繼續販售。因應國內近期陸續發生以中國或其他國家進口非醫用口罩混充國產醫用口罩的情形,除要求國產製平面式醫用口罩,每片均須有雙鋼印標示,以方便民眾辨識外,同時也會加強邊境管制措施,包括自9月16日起進口口罩須事先向經濟部申請輸入許可、口罩在通關時會逐批查驗,進口後須向經濟部申報流向。此外,對於口罩工廠,衛福部與經濟部將不定期進行查訪抽驗;在市場端,經濟部及衛福部也會在各通路購樣稽查,避免發生仿冒或混充的情形。至於因應一般民眾自行使用需求,不論醫用或非醫用口罩,每人可攜帶總數250片入境而無需經過許可或申請。陳時中說,國產製平面式醫用口罩標示雙鋼印,僅為方便民眾辨識是否為國產口罩,其醫療防護效果與目前在實名制通路藥局、或超商預購未有雙鋼印的口罩相同,請民眾安心使用。指揮中心特別提醒民眾,9月24日以前所生產的醫用平面口罩即使沒有雙鋼印,政府也都會透過查廠及後市場監測,確保口罩的品質,國人無論到健保特約藥局及網路/超商購買及預購實名制口罩,或在市面購買有國產許可字號之盒/袋裝口罩,都可放心購買。民眾如發現有疑似中國或其他國家口罩混充國產口罩的情形,可以撥打1919通報衛福部進一步調查,共同為國產口罩把關。
-
2020-09-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標示17日上路 實名制藥局仍收到無鋼印版
國產醫用口罩防偽標示規定明天上路,但第一線藥局藥師反應,今天上午收到明天要販售的實名制口罩上,仍是沒有任何鋼印的版本,令藥師相當緊張,擔心被民眾罵翻。中國製非醫用口罩混充國產醫用口罩事件頻傳,加利科技公司甚至將中國製口罩賣到實名制通路,引發民眾對實名制口罩疑慮。為防類似事件發生,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昨天公告口罩防偽標示規定,明訂9月17日起,所有國產平面醫用口罩須逐片以鋼印標示MD(醫用)及Made InTaiwan(台灣製造),9月16日之前生產的醫用口罩庫存可續賣至12月17日。不料,口罩雙鋼印標示規定一出,不少民眾因不清楚新制上路時程,認為實名制買到的口罩就該有雙鋼印,讓實名制藥局藥師在販售口罩時飽受抨擊。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黃彥儒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口罩雙鋼印標示規定公布以來,愈來愈多民眾因買到沒有鋼印的口罩,就質疑第一線藥局藥師賣假口罩,令藥師相當困擾,畢竟在雙鋼印標示上路前,很多實名制口罩原本就沒有任何鋼印,藥師們只好每天一收到隔天要賣的口罩時,就先拍照存證來自保。黃彥儒說,明天就是口罩標示規定上路首日,但實名制藥局今天上午收到明天要販售的實名制口罩上,卻沒有規定的雙鋼印,令藥師相當緊張,擔心口罩沒有鋼印、不符合民眾期待,恐被罵翻。黃彥儒呼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對外清楚說明口罩雙鋼印規定,例如何時能在實名制通路買到雙鋼印口罩,希望在新舊制規定交替期間,也能讓民眾安心,別把怒氣往辛苦的藥師身上發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