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9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刺痛
共找到
306
筆 文章
-
-
2020-03-19 科別.眼部
粉領族戴隱形眼鏡長期待冷氣房 眼睛太乾眼角膜破損
南投30歲吳姓女子平時戴隱形眼鏡,近日覺得眼睛不適,異物感重,有刺痛感,懷疑是隱形眼鏡破損,但更換之後仍然刺痛趕緊就醫,醫師檢查發現吳女的角膜破皮,可能是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導致眼睛水分流失,造成角膜受損,經使用人工淚液讓眼睛適當休息後,吳女眼睛刺痛情況已改善。南投醫院眼科主任何建賢說,罹患乾眼症、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外力或異物皆有可能導致角膜上皮層受傷破皮。角膜破皮症狀可能會有強烈的異物感、刺痛感、眼睛紅、畏光等。反覆出現的話恐導致細菌感染,視力下降。吳女工作地點為空調環境,長期待在冷氣房,因此眼睛的水分容易流失引起乾眼,又加上配戴隱形眼鏡,不慎就容易導致角膜受損。除了冷氣房乾燥環境,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拔除時也可能造成角膜受傷,建議一天配戴時間不超過8小時,避免造成雙眼的負擔,有異狀就應至眼科就診。何建賢提醒民眾要做好眼睛保建,避免長時間用眼,在使用3C產品時,應適時安排眼睛休息。本身眼睛較乾的民眾,在選擇隱形眼鏡時,應選擇低含水量的鏡片,避免乾眼症狀加劇。游泳、泡溫泉等下水活動,及當眼睛出現乾澀或罹患角膜炎等角膜疾病時,應停止配戴隱形眼鏡。若眼睛出現不適症狀,建議至眼科門診諮詢,醫師會依患者角膜受損的情形給予適當的治療安排。
-
2020-03-10 養生.保健食品瘋
什麼情況才會缺乏?何時吃最好?營養師解答你對維他命B群的疑問
80歲的陳老先生最近因為身體虛弱昏倒送醫,原來他最近疑似腸胃不適所以不太吃東西,造成體力不濟,住院期間也只願意吃三分之一碗白粥,營養師建議老先生家屬可以把青菜、肉類等各項食物打碎拌入稀飯中,讓老先生補充營養;沒想到家屬說,讓老先生吃些維他命B群和綜合維他命,就會有精神了吧? 很多人都以為只要補充維他命B群就可以增強體力,卻忽略了維持基本生理機能的熱量,所謂的熱量,來自於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以上述陳老先生的案例來說,他基本熱量攝取不足,光是補充維他命,沒有給足身體所需的熱量,補充再多的維他命B群也不會有體力、有精神! 國人其實不易缺維他命B群維他命B群共有8種,包括維他命B1(又稱硫胺)、維他命B2(又稱核黃素)、維他命B3(又稱菸鹼酸)、維他命B6、泛酸、生物素、葉酸、維他命B12等。事實上,根據衛生福利部過去所做的國民飲食營養調查顯示,只要不偏食、均衡飲食,國人維他命B群的攝取量並不易缺乏,有些人覺得補充維他命B群立刻精神百倍,可能是被廣告宣傳所誘導,達到安慰劑的效果;或是因為生活習慣的不正常(如:熬夜)、飲食習慣的不均衡,導致營養素過度消耗、需求增加與攝取不足,此時得到補充就會感到有效果。 很多人生活習慣不好,諸如偏食、熬夜、過勞,卻以靠補充維他命B群為維持體力的捷徑,而不去調整自己的飲食、生活習慣,雖然暫時上看起來體力還不錯,但是長期下來體力過度消耗,仍可能會影響健康。 B群是身體將熱量轉換為體內能量使用時必要的「輔酶」,因此被認為具有提振身體能量的功能。當飲食正常,維他命B群攝取充足時,就可以有效代謝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質等三大營養素來產生能量。 特殊情況才會缺乏B群維他命B群廣泛存在許多食物當中,所以如果飲食正常,不致於會有B群缺乏,除非是特別挑食的人,或偶爾熬夜、工作過度疲勞等等,而引起B群暫時性缺乏。此外,維他命B群當中,B12、菸鹼酸、泛酸和生物素等,是特別跟熱量代謝有關的輔酶,所以如果想減肥而採取極端方式節食的人,也容易缺乏上述營養素,而這種用激烈方式快速瘦下來的人,復胖機率也比較高、比較快。 而和蛋白質的代謝有關的是維他命B6,所以懷孕中的準媽媽們因為要提供營養素給胎兒,所以比較容易缺乏;B12和葉酸是和細胞分裂及紅血球的生成有關,所以孕婦也較容易缺乏,可以適量補充。 另外,很多人都知道素食者比較容易缺乏維他命B12,因為B12多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所以不吃蛋奶的純素食者容易攝取不足。其他如老人或是腸胃道老化,有胃液不足狀況者,由於缺乏胃壁內在因子(intrinsic factor, IF),也會影響維他命B12的吸收;而酗酒,或是進行過腸胃道手術,以及肝功能不佳、洗腎患者等等,同樣容易有維他命缺乏症的問題。 維他命B群什麼時候吃最好?都可以如果基於上述因素需要補充維他命B群,該何時吃才能讓它發揮最大的功能呢?有人說在早餐後,認為可以幫助一天的能量轉換,還提醒不要睡前吃,以免會過度提神而影響睡眠;也有人說,飲食如果太油可能會阻礙維他命B群的利用。 事實上,目前並沒有文獻佐證什麼時間補充維他命B群最好,事實上B群有安定神經的作用,對於某些容易緊張、神經不穩定引起睡眠問題的人,反而有安定神經的助眠作用;但是因為個人體質不同,如果吃了B群會影響睡眠者,就避免睡前吃,所以其實維他命B群什麼時候吃都可以,只要選擇自己不會忘記的時間即可。 維他命B群並非補充愈多愈好很多人買了維他命B群補充品,發現劑量不高,總以為不夠,是否應該一次吃個兩、三顆才補得足呢?其實只要根據該產品的建議量攝取,不需要補充太多;而且雖然B群吃多了會排出體外,但也不要以為盡量補無妨,其實包括菸鹼酸、維他命B6和葉酸都有攝取量上限。 倘若菸鹼酸攝取過多,可能會增加組織胺釋放,造成血管舒張,有氣喘或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發癢、發熱、發紅及刺痛,或增加肝的負擔,以及腸胃道疾病如心灼熱感、噁心嘔吐等,在體內會和尿酸競爭排出體外,使尿酸排不出去。 維他命B6因為被認為可改善或治療動脈粥狀疾病、經前症候群、抑鬱及肌肉疲勞,所以容易使用過多,80毫克是上限,過多可能引起走路不穩、四肢感覺麻痺或感覺異常,葉酸攝取過多則可能引起失眠、過敏及身體不適,以及鋅的減少和腸胃疾病。 健康Q&AQ、吃維他命B群尿液會比較黃嗎?A、因為維他命B群屬於水溶性維他命,因此服用維他命B群補充劑後,攝取超過身體所需的劑量就會經由尿液排出,其中維他命B2是一種帶有螢光的黃色化合物,這就是補充維他命B群後,尿的顏色較黃的原因。 Q、因平時三餐大多外食營養不太均衡,這種情況吃B群比較好還是綜合維他命比較好?A、如果持續飲食不均衡,光是一直補充維他命等保健食品的幫助也有限。事實上飲食均衡不難,平時外食挑選上多留心,只要兼顧6大類營養素,不太容易會有B群缺乏的情形,如果真的想補充,建議補充綜合維他命就夠,也不易過量。【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健康雜誌》第40期(2017-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20-03-06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病不只會胸痛!醫師:身體3部位會痛也是警訊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因捧胸蹙眉被現代醫學解讀為疑似有心絞痛症狀;現代也有不少民眾有胸痛的症狀,大多直覺是心臟問題。實際上,若有胸悶痛的感覺,除了心臟本身的疾病外,還有包括胸腔疾病、消化系統問題,細究之下,雖然疼痛的範圍在於胸部,但不同的疾病產生的痛感及確切位置仍有相當程度的不同。首先,如果是像西施一樣有心絞痛問題,其疼痛的感覺是屬於悶痛,位置在於胸骨偏左後方,就像是石頭壓住的悶痛感。國泰健康檢查心臟專科葉勳龍院長指出,醫學上的心絞痛範圍是從上腹部到下巴,如果疼痛部位在下巴或左肩膀也有可能是心臟問題引起輻射狀的疼痛,不可不慎。葉勳龍院長提到,一位70多歲的長者起初是牙槽疼痛去看牙醫,牙醫檢查出有牙周病,牙齒拔光後,還是持續疼痛,後來輾轉來到我的診間就診,檢查後發現有心肌梗塞現象,經心導管治療終於解除牙痛的警報,但也賠上牙齒被拔光的代價。如果胸痛來自於心臟問題,代表是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雖然心絞痛未必會心肌梗塞,但心肌梗塞的必要條件是心絞痛,有些人心肌梗塞來不及搶救而致命。事實上,患者先前都有胸口疼痛的現象,但因持續時間不久,就掉以輕心。另外,主動脈剝離會有撕裂痛的感覺,範圍是前胸與後背同時疼痛,而且痛感是由「點」到「面」,愈來愈大,一旦有這樣的徵兆就很容易判斷是主動脈剝離,同樣有致命危險。其次,來自於胸腔疼痛有八成都是因為胸腔肌肉神經與肋膜引起,胸口如有刺痛之感,因為肌肉神經拉傷,大部分跟姿勢有關,例如一個轉身或躺臥的動作,突然有刺痛感,或者是感冒、肺炎引起肋膜疼痛等症狀,可以排除心臟本身的問題。然而,現代人壓力過大,常會有胸悶的不適感,也是心臟科的常客。不過,經檢查並沒有器官實質病變的問題,研判可能情緒問題、壓力過大或緊張,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產生胸悶的不適感;不過,胸痛原因不一而足,有的甚至會致命,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及家族病史的民眾,有胸痛的症狀時,及時進行心臟相關健康檢查,及早預防,才能安心。延伸閱讀: 猝死前身體有警訊! 必知心臟4求救信號才能救命 呼吸困難、感覺快死掉卻查無病因! 別再以為是心臟病,3特徵跟「恐慌症」有關
-
2020-03-03 科別.眼部
世界青光眼周/全台近40萬名青光眼患者!新藥改善乾澀、刺激且納入健保
青光眼是全球致盲的第二大原因,醫界發現造成失明的原因有時並非疾病本身,而是醫囑遵從性不佳,導致治療不完整而讓疾病惡化所造成。台灣有近40萬名青光眼患者,但研究指出,大約只有35%的病人可以持續用藥兩年以上,患者無法持續點藥的原因在於,對疾病的認識不夠及眼藥水使用後帶來的乾澀、刺激感等副作用,讓患者不舒服。為了解決用藥的副作用問題,臨床上已有單劑量包裝、不含防腐劑的青光眼治療藥水上市,可望降低乾澀、刺激感等副作用,進而提升病人的持續用藥的意願。藥水有刺痛感 易自行停藥三軍總醫院青光眼科主任呂大文指出,青光眼的第一線治療是點眼藥水,但青光眼藥水多屬於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藥物及前列腺素等,點了之後有些人看事物會變暗、眼睛乾澀,且藥物可能會改變眼球表面血管收縮性讓眼睛變紅,另外一般的眼藥水因為要用上一個月,故都會加入防腐劑以利保存,長期使用下來容易造成乾眼症,也會損害眼表細胞造成刺痛感,因此有些患者認為不點眼藥水還比較舒服就自行停藥。新藥不含防腐劑 納入健保由於青光眼的視覺功能惡化是漸進式的,民眾停藥後初期或許沒有察覺有異,但臨床上發現有許多患者在停藥後的一兩年內就急速惡化到失明階段,可見持續用藥與否對於青光眼治療的成效可說是相當關鍵的因素。考慮青光眼患者須長期點藥的治療需求與長期點藥帶來的副作用,近年健保署也給付了單劑量包裝的青光眼藥水,這類的藥水不含防腐劑,能降低點藥帶來的不適,提升持續用藥意願,對傳統藥水適應不良的患者可說是一大福音。今年三月八日至十四日是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題是「打擊隱形青光眼」,就是希望呼籲大眾能透過檢查早期發現青光眼,進而持續治療延緩青光眼的進展。呂大文指出,雖然青光眼發生機率低約1.6%至2%,全球約8000萬名患者,但25%青光眼患者終其一生會發展到雙眼全盲階段。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以為只有年紀愈大才會罹患青光眼,但在台灣50歲以下的患者也占了27%,尤其台灣高度近視者眾,未來年輕患者會愈來愈多,更值得注意。有青光眼病史 親友要注意另外,由於青光眼屬於遺傳性疾病,呂大文指出,家中若有青光眼患者,建議患者「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親友們都必須盡快接受青光眼相關檢查,確認自己是否也罹患青光眼。「上上下下」指的是直系血親罹患機率是常人的7至9倍,「左左右右」指的是兄弟姐妹有人是青光眼患者,其本身罹患的機率也高達30%至40%。呂大文就舉藝人劉尚謙為例,他說,「劉尚謙是青光眼關懷協會的志工,患病已有一、二十年,有一眼已開刀治療,後來他發現父親點的藥水跟自己一樣,才知道自己有家族史,幾年前他的兒子及女兒檢查發現也都有青光眼,目前都在持續治療中。」家族史直系 應12歲起篩檢目前在呂大文的門診中,約有十分之一的病人是有家族史,他提醒,所有家族遺傳的疾病,下一代的發病年紀一定比上一代的發病年紀還要提早,因此家族中有直系血親的孩子,最好在12歲時就要定期篩檢,追蹤視神經的狀況,提早開啟防盲計畫。
-
2020-03-01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明明沒有吹到風卻頭痛了?醫師說跟這些原因有關
Q:沒有吹到風,怎麼頭痛了?A:頭痛的可能原因很多,中醫依據頭痛原因之概分為外感型與內傷型,外感型頭痛是指由外邪侵犯頭部造成的不適,其中所指的外邪包括冷風、天氣悶熱或潮濕等,內傷型頭痛則源於氣血不足或久病成瘀。因此,沒有吹到冷風,也可能因著外在環境或自身體質造成頭部不適。在冬天,由吹到冷風引起的風寒頭痛,患者可能頭部緊痛、陣發抽痛、肩頸僵硬、全身痠痛等,平日裡怕冷的寒性體質者較易發病。夏季悶熱時,熱性體質的人可能容易發生風熱頭痛,患者可能頭部脹痛、眼睛與面部泛紅、喉嚨痛與便秘等。濕氣重的天氣,可能讓脾虛體質的人因體表濕度高、不易流汗而悶逾體內,造成濕氣上犯頭部、頭重頭昏,是為風濕型頭痛。在內傷型頭痛方面,工作勞動多,流汗量大的人可能產生腦絡頭痛、月經經血量大的婦女可能產生血虛頭痛、過度節食的人可能產生氣血雙虛頭痛。上述內傷型頭痛患者的症狀多為隱約疼痛,時而伴隨頭暈心悸、面色蒼白、疲憊等症狀。至於血瘀頭痛則多出現在頭部外傷過後,或是上述的各種頭痛許久未癒,久而久之造成局部氣血不通而有瘀象,這類型的頭痛表現多是定點刺痛或鈍痛,同時伴有面色與嘴唇偏暗、舌頭上有瘀斑等。有鑑於頭痛原因多元、對治方法不同,因此如果不適難癒,建議別自行買成藥服用,而需就醫接受評估。在日常生活中,古書《黃帝內經》嘗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換句話說,體內正氣虛弱,外邪就容易侵犯人體,因此平時應養成規律作息,保持睡眠充足,且要適時紓壓。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宛容
共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