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8 科別.牙科
搜尋
刷牙
共找到
371
筆 文章
-
-
2020-03-08 科別.牙科
醫病天地/老人牙齒不良 多數刷牙不正確
基隆市牙醫師公會副理事長林建宏指出,老人家牙齒狀況不良,甚至掉牙嚴重,很多都是刷牙方式不正確,沒有注意牙間清潔,也不會用牙線。建議老人家最少每半年要看一次牙,且要善用牙線及牙間刷才能清潔到位。老人家如果要能吃所有食物,至少要有20顆牙。林建宏說,很多老人家沒有定期看牙習慣,往往等到牙疼才想到看牙醫,這觀念不正確,最少每半年要到牙醫院所檢查,不是等有狀況或者覺得痛才看牙,治療時機往往太晚。曾有長者滿口牙結石,牙周病嚴重;也有老人家長年不曾看過牙醫,口腔狀況不良,牙齒所剩不多。醫生詢問如何刷牙,才發現他們刷牙方式都不正確,全錯了。牙醫師黃明裕也表示,如果不到牙醫院所診治,會讓口腔健康狀況更差,進而影響全身健康,因此定期看牙了解口腔保健諮詢非常重要。老人家口腔保健諮詢非常重要,林建宏指出,老人家常見的刷牙錯誤,就是刷的力量太大,會傷害牙齒琺瑯質;其次是沒有照順序刷,許多地方疏忽沒刷到,有的地方卻重複刷太多次;也有嫌麻煩或不會使用牙線,牙縫清潔不良,甚至完全沒有清潔到。該如何正確刷牙呢?林建宏建議老人家最好使用軟毛牙刷,力量不要太大,牙齦輕輕刷,才能把牙齒、牙齦交接處的牙菌斑刷乾淨;牙縫處要使用牙線,如果牙縫較大,也可使用牙間刷清潔,但特別注意不要使用牙籤,不但清不乾淨,也會把牙縫越挖越大,甚至流血。
-
2020-03-04 新聞.健康知識+
牙膏常見這項抗菌成分 研究:可能提高骨質疏鬆發生率
要保護牙齒,不受牙菌斑的侵襲,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線非常重要。但是,要檢查一下您所使用的牙膏中,是否含有有害的化學物質三氯沙,因為最近有個研究發現,三氯沙雖然對保健牙齒有好處,但可能對身體其他部分產生負面影響,例如骨骼。三氯沙是一種添加在牙膏中的抗菌劑,可以減少牙齦感染並改善口腔的健康,不過研究發現,三氯沙給骨骼帶來的問題大於有益於牙齒的問題。三氯沙是從1972年起就出現的一種抗菌劑,一開始是使用於醫院的手術擦洗液,之後也被運用在製造肥皂、洗手液和除臭劑,甚至被用於切菜板、信用卡、垃圾桶和牙膏中。三氯沙這個化學物質還存在於衣服、玩具、廚具和家具中,可以減少或防止細菌污染。在這些產品中添加三氯沙後,就可以在包裝上添加抗菌等字眼的標籤,並強調這些產品的功能,而給消費者提供了未經證實的暗示,也就是含有三氯沙(或其他抗菌劑)的產品,可以防止嚴重的感染。但在實驗室中對動物或人體進行的多年研究表示,與三氯沙有關的副作用包括抗藥性細菌的發展、荷爾蒙功能異常、過敏反應增加、肌肉受損,以及不確定的環境影響等。考慮到這些副作用,使用含有三氯沙的產品,可能會透過皮膚或口腔吸收少量的三氯沙,就如同2008年的1項研究證明,這個研究發現超過75%的測試對象的尿液中,檢測出有三氯沙的含量。儘管還不確定三氯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隨後採取了一些行動,導致抗菌劑從2016年開始被禁止在消費產品中使用,先從肥皂開始,其次是2017年的健康清潔劑。而這次的最新研究的研究人員,回顧了來自1800多名女性的數據發現,尿液中三氯沙含量高的人,其測量出來的骨質密度最低,而骨質疏鬆症在尿液中三氯沙含量最高的人群中也很常見。停經後的女性的骨質密度低與尿液中三氯沙含量,要比年輕女性強烈得多,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停經是骨質密度急遽下降的時期,而且停經後的婦女的骨質疏鬆症相關骨折發生率最高。★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3-01 科別.骨科.復健
陪中風家人復健 態度很重要
家屬的錯誤陪伴 影響復健療效「我的家人中風了!」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常常看到家屬是抱持著以下幾種不同的態度:1. 放牛吃草,不聞不問只有在門診的第一天會看到孩子陪伴,之後漫長的復健過程中,孩子就不曾再露臉。每次看到的就是年老的父母親拄著拐杖,旁邊跟著每隔一段時間就更換的外勞,老人家臉上常見的是滿面愁容。來做復健時,只有感受到醫師、治療師和病友們的溫暖支持鼓勵,才會看到他們一絲靦腆的笑容,很令人不捨。2. 亦步亦趨,捧在手心家人中風後,家屬全心呵護,絲毫不敢放鬆。病人腳稍微抬起,立刻蹲下去幫他穿鞋;病人手一伸出,茶水立刻奉上。病人試著要站起來,他就死命地拉著肩膀,還可能不小心把病人給弄傷了!不僅是自己如此,也要求外勞要一樣做到,不可有任何閃失。這樣的病人通常進步最慢,復健療效也最有限。3. 耳提面命,緊迫盯人這樣的家屬通常個性很急,求好心切。第一天看診就會問:「他什麼時候才會好?」在復健治療時,總會在病人旁邊碎碎念:「趕快把手伸出去。」「趕快把腳抬高。」「人家都可以做到,你為什麼不行?」還抱怨治療師:「還在床上做復健?不能趕快讓他下來走嗎?!」看到病人做得滿臉通紅,一臉沮喪,醫療人員還得花很大的力氣,才能重建他的自信心。聽聽醫師怎麼說對於中風的家人,好的陪伴很重要,請你要做到下列幾項:● 急性期穩定後,黃金恢復期6個月到一年,一定要用心陪伴,努力復健。● 千萬不要一味要求病人趕快會走,基本功(軀幹穩定,平衡控制)最重要。萬一步態錯誤定了型,以後很難改,而且常常會引起後續關節疼痛的問題。● 日常生活(進食、刷牙洗臉、移位)鼓勵病人只要能力所及,盡量自己來。適當輔具的協助可以降低難度,讓病人重新找回獨立自主的能力,進而有成就感。建立自信很重要。● 在復健治療中,多結識其他病友與家屬,彼此分享經歷,互相支持鼓勵,看到別人走過的歷程,不致徬徨沮喪。● 神經恢復穩定時,並不代表病人的功能進步也就此打住。復健科醫師會協助病人在不同階段,透過評估,設定合理目標。記得多和醫師聯繫溝通。● 不要比較,不要碎碎念。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擁抱,一個微笑往往更有效。● 別忘了,你自己也是需要被支持的。必要時的喘息服務,讓你走得更遠哦!需要支援,可以聯絡各縣市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中風的病人家屬是復健醫療很重要的團隊夥伴。積極正向的態度,避免過與不及的對待方式,密切與復健醫療團隊的溝通都很重要。別忘了也要把自己照顧好,自己的「定」讓病人安心,適切的鼓勵讓病人有信心。從「臥→坐→站→走」 循序漸進做復健如我們所知,小嬰兒的動作發展「七坐八爬」,慢慢地扶著東西站起來,逐步鬆開手之後,邁開生命中的第一步,然後越來越穩,能跑能跳。患者其實就如同小嬰兒一樣,要先從躺到坐開始訓練,坐穩再開始練站姿,能站穩且適當重心位移後,行走也就有機會了。也就是說依程度從最差到最好為「臥→坐→站→走」漸進的階段。即使長者只能躺在床上,還是有許多復健運動可以開始做。當他發現自己雖然肢體動作受限,可是已經可以開始為未來的復原作準備,對他的心理上也是一個很大的支持。躺姿訓練-舉棍抬膝訓練目的:臥床期間,可開始啟動臀部、下肢肌力訓練、肩關節、髖關節與腰部的活動度和延展度。 (若無棍子,可用雨傘代替)
-
2020-02-27 新聞.健康知識+
飯後不能吃水果也不能直接躺下?營養師破解迷思
防疫期間,天天宅在家裡,很多人和父母過上了久違的“長期居住生活”。這確實也是個很難得的機會,能讓我們好好的陪伴一下老人家,但同樣也會有很多的煩心事。最近就有很多人向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吐槽,父母總會想辦法糾正他們的生活習慣,尤其是一些飯後的行為。比如說飯後不讓吃水果,也不讓立馬躺下,更不讓我們直接去洗澡。那麼這麼說法都是真的嗎?下面和大家好好說一下:飯後能不能吃水果,可能是被討論最多的,畢竟太多人在生活中有這種習慣。雖然不少人都親身體驗過,飯後吃水果確實會有些難受。但實際上,這只是因為你在已經吃飽的情況下,繼續食用了飽腹感比較強的水果,和飯後這個時間點沒有任何關係。如果你只吃了6-7分飽,胃裡還有空間,飯後吃一些水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飯後不能躺下,是說這樣不利於消化。其實有些人在公司吃完午飯之後,也會盡量選擇趴著午睡,同樣是怕躺下睡對腸胃不好。殊不知,趴著睡反而會傷到頸椎和眼睛。而躺著睡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完全可行的。除非你是反酸問題比較嚴重的胃食管逆流病人,那就最好飯後2小時之後再平臥。至於飯後不能洗澡,也在民間流傳已久。可事實上,只有在心腦血管方面有問題的朋友不建議這樣做,很容易出現在浴室裡發生頭暈的情況。不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基本不會受到影響。此外,民間還有很多的“飯後禁忌”,但對於絕對大數的健康人士來說,真沒有那麼多講究:有人說飯後不能散步,但有句老話叫做“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後散步可以幫助降血糖,絕對比飯後不動要好得多;有人說飯後不能喝茶,但其實只是不建議喝濃茶而已。正常飯後喝些茶水,並不會沖淡胃液,也不會影響到蛋白質的吸收;還有人說飯後不能刷牙,這完全就是懶人在找理由了。吃完飯後刷牙清潔一下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牙膏中一般還含有氟元素,還能讓牙齒更堅固。當然啦,飯後也不是想怎樣就怎樣,有兩件事確實不建議大家做,那就是開車和劇烈運動。飯後往往會比較睏,開車的話可能會比較危險。而飯後劇烈運動,很容易出現岔氣的情況。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名利一下子,健康一輩子!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我們是來自聯合報系家族、最有活力的「元氣網」,給你最需要的保健、疾病、樂活訊息!加入>>
-
2020-02-26 科別.心臟血管
防疫正夯食用薑黃得與失 心臟科病人小心補過頭
初春天氣多變,碰上新冠肺炎疫情險峻,許多心臟科患者覺得自己氣血不足,除規律心血管用藥外,希望吃保健食品或民間配方,增強免疫力與血液循環,但是嘉義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明賢提醒患者要小心,部分食物會與藥物有交互作用,導致藥物濃度異常干擾藥效。林明賢指出,有名58歲男病人多年前因心內膜炎,接受機械式主動脈瓣膜置換,長期在心臟科門診接受抗凝血劑治療,他不菸不酒,藥物控制良好。但農曆年後,病人自覺容易痔瘡出血,走路會喘,回診追蹤抽血,發現評估凝血功能的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指數超過7(治療控制值維持2~3),血紅素指數下降到8.2 gm/dl(男性標準值>13 gm/dl)。病患原本否認最近有使用中藥或喝酒習慣,追問下,才發覺他近日因自覺手腳冰冷,親友推薦薑黃粉,雖病患避開藥物與薑黃粉使用時間,每日只用一小匙,1個月後雖明顯改善手腳冷麻症狀,但發現刷牙易牙齦出血,也許火氣大,上廁所也易痔瘡出血,第2個月後呼吸費力,因為沒有下肢水腫與小便減少問題,延至預定回診時間,才跟醫師討論病情變化。林明賢說,心臟科藥物多樣,需長期服用穩定病情,傳統抗凝血藥物「華法林」(Warfarin)是其中重要藥物之一,目的預防與治療血栓,但藥物容易受許多含維生素K食物(萵苣或花椰菜)、香菇、中藥(當歸)、酒精性飲料影響其效果。雖然近幾年台灣陸續引進四種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不因為飲食習慣影響穩定藥物濃度,但還是有部分病患只能使用「華法林」作臨床預防血栓用,其中包括換機械式瓣膜患者或心房顫動合併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與二尖瓣風濕性瓣膜狹窄患者。近幾年台灣風行吃薑黃粉,宣稱可能療效包羅萬象,包括抗氧化發炎、抗癌、促進血液循環、減重降血脂等,所以市面常做成健康食品與藥錠,方便服用。另,冬天咖哩鍋也含薑黃粉成分,大量頻繁使用此類料理,可能增強藥物效果,增加INR導致出血風險。林明賢建議病人可以在門診時,先跟醫師討論那些健康食品可以安全使用,不隱匿附加藥物使用,規則生活飲食習慣,如此可讓心血管狀況穩定,也可避免突發出血風險,包括嚴重腦出血中風。所有健康食品要在安全規範與適量使用下,才能弊少於利。
-
2020-02-25 科別.心臟血管
稍微動一下就累或心悸?看看你的心衰功能性在哪一級
心臟像馬達一樣,持續把血液打出去供全身器官使用。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黃世忠醫師表示,心臟衰竭的定義就是,從心臟打出去的血液供應不足,無法滿足全身器官的需求。這是一個供需的問題,供需失衡就會出現各種問題。造成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是「缺血性心臟病」,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心絞痛、心肌梗塞,另外還有心律不整、高血壓、瓣膜性心臟病等。心臟瓣膜的功能是讓血液朝一定方向推進,倘若瓣膜打不開,或者瓣膜關不攏,皆會影響心臟功能。所謂的心臟肌肉病變,是心肌纖維化導致心臟無力收縮,例如擴張性心肌病變,心臟變成很大顆、很無力。先天性心臟病、高血糖、高血脂、嚴重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或者有心臟疾病家族史,都可能造成心臟衰竭。 為什麼心臟變大顆卻反而沒有力量呢?黃世忠醫師解釋道,正常時候血液從心臟打出去,然後由靜脈系統回流到心臟,要把血液打出去之前心臟要先放鬆,放鬆到要收縮前的狀態,叫做舒張末期,心臟內的血液若是100c.c.,用力收縮把血液打出去後可能只剩下30c.c.,也就是一次把70c.c.的血打出去。一般人正常心跳大約每分鐘70跳,每一分鐘的心輸出量就是70 X 70 = 4900c.c.。當一個人的心臟沒力之後會代償,舒張時有更多血液回到心臟,比如說現在心臟擴大了,可以容納120c.c.血液,每次收縮還是打70c.c.出去,心臟裡留下50c.c.,我們會計算一個心臟功能的指標,叫做「左心室射出分率」,射出分率的意思就是原來100c.c.把血打出去後剩下30c.c.,射出分率就是70/100 = 70%。心臟擴大以後,同樣打出70c.c.,射出分率就變成70/120 = 58%。雖然心臟變大顆,但是心臟功能卻愈來愈差,射出分率漸漸從70%、60%、50%,變成剩下20%。因為心臟變大顆是把心肌纖維撐開,收縮力道比原來差很多。心臟衰竭初期通常有哪些表現?黃世忠醫師指出,心臟衰竭症狀常見的有幾種,一個是呼吸困難。呼吸困難的程度不同,初期是休息的時候沒事,但是活動的時候會出現困難。原來爬三層樓不會喘,現在爬三層樓會喘,因為活動的時候身體需要較多血液供應,來不及供應就會喘,活動受限制。心臟衰竭導致肺部積水的時候患者沒辦法躺平,要坐起來比較舒服,叫「端坐呼吸」。有時候是已經睡著了但在半夜喘醒,這叫做「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若肺部積水很嚴重,患者連坐著不動也會喘。肺部積水還可能造成持續性咳嗽,尤其是夜間咳嗽,患者的痰通常比較稀,甚至出現粉紅色帶點血液,跟肺部感染、肺炎、感冒那種濃稠的黃痰不一樣。 患者會出現體液滯留,多餘的水分就滯留在體內,最常見的是下肢水腫,壓下去就會凹陷,有時候不只下肢水腫,還會往上腫到大腿、會陰部、腹部。如果水分滯留於腹腔內,可能造成腹水、肚子會脹,腸子也都腫腫脹脹,胃口就不好。當一個人出現水腫,體重會明顯增加,可能超過4-5公斤,就是4000-5000c.c.的水分。我們會請病患每天量體重,如果體重多一公斤,隔一天又多一公斤,通常都是水分滯留,長肉不可能長這麼快。如果已經出現水腫,就表示已有4-5公斤的水在體內。因為心臟要推動全身血液循環,心臟衰竭時病患會疲倦無力,很容易累。當心臟血液供應不足時可能會出現心絞痛,若腦部血液供應不足,還可能神智不清。心臟衰竭患者的死亡原因通常有兩個,一個就是心臟衰竭持續惡化,最後死於心臟衰竭,另一個是心律不整,他可能突然出現心室顫動或是心室頻脈,心臟就停掉,造成猝死。究竟是老了體力差?還是心臟衰竭?黃世忠醫師提醒道,容易感到疲倦或走路會喘時,很多人會覺得自己老了、體力變差,其實我們可以由幾點來區分,第一是呼吸,如果是端坐呼吸、躺下去容易喘、睡覺時枕頭要墊很高、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這些較像心臟衰竭。下肢出現水腫也不是老化的現象。心臟衰竭患者晚上睡覺會比較頻尿,因為心臟輸出量不足,白天腎臟製造的尿量比較少,到了晚上平躺睡覺,腎臟血流量增加,尿量就會相對增加。然而夜間頻尿跟攝護腺肥大的症狀相似,所以要綜合幾個症狀來評估。心臟衰竭分四級黃世忠醫師表示,美國紐約心臟學會把心臟衰竭分成四個等級,這是依照身體活動會不會受到限制來分級。心臟衰竭第一級,身體活動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限制,從事日常活動不會引起疲倦、心悸、呼吸困難、心絞痛等症狀,心臟衰竭第一級幾乎沒有症狀。心臟衰竭第二級,活動輕微受到限制,從事日常活動大概沒有什麼問題,譬如說爬一、兩層樓梯、掃地、吃飯、洗澡等都沒有問題,但是做劇烈運動的時候,就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疲倦、心絞痛等症狀。 心臟衰竭第三級,活動受到限制更嚴重,只要從事日常活動可能都有困難,但是他休息的時候可以緩解,只要不動休息,症狀可以緩解。患者可能連刷牙、吃飯、洗澡都會有症狀,只能躺著休息。心臟衰竭第四級,患者連在休息狀態也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心絞痛這些症狀,幾乎沒辦法做任何活動。心臟衰竭第四級的患者通常都會住院,至於第一級的病患常常自己不曉得,因為不太有感覺,而不會就醫。好好治療,心臟功能有機會進步黃世忠醫師回憶道,曾經有位患者因為喘、腳水腫去就醫,這才發現心臟功能已經很差,射出分率大概只有20%,心臟很大,可能要考慮心臟移植,然而換心不容易,器官來源非常有限,所以他覺得沒什麼機會。其實,心臟衰竭的治療近年來有長足進展,這位患者在接受幾個月的治療後,他的心臟射出分率就從20%漸漸增加到30、40、50%,我就告訴他說應該不用換心了,他也可以回到日常活動,從原來心臟衰竭第三期到第四期,回到大概第一期,看起來跟一般人沒有兩樣。貼心小提醒黃世忠醫師再次強調,若有躺著會喘、半夜突然喘醒、半夜一直起來尿尿、咳個不停等症狀,可能要考慮是心臟衰竭的問題,務必盡早就醫,盡早接受治療。原文:最近容易累?比較喘?竟是心臟功能出狀況搜尋附近的診所:心臟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2-19 橘世代.健康橘
SOGO董座黃晴雯「自我管理別忘了人性,偶爾放縱」
從記者、主播與時間競速的媒體工作,到主掌年營收超過400億元的SOGO百貨、拚的是集團穩健成長,翻開遠東SOGO董事長黃晴雯的職涯履歷,可說是幾乎身處高壓行業。但她養成一套非常自律的生活習慣,讓自己的身體足以面對職場上的各種挑戰。黃晴雯說,「我是個喜歡動的人,習慣每天出去動2次,已經像起床要刷牙洗臉的例行習慣,這段時間沒人可以打擾我,幾乎可說是風雨無阻。」每天清晨5、6點就起床的她,上班前會帶愛犬去散步;下班後回家吃完飯再去散步,每回運動半小時至一小時。她說,我一天最少一定要走到7000步,大部分都走到1萬步以上,要是一天沒走到1萬步,就會在家用跑步機走足。小時候就學芭蕾的黃晴雯,體能好、身體柔軟度也好。由於愛犬年紀大了路走得慢,所以陪牠散步時,她會邊聽音樂邊跳舞。她說,「我很喜歡跳舞,聞樂就會起舞啦。」打開她的手機歌單,都是當下西洋流行音樂,喜歡的歌手是強納斯兄弟(Jonas Brothers)、橫掃今年葛萊美獎的怪奇比莉(Billie Eilish)、Camila Cabello等,幾乎都是時下年輕人在聽的發燒夯曲。黃晴雯說,「無論散步、跳舞,運動過後的感覺是很愉悅的,我在運動時也會思考很多事情,產生很多靈感跟想法。」她認為,很多人說沒時間運動其實是個藉口,出門走走或在家動一動、跳一跳就可以運動了。至於飲食習慣,黃晴雯也有一套規律模式與3大原則,「早上吃得純淨、中午吃得滿足、晚餐吃得簡約」。飲食部分她採倒三角型吃法,早餐吃得很健康、豐富,像是穀類、水果、優格、優質蛋白質的攝取,每天固定吃一顆水煮蛋,一天的水果也會在早餐吃掉,並堅持蔬菜、水果、穀類一天一定要吃到7個種類以上,讓早餐吃得均衡且健康。愛犬的早餐也是黃晴雯親手準備的鮮食,把紅蘿蔔、地瓜、花椰菜、青豆、玉米,切塊打碎蒸完後分裝,再搭配新鮮牛肉、雞肉。她說「狗狗也跟著我吃得非常健康,所以別人完全看不出來牠已經15歲了,我每天最紓壓的時候就是早上的時刻。」人在做自我管理計畫時,不能違背人性,人偶爾需要一點點放縱黃晴雯笑著說,「其實我是個很有美食欲望的人,加上台灣的美食太好吃,我中午就會自然吃,是犒賞自己味蕾的時候。」晚餐時間她吃得早,「並絕對不吃宵夜,晚餐若沒有吃,頂多在睡前2個小時喝一點牛奶。」另外她也分享一個上班的習慣,她中午會把燈關掉,在辦公室小憩個10、15分鐘,她說,經過很多科學證明,午睡功用很好,可以幫助下午思慮的清晰度、體能的回復,「如果可以的話,我會盡量在中午打個盹,對我下午的精神很有幫助。」規律的飲食習慣或運動,對很多人來說要持之以恆非常難黃晴雯指出「很多事做一段時間,自然身體就養成自律的習慣」,最重要的是「生活態度會決定你身體的狀況」。【延伸/更多熟齡人生指南↘↘↘】。10個慢老單字:關於老年,你該有的10個態度。60歲退休員警讓魚骨重生 開拓漁村文創。50歲後改寫人生方程式 家庭主婦成為拼貼藝術新星。熟齡族不怕中年轉業 江惠頌:50歲之後更重視自我實踐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14 新聞.健康知識+
早晨不刷牙就喝水 會喝進一堆細菌傷腸胃?
大多數人習慣一天刷兩次牙,在早上起來之後就會先去刷牙。而還有一部分人會先喝一口水,因為據說早起喝水對於預防便秘有好處,還有許多其他的養生效果,但是有些人擔心早上不刷牙就喝水,口腔裡積攢了一晚上的細菌會被沖到胃裡,損傷我們的身體。其實,晚上我們的口腔裡的微生物確實會大量地繁殖,這些微生物會損害我們的牙齒,讓我們的口腔充滿異味,所以我們才需要晚上好好地刷牙、清潔口腔。但我們身體本身就存在許多的微生物,當我們喝水、吃東西的時候,都會有許多微生物進入我們的身體。在正常情況下,這些微生物的量比較小,只要不吃發霉變質、來源不可靠的食物,基本不會致病。因為有我們機體屏障的存在,所以即便進入人體,也不會進入血液裡,而是進入到腸胃裡,被胃腸道的屏障阻擋,無法進入人體內環境,隨後微生物會在胃裡被胃酸殺滅。所以大家放寬心,即使早上不刷牙會吞下細菌,也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不過不管先後順序,早上最好還是刷一下牙,可以讓我們的口氣更清新,避免口腔異味的產生。建議大家刷牙的力度不要太大,很多人認為,在刷牙的過程中力度越大越好,這樣才能盡可能清除牙齒表面的污垢。但其實,刷牙過程中用力過度,可能會導致牙齦組織受到損傷,在牙齒清潔過度時還可能會破壞牙齒的健康。另外,除了看得見的部分清理乾淨,牙齒背面、牙齒縫隙等部位才是主要藏污納垢的地方,需要充分清潔。如果只是清潔表面的牙齒,很有可能會讓裡面的污垢逐漸形成,甚至引發牙結石。除此之外,舌頭也需要進行清潔,因為舌頭表面也會藏有食物殘渣,甚至有細菌滋生。如果沒有註重該部位的清潔工作,可能牙齒清潔乾淨了,但是舌苔上面依然隱藏著許多的細菌,仍然會危害我們的牙齒。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20-02-13 新聞.生命智慧
22歲嫁給總統、一夕失去所有 79歲黛薇夫人的傳奇一生
曾經獲得、卻又失去一切,經歷常人難以想像的起落人生,會造就何種心境?總是以華麗貴婦形象現身螢光幕,被稱為「日本賈桂琳」的黛薇夫人,今年79歲,從社交界活躍到演藝圈,卻經常語出驚人或辛辣評論時事;72歲時,日本綜藝節目為她做了一個「死前想完成的10件事」特別企劃,她破天荒地完成了高空跳傘、衝浪、海豚表演等挑戰,對此她說:「別人能做到的,我沒理由不行。」回顧她的大半生,恐怕是編劇也寫不出的波瀾萬丈:22歲嫁給印尼總統蘇加諾、25歲時因印尼政變,懷著身孕的夫人逃亡海外,卻因此進入巴黎社交界,被稱為「東洋的珍珠」,她既是成功的企業家,也愛好藝術、熱心公益,且從不失去對人生的好奇心。她曾說:「很多人覺得我是幸運的灰姑娘,但其實我比別人多付出了3倍的努力、3倍的學習,但只有1/3的睡眠時間。真要說有什麼幸運的話,應該是因為我很早就必須要獨力照顧自己和家人,有目標,人生才有不斷向前的動力。」貧窮是人生的禮物,22歲嫁給印尼總統蘇加諾從小經歷戰亂和貧窮的黛薇夫人,原本家境就不寬裕,16歲時父親過世,身為長女的她為了支撐家計,以及供應弟弟念書的學費,在赤坂的高級俱樂部工作,她在這裡學會了英語、社交禮儀,也為了接待客人而學習茶道、日本舞等傳統技藝。「我覺得貧窮是我人生中所獲得最大的禮物之一,是它讓我有努力向上的動力,沒有這段過去,或許就沒有現在的我。」 19歲時黛薇夫人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印尼總統蘇加諾,蘇加諾對她一見傾心,22歲時2人在印尼正式成婚。她曾說,直到從飛機上走下來,看到眼前的紅地毯和夾道歡迎的人群,才確實感到自己真的是總統夫人了。一夜間失去所有,從此獨當一面幸福的時光沒有持續太久,27歲時她因懷孕回到日本待產,印尼卻在此時爆發政變,蘇加諾一夜之間成為階下囚、3年後病死牢中。「我什麼都沒有了,只多了一個女兒,我腦中沒有別的想法,就是從今以後要如何跟孩子一起繼續過日子。」 從巴黎社交界到回歸印尼,她先後經營國際貿易顧問,以及投資印尼的石油、天然氣等事業,她證明即使沒有權勢作為後盾,也能成為獨當一面的企業家。在事業成功之餘,她也成立基金會幫助弱勢,為環境、動保議題發聲,「我若獲得的比別人多,自然也應該付出得多些。」女兒成年後,黛薇夫人在51歲時移居紐約,並陸續出版傳記書,逐漸開始受邀上節目成為談話來賓。「一開始看到報紙上稱呼我為『藝人』時嚇了一跳,但後來想想,被歸類為藝人又何妨?如果以現在流行的人生100年來說,剛好在人生的折返點重新開始另一種身分,那也沒什麼不好。」保持熱情的關鍵:學著對小事情感動經常在公開場合暢所欲言的黛薇夫人,卻也沒有貴夫人的矜持或架子,即使年過70歲,仍然在節目中大膽嘗試各種極限運動、和海豚一起表演,挑戰鋼管舞等等,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大部分獨立自主的女性,都是能夠把自己照顧得很好的人。要達到這個目標,盡情工作、然後盡情玩耍就很重要,人生中不能缺少有趣的事情。我能走到今天,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不害怕變化,而是將它視為享受和樂趣,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如何對人生持續保有熱情?黛薇夫人的秘訣是:試著對小事情也要感動。「每天試著至少對10件事情感到開心,再怎麼細微都可以,像是路邊的花草、和朋友聊天,或是讀到一個好的故事。每天累積小小的感動,既保持新鮮感、也可能從中觸發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個人心沒有任何動靜的話,就真的要變成化石了。」皮膚身材保養秘訣:拍打臉部100下 不穿寬鬆衣服除了常保活躍的心境,今年79歲的黛薇夫人,無論體態或膚質都維持著絕佳狀態。她曾大方分享自己的美容秘訣:「每天洗臉過後擦保養品的同時,輕輕拍打臉部100下,給予適當的刺激;洗澡後趁著毛孔打開時,花15分鐘在全身擦上乳液並來回按摩讓肌膚保持滋潤,我從20歲開始就持續這個習慣。」此外,她每天除了早晚趁著陽光柔和時各曬10分鐘,其他時間必定做好嚴密的防曬措施,「紫外線是皮膚的大敵,而皮膚又最能洩漏女人的年齡。」黛薇夫人也以一口完美無瑕的美齒著稱,去年她曾接受牙醫檢查,不只一顆牙都沒有掉,甚至沒有任何蛀牙,這要歸功於她每天刷牙5次,時時保持口腔清潔。而為維持窈窕身形,黛薇夫人外出時總是穿著合身挺拔的套裝,避開針織一類的柔軟材質,即使在家裡,也絕不穿過於寬鬆的衣服、並時時記得保持良好的姿勢,讓身體有適度的緊張感。「因為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要死好像還沒空呢(笑)。對我而言,眼前永遠有自己設下的目標,然後盡情地享受、挑戰它,這種動力自然會讓人保持年輕的身心。」黛薇夫人如此說。原文:跳傘、衝浪、鋼管舞都試!79歲黛薇夫人:每天有10件事開心,要死還沒空呢
-
2020-01-31 科別.牙科
過年不胖靠這招/飯後吃零食 再刷牙護齒
我自認有著喝白開水也會胖的體質。過年期間,每天無所事事,吃吃喝喝,玩玩睡睡,尤其零食是我的最愛。每當年假一過,春暖花開,穿著輕衫之際,我都圓了一大圈,必須節食、運動減重,才能恢復體態。退休後,牙齒出了大問題。經過牙醫治療,仍然拔除兩顆臼齒。牙醫再三叮囑,為了維護牙齒健康,避免堆積牙菌斑,除了喝白開水或不含糖的清茶、咖啡之外,只要吃過任何食物或飲料,一定要馬上刷牙,同時,必須用牙間刷清潔每一顆齒縫。為了確定有效,可定期使用牙菌斑顯示劑檢查。此外,為了避免牙齒崩壞,必須細嚼慢嚥,不可再吃堅硬食物。保護牙齒,我只好乖乖聽話。然而,手拙如我,每一次刷牙,須用電動牙刷、單束毛牙刷、牙間刷,還有牙線全套侍候下來,至少得花上20分鐘。為了吃一口零食,得花20分鐘善後,真是麻煩,但為此犧牲吃美食的機會,又覺得太委屈自己。為了兼顧美食與護牙,我養成飯後吃零食,吃完再刷牙的習慣。同時,每吃一口食物,都咬30下,慢慢品嘗。如此一來,我不但沒有虧待自己,也省了吃幾口零食又得刷牙的麻煩。更重要的是,從此以後,我的體重都沒再增加了。
-
2020-01-25 科別.牙科
保護牙齒 這12件事別再做了
我刷牙刷得很認真,為什麼還會有蛀牙、牙周病?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事實上,生活上的一些習慣,可能左右牙齒的健康狀態。美國《預防》雜誌邀請多位牙科專家歸納出牙醫從來不做的12件事,不妨做為參考。1.牙刷隨便放把自己和家人的牙刷放在一起,很容易發生細菌交叉感染。另外,牙刷位置離馬桶近,沖馬桶時,細菌可能透過空氣汙染了牙刷。2.吃太多高糖食物糕餅類、糖果等高糖食物,容易讓口腔細菌數激增。專家建議吃完高糖食物,最好漱口或刷牙,才能有效預防齲齒。3.嘴巴長時間含著糖果含著糖果慢慢品味是享受,但美國加州牙科專家阿萊克斯.沙里佛安博士說,長時間含著糖果除了會讓口腔與牙齒變色,導致牙齒永久性著色,也會大大增加蛀牙風險。4.喝紅酒後不漱口愛喝紅酒的朋友注意了,美國紐約牙科專家格萊格.里圖其博士表示,紅酒中的酸性物質會軟化牙齒的琺瑯質,導致牙齒變色。而其中所含的單寧酸,甚至會殘留在琺瑯質細小的裂縫中,導致細菌積聚造成齲齒。5.用力刷牙刷牙很用力不代表會刷得比較乾淨,反而適得其反,造成牙齦過敏、損害琺瑯質。如果你無法控制刷牙力道,建議選購刷毛較軟的牙刷。6.睡前不刷牙晚上刷牙比早上更重要,因為它能有效預防牙菌斑形成。7.沒有定期洗牙、檢查牙齒多數人不愛看牙醫,能拖則拖,很多人甚至拖到兩三年才願意向牙科報到,口腔中的小問題逐漸演變成大麻煩。牙科專家建議,每半年洗牙一次,至少一年檢查一次牙齒。8.使用漱口水後不漱口美國加州牙科醫師卡洛琳.加卡爾博士說,使用漱口水的確有助消滅牙刷無法刷除的細菌,但漱口水多數含酒精成分,酒精揮發易導致口腔乾燥,進而損害牙齒。建議使用漱口水後,還是要用清水漱口。9.不吃口香糖「唾液可說是護牙利器。」舒瓦茲博士表示,因唾液含多種關鍵化學物質,有助保護琺瑯質。飯後嚼口香糖可增加唾液分泌,除臭、預防齲齒。10.愛咀嚼硬物愛吃堅硬的東西,容易導致牙齒破裂。吃爆米花時,也要小心沒有爆成功的玉米粒。11.愛咬冰塊舒瓦茲博士表示,冷冰冰的東西會傷害牙齒,還會刺激牙齒內部組織。12.把牙齒當成咀嚼以外的工具或許你曾有這樣的經驗:找不到開瓶器,耍帥用牙齒把啤酒瓶蓋咬開、把牙齒當剪刀撕開塑膠袋,或當成其他工具使用。美國牙科專家喬納森.舒瓦茲博士表示,這些動作會大大增加牙齒斷裂、牙根損傷、慢性下顎痛等風險。
-
2020-01-2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勤刷牙還是牙周病 改看中醫連牙肉都長出來
60歲王姓粉領族有牙周病,常因牙齦萎縮,牙齒鬆動、酸軟,連咬一般食物都困難重重,成了牙醫診所常客,但牙醫診所難預約,她飯後都勤刷牙自救,但還是常牙痛難耐,只好改看中醫,經中醫師林育誠辨證後確診為胃火上炎,改吃中藥,再搭配戒辣、避免熬夜,並勤用沖牙機,沒想到牙齦新生出健康的牙肉組織,不再齒牙動搖,讓她萬分驚喜,逢人便說,她以前無辣不歡,現在不敢再吃辣了!她還建議,刷牙不夠,一定還要用沖牙機才夠力。中醫師林育誠建議,很多人刷牙時出血不以為意,以為是火氣大,其實可能是牙周病徵兆。過年快到了,民眾若有牙周病困擾,應慎選食物,避免吃辣炸烤食物,作息正常,並且做好牙齒清潔,有健康的牙肉,才能吃好睡好正常咀嚼,擁有健康生活。王姓粉領族說,她被牙周病折磨了十多年,因為牙醫難預約,改接受中醫治療,她除了吃中藥,中醫師也建議她不要再吃辣,無辣不歡的她為了健康,努力戒辣,除了刷牙,也搭配使用沖牙機,沖牙同時也按摩牙齦,不但治好牙周病,牙齦也長出新牙肉,使她的牙齦比之前更穩固,牙齒也不再搖搖晃晃,吃飯也不再喊牙痛。中醫師林育誠說,王姓女病患的牙病辨證為胃火上炎,除了以中藥治療外,也了解她的飲食偏重辣炸丶烤物,尤其是嗜辣,建議她改變飲食習慣,避免因食物而又再誘發牙周病。 另外,牙周病為口腔清潔差,牙菌積在牙齦邊而刺激牙齒周圍組織引起發炎,因此養成清潔牙齒的良好習慣,做好口腔保健,也很重要。
-
2020-01-22 失智.名人專家
甄瑞興/別老問「你知道我是誰嗎」家有失智者,如何過好年?
全家團圓的農曆新年即將到來,照顧失智症患者的家屬,面對親朋好友來家裡拜年聚會,心中應有說不出口的壓力,很擔心失智長輩有長達一周以上時間,24小時在家中,應如何因應?讓子孫陪伴感受溫馨當失智症患者從日照中心回到自己的家,家屬或許可以先設法了解,平常失智長輩在日照中心喜歡做哪些活動?家屬可以替他們準備在中心與失智同伴一起做的活動。年節在家,可以和子孫輩一起來,相信這種溫馨的畫面,可以讓失智長輩感到窩心。在國際蒙特梭利失智症「認知悠能」照護模式裡,提到所謂的「程序性記憶」,也就是失智症患者仍保有某些記憶,像是穿衣服、吃東西、梳頭髮或刷牙等行為,他們仍能勝任。因此患者在年節期間,也需要遵循這些習慣;盡量不要讓失智症患者服用藥物睡覺,到了晚上反而清醒而吵鬧。回味祭祖、炒菜等動作Coombs & Smith在1973年提出「先進後出」理論,認為失智症患者幼兒時期的記憶,會是最後喪失。在過年期間,正是家家戶戶重溫原有的習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時候,剛好可以讓失智長輩回味祭祖、拜年等儀式活動;或是家人把食材準備洗好切好,讓失智長輩下鍋熱炒,一展還記得的廚藝。「認知悠能」照護模式也告訴我們,人類的「陳述性記憶」,也就是能用言語來形容的記憶,中重度失智患者可能無法順利表達。他們已喪失的記憶,需要使用替代方法來處理。別問認人之類的問題例如說:剛才上門拜年的人,等客人離開後再問失智症患者,他可能無法記住,也許可以寫下來協助失智者回想。而當親戚們齊聚一堂,也避免對失智長輩「考試」,問他「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你的誰誰誰?」之類的問題,以免增加其挫折感。如果全家要外出踏青或用餐,擔心失智長輩感到陌生害怕,也可以先向餐廳服務生表明,自己的長輩有失智症狀,請多包涵,相信大家都可以共度愉快的一日。「過度照顧」 不是好事失智症雖可能是記憶的逐漸流失,一般病程為期十年,所以不是一被確診為失智症,就喪失所有能力,而是仍保有部分的生活能力。而且失去的能力,是因為用進廢退所造成,有時「過度照顧」,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台灣的失智症照護現況,仍有一至兩成的患者,或許因為病情處於中重度階段,不得不被家人送到機構,逢年過節,更不要忘了這些失智症患者,他們並非喪失對家的記憶,他們也很期待親人來接他們回家過年。也祝福所有失智症患者和家屬,都能過一個愉快的農曆新年佳節。家有失智者  過年宜與忌宜詢問日照中心或養護中心,他們平常裡面從事什麼活動?返家也可安排類似活動。準備好平常藥物,按時服用。就失智長輩可接受範圍,讓他們從事準備年菜的部分動作。讓失智長輩參與祭祖、拜年儀式,回味兒時記憶。忌作息大亂,例如白天睡覺晚上睡不著。避免對失智長輩「考試」,問他「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你的誰誰誰?」不要與失智長輩辯論,保持自己的心情平靜,用改變話題及注意力來改變焦點。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1-18 科別.牙科
裝了假牙就不會蛀牙?太大意當心整排牙齒都爛光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你知道自己有幾顆假牙嗎?假牙裝了多久呢?可別以為裝了假牙就可以用一輩子!牙醫師在臨床上遇到不少個案,以為假牙不會壞而忽略保養清潔工作,導致整排牙齒產生搖動,檢查發現竟然有些連牙根都蛀掉了。 牙醫師林楚喬表示,假牙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材質,在全瓷牙套出現之前,假牙大多使用金屬製造,而材質有好有壞,則決定了假牙出問題的機率。金屬材質常遇到的狀況就是出現鏽蝕的問題,金屬假牙長期浸潤在口水中,更容易讓金屬離子滲透到牙套導致變黑。 除此之外,也有因為牙套沒有密合,結果導致蛀牙的情形。就有案例曾經做過根管手術,由於抽掉神經後才裝上假牙,當發現牙齒出現異狀時,因為不會痛所以沒有警覺心,最後導致整排牙齒都鬆動才前往就診,檢查時發現部分牙根都已經蛀爛掉。 林楚喬說明,臨床上發現,很多病人都以為裝了假牙就可以一勞永逸,但其實並不然。因為牙套裡面還是有原來的牙齒,而邊緣也與牙齦、牙周等組織結合,如果密合度不夠,牙菌斑還是有機會跑到牙套裡面造成蛀牙。 林楚喬強調,當發現牙套與牙齦沒有密合時,最好趕緊請牙醫師協助找出問題所在,千萬不要等到出現疼痛、腫脹後才去就醫。牙齒問題一定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一旦等蛀到牙根才處理,恐怕再怎麼搶救都為時已晚。 事實上,如果假牙損壞,是可以再重新做1個牙套,只不過並不是每個損壞的假牙都能這麼做。林楚喬提醒,一般醫師會先使用探針來判定牙齒的狀況,如果牙根變得太軟,再套上牙套可能也於事無補,通常會建議選擇植牙的方式來補齊缺牙比較好。 若要單顆植牙,只要牙根保留得夠完整、健康程度佳,建議可以採用即拔即種的植牙方式,能節省不少時間。但如果像上述例子整排都在搖晃的話,代表牙齒健康情況不佳,可能就必須採用全口植牙的方式,像All on 4全口重建植牙,就是利用4根植體達到傳統6至8根植體的效果,值得患者參考。 林楚喬認為,要讓假牙用得長久,最重要的還是要確實的進行清潔工作,假牙、牙套就像真的牙齒一般,除了刷牙之外也要使用牙線清潔,才能確實將接觸牙周連接面的細縫清理乾淨。建議每半年洗牙1次,請牙醫師查看是否有確實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如此才能延長假牙的使用期限。延伸閱讀: ㄧ想到看牙就皮皮挫? 「這招」讓你乖乖走進診所再也不怕 給零食當獎勵? 再繼續做下去,不只蛀牙還會影響學習力 
-
2020-01-17 新聞.健康知識+
口臭原因不只來自口腔 這些部位也可能是問題來源
Q:口臭的原因不單純來自於口腔,消化道問題或鼻炎也可能是元兇?A:正確口臭的真相大部分的口臭主要來自於口腔問題,例如牙齦發炎、牙周病、蛀牙,或是口腔出血或部分腫脹。若不是口腔問題,要懷疑消化道、呼吸道、支氣管擴張、肺部感染,或體內發炎等狀況。若是鼻咽造成的口臭,要判斷是否有萎縮性鼻炎、鼻竇炎、發炎性的扁桃腺炎等。吸菸者吐出來的菸,有時也會被認為是口臭,也要一併列入考量。如何預防或緩解?若確定純粹是口腔問題引起的,那就要請教牙科醫師,留意有沒有刷牙、漱口,讓口腔遠離感染的可能性。若聞到家人有口臭,如前所述原因很多,最好還是就醫找出原因。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人有口臭的不算少,但通常都是別人先發現。有人用檸檬除口臭只是暫時趣味,無法殺菌。刷舌頭、嚼口香糖也不是辦法。找牙科醫師徹底檢查口腔,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鼻腔、鼻竇,還比較實在。(本文選自三民書局出版《快速入門!臺灣人不可忽視的百大病症》)
-
2020-01-15 科別.牙科
壞菌增 狂蛀牙 都因口腔生態失衡
近年研究發現,蛀牙與口腔細菌生態失衡有關,如果不耐酸、不產酸的好菌變少,容易導致蛀牙相關細菌增加、反覆蛀牙。牙醫建議從飲食、潔牙、使用氟化物、定期看診等習慣,改善口腔菌叢,才能避免蛀牙補了又蛀,蛀了又補的惡性循環。壞菌多 口腔偏酸易蛀牙兒童牙科醫學會日前舉辦學術研討會,開業牙科醫師黃仲民發表口腔中的菌相與蛀牙的相關性。黃仲民表示,過去有學者找10種不同的口腔細菌,按照健康人的好菌壞菌比率,其中一個培養皿加入葡萄糖,觀察糖分對口腔細菌生態的影響,結果發現加糖會使酸鹼值持續降低,表示口腔會明顯酸化,好菌大幅減少。黃仲民說,口腔中有多種細菌共生,包括不容易產生酸性物質也不耐酸的好菌,以及容易生酸並造成蛀牙的壞菌,而蛀牙和糖分高度相關,就是因為有壞菌代謝糖分產生的大量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也會回頭來影響牙齒當中的細菌生態,減少好菌勢力,增強壞菌的比率,導致口腔整體環境偏酸,成為容易蛀牙的環境。黃仲民表示,過去治療蛀牙,只把牙齒蛀後的坑洞補起來,卻忽略改善口腔菌相的重要性,結果補了又蛀,蛀了再補,無法根本解決。黃仲民提醒,口腔菌相生態主要與飲食習慣、清潔習慣有關,如果飲食中高糖食物、黏牙食物的比例高,就容易滋生壞菌,例如糖果、養樂多、餅乾等,都是容易增加口中壞菌的食物。要維持口中菌相在不易蛀牙的平衡狀態,黃仲民建議,三餐吃飯時間和次數固定,每餐進食盡量不要超過半小時,以減少口中充滿食物與牙齒接觸的時間。含氟牙膏 睡前刷牙幫手另外,每天至少刷牙兩次,其中一次一定要在睡前,而且要用含氟牙膏。黃仲民說,氟化物可以影響嗜糖細菌的代謝,減少酸的產生,用含氟牙膏刷完牙,把泡沫吐掉之後,可以不需要再漱口,預防蛀牙的效果更好。
-
2020-01-14 養生.生活智慧王
比每天刷牙更重要的事 牙膏含有這些成分可能影響健康
【文/選自本事出版社 《減塑排毒自救手冊》,作者大衛・辛振可】牙膏的真相良好的口腔衛生讓我發自內心自信微笑。我父親是牙齒矯正師。在我年紀還很小的時候,他就告訴我,牙齒和牙齦是一窺整體健康狀況的窗口。優秀的牙醫可以從口腔狀況發現疾病癥兆。牙齦發炎可能代表壓力太大,導致體內分泌太多皮質醇(cortisol);淡粉紅色的牙齦是貧血的徵兆;牙根時常感染,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發紅疼痛的話,可能是自我免疫疾病的預兆,像是紅斑性狼瘡或克隆氏症。慢性發炎與心臟方面的問題有關,而抗憂鬱和抗組織胺的藥物,則可能導致口乾舌燥及唾液分泌減少(唾液是牙齒的天然防護)。定期看牙醫及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是維持優良衛生和個人健康的必要條件。每天刷牙及使用牙線清潔齒縫,可抑制口中細菌,但如同大部分個人護理產品一樣,不是所有牙膏或漱口水都有效。買對牙膏除了滑手機之外,大部分人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刷牙。除了刷牙之外,我們也需留意牙膏的產品標示。許多牙膏含有「三氯沙」(triclosan),現在的洗手皂和沐浴乳已經禁止使用這種內分泌干擾物質,但在部分牙膏和其他個人護理用品中,仍可發現其蹤影。一般牙膏會添加「氟化物」(fluoride),為的是強化牙齒健康及控制口腔酸度,但切勿吞下肚。這種物質會隨著時間在體內累積,且與神經和內分泌失調等症狀有關。務必留意「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許多個人護理用品都會使用這種礦物油,有時候牙膏也會添加這種成分做為界面活性劑,讓牙膏更方便使用。防凍劑和飛機防冰裝置也會使用這種礦物油,想必你絕對不想吃進這種物質。牙齒美白產品或許可讓笑容看起來更迷人,但時常含有鉛和其他重金屬成分。牙膏會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lauryl sulfate)促進起泡,但此成分可能造成口腔潰瘍、壞口氣,也可能引發過敏。如果你堅持使用內含氟化物或其他非有機成分的產品,請務必以清水漱口二至三次,盡可能洗去口中殘留的化學物質。許多個人護理用品(包括牙膏)含有促進口感和增添色澤的添加劑,例如塑膠微粒,這在商品上最常標示為「聚乙烯」(polyethylene, PE)。消費者時常忽視這種細小顆粒,但它很容易卡在牙齦堆積細菌,進而可能引發牙齦炎。如同稍早之前討論水資源一樣,這些塑膠微粒不僅對你的身體有害,對環境也一無是處,最後甚至會侵入水源區,不僅會被魚類誤以為是食物,塑膠微粒也會像海綿一樣吸收農藥和重金屬。若能使用有機牙膏最好。健康食品商店,甚至部分藥局都有販售Tom’s of Maine和Dr. Brite的牙膏。我最近使用的牙膏是Davids,此品牌使用最高品質的製造成分,不含氟化物及硫酸鹽,且採用永續包裝。選擇理想的牙刷牙刷類型是另一個重要抉擇。如果一定要使用塑膠製的牙刷,務必確認握把和刷頭不含雙酚A(BPA)、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和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等成分。我的建議是購買刷毛以天然材質製成的牙刷。刷洗舌頭有一天,牙醫指出我的舌頭很白,並說:「看見了嗎?那都是細菌,會造成蛀牙。」直到那天,我才真正明白刷舌頭的意義。每次刷牙時,請記得在最後刷一刷舌面,讓舌頭也能保持乾淨。健康的舌頭應該要是漂亮的粉紅色。
-
2020-01-10 橘世代.健康橘
注意!牙齒不足20顆容易增加失智風險
你家中有長輩嗎?可曾幫長輩算過他還保有幾顆牙?是在健康水平線嗎?一般人全口有28顆牙齒,即使老了掉牙,至少應維持20顆牙,但衛福部國健署過去曾調查過,我國65歲以上長者多達門6成不足20顆牙。研究顯示,缺牙會導致吞嚥障礙,而無牙也會增加失智、認知退化的風險。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不少長輩口腔清潔觀念不足,以為年紀大了牙齒就會掉光光,或是牙壞了可以裝假牙,又或是裝了假牙就再也不用擔心蛀牙,牙齒可以永遠不用刷,牙醫師指出,這些錯誤觀念不只會使咀嚼力喪失,還可能造成合併症。年約70歲的陳伯伯,一張口就是難聞的腐臭味,自60歲裝了活動假牙後,自認假牙不用刷,反正牙齒已經是假的,蛀牙不會找上門,偶爾想刷牙的時候,才會拿下活動假牙沖一下,直到近期發現咬食物時怪怪的,就診才發現口腔及牙床已嚴重潰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贋復牙科專任主治醫師黃悅慈說,早年口腔保健意識不高,連帶影響長輩現在的口腔衛生習慣不佳,不少臨床上看到不少長輩都是等到牙痛非常嚴重,或是已經沒辦法咀嚼時才願意就醫,有些已經牙齦萎縮,甚至牙床已嚴重潰爛。最常見的錯誤口腔衛生觀念,像是長輩會認為牙齒像石頭一樣堅固不用天天刷,只要漱鹽巴水消毒就好;假牙不用刷反正不會蛀牙,或是另外一種極端,會用牙粉猛刷牙齒,導致牙冠被磨損,出現牙齒敏感等症狀。黃悅慈說,無論是年紀大或是年紀小,只要有進食,無論口腔中的牙齒是真的還是假都要每天刷,睡前飯後都得刷,且需要搭配牙線或是牙間刷使用,才能避免蛀牙從齒縫中蛀進牙中。面對假牙的清潔方法,活動式假牙一定要摘下來清潔,假牙必須要用假牙專用的清潔劑以及專用牙刷,真牙則是使用一般的清潔方式。而固定式假牙,像是牙橋或是把假牙黏在真牙上的假牙,清潔方式則與一般真牙相同,需要每天清潔,有些民眾會以為外層是假牙,就不用擔心蛀牙,但是蛀牙可能從假牙與真牙縫隙侵犯,同樣也會蛀牙。黃悅慈說,多數長輩對於自己牙口健康意識感不高,建議可以從咀嚼能力著手,當咀嚼狀況開始變差,平常可以咀嚼水煮肉、吃白米飯,但漸漸地發現,已經沒辦法開始咬肉吃飯或是吃纖維多的蔬菜,轉而吃較軟的食物,或是蔬菜必須要切小塊才能咀嚼,都是一大警訊。黃悅慈說,極有可能是牙齒出了問題,無論是牙齦萎縮、牙床潰爛等都可能造成咀嚼能力變差,建議家人可以帶著長輩就醫,她也提醒,隨著年紀增長,手部的力氣會漸漸不足,家人也應該要替家中長輩把關刷牙的成果,查看是否有刷乾淨,或是可以協助幫忙刷牙。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10 科別.腦部.神經
為三叉神經痛拔牙又開腦 靠精準定位手術重生
58歲鄭先生近年飽受三叉神經痛所苦,為此曾拔掉2顆牙、動過數次手術,仍痛不欲生。所幸靠精準導航定位搭配射頻燒灼治療,成功阻斷痛源,他形容這段抗病過程是「死而後生」。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暨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仁宗今天在記者會分享,鄭先生近10年飽受三叉神經痛之苦,曾誤以為是牙痛而拔掉2顆牙,也做過2次開腦微血管減壓術及2次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仍無法改善疼痛。鄭先生表示,疼痛發作時相當痛苦,為了止痛甚至要靠酒精麻痺,但直到喝掉一整瓶烈酒仍痛苦難耐。楊仁宗說,三叉神經顧名思義有三個分支,分別掌管臉部上、中、下的感覺。造成三叉神經痛的機轉,目前認為是三叉神經在進入腦幹的區域受到血管壓迫,因而產生神經傳導短路現象。病人常因「臉部或牙齒疼痛」症狀,先至牙科就診,因治療無效後再轉至神經內外科接受治療。楊仁宗表示,唐朝第一美女楊貴妃,被詩人吳草廬形容「齒痛自顰眉,君王亦不怡,此疾如早割,何待馬嵬時」,應是中國史上第一個忍受三叉神經痛困擾的名人。三叉神經痛好發於50歲以上的族群,楊仁宗說,這是一種嚴重的面部疼痛,發作前常沒有預兆,但可由觸摸臉部、風吹、咀嚼、說話或刷牙所引發像電擊一樣的疼痛。治療三叉神經痛,首先為藥物控制,以抗癲癇用藥最有效,但當藥物治療無效,或長期使用藥物產生暈眩、肝功能受損等副作用時,就需考慮外科介入。楊仁宗表示,傳統開腦微血管減壓術有手術風險,年紀大或合併有內科疾病的患者較不合適;另一種方法為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雖無傷口,但治療效果較差,醫療費用也較為昂貴。射頻燒灼治療術是一種簡單且值得推廣的治療模式,但要把一支細針放入腦內治療,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楊仁宗說,神經傳導路徑相當複雜,想精準定位神經傳導路徑止痛並非易事,結合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影像及導航系統定位技術,醫師在病人局部麻醉下,只要將一根細針準確通過顱底橢圓小孔,放置到腦內的三叉神經節,再予以「射頻燒灼治療」,可迅速有效改善病人疼痛。但此術式也不是所有三叉神經痛的病人都有效且需部分自費。楊仁宗表示,有94%三叉神經痛病人可經此術式獲得改善,有6%可能因血管神經病變而沒效。手術有效的人中,有2至3成可能因神經會再生,5年內可能會復發。術後也可能會有臉麻的後遺症,但不影響生活、咀嚼和表情。
-
2020-01-09 科別.腦部.神經
吃飯、講話都痛 藥物控不住三叉神經痛得考慮外科介入
三叉神經痛對患者是一大折磨。有人不管是張口講話、吃飯、咬食物都痛不欲生,也有人誤為牙痛而拔掉2顆牙。嘉義長庚副院長暨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仁宗表示,在治療上,通常先以抗癲癇等藥物控制,當藥物治療無效,或產生暈眩、肝功能受損等副作用時,就得考慮外科手術介入。73歲高女士深受三叉神經痛折磨多年,吃許多藥都沒用,更瘦了好幾公斤。58歲鄭先生則飽受三叉神經痛十年,做過兩次開腦微血管減壓術及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仍無法改善疼痛。而後兩人接受長庚醫院三叉神經射頻燒灼治療,症狀終於改善。長庚醫院今舉行三叉神經射頻燒灼治療記者會。收治上述兩患者的楊仁宗表示,三叉神經有三個分支,分別掌管臉部上、中、下的感覺,而造成痛的病因。目前認為是三叉神經在進入腦幹的區域受到血管壓迫,而產生神經傳導短路現象。但多數患者常先誤以為是臉部或牙齒疼痛,而先至牙科就診,經治療無效後才轉至神經內外科。楊仁宗說,據統計,三叉神經痛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全世界每10萬人口約4至13人罹患。發作前常沒有預兆,但可由觸摸臉部、風吹、咀嚼、說話或刷牙而引發如電擊般的疼痛。手術上,傳統為開腦微血管減壓術,但年紀大的患者較不合適;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雖無傷口,但治療效果較差,費用也較高。楊仁宗說,嘉義長庚醫院此創新結合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影像及導航系統定位技術,醫師在患者局部麻醉下,將一根細針通過顱底橢圓小孔,放置到腦內的三叉神經節,再予以射頻燒灼治療,就可迅速改善疼痛。治療時間僅需10分鐘內,低侵犯性但有效、且無傷口產生,治療結束後患者即可返家,恢復正常活動。不過楊仁宗也表示,部分患者術後會臉麻,約2、3天消退;且因為神經會再長出來,部分患者症狀有可能復發。另外,據統計全世界6%是本身神經有問題,不是三叉神經問題,因此射頻燒灼治療也可能無效。此技術長庚已累計包括台灣、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800多個成功案例,94%的患者在治療後,疼痛情形獲得改善;而做過開腦等手術後復發疼痛的患者,在接受射頻燒灼治療後,也有約85%患者疼痛獲得改善。
-
2020-01-06 養生.聰明飲食
優酪乳何時喝最好?哪些人、情況或藥物不能喝優酪乳?
優酪乳不僅能補充每日所需的乳製品攝取量,也能幫助腸道有好菌相,不過,專家提醒,喝優酪乳有「眉角」,最好飯後30分鐘喝,效果最好。民眾於國健署健康九九網站中的「疑問醫答」提問,盼能了解幼兒是否適合喝優酪乳,怎麼喝才正確。對此,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馬瑞杉提醒,一般而言,一歲以內的寶寶並不建議喝優酪乳。一歲以內寶寶不宜喝馬瑞杉說,優酪乳是由鮮乳發酵而成,蛋白質分子較大,不利於一歲以內的寶寶消化吸收。因為一歲的寶寶胃腸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胃黏膜屏障並不健全,胃酸、胃蛋白酶活性較低,加上優酪乳經過酸化加工,酸鹼值(pH)較低,進入胃腸道後,可能破壞嬰幼兒的胃腸黏膜,影響消化及吸收。嬰幼兒胃腸道的微生物菌群處於不穩定階段,甚至可能因飲用優酪乳引起嗜酸乳桿菌群攝入過多,導致腸道中原有的微生物菌群生態平衡失調,從而引發腸道疾病。空腹喝也會減弱效果針對可以喝優酪乳的大朋友、小朋友,馬瑞杉建議,盡量避免空腹時飲用,否則優酪乳所含的乳酸菌易被胃酸殺死,因為空腹時胃內的酸度大,pH值大約是2,不適合乳酸菌生長,即使喝了,保健作用也會大大減弱。馬瑞杉認為,喝優酪乳最好時機,一般會是喝飯後30分鐘到二個小時胃液被稀釋,胃內的酸鹼度較適合乳酸菌生長,因此效果較佳。但切記喝完優酪乳後得及時刷牙,優酪乳中的某些菌種及酸性物質對牙齒有一定的損害。不宜和氯黴素等藥併用優酪乳雖可和很多食物搭配食用,但馬瑞杉提醒,應避免和香腸、臘肉、熱狗等加工肉品一起食用,因為加工肉品中的亞硝酸鹽,可能會與優酪乳中的「胺」形成致癌物「亞硝胺」,也不宜和氯黴素、紅黴素藥物等併用,因為這些藥物會殺死或破壞優酪乳中的乳酸菌而影響其效用。
-
2020-01-04 新聞.健康知識+
喝優酪乳眉角多! 喝完要刷牙 喝錯時機好菌被滅門
健康潮流當道,越來越多民眾希望透過喝優酪乳,補充每日所需要的奶製品攝取量,更讓腸胃道有好菌相,但多數民眾並不知道喝優酪乳必須注意很多「眉角」,才能真的喝出健康,專家認為,飯後30分鐘喝效果較好。想讓家中寶貝也能藉由喝優酪乳頭好壯壯的張小姐,在國健署健康九九網站中的「疑問醫答」專區中提問,希望了解幼兒是否適合喝優酪乳,怎麼喝才正確。對此,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馬瑞杉提醒,一般而言,1歲以內的寶寶並不建議讓他們喝優酪乳。馬瑞杉說,優酪乳是由鮮乳發酵而成,其中的蛋白質分子較大,不利於1歲以內寶寶消化吸收,因其胃腸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胃黏膜屏障並不健全,胃酸、胃蛋白酶活性較低,而優酪乳的加工經過酸化過程,PH值較低,進入胃腸道後,可能破壞嬰幼兒的胃腸黏膜,影響消化吸收。嬰幼兒胃腸道的微生物菌群處於不穩定階段,甚至可能因飲用優酪乳引起嗜酸乳桿菌群攝入過多,導致腸道中原有的微生物菌群生態平衡失調,從而引發腸道疾病。針對可以喝優酪乳的大朋友、小朋友,馬瑞杉建議,盡量避免空腹時飲用,否則優酪乳所含的乳酸菌易被胃酸殺死,因為空腹時胃內的酸度大PH值大約是2,不適合乳酸菌生長,即使喝了保健作用會也大大減弱。馬瑞杉認為,最好的優酪乳時機,一般會是喝飯後30分鐘到2個小時胃液被稀釋,胃內的酸鹼度較適合乳酸菌生長,因此效果較佳。但記得喝完優酪乳後,要及時刷牙,因為優酪乳中的某些菌種及酸性物質對牙齒有一定的損害。優酪乳雖可以和很多食物搭配食用,但馬瑞杉提醒,應該避免優酪乳和香腸、臘肉、熱狗等加工肉品一起食用,因為加工肉品中的亞硝酸鹽,會和優酪乳中的胺形成亞硝胺,是一種致癌物質。優酪乳也不宜和氯黴素、紅黴素藥物等,因為這些藥物會殺死或破壞優酪乳中的乳酸菌而影響其效用。
-
2019-12-26 養生.健康瘦身
被笑「肥豬」不敢照鏡子 他不動手術甩肉21公斤
27歲的蕭姓男子有肥胖家族史,求學時常被同學取笑為「肥豬」,自卑到連刷牙都不敢照鏡子,今年6月因血糖飆高確診為「糖胖症」,才嚇到決心減重, 在彰基專業體重管理團隊的幫助下,他不動手術,靠著飲食和運動,才5個月,從117公斤減至95.4公斤,甩肉21.8公斤,成功穩定血糖。蕭姓男子小時候胖,長大還是胖,國中畢業的體重就破了百公斤,他說,因太胖,因缺乏自信,眼睛總是看著地板,女生一看到就自動退避三舍。過去曾嘗試減重試過6次減重,也曾採取單一飲食法,每餐只吃肉類、蔬菜或水果,卻每次減不到1公斤就放棄。直到今年6月,他飯前血糖飆高達224 mg/dl,是正常人的2到3倍,確診為「糖胖症」後,嚇到決心減重,立刻報名「彰化基督教醫院國際減重暨形體美容中心」減重課程。彰基指出,身高170公分的蕭姓男子,堅持拒絕手術減重,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學會米飯減半、雞腿去皮等均衡且清淡的飲食秘訣,以及建立有系統且規律的運動習慣,加上Line群組中減重夥伴的相互激勵,5個多月後終於甩肉21.8公斤,衣服尺寸從5L漸漸穿回2L,飯前血糖也降至正常值90mg/dl左右,整個人變得神清氣爽。雖然蕭距離理想體重70公斤,還有一段距離,但現在一次運動開合跳300下,也不覺得喊累,他相信自己只要做好「80%飲食+20%運動」的減重原則,再加上200%的堅持,總有一天可以達成目標。蕭男表示,減重效果顯現,不僅同事稱讚「變帥了」,還有朋友主動介紹女朋友,對於尋找未來人生伴侶的幸福之路,也越來越有信心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健康e院教學部主任鄭畬方醫師表示,「糖胖症」是糖尿病和肥胖的合稱,國人受到高油、高糖和高熱量等不健康飲食型態影響,過重者的肥胖程度有逐漸惡化的趨勢,如果肥長期不解決,未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也可能引發脂肪肝、心血管疾病和導致膝關節退化等疾病。在不健康飲食習慣中,豐富又多元的含糖飲料文化特別需受重視!彰基體系國際糖尿病代謝及慢病康復e院院長杜思德醫師表示,2019年台灣糖尿病年鑑資料顯示,國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比率連年攀升,特別是20歲以下年輕族群,罹病率在2008至2014短短6年間上升44.5%,關鍵兇手就是含糖飲料,長期攝取不僅易發胖,也會提高糖尿病的風險。鄭畬方表示,改善肥胖主要有飲食、運動、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等4個途徑,其中以飲食和運動最為重要,在不經治療手段介入的情況下,飲食占減重計畫的8成,運動占2成。其中,在飲食部分,建議把握4大原則:1.定時定量,六大類營養均衡攝取。2.適度採取「低熱量飲食法」,每人每日攝取總熱量控制在每公斤體重20-25大卡,有助健康減重。3.採取「低脂飲食」、「低醣飲食」(例如生酮飲食法)和「間歇性飲食」等特殊飲食法前,先諮詢醫師,以免減重不成反傷身。且單一特殊飲食法執行超過半年,應再諮詢醫師或營養師以做調整。4.用餐時先吃肉類和蔬菜,再吃米飯,胃腸道的吸收速度較慢,研究發現有助改善血糖。運動的重點則在於將脂肪轉成肌肉,提升基礎代謝率,進而達到減少體重和避免復胖的目的。建議減重者採取「間歇性運動法」,以輕度、中度和強度運動搭配進行,全面提升心肺能力和肌耐力,更有助減重。較嚴重的糖胖症病友,無法靠飲食和運動減輕體重和穩定血糖,鄭畬方建議可在醫師評估下適度使用胰島素和腸泌素,同時穩定飯前和飯後血糖,不只不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還能減少體重增加的情況。至於,重度肥胖(BMI>35)以上且有併發症者,則可尋求減重手術的幫助。
-
2019-12-23 科別.兒科
孩子的長牙順序怎麼看?4大常見症狀這樣做
寶包萌發第一顆牙了嗎?一般來說,孩子在6~10個月左右就會先長出下門牙,接著是上門牙,依序則是側門齒、犬齒、第一臼齒、第二臼齒,大約在2~3歲時就會長完所有乳牙。但長牙時間仍因人而異,每個寶包的長牙速度不一,不必過於執著於時間及順序。可參考圖示的長牙順序,若順序差異很大,要考慮先天性遺傳疾病或缺牙,需進一步帶至牙科檢查。但若長牙順序不太一樣,最後也還是都長完,爸媽的重點要擺在有無好好刷牙。 另外,當孩子長牙後可能會發生以下情況,爸媽這時就要多費點心照顧喔!1. 牙齦疼痛有些寶包長牙時牙齦會疼痛、紅腫、腫脹,若情況嚴重或是孩子經常哭鬧不休,可請牙醫師開立藥膏。2. 喜歡咬東西因為長牙時會感到搔癢,孩子容易想咬東西,什麼都想放進嘴裡,這時可以給予固齒器或是較硬的蔬果棒,幫助按摩牙齦。3. 流口水長牙時剛好也是唾液腺逐漸發育成熟的時期,但因為吞嚥能力尚未成熟,所以容易流口水,爸媽可準備口水巾幫助擦拭。4. 煩躁不安由於長牙會引起搔癢或疼痛,寶包可能會因此煩躁、哭鬧不休,爸媽記得多給予呵護、擁抱,降低孩子的不安喔!另外部分爸媽常詢問長牙會不會發燒?答案是不會喔!發燒多為病菌感染引起,長牙則不會引起發燒,但有可能使體溫略微上升,不過幾乎不會超過38度C,所以別再誤會長牙囉!最後提醒爸媽,不論有沒有長牙,每天都要幫孩子做好口腔清潔,長牙前可用紗布沾開水將牙面擦乾淨;長牙後就要開始用有刷毛的乳牙牙刷刷牙,且記得長牙後就要去看牙科,進行第一次的口腔檢查。※本文由巫漢盟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寶包長牙了!長牙順序這樣看,常見症狀這樣做】
-
2019-12-23 橘世代.健康橘
如何遠離手臂痠痛? 只要「三步驟」!
痠痛是現代人的生活習慣造成,雖然它不是病,卻困擾著多數人。平時痠痛忍忍就過去,但當它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誘發身體疾病。瞬間撞擊與慢性勞損導致筋傷中醫統稱的筋,也是西方醫學的肌筋膜系統。皮膚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而第二道防線就是筋膜。深層筋膜固定各個器官位置,保護五臟六腑;分離及連結各肌肉群,讓每一區域的肌肉,優化運動表現力。皮膚底下的表層筋膜,則承受與抵銷外來閃撲跌撞的大小撞擊。當撞擊產生,肌筋膜會分泌少量潤滑液,調節防衛,吸收撞擊力然後消化掉。但是當瞬間承受巨大撞擊或是慢性勞損,身體無法代償時,疼痛即產生。例如大家都不陌生的五十肩、網球肘、媽媽手、板機指等,都是常見案例。尤其當身體面臨壓力,無法有效休息,加上食慾不佳或營養不夠時,筋傷的好發即開始。最好的例子就是五十肩,學名是沾黏性關節囊炎,或稱冷凍肩、凝固肩,其名稱由來是肩關節的筋傷累積到50歲上下發作。另一個例子是媽媽手,學名是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當媽媽後常常用到大拇指的肌肉群,例如擠奶、擰毛巾等,導致肌肉腫脹至發炎,壓迫到神經導致疼痛。放鬆身體 反向伸展慣性使用的肌群如何避免產生這些筋痛,首要之務是訓練身體覺察力。我們大腦會幫身體做好許多設定,例如用固定的手刷牙、炒菜、抱小孩等。這些無意識的習慣性動作,就像快速鍵,讓你不用做任何思考。仔細觀察自己的手與腳,會發現慣用的一邊肌肉較另一邊粗大。我們需要訓練的是打破習慣動作,例如走路時,觀察自己是哪一隻腳先行,然後反其道而行之,有意識覺察生活上零星的小動作,有助於減少筋痛的產生。工作時我們往往只會固定使用同一種肌肉群,所以要經常反向伸展工作時使用的肌群。另外,肌力運動也很重要,找自己喜歡的並持之以恆地運動。建議先找專業教練調整運動姿勢,運動姿勢如果不對,更會傷害關節,例如前陣子流行深蹲,但蹲的位置不對,會傷害膝蓋。運用小工具鬆筋保養 加速疼痛改善另外,這裡要教大家運用一些日常生活小工具來輔助放鬆整個手臂。操作前,先做一些大肌群的伸展操,例如拉手臂後肌群、擴胸運動、抱胸運動、手上舉等。接著找一個舒服的座位,有桌面能支撐手肘處。觀察手臂的組成規則,一個關節加一群肌肉,以下類推,如肩關節加上臂、肘關節加前臂、腕關節加手掌、指關節加指間肌肉,都是我們要保養的位置。準備的器物先避開塑膠製品,最好用大自然的原料,如黑水牛角、木頭、能量石頭等,千萬不要拿原子筆、錢幣等來操作。另外,要用鬆筋(按摩)油當介質,可促進循環,避免造成皮膚的二度傷害。不要想一次做到好,1星期1~2次即可。鬆筋保養目的是提高身體自癒力,需要時間讓身體自行代謝,間隔做比較好。此外,當疼痛產生時,先感受它的位置,第一步確認是否是意外閃撲跌撞導致,或是累積成勞。如無法確認,先看復健科或家庭醫生診斷,若確認是筋膜等軟組織的問題,依照上述的方法,將會加速改善,讓疼痛遠離。手臂放鬆3步驟1.首先塗按摩油於皮膚表層,建議由上而下,用關節與關節間分區塊來操作。2.像刮痧一樣,用鬆筋棒平面處輕輕摩擦皮膚表層,建立表層的循環,大約3 ∼5次來回,皮膚表面微紅即停止。這一步是將表層放鬆後,才進行到下一層肌肉及肌筋膜層。3.接著使用鬆筋棒的尖頭,於皮膚表面痛點處緩慢下壓,默數3∼5秒即離開,然後反覆3次,避免過度刺激。本文摘自《綠主張月刊》,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2019年09月出版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23 科別.牙科
甜甜黏牙的湯圓 是口腔蛀牙壞菌最愛的食物
冬至吃湯圓,但小心湯圓黏牙,也是蛀牙壞菌最愛的食物。近年牙醫研究發現蛀牙與口腔細菌生態失衡有關,如果不耐酸、不產酸的好菌變少,容易導致蛀牙相關細菌增加、反覆蛀牙。牙醫建議從飲食、潔牙、使用氟化物、定期看診等習慣,改善口腔菌叢,才能避免蛀牙補了又蛀,蛀了又補的惡性循環。兒童牙科醫學會今舉辦學術研討會,會中由夢奇地牙醫診所兒童牙科主治醫師黃仲民發表口腔中的菌相與蛀牙的相關性。黃仲民表示,過去有學者找10種不同的口腔細菌,按照健康人的好菌壞菌比率,其中一個培養皿加入葡萄糖,觀察糖分對口腔細菌生態的影響,結果發現加糖會使酸鹼值持續降低,表示口腔會明顯酸化,好菌大幅減少。黃仲民說,口腔中有多種細菌共生,包括不容易產生酸性物質也不耐酸的好菌,以及容易生酸並造成蛀牙的壞菌,而蛀牙和糖分高度相關,就是因為有壞菌代謝糖份產生的大量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也會回過頭來影響牙齒當中的細菌生態,減少好菌的勢力,增強壞菌的比例,導致口腔整體環境偏酸,成為容易蛀牙的環境。黃仲民表示,過去治療蛀牙,只是把牙齒蛀後的坑洞補起來,卻忽略改善口腔菌相的重要性,結果補了又蛀,蛀了再補,無法根本解決。黃仲民提醒,口腔菌相生態主要與飲食習慣、清潔習慣有關,如果飲食中高糖食物、黏牙食物的比例高,就容易滋生壞菌,例如糖果、養樂多、餅乾等,都是容易增加口中壞菌的食物,兒童一天內喝奶次數若超過五次,口腔環境也很容易變為酸性。要維持口中菌相在不易蛀牙的平衡狀態,黃仲民建議,三餐吃飯時間和次數固定,每餐進食儘量不要超過半小時,以減少口中充滿食物與牙齒接觸的時間。另外建議每天至少刷牙兩次,其中一次一定要在睡前,而且要用含氟牙膏。黃仲民說,氟化物可以影響嗜糖細菌的代謝,減少酸的產生,用含氟牙膏刷完牙,把泡沫吐掉之後,可以不需要再漱口,預防蛀牙的效果更好。
-
2019-12-22 新聞.健康知識+
韓國研究稱一天做這件事3次 心臟衰竭風險降12%
根據韓國一份新研究,勤於刷牙不僅可以減少民眾看牙醫的次數,也可能避免心臟衰竭。這份研究調查16萬1286名無心臟疾病的南韓民眾,這些研究參與者定期醫療檢查,包括看牙醫,他們也需回答有關口腔衛生的問題。研究團隊追蹤這些人約十年,以了解他們是否出現心臟問題。結果發現,一日至少刷牙三次的人出現心臟衰竭的風險降低12%,發生心房顫動的機率降低10%,後者可能導致心臟不規律跳動和異常迅速跳動。科學家考慮不同變因,例如參與者運動和喝酒頻率,以及高血壓等其他影響心臟健康的問題,不過研究結果依舊相同。研究團隊不確定刷牙與心臟衰竭相關性背後的原因,但他們認為刷牙習慣可能減少牙齒和牙齦縫隙間的細菌數量,預防細菌進入血管中。這項研究12月1日發表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期刊中。首爾梨花女子大學神經學教授宋泰鎮(音譯,Tae-Jin Song)告訴「新聞周刊」:「心房顫動和心臟衰竭是心血管重大問題,不過到目前為止,心房顫動和心臟衰竭的風險或關聯因素以及避免疾病的因素仍所知甚少。」他表示:「刷牙等改善口腔衛生的行動可以降低心房顫動和心臟衰竭的風險,因此這項研究的結果可以重申妥善照顧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不過宋泰鎮坦言這份研究僅仰賴一國人口的數據,因此有其限制。其他專家也表示,這份研究無法證實刷牙能預防心臟疾病,若要推薦民眾靠刷牙來避免心房顫動和心臟衰竭還為時過早。
-
2019-12-20 科別.牙科
5歲童平均3.44顆爛牙 蛀牙多與刷牙錯誤有關
衛福部公布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調查,五歲孩童蛀牙顆數雖比往年下降,但平均仍有3.44顆爛牙,蛀牙率為六成五,整體學齡前兒童蛀牙率為四成八、四成口腔清潔不良,雖高達九成三有刷牙習慣,但每天僅刷一次約三成、二次占四成九,每次刷牙時間以刷一分鐘最多,配合使用牙線者僅一成五,從來不用牙線占三成七。「台灣學童蛀牙率很高與錯誤的刷牙觀念有絕大關係。」台北醫學大學口腔學院院長鄭信忠說,該調查顯示,多數兒童雖然都有刷牙習慣,但每天刷牙頻率以二次為主,其次為每天刷一次,八成五兒童會在睡前刷牙、五成會在起床後刷牙,每次刷牙時間以一分鐘為最多,其次為二分鐘以內。鄭信忠說,如果晚上有刷好牙,早上根本不用刷牙,起床、睡前刷牙是錯誤觀念,應該為「飯後、睡前」刷牙,因此無論是一天刷一次或是二次,都是不對的,是三餐或點心後都要刷牙,而睡前好好刷,起床後是最不需要刷牙的。他說,早上刷完牙,馬上吃早餐,根本是無效刷牙方式,食物在牙縫內發酵,形成牙菌斑,增加蛀牙風險,這也是我國兒童蛀牙率居高不下的原因。鄭信忠說,無論是喝含糖飲或是吃甜食,都應在食用後刷牙,零食多數為碳水化合物,與口水結合後,容易附著在牙齒上,形成牙菌斑,就容易造成蛀牙,他呼籲,家長應協助兒童刷牙,刷好刷滿,且養成飯後刷牙習慣,不要隨便刷兩下就算是有刷,一樣增加蛀牙機率。衛福部心口司簡任技正陳少卿表示,口腔預防保健成效,需長期公衛介入並持續蒐集資料,並與社會經濟文化、教育水平及醫療資源高度相關,目前也在研擬並宣導兒童牙齒塗氟保健社區巡迴服務的標準作業程序,以提升外展塗氟品質與成效。
-
2019-12-20 科別.牙科
5歲童平均3.44顆爛牙 調查:多數童刷牙平均1分鐘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調查,五歲孩童的蛀牙顆數雖比往年下降,但平均仍有3.44顆爛牙,蛀牙率為六成五,整體學齡前兒童蛀牙率為四成八,學齡前兒童有四成口腔清潔不良,雖高達九成三有刷牙習慣,但每天僅刷一次約占三成、二次占四成九,每次刷牙時間以刷一分鐘為最多,會配合使用牙線者僅有一成五,從來不用牙線占三成七。「台灣學童蛀牙率很高與錯誤的刷牙觀念有絕大的關係」台北醫學大學口腔學院院長鄭信忠說,該調查顯示,多數的兒童雖然都有刷牙的習慣,但每天刷牙的頻率以二次為主,其次為每天刷一次,八成五的兒童會在睡前刷牙、五成會在起床後刷牙,每次刷牙時間以一分鐘為最多,其次為二分鐘以內。鄭信忠說,如果晚上有刷好牙,早上根本不用刷牙,起床、睡前刷牙這是完全錯誤觀念,應該為「飯後、睡前」刷牙,因此無論是一天刷一次或是二次,都是不對的頻率,無論是三餐或是點心後都應該要刷牙,而睡前有好好刷,起床後是最不需要刷牙的。他說,早上刷完牙,馬上吃早餐,根本是沒有效果的刷牙方式,食物在牙縫內發酵,形成牙菌斑,增加蛀牙的風險,這也是我國兒童蛀牙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調查也顯示,我國兒童不喝含糖飲的比例高,四成九的學齡前兒童很少或是不喝含糖飲,但嗜吃零食的比例高,每天至少吃一到二次零食的兒童有三成九,位居第二的頻率為每周二到三次,占二成六。鄭信忠說,無論是喝含糖飲或是吃甜食,都應在食用後刷牙,零食多數於碳水化合物,與口水相結合後,容易附著在牙齒上,進而形成牙菌斑,就容易造成蛀牙,他呼籲,兒童刷牙家長應協助幫忙,刷好刷滿,且養成飯後刷牙的習慣,不要隨便刷兩下就算是有刷,一樣會增加蛀牙機率。衛福部心口司簡任技正陳少卿表示,近年積極推動兒童牙齒保健措施,包含每周使用含氟漱口水、定期牙齒塗氟、定期臼齒窩溝封填、食鹽加氟政策等,像是兒童牙齒塗氟使用人次從過去的22萬人次到去年已上升至120萬人次,國小學童含氟漱口水防齲計畫涵蓋率幾近100%,成果也顯示在蛀牙率下降的數字上。陳少卿說,口腔預防保健成效的評估,需長期的公衛政策介入並持續地收集資料分析,並與該區域的社會經濟文化、教育水平以及醫療資源高度相關,目前也在研擬並宣導兒童牙齒塗氟保健服務社區巡迴服務的標準作業程序,以提升外展塗氟之品質與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