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3 該看哪科.兒科
搜尋
冷氣
共找到
544
筆 文章
-
-
2021-06-19 養生.聰明飲食
夏天吃對蔬果對心臟好! 專家認證「護心飲食3大重點」:今天吃了嗎?
酷夏來臨,多吃當季當令、含水多的蔬菜,如小黃瓜、苦瓜、茄子、四季豆、玉米、番茄等,既可補水消暑,又不用擔心膽固醇或肥胖上身,有助於心血管健康。︱要素1︱ 飲食重點:多吃瓜類、補足水分夏天是容易脫水的季節,不是出汗太多,就是整天窩在室內吹冷氣,水喝太少,為避免脫水,除了要多喝水,也要從食物中補充足夠的水分,因此,含水比例 90%以上的瓜類,成為夏天蔬食的首選。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台灣夏季的蔬菜,種類較少,不像冬天、春天那麼豐富,以能耐病、耐熱與耐濕的蔬菜為主,尤其是含水分多者,像是小黃瓜 (含水96%)、苦瓜(含水94.3%)、 絲瓜(含水94. 6%)、 冬瓜(含水97.1%)、胡瓜(含水96.1%)等瓜類,還有茄子(含水93.4%)。 ︱要素2︱ 擇食富含膳食纖維、植化素蔬菜夏季當令蔬菜大多富含水分,很符合夏天人體缺水的需求,但相對的,此季節的 蔬菜所含的膳食纖維就比其他季節的蔬菜要少一些。除了茄子每100g含2.2g的膳食 纖維、苦瓜每100g仍有3.2g的膳食纖維,其餘水分含量多的瓜類,膳食纖維並不高,像小黃瓜僅有1.3g、絲瓜只有1g,膳食纖維含量都偏低。為能減少身體的負擔,食用夏日含水量多的蔬食,劉怡里建議,最好能搭配含膳食纖維豐富的全穀類主食,像是糙米、糙薏仁、紫米或蕎麥麵、小麥土司等,也可以增加毛豆、黃豆等豆類食材組合,在需要減肥的炎夏時節,可從零膽固醇的豆類攝取到好的油脂與優質蛋白質,對身體的負擔也較小,還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上身;因此瓜類+豆類+全穀類,可謂相輔相成的「最佳拍檔」。此外,在全球化下,目前蔬果季節的界線已經不太明顯,因此,夏日水分多的小 黃瓜、苦瓜等瓜類及植化素多的茄子、番茄、四季豆等蔬菜,也可搭配一些全年可見並非只在夏季盛產的蔬菜,例如十字花科的花椰菜或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蔔等,讓蔬菜的攝取種類不會受到太多局限。另外,洋蔥、青蔥、大蒜等辛香料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和B6,是製造抗體所需要的,也可提升免疫力,洋蔥本身又含有類黃酮素,對初期感冒有防治效果,可提高對抗病毒的抗氧化能力。 ︱要素3︱ 水炒或涼拌蔬食,少量好油提升食慾在夏天,食用生菜沙拉的比例可以提高,劉怡里提醒,沙拉醬的運用要特別小心,以免吃入太多油脂,可適量使用橄欖油、亞麻仁油或堅果來替代高熱量的沙拉醬。 一般蔬食可以簡單的水油炒,或是加一點醋,用油醋醬來涼拌蔬食,適合家中有 老人或小孩因天熱胃口不好時食用,酸酸的口感與少許油脂,可增加食慾與飽足感,並可提高蔬食中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不過,單只有蔬菜不可當作一份正餐,要能搭配主食,如玉米,還應該添加一些 豆類如毛豆、肉類如雞胸肉或海鮮類如鮭魚、章魚等蛋白質的攝取,才能兼顧營養均衡;若是仍太過輕食,男性於餐後還可吃一點水果來做補充。此外,夏天蔬食的保存也很重要,天氣熱,蔬菜較容易腐敗,劉怡里說,可以簡單的抓一點鹽或糖漬蔬菜,也能幫助開胃,但糖與油的用量要少,冷藏於冰箱中,應盡快在1、2天內吃完。 延伸閱讀: ·天熱喝冰水、洗冷水澡易中風? 專家揭「爆血管真相」:2類人要注意 ·夏天晚上總是睡不好? 這些「失眠地雷」要小心...水喝太少、飲食不均衡都上榜 
-
2021-06-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HFNC是救命神器? 醫界權威:似乎過度神化了
藝人賈永婕近日募捐252台號稱「救命神器」的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HFNC)支援醫療前線, 善舉引發關注,高雄地區即有不少企業主向醫院表達捐助熱忱,但胸腔科權威,高雄長庚前副院長林孟志表示,HFNC的確可協助部分病人避免早期插管,卻並不代表病患使用後就一定都能存活,且這套設備耗牽涉健保給付、人力訓練等環節,應該適量、適用,才能發揮最大功效。新冠疫情嚴峻,醫療資源緊繃,藝人賈永婕得知在醫界有「救命神器」之稱、一台要價27萬的「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HFNC)」全台缺貨,火速募得252台送往醫療前線,義行被讚爆,甚至意外引發政治口水。高雄長庚原有3台,這陣子在善心人士義助下數量激增到20幾台,昨天還有熱血企業主打電話給高長前院長林孟志,表達捐助心意,更說「錢不是問題」。林孟志說,HFNC十年前就有,高雄長庚用在新生兒、小兒科治療呼吸窘迫症狀,被證實具有功效,但成人部分,對於新冠肺炎重症病患可能幫助不大,對於病程進展中的個案或可避免早期插管。他表示,新冠肺炎是因飛沫傳染,並不建議使用非侵入性的面罩式呼吸器,但歐美地區去年因重症太多,運用HFNC銜接治療,被廣泛報導才引發注意,而台灣因為去年非變種病毒急性呼吸衰竭的案量不多,所以沒有被特別關注。「把HFNC當做救命神器,好像過度神化」林孟志說,HFNC的優點是可適度調控濕度、溫度,提供1分鐘約60至80公升的高流量氧氣給病患,優於面罩式或鼻導管的氧氣,不過並不是用了它就等於「救命了」。他表示,病毒會引起人體的發炎及免疫反映,需施以類固醇、瑞德西韋、單株抗體等藥抑制,以免肺部損傷缺氧,而氧氣的施用即在讓病人不致因為低血氧,導致「隱型缺氧」或「沈默缺氧」,不過有的病人病情惡化加劇,最後仍是要插管。林孟志強調,HFNC只是輔助治療的作法之一,且使用這套涉備還涉及健保給付、耗材成本以及人員操作訓練等,「當前這場防疫戰疫,決勝點在於死亡率」,如何讓重症病人亦能存活下來,是可善用HFNC,不過它絕不是像家裡加裝冷氣、冰箱一樣插上電就能用,那麼簡單而已。
-
2021-06-14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咳嗽病人絕大多數都是體虛! 醫師教你十二經絡的觀念保養
十二經絡的觀念保養人類擁有絕佳的適應能力,這是我們優勢存在於地球的主要原因,但我們不可自恃而驕,應隨時讓自己保持在彈性的良好狀態。十二經絡越平衡,適應天候、生理變化就越強大,承受任何急性感染症的能力必然越好。我們千萬不要測試自己人體健康的底線,將身、心、靈繃到極限或放得太鬆都不好,大家都下決心去實踐,做自己最好的家庭醫師,才能達到長壽、健康、快活的目標。我們可以從十二經絡檢測報告中的缺失,單項一一局部處理,再利用整合醫學全面調理,身體無病無痛當然十二經絡暢行無阻,什麼感染來了都不怕,自然常保健康。一五一頁的圖是典型咳嗽病人報告,其實也是大多數中老年人的檢測報告,這都是台灣的大環境和生活飲食習慣造成的。在局部經絡調理方面,我們可以從飲食作藥食同源,以及改善生活作息同時著手。接下來,就針對①肺虛、②脾虛、③心火旺、④腎虛、⑤心包經壓迫、⑥肝火旺等六大方向逐一說明。肺虛:有氣無力、面色白、容易感冒經絡調理這麼做!手太陰肺經:寅時(早上三點至五點)肺經旺,寅時睡得熟,臉色紅潤精氣神足,肺朝百脈,調理全身氣血輸送與臟腑機能,氧氣輸送充足,自然精力充沛,五點後天亮了,開始一天的健康生活,所以一定建議大家每天早睡早起有精神。絕大多數人是肺虛問題,首要任務就是補肺氣,在食補的部分,我最喜歡的就是燉一鍋四神湯,是我的首選,是「佐君之謂臣」的中藥,雖無治主病之力,但能溫脾健胃,有扶正體弱勞累者之功效,一星期燉一鍋,這是食補第一輪,先開脾胃再說。如果是吃素的讀者可以加新鮮山藥、紅蘿蔔、酪梨或豆干丁取代葷料,還可多加入一點蓮子、蓮藕,能養心安神、潤肺養胃、補脾益腎,而白木耳可以滋潤肺部,放入杏仁能止咳平喘、潤肺清火加通便潤腸,尤其百合也能潤肺止咳,山藥則有助於改善肺虛咳嗽。我們可以隨意增減這一類食材增加食慾和新鮮感,葷素皆宜,吃得營養且容易消化,腸胃健康又能補到肺氣,這才是重點。生活起居這樣改!一定要保持胸廓開展的健康姿勢,不要縮胸、低頭、鵝頸、背駝駝的,隨時提腰、挺胸、雙肩往後廓胸,這樣子可以輕鬆自在呼吸,即便咳嗽也能輕易咳痰。常常做伸展、深呼吸、雙手畫大畫圓,養成戶外運動的習慣,走路、跑步、騎腳踏車都好。打開至少能夠清除PM2.5 等級的空氣清淨機,可以過濾九十九%病毒細菌、黴菌與塵蟎、灰塵,窗戶微開確保空氣流通換氣。夏天開冷氣時要注意濾網清洗和黴菌的問題,而關機時要確實送風十五分鐘以上。建議買冷暖氣機,每隔兩個星期就做一次開暖氣的動作;尤其,夏天一關機就開暖氣十分鐘做清洗動作,讓冷氣機內的加熱管將冷凝管上面的水分完全蒸發,避免黴菌滋生。下雨潮濕天,濕氣太高常超過八十%,甚至達到九十五%,此時則須打開除濕機,尤其更衣室等密閉空間更需要,既降低濕氣也避免房間長黴菌,而維持在五十至七十%是人體最好最舒適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脾虛:宿便黏膩、身體易肥胖、氣血循環不好經絡調理這麼做!足太陰脾經:巳時(九點至十一點)脾經旺,造血身體壯;脾主運化,脾統血,乃後天之本,生化之源,早上吃得營養、吃得好,消化自然好,體力就一定好。大部分病人的胃經都還算保持正常,也就是說多數病人還是可以正常吃喝,並沒有明顯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的問題,可是報告卻有脾虛的問題。這是什麼意思呢?脾虛就是指氣血津液收藏不足或是散布不足,雖然仍能好好進食和消化食物,只是食物的精氣無法收藏在脾,也無法好好輸送全身利用,就是吸收不好,那該怎麼辦呢?首先,要了解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真正的問題就是吃錯了食物比例。中醫書上都有講,脾虛的人濕氣重,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濕氣重,自然氣血不順,脾氣堵塞難以統合運化。濕病與肺、脾、腎三臟關係最大,身體的水分代謝必須透過肺的通調水道、脾的運化轉輸,以及腎的溫化蒸動等生理功能共同協調完成。一般而言,一個人在脾虛以後,肺氣也會不足,肺主氣,當然開始氣虛且氣血不足,自然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又難治癒;而脾虛的原因在我臨床觀察中,都是長期在傳統米食文化傳承下,吃了太多澱粉類食物,比例可能會高達六十至七十%以上造成的最終結果。生活起居這樣改!很多病人都告訴我,他很少吃飯,事實上早餐經常都是一杯燕麥片(加牛奶)或是一個饅頭、一個三明治,很簡單吃得很少;午餐就吃一碗麵或是一個便當;晚上在家裡吃飯(白米、黑米、糙米、五穀米)煮三菜一湯,可是配菜卻經常會用到南瓜、芋頭、地瓜、蓮子、蓮藕、玉米、馬鈴薯等做一兩道菜。大家發現了嗎?一天三餐都在吃澱粉,比例可能還不只七十%呢!這個還算比較健康的,起碼吃不多不會太嚴重,卻是大多數人的飲食問題。我是不建議這種以澱粉為主成分的飲食,既便挑選優質五穀雜糧,澱粉;攝取仍超過三分之二以上,實在太多了。這樣吃的人,看起來好像也沒什麼不好,氣色一般般,只是小腹微凸,體力也可以,但就好像有些不足之處。如果是大魚大肉、大口吃飯、大碗喝酒來者不拒,那可就不得了,不僅僅是澱粉吃太多而已,葷素蛋白質與油脂都太多,這種生活方式一定是最嚴重。可以這麼說,這樣的人一定容易發炎或體重過重,也容易消化系統出問題,就是脾虛了。我們吃的油,就是要供應全身生理需求和燃燒產生熱量,油脂萬一吃太多,肝膽胰負荷不良,一般就是以排泄掉居多。但是蛋白質呢?吃多了用不掉就會經由糖質新生作用轉變成葡萄糖,燃燒不完就是存起來變成脂肪,跟澱粉一樣,那是因為都吃太多了。千萬記得,現代人幾乎都吃太多了,也就是攝取太多熱量了。其實我們吃的每一口飯都有可能是多吃的,這麼多的熱量用不完,最後就會變成我們的身體脂肪。運動量又不夠,體重多半過重,淋巴循環當然不好,氣血當然不順,濕氣堆積難以排除,當然脾虛濕氣重。最後!千萬別忘了,這種過食的飲食方式,可是大多數現代人的實際生活,不僅僅是咳嗽病人而已,是大多數報告皆是如此,尤其中老年人更是明顯脾虛濕熱,這就是真正原因。我始終推廣的是三大營養素(蛋白質、澱粉、油脂)三分天下的觀念,這才是最佳的飲食比例羅醫師的醫方小講堂做對三件事,改善脾虛體質!1.減少所有的澱粉食物我都跟病人這麼說,請減少三分之二澱粉攝取量,所有三白食物種類一律忘記它的存在,攝取三倍的青菜,用好油、健康的鹽,再加各種葷素蛋白質,做個好吃的料理。蔬菜纖維質很高可以加好油料理,美味且不會餓到肚子的,養成七八分飽,反而會幫助消化。通常執行一個月後,我的病人都會告訴我,羅醫師我減了二公斤了,精神、體力、臉色變好,身體舒服多了。我就會相對回饋告訴他們的血糖、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等數值也都降低了。這樣的結果,自然是濕氣降低,腸胃健康免疫力又好,當然什麼感染來了都不怕。2.補充各種益生菌利用益生菌和酵素再強化腸胃消化系統,脾經前是大腸經和胃經、脾經後是心經和小腸經,這明白的解釋著腸胃健康了,居中的脾當然容易健康,道理很簡單,但需要持續不懈。※本文摘新自然主義《治咳寶典:臨床38年名醫:預防與照護感冒、流感、黴漿菌感染、新冠肺炎和各種肺炎必讀》
-
2021-06-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影/防養護機構淪陷!台中主打養護員5000劑疫苗今打完
疫情嚴峻,北部多個長照養護機構淪陷,包括機構人員、住民確診,台中市防養護機構淪陷,今天啟動5快打站,優先分配給長照及養護機構人員,到今天上午11時30分,施打率已達50%,預計今天打完。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視察惠文高中快打站,除了感謝日本贈送一百多萬劑疫苗,也盼中央快撥下來,讓全民接種,建立防護網。盧秀燕說明,台中因應未來疫苗大量湧入台中,規劃66處疫苗快打站,一到貨就施打;中央配發的2.7萬劑疫苗,除醫護全數接種完畢外,昨天啟動5快打站打完5000名第一線防疫人員;中央配發的第三波5000劑疫苗昨天到貨,優先分配給長照及養護機構人員,今天啟動5站快打站打完。未來66處快打站啟用後,加上醫療院所,每天施打逾三萬劑、一周超過廿萬劑沒問題。盧秀燕說,接續昨天她到大里區塗城國小活動中心快打站視察第一線防疫人員接種疫苗情況,今天早上她視察惠文高中快打站,務必為市民做好準備。快打站從排隊動線、幫民眾測量體溫、問診區、注射區以及注射完後的留觀區均有妥善規劃,接種人員也井然有序排隊。盧秀燕說明,台中秉持「點多施打快」原則,儘量選擇停課中的校園,不但較為空曠且有冷氣設備,並依行政區人口比例設置,以「快速、安全、公平」為原則,讓29區民眾分散各地施打,避免群聚風險。盧秀燕指出,統計台中已獲中央分配8.36萬劑疫苗,接種完成率達99%,以最快速度建立防疫網。中央配發第二波2.7萬劑疫苗昨天全數施打完畢,第三波5000劑疫苗預計今天打完。
-
2021-06-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不捨!北病南送護理師完成任務 熱衰竭昏倒在台中榮總
疫情嚴峻,雙北醫療量能緊繃,北部南送,協助運送重症患者長時間穿著隔離衣的醫護人員、救護車駕駛熱壞了。台中榮總腎臟科醫師黃俊德昨天在臉書分享,新北市亞東醫院昨天轉送一名確診重症患者,救護車駕駛一到台中榮總就直接掛急診,陪同患者前來的護理師將病患送進負壓隔離病房後,疑似熱衰竭昏倒在隔離病房走廊,並PO出該名護理師坐輪椅被推去急診的照片。網友看到PO文,紛紛表達「醫護辛苦了、加油!」、「他們真的好辛苦和令人敬佩,堅持撐到最後任務達成才倒下!」、「我的天啊!看了好心痛」,看了令人不捨」,也有人認為,「火神的眼淚演真的!」分享台中市消防局第三大隊改裝防疫專屬救護車可以讓前座駕駛艙安心使用冷氣空調,盼北病南送救護車也能改善。黃俊德昨天在臉書PO文,亞東醫院護理師暈倒在隔離病房走廊,後來醒來坐輪椅推去急診,研判可能隔離衣穿2小時後有熱衰竭脫水現象穿全套隔離衣一般進入隔離病房30分鐘做治療就會全身濕透,需要補充水份,如果轉送2小時,事先又沒補充水份,很容易脫水。黃俊德提醒,要協助轉送的醫護同仁,如要長距離穿全套隔離衣轉送,務必要注意先補充水份後再轉送。他說明,亞東醫院護理師、救護車駕駛在急診體溫都超過攝氏39度,心跳140以上,全身濕透,嚴重脫水,主要原因是救護車上規定不能開冷氣。這個問題可能要請感控專家來討論看看,能否讓救護車開冷氣,否則萬一司機沒撐到中榮,跟護理師一樣暈倒,那途中出車禍更危險。
-
2021-05-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買外食回家會帶病毒給家人嗎?食衣住行如何防疫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國防疫警戒第三級延長至6月14日,民眾在家上班上課,減少外出,食、衣、住、行,乃至返家,都要嚴加防範。疾管局長、三軍總醫院副院長、同時也是感染科醫師的張峰義表示,除了戴好口罩,「手部消毒」是圍堵疫情的關鍵,應從生活中落實。張峰義說,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務必要有防護措施,戴好口罩。但吃飯時必須拿下口罩,增加染疫可能性,故不論居家或是在外,都不要與他人一起用餐,減少飛沫傳染的風險。進出各式場所、觸摸任何物品,都要「消毒手部」,並避免觸摸眼、口、鼻。消毒需要注意什麼?林口長庚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指出,如今社區感染人數多,公共區域如果有病毒,很難避免觸摸到,因此需要勤洗手,但出外時為方便隨時消毒,可隨身攜帶酒精、乾洗手,返家時再採濕洗手。環境清消部分,她提醒,酒精在小面積區域消毒效果佳,但要避開火源,小心居家安全。如果酒精不夠用,大面積區域可使用漂白水,但切記使用時要保護呼吸道,並避免直接接觸皮膚。施信如呼籲,目前疫情嚴峻,但民眾切莫緊張,平常避開疫情熱區、不要去人潮擁擠處,盡量少出門,做好自身防疫措施,就能降低染疫風險。食/買外食回家,會不會帶病毒給家人?目前仍有許多企業採分流上班,外出上班時,可以自備餐盒,兼顧健康與安全。用餐時間避開人潮尖峰時間,吃飯時不要分心說話、分享食物,牢記飯前飯後都要洗手。若是買外食回家,會不會不小心帶病毒給家人?施信如指出,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1至2分鐘,可藉高溫破壞病毒結構,瓦解病毒的蛋白質、殺死病毒,也就不再具有感染力,降低用餐染疫的風險,吃得更安心。● 外出自備餐盒● 用餐不分食不說話● 飯前飯後都要洗手● 食物加熱消滅病毒衣/回家後衣服沒馬上洗,病毒會傳播嗎?在外奔波一整天,衣物是防止身體受病毒侵襲的功臣之一,返家後,務必馬上換掉外出衣物,避免病毒殘留。施信如指出,洗衣服經過洗、烘、曬等過程,完成後,衣物病毒量低。理想上,建議每日清潔外出衣物,但她也補充,如果沒有時間洗衣服,衣物靜置一至二日,「病毒其實也差不多死光了。」● 返家立刻換衣服● 每日清洗最佳● 沒空洗可靜置一至二日住/住宅密集處開窗通風,會有病毒飄入的風險嗎?返家後摘掉口罩、更衣,先洗手消毒,完成後才可接觸家庭成員。家中要做好定時清潔消毒,可以使用酒精消毒外出常用的物品,如手機、鑰匙,定時消毒家中桌椅、扶手、開關等,吃飯記得要「公筷母匙」,環境保持通風。至於病毒是否可能因開窗而飄入?施信如表示,病毒藉由空氣飄入的機率太小,但容易殘存物體表面,建議注意電梯、按鈕等處。新冠病毒可透過懸浮微粒氣溶膠在密閉室內傳播,但只有小比例會逸散在戶外空氣中,暴露量必須視風向、風量、戶外溫濕度,以及陽光等狀況而定。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表示,對於住家開窗通風是否會有病毒飄入的風險,醫學界並沒有相關研究,目前只有針對密閉空間病毒傳播的研究。周百謙指出,在密閉空間裡近距離咳嗽,就容易讓病毒在空氣中飄散傳播開來,但如果每戶住宅距離遠就沒有問題。而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的空調有否病毒傳播的風險,目前很難有定論。雖然病毒飄入附近住宅的機率不大,但仍建議相關單位應加強檢疫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的病毒排氣過濾設備。● 回家先洗手、定時清潔消毒● 環境保持通風行/自行開車就可以放心不被感染嗎?若需要外出,盡量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以騎車走路或私家車代替。若必須搭乘,要全程配戴醫療口罩、盡量與人保持一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避免接觸車上任何設備,接觸後務必洗手。「社區感染人數多,病毒其實就在周圍,很容易接觸到。」施信如表示,自行開車可降低與人接觸的機會,平時養成習慣,可將酒精噴在毛巾上,擦拭車門開關、方向盤、把手、排檔頭、手煞車拉柄、音響與冷氣出風口柵欄、按鈕等處。她並補充,車子停在外面時,車內溫度可達60度,將口罩靜置在車內擋風玻璃下方3小時,也有消毒作用,若不是長期配戴,可以每2日替換1次口罩。●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務必時時消毒● 開車者準備毛巾隨時消毒● 車停外面曬太陽有消毒作用
-
2021-05-2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睡醒脖子無法轉、一動就爆痛? 專家揭「落枕元凶」...睡覺吹冷氣也上榜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當早上睡醒的時候,發現脖子不能轉動,肩膀緊繃疼痛,接下來的幾天都處在僵硬疼痛狀態,工作與生活品質都受到影響,應該有許多人都遭受過落枕帶來的困擾,那落枕了該怎麼辦?落枕 醫學名稱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南投醫院黃正嘉物理治療師指出,早上醒來發現,脖子無法輕易轉動,一動肩頸某區域便疼痛無法忍受,這便是所謂的「落枕」,醫學名稱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Acute cervical fibrositis)。其發生的原因可能為睡眠姿勢不良或長期的坐姿、站姿不正確,使得頸部肌肉長時間收縮而造成肌肉攣縮;或是在溫差大的天氣下,睡覺時吹冷氣,使得頸部處於過冷的環境而造成肌肉攣縮;另外,頸椎小面關節錯位造成韌帶夾擠而發炎或是感冒引起的頸部周圍肌肉發炎,這些都通稱作落枕。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緩解 急性期先予以冰敷再熱敷一般治療上,黃正嘉說明,醫師在排除為骨頭結構上的疾病後,必要時會先給予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來暫緩症狀,再搭配物理治療來改善落枕的症狀。在物理治療方面,若急性期頸部有發炎腫脹情形時,先給予冰敷減低發炎反應,之後再給予熱敷來放鬆緊繃的肌肉組織,促進血液循環,接著利用電療儀器來減輕疼痛感,最後再加上一些伸展運動讓肌肉舒緩以達到治療效果。2伸展運動 舒緩落枕疼痛黃正嘉分享兩種伸展運動,來舒緩落枕患者的疼痛:1、將頭慢慢轉向不敢動的那邊,直到感到疼痛就停三到五秒,再嘗試轉更大的角度後,再停三到五秒,再慢慢地回到正中原位,重複做三到五次。 2、將頭轉向疼痛另一側大約四十五度處,用手將頭輕輕地往斜下壓,拉到有點疼痛就停大約十秒,再慢慢回到正中原位,重複做三到五次。延伸閱讀: ·脖子硬叩叩動不了 就是這6個不經意動作引起的! ·起床落枕第一步千萬別推拿! 復健科醫教「4招自救法」
-
2021-05-19 新聞.健康知識+
長者熱傷害人數今年恐升 居家防疫、防中暑這樣做
台灣近期夏季連日高溫炎熱,各縣市至少達攝氏36度以上,需嚴防長者、幼童發生熱傷害。輔大醫院醫務秘書哈多吉指出,罹患熱傷害的長者常伴有神智不清等失智症徵狀,會忘記喝水,如今疫情爆發,年輕家屬不見得會同住照顧長者生活,今年長者熱傷害人數可能會上升,建議防疫之餘,晚輩可多多打電話,提醒長者記得喝水、按時吃飯等。疫情下待在家要注意室內輻射,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長者、幼童體溫調節不佳,要多喝白開水,避免喝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冷氣設定在26至27度,從戶外到冷氣房內最好先穿薄外套;不開冷氣時也應該保持室內通風;穿寬鬆又透氣的衣服有助於散熱,領、袖、褲腿等開口處敞開,穿起來會更涼快。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今天日全台高溫炎熱,南投及南部地區有局部攝氏38度以上極端高溫的機率。在高熱環境下,身體散熱功能不良,容易造成中暑,65歲以上長者且有慢性病或心肺功能不良者,以及年紀小於5歲的幼童,是高危險群,若合併多重器官衰竭,如腦病變、急性肝衰竭、腎衰竭、肺水腫、心肌病變、心臟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橫紋肌溶解症等,死亡率極高。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說,長者的口渴感覺不明顯,加上年紀大了,常常會忘記喝水,沒有腎臟、肝臟疾病的長者,每日建議飲水量2000毫升,建議家屬先幫忙裝好,再定時提醒、確認長者有無飲水。黃國晉補充,長者切勿於大中午高溫狀況下外出,待在家中,以防止水分蒸發速度太快,並維持屋內濕度;戶外涼爽時,如清晨、黃昏,可以出門運動,但老年人不適合進行長途運動,若有三高疾病者,記得要先吃藥再出門。國健署提醒,若家中長輩及孩童出現疲倦、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要迅速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並飲用加鹽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儘速就醫。
-
2021-05-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新聞眼/教部防疫落拍 停課不停學淪空話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各地宣布停課腳步,遠不及確診人數的增長速度,且各地停課狀況也不一,教育部沒有一致性規範,甚至算不出全國確診學生數,防疫大落拍,讓全國家長高度緊繃和擔憂,教育現場可說一團亂。疫情發燒顯然已讓政府各單位措手不及,教育部「超前部署」在哪裡?目前多數縣市採「部分學校停課」策略,無法阻擋人群移動帶來的疫情風險。以傳出多例確診的台北市為例,萬華區四所國小確診人數達兩人,政府十六日宣布停課兩周,周遭的中正區國語實小、南門國小家長立刻跳腳。不少萬華學童跨區就讀這些學校,若未跟進停課,只是讓曝於疫區的孩子恐成防疫破口。在辦公室吹冷氣的教育部官員,天真以為「學生群聚時都會戴口罩」,可惜去年宣布的「班班有冷氣」政策尚未完工,近日高溫逼近四十度,如何要求孩子在校全程戴口罩?一名家長志工就坦言,要學童遵守防疫實在太難,「被提醒時戴一下,轉身就拿掉了」,偏偏校園絕對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教育部喊出「停課不停學」口號,也在疫情升溫之際淪為空話。雙北教師昨緊急抱佛腳,同一時間測試遠距教學,網路立刻掛點;盤點師生手邊硬體設備,發現根本不夠用。曾說「已經準備好」的教育部也無法解決,只能放任部分學生停課也停學。甚至,全國究竟有多少學生確診,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在疫情記者會上指教育部有統計,但媒體詢問後,教育部過了數小時才回覆「十名國中小學生確診」,但這些確診孩子位在哪些縣市,官員答不出來;大學生則有多少人確診,則根本沒提供數字。此外,教育部開放各大專自行決定是否改採遠距教學,卻傳出有不少教師要學生「假停課真到校」,教育部卻不聞不問。全台已有一五五所大學改採遠距教學,教育部昨公布僅剩兩大專尚未實施遠距教學,但媒體詢問剩哪兩校學生仍要到校,教育部官員又緘默。疫情惹得人心惶惶、教學現場大亂,校園師生和家長需要一個有擔當、願誠實釋出疫情資訊的教育主管機關,可惜教育部別說是「超前部署」,自己都已兵荒馬亂。
-
2021-05-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停課之亂一國多制 家長老師跳腳
雙北市今天起高中以下學校「停課不停學」,但未停班,許多家長亂了套,忙著如何安排孩子在家作息,有些家長索性居家上班或請假在家顧小孩;有的縣市則因孩子未停課,家長高度擔憂孩子到校群聚會有感染風險,乾脆幫孩子主動請防疫假。校園一團亂。至於目前全國僅雙北市高中以下學校停課,許多其他縣市家長認為應全面停課。有家長說,部分學校沒冷氣,中小學難落實戴口罩,不如都停課;也有家長說,能請假的學童自主請假,把教室空間讓給不能請假的學童們。但有家長不支持全國停課,因為不是所有家長都可在家顧小孩。第一線教師則直言「全校兵荒馬亂」,辦公室的家長請假來電響個沒完,還要同步盤點視訊設備、測試遠距教學,一測試發現遠距教學狀況百出。一名台北市高中教師坦言「有老師還不熟悉軟硬體設備」,更別說要引導學生熟悉,他自己昨一整天「都在進行各種測試」,確認遠距教學軟體、硬體能否使用。一名新北市國小教師說,他任教的學校發給每個老師一台平板電腦,昨全校同步進行遠距教學測試,發現網路無法負荷,線上教學系統當機,「今天正式上陣,不曉得能否撐住。」還發現部分學生家中另有兄弟姊妹停課,但全家僅一台電腦,今起僅一人能上課。憂心子女上學染疫,台中有家長已主動替孩子請假或向市府反映應停課,盧秀燕因此宣布高二、高一和國二以下包括幼兒園、補習班、安親班可自由請假卻又不停課的「彈性做法」,引起不少家長和學校更多疑惑,有學校批評,只有一套人力,政策會有後遺症。彰化縣府未公布南彰是哪所國小停課,家長則難心安,有家長已把孩子送到校,近中午又接回子女,抱怨「為何不公布校名?」讓大家做好防範,也有家長主張應比照雙北,該停課就停課。高雄市教育局表示,決定請假的家長要確認孩子行蹤,以免成防疫缺口;家長則擔心放孩子們在家,會變成「大小孩照顧小小孩」。
-
2021-05-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嚴防社區感染侵入 南投縣府傍晚啟動新防疫應變
因應疫情升級,南投縣傍晚啟動防疫應變作為,宣布5月15、16日國中會考全縣6處考場照常,但考生進出考場管制動線,進入考場前量體溫、全程佩戴口罩。另不開放考生家長進入考場陪考,試場冷氣全面開放,但開啟試場內四個角落的窗戶;另英語聽力照常施測,考場維持各試場及休息區通風、加強消毒。6月畢業季來臨,各校辦理畢業典禮要求採採梅花座位、實聯制、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10家醫院及長照機構即日起至6月8日止,停止開放探病及探視,陪病及陪伴者為1人。原則上停辦室外 500 人以上,室內 100 人以上集會活動,同時啟動電子遊戲場、KTV及八大行業防疫稽查,重啟風景區、觀光景點、夜市、傳統市場、黃昏市場防疫宣導。衛生局長黃昭郎表示,即日起提高集會活動管制,縣內10家醫院及長照機構含一般護理之家計17家、精神護理之家3家、精神復健之家4家、老人福利機構19家、身心障礙福利機構5家、住宿長照機構3家,全面停止開放探病及探視、陪病及陪伴者為1人;電子遊戲場、KTV及八大行業稽查重點著重在民眾進入場域應佩帶口罩,建立實聯制,執行體溫量測、手部消毒、環境清潔等。黃昭郎並說,目前疫苗供應量充足,尚餘1295劑,明日將再配送500劑,符合施打對象縣民可到19個疫苗接種醫療院所施打;13鄉鎮市衛生所實名制口罩販售點,每日提供成人口罩 2000片、兒童口罩200片,另有92家健保特約藥局也持續販售,口罩供應量充足,請民眾勿恐慌。
-
2021-05-09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別渴了才喝水!醫:小心血栓,2NG喝水習慣快改
喝水對身體運作非常重要,身體缺水不單單只是口渴,還容易引起其它疾病,例如民眾擔心新冠疫苗帶來的副作用:血栓,在身體缺水時就容易出現,恐提升心肌梗塞、腦中風等風險。 血栓3大成因,缺水就佔其二! 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血栓的形成原因主要分成3大類,包括了凝血狀態、血流異常、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如使用避孕藥者、罹患腫瘤、抽菸、肥胖等族群易有凝血異常。搭飛機、久臥在床、久坐不動、行動不便、靜脈曲張則容易出現血流異常。日常生活受傷導致血管破裂、感染等,則可能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受損。3者也可能同時存在,情況越多越容易引起血栓,3者皆有則血栓機率更高。其中身體缺水就與凝血狀態、血流異常有關。 缺水各器官都受影響,包括中風、心肌梗塞! 洪暐傑醫師解釋,人體約有7成是水份所組成,身體各處都需要水,也包括了心、腦、肺、肝、腎等各大重要器官,身體缺水將不僅容易讓血液呈現濃稠的狀態形成凝血,也將導致身體各處血流下降容易阻塞,兩項血栓風險提升,各器官的不良影響機率也會升高,包括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衰竭、肝衰竭、肺栓塞等。喝水2大NG習慣,別拿咖啡、茶當水! 衛福部建議成人應每日飲水達1500CC,不過許多民眾也常見有不良喝水方式,例如口渴了再喝水就好,或以可樂、手搖飲、含糖飲料、咖啡、茶飲當作水份來源。洪暐傑醫師表示,錯誤飲水習慣可能出現其它問題,適時適量補充水份才能幫助維持健康。 洪暐傑醫師說明,當身體出現口渴訊號時,代表身體已經呈現缺水狀態,這時才補充些許水份是解除當下口渴,未必真正解決體內的缺水問題,恐怕讓身體長期處於缺水狀態而不自知。當發現尿量減少、顏色變深時,往往已是身體嚴重缺水的警訊,應盡快補充水分。 只喝茶飲或飲料,也許能補充到水份,但飲料中含有其他對健康不利的成份,例如咖啡、茶飲含有咖啡因,攝取過量容易造成腸胃刺激、胃食道逆流、甚至咖啡因成癮。再加上茶葉跟咖啡有利尿作用,更容易將水份排出體外。至於可樂、手搖飲、含糖飲料「當水喝」更危險,糖份是最甜蜜的毒物,長期過量食用不但易造成肥胖,也容易引起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 避免缺水釀血栓,風險族群留意補充水份! 洪暐傑醫師提醒,正常的喝水對人體而言非常重要,部分不易補水或水分容易流失的族群更是要注意,如外送員、廚師、工人需長時間在高溫環境工作容易流失水分;上班族常常需要在冷氣房內工作,身體水分易在無形中蒸發;運輸業司機、無塵室工作者,則因為工作型態無法經常如廁,飲水量自然得控制,因此更容易缺乏水份補充,不僅易讓身體缺水,也有較高的泌尿道感染風險。建議工時期間仍要多喝水,避免健康亮紅燈。 《延伸閱讀》 .依時段喝水更有利健康!排毒又防癌,全天喝水攻略大公開! .乾旱限水也不能讓身體缺水!醫:喝太少恐增腎衰竭風險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09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漢方對症 緩解日常不適
●川芎促進血行的代表性生藥,甘甜香氣直達根部川芎具有促進血行的活血作用,若和補血的生藥一起搭配,可以去除老舊血液(瘀血),快速製造新血。它和當歸同是婦科疾病的重要生藥,像是月經不順或是生理期外不正常出血等都適用,被譽為「血中氣藥」、「行氣開鬱」。「氣藥」是能促氣運行的意思。川芎不僅僅是氣藥,另一個特徵就是對血也有作用。雖然不是直接補血,但因為可以促進血行,所以和補血藥搭配相得益彰。肝的氣血一旦順暢了,對感情的處理能力就會提升,而達到平復焦躁、放鬆心神的效果。川芎也有去風止痛的功效,可疏散風邪、緩解頭痛等疼痛。來源:繖形科(Umbelliferae)植物川芎(Cnidium officinale Makino)的根莖,通常會泡過熱水使用主要成分:川芎內酯(cnidilide)性味/歸經:溫/辛/肝、膽、心包經藥效:促進血行、止痛處方:四物湯、葛根湯加川芎辛夷、芎歸膠艾湯、芎歸調血飲、十味敗毒湯、川芎茶調散等頭痛感冒的症狀之一就是會引發頭痛,但除了感冒引起的頭痛之外,有許多人也深受慢性頭痛所苦,某些時候很難判斷到底怎樣程度的不適需要去醫院治療。壓力或是焦慮等情緒因素也容易引發,尤其是很生氣的時候氣會往上衝,造成頭痛,所以控制情緒也是改善頭痛的必要條件。從病邪來看風寒造成的頭痛處方:葛根湯葛根湯的溫熱作用可改善風寒導致的體寒怕冷,會出現氣血循環停滯、肩頸痠痛的症狀,進而引發頭痛。頭痛有時是因為感冒,有時是因為慢性體寒所造成。另外,即使是夏天,如果一直吹冷氣導致身體寒冷,也一樣會引發頭痛。寒冷造成的頭痛就使用葛根湯來治療。葛根湯可以有效祛寒,讓脖子到後背不再冷的直打哆嗦,給予身體適度的溫暖,促進血液循環。葛根湯中的麻黃具有刺激交感神經的作用,也能稍稍讓身體振奮,變得有元氣。川芎茶調散是頭痛的日常保健處方不至於頭痛欲裂,只是覺得頭重重的、昏昏的⋯⋯這種還不用去看醫生的輕微頭痛,用川芎茶調散來改善正合適。它對所有的頭痛都有療效,是和茶一同飲用的藥,溫熱的茶可以讓身體溫暖起來,同時改善氣血的循環。從體質來看氣滯造成的頭痛處方:抑肝散緊張型的頭痛使用抑肝散來治療壓力會導致氣滯,造成肌肉緊繃,進而出現頭痛的症狀。睡不好、心情無法平靜或是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時,都容易頭痛。此外,憤怒的情緒也要注意。人一旦感到煩躁不快,氣就會往上衝,導致頭痛。氣滯造成的頭痛用抑肝散來治療。它具有緩和心緒的作用,可以讓悶躁的情緒平復下來。日常保健處方川芎茶調飲此方是用來治療各種頭痛的綜合頭痛藥,可以用在被寒冷刺激而症狀加重的頭痛。此方組合了能去除頭部各個部位,包含前、側、後腦勺、頭頂等各種疼痛的生藥。它原本是將藥磨碎後服用的處方,因為改用煎煮方式熬出濃縮萃取精華,所以香氣的有效成分會減弱。與清上蠲痛湯相比,此方的止痛效果較弱。和綠茶一起喝會更好。成分.分量:白芷2、羌活2、荊芥2、防風2、薄荷葉2、甘草1.5、細茶1.5、川芎3、香附子3~4
-
2021-05-09 該看哪科.婦科
婦女更年期心悸、失眠、情緒不穩 賀爾蒙療法助改善
新竹一名46歲的王小姐最近半年來月經量明顯減少,甚至出現一個月都沒來的情況,而且時不時會突然心悸,就算開冷氣還是覺得很熱、不好入睡,白天覺得很疲倦又煩躁,曾求診心臟科和精神科,卻仍沒有改善,最後在婦產科接受「更年期賀爾蒙療法」,睡眠品質改善很多,心悸情形不再發生,情緒也不會大起大落了。東元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珮凌指出,「更年期」是從有生育能力到不能生育狀態的過渡時期,在最後一次月經後連續12個月以上不再有月經,即為「停經」,而停經是卵巢功能喪失造成永久月經終止。女性在停經前2至5年會處於停經過渡期,月經流量、持續天數、周期不穩定情形會增加,常伴隨熱潮紅、心悸、盜汗、失眠、關節疼痛和情緒不穩;而更年期的診斷,主要憑據年齡與症狀,不需要抽血檢驗,不過當有不確定因素時,可以透過促濾泡激素(FSH)檢測。陳珮凌表示,雌激素(女性荷爾蒙)降低引起的症狀就稱為「更年期症候群」,且雌激素下降的速度越快,症狀越明顯,可使用「更年期荷爾蒙療法」緩解,因更年期症候群是雌激素降低造成的,所以荷爾蒙是改善血管舒縮症狀有效的藥物。這種療法適用於不到60歲就有血管舒縮症狀患者,或是停經後10年內的婦女、或是45歲以前就停經者,不僅能改善血管舒縮症狀,還可預防骨質疏鬆症以及心血管疾病,減少婦女骨折與大腸癌的發生;如果只有生殖泌尿症狀者,就給予陰道局部雌激素即可,有效又能避免全身性藥物可能的帶來的噁心、水腫、子宮出血或是乳房脹痛等副作用。陳珮凌也說,單用全身性雌激素是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因此保有子宮的婦女要合併使用黃體素預防子宮內膜癌,但剛停經就補充荷爾蒙的婦女,以及子宮切除只用雌激素者,並不會增加乳癌的罹患率;排除乳癌、子宮內膜癌、嚴重肝功能障礙、三酸甘油脂過高、靜脈栓塞、不明原因的子宮出血等禁忌病症患者,更年期使用賀爾蒙治療利大於弊。
-
2021-05-08 養生.人生智慧
曾徒手把腸子放回女生體內!921大地震、八八風災...一位計程車司機在救災現場24年:救人就像吃嗎啡,會上癮!
一日救難隊,終生救難隊車行轉進板橋浮洲橋下,沿著狹窄的迴轉道轉彎後,「樹林水上救生協會」就在橋下這一處別有洞天的地方,眼下所見的魚雷浮標、救生艇和可溯溪的救援吉普車……等,都是見證著無數「黃金七十二小時」關鍵時刻的重要設備。綽號「上尉」的協會隊長沈武周大哥說:「我們出動,通常都是去打撈的多,因為人大多在五分鐘內就死了,第一時間沒去就沒有了。」我愣住了,「生命脆弱」這四個字在這時猶顯不足。他聊起自己第一次接觸大體,是在樹林每年大拜拜的農曆3月15日保生大帝壽誕那天,三峽柑園橋下的大漢溪攔沙壩那一帶的水域,有三位國小學童因玩水而溺斃,他們找到大體後,要從攔沙壩走約二十分鐘的路程扛上堤防。當時台灣的救援設備嚴重不足,沒有擔架、沒有屍袋,他們徒手扛著大體往上爬,還是菜鳥的他勢必要上場幫忙,「你沒扛過,不要扛頭。」擔心菜鳥的他不懂民俗禮節,葬儀社老闆這麼跟他說。於是他扛中間,當時的隊長扛腳,葬儀社老闆扛頭,他們一路踩著高低不平的肉粽(消波塊)往前走著這段不短的路,他心想:「怎麼這麼重,有種扛不動的感覺,而且越扛越重。」好不容易終於扛上堤防,安置妥當交給葬儀社後,葬儀社老闆看著他們問:「你們兩個剛剛是誰一直想著很重的?」他立刻舉手說:「我!」老闆急忙對著他說:「那個不能想!越想會越重,會扛不起來。」原來這是業界禁忌,扛大體時要安靜不能說話,也不能亂想,一個人想,三個人重。這也是對死者的尊重,讓死者能安靜、好好地走完最後一段路。實在很難想像時常穿梭這些「現場」之中的救難人員,一方面是跟時間賽跑的救援壓力,一方面是面對並徒手搬運大體的勇氣,而且還要完全心無雜念,這是一種常人很難體會的修行吧!快樂的計程車司機「上尉」年輕時反骨不想接家業,自己跑去學縫紉,開了間西裝裁縫店,1960、70年代起西裝裁縫盛行,有著這樣的一家店,生活也是悠哉。退伍後,他在士林經營精品店,專賣勞力士手錶、都彭打火機、男士服飾跟皮件等精品,當時正值全民炒股,股市攀上一萬二千點的瘋狂年代,他的生意也跟著受惠而興盛。但1990年政府打擊非法金融及受到波灣戰爭的影響,股市大崩盤狂洩至二千四百點而泡沫化,也讓高消費客群消失,「誰會來買一萬塊的打火機,都去買十幾塊的了。」他回憶著說,最終因榮景不再,只能黯然關閉。當時36歲的他,大女兒10歲、小女兒才1歲,為了養家餬口,他轉行開計程車。剛開始時,如果客人要到士林,他都會小心翼翼送乘客抵達,然後趕緊開走不敢多待一分鐘,深怕遇到熟人跟他說:「你卡早是董仔,現在怎麼來開車?」即使到現在,他仍不敢跟過去士林的朋友們聯繫。從精品店老闆變成計程車司機,心中的關卡一直過不去,某天在西門町跑車,心情鬱悶的他把心一橫,「不爽啦!今天不開了!」把車子停在立體停車場,跑去看電影、喝咖啡、大啖美食,回到以往爽快花錢的悠哉生活。享受了一天後,回到停車場牽車,「慘了!我還是要面對那台小黃啊!」他驚覺玩樂一天後,把前一天辛苦賺來的錢都花光了,當天也沒有收入,想一想還是好好開車比較實際。雖然決定好好開車,仍是在經濟壓迫下的認命,直到某天他在簽大女兒的家庭聯絡簿時,看到女兒寫著「我爸爸是個快樂的計程車司機」他心中的結彷彿一瞬間打開了,「欸!不錯喔!女兒肯定我,好!就當個快樂的計程車司機吧!」他轉變了自己的心態,正視司機這個職業。俠義精神見證大小危難時刻「上尉」從小就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性格,每每看到他人有難,便會出手相救,「我16歲時在台南新營看到有人出車禍,一個女生被撞得全身支離破碎,腸子等內臟都散落在路上,我心想這個女生也太可憐,怎麼沒人去幫她。」他沒想太多走過去,徒手將腸子等內臟器官捧起放回女生的身體裡,他說著我難以想像的故事,也讓我看到他自小潛藏的俠義精神。因為每天在路上跑車,遇到危急時刻的頻率增加,他提起某次路上發生車禍,他趕緊將傷者送往醫院,後到的傷者家屬一直質疑他就是肇事者,嚷嚷著說:「一定是你撞的!不然哪有人這麼好心,會主動載人去醫院!」他當下覺得傻眼,無言以對,直到傷者清醒後趕緊澄清,才還給他清白。也因此,朋友勸他:「你那麼喜歡救人,不如加入正式的,才不會惹麻煩。」隨著家中經濟逐漸穩定,加上開計程車時間較為自由,他於1996年正式加入「迅雷搜救總會」,開啟了日後一連串的「救援行動」,包括林肯大郡災變、大園空難、九二一大地震、新航空難、八八風災,到近期的復興航空空難,每一場令人心痛的大型災難,他都在現場參與搜救。他回憶起震撼全台的九二一大地震,當天凌晨他聽到無線電通報後,立刻帶隊前往新莊「博士的家」,進入倒塌大樓內搜救約二十分鐘,因當時救災裝備普遍不足,燈光昏暗下,他以為伸腳踏在冷氣鐵板上,其實不然,一個踩空,整個人往下墜落,幸好他及時伸手,抓住一瞬間映入眼簾的不銹鋼窗框,「我如果沒有抓到,可能就要換別人來救我了。」上尉雲淡風輕談到這驚險的一刻。保住生命的他,自己往上爬出來,這才發現剛剛的窗框其實是斷裂的,他的中指被劃出深深的一道傷口,鮮血不斷湧出。現場消防隊員一邊進行簡易包紮,一邊有二十幾台攝影機拍著他那包紮後更加腫大,只能一直比著中指的手,「我一直跟他們說不要拍啦!我手這樣很難看欸!」他摸著至今仍看得到十三針縫線疤痕的中指,笑著說。被送往醫院治療時,在急診室等了一個多小時都沒人理,他跑去請護理師幫他趕緊縫合,護理師跟他說:「大哥,你嘛看一下旁邊,你那個一點點傷,等一下啦!」他趕緊回:「不是啦!我帶著一群弟兄正在救災,麻煩你趕緊幫我縫一縫,我要趕回去救災!」護理師一聽,立刻請醫生過來處理,情急之下完全沒打麻醉就開始進行縫合,那痛感他至今難忘!而這道永留中指上的疤,成了九二一凌晨驚天動地的見證。「上尉」當時也是義警隊員,他熟識的刑警阿裕,老家就在南投九份二山,當地因為鳳凰山的聯外道路坍方,空投物資僅能送到山下的溪床邊,山上即將有斷糧危機。得知消息,他二話不說在9月23日帶著八名弟兄前往,他們的任務是上山將居民帶下溪床邊。為爭取時間,他們捨棄了需要走七、八小時的一般公路,在原始山林中,拿著開山刀一路從山下劈砍樹叢往山上前進,四小時後抵達居民住所。居民們看到他們來救援都相當振奮,準備跟他們一起下山。當時一位80多歲的阿嬤堅持留守家園,不肯下山,他們只好砍下竹子插上藤椅,連哄帶騙像是扛轎般地扛著阿嬤下山。半路上,阿嬤問他們:「你們從哪裡來的?」他們回:「我們台北來的。」阿嬤用著習慣的口頭禪說:「幹你娘!還有人這麼好心,從台北要來救我!」隊員後來笑著跟當時是副隊長的「上尉」說:「我參加救難隊這麼久,還沒有遇過被人罵這麼爽的!」這句話,讓我們都大笑了。「做這事就像吃嗎啡,會上癮!」他聊起救援行動,雙眼炯炯有神,閃閃發亮,那神情就像協會桌上的那張新聞照片。他在八八風災時,徒步深入善化東勢寮淹水民宅中,拖著橡皮艇來回救出一百八十多人,最後在雨中,單手抱著一個孩子步出災區,被攝影師的相機捕捉到他的認真帥氣。花錢做義工,一做24年「上尉」一開始加入救難隊時,想說入隊費只要兩千元,就繳費入隊,後來幹事才跟他說要自行買全部裝備,前後花了一萬元左右,「我那時很後悔啊!一萬元就這樣拿出去,真的是頭殼壞掉,花錢做義工!」他回憶起當時爸爸也對他說:「吃飽太閒,去做這些幹嘛!」「我從小就是人家說愛管閒事的人,只要聽到哪裡有災難,心裡就開始難過,沒去現場就渾身不舒服。」八八風災時,電視報導屏東縣副縣長鍾佳濱掉著淚說:「我們很缺橡皮艇,請大家救救我們!」鐵漢如「上尉」,看著電視,眼淚直掉,等不及政府發出的協助搜救通知,找了幾個弟兄就衝往南部。「我負責帶弟兄去,就要負責帶他們回來。」這一直是他的信條。莫拉克風災後在六龜救災時,幾名弟兄深入災區救援,因為全面斷訊,等在封鎖線外的他焦急萬分,整夜無法入眠,直到隔天一早,聽到無線電傳來「上尉!」的呼喊時,心中的大石頭才終於放下。救災時的他俐落謹慎,帶隊時的他嚴格重紀律,「我跟弟兄說,我不會帶你去死,但你出去穿著制服就要聽我的!」就是這樣的大哥氣魄,讓弟兄們對他都相當信服。救援多年,「上尉」在2003年籌組成立了「樹林水上救生協會」,當時他也邀請爸媽一起參加成立大會。爸爸看著這一方天地,看著一群弟兄如此信服他,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神情說:「要做就做好!」「上尉」很欣慰地表示,父母的肯定讓他更堅定持續投入救援這件事。九二一地震後,政府開始補助民間救難單位,也開始規範民間單位需具備相關證照才能執行救援行動,不論是CPR(心肺復甦術)、EMT(緊急醫療技術員)、IRA(初級繩索技術)、急流救生或救難潛水,每一張證照都要請假受訓,再自掏腰包花上千元考照,「九二一後去救災我們才有便當吃,以前都累得要死,還要自己去買便當。你有看過這麼傻的人嗎?」他一說完,自己都大笑了起來。我問他,這麼傻怎麼還要去做?他有些難為情,「我年輕時是歹子,沒有殺人放火,但還是做了些年少輕狂的事,現在自己有點能力了,想說可以為社會做些好事,就沒想太多,一股腦兒去做了。」成為救難隊員已二十四個年頭,熱情卻不因年齡增長而消退,他一一介紹牆上掛著的隊員名字、照片及證照,以及滿牆的政府及民間感謝狀。在他心中,救援這件事已是他的生活,早已像血液般融入他的體內流動著,至死方休。武周大哥給讀者的話:心存善念,絕對有好報。書籍介紹計程人生:23段用愛跳表的旅程作者:李瓊淑、詹云茜原文作者:(小辣椒)、 Cici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20/10/15作者簡介李瓊淑(小辣椒):現任台灣大車隊集團副董事長,2006年像誤闖叢林的小白兔,一腳踏入計程車產業,「小辣椒」成了司機對她的通關密語。身型嬌小但行事果斷嗆辣,在男性為多數的這個產業,用司機的語言直球對決問題的大小事,以科技創新思維顧好司機的經濟命脈,致力打造安全感、歸屬感、成就感的友善環境,找回司機對職業的認同。「我們是一群小人物,創造出一份不平凡的事業。」她讓大家見證從亂象頻傳到安全、舒適的計程車新時代,「我們在這裡遇見幸福,讓愛傳出去」,她重新定義了司機的價值,被世人看見。詹云茜Cici:從傳播到公關,從品牌行銷到顧客經營,歷經公部門及大小企業,從企劃到顧問講師,擁有20項跨產業、上百項跨領域實戰整合經驗。四十大關前決定離開企業羽翼,成為自由工作者,以喜愛的「文字」和「說話」串起職涯,以此為左右手,隨時張開雙手,給自己和你最溫暖的擁抱和力量。延伸閱讀: 台灣離婚率亞洲第一》家事是無法「平分」的...女人做這6件事等於自毀婚姻
-
2021-05-08 養生.聰明飲食
膠原蛋白真能讓膝蓋軟骨再生?別傻了!醫師:不如吃「這5類代謝食物」
重新檢視食衣住,讓膝關節永保年輕!讓膝蓋保持年輕的食衣住想要永遠保持年輕的膝蓋,改善生活習慣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這裡就要從「衣、食、住」三方面,為大家分別找出必須改善的重點。衣我經常聽到病友抱怨:「每當氣溫下滑、關節就會變得特別痛。」這是因為當身體變冷時,血液循環就會變差,這麼一來就讓人更強烈地感受到膝蓋的疼痛。即使是夏季,也有越來越多人光是吹到冷氣的風就會感到疼痛,因此需留意讓膝蓋維持溫熱,除了膝蓋紅腫的情況以外,到了寒冷季節請盡量想辦法為膝蓋保暖。在寒冷的冬季,請利用手套、襪子、圍巾等物品確實做好禦寒措施。此外,保溫護膝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近年來市面上推出了一種附有口袋的護膝,裡面可以放入暖暖包。這種方便為膝蓋保溫的商品越來越多,請大家不妨嘗試看看。食能讓膝蓋永保年輕的飲食方式,主要可歸納為下列三種。.控制體重的減重飲食。.增長肌肉的高蛋白質飲食。.讓身體維持溫熱的飲食。讓身體維持溫熱的飲食,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讓膝蓋疼痛情形獲得緩和,還能期待發揮燃燒脂肪的效果。另一方面,我想大家都經常看到電視或雜誌將膠原蛋白譽為是「讓軟骨再生的食品成分」,也許很多人會以為:「是不是光靠飲食就能讓軟骨再生呢?」但是很遺憾地,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科學證據可以支持這樣的說法。由於膠原蛋白在胃部就會被分解,吃到肚裡的膠原蛋白無法直接作為軟骨再生的材料被身體運用。不過,軟骨的確具有「製造新骨、汰換舊骨」的代謝機制,這點是無庸置疑的。為維持正常代謝機能,維生素C是絕對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舉例來說,巴西里、青花菜、青椒等黃綠色蔬菜,檸檬與草莓等水果,薯類及豆類等,都是含有大量維生素C的食物。此外在飲品之中,綠茶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與其拼命攝取無法直接形成軟骨的膠原蛋白,還不如試著在每天的飲食中多多攝取維生素C,從飲食生活著手改善、促進軟骨代謝吧!住請改建房屋!……我不可能提出這種強人所難的要求。不過,我想為各位提出一些建議,只要在居住環境方面稍微下點功夫,就可以過著讓膝蓋更舒適的生活。彎曲膝蓋的動作會造成膝關節非常大的負擔。除了「跪坐」、「屈膝坐」、「盤腿坐」之外,從地面上站起身來的動作,也會為膝蓋帶來相當大的負擔。由於日本自古以來的傳統房屋,以往大多數人都是過著以塌塌米為主的生活型態。不過,若是考量到膝蓋健康,在塌塌米上生活實在不妥,建議大家可以增設椅子,平常坐在椅子上,寢具也從在塌塌米上鋪棉被改成西式床鋪。雖然無論如何都必須投資添購新的家具,但為了整頓出能讓膝蓋過得更舒適的住家環境,絕對是一定要做的第一步。接下來,對膝蓋疼痛的人而言,上下樓梯也會對膝蓋造成沉重負擔,可說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如果覺得上下樓梯很辛苦的話,千萬不要勉強自己爬上爬下,從現在起就下定決心將日常生活的中心從二樓轉移到一樓吧!若是轉移生活中心非常困難的話,不妨在樓梯旁裝設扶手,光是這樣應該也會有所改善。只要一比較日本與美國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罹患機率,就會發現無論是哪個年齡層,日本的罹患機率都比美國大幅超前。相較於肥胖大國的美國,雖然日本身材纖細的人比較多,但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機率卻比較高,從這點也不難看出,和式住宅會對膝蓋帶來不良影響的事實。只要下點功夫改造居住環境,就能減輕關節負擔,在日常中預防膝蓋老化。書籍介紹書名:擁有好膝力,逆轉退化性膝關節炎:最強膝蓋診治保健法,告別疼痛、找回蹲坐行走自如的雙腿!作者:磐田振一郎出版社:原水出版日期:2020/07/09作者簡介/磐田振一郎醫學博士、日本骨科醫學會認可的骨科專門醫師、日本再生醫療醫學會認可的再生醫療認定醫師、日本體育協會公認的運動專科醫師1996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系後,直到2010年應義塾大學醫院骨科工作。2004年前往史丹佛大學工學院留學,作為客座研究員進行膝關節動作與軟骨MRI測量方面的研究。回到日本後,在各地綜合醫院兼任骨科醫師,負責診療並執刀更換人工膝關節等手術。在過去20年內執刀超過2000件關節手術,是關節手術權威。於2009年為了整合針灸館、接骨所等不同業種並交換資訊,成立了「NPO法人腰痛.膝痛團隊醫療研究所」。從2017年起,於帝國Hotel東京本館4樓開設了「Riso CLINIC」,專門從事關節再生醫療。延伸閱讀: 台灣越來越多人離婚...精神科醫師慚愧地說:原來「童年負面經驗」才可能是造成你憂鬱症的主因
-
2021-05-07 醫聲.院長講堂
穿厚重裝備負壓室揮汗手術6小時 北榮搶救骨肉瘤少女避免截肢
台北榮總治療骨肉瘤成績斐然,截肢率不到百分之五,低於全球文獻平均值。疫情之下,台北榮總依然為了照顧全球病童而努力,三月時,為了讓來自東南亞的17歲少女保留骨本,等不及14天隔離期滿就緊急手術,醫護穿著厚重裝備,在負壓手術室裡揮汗動刀6小時。來自東南亞 入境三天開刀這位少女來自東南亞先進國家,熱愛登山和運動,她當醫師的父親打聽到台北榮總的治療成績,尤其生物性重建技術可保留骨本,於是不畏疫情,向衛福部提出緊急申請,突破許多關卡遠道而來。由於少女的骨骼已被癌細胞嚴重侵蝕,再不動手術就可能骨折甚至截肢,入境第三天就緊急手術。這台刀 讓陳威明刻骨銘心手術由台北榮總副院長陳威明、骨科主治醫師陳昭銘及多位醫護一同進行,這也是陳威明首次在北榮因應疫情設立的負壓手術室為患者手術。由於負壓手術室中的冷氣被抽走,無法降溫,醫護又得穿防護衣、隔離衣、N95口罩及面罩,加上骨科開刀需要電鋸和鐵錘,醫師汗如雨下,從旁協助的護理人員一直幫忙擦汗,大家還得小心翼翼,別讓汗水滴到傷口。陳威明開了三萬台刀,他說這台刀讓他刻骨銘心,深刻體會疫情期間第一線醫護的辛苦。台灣骨肉瘤截肢率低,部分因自體生物性重建技術獨步全球,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有機會挽救的肢體。作法是將骨頭取出,接受高劑量放射線或液態氮超低溫冷凍,殺滅腫瘤後,再植回體內。陳威明解釋,自己的骨頭不會排斥及尺寸不合,日後更保留活細胞再長入、骨頭活化的機會,絕對比重重的鋼骨好,孩子不需從此成為鋼骨人。亞太新任理事長 台灣接掌台北榮總持續改良自體生物性重建技術,亞太骨腫瘤大會上月在日本舉行,陳昭銘獲得口頭論文發表第二名,題目便是尋找改良材料,讓膝、髖關節軟骨不受生物性重建影響。陳威明則經由同步視訊,從現任理事長、日本岡山大學教授尾崎敏文手中接下亞太骨骼肌肉系統腫瘤學會新任理事長,這是第一次由台灣接下重任,若全球疫情控制穩定,預計後年在台舉辦亞太盛會,展現台灣醫療實力及擴大影響力。
-
2021-05-07 癌症.其他癌症
陳威明接任亞太骨腫瘤學會理事長 負壓手術挽救少女不截肢
台北榮總治療骨肉瘤成績斐然,團隊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有機會挽救的肢體,目前截肢率不到百分之五,低於全球文獻報告的平均截肢率。截肢率低,部分是因為自體生物性重建技術獨步全球,台北榮總自體生物性重建技術持續改良中,亞太骨腫瘤大會上個月在日本舉行,陳昭銘的口頭論文獲得第二名,題目便是尋找改良材料,讓膝、髖關節軟骨不受生物性重建影響。台北榮總副院長陳威明則經由同步視訊,從現任理事長、日本岡山大學教授尾崎敏文手中接下亞太骨骼肌肉系統腫瘤學會新任理事長,這是第一次由台灣接下重任,若全球疫情控制穩定,預計後年在台舉辦亞太盛會,展現台灣醫療實力及擴大影響力。而現今疫情之下,台北榮總依然為了照顧全球病童而努力,三月時,為了讓來自東南亞的十七歲少女保留骨本,等不及十四天隔離期滿就緊急手術 ,因為在負壓手術室,醫師穿著厚厚防護衣,在空調效果不佳的負壓手術室裡揮汗動刀六小時。少女來自東南亞醫療先進國家,熱愛登山和運動,她當醫師的父親打聽到台北榮總的治療成績,尤其生物性重建技術可讓肢體保留骨本,於是不畏疫情,向衛福部提出緊急申請,突破許多關卡遠道而來。由於她的骨骼已被癌細胞嚴重侵蝕,再不動手術就可能骨折甚至需要截肢,入境第三天就緊急手術。手術由陳威明、陳昭銘及多位醫護一同進行,這也是陳威明首次在北榮因應疫情設立的負壓手術室為患者手術。由於負壓手術室中的冷氣也被抽走,無法有效降溫,醫護又得穿防護衣、隔離衣、N95口罩及面罩,加上骨科開刀需要電鋸和鐵錘,醫師汗如雨下,從旁協助的護理人員一直幫忙擦汗,大家還得小心翼翼,別讓汗水滴到手術傷口。陳威明開了三萬台刀,他說這一台刀讓他刻骨銘心、永遠難忘,也深刻體會疫情期間第一線醫護的辛苦。治療骨肉瘤治療,患者必須先化療, 再切除腫瘤,並接受生物性重建,術後再接受化療。少女的手術非常成功,成功保留肢體,她決定留在台灣完成後續治療。她告訴醫療團隊,台灣真的是好地方,感謝台灣醫護,並深深愛上台灣。自體生物性重建是將長了腫瘤的骨頭取出,在體外接受高劑量放射線或液態氮超低溫冷凍,殺滅腫瘤後,再植回體內。陳威明解釋,自己的骨頭沒有排斥及尺寸不合的問題,日後更保留活細胞再長入、骨頭活化的機會,絕對比重重的鋼骨好,孩子不需要從此成為鋼骨人。●骨肉瘤(Osteosarcoma)骨肉瘤是兒童與青少年(10至20歲)最好發的原發性骨頭惡性腫瘤,全台每年約有一百名新病例,男女比例大約六比四。骨肉瘤與遺傳關係不大,常見原因有三,分別是基因突變、由其他骨腫瘤轉變及致癌物接觸史。好發任一骨頭,最常見膝蓋附近,包括位於膝蓋上方的遠端股骨、下方的近端脛骨、肩膀附近的端肱骨,以及髖關節附近的近端股骨。常見病徵是睡眠或運動時,膝、髖及肩關節骨頭疼痛、痠痛,也可能摸到腫塊。若疑似或確診骨肉瘤,切勿在患部進行推拿、熱敷、針灸或拔罐等,以免腫瘤受外力影響而擴散。
-
2021-05-06 新聞.健康知識+
初期感冒可食療 營養師教3類型感冒自療法
●感冒多由流鼻水和喉嚨痛開始●受寒感冒初期,吃蔥白粥或喝薑茶可緩解●喉嚨痛又咳嗽的感冒,喝熱金桔或檸檬水能改善李先生因糖尿病前期來掛營養門診,他的黑眼圈很深、鼻音很重,因穿太少著涼感冒了,剛開始流鼻水、喉嚨痛,幾天後演變成咳嗽,痰變成黃色,半夜咳到難以入眠。絕大多數人感冒都由流鼻水跟喉嚨痛開始,這是因為鼻腔跟喉嚨是人體接觸細菌病毒的第一道防線,這時如果沒有趕緊將病毒消滅,以及做好保暖的動作,病毒會悄悄入侵我們的支氣管跟肺部引起咳嗽,感冒會拖得更久。其實,感冒不用急著看醫師,可以經由食療減輕症狀。我建議李先生一天三餐可擠金桔或檸檬汁,連皮一起加熱水熱熱的喝,喝了3天後,他的喉嚨痛跟流鼻水症狀就好轉,半夜也比較不咳,能一覺到天亮。3類型感冒自療方法1、受寒型如果是不小心受寒而感冒,像是穿太少、吹冷氣、淋雨、運動或泡澡後沒有立即擦乾吹到冷風等狀況,容易引起發燒,出現畏寒、無力、虛弱,別緊張,這是身體自動的排寒反應,只要讓身體出汗,就能自動退燒了。建議可吃蔥白粥或喝薑茶,讓身體發熱;也可以用老薑粉混熱水,泡個腳,蓋上厚厚的被子休息,讓身體出汗,逼出寒氣,燒才退得完全,就能痊癒了。2、喉嚨痛型喉嚨痛是身體發炎的感冒症狀,因為喉嚨鼻腔發炎,吞口水會刺痛,吸到冷風會不適,建議喝熱金桔或檸檬水,因為金桔或檸檬的皮,富含類黃酮,可以幫助消滅病毒及細菌,且類黃酮在熱水裡,釋放的有效成分會更多,所以,出現喉嚨痛時,可以照三餐喝金桔熱水,要帶皮喝,趁此時把病毒消滅,不要擴散到支氣管。此外,平時戴口罩(睡覺時也戴)、圍上圍巾、吹風機吹喉嚨等方法,能讓喉嚨保持暖和,很快就能改善喉嚨痛症狀。3、咳嗽症狀型如果出現咳嗽,代表病毒已經入侵到支氣管或肺部了,肺腔感覺緊緊的,有時伴隨胸悶,深吸一口氣更會想咳嗽,還會有膿痰現象,尤其清晨四、五點時咳得特別厲害。建議喝熱金桔或檸檬水,也可以緩解咳嗽。還可以拍打肺經,直接拍打胸腔跟鄰接肩膀的凹陷處,通常有咳嗽症狀的人,拍打此處會咳得更厲害,因為咳嗽是人體排出寒氣、病毒的自然管道,多拍多咳,將痰排出,搭配喝熱金桔或檸檬水,很快能改善。
-
2021-05-05 養生.營養食譜
立夏護心 多吃蓮子、苦瓜解熱入靜
立夏麥苗節節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溫棚防風要管好。──二十四節氣農事歌【食節氣.養生帖】立夏過好日,四季流涎:紅豆、秋葵、芥菜、白豆、烏豆、南瓜、冬瓜等。┃無厭於日,夜臥早起┃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四個節氣。一般說來,中醫提及的順時養生法,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夏,就是萬物生長的旺季。《黃帝內經.素問》進一步指出:「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三大主要養護重點:早起;適當運動、出汗、曬太陽;管好心志、不隨意發怒。《黃帝內經》補充說明若違反上述養生之道:「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很多身體毛病就是這樣染患上身,不可不慎。秋冬疾病,夏天就開始預防,順應身體的規律,養陽補能,等到天氣變涼了,自然就能避免生病。┃立夏護心,解熱入靜┃立夏時節由於氣溫不斷上升,暑易傷氣,濕邪黏滯,自然而然就容易發生煩躁上火的情況,可能引發陽邪,導致多汗、心煩、倦睏、風濕、脘腹脹滿、食欲不振等症狀。此時,可藉由蓮子、苦瓜、甘草、芥菜、紅豆等、透過當令飲食可幫助緩解暑氣和燥熱,同時袪除心火,達到養心入靜、清熱利水的成效。宋代著名養生學家蒲虔貫著有《保生要錄》,書中提及:「養生者,形要小勞,無至大疲。故水流則清,滯則污。養生之人,欲血脈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勞,頻行不已,然宜稍緩,即是小勞之術也。」這裡指的「小勞之術」無不提醒人們,養生好比水流,流動的人自然能夠清澈無污,無法流動的水,就會阻滯發臭。因此,平日習慣長期維持一固定姿勢的人,像是學生坐著學習、閱讀,上班族久坐辦公、打電腦等,都讓身體僵止住了,其實都不利於健康,所以不要安於「靜止」。日漸炎熱的夏天,風暖晝長,不要長時間關在冷氣房中,可以讓自己適時的「小勞」、「小汗」,除了工作勞務之外,透過運動舒展、對弈等娛樂,才是消夏避暑、身心安適之道。【循令食.家の味】綠豆西谷米食材:綠豆60克、西谷米(西米露)30克、冰糖適量作法:1.綠豆先洗淨,浸泡約20分鐘後,瀝乾備用。2.取陶鍋加適量水,放入綠豆燉煮。3.待綠豆脫殼後撈起,最後放入西谷米。待熟透後,調味即成。清炒豆芽鮮白菜食材:豆芽100克、小白菜150克、鹽適量、香油適量作法:1.小白菜洗淨、切段,備用。2.起鍋爆炒大白菜和豆芽。3.待熟透後,調入鹽、香油,即成。
-
2021-04-18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空氣品質亮紅燈 醫提醒少出門外也要關緊門窗
沙塵暴來襲!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截至今天上午9時,有20測站空氣品質達紅色警示等級,主要集中在新竹以北及澎湖、金門,提醒民眾減少外出。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說,比起戶外,室內的空氣品質更需要被注意,以免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風險。空氣品質的指標主要是計算空氣中臭氧(O3)、細懸浮微粒(PM2.5)、懸浮微粒(PM10)、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及二氧化氮(NO2)等濃度,並換算出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周百謙表示,當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以及其他汙染物濃度高時,會對肺部、呼吸道造成傷害,包括慢性咳嗽、氣喘、肺氣腫,甚至長期可能引發肺癌。而聽到空氣品質不佳,許多人的第一念頭就是盡量減少外出。周百謙說,霧霾隨著風向、汙染物排放地點、溫度等,而有須豫的差異,出門前可以先利用手機、電腦等查詢環保署的空氣品質監測,查詢離自己住家最近的監測站數值,並考量自己要從事的活動,選擇適合出門的時機並配戴口罩。他說,以戶外跑步來說,因為跑步時多以嘴巴呼吸取代鼻子呼吸,空氣進出流量太大,口罩的遮擋效果有效,因此最好改在室內跑跑步機,或在戶外從事其他較靜態活動。但周百謙表示,空氣品質差時,比起盡量少到戶外,更要注意室內的落塵,因此一定要記得關窗。若是沒有關窗,懸浮微粒和其他氣體汙染物進到室內變成落塵,可能掉在窗簾、地板、床單上。當民眾以為自己在戶外只有一、兩個小時,躲在室內卻可能有八個小時都一直呼吸這些懸浮微粒,甚至睡覺時都與懸浮微粒同在。除了關窗外,周百謙說,也可以開啟冷氣的送風或空氣清淨機,過濾這些分子較小的汙染物。而且可盡量空氣清淨機盡靠近睡眠或活動範圍附近,以達到最大效果。如果發現自己有持續咳嗽、有痰、鼻塞以及呼吸喘的狀況,則最好前往就醫,避免出現呼吸道慢性發炎的情況,甚至可能有癌化的風險。
-
2021-04-1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你是落枕高風險群嗎?醫提醒:伴隨其他症狀當心
很多人曾有這種經驗,早上起床發現脖子僵硬、動彈不得,起床用力的時候疼痛不已,有時候還必須維持奇怪的姿勢才能行動,原來是落枕了。落枕其實是中醫名詞,也稱為失枕,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針傷科李昌狄醫師表示,發生原因其實就是頸部肌肉或其他軟組織的損傷,西醫一般稱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腫痛發炎的急性期可以冰敷,其他時間則應熱敷,而針灸也可幫助舒緩症狀、加速恢復。長期姿勢不良、枕頭不合 頸部肌肉損傷一般落枕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引起,如低頭滑手機、用電腦,或是枕頭寢具不合,通常傷害是長久累積造成;而原本就緊繃的肩頸肌肉,再加上環境溫度低、不良睡姿、急性外力傷害等誘發,就可能引起急性頸部肌肉發炎。李昌狄醫師提醒,若除了脖子僵硬、疼痛外,出現其他如頭痛劇烈、手麻、肢體無力、發燒、噁心想吐等症狀,務必要就醫,有可能為腦膜炎、中風或腦出血徵兆。落枕復原關鍵 休息勿勞累若起床時發現自己落枕,李昌狄醫師說就應該要休息,不應勞動。他進一步指出,這邊指的休息並非躺在床上,而是不要過度使用頸肩部肌肉,例如低頭、搬重物、運動等,應讓肌肉放鬆,若正處於腫痛症狀明顯的急性發炎期,常見於急性外傷造成之落枕,6小時內建議可以冷敷,之後熱敷;或在醫師指示下服用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接受針灸也能大幅改善症狀,並縮短病程。針灸疏通經絡 改善症狀縮短病程中醫針灸會針對經絡的走向,找出相對應的穴位,常見如膀胱經、膽經等,李昌狄醫師提到,會因個人疼痛位置不同做調整,選擇適合的經絡。針灸有很多不同方式,他個人在針灸時不會針對患部進行,特別是局部腫痛症狀顯著時,過度刺激反而不利於修復,這時可選擇遠端取穴,例如頭皮、手部或足部穴位,但有些狀況仍有需要局部針刺,該用何種穴位治療仍應就醫師專業現場評估。除此之外,給予舒筋的中藥如葛根、白芍等,或是中醫外用貼布行氣活血,都是很好的輔助方式。不痛不等於痊癒 持續姿勢不良易復發若需要伸展肌肉時,注意不要太過用力,角度不要太大,避免二次傷害。通常落枕在3至5天內會復原,但若無法妥善治療及休息,則可能造成後遺症。李昌狄醫師指出,若疼痛僵硬未調養痊癒,肩頸局部肌肉筋膜緊繃,長時間就可能造成較大範圍之筋膜結構錯亂,而變成慢性肩頸痛與反覆落枕。另需注意如果長時間沒有恢復,也可能是其他嚴重問題而非單純肩頸肌肉損傷,這時應盡快就醫診治。很多民眾常常治療後覺得不痛便以為好了,但其實肩頸肌肉損傷仍未完全復原,若持續姿勢不良、長期勞動,很容易又會再度復發。若是落枕過於頻繁,可檢視環境是否合宜,如枕頭、寢具,是否有冷氣對頸椎直吹等;頸椎結構有無異常、辦公姿勢是否不良。李昌狄醫師提醒,枕頭挑選應至店面試躺,給予頸椎足夠的支撐,減少肩頸負擔,生活中應避免長時間低頭,半小時至一小時應起身活動肩頸,才能遠離落枕,睡個好覺。(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脖子硬叩叩動不了 就是這6個不經意動作引起的! ·起床落枕第一步千萬別推拿! 復健科醫教「4招自救法」
-
2021-04-10 新聞.健康知識+
職場太潮濕...勞工沒精神、咳不停 勞安所這招有效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今指出,每逢春季,事業單位可能面臨「室內潮濕發黴、勞工在濕滑地板上跌倒、吸入黴菌孢子誘發過敏反應」的問題,勞安所建議,如果是氣溫舒適卻潮濕的環境,須同時開啟冷氣與除濕機,才能有效防止室內發黴。勞安所副研究員王順志說,每年春季,民眾打來詢問的電話中,高達6、7成都在諮詢職場潮濕問題,其中,更以養護機構、餐廳為大宗。勞安所指出,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一到春天,南風攜帶的水氣凝結在冰涼的室內地板牆壁,黴菌因而得以滋長,有些工廠害怕室內發黴,刻意將辦公室或倉庫密閉,在室內連續運轉除濕機,使室內空氣乾燥,但這樣的作法雖然讓室內空氣變乾燥,但通風不良導致二氧化碳濃度累積增加,可能引起室內工作人員精神不佳或身體感覺不適。王順志建議,當室內有人時,可適度保留對戶外的門窗縫隙,或每小時打開對外門窗數分鐘,也可安裝能促進通風換氣的全熱交換機,如此一來,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就不至於過高。王順志進一步說明, 解決了通風問題,接著就要處理濕氣,建議可搭配使用常見的冷氣機、電暖氣機、除濕機控制室內濕氣,而且,不同天氣型態要搭配不同機器。他解釋,若天氣炎熱潮濕,只須啟動冷氣機,若10度以下的嚴寒,啟動除濕機即可;最麻煩的是溫涼、但很潮濕的春天,除濕機與冷氣機必須要同時啟動,把冷氣機的氣溫、除濕機的相對濕度,分別設定在理想數值,即可控制室內空氣的溫濕度,防止室內發黴。王順志表示,許多養護機構為了省電,且老人家怕冷,冷氣溫度通常設定較高,但當冷氣沒有冷到一定溫度,就不會凝結水氣,導致室內濕度過高,滋生的黴菌孢子會進一步引發長輩咳嗽、皮膚過敏,這個時候必須同時打開冷氣跟除濕機,才能解決過度潮濕的問題。
-
2021-04-03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容易怕冷又怕熱恐是糖尿病徵兆! 身體「3個非典型症狀」也要注意
48歲男性曾服用抗糖尿病的藥物治療,後來覺得沒什麼症狀,便自行停藥。最近幾個星期,只要天氣熱時就很不舒服,身體活動增加時覺得自己快要中暑了,有補充許多水分仍覺得口渴,尿量也多,但卻不太流汗;進入有冷氣的地方,若溫度調得稍低,便容易覺得寒冷,想加件衣服,就醫檢查發現,已罹患糖尿病。疾病影響對環境溫度感受 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有些疾病會影響患者對環境溫度的感受,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會造成怕熱,甲狀腺功能減低會怕冷,而糖尿病可能導致怕熱又怕冷。何一成進一步補充,糖尿病的典型症狀為吃多、喝多、尿多和體重下降,但有些人的症狀並不明顯,或是沒有典型症狀,反而是對溫度感受和以往不同、身體黏膜發炎、傷口不易好等。 糖尿病置之不理 恐誘發多重慢性併發症血糖與環境溫度感受有何關聯?何一成解釋,血糖代謝長期異常,會使神經與血管功能受到損害,在熱的環境中,皮膚血管不易舒張散熱,排汗量也低,因此怕熱;在冷的環境中,皮膚血管不易收縮保熱,也不易靠脂肪產熱而怕冷。然而,糖尿病未積極治療,可能誘發許多慢性併發症,如心肌梗塞、腦中風、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尿毒症、神經病變等,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糖尿病高風險族群 留意血壓變化、日常飲食要顧好何一成指出,曾檢驗出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偏高的情況;年齡大於40歲;體重過重;一等親內有罹患糖尿病;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生過體重大於4.1公斤嬰兒的母親;高血脂患者;高血壓患者;平常缺乏運動者,都屬於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平時更需留意血糖的變化。糖尿病者日常要注意飲食控制,何一成提醒,澱粉類與糖攝取不過量,足量的纖維質,適量的肉類與脂肪;戒菸、少喝酒;過重者適當減重;並養成運動習慣,運動可增加胰島素對細胞的作用,改善血糖代謝,建議進行中強度的運動,如快走、慢跑、伸展體操、游泳等,逐漸增加運動的強度及量,避免運動傷害,倘同時患有其他疾病,在運動前應先與相關醫師討論,以確保安全。 延伸閱讀: ·愛吃甜食、油炸物易得糖尿病? 醫揭「關鍵原因」:小心還會傳給下一代 ·糖尿病打胰島素表示變嚴重了?長期使用傷肝腎? 沒這回事!醫師列3個需使用情況
-
2021-03-30 該看哪科.眼部
不是點人工淚液就一定會好!緩解乾眼症4方式
● 眼睛疲勞、乾澀、刺痛、灼熱感,可能乾眼症找上你● 點人工淚液,未必能完全改善乾眼症狀● 瞼板腺阻塞的乾眼症,可早晚熱敷改善許多人眼睛乾澀,會點人工淚液,但往往不見改善。台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碩方表示,眼睛表面的淚水由水液層、黏液層和脂質層共同組成,這三種成分缺一不可,光是點人工淚液,只是補充水液層的不足,未必能完全改善乾眼的症狀。淚液分三層 別只補充水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乾眼症,鄭碩方說,若常覺得眼睛疲勞、容易乾澀、刺痛、有異物感、灼熱感,甚至出現視力模糊,都可能是乾眼症問題。若長期為乾眼症所苦,建議應到眼科做檢查,才能確定可能引起眼睛乾澀的原因,再對症治療改善。淚液有三層,最內層為結膜杯狀細胞製造分泌的「黏液層」,主要讓淚水可平均分布在眼球表面;中間層為「水液層」,主要讓眼睛濕潤;最外層則為「脂質層」,可將水分鎖住,減少蒸發。鄭碩方指出,許多人以為眼睛乾,靠人工淚液就可以緩解症狀,但若合併有脂質層不足,也就是缺油問題,就會導致淚水不斷蒸發,點再多藥水,效果都不好,必須進一步檢查油脂不足的原因。如長期發炎 搭配藥水改善鄭碩方表示,淚水中的油脂成分是由眼瞼內的瞼板腺製造,有些人可能因為感染或慢性發炎,眼部沒做好清潔,卸妝沒做好,造成瞼板腺堵塞萎縮或其他眼瞼疾病,導致脂質層油脂缺乏。因此,若是點了人工淚液,症狀並未改善,甚至更不舒服,一定要到眼科尋求專業協助。過去乾眼症通常只做「淚液分泌測試」,來判斷是否淚水分泌不足,在五分鐘內淚水分泌量可否沾溼試紙達10mm以上,一旦淚液少於5mm,就確診為乾眼症。但要判斷脂質是否不足,則可透過「脂液檢查儀」,以非侵入性、光干涉原理來檢查脂質層厚度和油脂的分布情況,評估瞼板腺的脂質分泌是否正常。若眼睛有長期慢性發炎情形,除了點人工淚液,還可以搭配使用消炎藥水,藥膏來改善。早晚熱敷 約15~20分鐘若瞼板腺有阻塞,鄭碩方表示,每天可早晚熱敷眼睛,以40至45℃熱毛巾或熱敷眼罩,每次熱敷15到20分鐘。但提醒若購買一般藥妝店販售的熱敷眼罩,要注意局部加熱的溫度和時間是否足夠,建議使用專業醫療用眼罩為宜。此外,也可至眼科門診,接受瞼板腺熱脈動治療,加熱瞼板腺,在眼瞼板外利用脈動式按摩,軟化並疏通瞼板腺內阻塞的油脂。此治療效果可持續九個月至三年,但目前仍屬自費,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現在的人一直盯著3C產品,眨眼次數減少,長期待在冷氣房、戴隱形眼鏡、熬夜,容易讓淚水蒸發,導致眼睛乾澀,使乾眼症的機率增加,鄭碩方提醒,調整生活方式,眼睛適度休息相當重要。
-
2021-03-25 養生.人生智慧
72歲單身的豐富!陳淑麗:盡情快樂助人,走時最好像插頭一樣一拔就離開
編按:72歲的資深藝人陳淑麗,身材輕盈,聽她說話心情也很輕快!她擔任董氏基金會終身志工、長年推動反菸運動,也因此勤於保養身體,練了數十年的瑜珈,體能極佳。她曾渴望走入家庭,多年來卻始終單身,然而卻發現:原來沒有完成願望也無所謂,因為一定有別的快樂,說不定比你預想的更好!如果從小就有一個願望,但始終沒有達成。心情是什麼?對資深藝人陳淑麗來說,這個願望再簡單不過,就是很多人都有的身分:「想當一個媽媽」。這是她小學2年級第一次寫作文 〈我的志願〉時,寫下的答案。當時還被同學笑當媽媽有什麼了不起的?未料,人生的路有時很幽默。今年72歲的她,一路以來就是緣分未到,仍舊單身。但她多年來活躍於公益活動、並修習瑜珈,雖然本來的願望沒實現,但發現:人生也還是很豐盛啊!所以,每個人的人生都會轉彎,後來的路也許比你預想的更好。17歲進入演藝圈 但只想過普通人的生活陳淑麗17歲時被挖掘進入演藝圈,以模特兒身分出道。當時收入豐厚,卻也花錢花得兇,台上台下都光鮮亮麗。然而,陳淑麗對這樣的生活並不太眷戀,「我只想和普通人一樣,做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作,或找人嫁了就好。我心想: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過日子,應該沒那麼困難吧?」29歲時,她曾有一個穩定交往多年、論及婚嫁的對象,不料對方母親卻因為她從事模特兒工作,強烈反對2人交往,面對來自家長的壓力,她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更不想讓男友為難,最後自己選擇果斷分手。陳淑麗說,自己的個性屬於坦率直腸子類型,凡事容易認真,「我談戀愛很慢熱,但面對情傷,又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平復心情」,此後她陸續有過幾回戀情,卻都以分手收場,反覆受挫下,或許因此讓她對於感情逐漸卻步。「差不多過了35歲後,我算是斷了一定要結婚的念頭。」多年菸癮 因為一聲咳嗽決定戒菸1986年,她37歲,決定加入董氏基金會,擔任終身義工至今,和「孫叔叔」孫越一樣大半生都致力反菸運動。原來,她曾經是個菸不離手的大菸槍。當時董氏基金會創辦人嚴道的乾女兒卜仁美是民生報的娛樂記者,和陳淑麗是同住一室的姊妹淘。「嚴先生的丈母娘愛燒菜,只有我吃不胖最捧場,老太太喜歡我來,久而久之就變成嚴家的常客。嚴先生曾說,每次他回到家只要聞到菸味,就知道我來過了。」為何決定不抽菸了?「我第一次想戒菸,是為了愛漂亮。那時有個同樣是模特兒的朋友,一個多月沒見,我發現她氣色很好,一問之下才知道對方戒菸了。」但難以抵擋菸癮誘惑,陳淑麗經常戒了又抽、抽了又戒,前前後後拖了3、4年,「最後朋友都虧我說:這次妳要戒多久?我都不好意思再跟別人說我要戒菸。」最後陳淑麗徹底戒菸,是在她第一次拍8點檔連續劇《四千金》的時候。「當時在拍一個重要場景,我卻因為忍不住喉嚨癢,在現場乾咳了一聲,導致那段戲整個重來,讓我很過意不去,也覺得這有損演員專業。這次總算真的成功,就算朋友在旁邊吞雲吐霧滿室菸味,我也不會想抽了。」投身公益30年 獲得人生最大感動董氏基金會是台灣禁菸運動的重要推手,陳淑麗除了經常擔任活動、記者會的主持或代言,為了推動立法,到立法院對立委遊說也是家常便飯。陳淑麗說,這樣熱心公益的性格,或許和她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有關。出身澎湖的陳淑麗,小時候家裡開報關行,在她的記憶中,家裡門從來沒鎖過,簡直就像社區活動中心。「因為那時候澎湖本島跟離島之間船班每天只有一趟來回,往來做生意的人有時搭不上船,我爸就會留他們住一晚。所以從小我就很習慣家裡有陌生人吃飯、留宿,沒把外人當外人。」陳淑麗在世新念書的時候,學姐經常在假日拉著她去育幼院給孩子們說故事、或是到YMCA幫忙,把當時一些駐台美籍家眷捐的衣服、用品等物義賣出去;出社會第一次賺了錢以後,陳淑麗就把錢拿給爸爸,要他幫忙捐給澎湖救濟院。「對我來說,自己有能力時幫助別人,就是一件很自然、直覺的事。」直到她演出《上錯天堂投錯胎》一炮而紅,她做公益的心態也有些不同了。「過去做善事是別人拉著我去幫忙我就去了,心裡沒什麼特別的想法,後來我的心境慢慢轉變,覺得自己得到這麼多名聲、觀眾的喜歡,應該要去做一些回饋的事、盡一分社會責任。」不只是董氏基金會,當時不少慈善團體包括世界展望會、聯合勸募等,都來邀請陳淑麗幫忙募款,如果活動不巧撞期,她會優先參加沒有酬勞的活動,「因為沒有酬勞,表示他們經營更辛苦、更需要幫助。」陳淑麗說,要做公益,其實捐錢是最簡單的,長期參與其中最不容易,「當中董氏基金會又更特別,因為反菸屬於社會倡議運動,和一般公益團體救助弱勢族群不同,必須花時間說服大眾。」《菸害防制法》正式通過後,有次陳淑麗搭公車,有個陌生人下車前忽然轉頭對她說:「陳姐謝謝妳,讓我上班終於不用吸二手菸了。」她說:「當下我很感動,覺得自己努力了十幾年,真的有回報。」40歲後開始練瑜珈 有體力就能完成更多事為了投身公益,陳淑麗修習瑜珈將近30年,如今更擁有多張專業證照。最初她單純是想找個運動鍛練身體,人才有力氣。學了幾年之後,碰上921大地震,她和一群志工一起到現場賑災,「到晚上每個人都精疲力竭,但我反而沒什麼事,才感覺原來真的有練有差。」她說,年輕時在演藝圈作息不正常,經常拍戲到凌晨,隔天睡到下午,後來因為做公益,她經常得一大早就起床跑活動,久而久之,生理時鐘自然調整成早睡早起,「過這樣的生活,你想不好吃好睡也很難」。也因為接觸到環保概念,陳淑麗也養成了少吃肉、少吹冷氣的習慣,這些都是她無形中保養自己的小秘訣。練習瑜珈超過10年後,一起上課的朋友都跟陳淑麗說:「妳動作做得比老師好!」紛紛鼓勵她去考師資證照。「那時候我很傻,想說當瑜珈老師的話,就不用花錢上課了!沒想到真的當老師之後,反而更掉進更大的錢坑,因為你必須花更多時間和心力精進自己,才能把學生帶好。」陳淑麗笑說。因為多年練習瑜珈,72歲身形仍然維持得纖細有致。現在陳淑麗一週上6堂瑜珈課,班上學生無一例外,全都比她年輕。「有時候學生說這個動作她做不來,我就鼓勵她說:我70歲都可以,妳比我年輕怎麼會不行?」有時陳淑麗也會問她的老師同樣的問題,這時老師會說:「妳這時候不練,難道要留到下輩子才練嗎?」陳淑麗笑說,她會教瑜珈直到做不動為止,「我沒有忘記自己幾歲,但不需為了年紀阻礙自己想做的事,而是可以一直到終老都有活力、有目標。」順利但不盡如意 人才會有所成長走過大半生,此刻陳淑麗覺得,自己其實是幸運的人。「一個沒什麼背景的女孩子,就這樣順順地進入演藝圈、一路上又遇到這麼多幫助我的人。年輕時我一心想嫁人生小孩,很怨歎地認為自己要的不多,為什麼就是無法如願?卻忽略了除此之外,我其實什麼都不缺。」她笑說,很多女人永遠不滿意自己的外表、覺得自己不夠年輕美麗:「我活了幾十年,一路都在嫌自己老,但現在我回頭看30歲、40歲或50歲的照片,都覺得我還蠻漂亮的啊!現在過了70歲還可以維持這樣,也很不錯了。」陳淑麗和媽媽同住長達20年,和母親的關係,也因為從事公益才有了改變,「我媽媽是從小管教很嚴格的人,有時其實是關心,彼此卻習慣用帶刺、負面的方式講話,和媽媽的關係就很緊張。直到我做活動,接觸到很多人的故事,可能因此開始反省自己,也更容易站在對方立場去理解。」後來陳淑麗開始改變和媽媽的相處方式,言詞不再尖銳,經常把「我愛妳」掛在嘴邊,2人更養成每天回家就會擁抱的習慣,「其實人與人的相處就是一面鏡子,先改變自己,對方就會感受得到。」2014年媽媽因病過世,她坦言至今還沒能完全走出傷痛,「但我心裡已經保存了媽媽的愛。」而面對老後的未來,陳淑麗心裡已有了安排。目前她暫租一間小套房,原本住的房子則是適度作整理修繕,準備在此終老,「只要還有呼吸,就快樂出門;走的時候,最好能像插頭一拔就離開!」她笑說。原文:72歲單身的豐富!陳淑麗:盡情快樂助人,走時最好像插頭一樣一拔就離開
-
2021-03-14 科別.皮膚
運動咖以為得帶狀皰疹急奔醫 原來是過敏引發濕疹
高雄30歲上班族詹小姐,假日揪朋友一起爬山,穿上新買的時尚感運動內衣就出發,流了一身汗。她正高興達到運動減重效果,沒想到胸罩邊條和肩帶等部位,當晚癢到受不了、抓得又紅又腫,難以入眠,以為是近日工作壓力大又引發帶狀皰疹,趕緊就醫。經皮膚科醫師診斷,原來是對衣服過敏引起的「接觸性濕疹」,給予藥膏及服用抗過敏藥物治療。「穿合身款運動衣褲,要更注意質料及排汗功能。」阮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劉昭宏表示,雖然還未入夏,南台灣白天高溫已經有攝氏25以上。年輕男女常喜歡穿較合身型運動裝展現體態,但有些衣著若未清洗就直接穿上作健身、瑜珈,衣服上的福馬林、防皺劑、染色劑等化學藥劑,在大量流汗後,容易造成皮膚過敏反應;且合身型衣物也會因為不斷與皮膚磨擦,而導致鬆緊帶處、關節摩擦處或是胯下等身體皺褶部位,產生汗疹、濕疹。 劉昭宏表示,因為對衣物質料過敏加上大量流汗導致的「濕疹」,在皮膚和衣物摩擦部位會明顯呈現大片紅腫,磨擦或搔抓破皮而有刺癢感;「汗疹」則是因汗腺阻塞的發炎反應,在大量流汗的部位,如胸口、胯下、屁股、背部等,觸摸會有顆粒狀粗糙感。至於汗疹、濕疹一起冒出者,局部上有刺痛感,甚至起水泡。有患者就誤以為這是帶狀皰疹。劉昭宏說,不管是汗疹、濕疹,沒有造成過敏者,通常多休息減少流汗,穿寬鬆衣物、吹冷氣或風扇讓體溫下降,一般在3天至1周內會逐漸恢復。但肥胖、糖尿病或是免疫力低下者,就要小心抓破皮,造成細菌、黴菌感染,甚至引起併發症。若水泡、紅疹刺激過敏發作,而引起異位性皮膚炎,就得長期吃抗過敏藥物。近來民眾健身風氣很盛,皮膚科患者中受汗疹、濕疹困擾的「運動咖」也更多見。劉昭宏建議民眾購買衣物後,先將殘留化學成分清洗過再穿,民眾運動後發現身上有紅疹,宜暫時避免流汗,換穿寬鬆衣服,待皮膚逐漸恢復正常後再運動。
-
2021-03-0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醫病天地/手腳冰冷虛寒 溫熱養生提陽氣
很多人有手腳冰冷等虛冷體質,穿再多都覺得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趙品諭指出,俗稱「冷底」的虛寒體質,與陽氣不足有關,體內暖流運行不順,若要改善此情況,通常會從脾腎著手增強陽氣,除使用藥材與針灸外,也建議冬天可早睡晚醒,避免陽氣過度耗散。虛寒體質者對影響陽氣的事物較為敏感,且不易調整,像夏天開冷氣不舒服、冬天穿再多還是手腳冷、吹到風就打噴嚏、吃冰冷食物就拉肚子等。趙品諭表示,「冷底」嚴格定義是指重病、長年痼疾、年老體衰等身體機能退化,若僅冬天手腳冰冷,夏天和正常人一樣,就算是亞健康狀態,不全算是冷底。趙品諭指出,中醫調理通常會先從脾腎著手增強陽氣,例如用辛熱乾薑補脾、強心成分的附子補腎,肉桂性熱,也具有溫補腎陽效果。另外,也會使用艾灸來溫熱穴味增強陽氣,每次針灸20至30分鐘,2、3天一次,冷底的人可每天灸;趙說,從西醫角度,提升陽氣就是拉高基礎代謝率,可多補充蛋白質,如羊肉等辛溫大補食材。料理時可使用肉桂、孜然、辣椒、八角、茴香、薑等辛香料酌量入菜,產生熱度;日常作息方面,現代人常熬夜,陽氣過度耗散,建議冬天早睡晚起,待白天較溫暖後再出門,維持運動習慣,但天冷時可改在室內,不要到戶外吹冷風。
-
2021-03-03 養生.抗老養生
百病起於寒!中醫師提點,擺脫冷底體質的溫熱養生祕訣
常聽許多女性朋友說自己體質「冷底」,除了手腳冰冷、常感寒冷、容易生病,還難以受孕,感到沮喪。所謂「百病起於寒」,日本學者研究發現,體溫每下降1℃,免疫力就減少30%。面對「冷底」體質,不可不慎! 百病起於寒,小心冷底體質耗損免疫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中醫師趙品諭表示,中醫看「冷底」的虛寒體質,與陽氣不足有關,通常會從脾腎著手來增強陽氣。除了使用藥材與針灸來改善,冬天應早睡晚醒,避免陽氣過度耗散。 體內暖流若運行不順,對影響陽氣的事物總會特別敏感且不易調整,例如,夏天開冷氣會不舒服、冬天穿再多還是手腳冰冷;或是吹到風就打噴嚏、吃冰冷食物就拉肚子等。 真冷底、假冷底,傻傻分不清 趙品諭指出,陽氣不足可顯現在身體各部位,像是氣喘胸悶、脹氣腹瀉、頻尿夜尿、關節僵硬、肌肉痠痛、憂鬱懶散、女性生理期不順等。不過,「冷底」體質的嚴格定義,是指罹患重病、長年痼疾、手術多次、年老體衰等。 她進一步說明,如果只有冬天手腳冰冷,夏天和正常人一樣,算是亞健康狀態,不全然算是冷底。而中醫調理「冷底」體質,會從兩方向著手,趙品諭提醒,中藥材藥性強,須由中醫師調配服用為宜。 中醫調理冷底體質,分成兩方向進行 真的是冷底體質!所謂:「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通常會從脾腎著手來增強陽氣。例如,以辛熱的乾薑補脾,可溫中散寒;具強心成分的附子,用來補腎可回陽救逆,而肉桂性熱,亦具溫補腎陽之效。 如果不是真冷底,只是容易手腳冰冷,最常用的方法是喝「薑茶」來改善。她特別提供一道簡易茶飲,以容易取得的土肉桂葉為主,它和肉桂同樣具驅寒溫陽之效,劑量較為溫和;搭配魚腥草或金銀花,降低辛辣度。 肉桂暖身茶飲 藥材:土肉桂葉、魚腥草或金銀花 煮法:1人份取3、4片土肉桂葉,添加魚腥草或金銀花約0.5錢,放入500cc的水,煎煮至水滾即可。 TIPS:白天飲用適量為佳,不宜晚上喝,以免太刺激導致失眠。 中醫艾灸溫熱穴位,以增強陽氣 趙品諭提到,也會以艾灸方式來溫熱穴位以增強陽氣。將艾絨放在肚臍附近的氣海穴及關元穴,每次灸20至30分鐘,2、3天灸一次,而真正冷底的人可以每天灸。 雖然坊間有販售艾灸相關產品,但不建議自行使用,因為有些人體質不適合,甚至會過敏,應諮詢中醫師,由專業人員協助使用。此外,可在冬至後的3個9天敷貼「三九貼」,運用辛溫藥物刺激穴道,達到溫養經絡、保暖去寒之效。 趙品諭說,從西醫角度,提升陽氣就是拉高基礎代謝率,可多補充蛋白質,像羊肉是辛溫大補食材;而外形像大腦的核桃,具溫肺補腎效果;料理時也可多使用辛香料,如肉桂、孜然、辣椒、八角、茴香、薑等酌量入菜。 日常作息方面,現代人常熬夜,會造成陽氣過度耗散,尤其是,天寒時更應早睡晚醒,白天等日出後再外出活動比較不會受涼。她呼籲,也應維持規律運動習慣,風大時最好在室內運動,別到戶外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