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6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免疫細胞
共找到
400
筆 文章
-
-
2021-02-15 養生.保健食品瘋
你也吃魚油、人蔘補身?營養師告訴你,哪些保健食品不宜與藥品一起吃
吃魚油預防缺血性中風?Omega3助血液流動防血栓 吃魚油顧血管嗎是真的嗎?過去美國心臟協會期刊《Stroke》曾發佈研究指出,魚油所含的EPA能減少缺血性中風發生。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科主任趙雅嬋說明,魚油成份中約30%為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以EPA、DHA為主。另外70%則為各種脂肪組成。Omega3脂肪酸可構成細胞膜,也人體血液中脂蛋白的主要成份,對心血管、免疫中樞神經、生殖系統都扮演重要角色。 趙雅嬋表示,Omega3脂肪酸一者能促進脂質代謝,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的含量,進而降低動脈硬化和高血壓機會,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等問題。二者能抑制血小板作用,讓血液能夠清徹流動,並維持流速順暢,較不容易形成血栓。 趙雅嬋說明,Omega3屬於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以及抑制過敏,對於新陳代謝有正面助益。在腦部健康方面,Omega3也是大腦中神經細胞中突觸的必須物質,影響腦細胞發育、語言能力和智力等重要機能。 每天吃多少魚油才足夠?哪些人可能需要額外補充? 一般成年人應攝取多少魚油才足夠?趙雅嬋說明,根據台灣食藥署的建議,每日攝取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份量以2公克為限,正常人只要每天1-2餐攝取到深海魚類,不見得需要額外補充。以魚類含量來估計,秋刀魚22公克約有1公克的Omega3,約等於攝取鮭魚、鯖魚55公克、鱸魚130公克。 趙雅嬋表示,孕婦、中老年、三高族群、茹素者,屬於較可能需要補充魚油。對孕婦來說,Omega3的DHA影響胎兒腦部與視神經發育。至於中老年人與三高族群,Omega3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管彈性。由於植物性Omega3在人體內的轉換率較低,茹素者的飲食型態較容易攝取不足。 趙雅嬋指出,上述族群在補充魚油或營養品之前,應先諮詢主治或專科醫師再加入日常攝取。惟平常少吃魚的民眾,想幫助良好保護力或身體代謝,也可適量補充。趙雅嬋建議,挑選魚油時以取得健康食品標章認證為佳。成份比例以EPA+DHA大於500毫克,或Omega3大於50%,人體吸收攝取的效益較高。 魚油不可與抗凝血劑一起吃 補充前務必諮詢醫師營養師 趙雅嬋提醒,有在服用抗凝血劑、降血脂、免疫疾病藥物者,建議不可與魚油一起服用,避免加重或減少藥物效果,造成疾病控制不佳。營養師建議,正在服藥者應以藥物治療優先,也要避免同時服用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的營養補充品。 趙雅嬋表示,如正在服用抗凝血劑者,應避免與魚油、銀杏、維他命E一起食用。這類營養品有活化血液的功能,與抗凝血劑同時服用可能會造成出血。降血脂藥物則不可與紅麴一起食用。紅麴成份有降血脂功能,二者共同服用會加重藥效,可能導致疲勞、全身無力、肌肉痠痛。 另外,人蔘、靈芝會刺激活化免疫系統,不可與風濕科藥物一共食用,避免藥物效果下降,影響疾病控制。雞精、蜆精和補湯類,製程中鈉含量偏高,容易影響血壓、增加腎臟代謝,如果已在服用血壓藥、腎臟藥或有腎臟疾病者,要避免這類高鈉濃度的補給品。 《延伸閱讀》 .吃魚油降血脂與三酸甘油酯?魚油該怎麼吃、吃多少才健康?哪些族群不能亂補? .武肺重症者普遍維生素D缺乏?專家:為免疫細胞重要營養,3招可攝取
-
2021-02-05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加速癌細胞惡化 這些邪惡鄰居是助紂為虐的禍首
過去對於癌症的研究,都著重在癌細胞本身,然而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腫瘤細胞旁邊的細胞外基質及間質細胞等,與癌細胞之間有密切關係。算是腫瘤細胞周邊的鄰居與環境,統稱腫瘤的微環境,這些鄰居與腫瘤細胞互動頻繁,互相支援,反而使癌細胞更加惡行惡狀,大肆擴展,甚或造成轉移,至於細胞外基質及間質細胞到底是什麼?包括哪些?對癌細胞的作用如何,分述如下:(1)腫瘤相關巨噬細胞:是一群多樣性細胞,主要來自腫瘤周邊組織或骨髓,分二種型態:M1及M2,在腫瘤早期大部分為M1,可以抑制腫瘤生長,但M2反而促進腫瘤生長,一般認為腫瘤在組織缺氧情況下,可以誘發M2之增加,其腫瘤惡性度反而增高,預後不佳。(2)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此等長在腫瘤附近的纖維母細胞,與一般纖維母細胞不同,他會受一些生長因子的活化,而會分泌血管上皮生長因子,促使血管新生,使腫瘤變大。至於為什麼變成作惡性多端的纖維母細胞,其原因尚不明,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3)腫瘤附近新生血管:在1971年,Folkman醫師提出一個嶄新的概念,認為所有腫瘤的生長都需要有新生血管的產生,而後新生血管成了一門顯學。一般認為正在長大的腫瘤需要氧氣與養分,而這需要有新生血管來運送。這些新生血管的結構與一般血管不同,其血管外被細胞與血管周邊細胞是有缺口的,且通透性較大,也就是有漏洞、不緊密的血管系統。所以如何抑制血管新生使腫瘤不致坐大變成非常重要。(4)細胞外基質:細胞外基質並非細胞成分,其組成很複雜,包括有膠原蛋白、彈性蛋白、蛋白多醣、生長因子、蛋白酶,以及位在細胞表面,負責黏附細胞到細胞外基質的黏附分子,如integrin(整合素)、其在腫瘤生成中占有很重要的角色,其生理作用參與了細胞生長、分化、附著、移動、血管新生,而在腫瘤微環境中,它可以加強腫瘤細胞的存活、遷移、侵入,因而促進腫瘤的轉移。(5)腫瘤附近的免疫細胞:在腫瘤生成時,從骨髓移動出來並浸潤在腫瘤的中間及附近;其功能包含,促進腫瘤血管生成、破壞樹突細胞的抗原呈現、抑制T細胞活化、促進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增生、抑制NK細胞的細胞毒殺作用等。另外在腫瘤附近有很多這些浸潤淋巴球,與腫瘤免疫息息相關,隨著醫學進步,才開始發現「免疫查核點」的重要性。免疫查核點的分子有點像是免疫系統的煞車,負責抑制免疫的過度反應,而癌細胞非常狡猾地利用這些免疫查核點的分子來抑制免疫系統,逃脫免疫細胞的攻擊,使腫瘤越長越大。目前有許多的免疫查核點分子被發現,包括:CTLA-4 會降低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攻擊;PD-1/PD-L1 則會讓在腫瘤周圍的免疫T細胞處於沉默(不活化)的狀態,不去攻擊癌細胞。因此,科學家發現如果能設計針對癌細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便可喚醒原本沉睡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經過大型臨床試驗證明:免疫查核點抑制劑的抗癌療效比先前的刺激免疫反應的藥劑來得有效。如三陰性乳癌,在2018年第一次證明了使用免疫查核點抑制劑(Atezolizumab)搭配化學療法進行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的第一線治療,相較於標準對照(傳統化療)組別,能明顯增加存活期,且這樣的免疫療法的效益在有表現PD-L1的患者中效益更為顯著(大約有40%三陰性乳癌病患有PD-L1的表現)。這也是對三陰性乳癌提供另一項有效藥物的選擇。結語腫瘤微環境在腫瘤的生成、進展、侵犯、轉移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其組成也是相當複雜,包括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細胞外基質、血管新生、腫瘤浸潤淋巴球等,還有許多的細胞激素或生長因子構成一個極其複雜的網絡。目前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藥物是以腫瘤微環境當做標靶,希望可以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甚至是殺死腫瘤細胞,將來可以掌握腫瘤附近的邪惡鄰居,對癌症治療想必會有很大的幫助,以嘉惠更多癌症病人。
-
2021-02-02 養生.聰明飲食
高油高糖增發炎反應!增強免疫力 多吃7種營養素食物
春節期間和親友團聚時,除了做好防疫動作,減少病毒攻擊的機會外,提升身體免疫力也格外重要,但該如何吃得盡興又吃出免疫保護力,彷彿金鐘罩保護身體,讓病毒不得其門而入?免疫系統需要免疫細胞共同合作,身體氧化壓力高時容易啟動免疫反應,攝取抗氧化營養素,有助於降低體內氧化壓力,常見的抗氧化及調節免疫力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植化素、鋅等,建議可多攝取七種可以鞏固免疫保護力的營養素。不當的飲食習慣可能會成為鞏固免疫軍隊的豬隊友,高油高糖的飲食會增加發炎反應而消耗免疫力,因此採購年貨,應以新鮮、原型食物、低油脂、低精緻糖類等食物為優先,例如以肉片、魚片、蔬菜等取代火鍋料,以無糖茶類取代含糖飲料,以清蒸方式取代油炸等。
-
2021-01-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清大研發鼻噴劑取代注射流感疫苗 將應用新冠病毒防疫
清華大學醫學科學系教授吳夙欽領導研究團隊,嘗試研發出適用所有類型病毒的廣效型流感疫苗抗原,並研發用鼻噴劑吸入取代注射的流感疫苗劑型,目前在預防雞禽流感已證實有效。清大今天指出,團隊計畫將廣效與鼻噴等疫苗設計概念應用於新冠肺炎疫苗研發,提升疫苗的保護力及阻絕病毒傳播力。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不一樣,疫苗配製得用猜的,吳夙欽解釋,流感病毒的抗原,也就是血凝素蛋白常改變,「只要一變臉,免疫細胞就不認得,無法產生相對應的抗體。」清大指出,血凝素分子由球狀的頭部與軀幹組成,球狀部就像抗原的「臉」,各型病毒株長相都不同,吳夙欽團隊利用基因工程讓抗原的球狀頭部長出一層醣,用醣遮蔽的方式為抗原的臉蒙上面紗,來「騙」過免疫細胞,「只要看到流感病毒通殺不誤。」吳夙欽團隊還將抗原的軀幹去醣化,讓產生抗體的免疫細胞更能看清楚目標攻擊,吳夙欽說,經過去醣化的血凝素可誘導產生更多軀幹部抗體,對抗高度變異的不同抗原型流感病毒,就能開發出廣效的流感疫苗。清大指出,流感病毒主要透過呼吸道傳染,吳夙欽將研發出來的新型佐劑製作為禽流感疫苗,在學術機構的雞場進行小規模動物實驗,證實所有的雞吸入黏膜疫苗後,血清中都產生禽流感中和抗體,已取得台灣及美國專利,這項實驗結果令研究團隊信心大增,下一步將應用於研發新冠病毒的鼻噴型吸入式呼吸道黏膜疫苗。
-
2021-01-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國研究:安挺樂等關節炎藥可降新冠肺炎死亡率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等團隊研究發現,對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使用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包括日本製的安挺樂以及sarilumab,將可降低死亡率約7個百分點。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等研究團隊在網站上發表此一研究成果。研究團隊以罹患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須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的重症患者約800人為研究對象,對其使用日本的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安挺樂靜脈點滴注射劑(Actemra,學名Tocilizumab),以及類似藥物sarilumab。結果發現,沒有使用安挺樂等藥物的約400名重症患者中,死亡率為35.8%;另外約350名使用安挺樂等藥物的重症患者,死亡率為28%,死亡率降低了約7個百分點。sarilumab也被發現類似的效果。此外,使用這類藥物,可讓患者在加護病房的治療期間縮短約10天。安挺樂是大阪大學特任教授岸本忠三的研究團隊與中外製藥公司共同開發的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具有抑制免疫細胞失控攻擊自身細胞的「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作用。報導指出,英國政府採納這項研究結果,在網站上標註推薦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使用安挺樂等藥物。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7日曾公開表示,目前發現兩種藥劑安挺樂與sarilumab,在臨床上能夠降低病患死亡率達1/4。這兩種藥的效力差不多,但要價並不低廉,每名病人約需要花費750至1000英鎊(約新台幣2萬8000元至3萬8000元)。不過比起加護病房每天2000英鎊花費仍相對便宜。
-
2021-01-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日研究:貓染新型冠狀病毒轉陰性後 肺部仍發炎
日本研究團隊用貓進行實驗,發現貓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6天後,經病毒篩檢呈現陰性,但肺部仍持續發炎。研究團隊盼透過相關研究,解開新型冠狀病毒後遺症之謎。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公布一項研究結果,在調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無症狀貓的肺部時,發現就算體內未檢出新型冠狀病毒,肺部依然會出現發炎的狀況。目前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後遺症的報告相繼出爐,像這樣有助解開後遺症之謎的研究結果,相當受到關注。這項研究由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教授河岡義裕等人的團隊所進行。研究團隊針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無症狀的貓,調查其體內病毒量及肺部組織狀態等。結果顯示,雖然病毒篩檢在感染6天後已呈現陰性,但經由詳細調查肺部組織得知,即使感染起算4週後,肺部仍持續發炎。每隻貓的發炎程度不盡相同,但有些病例可以看到肺泡異常,有些病例則是變成肺炎。研究團隊表示,並非新型冠狀病毒增生直接造成影響,原因可能是從免疫細胞釋放出的細胞激素等造成。相繼有報告指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即使是輕症患者,也會留下後遺症,河岡表示,這次的研究也許可以說明,在人染疫的情況下,為何會出現呼吸困難等部分後遺症。
-
2021-01-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降低免疫反應!專家籲:接種新冠疫苗前後避免喝酒
專家呼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民眾應該避免飲酒,因其能降低身體對疫苗的免疫反應。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酒精能夠改變腸道中數兆個微生物的組成,這些微生物在防止細菌和病毒入侵上扮演重要角色。而如此將損害血液中俗稱白血球的免疫細胞,包括淋巴球。免疫細胞能發出抗體攻擊病毒。急診醫學專家伊卡利亞(Ronx Ikharia)進行一項實驗,取得飲用三杯氣泡酒(Prosecco)前和飲用後的血液樣本。伊卡利亞發現,三杯氣泡酒足以讓血液中淋巴球數值降低多達50%。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免疫學教授克魯克祥克(Sheena Cruickshank)表示,淋巴球的減少可能降低身體免疫系統反應的效率。因此,克魯克祥克呼籲民眾在接種新冠疫苗時避免飲酒。他說,「你需要讓免疫系統處於良好狀態,以對疫苗產生良好反應。因此,如果你在接種疫苗前晚或接種不久後喝酒,這對你沒有幫助」。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1-01-0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醫病天地/防流感 中藥搭西藥增抵抗力
冬天是流行性感冒的好發季節,民眾除施打流感疫苗外,日常生活增加抵抗力也是防範病毒入侵方法,就中醫觀點看, 提升免疫力就是強化抗病的能力,中藥搭配西藥對抗流感病毒,具有相輔相成效果。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中醫科主任朱世盟表示, 流行性感冒病毒本身並不可怕,可怕是傳染力與引發的併發症,台灣每年因流感引起併發症的65歲以上民眾占8成,老人家免疫力不足是高危險群,且即使接種疫苗,也不代表能高枕無憂,平常飲食仍要保持均衡、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適度運動,以提升免疫力。朱世盟說,中醫對提升免疫力有獨到處,適當使用中藥可保持免疫系統平衡、抵抗外來病毒入侵,例如清熱解毒類的板藍根、魚腥草、金銀花等,能促進免疫細胞增殖及細胞吞噬;補益類的人參、黃耆、枸杞等,所含的人參皂苷與枸杞多醣可促進巨噬細胞吞噬作用,黃耆多醣則能提高淋巴細胞增殖反應與誘導干擾素產生。朱世盟提到,臨床上,若有患者以西藥對抗病毒,搭配中藥治療,發現流感病毒被抑制的時間更快,發燒等症狀緩解也更迅速。
-
2020-12-27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癌症」 肺動脈高壓 醫籲:風險族群走不完綠燈要小心
斑馬線走不完?自體免疫疾病當心肺動脈高壓 行走能力與心肺健康息息相關,同時可能是反映潛在疾病的指標。一旦自覺走不遠、走路容易喘,甚至過馬路時無法在小綠人倒數前走完斑馬線,且本身是自體免疫疾病族群,就要當心是否為「肺動脈高壓」所致。患有硬皮症的林姓女子指出,10年前因多次咳嗽暈倒,送醫後赫然發現已併發肺動脈高壓,回想當時還以為是老化導致行走能力下降。呼籲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切勿輕忽肺動脈高壓危機。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指出,容易併發肺動脈高壓的自體免疫疾病族群,諸如全身性紅斑狼瘡、硬皮症、類風濕關節炎、或其他結締組織疾病等。當自體免疫系統出問題時,免疫細胞會聚集並攻擊血管周遭,造成血管發炎、變硬、血管壁增厚,血管變窄,導致心臟要花更大的力氣才能輸送血液,因而形成肺動脈高壓。 蔡長祐說明,肺動脈高壓的症狀喘、咳、疲憊等,對於年紀大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特異性不高,不容易於返診時與醫師討論,若醫師沒有追問或進一步轉診安排侵入性的檢查也很難評估或確診,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可以在日常就對於肺動脈高壓、心肺功能等有所警覺。 肺動脈高壓如心臟癌症 看小綠人注意警訊 一般人的行走速率大約是1秒1.2公尺以上,國內主管單位所設計的過馬路小綠人,是以每秒0.8至1公尺為準,一般人照正常步行速度,都可在時限內通過馬路。蔡長祐指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可以利用過馬路小綠人為基準,當發現步行能力突然衰退且易氣喘吁吁,表示心肺功能可能有問題。 由於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容易併發肺動脈高壓,再加上肺動脈高壓會持續惡化、五年存活率較乳癌、大腸癌更不理想,素有「心臟癌症」之稱。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族群,平日若有喘、咳、疲憊等症狀,需立即與免疫風濕科醫師反應,或轉介心臟內科進一步檢查。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風溼科12月14日起設置「PK小綠人」專區,提醒病友及家屬,注意肺動脈高壓警訊。 自體免疫疾病族群 當心喘咳血腫暈 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宋思賢主治醫師解釋,肺動脈高壓就是肺動脈的高血壓,因為壓力過大導致心臟必須更努力工作,才能將血液送出,當壓力越來越高,心臟負荷就會更重,最後造成右心室肥大、衰竭,甚至死亡。當肺部血液供給不足,患者容易因缺氧而呼吸急促、疲倦。因此常見症狀包括:咳嗽、因微血管破裂而導致咳血、腳部血液難流回而造成水腫、甚至運動時肺壓上升過度而造成活動性的暈厥。 一旦出現「喘、咳、血、腫、暈」五大症狀,若本身是高風險族群的免疫疾病患者,更應盡早和風免科醫師討論,轉介至心臟科做進一步檢查,除了利用心電圖、心臟超音波、X光片等檢視患者是否有右心肥厚、擴大外,還需要透過右心導管 來確診。由於血壓計無法測量右心的肺動脈血壓,因此無論喘不喘,高風險者都應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心臟超音波檢查。 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常敏之教授補充說明,肺動脈高壓可分為「原發性」和「續發性」兩種,前者的發病原因不明,後者則是由疾病、藥物、毒素或感染等所引發。在缺乏適當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將近一半的病患可能在三年內死亡 。積極治療肺動脈高壓,雖然不見得能將肺壓控制到完全正常,但只要有效將肺壓降低,生活品質可望和常人相同。 《延伸閱讀》 .過馬路走輸小綠人?小心肺動脈高壓,煞肺又苦心 .發燒咳嗽喘不過氣:自體免疫疾病族群當心肺纖維化!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2-19 癌症.肝癌
肝癌統計顯示南臺灣最多?醫勸:出現6症狀速就醫
肝癌南北不平均高雄最多人 肝炎肥胖酗酒恐是源頭 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僅次於肺癌,108年造成7,881人死亡,平均每小時就有一人被肝癌奪走生命。義大癌治療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胃腸肝膽科主任曾政豪表示,肝癌居國人好發癌症第4名,男性為女性2倍。以各縣市肝癌發生人數來看,高雄市以1640人居全台之冠,其次為新北市1550、台中市1236人、台南市1141人,顯示肝癌對南台灣國人健康威脅之鉅。 另從原因來看,造成台灣人肝癌盛行的原因,9成與B型肝炎、C型肝炎相關,其他包括肥胖、代謝症候群、酗酒、以及食用含黃麴毒素的發霉穀物及其製品等,也是危險因子。進一步分析台灣肝癌地圖,發現造成南台灣肝癌流行,可能與C肝、脂肪肝有關,距義大癌治療醫院約20分鐘的高雄市梓官區,即是全台前5大「C肝村」之一。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初期幾乎沒有症狀、不易察覺,當出現疲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發燒、腹部腫脹、肌膚和眼睛變黃(黃疸)等症狀時,往往已是晚期肝癌。曾政豪表示,在過去,晚期肝癌的治療武器選擇少,主要以化療和標靶為主,但兩者都有易產生抗藥性和副作用大的情況。近年隨免疫治療發展,晚期肝癌透過組合治療,有望改變存活不佳的困境。 晚期肝癌治療整體存活僅一年 免疫標靶搭配助撲殺癌細胞 義大癌治療醫院癌症醫療副院長饒坤銘表示,以往晚期肝癌治療常面臨的困境包括:約8至9成病友合併肝硬化、容易產生手足症候群與皮疹副作用、反應率較低、易產生抗藥性使整體存活僅1年、部分藥物無健保等等。饒坤銘舉例,臨床試驗顯示,以免疫治療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用於晚期肝癌第一線治療可維持疾病不惡化且不增加副作用,達到治療成效好、生活品質好、副作用少的「2好1少」,惟目前健保尚未給付。 饒坤銘指出,抗血管新生標靶可讓腫瘤附近的血流正常化,幫助藥物進入腫瘤,正常發揮作用。另外,抗血管新生標靶本身也有免疫調節的功能,可強化免疫治療效果,並活化腫瘤附近的免疫細胞,增強辨識癌細胞的能力,進而撲殺癌細胞。饒坤銘描述,免疫治療與抗血管新生標靶的組合,就像棒球場上的先發投手,奠定了肝癌治療的基礎,有助於中繼的治療武器發揮效果,只要搭配得宜,晚期肝癌存活兩年並非遙不可及。 隨免疫治療與各種組合治療的出現,晚期肝癌的治療方向亦隨之演進,義大醫療體系指出,透過集結一般外科、肝膽內科、血液腫瘤科、病理部、影像醫學部、放射腫瘤部、營養師及個案管理師,成立肝膽胰癌多專科醫療團隊,讓病友獲得全面照顧。呼籲肝癌病人,尤其晚期肝癌更勿放棄希望,保持樂觀心情,積極與醫師溝通和討論,尋找最佳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避免脂肪肝成肝癌,減肥未必能改善,醫:先了解原因。 .食物過期了就別吃 營養師:黃麴毒素易增肝癌風險。
-
2020-12-05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癌症早發現早治療 免花冤枉錢
病人:「請問標靶療法或免疫療法要一直用到什麼時候?」醫生:「要用到財盡人亡!」雖然聽起來很辛酸,但也是說出了事實真相。近年來在癌症的治療上有很大的突破,其一就是標靶藥物的發明,其二就是免疫治療藥物的發明。前者是正常細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基因發生突變,這種突變導致細胞無限制的生長而形成癌症,因此,針對突變所產生的不正常蛋白質加以抑制,這些藥物稱為標靶藥物。有些癌症突變點清楚,因此標靶藥物治療效果很好,例如肺癌、慢性骨髓癌等一些癌症,但有些癌症突變點多,不一而足,標靶藥物的效果不彰,例如肝癌。而免疫療法則是近年來科學家發現了生物的奧祕,原來造物者對生物配置了免疫系統,可以殺死外來的細菌及其他微生物甚至癌細胞。但大多時候癌細胞巧妙地把免疫細胞的手牽制了,使免疫細胞產生不了作用,而免疫治療藥物就是把被抑制的免疫細胞從被壓制中解放出來,從而發揮殺死癌細胞的功能。不管標靶或免疫治療也好,有些人有效,有些人沒有效;有些人可以預測有效與否,有些人不太能預測;有些本來有效,後來癌細胞發生突變又失效;有些健保有給付,有些沒給付。因此,病患為求一線生機,只能一直花錢奮戰下去,可能有一天錢花光了,或錢還有,但命沒了。因此,對付癌症的重點不是用什麼特效藥,而是在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只要發現得早,不僅可以根治,也不必花許多冤枉錢又與死神搏鬥,吃盡辛苦。●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92期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12-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莫德納疫苗抗體 施打3個月後仍有高水準
根據今天公布的研究,美國莫德納生技公司(Moderna)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能使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持續至少3個月的強效抗體。莫德納11月16日宣布自家疫苗防護力高達94.5%。法新社報導,共同研發疫苗的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團隊,研究了第一階段臨床試驗34名成人受試者的免疫反應,包括年輕人與老年人。研究員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Journal of Medicine)撰文表示,阻止病毒侵入人體細胞的抗體「正如預期,隨著時間略微減少,但在接種追加疫苗的3個月後,抗體在所有受試者體內仍保持高水準。」這支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名為mRNA-1273,須間隔28天分兩次注射。即使研究對象體內的抗體隨著時間減少,也不一定會成問題。NIAID院長佛奇(Anthony Fauci)與其他專家表示,若再次染疫,免疫系統很可能會記得病毒,並產生新的抗體。振奮人心的是,研究顯示這支疫苗觸發了一種應該有助於所謂記憶反應的特定類型免疫細胞,但需要投入更長期的研究去證實。德州農工大學德克薩卡納分校(Texas A&MUniversity-Texarkana)病毒學者紐曼(BenjaminNeuman)說:「研究可以肯定的重點包括,有證據證明,在接種第2劑疫苗90天後,抗體反應仍相對強烈。」他還表示:「疫苗在年輕患者體內產生的抗體,比在年老患者體內產生的要多,但即使在70歲以上患者的身上,也出現了相當強烈的免疫反應。」
-
2020-12-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印度抽檢343份血液樣 72%有新冠肺炎病毒抗體
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ICMR)發表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根據3到5月間所蒐集抽檢的血液樣本發現,已有72%的人擁有對抗新冠肺炎病毒抗體,其中無症狀者也擁有抗體。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在最新一期印度醫學研究期刊(Indi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發表這篇研究論文,研究是根據旗下位於普恩(Pune)的國家病毒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Virology)3到5月蒐集343份血液樣本進行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檢測,經由分析獲得上述結果。這些血液樣本多數來自克勒拉省(Kerala)的普恩和阿勒皮縣(Alappuzha)。在343份血液樣本中,有72%的受檢者血液帶有對抗導致新冠肺炎的SARS- CoV-2抗體;研究還發現,無症狀者也發現體內擁有抗體。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今天引述這份研究論文的作者之一說,抗體可以保護細胞免受病毒侵害,但是否可以防止再次感染則需進一步研究。這名作者指出,在尚沒有經批准與驗證的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選擇之下,了解新冠肺炎的抗體反應非常重要,抗體的存在將對患者提供更大的保障;但免疫細胞(T細胞)在患者康復過程中的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這篇論文說,對患者康復中的抗體產生進行更多的系統性研究,將對治療新冠肺炎提供更多有用的資料,也有必要研究抗體在保護康復患者再度感染的作用。不過,專家表示,僅檢測抗體是不夠的。ICMR流行病學與傳染病部門前負責人肯特(Lalit Kant)認為,最重要的是研究抗體是否讓人體對相同疾病產生免疫力,及免疫力可以持續多長時間。
-
2020-12-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科學家欲研發鼻噴劑 以基因療法抗COVID-19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雷傑納隆藥廠(Regeneron)科學家正在研究能否利用基因治療技術,研發一款可預防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鼻用噴劑。這項概念是利用弱化的病毒作為載體,將遺傳指令送入鼻子和喉嚨細胞,以產生強大抗體,阻止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入侵人體。主導研究的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Pennsylvania)和醫學教授威爾森(James Wilson)指出:「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不需健全的免疫系統即可發揮作用。」法新社報導,相關技術目前正在進行動物試驗,威爾森認為,如果成功,單次劑量的鼻噴劑能為人們提供約6個月保護力,與可望很快獲得批准的疫苗相得益彰。威爾森是基因治療的先驅,基因治療是將遺傳密碼導入患者細胞,以糾正缺陷和治療疾病。他的研究團隊發現,腺相關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組病毒能感染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但不會引起症狀或疾病,可將健康的DNA送入細胞中。瑞士製藥公司諾華(Novartis)的基因療法Zolgensma去年獲得批准上市,成為全球第一種治療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的藥物,科學家如今正在研究更多可能應用的領域。美國政府今年2月聯繫威爾森,詢問他和他的實驗室是否可能利用這種技術來對抗COVID-19,一直到雷傑納隆藥廠研發出兩種針對冠狀病毒的實驗室製造抗體後,相關研究才露出一線曙光。雷傑納隆藥廠製造出來的抗體與病原體表面蛋白結合後,阻止病原體入侵人體細胞,讓威爾森的團隊可繼續從事相關研究。雷傑納隆藥廠的抗體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但已獲得緊急使用授權,可用來治療屬重症高風險族群的輕度或中度COVID-19患者,最受人矚目的案例,便是美國總統川普確診後,接受雷傑納隆藥廠的實驗性抗體雞尾酒療法。研究人員希望這款鼻噴劑將藥劑送入鼻孔後,進入鼻上皮細胞,影響其蛋白質製造機制進而產生抗體。一般來說,只有免疫細胞會製造抗體,這種技術讓新的點子成為一種創新療法。由於冠狀病毒會從鼻道進入肺部,鼻噴劑可預防病毒入侵造成的感染。此外,腺相關病毒組病毒僅會引發輕微免疫反應,副作用可能較領跑的疫苗小;疫苗的運作機制是透過訓練免疫系統識別病毒的關鍵蛋白來發揮作用。賓夕法尼亞大學和雷傑納隆藥廠希望能在明年1月前完成動物研究,接著向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提出申請,以展開人體試驗。
-
2020-12-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流感、抗新冠病毒 醫師教你簡單3招增強免疫力
新冠肺炎疫情今年在全球持續延燒,進入秋冬季後,另一波威脅生命的流行性感冒也接踵而來。幸好已有流感疫苗及抗流感病毒藥物對抗流行性感冒,然而面對新冠狀病毒感染,疫苗尚未問世且抗新冠狀病毒藥物也尚未製造成功。現今我們只有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才是避免新冠狀病毒感染的不二法門。由於目前無法有效治療抵抗新冠狀病毒感染,是否還有其他方法能夠自保而免於新冠狀病毒的迫害?在以往醫藥不發達的年代,面對各種傳染疾病,人類即靠著本身的抵抗力,也就存活下來,而這種抵抗力是人類天生俱有的,它是能避免及防治疾病的最佳利器。所謂抵抗力,就是醫學上所說的「免疫力」,當免疫力強時,對外可抵抗微生物如病毒、細菌、黴菌或原蟲感染(即抵抗力),對內可監督或抑制癌細胞的成形或蔓延(即抗癌力)。免疫力是由體內的免疫系統來執行,其成員包括各種白血球:自然殺手細胞、T淋巴球、B淋巴球、巨噬細胞及嗜中性血球;還有化學物質:抗體、補體、淋巴激素、干擾素、介白質、細胞激素、調理素、溶菌素及發炎激素。這些免疫系統成員互相協調合作,發揮免疫力保護人體的功能。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在平時必須好好保養及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在面對各種病毒包括新冠狀病毒入侵時,免疫系統才能充分發揮戰力,一舉殲滅來犯的敵人。想要維護及增加免疫力,建議可以採行以下三方法:(一)改變飲食習慣:現代人的健康問題不是營養不夠,而是所吸收的營養不符免疫系統的需要,建議可多攝取蔬菜水果、豆類、穀類、堅果類及肉類等增強免疫力食物,這些食物富含各種植化素、維他命、抗氧化物質、酵素及蛋白質;其次要除去會危害免疫系統的任何物質,如大幅度減少烹飪時的用油及高脂肪食物的攝取,也要限制鹽分的攝取和減少過量用糖。(二)適當運動:經常運動,可增加免疫細胞的活力,有助於清除入侵的病原和對抗體內的癌細胞‧每天至少做半小時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和騎腳踏車等都是有益免疫功能的運動,平常更要多做規律的深呼吸,可促使血液含氧量增加,保持免疫系統處於最佳狀況。歐美整體療法也證實,東方的太極拳可增進免疫系統,但太強烈的田徑活動,使身體負荷過重,不利於免疫系統。(三)排除壓力,保持輕鬆:情緒與免疫系統有關聯性,例如悲傷的情緒會釋放壓力荷爾蒙,壓抑免疫系統,因此開懷大笑會增強免疫力。
-
2020-11-22 醫療.整形美容
美麗的哀愁/坑坑疤疤隆乳血淚 醫師巧手救援
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徵,也是美麗迷人的象徵。過去,女性因乳癌切除需要重建,或為了追求完美尺寸,隱諱就醫;現在,女性無論什麼原因隆乳,勇於抬頭挺胸,為自我而美。翻開隆乳發展史,是醫術的進步,也是女性意識覺醒的進化。「胸部坑坑疤疤滿是傷口,胸部都不成形了……」幾年前,一名50多歲的華僑回台救乳,找上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莊家榮,患者掀開衣服,雙乳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光滑面植入物,發生莢膜攣縮比率高。這名長年住在美國的患者,20多年前注射液態矽膠隆乳,後來又改放植入物,由於不斷的反覆感染,在美國已做了多次補救,找上莊家榮已是第五次進行隆乳手術。莊家榮指出,「我看了她胸部的傷口,包括乳暈、腋下、乳房下都有切口,就知道患者的乳房狀況不好。」為了解救變形的雙乳,患者直接把在美國的餐廳暫停半年,回台治療。「在美國習慣用光滑面的植入物,但術後不按摩,再加上個人體質的關係,發生莢膜攣縮的比率約10-15%。由於患者反覆感染,乳房的疤痕組織很多,再次隆乳就直接換了霧面果凍矽膠,不只位置容易固定,莢膜攣縮的發生也可以減少。」莊家榮分析。霧面植入物,降低免疫細胞激烈反應。原因在於隆乳手術後,身體為了對抗發炎,免疫細胞會開始準備好作戰,反應太激烈就會產生莢膜攣縮,但霧面的紋路可破解此狀況,組織與霧面紋路的親密貼合,讓身體慢慢適應外來物,也讓免疫細胞與植入物和平相處,大約三個月後植入物就能與組織融合完成。因此,莊家榮幫這名美僑患者進行了四小時的重建手術後,也提醒患者術後不能立刻按摩,得讓霧面果凍矽膠固定,等到植入物與身體慢慢貼合後,3到6個月後再揉壓、拍胸、擠乳溝,甚至壓胸睡覺,就能愈按愈軟了。患者在台追蹤半年,回美國後一年沒有出現不適症狀,患者的重建工程才算結束。須進行二次隆乳,多因嚴重莢膜攣縮。會發生二次隆乳或多次隆乳的情形,常源自於嚴重的莢膜攣縮,莊家榮解釋,有四個原因會造成莢膜攣縮,一是皮膚有感染造成植入物也延遲性感染,二是患者體質關係,三是手術後出血較多,乳房持續血腫,四就是對植入物排斥。但對醫師來說,進行二次隆乳,就像瞎子摸象,「我們都不是患者的第一個主刀醫師,病人的手術過程及放入什麼植入物,我們不知道,患者更不會拿著病歷資料,來找後續幫忙收尾的醫師,因此,我得從外在傷口開始觀察起,甚至得邊開刀邊看狀況。」莊家榮開業15年,對於二次隆乳仍戰戰兢兢。二次隆乳三關鍵1. 找尋有經驗的整形外科醫師由於術前醫師幾乎不知道患者以前發生什麼事,因此,要找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再次手術比較安全。2. 植體可選有霧面的美人魚水滴型莢膜攣縮是圓周型攣縮,會包住整個圓形植入物,以美人魚水滴為例,是模擬乳房外形3D立體滴狀,不是圓形,可以破壞攣縮的原理,減少攣縮的可能。3. 若感染太嚴重,不適合二次隆乳若乳房皮膚已有破皮、發膿,感染嚴重,建議將植入物取出,休息3-5年,讓身體恢復後再重建。要美也要健康 隆乳前記得做乳癌篩檢女性尋找美麗自信的同時,不要忘了在做「假」之前,得關心「真」乳的健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暨癌症中心主治醫師張智皓建議,隆乳前必需做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檢查,因為一旦隆乳後,乳房的結構會永久性的改變,植入物放置的位置有時候會造成超音波死角,或自體脂肪隆乳處理不佳形成鈣化點,都會造成影像上的誤判,可能延誤病情。術前進行乳癌篩檢也讓張智皓發現兩名乳癌患者,他強調,「術前篩檢的好處是,若有腫瘤或鈣化點,可用先進的微創腫瘤切除術,以單一0.5公分的傷口將腫瘤完全取出,化驗沒問題再行隆乳手術,對乳房的長遠健康更有保障。」
-
2020-11-19 癌症.肝癌
肝癌末期又轉移 男子經免疫治療撿回一命
台南市67歲男子肝癌末期,經過治療,不幸在一年之後又復發,經過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給予免疫治療,目前已3年狀況都穩定,與一般認為肝癌末期存活期只有數月大不相同。安南醫院今天舉辦記者會公布這項成功的病例,強調多科整合的治療效果,患者與家屬都到場,分享一路走來治療的心路歷程,表示一開始知道自己是肝癌末期,心情相當沮喪,沒想到經由治療還能延續生命,等於說命是撿回來的。林先生為慢性B型肝炎患者,3年前因為食慾不振,體重下降,下肢水腫,呼吸困難入院治療,經緊急檢查後發現肝臟有超過10公分肝癌,且肝癌已侵犯肝門靜脈和肝靜脈,腫瘤血栓已延伸至下腔大靜脈和心臟,狀況相當危急。消化科主任蔡坤峰評估後,由心臟外科主任陳偉華以開心手術將血栓移除,緊接著肝癌團隊馬上進行肝動脈化學灌注整合性治療,經3次療程後,腫瘤已成功消除90%,心臟和大血管內的腫瘤血栓也未復發,病人的體力和食慾逐漸恢復,體重增加,當中又給予腫瘤栓塞與標靶治療以加強腫瘤之控制。但是1年後病人胎兒蛋白又開始上升,追蹤影像發現又有肺轉移跡象,消化科醫療團隊評估後,開始施以最新的免疫治療;經治療後肺腫瘤已完全消失且胎兒蛋白亦回到正常值,至今已3年病人身體狀況穩定且追蹤之影像與胎兒蛋白均完全正常。安南醫院指出,2013年後,醫學專家發現癌細胞躲避免疫細胞攻擊的機制,並成功以藥物加以阻斷。癌細胞可以佔據免疫檢查點,以下降人體的免疫反應,降低免疫系統的作用,因此免疫治療的概念即在於應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的藥物,阻斷免疫檢查點的抑制作用,增強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的能力。隨著肝癌之免疫治療成果的發表,其療效相當明確,而最新的免疫治療合併標靶輸注可再進一步提高嚴重侵犯型肝癌之腫瘤治療成效,自2017年底美國FDA列為肝癌之治療藥物,自2018年起我們醫院已累積近30例之免疫治療經驗,約5%的病患經由免疫治療合併各專科團隊之整合醫療後腫瘤被完全控制,超過40%的病人存活已超過1年,和一般嚴重肝癌病患平均存活只有4-6個月相比,成效顯著。
-
2020-11-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疫苗計畫帶來希望!人體內新冠免疫力可持續數十年
最新研究指出,人體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可能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為廣泛疫苗接種計畫帶來希望。紐約時報報導,最新數據顯示,感染新冠病毒8個月後,大多數已康復的人仍然擁有足夠的免疫細胞對抗病毒並預防疾病。短期內免疫細胞緩慢下降的速度顯示,這些細胞可能在體內存在很長的時間。該研究發布於預印本網站Biorxiv,未經過同行評審也未發表在科學期刊上,但紐時指出,該研究是迄今對新冠病毒免疫記憶最全面、廣泛的研究。該研究共同領導作者之一的拉荷亞過敏和免疫學研究院(La Jolla Institute of Immunology)病毒學家克羅帝(Shane Crotty)表示,「如此數量的記憶細胞可能讓大多數民眾在多年內都不會患重症或住院治療」。該研究的發現可能緩解許多專家的擔憂。專家擔心人體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恐維持很短的時間,可能必須反覆接種疫苗才能控制疫情。該研究也與近期另一項發現吻合,SARS的康復者在17年後,身體內依然存在部分重要的免疫細胞。
-
2020-11-04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晨間手指僵硬、腫痛別輕忽! 小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這種人易好發
50歲的陳媽媽(化名),手部腫痛了好幾個月,無法自己穿衣服,甚至連洗澡都要靠兒子幫忙才能完成。看了國術館、吃了醫師開的止痛藥都沒有用,最後是女兒帶她到免疫風濕科看診,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雖馬上接受治療但效果不彰,直到醫師幫忙申請生物製劑,治療3個月後症狀就有了明顯的改善。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女性 推測與女性荷爾蒙有關 收治個案的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陳俊銘表示,陳媽媽是屬於比較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臨床上,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都跟她很像,總是忍痛了很久才來就診,這時候關節已經變形,甚至已經開始遭到破壞,嚴重時可能導致身體失能。 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女性,特別是30歲到50歲之間的女性,男女罹患的比例約為1:3。有學者推測,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因為女性荷爾蒙會讓身體的免疫細胞比較活躍,一旦過度反應,就會造成免疫細胞自我攻擊。 類風濕性關節炎 以手部關節為主 陳俊銘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典型症狀以手部關節為主,除了會出現明顯的晨間僵硬腫痛外,還可能會有鞏膜炎、肺纖維化、肺動脈高壓及心包膜炎等嚴重關節外的併發症,所幸比例並不高。 但令人擔心的是,這類患者的血管年齡會比一般人更加快速老化,容易出現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陳俊銘解釋,可能是因為體內的慢性發炎導致血管同樣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所以治療上不僅要解決關節症狀,更要注意三高問題。 把握治療黃金期 避免關節變形 陳俊銘指出,目前在診斷上除了詢問發病過程外,還會進行關節腫痛位置數目評估、X光片及抽血等檢測。治療方面,除了改善患者關節疼痛的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外,更重要的是以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病情,減少發炎狀態。除了傳統藥物外,目前生物製劑已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帶來治療的曙光。 生物製劑是以基因工程的方式製造抗體,輸入人體後可以結合特定的細胞激素或訊息傳遞物質,精準的鎖定目標達到調節免疫反應的效果。但生物製劑也不是萬靈丹,單一藥物仍然有兩到三成病患對藥物反應不佳,還好目前生物製劑的種類很多,患者可多與醫師溝通討論適合自己的藥物。 陳俊銘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一旦發病確診後,務必要持續接受治療,千萬不要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拖延治療的黃金期。同時保持低油、低熱量飲食與培養適當運動習慣,降低再發炎的機會,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讓關節遠離慢性發炎,甚至變形等危機。(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陳俊銘)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傷關節! 細數6大恐怖併發症 瓶蓋打不開別只想到肌少症! 「不死癌」中年婦女最危險
-
2020-11-04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越乾淨越好嗎?專家:寄生蟲的存在會抑制發炎反應
【文、圖/摘自麥田《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作者伊丹.班—巴拉克】平衡的蠕蟲蠕蟲,這類寄生蟲成員眾多,個個都是入侵或躲避免疫系統的行家,牠們有許多花招可以幫助牠們在人體內存活下來、繁榮昌盛。牠們之所以需要這些花招,是因為作為寄生蟲,牠們的個頭太大了,免疫系統不可能看不到牠們。即使是較小的蠕蟲物種,也有幾公釐長,跟病毒或細菌比起來,可謂龐然大物。在世界上許多較貧窮的地區,由於衛生條件較差,蠕蟲帶來了無盡的痛苦:據統計,世界上約四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某種類型的蠕蟲。衛生機構正在嘗試使用預防、清潔的手段和抗蟲藥物來緩解疫情。與此同時,在已開發國家,人們已經成功消滅了蠕蟲疾病。也許有點過於成功。免疫反應有幾種不同的形式。我們理解得最透徹的兩種是Th1和Th2(Th代表輔助T細胞,這是一種重要的T細胞)。它們的細節比較複雜,但大體畫面是這樣的:這兩種反應處理的是不同類型的感染—Th1類型的輔助T細胞會向吞噬細胞和胞毒T細胞發出啟動訊號。聽到「集結號」之後,這些細胞會追蹤並摧毀任何被病毒或特定細菌感染的人類細胞。與此相反,Th2反應是直接攻擊那些尚未入侵人體的病原體,Th2細胞會啟動一種叫作嗜酸性球(eosinophils)的免疫細胞,來殺死蠕蟲。只要一種Th反應上調,另外一種就會下調。這種機制是合理的,因為這樣可以節約身體的資源,並降低免疫反應的副作用。蠕蟲激發的正是Th2反應。有人因此認為,此消彼長,在那些蠕蟲病發病率較高的國家,過敏反應(Th1)的概率恰恰因此更低。(在過去幾十年裡,已開發國家裡出現過敏反應的人越來越多)。流行病調查顯示:蠕蟲越是肆虐,過敏反應就越少。蠕蟲採取的各種躲避和反擊策略,以及牠們的存在本身,都會對免疫系統產生影響。一個效果就是牠們會抑制發炎反應—要知道,世界上有許多人巴不得他們的發炎反應受到一點抑制呢。因此,許多患有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比如,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人現在正在接受蠕蟲療法(用的是鉤蟲),針對其他發炎疾病的臨床治療也正在測試。這聽起來有點怪誕:有人竟希望—不,堅持要—被寄生蟲感染。他們向醫生求助,醫生給他們的藥是一小杯鉤蟲卵,然後他們就喝下去了。在他們的胃裡,這些卵會孵化,幼蟲會爬出來。然後,不知怎的,患者就感覺好多了。當然,鉤蟲不會存活很久(醫生選擇的物種並不會在人體腸道內存活很久,否則就會有新的麻煩了),因此,過一段時間,患者又要接受新一輪的感染,以維持免疫系統的平衡。當然,如果我們可以不用蟲子(比如使用其中的有效成分,類似某種「鉤蟲萃取物」的藥物)就可以治療疾病,那就更好了。但是,目前還沒人知道到底哪些成分重要—而且似乎要見效,必須要用活的蠕蟲。為了解釋關於蠕蟲的這個情況,研究人員提出了「老朋友假說」(old-friends hypothesis),這是「衛生假說」的一個改良版。你也許聽說過「衛生假說」,它已經流傳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直到一九八九年才由大衛.斯特拉昌(David Strachan)正式提出。他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那些在農場裡或田野邊上長大的孩子要比那些在城市裡長大的同齡人更少患上過敏。從此之後,「衛生假說」就被用於描述許多不同的觀念,其中一些得到了研究支持,而另一些則沒有。總的來說,老朋友假說的大意是,人類的免疫系統是在一個充滿微生物的世界裡發育的,我們經常要跟許許多多的微生物打交道。我們已經看到了免疫系統跟腸道微生物的密切聯繫,但是這樣的親密關係也可能會擴展到病原體。免疫系統已經對一定程度的接觸和較量習以為常了。現代西方社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愛清潔、刷洗、消毒的階段,我們受感染的機會大大減少—但這破壞了免疫系統的平衡。我們的免疫系統習慣了跟某些病原體對抗,一旦沒有了對手,它就會工作失常。因此,嬰兒和小朋友也許最好要接觸一點髒東西。顯然,你不希望你的孩子臉上有霍亂弧菌,雖然研究人員在二○○○年發現結核病對預防氣喘有幫助,但這並不意味著你要讓孩子染上結核。但是「髒東西」裡含有許多常見病原菌的減毒突變株(不再那麼有害),這可能對孩子的身體有益。沒有它們,孩子日後也許更容易患上免疫疾病—比如過敏和自體免疫病。問題是,要多乾淨才算乾淨,要多髒才算髒呢?抱歉,我真的不知道答案。
-
2020-10-30 科別.消化系統
反覆腸胃炎 可能自律神經失調
日本前首相安倍身體亮紅燈,不得不辭官休養,傳言是長年罹患潰瘍性大腸炎惡化,也就是大腸黏膜發生潰瘍或糜爛,進而長期腹痛、腹瀉及血便。此疾病確切的致病機轉未明,推測與壓力、環境因素、遺傳等有關,許多患者因此處於慢性壓力及神經適應失調的惡性循環中。今年疫情爆發,新冠肺炎病毒無情肆虐,助長人類對病毒恐慌,也考驗人們的適應能力。個性比較敏感的人,自律神經超前部署,一旦失調則造成胃食道逆流、胃炎、胃潰瘍等;抗壓性較強的人,長期處在不安與焦躁,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不規則亢奮,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導致腸道收縮紊亂,產生腹絞痛、便祕、腹瀉、排氣等症狀,生活造成極大困擾,影響工作表現、被迫離開人生中更重要的崗位。有人反覆做了胃鏡、大腸鏡,報告正常,卻找不出原因;也有人吃了特效藥,腸胃不見好轉;更嚴重的是,當神經失調,自體免疫力也會產生變化,體內的免疫細胞會轉過頭來攻擊自己的腸胃細胞,引發潰瘍性大腸炎。若不好好處理,罹癌風險大增。自律神經失調與病毒感染都是不挑身分只挑身體的,建議尋求專業醫師就診,配合專家仔細了解病史並調整生活作息,必要時輔以適當藥物治療,才能找回自律神經平衡,重拾規律的生活。
-
2020-10-26 新聞.健康知識+
有一半基因來自父親 孕婦如何容忍體內的另一個生命?
【文、圖/摘自麥田《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作者伊丹.班—巴拉克】孕婦 vs. 胎兒說來奇怪,人們早在十七世紀就開始嘗試輸血了。當然,最初人們並不瞭解血型或關於血液的其他基本事實,但他們已經開始把血液從一個人的身體輸到另一個人的身體裡,事實上,這無疑等於謀殺(現在眾所周知的ABO血型劃分是從一九○○年開始的)。人們嘗試了各種類型的實驗和手段:把一隻動物的血輸進另一隻動物,把動物的血輸進人體,把一個人的血輸進另一個人體內,等等。說得客氣一點,結果有好有壞,不過,在出現了一、兩例死亡事件之後,法國立法禁止了輸血。在接下來的一個半世紀裡,輸血幾乎銷聲匿跡。到了十九世紀,這項操作又重新引起了人們的興趣。時至今日,只要確保血型匹配,輸血就是安全的。這就是血液的情況。相對來說,輸血比較簡單,但是要在人與人之間移植其他細胞或組織,就困難多了。隨著移植技術的進步,人們可以從供體那裡接受心臟、腎臟、肝臟,以及其他器官,但是受體會出現排斥。受體的免疫系統會馬上識別出一大塊外來物質進入了身體,並試圖反抗。即使移植的器官來自最匹配的供體,受體患者也需要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來緩解它們對「入侵器官」的免疫排斥。通常來說,人體並不會輕易接納外來物質—在上一章裡,我描述了人體不接納它們的一些方式。但是,即便我們知道了這些事實,直到一九五三年,才有人試著來認真思考懷孕這件事:在十月懷胎的過程中,孕婦可以跟肚子裡的孩子和平相處,似乎沒有什麼負面效應。顯然,孩子並不是母親的簡單複製品,他們的免疫組成也不盡相同—因為胎兒有一半的基因來自父親,因此遺傳重組之後產生了一個明顯不同的新個體。所以,問題是,母親如何容忍了體內的另一個生命呢?我們的生殖策略(即「用一個人來孵育另一個人」)裡有許多未解之謎,這不過是其中一個較不明顯並且格外難解的問題而已。事實上,即使在今天,我們也不清楚孕婦容忍胎兒的生理機制。我們知道,母親依然會對所有其他的外來物質產生免疫反應,我們也知道胎兒並沒有與母親的免疫系統在生理上完全隔離,受到特殊庇護。貌似孕婦與胎兒的關係裡有一些特殊而且非常複雜的事情。這可能早在受精之初就開始了。從那時起,母親的身體就開始逐漸習慣父親的基因。在懷孕的早期,發育中的胚胎就與母親的子宮開啟了複雜的對話。胚胎不僅躲在胎盤背後來逃避母親的免疫反應,而且還分泌一些分子用來針對性地防禦母親的免疫細胞,因為後者更危險。母親的自然殺手細胞和T細胞在胎盤外盤旋,但是它們並不是為了殺死胚胎細胞,而是轉入調控模式,開始釋放出抑制免疫反應的訊號,並確保胚胎安全進入子宮(同時促進胚胎的血管生長,這對胎兒來說是好事)。同時,胚胎細胞也不會表達第一型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分子,以逃避免疫監視(有些感染病毒也使用這種策略來逃避免疫監視和攻擊)。此外,母親的免疫系統接觸胎兒的蛋白質並開始學著容忍它們。除此之外,母親的免疫系統也會受到廣泛且微妙的抑制—但不嚴重,因為孕婦仍然能夠抵禦感染。整個免疫系統會下調一級。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女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在懷孕期間會有所緩解。目前我們的理解是這樣的:在不同類型的細胞和訊號的作用下,子宮成了免疫系統的特區(其他免疫特區還包括大腦、眼睛和睪丸),更少發生發炎。胚胎與母親的免疫細胞會進行活躍的對話,它們能在整個孕期和平相處。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會出錯,而且偶爾也的確會出錯。當出現問題的時候,母親就會對胎兒發生免疫反應。在極端的情況下,這可能會導致女性不孕。在懷孕的早期,它可能會引起自然流產;在懷孕後期,這可能會引起一種叫作「子癇前症」的發炎反應,對母子都非常危險。最後,說一件有點詭異的事情:胚胎細胞有辦法從胎盤中游離出去,進入母親的血液系統。之前有理論認為,這也許是為了下調母親的整個免疫系統,使它對胎兒的出現做足準備,這可能也是母嬰對話的一部分。但是,最近幾年,研究者發現事情可能沒有那麼簡單:有些胚胎細胞即使在分娩之後仍然在母親的血液裡逗留—事實上,可以在分娩之後存活數年,從免疫學的角度看,這真說不通。研究者發現,它們會出現在母親的許多組織裡—包括肝臟、心臟,甚至大腦—它們可以發育成熟,變成正常的肝臟、心臟或是腦細胞,留在母親體內。讓我再說一遍:由於我妻子生了我的孩子,她體內和大腦裡的一些細胞現在也有我的基因了。這被稱為母胎微嵌合。目前沒人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
2020-10-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可防新冠肺炎?骨科醫這麼說
● 攝取足量維生素D、鈣和蛋白質,可維持骨代謝和健全骨骼● 限制戶外活動和陽光曝曬不足,可能缺乏維生素D● 維生素D防治新冠肺炎必須有很強的證據力,尚待研究新冠肺炎流行,全世界染疫者逾4200萬人,100萬以上案例死亡,令人色變。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肺部上皮細胞造成傷害,且激活這些免疫細胞持續過量分泌促炎性細胞激素,形成細胞激素風暴,導致廣泛肺組織浸潤,損壞肺部功能,常需使用呼吸器,導致嚴重病情和死亡。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維生素D缺乏與新冠肺炎的病情和預後具有密切關係。北半球冬季曝曬少 染疫盛行新冠肺炎流行後,生態學研究發現,北半球病患數目多於南半球,該病盛行於北半球冬季,正值陽光曝曬少,而南半球則在夏季剛結束的時節,間接顯示維生素D缺乏與此病的相關性。過去有關SARS和流感研究也證實,維生素D缺乏與這些病毒感染有關。由於新冠肺炎的病情嚴重和死亡案例中,許多病患都是安養中心的老年人和衰弱病患,病患需接受居家隔離,限制戶外活動和曝曬陽光的機會,嚴重病患在加護病房中接受呼吸器治療,與死亡搏鬥,因此經常合併維生素D缺乏,此在臨床研究已獲證實。可改善肌力 減少跌倒和傷害維生素D對人體骨代謝極為重要,每日攝取足量維生素D、鈣和蛋白質,可維持正常的骨代謝和健全的骨骼;維生素D也可改善肌力,減少跌倒和傷害。此外,維生素D具有許多重要功能,包括調節免疫功能,啟動先天和後天免疫作用,對抗感染和改善自體免疫疾病。維生素D可促使分泌β防禦素(beta defensin)、抗菌肽(cathelicidin),破壞病原體的結構,加上激活巨噬細胞、樹突細胞和嗜中性白血球,共同對抗致病微生物。有學者主張,維生素D可增高抗發炎和減少新冠肺炎的感染力,但需臨床試驗來確定此項作用。具多種機制 發揮抗氧化作用更特別的是,維生素D具有多種機制,可減緩後天免疫過度反應,發揮抗氧化作用,改善急性期間病毒感染所引發的細胞激素風暴,以減少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二次傷害,保護人體組織健康。補充維生素D有調節骨代謝和其他的生理作用,安全性高,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建議新冠肺炎篩檢呈陽性的老年族群和衰弱症族群,檢測血清維生素D濃度,補充足量維生素D。至於補充劑量則尚無定論,但學者建議800至1200國際單位,應屬合理的範圍,太低或太高的劑量則應審慎考量。須很強證據力 才能全面應用必須具有很強的證據力,才能全面應用維生素D於防治新冠肺炎,目前相關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但考量維生素D的其他功用,仍建議適量補充。
-
2020-10-24 科別.骨科.復健
關節腫痛別再忍!醫籲:快就醫找病因,別錯過治療黃金期!
50歲的陳媽媽(化名),手部腫痛了好幾個月,無法自己穿衣服,甚至連洗澡都要靠兒子幫忙才能完成。看了國術館、吃了醫師開的止痛藥都沒有用,最後是女兒帶她到免疫風濕科看診,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雖馬上接受治療但效果不彰,直到醫師幫忙申請生物劑,治療3個月後症狀就有了明顯的改善。收治個案的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陳俊銘表示,陳媽媽是屬於比較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臨床上,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都跟她很像,總是忍痛了很久才來就診,這時候關節已經變形,甚至已經開始遭到破壞,嚴重時可能導致身體失能。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女性,特別是30歲到50歲之間的女性,男女罹患的比例約為1:3。有學者推測,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因為女性荷爾蒙會讓身體的免疫細胞比較活躍,一旦過度反應,就會造成免疫細胞自我攻擊。陳俊銘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典型症狀以手部關節為主,除了會出現明顯的晨間僵硬腫痛外,還可能會有鞏膜炎、肺纖維化、肺動脈高壓及心包膜炎等嚴重關節外的併發症,所幸比例並不高。但令人擔心的是,這類患者的血管年齡會比一般人更加快速老化,容易出現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陳俊銘解釋,可能是因為體內的慢性發炎導致血管同樣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所以治療上不僅要解決關節症狀,更要注意三高問題。陳俊銘指出,目前在診斷上除了 詢問發病過程外,還會進行關節腫痛位置數目評估、X光片及抽血等檢測。治療方面,除了改善患者關節疼痛的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外,更重要的是以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病情,減少發炎狀態。除了傳統藥物外,目前生物製劑已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帶來治療的曙光。生物製劑是以基因工程的方式製造抗體,輸入人體後可以結合特定的細胞激素或訊息傳遞物質,精準的鎖定目標達到調節免疫反應的效果。但生物製劑也不是萬靈丹,單一藥物仍然有兩到三成病患對藥物反應不佳,還好目前生物製劑的種類很多,患者可多與醫師溝通討論適合自己的藥物。陳俊銘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一旦發病確診後,務必要持續接受治療,千萬不要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拖延治療的黃金期。同時保持低油、低熱量飲食與培養適當運動習慣,降低再發炎的機會,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讓關節遠離慢性發炎,甚至變形等危機。 諮詢專家/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陳俊銘
-
2020-10-24 癌症.大腸直腸癌
網傳連環屁恐大腸癌前兆?! 其實背後真相跟這些有關
放屁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屁放得越多不一定健康,有些情況會導致放屁頻率增加,若排便狀況有改變,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網路流傳「連環屁恐怕是大腸癌前兆」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指出,民眾毋需過度緊張,連環屁與大腸癌之間並非劃上等號,很多原因會導致連環屁,其實每天排氣10幾次都算正常。蕭奕宗說明,以下這些情況都可能是放屁頻率增加的原因:1.飲食:吃太多容易產氣的食物,像是豆類、肉類、蛋、牛奶等,會造成排氣增加。腸道細菌分解蛋白質後,會產生不好的氣味。2.吃太快:進食速度太快,或是邊吃邊講話,大量空氣會同時跑進腸道,使得排氣量增加。3.腸道環境不佳:腸道是消化器官,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除了負責吸收營養外,也要對抗入侵的細菌與病毒,所以全身免疫細胞IgA最多的地方就在腸道,有著精密的神經系統,又有「腹腦」之稱。在理想狀態下,腸道好壞菌需保持恆定,一旦壞菌增加,就可能導致頻繁排氣。4.排便習慣不良:上廁所時間不固定,使得腸菌增生、排便不順,也容易腹脹、排氣。5.腸道腫瘤:阻塞性腸道腫瘤會導致脹氣,容易出現連環屁。但不是所有腸道腫瘤都容易放屁,大腸包括升結腸、盲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幾個部分,腫瘤若位在右側的升結腸、盲腸,因此處腸道空間較大,腫瘤容易到晚期才被發現,導致已轉移肝臟或腫瘤腸道出血,表現在外徵兆主要是貧血;另外可能出現連環屁的腫瘤,大多長在左側的乙狀結腸、降結腸或直腸,如果合併發生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形狀變細小、容易脹氣等情形,應盡早就醫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若能早期發現、盡早治療的話,初期的大腸癌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除了連環屁要注意外,不排氣也有問題。蕭奕宗說,能吃能睡能拉最幸福,如果不排氣至少也要打嗝,吃進的東西一定要有「出口」,只進不出會變死水,長期可能引發阻塞性腸炎。此外,腹腔或骨盆腔開過刀的病人,術後可能造成腸道沾黏,發生腸阻塞,食物無法順利通過腸道,導致不排氣,所以「排氣」也成了醫護人員觀察病人術後能否進食的重要指標。排氣順暢代表消化好,身心較為舒暢,無法正常排氣,不只影響食慾,心情也會跟著低落。蕭奕宗建議民眾最好養成固定排便時間,同時也要保持規律運動習慣,因為腸道蠕動除了受地心引力作用,也仰賴腹部肌肉力量,強化肌力可促進腸道蠕動。★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10-18 癌症.癌友加油站
他拋下自尊,展示自己脆弱那面!只為「幫癌友爭取更多機會」
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理事長紀君霖的丈夫卡斯柏,是七年前台灣赴日進行免疫細胞療法的第一人。一路陪伴抗癌的紀君霖,最後催生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的成立,她說:「當發現日本有醫師進行細胞治療時,我們在絕望中看到生機,結果腫瘤成功縮小,兩人也多相處了三年。這老天多給的三年時光,彷彿是老天爺選中我們,要為替其他病友尋生機,我願終其一生持續推廣跟努力……」2015年9月24日,卡斯柏卻做了一件大事--他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起了該網頁第一個提案,我完全被蒙在鼓裡,直到這個連署文從別的癌友手中不斷流傳,我才知道他做了這個提案。事後在他與媒體的分享中,我才得知,其實早在2015年中旬開始,他已經針對「臺灣施作免疫細胞療法不合法」一事,寫信到總統信箱、市長信箱,並透過各種關係向各黨派立法委員傳達請願訴求:希望修法使臺灣通過癌症免疫細胞能合法獲得治療權,讓癌症患者多一個選擇。冷門小眾議題,一場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戰爭對於深諳政府作業程序有多冗長緩慢的我們,為了避免後續作業被政府無聲無息地掩蓋,或是被時間拉長後無疾而終,我們又開啟了我們的第二場正式戰役。此時,在馬偕任職公關的好友為我們請假披掛上陣。在經過不到一個月的策劃及討論後,我們召開了第一場正式的記者會,向世人宣示這場戰爭我們將不會輕言放棄,並展現會持續密切監督政府的決心!2015年12月14日上午,也是我們第一場記者會,我永遠記得那一天的天空陰沉沉地,冷冽的空氣像極了我們當天的心情,一直感覺有一股冷空氣直往心裡竄,讓人特別地焦躁又忐忑不安。記者會前一天,我和卡斯柏都沒睡好。他主要是因為不喜歡面對媒體發聲而感到焦慮;而我則是擔心這樣的冷門小眾議題以及我們兩個平凡的素人故事,無法吸引媒體的注意和得到青睞,若是記者會的記者出席狀態與報導狀況不如預期,那麼,這一場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戰爭不是就要輸在起跑點上了嗎?而一旦輸了開端,後續我們又該用怎麼樣的方式來對抗政府這頭大怪獸呢?就在我一連串的擔心與惶恐不安之下,慢慢地有越來越多不認識的媒體朋友準時抵達會場,我一顆七上八下的心才得以踏實。為了幫癌友爭取更多機會,他拋下自尊,展示自己脆弱不堪的一面記者會當天,我和卡斯柏數度淚灑現場,尤其當他用著沙啞的聲音奮力說出他的訴求與想法時,我內心真為他感到無比驕傲與感動!沒有人比我更了解他有多不希望自己這樣的一面曝光在媒體面前,但為了幫癌友爭取更多希望與機會,他拋下自尊與偽裝的面具,將自己脆弱不堪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這一刻的他,令我感到耀眼奪目。我打從心裡知道我嫁了一個了不起的人,一個真正讓我值得託付一生的人。協助召開記者會的好姊妹坦言,以她多年的醫療公關經驗,這樣的議題和採訪對象,是不可能在一早吸引那麼多媒體的青睞而前來採訪;即使友情出席也不太可能有大篇幅報導。對她來說,這場記者會現場與後續的報導曝光與效應,簡直像是奇蹟,她也深受感動。的確,在記者會結束後,我們立即前往機場趕赴日本久留米醫療中心,就在去機場的路上,我便接獲蘋果日報記者的電話專訪,隔天居然以「頭版」的方式大篇幅報導!同時,記者會當天出席或沒能出席的記者朋友,也後續都有為數不少的消息曝光;之後一、兩個月內,也持續接獲許多雜誌媒體的專訪邀約……,這些不在預期內的結果,就如同在平靜無波的湖面上投下一顆巨石而掀起了滔天的波瀾,即使巨石已沉入湖底,卻還是延續不斷地在湖面展開漣漪,許久未歇。卡斯柏癌症治療及提案修法時程2012年 發現罹患鼻咽癌第4期(經33次放療與8次化療都無效)2013年 赴日接受千葉大醫院的免疫細胞療法(腫瘤成功縮小)2015年2月 轉往福岡久留米醫療中心接受胜?疫苗治療(共計兩個療程)2015年中旬 於國發會平臺發起5000人公開連署「癌症免疫細胞療法修法法案」(9月24日正式通過)2016年3月 卡斯柏因放射線治療副作用,導致頸動脈血管破裂,大量出血離世。2016年11月 為完成卡斯柏遺願,紀君霖與友人成立「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2018年9月 衛福部正式公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草案」(簡稱特管辦法)。
-
2020-10-10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醫病關係要好 人體器官也要對話
診間。醫生:「你先不要問,我先說明。」說明完了,病人想發問。醫生:「你的問題,我剛都已說明了,不再回答!」病人愣在那邊,不知所措。凡事講求溝通,有些醫生比較年輕,比較主觀,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會逐漸發展溝通技巧,了解溝通的重要性。生物體內錯綜複雜的生命現象也是透過各種信息,通常是細胞內外的分子來運作。例如,在人體頸部前面的甲狀腺,小小的兩片,會分泌甲狀腺素,這種荷爾蒙很奇妙,過多會引起所謂的甲狀腺亢進,會心悸、體重減輕;過少會行動遲緩、肥胖、無精力,而甲狀腺荷爾蒙的分泌則是受到腦下垂體的荷爾蒙 ──促甲狀腺荷爾蒙,這個荷爾蒙與甲狀腺互相「對話」,讓人體可以保持平衡。在器官移植方面,以前瓶頸在於人體的免疫系統會把移植進來的器官當成舶來品,群起而攻之,這樣移植的器官很容易被破壞,直到三、四十年前,抗排斥藥物的發展,突破這個瓶頸,這些藥物告訴免疫系統,這些移植入的器官不是壞人而是自己人,這種對話之下,免疫細胞就不會攻擊移植入的器官了。醫病關係要好,雙方要有好的溝通,醫療要進步,也要對人體器官的祕密多所了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及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91期已出刊,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 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10-08 癌症.血癌
跨國異體骨髓移植 台大癌醫中心救老翁一命
「謝謝台灣救我一命,我重生了。」來自香港的70歲曾先生去年確診血癌,急需骨髓移植,但香港因相關醫療資源不足,不允許60歲以上患者做骨髓移植,醫師推薦他出國求醫,卻又遭逢新冠肺炎疫情,出入境關卡重重。經過多方奔走,曾先生終於完成檢疫流程,於慈濟骨髓庫找到全合捐贈者,成為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跨國異體骨髓移植首例,談起這連串幸運,他忍不住哽咽落淚。台大癌醫血液腫瘤部病房主任柯博升表示,想來台灣做骨髓移植的病人很多,特別在2018年發表於醫學期刊《刺胳針》對全球195個國家的評比,台灣的血癌在照護品質及醫療可近性得到唯一滿分的殊榮。台大癌醫國際醫療中心護理師吳玫儀說,目前洽詢申請醫療簽證的幾乎都是骨髓移植,但因為各國出入境相關規定變嚴格,大部分都還得等上三、四個月,病人也很焦急。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劉家豪表示,異體移植就是靠捐贈者的免疫細胞來終身抗癌,捐贈者的免疫系統像巡邏的警車,終生在身體內巡邏,一看到癌細胞就殺掉。台灣過去20多年做了七千多例,台大就占了42%,人數遠高於其他醫院,移植成績也媲美國際,非親屬幹細胞移植5年存活率有六成。劉家豪指出,血癌發生率隨年齡增加,年長移植者愈來愈多,70歲以上的移植台大已做33例。50歲以上患者可用劑量減半的化療進行所謂「迷你移植」,技術純熟,5年無惡化存活率有七、八成。早年患者常在等配對,但近10年醫學已進步到「配對不合也能移植」,只要看準化療後病情緩解的時機進行移植,3年整體存活率將近六成。劉家豪說,國際醫療病人來台進行骨髓移植整個需要兩、三百萬元,移植後需要至少在台住半年,每周回診一次,台灣民眾因為有健保給付大部分費用,只需11萬到22萬元,就能享有國外病人求之不得的尖端醫療。柯博升表示,台大癌醫移植床數預計將於年底達到12床,超越台大總院,未來將達到30床。目前台大癌醫也在進行血癌的免疫恩慈療法,期待為病人帶來更多治療希望。
-
2020-10-08 癌症.癌友加油站
手術、化療、放療都沒辦法了,我還有活路嗎?
2013 年07 月,歷經白血球偏低的隔離事件三個月後,我們做例行檢查—核磁共振MRI 檢查發現了腫瘤的陰影;而正子造影也確認了腫瘤的存在。其實我一直對於「腫瘤到底是復發?還是腫瘤根本從未消失過?」存疑,但不論是哪個理由,腫瘤沒有消失是既定事實,到底是哪個原因對我們來說也沒那麼重要了。聽到檢查結果之後,我整個人就像是浸在零下的冰川內,心情一整個瀰漫著一片冰冷絕望。但我卻要立刻收起悲傷,繼續打起精神問醫師接下來的治療計畫。在卡斯柏的部落格內也詳細記錄他的心情:不到一週,正子結果出來了。我看電腦中的報告有個字是 ”RECURRENCE” ,看到這個字,我不禁深深嘆口氣,因為我知道它復發了,怎麼不到三個月,就復發了呢? Karen 認為不是復發,是第一輪治療沒有殺乾淨。我知道她是想安慰我,但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再一次的晴天霹靂啊!滿腦想著:「要再來一輪治療嗎?還是?為何它陰魂不散呢?我到底該怎麼辦呢?我都已經回去上班將近三個月,難道不能讓我回復到以前正常的生活嗎?又要家裡、醫院跑來跑去嗎?天阿!它竟然又跑回來了!」霹靂還沒結束,醫師看完 MRI 跟正子片子後,不自覺地皺起眉頭,她認為暫時不應該再進行放療跟化療,原因是癌腫瘤太靠近動脈,若進行放射線治療有可能會造成動脈纖維化而破裂,而且這個狀況會像不定時炸彈一樣,在日後的生活中發生,最嚴重結果會因此往生或中風無法自理生活;而化療,醫師認為第一輪已經注射很多化療藥物,如果再注射,一來無法確定療效,二來也擔心會產生抗藥性。我的鼻科主治、放射線跟血液腫瘤醫師,都抱持同樣的看法。我事後回想,他們是仁心,擔心我治療後產生這樣的狀況,若中風,我下半輩子要如何生活呢?我心裡想:「我走到絕路了嗎?我沒得治了嗎?這比要去做治療更糟糕吧!」醫師們立刻幫我安排了硼中子的人體實驗前測,希望我能夠通過前測繼續進行治療。●我完全理解卡斯柏想放手一搏的心情,畢竟他不知道他曾經在生死關頭走過一遭!而目前傳統的放療和化療也無法進行,醫師所建議的所有治療方式他都願意一試。但我內心深處知道,當初放射線科醫師說過,他做完35 次放療後再無法承受任何的放射線治療了,而硼中子雖然不是傳統放療,但也是放療的一種方式,因此我打從心裡反對這個治療方式。我,還有活路嗎?但在當下沒有其他任何選擇時,雖然我仍如實地跟他說出我的想法,可是他一句:「如果不做硼中子治療,我還有別的活路嗎?」問得我啞口無言。於是,我只能默默陪他繼續在各大診間求診;再跑遍臺北每一間醫院、詢問過每一位癌症權威醫師。就這樣又一輪地 run 過之後,每個醫師給我們的建議及會採取的作法不一,但無非就是標靶化療加微量放療;甚至還有醫師提出百萬元的幹細胞治療等等。前面因為我們已經做完所有第一線治療,所以接下來的療程都將是完全自費。在生命面前也許金錢不是重點,我也願意為他借款治療,但根本的思維是:我們連最重劑量的放療和化療都起不了作用,其他任何的放療和化療能對腫瘤產生什麼效果呢?我們無法預知;而且,在這個時期,卡斯柏的身體已如風中殘燭,加上之前七次化療讓他被隔離一週的危機,也讓我確信目前的狀態不能再施打任何化療,放療就更不用考慮了;放射線科醫師也已經說得很直接,再做放療就是自殺行為。感謝上天聽到我的祈禱,卡斯柏沒能通過硼中子前測,而我也終於說服他現行的治療計畫都不可行了。只是當他一再無力地問我:「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我只能無言以對。我看著他,內心卻不斷地捫心自問:「接下來,我到底該怎麼辦?還能怎麼辦?」因緣際會,貴人相助黑暗中的一線曙光由於卡斯柏的癌細胞位置很靠近頸部的某一條大動脈,而且在上咽喉的中間,所以手術治療已確定不可行;至於放射線治療,醫師則是擔心已經做到最高劑量的放療,若再接著打放射線的話,恐會造成動脈大出血而導致中風的危險;但若只是單做化療,效果不佳,擔心只會傷身而無法針對鼻咽處的癌細胞產生很大的作用……,聽到這一連串的專業分析,我們很感謝榮總的醫師們盡全力保護我們的想法,他們並沒有放棄或是隨意決定治療方式,只是感覺碰到的瓶頸不小。因此我們也遍求各大醫院的名醫們,想尋求其他解決之道。經過一個月的探訪,不論是臺大醫院、新光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等,所有臺灣的醫師還是建議我們放療加化療一起進行,只是打法和用藥不同而已!但如上述的結論,這些治療方式都無法說服我們。●幸好,老天爺沒有放棄我們!上天終於在黑暗中給了我們一線曙光;我們的努力與期盼有了契機。在歷經快半年的生死煎熬,有一次在榮總看中醫時,中醫師聽到我們的困境後,便跟我們說,之前聽過日本有所謂的「免疫療法」,但他也不清楚是甚麼療法,也不確定對癌症的治療效果,但至少是一個新的機會,建議我們可以去了解一下……。就這麼一句話,讓我和卡斯柏的一生產生了無比巨大的變化。就在這個因緣際會下,我們發現:癌症除了手術治療、化學治療以及放射線治療外,還有第四種療法—免疫治療!但臺灣卻因為法規問題而無法進行癌症免疫治療;臺灣也沒有正規醫師是癌症免疫治療專科。在之前臺灣曾發生過許多的醫療詐騙,就是因為國外的免疫治療成為最新被接受的第四種治療癌症方式,詐騙集團便利用病人及家屬渴望治療的急切心情,而讓免疫治療成為不肖之徒欺騙病人與家屬的利器。雖然當時我們都不懂免疫療法,但我們仍盡全力去蒐集許多相關資訊,也和我們榮總的醫師討論哪一種免疫療法、哪一個國家的免疫治療計畫,甚至臺灣醫院是否可行等等細節問題;而醫師也幫我們想辦法與國外洽詢,只是得到的回應都不是很正面。就當我們快要放棄希望時,居然出現了奇蹟似的回應!關於本書從平凡的人妻到催生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的成立──《為愛勇敢:不放棄,才有轉機!獻給所有在黑暗中奮鬥的人》講述了一對平凡夫妻抗癌及陪伴醫療的不凡人生歷練,以及生病的小蝦米如何對抗大鯨魚的過程,字字句句,深刻動人!不只完整紀錄了辛苦的醫療之路,更詳實的將臺灣癌症治療推向新境界其背後一段無畏無懼的故事公諸於世。>>購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