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搜尋
僵硬
共找到
747
筆 文章
-
-
2021-12-02 新聞.健康知識+
按摩越痛越有效,為何是種錯覺?日本物理治療師破解「舒緩疼痛」3大迷思
用力按摩能止痛?都是錯覺很多人痠痛時都喜歡去按摩,可惜的是,按摩並不能消除疼痛。它唯一的好處,就是提供「被觸摸的舒適感」。比起短時間的按摩,長時間的按摩似乎更受歡迎,這是因為被觸摸的感覺很舒服,大家才會希望被按摩得久一點。許多人認為,按摩具有鬆弛肌肉、緩解疼痛的效果。但這只是暫時的,肌肉很快會再次僵硬。誠如前文所言,導致肌肉僵硬的關鍵,在於關節位移;關節產生位移後,肌肉會為了保護位移的部位而變得僵硬,企圖藉此限制該部位的活動。就算藉由揉捏方式,能使肌肉暫時變得柔軟,但關節位移的根本原因仍然沒有解決,所以肌肉必定會再次僵硬。按大力一點,肌肉就更僵硬一點有些熱衷按摩的人,特別喜愛強力按壓痛處的手法,但這麼做只有百害而無一利。強力按摩的確給人舒服的感受,但那只是一種錯覺,不過是「疼痛狀態」→「用力按壓後更疼痛」→「手放開後,疼痛跟著減緩」的過程。除了難逃自欺欺人之嫌,還可能使肌肉為了保護疼痛部位,進一步變得更加僵硬。過去,我曾與某個運動巡迴團同行,負責替女性選手治療。治療結束後,她們立即表示:「疼痛全都消失了,身體也變輕鬆了!」而「對照組」則是男性選手們,他們由另一名運動防護員陪同,趴臥著接受按摩,結果幾乎所有的人都持續處於疼痛狀態。大部分的運動團隊都會與負責按摩的運動按摩師合作,卻有不少選手在接受按摩後,不僅小傷未能治癒,有時還引發更嚴重的傷害,甚至因為長時間的疼痛而無法出賽。由此看來,按摩似乎的確較無助於消除疼痛。過度伸展,超出可動範圍那麼,勤做伸展操,對解痠止痛有幫助嗎?我個人對此抱持懷疑態度。伸展的目的是藉由靈活地伸展肌肉,避免身體產生疼痛,並不是在經過伸展之後,肌肉就會變得柔軟。了解身體的運動防護員都知道:肌肉是在收縮時,才會變得更加柔軟。想要擴大關節的可活動範圍,必須在肌肉鬆弛的狀態下,伸展關節囊(articular capsule)或韌帶。若未能理解正確觀念,光是一味地伸展肌肉,很有可能造成反效果。千萬不要忘記,肌肉的內側還有關節的存在,執著於不正確的伸展,有時反而會弄巧成拙、引起關節障礙。具體來說,伸展操最危險之處,在於動作往往會超出關節原本的可活動範圍。是否完整伸展到可活動範圍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一旦超出範圍限制,就容易引發關節位移。所以我們不能制式化地強行伸展肌肉,應該運用它本身具有的收縮、鬆弛特性,「順勢地」使身體變得柔軟。尤其是身體覺得疼痛時,絕對嚴禁操作該部位的伸展操。因為當下的肌肉僵硬是自然的防禦機制,能保護身體免於疼痛,這時候進行伸展操完全沒有意義。重點在於找出疼痛的病灶並消除之,肌肉自然會變得柔軟。咳嗽、打噴嚏,比抬重物更危險提到閃到腰,大家應該都會聯想到「這是抬重物時會發生的情況」,事實上並非如此。抬起重物時,人的肌肉會下意識地用力,反而相對安全。比較危險的其實是下列這些狀況:•咳嗽或打噴嚏時。•從床上坐起身時。•準備彎腰洗臉時。•轉身拿旁邊或身後的東西時。•打高爾夫或棒球,輕輕揮桿時。這類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動作,反而更容易閃到腰。因為人在完全沒有警戒心、毫無活動身體的心理準備下,一旦進行快速的動作,就有很高的機率引發關節障礙。此外,大家或許會覺得很意外,閃到腰與年齡完全無關。並沒有高齡者比較容易閃到腰,年輕人就不容易閃到腰這種慣例。書籍介紹書名:九成慢性疼痛,10秒消失!:只有1%物理治療師才懂!驚人的「關節重置術」,找出真正痛因,快速根除多年不適痛感作者: 羽原和則(Habara Kazunori)出版社:方言文化出版日期:2021/12/01作者簡介/羽原和則(Habara Kazunori) 日本銀座Gran Pro診所物理治療師、日本關節促進學會(SJF)前本部理事。1964年生於大阪市。從小便是棒球少年,高中時期為手肘、膝蓋、腰部、腳踝疼痛所苦。1985年,進入國立療養所近畿中央醫院附屬復健學院就讀。並向日本關節痛治療權威醫師博田節夫,以及物理治療師宇都宮初夫學習。 畢業後,在大阪勞災醫院與國立大阪醫院(現大阪醫療中心)任職11年,之後開設工作室,專為運動選手進行治療與訓練。迄今已成功治療多位運動選手,其中更有獲得奧運金牌的體操選手、大聯盟選手;亦曾幫助步行困難的相撲力士,在後續的比賽中獲得優勝。延伸閱讀: 爸媽都是精神病患,在療養院一見鍾情...從小就是「瘋子的小孩」,偏鄉教師文國士:我要走出「家庭複製的悲劇」
-
2021-11-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復健科醫師談疼痛:徒手按壓檢查有時勝過影像檢查
【編者按】「疼痛」一直是醫療端非常棘手,而病人端非常痛苦的大難題。這次因為一位旅美資深復建科醫師的投稿,而有機會邀請國內麻醉科以及神經內科的資深學者,分別就三種不同醫療專業的角度寫出他們對疼痛的看法。希望可以幫忙大家了解「止痛」固然重要,但探究疼痛的原因更是不容忽視。病人需要有耐心,能夠告訴醫師詳細病史,並用心回應醫師的問診,接受醫師的身體診察,而這絕不是昂貴的儀器檢查就能找出疼痛的病因。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疼痛的治療並不只是藥物,其他非藥物或心理方面的支持也都是非常重要。多數病人的病況 其實「觸診」就能被診斷有一次我從檀香山飛往洛杉磯,機上呼叫醫師,我一向志願幫忙,便去看個究竟。一位年輕醫師捷足先登,他已把病人平躺在走道上,囑咐空服員每五分鐘量血壓。我蹲下向病人探問狀況,她才廿來歲,健康無病,也沒服藥,先前無恙,上廁時不小心,頭碰到輕薄的廁門,稍感頭暈。我在她指出的頭部碰撞處,用手指輕按,找到痛點,這就是頭暈的來源,只須輕按五分鐘即可化解。這位年輕醫師我大聲喝住,不讓我碰觸病人;我說頭暈係頭皮下的筋膜扭傷縮緊所引發,輕撫五分鐘就好了。他不加理睬,堅持我勿插手,偏要全權處理,沒查明頭暈的原因,卻說她的頸椎可能斷了,頭頸千萬動不得,會導致全身麻痺。(輕碰一下廁門會打斷頸椎嗎?頸椎斷了只會頭暈嗎?) 我多說也沒用,只好袖手退下。見他驅走乘客空出四個座位,讓病人靜躺幾小時,並要空服員繼續每五分鐘量血壓,即使每次都正常,甚至聯絡洛杉磯機場,備好救護車待命,抵達時送她去醫院急診。這事令我搖頭三嘆,他反應過度、小題大作,將輕微頭暈當成緊急大病,缺乏理智的醫療判斷,胡搞一番,簡直太離譜了!可憐的病人,平白遭受如此折騰驚嚇,無謂地浪費時間與費用,著實替她叫屈。一位跛腳的病人由神經科醫師轉診過來做復健,他身體健壯無異樣,唯跛腳走路已有幾天。我觀察他的步態,看出腳底有問題,問他痛不痛,他說腳底痛,檢查之下發現有厚繭痛,我在厚繭處貼上軟墊避開負重,走起路來隨即不痛不跛。他說神經科醫師已開處方,要他去驗血、照腦部CT scan,把跛腳當作是腦的病變。我問他該醫師知不知道你的腳底痛,他說醫師沒問,也沒檢查。我向該醫師報告實情,他才取消所有的檢驗。 一位病人頸前右側有一小硬塊,按之會痛,便知是扭傷縮緊的肌肉,我輕按十分鐘就化解消失。她的家庭醫師卻視為甲狀腺的腫瘤,藥物治療多年,甲狀腺機能一直都正常。我很納悶,硬塊不在甲狀腺上,也沒連結,而是相距2-3 cm之外;若是腫瘤,按之不痛也不消失,該醫師竟沒觸摸檢查,逕以甲狀腺腫瘤治之。難道頸前的腫塊就必是甲狀腺而不會有其他嗎?還有一位病人腰痛了數天,醫師以為是腎結石,做了很多檢驗才罷休,腎結石引起突發性劇痛而異於腰痛,難道是腰痛的首選、沒有別的考慮嗎? 躁動手 (restless hand) 一概認定為神經的問題,許多病人被誤作帕金森氏病 (Parkinson’s disease) 經年服藥。要之,前者的躁動 (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 幅度甚大,動作時才發生,休息時則靜止不動,波及身體許多部位,不只手指。後者只有手指在靜止時出現微顫 (fine tremor),即所謂滾丸狀 (pill-rolling) 微顫,手一動就消失;另外,帕氏病還有運動過慢 (bradykinesia)、鉛管樣 (lead-pipe) 或齒輪樣 (cogwheel) 僵硬(rigidity)、姿勢前傾站不穩、碎步走路越走越快 (慌張步態festinating gait)、表情木訥等症狀。兩者的症狀懸殊,非常明顯,如此混淆,真是要不得。我一位病人半夜腹痛,到急診室求醫,醫師說是胃痙攣,做一大堆檢驗,搞了幾小時仍找不出病因,準備做腹腔鏡。她遲疑婉拒,翌晨來找我,我一聽就知是腹肌的筋肉傷,不是胃腸的毛病,輕按半小時就治好。事後她心有不甘,打電話去急診室痛罵一頓。我另一位病人頭暈,去急診室做了許多檢驗,還住院兩天觀察,都搞不出名堂。隔天找我看病,我輕按十五分鐘就根治,頭暈原是頭皮下的筋膜因傷縮緊之故,並非其他的問題,鬆開就是了。 疼痛的真相 徒手檢查可找出確切的傷處醫學界這類的糗事何其多!茲以我專業的「疼痛」為課題,根據親身的閱歷,再舉例略述之:首先應該把疼痛的真相弄清楚:疼痛必有根源,痛表示受傷或發炎,諸種疼痛的根源在於筋肉 (肌肉muscle、筋膜fascia) 傷,而與炎症無關,因炎症痛短期內就消失;一旦受傷,傷處長年留存累積,不治則時痛時隱,終生不癒。疼痛不可能來自沒痛神經的組織,脊椎、關節、血管無痛覺,因此腰痛與脊椎、膝痛與膝關節、偏頭痛與血管,互不相關;身體仰賴神經才有感覺,能感覺痛表示神經完好,否則神經損壞便已喪失痛覺,疼痛並非神經的問題。疼痛來自機械性扭傷的肌肉和筋膜,有如頭髮糾纏打結。徒手檢查可找出確切的傷處,X光、CT scan、MRI無以顯示。各類療法若不梳理扭纏的傷處,即屬無效,例如藥物、打針、冷熱敷、電療、推拿、矯整附件、開刀、針灸等;任何刺激傷處的動作,易致惡化,亟宜避免,包括牽引、拉筋、推拿、運動、按摩壓揉、鍛練肌肉等。若在確切的傷處施以輕按候住及輕拉候住的精準療法,筋肉傷以及急性炎症痛皆可輕易祛除,輕按或輕拉啟動自癒功能的生理反應而鬆解筋肉,候住則維持反應直到復原。醫學論述對筋肉傷略而不述,致令醫師對筋肉的傷痛所學有限,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全予忽略,沒做檢查也無從治療。事實上,所有疼痛均源自筋肉傷,醫學書在這方面卻付諸闕如,可以說助益很少也不可靠,讀者多遭訛傳誤導,落得「盡信書不如無書」。我一直懷疑那些撰寫醫學教科書的學者教授,是否依據問診檢查病人並親手治療所獲取的實際臨床經驗?究竟有幾個親自去診治病人?搞懂傷處在哪?或只沿襲傳統既有的謬誤,而對真確關鍵的病因茫然無知、視而不見、置之不理?遂致以訛傳訛延續窠臼,卻已悖離實情而不自知。結果,診斷偏差而無以「搔到癢處」,治療隨之歧誤而沒能「對症下藥」,診、療皆錯。腰酸背痛的病因,眾口皆曰椎間盤突出或骨刺,壓迫了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痛,實則腰痛與脊椎或坐骨神經並無因果關係;脊椎的內部結構沒有痛神經,絕不致痛,壓迫神經引發的痛極其短暫,腰痛根本就是脊椎周圍的筋肉傷在作祟,按觸之下便可找出。醫師都沒檢查筋肉,只知遵照教科書,因循盲從,必然偏誤。手痛概皆認定是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 壓迫正中神經、網球肘不外是肱骨外上髁炎 (lateral epicondylitis of the humerus) 發炎造成、肩痛都是軸轉肌袖口撕裂 (rotator cuff tear)、五十肩係黏稠性包囊炎 (adhesive capsulitis) 沾黏、膝痛即是半月板撕裂 (meniscus tear)、偏頭痛乃是腦血管的張縮所致、月經痛起因於荷爾蒙失調。這些全錯了,都是筋肉傷。 腳麻當成糖尿病性末梢神經症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連同皮蛇痛 (shingles pain)、三叉神經痛 (trigeminal neuralgia) 都指向神經的病變。殊不知吾人依賴神經來感覺麻痛,能感覺麻痛表示神經正常,若神經損傷或病變,便就失去感覺,不麻也不痛;麻痛與神經病變,兩者不可能同時存在,有其一便無其二,所以疼痛與神經病變毫不相干,沒有神經痛 (neuropathic pain) 這回事。關節內部結構沒有痛神經,不管關節何種狀況皆無痛,即使骨磨骨、半月板撕裂、關節炎也不痛,痛在關節外具有痛神經的筋肉。膝、臀痛與關節無涉,乃是關節外的筋肉扭傷所致,觸診即可找出痛處,一、二小時就能治癒。可惜醫師都不予檢查, 卻誣賴關節,大費周章把膝關節、髖關節換掉。 呼吸困難多是胸肋、橫膈膜、腹肌的筋肉傷,致使胸式、腹式呼吸受限,比心肺的疾病更常見。乾咳來自喉嚨而非肺部,治療氣管肺臟則徒勞無功。鼻塞喉癢是胃液逆流 (acid reflux) 最顯著的症狀,甚少出於喉嚨發炎或過敏。小腿抽筋不是因為缺鉀缺水,而是筋肉傷。腳痛絕非腳底筋膜炎 (plantar fasciitis),實是筋肉 (筋膜多於肌肉) 扭傷,並沒發炎。疼痛都是筋肉傷惹的禍一般大眾以及醫療人員對疼痛的病源,因誤導而缺乏正確的認知。腰酸背痛其實來自肌肉與筋膜扭傷,並非書上所說的骨刺、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坐骨神經痛、關節炎或其他脊椎的問題。筋肉傷的診斷,只須徒手檢查,按觸疼痛的部位、肌肉的緊硬,檢測肌力的強弱、彎轉的幅度,觀察姿勢的歪扭、走路的姿態,很容易就可以準確地找出疼痛的根源,無需其他的檢驗來作診斷。認清病源並找到確切傷處之後,有了正確的診斷,腰痛即可輕易有效治之,而且節省花費;不是靠吃藥、打針、開刀,而是徒手施以輕按候住及輕拉候住的精準療法,筋肉傷很快就能治癒而不再有痛,不啻名副其實的「妙手回春」。療法不對或不足,則終久纏身無解。疼痛都是筋肉傷惹的禍。診斷若不檢查筋肉,便誤入歧途;治療若不及於筋肉,就徒勞無功。
-
2021-11-27 養生.運動天地
想提升免疫力,先活化「粒線體」!醫師教你「3個超簡單伸展運動」強化粒線體
在地球生命的演化當中,粒線體居於陪伴的角色,一直到它被發現、被證實和細胞互利共生,人們才發現不管是疾病,或是不孕的醫學領域,就連我們的生活也與粒線體息息相關。當生命在「成長」,相對的就是「老化」,為了延緩生命的盡頭,我們可以從粒線體下手。然而,粒線體也不是義無反顧的支持我們,如果沒有適當的照顧,它也會罷工、凋零。雖然它能夠為我們帶來能量,但它也會死亡。如果希望粒線體能夠長久陪伴、支持我們,在我們的體內有良好的運作,不妨一起來了解,並且懂得如何保養粒線體?就跟照顧車子一樣,你如果能夠了解如何減少煞車皮的磨損,或是什麼時候該換機油,車子也能夠開久一點。在我們的體內,約有一萬兆個粒線體,任何一個粒線體的死亡,或許微不足道,但粒線體的異動或突變,卻會影響細胞,是故,也無法忽視粒線體的存在及凋亡。現在,透過不斷的推廣,粒線體這門科目如今已從學堂走出來,更貼近大眾的生活。它不再是學者所討論,或是課堂裡研究的冷僻知識,而是跟我們息息相關,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們呼吸、跳躍、活動,追求夢想的每一刻時,粒線體為我們注入了無限的可能。當我們在延續壽命、對抗疾病的同時,粒線體也在體內支持著我們。粒線體與我們的關係,比原先設想的更密切。病毒免疫戰役的關鍵──粒線體[奇妙的免疫系統]天氣一變化,是不是開始容易感冒了?腸病毒流行時,為什麼有些人即使看過醫生、吃了藥也是病懨懨的;有些人則生龍活虎,照樣能吃能喝?季節交替的時候,有些人就開始這個也癢、那個也癢,皮膚猛抓個不停……這一切,都跟我們的「免疫力」有關。而「免疫力」來自於「免疫系統」,也就是人體的防禦能力,來自於體內一道防禦的城牆。這座城牆如果堅固而踏實,當病毒或細菌入侵時,就不易瓦解。反之,當這個城牆變得脆弱,或是不堪一擊時,人體自然生病。可見免疫系統是保障人體健康的重要屏障,它不只抵抗外來的入侵;同時,也是維持體內和諧、平衡,擔任糾察隊的重要系統。也就是免疫系統這道城牆,如果功能不全,身子就容易出現感染,甚至會誘發癌症,這不得不讓們正視「免疫」這回事。強化粒線體的活力──談運動[讓身體更具柔軟性──伸展運動]伸展運動的強度雖然不大,稱不上激烈,但可以讓身體變得更柔軟,也是不可或缺,甚至在運動前和運動後,也可以藉由伸展運動來舒緩身體。長期坐在電腦前的人,光做做伸展運動,便能夠避免身子僵硬。美惠在工作之餘,就會做做伸展運動,雖然因為姿勢奇特,有時會被其他人笑,不過她不在意,說因為坐久了,全身很僵硬,透過伸展運動,關節才不會卡卡。美惠的母親也是一樣,因為有心臟病,不適合做過強的運動,所以三不五時就利用伸展運動,以保持活力。伸展運動比較溫和,在做有氧運動、無氧運動,或是HIIP之前,做做伸展運動,可以減少運動時受傷的機率,提升神經的協調性。而運動過後的肌肉會比較緊繃,做做伸展運動,也可以恢復被拉長的肌肉纖維。伸展運動可以藉助外力或是使用工具來進行,以下我們介紹幾種簡單的方式:1.頸部後縮伸展美惠平常在辦公室都是坐在椅子上,抽空的時候,她會坐好,挺胸、縮小腹,同時,將手抵著下巴,確認頸部在身體的正中線上,幾次呼吸後,會將頸部向後收縮,停留3 ∼5秒再放鬆還原,一天會做個好幾次。美惠也會勸同事,說這個運動,對於他們長期看電腦,頸部、背部僵硬的人都有緩解效果,如果是頸部會不由自主前傾,姿勢不良的人來說,這個伸展運動對他們也有幫助。在她的勸說下,有幾名同事也跟著加入了。2.伸展背部肌肉因為活動的地點幾乎都在辦公室,所以有時候美惠站起來之後,會在辦公室做點簡單的伸展運動。美惠在中午的時候,有時會坐在椅子上,然後伸出雙手,抓住桌子,再將身子連同椅子往後推,儘量伸直雙手,感覺手臂的肌肉有被拉直,如此持續20秒。美惠的同事覺得有趣,也跟著嘗試,發現這套運動可以改善雙臂與肩膀血液的流通,下午工作的時候,身子也不至於太過僵硬。辦公室的氣氛,因為美惠的帶動而更加熱鬧了。3.提胸伸展美惠不只研究坐著就可以執行的伸展運動,有時候站立的時候,她會將雙腳打開,雙腳的距離約肩膀的1.5倍寬,然後放鬆身子,再慢慢的吐氣。這時候,美惠一邊伸直背部,再將身體的重心放低,高舉雙手,再逐漸將肩胛骨盡可能的夾緊,等到這個動作完成,再將身子慢慢的往下降。在做這套伸展運動的時候,既可以坐,也可以站,站的時候還可以同時做深蹲呢!幾個女同事甚至研究起來,說這套運動對她們的胸型頗有幫助,可維持胸型堅挺的狀態。事實上,這套運動還可以減少駝背、圓肩的體態,並可以活動肩頸、降低疼痛呢!書籍介紹探索生命能量的來源 細胞大電廠:粒線體的奧祕作者:王剴鏘、鄭漢中 出版社:釀出版出版日期:2021/11/24作者簡介◎王剴鏘:.中西結合醫學專家.台大醫學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分班.王剴鏘醫師診所院長.台灣百大良醫.台灣不老協會創會理事長.台灣中醫抗衰老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曾任教於:陽明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國防大學醫學系.著作:《健康之道》、《補氧不生病》、《臟腑力革命》、《動出自癒力》、《八段錦自癒療法》◎鄭漢中:.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現任董事長.國立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國立成功大學碩士.國立交通大學EMBA.多項國際證照(NPDP、PMP)延伸閱讀: 婆婆的心聲:做牛做馬,兒子卻堅持搬出去,我做錯什麼落到這個地步?
-
2021-11-2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天冷易落枕好苦惱 醫師教這幾招預防及緩解
一名女性一早起床發現落枕了,頭歪向一邊時脖子僵硬疼痛、無法轉動,十分難受。長安醫院復健科醫師詹益承表示,天氣開始變冷,因落枕而前來復健科求診的病患明顯增加。詹益承說,落枕常發生在剛起床的時候,肌肉與關節還沒活動開的狀態下忽然出力,就容易導致落枕。常見原因包括長時間同一個姿勢,或是天氣寒冷導致肌肉緊繃、使肌肉痙攣;也可能是不良姿勢使得頸椎裡的小面關節錯位而造成疼痛僵硬。常見緩解方式,自己在家裡可以先溫敷放鬆肌肉,或是輕微按揉肌肉拉傷的疼痛點,並做六個方向的頸椎關節伸展 ,包括低頭、抬頭、左轉、右轉、左側彎、右側彎;等彎到不痛或輕微疼痛的角度後維持十秒,接著再做其他方向伸展。詹益承提醒,一般落枕約在一周內會逐漸緩解,若持續疼痛僵硬,建議至復健科或骨科就診。治療方式,會給予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再搭配物理治療如電熱療、超音波等。嚴重者則採用物理徒手治療放鬆筋膜與小面關節復位,並做活化頸部肌肉的運動;若疼痛仍然無法緩解,可以考慮局部注射治療,一般會以低濃度葡萄糖注射在需要放鬆的肌肉筋膜上,可減緩神經發炎、放鬆肌肉。他呼籲,要避免落枕,平時的預防最重要,例如天冷時保暖頸部,若因工作需求而長時間盯著螢幕或故定同一姿勢者,盡量至少每30分鐘做一次6個方向的頸椎伸展運動;清晨起床時也可以放慢動作做伸展,可以大幅減少落枕的機會。
-
2021-11-23 該看哪科.感染科
四價疫苗不夠用!腦脊髓膜炎嬰幼兒死亡率達四成
新冠疫苗疫情趨緩,潛在流行性感染性仍虎視眈眈,醫師提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多好發在入冬之際,有近三成感染者為嬰幼兒,致死率高達40%,現有四價疫苗未必足以因應,但明年一月預計將有B型腦脊髓膜炎疫苗可施打,為預防兒童重症超前部署。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馬偕兒童醫院醫師邱南昌指出,全球每年250萬遭受腦膜炎危害,有23萬人因腦膜炎死亡,台灣每年約有十來位個案病發個案,感染後早期症狀跟流感、感冒相似不易察覺,在11月入冬到隔年4月期間要特別小心。根據台灣流行病學調查,國人每十位有一位無症狀帶菌者,且會透過鼻咽喉分泌物、飛沫和家庭接觸者傳染,他指出,在嚴重惡化下,在24小時內會從發燒頭痛、噁心嘔吐,轉而出現頸部僵硬、出血性紅疹等,最後導致敗血症、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指出,民眾認知新冠肺炎近五成感染者為50歲以上族群,且年紀越大,重症機率越高,但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有近三成為4歲以下嬰幼兒,因抵抗力弱,被感染機會較常人多500至800倍,重症死亡比例可達四成。他表示,嬰兒若感染後,每三位倖存者中有一位會出現長期併發症,如腦性麻痺、智力損傷、聽力喪失、抽蓄癲癇、腎衰竭、引發截肢等,現階段二個月嬰幼兒可以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避免重症及死亡。邱南昌指出,國內現行的四價疫苗對A、C、Y和W- 135型等四型腦脊髓膜炎有效,但對於歐美、台灣最大宗的B型腦脊髓膜炎效果有限,「B型疫苗研發難度高,但經過國內實驗、食藥署查廠審核之下,國內預計明年一月可望上市使用。」同時他也呼籲,新冠疫情趨緩後,最擔心其它病毒的反撲,目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四價疫苗,僅能在旅遊門診施打,但好比英國、澳洲都已經將各血清型的疫苗,列入幼兒常規接種項目中,盼台灣引進B型疫苗後,也能公費接種。紀鑫提醒,有五大風險族群須接種疫苗或提高警覺,如前往腦脊隨膜炎盛行率高的國家旅行、先天無脾臟或切除脾臟者、HIV感染者或免疫缺損者,還有嬰幼兒或軍營等群聚生活者。此外若嬰幼兒出現發燒、嘔吐、躁動不安、活動力差等症狀,成人出現劇烈頭痛、高燒不退、噁心嘔吐、神智不清,都須要盡快就醫觀察,平時也應該維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長時間處於密閉空間或接觸呼吸症狀患者,或接種疫苗,提升自我保護力。
-
2021-11-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注射疫苗後副作用,發燒休克怎麼辦?醫師詳解
根據台大醫院設立的COVID-19疫苗專區,最新資料顯示,打完疫苗後的不舒服症狀:注射部位疼痛、發燒、休克,民眾應該怎麼反應跟處理呢?Q:打完疫苗後注射的手臂很痛,我該怎麼辦?A:注射部位疼痛是常見的疫苗副作用。手臂請盡量放鬆並保持活動,避免僵硬。也可以輕微冰敷,等到消腫後(約1~2天),改為間歇性溫敷。如果真的非常疼痛,合併發燒,紅腫範圍持續擴大,可以諮詢醫師。Q:打完疫苗之後發燒,要去看醫生嗎?可以預防性吃普拿疼嗎?A1:接種後2天內發燒可先使用acetaminophen退燒,其他藥物(如ibuprofen)請與醫師討論,未持續超過2天原則上無須採檢,於退燒24小時後可返回醫院或單位上班,但如為有較高暴露風險者或經評估有採檢需要者,仍應進行通報採檢。其他資訊請參考下方。若接種2天後持續發燒,甚至出現新的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改變,建議請醫師評估。A2:注射疫苗前不建議預防性使用普拿疼Acetaminophen或NSAID藥物,因為可能會影響免疫反應。Q:是否可以使用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預防嚴重的過敏性休克呢?A:美國CDC不建議,因為抗組織胺藥不能預防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如果預防性使用可能會掩蓋皮膚症狀,導致延誤診斷和處理過敏反應。莫德納約百萬分之2.5~24、BNT約百萬分之11.1~13.63、AZ約為百萬分之16.83。
-
2021-11-18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落枕用力扭脖子,恐讓發炎更嚴重!4妙招可緩解
●落枕後,可艾灸調和氣血、疏通經絡●肌肉緊繃的落枕,可熱敷搭配伸展放鬆肌肉●急性發炎使用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可稍微緩解寒冷清晨,小傑一早醒來發現「落枕」了,頭無法往右邊轉。他採用阿嬤的偏方,將頭躺在枕頭上,緩緩地從右邊轉到左邊,再從左邊轉到右邊,同時邊念著 「頭沒落枕、枕頭落枕」。沒想到過去總能見效的偏方,這次卻不靈驗了,只好到診所看診,醫師開立肌肉鬆弛劑給他,用藥後落枕才舒緩。寒冷調整睡姿 牽扯肌肉開業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天氣愈來愈冷,因落枕前來看診的患者也愈來愈多,但是,落枕並非突然發生,往往是長期肩頸周圍循環不佳產生的慢性勞損。尤其秋冬夜間溫度低,人在睡眠時會不由自主地調整自己的睡姿,當睡覺時頸肩部受到寒冷刺激、血管收縮,易發生痙攣並牽扯周邊肌肉引起腫脹疼痛,進而引起落枕。中醫師常以灸療治療落枕,艾灸溫經散寒、溫通經脈,可達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和平衡機能的作用。落枕後,也可按摩後溪穴、風池穴、落枕穴等處舒緩。汐止國泰復健科主任塗雅雯表示,落枕是俗稱,西醫稱作「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除了頸椎旁的韌帶或肌肉急性發炎外,軟骨或椎間盤擠壓到神經,造成頸部關節疼痛、受限,都屬於落枕。急性肌肉拉傷和小面關節發炎造成的落枕,和天冷血液循環不好、縮成一團睡覺有關;但壓迫造成的落枕則主要是因受傷退化、駝背、搬重物而導致。通常發生落枕時,許多人往往貼一堆藥膏在身上期待「自行復原」,或是用各式偏方「自救」,緩解疼痛效果不好,更有民眾會用力扭轉脖子,甚至發出「咔咔」聲,塗雅雯表示,「萬萬不可」,此舉恐讓發炎更加嚴重。落枕原因不同 治療也不同其實依據落枕的原因不同,治療方式也會不同。塗雅雯表示,若是因肌肉緊繃引起的落枕,可用攝氏40度熱毛巾熱敷半小時,並搭配伸展,讓肌肉放鬆;急性發炎則可搭配使用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稍微緩解症狀。開業物理治療師陳怡同說,落枕最常見的是某一節小面關節卡住,因一個動作或是兩側肌肉不平衡導致,使用熱敷或是貼膏藥只能暫時舒緩,但無法復原,拖久了身體使用肩膀動作代償,恐影響肩胛穩定性。因此,物理治療師通常會評估是哪一節關節卡住,執行關節鬆動術。反覆落枕 可能神經根壓迫陳怡同提醒,要預防落枕,平時應盡量避免維持同一姿勢太久,且注意自己的肩胛是否夠穩定,例如平時是否容易聳肩、上背僵硬;若調整不來,就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塗雅雯則指出,若用休息熱敷一、兩天仍無明顯緩解,或是反覆落枕,則可能是頸椎結構或是神經根壓迫問題,必須搭配X光或神經孔測試等理學檢查,才能進一步治療。
-
2021-11-1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天冷坐久腰骨痠痛?物理治療師教你3招恢復好腰力
近期氣溫驟降,60歲的阿梅阿姨抱怨腰骨「硬扣扣」,坐久了會痠痛,腰骨跟「天氣預報站」一樣準。物理治療師指出,久坐容易導致肌肉僵硬,建議應運動訓練軀幹核心肌群,增加血液循環,恢復身體穩定性,身體就會暖呼呼。部立桃園醫院新屋分院物理治療師游宜臻表示,長輩平日若久坐不動看電視,肌肉會僵硬,當氣溫下降時,腰部容易受涼,導致血管收縮產生缺血,就易出現腰痠背痛。游宜臻說,腹部及腰背部肌肉負責保護臟器,支持脊椎挺直及穩定性,若腹部肌肉無力,容易造成骨盆前傾、小腹微凸或腰椎過度前凸,長久下來易導致腰痠背痛;若背肌無力則易造成彎腰駝背,影響腰椎的直立穩定,易導致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的風險。因此維持軀幹核心肌群柔軟度、強化肌肉力量很重要。
-
2021-11-14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生活照護/巴金森病友的家 家具少一點、動線要寬敞
巴金森病是一種好發在老年人的退化性神經疾病,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病友會出現手抖、僵硬等動作障礙,除了及早就診,避免步入失能危機,與病友適當互動、做好居家安全防護,都是病友家屬需要學習的功課。廚房安全● 保持地面乾燥,不要有水漬。● 使用長柄畚箕和拖把清除水漬與垃圾,避免彎腰。● 將常用碗盤或食物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放太高會增加取用時的風險。起居安全● 巴金森病病友走路常前傾,停不住時可能撞上家具或落地窗,家中要有寬敞動線,並減少家具擺設,避免跌倒時撞擊。● 不要裝置門檻或會移動的地毯,避免絆倒。燈光安全● 開關裝置在容易看到及用到的位置,有夜明指示者為佳。● 房間、客廳多裝置小夜燈。● 走道或房間的兩頭裝設雙向開關,避免走過黑暗地帶去開燈。● 不要讓燈光直接照向病友,用間接或反射燈光較好(避免用會反射光線的家具)。臥室安全● 在床兩邊設置小夜燈,避免病友半夜醒來撞到周圍家具而跌倒。● 可在床兩邊設置欄杆,防睡覺時跌落,也可幫助起身。家具安全● 家具不要有尖銳邊角,可用防撞裝置或海綿包起來。● 家具要穩重牢靠,可作為支撐。● 選擇有扶手的坐墊和不要太軟的椅子。● 避免桌面太光滑導致反射,造成病友錯覺。● 避免使用小茶几、板凳等容易絆倒的家具。浴室安全● 浴缸上的玻璃門、漱口杯等換成塑料材質,勿用玻璃製品。● 加裝扶手、小椅子、防滑墊、夜燈。● 使用移動式淋浴頭。● 將肥皂放入綁在毛巾架的長網袋中。● 浴室的門設計成外開、不要鎖門。
-
2021-11-14 醫療.巴金森病
警訊自我檢測/及早發現巴金森病 每月8號手指操自我檢測
你知道什麼是巴金森病嗎?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自己是得到巴金森病的高風險族群嗎?聯合報於110年10月份在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FB社團舉辦「巴金森病疾病問題大募集」問卷調查活動,以下彙整關於巴金森病,民眾最想知道的8個問題,邀請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政霖解惑!Q:巴金森病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預防嗎?若得到巴金森病有機會治癒嗎?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政霖表示,多數巴金森氏症(巴金森病)病友發病原因不明,老化是最常見風險因子,約10%至30%的病人與基因遺傳有關;其他環境因素,例如,務農長期接觸農藥或工廠暴露重金屬、糖尿病和飲食習慣,也是可能的風險因子。對於有效預防巴金森氏症,目前醫界並無共識,但臨床建議,盡量減少相關環境風險因子暴露、控制好三高疾病,可降低罹病風險;另有研究指出,適量攝取咖啡因、養成運動習慣,對於減少巴金森氏症發生率可能有若干保護效果。人體四肢要正確、平順地做出動作,需要許多腦部神經細胞正常合作,如果中腦黑質負責分泌「多巴胺」這種重要神經傳導物質的神經細胞死亡,就會出現動作障礙,隨細胞愈死愈多、多巴胺分泌愈來愈少,症狀逐漸明顯。神經細胞一旦死亡,即是不可逆的變化,雖然目前沒有治癒巴金森氏症的方法,但及早發現警訊,積極介入,仍可望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延緩步入失能。Q:如何提早發現自己是否得到巴金森病?李政霖表示,巴金森氏症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容易察覺,臨床顯示,巴金森氏症病友者在手抖、動作慢、肢體僵硬之前,就出現便祕、嗅覺喪失,以及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REM behavior disorder ,RBD)等前期症狀。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的特色為常作惡夢、熟睡時腦部無法抑制肌肉張力,無意識地拳打腳踢,同眠的伴侶應提高警覺,提醒及早就醫。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個月8號都做一次自我檢測,動作很簡單,右手伸直,手指打開,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再換左手,一樣輕按25下。如果發現速度不同、變慢、停頓,或手指打不開、開合大小改變,建議到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網站,回答「巴金森病自我檢測表」等問題,做進一步檢測。Q: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會發生腦萎縮、失智嗎?李政霖表示,巴金森氏症典型三大症狀為「動作慢、手抖、肢體僵硬」,在日常生活表現,則包含表情減少、字體愈寫愈小、持筷用餐等精細操作變得不靈活、走路小碎步或腳無法抬高,以及身體僵硬,影響平衡反應能力。除了手抖、動作慢等常見動作障礙,巴金森氏症病友也常出現憂鬱、情緒障礙、睡眠問題、嚴重便祕等非動作症狀。臨床觀察,在巴金森氏症前期若合併情緒不穩、焦慮等症狀,病友服藥後,若出現抗藥性和副作用,建議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或劑量。依照巴金森氏症的嚴重程度可分為五期,第一期症狀僅發生在單側,第二期症狀出現於雙側,第三期症狀發生在雙側,軀幹平衡反射能力變差,行走時容易重心不穩。第四期行動困難,到了第五期,患者無法行走需仰賴輪椅或終日臥床。巴金森氏症發病10年以上,藥效維持時間遞減,藥物副作用也變明顯,容易合併認知退化,應與「路易氏體」(Lewy body)沉積相關,也可能是阿茲海默症共病所造成;前者常有視幻覺,後者則以記憶變差為主,臨床上仰賴醫師仔細區分,給予適當藥物治療,家屬耐心與愛心地照護。Q:懷疑自己可能得到巴金森病,該掛哪一科?李政霖表示,如果懷疑罹患巴金森氏症,建議到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就診。確診病友回診時,建議由了解其生活狀況的家人陪同,因為大部分病友缺乏病識感,且容易出現衝動控制的問題,例如瘋狂消費購物、嗜睡等,或是合併其他認知功能退化而出現固執、不理性等行為,此時,家屬告知醫師相關細節,才能夠及時調整藥物劑量,降低副作用。巴金森病40秒手指操【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1-11-14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警訊/及早警覺憂鬱焦慮 不能忽略的巴金森病前兆
巴金森病(又稱巴金森氏症)平均好發年齡為60歲,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大腦基底核中的黑質細胞會分泌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稱為多巴胺,多巴胺的正常分泌與否將影響動作順暢程度,包括手腳不自主的抖動、四肢僵硬、行動遲緩和平衡障礙等動作障礙。此外,巴金森病病友也常有焦慮、憂鬱等問題,多半出現在病程早期或晚期階段,但容易被視為心情不佳、老年憂鬱,而相關症狀也易與老化、阿茲海默症混淆,為此耗費多年時間,遊走其他科別門診,耽誤治療。巴金森病病友及家屬常出現情緒障礙或照顧壓力,下列三個摘自「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FB社團」成員的案例顯現無疑。案例一:父親由於肢體僵硬難以行走,容易跌倒,即使想勸父親多做運動、寫字看書,但父親只想坐在沙發看電視,什麼都不想做,不知道怎麼與父親溝通。(張小姐)案例二:母親半夜睡覺時總是會一直發出「啊啊……」的叫喊聲,問她為什麼叫呢?母親說她是因為睡不著,然而母親半夜的叫喊聲會干擾鄰居作息,請問該怎麼做才能幫助母親。(羅小姐)案例三:父親自從得到巴金森病後,母親就一直陪伴在身邊照顧,長期以來母親承受生病父親的負面、憂鬱情緒,很擔心母親的心理狀況。(陳小姐)神經傳導物質分泌減少,引發憂鬱、焦慮。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說,巴金森病廣義分為三型,包括原發型,病因為基因、老化及不明原因引起退化性腦疾病,其中包括年輕型及家族型,占比約七成屬最大宗;次發型為腦中風等腦血管問題、水腦症,或長期暴露殺蟲劑、重金屬環境等;非典型是罹患路易氏體失智症、脊髓小腦萎縮症、多系統退化症等,這類病友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受到上述因素影響,在腦神經細胞老化過程,代謝退化性蛋白-路易氏體慢慢沉積在腦部等處,在巴金森病病友真正發病前十至二十年,路易氏體逐漸沉積在腦幹,造成正腎上腺素、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分泌減少,引發不自知的憂鬱、焦慮或失眠等自律神經失調。一旦路易氏體沉積至大腦皮質,即正式發病出現單側肢體僵硬、動作慢、手抖等巴金森病的運動症狀。憂鬱高峰期,多發生在剛確診及疾病後期。蔡睿蘋說,巴金森病病友可能出現不自知的憂鬱症前驅症狀,但憂鬱高峰期仍多發生在剛確診及動作功能變差的疾病後期,此疾病發展階段中,五成病友患有輕度憂鬱症,好發族群為女性、年輕型病友及有憂鬱症家族史等。巴金森病治療依不同致病原因給予治療,蔡睿蘋說,如多巴胺分泌不足,就用補充多巴胺藥物來治療。當病友出現憂鬱症狀時,則給予不影響巴金森病治療的抗憂鬱藥物為主。讓巴金森病病友不開心的三句話用對溝通技巧 才能舒緩憂鬱與巴金森病病友相處,溝通方式很重要,蔡睿蘋表示,溝通順利能幫助舒緩病友的憂鬱情緒 。以下是徵詢「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FB社團」成員後,整理出病友聽了最容易感到不開心的三句話。×不要總是面無表情扳著一張臉。○適當溝通技巧病友因腦部多巴胺分泌異常,容易導致臉部肌肉僵硬,沒有情緒反應,此時應讓病友按時服藥,可鼓勵病友練習做「臉部微笑操」,減緩臉部肌肉緊張讓說話放鬆。臉部微笑操:嘴角往上揚做微笑動作,將上揚動作做到最大,維持五秒,放鬆後回到原表情。×整天看起來悶悶不樂,你應該要想辦法讓自己開心一點。○適當溝通技巧病友容易有憂鬱表現,對生活沒有動機、興趣,此時除藥物控制病情外,應讓病友尋求心理支持及正面思考,或藉由病友團體的力量,多與人接觸互動。巴金森病症狀不可逆,長期對於照顧者的身心也造成壓力,除了尋求社會長照資源及喘息照顧協助,也可以透過心理諮商輔導或治療舒緩壓力。×吃飯變慢、連筷子和湯匙都拿不穩,如果不想吃飯就不要吃。○適當溝通技巧病友因手抖症狀,無法拿穩餐具吃飯,一旦步入中晚期病程,肌肉活動力變差,造成吞嚥困難,家人可以準備方便進食的輔具和軟爛好吞嚥的食物,讓吃飯更順利。此外,「陪伴用餐」也相當重要,不要把病友當作小孩子責備,應保持基本尊重,讓長輩心情愉悅、增加食欲。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1-14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治療/藥物、運動雙管齊下 延緩巴金森病效果明顯
你知道什麼是巴金森病嗎?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以及治療方法?自己是得到巴金森病的高風險族群嗎?聯合報於110年10月份在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FB社團舉辦「巴金森病疾病問題大募集」問卷調查活動,以下彙整關於巴金森病,民眾最想知道的問題,邀請成大神經部主治醫師簡崇曜解惑!Q:哪些治療方法可以延緩巴金森病病程?巴金森病患者需「藥物治療」、「規律運動」雙管齊下,才能獲得改善。成大神經部主治醫師簡崇曜指出,若肢體抖動及僵硬程度,未造成日常生活困擾,就不用提高用藥量。此時,規律運動、積極復健,有助於延緩神經流失及退化,效果比只用藥的患者還要好。運動時,必須達到一定強度,一周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感覺到流汗、小累、有喘等程度,簡崇曜建議,「最好可以做自己愛的運動,如果不愛打太極,就改打球,重點是要願意長期作自己喜愛的運動,且項目愈多元愈好。」Q:藥物治療巴金森病,可改善手抖、動作慢等動作障礙,但部分患者出現憂鬱、便秘、睡眠障礙,這是藥物的副作用嗎?除手抖、動作遲緩外,巴金森病患者也常有憂鬱、焦慮、便祕、嗅覺遲鈍等問題,或出現姿勢性低血壓,如突然坐起身,就覺得頭暈,有時合併睡眠障礙,但這些症狀並不全然與藥物副作用有關。臨床透過通用量表,進行手指開合點、重複踏腳,搭配個案主述等方式來評估病情程度,至於如何判讀為藥物副作用,簡崇曜指出,患者服藥完後,若感覺腹部脹氣、噁心感,或者頭暈、姿勢性低血壓、白天嗜睡等原有症狀更為明顯時,務必再回診時,主動告知醫師,作為調整藥物的重要參考。Q:照顧者平常應如何照顧和幫助病友?可以申請長照資源嗎?剛診斷為巴金森病的病友常因想不開而憂鬱加深,此時家屬陪伴非常重要。簡崇曜指出,曾遇過一名熱愛出國旅遊的患者,確診後鬱鬱寡歡,整天宅在家裡,在好友的邀請下,每周外出釣魚,即便拿釣魚竿時,手抖無力,但同伴不以為意,時常結伴出遊,他情緒逐漸穩定,恢復原本開朗個性。簡崇曜提醒,巴金森憂鬱跟一般憂鬱症不一樣,對吃藥的反應也不同,建議民眾與神經科或身心科醫師充分討論病情,規律用藥,也能舒緩照顧者身心壓力。照護壓力沉重,家屬容易與病友起爭執,心力交瘁,簡崇曜表示,政府提供長照申請、聘僱看護申請、輔具等社會福利資源,有需要者可至衛福部網站及各縣市社會局查詢。對於疾病認識與照護資源,也可以上「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網站搜尋。根據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提供長照資源申請資格:申請身心障礙手冊:經藥物適當治療,並且須追蹤至少六個月後,仍遺存足以影響生活機能之障礙者,並符合相對應之巴金森病等級、量表。申請聘僱看護:1.受看護人持有經社政機構核發之身心障礙手冊,且屬「特定身心障礙項目」重度級以上者,不需再經醫師診斷,可經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推介媒合聘請外籍看護。詳情請洽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2.經醫療機構以團隊方式(至少一位醫師及一位醫事人員、臨床心理師或社工人員),所作的專業評估,並開具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認定被看護人需全日二十四小時照護者。)Q:對於罹患巴金森病的病友,建議用什麼態度面對巴金森病?病人有機會重返正常生活嗎?簡崇曜表示,病人應認知「這是不會痊癒,不會完全好的病」,可以視為糖尿病慢性疾病,一開始症狀還不明顯,透過藥物就可控制病情,但須持之以恆,定期回診,規律用藥,就能延緩疾病惡化速度,讓嚴重併發症較晚再顯現。簡崇曜說,沒人說罹患糖尿病,就不能出國旅遊,四處遊玩,頂多飲食習慣要注意,巴金森病也是如此,只要藥物控制得當,沒有什麼是不能做,就連打新冠疫苗也是可以的。每個患者病程不一,有人過了十年,仍保有良好智力與認知功能,仍可以繼續學術研究,但也有病友罹病五年就走路困難、平衡出現問題。每個病人狀況不一樣,調藥速度也不同,簡崇曜提醒,病友不要過於焦慮,擔心病情,不可自我設限,認為自己生病了,就只能關在家,應該盡情享受人生,活得更精彩。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個月8號都做一次「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1-1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天冷腰骨「硬扣扣」 物理治療師4招助恢復好腰力
近期氣溫驟降,60歲的阿梅阿姨(化名)抱怨腰骨「硬扣扣」,坐久了還會痠痛,自虧腰骨跟「天氣預報站」一樣準。物理治療師建議,久坐容易讓肌肉僵硬,應維持運動訓練軀幹核心肌群,增加血液循環,恢復身體穩定性,身體也能暖呼呼。部立桃園醫院新屋分院物理治療師游宜臻表示,長輩平日若久坐不動看電視,容易讓肌肉僵硬,加上氣溫下降時,腰部容易受涼,導致血管收縮產生缺血,就容易出現腰酸背痛。游宜臻指出,腹部及腰背部肌肉負責保護臟器,以及支持脊椎挺直及穩定性,若腹部肌肉無力,容易造成骨盆前傾、小腹微凸或腰椎過度前凸,長久下來易導致腰痠背痛;若背肌無力容易造成彎腰駝背,影響腰椎直立及穩定性,易導致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壓迫的風險。因此維持軀幹核心肌群柔軟度、及強化肌肉力量很重要。●腰部活力運動四步驟:1.背部伸展:平躺姿勢雙手打開平放與肩同高,雙腳併攏屈膝往同一側靠床(到不會引發不舒服的最大角度),固定姿勢15到20秒,雙膝回再做另一邊,左右交替各20次。2.橋式訓練:平躺屈膝雙腳打開與臀同寬,臀部上抬固定維持姿勢15到20秒再放下,重複20次。3.四足跪小超人訓練:採四足跪姿勢,抬對側手腳(左手右腳)伸直維持5秒,交替20次。4.貓拱背動作:四足跪姿勢,由頭部先彎曲慢慢拱胸部到腰背,拱到最高維持5秒,再從腰背部往下壓至抬胸部及抬頭,配合緩慢呼吸重複10次。
-
2021-11-04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生活照護/家有巴金森病患者該如何安置 3要點打造安全居家環境
巴金森病是一種好發在老年人的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於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病的症狀分為動作障礙與非動作障礙,部分病患會有憂鬱、便秘、睡眠障礙等非動作障礙,動作障礙則較為常見,包含平衡障礙、肢體僵硬、轉位困難及凍結步態等,大幅增加跌倒風險。由於病患待在家的時間較長,掌握安全、方便的原則進行居家擺設環境調整,並透過運動訓練或復健預防跌倒,提升病患體力也能讓心情愉悅。要點一:浴室保持地面乾燥、加裝扶手防滑墊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每6名長者就有一人曾經跌倒,過半數發生在住家內,浴室是家中發生滑倒、跌倒的高風險地方。除了清除地面積水、加裝扶手及防滑墊外,浴巾、肥皂及洗髮精等放置於方便拿取的位置,當病患在浴室時確定有家人在附近,不要將浴室門鎖起,且若能將門設計為向外開,能避免病患在浴室跌倒不起時,出現擋住門而難以對外求援的情況。要點二:起居、廚房保持明亮與動線寬敞,避免使用地毯、茶几與邊桌與浴室相同,臥室及客廳也存在不少造成跌倒的死角,根據106年國健署發布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年長者發生跌傷地點第一名為臥室、第二名為客廳。這些居家空間要留意需保有寬敞的動線,少用地毯、茶几或邊桌,家具不要有尖銳的邊角,避免跌倒時碰撞受傷。另外,明亮的光線也有助於避免碰撞而跌倒,包括將電燈開關裝置在容易看到及用到的位置,走道或房間的兩頭裝設雙向開關,避免需要走過黑暗地帶去開燈,臥室、客廳多裝置小夜燈,以及避免桌面過於光滑導致反射光線,造成視線錯覺。提升廚房的安全並方便清理,可準備長柄拖把或畚箕等清除積水,減少病患清理時需要彎腰的狀況,廚房的櫥櫃避免設置在過高位置,以免拿取時發生危險。要點三:常做簡易巴金森病運動訓練與復健,改善肢體僵硬與平衡問題,降低跌倒風險病患除了將居家佈置成安全舒適環境,降低因顫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及平衡問題造成跌倒的風險,建議平時在家還可以透過「臉部微笑操」改善因肌肉僵硬而出現面無表情、撲克臉,或做「吞嚥操」訓練舌頭靈活度,有助於吞嚥功能。台大物理治療系黃正雅副教授表示,這些簡易的運動及復健動作在家就能進行,適當的運動有助於強化大腦功能,巴金森病病友在作居家復健運動之前,需先由醫師診斷病程,聽從醫師醫囑服藥治療,同時由物理治療師評估運動原則,藥物加上運動雙管齊下,更能有效延緩退化與失能。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 家人互動增加趣味性運動可以改善關節僵硬造成的不舒服症狀,同時增加肌力、訓練身體平衡,黃正雅介紹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在家即可自行操作的復健訓練動作,家人一起參與互動更有趣。1. 雨傘伸展運動:採坐姿或站姿,雙手持雨傘抬到最高的位置停留10秒,眼睛望向雙手,保持上半身抬頭挺胸,避免身體過度前傾或後傾,這動作主要是改善駝背和背肌無力。2. 上肢肌力運動:採站姿或坐姿,手握啞鈴或水瓶上舉、側舉到水平高度,停留3-5秒,訓練上肢肌力。3. 下肢肌力運動:採站姿或坐姿,雙腳交替抬高,訓練下肢肌力。4. 跨步平衡運動:雙手叉腰或單手輕扶椅子站立,兩腳與肩同寬,雙腿交替作跨步動作,每跨一步停留3秒,訓練動態平衡、重心轉移及走路功能。5. 行進節拍運動:走路或原地踏步時,搭配數數的口令,例如從1開始,每數到3的倍數加上拍手動作。家人從旁協助互動,多找幾樣新的玩法,動口、動腦、動手讓效果加乘。資料來源:元氣網綜合整理、全方位巴金森醫療照護手冊●貼心小提醒巴金森病存在一些察覺不到的症狀,包含憂鬱、便祕、消化不良及失眠等,民眾可注意自身心情變化與腸胃相關問題,提醒50歲以上民眾每月定期做40秒巴金森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過程中如速度改變、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可搭配自我檢測表篩檢,若有疑似症狀,請儘早至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就醫,及早治療有助於預防及延緩失能。巴金森病自我檢測延伸閱讀:巴金森警訊/出現手抖、憂鬱、關節僵硬?小心可能是巴金森病診斷工具/巴金森病潛伏20年 AI人工智慧助精準預測巴金森警訊/不只手抖、慢動作 憂鬱也潛藏巴金森病風險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1-04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生活照護/當你的巴金森病家人有吞嚥困難、營養不良 照顧者有哪三招可幫助他?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暨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創辦人吳瑞美表示,巴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常見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平均好發年齡為60歲,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會出現動作逐漸變慢、關節僵硬、手部顫抖、平衡困難等動作障礙,部分病患會有憂鬱傾向;到了中晚期病友更將面臨吞嚥與進食障礙的難題,恐陷入更深的憂鬱之中,巴金森病人的家屬可以如何引導正確進食與攝取足夠的營養成為一道新課題。【延伸閱讀】更多巴金森的用藥治療、日常照護、飲食建議,都在「幸福巴士」巴金森臉書社團「阿公最近愈來愈瘦,吃飯變得好慢」,該怎麼辦?吞嚥困難、咀嚼能力降低、顫抖的手握不住餐具等,是巴金森病友常見的飲食困境,尤其到了晚期,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等相關問題。此時,建議諮詢營養師進行個別化的飲食調整。由於中軸肌肉的活動性變差,巴金森病患吃飯時較難下嚥,喝水或喝湯時也比較容易嗆到引發吸入性肺炎。在食物的準備上需花費較多心力,建議可以透過語言治療師評估吞嚥狀況後,根據病患的吞嚥及咀嚼狀況調整,可將食物切小塊、煮軟爛或打成泥狀來進食,能增加阻力降低吞嚥造成的嗆咳問題。「阿嬤的食量愈來愈小,體重變輕,還有營養不良」,該怎麼辦?「均衡」是巴金森病患的飲食原則,若病友因為吞嚥問題,每餐吃的量不多,也可「少量多餐」,規律地監測體重及飲食攝取的狀況。近來不少研究也提出高纖蔬食飲食、地中海飲食可延緩巴金森病的進展,高纖蔬果的攝取,搭配充足的飲水量,正常成人一日的飲水量為體重乘以30毫升,假設體重為60公斤,一日應喝足至少1.8公升的水,能改善病友的便秘、消化不良問題。「手抖不停,握不住湯匙、筷子,吃飯時常常掉滿地」,該怎麼辦?用餐搭配輔具能提升進食效率與安全,坊間有許多協助長者進食的輔具,包含特殊設計的碗筷、湯匙等,當替巴金森病病患選擇輔助餐具時,「方便入口」及「防止滑落」為兩大原則。近來許多營養指引也提出布置怡人的用餐環境概念,除依照病患的需求準備餐食、布置舒適的用餐環境以外,「陪伴用餐」也相當重要,陪伴能讓長輩心情愉悅、增加食欲。●貼心小提醒巴金森病存在一些察覺不到的症狀,包含憂鬱、便祕、消化不良及失眠等,民眾可注意自身心情變化與腸胃相關問題,提醒50歲以上民眾每月定期做40秒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過程中如速度改變、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可搭配自我檢測表篩檢,若有疑似症狀,請儘早至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就醫,及早治療有助於預防及延緩失能。巴金森病自我檢測延伸閱讀:延緩退化/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 訓練肌力延緩手腳顫抖診斷工具/巴金森病潛伏20年 AI人工智慧助精準預測巴金森警訊/不只手抖、慢動作 憂鬱也潛藏巴金森病風險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1-0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病發其實有跡可循 醫師曝最容易被忽略的心臟疾病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4期文/郭岳潭冠心病是心臟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多年名列臺灣10大死因之一,有吸菸、喝酒等不良習慣、患有三高的人、生活心理壓力極大的人或是有相關家族史者,都是冠心病的高危險族群。撲通、撲通,心臟每分每秒不停地跳動,可是正常人通常不容易感覺到心跳,心臟只有約拳頭般大,不可言喻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一旦沒有了心跳,生命也就宣告結束。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每年奪走2萬多條性命,僅次於惡性腫瘤。一般人對於心臟病的認知,常是來得突然、去得也快。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醫療品質暨政策委員會委員、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長黃啟宏指出,心臟病的種類很多,心臟疾病的病發也是早有跡可循,可以做為自我警覺。臨床上,常見的心臟疾病,包括: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及周邊血管動脈疾病。最容易被忽略:高血壓性心臟病根據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高血壓性疾病位居第7位,相當於每4.5個死亡人數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直接相關疾病。黃啟宏指出,高血壓性心臟病就是民眾耳熟能詳的高血壓,所造成的心臟結構及功能發生異常。臨床觀察發現,高血壓性心臟病雖然是最常見,但卻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心臟病。原因:黃啟宏說明,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而引起的壓力,若是病人的血壓值超過標準,且血壓長期升高,又沒有積極控制接受治療,恐造成左心室負荷加重,而變得肥厚、擴大,最後恐導致心臟衰竭。可怕的是,高血壓的病程經過5至10年,甚至20年,可能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衰竭等併發症。根據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8%,推估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但18~39歲有高達36.6萬人罹患高血壓,其中知道有高血壓者只有13萬人,有近24萬人並不自知。症狀:高血壓又被稱作是「隱形殺手」,大部分的高血壓病患幾乎沒有任何不適症狀。黃啟宏表示,高血壓性心臟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常見的症狀有頭暈、眼花、耳鳴、心悸,嚴重時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水腫等症狀。但臨床上,僅有3成病患會出現頭痛、疲累、頸部僵硬等症狀,當等到出現身體不適時,已經產生併發症了;有的人則是身體早已習慣高血壓的狀態,也可能會自覺沒有不適症狀。高危險群:黃啟宏表示,高血壓沒有絕對的高危險族群,其實高血壓就是心臟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男性年齡超過50歲、女性超過55歲,高血壓的風險隨之上升。國內75歲以上老年人,幾乎半數有高血壓,若是有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及家族史,更會增加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風險。事實上,高血壓性心臟病是一種規定出來的疾病。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的定義,正常血壓值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 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 mmHg以上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如何正確診斷高血壓?臨床上,許多病人因為身體不舒服,結果到醫院一量血壓,卻發現血壓很高,其實不能當作是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黃啟宏強調,診斷高血壓最重要的是測量血壓的方式,標準測量方法為休息5分鐘,以坐姿方式、手掌向上,將血壓計、手臂與心臟齊高,記得洗澡後、吃飯後半小時不要量測;若是持續量測經過一段時間,血壓值仍超過標準,建議就醫進一步診斷。造成猝死的兇手:冠狀動脈心臟病新聞報導上,心臟病發作猝死的個案,絕大多數就是冠狀動脈心臟病造成的心肌梗塞。黃啟宏指出,冠狀動脈心臟病就是民眾最害怕的心臟病之一,嚴重恐造成心肌梗塞而猝死。原因:黃啟宏說明,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因是脂肪沉積血管、內壁增厚,進而形成粥狀斑塊,導致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狹窄;一般而言,左冠狀動脈供應65%的心臟血流,右冠狀動脈則供應35%,任何一條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阻塞,血液及營養不容易通過,就會造成心臟缺氧而引發心絞痛,進而導致心臟肌肉壞死,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甚至是猝死。症狀:隨著冠狀動脈慢慢狹窄,病人在身體活動或情緒激動時,因為心臟急速跳動,心血管負擔增加、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心臟收縮困難,而出現心絞痛的情形,產生走路會喘、爬樓梯喘不過氣、胸痛等症狀,胸痛會擴散到肩頸、下巴、上臂或上腹部,有的人甚至會噁心、嘔吐、暈倒、盜汗或呼吸困難,症狀持續約2至5分鐘左右,最長不會超過20分鐘,經過休息症狀可以迅速緩解。若是整個冠狀動脈阻塞,就是心肌梗塞急性發作,胸痛程度會比心絞痛更加嚴重,症狀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以上,常會伴隨著冒汗、呼吸困難、無力等症狀,即使在休息狀態,也有可能會發生,嚴重者會併發心律不整發生猝死、休克,或是心臟衰竭而死亡。高危險群:黃啟宏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以男性為主,發生機率是女性的7至9倍之多,新聞上心臟病猝死個案也通常多是年輕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血管逐漸老化、彈性減少,老年人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比年輕人的風險要高;而女性停經之後,因心血管缺少女性荷爾蒙保護,冠心病發生機率大幅升高,男女比例約是4:3。根據國健署分析顯示,40歲以上民眾有2成5血脂異常、2成血壓高,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而這些都是罹患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子。黃啟宏強調,冠心病的高危險族群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抽菸、家族史,以及壓力、沒有運動,男性年齡大於45歲、女性停經後,都要特別注意。瓣膜發生病變:瓣膜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感染性心臟病,以及後天退化所造成。黃啟宏表示,心臟共有4個瓣膜,當瓣膜發生病變就可稱為瓣膜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的疾病種類,主要有二尖瓣狹窄或閉鎖不全,三尖瓣狹窄或閉鎖不全,以及主動脈瓣狹窄或閉鎖不全、肺動脈瓣疾病,還有非常危險的主動脈剝離。原因:黃啟宏進一步說明,各年齡層好發的瓣膜性心臟病有所不同,先天性心臟病為心臟先天結構異常,多半在嬰幼兒時期就可以發現;風濕性心臟病大多是幼年時患有風濕性感染所引起。隨著年齡老化,瓣膜也漸漸退化,主動脈或二尖瓣、三尖瓣的發展時間及退化時間各有不同,而產生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也就是瓣膜無法完全打開或關閉的情況,甚至可能同時發生,因此喪失了避免血液回流的正常功能,通常好發於60至80歲的中老年人。症狀:黃啟宏表示,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的病人,初期可以是無症狀或症狀輕微,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出現類似狹心症及心臟衰竭的症狀,病人因瓣膜喪失正常功能,會產生缺氧及水分無法正常代謝,造成呼吸急促、越活動越喘、胸痛、心絞痛、四肢水腫、頭暈、腹脹、疲勞、食慾減退等。不過,很難從症狀分辨是主動脈或是二尖瓣、三尖瓣的問題所引起,當情況到達一定程度時,就必須處理。舉例來說,二尖瓣脫垂通常不需要開刀,當二尖瓣嚴重閉鎖不全,才需要手術。高危險群:中老年人因合併三高等慢性疾病,是主動脈剝離的高危險族群,其中高血壓是造成心臟主動脈剝離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黃啟宏說明,主動脈剝離是因血管內層破裂受損,使血液跑到中層及外層之間,並將主動脈撕裂剝離而形成假腔,造成身體各處的血液供應不足,或是血液從假腔破裂,造成大量出血,病人會突然感到劇烈疼痛,且延伸到頸背部,造成喘不過氣、頭暈、半身麻痺,甚至休克昏迷,是猝死常見的原因之一。心悸是最明顯症狀:心律不整黃啟宏指出,各種心臟疾病中,以心律不整的範圍最廣,且從良善到凶狠都有,包括:心房顫動、心房頻脈、上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心室頻脈、心房早期收縮、心室早期收縮、病竇症候群及心臟傳導障礙,主要因是心臟電力傳導功能異常,或是心臟肌肉過度敏感,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原因: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鐘60至100次之間,一般來說,病人經常感到心跳撲通、撲通,應盡快就醫檢查。黃啟宏表示,根據醫學定義,每個人都會有心律不整;但不一定會產生不適症狀,也不一定會造成身體傷害。黃啟宏進一步說明,一般人不大容易察覺到自己的心跳,心律不整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心悸,可能跳得快、跳得慢、亂跳或心跳不規則,有的人會感到胸悶、呼吸急促,伴隨臉色蒼白、噁心、嘔吐;然而,最危險的症狀是平時無症狀,一旦發作就心跳暫停,造成昏倒、猝死,由於心臟打出去的血液量減少,使腦部、心臟等重要器官缺乏血液供應。症狀:各種心律不整的症狀都是大同小異,大部分的心律不整都會有心悸的症狀,只是引起的原因不同;不過,卻不會對身體產生傷害,只要定期追蹤或是調整生活習慣,減少飲用茶、咖啡等咖啡因飲品及酒精,就可以適度緩解,或是藥物幫助緩解症狀。另外,也可以透過植入醫療器材,例如:心室頻脈病人植入節律器、心室顫動病人使用去顫器,以幫助恢復心臟的正常節律。高危險群:黃啟宏提醒,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是心房顫動,好發於老年人,隨年紀增長,心房顫動的發生機率就越高。根據統計,國內超過80歲以上的老年人,心房顫動的比例有10%,建議有症狀就要治療,避免增加中風的風險。以下肢血管為主: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血管的主要功能為運輸血液,根據運輸方向不同,可分為動脈、靜脈及微血管,其中動脈負責從心臟將血液帶至身體組織,而靜脈窄將血液自組織間帶回心臟。原因:黃啟宏指出,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是指血管內膜因脂肪斑塊逐漸堆積,進而失去彈性、內膜增生,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狹窄阻塞,使遠端血流量減少,導致身體某些部位功能受到影響,尤其下肢血管為大宗,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其他還有「眼中風」、「腸中風」等。黃啟宏表示,周邊血管動脈屬於全身血管的一部分,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的危險因子,也與冠狀動脈心臟病類似。症狀:臨床上,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以下肢血管為主,病人占了5成以上。黃啟宏說明,下肢血管較長,發生阻塞的機率較高,也比較容易被發現;常見的臨床症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而不同,初期容易感到下肌肉痠痛或無力,漸漸出現運動時間歇性跛行的現象,休息可緩解。隨著血管阻塞越來越厲害,出現下肢紅腫、麻木或劇痛,即使休息也會感到劇烈疼痛,嚴重時會發生皮膚變黑、潰瘍及壞死,且傷口會久久無法癒合;黃啟宏提醒,若是沒有積極治療,甚至會演變成肌肉組織缺血性壞死,恐面臨截肢的命運,也可能會危及性命。高危險群: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好發於40歲以上、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胱胺酸血症,以及抽菸的群族。延伸閱讀: 。照護 心 。心臟病發作「4大非典型症狀」常被忽視! 專家告訴你何時該叫119
-
2021-11-0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天涼關節痠 8招防疼痛
東北季風報到,天氣轉涼,身體似乎比氣象台還要準確,您的關節是否感到痠痛?小心退化性關節炎或風濕性關節炎發作。科學證據指出,氣候的改變可能真的與關節痛有關,例如氣壓變化、日夜長短變化、生物時鐘改變,氣溫、濕度變化、季節性的過敏原出現等,都會造成慢性關節炎、氣喘、纖維肌痛症、偏頭痛症狀的嚴重度或頻率加劇。下雨前的氣壓降低,可能會使肌肉肌腱的張力改變,造成關節的負擔增加,溫度的降低則會讓關節內液體的潤滑效果變差,引起關節僵硬疼痛。天氣變壞會導致日常活動減少,無法出門運動、踏青,會使得關節更僵硬。而陰冷的天氣也可能讓情緒較為低落,讓關節疼痛感更加明顯。預防關節疼痛8招:1.保持身體活動:天氣不好仍要盡量在室內活動,踩固定式腳踏車,瑜伽操都是不錯的選擇。2.維他命攝取:適度補充維他命D、 E、 A、 K,可維持關節健康。3.多喝水:多喝水可以維持身體循環,同時讓關節能保有充足的潤滑。4.注意保暖:穿得暖和,可降低氣溫變低帶來的影響,泡熱水可讓關節周圍的組織變軟,進而改善關節僵硬疼痛。5.充足的睡眠:足夠的睡眠讓身體有機會放鬆修復,能避免關節不舒服的情況出現。6.按摩拉筋放鬆:很多關節痛的來源是緊繃的肌肉,適度放鬆緊繃的肌肉可降低疼痛,改善關節僵硬。7.復健治療:除物理儀器治療外,透過正確復健運動方法,可保護關節,改善關節功能,降低疼痛。8.適度使用藥物控制疼痛:若是疼痛難耐,在醫師的指示下,適當的使用止痛藥物也是必要的,藥物治療不僅有效,也能改善生活品質。
-
2021-10-31 新聞.長期照護
動不動就頭暈 該看心臟科還是耳鼻喉科?
很多長輩常會抱怨頭暈,擔心是中風的前兆。有人經年累月的暈,卻檢查不出什麼毛病;有人感覺天旋地轉站不起來,趕緊求助醫師。暈和眩有什麼不同?什麼情況該求助心臟科、神經內科?什麼情況該找耳鼻喉科?年邁的父母常嚷著頭暈嗎?可別將這些話當耳邊風,或輕忽頭暈只是正常老化,醫師提醒,頭暈有時是中風前兆。眩暈可能是內耳微血管些微阻塞所引起,所以當眩暈發作,很可能表示人體微血管已經出現問題,漸漸人體內中大型血管也可能出現血液循環不良反應,甚至演變成中風。案例故事:75歲陳奶奶身體健康,某天在家突然感到一陣天旋地轉,伴隨惡心、想吐的感覺,連忙跑到廁所去吐,但是吐完之後天旋地轉的感覺仍然強烈,幾乎無法站起來。家人帶她去醫院急診,在耳鼻喉科門診確診為「梅尼爾氏症」。陳奶奶暈眩的症狀並非時常發作,有時一年才發作一次,但每次發作就只能躺在床上、緊閉雙眼,才能避免暈眩及想吐的感覺。常見眩暈 低血壓、貧血造成通常一般人頭暈不舒服,會用「暈眩」(醫學上稱作「眩暈」)這個詞,但「暈」和「眩」其實是兩種不同種類的感覺。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眩暈的原因很多,這是醫學中最常見的名詞,卻是最難診斷的疾病。最常見眩暈的原因是姿勢性低血壓、缺血性貧血所造成頭暈的感覺,當血壓過低時加上姿勢變化,往往造成患者蹲下去再站起來時,特別容易暈,甚至會出現眼前一片黑、幾乎站不住的感覺。頭暈耳鳴 竟肇因姿勢不良另外,包括內耳不平衡,或是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也會造成眩暈感,而感冒引起的頭暈,只要感冒好了就不會持續下去,但不少人在頭暈時還會伴隨嚴重耳鳴。陳欣湄曾收治一位患者,長期耳鳴,檢查後才發現該患者是長期使用電腦的上班族,由於姿勢不良、頸部肌肉長期緊繃,讓耳朵附近肌肉僵硬,不但造成時常頭暈,也伴隨耳鳴。暈有昏沉感 眩則天旋地轉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表示,「暈」通常都是有昏沉感覺,有時會讓人感到頭重腳輕;但「眩」的感覺就非常嚴重,會有天旋地轉的感覺,輕則覺得四周物品會有移動感,重則會覺得四周物品都在轉圈圈,甚至伴隨惡心、想吐之感。造成眩暈的原因有很多,王培寧舉例,像是掌管平衡的半規管疾病、血壓過高或過低、貧血、營養不良等,都可能造成頭暈不舒服的感覺,其他像是腦血管疾病、血管狹窄造成血流不足,腦中風、腦幹中風等,也都會造成眩暈感。此外,會造成嚴重眩暈感的「梅尼爾氏症」,以及長在腦幹上的腫瘤,都會造成眩暈。發生急性眩暈 應立即就醫王培寧表示,若發生急性眩暈狀況,最擔心的就是中風,因此不論幾歲的患者,如果出現急性眩暈,第一個就是要檢查是否有中風的問題。中風造成的眩暈不會好轉,症狀也比較嚴重,有時會持續幾天甚至幾周,尤其腦幹或是小腦梗塞出血,都會影響小腦平衡而造成嚴重眩暈感。通常中風型眩暈患者,還會伴隨手腳麻木無力、講話不清楚等症狀。而要避免中風,最主要就是要控制三高、避免抽菸、酗酒等危險因子。梅尼爾氏症 發作動彈不得至於耳內半規管問題造成不平衡而眩暈,儀器不見得檢查得出來,但半規管不平衡主要的症狀就是眩暈,躺著或靜止不動,症狀就會改善。而梅尼爾氏症發作時的症狀有時會非常嚴重,天旋地轉的眩暈感有時會持續幾個小時或是一、兩天,症狀就會好轉,不過梅尼爾氏症發作時,會讓人暈到無法走路,需躺著休息才能改善。
-
2021-10-29 養生.聰明飲食
天氣變冷血壓飆升 營養師揭露十種降血壓食物
進入深秋時節,天色暗得很快,似乎提醒人們,冬天即將到來。天氣變冷,對血壓的影響不容忽視。研究顯示,當氣溫下降1度,血壓就可能上升0.5毫米汞柱以上。新聞網站《Sowetan LIVE》營養師撰文提醒高血壓病患,遵守「得舒飲食」原則(DASH),助於改善血壓居高不下的困擾。 總原則來說,由於高血壓會增加罹患心臟病、中風和腎臟疾病的風險。所以,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並減少鹽分攝取,在膳食中加入全穀物、魚、堅果、豆類和低脂乳製品,幫助降低血壓。 以下是十種有益高血壓病患的最佳食物: 一、南瓜籽小小一顆,卻富含大量控制血壓的營養素,包括鎂、鉀和精氨酸。這是一種產生一氧化氮所需的氨基酸,一氧化氮對放鬆血管和降低血壓很重要。 二、紅蘿蔔紅蘿蔔助於維護視力,而且這種主食蔬菜富含酚類化合物,助於放鬆血管和減少發炎,從而幫助降低血壓。生吃胡蘿蔔比煮熟吃,更有助於降低高血壓。 三、豆類和扁豆 豆類和扁豆含有豐富的纖維、鎂和鉀,可以幫助調節血壓。豆類食物可以添加到熱湯中熬煮,讓冬天溫暖。四、菠菜 菠菜富含硝酸鹽,還有抗氧化劑、鉀、鈣和鎂,這讓這種綠色植物成為高血壓患者的絕佳選擇。菠菜湯可以降低動脈僵硬,有助於降低血壓和改善心臟健康。 五、柑橘類水果柑橘類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和植化素,攝取柑橘類水果,可以降低高血壓等心臟病風險,助於維持心臟健康。然而,高血壓病患要避免攝取葡萄柚,因為會干擾降血壓藥物。 六、漿果藍莓、覆盆子和草莓是與降血壓作用有關的一些漿果。它們含有花青素,是一種抗氧化物質。花青素已被證明,可以提升血液中的一氧化氮程度,這有助於降低血壓。營養師建議民眾,可以在飯後攝取漿果作為零食或甜點,或將它們添加到燕麥片中。七、鮭魚、高脂肪魚類 富含脂肪的魚是Omega-3的極佳來源,有益於心臟健康。這些優質脂肪,也減少身體發炎。 八、芹菜: 芹菜含有苯酞的化合物,助於放鬆血管和降低血壓。煮熟的芹菜效果較好。 九、蕃茄和蕃茄製品:蕃茄和蕃茄製品,富含多種營養素,包含鉀和類胡蘿蔔素蕃茄紅素。蕃茄紅素助於降低高血壓等心臟病風險。十、甜菜根、甜菜葉和甜菜汁:甜菜根和甜菜青菜富含硝酸鹽,助於放鬆血管並降低血壓。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失眠…掉入憂鬱症漩渦 醫:4步驟讓你提早1小時安穩入睡冬天痛風容易發作!營養師揭「NG痛風飲食大全」冷空氣來襲想吃鍋 食藥署告訴你怎麼挑火鍋食材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1-10-27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脖子卡背痛別輕忽 2方法分辨僵直性脊椎炎
背痛別輕忽!26歲的小如(化名)四年前開始出現下背痛,早上起床背部異常疼痛,起初以為是搬重物扭到,吃完止痛藥有改善就不以為意。半年前脖子開始出現卡卡,頸椎也愈來愈僵硬,在路上碰到別人叫她名字,竟然無法轉頭回應,只能像個機器人一樣轉動全身,趕緊到醫院檢查,確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經過治療後背痛感降低、亦改善脖子僵硬問題。台東馬偕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黃奕帆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導致脊椎或薦腸關節發炎的疾病,嚴重會影響周邊關節或合併虹彩炎等疾病。目前盛行率約0.1%至0.4%,推估全台約有5至6萬名患者,好發族群為18至45歲年輕族群,男性患者是女性的三倍。臨床上背痛可以分成「機械型背痛」和「發炎型背痛」。黃奕帆表示,可用簡單二分法分辨,「機械型背痛」容易出現在運動或搬重物時造成的急性傷害,通常經過休息後就會逐漸恢復,而「發炎型背痛」則是愈休息會愈痛。當年輕族群在晨間起床時發現背部疼痛或僵硬,而且持續時間長達三個月以上,就要提高警覺可能罹患僵直性脊椎炎。黃奕帆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原因遺傳占大多數,有90%至95%民眾本身帶有基因,後續因運動傷害而被誘發,像是年輕男性好動,打籃球等激烈運動,以為背痛是運動過度、運動傷害,容易因此誤診。提醒民眾若疼痛超過三個月仍持續慢性疼痛,有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黃奕帆表示,僵直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發炎,初期症狀在X光變化不明顯,且疾病進程緩慢,從關節發炎到脊椎彎曲變形可能需要好幾年,目前臨床診斷可透過抽血檢查,包括紅血球沈降速率(ESR)、C反應蛋白(CRP)發炎反應、HLA-B27基因及家族病史等綜合評估,確認患者是否罹患「中軸型脊椎關節炎」。黃奕帆補充說明,「中軸型脊椎關節炎」是自體免疫關節炎的大家族,當中軸骨脊椎關節被侵犯造成發炎時,可能合併乾癬、發炎型腸胃道疾病、反應型關節炎或僵直性脊椎炎,因此若能提早發現中軸型脊椎關節炎而對症下藥,就可以避免疾病惡化,影響患者生活品質。黃奕帆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治療,一般先以消炎止痛藥,並建議患者搭配復健運動,如游泳、太極拳、瑜珈或伸展運動,控制到病情穩定,並持續追蹤。不過有患者會自行買成藥、打止痛針,但本身有慢性病者,容易因錯誤用藥影響腎功能,建議患者每3到6個月定期追蹤發炎指數。黃奕帆說,若已試過二種消炎止痛藥,且3個月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可申請生物製劑治療,約3至6個月可以改善疼痛及僵硬症狀,目前也有適合計畫懷孕患者使用的生物製劑。他提醒,僵直性脊椎炎有復發可能,不斷發炎下導致脊椎沾黏,容易導致關節長期受損,骨頭、脊椎變形等,建議仍多與醫師溝通適合的治療方式。
-
2021-10-2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中風病患8成肩膀疼痛 應注意肩部保護避免受傷
8成腦中風患者有肩膀疼痛困擾,常見症狀有疼痛、僵硬、攣縮、活動困難、腫脹、手臂無力、麻或刺痛、肩關節明顯錯位,肩痛患者會因此減少活動,除了影響復健的進行,也影響了生活品質。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陳怡君說,肌肉張力來自大腦控制,當大腦因中風而受損時,肌肉張力會因信號過度活動或活動不足而發生變化,導致痙攣或鬆弛。由於肌肉張力的變化,許多患者經常會遇到肩部併發症。造成中風後肩痛的四個常見原因為肩部半脫位、肩部夾擠、痙攣及冷凍肩。肩部半脫位因支撐和穩定肩關節的肌肉無力和活動不足,沒有力量將手臂固定在正確的位置,手臂的側面、前面及頭頂上面的動作會對肩關節的穩定性施加額外的壓力,並可能導致半脫位或部分脫位,因肩部肌肉無力,手臂的重力也會導致肩關節半脫位引發疼痛。肩部夾擠則是當肩部和背部的肌肉在中風後變得無力時,肩胛骨在手臂抬起時無法正確旋轉,導致通過肩部肌腱受到擠壓。痙攣是因為肌肉張力會使肩部肌肉緊繃,導致僵硬和疼痛也會限制活動能力和運動範圍。冰凍肩的部分則是由於痙攣導致手臂和肩關節的活動減少,肩部的韌帶和關節囊變硬,形成沾黏性關節囊炎,肩關節中的結締組織變厚和緊繃,限制運動範圍並導致手臂運動疼痛。陳怡君說,治療會針對患者個別的狀況來安排,常見的治療方式有消炎止痛藥物、肉毒桿菌注射、肩胛上神經阻斷術、拉筋運動、軟組織鬆動、製作副木、擺位、肌內效貼布、主動被動關節活動練習、肌力訓練以恢復日常活動。她提醒中風者應該注意肩部保護,坐下或躺下時盡量使手臂和肩膀有支撐且在正確的姿勢。在協助中風患者上下床、站立和行走時,照顧者不應拉扯或抓住患側的手臂或肩膀,以防止韌帶扭傷、肌肉拉傷或因中風後肩部的穩定性下降而導致的撕裂或肩部脫位。早期治療對於中風復原非常關鍵。如果不及時治療,肩部併發症會嚴重惡化,使手臂的活動困難。如果出現肩部症狀,如疼痛、運動困難,應盡快就醫治療。
-
2021-10-26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3成女性恐罹患靜脈曲張不自知 專家揭8個常見症狀
許多需要久站的工作者,像是專櫃銷售員或開刀房醫事人員,或是久坐上班族,常常在辦公桌前一坐就1、2個小時,會有小腿腫脹僵硬的不舒服感,等到經年累月才發現,小腿上浮起形狀怪異的青筋,就醫才確診是靜脈曲張,如果未妥善處置和保養,嚴重者皮膚恐出現潰瘍,傷口無法癒合,生活品質也因此大幅下降。久站久坐下肢血流難回心臟 靜脈曲張女性盛行率30%恩主公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張雲媛表示,人在站立或久坐時,下肢靜脈血液無時無刻都在對抗地心引力,靜脈血管內有瓣膜阻止血液回流,但是站太久或坐太久時不利血液循環,靜脈血液累積在下肢流回心臟困難,久而久之下肢靜脈血管壁擴張,讓瓣膜逐漸失去原有作用,就陷入了負面循環。張雲媛接著說,按照性別劃分靜脈曲張盛行率,女性約25%至30%,男性約10%至20%,風險因子包含女性、多次懷孕生產史、家族史、年紀、久站、久坐等;常見症狀包含,下肢靜脈鼓脹扭曲、蜘蛛絲狀、腫脹感、疼痛、抽筋、小腿前側與腳踝色素沉澱、皮膚慢性傷口、流血等。嚴重恐會潰瘍傷口難癒合 規律運動與抬腿有助保養靜脈張雲媛說明,靜脈曲張可分成6個階段,由無症狀到可以看見蜘蛛絲網狀靜脈、再來曲張變形、水腫,接著發生色素沉澱與皮膚病變,潰瘍傷口從可癒合轉變成難癒合,想要阻止靜脈曲張越來越嚴重,可先採用保守性治療,也就是保養小腿靜脈,養成規律有氧運動、抬腿,必要時養成穿壓力彈力襪的習慣。張雲媛解釋,有氧運動能夠增加血液循環,強化靜脈血回流到心臟,將雙腿抬高則是利用地心引力讓血液流回心臟,在搭長途車或飛機時,可以扭動腳踝關節,如果預計可能會久站,在前一天可以準備好壓力彈性襪,放在明天要穿的衣服旁,起床換穿衣服時就不容易忘記,另外如果能維持理想體重最好。積極治療可截斷淺層曲張靜脈 傷口小恢復快病症有效消除張雲媛強調,下肢靜脈分為深層與淺層,絕大部分血液都藉由深層靜脈回流心臟,相較之下血液從淺層靜脈上流量少非常多,但靜脈曲張多在淺層出現,可以利用手術將曲張淺層靜脈閉合或抽取,就能大幅度減少不適症狀,手術方式包含雷射、熱射頻、靜脈膠、局部靜脈抽取等。張雲媛接著說,大隱靜脈高位結紮手術,會在鼠蹊部與患部兩端,打小口放入導管手術,局部靜脈抽取手術則是在皮膚上切開一個小孔,處理發生曲張靜脈,靜脈內雷射閉合手術也是用小孔,將雷射光源導入靜脈內,讓靜脈緊縮阻止不讓血液流入,手術後靜脈能恢復平坦,傷口小恢復也很快。(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腳水腫、浮青筋是靜脈曲張? 嚴重會致命!生活中「1動作」常無意識就做了 ·靜脈曲張要治療嗎? 不只影響美觀,還可能致命!現在開始這些事要少做
-
2021-10-2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清潔婦「媽媽手」痛到無法動 經由沾黏解離術解除疾患
澎湖縣一名中年清潔婦近日因右側「媽媽手」發作,不僅騎機車困難,右拇指還無法伸張與內收,拇指背也麻,到「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澎湖松青診所求治,醫師發現她先前曾因媽媽手動過手術,部分肌腱、神經已沾黏,症狀格外複雜,後來在局部麻醉下小心翼翼施行沾黏解離術,術中就看到她的拇指已能活動自如,並比出「讚」的手勢!澎湖松青診所醫師李松青表示,「媽媽手」正確名稱是手腕第一室間狹窄症候群,是瑞士醫師De Quervain在1895年發表。主要是手腕第一室間鞘膜狹窄造成外展拇長肌腱及伸拇短肌腱功能喪失,引起疼痛。他表示,這名婦人媽媽手復發,拇指掌指關節無法伸張,內收困難,拇指背也麻,騎機車都困難。經超音波檢查,確認是外展拇長肌腱及伸拇短肌腱沾黏。而婦人10多年前即曾因「媽媽手」開過刀,這次伸拇短肌已出現肥厚鞘膜,且淺橈神經沾黏到伸拇短肌鞘膜上,是「室」中有「室」的案例。李松青說,婦人應該是反復拇指的外展工作造成非典型媽媽手症狀,復發的位置以前少見,症狀格外複雜。一般單純的「媽媽手」沒有合併神經症狀,拇指也不會呈現僵硬狀態,要解決這種結構變化,只能手術。幸好術中當下即看到病患的拇指活動自由,術後拇指也能伸張及內收,且拆線後不再有拇指背麻感,成功解除患者的困擾。
-
2021-10-20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為何肩頸易疼痛?名醫曝潛藏10大風險的生活習慣
「見樹不見林」是比喻只看見事物的局部或細項,看不清全貌的狀態。將脖子疼痛歸因於「椎骨之間的縫隙變窄」、「長出骨刺」、「頸椎出現老化現象」、「罹患直頸病」等,就是僅著眼於「樹」的原因探究法。醫學上,了解實際的頸椎變化雖是重要且不可忽略的,然而在頸椎病的案例中,如果太執著於這一點,可能就無法進行適當的處置。因為許多患者一聽到醫生說是脖子的骨頭有問題,就會覺得「那會痛也沒辦法」、「只能吃藥抑制疼痛,走一步算一步了」,不會再做更進一步的處理,若被診斷是「老化現象」就更不用說了。因此,請大家先把「這棵樹」暫擱一旁,檢視「整片森林」的狀況吧。我希望大家將關心的重點放在「這種變形、壓迫、老化現象為什麼會發生?又為什麼會惡化?」上。即便具體的答案因人而異,其中還是有個重大的共通要素,那就是「姿勢不良」。請大家以此為前提,從以下十個項目選出符合自己情況的敘述,了解潛藏在生活中,讓自己肩頸疼痛的真正原因。導致脖子疼痛的生活習慣檢測表□ ❶常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 ❷經常使用筆記型電腦□ ❸整天坐辦公桌,使用電腦工作□ ❹一坐下來,就很習慣翹腳□ ❺有駝背及頭部前傾的姿態□ ❻不常做伸展操等運動□ ❼椅子習慣坐得比較淺□ ❽工作生活壓力大□ ❾經常坐低椅背或無靠背的椅子□ ❿時常坐在地板上大家做完的結果是什麼樣子的呢?打勾的項目,就是減輕、消除肩頸疼痛的重大關鍵。關於改善生活的具體方法,第四章會有詳細敘述,在此先稍做簡單說明。❶ 請大家觀察在公共運輸上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人,恐怕找不到人採取挺直背脊、直視前方的姿勢吧?當人們使用這些物品,身體多會變成駝背低頭的樣子。盡量以平視前方的姿勢使用這類工具,就能減輕脖子的負擔。❷ 和 ❸ 原因相似,長時間使用電腦會導致姿勢不良,筆記型電腦對脖子造成的傷害更大。如果以接近桌上型電腦的使用方式用筆記型電腦,可以減輕對脖子的負擔。❸ 長時間持續坐在辦公室裡,很容易出現頭向前伸出等不良姿勢。就算僅是在察覺姿態不對時做適度的修正,也能讓脖子的負擔驟然減輕。❹ 翹腳一定會讓身體產生歪斜,進而讓脖子承受過度的負荷,所以請盡量不要做這個動作。❺ 駝背且頭向前伸的姿勢,會對脖子帶來非常大的壓力。多數的頸部疼痛,都是由於習慣維持這種姿勢所致。❻ 肩頸操等運動,可以有效調整不良的姿勢。不進行相關運動並長期維持壞習慣,就會讓身體姿勢固定在不正常的狀態,並且不斷地對脖子施加壓力。因此,請大家一定要做一些能減緩脖子不適的肩頸操。❼ 如果是短時間坐得很淺並且特別注意的話,還是能保有良好的姿勢,然而時間一長就很難維持。在能保持正確坐姿的椅子乃至於矯正型座椅上深坐,就是減輕頸部負擔的訣竅。❽ 乍看之下,精神壓力跟脖子毫無關聯,但其實壓力越大,身體就越容易無意識地緊繃,導致肌肉僵硬。壓力帶來的緊張會造成肩頸痠痛,因此請大家一定要特別注意。雖然壓力無法完全避免,還是要多製造讓身心放鬆的機會。❾ 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有效利用椅背,但若能善加運用它的功能,就能大幅減輕脖子的負擔。如果椅背過低或沒有靠背的椅子,無法支撐整個後背,就沒有這項功效。於是,在選擇必須長時間使用的椅子時,應當選擇靠背大小足夠、形狀適當的椅子。❿ 基本上,時常坐在地板上很容易造成駝背等不良姿勢,導致造成頸部的負擔。不過只要稍加用心,也能以對脖子較好的姿勢維持這樣的生活方式。※ 本文摘自《日本三代名醫の肩頸自療法:每天1分鐘!舒緩脊椎肌肉,身體重新調正,自癒力大增!》。《日本三代名醫の肩頸自療法:每天1分鐘!舒緩脊椎肌肉,身體重新調正,自癒力大增!》作者:竹谷內康修 譯者:羊恩媺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日期:2021/08/11
-
2021-10-20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只要出現對稱性關節痛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破解迷思
「關節痛,忍一忍就好?」「關節痛只是因為工作太勞累?」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種好發於中年女性的自體免疫疾病,馬偕紀念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李惠婷醫師指出,除了造成關節慢性疼痛之外,還會持續破壞關節,漸漸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可不是個「忍一忍就好」的小毛病!迷思1:類風濕因子RF陽性就一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RA?類風濕因子RF(Rheumatoid Factor)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的參考檢查之一,李惠婷醫師表示,因為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而且有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RF會呈現陰性。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的原因很多樣,除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外,還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或是一些讓身體慢性發炎、感染的疾病,例如B型肝炎、C型肝炎帶原的病人,甚至有些腫瘤也會造成類風濕因子陽性。若檢驗發現類風濕因子RF陽性時,還需要配合臨床症狀,和其他的抽血檢查來判斷。李惠婷醫師說,單純只有類風濕因子RF陽性,不代表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迷思2:只要雙手、雙腳出現對稱性關節痛,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表現大多是對稱性、多發性關節炎,但也有其他疾病可能發生對稱性關節炎,李惠婷醫師舉例,像是很常見的手部退化性關節炎、或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也可能有關節的侵犯,而造成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險因子包括中年女性、抽菸、肥胖、家族病史等。典型的表現是同時侵犯雙側相同的關節,使關節腫脹不適,而且休息愈久,愈不舒服。患者於早上起床時,關節僵硬的狀況可能持續超過一個小時,較嚴重時甚至無法拿牙刷、擰毛巾。若關節炎持續超過六週,還會抽血檢驗發炎指數、類風濕因子RF、CCP抗體等,李惠婷醫師解釋,每個病人的表現不太一樣,臨床上會依據受侵犯的關節、關節症狀、關節外症狀、持續時間、抽血檢查等,做整體的評估。迷思3: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自體免疫疾病,聽說要多進補、多吃健康食品來提升免疫力?「這是錯誤的觀念!」李惠婷醫師說,「有很多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確定診斷後就會開始使用各式各樣的補品、健康食品,反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期。」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亂掉了,而處於發炎的狀態,進補可能造成疾病惡化。李惠婷醫師,早期藥物治療對類風濕性關節炎非常重要,愈早治療,愈有機會控制病情,建議應該要及早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迷思4:聽說類風濕性關節炎RA只要調整飲食,就可以不用吃藥?早期藥物介入有助於減少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李惠婷醫師說,部分患者會嘗試飲食或民俗療法,拖了半年,發現關節還是持續發炎才回到門診,結果關節已經遭到破壞。關節破壞是不可逆的,可能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迷思5: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RA得吃很多類固醇?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第一線用藥是免疫調節劑,通常會使用一種以上的藥物,李惠婷醫師解釋,免疫調節劑通常需要服用大概一至兩個月後才會出現療效,因此在發炎很厲害的時候,有可能會先使用類固醇抑制發炎反應,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疼痛。部分病人在接受免疫調節劑、止痛藥、類固醇的治療後,還是沒有辦法控制發炎、緩解症狀,就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李惠婷醫師說,「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以有效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減少關節的發炎跟破壞,我們會根據病人的症狀,來幫病人申請使用。」類固醇並非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治療藥物,只要發炎狀況控制良好,便會逐步調低劑量,並停止使用。李惠婷醫師說,治療過程中都會依照疾病活性調整藥物,不至於長期大量使用類固醇,患者並不需要太擔心這個問題。迷思6:類風濕性關節炎RA打針一定比吃藥好?針劑和口服藥的作用機轉不同,都能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預防關節變形,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調整合適的藥物。迷思7:一定要打生物製劑嗎?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用?生物製劑有很多種,治療機轉各不相同,有些可以抑制T細胞活化,有些可以抑制B細胞活化,有些可以與細胞激素(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結合,以抑制發炎反應。李惠婷醫師說,假使免疫調節劑的效果不如預期,才會申請生物製劑、小分子標靶藥物,目前藥物選擇很多,重點是要及早接受治療,才能發揮更好的療效。迷思8:使用生物製劑需要經常換藥?使用生物製劑時,醫師仍會根據病人的症狀做調整,李惠婷醫師說,可能轉換到第二種、第三種,才會找到適合的藥物。申請生物製劑之前都必須評估病人的共病症、使用的安全性,李惠婷醫師說,「我們都會跟病人討論,最主要還是要看病人接受治療的配合度,如果可以遵照醫囑用藥,大部分病人都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迷思9: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只要關節不腫、不痛,就可以停藥?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免疫疾病,即使是在關節不腫、不痛的時候,關節依然會持續受到破壞,李惠婷醫師提醒,有些患者還有關節外併發症,所以不可以自行停藥。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需要長期追蹤治療的慢性病,醫師會根據症狀適時調整藥物。迷思10:有類風濕性關節炎RA就不適合運動嗎?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為怕痛,或是已經有關節變形,所以就不敢運動。李惠婷醫師說,其實維持適度運動對患者很重要,可以防止肌肉萎縮、改善關節活動度。患者可以與醫師、物理治療師討論,依照身體狀況設計運動處方,足夠的暖身及伸展,也有助於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原文:
-
2021-10-1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膝關節退化跟年齡無直接相關 治療師推3招訓練肌力
●退化性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炎」,因關節慢性勞損所引起●過度使用關節、體重過重、膝蓋曾有舊傷,易增加罹病機會●強化肌力能有效保護膝關節你會走路卡卡、膝蓋痛嗎?上下樓梯膝蓋發出喀喀響、有異物感?小心得了退化性關節炎!膝蓋退化性關節炎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呈年輕化趨勢,主因運動過度所致,尤其很多熱中重訓的人,往往因大重量的蹲舉、硬舉等動作錯誤,造成膝關節軟骨磨損與流失,進而引發膝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影響走路。不當運動 易傷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40至50歲以上族群,很多人聽到「退化」,以為年紀大了,身體機能衰退是自然的老化軌跡。WaCare物理治療師洪岳裕說明,老化不等於退化,許多70、80歲的老年人保養得宜,一樣步履輕巧、健步如飛;反觀年輕人,運動傷害會促使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其實膝關節退化跟年齡無直接關係,若正確使用加上適當運動,到老膝蓋都還是很勇健。當膝蓋疼痛、走路關節有聲音,很多人擔心運動是否會加重病情?洪岳裕提醒,「關節炎患者仍應適度運動,維持軟骨和關節周圍肌肉的功能,活動量減少反而會加劇退化速度。」建議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應維持運動,並進行體重控制,降低膝蓋的耗損。透過復健和物理治療能減輕關節疼痛,包括肌力強化、關節活動度訓練,可遠離手術治療的危機。學習保養 鍛鍊下肢退化性關節炎的病程,從0至4級共分為5級,第0級屬於正常,第1級疑似有關節狹窄的症狀,第2級已明顯關節輕微變窄。洪岳裕提醒,在病程變2級前,要趕快好好學習身體怎麼使用與保養,以維持良好身體機能運作。當出現疼痛、僵硬、痠軟無力等不適,應及早諮詢專業醫師對症下藥,並搭配膝關節的肌力與耐力運動,鍛鍊下肢肌群幫助減輕關節壓力。走路的習慣與坐姿也會影響膝蓋壽命,洪岳裕建議,多做活動腰椎、肩膀關節、全身舒展等復健運動,可避免骨盆歪掉,影響膝蓋的承受壓力。「全銀運動」包括中醫養生、腸胃保健、大腦體操、生活常識等課程,提升生活品質,相關居家運動、飲食保健等全銀運動最新課程,歡迎上網搜尋。
-
2021-10-09 新聞.健康知識+
別再汙名化「喝冰水」,好處其實超多!台大醫師告訴你:15個喝冰水的好處
考一考,你對「溫度」的迷思!Q1冷水澡和熱水澡,哪個對身體比較好?A:沖澡、泡澡用冷水或熱水,應該要以身體狀況與環境冷熱來考慮。年輕力壯的人如果為了鍛鍊身體,以冷熱交替沖或泡澡所施加的生理壓力訓練最強,次強的是只用冷水或是熱水。一般人熱水沖澡就好,如果想要稍微挑戰自己,可從冷水沖腳開始,慢慢訓練到腿部就可以了。大範圍的冷水澡,身體需要具備相當強的生熱能力(亦即運動能力)與冷適應訓練。對於一般有健康疑慮的人,沖澡的方式比泡澡安全,因為泡澡產生的生理影響比較大,需要考慮身體狀況與接觸時間長短的影響。Q2空腹可以喝冰開水、吃冰嗎?A:往往會這麼問,多半是媽媽看不慣兒子還沒吃飯就從冰箱拿冰的飲料咕嚕灌下肚。氣候炎熱時身體變得燥熱,空腹喝冷開水吃冰可以舒緩身體過熱的現象,之後才吃得下飯,所以只要不是甜的飲料,反而可以提振精神、促進食慾、幫助消化,也可以幫助腸胃蠕動、緩解便秘習慣,以及胃食道逆流。另外,在寒冷的季節裡喝冰開水,需要經過運動訓練與處在溫暖的室內環境,才不會產生失溫的壓力;因此,在國外的餐廳裡因為有開暖氣,即使天寒地凍,他們飯前常常也是供應冰開水,自有其道理。當然,如果身體無法適應,那麼要如何做,還是需要再三考量利弊。Q3喝冰開水、吃冰,會使代謝下降和體質變寒嗎?A:吃冰有助於增加新陳代謝、活化脂肪細胞、幫助解渴與散熱。尤其,過熱的時候吃冰,可以提振精神與情緒,多數人因此容易保持活力與運動力;而運動與活力的增加,可以改善怕冷無力的外冷情形,因為經過運動訓練之後,體質就會變得傾向外熱內冷的狀態。不過,吃冰會刺激副交感神經與促進平滑肌收縮,對於氣管敏感與腹瀉的人,可能需要適量或額外的訓練。人體為了維持恆溫,生理會有適應現象,體質越接觸溫熱反而怕冷而變寒,越接觸冰冷就怕熱;所以,北方人怕熱而南方人怕冷,常喝溫熱水身體比較怕冷,而常喝冰開水反而比較不怕冷。Q4生理期,可以喝冰開水、吃冰嗎?A:喝冰水吃冰會刺激副交感神經,使得子宮平滑肌收縮變強,不過可能覺得經痛明顯。但是,好處之一是可以幫助子宮復原、減少經血的總失血量;好處之二是減少缺鐵性貧血與虛寒的體質;好處之三是副交感神經受刺激可以改善情緒,特別是在心情不好、環境溫熱時,可以考慮這麼做。相對於喝溫熱水或熱敷,的確可以緩解子宮收縮與經痛,但是會增加出血量,容易造成慢性貧血。月經期超過五天就可能有輕度貧血,鐵的利用與造血則約需四十天才能補足,因此月經稍微量大或時間長,就會產生缺鐵性貧血,而且即使補充鐵劑與葉酸也來不及。此外,過度接觸溫熱會讓交感神經興奮,因此容易感覺煩躁,再加上貧血後的疲倦、怕冷、體力不支等等都會影響婦女的健康。也有人認為吃冰會造成各種婦女病,事實上正好相反,理由會在接下來的內容中詳細解釋。其實,偏離體溫的冰冷或溫熱都會產生不同的生理反應,各有其利弊,如果不確定該怎麼做,就保持中性(室溫)就好了。Q5痠痛時,該冰敷還是熱敷?A:發炎或受傷的急性腫痛不宜熱敷只能局部冰敷,冰敷時間約五到十分鐘左右,可以每一兩個小時重複冰敷一次;而慢性痠痛雖然可以藉由冰敷或熱敷來緩解,但是我不建議熱敷。慢性痠痛的局部冰敷是為了神經效應,一方面有鎮痛效果,另一方面因為冷刺激之後神經反射使放鬆血管反而可以改善循環,因此需要的時間短只要一到五分鐘以內就可以,如果使用冷卻噴霧效果會更好。冬天寒冷時可以冰敷或冷擦拭後保暖以增加循環。慢性痛的熱敷是為了緩解疼痛以便開始自主活動,因此只有熱敷而不自主活動會產生熱適應,而且熱敷會加重局部發炎反應並使神經痛加劇,建議盡量避免。在我的治療對象裡,有許多運動或意外傷害後產生慢性疼痛的病人,我認為盡早活動比熱敷重要,而不活動的熱敷,在我的建議事項中是一律禁止的,如果因為活動前緊繃需要舒緩,是可以稍微熱敷,幫助運動前熱身。值得注意的是,痛風性疼痛是不宜熱敷加熱,也不宜冰敷冷卻,除了選擇服用藥物之外,最佳的策略是飲食控制與局部保暖。Q6天氣冷,可以喝冰開水、吃冰嗎?A:天冷時在溫暖的室內運動發熱後,可以喝冷水、吃冰幫助復原,而且喝冷水的解渴效果比較好,也可以提升副交感神經,並且調節自律神經,幫助脂肪新陳代謝,不過前提是要可以維持體溫。所以,想要在天冷時喝冰開水、吃冰,就要懂得先保暖與保持運動習慣,否則失溫引起身體的壓力反應,那就不好了。在歐美日韓地區,寒冬季節也常喝冰飲料或吃冰,一方面室內溫度適宜沒有失溫的問題,二來喝一點冰水可以解渴提神(喝溫熱水反而不易解渴,容易口乾舌燥)。台灣的天氣溫熱時候居多,因此多數家庭裡的室內加熱設備不夠,使得冬天寒冷時室溫低於攝氏二十至二十五度,屬於容易失溫的環境,如果少活動,容易感覺手腳冰冷僵硬,在這種情形下自然常喝溫熱水或熱湯來保暖,但是過度倚賴體外熱源反而製造了各種健康問題。Q7究竟喝冰開水好,還是喝溫開水好呢?A:整體而言,吃冰、喝冰開水,或者喝溫熱水、熱湯,都會產生生理反應,各有其利弊,不可因噎廢食。要怎麼樣得到最大的好處而減少副作用,需要有足夠的生理學常識。在寒冷環境下身體體溫不足時,喝溫熱開水可以補充熱量、維持體溫、減少交感神經作用,因此令人舒服;但是,在溫暖的氣候時就常喝溫熱開水,身體會產生熱適應、降低新陳代謝,並且增加發炎的機會,也容易產生自律神經失調與慢性疼痛。氣候溫暖時喝冰開水,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作用、減少自律神經失調提振精神,也可以減少天冷時發生對冷敏感的問題,除了幫助降溫散熱、減少發炎,同時也會提高脂肪的新陳代謝。如果不確定自己或家人該怎麼樣才好,則喝室溫的涼開水就好。不過,當腹瀉、咳嗽或生病時,建議可以喝溫開水,以幫助提高免疫力,緩和副交感神經的腹瀉與咳嗽的作用。Q8有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可以喝冰開水或吃冰嗎?A:在溫暖的環境中,心臟不好或糖尿病的人因為散熱能力差,所以容易發生過熱而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現象,進而增加心血管的負擔,因此可以喝冷開水或吃冰降溫,以緩解交感神經興奮對心臟與血糖的刺激;其他慢性病患者多數也是會有類似問題。簡單的說,就是該散熱解熱時,若反而加溫,會增加生理負擔不利健康。在冬天寒冷時,身體不好的人應該保持室溫溫暖,而以喝室溫涼開水為主,如果手腳冰冷常需要喝溫熱水取暖,那麼應該注意是否室溫太低造成失溫的壓力,維持室溫在攝二十三至二十五度左右可以減少失溫,這樣的溫度環境還有利於活動,因為冷而不活動終究會對心血管產生不利的影響。高血壓患者對冷熱變化很敏感,過冷會刺激血壓,過熱也會刺激血壓升高,所以高血壓患者並不一定喝冷或喝熱。因為血壓受到藥物、心收縮、血管張力與交感神經狀況等等因素影響,需要視環境與個別情形而論。燥熱或失溫都會刺激交感神經,使得血壓忽高忽低不好控制。總之,高血壓只要藥物控制得當,身體過熱的時候給予適當降溫,反而穩定血壓減少心臟負擔;相反的,天氣寒冷使得血管收縮會升高血壓,這時候補充熱量可以放鬆血管使血壓降下來。Q9氣喘可以喝冰開水吃冰嗎?A:吃冰刺激副交感神經會使平滑肌收縮,因此對咳嗽或氣喘不利。但是,平常都習慣喝溫熱開水會使氣管對冷更敏感,一吸到冷空氣就咳嗽或氣喘,因此平時就習慣喝涼開水或做減少冷敏感的訓練,一旦咳嗽或氣喘發作時,喝溫開水的緩解效果較好。Q10 胃食道逆流,應該喝溫熱的還是冰冷的?A:胃食道逆流多數屬於自律神經失調的表現,也就是交感神經過強而副交感作用不足。除了對冰冷不適應的人之外,我治療的案例一旦從喝溫熱水改成冰冷開水之後病症幾乎都會好轉,其實對有些胃病患者也有相同的效果,至於原理為何接下來書中內容會有詳細說明。對於不想喝冰冷或不適應的人,可以改喝室溫的涼開水就好了。Q11喉嚨痛、鼻塞可以喝冰開水吃冰嗎?A:感染性的上呼道症狀多數不適合冷刺激,同時也為了提升免疫力而需要喝溫開水;相反的,敏感性的鼻塞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之一,屬於鼻咽冷敏感的現象,常喝冰開水可以使鼻咽逐漸對冷產生適應,減少鼻塞的現象。因此,感冒發燒時喝溫開水可以緩解症狀,但是感冒好之後如果常喝溫開水,會使鼻咽產生冷敏感,而造成慢性鼻塞、或鼻咽喉嚨乾澀,甚至容易有聲音沙啞的問題。Q12自律神經失調,該喝溫熱開水或冰開水?A:大多數的自律神經失調源於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而產生症狀,因此常喝溫熱開水反而使交感神經興奮而加重症狀;相反的,在溫暖的環境下喝冰開水常能緩解症狀。在後面的章節內容裡,會有詳細說明。Q13心情不好時可以喝冰水吃冰嗎?A:心情不好時,通常是交感神經興奮、或副交感神經低下。在天氣熱或身體過熱時給予冷刺激,例如吃冰品,可以提振副交感神經放鬆心情;除非身體健康有疑慮,否則多數情緒失調與失眠的患者可以因此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天氣冷時因活動減少所產生的情緒失調,則需要保暖並且要足夠的活動以提振精神。書籍介紹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喝冰水、局部冰敷、洗冷水澡→抗發炎、穩定自律神經、改善慢性病作者:梁恆彰、楊翠蟬出版社:新自然主義出版日期:2021/07/23作者簡介:◎梁恆彰學歷:台大醫學士經歷:麻醉科專科醫師、婦產科專科醫師、前台大、國泰、北醫醫師、前台大麻醉部、婦產部兼任主治醫師現職:台大癌醫中心麻醉部兼任主治醫師、台大癌醫中心疼痛門診醫師、身新醫學診所院長特殊專長:疼痛與身心症的非藥物治療法,包括:一般疼痛、神經痛、手術後疼痛、癌症疼痛、婦女疼痛、演奏與運動傷害後疼痛、自律神經失調,以及憂鬱、失眠、情緒、記憶、眼花、鼻塞、心悸、呼吸、腸胃、泌尿症狀、身心藥物戒斷著作:《身心壓力多大,聽心跳頻率就知道》◎楊翠蟬學歷:陽明大學醫學士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科醫師、台北市立忠孝醫院醫師、蘇澳榮民醫院醫師、書田診所疼痛科主治醫師現任:新北翰生診所主治醫師、台北市身新醫學診所兼任醫師延伸閱讀: 「謝謝你們,沒讓我爸爸在走廊上等死...」台大醫師:我們救不了病人,卻救了他的三個女兒
-
2021-10-08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中風患者居家復健 職能治療師教三招輕鬆做
新冠疫情影響,各醫療院所配合門診降載,需定期復健的民眾無法返院復健,憂心功能逐漸退化。部立桃園醫院職能治療科生理職能治療組長鄭美華表示,除了定期以電話訪談關懷外,也提供個別化居家復健方法,協助個案維持復健頻率。每天僅需在居家做3個動作,每次3到5分鐘即可達到效果。在電器行上班的阿智(化名),過去只要穿上義肢,便可以正常外出、運動、製作木工、與鄰里鄉親互動,後來卻因為中風,左側肢體偏癱而導致肩膀、手掌、下半身的虛弱無力及不協調,起初在部桃復健時,雖然可以勉強吃飯,但無法自己穿衣,翻身困難,也無法使用義肢,導致轉移位而需要包尿布,生活嚴重依賴。職能治療師王為恩表示,了解阿智生活所需後,共同規畫「進步地圖」,減少因為不確定感、不合理期待而帶來的憂鬱及挫敗;阿智也因有目標而勤奮練習,治療師分析阿智穿脫義肢所需要的能力及動作,安排強化手部能力及技巧訓練,讓阿智可以自行穩固穿好義肢,並靠著行走輔具移動。年輕型中風個案、29歲的阿賢(化名)中風一年,伴隨左側偏癱,包括左上肢患側仍張力異常,近端上肢可正常動作、遠端則無法主動動作,雖可透過輔具例如拐杖、或以代償方法來維持日常活動,但生活仍然有些不便。鄭美華表示,中風患者通常有上肢肩關節問題,必須要維持關節活動度,避免關節僵硬受限,建議可做「被動關節活動、按摩和牽拉活動」,建議可做肩關節屈曲、外旋及內旋等3個動作,每個動作3至5分鐘。若左上肢張力過高,可在家執行「撐手活動」,以左手手肘使用綁帶固定伸直,置於側身身邊,身體重心傾向患肢給予重關節壓迫,每次10分鐘。此外,也可做「抬棍子活動」,用彈性繃帶將患側手部綁在棍子上,用健側手帶動患側手將棍子像上抬高停留5至10秒,再緩緩放下,重複此動作約10分鐘,增加左上肢近端動作能力。鄭美華鼓勵年輕型中風個案透過復健,未來走出家庭進入社會,貢獻一己之力、回饋社會。王為恩表示,儘管生病後身體功能不會恢復那麼快,生活仍然有不便之處,但透過復健,患者可以發現自己的潛能,並有勇氣去嘗試,鼓勵患者舊的事情過去,新的事情不斷發生,自然就會愈來愈進步。
-
2021-10-07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貴婦瓶蓋轉不開竟是發炎引起 就醫免受失能之苦
台中63歲馮女士四年前出現手部關節及頸部不適、容易疲倦等症狀,嚴重時,甚至無法轉門把、開瓶蓋,赴醫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幸發現得早,透過傳統免疫調節藥物治療,一年後病情得以控制;無獨有偶,66歲李女士10年前發病,起初使用傳統免疫調節藥物治療,卻仍有發炎反應,改透過健保申請的生物製劑治療後,症狀終獲得控制,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列入全民健保重大傷病,若無好好治療,可能造成失能、縮短平均壽命,不可不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內科教授、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俊宏說,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也是國人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由於患者本身因免疫系統失調,會把自己的關節當成攻擊目標,造成關節發炎、變形,甚至會導致內臟器官發炎與侵犯,可能危及性命與生活機能。陳俊宏指出,目前研究認為此病的發生與基因、環境有關,若患者本身具家族基因,加上暴露於抽菸、感染的環境下,都可能會誘發此病。2010年美國風濕病學院最新的診斷標準,當小關節出現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包括早晨關節僵硬且不適超過1小時、有3個或以上關節發炎、對稱性關節、在身體特定部位可摸到皮下結節、發炎指標ESR(紅血球沉降速率)及CRP(C反應蛋白)呈陽性反應,就應及早接受治療。陳俊宏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從體內產生抗體到出現症狀而確診,通常需要7到10年,所以有易感體質的患者若能及早發現並就醫,接受適當的預防和治療,並有意識地建立良好生活,如飲食清淡、減肥、作息正常、戒菸等,將誘發因子去除,就能降低日後失能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