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7 名人.精華區
搜尋
健康飲食
共找到
943
筆 文章
-
-
2025-01-27 養生.營養食譜
8道「護心低碳菜」食譜公開!年菜食材挑選4關鍵 低油鹽糖甩三高
農曆春節將至,團圓初年夜飯怎麼吃才健康?營養師提醒,市售年菜不乏高油、高鹽、高糖的三高隱憂,不僅增加心血管的負擔,也對環境造成影響。為保護心血管健康,民眾可在家自製年菜食譜,選擇低油、低鹽、低糖的烹飪調味料方式,減少紅肉和加工食品比例,多搭配高纖維蔬果,有利於營養均衡,也增加了視覺與味覺的享受。心血管疾病是國人10大死因第3名,許多心血管風險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與不健康飲食習慣,均可透過生活方式調整來改善。而低碳飲食已成為一種環保趨勢,並與護心飲食的健康理念不謀而合。奇美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江騏臻建議,今年春節不妨在年菜上稍作改變,既能享受節慶,又能迎春護心。江騏臻表示,年節期間,大魚大肉的飲食往往以高碳排放的食材為主,不僅影響健康也對環境帶來負擔。護心及低碳飲食兩者皆鼓勵多蔬果、未精製穀類的攝取,減少紅肉比例,並選擇當季當地食材以減少運輸及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能源消耗。8道護心低碳年菜食譜江騏臻表示,為符合護心又永續的理念,奇美醫院營養科推出「護心低碳飲食」年菜食譜,透過挑選當季食材,利用川燙、少油鹽的烹調方式,讓民眾吃得美味又兼顧健康。以下是「八珍御品、過年首選」8道年菜食譜的主要食材成分及做法,並提供每1人份的營養標示表,供民眾參考:【龍鳳呈祥藥膳蝦】嚴選鮮美白蝦結合當歸與人蔘鬚等漢方,將白蝦川燙冰鎮後以藥膳龍鳳酒浸泡,層層入味散發濃郁的中藥香氣。白蝦是低脂肪的優質蛋白質,鐵質含量不輸牛肉是構成紅血球的重要元素,整道菜脂肪含量僅為4.5克,在健康低脂的年菜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珍補仙草燉鳳凰】以脂肪含量低的紅羽土雞作為主角,漢方仙草為湯底,加入老菜脯、紅棗、熟地等溫潤中藥材一同放入鍋中小火慢燉。湯頭濃郁兼具滋補氣血與細膩的滋味,雞肉富含精胺酸助於改善血管功能及血液暢通是年節圍爐不可或缺的暖心佳餚。【醬燒虎掌映米糕】以豬後腿膝韌帶為核心食材,其富含膠質口感Q彈,取代油脂含量高的蹄膀更貼近現代人注重健康的飲食模式,搭配辣豆瓣及中藥材炆火慢燉。膠質滿滿的醬燒虎掌拌入現煮長糯米,吸飽醬汁的米糕與彈韌膠香的虎掌完美結合,配上翠綠的青江菜,既能幫助消化又增添清爽口感,讓整道菜色更加均衡。【舒肥甘露龍虎斑】龍虎斑不僅以其細緻的肉質和鮮美的口感著稱更富含Omega-3脂肪酸,不僅抗發炎,還能降低血壓和血脂肪。採用法式舒肥真空烹調,最大程度保留魚肉的鮮嫩與營養,同時避免油煎或勾芡使用大量油脂的烹調方式,是一道低碳排且豐年有「魚」的佳餚。【港式雙鮮晶元寶】餃皮拌入墨魚汁,創造黑白分明的雙色外觀,象徵財富雙盈。內餡選用低脂的鮮蝦及魷魚丁取代傳統高脂絞肉餡,不僅減輕負擔,更突顯食材的天然鮮味,搭配芝麻油輕柔提味,蒸煮後晶瑩剔透的元寶散發鮮美海味與細膩口感。【珍蔬醬燒滿堂麩】以烤麩搭配玉米筍、筍片、甜豆與胡蘿蔔,呈現豐富色彩與口感。將食材入鍋翻炒,倒入醬油、慢燉至烤麩入味,最後加入腰果點綴。烤麩為穀類植物性蛋白來源,低碳環保且具飽足感,搭配富含維生素E與礦物質的腰果,助於增強免疫力與減少慢性發炎。【瑤柱上湯娃娃菜】娃娃菜吸收雞高湯與干貝精華,加以甜椒點綴清脆香甜,在山珍海味中不僅補足膳食纖維的攝取,也帶給大家金玉滿堂、福氣生財的寓意。【好運旺來銀耳露】作為年夜飯壓軸甜品,精選本土金鑽鳳梨與銀耳一同熬煮,最後加入檸檬汁圓潤甜味。鳳梨酵素助於消化,銀耳則提供水溶性纖維與多醣體,增益腸道健康並具抗氧化效果,為低卡高纖的幸福甜點。年菜食材挑選4關鍵在年菜食材的挑選及搭配上,江騏臻建議,烹煮時可選用在地且繽紛的蔬果,足量的蔬菜不僅可以增加飽足感,避免攝取過多油膩食物,還能提供豐富的礦物質和植化素。而蛋白質的選擇可依照「豆、魚、蛋、肉」順序,植物性蛋白優於動物性蛋白,需避免攝取過多膽固醇,留意蟹膏、蝦頭、蝦卵、蝦膏、烏魚子或內臟類等。此外,主食可選擇未精製穀類如糙米、藜麥、燕麥等取代飯麵等精製澱粉,不僅可以攝取更完整的穀類營養例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E及礦物質,還能降低加工所需的能源消耗。江騏臻提醒,每餐再搭配1茶匙無調味堅果,適量攝取好油,可幫助身體維持運轉及代謝,讓護心效果更到位。【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5742.html】
-
2025-01-27 養生.生活智慧王
初一不能吃稀飯?長年菜人人吃都好?過年6大習俗與禁忌 醫解析是否為無稽之談
春節將至,大家一定聽過不少春節的傳統禁忌吧?如除夕不能把魚吃完、不能重新煮飯、過年期間不能吃的東西….但這些禁忌用意是什麼?對健康會造成什麼影響?初日診所家醫科許芷瑜醫師,來幫大家解答6個「過年習俗禁忌」到底是對身體有益,還是有潛藏的風險!護眼又防癌!揭長年菜營養功效習俗常說吃長年菜時要整葉吞食不可切斷,主要寓意象徵著「長命百歲」。長年菜(又稱芥菜)是年菜中常見的傳統食材,屬於十字花科植物,含有多種維生素(A、B、C、K)及植化素,如β胡蘿蔔素、葉黃素、有機硫化物等,對人體健康有多重益處。不僅能幫助預防眼睛退化、促進視力健康,還具備抗發炎、抗癌和穩定血壓的效果。對於老年人來說,長年菜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及大腦退化;對於孕婦及胎兒,它富含的維生素則有助於健康發展。此外,對於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它的膳食纖維能改善腸道健康並預防便秘。長年菜雖然營養豐富,部分族群食用時需特別留意。患有慢性腎衰竭的人,由於排除體內鉀的能力較弱,應控制芥菜攝取量,以免鉀濃度過高造成危險。此外,服用抗凝血藥物如華法林(Warfarin)的患者,也需注意。芥菜中富含維生素K,可能抵消藥物作用,降低抗凝血效果,而深綠色蔬菜如菠菜、青江菜也有類似影響。同時,若火鍋湯底中加入當歸、丹參等中藥材,可能加強華法林的效果,增加出血風險。因此,患有血栓、心房顫動或心肌梗塞的患者食用長年菜和相關火鍋時,需格外謹慎並諮詢醫師建議。從4特徵挑選新鮮好吃白蘿蔔再來是象徵好彩頭的蘿蔔(菜頭),在挑選白蘿蔔時,可以從以下4個特徵輕鬆辨別出鮮嫩又好吃的蘿蔔。首先,可以輕輕敲彈,若能聽到清脆的聲響,表示蘿蔔水分充足、質地紮實。其次,表面應避免裂痕或腐爛痕跡,這些瑕疵可能影響品質與口感。第三,顏色要潔白均勻,大小適中,而根部不宜過長,這樣的蘿蔔通常風味更佳。火鍋一點都不胖!醫師都這樣吃每逢過年大家齊聚一堂圍著爐子吃火鍋,稱為圍爐,象徵過年闔家團圓意思。怕吃火鍋好胖?只要選對湯底與食材,其實可以健康又不發胖。建議優先選擇「蔬菜湯底或昆布湯底」,這類湯頭清淡、熱量低,並富含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不僅能避免攝取過多的鹽分和熱量,還能增強飽足感,讓火鍋吃得更健康。搭配各式蔬菜,更能進一步提升營養價值。許多人認為吃火鍋容易發胖,但只要控制好食材的選擇與飲食順序,火鍋不僅不胖,甚至有助於健康飲食。橘子抗炎護血管!這精華千萬別剝掉過年吃橘子象徵吉利,然而多數人習慣將橘子白絲撕掉,只吃果肉,卻不知道這些白絲其實是營養精華所在。橘子白絲富含膳食纖維、類黃酮素及其他植物營養素,能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還能延長飽足感,對於血糖波動大的人群也有助於穩定血糖。此外,類黃酮素具抗氧化功效,能中和自由基、減少發炎反應,對血管健康與抗老化有極大益處。然而,攝取適量非常重要。建議每天食用1到2顆橘子即可,過量可能造成腸胃刺激或糖分攝取過多。下次吃橘子時,別再剝掉白絲,善用這些天然營養素,輕鬆達到抗炎護血管的效果!初一不能吃這些?醫師破解禁忌迷思過年初一流傳許多飲食禁忌,如不能吃稀飯或葷食,其背後其實是源自傳統習俗與象徵意涵。稀飯之所以被認為不吉利,是因為過去貧困時期,米飯不夠只能煮稀飯分食,因而被視為貧窮的象徵。然而,從健康角度來看,稀飯本身並無問題,對於高齡長者、腸胃不適或牙口不好的人來說,稀飯溫和且易消化,是適合的選擇。特別是在除夕夜大魚大肉後,初一改吃清淡的稀飯也無不可。不過,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稀飯升糖速度較快,應適量控制。至於葷食禁忌,源自初一神明出巡時需吃素表達敬意的傳統。但從營養學角度看,魚肉、蛋等葷食富含完整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適量攝取對健康有益。需注意的是避免高油脂或過多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並控制份量,這樣即使初一吃葷食,也不會有健康問題。傳統習俗雖有意涵,但在符合健康原則下,適量調整飲食並無不可。慢性病患者注意!過年絕不能停做1件事過年期間,不少人因習俗(初一盡量不要吃藥,除重病外,健康者不適宜在這一天吃補藥)或假期鬆懈,選擇暫停服用慢性病藥物,但這種行為對健康極具風險。無論是糖尿病、高血壓,還是其他慢性疾病患者,都應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尤其在過年期間,年夜飯常熱量高、份量多,血糖和血壓波動風險更大,若停止服藥,可能導致病情惡化,甚至需要緊急就醫。考慮到過年期間醫院多數休診,急診擁擠的情況會讓就醫更加困難。此外過年期間除了定時服藥,也應維持規律的飲食習慣。不可因假期放縱飲食,忽視健康管理。為避免身體不適甚至緊急就醫,患者務必持續遵守治療計畫,穩定病情,健康地度過新春假期。延伸閱讀 「要嫁個能和你大吵的人」心理醫師媽媽給女兒婚前的三個建議
-
2025-01-23 養生.健康瘦身
55歲女維持「蔬果健康飲食」卻爆肥膝關節崩壞!求助專家才知錯在哪
說到健康飲食一般會馬上聯想到蔬菜水果,一位英國女子也深信這點,但自以為健康的飲食反而讓她陷入病痛中,直到求助減重專家進行調整才恢復活力,短短三個月鏟肉18公斤。每日郵報報導,55歲英國旅遊銷售顧問瑪斯(Dawn Marsh)長期維持「相對健康的飲食」,卻飽受關節劇烈發炎、膚色暗沉和精力不足之苦,甚至還一度瀕臨需要動膝關節手術。瑪斯透露自己膝蓋半月板撕裂導致運動量減少,加上93公斤的體重壓在發炎的膝蓋上,讓生活變得困難。原以為自己的飲食已經相當健康,但身體卻有很多發炎反應,每天都關節很痛又沒精神,醫生也提醒要注意血糖水平。後來她參加了一個由醫生和減重專家組成的團隊進行的減肥計畫「The Fast 800」,這才知道自己的癥結出在哪裡,原來是每天攝取的高糖水果對她的身體造成相當大的傷害,已大過水果帶來的益處。瑪斯表示:「發炎是因為吃了不對的食物。我原以為自己很健康,因為我主要吃水果和蔬菜,但我選擇了高糖的水果和高碳水的蔬菜。我的一天會以椰子水或果汁和一碗水果開始,然後整天以水果作為點心,最後還會以芒果作為甜點,完全是糖、糖、糖,我沒意識到我所謂『健康』選擇其實在不斷提高血糖水平。」她參加計畫並徹底改變飲食,頭12週的每日熱量減少至約900大卡,以及採取5:2輕斷食(一周中2天採取低卡路里飲食,其餘5天不特別控制),體重從93公斤開始,三個月內下降到健康的75公斤,減掉了18公斤,還擺脫了疼痛,膚色亮麗、改善睡眠並充滿活力。瑪斯參加這個計劃期間仍保持每日的瑜伽練習,但沒有進行額外或高強度的運動。她從20多歲開始做瑜伽,因為希望在90歲時依然能夠靈活且活躍。她鼓勵任何對自己健康或體重感到不滿意的人,要記住改變永遠不嫌晚。延伸閱讀不到20歲也可能得大腸癌 你也是高風險族群? 醫師提醒有這些習慣及徵兆要注意做大腸鏡有兩成瘜肉無法被檢出恐導致期間癌 要如何避免?
-
2025-01-23 養生.聰明飲食
披薩、漢堡、炸雞還能吃嗎?川普醫師提新飲食法:忘記卡路里
眾所周知,總統川普非常喜歡吃麥當勞、披薩、漢堡或肯德基之類的速食,喜歡喝少糖的可樂(diet coke),從來不吃早餐,即使偶爾吃一次也是香腸和雞蛋之類的,這都絕不是普遍認為的健康食品。然而有可能在川普新政府內擔任要職的著名心臟科醫師馬可達(Dr Aseem Malhotra)認為,如果您想重塑健康,可以忘記卡路里,但唯一追求的就是精選食材。他表示,假如食物的包裝袋列明有5種以上的成份,那是絕不允許的,因為這樣的食物既不天然也不健康。過去2年來,47 歲的馬可達醫師一直與倫敦著名營養師皮爾遜(Kim Pearson)共同研究新的飲食法來改善健康,尤其是針對有糖癮(sugar addicts)的病人。他們主要基於被譽為最健康飲食的地中海飲食法,並強調以植物性食物及健康脂肪為主,例如橄欖、生堅果之類。結果是,糖癮者透過他們的新飲食方法,在28天內就扭轉了糖尿病情的前期症狀,同時降低了血壓。馬可達指出,這種飲食方式可以幫助身體清除動脈內多餘的膽固醇,保持血管暢通,從而有助降低糖尿病及高血壓的風險。他指出,儘管飲食裡無須計算卡路里,但所有缺乏纖維的含糖食物都統統要禁止,例如白麵包、義大利麵、米飯等碳水化合物,這些都是糖份極高的。當然這不是永遠如此下去,馬可達建議在一個月左右之後,就可以慢慢重新吃碳水化合物。馬可達建議早餐可喝莓果冰沙,吃蔬菜煎蛋捲;午餐是富有蛋白質的沙拉,同時根據需要盡可能添加蔬菜,可以選擇瘦肉或肥肉,紅肉也不是禁忌;晚餐則建議吃富含纖維的麵條炒菜、肉丸、蔬菜義大利麵等。此外絕不可以夜宵,最好是留出14至16小時的夜間禁食時間,以便重置消化系統,夜宵絕對是容易造成發胖的原因。他還建議每天至少吃5種蔬菜及水果,飲料方面只喝零卡路里的咖啡、水和茶。適量飲酒也可以,建議飲3小杯(175 毫升)葡萄酒或7杯(25 毫升)白酒。馬可達沒有禁止川普所嗜好的垃圾食物,只強調他的新飲食方法,目的是協助民眾養成新的飲食習慣,繼而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作出調整。責任編輯:辜子桓延伸閱讀不到20歲也可能得大腸癌 你也是高風險族群? 醫師提醒有這些習慣及徵兆要注意做大腸鏡有兩成瘜肉無法被檢出恐導致期間癌 要如何避免?
-
2025-01-22 養生.聰明飲食
餐廳的海鮮料理一定有絕佳水準?大廚建議「這兩道」不要點!
海鮮料理受到人們喜愛的理由很多,但它們烹煮起來也比其他菜餚棘手,因為新鮮度與品質都需達到最高水準。蛤蜊濃湯美食網站Eat This, Not That!指出,以各餐廳菜單上頗受歡迎的蛤蜊濃湯為例,通常會混充一些次等食材,大量使用罐頭蛤蜊代替新鮮的蛤蜊。Hunters Feast 餐廳廚師韓森(Rusty Hansen)說,蛤蜊濃湯可能是海鮮餐廳品質最低的菜餚,因有時是用罐頭蛤蜊製成。雖然食用某些罐頭食品有許多好處,但罐頭蛤蜊的品質卻令人不安。據食品藥物管理局(FDA)2022年7月的報告顯示,罐頭蛤蜊的全氟辛酸 (PFOA) 的含量極高,這是有毒、人造「永遠化學物質」PFAS中最常見的一種,需很長時間才能分解。根據美國癌症協會資料,有證據顯示,這種化學物質與睪丸癌、腎臟癌有關,被認為有致癌風險。某一品牌的罐裝蛤蜊曾被發現其中PFOA含量極高,該公司針對調查結果主動召回產品。FDA警告人們減少食用罐頭蛤蜊,每月不得超過10盎司;但指出,海鮮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提供許多營養,可促進兒童腦部發展、增強免疫系統,有益成年人心臟與骨骼健康,有助於降低罹患某些癌症風險,因此不需完全從飲食中剔除海鮮。炸魷魚資深廚師伊斯特(Michael East)認為最好不要吃的另一項海鮮料理是炸魷魚。伊斯特表示,他最喜歡烹調的海鮮之一就是魷魚,他會很小心確保煮得恰到好處,吃起來不會像橡皮筋;還會仔細將麵糊調味,讓這道菜風味更豐富。雖然這是製作炸魷魚的準則,但伊斯特表示,並非所有餐廳都這樣做。他說,每次他在餐廳點這道菜時,不是煮得不夠久,讓魷魚變得像橡膠一樣,或是煮得過熟,讓麵糊變得太硬、太脆。伊斯特說,雖然他不會說這是最糟糕的海鮮料理,但絕對是多數廚師都會出錯的項目。(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延伸閱讀有這些習慣容易得大腸癌 醫師教你幾步驟預防做大腸鏡竟有兩成腸瘜肉無法被檢出 做大腸鏡有哪些注意事項?
-
2025-01-13 養生.聰明飲食
超市裡優格琳瑯滿目哪種最健康?法營養師不推2款「缺鈣糖過量」
優格雖然乍看之下可能都差不多,但從營養角度來看並非全然相同。為了在超市挑選更好的優格,不妨聽聽法國營養師的建議。優格是早餐的常客,有些人喜歡單吃原味優格,有些人則搭配水果或穀麥一起享用。在超市乳製品銷售區,除了水果、香草等口味的優格外,還有如瑞士乳酪等新鮮乳酪,以及冰島的國民食品「Skyr」這種從凝乳製成的變化型產品。要區分每種乳製品,首先需要詳細了解其成分,因為它們的營養價值並不完全相同。NAPSO療法創始人兼營養師Lawrence Plume解釋,一般的優格含有蛋白質、鈣,以及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這些相當於超過10億個活益生菌,是豐富我們腸道菌群的優質產品。依此原則,優格在促進消化方面具有益處。Skyr(冰島優格)、瑞士乳酪或希臘優格等乳酪類產品,與一般優格相比質地更為濃稠,它們是以凝乳酶(動物來源的凝固劑)或乳酸發酵物為基底的牛奶凝固,或如法式白乳酪(Fromage blanc)則加入鮮奶油製成。Plume指出雖然它們的鈣含量比優格少,但蛋白質含量更高,對於想要增加飽足感或增肌的人來說,這些產品可能特別有吸引力。近年來,這類產品開始與超市中的高蛋白、高價優格競爭,但Plume強調除了價格外,這些產品之間的差異並不大。一切取決於攝取量無論選擇原味優格、法式白乳酪還是冰島優格,這三種優格對健康都有益處。不過需要注意這些產品的脂肪含量,因為脂肪會直接影響熱量,使用的牛奶種類不同,脂肪含量也有所差異。以半脫脂牛奶製成的優格,每罐含有約2克脂肪;若是全脂牛奶製成,脂肪含量則會翻倍。她解釋特別是像法式白乳酪這種含有鮮奶油的產品,脂肪含量更高,每罐約含有5克脂肪。總之關鍵在於攝取量,如果膽固醇偏高或有減重需求,就需要注意膽固醇攝取,避免過量食用。她補充吃兩杯全脂優格,相當於攝取10克奶油。最重要的是,將這些優格融入均衡的健康飲食中,最理想的是選擇簡單的原味優格(最好是半脫脂牛奶製成)。避免選擇調味優格和植物性優格如果不喜歡原味優格,可以改選水果或調味優格嗎?Plume提醒無論是否含真正的水果還是香料,這些產品通常非常甜,每份含有相當於兩顆方糖的糖分,最好只吃一份。她表示如果無法接受原味優格,可以適量添加少許糖(最多一茶匙)、新鮮水果,或少量蜂蜜來調味,避免攝取過多糖分。植物性優格受到乳糖不耐症患者和素食者的青睞,雖然由椰子、燕麥、大豆、榛果等製成的優格很美味,但它們缺乏傳統優格、法式白乳酪及其他乳製品的營養特性,幾乎不含蛋白質和鈣。「植物基底的優格其實是發酵的果菜汁,如果只依賴這些產品可能會忽略攝取富含鈣的乳製品,進而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而且這些產品中也常添加過量的糖份。Plume總結,消費者最重要的事就是仔細檢查產品成份標籤,選擇那些標示清楚且富含鈣的優格。資料來源/madameFIGARO.fr
-
2025-01-12 焦點.元氣新聞
好奇人瑞怎麼吃助長壽?專家揭殘酷事實 想呷百二恐得看「祖先」
每當有人瑞過世,人們通常最好奇此人生前愛吃什麼或有何特殊生活習慣,希望藉此獲知長壽祕訣。但影響一個人長壽的因素,究竟是生活型態,還是基因?專家指出,這問題的答案要依據你所謂的「長壽」究竟是幾歲而定,其實超過100歲的人瑞之所以長壽,跟他的生活型態可能無關。紐約時報報導,數十年來研究顯示,忽略健康飲食、運動、菸酒等建議,會對大多數人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甚至縮短其壽命;但歷來有數不清的故事,講述人瑞的日常生活習慣違反那些健康建議。例如美國人瑞芮契特(Helen Reichert)100歲時受訪指出,她長期抽菸,醫師一再叫她戒菸,結果多年後醫師都死了,她卻還活著。芮契特在2011年以109歲高齡辭世。那麼,一個人的長壽有多少比率可歸因於生活方式的選擇,又有多少只是運氣或幸運的遺傳?紐時指出,這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你所謂的「長壽」究竟是80、90歲,或真正達到人瑞等級的上百歲。研究顯示,活到80、90歲,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可以控制的。美國紐約私立醫學院「愛因斯坦醫學院」醫學與遺傳學教授米爾曼( Sofiya Milman )說,有證據顯示,對一般人來說,健康的生活方式確實可延年益壽。一項去年發布的研究分析超過27萬6000名美國退伍軍人的生活方式,發現養成8種健康的生活習慣可延長壽命最多達24年。那8種行為包括:健康飲食、定期運動、良好睡眠、管理壓力、維持良好人際關係、不吸菸、不濫用鴉片類藥物、飲酒不過量。如果這些退伍軍人遵守所有8項原則,研究人員計算出他們可預期活到87歲左右。但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米爾曼指出,研究結果顯示,即使你完全做到了那8項習慣,你還是無法期望活到100歲。原因是,年紀越大,遺傳似乎就越重要。如果你想活到超過100歲,你需要祖先的一點幫忙。整體而言,科學家認為人的壽命約25%來自基因、75%來自環境和生活型態。波士頓大學 醫學教授佩爾斯(Thomas Perls)說,當人們接近100歲甚至更長壽時,上述比率就會開始翻轉,變成基因的影響更重要。研究顯示,許多長壽者的生活習慣並不比一般人健康,但他們不只壽命更長,罹患心臟病、癌症、老年癡呆等與年齡相關疾病的比例也更低。華盛頓大學醫學教授普維斯(Michael Province)與佩爾斯教授領導的一項長壽家族研究發現,許多長壽者抽菸,有些人是久坐不運動的「沙發馬鈴薯」,但他們往往有一些特殊基因,有助於他們避免疾病且延長壽命。有些基因可能影響人們罹患特定疾病。例如,已知APOE基因會影響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帶有APOE4基因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高,而帶有APOE2基因的人,患此病的風險較低。還有些基因似乎會影響老化過程。例如一種叫做FOXO3的基因,涉及細胞健康的許多面向,可能會讓人不罹患多種與年齡相關的疾病。這類長壽基因的一個主要好處是,它可能抵消不健康生活習慣的影響。專家強調,這類長壽基因都非常罕見,可能只出現在不到1%的人口中。此外,也沒有單一基因可防止所有老化和與年齡相關疾病;更有可能的是,由數百個基因結合起來產生作用。佩爾斯說,擁有一組適當的基因來影響長壽,「就像中彩票一樣」,意思是全憑機率,可遇不可求。因此就算你媽媽活到 100 歲,你還是應該選擇健康的生活型態,以防萬一你沒遺傳到那幸運的長壽基因。專家最後的建議是,無論你做什麼,都不要接受百歲人瑞的健康建議,因為對人瑞來說,生活習慣可能並不重要,但對我們其他人來說,生活習慣真的很重要。
-
2025-01-09 養生.聰明飲食
十字花科蔬菜有哪些?對健康有何益處?為何容易讓人放屁?
如果你正在尋找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甚至具有抗癌特性的蔬菜,十字花科蔬菜(Cruciferous Vegetables)可能是你的最佳選擇。有哪些蔬菜屬於十字花科?十字花科蔬菜又有哪些營養素及健康益處?什麼是十字花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之所以被稱之為十字花科,是因為它們的花朵外型看起來像十字架,其色彩多樣的外觀顏色,也顯示它們豐富的營養。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包括:.芝麻菜.白菜.青花菜.球芽甘藍.高麗菜.花椰菜.羽衣甘藍.辣根.蕪菁.西洋菜.山葵十字花科蔬菜有哪些營養?十字花科蔬菜營養豐富,包括多種類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維生素(C、E、K和葉酸)以及礦物質。同時,它們也是良好的膳食纖維來源。此外,十字花科蔬菜含有一組稱為芥子油苷的物質,它們是含硫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導致了十字花科蔬菜的辛辣香氣和苦味,它們也可能有助於抗癌。十字花科蔬菜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嗎?根據美國農業部的分類,蔬菜分為五個子類別,包含深綠色蔬菜、紅色和橙色蔬菜、豆類和豌豆(豆科植物)、澱粉類蔬菜以及其他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屬於「深綠色蔬菜」類別和「其他蔬菜」類別。一般來說,較高的蔬菜攝取量可能有助於預防某些疾病,包括一些類型的癌症。然而,當研究者試圖將十字花科蔬菜與飲食中的其他食物區分開來時,因為研究參與者可能難以準確記得自己吃了什麼,因此很難得到明確的結果。此外,吃十字花科蔬菜的人可能比不吃的人更有可能擁有其他有助於減少疾病風險的健康行為。十字花科蔬菜為何容易讓人放屁?雖然十字花科蔬菜如高麗菜、芝麻菜、花椰菜和花椰菜確實會導致放屁的頻率增加,但儘管它們有這樣的名聲,它們不是唯一的罪魁禍首。事實上,當我們攝取無法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例如纖維時,它們會通過我們的胃進入腸道,在那裡的微生物群會分解它們來為自己提供食物,並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氣體。換句話說,吃進任何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特別是可發酵纖維,都會導致更多氣體產生。其他傳統上與放屁相關的食物,像是豆類,也有豐富的纖維。若想避免十字花科蔬菜所導致的脹氣,烹煮這類蔬菜或是和其他配菜一起吃,可以幫助分解那些無法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從而減少它們產氣的潛力。【資料來源】.What Are Cruciferous Vegetables — and Why Are They So Good for You?.Cruciferous Vegetables and Cancer Prevention.Here’s Why Cabbage Makes You Gassy, According to Science.The Unmentionable Effect of Cruciferous Vegetables
-
2025-01-05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情書〉提筆寫下你的情書
還記得沒有LINE、沒有電子郵件的年代嗎?想和遠方的友人聯繫,首先,在桌上放一張如雪地般純淨的白紙,或是點綴著小碎花的信籤,提起筆,將心中想說的話化為文字。最後將信紙放進信封,用透明膠水慎重地封好,投入郵筒。他(她)收到信了嗎?什麼時候會收到回信呢?懷著忐忑的心情,每天回家時總會看看信箱裡有沒有動靜。如果您對於寫信過程覺得陌生,不妨回味1995年由岩井俊二執導的《情書》(Love Letter)這部電影。故事從住在神戶的渡邊博子(中山美穗 飾)寫給已故未婚夫藤井樹的一封信開始,卻意外收到回信。原來有一位與未婚夫同名同姓的女孩住在北海道小樽。隨著劇情展開,兩個女子逐漸揭開一段跨越時空的愛情記憶。生活在北海道的女孩藤井樹,經常一邊回憶往事寫信,卻一直咳嗽與發燒,最終發展為肺炎。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女主角的父親也在多年前因肺炎過世。北海道冬季嚴寒與肺炎帶來的生命威脅,交織在中學時代浪漫的記憶中,增添了感傷唯美的氛圍。肺炎是一種感染,導致一側或兩側肺部的氣囊發炎,出現咳嗽、發燒和呼吸困難等症狀。這是全球重要的健康問題,每年影響數百萬人。肺炎依病原體分類,可分為:細菌性肺炎:常見致病菌包括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病毒性肺炎:常見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冠狀病毒引起。真菌性肺炎:主要發生在免疫功能低下者,由組織胞漿菌和隱球菌引起。吸入性肺炎:因食物、液體或嘔吐物吸入肺部引起。肺炎症狀可能包括:咳嗽,可能帶有綠色、黃色或血痰。發燒、流汗和發冷。呼吸急促或困難;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時加劇。肺炎的治療方式取決於類型、嚴重程度。給予抗生素或抗病毒、抗真菌等藥物,並給予支持性護理。嚴重病例需要住院治療,包括靜脈注射抗生素、氧氣治療或機械通氣。肺炎對健康造成重大威脅,因此採取預防措施對於降低肺炎發生率非常重要:【疫苗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COVID-19疫苗【衛生習慣】經常洗手並使用酒精消毒。咳嗽或打噴嚏時遮住口鼻。【生活習慣】戒菸,減少肺損害和感染風險。保持健康飲食與運動以增強免疫力。【環境控制】保持室內通風良好。減少接觸汙染物與刺激物。您當年看過《情書》這部電影嗎?那是近三十年前的事了。因為女主角中山美穗驟然離去,喚醒許多人年少的回憶。在劇中,女主角奔跑在一望無際的雪地,向逝去的摯愛呼喊:「你還好嗎?」——「我很好。」聲音在山谷中迴盪。那份真誠的情愛,超越了時空與生死。您有多久沒寫情書?情書,是表達感情的書信。對愛人、親人、友人,不妨寫信給他(她),透過文字,不管用哪種方式,對方一定能感受您的關懷與祝福。
-
2025-01-03 養生.聰明飲食
「營養寶石之冠」花椰菜營養爆棚又低熱量!吃太多可能有一缺點
花椰菜是近來的明星超級食物,熱量低又富含營養,包括維生素C、鉀、鐵和膳食纖維,有「營養寶石之冠」(Crown of Jewel Nutrition)的美名,尤其受減肥者的歡迎。日本營養師佐藤久美介紹每日進食花椰菜的指南。為什麼花椰菜是減肥者首選?因為花椰菜熱量低,在蔬菜中又屬於蛋白質較高者,對於那些想鍛鍊肌肉又想減重的人來說是一個絕佳的選擇。此外花椰菜還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是節食時良好的營養補充劑。如果在節食時吃花椰菜,建議與高蛋白食物一起吃,雖然花椰菜的蛋白質高於其他蔬菜,但依然遠低於魚、肉類等動物性食品的蛋白質含量;花椰菜具有同時補充蛋白質和降低卡路里的優勢,輔以魚、蛋、紅肉一起吃效果絕佳,再搭配運動可以同時增肌和減脂。每天宜吃多少花椰菜?考慮與其他膳食的平衡,以每天一道菜為目標。花椰菜一株約為10克,一開始可把食用量設定在每餐50~70克。如果不方便買新鮮的花椰菜,也可用冷凍版取代,營養差異不大,另外根據季節的不同,冷凍花椰菜很可能比新鮮的更有營養。用花椰菜減肥效果佳可以透過吃花椰菜增加飽足感,防止暴飲暴食或吃零食,持續一個月後會感覺到身體的變化。花椰菜熱量很低,37克僅100大卡,如果用相等量的花椰菜取代100克的米飯(156大卡),可以預期兩個月後減少1公斤。另外如果因為改吃花椰菜當主食增加飽足感,讓你戒掉飯後吃巧克力棒(275克50大卡),將在一個月減輕1公斤。然而過度節食會給身體帶來負擔,建議以每個月減少1~2公斤的緩慢速度減肥。花椰菜有什麼缺點?吃太多花椰菜會導致嚴重的體味,因為當中的一種成分膽鹼會轉化為三甲胺,三甲胺是氣味的來源。正常情況下,三甲胺在肝臟中分解,不會在體內蓄積,但由於肝功能下降,它會在體內蓄積並引起異味。 這被稱為三甲胺尿症(魚鱗病),但很少是由於吃太多花椰菜引起的,無需太過擔心。想要健康飲食得多方攝取營養,即使花椰菜很優秀也還是得適量。資料來源/サンキュ
-
2025-01-01 醫療.兒科
家長必看!有「性早熟」快就醫,及早治療助孩子多長10公分!
全世界的小孩,都在面臨性早熟危機!統計發現,各國小孩出現性早熟比率都在上升,不僅女童初經時間提前。韓國從2008到2020年,男生性早熟比例更增83.3倍,女生則上升15.9倍。墨西哥在Covid-19疫情後,女生性早熟比例也增加2.5倍,在中華民國兒童生長協會與元氣網攜手舉行的「孩童健康生長:小兒性早熟治療大解密」衛教講座中,醫師觀察到台灣也有類似現象,當兒童有性早熟現象,須及早治療,以免身高發育受限,差距可能達十公分之多。在面臨少子化的台灣,生兒育女成了重責大任,也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生長、發育,在講座中,醫師也呼籲家長、民眾多留意小兒性早熟危機,現場約有三十多對關心小孩生長的親子檔、近六十人參與這場講座,活動中更安排骨齡測量服務與運動體能活動,大人、小孩皆熱情參與,現場活力四射。提早邁入青春期,生長發育易受限在衛教演講中,新竹臺大分院小兒部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林函怡表示,一般女生在8到13歲進入青春期,男生進入青春期時間則多在9到14歲,進入青春期後,女生常出現的第一個「第二性徵」為乳房變大,男生睪丸也是開始變大,不過,當睪丸正在變大,小男生自己、其家人往往很難及早發現,常等到聲音變粗才就醫,黃金治療時機已縮短許多。當女生在8歲前、男生在9歲就出現第二性徵,並進入青春期,便符合「性早熟」定義。林函怡解釋,除了乳房、睪丸變大,女生8歲前、男生9歲前就出現陰毛、腋毛或短時間內長高,或者女生就月經來潮、男生聲音變粗等,都是第二性徵、性早熟跡象。性早熟背後原因,環環相扣小孩出現性早熟的風險因子包括「家族有性早熟病史」、「肥胖」、「經常攝取精緻食物」與「經常接觸環境荷爾蒙」等,當小孩有這些高風險因子,出現性早熟的機率就會增加,而性早熟容易影響身高發展,導致小孩身高發育受限制,這也是衛教講座現場多數家長所關心的重點。「小兒性早熟類型分為中樞型性早熟與周邊型性早熟。」台大醫院小兒部內分泌科主治醫師劉士嶢分析,在小兒性早熟族群中,以中樞型占多數,在人體長高的過程中,最初大腦下視丘、腦下垂體會發出一連串訊號,睪丸、卵巢一接收到這些訊息,就會分泌睪固酮、雌激素,身體便提早進入青春期,而體內的「促性腺素釋放素」(GnRH)則會抑制這些訊號。至於周邊型性早熟,多與腎上腺增生,或腎上腺、睪丸、卵巢產生腫瘤病變等有關,人數相對較少。「性釋素類似物」(GnRHa),有效抑制荷爾蒙分泌談到小兒性早熟的治療,劉士嶢表示,目前主要治療目標為抑制性荷爾蒙分泌、避免骨齡快速增長,如果是中樞型性早熟,則以荷爾蒙治療為主,現在使用的藥物成分與人體中的GnRH相近,可持續有效抑制性荷爾蒙分泌。研究顯示,有性早熟跡象的孩子若及時接受「長效肌肉注射GnRHa成分藥物」的治療,三個月後,不僅性荷爾蒙分泌明顯趨緩、效果達12個月,且實際年齡與骨齡的差距,也會大幅縮短,甚至趨於正常,孩子的最終身高,平均也比未接受治療組多增加約十公分之多。劉士嶢也指出,許多家長最在意的是「藥物治療會不會影響未來生育能力?」,根據過往研究,學童若接受GnRHa藥物的治療,成年後的懷孕率與一般大眾相近,代表這類藥物並不會影響孩子往後的生育能力。而常見的藥物副作用多為注射部位不舒服,通常過一陣子就會緩解,而頭痛、熱潮紅等現象,發生機率也非常低。多運動、健康吃、早睡覺,更是重要關鍵新竹市沐橙、關心診所副院長暨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特約醫師朱子宏提醒,容易造成性早熟的地雷食物包括高油脂食物、高糖食物、塑膠包裝食物、高荷爾蒙食物與部分補品等,若家長想讓孩子服用中藥或轉骨湯等,務必諮詢專業醫師,以免引起性早熟風險。此外,家長也需要定期觀察孩子的身高、體位發展,並與醫師進行討論,千萬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偏方、藥物,以免弄巧成拙。在講座中,醫師也再三強調健康飲食、睡眠充足、多運動的重要性,同時,對於有相關問題的孩子,也建議諮詢兒童內分泌科、兒童遺傳科或兒童成長門診,以獲得專業建議、評估。
-
2024-12-24 養生.聰明飲食
不只保護手指和腳趾,還關乎身體狀況!5種食物有助指甲健康
你曾仔細觀察自己的指甲嗎?指甲不只能保護你手指和腳趾較柔軟的組織,指甲的健康還可以揭示整體身體健康狀況。專家指出,指甲的整體健康可以反映你的飲食習慣。如果你的飲食中沒有攝取足夠的鐵、生物素、鎂、鋅或維他命C,這些缺乏的情況可能會反映在你的指甲上。例如營養不足可能會導致指甲出現凹槽或湯匙形狀,或者指甲變得更脆弱,更容易折斷或剝落。幸運的是,有幾種營養素可以幫助你生長更強壯的指甲,特別是從全食物中獲取這些營養素。以下6種食物對健康的指甲很有幫助:1.希拉優格專家表示,健康的指甲需要蛋白質。因為指甲是由一種叫做角蛋白的蛋白質構成的,這也是你頭髮中所含的蛋白質。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對於產生角蛋白是必要的,而角蛋白負責保持指甲的強韌和彈性。每杯含有21克高品質蛋白質的原味希臘優格,是指甲獲取所需蛋白質的一個簡單方式。2.牛肉專家指出,牛肉也是許多重要營養素的來源,尤其是鐵質,例如每3盎司的沙朗牛排含有接近2克的鐵。鐵質不僅為你的細胞提供足夠的氧氣,而這又是保持指甲健康所必需的。如果你缺乏鐵質,指甲的形狀和外觀可能會受到影響。事實上,當人們患有缺鐵性貧血時,容易出現指甲凹陷的症狀。3.甜椒維他命C有助於身體製造膠原蛋白,這是一種幫助身體建立強韌指甲的蛋白質。一般提到維他命C時,可能會想到柳丁和其他柑橘類水果。但其實有許多蔬菜也富含維他命C,尤其是甜椒。只要一顆中等大小的甜椒,就能提供一天所需的維他命C。4.雞蛋大家都知道雞蛋是極好的蛋白質來源,但它們還富含生物素,這是一種有助於強化指甲的維他命。一顆雞蛋約能提供你每日需求的三分之一。如果你擔心膽固醇問題,新研究認為只要雞蛋是整體心臟健康飲食的一部分,雞蛋中的膽固醇就不是問題。5.鮭魚鮭魚富含Omega-3脂肪酸,不只對你的心臟和大腦健康有益,對你的指甲也同樣如此,有助防止乾燥和脆弱的指甲。每3盎司的鮭魚提供18克蛋白質外,它還富含生物素(每3盎司含有每日需求的17%)。除了鮭魚,鱒魚、鯖魚和沙丁魚等油脂豐富的魚類都是Omega-3脂肪酸的優質來源。【資料來源】.The 6 Best Foods to Eat for Healthy Nails, According to Dietitians.Top 8 Vitamins and Nutrients for Healthy, Strong Nails
-
2024-12-20 養生.聰明飲食
燕麥奶和凱撒沙拉也遭點名!營養師揭8種「偽健康食物」真相
當我們追求健康飲食時,許多食品看似「健康選擇」,但實際上可能暗藏健康風險。英國《每日郵報》專訪兩位倫敦營養師,揭露8種常見但不如預期健康的食品,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時要更加謹慎,其中包含不少台灣人也愛吃的食物,像是格蘭諾拉麥片、酪梨等,讓人大吃一驚。1. 龍舌蘭糖漿:比一般糖還甜1.5倍被吹捧為天然糖替代品的龍舌蘭糖漿,其果糖含量驚人,很容易掉入高果糖危機之中,但營養師指出,每100克就含有70克糖,不僅會增加熱量攝取,還會傷害牙齒。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將其列為「游離糖」,建議每天攝取量不超過6茶匙。2. 植物奶:品牌差異大,小心隱藏添加劑近年植物奶成為風潮,杏仁奶、燕麥奶等植物奶雖然含飽和脂肪較低,但營養師提醒,部分品牌添加大量糖分及添加劑,建議選購無糖、強化型的產品。3. 酪梨:營養豐富,卻是卡路里炸彈酪梨富含纖維與健康脂肪,但一顆中型酪梨含有約20克脂肪、250卡路里熱量,與一根巧克力棒相當。雖然含有健康的不飽和脂肪,但過量攝取仍可能導致體重增加。4. 格蘭諾拉麥片:早餐糖分黑洞每50克的超級莓果格蘭諾拉麥片含有8.4克糖,竟與一個奶油草莓果醬甜甜圈的含糖量相同!高糖早餐容易導致血糖波動,造成飢餓感與能量下降。營養師建議選擇低糖產品或自製,並搭配優格、堅果等食用。5. 椰子油:名字健康,本質不變椰子油中的飽和脂肪比例高達90%,比奶油還高。每15毫升的椰子油含有約13克飽和脂肪,幾乎是每日建議攝取量(30克)的一半。長期攝取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6. 蔬菜薯片:可能比洋芋片更不健康別以為是蔬菜做的就比較健康!雖然以蔬菜為主打,但蔬菜薯片仍然含有大量油脂與鹽分,營養價值與傳統薯片差異不大,每份含有1.2克飽和脂肪、0.44克鹽分。若需解饞,選擇未加工的蔬菜更好。7. 純素漢堡:高度加工品要當心純素肉類替代品雖然標榜環保健康,但經過高度加工,添加穩定劑及人工色素,鹽分與飽和脂肪含量也偏高。一塊純素漢堡可能含有近6克飽和脂肪和超過1克鹽分。營養師建議素食者可改從豆類、藜麥、豆腐等較少加工的食物攝取蛋白質。8. 凱撒沙拉:高脂高鹽潛藏風險一份現成的雞肉凱撒沙拉含有5.1克飽和脂肪,幾乎與麥當勞起司漢堡(5.4克)相當。尤其加入培根會進一步增加鹽分和飽和脂肪,建議自製沙拉醬並避免加入油炸麵包丁。專家建議「閱讀標籤、適量攝取」,消費者在購買標榜「健康」的食品時,應留意成分標籤,選擇低糖、低鹽、不含添加劑的版本,不要被「健康」標籤誤導,「凡事適度」適量攝取才是健康之道。
-
2024-12-18 養生.聰明飲食
為何吃豆類食物容易放屁?專家揭原因及有助改善脹氣3方法
豆類是許多健康飲食中的主食,因為它們是蛋白質、纖維和營養素的極佳來源。然而,許多人在食用豆類後會經歷脹氣或放屁,這可能會造成尷尬和不適。那麼為什麼豆類會讓你放屁?【延伸閱讀:為何放屁次數比平常更多?專家揭飲食之外5個鮮為人知的原因】豆類食物和氣體之間有何關聯?原因在於豆類中所含的複雜碳水化合物,這些碳水化合物對身體來說比較難以消化。具體來說,豆類含有一種叫做低聚糖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其中的棉子糖(raffinose),這些糖類在小腸中難以被分解。相反,它們會進入大腸,並被細菌發酵,產生氣體作為副產品。這些氣體通過打嗝或放屁來排出,這可能會引起不適和不愉快的感覺。專家指出,棉子糖是一種複雜的糖,作為腸道中的益生元,能夠增加那裡有益菌的數量。當細菌分解棉子糖時,會釋放出多種氣體,這可能會導致特別臭的氣體。你也可以在高麗菜、青花菜、球芽甘藍和蘆筍等其他食物中找到棉子糖。除此之外,豆類也是許多高纖食物中的一種。專家表示,每半杯豆類、豆科植物和大豆含有6到8克纖維。當你攝取大量纖維時,就會增加腹脹、胃痛和放屁的機會。與其他食物相比,纖維特別難消化。如果你突然開始每天食用1杯豆類,可能需要一些時間讓你的身體習慣新的纖維攝取量。不過,隨著你繼續定期食用豆類,你的放屁次數最終會恢復正常。如何避免豆類食物導致脹氣和放屁?有研究指出,不同的豆類可能會產生不同量的氣體。但專家表示,每個人對不同豆類的敏感性反應不同,如果某一種豆類讓你感到不適,可以換成另一種豆類,嘗試是否會產生較少的氣體。如果放屁的風險讓你不敢大量食用豆類,還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減少頻繁放屁的次數。1.浸泡豆子在烹煮豆類之前將其浸泡,可以減少低聚糖的含量。只需將豆類放入碗中,用水覆蓋並浸泡過夜,然後瀝乾並烹煮。專家表示,這有助於將一些產氣的糖分去除,或者與昆布一起烹煮,昆布含有幫助分解棉子糖的麩胺酸。2.添加香草或香料某些香草和香料可以幫助消化,並減少產氣和腹脹的風險。例如可以在豆類料理中加入薑、茴香種子、孜然或香菜,這些調味料有助刺激消化酶並減少腸道的發炎。3.逐步增加食用量如果你不習慣食用豆類,最好從少量開始,並逐漸增加攝取量。從少量煮熟的豆類開始,並隨著時間逐漸增加,這樣可以讓你的身體適應豆類中增加的纖維和複雜碳水化合物,並減少產氣和腹脹的風險。【資料來源】.Why Do Beans Make You Fart? Here's What a Dietitian Has to Say.Why Beans Make You Burst With Gas
-
2024-12-17 焦點.元氣新聞
天氣冷颼颼醫曝保暖3法 竟非頭頸「這部位」特別重要
台灣冬季不時有冷氣團報到,常發生氣溫驟降攝氏10度以上,近期全台冷颼颼,局部地區更有攝氏10度以下低溫,心血管及腦中風病人有增加的情況。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說,年長者感官退化,對體溫變化較不敏感,可能身體已存在風險而不自知,直到昏迷倒下才警覺;建議外出時可戴毛帽遮住耳朵,晚上睡覺時穿襪子,並以棉被覆蓋雙腳,讓雙腳做好保暖。陳冠群說,人體血管在天冷時會快速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心跳起伏,容易引發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等急症;尤其台灣氣候溫暖,相較於溫帶國家的居民,久居台灣的人對低溫適應能力稍差,建議天冷時務必注意保暖,讓血管有緩衝的時間,避免直接暴露於低溫下。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冬季經常又濕又冷,當水氣揮發時,身體降溫速度更快,因此潮濕環境下更要注意保暖,陳冠群指出,如果身體被淋濕,務必擦乾或更換衣物,避免身體熱能快速散失,即便是健康的年輕人也不能輕忽。陳冠群表示,特別像是最近天冷,馬拉松完賽後就應立即換上乾爽的衣物,以免急性心血管病症突然發生。有些年輕高血壓患者「病識感較低」,建議若父母及家族長輩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病史,或工作壓力大、常抽菸熬夜者,便是高血壓的高風險族群,要盡量定期量測血壓,掌握身體狀況。陳冠群說,民眾平時應培養良好生活作息,包含運動、重視健康飲食及避免菸酒,都可以協助控制血壓,但若始終無法將血壓維持在標準範圍內,則考量積極使用藥物介入治療。至於有些病人擔憂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易傷腎,事實上,若有高血壓的情況,卻未積極控制血壓,可能對腎臟造成更大的傷害。陳冠群提醒,病人的腎功能好壞將會影響醫師選擇藥物原則,不建議病人自行購買降血壓藥,有高血壓問題,請諮詢專科醫師,由醫師視病人病況選用適合的藥物,如此才能避免在控制血壓的同時,對腎臟或其他器官造成負擔。
-
2024-12-13 醫療.心臟血管
輕忽身體「這數值」可能送命 北榮醫師呼籲 : 每天做這件事避免心血管急症發作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國人18歲以上罹患高血壓的人數約529萬人,盛行率高達26.8%。台灣高血壓學會教育委員會主委、北榮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鄭浩民表示,過去民眾對於高血壓不自覺或輕忽高血壓嚴重性,常發生急性的心血管併發症,像是心肌梗塞、中風等,如今高血壓造成的風險轉變為慢性病,像是心衰竭、腎衰竭等重要器官失能以及失智症等,無論是急症或慢性病,高血壓都是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危險因子,「可惜很多中年人沒有控制血壓的自覺,導致太晚介入治療,對身體造成重大傷害。」預防高血壓首先要提高自覺 只要認真控制就有機會逆轉控制血壓有三率,自覺率、治療率、控制率,第一步就是自覺。鄭浩民醫師說明 : 目前國內的自覺率大約6成,表現優於全球平均的4成,但還是有進步空間,近期總統賴清德「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提出888三高防治計畫,透過健保系統找出8成有慢性病的20歲以上民眾,其中8成必須做疾病管理與生活習慣諮詢,預計有8成得到改善。而要避免因血壓問題造成的疾病風險,民眾首先要清楚自身的血壓數值。一名四十多歲的男性,有三高問題以及糖尿病,求診時了解到高血壓的風險後,在鄭浩民協助下,認真執行「高血壓生活型態調整-SABCDE原則」,九個多月減重近20公斤,血壓血脂血糖全部達標,原本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不但變健康還成為型男,至今維持快五年。鄭浩民強調只要提高健康意識,三高病患變成健康型男的例子不在少數。然而,初期高血壓沒有明顯症狀,除非上升到一定程度才會有感,鄭浩民說,通常高血壓病患會感到頭暈,有些人覺得後腦杓會痛,或是感到心臟比較費力、稍微運動就喘,但高血壓常被說是無聲無息的沉默殺手,許多人完全沒有察覺症狀,所以,最好的預防就是定期測量血壓,若收縮壓超過120 mmHg應留意血壓值變化,而測量血壓超過130/80 mmHg則需諮詢醫療人員。過去曾有年紀愈大、血壓本來就會愈高的說法,他強調此為謬誤觀念,年紀不是血壓變高的理由,任何年紀的血壓標準值都相同。冬季好發心血管疾病 時時測量自己血壓數值更形重要最近氣溫降低,鄭浩民提醒,許多心臟科醫師都觀察到,冬天病患特別多,「尤其寒流期間,急診和加護病房多數都是心臟科的病人。」主要原因是氣溫下降造成血管收縮使得血壓上升,同時天氣冷民眾進補,吃進很多高鹽飲食也會導致血壓上升,此外,冬天下雨也會減少外出運動的機會,長期下來導致風險升高,尤其本來就有高血壓的民眾更需格外留意,除了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別忘了在家進行自我血壓管理,降低健康風險。以數位工具在家輕鬆控血壓為了守護國人的心血管健康,國健署推動建置血壓管理網絡計畫,由WaCare和台灣高血壓學會共同執行,民眾只需透過WaCare APP加入「高血壓防治網」,並且以「722原則」進行血壓量測、上傳血壓照片,就能每日收到量血壓提醒,以及客製化的健康建議。722原則就是連續7天量測、每天起床和睡前各量1次,每次量2遍,取其平均值,量測間隔應至少1分鐘。鄭浩民表示,過去民眾記錄血壓可能使用紙本,但現在運用數位平台記錄血壓變化相當便利,WaCare APP不僅提供衛教知識,最重要的是每天自動提醒,不需擔心忘記量血壓或遺漏紀錄,如果血壓數值會異常,還能連結就醫資訊。此外,目前在推廣期間還可賺獎金及參加抽獎,完成指定任務有機會獲得超商百元禮券、Garmin心率手環及iPhone15手機。前往高血壓防治網https://wacareweb.page.link/kiAP延伸閱讀 : 血壓高又不是嚴重的疾病不必在意? 錯!糖尿病、失智、中風都可能是因為它
-
2024-12-09 養生.生活智慧王
讓辛苦賺的錢留在錢包裡 5種常見理財錯誤讓你一到年底就想哭
又到了一年的尾聲,你可能會收到健身房會員續約的通知、健康飲食計畫等每年年底都會見到的廣告,若你下定決心明年看緊荷包,不想重蹈覆轍,不妨聽聽專家意見,GOBankingRates列出專家點出五個年底會讓人付出昂貴代價的理財錯誤,提供參考讓辛苦賺的錢能留在錢包裡。1.假期期間花太多錢雖然年底的假期期間有黑色星期五或網購星期一,但個人理財專家艾瑞卡(Erika Kullberg)說,大家會想在假期間吃美食、買衣服、買禮物,短期的促銷折扣看似誘人,卻其實會人花比預期更多錢。艾瑞卡說,短期的促銷會讓人產生「優惠錯過就不再」的感覺,但其實同樣商品銷量不好,下次促銷時還會再打折出售,她建議看到優惠時忍住衝動不要立刻掏出信用卡,除非那是在預算內或本來就有計畫要購買的物品,否則可能過完假期先收到金額昂貴的信用卡帳單。2.過於慷慨很多人喜歡送禮,艾瑞卡說,有些人過於執著送禮,最終變成沉重財務負擔,她現在已經不怎麼送禮了,也提醒大家不是每個自己認識的人都需要一份禮物,也不是每一份禮物都必須價錢昂貴。3.過度依賴信用卡因為高額回饋在促銷期間大量購買或買假期需要的物品看似精打細算,但若沒有還款計畫或無法支付帳單,結果可能會很慘。艾瑞卡說,若無法支付還款,那回饋再多也沒用,因為刷卡回饋會被循環利息抵消殆盡。4.沒有簡化財務目標很多人會在年底擬定隔年的財務規劃,目標包括存更多錢、開始投資、支付貸款、放更多錢到退休基金,但很快就會發現,還沒參加新年派對就覺得疲累不堪,因為被這麼多目標多頭馬車拉著,反而讓人不知所措,最後全部放棄。益百利(Experian)宣傳經理克莉絲汀娜說,不要奢望一次做到全部目標,可以從最小的計畫開始,將目標分成幾個小部分,一次完成一個,雖然這聽起來了無新意,但把目標分成幾個小部分可以建立信心和動力。5.沒有進行財務評估進入新的一年前,要先回顧即將過去的一年,找個時間坐下來仔細檢視自己的帳戶和信用卡消費紀錄,克莉絲汀娜說,這樣能更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讓人可以做出更明智的決定。克莉絲汀娜說,透過審視財務紀錄來確定每個月的收入和支出,並計算可能的任何債務,如此可以有更好的財務前景。專家認為,小的改變例如注意支出和設定可實現的目標可以產生很大影響,只要稍加規劃並遵守紀律,就能順利邁向更安全、更沒有壓力的財務未來。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2-09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追逐「長生不老」 真的可行嗎?不如認真履行養生6件事
到底是妄想,還是夢想,追逐長生不老的美國億萬富豪布萊恩·強生(Bryan Johnson)2024年11月公佈了自己慘兮兮的照片,因為把別人的脂肪注射到他的臉上,產生了嚴重的過敏反應。47歲的布萊恩因為使用許多「奇奇怪怪」的抗衰老療法,於是成為媒體報導的寵兒,全球聞名。這次他想要擁有一張豐腴的「娃娃臉」,藉以吹捧他抗老有成,結果卻事與願違,得到了一張歪曲腫脹且變形的怪臉。為抗老用盡奇招 億萬富豪分享慘痛經歷布萊恩為了維持媒體熱度,近日主動與95萬IG粉絲分享慘痛經歷。手術原定計畫是從大腿和腹部等部位提取脂肪,再將它們注射到臉部,用來恢復臉皮下脂肪的體積,好讓臉部豐腴,看起來不那麼憔悴。然而,因為長期進行自己設計的抗老化飲食,每日攝取的熱量,比標準計算出來的還要少,因此身體沒有足夠的脂肪(顯然太瘦)可以使用,於是迫使他使用別人的脂肪。約注射30分鐘後,嚴重過敏反應發生,臉就開始腫脹,越來越大,最後甚至影響視力。布萊恩和古代秦始皇一樣,都企圖追求長生不老,去年(2023)還把當時17歲兒子的血液輸給自己,期求「年輕化」。由於此舉動,剛好扣住西方古老的「吸血鬼傳說」,以及,近年來科學界剛剛萌芽的「年輕因子」研究,因此瞬間聲名大噪。當時連布萊恩的爸爸也參與進來,布萊恩和兒子塔爾馬奇先各抽出一公升的血液,然後分別注入自己父親的血管內,孫子給父親,父親給祖父,所謂「三代輸血」。背後的想法是,年輕血液裡面含有較高濃度的「年輕因子」,可以修復年老失修的細胞損傷,從而降低人的生物年齡。如同傳說中千年的吸血鬼,雖然沉寂死去多年,但只要吸允到溫暖的新鮮血液,就能再度死而復生。這位富商每年在抗老生活方式上就花費約200萬美元,除全素飲食外,尚需補充100多種營養素,嚴格的運動和睡眠要求。布萊恩出售其電子商務公司Braintree,得款8億美元後,目前的職業是「追求長生不老」和網紅。他宣稱,在採用嚴格縝密的養生方法後,目前擁有37歲的心臟、28歲的皮膚和18歲的健康。但事實上,因為採取嚴格的飲食計劃,其身上的脂肪愈來愈少,包括臉部,所以他實際看起來很憔悴,甚至會誤以為他正處於死亡邊緣,完全不具備群眾說服力,所以決定進行這次的臉部脂肪注射,想要讓人「看」起來很年輕,才能顯現出抗老化成效卓著。記者親身實測:追求長生不老代價太大布萊恩還發行了教戰手冊以及營養素補充包,分享給網友。2024年4月,英國每日郵報健康版記者25歲的福赫特小姐(Maiya Focht),突發奇想,聯絡布萊恩先生,並決定親身嚐試。他們寄來8個包裹(含手冊及補充包),每月首先需購買361美元的「營養素補充包」,號稱有助於改善骨骼健康、抗壓性、增加能量、平衡膽固醇水平、減少發炎和改善認知功能。其中有「堅果布丁」粉、「長壽綠巨人」飲料(口感像減肥檸檬水)、布萊恩品牌的橄欖油以及四種補充藥丸:(1)三顆必需膠囊(含維生素 D、E、B12、碘和鋅等 27 種成分)、(2)一顆必需軟膠囊(含蝦紅素、葉黃素、玉米黃質以及其它多種營養素)、(3)三顆「乙酰半胱胺酸 + 薑 + 薑黃素」丸和(4)一顆「紅麴 + 無味大蒜」丸。試驗前後均進行了血液檢測,因為記者本身只有25歲,加上生活本來也不是很匪類,所以之前和之後,不論膽固醇和各項指標,大體上都正常。但試驗期間,因為擔心外食的餐點和零食不符合「長生不老」手冊的規定,不是健康飲食,所以造成與親友相處的時間減少了,因此感覺有點沮喪,三週試驗結束後,記者覺得有點煩躁和頭痛,此外,維生素D和維生素B12有些小變化,敘述如下。維生素D是一種對能量和骨骼健康至關重要的營養素,試驗前,記者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本來就較低,而約一半美國人也缺乏這種和陽光有關的營養素,大多數的台灣人也同樣不足。試驗後,維生素 D 水平升高了,可能是補充劑發揮了作用。但維生素B12的水平下降了,可能是因為教戰手冊要求最好吃純素,記者嚴格執行,雖然服用了補充劑,B12 水平仍然下降,因此,補充劑似乎沒有吃真正的紅肉那麼好。但布萊恩先生認為,最少需要六週的時間才能從該手冊中獲得全部好處,而記者卻只執行了3週。記者隨後在專題報導中,聲稱自己應該不會想去追求手冊上的生活,除每月需花361美元去買補充包外,還同時要加上一些符合手冊昂貴的飲食雜貨賬單,執行刻板無趣的生活模式。但布萊恩卻反駁道,這是兩人的生活動機不同所造成的差異,布萊恩告訴《每日郵報》,他的目標是想幫助所有人,努力創造一個「不死」的終極社會。而且你應該為了追求「不死」的崇高目標,就不會在深夜喝酒,外出胡亂用餐,而是會聚集在一起鍛鍊身體、吃健康乾淨的食物才對。養生履行6件事 可望延年益壽筆者長期推動健康養生,雖不敢說,在基因科技長足進步後的未來世界,「長生不老」一定無法實現,但我卻敢說,絕對不會是只靠富商布萊恩的教戰手冊就能達成。另外,筆者整理出個人能做的養生六件重要事項,按其重要性,依序為「無毒生活環境」、「正確且規律的生活方式與作息」、「快樂的心情」、「適當且持續的運動」、「正確的飲食」和「完整定期不過當的身體健康檢查」,若能盡量履行,即可延年益壽。另外,排序第三名「快樂的心情」,其重要性明顯高過第五名「正確的飲食」,也就是說,如果能快樂的執行正確飲食,當然最好。但如果是你必須在路邊享用烤香腸,夜市吃炸雞排或喝杯珍珠奶茶,才能快樂的話,也不應該被強迫而難過放棄,不是嗎? 這次富商布萊恩注射他人脂肪後,已經恢復,相信不久的未來,肯定又會再出怪招,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
2024-12-08 養生.聰明飲食
澱粉不吃會便秘、水果吃哪些最好?有助抗老化飲食7注意事項
現代人注重健康飲食,像是有不少健身的人,或許會採取高蛋白、少澱粉等等的飲食控管。不過對於吃的細節,又該如何調控才好?日本網站「ESSE編輯部」近來就分享避免老化,健康的幾項飲食習慣。1.一天吃一個或以上的雞蛋雞蛋是優良的蛋白質攝取來源。雖然有人會在意膽固醇,但有報告指出即使吃多了蛋,膽固醇也未必會提高。2.水果可以吃但要適量水果含有豐富果糖、抗氧化物、維他命和食物纖維等等,特別推薦奇異果、香蕉和莓果類等抗氧化食物。不過要注意別吃過量。3.適度補充澱粉像是白飯之類的澱粉,不只是熱量來源,也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保持腸胃健康。若是都不吃,反而容易便秘。4.烏龍和蕎麥麵的選擇烏龍麵消化快速,在身體不好時適合食用。蕎麥麵則含有豐富食物纖維,雖然消化較慢,但有整腸、防止血糖急速上升等效果。5.適度加入好油很多人認為健康和油勢不兩立。不過像是亞麻仁油、紫蘇油或橄欖油等等,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維持血液健康。6.注意各色蔬菜攝取量一天蔬菜建議攝取量為300公克,其中有120克應是深色蔬菜類。因此除了高麗菜、蘿蔔之類較容易接觸的淡色蔬菜以外,也要多攝取菠菜、胡蘿蔔等有顏色的蔬菜。7.優格選用合適的品項優格是能夠舒緩便秘,促進血液循環的健康食品。由於市面上種類眾多,可以花點時間多加嘗試,觀察身體的反映,選用自己適合的品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2-08 醫療.心臟血管
個性急、壓力大是健康隱形殺手 心臟科醫師陳永隆揭護心3秘訣
現代人生活節奏步調快,壓力、情緒波動起伏大,又忽略均衡飲食,常引發心血管疾病,成為健康隱形殺手。高雄長庚醫院心臟科主任陳永隆認為,適當運動、充足睡眠、健康飲食是護心的三大基石,還透露他的護心祕訣,就是「多健忘,別讓心糾結」。個性急、壓力大,長期情緒波動造成心臟負擔。保持心臟健康,陳永隆指出,首要是保持樂觀、心情愉快,心臟科門診患者九成以上情緒容易緊張,個性急、壓力大,情緒受干擾,自律神經就會失調,這些族群好發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疾病,長期情緒起伏波動,對心臟造成負擔不小。陳永隆說,門診追蹤發現,情緒和壓力對身體危害往往比疾病本身大,如何做好身心調適,的確是現代人面臨的重要課題。有時「健忘」是好事,過去不開心的事,讓它隨風而去,不要過度擔心未來的事或沒發生的事,以免無形壓力。交感神經作用下,可能誘發心律不整、心肌梗塞。以二戰德國納粹人體實驗為例,戰俘被綁手腳、矇上眼睛,拿冰塊佯裝在手腕劃刀,製造流血假象,實際上沒有傷口、也沒有流血,最後卻還是死亡。陳永隆解釋,受到心理、情緒等因素影響,交感神經作用下,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耗氧量增加,血管收縮,造成心臟負荷,可能誘發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嚴重甚至出現腦出血、腦中風、主動脈剝離,這些都是心臟病當中常見猝死原因。注意血脂、血壓、血糖,三個月追蹤一次。除了心情影響身體健康,三高亦是心臟病危險因子,陳永隆會定期追蹤,三個月做一次檢查,包括血脂、血壓、血糖和糖化血色素,數值稍有異常就可能影響心臟,「像醫師這樣的工作,壓力大又忙碌,常在身體有狀況了才發現。」因此他都會主動注意自己的健康。陳永隆表示,自己沒有心臟疾病,但這幾年健康檢查發現血脂過高,目前有服用他汀類(statin)藥物,這類藥物對於降低膽固醇、穩定斑塊很有效果,他鼓勵患者別害怕用藥,這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只須定期檢查肝功能和血脂值,確保藥物安全性和效果。針對服用他汀類藥物有副作用的病人,家族性高膽固醇病人或是曾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經傳統高劑量降膽固醇藥物治療仍控制不佳病人,目前也有PCSK9 抑制劑可以選擇使用。每周跑步三到四次,與家人互動增加幸福感。關於運動,心態的調整很重要,他說,要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額外的負擔。他每周跑步三到四次,每次30到40分鐘,有時候也會陪孩子運動,打羽球或騎腳踏車,又能跟孩子培養感情,運動變得有趣,自然就能持續,兩全其美。且以他個人經驗,規律運動下,糖化血色素較低,可見運動對新陳代謝幫助很大。他建議大家多花時間陪伴家人,孩子的笑聲、互動,能讓人完全忘掉工作的壓力,和親人在一起的幸福感,對於心理和心臟健康都有不可忽視的幫助。看書、看電影或聽音樂,讓自己心情沉澱,也是很好的紓壓方式。總結來說,從生活飲食習慣上做好護心養心基本功,還有壓力管理不能忽略,以及定期健康檢查非常重要,幫助及早發現問題,這樣才能真正未雨綢繆,保護心臟。門診觀察:好膽固醇高者多偏好吃魚類。陳永隆對飲食控制相對嚴格,油炸食物、含糖飲料,基本上都是敬而遠之,他說,這些食物熱量高、對血脂控制又不友善,還會增加發炎反應機會。他在門診發現,有些人的高密度膽固醇、亦即好的膽固醇相當高,一問之下,都是很喜歡吃魚類,像是鯖魚、鮭魚、沙丁魚等都是很好的魚類。護心飲食原則,他推薦「地中海飲食」,以大量新鮮蔬果、全穀物、堅果和橄欖油、魚類為主,與適量飲酒,少吃紅肉、加工肉,並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他的飲食習慣家人也支持,大家一起吃健康餐,比較不會覺得孤單。陳永隆醫師小檔案現職:高雄長庚醫院心臟科主任經歷: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監事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高雄長庚教授級主治醫師給患者的一句話:積極面對自己的問題,與醫師做好溝通討論,擬定一個對於自己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
2024-12-07 焦點.用藥停看聽
喝杯咖啡都會阻礙藥效!美醫曝5種「不可隨餐服用藥物」當心等於白吃
有些藥物不應該同時服用,不僅抵銷效果甚至還會傷身。但你知道有些藥物也不該跟著食物一起吃,恐會大大降低藥效,導致疾病無法有效治療而危急性命。洛杉磯麻醉醫師哈珊(Zain Hasan)介紹五種如果在飯前飯後太過接近的時間內服用,效果會大大減弱的藥物。哈珊表示即使只是早上喝一杯咖啡或柳橙汁,都會阻止身體好好吸收藥物,進而使高血壓、心力衰竭等疾病得不到適當的療效,導致病情加重。一、synthroid(左旋甲狀腺素)synthroid用於治療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不能自己產生足夠的甲狀腺素,這種藥物能替代甲狀腺素(T4)。食用含鈣和鐵的食物(如乳製品和紅肉)會降低腸道吸收此藥的能力,如果把藥物和牛奶、咖啡和果汁一起服用,會減少其吸收和藥效,因此建議進食前30~60分鐘空腹服用synthroid。二、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s)哈珊警告不要在用餐時服用雙膦酸鹽,雙膦酸鹽是有助於增加骨骼強度和密度的藥物,最常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雙膦酸鹽和食物一起服用會降低吸收功效,因此建議空腹吃,與一整杯水一起服用,之後等待30分鐘再吃喝其他東西。三、威而鋼(Viagra)威而鋼又稱西地那非,在台灣俗稱「藍色小藥丸」,是一種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口服藥物,有助於放鬆陰莖中的肌肉和動脈,增加血液流動,幫助維持勃起。哈珊表示如果在晚餐時將威而鋼和食物一起吃下,會導致效果不佳,建議在前一小時空腹或飯後兩小時服用威而鋼,以確保其有效;尤其是高脂肪餐會阻止威而鋼的活性成分西地那非檸檬酸的吸收,並將勃起延遲約一小時。四、卡托普利(Captopril)哈珊警告不要將卡托普利隨餐服用,卡托普利是一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 (ACE) 抑製劑,可透過阻止血管緊張素II(一種使血管變窄的物質)的產生來治療高血壓。在美國5000萬使用降血壓藥的患者中,每10人就有8人吃卡托普利。哈珊指出卡托普利和食物一起吃會降低藥效,建議飯後兩小時、或早上吃飯前服用。五、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又名質子泵抑製劑 (PPI),可幫助減少胃酸的產生,被用於治療胃食道逆流、胃灼熱和胃潰瘍。PPI有超過1500萬美國人服用,兼具處方與非處方藥,它可阻斷產生胃酸的泵,而胃酸在進食時會被激活,因此隨餐服藥會抵消藥效,哈珊建議應該在飯前30到60分鐘服用。 @doctarz The second half of the video i explain why taking these medications with food can change the way your body adapts to the absorption. Always ask your doctor before changing how you habe taken your medications! #healthyliving #nurse #medicalstudent ♬ original sound - Dr Zain Hasan 資料來源/每日郵報延伸閱讀:健康飲食可以控制三高 但做好這件事更能有效避免心血管急症
-
2024-12-05 醫療.新陳代謝
新研究稱吃黑巧克力可降2型糖尿病風險?哈佛科學家這麼說
英國醫學期刊(The BMJ)4日刊出一項新研究,指吃黑巧克力與降低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有關。該研究首席調查員、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營養與流行病學副教授孫琦(Qi Sun, 音譯)表示,這不代表黑巧克力是預防糖尿病的「靈藥」,但少量黑巧力的確能納入健康飲食的一部分。紐約時報報導,1980年代中期和1990年代初,研究人員開始研究三組以白人為主的專業醫療人士。超過19萬名參與者每四年填寫詳細的飲食問卷,回答多久吃一次巧克力。2006年和2007年開始,根據不同組別,研究人員調整問卷,詢問參與者每周吃黑巧克力與牛奶巧克力的頻率。他們追蹤參與者長達34年的健康狀況。這段時間,近1.9萬名參與者罹患二型糖尿病。在調整其他生活方式因素,如運動、飲酒、抽菸和整體飲食健康程度,以及年齡和家族糖尿病史後,研究人員發現,每周至少吃五分任何類型巧克力的人,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很少或從不吃巧克力的人低10%。深入研究近11.2萬人提供所吃的巧克力類型數據之後,研究人員更發現:每周至少吃五分黑巧克力的人,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一個月內吃黑巧克力的人低21%。後續分析也顯示,吃牛奶巧克力的參與者並未受到保護。研究人員說,事實上,他們在研究期間更有可能增加體重。杜克大學醫學院內分泌、新陳代謝和營養學部門教授史普拉特(Susan Spratt)表示,儘管該研究規模龐大且設計良好,但不能證明因果關係。也許那些吃黑巧克力的人在其他方面更健康,例如可能運動更多、飲食更健康,或必要時更傾向就醫。孫琦與共同作者也指出,研究對象主要是白人與受良好教育者,所以結果可能不適用所有人。至於為何會有這樣的結果?孫琦表示,黑巧克力含有較多可可,可能是健康益處的關鍵。塔夫茨大學「食物即良藥研究所」主任暨心臟科醫師莫扎法里安(Dariush Mozaffarian)解釋,可可富含纖維以及類黃酮。部分研究顯示,類黃酮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並可能幫助擴張血管。一些小型、短期臨床試驗顯示,攝取黑巧克力或可可能降低血壓、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和胰島素阻抗。兩項因素都影響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莫扎法里安完全支持將黑巧克力納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但他表示最好選擇至少含有70%可可的種類,更好的選擇是堅果裹黑巧克力,因為堅果也含有植物營養素、有益的脂肪和纖維。「人們常覺得健康飲食就意味著吃難吃的東西。但許多美味的食物也是健康的。黑巧克力就是很好的例子。」莫扎法里安表示。孫琦表示,最近幾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黑巧克力的鉛和鎘含量令人擔憂,需要進一步研究來了解這種潛在的健康風險。然而,這些研究指出,每天吃大約1盎司(約31公克)的黑巧克力對多數成年人來說是安全的,孕婦則可能需要更謹慎。
-
2024-12-04 養生.抗老養生
9個兄弟姊妹加起來861歲 金氏紀錄最長壽家族每天必吃3種食物
義大利的梅利斯家族(Melis family)有9個兄弟姊妹,他們的年齡總和有861歲,2012年這家人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成為全球最長壽家族,打破金氏世界紀錄。專家發現,他們午餐必吃三種食物,或有助於長壽。「太陽報」報導這個家族9個手足的年齡加起來有861歲,家中大姊更是活到108歲,他們住在世上五個罕見的長壽地帶之一:義大利撒丁島。2023年,梅利斯兄弟姊妹出演Netflix紀錄片「活到100歲:藍色地帶的祕密」(Live to 100: Secrets of the Blue Zones)。節目跟隨美國作家Dan Buettner拜訪梅利斯一家,所在地的居民普遍壽命長過平均值。梅利斯一家住在義大利撒丁島一個偏遠村莊,家中9個兄弟姊妹都很長壽,Dan Buettner拜訪梅利斯家族後,這個長壽家族分享他們的飲食祕訣,發現他們午餐必定吃這三道菜。其中一道是一種包含多種豆類食品的湯粉,包含鷹嘴豆、斑豆和白腎豆等蔬菜。營養師凱西蒂(Samantha Cassetty)表示,壽命最長、最健康的人每天都會吃半杯到一杯豆子。她說,斑豆和鷹嘴豆富含營養、蛋白質和纖維,不含膽固醇。另外,他們每天午餐還會享用酸種麵包,一種透過乳酸桿菌和酵母發酵製成的麵包,在發酵前它們是生麵團,發酵後烘烤製成,烘烤過程中會產生酸味。凱西蒂表示,自然發酵的酵母麵包不會產生與白麵包相同的血糖值,有助於維持更健康的血糖水平,避免因高血糖而導致胰島素阻抗和第2型糖尿病。用過午餐之後,梅利斯一家還會喝一小杯紅酒,每杯2至3盎司(約59到88毫升)。凱西蒂提出,適量飲酒有助提高「好膽固醇」(即高密度膽固醇,HDL)水平,並分析可能因為以上健康飲食的祕訣,梅利斯家族中才能有多位百歲老人據衛報報導,家族大姊康索拉塔·梅利斯 (Consolata Melis) 於2015年去世,享壽108歲,是鎮上存活最年長的公民。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2-02 養生.聰明飲食
吃麻辣鍋喝冰飲解辣易引發胃痙攣!健康吃麻辣火鍋5建議
2碗湯鈉含量 直逼5千毫克國人愛吃火鍋,麻辣火鍋更是首選,冬天名店鍋物屢屢衝上飲食排行榜,不過,常嗑火鍋的習慣,在醫師眼中卻是傷腎的地雷飲食,也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增加身體的負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麻辣火鍋的湯頭,會加中藥材、牛油、辣椒醬等基底提味,屬於高鈉、高熱量的湯底,鈉含量驚人,2碗湯的鈉含量就高達4942毫克。洪永祥說,麻辣火鍋的湯底,再加上各種加工食材,還有沙茶醬、胡麻醬、豆乳醬、沙拉醬、醬油膏等佐料,飽和油脂與加工調味料更是傷腎。許多人喜愛霜降牛、豬五花的口感,這些肉類油脂飽滿,多吃則容易造成身體負擔。每周吃一次 一季胖5.3公斤吃一次麻辣火鍋,一人份攝取熱量至少2400大卡,遠超過成年人午餐或晚餐建議熱量700大卡,以吃一頓增加體重半公斤計算,若每周吃一次,一個冬天就可以胖5.3公斤。除了熱量問題,吃到飽的火鍋,鈉攝取量更高達6600毫克,為國人每日鈉攝取量應小於2400毫克門檻的2.7倍以上,吃完非常口渴、拚命喝含糖飲料或啤酒,不但傷腎,且可能隔天就會痛風發作。辛辣高油 易引發消化不良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柏諺表示,麻辣火鍋透過強烈的辛辣感,似乎可驅寒暖胃,且帶來過癮的滿足感,但是麻辣火鍋的辛辣、高油和重口味,會刺激消化道引發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甚至嚴重的胃腸問題。有些油脂容易在胃中滯留,導致腹脹甚至胃酸逆流,如果長期攝取高脂肪食物,還會增加罹患膽結石、脂肪肝的風險。陳柏諺強調,麻辣火鍋的高辣、高油,對腸胃道的刺激不可忽視,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消化功能相對減弱,更應注意飲食的平衡和適量。因此,享用麻辣火鍋要掌握正確的飲食方式,合理搭配食材,適量控制攝取頻率,是冬季養胃護胃以及保護腎臟的重要方法。麻辣火鍋健康飲食5建議1.適量而止:吃麻辣火鍋時,注意適量;辛辣的食物能刺激食欲,但攝取過量的辣椒素和油脂,會給胃腸帶來過度負擔。2.選擇多樣化食材:建議增加蔬菜比例,例如白菜、菠菜、豆芽、菇類等,增加食物多樣性,促進消化,減少油脂和辣味對腸胃的刺激。3.搭配清淡湯底:選擇鴛鴦鍋,將辛辣的食物和清淡的湯底結合,減少對腸胃的刺激,並中和麻辣火鍋的油膩感。4.避免冰冷飲料的搭配:吃麻辣火鍋時喝冰冷飲料「解辣」,反而會對胃腸造成更大負擔,冰冷飲料與火鍋的高溫形成強烈反差,易引發胃痙攣或腹痛。5.飯後適當運動:吃完麻辣火鍋後,可進行輕度運動,促進食物消化,不要立即躺下或坐下,以免影響胃腸的蠕動,加重消化不良。資料來源/陳柏諺
-
2024-12-01 養生.抗老養生
與川普熱愛速食形象大不同 梅蘭妮亞每天吃最多的是一類食物
隨著川普即將上任,第一夫人梅蘭妮亞也重新成為矚目焦點,近日曝光的一段影片中透露了她的日常飲食習慣,不但沒有漢堡、可樂,每天還會吃7份水果。在2019年的電視節目Inside Edition報導了梅蘭妮亞的每日菜單內容,以及她堅持「簡單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早餐都會喝由菠菜、胡蘿蔔、藍莓、蘋果汁和脫脂優格混合而成的奶昔。除了營養豐富的奶昔外,這位前名模每天還會吃七份新鮮水果,據說她最喜歡的是蘋果和桃子。當然,她也像其他人一樣,有時會放縱自己,吃點黑巧克力和「偶爾」來杯冰淇淋,但會控制份量。待在紐約時,梅蘭妮亞最喜歡的用餐地點自然是川普大樓內的法國餐廳Jean-Georges。節目稱,沒有什麼比帕馬森起司烤雞排更讓她開心,雖然這道菜如今已從該餐廳菜單上消失,但當時的價格高達美金68元。在白宮期間,梅蘭妮亞延續前第一夫人的傳統,邀請小學生進入由米雪兒所闢建的菜園。在2017年的一次活動中,梅蘭妮亞告訴前來參觀的十多名學童,她奉行健康飲食,「因為它反映了你的心靈和身體」;她還鼓勵孩子們多吃水果和蔬菜。梅蘭妮亞對健康食物的熱愛與川普形成強烈對比,這位即將上任的前總統喜歡吃麥當勞與肯德基已不是秘密。在先前任職白宮期間,他甚至有個按鈕,可通知管家在他工作時送上一杯健怡可樂;他的其他最愛還有牛排、蝦蟹與考伯(cobb)沙拉。據一項新的報導,梅蘭妮亞和被任命為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的小甘迺迪都在試圖改變川普的飲食習慣,讓他吃得更健康;少吃大麥克、肯德基,多吃瘦肉蛋白、沙拉與蔬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28 養生.抗老養生
關節問題竟排最後!熟齡族保健最在乎「抗衰老」 抗老撇步公開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營養需求也會隨之變化,不僅要面對肌肉流失、認知功能下降等自然老化現象,從骨骼、關節的保護到維持腸胃道的功能,無一不對健康與生活品質有著深遠的影響,讓熟齡族群的保健需求變得更加多樣且關鍵。那麼對這些人而言,又以哪些保健功效的需求最高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內「熟齡族保健需求」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8大熟齡族保健需求。「衰老」為一生必經過程 相關需求高 觀察近三個月內網友針對「熟齡族保健需求」相關話題的討論,可以發現「延緩衰老功能」的需求最受關注。老化是人一生中必經的過程,如「嘴角紋、法令紋都有變比較明顯一點」、「皮膚的狀態容易不穩定,也會容易乾、暗沉」等都是常見轉變,也是許多人想盡量延緩的現象。便有網友分享自己的抗老撇步,提到「補鈣和鎂+膠原蛋白」、「固定有在吃的就是膠原蛋白跟B群」,或者多攝取莓果、花椰菜、鮭魚、堅果等富含抗氧化劑的天然食物,有助於中和掉體內有害的自由基,讓網友表示「長期下來覺得有吃還是有差」;也有醫師建議「保持良好睡眠,適當補充營養」、「攝取抗氧化物質和好的油脂」等方式,能幫助預防掉髮、減少皺紋,指出除了透過保健品補充營養外,也別忘了保持健康的生活與飲食習慣。適當保健品助「抗疲勞」添活力聲量與第一名不相上下的「抗疲勞功能」也是廣受關注的保健需求之一。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年齡增長,許多人容易因壓力的積累與體力、代謝的減退而頻頻感到疲憊,不僅影響專注力,也讓氣色大打折扣,使得「抗疲勞」產品需求居高不下。有網友分享自己的媽媽自從上了年紀、代謝變差後,活力明顯受影響、也常常喊累,不過在攝取保健食品一陣子後「體力跟代謝力都有所提升」,建議可以多觀察長輩身體狀況後鎖定需求,選擇合適的保健品,或許能產生明顯的正面影響。改善胃腸道功能 吃燕麥保養腸胃而隨著身體老化,各個重要器官的功能也會逐漸下降,如消化功能低落與認知能力減退都是常見現象,使得「改善胃腸道功能」、「神經活化功能」也成為受熱議的需求。有網友建議透過補充膳食纖維如燕麥類食物來保養腸胃,也有網友提到補充「膽鹼」可幫助思緒更清晰,「減少問A答B的狀況,記憶力也有所提升」,對延緩失智症可能有所助益。除了以上保健需求外,減緩肌肉流失、提高免疫力也十分重要。除了根據需求攝取營養品外,更重要的是維持規律運動、健康飲食的良好生活習慣,並以積極的心態迎接老化帶來的轉變,才能發揮相得益彰的效果!(本文轉載自《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
2024-11-27 醫療.心臟血管
頭低於心臟蹲下撿東西易引發主動脈剝離?醫曝它才是真正危險因子
你可以先知道: (1)主動脈剝離的最重要危險因子是高血壓,而高血壓的長期危險因子包括肥胖、吃太鹹、缺乏運動、菸酒、遺傳等,而瞬間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包括疼痛、情緒、氣溫等,都不包括頭部低於心臟等姿勢問題。 (2)傳言將頭低於心臟所導致的血壓上升,錯誤連結到姿勢性低血壓的問題,傳言說法錯誤。網傳「頭不能低於心臟」圖卡,提到頭低於心臟去撿東西,易發生主動脈剝離,正確姿勢是彎腰蹲下、頭不能低於心臟。但專家表示,傳言說法並非事實,主動脈剝離的最重要危險因子是高血壓,心血管不好的人,反而是從低位姿勢、復原變回高位姿勢時,易有「姿勢性低血壓」,出現頭暈、跌倒等風險,並非傳言說的高位變低位;高風險族群應避免用力搬重物,過量、過強的運動。 頭低於心臟撿東西害主動脈剝離? 原始謠傳版本: ❤️當您東西掉到地上時,千萬別將《您的頭低於心臟》去撿東西,以防突發《主動脈剝離》而離世! 🌹正確姿勢是一定要《彎腰蹲下》《頭不能低於心臟》再去撿東西。 切記!切記! 主要流傳這張圖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不包括頭部高低 傳言提到「千萬別將頭低於心臟去撿東西,以防突發主動脈剝離而逝世」。MyGoPen 致電諮詢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冠群,他表示主動脈的形狀就像拐杖,直徑約 2.5 到 3.5 公分、是全身最大的動脈,「升主動脈」從左心室分為三條往腦部及上肢的主動脈弓,向下為「降主動脈」、到骨盆腔分成髂動脈,是體循環動脈系統的主幹,當血管內膜因高血壓或動脈壁上的粥狀硬化破裂、使血液進入血管壁內層,這樣就稱做「主動脈剝離」,陳冠群指出,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老化、高血壓、動脈硬化、外傷、發炎以及結締組織疾病,特別是在天氣驟變,忽冷忽熱的時候更需要特別注意,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不包括頭部高低姿勢改變,主動脈剝離除非裂的範圍是血管供血的開口,不然兩者並沒有直接關聯性,而低頭撿東西的姿勢改變,也並不會影響到心臟本身冠狀動脈的血流、與心肌梗塞無關。傳言說法錯誤。陳冠群指出,傳言說法並非事實,傳言比較是連通管的概念,認為連通管上方、連通管下方兩個地方產生的壓力並不一樣,但陳冠群強調,人體也有高位、低位的姿勢,頭的位置改變雖然會影響血壓的變化,不過人體最大不同之處是會有血液一直送去周邊,就算是倒立的人、腳的血依然可以送到末梢。陳冠群表示,傳言說的低下頭來撿東西、導致主動脈剝離並沒有學理依據,主動脈剝離和人體姿勢有關聯的部分,是原本就有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用力搬很重的東西、也就是瞬間的壓力導致血壓增加,就像踩油門一樣,如果病患本身有動脈硬化等問題就要特別小心,這種瞬間的壓力還包括坐遊樂園的大怒神、以及車子瞬間轉彎的扭力等等,都有可能造成主動脈承受不了。 動脈硬化病患更易有「姿勢性低血壓」陳冠群指出,傳言所說的情況通常比較讓人擔心的是長者的族群,老人家動脈硬化、血壓調控的機轉較差,頭低下去直接彎腰的姿勢時,會使腹壓升高、血壓升高,但比較危險的並不是引發主動脈剝離,而是身體直立後、血壓驟然降低,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姿勢性低血壓」,出現頭暈、眼冒金星、甚至跌倒等等,但姿勢性低血壓是從低位變高位,而非傳言所說的高位變低位。傳言錯誤挪用動脈硬化、血管狹窄患者應注意姿勢性低血壓的問題,為錯誤說法。 高危險族群應循序漸進 避免過量、過強 陳冠群建議,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或是共病糖尿病的三高民眾,日常生活習慣應該避免激烈運動、高強度的重訓,以有氧運動為例,中低強度是「心跳率維持120 到140 左右」,但有高血壓的三高慢性病病人最好慢慢提升訓練的量能,概算法是用 220 減去年齡,再乘上想要達成的強度,例如 70 歲的患者,先以達到 60%當作訓練的起始目標,220 減掉 70 之後,用 150 乘以 60% 得到 90,所以一開始的強度先做到心跳每分鐘達到 90 即可,後續再依進步的情況慢慢增加,此外陳冠群也提醒,所謂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並不是「假日運動員」,將一周的運動量集中在假日做,不但容易受傷、心血管也未必能負荷。預防主動脈剝離首重控制高血壓 MyGoPen 查詢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國健署曾於 2020 年 9 月的「主動脈剝離」可以避免及預防?」衛教中提到,主動脈剝離有 9 成是高血壓引起,及早控制高血壓便可降低主動脈剝離的風險,方法包括:(1)健康飲食: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 (2)健康運動:每周累積 150 分鐘中度身體活動、控制體重、良好睡眠。 (3)戒除不良生活嗜好:以茶、水代替酒;有研究指出每天1支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增加 5 成、中風機率增加超過 2 成。 (4)控制三高慢性病:三高民眾更應積極採行健康生活型態,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囑、定期回診追蹤。 (5)定期健康檢查:健康署提供 40 到 64 歲民眾每 3 年一次,65 歲以上民眾每年 1 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論 總結而言,主動脈剝離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是高血壓,瞬間高血壓最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疼痛刺激、情緒壓力、氣溫驟降、血管已有阻塞等,並不包括頭部姿勢改變,而頭部高位、低位即使血壓有變化,最大風險其實是從低位變成高位、血壓瞬間變低,產生「姿勢性低血壓」,嚴重的甚至出現跌倒、撞傷頭部等問題,並不是傳言所說的高位變低位、頭低於心臟的姿勢,傳言說法錯誤。衛教資源: 國健署 - 「主動脈剝離」可以避免及預防? 振興醫院 - 主動脈剝離 諮詢專家: 振興醫院 心臟血管內科醫師 - 陳冠群(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1/AD.html)
-
2024-11-22 養生.聰明飲食
延緩老化、降血壓血脂…天天喝茶好處多 6種抗發炎茶飲推薦
茶是世界上僅次於水之外,最多人喝的飲料。而喝茶對健康也有很多好處,茶中的兒茶素可以幫助身體抗氧化以及促進代謝,推薦6種抗發炎茶飲幫助身體建立疾病防禦能力。喝茶所能獲得的健康益處茶葉含兒茶素、多酚類、類黃酮等抗氧化物質,抗氧化物質有抑制血脂肪代謝合成作用,可降低血壓、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和血糖,進一步預防中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還可降低身體發炎,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降低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肝癌等癌症的風險。不過並非所有的茶飲都能喝到兒茶素。茶葉被發酵得愈久、兒茶素含量愈低。所有茶種中,抹茶是兒茶素含量最高的茶種。而台灣人較常喝的茶種,以綠茶屬於未發酵兒茶素最多,其次為半發酵的烏龍茶,其兒茶素是綠茶的三分之一,紅茶發酵程度達九成五,兒茶素含量僅剩綠茶的四分之一,普洱茶則是採全發酵,兒茶素幾乎所剩無幾。6種抗發炎茶飲推薦以下整理6種抗發炎茶飲,常常喝有助身體建立疾病防禦的能力。1.綠茶綠茶咖啡因含量低,屬於未發酵茶,兒茶素最多,多喝有助於降低多種慢性病風險,包括:.燃燒脂肪,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注意力和思維清晰度.消除口臭、維持口腔健康.降血壓、膽固醇.調控血糖,降糖尿病罹患風險.降中風、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降阿茲海默症罹患風險.預防子宮內膜癌、食道癌、肺癌、膀胱癌、攝護腺癌等多種癌症上午喝綠茶最適當,可幫助脾胃運化,讓五臟的功能表現得更好,有利代謝。但未發酵茶單寧酸含量較高,單寧酸會阻礙鐵質吸收能力,所以飯後一小時內不建議喝綠茶,以免影響鐵質吸收。2.烏龍茶烏龍茶的兒茶素含量僅次於綠茶,屬半發酵茶,茶中的單寧酸因受到酵素性氧化,茶湯呈棕紅色,顏色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烏龍茶適合中午飯後喝,有降低血脂、促進腸胃蠕動的作用,幫助增加胃腸排空的能力。3.紅茶紅茶屬於發酵茶,兒茶素的量最少,所含的多酚類多為茶紅素。過去關於茶飲有益健康的研究多指向綠茶,不過一項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發現,紅茶的健康益處與綠茶相當,每天喝兩杯紅茶能降低死亡風險。紅茶適合下午喝,中醫認為,紅茶經過發酵氧化已去除茶葉微寒的特性,可以去濕暖胃,使氣血暢通,尤其適合在冬末春初時節飲用,可以預防寒邪入侵,又具有保護脾胃的功效。4.薄荷茶薄荷是一種提神醒腦的植物,根據《Nutrients》在2024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它也可以消除可能與癌症有關的發炎。當然不是說薄荷茶可以治療癌症,但將薄荷茶納入整體健康飲食中有好無壞。另也有研究發現,薄荷茶能相當程度改善健康成人的記憶問題。5. 薑茶薑茶是抗寒的好選擇,生薑抗氧化效力高,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足冰冷,預防感冒,及改善女性生理期下腹悶脹不適。若不喜歡單喝薑茶,可以搭配紅糖、大棗增加風味,也可將黃耆、當歸沖泡熱水飲用,能夠補血、補氣,加些枸杞則可保養眼睛。不過薑味較刺激,因此患有胃疾者,胃部有傷口者不適合飲用。6.洋甘菊洋甘菊是最常被建議睡前喝以鎮定心神的飲料。根據之前賓州大學的研究顯示,患有焦慮症的57人食用洋甘菊補充劑8周後,焦慮症狀大減。馬里蘭大學醫療中心則發現,除了鎮定心神以外,洋甘菊也幫助睡眠。洋甘菊茶還有抗發炎特性,能緩解腹瀉、胃潰瘍、噁心和脹氣。喝茶禁忌 空腹別喝綠茶茶飲熱量低,經常喝茶能對健康產生好處,不過一定要喝不加糖的茶。更要提醒,茶仍含有咖啡因,茶類中以紅茶的咖啡因比例稍高,可能對某些人造成刺激,睡眠容易受到喝茶影響者不可喝太多。茶也是一種利尿劑,喝過多可能導致脫水。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空腹喝茶,尤其是未發酵的綠茶,單寧酸釋出比較高,會破壞胃黏膜,讓胃更不舒服。若是正在胃痛、有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的人,此時更不適合喝茶。【參考資料】.《Eating Well》.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5 醫療.新陳代謝
每周健走3天、每天5000步 有助控糖遠離糖尿病
台灣18歲以上糖尿病盛行率約11%,推估全台有218萬糖尿病人口,昨天是「世界糖尿病日」,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與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於奇美博物館舉行園遊會暨點燈儀式,台南市長黃偉哲指出,糖尿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若代謝症候群指標達三項或糖化血色素(HbA1c)在5.7%至6.4%之間,建議接受檢查,降低風險。「2024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園遊會暨點燈儀式」日前舉行,今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題為「糖尿病與幸福健康」,糖尿病衛教學會策畫「健康i台灣,達標一起GO!」健走挑戰,鼓勵民眾每天步行5000步,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黃偉哲也對市民提醒,必要時可至308家代謝症候群防治診所檢查,降低糖尿病風險。健走挑戰還設立了機關團體組競賽,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慢病好日子」團隊在競賽中,榮獲醫藥設備廠商組第一名,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則在全台衛生局組獲得第二名。每周健走3天 有助控糖健走好處多多,成大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建議,推行健走,主要是國人運動風氣較不盛行,不只是糖尿病患,連照顧者也活動量不足,健走比其他的有氧運動容易量化,可透過應用程式記錄,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3天、單次2.5小時,健走5千至1萬步,直至流汗、微喘,有助控制血糖。歐弘毅表示,健走隨時可做、在短時間內就能達到人體所需的一般活動量,可幫助增強心肺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健走雖然簡單,但每天要達標並非易事,透過這項挑戰,希望喚起社會各界健康意識,無論是糖友或一般民眾,都應養成中強度有氧運動習慣,並利用數位科技來追蹤進度,達成健康目標。數位療法 提供精準治療台南市政府衛生局長李翠鳳說,數位科技讓糖尿病管理更為便利,如胰島素注射智慧軟體這類「數位療法」,可為糖友提供個人化精準治療方案;數位化不僅增強控糖效果,還促進糖尿病預防知識的普及。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也在活動現場推出「慢病好日子」攤位,讓市民在輕鬆的氛圍中了解糖尿病相關知識。黃偉哲提醒,糖尿病患者須與醫療團隊密切配合,不只應定期治療與追蹤,應透過健康飲食、控制體重,防止併發症產生,台南市已有145家醫療院所加入糖尿病共照網,為糖友提供全面性照護。歐弘毅指出,糖尿病患若要健走,建議挑選適合的鞋子、服裝、場地,循序漸進、過程中覺得不適可放慢速度,或立即停止,適時求助。【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