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2 養生.家庭婚姻
搜尋
做自己
共找到
277
筆 文章
-
-
2022-02-01 性愛.性福教戰
93歲性治療師的12個性愛建議:性生活不應該到了某個年齡就結束
編按:高齡93歲(2022年)的「露絲博士」是美國最有名的性治療師,從80年代起,她在廣播到電視節目大方分享性知識,至今仍然持續活躍於媒體和社交網路。她提醒年齡、更年期都不是性的阻礙,甚至希望在安養院裡可以設計一間「約會室」,讓每個年齡的人都需要被愛撫和擁抱。在民風尚稱保守的1980年代,要在螢光幕前公開討論性愛話題、甚至直接講出性器官名稱,是大多數人無法想像的事。然而,這位露絲博士(Dr. Ruth)所主持的廣播與電視節目「Sexually speaking」從1980年代開始播出將近40年,每集吸引超過45萬名觀眾收看,她透過節目探討正確而健康的性觀念、鼓勵人們不再將性視為遮遮掩掩的禁忌話題,且出版了44本相關著作,可以說是美國最負盛名的性治療師與性教育專家。她笑說,自己可能是第一個公開在收音機裡說出「陰蒂」這個詞的人。身材嬌小、身高不到150公分的她,不僅大大影響了一代美國人對於性的觀念,甚至被稱為「性解放教母」,而直到年過90歲的現在,她仍然在第一線活躍。露絲以提供坦率而有趣、熱情開朗但尊重個人的建議聞名,她獨特的幽默感和談話魅力,讓她總能自然不扭捏地討論這些敏感話題。出生在猶太家庭的她說:「在我們的信仰和教育中,性從來不被認為是一種罪過或羞恥。」逃過納粹屠殺的孤兒 為別人做些事證明活下來的意義總是笑容可掬,看起來就像是鄰家奶奶的露絲,其實有著頗為坎坷的的童年經歷。1928年她出生在德國法蘭克福的猶太家庭,為了躲避納粹的追捕,父母在二戰時想盡辦法將這個唯一的孩子送到瑞士的兒童之家,自己卻難逃被屠殺的命運。她說:「我就是大屠殺下倖存的孤兒。」戰後她輾轉來到了巴勒斯坦、以色列和巴黎,甚至曾加入猶太地下組織擔任狙擊手學習射擊,因此差點被炸斷雙腿。她在1956年來到美國並定居曼哈頓,先後取得社會學與教育學的碩博士學位,然後接受了7年性治療師的專業培訓。1980年,她得到在紐約市一個廣播電台主持談論性教育的機會,這時她52歲。她曾在訪問時說:「那時我並不知道,自己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會是談論性高潮和勃起,但我的確明白自己必須為別人做些事情,好證明自己活下來有意義。」在她主持的廣播和電視節目中,她除了傳達正確的性知識——負責任及安全的性行為、如何防治性病傳播,破除種種錯誤觀念和迷思,也強調無須對性愛感到罪惡或羞恥:它不只帶來愉悅與快感,也是增加伴侶間信賴與親密感的絕佳方式之一。她不忌諱在大眾面前討論性愛話題,但當有人開玩笑地問她對於「人獸交」的看法,她沒有感到困窘或被冒犯,而是幽默地回答:「我不是獸醫,下一題。」輕鬆化解尷尬場面。孤獨盛行的現代 更需要面對面交流與親密感除了在公眾媒體上大方討論性愛話題,露絲也長年支持推動同志權益、尊重不同性向,「對我來說,只要2個成年人在他們的家裡保有隱私且彼此同意,任何事都沒有正常或不正常的分別。」她如此說。而在愛滋病還被視為世紀絕症的年代,她也公開鼓勵愛滋病患者勇敢接受治療,且不應受到歧視。「我們對這個疾病的了解可能還不夠,但每個人都必須受到尊重。」而隨著媒體使用習慣的改變,82歲時她也在年輕人愛用的推特上開了官方帳號(目前有超過10萬人追蹤),經常在推特上發表各種幽默語錄。比如她在黑色星期五購物週期間發的這條推文:「與其在漫長的隊伍裡等待結帳,不如多花點時間和你的伴侶待在床上!」在性知識不普及的年代,人們的疑問可能是前戲的進行方式、女性如何到達高潮,或是如何解決男性不舉等「技術層面」問題。這些疑問如今可能已經有了答案,但現代人面臨的問題卻可能在更根本的層次:如何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或人際聯繫。「這不僅是性方面的問題,而是在許多人的生活中,甚至沒有稱得上重要的其他人存在。」露絲認為,現在人習慣什麼事都透過3C產品進行,而忽略了面對面的交流,「我們花愈來愈少時間專注於彼此的關係,以及對方的需求、興趣是什麼,而是一直在看手機。」她也對於現代人因為過於忙碌而減少性愛頻率感到懷疑,「性愛是件美好的事,值得我們為它找出時間,在人生中保有更重要的位置。」90歲的幸福秘訣:保持健康、做喜歡的事許多人好奇,她為何能夠在90歲後的高齡,仍然保持充實而幸福的生活?露絲回答:首先她很幸運地擁有健康的身體,另外一個秘訣則是: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或是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她會和年輕人一起聽搖滾音樂會,看歌劇,也仍然持續在大學教書、演講。「雖然因為身體的老化,有些年輕時能輕鬆完成的事現在可能做不來了,但這並不表示我們無法再享受生活,當然——性愛也是。」露絲博士12個性愛實用建議以下則是露絲博士的12個關於性愛的實用建議:1. 我們不是複製人,不需要跟所有人在同時間、每週做相同次數的性愛,只要雙方都能夠適應接受就好。2. 其實在出門晚餐前做愛真的蠻不錯的。3. 不需嫉妒伴侶的性幻想對象,這是大錯特錯!當伴侶在一起多年之後,適度的幻想可以說是激發慾望的重要關鍵,但話說回來,這也不需要和對方分享就是了。4. 如果你總是在等待對方給予高潮快感,那麼你可能要經常失望或等待了。這需要透過彼此的互動和默契而達成。5. 你的性生活不應該因為到了某個年齡就結束。6. 男士們若想要擁有更好品質的精子,不妨多吃些核桃。7. 偶爾放下螢幕,去認識活生生的人。8. 美好的性愛體驗需要足夠的時間:包括結束後的親密擁抱和溫存。9. 擁有愉悅和活躍的性生活,有助於減輕更年期的症狀。10. 我希望在安養院裡可以設計一間「約會室」,可以像旅館一樣掛上「請勿打擾」的標誌,每個年齡的人都需要被愛撫和擁抱。11. 如果你喜歡自己的身體,你的伴侶也會有同樣的感受。12. 很累的時候就別做愛。對有了年紀的人來說,最佳的性愛時間可能是在一場充足的睡眠之後。資料來源/The Guardian、Banger.jp、marie claire原文:年齡、更年期都不是阻礙!93歲性治療師的12個性愛建議:孤獨時代愈需要親密感
-
2022-01-31 養生.營養食譜
湖北媽媽的排骨藕湯 才女詩人龍青私家宴
現代人常會有一種感覺:雖然回到了家,卻沒有家的感覺,家裡是不是有開伙,是不是有煙火氣其實很關鍵,哪怕只是簡單一鍋讓全身上下氣息串流的熱湯。走進充滿書香、菜飯香的家,才能體會到龍青像詩一樣的神仙日子。黃昏是一朵藍藍的鳶尾花飄過我們的頭頂遙遠的村落呼喚著自己乳名的炊煙匍匐在群山腳邊著有《風陵渡》等詩集的龍青,是才貌雙全、善體人意、貓樣的奇女子,也是具超感能力的女詩人。有別於其他老派文青做作矯情愛張揚,個性奔放不羈、自在揮灑做自己的她,遺傳自母親勇敢堅強的DNA,發光的文字,低調筆耕卻不減人氣,更特別的是她心性無爭名利,才是真正的才情。擁有雙魚的處女座,既夢幻又理想主義,曾在溫州街經營「魚木人文餐廳」這間具傳說色彩的「新龍門客棧」,提供愛好詩歌文學的藝文空間;也曾為了到西藏布達拉宮一償宿願,賣掉了一棟房子,如此任性又俠情,活脫像小說裡的江湖女子。感謝紅林包子負責人王紅林姐姐的安排,造訪湖北老鄉的家滋味,龍媽媽花費張羅將近一個星期,用料選材挑精撿瘦,只為讓大家能大大享受這一餐滋味十足的傳家菜色,一頓晚餐除了食指大動,更令人感動。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吃什麼長大,就可以從小觀大,龍媽媽麗質天生,年過七旬臉上不見一點斑;相對女兒的鐘靈毓秀,跟案桌上的夜來香一樣,花好自來香,基因的強大可見一斑。另一個美麗的關鍵,是常喝蓮藕湯,湖北佬從小到大吃藕、吃河鮮,在家最受歡迎的美食首推排骨藕湯,是由排骨、蓮藕等製成的特色湯品,亦是海漢名火,屬於地道的湖北家鄉菜。藕的香清甜、排骨的濃,是溫潤潤的鮮湯佳品。營養豐富,開胃益血,有補氣補鈣的功效,是廚房裡的科學。龍媽的廚藝讓阿鴻開眼界,過去沒有機會嚐試的道地湖北家鄉菜,餐桌上有「魚羊雙鮮」的爽色丸子,口感十足;「三鮮豆包」軟糯適中;費工的蛋包,手作蛋餃跟市售不同;金錢藕夾酥脆可口;家鄉帶來的「梅菜扣肉」鹹香入味,連皮帶肉入口即化;還有最令人驚豔的「辣味筍燒肉」,筍乾先經泡發,再與三層肉同燒,燒到入味、靈肉合一,吃肉不見肉的香辣刺激,是謂高招。龍媽的傳家廚藝,無論刀功火候沒話說,策馬入林驚艷無比。愛因斯坦曾經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為重要」,做菜跟寫作一樣,必須走心充滿想像力,一個耽於想像的作家、詩人、藝術家,他們的作品會有無窮的魅力,像是處在一個奇妙世界中,給人帶來驚詫和趣味,嚐到了龍媽媽的家滋味,更能體會到洪湖水、浪打浪的精髓。雖然每個人表面上都有家可歸,但現代人對家的感覺不足,家的感覺不僅會讓我們安心放鬆,提升生活豐富度,甚至可以在疲憊的一天結束後,徹底療癒我們。家的感覺與日常起居的地方,是兩個截然不同、卻常常被忽視或混淆的概念,仔細想想,在外租屋、與人合住甚至住在家裡的你,回到家後是否真的能感受到安心舒適呢?感謝龍媽媽開創女力時代,讓我深深體會到「娘在家在」的心安自在。我喜歡龍青寫詩的風格,寫實寫意,一點都不含蓄矯情。一條繩索從這頭到那頭掛起一條陰鬱的笑容晴朗時總是適合曝曬些什麼的在愛發霉以前 結痂以後
-
2022-01-30 該看哪科.眼部
原來我用很差的視力在開車!當眼科醫師也患白內障:拖延病情絕對是自討苦吃
術後視力檢查過關 林惠朗開心領回駕照三重信林大學眼科醫師林惠朗,年輕時近視250度,年紀大了後,剛好抵消老花眼,自認視力不算差,每個星期到林口打兩次高爾夫球,小白球都看得見。直到年過75歲,去年到眼科醫學會和北區餐會,看不到螢幕上的字,才驚覺視力變差。他收到監理所的通知,要求75歲以上駕駛每三年要做視力檢測,結果測驗結果不佳,可能拿不到駕照。林惠朗說,「駕照對我來說太重要了!要上班、打球、帶太太出門登山郊遊都要開車,不能沒有駕照。」於是安排眼科檢查,並進行白內障手術。「身為眼科醫師,自己要開白內障手術還是會擔心。」林惠朗的手術,最後是由兒子林均昶醫師(三重信林大學眼科院長)及媳婦莊雅容醫師(龍潭大學眼科院長)共同完成。他心想,兒子和媳婦技術精湛,加上先進完善的設備,還有誰比他們更讓我放心,短短三天內把兩個眼睛都開完。術後第二天,他的視力變得相當清楚,第八天駕照檢測通過。林惠朗說,白內障手術除了仰賴醫師技術好,也感謝自己沒把白內障拖到又硬又熟才手術,不僅讓開刀時間縮短、恢復時間也加快。他奉勸白內障患者不要等到視力很差才開刀、病情拖延絕對是自討苦吃。開完刀之後,他更體會兩件事情,「原來我之前的視力真的很差,但都沒有自覺。」林惠朗說,白內障是慢慢退化,年紀大的人常不自覺,直到開完刀後才發現「自己用很差的視力到處開車趴趴走,隱藏很大危險。」48歲就霧茫茫 陳永泰擺脫眼鏡大放光明「我沒想過自己不到50歲就得白內障,比父母身體更糟。」台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永泰說,他在43歲時,發現開會時螢幕看不太清楚,有次還看不到演講稿上的字,起初以為是老花眼,配了老花眼鏡稍有起色,但過一陣子又固態復萌。直到48歲檢查發現得了白內障,且症狀不輕要考慮手術。陳永泰說,當時想到要讓機器伸進眼睛挖洞,內心會有點恐懼。透過執刀醫師仔細檢查說明,下定決心動刀。陳永泰說,讓他下定決心最大的誘因,在於人工水晶體可以根據需求客製調整度數。平常需要高度用眼看手術螢幕、手機的他,最後選擇單焦鏡片,減少視野周邊出現曲度扭曲的機會,也額外搭配抗藍光、紫外線。執刀同仁是台安醫院王倫奕醫師,技術風評很好,十多分鐘即完成。「術後拿下眼罩還不太習慣,直到光線進入眼睛,覺得自己來到美麗新世界。」深受水晶體混濁之苦且光線暗淡的他,終於再度看到明亮柔和的嶄新視野。三年後再做另一眼手術。有了新眼睛不只探索新風景,也大大改變生活品質。陳永泰說,從前大近視,眼鏡不離身,眼鏡壓壞、弄丟了是家常便飯,加上熱愛運動的他,冒汗會使眼鏡起霧,「如今再也不用煩惱戴眼鏡!」陳永泰回想,是否手術時用X光操作定位,產生出的游離輻射加速眼睛惡化,又或者進行內視鏡手術長時間用眼導致。「出現白內障警訊,讓我更重視調整生活,不要操壞自己的眼睛。」醫師說再等兩年 林美照不拖延立刻手術67歲演員林美照早期是歌仔戲小旦,即使年過花甲,外型依舊保持亮麗。提起兩年多前動白內障手術,坦言:「我覺得不要再拖了,遲早都要動這一刀,不如就早點解決。」林美照擁有一雙明亮大眼,長期在鎂光燈下工作,導致畏光,還患有乾眼症,拍哭戲時,明明內心難過糾結,卻「哭不出來」,偶爾需要借助人工淚液。形容「和醫師有仇」的她,2019年已覺得視力模糊,開車時若被太陽光照射到眼睛,或夜晚碰到來車車燈刺眼,「眼前就會突然一片白」。她知道,不能再拖了,決定到眼科求診。「其實當時醫師說我還不到必須動手術的時候,還可以等個兩年,但我覺得不要再拖了,該開就開吧。」在醫師建議下,她換多焦抗老花、矯正散光的非球面水晶體,兩年前開右眼,原打算再開左眼,後來因調整兩眼視力平均達0.6,她認為狀況不錯,就未再動左眼。問到白內障手術後,醫師是否交代術後的護眼方法?林美照自嘲「不乖」,「動完手術後,醫師說可以離開,我就走了,完全沒問。」她熱愛表演,也愛追劇,未因動過手術而改變生活作息,尤其最愛在夜深人靜時捧著平板電腦、窩在被窩裡追劇,「昨晚我才追劇追到今天早上9點。」率性「做自己」的她,笑說多虧乾女兒是營養師,嚴格控管她的飲食,以往只要喜歡的食物總是吃到飽,導致血糖、膽固醇過高,「以前我不喝白開水,現在只喝煮過的過濾水,可樂也戒了。」就是希望身體健康,不想造成兒女負擔。
-
2022-01-28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我的退休力/測出我是貓熊 需多社會參與
原本抱著好玩的心態試測「2021退休力大調查」, 結果是「做自己貓熊」,而貓熊是我喜歡的動物,文字所言也頗為符合。感謝建議要我多些社會參與,才能擁有豐富的退休生活,這確實是我應該積極嘗試的項目。到今年七月,教書的生涯就滿31年,自覺聲音快被抽乾,有時嗓子沙啞,出現破音,該退休了。面對退休,有人說退休之後日子無聊,沒有生活重心,朋友力勸我不要退比較好。但半年前,我便下定了決心,不再驚懼徬徨,現在亦覺得平靜,終究是要面對退休這一日的到來。同事或親友知道我要退休,或出於關切,或閒聊問起退休後要做什麼?我學著同窗好友的回應,不假思索的答說:「沒有要做什麼,就做自己!」中學時期的我好動、愛熱鬧,喜歡呼朋引伴;年過半百愈來愈喜靜,可以如深根的巨木靜靜的閱報讀書,或窩在沙發觀賞影片,我很喜歡這種心靜的好心境。不過,透過退休力的測試卻也提醒我,要加強與社會的參與性,遂在心中萌生「做志工」的念頭,雖還未確定是哪方面的志工,正好可以趁這段日子好好想想,希望經由志願服務工作,補強自己與社會的連結,增加與人群的互動,進而擴大生活圈,如此在悠哉度日之餘,既能豐富自己的退休生活,又能對社會有絲毫的貢獻,豈不兩全?●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自己的老後準備有那些優勢與不足。▍退休力測驗:>>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看看你是那一種?
-
2022-01-16 養生.人生智慧
只要用對方法就可延緩老化 名醫張金堅創咖啡健康學養生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39期文/吳佩芬 攝影/鐘君賢73歲的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仍然寶刀未老,一星期仍然保持看門診且開兩到三台刀,刀法還是「嚇嚇叫」。他說,「歲數大了,在器官上會輸給年輕人,人不要不服老,服老的心情要有,但也要有抗老的心態,只要用對方法,就可延緩老化。」從幾十年前開始,張金堅展開他獨創的「抗老撇步」,透過走路運動、喝咖啡、清淡飲食、專業、從事公益活動獲得成就感,還有經常保持愉悅的心情。從1972年開始,張金堅行醫迄今已有47年了,在他的年輕年代,外科是大科,很多醫學系畢業生都很想進入外科工作,張金堅也選擇了和他外向個性比較相符的外科,外科醫師個性都比較爽直、判斷力強、行動力強,但也比較容易衝撞。在台大醫院完成住院醫師、總醫師訓練之後,張金堅就到鄭州路的台北市立中興醫院擔任外科主治醫師,不久,被當時的台北市立中興醫院院長、前總統蔣中正御醫熊丸拔擢為一般外科主任;一年後,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所博士班剛成立,張金堅為了強化專業,也考進了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所博士班。受恩師陳楷模影響,成為乳癌權威張金堅會成為國內專致於乳癌的醫師,和他就讀博士班時的指導教授陳楷模有很大的淵源。陳楷模專精於小腸的大量切除及乳癌,張金堅回憶道,「陳楷模教授個性比較兇悍、嚴厲,外號雷公,在他底下,一定要戰戰兢兢,不能打迷糊仗,但是,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博士班畢業之後,張金堅帶著太太、一雙年幼兒女前往沙烏地阿拉伯行醫,一年多後返台,直接進入台大醫院擔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在當時擔任台大醫院外科主任陳楷模的麾下,順利的從講師升等為副教授、教授,之後,還躍升為外科部副主任、主任。張金堅表示,當時求診的乳癌病人因為發現時都比較晚,乳房外表已經糜爛、腫瘤很大,甚至已經轉移了。因為沒有所謂的多科團隊,當時的化療又簡陋,放射線治療也不像現今的定位準確,在幫病人進行放射線治療時,經常會把病人的皮膚電得爛爛的,化療用藥也沒有標準治療流程,開刀就把病人的整個乳房連同腋下的淋巴腺全部拿掉。很多女病人因為罹病,老公外遇,跑走了,拖著生病的軀體照顧年幼的小孩及公婆;張金堅深覺女性乳癌病人真的很辛苦,也感受到以醫師為主的權威醫療環境,以及傳統乳癌治療的弊病和無奈。成立乳房醫學會,跨科整合照顧當醫療慢慢進步,乳癌可以選擇整個切除、部分切除的手術方式,乳癌的化療藥物也日新月異,張金堅深感,「乳癌照顧一直都是以醫師為主,缺少所謂的病理科、放射科、腫瘤科、腫瘤內科、藥師、心理師等,也沒有重建,這是個不完整的醫療團隊,對於相對弱勢的病人比較吃虧。」因此,張金堅決定要成立乳房醫學會,希望乳癌治療能多科整合照顧。另外,在病人照顧方面,雖說陳楷模教授早在張金堅擔任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之前,已成立真善美乳癌病友俱樂部,但畢竟成員只局限在台大醫院治療的乳癌病友。因此,張金堅決定要擴及服務到全國的乳癌病友,於是在1996年成立乳癌防治基金會,是個跨醫院的全國性乳癌病友團體,也是全國第一個。乳癌防治基金會成立22年,已落實全民乳癌篩檢衛教,關心罹病者的醫療及身心靈健康,並鼓勵國內學者進行乳癌的本土性研究,除了頒獎給國內傑出乳癌研究人員,每年定期舉辦大型病友會,邀請專家演講,同時讓病友們唱歌、跳舞同歡,並分享彼此的罹病經驗,鼓勵新診斷乳癌病友。基金會也因此獲得國家品質標章及特優基金會的獎項,以及張金堅個人的癌症終身成就獎。醫技雖進步,別忘醫病平等在很早年就投入乳癌診斷、診療的張金堅,對於21世紀的基因體醫學、精準醫療、分子醫學的時代,他認同,乳癌已經慢性病化,但是,他更關注在醫病平等的理念上。他說,我們以一位慢性病人的方式對待乳癌病人,持續關心治療後的10年、20年後續追蹤,稱為「存活者的議題」,比如說用藥的慢性副作用,用藥後的智力是否變差,用了哪些藥物會對於神經末梢有損害,罹病後是否和社會脫離等,即所謂醫病共享的政策,疾病治療不是醫師講了算,還要和病人共同討論。賢內助協助下,遵循一輕、二淡、三少、四慢原則退而不休的張金堅,在關心病人健康之餘,也很在意自己的健康。身為外科醫師的他,邁入70歲之後,還能持刀平穩,開刀手不抖,維持良好的平衡感,和有開刀的體能,都要歸功於賢內助的協助,張金堅沒有肆意揮霍年輕健康的本錢,這些都是經年累月好好管理自身健康的成果。在飲食上,張金堅著重吃得不要太豐盛,一輕、二淡、三少、四慢是基本原則。張金堅坦承,「前面三項,我都有達成,四慢是因為我是外科醫師,個性急,還在努力當中。」◆一輕,不要加工品、鹽漬品,多吃蔬果,要原味的食材,少農藥、有機的食材,要洗乾淨,清楚食材履歷,當季的食材、均衡的飲食。◆二淡,不要重口味,不要高溫烹煮食材,不要添加太多鹽,不要太油,不要太甜,不要太辣,不要太多的佐料,不要過量的燒烤,不要太多的烹調,烹調簡單,盡量少外食,三餐多在家食用。◆三少,不要吃太飽,7分飽。 ◆四慢,要細嚼慢嚥。重視早餐內容,開啟一天的活力三餐飲食的調養,張金堅很重視早餐。早餐部分,張金堅的米飯等碳水化合物吃得少,爾偶太太會煮點稀飯吃,通常會準備小塊麵包,配點洋蔥、胡蘿蔔、堅果如核桃、杏仁,然後配點秋葵、酪梨、地瓜葉等蔬果。他說,秋葵5~6條,肚子就飽了;燙點地瓜葉,沾一點點醬油膏,就很美味了;另外,還來點荷包蛋,補充蛋白質。中餐的話,因為要開刀、看診,就吃醫院的便當,飯只吃1/10的份量,主食的魚肉、雞肉和豬排等,只吃一半而已,青菜的部分就會吃完。晚餐則會豐盛一點,太太會煎煮新鮮魚,清湯中放點排骨、白蘿蔔,還會準備地瓜葉、菠菜、高麗菜等,盡量不要高溫炒,以汆燙、水炒方式居多。假如晚上有應酬吃大餐,隔天就會自動減量,大約減少一半的份量,應酬時,吃少量就好。照顧植物,讓步調變緩慢、心情愉悅運動方面,因為上了年紀,盡量選擇比較溫和的運動。張金堅一星期游泳一次,一次一個小時。平常會和太太結伴到鄰近的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繞園散步,可以走到7千步,加上平日看病人、上下樓梯、巡房等,加起來應該有1萬步。還好,有篇研究發現,日行7千步已經足夠了,會爬樓梯、但不下樓梯,因為要保護膝蓋的健康。對於老人很重要的情緒管理,張金堅會選擇快樂的嗜好來做,他的快樂嗜好就是園藝和咖啡。他表示,盡量不動怒、不能急躁,並靠著喝咖啡、關照植物,讓自己的步調變慢,咖啡香氣、在一片綠茵中吸收植物釋出的氧氣,心情就會很舒適。張金堅個是早起的鳥兒,但他也樂在其中,在夏天早上5點、冬天早上6點起床,喝200~300c.c.的白開水後,就會到頂樓整理花園,才下樓吃早餐,除了出國不在家之外,拔草、澆水、搬移植物盆栽,他天天報到,樂此不疲。他的口號是:「園藝活動也是一種運動,也是心性的培養。」他看著植物一天一天地長大,花盛開,心情愉悅,就如同醫療人員細心照顧病人,病人就活得好,沒有好好照顧就會凋謝。化身咖啡達人,自創咖啡養生法張金堅愛上咖啡,是在台中澄清醫院擔任院長期間,在台中、台北往返的高鐵上聞到咖啡香,就起心動念想喝咖啡。他過去喝咖啡都會肚子痛、胸悶,30、40年沒有碰咖啡的張金堅,這次一喝就上癮了,覺得神清氣爽。講起咖啡,張金堅的出發點仍是和健康有關的研究,特別是咖啡豆內含的高抗氧化物綠原酸、咖啡醇、雙萜類、咖啡豆醇等,對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風、牙周病、癌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都有助益,也有研究發現,喝咖啡可以延長壽命。他也走遍了國內外咖啡莊園,還與蔡崇煌醫師及梁捨烘焙專家分別著作了二本咖啡專書,真是一位咖啡癡迷。由於過度烘焙會破壞咖啡豆內的抗氧化物,所以,張金堅偏好喝淺焙咖啡,他說,生豆內含的綠原酸占9.6%,重烘焙就剩下4.8%,因此,利用輕烘焙,綠原酸等抗氧化物較不容易喪失。但是,即使是重烘焙,咖啡飲品中還是存在著這些抗氧化物成分,所以,也不反對喝重烘焙咖啡。重烘焙有炭燒焦香味、巧克力的微苦澀感;淺焙有果酸、有水果香,國人比較偏愛炭燒口味,對於果酸的接受度較低。現在,張金堅每天喝3杯黑咖啡,他不主張加糖、奶精,糖不宜攝取過量,奶精則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建議可以加適量的鮮奶取代。咖啡不是神丹妙藥,仍有飲用禁忌喜歡喝熱咖啡的張金堅說,喝咖啡不能過熱,咖啡在夏天沖泡時的溫度,最好是92~93℃,冬天時可以升到94℃,等到咖啡沖泡好、倒入容器內的溫度85℃是最香醇的。品嚐咖啡的時候,則差不多60℃左右不燙口,才是最適宜的溫度,喝太熱的咖啡,會傷害食道黏膜組織,增加食道癌的發生率。當然,咖啡也不是神丹妙藥,骨質疏鬆症的病人、懷孕初期、小孩、胃酸過多、腹瀉腸胃不適者,都要避免喝咖啡。在喝咖啡的同時,需要補鈣、維生素D、多運動、多曬太陽,而且由於咖啡利尿,最好搭配一杯白開水,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做自己想做的事,擁有滿滿正能量最後,張金堅表示,「我現在還在開刀,我覺得專業還要持續保持,工作是一種快樂,也有成就感的滿足」。張金堅的身體硬朗,講話嗓門大而有力、很清楚,不像老人孱弱無力的聲音。即使70歲高齡,擔任一家生技公司顧問的他,在每2個月的業務會議上,還被要求喊口號;他說:「就叫我來帶頭喊,好像聲音亮,生意就興旺,其他人都喊得不夠響亮,我一喊,聲音宏亮,士氣高昂,氣氛就起來了。」70歲的張金堅仍然擁有滿滿的愉快、樂觀、快樂能量。延伸閱讀: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 卸下白袍實踐公衛理想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 國內開心手術第一人 邏輯正確,決定手術成敗
-
2022-01-15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我的退休力/像貓熊慢鬆軟 過著四放日子
我是在物質缺乏的時代成長,為了能在社會上立足,養活自己,天天不惜「以今日之我向昨日之我宣戰」。 所謂「勤能補拙」、「能者多勞」都成為我的座右銘,我每天跟時間賽跑,永遠睡不飽。半輩子過後,退休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也意謂著「有閒」。我剛退休時,時間多到發慌,所以安排早上到社區大學上英文課,下午則做志工,還有定期的讀書會,也赴英倫遊學,到歐洲、日本、中國大陸等地旅行,眼睛欣賞著湖光山色,大啖各地美食,日子安排充實且忙碌,就這樣過了好多年。但人生就像是洗衣機,喜、苦 、幸運、不幸不斷沖洗著,當「無常」來敲門時,我的體力已不如過往,得放鬆、放慢、放下、放懶, 過著「四放」的日子,所以退休力測出「貓熊」的慢、鬆、軟,還真是我目前生活的寫照。現在的我常待在家裡,做自己能做並喜歡做的事,開始 「煲劇」而不「追劇」,慢慢看、慢慢欣賞、品味,因為好好運動、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才是王道。我要把時間留給健康、快樂和最重要的人啊!●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自己的老後準備有那些優勢與不足。▍退休力測驗:>>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看看你是那一種?
-
2022-01-14 新聞.杏林.診間
謹記恩師謝貴雄身教言教,林思偕:多關心病人兩句,讓三魂七魄歸置到舒適位置!
初秋午後,長庚醫院小兒科醫生林思偕重返母校台大醫學院。窗外景緻依舊,越過中央走廊,盡頭的醫護宿舍,那圍著柱子的白色圓沙發還安放著。「常常一坐上去,就睡著了。」日式舊院區的門診區後方,設計了一條醫生進入診間的密道。候診病患從不知道醫生什麼時候進診間的。三十年後再走一遍,謝貴雄教授的暖心再度浮上記憶。當年林思偕跟著謝教授的診。病患絡繹不絕要求加號,即便護理長忍無可忍抗議,謝教授也總是應允,「悲苦的人來到面前,拒絕實在說不出口。」看完最後一個門診已身心俱疲,正準備返家卸下疲累,謝教授卻再轉頭交代:「剛剛收的那個病人,不太穩定,我們去看看。」彼時的台大醫院非營利,醫生多看薪水也不會變多,更不是「主治醫師制」,沒有誰是誰的病人這回事。暮色中,師生兩人就這樣走在寒風凛洌的中央走廊上,老師一步一腳印的典範,林思偕篤定跟隨,學老師一樣,把教學看作授命式的責任與人生的素樸義務。當年小兒科病人眾多,病情也較為複雜。恩師謝貴雄對病人總是專注聆聽,殷殷叮囑,與病人站在同一陣線。一位重症免疫缺損的病童讓林思偕印象特別深刻。某次門診,孩子懷疑有足部蜂窩組織炎。謝教授幫孩子作完腳部的檢查後,竟蹲下身子,主動幫孩子穿上褲子。告知嚴峻病情,媽媽想起孩子長期以來的折磨,不禁哭了起來。謝教授親自遞衛生紙,安慰她說:「碰上就碰上了,別哭了,我們一起來想辦法。」病人離去後,謝教授對林思偕說:「你下次碰到一個你不知道怎麼治療才能幫他的病人時,記得要對人家好一點。」在台大當三年住院醫生後,適逢長庚成立「兒童醫院」,林思偕決定到長庚試試。往後二十三年,林思偕全心投入醫療專業,至少通過八次綿密而嚴謹的考核,才從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升到教授。「我資質駑鈍,資料夾送了被退,退了再送……始終保持鬥志,沒想過放棄……」直到收到長庚大學部定教授聘書的那一刻,林思偕開才開始認真思索傳承的問題——我該教學生什麼? What are the things that I got left to do?想起他一路看過的病人,幸福的病人是相似的,不幸的病人則有各自的不幸。知道病人從何而來,看完病要往何處去,和診斷同樣重要。「病人故事」,則是醫生在白色巨塔內往外窺視的窗口,藉以通往內心的秘密花園。許多林思偕的小病人已成為高中生或大學生,從七個月到十七歲都掛自己的診。每次造訪,林思偕迅速綜合病徵,哪兒壞了就幫他們修修,也不忘在家長的寒暄中了解近況。他深知,看病人不能只是全景式的鳥瞰,還必須對病人生活細部觀察。並以真誠的態度聆聽,讓病人可以暢所欲言。林思偕常告訴學生,未來的挑戰是空前的,選擇也是多元的:「你怎麼樣做一個人,以後就會成為那樣的醫生。」受教的學生如今形容林思偕:「病人看著老師的眼睛,那目光充滿了誠意和友情……」,「老師的每句冷笑話,在病人面前都變成那麼暖,帶著一種消磨病痛的溫順感情……」信任像輕拂的風,一次又一次將事情吹往好的方向。林思偕看到許多重病傷殘的孩子,那麼弱小,生活那麼不便,卻那麼堅毅,逆風成長茁壯,勇敢做自己。「我心存謙卑與感激,不再為小小的挫折煩躁不安,遇到困難不再害怕。」林思偕說。做一個好人,讓三魂七魄歸置造訪這一天,林思偕正在搬遷辦公室,紙箱堆疊中,秀出許多老照片和剪報證照,都是在彰化銀行擔任資訊室主任的父親替他收藏的「寶物」,經歷了一場人生「縮時攝影」,我們看到各階段的作家醫生。搬出的舊辦公室,是2009年林思偕五十歲時開始書寫「非醫學」文章的基地。他開始練筆,把寫好的「醫病文章」投稿給報刊雜誌。他形容,寫作和打桌球一樣「有練有差」,寫個幾年,多少就有個樣子。當病人拿著報紙衝進診間,不敢相信這是我寫的,感覺像騰雲駕霧。寫作帶來消磨苦痛的溫潤力量,得到了人生的診斷,一切都留了下來,只有時代在消逝。屈指一算,林思偕發表的散文數已超越SCI論文數。搬家拋棄了大部分書籍、醫學文獻和研究戰利品,甚至一些無用的證照也很想丟……但是,收藏副刊剪報的文件夾,則小心翼翼保留,還有小病人和家屬送的親筆書信卡片與小禮物。一件也不能漏。行年漸長,林思偕領略到,錢與權並不能換來幸福和安全感。幸福的根源,是專心致志做自己喜歡的事,並能幫到病人。多關心病人兩句,儘可能做一個好人,讓三魂七魄歸置到舒適的位置,一整天下來不但不累,反而心思鎮定。因為當醫生最大的成就感是:看到病人從自己手中好起來,不管是身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醫學有其極限,除了症狀以外,病人是帶著更複雜的,實實在在的生命體驗,來向醫生求助的。病人的害怕和脆弱,哭泣與嘆息,醫生置之不理就是一種辜負,一種失職。林思偕相信,醫學不是只有疾病編碼,或者統計。比起大數據,自己更相信嬰兒眼底傳出的訊息。(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2-01-06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我的退休力/暖男水豚符個性 活躍好學頗欠缺
看看自己退休力的代表動物,58歲的我屬於暖男水豚,覺得很配合自己的個性。30年前開始爬山,孩子大一點時會帶家人在假日走遍南台灣小山,之後則是挑戰百岳,太太這些年跟著我南征北討,儼然成為登山好手,孩子們也養成了良好的體能及耐力。有一年新年我帶領兩位好友走出南台灣,三家人開著車進行一場優質北台遊,至今他們對這件事還津津樂道,感謝我為大家規畫令人難忘的行程。我們一家曾到日本自由行數次,右駕對我來說已駕輕就熟。在女兒負笈德國時也花了不少時間籌畫,第一次踏上歐洲大陸就開著租來的休旅車跑了3200公里,闖蕩了四個國家。有人曾問我何以會有這樣的「虎膽」?我覺得帶領他人拓展生活領域,被別人需要的感覺很棒。但再看看自己的雷達圖,在「活躍好學」方面頗為欠缺。這提醒我應該要多充實外文應對能力,解封時到德國看望女兒,才不會過於依賴她的語文翻譯,反而在自己單獨行動時不斷遇到溝通瓶頸。其他四個面向我則是挺滿意的,因為開朗健談,不怕交不到朋友;財務方面,在年輕時已做好保險及購買房產等理財規畫;健康方面,注重飲食並規律運動,所以即使是空巢期也不會覺得無聊,反而可以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相信過幾年退休了,我依然活躍自在。▍退休力測驗:>>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看看你是那一種?
-
2022-01-01 養生.人生智慧
從為女兒煮三餐,到期待他們周末回家吃飯!作家番紅花:歷經空巢期、更年期 才懂媽媽的孤寂
說起家,你會憶起什麼味道?作家番紅花想起了媽媽的紅燒魚、抗癌教授韓柏檉說起了太太的蔬食料理、《鏡週刊》社長裴偉憶起兒時過年前父親慎重張羅食物。舌尖上的美味幫我們留下了生命難忘的回憶,關於家的味道,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獨特答案,而你的「家之味」是什麼呢?餐桌除了吃飯,還會發生什麼事?在親子作家、家庭料理研究者番紅花的家裡,親子在此共食、討論白天趣事、當天新聞、晚餐食材來源;餐桌時光就是魔幻時刻,10年過去,這段日日相聚時光改變了母女三人的生命。番紅花本名王碧珠,原生家庭有五個孩子,媽媽是個職業婦女,在那個沒有外食的年代,身為長女番紅花,每天只要睜開眼就看見媽媽在煮飯:早餐的稀飯、中午的便當。「後來我就成為早起幫女兒做便當的媽媽。」番紅花成為母親的前10年忙於工作,卻堅持早上5點起床為兩個女兒做中午便當,並且在女兒五年級、三年級的時候,選擇辭職回家,成為為小孩煮三餐的母親。「吃」的話題 成為家的主旋律番紅花離職回家後,喜歡每天到不同的地方採買食材,每天都有不同預算,300、400、500,「我想知道餐桌的行情,例如一餐500元的餐桌長什麼樣子。」她的好奇與探索成為晚餐話題,孩子會知道,今天媽媽去哪個市場或農場跟誰買了什麼?一顆蛋、一條魚多少錢?不知不覺中,「吃」成為這個家的主旋律—回家做飯的心意,餵養了兩個對食物充滿熱情且身體健康的青少女;媽媽「買當季、吃在地」的社會關懷,讓孩子對食物的時令、來源、產地、價格等有概念,女孩從小就知道,又好又便宜的高CP值餐並不合理。因為重視「吃」,她們對每天發生的飲食新聞也很敏感,黑心食物報導、烘焙店餐飲業「蛋液長蛆」新聞、什麼是世大運選手村最受歡迎的台灣美食……都是餐桌話題。每天和孩子在餐桌聊每日新聞,是從兩個女孩還是小一時就建立起的習慣。餐桌上,孩子會分享在學校的趣事,而番紅花會聊聊當天一、兩則重要新聞。番紅花認為,不要小看每天一則,日積月累,小學六年下來也好幾千則,與其讓孩子無邊界瀏覽新聞,不如撥出固定時間透過新聞交流與互動。女兒上大學 一度無煮飯動力做飯的心意、對食物的關心,讓番紅花和兩個女兒擁有美好的親子時光,但女兒上大學後再也不需要帶便當了,轉身去探索新人生,「這件事沒有過渡期,就是戛然而止。」曾經熱鬧屋子變得安靜冷清,廚房的切菜聲與鑊氣也不再,「我突然失去了煮飯的對象,」番紅花如許多空巢期父母一樣,悵然失落有時掉淚,「我偷偷哭,她們不知道,我希望她們在外不用惦記媽媽、不用想著『我得趕快回家』,我希望她們自由、飛得很高很遠。」重新摸索後 更多時間做自己番紅花重新摸索如何和先生把兩個人的生活過好、把兩個人的菜燒好。她也多了更多時間探訪農場、食材產地、綠色餐廳,演講分享如何認識食材,為青少年開《菜市場的文學課》、《漁港的文學課》,還出版了與綠色餐廳有關的書。然後期待周末女孩回家吃飯的時光,她會請女兒點菜,為女兒熬一鍋雞湯、準備肉多多壽喜燒。在當職業婦女的那幾年,番紅花某次逛書店時升起一股沮喪:「我這輩子不可能當作家了。」兒時的她夢想成為作家,但她已經許久沒寫文章,而且工作家庭兩頭燒的生活更不允許她寫作。沒想到,為了成為「為孩子煮飯的媽媽」而離開職場,當初人生選了一條岔路,十幾年過去,番紅花這段為愛烹煮的時光成為魔幻時刻,不但養大兩個女孩,也開啟了她成為親子作家、飲食料理者的路,圓了兒時想當作家的夢想。歷經空巢期、更年期 才懂媽媽的孤寂「小時候我有段時間常常去翻戶口名簿,強烈懷疑我不是我媽親生的,」番紅花說著說著笑了出來:「但看不出什麼端倪。」在那個重男輕女是必然的年代裡,餐桌難得出現雞腿,一定是給爸爸或是弟弟吃。那時的父母忙於生計,孩子生得多,靠棍子教育孩子,不聽話就揍,番紅花每次被打就悲戚:「我一定不是媽媽生的!」番紅花一直到自己當了媽媽、經歷了空巢期、更年期,走過媽媽經歷的生命,才懂媽媽的感情。媽媽不容許自己把餐桌上稀有的雞腿夾給女兒,卻會在女兒高中念夜間部的那段日子,無論多晚都等女兒回家,並為女兒煮消夜。更年期的不適也讓番紅花驚覺自己不夠關心媽媽,在那個時候沒有醫生可看、沒網路資訊可查、兒女都已離開身邊的年紀裡,一個女人得獨自經歷更年期的盜汗、失眠、心情低落,「我很難過,為什麼我都不知道?她是怎麼熬過來的?怎麼都沒有告訴我?」在媽媽最需要關心時,她正在忙著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50、60歲真是一個人最寂寞的時刻。」女兒離家後被孤獨感襲擊的番紅花,突然理解了當年媽媽的孤單。因此這兩年,番紅花更頻繁回家找媽媽吃飯,撒嬌說媽媽的紅燒魚很好吃,努力跟媽媽聊天,想了解以前的她。雖然當媽媽的時間少了,但當女兒的時間變多了。
-
2021-12-26 養生.人生智慧
退休後73歲去日本打工換宿! 劉孟德:人生總會一死,活著時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幸福
劉孟德68歲退休,考取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和網路架設丙級技術士證照,雖然都沒用到,準備及考取過程卻讓他滿足。後來他學日文,考日文研究所、去日本念語言學校,72歲時登富士山。2020年,73歲的他體驗第一次「打工換宿」,前往愛知縣溫泉飯店完成一個月的打工,並利用連休買了鐵路通票玩了5天。回國後,他覺得脖頸痠疼到醫院看診,被診斷出口咽癌第三期,醫生說:「你年紀大,不適合做大化療。」這是劉孟德第一次感受「原來我是老人」,以前媽媽還在,「媽媽在我怎麼會覺得自己老?」做了很多「很年輕」的事—考研究所、學日文、打工換宿、做影片、機車環島。去年,劉孟德罹癌、母親離世,也有摯友過世,問他是否感受生死無常?劉孟德說,他有至親長輩臥床20年飽受折磨,也有同學從生病到離世不到一個月,人生總會一死,只要活著時能活動、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幸福。劉孟德不斷學習新事物、擁抱新挑戰的生命態度,家人雖支持,但也會勸他找輕鬆的事做。「但我就是想要挑戰啊,」劉孟德笑說,說的時候,75歲的身體裡有著15歲的靈魂。
-
2021-12-20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AI演算 解析6退休樣貌
▍退休力測驗:>>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看看你是那一種?「退休準備指標2.0─六種動物測你的退休力」邀請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與宏碁智醫團隊,利用人工智慧演算,將填答者的退休準備樣態分為六群,不只協助算出總分,更考量退休五核心能力,即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與自在獨立的個別準備程度不同,提供個人評量退休準備的優勢與不足。六個分群中 有兩個特別突出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透過人工演算,發現讓預測值達到最佳分群的組數為六,即有六個退休準備樣態。宏碁公司前瞻技術總處經理蔡宗憲進一步判讀後發現,六個分群中有兩個特別突出,一個各方面準備分數都很高,另一個各方面分數皆較低,六群經不斷的比較分析,可找出六個分群各自的特色。以擬人化 選六種動物來命名經過多次動腦會議,聯合報退休力工作團隊以退休五力各面向分數解析六個分群,為幫助填答者了解自己的退休準備樣態,根據六群不同的特色,以擬人化動物命名,分別是「王者獅子」、「翩翩蝴蝶」、「暖男水豚」、「好奇海豚」、「做自己貓熊」、「慢慢樹獺」。各方面準備分數都很高的族群,年齡偏長,收入也較高,退休五力分數為各群之冠,表示退休準備最周全,尤其健康準備分數最高,幾乎領先其他五群十分以上。因為分數最高,是退休準備的王者,所以稱為「王者獅子」,建議繼續保持,不可懈怠。慢慢樹獺 年齡較輕還要努力各方面分數皆較低的族群,命名為「慢慢樹獺」,雖然五面向分數普遍不及格,但平均年齡較輕,如今退休準備雖然不足,但相信只要努力,假以時日還是會達到目標。接下來是「翩翩蝴蝶」,在活躍好學與自在獨立得到高分,但社會連結不足,提醒重視自我成長值得鼓勵,但建議仍要在社會連結多加一把勁;「暖男水豚」高度社會化,重視社會連結,想要被需要,但健康與活躍好學的分數偏低,有待補強。「好奇海豚」最大的優點是活躍好學,尤其對新科技有興趣,期待透過對科技新工具的好奇心,可在退休準備大躍進。「做自己貓熊」自由自在、相當獨立,但平常少做腦力鍛鍊,建議要多多加強社會參與,並注意自主學習。
-
2021-12-20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1退休力大調查 國人退休準備M型化
▍退休力測驗:>>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看看你是那一種?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已不可迴避,聯合報今年滿七十歲,身為與台灣一同成長的媒體,去年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推出「退休準備指標1.0」,提醒大家及早規畫老後生活。一年來,約三萬人透過指標評估自己的退休力,今年以這三萬人的填答結果為基礎進行分析,並進一步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去年「退休準備指標1.0」定義,老後生活需要五個核心能力,分別是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與自在獨立。為進一步分析退休準備樣貌,今年聯合報與陽明交大教授、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及宏碁智醫團隊合作,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在填答資料中歸納六種退休準備樣態,提供更精準的評量與建議。6大分群 測優勢和準備「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可說是「退休準備指標2.0」,聯合報經多次動腦會議,以六種動物對應人工智慧分析後的六種退休準備樣態,依分數高低依序為「王者獅子」、「翩翩蝴蝶」、「暖男水豚」、「好奇海豚」、「做自己貓熊」及「慢慢樹獺」。歡迎填寫「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不僅可得知自己屬於六種退休準備樣態的哪一群,更可了解在退休準備有哪些優勢,評估準備不充分的項目。也許今年填答是「慢慢樹獺」,但經各項準備,未來有機會成為「王者獅子」。調查也發現,退休準備有M型化趨勢,以人工智慧演算,有兩族群特別突出,分別是各方面分數居冠的「王者獅子」,以及所有分數都較低的「慢慢樹獺」;交叉分析也發現,總分四十分和六十分呈現兩個高峰,顯見填答者若不是準備充分,就是全無準備。面對退休準備 3個階段在找出六種退休準備樣態的過程,陳亮恭發現,「退休準備指標」主要問執行度,若「健康」取得高分,其他面向的準備通常也可拿高分。「健康」高分不易,例如每周運動五天、吃足量蛋白質等,難度不低,但健康力提升,其他能力也跟著提升,可面對退休挑戰。陳亮恭分析,面對退休準備有三階段,第一階段認同退休準備重要,但沒有付諸行動,「什麼都沒有做」;第二階段意識需要財務支撐退休生活,開始在意「財務規畫」;第三階段認真照顧健康,也開始運動,確實達成「健康準備」,所以,退休準備的起手式可說是財務,但健康準備卻是「粽子頭」。聯合報今年以兩項調查檢視國人退休準備,分別是「二○二一退休力大調查」及「疫情下的退休力應變大調查」。退休指標填答 國人57分去年推出「退休準備指標1.0」並同時進行千人調查,發現國人退休準備分數平均五十四分。今年「二○二一退休力大調查」,分析一年來填答結果,平均分數僅五十七分。這群主動填答退休準備指標者,已較一般人更關心老後生活規畫,但平均分數只比去年略高三分。進一步分析近三萬人的退休五面向成績,各以一百分計算,僅財務、活躍好學及自在獨立分數及格,社會連結五十分,健康五十四分,顯示距離準備完善,還需要更多努力。今年五月,台灣因社區感染進入三級警戒,大家經歷疫情下行動受限的生活。聯合報與元氣網於十一月一日至卅日進行「疫情下的退休力應變大調查」,獲有效問卷八三○份,發現疫情下近四成的人工作方式改變、逾六成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更有六成三因疫情體驗人生無常,提醒退休準備也要保持彈性,隨時應變。「二○二一退休力大調查」系列報導,今起刊出四天,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2.0」,也思考退休準備的攻略。聯合報並同步展開「台灣退休力資源地圖」計畫,首波獲得關渡醫院與WaCare響應,期待更多力量加入,大家一起增強退休力。
-
2021-12-19 名人.李偉文
避開看似美好的退休陷阱 李偉文:每周給自己一個挑戰
退休最棒的事情,就是從此不必再開不想開的會,做不想做的事,參加不想去的活動,跟不想見的人碰面。 不必再為五斗米折腰,無所求的人最大,所有時間都可以自己運用,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過,這種看似美好的生活其實有個陷阱,因為在職時那些想做的事是有別於工作日常中的「非日常」,也就是難得的休閒活動。如今一旦當年的非日常變成時時刻刻都在做的「日常」之後,似乎就沒有那麼吸引人了。 而且一旦每天都是做自己喜歡自在舒服的事,待在這「舒適圈」久了之後,往往就會懶下來,換句話說,就是會失去活力。 如果想舒適與活力兩者兼顧,首先還是要維持「日常」節奏,找一點不太忙但還是有個可以追尋的目標,區隔出「非日常」的享受,才能繼續維持生活滿意度。 同時,給自己一個挑戰,每周勉強自己「去一個從來沒去過的地方,或參加一個從來沒參加過的活動與課程,或體驗一個從來沒體驗過的經驗。」以周為單位,只要三類做一種即可(以免太刺激或太累),當我們面對陌生情境(跳出舒適圈),會好奇,會緊張,會重新去感受這個世界,也就會激發出自己的活力。 說是挑戰,是因為如果沒有明確地訂出目標要求自己,一定會有各種藉口與突發狀況而無法持續;規定每周做一件新鮮事,而不是自己最喜歡的事,也是刻意勉強自己走出舒適圈,把自己丟到不熟悉甚至全然陌生的地方,人在這樣的情境下,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處在警備狀態,也就能重新激發對世界的主動觀察與探索,這是製造「熱情」的元素。 另外,強調新鮮陌生沒有經驗的事,也是強迫自己脫離數十年來在職場養成事事都明確都在掌控中的習性,讓生命回到充滿各種可能的神祕狀態。是的,當我們願意鬆開規畫的人生,令人興奮且美好的生命才會在面前展開。跟老朋友相處很自在很開心,但也要認識新朋友,這除了可以擴展見聞,也是增加活力的另一種方法。所謂老幹新枝,這些新結交的朋友可以帶來新的視野,在生命之流中注入活水。台大傅佩榮教授曾經建議的具體評估標準:列出最近一年裡最常來往的朋友名單,列出前十位,然後看看這十位朋友是認識多少年的朋友。傅教授認為,以自己的年齡一半為標準,如果是五十歲就是以二十五歲為界,十位中最好有二、三位超過這個年數,但是最好也有二、三位是最近三年認識的,其他的人數就介於這期間。 除了朋友,我們常忽略了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是與自己的關係。如何接納自己,喜歡自己,擁有自信與自尊,是生命的課題,若打算修習這些學分,我們第一步可以練習的事,是從獨處開始。 獨處的練習,可以從一個人的旅行,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上餐廳吃飯來試試是不是能夠很自在與自己獨處,練習不受別人眼光干擾,不要讓「為什麼找不到人願意陪我」「為什麼沒人在乎我」「為什麼沒人愛我」這些負面情緒侵蝕精神活力。 每天給自己一小段獨處時間,更進一步,每個月給自己一個較長的獨處時間,不需要躲到深山,也許只是一個沒有活動的假日,也許就在自己房間,關掉電腦與手機,找一本精彩的小說,讓思緒漫遊在不同的時空中。
-
2021-12-11 養生.人生智慧
敢於放手 練習「成為自己」
你可曾想過為了符合他人所說的「應該」,失去了多少寶貴的自己?當你積極把握每個挑戰,又錯過多少了解自我的機會?其實,豐盛的生命向來不需要追求更多,而是懂得整理並捨棄多餘。我是川原卓巳,現在與我的妻子、日本整理教主近藤麻理惠一起住在美國洛杉磯。同時也是將麻理惠品牌化並推向全世界、Netflix實境節目「KonMari~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執行製作人和她的經紀人。我從學生時期就認識麻理惠,一路陪伴她從「熱愛收納的女孩」成為從日本紅到歐美的國際級整理大師,甚至於2015年獲選為「時代百大世界最有影響力人物」。如果用一句話形容我和麻理惠嶄新人生的轉捩點,我認為是從我們下定決心捨棄做自己的念頭,練習「成為自己」。「做自己」和「成為自己」有什麼不同?這兩者乍聽起來是一樣的,其中卻藏著極大的差異。比起前者,後者更強調「放下過度的自我期許,用自己最舒適的狀態,邁向嶄新的人生」。追求完美同時 耗盡所有心力「成為自己」是我們轉變的起點,也是我一再強調的核心宗旨。而觸發我們轉變的事件,至今我都無法忘懷。那是我們到美國的第二年,已經很習慣每天在不同的城市醒來的忙碌生活,那天早上麻理惠受邀在德州的西南偏南多媒體藝術節中演講。這是麻理惠第一次要在這麼大型的舞台上演講,她本性其實很害羞,花了很多時間練習才慢慢敢在眾人面前發言,加上對自己的英文還不太有自信,我很明白這場演講對她而言壓力有多大,但她非常努力地練習也完美地完成任務。活動結束後我們馬上趕回紐約,因為隔天還有一場在曼哈頓的演講,出版社的夥伴很貼心,幫我們訂了一間位於曼哈頓的豪華大飯店,但我們到飯店報到時已經是深夜了,簡單梳洗後就準備就寢。那天半夜我醒來發現麻理惠坐在窗邊看著窗外發呆,我可以感受到一種很壓抑的情緒,彷彿她就要往下跳了。我立刻跳下床走了過去,將她抱入懷裡說:「我們去睡覺吧,明天還要早起。」並牽著她到床邊看著她睡著。結果換我失眠了,因為我看見了麻理惠的疲憊,她幾乎耗盡了所有力氣。迎合別人期待 身心撐到極限2015年到2016年是我們最瘋狂的一年,事業正在衝刺,我們生了兩個可愛的孩子,雖然獲得許多人的支持和幫助,其實麻理惠的身心已經撐到了極限,她後來也跟我分享了那段時間的心情,的確是讓她很辛苦的一段時期,因為她花了很多時間,扮演「別人期待的自己」。我那天一夜未眠,等麻理惠起床就告訴她:「讓我們停止演講吧,採訪也要減少一半。」她聽到後,微笑的說:「謝謝你,我很高興聽到你這麼說。」那瞬間,我感受到她身邊那焦慮的氛圍消失了,她正在找回自己的力量。憑著感覺選擇 不需大量工作後來我們改變審核工作邀約的方式,99%根據麻理惠的「感覺」評估,只讓麻理惠做她有把握也願意嘗試的事,為此我們一周最高紀錄曾拒絕400個案子。結果,憑著感覺反而能與人的情感產生共鳴,加上大幅刪減工作量,讓麻理惠身心上不再感受到壓迫、焦慮,讓她能用最真誠的情感與他人互動,產出的作品反而效果更好,也更有力量。令我們都意外的是,工作減少後,她創造出來的價值更是過去數倍、數十倍,甚至讓她成為2015年《時代》雜誌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我們才發現,「真正讓你發光的既不需要用更多工作磨練能力,也不用要求自己提高抗壓性,只要敢於放手。」(本文摘自《我要的新人生》,天下雜誌出版)
-
2021-11-14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治療/藥物、運動雙管齊下 延緩巴金森病效果明顯
你知道什麼是巴金森病嗎?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以及治療方法?自己是得到巴金森病的高風險族群嗎?聯合報於110年10月份在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FB社團舉辦「巴金森病疾病問題大募集」問卷調查活動,以下彙整關於巴金森病,民眾最想知道的問題,邀請成大神經部主治醫師簡崇曜解惑!Q:哪些治療方法可以延緩巴金森病病程?巴金森病患者需「藥物治療」、「規律運動」雙管齊下,才能獲得改善。成大神經部主治醫師簡崇曜指出,若肢體抖動及僵硬程度,未造成日常生活困擾,就不用提高用藥量。此時,規律運動、積極復健,有助於延緩神經流失及退化,效果比只用藥的患者還要好。運動時,必須達到一定強度,一周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感覺到流汗、小累、有喘等程度,簡崇曜建議,「最好可以做自己愛的運動,如果不愛打太極,就改打球,重點是要願意長期作自己喜愛的運動,且項目愈多元愈好。」Q:藥物治療巴金森病,可改善手抖、動作慢等動作障礙,但部分患者出現憂鬱、便秘、睡眠障礙,這是藥物的副作用嗎?除手抖、動作遲緩外,巴金森病患者也常有憂鬱、焦慮、便祕、嗅覺遲鈍等問題,或出現姿勢性低血壓,如突然坐起身,就覺得頭暈,有時合併睡眠障礙,但這些症狀並不全然與藥物副作用有關。臨床透過通用量表,進行手指開合點、重複踏腳,搭配個案主述等方式來評估病情程度,至於如何判讀為藥物副作用,簡崇曜指出,患者服藥完後,若感覺腹部脹氣、噁心感,或者頭暈、姿勢性低血壓、白天嗜睡等原有症狀更為明顯時,務必再回診時,主動告知醫師,作為調整藥物的重要參考。Q:照顧者平常應如何照顧和幫助病友?可以申請長照資源嗎?剛診斷為巴金森病的病友常因想不開而憂鬱加深,此時家屬陪伴非常重要。簡崇曜指出,曾遇過一名熱愛出國旅遊的患者,確診後鬱鬱寡歡,整天宅在家裡,在好友的邀請下,每周外出釣魚,即便拿釣魚竿時,手抖無力,但同伴不以為意,時常結伴出遊,他情緒逐漸穩定,恢復原本開朗個性。簡崇曜提醒,巴金森憂鬱跟一般憂鬱症不一樣,對吃藥的反應也不同,建議民眾與神經科或身心科醫師充分討論病情,規律用藥,也能舒緩照顧者身心壓力。照護壓力沉重,家屬容易與病友起爭執,心力交瘁,簡崇曜表示,政府提供長照申請、聘僱看護申請、輔具等社會福利資源,有需要者可至衛福部網站及各縣市社會局查詢。對於疾病認識與照護資源,也可以上「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網站搜尋。根據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提供長照資源申請資格:申請身心障礙手冊:經藥物適當治療,並且須追蹤至少六個月後,仍遺存足以影響生活機能之障礙者,並符合相對應之巴金森病等級、量表。申請聘僱看護:1.受看護人持有經社政機構核發之身心障礙手冊,且屬「特定身心障礙項目」重度級以上者,不需再經醫師診斷,可經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推介媒合聘請外籍看護。詳情請洽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2.經醫療機構以團隊方式(至少一位醫師及一位醫事人員、臨床心理師或社工人員),所作的專業評估,並開具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認定被看護人需全日二十四小時照護者。)Q:對於罹患巴金森病的病友,建議用什麼態度面對巴金森病?病人有機會重返正常生活嗎?簡崇曜表示,病人應認知「這是不會痊癒,不會完全好的病」,可以視為糖尿病慢性疾病,一開始症狀還不明顯,透過藥物就可控制病情,但須持之以恆,定期回診,規律用藥,就能延緩疾病惡化速度,讓嚴重併發症較晚再顯現。簡崇曜說,沒人說罹患糖尿病,就不能出國旅遊,四處遊玩,頂多飲食習慣要注意,巴金森病也是如此,只要藥物控制得當,沒有什麼是不能做,就連打新冠疫苗也是可以的。每個患者病程不一,有人過了十年,仍保有良好智力與認知功能,仍可以繼續學術研究,但也有病友罹病五年就走路困難、平衡出現問題。每個病人狀況不一樣,調藥速度也不同,簡崇曜提醒,病友不要過於焦慮,擔心病情,不可自我設限,認為自己生病了,就只能關在家,應該盡情享受人生,活得更精彩。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個月8號都做一次「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1-13 新聞.長期照護
健康長壽論壇/長輩和你想的不一樣 竟與陌生人最親密
台灣人口高齡化速度於世界數一數二,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本報系今舉辦「次世代大未來論壇」,從長壽、健康兩方面探討,人可高齡化可能帶來的衝擊及應如何因應。與會專家表示,高齡者生活範圍越來越小,進而更依賴周邊的人,甚至是周邊的陌生人,因此為促進腦健康,應多參與社會連結,除可降低失智及心理憂鬱風險,更可以降低被詐騙風險。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說,現代人健康、長壽是兩個重要關鍵詞,許多民眾會祝福長輩長命百歲,但長壽、健康應要連在一起,尤其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以長壽來說,國人年齡越來越高,於2020年平均餘命達81.3歲,女性更高達84.7歲。雖然國人往長壽方向邁進,但健康卻無法與長壽同步。據統計,國人不健康身體年數於2019年創下新高已達8.5年,且趨勢還會持續往上。游美月說,如何透過有效方法縮短不健康年數非常重要,今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包括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北榮總從國際研究及臨床門診分享經驗,以及如何從加強社會連結提高腦力、智力,降低失智症風險。游美月表示,與會專家也將教導民眾如何吃蛋白質增加肌肉量,更重要的是關渡醫院長陳亮恭的重要研究,將在醫院實踐結合AI技術及社區參與,打造宜居、宜住的新環境,本報會持續關注及推廣健康議題,促進國人健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社中心助理教授張立鴻說,台灣步入高齡社會,但社會上高齡者被詐騙案件屢見不鮮,更是被詐騙的高風險族群,但從高齡者心理層面、大腦健康及社會互動影響發現,原來是高齡者身邊可聊天、知心的朋友越來越少,生活範圍也越來越小,進而更依賴周邊的人,甚至是周邊的陌生人。張立鴻說,香港曾有研究發現,年輕人與高齡者對家人、朋友、鄰居及陌生人的親密度分析發現,年輕人與高齡者對家人、朋友的親密度差不多,但高齡者對鄰居及陌生人的親密度卻高於年輕人。此外,雖然家人常常告誡高齡者不要相信陌生人,但高齡者常想要被人認同與接受,不想去拖累別人的心理,也讓高齡者容易相信陌生人。張立鴻表示,年長者隨著身邊家人離家、離世多會產生社會孤離感,進而引發憂鬱、焦慮情緒,甚至引發嚴重憂鬱症,也大幅降低大腦健康,建議年輕人應多關心長輩要多參與社交互動,注意社會連結及社會孤離感,進而促進大腦健康,但高齡者應要有清楚認知,了解自己可能容易相信陌生人,隨時與周邊的人正常互動。因此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創辦銀髮助教,讓年輕學生多與高齡者互動,而有些歐洲國家鼓勵年輕人與高齡者同住,也建議高齡者透過網路增加社交互動,維持大腦及心理健康。今與會的長者也關心,現在年紀大了喜歡獨處,這樣正常嗎?張立鴻說,喜歡獨處是老化過程的正常現象,但除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牽掛太多外,應多增加與他人互動,尤其和他人互動是屬於讓大腦很累的活動,對大腦健康越有幫助。
-
2021-11-13 養生.人生智慧
為什麼預先折好葬禮用蓮花、提早寫辭世信...這些「花20年在等死的人」給作家王浩一的領悟
等天黑、等老、等死,絕對不是人生答案。生命其實不是個待解的難題,而是去發現生活的奧祕,那是想辦法體驗每天的滋味,努力用整個身心去感受過什麼,不要傻傻地坐以待斃。他們花二十年的時間在等死◎九十一歲伊藤婆婆:早上拉開窗外的紙屏風一位住在日本千葉縣的伊藤女士,獨居的她今年已經九十一歲,沒有家人、沒有朋友,所有認識的人都已經陸續離世。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拉開公寓窗戶外頭的紙屏風,當是迎接早晨的儀式。早年她習慣也喜歡透過窗戶,看著鄰近公寓的孩子在樓下廣場嬉戲,看著在社區游泳池戲水的家人。只是時光久遠,樓下廣場已經再也沒人聚集玩耍,而游泳池早已乾涸。家人們、老朋友也一個一個離世……她是最後的一位,彷彿她是負責關燈的人。她的鄰居,住在樓下的一位六十七歲婦女,一直到了死後腐爛的惡臭氣味擴散,才被人發現,但是沒有任何人認識她;另一名六十九歲的先生,甚至在死後三年才被察覺。這三年間,每月房租及水電費仍舊自動地從他銀行帳戶的餘額內扣除,直到戶頭數字歸零,相關單位才留意到異狀。伊藤女士在九十歲生日當天,寫了「辭世信」,信中交代了後事的安排。每天睡前,她會規律地關上窗前「紙屏風」,次日醒來再度拉開它。她委託了對面的鄰居幫忙注意紙屏風的開啟與關閉。「如果哪一天早上,屏風沒有拉開,就代表我死了。」◎七十八歲龜山獨居陳媽媽:在家中折紙蓮花社工訪問前,桃園龜山七十八歲獨居陳媽媽,總先用大花布蓋住餐廳的大圓桌。那是過去一家人吃飯時慣用的桌子,現在平日只有一個人在家吃飯,這張桌子許久不用了,桌面上頭已經擺滿了各式物品、餐具、藥罐等等。當有人要來訪前,她總是這樣遮掩著桌面的雜物,不讓外人看到。多年前,老伴與兒子因病前後離世,唯一的女兒嫁到台北,她有自己的小家庭。女兒不常回家,但總會打電話回家聊聊工作雜事、生活狀況。但是長年獨居的陳媽媽,沒啥訪客,也鮮少跟朋友外出互動,老人家顯得憂鬱,家裡散發一種沉悶的氣息。長庚醫院社會服務處的社工師,將她列為輔導個案,定期探視與關懷。劉姓社工描述,第一次拜訪,應門的陳媽媽一頭亂髮,居住環境還算整齊,但是客廳角落擺著幾只紙箱,裡面全是滿滿手折的紙蓮花,甚至一朵朵紙蓮花已經外溢在地面上。陳媽媽說:「現在剩我一人,後事我也有所準備了,蓮花折好,這樣女兒也不用麻煩。」在沙發坐著聊著,看似一派輕鬆的陳媽媽,順手又拿起福金紙開始折了起來……。◎七十二歲湖北的羅奶奶:日記裡寫著「今日無事」唯一的兒子在廣州工作,母親則獨自住在湖北老家,她已經七十二歲了,鄰人稱她「羅奶奶」。廣州真的遠,工作也無法讓兒子隨心所欲常常回家探視母親,一年也就一次兩次回家。上次回家的時間,則是春節過年假期,前後三天又離開了。在兒子離開一個月後,母親生病了,羅奶奶自己撐著,沒多久就死了。母親去世的消息,兒子在三天後才知道。銜哀回家料理母親的後事,整理遺物時,發現了一本貼身的日記。羅奶奶退休前是一位老師,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但退休後,孤零零地一個人過日子,時間長了,但可以寫的東西愈來愈少。兒子翻閱母親的日記,發現近一年來,寫得最多的是「今日無事」。日記的最後一頁:「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他們正在等死的幾個特徵《老年的意義:我和那些老人共處的一年》,英文的書名是Happiness Is A Choice you Make,幸福是自己所選擇的。書本裡提到作者的小結論:不出門、不好好吃東西、不服藥的人活不長。不吃、不藥這個好懂,對於「不出門」的老人,則標題「社交孤立會要人命」。書本探討:年長者剩下的時間有限,他們進行「某種時間規劃」,不再掛念令他們疲憊或需索無度的人,所剩的「時間」,他們會用支持自己人來填滿。年老的人不再建立新關係,而是更依賴他們現有的人際關係。問題是,當支持自己的人、現有的關係一旦斷裂,情感交流停止,生命進入「麻木無感、無動力」階段,「不出門」成了表徵,也成了問題,這是個生死問題,也是社會問題,說「他們在等死」。村上春樹《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說:「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對於「不出門」的人,顯然是絕對孤寂,是沒有任何值得等待的人,歲月漫長已經成了一種煎熬。一些社會學研究者往往會列出長長清單,說明那些「正在等死的人」的特徵點:把生活等同於活著、消極悲觀情緒籠罩、不再嘗試改變、停止努力、精神世界空虛、對未來一片迷茫、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我保留社會學者他們的泛眾說法,跳過這些清單。只來說說其中一個特點:「沒有了詩和遠方。」關於這個「生命絕對乾枯」特點,我有想法:詩,就是對生命的讚詞或是傷懷。遠方,就是夢想和等待。故友郭漢辰去世前一天,依舊寫著詩,凝視死神不管現在對自己的生活是滿足或是遺憾,對自己的生命是謳歌或是悲鳴,如果還「活著」,內心深處就會有對應的詩句,抒發對生命的深邃體驗。即使是「必死之前」,美人遲暮、病入膏肓、安寧期間……他們也會有詩,那是環繞著人類的靈魂航行。屏東作家郭漢辰是我的故友,二○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凌晨病逝。他去世前十天,我在屏東眷村「勝利新村創意生活園區」,這是他所經營的「永勝5號」書店,有一場《哲學樹之旅》新書分享會,漢辰還擔任了我的引言人。當時,我知道他生病了,但是不知已經這麼嚴重。去世當天,從臉書傳遞來的意外噩耗,反覆看了幾次,現今想起仍是一陣傷痛和不捨。漢辰的妻子翁禎霞,她在收拾心情之後,上午第一時間,即在臉書貼出郭漢辰過世的消息。臉書上她說著,漢辰前一天還在病房中惦念著稿子,最後由他口述、她代打字。翁禎霞說他留下的最後一段文字是:「不知怎麼了,世界就停止了,人們忙著禁止旅行、人們忙著恐懼,忙著囤積物資,世界就停止了。……連我的世界都停止了。」「那個晚上,我在無邊無際的黑暗裡漫遊,偶爾有些片段的記憶,但多數是無邊的漫遊,彷彿沿著峭壁而上,我知道此路有些驚險……。」(文字未完,不可能有下文了)翁禎霞在臉書這麼寫著:「沒有想到,他的世界竟如他所描述,真的停止了。」即使是最後一天,郭漢辰依舊以詩的靈魂擁抱世界,然後優雅地告別親友。活著的人最重要,活著就是要繼續走下去對生活索然無味,對生命已經沒有任何夢想,把自己活得像一座廢墟,殘破不堪,不知什麼是悲傷、歡愉。甚至對於「死亡」也不在乎,偶爾會對死神露出嘲笑的嘴角。對自己的死亡,對他人的死亡,全不在乎。哀莫大於心死,或是卡在幽谷爬不出來,最後就放棄了。那是現代人的哀歌議題:「孤獨死」或是孤獨而死。二○一六年夏天發行的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君の名は),由新海誠編劇與執導,票房極好(繼宮崎駿之後第二位達成百億日圓票房的日本動畫導演),獲得許多大獎,當然這位一九七三年出生的導演,因此更引發了世人對「他的過去」的好奇與重視。宮崎駿的作品總能吸引闔家觀賞,而新海誠的作品特色,卻如二○○二年《星之聲》(ほしのこえ)作品所獲得的評論:「孤獨到讓人無法呼吸的電影,卻能療癒你內心的空洞寂寞,包含在等死的人。」新海誠擅長描寫現代人的孤寂與憂傷,也擅長關注失去摯愛的痛苦與無奈。在作品裡,他一直說著一個道理:「誰都不可能跟誰在一起一輩子。」人類就是這樣子,必須習慣「失去」。活得比較久的人、失去所有家人的伊藤婆婆、龜山獨居的陳媽媽、湖北寡居的羅奶奶……每個人在不同時間一定會失去一些人,包含摯愛。新海誠在《追逐繁星的孩子》(星を追う子ども)作品裡,他依舊表現著「你不是一個人,我們都好孤獨」態度。電影裡隱藏著許多關於人生的話題:「在死亡面前,每個人都像個孩子。」新海誠閉口不談死亡,卻以最溫柔的方式告訴觀眾:「活著的人最重要,活著就是要繼續走下去。」歲月漫長,戛然一個人!真是啃食人心的孤寂社會學家說「在等死的人」多是「剩下一個人」寂然狀況,他們的「與人親密的對象」消失了,所以造成內心窒息與壓抑的處境。「什麼是親密?」心理學家說那是一種「心理的安全」,真正的安全可以導致「真正的親密」關係,所以一旦失去親密的對象,從這一方來看對面的一方,就是死亡。我常想:在等死的他們還做夢嗎?他們又做了什麼夢?人生就是因為「失去」,因為無常,才會惆悵?因為親密的對象消失,才讓人無法忘懷,才讓人痛不欲生,才進入「等死」模式?孤寂地「一個人」生活,大部分都是從「自哀自憐又悲情」開始,之後不自覺地變得睡眠時間過多,或是睡眠過少,對自己以前喜歡的興趣與嗜好,變得無感。發現「時間變多」了,卻不曉得日子怎麼辦,隨時隨地沒有安全感,也開始控制不了情緒…。過去的日子,他們或許希望「不用在乎別人的生活標準」,渴望「不用再接受他人的日常擺布」。現在一個人了,終於可以實現過去的夢想,追求「自自由由」。但他們卻凍住了,像是一隻加拿大野鹿,在夜間猛然被燈光照射,嚇住了。人哪,會看著遙遠自在的行雲,嚮往天上的舒卷和漂流。如果戛然一個人,卻又害怕寂靜無聲,害怕那種只剩自己一人與反覆陷入自我思緒漩渦。我們要說的是,讓「失去」的哀傷情緒走完之後,「自我照顧」成了新課題,等死絕對不是唯一的選項。自己要想辦法度過,或者尋找協助,讓生命重新有「詩和遠方」是很重要的!等天黑、等老、等死,絕對不是人生答案。生命其實不是個待解的難題,而是去發現生活的奧祕,那是想辦法體驗每天的滋味,努力用整個身心去感受過什麼,不要傻傻地坐以待斃。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然後「向每一個夕陽敬酒」,即可。書籍介紹向夕陽敬酒:生命深秋時的智慧筆記作者:王浩一出版社: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20/12/04作者簡介王浩一:學的是數學,喜歡的是建築,醉心的是歷史。對於知識的輸入,像是油井的挖井工人,從一個點鑽入之後,一直深入到最根底處開採。對於文字的輸出,則像是一位數學家的橫向思考,習慣把不相關的東西,找到新關係。雜學的文字工作者,也是中年過動兒;寫古蹟建築,總先拭去歷史塵痕,尋訪古人的風水與文化密碼;寫食材美食,喜歡帶著筷子,用胃來上地理、歷史課;寫城市旅行,總從菜市場小農的夏瓜秋果開始,記錄古廟老街和文創小店;寫珍貴老樹,往往另闢蹊徑,探討昔日種樹人的心思;寫歷史筆記,則是把各種英雄的智慧,對照《易經》每個卦的心理情境;寫心理哲學,孤獨心事總在一個人的旅行之後,開始飛翔。延伸閱讀: 濕疹、尿布疹、念珠菌感染...「萬用藥膏」止癢抗炎真那麼神?醫師從成分到用法一次解密
-
2021-11-07 名人.李偉文
李偉文/設計自己的第三人生
最近聯合報橘世代周報來訪,主題是「設計你的第三人生」。第三人生是近年很流行的概念,因為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人類壽命普遍增長,除了各國要面臨高齡化社會的挑戰之外,對於個人來說,這多出來的歲月是上天給我們的生命大禮。所謂第三人生的第三,大概是指,我們從出生,然後求學是第一階段,必須依賴別人的照顧;接著進入社會工作,成家立業承擔責任,是第二人生;最後六十來歲,從職場退休,大概還有二十多年可以自由選擇揮灑的時間,就稱為第三人生。二十一世紀前,多數人沒有所謂第三人生,因為退休後沒多少年,就臥病在床或離開人世,好命的就待在家裡「含飴弄孫,安養天年」,沒有多少可以發光發熱的舞台。現代人雖然多出這沒有工作負擔的第三人生,但是要快樂自在,甚至活得精采,卻不是那麼容易。別認為時間到了,自然就會邁入「第三人生」,必須要提前規畫,有意識地重新探索自我,找到最在乎、最看重的價值,然後把時間,也就是自己的生命,花在那些事物上,如此才能活出滿意的人生。或許世界上第一次有這麼一大批熟齡者進入第三人生,剛巧這些人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成長,所謂的戰後嬰兒潮,這些人進入社會工作也恰好趕上世界經濟的快速成長期,相信這批人只要不揮霍,把工作賺來的錢安家立業,大概都會有點資產或餘裕。因此,這些受過教育,身體健康,又擁有資源的人,面對這多出來的時間,不免仍會如同在職場上養成的習慣,競相比賽,拚出一個亮麗的清單,以為這才是值得的第三人生。但我覺得事實上剛好相反,當我們不再追求別人羨慕的眼光,反而能安靜下來,回到自己內心真實感受,探索什麼是自己最在乎、最看重的事物,不再去跟別人比較,才能獲得真正的喜悅。我覺得退休最棒的事情,就是從此不必再開不想開的會,做不想做的事,參加不想去的活動,跟不想見的人碰面。不必再為五斗米折腰,無所求的人最大,所有時間都可以自己運用,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過,這種看似美好的生活其實有個陷阱,因為在職時那些想做的事是有別於工作日常中的「非日常」,也就是難得的休閒活動。如今一旦當年的非日常變成時時刻刻都在做的「日常」之後,似乎就沒有那麼吸引人了。而且一旦我們每天都是做自己喜歡自在舒服的事,待在這「舒適圈」久了之後,往往就會懶下來,換句話說,就是會失去活力。如果想兼顧舒適與活力,首先還是要維持一種「日常」的節奏,找一點不太忙、但還是有個可以追尋的目標,區隔出「非日常」的享受,才能繼續維持生活的滿意度。同時,給自己一個挑戰,每周勉強自己「去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或者參加一個從來沒有參加過的活動與課程,或者體驗一個從來沒有體驗過的經驗。」以周為單位,只要三類做一種即可(以免太刺激或太累),當我們面對陌生情境(跳出舒適圈),我們會好奇,會緊張,會重新去感受這個世界,也就會激發出自己的活力。就像跟老朋友相處很自在很開心,但是也須要認識新朋友,這除了可以擴展見聞,也是增加活力的另一種方法,相信在燃起熱情及與社會頻繁互動中,就能設計出自己滿意的第三人生。
-
2021-11-05 新聞.杏林.診間
一支老錶紀念一段醫病的信任與依賴!吳麥斯緩步走進患者生活、與病人一起面對病痛
越過一塵不染而潔亮如鏡的長廊,踏上十樓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辦公室,亮著燈的玻璃小櫃擺滿橄欖球紀念物,既聚足青春的足跡與歡顏,也記錄運動場的半生榮譽,照片影像更藏著高難度的年齡忖度。同學曾兆麟掌鏡下,像拍功夫片似的捲髮飛揚、翻滾跳躍,陽光燦笑與哲學式沈思交融,無處不展現吳麥斯力與美的極致。逆境中成長茁壯,吳興街人的精神做自己喜歡又擅長的兩樣事來平衡工作與休閒,多麼值得感恩,「最好的團隊,沒有福報成就不了,沒有惜緣之心,恐也達不到半個世紀吧。」回想小時候唸書一路順遂上了建中,原本以為台大沒有問題,未料,因準備太晚只在台北醫學院看到自己的名字。「失落難免,當時覺得不很舒服,也曾考慮要不要重考,」吳麥斯轉頭大笑:「不過後來很認真打橄欖球就沒再想了。」那個年代,有不少被認為應該考上台大,聯考發揮失常的孩子進入北醫,「對從小一帆風順的小朋友來說,那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挫折。」吳麥斯說,但倒過來想,年輕時的不順遂,讓自己認清一山還有一山高,不要太自以為是,其實是件好事。北醫前醫學院長黃朝慶也在2016年出版的《挫折,是祝福的開始》中提到,北醫剛從吳興街起步時,不是當時的第一志願,資源不豐,造就北醫人性格誠樸、想法多元的特色。畢業後人才雖然各奔東西,但之後一個個變成獨當一面的校院、醫院的院長與泰斗。這種不怨天尤人、從逆境中奮鬥拚搏出一片天空,正是「吳興街人的精神」。開始打橄欖球,就不得不提到一輩子的好友曾兆麟醫師。「我們是高中同學,大學又同班,感情很好。」吳麥斯笑著說,曾兆麟人生很有規劃,要當小兒科醫師、學攝影、打橄欖球,「所以我就被他拉去加入橄欖球隊了。」橄欖球的特點就是不受體型限制,多元包容,什麼人都能打。每個背號的球員皆有不同的任務,分工明確,穿幾號球衣就打哪個位置。「我比較小隻,但高中是田徑隊的,所以一開始穿14號,打最需要速度的wings(翼鋒)。」吳麥斯細數每個位置的作用:「後來改打center,現在老了就打scrum-half,串起前鋒跟後鋒,是場上的指揮塔。」學生時代就展露出好人緣與領導力,吳麥斯擔任隊長,帶著大家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盃亞軍,只輸給了陸軍官校,「他們體力太好了啦,實在擋不下來。」滿場追趕跑跳碰,給予吳麥斯全新的領悟,學到的第一堂課就是不怕跌倒,「摔倒後不要用手硬撐,柔軟著地才不致於負傷。」這與吳興街人面對挫折的精神如出一轍,人生中總是會面臨許多困難,學會怎麼在著陸時降低傷害,才能盡快爬起來,繼續奮鬥。習慣疼痛,臉部縫過200多針第二堂課是習慣疼痛,訓練與比賽常常撞得亂七八糟,回家躺了好幾天動不了都是家常便飯。久而久之,被磨到痛點比別人高,耐力與意志力也自然提高。「我臉上縫過200針,可能還不止。」吳麥斯撥開濃密又自然捲的瀏海露出額頭,手再指著左鼻到嘴角的位子,然後又捲起褲管說,「眼角嘴唇都縫過,十字韌帶斷掉也開過刀。」嘴唇的傷痕是兒時頑皮的紀錄,小時候住在靠淡水河的大稻埕,為了防止淹水,家家戶戶都會築起高高的水泥門檻,台灣話叫戶橂(hōo-tīng),自己調皮摔倒是家常便飯。有天房東熱情的招呼他吃早餐,一個跌倒,瓷碗撞破割傷嘴唇,縫了起碼二、三十針,「五十幾年前的技術,當然縫得不是很好。」吳麥斯靦腆的笑說。雖然沒有太注意外表,某次遇見長庚醫院整形外科權威陳昱瑞榮譽主委時卻被發現不對勁,問道:「你嘴唇,是怎麼樣?」「小時候跌倒,縫的。」陳昱瑞教授立即安排時間,以整形外科追求完美的高標準,把傷口拆掉重新縫合,將嘴唇拉密,讓微笑曲線重新再現,幾乎不見疤痕。未料沒多久,這個球場上的拚命三郎又因衝撞激烈而摔倒,整個嘴唇幾乎要掉下來,再度忍痛縫了二十幾針。認真換來超級球技,球技卻不留情的引來一身傷痕,身為明星球員,引起集中防守無可避免,大一時十字韌帶還斷掉過。吳麥斯輕描淡寫的笑說,「打球都會受傷啦,」自己雖然跑跳靈活但體型比較不利,勇敢奮身擋球的結果,導致後來肩膀也遭罪,還勞好友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執刀,「他說手術成功、縫得很好,繼續打球沒問題。」「我朝五晚九上班已經吃不消了,一整天還混身痛。」雖然嘴裡抱怨打完球後週一、週二痛到走路也抬不起腳,但是盼到週末,吳麥斯與一群球友照樣興高彩烈地去球場拚輸贏,好像疼痛不曾發生過,周而復始的,忍耐再忍耐,與疼痛和平共處。不懼挑戰,上場前就準備要贏第三堂課呢,是勇於面對挑戰。每場比賽都無法預測對手如何高大強壯,但一踏上球場絕不容退卻,一定要拚命守住對手爭取最後的勝利。吳麥斯說,有一次去加拿大比賽,外國球員體型壯碩,一開場就有如綠巨人浩克般猛衝過來,使盡洪荒之力才成功阻擋。「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責任,面對再怎麼大隻,都要無畏擋住,那是責任。」活動力與意志力雙強,參加比賽的目標當然要贏,「我們是去贏的,所以事前當然要做最好的準備。」為了取得勝利,吳麥斯平常還會在腳踝綁上沈重的鉛塊走路,雙腳各負重二公斤,正式比賽前的一、兩個月還從早綁到晚加強,比賽時跑起來才輕而有力,用超人速度在球場狂奔得分。比賽有輸有贏,面對敗仗,吳麥斯也有一套哲學,「雖說參加比賽就是為了贏,但也不用太在意輸贏,這也是橄欖球教我的,結束就結束了。」即便輸了比賽,練習時流下的汗水也不會白費,那些累積都會成為自己的經驗。有一年要到台南參加全國冠軍盃,比賽隔日不巧撞上病理科的大考,面對醫學系這個難關,十幾個四年級的同班同學在比賽前一天一起挑燈夜戰,讀到半夜四點多也不願放棄比賽,發揮吳興人的堅持到底精神。「上半場打得還不錯,但下半場就完全沒力了,被修理得很慘,」吳麥斯笑說:「參加了就要盡力,盡了力以後再談輸贏吧!」腎臟病患,重返人間的哲學家回到醫療的專業,吳麥斯說,生命從海水中誕生,進入淡水,步上陸地,「腎臟是經過最少六百萬年的演化所形成的器官,負責處理身上水跟電解質,可以說是人體的環保局。」而腎臟科大約在1960年才從內科中獨立出來,算是比較新的科,這個器官非常精細,還有許多不是很清楚的地方,因此非常耐人尋味。吳麥斯還認為,腎臟病患其實是上帝的選民,是生死的哲學家。「心臟或肝臟等大型重要器官如果衰竭,沒有器官可移植人就走了。但腎臟不同,是唯一一個衰竭後不用移植,可以靠著透析治療讓病人多活五到十年的器官。」天天與這群死過一次,又重返人間的患者相處,過程中充滿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抽絲剝繭,仔細推敲,找出問題施予治療是醫者的任務。腎功能為什麼突然變差?是感冒吃藥,應酬飯局,或是去了南部進香?「所以我常說,內科其實是非常精準的科。」每次問診,吳麥斯都緩步走進患者生活,暢談生活瑣事,直到找到可以幫助恢復的要點。以純粹觀點延伸半生職志,吳麥斯參透白塔真味,醫緣原本無盡期,唯真誠的給予病患強大支撐。當身子虛弱導致心靈脆弱,白袍醫生的專業醫囑往往重塑逐漸弱下來的心智,再返強大,「病人其實是我的貴人,讓我有機會聽到他們的故事。」一代接一代,謙卑再謙卑院長例行的行政事務繁忙,但吳麥斯一樣總是將病人放第一位。天生長著一張和氣的臉,溫柔專注的眼神,不受歲月篩擇的孩子氣,更增添走進診間每個時刻的暖意。他的診間中總流動著「有緣相遇」的人間至善唯美,既已相遇,就心靈接近的一起面對病痛。病人細述時緊張焦慮,醫生傾聽時同情理解,同處一個空間,進行著故事的續篇。照顧過的病人一代接著一代,「我到哪裡病人就跟到哪裡,從阿公、兒子照顧到孫子。」也不一定是腎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都來掛號。基隆一個年輕女病人甚至緊張地屢屢問他,「你什麼時候退休?你退休後,我該怎麼辦?」這種緊張,是病人的常見情緒。吳麥斯覺得,這是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性,站在病患的視角施以鼓舞,即便老生常談,也盡可能要賦予安慰。即使深夜接到緊急電話,也要用專業堅定,帶著溫柔的口吻撫平所有疑慮不安。尊重醫學倫理,奉行仁心仁術的信仰,吳麥斯盡全力為腎臟病患者延續生命,追蹤他們的生活,每個步驟貫徹落實。他手腕上曾經戴著一只超過三十年,上了年紀的老派Seiko錶,來自年輕時遇見的一位病人。因為生病的緣故,老爺爺情緒總是陰晴不定,不好相處。「被不舒服的感覺困擾太久,爺爺一定想得到安心的治療與安慰。」於是吳麥斯每天耐心的陪他聊天,即使後來病況下滑,他也去加護病房探望。往生後家屬告訴他:「這是爺爺交代,一定要轉交給你的禮物。」以老錶紀念一段彼此的全然信任與依賴,吳麥斯也時刻提醒,要聆聽病人的聲音。「感謝上天的恩寵,讓我可以走進別人的故事去感受病痛,」在腎臟科長期臨床,這樣的故事特別多,彼此陪伴已經像家人一樣,他們無異用人生在教育吳麥斯。「這也是別的職業不容易辦到的事,」認真與病人對話,感受到被理解而安心,授課時與學生分享眉角,並用身體力行示範如何用心傾聽。」因醫生天職而有幸走進病人的故事,因了解枝節而找到病痛的源頭,醫病共同體,與康復的距離,其實那樣近。(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1-10-18 新聞.長期照護
張慶光/如何老得有型?
誰說年紀大了就不能追求時尚?記得有一年去日本參觀國際福祉機器展,在東京街頭的書店發現兩本有趣的雜誌,一本用鏡頭補捉日本街頭超過60歲的美女,一本教導熟齡男性如何穿搭。模特兒全是上了年紀的素人,但是每個人都好有型,繽紛的顏色,綻放出不與生活妥協的生命力;適切的穿搭配件,一頂帽子、一副眼鏡、一個皮包,都顯出對生活自信的態度。我相信一個肯用心打扮自己的人,一定也會注重身型及健康,將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現出來。若整個社會的氛圍,能讓長者持續重視外在,注重裝容儀態,努力健身及調理身體,也許可以化解一些長照的困境。日本不僅有書籍介紹熟齡穿搭,百貨賣場也有專賣熟齡衣物的店家。在日本有「歐巴桑的原宿」稱號的巢鴨地區,是很多熟齡族愛逛的地方,裡面有很多賣熟齡衣物的店家,這些專為熟齡者所設計的衣服,強調功能與美學兼具,「適老但不顯老」。有些衣服脇下特別加寬,方便長者穿脫,另外也有針對長者的身型特別加上修飾的功能,如牛仔褲的腰部採用彈性布料,讓有「中廣」身材的長者穿起來不會那麼緊繃。還有很多鞋店賣適合長者穿著的保健鞋,強調輕量、減震、寛楦、防滑等功能。甚至也有賣各式各樣的拐杖及雨傘,與衣服搭配仍然很有型。其實,熟年的時尚不一定是要追求年輕人的流行,有些年長者硬要將自己打扮得跟年輕人一樣,未必適合自己。熟年的美是能坦然接受自己的變化,而將自我風格突顯出來。可以舒服的做自己,才是最適合自己的穿著。另外,有些年長者在穿著上較保守,覺得年紀大了不用花時間打扮,或不敢嘗試平時不穿的服裝款式。對於這群長者,我反而建議可以跳出框架限制,去激發以往所壓抑的時尚品味,嘗試不一樣的裝扮,也許可以創造出新的熟年人生。前陣子台灣有個很有名的案例「萬秀洗衣店」,經營萬秀洗衣店的阿公阿嬤,在孫子的巧手裝扮下,將客人未取走的衣物隨意穿搭,竟讓兩老變身成為時尚網紅。日本高齡人口已近三成,因此在熟齡產業上已經發展成熟,自成一個體系,有設計師、有製造商,更不缺通路。反觀台灣在這方面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我常開玩笑說,台灣老人家的衣服最常見兩個品牌,一個是「市場牌」、一個是「將就牌」,因為老人家沒有地方買衣服,因此不是在菜市場買,就是一件衣服從年輕穿到老,沒破將就穿。其實不是台灣熟齡族不愛漂亮,而是沒有人幫他們設計衣服。台灣早年以成衣王國聞名,雖然現在工廠大部份轉移到大陸或東南亞地區,但實際上的設計能量可能都還在台灣,國內也有很多紡織大廠幫很多品牌代工,相信以他們的能力一定可以開發出適合年長者的衣服,「是不為也,非不能也。」隨著嬰兒潮世代逐漸步入高齡,我相信即將帶動一個「新老人」風潮,他們的穿著、品味、消費能力將促使更多廠商關注此一族群。我也希望台灣社會可以用更多樣的眼光看待銀髮族群,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照護」。
-
2021-10-14 養生.人生智慧
存款多寡跟努力程度真的成正比嗎?專家教你如何離財務自由越來越近
「連睡覺也在賺錢」是學習投資的重要目標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同時,大規模的失業潮與經濟崩跌也日日夜夜地折磨著人們,導致許多人因為疫情必須被迫放無薪假。也就是說,在存款不夠支撐生活的情況下,人們必須想辦法讓每一分錢都發揮最大的效益。 不過,有個議題值得大家思考,那就是存款多寡跟努力程度真的成正比嗎?很明顯,答案是否。不知道大家在打工或工作有沒有遇過很無能的主管或老闆,明明就整天出一張嘴,卻賺著比我們多的錢。我想這就是學校最大的盲點,學校老師總是告訴大家:「要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然後找一個好工作。」 不過,現實世界可不是這麼運作的,在辦公室加班加到半夜的那個人,往往都不是最有錢的那個人。 如何離財務自由越來越接近?那麼,我們到底少了什麼,或著說,究竟要擁有什麼,才可以離財務自由越來越接近?答案就是「被動收入」。 如果說學習投資要有目標,那就是「連睡覺也在賺錢」,因為富人往往可以在理財方面取得成功,就是因為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如果我們遇上沒有工作的狀況,還可以有收入進來。因此,我們都需要它。被動收入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關注。其中,投資股票、債券、收房租等等,都是被動收入的一種。 雖然一開始要懂得設定投資標的什麼的,不過他們並不會因為停止工作或失業就停止賺錢,不論這個世界上發生了什麼,這些資產都會持續性地為我們帶來收入。換個更實際的情境,如果有一天我們都老了,需要退休,也可以繼續依靠被動收入來賺錢,或是在被動收入是主動收入的兩倍或以上時,也可以直接離職、不再工作,因為這樣就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條件了,可以在很年輕就退休,直接去完成自己的夢想,這聽起來難道不吸引人嗎? 你會選擇先賺錢?還是先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東方社會中,大家總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好好讀書,接著到一流的大學就讀,這無非就是希望小孩可以在未來進入好的公司工作,並取得一份看起來還算不錯的工作,然後拿到足夠的薪水養活自己。但問題是,這樣真的對小孩最好嗎?之前我在一場演講中聽到一組有趣的研究,在研究中的大學追蹤了1,500位商學院的學生,並且給他們2個選項: 選項1.「先賺錢,再做自己喜歡的事。」 選項2.「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賺錢不是難事。」 結果選了第1個選項的占了83%,第二個則是17%。 過了20年後,這些商學院的學生出現了101位富翁,不過狀況跟大家想的可能不太一樣,因為在這101位的學生當中,總共有100位在當年選了第2個選項,而選擇第1個選項的中學生當中,只有少少的一位成功成為了富翁。 就結果來說,成功變成有錢人的同學其實沒有把專注力放在「賺錢」身上,而是往自己有興趣,並且真正熱愛的長處去發展。看看富比士上的世界級富豪就可以了解,他們從來不是為了賺錢而賺錢(巴菲特除外,因為他的興趣就是享受賺錢的過程),而是將自己的專長推到世界巔峰,至於賺錢呢,真的就只是隨之而來而已。 其實,我一開始會研究投資也是覺得很有趣,因為這個世界上居然有不用工作就可以拿錢的好康。在股海的舞台出道後,我真的很享受靠股票賺錢的快感,遇到虧錢時我也常常會思考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也因此我這一路上總是不斷地精進自己的知識與技術。 甚至,到了這一、兩年,我發現我已經有一定的知識量可以去跟別人分享股票的大小事,結果也喜歡上幫助別人的感覺。 畢竟這世界上有太多人因為金錢而受苦,所以我希望可以盡可能地跟身邊的人分享投資的美好。因此,寫這本書也是希望可以幫助到想投資卻不知道如何下手的人們!※本文摘新自然主義《如果終極目標是財務自由,不如一開始就學投資賺錢!!:致富思維X實戰方法》
-
2021-10-11 養生.人生智慧
送走3500名患者的體會!日本安寧醫師:死前最遺憾的事,大都能在活著時完成
編按:日本醫師小澤竹俊從事安寧醫療超過25年,經手超過3,500名患者的臨終時刻。他除了鼓勵患者回顧自己的人生,找出其中的價值與寄託、減少遺憾,也提醒一般人不妨站在臨終者的視角試著想像:若生命有限,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看待世界的方式或許就會有所不同。有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知道自己生命只剩下一年,你會選擇如何度過?你會立刻出發旅行世界各地,或是選擇和最親密的家人一起度過?還是盡情享受美食、買想要的東西,做自己喜歡的事?相信很多人會覺得「還有很多事想做,但時間卻不夠了。」從事臨終醫療工作25年的小澤竹俊,多年來作為安寧醫師,見證了許多病患走向人生終點的生命歷程。他發現有件事幾乎無一例外:每個人在死前,一定會回顧自己的一生。在他的經驗中,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懷抱著全然心滿意足的心情離開,但大多數人回溯自己走過的人生旅程,會認為自己這輩子過得還算可以、也努力過了。當然,也有人會對於人生當中的某些部份感到遺憾。有些人會覺得「沒有多花時間和家人相處」,或是後悔「沒有實行當時想做的OOO」等。如何瀟灑走完一生?4個原則讓人生不留遺憾或許每個人對於「沒有遺憾的人生」的定義,或是想完成的事各有不同,小澤竹俊歸納出以下4個關鍵的條件:1. 不要自我否定2. 無論幾歲都勇於踏出新的嘗試3. 坦然和家族或重要的人表達內心的情感4. 好好地度過每一天聽起來似乎是老生常談,但其實人生可能會面臨許多意想不到的狀況:像是生病、工作或是人際關係上的失敗等等,這些都可能會讓人否定自己、不再勇於挑戰新事物,或是忽略身邊重要的人。雖然有時候人生會因為外在因素,沒能按照預設的理想路線進行,但如何面對這些挫折,卻可以由自己決定。愈是遇到困難和挫折,愈能發現什麼是支撐著自己、讓自己感到愉快,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但大多數人,卻可能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刻,才開始思考這些問題。因此,回到最初的提問:「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年,你會做什麼?」答案或許就呼之欲出了。有限的生命也是一種斷捨離 讓人留下真正重要的事物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明天」是理所當然會不斷循環到來的事。我們因此可以對未來懷抱期待、或是有所規劃。但對於躺在安寧病房、隨時可能離開人世的患者們來說,「明天」卻像是奢侈品一樣的珍貴;想到自己即將迎接「沒有明天」的那一刻,內心往往會感到非常絕望,更不要說經常伴隨肉體上的痛苦。小澤竹俊說,作為安寧醫師,除了給予緩和痛苦的醫療措施,也會盡可能依照患者意願,滿足他在人生最後的願望,多少減去一些心中的掛念。例如,曾有位男性患者和伴侶一起生活了大半輩子,卻始終沒有辦理正式的結婚手續。透過團隊的幫助下,他在臨終前數日和對方進行了結婚登記、並在病房內舉辦了簡單的婚禮,最後得以安詳的離世。「或許不是所有想做的事都一定能夠做到,但如果自問:現在不做、將來一定會後悔的事,就無須猶豫,應該立刻去實行。」小澤竹俊說,愈是接近人生終點,人愈能體悟「做不到的事情就放棄也沒關係」,也能夠從許多束縛中解放、從而發現真正重要的事物。自我價值從何而來?不來自他人比較而是傳承及貢獻另外,像是和他人比較外表、能力或是成就,感到優越或自卑,這些透過比較而得來的價值,在死亡的面前,也顯得微不足道。即使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或是令人羨慕的財富、美貌,面對死神,人人平等。在小澤竹俊的觀察中,讓許多即將離世的患者能感到安慰的事物,大致有以下幾點:1. 作為家庭或團體的一份子,支持、照顧著當中的成員2. 自己投入心血的努力,為社會帶來了某方面的貢獻3. 珍惜、重視的事物得以傳遞給下一個世代人生在世,一定會有感到痛苦的時候,或許也有人會認為「與其痛苦地活著,不如死了還好一些。」但小澤竹俊認為,「痛苦」本身不一定是壞事。他就見過許多明明一邊承受痛苦,每天卻仍然充滿活力度過的人。對於生命即將消逝的臨終患者而言,雖然受病魔折磨,他們卻反而能夠在這些過去未曾仔細思考的人生體會中,讓心靈得到前所未有的安穩和滿足。給安寧患者的9個問題 為人生留下見證在小澤竹俊的安寧治療中,有一個環節叫做「給重要之人的信」,裡面包括9個問題,大家也不妨一起思考看看:1. 在你的人生中,印象最深刻、或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事件是什麼?2. 你想留下什麼訊息給自己最重要的人,或是希望他們記得的事情?3. 你的人生經歷了哪些角色?(家庭、職業或是地方上)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4. 你認為自己完成的成就當中最重要、最有價值感的是什麼?5. 有沒有過去想對重要的人表達、卻一直沒有說出口的話?6. 對於自己重要的人,你有什麼期望或夢想?7. 走過這一生,自己有沒有領悟到某些道理,想告訴身邊的人?8. 相反地,有沒有什麼希望他們引以為戒的勸告?9. 任何其他想要補充的事項透過這些思考人生的問答,對於來日無多的安寧患者而言,就是他們得以寄託的「未來」;而對於其家族來說,當患者離世後,也將會成為家人重要的心靈支柱。「擁有的時間愈少,就愈能理清真正的自己」,找出對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東西、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後一天度過,或許當需要告別的時刻來臨,人生就能減少一些遺憾。資料來源/Diamond Online、President Online原文:送走3500名患者的體會!日本安寧醫師:死前最遺憾的事,大都能在活著時完成
-
2021-10-08 寵物.照顧指南
寵物知識+/動物溝通後寵物行為沒有改善 我是被騙了嗎?
醫生總說:「疾病不是一天造成的,為什麼期待吃一次藥就可以改善呢?」同樣的,毛小孩行為偏差也不是一天造成的,為什麼期待一次溝通就能明顯改善呢?找出問題原因,三方共同努力解決,透過行為引導、心理調適,才是改善行為最周全妥當的方法。我們往往輕易的賦予更多的權力給他人,到底是信賴專業還是為了推卸責任?大家好,我是腦男,今天要講的主題,是寵物溝通諮詢後很多人可能會有的情況或疑問,在這裡幫大家說明。毛小孩行為有問題怎麼辦?先給獸醫看因為寵物不像人類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食慾不振可能是牙齦發炎,也可能是因為生病感冒造成,也可能是心情不好壓力大。不清楚狀況第一時間最好是給獸醫做物理檢查,再依照情況找寵物溝通師,這樣的順序才不會錯失關鍵急救時刻。溝通後毛小孩行為沒有改善?小心迷思陷阱!這裡要幫大家釐清幾個迷思。首先,動物溝通師的工作是「翻譯」毛小孩的想法,並不是協助家長「管教」毛小孩。毛小孩行為會偏差,就是想法長期不被重視,因而變本加厲的吸引主人注意力,或者抗議,尤其毛孩們並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吸引注意力方法。如果溝通師不理會毛小孩的意見,只站在家長的角度去調整毛小孩,那麼這就是助紂為虐了。心理問題造成的行為偏差,原因不外乎幾個方向:1.長期被冷落或打壓:主人過度忙碌讓毛小孩感受到寂寞;或者相處的態度強硬、處罰嚴格等,讓毛小孩沒有做自己的空間,都可能讓毛小孩壓力過大而行為失常。被冷落的毛小孩則可能會摔東西、亂尿尿、狂叫來吸引主人注意(也可能會瘋狂撒嬌)。而被長期欺壓的毛小孩,不親人、膽小、疑心病強、脾氣差不給抱、有侵略性等等,也可能是生活太壓抑造成的。2.主人情緒變化大:主人家庭不和諧常吵架,或工作繁忙造成焦慮緊張,敏感的毛小孩都能直接感受到,並且他們會吸收這些負面能量,或者更極端的釋放這些能量。這是很常見的卻難以覺察的問題,有時候毛小孩的行為偏差,問題可能就出在主人自己身上。先改善自己,毛孩自然就會改善。3.不適應新環境:環境的問題是最複雜的。比如自己的窩被動了、家裡來了別的寵物、熟悉的東西被拿走了、主人長期出門沒事先告知、被剃毛或結紮沒事先告知、男女主人分手、熟悉的貓砂被換了等等等…毛小孩就跟小孩子一樣難搞!有自己的喜好跟執著,所以如果要好好相處,就不要亂幫毛小孩做決定反而會自造成對立,找尋溝通師協助,彼此尊重了解,並重新調整相處模式就可以改善。4.未結紮的本能反應:相信很多人有這類的困擾,沒結紮的毛小孩會有很明顯的本能反應或情緒,當他們需要抒發時,就可能會帶給人類困擾。比如公貓的侵略性,他們在野外時會需要保持戰鬥力與體力,就會時常模擬打架的情境跟主人或東西玩,而可能太過暴力造成傷害。有強烈地盤性的毛孩,還可能會亂尿尿站地盤。母貓發情時的過度撒嬌或叫聲也可能造成很多困擾。如果未結紮又加上上述三點的狀況,那問題可能就更複雜。你遇到的問題是屬於哪一種呢?釐清問題後,請跟溝通師討論適合的調整狀況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如果因為找到問題就鬆懈而不解決,問題依然會存在。我遇過很多家長,溝通之後就想說反正溝通過了,生活模式照舊,結果不久後毛孩又有行為偏差,這不是可想而知嗎?治標不治本呢。我長期諮詢經驗可以說:「其實問題的原因是毛小孩造成的比例比較少,大多問題都出在主人身上。而我們服務到後來也都是在解決人的心理問題。」唯一且最快解決問題的秘密跟大家分享一招打天下的方法,就是「自己跟毛小孩溝通!」因為唯有你自己親身體驗牠的一切,你才能站在牠的角度感同身受,才能放下自己去理解另一個生命。其實「動物溝通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那就是同理心。請真心的感受牠,不期待回報的愛牠,接納毛孩子為自己生活帶來的刺激跟改變。更感恩牠在我們生命中陪伴我們,好好的欣賞、撫摸…這時候你們心意相通,就是最有品質的「溝通」了。「動物溝通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就是同理心而已。本文摘自腦男|動物溝通後,寵物行為沒有明顯改善,我是被騙了嗎?,經作者授權轉載。
-
2021-10-01 養生.人生智慧
82歲才結婚!89歲霍剛「從不煩惱」一切順其自然:就算明天要我死、今天也會很高興
今年高齡89歲的藝術家霍剛,走起路來步履穩健、說起話來中氣十足,而且耳聰目明,他的身體健康,幾乎沒有太大的病痛。10多歲便決定往藝術這條路前進的他說:「我從沒想過要大富大貴,只要隨心所欲、聽其自然,就算要我明天死,我今天也很高興。」 經歷戰亂的他,一生註定要流浪!或許是習慣了身無分文的離開,他學會豁達的人生觀,並且活在當下。 1949年才17歲,他就隻身跟著國民革命軍遺族來到台灣。離開前,寫了封家書給母親,「她要我能走就走,跟著學校至少還有書能讀。」就這樣,他跟著300多位師生抵台。 其後考上台北師範學院藝術科,每月省下伙食費,跟著有「台灣現代藝術導師」之稱的李仲生習畫。 畢業後,霍剛成為國小美術老師。但他心中一直有個藝術家夢,渴望赴歐洲深造,「在圖書館找資料時,看到畢卡索、米羅等人的畫,就會想去看原畫。」他說:「我想要進步。」 那年代,出國很難,他整整張羅了1、2年,「要找5到6個保人,保證你反共大陸要回來打仗,保人還要有10萬台幣存款,當年愛國獎券特獎是20萬元,能有10萬存款的人多困難?」 「我只能盡量辦。」他說:「這件事做不成沒關係,但如果沒有盡力去做,我會後悔一輩子。」 他成功了!1964年,霍剛抱著「一輩子不要回來」的決心搭上前往歐洲的輪船。他計劃到法國習畫,時值台灣與強權外交關係中斷,無法申請簽證,停留一段時間後,只好暫時前往義大利米蘭,沒想到,一待就長達半世紀。 張羅錢才能出國,卻從沒煩惱錢 霍剛沒帶多少錢出國,他卻從沒煩惱過錢,「我很快樂,每天看電影、逛美術館、藝廊、拜訪藝術家、畫畫,我的時間都花在這裡。」他活在自己熱愛的世界裡。 歐洲開啟了他的藝術視野,發現繪畫世界無限寬廣,「米蘭是『藝術之都』,每天都有最新藝術資訊。」出國時,他想朝「超現實主義」方向發展,到了國外才發現畫得比他好的藝術家太多了,很難出頭。 當時,幾何抽象正在起步,「它乾淨、濃縮、講求精神性,難度較高,且很理性。」為與西方藝術家區隔,他從中國書法及金石汲取靈感,並將東方的空靈、虛無等哲學概念放進去,「因為中國書畫都很薄」,他用平塗法,意外開闢出一條新路,成為台灣幾何抽象藝術風潮的先驅。 今天不去想明天,充分「活在當下」 他的畫極為簡單,就像他的人,從不去思索生活是否困難,「我在戰爭時吃過更多苦。」他不去想明天,「就算明天就會死,今天還是這樣過。」他是徹徹底底「活在當下」的人。 如此無煩無惱,自然不會擔心沒飯吃。在米蘭,沒錢吃喝時,他就到藝廊參加開幕酒會,「這座城市一周有2~3場活動,有食物吃、有酒喝,還有畫可以看。」談到這個問題時,他呵呵大笑。 鄰居知道有個來自東方的藝術家,邀請他到美專教授東方藝術,也有人來學書法、帶小孩來學繪畫、創作。靠著零星收入,他得以儉樸過日。「我從來不生病,因為獨身在國外,要特別留意身體。」霍剛強調。 儘管日子過得並不富裕,他卻是個慷慨大方的人。 在米蘭接待、陪伴來自台灣、中國等地音樂家、聲樂家,受過他幫助的留學者無數。而在平時,他的休閒活動是聽音樂、買黑膠唱片。他收藏上萬張黑膠唱片,在他的畫作中經常可以看見音符,就是深受音樂的影響。 82歲才結婚: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2012年霍剛80歲,那年台灣邀請他回到台北,在藝術村駐村,因而認識小他32歲的萬義曄,兩人一見如故。萬義曄對他悉心照顧,讓他深受感動,交往後、兩人決定結婚。這是他第一次婚姻。如同他的人生態度,婚姻也是順其自然。 結婚時,他已經82歲,他說:「我沒想過那時候幾歲,只是遇到喜歡的對象,就結了。」婚後因太太不願搬到米蘭,霍剛只好於2014年遷回台灣定居。 「我天生就是要畫畫,藝術家不言退休。」霍剛從沒想過,一生最想要做的工作竟然可以做一輩子,「我的工作不像上班族有固定時間,我想畫就畫。」 養生哲學:不計較,想吃啥就吃啥 最近,因疫情嚴峻、在家中閉關,他翻閱喜歡的藝術家作品研讀後,構思新系列——在圓形畫布上以黑色為底的創作。他閃著俏皮的神情說:「這是我的新作品,還沒對外曝光!」89歲的他,腦中還有源源不絕的創作力,也有體力完成。 談到養生哲學,他說: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和人計較。在飲食方面,想吃什麼就吃,「我都活到這個年紀,還能吃幾年?不要活得太苛刻。」 至於能夠留給後世什麼?霍剛則是笑笑說,他不會去思考這件事,「活在當下」就好。●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享受獨處,發現高級的自己!6位孤獨達人:如何度過孤單時間,會決定你的偉大程度.丈夫升主管常出差,竟外遇希望離婚!1故事體悟:外遇,是夫妻之間最深沉共謀.抱怨、與世界為敵有什麼用?中年後明智選擇,是用所有力氣變美好、義無反顧走下去
-
2021-09-27 養生.人生智慧
好女人只會累死自己!精神科醫師賴奕菁:女人不能只是一昧犧牲奉獻
編按:女人的一生,常被期許要肩負好太太、好媽媽、好媳婦的責任。精神科醫師賴奕菁,常在診間看見不快樂的女人,為各種關係所苦,卻又無力改變。她奉勸所有女性,與其一昧犧牲奉獻,期望他人看到妳的努力,不如做個懂得為自己累積資源的聰明女人,才會活得幸福!走入精神科醫師賴奕菁的診間,一張辦公桌、一台電腦,兩張椅子,沒有多餘的裝飾。簡明的空間,隱然已透露主人的性格。她和我們聊起近年同業的診所,多鋪設木地板、擺設植栽,再打上柔和燈光,診間瀰漫如咖啡館般的溫馨氛圍。「我呢,不是走那種路線的。」她笑說。精神科的病人,主訴失眠、憂鬱、無法專注。有時,單純只是大腦、神經方面的疾病,服藥即可改善。但許多時候,疾病與生活壓力息息相關。醫師像偵探,必須陪病人抽絲剝繭找到致病的原因。女醫師因性別使然,特別容易碰上女性患者傾訴心事。行醫多年,賴奕菁聽過不少病人談到自身的煩惱。女人的壓力,常和「關係」脫不了關係——親子、夫妻、婆媳⋯⋯。這些受苦的女人,又往往是世俗定義中的「好人」。為此,她甚至寫了一本書,書名即是她的感慨:《好女人受的傷最重》。好女人只會累死自己!不做好媽媽、好太太,人生從此海闊天空今(2021)年剛滿50歲的賴奕菁指出,許多同世代、乃至更年長的女性,成長過程中或許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妳以後要做個好太太/媽媽/媳婦。」早年,重要的社會位置被男性占據,女性能扮演的角色有限。父母對女兒的期許,大多是要善良、全心為家族奉獻。若是一路上表現不錯,最終苦媳婦會熬成婆,成為受晚輩尊敬的「公媽」。「至於其他的事,你就不必奢想了,那是男人的世界。」賴奕菁說得直白。然而,「好女人」的框架,不是人人都能適應。許多女性在婚後扮演不同角色的過程,會遇上重重阻礙。就像螞蟻走在迷宮,無論怎麼打轉,總是困在其中。「進入婚姻,才知道其中的糾葛、無奈與衝突。」曾經,她也是那隻迷宮中的螞蟻。28歲結婚、生子,她白天在醫院工作,晚上回家則要專心打理家務。先生雖然會「幫忙」,但她仍是主要照顧者。她記得,孩子還在襁褓中,先生常問她:「現在要怎麼做?我才剛當爸爸,當然不知道。」她忍不住回應:「我跟你是同一天升格當家長的耶!」她坦言,自己當時也秉持著傳統的教誨,希望面面俱到。「後來才發現,這些角色根本彼此衝突,我怎麼可能都做到完美?」婚後第7年,身心俱疲的她在通勤時,突然有跳下月台、結束一切的念頭。幸好,就在人生跑馬燈之際,她轉念一想:「我這麼拚命、腦袋也不錯,人生怎麼會搞成這樣?死都可以考慮,還有什麼不能?」那天過後,她開始改變既有的行為模式。不想做的事就不做,看不順眼的事也直接說。例如,過往家人們總是逕自安排週末的行程,她只能別無選擇地接受。現在,她會說:「我想要這樣,不想要那樣」,不再是被動等待他人安排。她笑說,從腦中移除「好女人」的框架後,人生愈來愈海闊天空。有趣的是,家人似乎也並未感到困擾。「可見我以前的堅持根本沒意義。」她進一步指出,女人做自己不樂意的事,常是為了維持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但其實,根本沒人希望妳做成那個樣子。」女性要避免成為「沒有資源」的那方 平等的關係才能做自己賴奕菁觀察,診間裡常見女病人抱怨先生、婆婆、父母。但當旁人提出建議,她們又有許多不願改變的理由:「可是長輩會覺得我離婚很丟臉」、「可是我對婆婆說不出口」。深究她們的心理,除了怕撕破臉外,真正的原因其實是缺乏改變的資源。她指出,女性在結婚後,常會被指派許多無償的工作,像是煮飯、洗衣、帶小孩等家務。時間一久,無後顧之憂的先生工作有成,可以累積經濟資本。相反的,太太手中的資源卻愈來愈少。「最後男人開始嫌你沒生產力、覺得你本來就該免費做家事,否則就是欠他們的。」賴奕菁感嘆說起許多女性的血淚史。「女人為難女人」的婆媳紛爭,本質上也是資源競爭的問題。賴奕菁分析,當女人仰賴男人獲得生存所需的資源時,自然會沒有安全感。婆婆必須確認,兒子提供的愛、關注與金錢夠不夠?媳婦亦然。「很多男人不了解,為何妳們女人爭得要死?他們不懂,這對女人而言,是關乎生存的戰爭。」如何跳脫這樣的困境?賴奕菁認為,聰明的女人要懂得為自己累積資源。這個社會總是告訴女人,要默默付出、奉獻自己所有,他人終究會看到你的努力。否則,就是自私自利的「壞女人」。她比喻,這種行為就像:「你摘了很多花,但不能插在自己頭上。你只能把花送人,再看看會不會有好心人也送花給你。」她看過不少「好女人」,平時省吃儉用,不敢對自己好。有天想離婚,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獨立生活。甚至連和先生爭吵想離家出走,口袋也掏不出住旅館的錢。她直言,「如果妳踏入這種陷阱、重複無償地付出,最後就會成為關係中弱勢的那一方。」50後應有面對世事的智慧 別讓自己成為滿腹苦水的「憤嫗」「婆婆為什麼總是這樣對我?」、「老公為什麼不對我好一點?」在賴奕菁多年的行醫生涯中,這樣的問句總是不斷出現。當事人多年來為同樣的問題所困擾,也試圖用同樣的方式解決,並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敗。「同一面牆撞了100次,都已經頭破血流了,也該理解這面牆是撞不破的。」她認為,50歲的人看多了世事,面對生命中不愉快的人事,應以更通透的心態觀之。若只會抱怨、發脾氣,代表這些年的智慧累積不夠。就像許多年長女性,開口閉口都是自己曾受過的委屈、認為身邊的人都虧欠她,最後變成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憤嫗」。「大家都遇過這種老太太吧?我並不想自己變成這樣的人啊!」賴奕菁笑說。她認為,女人不妨學學男人的行事邏輯:誠實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面勉強自己,一面又哀怨地期待有人為自己抱不平。若是因為做自己,卻和親朋好友撕破臉,怎麼辦?「那就這麼辦囉。」賴奕菁淡淡地說,脫離一段關係,未必是壞事。她看過許多病人,離婚前困擾不已,離婚後反而鬆了一口氣。討厭的公婆、小叔等姻親,一秒成為沒關係的路人。日常的人際相處也是如此。賴奕菁提到,隨著年紀增長,朋友間的價值觀也可能日益分歧。她形容,朋友的親疏遠近如同心圓,不合的人愈推愈遠,「最後就會喪失萬有引力,從此不再現身於你的人生軌道當中。」「我覺得緣分也有賞味期限,有些關係不必然是要長久維持的。」賴奕菁指出,人過中年,最重要的是維持內心的穩定和滿足。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生活精采的人,結束了舊的關係,也有能力結交新的朋友。相反的,若是整天惶恐不安、努力討好別人,不只自己不快樂,也難以創造吸引人的氣場。她笑說,活到中年以後,最大的體悟就是愈不乖乖聽話,人生就愈舒爽。女人真的不需要犧牲奉獻、拯救他人。只要能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已是名符其實的「好女人」了!原文:好女人受的傷最重!精神科醫師賴奕菁:女人要有累積資源的智慧,而非一昧犧牲奉獻
-
2021-09-20 養生.人生智慧
焦慮疫情、看不見未來 楊元寧:走進谷底生出新的希望
「我們都想控制結果。」楊元寧說,她自己也不例外,但她體認到,愈是反抗無法預期的事情,自己就會變得辛苦,只剩下焦慮、恐懼。猶如COVID-19疫情,全球被黑暗籠罩,多數人感到害怕、看不見未來;但當我們面對未知也不可控的未來時,就跟著宇宙的安排走吧,即使走到的是谷底,也要相信迎接的是最閃耀的光芒。畫展一再延宕,反讓系列作品更完整。焦慮是每一個人面對疫情會出現的情緒,楊元寧曾因疫情在美國足不出戶好幾個月,她說「那種焦慮我懂」,笑說自己也是疫情受災戶,「回到家」畫展原定去年展出,但受疫情影響,一延就是一年半,現在又遇上Delta疫情,一路遭逢許多變數,如今畫展如期展開。楊元寧說,展期延宕,反而讓這一系列作品更完整,原先畫展只完成兩個系列,因為延後展出,重新檢視畫作,發現少了什麼,原來自己並未真正回到家,也就是「找到真正的自己」,還沒找到自己的心,這段時間完成最後一系列「破繭而出」,現在才有真正回到家的感覺。 疫情之下,每個人的經歷一定有所不同,可能是失去賴以維生的工作、重要的家人,對抗肉眼看不見的病毒,本身就是一件「很恐懼」的事情,更不用說因疫情遭遇變故的人,楊元寧說「那種感覺是可以被理解的,為什麼社會上普遍僅剩下焦慮。」 焦慮不會改變外在,不如歸零自己、享受過程。走在人生道路上,被各種情緒包圍是一件正常的事,楊元寧說,只是焦慮不會改變時間繼續往前行,不斷地焦慮,體內的壓力激素飆升,反而是加重對身體下的毒藥,當面對未知的未來,「不知道怎麼辦」成為腦中唯一的想法時,就享受過程,讓生命帶著自己走。 走進谷底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為你我永遠不曉得,經歷谷底的經驗,對於未來五年、十年後,將成為一個新的希望。特別是過去你我可能受到各種約束,明明不喜歡這份工作卻礙於生活壓力不得不做,疫情此時強制把工作拿掉,你就得開始重新檢視自己喜愛什麼?還可以做什麼?楊元寧說,希望大家在疫情過後,歸零自己,突破自己,找到新的出口。台灣五月中旬面對社區傳播疫情,整整一個月沒踏出家門幾乎成了常態。楊元寧說,無論是在找尋自我的過程,或是面對自己黑暗面的過程,很難一個人走下去,這段歷程太孤單了。疫情也是一樣,就算透過視訊,人與人面對面的聯繫,仍與冰冷的螢幕不同。有人疫情期間過著蟄居族生活,每天叫外送解決三餐,連下樓拿餐都不願意。但她認為大家一定要走出去,在公園散步也好,更別忘記和朋友互動。 畫展三個系列,代表十年療癒旅程的三個階段。「Coming Home」,楊元寧說,回到家,也就是回到最真實的自我,由三個系列的作品組成,代表她十年療癒旅程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愛與包容」,她開始學習去愛與接受不完美的自我,接納所有的缺陷、習氣和行為。因為,「只有當我們以無條件的愛與同理心善待自己,才能開始改變。」畫作的第二個系列是「勇往直前」,她說當我們覺察無法坦然做自己,變得渺小、恐懼時,需要有無比的勇氣來接受自己的不一樣。要向未知的黑暗踏出第一步,需要極大的毅力與信心,要願意相信生命總是有辦法帶領我們離開泥沼。面臨最深層的恐懼與不確定的未來,我們還是必須勇往直前。「破繭而出」是這場個展的最終系列。楊元寧認為,當我們活出最真實的自我,才能活出熱情與生命的意義,成為照亮周遭的耀眼恆星。追隨本心,靈感自來,當我們與內心建立了連結,我們就活在充滿愛的世界中。是這份愛,融化了所有恐懼、帶領我們走出黑暗、成為明燈,指引回家的方向。作品:Surrender順著宇宙走 不反抗 可能得到更多面對疫情的焦慮,楊元寧建議可以看「回到家」畫展中,第三系列創作作品之一Surrender。楊元寧說,這幅作品採取潑漆的方式作為主調,顏色由黑色、紅色、白色,以及一道金色組成。她說,這幅畫是在美國家中的車庫內完成,當時正是疫情初期,畫展延期,當時想著,如果疫情還要五年,該怎麼辦?那時一股腦兒就把黑色潑上畫布,腦中沒有其他想法,只記得當時的自己「完全放開」,畢竟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你我都不知道,未來也只是人生一個過程,順著宇宙走、不反抗,得到的可能更多。楊元寧說,藝術也許無法成為抗疫的特效藥,但希望透過藝術,讓民眾看到更多的自己,放開情緒,嘗試用不同的方式,療癒心靈。
-
2021-09-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政府不該只靠封鎖防堵疫情 應封鎖和開放並行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今天表示,Delta病毒的病毒性型已經改變,跟原本的冠狀病毒不同,現在的社會也跟之前不同,防堵病毒不能再只靠封鎖,要和「開放」並行,雖然難度高,但一定要做,另外也要從「邊境嚴管」、「社區嚴打」兩件事防堵疫情。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天舉辦「新冠肺炎疫苗發展的瓶頸及解決之道(十五)-防疫破口Delta入侵、如何超前部署減少死傷」座談會,王任賢、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兼任教授邱淑媞、國民黨議員葉元之、徐巧芯、律師陳曉雲出席。王任賢說,開放是趨勢,不能只靠封鎖,封鎖封好幾天誰都會,現在除了開放封鎖並行,還要嚴管邊境,現在無論居家檢疫還是隔離,都擋不了Delta病毒,因為它跟一般病毒不同,只有負壓隔離病房能擋,但不可能把所有入境者都送到負壓病房,因此要靠「電子腳鐐」,但人隔離不是只有關,還要篩檢,他建議政府「多層次篩查」,一天篩一次,這樣即便被篩檢者昨天結果陰性今天陽性,那也只有陽性一天,對社會危害不大,政府不能只會關,不篩檢。王任賢說,新冠病毒和DNA及RNA病毒不同,抗體無法把病毒拿掉,病毒可以和抗體共存很長一段時間,這就是為什麼之前去金芭黎舞廳的台商在隔離病房關了七十幾天,每天在裡面滑手機沒有醫療,關到病毒消失。王任賢說,「3+11」是個問題,但真正的問題是沒有檢驗,他們專家學者當時也不敢跟政府提要檢驗,因為國家沒有,台灣是缺乏檢驗的國家,政府「閉著眼睛打仗」,是因為發生「3+11」逼政府把檢驗建立起來,現在建立的差不多,但要用,不能束之高閣。王任賢說,另外要廣泛匡列,傳染病發生時分成三種人,第一是感染者,這些人無論投多少資源人數不會變,最危險的是接觸者,因為他們若發病確診數字就會往上。他也說,傳染病中溯源在撲滅病毒來說沒有太大意義,溯源還是要做,但控制疫情才是首要,溯源做很久也難有結果,「難道病毒真的是從武漢出來的?不知道,但還是能控制啊」。王任賢說,現在政府喊出打第三劑,這對Delta沒有用,要二代疫苗才有用,三劑是還沒有二代疫苗的權宜措施,二代明年就有了,他也提醒政府要分散買,不要只買一個牌子,一劑、二劑要齊頭並行,才有社會公平性,一劑不可能沒有保護力,是沒有「長久保護力」,如果沒有根本不能上市。金傳春說,中央政府很奇怪,Delta入侵屏東時中央很快給疫苗,但新北就不是如此,是不是應該要開全國專家性會議,以免地方和中央顏色不同時政策不協調,這樣會影響民眾健康。金傳春說,無論任何疫苗,對於降低重症和死亡機率都有很大幫助,但無法阻絕病毒傳播,因此未來在疫苗研發過程中要特別考慮變種病毒及免疫持久性,台灣確實有疫苗證實對Delta能有貢獻,只是沒有錢做第三期,她一直有寫文章,但她發現現在的執政黨無論學者怎麼寫,還是做自己的,除非有政治壓力或蔡英文總統開口表態才會滾動式檢討,政府胸襟應該要大一點。
-
2021-08-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走出喪親之痛的三大步驟:關懷至親、建立興趣、參與社群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走出喪親的幽谷」。一位癌末老年病人在接受醫院的安寧療護下過世,病人的女兒一時跌入憂傷幽谷不能自拔。病人的外孫女剛好在同一醫院任職,於是在女兒的鼓勵下她接受這醫院的臨床心理師的治療,成功走出幽谷。女兒主動與我們分享母親如何走出傷痛的心路歷程;心理師以如詩如畫的文筆娓娓道出如何幫忙病人透過「成功的」哀傷,建構新的關係;資深身心科醫師深受這位同事的故事所感動,進而闡述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並分享一位病人與家屬從靈性宗教的層面去尋求解脫生死的故事。讓我們透過這奇妙的因緣,一起聆聽這醫院同仁一起彈奏的美麗哀愁三重奏。「那只是一顆花生而已,不是腫瘤。」在我很小的時候,外公就確診膀胱癌了,但是他卻總是雲淡風輕地這樣對我們說,並且拒絕接受後續治療。確診後多年,外公的病情惡化,面臨排尿困難的問題,這次他的病情惡化速度很快,進入醫院住院後不久就轉進安寧病房,但對自己病情總是樂觀看待的外公,仍是維持樂觀的態度,很少對我們表露痛苦的心聲。「外公是因為怕我們擔心,才忍痛不說的。」母親擔憂的對我說。進入安寧病房兩週後,外公離世了。在外公離世的前一晚,一向倔強的他,在這時候因為病情嚴重惡化,才露出了痛苦的姿態。「打針可以讓他走得舒服一點,但也有可能因為放鬆而加快死亡的流程。」護理人員說。為了減輕外公的痛苦,母親下了決定,決定讓護理人員為外公打針,隔天外公就離世了。母親因此難過不已,總覺得是自己親手送外公離開人世的。在這之後的一個禮拜,我每天半夜都聽到母親獨自一人輕聲地哭喊:「阿爸、阿爸……」書寫情緒:重整自己的情緒,紀念逝去的親人我還清晰記得,在外公離世的那個早晨,我看著躺在病床上已經安詳離去人世的外公,他的身體一動也不動,我知道他已經永遠地離開我們了,我止不住我的淚水,難過的情緒久久都未能散去,後來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揮別對於外公逝世的傷痛,振作起來。面對當時剛痛失親人的我,醫師說:「失去親人的悲痛,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放下;但最久不能超過三個月……」醫師分享了他自己的故事,當他面對自己的母親去世時,也花了很長時間整理自己的情緒,為了紀念母親並重整自己情緒,醫師把他對於母親的思念寫成了一篇文章,藉由書寫才慢慢走出母親離去的悲痛。外公離世對母親的影響更大。在外公離世後,母親一如往常的獨自一人操持家務,我知道她內心很傷痛,在不懈怠家務的同時,母親也同意了醫師的建議,開始接受醫院身心科團隊的後續關懷。但是要揮別親人至愛的離世很困難,好長一段時間,幾乎每個晚上,母親都因為思念外公而偷偷地落淚,即使這樣,母親在我面前仍裝作無事一樣的撐起整個家,持續照顧著父親。我認為母親的個性是完全遺傳自外公的,特別是他們倔強的那一面,他們都選擇了自己一人咬著牙承擔內心的痛苦,只希望把歡笑留給家人,縱使內心有再多的痛楚和悲傷,也只在獨自一人的深夜裡,才會表露出來這些真實情緒。母親跟外公都有著東方傳統家庭的樸實特質——不善於表達情感;但是我知道,忍耐,獨自一人忍著痛苦、對家人只展現笑顏,就是他們對家人表達愛意的方式。培養興趣:再忙也要抽空聽音樂,讓自己放鬆而外公離世後,我也與身心科醫師討教,醫師分享了很多舒壓方式,並建議我每週一定要強迫自己,挪出一些時間來做自己的事情。他分享自己經驗,即使再忙碌,每天都一定會抽空聽他喜愛的古典音樂,讓自己有一個放鬆的時刻。於是,那之後我每天都書寫日記,也聽音樂來放鬆心情,漸漸地我感覺到這些努力開始發酵了,我對於外公的思念,從悲痛情緒轉變成溫暖的懷念,想起外公的笑臉,我不再只是落淚,而開始感到一種溫暖的感覺。外公留下的回憶是溫暖的回憶,我可以好好珍惜這些溫暖的回憶,來回報外公陪伴我成長的那些日子。而對母親來說,外公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愛她的人,外公逝世對她有很大的打擊,想要走出親人逝世的悲傷,更為困難。且母親總是怪罪自己為外公做的事情不夠多,所以外公才會過世;甚至質疑自己當初讓護理師為外公打針,是導致外公死亡的原因。因為愧疚,母親幾乎每天都跑去放外公骨灰罈的寺廟,日復一日地為外公禱告、祈福。即使這樣,母親的悲痛、罪惡感仍久久不去。「人的一輩子,最後也就是這樣一盆灰。」面對外公的骨灰,母親甚至這樣對我們說。那個時候,母親已經沮喪到甚至對於自己的生命有了負面的念頭。社群活動:家人常團聚,參加義工活動建立新人際網絡要從喪親之痛走出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家人的陪伴、醫療團隊的協助都只是輔助的要素而已,最關鍵念頭還是在自己:如何找到讓自己釋懷的方式,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去化解讓自己痛苦的情緒,且要了解自己需求,包括何時該獨處、何時該找家人陪伴,能夠理解自己、解決自己的需求,才能化解內心的悲痛。在外公去世後,為了支持努力走出悲痛的母親、希望讓母親感受到家人對他的愛,所以我們花了更多時間團聚,像是原本習慣外食的我,開始每天下班就回家吃飯,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餐桌吃飯的溫暖,逐漸彌補了母親失去外公的苦痛,我認為,感受到家人的愛,也是走出喪親之痛的一個關鍵。情緒開始慢慢提振起來的母親也參加了一些義工團體,讓自己的生活漸漸忙碌。雖然近期礙於新冠肺炎疫情,很多義工活動都暫緩了,但是這些義工團體改用視訊的方式,讓每一個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每個人都有和大家分享故事的機會,且每當別人在發言的時候,其他人一定都專心投入地聽他的故事。母親很喜歡這樣的活動,也把我父親一起帶進去團體參加活動。而在義工活動以外的閒暇之餘,母親在家會聽她喜歡的交響樂,下午則開始為我們全家人準備晚餐,每一天都過得充實又開心。在外公離世後的半年期間,母親有了很大的轉變,從悶悶不樂的狀態,變得笑口常開。我認為這個轉變來自於週遭人的陪伴,包括義工團體、醫療團隊,以及我們家人都陪伴母親走過最低潮的日子。且最不容易的是,母親自己願意敞開心胸接受我們的幫助及陪伴,才能夠在這段時間內慢慢走出傷痛,重新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我想,外公的去世雖然令人悲痛,但也意外給了我們家人一個提升凝聚力的契機,雖然離開人世的外公無法再繼續照顧母親了,但沒關係,我們子女會用「愛」把母親的內心填得滿滿的,讓他不再感到寂寞,想必外公知道了也一定很開心,能夠安心離去。
-
2021-08-20 養生.聰明飲食
你以為「水煮餐」助消化,其實恐會有這些問題!營養師:想減肥,豆魚蛋肉類該這樣吃
大家都知道用飲食搭配運動是達到理想身材最有效的方法,但每天為工作忙碌,光是要抽空運動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若平時飲食隨便吃,那可是會讓運動效果功虧一簣的!想控制體態,有三種特性的食材要記起來,不僅可以幫助有運動的人增肌、減脂,也很適合全家人一起吃,這些食材特性對於大人、小孩、孕婦、老年人的健康也大有助益!低脂高蛋白,把熱量留給肌肉修復最重要的材料在增肌減脂的階段,可以提供熱量的三大營養素比例很重要(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運動後要吃足蛋白質,才有材料提供身體修復肌肉組織,但是一整天的熱量仍需要被控制,此時為了滿足熱量控制、補充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最好的方式就是減少食物所含的油脂量、選擇低脂高蛋白的食材!如同均衡飲食提到的「豆魚蛋肉類」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這些類別因應不同物種、肉的部位,含有的脂肪量不一,快將這些低脂高蛋白的好食材記下來吧!豆類/豆製品食材好選擇:毛豆、黃豆、豆漿、干絲/豆干、板豆腐、嫩豆腐豆類和豆製品都是植物性的蛋白質來源,除了飽和脂肪較低,更不含膽固醇,取而代之的是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不飽和脂肪酸和植物固醇,不僅可以提供許多蛋白質營養,還有助於身體保健。此外,板豆腐和豆干還能提供鈣質營養,有助肌肉收縮、提升運動和訓練的表現!海鮮食材好選擇:一般魚類(鱸魚)、鮪魚、透抽(花枝/烏賊)、蝦仁、蛤蜊魚類、海鮮也是不飽和脂肪酸較豐富的蛋白質來源,不同海鮮食材的口感和味道都不太一樣,在料理上可以有很多變化,而且本身就帶有「鮮味」,不用太多調味,就有促進食慾的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海鮮的維生素B12含量多,蛤蜊更是所有食物中名列前茅的食材,10粒就有30毫克的維生素B12,將近達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3倍,有助紅血球合成 、避免貧血發生,也能增進神經系統的健康。雞肉食材好選擇:雞里肌肉、雞胸肉雞里肌和雞胸肉可說是所有蛋白質來源食材中CP值最高的肉品了,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脂肪含量非常低,很適合有在計算蛋白質攝取量的人自行做調配。雞肉所含的菸鹼素(維生素B群之一)高,有助體內能量正常代謝,也對皮膚、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的健康有助益。豬肉食材好選擇:豬後腿瘦肉豬後腿是豬最常運動、強而有力的部位,所以豬後腿肉油脂較少,若又挑選瘦肉的地方,含脂量就更少了;豬肉有不錯的維生素B群,不僅是能量代謝必須的營養素,更是維持神經系統運作的重要元素。牛肉食材好選擇:牛肚、牛後腿肉、牛腱牛肉是很多年輕人的最愛,不僅可以補充蛋白質幫助肌肉增長,其鐵和鋅含量也高,鐵可以幫助血紅素正常合成,維持體內的氧氣運輸和利用,若平時有吃足鐵質,不僅會讓人氣色紅潤,運動時也比較不會缺氧而影響了運動時間,甚至是產生不適感;另外,鋅也有助皮膚組織蛋白質的合成,可以維持皮膚彈性。雞蛋食材好選擇:蛋白雞蛋的脂肪大部分都在蛋黃中,其實吃一顆蛋,脂肪量也不會太高(一顆蛋脂肪量約4.5公克),但如果想純粹補充蛋白質、不想增加脂肪量的話,蛋白是很棒的選擇。市售沒有過度加工、調味的蛋白丁就是很好的食材,大家也可以參考蒸蛋的方式,在家自製各種口味的蛋白料理,好吃又沒有負擔。食譜:運動後 正餐無水番茄牛肉Tomato & Beef熱量404kcal、蛋白質28g、碳水化合物32g、脂肪21g材料 / 4人份:牛肉500g、洋蔥2顆、牛番茄5顆、西洋芹2根、月桂葉2片、蒜頭3瓣、橄欖油1大匙、不甜的白葡萄酒60cc、鹽適量、黑胡椒粉適量* 牛肉亦可挑選牛肋條、牛腱、牛梅花肉、無骨牛小排作法:1.牛肉切塊、洋蔥、牛番茄切塊、西洋芹去除粗纖維切小段、蒜頭略拍裂備用。2.取一個燉鍋,以中火熱鍋後加入1大匙橄欖油,牛肉塊下鍋煎至表面上色後,先起鍋備用。3.沿用原鍋,放入洋蔥、蒜頭下鍋炒出香氣,再放入番茄、牛肉、西洋芹、月桂葉,倒入白葡萄酒煮滾。4.蓋上鍋蓋,轉小火慢燉50分鐘,開蓋後,加入適量的鹽、黑胡椒粉調味,即可享用(隔餐享用更加美味)。好食課營養師小提醒:牛番茄、洋蔥、芹菜等大量蔬菜,含豐富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足感。但牛肋條脂肪含量稍高,如果想減少熱量攝取,主食建議搭配馬鈴薯、地瓜等根莖類食物,就能調整成熱量適中的一餐囉!好食課營養師來解答!運動飲食困擾Q:我是健身新手想要增肌減脂可以怎麼吃?吃增肌餐還是減脂餐?A:對於健身新手來說(每週固定重訓2天以下,持續運動時間半年內),一開始先以減脂的餐點為主,因為處於肌肉較容易生長的期間,只要有足量蛋白質就可以同時增肌又減脂!建議定期以儀器測量體脂率與肌肉量,如果發現減脂、增肌效果變差了,就可以調整為專心減脂或專心增肌囉!Q:運動是不是都要吃很多肉?吃太多會不會傷腎?A:是的,運動強度提高的時候,為了確保合成肌肉的蛋白質原料足夠,我們大概會需要吃比平常多1.2~1.5倍的肉類!至於會不會傷腎?國外有許多研究,讓受試者每天吃超過正常人攝取2~3倍量的蛋白質,維持一段時間,結果顯示並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健康影響。但營養師要特別提醒,如果本身已經有腎臟、血壓、血脂相關或者其他慢性疾病,建議先與醫師討論,確認個人健康狀態後再提升蛋白質的攝取量為佳。Q:聽說不吃澱粉可以瘦比較快嗎?我可以整天不吃飯嗎?A:雖然少吃一點澱粉可以瘦比較快,但吃太少不僅會讓代謝降低,導致減脂很快碰到停滯期,更會影響到精神!建議需攝取適量澱粉才能維持體力、精神;最簡單的方式是先試試看一天中的一餐不吃飯,或者是將原本飯量減半,這樣能確保安全又能達到一定成效!進階一點的,可以挑選體積大、熱量低的根莖類食物,像是偶爾用馬鈴薯、地瓜、南瓜代替白飯、麵食,在減少熱量、澱粉的同時還能顧及飽足感!Q:想要有更好的運動成效是不是要搭配水煮餐?看很多人都推薦水煮餐,這樣吃到底好不好?A:水煮餐因為不用油烹調、所以熱量比一般飲食低,是許多不知道怎麼吃的人開始嘗試的減重吃法。但水煮餐有不少缺點,例如:1.油脂不足,容易造成便秘2.脂溶性營養素需要油脂才能吸收,可能造成營養不良3.味道單一,適口性差,可能吃個幾天就膩了建議偶爾用天然香料調味嘗試無油的烹調方式,但不適合長期食用,也許可以一週吃個一兩次的頻率,稍微減少熱量,但在其他餐次也能補足營養、吃得開心!書籍介紹書名:增肌減脂!運動前後快速料理:Amyの私人廚房X好食課營養師團隊教你超省時美味健身餐!作者:Amyの私人廚房, 好食課營養師團隊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0/12/16作者簡介Amyの私人廚房Amy來自於客家傳統大家庭,從小就愛煮、愛美食,擅長道地客家菜。結婚後更從婆家習得閩南台式料理,加上居住的社區有許多駐台的外籍人士家庭,讓她也接觸了世界各國的料理方式,從此開啟了餐桌上的異國風景……。2016年起,Amy在FB上分享自己的創作理念,更拍攝成2分鐘快速料理影音食譜,因為無私分享和處處為閱覽者著想的細心,讓粉絲頁「Amyの私人廚房」累積至120萬以上的追蹤者,以及超過85萬粉絲按讚,影音食譜瀏覽人數最高超過3百萬人次,單篇食譜更曾超過10萬人次分享的佳績。FB:「Amyの私人廚房」著作:《Amyの私人廚房,下班後快速料理》(幸福文化)好食課營養師團隊最接地氣的營養師團隊、最有影響力與最被信賴的健康飲食行銷公司。我們是超過4000位營養師/營養系學生學習交流平台版主,開設多項營養師專業課程,培訓近千位營養師超過百篇營養知識專欄位於Google搜尋首頁。<經歷>營養師高考榜首糖尿病與腎臟病衛教師中華職棒營養顧問美國ACE-CPT私人教練美國AFAA有氧體適能指導教練多間健身房營養顧問各大媒體專欄作者各大院校講師FB:「好食課」官網:好食課 食健康,每天學一點著作:《做自己的運動營養師:掌握增肌減脂營養關鍵x主廚特製運動餐,吃好吃飽才能瘦,打造理想體態不求人》(幸福文化)延伸閱讀: 「別跟郭彥甫走太近,體育生沒什麼出息!」曾被老師貶低、被看不起...郭彥甫的人生體悟:面對那些傷害你的人,你該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