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0 科別.心臟血管
搜尋
中藥
共找到
926
筆 文章
-
-
2020-07-09 養生.抗老養生
中醫養生就是不能喝冰水?凍齡女中醫彭溫雅 公開抗老回春靠這3招
身為中醫師,「我覺得我必須用自己做過的養生法,且覺得不錯才會分享給大家。」彭溫雅笑說,「兒子2歲時發燒,我拿薑片貼在他的額頭,試著退燒,最後的結局,燒沒退成,還過敏!當然也免不了被西醫老公唸了一頓。」記者聽了忍不住大笑,可是她又說,「試了才會知道。」彷彿是說,他的方法都來自自身的經驗,也多了一份安心。擁有中西醫背景的溫亞中西醫聯合診所院長彭溫雅回憶起懷孕當年,「靠著中醫的養胎法,坐月子調養,根治自幼的異位性皮膚炎,自此擺脫西藥。」他就此頭也不回地走上中醫師這條路近20年。 很多人總是把中醫養生想得太認真、太複雜,例如,不能喝冰水似乎是一項最基本的原則。 彭溫雅說,能不能喝冰水是得要看情況,在使用熱性藥材階段,不能喝冰水、避免寒性食物是對的,因為會降低藥效,但就此禁止,似乎有點不合邏輯,「平時,我也會喝冰水。」他大笑。 就像老祖宗常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讓五臟六腑的陰陽五行處於平衡的狀態,一旦中心軸抓穩了,身心就可以自然地生氣勃勃。 40歲後超愛穿布鞋,勤走路當運動 忙著看診、寫書、節目錄影、家事等,平日似乎沒有時間去運動,「走路是很好的運動,過了40歲我脫掉高跟鞋,改穿起布鞋,如果是2個捷運站能到達的距離我一定用走的。」 說起布鞋的選擇,彭溫雅竟也說得頭頭是道,他說:底部不要選太薄會傷腳根,也不要穿有增高的鞋墊或底太厚的,走太快會不小心扭傷腳踝,也不要選擇尖頭鞋,「好穿外,還要能避震,當然也不能太重。」 曾經有病人跟他說:「要穿重一點的鞋,這樣可以鍛鍊肌肉,就好像舉啞鈴一樣。」 這根本沒有道理啊,彭溫雅說得用力:如果要運動,應該要先暖身,再去穿所謂很重的鞋,鍛鍊完肌肉當然要把鞋脫掉,讓腳放鬆,否則長期下來這可是會受傷的! 42歲拉警報!善用食療調理更年期 「老是生命必經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雌激素慢慢降低是必然的趨勢,也是身體的自然的現象,別怕更年期。」 彭溫雅說,如今他也44歲了,他認為,女性生理逢7的倍數是個關鍵,六七四十二,42歲時就要做好面對更年期的保養。 「中醫的婦科與肝經、脾經、腎經相關,肝脾腎調理好,身體就會很舒服,而中醫有五色入五臟的食養法(註:五臟是「肝、心、脾、肺、腎」,分別代表「青、赤、黃、白、黑」),我喜歡用顏色教大家養生,因為我自己就這麼做。」 他不諱言,難免也會腎虛精神差,這時候會吃些黑色的香菇、黑木耳,「昨天煮了黑木耳瘦肉湯,效果還不錯。」如果晚上睡不好,隔天早上會吃些綠色食物養肝,讓自己的精神好一點。 抗老養生3重點:早餐、喝水、秒睡 駐顏有術的彭溫雅,談起自己的養生,「我每天一定會在7~9點吃早餐,吃粥品,補中氣,讓白天充滿了精氣神,脾胃好,皮膚也有光澤,人也顯得漂亮。」 《本草綱目‧粥記》載:「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胃腸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 彭溫雅偷偷說,口渴跟飢餓的感覺很像,不太容易分清楚,下次想吃零食,先喝水,你會發現,怎麼會愈喝愈渴,這就是表示身體在缺水。 人體有70%以上是由水組成,補充水分是相當重要的事,「比起中藥飲,我更重視喝白開水,每天2000 cc,一口一口慢慢的喝。」說著說著,他忍不住地又提醒記者,要不要喝水。 要看起來年輕,當然還要有睡覺養生法,每天一定讓自己在晚上11點到半夜1點間就寢,彭溫雅笑道:「我滿喜歡睡覺,還可以秒睡,兒子也是唷!」 要如何「秒睡」?這是體質吧,他說,首先要放寬心,而這是需要特別學習。 「你覺得什麼環境舒服就往那裡去,像我們全家很喜歡爬山,上週的天氣超好,我們去了一趟七星山,有一種被加滿油的感覺,面對下週的工作,屆時,做就是了!」 在這社會,難免會遇到很瞎的人事物,心難免會有壓力,蔡康永在書裡面曾提到,「世界充滿了與我們無關的事,但『心』的每件事,都與我們有關。世界永遠不會屬於我們,但『心』永遠屬於我們。」 「我們要有正能量外,更要學會釋放自己的壓力。」彭溫雅溫柔的提醒著。 彭溫雅小檔案 出生:1975年現職:溫亞中西醫聯合診所院長嗜好:散步、瑜伽、做家事每日必做: 1.每天喝2000cc水 2.合谷穴敲擊:合谷穴位於手掌虎口凹陷處,雙手放鬆把虎口手背相對並敲擊3分鐘,透過敲打來幫助排毒,可以達到養顏美容、預防感冒的作用用。 3.穴位按摩:小指對應的是腎經,有空時不妨按摩小指第一指節中部的腎穴、第二指節中部的命門穴,治療婦科疾病特別有效,可以改善經痛及更年期症狀。 4.每天按摩小指50次。 包包裡必備:電腦、筆 ●原文刊載網址,原刊載日期2019年12月22日 ●延伸閱讀:.不婚主義變天作之合!50歲婚姻更圓滿:用心經營感情,夫妻要當對方最好的鏡子.再怎麼吵也會記得和好!她們中年後的母女關係:全世界沒有誰比你更重要.辭職照顧母親,媽媽卻把親手燉的雞湯留給手足 她感慨:難道您覺得我不累嗎?
-
2020-07-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北京新冠重症者吃了安宮牛黃丸後脫險 中醫有話說…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記者會近日表示,一北京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服用安宮牛黃丸後,病情好轉,撤除葉克膜(ECMO);另有患者僅服用一兩丸,就退高燒。不過,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這方子不能普遍使用。劉清泉院長表示,安宮牛黃丸不可以普遍運用於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上,他說,「中藥講究辨證施治,每個方子都有其具體的適用症、適用者,並不能普遍使用」。北京中醫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祝勇則強調,「安宮牛黃丸是急救用藥,不是保健品,無症狀時不要服用」,安宮牛黃丸的硃砂和雄黃有一定毒性。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神經科主任李濤也表示,若長期服用,對腎臟、血液系統會產生一定慢性毒副作用。據人民日報報導,該重症患者為27歲女性,上月12日住院,隔天即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衰竭、高熱等現象並進行插管,15日進行葉克膜治療,中醫診斷邪熱內閉,陽氣暴脫之危重,以人參、生大黃、葶藶子為基本處方,配合給予安宮牛黃丸後,病情逐步穩定。26日患者移除葉克膜,本月3日移除插管,目前神智清楚。劉清泉院長表示,該患者在治療期間加服安宮牛黃丸四天,一天三丸,這個服用療程和用量是根據患者情況而定的。他說,治療上中西醫緊密配合,患者目前處於康復治療階段。安宮牛黃丸出自清代溫病學大家吳鞠通所著的《溫病條辨》,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應用歷史,它與至寶丹、紫雪丹並稱為中醫「溫病三寶」,已被寫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中新網報導指出,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發生以來,截至到7月4日24時,北京地壇醫院共收確診病例334例,所有病例在入院的第一時間都進行中醫診療,截至7月4日已經出院10人,其中7人以中藥治療為主。根據北京衛健委7日通報,7月6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報告新冠肺炎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例。這是北京新發地市場爆發新一波疫情26天以來,首次出現單日零確診。
-
2020-07-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醫治療新冠有成效 三總與中醫藥研究所簽MOU
除了用西醫來治療新冠肺炎,中醫在臨床上治療新冠肺炎也有成效。三軍總醫院感染科、熱帶醫學科與中醫部建立「新冠肺炎患者中西醫共治模式」,採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之《新型冠狀病毒病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治療所收治的11名輕重度患者,發覺成效頗佳,可縮短病毒轉陰與住院時間。三總今下午與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院長蔡建松說,未來將合作建置「建立中西醫結合精準醫學平台」,除現有新冠肺炎治療外,致力於突破癌症、腦神經退化、心腦血管、過敏免疫風濕、代謝性及感染性疾病的治療瓶頸,期許台灣成為全台中西醫整合的領導者。三總中醫部主任黃怡嘉表示,團隊以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新冠肺炎病毒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作為治療,由院內感染科、熱帶醫學科及中醫部合作建立「新冠肺炎中西醫共照模式」對院內所收治的11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會診。由於患者分為危重、中、輕症,個案接受西醫治療日程與改善狀況不同,故經徵詢同意後,11名患者4、5月份陸續加入中醫指引治療。在成效上,發現患者服中藥後症狀改善,不論住院多久,服中藥至連續三採陰解隔離天數約8天,且無藥物不良反應。黃怡嘉說,在驗證臨床療效後,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著手探討中藥複方水煎劑「台灣清冠一號」作用機轉,證實複方中成分能與新冠病毒之棘蛋白結合,阻斷病毒感染,並抑制細胞激素風暴出現,有如類疫苗的效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益彰表示,中醫藥研究所同仁研發效能,比起大學研究單位來得快,因此才會與三總合作進行試驗;希望以新冠肺炎為引信,讓台灣成為全球整合醫學的領導者,三總也能成為全球中醫藥界的前鋒。
-
2020-07-06 橘世代.健康橘
腳底有異物感...是雞眼嗎?!放著不管會怎樣?
年過五旬的秋雲(化名)腳底、踩高跟鞋的位置長出小塊圓形的雞眼,近來雞眼尺寸似乎變大,造成的疼痛感更明顯,經常得盡量拱起腳掌、騰出一點小空間來減少病灶壓迫帶來的痛楚。她不得不換上可減輕足底壓力的平底鞋,不過身高也矮了數公分,讓愛穿裙上班的她感到身材比例不對,很不習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兼任醫師周宗翰表示,足部長時間接觸鞋面,反覆摩擦與壓迫下,可能導致局部皮膚角質增厚,常見部位為大小腳趾外側、高跟鞋底接觸到的腳底前部,年紀愈長者也會因為皮膚角化情形嚴重,增加發病風險,由於病灶中間常見有個淺色小圓點,因此又被稱作「雞眼」。雞眼不會傳染,只是帶來不適。臨床上有些患者會依據偏方拿針刺、拿剪刀剪去病灶,然而針刺或剪刀剪可能加速角質增升,且傷口可能有遭細菌感染的風險,因此不建議自行嘗試。周宗翰表示,西醫治療方面,民眾可到藥局購買含有水楊酸的藥膏,也可就診給醫師評估。醫師通常會處方外用的水楊酸藥劑來軟化病灶角質層,再叮囑民眾以銼刀將角質去除。針對過厚的病灶,臨床上也可能會使用液態氮進行冷凍治療。中醫也有多種治療武器,像是在患處以三稜針慢慢針對患部角質層進行燒灼,使其成為焦痂。或者使用俗稱「鉛黃」的中藥密駝僧,研磨後加醋炮製,再敷於病灶以助其軟化脫落。另外,有的中醫也會使用艾條,以火燒灼後、藉其熱氣薰熱病灶,也有助軟化角質。周宗翰表示,要避免雞眼找上門,應避免選擇尖頭鞋、高跟鞋,改選底部較柔軟、足底壓力較低的鞋款。另外,平時多泡澡或泡腳來軟化角質,以利磨除增生角質。【健康精選延伸閱讀↘↘↘】。牽一「足」動全身!早上足部健康操,腳好身更好。每晚30分鐘的足部按摩 有助舒緩更年期憂鬱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7-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說了些什麼,醫師聽到些什麼?」讀後心得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者的自省」,由三位資深醫師誠懇道出行醫過程對某些特別個案的反思。婦產科醫師對癌症病人的延遲診斷、麻醉科醫師在生死關頭需作瞬間的抉擇、放射科醫師在醫院定期討論會主動提出自己認為需要檢討的錯誤。透過他們坦然追述專業的困難抉擇,希望社會大眾能更了解醫者的內心世界。身為一位男性的婦產科醫師,與病人溝通的細膩度和複雜性要較其他科別大。溝通技巧的學習更是不能到進入臨床時才開始。曾自認在診間總能耐心傾聽病人的主訴,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建立互信的病醫關係。而在醫學系畢業的第27年,因由這個案例讓我深刻反省,也悟出「 病醫溝通」真是一門永無止盡的學問。這是一位40歲個性開朗未婚女性,在美國完成大學至博士學位,未曾有性行為。回台灣後,和家人都是本院門診固定諮詢及健檢的病人。她在2018年8月因為不規則的月經週期及健檢婦癌腫瘤指數CA125偏高而求診,當時經期間隔為2至4個月,且通常超過10天才結束,但經血總量不多。CA125值升高到500多,正常值要低於35。安排骨盆腔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稍微増加至12毫米,而建議病人在麻醉下經陰道行子宮內膜搔刮切片手術。執行此手術的目的是要確立子宮內膜是否病變,必須經過處女膜才能取得內膜組織。她也了解處女膜只存在於少數人舊觀念的象徵意義,而同意接受此一手術。不過隔天由母親陪同再回診間討論,希望先嘗試中藥調經,然後密集超音波及腫瘤指數追蹤。神奇的服用中藥後,一個月後超音波檢查及CA125指數是正常值28。於是她持續服用中藥且規律的間隔3至6個月回診,討論月經週期及症狀,也以超音波和CA125檢查追蹤。一直到2019年11月健檢,另外有二項腫瘤指數(CEA及CA199)也升高,進而安排胃鏡、大腸鏡及全身電腦斷層,懷疑子宮內膜及右側卵巢囊腫。此時再與病人和母親討論內膜切片的必要性,她們仍堅持先將中藥停止服用後再追蹤。當然疾病的徵兆並未再次改善,在2020年5月終於行診斷性子宮內膜切片手術,確診為子宮內膜癌。接著執行完整分期手術摘除子宮及兩側卵巢輸卵管,骨盆腔及主動脈淋巴腺清除術。目前術後化學治療中。假如在一開始看診能說服病人及母親接受切片診斷,就能及早開始治療得到最佳的結果。回顧這近兩年診治病人過程中,病醫溝通和互信究竟出了什麼問題?讀起最近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與天下文化合作出版,由丹妮爾·歐芙莉醫師著作的「病人說了些什麼,醫師聽到些什麼?」(What Patients Say, What Doctors Hear)一書,重新思考如何讓診間出現有意義又清楚易懂的病醫對話。歐芙莉醫師為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級臨床教師,行醫已二十多年。當她著手寫書時,曾徵求到許多病醫之間的故事,但她很快發覺這樣只是敍事,應從文獻研究尋找。紐西蘭學者莫根的研究是先錄下門診影像,之後立即對醫師及病人做個別訪談,並分別錄下訪談過程。審視三份影片後,最令人吃驚的結果是:醫師和病人不就是面對面坐著講話,怎麼一直以來,兩個人都不在同一空間?也就是說每個人的知識和經驗各是一片背幕,彼此交談時,都是織進自己那一片背幕,透過這片背幕過濾訊息。在整本書的十六個章節中,作者用活潑動人的筆觸,清楚說明乍看之下平凡又微不足道的「溝通」,才是行醫之道應有的核心。她在第五章「出於滿腔善意」,描述醫師常使出渾身解數,一心一意要讓病人配合醫囑。有些醫師會説之以理,動之以情,「推銷」配合服藥的好處;有些醫師對病人念念叨叨,曉以大義;有些會恐嚇,搬出一表串可怕的病症,要他們等著瞧;更極端的是,醫生告訴病人如果不聽話,就去找別的醫師算了。但正如大家所知(當過父母的人也都知道!),重複碎念一樣的事情,很少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不過眾醫師似乎還是講了一次又一次,無視沒什麼好結果的事實。在第十二章「醫學術語何其多」,提到醫療場域中有太多行話,醫師必須彈性使用語言,並思索自己話語的效果,太多焦慮可能會令人難以招架。但適度的焦慮,得以協助病人更有效面對嚴重的疾病。英國心理學家奧頓説道:大家用詞習慣並不一致,童年、文化、家庭背景、所處情境各不相同。醫師了解的專業知識與用語,病人可能如鴨子聽雷;至於病人的症狀,醫師未曾經歷且每個人對於病痛的反應不一。另一方面,目前愈來愈多醫護人員傾向使病人感到滿意,部分原因是注重病醫關係中的人性層面,這是好事,但部分原因也是醫療業愈來愈關注商業層面,致力讓病人滿意,在候診區設置高檔咖啡店成了一線要務,這樣是否會帶來負面後果?醫師必須找到最佳撃球點,協助病人釐清事態的嚴重性,但不把他們硬逼到絕路。書中對於醫學生教育的部分,我也很有感觸。在醫學院裡,通常不會學到溝通、同理心、建立關係這類技巧。它通常被視為附加課程,被病理學、生物化學、外科、心臟科、產科及小兒科等主角,擠壓到邊邊角角,精確直接的科學才是醫師必須熟習鞏固的領域,而這些比較軟性的技巧嘛,就很理所當然被忽略。但是在醫學領域裡,傾耳聆聽是個永無止盡的過程。陪伴病人經歷這些艱苦萬分的時期,正是醫學最真實的原貌。作者歐芙莉醫師最後要強調的是儘管現代醫學著迷於尖端科技,唯一有力的診斷利器,仍是病醫之間的對話,透過對話,醫師才能知曉疾病大概的面貌。然而病人説的話與醫師聽到的話,通常是迥異的兩回事。病人總是很焦急的描述症狀,亟欲告訴醫師自己到底怎麼了;另一方面,醫師在時間壓力下,必須展現效率,在病人說話時,得同時處理不少事,通常就因此錯失關鍵。有統計提到醫師通常會在12秒內打斷病人說話,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她在這本「病人說了什麼,醫師聽到什麼?」書中,深入探討這個高風險的領域,並佐以最新的研究,訪問了學者、醫師、病人,藉此闡明重新把注意力放在對話上,將有助於提升健康照護品質。不論你是醫護的菜鳥或是資深如我,這本書內容都值得細細咀嚼,推薦給所有的醫師、未來的醫師、以及想了解行醫之道的人。
-
2020-07-0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三伏貼7、8月有5時機點 中醫師提醒調理體質注意幾件事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中醫科主任張淑媚說,三伏天為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期間人體氣血趨於體表,皮膚鬆弛、毛孔張開,藥物容易滲透皮膚,今年適合的敷貼時間7、8月有5個時機點,她並提醒三伏貼療法要注意的地方。張淑媚說,三伏貼源自於清朝,主要用於調理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過敏體質,對預防經常、反覆性之感冒也有幫助。在三伏天將具有減敏定喘、化痰止咳功效等中藥材製成藥丸,敷貼在特定穴位,經皮下吸收後刺激穴位。她指出,中醫理念認為,人體與自然界是相互呼應的,自然界的變化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體並產生反饋,也就是所謂「天人合一」的概念。三伏天為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期間人體氣血趨於體表,皮膚鬆弛、毛孔張開,藥物容易滲透皮膚。張淑媚表示,三伏貼療法可避免孩童抗拒服藥或減少老人服藥後之腸胃刺激。今年適合的敷貼時間有7月9日(熱身)、16日(初伏)、25日(中伏)、8月15日(末伏)、22日(加強),民眾可把握時機調理自身體質。張淑媚說,因三伏貼藥丸某些藥材成份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穴位經敷貼後,若產生局部紅、癢或燒灼感,或有輕微脫皮、起小水泡等,都屬於正常現象,民眾不必太過擔心。但若為孕婦、1歲以下幼兒、年老體弱、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較敏感及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水泡者,或正在感冒發燒和咽喉發炎等人,使用前應經專業醫師的評估。她提醒民眾敷貼三伏貼藥丸後,飲食應以清淡為宜,避免生食、冰品、涼性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2020-07-04 養生.健康瘦身
1個月胖10公斤怎麼救?中醫教消脂解方3招
原本體態勻稱的小如,受新冠疫情影響,學校實施視訊教學,她整天在家耍廢,餐餐都點外送,加上校園禁止運動,外出機會大幅減少。直到檢疫解除,餐敘邀約不斷,使她短短一個月內胖了10公斤,讓她相當苦惱。收治個案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書怡表示,小如因體重突破人生巔峰,不得不上門求診。評估後,建議調整飲食與運動,也搭配穴位針灸及按摩改善脂肪囤積,還她窈窕身材。陳書怡指出,「少吃多動」一直都是減重最高原則,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因不可抗力之因素,使得減重之路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一控制飲食就出現月經不規律、腳軟手抖、心悸等;或是明知道該運動,但下班後只想癱軟在沙發上等。她進一步說明,其實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除了少吃多動,重點在於調整身體陰陽氣血的運作穩定平衡,像是血虛、氣虛、氣鬱、痰濁等體質,常是導致肥胖的元凶,中醫能針對不同的體質給予不同的治療,當助健康減重。陳書怡提到,常見脂肪囤積在上手臂、腹部、臀部,造成蝴蝶袖、鮪魚肚和河馬臀,除了平時多做伸展運動,藉由中醫的經絡按摩、局部穴位針灸,增加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甚至帶脈的氣血循環,加速脂肪細胞代謝,都能有效改善脂肪囤積的問題。另外,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搭配不同的穴位作加強,例如,氣虛體質患者,可加強合谷穴、太衝穴;痰濕患者可按摩足三里、豐隆穴等,再視情況搭配中藥調理可達最佳效果。陳書怡提醒,若本身有糖尿病、凝血功能不佳、高血壓、心臟病、洗腎等宿疾者,則應先與醫師溝通後再治療。減重成功後,若不想成為「復胖者聯盟」的一員,除了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
2020-07-02 養生.營養食譜
夏天昏沉濕邪入侵 中醫推薦三款排濕食譜
老是覺得昏昏沉沉沒精神、排便濕黏,甚至常起濕疹嗎?可能是因為濕氣太重,需要「體內排濕」啦!夏天是濕邪容易入侵的時節,尤其台灣屬亞熱帶海島型氣候,更是潮濕悶熱,中醫師提供三種排濕食譜,教大家排除體內濕氣,斬斷病根。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表示,人體的五臟六腑中,最容易遭受濕邪入侵的有肺、脾、腎,其中又以「脾濕」最為常見。由於脾主運化水濕,因此若脾腎陽虛,運化水液的功能就受到阻礙,而體內的廢棄物和多餘水分無法順利排出而成「濕氣」。瞿瑞瑩說,中醫裡說的脾主要便是腸胃功能不好,若是飲食不規則,便容易脾胃積聚濕氣。而「脾濕」會使人頭腦昏沈、「頭重如裹」,肚子也會容易脹氣、大便濕黏。而通常是脾濕沒有好好排出,則會進一步在肺和腎積聚濕氣,因此較常見於老人家或是久病、重病的人身上,通常症狀表現為多痰、下半身浮腫等,必須依靠較強效的中藥調理,較難以食療方式處理。瞿瑞瑩表示,夏天是濕邪容易入侵的季節,因此建議不要太常食用精緻澱粉類,如麵包、蛋糕等,牛奶以及如起司等乳製品也要盡量少吃。另外,瞿瑞瑩也推薦玉米鬚茶、綠豆薏仁湯和冬瓜生薑湯三款排濕食譜,在潮濕燠熱的夏天食用,讓身體多餘的水分排除,恢復乾爽、輕鬆的狀態,也避免濕氣進一步侵入肺、腎,更難治療。【玉米鬚茶】做法:選擇無毒玉米筍,取適量玉米鬚剝下、稍微清洗,接著鍋裡裝水,將玉米鬚入鍋煮開,煮滾後悶一下。濃淡皆宜,不需加糖。功效:玉米鬚茶性味甘平,能利水消腫、清熱涼血、清熱,祛除體內濕熱之氣。【綠豆薏仁湯】做法:15克綠豆,15克薏仁洗淨,加水煮成湯。夏天可酌加冰糖(性味微涼),寒性體質或經期可酌加黑糖(溫性)。功效:綠豆有清熱解毒作用,薏仁有肌膚美白功效。夏天常見皮膚過敏的症狀,可服用綠豆薏仁湯清熱消暑、利尿解毒,且具有改善水腫的效果。【冬瓜生薑湯】做法:1. 冬瓜洗乾淨,去皮去籽,切塊備用。2. 將薑切成薑絲備用3. 將薑絲放入沸水中滾5分鐘後,再將切塊的冬瓜放入,滾至熟爛後熄火4. 加入適量的鹽,健康美味的冬瓜薑絲湯即完成。功效:《名醫別錄》曾提及:「白冬瓜,味甘,微寒。主除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冬瓜性味甘、淡、涼。入肺、小腸、膀胱經。清熱利水,解暑熱,治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瀉痢等,肥人常食之,可助於減重。生薑則性溫,能中和冬瓜之涼性,生薑皮性味辛涼,功能和脾行水消腫,主要用於水腫,小便不利。
-
2020-06-28 新聞.用藥停看聽
醫師眼中3NG用藥行為! 你最常犯哪一項?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患者大多數是中老年人,必須每天服藥,但因為記性差,常忘記按時服藥,導致控制成效不佳。台中慈濟醫院藥師謝蕙霞提出3大用藥NG行為,其中最常見的問題是當患者發現自己忘了吃藥就會「補吃藥」,但如果時機及劑量不對,很可能因為藥物濃度過高而引發副作用。 50幾歲張先生患有高血壓,會定期回診就醫拿降血壓處方藥,但血壓值始終不穩定,在用藥諮詢時告訴藥師,自己常常會因為工作忙碌而忘了吃藥,突然想起來就隨手拿咖啡或茶配藥。 謝蕙霞指出,「補吃」是3大用藥NG行為之1,也是造成病情控制不好的主因,如有類似情況,應要掌握「時間切半」原則。例如,醫生指示4小時吃藥1次,萬一超過2小時沒吃藥,就建議不要補吃,避免距離2次服藥時間太接近,導致藥物在體內濃度過高,增加副作用風險。另1個用藥NG行為是沒有依據醫師指示,就隨便在餐前、飯後用藥。謝蕙霞說明,為了能讓藥物發揮最佳效果,一定要記住是飯前或飯後才服藥,且應該至少間隔用餐時間約半小時至1小時,才能讓藥物發揮最大效果。 此外,常有部份病人除了服用西藥之外,也會同時搭配中藥調理體質。雖然中、西藥物的藥性衝突機率較低,但還是建議2次用藥時間應該相隔至少2小時以上,才比較安全。 第3個常見錯誤用藥NG行為就是「亂配」,服藥最好搭配「適溫白開水」,每次服藥至少喝100毫升以上的白開水,確定藥物進入胃部,避免卡在食道造成灼傷。提醒民眾,無論是到醫療院所或藥局拿藥,都要問清楚服藥方式和飲食禁忌,才能「藥到病除保健康」。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藥吃太多會洗腎? 醫解答真正敗腎主因 吃藥起紅疹只是副作用? 出現6種情況表示你對藥過敏了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
2020-06-27 養生.健康瘦身
4種減肥常有的表現!讓你少吃多動反而更胖
20歲女大生「小如」原本體態勻稱,但受疫情影響,學校實施視訊教學,不用出門的她,幾乎整天在家耍廢,餐餐都點外送,直到檢疫解除,餐敘邀約陸續上門,使她短短一個月內胖了10公斤,體重突破人生高峰,令她相當苦惱!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書怡表示,「少吃多動」一直都是減重最重要的原則,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因不可抗力之因素,使得減重之路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像是有的人一減少進食量就出現月經不規律、腳軟手抖、心悸等症狀,或是下班後只想癱軟在沙發上,完全無力運動,導致體重直線上升。其實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除了少吃多動,陳書怡指出,常見脂肪囤積在上手臂、腹部、臀部,造成所謂的「蝴蝶袖」、「鮪魚肚」和「河馬臀」,而中醫減重的重點在於調整身體陰陽氣血的運作穩定平衡,血虛、氣虛、氣鬱、痰濁等這些體質,常是肥胖最重要的原因,而針對不同的體質給予不同的治療。除了運動伸展是良方外,藉由中醫的經絡按摩、局部穴位針灸,增加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甚至帶脈的氣血循環,都能有效改善脂肪囤積的問題,成就健美體態。運用中醫針灸與經絡按摩可改善體態,針刺穴位可增加氣血流通,加速脂肪細胞代謝循環;另外,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搭配不同的穴位作加強,例如氣虛體質患者,可加強合谷穴、太衝穴;痰濕患者可按摩足三里、豐隆穴等,再視情況搭配中藥調理可達最佳效果。若本身有糖尿病、凝血功能不佳、高血壓、心臟病、洗腎等宿疾者,陳書怡提醒,應先與醫師溝通後再治療。延伸閱讀: 夏天減肥好難? 營養師私藏TOP10燃脂食材大公開 減重失敗都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是「它」在扯你後腿
-
2020-06-26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夏日吃冬瓜利水、退火 皮比瓜肉更消暑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炎炎夏日,冬瓜是非常好的消暑聖品,但中醫師和營養師提醒,由於冬瓜加工過程中加入大量鹽、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千萬別多吃,才不會加重病情。【記者陳惠惠 周小仙╱報導,出處/2008-07-14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冬瓜是東方特有的蔬菜,但「名實不副」的是,在台灣,冬瓜盛產的季節並不在冬天,主要是夏季採收。但因冬瓜耐存放,只要沒有傷痕,也沒病蟲危害,可以一直存放到冬季。炎炎夏日,冬瓜是非常好的消暑聖品,還可以加工成冬瓜糖、冬瓜茶跟冬瓜封(醃冬瓜),但中醫師和營養師提醒,由於冬瓜加工過程中加入大量鹽、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千萬別多吃,才不會加重病情。寒涼適中 孕婦也能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楊素卿:冬瓜味甘、微寒,可以清熱利尿、降暑解火,非常適合夏天食用。而且,冬瓜的寒涼之性不像苦瓜、白蘿蔔那麼強,就算是孕婦也不必特別忌口。也因為冬瓜利尿,一般人常吃冬瓜,可以加強微血管循環,幫助代謝外,還有助去除體內多餘水分。有痛風、高血壓、心臟病、肝病,以及腳氣水腫的患者,可能有腹水、小便不順暢的困擾,可以將冬瓜煮水後食用,有助利尿、消水腫。一般人煮冬瓜,往往先削除冬瓜厚厚的外皮,挖除冬瓜子後,只取果肉食用。但這些被遺棄的冬瓜皮跟子,可是中醫師眼裡的「好料」,解熱、利尿能力比冬瓜肉更強。皮子同煮 利尿效果好所以,以後煮冬瓜湯時,可別急著先去皮、去子,最好把冬瓜皮洗淨,連肉帶子入鍋煮湯,待熟後,再撈除冬瓜皮跟冬瓜子,可以補強利尿效果。另外,到中藥行買五錢冬瓜子,加上一錢大黃、兩錢桃仁,煮水服用,可治便秘。雖然冬瓜的寒性不算強,但胃寒、經常腹瀉的人還是不宜多吃。煮冬瓜時,可加入少量薑絲,中和冬瓜寒性,或以排骨、蓮子跟冬瓜一塊兒煮湯,也能避免胃寒的人吃了腹瀉。至於餐桌上常見的冬瓜蛤蜊薑絲湯,則適合經常熬夜、眼乾、肝火旺的人吃,由於熱量低,也適合怕胖的人食用。減肥聖品 水多熱量低長庚醫院營養師許美雅:冬瓜最大的特色就是水分多、熱量低。每100公克冬瓜的水分就占了96.4%,也因為水分多,熱量只有區區13大卡,比起一般蔬菜平均是25大卡來看,幾乎只有一半左右。就算是瓜字輩蔬菜裡,冬瓜的熱量也相對低,像100公克絲瓜、苦瓜的熱量分別還有17、18大卡,水分也比冬瓜略少一點。時下很多女性為了身材、美膚,常以瓜類替代主食,或吃水果餐。愛美女性可用冬瓜、薏仁跟枸杞一塊煮湯,不但能消水腫,冬瓜的水分、薏仁的高纖,都可以增加飽足感,當成正餐吃,每碗熱量不會超過100大卡,就算吃兩碗,熱量也很低,稱得上是「減肥聖品」。維生素B1 含量也不少值得一提的是,冬瓜的維生素B1含量也不少,B1可以幫助醣類轉換為熱量,只要轉換得順利,醣類就不會變成脂肪,讓人發胖。另外,冬瓜含鉀量也不錯,每100公克冬瓜約含120毫克的鉀,有助於心臟病、糖尿病患排尿更順暢,糖尿病患多吃冬瓜,可以增加代謝速度,降低血糖濃度。冬瓜不管是炒煮、蒸滷,或做為湯品,都能顯現它鬆軟、入口即化的特性。對咀嚼能力不好的老人家,或住院病患來說,易入口的冬瓜是絕佳的膳食纖維來源。
-
2020-06-26 新聞.健康知識+
從「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檢視古人中草藥防疫的智慧
說到端午節,大家先想到的都是為了悼念屈原衍生的節日,以及吃粽子的習俗。其實,過「端午」的習俗可追溯到先秦時期,起源是古人觀察到農曆五月氣候開始變熱,蚊蟻蛇蠍繁殖、疫病多發,認為五月是惡月;五月對應曆法的「午」,初五的「初」有「初始、開端」之意,也被稱作「端五」。由於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由此衍生出許多驅毒避邪的方法,像是以蘭草沐浴、採艾草並懸掛於門戶、手臂上繫五彩絲線、飲藥酒(雄黃酒)等,可以說是古人預防疾病的方法,而這些方法流傳至今成為習俗。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黃千毓表示,傳統習俗背後要傳達的是防疫觀念,可說是古代版的超前部署。提醒人們需要因應氣候的轉變,而注意環境變化與自身健康,來達到預防疾病的概念。黃千毓指出,像是以「蘭草沐浴」,蘭草,指的是菊科的佩蘭,中藥的一種,能利水化濕,辟穢濁,用來清潔洗浴,對體內濕氣太重引起濕疹的異位性皮膚病有治療的效果。此外,也可以加入艾草、菖蒲一同使用。菖蒲和艾草也是端午常用的中藥,含有揮發性芳香油,能產生特殊的芳香氣味來驅除蚊蠅蟲蟻、淨化環境,進而衍生出攘毒辟邪的含義,所以傳統上會在端午節的時候把艾草跟菖蒲懸掛在門口。因為艾草和菖蒲的特殊香氣,所以經常被放在端午配戴的香囊裡面,再加上沉香、艾草、藿香、白芷、薄荷等藥材,或者硃砂、雄黃,配戴在身上可防蟲袪病、芳香醒神。而且五月正是艾草成熟、藥性最佳的季節,香氣濃厚持久。飲雄黃酒因《白蛇傳》而廣為所知。黃千毓說,雄黃是一味中藥,主要的成分是硫化砷,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古時常用來治療皮膚病,但因為「砷」具有毒性,現代已經較少使用。雖然現在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會加入微量的雄黃,但務必小心製程中可能因加熱而產生「砒霜」,飲用有中毒的風險。黃千毓建議,雄黃酒別再內服,可用於噴灑在牆壁門窗,驅除毒蟲蛇蠍。端午節必吃的竹葉粽,是從竹筒、皎白筍葉演變而來。竹葉有清熱利濕、和胃寧神的功效,但糯米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所以,粽子攝取過量可能會造成消化不良。黃千毓提醒,可以搭配一碗白蘿蔔湯,或是以烏梅3g、山楂3g、生甘草10g,加水一杯,煮成半杯溫服,幫助消化。但要特別注意,孕婦應避免食用山楂,有腸胃疾患者也別空腹服用;感冒發熱、咳嗽痰多者,以及女生生理期間,則不適合食用烏梅。
-
2020-06-20 橘世代.健康橘
50+穴位按壓/逆轉睡不好、看不清楚、肩頸痠痛
睡不好、看不清楚、肩頸痠痛,您是否深受這些毛病困擾,影響生活品質?璽悅中醫診所院長羅珮琳指出,熟齡族伴隨年紀增長,失眠、老花眼和肩頸痠痛的症狀日益明顯,中醫會利用針灸按摩,刺激穴道改善問題,一般人也可以嘗試按壓穴道,有助減緩不適感。羅珮琳說,古籍《黃帝內經》記載,由於老年人內臟老化、衰退、氣血不足、陰陽失交等,導致白天精神不濟,夜晚失眠,加上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更容易失眠。像在診間有患者因為長期照顧生病的親人,壓力大難以宣洩情緒,經常睡不好。除了失眠,羅珮琳指出,當年紀大,體內氣血衰退,會反映在身體各器官包括皮膚彈性變差、肌肉無力等,其中反映在眼睛上就是老花眼。另外,上了年紀的人,骨密度變差伴隨骨鬆症出現,加上脊椎退化,恐出現壓迫性骨折,肩頸痠痛便是症狀之一,由於骨質差,使肌肉緊繃,引發痠痛麻感。但有些肩頸痠痛可能不是單純年紀大引發的身體退化,她說有患者長期抱孫子,以為是姿勢不良導致肌肉痠痛,直到症狀遲遲無法改善, 就醫檢查才發現已是肺癌轉移至骨頭。面對熟齡毛病,羅珮琳說,在中醫調理上,肩頸痠痛可透過熱敷改善血液循環,再針對肌肉痛點,搭配針灸推拿,放鬆局部肌肉。但坊間有些民眾喜歡按摩放鬆,甚至喜歡愈痛愈好,她提醒按摩過程中,微微的脹痛感可以,切勿過度刺激肌肉,恐引發肌肉發炎,還有懷孕的人也需留意特殊部位無法按壓。至於失眠,可搭配助眠中藥材如珍珠粉、酸棗仁、遠志等;食療上依患者失眠情形調理,例如火氣大,食用白木耳蓮子湯,氣血虛,可食用桂圓紅棗茶。另外老花眼因為與肝腎有關,在藥材選擇上以補肝腎和氣血為主,例如熟地、山藥、枸杞和菊花等。羅珮琳說,有些患者會中西藥合併使用,最好與醫師討論藥物,切勿任意停藥,避免中藥的成效不佳。另外民眾也可以在家做簡易穴道按摩,一穴道按壓5下,一下按壓3秒,完成一循環,逐步舒緩熟齡毛病。失眠穴道:1.安眠一:耳垂後與頭部相連處有一個凹槽稱「翳風穴」。耳朵後方有一個半圓形的乳突狀骨,乳突骨的下方則是翳明穴,在翳風穴與翳明穴做一條連線,連線的中點是安眠一。2.安眠二:從「翳明穴」往「風池穴」做一條連線,連線的中點是安眠二。3.神門穴:將手腕的橫紋分為六等分,由小指側計算1/6處就是神門穴,神門穴剛好在肌腱的凹陷處。老花眼穴道:1.睛明穴:兩眼的眼內角與眼眶交界處。2.攢竹穴:左右眉頭內側凹陷處。3.絲竹空穴:在眉梢凹陷處。肩頸痠痛穴道:1.風池穴:頸部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2.肩井穴:肩外側緣和大椎穴之中間點,左右各一。3.曲垣穴:背部左右肩胛骨內上側。 【熟齡健康精選延伸閱讀↘↘↘】。黃心娣保養由內而外、穴道按摩藥膳調理不馬虎。防疫在家免焦慮 中醫師:按摩穴道鎮定心緒又助眠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19 養生.生活智慧王
端午用艾草菖浦、雄黃驅毒避邪 奇美醫:古人智慧防疫
端午節將至,相關許多「驅毒避邪」方法像是蘭草沐浴,採艾草懸掛門戶、手臂繫五彩絲線、飲雄黃酒等古人預防疾病方法,流傳至今成為習俗。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黃千毓指出,這些傳統習俗背後要傳達的其實是防疫概念,是「古代版的超前部署」,而這些中藥材,可在一般中藥店買到,價格通常不貴。黃千毓說,醫藥公衛知識進步,毒蟲蚊蟻蛇蠍威脅已大幅降低,這些民俗提示我們需因應氣候變化,注意環境與自身關係來預防疾病,有相當效果。端午節常見驅毒避邪方法,以蘭草沐浴,蘭草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是中藥的一種,能利水化濕,辟穢濁,能用來清潔洗浴,對體內濕氣太重引起濕疹的異位性皮膚病也有治療的效果,也可在水加入艾草和菖蒲一起使用。菖蒲和艾草也是端午常用的中藥,因含有揮發性芳香油,能產生特殊的芳香氣味來驅除蚊蠅蟲蟻,淨化環境,傳統會在端午節把艾草跟菖蒲懸掛門口。因為艾草與菖蒲的特殊香氣,常被放在端午配戴的香囊裡面,再加上沉香、艾草、藿香、白芷、薄荷等芳香的藥材或者硃砂、雄黃,戴在身上可以防蟲袪病,芳香醒神,農曆五月正好是艾草成熟,藥性最好的季節,香氣更加濃厚持久。她說,雄黃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含有汞,有殺菌驅蟲解五毒功效,古時常用來治皮膚病,因為成分中含有砷,具有毒性,現代較少使用。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加入微量雄黃而成,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雄黃具有很強的毒性,若沒有經驗與技巧的人製作容易因加熱而產生砒霜,因此飲用有中毒的風險,可以改將雄黃酒噴灑在牆壁門窗,驅除毒蟲蛇蠍,但仍需小心誤食的風險性。有趣的是,有些地區會將雄黃酒抹在小兒額頭畫個「王」字,因「王」似虎的額頭,又虎為獸中之王,借虎威以鎮邪。還有端午節常吃的竹葉粽,是從竹筒、皎白筍葉演變而來,竹葉有清熱利濕,和胃寧神的功效,但是糯米是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所以過食粽子可能會造成消化不良,此時可以配上一碗白蘿蔔湯,或是以烏梅3g,山楂3g,生甘草10g,水一杯,煮成半杯溫服,幫助消化,要特別注意,孕婦避免食用山楂,有腸胃疾患的病人最好不要空腹服用山楂或是山楂水。感冒發熱、咳嗽痰多者,女生生理期間,不適合食用烏梅,因酸能收澀可能會影響月經排出量。
-
2020-06-19 科別.皮膚
夏季長痱子又熱又癢? 今天開始做8件事搶救皮膚
夏天是個暢快揮汗的季節,當大量汗液堆積在皮膚表層,不論大人、小孩都會感覺黏黏的不舒服,等汗水停留皮膚表層一段時間後,汗水中的毒素侵蝕皮膚表層,就會出現紅色或白色的丘疹並感覺搔癢,甚至有灼痛感。痱子主要是濕熱、不通風的環境造成,只要保持皮膚乾爽,注意環境乾燥、空氣流通,就可避免發生,但比較擔心的是痱子會引發皮膚癢痛不適,當反覆搔癢,造成皮膚潰瘍、紅腫,甚至細菌感染、蜂窩性組織炎。長痱子多因熱性不散,濕毒作癢,只要可以祛濕毒、清熱,痱子自然就會消失;一般從環境改變著手,輕症可以自我護理,嚴重合併有紅腫、化膿、皮膚炎,才需要就醫。針對只出現紅疹、白疹的痱子輕症病人,教你8個簡單的去濕毒訣竅: 1、飲食勿吃太鹹:重口味的食物盡量減少攝取,例如麻辣鍋。2、多吃具有利濕清熱的食材:如冬瓜、薏仁、苦瓜、綠豆湯。3、以綠豆薄荷湯取代茶飲:綠豆、冷水下鍋沸騰之後,關火燜10分鐘,加入幾片薄荷葉,綠豆只取綠豆皮具有清熱的作用。4、薏仁煮水當茶喝:盡量不加糖或是少許冰糖,只要喝水即可,不吃薏仁。5、雙花浴液洗澡:使用具清熱解毒效用的金銀花及野菊花(不是杭菊)煎水備用,1次洗泡5~10分鐘。6、用藿香正氣水擦洗患部:藿香正氣水成分由藿香、蒼朮、陳皮、厚朴、白芷、茯苓、半夏、甘草、紫蘇等藥材組成,是常見解暑藥物,可散寒化濕、祛暑,可以自行加水熬煮,也可以請店家幫忙熬煮湯劑,或是現成的市售外用成藥。7、以蘆薈膠或蘆薈產品擦拭患部:乳液等具有油性的外用產品不適合痱子病患使用,應該選擇具有親水性的外用塗抹產品。8、中醫師開立煮開的中藥水擦拭皮膚表層:可以將具有抗菌止癢的中藥水先放冰箱冰涼,以紗布濕敷,把體內的熱氣、皮下水分、滲出液、分泌液帶走,或是加入洗澡水中,用來洗澡。延伸閱讀: 好皮膚是養出來的! 一堆人常誤解的10個保養觀念,你有嗎? 又熱又癢! 身上莫名起紅疹可能是長痱子了
-
2020-06-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何新冠大蔓延? NGO:是過度開發
「人類過度開發才是造成新冠疫情的主因!」NGO「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7日發布報告指出,人類過度開發森林、獵捕高風險野生動物,導致病毒進入人類食物鏈,是新冠疫情爆發的主要原因。他們也提醒,如果人類再不暫緩開發,「離下一次大流行病就不遠了。」根據《歐洲新聞網》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舉列了許多因素,包括貿易、毀林開發、捕食高風險野生動物(如蝙蝠、穿山甲、白鼻心等)、農地擴張與集約化畜牧業都會導致人與野生動物的接觸機會上升,進而讓人類得到人畜共患病的機率增加,從以前的SARS,到現在的新冠肺炎都是如此。《報告》中的統計顯示,近30年的新型疾病中,有超過60%都是從動物起源,而在這段時間內,全世界遭到開發、農耕地利用的土地約有1.78億公頃,是1個利比亞(全球第18大國)的大小。「人類需要和大自然保持適當距離,否則我們將會經歷下一波大流行。」基金會總裁蘭博蒂尼說,雖然各國都開始加強保育野生動物的力道,如中國近日以保育的理由,將穿山甲從中藥材中除名,並列為一級保育類動物,但WWF認為各國政策強度不夠,應該要聯合公開表態,發誓為生態多樣性流失、適度開發而努力。《衛報》提到,聯合國先前的環境報告調查也是相同的結果,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委員會主席瑞瑪說,無論是茲卡、愛滋、SARS還有伊波拉,都是人類過度親近、獵捕野生動物所帶來的災害,然而許多國家開發雨林、原始棲地的情況卻愈來愈嚴重,她呼籲各國,為了人類的健康與永續發展,要約束開發、積極保護環境。【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6-1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冬病夏治 中醫三伏貼讓過敏服貼下月是治療時機
高溫炎熱,喜歡貪食冰品的8歲劉姓小朋友患呼吸道過敏,晚上睡覺吹整夜冷氣,導致鼻塞、咳嗽,早晨起床打噴嚏流鼻水,影響睡眠品質,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經嘉義長庚醫院中醫科醫師楊佩蓉,採用中醫外用穴位貼敷「三伏貼」治療,搭配生活作息及飲食調整,呼吸道症狀大幅減輕,胃口改善,感冒次數也減少。楊佩蓉說,劉姓小朋友胃口不佳,體型瘦小,黑眼圈很重,抵抗力不好常感冒,天氣變化容易手腳冰冷,雖看遍中西醫,但因他怕吃藥,過敏未見改善,經鄰居建議諮詢中醫師,除口服藥物,採「三伏貼」治療,症狀減輕。楊佩蓉表示,三伏貼是中醫外治療法,夏天三伏天時節進行穴位貼敷治療保養。今年三伏日的初伏為7月16日、中伏為7月26日、末伏為8月15日。此段日子是1年當中天氣最熱、陽氣最盛時期,主要運用對皮膚有刺激或治療作用溫熱性中藥,如甘遂、細辛、延胡索、白芥子等製成藥餅,敷貼相應穴位,包括大椎、風門、肺俞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寒者熱之」的原則及「天人相應」、「冬病夏治」觀念,利用經絡與氣血運行,到達相關臟腑發揮作用,並補養陽氣,增進對抗病邪的能力,達到預防秋冬時節好發疾病產生。三伏貼適用對象為過敏體質、虛寒體質、尤其是疾病症狀會因天冷或冬天加重,或怕針藥患者也可考慮用穴位貼敷調理,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反覆上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腸胃虛弱、四肢冰冷、欲孕者,皆可至中醫科門診看診。貼敷時間可依三伏日或前後1、2天,或於夏至後擇日敷貼3至6次,每次間隔1至2 周。三伏貼穴位貼敷對過敏性體質患者症狀,以及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故若能把握時機治療及調理,配合適當運動、規律起居、避免食用生冷冰品、蔬果或刺激類食物及減少過敏原接觸,可逐漸遠離過敏症狀糾纏。
-
2020-06-1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防疫期間少出門 女大生勻稱體態增重10公斤求助中醫
一名20歲女大學生原本體態勻稱,但受疫情影響,學校實施視訊教學,很少出門的她,幾乎餐餐點外送,最近疫情結束餐敘邀約又陸續上門,讓她短短一個月內胖了10公斤,令她相當苦惱而求助中醫師。醫師評估後建議她調整飲食與運動,並搭配穴位針灸及按摩改善脂肪囤積,將有助於還她窈窕身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書怡表示,「少吃多動」一直都是減重最重要的原則,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因不可抗力之因素,使得減重之路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除了上述的例子外,有的人一減少進食量就出現月經不規律、腳軟手抖、心悸等症狀,或是下班後只想癱軟在沙發上,完全無力運動,導致體重直線上升。她表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除了少吃多動,還得要調整身體陰陽氣血的運作,使其穩定平衡,而血虛、氣虛、氣鬱、痰濁等這些體質,常是肥胖最重要的原因;針對不同的體質給予不同的治療,是中醫健康減重的關鍵。陳書怡說,常見脂肪囤積在上手臂、腹部、臀部,造成所謂的「蝴蝶袖」、「鮪魚肚」和「河馬臀」除了運動伸展是良方外,藉由中醫的經絡按摩、局部穴位針灸,增加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甚至帶脈的氣血循環,都能有效改善脂肪囤積的問題。她說,針刺穴位可增加氣血流通,加速脂肪細胞代謝循環,另再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搭配不同的穴位作加強,例如氣虛體質患者,可加強合谷穴、太衝穴;痰濕患者可按摩足三里、豐隆穴等,再視情況搭配中藥調理可達最佳效果。陳書怡提醒,若本身有糖尿病、凝血功能不佳、高血壓、心臟病、洗腎等宿疾者,則應先與醫師溝通後再治療。除了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
2020-06-17 養生.健康瘦身
減重只吃水煮餐40歲女停經大小奶 醫:母湯喔!
40歲楊姓女業務因壓力大曾暴肥,她為了減重,採激烈節食方式,只吃水煮餐,不碰一丁點油,連堅果也不吃,曾餓到昏倒,雖成功瘦下來,但恢復正常飲食又復胖了,10年內反覆4次復胖、結食,腸胃受損、停經、大小奶,求助中醫師蔡惠君,經中藥、針灸調理,並且搭配飲食調整後獲改善。蓮樺中醫院長蔡惠君提醒愛美女性,門診中發現很多女性不當節食,或只吃水煮餐,不敢碰油質食物,二、三個月下來,除了乳房變小,也導致內分泌失調而停經,直到恢復正常飲食,月經才恢復正常。楊姓女業務員說,10年前她因壓力大,愛吃垃圾食物,體重飆破80公斤,於是採激烈節食瘦回來,缺點是只要恢復正常的飲食又復胖了,她就又開始節食,反覆4次復胖、結食,不但腸胃損傷,胸部兩邊差了2罩杯,只好求助中醫。中醫師蔡惠君說,診斷後發現,楊女脾氣虛弱胃部發炎,腸道蠕動緩慢,左右胸因反覆減重而差距越來越明顯,加上她會舉啞鈴來練胸肌及瘦手臂,過程施力不當、姿勢不正確,右邊因過度用力導致肌肉化,罩杯縮小。蔡惠君指出,除了中藥、針灸調理外,楊姓女子也配合飲食調整,三餐正常,飲食均衡,並加強蛋白質丶膠質丶鐵質的攝取,經3個療程,楊女胸部差距已縮小僅半個罩杯,療程目前仍持續進行中。
-
2020-06-17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煮絲瓜加薑絲 冬夏放法不同效用也不同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絲瓜有九成五都是水,是水分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跟水果裡的西瓜不相上下,只比冬瓜少。因此,有便秘困擾的人可以多食用,不只可以預防便秘,還有助於解便。【記者陳惠惠 吳雨潔╱報導,出處/2008-04-14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俗名「菜瓜」的絲瓜,是餐桌上的常客,雖然它真正盛產的季節是夏季,幾乎一年四季都可看到它的蹤影。在許多人眼裡,絲瓜可是好處多多,不只能拿來吃,洗刷碗盤靠菜瓜布,連切斷藤蔓流出的絲瓜水,都可拿來當天然化妝水。預防便秘 體寒勿多食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絲瓜有九成五都是水,是水分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跟水果裡的西瓜不相上下,只比冬瓜少。因此,有便秘困擾的人可以多食用,不只可以預防便秘,還有助於解便。國外研究發現,絲瓜裡含有一些植物性化學物質,像是「芹菜素」(這是譯名,千萬別誤以為跟芹菜有關,猛吃芹菜)及「檞皮素」。芹菜素可以降低體內發炎反應,也就是中醫所謂的清熱、降火氣,而檞皮素,則有助於血管通暢,跟中醫的行血脈、通血路功效非常接近。也就是說,近來西方營養學的研究結果,跟傳統中醫看法不謀而合。也因為絲瓜含水量豐富,非常柔軟,對咀嚼功能較差的老人家來說,是非常好的纖維來源,搭配同樣具有清熱、利尿功效的蛤蜊清蒸、煮湯,更有加乘效果。若煮成絲瓜糙米粥,膳食纖維會更為豐富,來一盤 絲瓜炒蛋,在攝取纖維質的同時,也能補充蛋白質。若硬要挑絲瓜有什麼缺點,就是絲瓜性較寒,手腳冰冷、容易腹瀉的人不宜多吃,至於腎衰竭患者,最好先汆燙,去除絲瓜裡的鉀後再食用。經前胸脹 可緩解不適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家蓓:絲瓜老化後的絲狀纖維不只可做為洗刷用的菜瓜布,還可拿來做中藥材,就是所謂的「絲瓜絡」,外觀跟菜瓜布差不多,只是老化程度沒那麼嚴重。絲瓜絡熬水或煮排骨湯後飲用,有通絡的功效,女性月經來前若覺得胸部腫脹不適,可用來緩解不適,對哺乳婦女的乳腺炎也有助益。要記得的是,絲瓜絡難以消化,千萬別吃,只要喝湯即可。另外,從中醫觀點來看,絲瓜還有清熱、利尿跟消水腫的作用,但因為它性微寒,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合吃太多。也因為如此,很多人在烹煮絲瓜時會放點薑絲,順道提味,但薑絲的放法冬天跟夏天也略有不同,夏天吃絲瓜若為了清熱,可以先放薑絲再加絲瓜,若是冬天,可以等起鍋前再放薑絲,可以降低絲瓜的寒性。絲瓜的品種瘦長型澎湖絲瓜:外表有明顯的十個皺褶,切開後,不帶籽的綠色瓜肉較甜,白色纖維部份少,較受喜愛。短胖型台灣絲瓜:白色纖維較多較粗。挑選與保存兩種絲瓜都應挑選外觀頭尾平均者。澎湖絲瓜還須注意皺褶的間隔是否勻稱,越均勻代表肉質越甜。絲瓜買回家後,不削皮可保存一周左右,可用報紙包起,放入冰箱,以免水分流失。而放冰箱的時間越久,纖維會逐漸老化,容易失去軟嫩與香甜的味道。切絲瓜刀法切開絲瓜的處理步驟會影響口感,必須切除絲瓜內部的白色纖維,也就是帶籽的部份。過多纖維,吃起來較粗糙、感覺比較老。常見絲瓜烹調方式是與蛤蜊清炒、海鮮清蒸、煮湯、煮麵線,或調酥炸粉包裹後油炸。
-
2020-06-14 橘世代.時尚橘
米可白「黑肉底」竟變白了 ,日灌3000cc水助排毒
藝人米可白從兒童台「葡萄姊姊」出道,歷經節目通告咖到主演8 點檔,成功轉型為演員,全力打拚事業、增加實力外,健康「本錢」也兼顧,她分享保養秘訣,就是多喝水,一天可以喝到3000cc的水,拒喝手搖飲。米可白近期主演台視8 點擋「生生世世」,戲裡演出助產士,戲外也重視身體健康,透露之前因熬夜拍戲壓力大,每到晚上10點,皮膚就會過敏發紅起疹子,耳朵紅、耳鳴,渾身就像泡過溫泉一般,除了盡量在晚上11點上床睡覺外,也因「頸椎長骨刺」無法做刺激性運動,只能透過放鬆舒壓、喝大量的水排毒,情況才好轉。她平日口味偏淡,原本不太能吃辣,後來因為和方文琳一起拍戲,聽對方建議吃點辣,對身體代謝有幫助,於是她嘗試吃辣,現在竟然也漸漸喜歡上辣味,至於保健食品,除了吃保肝藥、人蔘片,偶爾想調身體時才會喝中藥補身。米可白對於臉部皮膚保養也有獨到之處,自19歲起會化妝後,就不再使用洗面乳,每天早晚、工作結束,卸完妝,拿化妝棉沾化妝水或清水拍一拍就好,皮膚從未出過狀況,光滑無暇,她笑:「以前是『黑肉底』啊,現在不知道為什麼變白了,年紀到了吧。」【台灣女星都是這樣保養!↘↘↘】。這樣做年輕10歲!賴雅妍獨門保 養,把握喝 水黃金時間。年過四十仍青春 Gigi:每天攝取大量蔬菜還愛吃蒜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11 養生.抗老養生
40歲卻有20歲好身材!美女醫師田宜民 3秘訣教你吃不胖、零皺紋
美女中醫田宜民雖已邁入40歲,靠著勤勞保養及運動,維持40多公斤纖細的身材,和一張吹彈可破的臉蛋。她說,自己並不是吃不胖的體質,「我不是仙人,是靠著規律的生活和飲食做到的。」另外,要多愛自己、學習感恩,「遇到挫折是讓我們前進和成長的機會。」她很重視保養,讓自己10多年來維持外在條件不變。她表示,起床後會喝用溫水喝一杯高麗蔘茶,「我大多是一半高麗蔘、一半西洋蔘;高麗蔘溫補、西洋蔘涼補,讓自己整天的精神狀況都很好。」 「在中藥,人蔘是上品藥材,大補元氣,讓你的精神好,因我的工作需要體力,每天早上一杯可以補充體力、提振精神。」她說明:「人蔘還可以養肺和脾胃,中醫認為它是『顧本培源』的藥材。」 「我也會看自己目前的體質狀況才飲用,像是夏天燥熱,就會以西洋蔘為主;冬天氣候涼一點,高麗蔘會多一點;如果是不冷不熱就各一半。」 有時,她也會用2~3片的蔘片泡茶,早上喝一杯暖胃、補氣,還可促進排便,「喝完一杯後,我才會再吃早餐。」因喝人蔘要看體質,她建議要先看過中醫,確認自己的體質後,再來飲用。 早晚敷臉做足保濕,肌膚年輕不怕皺紋 漂亮的她很重視皮膚保養,每天早晚敷臉兩次、做足保濕,「皮膚要維持不老、緊實,保濕很重要;保濕夠才不會有皺紋。」 每天早上她會用油刮臉,「很多人排斥油品,但油對人體很重要,想要皮膚保水,要用油份去鎖住水份;油性膚質的人,可以選擇清爽一點的像是椰子油,我個人蠻愛的。」 她在臉上擦好油後,用刮痧板輕輕的刮臉,「由下往上刮,由內往外刮,額頭由下往上,可預防抬頭紋,像我有點過敏性鼻炎,加強黑眼圈部位。」有些女生早上起床臉部會浮腫,刮痧也能消腫。刮臉只要5分鐘就可以了。 結束後,她會敷臉,「因我的皮膚很容易過敏,會先抹上蘆薈凍或是冰晶,它可以鎮定皮膚和保濕,再用一層紙面膜倒玫瑰水,膨脹後敷臉約15分鐘。」 如此步驟,每天早晚各一次,「只要做習慣,其實一點都不麻煩,而且不做還會不習慣。」她笑道,保養過程只要半小時,「女人應該要多投資在自己身上,尤其中年、熟齡的人,更要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 天天量體重控熱量,有決心就能瘦下來 田宜民是知名的減重名醫,「很多人看診時問我什麼能吃、不能吃,其實減重最重要概念第一個就是飲食,再來是熱量控制。」 「想要瘦就要有意志力和愛美的決心。」像她就身體力行,「我一定天天量體重,當發現我的體重增加0.5~1公斤時就會控制熱量,進行個2~3天,讓體重下來。」 最近她迷上氣炸鍋,「我儘量挑選食物的原形,多買蔬菜、豆腐,降低熱量。」她表示,每人每天攝取的熱量以體重乘上30,例如50公斤的人,一天攝取的熱量約1500卡,只要熱量能控制在範圍內,就能維持住體態。 有氧運動+訓練核心肌群,有效緊實身材 「減肥的不二法門就是少吃、多動。」她笑道:「有些人會說,明明我運動很多,為何就是瘦不下來?以走路一個小時來說,只消耗300卡路里,等於一個三明治的熱量,如果運動完後就吃一個三明治,又補回來了。」 她很重視身材,每天至少踩40分鐘的踏步機,「我會一邊敷面膜一邊踩踏步機,踏完後就順便洗臉,再泡個澡、促進血液循環。」 她也建議做有氧運動和核心肌群訓練,「有氧運動可以維持體重、提高心肺和代謝率;訓練核心肌群,如深蹲等,可讓局部緊實。」 她表示,中醫雖然可以用藥物或埋線等輔助方式來控制病患的胃口,但想要變美和維持身材,自己要有「很強的意志力」。變美只有一句話:「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我算是對自己很嚴格的人。」 對中年或熟齡者,她認為還要「延長我們行動自如的時間」,因此,每2~3年要定期去做健康檢查,「一旦發現小毛病就去治療,不要拖到很嚴重再去。」畢竟,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快樂的熟齡生活。 學會一個人也很快樂,才能擁有幸福人生 最後,她強調,每個人都要過著身心靈平衡的生活,尤其是女生,「我想告訴所有的女生,要學會一個人也可以很快樂,才能值得擁有幸福。」 她以林志玲為例,「志玲姐曾說自己也有很黑暗、很低潮的時候,那時她體認到一件事:所有的事都必須要妳自己親自面對,沒有人替你解決你的問題。所以,快樂是一種技能,要後天去學習的。」 田宜民很感謝自己能當醫生,能幫助很多人,「人生短暫要創造活著的價值;遇到事情,多看正面,讓自己活在滿滿的正能量裡。」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50歲看起來如30歲貴婦!每天花3分鐘做這件事,促進免疫力抗衰老.腰圍粗、肚子大,當心「脂肪肝」 白雁:做對運動,減少腹部脂肪、促進代謝.輕微咳嗽,卻已肺癌末期?50歲後注意,肺癌初期無症狀,4種人儘早檢查
-
2020-06-10 養生.營養食譜
減重好好吃正餐/營養師400卡料理:紅燒番茄牛肉細粉
許多女生喜歡細粉(冬粉)的口感,但是正在減肥可不可以吃冬粉呢?這也是許多網友在瘦身社團中經常問的問題,讓營養師告訴妳,減肥可以吃的食材還是很多,重點是量的拿捏以及營養是否均衡喔!控制體重不復胖是長期戰鬥,經常在社群分享營養概念的呂孟凡營養師表示,選擇錯誤且極端的減重方式,只會傷害身體而且更難瘦下來,「最有效的方法,往往也是最簡單的方法」,由呂孟凡營養師親自烹調示範,減重也可以好好放心吃正餐,而且是這麼豐盛美味的紅燒番茄牛肉細粉喔!【紅燒番茄牛肉細粉】● 材料牛後腿腱子心 100公克牛番茄 70公克洋蔥 20公克紅蘿蔔 20公克小白菜 80公克薑片 1片青蔥 1枝細粉 40公克植物油 2小匙湯 滷包 1包辣豆瓣醬 適量醬油 2小匙米酒 1小匙水適量● 營養成分分析總熱量:405.9大卡碳水化合物:43.0公克蛋白質:21.8公克脂質:16.3公克● 作法1. 將牛腱肉放入鍋中,倒入可蓋過肉的水量,加米酒、薑片、蔥段,從冷水開始煮至滾,轉小火煮25分鐘,並加蓋悶20分鐘,煮好的牛腱放涼後切成適當的塊狀備用,煮牛肉的水後續可當牛肉湯底。2. 牛番茄洗淨切塊、洋蔥洗淨切丁、紅蘿蔔洗淨削皮後切滾刀塊、小白菜洗淨後切段備用。3. 準備大鍋子,熱油後先炒香洋蔥丁、再依序放入紅蘿蔔、番茄、牛腱肉、辣豆瓣醬、醬油拌炒均勻,接著倒入剛剛煮牛肉的高湯,加入滷包,煮滾之後轉小火,加蓋煮1小時即完成湯底。滷包可至一般大賣場或中藥材店購買。4. 將冬粉及小白菜分別以滾水燙熟。先將冬粉放入碗中,倒入煮好的牛肉湯,再放入料以及小白菜即完成。● Tips一次做一人份的牛肉湯不好煮而且非常耗時,建議一次可做多天的份量,想吃時加熱即可。● 呂孟凡營養師的話牛後腿腱子心100公克的脂肪只有6公克,比牛肉麵常使用的牛腩低許多,是減重時的好選擇。牛肉湯冷藏可保存約一週,分批冷凍可以放更久。每次要吃時只要煮冬粉、燙青菜,倒入加熱好的牛肉湯就可食用,非常方便。冬粉GI值較低,換成等重量的白麵條也可以,熱量差不多但是GI值較高,掌握先吃蔬菜以及蛋白質,最後吃澱粉的原則即可。※作者介紹:呂孟凡,七年醫學中心臨床營養師經歷,喜歡畫畫、烹飪。在職時營養門診有許多減重成功的個案,同時擔任減重暨代謝手術中心的負責營養師。曾任台大醫院營養師。【以上摘文選自《健康吃.營養瘦》、作者:呂孟凡、圖文:尖端出版社提供、整理:記者柯意如】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6-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醫治療本月納入新冠肺炎指引 平均8至10天可改善病情
中藥也有助治療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未減,中國、韓國紛紛投入中藥療法研發。國內研究團隊發現,多數患者展開中醫介入治療後,有助緩解發燒,穩定心跳、血壓。而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擬《新型冠狀病毒病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也已通過衛福部審核,並於6月1日公告。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今上午舉行「中醫參與新冠肺炎治療及中醫防疫新生活」記者會,並高呼「中醫Can Help」。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指出,研究團隊沿用2003年SARS治療經驗,針對輕症、重症、微重症、恢復期等四時期訂定4種處方,平均8天至10天可改善新冠肺炎病情。蘇奕彰說,我國中醫藥國家隊研發,今年4月起在三總等國內幾家有中醫部的大型醫院,運用臨床用藥基礎研究,展開中西醫合併治療;發現中藥能改善病情、阻斷新冠肺炎朝重症發展,同時減少重症後肺纖維化等併發症,並緩解失眠、憂鬱、焦慮、腸胃及發燒等症狀。蘇奕彰進一步說,團隊也發現,某些中藥成分能與新冠病毒上的棘蛋白結合,可阻斷開鎖程序,不讓病毒複製,並抑制重症者「細胞激素風暴」,防止免疫系統失控、避免病毒感染。而針對中醫治療新冠肺炎,國家中醫研究所也曾多次討論,今年5月6日時,研商中醫納入《新型冠狀病毒病臨床處置暫行指引》並進行專家會議,而通過後於6月1日公告《新型冠狀病毒病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內容也針對輕症、重症、微重症、恢復期等四時期訂定4種處方。蘇奕彰說,在上述多款中藥材能抗病毒複方中,其中「黃芩」在抗病毒占了重要角色,有清熱、瀉火解毒作用,是重要藥材之一,另外也發現2種中藥材有免疫調節功能。而在臨床也發現,患者同意中醫介入治療後,輕症患者平均8~10天就可以三採陰性出院。三總中醫部主任黃怡嘉也分享收治案例,表示分別收治年約七旬重症患者,本身有高血壓、胃潰瘍等共病,住院時出現發燒、咳嗽、血氧下降等問題,同樣有服用奎寧藥物,但出現心律不整、胸悶等問題,之後採用中西合併治療,症狀改善並於9天後解除隔離。
-
2020-06-05 養生.抗老養生
節氣養生/「芒種」開始變熱 涼性瓜果節制吃、清熱喝這四種飲品
6月5日是廿四節氣裡的「芒種」,夏季當令水果盡出,中醫提醒,體質虛寒的人,吃涼性瓜果要節制,熱性的荔枝,吃多了易升心肝之火,都要注意。芒種,之前有「小滿」,之後為「夏至」,是指黃河流域的稻麥已吐穗結實,長出細芒,同時也宣告天氣開始變熱。俗諺說:「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意指如果芒種日下雨,就會連著下到五月;「芒種夏至,檨仔(芒果)落蒂」,指的是台灣南部的芒果,在芒種後上市;「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意思則是,芒種的雨水,是豐收的預兆。西瓜、芒果、鳳梨、和荔枝都是當令的水果,甜又多汁,但「凡瓜皆涼」,體質虛寒者,吃太多瓜類水果如西瓜或香瓜,晚上可能會腹瀉,最好還是淺嘗即止。至於紅通通、熟透透的芒果,和肥嫩甜蜜的荔枝,台灣民眾都知道它們屬熱性水果,吃了易上火。從中醫來看,荔枝、龍眼吃多了,會增加心肝之火,症狀是眼眥(眼屎)變多、容易睡不著或嘴巴苦乾,有糖尿病等慢性病者,更不能多吃甜分這麼高的水果。而大啖芒果,則可能皮膚發癢,產生皮膚過敏,有異位性皮膚炎者要節制口欲。冷天易感冒,夏天則因為從冷氣房出來,一下子接觸熱空氣,產生風熱型感冒,患者症狀不是怕冷,而是頭暈,或鼻子感覺不適,而需要飲用中藥方劑。熱會讓人產生濕氣,濕熱就得清熱,才能利濕,如果不是虛寒體質的人,可喝椰子汁、苦茶、青草茶、檸檬汁,但一樣需視身體狀況適可而止。「芒種」清熱茶飲★玉竹湯材料:玉竹適量作法:將材料加水大火煮成湯,並依口味酌加冰糖。功效:玉竹性甘,微寒,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中醫常用來緩解乾咳少痰、津少口渴、陽虛感冒。一般玉竹常和沙參一起燉肉。★菊花青草茶材料:菊花、紅棗、沙參、紫蘇、薄荷、冰糖適量、仙草乾、白扁豆等藥材,放入藥袋作法:將材料以大火加水煮後,取出藥袋,加適量冰糖即可飲用。功效:生津止渴、清熱退火。(資料來源/施淙銘中醫師、製表/記者施靜茹)
-
2020-06-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解禁 通路大戰 再貴也掃光
口罩昨開放自由購買首日,各通路隨即出現搶購熱潮,其中,7-ELEVEN首波預購限量兩萬五千盒,才開賣五分鐘就被搶光;愛買量販店昨首批到貨也在開賣後不到半小時,隨即銷售一空。家樂福公共事務服務部北北區經理張君鴻說,昨一早開店短短幾小時已賣出上千包,雖然價格比實名制貴一點,但民眾只要看到有口罩就會買。昨天許多民眾到藥局卻買不到口罩,只有實名制部分可買,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陳昭元表示,由於廠商鋪貨不及,進貨價格還不確定,目前大多數藥局仍無法進貨,預估一、二周後才可在藥局自由購買。7-ELEVEN表示,本周備妥兩百五十萬片(含預購)以上口罩,昨開放盒裝醫療口罩臨櫃預購,民眾反應相當熱烈,首波限量兩萬五千盒,開賣五分鐘即銷售完畢,隨後也會陸續在全台門市上架。全家便利商店六月二日起,於全台門市提供限量兩萬盒口罩,優惠價兩百九十九元,全家會員再折五十元;萊爾富也將開賣醫療級防護成人口罩,全台限量兩萬盒;OKmart則是針對會員開賣一般醫療級口罩,共有成人、婦幼兩種規格,六月五日起可取貨。至於量販通路部分,愛買昨日起搶先於指定十家新竹以北門市的附設藥局,限量開賣台灣製盒裝醫用成人口罩,業者表示,本周全台門市供貨量共十二萬五千片,昨日首批到貨兩萬五千片,開賣二十五分鐘即銷售一空,其餘十萬片將陸續到貨,但各店實際販售數量與時間依照到貨狀況為準。大賣場買得到口罩,但藥局卻沒賣,北市麗中藥局藥師易麗珍表示,開放購買的口罩目前廠商貨還沒有到,但已有許多民眾到藥局預購,訂單已累計達幾百筆,儘管一盒有五十片,但不少人一次就訂購十盒、廿盒,甚至有人一次預購五百萬片口罩,這位民眾表示有親友在巴西想一次訂多一點。對於口罩價格,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陳昭元說,由於賣到國外的口罩價格偏高,要看大廠如何抉擇國內外供貨數量,預估國內口罩一片將高於現行實名制的五元,可能落在一片七至八元,品質較好的大廠產品,更可能十元左右。國內口罩大廠中衛以生產時尚造型口罩為特色,中衛表示,考量原物料及市場需求,預計這星期先生產「酷黑」及「天空藍」兩款口罩,一盒五十片、售價三百元。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則提出最新建議,「無法維持社交距離的擁擠環境,不論室內室外都要戴口罩,其他地方想戴就戴,隨時都戴,保護別人也保護自已。」最近幾則刊登於頂尖期刊的研究論文顯示,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口鼻呼出微小氣膠,減少傳染風險;詹長權分析,台灣防疫成功,最重要模式就是民眾於防疫期間仍可順利購買口罩,且幾乎全民都戴口罩。
-
2020-06-02 橘世代.時尚橘
「3個月瘦到40kg,弄壞身」準影后吃中藥養生也養身
吳可熙曾以「再見瓦城」入圍金馬影后,她瘦得精實,事實上,小時候曾因為愛美,用錯方式瘦身,身體因此被搞壞,如今她想以自身例子導正大家正確瘦身觀念,也分享自己的養身茶包配方。吳可熙國中時曾激烈斷食,166公分的她在3個月內瘦到40公斤,但她沒有停止減肥,幾個月後瘦到3字頭,雖然瘦下來,但她的身體卻跟著亮紅燈,那段時間脾氣變暴躁,還「停經1年」,最後身體反撲,大爆食,1個月內胖到60公斤。之後她學會靠著跳舞、運動,慢慢地瘦到正常體重,她表示現在不管多忙都會保持一周運動1次,飲食上會以「減澱粉」的方式瘦身,早中餐吃一點澱粉,強調要盡量吃好的蛋白質,她說有時候也可以開心吃,吃點炸雞也可以,晚上則不要吃澱粉,以青菜類為主,「中餐、晚餐越來越少,越來越健康」。她也分享在家中有存放不少中藥材,會因為自己的需求,把茶包拿出來泡。養身中藥茶分享:【窈窕減脂茶】決明子、山楂、荷葉、陳皮、車前子、黃耆、澤瀉。【排水去腫茶】薏仁、黃耆、澤瀉、益母草、茯苓、白朮、黑豆。【補心養氣茶】西洋參、五味子、麥門冬、炙甘草、黃耆、 枸杞、紅棗。【養生精選延伸閱讀↘↘↘】。飲食運動雙管齊下 楊小黎靠自制力逼出好身材。黃心娣保養由內而外、穴道按摩藥膳調理不馬虎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28 該看哪科.皮膚
頭髮愈洗愈稀疏?專家教你選洗髮產品4眉角
禿髮問題困擾著不少男性,但女性千萬也別大意!新時代的女性往往必須同時兼顧家庭與事業,導致壓力與日俱增,尤其是本來就有生理痛、頭痛、產後掉髮問題及體質虛冷者,掉髮風險也隨之提升,女性禿頭的年齡層更有逐漸下滑的趨勢。中醫師陳瑞聲指出,女性掉髮原因多,透過中藥調整體質,可確保日後新生髮根堅韌有彈性,根絕掉髮問題。陳瑞聲表示,男女性常見的掉髮類型包括鬼剃頭、圓形禿、脂漏性(細菌感染)掉髮、雄性禿,其實根本原因皆出自頭皮膚是否健康。掉髮症狀也各有不同,鬼剃頭及圓形禿等掉髮方式,速度很快且量多,嚴重者甚至整個頭髮掉光,連眉毛、腋毛、陰毛也掉,主要原因與壓力、身體免疫力、藥物、過度染燙髮導致頭皮受傷變得鬆弛有關。 中醫認為鬼剃頭、圓形禿掉髮是由於氣虛、身體血液循環不佳,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以致難以供應營養到頭皮膚血管神經,造成頭皮鬆軟凹陷夾不住頭髮,但所幸毛母細胞並沒有受損,仍有挽救機會。陳瑞聲中醫師臨床上針對氣虛體寒的掉髮患者,使用人參、黃耆等藥材補氣,併用當歸、鹿茸等溫補藥材促進血液運行,讓皮膚微血管及神經獲得充足養分,能改善體質、增強免疫能力,有助恢復全身皮膚彈性。只要頭皮鬆軟問題改善,頭髮就會再長出來,且健康不易掉落。 另一種掉髮的類型為脂漏性掉髮,主要是頭髮被細菌塵螨感染,使頭皮變得容易出油、發癢,引起毛囊發炎腫脹束住頭髮,新生的頭髮就會越長越細,最後變成禿頭。 針對脂漏性掉髮治療,中醫採用植物性清潔酵素配合洗髮精,清除細菌及塵螨,分解油脂,再以內服中藥強心補腎,達到放鬆頭皮、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如此一來,暗藏在毛囊內的油脂才能隨著頭髮生長慢慢排出,當毛囊內油脂清除乾淨,自然能長出健康粗黑的頭髮。 陳瑞聲中醫師提醒,想要維持髮量濃密,保養頭髮的應該從小就開始,宜選擇具備天然溫和、能防止塵螨細菌感染效果的洗髮精保護頭皮,且最好不要添加防腐劑或增稠劑為佳,否則易導致毛囊受損,增加掉髮風險。(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頭髮掉不停、愈來愈稀疏? 你可能是這些營養不夠了 家裡地板頭髮掃不完? 3指標判斷是不是快禿頭了
-
2020-05-27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更年期不分男女 女中醫調理助改善推薦3種舒緩飲品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中醫科主任張淑媚表示,更年期是男女必經的階段,只是女性症狀較男性相對明顯。女性大約在停經前後開始出現更年期症狀,這段期間因為卵巢的機能衰退、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而導致各種生、心理變化;男性則是因為睪固酮的濃度降低而產生更年期症狀。張淑媚表示,中醫的保健飲品能舒緩更年期症狀,有助改善體質,她提供日常飲食配方供民眾來參考,包括百合銀耳蓮子甜湯、黑豆山藥排骨湯、酸棗仁飲。她說,西醫的更年期治療雖可用荷爾蒙藥物來減輕症狀,但也同時提高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或攝護腺癌的風險,通常療程約2至3個月更年期症狀減輕後,就不建議再繼續服用。有民眾尋求輔助中藥調理,經由專業中醫師診斷後,針對個人的體質和症狀給予適合的方藥,再另外搭配針灸、食療、推拿按摩或運動等方法,都可看見更年期生活品質的改善,但切記勿迷信偏方或服用來歷不明的中成藥。更年期如調理合宜,症狀大多可以緩解或消失;除中、西醫合併調理外,民眾也應儘量保持心情愉快、飲食有度、養成運動習慣和生活規律以求身心健康。張淑媚指出,中醫的保健飲品能舒緩更年期症狀,有助改善體質,並且提供日常飲食配方供民眾來參考,但提醒民眾要注意,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若同時有服用其他藥物或症狀較嚴重,建議應諮詢專業中醫師後再飲用較為妥當。●百合銀耳蓮子甜湯材料:百合10克、銀耳10克、蓮子30克、紅棗30克、枸杞10克、冰糖適量作法:百合、銀耳、蓮子、紅棗、枸杞加水泡發,將銀耳、蓮子放入鍋中煮30分鐘後,加入百合、紅棗、枸杞和冰糖,再以中小火煮至銀耳濃稠即可●黑豆山藥排骨湯材料:排骨500克、黑豆50克、山藥50克、鹽少許作法:黑豆洗淨後浸泡4小時;將排骨、山藥、黑豆放入鍋中以大火煮沸後,小火繼續燉煮2至3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酸棗仁飲材料:炒酸棗仁15克、茯神15克、枸杞15克、生甘草2片、紅棗5個作法:將上述材料洗淨後一同放入鍋中,加1000C.C.的水以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至水量約剩700至800 C.C.後,熄火悶10分鐘,去渣取汁後即可當茶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