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中央社
共找到
271
筆 文章
-
-
2021-05-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混打首納台灣官方指引 嚴重過敏者受惠
全球疫情嚴峻,多國進行新冠肺炎疫苗混打研究,台灣也首將疫苗混打納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官方指引,將開放第1劑接種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者,第2劑可打不同廠牌疫苗。國際間接種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個案時有所聞,疫苗到貨時程不穩定也成疫苗接種一大隱憂,為讓疫苗使用更有效率,部分國家著手展開疫苗混打相關研究。多數新冠肺炎疫苗須完整接種2劑,加強或喚起免疫記憶,包含莫德納(Moderna)、輝瑞BNT疫苗為mRNA疫苗,台灣目前現有的牛津與阿斯特捷利康(AZ)研發的疫苗是腺病毒疫苗,高端、聯亞國產疫苗則為蛋白質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原本規定,無論哪一種廠牌疫苗都不得與其他廠牌混用,但因應國內嚴重過敏個案面臨沒疫苗可打窘境,近日首度放寬規定,開放嚴重過敏者第2劑混打其他不同技術產製的疫苗。舉例來說,第1劑接種腺病毒載體新冠肺炎疫苗後發生嚴重過敏或不良反應, 第2劑建議改以mRNA疫苗或蛋白質次單元(protein subunit)疫苗完成接種,接種前應與醫師充分討論及評估風險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接種後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意味無法再接種同一技術產製疫苗,為保障這些民眾完整接種權利,才會開放可交替使用不同廠牌新冠肺炎疫苗。莊人祥強調,現階段僅開放非常嚴重過敏反應者,並非所有不良事件通報者都可混打;其他對象接種原則仍為不交替使用,未來若有混打效益科學證據,才可能在專家會議討論開放其他民眾交替使用不同廠牌新冠肺炎疫苗。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專家起初之所以建議避免混打疫苗,主要是疫苗相關臨床試驗不足,混打不僅安全性未知,也不確定是否影響疫苗有效性,在沒有臨床數據支持之下,並不建議混打。至於對單一疫苗過敏者,接種其他技術產製的疫苗,究竟是利是弊。黃立民解釋,理論上對疫苗後過敏者,絕大多數都是對疫苗中特定成分過敏,而不是對新冠肺炎棘蛋白(S protein)過敏,因此改打另一支不同分的疫苗,應可降低過敏風險,同時提供保護力。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說,不同廠牌疫苗各有嚴重過敏、中和抗體效價不同,及各國疫苗產量不足或採購不順利,勢必面臨混打議題,多國已投入研究,台灣也應跟上國際腳步,未來莫德納疫苗抵台或國產疫苗獲緊急授權,長庚大學將招募自願者參與混打試驗。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分享,國際間疫苗混打小規模試驗大多是以AZ疫苗搭配其他mRNA疫苗如輝瑞BNT、莫德納等疫苗進行試驗,盼解決AZ疫苗保護力偏低問題,初步觀察到雖能有效提高保護力,安全性也尚可接受,但接種後不良反應比接種單一種疫苗增加約20%。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5月17日刊登一則比較各廠牌疫苗中和抗體效價的研究顯示,莫德納、輝瑞BNT等mRNA疫苗產生的抗體效價最高,意即保護效果最佳,而AZ、嬌生等腺病毒疫苗相對抗體效價較低。該指引也修改曾經感染者的接種建議,無論以前為有症狀或無症狀的感染史,都應接種疫苗,但建議染疫者自發病日起至少間隔6個月並解除隔離、完成治療後,再接種疫苗。
-
2021-05-2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萬華成重災區居民憂遭汙名 盼同島一命防疫優先
全台防疫警戒升級,台北市萬華成重災區,區長、里長接獲居民反映,擔憂萬華遭汙名化,居民心情沉重。區長今天說,同島一命,盼以防疫為優先,不要用歧視眼光看待萬華。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升溫,萬華成台北市重災區,也成外界關注焦點。台北市政府萬華區長詹天保接受中央社電話訪問時說,近日確實接獲當地里長、里民及民意代表反映,擔憂受疫情影響,萬華有被汙名標籤化。詹天保表示,萬華傳出疫情後,居民近日透過網路社群等反映,憂心萬華遭汙名,其實住萬華居民都非常遵守防疫規定,像里長、里民若不影響醫護狀況,都會前往送物資。他說,希望外界不要用歧視眼光看待萬華,同島一命,應以防疫為優先,同心齊力防疫,當地居民也盼不要再出現相關字詞。萬華區和平里長吳淑芬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她在當地居住30多年,社區內許多長輩得知有疫情,加上外界對萬華有汙名化狀況,長輩們都在問「萬華有那麼糟嗎」。她說,近期許多里民擔憂萬華遭汙名化,像有確診者曾赴萬華,外界會提及經過萬華可能染疫,這樣說法太離譜、不公平,里民都很配合防疫工作,嚴重抗議萬華汙名化情形。富福里長許文輝接受電話訪問時指出,很多里民近期反映擔憂萬華遭汙名化,外界還提及經過萬華就染疫,這樣說法太扯,里民都很配合政府防疫工作,染疫者多數是到當地遊玩。他說,像有里民若發現公園等處有人未戴口罩,會主動通知里辦公處希望派員前往勸導,以防疫為優先,期盼外界不要再有相關說法。
-
2021-05-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升溫 新北規劃設第二檢疫中心收治輕症
新北有300餘名醫護將投入篩檢,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防疫作戰目標要明確,不浪費醫療資源,除感謝醫護全力支援篩檢,另已規劃設第二檢疫中心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在防疫會議後記者會表示,疫情嚴峻,醫療與篩檢量能都相當吃緊,相當感謝醫護人員辛苦,市府全力支援社區篩檢站、治療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重症患者、補充防疫資源與裝備。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慶明在防疫說明直播中表示,去年新北社區感染防疫演習時,就已號召150名基層醫師志願投入社區篩檢;這次疫情攀升,號召後,增加159名醫師、77名護理師願意加入篩檢行列,總數超過300名醫護人力。目前有新北聯醫板橋院區、市立土城醫院、衛福部樂生療養院、永和耕莘醫院等4處新北社區篩檢站,媒體詢問是否增設篩檢站,侯友宜表示,防疫戰略目標一定要明確,有方向與步驟,機動調整須增強管制的強度,快速斷絕傳染鏈。他說,為維持醫療能量不至崩潰,會依社區防疫熱點、醫院負荷與責任目標,協調各醫院設置篩檢站,不會亂槍打鳥般無意義的篩檢,將浪費並拖垮醫療資源。侯友宜說,當初設置第一個板橋篩檢站,就是要輔助台北市萬華區茶藝館個案活動史,找出接觸者。隨足跡擴大,相信篩檢能量會愈來愈強,也隨熱區移動狀況提早部署,但不能耗盡醫療能量,須有戰略步驟。至於新北確診者的接觸對象足跡,衛生局長陳潤秋告訴中央社記者表示,目前掌握新北市感染者,有8成的活動史幾乎都與北市萬華案有關,至於剩下2成令人擔憂的不明感染源,目前積極疫調並擴大匡列。侯友宜說,透過密集篩檢,近日確診人數一定會增加,但這就是戰略目標,無須恐慌。目前投入300名警力協助疫情調查,透過偵查刑案手段,希望快速找到失聯的接觸者,避免病毒擴散。侯友宜說,今天確認徵用一家防疫旅館改為新北市集中檢疫中心,收治輕症與無症狀患者。設置標準與運送過程依照中央標準,目前以消防救護人力後送,必要時才會啟動防疫巴士。他說,掌握居家隔離人數,防疫旅館房間數也都夠用。至於集中檢疫中心收治病患房間數若不足,已經著手準備繼續徵用第二家,但需溝通與準備時間。
-
2021-05-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護如戰士上戰場打仗 邱泰源籲疫苗優先接種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掀起疫苗搶打潮。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民進黨立委邱泰源呼籲,醫護與防疫人員如戰士上戰場打仗,應優先保留疫苗名額並鼓勵接種,守住防疫第一線。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昨天召開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應變視訊會議,全台各縣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涵蓋基層診所與醫院醫師,皆上線與會討論。邱泰源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表示,全國共5.2萬名醫師,有7成在醫院任職,3成在基層診所服務,疫情嚴峻之際,醫院與基層更要攜手防疫守住防線。邱泰源提到,應變會議中有3大建言,首要之務是保住醫療量能,目前確診者多達6至7成是無症狀或輕症,若全湧入醫院不僅影響急重症醫療量能,更可能引起群聚,故需分流收治,建立有韌性的醫療體系。邱泰源表示,無論是醫院或基層診所,相關防疫、採檢與收治的標準流程必須清楚,也要盡快整備防疫設備與物資,特別是診所可能面臨N95等防疫物資不足,必須盡速到位。最後,本土疫情掀起疫苗搶打,今天抵台約40萬劑AZ疫苗該如何分配,邱泰源說,應優先保留名額給醫護防疫人員,並鼓勵接種。他強調,醫護就像戰士,打疫苗是為了上戰場,接種後有了防護力才能打仗。區域醫院協會也發布新聞稿,強調將全力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執行防疫任務。區域醫院協會指出,目前採檢人潮持續超量,呼籲民眾到急診室務必配合耐心等待,互相體諒,給醫護同仁多一些時間,全民齊心抗疫才能穩住疫情。
-
2021-05-18 新聞.元氣新聞
護理評鑑停辦1年 首度採自願線上數位評鑑
因應疫情,衛生福利部今天宣布,今年度護理之家評鑑、專科護理師訓練醫院認定訪視皆停辦,合格效期延長1年,針對尚無評鑑合格者,可自願參與首度舉辦的線上數位評鑑。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專委顏忠漢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表示,因護理機構與人員全力投入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應變工作,包含一般護理之家、產後護理之家與居家護理所,今年度評鑑停辦;已有合格效期者展延1年。顏忠漢說,去年已研議今年將首度推出線上數位評鑑,但因應疫情評鑑停辦,因此僅針對尚無評鑑合格的機構,如開業滿1年應受評鑑或前次不合格者,可自願選擇是否參與線上數位評鑑,通過將予以1年合格效期。顏忠漢表示,線上數位評鑑項目包含機構日常管理、負責人教育訓練、公共安全訓練與災害預防等,數位評鑑還特別加入個案照顧紀錄,盼將4年1度的評鑑變成日常管理。此外,針對專科護理師訓練醫院認定訪視,今年也將停辦,現有資格將展延1年。顏忠漢說,專科護理師分為內、外、婦、兒及精神科,以及去年新增的麻醉專科護理師等6大類,必須經過衛福部認定的醫院訓練與考試。顏忠漢表示,內、外、婦、兒及精神科專科護理師訓練醫院已行之有年,今年的訪視將停辦,若有特殊迫切需求才視狀況安排;麻醉專科護理師訓練醫院因去年才新增,目前尚無訓練醫院,故將延至明年才辦理訪視。
-
2021-05-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密合度是重點 專家提3大防漏要訣
雙北進入疫情警戒第3級,外出必須全程戴口罩。專家表示,口罩密合度是防護重點,可將綁帶拉緊、透氣膠帶貼好空隙或多加1層貼合臉型的布或泡棉口罩,都可增加密合度。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快速擴散,2天內就增加386名本土個案,以雙北地區疫情最嚴峻,進入疫情警戒第3級,外出若未戴口罩,可開罰新台幣3000至1.5萬元。中山醫學大學職安系副教授賴全裕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口罩防護的重點在於是否緊密貼合臉型,而非戴幾層口罩。去年實證可電鍋乾蒸口罩消毒的賴全裕表示,N95口罩過濾率達95%,一般外科口罩則達80%,但若佩戴時未貼合臉型,空氣微粒就會從隙縫處洩漏,防護效果也降低。賴全裕說,新冠肺炎病毒仍以近距離飛沫傳播為主,外科口罩可過濾10微米以上大飛沫,一般民眾在普通場合戴外科口罩,加上維持社交距離即可。但若在密閉空間如電梯、車內,口罩洩漏部分可能較無法防護。賴全裕提到,最常見的洩漏處就在鼻梁、下巴與雙頰,也就是口罩的4個邊界處。要提升口罩密合度、減少病毒從隙縫處洩漏,賴全裕提3大要點。首先,口罩綁帶要拉緊,耳朵後方繫繩可打結,鼻梁處也要確實壓緊,讓口罩更加貼合口鼻。其次,可用透氣膠帶將下巴、雙頰等隙縫處貼起來;最後,可多戴1層貼合臉型的布口罩或泡棉口罩,目的是增加密合度。但賴全裕強調,不建議戴2層外科口罩,因洩漏縫隙還是一樣,反而增加呼吸阻力,讓口罩戴不住。
-
2021-05-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是否戴2層口罩引熱議 專家指戴好戴滿較重要
網路近日流傳一名美國華裔醫師透過臉書發文指稱,美國CDC發布報告指出,在醫療口罩外層多戴一層布口罩可減少病毒傳播,台南市政府衛生局長許以霖說,正確戴好口罩比較重要。網路上近日流傳一名美國華裔醫師Justin Yang透過臉書發文表示,美國疾病預防管制中心(美國CDC)今年2月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外科口罩外再多戴一層布料口罩,可以減少90%以上的病毒傳播,發文中並鼓勵台灣民眾戴兩層口罩,這篇文章在台灣引發民眾熱烈討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昨天的指揮中心記者會中表示,醫療用口罩經過檢驗合格,基本上在防疫上是夠的,如果換得了氣,多戴幾層也沒關係,如果換不了氣,一直拿下口罩,反而形成防疫破口。本身為醫師的許以霖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雖然多戴一層口罩可以多一點阻隔的機會,但其實合格的醫療口罩本來就有兩層,一層防生物、一層防水,只要能確實戴好,基本上防護能力是足夠的,如果真的很在意防護力,那選擇N95口罩會比兩層一般口罩更好。許以霖表示,就如陳時中所說,如果能換得了氣當然沒關係,但不論是戴N95或是兩層一般口罩,對一般民眾來說會比較不舒服,若常常拿下來透氣,反而增加沒有確實戴好口罩的風險。擁有美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學位的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也說口罩戴一層是夠的,市府在第一線防疫實務上發現,現在還有很多人連一層都不願意戴好,這才是讓大家最擔心的。「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林慶順則在網站上撰文指出,美國CDC於2月19日發布的「發病與死亡率每周報告」是在闡述兩種口罩佩戴方式,報告結論認為「有多種簡單的方法可以使口罩更好地貼合」,而戴兩層口罩只是選項之一,非唯一選項。「科學的養生保健」網站文章中指出,美國CDC網站在4月6日更新提升口罩防護的佩戴方式,要點是緊密貼合與容易呼吸,也就是說,如果戴兩層口罩會造成使用者呼吸困難,那就不是正確的佩戴方法。
-
2021-05-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防疫首次採用抗原快篩 原理、效果一次看懂
因應北市萬華區茶藝館群聚案,政府首度採用抗原快篩。專家說,抗原快篩主要檢測病毒蛋白質,精準度略遜於PCR,但陽性者代表病毒量已偏高,有助分流、找出漏網之魚。台北市萬華區茶藝館近日爆發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群聚相關事件,北市聯醫和平院區也有2名患者住院數日後出現肺炎症狀,昨天確診新冠肺炎,院方緊急消毒並清空相關區域。台北市政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上午開會研議防疫對策,會後宣布在北市聯醫的中興院區、和平院區、西園醫院及剝皮寮設置快篩站,開放曾到萬華就醫的民眾或到外地就醫的萬華民眾進行擴大採檢,除了進行核酸檢測(PCR)也會進行抗體快篩,僅需15分鐘就知道結果。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國內防疫以來首度使用快篩試劑,根據食藥署最新公布的新冠肺炎醫材合格名單,國內共有9款抗原快速檢驗試劑獲核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上午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先前宜蘭、新北市蘆洲區雖爆發群聚感染,但都不如台北市萬華地區疫情來得令人擔憂,萬華地區不僅人口密度高,也是比較舊、比較傳統的社區,人口流動相較其他地區複雜很多。黃高彬說,正因人流複雜、接觸者難尋,指揮中心才決定大規模採檢,並首度使用抗原快篩,加速採檢、匡列;據他了解,抗原快篩準確度相當高,可望達到90%以上,只要15分鐘就能得知結果。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也坦言,台灣防疫終於走到使用抗原快篩這一步,「代表疫情真的升溫了」,有別PCR是檢測病毒的基因,抗原快篩則是檢測病毒的蛋白質,抗原快篩精準度雖略遜於PCR,但只要檢測出陽性,基本上就確定是陽性。她說,假設PCR可以在病毒只有100顆的時候就驗出陽性,抗原快篩則要到1000顆或1萬顆才驗得到,因此抗原快篩結果為陽性者,代表體內病毒量已經較高,也較具有傳染力,須盡快隔離,避免在外趴趴走;陰性者可能只是體內病毒量還不夠高,因此須搭配PCR檢測才能雙重確認檢驗結果。台塑生醫副總劉慧啟進一步解釋,快篩分為抗原與抗體快篩,前者可檢測早期染疫,在10到15分鐘內可顯示檢測結果,可用於人員分流,後者則用於後續追蹤是否曾經染疫。劉慧啟表示,過去大半年來,許多國家都已採用抗原快篩,目的不在鑑別確診,而是在潛在大型社區感染或入境管制時,大量檢測快速分流,有助迅速找出漏網之魚。
-
2021-05-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北市14日大消毒 全境近3000處阻絕病毒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足跡遍布新北,且新北與北台灣是共同生活圈,決定14日全市消毒將近3000處,並請國軍化學兵支援,全面阻絕病毒傳播。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下午率環保局長程大維、衛生局長陳潤秋出席防疫記者會,說明29區公所、環保局防疫消毒大隊,明天上午10時起,協同環保義工、社區里鄰長、巡守隊,全新北同步大消毒,也透過消防局申請國軍化學兵支援。侯友宜說,新北市防疫作戰方式仍是執行「堅壁清野」政策,希望找出病毒源頭、擴大匡列接觸者,並透過全民動起來,一起阻絕病毒傳播鏈,切斷感染途徑。侯友宜回應中央社記者提問全市大消毒的動機時表示,掌握相關接觸者足跡,不只遍及新北市,加上諾富特確診案出入桃園與新北;基隆確診個案與新北市金山、萬里、東北角共同生活圈,宜蘭縣確診個案與新北貢寮區鄰近,因此,必須全新北市大消毒,不要等事情發生後才補救。侯友宜說,此案更凸顯新北市、台北市更是一體的,所以,29區將於24小時內全面消毒,防止敵人從任一角落攻擊。衛生局說,14日大消毒的範圍,包括各營業場所及各機關辦公廳舍的外部道路、人行道等公共環境,還有百貨、大型賣場、中型超市、四大超商、公有市場、民有市場總共2952處場所。
-
2021-05-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教授揭3處錯誤
今天早上打開電腦,看到LINE群組傳來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 歐盟查閱報告。這就立刻引起我極大的興趣,因為我在兩個禮拜前(2021-4-23)才剛發表一篇駁斥新冠疫苗會引起神經退化的謠言,請看輝瑞疫苗會引起神經退化嗎。所以,我立刻就用〈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做搜索。哇!還真煞有其事,一頁又一頁,一則又一則,至少50則,全都是用同樣標題的新聞,包括中央社、聯合報、中國時報、世界日報、今日悉尼、等等等。這些報導都是出現在十幾小時前,而它們的內容幾乎是一模一樣。它們的第一和第二段是:「歐洲聯盟(EU)藥事監管機關今天表示,關於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發生接種後出現罕見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報告,現正在查閱中。歐盟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表示,關於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Vaxzevria疫苗在接種後出現吉蘭-巴雷氏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病例,旗下安全委員會正在分析接獲的資料。」所以,我立刻就到歐盟藥品管理局的網站查看,果然看到一則相關的訊息。這則訊息是昨天(2021-5-7)發布的,而它的大標題是Meeting highlights from the Pharmacovigilance Risk Assessment Committee (PRAC) 3-6 May 2021(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會(PRAC)的會議要點2021年5月3日至6日)。所以,這則訊息是「歐盟藥品管理局」屬下的「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會」5月3日至6日開會的會議要點。要點之一(也就是小標題)是PRAC assessing reports of Guillain-Barre syndrome with AstraZeneca’s Covid-19 vaccine(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會正在評估Guillain-Barre綜合徵跟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的報告)。而它的整個內容是:「作為對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Vaxzevria常規疫情安全摘要報告的審查的一部分,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正在分析銷售授權持有人提供的關於接種疫苗後報告的格林巴利綜合徵(GBS)病例的數據。 GBS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可引起神經發炎,並可能導致疼痛,麻木,肌肉無力和行走困難。 在銷售授權過程中,GBS被確定為可能的不良事件,需要進行特定的安全監控活動。 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已要求市場營銷授權持有人提供進一步的詳細數據,包括在下一次疫情安全摘要報告中對所有報告病例的分析。」從這一整段內容就可看出,接種疫苗後出現Guillain-Barre綜合徵是「阿斯利康疫苗銷售授權持有人」提供給歐盟藥品管理局的。但是,這段內容並沒有說Guillain-Barre綜合徵是發生在什麼時候。也就是說,Guillain-Barre綜合徵有可能是在幾個月前就已經被發現了。所以,這跟新聞報導所傳達的「才剛發生」的訊息,是有出入的。更重要的是,接種疫苗後出現Guillain-Barre綜合徵,根本就不是新鮮事。美國CDC就有一個在2020-8-14更新的網頁叫做Guillain-Barré Syndrome and Vaccines(格林-巴雷綜合徵與疫苗),而其中的一段是:「1976年,豬流感疫苗接種後出現GBS的風險有所增加,這是一種針對潛在的流感病毒大流行株的特殊流感疫苗。 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以前稱為醫學研究所)於2003年對該問題進行了科學審查,發現接受1976年豬流感疫苗的人患GBS的風險增加,每十萬名接種豬流感疫苗的人,大約有一個GBS病例。 科學家對起因有幾種理論,但這種聯繫的確切原因仍然未知。」那些〈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的報導還犯了另一個錯誤。它們都是說:「吉蘭-巴雷氏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疾病,人體免疫系統會攻擊神經纖維上的保護外層」,但這種說法並非完全正確。首先,「神經纖維上的保護外層」是錯誤的。神經纖維的外層是叫做髓鞘(myelin sheath),而髓鞘的功能是加速神經信號的傳導,這樣才能將信號從中央系統(大腦和脊髓)快速地送達身體的遠端(例如手腳)。所以,神經纖維的外層並非是保護神經纖維。另一個錯誤是,Guillain-Barre綜合徵發生時,免疫系統並非只會攻擊神經纖維的外層,而是也會攻擊神經纖維本身。最後,也是最嚴重的錯誤,是這些新聞報導的標題〈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事實上,Guillain-Barre綜合徵根本就不是神經退化症,而是急性的神經發炎,而它主要的症狀是手腳像被電到一樣發麻,疼痛,無力。請看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的網頁Guillain-Barré Syndrome Fact Sheet (格林-巴雷綜合徵事實說明)。更重要的是,絕大部分患者都會完全康復,所以《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這個標題可以說是一派胡言。總之,〈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這些報導至少是犯了這三項錯誤:(1)讓民眾以為Guillain-Barre綜合徵是新發現的AZ疫苗的問題,(2)把髓鞘的「加速神經信號傳導」功能說成「保護神經纖維」,(3)把「急性神經發炎」說成「神經退化症」。註:雖然中文媒體把「AZ疫苗接種引起Guillain-Barre syndrome」報導得如火如荼,但是英文媒體的報導卻是稀稀落落。所有美國主要媒體(如CNN、ABC、CBS、NBC、等等等)都沒有報導。原文: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真的嗎?
-
2021-04-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普通冰箱可存放 輝瑞新版疫苗可望今夏上市
輝瑞藥廠(Pfizer)執行長24日受訪時表示,正計畫研發新版新冠疫苗,可在一般冰箱儲存,並且已稀釋過可直接使用,期望於今年夏天研發成功。法新社報導,輝瑞和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研發的疫苗,已成為歐洲控制疫情的主力,但在運送和儲存上仍面臨一大挑戰。目前版本的疫苗必須儲存在攝氏零下70度的冰箱,因此僅能配送到有特殊設備的接種中心。輝瑞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表示,他有信心目前籌劃中的新版疫苗,對新的變種病毒也會證實有效。他說:「讓我覺得更欣慰的是,我們已研發出一項工序,一旦變種病毒造成其他擔憂,我們應能在100天內製出新的疫苗。」「基於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技術有效性,我相信變種病毒不會成為問題。我們將能控制它們。」歐盟對相對昂貴的輝瑞疫苗寄予厚望,但人們擔憂,難以維持在非常低溫的環境保存,將使配送到較貧窮國家的任務相當艱鉅。中央社報導,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允許輝瑞疫苗在攝氏零下20度的標準冰箱儲存兩週,而博爾拉認為還能更久。博爾拉再度自信表示:「在這個層面,我們其實正在做兩件事情。」他說:「我們即將提出還能多延長儲存兩周的數據。假設我們獲得批准,這個配方可被儲存在攝氏零下20度環境下長達一個月。」博爾拉說:「另一方面,我們也正研發大幅改良的新配方,也就是說新配方疫苗使用前無須再稀釋,可直接使用。」他表示,輝瑞希望自家疫苗能以一般冰藏儲存二至三個月,另外三個月則以冰箱儲存。「因此總共會有四至六個月,是在攝氏零下50度或70 度溫度範圍以外環境儲存…如果我們在今年夏天成功,我們相信將能做到這些。」
-
2021-04-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肺炎疫苗受害救濟 指揮中心:半年內發放
國內新冠肺炎疫苗開放接種滿月,截至20日累積3萬4197人施打,其中通報接種後不良事件達422例,但尚未有任何一人拿到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給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最快半年內發放。新冠肺炎疫苗3月22日起開始接種,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4月20日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共211例、疫苗接種後非嚴重不良事件192例,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則有19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告訴中央社記者,以過去接種受害救濟經驗,申請救濟至審查通過起碼要好幾個月,國內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不良事件者都還沒取得救濟給付,審議到核發審定結果時間約需6個月,拿到審定結果,家屬或病人可立即來請領。為何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給付要等這麼久?莊人祥解釋,疫苗與不良反應是否有因果關係,以病歷或國內外相關醫學文獻為判斷依據,待病歷、檢查結果等資料齊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才會開會評斷補償資格及給付金額範圍。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委員、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審議小組還沒正式針對新冠肺炎疫苗受害救濟開會。預防接種受害救濟透過衛生局初步調查,申請資料送至委員會,啟動病史、不良事件症狀及病程等調查。呂俊毅說,不良事件需要觀察傷害程度、持續性及是否可恢復,資料備齊後,小組會議才會開會討論,委員取得給付金額範圍共識,交給主管機關完成行政流程。相較國際預防接種受害救濟都會拖到好多年,台灣審議約需數月完成,已算快速。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後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比照其他常規接種疫苗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機制,經由專家審議評估後,如與接種相關,死亡給付及極重度障礙給付最高為新台幣600萬元;無法確定與預防接種關聯性時,死亡及極重度障礙給付金額範圍最高為350萬元。根據相關性的重度、中度、輕度障礙,給付最高分別為500萬、400萬元及250萬元;如無法確定與預防接種關聯性,給付金額最高分別為300萬元、250萬元及200萬。其他未達嚴重疾病程度不良反應情形,但是常見、輕微等可預期接種後不良反應,則不予救濟。
-
2021-04-17 新聞.元氣新聞
賽諾菲成立非營利部門 提升兒癌罕病用藥可近性
跨國藥廠賽諾菲昨天宣布成立非營利事業部,為全球40個貧窮國家提供糖尿病、瘧疾等必須藥品,也承諾每年資助1000名罕病病人,投入兒童癌症、小兒麻痺新藥研究,提升藥品可近性。賽諾菲(Sanofi)在發布的新聞稿中提到,「營利事業部-賽諾菲全球醫療志業」(Sanofi GlobalHealth),將專為全球40個最極端貧窮國家,提供高達30種涵蓋不同治療領域的藥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結核病、瘧疾和癌症,也同時為當地醫護提供培訓資源。賽諾菲承諾每年捐贈10萬瓶所需藥品給予1000名未獲治療的罕病病人。賽諾菲台灣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若總部規劃賽諾菲台灣加入新藥研發,相信對部分有亞洲型罕病將能有很大的幫助。賽諾菲非營利事業部將投入小兒癌症治療領域並研發創新藥品,降低兒童因癌症不幸被奪走生命的死亡率。
-
2021-04-14 新聞.元氣新聞
兒童用骨釘健保照市價全付 廠商嫌沒利潤拒供貨
一款用於治療兒童骨折的骨釘醫材,去年12月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依照廠商賣給醫院的市價全額給付,價格甚至是澳洲、韓國的1.5倍以上,但廠商卻以沒利潤為由拒絕供貨。近期有醫師在網路上發文指出,一款用於治療兒童長骨骨折的彈性髓內釘,去年12月納入健保給付後,醫材廠商卻以沒利潤為由不供貨;另有醫師質疑,這款骨釘在納入健保前,患者須自費新台幣1萬5000元,健保卻只打對折給付7000元,引來網友批評健保署惡意砍價。實際上,這款彈性髓內釘早在2014年就研議納入健保給付,當時健保署蒐集國際資料,決議以國際最低價、韓國的支付價格4047元作為全額給付價格,但因醫材業者認為價格太低,不同意納入。時隔4年後,健保署於2018年12月重啟討論,醫材業者也表達願意重新討論給付價格的意願。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張淑雅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彈性髓內釘主要用於治療兒童骨折,由於這款骨釘有彈性、可彎曲,在固定骨折部位的時候可以避免傷害生長板,在臨床使用有其必要性。張淑雅說,根據國際間最新資料,這款骨釘在韓國健保給付價格為4497元、在澳洲健保給付4797元;全台39家公、私立醫院的採購價中位數為6500元,健保署考量浮動點值等因素,最後核定為7243元,等同以市售價格健保全額給付。張淑雅指出,這款骨釘去年12月起納入健保給付,至今申報數量為52支,但給付後就接獲該廠商申覆,認為健保即便已依照公定價格給付,給付點數仍太低、沒有利潤,要求取消健保給付,甚至發文逕自宣布拒絕供貨。她說,健保署多次聯繫廠商,希望提供佐證資料,說明因為外匯、關稅還是其他因素沒利潤,共同解決問題,但廠商僅不斷強調「沒利潤」,健保全額給付形同全民買單,健保署也不能任由廠商漫天喊價,所幸仍有其他同功能骨釘可正常供貨,患者不致無醫材可用。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受訪時表示,近期確實聽聞很多兒科醫師反應此事,健保署應了解究竟是給付價格不合理,還是有其他原因,或許可研議滾動式調整給付價格,並向醫界解釋事發經過;但她也強調,廠商既然能以此價格賣給醫院,為何納入健保給付就不敷成本,也應說明清楚,邀集各界再次討論,才能讓民眾享受到健保給付的美意。該款爭議醫材為嬌生集團旗下企業產品,經記者去電詢問,業者表示,對此議題無法做出任何回應。
-
2021-04-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動物也能打疫苗!俄國首推 建議國人少喝兩杯強化免疫
製造俄國衛星(Sputnik V)疫苗的Gamaleya研究所所長Alexander Gintsburg警告國人少喝兩杯伏特加,以增加疫苗效力。他的建議是一天不要超過一杯半,免疫保護力才能持續。另外,俄國也註冊了全球第一個給動物施打的新冠疫苗Carnivac-Cov。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中央社/莫斯科30日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聯邦動植物防檢疫署(Rosselkhoznadzor)今天表示,俄國已註冊全球第1款動物施打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最快下月就會展開大規模生產。路透社報導,俄國已擁有3款人類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最知名的就是「衛星-V」(Sputnik-V)疫苗;當局也已授權另兩款疫苗EpiVacCorona與CoviVac的緊急使用。聯邦動植物防檢疫署表示,這款動物用疫苗是由動植物防檢疫署轄下單位研發,命名為Carnivac-Cov。副署長沙文科夫(Konstantin Savenkov)說:「Carnivac-Cov從去年10月開始臨床試驗,對象包括狗、貓、北極狐、鼬鼠、狐狸以及其他動物。」他說:「試驗結果允許我們得出結論,亦即疫苗不僅無害、且具高度免疫原性,施打的動物高達100%會對新型冠狀病毒產生抗體。」根據聯邦動植物防檢疫署,注射後免疫效果長達6個月,但研發者仍對此持續進行分析,最快4月就會展開大規模生產。
-
2021-03-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最新試驗稱防護力79% 美國質疑資料不完整
美國衛生部轄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23日發表聲明質疑,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Z)22日公布的美國最後一期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初步結果,可能包含「過時的資料」,對疫苗效力的描述可能「不完整」。傳染病研究所說:「我們敦促AZ與這場試驗的『資料與安全監督委員會』合作,檢討有效性資料,並確保最精確、最新的有效性資料能盡快公開。」AZ 22日公布,AZ疫苗對所有年齡的接種者都有保護力,在預防出現症狀方面79%有效,在預防重症住院和病故方面100%有效,而且不會提高罹患血栓的風險。【中央社/班加羅爾2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今天表示,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提供有關在美國大規模試驗的COVID-19疫苗效力資料可能不完整。此言讓先前陷入血栓疑雲的AZ疫苗再度遇挫。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昨天才表示,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經過在美國、智利和秘魯大規模試驗後,證明對有症狀感染防護力達79%,對重症和住院症狀保護力達100%。路透社報導,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說,資料安全性監測委員會(DSMB)表示擔憂,阿斯特捷利康的試驗結果可能用了「過時資料」,提供的效力資料或許不完整。研究院還說:「我們敦促這家公司與DSMB合作檢視效力資料,確保最正確、最新的效力資料可盡快公布。」外界質疑此事可能讓阿斯特捷利康在未來幾週尋求美國授權緊急使用AZ疫苗的計畫出現變數。隸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表示,在獨立諮詢委員會徹底檢視資料後,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和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將就AZ疫苗在美國授權使用和指導方針作出決定。阿斯特捷利康尚未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
2021-03-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又一國停用!血栓疑慮難除 德國宣布暫停使用AZ疫苗
德國15日在保羅艾爾立希研究所(Paul Ehrlich Institute)建議下,宣布暫停使用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繼荷蘭與愛爾蘭14日宣布暫緩施打AZ疫苗後,德國成為最新一個叫停該疫苗的國家。德國衛生部發出聲明說,「根據保羅艾爾立希研究所的建議,政府出於謹慎目的,停止使用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並稱衛生部長斯潘稍晚將在記者會上做出進一步說明。該研究所為德國負責審批疫苗的官方機構。【中央社柏林15日綜合外電報導】由於歐洲傳出多起接種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所生產疫苗後出現血栓的案例,德國今天加入幾個歐洲國家行列,決定停止施打AZ疫苗,表示必須更仔細研究此事。德國衛生部表示,在德國與歐洲傳出與接種疫苗有關的大腦血管栓塞新報導後,主管疫苗的保羅艾爾立希研究所(Paul Ehrlich Institute)認為有必要進一步研究此事。衛生部表示:「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將決定相關新發現是否及將如何影響對這種疫苗的許可。」此前愛爾蘭、丹麥、挪威、冰島及荷蘭當局都因為AZ疫苗相關血栓問題,暫時停用這支疫苗。
-
2021-03-14 癌症.肺癌
「新國病」肺癌6成確診時已是末期 年奪近萬命
總統府前國策顧問邱垂亮因肺癌病逝,醫師表示,肺癌堪稱「台灣新國病」,每年有1.5萬人新確診且6成已是末期,不吸菸女性罹癌人數愈來愈多,呼籲速將低劑量電腦斷層納癌症篩檢項目。總統府前國策顧問邱垂亮去年初因肩膀痛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是肺癌,今天於澳洲病逝,享壽84歲。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陳晉興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表示,全台每年約有1萬5000多人新確診為肺癌,僅次於大腸癌,堪稱「台灣新國病」,同時也是癌症三冠王,死亡人數最多、確診時末期個案最多、健保癌症花費最高。陳晉興說,2019年全台有將近萬人因肺癌過世,高居國人10大癌症死因之首,比位居第2名的肝癌整整多出2000人,多達60%個案確診時已經是末期,早期診斷出肺癌的個案不足30%,每年也是健保最燒錢癌症第一名,每年醫療支出超過新台幣160億元。簡單來說,肺癌是花最多錢卻死最多人的癌症,陳晉興說,由於肺癌早期幾乎完全沒症狀,過去也缺乏有效的篩檢方式,而且治療藥物不僅貴、效果也很有限,所幸近年已有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最小能找出0.3公分的肺癌。陳晉興說,前台大校長、肺癌專家楊泮池近年針對全台1.2萬人進行LDCT篩檢計畫,收案對象包括有肺癌家族病史、不吸菸族群以及有廚房油煙暴露的族群,個案以女性居多,其中有2.6%被驗出肺癌,且多達95%是第一期,只要手術切除幾乎就能痊癒。他強調,腫瘤每長大1公分,平均得耗時5到10年,只要能在2公分以內找到,都算是第一期,只要及早發現都有機會手術切除,顯示篩檢重要性。近年因各縣市紛紛推動公費LDCT篩檢,門診上越來越多交通警察、環保隊員拿著電腦斷層報告來求診,陳晉興說,國健署今年6月也計劃將LDCT納入癌症篩檢項目,日前已邀國內專家討論篩檢對象,將鎖定已戒菸老菸槍、一等親有家族病史等2大族群,雖然經費有限,至少踏出肺癌篩檢第一步。說起肺癌,多數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吸菸,但隨戒菸防治有成、吸菸族群減少,因吸菸引發的肺癌患者也變少,反倒是不吸菸的女性肺癌患者愈來愈多,陳晉興指出,為何有這種狀況,各界眾說紛紜,空污、油煙等都是可能因素,全球紛紛投入研究,唯有找出原因,才能真正讓發生率下降。想避免肺癌上身,陳晉興呼籲,有吸菸的民眾務必戒菸,一般民眾可以外出戴口罩、室內裝空氣清淨機來避免吸入污染物質,政府也應推廣LDCT公費篩檢,透過早期診斷、治療,不僅省了後續治療費用,也挽救民眾健康。此外,他也呼籲政府思考發展綠能政策,或以其他能源政策取代燒煤,都有助於減少肺癌發生。
-
2021-03-07 養生.聰明飲食
海口人的霸氣!烏魚子「一人一整條」 醫提醒:烏魚子膽固醇高,高血脂者要當心
婚宴的餐點也是婚禮的重點之一,五星級飯、婚宴會館、流水席等不同喜宴的餐點特色也都不盡相同;但不要以為流水席的餐點就不如高級飯店厲害,台灣南部的辦桌是出了名的「超霸氣」。日前一名網友在臉書發文分享去屏東參加妹妹的流水席喜宴,喜宴上的超澎湃菜色讓她為之驚艷,其中包括一大塊東坡肉、每人一整片烏魚子,份量可說是相當豪爽,讓她得意表示「小孩子才跟你切一片片,這邊都是給你一整塊。」烏魚子常是喜宴、尾牙菜色,這樣超豪華霸氣的菜色在桌上相當壯觀,讓許多網友驕傲稱這是「海口人的霸氣」。此文一出,不少網友羨慕的回應表示,「好強的流水席」、「還真霸氣」、「歐麥尬!好想全部擁有喔 」、「整根拿起來啃...」、「不是啊,這塊不管什麼子,吃完就飽了啊」、「也太豪邁了!這個我可以!」、「我比較好奇這樣一桌多少錢」。但也有網友擔心吃多了會影響健康而回應,「吃下去血壓直接飆高」、「烏魚子膽固醇高啊!吃適量就好」、「油魚子……會漏塞」、「這應該是油魚子,這片吃下去,便所走未離,放出來的都是油。」對此專家表示,烏魚子的膽固醇含量高,吃多了可能讓膽固醇飆高;壞膽固醇對身體危害是日積月累,血管塞住問題就大,高血脂症患者要吃要注意。衛福部資料顯示,每100公克的烏魚子,含有632毫克的膽固醇,雖然不如每100公克的豬腦,含有2075毫克的膽固醇高,但烏魚子的膽固醇仍屬偏高。另外,每100公克的蛋白,只有0毫克的膽固醇。根據中央社採訪榮新診所家庭醫學科主任康宏銘表示,烏魚子就是烏魚的卵,一般也會認為是高膽固醇的食物,如果吃太多當然會有膽固醇過高問題,高血脂患者尤其不宜,一定要適量食用。人體膽固醇約有7成是肝臟自行合成,僅3成跟飲食有關,單一種飲食對膽固醇影響仍是有限。膽固醇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並非急性的傷害,不像是高血壓者,若攝取太多鈉就會血壓狂升,或是高血糖者若不控制飲食,也會有急性問題。膽固醇是日積月累的傷害,會囤積在心血管,如果斑塊剝落、阻塞管壁,就會造成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中央社採訪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膽固醇和總體熱量、飽和脂肪有關係,飽和脂肪是動物性油脂為主,如吃甜食、喝糖飲、吃豬肉、滷肉飯等,飽和脂肪高也會轉化成膽固醇。烏魚子的膽固醇雖高,但飽和脂肪含量低。李婉萍表示,膽固醇量除了注意攝取量,總體熱量也要小心。一餐尾牙宴、喜宴多是就1500大卡到2000大卡,幾乎等於一般成人一天所需熱量,一餐吃下來就過度攝取。她建議,如果一週都是尾牙宴,餐餐都是大餐的話,也可採用一日斷食法,全日都以流質取代,如牛奶、豆漿;也可以採用水果減量法,以蘋果、香蕉、芭樂取代正餐,這種吃法不能長期吃,但在大餐後偶一為之可以幫助清腸。除了飲食控制,也應注意熱量消耗,若吃多了,記得多運動,幫助熱量消耗。不過,李婉萍也提醒,尿酸過高、有痛風問題的人,若吃多了烏魚子、螃蟹膏等高普林食物,也會誘發痛風發作,不可不慎。
-
2021-03-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存放首批AZ疫苗 裕利醫藥:無法說明細節
首批牛津AZ疫苗約11.7萬劑昨天上午抵台,隨後送至裕利醫藥位於桃園市大園區的物流中心冷鏈倉儲存放,裕利醫藥公關今天表示,無法針對特定客戶疫苗存放細節說明。台灣向阿斯特捷利康(AZ)藥廠直接洽購的1000萬劑牛津AZ疫苗,昨天首批到貨11.7萬劑,預計3月15日以後才能完成檢驗封緘程序、開始接種,將優先提供給直接照顧、採檢確診者的醫事人員施打。首批疫苗昨天上午約10時21分由大韓航空運抵桃園機場,隨後運至華儲公司冷凍倉暫存,直至下午約1時30分在航警局護送下,送往裕利醫藥位於桃園市大園區的物流中心冷鏈倉儲存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說,首批疫苗檢驗必須格外謹慎,確定不採取7天書審方案,檢驗、確認品質後才會放行。中央社記者今天前往裕利醫藥大園區的物流中心,警衛表示謝絕受訪。裕利醫藥公關部門表示,無法針對特定客戶儲存疫苗的細節做說明,但未來不排除向外界介紹物流體系相關服務。根據裕利醫藥官網,裕利台灣成立於1988年,是台灣最大的醫藥保健服務公司,在台灣市佔已經過半,目前在台灣設有北、中、南三個分公司及大園物流中心。
-
2021-03-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加坡再發免費口罩 有特殊塗層密合度也更高
新加坡疫情保持穩定,但防疫仍未鬆懈,淡馬錫基金會最新一波免費口罩發放活動本週登場;這次發放的可重複使用口罩,不僅有抗病毒的特殊塗層,密合度也比先前發放的更好。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雖然近來國際疫情逐漸降溫,但疫情威脅仍未退去。新加坡目前疫情保持穩定,每天新增案例主要來自境外移入,截至今天,全國累計5萬9979人確診,其中29人病故。疫情期間,戴口罩被視為最有效的防疫方法之一,新加坡政府規定,民眾外出就需要戴上口罩。淡馬錫基金會為期2週的口罩發放活動本週登場,這是該基金會自疫情爆發以來,第4度發放免費口罩。淡馬錫基金會表示,與先前發放的口罩不同,這次發的口罩主打特殊塗層,可抵抗病毒及細菌,密合度也更高。新款口罩同樣可重複使用,一週清洗一次即可,可重複清洗多達30次;洗超過30次後可做為一般的棉口罩使用。這次發放的深藍色口罩共有4種不同尺寸,每人可領取一個,基金會指出,新加坡全島共有超過800個地點,包括民眾俱樂部、公車轉運站、移工休閒中心及大型購物商場等,設有逾1100台口罩販賣機供民眾領取。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及持有工作証件的外籍人士都可憑政府發出的身分證件領口罩。口罩販賣機附近也有服務大使在旁協助民眾使用機器及挑選正確的口罩尺寸。在白沙東民眾俱樂部(Pasir Ris East CommunityClub)口罩發放點擔任服務大使的胡瑞泰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很樂意幫助年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領取口罩。雖然新加坡疫情已控制下來,持續發放免費口罩仍有一定的重要性。民眾李柳螢受訪時說,淡馬錫基金會持續發放口罩,不僅提醒民眾要戴口罩,保護自己及身邊的人,也可以幫助生活較窮苦或無法購買一次性口罩的人能有新的口罩戴,顧及每個人的安全及健康。曾協助民眾領取口罩的白沙東第4區居民委員會會長陳豔鳳表示,身為居民委員會的一員,平時透過舉辦活動促進鄰里間的關係,現在能為疫情出一分力,覺得很有意義。部分年長居民對疫情不太了解,透過領取口罩,「我們也能幫忙消除一些顧慮」。
-
2021-03-03 養生.家庭婚姻
妻子曾提留在歐洲 羅培德熱愛台灣斷然拒絕
台灣女婿羅培德熱愛山林,妻子羅勃依婉曾提議一起留在歐洲生活,卻反被羅培德冷回「妳自己留下,我要回台灣」;也由於常跑上山,妻子笑稱「原住民講的中文,他都聽得懂」。捷克籍山林越野跑者羅培德(Petr Novotny)多年前以交換學生身分來台,結識現在的妻子羅勃依婉,由於羅培德來台依親居留滿5年,今年1月申請永久居留獲准,內政部移民署中區事務大隊南投縣服務站人員日前到南投縣埔里鎮居留地址,發外僑永久居留證給羅培德。公元1985年出生的羅培德與1979年出生的羅勃依婉深愛台灣山林,羅培德2014年參加第一屆嘉明湖越野賽就拿下第一名,之後參加國內外各大馬拉松及越野路跑賽也都獲佳績,夫妻倆為進一步推廣台灣山林美景,攜手創立Beast Runners「跑山獸」網站辦越野路跑賽。羅勃依婉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之前與先生羅培德住在新北市新店區,去年搬回她的故鄉南投縣埔里鎮,目前仍在台北租屋供辦活動作業使用,兩人時常北部、南投兩地跑,目前埔里住家也是公司工作室,先生不是忙工作,就是往山上探勘路線或協助搜救。對於羅培德取得外僑永久居留證,羅勃依婉說,相較於捷克,台灣更像丈夫家鄉,她曾與先生回捷克探親,很喜歡歐洲的環境,她當時向先生說:「不然我們留下來好了」,但羅培德卻反向她說:「那妳自己留下來,我要回台灣」,由此可見丈夫真的深愛台灣,如今取得永久居留證,真的很有意義。為探索山林路線,羅培德常往山上跑,除與部落原住民朋友混得很熟,更積極學習並了解原住民文化,羅勃依婉笑著說:「老公比我還像原住民,原住民講的中文,他都聽得懂」。回想當初,是羅培德引領羅勃依婉踏入山林世界,她說,老公常一個人上山過夜,當年她不了解,只覺得這種行為「很可怕」,深怕有一天出意外,因此,她希望羅培德不要再如此,但羅培德卻回說,「這是我人生意義及唯一興趣」,如果不能去山上,那乾脆分手。「這時候我才知道,他真的超愛山」,羅勃依婉說,她以前不運動,後來跟著先生一起跑步、爬山,感情更加深,兩人2015年結婚,現在育有2名女兒,一名4歲,另一名女兒1歲半,兩人現在成立公司辦活動,先生包辦網站設計、拍攝影片及剪輯等,網頁內容獲許多人誇讚,精心製作就是要讓更多外國人認識台灣。羅勃依婉對丈夫讚譽不絕,直說是她的貴人,也帶著她回故鄉埔里。她說,若不看先生的頭髮、眼睛、皮膚,根本不覺得丈夫是外國人,羅培德的思想觀念「很像我們台灣人」,非常重視家庭觀念,羅培德雖然住台灣,但幾乎每天與父母越洋視訊,對家庭很有責任感。夫妻創立「跑山獸」網站後,舉辦多場山林越野活動,幾乎每場千人參加,其中約1/3是外國人,羅勃依婉說,受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許多外籍跑者無法來台,希望疫情快結束,讓世界看到台灣,更多外國人來感受台灣山林。
-
2021-02-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韓國施打疫苗在即 防疫規範放寬還得等
韓國明天起實施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接種,希望藉此加速遏制疫情,不過,想要放寬防疫規範、恢復疫情前的日常生活,大概至少要等到5、6月。相較於歐美國家,韓國疫情沒那麼嚴峻,政府得以更謹慎進行疫苗接種計畫,希望在觀察其他國家接種狀況後準備比較安全的環境,再讓民眾接種。韓國政府規劃26日開始接種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牛津大學(Oxford)研發的疫苗,27日起接種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疫苗;由韓國SK生物科學公司(SK Bioscience)代為生產的AZ疫苗今天在重重戒備防護下配送至各地接種中心。在全世界首例疫苗接種後2個多月才開始施打疫苗的韓國,在施打前夕隱隱瀰漫著一股緊張感,也許是因為去年底發生流感疫苗保存不當案例,這次疫苗配送作業顯得格外謹慎,出動警方及軍方人力多重防護,配送時間、地點也保密到家。不過,今天上午配送至濟州島的一批疫苗發生保存溫度脫離標準範圍的狀況,必須整批回收,引發外界關注,所幸未傳出其他配送出錯狀況。根據當局的計畫,26日將在全國213處療養設施為5266名65歲以下的居住者及員工施打AZ疫苗,之後按疫苗導入時間逐步推進,目標在11月前達成7成以上接種率。韓國去年11月爆發第3波疫情,至今未能完全遏制,單日確診病例維持在400例上下,長期實施防疫措施讓自營業者大喊吃不消,但政府2月15日調降社交距離規範後,單日確診數又出現增長跡象,迫使當局重新檢討防疫規範強度。一名30多歲、住在首爾的上班族告訴中央社記者,這段時間看到確診數每天上上下下,「還不如嚴格一點,把疫情完全控制住再調降」,認為政府應該再次調升防疫等級。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於19日對韓國全境500名成年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成受訪者認為政府應提高防疫強度;從受訪者職業來看,除自營業者中反對比例較高外,其他職業受訪者多數贊成提高防疫規範。至於開始施打疫苗是否有助加快防疫措施放寬,防疫當局先前表示,必須視疫苗接種及治療劑效果而定,預估可能要到5、6月才可能放寬規定,屆時接種率預期將達2成。
-
2021-02-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中國疫苗未成為候選疫苗 陳時中:技術性資料不完備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到台中西屯檢疫所慰勉工作人員,媒體問他, 前總統馬英九曾說,如果大陸要給疫苗,請總統蔡英文不要拒絕,陳時中說,要先進來當我們的候選疫苗,才有初步可能性,但大陸疫苗第一步就不是我們的候選疫苗。陳時中表示,大陸疫苗第一步就不是我們的候選疫苗,而相關技術性資料不完備,科學性的資料也沒發表過,所以沒列入我們的候選疫苗。媒體再問,前總統馬英九會這樣說,是否大陸已經和我們接觸,陳時中回應:「可能他有吧,我這邊沒有這樣的訊息」。【中央社/台中14日電】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中國疫苗技術性的資料不完備,科學性的資料也沒發表過,未列入候選疫苗。陳時中坦言過年最想做的事「繼續加零」。陳時中今天陪同副總統賴清德春節慰勉「勞動部勞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檢疫所值勤人員」,會前他接受媒體訪問,有關前總統馬英九呼籲別拒絕中國疫苗,他做上述表示。陳時中指出,中國疫苗未成為候選疫苗,主要是因為技術性的資料不完備,科學性的資料也沒發表過,所以沒有列入候選疫苗。媒體問,馬英九如此呼籲是否中國大陸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有接觸,陳時中指出,「可能他有吧,那我這邊沒有這樣的訊息」。問及過年最想做什麼,陳時中指出,過年最想做的事繼續加零,但這不是他能做的。他想要去看看在基層對防疫有貢獻的單位,不論醫院、防疫檢疫所、1922,他說,「他們都是我們防疫的堡壘」。媒體問,1名陳姓男子日前在台中市南屯區一處私人招待所,因與人談判發生衝突,遭刺殺多刀後死亡。因妻子日前從中國返台正在居家檢疫中,但陳男的子女年幼。媒體詢問,是否可通融妻子處理後事。陳時中表示,可根據居家檢疫期間奔喪的相關規定,在檢驗陰性後,有2天的時間可出來,若需要可再檢驗,每次出來的時間有一定限制,依照規則辦理。
-
2021-02-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蘇貞昌公開新冠疫苗全紀錄 「已買約2000萬劑」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在臉書上公開我國疫苗採購進度,兩間國產疫苗,高瑞、連亞進臨床二期,另外,截至今日為止,透過全球取得機制(COVAX)簽約,已洽購約476萬劑疫苗,與AZ公司簽約洽購千萬劑疫苗,莫德納公司也洽購了500萬劑疫苗。我國已獲得AZ疫苗,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也證實,台灣買到505萬劑莫德納疫苗,預計5、6月間分批到貨,目前也和1家國產疫苗廠簽500萬劑購買合約。蘇貞昌今在臉書公布疫苗採購進度並表示,這一年來,政府把防疫做到最好,經濟成長第一,得到世界的肯定,而疫苗的研發和採購也一直都在進行,雖然無法公布每個談判細節,但是為了確保民眾的健康,行政團隊一直在努力,只要時機得宜,一定適時把成果公開。【中央社/台北10日電】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在臉書公布,截至目前,已向國外洽購約2000萬劑疫苗,他說,疫苗的研發和採購一直都在進行,只要時機得宜,一定適時公開成果。蘇貞昌晚間透過臉書說明目前可公開的疫苗採購進度,截至今天為止,台灣透過全球取得機制(COVAX)簽約,已洽購約476萬劑疫苗,與阿斯特捷利康(AZ)公司簽約已洽購約1000萬劑疫苗,與莫德納(Moderna)公司也洽購約505萬劑疫苗。另外,國內疫苗研發目前進度順利,高瑞、連亞進入臨床二期。蘇貞昌說,這一年來,政府把防疫做到最好,經濟成長第一,得到世界的肯定,疫苗的研發和採購也一直都在進行。他表示,政府雖然無法公布每個談判細節,但是為了確保民眾健康,行政團隊一直在努力,只要時機得宜,一定適時公開成果。
-
2021-01-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協助桃園醫院專案採檢 林口長庚:辛苦但全力以赴
桃園醫院發生新冠肺炎群聚案,解除隔離者昨天開始採檢。林口長庚醫院病毒檢驗室兩天已收超過500件檢驗,都得當天驗出結果,「很辛苦但全力以赴,盼大家一起支持桃園」。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發生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群聚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擴大匡列居家隔離者近5000人,隔離期滿後得進行採檢;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今天表示,桃園醫院專案昨天開始採檢,採檢點在北區某檢疫所、南區某醫院,預計今天開始一週一天約採檢600件。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感染科教授邱政洵今天向中央社記者表示,日前已接獲指揮中心指示協助桃醫專案的採檢作業,昨天開始派出急診室醫師、護理師至北區某檢疫所協助採檢,院內病毒檢驗室這兩天檢驗量也暴增,兩天來已收了超過500件檢驗。邱政洵表示,桃園醫院群聚案中,林口長庚承擔了很大的責任,門、急診量也增加,急診室醫師、護理人員連續兩天支援採檢,「很辛苦,但仍一心希望能協助桃園守住疫情,將工作盡快完成」。邱政洵說,由於解除隔離者會增加,每天預估都會有300件採檢要做,檢驗結果要能一天內就出來,因此除了要派有經驗的醫護人員去進行採檢,病毒檢驗室的工作人員也是快馬加鞭,24小時排班運作。邱政洵也說,除了桃園醫院專案的篩檢之外,其餘民眾自費篩檢、疑似個案的篩檢,每天也有60至上百件,希望大家一起來支持桃園和政府的計畫,同心協力完成防疫任務。
-
2021-01-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WHO:至少60國出現英國變種新冠病毒株
世界衛生組織(WHO)說,至今有至少60個國家出現了英國的B.1.1.7變種新冠病毒株,比一周前多了10國。聯合早報引述法新社報導,WHO週三(20日)表示,全球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破200萬起,加上新變種新冠病毒的出現,使全球疫情形勢更為令人擔憂。與英國的變種新冠病毒株一樣,在南非發現的501Y.V2變種新冠病毒株相信傳染性也更高。WHO說,目前有23個國家和地區通報了南非變種新冠病毒的確診病例。【中央社/日內瓦19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英國變種病毒株已至少出現在60個國家,比1週前還多出10國。法新社報導,隨著全球病歿人數已突破200萬,以及變種病毒株令人憂心如焚,在疫苗能夠廣泛取得之前,世界各國正面臨如何減緩傳染速度的難題。世衛同時也在每週更新的疫情報告宣布,與英國變種病毒一樣被認為更具傳染力的南非變種病毒,已有23個國家或地區通報發現。世衛也表示,在過去7天,新增死亡人數達到創紀錄的9.3萬人,同時也新增470萬人確診。在美國及歐洲的大規模疫苗接種計畫,已為看到疫情結束帶來希望。歐盟今天表示,目標在8月底以前讓70%成年人口完成疫苗接種。然而許多歐盟國家,以及包含印度及俄國在內等其他國家,仍在想盡辦法展開疫苗接種計畫。美國仍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總統當選人拜登已清楚表明,他就職後會謹慎防疫。
-
2021-01-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醫院專屬戒護病房 矯正署:6病囚住院中
桃園醫院群聚案擴大,矯正署發言人蔡永生今天表示,與部桃合作使用專屬戒護病房,現有6名病囚戒護住院中,將依他們身體狀況,配合指揮中心與醫院方面的決定,安排後續處理。桃園醫院新冠肺炎群聚案持續擴大,指揮中心今天指出,醫院員工有353人需隔離14天,病人陸續清空。蔡永生告訴中央社記者,桃園監獄、桃園女子監獄和台北監獄有與衛福部桃園醫院合作使用專屬戒護病房,目前還有6名病囚戒護就醫住院中,將依6人身體狀況、病情,配合指揮中心與醫院方面的決定,安排後續處理。蔡永生說,6人如果病情穩定,後續回監執行,也將進行隔離等措施;考量部桃只出不進,後續監所若有醫療需求,也將轉往榮總桃園分院、林口長庚醫院等地。
-
2021-01-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檢疫男入境溜往金門 屏東縣找回裁罰70萬元
疫情升溫,屏東縣一名從大陸回台的屏東縣男子,去年12月31日入境後即失聯,竟還直接搭飛機到金門,屏東縣府啟動協尋後,本月2日找回,並將這名男子送到集中檢疫所檢疫,違規行為屏東縣府衛生局依法裁處70萬元。屏東縣府衛生局指出,這名男子去年12月31日從大陸入境後,竟直接從機場搭機到金門,未直接返回屏東縣居住處,縣府啟動協尋本月2日找回,這名男子回到屏東時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屏東縣府依法開裁處70萬元。屏東縣府指出,屏東縣目前居家檢疫民眾414人,居家隔離0人。縣府統計截至昨為止,違反居家檢疫裁罰30件,共裁罰533萬元,目前已繳112萬3300元,有些是採取分期付款方式繳罰款。【中央社/屏東縣14日電】一名自中國返台的屏東縣民,去年12月31日回來後,沒依規定回屏東居家檢疫,自行到別縣市居家檢疫,屏東縣衛生局尋獲後,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處罰新台幣70萬元。屏東縣衛生局副局長張秀君表示,這名個案是去年12月31日回國,他須回戶籍地依規定程序進行居家檢疫,但他卻自行到外縣市居檢,也沒跟家人聯絡,呈現失聯狀態,縣衛生局啟動協尋,個案在1月2日回到屏東縣,衛生局將他移送集中檢疫處所繼續檢疫。張秀君表示,雖然這名個案在其他縣市自行居家檢疫,但他沒依規定程序,仍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70萬元。衛生局表示,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5條第2項規定,未依規定入境後返居檢處所,滿24小時未達72小時,裁處60萬元罰鍰;另未配合主管機關依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法規所開立的檢疫通知書所載自機場返家規定或未依規定於搭車時主動出示檢疫通知書,處10萬元罰鍰。衛生局指出,屏東縣目前居家檢疫人數有414人,截至今天違反居家檢疫規定有30件,共開罰533萬元,目前已繳交的有112萬3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