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3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丘疹
共找到
97
筆 文章
-
-
2022-07-13 焦點.元氣新聞
國內出現第二例猴痘個案 莊人祥:期待疫苗8月前到貨
自6月24日國內出現首例自德國境外移入的猴痘確診病例後,疾管署今天公布第二例猴痘境外移入病例。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個案為自美國入境的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出現左睪丸腫脹、發燒、鼠蹊淋巴結腫脹狀況,入境時自述疑似罹患猴痘,採檢通報於今天確認陽性,目前在醫院隔離治療中。莊人祥表示,個案今年5月至7月至美國出差,7月3日開始出現左睪丸腫脹、發燒、鼠蹊淋巴結腫脹狀況,曾於7月5日就醫服用抗生素,但當時未診斷為猴痘陽性,後續未改善且出現皮膚紅疹及腹瀉等症狀。7月10日返國入境時,自述疑似罹患猴痘,由機場檢疫人員後送就醫,經醫師評估後進行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認陽性,目前於醫院隔離治療中。至於我國首例猴痘個案,莊人祥表示,該名個案仍在醫院等待所有結痂脫落,因此尚未出院,但整體狀況良好。莊人祥說,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多與陽性個案親密接觸或不安全性行為,或與照顧確診者的醫護人員有關。疾管署正積極與國際藥廠洽談採購第三代天花疫苗及抗病毒藥物,期待八月前能談定並到貨。此波猴痘疫情自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全球累計64國報告至少9664例確診,其中以歐洲7838例及美洲1551例病例數最多。亞洲目前韓國報告1例境外移入病例,新加坡則已報告3例境外移入及1例本土病例。由於國際猴痘疫情逐漸擴大,疾管署也將持續加強國際港埠檢疫措施及民眾風險溝通與衛教宣導。另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疾管署已於今年6月30日起,將具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的49個國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若國人前往前述國家地區旅遊,應避免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也要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
2022-07-09 焦點.健康知識+
猴痘是實驗室洩漏出來?會引發下一波全球流行?4個QA、如何預防,醫師一次告訴你
新冠疫情尚未消失,另外一種病毒-「猴痘病毒」,出現多個非洲以外的傳染病例,再度引發大家的擔憂。猴痘(Monkeypox)是猴痘病毒所引起的一種罕見人畜間傳染病,主要發生在一些非洲國家,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於5月26日表示,迄今逾20個國家共通報約200起確診病例,令人關心歐美疫情特別是美國、加拿大、英格蘭和蘇格蘭等地區,所幸已知傳染速度相對緩慢,目前疫情主要歐美疫情在親密接觸者,同性間性行為者。目前並無大規模接種疫苗的必要,而且並未建議使用天花疫苗對抗猴痘。猴痘的疫情起源英國5月7日出現第一例,該病人曾經去過猴痘流行地區奈及利亞(西非),推論他在那裏感染病毒後,返回英國發病,迄5月24日英國感染總數累計達到57例。加拿大在5月中發現首例,至月底目前確診猴痘病例累計26例,美國境內迄今在7個州分共發現9起猴痘病例,其他比利時、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典、以色列及澳洲等國亦陸續報告零星病例。早在1958年猴痘病毒是從研究用猴子身上發現的,而人感染猴痘病毒最早是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9歲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過往屬於地區性流行,集中在非洲國家包括:貝南、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加彭、迦納(僅有動物病例)等國。2003年美國出現猴痘病例,是非洲地區之外首次猴痘病例報告,多數患者曾接觸受到猴痘病毒感染的進口寵物鼠而感染。2022年5月14日,英國衛生單位接獲兩例家庭群聚猴痘病例通報,病人並無旅遊史,也無境外移入確定病例之接觸史,隨後歐洲與北美洲其他國家陸續通報確定病例。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個案以男性為主,且大部分為「曾與男性發生性行為者」,均無流行地區旅遊史。2022年5月這波疫情,目前經PCR確診之樣本均為西非分支猴痘病毒。猴痘的臨床症狀猴痘臨床症狀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嚴重度較輕微。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週、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倦怠。發燒一至三天後出現皮膚病灶,通常自臉部蔓延致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皮膚病灶出現後會依斑疹(macules)、丘疹(papules)、水泡(vesicles 圖a)、膿疱(pustules圖b c)階段變化,結痂(crust圖e)脫落(圖f),嚴重病人疹子數目可達數千。症狀持續14至21天,致死率低於10%,大多數個案可於幾週內康復。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容易重症,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報告,2022年的疫情病患症狀表現較不典型,包括皮疹最早出現於生殖器或會陰部,且不一定會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發燒等前驅症狀較不明顯,因此在就醫時容易與其他性傳染病混淆。猴痘的潛伏期約為5-21天,通常為6-13天。猴痘病毒 猴痘病毒屬痘病毒科(Poxviridae),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主要由齧齒動物(主要)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屬人畜共通傳染病。猴痘病毒可分為中非(剛果盆地)分支病毒和西非分支病毒,中非分支比西非分支病毒更容易傳播和嚴重,中非分支致死率高達10%,而西非分支致死率約為1%。隨著1980年天花消滅和之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猴痘成為現存最嚴重的正痘病毒感染症。猴痘的治療照護 大多數猴痘病患的病程為自癒性,因此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以減輕症狀和併發症。目前有數種藥物可用於治療,但僅建議嚴重病患或免疫低下者使用。猴痘的預防方法1.降低人畜共通傳播風險: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時,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以及生病或死亡動物,所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2.降低人際間傳播風險: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接觸。3.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旅遊史與接觸史。4.疫苗接種:台灣自1955年起就未曾再有天花病例發生,因此自1979年起即停止牛痘接種,故該年以後出生之臺灣民眾均為未接種族群。提供一些網路常見的Q&A供民眾了解Q1:猴痘是由實驗室釋放/合成/洩漏出來的?A:猴痘病毒是一種已知的病毒,早在1958年被發現確認,當時實驗室研究用的猴子出現類似天花的水皰,是人類首次發現猴痘病毒。Q2:猴痘與新冠疫苗的關係?AZ疫苗是以黑猩猩腺病毒為載體製成的疫苗?A:引發猴痘的病毒與阿斯利康疫苗中的病毒完全不同。而且猴痘病毒主要是存在於嚙齒目動物,而非猿猴。Q3:猴痘會引發下一波全球流行?A:猴痘的症狀獨特且明顯,不像新冠肺炎有無症狀的傳染,猴痘病毒症狀獨特而明顯,患者通常會出現皮膚創傷,此外發燒、嚴重頭痛、淋巴結腫大、背痛、肌肉痛和無力等症狀配合皮膚病灶的PCR也易於此病的診斷。Q4:猴痘目前無疫苗可以施打?A:答:猴痘疫苗很有效,但是目前不需要大規模施打。最初的天花疫苗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基於牛痘病毒的第二和第三代疫苗已經被研發出來,這些疫苗展現出能夠對抗天花和猴痘的效果,能夠引發強大的免疫反應抵抗天花和猴痘。
-
2022-06-26 焦點.元氣新聞
台灣首例猴痘 匡列縮減為9人
台灣前天出現首例猴痘病例,原匡列廿名密切接觸者,昨公布猴痘接觸指引後,縮減匡列九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依接觸指引主要分低、中、高風險,因此排除十一人,改匡列的九人須自主健康監測廿一天至七月十四日。國內首例猴痘患者是留學德國的台南男學生,因跨區到高雄就診引發驚恐。高雄市長陳其邁昨表示,患者當時在戶外診療站就診,三名醫護有完整防護裝備,三名醫護已匡列,評估無傳染風險,猴痘須經親密接觸或長時間接觸感染,民眾不用太恐慌。台南市衛生局長許以霖說,確診個案收治在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狀況穩定,將治療至全身皮膚病灶結痂完全脫落沒有傳染力才可解隔,猴痘屬人畜共通傳染病,雖證實可有效人傳人,但傳播對象具局限性。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市擴大匡列增加到六人,因猴痘潛伏期很短,只要沒有發病就過關。莊人祥說,猴痘臨床症狀包括皮疹、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疱等皮膚病灶,及發燒卅八度以上、畏寒或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若有疑似症狀務必提高警覺;猴痘先前盛行於非洲國家,致死率約一成,但他國通報病例多屬輕症。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猴痘患者皮膚病灶最多,尤其是痘子病毒量最高,相較過往猴痘案例病灶明顯,此波猴痘疫情痘子較小,症狀不典型,患者及周遭親友或醫護難察覺,恐增接觸風險,雖機率小但仍有飛沫傳染風險,籲民眾勤洗手、酒精消毒、戴口罩。
-
2022-06-26 焦點.元氣新聞
照片曝光!國內首例猴痘確診患者 25歲男腿部密集冒痘
台南市昨天通報1名德國返台的25歲男性猴痘確診個案,該個案16日返台,檢疫結束後因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皮膚出現紅疹及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就醫,昨天經研判通報為國內首例猴痘確診病例,目前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相關症狀皆有改善。衛生局下午公布該個案腿部冒痘照片,和之前看到國外確診的情況並不相似。根據衛生局資料,猴痘相關症狀包含皮膚病灶如斑疹、丘疹、水泡、膿疱、發燒、畏寒或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倦怠。25歲確診個案台南市匡列密切接觸者共6人,包括家人及醫療相關人員,目前均無症狀,將由衛生單位進行健康關懷,預計健康監測至7月14日,若無發病就解除危機。衛生局提醒,國際猴痘疫情逐漸擴大,自海外入境者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及接觸史,如有猴痘防疫相關問題,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台南市防疫專線06-2880180諮詢,相關資訊可至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查詢。
-
2022-06-26 焦點.元氣新聞
疾管署公布猴痘疫調及接觸者指引 依風險高低處置
繼新加坡、韓國後,台灣成亞洲第3個出現猴痘病例國家,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包括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等相關指引,未來依情境匡列為高、中、低風險接觸者,健康監測或衛教。衛福部疾管署23日公布,猴痘正式列為台灣第2類法定傳染病,若遇疑似個案,依規定須於24小時內通報。隔天出現台灣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為一名25歲本國籍男子,16日自德國返台,20日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身體出現紅疹及鼠蹊部淋巴腫大,目前收治於醫院。疾管署今天下午公布包括猴痘個案隔離處理流程圖、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指引等相關處置原則。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因為是新的病,未來可依據情境,把接觸者匡列處置分成高、中、低風險。根據猴痘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指引,高風險及中風險接觸者應自最後一次和病例接觸後21天進行健康監測,若無症狀可正常工作生活,但建議避免近距離接觸免疫低下者、孕婦與孩童,以及在健康監測期間避免性行為、捐血,如於追蹤期間出現發燒或出疹,應協助其就醫。至於低風險接觸者,僅須一般衛教。疾管署呼籲,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建議民眾出國應避免接觸猴痘疑似個案,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
2022-06-25 醫療.感染科
猴痘侵台關鍵20天 台大醫:入侵社區後「傳播難斷根」
國內首見猴痘個案,疾管署昨天(24日)公布,一名20多歲本國籍男性,過去半年於德國留學,經採檢檢體通報,認為為猴痘,台灣也是繼新加坡、韓國、亞洲第三個國家出現猴痘案例,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猴痘通常只有小規模感染,但若發生在社區的話傳播恐難斷根。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黃立民表示,猴痘傳播類似淋病等性病,發生在人與人親密、長時間接觸才可能傳播,但若發生社區傳播就很難斷根,他也指出,猴痘尚未嚴重到需要人人打疫苗,致死率不高,不用太過緊張。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除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接觸、前往猴痘流行區所有食物應徹底煮熟才食用,疫苗接種也是預防方法之一,目前已經列醫護、實驗室人員及高風險密切接觸者等為三大優先施打對象,正與國際藥廠洽談第三代天花疫苗及抗病毒藥物。莊人祥呼籲,為減少感染風險,民眾出國應避免接觸猴痘疑似個案,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
2022-06-25 醫療.感染科
首例猴痘侵台 林氏璧分析威脅不比新冠、但有1提醒
台灣也出現了第一例境外移入的猴痘。曾任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的林氏璧(本名孔祥琪)在「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臉書粉專指出,猴痘至少威脅不會有新冠病毒高,主要要提醒的是,不要進行不安全的性行為。我國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為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1月至6月至德國就學,6月16日搭機返國,機場COVID-19檢驗陰性後返家進行居家檢疫,6月20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6月21、22日就醫,昨天確認陽性。疾管署說,此波猴痘疫情自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全球累計50國報告至少3598例確診,以歐洲及美洲病例數最多,累計病例前五名為英國793例、德國592例、西班牙520例、法國330例及葡萄牙328例,亞洲目前為南韓與新加坡有境外移入病例。林氏璧說,此波猴痘疫情已經超過3千例,八成都在歐洲。多半都有性行為密切接觸史。WHO報告中表示此次病毒有不典型表現,不會像傳統上先發燒然後起疹子,從臉部開始,然後到身體其他部位這樣的病程。這次滿多病患可能僅有少數疹子,甚至只有一顆。他可以侷限在生殖器或是鼠蹊部,肛門周圍,而不會到全身。他也可以在發燒前就有疹子。他說,他個人猜測這樣的不典型表現,「似乎代表病毒本身已經有突變了」。和之前在非洲看到已經不同。這樣輕症的表現,可能讓這個病較難診斷,且已經在歐美傳播一陣子了。林氏璧說,目前僅通報一例奈及利亞案例死亡,似乎致死率也和之前有所改變。病毒有可能突變到比較會傳染,但致死率也降低。起碼不像非洲看到的1%甚至到10%的致死率。林氏璧表示,目前不是很確定性行為體液是否會傳染。但確定的是透過直接接觸受感染的皮膚疹子是會傳染的。在非洲比較常見的傳染途徑是囓齒類傳染人,但這波歐美疫情顯然主要應該是人傳人,且多半是親密接觸。他指出,他個人目前不會特別擔心猴痘,至少威脅不會有新冠病毒高,主要有以下原因,包括目前看來飛沫甚至空氣傳染應該不是主要傳播途徑,不然案例數理當更多。且在戴口罩勤洗手的新冠防疫習慣之下,應該不太容易傳播。主要要提醒的是,不要進行不安全的性行為。林氏璧說,此疾病已經有疫苗也有藥物。且絕大多數都會自己好。這是DNA病毒,不會像RNA病毒一樣這麼容易突變。「別被新聞嚇到了!我不會理解猴痘為下一個大魔王。新冠對於全人類的威脅目前還是大很多啦」。疾管署指出,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多與陽性個案親密接觸或不安全性行為,或照顧確診者的醫護;疾管署與國際藥廠洽談第三代天花疫苗及抗病毒藥物。疾管署說,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建議民眾出國應避免接觸猴痘疑似個案,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盡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
2022-06-25 醫療.感染科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疾管署今公布,南部通報一名20多歲本國籍男性,過去半年於德國留學,自6月16日入境後,6月21日出現疑似症狀,經採檢檢體通報,經確認為猴痘,該例為本國首例猴痘案例,也是繼新加坡、韓國,亞洲第三個國家出現猴痘案例。對此,元氣網整理11題QA,讓你一次看懂「猴痘」的疾病資訊。Q1:猴痘是什麼?猴痘病毒首次出現於1958年的研究用猴子身上,人類感染個案最早出現於197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9歲男孩,此後陸續於中非和西非地區傳出個案。除了非洲是主要流行國家,近期也開始出現於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美國等國。猴痘與天花病毒一樣都屬於「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皆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可分為「中非分支」病毒和「西非分支」病毒,其中中非分支嚴重度及傳播力皆高於西非分支。近年猴痘致死率為3%到6%。通常透過與受感染的人或動物密切接觸,或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體而感染,感染猴痘後,身體會出現皮疹且有發燒、頭痛、淋巴腺腫大等狀況,與天花症狀類似,但病情較輕微,症狀一般會持續14至21天,以症狀治療為主,病人通常會逐漸康復。Q2:猴痘有哪些症狀?若確診猴痘,會有皮膚病變(如:皮疹、斑疹、水泡、膿疱等)、發燒、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口腔潰瘍...等症狀。Q3:猴痘發生的原因為何?猴痘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可能經由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或是由感染者的呼吸道飛沫、損傷皮膚、黏膜、體液或被污染物品進行人傳人感染。Q4:猴痘的併發症有哪些?若不幸感染猴痘,會有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併發症。Q5:哪些人是猴痘的高危險群?‧猴痘感染者的同住家人及醫護人員‧有猴痘感染者接觸史‧食用受感染的動物肉類Q6:該如何預防猴痘?‧避免接觸猴痘感染者‧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時,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如:老鼠、松鼠)和靈長類動物(如:猴、黑猩猩)‧疫苗接種:天花疫苗對猴痘有85%防護力,但台灣於1979年停止接種,故該年後出生之民眾均為未接種族群;美國FDA於2019年核准的JYNNEOS疫苗也可用於預防天花和猴痘感染Q7:若不幸得到猴痘,該如何保養?猴痘屬自限性疾病,症狀一般持續14至21天,通常會逐漸自行康復。Q8:猴痘該如何治療?以輸液治療與維持營養等症狀治療為主,多數病人在猴痘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會自動停止並逐漸恢復;重症者則須使用抗病毒藥物Tecovirimat、Cidofovir、Brincidofovir或是注射針對天花病毒的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VIGIV)來治療。Q9:如何檢查猴痘?若出現疑似猴痘症狀,可透過「病原體檢測」檢查是否確診:‧病患發病期內的皮膚水泡、血液、咽喉擦拭液或瘡痂,分離並鑑定出猴痘病毒‧臨床檢體猴痘病毒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或定序為陽性Q10:猴痘的疾病進程為何?猴痘的潛伏期通常為6至13天,但範圍也可能為5至21天,感染猴痘後病人會出現發燒、劇烈頭痛、淋巴腺腫大等症狀。大部分病人在出現發燒後1至3天,並於臉部、身體皮膚出現皮疹,包括口腔黏膜、生殖器、及結膜、角膜都可能受影響;10至14天內皮膚會從斑疹、丘疹發展到水泡、膿疱,最終會結痂脫落。猴痘症狀大部分會持續14至21天,病人多會自行康復,致死率低於10%,大多數個案可於幾週內康復。Q11:若出現疑似猴痘症狀,就醫前應該要注意哪些事情?如皮膚出現皮疹、斑疹等病變,又有發燒、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等任何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師是否有旅遊史與接觸史,隔離曾接觸之哺乳類動物、寵物。由於猴痘可能透過接觸感染源的傷口、體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方式傳播,故建議佩戴醫用口罩並與其他病人保持距離,採檢/醫療照護人員也建議穿戴手套、隔離衣、醫用口罩、護目裝備。
-
2022-06-25 焦點.元氣新聞
台首例猴痘!20多歲台男自德返台現紅疹 匡列19人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疾管署今公布,南部通報一名20多歲本國籍男性,過去半年於德國留學,自6月16日入境後,6月21日出現疑似症狀,經採檢檢體通報,經確認為猴痘,該例為本國首例猴痘案例,也是繼新加坡、韓國,亞洲第三個國家出現猴痘案例。【延伸閱讀: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這名2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1月至6月至德國就學,6月16日搭機返國,機場COVID-19檢驗陰性後返家進行居家檢疫,6月20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於6月21、22日就醫,經醫師評估後,進行採檢及通報,檢體送疾管署昆陽實驗室檢驗,於今日確認陽性。莊人祥表示,6月23日將猴痘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隔天即出現首例,地方衛生單位已依規定進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等防治工作。該名20多歲男昨日已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將治療至全身皮膚病灶結痂完全脫落,才可解除隔離。莊人祥說,該案先前採一人一戶居家隔離,目前密切接觸者共19名,包含家人2人、醫療相關人員10人、司機3人及其他4人,預計健康監測至7月13日。因我國出現首例確診個案,疾管署將同步透過IHR聯繫窗口通報世界衛生組織。莊人祥表示,此波猴痘疫情自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全球累計50國報告至少3598例確診,其中以歐洲及美洲病例數最多,累計病例前五名為英國793例、德國592例、西班牙520例、法國330例及葡萄牙328例,亞洲目前為韓國與新加坡有境外移入病例。莊人祥提醒,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多與陽性個案親密接觸或不安全性行為,或照顧確診者的醫護,包括接觸確診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皮膚粘膜、被污染物體及飛沫傳播、長時間面對面接觸等;由於國際猴痘疫情逐漸擴大,疾管署將持續加強國際港埠檢疫措施及民眾風險溝通與衛教宣導,並積極與國際藥廠洽談第三代天花疫苗及抗病毒藥物。疾管署呼籲,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建議民眾出國應避免接觸猴痘疑似個案,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
2022-06-24 醫療.感染科
猴痘列第2類法定傳染病 須24小時內通報
猴痘疫情正從歐美蔓延至亞洲,新加坡、南韓已出現疑似案例;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台灣上周有一例疑似案例,但已排除,目前尚無確診案例。疾管署昨則公告猴痘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屬「中等危害風險」,根據第二類規定,如發現疑似病例須在廿四小時內通報。猴痘是種「人畜共通疾病」,與天花病毒同屬,臨床症狀也類似,但傳染力較弱,嚴重度較輕微。傳染途徑為直接接觸、食用感染動物或是密切接觸到猴痘感染者。通報條件為患者出現皮膚病灶如皮疹、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疱等,或有任一下列症狀,包括發燒大於等於卅八度、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或已排除水痘、帶狀皰疹,腸病毒、淋病、梅毒、軟性下疳等常見發疹性疾病。猴痘過去多發生於西部及中部非洲地區,其他國家偶發零星境外移入病例。但今年與以往不同,目前全球出現病例國家已增至四十七國,逾三千人感染,且鄰近新加坡與南韓亦於近日各通報一例確診病例。
-
2022-06-23 焦點.元氣新聞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猴痘疫情正從歐美蔓延至亞洲,新加坡、南韓也都出現疑似案例。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昨表示,猴痘已公告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根據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的規定,如發現疑似病例必須在24小時內通報。根據疾管署外網公告,符合臨床條件或檢驗條件就需要通報。臨床條件為需同時具下列條件,包括皮膚病灶如皮疹、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疱等,或具有任一下列症狀,包括發燒大於等於38度、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或已排除水痘、帶狀皰疹,腸病毒、淋病、梅毒、軟性下疳等常見發疹性疾病的診斷。檢驗條件則為具有下列任一個條件,包括臨床檢體分離並鑑定出猴痘病毒或臨床檢體猴痘病毒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或定序為陽性。
-
2022-06-16 醫療.感染科
QA/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的新興傳染病「猴痘」,一般人如何預防?
五月中下旬,世界衛生組織(WHO)召開緊急會議後表示,已在全球11個國家和地區確認逾80例猴痘病例,並警告未來可能會發現更多病例。衛福部疾管署指出,猴痘臨床症狀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嚴重度較輕微。國內迄今尚未曾出現猴痘病例及相關通報。以下整理關於猴痘的介紹,讓大家更認識這個疾病,以防患未然。Q1:什麼是猴痘?1958年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因此該病被命名為「猴痘」。人類感染猴痘病毒最早的個案是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9歲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報告。猴痘病毒屬痘病毒科(Poxviridae),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主要由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屬人畜共通傳染病。猴痘病毒可分為中非(剛果盆地)分支病毒和西非分支病毒,中非分支比西非分支病毒更容易傳播和嚴重,中非分支致死率高達10%,而西非分支致死率約為1%。隨著1980年天花消滅和之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猴痘成為現存最嚴重的正痘病毒感染症。Q2:人類如何感染猴痘?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食用受感染的動物肉類也是一種危險因子。接觸到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或被污染物品而感染。飛沫傳播需在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情境下較容易發生,因此醫護人員及同住家人都有較大的感染風險。產婦若感染猴痘病毒,可經胎盤垂直傳染給胎兒,或於產程中因接觸而傳染。儘管密切接觸已知是傳染危險因子,目前尚未確定猴痘是否透過性接觸傳染。Q3:感染猴痘會出現什麼症狀?猴痘感染後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週、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倦怠。發燒一至三天後出現皮膚病灶,通常自臉部蔓延致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皮膚病灶出現後會依斑疹、丘疹、水泡、膿疱階段變化,最終結痂脫落,嚴重病患疹子數目可達數千。症狀持續14至21天,致死率低於10%,大多數個案可於幾週內康復。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容易重症,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Q4:猴痘如何治療?大多數猴痘病患的病程為自限性(self-limiting),因此以輸液治療與維持營養等支持性療法為主,以減輕症狀和併發症。目前國外有數種抗病毒藥物如Tecovirimat、Cidofovir 與Brincidofovir以及針對天花病毒的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Vaccinia Immune Globulin Intravenous, VIGIV)可在試驗情境下用於治療,但僅建議嚴重病患或免疫低下者使用。我國目前尚未儲備上列藥物。Q5:猴痘是否有疫苗可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於2019年核准由含有減弱天花病毒株(attenuated vaccinia virus Ankara strain)製成之新疫苗(JYNNEOS),可用預防天花和猴痘感染,適用於18歲以上感染猴痘之高風險族群。美國FDA亦核准ACAM2000為含有活病毒的天花疫苗,目前被用於感染天花高風險者,如在實驗室操作天花病毒之人員。台灣目前尚無此兩種疫苗。Q6:一般民眾如何預防猴痘?一、降低人畜共通傳播風險: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時,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以及生病或死亡動物,所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二、降低人際間傳播風險: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接觸。醫院照護疑似或確定病例時依循標準防護措施、接觸傳染防護措施及飛沫傳染防護措施。針對陽性個案應啟動接觸者追蹤,並隔離曾接觸之哺乳類動物寵物。三、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旅遊史與接觸史。Q7:猴痘的致死率高嗎?哪些人感染後要注意?猴痘對大多數人的的症狀通常輕微,症狀持續14至21天會痊癒。西非分支猴痘病毒株,也就是英國病例的病毒株,其致死率為1%;但中非(剛果地區)分支病毒株致死率則高達10%。免疫功能低下族群,孕婦及幼童感染後要特別當心。Q8:醫護人員如何保護自己不受病人感染?因猴痘可能透過接觸病患的傷口、體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方式傳播,故建議醫院照護疑似或確定病例時依循標準防護措施、接觸傳染防護措施及飛沫傳染防護措施。採檢/醫療照護人員建議穿戴手套、隔離衣、醫用口罩、護目裝備(護目鏡或全面罩);如果病人情況允許,其他人與病人近距離(小於1公尺)接觸時,建議病人佩戴醫用口罩。(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
2022-06-13 醫療.皮膚
口罩悶熱、磨擦可能使青春痘惡化 醫:須正確清潔皮膚
1名27歲男性,從高中開始臉上反覆長了嚴重囊腫型青春痘,因課業繁重,沒有辦法好好的規律治療,造成人際與心理壓力。最近有了心儀對象,開始在意「面子」問題,才請救醫師的協助助,經醫師診斷後請他配合口服A酸、抗生素及接受局部注射治療,狀況才獲改善。大里仁愛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江品萱說,近兩年因疫情,配戴口罩時間增加,其造成的悶熱、摩擦及壓迫可能會惡化或誘發青春痘及酒糟性皮膚炎,更需正確的清潔皮膚,以及適度拿下口罩讓肌膚休息、加強保濕維持皮膚屏障的完整。她說,青春痘又名痤瘡,顧名思義好發於青少年,在12到25歲族群中約有百分之85的比率有青春痘的困擾。然而,青春痘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層,在大於50歲的成年人中,仍有約7%男性及15%女性有痤瘡的困擾。主要致病原為賀爾蒙改變,和毛孔角化異常、皮脂腺分泌旺盛,加上臉上共生細菌痤瘡桿菌增生,造成毛孔阻塞與發炎,進而產生粉刺、丘疹與膿皰。江品萱說,青春痘可以想成是年輕人的慢性疾病,無法在短期內根治,治療的目的在於減少併發症痘疤的產生。痘疤治療並不簡單,需經過多次的複合式療程,如雷射、化學換膚、皮下剝離、填充物治療甚至手術,方能慢慢改善。另一個容易與青春痘混淆的疾病為「酒糟性皮膚炎」,或稱「玫瑰斑」其病因複雜,紫外線、熱、辛辣食物刺激、飲酒等皆可能造成玫瑰斑惡化。好發年紀較青春痘稍稍年長。江品萱說,除了和痤瘡一樣可能出現丘疹與膿皰,臉頰還可能如玫瑰花瓣般,呈現持續或暫時性泛紅,合併灼熱刺痛或眼睛症狀。嚴重者甚至出現橘皮樣的酒糟鼻瘤,嚴重影響外觀。治療根據臨床症狀及病因有相對應的口服或塗抹藥物,泛紅及血管擴張或酒糟鼻瘤可以搭配血管雷射或脈衝光等做進一步的控制。
-
2022-05-22 醫療.感染科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新冠疫情未平息,歐美近日傳出罕見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猴痘」(monkeypox)案例,截至目前為止,已累積100多例確診或疑似病例。猴痘動物傳播給人 二次傳播由人傳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猴痘是一種罕見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從動物傳播給人的病毒),病人癥狀與過去在天花病人身上所觀察到的相似,但臨床嚴重程度較輕。隨著在1980年消滅了天花和隨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猴痘成為最嚴重的正痘病毒,在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區熱帶雨林仍有猴痘散發病例。二次傳播或人際間傳播因密切接觸了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感染者的皮膚損傷或最近被病人體液或病變材料污染的物品而造成。傳播主要通過通常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呼吸道飛沫傳播,因此,活動病例的家庭成員面臨較大的感染風險。潛伏期最短6天 感染分成兩個階段猴痘的潛伏期(從感染到出現癥狀之間的時間間隔)通常為6至16天,但可為5至21天。*發病期(0-5天):發熱、劇烈頭痛、淋巴結病(淋巴結腫大)、背痛、肌痛(肌肉疼痛)、重度疲乏無力(精神不振)。*皮疹期(出現發熱後1-3天內):出現不同階段的皮疹,經常從面部開始,然後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最常見面部(95%的病例)、手掌和腳掌(75%)皮疹;皮疹的變化從斑丘疹(底部扁平的病變)到小水皰(充滿液體的小皰)、膿皰,約10天後結痂,約三周後結痂才能完全消失。此外,病變數量從幾個到幾千不等,影響口腔粘膜(70%的病例),生殖器(30%)、結膜(眼瞼)(20%)和角膜(眼球)。部分病人在出現皮疹前會發生嚴重的淋巴結病(淋巴結腫大),這可有助於識別猴痘,因為其他類似疾病都無此特徵。這些人易出現無症狀感染 兒童感染病狀嚴重猴痘通常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癥狀持續14至21天;嚴重病例較常見於兒童,且與病毒暴露程度、病人健康狀況和並發癥的嚴重程度有關。居住在森林地區或附近的人們可能間接或低水平地暴露於感染動物,可導致亞臨床(無癥狀)感染。猴痘出現流行時死亡率差異很大,在記錄病例中低於10%,主要發生於幼兒;一般來說,較年輕的年齡組似更容易發生猴痘。無有效治療方式 天花疫苗可減輕病徵尚無針對猴痘的特效藥物或疫苗,但可控制疫情暴發。雖在過去已證明,接種天花疫苗可防止猴痘,有效率為85%,但天花疫苗在全球消滅天花後已不再供一般公眾使用;以前接種過天花疫苗可能會減輕猴痘病癥。猴痘病毒 自然宿主在非洲,多種動物均有猴痘感染:繩松鼠、松鼠、岡比亞巨鼠、條紋小鼠、睡鼠和靈長類動物。對該病毒的自然史仍存有疑問,需進一步研究,以確定猴痘病毒的確切宿主及病毒在自然界的存續情況。在美國,人們認為該病毒是從非洲動物傳播給與其混養的其他易感動物(如草原犬鼠)。預防猴痘 降低人群感染風險發生猴痘疫情時,與其他病人密切接觸是猴痘病毒傳播最重要的風險因素。在沒有特效治療和疫苗的情況下,減少人群感染的唯一方式就是提高對危險因素的認識。為降低動物與人之間的傳播風險,在猴痘病毒流行地區,預防傳播應首先注重避免與嚙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發生任何接觸,其次應限制直接接觸動物的血和肉,必須在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處理染病動物或感染組織以及在屠宰過程中,應配戴手套及其他適當的防護服。此外,避免與猴痘感染者進行身體密切接觸,還應避免使用已被污染的材料;照看病人時,應戴上手套和防護器具,照看過病人或探視過病人後,應按規定洗手;建議在家中或在醫療機構中對病人予以隔離。延伸閱讀: ·1圖看「確診常見4大症狀如何緩解」! 咳嗽、聲音沙啞要補充維生素C ·國外爆「不明兒童急性肝炎」 最新研究揭「可能禍首」
-
2022-05-12 醫療.皮膚
滿身膿疱 突發高燒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食藥署核准恩慈療法 急性發作可望有解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乾癬,急性發作時會全身出現膿疱合併發燒等嚴重反應。一位50歲企業老闆就因急性反覆發作,不時住院治療,身心俱疲,直到經醫師評估參與新藥的臨床實驗,接受治療後膿疱快速消失,各種不適症狀也減退,讓他期待未來能有機會多一個新的治療選擇,助他與病友們在急性發作期獲得適當的疾病控制,遠離重症威脅。異於乾癬 會長膿疱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依盛行率推估,台灣乾癬患者約八萬到十萬人,乾癬類型中以斑塊性乾癬最常見,約占90%,常會出現脫屑丘疹和發紅斑塊病徵;全身型膿疱性乾癬還會出現膿疱,不到5%,但因為急性發作時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所以需要積極治療。全身型膿疱性乾癬雖為罕見,但因可能出現全身性症狀,重則威脅性命,因而近期獲得衛福部食藥署核准恩慈療法專案申請使用的新藥,格外令病患及照顧家屬關注。黃毓惠說,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症狀,包括發燒、發冷、疲勞、皮膚疼痛,病患抽血檢查也發現白血球數量增多,發炎指數上升,有患者形容:「感覺身體像著火一樣!」甚至坐著都痛,得擔心擠壓膿疱,小心翼翼。新藥能解急症壓力黃毓惠說,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在急性發作時,需要盡快控制病況,但如果未妥善治療或保養,則可能出現併發症;臨床上收治過一些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病人,急性發作時全身起膿疱和發燒,進而引發呼吸和心跳加快等全身性反應,病症嚴重需要住院,對生理和心理都是很重的負擔,尤其這些成人病例正值青壯年,一旦無法工作,或無法照顧家庭,都會備感壓力。她曾收治最小的病患是一名二歲孩童病患,痛苦模樣令人不捨。目前醫界已發現,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與免疫系統中的特定發炎途徑有關。近來國際間已有針對此發炎途徑進行阻斷的生物製劑研發問世,新藥日前已獲食藥署核准在長庚、成大和台大醫院等醫學中心進行恩慈療法,黃毓惠說,從臨床實驗的數據來看,病人打了一次之後,膿疱可快速獲得緩解,治療成果值得期待。及早治療 降低衝擊黃毓惠說,針對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治療方式,主要仍會根據病人狀況有不同的選擇,當病人急性發作期間,「未來如果有新藥物可以快速改善病症,讓他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重回職場、家庭和學校,絕對是一件好事。」由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發作時來得急又快,部分患者或照顧者看到膿疱會誤以為自己是感染,沒有得到正確的診斷而無法對症下藥,她提醒應該至皮膚科求診,儘早鑑別診斷,接受治療,降低對生活的衝擊。【GPP治療最新資訊】>>>衛福部健保署已於2024年7月起,將新藥納入暫時性給付📢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我會遇見GPP嗎?遇見GPP會怎麼樣?我想對GPP病友說...👉最完整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大公開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加入臉書社團】👉 GPP情報站[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
-
2022-05-10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37歲女發燒、紅斑、關節炎 罹罕見成人史迪爾氏症
1名37歲女性日前發燒畏寒兩三周,身體和四肢出現鮭魚色斑丘疹,一度擔心自己罹患新冠肺炎,經轉介到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經醫師診斷,確診她罹患罕見的「成人史迪爾氏症候群」,所幸經服藥治療後,才獲改善。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蔡肇基說,患者自述連續多日反覆發燒到39度以上,整個人都快虛脫了,全身伴隨著大小不一的鮭魚色斑丘疹,但沒有出現體重減輕、流鼻涕等症狀。患者曾打了兩周抗生素和吃了類固醇都不見起色,臉還因此腫成月亮臉,讓她不敢見人。經安排一系列血液檢查,抽絲剝繭後發現,患者的發炎指數上升,其中關鍵的「血清蛋白鐵」指數相當高,排除其他免疫學疾病後,確診為成人史迪爾氏症候群。蔡肇基說,此症屬於全身性發炎免疫疾病,目前沒有確切的成因,好發在15至25歲以及36至46歲的人身上。血液檢查有7成以上的患者,會出現肝功能異常,血液中的紅血球沉降速率、血清蛋白鐵指數也會明顯飆高。臨床上,患者常常會有超過一周間歇性的高燒、身體出現紅疹、喉嚨痛、關節痠痛以及淋巴腫大等症狀,但因為診斷不易,常容易被誤認為是感冒、藥物過敏、細菌感染等。蔡肇基指出,成人史迪爾氏症若是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產生其他嚴重的併發症,嚴重時可能會危及生命,第一線常使用非類固醇類止痛藥來治療,而大多數病人需要類固醇合併其他免疫調節劑治療才能控制病情,療程通常會持續一年左右。他強調,成人史迪爾氏症發病原因不明,若發現自己每天反覆發燒多次、身上出紅斑、關節發炎的相關症狀等,就可能是成人史迪爾氏症作祟,一旦確診也別灰心,只要積極配合醫囑治療,也能像小惠一樣,與疾病和平共處。
-
2022-04-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長疥瘡皮膚奇癢難耐,夜間更嚴重!藥師教疥瘡藥膏怎麼擦最能緩解
病人問:醫師開立兩條 permethrin 藥膏治療疥瘡,囑第一週用一條,第二週用另一條。請問是一週擦一次,還是每天都要擦?藥師答:Permethrin 藥膏用於治療疥瘡,請一週擦一次塗抹於全身,但需避開眼部及嘴部皮膚以免刺激及誤食。請將藥膏停留於皮膚至少 8 小時(通常 8-14 小時後洗掉),一個星期後再擦一次,並記得於第三週回診。疥瘡皮膚劇癢難耐,夜間更為嚴重疥瘡是由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所引起。人疥蟎是一種乳白色寄生蟲,蟲體大小約 0.4×0.3 毫米(雌蟲略大於雄蟲),肉眼幾乎看不見。生活史包括卵、幼蟲、若蟲、成蟲四個階段,存活期約1~2個月。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特別喜歡皮膚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手腕、手肘、腋下、腰部、乳頭、陰莖、臀部等。雌蟲會在人體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開鑿出隧道產卵,每天延伸約 2 毫米,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平均而言,典型疥蟎感染患者平均帶有10~15隻疥蟎,且身上的疥蟎可能掉落在衣服、床鋪及生活用品上,因此應儘速治療避免傳染。一般條件下,疥蟎離開人體2~3天或暴露於 50℃的環境中 10 分鐘即會死亡,但在相對濕度高及較寒冷的環境下可存活更久。因此,疥瘡在冬季比夏季更常見,且在人口密集機構如醫院、安養院、監獄等地發生率較高。免疫力不佳者(如愛滋病、痲瘋、淋巴瘤等)由於免疫功能不良,身上任何區域都可能受到影響,也可能發展為較嚴重、疥蟎蟲數量極多且有生命危險的結痂性疥瘡。疥瘡潛伏期為感染後2~6週,此時可能還未出現明顯症狀,但已具有傳染力。典型症狀為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生過敏反應,造成皮膚劇癢難耐,通常夜間更為嚴重。同時,皮膚表面可能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亦可能合併因劇癢抓傷引起的疼痛及細菌感染。疥瘡藥膏使用方式疥瘡的標準治療方式為全身塗抹滅疥藥品,第一線用藥的成分為 permethrin,如 PermethrinⓇ cream 5% w/w 30 g。使用方法為從脖子塗抹到腳底,且必須確認全身各處都有塗抹,包括背部、屁股縫、會陰部、肚臍、手指間、腳趾縫、指甲縫等較不易塗抹部位均須徹底塗遍,但請避開眼部及嘴部皮膚以免刺激及誤食。塗妥後,請確保藥膏停留於皮膚至少8小時 (建議塗藥後 8-14小時淋浴清洗),一週後再塗一次即完成療程。免疫力不佳者可能需由醫師評估,塗抹特殊部位。Permethrin 可用於一般成人、懷孕婦女、兒童及嬰兒,但劑量略有不同,詳如下表。由於疥蟎難以肉眼辨識且容易經患者身旁用物傳染給他人,因此開始治療前3天及治療期間,患者的衣物及床被單等均須和他人分開清洗。建議以60℃以上的熱水洗滌且高熱乾燥,或進行乾洗;無法清洗或乾洗的衣物則須密封於塑膠袋內靜置1~2 週。居住房室請以吸塵器清理。治療完成後,皮膚癢和紅疹症狀仍可能持續數週,因此建議應於開始治療後第三週回診確認治療效果。若有需要,請由臨床醫師視個人狀況開立止癢藥品(如抗組織胺或類固醇等) 協助緩解後續症狀。 參考資料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傳染病與防疫主題:疥瘡感染症。2. 王登鶴等。疥瘡。感染控制雜誌; 26(1): 13-20。(本文節錄自《藥師週刊》2251期、臺北榮民總醫院藥學部林于瑄藥師授權刊載。>>原文連結)
-
2022-03-31 癌症.淋巴癌
常覺得疲憊又發燒...別以為是新冠!6大症狀恐是淋巴癌
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統計,惡性淋巴瘤每年新診斷病例超過3000人,其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占四分之三,相較十年前新發生個案數大增五成,卻僅不到半數病人可以早期發現。醫師指出,淋巴癌有六大典型症狀「燒、腫、癢、汗、咳、瘦」,有些患者近期出現疲憊以及發燒的症狀還以為罹患新冠肺炎,最後診斷卻是惡性淋巴瘤。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李啟誠表示,淋巴瘤即使被診斷為惡性,治癒率都很高,且淋巴瘤治療技術提升,患者的治療選擇也更多,比較擔心患者忽視淋巴癌症狀。李啟誠表示,淋巴癌典型的六大症狀為「燒、腫、癢、汗、咳、瘦」,當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莫名發燒、咳嗽、全身發癢、盜汗或是體重莫名減少超過10%並感覺疲倦等,都是淋巴癌的疑似症狀,這些症狀不易察覺,加上民眾輕忽身體異常警訊,以致延誤就醫,僅不到半數的病人可早期發現。像是一名年約50歲的患者,10年前因皮膚紅疹與腫塊就醫,被醫師診斷為淋巴瘤樣丘疹,前後歷經6年左右的化學治療不但未能好轉,甚至惡化為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李啟誠表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可再細分為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及NK細胞淋巴瘤這三類,其中佔比較小的T細胞與NK細胞的發生率約占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之10%到15%間,也是目前最缺乏較新穎且有效治療的一種淋巴瘤。李啟誠表示,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的治療上,大多是化學治療,有七成病患使用化療,使用標靶治療的患者則接近六成。然而,化學治療的方式容易伴隨著副作用的發生,噁心、嘔吐、掉髮或疲倦等問題,治療過程不僅辛苦,也可能治療無效。有部分患者期盼透過骨髓幹細胞移植的方式來根除疾病,但移植過程的艱辛及移植失敗的可能性,再加上治療費用的經濟支出,雙重壓力都考驗著病友與照護者的信心。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黃泰中表示,隨醫療科技進步,可結合單株抗體與標靶藥物,提升抗癌效果,治療過程也能提升生活品質,且已納入健保給付,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皆能受惠。
-
2022-03-0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26歲男嘴歪眼斜以為中風 醫師診斷:帶狀疱疹引起
1名26歲男性起床照鏡子時,發現臉歪嘴斜、耳朵疼痛,甚至一度會聽不見,擔心自己腦中風,後來經醫師診斷發現他的耳朵旁有多顆水泡,確定是帶狀疱疹引起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經藥物治療後才恢復健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馨範說,帶狀疱疹又稱做「皮蛇」,由水痘病毒所引起,一旦過去罹患過水痘,病毒就會長時間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當中,只要民眾太過勞累、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等導致免疫力下降時,就容易會罹患帶狀性疱診。他說,帶狀泡疹發生在身體跟顱顏部位,兩者產生的影響不同,前者會出現群聚性紅色丘疹,伴隨著疼痛、麻木感覺,後者則因長在頭顱,病毒會攻擊神經,造成較為嚴重的後遺症。以此案為例,帶狀疱疹病毒長在耳朵部位,引起顏面神經麻痺、臉歪嘴斜、輕微暈眩、耳朵疼痛等症狀,即是典型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Ramsay Hunt syndrome)。王馨範說,由於帶狀疱疹病毒發作在掌管顏面神經的第7對腦神經,會導致顏面神經麻痺,同時又影響掌管聽神經的第8對腦神經,所以也被稱為「耳朵帶狀疱疹」,患者會先有輕微的脖子緊或痛,接著出現眩暈、嘴歪、聽不見等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嚴重一點甚至會有腦炎的情形,後續才會在耳朵出現數顆小水泡。所幸患者經安排住院藥物治療後,病情大幅改善,臉部肌肉也恢復正常,讓他開心直說,「五官又回到原來位置,也不用擔心是腦中風了」。王馨範提醒,帶狀疱疹引起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發病3天內是黃金治療期,可使用藥物阻止免疫系統破壞自己的細胞,讓神經細胞自行慢慢修復,建議民眾在飲食上要多補充神經修復的食物,可搭配中醫電療、針灸,協助患者改善顏面神經失調的狀況。而避免帶狀疱疹找上門,除了保持免疫力的穩定之外,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也是最佳防範方式。
-
2022-01-15 醫療.皮膚
屁股痘痘原因和臉部不同!屁股痘痘怎麼消及如何預防?
痘痘總讓人傷腦筋,有些不會影響外觀、長得比較隱密的痘痘,也常會影響到生活,好比屁股。美麗信義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提醒,屁股上的痘痘通常和臉上的痘痘並非同一種,處理不當恐怕細菌感染的風險更高,且也有其他疑慮,建議民眾可先了解原因並從生活著手改善。 屁股痘痘別亂擠!醫:和臉上的不一樣。 曾奕騰醫師表示,關於痘痘可先從學名、形成的原因上了解,同樣是被民眾稱為痘痘,臉部的通常是醫學上稱為「痤瘡」的皮膚疾病,而屁股上的則大多是「毛囊炎」、「疔瘡」、「表皮囊腫」。 痤瘡好發於臉部、胸部、背部等處,會在毛囊角質過度增生、皮脂腺分泌、痤瘡桿菌、身體發炎四個主要因素集合下形成,起初會出現粉刺,發炎形成丘疹,嚴重時形成膿皰或囊腫,最後演變成痤瘡,也就是民眾所稱的痘痘。 至於屁股的痘痘,因此處皮脂腺分布較少,也較不容易形成粉刺,形成主因也不一樣,上頭的毛囊炎之所以會形成,和毛囊阻塞、細菌感染、黴菌感染等息息相關,較嚴重的則會形成疔瘡。另也有一部份為表皮囊腫發炎,可視為皮膚下有個囊袋,穢物在裡面堆積。 會受到感染的原因,主要與環境、衣物、習慣、體態有關,悶熱潮濕的環境容易孳生細菌、黴菌,當中包括了流汗、久坐、行車過久、褲子不透氣、洗完澡沒有擦乾身體就直接穿內褲和褲子等,而若泳池、溫泉等環境較不乾淨,感染的風險自然也會升高。另外肥胖者也相較容易有屁股長痘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體態結構上皮肉皺褶處容易摩擦、悶熱,且身體也較容易有發炎反應。 屁股痘痘因感染所起,亂擠恐增不必要風險。 面對痘痘民眾總會想自己擠掉,曾奕騰醫師表示任何痘痘其實都不大建議自行處理,除了容易留疤影響外觀,更重要的是需注意更嚴重的感染。而屁股上的痘痘之所以會成型,就是因為細菌、黴菌量較高,若自行處理又沒妥善做好消毒工作,傷口細菌感染的風險也將更高。且屁股上的痘痘往往相當難擠,硬擠往往會讓水腫情況愈加厲害。另外,皮膚下出現囊袋的表皮囊腫發炎,若沒有妥善開個開口,硬擠容易使得囊袋在表皮底下破開,也將有皮膚底層感染的風險。 屁股痘痘該怎麼辦?醫教6招有助改善! 曾奕騰醫師建議,屁股上的痘痘若真的要自行處理,輕者可使用外用的抗生素藥膏,一般而言就會有明顯的改善,而情況較嚴重者,則建議使用口服抗生素。若是出現相當大顆、已經感覺很嚴重的,自然是建議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為佳,通常在經過一般的引流手術後就可以消退,後續再遵照醫囑用藥便可改善,相較之下這些方法便利且無感染風險。也提醒民眾留意藥物取得方式,應透過藥局等合法通路取得,最好的方式當然還是先檢查,但不論如何應避免透過來路不明的管道、親友介紹等,以避免無法預期的風險。 至於在預防方面,曾奕騰醫師建議,可從生活改變做起,例如洗完澡擦乾身體、避免久坐或長途開車、騎車,坐久了就起來動一動。平時穿褲子、裙子的習慣也可以改為寬鬆、透氣的,內褲可選擇純棉的較不吸汗。平時若容易流汗的族群,外出時可多帶條內褲,特別是在外過夜者更留意更換,如此也可以降低感染風險。而肥胖者減重通常就可以有明顯的改善。保持皮膚乾淨清爽的習慣,屁股的痘痘也自然不易產生。 《延伸閱讀》 .戴口罩狂長痘痘?醫教5招預防口罩痘作祟! .痘痘不斷復活原來是粉瘤!兩者差在哪?如何根治?一張圖秒懂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1-08 醫療.皮膚
一次了解指甲層狀剝離、指甲凹洞等7種指甲異常狀況
指甲是由不含細胞的角蛋白所組成,是一個死的角質組織,指甲包含5個部分:甲板、近端指甲皺襞、指甲基質、甲床、下甲床。整個構造中,只有甲基質和甲床有活的細胞,所以,指甲是不會呼吸的。5方面判斷指甲健康皮膚科醫師呂佩璇表示,指甲是否健康可從下列幾點來判別:◎長寬形狀:指甲的形狀是由遠端手指骨決定,正常的指甲其長度和寬度約是1:1(不留指甲的狀態),有點呈正方形的形狀。◎色澤:與微血管豐富程度及指甲基質的黑色素有關,健康的指甲應呈現健康的粉紅色,表示底下血液豐富,沒有貧血、營養不良等情形,也沒有黑色素沉澱。◎飽滿度:飽滿度夠的指甲,再加上近端的甲床沒有軟組織增生時,若把兩根手指頭指甲跟指甲對向靠在一起時,會在指甲根部呈現一個菱狀的空間。◎指甲表面:沒有條紋、指甲剝離等情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黃建榮表示,茹素、身體虛弱、營養缺少者,指甲容易產生斷裂的現象。有些人會在指甲上看到一條橫紋,可推論在那段時間的代謝功能不佳,以致指甲產生紋路上的變化。◎新月弧明顯,呈白色:中醫則認為指甲健康與血流有關。中醫典籍有:「爪為筋之餘」的說法,筋是指筋膜、肌腱等連結關節與肌肉的組織,爪則是手指甲與腳趾甲,而「肝主筋」表示肢體關節由肝臟的血液主宰,所以可知,肝臟血液充足,指甲就會紅潤有光澤且堅硬,如果肝血不足,指甲就可能變薄易裂、失去光澤。7狀況,你的健康有問題以下是常見的指甲形狀與生長上所發生的變化,別小看這一點點不同,可能和健康狀況息息相關。1.匙狀指:是指甲板變薄,且中間像湯匙一樣凹下去的指甲。會產生匙狀指,除了外傷的原因之外,最常發生於缺鐵患者,所以,在排除其他病變後,匙狀指病患最好進行血液檢查,以確認缺鐵的程度。此外,有些嬰幼兒也會在大腳趾出現匙狀指,是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毋須太擔心。2.指甲層狀剝離:指甲的末端像是要脫落一樣,與甲床分開,有時會合併見到裂縫狀出血。常做美甲或黴菌感染易導致指甲層狀剝離,而乾癬、甲狀腺亢進、結締組織疾病引起的發炎,或指甲床腫瘤,也會出現此徵狀。常出現在外傷(常做美甲)、發炎(乾癬、結締組織疾病、甲狀腺亢進)、感染(黴菌感染)、指甲床腫瘤等狀況。3.凹點:意即指甲上有一個一個小凹洞。常見於乾癬病人(發生機率約10﹪~15﹪),出現凹洞後,接下來可能會看起來黃黃的,症狀與灰指甲很難分辨,所以,在治療上會將指甲化驗,以確定是否黴菌感染。如果出現很深、不規則分布的凹點,可能是乾癬或異位性皮膚炎所導致;圓禿的患者則可能出現很淺,且呈幾何形狀排列的凹點。4.博氏線:幾乎每根指甲都出現一條橫線,如同斷層一般,主要是因為指甲在生長的某個時期,受到阻斷或遲緩所造成。除了外傷或習慣摳咬指甲的人,其他皮膚疾病以及高燒、病毒感染等系統性的疾病,也可能出現這種狀況。5.指甲縱裂症:在指甲表面呈線狀隆起的縱痕,甚至進一步有縱裂的發生。有些扁平苔蘚的患者會合併出現指甲縱裂症,患有扁平苔蘚者易在四肢的彎曲側出現紫紅色的發癢丘疹。6.指甲下角質增生:在遠端的指甲床發生不正常的角化,造成遠端的指甲板下方堆積角質,增厚。常見於灰指甲、乾癬、外傷、異位性皮膚炎患者。7.甲溝炎:指甲週圍受傷,導致近端指甲溝發炎,即使沒有很明顯的傷口,仍會造成指甲邊緣紅腫熱痛,甚至會化膿。甲溝炎可分急性發作與慢性發作。急性期主要是因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免疫力較差者、糖尿病患可能是綠膿桿菌感染。慢性期的紅腫症狀較不明顯,但因病程較長,可能會引起色素沉澱,甲溝附近膚色變黯沈的情形。常見於家庭主婦,手指受傷後仍因為做家事而反覆受到水、外傷、化學物質刺激,門診上常見富貴手合併甲溝炎的病患。慢性甲溝炎除了會有疼痛感之外,如果受傷的地方擴散到指甲基質的生長點,將使新長出的指甲變得凹凸不平,影響美觀。 延伸閱讀: 。腳指甲邊緣痛、嵌進肉小心擠出「凍甲」! 醫揭「5個惡性循環動作」:剪短也不OK 。愛咬指甲、剪指甲常流血? 小心後果比你想的還要更嚴重 
-
2021-12-16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6歲小妹狂燒5天 臉泛紅手腳脫皮確診這疾病
6歲的陳小妹某晚開始出現發燒,溫度約37.5至38.5度,雖溫度不高卻持續反覆發燒,家長帶孩子就醫,發現臉部、頸部呈現泛紅,以及地圖舌、下肢輕微水腫、手掌紅腫發燙等,經過流感快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都陰性,醫師以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有不規則擴張,甚至手指、腳趾指甲附近開始脫皮,而確診「非典型川崎氏症」。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表示,川崎氏症主要以血管炎表現,特別是出現心臟冠狀動脈病灶、冠狀動脈瘤,對日後心臟功能及心血管疾病存在威脅,易有冠狀動脈狹窄及心肌梗塞的問題,嚴重者會導致死亡。而典型川崎氏症好發於5歲以下之嬰幼兒,2歲以下占50%。潘俊伸說,目前川崎氏症的診斷仍靠臨床症狀,除了超過5天的高燒外,另有5個典型診斷要件,至少要出現4項。第一,嘴唇乾裂、出現紅斑、草莓舌、口腔及咽部發紅充血。第二,雙側結膜充血但無分泌物。第三,皮疹,包括斑丘疹、瀰漫性紅皮病、或多型性紅疹。第四,急性期手腳出現紅腫,且或在亞急性期出現四肢指(趾)甲末端脫皮。第五,頸部淋巴結病變(單側且直徑≥1.5公分)。不過,近年發現許多非典型川崎氏症,潘俊伸指出,非典型川崎氏症占全部川崎氏症的15%,臨床上必須配合輔助性診斷指標,如白蛋白指數、尿液檢查、肝功能指數、白血球數量、血色素、血小板數目、紅血球沈降係數(ESR)和C-reactive protein (CRP)發炎指數,並排除其他疾病才能加以確認。潘俊伸指出,非典型川崎氏症臨床症狀雖然不足5項,但會有心臟冠狀動脈發炎或擴大的情形。由於症狀與一般病毒感染的症狀十分類似,非典型川崎氏症被診斷的時間通常會比較慢,常造成冠狀動脈血管發炎的情形比典型川崎氏症嚴重。因此,任何嬰兒或兒童有持續無法解釋的發燒,雖然未出現典型川崎氏症狀,但透過檢驗數據及心臟超音波檢查結果符合時,則需考慮為非典型川崎症。
-
2021-11-13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口乾舌燥難道是更年期報到? 中醫:確診乾燥症多吃甘涼蔬菜
48歲的陳小姐平時注重健康,無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數月前自覺口咽乾燥,喝冰開水後仍覺得口渴無法緩解,由於當時正值夏季,以為是天氣過熱所造成,在中秋節過後,天氣開始轉涼卻變得更為乾燥,在早晨剛起床睜開眼時,感到眼睛內有乾澀與異物感,說話聲音也變得較低沉沙啞,尤其在吃完燒烤與油炸類食物之後,喉嚨感到非常不舒服,懷疑是否提早更年期,沒想到經由醫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乾燥綜合症」。什麼是乾燥綜合症?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中醫科賴博政醫師表示,乾燥綜合症是複雜的自體免疫風濕疾病,好發族群為40至50歲女性,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發炎,常見為口乾舌燥、口水減少、眼睛乾澀、眼睛有異物感、眼淚減少、眨眼疼痛、視物模糊,鼻、咽、喉、氣管乾癢…等,嚴重時會感到吞嚥疼痛、喉嚨緊緊地作痛,用餐時只能搭配水才能順利吞嚥,甚至要改吃流質食物如布丁等,才能在較低疼痛感之下完成進食。乾燥綜合症進展後期 腎臟肺臟受損賴博政醫師說明,乾燥綜合症會影響不同的系統,例如皮膚產生丘疹,或骨骼肌肉系統伴有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及小關節炎,當病程進展到後期時,常發生腎臟及肺臟的受損,大約有6~8%的患者有惡性腫瘤。許多疾病的症狀在一開始都是不顯眼,千萬不要忽視小小的症狀,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應留意身體症狀,若未改善應就醫尋求治療,避免症狀加速惡化。賴博政醫師進一步指出,中醫將乾燥症歸於於「燥痺」的範疇,認為乾燥症的病理是陰液虧損、清竅失養,因人體內局部失於滋潤造成化熱發炎,隨著病程進展,甚至會有「瘀」的現象。現在正值秋季,易感燥邪,內外夾雜更容易導致疾病加重。中醫會依照病程發展以滋陰潤燥、補肝益腎、益氣養陰的治療方式改善症狀並提高生活品質。賴博政醫師提醒,乾燥症病人或易口乾舌燥、火氣大的病人,平時起居更應注意,需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食用油炸、燒烤、麻辣、溫補類食材,與大量薑、蒜、米酒、胡椒、花椒調味的料理,可避免症狀加劇。乾燥綜合症患者可多吃什麼呢?中醫理論認為甘寒生津,因此可以多食用甘涼的蔬菜,如絲瓜、芹菜、青花菜、菠菜;水果類如柑橘、酸梅、西瓜、桑葚等。若在秋冬季,皮膚較為乾澀,可以使用凡士林或是乳液在體表輕微得塗抹,緩解皮膚的乾燥。
-
2021-10-21 醫療.自體免疫
以為是更年期 48歲婦人常眼乾舌燥其實是患乾燥症
48歲的陳小姐平時注重健康,無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數月前自覺口咽乾燥,喝冰開水後仍覺得口渴無法緩解,天氣開始轉涼卻變得更為乾燥,不但在起床睜開眼時,感到眼睛內有乾澀與異物感,說話聲音也變得較低沉沙啞,經醫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乾燥綜合症,可多吃甘涼的蔬果及少熬夜改善。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博政表示,乾燥綜合症是複雜的自體免疫風濕疾病,好發族群為40至50歲女性,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發炎,常見為口乾舌燥、口水減少、眼睛乾澀、眼睛有異物感、眼淚減少、眨眼疼痛、視物模糊,鼻、咽、喉、氣管乾癢等,嚴重時會感到吞嚥疼痛、喉嚨緊緊地作痛,用餐時只能搭配水才能順利吞嚥,甚至要改吃流質食物如布丁等,才能在較低疼痛感之下完成進食。賴博政說明,乾燥綜合症會影響不同的系統,例如皮膚產生丘疹,或骨骼肌肉系統伴有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及小關節炎,當病程進展到後期時,常發生腎臟及肺臟的受損,大約有6至8%的患者有惡性腫瘤。中醫將乾燥症歸於於「燥痹」的範疇,認為乾燥症的病理是陰液虧損、清竅失養,因人體內局部失於滋潤造成化熱發炎,隨著病程進展,甚至會有「瘀」的現象。現在正值秋季,易感燥邪,內外夾雜更容易導致疾病加重。中醫會依照病程發展以滋陰潤燥、補肝益腎、益氣養陰的治療方式改善症狀並提高生活品質。賴博政提醒,乾燥症病人或易口乾舌燥、火氣大的病人,平時起居更應注意,需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食用油炸、燒烤、麻辣、溫補類食材,與大量薑、蒜、米酒、胡椒、花椒調味的料理,可避免症狀加劇。另外,中醫理論認為甘寒生津,因此可以多食用甘涼的蔬菜,如絲瓜、芹菜、青花菜、菠菜;水果類如柑橘、酸梅、西瓜、桑葚等。若在秋冬季,皮膚較為乾澀,可以使用凡士林或是乳液在體表輕微得塗抹,緩解皮膚的乾燥。
-
2021-10-0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血脂超標傷心又傷腎 腎臟科醫師曝高血脂危害
四十多歲的李先生是位上班族,多年的糖尿病讓他的腎臟功能變得比較差,而且高血脂的問題也讓他相當在意。「醫師,我的三酸甘油脂TG之前都很高,吃藥一段時間後,三酸甘油脂已經漸漸達標」李先生拿著一疊抽血報告,憂心地問:「可是,最近驗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卻越爬越高,為什麼會這樣啊?」「這個現象叫做翹翹板效應,臨床上還蠻常見的。」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楊智超醫師指出,「腎臟功能較差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不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要達標,也同時要考慮到病人更常會合併高三酸甘油脂以及偏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需要更積極的治療來控制混合型高血脂的問題,不過,控制三酸甘油脂TG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可能爬升,兩者的關係像翹翹板一樣。」經常被稱為「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若是超標,對心血管相當不利,對於慢性腎衰竭的病人來說,偏高的三酸甘油脂更是反映出這些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顆粒比較小,楊智超醫師說,顆粒越小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用地溝油來比喻,因為更容易會造成粥狀動脈硬化斑塊(plaque)。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併用不同機轉的藥物,幫助患者改善血脂肪的質與量,以免顧此失彼。血脂超標,傷心又傷腎!高血脂是極為常見的問題,常用的指標包括三酸甘油脂(TG,triglycerides)、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楊智超醫師解釋,僅膽固醇過高,稱為「高膽固醇血症」;僅三酸甘油脂過高,稱為「高三酸甘油酯血症」;若是兩者皆超標,稱為「混合型高血脂症」。有些膽固醇高得很離譜的患者,皮膚上會出現「黃色瘤」,一顆顆像米粒大小,黃色或橘黃色的丘疹,楊智超醫師提醒,大多數患者在血脂超標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需要抽血檢驗才能察覺,千萬不能因為沒有症狀而輕忽高血脂的危險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是好膽固醇,至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與三酸甘油脂TG超標時,可能產生粥狀動脈硬化,導致血管狹窄、阻塞,使心臟、腎臟、腦部等各個器官的功能受到影響。慢性腎臟病或者接受透析的病人,大概50%都有糖尿病,是最高心血管風險的病人,歐美心臟學會所發佈的治療指引都認為對這一個高風險的族群,治療要越來越積極。楊智超醫師解釋,腎臟病患者還有一個較特別的現象「高血磷」,可能進一步讓血管鈣化。因為腎臟功能不好,無法排除體內的磷,當血中的磷升高,會刺激副甲狀腺素分泌,副甲狀腺素上升則讓骨頭釋放出鈣和磷。除了導致骨質疏鬆,多餘的鈣和磷會沉積在血管壁,使血管鈣化。地溝油的存在也會進一步的促進這樣的血管硬化和骨質疏鬆的現象。「腎臟不好,骨頭會越來越軟,血管則會越來越硬!」楊智超醫師說,高血磷將衍生骨質疏鬆、骨折、血管鈣化等多種併發症,都會影響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預後及死亡率。大家對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都很熟悉,因為是不好的,所以可以叫它為回鍋油,不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其實還可以分為大顆粒、中顆粒、小顆粒,楊智超醫師用淺顯易懂的比喻解釋,「小而緻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sdLDL-C,small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常見於慢性腎衰竭尤其是合併糖尿病的病人身上,就像是地溝油,地溝油相較回鍋油更加劣質,對身體造成更壞的影響,也就是說當sdLDL-C在血液中滯留更長的時間時,更容易被巨噬細胞吞下去形成泡沫細胞,就會對心血管造成危害。因此,在治療高血脂時,除了關心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也希望可以降低小而緻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sdLDL-C。積極治療,預防翹翹板效應根據治療指引,對於高血脂的建議越來越積極,楊智超醫師說,針對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的患者,便建議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到70 mg/dL以下;針對慢性腎臟病第四期進入透析、心血管風險更高的患者,甚至建議降到55 mg/dL以下。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積極控制高血脂對患者有保護效果,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臨床上常見到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達標,但是三酸甘油酯TG依舊比較高,楊智超醫師說,我們都會積極處理,以降低相關風險。「使用降三酸甘油酯TG的藥物時,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可能會代償性上升,像翹翹板一樣,」楊智超醫師解釋,「翹翹板效應跟身體的膽固醇生成路徑有關係,你阻斷了一個,另外一個會代償性的上升。如果想要將三酸甘油酯TG壓的越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上升情形也會更加顯著,這是經常遇到、較為困擾的狀況。」「很多慢性腎臟病患者的三酸甘油酯TG都高到300至400 mg/dL,甚至大於500 mg/dL。三酸甘油酯TG很高時,急性胰臟炎的風險會上升,必須積極控制。在降低三酸甘油酯TG的過程中,若沒有考慮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上升的話,便會有一點顧此失彼。」,楊智超醫師說,「對於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合併有混合型血脂異常,要預防翹翹板效應,又希望可以改善血脂的質與量,就得運用不同機轉的藥物。例如含有Niacin成份的複方降血脂藥物,除了藥錠本身有statin,可以有效降低LDL,Niacin不會造成TG的反跳,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能更有協同藥效的加乘性,讓血脂治療上更有效果。」併用不同機轉的藥物,可以發揮互補的效果,讓三酸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更容易達標,而且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也可以提升,對改善混合型血脂異常相當有幫助。另外Niacin 還有其他的益處,除了有抗發炎抗氧化的效果外,還可以抑制腸胃道對磷的吸收,這種降低血磷的效果對於慢性腎衰竭的病人特別受用。預防高血脂,日常保養重點除了藥物治療外,生活型態調整也對改善高血脂非常重要。規律運動、減重、戒菸等皆有助於改善高血脂,楊智超醫師說,「運動方面不能只有散步,要做阻力運動,才能維持肌力。」飲食方面要少喝糖飲、少吃加工食品,增加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多注意油脂的質與量,請減少攝取飽和脂肪、不要使用反式脂肪。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一般成年人的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2公克蛋白質;若是腎功能較差,則會限制蛋白質攝取量,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第四期的患者,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6-0.8公克蛋白質;進入透析治療的患者,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2公克蛋白質。攝取足夠的高生物效價蛋白質與熱量,才能避免蛋白質-能量損耗(protein-energy wasting),而導致更多併發症。楊智超醫師補充,請勿聽信偏方或使用來路不明的草藥,以免讓病情雪上加霜。貼心小提醒血脂過高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必須抽血檢驗才能發現,但是日積月累下來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而對心臟、腎臟、腦部造成傷害。楊智超醫師叮嚀,不管是胖、還是瘦,只要血脂異常,包括混合型和單純型,都需要積極介入,透過生活型態調整及規則用藥,將三酸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達標,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原文:
-
2021-09-30 該看哪科.皮膚
澎湖多起皮膚紅疹搔癢 黃毒蛾毛毛蟲列可能肇因
澎湖縣多起皮膚紅疹搔癢,澎湖縣政府衛生局今天說,綜合多家醫院判斷,最接近丘疹樣蕁麻疹或接觸性皮膚炎,其中與黃毒蛾毛毛蟲毒性較接近且症狀最多,極可能是這次事件「兇手」之一。衛生局說,入秋以來,澎湖氣溫都還維持在攝氏30度左右,中秋連假時才見東北季風吹起,而在空氣中傳播毛毛蟲纖毛,造成紅疹搔癢皮膚炎,與天候變化有關,其中以黃毒蛾毛毛蟲毒性較接近,且這類病例最多,研判是這次事件「兇手」之一,還待進一步判斷。衛生局表示,目前症狀零星,但民眾外出時,最好穿長袖衣物,減少暴露部位,如果有紅疹搔癢,建議以溫水淋浴沖洗,更換乾淨衣物並盡速就醫,切勿隨意買藥物或乳液塗抹,以免症狀惡化。
-
2021-09-29 該看哪科.皮膚
澎湖紅疹原因找到了!原來是「牠」害的
澎湖不少民眾皮膚出現奇癢無比的紅疹,紛紛到皮膚科就診,也引起遊客恐慌,澎湖縣衛生局委請衛福部澎湖醫院與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志宏等人進行遠距門診,李志宏今表示,患者出現紅疹部位多在穿衣時容易暴露在外的手臂、脖頸等處,評估可能是「毛毛蟲皮膚炎」。高雄長庚醫院表示,自去年2月起與部立澎湖醫院合作遠距門診,其中皮膚科固定在每周二下午,由李志宏經實時互動的會診診療,幫忙建議澎湖醫院醫師進行正確診斷及治療,昨天下午進行的遠距門診看了21人,比平常多出一倍以上病人,其中15人因皮膚出現紅疹就醫。李志宏表示,大部分病人的紅疹從頸部、發展到手部與背部,也有人是從下肢開始,手臂、頸部到臀部。少數人發生在衣服可遮到的地方,如後背部,腹部,其中一家5人都患病就醫,詢問得知周五全家人晚間騎車外出吃飯回來全部得紅疹,但1名長輩待在家就沒有。高雄長庚及澎湖醫院團隊發現,皮膚症狀為點狀丘疹,不像花草過敏引起,皮膚鏡放大看也未發現小昆蟲、禽蹣等過敏原,澎湖上周五開始吹東北季風,由於是風大後才有這些皮膚症狀,評估可能是毛毛蟲的剛毛因風大飄散在空氣中,接觸到皮膚才引起的過敏症狀。李志宏說,過去毛毛蟲皮膚炎可能會併發鼻子過敏症狀,但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沒有明顯呼吸道症狀,這種紅疹是皮膚對外界物質產生的過敏症狀,不會傳染,通常會在一、二周內恢復,只要不抓破皮就不會留下疤痕,患者可以冰敷舒緩,較嚴重時可就醫,由醫師開立口服及外擦藥膏。高雄長庚醫院表示,高雄長庚與部立澎湖醫院合作的遠距門診自今年8月底,已看過近千名患者,其中以溼疹、黴菌感染、及乾癬的個案最多,病人以馬公居多,但也有病人遠從望安、吉貝到部立澎湖醫院就診。除部立澎湖醫院,高雄長庚每周另有4次遠距門診,服務西嶼及將軍衛生所的皮膚遠距門診。
-
2021-08-31 該看哪科.皮膚
結節性癢疹 照光加藥物迅速止癢
65歲許大姊是糖尿病患者,有一個困擾多年的皮膚問題,就是全身出現嚴重的「結節性癢疹」,半夜常爬起來抓癢,每次都要老公幫她擦類固醇藥膏,花很多時間,都沒有用。後來採「照光」治療,一周連續做3至4次紫外線照射治療,搭配藥物治療,症狀改善很多。結節性癢疹是一種慢性疾病,合併非常「癢」及角化過度的丘疹或結節。形成癢的原因,很可能是神經元、嗜酸性細胞或是肥大細胞增生所致,又因為經常反復抓癢而引發丘疹或結節變得更嚴重,且大多呈對稱分布,病變的數量可以從幾個到幾百個不等,大小差異很大。結節性癢疹好發於50至65歲中高齡長者身上,但是也有更年輕的病例。除了反復抓癢會導致表皮脫落、破皮流血、苔蘚化或結痂外,也會因為發炎刺激造成色素沉澱,黑黑的一簇一簇,非常不美觀。許多患者伴有皮膚乾燥症、異位性皮膚炎,或是慢性腎病和糖尿病,更易有心理困擾和嚴重睡眠障礙。在治療上,一般使用健保給付的局部類固醇藥膏治療,或是白天使用非鎮靜抗組胺藥,在夜間使用鎮靜抗組胺藥治療。另可使用tacrolimus藥膏及calcipotriol軟膏取代長期使用局部類固醇藥膏,降低大面積使用類固醇而導致的類固醇吸收問題及副作用,但目前沒健保給付。至於頑固性結節性癢疹,可以考慮口服免疫抑制劑,但需注意肝腎功能的變化,且健保沒有給付。其實,治療全身結節性癢疹,可採取健保給付的「照光(紫外線照射治療法)」治療,搭配抗組織胺及擦類固醇藥膏,治療時間短,每次只要幾分鐘,止癢效果不錯,可以大幅降低抓癢的次數,甚至減少用藥、照光頻率及次數。
-
2021-08-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勤洗手卻洗出肌膚問題?皮膚科醫授緩解方法
2020年至今,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台灣於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全國進入3級警戒,人民配合中央防疫政策減少移動及外出,期望疫情能盡快獲得控制。在各種防疫措施中,最根本也是最普遍執行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勿摸眼口鼻」,然而,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指出,這些防疫基本功也伴隨了一些皮膚疾病的發生或惡化。戴口罩常見的皮膚問題 酒糟、痤瘡、溼疹首先來談配戴口罩相關的皮膚問題,臨床上常遇到的有酒糟(或稱酒渣、玫瑰斑)、痤瘡(即俗稱痘痘)、毛囊炎、溼疹及接觸性皮膚炎等。酒糟:是1個常見且成因複雜的皮膚疾病,症狀包含泛紅、刺癢、丘疹及膿皰等,且有多種可能的惡化因素(急遽溫溼度變化、悶熱、高溫、陽光曝曬、辛辣食物、作息、壓力、焦慮等),長時間配戴口罩可能造成酒糟因悶熱潮溼而發作或惡化。痤瘡:病患於溫溼度較高時出油量增加,容易造成痤瘡惡化,長時間口罩配戴亦可能造成此情況加劇,位置常見於下巴及下頷。悶溼的皮膚環境本為「毛囊炎」的常見原因,長時間配戴口罩同樣會因悶熱潮溼造成毛囊阻塞發炎,除常見的細菌性毛囊炎,亦可能形成較難治療的黴菌性毛囊炎,發生在臉部之外,亦可能延伸到脖子。溼疹:是皮膚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除了可能因口罩悶住生成或惡化,摩擦也是1個常見的因素,可造成「接觸性皮膚炎」,好發於口罩面容易摩擦的臉頰、下頷側緣以及束帶容易摩擦的耳後及側臉頰,患者可能出現刺癢、龜裂、組織滲液等症狀。以上情形民眾會發生,醫護人員發生的機會更高(如需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長時間使用,可能更容易或更嚴重)。曾奕騰說明,「戴口罩」雖可能伴隨皮膚疾病,但是為了防疫及生命安全,仍然是「必須」的措施,在此提供以下方法減少發生的機率或減輕症狀:1.環境許可時(如單獨1人1室或是家中,需符合防疫法律規範)將口罩取下讓皮膚透氣休息。 2.配戴口罩時避免化妝及使用非必要的保養品,減輕皮膚負擔。 3.選用適當的口罩(一般民眾日常使用有醫療器材核准認證的外科口罩即可,非必要不需配戴如N95等高密合高阻隔的口罩)。 4.盡量待在通風涼爽的環境(可搭配冷氣空調使用)。 5.於口罩供應量足夠時,1天至少更換1次口罩。 6.於耳後因口罩束帶摩擦造成發炎不適,可搭配市售將雙耳掛帶固定於枕部的扣帶或固定器,或改用綁帶式口罩。 如果這些方法都無法改善皮膚症狀,則需尋求皮膚專科醫師診治。勤洗手常見的皮膚問題 手部溼疹、汗皰疹、刺激性皮膚炎、慢性甲溝炎其次談到「勤洗手」可能衍伸的皮膚問題,臨床上常見包含手部溼疹或汗皰疹惡化、刺激性皮膚炎以及慢性甲溝炎等。手部溼疹、汗皰疹:兩者為常見且容易反覆發作的疾病,部分患者常在季節轉換、作息不規則、工作或課業壓力大時復發或惡化,而經常接觸水、清潔劑、酒精或其他化學物質亦常造成此類病患情況惡化或更容易復發。刺激性皮膚炎:症狀可發生在所有人(無論本身是否有手部溼疹或汗皰疹病史),只要水、清潔劑、酒精或其他化學物質接觸頻率或濃度夠高,即可於接觸部位產生發紅、刺癢、脫屑或乾裂等症狀,民眾常說的富貴手即為1種慢性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好發在常做家事且未配戴手套的患者,醫療從業人員也很常見,而防疫期間因需勤洗手,使得平時不常做家事的病患亦發生類似的症狀。慢性甲溝炎:較常見於時常「溼」洗手的病患,因清潔劑未沖洗乾淨、沖洗後未確實擦乾,造成清潔劑和水分堆積於指甲周圍甲溝,刺激甲溝發炎腫脹,且潮溼皮膚環境可能使皮膚表面念珠菌增生,讓慢性甲溝炎更惡化、更難治療,和急性甲溝炎不同,慢性甲溝炎常為多發(多指,急性通常一指)、疼痛感較急性輕微(急性常伴隨強烈疼痛)、較少化膿(急性常見有膿液堆積),也因此患者較晚就醫,使治療期變長,非疫情期間多見於經常碰水且不戴手套的病人(家管、餐飲從業人員、從事園藝者),疫情期間有人數增加的趨勢,且不限於平時常見的病人族群。曾奕騰再次說明,和戴口罩相同,「勤洗手」可能造成皮膚的問題,但仍是防疫以維護生命安全不可或缺的步驟,以下提供幾點注意事項,幫助減少發生的機會及嚴重度:1.選用正確的人體皮膚清潔劑(洗手乳、75%酒精等),避免使用次氯酸水、漂白水或其他環境清潔消毒藥劑於皮膚。 2.溼洗手時應將清潔劑確實沖洗乾淨,結束後確實將雙手擦乾或烘乾。 3.於每次乾、溼洗手完成後補擦護手乳、霜或凡士林保護皮膚。 4.減少不必要的皮膚接觸,克制或改掉喜歡用手到處摸的習慣,間接減少必須洗手的時機。 5.若以上方法仍無法改善或緩解皮膚症狀,則應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曾奕騰最後提醒大眾,全球COVID-19新冠肺炎尚未平息,防疫生活仍需執行,因此提供以上資訊與民眾參考,落實防疫措施同時也照顧皮膚健康,若民眾還是有任何疑問或難解的皮膚問題時,可找皮膚專科醫師診斷及治療。(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防疫用含酒精乾洗手液有用嗎? 美國FDA警告「4大注意事項」小心副作用 ·乾洗手、含抗菌成份肥皂預防病毒有用嗎? 美國FDA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