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9 該看哪科.婦產科
搜尋
不孕
共找到
325
筆 文章
-
-
2021-08-18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他防疫在家騎飛輪 「蛋蛋」竟腫大如飯糰
一名50多歲張先生,約3年前自覺右側的陰囊比左側大,但沒有任何不適,便不以為意。近期因疫情居家辦公,減少外出活動,長時間宅在家,便購買飛輪車在家運動,騎了一個多禮拜後,開始覺得右側的陰囊會不停的摩擦、碰撞,伴隨著疼痛感,走路時強烈不適,因此就醫。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經觸診及超音波檢查,發現陰囊大小約7.5公分x7公分x3公分,診斷為副睪囊腫合併陰囊水腫引起陰囊腫大,因此建議張先生先暫停激烈運動,穿著寬鬆衣物,倘陰囊有摩擦破皮,使用外用藥物防止感染,疫情和緩後以手術治療。周固指出,造成陰囊腫大的可能原因,包括副睪囊腫、睪丸腫瘤、睪丸和副睪丸發炎、陰囊水腫。副睪囊腫的發生原因,目前推測可能與感染或創傷有關,多發生於40歲以上男性,觸診時可摸到腫塊,超音波及透光檢查可見透明水囊。平時陰囊偶有下墜感,部份人有壓痛、鼠蹊部不適,隨著囊腫的變大,陰囊也會腫大。許多人擔心囊腫會影響生育能力,周固表示,據研究統計,罹患副睪囊腫者中,生育能力正常與不孕的比例接近,顯示沒有明確關聯。周固指出,陰囊腫大排除其它因素後確診為副睪囊腫,定期追蹤即可,但當陰囊外觀明顯腫大影響生活,且有不適症狀時,應積極治療。治療方式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後2周便可恢復正常生活及運動,並挑選合適的運動。尚未治療副睪囊腫者,建議以較和緩的運動為主。周固說,許多民眾防疫在家,多使用跑步機、飛輪、跳繩等居家運動,對於副睪囊腫大到引起陰囊腫大者,運動時腫大的陰囊反覆的摩擦周圍皮膚,易引起破皮發炎,倘運動過程中有碰撞可能引起出血感染、疼痛、腫大情況加劇,因此要更加注意。周固表示,由於引起陰囊腫大的原因眾多,也可能是疾病所造成,因此平時應定期自摸陰囊觀察大小有無改變、質地有無變硬、是否疼痛等,倘有變化儘早就醫鑑別診斷,及早治療。
-
2021-08-10 該看哪科.婦科
多囊性卵巢是什麼?肥胖、掉髮、月經異常...8%婦女深受其害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或有人稱為多囊性囊腫、多囊性卵、多囊性卵巢、卵巢多囊症..等,是一種內分泌綜合症,約有8%的婦女深受苦惱。不少知名女明星也都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導致內分泌失調、身體變胖、為肥胖所苦,後來透過吃藥、飲食控制和開刀,才逐步好轉。多囊性似乎和變胖、變醜畫上等號,到底多囊性卵巢會有什麼症狀呢?多囊性卵巢:肥胖、掉髮、皮膚變差通通來多囊性卵巢是種荷爾蒙及內分泌失調導致,但具體原因不明,普遍認為和遺傳、男性荷爾蒙、作息不正常或胰島素阻抗有關係。最常見也最被多人討論的影響就是「變胖」。此外,常見的外在症狀也包含長痘痘與掉髮,都是外在明顯且常見的問題,不過實際上問題遠不只這些!除了上述的肥胖、掉髮、長痘痘問題外,在臨床上多囊的症狀還包含:1. 雄性素過高2. 月經異常(月經不來、每個週期月經超過35天才來)3. 不易懷孕、排卵異常(無排卵)4. 多囊性卵巢超音波顯示多囊性濾泡在門診中,有些希望求子的夫妻,就是因為多囊問題而無法如願。所謂排卵異常指的是多囊患者極可能有慢性不排卵的問題,而大家都知道,成功懷孕的雙主角就是健康的精子與健康的卵子,當多囊患者不排卵時,就成了多囊性卵巢不孕原因。因此,不論從懷孕或身體健康角度來看,多囊都是必須正視的問題。我該怎麼辦?預防治療看這邊若患有多囊性卵巢該怎麼辦呢?多囊性卵巢與內分泌和荷爾蒙息息相關,也會受到遺傳影響,要「預防」較為不易。不過,我們仍能從後天的生活作息來調整,努力維持良好體重、減少熬夜,讓自己的內分泌維持在一個比較正常的水準,減少症狀的發生。治療多囊性卵巢可分為兩種,包含口服藥與開刀,主要是從降低雄性素來做調整。多囊性卵巢口服降血糖藥:口服降血糖藥(Metformin、小美),多囊性卵巢是種荷爾蒙及內分泌失調導致,藉由服用降血糖藥來改善胰島素阻抗、降低雄性素,進而達到治療多囊、恢復排卵的效果。多囊性卵巢開刀:多囊性卵巢手術是少數人會選擇的多囊性卵巢治療方式,主要是透過腹腔鏡手術來除去卵巢不正常濾泡,以降低雄性素。但多囊性卵巢手術後復發率高,無法根治。還是要再說一次,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習慣做調整,讓自己有規律運動、正常作息才能保持正常月經週期、健康身體,其實不論是治療或預防,多數建議都是要「體重控制」,因此看完這篇文章分享出去後就趕快動起來了!※如果你想更了解多囊性卵巢,除了可以諮詢你的醫生,也可以來看看我寫的這篇詳盡文章:多囊性卵巢會禿頭、不孕?治療搭配生活習慣就能改善!
-
2021-07-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女性接種疫苗經期紊亂 婦產科醫師:暫時免疫反應
接種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包含,發燒、接種部位腫痛,與肌肉痠痛等,也有不少女性發現,「打完疫苗月經就來了」、「月經比平常還要不舒服」、「經期變亂了」等等,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說,疫苗啟動身體免疫反應,發揮的暫時性作用,並不會有長期性的影響。打完疫苗月經紊亂,比台灣先早一擴大接種的英、美皆有相關資料。外媒報導,部分停經婦女、服用賀爾蒙藥物,甚至跨性別者,接種疫苗後產生出血狀況。太陽報6月底指出,英國藥物及保健產品管理局回收4000份監測報告,30至49歲的女性的不良反應顯示,接種疫苗後經血量更多,截至5月 17 日,AZ疫苗有2734例通報,另有1158例與輝瑞疫苗有關,66例屬於莫德納。新冠疫苗並非先例,蔡鋒博說,女性排卵,與子宮內膜的增長和剝落,需要借助免疫細胞完成,而過去施打流感疫苗、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就都有女性異常出血的報告,所幸都是暫時性的反應。他指出,接種疫苗所產生的免疫反應都屬於短暫現象,新冠疫苗並無研究指出增加流產、不孕的副作用,呼籲女性可以放心接種。蔡鋒博說,雖說短暫性出血對人體無害,但停經後的婦女可以再加以注意,因其本身是子宮內膜癌的好發族群,若有疑慮可以就診檢查。
-
2021-07-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不孕、改變DNA、產生磁力 美國人不打疫苗的理由很扯淡
據Our World in Data網站,截至21日(最新統計)美國疫苗覆蓋率已超過48%,但Delta變種病毒迅速傳播,美國數州疫苗接種率卻停滯,讓政府跳腳。而美國人不打新冠疫苗的理由百百種,有的僅是誤會,有的荒唐透頂,例如疫苗無保護力、會損害生育能力、會改變DNA、會讓人產生磁力,還有人以為打疫苗會傳播新冠病毒。彭博資訊報導,那些尚未接種疫苗的美國人,找了一連串奇怪的藉口來解釋他們何以猶豫不決。當地衛生官員對此困惑不已,而他們也正在對抗傳染力更強的Delta病毒引發的新一波疫情。華府對這種現象也感到相當憂心,美國總統拜登更以有助散播不實訊息為由,公開抨擊臉書。健保業者Ozarks執行長凱勒(Tom Keller)說:「有個理由是比爾蓋茲在疫苗中放了一個微晶片,我什麼都聽過,真是太荒謬了。」該公司位於密蘇里州南部,是Delta病毒的疫情重災區,疫苗覆蓋率卻不高。凱勒也說:「民眾聽從社群媒體的訊息,而非他們的醫生。追蹤人數破百萬的某位網紅,一夕之間搖身成為鼓吹大家別打疫苗的『專家』。」正當拜登政府似乎要將疫情壓下去的時候,不逕而走的不實訊息,又帶來將這場疫情危機拖更久的威脅。許多不確定性、奇聞軼事、徹頭徹尾的謊言,透過社群平台傳播,就像病毒一樣,煽動那些猶豫要不要打疫苗的美國人的想像力,進而延緩美國接種疫苗的進度。自4月以來,美國的反疫苗行動,導致接種進度大幅放緩,迫使當局轉而進行如拜登所言的「挨家挨戶」努力勸說人們去打疫苗。不過,這句話本身一直被某些共和黨領導人說成是個陰謀。拜登上周表示他很沮喪,並在16日痛批,臉書和其他大型社群平台允許發布有關病毒與疫苗假訊息的貼文,因此「鬧出人命」。
-
2021-07-16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影響精蟲數量與品質 可能導致不孕
精索靜脈曲張是男性常見的疾病,尤其好發於年輕男性,是指男性陰囊附近的精索處靜脈出現不正常的彎曲與擴大,左右皆有可能,大小通常呈現不對稱,可發現曲張的靜脈有如蚯蚓。15至25歲男性約二成有精索靜脈曲張,大多數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要透過超音波檢查,排除罹患腫瘤、淋巴腺炎、疝氣或陰囊水腫等其他疾病的可能,才能確診罹患精索靜脈曲張。少部分患者陰囊腫痛,並因長途行走、久站、性行為或是劇烈運動導致症狀惡化,此時改為坐著或平躺休息,可緩解大部分症狀。目前仍不清楚精索靜脈曲張確切原因,但精索靜脈曲張可能影響精蟲數量與品質,甚至導致不孕,在男性不孕病人中,高達30至50%有精索靜脈曲張。若男性陰囊突然腫痛、每周出現反覆性陰囊腫痛、睪丸明顯萎縮,或婚前檢查精蟲數量下降、在男性結婚滿一年無避孕措施下,太太身體檢查正常卻沒懷孕,建議及早至泌尿科就診。經超音波檢查,若靜脈曲張程度輕微,且精子的功能及精液的品質均在正常範圍內,通常只要定期追蹤,若較嚴重則手術治療。
-
2021-07-16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愛健身的兒子 竟有蛋蛋哀愁
隻身在外地工作的兒子打電話給我,說有事要跟我說,平日傳LINE經常已讀不回的他,竟然正經八百地要告訴我的究竟是什麼大事?是交了女朋友或升官了嗎?原來是他的身體出了狀況,知會我一聲。因他罹患了「精索靜脈曲張」而難以啟齒,這是男性獨有的症狀,多見於15到30歲的年輕族群,且大都發生於左側陰囊。他已遵醫囑做了相關檢驗,目前一切正常,要我別太擔心。母子連心,聽到孩子身體不舒服,哪會不擔心呢?於是我上網找了一篇篇的醫療資訊轉貼給他,他則回應「全都看過了」。他說曾有一次覺得左側的睪丸脹痛,擔心是疝氣而就醫診治,才知罹病。「精索靜脈曲張」是精索蔓狀靜脈叢不正常扭曲、擴張的情形,可能伴隨痠痛和不孕等症狀,與睪丸靜脈瓣膜缺損有關,長途行走、久站、久坐、經常持續增加腹腔內的壓力,都有可能引起鼠蹊部的不舒服,甚至有點類似蛋蛋被人掐住的感覺。這種坐立難安的壓迫感,也許休息過後便會消失,又或者持續好幾天,甚至還可能反覆發生。由於目前尚無任何藥物可使病變的靜脈回復正常,治療精索靜脈曲張仍以外科手術為主,但手術後仍有復發的可能。平日可穿有支撐力及散熱好的褲子,避免長時間久站、劇烈運動或行走太遠距離。26歲的他熱愛健身,練就一身壯碩的肌肉,或許是經常劇烈運動而使症狀更明顯。所幸兒子經超音波檢查靜脈曲張的程度輕微,精液分析精子的功能及精液的品質,也在正常範圍內,因此不必急著動刀治療,只要多觀察、定期追蹤就好。
-
2021-07-15 該看哪科.婦產科
試管嬰兒擴大補助 詢問暴增
衛福部七月一日起補助不孕夫妻三到六次、每次六到十萬元做試管嬰兒,近日各大醫院詢問暴增,但除了對位處偏遠的不孕夫妻受到來回奔波折磨,卅五歲以下不孕婦女規定只能植入一顆胚胎,想多植提高懷孕機率就要放棄補助,醫界認為跟臨床作法有出入,為德不卒。新制上路後,包括高雄長庚、屏東基督教醫院等南部醫院的詢問電話響個不停,屏基生殖醫學中心主持人蔡妮瑾醫師說,很多之前不敢做試管嬰兒療程的不孕夫妻知道有補助後都來詢問,人數增三倍。通常試管嬰兒療程至少花費十五萬元,還不一定包生。國健署先前補助中低收入戶,但因經濟弱勢,大多因為負擔不起而作罷,五年來申請補助者寥寥無幾。這次擴大補助對象,未滿四十五歲不孕夫妻,每胎最多補助六次,每次至少六萬元,比原來一年補助一次、每次上限十五萬元優惠許多,合約醫療院所也從廿家增至九十三家。屏東有對夫妻結婚六年沒有孩子,猶豫很久後決定做試管嬰兒,前半段打排卵針就花掉廿萬元,預計八月要植入胚胎,他們認為補助不無小補。但也有人敬謝不敏,失敗三次的台東陳小姐說,做試管嬰兒會找名醫,她從排卵、確認是否懷孕到懷孕,往返台北追蹤治療,取卵時每月跑三趟,很折磨人,「這種補助對我來說,還是算了吧」。苗栗林姓夫妻曾往返台中找名醫做試管嬰兒。林先生說,花錢事小,來回奔波加上每次從期望變失望的挫折才難受。婦產科醫師說,不孕夫妻跨縣市求醫很勞累,補助政策對偏鄉民眾的效益更有限。高雄好韻診所院長郭鴻璋表示,新制設定的規範也有檢討空間,如卅五歲以下不孕婦女規定只能植入一顆胚胎,想多植就要放棄補助,這是要減少多胞胎發生,避免衍生早產等問題而增加健保支出,但偏高齡婦女卵巢品質下降,若只植入一顆胚胎,懷孕機會恐更低,也衝擊嘗試意願。另有醫師說,申請案先施術付款、事後再申請補助,萬一補助被衛福部駁回,豈不造成醫病關係緊張?▍延伸閱讀:試管嬰兒擴大補助 對不孕夫妻來說真能「助孕」還是只是一種「賭注」?
-
2021-07-15 該看哪科.婦產科
求子十年 她排卵針打過逾千次
不孕夫妻求子之路說來滿是辛酸;除了年輕婦女有卵巢早衰困擾,台東林小姐做試管嬰兒,十年抗戰才如願,十年來打超過一千多針、往返台東和高雄逾千次,「箇中辛苦難以言喻」。台東縣沒有做試管嬰兒的婦產專科,不孕夫妻僅能就地打針催卵、監控卵泡,取卵授精、培養胚胎、植入等生殖技術要遠赴高雄等都會區醫療院所,大大降低偏鄉不孕夫妻做試管嬰兒意願。為了傳宗接代不辭辛勞的大有人在。高雄長庚生殖醫學科副主任蘇鈺婷說,東部一名卅歲出頭的婦女婚後三年未生子,且經期紊亂,須吃藥催經,檢查發現是卵巢早衰,瀕臨四、五十歲停經狀態。這名婦女仍想懷孕,做試管的難度與同齡婦人相比,成功率僅一至二成,她每周末搭火車到高雄治療,正努力助孕。台東林小姐卅八歲起做試管,花十年終於「做人」成功,十年來打超過一千多次排卵針,往返高雄逾千次。她回顧求子「十年抗戰」坦言,「當中的苦不是補助款能解慰的」。屏東基督教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持人蔡妮瑾說,從國際經驗來看,卅歲以下婦女做試管嬰兒的成功機率可達六、七成,卅到卅六歲降至五成,卅六歲以上僅四成。「過程每個關卡都像『開獎』,不孕夫妻身心的煎熬難以想像」。
-
2021-07-12 該看哪科.婦科
女性停經缺乏雌激素最易罹患2種病!每年例行檢查必做5項目
停經(Menopause):希臘語,men = month,pausis = cessation。卵巢功能的喪失進而造成月經永久停止。更年期(Climateric):指的是從生殖後期進入到停經、停經後期。圍停經期(Perimenopause):是為月經週期開始不規則一直到停經後一年。根據統計,在西元前一千年,人類的壽命只有18年;在西元前一百年,也就是羅馬帝國凱撒大帝統治時期,人類的壽命只有25年。在1900年,根據美國統計,人類壽命也只達49年。但到了2005年,人類平均壽命,男性可達83年,女性則已達85年。目前高齡的普遍定義為65歲以上,根據目前統計,9成的人皆會進入高齡。早在1990年已有學者提出疾病的三個不同階段。在20世紀早期,如何治療急性傳染疾病是醫師和科學家主要努力的目標,也因為成功的控制傳染病,人類的壽命得以延長。第二個階段的疾病主要則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目前治療方式也已日新月異。現如今則是慢慢的進入第三個階段,老化而衍生出來的疾病。第三個階段也是最複雜的階段,不再像是第一階段找出病因並治療它,而是需要結合醫療、心理和社會的資源來處理。更年期的處理正是如此。如何讓更年期婦女在未來的高齡日子裡,健康、無病痛的活著,是在處理更年期症狀時最大的目標。停經的定義為連續12個月無月經和抽血顯示高促性腺素功能升高性機能減退。不規則的月經週期是停經過度期唯一一個客觀指標。月經週期在每個女性都不一樣,是根據濾泡成長的速率和品質來決定。平均來說,生殖能力在37-38歲開始下降,更年期則發生在13年後(平均51歲)。不排卵的週期大部分發生在20歲以前和40歲以後。根據澳洲研究的統計,當月經間隔超過42天,可預期在1到2年後停經。約有1成的女性在45歲停經,原因不明,推測或許跟卵巢大小和卵子數量相關。當卵子數量少於一定閥值,大約1000顆,即會進入停經,跟年紀無關。跟以往研究相反,雌激素並不會在快停經時下降,反而是維持在正常範圍甚至稍微上升的狀態。這其實很容易理解,當卵巢內濾泡減少時,抑制素因此減少,失去負回饋抑制到腦下垂體,濾泡刺激素因此而上升,進而刺激剩下的濾泡分泌雌激素。但由於剩下可接受刺激的濾泡顆數每個週期不一,因此分泌出來的雌激素量也不穩定,因此在圍停經期階段雌激素濃度並不穩定。早期的研究顯示,抑制素的濃度在濾泡內是固定的,與年紀並不相關,因此濾泡的顆數是決定抑制素濃度的原因。月經不規則通常是最先注意到的更年期症狀,根據統計,平均發生年紀是46歲。以目前的研究顯示,停經年紀的中位數是在51—52歲。目前只有一個確定會導致提早停經的因素──抽菸。抽菸會導致婦女提早停經約1.5年。更年期並不應該視為一個特定疾病,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更年期的症狀。更年期症狀若是輕微、經由生活作息調整後可改善、不影響生活品質,則無須使用荷爾蒙藥物治療。然而若症狀影響生活品質和交際,則建議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停經後因卵巢分泌不足所導致的變化包含:‧月經期的改變:不排卵、不孕、月經量減少或增加、月經不規則、停經。‧血管舒縮不穩定:熱潮紅、盜汗。‧萎縮性症狀:生殖泌尿道上皮細胞萎縮造成的性交疼痛。‧長期缺乏雌激素所導致的疾病:骨質疏鬆和心血管疾病。建議停經後女性更愛惜自己,每年做例行性健康檢查,檢查應包含:‧病史詢問。‧血壓、脈搏、體重、BMI、乳房和骨盆腔的檢查。‧甲狀腺功能檢查。‧大腸鏡檢查,在沒有家族史的人當中,大於50歲建議做檢查,之後10年1次,直到75歲。‧慢性疾病的篩檢: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
-
2021-07-09 養生.營養食譜
缺鋅易生病、感染、貧血 營養師推4類食材助補鋅
鋅對人體而言,是重要性僅次於鐵的微量礦物質,在生活當中相當常見,不過還是有部分族群會在無意中遺漏的鋅的攝取。鋅缺乏對人體影響廣泛,若有出現相關症狀建議檢視飲食為佳。 鋅參與人體各項運作,缺鋅影響相當廣泛! 嫚嫚營養師表示,鋅主要在十二指腸被人體吸收,參與各項身體運作,例如維持免疫系統、細胞正常汰換、生長正常發育、維持醣類、蛋白質、核酸的正常代謝等。 對於免疫系統相當重要的白血球,當中含有鋅,鋅缺乏時就容易有所影響,使得免疫功能下降,身體缺乏保護力,容易感冒、生病、感染等。 皮膚、味覺細胞等約每個月都會完整汰換一次,人體缺乏鋅細胞汰換的功能會受到影響,容易有味覺異常、皮膚乾燥、粗糙的情況,傷口也不易癒合,且容易出現掉髮情況。 鋅也攸關DNA合成,對於生展發育、生殖功能正常都有所影響,因此缺乏鋅者也就容易出現發育不良、性功能不成熟的情況,甚至也是不孕症的風險因子之一。 除此之外,也因鋅和DNA合成有關,影響著紅血球的製造,若人體缺乏鋅也容易出現貧血的情況,不單只有缺鐵才會貧血,貧血的原因繁多,缺鋅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鋅也有參與維生素A等營養代謝,若要從肝臟進入血液當中就需要鋅的協助,缺鋅也將導致肝脾功能功能異常。嫚嫚營養師也表示,在1961年就曾有研究人類缺鋅問題的首次報導,該報導指出一名21歲伊朗男子嚴重缺鋅,出現性成熟延遲、皮膚粗糙、肝脾腫大的問題。 常見補鋅4大類食材,黑巧克力也吃得到! 嫚嫚營養師指出,鋅在日常生活相當常見,從各種天然食材中即可攝取得到。在眾多食材當中,但是動物性來源的生物可利用率還是會比植物來源好;生蠔和牡蠣等鋅的含量最高,不過大多數的動物類食材也幾乎都看得到鋅的存在,例如牛肉、豬肉、各禽肉類、雞蛋、鯖魚等都有。而植物類則包括了洋菜、芋頭等,以及紅豆、黑豆、薏仁、芝麻、燕麥等全榖雜糧類,和南瓜子、松子、葵花子、腰果、榛果等堅果類。值得一提的是,可可含量高的黑巧克力當中也有鋅的存在。這些食材適度的攝取、維持營養均衡即可,一般而言成年男性和懷孕期的女性,每日建議補足15毫克的鋅,而未懷孕的女性則建議攝取12毫克。 5族群易缺鋅多留意,以免身體狀況出問題! 即便日常生活中鋅的來源相當多元,嫚嫚營養師還是提醒,有部分族群可能有攝取不足的情況出現,若有出現前述的症狀出現可加以檢視是否有鋅缺乏的問題。包括了年長者、純素者、十二指腸發炎或潰瘍等腸炎性疾病、酗酒者;另外,因為懷孕或哺乳期,鋅的需要量會增加,所以也需要多加注意。 嫚嫚營養師解釋,年長者因為食慾下降、咀嚼功能不佳,常會導致營養不均,包括鋅。而雖然鋅在動、植物都有,但動物性的生物可利用性較高,植物性則容易和其他植酸結合,不易釋放,影響吸收,因此純素者也容易缺鋅。十二指腸發炎者,因鋅主要在十二指腸吸收,發炎也就容易因為吸收不良有缺鋅的情況。而酗酒者常見飲食不正常、腸道的健康狀況不佳,營養素的吸收也會變差。至於懷孕、哺乳者,所需要的營養比一般人還要大,若沒有注意攝取量,也可能出現鋅缺乏。提醒這些族群都應特別留意。 《延伸閱讀》 .缺鐵易疲倦、掉髮、生病 紫菜蛋花湯等5湯品有助補鐵! .防骨鬆不能只補鈣?營養師:如蓋房不能只放磚塊。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7-02 該看哪科.婦產科
不孕症試管嬰兒擴大補助今上路!李茂盛:催生5000寶寶
政府不孕症試管嬰兒擴大補助方案今上路,加碼孕婦產檢次數及項目;不少不孕症夫婦搶在首日申請補助。張太太說,她今年33歲才想做試管,剛好趕上政府的擴大補助方案,省一大筆費用,實在太好了。台中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說,擴大補助方案對於挽救少子化現象有刺激效果,預期可催生約5000名試管寶寶;他建議,政府順勢推出托嬰、住宅配套方案,減輕年輕夫妻的經濟壓力,並提高早婚早生的意願。台灣出生率全球最低,政府為解決少子化問題,今天起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方案,擴大為「未滿45歲的不孕夫妻」,不再只限「中低收入戶的不孕夫妻」。茂盛醫院今天一早就有事先網路預約的不孕夫婦搶在第一天申請。張太太說,她和丈夫今天請假趕來醫院申請,因事前已上網填寫資料,申辦速度快,不到15分鐘就完成國健署人工生殖網路通報系統申報。茂盛醫院說明,因疫情仍屬三級警戒,開放申請者先在網路填資料,今天加派工作人員與諮詢窗口,方便申請者分流申辦,統計已有300人完成網路預填資料,協助申辦的時程排到7月中旬;院方事先提供電話、臉書、line@等線上諮詢服務,一周以來逾200人洽詢補助相關問題。李茂盛認為,試管嬰兒擴大補助方案切中求子民眾的需求,一個試管療程若以15萬元計算,政府最高可補助10萬元,對年輕夫婦減輕不少經濟負擔,預期可催生5000名試管寶寶。李茂盛說,茂盛醫院分析已完成網路預約資料發現,申請婦女以36至40歲最多,高達42.7%,反觀31至35歲約25.6%,表示31至35歲這個族群若無托嬰措施及有效減輕經濟負擔,還是會對生孩子所有怯步,建議政府能順勢推出配套方案。他也建議適婚的年輕族盡早生育,若是結婚一年無法自然受孕的夫婦以及晚婚夫妻都可趁這次的政府補助方案一圓求子夢。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疫苗預約秒殺 醫師提醒這4類孕婦快去打
美國日前贈送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首批110萬劑將於明天起配送至各縣市施打。在婦產科醫學會建議下,指揮中心將孕婦列在第六類優先接種對象,上週也開放預約接種,各縣市不少孕婦立刻搶名額。婦產科醫師表示,除了建議孕婦優先打莫德納疫苗,還有另外四類族群的孕媽咪也應儘早施打,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產生併發症。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林啟康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無針對特定疫苗給出建議,但建議高暴露風險、妊娠高風險孕婦可施打。《NEJM》醫學期刊今年4月底發表文章,孕婦施打輝瑞、莫德納等mRNA疫苗後無安全上的問題,第一孕期施打的流產風險、胎兒異常的比率沒有比較高,第二、三孕期施打的早產風險也跟一般族群相同,在《NEJM》發表後文章後,美國、英國、歐洲也修正指引,建議孕婦施打mRNA疫苗。林啟康指出,英國過去多施打AZ疫苗,後來建議孕婦優先考慮莫德納、輝瑞BNT等mRNA疫苗,此外本身有嚴重內科疾病,或是染疫風險高的醫療相關工作人員、妊娠糖尿病或BMI>40以及45歲以上的孕婦,應優先考慮施打。若第一劑已經打AZ疫苗,除非有嚴重過敏反應,不然第二劑仍建議施打AZ。林啟康說,英國先前提出AZ安全性報告,有十萬分之一風險會出現血栓,不建議40歲以下民眾優先施打。台灣染疫人數相較他國低,評估20到29歲的一般女性,若懷孕、或剛生產完、正進行不孕療程,施打AZ疫苗增加血栓風險,此群族不建議施打AZ疫苗。若要準備懷孕的女性,不需因為打疫苗特別避孕,英國建議打完第一劑後發現懷孕,可等到懷孕12周再打第二劑。林啟康表示,三總本周開始協助孕婦接種莫德納疫苗,內湖有26萬人口,產婦約500至1000人,上週開放預約後立即秒殺。近期Delta變異株入侵台灣,目前國際上疫苗都可有效對抗,若孕婦感染新冠肺炎,妊娠併發症很多,包含嚴重感染、子癲前症、早產風險都相當高,加上孕期肺活量低,若肺部浸潤就有損傷風險,建議盡快施打疫苗;但有妊娠高血壓、對疫苗過敏、血栓靜脈炎等可能有安全性問題,建議與產檢醫師討論評估。哺乳期間是否可施打疫苗?林啟康指出,疫苗裡沒有新冠病毒,目前各國研究中,不論AZ或是mRNA疫苗,疫苗成分都沒有跑進母乳中,建議打完疫苗還是可以餵母乳。日前《JAMA》跟《AJOG》期刊發表文章,施打mRNA疫苗後,發現乳汁中有對抗新冠肺炎的抗體,哺餵母乳可讓新生兒降低染疫風險。
-
2021-06-30 新聞.元氣新聞
試管嬰兒補助 明起不再限中低收入戶
明天起,不孕症試管嬰兒擴大補助對象上路,不再只限「中低收入戶的不孕夫妻」,擴大為「未滿45歲的不孕夫妻」,夫妻至少一方須具我國國籍,女方小於40歲每胎補助上限6次,40至44歲的不孕夫妻每胎補助上限3次,首次申請補助額度上限為10萬元。一名30歲上班族男性,因為精蟲數量、活動力相當低,罹患不孕症,由於經濟因素,不敢進行試管嬰兒,2年來已嘗試人工受孕10次,均未成功。不孕症權威醫師李茂盛表示,近期該名男性至診間即詢問此項補助計畫,直呼「終於等到了!」與妻子開心的說,補助擴大後,能大幅降低施作試管嬰兒的費用,減少經濟負擔。李茂盛表示,平常要進行試管嬰兒的35歲以下施作者較少,這次卻成長很多,比40歲以上者多出3倍,研判是因年輕族群仍在累積經濟實力。如今補助對象擴大,政府可以補助療程費用的三分之二,約10萬元,含植入胚胎3萬元、注射排卵針7萬元,其餘不足治療費用約5、6萬元自費,仍會視不同情況增加費用。補助額度部分,中低收入戶維持補助上限15萬元,非中低收入戶首次申請,補助上限10萬元,之後每次申請上限為6萬元。衛福部國健署婦幼組組長林宜靜則表示,全國共93家人工生殖機構,目前已有80多家申請為特約機構,補助的行政程序將由特約機構代辦,方便民眾申請。
-
2021-06-30 該看哪科.婦產科
試管兒7月起擴大補助 30歲男人工受孕10次:終於等到了
一名現年約30歲的上班族男性,2年前發現「做人困難」,求診後才知道精蟲數量、活動力均相當低靡,罹患不孕症,由於經濟因素,令他不敢進行試管嬰兒,2年來已嘗試人工受孕10次,均未成功。因應少子女化的國安危機,行政院挹注百億經費,於今年母親節前夕祭出多項福利措施,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是其中一大重點。7月1日起,不孕症試管嬰兒擴大補助對象,由僅限「低收及中低收入戶之不孕夫妻」,擴大為「未滿45歲之不孕夫妻」,除夫妻至少一方須具我國國籍,女方年齡則須未滿45歲。獲知試管嬰兒補助對象擴大後,該男上周至醫院諮詢相關內容。不孕症權威醫師李茂盛表示,該名男性至診間即表達對補助計畫的興趣,甚至直呼「終於等到了!」,與妻子開心的說,補助擴大後,能大幅降低施作試管嬰兒的費用,減少經濟負擔。試管嬰兒擴大補助政策即將正式實施,李茂盛指出,門診目前已有200至300名民眾紀錄姓名、地址,年齡分佈以年輕族群成長比例最高。李茂盛表示,平常35歲以下的施作者較少,這次卻成長很多,比40歲以上者多出3倍,研判是因年輕族群仍在累積經濟實力,若施作試管嬰兒,金錢負荷會太大。如今補助對象擴大,李茂盛說明,政府可以補助療程費用的三分之二,約10萬元,含植入胚胎3萬元、注射排卵針7萬元,其餘不足治療費用約5、6萬自費,仍會視不同情況增加費用。針對補助細項,國健署指出,若女方小於40歲,每胎補助次數上限為6次,40至44歲女性,每胎補助次數上限則為3次。補助額度部分,低收、中低收入戶維持補助上限15萬元,非中低收入戶首次申請,補助上限10萬元,之後每次申請上限為6萬元。國健署婦幼組組長林宜靜則表示,全國共93家人工生殖機構,目前已有80多家申請為特約機構,補助的行政程序將由特約機構代辦,方便民眾申請。
-
2021-06-23 該看哪科.婦科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染疫風險高 醫籲減肥打疫苗預防
長安醫院婦產科醫師魏沛秝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據近期英國研究團隊發現,患有此疾的女性染上新冠肺炎的風險,比非患者高出51%,台灣的盛行率大約是5至10%,如果不治療容易經期不順、甚至不孕,日後也是糖尿病和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呼籲病患一定要控制體重,才能改善症狀,並打疫苗做好防疫,以降低染疫風險。魏沛秝說,多囊性卵巢是一種賀爾蒙失調、卵巢不能正常排卵的病症,好發在生育年齡,如果月經不規則、或不正常出血,或還有雄性化的表現,例如痘痘增多、體毛過多,則很可能罹患多囊性卵巢,若未及時接受專業治療,長期會導致難以受孕,或子宮內膜癌、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發生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她表示,多囊性卵巢患者通常有肥胖的問題,因此治療最重要的一招就是控制體重,再來就是定期吃黃體素催經,或避孕藥來改善月經不順的狀況,同時也要在新陳代謝科治療內分泌以避免三高問題,如果有機會打新冠肺炎疫苗更應該接種。魏沛秝提醒,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並不會感到嚴重的不適,也因此容易忽視身體警訊,建議若有月經不規則或不容易懷孕等異狀時,立即就醫檢查,才能及早接受治療。
-
2021-05-28 該看哪科.婦科
婦人倒臥血泊!陰道出血憂染疫不願就醫 手術6小時救命
嘉義42歲婦人日前陰道陸續出血,因憂心醫院有染疫風險,不願就醫,僅在家自行服藥,25日傍晚上廁所突血崩出血2000c.c 休克,臥在血泊中,家人發現送醫一度命危,經嘉義醫院院長黃元德急救近6小時、輸血3000多c.c終於救回一命,婦人術後熱淚盈眶說,「謝謝醫師救命,讓我活下來!」婦人經過1天休養、生命跡象穩定,恢復情況良好,昨和丈夫見面時熱淚盈眶,直言彷若隔世「活下來的感覺真好」,也不斷感謝黃元德救命之恩。院方表示,該婦人上月到某醫院做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後,陰道陸續出血,但婦人見疫情嚴峻,到醫院看診可能染疫,一直不願就醫,每次出血都自行服藥,本月25日傍晚因出血不舒服,請丈夫買晚餐、她去上廁所,不料丈夫返家發現,妻子已倒臥血泊中,立即叫救護車送院急救。「出血太嚴重了!」黃元德表示,該婦人到急診時,陰道持續大出血,僅在院出血量已超過2000c.c,進入休克狀態,他研判病況危急、須立即開刀,但婦人大量失血造成手術中血液完全無法凝固,每縫1針就多2個洞出血,所有傷口出血都有如潺潺溪水般,止血十分困難。黃元德說,當下研判婦人已有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病變(DIC),失去凝血功能,決定迅速切除子宮,在術中血流不止時,接力用了大量纱布,強力壓迫血管叢2個多小時,維持生命。他說,手術除不斷止血爭取時間,同時還幫婦人輸入超過3000c.c 血液,大量補充凝血血清、血小板,終於成功止血救回婦人性命,事後發現止血紗布聚集起來,超過1顆足球大小,他在手術室忙了近6小時。黃元德說,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疾病,若能及早發現,大部分可用藥物控制及定期追蹤,不急著開刀;如肌瘤造成經血量過多、經期拉長導致貧血,或壓迫到膀胱或直腸造成頻尿、排尿不易等症狀,建議接受手術切除,術後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及造成貧血、不孕等問題,仍需返診追蹤、不能輕忽。
-
2021-05-11 該看哪科.婦科
「媽祖提醒我!」婦人進香途中頭暈 查出子宮長2肌瘤
「我想是媽祖要我趕快就醫,也讓我找到好醫師,才可以順利恢復健康。」48歲許姓婦人每年都參加白沙屯媽進香活動,今年回程途中她突然感到頭暈、腹痛且無法排尿,同行友人送她到醫院,插尿管治療後仍未改善,因此決定轉至大千綜合醫院急診,後查出有肌瘤,經全子宮切除術後,康復出院。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及婦科主任林敬旺表示,病患近4個月來,每次生理期時經血量都非常多,因此常發生頭暈、貧血情形,她原想今年參加進香後再到醫院檢查,沒想到竟在途中發生肌瘤掉落壓迫膀胱的情形,抽血檢驗顯示她血色素只有5(正常值為12到16),醫師緊急會診婦產科,檢查發現她的子宮裡有顆近20公分肌瘤,另外還有一顆約10公分肌瘤往下掉落壓迫膀胱。討論後,婦人決定接受全子宮切除術,術後狀況良好,她直呼「應該是媽祖提醒我要注意身體健康!」林敬旺指出,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疾病,若能及早發現,大部分可用藥物控制及定期追蹤,並不需開刀;如肌瘤長太大時,容易出現經血量過多、經期拉長而導致貧血,也可能壓迫到膀胱或直腸造成頻尿、排尿不易或便秘。當子宮肌瘤過大造成嚴重症狀時,建議接受手術切除。想保留生育能力的婦女,可接受肌瘤切除手術,但仍需定期追蹤是否復發;已無生育規畫的婦女可選擇全子宮切除術,徹底解決子宮肌瘤問題。他表示,通常肌瘤長到6至8公分以上就會有明顯症狀,病患2顆肌瘤合計長到近30公分,貧血到差點暈倒才就醫實在讓人驚訝。子宮肌瘤雖多為良性,但嚴重時仍會影響日常生活及造成貧血、不孕等問題,因此如出現不正常出血、腹痛、頻尿、無法排尿或便秘等問題,一定要盡早就醫切勿輕忽。
-
2021-05-07 該看哪科.婦科
良性腫瘤就一定沒事嗎?卵巢腫瘤4類型,醫師詳細解說
卵巢腫瘤可以大致上分成四類 : 功能性的卵巢囊腫,良性的卵巢腫瘤,惡性的卵巢腫瘤,邊緣性惡性的卵巢腫瘤。功能性卵巢囊腫 水瘤若自行消失免動刀首先談談功能性的卵巢囊腫。此種囊腫常見於年輕女性,它的形成與週期性女性荷爾蒙的分泌有關。如果是由排卵前的濾泡形成,稱之為濾泡性囊腫。如果是由排卵後的黃體形成則稱之為黃體性囊腫。這類型的囊腫可以在兩、三個月後當月經剛結束時再以超音波追蹤即可,到時候水瘤很可能已經消失了,當然就不必開刀。良性卵巢腫瘤 長很大不處理恐破裂如果囊腫持續存在,就不太可能自行消失了,則有可是第二類良性的卵巢腫瘤,畸胎瘤、漿液性囊腫、黏液性囊腫、巧克力囊腫,由於這些囊腫並非生理性而為病理性,因此不會消失。且由於沒有什麼症狀,囊腫常會長得很大而病人尚不自覺。這些腫瘤如果不處理,有可能會發生以下幾點的風險:1. 腫瘤扭絞:造成卵巢血液供應不順,使卵巢產生缺血壞死,通常病人會有急性嚴重下腹痛、噁心嘔吐、冒冷汗等症狀,一旦有此種狀況發生,需要馬上進行緊急手術,否則一旦卵巢缺血壞死太嚴重,這個卵巢可能會需要整個切除。2. 腫瘤破裂:腫瘤有可能自發性,或因長太大,或腹部受撞擊而破裂,腫瘤一旦破裂,它的內容物會跑到腹腔內,刺激腹內的器官,造成急性的腹痛,這種情況也是有需要進行緊急手術清除腫瘤,腹痛情況也才會改善。此外,這些良性的卵巢腫瘤存在身體久了,也有可能會產生惡性的變化,因此臨床上如果暫時沒有手術的需要,也要定期回門診追蹤,萬一有異常發現,才可以早期治療。另外大部分的卵巢腫瘤都沒有藥物治療,唯一有藥物治療的腫瘤是巧克力囊腫,或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瘤,它的成因主要是子宮內膜組織,在子宮內膜以外的地方發育生長所致,其發生率在生育年齡的婦女約是百分之五到十左右,常見的症狀是嚴重的經痛,通常在月經來之前,便開始有腹部的不適。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常常會合併嚴重的骨盆腔粘黏,造成受孕能力下降,增加子宮外孕的機會。另外月經失調、慢性骨盆腔疼痛、性交痛、囊腫破裂造成急性骨盆腔疼痛等等,也可能發生。處理巧克力囊腫,可分成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方面,手術的話,主要是切除腫瘤 ( 保留卵巢 ) 或是整個卵巢含腫瘤一起切除,巧克力囊腫復發率極高,每年約有 5 至 20%的復發率,5 年的復發率高達 40%,故手術後仍要定期追蹤甚至合併藥物治療以減緩復發機率。而它的藥物治療主要是藉由抑制體內雌激素,來達到抑制內膜組織生長的目的。常用的藥物有黃體素、Danazol、Gestrinone、口服避孕藥、性腺荷爾蒙刺激素類似劑。至於藥物或手術要如何選擇,現在會認為說如果還有生育需求的話,能避免手術就避免手術,因為手術的話,多少會影響到卵巢功能,甚至造成不孕的情形。惡性卵巢腫瘤 有症狀時常已三四期惡性的卵巢腫瘤常常病人一開始都沒什麼症狀,常常等到有症狀時,疾病都已經到第三期或的四期了,通常醫師會懷疑有惡性卵巢腫瘤,大部分都是因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看到腫瘤的型態有表現惡性的特質,至於要確診的話就需透過腹水抽吸檢驗,手術後組織的病理切片,才能夠確診。邊緣性惡性卵巢腫瘤 預後良好但需追蹤另外這邊要稍微提一下一種較特別的卵巢腫瘤,邊緣性惡性的卵巢腫瘤,或叫低度惡性卵巢腫瘤,它是一種介於良性與惡性中間的上皮腫瘤。它不被稱為良性腫瘤是因這種腫瘤也是有可能會轉移和會致死,它不是惡性腫瘤是因為它沒有一些惡性瘤的病理特徵,包括沒有間質侵入,輕微或中等度細胞核變性,有絲分裂活性較低…等等。一般邊緣性惡性的卵巢腫瘤,預後相當良好,但需要長期追蹤,據統計五年存活率約百分之九十,而十年存活率則從 75% 到 90%,而惡性的卵巢腫瘤,其存活率第一期、二、三、四期分別為 90%、70%、40%、20%。
-
2021-05-07 該看哪科.婦產科
政府釋育兒利多 醫:沒人會因產檢次數變多就想生
因應少子女化的國安危機,行政院挹注百億經費,於母親節前夕祭出多項加碼育兒措施,但專家或婦女團體均悲觀以對,認為新政策難解決根本問題,無法鼓勵早婚、生子;民團強調,兩性不平等、育嬰環境不友善、工時長、小孩沒人顧等,這些實際問題要解決,才能有效催生。禾馨婦產科診所主治醫師烏恩慈認為,免費產檢次數不需要到十四次,「不會有人因為產檢次數多,就願意生小孩,這無法解決少子化」;多照超音波也不可能查出所有的疾病,無須太過強調檢查。「鼓勵生育應站在產婦的立場」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諶淑婷說,台灣產後憂鬱症比率高達一成,台灣女性真要需要的是從產前到產後連續性的支持政策,包括完備的生產教育、提供配偶陪產檢假、擴大助產師參與的共照制度等。至於提高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對象,不孕症治療權威醫師李茂盛認為,政策應導向「鼓勵早婚、早生子」,年輕族群做試管嬰兒的成功率較高,補助的額度與次數可以多一些,才能引導民眾早婚、早生子,否則「新政策恐變相造成晚婚、晚生子」。托盟表示,根據國發會報告,廿年後我國將減少一七七萬人,每年出生嬰兒將比現在少四萬人,僅剩十二萬人出頭,代表五十年後工作年齡人口將少於現在的一半。聯盟召集人劉毓秀表示,缺乏好的公共托育,讓女性必須放下工作、放棄薪水,回家顧小孩,其損失的不只是當時的薪水,而是未來的年資、就業發展,光是想到這些,就會讓女性不想生。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郭明旭表示,我國二○一八年開始推動準公共化教保服務,但現在超收、雇用不合格教保員等違規依然很嚴重,根據全國教保資訊網資訊,去年準公共化被裁罰的幼兒園有兩○三所,重複裁罰有四十五所,這些幼兒園退場的微乎其微。
-
2021-05-07 該看哪科.婦產科
補助未滿45歲不孕夫妻做試管嬰兒 醫:憂造成晚婚生子
因應少子女化的國安危機,行政院挹注百億經費,於母親節前夕祭出多項福利措施,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更是一大重點。但不孕症治療醫師李茂盛認為,政策應導向「鼓勵早婚、早生子」,年輕族群做試管嬰兒的成功率高,補助額度與次數可以多一些,引導民眾早婚、早生子。台灣不孕症盛行率15%,不孕症夫婦若想有屬於自己的寶貝,常常要花額外費用,做試管嬰兒,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王瑞生表示,試管嬰兒大致需進行兩大項目,從打排卵針取卵,到進行手術、植入配胎與麻醉等,分別花費4至5萬、6至8萬元左右,再涵括其他特殊項目,一次療程約15至18萬,若未成功,常常要重頭來過。之前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對象僅限「低收及中低收入戶之不孕夫妻」,七月一日起,不孕症試管嬰兒擴大補助對象擴大為「未滿45歲之不孕夫妻」,除夫妻至少一方須具我國國籍,女方年齡則須未滿45歲。若女方小於40歲,每胎補助次數上限為6次,40至44歲女性,每胎補助次數上限則為3次;補助額度部分,低收、中低收入戶維持補助上限15萬元,非中低收入戶首次申請,補助上限10萬元,之後每次申請上限為6萬元。衛福部評估,每年將有2萬3千對至2萬8千對夫妻受惠。年齡與試管嬰兒成功率有緊密關聯,李茂盛說,補助額度與次數應配合施作成功率,建議補助額度應將「年齡」納入考量,年齡愈大,做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愈低,「年輕族群成功率較高,補助額度可多一點,次數上限可以高一些」。他舉例,根據統計,35歲以下女性若要藉由試管嬰兒成功生育一名小孩,約需花費30萬元,40歲女性約需花費50萬元,45歲女性則平均要花費1000萬元,年齡愈高,成功率愈低,花費成本攀升。他並指出,政策誘導方向應為「鼓勵早婚、生子」,若未依年齡調整補助款項與次數,民眾恐更加不在意晚婚、晚生子,如此一來,「新政策恐變向造成晚婚、晚生子」,背離「解決少子女化」的終極目標。此外,李茂盛認為,擴大補助對象為未滿45歲之不孕夫妻是好事,但若設定所得門檻,如年收入高於兩百萬者或所得占比前10%者不再補助範圍內,或能讓資源分配給更需要的民眾。
-
2021-05-07 該看哪科.婦產科
育嬰留停津貼加碼領8成薪!最高半年領43.9萬 7月上路
為解決少子化危機,行政院今推出多項催生新政,包含擴大不孕症治療補助、產檢次數增加至14次、放寬雙親可同時申請育嬰留停、加碼育嬰留停津貼等。勞動部官員說,育嬰留停津貼薪資替代率提升至8成、有薪產檢假、申請期間可少於6個月都在7月1日上路,其餘若涉及修法,實施日程未訂。勞動部條平司司長黃維琛表示,育嬰留職停薪彈性申請部分,放寬讓雙親可以同時申請育嬰留停及津貼,配偶若未就業另一方也可以申請,申請期間可少於6個月(不低於30天),以申請2次為限。黃維琛說,申請育嬰留停可少於6個月,但配套是必須提前預告雇主,讓雇主有時間能因應,進行人力配調,現行僅規定必須事先書面告知雇主,但修法後會限定一定天數前要預告雇主,至於天數則要再研議。彈性工時部分,放寬受雇未滿30人事業單位的勞工,可經勞資協商適用性別平等工作法減少1小時工時或調整工作時間。育嬰留停津貼薪資替代率也從原本的6成投保薪資提升至8成,黃維琛說,原本6成由就保支出,另2成由政府預算編列,預計每年42億元。此外,有薪產檢假從5天增加至7天,黃維琛也說,新增的兩天薪資將由政府補貼,將編列2.4億元。若依最高投保薪資4萬5800元計算,可月領3萬6640元育嬰留停津貼,最長可領到6個月,等於雙親同時請好請滿,可領到總計43萬9680元的育嬰留停津貼。
-
2021-05-07 該看哪科.婦產科
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 醫:可下修補助年齡並排富
因應少子女化趨勢,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拍板,投入新台幣91億元經費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預計7月1日正式上路。對此,不孕症醫師李茂盛認為,這項政策能大幅減輕未來的生育負擔,預估可為台灣帶來近1萬名新生兒,能改善台灣少子化現象,但建議可將補助年齡往下修至35歲以下,同時增設排富條款,讓家戶年收入在100或200萬元以下的夫婦得到補助。李茂盛對這項補助方案表示肯定,並說未來40歲以下的夫妻最多可獲得40萬元的補助,45歲以下者則最高可得22萬元,能真的鼓舞想生小孩的國人,是一項讓人民有感的好政策。他說,政府預估此政策將可讓2.8萬對夫妻受惠,若以35%的懷孕率來計算,每年將可為國內帶來近1萬名的新生兒,讓台灣目前為全球墊底的生育率窘境,立刻大幅反轉。不過,李茂盛也指出,政府花大筆預算想要解決台灣少子化現象,政策核心必須真正能鼓勵年輕人「早婚、早生」才是最重要的。但從臨床上觀察,45歲以上婦女的懷孕率並不高,建議可將40歲以上的補助慢慢減少;反觀,40歲以下的婦女就應該提高補助,讓她們願意提早結婚生子。至於,35歲以下者更應該給予高額補助與數次。例如,這年紀的婦女做1次試管約花費10萬元,但做3次就能有高達95%的懷孕率,但40歲以下婦女就約要花50萬元才能有機會懷孕,其所耗費的成本是前者的5倍。他建議,政府多給年輕夫婦補助金額和次數,也能提高政府投注預算的效能。再者,補助方案沒有設定排富條款,也會加重政府財政負擔,無法彰顯政府這項政策的美意。他建議,補助對象應以年收入不豐者為主,如以家戶年所得在100萬元或200萬元以下者,才由政府給予補助,否則,年收入高的夫婦同樣獲得政府補助,其實並沒有太大意義。
-
2021-05-07 該看哪科.婦產科
育嬰留停新制看過來! 不用一次請到6個月
行政院今天拍板放寬育嬰留停及調整工時彈性等政策,除了育嬰留停津貼提高,請育嬰假也有部分規定變動,包含不用一次請到6個月,但若要少於6個月未來須一定天數前預告雇主。因應少子女化趨勢,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拍板,投入新台幣91億元經費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增加產檢次數至14次等,其中跟勞動部有關少子化政策,包含放寬育嬰留停、工作時間彈性調整、產檢假天數增加以及育嬰留停津貼再加碼。爸爸媽媽若有育嬰需求,依照法律規定可以申請育嬰留停,現行規定是3歲以下子女可以請最多2年的育嬰假,且可以同時請領最多6個月的育嬰留停津貼。不過,這次規定放寬,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政府拍板放寬育嬰留停政策,包含雙親可以同時請領育嬰留停以及育嬰留停津貼,請育嬰假時也不需要一次就請6個月。黃維琛表示,現行法律規定,受僱者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應事先以書面向雇主提出,而育嬰留職停薪期間,每次以不少於6個月為原則,若要低於6個月必須與雇主協商。而這次則是放寬規定,申請期間可以少於6個月,但不得少於30天,且少於6個月的次數以2次為限,且必須提前預告雇主。黃維琛說,原本法條並沒有規定要多久以前告知雇主,但這次放寬後,後續會規定一定天數前須預告雇主,至於是要多久以前,之後會參考現行勞動法規中的離職、資遣及解僱等預告天數研議。在彈性工時部分,現行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受僱於僱用30人以上雇主的受僱者,為撫育未滿3歲子女,可以向雇主請求每天減少工作時間1小時並不給報酬,或是調整工作時間,且雇主不得拒絕。黃維琛表示,這條將另外訂定規定,若是受僱於未滿30人事業單位的勞工,經勞雇協商,也可適用性別工作平等法有關減少1小時工時或調整工作時間規定。至於產檢假天數增加部分,黃維琛說,產檢假從5天增加為7天,增加的2天由政府發給勞工實際薪資、雇主不須負擔;而育嬰留停津貼加碼至8成,黃維琛說,6成將由就保基金支出、2成則由政府出。
-
2021-05-07 癌症.乳癌
罹乳癌別害怕 《乳癌旅行手札》陪姐妹度過關卡
罹患乳癌對女性是一大衝擊,為讓病友減少對未知的恐懼,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歷經一年策畫「最懂病友的衛教指南」,訪問48位乳癌病友,推出電子版《乳癌旅行手札》,以病友觀點出發,從衛教知識,到日常生活後勤照護,包括飲食、運動、環境、心理支持等,全方位協助病友,預計本月六日發表。乳癌病友Angel今挺著孕肚分享抗癌中的生存保育規畫。「第一次聽到強而有力的心跳聲、感受到她在肚裡翻滾。」Angel原先不孕,但仍希望與先生有愛的結晶,罹癌後憂心化療造成卵巢受損,影響卵子品質。在醫師建議下,抓緊時間取卵、凍胚胎,進行生育保存,更在母親節前夕成功升格準媽媽。台灣年輕病友社群「我們都有病」與台灣年輕乳癌病友社群「花漾女孩Gogogo」,長期陪伴年輕癌友度過關卡,去年成立「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與病友一對一訪談,盤點「抗癌必知五大面向」,幫助癌友掌握即將面臨的狀況。《乳癌旅行手札》以病友經驗及需求出發,盼成為乳癌姐妹治療「啟程」前必備工具書。台灣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擔任手札內容總監製,他表示,過去病友接觸資訊偏醫學面,專業性高、較深澀,這本手札使用表格化、口語化的呈現方式,淺顯易懂,能讓癌友較好吸收,手札內容設計活潑,比醫師說得更貼切、比衛教單張說明得更好理解,對準備「啟程」治療的癌友有極大幫助。「花漾女孩Gogogo」社群創辦人、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Mina)說,「許多癌友對疾病的恐懼,大多來自後續未知的治療歷程。」盼透過「學姊們」的經驗分享,瞭解到療程中可能遭遇的境況以及選項,面對醫療團隊的解說有所疑惑時,也能在手札中找到答案,感受到「妳不孤單」。《乳癌旅行手札》由張金堅、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曾令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劉良智、台中榮民總醫院乳房腫瘤外科主任洪志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醫師歐陽賦等多位專家共同審查、把關,以確保手札內容的專業度及正確性。《乳癌旅行手札》電子版免費索取,請上https://aboutsick.com/breast-note下載。
-
2021-05-0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57歲竟泌乳 視力模糊才發現腦瘤
一名57歲婦女兩側乳頭疑似有泌乳現象持續一年多,因病況難以啟齒便擱置不管,直到近期頭痛、伴隨視力模糊才就醫,發現腦下垂體有直徑三公分腫瘤,全是「泌乳激素」惹的禍。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患者除上述症狀外,有兩側視野缺損現象,經視覺神經傳導(VEP)檢查發現異常阻斷,血液檢查泌乳激素超過300ng/ml,遠高於正常值8ng/ml,腦部核磁共振檢出,腦下垂體有直徑三公分的「泌乳激素腫瘤」,壓迫視神經交叉。黃啟訓指出,腦下垂體位於大腦底部中心處,直徑不到一公分,分泌多種的荷爾蒙,包含泌乳激素、性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等,所有製造激素的細胞都可能形成腫瘤細胞,而腦下垂體腫瘤約占腦瘤的10至15%,其中以「泌乳激素腫瘤」最常見,主要好發於中年婦女、成人,發病原因不明。此外,泌乳激素腫瘤還會造成不孕現象,黃啟訓說,當腫瘤直徑大於1公分時,醫學上稱為「巨泌乳激素腫瘤」,容易導致視神經壓迫以及阻塞性腦水腫。如果患者出現頭痛、眼球脹痛及視力模糊現象,但未即時手術治療者,嚴重時會危及生命。黃啟訓提醒,腦下垂體腫瘤大多是良性,並不會轉移到其他器官,但影響人體許多重要內分泌功能,且壓迫腦部其他正常組織,需提高警覺。
-
2021-05-04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57歲婦女異常泌乳1年 視力模糊就醫發現腦瘤
過了生育年齡竟異常泌乳。一名57歲婦女,兩側乳頭疑似有泌乳現象持續1年多,因病況難以啟齒便擱置不管,直到近期頭痛、伴隨視力模糊才就醫,發現腦下垂體有直徑3公分的腫瘤,全是「泌乳激素」惹得禍。收治該名婦女的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患者除了上述症狀外,有兩側視野缺損現象,經視覺神經傳導(VEP)檢查發現異常阻斷,血液檢查泌乳激素超過300(ng/ml),遠高於正常值8(ng/ml),腦部核磁共振檢出,腦下垂體有直徑3公分的「泌乳激素腫瘤」,壓迫視神經交叉。黃啟訓指出,腦下垂體位於大腦底部中心處,直徑不到1公分,分泌多種的荷爾蒙,包含泌乳激素、性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等,所有製造激素的細胞都可能形成腫瘤細胞,而腦下垂體腫瘤約占腦瘤的10至15%,其中以「泌乳激素腫瘤」最常見,主要好發於中年婦女、成人,但發病原因不明。此外,泌乳激素腫瘤還會造成不孕現象,黃啟訓說,當腫瘤直徑大於1公分時,醫學上稱為「巨泌乳激素腫瘤」容易導致視神經壓迫,以及阻塞性腦水腫。如果患者出現頭痛、眼球脹痛及視力模糊現象,但未即時手術治療者,嚴重時會危及生命。黃啟訓提醒,腦下垂體腫瘤雖然大多是良性,並不會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但影響人體許多重要內分泌功能,且壓迫腦部其他正常組織,因此仍要提高警覺。女性民眾若於非孕產期卻有異常泌乳現象,以及頭痛並伴隨視力模糊情形時,應及早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
2021-04-27 該看哪科.婦產科
不孕症擬放寬補助、公費產檢14次
行政院昨天召開性平會,行政院長蘇貞昌承諾,政府將研擬提高產檢次數、擴大不孕症補助對象,以及放寬育嬰留職停薪等項目,讓媽媽和孩子更能確保健康。根據婦產科學會提出的版本,公費產檢補助將增到十四次,不孕補助則不再僅限中低收入戶,將擴大補助對象,但會設下排富條款。蘇貞昌表示,為讓願意生育的家庭減輕負擔,讓夫妻共同分擔育兒責任,全力幫助女性在家庭及工作中取得平衡,是政府在性平會上的承諾。蘇貞昌指出,為了提高生育率,除了學齡前幼兒扣除額已增加超過四倍、公托準公托據點增加、學費降低,育兒津貼明年八月提升到每月五千元外,政府還可做更多;台灣每年有一點八萬個婦女接受不孕症治療,費用高、療程更辛苦,因此政府將會研議擴大不孕症補助對象,用國家的力量,讓願意生育的父母減輕負擔。蘇貞昌說,養兒育女,需要另一半共同分擔,夫妻一起育兒,也希望彼此都能夠在家庭與工作中取得平衡,政府將會參考國外作法,研擬放寬育嬰留職停薪,以及彈性工作制度,讓隊友多出點力、女性也更能在職場中自我實現。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說,現行產檢公費補助十次,未來將增加至十四次,首次補助提早至懷孕第八周,由醫師給予完整衛教,另在懷孕第廿四周、卅周及卅七周再各增加一次產檢,大幅降低孕婦自費負擔。至於不孕補助,目前僅限於中低收入戶,黃閔照認為,意義不大,這次擬放寬補助門檻,擴大補助對象,設下排富條款,規定家庭年收入在多少萬以下者均可申請,採收入分級制度,年收入低者,補助金額就較高。
-
2021-04-25 該看哪科.婦科
健保大數據/骨盆腔發炎治療特色醫療院所
基層診所No.3林正宗婦產科/排便後擦拭不淨 也可能造成骨盆腔炎林正宗婦產科109年診治女性骨盆腔發炎患者16,683人次,居全台醫療院所第三名,高於許多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院長林正宗表示,相對於醫學中心,診所有一定的便利性,但骨盆腔發炎最怕反覆感染,問診品質才是門診人數關鍵。常見在他院治療復發多次的病患找上門,診所會透過細菌培養找到源頭對症下藥,又或者請患者把性伴侶找來一起治療,讓男性也進婦產科,根治滿意度不斷提升。林正宗表示,骨盆腔炎在婦科疾病的嚴重性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最怕患者以為肚子痛,不當一回事,久了沾黏引發不孕或外孕,變慢性骨盆腔炎更難醫治。由於骨盆腔炎以抗生素治療為主,遇到慢性骨盆腔炎患者吃抗生素不見好轉,一定會先透過細菌培養找出感染菌源。林正宗說,別以為披衣菌、淋病雙球菌才是感染主力,若大便擦不乾淨,或者溫泉池子清洗不乾淨,泡到前一個人的「屁屁水」,都可能因大腸桿菌、糞便腸球菌經肛門感染後,引發骨盆腔炎。若沒有用對抗生素便無法改善,曾有病患在醫學中心看了兩個月沒好轉,直到尿道膀胱炎進一步培養細菌,才找到發病癥結。地區醫院No.1宏其婦幼醫院/經期保護功能弱 經後常見急性發炎健保署統計,109年骨盆腔發炎門診就醫件數,宏其婦幼醫院居地區醫院第一名,共11,494人次。院長張紅淇表示,骨盆腔發炎最主要的原因是,陰道內的病菌感染子宮頸,破壞子宮頸的保護功能,使細菌往上跑至子宮。張紅淇指出,月經期間保護功能較薄弱,因此急性骨盆腔炎常發生在月經後第4至5天。常見致病菌有淋病雙球菌、披衣菌或多種細菌同時感染,性行為是主要感染途徑,15至40歲生育年齡、且有性經驗的女性較易發生。此外,陰道感染、陰道沖洗、裝置子宮避孕器等,都是危險因素。骨盆腔發炎常見下腹部疼痛或腰痛,其他如月經失調、陰道分泌物異常、性交疼痛、解尿疼痛、發燒畏寒等。急性骨盆腔炎若未治癒,會演變為慢性骨盆腔炎,只要免疫功能不佳,就可能復發。張紅淇說,骨盆腔發炎常由多種細菌同時感染造成,因此患者須接受10到14天完整的抗生素治療,不能因為自覺症狀改善擅自停藥。一旦反覆感染,很容易造成沾黏、不孕症、子宮外孕及慢性骨盆腔發炎。骨盆腔發炎確診困難,後遺症又難纏,因此當有疑似骨盆腔發炎症狀時,應該積極治療,以免造成遺憾。區域醫院No.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少穿緊身褲、少用護墊 多補充優格、益生菌健保署統計,109年骨盆腔發炎門診就醫件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以9,249人次居區域醫院第一名。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詹景全表示,男女因先天身體構造不同,女性較容易有生殖上的感染,建議骨盆腔發炎患者,除了吃藥治療,也盡量少使用護墊、穿緊身褲。詹景全指出,北市聯醫仁愛院區骨盆腔發炎的門診,每月多達2600至3000人不等,由於是婦幼科門診,所以95%為女性患者,但也有不孕症夫妻為了檢驗一同來看診。看診時需做內診,做超音波檢視是否有感染或囊腫情況,要排除器官病變,才能判定是否為骨盆腔發炎。由於細菌喜愛潮濕、悶熱環境,建議女性盡量不要穿緊身褲、不要憋尿、少用護墊,分泌物若多就勤跑廁所擦拭。另外,性行為也是造成骨盆腔發炎原因之一,若沒有生育需求,建議男性盡量不要在陰道內射精,避免改變女性陰道酸鹼值,以及把病原體送往陰道,增加感染機率。至於生產完安裝避孕器的女性,詹景全說,由於避孕器五年需更換一次,因此會留一條尼龍線在外方便取出,但該線也會成為帶入細菌的管道,建議婦女可多補充優格、優酪乳、益生菌。醫學中心No.1台北馬偕醫院/醫師多、門診也多 開夜診方便上班女性在這次女性骨盆腔內器官發炎疾病門診就醫排行中,台北馬偕收治5,431人次,成為醫學中心之冠,該院婦產部主任王有利說,婦、幼兩科一向是馬偕醫療強項,且醫院又位居台北市中心,當然婦科患者人數相對較多。王有利指出,每個醫院都有其特色,以台北馬偕為例,婦科就屬於大科,共有二十多名主治醫師,其中包括多名女性醫師,加上相關護理人員超過百位,這對於個性保守的女患者來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該院堅持開設夜診、周六診,讓上班的女性患者方便看病,只要提高就醫可近性,收治人數就會變多。在這項婦科疾病就醫人數排行上,幾家基層婦科診所取得絕對領先,排名第一的診所收治人次達22,598,約莫等於前六名醫學中心人數總和。王有利分析,骨盆腔內器官發炎屬婦科常見疾病,多數與性行為有關,許多女性認為這是小病,只需吃些消炎藥,且易聯想到較負面的形象,因此習慣就近在婦科診所就醫。許多婦科診所擁有醫療團隊,早中晚均有門診,甚至假日也開診,加上醫療費用較低,可近性比醫院高出許多。門診觀察,這類疾病患者常在診所多次就醫,不見效果才會轉至醫學中心。
-
2021-04-25 該看哪科.婦科
陰道分泌物增多!2行為當心成骨盆腔發炎高風險群
一名20多歲女大生平時常感下腹痛,卻未多加注意,直到嚴重腹痛、發燒,方至婦產科就診。診斷是骨盆腔發炎,卵巢、輸卵管化膿,病況嚴重,需住院治療。連續注射抗生素五天,再服用抗生素兩天後,明顯改善。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提醒,年輕女性不要因為不好意思、就不到婦產科就診,若有慢性腹痛、異常發燒、分泌物多等問題,應及早至婦產科相關醫療院所就診,以免病情拖久更嚴重。常見症狀:持續性下腹痛、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骨盆腔發炎(PID)是一種常見的婦科感染性疾病,細菌藉陰道由下向上感染,進而造成骨盆腔內的子宮、卵巢、輸卵管發炎。黃閔照指出,正常狀態下,子宮頸處的黏液屏障能阻擋有害細菌進入骨盆腔。當陰道受到細菌感染時,會破壞子宮頸黏液結構,讓子宮頸的保護功能減弱,細菌就能沿著子宮頸往上入侵子宮內膜,向上擴散感染子宮、輸卵管、卵巢等處。患病後,臨床常見的症狀是持續性下腹痛、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且有臭味等。觸診時,骨盆腔器官會疼痛,抽血可以看出白血球數值上升等。陰道不當沖洗、性行為頻繁,都是發炎主因。黃閔照說,「陰道不當沖洗」是造成骨盆腔發炎的原因之一,陰道內的菌種是弱酸性,大部分乳酸桿菌的PH值約在4、5,若用自來水或是鹼性沖洗液沖洗,可能導致陰道環境改變,好的乳酸桿菌無法生存。太頻繁的清洗會讓子宮頸黏液喪失保護作用,更容易引起骨盆腔炎。性行為也是造成骨盆腔發炎的原因之一,過早發生性行為、性行為太過頻繁、性伴侶較多,或是月經期間性交,都會提高骨盆腔發炎的風險。此外,黃閔照補充,侵入性的婦科檢查,如子宮鏡、輸卵管攝影、人工流產、裝設子宮內避孕器等,都可能破壞子宮頸的保護能力,增加感染風險。做好基礎藥物處置,裝設避孕器感染風險不高。對於有婦女擔心裝設避孕器會導致骨盆腔發炎,黃閔照說明,「其實只要做好基礎藥物處置,子宮內避孕器造成感染的風險其實並不高。」但產後三個月內,子宮不夠強壯,不太適合裝設,因為可能會有穿孔的危險。他強調,裝設避孕器過程的感染風險雖不高,但若有嚴重腹痛、出血、發燒等症狀,應到婦產科相關醫療院所就診,釐清是否裝設避孕器的過程造成發炎,切莫大意。避免感染兩重點:內褲洗淨曬乾、安全性行為。預防骨盆腔發炎需從日常生活做起,不孕症治療權威醫師李茂盛指出,平時內衣褲要洗乾淨、曬乾,避免和其他衣物雜洗;進行性行為應配戴保險套,並選擇單一性伴侶;排便後要處理乾淨,擦拭方向由前往後,避免大腸桿菌感染。李茂盛進一步提醒,女性若有慢性腹痛、異常發燒,陰道分泌物過多、化膿或分泌物顏色呈現黃色等,就是不正常,最好立即至婦產科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