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4 科別.心臟血管
搜尋
NOW健康
共找到
752
筆 文章
-
-
2020-02-12 科別.皮膚
只用清水或蘇打水洗頭零負擔?醫:更可能會傷害頭皮
現代人講究天然、零負擔,連洗髮沐浴也是如此。近10幾年來,歐美流行「poo-free」運動,也就是洗髮時不用任何洗髮產品,只用清水或是蘇打水洗頭。但皮膚科醫師提醒,如果頭皮容易出油,光用清水洗一定無法去除油膩,至於使用蘇打水洗頭,如調配不當更可能會傷害頭皮。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任陳怡安指出,為了減少化學物質對於頭皮的傷害,有人選擇「poo-free」或是改用蘇打水清洗頭部。網路上有人分享心得,認為用蘇打水洗頭,髮質變得比較好,摸起來更滑順。2007年,1名長期推廣「poo-free」的澳洲電台主持人葛洛夫邀請500位聽眾,進行維持6周的清水洗頭大挑戰,結果竟有8成6認為以清水洗頭的效果跟過去差不多,甚至感覺更好。部分體驗者認為,不用洗髮精洗頭後,頭髮不僅不油不臭,原本的細軟髮變得比較堅韌豐盈,落髮量竟也明顯減少,可說是好處多多。陳怡安說,一般洗髮精含有界面活性劑,利用親油端吸附油脂,親水端去接觸水分子,沖洗後達到清潔的目的。只要選擇合適的產品,停留時間不要過長,並經過徹底洗淨,通常不會危害頭皮。日常清潔頭髮,應先從頭皮開始,稍做按摩,再順著髮絲去除髒污。使用洗髮精時,可依照產品特性與個人需求,頭髮打濕後,均勻抹上。如果在意長髮的柔順感與光澤度,可以在較遠離頭皮的髮梢處,使用溫和的潤護髮產品。有些人因髮質上角質蛋白的差異以及含水量不同,或是環境中乾濕度或酸鹼性的變化,以致頭髮變得毛燥。有人自行調配蘇打水,洗髮後發現髮質變好、更有滑順感。陳怡安強調,蘇打水洗頭髮具有一定的風險,因為蘇打水添加的碳酸氫鈉呈弱鹼性,萬一用量不當,恐造成酸鹼中和的反應過度,傷害頭皮的角質層,長期下來也容易讓頭髮脆弱而變得不滑順。皮膚科醫師趙昭明也表示,並非每個人都適合用清水洗頭,如果頭髮與頭皮偏乾,是可以用清水洗,不一定要用到洗髮精。但如果屬於油性頭髮或油性頭皮,沒有使用洗髮精清洗的話,頭皮仍會油膩、充滿油垢,而且一旦阻塞頭皮還可能引起毛囊炎。最後,皮膚科醫師建議,如有頭皮或頭髮等問題,應該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的意見,以免出現發癢、疼痛或落髮等各種症狀,甚至惡化成脂漏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或毛囊炎,更為棘手。★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2-11 科別.皮膚
最內層穿棉質衣較好?醫師分享10招預防、緩解冬季癢
是否一到冬天皮膚就開始發癢?冬季乾癢是典型的季節性皮膚疾病,也就是乾燥性皮膚炎或缺脂性溼疹。冬天因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皮膚易缺乏油、水分,加上血液循環變差,而影響皮膚代謝及免疫機能,使冬季癢容易發作,其好發部位主要在小腿前側、四肢、腹部、背部等處,起初皮膚粗糙脫屑、有搔癢感,接著會有龜裂發紅隆起(丘疹)的現象,最後細菌甚至可能會從皮膚裂痕處進入體內,造成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這種奇癢難耐的不適感,會對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很大困擾,會不自覺得抓個不停,就連睡眠都會因此受到影響,到底如何才能避免或改善如此惱人的症狀?聯安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分享預防、緩解10招,讓你輕鬆遠離冬季癢煩惱!第1招:最內層穿棉質衣皮膚易乾癢者,對外界的刺激較為敏感,天氣冷要多穿幾件衣服的時候,最內層建議穿刺激性低、透氣度佳的棉質衣服,避免毛料、尼龍等材質的服裝直接接觸或摩擦皮膚,以減少刺激及敏感機會。第2招:洗澡不要洗太久、水太熱有冬季癢問題的人,洗澡建議採用淋浴方式、不宜泡澡,也不宜洗過久。水溫建議較體溫略高、帶溫熱感即可,並使用不含皂性成分的沐浴乳,避免因過度清潔帶走皮膚油脂使症狀惡化。若冬季癢問題十分嚴重,冬天可考慮每隔2天洗1次澡即可。第3招:暫時停止去角質冬季癢患者冬天不宜用磨砂膏去角質,或用含果酸、A酸等酸性成分的保養品。使用毛巾、浴巾時也不能用力搓皮膚,以免刺激脆弱、受損的角質,加劇乾裂、脫屑及發炎等情況。第4招:泡湯時間勿過久一般人冬天泡澡約5至10分鐘即可,泡溫泉則每3至4分鐘就起身休息,溫度同樣較體溫略高即可。泡溫泉後先沖水,以免化學物質殘留刺激皮膚,再擦乳液保溼,而硫磺泉抑制油脂分泌功能強,容易讓皮膚更乾,冬季癢患者應避免。第5招:避開過敏原冬季癢患者最好保持正常生活作息,並且要避開過敏原。盡量避免到裝修中的房子,因為甲醛等刺激性的揮發性化學物質,容易導致過敏。蝦蟹類寒性食物是常見過敏原須忌口,若不清楚自己的過敏原是哪些,則建議做功能醫學224項全套急慢性過敏原檢測,了解自己會引起過敏的因素有哪些,才能有效從日常生活中防範。第6招:補充好的油脂、花青素抗發炎有冬季癢症狀的人可以多補充omega-3、原花青素OPC。Omega-3是好的油脂,有抗發炎及抑制過敏的效果,可補充魚油,或從亞麻籽油、核桃、胡桃、鮭魚、鯖魚、沙丁魚、鯡魚中攝取;也可補充原花青素OPC(葡萄籽類),它含有抗氧化、抗自由基的成分,或白藜蘆醇也是好的抗氧化保健品選擇,搭配膠原蛋白更佳。第7招:忌食刺激性食物皮膚敏感、發炎時,應忌食辛辣食物、帶殼海鮮,如麻辣鍋等刺激性食物。此外,也不宜喝酒,以免增加血液、皮膚中的過敏物質組織胺釋放,讓症狀變更嚴重。第8招:不宜自行擦成藥有些人會買含抗生素、抗菌劑等成分的複方藥膏,或用含薄荷成分、帶涼感的藥膏來緩解乾癢、紅疹等症狀,但成分太複雜可能刺激皮膚,而帶涼感的藥膏也僅能暫時紓緩搔癢感,無法改善發炎,建議仍要就醫為宜。第9招:搔抓止癢易感染出現冬季癢症狀時,勿用手搔抓患部來止癢,萬一抓出傷口,易增加細菌感染的機率,嚴重更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若搔癢難耐,請先就醫診治,讓醫師開適合的口服藥或止癢藥膏,不建議使用市售複方藥膏,可能因其中的抗生素可能過於刺激,而造成反效果。第10招:塗乳液保溼抗敏洗澡、泡湯後宜盡速擦乳液,除了玻尿酸、神經醯胺、尿素等保溼、修護成分,燕麥、甘草萃取或微量元素,如鋅、硒等成分則能抗敏、緩發炎;保養可使用含ADE的乳膏,能有效保溼。有用藥膏的冬季癢患者則先擦藥膏,待約3至5分鐘藥性成分吸收後再擦乳液。★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2-11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防堵武漢肺炎病毒入侵 專家教你居家消毒防疫4要訣
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病毒)疫情延燒迅速,感染及死亡人數逐日攀升,令人心驚,許多人搶購口罩、酒精、漂白水等防疫物資。除了戴口罩之外,大陸防疫專家則提出居家消毒防疫4要訣,希望減少感染風險。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藥管理局於今年1月27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4版),文中指出,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只要加熱到56℃,且持續30分鐘,或使用酒精、含氯清潔劑(如漂白水),就可以有效殺死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提出居家消毒防疫的4大重點:選擇正確的消毒劑例如,75%濃度的酒精,無需稀釋,就能直接噴灑或塗抹使用。至於含氯消毒劑,建議選擇5%至6%濃度的次氯酸鈉,因為毒性較強,需稀釋後使用。以漂白水為例,和水以1:100比率稀釋,就可用來室內消毒。作法相當簡單,取100cc漂白水,約1瓶養樂多容量,加入10公升清水中,攪拌均勻後,就能作為消毒使用。消毒前的準備除了酒精之外,應盡量避免消毒劑直接接觸到皮膚、呼吸道。在調製配製及使用消毒劑時,應該戴上口罩、橡膠手套、穿上防水圍裙及注意通風。出外回家後的消毒專家建議,出外回家後務必妥善消毒,例如,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以肥皂洗手、洗臉,至少持續20秒。將所有衣物吊掛在通風處,噴灑酒精。手機、包包等隨身物品,則應擦拭酒精消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表示,酒精不能殺死在分泌物上的病毒。,所以使用過後的口罩應該丟棄,對著口罩噴灑酒精,一點效果都沒有。居家環境的消毒先打開窗戶通風,病毒濃度減少,就不容易受到感染。以下居家生活常會接觸到的地方,專家提供消毒重點如下:1.門把、電燈開關:使用酒精。2.桌面、門口地面:建議以含氯清潔劑大範圍擦拭。3.馬桶、浴室等消毒:建議以含氯清潔劑大範圍擦拭。4.小型玩具:建議用含氯清潔劑大範圍擦拭。5.抹布、毛巾:建議用滾水煮30分鐘。6.餐具:建議用滾水煮30分鐘。★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2-10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可能給人錯誤的安全感 醫:這時候就失去保護作用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隨著武漢肺炎議題的延燒,越來越多人想找出能讓自己與親朋好友不受感染的辦法,但有2個問題來了,戴口罩真能確保我們的安全嗎?如果是的話,什麼樣的口罩才合適呢?研究專家們仍在找尋能抑制這種具傳染性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與此同時,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也提出幾項建議:1.每天要規律性地徹底清潔手部。2.避免在沒洗手的時候接觸眼、口、鼻。3.與生病的人保持距離。這些方法能讓你遠離所有病毒感染,也包括2019新型冠狀病毒。這當中,口罩在防止感染上扮演著關鍵角色,但實際上是具有前提的。戴口罩可以保護你,避免將手上的病毒傳染到嘴巴,因為當你帶著口罩的時候,會更加留意不要觸碰到臉部,同時也可以防止周圍有感冒症狀的人打噴嚏或咳嗽時的飛沫噴濺。值得注意的是,醫生認為口罩可能帶給人錯誤的安全感,有許多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口罩並非那麼理想。例如,很難找到完全貼合每個人口鼻或長時間配戴的口罩,當你想要伸手進去抓癢鼻子或碰到嘴巴的時候,口罩就已經失去保護作用了。研究人員仍在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傳播的,但建議將口罩的使用著重於感染者或處於高風險環境中的人。如果屬於感染者或處於感染環境中,應配戴一般外科口罩;而醫療照護人員則應配戴防護型口罩以阻隔空氣傳染。至於其餘的一般民眾,最好的保護方式就是勤洗手、避免接近生病的人,以及不要沒洗手就接觸臉部,這些方法也同樣適用於預防感冒及流感。如果你選擇配戴外科口罩,必須確保其良好的服貼在嘴巴與鼻子周圍,當有人在你身邊咳嗽或打噴嚏時,也要適時更換口罩。最重要的是,出現咳嗽、發燒或其他呼吸道症狀時,應及早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口罩噴酒精真能重複用? 專家告訴你真相 健保卡遺失、毀損領嘸口罩? 別急!這些地方都能補辦 
-
2020-02-08 新聞.健康知識+
聽咳色變?別慌!5症狀可能只是鼻過敏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最近寒流來襲,氣溫驟變,不少患者出現咳嗽症狀。再加上這段期間武漢肺炎持續升溫,真的是人人自危,聞咳色變。冷空氣輪番來襲,時好時壞的天氣讓不少民眾咳嗽不停且未見好轉的跡象。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冷空氣易導致過敏症狀變嚴重,鼻過敏症狀除了打噴嚏及鼻塞以外,也有可能咳嗽不止,因此出現咳嗽問題,應該找對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李宏信提到,不少患者會將鼻過敏症狀誤認為感冒,錯把鼻過敏當成感冒治療,才遲遲不見症狀好轉。鼻過敏患者主要是因為鼻腔內神經過於密集且發達,因此對外界刺激更敏感,使得鼻黏膜常處於充血腫大狀態,只要吸入刺激性物質就易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 李宏信指出,通常鼻過敏患者僅會有咳嗽、噴嚏、流鼻水、鼻塞等情形,且多好發於半夜及清晨;而流感患者除了上述症狀,通常後期還會出現肌肉痠痛、喉嚨痛、想咳嗽、發燒的症狀。此外,感冒有自癒傾向,就算不吃藥通常在7至10天內也可恢復健康;但鼻過敏則是會反覆出現的長期病症。 抗過敏、抗組織胺、鼻噴劑等藥物是常用以緩和鼻過敏的藥物。李宏信分析,症狀輕者可透過藥物立即緩解過敏不適,但若長期使用則應當心造成鼻黏膜刺激與黏膜纖維化的不可逆病變,恐加重藥物依賴或劑量,且停藥即復發。因此,通常會建議施作手術改善,如雷射、電燒手術、射頻電波、紅外線等,雖可治療一般鼻病,但對嚴重鼻過敏患者,改善情況仍有限。 李宏信進一步說明,針對嚴重鼻過敏患者,可透過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改善鼻過敏根源,將過多且發達的鼻過敏神經進行截除。有別於傳統手術方式,必須掀嘴唇,鑿開鼻竇再進行神經截除術,傷口較深且出血風險性高,也易因黏膜受損而復發率高。現在的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僅需以特製雷管探頭由鼻孔經鼻腔後端側上方就可直接截除神經。在門診局部麻醉就能進行,半小時左右即完成,具備不必開刀、傷口小、不傷黏膜、不易復發的優勢,術後無需住院就能立即回到正常生活,臨床改善率高達7至9成,患者滿意度相當高。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治療鼻過敏最好的方式就是預防。因此患者需多注意自我照護,維持正常作息與充分睡眠及適度運動,寢具勤清洗、避免接觸過敏原,並可搭配使用空氣清淨機、除溼機來淨化空氣。若出現流鼻水、打噴嚏、咳嗽不停等症狀,則應留意是否為鼻過敏徵兆,並及早尋求專業醫師診斷治療,以保鼻部健康。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來了! 出現這些症狀快去看醫生 關於咳嗽5個Q&A 你想知道的解答都在這裡!
-
2020-02-08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民間防疫措施做過頭?醫:戴手套、全身噴酒精都無效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戴口罩、勤洗手!在武漢肺炎威脅下,這已經變成全民抵抗疫情的自保措施。然而網傳不僅戴口罩,公共場合最好也要戴手套,才能避免接觸到病毒,並且已經有公共場合或活動,每個人須量額溫,噴灑酒精在衣服上才准許進入的傳言。但臨床醫師認為,武漢肺炎不會鑽入皮膚,一般場合勤洗手已經足夠,在衣物噴灑酒精,效用低,等同浪費。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目前資訊所知,武漢肺炎是飛沫傳染,病毒接觸到皮膚,不會跑到身體內部導致感染,但假如雙手有了病菌,不自覺觸摸嘴巴、鼻子、眼睛等沒有皮膚保護的部位,病菌才有可能入侵。換句話說,雙手接觸到沾染病菌的物體並不會馬上感染疾病,即時洗手就能降低風險。康宏銘進一步說明,雙手戴手套不論一次性或布質,不可能一直戴著,總會有穿脫的時候,如果脫手套不小心碰到汙染面,卻以為雙手乾淨未洗手,反而增加感染風險。不如保持勤洗手和提高警覺,例如在公車與捷運上,觸碰到把手後記得洗手,或是在有洗手間的場合,進出前後洗手,如果沒有可以洗手的地方,最起碼要使用酒精消毒手部。 武漢肺炎引起人心懼怕,各種防疫偏方措施在網路上傳播。已有展覽會或團體活動,要求參加者必須量額溫與戴口罩才能入內,甚至在衣服上噴灑酒精。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認為,民間機構的防疫措施恐怕做過頭,因目前武漢肺炎在台灣沒有社區傳染的案例,民眾不需要過於恐慌。 同樣面對目前已有民間單位要求全身衣物都要噴酒精才能參加活動一事,康宏銘也解釋,酒精雖然能夠殺死細菌與冠狀病毒,但噴灑全身效用不大,同時酒精噴灑雙手也要足量搓揉,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如果酒精僅噴灑在衣物,其效力很小。黃玉成則批評,人的全身上下都有細菌病毒,不可能隨時噴滿酒精,一般民間單位面對疫情不需過於恐懼。  (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口罩實名制上路哪裡可以買? 全國健保特約藥局名單搶先看 口罩販售實名制2月6日上路 怎麼購買看這! 
-
2020-01-28 養生.聰明飲食
年菜吃不完放保鮮盒擔心塑化劑? 醫師這樣建議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許多家庭都會準備許多年菜,慰勞辛勞1年,但經常1次吃不完,需要放到容器裡保鮮,然而塑膠容器總是讓人不太放心,塑化劑危險已經讓很多人排斥塑膠食器,但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發布訊息,不是每項塑膠製品都有塑化劑。食藥署表示,不是每種塑膠都會擺放塑化劑,嚴格來說聚氯乙烯(PVC)由於質地比較硬,需要使用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塑化劑),其他塑膠製品不一定會添加塑化劑,不需要太擔心;然而市售塑膠產品常傳出標示與實際不符案件,當中不乏國際大廠,專家建議最好避免使用塑膠食器。日前食藥署連續2周在關口擋下,IKEA於印度製的隨行杯,塑化劑濃度超標,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也發現美國製造的NIKE HYPERFUEL水壺,沒有標示耐熱溫度,中國大陸製造的KOR Delta水壺,雖然標示耐熱攝氏100度,但檢驗加溫沒到該溫度,水壺就已經嚴重變形,並且底部有融化發生。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嚴格來說,塑膠容器最好都不要用來裝熱食,食藥署提醒資訊沒有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沒有添加塑化劑,也就是常見的保特瓶材料,但保特瓶遇熱容易變形外,也不能保證廠商標示與實際材料相符,如果廠商違規,使用者就有可能有攝入塑化劑風險。顏宗海補充,聚氯乙烯(PVC)製品非常多,包含建材、汽車內裝、玩具等,生活隨處可見,也有使用PVC製程的保鮮膜,由於經常使用到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一旦遇到高溫或油脂,就會釋出汙染環境,不論成年與否或性別,只要接觸到塑化劑身體就會慢慢產生影響,健康也就受到破壞。由於違規塑膠產品仍會出現,顏宗海強調,由於不能保證塑膠容器一定安全,民眾要求自保,最好避免使用塑膠餐具,選擇不鏽鋼、陶瓷、玻璃等材質,如果不可避免,一定不要接觸熱食熱水,就算沒有使用塑化劑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也不能接觸高溫物體,更不能用於加熱。顏宗海提醒,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是1種內分泌干擾素,如果身體長期接觸,動物實驗發現,恐怕增加男性生殖傷害風險,女性也會增加罹患癌症機會,未成年幼童恐怕引起注意力不足、肥胖、胰島素阻抗,男童有女性化危險,女性則有提早發育疑慮,簡單來說,塑化劑對人類不論年紀族群都有害。(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冰箱收納做得好,食物有效保鮮 實用的「水果冰箱保存法」
-
2020-01-27 養生.聰明飲食
非PVC塑膠就沒有塑化劑危險?醫師提醒這點才是關鍵
除夕夜許多家庭都會準備許多年菜,慰勞辛勞1年,但經常1次吃不完,需要放到容器裡保鮮,然而塑膠容器總是讓人不太放心,塑化劑危險已經讓很多人排斥塑膠食器,但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發布訊息,不是每項塑膠製品都有塑化劑。食藥署表示,不是每種塑膠都會擺放塑化劑,嚴格來說聚氯乙烯(PVC)由於質地比較硬,需要使用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塑化劑),其他塑膠製品不一定會添加塑化劑,不需要太擔心;然而市售塑膠產品常傳出標示與實際不符案件,當中不乏國際大廠,專家建議最好避免使用塑膠食器。日前食藥署連續2周在關口擋下,IKEA於印度製的隨行杯,塑化劑濃度超標,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也發現美國製造的NIKE HYPERFUEL水壺,沒有標示耐熱溫度,中國大陸製造的KOR Delta水壺,雖然標示耐熱攝氏100度,但檢驗加溫沒到該溫度,水壺就已經嚴重變形,並且底部有融化發生。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嚴格來說,塑膠容器最好都不要用來裝熱食,食藥署提醒資訊沒有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沒有添加塑化劑,也就是常見的保特瓶材料,但保特瓶遇熱容易變形外,也不能保證廠商標示與實際材料相符,如果廠商違規,使用者就有可能有攝入塑化劑風險。顏宗海補充,聚氯乙烯(PVC)製品非常多,包含建材、汽車內裝、玩具等,生活隨處可見,也有使用PVC製程的保鮮膜,由於經常使用到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一旦遇到高溫或油脂,就會釋出汙染環境,不論成年與否或性別,只要接觸到塑化劑身體就會慢慢產生影響,健康也就受到破壞。由於違規塑膠產品仍會出現,顏宗海強調,由於不能保證塑膠容器一定安全,民眾要求自保,最好避免使用塑膠餐具,選擇不鏽鋼、陶瓷、玻璃等材質,如果不可避免,一定不要接觸熱食熱水,就算沒有使用塑化劑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也不能接觸高溫物體,更不能用於加熱。顏宗海提醒,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是1種內分泌干擾素,如果身體長期接觸,動物實驗發現,恐怕增加男性生殖傷害風險,女性也會增加罹患癌症機會,未成年幼童恐怕引起注意力不足、肥胖、胰島素阻抗,男童有女性化危險,女性則有提早發育疑慮,簡單來說,塑化劑對人類不論年紀族群都有害。★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1-26 新聞.健康知識+
掏耳朵其實是把耳垢往內推 醫師:反而不利排出體外
常常覺得耳朵癢,不知不覺一直想要挖耳朵,小心挖破耳道保護層!耳朵外耳道上層就是一般皮膚,有一層角質層保護,會分泌油脂避免乾燥,耳垢就是廢棄角質、油脂與髒汙,身體能夠自我排出,假使拿掏耳扒一直挖,有可能讓耳朵外耳道角質受傷,輕則越挖癢,嚴重可能出血受傷感染。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蔡易錚表示,耳朵會癢經常是清潔太乾淨,外耳道皮膚油脂變少太乾燥引發,比較好的做法,不是拿掏耳扒去刮耳垢,反而是用沾了凡士林或乳液的棉花棒,輕微擦拭耳朵外耳道,讓皮膚維持水分,假使耳朵仍然非常癢,就要讓專科醫生檢查,確認有無感染等疾病發生。蔡易錚接著說明,耳朵其實不需要太常清潔,耳垢(或稱耳屎)大部分無害,身體也能夠自行排出,如果太常使用掏耳扒,雖然可以挖出一些,但也會把部分耳垢往內推,內推耳垢積累太多,反而不利排出體外。更重要的是,挖耳扒會摩擦外耳道皮膚,有可能因此造成傷口引發感染。蔡易錚強調,門診曾有病患因耳朵內出血就醫,檢查發現外耳道流血,詢問下才發現病患挖耳朵太用力,挖耳扒磨破皮膚,也有患者挖耳朵時,不小心太深入,碰到耳膜受傷,如果傷勢不重,適當治療下聽力或許僅短暫受影響,但如果傷勢太重,也不能排除有永久性傷害。蔡易錚提醒,最好不要有挖耳朵習慣,經常挖耳朵反而越挖越癢,還會有傷害風險,更不要讓別人幫忙挖耳朵,由於不知道深度和力道,受傷機會有可能更大,如果耳朵癢反而要做好保溼,持續癢不停最好就醫檢查。★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1-23 新聞.健康知識+
愛吃紅肉和高脂肪飲食 老年後罹患眼疾機率恐倍增
美國1項新的研究發現,富含紅肉和高脂肪食物的飲食型態,可能是導致老年人視力下降的主因。研究發現,飲食習慣為典型西方飲食的人,罹患眼科疾病的可能性高出一般人的3倍,研究刊登在《英國眼科雜誌》(December issue of the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公共衛生與衛生專業學院的流行病學與環境衛生系副教授,同時也是本研究主要作者Amy Millen表示,研究的參與人數有將近1,300人,多數人並沒有黃斑部病變,其中有117人是早期黃斑部病變患者,有27人為晚期。在為期18年的研究中,針對所有參與者進行了2次與飲食相關的調查。研究人員將食物分為29種,此次研究發現,黃斑部病變晚期患者,多半偏好西式飲食,其中高風險的食物類型包括紅色肉類和加工肉類、人造奶油、奶油等脂肪類、高脂乳製品和油炸類食品等。Amy Millen接著說,飲食對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影響眾所皆知,但可能不知道飲食也會影響視力健康。藉由這個觀察性研究可以知道,飲食可能造成黃斑部病變,並引發失明,尤其是有黃斑部病變家族史的人。紐約市的眼科醫生Avnish Deobhakta博士雖然未參與這項研究,但他對這發現並不感到驚訝。他說明,這項研究進一步解釋了高脂肪食物、加工肉類和精製穀物等食物,的確會增加罹患黃斑部病變的可能性。Amy Millen和Avnish Deobhakta都認為,飲食不健康和眼睛細胞壓力引起的發炎,很可能就是增加罹患眼疾機率的原因,因此強烈建議大家不要抽菸。Avnish Deobhakta表示,要改變飲食習慣並不容易,也許要需要花上數10年的時間,因此建議可慢慢調整為健康的飲食模式,以及更健康的生活習慣邁進,並嘗試在現有的飲食中,加入更多蔬菜和魚類的份量。★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1-21 新聞.健康知識+
心臟和腎臟是共生關係?心臟出問題致腎衰竭風險倍增
心臟病和腎臟病之間有關係嗎?1項新研究發現,曾罹患過心臟疾病,可能會增加腎衰竭風險。發表在《美國腎臟病學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上的1項分析顯示,有心臟衰竭、心房顫動、冠心病和中風病史的人,日後發生腎臟衰竭的機率比沒有心臟病史的人多出10倍。研究的作者Kunihiro Matsushita表示,在進行研究的17年內,研究人員觀察了眾多參與者,其中有2,589人因心血管疾病住院;住院患者中有1,337名是因為心房顫動、1,269名為心臟衰竭問題、696名冠心病,還有559名中風。約有210名發展成腎衰竭。作者發現,重大心血管疾病與腎衰竭的關聯性較高,其中又以心臟衰竭最為顯著。因心臟衰竭而住院的研究參與者罹患腎衰竭的風險,是其他沒有心血管疾病參與者的11.4倍。作者認為心臟疾病和腎衰竭是雙向的,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也將心臟和腎臟之間比喻為共生關係,也就是說,心臟為人體提供充滿氧氣的血液,而腎臟則是負責清除血液中多餘的廢物和水份,但生病的心臟可能難以提供腎臟運作時所需的血液。★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1-15 新聞.健康知識+
防流感勤洗手 肥皂、酒精乾洗手哪個好?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疾管署7日發布流感疫情,相關症狀就醫人數持續上升突破11萬人次,同時1名47歲女性因流感死亡,由於是此次流感季最年輕案例,成為各方關注焦點。其實預防流感除施打疫苗外,被稱為最便宜的疾病預防方式「洗手」,能夠大幅降低多項傳染疾病風險,想要安全渡過流感季,洗手絕對不可缺少。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鄒宗珮解釋,流感病毒大致上可分成2種傳染途徑,1種是飛沫傳染,當流感病患咳嗽或打噴嚏時,病毒會隨飛沫噴出在空氣飄散約1公尺(約3英尺),這也是戴口罩的重要;另1項傳染途徑是間接接觸,當病患打噴嚏或咳嗽,用手遮口鼻,再觸摸周遭物品,病毒最久可在物體表面存活48小時,等待下1個接觸者。鄒宗珮提醒,當手觸碰到遭受汙染的物體,再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罹患流感風險就非常高,因此洗手跟戴口罩一樣重要,藉由清水與肥皂(或洗手乳),把病菌髒汙從手清洗去除;如果臨時不方便洗手,又可能接觸到髒汙,使用酒精乾洗手,可以將細菌與部分病毒去活性化,也可以預防傳染疾病。但如果硬要比較一般洗手與酒精乾洗手,鄒宗珮認為,一般肥皂洗手的效果最好,因為藉著雙手搓揉,病菌會跟著清水與肥皂離開雙手,酒精乾洗手可殺死細菌與去掉部分病毒活性,但是雙手髒汙因沒有沖洗,效果沒有一般洗手好,但相對沒有洗手,酒精乾洗手仍然具有防疫作用。鄒宗珮強調,用水洗手一定要使用肥皂等清潔劑,足量擦抹雙手表面,仔細搓揉雙手各部位,手心、手背、指縫都交互交叉搓洗,最後把肥皂沖掉,用拋棄式紙巾擦乾手,擦拭過紙巾包覆水龍頭都關水,這樣就維持乾淨雙手。另外有關乾洗手的正確方式,鄒宗珮說明,除了酒精量要足夠外,雙手每個地方都要擦拭到。由於酒精揮發比較快,如果量不足,擔心雙手有些地方會擦不到,使用酒精洗手時同樣要把,手心、手背、指縫仔細搓揉,跟一般洗手一樣,當雙手完全乾燥,乾洗手流程也就完結。至於該如何選擇乾洗手相關產品?鄒宗珮補充,要注意成分是否含有酒精,酒精才是乾洗手關鍵,另一方面,如果家中有流感或感冒病患,自己除了戴口罩和勤洗手外,使用布與清水,擦拭病患周遭的物品,也可以除去細菌與病毒,降低群體感染風險。鄒宗珮提到,疾管署網站「季節性流感防治」專區,特別針對預防流感在居家環境清潔方面提醒應注意事項包括:平時應定期用酒精清潔經常接觸的物品,如鍵盤、課桌椅、門把以及公用電話等,非特殊情況不需使用漂白水等清潔劑。此外,留置流感病患的場所,因病毒汙染程度較高,可採取以下方式消毒:(1)使用政府核可的消毒藥品;(2)使用濃度70%的酒精消毒室內環境表面,或將3份95%的酒精加1份水(比例3:1)稀釋後再消毒;(3)如果沒有酒精,可以將1份的市售漂白水加上99份水,以1:99稀釋後再進行消毒。最後,空氣不流通的室內更容易造成流感病毒散播,故室內應該保持空氣流通。(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流感來勢洶洶! 除了戴口罩還有7件事更不得馬虎 6種人感冒病程快! 你需要做「這件事」增強保護力 
-
2020-01-14 科別.皮膚
腋毛、陰毛......身體這些毛該不該剃?醫師建議這麼做
毛髮左右著人與人外觀直覺,不論眉毛、鼻毛、腋毛、手毛腳毛、陰毛,很多人都想修飾好看或完全除去,然而怎麼做比較好,怎麼樣處理不但好看,又能降低傷害風險,我們採訪了多位醫生,為大家逐一解答。眉毛:修眉小心不要劃破皮膚 飄眉要確保獨立器具眉毛對外觀非常重要,修眉不只是女性,現在也很多男性也非常在意,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提醒,門診中有部分病患,因修眉時不小心割傷皮膚就醫,所以眉刀在使用時,一定要保持好角度與力道,減少皮膚外傷風險,眉刀也要維持乾淨,使用前用酒精稍微消毒,保持定期更換。另一方面,不論是紋眉或飄眉,其實都是在眉毛皮膚刺青,將顏料直接打入皮膚,施作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因為一旦紋眉或飄眉,就不可能恢復原狀,必須到醫院接受雷射才有機會,並且接受施作時,一定要確認器具沒有共用,以免不必要的感染風險上身。鼻毛:鼻毛外露修剪就好不要拔 毛囊損傷容易有病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立昂表示,鼻毛在鼻腔內非常重要,千萬不可以亂拔,曾經有名女性就醫時,鼻子又紅又腫,檢查發現鼻前庭幾乎沒有鼻毛,詢問才發現案例無法忍受鼻毛,覺得很髒,所以自行不斷拔鼻毛,反而讓鼻子容易沾染大顆粒髒汙過敏,也會讓鼻子太乾燥而不舒服。李立昂解釋,鼻毛是呼吸道最初步的過濾系統,可以阻隔較大的汙染物質,保持鼻腔內部潔淨,而且鼻毛囊能夠分泌油脂,維持鼻腔內部水分,經常拔鼻毛容易造成鼻毛囊損傷,油脂分泌減少,就容易造成不適;如果鼻毛露出影響外觀,最好用專用鼻毛刀適度修剪,不要用尖銳小剪刀,一不小心有可能受傷。腋毛:腋毛能減緩皮膚摩擦 刮除腋毛器具要乾淨腋毛感覺作用不大,特別女性為了維持外觀好看,大多會選擇除去腋毛,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宮瑤解釋,目前有專家推測,人類有腋毛可能是為了減緩皮膚摩擦,人類直立行走後,雙臂自然下垂,形成了腋窩,腋下摩擦機會高,皮膚也相對脆弱,摩擦多了有可能發生損傷,有保護人體皮膚的作用。朱宮瑤醫師提醒,大部分刮除腋毛的目的都是社交考量,如美觀因素及避免異味,但是使用的器具一定要注意潔淨。就像男生刮鬍子,難免在皮膚上引起細小傷口,如果除毛刀有鐵鏽或較多細菌,就很可能導致感染發炎。平時除毛刀最好保持乾燥,除毛前一定要仔細觀察刀片有沒有髒汙,可先用酒精消毒,也要定期更換。手腳毛:手腳毛多是荷爾蒙作祟 刮手腳毛不會變粗變多手毛與腳毛同樣因外觀因素,很多人都會想要剔除,為什麼有些人手腳毛茂盛,有些人則比較沒有困擾,朱宮瑤解釋,手毛和腳毛生長大部分與荷爾蒙分泌有關,尤其是男性荷爾蒙,所以男生的手腳毛通常比較多,部分女性可能因為荷爾蒙緣故,如罹患多囊卵巢症候群,會如同男士般手毛與腳毛比較多,或是服用荷爾蒙藥物、腎上腺腫瘤、卵巢腫瘤、胰島素阻抗症狀、高泌乳激素、庫欣氏症候群等,建議若有不明原因在該只有細毛或沒有毛髮處,忽然間長出毛髮,可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至於手毛與腳毛,有人會有越刮越粗的感覺,朱宮瑤則說,大部分的毛髮都是遠端比較細,接近毛囊端的根部會比較粗,而在刮除之後靠近毛根的毛髮本身就比較粗,所以會有刮完毛後變粗的錯覺。但如果選擇拔毛,由於拉扯容易讓毛囊與皮膚損傷或有傷口,有可能發生感染,所以比較不建議自行拔毛,嚴重者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假使有相關需求,最好請求醫師協助。陰毛:私密處皮膚薄嫩 修整陰毛小心不要受傷陰毛可能對許多女性會是困擾,陰毛作用到底是什麼,該怎麼樣處理才好?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說,女性私密處皮膚較薄弱,長時間摩擦下容易受傷,陰毛就能當作緩衝,讓私密處與外界物質能有一定阻隔。郭安妮提到,女性想要處理陰毛,大多數是為了美觀,在穿著泳衣或內褲時,如果陰毛不小心露出來,會讓人感到尷尬。所以有些女性會想要局部整理,將多餘陰毛剔除,因為私密處皮膚較薄弱,刮剃時一定要特別小心,不要刮傷皮膚,剃刀最好事先用酒精消毒,修整完剃刀務必清潔並保持乾燥,也要定期更換。郭安妮補充,部分女性可能選擇全部拔除陰毛,可能利用蜜臘拔除,由於拔毛非常痛,特別在私密處,有時施作完可能會有些紅腫不適,如果發現皮膚異常,一定要馬上就醫接受檢查,平時私密處最好保持乾燥與減少摩擦,太過於緊貼身的褲子最好避免。★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1-13 養生.聰明飲食
蒸地瓜和烤地瓜哪個好?這個方式可能破壞較多營養素
台灣街頭經常傳來濃郁香氣,烤熟的地瓜相當引起食慾,超商也看準商機,在店內擺放烤地瓜機,當消費者肚子餓時,可以有健康的零食可以果腹,可是最近有另外1個趨勢,超商也開始賣蒸地瓜,雖然聞起來沒有那麼香,但烹調方式不一樣,營養保留也就不相同,營養專家建議,蒸地瓜的營養素保留比較完整。新光醫院營養師李雨珊表示,地瓜屬全穀雜糧類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且膳食纖維含量高,可以提供熱量及讓人有一定飽足感,同時也有維生素B6、葉酸、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及天然的植化素等營養,也因地瓜升糖指數(GI)相對白米飯較低,需要控制血糖民眾,偶爾可以適量將白米飯更換成地瓜當作一餐主食。然而是烤地瓜比較好,還是蒸地瓜比較好?李雨珊解釋,蒸地瓜由於最高溫度就是100度,營養素比較不容易因高溫而破壞,身體能吸收的營養就比較多;反觀烤地瓜,由於碳火或烤爐作用,營養素有可能受到較多破壞,並且在高溫烹調下容易產生丙烯醯胺,這項物質在動物實驗被證實具有致癌性,人類則是可能有致癌風險。雖然地瓜營養非常好,但李雨珊提醒,最好不要吃太多,以免攝取過多熱量及醣份,特別是要控制醣分攝取的糖尿病友,如果將地瓜當成白米飯,1碗白米飯熱量約280大卡,相當於2條小地瓜(約220g),如果同樣以100公克換算,白米飯熱量183大卡,黃肉地瓜121大卡,紅肉地瓜114大卡,雖然看起來比較低,但也要保持適量就好,才不會為了攝取營養素,反而造成肥胖得不償失。★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1-12 科別.消化系統
吃藥不喝水直接吞? 當心2疾病隨即找上身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36歲林先生有每天服用維他命的習慣,但嫌麻煩就沒有喝水直接吞藥丸,直到最近吞東西時總覺得卡卡、痛痛的,才至腸胃科就診,經胃鏡檢查發現食道中段發炎,有數個約0.5至1公分的潰瘍,確診為藥物性食道炎及潰瘍。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朱淯銘表示,藥物性食道炎及潰瘍的成因,是服用藥物或維他命等保健食品時,水喝的太少,或是服藥後直接平躺,造成藥物卡在食道,刺激食道黏膜所引起。在食道中段的地方因為周圍有主動脈弓經過,由外向內擠壓形成1個生理性的狹窄空間,造成藥錠容易卡在這個地方,藥物溶化後,因藥物成份具有刺激性,就會造成食道的發炎和潰瘍。值得注意的是,女性體型較為嬌小、食道較窄,且較常因為泌尿道感染、經痛等原因而服用抗生素、止痛藥等藥物,因此,更容易罹患藥物性食道炎及潰瘍,建議服用藥物後,不可馬上平躺休息。朱淯銘舉例,20歲王小姐因為青春痘問題至診所就醫,皮膚科醫師生開立四環黴素,囑咐1天服用4次。但她習慣在睡前服用藥物後就立刻躺下睡覺,不料,隔天胸口中段疼痛,伴隨吞嚥不適。藥物性食道炎及潰瘍特點在於胸口中段的疼痛,能夠用手指明確指出疼痛點,且伴隨吞嚥疼痛,嚴重時就連喝水也會痛,最重要的是,發病前1到2天曾服用藥物。治療感染症的抗生素、非類固醇類止痛藥、治療骨質疏鬆的雙磷酸鹽類藥物,都容易造成食道發炎及潰瘍,不過,較大顆的藥物都可能卡在食道中段,引發不適。朱淯銘提醒,服用某種藥物後產生胸口中段疼痛、吞嚥困難,應到腸胃科就醫,由醫師問診確認病因。低風險的年輕病患,不一定非得要做胃鏡,可以先用藥物治療,如果沒有改善再安排檢查;至於年齡較大的患者,如有其它警示症狀,像是嘔吐、腹痛、大便變黑、體重減輕,以及有抽菸、喝酒、嚼食檳榔等不良習慣,建議做胃鏡來確認病因。在治療方面,以類似胃乳的口服懸浮液為主,覆蓋在黏膜和潰瘍傷口的表面,形成物理性保護。另外,開立抑制胃酸的藥物,避免胃酸逆流造成進一步的傷害。為了避免復發,建議少吃太硬和太燙的食物,用藥時,可以考慮將藥物磨成粉,或配大量開水服用,服藥後30分鐘內不可以平躺,睡前的藥物請至少提前30分鐘服用。(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死亡人數僅次肺癌! 肺阻塞3NG用藥行為恐加速惡化 服藥時間影響藥效! 藥師告訴你「飯前」、「飯後」正確時機
-
2020-01-09 醫療.消化系統
酒精會騙倒大腦! 前一晚喝酒至少隔「這時間」才能開車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年節假期前,免不了各式各樣餐敘,不論同事、朋友、家人,很多人都在餐桌上聊著1年來的辛勞與安慰,有時免不了喝點酒,讓氣氛更歡愉,「喝酒不開車」已是不可挑戰的鐵律,然而有些人餐敘完隔一天,感覺精神好了許多,想要開車上班,沒想到警察一攔仍然判定酒駕,原因就在於酒精緩慢了消化系統運作。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解釋,警方路檢酒測吹氣,主要是測驗胃部氣體帶出的酒精量,一般來說,吃完一餐胃部排空需要3至4小時,但是酒精會減緩腸胃蠕動,再加上高油脂食物也會拉長時間,所以1場餐會下來,食物有可能留在胃裡超過12小時,酒精也就跟著一起留著,隔天早上吹氣也能檢測出來。柳朋馳具體說明,有些人可能有相同經驗,前1天晚上聚餐喝酒,睡醒後嘔心想吐,仍然會吐出食物,正常來說,食物應該早已排出胃部進入腸道,然而在酒精影響下,隔天早上還有食物能吐,原因就是酒精緩慢了腸胃蠕動。其實不僅是酒後不開車,喝了酒隔天也最好不要開車;柳朋馳提醒,身體代謝酒精速率每個人都不一樣,大致上與遺傳、性別、健康程度有關,相同酒精量進入身體,影響身體時間因人不同,如果聚餐時間比較早,只喝1、2杯啤酒,當晚不要開車或騎車,隔天早上還可視狀況而定,但聚餐時間比較晚,喝酒量又比較多,酒精恐怕影響大腦12至24小時,開車與騎車都仍然有危險。當別人說你喝醉了,千萬不要鐵齒說沒醉,因為酒精騙了大腦;柳朋馳說,酒精會降低小腦對肢體的控制,讓細微動作無法做到,平衡感同時變差,神經反應也會減緩,然而自己對身體的舉止變化,不一定能馬上察覺,因為酒精也影響大腦認知功能,特別是理性判斷麻痺,沒有辦法合理判斷自我與周遭人事物。政府不斷提高酒駕罰則,調派大量警力臨檢,酒駕肇事案件仍然不斷發生,一場車禍毀了2個或多個家庭,如果聚餐時喝了酒,搭計程車或尋求代駕,或許多了一些金錢上支出,但相對於不可抹滅的傷害,幾百塊新台幣可能比較值得。(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小酌怡情助性? 每天一杯男勃起障礙、女不孕 喝啤酒能保護心臟? 
-
2020-01-06 新聞.健康知識+
洗澡方式可能擾亂睡眠品質!醫師:沖澡比較不能助眠
今年元旦假期有點尷尬,正好在禮拜三,放完狂歡1夜1天就要上班,緊接著年節假期前,工作壓力龐大,晚上可能又有很多應酬,回家想洗澡好好放鬆,但洗澡方式不對,恐怕擾亂睡眠品質,導致慢性肩膀腰背疼痛,如果洗澡洗對方法能讓自全身充分舒緩,充足放鬆幫助睡眠。日本順天堂大學醫學部教授小林弘幸表示,如果只是一般沖澡,熱水只能刺激到皮膚,無法增加深層體溫,反而是皮膚受到熱水刺激,容易打亂自律神經平衡,而打擾睡眠,想要沖澡放鬆身體,不能只想趕快把身體洗乾淨,最好讓頭頸部的自律神經能藉著熱水放鬆,洗澡才能真正幫助睡眠。小林弘幸強調,如果要讓淋浴與泡澡一樣有放鬆效果,一定要讓脖子以上,包含頭、臉、後頸部都要充分沖到熱水,讓血管充分擴張,增加副交感神經刺激;為什麼要讓頭頸部充分淋溫熱水?因為在頸肩靠近大動脈處,有所謂星狀神經節的交感神經叢,當這裡溫度升高,交感神經作用會降低,副交感神經作用就上升。小林弘幸提醒,水流距離越遠,衝擊皮膚刺激越大,會讓交感神經作用,所以蓮蓬頭最好靠近身體沖水,不要拿太遠,自己調控水溫和洗澡時間,就像按摩一樣,當自己感覺到非常舒服時,就差不多可以完成,最後吹頭髮時,再用吹風機吹後頸部,讓溫熱風持續推動副交感神經作用,但要注意不要燙傷。台灣睡眠醫學專家、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醫師林嘉謨解釋,身體有精神或想睡覺,大致上都是受自律神經調控,交感神經讓身體保持專注,副交感神經則是讓身體想要休息,正常來說,自律神經正常,人體就能維持正常作息。林嘉謨接著說,確實一般沖澡比較不能助眠,泡澡卻可以,當水溫帶起體溫,身體會要趕快恢復,擴張血管增加血流,讓核心溫度下降,這樣的過程下,會讓副交感神經作用加強,但不是馬上見效,助眠效果會在1個小時後慢慢出現。但林嘉謨也說,如果只是皮膚突然感覺到熱或冷,不是體溫漸漸升高又下降,這樣就是刺激交感神經作用,反而會讓身體有精神,就像睡覺時身體突然棉被沒蓋好,皮膚接觸到冷風,會讓人突然醒來,就是因為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1-06 科別.耳鼻喉
嘴巴破洞免疫力下降惹禍 持續2周以上可能癌上身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好不容易連續熬夜把企劃案趕出來,或期末考結束,心中大石頭終於可以放下,才想要好好放鬆身心的隔天,嘴巴突然冒出大洞,痛到不能忍受,連講話都很困難。其實嘴巴破洞就是免疫力不足,口腔病毒趁機攻擊所導致,如果想要快點好,除了恢復正常作息與飲食外,盡快就醫用藥也可舒緩症狀。 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徐英碩表示,大部分口內黏膜潰瘍,都是由皰疹病毒引起,這些病毒平時常駐在神經原周邊,由免疫細胞所抑制。但假使睡眠不足、壓力過大、飲食不正常等因素,導致免疫力下降,無法控制寄生病毒時,它們就會出來作祟,藉由攻擊細胞膜來大量繁殖。 徐英碩解釋,寄生在口腔的皰疹病毒繁殖會破壞黏膜的細胞膜,當口腔黏膜被破壞的越來越薄,潰瘍傷口也就出現,因紅腫熱痛多在神經複雜區域,所以不舒服感覺更強烈,大部分一般口腔潰瘍1個禮拜能夠慢慢好起來,如果痛到影響日常生活,醫生可以開立抗病毒藥物,但目前健保不給付,必須自費拿藥。 徐英碩提醒,口腔潰瘍雖然大多數是由皰疹病毒引起,但仍然有其他原因,如果是小孩子口腔潰瘍靠近喉嚨,不是在嘴唇周邊,就很可能是腸病毒,由於有引發重症危險,一定要快速就醫;另一方面,如果嘴巴單一潰瘍持續1周以上,若2周都還沒好,就要考慮是不是口腔癌,必須立刻就醫檢查。 徐英碩補充,大部分皰疹性口腔潰瘍,多是免疫力低下導致,如果想要預防,就是規律正常作息,讓免疫力能夠維持平穩,由於神經修復需要維生素B,所以需要時適時攝取;再適量補充維生素C,可以降低口腔潰瘍的風險。切記!如果發現口腔潰瘍長時間沒辦法癒合,就應該趕快就醫確認原因。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嘴破不一定是火氣大 可能是免疫系統出問題 老伯嘴巴痛到難眠 一開口醫嚇傻:口腔、舌頭都潰爛了
-
2020-01-02 養生.聰明飲食
雞腿飯和排骨飯哪個便當的熱量比較少?營養師這麼說
許多人每天午休或下班後買便當,可能有同樣的煩惱,到底等等要買雞腿飯還是排骨飯?這2個主餐或許都各有擁護者,但營養師認為,不論炸雞腿或炸排骨,熱量都非常高。如果再加上飯吃的比較多,配菜熱量高,體重恐怕不知不覺飆升,專家建議買便當避免選炸物當作主菜,增加蔬菜代替飯量,才能好好控制體重。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1隻生的大雞腿,熱量就有375大卡,如果經過油炸,熱量馬上就增加到570大卡;1片生的手掌大排骨,熱量約225大卡,放到油鍋炸一下,熱量也馬上增加到315大卡,然而普通上班族1餐攝取600大卡熱量就足夠,單是1隻炸大雞腿,就可以抵1餐熱量。不僅僅炸的主餐熱量驚人,白飯和配菜也要很小心;張斯蘭提醒,如果是常見的3格配菜便當紙盒,白飯量約1.5飯碗,熱量就有420大卡,常見配菜油豆腐2塊熱量就有76大卡,螞蟻上樹(炒冬粉)熱量也很高,如果主餐又搭配炸大雞腿,1個便當熱量就超過1千大卡,一般人1天熱量所需也就1700大卡上下。張斯蘭強調,吃便當不管選主餐還是配菜,都要非常注意,才不會讓腰圍不斷增加,如果想吃雞腿或排骨,滷的一定比炸的好,而配菜最好選擇清炒的青菜,3格配菜如果選擇高麗菜、波菜、大白菜等,總和熱量約100大卡左右,讓白飯減少一半或3分之1,都能有效控制熱量。張斯蘭補充,如果便當主菜或配菜沒有辦法自己選,單餐熱量攝取比較高,也可以降低其他餐的熱量,維持住單日總熱量攝取。也就是說,如果中餐吃了熱量比較高的便當,晚餐就可以選擇湯麵類主食,搭配燙青菜和滷豆腐,同樣能夠吃到主食、纖維、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但熱量相較便當則減低許多。★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2-31 新聞.健康知識+
久坐的人比較容易不開心?研究揭情緒低落原因
有算過自己1天坐著的時間有多長嗎?是否有「坐」超過8小時以上呢?即將邁入新的1年,在迎接2020年的前夕,為自己訂定每天「坐」不超過8小時的目標吧!根據1篇刊登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的研究指出,平日每天久坐時間若少於8小時,憂鬱及焦慮程度比久坐超過8小時者更低。該研究為系統回顧研究,研究者以42名每周工作30個小時以上的成年人為對象。參與者佩戴身體活動測量器(activPAL)持續1周,以身體活動步數作為共變量,依參與者每天坐著的平均時間,分為「低於8小時」、「8至10小時」、「10 小時以上」3組,並將參與者完成的焦慮和憂鬱量表(HADS)及簡明健康狀況調查表(SF-12),採共變數分析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平日的久坐時間對焦慮和憂鬱情緒,以及心理健康和活力有顯著的影響,周末則無明顯差異。以平日坐著的時間分組比較發現,「低於8小時」組別成員的焦慮和憂鬱程度低於另外2組,且心理健康和活力的得分較高,而「8至10小時」與「10小時以上」的2個組別間則沒有顯著差異。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上述研究結果與大眾的認知相同,如果坐著的時間越久,情緒低落的情形就越明顯。像是上班族工作已長時間久坐,回到家又選擇在沙發上看電視,就比較容易會有情緒低落和焦慮感;相反地,如果能進行些有氧活動,當活動的時間夠久、強度夠高,就會分泌腦內啡、多巴胺等激素,讓我們產生愉悅的感受。徐錦興說明,研究中久坐的時間在周末與周間的差異並不大,可能原因為不喜歡動的人假日仍會選擇靜態的生活型態,而久坐對身心健康帶來的危害程度遠高於每天運動的效果,減少久坐的時間比建立運動習慣對身心健康的幫助更大,建議民眾可透過現代化工具,像是手機 APP、運動手環、智慧手錶等,設定1天坐著的時間不超過8小時,提醒自己定時起來走動,可降低久坐對身心健康產生的危害。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是個很重要的提醒,無論我們坐著的時間多長,都該增加身體的活動力,「坐」會影響身體與心理,常常是因為坐的時間拉長或工作者只專注於電腦作業,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肩頸腰的痠痛、也減少與他人的互動,焦慮與憂鬱的各種負向情緒沒能轉換。如果無法改變「坐」的行為,可先從調整坐姿著手,即便是坐著也能進行簡單的活動,像是身體扭動、轉動、伸展擴胸、腳伸直擺動、提肛……等,避免久坐造成身體的僵化及專注力的下降、加重鬱悶。建議民眾可試著計算自己1天起身的次數,發現自己坐著的時間實在太長,就應調整改變。而企業端不妨增設每天 15至20 分鐘的休息時間,鼓勵員工起身活動或搭配音樂做操,增加員工福利的同時也能提升工作效能,不僅能幫助員工維持健康的身心,還能增加公司的生產力,相信這是企業與民眾所樂見的。★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2-29 該看哪科.皮膚
頭髮越洗越毛躁且易斷裂?原因竟跟「認真洗頭」有關
愛美人士經常煩惱該做什麼髮型才好,從仔細洗頭吹乾、決定捲髮還是直髮、到最後噴上定型液維護造型,每個步驟都不能馬虎,但可能有不少人有共同困擾,髮質越來越乾,容易毛毛躁躁而且容易斷裂,就算怎麼護髮又一下子故態復萌;髮質越來越差問題可能出在洗頭方式。「空洞化」讓頭髮容易乾燥亂翹很多人都會認為頭髮毛躁容易斷裂,是頭髮角質發生問題,日本HNK節目「ガッテン!」討論,髮質不佳很可能是內部結構「空洞化」造成的結果;頭髮最中心的髓質層,容易因生活習慣不良而受傷,尤其是民眾所認知的「認真洗頭」,很可能就是頭髮空洞化的元兇,讓頭髮又乾又燥、容易亂翹也容易斷裂。引起空洞化主因就是「搓揉」頭髮防止頭髮空洞化的最大關鍵,就是不要搓揉溼頭髮,在溼髮狀態下搓揉髮絲,雖然感覺髮質變細軟,卻可能是頭髮外角質層受損得緣故,讓人誤以為髮質變好;當角質層損傷,頭髮內部的皮質層與髓質層也就漸漸流失,導致內部結構越來越鬆散,也就逐漸形成「空洞化」。洗頭一定要完全將頭皮與頭髮淋溼洗頭髮時先用蓮蓬頭沖溼頭部,頭皮或頭髮都要充分淋到水,不要只為節省時間就草率沖洗,清潔頭皮需要花一點時間,尤其是長頭髮,把洗髮精倒在雙手上,再從耳後或後頸部將洗髮精帶到頭皮各處,用手指輕輕按摩,千萬不要搓揉頭髮,才能好好洗淨頭皮。洗髮精泡沫不要搓揉 輕輕用手指塗抹就好以雙手徹底按摩頭皮時,會產生許多泡沫,再用手指將泡沫慢慢塗抹到髮尾,過程中保持動作輕柔,不是非要用力搓洗才能去除髒汙,其實只要輕輕塗抹再用溫熱水徹底洗淨頭皮和頭髮,就能把髒汙都去除,基本上洗髮動作就已經完成,再來就是把頭髮弄乾。擦頭髮不要真的「擦」 最好用手指按壓吸水即可很多人擦乾頭髮時,為了想要趕快讓毛巾吸乾水份,而用力擦拭,但效果跟搓洗頭髮一樣,會造成頭髮角質層受傷,引起空洞化;所以頭髮不是真的「擦」乾,而是用手指按壓,讓毛巾充分接觸頭髮,吸走水分就好,接著再用吹風機吹乾,風的溫度不宜太高或太低,保持溫熱即可。吹風機與頭髮距離10公分 梳頭用大間距梳子吹頭髮時必須注意,應使用間距較大的梳子,一邊吹一邊梳理頭髮,間距太小的梳子同樣容易讓頭髮受傷,且吹風機與頭髮的距離最好維持在10公分左右,當手指感覺到頭皮已經完全乾,不再有溼氣和水分,完整的頭髮清潔流程就算完成,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好好的打理髮型。頭髮空洞化無法立即恢復 需耐心等待新頭髮長出已經「空洞化」的頭髮沒有辦法立即復原,只能等待新頭髮長出讓受損頭髮慢慢代謝,所以回復良好髮質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就非常考驗耐心,等待期間好好保護頭髮,改變洗頭方式習慣,健康頭髮就能回來。清潔重點在頭皮 頭髮不需要搓揉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只要頭髮最外層的毛麟片整齊,髮質就會好,反之毛麟片如果不整齊,頭髮就會容易毛躁。洗頭主要是清洗頭皮;黃毓惠解釋,頭皮的汗水與油脂是形成汙垢的主要來源,灰塵汙垢不需要搓揉,只要一般沖洗就能維護清潔,因此洗頭時,將洗髮精倒在手心搓出泡泡後,再輕輕按摩頭皮,把髒汙帶出,最後以稍溫熱的水沖洗乾淨即可。★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2-28 新聞.健康知識+
舒服泡湯有撇步 這3大禁忌別誤犯
 冷風吹起的12月,又到了適合泡湯的季節,在寒風刺骨的冬天將身體泡進熱騰騰的溫泉裡無非是一大享受,但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師洪育忠提醒,千萬別犯了這幾個常見的錯誤泡湯觀念。禁忌1:吃飽泡湯或空腹泡湯吃飽喝足後,消化系統開始工作,需要大量的血液在胃部運轉,但若剛用餐完就泡湯,反倒讓血液由體內流向體表,易引起消化機能障礙。而飢餓空腹時身體呈現疲勞狀態,此時泡湯也易引起虛脫噁心,因此並不適合,最好的時機是飯後歇息30至60分鐘以上再去泡湯。禁忌2:泡湯時小酌1杯電視劇裡常出現泡湯時小酌一杯的畫面,身心放鬆的情景令人嚮往,但其實酒後泡湯可能因溫度過高,對心臟造成過重負荷,引發頭暈、站不穩導致意外,嚴重者可能會引發腦溢血,建議等酒醒後再去泡湯為佳,中間最好隔2小時以上。禁忌3:身體疲憊靠泡湯紓解想靠泡湯緩解疲勞,但身體太過疲累時,肌肉會得不到所需的血液排除肌肉中的老舊廢棄物,最好稍作休息,待體力回復後再泡溫泉。特別是因劇烈運動而身體疲勞的人,千萬不要在運動完後馬上泡湯,容易引起休克現象,建議間隔半小時。另外,洪育忠提醒,時常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泡湯暈倒送醫之情形,因泡湯太久容易造成血管擴張、血壓降低,甚至有抽筋痙攣現象,因此高血壓患者及長者泡湯每次不宜超過5分鐘;泡湯後也不可太快起身,在泡湯前後都應補充足夠水分,避免水分流失過多,造成頭昏及暈倒。若對身體有疑慮者,建議做詳盡的頸動脈超音波、心臟超音波,和心血管系統檢查。(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天冷泡湯正是時候! 但7種情況還是先打消念頭吧 腳暖身就暖! 泡腳放鬆助眠前 你該注意的7件事
-
2019-12-24 新聞.健康知識+
用免治馬桶反而肛門搔癢?醫師提醒跟沖洗的水溫有關
國人使用免治馬桶座的情形愈來愈普遍,用水沖洗屁股不僅感覺比較乾淨,特別在冬天將清洗水溫調高一些,還能兼具保暖與清潔的作用;但其實肛門周邊組織不是皮膚而是黏膜,在高水溫與強力沖洗之下,本來就容易受傷,如果又使用衛生紙用力擦拭,也會造成肛門周遭黏膜受傷感染,導致一整天總是癢個不停坐立難安。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宮瑤表示,肛門其實與嘴唇構造一樣,不是皮膚組織而是黏膜,因此保護層比較薄,容易受到外力破壞,當黏膜狀態不佳,就可能出現小傷口,若此時又遭受外界摩擦力,可能讓傷口惡化,讓微生物感染入侵,就很容易發癢難耐。肛門發癢很常見,但礙於部位比較隱密,部份人會先買成藥擦,卻越擦越癢;朱宮瑤解釋,外擦類固醇藥膏不適合用在這類病症,由於類固醇會抑制免疫力,因此受感染部位的症狀不但不會減輕,反而會更嚴重,所以當皮膚出現異狀,不論任何部位,都要由醫生來確定用藥。另外,就像洗澡不宜水溫過高一樣,使用免治馬桶座的水溫最好也不要超過40度,太過劇烈的溫度變化可能會引發沖洗部位的不適應,所以使用免治馬桶座沖洗臀部時,只要溫和的清洗乾淨,最後再用衛生紙吸乾水份就好。朱宮瑤補充,肛門周邊搔癢原因很多,不單只與免治馬桶座有關,臀部長時間悶熱潮溼、女性衛生棉更換頻率不夠勤勞等,都可能是主因,如果感覺到臀部搔癢,千萬不要用手抓,容易破壞皮膚黏膜,讓感染情形或相關病症加重,反而越來越癢,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2-20 科別.皮膚
冬季皮膚癢到抓破皮 醫:勤擦保溼是當務之急
日前大陸冷氣團南下,有人手腳冰冷,冷到睡不著;有人則是小腿發癢難以入眠。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俞佑表示,最近冬季癢患者明顯增加,症狀好發於前臂跟小腿前側,患者除了注意皮膚保溼,在使用暖氣、除溼機時,也必須注意溼度控制,以免皮膚脫水乾燥。俞佑提到,在冬天低溫乾燥的環境中,容易造成皮膚表皮水分流失,引發乾燥型皮膚炎,也就是冬季癢,除了搔癢、紅疹,甚至龜裂,許多患者常癢到睡不著,一邊睡覺一邊抓,醒來後發現棉被裡都是血跡。俞佑說明,冬季癢患者以老年人為主,因為皮脂腺分泌的油脂量會隨年齡增加而逐年下降,以致皮膚偏乾;另外,異位性皮膚炎、先天性魚鱗癬或乾癬等患者,皮膚不適症狀也會在冬天加劇。關於如何預防冬季癢?俞佑強調,當務之急就是勤擦保溼,建議選擇質地較油的保溼產品,如油膏類,效果會比乳膏或乳液來得好一點。另外,保溼產品中應含有甘油、尿素、山梨醇或神經醯胺等成分,能增加肌膚保水度,改善乾燥導致的脫皮和搔癢感。此外,正確沐浴方式也可以減少冬季癢,選用清潔用品時,應盡量避免其中含有皂鹼及香精的成分,對於皮膚敏感的人來說,應挑選溫和低刺激、使用時不會起泡的沐浴用品。冬天流汗量少,如果沒有太多髒汙,用清水沖洗即可。很多人以為冬天洗熱水澡,越燙越能止癢,但其實溫度越高,越容易破壞皮膚表面的角質層,同時帶走皮膚上的油脂,反而更容易乾癢。建議使用溫水,清洗後用毛巾輕柔地拍乾,並塗抹身體保溼乳液。俞佑指出,身體皮脂腺分布最少的地方分別是手掌、腳掌及嘴唇,油脂往往是嚴重不足的。冬天氣候乾冷,唇部、手部容易龜裂,建議要頻繁使用護唇膏及護手霜。至於腳掌,建議以豐厚的油脂來滋潤,如凡士林或甘油等。若有厚皮乾裂,可用溫和的去角質產品(例如含有果酸或水楊酸成分)來清除死皮角質,讓保溼成分真正進到皮膚。在臉部保養上,最好少在冬季使用去角質產品,因為角質是皮膚防禦外界各種微生物、刺激物和過敏源的屏障,一旦受損就容易皮膚過敏。並少用含有酒精或其他收斂成分的化妝水。俞佑建議,在暖氣房中也應使用加溼器,維持環境中一定的溼度,避免皮膚過於脫水乾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
-
2019-12-17 養生.運動天地
運動傷害有4大主因 這項因素對夜間運動造成傷害最大
上班族白天忙碌,晚上運動維持健康已是常見的生活形態,然而最近天氣變化劇烈,白天與夜間溫差可能達到5度以上,身體恐難適應,如果運動前暖身不足,會造成肌肉傷害,專家建議,氣溫低天氣冷,必須做好暖身才能避免運動傷害,如果身體不適最好暫時修養。中華肌內效協會理事長簡文仁表示,運動傷害大致上可分為4個主因,分別為熱身不夠、肌力不足、姿勢不良、環境不佳。臨床中,氣溫忽高忽低容易讓人誤判,如果晚間運動時熱身不夠,在肌肉與神經都還沒有準備好的狀態下,運動傷害風險就會增加,輕則肌肉酸痛,重則危及生命。簡文仁解釋,當身體遇到冷空氣,皮膚與肌肉組織就會緊縮,導致血壓上升,如果心血管狀態不好,突發危險的機會就跟著增加,在肌肉僵硬狀態下,平常容易做到的動作,可能需要額外用力才能達成,容易讓肌肉撕裂或受傷,產生疼痛。運動前暖身非常重要;簡文仁說明,暖身有3大作用,首先加快血液循環,讓體溫上升,身體比較不會受到低溫影響,再者,當體溫增加,肌肉延展性就變好,能保持肌肉韌性,最後,熱身也能讓加強神經傳導,提升肌肉反應力與協調性,讓運動時更順暢。簡文仁強調,運動作用在於長期規律,偶爾休息不會影響效果,反而讓身體獲得修復機會,避免危險傷害上身,如果在運動時,出現些微肌肉酸痛、身體協調性變差、輕微不適,都算是黃旗警示,應該降低強度或暫緩運動計畫,但如果出現頭暈、想吐、心口悶或痛等,就是紅旗警示必須立即停止。★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2-17 新聞.健康知識+
執行高蛋白飲食增肌減脂?這2類人可能有損腎臟健康
現代許多人都在執行高蛋白飲食計劃,多半是用來幫助增肌和減脂,但是現在有研究發現,飲食中攝取過多蛋白質,可能會為身體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來自荷蘭與韓國的2項研究中發現,過量蛋白質的飲食法可能會有損腎臟健康,特別是對於本身患有糖尿病或肥胖的人,研究刊登在《腎臟學透析移植》(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過去就曾有許多研究表示,高蛋白飲食可能有損腎臟功能,這就是為什麼專家學者都建議,罹患初期慢性腎臟病(CKD)的患者,應該要堅持低蛋白飲食的原因。歐洲腎臟營養協會前任主席,同時也是研究員之一的Denis Fouque表示,高蛋白飲食會引起腎絲球過濾率(eGFR)的異常,導致腎功能下降;常見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可能會由於高蛋白飲食對健康有益的趨勢,便忽略自身條件情況,無意間也奉行這套飲食方法,導致他們的病情更加惡化。研究人員進一步說明,高蛋白飲食雖然有效幫助增肌減脂,但是對於有血糖問題和體重過重的人,必須重新思考這樣的飲食模式是否洽當,因為攝取過多蛋白質的同時,也會替腎臟帶來極大的負擔。★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2-11 新聞.健康知識+
居住環境PM2.5濃度高 研究指罹患眼睛疾病風險增6%
最近1項新的研究發現,空氣汙染可能會增加罹患青光眼的風險,研究刊登在《眼科與視覺科學調查期刊》(Journal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英國倫敦大學眼科醫學院、倫敦Moorfields眼科醫院的博士Paul Foster表示,研究人員分析了全英國11.1萬餘人,在2006年至2010年間曾接受眼科檢查的數據。從研究中發現,青光眼是不可逆的失明主因,而居住在懸浮微粒較多或PM2.5濃度較高地區的人,得到青光眼的風險至少高出6%。Paul Foster博士在UCL新聞稿中提到,雖然還不能確定兩者間是否有因果關係,但我們希望透過持續研究,以確定空氣汙染是否會引起青光眼,並找出對應的預防措施,幫助人們減少暴露於空汙環境中,降低對健康的危害。Paul Foster博士解釋,青光眼大多數是不可控的因素,例如:年紀較大或是遺傳等。但這次的研究結果,可以確定青光眼的第2類型危險因子,且可能透過生活方式、治療或是政策改變而得到改善的。倫敦大學眼科醫學院和Moorfields眼科醫院博士Sharon Chua說明,空氣汙染可能造成身體發炎反應,導致血管收縮而引發青光眼,這與空汙導致心臟病風險增加的機轉有關。另1種可能性則是,懸浮微粒可能具有毒性,會直接傷害神經系統並導致發炎。★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2-10 新聞.健康知識+
有助緩解憂鬱和焦慮 研究稱這項運動比其他運動更有效
你有憂鬱症的傾向嗎?現在有1項新的研究證實,練瑜珈可以為憂鬱症患者帶來實際且長久的影響,研究刊登在《精神病學實踐雜誌》(Journal of Psychiatric Practice)。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科醫生Chris Streeter博士表示,她帶領的這項新研究是建立在瑜珈與大腦中的化學物質GABA(γ-氨基丁酸)含量間的相關性。她解釋,從研究中發現,瑜珈可能提高腦中GABA的含量,而達到緩解憂鬱和焦慮。研究約進行12周,對30名患有憂鬱症的成年人進行追蹤,他們被隨機分為2組,並進行瑜珈課程。差別在於課程頻率及自主練習次數的不同。一組是1周內有3堂90分鐘的瑜珈課和4次30分鐘的自主練習(研究員視此組別為高強度);另1組則是1周2堂瑜珈課及3次自主練習(低強度)。在此研究期間,高強度組一共上了123個小時的瑜珈課,而低強度組則是87小時。研究結果顯示,2組的睡眠品質都有顯著的改善,另外,臨床量表均顯示患者獲得更多的正面和平靜的感覺,過去的研究認為,運動可以改善憂鬱症;但是Chris Streeter博士則提出,瑜珈比起其他運動可能對憂鬱症患者更有幫助。研究人員總結,由於參與研究的人數較少,仍需透過龐大的數據驗證這個發現。★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2-04 新聞.健康知識+
研究:罹患這疾病患者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心臟病風險
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口越來越多,現在有1項新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臟病的比例,女性比男性來得高。根據研究表示,心臟病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女性,研究刊登在《歐洲心臟病預防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研究人員提到,根據統計數字顯示,全世界女性死於糖尿病的人數約為210萬,而男性則為180萬。在糖尿病患者中,心臟病問題又以冠心病最為常見,也最為致命,女性糖尿病患死於冠心病的風險,比未罹患的女性高出1.8倍;相同情況下,男性糖尿病患者風險則是高出1.5倍。如果不幸罹患了周邊動脈阻塞疾病,還可能導致截肢,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見併發的心臟病初期症狀,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1.8倍。第2常見的是心臟衰竭。根據統計,女性糖尿病患者得到心臟衰竭的風險,是其他女性的5倍,而男性糖尿病患者則是其他男性的2倍。作者指出,預估到2040年,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會躍升至6.29億人,健康的生活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如果已確診糖尿病,預防心臟相關併發症就更顯重要。研究人員將進一步探討女性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比男性更容易有心臟問題。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的Joline Beulens解釋,隨著社會肥胖人口增多,糖尿病的患者比例急劇上升,且已知與生活方式有關,期盼可以藉由行為的改善遏制糖尿病的發生。★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