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Delta
共找到
702
筆 文章
-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對印度變種病毒有足夠保護力嗎?老人、孕婦、慢性病患該不該打疫苗? 專家詳解常見疫苗問題!
新冠肺炎在台灣社區感染爆發開以來病例快速增加,目前進入大規模施打疫苗階段,但疫苗施打以來產生的不良反應及死亡事件不在少數,也令多數民眾對疫苗有很多的疑問。對此亞東醫院物理治療師陳乃綸整理出幾個老人與孕婦施打疫苗前常見的問題,希望能替有問題的民眾解答。Q1:現在印度變種病毒(Delta )肆虐各地,之前的疫苗主要針對英國變種病毒的,那打疫苗還有足夠的保護力嗎?A:施打疫苗,並不能保證不會染疫,但可「有效預防COVID-19重症發生的機率,以及減少住院和死亡的可能性」針對病毒的變化性,打疫苗可以讓體內產生抗體,產生一定程度的保護力,對於印度變種病毒即有一定程度的防範。除了疫苗接種外,落實三大防疫三部曲,才能有效對抗新冠肺炎。防疫三部曲:1. 戴好口罩,鼻口部分盡可能貼合臉2. 勤洗手,洗手至少30秒(內外夾攻大立腕)3. 保持社交距離(室外1.5公尺;室內2公尺)Q2:阿公/阿嬤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還有他們看到新聞報導很害怕打疫苗,該怎麼辦?還是要勸他們打疫苗嗎?A:如果心中有疑慮,也很害怕,請先暫緩打疫苗,姑且有無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當心理狀態不穩定,也會影響到生理的表現,尤其老人家的心理狀態較為敏感,需要多加留意。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在有藥物控制的情況下,且狀況穩定,是可以打疫苗的,施打前請和醫生加以確認,經醫生評估,決定是否接受疫苗接種。Q3:帶老人家去打疫苗打注意事項:A:1. 先確認有無過敏史與慢性病的控制狀況2. 近期的血壓和心跳變化是否穩定(2周內的紀錄,有高血壓的患者平常應養成血壓及心跳測量紀錄的習慣,早晚各量一次)3. 目前的身體健康狀況,最近一次(一年內)的健檢結果是否良好(建議維持身體健康檢查的習慣,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4. 打疫苗前,請補充適當的水份(人在緊張以及情緒轉換時,會使得身體產熱增加,水份散失較快,這時候可以喝一些水)Q4:可以混打疫苗嗎?A:目前台灣尚未開放混打,這其中有許多疑慮,故採取相同疫苗施打兩劑,除非第一劑有強烈的過敏反應,才改為另一家廠牌。關於新聞報導說,國外傳出疫苗混打效果佳?!關於這一點,目前混打的人數沒有像同樣的疫苗打兩劑的人來得多,在樣本數不足的情況下,實驗沒辦法有效的證實有沒有效益,故台灣CDC採取較保守的作法。實驗的設計方法會影響結果的呈現,舉一個臨床常見的問題,高壓氧對於腦部復原有沒有效果?在文獻中,有很多沒有顯著差異的結果,這表示高壓氧對於大腦的復原沒有益處嗎?由於高壓氧目前為自費,個案數目少,樣品數不足,使得實驗在最終結果呈現如此,實際上,在臨床上做高壓氧的患者,絕大多數大腦的復原情形是有進展的。(我的個案當中,有一部分的腦傷患者復健搭配高壓氧的成效都相當不錯,大腦的活化有利於肢體動作的復原,對日常生活的功能性表現也提升許多)Q5:打完疫苗可以捐血嗎?A:AZ疫苗接種者請先暫緩14天,其他疫苗則沒有影響,等副作用都消退後,再挽袖捐血。Q6:打完AZ疫苗後的血栓變化(4-28天)A:1. 嚴重持續性的的頭痛、視力變化及癲癇(可能是腦靜脈血栓)2. 嚴重持續性的腹痛一天以上(可能是腹內靜脈血栓)3. 嚴重胸痛和呼吸困難(可能是肺栓塞)4. 皮膚自發性出血,有瘀青和紫斑有發生以上症狀,請儘速就醫,症狀緩解後,將症狀的表現情形回傳到Taiwan V watch。Q7:孕婦需要打疫苗嗎?建議施打哪一種疫苗?A:目前的染疫情況,懷孕婦女染疫後的症狀較一般婦女來的嚴重,且可能危及媽媽以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懷孕婦女生產時入院,受到院內感染的風險也相對較高,所以強烈建議懷孕婦女們都要接種疫苗。根據目前文獻的建議,懷孕婦女適合施打mRNA的疫苗,且疫苗在懷孕期間可能有效的保護嬰兒。至於打疫苗後的副作用和一般人是一樣的,沒有差別。施打疫苗的懷孕婦女與沒有打疫苗的懷孕婦女,其流產機率是相同的。台灣現有的疫苗mRNA疫苗為莫德納疫苗,施打前請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請醫生評估是否適合施打疫苗。Q8:哺乳的婦女可以打疫苗嗎?對寶寶有沒有影響?A:可以的,目前的疫苗都可以打,並沒有研究指出哪一種比較好,AZ、輝瑞及莫德納疫苗都有人接種。接種後,母乳含有抗體,可以保護新生兒,目前相關的研究並不多,有疑慮者,請和醫生再三確認。Q9:打完疫苗後的5-6天出現頭痛、體溫微高的症狀。目前聽到48小時症狀就會消失了,我還是有症狀,這樣是正常的嗎?A:在打完疫苗後,症狀多半於1-2週內可以緩解,「48小時症狀緩解」這點主要是指「持續發燒>38度」,建議在打完即多喝水,以幫助代謝。如果沒有持續性嚴重的頭痛,經休息或是服用藥物有緩解的話,不用太擔心。Q10:打完後,手臂肌肉很腫可以擦藥嗎,我覺得好痛,都不敢動。A:手臂肌肉酸痛依個人的代謝狀況,持續的時間不一定,建議多喝水,加強代謝。此外,在疼痛可以接受的程度下活動手臂,勿維持不動,會使得手臂血液循環不良,不利消腫與代謝。不建議擦藥,避免引發過敏反應,可用濕毛巾放置在施打部位,緩解紅、腫、熱、痛的症狀,15分鐘/次,2-3次/天。復健科的患者可以打疫苗嗎?Q11:老師,我中風,可以打疫苗嗎?有建議打哪一種嗎?A:可以的,若是急性期的中風患者請於急性期(1-2週)後與醫生確認是否適合施打疫苗。目前中風並不是疫苗接種的禁忌症,中風的種類會影響處置方式,施打哪一種疫苗,請與醫生討論,決定施打哪一種疫苗。Q12:心臟裝過支架,正在服用抗凝血劑,可以打疫苗嗎?A:可以,服用抗凝血劑非施打疫苗的禁忌症,在施打前,請與醫生確認服用的抗凝血劑為何,與醫生討論是否需要「暫緩服藥」再打疫苗,施打完加壓在施打處5-10分鐘,確認沒有血腫,再服用藥物。Q13: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肺疾病/洗腎等慢性病,可以打疫苗嗎?A:建議施打疫苗,慢性病族群為COVID-19染疫後重症的高危險群,住院率以及死亡率也較高,疫苗接種後可降低重症的風險。施打前不需停用其相關藥物,請常規服藥。Q14:膝蓋退化,醫生說我骨質疏鬆,可以打疫苗嗎?A:可以的,若有服用相關藥物,請與醫生討論服藥時間是否需要與疫苗間隔數日,來決定施打日期,平日服用的Vit D仍可繼續服用。建議此類患者可做簡易的有氧運動,循序漸進的增加肌肉耐力與有氧適能,以減緩骨質疏鬆的速度,若不清楚可以執行什麼運動,請向物理治療師諮詢。資料來源:1. 台灣腦中風學會2. 台北捐血中心3.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4. USA CDC5.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6. COVID-19疫苗-知識就是力量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抗疫福音!最新研究:AZ疫苗對印度2變種病毒有效
印度Delta變種病毒蔓延到全球92個國家,研發AZ疫苗的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22日引述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自家疫苗對Delta病毒及另一種源自印度的變種病毒「Kappa」皆有效,這份報告由牛津大學團隊所研究,證實只要完整接種兩劑AZ疫苗,對Delta變種病毒的保護水準將相當於對英國Alpha變種病毒的保護力。路透報導,印度變異株B.1.617分為2支,分別是屬於「高關注變異株」的B.1.617.2、稱為「Delta」,另一支是「須留意變異株」的B.1.617.1、稱為「Kappa」。針對近期在國際間不斷擴散的Delta變種病毒,阿斯特捷利康在官網中貼出聲明,引述牛津大學在國際期刊《細胞》(Cell)上發表的研究指出,AZ疫苗可提供對「Delta」及「Kappa」2種變種病毒的保護力。牛津研究團隊以康復者血清和接種疫苗者血清進行比對,調查兩者的單株抗體是否有能力中和兩種變種病毒。結果顯示,AZ疫苗對Delta及Kappa的中和反應相當於對Alpha(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Gamma(P.1,巴西變種病毒株)產生的中和反應。牛津大學最新的研究結果立基於英國公共衛生部 (PHE)上周的一項分析,該分析結果顯示,完整接種兩劑AZ疫苗對Delta變種病毒有效,達到的保護力水準和AZ疫苗對於Alpha變種病毒的保護力相似。阿斯特捷利康公司表示,來自於印度的變種病毒是目前印度疫情爆發的關鍵,近期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歸類為值得關注的變種病毒株,因此上述的研究成果,代表在Delta及Kappa的染病案例逐漸增加之際,AZ疫苗可對控制疫情產生重大影響。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外疫苗混打成趨勢 台灣行不行?一張表看醫界官方不同說法
在國外混打疫苗已成趨勢,很多人第一劑打了AZ後都在問,第二劑可以打別的嗎?衛福部專家會議已拍板否決,但防疫專家指出,新冠肺炎疫苗混打在台灣是不得已也是必然趨勢,中央應該要盡快制訂因應疫苗混打的策略。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仍強調,「不建議混打」,國際多項臨床證實,打完AZ疫苗,第二劑改打BNT疫苗,校體效價高於兩劑都打AZ。但打了AZ,再打莫德納,迄今仍無實證資料可供參考。受到疫苗供貨延遲影響,南韓七月起將首次進行不同廠牌第二劑疫苗混合施打,預估將有七十六萬首劑接種AZ疫苗者,第二劑改為接種輝瑞BNT疫苗。加拿大國家免疫諮詢委員會近日也公布指南,要第一劑接種AZ疫苗民眾,第二劑應選輝瑞BNT、莫德納(Moderna)疫苗,以擁有「更好的免疫反應」。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表示,新冠肺炎疫苗混打在台灣是必然的趨勢,因為目前台灣拿到的疫苗數量不多,且品牌很雜,很快就會面臨要不要混打的問題,在台灣混打是為了解決疫苗不足的不得已,中央應該要盡快制訂因應策略。另外,國產疫苗能不能跟其他疫苗混打、參加國產疫苗臨床試驗者過了臨床試驗時間能不能混打,指揮中心都必須盡快說清楚。醫師沈政男則在臉書貼文指出,輝瑞BNT跟莫德納,不只都是mRNA疫苗,而且來自同一個專利技術,施打效果數據也都極為接近,為什麼不能相互引用?Delta病毒相當難纏,打AZ兩劑的保護力只有百分之六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陳彥旭表示,目前國際間只有三篇相關研究,英國研究發現,混打疫苗發生副作用比例,會比二劑接種同一種疫苗稍高,西班牙研究則是發現混打後產生免疫抗體效價較高,至於德國僅有動物實驗,也得出免疫效果較高的同樣結論。對於疫苗能否混打,國際間尚未產生共識,在實證數據不足的情況下,維持兩劑疫苗都打同一種,是相對安全的做法。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目前並無混打規畫,無論國產或進口疫苗均是如此,除非接種第一劑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或通報不良事件,才會允許混打。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防堵印度變種 即起入境居隔期滿需普篩
以高傳播性及重症死亡率聞名的印度變種病毒株(Delta)來勢洶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宣布,即日起入境者及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的親密接觸者,需在居家隔離及檢疫期滿前一日進行PCR普篩。陳時中表示,即日起,入境及密切接觸者均需接受PCR公費篩檢,目前隔離者五千人、居家檢疫九千人,總計一萬四千人,粗估每日篩檢量約一千人,目前國內篩檢量足以因應。世界衛生組織監測報告顯示,印度變異株已在全球九十二個國家現蹤並持續蔓延,除具高傳播性,對高風險族群容易造成重症或死亡,美國疾管中心及歐盟皆提出,無論有無症狀,隔離期滿前皆須進行採檢,國內也常見部分居隔者期滿後轉陽的確診個案。陳時中指出,為防範變種病毒株入侵,需嚴格執行邊境防堵。
-
2021-06-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嚴防Delta病毒 入境改採普篩
新冠肺炎病毒不斷變異,為因應印度變種病毒Delta,現行入境旅客「有症狀才採檢」政策將改變;未來不管是來自哪一個國家,所有入境者均需在「居家檢疫期滿」前一到兩天接受PCR採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為了防堵印度變種病毒,解隔離前篩檢為既定方向,將與地方討論後,近日公布執行細節。這項檢疫措施形同「普篩」,檢驗量能是否充足?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每日入境者僅數百人,篩檢量能分散至各縣市,就算國內仍有疫調採檢需求,不會增加太多檢驗負擔。感染科專家黃立民表示,之前國內許多專家均建議指揮中心應實施入境普篩,入境者檢疫期滿時進行篩檢,現在「有做總比沒做好」,印度變種病毒已經擴散到許多國家,所有入境者均需篩檢是正確的方向。黃立民表示,針對國內社區感染疫情,應採用較方便的快篩試劑,在短時間內找出感染者。至於入境者,因Delta等境外變種病毒威脅甚大,建議採用敏感度較高的PCR篩檢較保險。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指出,印度Delta將成主要流行病毒株。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完成二七八件病毒基因定序,驗出五件印度變異株,皆境外移入個案。
-
2021-06-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我疫苗接種速度 全球後段班
紐約時報網站的最新數據顯示,台灣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速度在全世界處於後段班,平均每100人只有六人接種過疫苗,在亞洲僅高於緬甸和越南,也分別遠落後於南韓的35人、及新加坡的82人。紐約時報網站引用Our World in Data的數據指出,截至19日止,全球已施打25.9億劑新冠疫苗,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施打疫苗的速度最快,平均每100人就施打了146劑疫苗,馬爾他以123劑居次,以色列位居第三,為118劑。在主要亞洲國家(不計西亞)中,以新加坡施打新冠疫苗的速度最快,每100人就施打了82劑疫苗,其次為中國大陸的71劑,第三為不丹的63劑。在紐時網站追蹤的173個國家和地區中,台灣施打新冠疫苗的速度排名第121,每100人只有六人至少接種一劑疫苗,遠低於南韓、香港等地區。彭博資訊的數據指出,台灣截至19日每天施打90,055劑疫苗,若以此速度,要花費12個月的時間,才能讓75%的人口接種到疫苗。此外,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指出,最早在印度發現、傳染力更強的新冠變種病毒「Delta」,正成為全世界主要流行的病毒株,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也指出,目前「Delta」病例占美國整體病例的比率為10%,高於之前的6%,促使各界開始討論是否有必要追加疫苗劑量,以抵禦「Delta」病毒株。英格蘭公共衛生部14日的研究報告顯示,若完整接種兩劑輝瑞/BioNTech疫苗,預防Delta病毒株患者住院的有效性為96%,防重症的有效性為88%,接種兩劑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避免住院的有效性為92%,防重症的有效性為60%。
-
2021-06-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多數染疫住院者出現長期症狀 4個關於新冠最新研究
我們對新冠病毒的了解,時時刻刻在變化。在全球大流行經過一年多之後,醫學人員仍不斷研究這個病毒的變化,以及對抗它的方法。以下歸納今年五月,四個關於新冠病毒的新知識。輝瑞疫苗對12歲以上兒童安全且有效。上個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決定將輝瑞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擴大到美國12-15歲的兒童。據紐約時報報導,批准短短兩周內,約有250萬人打了第一劑。接種疫苗對孩子和家庭產生深遠影響,不僅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大幅降低,還能恢復原來的生活習慣。擴大授權也對此流行病在美國的進程產生影響。正如紐約時報所說,當接種率在年長者中逐漸下降、年輕成人停滯不前的情況下,符合條件的青少年接種疫苗,為這場疫病戰役提供了新的動力。感染新冠病毒者的免疫力,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終於有個好消息,根據目前的發現,感染過新冠肺炎的病患,對該疾病的免疫力可能會持續數年。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的一項小型研究發現,感染新冠肺炎並康復的人,其骨髓中的某些細胞會記住該病毒,意即當再次遇到相同病毒,身體會產生新的抗體。該研究作者、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病理學和免疫學副教授Ali Ellebedy提到,「在病患出現症狀後的11個月,我們在其體內發現抗體,這些抗體在病患體內持續存活,這是持久免疫力的有力證據。」這項研究規模小且仍在初步階段,目前尚不清楚,接種新冠疫苗的人,體內是否會有類似的免疫反應,研究持續在進行中。多數因新冠肺炎住院者,出現長期症狀。一項針對新冠肺炎住院者進行的大型研究發現,70%的人在出院後六個月仍然存在各種症狀。最常見長期症狀包括呼吸急促、疲勞和睡眠障礙,其他還有味覺喪失、腦霧(Brain fog,失去專注力、記憶力與理解力)現象、心理健康問題、胸痛和發燒等問題。該研究表明,目前迫切需要新冠肺炎的遠程研究,以協助從病毒中康復的人們最即時、實際的支持。印度新變種病毒困擾全球專家。隨著美國病例數和住院人數急遽下降,人們很容易忘記世界其他地方還有疫情肆虐。尤其是印度,新病例和死亡人數激增,世衛專家正密切關注Delta變種病毒。幸運的是,目前美國和國外其他疫苗,已被證實對大多數變種病毒株有效,包括Delta。但公共衛生官員指出,病毒傳播機會愈多,出現新變種的可能性就愈大,也挑戰目前疫苗有效程度。資料來源/美國赫芬頓郵報
-
2021-06-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印度變種需第三劑加強? 柯文哲:是要打不同疫苗
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種病毒感染力高,新北市長侯友宜今表示,除了加強邊境管制,並盡速完成兩劑疫苗施打,更要準備施打第三劑「加強版」疫苗,只有規畫準備好,才能夠面對高風險風致死率的印度變種病毒。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這不是疫苗打第三劑的問題,而是要打不同疫苗的問題。若病毒演化速度快,就會變成舊的疫苗無法對付,恐怕要有新疫苗才能對付,這是很頭痛的題目。柯文哲說,這是專業問題,新冠肺炎這個病毒突變速度快,他以前覺得奇怪,「怎麼奇怪?台灣人好像不太怕新冠肺炎病毒,不過英國變種進來後,也是一塌糊塗」。柯文哲說,人種與濾過性病毒似乎還是有對應關係,之前台灣人種對一開始的新冠病毒蠻有抵抗力,不過英國變種病毒就不行,印度變種好像殺傷力更大,但對台灣人來說,是否一樣?還是要臨床遇到,有統計數字才知道,但若新冠病毒突變這麼快,就不是疫苗打第三劑的問題,而是打不同疫苗的問題。柯文哲說,新冠肺炎會不會流感化?若演化速度夠快,一段時間,變成滿新的品種,就會變成舊的疫苗無法對付,恐怕要有新疫苗才能對付,這是很頭痛的題目。
-
2021-06-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印度變種太強!症狀還包括聽力受損、血栓導致組織壞死
彭博資訊報導,印度一些醫生發現,迄今為止感染力最強的Delta變種病毒(原稱印度變種病毒 B.1.617)會導致患者出現聽力損失、嚴重胃部不適、血栓導致身體組織壞死、頸部腫脹和嚴重扁桃腺發炎等症狀。英國英格蘭公共衛生署日前表示,早期證據顯示,Delta變種病毒導致住院風險增加,且傳染力比Alpha變種病毒(原指英國變種病毒)還要強。印度傳染病專家厄富爾(Abdul Ghafur)表示,需要做更多科學研究,以分析這些較新的臨床表現是否與Delta變種病毒有關。他說,與第一波疫情相比,出現了更多有腹瀉症狀的新冠患者。「去年我們以為已經很了解我們的新敵人,但情況有所改變,病毒變得相當不可預測」。在印度各地治療患者的六名醫生表示,胃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聽力喪失和關節痛等都是新冠患者出現的症狀之一。此外,孟買心臟病專家曼努德漢(Ganesh Manudhane)表示,過去兩個月曾治療過8名血栓併發症患者,當中兩人要切除手指或腳。據當地媒體報導,還有醫生發現血栓問題出現在腸道血管的案例,導致患者出現胃痛問題。除此之外,截至5月22日,印度逾8800名新冠患者和康復者,患上罕見的毛霉菌病,一些醫生懷疑是重症患者過量服用抗生素、鋅來治療有關,屬於罕見疾病,多感染人類的鼻竇、腦部與肺部等部位,還可感染消化道、皮膚及其他器官。截至目前,印度今年通報1860萬例確診個案,去年通報1030萬例。根據印度政府最新的研究報告,Delta變種病毒是導致印度第二波疫情背後的主因,其傳染性比首次在英國發現的Alpha變種病毒高出約50%。
-
2020-11-05 養生.保健食品瘋
「芝麻素」可護心、保肝還抗氧化...真那麼厲害?藥師告訴你:真正有效的是這3項
說到這年頭的保健新寵兒,芝麻素絕對榜上有名,但許多保健食品總是誇大神化產品的效用,微笑藥師網這週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芝麻素」(Sesamin)的作用,希望提供資訊給大家以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喔。芝麻素的保健效益 一、什麼是芝麻素(Sesamin)芝麻素(Sesamin)是指芝麻中脂溶性抗氧化群芝麻木酚素(Lignans)主要代表成份,在芝麻中含量0.5%~1.2%不等,目前研究發現具有強效的抗氧化作用,對於人體的血壓、血脂具有正面的幫助,另一方面也可提升肝臟機能。不過芝麻素僅占芝麻含量不到1%,所以單吃芝麻不容易攝取足量芝麻素達到保健功效,對於想要達到日常保健作用者,建議服用萃取純化後的芝麻素保健食品。二、芝麻素的用途芝麻素在廠商的渲染下,被賦予了許多神奇的效力,但大多都是動物性實驗,尚未經過人體實驗證實,故微笑呼籲民眾在選用芝麻素產品前,還是先諮詢相關專業人員再購買喔。學理來說,芝麻素可以抑制delta-5-desaturase(此酶是在脂肪酸代謝的限速酶rate-limiting enzyme),抑制delta-5-desaturase會使血液中中的EPA與AA濃度下降。在1996年的一篇人體研究實驗,顯示每日服用64.8毫克芝麻素與328毫克維生素E(實驗組),比單獨每日服用328毫克維生素E族群(對照組),其整體的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都有明顯下降的趨勢,而對照組沒有下降的現象。綜合其它動物試驗,文中表示芝麻素降血脂效果可能與其抑制delta-5-desaturase、HMG-CoA reductase、acyl-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 (ACAT)酵素有關。【1】除了血脂的調控外,由於芝麻素能誘導內皮組織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現,所以對於收縮壓也有幫助。2009年一篇雙盲交叉人體試驗顯示,每天服用60毫克芝麻素,持續4周,能明顯使收縮壓下降3.5mmHg/舒張壓1.9mmHg【2】。或許你看到這數據可能無感,統計研究指出,收縮壓下降2-3mmHg,能降低4%冠心病死亡率、6%中年中風死亡率。【3】動物實驗發現,芝麻素能藉由抗氧化及抗發炎作用,減輕因酒精或四氯化碳造成的肝臟損傷,所以芝麻素的保肝效果也備受注目。在人體研究也看到類似效益,研究發現每天服用260毫克五味子萃取物及10毫克芝麻素,可以改善肝功能,調降肝指數ASL/ALT。【4】另一主要機制是抑制維生素E-ω羥基化(Tocopherol-ω-hydroxylation)(此為維生素E主要代謝速率限制步驟)。口服芝麻素,透過抑制維生素E的代謝而升高血液及組織中維生素E的濃度,特別是伽馬子集維生素E(γ生育酚和γ生育三烯酚),所以芝麻素也能間接提升身體抗氧化的能力。至於芝麻素幫助睡眠的功效,在2015年發表於Global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的一篇有關芝麻素與維生素E補充品對於健康人體的抗氧化及日常生活疲勞感改善的研究,其中提到連續8週,每天服用10毫克的芝麻素及55毫克的α-維生素E,對於睡眠有幫助。【5】不過微笑說明一下,目前芝麻素及維生素E幫助睡眠的文獻相當少,並不足以支持其用於幫助睡眠的效益,所以想要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規律運動並保持愉悅的身心才是上上策。至於其它生理作用像帕金森氏症的預防、雌激素受體調節作用、脂肪燃燒,都未經人體臨床試驗,僅限於動物性試驗。整體來說,芝麻素可以藉由減少維生素E的代謝來增強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到底芝麻素要吃多少呢?由於目前人體研究資料有限,故沒有建議的服用劑量,但若想提高身體裡維生素E的含量,以增加其抗氧化能力,則必須服用約100-150毫克的芝麻素。三、微笑藥師的定位目前芝麻素的人體研究仍太少,初步研究顯示對於心血管保健(血壓血脂)及肝臟保健有幫助。對於血壓血脂的保健效益不如精胺酸或紅麴,肝臟保健效益亦不強勢,但整體來說,芝麻素能全面性兼性心血管保健、肝臟及抗氧化效益,人體食用安全性高。參考資料:1.Hypocholesterolemic effect of sesame lignan in humans. Atherosclerosis 1996 Apr 26;122(1):135-36.2.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of sesamin in humans. J Nutr Sci Vitaminol (Tokyo). 2009 Feb;55(1):87-91.3.INTERSALT study findings. 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care implications. Hypertension. 1989 Nov;14(5):570-7.4.Improvement of liver function in humans using a mixture of schisandra fruit extract and sesamin. Phytother Res. 2013 Mar;27(3):368-73.5.Sesame Lignans and Vitamin E Supplementation Improve Subjective Statuses and Anti-Oxidative Capacity in Healthy Humans With Feelings of Daily Fatigue. Glob J Health Sci. 2015 Mar 25;7(6):43263. doi: 10.5539/gjhs.v7n6p1.本文獲廖偉呈藥師授權轉載,原文:芝麻素(Sesamin)的作用作者簡介_廖偉呈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畢,中華民國註冊藥師,糖尿病衛教師,居家藥師照護合格藥師。部落格:微笑藥師網粉絲專頁:微笑藥師藥局延伸閱讀: 21天內替你抗發炎、降三高、減肥!美心臟外科醫師公開「修復身體菜單」:不只吃三餐,更要吃點心
-
2020-03-0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播 好市多做了這件事消費者哀號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旅行需求銳減,許多航空公司讓旅客免費更改行程,同時採取防疫措施,保障機艙內的衛生以及空氣流通,並取消用同一個杯子續杯;為防止病毒傳播,量販超市好市多(Costco)也宣布暫停供應商品免費試吃。好市多暫停試吃的消息於5日開始在社群網站Reddit上曝光後,引發消費者在網路上哀號連連;目前不清楚範圍是否遍及全美所有分店或僅限於部分地區,也不確定何時恢復供應。由於擔心疫情的民眾開始囤積物資,好市多目前正面臨瓶裝水、消毒劑和其他重要補給品缺貨問題,部分分店已規定消費者限購衛生紙與廚房紙巾的數量。好市多財務長加蘭蒂(Richard Galanti)5日說:「我們每天都會進貨,但因為特定重要商品需求增加,仍供不應求;顯然不只是在好市多,就算在其他店家也是一樣買不到消毒用品。」為了防止病毒在機上發生人際傳播,美國部分航空公司取消使用同一個杯子續杯飲料的服務,以防止乘客用手觸碰餐車與托盤;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空服員將使用新的杯子為旅客提供續杯飲料。除了清洗天花板與座位上方置物櫃等機艙清潔措施之外,聯合航空的空服員可能會戴上手套為旅客供應食物與飲料,以及收取餐具或杯子。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和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也都推出防疫措施,取消自助式點心與水果供應。各公司也與各地機場合作,定期消毒在商店與售票櫃檯等地方人們經常接觸的表面。傳染病及航空醫學專家也與航空公司與空服員工會的員工舉行會議,解釋經常洗手等防止感染病毒的最佳方式。美國航空空服員工會醫學顧問貝蘭德(Kris Belland)致信機組人員表示:「不幸的是,這個領域的工作有風險,其中之一就是接觸到染病的乘客。」
共
2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