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15
共找到
5180
筆 文章
-
-
2022-01-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新增46例、境外46例 再增餐廳群聚案共5例
國內今日新增46例本土確診個案,境外移入新增46例個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本土46例個案較多,境外有25例是落地採檢確診,有21例是居家隔離驗出。陳時中說,今日桃園新增29例,其中案18555為未知感染源個案。自貿園區已累計102位確診,加值園區原本有2家公司較嚴重已經停工,已採檢2789人,有5位陽性,都是本國籍員工,都是二採檢驗陽性,仍在居家隔離中。另外居家隔離中有症狀而採檢驗出陽性者有9位,都是一採陰性,二採轉陽,分別為7位外籍人士、2位本國籍人士,因此今日亞旭電腦廠相關個案,今日總共新增14例個案。目前亞旭持續停工,還要持續篩檢。另外案18514退休人員,他歌唱足跡多也有租屋,他的1位姊姊因此確診,此外同餐廳用餐也有3人確診,包含案18135之前是太陽能公司人員確診,媽媽也有大湳市場足跡案,原本這一對母女沒有來源,如今發現也在同家餐廳用餐。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24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27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9例)、英國、加拿大及荷蘭(各2例)、馬來西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法國、中國、瑞典、柬埔寨、越南、新加坡(各1例)移入;另23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1月9日至1月2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542,66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523,800例排除),其中18,503例確診,分別為3,475例境外移入,14,97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22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使用伊維菌素抗新冠是不必要支出 權威期刊研究揭原因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上禮拜四(2022-1-13)發表US Insurer Spending on Ivermectin Prescriptions for COVID-19(美國保險公司在 COVID-19 伊維菌素處方上的支出)。作者是兩位密西根大學的醫生和一位波士頓大學的教授。我把它的重點整理和翻譯如下:儘管有證據表明伊維菌素對 COVID-19 無效,但在2020 年 12 月伊維菌素在美國的處方量激增。我們想知道美國保險公司在這些處方上的浪費開支,所以我們通過使用 2020 年 12 月 1 日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的國家索賠數據來找出答案。在研究期間,該數據庫裡包含了 500 萬擁有私人保險的患者和 120 萬擁有美國醫療保險優勢的患者。我們發現在這段期間裡共有5939個口服伊維菌素處方,而其中的348個處方是為治療寄生蟲而開立的,所以這348個處方就沒納入跟COVID-19相關的伊維菌素處方保險支出統計。我們也發現每份處方的費用大約是60美金,而其中大約三分之二是由保險公司承擔。由於上述調查期間只是從2020-12-1到2021-3-31,所以我們又到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查看更新的口服伊維菌素處方數據。我們看到的最新數據是2021-8-13那一個禮拜裡共有88000個伊維菌素處方,而估計其中的84400個處方是為COVID-19而開立的。也就是說,光是這一個禮拜,保險公司就為COVID-19相關的伊維菌素處方支付了250 萬美元,而以此推斷,一年的支出將會是1.3 億美元。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儘管經濟理論認為保險公司不應承保無效的醫療護理,但保險公司卻對沒有效力的伊維菌素處方進行了大量補貼。這些支出超過了每年醫療保險浪費在不必要的背痛成像方面的支出(註:這是一項受到廣泛關注的低價值服務),而實際浪費的數量甚至更高,因為我們的估計並不包含醫療補助支出。此外,由於服用伊維菌素的人大多不願意接受新冠疫苗接種或其他真正有效的治療,所以較容易感染新冠肺炎以及發生併發症,而這當然也會增加保險的支出。總之,我們的研究顯示,保險公司可以通過一些限制措施,例如要求事先授權,來防止在COVID-19伊維菌素處方上的大量浪費。昨天(2022-1-19)Retraction Watch網站報導又有一篇伊維菌素論文被撤銷,以及另一篇伊維菌素論文被表示擔憂。被撤銷的論文是2021-6-15發表的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Ivermectin against SARS-CoV-2: An evidence-based clinical review article(伊維菌素對抗新冠病毒的作用機制:一篇基於證據的臨床綜述論文)。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這篇論文聲稱它是「基於證據」以及「臨床」,所以在份量上當然是不容小覷,而它也的確是被倡導伊維菌素的人士大量引用。可是,現在當你點擊上面那個連結時,就會看到一段期刊主編的話:「主編已撤銷這篇論文。這篇論文發表後,有人對它的方法和結論提出質疑。審查證實,雖然該論文恰當地描述了伊維菌素的作用機制,但它所引用的消息來源似乎並未表明伊維菌素治療新冠病毒的作用有明確的臨床證據。因此,主編不再對這篇論文的可靠性有信心。」被表示擔憂的論文是2018-11-19發表的Antivirus effectiveness of ivermectin on dengue virus type 2 in Aedes albopictus(伊維菌素對白紋伊蚊2型登革熱病毒的抗病毒作用)。雖然這篇論文是針對登革熱病毒,但它卻是被提倡使用伊維菌素來對抗新冠病毒的人大量引用。只不過,現在當你點擊上面那個連結時,就會看到一篇Expression of Concern(擔憂的表達),而其中的一段是:「總體而言,我們諮詢過的編輯委員都表示,對圖表一的結果的可行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存在擔憂。這些問題並未通過發表後討論裡所收到的數據和評論得到解決。因此,本期刊發布了這份擔憂的表達。」有關其他幾篇伊維菌素論文被撤銷的報導,請看:伊維菌素首席推手又被撤稿伊維菌素治新冠無效,剛出爐的馬國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伊維菌素:醫師會長的推薦,良莠不齊的科學證據原文:伊維菌素的浪費支出,伊維菌素的論文被撤
-
2022-01-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雄婦人打第3劑莫德納15分鐘後 軟癱倒地送醫不治
高雄一名72歲婦人25日上午到大寮包公廟打第3劑疫苗莫德納,接種完在旁休息觀察要回家時,卻突然軟癱倒地。醫護人員見狀趕上前急救,並將婦人送醫,仍然不治。高雄市衛生局已通報疫苗不良反應並進行相關調查程序,目前正在調查了解婦人是否有慢性病史。這名婦人前兩劑疫苗打的是AZ,今天上午到大寮區包公廟接種站打第3劑疫苗莫德納。婦人填寫健康聲明、醫師完成問診後,接種莫德納疫苗,然後在休息區待了近15分鐘。在離開時突然身體不適,全身軟癱倒地。接種站醫護人員見狀立刻進行搶救,將婦人送醫,後來仍宣告不治。衛生局表示,正積極調查死因,了解婦人病史,並通過疫苗不良反應。
-
2022-01-26 新聞.健康知識+
一天該喝多少水?「飲料、湯」可取代水嗎?營養師教你判斷:你喝水喝夠了沒
或許你曾聽過每天要喝八大杯水(一杯為240cc)的說法,這是因為每消耗1大卡熱量約需要1cc的水,故以2000大卡飲食估算,約需八杯水,但實際上,因為我們每天可從食物獲得約1000cc的水。你是否周遭有的朋友幾乎不太喝水,讓你心裏很好奇不是說喝水很重要嗎,這樣也可以嗎?你是否曾看到有的朋友手裡總是拿著一個超大罐子裝的水,走到哪喝到哪,對方還會告訴你每天要喝好幾千cc的水才夠?你是聽過有人因每天喝好幾千cc的水,最後導致水中毒住院?你是否看過新聞報導「某年輕人夜跑中暑,引起橫紋肌溶解」、「某老人家曬太陽未多喝水,引起熱衰竭」等;甚至還有醫生提醒說「水喝太少易引發缺血性中風」!水究竟有什麼重要,為什麼我們非得每天喝它?而到底我們每天該喝多少水才夠?聽說每日要喝八大杯水,如果喝不到八杯水又會怎樣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水這個對身體來說非常重要的營養素吧^_^水很重要,不只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更是水做的! 在古典名著紅樓夢裏,賈寶玉說道「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事實上,不管女人、男人都是水做的,因為水分是人體最大的組成成分,約占我們體重55~70%。嬰兒是體水含量最高的族群,老人最低,男性(55~63%)則略高於女性(50~60%),所以不僅女人是水做的,男人實際上比女人還「水噹噹」。多喝水多健康,認識水的功能!水和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一起並列為人體所需六大營養素,它也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營養素。以一個75公斤的男性為例,各營養素在身體的占比中,水佔了60%(45公斤),剩下的40%中,脂肪佔了一半(15公斤),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加起來佔了另一半(15公斤)。水在人體內扮演很多重要功能,這主要是來自其獨一無二的化學和物理特性。例如水具有極性,所以很多化合物均可溶於水;水的比熱很高,要改變它的狀態需要相當大的熱能,所以水可以調節體溫。下面是水在人體內的一些重要功能:1.調節體溫(散熱、防中暑)我們所攝取的食物熱量只有四成左右能轉化給細胞使用,高達六成都是以熱的型式浪費掉。身體所產生的這些熱會透過心血管系統運送到表皮(也就是皮膚),透過排汗來帶走。每蒸發1公升的汗水,約可從皮膚及附近組織帶走600大卡的熱量。故透過出汗&汗水的蒸發,讓我們可將過高的體熱散掉,避免體溫持續升高而抑制身體酵素系統的作用,也避免了夏天中暑的發生。流汗之所以可以調整體溫是因為當身體熱能增加時,附近組織的水會吸收過剩的熱能,透過皮膚毛孔蒸發掉。由於水的高比熱特性,讓液態的水變成氣態蒸發掉的過程會帶走大量熱能。熱量被帶走溫度自然得以下降,這也是為什麼流汗時,若吹來一陣風,汗水蒸發後會讓我們備感涼爽舒服的原因。夏天常見的「中暑」或「熱衰竭」等問題,講白一點就是身體因無法充分散熱而造成的熱傷害。由於水分是散熱的關鍵,故缺水就成了夏天引起中暑、熱衰竭等問題的主因之一。2.幫助廢物排除由於大部分的人體代謝廢物都是水溶性物質,而即便是脂溶性廢物,也會在肝臟幫助下,轉變成水溶性再藉由尿液排出體外,所以水分可說是人體排除廢物的重要運送媒介。3.其他水對於人體的重要功能.潤滑&避震:水不能被身體所壓縮,所以可作為關節和膝蓋的潤滑液;另外還可作為脊髓和胎兒(羊水)的避震器。.維持細胞機能:水對身體細胞來說非常重要,體水三分之二的是分布在細胞裡。水的存在可產生液體壓力,讓細胞能膨脹起來、成形。另外,水也是很好的溶劑。基本上,細胞生存與執行生理功能所需的氧氣、能量(葡萄糖)及各種營養與材料(如胺基酸、脂肪、各種離子等)都可在細胞內的含水環境中獲得,而細胞代謝廢物的排除也是靠水的幫忙。.維持血液容積:血漿(動脈、靜脈、微血管、淋巴)約佔體重5%,水的存在確保身體可維持適當的血液容積。當脫水2%時血液濃度會升高,脫水至10%時血液容積會明顯減少而導致循環不足。所以夏天也是腦心血管相關疾病好發季節,千萬不可輕忽。.作為良好溶劑、參與生化反應、運送營養素:水分子的極性構造讓它不僅成為許多化合物的溶劑,也參與了很多生化反應,並成為人體很好的運輸媒介。不僅身體的代謝廢物需要靠水來運送,水溶性的營養素也需要靠水來幫忙。.維持滲透壓、電解質濃度:由於水可以自由進出細胞膜,透過離子和水,讓身體得以控制細胞內外與身體各個區間的水量,和電解質的濃度。高蛋白飲食所減輕的重量中有大半是水!你或許聽過使用吃肉減肥(高蛋白質減肥或無醣飲食),短期內就可減輕好幾公斤體重。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高蛋白飲食會產生很多蛋白質代謝廢物(如尿素);此外,這類飲食因缺乏醣類使得脂肪無法完全燃燒,而會產生酮體等脂肪代謝廢物…這些來自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廢物都需要靠身體消耗大量水來將它們排除,因此採用此類飲食會產生脫水利尿效果。(要記得人體約有五到六成的水分,60公斤的人隨便脫個5%的水就有3公斤,這也是為什麼體重會減輕很快的原因啊>_<)因此,使用高蛋白飲食減肥,所減輕的體重中有大部分都是水。這也是為什麼體重可能減輕三五公斤,但尺寸的改變看起來卻像只減掉兩三公斤而已。此外,這類減肥飲食在停止使用後,體重很快就會恢復。其實這也不能叫做復胖,因為這可能只是脫水利尿行為停止,水分又回到身體的緣故。到底每天要喝多少水?或許你曾聽過人可以幾週(視身體儲存的脂肪量而定)不吃東西仍可存活,但只要幾天不喝水就會死亡。聽起來感覺水好像比其他營養素還重要,但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我們身體或多或少可以儲存一些營養素以備不時之需,但人體並沒有儲存水分的地方,所以只要缺乏時間一長(還是看環境,在沙漠中沒有水可能一天就會死亡)就會導致死亡。認識身體的水分平衡機制!身體水分的來源(攝取量)主要有三:直接喝的水/飲料、食物中的水,以及身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水;消耗水的地方(消耗量)主要有四:皮膚蒸發流失、肺部呼吸流失,尿液排出及糞便排出。基本上,這兩者需維持平衡,也就是每日身體所獲得水分量=排出的水量。Q1.為什麼有些人很少喝水也不會怎樣呢?!或許你曾聽過每天要喝八大杯水(一杯為240cc)的說法,這是因為每消耗1大卡熱量約需要1cc的水,故以2000大卡飲食估算,約需八杯水。但實際上,因為我們每天可從食物獲得約1000cc的水(新鮮食物本身就富含水,水果水分約介於80~90%間,蔬菜多半超過>90%;肉類雖然水分較蔬果少,但也有65~75%間),醣類、蛋白質和脂肪在新陳代謝過程會產生約350cc的水,所以基本上只要每天額外喝入1000cc的水或其他液體,就可滿足身體水分平衡的需求。這裡的1000cc可以是水,或飲料或湯。這也是為什麼你周遭中可能有些朋友,你很少看他們在喝水但卻不會缺水的原因。Q2.每天要喝多少水才夠?每天的水到底要喝多少,沒有一個絕對的固定值。基本上,我們所需的水量是依照代謝活性與環境而定,但由於環境、飲食生活作息每天都不同,所以所需要的水分也會跟著改變。最簡單的判斷方法視可參考體重而定。嬰幼兒、小孩因新陳代謝較大人高,所以水的需要量比較高:嬰兒每公斤體重約需要110cc的水,兒童則為40cc。影響成年人飲水量最大的因素是環境溫度,例如處在22℃環境下時每公斤體重約需22cc的水,但在38℃時每公斤則需要38cc的水。透過傾聽身體的聲音來調節飲水量!其實你不需要太擔心自己到底水喝得夠不夠,因為我們神奇的身體會自行調節營養素的吸收。以水為例,身體會透過多種荷爾蒙的回饋抑制機制,加上滲透壓感受器等來調控身體水分的平衡。所以你只要用心觀察身體反應,就知道水分夠不夠。你可以透過觀察:A.是否口渴。口渴是人體脫水的第一道警訊,當水分攝取不足時,身體會通知大腦讓你產生喝水的需求。由於人體失去體重1%以上水分就可定義為脫水,但要到脫水1~2%時才會開始感到口渴、疲倦等症狀。所以當你出現口渴症狀時代表身體早已有脫水問題,因此感到口渴時務必盡快補充水分喔。B.排尿次數與尿液顏色。一般而言若有正常飲水的話,4小時約可累積240cc的尿量,故一兩個小時跑一次廁所都算正常,但若整個早上都不想上廁所就代表水可能喝太少了。另外,正常的尿液為淡黃色,若尿色較濃或有惡臭都是水分攝取不足的警訊;反之,若尿色清如水則代表水喝得太多。最後要提醒大家,若在短時間出現水分大量流失,例如在炎熱高溫下長時間活動,或從事激烈或長時間運動(如慢跑)時,除補充適量的水分來預防脫水及中暑等熱傷害外,別忘了也要補充電解質喔。最簡單的電解質補充法為飲用運動飲料或含鹽的番茄汁,或也可以在水中擠些檸檬,加入微量鹽巴來補充鈉鉀氯等離子。 汗水蒸發才能調節體溫!排汗之所以可以調節體溫,關鍵在於汗水的蒸發。所以如果流了很多汗,但汗水是流到臉、頸或背部,或是被衣服吸收掉,而非蒸發掉的話,體熱散掉相當有限,體溫並不會降低太多。所以想要透過流汗降溫,最好的方法是處在通風處,或使用扇子等工具來促進汗水的蒸發,而非拿毛巾猛擦汗水。另外,在潮濕的氣候下,因空氣中含水量已飽和,故汗水較不容易蒸發。這也是為什麼風雨欲來前的濕熱氣候,會較大晴天的乾熱氣候更令人感到悶熱不舒服的原因。在此狀態下,會因汗水無法蒸發,使體溫無法有效降低,而引起急性的熱傷害,也就是中暑。所以在潮濕悶熱的氣候下,更要做好防中暑的措施。例如盡量避免在早上10點到下午2點陽光最強的時候出門;出門時戴帽子、撐傘、穿長袖,避免陽光直接曬到皮膚上使體溫上升;留意水分的補充並盡量讓汗水蒸發掉。而在活動時間較長、較激烈時或流汗過多時,除了補充水分外,還要留意補充鈉、鉀等電解質。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換掉浴室門口的腳踏墊,竟能讓家中產生大改變!日本達人的「家事減法術」,讓8成家事都不用做了
-
2022-01-25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寒冬運動當心!醫:有心血管疾病先暖身避免心肌梗塞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維持運動習慣十分重要。但冬天寒流來襲,外出運動要小心,應留意天氣變化,務必做好保暖再出門,最好是安排室內運動,運動前,要先暖身再運動,避免發生心肌梗塞等狀況。60歲的林先生,有高血壓和膽固醇過高問題,除了藥物控制外,須留意飲食及適量運動。所以他堅持每天戶外跑步,周末會爬山,鍛鍊心肺功能,未料,有一天寒流到來,氣温驟降,他在沒有保暖下出門,爬山爬到一半時,胸口十分不舒服,被救護車送往急診,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經緊急心導管手術後才撿回一命。冬天寒流時,心血管病人如果不注意一些小細節,運動起來事倍功半,甚至會有反效果。提醒心血管病人,運動時四項注意事項。●氣溫低,安排室內運動如果外面氣溫很低,可考慮安排室內運動。例如到社區健身房,進行慢跑和腳踏車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可在家使用3至5公斤的啞鈴或彈力帶運動;加入健身房或社區運動課程,告知有心血管疾病情況下,讓專業教練指導,進行適合的訓練;如果會游泳,可選擇室內游泳池或是暖水池,也有些水中有氧運動,都可以訓練心肺功能。●戶外運動,注意保暖有些人喜歡戶外運動,出門前,要留意天氣情況,注意保暖。可採洋蔥式穿法,切勿只穿著輕薄的衣服到戶外。穿暖和的衣服如毛衣、大衣,戴上帽子、圍巾等。運動前,先暖身10至15分鐘,待身體暖和後再開始運動;運動的強度必須漸次增強,不要一開始就採取激烈的體能活動;在運動前、中、後,都必須補充足夠水分。●分段運動,每段間要休息運動時最好分段,每段之間要有適當的休息。此外,在運動前後不要喝酒,酒精會增加人對溫暖的感覺,會使人低估外面的寒冷。很多人運動過後也喜歡飽餐一頓,但短時間吃得太多會為心臟帶來不必要的壓力。●胸痛,停止活動快就醫如果在寒冷的環境中,可能會感到胸痛或不適,即心絞痛,必須自覺停止活動,並盡快就醫。
-
2022-01-25 癌症.抗癌新知
別輕忽身體警訊!十大癌症最新統計:新發癌症人數增加超過五千人
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較107年增加5,123人。因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計仍將持續上升。108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比107年多1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口腔癌為58歲、子宮頸癌為57歲、乳癌及子宮體癌為56歲、甲狀腺癌為50歲,與107年相比較除口腔癌、肝癌、食道癌、胃癌及子宮體癌多1歲,子宮頸癌早1歲,其餘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107年相同。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1)大腸癌(2)肺癌(3)女性乳癌(4)肝癌(5)口腔癌(含口咽、下咽)(6)攝護腺癌(7)甲狀腺癌(8)皮膚癌(9)胃癌(10)子宮體癌,與107年相比較序位相同。 十大癌症排序之男性肝癌與口腔癌互換 女性肝癌和子宮體癌互換 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4,109人,108年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5.4人,較107年增加4.1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 、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107年相較肝癌與口腔癌序位互換。 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7,145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92.7人,較107年增加8.0人。女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107年相比較,肝癌和子宮體癌順序互換,其餘序位與107年相同,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 男性口腔癌、食道癌發生率為女性的11至16倍 男性及女性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性別比差異較大的癌症別,男性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與食道癌標準化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的11.4倍與15.8倍,研究指出嚼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嚼者的28倍,嚼檳榔者罹患上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癌症風險,較不嚼檳榔者之風險增加5倍,若檳榔、菸、酒三者皆有使用習慣,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之風險更高達10.5倍。 國健署提醒民眾透過戒除檳榔、菸、酒,可降低發生口腔癌前病變與癌症風險,而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早期發現口腔癌前病變,及時接受切片診斷與治療,有效阻斷癌前病變轉變為癌症。 肝癌標準化發生率連續10年下降 口腔癌標準化發生率近年呈下降趨勢 經政府、醫界、學界與民間團體長期合作努力,推動B肝疫苗接種、B、C型肝炎篩檢及健保給付治療等,肝癌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由98年每10萬人中39人,下降至108年每10萬人中有27.7人,已連續10年下降。口腔癌標準化發生率由103年最高點每10萬人中有23.2人,下降至108年每10萬人中有22.1人。 國健署與各部會及民間團體合作,積極推動檳榔防制策略,包括:提供戒檳服務、口腔癌篩檢服務、建構無檳支持環境、透過衛教宣導增加民眾知能及跨部會合作,18歲以上成人男性嚼檳率自96年17.2%降至107年6.2%,降幅逾6成。 別輕忽身體警訊!及早就醫開始治療 近年來攝護腺癌、甲狀腺癌及子宮體癌標準化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目前國際間無實證建議對前述癌症無症狀者進行篩檢,若民眾察覺自身有以下異常症狀,請務必就醫並遵循醫師指示,及早診治。 攝護腺癌:小便無力、頻尿、急尿及夜尿等排尿症狀或不明原因骨頭疼痛。 甲狀腺癌:快速長大的頸部腫塊、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持續咳嗽、吞嚥困難。 子宮體癌:不正常的出血,包括:月經週期紊亂、長期持續性出血、月經長久不來後突然大量出血或者停經後的出血。 防疫更要防癌!積極篩檢顧健康! 依WHO及實證醫學證明,四項防癌檢查(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國健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的男性26%口腔癌死亡風險;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 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除了配合政府相關防疫措施,符合癌症篩檢條件的國人應積極參加篩檢,從資料中顯示男性接受篩檢人數較女性少,以致失去早期發現機會,罹癌風險會相對增加。女性乳癌是國人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實證上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鼓勵符合篩檢資格的朋友重視健康,積極接受癌症篩檢顧健康。 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可至全國癌症醫療院所查詢及接受篩檢,或是利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詢前次檢查時間,以確定是否符合篩檢資格,相關篩檢訊息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https://escreening.hpa.gov.tw/Home)進行查詢。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也不要慌張,應儘速至醫療院所進行複診,掌握自我身體狀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十大癌症之首大腸癌可預防,國健署:50歲起定期篩檢降死亡風險 .癌症新增破11萬人!防癌不可少植化素 賴基銘:蔬果空腹吃最好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1-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陳時中列不明源頭疫情四重點:桃園高雄是重中之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新增15本土案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雖然慶幸但不可掉以輕心,畢竟昨天是周日,大規模採檢相對少。陳時中點出現最需要積極釐清的感染源不明群聚案例,包括是宜蘭礁溪某飯店、北市圓山飯店,還有桃園及高雄這兩個規模較大的「重中之重」,地方合作愈多則漏網愈少,本位愈多則漏網愈多。陳時中表示,先前感染源不明群聚當中,曾到桃園大湳市場活動的母女以及新竹一家四口,經過疫調和定序,知道分別與聯邦銀行足跡、機場定序相關,經過時間和周圍社區採檢下,這兩條線是穩定的。不過,宜蘭礁溪飯店及北市圓山飯店則仍然不明,不過「現在有一點點線索」需要再進行驗證。陳時中指出,除了宜蘭礁溪及北市圓山,還有兩個需要積極作為的,就是桃園以及高雄這兩個規模較大、廠商非常複雜的群聚事件,「是我們的重中之重」。上述四件,就是現在重點需要密切追蹤釐清的四個重點。陳時中表示,疫調都是「在地化」,人在哪裡就由哪個衛生局主責,因為在地的親密接觸者會比較多,如果有例外。例如地址與實際居處不符者、工作與居住地點不同者,這就需要地方合作、情報交換。「合作愈多,漏網愈少,本位愈多,漏網愈多,」陳時中表示,疫調系統偶爾有小摩擦,但各地政府整體合作仍好,目前還是用清零的方式在做,希望積極控制疫情。
-
2022-01-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圖輯/疫情升溫 台北車站再現疫苗施打潮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確診人數,境內達到15例、境外達36例,因應疫情升溫且春節假期到來,台北車站大廳再度作為新冠疫苗接種站,今天至週四開放施打,今天施打第一日便吸引大批民眾前往,人數一度可環繞台北車站建築一圈。今天開放施打莫德納追加劑及BNT第1、2劑及追加劑施打,仍有不少民眾前往施打第一劑,而施打民眾也可在現場獲得贈品超商禮券,施打作業預計持續至晚間八時。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新增15人 高雄港增八人接觸者擴至第二層
國內今天新增15位本土個案,包括宜蘭礁溪長榮飯店新增四位確診個案、聯邦銀行和西堤餐廳群聚新增一人、遠雄自貿港區新增兩人、高雄港群聚新增八人。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針對遠雄自貿港區,若曾在1月10日後曾赴園區,尤其是曾在亞旭及鴻佰兩公司工作過卻尚未採檢這,應盡速至社區採檢站或採檢院所採檢。針對礁溪飯店出現昨公布確診員工案18443,包括員工、住宿客人共採檢915人,採出四人確診。陳時中表示,這四人的親密接觸者也匡列90幾位,目前採檢陰性,持續匡列中,但現在情形看來並未擴大,要看其他第二層接觸者的採檢情況持續觀察。不過宜蘭動作很快,很快把915位親密接觸者防火線都建立起來。高雄港群聚新增八位,已擴及第二層,包括同職場或親友等六位親密接觸者,另外港區旁邊有一家販賣雜貨的商店,案18493以及案18492,母子兩人也確診。另外,聯邦銀行、西提餐廳群聚也新增一人。陳時中表示,這名個案為聯邦銀行指標個案,案17630相關接觸者,但因為都已經在集中檢疫所,對社區影響相對小。陳時中表示,目前1月15至1月24日中午已轉送105位落地採檢陽性旅客前往劍潭安心檢疫所;同時段落地採檢陽性共計204位,分流佔51.5%。至於1月21日至23日自貿港區相關確診個案共計100位,其中69位收治於劍潭檢疫所,分流佔69%。今天起新北泰山、桃園龜山集中檢疫所也加入分流收治,目前共有三所、量能451間。另,春節後預計可增加1500間,可收治相關輕症符合條件者。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15 陳時中:可能因周日篩檢人數少 不能掉以輕心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除桃機衍伸社區感染案和高雄港群聚事件,另有零星不明傳染源個案,包括圓山飯店和宜蘭礁溪長榮飯店都有確診者。國內今天新增15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36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雖然今天確診個案大幅減少很多,但可能因為周日大規模篩檢人數較少,仍不能掉以輕心。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0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50多歲。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21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20例)、帛琉及印尼(各2例)、香港、越南、荷蘭、海地、菲律賓、多明尼加及比利時(各1例)移入;另5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1月9日至1月2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8376例確診,分別為3404例境外移入,1萬491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19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首批新冠口服藥到 默沙東莫拉皮韋和輝瑞Paxlovid有何不同?
台灣自購的默沙東口服抗新冠病毒藥「莫拉皮韋」(molnupiravir),今清晨抵台,若要控制疫情,接下來如何分配、使用至為關鍵。ACIP委員黃玉成表示,委員們已開會討論通過新的治療指引,目前就等指揮中心簽核後公告。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表示,有給指揮中心建議將藥物放在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是收治較多新冠個案的醫院,以方便及早投藥,指揮中心應該近期就會說明。我國一月分別通過默沙東和輝瑞的抗病毒藥物的EUA。其中默沙東的「莫拉皮韋」主要作用機轉在病毒的「複製酶」,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每天兩次,服藥五天可降低30%輕症患者之住院及死亡風險。至於另一款台灣有訂購但尚未到貨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藥,是輝瑞的「Paxlovid」,主要作用在病毒的「蛋白酶」,一樣是每天服藥兩次,五天為一療程,第三期試驗顯示可減少89%住院及死亡風險。上述這兩款口服抗病毒藥物,作用機轉都不在棘蛋白上,因此抗病毒口服藥在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可能仍有效。 黃玉成表示,新的指引加入輝瑞口服抗病毒藥、默沙東口服抗病毒藥。用藥時機是在發病五天內,條件是至少要有一項重症危險因子。危險因子與單株抗體領藥條件類似,包括像是BMI大於25、高血壓等慢性病,只要有任何一項,就會建議在發病五天內服藥。據了解,目前專家同意的治療順序上為,有重症高風險因子的輕症患者,一旦確診就給予默沙東或輝瑞抗病毒藥物;若症狀持續,往重症方向進展,則給予瑞德西韋或單株抗體等藥物。不過台灣之前進口的兩種單株抗體藥物主要作用在病毒棘蛋白上,黃玉成表示,實證發現對於Omicron較無效果,未來可能將以瑞德西韋以及口服抗病毒藥為主要治療藥物,便利性也較高。由於抗病毒藥物針對輕症患者使用,張上淳表示,由於剛開始的藥物到貨量不多,因此專家們給指揮中心的建議是將藥主要儲備在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和收治較多個案的醫院,可立即使用;另外各區管中心也會儲備部分藥物,個案數較少的醫院若有需求,不需區指揮官同意,即可申請用藥。而我國在流感大流行時,我國儲備克流感藥物為全人口的15%,現在面對新冠肺炎,僅向訂購默沙東和輝瑞一萬和兩萬人份的抗病毒藥物,是否充足?據了解,我國和兩家藥廠都簽訂類似開口合約的條件,一但有必要,就可立即追加購買。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亞旭群聚19足跡曝 超商、全聯、家樂福入列
桃園亞旭電腦廠爆發群聚感染,桃園市府今公布確診者公共場所足跡,包括711、全聯、家樂福都入列。桃園市新聞處長詹賀舜表示,為加強桃園市社區防疫,遠雄自貿港區個案公共場所足跡,每日會公布2次,也請市民朋友提高防疫意識。相關公共場所足跡包括15日晚間至億客成生鮮超市菓林店;16日至全家超商蘆竹山海店;16至20日中午至家樂福便利購桃園寶山店、傍晚至711航祥門市、春成豬腳飯;16至21日至1983平價小館;16至22日傍晚至711機場門市;17至21日早上至711新台茂門市;19日中午至正一排骨南崁店;19日及21日晚上至北港自助餐;20日至圭記蔬果量販龍潭大昌店。21日至萊爾富桃縣桃竹店、中午至大戶屋桃園台茂店、傍晚至全聯觀音中山店;22日至全聯龍潭北龍店、下午至橋頭老麵店、傍晚至全聯桃園中正店、晚間至台灣番鴨牧場台灣甕窯雞富國店及711忠愛莊門市。詹賀舜表示,昨日遠雄自貿港區、宿舍區及員工經常聚集的場所,均已完成加強環境清消,目前桃園設有11處社區臨時採檢站,鄰近遠雄自貿港區的採檢站包含大園市民活動中心、蘆竹採檢站(東溪路停車場)、大園區三和天幕籃球場,若市民足跡重疊或有疑慮均可就近採檢。
-
2022-01-2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場疫情改變全世界,改變原有的生活
【編者按】醫病平台一直希望用一週三篇相同主題文章的方式呈現,但有時候無法完全吻合相同主題,以致無法即時刊登,對作者很抱歉。本週謹以照顧者與病人的文章,讓大家了解機構與病人在不同狀況下的遭遇,以及克服困難的歷程。2020年春節前夕,突然來的疫情改變我們的生活,挑戰機構工作人員的應變能力,當然也衝擊住在機構內的服務對象。2021年5月15日國內疫情嚴峻進入三級警戒,全日型住宿機構亦必須調整原有的服務方式,進入分艙分流模式,當然也打亂原有的生活節奏,疫情後生活與服務方式的改變,考驗著工作人員,需要思考如何在變化的生活中讓服務對象安定,又要調適自己的身心狀況與注意防疫的細節,因此更需要不斷的適應與更新策略,以求在防疫的過程中找出平衡的生活方式。心智障礙者面對生活的改變,往往需要時間去適應,無法調適時會藉由情緒行為等方式來抒發,或是從身體的症狀來表現,如失眠、食慾不佳、血壓不穩定等。故機構進入分艙分流的服務模式中,除配合疫情指揮中心的指引落實防疫措施,更要兼顧到服務對象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規劃多元防疫的支持措施,以期能在疫情緊張的氛圍下,服務對象仍能健康快樂生活。分艙分流的期間所有的活動規劃中一定要加入防疫措施,包含動線分流、活動前後的環境的清潔與消毒,工作人員的防護裝備,指導服務對象戴口罩、手部清潔等,而活動的設計仍要以生活品質的八大領域作為參考指引,生活品質的八大領域分為生理福祉、情緒福祉、物質福祉、人際關係、社會融合、權利、個人發展、自我決策等八項,主要是幫助工作人員能檢視活動的設計內容是否能減少服務對象的焦慮不安感,帶給服務對象健康與快樂,對生活品質的提升是有幫助的。另工作人員會每日紀錄及回饋服務對象生活與身心的狀況,提供的活動及支持措施亦會依據服務對象的反應與需求做調整與修正,如因為無法進入到社區活動,工作人員設計行動購物車,採取分流方式讓服務對象體驗購物樂趣,購買自己喜歡的零食、飲料,設計仿夜市活動,讓服務對象在艙流中也能套圈圈、釣金魚、抽抽樂。雖然工作人員很努力籌劃豐富的活動,但疫情造成的生活改變仍有少數服務對象不適應,進而出現較嚴重的情緒行為,如大聲哭鬧、攻擊他人等,此時備援的工作人員扮演重要角色,需要介入提供個別化的支持,緩和服務對象當下的情緒,藉由溝通圖卡協助服務對象表達自己的心情並給予服務對象回饋與支持。線上學習、視訊互動成為服務對象新的體驗,特別是視訊互動讓服務對象與家人間有情感的連結,透過視訊了解家人是愛他的,並藉由視訊表達想念之情,當然也分享在機構的生活點滴讓家人放心,另透過視訊與社區的朋友一起聊天,分享自己的心情,增進友誼。線上學習也是有趣的體驗,「Fitforce」闖關體驗運動遊戲,就是許多服務對象喜愛的遊戲,工作同仁也利用「運動i台灣」線上有氧課程帶領服務對象一起做運動,讓生活豐富不單調。一場疫情改變全世界,改變原有的生活,我們都在學習如何面對疫情下的新生活。對機構來說,這個改變讓機構承擔更大的責任與壓力,疫情嚴峻使得外界資源減少,但服務不能打折,機構仍要堅守服務品質,照護與守護好每位服務對象的身心健康。
-
2022-01-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師分析Omicron有「4大超級」 建議後續維持2級警戒較適當
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短短幾天南北都陷入疫情中,不少人擔憂認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應盡速提升到3級警戒,避免壓垮醫療體系,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整理相關資料,認為Omicron有「4大超級」,考量各層面,維持2級警戒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許秉毅並自行製作兩個圖表分析,讓大家可以一目瞭然,其中Omicron的4大超級分別是:一、 傳播速度「超級快」:「案例倍增時間」為2到3.4天。英國研究報告顯示「Omicron案例倍增時間」為2天;南非研究報告顯示為3.4天。二、 阻斷傳播「超級難」:Omicron從受感染到發病只需2到3天,且發病前即具傳染力,因潛伏期極短,往往感染者被匡列時,已將疾病傳播出去。目前研究顯示,Omicron之「基礎基礎傳播數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大於3。原始種新冠病毒「疾病潛伏期」為5天,因此感染病者被匡列隔離時,常常尚未將疾病傳播出去。三、 需住院率「超級低」:大多數受Omicron感染者沒有症狀或只會發生喉嚨痛、流鼻水及發燒,很少會有呼吸困難或因病情嚴重需要住院。加拿大一項涵蓋6312位染病者之研究顯示「需住院率」為0.33%;丹麥一項涵蓋785位染病者之研究顯示,「需住院率」 為1.2%;蘇格蘭一項涵蓋23840位染病者之研究顯示,「需住院率」0.06%。整體而言,平均住院率為0.15%,1000名確診者中只有1.5人住院。四、 疾病死亡「超級少」:加拿大之研究顯示,6312位染病者無人死亡;丹麥研究顯示,785位染病者無人死亡。整體而言,「死亡率」小於 0.02%。但也因為死亡者少,病毒得以經由存活者不斷傳播。而對於不少人擔憂目前的疫情,認為應該即早從「2級警戒」提升到「3級警戒」,許秉毅認為,面對具有「4個超級特質」之Omicron變種病毒的挑戰,作戰的思維必須跟應付傳統新冠病毒不同,考慮的因素需涵蓋醫療面、經濟面及教育面。如果採取「3級警戒」勢必會對餐飲業、旅遊業、航空業的營收產生「斷崖式」的影響;學生德智體群的教育品質也會跟著下降,不過,倒是可以讓染病人數不會驟升太快,但相對民眾就醫方便性會下降,Omicron以外疾病 (含癌症)之早期診斷與治療可能延誤,同時失業衍生的精神疾病、家暴與自殺會增加,另外病人住院時,也難以與家人及朋友見面。如果保持「2級警戒」,染病病人數可能快速增加,但如果大多數民眾能接種疫苗,且無症狀及輕症患者能送檢疫所觀察治療,需住院之重症患者應不至於太多,也不至於造成醫療系統崩盤。他認為,後續可以持續保持「2級警戒」,提升疫苗覆蓋率,大家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不摸眼鼻口、重症送醫院、無症狀或輕症者送檢疫所,可能是較佳的選擇。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逆時中!指揮中心指確診男大生感染源與港區有關 陳其邁:證據不足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提到,案18309高科大旗津校區男大生與港區兩確診個案有足跡重疊的部分,預判可能是接觸上的傳染;但高雄市府認為,目前證據也不足以證明其有接觸,感染源還要再作查證。針對防疫旅館曾有2人1室的安排,衛生局表示,那是幼兒與漁工的特殊狀況。陳其邁表示,男大生有5天三度南北往返,看他的足跡是在高雄,14日回去,15日有疫調,腋溫是37度左右,症狀也不是那麼明顯。他是在18日出現症狀,21日確診,感染源還要再釐清,因為看起來雖然有與某個案在旗津地區有部分的時間重疊,但是因為足跡並沒有看到他們兩個人有接觸,現在的證據也不足以證明他們兩個有接觸,還要再作查證。陳其邁說,因為此個案15日就回去,從現有的個案來看他已經離開,他是14日在高雄感染的話,那判斷感染的時間點是前三天12日至14日有感染力,但是到目前為止,看他的足跡及篩檢狀況,都未發現有確診的個案,所以還是希望找出其感染源。旗津地區的防疫重點,會是以嘉盛工程行或者新光輪上船工作的人感染風險為主。在防疫旅館量能部分,高雄目前防疫旅館大概6000房左右,僅次台北。因為春節回台者眾,現在防疫旅館居家檢疫高峰期已過,近日每天退房大概300間,未來希望能到擴充到6500房。高雄防疫旅館量能夠,有些兩人一室是因為幼兒需要有照顧者,或是之前大批漁工回來時,曾一度同時湧入4000漁工,因為同船所以居家檢疫曾有短暫時間是2人1室,但採檢一定要是雙陰性才放人,這部分風險管控有做好。目前量能趨緊,希望找出隱形傳播鏈,控制社區的傳播風險。
-
2022-01-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港群聚再增15人染疫 台南喜宴參與人員目前陰性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除桃機衍伸社區感染案外,高雄也燒出高雄港群聚事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新增的52例本圖個案中,高雄港又增加了15人,將持續設置社區篩檢站。因應高雄港群聚,陳時中表示,將在高雄港設置六處篩檢站,包括118號碼頭、2貨櫃區、3貨櫃區、5貨櫃區、6貨櫃區;兩處社區篩檢站,包括前漁港西岸碼頭、小港臨海新村漁港。將持續進行確診個案疫情調查、警政協助調查活動軌跡等釐清個案活動史及接觸者匡列。陳時中表示,將透過港區實聯制通知港埠工作人員至篩檢站採檢,並發送簡訊告知加強自主健康管理。另針對案18212曾於1月16日至台南市參加喜宴,同桌及工作人員採檢及居家隔離,同廳人員採檢及自主健康管理;目前已採檢者均陰性,持續採檢中。陳時中表示,若每個人即時的動作都對疫情控制有幫助要特別呼籲,現已宣布餐廳要實聯制,雖然有些工作人員抱怨,但我相信不多。防疫不是單方面,全體國民每個人都有責任,多盡一點心力,就能多控制疫情比較好。
-
2022-01-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52、37例境外!西堤再+2為已匡列 社區影響較小
過年將至,但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國內今天新增89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52例本土個案及3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其中西堤新增兩例個案,為已匡列人員,社區影響較小;另外原本因為擔心女兒足跡而採檢的媽媽,四採陰性也沒有抗體,判定為偽陽性,案例去除。除原本桃機的群聚外,包括高雄港、亞東醫院護理師等,國內已有八條已知傳染,另有多名不明感染源的確診個案。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32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針對昨天傳出的圓山飯店人員確診案,陳時中表示,其哥哥、母以及哥哥友人也都染疫。不過市民能夠及早快篩,具警覺性。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7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12例)、法國(3例)、英國(2例)、丹麥、印度、烏克蘭、菲律賓、土耳其、澳大利亞(各1例)移入;另14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1月8日至1月2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8325例確診,分別為3368例境外移入,1萬490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2例空號病例(案17934、案17970,再次採檢為陰性改判排除),累計119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遠雄自貿港確診者足跡 菜市場、大賣場、3客運線在列
桃園遠雄自貿港區爆發大規模群聚,市府經連夜疫調,剛剛公布個案相關公共場所足跡,遍及桃園、中壢、蘆竹、大園等區,包括南崁菜市場、家樂福中原及經國店、好市多中壢店,客運703、5250及1路公車等;防疫消毒大隊已展開消毒工作,配合疫調儘速完成清消。新聞處長詹賀舜表示,經衛生局連夜疫調,公布遠雄自貿港區個案相關公共場所足跡,包含1月15日至21日期間曾至家樂福中原店;1月16日至21日期間曾至南崁菜市場;1月16日至21日曾搭乘亞通客運703線;1月16日、18日曾搭乘亞通客運5250線;1月16日曾至歐悅國際連鎖精品旅館、中壢希望職工中心、晚間曾至家樂福經國店;1月17日上午曾至7-11立揚門市;1月17日至1月21日曾搭乘1路公車;1月17日、20日、21日曾至7-11遠雄門市。1月18日下午曾至萬岳運動用品中正店;1月18日至20日期間曾至J-MART佳瑪生活館南崁店與NET南崁一店;1月19日曾至Costco桃園中壢店、晚間曾至大埔鐵板燒建國店;1月20日曾至旌寶五金百貨行、家樂福內壢店、57商店、晚間曾至久湯鍋の物24H;1月21日曾至您好尚介香碳烤、中壢火車站、上午曾至7-11布拉格門市、晚間曾至成蕙生鮮超市。詹賀舜說,確診移工相關宿舍和經常聚集的場所,環保局近日已加強環境消毒,而針對上述足跡點,防疫消毒大隊一接獲通報也立即展開消毒工作,配合疫調盡速完成清消。詹賀舜提醒,市民朋友如曾出入上述相關場所,請於足跡重疊次日起14天,進行自我健康監測,期間如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頭痛、打噴嚏、流鼻水、疲勞等疑似症狀,請盡速撥打1922或0800-033-355防疫專線通報,並至醫療院所採檢(勿搭乘大眾運輸),就醫時請主動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
2022-01-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打疫苗者中新冠死亡率比未接種者高?教授破解偽科學流言
我在2021-10-10發表打疫苗後死亡850人,新冠肺炎死亡845人,保命變奪命?,指出有些媒體和政客錯誤解讀「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的數據。昨天(2022-1-20)讀者Wen在這篇文章的回應欄留言:「教授您好,能否請教教授,您怎麼看下面這篇文章,暗指打疫苗者中Covid-19死亡率比未接種者高。」上面的連結打開的是一篇2021-12-25發表在Potato Media的文章,作者是「覺醒時刻」,而標題是:神話破功? 疫苗竟不防重症?英國蘇格蘭官方數據打臉!近九成染疫死亡者已完全接種疫苗!。這篇文章的第二和第三段是:「12月16日據The Exposé報導,蘇格蘭官方公共衛生數據(Public Health data)顯示,自8月以來,每10個新冠病毒病例中就有6個是接種過疫苗的人,每10個住院病人中就有7個,每10個死亡病例中就有9個。蘇格蘭公共衛生局(Public Health Scotland)每週三發布一份 “新冠病毒統計報告”,其中包含在四周內按疫苗接種情況分類的新冠病毒病例、住院和死亡數據。最新的報告於12月15日發布,…。」這段文章所說的The Exposé是一個英國的《爆料》網站,而它的確是發表了很多關於新冠疫苗的爆料文章。(註:Expose的意思就是「揭穿」)事實上,「覺醒時刻」的那篇文章可以說完全就是翻譯自The Exposé在2021-12-16發表的For every 10 people who have died with Covid-19 since August, 9 of them have been Fully Vaccinated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official Public Health data(根據最新的官方公共衛生數據,自 8 月以來,每 10 人死於 Covid-19,其中 9 人已完全接種疫苗)。「覺醒時刻」那篇文章所說的「蘇格蘭公共衛生局」的確是每個禮拜有發表一份COVID-19 statistic report(COVID-19統計報告),而它在12月15日發布的報告全名是Public Health Scotland COVID-19 & Winter Statistical Report As at 13 December 2021(截至 2021 年 12 月 13 日的蘇格蘭公共衛生 COVID-19 和冬季統計報告)。這份報告長達70頁,而在第43頁的章節是COVID-19 cases, hospitalisations, and deaths by vaccine status: key results and methods(按疫苗狀態劃分的 COVID-19 病例、住院和死亡人數:關鍵結果和方法)。這個章節有提供5個要點,而其中有關「接種者」跟「未接種者」之間的比較是:1.在 2021 年 11 月 13 日至 2021 年 12 月 10 日的最後 4 週內,「接種者」的住院率低於「未接種者」。2.與未接種疫苗或已接種一劑疫苗的人相比,接種至少兩劑疫苗的人的死亡率較低。所以,這份報告是跟The Exposé所說的正好相反。還有,「蘇格蘭公共衛生局」在2021-11-25和2022-1-13分別發表下面這兩篇文章:27,656 deaths directly averted as a result of COVID-19 vaccination programme in Scotland(蘇格蘭的 COVID-19 疫苗接種計劃直接避免了 27,656 人死亡)Scottish study leads to calls for more pregnant women to get fully vaccinated(蘇格蘭的研究導致呼籲更多孕婦全面接種疫苗)所以,您還相信「覺醒時刻」所說的「神話破功 …近九成染疫死亡者已完全接種疫苗」嗎?註1:「覺醒時刻」這篇文章下面有51個留言,裡面有「天佑台灣」,「天佑世界」,「注射疫苗確診率卻比未注射疫苗的還高,有點諷刺」。註2:台灣的《Cofacts真的假的》網頁裡有人在問「覺醒時刻」這篇文章的真實性,而有人回答「大致正確」。註3:我大致瀏覽了「覺醒時刻」所發表的所有文章,發現這一篇很有趣:疫苗後遺症逐漸湧現? 半年來多達108足球員死亡,是過往平均數的5倍!極度不尋常!多數為心臟問題與血栓!註4:我已發表新冠疫苗導致108足球員死亡?。原文:近九成染疫死亡者已完全接種疫苗?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北更新足跡 確診個案曾去土城醫院地下街用餐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桃園個案幾遍佈雙北,今天新北市衛生局更正案18116及案18135公共場所足跡,衛生局提醒,曾出入相關場所的民眾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案18116在1月13、14日早上6點49分至7點30分曾從高鐵桃園站搭乘502次列車前往板橋站,再轉乘捷運板南線到頂埔站,晚上18點到18點45分則從捷運頂埔站搭乘到板橋站下車,轉高鐵(班次849或673)到高鐵桃園站。此外,1月16日早上7點38分至8點10分從高鐵桃園站搭乘508次列車前往板橋站,再轉乘捷運板南線到西門站,晚上18點30分至19點10分從捷運西門站搭乘到板橋站下車,轉高鐵(班次675、1549)到高鐵桃園站。案18135在1月17日上午10點至10點30分從大義里站(桃園市八德區義勇街)搭乘717公車到土城永寧捷運站,中午12點至13點曾去土城醫院B1美食街,下午15點至15點40分從土城捷運永寧站搭乘717公車到大意里站下車。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燒進台北!北市公布2確診足跡 遍布內湖好市多、慈濟接種站
台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2名確診個案足跡,分別為案18310台北市個案與外縣市案18309。2人於1月16日到20日間,都曾前往內湖區的晶龍藥局、大湖公園、好市多、耳鼻喉科和慈濟內湖接種種站。衛生局今日將2人足跡寫在一起,在1月16日、17日、20日都曾前往內湖區成功路四段的晶龍藥局;16日12時56分到13時37分前往大湖公園、17日19時55分到21時前往內湖好市多。另外,1月18日12時51分到13時43分,前往內湖成功路五段的慈濟內湖聯絡處中型接種站、19日10時15分到10時21分去過金龍路711金德門市、20日10時35分到45分前往內湖成功路四段杜耳鼻喉科。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電腦廠群聚累計70例大樓千人篩檢 有2例舊案移除案號
在桃園遠雄經貿園區爆出群聚個案,加上高雄港區確診者,今日增82例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其中有3人疑似舊案,有2人移除空號。此外亞旭電腦廠共累計70人確診,採「由內而外」、「由外而內」方式匡列。國內原本有研判3例舊案,分別為西堤餐廳衍伸案18116的東吳同進修班同學(案18182),原本驗出懷疑陽性,經兩天採檢二採,和N抗體陰性、原檢體也是陰性,研判案18116的進修班沒有疫情擴散,因此將案18182移除空號。例外還有案17970為部桃機車行老闆,因為車禍一採呈現弱陽性,且經過二、三、四採陰性、N抗體陰性,也取消他的案號。另外剩餘案18183,他的Ct值高、為37.1, 二採陰性,仍等血清檢驗結果。關於桃園電腦廠爆發群聚,陳時中表示,起初由1月9日到西堤餐廳用餐的2例員工,他都沒有病史跟疫情警覺,後來出現不適症狀,經公司再三了解之後,進而篩檢陽性,還有4人職場接觸者也是陽性。指揮中心前天便決定,昨天展開亞旭電腦場擴大採檢1005人,有63人陽性,有1人離職員工也是陽性,總共到現在從原6例確診,到現在64例陽性,總共70例。對於亞旭電腦廠有一名離職員工確診,感染源可能是來自哪裡?如果已經離職,為何有確診的情形,是否已離職員工都有染疫的風險,會不會進行回溯式採檢?陳時中說,關於離職員工應該是在可傳染期還在國內,是因爲他要出國而自費採檢,因此檢出確診。亞旭有兩家公司於1月15日、16日有6、7人,從桃園到新北亞旭公司支援,新北市也針對這家公司及支援人力進行疫調及採檢。此外,目前這70例個案中,有56位送到劍潭安心檢疫所,其餘也往檢疫所送。在這個70位中,有6位本國籍員工,相關疫調要請桃園衛生局進行追蹤。陳時中指出,目前研判是大規模移工群聚,此外在遠雄經貿園區裡面,有兩棟大樓,亞旭在其中一家規模大,其餘29家都在大樓裡,認為彼此用餐場域有所重疊,現已展開兩千人全體採檢,結果出爐才來分析擴散情況。目前也會針對社區採檢站,希望高度懷疑在二棟大樓進出的人都,此外指揮中心、勞動部及其他單位,已在自貿區成立「前進指揮所」,由桃園市衛生局進行主責,社區及企業成立篩檢站,並進行分工。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今再暴增14例共累計27例!今確診者足跡曝光
新冠肺炎疫情往南燒,高雄港埠爆發群聚感染,今天染疫風暴持續擴大,昨天染疫人數13人。高雄市府,今天新增14人,其中12 人與新光輪中島區群聚感染有關,另2例為新住民及海洋科技大學學生返北確診,市府今天下午也公布已確定的確診個案足跡。案18213,1月19日晚上前往前金區中油加油站;案18214於1月17日前往鳳山可口自助餐、18日前往前鎮中油加油站、20日旗津區早安美之城。案18216,1月16日上午前往前鎮區瑞興市場、三民區紫元塔、鳳山達勒斯美式牛排、20日新興區新興國小附設幼兒園。案18217,1月19日下午前往鳳山鞋全家福、小鳳越南河粉;20日前往前鎮711高雄門市與高雄西甲郵局ATM。案18218,1月15日前往鳳山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17、18、20日前往小港區佑昇幼兒園;20日三民區三鳳中街伸裕行。案18240,1月17日、19日前往旗津區711新旗聖門市、20日前鎮中油南一路站。案18241,1月19日前往苓雅區苓雅市場童裝魔法森林、前鎮區私立松柏幼稚園、旗津區岡山羊肉、20日前鎮區中華郵政高雄佛公郵局、旗津大港超市、私立松柏幼稚園及旗津區全聯福利中心旗津中洲。案18242,1月17日前往苓雅區玉山銀行、三合市場、18日中華郵政高雄英德街郵局、19日苓雅區玉山銀行、三合市場、好市多中華電。案18243,1月13日、14日、15日前往前鎮夜市燒肉飯,16日前往小港區新朋友藥師藥局、鼓山區鼓神日式涮涮鍋;17、18、19、20日前往小港區711沿海門市;17日前往小港區爭鮮迴轉壽司小港店。案18244,1月15日前往鳳山全聯(鳳山頂峰);案18307於1月15日前往苓雅區大戶屋高雄大遠百店。案18309,1月10日至14日前往高雄科技大學旗津校區;10日至13日前往旗津區711旗海門市;11日前往旗津阿媞拉麵;14日旗津區三郎麵館。案18350於1月18日、19、20日前往前金區建國國小附幼;18日前往左營漢神巨蛋購故廣場;20日前往高雄捷運站信義國小往三多商圈,苓雅區高雄大遠百。案18350於1月18日前往小港區小港區二苓市場。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82例、境外48例 高雄港和亞旭電腦廠兩頭燒
國內新增13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2例本土個案及4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本土個案有82例,是非常高的數目,其中兩個來源分別為高雄港個案和桃園亞旭電腦廠個案,其中亞旭電腦廠驗出63例及離職員工1人。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2例男性、7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29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13例)、加拿大及新加坡(各4例)、菲律賓(3例)、印度、土耳其及香港(各2例)、奧地利、奈及利亞、義大利、柬埔寨、德國、越南及巴西(各1例)移入;另11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去(2021)年12月31日至今(2022)年1月2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418,95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400,086例排除),其中18,238例確診,分別為3,331例境外移入,14,85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1例空號病例(案18182,再次採檢為陰性,改判排除),累計117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還在蔓延...高雄陸續有百貨、學校、診所閉門清消
高雄疫情持續擴增,除高雄統一夢時代外,高雄大遠百及新興國小也傳閉館一天,原因是「配合政府防疫」,另傳有一名確診者1月13日及15日曾到前鎮區一家中醫診所就診,致這家中醫診所含醫及行政人員在內10多人都進行自主管理,等待採檢。高雄夢時代因有確診者1月6日前往,今早臨時在臉書官網發布閉館訊息,另在位在南高雄的大遠百,也疑有確診者足跡;前鎮區某中醫診所也以「院內要預防性消毒」停止營業,據了解,院方經衛生局通報,有確診者1月13日,15日就診,診所昨天、今天都休診消毒。新興國小公告校園預防性停課一天,進行清消,校區暫停開放。校方指學校附設繼幼兒園有家長確診,因此停止課輔,安親,小朋友也請家長帶回。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北+1!高雄生北返傳染給母 Ct值10 足跡展開清消
台北市傳出新增確診者,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證實,在高雄的學生回台北傳染給媽媽,媽媽的Ct值只有10,令人擔心,昨天深夜知道後,今天已經展開大規模清消,個案將於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公布。台北市衛生局表示,將於下午3點半的記者會說明。黃珊珊今天出席經國七海文化園區及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開幕,證實台北市有新增確診者。黃珊珊說,確診的女子是家庭主婦,被從高雄回台北家的孩子傳染,足跡不多,但有生活上的足跡,今天已展開大規模清消和匡列,現在正進行相關作業,因為Ct值只有10,讓他們比較憂心,且孩子15日返家,母親18日出現狀況,昨天確診,這兩天的足跡傳染度還是很高,已經請相關人員擴大疫調,只要是接觸到的要全部採檢,有接觸的就要居家隔離。黃珊珊說,個案及足跡將於下午公布,下午北市府也會向外界說明。
-
2022-01-22 活動.健康聚樂部
【元氣一日課】失眠讓你免疫弱又健忘?小心「腦霧」症狀找上你!
工作壓力大、精神耗弱,讓你健忘失神狂當機?搶救健忘、對抗「腦霧」,飲食、運動、健腦活動缺一不可📢教你7招,訓練腦力運動|提升記憶力|開發你的潛能!快跟著元氣網一起培養生活好習慣,讓大腦健康、持續升級。你注重健康嗎?還是你有健康意識,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元氣網一日課程】聚集最豐富的專家群,告訴你生活健康大小事,並透過一日健康學習表,按照自己的步調輕鬆學,發掘自己不一樣的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快來元氣網,體驗獨家免費一日健康課程,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隨地輕鬆學習!【主題簡介】培養好習慣 大腦再升級工作、精神壓力雙夾擊,讓你健忘失神狂當機?想要對抗「腦霧」,飲食、運動、健腦活動缺一不可,快來開始跟著元氣網一起培養生活好習慣,讓大腦健康、持續升級。【專屬你的健康學習表】元氣網提供主題式影音課程、內容,可參考健康學習表自主分配個人生活作息時間,並陸續完成目標,無觀看時間與次數限制。📝目標Get:✅ 完成 2 個自主運動 (動一動,幫助你訓練肌肉、強化記憶力)。✅ 學會 1 個生活技巧 (蔬果農藥殘留吃下去傷腦!教你如何正確洗菜)。✅ 進行 2 個健腦活動 (玩遊戲練腦力!用簡單方法抗腦退化)。✅ 閱讀 3 篇健康知識 (擺脫失眠、耳鳴問題,加強活化大腦)。★完成學習目標後,元氣網還會不定期寄送客製化學習包、優惠訊息電子報給你!★【立即開啟你的一日學習】⏰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預防失智大腦體智活動: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職能治療師 施昱廷👉課程來源👉更多WaCare全銀運動線上課程⏰ 10:00-12:00【活動】居家小活動用家中的道具活化大腦超簡單: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 職能治療師 鄭凱文⏰ 12:00-13:00【閱讀】食在美好吃魚補充Omega-3變聰明? 你該知道的16種魚類營養(文章來源:常春月刊)魚肉的纖維結構比較短,所以比其它肉類容易咀嚼吞咽、更容易消化吸收,供人體使用。而除了變聰明外,吃魚好處也很多,例如增強保護力、恢復體力、修補傷口、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等,都相當有幫助;建議不論是深海魚或淡水魚都有豐富的營養,可以輪流均衡攝取。👉《點此看全文》吃魚會長胖嗎?16種魚營養價值PK,熱量最低就選「它」⏰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醒腦運動】降低焦慮、舒緩情緒的伸展運動 :行動職能治療師 陳姵君⏰ 15:00-16:00 下午茶時間⏰ 16:00-18:00 【活動】放鬆活動 練習才藝⏰ 18:00-19:00 【技巧】食在美好洗菜要不要加小蘇打?譚敦慈告訴你: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 譚敦慈⏰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最常見的異物是棉花 醫師:常是清潔耳道過後造成(文章來源:常春月刊)外耳道異物經常發生於兒童,常見的異物為圓珠類小玩具,而成人最常見的外耳道異物,則為棉花棒末端掉落的棉花,常是清潔耳道過後造成。👉《點此看全文》找不出原因的耳鳴、耳道異物,該怎麼辦?醫師教你這樣解決就好⏰ 20:00-21:00【閱讀】一夜好眠你有失眠困擾嗎?試試耳穴貼壓助眠降壓雖然沒有醫師能幫忙解除「壓力」,但中藥有「疏肝解鬱」藥材,盡量協助患者將體內「肝氣」疏通,外加安神藥材,達到治療失眠目標,除了中藥外,耳穴貼壓療法也能促進經脈循行、並增強臟腑功能,以達調暢氣血、陰平陽秘功效。另外,耳穴貼壓也可促進末梢神經與大腦皮質相應區的聯繫,改善失眠質量,對於失眠合併高血壓病患的血壓值,也有良好調節作用。👉《點此看全文》天天頭痛、夜夜失眠?原來「這樣做」能有效舒緩!⏰ 21:00 ~準備就寢還有更多健康主題粉絲專頁,歡迎加入了解更多!📍 元氣網📍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男到台南安平玄饌宴會館吃喜酒 擴大匡列571人
高雄港爆發群聚感染,案18212為20多歲男子,CT值13.2,1月16日到台南市安平玄饌宴會館參加喜宴,由於新郎為雲林人,新娘是高雄人,賓客多是來自雲、高,台南市衛生局昨早接獲通知後,直至今天增加匡列人數到571人,今早有不少同時間出入該餐廳的顧客帶著家人到採檢站篩檢。南市衛生局指出,該個案在16日上午11點到下午3點在玄饌參加喜宴,新人宴請約15桌,已匡列同桌11人居家隔離,餐廳員工40人、同場賓客140人共180人自主健康管理;另外,當天同時間還有2場宴會,有380人需要自我健康監測。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染疫人數暴增10例足跡曝光 陳其邁證實是Omicron
高雄昨天新增一家三口本土確診病例,高雄港引擎維修員(案18156)、 CT值11.5病毒量高,高雄港34號碼頭快篩站昨天下午設快篩站,並事後匡列當時與他接觸人回溯採檢,今天新增10人確診、7人是高雄港群聚。市長陳其邁證實高雄累計個案已達13人,病毒初判為Omicron,潛伏期非常短,一天就發病。高雄市昨天出現今年首例本土案例,幼兒園一家三口確診。案18156是50幾歲的高雄港船舶引擎維修員,1月10日到高雄港43號碼頭麥拉倫輪船工作,1月10日至19日搭新光輪船到高雄港32號碼頭工作,1月16日曾去前鎮區保泰路北平京廚北方麵食館用餐,15日出現頭痛、咳嗽症狀。高雄市政府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陳其邁指出,今天高雄增加10例,分成新光輪7例、其他3例是在19 日耳鼻喉科門診看病,前後30分鐘內病患,全沒有症狀,從感染到確診,時間都非常短,尤其耳鼻喉科部份,隔天陽性確診,潛伏期非常短,一天就發病。陳其邁說,中央通知這次基金定序初步判定為 Omicron感染,這批病毒在歐美成為流行主流, 從個案來看,傳播非常快,要加快腳步擴大匡列。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昨天8點第一人確診, 中午左右2、3確診,主要區分為新光輪直接或間接感染7人,另3人是來自耳鼻喉科確診。新光輪部份,船上有3位鐵工確診及1位日用品雜貨商,都是屬於同一職場的接觸者,另3位沒有直接登上新光輪但也確診,傳播力相當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