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3 養生.營養食譜
搜尋
魚肉
共找到
520
筆 文章
-
-
2021-08-03 新聞.長期照護
銀髮居家飲食守則 新竹台大分享「疫」起聰明健康吃
根據衛福部新冠肺炎最新疫情資訊網頁公告確認年齡占比百分比,年齡60歲以上的年長者占確診者三成多,且多半也伴隨許多慢性病,一旦確診須小心成為重症患者。新竹台大分院除呼籲年長者目前仍盡量在家減少外出頻率,營養師鄭宇庭也分享抗「疫」飲食四大守則,讓銀髮族聰明健康吃。鄭宇庭說,首先要「優質蛋白,吃得夠」,可選擇新鮮豆、魚、蛋、肉類(豆腐、魚肉、雞蛋、瘦肉等),每餐一掌心或於餐間補充1至2份高蛋白點心(豆漿、豆花、鮮奶等),因為充足的蛋白質,有助長者提升免疫力。其次是「均衡飲食,吃得對」,年長者須對六大類食物不挑嘴,多選擇原型食物,主食可挑選全榖雜糧類(糙米飯、全麥饅頭、雜糧麵包等),增加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攝取,並鼓勵多食用各種顏色的蔬菜水果(黑木耳、胡蘿蔔、奇異果、葡萄等),這些除有豐富的纖維,多樣的植化素也有效調節免疫功能。再來是「調整質地,吃得下」,許多年長者有牙口不佳或吞嚥問題,藉由調整食物質地(切成小塊、燉煮軟化或攪打成細碎泥狀),讓食物有吃進去,營養吃得夠最重要。最後是「豐富調味,吃得巧」,在清淡少鹽的飲食原則下,可選擇好的油脂來源(橄欖油、苦茶油、堅果類、深海魚等)及天然辛香料(蔥、薑、蒜等),增加食物風味,替換不同食材,讓每餐吃得豐富又美味。除抗「疫」飲食四大守則外,鄭宇庭也呼籲年長者別忘了居家生活,在家動起來,從基本伸展活動到簡單的散步,除活絡身體機能外,更能常保愉悅的心情,放鬆身心靈,緩解緊張的情緒。
-
2021-08-01 癌症.攝護腺癌
常跑廁所就應多注意 攝護腺癌變多發生在50歲以上
攝護腺位在膀胱出口處、是男性特有器官,隨年紀變長、荷爾蒙日積月累刺激,會逐漸肥大,造成許多長者排尿困擾,甚至癌變,是許多大齡男性煩惱的「長壽病」。前期治癒率高,50歲以上男性務必定期篩檢。台灣攝護腺癌人數漸增,發現常是晚期。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表示,因早期症狀不明顯,多達三成患者發現時已是第四期,甚至有遠端轉移,死亡率也上升到癌症十大死因第五名。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董聖雍表示,攝護腺癌患者人數逐年上升,但因醫療進步、健康意識抬頭及健檢普及,死亡率逐年趨緩,五年存活率可達七成。尤其前期治癒率通常不錯,但因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高危險群要特別注意。泌尿問題常羞於開口,爸爸常跑廁所,家人應多注意。「泌尿問題,男性常不好意思開口,家人要多留意。」董聖雍表示,50歲以上男性過半數攝護腺肥大,70至80歲更超過八成,常有的症狀包括:尿速變慢、斷斷續續、需用力解尿、尿不乾淨、尿不出來、頻尿、尿急憋不住、尿失禁或夜尿等,即使無癌變,對生活品質、身心健康都大有影響。年過50的男性,攝護腺多少都會增大,而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初期症狀相似,都常見排尿問題,癌症患者常以為是自然老化現象,因而延誤治療。有些患者因肛門指診、超音波及攝護腺癌指數(PSA)篩檢發現,可及早治療;等到患者因骨頭疼痛、骨科發現異常轉介,多半已是晚期轉移。謝昆霖建議有長期發炎問題,尤其有家族史的人,要每半年定期檢查。攝護腺癌變多發生在50歲以上,超過六成患者65歲以上。董聖雍說,目前多數專家認為50歲以後可定期作攝護腺癌篩檢,有家族病史可提早到45歲,且如出現「下泌尿道症狀」,更應及早就醫完整檢查。基因、不良飲食、代謝疾病,都是攝護腺癌相關因素。關於攝護腺癌的成因,研究顯示除了基因,感染、飲食等外在因素都可能造成發炎反應,氧化壓力上升、致癌物質累積而造成癌變。董聖雍說,黃種人盛行率雖較白人或非裔低,但西式飲食盛行,發生率也逐年提高。他提醒,紅肉、高脂肪食物對攝護腺不利,建議適度食用;高溫烹調、油炸也會增加罹癌機率;充分攝取蔬果類食物可降低癌症發生率。董聖雍表示,把糖尿病、肥胖等新陳代謝疾病控制好,也能降低罹患攝護腺癌機率;抽菸則會顯著提升風險、惡化更快且更易復發。有研究指出,適量紅酒有保護效果,比滴酒不沾者攝護腺癌發生率低,可能和紅酒含多酚能抗氧化有關,不過過量則無好處。另外,性行為與結紮手術不會增加罹患攝護腺癌機率,定期射精可幫助攝護腺液排空,甚至有減少罹癌的效果;但淋病、菜花等性傳染病因常造成發炎,會增加罹癌機率,醫師提醒安全性行為非常重要。男性若因更年期荷爾蒙低下,補充荷爾蒙並不會增加攝護腺癌機率;不過如長期輪班作息不正常,或是長期暴露重金屬鎘、殺蟲劑環境,也可能使罹癌機率上升。大量蔬果的地中海飲食,可減少癌變機率。如何預防攝護腺疾病?均衡飲食、良好生活習慣、規律運動減重、減少暴露致癌物是不二法門。董聖雍說,近年流行的地中海飲食,大量蔬菜水果、橄欖油等植物性油脂、均衡五穀雜糧、魚肉家禽、並少量紅肉紅酒,因具抗發炎、抗氧化效果,可作為參考。而番茄的茄紅素、綠茶的兒茶素、大豆植物性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可能有抑癌功能,綠花椰菜、石榴具有抗氧化能力,雖未經大規模實驗證實,仍可當作健康食品補充。適量日曬補充維生素D,也可降低癌症發生機率。目前並無任何單一藥物證實能預防攝護腺癌,醫界認為還是要從飲食或生活習慣調整,定期篩檢、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可減少攝護腺疾病造成的傷害,讓「長壽病」不再是男性長者的夢魘。
-
2021-07-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警戒降級 雲嘉地區餐飲業樂觀其成有期待
疫情27日調降2級警戒,雲嘉地區部分餐飲業者對於開放內用樂觀其成,有人希望疫情更穩定時才開放內用;也有業者認為,未來員工及更多消費者接種疫苗後,才會考慮全面開放。嘉義市林聰明沙鍋魚頭執行長林佳慧表示,27日降級不解封,目前規畫仍以外帶為主,因總店正在整修,暫不開放;未來若開放內用會以套餐方式,讓顧客安心享用。未來員工及更多消費者接種疫苗後,才會考慮全面開放。劉里長雞肉飯負責人劉宗源說,27日以後,仍將以外帶為主,不開放內用,等疫情更趨緩才會考慮,請消費者體諒,未來若開放,店內一定會做好防疫規範。在嘉義市中山路開咖啡館的黃姓老闆指出,咖啡館在疫情3級警戒後,客人就減少很多,現場會點咖啡或奶茶的顧客,大都是為了坐在店內消磨時光。因此,日前轉賣咖啡豆維持生計,27日降級不解封,內用有限制,暫時還是不會開放內用。在文化路上賣魷魚肉羹的朱姓老闆表示,27日以後會開放內用,能容納2桌客人坐梅花座,近來文化路夜市人潮已慢慢回流,相信一切都會好轉;原本兒子一起在店裡幫忙,但因疫情期間賺不了錢,已經找其他工作維生。嘉義市耐斯王子大飯店企劃部副理王鈺淳表示,27日起,飯店內的萬國百匯自助餐廳將改變經營模式,改以精緻套餐料理,避免客人頻繁至自助餐檯取餐風險,28日、29日試營運,30日正式營運。另外,飯店內餐廳開放內用以預約客人為主,不接受臨時散客。嘉義市嘉樂福觀光夜市經理吳佳靜指出,開放內用的攤販大都會將桌子拉開至安全社交距離,且遵照中央防疫指引,夜市管理單位也會每小時巡視,查看是否落實防疫措施。希望可以多吸引一點民眾來消費,協助攤販維持生計。在嘉義縣七主宮夜市賣雞蛋糕的蘇姓攤商說,從微解封起就開始做生意,但人潮並沒有想像中多,夜市不能邊走邊吃確實影響民眾消費意願,希望27日以後顧客會回流,不然真的難以維持生計。雲林縣婚宴主持人江苡婷表示,中央日前宣布可以舉辦婚宴,已有民眾開始預約9月的好日子,雖然相較3級警戒前每月至少9場仍有差距,但可以感受到新人們迫不及待分享喜悅之心。雲林縣外燴廚師鄭智偉指出,原以為開放可以內用會出現報復性訂桌,結果訂單未如預期,感覺民眾還在觀察聚餐風險。目前訂桌集中在父親節當天居多。鄭智偉坦言,開放內用但限制人數,對餐飲業者可能無法維持生計,還是會維持實體店經營,加上宅配料理包因應。
-
2021-07-25 養生.營養食譜
引菌做米糠漬 醃出自家季節風
又到稻米收割季節,是做「米糠漬」的時候。取得「米糠」相對容易,它是碾米後的「廢棄物」,也是稻榖最營養的部分,一般多被做成肥料,或是飼料。在偶然的機會從劉姐那得知「米糠漬」。查閱「米糠漬」時,正巧 「攔截」Jessical LIn從由日本購回甫出版的《米糠漬-教課書》。不懂之處,還請教了留日、宜蘭慢島生活的美虹指點迷津,頓時功力大增、火力全開,培養起米糠漬所需的「米糠床」。「米糠漬」和醃漬酸菜原理差不多,都是藉由乳酸菌發酵食材,就差在「介質」的不同,一為水,一是米糠。米糠床是用米糠加鹽水(抑制雜菌)製成,再加入蔬菜,引來乳酸菌等微生物的菌群。而同時加入的副食材如香菇、海帶、陳皮、蜜棗、辣椒、薑等,除了增添米糠床的鮮味外,也有抑制雜菌生長的作用,讓乳酸菌在「優勢環境」中繁殖。經幾天後培養出含有較大量乳酸菌等菌群的「米糠床」後,接著「埋入」要醃漬的食材(蔬菜、魚、肉皆可),發酵後的漬物(醬菜)就是米糠漬。每人餵養的食材與所在的地域、環境(菌群會有所差異),還有個人「手法」的差異,造就出獨特風味的漬物,還可當傳家之寶。相傳日本有養了兩百多年的「米糠床」,更是日本早期必備的嫁妝之一,可看出米糠漬在日本飲食文化中的深遠意義。但如果沒照顧好,就會有可怕的「臭襪子」味道。製作米糠床備料:【米糠床】米糠:水:鹽=10:8:1.3(鹽約米糠的13%)米糠:1000g水 : 800g鹽 : 130g【食材】蔬菜:高麗菜、茄子、蘿蔔、小黃瓜、胡蘿蔔或葉菜類【副食材(增味、抑菌)】乾海帶、乾香菇、乾辣椒(抑菌)、生薑適量【容器】種類:可以是夾鍊袋、塑膠或玻璃保鮮盒。大小:裝進所有食材後,要預留一半空間方便日後翻攪 。【溫度】放置的溫度一般室溫都合適(約20~30℃之間)。溫度過低,乳酸菌會減緩生長,亦可利用低溫來保存。長時間不用,可放冰箱冷藏,甚至冷凍來讓乳酸菌休眠。作法:1. 米糠下鍋小火慢炒,溫熱有微微的香氣即可,可去除些許的雜菌,降低含水量,增添米糠香氣。2. 將鹽用水溶解,混入米糠,拌勻成為基礎的米糠床。3. 將食材剪成、切成小片。4. 把食材各自分散,埋入米糠床中,並壓實米糠床排出空氣,有利厭氧的乳酸菌生長,同時抑制(好氧)雜菌。5. 壓實後,清理容器周圍壁上的米糠,避免滋生雜菌。6. 加蓋、放置在陰涼處(約25℃左右)。7. 每天充分翻攪米糠床,翻攪後要壓實,並刮淨殘留容器壁上的米糠。8. 翻攪時,也聞一下氣味的變化。三、四天之後,可嘗一下米糠是否有酸香。9. 有酸味,沒有不適的味道或臭襪子味,代表米糠床成功了。TIPS● 配合醃漬米糠漬(醬菜)的量,選擇適當大小的米糠床。● 填壓時要用力的擠壓排出空氣,如有殘留的空氣可能導致雜菌生長,影響乳酸菌的發酵。開始做米糠漬(日式醬菜)養好「米糠床」,就可開始醃漬。上午醃漬,晚上就可食用;或是晚上漬、早上吃。拌著清粥吃,呼著熱騰騰的清粥,配上「醬菜」,別有一番滋味。吃自己手做的醬菜,除味道豐美,也多了一絲的成就感。「米糠床」會隨著醃漬、餵養的次數,味道也隨之豐富,會帶有淡淡酒氣,平順多層次的酸香風味。翻動後,沾在手中「米糠床」的香氣久久不散,味道令人驚豔,帶有印象中日本醃漬醬菜(米糠漬)的風味。當季有什麼蔬菜就醃漬什麼,葷食的魚、肉也行,但需分開醃漬。米糠漬是靠「床」上的乳酸菌,把食材加以發酵,帶出每種食材特有的酸味香滋味,同時帶入米糠床的鹹味,以及添加副食材帶來的獨特風味。加入的食材、副食材與手法不同,造就了風味各異的米糠床。而所醃漬出的醬菜,都是獨特的自家風味。醃漬蔬菜食材:白蘿蔔、小松菜、茄子、小黃瓜、紅椒、黃椒、娃娃菜作法:1. 順向直切茄子、小黃瓜削去部分外皮,方便入味及美觀,再切段。2. 小松菜撒上1~2%的鹽,醃幾分鐘後擰去多餘的水分。3. 蘿蔔切條狀,娃娃菜剖半、紅椒、黃椒剖開四分切,或切成八份。4. 將備妥的蔬菜,分散完全「埋入」米糠床。壓實,並刮除容器壁上的米糠。5. 靜置陰涼處,約8~12小時,即可。6. 「挖」出醃漬的蔬菜,切小塊或小片食用。TIPS● 有些蔬菜水分較多,或有青澀味,醃漬前用鹽殺青、脫水降低水分。也可汆燙減少青澀味,避免醃漬出的醬菜帶有苦澀味。● 醃漬時間過長(24小時以上)會過鹹、比較酸。太鹹可以泡水,減少鹽分再食用,也可切成絲或切成末,當成做菜時的調味品。醃漬葷食食材:魚肉片、豬肉片作法:1. 魚、肉抹上些許的鹽,靜置10~20分後,用紙巾吸去多餘的水分。2. 完全「埋入」米糠床。壓實,並刮淨殘留容器壁上的米糠。(另備米糠床,不要與醃漬蔬菜共用。)3. 約一天或更長時間,即可「挖」出醃漬的魚、肉類。4. 醃漬好的魚、肉,要再經適當烹調(煎、煮)後再食用。米糠床的保養米糠床經過多次醃漬後,會慢慢變濕不利乳酸菌生長,得「養床」除去多餘的水分,以及適度的調整鹽分及增添「床」的風味。如長時間不醃漬,適當的保存可延續米糠床的「生命」。● 養床加入炒過的米糠,直接降低含水量。也可用黃豆,在水洗後小火翻炒,直到表面的皺紋消失,拌入米糠床,用來吸去水分。嘗一下米糠床的味道,不夠鹹或醃出的醬菜不鹹,再加適量的鹽水調整。可添加副食材,陳皮、昆布、香菇、蜜棗,乾燥的柚子皮、蘋果皮等乾貨,可增加米糠床的香氣及獨特風味,也可吸去多餘的水分。● 救床沒有妥善照顧的米糠床,滋生雜菌出現臭襪子味。先去除大半的米糠床,再混入等量或更多的米糠床基本材料(米糠:水:鹽=10:8:1.3),混合拌均,添加蔬菜、副食材等續養,比重養新的米糠床快。● 擴床醃漬後米糠床量減少了,或要增量「分床」來醃漬葷食(魚、肉)。加入米糠床的基本材料(米糠:水:鹽=10:8:1.3)擴增,太鹹可減少鹽的比例。● 保存如果短時間不用,放冰箱冷藏讓真菌「休眠」。長時間不用則放冷凍,可放半年左右。不放冰箱也可以,撲上一層鹽,完全覆蓋米糠床表面,放置在陰涼處保存,沒有冰箱就是如此保存。待要使用時,刮除表面的鹽及表層的米糠床。如果還是太鹹,可以直接加入米糠及水,降低鹽分。真菌小知識米糠床上有著各種真菌,主要有三種「乳酸菌」、「產膜酵母」和「酪酸菌」。厭氧的乳酸菌是製造米糠漬獨特風味的主要菌群;常存在表面的產膜酵母是好氧菌,會在表面產生白色的薄膜;而在底層的酪酸菌也是厭氧菌,有「臭襪子味」就是它長得太好。每天翻動米糠床,就是在抑制好氧的產膜酵母和厭氧的酪酸菌生長,讓乳酸菌在優勢的環境大量生長,成為主要的菌群。
-
2021-07-17 養生.聰明飲食
65歲陳美鳳食量驚人好身材! 全靠「養生8祕訣」
陳美鳳日前剛過65歲生日,擁有凍齡美貌、傲人身材的她,連外國人都驚豔,去年還登上英國每日郵報。她分享「養生8祕訣」,保有一顆年輕的心、常保運動習慣,即使食量驚人照樣瘦。陳美鳳平日愛泡湯,認為泡湯能放鬆心情、幫助睡眠,「睡得好就是最好的美容」。睡前她還會在床頭擺上裝溫水的保溫杯,半夜口渴可補充水分;起床前則會在床上抬腿踩空中輪車,維持臀部、大腿小腿纖細都有不錯效果。陳美鳳不忌口,食量還很驚人,和朋友約吃飯,面對滿滿一桌菜,仍堅持點一碗白飯,整碗吃光光,出外景時,也會把便當嗑光。她雖吃得多但吃得清淡,不吃油炸類、再製品,以新鮮魚肉、蔬果為主。早餐吃最多,菜單多是地瓜、燕窩、帶皮蘋果1顆,無論喝湯或煎肉,偶爾會加1~2片薑暖胃。她最常做的運動就是走路和騎腳踏車,常一走就是3小時,若無法出門,就在家做瑜伽伸展筋骨。另外,也偶爾和好友結伴旅遊。陳美鳳的保養「養生又養心」,享受不老的幸福。
-
2021-07-17 養生.聰明飲食
剛睡醒沒多久就覺得累? 專家:營養素缺乏所致,這樣吃讓你一整日元氣滿滿!
你有過明明剛睡醒沒多久就覺得累、中午不午休就沒有體力撐到晚上或身體靜下來常常不小心就睡著嗎?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表示現代人因生活型態、壓力、飲食、年齡等因素,讓身體長時間因為缺乏某些營養素,而導致精神不濟,常常覺得累。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指出,營養素缺乏主要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部分營養素容易攝取不足,一類是針對某些功能性的營養強化。部分營養素攝取不足,像是銀髮族、外食族等,在飲食上容易偏食,造成某些必需營養素缺乏。另一類則是像健身族群、減重族群等,這類族群即使飲食均衡,也還需要攝取特定營養素,來強化身體的肌肉或者代謝等,以達到目的。 ◎外食族以外食族而言,要同時攝取到各種足量的營養素可能較困難,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解釋,一般外食很難吃到各類食物,同時還有個人偏好飲食的影響,因此在於胺基酸、膳食纖維或是抗發炎、抗氧化的營養素都可能攝取不足,加上工作壓力大,所以便祕、疲勞、身體慢性發炎等狀況都很容易發生,因此建議多吃各色蔬果可補充膳食纖維、植化素,幫助排便、抗發炎、抗氧化;多吃魚肉、雞肉、豆類等補充優質蛋白質,忙碌的上班族也可透過雞精補充優質蛋白質、必需胺基酸,益生菌則可以幫助改善腸胃狀況與免疫力;薑黃素與各類維生素等,則可以幫助提高身體抗發炎的能力,同時薑黃對於肺部亦有一些保養效果。 ◎銀髮族而銀髮族則需考慮身體衰退的狀況做些補充,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說明以長者來說普遍重視的就是骨骼、關節的部分,不能好好活動除了不方便,也會加速身體機能的老化,這也是常常有人會說「要活就要動」。而許多人認為想要有好的行動力就是顧好骨骼,重視鈣質補充,其實只對一半,不僅是鈣質需要補充,更重要的是維生素D、膠原蛋白以及「養肌肉」的營養素補充。維生素D是幫助鈣質吸收主要的營養素,若維生素D不足,鈣質吃再多也沒意義。而膠原蛋白則是可以幫助滋養關節軟骨,同時對於皮膚保養也有幫助。養肌肉的營養素補充不僅是蛋白質,同時也需較多種複合營養素幫助,以幫助長者肌肉量維持,避免肌少症發生,骨骼、關節等再強健,也需要有力量的肌肉協助支撐,因此想要有好的行動力骨骼、關節、肌肉缺一不可。 ◎健身族與減重族特定族群像是健身族與減重族,則通常需要一些食物的替代品,來降低多餘熱量攝取,並獲取足夠的營養素,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對此說明,健身者與減重者通常會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因此在於平時需要能量補充或者嘴饞想吃東西時,沒辦法只以碳水化合物或者醣類食物直接補充,這時候則可考慮以營養棒、芝麻粉沖泡等作為補充,不過營養棒需注意糖份與蛋白質的含量,糖份低且蛋白質高者較優。而蛋白質、鈣質是健身族身體需求量較高的營養素,建議可以額外補充。 減重者則需更加注意熱量攝取,所以在平時的飲食,比起健身者會更需要考量飽足感與營養素攝取平衡的問題,則建議挑選營養素較高、熱量較低的主食替代白米飯,若覺得嘴饞則可選擇高純度黑巧克力,以達減脂增肌,身體輕盈精神就會好。 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提醒,食品可以多選擇有機、無調味、無添加,以減少身體的負擔,而且飲食均衡還是營養素攝取的基本,再加上特定營養補充,補足身體所需營養素,同時降低多餘熱量攝取,才能有健康的身體與美麗的體態喔!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大樹藥局 吳東穎藥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7-15 養生.生活智慧王
怕魚刺不敢吃魚?簡單3步驟,教你快速去除魚刺!
魚是許多人愛吃的食物,吃魚有很多好處,魚肉有豐富的蛋白質和DHA、EPA等,營養價值滿分加上軟嫩口感,適合所有年齡層食用。但有些人怕魚刺卡喉,也為了去除魚刺麻煩,就索性不吃魚,實在很可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今(15日)在臉書PO文教大家簡單三步驟就能去除魚刺的方法,讓大家可以吃到營餋豐富的魚,又不怕被魚刺卡喉嚨!三步驟快速去除魚刺!1、用筷子把魚的胸鰭、背鰭與腹鰭取下。2、用筷子從鰓蓋後緣,沿體中線把魚肉上下剝開,並把魚肉先放置一旁。3、一手用筷子夾著魚骨頭,另一手用湯匙稍微壓著魚骨下方的魚肉,將骨頭整個拉起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更提醒,有的魚有細刺,吃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把魚肉混著其他菜飯一起入口,應該要細嚼慢嚥,才能察覺口中是否有魚刺。
-
2021-07-15 養生.聰明飲食
軟嫩肉及有嚼勁的肉有何不同?該如何料理才不會又乾又柴?
科學原理 我們認為的肉大多數是骨骼肌肉組織,由蛋白質肌絲組成,為了維持肌絲彼此收縮並產生運動,這些肌絲綁在一起組成瘦且細長的肌纖維。一塊肉柔軟或強韌取決於蛋白絲的密度,以及其中含有的膠原蛋白總量。膠原蛋白由結締蛋白質組成,其功用是維繫肌肉。從肌肉取得的肉因有規律運動會比較強韌,例如肩膀或腿部的肉,肌絲會因為肌肉持續產生阻抗及運動而增長─有越多肌絲,肌肉組織就會越厚實,肉質也會越有嚼勁。來自規律運動部位的動物肉塊(如肩頸肉、梅花豬、牛胸肉),也會含有較多結締組織及膠原蛋白,讓原本就強韌的肉不好嚼。話雖如此,「強韌」用在肉類上也有點不妥,有些肉是因為沒有適當烹飪才會變硬,即肌肉纖維、結締組織及膠原蛋白沒有被分解。烤肉、含密集肌肉纖維和膠原蛋白的肉質,就需要濕潤的烹飪方式及較長的烹煮時間,像是燜燒、慢燉、蒸煮等。透過水解作用利用水(或其他液體)幫助加速肉質軟化,保持水分及與膠原蛋白等蛋白質發生反應,此過程將在燜燒及慢燉烹飪中進行。軟化過程的水分也可源於肉質本身的肉汁,大塊肉以慢火燻烤的方式,如牛胸肉及梅花豬。關鍵是保持足夠低溫,隨著膠原蛋白開始放軟最終溶解,肉就能維持濕潤口感,經過數小時烹煮,肉質產生巨大轉變,從很有嚼勁到不可思議地柔軟,肌肉組織基本上已崩解。最後一種方式,就是烹飪前用木槌將較硬的肉以物理方式破壞內含的蛋白質及肌肉組織,使其軟化。如小里脊肉這些較軟的部位,來自動物相對未充分使用的背部及腰部肌肉,因此肌肉纖維密度也較低。有些柔軟肉質也具有特別高比例的脂肪,因為源於動物生存時儲存脂肪的部位。這些部位的烹煮方式須著重於更進一步地發展風味,特別是梅納反應產出的美味褐變,例如煎封、炙烤、燒烤等乾燥高溫的烹調法。你可以這樣做 如果用對烹飪方式,任何部位都能煮出軟嫩的口感。以低溫、長時間慢煮的方式,可讓有嚼勁的肉有時間分解成美味且柔軟的口感;高溫、快速的烹煮方式,可以讓原本就軟嫩的肉質增添更多風味。※ 本文摘自《原來,食物這樣煮才好吃!》。《原來,食物這樣煮才好吃!》作者:BRYAN LE 譯者:王曼璇出版社:聯經出版出版日期:2021/06/10
-
2021-07-0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果是我生病了,會找哪位醫師治療?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如何找到你心目中的好醫師」,我們透過一篇相當直率的病人朋友來稿,說出好壞醫師的截然不同,所以我們邀請了內科醫師與社工主任分別說出他們對這問題的看法。台語有句非常傳神的「先生緣、主人福」,道盡了醫病關係的真諦。「緣」是十分抽象的一個字,但如果你問那些找到「好醫生」的病人或家屬,他們心目中的「良醫」好在那裡?也許你會聽到各種不一樣的答案,而有些人就會說出「緣」這個字,再仔細追問下去,很可能就會聽到,好醫師就是那種我覺得我可以「信任」與「尊重」的醫師。事實上,最理想的醫病關係就是醫師與病人、家屬之間能夠「彼此尊重與信任」。在醫院工作,常會被病人詢問哪個醫師比較好?如何回答,是門學問。另外,我也時常在想,如果是我生病了,我會找哪位醫師治療。面對重大疾病的診斷,心裡總會徬徨、無助,通常會先想這是真的嗎?該怎麼辦?這時諮詢醫療第二意見,可以幫忙確定身體的狀況,也可以讓自己有時間沉澱,想清楚自己想問的問題,來詢問醫師;也或者該說,當醫師的說明,並未讓你清楚瞭解時,諮詢第二意見,應該會有幫助。「找良醫,而非找名醫」是這幾年被推廣的觀念。什麼樣的醫師屬於良醫呢?每人認定不同,以我初淺的意見與經驗,我覺得的好醫師,是願意認真評估確認你的身體狀況,而不是急著治療的醫師。病人都期待醫師可以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對症下藥,治療固然重要,但沒有確認整體的身體狀況,就急於進行的治療,真的是適合你的、對你有幫助的嗎?其次,醫師能否將做治療建議的想法告知你,讓你知道為什麼要接受這樣的治療,如《任人宰割的病人》一文提到的,「因為只有一側腫塊比較大,但醫師要她把兩側的甲狀腺都移除」,是否有讓病人理解這個建議背後的想法,還是有說不出的理由,不是以病人為中心的理由。願意衡量治療對病人的效益及損害,告知病人,讓病人瞭解、判斷、接受,方能避免讓病人有像砧板上魚肉的無助感。最後,醫師要有醫治病人的核心價值,能有所堅持,不是討好病人,全部病人說了算。醫師有醫療專業知識,為了幫助病人,必須給予中肯建議,說明原因,幫助病人瞭解,就算拒絕病人的要求,也能說明拒絕的原因,讓病人知道為何被拒絕,如:病人詢問是否可以做某個檢查,醫師告知沒必要,原因可能是檢查的時間太近看不出變化、自費不代表示是最好的……請你不要因為被醫師拒絕而生氣,或許你遇上了好醫師,能為他的專業堅持,能為守護醫療資源而堅持,也能幫你堅持。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和特質,不是每個人都笑口常開、笑容可掬,有些人個性嚴肅、冷靜,不代表人不好,不能單從個性去判斷醫師好壞;病醫關係,是醫師與病人互動出來的,建立信任關係,能夠相互尊重,首重於傾聽與溝通,醫師能聽見你的擔憂,藉由說明、幫助你瞭解疾病和治療;你能聽進去醫師的說明、評估與建議,而不是只相信google找來的資料,質疑醫師沒有照著google做,有問題要問,讓醫師有機會回答與說明,要相信能醫治你的是醫師,而不是google大神。如果真的遇上了不適合你的醫師,不要客氣,請做第二意見諮詢,詢問其他醫師的意見,畢竟手術、治療都是大事,要找到你能合作的醫師,必然能為治療過程加分。
-
2021-07-06 名人.黃軒
對外送食物包裝狂噴酒精消毒?醫教你一招更安全
在一樓大廳看到有不同的家庭,對著Uber eats和Food panda送的食物包裝一直噴酒精消毒……天啊,你們不是要吃東西嗎?為什麼對食物的外包一直噴消毒酒精,你又不是吃「盒子」,也不是吃「塑膠袋」,為什麼對這些食物包裝一直噴呢?你們的熱食送到,理應馬上去享用美食吧?COVID-19病毒,仍然是飛沬傳播為主要途徑的病毒,不是經食物傳播的病毒呀。SARS-CoV-2 is therefore, not considered a foodborne virus. It remains primarily a respiratory virus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目前並沒有與食品包裝或購物袋相關傳播的COVID-19。COVID-19病毒在表面的存活?但是,一般民眾已經聽過COVID-19病毒可以在表面上存活的時間。科學確實有在幾種不同的表面上做了一些研究,看看病毒能存活多。其中一些包括常見的食物包裝材料,例如:- 塑料:COVID-19病毒可以在塑料上存活 3 到 7 天。- 紙板:COVID-19病毒可以在紙板上存活長達 24 小時。- 玻璃:COVID-19病毒可以在玻璃上存活長達 4 天。- 布:COVID-19病毒在布上最多可存活 2 天。我之前的文章已經提過,這些研究是在標準化的實驗室條件下刻意完成的結果。提醒大家,接觸到物品記得消毒洗手,而不是去消毒表面上的病毒!(Recently, data on the survival of SARS-CoV-2 on contact surfaces has been reported, but there is none on the survival of COVID-19 on food surfaces and packages.)在真實的世界中,如果病毒存在於食品包裝上,它可能的數量也非常少,而且對溫度也很敏感。更何況,COVID-19病毒在人體外不能存活。病毒需要體內豐富的「天菜」ACE2,才能活躍的存活下去。在現實的豬肉、魚肉、蔬果內,這些產品並沒有含ACE2活的細胞,你正在要吃的食物配料中,當然也不會有活的病毒,最多只可能剩下病毒屍體或死病毒殘體!(It is widely known that viruses cannot multiply in food products because they need an animal or human host to grow.)於是美國CDC都會建議在處理食品包裝時,盡可能保持安全的方式:1.從食品買回來後,可以直接從包裝中取出食物後,請遵守飯前洗手,飯後丟飯盒或包裝後,也記得洗手。「洗你的手,不是冼你的食物或包裝。」再次提醒,你要消毒的是自己的雙手,不是食物也不是食物包裝,這兩種物品(食物、包裝)不會對你咳咳飛沬傳播,你也不會拿這兩種物件去挖鼻孔,但你的手指頭肯定會反射、毫無意識去挖鼻孔的。相信我,人類有偷偷挖鼻孔的習慣⋯⋯你鼻子內才是ACE2豐富的來源,萬一真的你手摸著了活病毒,遭殃的是自己不是食品包裝,當然也不是你已經吃下的食物。2.請勿使用漂白劑、氨水、肥皂水、酒精或其他消毒劑,直接噴灑食物。3.禁漂白劑、氨水一直噴食品包裝,恐會有氯胺氣體超標疑慮。4.任何不需要的食品包裝或購物袋,可以丟棄到適當的回收桶或垃圾箱中。然後記得,一定要洗手!簡言之,食品或食品包裝傳播的COVID-19病毒的風險,經過多方研究報告顯示為超低風險的,這樣大家懂了嗎?(the overall potential risk of acquiring COVID-19 from contaminated food or food packaging appears to be very low (27–33))好好養成自己「勤洗雙手」的好習慣,而不是「勤洗食品」或「勤洗包裝」的慌亂!※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7-0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任人宰割的病人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如何找到你心目中的好醫師」,我們透過一篇相當直率的病人朋友來稿,說出好壞醫師的截然不同,所以我們邀請了內科醫師與社工主任分別說出他們對這問題的看法。台語有句非常傳神的「先生緣、主人福」,道盡了醫病關係的真諦。「緣」是十分抽象的一個字,但如果你問那些找到「好醫生」的病人或家屬,他們心目中的「良醫」好在那裡?也許你會聽到各種不一樣的答案,而有些人就會說出「緣」這個字,再仔細追問下去,很可能就會聽到,好醫師就是那種我覺得我可以「信任」與「尊重」的醫師。事實上,最理想的醫病關係就是醫師與病人、家屬之間能夠「彼此尊重與信任」。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說,姐姐工作勞累、壓力大,作息很不正常,有天在脖子上摸到腫塊,去以功德聞名的醫院看診,醫生穿刺以後說是甲狀腺癌,要盡快動手術。因為只有一側腫塊比較大,但醫師要她把兩側的甲狀腺都移除。姐姐有點躊躇,朋友也很擔心,不知道這樣到底好不好。我建議朋友到另一間我比較相信的專科醫院看診,因為我在該醫院有很好的看診經驗,也覺得拿掉器官是大事,不應該輕率的下決定。畢竟沒有甲狀腺以後,就得吃一輩子甲狀腺素了。不過推薦人看醫師也有風險,我跟朋友說,如果不是從小到大的交情,我也不敢說這醫院一定比較好,只是我相信該醫院對病人的照顧遠勝我去過的其他教學醫院,諮詢不同的意見不吃虧,如果覺得原來的醫院比較好,還是可以回原醫院手術。本來姐姐嫌麻煩,後來被朋友說動,還是到我推薦的醫院看診。第一次門診醫師說就算是真的是甲狀腺癌也不用著急,這是相對病程發展緩慢的疾病。姐姐還帶了原醫院的手術說明,上面還有畫圖說明並標明了自費的費用,醫師嘀咕了一句:「原來他們收這麼多費啊!」後來姐姐問,為什麼要一次拿掉兩邊的甲狀腺,醫師回答,如果只有一邊有問題,當然只需要拿一邊,器官當然是盡量保留下來的好。然後醫生又說,既然上次已經做過穿刺,那就先調穿刺的檢體來看,並安排了超音波的時間,如果前一次檢查可以確定是癌症,那就不用再穿刺了。朋友與姐姐都很高興這個醫師的想法跟她們一樣,至少還可以保留一半的甲狀腺。第二次門診醫師說,他們從上次穿刺的甲狀腺檢體裡找不到癌細胞,超音波也看不出明顯的問題,所以沒辦法,還是得讓病人再挨一針。姐姐雖然覺得麻煩,但看在醫師都有為她著想,只好再檢查一次。再次回診的時候,醫生說一樣找不到癌細胞,看起來是良性的,定期追蹤就好。所以不只可以保留一半的甲狀腺,是完全不用手術,兩邊的甲狀腺都保留下來了。病人通常聽到自己生病需要手術,都會感到驚慌,很少會懷疑醫師說的話。朋友姐姐在看完第一個醫師決定要手術後,就辭掉了工作,改變了作息。她當初也是輾轉託了在該醫院工作護理師友人,才獲得推薦去看那位醫師。萬萬沒想到換一間醫院看診,腫瘤會從惡性變良性,從要完全拿掉甲狀腺變成不用手術。也不知道是早睡早起帶來奇妙的大改變,亦或兩個醫師對於應該要手術的標準相差甚大?做為完全不具專業背景的病人,能做到的就只有遵從醫囑,但要怎麼知道醫師的指示是對的還是錯的?如果朋友姐姐聽從了第一個醫師的建議,要盡快手術拿掉甲狀腺,那她就白白損失沒有壞掉的器官,並得終生服用甲狀腺素,還可能要常常看醫生調整劑量。甲狀腺素太低會影響情緒、使體重上升,甲狀腺素太高又會產生心悸等其他問題。這些google就可以搜尋到的資訊,難道醫師都不知道嗎?如果醫師明明知道病人沒有問題,卻還是要摘除病人的甲狀腺,這又是更嚴重的倫理問題了,簡直是謀財害命!醫為刀俎,人卻無法知道自己是不是魚肉。到底病人應該怎麼辦?
-
2021-07-03 養生.聰明飲食
洗腎慢性病患染疫恐增死亡風險 日本專家教你護腎飲食
台灣新冠疫情發展至至今,已有超過600人死亡,絕大部分都有慢性病史,腎臟病須洗腎病患占了非常大比率,腎臟一旦發生病變就很難有恢復機會,保護與維持腎臟現有功能,降低發生腎衰竭機會,除了就醫接受治療外,飲食也非常重要,鹽分、蛋白質、鉀、磷、 熱量等攝取方式就相當重要。腎臟微小血管多飲食要清淡 高血壓對腎臟傷害風險高腎臟具有非常多微小血管,高血壓很容易傷害腎臟血管,增加腎臟病發生機會,日本大阪大學腎臟內科學教授猪阪善隆建議,飲食中鹽分攝取太高,容易增加高血壓風險,1天最好能維持在3克至6克,但日本相關調查發現,日本人1天鹽分攝取量,男性11.0克,女性9.2克,開始習慣口味淡會比較好。蛋白質分解由腎臟排出 魚肉蛋攝取有限制蛋白質是身體必要養分,但在分解後產出含氮廢物,需要經由腎臟過濾排出體外,如果蛋白質攝取過量,很有可能增加腎臟負擔,因此已確診腎臟並患者,蛋白質攝取要有限制,腎臟病第3期患者,日本標準體重1公斤可攝取0.8至1.0克蛋白質,第3期以上1公斤標準體重,可攝取0.6至0.8克蛋白質。日本計算標準體重,採用身高(公尺)X 身高(公尺)X 22,如果160公分,也就是1.6 X 1.6 X 22 = 56.2,在換算成蛋白質可攝取的克數,並且不僅是肉類與魚類常見蛋白質來源,白飯或麵包等主食的蛋白質,也要計算在內,攝取蛋白質計算必須非常嚴謹,每1餐都應該確認所有食物的蛋白質含量。白飯與麵包都有蛋白質 主食選擇要小心第3期腎臟病患者,限制蛋白質要注意不只是肉類與魚類等,白飯與麵包也會有蛋白質,例如白飯1碗(180g)就會有4.5g蛋白質,如果把吐司麵包切6片,1片麵包也會有5.6蛋白質,1球麵(200g)也會有9.6g蛋白質,因此各種食物內含蛋白質,慢性腎臟病會者一定要非常注意。熱量與鉀鋅過量增加腎臟負擔 加工食品諮詢營養師每天適當熱量攝取,會根據標準體重與活動量都有不同,攝取熱量超過活動量,體重增加也是慢性腎臟病惡化重要因素,如何控制熱量攝取,不讓體重增加,否則也是增加腎臟負擔;另外,微量元素鋅也會靠腎臟代謝,3期腎臟病每天不能超過2,000毫克,3期腎臟病則不能超過1,500毫克。微量元素鉀也是靠著腎臟代謝,由尿液排出體外,如果在慢性腎臟病第3期患者,1天鉀攝取不要超過2,000mg,如果已經在第4期1天不能超過1,500mg,另一方面,微量元素磷攝取過量,對血管也會有負面影響,近期食品添加劑含磷量上升,加工食品要特別注意,腎臟病患飲食一定要根據病情詢問營養師。★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7-03 養生.聰明飲食
少了反式脂肪就可以放心吃? 專家提醒飽和脂肪才恐怖
為避免國人攝取人工反式脂肪,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告自107年7月1日起禁止廠商將「不完全氫化油」添加於食品中。此規定上路剛滿3年,董氏基金會為了解市售食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分布情形,110年5至6月於賣場、超市、連鎖速食店、夜市攤商等處抽檢14件含高油脂類食品(排除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食品),商請財團法人台灣商品檢測驗證中心協助檢驗。結果發現,食藥署「食用氫化油之使用限制」規定正向且落實,已促使業者降低了食品中所含反式脂肪的含量,本次抽驗產品每100公克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皆<1公克,且包裝食品的標示與檢驗結果亦相符,民眾目前應可不必擔心攝取到過量的反式脂肪。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明,人工反式脂肪有3種來源:(1)油脂精製過程中產生、(2)高溫油炸、(3)不完全氫化油及其相關製品。不完全氫化油具有成本較低、延長產品保存期限、耐高溫、較不易酸敗、性質更穩定、便於塗抹等特性;雖然現有食品中不會有額外添加的人工反式脂肪,但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飽和脂肪。許惠玉進一步提醒,許多研究均指出,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和心血管疾病正相關;當飽和脂肪攝取量占總熱量的比例每增加1%,即可預期血膽固醇濃度增加2.7mg/dL;飽和脂肪對血膽固醇的影響遠高於食物本身所含的膽固醇。若飲食中含高飽和脂肪,易引起動脈血管壁的內皮組織受到損傷,形成動脈粥狀斑或動脈粥狀瘤,長期下來會造成動脈粥狀硬化,而導致心血管疾病(如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高血壓、周邊血管疾病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飽和脂肪攝取不得超過總熱量的10%,以每日2,000大卡舉例,不得超過22克。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強調,雖然避開了人工反式脂肪,以為就可以放心大吃油炸品、烘焙製品(麵包糕餅)、零食點心等,還是會落入飽和脂肪的陷阱。為了避免新陳代謝症候群、高血脂、血膽固醇過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還是要遠離飽和脂肪。董氏基金會提出 減少攝取飽和脂肪酸的小撇步1.以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葵花油、大豆沙拉油等植物油為主要烹調用油,取代富含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椰子油、奶油、人造奶油、牛油、豬油等)。2.攝取蛋白質時,少紅肉(豬牛羊),優先選擇黃豆及其製品、黑豆、毛豆、白肉(雞肉、魚肉)等。3.購買包裝食品時可閱讀營養標示,挑選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的品項。★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完疫苗喝雞湯助維持免疫力!營養師教接種後飲食3重點
台灣疫情尚未趨緩,國內開始施打疫苗,嫚嫚營養師建議,施打完疫苗之後可以像做完開刀手術一樣適度進補並注意飲食,將有助於身體狀況的恢復、完善的啟動身體的保護力。 打完疫苗飲食3重點,喝雞湯助維持免疫力! 嫚嫚營養師表示,施打完疫苗後的飲食,主要可著重在維持免疫力和降發炎反應,良好的免疫力有助於盡早啟動完善的保護力,而發燒、頭痛等副作用和發炎息息相關,降低發炎反應有助緩和副作用、避免不適。因此建議施打疫苗後飲食可著重三大重點,包括了優質蛋白質、多色蔬果、充足水分。 優質蛋白質 嫚嫚營養師指出,蛋白質為建造白血球、抗體的主要成分,份量一定要充足,而質地較軟的攝取來源可以避免增加腸道負擔,因此正如做完手術、開刀,打完疫苗後也可喝點清淡的魚湯、雞湯、雞精進補,當中可先以魚肉優先,其次可選擇雞肉,因為魚肉除了優質蛋白質以外,也含有Omega-3脂肪酸有助降低發炎反應。而這類熬煮過的補品也有個好處,術後、打完疫苗後不僅往往身體虛弱,也變得會沒食慾不振,這些補品內含的蛋白質分子比較小、容易吸收,液態也容易下嚥,因此建議在打完疫苗後可以適度補充,有助加速營養吸收,調節身體機能。其他也可選擇豆腐、蒸蛋等。 多色蔬果 蔬果方面建議以「蔬果579」的方式進行,也就是小孩5份,成年女性7份,成年男性9份。嫚嫚營養師表示,蔬果除了有各種不同的維生素、礦物質,更有蔬果特有的各種植化素,國內外皆有不少研究指出,充足的攝取蔬果對於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都有非常出色的幫助。且蔬果當中也有膳食纖維,有助調節腸道菌叢生態、增加益菌,使腸道健康,人體有7成的免疫細胞位於腸道周圍,腸道健康免疫力自然就好。也提醒民眾,蔬菜和水果皆有各自的營養,不可互相取代,攝取時應以多色為佳,以利攝取各種不同的植化素。 充足水分 至於水分攝取也相當重要,嫚嫚營養師表示,身體水分充足有助促進新陳代謝,身體代謝好,便有助於緩解不適。打完疫苗後發燒、流汗等狀況,皆可能使得身體出現體液不平衡、缺水的情況,應留意水分補充。水分攝取量建議以自身體重乘以40為佳,例如體重若為60kg,一日就喝2400 ml毫升/cc,但注意一小時以250~300 ml毫升/cc為佳,避免超過1000 ml毫升/cc,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接種疫苗後宜地中海飲食,菜:澱粉:蛋白質=2:1:1 在飲食整體比例上,嫚嫚營養師建議蔬菜、澱粉、蛋白質以2:1:1的比例攝取為佳,可以「地中海飲食」為主,地中海飲食已連續蟬聯4年最佳飲食方式,其飲食特色就包括了大量的蔬果,以及使用好的油脂,包括了橄欖油、堅果等,蛋白質也以前述提到的雞肉、魚肉等白肉為主,並以其它有助抗發炎的辛香料輔佐,攝取充足的水分,搭配適度的運動,整體而言不論是對術後、施打疫苗後,或是平時日常的健康保養都非常有幫助。不過飲食調節健康需要時間,通常約三週左右就可以漸漸感受到改變,就和減肥一樣,提醒民眾別求快、急著看見效果,慢慢培養出習慣才是關鍵。 打完疫苗4NG飲食、行為不要做! 除了健康良好的飲食、進補外,嫚嫚營養師也提醒,接種完疫苗後應盡量避免不良飲食及習慣。例如抽菸、飲酒,抽菸以有各項研究證實不利身體健康,甚至是各項致病重要因素,而酒類的乙醛容易引起頭痛等不適,打完疫苗後通常身體虛弱,酒精代謝速度也會變慢,且可能干擾判斷頭痛是因為酒精還是因為副作用或不良反應。 除此之外也應避免容易導致身體發炎的食物,例如油炸類、精緻碳水化合物、加工肉品等。嫚嫚營養師解釋,油經過油炸高溫容易裂變,增加自由基、致癌物,易促使發炎情況增加、干擾代謝,除了一般常見炸雞等炸物外,像是洋芋片、泡麵也都屬於油炸類。而精緻碳水化合物,除了容易形成發炎反應,也容易使得血糖不穩,此時也應盡量避免。加工肉類則包括了香腸、培根、火腿等,這類食物製造過程會經過高溫烹調,也可能加入糖類等各項添加物,也是一種容易產生發炎反應的食物,以原型食物為主為佳。 《延伸閱讀》 .是疫苗副作用還是染疫?重症醫:注意「一疲二發四疼痛」 .為何施打疫苗仍染疫?醫指3關鍵:群體免疫前仍要戴好口罩!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6-22 新聞.長期照護
醫病天地/避免老年衰弱症 飲食有撇步
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老年衰弱症」逐漸受到重視。衛福部基隆醫院營養室主任張皇瑜說,長輩普遍存在的飲食問題是「飯吃太多、乳製品吃不夠、缺乏蔬菜水果、沒有吃堅果」,依藥食同源觀點建議對症下藥,從調整飲食促進健康。張皇瑜說,年長者身體可能逐年老化,除了透過適度運動強健身心,飲食習慣調整也相對重要。我國自1980年起開始執行全國營養調查,結果顯示長輩普遍存在的飲食問題為飯吃太多、乳製品吃不夠、缺乏蔬菜水果、沒有吃堅果。避免衰弱症發生,張皇瑜建議長者每天吃足夠豆魚蛋肉攝取蛋白質;多喝乳製品,乳糖不耐症者可喝無糖優酪乳或優格;吃足夠的蔬菜水果,牙口不好可選擇瓜果類或以烹調因應;補充乳製品、小魚乾、豆腐等鈣質豐富食物;攝取足夠水分,依照體重計算,每10公斤每天要喝300西西的水。有些長者患有慢性病,飲食有更多考量。張皇瑜說,糖尿病患者飲食內容、分量要依營養師建議,多選原態食物,避免含糖、肥肉、油炸類與加工食品,減少添加物、調味料使用,並要定時定量,均衡選食。高血脂患者要注意烹調用油的選用,多選食魚類、豆腐和足夠蔬果,避免皮、肥肉、含糖精緻食物及含反式脂肪食物。高血壓患者以「得舒飲食」為主要原則,主食多選全穀雜糧類、蔬菜水果乳品足量,以家禽、豆腐豆干、魚肉取代紅肉,減少動物脂肪攝取。
-
2021-06-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完疫苗,適度發燒是好事!營養師教3招緩解不適
●打疫苗前,勿吃退燒藥或止痛藥●接種疫苗後,多喝水、多休息、飲食清淡●讓身體發汗,幫助退燒隨著疫苗陸續到位,全台依照施打順序開始接種,可是打完疫苗出現的副作用也令人心生畏懼,包含發燒、施打部位紅腫、疼痛、疲倦、肌肉無力、關節痛等狀況,到底要不要吃退燒藥或止痛藥?該如何舒緩不適?有些民眾為了減輕注射疫苗的不適,打針前先吃退燒藥,這倒不需要。國外研究顯示,打疫苗先吃退燒或止痛藥,可能會減少抗體的形成,減弱疫苗的保護力;如果打完疫苗,症狀真的難以忍受,再吃退燒藥也不遲。打完疫苗 適度發燒是好事免疫細胞作戰的最佳武器,就是藉由提高身體的溫度,促進免疫系統的效能,所以施打疫苗後出現畏寒、發燒等症狀,反而是好事一件,是身體產生免疫的必經過程,民眾不必過於擔憂。只要提升身體熱能、積極保暖發汗就能改善,以下3種管用的退燒方法,不妨試一試。1、多喝熱開水:熱水可讓身體含水量及體溫升高,促進排尿與排汗,自然帶走身體的體溫;也可加幾片薑片或薑粉一起喝,更能幫助熱能的提升。2、熱水泡腳:熱水泡腳能促進血液循環,可達到發汗、散熱、退熱效果。泡腳盆裡的水至小腿肚處,溫度控制在40℃左右,泡20分鐘,若能加點薑片或薑粉效果更好,提醒泡完腳要立即擦乾,套上襪子。3、吃蔥白粥:發燒會帶走身體能量,讓人覺得疲倦,這時吃點蔥白熬的粥,加點薑片或紅棗,以促進發汗、補充能量;薑熬煮的雞湯,對於元氣的修復也很有幫助。對抗病毒 飲食清淡少油炸當身體處在發炎、對抗病毒的狀況下,應盡量減少身體的負擔,讓免疫系統的炮火精準快速消滅病毒。此時均衡的清淡飲食很重要,尤其要避免食用油炸、燒烤、高鹽、高加工品、高糖等食物。即便沒有食欲還是要進食,給身體有能量對抗敵人,可以流質或粥品等好消化的食物取代,譬如溫熱的黑芝麻豆漿、五穀豆奶,或是以蔥白、薑、洋蔥等會發汗的調味料,與雞蛋、絞肉、魚肉熬成粥,撒點鹽巴補充電解質,有助體力的回升。多多休息 兩天後症狀好轉打完疫苗會出現肌肉痠痛、無力、疲倦感,這時應該多休息、多睡覺,不要熬夜,讓免疫細胞能專心作戰,一般兩天後症狀會明顯好轉;施打部位的紅腫痠痛,通常兩、三天後也會緩解,切記不可用力搓揉,以免影響疫苗的吸收;如果真的很不舒服,適度做點手臂伸展運動可改善。
-
2021-06-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半年後死亡率增 醫師:新冠重症者易有後遺症
國外研究經驗/確診半年後死亡率增 重症者易有後遺症國外經驗顯示,新冠肺炎確診者在發病一個月到半年不等,可能出現肺部纖維化、嗅味覺失靈、心臟疾病等後遺症,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問題。醫師提醒,重症患者特別是長者,預後出現後遺症機率高,生活照護上仍要特別小心。國際期刊《Nature》近期一篇美國研究,學者針對7.3萬名新冠肺炎輕中度患者、1.4萬名重症患者進行分析,與未感染新冠的健康人比,新冠患者康復6個月內死亡風險上升59%,有些國家推行「新冠康復者門診」、「新冠康復者隨訪研究」,長期追蹤抗戰。國泰醫院臨床病理科主任、感染科醫師崔可忠指出,整體來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有80%輕症、15%重症,產生後遺症的人大約佔10%,重症、曾插管治療的病人,比輕症患者容易有後遺症。崔可忠提到,確診新冠肺炎常見後遺症包括胸悶喘、疲勞、頭痛、嗅味覺喪失,也有部分出現關節疼痛、腎臟或血脂、血糖代謝問題,以及血栓、中風、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悸等心血管疾病。也有人注意力不集中、睡不好、憂鬱,或因曾住加護病房或插管,瀕臨死亡而產生創傷症候群,第一時間可能很難發現,但長久恐成精神疾病。崔可忠表示,台灣因近期才爆發社區感染,尚未有足夠資料推斷新冠肺炎與後遺症因果關係。若參考國外案例來看,確診者面臨後遺症,也許和過往病史有關,像是老人家有慢性病,因確診新冠肺炎後引發惡化,他建議重症患者康復後仍要追蹤健康狀況。中醫舒緩建議/改良清冠一號 可解腹瀉者困擾新冠肺炎除了西醫治療,透過中醫也可緩解不適。開業中醫師郭哲彰去年因緣際會下,曾協助200多位美國紐約當地民眾視訊看診,觀察確診者預後出現嗅味覺問題、身體及沿著臀部的環跳穴特別痠痛等問題,判斷因疫情在冬季蔓延,身體寒氣特別重,因此多給予傷寒方藥物。郭哲彰表示,確診者因肺部受損、講話虛弱,咳嗽帶白痰,也給予加沙參、麥門冬、茯苓、白芨等補氣藥物。郭哲彰表示,台灣常見的「清冠一號」,內含黃芩、魚腥草等,具有清熱、解肺熱功效。而有些確診者容易拉肚子,代表他脾胃溼氣過重,若未解則會低燒不斷,因此可將清冠一號做改良,增加藿香、茯苓等祛濕,若風寒較深,可加重麻黃、桂枝,即為清肺排毒湯。一名60歲男性確診者因肺部纖維化,出院仍須戴氧氣罩,在西醫來看的確是不可逆傷害,但可透過中藥補氣調理。郭哲彰開立生脈飲藥方,內含人參、麥冬、五味子,幫助氣血活絡,補充元氣,並輔以丹參,該名病人從走路都會喘,服藥兩個月明顯改善,現在也不需戴氧氣罩。郭哲彰提及,有些重症患者形容,肺彷彿充滿許多碎玻璃,容易喘、支氣管充滿黏液感。除了中藥緩解,也可透過穴位按摩疏通,提升肺部吸氧。穴位按摩位於手掌大拇指下方的「魚際穴」可解肺熱,或輕敲「雲門穴」、「中府穴」,以及位於背部的「肺俞穴」,以手握空杯姿拍敲,也可拿小棍棒輔助。開肺通鼻式先以左手按住左鼻孔,以右鼻孔吸氣,同時右手比讚、從肺臟位置往上延伸,並順時針畫一圈,三次後換邊,左右各做三回合,藉此帶動肺氣循環。西醫飲食建議/多攝取優質蛋白質 修復身體能量新冠肺炎預後調養,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吳家瑜表示,因確診者肺部受損容易喘,進食容易嗆到,建議攝取質地柔軟的原形食物,避免加工食品、油炸物。吳家瑜表示,患者若沒有特殊疾病,可透過高蛋白飲食,增加每日攝取能量。正常人每公斤體重可攝取1.1克蛋白質,建議患者可攝取每公斤1.2至1.5克蛋白質,讓身體擁有更好修復能量,雞蛋、豆漿、牛奶、海鮮、魚肉等都是優良蛋白質來源。若食欲差,吳家瑜建議少量多餐,餐間可將牛奶加芝麻粉當做點心,有充足熱量且為好的油脂攝取。但她提醒,若患者有肥胖問題,仍要以每日攝取總熱量為原則,將高蛋白、蔬菜、水果搭配少量多餐規畫,避免恢復期攝取過多熱量,造成更大負擔。確診者出現嗅味覺失靈狀況,甚至吃東西會有金屬怪味,吳家瑜建議將食物放涼,或將食物用塑膠餐具盛裝、進食;若食物吃起來無味,也可增加些許香料調味。若咳嗽情況嚴重,她建議一天至少攝取每公斤體重30至40cc的水分,以維持體內平衡。
-
2021-06-17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吃得簡單又不運動 居家防疫3招預防肌少症
●30歲後每10年流失5%肌肉量,長者易肌少症上身●長者應著重優質蛋白質攝取,適量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增加肌肉量,做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許多人居家防疫,吃得很簡單,飲食可能不均衡,久坐又沒運動,如此的生活作息時間一久,不僅人會發胖,年長者還容易「肌少症」上身。人一過30歲,每10年會流失5%的肌肉量,超過60歲流失會更快,加上食欲與吸收率變差,若沒有積極維持肌肉量,65歲以後,很容易罹患「肌少症」。長輩們每天應攝取每公斤體重25至30大卡的熱量,若以60公斤的長者來看,每天飲食約吃1500至1800大卡才夠。如果每天吃2至3碗飯、5至6份蛋白質(一份蛋白質為3指手指大小)、3份蔬菜(1份蔬菜約半碗熟菜量)、2份水果(1份水果為一個拳頭大小),加上烹調用油,就能滿足一天足夠的熱量。但若是熱量攝取不夠,就容易讓身體分解體內的肌肉及脂肪,加速肌肉的流失。可吃豆製品、蛋、魚及肉類年長者飲食應著重優質蛋白質攝取,例如豆製品、魚肉、雞肉、豬肉、牛肉、蛋等,每天要吃每公斤體重1至1.2克的蛋白質,才能有效阻止肌肉快速流失,而有肌少症風險的長者,更要提高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2至1.5克。以60公斤的長者而言,每天至少要吃3個掌心大小的蛋白質,才能攝取足夠的量,但要避免集中在某一餐,若能均勻分配在三餐,其肌肉合成作用會更好。如果長者牙口不佳,可以選擇像蒸蛋、絞肉、蒸魚、豆腐、豆漿等比較好入口的蛋白質來源。想要擁有強度的肌力,必定要有強健的骨骼,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不可少。建議長者每天要攝取1000至1200毫克的鈣質,富含鈣質的食物,例如乳製品、豆干或板豆腐、黑白芝麻、紫菜、小魚乾、蝦米、深綠色蔬菜、海帶等。曬太陽可攝取維生素D而鈣的吸收需要活性維生素D的幫忙,血液中維生素D偏低,其肌肉質量、肌肉強度表現也較差,發展為肌少症的風險高。曬太陽即可攝取維生素D,可於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日照較強的時段,在未塗抹防曬下,日曬10至15分鐘,每周進行3、4次。在飲食上,可多吃含有少量的維生素D的蛋黃、深海魚類,例如鮭魚、鮪魚,或是蕈類如香菇、木耳,蛋黃等,必要時搭配補充劑。訓練心肺功能做阻力運動研究證實,肌肉隨著年紀增加慢慢減少,要增加肌肉量,只有做「阻力運動」才有效。長者可以從事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訓練心肺功能的運動,也應搭配在家可以做的阻力訓練,像是深蹲、抬腿、抬臀等訓練,譬如用寶特瓶裝水當啞鈴練習舉重,或利用彈力帶針對肩膀、肘、大腿、膝蓋等部位進行肌力訓練。
-
2021-06-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調整飲食+治療不中斷 與IBD和平共存兩關鍵
11歲的林小妹熱愛打排球,是名運動好手,但沒想到年紀輕輕的她,不僅經常便祕,且連續一到兩個月排出血便,嚇壞父母。經醫院檢查疑似為發炎性腸道疾病,隨後確診為克隆氏症,接受治療與進行飲食調整後,林小妹重回最愛的排球場、參加童軍團,她也鼓勵病友堅持治療、與病共存。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社團法人腸治久安協會及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IBD發炎性腸道疾病線上衛教講座」,四名來自大腸直腸科、肝膽胃腸科、兒童腸胃科、營養科領域的專家,以及病友林小妹偕同父親線上分享從症狀、治療、生活及飲食面剖析發炎性腸道疾病。常見成人患者延遲確診,未及時治療罹癌風險增。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可分為兩種,分別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專任主治醫師鍾承軒表示,據統計,國內患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皆逐年增加,以每年4%至5%的比率上升,其中不乏兒童及較為年輕的患者。台大兒童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吳嘉峯說,其實18到20歲前確診的兒童病患不在少數,約占總病例數的10%至20%。常見一些成人患者其實早在18歲前就有症狀,卻延遲確診。若未即時治療,發炎持續將使病情愈來愈嚴重。鍾承軒表示,病患可能發生臨床上最不樂見的腸胃道出血、穿孔、廔管、惡性腫瘤等併發症。台北榮總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春吉更強調,較年輕的病患或持續發炎、合併有原發性硬化膽道炎的患者存在較高癌病變的風險,統計於診斷後七年間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將開始線性增加。三大類藥物治療,盡可能避免手術,影響生活品質。臨床上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分為三大類,首先會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傳統藥物治療,當症狀變嚴重而難以獲得緩解時,會開始以生物製劑治療,近五到十年間亦有較新型的生物製劑,可降低白血球發炎的反應。之後如發生併發症才會評估進行手術,如腸道切除重建、廔管切除引流等手術。林春吉表示,對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的病患,採取手術治療被視為最後的手段,包含緊急手術及非緊急手術。過往曾統計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有60%的病患需要緊急手術,由於術後恐影響未來預後及生活品質,臨床的治療目標之一,就是盡可能避免緊急手術。依期別調整飲食,戒菸降低復發率。除及時診斷、穩定服用藥物之外,要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降低併發症風險,飲食調整也是重要的一環。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說,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營養治療方針會隨疾病嚴重度、治療方式、併發症而改變,可分為急性發炎期、引導緩解期及維持緩解期,且治療也分藥物或手術,當病患發生貧血、腹瀉等併發症時菜單也會不同,應諮詢專業營養師進行個別評估及建議。蔡一賢說明,急性發炎初期會先暫時性禁食,之後以均衡飲食為原則採取低渣或高蛋白飲食,但要注意避免個人食物過敏原,不食用油炸、油煎等烹調方式料理的食物,如荷包蛋、油豆腐等,盡量選擇去皮、去筋的瘦肉、魚肉,且要降低纖維的含量,避免纖維多的蔬果及全穀類和其製品,包含竹筍、奇異果、番茄、糙米、燕麥、玉米、芋頭等。當進入疾病緩解期會逐漸放寬限制,增加纖維質到正常標準的攝取量,原則上仍要視個人腸胃耐受性調整,記錄會導致腸胃敏感的食物品項,當病患治療產生貧血可選擇富含鐵質、維生素C等食物預防,也建議癮君子戒菸,有助疾病控制並降低克隆氏症的復發率。發炎性腸道疾病跟高血壓一樣,是必須規律治療的慢性病。吳嘉峯說,固定服藥治療才能控制疾病,仰賴醫病溝通及病患本身須了解疾病,能否讓病患回歸正常生活是最終治療目標。林春吉亦建議病友,在發病八到十二年之後定期進行大腸癌檢測,預防癌病變。
-
2021-06-01 新聞.生命智慧
他罹癌平靜面對,愛女走了10年卻仍難平撫!鐵漢關中:人只活一次,請不要輕言放棄
考試院前院長關中,曾是國民黨最重要的選情操盤手,是能左右選情的關鍵人物,在國民黨黨內人人稱他「關老爺」。曾經叱吒一時的他,在70歲時卻遭逢人生最痛的喪女,80歲時又罹患淋巴癌。但對於這些挫折他都淡然面對:「我沒有抱怨,我很安靜、平靜。」 關中在人生30多歲的精華時期開始,做了約11年的輔選工作,每天上山下海跑基層,與各行各業人士交流,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交流方法就是「喝酒」。 黨務工作十逾年 關中酒名在外 曾一口氣乾掉兩杯威士忌 關中回憶說:「地方人士是不談理論的,你跟他喝酒、唱歌就是朋友。」 也因此,儘管自己不愛喝也不算會喝酒,十多年黨務工作做下來,就搏得酒名在外,甚至還謠傳他曾一口氣乾掉5杯威士忌,「其實我那次只有乾掉兩杯,其它是朋友幫忙喝掉的」。 一直以來身體都算硬朗的他,卻在前年11月換了兩個人工膝關節後元氣大傷,隨後更在過完80歲生日後不久,發現罹患淋巴癌,體重從70多公斤直線降到60多公斤,體力虛弱、氣若游絲,讓結縭逾50年的太太嚇壞了。 但對他自己來說,剛過80歲就遭遇那麼大的考驗,他只用了「五味雜陳」來形容。 80歲罹淋巴癌 關中沒有埋怨只有平靜 「(知道罹癌後)我都很淡定,生病不是什麼大事,我是知識分子,對科技有基本的了解,只要找到好醫生治療就好。有些人碰到這種情況會問『為什麼會是我?』,但我想反問他為什麼不是你?」 面對像生病等這類的人生挫折,有些人會覺得倒楣,但關中把這些都看得很淡,他認為人最重要的就是堅持理想,其它的人生起伏都不需要太掛心,他也笑問:「難道一定要是別人倒楣你才高興嗎?」 在住院抗癌的5個月中,關中一直保持著平靜的態度,甚至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能住在最好的醫院接受名醫治療,且還有太太等親友在身邊照顧著自己。 抗癌中不忘讀書、寫書 展現鋼鐵意志 在對抗癌症時做化療與放療的過程中,許多病友都覺得非常不舒服,但關中除了頭兩次治療有頭昏、噁心的不舒服感,以及出現拉肚子等副作用外,都沒有太不適的感覺,甚至還能在他醒著有精神時,把想讀的書全看完,並每天寫作2000字以上。 出院後的關中除了定期回診,也特別遵照醫生指示,不要吃生、冷食物、避免人多飯局、注重足夠蛋白質的攝取,多吃牛肉跟魚肉等,每天還有太太準備的愛心蔬果汁或精力湯。 人生最大傷痛 女兒過世十年悲傷仍難平復 相較起抗癌,70歲喪女的痛才是讓關中始終無法忘懷的。 儘管關中女兒關雲娣已過世10年,有時關中抱著關雲娣的女兒,也就是他的孫女Amber,眼角還是會泛淚,反而是只有小學四年級的Amber幫他擦眼淚、安慰他說:「爺爺,過去的事不必太傷心。」 十年過去了,Amber與父親林哲樂每周固定通電話。在疫情爆發前,有時是關中的太太陪Amber到上海去找爸爸,有時是爸爸來台灣與Amber吃飯,這些過程關中絕不參與。 「我自己是確定跟他(林哲樂)老死不相往來,這是深仇大恨,沒有辦法的事。」 10年後的今天,關中談起林哲樂,連他名字都不願意說出口。 「或許我跟女兒感情太深,或許她走了是個太大的悲劇。你想想看,她從27層樓跳下來,那不是粉身碎骨嗎?為什麼我女兒…會…奮鬥一生,這麼有志氣、理想的人,最後是這樣下場,我這做爸爸的是難以接受…,每次想到這件事,我就是…」說到這裡,鐵漢關中又成了最溫柔的父親,哽咽起來。 「人只活一次,一定有可貢獻的地方,不要輕言放棄」 對於摯愛的女兒關雲娣用這種方式結束人生,關中除了對林哲樂的不理解與難以原諒,更多是對女兒的不捨。 當被問到,如果現在面對一位與女兒一樣,眼前有坎過不去的年輕人,會怎樣勸他?關中先嘆了一口氣,說道「唉,很難」。 「首先,我一定去了解他真正困難是什麼,勸他反省一下自己哪個地方疏忽或是做得不夠好,才讓自己陷入這處境。」 「但最怕的就是,他認為沒有路或是被看不起。」 關中進一步解釋說:「我會鼓勵他,人生未必會這樣發展,還是要走出自己的道路,你在社會、工作崗位上或是家裡,一定有你可以貢獻的地方,你還是被需要的。」 「人生只活一次,在世界上你有你的角色,有你可以貢獻的地方,或許你還沒有發現可以在哪裡盡到力量,或還沒有碰到機會,但不能輕言放棄。」 說完這句話的關中,有片刻沉默不語,也許他又想起了自己最愛的女兒。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張忠謀要她少出門!對抗武漢肺炎除勤洗手、戴口罩 張淑芬還有這一招.血壓多少才OK?有什麼症狀?高血壓最基礎知識:想真正改善該有的7個態度!.做人最要緊姿態好看!女人我們應該去喜歡什麼東西,經營什麼婚姻,過什麼樣的生活
-
2021-05-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居家必備「8種耐放食物」! 你家有嗎?
疫情期間大家開始到大賣場採買儲存的乾糧,正所謂「家裡有糧,心中不慌!」,但你可想過若在這期間大賣場開始大缺貨,或是疫情期間到無法出門的階段,我們家中有哪些食物是必存的乾糧呢?在這裡分享8種可以久放不容易變質的食物:1、米、豆類現在的米雖然有標示保質期,但是其實米大部份都已經是真空包裝,其實可以存放好幾年,只要注意低溫避免光線曝曬就可以避免變質問題。豆類可挑選黃豆、黑豆、紅豆等,經過乾燥過的豆類水份較少,也是可以長久保存不易變質,只是放比較久口感可能沒那麼好。2、菌類、木耳、香菇乾木耳、香菇、菌菇類等,尤其是菌菇類的營養非常豐富,常常食用也能增加抵抗力,但是也要注意低溫保存喔。3、乾蔬菜、豆製品、粉條盡量挑選冷凍蔬菜,營養價值也不少;再來可挑選乾的豆製品如:豆角干、黃瓜干等,也可挑選地瓜粉、綠豆粉、粉絲等,這些都是可以放長久也不容易變質的東西,這些東西用炒或加入米飯裡都能夠增加風味。4、罐頭製品罐頭食品大賣場選擇非常多,水果、牛羊豬魚肉等,很多選擇,上面也有標示罐頭有效日期,盡量挑選製造日期比較新的,也能讓罐頭保存比較久,比較不會變質。5、蜂蜜蜂蜜也是可以保存長久的,但要挑選純正的蜂蜜不是蜂蜜製品,只要保存在密封、陰涼的環境下,都不易變質。6、白酒挑選酒精濃度較高的白酒,經過長時間的保存,口感不但會更加香潤,放幾十年也不會壞,但保存環境一定要密封才能保持它的酒香喔。7、調味品白糖、冰糖、鹽、醋、醬油、等調味品,也是可存放很久,只要保存密封好,不要受潮,就不太容易壞。8、冷凍水餃、火鍋料這時候可以多買一些冷凍水餃或是火鍋料,這些食物不但可以冷藏較久,一方面當主食也很方便,也可以買一些饅頭冷凍起來,偶爾也能當作早餐。*乾糧保存方法:在挑選乾糧時候也要選擇一下保存期限,另外避免放置於陽光直射或溫度過高的地方,食品包裝開封後,也得放置到密封罐、儲糧桶等封閉容器中,放置一些食品乾燥劑,避免受潮,這樣才能保存得更久喲!*選購真空包裝食品時要注意:1要冷藏冷凍才買、2要充分加熱才吃、3要看清標示再買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鄭捷方)   延伸閱讀: ·居家防疫避免發胖、提升免疫力 營養師列「必備9大高CP值食物」:你買對嗎? ·防疫物資別亂囤! 醫曝常見4大消毒用品「隱藏危機」
-
2021-05-25 養生.聰明飲食
居家辦公、停課不停學 營養師傳授「居家防疫菜單」
因應疫情,全台進入三級警戒,除了停課外在家線上學習外,不少公司也都實施居家辦公、防疫假,防疫期間準備三餐對於家長也是一大挑戰,營養師叮嚀,「居家防疫菜單」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透過自煮健康飲食全面提升免疫力,對抗疾病自然多層保護力。六大類食物包含全榖雜糧類、蔬菜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水果類以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東元綜合醫院營養科營養師謝桂菁表示,「選食吃巧」可從以下方向著手,面對居家防疫的生活,常會忽略早餐,尤其以停課不停學的兒童而言,若不吃早餐易有注意力不集中情形,而影響線上上課學習成效,建議家長快速省時準備早餐,包含全麥蛋餅、雜糧饅頭夾蛋、起司地瓜搭配少糖豆漿、鮮奶、原味優酪乳。適量蛋白質攝取,維持抗體活力也相當重要,謝桂菁說,建議成人每日攝取約5到6份,或每餐攝取約1個掌心,1份等於1/2盒裝豆腐或是肉、家禽、魚肉1兩,約3手指大小等於1顆蛋。除了蛋白質外,應多吃不同顏色的蔬菜、水果,含有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及特有的植化素、胡蘿蔔素、茄紅素、多醣體等,在免疫調節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一天至少3份蔬菜、2顆拳頭大小水果,1份等於1/2碗;也建議每日攝取100mg維生素C的水果,如約1/3顆泰國芭樂、1.5顆奇異果、15顆聖女蕃茄、1顆香吉士、2顆柳橙等。謝桂菁也指出,民眾在購買物資時,往往會選擇保存期限較長的物品,如泡麵、罐頭、冷凍微波食品、各類湯底、火鍋料、餅乾等,建議可依循均衡營養的原則與新鮮蔬食搭配入菜,讓三餐變得彭湃又營養;也別忘了適度規律運動,整體促進身體健康,才能更有效地對抗疫情。
-
2021-05-19 養生.聰明飲食
屯糧別光搶泡麵!營養師教居家防疫採買6大類食物
國內疫情進入社區感染階段,除了戴口罩、多洗手,提升自身免疫力更為重要。居家防疫期間,該採買哪6大類食物?吃對哪些食物,有助提升免疫力?1、優質蛋白質:合成足夠抗體人在維持免疫功能的過程中,抗體是不可缺乏的武器,蛋白質正是抗體生成的基礎原料。換言之,攝取優質的蛋白質,就是免疫力提升的首要任務。建議買:植物性蛋白質,如黃豆、豆腐、豆漿;動物性蛋白質,如魚肉、雞肉、海鮮、奶類、蛋等。如何吃:每餐至少吃1至2份的蛋白質,1份為1顆雞蛋、1杯240㏄牛奶、半個手掌(不含手指)的肉類、2格板豆腐、半盒嫩豆腐。有三高問題的民眾,盡量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動物性蛋白質選擇低脂的雞肉及魚肉。2、主食類:提供身體足夠能量一旦缺乏主食,體內眾多生化反應都難以進行,特別是減重者,刻意不吃主食,長期下來,身體會轉而消耗蛋白質來維持身體所需的能量,反而會減弱免疫功能。建議買:未精緻的全穀根莖類,如糙米、五穀雜糧、紅豆、綠豆、南瓜、地瓜、芋頭等。未精緻的食物,富含維生素B群、礦物質,與人體抗體的製造有很大的關係。如何吃:每餐至少1/4碗,至多2碗的量。視個人活動量及血糖狀況而定。3、蔬果類:補充抗氧化物質蔬果富含維生素C及植化素,能活化免疫機能、降低身體發炎反應。尤其是顏色偏紅黃的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以保護黏膜的健康。腸道黏膜是免疫軍團的家,口腔及肺部黏膜則是病毒細菌進入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顧好黏膜功能,免疫力自然能提升。建議買:當季不同種類及顏色蔬果,紅色的茄紅素,如紅蘿蔔、番茄、西瓜、葡萄柚等;綠色的多酚類,如綠色蔬菜、綠茶等;藍紫色的花青素,如茄子、藍莓、蔓越莓、紫地瓜等;紅綠色的葉黃素,如萵苣、菠菜、南瓜等;白色吲哚類,如高麗菜、芥藍菜、花椰菜等。如何吃:建議每天吃3份蔬菜、2份水果,才能滿足身體所需的營養素。每餐最好吃不一樣顏色的蔬果;其中,茄紅素及葉黃素是脂溶性維生素,需與食用油等油脂一起烹調,才有助人體吸收。4、菇蕈類:調節免疫力研究證實,菇蕈類有來自真菌細胞壁的多醣體,有調節免疫功能。建議買:袖珍菇、杏鮑菇、香菇、洋菇、猴頭菇、木耳等真菌類食物中,都可攝取到此類多醣體。如何吃:每天至少吃半碗的量。5、Omega-3脂肪酸:降低身體發炎反應深海魚及堅果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抗發炎、平衡免疫功能。建議買:深海魚類,如鮭魚、鯖魚、秋刀魚等;堅果如核桃、奇亞籽、亞麻仁等。如何吃:深海魚建議每周至少吃三次,每次約2份量;至於堅果,建議每天攝取拳頭握緊的一小把量,但要買低溫烘焙、沒有調味的堅果,對身體比較沒有負擔。6、辛香料:抗病毒、抗細菌辛香類食物除了能增加料理的味道,還具有殺菌、抗菌、防腐、抗病毒、輔助免疫系統的作用。建議買:生薑、大蒜、洋蔥、辣椒、韭菜、胡椒、薑黃、肉桂等。如何吃:辛香料不論生吃或熟食皆宜。量視個人而定。
-
2021-05-15 新聞.健康知識+
網傳發燒不能吃這些? 專家糾正:問題根本放錯重點!
發燒時不能吃芥菜、青蒜和洋蔥頭,這是真的嗎?現在疫情吃緊,網路流傳,在發燒時,如吃芥菜、青蒜和洋蔥頭,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對此,食藥署表示,這是無稽之談,有發燒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食藥署表示,發燒是一種症狀,並非病因,應該找出了解導致發燒的原因,再者,食品並沒有治療疾病的功能,更不可能在發燒時,吃了哪些食物,就會讓病情惡化。如果發燒39.5℃以上、持續發燒超過24小時、年齡3個月以下的幼兒或兒童發燒伴有抽搐、活動力不佳、持續性劇烈嘔吐或異常哭鬧等,務必緊急就醫。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均衡攝取6大類飲食,維持作息正常,就能提升免疫力。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在6大類食物中,如能補充足夠蛋白質,就能有效提升體力及免疫力。劉怡里說,蛋白質可分為植物性、動物性,建議多多攝取豆腐、豆乾、豆漿等豆製品,以及於魚肉,只要攝取足夠蛋白質,有助於修復細胞組織。另外,建議多吃,燕麥、紅豆、綠豆等全穀類雜糧,代替米飯等主時,劉怡里表示,雜糧含有豐富的B群,而其中的B6與蛋白質製造有關,可以修復免疫細胞。此外,顏色鮮豔的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胡蘿蔔素,劉怡里建議,多吃黃椒、南瓜、深綠色蔬菜,以及芭樂、小番茄、奇異果等水果,有助於保養肺部組織。★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5-11 該看哪科.婦產科
幼兒成長配方如何嚴管? 食藥署六月開會討論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上個月兒童節後推出「誘兒奶粉甜祕密」系列報導,揭露滿一歲幼兒飲用的成長配方,含糖量驚人且乳含量不足等問題,引發多位立委關注。今日上午立委陳秀寶和莊競程聯手召開記者會,呼籲食藥署和國健署應積極管理,明確定位成長配方是「特殊營養食品」還是「乳品」,輔導業者符合規定,避免現行廣告亂象混淆家長的選擇。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回應,食藥署已規劃六月初召開專家會議,邀請食品、營養、消保、醫學相關背景的專家,討論成長配方的管理問題;不排除參考美國政府的最新規定,要求業者標示「添加糖」含量,提供家長多元的參考資訊。鄭維智說,依《食安法》,成長配方的乳含量沒有超過五成,品名不得寫「奶粉」,糖含量在罐裝營養標示也有規定,家長購買時可詳細閱讀;各界關心現行做法有不足,食藥署都有聽到,將開會討論。立委莊競程的小孩將滿八個月,他說,「我不怕孩子吃得多,擔心是吃下什麼?」市售成長配方定位不明且標示不清,家長霧裡看花,政府應積極作為,為孩子把關。立委林淑芬也關心此議題,日前已要求食藥署啟動調查,檢驗市售成長配方的糖含量狀況,建立基礎資料,以利後續加強管理。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許多市售成長配方會加蔗糖、玉米糖漿等添加糖,乳含量卻不足,「這不就類似含糖飲料。」家長不了解其中關鍵,以為跟一歲以下的配方奶一樣,都有受到政府嚴格把關,事實上兩者差很大。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金惠民和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毛心潔都說,這類成長配方喝多對孩子無益,臨床觀察會阻礙孩子練習咀嚼食物的能力,只愛喝,不愛吃蔬果魚肉等六大類,孩子的起跑點容易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她們呼籲,除了加強標示,政府需多從衛教著手,提升醫護人員的知識、改善家長的觀念。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科長胡怡君表示,目前國健署針對七歲以下的幼兒,提供七次免費的健檢服務,未來將思考如何透過這機會,加強多元化的傳播,將正確的衛教知識傳達給家長。▌延伸推薦:【專題報導】誘兒奶粉甜秘密【系列報導】甜蜜陷阱 配方奶粉95%含糖【系列報導】如何把關…兒科醫師:成長配方應納管
-
2021-05-09 養生.聰明飲食
鹽、糖、蜂蜜皆經加工 加工食品真的代表不健康嗎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加工食品能夠在市場上屹立不搖,且不斷推陳出新與它的便利性、適口性等有關,但加工食品也經常會被消費者認為不健康,但會有這樣的既定認知,可能與產官學界的分類相關,也因為如此,有越來越多新的分類與標籤方式出現,可望解決產學之間溝通的語言落差。想到餅乾,你認為是健康的食品嗎?再仔細想一想,洋芋片和高纖燕麥餅乾的健康價值,可以劃上等號嗎?與消費者不同,在學術界以及產業界中經常根據加工形態的不同,對食品進行不同的分類,而這樣的分類使得普遍加工食品,被認為就是不健康的代表。以上述為例,在產業分類中,洋芋片是餅乾,高纖燕麥餅乾也是餅乾,但這兩者的營養成分難道就能相提並論了嗎?不過這樣的誤會幾乎從加工食品的誕生開始,就深植人心,但食品是否經過加工與實際所能提供的營養,並沒有直接的相關性。讓加工食品有不健康的印象 全是因為分類不清楚?加工食品因為具有便利性、適口性高以及不斷研發的新穎性,備受市場喜愛。與此同時,加工食品的健康性也是時常被拿出來討論的議題。《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在2021年6月即將出刊的最新期刊中提出一個全新的論點,內容主要是探究食品分類的系統基礎,發現大多數的分類系統,在分類過程中會將營養素定量,同時納入分類考量。簡而言之,現有的分類對於產業界來說有意義,但對於消費者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性,但也因為既定的分類,從未將營養素考量進去,導致消費者普遍認為加工食品與不健康之間,存在絕對等號。新興營養標籤,試圖為加工食品撕掉有色標籤其實,這樣的論點並不是現在才被拿出來討論,歐洲國家早已推行許多不同的營養標示來與消費者溝通,如Nutri-Score與Traffic Lights。以Nutri-Score爲例,是利用積分的方式計算單一產品的總體得分,考量的內容包含原本營養標示的營養素(熱量、脂肪、糖、鹽)以外,會另外將食物本身的營養素也考量在內,如纖維素、蛋白質含量,以及食物的類別,如堅果類、水果類、蔬菜類等與食物的完整性與否也都會在考量範圍內;所得的分數以100公克或100毫克來計算,根據分數的所得將食物以顏色與字母來分級。除此之外,最讓消費者在乎的添加物又是如何評定的呢?在食品加工當中會添加食品添加物,目的是為了穩定品質、維持食品安全,像這樣具有價值的用途,也都會納入考量的範圍內,也就是說,這樣的評分系統是全面性去了解食品本身的價值,而非以單一的角度去定義其營養價值。依照加工程度分類 也有科學依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訂定的NOVA分類系統,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食品供應鏈,這種分類是考量到食品經歷的加工性質、加工程度與目的,再依此將食物分為4個層級,分別是未經加工或極少加工食物(鮮奶、蛋、魚肉、蔬菜)、經加工製造的食物(牛油、鹽、糖、蜂蜜)、加工食物(麵包、煙燻肉類、肉類罐頭)、超加工食物(汽水、泡麵、零食、醬料),也由於這樣的分類明確,在科學上與肥胖相關的研究也經常以此為依據來作為判斷的依準。彙整共通語言,才能有效溝通身為食品產業界的人,時常會碰到一個問題,有理也說不清加工食品並不是絕對不好,但卻沒有一個有力的證據與消費者溝通。其實這並非誰對誰錯,而是產學界與消費大眾之間所使用的語言不同,認知範圍也不相同,導致各說各話,各有思考邏輯的溝通落差。雖說是如此,但並不代表任何一方所使用的語言就是絕對的正確,觀念與預期目標的不同,最重要的是能夠創建溝通的橋樑,這些是不斷有新的分類標準以及分類標籤出現的緣故,期待這類能促進有效溝通的「工具」,能夠更良好的嫁接起產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落差。延伸閱讀▶進口食品密密麻麻外文看不懂?韓國政府推App溯源▶可食用包裝的材料有新發現!牛奶蛋白可塑性高、還能補充營養!▶可樂竟比橄欖油健康?法、德、西班牙等7國食品營養標籤引爆爭議參考資料▶Processed food classification: Conceptualisation and challenges(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5-07 養生.抗老養生
台灣長者逾6成牙口不好 國健署推質地調整飲食
母親節將至,在家庭聚會享受美食是一大樂事,但許多長輩可能因為牙口問題,無法大飽口福,據統計,台灣有超過6成長者牙口不好。國民健康署為提升高齡者進食意願,推動質地調整飲食,攜手三大飯店業者,建構高齡友善飲食環境。國健署今天舉行「飲食質地推廣計畫」記者會,署長吳昭軍分享,他曾經拜訪接受送餐服務的獨居老人,看到有年長者數次將便當盒開了又關,便提醒肚子餓要吃飯。未料,長輩是因為咀嚼功能不好,不知道從何開始吃起。國健署調查發現,65歲以上長者牙齒情形,以28顆齒為基準,有70.6%部分缺牙,21%的長者認為,自己的牙功能(含假牙)狀態不好,甚至有63.2%的長者因為咀嚼吞嚥問題,吃東西有所限制,甚至造成營養不良。吳昭軍表示,牙口不好會造成飲食不均、營養攝取不足外,不僅是「吃」的問題,嚴重者還有可能肌少、衰弱的情形,所以如何兼顧健康安全,又讓長輩吃得下是政府應改變方向。事實上,國健署自民國108年起,推出高齡營養質地調整飲食,透過食材挑選、改變切割烹煮技巧,就可以自己做出適合長者「軟硬度」的飲食。這次首度透過計畫推動,招募包含台北福華大飯店、淡水將捷金鬱金香酒店及宜蘭礁溪老爺酒店等3家業者,參與改善高齡飲食。業者建議,魚肉烹調可以去骨只取魚肉,切小塊後和其他配料(菜)蒸熟,肉品則可以透過久燉幫助入口,蔬菜則可以去除比較硬的菜梗,留取菜葉烹調食用,另可搭配乳品、水果補足營養。
-
2021-05-01 該看哪科.皮膚
乾毛巾擦濕頭髮也不行! 「10個壞習慣」讓頭髮常斷裂...你中幾項了?
頭髮是每個人的自信來源,你最怕聽到「你頭髮變少了」這類的話語嗎?但隨著年紀增長,似乎又不得不去面對頭髮變稀疏的問題。若現在就處於脫髮嚴重的情況,那也先別著急,從現在起拯救頭髮還為時不晚。 改善頭髮易斷裂 10個壞習慣快戒家庭醫學科醫師陳柏臣說明,想改變頭髮的斷裂情況,其實,只要從生活方式上著手改變就可以。首先要了解哪些不好的壞習慣,是破壞頭皮健康、造成頭髮斷裂的原因:1、洗髮水溫度太高有些人習慣用熱水洗頭,以為越熱才洗得越乾淨,但熱水其實會讓髮絲脫水(就 像皮膚一樣),導致頭髮變乾、變脆弱,自然就容易斷裂並脫落。熱水不僅洗掉頭髮的保護油膜,還導致頭皮毛囊不能有效分泌油脂保護頭髮,長久下來,髮根繼續被破壞,頭髮脫落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怎麼做?洗髮時,建議要把水溫調低至25℃以下,或者就算是洗熱水澡,當換到洗頭髮時,就要盡可能的不要讓頭皮感覺燙的程度。 2、乾毛巾搓擦濕頭髮頭髮浸濕後是最脆弱、最容易斷裂的時候,大部分人習慣淋浴時順便用梳子梳通打結的頭髮,之後再用乾毛巾搓擦。其實,這個步驟對頭髮的傷害非常大,造成脫髮也就在所難免。→怎麼做?盡量在頭髮未濕透前就先將頭髮梳整,濕頭髮可以減少梳頭的次數;洗完頭之後,可用吸水性強的軟毛巾慢慢將頭髮按乾。 3、洗髮次數過於頻繁洗髮次數過多也會影響頭髮的正常生長,因為當油脂分泌不均勻時,頭皮容易乾燥並產生容易斷髮的情形。→怎麼做?建議隔1天洗1次頭髮,若無法養成這種習慣,就容易讓空氣中的髒污殘留在頭皮上,造成油脂阻塞頭皮毛孔,斷裂脫落自然就會出現;確保每2天洗2次頭,若出汗較多或產品用量過大,就更應該堅持這個習慣。 4、造型工具溫度過高頭髮造型工具很多,也可輕易在開架通路上購買,有些造型工具使用時需插電加 熱,幫助塑型的維持;有些產品則沒有溫度控制,使用越久則溫度越高。→怎麼做?可選用有恆溫控制的造型工具(包括吹風機),或限制使用次數(1週至多使用2~3次);現在有低溫或冷風吹風機,也是不錯的選擇。另外,也可在吹髮前使用護髮噴霧,能夠形成一層隔熱層,減少頭髮間的摩擦。 5、燙髮次數太頻繁燙髮的溫度會損壞頭髮及角質膜中的蛋白質,一旦角質膜損壞,就會增加頭髮易 斷的可能性。→怎麼做?燙後的髮質較容易變乾、變脆,可選擇能夠深層滋潤且補充水分的護髮產品,在洗髮後,用毛巾將頭髮擦乾至不滴水後,擦上修護產品,停留1~3分鐘後,用低溫水沖洗。而燙髮後如果頭髮有毛躁、枯黃、斷裂等狀況,也會縮短頭髮的捲度維持,最好在燙髮後1週內進行完整的養護工作。 6、經常綁很緊的辮子 經常綁很緊的馬尾或編辮子,因髮型的關係,使頭髮毛囊拉力太大,導致毛囊破 壞並形成傷疤,造成永久性的損壞。→怎麼做?建議平日可把頭髮放下來,或綁起來時也要綁鬆一點,若有明顯感覺頭髮拉扯到臉部肌膚,那就是綁的太緊了。 7、不當使用定型產品使用頭髮噴霧或號稱「能夠一整天定型」的產品,則要注意這些產品是否讓頭髮出現更嚴重的打結問題。定型產品酒精含量高,容易讓頭髮出現乾枯、脆弱的問 題;或是梳頭髮時,殘留在頭髮上的成分會導致頭髮斷裂脫落。→怎麼做?建議選擇一些柔和的定型產品,能保持頭髮水分不流失,擦頭髮時要避免頭髮快速摩擦。 8、減肥節食和服藥當身體處於饑餓的時候,會先將能量輸送給重要的器官(如心臟和大腦),而頭髮所配給的能量就會減少,當能量明顯 缺乏時,將會導致頭髮嚴重脫落。此外, 錯誤的口服避孕藥會損傷頭髮,荷爾蒙的變化則容易導致頭髮的脫落或變細;其他像是他汀類藥物、抗抑鬱藥、抗焦慮劑、抗高血壓藥物等,都會擾亂或干擾頭髮生長的正常規律,導致頭髮進入生長停滯階段,進而過早的脫落斷裂。→怎麼做?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攝取充足的蛋白質(蛋豆魚肉類),是最基本保養頭髮的要訣。頭髮最主要的成分為蛋白質,蛋白質也是唯一能促進頭髮健康生長的成分,若攝取不足的話,將會導致頭髮產生斷裂的問題。 9、搔抓頭皮力道太大有些人喜歡抓頭或摳頭皮,若手不乾淨,就可能造成發炎感染的症狀,有些人則是有脂溢性皮炎等發炎症狀,而引起的頭皮發癢。發癢抓頭若力道過大,就會導 致頭髮脫落,一旦角質層被破壞,頭髮內的纖維物質就變得容易斷裂。→怎麼做?可使用含有茶樹精油的洗髮精來清洗頭髮,緩解發癢症狀;若市售商品無法抑制發癢反應,可向醫師要求開立抗真菌洗髮精或其他成分藥物來幫忙。 10、暴露紫外線時間過長長期讓頭髮暴露在紫外線下,會損傷頭髮的強度和彈性。因為暴露在紫外線下的 頭皮會削弱其角質層,導致比較脆弱的頭髮從頭皮就開始脫落。→怎麼做?建議有紫外線直射的地方,一定要戴上帽子(最好是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的帽 子),並將所有的頭髮塞入帽子內保護頭和頭髮,或使用具有防曬功能的免洗護髮素等產品。延伸閱讀: ·禿頭是用錯洗髮精害的?頭髮要天天洗? 皮膚科醫師解答正確洗頭觀念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 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你也會這樣做嗎? 
-
2021-04-29 養生.聰明飲食
過漁不是新鮮事?當養殖漁獲超越野生撈捕意味著什麼
長達數萬年,人類開採淡水和近岸的海洋魚類以及軟體動物,來餵養他們的家族、親戚和家眷。接著早期的文明誕生,西方文明是在羅馬帝國時達到顛峰,全都高度仰賴配給糧食,提供給數百名、有時數千名在公共工程中勞動、擔任官員,或是投入陸軍或海軍戰役的人。早在中世紀以前,人們便已重度開採世界的近岸水域,有時甚至到達過度捕撈的程度。人們的活動也導致自然環境變遷和棲地改變。古代的捕魚早已深深影響世界各地近岸的海洋生態系統。在羅馬時期之後的發展甚至更加劇烈。羅馬統治在東西方錯綜複雜的瓦解過程,與商業捕魚的縮減同時發生;唯有歐洲北部例外,因為那裡的近岸尚有大量的鱈魚、鯡魚等其他魚類。多數的中世紀歐洲人都是採以穀物為主的飲食,比起魚更偏好肉──當時所有棲息在水裡的生物都被歸為魚類。魚是人們受制於飲食規定時的替代品,與保健、威望和懺悔有關,後者由基督教會嚴密界定。鮮魚價格昂貴,通常會保留給富人或自給自足的修道院社群。直到西元一一〇〇年左右,人們開始依賴當地漁獲為生,會食用鮮魚或簡易保存加工過的魚。到了一二〇〇年,由於禁吃肉的聖日天數增加,許多平民會吃經過乾燥、鹽漬或浸泡過濃鹽水的海魚,通常是在距離相當遙遠的地點加工完成。與此同時,貴族和富人偏愛鮮魚,尤其是一種通常飼養在池中的異國魚──鯉魚。除了社會環境的改變,歐洲的漁民也必須應對自然環境的變遷。中世紀暖期的數百年間,相對暖和的天氣導致人口成長和對魚類的依賴加深。到了十世紀,人們會捕魚販售給當地市場的消費者(這通常是家計型漁撈的一環),而捕魚社群靠著供應魚給增長中的城鎮來維生。三百年後,運魚貨車的網絡橫跨英格蘭南部,還有馬匹從諾曼第接力運送新鮮漁獲到巴黎。到了一三〇〇年,遙遠的內陸地區的人們開始大規模養殖鯉魚、梭子魚等其他魚種。過度捕撈、跨河的屏障建設等人為活動和環境變遷,全都導致在西歐部分地區的鮭魚洄游量減少。當人們的需求漸長,繁殖速度緩慢的鱘魚魚口卻銳減。人們的應對方式是加強開採外圍的漁場,尤其是捕撈鯡魚。大西洋和北海鯡魚複雜的產卵模式,讓漁民可以在近岸捕捉數千條魚。但是有個問題。鯡魚是富含油脂的魚類,會在幾小時內腐敗。不過,鯡魚漁業依舊迅速擴張,特別是在北海南部和波蘭波美拉尼亞省的波羅的海沿岸。漁民會在海灘上鹽漬鯡魚(這個做法可以讓魚貨保存數月之久),再紮成一捆捆販售。到了十三世紀,鯡魚開採已經到達龐大的商業規模,尤其是在北海南部和瑞典南部斯堪尼亞外的波羅的海,人們在此捕撈近岸的產卵魚群。大量的漁獲被浸泡在密封桶的濃鹽水中,並運送到遙遠內陸,以標準化單位交易。一世紀後,荷蘭人在首度真正國際化的捕魚產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到了一五二〇年,他們供應鯡魚給羅馬。這些發展和小冰期的開端同時發生;在鯡魚幼魚全年中對較寒冷的海水特別敏感之時,冰期的到來讓海水溫度下降。在波羅的海和北海被重度捕撈的鯡魚產量暴跌,於是漁民轉為捕撈其他魚種。這些似乎是永久性的轉變。現今波羅的海的鯡魚洄游量比一千年前少了兩成。鹽漬鯡魚不太受歡迎,於是漁民改為捕撈大西洋鱈;牠是一種白色的海魚,其魚肉可以輕鬆乾燥或鹽漬,並長時間保存。早在青銅器時代,人們便會捕捉這種魚,當時甚至成為羅弗敦群島的主食。被乾燥製成淡魚乾後,大西洋鱈成為海邊居民和奉行大齋期的虔誠信徒的珍貴配給食物。當地的需求開始永無止盡地增長,於是波羅的海和北海的行會商人抓住機會:他們擁有散貨船可以運送這些魚。人們從未停止搜尋鱈魚資源,促使英格蘭漁民在一四一二年抵達冰島水域。那裡的環境險惡駭人,但能夠賺取鉅額利潤。接著,到了一四九七年,漁民發現了紐芬蘭島的鱈魚漁場,在這裡用籃子就能直接從海面撈起魚。鱈魚產業在歐洲早已經是門國際性的生意,其觸角伸入遙遠的內陸,並觸及地中海的天主教國家。然而,紐芬蘭島和新英格蘭漁場讓鱈魚的開採成為龐大的商業事業。三角貿易將不列顛與加勒比海地區的種植園及新英格蘭的眾港口連結在一起,而如今鱈魚成為了這三角貿易的一部分。長期的利潤相當驚人,累積起來高過在美洲找到的所有黃金的收益總和。可是,就連在十八世紀這麼早的時期便已經出現過漁的跡象。鱈魚的平均大小開始縮水。令人震驚的是,前述這龐大的國際貿易是第一個真正的全球性捕魚產業,但仰賴的卻是從中世紀以降,幾乎未曾改變的捕魚方法和設備。儘管如此,到了十九世紀,人們對北大西洋鱈魚漁場展開了長達數百年的破壞。當岸上需求增加,又更難尋獲魚時,人們開始更有效率地捕魚,發展出延繩釣,在大西洋的開放水域使用開放式的母子式漁船,並在近岸設置大型圍網。漁獲存量的消耗並未趨緩。從十四世紀起,漁民便開始使用拖網,是一種在海底拖行的加重漁網。但在人們發明了桁桿式拖網後,漁獲量更是飆升,因為木製桁桿會讓網口保持敞開。這種捕魚方法對海床的破壞極大。當人們在一八三〇和四〇年代運用蒸汽動力,接著在一世紀前採用以柴油為動力的拖網船,漁民開始可以在遙遠的外海待上更長的時間,邊工作邊冷凍他們的漁獲。到了一八九〇年代,蒸汽拖網船的漁獲量是帆船的八倍之多。柴油船卸下的漁獲量有時可以比蒸汽拖網船多出四成。當現代拖網和巾著網(最早於一八五〇年代使用的旋網類漁網)被發明出來後,捕魚便不再是機會主義式的活動,而成為了以工業規模高效率開採海洋的方法。這些發展逐漸在歐洲水域扎根,但當漁民採行古代的傳統策略(如果某座漁場資源耗盡,就移動到其他地方),技術便會傳遍各地。日本人於一八八二年採用巾著網來捕撈小型的表層魚類。到了一九三〇年代,法國人在外海操作加工船。當秘魯魚粉可做為動物飼料一事被大為廣傳,需求便激增。如今漁民在正式公司裡作業,有財力可以購買和維護船隻以及他們新穎的電子魚群探測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捕魚成為徹底工業化的產業,而日本領先全球。拖網船隊冒險遠航至南極大陸,在十五年內耗盡到那之前未經捕獵的區域,接著再度離去。現今,這個時代的氣候變遷威脅著已經承受嚴重壓力的漁場,而我們面對著在二〇五〇年將需要餵養超過九十億人口的挑戰。二〇一四年,人類所消耗的魚肉中,養殖魚的數量首次超越野外的漁獲量。世界漁場的現況之所以如此,現代的捕魚產業不應承擔所有責任。世界各地漁場的當前狀況是數千年來開採海洋所累積而成,假定魚是無窮無盡的資源更令情況惡化。今天,人口成長、技術革新和對利潤的無止盡追求掠奪了海洋潛在的海鮮,傷害幾乎已無可挽回。這一切都是最人性的特質所導致的結果──那就是人們在機會出現時,極致利用的能力。※ 本文摘自《漁的大歷史:大海如何滋養人類的文明?》。《漁的大歷史:大海如何滋養人類的文明?》作者:布萊恩‧費根譯者:黃楷君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1/03/31《漁的大歷史:大海如何滋養人類的文明?》書封。圖/八旗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