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電解質
共找到
428
筆 文章
-
-
2024-11-16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長長王偉傑 喊話「全院顧一人」 給病人最好醫療
專精腎臟科疾病的王偉傑,今年9月接任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長,他擁有豐富的臨床和行政歷練,帶動腎臟切片精準治療,為桃園地區腎臟病防治效能作出貢獻。尤其在新冠疫情嚴重人心惶惶下,他帶領團隊運用血漿置換術,讓重症病人的存活率大幅提升,他深信「醫師陣容強大、醫療品質做好」,是醫院令人信任的關鍵。樂生療養院是一所具有歷史性的療養院區及現代性的醫院,分新、舊兩個院區。舊院區為療養院在新北市新莊區,為日治台灣專治癩病(漢生病、早年稱痲瘋病)院區,提供漢生病院民居住使用,已是文化資產保存的歷史建築園區;新院區為醫院在桃園市龜山區迴龍,是地區醫院,千禧年後提供民眾一般急重症和門診醫療服務迄今。崇拜學長 立志選定腎臟科行醫近30年的王偉傑是眷村孩子,在兄姊鼓勵下考上醫學院,並進入衛福部桃園醫院(部桃) 服務,因崇拜腎臟科學長做學問精神,立定志向走上腎臟科領域,即使當上樂生醫院院長,仍在部桃無酬看診,只因掛心腎臟科的老病人。以前桃園腎臟科醫師各自為政,在王偉傑建議下組成腎臟科聯誼會,每季固定辦學術研討進行個案討論,發表醫學研究論文。尤其新冠疫情大爆發期間,起初很多重症病人倒下,他發想可使用血漿換置用於染疫的腎臟病人身上,大大提升病患的存活率,並爭取列入健保給付。王偉傑深知腎臟切片可提升腎臟病防治效能,當大家都在做洗腎時,他卻反其道進行腎臟切片,果然透過切片精準治療,治癒許多腎臟病人或減緩其病情,未來他也會把在腎臟病防治成效帶進樂生醫院。網羅良醫 獲在地居民信任樂生療養院是很特殊的醫院,王偉傑接任院長後,首要打造該院為綜合性地區醫院,讓各科別醫師陣容壯大,目前已先後網羅腎臟、身心、胸腔及中醫、肝膽腸胃科、骨科、一般外科專科醫師進駐,發展該院急重難症治療,讓新北市新莊、樹林、桃園龜山迴龍地區居民,今後不必大老遠赴醫學中心看病,就近就能有好醫師看診。「樂生絕不只是療養院,樂生做很多急重症醫療。」王偉傑說,該院的科別足夠、儀器不差,絕不輸其他衛福部醫院,且各科醫師充足,逾90%病人在此都可以獲得照顧,希望能得到地方民眾信任。王偉傑常告訴病人:「你一人來醫院、全院照顧你」,過去他常以醫院為家,「要給病人安定感」,一度讓妻子很吃味,他的信念是「醫療無法渡天下眾生,只能渡有緣人」,有緣成為他的病人,他就給予最好的醫療。爬山紓壓 愛吃納豆當養生王偉傑說,醫師工作忙碌、壓力很大,他盡量早睡早起、規律作息,有空閒就在醫院走樓梯或拉划船器運動,保持體力;樂生醫院有後山,因此他把每周爬山列入紓壓項目中。為了養生,他澱粉類吃得少,早餐喜歡吃納豆保養身體,保持心情樂觀,若遇到關卡與煩惱時,就念經、再好好睡個覺,讓一切歸零思考。每年有空閒時,王偉傑會帶家人環島或旅遊增進感情,他特別喜歡去日本,每年組團去日本一、二次,尤其喜愛去日本老溫泉旅館泡湯,在日本欣賞溪流清澈如畫,和家人朋友爬山、喝小酒談心,令人開心。王偉傑● 年齡:55歲● 專長:蛋白尿、糖尿病、高血壓、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腎臟切片、泌尿道感染、電解質異常、一般內科疾病、急重症血液淨化● 現職: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長、中原大學副教授●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 經歷:衛福部桃園醫院腎臟科主任、桃園醫院新屋分院院長、桃園醫院副院長、衛福部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副執行長、教育部定副教授、中原大學副教授給病人的一句話:預防重於治療,疾病發生早期就要早點治療
-
2024-11-04 養生.聰明飲食
研究指市場常見1水果,去皮吃降膽固醇!營養師提醒:1天1顆拳頭大小的就夠
芭樂是菜市場中很常見的水果,一般都是不用去皮直接吃,有些人則是不喜歡芭樂籽硬硬的口感,所以會去掉籽再吃,有些人則是會散梅粉增添香氣,各種吃法因人而異;但現在有一個來自印度的研究指出,芭樂去皮之後再吃,對於降血糖、降膽固醇的效果更好,研究是由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IIMS)所執行的。 芭樂對健康好處很多資深營養師劉純君指出,芭樂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具有許多健康益處:1.富含維生素C:芭樂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抗氧化、促進膠原蛋白生成,對皮膚健康有益。 2.高纖維,有助消化:芭樂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並且還能穩定血糖,適合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 3.維持心臟健康:芭樂中的鉀和抗氧化物質有助於降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能平衡電解質。 4.低卡路里,有助於減重:芭樂的卡路里低且飽足感強,是減重族群的好選擇,既能提供營養,又不易造成熱量超標。 5.有助於控制血糖:芭樂中的膳食纖維能減緩血糖升高,對於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是有益的。 6.抗氧化,保護細胞:芭樂富含抗氧化劑(如類胡蘿蔔素、葉黃素和茄紅素),可幫助中和自由基,降低細胞受損和慢性病的風險。 7.含有維生素A,護眼健康:芭樂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A,有助於保護視力,特別是預防夜盲症。 芭樂的營養豐富且適合日常食用,但應注意適量,以避免攝取過多纖維導致腸胃不適。 印度研究發現:去皮芭樂的好處日前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IIMS)想要評估帶皮和不帶皮的芭樂,對健康人群的血糖和血脂的影響,因此,招募的45位健康學生,並隨機分為A組、B組和C組。其中A組補充400g成熟帶皮芭樂,B組補充去皮芭樂,持續6週,另外15名作為對照,即是C組。 6周之後發現有皮芭樂組的BMI和血壓都降低了,而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則增加;而去皮芭樂組的BMI和血壓也是下降的,但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是顯著降低,這顯示去皮芭樂可能對血脂和血糖的降低,有更好的影響。 營養師怎麼說?資深營養師劉純君表示,從實驗中可以看出吃帶皮芭樂的空腹血糖跟TG三酸甘油脂都上升,而吃去皮的芭樂組的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都下降,而且好的高密度膽固醇上升。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芭樂果肉含高果膠,可以降低血清中的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芭樂果肉中的酚類和類黃酮含量,可能在抑制脂質過氧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至於果皮方面,目前沒有特別的研究去分析其成分。 劉純君指出,雖然這篇研究只有45個人,算相對小眾的研究,但從數據上來看,去皮的芭樂對血脂肪來說是有好的影響;至於血糖方面,去皮芭樂並不會讓血糖下降很多,主要是在降血脂方面效用較為明顯,所以血糖偏高的民眾,芭樂削皮吃可以,但是份量還是要節制,一天一顆跟自己拳頭一樣大小尺寸的芭樂,就很足夠了。 水果甜跟不甜,跟血糖上升無關劉純君提醒,水果甜跟不甜,跟血糖會不會上升完全沒有相關性,檸檬不甜,一樣會上升血糖,重點是在份量。通常血糖會高的民眾,除了水果吃過多之外,碳水化合物吃太多也是常見的原因;因為太多人都是吃飯配飯再喝飯,甚至飯後甜點也是飯。 舉例來說,配飯-馬鈴薯燉肉、玉米炒蛋、拔絲地瓜、芋頭控肉;喝飯-玉米濃湯、皇帝豆排骨湯、酸辣湯、麵線糊;飯後甜點-綠豆湯、紅豆湯,這些都是碳水化合物,這樣吃下來,血糖不高也難。延伸閱讀: .珍珠芭樂、紅心芭樂,你喜歡吃哪一種?一張圖秒懂各品種的營養價值,吃芭樂跟工作效率有關? .吃芭樂籽會便秘?營養師解答:「3種人」真的會很卡 1清洗動作恐害營養流失
-
2024-10-29 養生.營養食譜
南瓜解便祕、防中風!營養師推「搭配5食材」效用加乘 洋蔥、牛肉入列
每到萬聖節餐桌必出現的南瓜,究竟要選哪一種?聽說營養差很多? 不同品種南瓜 營養好處一次看 南瓜有哪些營養好處? 1、眼睛晶亮南瓜富含β-胡蘿蔔素,可轉換成維生素A,幫助眼睛健康,維持昏暗光線中的視力。2、攝護腺健康礦物質鋅可抑制、延緩男性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可保持攝護腺的健康。3、變漂亮維生素C可促進真皮層的膠原蛋白生成,使皮膚保有彈性、不鬆垮;還能抵抗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幫助淡化斑點。4、保護心血管/防止中風礦物質鉀可穩定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維持電解質平衡、調節肌肉的功能,還可幫助利尿、消水腫。若是身體缺乏礦物質鉀,則會容易疲勞、心律不整。5、增強免疫力維生素A、C、E 等,可幫助抵抗細胞過度氧化、抗老化。還可加強保護力、增強免疫力。6、改善敏弱肌維生素A可維持皮膚、黏膜健康,還可以顧眼睛、幫助抗癌。若缺乏維生素A則會出現掉髮、皮膚乾燥的情況。7、排便順暢南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腸胃蠕動,且熱量低、高飽足感,是減脂人的好夥伴。 南瓜跟這些食材搭配 意想不到功效一次看營養師高敏敏提及,南瓜不只營養好處多,搭配不同的食材,也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南瓜+綠豆:幫助排便順暢南瓜本身就有豐富的纖維,可以幫助排便順暢,搭配富含膳食纖維、果膠的綠豆,也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排便順暢。 .南瓜+紅豆:養顏美容配方南瓜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幫助淡斑美白;而紅豆富含鉀離子,可幫助鈉離子排出,達到消水腫功效。而紅豆多酚除了有抗氧化效果,也可以防止細胞老化、預防皺紋生成。 .南瓜+洋蔥:抗過敏消炎配方過敏和體內的發炎息息相關,所以增強免疫力,也可以改善過敏反應。洋蔥富含硫化物,可以幫助消除致癌物的毒性,也有抗過敏、減少鼻子粘膜腫脹的效果。而南瓜豐富的β-胡蘿蔔素、玉米黃素等植化素,可清除自由基、增強保護力、抗發炎的功效。 .南瓜+玉米:護眼配方南瓜中豐富的β-胡蘿蔔素+玉米中的葉黃素,可維持眼睛晶亮,降低藍光傷害眼睛。 .南瓜+牛肉:加速補鐵南瓜中含有維生素B12、礦物質鈷、鋅、鐵等,都有助於製造血液,預防營養不足導致的貧血;而牛肉富含鐵質,也可以幫助補鐵、補血。不過,要注意,不要和「高鈣食物」一起服用,以免降低鐵質吸收! 延伸閱讀: ·南瓜有苦味還能吃嗎?蒸熟後為何有白點?專家解答 教2招輕鬆去皮、切塊 ·南瓜籽別丟!專家大讚「4好處」:還防失眠 1天「別吃超過O量」避免便秘、發胖
-
2024-10-17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最愛問【旅遊準備】下個月要去越南旅遊,我該準備什麼藥物、或接受什麼疫苗預防當地的流行疾病?
專家告訴你回覆專家: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副秘書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宥達出發前可以上疾管局旅遊醫學處方箋網站搜尋,就能得知當地的即使疫情,以及預防接種的建議。近三個月越南公佈的疫情包括登革熱、麻疹、狂犬病等,由於越南地處熱帶,氣候潮濕,使得當地的傳染病風險相對較高,會建議旅遊前2-4週,先至家醫科旅遊醫學門診諮詢,由醫師評估是否該施打A型肝炎、B型肝炎、傷寒、狂犬病等疫苗。在東南亞國家旅遊,因經常有共用餐具而感染A型肝炎的風險,目前30歲以下的國人,大部分對A肝都沒有抗體。施打A肝疫苗的CP值相對高,因為接種一劑後,過了兩週,保護力可達95%。假如希望保護力可以維持20年,也可以在第一劑接種後6-10個月,再施打第二劑疫苗。另外,B型肝炎則是透過血液傳染,我國自1986年開始實施B型肝炎預防注射政策,若是在此之前出生,或是擔心免疫力不足而有感染風險,則可以施打B型肝炎疫苗。由於東南亞國家的路邊攤美食相當盛行,若擔心飲食安全,又去比較偏僻且衛生條件較差的鄉鎮旅遊,建議可以施打傷寒疫苗。由於狂犬病疫苗屬於事後施打的疫苗,所以若在東南亞國家狂犬病疫區旅遊,不慎被蝙蝠、貓、狗抓咬到,需立即以肥皂及清水沖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 70%酒精消毒,並送醫由醫師評估是否給予破傷風類毒素及狂犬病疫苗。常用的旅行藥物包括防蚊液、止瀉藥,假如是到中越靠近柬埔寨之地區旅遊,可能會有瘧疾的風險,務必攜帶含敵避或派瑞卡丁成分的防蚊液,假如有使用防曬油,必須間隔15分鐘後再噴防蚊液,才能達到驅蚊之效。旅行另一個常見的狀況是腹瀉,通常會建議假如沒有拉得很嚴重,不需要馬上服藥,除非一天拉7-8次,才建議吃藥。若有血便情形則有可能是細菌性腸胃炎,需就醫且避免自行服用止瀉藥,反而延長病情。民眾若有腹瀉情形,切記需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避免脫水狀況發生。提醒民眾,在東南亞旅遊,建議常洗手、不吃生食和未煮熟的食物、選擇瓶裝水,才得玩得開心、吃得放心。【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致力於推動家庭醫學研究、專科醫師培訓與基層醫療發展,並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學會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家庭醫師制度等,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並積極輔導教學醫院設立家庭醫學科,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醫療服務。官方網站|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10-17 慢病好日子.慢病預防
慢病最愛問【高血壓】已經在吃藥控制的高血壓病人,可以有酒精放縱日,周末喝點小酒,還是一定要滴酒不沾呢?
專家告訴你回覆專家: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副秘書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宥達可以喝,但要適量。一個酒精當量(單位,Eq)等於15克酒精,約等於啤酒375C.C.,男性1天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女性1天不超過1個酒精當量,以5%的啤酒為例,男性一天不能喝超過508毫升,女性一天不得超過254毫升。若是喝58%的高粱酒,男性一天不能喝超過42毫升,女性一天不能喝超過21毫升。由於有些高血壓用藥會和酒精產生交互作用,當黃湯下肚後,會使體內血管擴張,容易導致血壓降低,出現頭暈的狀況。另外,有些利尿劑會被當作降壓藥物,而酒精本身就有利尿功能,兩者加乘之下會造成過度脫水,若沒有適時補充水分,很可能會暈倒,甚至因為缺乏電解質,出現抽筋的情形。另外,喝酒的速度也是一門藝術,高血壓病人絕對禁止豪飲,也就是男性在兩小時內喝下5個酒精當量,女性喝下4個酒精當量,容易造成低血壓、酒精依賴,出現沒喝酒就手抖、精神差、容易嘔吐造成賁門與食道撕裂等症狀。提醒有高血壓的民眾,務必遵守SABCDE原則,限制鈉攝取(Sodium restriction)、限制酒精攝取(Alcohol limitation)、減輕體重(Body weight reduction)、戒菸(Cigarette smoke cessation)、飲食調整(Diet adaptation)和採用運動(Exercise adoption)就能良好控制血壓。【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致力於推動家庭醫學研究、專科醫師培訓與基層醫療發展,並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學會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家庭醫師制度等,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並積極輔導教學醫院設立家庭醫學科,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醫療服務。官方網站|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10-14 養生.聰明飲食
富含纖維、維他命及礦物質 9種秋令當季蔬果有助保護心臟健康
秋季降臨,美國心臟學會(AHA)公布秋季時令蔬果清單,對護心飲食大有助益;這些時令蔬果都富含纖維素、抗氧化劑、維他命及礦物質,以多種方式如降低膽固醇到減少血管板塊累積來保護心血管系統,建議蔬菜攝食量每日2又1/2杯,水果則是2杯。「verywellhealth」網站整理其中九種介紹如下:南瓜南瓜富含維他命、礦物質、抗氧化劑;南瓜的鉀元素含量高,其在電解質中有助於維持正常心律;南瓜的 β-胡蘿蔔素又多,會在人體轉化成維他命A,具抗氧化特質,有助於防護心臟發病。蘋果蘋果滿是纖維素及多酚,就促進心臟健康眾所周知。蘋果的纖維素可溶、不可溶都有,不止能降低膽固醇還能降血糖(血糖可以影響心律及二型糖尿病)。多酚的功能相似,不僅降膽固醇還減少發炎,預防不正常的血栓形成。石榴石榴這種秋季水果富含維他命C、K。維他命C很重要,可以保護動脈損壞而生的動脈硬化、高血壓。維他命K有助維持血液裡鈣的正常水準,不僅對維持正常心律很重要,對血塊正常也一樣。石榴裡也含有大量的鉀。甜菜甜菜是硝酸鹽的良好來源;有些學者主張,硝酸鹽有助於降低血壓。另外,一杯煮好的甜菜就能取得12%的纖維素、7%的維他命C、11%的鉀攝取量。羽衣甘藍羽衣甘藍是鉀及硝酸鹽的良好來源。它被稱為「超級食品」還因為富含硫代葡萄糖苷類(glucosinolate),這種化合物被視為有護心功能。羽衣甘藍另含大量纖維素,有助降膽固醇。秋葵秋葵含有大量維他命C、K及葉酸。葉酸對心臟特別好,能降低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這種硫化胺基酸含量,免得它傷害動脈內部、血凝塊有增多之虞。球芽甘藍球芽甘藍這種十字花科蔬菜很像高麗菜、花椰菜,含有大量維他命、礦物質及纖維素。除了有豐富的維他命C、K、鉀以及硫代葡萄糖苷,另還名列植物鐵質含量最高的蔬菜。而鐵對健康紅血球、血紅素特別重要,換句話說,長期缺鐵會改變心臟肌肉、心跳不規律及心臟衰竭。小紅莓小紅莓不僅能保護尿道,不受感染,還有多酚,能降低心臟病風險;其中叫做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的抗氧化物質還可以降低血壓。2022年一篇研究就說,每天吃9毫克的小紅莓,1個就能改善健康成年人的心血管功能。番薯番薯跟南瓜一樣,有大量纖維素、鉀及 β-胡蘿蔔素。一杯煮好的番薯就可提供每日纖維素攝取量的1/4。大多數番薯的纖維素來自表皮,而非果肉,所以烘烤番薯而整個吃,最能攝取到全部的營養好處。小鼠實驗指出,吃番薯的那一組比起吃高脂肪那一組,肥胖症要低許多。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10 養生.聰明飲食
懂得喝咖啡讓健康效益極大化!史丹佛教授揭「完整咖啡飲用指南」
咖啡是現代人常喝的飲品,適量飲用咖啡有益健康。美國神經科學家、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教授安德魯·休伯曼(Andrew Huberman)根據科學研究,介紹咖啡因影響大腦和身體的機制,並提供優化咖啡因使用的方法、時間安排和劑量建議,教導人們有效利用咖啡因提升身心表現的潛力。一、喝多少、怎麽喝?1. 劑量建議‧每公斤體重可攝取1~3毫克咖啡因,並可根據個人敏感度調整劑量。例如體重100公斤者適合咖啡因劑量為100~300毫克,而且因長期飲用而適應,實際攝取量可提高。‧了解日常飲品的咖啡因含量,檢視含咖啡因飲料(如可樂汽水、茶、咖啡、能量飲料)的詳細成分,各廠牌同類飲品也會存在巨大差異。2. 避免長期大量攝取注意不同飲料中咖啡因含量的差異,避免長期大量攝取咖啡因,恐增加頭痛、焦慮、血管損傷的風險。3. 平衡水分攝取咖啡因有利尿作用,會導致體內水分、鈉和電解質流失。建議每攝取一份含咖啡因飲品,同時飲用等量的水,另外可在水中加入少許海鹽、食鹽或電解質補充劑維持平衡。二、喝咖啡的時間安排1. 什麽時候喝咖啡比較好一般而言早上攝取咖啡因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經常在下午感到疲勞,可以考慮將咖啡的攝取時間推遲到起床後90~120分鐘。2. 晚上喝咖啡的注意事項建議睡前10~12小時停止攝取咖啡因,殘留的咖啡因可能影響你的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動(REM)睡眠品質;這當中仍存在個體差異,有些人只需睡前8小時停止攝取即可。3.空腹效應和持續效果空腹攝取咖啡因可讓較小劑量產生更顯著的效果,增強提神表現;咖啡因攝取後約30分鐘達到效果峰值,效果通常能持續約60分鐘。三、咖啡因對身心的正面影響1.心理層面咖啡因被認為具有抗憂鬱效果,因為它能夠提高體內某些兒茶酚胺(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的水平。這些物質可以增強我們的動力、警覺性和行動力。另外大規模研究證實,經常攝取咖啡因不僅能改善情緒和幸福感,還能降低患憂鬱症的風險。2.生理層面研究發現,咖啡因能全面提升身體機能表現,包括加快反應速度、提高警覺性、增強專注力、改善協調能力、提高功率輸出和增強耐力。此外,它還能減輕疲勞感,提高最大攝氧量,增強力量、峰值功率輸出和肌肉收縮能力,同時改善運動過程中的舒適感。‧利用咖啡因戒斷技巧提升身體機能:1. 完全戒斷法:在重要挑戰(如馬拉松比賽)前3到20天完全戒斷咖啡因,然後在比賽開始前30分鐘左右攝取咖啡因。這種方法能讓咖啡因發揮最大效果。2. 漸進減量法:如果無法完全戒斷,可以嘗試在1~3周內恢復正常劑量,以提升情緒、能量和整體表現。建議先在日常訓練中嘗試這些方法,觀察啡因對你個人表現的影響。根據實際效果,再決定如何在特定挑戰中運用戒斷和攝取策略。
-
2024-09-0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作醫學生的引路人與同行者
實習醫學生時期,我看著老師和學長姐們照顧著病人,他們只需一問一答、接觸病人碰一下,診斷就水落石出。我對於如何發現疾病一無所知——有的老師告訴我多唸書,便如一縷輕煙一般,消失於走廊的盡頭;有的老師會細細講解、反覆問答;有的老師則一口氣問了好多問題要我查。當時的我懵懂矛盾,既希望老師們能多些耐心循循善誘,卻又因為希望一切能用最高效率來進行而感到焦急。當我自己成為了住院醫師,除了照顧病患、處理社福系統照會、醫院行政等雜務,身後也多了一群引頸企盼著學習、帶著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眼神的——實習醫學生。實習醫學生?原來當初的我在學長姐眼中也是這般模樣:時而語出驚人、時而莽撞無知嗎?「教導實習醫學生」對當時的我而言就像個從天而降的突發任務,既是嶄新的挑戰,精確來說,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場景。在當實習醫學生時,每當被急於趕門診的老師或焦頭爛額的學長姐晾在一旁時,時常因為對臨床工作的茫然而感到煩躁,心裡無數次想著:有天我成為住院醫師,一定要好好引導實習醫學生,帶他們一步步地將書本裡死氣沉沉的知識與活生生的病人一一印證,讓他們由衷感受學習的樂趣。然而成為住院醫師之後,我了解到兼顧臨床及教學,遠比想像中來得困難。身為住院醫師,為了盡早了解舊病人的病情變化和新病人的狀況,七點前就需提前到達醫院,查看病人的抽血檢驗數據和其他臨床指標。處理完緊急和需要預先安排的檢查後,再次確認病人狀況、給藥、送檢都在掌握之中,作好隨時可以跟隨主治醫師查房的準備後,才終於能思索什麼樣的病人適合分給醫學五年級和醫學六年級的學生。醫學五年級需要的是教科書上會出現的典型病人:清水溝擦傷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沒有其他疾病,選擇什麼藥物治療和觀察紅、腫、熱、痛的消退;醫學六年級需要的是多重慢性病需要整體考量的病人,例如糖尿病合併心衰竭與腎病變的病人,限水、限鹽、改藥物,還得照顧好腎臟,兼顧水分與電解質的平衡。依據不同年級分配不同難度的病人,再根據他們的實際能力進行調整。實習醫學生們通常在七點多來到醫院參加學習會議,學習多專科團隊會議、病例討論、學術討論。會議結束後便來跟我進行早上的查房,學習該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掌握最關鍵的資訊。查房是一門藝術,十分鐘有十分鐘的看法,五分鐘有五分鐘的看法。不過有的時候若臨床工作較有餘裕,便可以讓學弟妹親自和病人從病情聊到家庭,慢慢理解慢性病的起因。時間有限時,雖然無法讓實習醫學生練習獨自問診,但在進行診察時,我會一邊逐步解釋每一個生理檢查背後的目的,以及診察結果所指向的鑑別診斷,希望他們能真正學習到東西,而非如墜五里霧,只是行屍走肉般跟著我團團轉。大家大概都不太喜歡被「電」或被「挑戰」,但我覺得,學習「提出問題」與「回答問題」都是很好的鍛鍊。我喜歡讓實習醫學生將他們觀察病人的病情和治療過程記錄下來,尤其是有疑問或特別之處,然後向我提出問題或是處置意見。這個過程不只是實習醫學生的學習,我也能注意自己是否有遺漏的病人細節或知識,可謂是教學相長。有句話我常對他們說:「就算是我說的話,你也一樣要懷疑。」而有一些實習醫學生因為膽小而不提問,我則會鼓勵他們:「不要怕犯錯,重點是你有沒有學到東西。」在R3之後,因為當總醫師的緣故,直接帶領實習醫學生的機會減少,偶而為了支援處置技術而路過病房時,看著那群相對有些距離的學弟妹們,腦中會浮現一些念頭:那些曾被我帶過的學弟妹,是如當初的我那樣因為覺得沒有被投注用心而略帶憤滿,還是因為確實學到了東西而感到充實呢?在一次值班時,因為病人住到他科病房的緣故,我跨棟去到極少出沒的地方。在那裡,護理站裡坐著當科的值班醫師。原本想一如既往處理完自己的事就盡快回內科病房,突然被一聲「學長」叫住。我狐疑地回頭,印入眼簾的是個有些眼熟但完全想不起名字、看起來很認真老實的學弟。「學長!你還待在這裡嗎?」大概是學弟感受到我無法理解發生什麼事,便開始自我介紹:原來他是我當初剛升住院醫師時帶的實習醫學生,如今也是底下有學弟妹的不分科住院醫師了。他說,謝謝我當初認真地帶他們一步一步做身體檢查並講解,讓他看懂了病人。在隔天下班之後,回到家,疲憊地躺在沙發上,閉著眼睛,耳邊又響起學弟說的話,突然感到有些不真實。原來,忙碌時的我,沒有愧對那些花時間跟著我的實習醫學生,原來我有讓他得到收穫,太好了!住院醫師在教學實習醫學生的過程中,不僅是教育者,也是學習的同行者。我們的目標是幫助實習醫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並培養他們的臨床思維能力,於此同時,藉由身教,在他們心底埋下一個小小的教學他人和學習的種子。
-
2024-08-28 醫療.泌尿腎臟
戶外活動爆汗竟急性腎衰竭!醫提醒: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20多歲男子參加戶外活動時,突然呼吸急喘、全身抽筋,同事發現他不對勁,緊急陪同至急診室,確診為氮毒血症,血中的肌肉酵素比正常值高出3倍,醫師研判為過度勞動,且未能及時補充水分、電解質,導致罹患急性腎衰竭,住院接受治療,才恢復健康。大甲李綜合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采峯表示,該個案係在同事陪同下,坐著輪椅至急診就醫,主述症狀為腹部疼痛,急診醫師發現他意識稍微不清,進一步抽血檢查發現,鈉離子、鉀離子數值偏低,且合併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症,研判在過熱情形下戶外活動,加上高溫,沒有補充水分,導致體內流失水分與電解質。陳采峯指出,身體一旦缺水,就容易中暑,大量流汗,又沒能補充水分,則可能導致急性腎衰竭,原因在於中暑後體溫升高,為了散熱,體表血管擴張,以致大量血液跑到皮膚,分布到腎臟的血液減少,造成腎臟供血不足,此時主要症狀為尿液變少、血壓降低、頭暈。此外,身體高溫,也會傷害身體的肌肉細胞,導致橫紋肌溶解症。陳采峯提醒,熱浪高溫的季節,不要等到口渴時才想喝水,在室外工作的民眾更應提高警覺,持續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一旦等到口渴時再喝水,可能已經有微脫水現象」。【疾病百科】急性腎衰竭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22 養生.聰明飲食
吃滷味減肥?營養師警告「1類食物」是地雷!點餐掌握4原則,2圖教你避開熱量炸彈及鈉含量
減肥的人對吃進的食物會嚴格把關!許多人都認為滷味是減肥好夥伴,覺得熱量可以自己控制,想來一碗熱呼呼的滷味當主食。對此,營養師高敏敏提醒,看似沒什麼負擔的滷味,其實隱藏了不少熱量炸彈,甚至鈉含量也都很可觀!滷味食材熱量&鈉含量圖鑑在享用美味的滷味前,高敏敏整理「滷味食材熱量&鈉含量圖鑑」,提醒你先看一下各種滷味加工食品類及葉菜類的熱量&鈉含量,才不會不小心攝取過量。>>>滷味-加工食品類*以下為每100克之數值.燕餃:熱量321kcal / 鈉含量604mg.鑫鑫腸:熱量283kcal / 鈉含量563mg.貢丸:熱量244kcal / 鈉含量580mg.百頁豆腐:熱量196kcal / 鈉含量425mg.米血糕:熱量194kcal / 鈉含量414mg.甜不辣:熱量193kcal / 鈉含量642mg.水晶餃:熱量190kcal / 鈉含量348mg.蛋餃:熱量183kcal / 鈉含量472mg.紫芋卷:熱量133kcal / 鈉含量580mg.蟹味棒:熱量118kcal / 鈉含量694mg>>>滷味-蔬菜類 *以下為每100克之數值.各種菇類:熱量約38kcal / 鈉含量2mg.玉米筍:熱量31kcal / 鈉含量2mg.各種葉菜類:熱量約25kcal / 鈉含量31mg.海帶:熱量17kcal / 鈉含量230mg>>>滷味-麵食類 *以下為每一份之數值.王子麵(50g):熱量249kcal / 鈉含量418mg.蒸煮麵(65g):熱量236.8kcal / 鈉含量445mg.烏龍麵(180g):熱量232kcal / 鈉含量192mg.冬粉(40g):熱量140kcal / 鈉含量4mg>>>滷味-蛋白質類*以下為每100克之數值.炸豆皮:熱量388kcal / 鈉含量1mg.豬耳:熱量243kcal / 鈉含量178mg.雞爪:熱量209kcal / 鈉含量102mg.豬肉片:熱量207kcal / 鈉含量52mg.黑豆干:熱量197kcal / 鈉含量123mg.小方豆干:熱量161kcal / 鈉含量116mg.三角油豆腐:熱量160kcal / 鈉含量1mg.雞蛋:熱量135kcal / 鈉含量138mg.牛肉片:熱量120kcal / 鈉含量57mg.鴨血:熱量29kcal / 鈉含量131mg看完以上的滷味食材熱量&鈉含量圖鑑,有沒有發現大多數的加工食品,不僅熱量比較高,鈉含量也都300毫克起跳!高敏敏提醒,加工食品本身的鈉含量就很可觀了,如果再吸滿滷汁,熱量、鈉含量就更高,吃了對身體很負擔!雖然鈉是人體必需的元素,能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神經傳導、使肌肉正常收縮與放鬆。但攝取過多對健康有害,尤其易水腫、腎臟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更要特別注意。衛福部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mg(=6g的鹽),滷味食物很容易鈉含量超標。如何判別自己鈉量過高?當你覺得自己有水腫、口乾舌燥、頭痛昏沉⋯等症狀,都可能是提醒你吃太鹹了!高敏敏教大家怎麼健康吃滷味:1.選擇原型食物多選擇蔬菜、肉片,無加工的食品,不僅熱量較低,且營養價值也較高。2.搭配無糖飲料滷味本身的熱量就偏高,建議飲料搭配無糖的茶、黑咖啡、豆漿等等,可以減少負擔,也能補充水分,加速代謝鈉離子。3.減少滷汁/沾醬滷汁已經有大量的鹽巴、砂糖、油等等的調味料,吃滷味時建議吃料就好,不要把湯、滷汁一起喝掉,也不要再額外添加醬油或香油。4.飯後高鉀水果高鉀水果有利尿排鈉的效果,可加速代謝鈉離子,例如香蕉、小番茄、奇異果等等的高鉀水果!高敏敏提醒,最重要還是養成好的飲食習慣,照著上述「4個好習慣」吃滷味可避免身體攝取過多的鈉!建議平常少吃加工品、減少醬料使用,加工食品、高鈉過鹹的食物偶爾淺嚐就好,點餐之前照著「滷味食材熱量&鈉含量圖鑑」參考熱量及鈉含量選擇滷味,才不會不小心吃下隱藏的熱量+納炸彈!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16 養生.聰明飲食
中元普度祭品特別容易腐壞?部桃營養師教4招不怕吃壞肚子
中元普度,好兄弟享用過後的食物特別容易壞?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師鄭又寧解釋,其實是因為溫度、食物祭品覆蓋不完整,加上祭品伴隨線香也會影響食物新鮮,才會傳說中元普度拜好兄弟的祭品容易吃壞肚子。祭拜供品容易腐壞3原因鄭又寧指出祭拜供品容易壞的3原因:1.在高溫的環境中,細菌體內的酵素活性大,繁殖速度也快,中元普度的環境氣溫高,再加上有些供品是直接擺在戶外,受到陽光曝曬,更讓食物的溫度快速升高,細菌瘋狂繁殖。2.習俗上為了要方便好兄弟食用,所以會將食物外頭的保鮮膜或包裝打開,有些甚至會直接將線香直接插在食物上頭,等於讓食物是直接暴露在環境當中,容易受到蚊蠅、香灰等多種汙染,所以腐敗的機率也會大幅提升。3.燃燒線香會產生一種化學物質「乙烯」,這個成分同時也是植物果實在成熟時會產生出的植物激素,因此在線香煙霧繚繞的環境中,供桌上的水果會很快速地熟透甚至開始腐爛。4招不怕吃壞肚子鄭又寧提供4招不怕吃壞肚子的方法:1.食物應避免在室溫放超過2小時2.熟食可使用保鮮膜密封包裝,保鮮膜盡量不要直接接觸食物3.祭拜後的食物應充分加熱,中心溫度至少應達75度以上4.無法立刻吃完的供品應保存在冰箱、陰暗處,並盡速食用完畢。萬一真的不幸吃壞肚子,要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先以低纖維、清淡飲食開始嘗試,避免牛奶、過度油膩和刺激的食物,如果症狀嚴重或持續,建議盡速就醫治療。
-
2024-08-15 醫療.泌尿腎臟
夏日運動排汗有助於新陳代謝 醫師提醒一狀況恐致急性腎衰竭
24節氣「立秋」過後,全台氣溫仍居高不下,8月至今的熱傷害就診人數很多,衛福部統計高達360人次左右。對於悶熱的天氣,國健署提醒民眾,要注意避免發生中暑,尤其夏日運動時,應掌握「補水3適」原則,可以幫助身體降溫,並防止流汗過多而出現脫水症狀。近年運動風氣盛行,不論是室內的有氧舞蹈、瑜伽等,或是室外的健走、慢跑、騎腳踏車及長達數小時的耐力運動如馬拉松、鐵人三項等,都有可能因室內室外的悶熱環境或水分補充不足,造成熱傷害的發生。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在運動健身的同時,要多注意氣溫變化並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適時適當補充水分,避免身體陷入缺水危機。不少人喜愛夏天運動爆汗的感覺,認為把汗逼出來,有助於瘦身、排毒。三軍總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朱柏齡表示,運動排汗有助於新陳代謝,但如果流汗過多、沒有適度補水,身體會處於缺水狀態。人體在缺水情況下,除了溫度調節失衡引發熱傷害,也會因腎臟灌流不足而造成急性腎衰竭。朱柏齡分享,有一位患者因處於悶熱空間,導致滿頭大汗、水分大量流失,又因專注想完成手上的工作,忙起來就忽略喝水,結果身體不適來求診,檢驗出尿毒指數升高,產生急性腎衰竭損傷。另一位長者習慣晨間活動,以為早上外出運動就沒事,可以避開陽光,但是夏天日出早,該名長輩流汗後沒有適時補水,口腔乾燥、心跳加快,緊急就醫治療。朱柏齡強調,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夏天運動要注意定時飲水、控制運動時間、適時休息、避免過度訓練。若在戶外運動,要選擇在陰涼處休息,如果覺得太熱,千萬不要逞強,尤其是出現中暑症狀,應立即停止活動。「補水3適」原則1.適時:戶外活動前1小時先喝水,並分兩階段補充水分;於活動中每15分鐘喝水。2.適度:依天氣、活動量及流汗量,適度補充水分,別等到口渴才喝水,口渴代表身體已處於缺水狀態。若活動超過1小時或補水量超過1000㏄,則需補充含低濃度碳水化合物及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避免飲用含高糖分、咖啡因或酒精成分的飲料。3.適量:出門前1小時適量慢慢喝下400到600㏄的水,戶外活動中,則每15分鐘飲水200到300㏄;每小時最大飲水量勿超過1500㏄,短時間內攝取過多水分易造成水中毒。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11 焦點.元氣新聞
台灣拳后林郁婷屢遭質疑「不是女生」? 專家提醒:性別外觀是由「4因素」決定,染色體竟只是其中一項!
林郁婷在4強賽以5:0的成績擊敗土耳其選手卡拉曼(Esra Yildiz Kahraman),對方卻在賽後高舉雙手,用食指比出「X」的手勢暗示,前段時間則有「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發文嘲諷,甚至跟風國際拳總主張林郁婷沒有參賽資格。「台灣拳后」林郁婷挺進巴黎奧運女子57公斤級拳擊金牌戰,期間卻不斷被扯進性別風波,國際拳總屢屢質疑參賽資格。Q:「性別」的區分該如何界定?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兒童遺傳內分泌專家蔡輔仁表示,這次最大的糾結點在於,「到底用什麼方法區分男性或女性」,因為要決定一個人的性別,除了染色體層次,還有其他因素,「打輸的人就比X,那是很無聊的舉動」,大眾不該只把目光死死鎖在染色體上。蔡輔仁指出:要決定一個男生跟女生,除了染色體、基因、荷爾蒙或自己的認知層次,都可能會造就男女生外觀的不同。在生物分化或在性別認知上,有很多種不同情況,不能只看到XX或XY染色體,就覺得全然等於某個性別,蔡輔仁說明「如果你能把這個結打開,你會發現原來事情不是這麼單純」,到底奧運用什麼方法?國際拳擊總會用的又是什麼方法?只要規則定下來,就不需要再衍生其他爭議,「打輸的人比一個X,那是很無聊的舉動」。「我們可以把染色體想像成一艘船,上面載著各式各樣不同的基因,」蔡輔仁指出,其實是基因比較重要,如一艘船理論上是要成為男生的,卻有一個重要的乘客沒有上船,所以會看到Y染色體的樣子,但是裡面的基因卻不足以在人類的胚胎上,成功演化成一個男生,反之,即便染色體是XX,也不代表就完全是所謂的女性。Q:外觀像男生,從小當男生對待,就是男生?臨床上有些個案因為外觀像男生,從小就被當成是男生來對待,例如:「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就是「荷爾蒙」出問題,即使是染色體XX的女生,但在她新生兒時期,因為基因錯誤,出現很多男性荷爾蒙,導致外觀、性徵看起來像男生,肌肉、毛髮分布都像男生。「這種孩子明明是女生,但從小就會變成男生來養,」蔡輔仁說,過去通常可能在小學時跟同學比較,發現不太對,雖有看起來像男生的性器官,但其不太可能站著跟男生一起上廁所,或因尿道下裂被認為是男生,這個大前提是,在荷爾蒙出了問題。Q:染色體「46,XY」,就一定是男生?至於染色體為「46,XY」,看起來像女生的案例,臨床也有。蔡輔仁指出,有些女生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是女生,但後來因為不孕症就醫,才發現自己是「46,XY」女性,同樣因荷爾蒙分泌,無法成功懷孕,需要確認子宮發育狀態,由不孕症專科醫師治療。蔡輔仁表示,通常XY在小時候不容易被區分,外觀沒有太大異常,會就醫的多半為荷爾蒙或認知狀況,荷爾蒙問題如先天性的腎上腺增生症,因為疾病導致荷爾蒙分泌混亂,除了男性荷爾蒙,調節鉀、鈉濃度的荷爾蒙也會有狀況,導致電解質不平衡,比較容易在年輕時被發現。蔡輔仁說,新生兒篩檢其實幫了不少忙,像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就有機會因此被發現,當父母雙方都帶有隱性基因時,孩子有1/4的機會會出現隱性疾病,所以當第一個孩子有這樣的情形,第二個以後的孩子,就能透過基因診斷等方式,盡可能避免。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8-09 醫療.中醫
怎麼排毒最快?做好6個生活習慣,身體就順暢一半
現在大家越來越注重健康,養生相關的網路資訊也逐漸增多,而「排毒」或是「Detox」的用詞也成為了現代人最常聽聞的養生作法之一。但大家是否知道,不論是傳統醫學或現代醫學,並沒有「排毒」這個名詞呢?人體排毒3管道:汗、尿液、糞便人體在正常的情形下是可以自然地透過汗、尿液以及糞便將不必要的代謝廢物排出身體,而一旦這三大路徑出現失常,代謝廢物堆積在體內就會造成傷害,人體就會發出警訊,以各種不適症狀表現出來告訴主人需要注意健康了!既然「毒」可以簡單定義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因此無法正常排出體外的代謝廢物就成為了所謂的「毒」。相信讀到這裡,大家都已知道人體排毒管道是哪三個了吧!另外,大家也可以每天檢視自己大、小便的狀態與頻率,來觀察身體的排毒機制是否正常運作。從尿液看健康 正常顏色呈現透明或淡黃色以成人為基準,在沒有大量喝水或是攝取咖啡因的前提下,正常排尿頻率落在每天5~8次,2至3小時一次。如果超過8次,或是間隔不到2小時,就可以視為「頻尿」,是需要多加注意的徵兆。在觀察頻率的同時,排尿時的感覺與尿液顏色也很重要。如果排尿的過程有覺得不適,像是下腹或尿道有疼痛感,又或者是排尿不順暢,總覺得排不乾淨,就表示排尿的路徑出了問題,常見原因為尿道、膀胱發炎或是攝護腺肥大。正常尿液顏色大多呈現透明或淡黃色,這是因為有腎臟分泌出來的尿色素。水分攝取過多顏色就變淡,反之當攝取過少或發汗多時,顏色就會較濃。有些食物多少也會影響尿液顏色,譬如吃了較多食物中含維生素B 群,尿液會呈亮黃色;富含β-胡蘿蔔素(紅蘿蔔、地瓜),與維生素 C(柑橘類植物、番茄、草莓、綠花椰菜)的食物,則尿液會偏深黃或橘色。若發現尿液顏色不尋常,像是混濁或褐色,建議及早就醫檢查清楚。從糞便看健康 良好排便狀況3條件良好的排便狀況必須達到三個條件:1.顏色:淺褐色或褐色2.成形:柔軟、條狀3.頻率:有持續性首先顏色若是褐色以外的都需要注意,雖然猶如尿液可能因為食物而呈現不同顏色,糞便也相同的會有染色的現象,但若非褐色的糞便呈現一段時間,尤其是黑得像柏油的樣子,也稱為瀝青便,那很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請務必尋求醫生協助判斷。再來,相信曾經看中醫的民眾多少有聽過醫師詢問排便是否有「成形」,這是因為糞便的形狀,可以得知腸道是否健康。透過形狀也可簡單分類成便秘型或是腹瀉型,若形狀像羊屎便一顆顆的則為前者;後者多以軟泥、水狀表現。最後就要談排便的頻率,許多人都有個錯誤的認知-「每天必須要排便才正常」。其實此觀念並不正確,因為影響排便頻率的因素非常多,像是進食量、飲食內容、飲水量等。醫學上,通常超過三天沒大便,或一週大便少於三次,才會認為是便祕。排便頻率關鍵在於持續性,也就是是否有規律,只要排便時無須費力或有疼痛感,糞便顏色、形狀皆於正常範圍,則不必擔心。養好「排毒」系統,培養6個良好生活習慣●排尿.不憋尿:長期憋尿的人,會有可能造成泌尿道的感染。有高血壓的患者,若憋尿血壓也會飆高。.喝足水:讓尿液保持清澈、淡黃色狀。●排便.多纖維:可以把膳食纖維想像成糞便的骨架,讓糞便成形。(水份也要攝取足排便才會順暢).益生菌:助養出好菌,改善腸道環境。●排汗.勤運動:每天半小時至一小時的運動以增加排汗量.電解質:運動完畢必須要補充水份及電解質,可以在溫水裡加一點鹽,劇烈運動後請以少量多次的飲水方法(喝一口水,間隔10分鐘再喝一口)※每天攝取的水份(白開水)該是體重x30~35 (例如60公斤一天攝取的水份=1800~ 2100cc)6穴位按摩,保養好簡單●排便保健穴1.足三里穴:膝蓋骨外側凹陷下約四橫指(3寸)、脛骨旁開一橫指處。2.天樞穴:位在肚臍兩側旁開約三指(2寸)●排尿保健穴3.陰陵泉穴: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4.太谿穴:足內側部,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排汗保健穴5.合谷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間。6.曲池穴:屈肘,肘橫紋外側末端。每個穴位按壓持續3-5分鐘,或按摩30下,一天1-3次,有痠脹感即可。
-
2024-08-05 養生.聰明飲食
高溫需適時補充水分防中暑外 中醫建議多吃2食物補充電解質
氣溫不斷升高,讓人熱到受不了,中暑、熱衰竭頻傳。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說,夏日氣虛生熱,流汗過多容易耗損心氣,除了多喝水,建議可以多吃玉米、小黃瓜等滋陰補氣的食物。張家蓓表示,很多人以為流汗就是排毒,其實狂流汗可能是身體「太虛」。如果夏天熱到爆汗,再加上頻繁進出冷氣房,溫差太大而出現倦怠、無力、頭痛、惡心等症狀,小心是中暑了。預防中暑,要多喝水,但要在對的時間喝水。張家蓓指出,在出門前或運動前,就要先補充水分,而不是等到流汗才補水,身體吸收水分會有時間差,進入血液後,才會被輸送到全身。在運動過程中,每小時的流汗量其實相當驚人,電解質也會隨汗水而流失,嚴重失衡會導致中暑。張家蓓建議,可以補充電解質,不光是喝運動飲料,因為含糖飲品易讓體溫上升、加速脫水,即便運動飲料的熱量看似比其他手搖飲低,但喝多了也會增肥。張家蓓表示,只要均衡飲食,就能攝取身體所需的鉀、鎂、鈣等電解質。玉米、小黃瓜含有豐富的鉀、鎂等礦物質,且含水量豐富。夏季盛產小黃瓜,有些玉米品種也是夏季採收,雞肉炒小黃瓜、燉煮玉米排骨湯,補蛋白質也補充了電解質。除了食補,要解身體的熱,還可以刮痧促進氣血運行。張家蓓推薦,可使用刮痧器以不會損傷皮膚的力道,依「經絡循行」的路徑,由上往下、由內往外慢慢疏通肩頸的緊繃感。張家蓓提醒,刮痧輕輕刮拭即可,並不是「出痧愈多愈有效」,要避免下手過重,皮膚破皮受傷反而容易造成細菌感染,變成反效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20 養生.聰明飲食
「運動後吃冰」有這些好處!營養師證實:喝手搖飲解渴小心害血脂、三酸甘油脂狂飆
炎炎夏日,炙熱太陽讓人曬到頭皮發燙,整個人都快發燒,這時來一碗涼爽冰品,雖然暑氣頓時全消,但相較於人體正常體溫36~37℃,冰品的溫度其實很低,尤其剛從冰庫拿出來的硬冰塊溫度為-18℃,若直接食用或一下子吃太多冰或吃太快,恐致體溫急速下降,引起腦血管快速收縮,容易出現頭痛等症狀。此外,瞬間吃冰太急太多,因瞬間低溫易致腸胃道凍結,造成胃液的分泌減少,也會刺激腸胃道而蠕動變慢,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運動後吃冰 有助補充能量、維持電解質平衡營養師黃淑惠說,老一輩的人總認為吃冰有害健康,事實上,吃冰對身體並非只有壞處,大多數冰品或甜點的營養組成是碳水化合物,夏天氣溫炎熱,只要在烈日下稍微動一下,就可能汗流浹背、身體脫水,遑論做高強度或激烈的運動,更容易消耗大量體能,這時吃個甜品或冰品就能立刻補充能量,尤其是吃含有豐富維生素及鉀離子的水果冰,它所提供的營養成分,能讓身體電解質維持平衡狀態。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冰品雖能解身體的渴,快速補充能量,一旦吃太多沒忌口,不知不覺地就可能會攝取過多熱量。以市售常見的冰品為例,一支冰棒熱量約100~110大卡,雪糕熱量約200~250大卡;如果吃的是添加堅果及巧克力碎片的盒裝冰淇淋,其成分含有油脂、糖分及乳化劑,100公克熱量高達300大卡,比起一碗白飯280大卡的熱量還高。冰含在嘴裡慢食 天然水果冰減輕身體負擔黃淑惠說,炎夏吃冰消暑最忌諱的是直接將冰咬碎或吞下肚,如此一來可能身體還沒消暑,腸胃道卻先出問題,因此把冰含在嘴裡慢慢化掉吃最好。而冰品種類的挑選也很重要,應避免食用太多含人工色素及人工調味的冰品,例如不少市售雪糕、冰棒都用色素及調味料調和出來,有些產品為了增添風味,還會使用香料、乳化劑等人工添加物,盡管吃起來很美味,但無形中也會增加肝腎負擔。值得注意的是,坊間不少水果冰棒,雖然看似天然,但其中的水果含量極少,冰棒成分多用人工添加物和精緻糖製成,消費者挑選時必須仔細閱讀產品的外包裝標示,仔細了解冰品的原料成分,最好挑選天然水果或是可看見食物原形的紅豆、蓮子、薏仁、芋頭等澱粉類主食,才能吃的健康。 手搖飲料沒有比冰好 留意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漿另外,黃淑惠補充,黑糖冰也會比單純蔗糖釀製的糖水或高果糖玉米糖漿來得好,因為黑糖的礦物質含量較高,而高果糖玉米糖漿容易造成血脂中三酸甘油酯的上升,不過,吃黑糖冰時記得一定要注意熱量,一匙15公克黑糖熱量就有60大卡。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吃冰,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喝手搖飲較能消暑解渴,但市售手搖綠茶及珍珠奶茶含糖多,常會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漿等,可能會導致血脂升高、三酸甘油脂飆升,因此與其要喝含糖手搖飲降暑氣,倒不如改吃黑糖冰來得健康。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20 養生.抗老養生
最熱節氣「大暑」來了!宜清熱去濕「養生把握9原則」,多吃4種瓜防暑降溫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節氣,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是天氣最酷熱的時刻,代表著盛夏的正式到來。民眾在外要提防中暑外,也要小心濕疹、泌尿道感染等疾病;建議多吃如西瓜、梨子等當季涼性蔬果。大暑養生8原則大暑養生講究「清」、「靜」,大暑節氣養生重在一個「清」字,即在注重飲食清潔、機體清熱的前提下,進行「清補」。而此時人們情緒容易煩躁、激動,容易亂發脾氣、心情不好,應注意進行日常自我調節。日常生活中,切忌過於激動、急躁憤怒。在大暑之日,可練習涵養心神,壓抑心火,達到「心靜自然涼」的境界。一、飲食祛濕護胃在大暑節氣,氣溫逐漸攀升,人體的新陳代謝也加快。因此,飲食養生尤其重要。首先要祛濕。可以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平時要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避免傷及腸胃道功能。像山藥、蓮藕等都是進補的佳品,綠豆清暑、薏仁祛濕,特別是綠豆薏仁粥,可供大暑之季清熱祛濕。避免攝入過多的油脂和辛辣食物,以免造成腸胃負擔。二、避免中暑5要點夏季預防中暑,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內降溫,不要讓身體過度暴露在高溫環境,人體容易受到中暑的影響。進行戶外運動時,要選擇透氣衣物,撐傘和戴遮陽帽。大暑時節,氣溫高中暑的症狀包括頭暈、噁心、嘔吐、口渴、皮膚紅腫等。為了避免中暑需注意以下幾點:.避免高溫時段外出: 盡量避免在午間陽光猛烈的時段外出,可以選擇早晨或傍晚進行戶外活動。.穿著合適: 選擇透氣、輕便的服裝,幫助散熱。戴寬邊帽和太陽鏡,能夠有效降低陽光的直射。.多飲水: 在高溫時刻要及時補充水分,避免脫水。但不宜大量喝冷飲,以免對胃造成刺激。.進食清涼食物: 選擇清涼解暑的食物,如西瓜、冬瓜、黃瓜等,有助於降低體溫。.適度運動: 避免在高溫時進行劇烈運動,可以選擇室內運動或在較涼爽的時候進行戶外運動。三、做好防曬 避免陽光直射大暑節氣陽光強烈,容易對皮膚造成傷害。因此,皮膚護理尤為重要。在外出時,應該做好防曬措施,使用防曬霜,戴寬邊帽,避免陽光直射。此外,多飲水有助於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防止皮膚乾燥。洗臉時選擇溫水,避免用過熱的水對皮膚造成刺激。保持皮膚的清潔,選擇適合的護膚品,有助於維護皮膚的健康。四、適度運動提升免疫力在大暑節氣,氣溫高,容易使人感到疲倦和無力。然而,適度的運動仍然有助於保持身體的活力和健康。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提升免疫力,有助於對抗疲勞。可以選擇在較涼爽的時候進行運動,如早晨或傍晚。選擇輕鬆愉快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極等,避免在高溫時進行劇烈運動。五、保持情緒平衡盛夏時節,氣溫高,人們容易感到煩躁和不安。保持情緒平衡是養生的重要方面。可以透過舒緩壓力的方法,如聽音樂、閱讀、做瑜伽等,來調節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對身心健康也十分有益。六、注意睡眠質量在高溫的夏季,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尤為重要。高溫容易影響睡眠,因此我們需要創造一個適合睡眠的環境。可以選擇涼爽的睡衣,適當調低空調的溫度。保持房間的通風和清潔,避免受到蚊蟲的困擾。睡前避免過多的刺激,如飲食過多、劇烈運動等,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七、保護消化系統在大暑節氣,氣溫高,人們的胃腸功能相對較弱,容易引起胃腸不適。因此,保護好消化系統尤為重要。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過多的油脂和辛辣食物,有助於減輕胃腸的負擔。夏天高溫食物容易變質,會引起腹瀉、胃腸道紊亂。開過的飲料、食品等要注意密封、冷藏。除此之外還要注意食品保質期,不吃不潔或變質的食品。八、適度補充水分在夏季,由於氣溫高,人體容易出現流汗過多、水分流失等情況,這可能會削弱免疫系統。因此,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避免脫水,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此外,適當的運動和健康的飲食也能夠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選擇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預防感染。九、防治蚊蟲叮咬夏季是蚊蟲繁殖的季節,蚊蟲叮咬可能引起皮膚紅腫、發癢等不適。因此,在大暑節氣,我們需要注意防蚊蟲叮咬。可以使用防蚊液、點蚊香等方法,避免蚊蟲叮咬。在戶外活動時,可以穿著長袖衣物,避免暴露皮膚。同時,定期清理家居環境,避免蚊蟲孳生,也是防治蚊蟲叮咬的重要措施。大暑飲食 把握三原則1.多吃些燥濕健脾的食物大暑時節,除了炎熱外,還會出現多雨或陰雨綿綿的天氣,氣候表現特點以潮濕悶熱為主,所以從傳統養生學的角度講,特別要注意對「暑濕」的預防。暑濕侵害人體可出現胸膈滿悶、飲食無味、口中黏膩、頭昏腦漲、肢體困重等症狀,所以應以消暑清熱、化濕健脾的方法進行預防或治療。2.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要及時補充水分外,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的食品以增強體質,使濕熱之邪無隙可乘。但所選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過於滋膩,否則極易礙胃,導致消化不良。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甲魚、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都是夏日的進補佳品,可根據個人口味選用。3.蛋白質供給需充足大暑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每日攝入量應在100~120克為宜。植物蛋白可以從豆製品中獲得,動物蛋白除了奶製品外,還應適當吃點肉。夏季的肉食以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製品為首選。大暑養生講究就涼避暑,但天氣熱,胃口差,身體抵抗力也會降低。粗糧不但營養豐富,而且蕎麥、玉米等都是涼性或溫補的食物,夏天吃正合適。夏季防暑降溫多吃瓜 4種瓜別錯過進入大暑後,高濕高熱的「桑拿天」將會增多,暑濕淤積體內,不僅讓人氣虛,無精打采,還會造成消化不良。而瓜類大多能清熱化濕,又清淡可口,是適合夏季降溫防暑的好食物,而且又是當令蔬菜。因此,此時正是做「吃瓜群眾」的大好時機!1.冬瓜:連皮帶肉煲湯夏季說起消暑的瓜類,除了西瓜之外,最容易讓人想起的就是冬瓜。冬瓜是消暑第一菜,且可清熱利水、生津止渴,另外,吃冬瓜不要削皮,皮的食療效果比冬瓜肉更好。冬瓜肉帶上皮一起煲湯是許多人在暑熱正盛時愛用的食譜。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陽氣不足者不宜多食。2.絲瓜:去皮涼拌清熱瀉火絲瓜可謂是夏日里清熱瀉火的好幫手。絲瓜的含水量很高,無論做湯或者炒食,都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去皮後的絲瓜不但可以涼拌、清炒還可以煲湯,天天變著花樣吃也不膩。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弱、容易消化不良的人少吃為宜。3.苦瓜:減少苦味先鹽漬夏時總會不自覺地想起苦瓜。儘管它的名字和味道都帶有不太討喜的苦字,但苦瓜的營養豐富,此時食用有益身體。將苦瓜涼拌著吃,有助於開胃。苦瓜洗淨後去掉瓜瓤,切片或切成細絲。燒水,開後放入一小勺鹽和少許油。入苦瓜絲焯燙約15秒。盛出迅速用水沖,瀝乾水分。然後依據個人喜好加入紅椒、蔥絲蒜末、生抽、糖、鹽、醋、香油等調料混合均勻即可。要注意的是,苦瓜由於性寒涼,並非人人都適合,特別是脾胃虛寒的人群應該慎食。4.黃瓜:涼拌用拍別用切黃瓜不僅容易吃到,且營養價值在瓜類蔬菜中較突出,含有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其中的維生素和其他成分,對皮膚也很好。黃瓜的熱量低,對需要控制熱量的人來說很友好。小黃瓜生食或配以肉類、雞蛋、魚、蝦等同炒,是夏日的應時佳蔬,老黃瓜煲湯,夏日飲用可消暑。大暑節氣,氣溫高,陽氣達到極致,對人體健康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在這個節氣裡,我們需要根據氣候變化和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養生方法,保護健康。通過合理的飲食、適度的運動、皮膚護理、保持情緒平衡、防治蚊蟲叮咬、適度補充電解質等方法,我們能夠在大暑的季節中保持健康與活力,遠離各種健康問題,享受一個愉快的夏天。願我們能夠以健康的身體,積極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充實過好每一天!延伸閱讀:.長壽的祕訣其實很簡單 新研究曝只要多做一件事.長壽秘訣!40歲起養成「8長壽習慣」多活24年,愈早開始培養效果愈好.生老死不可避免,但「病」卻不一定!洛桑醫師揭開健康長壽的關鍵
-
2024-07-13 癌症.其他癌症
吳小妹切除兩次腎臟為治療罕見癌症「威爾姆氏腫瘤」,北榮為改善病人生活品質完成亞洲首例「分肝種腎」
今年八歲的吳小妹罹罕見癌症「威爾姆氏腫瘤」,兩顆腎臟嚴重變形,只得手術切除,多年以來靠洗腎續命,但引發心衰竭、骨質疏鬆等,小小年紀幾乎沒有未來。台北榮總腎臟移植團體以「無中生有、分肝種腎」,在她的肝臟找出健康肝靜脈,再利用捐贈靜脈製作出延長通道,「把肝臟切開後,再把腎種進去」,將大愛捐贈的成人腎臟移植於她的肝臟內,幫助她脫離洗腎的命運。罕見雙側威爾姆氏腫瘤,為治療網網需要切除雙腎台北榮總昨天發表吳小妹的手術過程與成果,台北榮總副院長曾令民指出,這項手術非常艱鉅,目前全球僅完成三例,其中二例在美國,台北榮總這一例是全球第三例,也是國內及亞洲第一例。吳小妹二歲半時罹患罕見雙側威爾姆氏腫瘤,這是一種腎臟惡性腫瘤,與基因突變有關,好發幼兒,多為無症狀的巨大腹腔內腫瘤,晚期常壓迫其他器官,導致腹痛或無法進食,唯一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腎臟,再配合化療。切除雙腎後,必須接受腹膜與血液透析治療,將尿毒排出。吳小妹後來為改善等待腎臟移植,以「無中生有、分肝種腎」完成移植吳小妹術後長期洗腎導致發育遲緩、心臟衰竭、鈣磷電解質不平衡導致嚴重骨質疏鬆,加上反覆腹膜炎感染。她先在高雄榮總化療、追蹤五年,雖然惡性腫瘤已治癒,但常進出醫院,毫無生活品質可言,接受腎臟移植是唯一解決的方法。2023年5月,吳小妹父母決定到台北榮總評估,等待腎臟移植。幸運的是,僅等待二個月就獲得大愛捐腎,但吳小妹的下腔靜脈因幼時被巨大腫瘤壓迫,已呈現纖維化甚至完全閉鎖不通。這是非常罕見的狀況,因為完全找不到可以重建的靜脈,不得不放棄這次寶貴的移植機會。台北榮總團隊沒有放棄,經利用靜脈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吳小妹的腹腔內僅肝臟內的一小段靜脈是健康的血管,其餘的都是不堪用的側枝新生血管。經仔細討論,團隊認為把肝臟分開,找到健康血管進行重建,是唯一可行辦法。2024年4月,吳小妹再度獲得第二次大愛捐贈腎臟,在移植外科醫師鄒奕帆前往院外摘取腎臟的同時,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與醫師楊惠馨同步進行移植手術,先將肝臟徹底分開,找尋唯一仍健康的肝靜脈,再將從捐贈者身上取得的靜脈,製作一段延長嫁接的通道,再與腎臟的腎靜脈進行吻合重建,術中由放射科醫師黃宣恩放置血管內支架,避免肝臟重量壓迫移植腎臟的靜脈回流,影響腎臟血液循環。蔡昕霖說,以「無中生有」方式,利用肝臟當插頭,用肝臟血管滋養腎臟,再找出健康的肝靜脈,製作一條「延長線」,與腎靜脈吻合重建,前後動員11位醫護等人員,花費12個小時,才成功將這顆成人腎臟移植於低體重吳小妹的肝臟內。吳小妹昨天在記者會中,念出手寫給捐贈者的卡片,童言童語念出,「謝謝你捐給我一顆寶貴的腎臟,讓我可以不用再到醫院洗腎,我會好好保護它、愛惜它」。醫:孩童採用移植腎臟比洗腎好,兒童及青少年長期洗腎副作用多末期腎臟病孩童爲維持生命,必須長期洗腎,依2022年腎臟年報以衛福部健保署資料推估,全國約有兩百位兒童、青少年受洗腎所苦,等待腎臟移植的人數卻僅有21人,兩者差距大。台北榮總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表示,很多家長對腎臟移植認知不清楚,憂心移植會花很多錢,感覺洗腎就好,不願意登記移植,但換腎才是對病童最好的治療。張瑞文說,兒童及青少年長期洗腎,恐影響身高、體力、智力等發展,也容易引發感染,而接受洗腎與等待腎臟移植的人數相差甚大,其中可能原因是洗腎患者能否全數存活,據統計發現,洗腎治療的死亡率是腎臟移植的六倍,但部分孩童家長對腎臟移植仍有恐懼,不願讓孩子接受移植。換腎有一定條件,包括孩童體重須達十公斤,也要考量接受移植者當時的身體狀況,以及與捐贈器官的合適程度,並不是至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登記就可以換腎。張瑞文說,很多家長因對移植猶豫,並等到孩童體重滿十公斤後再登記移植,或擔憂身體狀況遲遲不來候補,導致錯過早期登記,讓等候移植的積分白白流失。張瑞文指出,病患完成腎臟移植登記前,須先確認身體狀況,也要聽取說明會、簽署書面文件,且每半年到醫院抽血追蹤。登記完成後,若出現合適器官,就會依候選者積分高低通知患者;而等候器官捐贈配對就像排隊抽號碼牌一樣,等候每滿一年會加○點五分,換言之排愈久配對成功的機會愈高;若是從來沒去排隊,將永遠沒有換腎機會。面對孩童腎臟移植,很多家長擔憂會花很多錢,張瑞文說,孩童可利用學生保險支應部分費用,且換腎孩童屬重大傷病可免部分負擔。再者,小朋友體重輕,自費藥物依體重決定多寡,價錢也不多。若經濟仍有困難,可以使用醫院善款,也有慈善單位會提供家長住宿,實際花費不多。「沒有孩子該長期洗腎。」張瑞文說,依北榮兒童審腎臟移植團隊經驗,18歲以下病童等候一至二年就能接受腎臟移植,經量身訂做移植計畫,移植手術成功後,身高、體力、智力等發展都可以追上同年齡孩童,呼籲末期腎臟病童的家長,應多了解孩童腎臟移植,給孩子人生的希望。病人小故事:母伴娃換腎「她堅強我要更勇敢」吳小妹二歲多時,身體不舒服,半夜常常醒來,尿量也不多,直到出現水腫,至醫院檢查發現,竟已是嚴重腎臟病變,經確診為腎臟惡性腫瘤,此時左側腎臟已被腫瘤侵犯至嚴重變形,右側則只剩1/4未被腫瘤侵襲。長期住院回家會怕吳媽媽表示,當時醫師擔憂腫瘤可能復發,且可以等待大愛器官捐贈腎臟移植,因而將兩側腎臟全部摘除,開啟女兒的洗腎人生。她說,一開始孩子年紀小,似懂非懂,後來年紀漸長,每天要上機洗腎長達十小時,而漸漸對病痛有所認知。然而,長期在醫院治療,女兒已習慣醫院的生活模式更甚於家中,導致有一段時間「回到家裡反而會感到畏懼」。洗腎不斷反覆感染回想一路以來的辛苦及對女兒的心疼,吳媽媽忍不住哽咽,因長期洗腎讓女兒容易感染,「無論再怎麼小心謹慎,還是面臨反覆腹膜炎感染」,甚至因為病痛到無法走路,想想孩子都那麼堅強了,「我要比她更勇敢」,因此得知台北榮總有機會換腎時,義無反顧決定要為自己跟女兒努力。然而,吳小妹狀況罕見,其下腔靜脈受腫瘤壓迫導致閉鎖,面對第一次腎臟移植的機會只得放棄。吳媽媽說,自己在手術室外等了數十小時,得到的結果卻是無法移植,但不願意放棄,直到2024年4月,半夜接到北榮通知又有換腎機會,但必須要在早上五點前趕到台北,她一路從屏東開車狂飆到台北,時間順利趕上,也順利完成移植。鼓起勇氣迎來新生吳媽媽說,自己一度擔心換腎等影響女兒就學,沒想到,女兒出院第一天就跑回學校上課,不只更努力念書,成績更是班上前三名,希望所有還在猶豫腎臟移植的父母,可以給自己跟孩子一個機會,也感謝北榮醫療團隊持續找方法,最後順利完成手術。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08 焦點.健康知識+
突然想吃4種食物?醫師提醒嘴饞背後潛藏的健康訊息
吃完正餐就想來點甜食做個完美的收尾?或每到深夜就想吃些重口味的食物?相信不少人都曾有過突然想吃某些食物的經驗,不過你知道嗎?突然對特定食物念念不忘時,很可能不是貪吃,而是背後藏有身體發出的求助訊號;近日,肥胖專科許書華醫師在fb粉絲專頁《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發文表示,如果突然想來點以下四類食物,往往暗示身體缺乏某些特定的營養素。 許醫師進一步解釋道,嘴饞的類型與缺乏的營養素有關,例如: 突然想吃甜食 可能表示身體缺乏鉻或能量。由於身體能量不足時會渴望補充糖分,而缺乏鉻則可能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弱糖的耐受性,造成糖癮。建議補充蘋果、花椰菜或黑豆等食物。 突然想吃肉食 可能表示身體缺乏鐵或胺基酸。當體內缺乏胺基酸或鐵質不足時,常會感覺到疲倦,尤其在女性生理期間會更為常見。建議補充紅肉、菠菜或豬/鴨血等食物。 突然想吃炸物 可能表示身體缺乏水分或電解質,有可能是因為輕微脫水或電解質失衡導致。如果口味偏好愈來愈油膩,也要留意最近是否承受了過大的壓力。建議補充柳橙、木耳或橄欖等食物。 突然想喝汽水或咖啡 可能是身體缺乏鈣的跡象。體內缺乏鈣會讓大腦以為需要咖啡因來提神,但過量的咖啡因會導致骨骼中的鈣流失,形成惡性循環。建議可以補充起司、牛奶或小魚乾等富含鈣的食物。 許醫師特別強調,嘴饞行為往往與情緒或壓力密切相關,建議在留意飲食的同時,也要重視情緒的健康,如有必要,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延伸閱讀】如何養出Q彈水嫩肌? 5大營養素不可少!更要注意「紅燈食物」失眠、睡不好怎麼辦?可從飲食下手! 營養師指出5種食物有助改善睡眠【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2236】
-
2024-07-08 養生.聰明飲食
空心菜可助消化、控制血壓 3招教你如何炒空心菜才不發黑
台灣一年四季都產空心菜,口感最好的空心菜(台語稱為「應菜」)在夏秋時節。從營養角度來看,空心菜是一款營養素CP值超高的深綠色蔬菜,一盤約100公克的空心菜,就可以獲得2.6克蛋白質,達成一日所需的維生素A、膳食纖維、維生素C、鐵質、鎂和鈣質。空心菜4大營養價值1.粗纖維高,幫助消化每100公克空心菜含2.1公克的膳食纖維,空心菜的纖維含有相當程度的粗纖維,可以增加糞便體積,引起便意,讓人不容易便祕;空心菜也含有果膠等水溶性纖維,可以幫助腸道有毒膽酸的排放,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助肝臟排毒的效果。2.增進皮膚黏膜健康空心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100公克就能攝取一日維生素A建議攝取量的2倍之多。維生素A是脂溶性營養素,在體內主要功能是幫助視覺傳導,能夠維持眼睛在暗處的適應力;皮膚黏膜若有傷口或發炎,足夠的維生素A可以幫助消炎及癒合。建議空心菜用些許油炒,可幫助身體吸收完整的營養。3.預防缺鐵性貧血鐵質是國人特別是女性容易缺乏的營養素,空心菜是鐵質含量豐富的綠色蔬菜,每100公克約含3毫克的鐵,在綠色蔬菜裡算得上數一數二的高。女性經期前後或是有缺鐵性貧血的人,不妨可以適量食用空心菜。4.穩定血壓空心菜屬於高鉀食物,每100公克約含400毫克的鉀離子,鉀是身體重要的礦物質及電解質,有助排除多餘的鈉,降血壓、防骨鬆、防中風等好處。飲食經常保持「高鉀低鈉」原則,高血壓不容易找上門。如果有腎臟功能疾病、高血鉀症的民眾,建議先汆燙過水後再食用。炒空心菜不變黑祕訣1.用不沾鍋或不鏽鋼鍋盡量不要用鐵鍋,可以避免含鐵的蔬菜氧化變黑。2.大火快炒利用少許的時間讓大火炒熟菜餚,能避免空心菜變黑,營養素也不易流失。3.加醋、檸檬或米酒如果以汆燙方式烹煮,可以加點醋、檸檬或米酒,減緩蔬菜氧化的速度。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08 醫療.一般內科
小暑過後躲冷氣房,恐「冷中暑」或「陰暑」 找上門,留意2件事可避免
節氣小暑過後,氣象預報幾乎每天飆至35度以上,持續高溫炎熱的天氣,全台熱傷害人數不斷創新高。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表示,近期高溫轟炸,民眾要做好防曬、預防熱傷害。長期待在冷氣房也會有「冷中暑」的問題不過,長期待在冷氣房的上班族,也會出現類似熱傷害的「冷中暑」。柳朋馳說,處於25-26度的舒適環境,因為身體沒有排汗,容易一整天都不覺得口渴,忽略喝水的重要性,導致身體發生「隱性脫水」。夏季天氣炎熱,大量排汗導致體液流失的速度加快,會讓體內血液變得濃稠,如果沒有適時補充水分,體溫不易散發出去,因而產生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疲倦、四肢無力等症狀,引發中暑危機,同時也增加心臟負擔,產生心血管疾病。冷中暑的成因有哪些?室內「冷中暑」的主因除了喝水不足,還有頻繁進出室內外,溫差導致皮膚毛孔和血管的急速收縮,熱氣散發不佳。柳朋馳強調,接近5-10度的劇烈溫差,會有頭痛、頭暈、頭部脹痛、噁心感、疲倦等症狀,甚至出現輕微腹瀉。柳朋馳表示,夏季常有熱傷害、冷氣房中暑的民眾求診,雖然機轉不一樣,前者是散熱不及,後者是室內外溫差導致散熱不佳,都會影響身體調節控溫。另外,夏天的「熱感冒也很容易跟中暑混淆。熱感冒除了身體發熱、體溫升高,另伴隨鼻塞、咳嗽、流鼻涕等症狀。柳朋馳提醒:進出冷氣房內,要隨身帶件小外套,幫助身體適應溫差,另要記得攝取水分。戶外工作者,更要定時補水,避免身體缺水使血液變得濃稠;大量流汗者,可適時喝運動飲料平衡電解質。預防熱傷害、冷中暑,柳朋馳建議多喝水打底,還要特別注意下列4件事1.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悶熱的環境,趁空檔到通風處、陰涼處休息。2.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3點在戶外活動,外出要穿著透氣的輕薄長袖衣物。3.不要頻繁進出冷氣房,或是加件小外套,幫助身體適應溫差。尤其是支氣管敏感族群,溫差大易誘發易喘反應。4.保持運動習慣,夏天一樣要適度流汗幫助身體散熱,以自己感覺舒適的強度為主。中醫師認為久坐冷氣房體虛,可能會發生「陰暑」至於「陰暑」,則是四季都有可能發生,類似濕熱型感冒,陳信宏說,大多會發生在很少運動,久坐冷氣房的人身上,尤其體虛者、熬夜、睡眠不足的人更是好發,建議維持適量運動,均衡飲食,如果長期待冷氣房,可穿薄外套禦寒,並減少冷飲、冷食。陳信宏提醒,夏日許多人愛吃冰涼食物,但冰品性味屬於大寒,長時間食用,不利於脾胃的功能運作,建議民眾可以在家中自製綠豆湯、愛玉或仙草,不僅具有消暑解渴的功效,又能袪濕利水。此外,喝熱的薄荷茶或是菊花茶,也有助於疏散風熱。如何分辨陽暑與陰暑?●陽暑:好發於夏日在外奔走工作者,身體喪失調節溫度功能,出現熱傷害,包括不出汗、體溫升高、呼吸急促、惡心、嘔吐、口渴等,甚至出現神智不清、暈倒、休克等症狀。●陰暑:四季都可能發生,好發族群包括少運動、久坐冷氣房、體質虛弱、熬夜、睡眠不足者,出現冒冷汗、體溫通常不高、呼吸急促、嘔吐、無力倦怠、全身痠痛、胸悶、口渴、頭暈、食欲不振、腸胃不適等症狀。資料來源/中醫師陳信宏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06 養生.營養食譜
虱目魚從頭到尾都可吃 但「一部位」吃多當心脂肪堆積
不太愛吃肉的人,如果想補充蛋白質,不妨多吃一些魚。例如以富含優質蛋白質的虱目魚來說,整條魚全身上下都可吃。但要注意「虱目魚肚」的部位較容易堆積脂肪,吃太多恐怕會導致體脂肪上升。虱目魚含優質蛋白質 但魚肚易堆積脂肪別吃多虱目魚的魚體呈現乳白色,肉質細緻且鮮美,因此又稱為牛奶魚。虱目魚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B群、EPA、DHA,營養價值極高。此外,虱目魚的鉀與鈉的比例含量佳,容易被人體吸收。尤其夏天流汗電解質大量流失時,人體容易虛脫,喝一碗薑絲虱目魚湯,補元氣最合適。但不同魚種營養素略有不同,所含的脂肪含量也不同。虱目魚算「中脂 」魚類,它的大部份部位都算中脂,不過虱目魚肚算高脂,魚肚容易堆積脂肪,吃太多恐怕會導致體脂肪上升。農業部指出,虱目魚整條魚全身上下都可吃,農業部教大家認識虱目魚,及了解各個部位可以怎麼料理。虱目魚各個部位適合的料理方式-魚頭:膠質豐富,適合紅燒及燉湯(眼瞼含豐富DHA)-魚皮:適合煮湯及煮粥-魚背:號稱「魚菲力」,適合香煎油炸,也可以加工製成魚丸-魚骨:適合熬高湯-魚肚:帶有油脂,適合香煎,也可以煮湯或粥-魚腸:適合香煎或加工虱目魚挑選要訣1.魚眼有一層透明薄膜,飽滿明亮。2.魚鱗色澤明亮,泛紅則不新鮮。3.魚鰓呈鮮紅色,為新鮮象徵。4.一斤左右大小最合適。5.選擇保冰保冷處買魚,保持魚肉不變質。吃虱目魚貼心叮嚀1.部分糖尿病患,以及腎功能不佳即將面臨洗腎而被限制蛋白質攝取患者,吃虱目魚須留意攝取不要過量。2.限制蛋白質攝取患者,一天限制攝取40公克蛋白質,因此不能如一般人一次將整尾乾煎虱目魚全吃光。3.虱目魚刺多且細小,老人與小孩食用時應多留意,以免細刺哽住喉嚨。或買無刺虱目魚吃。【參考資料】.《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7-04 焦點.健康知識+
多喝水可以防中暑,但要喝對時間!醫師告訴你何時才是對的時間
氣溫不斷升高,讓人熱到受不了,中暑、熱衰竭頻傳。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說,夏日氣虛生熱,流汗過多容易耗損心氣,建議可以多吃滋陰補氣的食物。張家蓓表示,很多人以為流汗就是排毒,但是狂流汗可能是身體「太虛」。如果夏天熱到爆汗,再加上頻繁進出冷氣房,當心溫差太大而出現倦怠、無力、頭痛、噁心,小心是中暑現象。多喝水可以防中暑,但要喝在對的時間多喝水可以預防中暑,但喝水要在對的時間,張家蓓分享,不少民眾詢問:「我明明喝很多水,為什麼還會中暑?」其實在出門前或運動前,就要先補充水分,而不是等到流汗才補水,身體吸收水分會有時間差,進入血液後,才會被輸送到全身。在運動過程中,每小時的流汗量其實相當驚人,電解質也隨汗水而流失,嚴重失衡會導致中暑。張家蓓建議,補充電解質不光是喝運動飲料,因為含糖飲品易讓體溫上升、加速脫水,雖然運動飲料的熱量看似比其他手搖飲低,但喝多了也會增肥。張家蓓表示,只要均衡飲食,就能攝取身體所需的鉀、鎂、鈣等電解質。玉米、小黃瓜含有豐富的鉀、鎂,且含水量豐富,可幫助人體補充水分。夏季盛產小黃瓜,有些玉米品種也是夏季採收,雞肉炒小黃瓜、燉煮玉米排骨湯,補蛋白質也補電解質。刮痧也可解身體的熱除了食補,要解身體的熱,還可以刮痧促進氣血運行。張家蓓推薦使用刮痧器,以不會損傷皮膚的力道,依「經絡循行」的路徑由上往下、由內往外,慢慢疏通肩頸的緊繃感。張家蓓提醒,刮痧輕輕刮拭即可,並不是「出痧愈多愈有效」,要避免下手過重,皮膚破皮受傷反而容易造成細菌感染,變成反效果。(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7-03 醫療.心臟血管
別等口渴才喝水!高溫脫水竟也會「傷心」致死,2徵兆要注意
夏日高溫難耐,總是全身汗涔涔,流太多汗易脫水、引發中暑,也會導致凝血「傷心」。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說,氣溫高升,身體會藉由擴張血管來增加排熱,若水分補充不足,血液會變濃稠,進而產生血栓,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機會。適時補充水分 別等口渴才喝水林謂文表示,天氣冷影響血管收縮、天氣熱血管擴張,兩者機制不同,但是都會發生心肌梗塞。高溫會增加每日排汗量,讓體內水分蒸發,若不適時補水,血液會因脫水而變得濃稠,影響到血管內的流動。另外,脫水會降低血液循環量,加重心臟運作負擔,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血液中超過90%是水,適時補水非常重要,林謂文強調,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避免身體處在「微脫水」狀態中。多喝水,除了防止心臟功能受損,也能降低夏日熱衰竭、熱中暑等急症。如果是外勤人員或須常在戶外高溫下工作者,建議適度補給鹽分或運動飲料,平衡身體的電解質。吹冷氣溫差大 心悸胸悶要注意氣溫節節上升,幾乎冷氣開整天,林謂文提醒,從室外35℃高溫進到22℃涼爽的室內,溫差足足13℃,刺激著交感神經,會使心臟的冠狀動脈收縮,有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的感覺。過大的溫差變化,也會造成心腦血管意外發生,應試著讓身體慢慢適應溫度,啟動體溫調節反應。衛福部最新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心臟疾病高居第二位。林謂文呼籲,民眾應從日常飲食、運動著手改善,少吃高油、高鹽、高糖食物,且戒除抽菸、喝酒、熬夜等不良習慣。他觀察,心臟疾病不是老年人專利,已經年輕化且年齡範圍廣,有三高、家族史、糖尿病、肥胖等高危險族群,健康檢查年齡應提前,30歲開始接受定期檢查,揪出隱藏問題。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2 醫療.心臟血管
17歲羽球新星猝逝 醫師分析5情況:年輕人最要小心「突發性心律不整」
6月30日於印尼舉行的2024年亞洲青少年羽球錦標賽傳出噩耗,中國男單小將張志傑在比賽中突然抽搐約10秒,被救護車送到醫院,但搶救後不治身亡。猝逝原因還未正式公告,有傳言是心肌梗塞、中暑,死因仍待釐清。台安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袁明琦指出,年僅17歲的年輕運動員,在場上突然昏厥,極有可能是心血管問題。他分析下列五種情況:一、心肌梗塞高強度運動、劇烈運動會誘發心肌梗塞及心臟猝死的風險,其原因是血流受到阻斷,導致心臟缺氧。心肌梗塞有跡可循,包括胸悶、心絞痛、呼吸困難,最大徵兆為如重物壓在胸口般的悶痛,所以常可看到患者會摸著左前胸,然後全身無力倒地。袁明琦強調,動脈硬化是造成心肌梗塞的主因,較常出現在患有三高、缺乏運動的45-50歲族群身上。二、腎上腺素飆高因為參加大型比賽,緊張、壓力導致腎上腺素飆高,血壓、心跳也跟著上升,身體來不及反應,心臟瞬間打不出去血液,造成全身無力。因此出現心因性的暈厥,如果不能恢復心律,就可能引起猝死。三、體內缺水室內的悶濕環境,加上身體大量排汗、缺水,使血液變得濃稠、血管容易阻塞,心臟功能受到影響。袁明琦提醒,夏季進行活動時,會產生大量體熱,當體溫升高到40度時,會口乾舌燥、力不從心、喘不過氣。四、先天性血管疾病心臟原本就有潛在性的問題,運動員的猝死常與先天性心臟病有關,例如心肌症、心肌異常、心臟功能異常等。因為平常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可能在一次激烈運動下猝死,來得非常突然。五、突發性心律不整年輕人猝死,大多是因為「心跳搶拍或慢拍」,導致突發致命性心律不整。袁明琦說,劇烈運動大量流失汗水,讓體內的鈉、鉀過低,再加上電解質失衡,增加心律不整的風險。過度運動,或是超過身體負荷的運動,要小心手腳發軟、不聽使喚等症狀。衛福部公布的112年十大死因趨勢中,心臟疾病續居前二名,袁明琦提醒,夏天運動要掌握三要點,預防高溫熱傷害,也降低對心臟的威脅。夏天運動注意事項1.注意環境:注意是否通風涼快,有助於排除體熱。2.做好暖身:運動前一定要暖身,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心臟的壓力。3.補充熱量及水分:可先吃香蕉、蘇打餅乾,減少蛋白質耗損與肌肉損傷。先喝500cc的常溫水,避免運動中水分大量流失的脫水危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25 醫療.消化系統
發生腹瀉怎麼辦?怎麼吃? 中醫師:分3階段,先休息半天,按3穴位助改善
腹瀉總讓人傷腦筋,不知是不是吃壞了什麼東西,或是到底發生什麼問題。澄玥中醫診所簡正倫中醫師指出,從中醫的角度看腹瀉可分成三大類,症狀及治療、改善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也分享日常可透過穴位按摩進行改善。腹瀉中醫可分3大類型,症狀、治療方向各不同! 簡正倫中醫師表示,腹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除了大便質地稀軟不成形、水瀉以外,一般也常見一天排便次數超過3次,也可能伴隨腹痛等症狀。腹瀉的原因從中醫來看可分成三大類,包括內因、外因、不內外因。 內因型:常常面色不好「內因」和個人體質有關,例如脾胃虛弱、脾腎陽虛等,常有容易疲勞、面色微黃或蒼白、胃口不佳、大便稀軟、頭暈目眩、講話中氣不足等症狀。這樣的患者中藥調理可以有相當顯著的改善,透過服用補氣健脾的中藥改善體質,進而減少腹瀉情況。 外因型:來得快、去得快「外因」多屬於感染性的,大致又可分為寒濕型、濕熱型。寒濕型大多是因為病毒感染或吃太多生冷的東西所致,多以水瀉為主。濕熱型則多是因為細菌感染或是飲食不乾淨,大便常會黏膩臭穢。這種外因型的腹瀉通常來得快、去得也快,治療需要禁食半天至一天,配合中藥,約2-3日可以痊癒。後續以飲食清淡為主,白粥有助養胃、補充養分、補水,是很好的選擇。 不內外因:常情緒波動較大「不內外因」常見是因為情緒波動、過度緊張所引起,類似西醫稱的「腸躁症」,當情緒起伏較大、緊張而使自律神經失調時,可能使得腸胃蠕動過快。這種情況除了使用脾胃藥外,也會需要疏肝解鬱、放鬆心情的中藥,以利治標治本的效果。 發生腹瀉要怎麼辦?怎麼吃?中醫師:分3階段,先休息半天。 發生腹瀉時,許多民眾會什麼都不吃,這確實是個好方法,但真的要吃東西時有哪些選項可以吃?什麼時候可以吃?只能吃粥嗎? 先休息至少半天:對此簡正倫中醫師表示,腹瀉初期建議最少12-24小時完全不吃不喝為佳,只吃中藥搭配少許的溫開水,讓腸胃可以徹底的休息並治療。 半天之後可吃這些:過了這時間、症狀改善約7-8成之後,可以適量的食用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例如白米粥、吐司麵包、熟蔬菜、蘋果等,可以搭配運動飲料補充流失的水分及電解質。為避免腸胃負擔,期間飲食除了應避開辛辣、生冷、油膩、甜食外,也避免食用乳製品、蛋、豆類。 治療兼調理,後續用完中藥:簡正倫中醫師也表示,中醫對腹瀉的對策在於治療兼調理,除了可避免用藥後腹脹、便秘等副作用,也可改善體質、調理腸胃功能、修復腸胃道黏膜等,不單單只是止瀉。因此也建議即便症狀改善了,還是吃滿一週的中藥,別自行斷藥,以利恢復更好的生活品質。 3穴位有助改善、保養!至於日常保養,簡正倫中醫師建議也可以按按幾個穴位進行保養,包括足三里、三陰交、內關等穴位,這些都有助於改善腹瀉症狀。 發現排便型態改變,盡早安排相關檢查。也提醒若發現排便型態已改變一段時間,例如排便型態已經變為腹瀉一段時日,建議可安排進行大腸鏡、糞便潛血檢查,以利排除潛在的癌症風險。 《延伸閱讀》 .從7種大便看健康狀況 醫:4種情況應盡早檢查。 .宿便竟可達3公斤或更多?!醫:人人都有,6招改善降腸癌風險。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4-06-25 焦點.健康知識+
酷熱會中暑也會中風!急診醫師教熱中暑應對方法
連日酷熱,彰基醫學中心急診部部長林晏任今天指出,彰基在這2天,腦中風及心肌梗塞案例增加12%,最近一周裡,熱中暑有2個案例、熱衰竭則有15例左右,建議民眾從冷氣房出來,先多喝點開水,帶個陽傘和帽子等,可以減少對身體的危害。天氣熱水分流失,腦中風心肌梗塞病例增林晏任說,這麼熱的天氣,會造成大量流失水分,導致我們的血液濃稠度變得很高,濃稠度變得很高,那經過一些比較稍微狹窄的血管的時候,就有可能產生阻塞,也因此,在這2天裡,彰基收治的病患中,腦中風跟這個心肌梗塞的案例,大概增加12%左右。林晏任說,天氣太熱,如果因此昏倒,意識改變,叫做熱中暑。彰基在本周共收治兩位熱中暑案例,一位是泰籍女子與朋友爬山回來,出現意識模糊意識不清的狀態,經轉送彰基時,體溫呈現40度,院方趕緊給她用大量的點滴,甚至用體溫降溫器,才把她的溫度降下來,目前仍十分危急,在加護病房搶救中。另一位是一位老先生在太陽底下騎完腳踏車,發現身體很不舒服,一量體溫39度,趕快叫119送彰基後,方也是趕快給他用點滴,還有主動式降溫的體溫調節器,那把體溫降下來,因為他發現時間早,還沒有等到意識完全模糊才送過來,經醫護處理後,當天就能夠返家休息。全身無力疲累 可能是熱衰竭至於熱衰竭部分,彰基本周收治15例。林晏任說,熱衰竭就是人還有意識,但覺得全身都好累,流很多汗,全身都無力。熱衰竭通常出現的時候,警覺性一定要提高,像這麼熱的天氣,陽光曝曬大概只要20分鐘,就是汗流浹背,一定記得要多喝水,覺得頭暈有點不舒服的時候,一定要找陰涼處休息。中暑刮痧找對4穴位 運動飲料+食鹽補充電解質林晏任說,刮痧對中暑很常用,但要先辨別患者的中暑熱有沒有透出來,像這幾天這麼熱,假如皮膚很紅很熱,大概刮痧都沒有太大問題,可是要避免有一些像老年人,皮膚很脆或是有水腫或是有傷口,那刮痧的位置就要有選擇更有效率的地方。林晏任舉例,肩井穴,大椎穴、或風池、風府等幾個穴在刮痧過程中,血液循環透的很快,能夠趕快把熱給代謝掉,比較不會不舒服,在專業處理上,刮痧只是讓把毛細孔給打開熱能夠透出,更重要的還是要吃一些中藥,像常用的生脈飲,人參、麥冬、五味子等。如果手邊沒有這樣藥材,林晏任說,以現在醫學來講,加點鹽巴,或是一些食鹽及一些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他說,患者在洗澡前刮個痧,熱透掉之後再洗澡,那整天暑氣煩熱反而會舒服很多,這個常被忽略的地方。
-
2024-06-21 焦點.健康知識+
端午過後天氣悶熱,3處容易產生熱傷害!遵循急救5步驟,3招可預防
近來梅雨季,端午過後天氣又逐漸炎熱。根據中央氣象署觀測資料顯示,台灣近百年來,平均氣溫上升約1.6℃。暑假期間也成為熱傷害的高峰期。衛福部國健署提醒,高溫悶熱的戶外、空氣不流通的室內,以及密閉的車內都是容易發生熱傷害的環境,謹記3招預防熱傷害、5步驟的熱傷害急救,遠離中暑。暑假是中暑、熱急症的高峰期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暑假是兒童活動與家庭旅遊的旺季,但環境溫度愈來愈高,可說是中暑、熱急症的高峰期。其中幼兒族群因生理功能與自理能力的關係,無法適時的補充水分與休息擦汗;較大的孩童則是在活動過程中,容易忽略環境高溫和身體缺水產生的不適,造成熱傷害的症狀。「高溫悶熱的戶外、空氣不流通的室內,以及密閉的車內,都是熱傷害容易發生的地方。」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李嘉慧表示,不論在室內與室外,大人都要留意好孩童的身體狀況,也提供3招預防熱傷害,以及5步驟的熱傷害急救,學習自我防護,遠離熱傷害威脅。氣象署副署長呂國臣指出,5月至今,溫度一直在飆高,體感溫度變高讓人難受,溼度高讓皮膚難散熱、汗流不出來,中午最容易中暑。別以為只有白天危險,即使夜間,如果溫度高,溼度又高,體感溫度仍會接近35度、36度,務必好好散熱,否則夜間也睡不舒服。元氣百科教你了解什麼是熱傷害?熱傷害又可分為四個主要類型,包括:熱昏厥、熱痙攣、熱衰竭及熱中暑。每年進入夏季,氣溫升高,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時,因體溫過高、散熱不良而發生不適,甚至死亡。其中熱中暑死亡率高,可達80%,若患者出現熱中暑相關症狀時,應儘速送醫急救。→想了解更多的熱傷害知識3招預防熱傷害一、保持「涼」爽:著淺色、透氣上衣,嬰幼兒不建議有過多的包覆。室內空間保持涼爽通風;外出嬰幼兒儘量避免陽光直射,並可攜帶手持式電風扇、遮陽帽、抗UV衣服或外套等防曬用品。二、「補」充水分:不論在室內或室外,適時適量的補充水分,避免瞬間大量的補充水分或冰水,且不以含糖飲料取代。三、隨時留「心」:避免早上10點到下午2點外出;若搭車或開車,務必確實檢查孩童是否已下車,避免因孩子睡著,留置車內發生憾事。5步驟熱傷害急救一、蔭涼通風:當孩童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疲倦、食慾不振、活動力減退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迅速到蔭涼通風處。二、鬆脫衣物:移除孩童身上過多、不透氣或太緊繃的衣物,並讓孩童平躺,足部稍微抬高,若出現有嘔吐現象,則協助側躺保持呼吸暢通,避免呼吸道阻塞,造成生命危險。三、泡水或灑水散熱:全身頸部以下泡冷水,或用涼水擦拭身體,並搧風降溫,如手邊可取得冰涼飲料罐,可放置於孩童的頸部、腋窩和鼠蹊部。四、補充涼水:孩童意識清楚,可給予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補充身體所需的電解質;若出現意識不清的現象,則不可以給予飲水。五、儘速送醫:在處理熱傷害的過程中,若出現大量流汗、口渴、噁心嘔吐、輕微的意識混亂、昏厥等等症狀,或超出可以當場處理的情況,應緊急撥打119,尋求醫護人員協助。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15 養生.聰明飲食
運動前要不要進食?2024巴黎奧運來襲!營養師教你運動前後吃什麼來提高運動表現
2024年法國巴黎奧運即將於七月底盛大舉行,全民運動熱潮也逐漸燃起。然而,除了將熱情與汗水投入其中外,我們更應該謹慎地思考運動前、中、後的飲食安排。今天《健康設計家》的品牌營養師Sean將與大家分享運動前、中、後的聰明飲食選擇,幫助你在運動場上能有最佳表現!運動前要不要進食?並不是所有運動都需要額外補充能量首先要給大家一個觀念,「並不是所有運動都需要額外補充能量」,有時候你只是散步15分鐘或是仰臥起坐20下這種低強度運動,可能都還沒有喘就已經完成了,那麼其實是不需要再額外補充能量的,因為有可能你吃進去的熱量一不小心就會大於運動時所消耗的熱量,反而給身體徒增負擔喔!所以,是否需要補充、補充什麼、補充多少其實主要是取決於你運動的強度以及時間,並不是絕對的喔!運動前吃什麼?營養師建議補充好吸收的醣類為主根據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AND)、加拿大營養師協會(DC)與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共同發表的一篇論文內提到,運動前補充營養有幾個目的: 將你的身體調整成準備運動的狀態(例如:原本在執行斷食,需要在運動前補充足夠的能量好應付運動所需) 避免運動中的腸胃不適 提供運動時所需的營養 運動前的補充主要是簡單好吸收的醣,如碳水化合物。肝醣是肌肉很重要的營養來源,當我們需要大量使用到肌肉的時候,體內肝醣的儲存量就會顯得特別重要。我們可以把身體想像成是一台汽車,要有足夠的燃料(肝醣)才能支撐它持續往前行駛,因此在運動前攝取足夠的醣類來將燃料加滿,可以提高運動的狀態以及體驗並減少疲勞感。不過就像前面所說,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都需要額外補充能量,基本上如果低強度的運動持續超過1小時以上或中高強度的運動才需要補充喔!.運動前的補充原則:1-2小時進行補充。以醣類為主、蛋白質為輔,小份量且好吸收為原則。運動前30分鐘可以以好吸收的液體作補充。而補充的量則依照不同運動會消耗的熱量多寡來決定。.運動前營養師建議這樣吃:前1-2小時:可以吃饅頭、蛋等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食物 前30分鐘:果汁等好吸收的液體運動中要補充多少水分?運動中的補充著重在少量多次的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運動中補充的目的在於要補充流失的體液。我們在流汗的同時也會流失掉大量的水分及電解質,若沒有加以補充會導致身體脫水、出現疲乏、影響運動的耐力及表現等等。.補充原則:每15-20分鐘補充150-350 c.c.的水分。若是持續超過1小時的低強度運動或中高強度的運動則可以選擇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來補充。.營養師小提醒:運動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停下來喝水,千萬不要等到「覺得口渴了」才開始補充,因為到那個時候身體可能已經缺水一段時間了,體內的各個生理功能也已經開始受到影響囉~另外,大量流汗時除了補充水分,也別忘了要補充電解質才不會造成失衡喔!運動後怎麼吃?把握運動後的黃金30分鐘運動後把握黃金30分鐘補充黃金比例的醣類及蛋白質快速恢復肌肉。經過一段時間的運動之後肌肉會呈現疲勞的狀態,前面所提到的燃料(肝醣)也被耗盡,這時候若沒有立即補充能量的話很容易讓疲勞感延續,影響下一次的運動表現。所以運動後補充的重點在於能夠立即為肌肉補充能量,越快補充則吸收的效果會越好、肌肉恢復能力也會越佳。主要補充醣類來源的食物,再搭配適量的蛋白質攝取,很多人會認為要訓練肌肉只要補充大量蛋白質就可以了,但其實運動後缺乏足夠的醣類是會導致肌肉流失的喔!所以在運動後正確的時間補充正確比例的醣類及蛋白質能夠幫助修補耗損的肌肉並且減少脂肪的堆積。.補充原則:運動完的30分鐘內,以醣類:蛋白質=3:1的比例補充,可以吃正餐或點心;若為點心,則熱量控制在250-300大卡左右。. 運動後營養師建議這樣吃:建議組合1:地瓜搭配無糖或低糖豆漿。建議組合2:御飯糰搭配茶葉蛋。空腹運動會增加燃脂?常常會聽到:「空腹運動會增加燃脂。」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是錯誤,只能說這樣的結論可能不夠完善。有研究顯示空腹運動確實能夠提高身體脂肪的利用,但由於沒有足夠的燃料(肝醣),因此會大幅影響運動表現以及耐力而沒辦法達到預期的運動強度,若運動持續一段時間還可能導致身體開始分解肌肉組織來產生足夠的能量以應付運動所需,會導致肌肉流失。因此一般來說是不建議空腹運動的唷!運動完吃東西會胖嗎?很多人擔心在在運動完後吃東西會容易變胖,但其實是相反的,運動後吃才更不用感到罪惡!由於運動後身體處在能量耗盡的情形,因此吃進去的熱量主要都是幫忙修復受損的肌肉喔!至於是否會胖就取決於你吃的熱量多寡,控制得宜的話並不會造成身體額外的負擔,但如果胖了就代表你真的吃太多囉!2024巴黎奧運 《健康設計家》與您一起為台灣加油看完文章,對於運動前、中、後的飲食有沒有更多的了解了呢?擁有正確的觀念、正確的飲食補充才能讓你在運動時達到最好的效果,也更能事半功倍!2024年的巴黎奧運即將展開,讓我們一同為台灣加油,期待能有精彩的表現!延伸閱讀:.咖啡會加速鈣質流失?紅茶、牛奶能預防骨鬆?做好6件事趁早存骨本.降低血脂、降膽固醇、延緩血糖上升...膳食纖維5好處一次看!.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