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5 養生.營養食譜
搜尋
開水
共找到
745
筆 文章
-
-
2020-08-15 新聞.健康知識+
「無糖飲料」看似健康 但真相是如此嗎?
這個夏天無糖飲料很盛行,貼著無糖、低糖標籤的飲料已經開始向飲料界傳統「大咖」可樂、酸梅湯、冰紅茶等的「C位」發起了挑戰。據24小時連鎖便利店便利蜂統計數據,7月飲料銷售上漲25%,其中代糖水飲、高純度果汁和中高端牛奶增速明顯。畢竟在炎炎夏季,這些無糖、低糖飲料能讓眾多管不住嘴又怕發胖的人,在享受喝冰鎮甜飲料過足嘴癮的同時,心裡又少了很多「罪惡感」,因此在追求健康體型的人群中無糖飲料備受推崇。不過無糖飲料真的如人們心目中所想的那麼完美嗎?喝無糖飲料能減肥?真相:欺騙大腦後果很嚴重「無糖飲料中的糖指的是游離糖,包括單醣(如葡萄糖、果糖)和雙醣(如蔗糖)。」天津第一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譚桂軍介紹,但很多無糖飲料不僅甜,而且比很多有糖飲料還甜,這是因為添加了非醣類的甜味劑,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代糖」。甜味劑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甜味劑,像我們常見的各類糖醇、甜菊糖等都屬於天然甜味劑,阿斯巴甜、紐甜、糖精、甜蜜素等都屬於人工甜味劑。除了糖醇類的甜味劑,一般甜味劑通常甜度很高,通常是蔗糖的200至500倍,有的高達2000倍,用量很少就能夠達到與糖一樣的甜度。而且其在腸道中被吸收的速度要比單雙醣緩慢,所以引起人體代謝的變化不是特別大。譚桂軍介紹,甜味劑參與到人體代謝中產生的熱量實在是太微乎其微了,因此也可以視為0熱量。正是因為0熱量,讓很多人覺得把含糖飲料換成無糖飲料,有利於控制熱量從而實現減肥目的。那這種0糖、0脂、0熱量的飲料真的是減肥「神器」,減脂減重的人可以敞開了喝嗎?對此譚桂軍表示,我們在減重門診針對減脂減重的人群給出的治療方案裡,飲料還是建議喝白開水、礦泉水、純淨水。「所有甜味劑的原理都是在欺騙大腦,大腦接收到甜味信號後,卻發現血糖沒有上升,反而會增加對真糖的渴望,這樣可能不利於減重。」此外,把無糖飲料當水喝,還存在很多其他的問題,比如無糖碳酸飲料,長期喝會使人體處於酸性環境容易引起礦物質的流失,對牙齒也會有損傷;一些功能飲料中也會添加一些咖啡因,長期飲用會對人的神經系統和心臟產生不良影響;對於兒童來說,喝多了飲料會影響食慾進而影響身體成長發育……。譚桂軍強調,無糖飲料偶爾喝喝,對於減少糖攝入有所幫助,但是敞開了喝,並不提倡。無糖飲料可以讓皮膚更健康?真相:皮膚衰老不能只讓糖分背鍋「糖是加速衰老,損害皮膚的罪魁禍首」的論調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不少美妝博主、演藝明星帶頭戒糖、斷糖。在他們強大的號召力下,不少人也開始主動戒糖,並把其視為永葆青春的救命稻草。這種論調的原理是,過量的攝入醣類,會加速身體的糖基化作用。當糖基化反應過量的時候,就會導致蛋白質纖維畸形和僵硬,從而導致衰老。對此譚桂軍表示,糖基化反應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在體內時時刻刻發生著,它產生的糖蛋白對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有著重要作用。皮膚衰老是身體各項因素綜合的結果,對於新陳代謝旺盛的中青年女性,糖化終產物會被代謝掉,根本無需特意去抗糖。「其實從營養學角度來說,我們不提倡戒糖和斷糖。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家衛健委也一直強調的是減糖和限糖。」譚桂軍表示,糖是我們人體所需熱量的主要來源,除非患有特殊疾病,必須禁忌以外,是否食用和食用的量都要根據身體情況來決定。「而無糖飲料中除了甜味劑,可能還有其他添加劑,長期大量飲用,再加上肥胖、飲食長期不均衡等因素,可能反而會造成腸道菌群的失調,對皮膚產生不利影響。」譚桂軍說。無糖飲料可以預防糖尿病?真相:糖尿病並非吃糖導致有人認為,無糖飲料完全不含糖,因此不會造成血糖升高。甚至有人覺得,可以用無糖飲料來預防糖尿病。對此譚桂軍表示,甜味劑是否會造成血糖升高,目前從臨床醫學上看並沒有直接的證據。「因為幾乎不參與人體代謝,所以甜味劑飲料不會使血糖升高,所以Ⅱ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偶爾通過飲用這種代糖飲料來解饞或改換口味。」不過譚桂軍表示,對於喝無糖飲料能預防糖尿病,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因為並不是吃糖或者喝糖水導致患上糖尿病。「很多研究發現,Ⅱ型糖尿病的發生和肥胖有關。」譚桂軍進一步解釋,肥胖者攝入能量過多,造成機體的肥胖,肥胖會影響胰島的功能,發生「胰島素抵抗」;此時為滿足代謝的要求,胰腺必須分泌比正常量高出5—10倍的胰島素;久而久之,過度刺激胰腺分泌,胰臟發生疲勞,最終不能充分生成胰島素,進而導致患上Ⅱ型糖尿病。「如果單純地喝無糖飲料,而對其他碳水化合物不加以節制,長期攝入的能量大於消耗的能量,糖尿病等相關慢性疾病的風險依然很高。」譚桂軍表示,無糖並沒有體現出減少糖尿病風險的優勢,所以喝無糖飲料是不會有預防糖尿病的作用的。謠言無糖飲料中的人工甜味劑有致癌風險嗎?「很多無糖飲料或者食品如果不增加甜味劑,口感會很差。」譚桂軍舉例說,比如優格,純原味的酸奶非常酸,大部分人都很難接收,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必須要添加一些甜味劑。但很多人一提到人工甜味劑,就覺得這種人工合成的物質會有致癌風險。對此譚桂軍表示,到目前為止,國內外的研究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人工甜味劑會導致癌症。「人工甜味劑會不會引起癌症已經屬於老調重彈的問題。」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工程與生物技術學院副教授王浩介紹,比如20世紀70年代,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發現沙卡林糖精在實驗大鼠上引起膀胱癌,導緻美國國會立法在含有沙卡林糖精的食品標籤上寫上在動物身上致癌的警告,後來發現沙卡林糖精在大鼠身上致癌的機制根本不存在於人體,因此到了2000年沙卡林糖精從致癌物名單上去掉了。(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08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水梨潤肺止咳的功效主要在於皮和籽 達人教你做4道美味養生的「水梨特調及料理」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古書記載,「梨」能養陰生津、滋潤肺胃、清熱化痰,可用於咳嗽少痰、咽乾口燥,以及聲音嘶啞。生者可清六腑之熱,熱者滋五臟之陰;在古代有「百果之宗」的美譽。其水分含量高、膳食纖維及維生素C的含量也相當豐富,富含鉀、鎂磷、鈣等礦物質。許多人認為吃紫葡萄能補鐵,但事實上,梨子的鐵含量跟葡萄差不多。【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0-09-12、2011-09-25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梨子的挑選與保存梨子最好先用2~3層軟紙分別包好,再將單個包好的梨放入紙盒,送進冰箱最下層的蔬菜箱裡。一星期後,若仍未吃完,可再取出,去掉包裝紙,裝入塑膠袋中、不封口,再入冰箱冷藏室上層,溫度調至0度上下,一般可存放兩個月。達人教你做營養美味的梨子料理食譜示範達人/陳月卿:台灣資深媒體人及養生專家,曾獲5座電視金鐘獎。十多年來,陪伴夫婿調整飲食模式以對抗癌症,強調適當的飲食,應該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著有《每天清除癌細胞》、《全食物密碼》等書。達人秘訣:皮與籽同打,能量加倍中醫認為白色的蔬果有潤肺之效,而水梨潤肺止咳的功效主要在於皮和籽,所以用水梨打汁或漿時,最好連皮帶籽。另外,燉煮水梨時,可加入像是桂圓肉、老薑等補血去寒的食物一起燉煮,有補氣血及幫助寒熱平衡功效。1.梨糖糕材料:水梨600g、蓮藕粉100g、原色冰糖50g、檸檬汁50cc作法:1.將所有食材置入容杯,蓋緊杯蓋,打約2分鐘,至容杯摸起來有溫熱感,完成後,打開杯蓋。2.將打好的梨漿倒入容器,放入蒸籠,以大火蒸20分鐘即可。TIPS:1.若以電鍋來蒸,外鍋可加2米杯水蒸煮。2.剛蒸好的糕點黏性較強,待冷卻後Q度較佳。3.梨和蓮藕都是秋天當季食物,也都有清熱潤肺的效果,是一道應時糕點。2.潤肺梨飲材料:蘋果1顆(約190g)、水梨1顆(約220g)、煮熟南杏20g、老薑3g、綜合堅果1大匙、冷開水250cc作法:將所有食材置入容杯,蓋緊杯蓋,打50秒鐘,即完成香甜可口的潤肺梨飲。TIPS:1.水梨潤肺止咳,但性涼,可用薑平衡寒熱。2.薑除可消除內寒、預防感冒,還含有薑醇類成分,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減少心血管疾病。美國臨床研究發現,每天吃生薑3公克,可以減輕或抑制關節疼痛。3.南杏性味甘、平,無毒,入肺經,有潤燥補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也可滋養肌膚。3.水梨蘋果冰沙材料:水梨(去籽)150g、蘋果(去籽)150g、檸檬汁50cc、冰塊3米杯作法:將所有材料置入容杯,蓋緊杯蓋,打約40秒鐘,過程中使用攪拌棒協助調理,完成後,打開杯蓋,倒入容器,即完成水梨蘋果冰沙。TIPS:水梨含水分多,夏日食用可生津止渴,又有潤肺止咳功效。從營養學來看含有維生素B1、B2、菸鹼酸,可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與蘋果一樣的果膠可幫助消化排便,因此水梨搭配蘋果,對疲倦煩渴之人、胃熱積食難消者都有益處。4.秋涼補氣燉梨飲材料:水梨450g、乾白木耳10g(泡發後約100g)、桂圓肉5g、原色冰糖1大匙、冷開水500cc作法:1.白木耳洗淨,用水浸泡30分鐘,將黃色蒂頭處剪掉備用。2.水梨洗淨,切塊備用。3.將所有食材置入電鍋內鍋,外鍋加2杯水蒸煮,電源跳起來後,外鍋再加2杯水燉煮。4.將蒸熟的白木耳取出備用,再將蒸熟的水梨漿汁置入容杯,蓋緊杯蓋,打1分鐘。5.打開杯蓋,放入白木耳,蓋緊杯蓋,啟動電源,將調速鈕由1轉至10、再由10轉回1,來回3次,利用轉速的變化切碎食材即可。TIPS:1.白木耳及水梨有潤肺效果,中醫認為肺主皮毛,所以此方不僅潤肺止咳,同時可以改善鼻子和皮膚過敏。2.水梨燉煮時,一定得要連皮帶籽一起煮,才有功效。水梨加桂圓肉一起燉煮,能寒熱平衡,增補氣血。
-
2020-08-07 新聞.健康知識+
每個家庭都有的素材 雞蛋+?讓你快速止咳
咳嗽是人體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但長期咳嗽可導致呼吸道出血,所以要區分一般咳嗽和咳嗽變異性哮喘,避免誤診。治療咳嗽應區分咳嗽類型,西藥、中藥皆可,但以食療為最佳,下面介紹一款超級秘方,雞蛋炒生薑!據說治療咳嗽過敏有超強效果!一起來看看吧!雞蛋炒一物!哪一物竟治咳嗽有神效?溫化祛痰生薑炒雞蛋據說可以治療咳嗽,支氣管炎、肺炎、急性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種疾病都易引發咳嗽,而中醫認為,髒腑內傷、外感六淫禍及於肺,就導致了咳嗽。在這寒冷冬天,人們更容易咳嗽,大家都在尋找治療咳嗽的有效治咳方法,今天介紹一個治療咳嗽的中醫秘方,可以參考:生薑炒雞蛋功效生薑炒雞蛋,據說有溫化祛痰,調和營養,所以特別適合冬天於風寒咳嗽。另外,也能有效治療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生薑炒雞蛋做法取生薑切丁或絲,將雞蛋打入碗內拌勻,將少許油倒入鍋中燒熱,再將薑絲放入油中過一下,最後倒入雞蛋炒熟,而且將生薑炒雞蛋做好後趁熱吃下,吃的量可自己決定。不過,用此方治療咳嗽,一定要選用新鮮生薑,鮮薑有疏風散寒的作用;如果選用老薑,容易上火,所以大家一定別選錯了而上火了!另外,也介紹生薑茶作法,這也是有效祛寒的古法之一:【作法】材料:生薑、熱開水、茶壺。步驟1:將生薑清洗乾淨,不要去皮,切成1.5mm的生薑薄片。步驟2:在茶壺中放入7片生薑薄片,注入200毫升的熱開水。步驟3:將茶壺上蓋,蒸10分鐘。想要薑味重一點的話,可以把用筷子、叉子薑片戳洞。步驟4:放涼至溫熱順口,倒入保溫杯中就完成了!【怎麼喝】■早中午各喝200毫升,早晨一起床喝通便最有效。■晚餐半小時後喝100毫升。
-
2020-08-02 養生.健康瘦身
胖千萬別胖肚子!醫師提醒:瘦小腹 水果一定要限量
「醫師,我的小腹很大,好像懷胎數月,該怎麼辦?」這是不少中年男性的困擾。健康診所醫師郭彥良表示,多食豆製品,以無糖豆漿取代牛奶,調整腸胃功能,輔以代謝所需的營養調整。最重要的是每日快走30分鐘,需要禁的食物並不多,有心實行,三個月必能看到明顯效果。郭彥良說,身上的脂肪,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成因與生理意義,如果要甩掉它們,必定要先瞭解它們的成因。不要亂減肥,如果什麼都不懂,記得,三餐規律、避甜食,水果勿過量攝取,加上運動就對了!三餐規律 好過不當節食、吃代餐「胖千萬別胖肚子!」郭彥良提到,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國際通用的肥胖指標,但無法完全反映內臟脂肪堆積的程度,例如肌肉較多的男性,可能BMI較高,但腹部卻沒有肥胖。腰圍則能反映腹部脂肪的多寡、內臟脂肪的堆積,也是判斷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低的一種測量,罹代謝症候群會增加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威脅。精確來說,腰圍不要超過身高的一半,例如170公分高的人,腰圍要少於85(170÷2)公分,否則,罹患慢性病的機會大增。郭彥良提醒想減肥的人,不要不當節食,也不要用代餐,否則復胖更可怕。三餐規律最重要,偶爾犯戒沒關係,但一周不要超過三次,隔天加倍奉還即可。遠離高糖、高油 減少內臟脂肪他說,避免暴飲暴食、作息紊亂,多運動之外,更要減少內臟脂肪的堆積。內臟脂肪過高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而內臟脂肪釋放出的游離脂肪酸,像是容易引起發炎的「花生油四烯酸」和脂肪細胞本身分泌的介白素-1、介白素-6等發炎物質,都會加速身體的發炎反應。避免高糖分、高油脂、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減少內臟脂肪的堆積,才可以讓自己不變成容易發胖的體質。吃太多高糖分、高油脂的食物,通常也壓縮了蔬菜攝取,而蔬菜中的抗氧化營養素正是用來減少身體的慢性發炎,改善易胖體質的利器。蔬菜中的非水溶性纖維可以增加糞便體積,加速腸胃蠕動,使排便順暢,縮短毒素通過腸道的時間。低熱量減肥 瘦得快復胖也快一個女性拳頭大的水果含有15公克的醣類,吃過量仍然會發胖,也會影響血糖或讓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偏高,所以還是建議限量攝取。蔬菜醣分低、熱量低,有飽足感,則是可多加利用的食材。利用低熱量減肥瘦身,一直是許多人推崇的方式,因為降低熱量攝取可以瘦得很快,但同時也造成蛋白質攝取不足,瘦肌肉組織快速流失,反而因為代謝率下降,在恢復正常飲食後,很容易就胖回來。相反的,吃足夠的蛋白質與其他溫熱性質的食物,是相對安全有效的方式,特別是有些人必須經常應酬,飲食或熱量很難控制時,就可以一餐高蔬菜比例飲食,來改善容易發胖的體質。把握減重7原則 要瘦不難郭彥良認為,靠著一些簡單的生理數據,就可以設計出一個適合個別體質的簡單減重方式,按部就班的實行,半年減重10%,又降低慢性病的發生率,其實相當容易。減重基本原則,首先養成習慣:1. 早上起床喝300~500cc開水,早餐盡量早點吃,吃什麼都好,但建議不要吃水果。2. 每天進食三次,即早中晚三餐。盡量定時,量以吃飽為主。3. 晚餐後可吃一點水果,但絕對不要多吃。4. 零食不要碰,甜食對代謝干擾太大,也盡可能避免。如果非要吃零食,可於正餐前後半小時內吃。5. 黑咖啡與茶可以喝,含糖市售飲料絕對禁止。6.每日運動30分鐘以上,建議快走,速度保持在每小時5-6公里左右,就是比平常走路快一點。如不方便出門,室內踏步加上伸展操即可。7.睡眠盡量充足,最晚於11-12點間就寢。禁忌比較多尋求中醫減肥 嚴守低鹽禁加工食品很多人為減肥,尋求中醫師的幫忙,中醫大部分的判斷是體內的「濕氣」引起下半身肥胖,針對「脾濕水腫」型的體質,中醫治療上以「健脾利濕」為主,選用薏仁、茯苓、豬苓、白朮、桂枝、甘草等藥材加減,還要求嚴格遵守低鹽分飲食,以免水分滯留在體內,不只做菜時添加鹽分須減少,也不要添加辣椒醬、沙茶醬、甜麵醬、豆瓣醬、番茄醬等醬料。此外,還要禁食許多加工食品,如乳酪、各式醃漬品、醬菜、榨菜、煙熏火腿、香腸、豆腐乳、魚肉鬆、魚丸、肉丸、麵線等都應該少吃。
-
2020-08-01 養生.營養食譜
芒果真的有毒嗎?護眼、豐富維生素C...還是腸道的推進器
在夏季時期,吃個芒果消消暑,真是讓人難以抗拒。不論是榨成汁喝、做成冰沙消暑,或是直接剝開現吃,都能夠讓我們藉此從高溫的午後中得到救贖。而台灣作為世界十大芒果生產地區之一,台灣人對於它的喜愛程度更是不遑多讓。今天我們要來製作「芒果冰沙優格」,用這美味的水果,加上幾個簡單的材料,製作出適合各年齡的夏日甜點。芒果的熱量很低,而且是可以被快速消化的果糖、葡萄糖。100公克的芒果僅僅只有40大卡,作為甜點又能取代我們平時吃的精製糖。大家都說「芒果有毒」?「芒果有毒」、「芒果會讓人過敏」你是否也聽過類似的傳言?雖然芒果有「毒」這件事絕非空穴來風,但卻也不是因為芒果本身有毒。事實是芒果的果皮上有著一種叫作「漆酚」的酚類物質,當接觸到人體皮膚時會導致過敏、紅腫發癢、起小水泡等等症狀,才會讓人誤以為芒果就是有毒的水果。其實只要在食用前將芒果的表皮沖洗乾淨,並將芒果皮附近的果肉一起消除掉就沒問題了。如果你又想吃芒果,又怕過敏的話,就直接叫別人幫你切好吧!吃芒果的好處?作為水果家族的一員,芒果的營養價值也沒辜負大家的期待,富含了各種營養素,對身體健康有著很大的幫助。1. 天然護眼專家——維生素A芒果中含有的維生素A,對於眼睛及皮膚等有著保護的作用,不僅可以幫助維持夜間視力,還有助於上皮組織的修復,更能夠提升免疫力。2. 橘黃色的功臣——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的抗氧化力強,能夠抵抗來自自由基的傷害,常出現在紅橘色的蔬果當中。芒果吃得太多,皮膚會變成橘黃色,就是它的「功勞」!3. 女性好朋友——維生素C芒果中含有豐富維生素C,可以幫助膠原蛋白的合成,同時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對女性來說,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4. 造血小幫手——葉酸芒果中的葉酸有助於人體的造血功能,對於備孕期間的女性也非常重要。5. 腸道的推進器——膳食纖維大家最熟悉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但還是要記得補充水份,膳食纖維才能發揮作用。自己動手做「芒果冰沙優格」材料:-芒果 100公克-希臘優格(無糖) 50公克-冰塊 2顆-白開水 適量這次製作的「芒果冰沙優格」,一碗的熱量僅有80大卡!芒果加無糖希臘優格的搭配,讓酸甜的口感更加突出,味道更有層次,冰冰涼涼的感觸,釋放你那被夏天折磨的身體。除了美味,這樣的甜點也被營養師認可為低卡的瘦身甜點,讓你不怕吃太多而變胖!步驟一:芒果切塊&冷凍100公克的芒果切塊,如果你家裡沒有秤,100公克大約就是半顆的芒果。然後將切好的芒果放到冰箱冷凍2小時。步驟二:放入攪拌器攪拌將芒果、希臘優格、冰塊放入果汁機中,加入適量的水,可以攪拌的更加均勻。材料都放進去後,只要動一動你的手指就能開始攪拌了。步驟三:完成倒出果汁器,一道清爽的夏日甜點就完成了!簡單的幾個步驟,就能吃到當季水果的美味,那還在等什麼?趕快動手來做吧!※本文經SuperFIT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
-
2020-07-31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熱到頭昏想吐不只有刮痧 中醫師教你避免中暑這樣做
動輒37、38℃的炎熱夏天,就算不做任何事情也汗流浹背,在馬路上行走更是酷刑,若不採取一些防暑消暑的措施,非常容易中暑。中暑是指身體的中樞的體溫調節出現問題,無法正常將熱排出身體,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許秀慧表示,可將其分為「陽暑」及「陰暑」,這兩者雖然都是中暑,但原因截然不同,治療方式當然也不一樣,可不要搞錯了。中暑分「陽暑」與「陰暑」 出現意識混亂、皮膚乾燥應盡快送醫許秀慧說明,陽暑即是西醫所談的「熱傷害」,是指身體在酷熱的環境下,無法有效維持正常體溫,輕微中暑會出現頭暈、頭痛、臉色蒼白、噁心、大量出汗等;嚴重的話,體溫會超過40℃,有中樞神經異常狀況,譬如意識混亂、情緒不穩、說話不清不楚、皮膚乾燥(因為無法正常出汗)等,這種中暑非常危險,必須趕緊送醫。比起陽暑,現代人中陰暑狀況更常見。許秀慧解釋,「陰暑者,陰暑而受寒者也。」意思是說,用錯誤的解暑方式導致,舉例來說,原本在戶外的高溫環境下,一下子進入低溫涼爽的冷氣房;或者是大汗淋漓的狀況下,突然喝大量冷飲或沖冷水澡,使皮膚表面毛孔、微血管急速收縮,引起散熱不良,導致中暑。中暑刮痧有訣竅 補充溫水助代謝然而,不少人會利用刮痧除暑熱,但許秀慧強調,僅適用於中陽暑的狀況。準備刮痧時,先用乳液或是按摩油塗抹皮膚,輕輕刮即可,直到出現紫紅色痧點就應停止;刮完後,因為毛孔打開,體內熱氣、水分都會散失,這時一定要喝杯溫開水,不僅補充流失的津液,也有助代謝物排出。刮痧的方向,應從「督脈」開始刮,沿著脖子、肩膀、背部,由上往下瓜;接著刮「膽經」,沿著肋間往背部邊緣刮;最後則是刮膀胱經,由上往下刮。降暑食物也能立大功 避免中暑這樣做若無法進行刮痧者,許秀慧建議可吃降暑食物,最為推薦的是西瓜,因其具有清熱生津效果,水分含量也高;或者可以喝點綠豆湯加上蓮子,酸梅湯、綠豆薏仁湯的消暑效果也很好。但要注意,因為降暑食物通常較為寒涼,症狀解除後就不宜多吃了。若要避免中暑,常在戶外工作或運動的人,應每小時喝2至4杯的水,每杯240c.c.,每天至少2000c.c.,且盡量不要在正中午時段運動或工作;不慎出現嚴重的中暑症狀時,應立即送醫,在送醫治療前,盡可能在30分鐘內替患者降溫,如:將患者移到陰涼處,脫掉多餘的衣物、若沒有出現噁心、意識不清的狀況,可以喝點運動飲料或0.1%的食鹽水補充電解質及水分、讓患者平躺,下肢高於頭部位置,有助血液回流,或者準備泡冷水的冰毛巾,敷在患者頸部、腋下、鼠蹊部等溫度較高的位置,也可持續往患者身上灑水降溫,直到救護車來。延伸閱讀: 消暑吃冰反更熱! 精選10招超有感降溫解熱秘訣 不是所有中暑都能刮痧! 陰暑VS陽暑處理原則大不同
-
2020-07-30 橘世代.時尚橘
年輕也要養生-企業家「自律行事曆」打造不生病體質
網紅企業家森田雖然只有33歲,但日常生活中相當注重養生之道。他聽取營養師、媽媽的意見,約5年多前開始保養自己的健康,每早起床必定先喝250c.c.的溫開水,並補充抗氧化型的健康食品。長期下來他身體免疫力極佳,鮮少感冒生病,身材更是靠運動維持得相當標準。森田的養生法則靠飲食、運動、健康食品等多管齊下,平時會服用適合男性的健康食品,晚上睡前一定會吃酵素,假日再燉龜鹿二仙膠進補。他平時不挑嘴,除了少碰炸物,偶爾還是會吃點甜食提振心情。如果遇到聚餐,他會調整其他正餐的攝取份量,讓身體機制維持穩定。他平時也是公司的模特兒,花了2年時間,讓自己從60公斤增肌至72公斤,打造出優美的肌肉線條。但他對身材仍不滿意,除了每周2次跑步外,會再額外做重量訓練和補充高蛋白,希望不只穿衣好看,脫掉衣服也要有看頭。森田靠著吸引力法則取得事業上的成功,生活上運用相同道裡,每天起床一定會看著鏡子告訴自己「今天是完美的一天」、「今天很棒,要好好做好所有的事情」。他每天12點前就寢,盡量睡足8小時,家中總是流洩著輕音樂陶冶心靈。雖然年輕,森田堅持提前顧好身體,不想等到生病再來亡羊補牢。。延伸/凍齡13年!賀軍翔「不是天然瘦」維持體態有方法。延伸/阿KEN「練愛iNG」 40+靠運動保持聯絡,別有壓力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3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消暑吃冰反而更熱!中醫教你10招超有感降溫解熱秘訣
夏季炎熱的天氣,不只容易食不下嚥、心情煩躁,更嚴重的是會造成許多熱病發作,一不留意可能影響健康!而錯誤的消暑、降溫方法更會傷害身,甚至加重慢性疾病的病情。中醫師賴睿昕提供10招杜絕熱浪威脅的良方,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做,有效幫助改善暑熱的不適,還具有預防保健的效果。第1招:早晨散步運動是最好的身心調節方法,夏季可選擇上午7至9時氣溫較低的早晨,此時太陽才剛出來,依循太陽的運行,能增長陽氣、養心氣;從事適度的有氧運動,不僅能鍛練身體,也能調節脾胃功能及穩定自律神經,幫助夜間安穩入眠。第2招:靜坐30分鐘夏季炎熱的高溫,容易令人心煩氣燥,不只情緒受到影響,也會加重心臟的負擔。 中醫認為「靜則神安」,建議可在晚飯後靜坐30分鐘,並配合腹式呼吸法,不僅可以幫助心平靜下來,同時藉由呼吸能夠穩定自律神經、調整心跳及血壓,以及調節大腦神經傳導物質,讓心腦徹底休息。第3招:喝白開水炎熱的高溫,容易過度流汗,一定要充分補充水分,千萬不能等到很渴時才喝水,建議每小時喝一杯白開水,大約是250c.c.,一日水分攝取至少達到2000c.c.;若是在戶外活動更容易大量流汗,最好每20分鐘喝水一次,一日喝水量建議達到3000c.c.。第4招:多吃蔬果蔬果是很強的抗氧化食物,尤其深色的蔬菜及水果,富含大量的多酚類抗氧化劑,可防止自由基產生、降低膽固醇,並修復受損的心肌細胞,有助改善血管健康、穩定心律。夏天水分攝取不足,很容易造成便秘,建議多吃粗纖維的蔬果,例如:芹菜、香蕉等,有利於通便。另外,大蒜、洋蔥可幫助調節血脂、穩定血糖,減少血栓的形成,有益心臟健康;秋葵、茄子、海帶及燕麥等黏稠食物,不但可防止血栓及血液黏性增加,也能增加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心臟疾病。第5招:減少攝取刺激性食物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防護力不佳的族群,最好盡量少碰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咖哩、竹筍、酒,以及油炸食物等,都屬於中醫所稱的「發物」,攝取過多的話,容易引發過敏,甚至加重皮膚炎的病情。第6招:避免生冷飲食夏天高溫、悶熱的環境,不少人嗜吃冰品、冷飲降溫,但生冷飲食反而會造成體內濕熱氣不容易排出,同時也會影響脾胃正常機能,造成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讓原本虛弱的脾胃功能更加低落,更容易出現食慾不佳、疲倦等症狀。第7招:多吃點堅果類堅果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纖維及不飽和脂肪酸,包括:杏仁、腰果、榛子、核桃、松子、板栗、開心果、夏威夷果等,具有改善心臟機能的效果,建議每天吃10~20克,有助提高好的膽固醇,防止壞的膽固醇更高,避免損害血管健康。第8招:適量喝綠茶由於綠茶屬於未發酵茶,具抗氧化作用的兒茶多酚,以及有抑制血栓形成的綠茶素,可防止細胞及組織被氧化破壞,同時具有抗發炎的作用,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中醫認為,喝綠茶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清心除煩、降火明目、止痢除濕等功效;不過,胃腸功能不佳者要注意不能空腹喝茶,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另外,有便秘及心血管疾病者,則不適合喝濃茶,以免加重腸胃及心臟的負擔。第9招:喝綠豆湯夏季天氣濕熱,容易感到倦怠、沒有食慾,甚至容易火氣大,造成身體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現象,例如:口臭、口苦、冒痘痘、便秘等問題,且夏季細菌繁殖快,容易傳染腸道疾病。此時,喝綠豆湯是最佳的消暑、解毒良藥,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等功效,能調節胃腸功能、提高免疫力。第10招:喝紅豆水赤小豆性偏寒,具有去濕、利水、解熱等功效,同時能夠減少細菌及病毒滋生,改善小便黃赤、頻尿的困擾,達到預防泌尿道感染、發炎的效果。延伸閱讀: 熱火氣大? 多吃4類食物幫身體消暑、退火 熱到快中暑 刮痧解暑人人都適合嗎?
-
2020-07-25 養生.聰明飲食
食慾不好、肚子不舒服?夏日飲食有6寶,專治吃飯小煩惱
食慾不好,容易肚子不舒服……這些夏天的吃飯煩惱,其實只要吃對了,都有辦法解決。1.夏季第一瓜:冬瓜江蘇省連雲港市婦保院營養科原主任張曉燕:夏天推薦冬瓜?沒錯!冬瓜盛產於夏季,因其成熟之際時表面有一層白粉狀蠟質,類似於霜,故稱冬瓜。有句諺語「冬瓜入戶,不進藥舖。」,冬瓜是含水量極高的蔬菜,也是瓜菜中含脂肪很低的蔬菜,還有高鉀低鈉的特點,有良好的利水作用,可減輕腎臟負擔,並因含糖量低,是腎髒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的極好的藥食兩用之品。冬瓜肉可煮湯、炒菜,皮和種子均可入藥,冬瓜籽可處理後食用,冬瓜皮可以熬湯喝或沖茶飲,有助於健胃消暑。推薦吃法:冬瓜汆丸子用藕和瘦肉做一些小丸子,先用清水煮冬瓜,開鍋後,把肉丸子、薑末放入,最後還可以在湯裡加點胡椒粉,有發汗、助消化的作用,可緩解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造成的不適。2.夏季第一菌:木耳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營養科續慧超:炎炎夏日,涼拌黑木耳是很多人愛吃的家常菜。木耳含豐富的膳食纖維,熱量比較低,對緩解便秘和減肥有一定好處。而且,有研究認為,木耳中的黑木耳多醣,可輔助降血脂、降血糖。不過,也別因此而大量吃木耳,影響了其他食物攝入量,反而可能出現營養不良,作為一種普通菌類食用即可。木耳可拌涼菜、炒青菜,又或切碎一點做湯。需提醒的是,木耳不要泡太久,否則容易被細菌、黴菌等微生物污染,尤其是夏季,更要注意,經常會有因吃被污染的木耳而中毒的事件發生。推薦吃法:涼拌雙耳把木耳和銀耳分別泡發好,豆腐皮切成絲,用沸水焯熟,胡蘿蔔、黃瓜等洗淨、切絲,加點蒜泥,木耳、銀耳、各種時蔬放到一個容器裡,加少許鹽、倒點醋和香油,拌勻即可。3.夏季第一果:番茄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宋捷:番茄味道酸甜,其所含的蘋果酸、檸檬酸等,可以增加胃液酸度,調整胃腸功能,對胃熱口渴、食慾不振有輔助食療作用。而且,番茄富含天然強力抗氧化劑番茄紅素,有助於防止夏天強烈的紫外線傷害。番茄很百搭,又能開胃,如果夏天食慾不太好,可以做幾道番茄美食,番茄炒蛋、番茄菜花、番茄牛腩、涼拌番茄等,可生可熟,可炒可燉。不過,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生吃能保留更多維生素C,而熟吃則能使得其中的番茄紅素抗氧化劑活性更強。推薦吃法:番茄豆腐湯豆腐切小丁,金針菇去根洗淨,番茄去皮切小丁。熱鍋涼油,加入蔥薑蒜末爆香,放入番茄丁炒出紅色,加入清水,水開後倒入金針菇、豆腐。中火煮5分鐘,小火煮約3分鐘,關火撒點蔥花即可。4.夏季第一調味料:大蒜湘雅三醫院臨床營養科王萌:夏天吃涼菜,少不了大蒜,除了提味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有助於減少一些細菌性疾病的發生(很多人夏天吃了不乾淨的菜容易肚子疼,大多因此發生)。大蒜最好生吃或者切片、剁碎吃,涮火鍋時用蒜泥做底料是很好的選擇。研究表明,大蒜素在高於50℃時,其抑菌作用會下降25%左右。所以,炒菜需要放大蒜時,盡量最後再放入,輕微翻炒出鍋,切勿使其接觸高溫時間過久,以免影響大蒜素的活性。吃不完的大蒜應盡量避光保存在室溫或低溫且乾燥通風的地方。若是已經剝了皮的大蒜,可以將其保存在醋中覆蓋保存。推薦吃法:蒜泥配菜做生蒜泥或蒜蓉是對大蒜中大蒜素保留最多的一種食用形式,而且要讓切好的大蒜與空氣充分接觸,效果更好,然後才是蒜片和蒜瓣。5.夏季第一肉:鴨肉營養師李成霞:夏季,如果吃肘子肉、豬頭肉、豬蹄等肉類,可能很多人吃了會覺得不舒服、消化不良,而鴨肉可以清熱涼血、滋陰補虛,蛋白質含量高,而且鴨肉脂肪含量適中,分佈均勻,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易於消化,其鮮美滋味有增加食慾的作用。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夏季的首選肉類是鴨肉。當然,也要看怎麼吃,如果是燉湯,則可以與薏米、海帶、竹筍等同煮,都會非常鮮,可以促進食慾。如果吃鴨肉的成品,比如烤鴨,若鴨皮很“肥”,則脂肪含量比較高,最好把鴨皮去掉,盡量選瘦肉吃。還有鹽水鴨,鹽含量高,少吃為宜。推薦吃法:鴨架湯乾香菇泡發,鴨架剁成小塊,加水和蔥薑料酒,微火煮40分鐘,加入白菜片,繼續燉煮20分鐘左右至白菜軟爛,出鍋時可加適量白胡椒粉調味。6.夏季第一豆:綠豆國家高級中式烹調師李文冬:夏日來碗消暑綠豆湯,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如果覺得單純的綠豆湯有點單調,還可以加入海帶,味道更好。此外,除了喝綠豆湯,綠豆的吃法還有很多。煮綠豆湯應該用純淨水,同時要開水下鍋,最好不要用鐵鍋熬,砂鍋、高壓鍋都能降低綠豆湯變色的風險。綠豆其實屬於澱粉豆的一種,可以作為主食的一部分,做綠豆餅或綠豆糕點。還可以用它做綠豆沙,早餐的時候夾到麵包裡邊,或自己做甜品,比如綠豆沙酸奶就很不錯。當然,還有一種不錯的吃法,就是自己發綠豆芽,搭配胡蘿蔔、黃瓜等做點涼拌綠豆芽菜,吃起來非常爽口。推薦吃法:海帶綠豆湯綠豆、幾片陳皮洗淨,海帶洗淨切絲,放入砂鍋中大火燒開,然後改用小火煮至綠豆開花。喜歡甜口的放入少量冰糖,喜歡咸口的稍加點鹽即可食用。(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7-24 養生.生活智慧王
西曬房又沒冷氣怎麼辦?一個小秘訣可自動降溫
【編按:一名網友PO表示,家中只有一台冷氣,但卻是在曬不到太陽的房間,自己睡覺的房間卻是西曬房,每天晚上只能開窗、吹電扇睡,甚至一進房就流汗。他表示「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搬出去,每天吹冷氣吹到頭痛」,只好向有廣大網民求助「還能怎麼做才能涼一點?」網友一PO完,下面留言如雪片般飛來,如「晚上沖個冷水澡,把電扇開到最大,馬上睡覺」、「去買冰冰涼涼的小物,如涼感抱枕、水冷墊」和「買移動式冷氣」。】讓房間降溫的方法:建議提前2小時開窗散熱!其實熱都附著在牆壁上,最好的方法是下午就請人幫你先開窗,利用「對流法」,對面窗戶也要打開,讓外面的風吹進來,這樣牆壁的溫度才會降溫。如果房間有筆電或桌電,建議也可以加裝散熱底座,此外,讓身體降溫的方法還有:多喝冷開水,脫衣,平躺,抬高足部休息,都有助迅速解熱,但如何在夏天吹冷氣省電,也是小資族關切的一門重大學問!連日高溫,家中電費狂飆?台電(6/19)日宣布,今年用電量新最高出爐,發生在下午13點34分,用電量高達3634萬瓩,也是歷史6月用電量新高。暑假將至,溫度和用電量都會持續增加,因此台電分享了超多省電絕招,讓媽媽可以輕鬆省荷包!夏天吹冷氣三大省電妙招1. 溫度設定26~28度+吹電風扇就很涼2. 冷氣溫度每調高1度,可省空調電力6%3. 汰換老舊冷氣,改用能源效率1級的冷氣也能省電揪出家中的吃電怪獸:電熱水器天氣好熱!台電提醒民眾,如果喝熱水的次數減少,可考慮讓電熱水瓶放暑假,因為電熱水瓶除了加熱時要耗電之外,「長時間保溫」也會耗掉不少隱藏電量!以5公升的電熱水瓶為例,光是「保溫」一年,不同能源效率級別,分別會耗掉這麼多電。能源效率1級:每保溫耗電量約233度能源效率2級:每年保溫耗電量約347度能源效率3級:每年保溫耗電量約393度能源效率4級:每年保溫耗電量約489度能源效率5級:每年保溫耗電量約558度想省荷包,我們可以這樣做1.選擇能源效率1級的產品購買2.連續假期、長時間外出不在家時,可關閉熱水瓶電源,省電又兼顧安全3.可加裝定時器4.改用快煮壺,要用熱水時再煮,多餘的熱水可再倒入保溫瓶中保溫一動作讓妳回家室內不悶熱平常下班回家一踏進家門,屋內悶到受不了!原來很大的原因是輻射熱,夏天太陽曬到家裡的傢俱、地板,吸熱一整天下來,就會無形中讓室內溫度上升。所以,如果媽媽不想要每天回家就開一整晚的冷氣,要記得在平日白天沒人在家,出門前記得先「拉上窗簾」就可以阻擋熱輻射,讓家裡不再變烤箱!另外,如果是有陽台的落地窗,可以在窗外掛上竹簾,減少陽光直接照射到玻璃進屋,這樣效果最好;如果窗外不能掛簾子,則可採用90%以上遮光窗簾,要特別注意,窗簾的尺寸需比窗戶稍微大一些,這樣才能阻止熱能進入屋內唷!家住頂樓者可善用黑網隔熱有些人住頂樓或透天厝,太陽直射屋頂造成室內悶熱,台電建議在屋頂上架農用的黑網(遮光網),隔熱又省電!台電介紹,這種黑網常見於農田,能降低太陽直射的高溫,為農作物防曬。黑網也可以裝設在建築物屋頂上,隔絕直接照射到水泥屋頂的陽光輻射熱,黑網與屋頂地板中間形成類似空氣隔熱層外,也能利用對流帶走高溫的熱氣唷!架設黑網的小技巧架設時,最好挑選遮光率80%以上的黑網,並裝設在距離地面50~100公分的高度,較可以達到隔熱功效。另外,為了避免黑網受損,颱風天或下大雨前要記得把黑網收起來。參考資料:電力粉絲團
-
2020-07-2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你的「濕氣」重嗎?中醫教你夏季祛濕妙招
炎炎夏日,天氣悶熱,氣候潮濕,稍不注意,就會給體內帶來過多的濕氣。而體內濕氣如不及時祛除,人體則會出現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狀,如容易疲勞、困倦懶動,食慾減退,口中粘膩,甚至是大便粘膩不成形等。那麼如何知道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祛除濕氣的方法有哪些?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亞健康科副主任醫師劉洋為您答疑解惑。五大信號提示體內有濕氣1.舌苔厚膩如果發現自己舌苔很厚膩,或者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那就基本可以確定體內有濕,這就是中醫的舌診。2.身體沉重懶動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睡醒後仍然不解乏,渾身不清爽,有頭昏腦脹之感,易困倦,記憶力減退。這也說明你的體內有濕氣,因為中醫認為“濕性重濁粘膩”,體內濕氣大的人,就會感覺到疲乏困倦懶動。3.食慾不振濕邪困擾脾臟,影響脾主運化的功能,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等,口中粘膩等表現。“濕聚成痰”,日久會表現咽部有痰、咽部不清爽等表現。4.臉部容易出油濕氣大的人常見面垢,有不清潔的感覺,面色發黃、發暗、油膩,有的伴有頭髮出油,或者耳朵裡面總是濕濕的,用小指觸碰,感覺有油。5.大便黏膩不成形正常的大便是軟硬適中的條形,如果大便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粘膩,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粘在馬桶上不易被沖走,這也說明你的體內有濕,消化吸收功能異常。五招有助祛除體內濕氣一、 食療助除濕宜多吃小米、薏苡仁、玉米、紅小豆、白蘿蔔、紫菜、扁豆、海帶、木瓜、山藥、冬瓜、蓮子、芡實等健脾利濕的食物。少吃甜食等肥甘厚膩、酸澀、寒涼之品。1.薏苡仁赤小豆粥:取等量薏苡仁、赤小豆,清洗乾淨,加熱煮沸後轉小火煮,至薏苡仁赤小豆煮熟即可。2.荷葉粥:建議買些新鮮荷葉,在粥快煮開時放入,燜一會兒即可食用,取荷葉的清新之氣帶走體內的濕氣。3.冬瓜粥:冬瓜100克,粳米100克。文火熬煮至瓜爛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具有利尿祛濕的作用,同時也是消暑佳品。此粥可以減肥利濕,適用於肥胖同時濕氣大的人群,同時冬瓜仁駐顏悅色,祛斑增白,輕身減肥。二、藥茶健脾利濕,神清氣爽1.藿香荷葉茶:藿香10克,荷葉6克,開水沖泡半個小時後即可飲用。這道茶飲在夏天喝起來會感到非常清爽,並且能幫助祛除體內的濕氣。2.陳皮白朮茶:陳皮10克,白朮10克,水煎後代茶飲用。此茶可以健脾化濕,適用於體內有濕氣,感覺倦怠乏力、頭身困重者。三、居住環境要避免潮濕《黃帝內經》提出:“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其意思是濕邪傷人,最容易傷人下部。這是因為濕的形成往往與地的濕氣上蒸有關,故其傷人也多從下部開始。因此,在夏季,居室一定要避免潮濕,盡可能做到空氣流通、清爽、乾燥。四、適當運動運動能振奮、激發體內的陽氣,運動後人體內的陽氣就如同夏季的太陽消除地面的濕氣一樣,能很快消除體內的濕氣。五、經絡調養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壓水分、豐隆穴位,做輕柔緩和的環旋活動,以穴位感到酸脹為度,按揉2-3分鐘。水分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1寸,具有化痰祛濕、通調水道的作用。豐隆穴在是足陽明胃經的絡穴,垂足取穴,在外踝尖前緣與外膝眼作一連線,在此連線中點處即為豐隆穴。按摩此穴可以增強脾胃對痰濕的運化能力。(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7-21 科別.泌尿腎臟
夏天猛灌「水」竟腎結石?醫師:咖啡、茶別當水喝
最近天氣炎熱,腎結石好發於工作型態易流汗,體質尿酸偏高,水喝得少、啤酒喝多了的族群;台中一名35歲女上班族整天待在室內,一天喝2杯咖啡,也把茶當水喝,以為「水喝很多」,直到腰痛、下腹痛就醫,腎結石超過1公分,才發現是喝太多利尿的飲料所致,經接受體外震波碎石後,擺脫腰痠痛的夢魘。台中台安醫院泌尿科醫師簡佑全說明,這名女患者把咖啡、茶當水喝,咖啡和茶都利尿,卻很少喝白開水,長期下來身體處於缺水狀態,也是腎結石高危險群。女患者經衛教後,每天出門都會帶一瓶2000CC白開水出門,適時補充。簡佑全說明,水份補充夠不夠?可以看排尿顏色,淡黃色OK,深黃色代表水喝不夠。成人至少一天適量補充2000公升水。肉類攝取適量,啤酒、火鍋類高湯普林高都要少喝。中央健康保險署資料統計,國人泌尿道結石的盛行率約9.5%到9.6%,也就是大約每十人就有一人。簡佑全說,生得結石風險約女生的2~3倍,且好發於30~50歲,在炎熱的天氣或是易流失水分的工作環境會增加結石的機會,近年來屢屢飆破紀錄的高溫更是助長尿路結石的發生。民眾若足量喝水,可以減少結石發作。而近年來,更因飲食西化及肉類攝取的比例日增,尿酸型結石的比率節節高升,甚至可以高達2成的尿路結石是尿酸型結石。他指出,輸尿管的管徑約0.5公分,保守治療易排出小於0.5公分的結石,大約有近五成機會自行排出;輸尿管結石直徑超過0.6公分建議採用介入性治療如體外震波碎石或內視鏡手術治療,其中體外震波碎石沒有傷口、不用麻醉,不用住院,門診處置即可,約一到二周回診。
-
2020-07-21 養生.聰明飲食
影響咖啡風味和香氣 專家教你咖啡沖泡不可少的3步驟
【文、圖/摘自幸福文化《陶鍋炒豆學:機器烘豆無法取代的咖啡風味》,作者潘佳霖】萃取咖啡,是利用熱水沖煮已經炒焙和磨碎的咖啡粉,從中萃取出芳香物質和其他成分。沖煮咖啡時,數百種化合物會從咖啡粉裡溶解到水中,成為我們日常喝的咖啡。從咖啡粉裡萃取的化合物,會直接影響咖啡的風味和香氣。水溶性化合物包括:咖啡因(苦味)、綠原酸(其中一些會產生酸味或甜味)、脂質(粘度)、多糖(甜度)、碳水化合物(苦味)。「悶蒸」的步驟不可少沖煮出一杯美味的咖啡,悶蒸的步驟不可少。所謂「悶蒸」,是先將少量(約20 cc)的熱開水輕輕注入咖啡粉中,使咖啡粉(1 杯份量約10 ∼ 12g)浸於熱水中,約20 ∼ 30 秒。此悶蒸動作可使咖啡粉中所含的氣體釋出,更易與熱開水溶合,引出咖啡的芳香物質。悶蒸過程中,因為排出咖啡粉中的二氧化碳(CO2),所以會讓咖啡粉膨脹鼓起約2 倍的高度。如果咖啡豆不新鮮,或水溫低於70°C,就不會膨脹鼓起,沖泡出來的味道比較呆板單調。有時候悶蒸的咖啡粉表面會出現孔洞,也是因為咖啡豆不新鮮的緣故,但對風味的影響不大。畫「同心圓」的沖泡手法悶蒸之後,從咖啡粉的中心點,以畫「同心圓」的手法向外畫圈,逐次沖泡完畢。如果沖泡時間過長,又不以畫同心圓的方式沖泡,將導致咖啡苦澀。沖泡咖啡要呈90度要注意的是,咖啡粉表面與熱水注入的角度需呈「90 度」,如果不呈90 度,沖泡的咖啡粉不容易呈現甜甜圈狀,熱水也不容易經過咖啡粉,會堵塞萃取通道,咖啡就會變難喝。不建議將熱開水從濾紙邊緣流下,如此無法將咖啡的全部香味引出來。也不要將所有熱開水一次注入完畢,而是配合咖啡液的流出量,注入同量的熱開水,如此才能將全部咖啡粉的香味萃取出來。
-
2020-07-20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莧菜竟也可以涼拌 口感超優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雖然莧菜含有豐富的鐵跟鈣,營養價值非常高,但因莧菜屬性較涼,四肢容易冰冷、腸胃虛寒,以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適合吃太多,容易引起腹瀉,或讓腹瀉狀況更嚴重。【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08-09-28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紅莖 綠莖 有何不同? 莧菜有紅莖與綠莖兩種,前者口感扎實,據說有補血之效;後者口感細嫩,上海人稱「米莧」,煮湯或清炒皆宜。 挑選原則:除了葉片完整,白莧菜愈翠綠愈好,紅莧菜則是愈紫紅愈佳,枝梗最好肥厚且細嫩。莧菜料理食譜鮮蝦翡翠羹材料:蝦仁100公克、豆腐1/2盒、莧菜300公克、蔥1支、薑2片、清湯5杯醃蝦料:鹽、太白粉各少許調味料:酒1/2湯匙、鹽2茶匙、濕太白粉適量、麻油1/4茶匙、胡椒粉少許做法:1.蝦仁洗淨,擦乾水分,用刀面將蝦仁拍扁,依蝦仁的大小,切成2或3段,用醃蝦料拌勻醃10分鐘。2.莧菜去根、洗淨,在滾水中快速燙一下,撈出沖涼,擠乾,剁碎。豆腐切薄片。3.鍋中熱兩大匙油,煎黃蔥段和薑片,淋下酒和清湯,煮滾後,撈棄蔥薑,放入豆腐和莧菜;再煮滾後加鹽調味,放入蝦仁,立刻勾芡;關火後滴麻油,撒胡椒粉即可裝碗。TIPS:蝦子先輕拍再切段,組織會較鬆軟;醃太白粉則是增加滑嫩的口感。香乾松子拌莧菜材料:莧菜300公克、豆腐乾4片、烤過的松子或杏仁調味料:李錦記蠔油1大匙、鹽1/4茶匙、糖1/4茶匙、白胡椒粉少許、麻油2茶匙做法:1.莧菜摘好、洗淨,切除少許梗部,放入滾水(水中加鹽1茶匙)燙約30秒,撈出,沖冷開水至涼,剁成碎末,擠乾水分。2.豆腐乾放入水中煮2-3分鐘,取出,放涼後剁碎。3.將莧菜和豆乾放入大碗,加調味料拌勻,最後撒上松子。TIPS:莧菜也可以涼拌,口感超優;松子可替換杏仁等乾果,也可依季節換茼蒿菜、菠菜,作法與口感近同。上湯蒜子蒸莧菜材料:紅莧菜1把、大蒜6-7粒、清湯1/2杯調味料:鹽1/3茶匙做法:1.莧菜洗淨,摘好、切段,放入滾水中燙5秒鐘,撈出、沖涼,瀝乾水分,放在水盤中。2.鍋中加熱2大匙油,放入大蒜(小粒的不切、大粒的一切為二),以小火慢慢炒香,且成為淺褐色,淋下清湯,加入調味料,煮滾後淋在莧菜中。3.移入電鍋,外鍋加1杯水,蒸至開關跳起約20-25分鐘。TIPS:這道菜選用紅莧菜,先燙再蒸煮,口感變細嫩,養分不流失。
-
2020-07-18 養生.家庭婚姻
白頭偕老很難?只要你能跨過破壞婚姻的這「五道坎」
兩個人戀愛後選擇結婚,典禮上舉杯敬新人「永浴愛河」,但婚後的人們卻常說婚姻像愛情墳墓,不知其因的愈想跳進來,在內的人又想往外逃!其實婚姻最大的考驗,是在脫下婚紗後的每一天柴、米、油、鹽,育兒、養家中不斷的現實中打轉與奮鬥,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除了努力迎接各項問題外,兩個人維持婚姻也需要許多的愛與包容,攜手面對前方的障礙,最後會發現幸福不難,只要跨過五道「坎」…一、結婚後的第一年新人磨合期,面對來自兩個不同的家庭,生長背景與生活習慣也有所不同,尤其是之前從未住一起過,所以也有些情侶贊成「試婚」,暸解彼此後,問題才會慢慢衍生,共同改進或是調整。婚後不再是兩人世界,需面對兩個家庭,成員間的相處更是學問,當然婆婆也不再只是「阿姨」是「媽媽」,在對待媳婦或多或少難免彼此要再適應。二、老婆懷孕期結婚後大部份會先有二年的新婚期,所以危機在第三年,兩個人都有生孩子打算,於是面對老婆懷孕期間各種不適的,這時的老公很容易成為炮灰或是跑腿,當然此時最容易出現拌嘴或是意見不合。但最難適應的是停擺的「性生活」,孕期間不是不能有性生活,只要動作輕柔一樣也可以很開心。但通常女人都不自覺的有了母性,所以防禦性也很強,而且身體出現了許多變化,乳頭變大又黑、妊娠紋、變胖,這些會讓女性降低做愛次數。老公們這時有「器(武器)」難伸,如果此時男人沒有把持住分寸,很容易「走針」;勸各位老公們多體貼老婆,願意為你生孩子又挺著十個月大肚的女人,絕對是真愛你。三、孩子二歲前結婚有小孩後的前二年,絕對絕對很想再把小孩「塞回去」,照顧新生兒沒日沒夜,一直哭鬧不知該如何是好,怎麼哄都沒效!夫妻間把時間都關注圍繞在孩子身上,都沒空理對方了。如果老公又無法適時幫忙,很容易造成夫妻口角,久而久之彼此也不想花精力關心對方,婚姻危機就會慢慢出現。四、七年之癢婚後的第七年,也就是一個最大的關卡,前面這幾年,夫妻把時間都各自給了工作、小孩,感情愈來愈像親人,如果平時又有小孩一起睡中間,卡住了「愛愛」次數,很容易形同陌路,重拾夫妻間的火花與熱情,最大應該是先克服,把小孩「外包」給親人或信任的保姆照顧,兩個人去約個小會,放鬆一下,或是舊地重遊的走走旅行,都是可以提高兩個人熱情的方法,重要的是彼此要多溝通,共同渡過婚姻危機。五、中年時的更年期孩子都大了,不需要時時刻刻的照顧,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一個自然的現象,婦女到了四十五至五十五歲之間月經週期變得不規則,脾氣也會變得暴躁,看什麼都不順心,但另一方面性事也會不協調,男性在此時可能「力不從心」,夫妻沒有平衡點下,危機就會接腫而來;建議:或許夫妻也退休了,此時,可以共司再找生活重心,一起運動或是健行,學習新事物也是不錯的改善方法。婚姻的「坎」,就看能否跨過去。婚姻就像開水,冷暖自知夫妻本該共同面對各種挑戰,人生是由很多選擇而組成,選擇後除了努力負責之外,也不能遇到事情就放棄,天長地久的愛情固然讓人嚮往,但若無法情牽到最後,除了好好放生,更要不傷曲對方祝福彼此!
-
2020-07-17 養生.生活智慧王
微波爐陳年油污好噁!2個小秘訣讓它亮晶晶
微波爐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的家電,下班熱個菜、睡前加熱宵夜,快速又方便,但是你多久才清潔一次微波爐呢?是否每次微波完後,取出菜餚轉身就走?其實每一次不管微波什麼,食物的湯汁、醬料,多多少少都會噴濺在微波爐內部,日積月累之下,油垢可不會比其他廚房家電少,甚至等你注意到時都已是陳年油污了,到底如何清潔才能簡單又乾淨呢?POINT.1製造蒸氣※使用玻璃杯裝八分滿的開水,放置微波爐內加熱10秒鐘,然後拔插頭。※趁微波爐內充滿蒸氣時,使用沾取些微洗碗精的半濕海綿擦拭。※再以溫熱的乾淨濕抹布做第二次擦拭。※最後將抹布洗淨擰乾,將微波爐內部擦乾即可。※轉盤整個取出做清洗,擦拭乾後再放回。針對較髒污的地方需著重清潔,用沾了洗碗精的海綿多擦幾次,基本上熱蒸氣多少已軟化了頑垢,若是微波爐內有異味,也可於開水內加入幾滴檸檬汁或小蘇打粉,再做加熱,能去除混雜在一起的食物味道。POINT.2趁熱擦拭※每次使用完,熱度尚未消失、髒污尚未凝固時擦拭。※記得先切斷電源、拔掉插頭。※用溫水沾濕抹布擦拭。任何廚房家電都一樣,其實最好的清潔度維持法,就是在每次使用完立即清潔,給微波爐一條專屬抹布(也可和電鍋…等專門料理食物的家電用同一條),在剛微波完趁爐內還有熱氣時,使用濕抹布簡單擦拭,除非有湯汁撒出或傾倒,否則每次輕輕擦拭完,就能讓微波爐長時間保持乾淨囉!就像每次用餐完都要擦桌面一樣,道理很簡單,但實際去做的人卻不多,要維持這樣的使用習慣其實不困難,從今天開始做就沒錯了!
-
2020-07-17 養生.營養食譜
荔枝吃多會上火,但吃的好也是保健好果!專家教做3道養生料理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炎炎夏日,剝出一顆潔白如雪的荔枝肉,品嘗甘甜的荔枝香的同時,還可攝入多種營養素。荔枝肉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葉酸、精氨酸、色氨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鈣、磷、鐵等成分。它可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迴圈,防止雀斑的發生,令皮膚更加光滑;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還有營養腦細胞、改善失眠的作用,對於健忘、神疲等症能起到補氣安神的效果。從中醫角度看,荔枝肉味甘、酸,性溫,有養血健脾、行氣消腫的功效,主治病後體虛、津傷口渴、脾虛泄瀉、呃逆、食少、瘰癘、疔瘡、外傷出血等病症。荔枝核味甘、微苦,性溫,有理氣止痛、祛寒散滯的功效,主治疝氣痛、睾丸腫痛、胃脘痛、痛經及產後腹痛等病症。荔枝性熱,有些人在夏季吃荔枝會出現上火現象。但用好了,可獲得較好的保健效果。下面推薦幾款藥膳:荔枝蝦仁原料:荔枝15顆,蝦仁200克,彩椒半個,蘆筍80克,雞蛋1個,油、鹽、胡椒粉、生粉、薑各適量。做法:1.將荔枝剝殼去核後放入淡鹽水中泡一下;將蝦去頭後剝出蝦仁,挑出蝦線,放入適量的鹽、胡椒粉、生粉和半個蛋清,抓勻後醃制10分鐘。2.鍋中燒開水,加入適量的鹽和幾滴油,下入蘆筍快速燙後拿出來沖涼水;再加蝦仁放入其中滑熟。3.鍋中加入適量的油,先下入薑片和蝦仁翻炒片刻,蘆筍和彩椒切斷後入鍋一起翻炒,再加入荔枝,最後用少量的水澱粉勾芡,大火收汁,裝盤即可。功效:具有開胃益脾、補充能量、健腦補腦、美容養顏等功效。荔枝蓮子淮山粥原料:幹荔枝肉50克,淮山藥、蓮子各10克(搗碎),粳米100克,調味品適量。做法:將幹荔枝肉、淮山藥和蓮子加水煮至軟爛,加入大米100克,同煮粥,最後根據喜好用油鹽或白糖調味即可食用。功效:可治老人晨起腹瀉(五更泄),大便溏稀等症。荔枝大棗湯做法:荔枝幹、大棗各7個,水煎服,每日一劑。功效:可治婦女虛弱貧血。注意事項:1.陰虛火旺者、糖尿病患者慎服荔枝。2.吃荔枝的同時或前後,最好也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白麵、大米等。3.荔枝不宜多食,若連續、大量食用鮮荔枝會產生頭暈、心慌、臉色蒼白、饑餓感、出冷汗、噁心、手足無力等,嚴重者還會出現眩暈、抽搐、呼吸不規則,甚至突然昏迷、脈搏細弱、類近低血糖症狀,醫學上稱為荔枝急性中毒,即荔枝病。
-
2020-07-17 科別.耳鼻喉
痰卡在喉嚨好難受 可能是這種疾病在作祟
喉嚨總是有一口痰卡住,無法咳出,也吞不下去,有可能是因為喉嚨本身問題、鼻涕倒流或是胃食道逆流等原因所造成的慢性咽喉炎。 明明沒有感冒症狀,卻老是覺得喉嚨好像有痰卡住,要咳也咳不出來,想吞也吞不下去,總是有著異物感,讓人好不自在。義大醫院中醫部中醫師辛重毅表示,門診中經常遇到病患抱怨喉嚨乾澀卡卡的,感覺好像有痰,常常得清喉嚨,但大多卻沒辦法真的咳出痰來,這種情況,除了極少數可能是喉部腫瘤問題之外,大部分可能是咽喉慢性發炎所引起的,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慢性咽喉炎。喉嚨是外界物質進入人體兩大通道(鼻子和口腔)的主要閘口,外界物質想要進入人體都得通過閘口才能進去,像是進入鼻腔的空氣、進入口腔的食物、水分等物質,都得經過口腔這個地方往下送往肺部和腸胃道。反過來說,人體肺部(氣管)和腸胃道的物質,也會因為某些原因往上逆行到喉嚨,所以,慢性咽喉炎的發生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喉嚨本身的問題,或者是來自喉嚨上方或下方的因素所造成。 喉嚨本身問題讓痰卡喉嚨喉嚨因為使用過度或是黏膜腺體、唾液腺功能退化等原因,導致滋潤喉嚨黏液和口水分泌不足,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的現象,喉嚨過度使用常見於需要經常講話的職業,例如老師、總機或者是業務員,甚至歌手、播報員等,也常會有這種病症問題。口水分泌不足則可能因為年老退化、頭頸部腫瘤放射治療、乾燥症或者其他疾病所引發。另外,漢代醫聖張仲景《金貴要略》一書中提到:「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與更年期婦女經常抱怨的喉嚨卡卡的現象頗為神似,這一部分大多是跟荷爾蒙有關,也多為心理因素,不見得喉嚨真的出了問題,而是過於敏感導致喉嚨常有卡卡不順的現象。 ◎預防和改善方法:必須經常說話或唱歌的人,最好要練習腹腔共鳴,使用正確的發聲方式,避免過度使用喉嚨發音,同時每日建議要少量但持續補充水分;並且要戒除菸酒,以免加重對喉嚨的刺激,並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攝取油炸辣鹹等刺激性食物,還要懂得找尋適當的紓壓管道。 因為腺體退化容易口乾舌燥的人,除了尋求醫師協助外,平常更應該持續喝水,每次一小口一小口喝,在口腔中含一陣子後再吞下去效果會比較好;唾腺分泌不足的人,也可以嘗試嚼無糖口香糖,來幫助唾液分泌。 鼻涕倒流造成慢性咽喉炎長期鼻涕倒流刺激咽喉,或者因為鼻涕濃稠容易卡在喉嚨,都會造成咽喉附近的組織反覆發炎。常見於鼻子過敏的人或是容易反覆感染感冒的人身上,長期因為鼻涕倒流問題而導致慢性咽喉炎。 ◎預防和改善方法:鼻涕倒流除了請醫師提供適當的治療以外,平常應該戒除菸酒,並養成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在找出過敏原之後,日常生活中應該要避免接觸過敏原,並維持居家環境清潔,定期換洗床單,空氣品質不佳時避免外出活動,若真的要外出也請戴口罩,待在室內時使用空氣清淨機讓空氣循環,季節轉換交替時節,最容易引發過敏,得特別保暖口鼻,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此外,平常也可以每日早晚用溫鹽水沖洗鼻腔,使用手動或者電動洗鼻器,都可以達到相同效果,可視個人喜好自行決定;鹽水可以選用市售的罐裝沖洗用生理食鹽水或者自行調配皆可。 胃酸逆流導致咽喉發炎胃酸逆流可能會引起食道發炎,即所謂的逆行性食道炎,如果胃酸逆流超過咽部,甚至進入喉部,就可能因胃酸侵襲導致咽喉發炎,患者會有喉嚨有異物感、痰液變多、咳嗽、經常清喉嚨或說話容易聲音沙啞等現象。胃食道逆流所導致的慢性咽喉炎,常見於喜歡在睡前吃宵夜的人,導致酸性胃液在睡覺時逆流,損傷食道及咽喉,睡醒的時候,也容易覺得咽喉灼熱或者乾痛,再者,常吃甜食或常吃刺激性飲食的人,也容易有胃酸逆流的狀況。 ◎預防和改善方法:胃食道逆流患者,首先要戒除菸酒,平常要保持心情舒緩,不要有太大的壓力,睡眠要充足,避免食用油炸、太鹹、太辣或太甜等刺激性食物,不要空腹吃酸性或刺激性食物,也要少喝咖啡和茶飲,睡前2小時內不要吃東西,枕頭可以稍微墊高一點,並遵循醫師指示服用藥物,大部分都可以獲得改善。 辨證治療咽喉炎除上述常見造成慢性咽喉炎的主因之外,辛重毅表示,根據文獻,類似慢性咽喉炎的症狀在中醫醫書中出現相關記載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中醫治療慢性咽喉炎並沒有單一性的藥方,臨床常見的慢性咽喉炎,必須由醫師依照患者不同體質和症狀進行辨證治療,一般可大致分為肺腎陰虛、肺脾氣虛及痰瘀氣滯等三種證型,症狀和治療方式概述如下: ◎肺腎陰虛症狀:患者說話聲音細微或嘶啞,講話無法持久或後音不足,症狀時輕時重,長久不癒,喉部經常感覺到乾燥發癢或微痛刺痛,特別在午後或夜間症狀加重,乾咳少痰,咽喉部黏膜微紅腫,伴有口乾咽燥,腰膝酸軟,舌質紅,脈象細數。治療:此類病患宜用滋補肺腎降火開音的方式治療,可以用百合固金湯或類似方劑為主方,配合症狀加減用藥治療。 ◎脾肺氣虛症狀:患者聲音嘶啞日久不癒,特別在中午前或勞累時症狀會加重,且有說話無力而且無法持久發聲的狀況,咽喉部淡紅或淡白,聲帶有鬆弛乏力或閉合不良的現象。 治療:此類病患宜用健脾益肺升清開音的方式進行治療,可用補中益氣湯或類似方劑為主方,配合症狀加減用藥治療。 ◎痰瘀氣滯症狀:患者聲音嘶啞多日,喉部經常有痰的哽咽感,偶有胸脅悶脹現象,聲帶暗紅增厚伴有小結或息肉;舌頭暗紅舌苔白,脈象細或緩。 治療:此類病患宜用行氣活血化痰散結的方式進行炙治療。可用會厭逐瘀湯合導痰湯或類似方劑為主方,配合症狀加減用藥治療。 舒緩喉嚨不適茶飲除了治療藥物外,平常在家可偶爾用食物搭配中藥煎煮茶飲來做食療,也可以減緩相關喉嚨不適等症狀,辛重毅提供幾樣適合慢性咽喉炎患者飲用的漢方茶飲配方: 羅漢果茶作法:羅漢果1~2個,以350c.c.保溫杯加入熱開水,加蓋燜1小時,或者用電鍋外鍋加1杯水燉煮,溫度稍降後飲用以免燙傷。功效:清肺利咽。適合總機、老師或業務員等,需要經常使用喉嚨的人飲用。 銀耳百合湯作法:將40g白木耳去蒂剪成小碎塊,用冷開水浸泡1小時,發好後加冰糖20g、百合10g、有機雞心棗乾4~6顆、枸杞10g,加水1000c.c.,放入電鍋中,外鍋加2小碗水。功效:滋陰潤肺。 川貝燉梨作法:選大顆黃皮粗梨,不要削皮,對切去子,將川貝母6克塞入梨子中,加適量開水,用電鍋燉熟。湯汁和梨都可以吃。功效:清熱化痰,潤肺止咳。 生理食鹽水調配法 生理食鹽水調配法為1000c.c.的溫水添加9公克的食用精鹽,如果要使用上覺得更舒服,可以用所謂的緩衝性生理鹽水,調配方法是在1000c.c.的溫水中添加6公克精鹽和3公克烘培用小蘇打。其實用最便宜的食用精鹽就可以,不需要買價格昂貴的專用洗鼻鹽、低鈉鹽或天然鹽,每種鹽的效果都是一樣的。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97期】延伸閱讀: 喝感冒糖漿治感冒 但「這行為」恐害你賠上肝腎健康咳嗽、鼻水、喉嚨痛, 是流感還是感冒?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
2020-07-15 新聞.健康知識+
不是所有中暑都能刮痧! 陰暑VS陽暑處理原則大不同
天氣愈來愈熱,光是坐著不動,可能就能熱出滿身大汗,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好像中暑了,但是在西醫的角度卻會說:「這不是中暑。」可是明明就覺得混身乏力,但醫師又說這不是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可能得了「陰暑」了。中醫的中暑和西醫略為不同,可區分為「陽暑」和「陰暑」兩種,一般如果是在大太陽底下曝曬太久、出現類似西醫熱衰竭的症狀,就屬「陽暑」。不過,在現代都市裡,除非是在學校上課或士兵出操,以及要在烈日下工作的重工作者,一般真正屬「陽暑」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得的幾乎都是「陰暑」。陰暑的症狀不像陽暑那樣劇烈到快要致命的程度,往往是會覺得全身微微地發熱但無汗,會覺得胸悶而有氣短的現象,也會昏昏沉沉地,感覺非常疲倦及身體有沈重感,特別是常覺得兩個肩頸痛得很,因此,只要一流汗,症狀就會大為緩解。特別是很多女生,平常怕熱、怕流汗,很少運動而對冷熱調節能力差,以及經常得跑進跑出,出入冷氣房的上班族或是業務員等職業的人,很容易因一下曝露在室外高溫,一下又進到冷氣涼風爽爽的冷氣房中,大開的毛孔一下子緊閉起來,雖然覺得很舒服,但卻「陰寒襲人者快而莫知」引起。針對不同的中暑症狀,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張家蓓說,陽暑是屬於受熱後,急速傷津耗氣所致,所以在處置時,通常會以清熱、補氣為主,夏天常喝的綠豆湯,就是很好的陽暑清熱食材。至於陰暑的處置則不同,因為陰暑通常是「因暑而受寒」引起,所以,不能一直喝綠豆湯,否則反而會更虛弱。治療陰暑最好用幾片薑片煮紅糖水飲用,或使用紫蘇等藥材,利用「辛溫解表法」來處置。而現在大家常用的刮痧,其實也是防治陽暑很好的方法。張家蓓提醒,由於刮痧後會使汗孔打開,將邪氣外排,因此會消耗體內的津液,所以,注意刮痧後一定要喝杯溫熱開水,不只是補充津液的作用,還能促進刮痧後的代謝產物加速排出。很多人中暑熱時會有頭痛及頸部疼痛,除了刮痧之外,也可揉捏頸部枕骨下、大筋外側凹陷處的風池穴,而太陽穴的位置可用小小的刮痧器具稍微刮痧,或在太陽穴用指腹揉壓,也有疏風清熱及止痛的作用。延伸閱讀: 熱到快中暑 刮痧解暑人人都適合嗎? 有擦防曬就不怕長斑? 8生活習慣都NG
-
2020-07-14 橘世代.愛玩橘
「登山新手村」看這! 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
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想體驗獨特的山林之美,是許多民眾休閒時投入登山活動的主因,但在進行登山活動時,確保自己的安全,才能更進一步體會戶外活動的樂趣。《登山新手必備指南》作者為資深山友分享多年登山經驗,提供新手可能比較容易忽略的細節,有充分訓練、萬全準備、加上可靠有經驗的隊友,期盼大家都能有美好體驗,避免意外事件發生。【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平時多學習,行前多準備,就能盡量避免意外發生。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會聽到又有某人在哪一座山區發生意外,而且各種形式的意外都可能發生,甚至是公認好像很容易的路線。發生意外的原因看似很多種,但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1.趕路趕時間可能是大部分的登山者都因為時間或假期有限,只好盡量走快一點,往往將3天能夠舒適走完的路線壓縮為2天結束。這種趕路的登山方式一點也不舒服吧?當然也是有人體能佳,腳力好,喜歡走得很快,這也是一種享受的方式,但顯然多數人不適合。另一方面,行進快速代表停留時間短,也就無法仔細觀察或欣賞景物了。2.高度適應不良高山症的主要起因就是因為上升太快,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高度適應。高山症是因為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和密度隨之減小,以致肺部換氧效率降低,造成動脈含氧下降,因此會產生一連串的症狀。短時間內上升海拔高度太多,尤其是睡眠的位置和前一夜的海拔高度落差太大,讓身體來不及適應,就容易發生高山症。以台灣常見的3、4天的大眾級高山行程而言,最好是第一天先在中海拔地區的登山口過一夜,隔天再慢慢走到第一個山屋或營地,第3天登頂後回到登山口,當然更舒服安排是第三天只要回到山屋,第四天再慢慢下山。3.體力不濟團體行動時,要以全隊體力最弱、狀況最差的隊員為行進依據,並且盡力互相幫助。體力不濟絕對是在登山過程出事的重要原因之一,疲累會降低注意力,也會讓身體的運動能力下降,當過度疲累又要趕路時,當然就會大大增加意外的風險了。認清自己的實力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行程參加,不要因為嚮往某地的美景而忽略前往的難度。也許時間拉長可以降低強度,但並不是每一條路線都能任意這樣安排啊!因為有些路線適合過夜的地點不多,許多一日行走的距離長短,正是受到過夜位置的限制,而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別聽信有些老鳥說的「那條路線很簡單啦」這句話不一定是真的。4.裝備不足高山天候變化極大,基本裝備就是要用來應付突如其來的緊急需求的,最常見的就是因為保暖不足造成「失溫」。穿著使用正確的裝備(服飾也是裝備)可以有效降低發生失溫的現象,登山者應選擇潮濕後仍具有一定程度保暖效果的材質,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內層與中層衣物,可選擇的材質相當多。雨衣一定要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在無遮蔽物又颳風下雨時,就只能靠它了。5.慎選隊友每一種戶外活動都是有風險的,不管是參加誰辦的活動,或是自組隊,領隊一定要講究安全控管之外,更應重視傳達正確的常識與觀念。(領隊未必是最資深喔!)每一位參加者應該要在意的是每次參加活動後,能否學習到各種正確知識與觀念,並把這種觀念傳播給別人。但是,就算路線一樣,行程安排不同時,難度就會不一樣了。所以該和哪些人同行其實也是要慎選啊!如果隊友彼此喜好不同,一起行動注定不會愉快。或是觀念不同、能力不同,只要有任一位隊友不願意與他人配合,肯定也是不愉快收場。所以,不要以為同好的人很容易找,尤其網路上相約的陌生人很不可靠喔!【登山者身體不適的3大可能情況】每一位登山者對於登山的急救與病因的辨別,也都應該盡量涉獵。1.失溫在台灣的登山活動中,最容易發生的生理失調症狀是失溫,失溫有程度上的不同,輕微的只是感覺身體不適,嚴重者可能失去意識於昏睡中身亡,其發生機制很容易明白。簡單的說,人體因為大量流汗、天氣寒冷、長時間吹風、穿著潮濕的衣物,貼身衣物水份蒸發,帶走身體的熱量,使人體體溫降低,體溫降低,代謝產生熱量的能力隨之降低,若潮濕、不夠保暖的衣服持續帶走身體的熱能、體溫更低,產生熱量的能力更差,於是人體先感到寒冷,然後有起身走動打哆嗦,小口喝冷水打寒顫,再到意識稍微模糊、判斷力減弱,甚至到最後意識不清、死亡等幾個階段,整過演變過程快則數分鐘,如:跌入冰冷的溪水中,慢則數小時導致死亡,如:穿著濕冷的衣服,昏迷倒臥在低溫高山上。由於高山氧氣稀薄,降低人體產生熱量的效率,因此於高山上特別容易發生失溫的狀況。本書在飲水、服飾的章節都曾提到相關症狀或自救方式,無非是想讓初學者增加印象,其中提到希望登山者使用鋁質或不鏽鋼水壺,此類水壺可裝熱水,讓失溫者置於懷中取暖,再飲溫開水,外敷內服雙管齊下,是非常有效治療輕微失溫症狀的方法。其中尤以吞飲溫開水最有效,若飲用溫開水,溫水由食道入胃,患者仍感到胸腔冰涼,此乃進入漸漸喪失意識的開始,得特別注意。若發覺某隊員自身感到失溫,行進中應立刻要緊盯其後,以防意識不清而脫隊、迷路、跌下山崖,尤其在下雨、颳強風,要強制更換乾衣服、飲用溫水、再吞食糖果(如果還有的話),搭設營帳包裹睡袋休息等,一直到症狀和緩再上路。失溫者很快體力變差,很多脫隊、迷路、跌下山崖的意外,都因失溫而起。若已經抵達營地,搭起帳棚,失溫者脫掉濕衣服,赤裸、穿乾的保暖的衣服,包裹在睡袋內,飲用溫水、抱著裝滿熱水的金屬水瓶,吞食糖果。直到自覺身體變暖和、症狀緩和為止之前,不可讓其入睡。2.高山症登山因身理機能失調,最容易發生病變的第二名是高山症,又稱高山反應。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隨之減小,人體肺臟吸收空氣中氧氣的能力降低,因人體體質不同,所能忍受海拔高度的變化之能力隨之不同,而以貧血者反應更明顯。有些人在平地搭車不暈車,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搭車,就比較容易暈車,就是因為氧氣略微稀薄,影響到身理機能的緣故。隨各人體質不同,很難定出一定的標準,一般而言,經常運動,體能較佳、身體健康、有充分休息者不容易有高山症,反之則容易有高山反應。此外,經常在海拔1000公尺活動者,到2000公尺處不容易有高山反應,常在2000公尺處活動者,到達3000公尺處不容易有症狀,因此出國遠征5000公尺以上高山者,常利用台灣高山做體能訓練,就是想提前適應激烈的海拔高度變化。太久沒爬大山、常在低海拔地區活動者,比較容易有明顯的高山反應。每個人產生高山反應,症狀輕重並不一致,有些輕症者在高山上1、2天症狀漸消失。有些人只是感覺呼吸困難,或者呼吸急促,增加呼吸的頻率與深度,卻仍然感覺缺氧、呼吸沉重、沒有體力、舉步維艱,吸3口氣只能走2步。比較嚴重的則有頭疼、頭痛欲裂、眩暈,無法入睡。更嚴重者同時擁有數項症狀,並且有無法入睡、缺乏食慾,飯後作嘔,而且因為無法正常飲食、入眠的症狀,都使患者體力不濟的情況更嚴重,若有這種情況,勉強跟著隊伍繼續行走,可能誘發脫隊、迷路等意外,或耽擱隊伍行程等等。因此一般缺乏經驗,不知體能狀況者,盡量參加折返式的行程,沒有必要參加長距離縱走行程增加風險。3.中暑、熱衰竭都是因為天氣太悶熱,患者不習慣氣溫突然升高、照射太陽、脫水所引起的,初學者可能無法細分其中的不同。今天大家習慣吹冷氣,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多少已經退化,夏日的登山行程宜盡量避開晴朗無雲的上午10點以後,到下午2點之前,這段時間豔陽高照、氣溫炎熱,不適合持續重裝行走。台灣東部、東南部的山區有焚風,更需要提高警覺。穿著抗紫外線的排汗衣、戴一頂遮陽帽等高科技的衣料,多少能降低中暑、熱衰竭的發生機率。編按:本文為山友分享登山知識僅供參考,病徵判斷須以專業醫師之實際解讀為準。本文摘自《登山新手必備指南》,四塊玉文創 2020/05/07出版推薦▶▶▶line來line去好麻煩!揪團小幫手,搶先體驗》
-
2020-07-14 新聞.健康知識+
熱傷害高2.6倍 男性別怕撐傘
最近日日動輒35度℃以上高溫,七月一日到十日,短短十天,熱傷害至急診就診人次創四年新高,男性就診人次是女性的2.65倍。女生怕曬黑,夏季防曬全副武裝,男生不怕曬黑,卻可能因此忽略防止熱傷害的重要性,專家鼓勵男性撐傘避暑,別擔心撐傘有損男子氣概,暗色傘遮陽有型又能防中暑。大太陽撐傘 可降體感溫度5℃預防熱傷害,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及台北醫學大學急診醫學科教授高偉峰都認為,「多喝白開水」最重要。朱柏齡提醒,千萬不能等到口渴再喝,建議跑步時,每15至20分、走路時每30分鐘,就應補充250至300㏄的水分。大熱天不想中暑,應選對外出時間,朱柏齡建議,減少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在外逗留,若必須白天外出,可準備避暑三大法寶「太陽眼鏡、寬邊帽及陽傘」。尤其很推薦撐傘,可降體感溫度5℃,他近日嘗試撐傘在大太陽下走路,同樣走半小時,感覺涼快多了。不少男性擔心撐傘遮陽,會被投以異樣眼光,朱柏齡說,如果不敢拿亮色的傘,「其實暗色傘遮陽效果更好」。他曾親自測試,撐著塗有銀色面料的黑傘,才短短兩分多鐘,四周溫度瞬降5.5℃,推測可能是全黑的傘隔絕紫外線的量最多,淡色傘隔絕紫外線的量反而較少。許多人以為撐陽傘是女性專利,但朱柏齡認為,「傘只是一種工具,並沒有性別區分。」日本兩年前因應極端氣候,政府已著手推行男性撐傘運動,希望我國政府也跟進,推動夏天男性撐傘運動。陰涼處噴酒精 短短10分鐘降溫另外,在皮膚上噴水或防疫酒精,也是降溫的好方法,這是愛實測的朱柏齡在今年六月底的新發現。他在體感溫度38℃的上午九時跑步,跑40分鐘體溫直逼38.6℃,躲到陰涼處用防疫酒精噴頸部、腹部與四肢,利用對流原理加速散熱,短短10分鐘體溫就回到37.6℃,比自然降溫快半小時。穿著寬鬆及透氣的衣服也有助於散熱,人體內的熱能是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和蒸發向外擴散,寬鬆的衣服可以形成對流,將人體部分熱能帶走消散。室內也可能發生熱傷害。室內因空氣不流動,環境溫度不斷升高,或在室內忘記喝水,都是導致室內熱傷害發生的原因,尤其老人和兒童對溫度調節能力比較差,更是高風險族群。室內也可能熱傷害 別忘喝水高偉峰表示,家住頂樓或僅一層樓的平房,容易在太陽直射下產生溫室效應;下雨前濕度高,也容易使散熱速度降低,此時保持空氣對流,是最好的解決方法。若在室內想省電費、不開冷氣,也應該保持室內良好通風,避免悶熱。熱傷害徵兆,包括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甚至無法流汗、頭痛、嘔吐抽筋、昏迷等,高偉峰提醒,此時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喝加上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速度就醫。
-
2020-07-13 新聞.健康知識+
三大法寶不夠!降溫防中暑,醫師推薦噴這個
天氣好熱,避暑三大法寶「太陽眼鏡、寬邊帽及陽傘」,現在可以再加一樣,那就是防疫酒精。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經常實測,他發現,在皮膚噴水或防疫酒精,也是降溫的好方法。這是朱柏齡在今年六月底的新發現,他在體感溫度38度的上午九時跑步,跑40分鐘體溫直逼38.6度,躲到陰涼處用防疫酒精噴頸部、腹部與四肢,利用對流原理加速散熱,短短10分鐘體溫就回到37.6度,比自然降溫快半小時。他表示,透過蒸發、對流法幫助身體降溫,多點喝水也有降溫效果。預防熱傷害,朱柏齡及台北醫學大學急診醫學科教授高偉峰都認為,「多喝白開水」最重要。朱柏齡提醒,千萬不能等到口渴再喝,建議跑步時,每15至20分、走路時每30分鐘,就應補充250至300毫升的水分。另外,最近日日動輒攝氏35度以上高溫,七月一日到十日,短短十天,熱傷害至急診就診人次創四年新高,男性就診人次是女性的2.65倍。女生怕曬黑,夏季防曬全副武裝,男生不怕曬黑,卻可能因此忽略防止熱傷害的重要性,朱柏齡鼓勵男性撐傘避暑,別擔心撐傘有損男子氣概,暗色傘遮陽有型又能防中暑。大熱天不想中暑,也要選對外出時間。朱柏齡建議,減少上午十點至下午四點在外逗留,若必須白天外出,可準備避暑三大法寶「太陽眼鏡、寬邊帽及陽傘」。朱柏齡尤其推薦撐傘,可降體感溫度5度,他近日嘗試撐傘在大太陽下走路,同樣走半小時,感覺涼快多了。不少男性擔心撐傘遮陽,會被投以異樣眼光,朱柏齡說,如果不敢拿亮色的傘,「其實暗色傘遮陽效果更好」。朱柏齡曾親自測試,撐著塗有銀色面料的黑傘,才短短兩分多鐘,四周溫度瞬降5.5℃,他推測,可能是全黑的傘隔絕紫外線的量最多,淡色傘隔絕紫外線的量反而較少。許多以為撐陽傘是女性專利,但朱柏齡認為,「傘只是一種工具,並沒有性別區分。」日本兩年前因應極端氣候,政府已著手推行男性撐傘運動,希望政府跟進,推動夏天男性撐傘運動。另外,穿著寬鬆及透氣的衣服也有助於散熱,人體內的熱能是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和蒸發向外擴散,寬鬆的衣服可以形成對流,將人體部分熱能帶走消散。除了在大太陽下過度運動,室內也可能發生熱傷害。室內因空氣不流動,環境溫度不斷升高,或在室內忘記喝水,都是導致室內熱傷害發生的原因,尤其老人和兒童對溫度調節能力相對比較差,更是高風險族群。高偉峰表示,家住頂樓或僅一層樓的平房,容易在太陽直射下產生溫室效應;下雨前濕度高,也容易使散熱速度降低,此時保持空氣對流,是最好的解決方法。若在室內想省電費不開冷氣,也應該保持室內良好通風,避免悶熱。熱傷害徵兆包括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甚至無法流汗、頭痛、嘔吐抽筋、昏迷等,高偉峰提醒,此時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也可喝加上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速度就醫。●預防熱傷害五招:1. 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別在戶外太久2.撐暗色傘3.戴帽,最好是寬邊帽4.噴水或防疫酒精在皮膚5.跑步時每15至20分鐘、走路時每30分鐘,喝水250至300 cc
-
2020-07-12 新聞.健康知識+
聽到打雷先蹲下 專家教你「避雷姿勢」把傷害降到最低
台灣每年3至10月是落雷的高峰期,有「花蓮救命王」之稱的彭康祐表示,雷擊發生時,避免在空曠處,也不要在樹下,勿高舉金屬物品,像是雨傘等。若不幸遇到雷擊,應立即蹲下,記得踮腳尖、腳跟要互相碰觸,且雷擊會有爆炸音,記得眼睛閉上、摀住耳朵,將傷害降到最低。要是有人遭到雷擊倒地,要把握先急救、再求救要領,或許能挽救性命。避雷姿勢 把傷害降到最低由於每年雷擊傷亡人數非常少,消防署沒有正式統計。上個月有登山隊在汐止新山夢湖的登山步道健行,撐傘隊員遭雷擊灼傷,幸無生命危險。去年7月,桃園一名吳姓建築工人被雷打死,手部有燒灼痕跡;2012年,台中張姓婦人在樹下躲雨遭雷擊,全身皮膚20%三度灼傷。花蓮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科小隊長彭康祐表示,在雷擊一剎那間,人體毛髮會有靜電及刺麻感,這時要趕緊採取「避雷姿勢」,立刻蹲下、踮腳尖,後腳跟要互相碰在一起,形成最短的迴路,讓電快速通過,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記得不能趴在地面上,反而更容易觸電。同時雷擊時空氣會有爆炸音及光電反應,要摀住耳朵、閉上眼睛,避免打雷聲和強光傷害。心跳停止 先急就再求救彭康祐說,打雷是直流電,與家電的交流電不一樣,雷擊一瞬間電就通過,不會停留在人體內。若不幸身邊的人被雷擊,首先注意周遭環境是否危險、潮濕,應趕緊移到安全處,如果身上有燒灼傷或衣物物品著火,應趕快將手摀住臉,趴在地上翻滾滅火;若失去意識,先用厚外套包覆撲滅,再以燒燙傷的SOP處理,衣物先暫時不要強迫移除。他指出,雷擊最怕遇到的是心跳突然停止,比燒燙傷更需要急救,一般緊急狀況要先求救再急救,但雷擊是例外,因為心臟停止跳動非常急迫,應先CPR急救再求救。若要打手機,要在安全場所撥打,確認環境是否安全,不要因為救人而讓自己變成被救的人。野外紮營 千萬別躲帳篷裡登山突遇大雨該如何避難?彭康祐表示,當氣流不穩定容易產電,電的特性會往尖點打,若在野外不要在樹下,盡量避免在空曠處行走,人會形成尖點、易吸引雷電,若是在野外紮營,由於帳篷骨架都是金屬、易引電也不妥當,金屬物品盡量不要拿。因此發現天氣狀況不好時,就要趕快找地方避難,像是山屋等,以免受傷。一聽到打雷 立刻避開水域夏天民眾喜愛在溪邊玩水,但易遇到午後雷陣雨,彭康祐說,水就是電的良導體,曾有義消在海邊水域訓練,雷就打到水上,大家都有感到刺麻感,因此只要一打雷,就要盡量避開水域。去溪邊玩時,一定要注意附近的天氣狀況,若上游開始下雨,會發現溪水變多,甚至出現波浪,就要趕快遠離溪邊。門諾醫院急診室主任鄧學儒指出,輕微雷擊會有燒灼傷,造成皮膚肌肉骨骼等一、二級的燒傷,嚴重雷擊會造成心臟停止。其中會立即死亡的情況大致分為三類,第一種就是燒成焦炭,無法急救;第二種是呼吸停止,因為遭受雷擊全身肌肉會緊繃、無法呼吸;第三種是電流經過心臟,造成心律不整,心跳停止等。雷擊瞬間 急救者不會觸電鄧學儒說,人體最容易受雷擊的是神經、心臟,其次是血管、肌肉、脂肪、骨骼,雷電光太亮導致白內障失明,雷聲巨響造成聽力或耳膜受損、皮膚燒傷等。雷擊是瞬間的,不像接觸到電線一直有電經過,因此被雷擊的人不會有電留在身上,急救的人不會觸電。在戶外遇到打雷該怎麼做?● 不要待在空曠的地方,也不要在樹下,盡量到有建築物的地方躲避比較安全。● 若在山上遇到打雷,應該趕快找地方避難,如果在山頂就要趕快下山就近躲避。● 在野外紮營,由於帳篷骨架都是金屬易引電,不適合避雷。● 勿撐傘、拿自拍棒等,因為其材質為金屬,容易吸引雷電。● 看到閃電,找山洞、騎樓躲避,也可待在車內,因輪胎可絕緣。● 在水域活動的人應馬上離開。● 盡量不要在戶外或在室內靠近窗戶的位置接打手機。
-
2020-07-12 新聞.健康知識+
水喝不夠會生病! 身體出現這信號才喝就太遲了
天氣越來越熱,多喝水成了夏季最重要「養生課」!水對人體相當重要,人的體重有6成到7成的水分,血液當中水分比重更高達9成以上,各個器官都含水分,即使看來很結實的骨頭,也有20%以上的水比例。人在沒有食物營養的情況下,還能存活幾個星期,但若是沒有水,頂多5天就會一命嗚呼,可見水有多重要。根據環保署的統計數據顯示,台灣人1年喝掉46億支寶特瓶,每個人平均1年約使用200支寶特瓶,把這些瓶裝水串起來,已經可以環繞台灣本島223圈。由此可知,台灣人對於水或瓶裝飲料的需求相當大,或許你會想:「我有喝這麼多水嗎?」試想,你是不是常買罐裝飲料或是熱了就買礦泉水解渴呢?喝下肚的水不只開水而已,還有礦泉水、包(瓶)裝水、含糖飲料、手搖杯,甚至正餐喝下的湯,都是含水的成分。一般而言,人每天從尿液、汗液或皮膚蒸發等流失的水分,大約是1800~2000c.c.,換句話說,人1天至少也要喝進去等質量的水分,只是這2000c.c.的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獲得,而是包含吃進肚子的食物中的水分,或是果汁飲料等含水液體都一起算進去,才是正確的計算方法。當然一個人一天到底應該要攝取多少的水分,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例如大量流汗的運動選手,需要的水分平衡就一定高於一般人,小朋友的需水量和老人家所需要的水量也不一樣。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黃偉新提供簡單的區別計算公式,體重越重的人就需要越多的水來協助身體代謝,透過簡單的公式,也可計算每天應該攝取的水量,就是將體重乘以30,就是個人每日需要的c.c.數,例如以一位體重60公斤的人來說,60X30=1800,一日的水需求量就是1800c.c.;假若運動量大一些或是夏天排汗多的時候,自然得多攝取水分來調節身體機能的運作。既然知道喝水如此重要,那麼該怎麼喝?如何有效的喝就是重點了。或許你會說:「水,我天天都在喝,而且只要渴了就會喝水。」這絕對是個錯誤的觀念!人體會感受到口渴的時候,通常身體都已經「渴很久」了,黃偉新強調,不是感覺口渴才狂灌水這麼簡單,而是心裡一直掛念著要喝水這件事,這可能會給自己生活上很大的壓力,因此,喝水應該要適時、適量、有技巧,才是聰明又事半功倍的喝水法。攝取水分的確有些小技巧,黃偉新以自己為例,將喝水「分段處理」,在辦公室放個大水壺,上午喝1大杯500c.c.,下午喝1000c.c.左右,看到就會想到,想到就喝1~2口,化整為零後,不知不覺喝水的完成度就會提升,或是有人將喝水分幾個時段完成,建立成習慣之後,就可以輕鬆達到目標。延伸閱讀: 口渴才喝水就太晚了! 學會補水3技巧養顏美容、助消化 3種熱傷害都會要人命! 炎炎烈日補水、通風最重要
-
2020-07-10 養生.運動天地
登山新手必備指南: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
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想體驗獨特的山林之美,是許多民眾休閒時投入登山活動的主因,但在進行登山活動時,確保自己的安全,才能更進一步體會戶外活動的樂趣。《登山新手必備指南》作者為資深山友分享多年登山經驗,提供新手可能比較容易忽略的細節,有充分訓練、萬全準備、加上可靠有經驗的隊友,期盼大家都能有美好體驗,避免意外事件發生。【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平時多學習,行前多準備,就能盡量避免意外發生。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會聽到又有某人在哪一座山區發生意外,而且各種形式的意外都可能發生,甚至是公認好像很容易的路線。發生意外的原因看似很多種,但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1.趕路趕時間可能是大部分的登山者都因為時間或假期有限,只好盡量走快一點,往往將3天能夠舒適走完的路線壓縮為2天結束。這種趕路的登山方式一點也不舒服吧?當然也 是有人體能佳,腳力好,喜歡走得很快,這也是一種享受的方式,但顯然多數人不適合。另一方面,行進快速代表停留時間短,也就無法仔細觀察或欣賞景物了。2.高度適應不良高山症的主要起因就是因為上升太快,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高度適應。高山症是因為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和密度隨之減小,以致肺部換氧效率降低,造成動脈含氧下降,因此會產生一連串的症狀。短時間內上升海拔高度太多,尤其是睡眠的位置和前一夜的海拔高度落差太大,讓身體來不及適應,就容易發生高山症。以台灣常見的3、4天的大眾級高山行程而言,最好是第一天先在中海拔地區的登山口過一夜,隔天再慢慢走到第一個山屋或營地,第3天登頂後回到登山口,當然更舒 服安排是第三天只要回到山屋,第四天再慢慢下山。,3.體力不濟團體行動時,要以全隊體力最弱、狀況最差的隊員為行進依據,並且盡力互相幫助。體力不濟絕對是在登山過程出事的重要原因之一,疲累會降低注意力,也會讓身體的運動能力下降,當過度疲累又要趕路時,當然就會大大增加意外的風險了。認清自己的實力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行程參加,不要因為嚮往某地的美景而忽略前往的難度。也許時間拉長可以降低強度,但並不是每一條路線都能任意這樣安排啊!因為有些路線適合過夜的地點不多,許多一日行走的距離長短,正是受到過夜位置的限制,而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別聽信有些老鳥說的「那條路線很簡單啦」這句話不一定是真的。4.裝備不足高山天候變化極大,基本裝備就是要用來應付突如其來的緊急需求的,最常見的就是因為保暖不足造成「失溫」。穿著使用正確的裝備(服飾也是裝備)可以有效降低發生失溫的現象,登山者應選擇潮濕後仍具有一定程度保暖效果的材質,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內層與中層衣物,可選擇的材質相當多。雨衣一定要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在無遮蔽物又颳風下雨時,就只能靠它了。5.慎選隊友每一種戶外活動都是有風險的,不管是參加誰辦的活動,或是自組隊,領隊一定要講究安全控管之外,更應重視傳達正確的常識與觀念。(領隊未必是最資深喔!)每一位參加者應該要在意的是每次參加活動後,能否學習到各種正確知識與觀念,並把這種觀念傳播給別人。但是,就算路線一樣,行程安排不同時,難度就會不一樣了。所以該和哪些人同行其實也是要慎選啊!如果隊友彼此喜好不同,一起行動注定不會愉快。或是觀念不同、能力不同,只要有任一位隊友不願意與他人配合,肯定也是不愉快收場。所以,不要以為同好的人很容易找,尤其網路上相約的陌生人很不可靠喔!【登山者身體不適的3大可能情況】每一位登山者對於登山的急救與病因的辨別,也都應該盡量涉獵。編按:本文為山友分享登山知識僅供參考,病徵判斷須以專業醫師之實際解讀為準。1.失溫在台灣的登山活動中,最容易發生的生理失調症狀是失溫,失溫有程度上的不同,輕微的只是感覺身體不適,嚴重者可能失去意識於昏睡中身亡,其發生機制很容易明白。簡單的說,人體因為大量流汗、天氣寒冷、長時間吹風、穿著潮濕的衣物,貼身衣物水份蒸發,帶走身體的熱量,使人體體溫降低,體溫降低,代謝產生熱量的能力隨之降低,若潮濕、不夠保暖的衣服持續帶走身體的熱能、體溫更低,產生熱量的能力更差,於是人體先感到寒冷,然後有起身走動打哆嗦,小口喝冷水打寒顫,再到意識稍微模糊、判斷力減弱,甚至到最後意識不清、死亡等幾個階段,整過演變過程快則數分鐘,例如:跌入冰冷的溪水中,慢則數小時導致死亡,例如:穿著濕冷的衣服,昏迷倒臥在低溫高山上。由於高山氧氣稀薄,降低人體產生熱量的效率,因此於高山上特別容易發生失溫的狀況。本書在飲水、服飾的章節都曾提到相關症狀或自救方式,無非是想讓初學者增加印象,其中提到希望登山者使用鋁質或不鏽鋼水壺,此類水壺可裝熱水,讓失溫者置於懷中取暖,再飲溫開水,外敷內服雙管齊下,是非常有效治療輕微失溫症狀的方法。其中尤以吞飲溫開水最有效,若飲用溫開水,溫水由食道入胃,患者仍感到胸腔冰涼,此乃進入漸漸喪失意識的開始,得特別注意。若發覺某隊員自身感到失溫,行進中應立刻要緊盯其後,以防意識不清而脫隊、迷路、跌下山崖,尤其在下雨、颳強風,要強制更換乾衣服、飲用溫水、再吞食糖果(如果還有的話),搭設營帳包裹睡袋休息等,一直到症狀和緩再上路。失溫者很快體力變差,很多脫隊、迷路、跌下山崖的意外,都因失溫而起。若已經抵達營地,搭起帳棚,失溫者脫掉濕衣服,赤裸、穿乾的保暖的衣服,包裹在睡袋內,飲用溫水、抱著裝滿熱水的金屬水瓶,吞食糖果。直到自覺身體變暖和、症狀緩和為止之前,不可讓其入睡。2.高山症登山因身理機能失調,最容易發生病變的第二名是高山症,又稱高山反應。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隨之減小,人體肺臟吸收空氣中氧氣的能力降低,因人體體質不同,所能忍受海拔高度的變化之能力隨之不同,而以貧血者反應更明顯。有些人在平地搭車不暈車,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搭車,就比較容易暈車,就是因為氧氣略微稀薄,影響到身理機能的緣故。隨各人體質不同,很難定出一定的標準,一般而言,經常運動,體能較佳、身體健康、有充分休息者不容易有高山症,反之則容易有高山反應。此外,經常在海拔1000公尺活動者,到2000公尺處不容易 有高山反應,常在2000公尺處活動者,到達3000公尺處不容易有症狀,因此出國遠 征5000公尺以上高山者,常利用台灣高山做體能訓練,就是想提前適應激烈的海拔高度變化。太久沒爬大山、常在低海拔地區活動者,比較容易有明顯的高山反應。每個人產生高山反應,症狀輕重並不一致,有些輕症者在高山上1、2天症狀漸消失。有些人只是感覺呼吸困難,或者呼吸急促,增加呼吸的頻率與深度,卻仍然 感覺缺氧、呼吸沉重、沒有體力、舉步維艱,吸3口氣只能走2步。比較嚴重的則有 頭疼、頭痛欲裂、眩暈,無法入睡。更嚴重者同時擁有數項症狀,並且有無法入睡、缺乏食慾,飯後作嘔,而且因為無法正常飲食、入眠的症狀,都使患者體力不濟的情況更嚴重,若有這種情況,勉強跟著隊伍繼續行走,可能誘發脫隊、迷路等意外,或耽擱隊伍行程等等。因此一般缺乏經驗,不知體能狀況者,盡量參加折返式的行程,沒有必要參加長距離縱走行程增加風險。3.中暑、熱衰竭都是因為天氣太悶熱,患者不習慣氣溫突然升高、照射太陽、脫水所引起的,初學者可能無法細分其中的不同。今天大家習慣吹冷氣,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多少已經退化,夏日的登山行程宜盡量避開晴朗無雲的上午10點以後,到下午2點之前,這段時間豔陽高照、氣溫炎熱,不適合持續重裝行走。台灣東部、東南部的山區有焚風,更需要提高警覺。穿著抗紫外線的排汗衣、戴一頂遮陽帽等高科技的衣料,多少能降低中暑、熱衰竭 的發生機率。【以上摘文選自:《登山新手必備指南》、作者:李嘉亮,邢正康、圖文:四塊玉文創提供】
-
2020-07-09 養生.抗老養生
中醫養生就是不能喝冰水?凍齡女中醫彭溫雅 公開抗老回春靠這3招
身為中醫師,「我覺得我必須用自己做過的養生法,且覺得不錯才會分享給大家。」彭溫雅笑說,「兒子2歲時發燒,我拿薑片貼在他的額頭,試著退燒,最後的結局,燒沒退成,還過敏!當然也免不了被西醫老公唸了一頓。」記者聽了忍不住大笑,可是她又說,「試了才會知道。」彷彿是說,他的方法都來自自身的經驗,也多了一份安心。擁有中西醫背景的溫亞中西醫聯合診所院長彭溫雅回憶起懷孕當年,「靠著中醫的養胎法,坐月子調養,根治自幼的異位性皮膚炎,自此擺脫西藥。」他就此頭也不回地走上中醫師這條路近20年。 很多人總是把中醫養生想得太認真、太複雜,例如,不能喝冰水似乎是一項最基本的原則。 彭溫雅說,能不能喝冰水是得要看情況,在使用熱性藥材階段,不能喝冰水、避免寒性食物是對的,因為會降低藥效,但就此禁止,似乎有點不合邏輯,「平時,我也會喝冰水。」他大笑。 就像老祖宗常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讓五臟六腑的陰陽五行處於平衡的狀態,一旦中心軸抓穩了,身心就可以自然地生氣勃勃。 40歲後超愛穿布鞋,勤走路當運動 忙著看診、寫書、節目錄影、家事等,平日似乎沒有時間去運動,「走路是很好的運動,過了40歲我脫掉高跟鞋,改穿起布鞋,如果是2個捷運站能到達的距離我一定用走的。」 說起布鞋的選擇,彭溫雅竟也說得頭頭是道,他說:底部不要選太薄會傷腳根,也不要穿有增高的鞋墊或底太厚的,走太快會不小心扭傷腳踝,也不要選擇尖頭鞋,「好穿外,還要能避震,當然也不能太重。」 曾經有病人跟他說:「要穿重一點的鞋,這樣可以鍛鍊肌肉,就好像舉啞鈴一樣。」 這根本沒有道理啊,彭溫雅說得用力:如果要運動,應該要先暖身,再去穿所謂很重的鞋,鍛鍊完肌肉當然要把鞋脫掉,讓腳放鬆,否則長期下來這可是會受傷的! 42歲拉警報!善用食療調理更年期 「老是生命必經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雌激素慢慢降低是必然的趨勢,也是身體的自然的現象,別怕更年期。」 彭溫雅說,如今他也44歲了,他認為,女性生理逢7的倍數是個關鍵,六七四十二,42歲時就要做好面對更年期的保養。 「中醫的婦科與肝經、脾經、腎經相關,肝脾腎調理好,身體就會很舒服,而中醫有五色入五臟的食養法(註:五臟是「肝、心、脾、肺、腎」,分別代表「青、赤、黃、白、黑」),我喜歡用顏色教大家養生,因為我自己就這麼做。」 他不諱言,難免也會腎虛精神差,這時候會吃些黑色的香菇、黑木耳,「昨天煮了黑木耳瘦肉湯,效果還不錯。」如果晚上睡不好,隔天早上會吃些綠色食物養肝,讓自己的精神好一點。 抗老養生3重點:早餐、喝水、秒睡 駐顏有術的彭溫雅,談起自己的養生,「我每天一定會在7~9點吃早餐,吃粥品,補中氣,讓白天充滿了精氣神,脾胃好,皮膚也有光澤,人也顯得漂亮。」 《本草綱目‧粥記》載:「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胃腸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 彭溫雅偷偷說,口渴跟飢餓的感覺很像,不太容易分清楚,下次想吃零食,先喝水,你會發現,怎麼會愈喝愈渴,這就是表示身體在缺水。 人體有70%以上是由水組成,補充水分是相當重要的事,「比起中藥飲,我更重視喝白開水,每天2000 cc,一口一口慢慢的喝。」說著說著,他忍不住地又提醒記者,要不要喝水。 要看起來年輕,當然還要有睡覺養生法,每天一定讓自己在晚上11點到半夜1點間就寢,彭溫雅笑道:「我滿喜歡睡覺,還可以秒睡,兒子也是唷!」 要如何「秒睡」?這是體質吧,他說,首先要放寬心,而這是需要特別學習。 「你覺得什麼環境舒服就往那裡去,像我們全家很喜歡爬山,上週的天氣超好,我們去了一趟七星山,有一種被加滿油的感覺,面對下週的工作,屆時,做就是了!」 在這社會,難免會遇到很瞎的人事物,心難免會有壓力,蔡康永在書裡面曾提到,「世界充滿了與我們無關的事,但『心』的每件事,都與我們有關。世界永遠不會屬於我們,但『心』永遠屬於我們。」 「我們要有正能量外,更要學會釋放自己的壓力。」彭溫雅溫柔的提醒著。 彭溫雅小檔案 出生:1975年現職:溫亞中西醫聯合診所院長嗜好:散步、瑜伽、做家事每日必做: 1.每天喝2000cc水 2.合谷穴敲擊:合谷穴位於手掌虎口凹陷處,雙手放鬆把虎口手背相對並敲擊3分鐘,透過敲打來幫助排毒,可以達到養顏美容、預防感冒的作用用。 3.穴位按摩:小指對應的是腎經,有空時不妨按摩小指第一指節中部的腎穴、第二指節中部的命門穴,治療婦科疾病特別有效,可以改善經痛及更年期症狀。 4.每天按摩小指50次。 包包裡必備:電腦、筆 ●原文刊載網址,原刊載日期2019年12月22日 ●延伸閱讀:.不婚主義變天作之合!50歲婚姻更圓滿:用心經營感情,夫妻要當對方最好的鏡子.再怎麼吵也會記得和好!她們中年後的母女關係:全世界沒有誰比你更重要.辭職照顧母親,媽媽卻把親手燉的雞湯留給手足 她感慨:難道您覺得我不累嗎?
-
2020-07-08 養生.健康瘦身
夏天甩肉攻略! 減肥前必須改掉的6個錯誤觀念
夏天來了!隱藏的肥肉在薄衫、短裙的暴露下,再也無處可躲,所以說夏天是減肥的季節一點也不為過,不過想穿上比基尼或是背心,但又怕自己身材太肉,用了坊間許多減重方法,不但瘦不下來,卻還危害到自己的健康?為此,國民健康署特別整理常見的減重迷思,並一一破解:1、我的體質喝水也會胖,所以少喝一點水?水不會提供熱量,因此喝水不會增加體脂肪。水在人體中參與許多重要的代謝反應,多喝水可以促進體內代謝及腸胃蠕動、預防便秘,對腎臟也有保護作用,要維持健康體重一定要多喝水、拒絕含糖飲料,可掌握起床1杯水、飯前1杯水、外出要帶水的要訣,每天至少攝取1,500 ml的水。2、已經很努力吃素了,怎麼還是瘦不下來?為了讓口感更加美味,素食在烹調時常會加入較多的油脂、糖、鹽,並使用油炸、油煎或糖醋的方式進行烹調,且素食加工食品,如素肉、素丸子等熱量高,因此建議多選用天然食材、多吃深色蔬菜及水果,減少油、糖、鹽的使用,同時也要注意食物攝取的份量、規律運動、多喝白開水,才可維持健康體重。3、吃代餐真的可以減肥嗎?代餐價格昂貴、單調且膳食纖維不足,長期使用可能有營養不良的問題,若沒有改變舊有飲食習慣,停止使用代餐後容易復胖,花了錢又傷身體。4、我可以自己買減肥藥來吃嗎?真正安全和有效的減重方法,一定要符合「健康不傷身」和「營養均衡」的健康減重原則,非法減肥藥常含有安非他命、緩瀉劑、利尿劑、甲狀腺素等藥品成分,服用之後,易造成許多不良反應,如:頭痛、失眠、噁心、嘔吐、腹瀉、心悸、肌肉無力、精神錯亂、腎衰竭、虛弱、癱瘓、甚至有死亡的危險。5、聽說減重期間不能吃澱粉類?攝取適量、未精製全穀雜糧類(澱粉類)有助於健康體重管理。未精製的全穀雜糧富含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血糖以及體重控制,且適量攝取全穀雜糧類可以幫助脂肪燃燒,建議可以未精製的全穀雜糧如糙米、胚芽、燕麥,取代精製的白米飯、麵食、麵包。 6、不吃東西可以瘦得很快?禁食會造成各種重要營養素缺乏,使體重下降過快、肌肉流失,代謝率下降,可能造成腎臟及腦部的損傷,禁食也容易增加飢餓感,導致在下一餐吃進更多的食物。延伸閱讀: 減重失敗都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是「它」在扯你後腿 4 種減肥常有的表現! 讓你少吃多動反而更胖
-
2020-07-08 養生.聰明飲食
運動健身前中後該怎麼吃? 營養師盤點4大常見問題
「運動後,吃還是不吃?」「運動前,我該不該吃些什麼?」「我想增加肌肉量,蛋白質不知道是否吃得足夠,要不要買補充品呢?」以上這些問題,很常從業餘的運動者中聽到;除此之外,專業的運動選手們也很關心吃什麼?何時吃?點心怎麼選擇?運動前、中、後的熱量補充應如何分配?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林芳瑋表示,其實在正確的時間吃對的食物,才能改善運動表現及增加肌肉量甚至可達到減重更促進健康,究竟「運動前、中、後怎麼吃」才對?Q 1:運動前,我該不該吃些什麼?研究報告中指出,運動前肌肉的肝醣含量越高,身體能運動到筋疲力竭的時間將會越長,依據這項研究報告,改變運動前的飲食組合將會使得肌肉中的肝醣含量跟著改變,運動前1小時最好先補充碳水化合物,挑選容易消化、體積及重量小的食物,例如香蕉(未全熟)、饅頭或菜包;若腸胃道較不易脹氣的人也可選擇高纖、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地瓜、燕麥、蘋果、芭樂等,有助穩定運動時的血糖,維持體力。Q 2:運動過程中,補充水分很重要嗎?在運動的過程中必須要適當的補充水分,因為運動時會產生熱能,此時身體會透過流汗來散熱,若口渴才喝,身體已脫水1%至2%,所以每10至15分鐘要補充約150c.c.至200c.c.的水分,特別提醒要慢慢喝,避免大口地灌造成腎臟負擔。輕度運動或運動未達1小時,飲用開水即可,不需要額外補充點心,高強度運動或運動時間增加(約1至2.5小時,甚至更久)才以運動飲料替代開水,因運動期間,會消耗體內的葡萄糖及肝醣,身體的血糖值會開始下降,這時補充30至60g的碳水化合物點心(120至240大卡的碳水化合物),例如:運動飲料、調味優酪乳、果汁、香蕉、果乾等,提供肌肉和大腦能量的補充,維持好的集中力和耐力。Q 3:運動後,吃還是不吃?許多人認為,運動完吃東西會變更胖,寧願忍住饑餓。其實,在常規性的訓練之後,我們肌肉中的肝醣將會減少,這時肌肉攝取養分的能力會比脂肪強很多,吃下去的營養素大多都用在建造肌肉,而非堆積脂肪,因此,運動後20至60分鐘應著重補充「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建議「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以1:3至1:4的份量搭配,總熱量控制在300至450大卡左右;碳水化合物可選擇高GI值(Glycemic Index)的食物,好處是讓肌肉中的肝醣回補,加速體能的恢復、縮短運動後疲勞的時間,且可以刺激胰島素分泌得快一點,胰島素會幫助胺基酸進入肌肉組織合成蛋白質,增肌效果更好!所以,別再強忍飢餓感,或是只補充蛋白質食物了。Q 4:是否需要額外的補充品?現在運動食品或補充品蓬勃發展,例如:維生素補充品、肌酸、乳清蛋白等,商業化的運動補充品,往往是方便性大於必要性。許多產品宣稱保證有運動增能和極佳營養,但請不要忽略天然食物中所含的複雜成份,其之間的複合反應,對整體健康有加乘效益。盡可能的選擇天然型態、多樣化食物做最佳的健康修復,有助促進運動表現。★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7-05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體質偏寒偏熱都適用!中醫建議選擇這些食物排除濕氣
「環境需要除濕,身體也需要除濕。」除了運動流汗是排出濕氣的方式外,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也可透過「利濕排水」的食材,讓濕氣排出體外。濕上加濕 狂灌冰水大NG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由於脾主運化水濕,因此若脾腎陽虛,運化水液功能障礙就會生痰濕;而「濕」也就是循環代謝不順暢,積聚在體內的廢棄物和多餘水分。康禾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楊宗翰表示,由於油炸的食物不容易消化,也容易導致發炎,使得循環代謝不佳,因而容易引發濕邪生痰。另外,常吃冰冷的食物,循環變差,積聚在體內不容易排出。但為何有些人喝冰水沒事,但有些人卻會讓濕氣積聚在體內?柯富揚表示,這和每個人的體質有關。從中醫的觀點,「脾虛濕盛」,有些人天生脾胃差,如果還拚命喝冰水、吃寒性食物,就更容易把濕氣留在身體裡。尤其許多人夏天口渴會一直灌冰開水,但這只是嘴巴感到冰涼,卻讓身體的濕氣無法排除,代謝變差,喝進體內的水反而無法好好被吸收、利用,無法真正「解身體的渴」。寒濕者 瓜果別在晚上吃因此在排濕之前,最好先了解自己的體質究竟屬於「寒濕」還是「濕熱」。「寒濕者」要避免吃瓜類、椰子、筍子、白蘿蔔等屬於寒性的食物,也要盡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喝啤酒,避免濕氣凍在體內。天氣熱,有些人想吃些瓜果類清熱消暑無可厚非,且水果富含許多維生素,是人體不可或缺,難道寒濕之人就得完全禁止嗎?楊宗翰表示,一天當中也有陰陽之分,如果要吃水果,可以選擇白天食用,避免晚上(陰)的時候又吃偏冷的水果,使濕氣無法散發。楊宗翰建議,寒濕者可用生薑泡壺薑茶,由於生薑屬性辛溫,加些紅茶或是搭配黑糖,可以發汗又能溫脾胃。若是氣比較虛的人,下午容易感到疲累,則可以加入一些黃耆,溫中補虛,幫助體內濕氣排出。濕熱者 油炸食物大禁忌至於「濕熱者」則不適合再吃溫熱的食物,反讓身體發炎狀況更嚴重,使得代謝循環更差,因此要避免食用油炸類食物、炒花生、麻油、辣椒、花椒、芥末、龍眼等。建議可以煮碗綠豆湯、冬瓜茶或是冬瓜蛤蜊湯來清熱解毒,若怕太寒,可加點生薑作為中和,但盡量不要使用過於強烈的乾薑,且若有冒痘痘或是出油的狀況,則減少生薑使用量。不知體質 黑豆、四神是利器若不確定自己究竟是偏寒還是偏熱的體質,楊宗翰建議可以煮些薏仁湯或是黑豆茶,幫助排濕。柯富揚說,四神湯是常見又不錯的排濕利器,裡頭的山藥、芡實、薏仁、蓮子都能健脾利濕,不論寒濕、濕熱都適合。他解釋,由於脾主運化,脾健則不生濕,而茯苓藥性平和,能利水又能健脾,不但能治標也能標本。芡實、蓮子和山藥則是都能「甘味入脾」,因此可以幫助運化,去除濕邪,因此四神湯可以加強腸胃的消化功能外,也能改善夏日濕重導致的沉重無力。適量辛香料 利尿也利濕另外,有些辛香料,如豆蔻、黑胡椒、白胡椒、薑黃等,也可以幫助發汗,有助於除濕。因此煮菜時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辛香料,一方面幫助調味,一方面也能幫助利尿、利濕。而現代人工作繁忙,柯富揚也推薦方便攜帶的茶飲幫助袪濕。例如決明子本身不但利濕,也有清熱的效果,在炎熱潮濕的夏季可用水壺泡決明子茶隨身帶著走;另外,菊花、玫瑰花不但聞起來芳香,也有利濕的效果。但柯富揚提醒,由於決明子、玫瑰花等清熱的食物吃多了,可能反讓身體越來越寒,因此可以在茶飲中加兩、三片薑,或是加些紅棗中和,且最好溫熱喝、不要加糖,排濕效果比做成冰涼的冷飲更佳。中醫推薦排濕食譜玉米鬚茶作法:選擇無毒玉米筍,取適量玉米鬚剝下、稍微清洗,接著鍋裡裝水,將玉米鬚入鍋煮開,煮滾後悶一下。濃淡皆宜,不需加糖。冬瓜生薑湯作法:1. 冬瓜洗乾淨,去皮去籽,切塊備用。2. 將薑切成薑絲備用。3.薑絲放入沸水中滾5分鐘後,再將切塊的冬瓜放入,滾至熟爛後熄火。4. 加入適量的鹽,健康美味的冬瓜薑絲湯即完成。綠豆薏仁湯作法:15克綠豆、15克薏仁洗淨,加水煮成湯。夏天可酌加冰糖(性味微涼),寒性體質或經期可酌加黑糖(溫性)。資料提供╱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