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4 焦點.長期照護
搜尋
長照四包錢
共找到
15
筆 文章
-
-
2023-07-10 醫聲.高齡社會
長照財務挑戰?家總:東南亞經濟起飛 外籍看護恐變貴
「照顧會開啟一段苦日子,但不應過度犧牲,及早規劃可以避免家人失和。」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台灣已經進入零家庭照顧者時代,長者自立生活、不影響家人人生安排將是趨勢;東南亞國家快速發展,未來外籍看護工恐會變貴、變少,長照財務是一大考驗,信託基金是可行方式之一。家庭對於長照安排無共識時,可以透過「家庭照顧協議」協助安排,減少家庭糾紛。陳景寧今線上出席「2023長智論壇-照顧者新觀念-家庭照顧協議不失和,淺談財產信託」時表示,台灣同住家人少、零家庭照顧者時代來臨,接觸的個案不少人開始對老後人生產生焦慮,也發現自己同住家人不如以往時代多。政府推動「長照2.0」目的是希望民眾盡可能在地老化,過去家庭只要「家內互助」即可,但家庭照顧者變少的前提下,必須要社會共同照顧、專業人員照顧,所以開始有一對多的日照機構等方式,協助家庭照顧者。陳景寧說,家總108年起開始推動「三不長照」,即不離職、不(必然)自己照顧、家庭不失和。事實上,長照安排依照失能程度有所不同,平均照顧時間大約十年,剛開始可能可以透過日照機構,但中重度失能後,需要全天候的照顧工作,常見的選項包括外籍看護、24小時的照護機構,也有失智症團體家屋等新方式,類似照護機構,但每位長者能夠擁有自己的房間,當然費用也相對變高,並非每個家庭都能負擔。她指出,不論是哪一種照護方式,都需要考慮照顧者家庭的經濟問題和財務安排,隨著東南亞國家經濟起飛,預期未來外籍看護工會愈來愈少,也會讓服務愈來愈貴;以鄰國日本為例,使用日照中心的家庭已經超越居家服務,原因就是居家服務太過昂貴。國家雖有許多資源補助,但是資源是散落的,照顧者可以先以國家提供的補助支應費用,必要時再透過家庭、個人的資源來補充。陳景寧說,家庭照顧的下一步,自立生活將成為主流,如何利用家外資源安排自己的長期照顧計畫,讓家人的生活不因照顧問題產生巨變,必須及早思考。過去家庭不太對話,怎麼討論長照每一步的安排相對困難。家總設計「家庭照顧協議線上工具」,透過問卷式的方式,讓家人有條理的討論長照方式、成員分工與金錢來源等安排,並由家庭成員簽字確認,類似會議記錄的方式,照顧者家庭每三個月召開一次,希望減少因長照問題帶來的家庭糾紛。民眾最關心財務分配,陳景寧說,民眾常問要為長輩準備多少長照資金,或好奇自己要存多少年才能放心退休,但依照家庭居住的區域,長照資源也有豐沛、匱乏之分,需要準備的資源因個案而異,民眾可以先透過家總負責執行的「長照四包錢」線上計算機,算出國家能提供多少補助;至於長遠的財務規劃,財產信託基金是解方之一。
-
2022-12-07 失智.失智資源
要如何為長輩找到適合的社區照顧模式?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雙薪家庭,以致於長輩獨居在家的安全、照顧方式就成為不得不面對與解決的日常難題。有的長輩行動力無虞,生活可以完全自理,然而如果家中長輩需要別人協助或照顧,應該該怎麼辦?或許可以考慮使用政府的長照服務與資源。什麼才是最適合長輩的照顧方法?大家常常聽到長照服務四大包,而四大包服務代表著專業及照顧、交通接送、輔具無障礙服務及喘息,而以上服務內容依據「服務場域」,可以區分為「居家型」、「社區型」。簡單來說,我們可以選擇由居服員、專業人員提供到府服務或讓長輩親自去當地社區據點或照顧中心等社區型單位,參加免費或小額的活動。而在長照服務中,提供長照服務的社區型單位又分為巷弄長照、家庭托顧中心、日間照顧中心、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依照單位的名稱,可提供的服務內容及補助額度也有所不同。(1)巷弄長照站因應在地老化,讓社區中的相關據點能就近照顧衰弱長輩、失能及失智症者,雖然服務範圍較小,但卻有強烈的在地凝結力。與常見的「社區關懷據點」相似,透過單位提供社區長輩的關懷訪視、電話問安、生活諮詢等,促使長輩可以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另外,為達到延緩失能的目的,巷弄長照站更增加了多元課程,使巷弄長照站不僅僅是連繫在地情感的地方,更是維持長輩機能的場所,而相較於日間照顧中心上午至下午較長時間的服務,巷弄長照站會依照單位人力申請2-10個時段,每時段約3小時的服務時間,而單位可收托的人數則依照空間大小決定。(2)家庭托顧中心顧名思義就是讓原本居住的環境也變成可以提供照顧支援的場所,讓原本已在家中照顧長輩或是有照顧經驗的家屬,在不需出門的情況下,可以同時照顧多為長輩,也為家中增加一筆額外的收入,考慮居家環境空間有限,相較於大型的日間照顧機構可同時照顧多位長輩,家庭托顧中心則以4位以下長輩為主,因次就算是一個人即可處理及完成單位設立。對於受託的家屬來說,因為單位即在社區當中,不需要舟車勞頓帶長輩到附近的單位,可能走個幾步路就可以將長輩接送回家,又比巷弄長照站更近了一些!(3)日間照顧中心反觀家托中心,日間照顧中心可容納長輩的數量更多,中心甚至需依照規定備有相關專業人員、規劃多元課程內容。如同我們所說的托老所,讓兒女可於上班前送父母至日照中心,下班時再接送回家,符合現在雙薪家庭的需求,讓兒女可以同時安心上班、照顧家中長輩。日間照顧的服務計算方式,及每一個等級可使用之額度換算天數如下表,透過補助額度及天數,並對照單位提供之收費,可大約計算出每個月須再負擔多少費用,在人力尚可的情況下,也可以與單位討論參加的天數,調整出適合每位長輩的生活模式喔!(4)小規模多機能服務長輩每一階段所需要的服務不盡相同,為避免長輩因服務改變而需重新適應照服員,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以日間照顧中心為基礎,結合日間照顧、居家服務、臨時住宿(夜間住宿),可因應服務內容的調整,由相同的照顧服務員協助,不須擔心互相熟悉適應問題,也能應變臨時需的服務。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甚至還提供臨時住宿的服務,以減輕家屬在日間、夜間及例假日的負擔與壓力。適合現況的照顧就是最好的方式社區型單位類型這麼多,要如何為長輩挑選最適合的環境,可以依照以下幾點評估最適合長輩的照顧方法:💡長輩能力:是否可自行外出、是否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家中有無他人協助看視或照顧:是否為平日家屬都需外出、老老照顧或獨居。💡經濟條件:家屬是否可負擔欲使用的服務項目。雖然社區型機構的照顧方式有所不同,但目的皆是為了減輕家庭照顧負擔,解除長輩孤立感、預防身心機能衰退。「多動腦、多活動、多社交」幫助長輩延緩老化,是每一個家庭皆需具備的觀念,透過社區型長照機構,能鼓勵長輩持續踏入社區、延緩失能。搭配政府資源,能讓父母有更聰明、省力的照顧模式,減少照顧者的負擔。
-
2022-08-17 焦點.長期照護
臺中長照服務助家庭雙贏 照顧者享生活與親情
「媽媽現在回家,總不斷講著在日照發生的事情。」87歲的程廖玉(化名)今年年初跌倒骨折,術後生活難以自理,但對於陌生人照顧,她從一開始排斥到接受,現在每天期待到日照中心;而她的女兒也是主要照顧者程書琳(化名),在臺中市政府衛生局提供的長照服務支持下,能兼顧照顧媽媽與工作,平時仍可享有自身的生活。程廖玉的案例不是唯一,是許多長照家庭的縮影及借鏡,也是臺中市政府衛生局提供長照服務下的經典案例:善用市府提供照護資源,讓長者長期照護與照顧者的工作能兼顧,減輕家庭照顧負擔。程書琳說,媽媽今年是第二次跌倒,兩年前,第一次跌倒傷及脊椎,經過手術修補,行動雖不如以往,但仍可自理日常,不過媽媽那一年高齡85歲,生活因病改變,充斥著滿滿的不適應,她因此搬去跟媽媽同住,媽媽的日常開始大量地依賴她,有時還會耍賴要她別去上班。於是,程書琳嘗試尋求長照居家服務的幫助,包含送餐、巡視、陪伴等服務,只是每一次照顧服務員來到家中,媽媽都會強烈排斥,直說「他們都是陌生人,她很不喜歡」,後續嘗試想把媽媽送到日照中心,媽媽一聽到要到外頭接受別人的照顧,就誤以為兒女要拋棄她,雖然有與媽媽解釋,但媽媽仍希望親人可以就近照顧,而暫時打消將媽媽送至日照中心的念頭。程書琳與哥哥、姐姐接力照料兩年,今年初,媽媽再次跌倒,這次跌倒比上次嚴重,跌斷五根肋骨,術後完全無法自理日常,特別是媽媽說會頭暈,擔心她自己在家會跌倒。程書琳說,其實她在媽媽住院時,就開始提及住家附近開了一家新的店面,說術後要帶她去嚐鮮,但新開的店面其實是一間日照中心。程書琳說,媽媽那時一看到日照中心外觀以為是間百貨公司,一踏進去看見老師帶著大家在上課,她也充滿好奇,後續才願意踏出這一步,接受日照服務。過去兩年,照顧媽媽的過程中,媽媽常常會說「晚上都睡不著」,其實是她白天獨自待在家中太無聊,只能看電視、睡覺,作息不正常,也讓媽媽總是在晚上睡不著,這樣的狀況也影響到淺眠的她,連帶白天上班的精神受到影響。今年開始接受臺中市政府衛生局提供的日照服務後,程媽媽的作息正常,且每天都在聊日照課程的內容。程書琳說,特別是日照中心的手作課程,完成作品後,讓媽媽很有成就感,她現在就像個孩子一樣,會分享她的作品怎麼製作的,完成後同學都說她很厲害等等。特別是日照的運動課程,平時雖然都知道運動很重要,當子女陪著她運動時,她只要稍微有一點疲憊,就會選擇放棄,運動效果不佳。但是到了日照中心有同儕壓力,她就算有點累,也會礙於面子做完全程,體力愈來愈好。程書琳說,媽媽進入日照中心後,算是突破自身的舒適圈,過往閒來無事就會在社區內與熟悉的親友八卦、說三道四,負面情緒遠勝於正面思考,加入日照中心後,她必須適應新的環境,也開始認識新朋友,接受到不一樣的思維思路,與過往相比開朗許多,這也是使用日照後,她認為對媽媽而言最棒的收穫;她感謝臺中市長照服務的支援,讓她可以照顧媽媽與兼顧工作,也鼓勵照顧者多多使用市府長照資源,減輕照顧負荷。長照2.0從107年開始提供長照四包錢的服務,包含「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其中「照顧及專業服務」就包含日間照顧,白天將長輩送到日照中心接受專業團隊照顧,參與團體生活,晚上接回家中享受天倫之樂,讓照顧者可以取得生活與照顧之間的平衡。臺中市政府衛生局 廣告
-
2022-07-05 失智.失智資源
臺中長照APP 讓長照服務零死角
申請長照服務不用再親跑政府機關,臺中市政府衛生局首創推出第一個可線上申請長照服務且能查詢額度的「臺中市長照即時通APP」,打開APP就能「申請長照服務」,同時還合併有查詢的功能,瞭解自己長照服務的進度、核定的項目及額度、長照四包錢剩餘額度等,操作簡易,銀髮族只要有一臺智慧型手機並下載APP都可以自行操作,臺中市也讓長照服務零死角。長照申請常被長輩嫌麻煩,晚輩協助申請也常搞不定資料,需要東補西補。臺中市長照即時通APP補足其問題。進入頁面後,主要有四大選項「線上申請、查詢進度、費用表格、公布欄」,今年再將APP優化,增列第五個選項「長照接送」。點進去「申請服務」,填妥基本資料後,就能選擇欲申請的長照項目,如照顧服務(居服/日照/家托)、喘息服務、到宅沐浴等;「進度查詢」則是輸入個案的身分證字號、出生日期後即可了解申請長照項目的進度。「費用表格」是提供長照照顧及專案服務、交通接送、輔具服務、喘息服務等四大類,從第二級到第八級給付以及部分負擔的費用查詢;「公布欄」則可查看長照服務相關資訊、最新公告政策。今年新增的「長照接送」預約項目,只要輸入個案的帳號跟密碼,即可預約長照交通車,APP會提醒民眾預約用車的時間,交通車抵達時,民眾能透過APP即時掌握交通車位置,免於等待,達到「精準搭車」的效果。APP除了可自動計算交通車補助款與自付額,顯示每個月剩餘補助趟次。還具備司機功能,以人工智慧導入交通接送服務,輔導臺中市交通服務單位執行駕駛人員、車輛管理以及預約派遣交通接送服務。臺中市長照即時通APP介面中,提供民眾可直接連結衛福部管道,包含「衛福部長照專線」、「長照服務地圖」。按下衛福部長照專線則可直接撥打1966;點入長照服務地圖,可查詢周邊長照服務單位,方便民眾找尋住家附近的長照資源。臺中市長照即時通APP於2020年9月推出,期間不斷升級功能,截至2022年6月25日為止,已有2萬4,585人次下載,臺中市長照服務使用人數已達到3萬9,261人。面對高齡浪潮,臺中市以民眾的需求作為出發點,打造「六最」長照服務體系,最積極、最便民、最貼心、最有力、最溫馨、最創意,讓臺中市於2021年時,成功打造全國第一多的「長照服據點數目」、長照服務e指就通。未來,臺中市長照即時通APP將再優化「智慧化交通接送服務」功能,規劃社區式服務交通接送流程,讓長照服務深入社區,以強化社區式交通接送服務,讓市民感到更便利的在地化服務。盼能藉由智慧的科技,與長照結合,打造「智慧長照臺中」讓臺中成為更有溫暖的長照城市。
-
2022-05-24 失智.照顧喘息
身心紓壓/你照顧累了嗎?難以察覺的心病,小心「侍病憂鬱」找上門
一大清早,48歲的林小姐已經起床協助媽媽如廁,順便檢查前一晚的紙尿褲是否溢漏。接著忙早餐、帶去失智據點、請其他家人接手,再趕著上班、回家做晚餐;若晚上媽媽黃昏症候群發作,要緊急安撫情緒......日復一日,林小姐也隨著罹病者的病情而起伏,身心壓力不堪負荷。注意失眠、想哭的隱形憂鬱警訊隨著醫療水準提升,現代人平均壽命愈來愈長,但晚年若不是健康活著,對家人的照顧負擔極大。根據統計,每個人一生平均長照需求約7-9年,每位家庭照顧者平均每天花上11.06個小時照顧家屬,還不包括其他突發狀況。有時候明明已經盡心盡力,卻因為患者病情不穩定而沮喪自責,或被其他家人指責,長期處在壓力下,容易成為「隱形第二患者」,若未紓解煩躁不安的情緒,小心身心失衡引發「侍病憂鬱」。什麼是「侍病憂鬱」呢?心理師李汶軒解釋,長時間照顧失智老人,卻沒有先妥善照顧自己,久而久之累積生理性疲累和精神性疲勞,產生了失落、無助、挫折、焦慮等負面想法,最後可能情緒憂鬱、甚至演變成憂鬱症。李汶軒說,情緒憂鬱不是憂鬱症!情緒憂鬱像是一片烏雲,生活偶爾都會出現不開心的事,想辦法調節散去。但若累積到一個程度而無法逆轉,極度悲觀讓生理機能失序,身體狀況也開始惡化,最擔心的就是自殺問題。小心侍病憂鬱的5大症狀●過程逐漸沒耐性:厭惡人際社交,對於陪伴家人也提不起勁。●對休閒活動失去興趣:對日常活動、原本喜好的興趣都提不起勁。●身體常出現痠痛不適:因神經緊繃而引起頭痛、失眠、肌肉痠痛。●因財務問題引發焦慮:一人失智,全家都會陷入身心與財務危機。●容易沒來由悲傷哭泣:突然流淚、覺得自己沒用,無法控制情緒。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力氣長期抗戰照顧家人,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時時要求自己做到盡善盡美,最終會累出病來,也困在負面情緒裡。要如何避免「侍病憂鬱」?李汶軒建議,首先就是把自己照顧好,才能更好地去照顧別人。※要注意上述侍病憂鬱5大症狀,若持續出現2周以上就要小心;另外可參考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照顧者壓力自我測驗」,當壓力過度沉重,影響睡眠、食欲、情緒等,一定要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如何紓解負面情緒●保持正面樂觀態度:允許心情低潮、不完美,自我肯定照顧家人的工作很有價值,記得每天稱讚自己:我很重要!●別一個人扛下全責:善用身邊的家人、後援,別全部攬在身上,或找幾個家屬支持團體,一起解決照顧上的難題。●善用喘息服務資源:不管多忙,都要給自己喘息的空間,轉換心情和環境做些喜歡的事,看場電影、運動或放空。●注意攝取均衡營養:補充富含色胺酸的食物,能擺脫憂鬱情緒!色胺酸可以促進血清素的合成,改善睡眠的狀態。●維持規律運動習慣:可在家簡易伸展四肢,或是參加線上運動課程;也可帶著失智長輩一起互動,重溫親子時光。快樂飲食健康吃,遠離憂鬱對抗憂鬱可掌握五種營養素的飲食來源:●魚油、深海魚油: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可對抗憂鬱及焦慮症,對於憂鬱症高風險者也可作為預防。●褪黑激素:褪黑激素與睡眠相關,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也是保持好心情的重要元素。●色胺酸:色胺酸是製造血清素(又稱快樂荷爾蒙)的重要原料,為人體必需胺基酸,無法自行合成,需由食物中取得,有助睡眠品質及穩定情緒避免焦躁。色胺酸食物並不少見,如:雞肉、雞蛋、鮭魚、香蕉、堅果類、乳製品、大豆製品、深綠色蔬菜。●維生素B群:維持神經系統的穩定運作,並參與人體的代謝與合成,足夠的維生素B攝取則有助於安定情緒、消除焦慮及減少睡眠中斷的次數。●礦物質鈣、鎂、鉀營養素:有助於人體的神經傳導,具有放鬆及鎮定功效的營養素。李汶軒強調,隨時注意自我壓力警訊,而非到了身心理出現異狀才尋求治療,檢視是否常睡不好、容易生氣或陷入沮喪,不時觀照自己:哪裡不舒服了?千萬不要忽視情緒健康。照顧者一定要先看到自己的價值,而非建立在付出與犧牲上,過度的付出容易疲勞,尤其是超出個人能負荷的量,當不斷自問「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還不夠好」時,就會陷入惡性循環,照顧者也成了潛在疾病的受害者。心理師提醒,每個人都會成為照顧者,都應為未來的照顧工作預做準備,事先了解長照2.0提供的四包錢: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補助。多留點時間給自己,定時清理情緒、養成規律運動、找到宣洩管道,把照顧好自己列為身心安頓的首要任務!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1-12-29 新聞.長期照護
長腫瘤遲不開刀「憂臥床夫沒人顧」 長照資源助喘息
63歲的秀禎10年來獨力照顧臥床的先生,去年底被檢查出腫瘤,擔心先生無人照顧而猶豫就醫,申請使用長照2.0服務後,終於能好好住院治療。透過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承辦的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中心的社工引導,秀禎嘗試使用喘息服務、參與紓壓活動、支持團體,她發現:「大家都是照顧者,一起吐苦水,原來我不是最苦的那一個,讓我更珍惜當下」。鼓勵民眾善用長照資源,衛福部委託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舉辦「第5屆聰明照顧月計畫圖文徵求活動」,符合長照資格的照顧家庭,至少使用一項長照資源,如居家服務、日間照顧服務、交通接送等,皆可報名參賽。作品以「照顧計畫適切性(30%)」、「資源利用創新性(40%)」、「運用資源後的改變程度(30%)」等項目進行評選,並透過分享促進經驗交流。獲得第一名為56歲的宜蘭新住民華里,原本家人希望她離職照顧失能的先生,她仍珍惜工作機會,透過維揚診所承辦的家照據點護理師支持,善用長照資源,兼顧照顧與工作。評審團給獎原因是「長期處於照顧逆境,不向命運低頭,始終懷抱希望,抓住改變的機會」,同時評審團認為,因新住民的資訊來源及支持系統相對不足,「新住民家庭照顧者議題」值得被大眾關注。長期照顧先生的秀禎獲得第二名,接受家照服務中心協助後,過去她與先生以前經營的刻印店,現改成工作室服務老客戶,現在也加入「友善照顧商家」行列,服務客人的同時也推廣長照服務。評審團給獎原因為「打開心房、勇於嘗試,受助者成為助人者,不讓照顧擊垮」。37歲的瑋臻獲得第三名,原本在台北生活,2年前母親驟逝,不得不返回花蓮照顧失智父親,但不熟悉失智照顧,且父親病情加重,充滿負能量及憤怒感確無處可說,直到碰到門諾基金會的家照據點社工,才感覺「有人耐心聽我說,彷彿得到救贖」,他決定讓父親到失智據點接受服務,在社工鼓勵下報名且完成照服員訓練,即將投入照服員服務。評審團給獎原因是「從1對1的家庭照顧者,變成1對多的專業助人者,把照顧經驗與痛苦,變成自我成長的養分」。今年共64件作品參賽,經評審團評定擇優前3名及5名佳作接受表揚,64位參賽者平均年齡55.6歲,65歲以下佔七成七;女性占71.9%,男性占28.1%;平均照顧7.7年,照顧年數最高達35年,最少為0.5年,除了往年較多的老老照顧者,今年年輕照顧者、男性照顧者、原住民、新住民照顧者報名者都有增加趨勢,顯示家庭照顧者的多元性。衛福部自107年1月即推出「長照2.0」給付及支付新制,民眾撥打1966長照專線,經縣市照顧管理中心派員到家評估,可提供「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等四大類補助。而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也能申請部分項目。此次得獎作品將公布於家總「長照四包錢」網站分享聰明照顧經驗。
-
2021-11-2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為什麼不使用長照服務?」 淺談失智症照顧者心理需求
【編者按】醫病平台本週的主題是「失智症」,有別於一般談到失智症的報導大多著重於「病」與「病人」,這三篇來自國內某頗負盛名的「失智治療與研究中心」的個案管理師與諮商心理師共同寫出他們所關心,但少為社會所知的照顧這種病人的家人、長照人員所負荷的壓力,並發出誠懇的呼籲,希望「失智症照顧者的身心壓力被看到」,也勉勵照顧者,「照顧好自己是一輩子的功課」。對於照顧者,我們應該注意「關係重於指導,肯定大於建議」的態度,並幫忙照顧者了解失智病人偶發的暴力行為。非常遺憾「醫病平台」一向秉持避免寫出團隊、醫院的名字,以免落入「置入性行銷」之嫌,尤其是這團隊的靈魂人物王醫師百忙中鼎力協助,在此誠摯致謝。一、長照政策與現狀目前國內長照服務政策想要做成類似健保制度的方式,清楚規定項目與支付標準。長照四包錢包含「照顧及專業復能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與居家環境改善服務」以及「喘息服務」。每項服務根據個案的長照等級(CMS)有對應的補助額度,是偏向問題解決及希望對症下藥的政策。這樣的政策設計是否真能符合政府的預期,把所有有需要的民眾都納入此架構中?長照等級主要是由生活功能量表(ADLs/IADLs)核定等級,生活功能量表評估的項目如穿衣、吃飯、如廁、獨立行走等行為。若從失智症案家的需求切入,現行政策的困難是失智病人的長照等級容易被低估。失智病人的特徵及症狀是從時間感、方向感、判斷力以及溝通能力等整體性的認知功能退化,需要照顧者花費許多時間從旁輔助及提醒。在失智病人的長照等級被低估的情況下,就算長照服務琳瑯滿目,也因額度的限制,讓多數失智症照顧者對長照服務有「杯水車薪」之感,並多選擇觀望。二、照顧者的心理需求如何讓照顧者「願意」使長照服務資源進駐?當不熟悉失智症的照顧者在診間得知病人被確診時,當下可能會有很多情緒湧現,或同時在思考很多事:「怎麼可能?年紀大了本來就會這樣吧!這個病會好嗎?以後要怎麼辦?」若此時第一線服務人員花很多時間向照顧者介紹長照服務的內容,照顧者很難短時間內消化這麼多資訊,更遑論要和照顧者說明申請限制。筆者認為「在越緊湊的系統中越要慢下來,為照顧者撐開一些緩衝的心理空間」。若第一線服務人員跑在照顧者前面給予建議,容易讓照顧者產生一種被拉著走的感覺,覺得專業人員不夠了解自己的狀況就給意見。此時系統合作難以開展,也可能萌生溝通張力。例如照顧者和專業人員之間開始產生隱微的競爭氣氛,例如:「一直給我建議,是不是覺得我顧不好?」或「長輩的狀況我比你們這些專業還要清楚。」)緩衝意即專業人員提供建議之前,先了解照顧者是如何看待失智症的。若照顧者從來沒有照顧失智病人的經驗,那麼照顧者一開始會從「病人的問題行為」理解此事,照顧者初期隱而未說的期待可能會是「透過藥物治療,疾病與問題行為就會消除,讓病人恢復正常」;而不是「理解失智症帶來的限制,承認病人現在已經開始有些事情慢慢做不到了。」這是一個從理解到接受的心理過程,這個過程會經驗許多哀傷失落、對病人的心疼、照顧者的韌性、希望自己能做更多的感受。這些內在感受是照顧者使用外部社會資源之前會優先面對的經驗。故專業人員提供外部資源之前,也可先思考如何把這些內在感受轉化為照顧者的心理支持資源,確定照顧者的期待與內在感受得以安放,再討論外部社會資源的介入。三、結語-關係重於指導,肯定大於建議失智症照顧者是病人身邊每天接觸的人,專業人員給的建議是否適合,也是第一線的照顧者在承擔。心理專業重視語言的力量,筆者在服務時的用字,習慣對照顧者說「我們」而不是「你」;「可以」而不是「應該要」。照顧者說出困擾時,看似是在求助,但從關係的角度切入,何嘗不是照顧者幫助專業人員更理解目前的處境?失智症照顧者的生活除了照顧壓力之外,也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讓照顧者感到無力的常是家中其他未分擔照顧責任的成員給的建議與評價,使照顧者覺得自己是不是還做得不好,做得不夠。似乎怎麼做,身邊的人永遠都會有意見。專業人員在提供建議前,也可多使用肯定的語言進行諮詢與衛教。例如:「我聽到你(照顧者)提供的內容裡面,有很多有用的資料喔!我們一起來看看。」或「您有提到現在會提醒失智病人今天的日期,這部分對病人來說是很有幫助的。」這些語言,也是專業人員協助失智症照顧者賦能(又稱培力,empowerment)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條件。長照服務中,不只是個案本身需要復能,照顧者也需要「賦能」。服務的最小單位不應侷限在「個人」,而是「家庭」。失智病人及照顧者之間的生活經驗難以切割,這也是心理專業所強調的系統觀。筆者期待未來擬定失智照護的政策時,也可重視照顧者的心理需求,讓失智病人及照顧者皆可獲得足夠的支持。
-
2021-09-29 新聞.長期照護
新聞眼/一廂情願 長照2.0不好用不夠用
長照政策喊得震天價響,但仍成為拖垮女性勞參率的原因之一;近年,社會還時不時就傳出長照悲歌。推行多年的長照政策,之所以無法接住有長照需求的家庭,顯然一路以來出現「不知道、不會用、不想用、不敢用、不能用、不夠用、不好用」等政策盲點。長照二點零上路五年,剛開始問題在於民眾不知道有此政策;就算知道了,也不會用,光長照四包錢如何用就讓民眾霧煞煞。此外,長照也挑戰傳統文化觀念,不少長輩抗拒外人進家門,對子女來說可能被孝道文化綁架,導致家庭明明有需求,卻不想、不敢使用。申請長照服務資格認定也是問題,有被照顧需求,礙於資格落在邊緣,導致不能用。現階段長照預設勞工晚上都在家,在家就等於有能量可照顧失能者,於是長照服務多集中在白天,導致民眾認為不好用、不夠用,是長照面臨的最大障礙。目前提供的走動式服務,居服員一天頂多來家裡兩、三小時,但只適用輕中度失能家庭,對廿四小時隨時有照顧需求的中重度失能家庭來說,可能光兩小時就要翻身一次,在夜間未提供服務的狀態下,家人仍無法適度喘息。對許多勞工來說,長照服務固然有幫助,但服務卻是斷裂的,像是日照中心大多五、六點就關門,但上班族可能要七、八點才下班,勞工來不及接長輩回家,這也是為何有家庭寧可選擇全天候的看護移工,因服務型態相對靈活、機動。儘管民團呼籲政府仿照育嬰假提供長照安排假,該假雖可讓勞工不必離開職場,但也僅能說是長照總體政策的配套之一,主責長照政策的衛福部應讓有長照資源需求者能想用、好用、也夠用。
-
2021-06-22 失智.失智資源
照護資源/失智症照顧資源有哪些?專家教你如何善用資源,減輕負擔
👉新手照顧我陪你,更多需要知道的都在這▶照顧失智症患者不必苦撐!當家人被診斷出罹患失智症,你我都會因為對社會資源不了解,而辛苦地獨自面對,本篇專家將告訴你失智症照顧資源有哪些、該如何運用,讓你好好照顧家人之餘,也能有喘息的空間。照顧失智症患者是一條永無止盡的學習路!全球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以目前每3秒新增1人的速度,你我都有機會成為照顧者或被照顧者。有失智症患者的家庭,生活確實比較辛苦,但是及早準備、尋求資源協助,才能好好照顧治療家人,少走一些冤枉路。失智症的病程長達八至十年,又以一到三年的「新手照顧期」最令家屬頭痛,這段關鍵期最需要建構照顧知識以及患者相處模式,協助照顧者在過猶不及之間尋求平衡點。資深個案管理師簡均穎分享實用密技,多善用社會資源、訓練課程轉介,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在照顧這條道路上,不用孤獨一人撐起重擔。(推薦課程:照顧失智症患者不必苦撐 一次瞭解政府補助、申請方式,減輕你的負擔)失智照顧越來越多元,善用資源減壓失智症主要表現分為三個面向:生活功能、認知障礙和精神行為,不僅患者辛苦,照顧者也容易心力交瘁。簡均穎輔導過許多個案,家屬剛開始的反應都是「為什麼是我?」「下一步該怎麼做?」從慌張到接受事實,中間可能還會經過「拒絕他人協助」的過程,因為不信任他人照顧或不相信社會資源介入,結果照顧者自己先累倒。自2017年1月起實施《長照2.0》,整合了多項服務,在失智照護方面強化失智症初級預防,包括設置失智症社區服務據點以及團體家屋等。簡均穎強調,使用長照資源之前,建議先申請身心障礙證明(手冊),在居家服務及社區服務、托育養護費用、社會保險自付保費、輔具購買或租賃等補助方面的申請額度較多元,能減輕經濟負擔。其中,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與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又總稱為「長照四包錢」,也就是四種給付項目有提供補助。以失智症者來說,《長照2.0》有居家服務可申請,但居家復能服務更適合失智症患者個案訓練及照顧者的照護技巧教導、心理減壓等。許多人未申請身心障礙證明即打1966開案,會歸到《長照2.0》之中的「65歲以上衰弱者」資格申請相關服務,無法善用失智症患者類別的補助。舉例來說,居家復能≠居家復健,居服員≠復健師,《長照2.0》有居家服務,但居家復能服務更適合失智症患者個案訓練及照顧者的照護技巧教導、心理減壓等。「長照四包錢」的補助金額主要針對身分別、失能等級、居住地、經濟條件等因素補助額度,以照管專員評估最後結果為主。在申請服務資源之前,不妨先洽詢個管師協助,找到評估適合最適合個案的的長照2.0組合,減少自己摸索的時間。或是出院前向醫院洽詢「銜接長照2.0出院準備服務」,由專人到府評估補助額度,訂定中長期照護計畫。💡陪你一起照顧失智家屬,更多實用資訊點此▶
-
2021-03-05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過去承歡膝下 現在善用長照
只要有家人,就可能面臨長照風險,只是時間早晚與歷程長短。讀者分享的心路歷程,不僅是台灣中生代目前面臨的危機,也是台灣從傳統社會轉變至工業社會的縮影。國發會推估,從1960年至2060年的一百年間,台灣扶老比,即勞動力人口相對於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2比1變成1比1,現在家庭沒有眾多手足、大家普遍不同住,過去「承歡膝下」、「照顧孝道」的傳統觀念跟現在的生活型態不同,需要改變。長照歷程平均約十年,最重要的是「階段性照顧」,特別是隨失能程度調整,提供適切的住所及照顧服務,例如輕、中度階段可以住在家裡,使用短時數、重點照顧的居家服務、日間照顧(類似老人的托兒所)、家庭托顧(類似老人的保母),但進入中、重度時期,需要隨時有人看護,除非家人可照顧或聘請移工,住宿式機構成為適切的選擇。家庭照顧是「愛的勞務」,上一代要做好照顧規畫,下一代也能放下不必要的罪惡感,沉重的勞務負荷有人可分擔,家人才有餘裕維繫愛。民眾應多利用長照資源,或可上網查詢家總「長照四包錢」、「家庭照顧協議」線上指引工具。
-
2020-09-07 名人.精華區
陳景寧/「長照四包錢」應增照顧機構
近日發生70多歲老先生到長照機構欲殺死臥床妻子不成,自飲鹽酸自殺身亡的悲劇。夫妻有四個兒子,各自為生活打拚。老先生很愛太太、早晚探視,除不忍妻子受苦,也曾吐露經濟壓力大。機構照顧費不可承受之重機構照顧費用每月三至七萬元,對大多數家庭都是不可承受之重。經濟不支的「無望感」,常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長照政策是不是該補強缺口?在失能者中,約八成是屬於輕、中度生活無法自理者,兩成是病情嚴重,需要高度依賴他人照顧者。重度失能家庭「不夠用」107年上路的長照2.0給付制度,提供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喘息服務等「長照四包錢」。但照顧服務僅限「居家服務」,白天出門晚上回家的「日間照顧服務」,獨缺24四小時「機構照顧」。這樣的設計,較適合輕、中度失能者,但有重度需求的長照家庭普遍反應「不好用」、「不夠用」。例如有些失能者進入重度臥床階段,每兩小時就要翻身、拍背,身上可能有尿管、鼻胃管、呼吸器等,需要高密度人力看視照料。或是失智長輩進入重度階段,更密集地遊走、哭喊、時而清醒、時而混亂,家屬根本應付不來。長照機構照顧人員,還能排班輪休,但重度長照家庭中的家庭照顧者幾乎獨自處於24小時待命、高度警戒、長期過度負荷狀態,短暫「喘息服務」,也不足解決他們身心俱疲、瀕臨崩潰的危機。應把照顧選擇權還民眾隨著長輩年齡漸增、每一次病情變化或家庭照顧人力變動、經濟出現困難等,都有新的挑戰與風險,家庭最清楚自身需求。長照2.0標榜「點餐式服務」,應該把照顧安排的選擇權還給民眾。因此建議「長照四包錢」應針對重度生活無法自理者新增「機構照顧」選項。以108年為例,全國約有80萬失能、失智及身心障礙者,推估兩成約16萬人口屬重度依賴需求人口,以目前長照2.0第七級、第八級每月給付金額的中位數34135元推估,每年編足預算約需655億元。希望照顧悲劇不再發生下一代海闊天空,未來長照還想靠兒女?大多數中壯年大概心裡都有底,自己是「孝養的最後一代、被棄養的第一代」。既然已經不能奢望一對一的家庭照顧者,必須認真面對一對多的公共化照顧模式,這就不只是個人意願問題,也有權衡整體勞動力不足、成本效益的考量,是高齡化國家不得不採取的策略。希望照顧悲劇不再發生?政府該做的是面對高齡現實,做好財務分析,不論稅收或保險制,坦誠告訴民眾有限的選擇與必須付出的代價。
-
2020-05-15 新聞.長期照護
2020長智論壇揭幕/長照家庭避免失和 線上開啟對話
長期照顧歷程可能長達9.9年,照顧分工有落差,易使家庭出現矛盾。專家呼籲,在家庭關係尚可時,應先邀全家人召開照顧協議。若不知怎麼談,可透過「家庭照顧協議線上工具」產出指引,帶領家庭開啟對話,降低因長照而失和的風險。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桃園市失智共照中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主辦「2020長智論壇」系列活動,昨天揭幕。與過往不同的是,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首場活動改線上直播與同步手語翻譯的方式進行,宅在家也能吸收照顧新知。首場活動由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以「家庭照顧協議:別讓衝突毀了家的愛」為題開講。陳景寧說,家總與聯合報107年合作調查發現,家庭因照顧吵架的比率僅三成,但這與「家醜不外揚」觀念有關,因為調查也發現,僅三分之一的家庭會談照顧問題,其他不是偶爾討論就是不曾談過。但若不對話,當有醫療、照顧、或經濟問題,家庭成員可能慌亂,甚至針鋒相對。法扶基金會專職律師周信宏觀察,長照家庭訴諸法律,訴訟一打就是一年起跳,不只耗時,請求金額裁定也低,而且幾乎直接撕裂家庭關係。家總近年推動「家庭照顧協議」,並受衛福部委託研發線上工具,該工具會從「長照四包錢」開始盤點家庭手邊可用之資源,再產出類似「會議議程」的指引,幫家庭開啟對話。陳景寧提醒,討論照顧協議有三不:不插嘴、不翻舊帳、不強求公平,才能順利聚焦,不被情緒綁架。協議完成後,建議全家人簽名後再送法院,該協議就具法律效力,未來若有爭議,即可提供法官參酌。
-
2020-01-15 新聞.長期照護
家有聘僱外勞不能用長照?衛福部:大錯特錯
不要再認為家中有聘僱外勞就不能使用長照2.0的服務了!衛福部長照司表示,家中聘僱外勞者,除了不能使用長照四包錢中的照顧服務,其餘服務都可以申請,僅專業服務的額度比一般人少,為30%,其餘服務申請的額度都比照符合資格的一般家庭。長照司簡任技正吳希文說,長照2.0擴大服務對象,也擴增服務項目,並廣布服務資源,擴大服務對象時,就已將家中有聘僱外勞者納入服務對象中,但大多民眾對於長照2.0的理解,仍停留在有聘僱外勞,就不能使用長照的觀念。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目前約有25萬人使用外勞,吳希文說,有聘僱外勞並同時有使用長照服務者,107年約有2.8萬,108年1到11月約有4.9萬人,從比例來看,使用比例仍相對少,初步分析應該是民眾不瞭解有此服務。吳希文表示,長照2.0提供的四包錢服務,第一包錢照顧及專業服務、第二包錢交通接送、第三包錢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第四包錢喘息服務,僅有第一包錢的申請與一般符合長照申請資格者不同,其餘的申請方式以及額度都相同。吳希文解釋,第一包錢中,包含照顧服務以及專業服務,其中照顧服務,家中有聘僱外勞者,不得申請。主要是既然家中已有聘僱外勞,其工作內容與居服員的照顧內容相似,因此不再服務提供的範圍內。但是第一包錢中的專業服務,聘僱外勞者就能夠申請,但是申請的額度與一般符合長照申請資格者有所不同,僅有一般人的30%。目前可以申請長照服務者,失能等級為二到八級,每一個等級都有不同可申請的額度。吳希文說,一般第二級每個月可申請的額度為10020元,有聘僱外勞者就是10020元的30%,為3006元;專業服務的內容分為許多項目,若以復能而言,一個組合可做三次,每組費用4500元,若以失能等級二來舉例,雖然申請者每個月額度為3006元,但不限縮在一個月內使用完畢,可以跨月服務,若是在兩個月內做完,其額度就為6000元,民眾就無需額外付費。吳希文說,家中有聘僱外勞者並想使用長照服務,仍需要請照專至家中評估,通常可聘僱外勞的長輩,其失能狀況至少從第四等級起跳,因此能享有的服務額度也會提高,根據目前有聘僱外勞且有使用長照服務者分析,最多仍是以使用交通接送,以及專業服務為主,民眾若有任何需求都可以撥打1966詢問。表/聘僱外勞者申請專業服務額度失能等級 一般戶額度 聘僱外勞者額度二 10020元 3006元三 15460元 4638元四 18580元 5574元五 24100元 7230元六 28070元 8421元七 32090元 9627元八 36180元 10864元資料來源/衛福部長照司 製表/陳雨鑫聯合報
-
2019-11-29 新聞.長期照護
7旬阿公撫養2名罕病孫「我老了,他們怎辦?」
罕見疾病照顧是家庭極沉重的負荷,13年前,屏東縣一對夫妻因著5歲與3歲兒子雙雙罹患裘馨氏肌肉失養症,不堪照顧、經濟負擔而離異,而這對四肢無力、無法自理的小兄弟,最終由阿公阿嬤獨自撫養。煮食、換尿片、抱起移位、刷牙洗澡、每夜兩次醒來協助翻身...,一轉眼十數年過去,阿公說「他們一直長大,我們一直老,退休金也用完了,未來該怎麼辦?」根據罕病基金會資料,裘馨氏肌肉失養症(DMD)是肌肉萎縮症的一種,源於人體性染色體中的X染色體發生異常、漏掉一段DMD基因,導致肌纖維膜無力脆弱、肌細胞容易死亡,目前尚未發展出有效的治療藥物。肌肉組織會隨著年紀衰退,因此罹病的孩子約在3-7歲才會逐漸出現走路蹣跚、常常跌倒的情形。這對小兄弟的爸媽離婚之後也失聯了,阿公阿嬤當初看到這兩個小孩的處境感到很心疼,因此決定接手撫養。如今大孫子18歲、小孫子16歲,但阿公也已經71歲、阿嬤66歲了。這名阿公被稱作大山阿公,過去擔任管理職,為讓自己更有心力照顧二名孫子而轉任大樓管理員,目前退休。原本以為全職照顧是最好的安排,但突然轉換跑道及長期累積的照顧壓力使身體反撲,最後釀成憂鬱症。「照顧好累,好幾次都想帶著孫子一起走」。大山阿公夫婦孤軍照顧近十年後,106年才開始接觸到長照服務。他們申請居服員每周一至五到家中協助孫子沐浴、陪伴閱讀;申請移位機,讓自己在協助孫子翻身移位時更省力,同時保護自己的身體;就醫回診時,也申請復康巴士交通接送服務,省了不少開銷。同時,他們參加心理協談,漸漸瞭解人本來就有正向及負向情緒,要學習如何與負向想法共存;另參加支持團體,用自己的經驗鼓勵其他照顧者,於照顧路上相伴而行。不過,照顧路上仍有許多挑戰。大山阿公說,政府補助兩個孩子每月每人4800元,但是因為一些緣故沒有辦法拿到。如今退休金快用完了,妻子則四處兼職打零工,大孫子有時也會問:「阿公你們老了,我們以後該怎麼辦?」「對啊,該怎麼辦...」他說,大孫子腦筋還算可以、手還能作些精細動作,所以未來看看有沒有機會到庇護工廠工作;未來他們或許都需要住進機構。● 照顧者別孤軍奮戰,長照資源使用1234口訣:一工具:衛福部長照資源地圖。https://ppt.cc/fBYg6x 二電話:長照專線1966,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三步驟:盤點資源、盤點資產、家庭會議,可上網搜尋「家庭照顧協議」。四包錢:利用線上試算工具掌握補助內容,可上網搜尋「長照四包錢」。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