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 焦點.食安拉警報
搜尋
配方奶
共找到
46
筆 文章
-
-
2023-11-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讓我看見生命的韌性
【編者按】:本週是三位醫學生有機會較長時間追蹤病人寫出的學習心得。一位長期與癌症奮鬥的女病人讓學生有機會了解病人做決定時,並不只是醫療團隊的意見為主,病人需要考量個人生活環境以及獨居者要照顧腸造口的困難,而使學生學習到「每個病人都有它特殊的困難,只有當讓醫療團隊能夠使病人說出他們的困難,我們才有辦法做出有可能做到的最好的治療」。一位照顧了病人三星期之後,病人出院後又有機會再見到病人與家人的學生,感受到自己第一次那麼長時間地照顧一個病人,能夠與病人及家屬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寫出「當你從心底自發地、細心地照顧病人,就掌握了行醫的關鍵,也能夠得到最真誠的回應。這將成為我行醫生涯中的一次寶貴經歷」。一位學生敘述一位發現癌症時已是末期的病人,從他們最初無法接受現實而驚慌拒斥,出院後病人回來門診接受化療時,都會找他談話,使他感到「雖然我能提供的幫助不多,但可以感覺到他們多了一個人可以訴說那些不好跟別人提及的疾病看法,似乎也安心了許多。」這些心得也使我們深信鼓勵醫學生長期追蹤病人,更能幫忙醫學生助長將心比心的「同理心」。見到陳女士的早晨已是她入院的第三天,陳女士早已脫離最初不穩定的階段,我只能先從病歷紀錄上理解初入院的她究竟遭遇了什麼,初步構思她的形象、心境、與可能的應對。「陳女士曾罹患子宮頸癌,接受過化療和放射線治療,這次因腹痛、噁心及嘔吐入院,然而入院前已有長達半年的腹脹症狀,並在定期回診的腫瘤科門診安排了相關的檢查。入院時發現有嚴重低血鉀,因此給予靜脈注射補充。」陳女士的血液數據因低血鉀被標上警示,點開陳女士一個月前做的腹部電腦斷層,只見大段充滿空氣的腸子,從胃一路脹到乙狀結腸。我一時驚訝地說不出話,陳女士的腸子從是漸進式的脹大呢?還是從年初就如此膨大嗎?如果一直脹得這麼厲害,又怎能堅持這麼久?帶著困惑與驚奇,我來到她的病房理解她的故事。陳女士有一張瘦削的臉龐,聲音細柔,眼神卻帶著一股堅毅。她的上腹脹得跟排球一樣大,所幸腹痛已經緩解。我原先以為她是不願接受治療才拖延就醫時間、社經地位較低的病人,但她實際上是位大學畢業的會計,非常遵從醫囑,只是沒想到這次的問題這麼嚴重,因此2月初症狀發生後,到5月定期回診的時間才和醫師提及此事,並在等待各項檢查結果的過程中先進了急診。查房時,主治醫師施長慶醫師也提供我們更多的資訊:陳女士在子宮頸癌的放射線治療結束後產生後遺症,讓她在長達十年的時間內反覆泌尿道感染,且因為長期使用抗生素出現抗藥性菌株,到了最後,連感染科的施醫師都覺得非常頭疼,不知如何清除她泌尿道中叢生的細菌,幸運的是陳女士在服用蔓越莓錠後感染狀況改善。但在施醫師眼中,陳女士毫無疑問是頑強而堅忍的病人。綜合斷層和大腸鏡的結果,我們認為乙狀結腸因放射線治療產生纖維化導致腸道狹窄,原先的計畫是會診外科切除纖維化的地方,再把腸子接起來。外科的回覆卻出乎我們預料,由於纖維化的腸道位置過低,因此切除後無法保證上下兩段腸子是否還能接起來,很可能將需要做永久腸造口。陳女士聽聞這個消息,堅定的表示自己需要更多時間思考。我們給她一週的寬限期,在補血鉀的期間讓她有一點緩衝接受這個資訊。然而,不知是否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及腹瀉,即使我們每天給大量的鉀離子,陳女士的血鉀還是低到讓我們十分焦慮,不停試著說服她進行手術,也因此在後來幾日,我和陳女士有過數次零碎的對談。原來她的家中還有一位身體不好的老母親,家中小幫手(外傭)主要是為了照顧她母親而聘請的,兒子早早便結婚有了家庭,若她的身體有任何異常,她都得靠自己才行,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照顧好造口。我告訴她,我覺得以她的能力,絕對能照顧自己照顧得很好,但她似乎十分不相信自己。一日,好不容易戰勝泌尿道感染的她,看著造口的衛教單,柔柔的告訴我,帶著一個袋子多沒有自主性啊!她看了許多造口相關的資訊,回顧她過去反覆感染的生活,覺得與其帶著袋子、和疾病不斷爭鬥,何不在自己能做選擇的時候安然離世呢?她平靜的語氣與平時充滿活力的作息沒有透露一絲陰鬱的氣息,我們觀察了一陣子後,雖然不認為身心科醫師需要介入,卻讓我對陳女士的經歷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後來社工又告訴我們,她早早便和老公分居兩地。她說,她的家人充分尊重她的意願,但回顧她之前和我的談天,我更能在她的言談中感受到一種孤獨堅毅、卻讓我覺得有點落寞的情緒。我不知道那究竟是她本身的性格,還是過去數十年來的生命經驗積累出的處世態度。最終我們邀請她的丈夫和孩子一起參與家庭會議,她的丈夫在聆聽完所有資訊後,選擇尊重妻子的想法,後來我們只能讓她帶著危險邊緣的血鉀以及依舊脹得跟排球一樣的肚子出院返家。看著這位年齡與我母親相仿的女士,帶著隨時腸胃穿孔的風險離院,我擔心並懊惱著沒能讓她接受手術,但也逐漸接受每個人有自己的抉擇。直到她出院的一個月後,我又在病房見到了因腹痛到急診而住院的她。這次她告訴我,出院的一個月來,她悉心保養自己的腸胃、調整飲食、以配方奶補充營養,甚至一度她鼓脹的上腹在躺下時不會凸起,直到她因為太開心吃火鍋慶賀,肚子才又開始不適。這次入院時血鉀也幾乎在正常邊緣徘徊,不像之前那般危險。她聽到血鉀幾乎正常的消息,露出欣慰的神情,彷彿自己在跟疾病的爭鬥中小勝了一場,便積極詢問她是否可以回家。她說,她期待自己能像戰勝泌尿道感染一樣,終有一日用規律的飲食戰勝自己的腸道,讓她不用面對造口這個可怕的概念。她出院後,我一邊讚嘆著生命的韌性,一邊思考未來的她會有什麼樣的遭遇。第一次見到她時,我以為她終究會因為低血鉀導致的心臟功能失調回到醫院,沒想到一個月時間她就能自我校正到安全範圍。恐怕這就像她曾經的感染一樣,會是另一場十年抗戰,但誰知道呢?也許她真能與腸胃和平共存至生命終結的一刻。只是那就是即將離院的我可能不會知曉的未來了。我只希望她能帶著我對她的祝福,即便隻身一人,也能安然地度過她生命的每一天。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09 養生.家庭婚姻
產後因「這件事」被婆婆賞巴掌!老公沒挺還勸別反駁長輩 給新手媽媽5點建議
婆媳關係是許多家庭難解的問題,假如多了孩子出生,恐怕之間的爭吵會更嚴重。一名女網友就發文透露剛生產完三個星期,因為母乳量比較少,竟然被婆婆責罵害孩子吃不飽,甚至還因為去打退奶針、給寶寶喝配方奶遭打巴掌,貼文一出引起眾人憤怒,紛紛勸原PO趕緊離婚。因母乳量少拒絕親餵 被婆婆甩巴掌原PO在Dcard以「剛生完就被婆婆甩巴掌」為題發文,她說因為產後母乳量很少,也常常塞奶,孩子每次要喝90 cc,但她只能擠出40到50 cc,而且每四個小時就要忍著疼痛擠一次,半夜也要起床擠,讓她常常邊擠邊哭。沒想到婆婆沒有心疼原PO,反而還責怪她因為吃太少,導致母乳量太少,也因此害孩子餓到才會大哭。不僅如此,婆婆還一直灌輸餵母乳的好處,還說自己當年剛生完餵嬰兒還要去工作,哪有像原PO現在這麼好命,種種壓力讓她每天睡眠不足也很憂鬱,也因此吃不下飯,常躲在房間裡哭。她問過醫生後,醫生建議可以打退奶針,而且嬰兒直接喝配方奶也不影響發展,但婆婆卻非常反對。有次原PO回診要去打退奶針,婆婆知道後暴怒甩了她一巴掌,罵她忤逆長輩不聽話,老公聽到跑出來看,竟只是安撫婆婆的情緒,卻沒有安慰她,甚至還要她聽婆婆的話繼續親餵,不要反駁長輩的想法,讓原PO聽了心裡更痛。網友建議去驗傷 就帶著孩子提離婚多數網友一面倒都力挺原PO,「要是我一定挺太太,打人就是不對」、「如果妳一個人養得起小孩就可以離了~配方奶跟母奶長大了其實根本差不多」、「先不管餵奶的事,不管怎樣都沒有人有資格打妳」、「沒辦法想像之後婆婆會拿什麼偏方顧妳小孩,他們母子問題很大欸」、「要是我就帶著孩子回娘家提離婚」、「好可怕,以後孩子的教育惡婆婆一定也會插手」、「去驗傷,該提告就提告,沒人可以打妳巴掌!家暴零容忍,寧願帶著孩子離婚也不要讓自己受委屈」。事後原PO再發文,表示自己經過這件事後絕食抗議,家人已經妥協讓寶寶喝配方奶,老公也有安撫她,婆婆也向她道歉,但原PO不想理會他們。她說父母很早就過世了,所以自己沒有娘家,本身沒有工作,存款也很少,但絕對會努力把孩子養大。新手媽媽親奶/配方奶的5點建議面對婆婆和家人的壓力,讓新手媽媽自由選擇餵奶或配方奶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下是五個建議:1.尋求醫生或營養師的協助:如果新媽媽因為母乳不足或其他健康問題而無法餵奶,可以尋求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這些專業人員可以提供有關營養和餵養方面的知識,並協助新媽媽做出最佳決定。2.與伴侶溝通:伴侶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幫助,並協助新媽媽和婆婆進行溝通。在這個過程中,新媽媽應該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而且不要因為他人的壓力而放棄自己的權利。3.考慮各種餵養方法的優缺點:餵奶和配方奶都有其優點和缺點。新媽媽可以嘗試了解這些優缺點,並選擇適合自己和寶寶的餵養方法。4.求助專業機構:如果新媽媽感到無助或需要進一步的支持,可以尋求專業機構的協助,例如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兒童保護機構或心理諮詢機構。5.保持冷靜和理智:面對婆婆和家人的壓力,新媽媽應該盡可能地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要讓情緒控制自己的決策。同時,也要記得自己有權做出自己的決定,並為自己和寶寶的健康和福祉負責。延伸閱讀:.職場女性餵母乳好糾結! 醫助破除「4大迷思」家人支持不可少.孩子是婚姻殺手還是感情加溫器?日研究孩子2歲時,對先生的愛只剩三成!.「生過孩子、餵母奶就不易得乳癌?」她哺乳發現硬塊...以為漲奶卻是乳癌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23 焦點.用藥停看聽
藥丸磨成粉,輕鬆又方便?小心易釀3大傷害
小孩餵藥,有時很麻煩。許多大人為求方便,要求診所醫師或護理師把藥丸磨粉,專業藥師王明媛提醒,這種做法易導致3大傷害,還是少做為妙。如果家有小朋友,特別是還不會說話、還聽不懂人話的嬰幼兒,多數就會了解餵藥是一件多困難的任務,因此不少大人會請診所醫師或護理師把藥磨粉。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發言人王明媛提醒,這樣的做法很容易造成「藥物劑量拿捏不準」、「不同藥物交叉污染」與「吸入性肺炎風險增加」3大傷害,原應用來治病的藥物反而對小孩健康造成傷害。藥物磨成粉,問題一大堆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曾有一篇研究顯示,兒科病患出現用藥疏失、錯誤的比率比成年病患多3倍之多。王明媛指出,在藥物磨成粉的過程中,藥物劑量有時很難拿捏精準,當藥物劑量出現誤差,藥效就可能受影響。「一般診所、診所門前藥局,在藥物磨成粉後,通常沒時間清理機器…」王明媛直言,多數診所醫師、護理師沒時間一直清理磨粉機器,其他藥物粉末就容易殘留在機器上,日積月累下,小孩可能無意間吃到多種、其他藥物,一旦出現藥物過敏,很難找到真正過敏原,若誤吃抗生素,也會增加抗藥性風險。此外,當藥丸磨成粉末,小孩吃藥時容易嗆到,並產生吸入性肺炎,反增加病痛之苦。藥丸磨粉易釀3大傷害1.藥物劑量拿捏不準2.不同藥物交叉污染3.吸入性肺炎風險增加藥粉偷加入配方奶,小孩可能提早厭奶如果餵小孩吃藥,不適合將藥丸磨成藥粉,那該怎麼做?如果小孩可聽從指令,可將藥丸放在舌下,喝水後,透過水的浮力,加上舌頭輕捲,藥丸就會順著水流進入食道。若小孩還聽不懂指令,也無法說話溝通,建議以藥水、糖漿為主,採「原瓶、原漿、原液」原則,藥物各自獨立,較不會產生劑量不精準、藥物交互汙染等問題。對於還在喝奶的小小孩,有些大人會將藥粉偷偷摻在配方奶,希望小孩喝奶時順便吃藥。王明媛特別提醒家長、照顧小孩的阿公、阿嬤,「千萬不要這樣做!」因為藥粉加進配方奶後,藥效可能受干擾,而且當藥物進入配方奶,配方奶的味道就會很奇怪,小孩一吃,馬上察覺不對勁,或感覺被騙,下次再喝配方奶,就會有警戒心,對大人也會不信任,有時喝奶意願會大幅減少,提早進入厭奶期。觀念要正確,才不會弄巧成拙在藥物保存方面,王明媛叮嚀,不是所有藥物都適合放冰箱冷藏,除了有些抗生素、退燒塞劑適合放冰箱,多數藥物不需放冰箱保存,特別是藥粉,如果放冰箱,在冷熱、水氣影響下,容易受潮、變質,只要放陰涼、乾燥之處即可,不需放冰箱保存。王明媛也提醒,當醫師開抗生素藥物,一般抗生素療程為3到5天,必須用藥一個療程才能停藥,才不會引起抗生素抗藥性,並不是症狀一改善就可自行停藥。不要亂吃別人的藥,以免吃錯藥就不妙當小孩生病、需要吃藥,大人也千萬不要因為親朋好友、鄰居「吃好道相報」或熱情推薦、贈藥,便隨意使用別人家藥物,每個小孩的成長、病情、免疫情況都不一樣,這樣做,對小孩的傷害可能更劇烈。值得注意的是,大人一發現小孩用藥後48小時內皮膚出現紅疹,或眼睛、嘴唇發紅、發腫,代表可能產生藥物過敏,此時務必馬上停藥,家長事後也要記得哪些藥物易引發小孩過敏。期待家長、大人多留意小孩用藥安全,避免一連串錯誤、疏忽,造成不可預期的傷害。正確用藥4觀念1.盡量不要要求將藥丸磨成粉末。2.除了有些抗生素、退燒塞劑之外,多數藥物不需放冰箱保存。3.不要亂吃別人的藥。4.用藥後48小時內皮膚、眼睛、嘴唇發紅、發腫,可能就是藥物過敏。(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1-28 醫療.精神.身心
「手滑摔了孩子,啟動憂鬱開關。」雙胞胎媽產後憂鬱症,在月子中心看鏡中的自己流淚!
我是西卡,也是一對混血雙胞胎的媽咪,想用親身經歷告訴媽媽們,你們並不孤單,需要時,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並配合治療且相信你的醫師,還有要相信你自己一定會好起來。身為雙胞胎的媽媽,我的體重掉得很快。生完孩子我大概是56公斤吧,後來體重一直往下掉,最低甚至到了43公斤。很多人問我是怎麼瘦下來的?其實,我在產後罹患了產後憂鬱症。大約有5個多月的時間我沒有食欲,也無法好好睡覺的。要分享我的故事,其實我心裡有許多掙扎。畢竟「憂鬱症」這個詞,讓人們有著許多的誤解,光我聽過的就有:「不知足、抗壓力低、想太多、你就是不夠忙等等」。其實憂鬱症真的不是大眾想像的那樣,它是一個複雜且「需要」治療的疾病,就像你感冒看醫師一樣,如果因為我的分享,能夠幫助正在痛苦掙扎卻遲遲不敢就醫的媽媽們,我覺得很值得!你們不奇怪,你們也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因為懷孕分泌的荷爾蒙讓大腦重感冒了……在月子中心看鏡中的自己流淚當親手把孩子Kyler、Charlie抱在手裡的那一刻,我覺得努力值得了!然而心裡卻有隱隱的疑問焦慮和恐慌,說不上來也找不到出口。因為本身我念的是幼保科系,我內心不停告訴自己「這沒什麼,你可以的」。初期,我的奶量不多,為了寶寶我用雙手不停的擠,還要幫孩子洗屁股。雙手都中獎「媽媽手」,卻使我更加焦慮,也不敢告訴老公和我的媽媽。在月子中心的那段時間,每天照著鏡子,看到鏡子裡的自己和鬆垮垮的肚皮,還有分離的腹直肌,淚水默默從眼角滑落……我覺得眼前人不是我自己,很陌生,陌生到讓我不認識「她」是誰。一切都是正常的?「我還能回到以前的我嗎?」「疤痕會淡去嗎?」「奶水不夠怎麼辦?」「肚子的肥肉會消失嗎?」「一次兩個寶寶我能照顧好嗎?」「我能當一位好媽媽嗎?」「出了月子中心的日子會如何?」心裡多了好多好多的問號和未知以及焦慮,我的心找不到出口,當時的我也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有狀況,只能詢問朋友找朋友求助,得到的回應卻是「這都還好吧?生小孩本來就是這樣啊!這很正常好嗎!」於是固執的我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正常的……」,出月子中心回家後,因為「媽媽手」還沒改善,以至於我必需帶著護具,只能在旁邊做一些雜事,我覺得自己好像一隻失去翅膀的小鳥,很多餘,只能看著大家每天忙東忙西,即便家人和老公都說沒關係,要我把手傷養好,但自責感卻越來越重,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睡眠嚴重不足。一直都很獨立的我不知道該和誰開口。「會沒事的……會沒事的……我只要撐過就好!」即便我會在半夜起來餵奶時哭泣、自己洗澡時哭泣、曬衣服時哭泣但我真的不知道我自己怎麼了,為什麼自信一點一點開始消失,為什麼我越來越討厭自己,為什麼寶寶一直哭,我卻不知道怎麼哄,我不是幼保系的嗎?我在幼兒園都這麼多年了!手滑摔了孩子.啟動憂鬱開關直到一件事發生了,因為這件事成為壓倒了我內心的最後一根稻草。某一個週末,老公早起餵完早上的奶後便沉沉睡去,但我又聽到寶寶在躁動,原來是便便了!可是老公已經睡著了,想著他等一下還要起來上班,實在捨不得叫他,我便戴上護具和手套,幫寶寶洗屁股。那時候的寶寶已經蠻有重量了,在洗屁股時偶爾也會亂動,但因為帶著護具拇指不能彎曲,就在脫下尿布的一瞬間,寶寶從我手上滑落,我卻抓不住!我只能反射性地去接住寶寶,但寶寶還是撞到了。接踵而來是寶寶大哭,不停地大哭,我當下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依靠職業本能去檢查寶寶有沒有哪裡受傷,嘴裡不停地念著「對不起!對不起!媽媽對不起你!」然後嚎啕大哭,直到徐媽和老公聽到哭聲衝進廁所,我都還止不住淚水,嘴裡說著「我是不小心的,真的是不小心的,我不是故意摔到寶寶的!對不起!對不起!」我媽媽發現了我的不對勁,馬上安撫我,並告訴我寶寶已經沒有哭了,老公也緊緊抱住我,但我就像理智線斷掉了一樣,心裡的恐懼和焦慮翻倍式的爆增,從那一刻開始,我好像變了一個人。當負面情緒吞沒自己對自己極度厭惡、討厭自己、情緒低落、思緒變得混亂、思考變得緩慢、記憶力變差,會莫名的擔心很多可能還沒發生的事情。比如:「我覺得我媽媽會因為照顧寶寶病倒、我覺得疫情會害死寶寶、為什麼我要決定生寶寶,因為我的決定讓身邊的人好累……」每天,諸如此類的想法都像海嘯一樣吞沒自己,整個人變得緊張兮兮,只要些微風吹草動,感覺整個世界就會瓦解,對生活喪失動力,甚至有嚴重的輕生的念頭,走上頂樓各種可怕的畫面,反覆出現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每天強撐著,直到有一天在和很好的朋友聊天時,我告訴她「我真的快撐不住了,再這樣下去,我好怕我會跟這個世界說再見。」有護理背景的好友建議我去就醫,並告訴我目前的情況是產後憂鬱症。這才打醒了我。開朗的人也會有憂鬱的可能我這麼開朗,怎麼可能會產後憂鬱?而且寶寶都很健康啊,也都睡過夜了,我怎麼還會產後憂鬱?直到見到醫師的那一刻——醫師仔細地向我介紹了產後憂鬱症的原因和病徵,所有的指標都顯示著我有嚴重產後憂鬱症,我才知道:產後憂鬱的原因非常複雜,可能與荷爾蒙改變、產後身體虛弱、睡眠習慣改變、人生角色改變,以及夫妻關係改變等都有可能,因為母體在懷孕時承受了荷爾蒙巨大變化,生產後不管是雌激素、黃體素、雄性激素,以及壓力都影響著媽媽。要餵母奶還是要服藥?醫師告訴我:「一旦開始服藥,便不能再餵母奶」,罪惡感又湧上心頭,但媽媽和老公看著日漸消瘦,日日哭泣失眠的我,便鼓勵我依照醫師的建議開始服藥。還記得那天晚上,媽媽和老公陪著我一起最後一次親餵Kyler、Charlie ,「寶貝,對不起,是媽媽沒用,媽媽撐不下去了,如果媽咪可以勇敢一點……」說到這裡,我已經泣不成聲,徐媽和老公安慰著我:配方奶也是很營養的。於是當天晚上我開始服藥,也開始了產後憂鬱症治療……治療非一蹴可及.身邊的人只能陪伴治療的過程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期間因為各種情緒波動和負面意念反覆回診換藥,每一次換藥都是一段時間的煎熬。醫師解釋「情緒是一個起伏的波動,你的好轉不會是直線向上的」,這讓身旁的照顧者非常煎熬,深怕一個不注意,我就會衝動做出傻事。讓徐媽和老公看著我日日以淚洗面,我可以想像他們看著深愛的人受折磨,心中應該也很不好受……但我克制不住自己的腦袋,好像電線短路一樣不停地反芻思考折磨自己,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家人朋友的鼓勵,相信醫師的治療,盡我所能幫助徐媽跟老公。儘管日日以淚洗面,我還是相信著「我會好起來」,漸漸地,在經過幾次換藥後,醫師和我似乎找到對我有效的藥物,但副作用卻是沒有食欲,嚴重時甚至會想吐,所以我的體重不停的往下掉直到剩下43公斤,醫師再度加入輔助的藥物後才停止……產後憂鬱症的藥物並不是馬上會有作用的,最快也需要一週至兩週才會慢慢看到效果,並且需要時間、耐心、換藥、調適、心理諮商,全部一起做才會逐漸好轉,陪伴者能做的只有「陪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靜方式一天天過去,我的心緒慢慢的可以保持平衡,低落的時間越來越少,平靜越來越多……我告訴自己不能心急,只要能這樣平靜下去就好。直到現在,我仍在和產後憂鬱抗戰,但我已經好了許多,默默的,孩子也滿九個月了,當我感覺比較好時,我會去健走,或是每日晨間運動,建立新的習慣。在治療的期間,我也遵從醫師的指示,建立睡眠儀式,訓練自己的大腦「現在是睡覺時間」,因為睡眠不足對於產後憂鬱症會有很大的影響。我會在大約一樣的時間聽一樣的音樂、聞一樣的氣味、進行一樣的模式,在睡覺前開啟音樂,打開精油水氧機,再搭配腳底按摩,並且把手機放在很遠的地方(以前都是床頭伸手就能拿到的距離)。這樣的做法能克制自己睡前少用手機,也能避免藍光對大腦的刺激,漸漸地,我做夢的次數越來越少,入睡也容易許多。產後除了照顧寶寶,周遭的人也需要常常問一句「媽媽,你還好嗎?最近心情如何?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雖然我還在治療的過程中,但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正在掙扎的你,「你一定會好起來!」我不會跟你說加油,但我會跟你說「我陪你」。※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11-24 醫療.懷孕育兒
職場女性餵母乳好糾結! 醫助破除「4大迷思」家人支持不可少
職場女性升格新手媽媽,哺育母乳即成為一大課題。國健署為鼓勵媽媽哺育母乳,列出母乳哺育常見4大迷思並釋疑,包括「鬆軟的乳房,是沒有奶水嗎?」、「喝母乳的寶寶,便便稀稀水水,是媽媽亂吃東西嗎?」、「母乳六個月後會越來越沒營養?」、「要增加奶水,只要用飲食偏方多吃發奶食物就可以嗎?」等,另也推出母乳哺育互動遊戲,讓婦女及家人透過遊戲同步提升知能。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母乳對寶寶來說是最自然、營養的食物,可提升孩子免疫力,但對於剛生產完的媽媽來說,做母乳哺育是很辛苦的事,國健署鼓勵職場設置哺乳室,營造友善哺乳環境,另也鼓勵醫療機構成為母嬰親善認證醫院,協助解決媽咪在哺乳過程碰到的疑難雜症。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針對母乳哺育4大迷思一一釋疑,針對乳房鬆軟是否沒有奶水,他表示,脹奶不是判斷有無奶水的指標,在哺餵寶寶的前1、2周,賀爾蒙變化下乳房會脹滿且結實,後續奶水增加但乳房變得柔軟,會讓媽媽懷疑「奶水量不多」,其實寶寶還是能吸吮到170CC以上的奶水,因此只要寶寶吸吮,就能持續產生更多奶水。至於寶寶的便便較稀、水,李敏駿指出,因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寡糖、益生菌、乳糖及乳清蛋白等,對寶寶來說非常好吸收與消化,因此大便較稀軟,屬於正常現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純母乳哺育的寶寶到出生6個月之後,開始添加副食品,同時持續哺乳至2歲或以上。李敏駿說,不是因母乳營養不夠,而是寶寶需要更多營養成長,因此搭配副食品補充鐵、鋅、維生素D等均衡的營養素。李敏駿表示,增加奶水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寶寶吸多少,媽媽就產生多少」,可透過親餵或擠乳增加母乳分泌,以自然方式達到供需平衡。不過媽媽若哺乳過程承受許多壓力,會影響母乳分泌多寡,這時周遭親友的支持與鼓勵,有助媽媽持續哺乳的動力與勇氣。中國醫大附設醫院母乳哺育衛教師洪靜琦表示,媽媽哺育常面臨3大壓力,包括「長輩傳統觀念」因婆婆媽媽的年代哺乳經驗未廣泛,加諸媳婦或女兒壓力、「職場顧慮」女性哺乳遭職場同事不友善眼光、「自我憂慮」擔心奶水不足,加上配方奶廠商不斷遊說,進而花錢購買。洪靜琦表示,出生第一天的寶寶胃僅「一顆龍眼大小」,約5CC左右,媽媽的初乳量雖不多,但很夠寶寶喝,且初乳內含有高濃度免疫球蛋白、新冠病毒抗體等,對寶寶來說初乳就是「第一劑預防針」,因此寶寶剛出生時,多會鼓勵媽媽與寶寶不限時間的肌膚接觸來喝初乳。今年國際母乳哺育周主題「從教育與支持,加速母乳哺育行動(Step up for Breastfeeding:Educate and Support)」,國健署也發展首款母乳哺育互動遊戲,設計「育齡婦女、孕婦、產婦、家人及伴侶」4個角色的情境,讓民眾一同學習哺育知能,即日起至12月1日止也舉行「「母乳大挑戰 答題刮好禮」活動,答題挑戰成功後分享揪好友加入,即可參加刮刮樂,有機會將iPhone手機、iPad平板、多功能電烤盤等多項大獎帶回家。
-
2022-10-04 名人.張金堅
喝咖啡對腸道健康有影響嗎?名醫解析咖啡與腸道菌的關係
本文摘自475期 文/張金堅(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由於本人近年來熱愛咖啡,曾在2016年以健康的角度探討咖啡出版了一本《癮咖啡研究室》獲得廣大迴響,而今年八月底拜讀國內咖啡大師韓懷宗老師的續作《第四波精品咖啡學》距離韓老師第一本鉅作《咖啡學》,已是十四年前的事,韓老師鉅細靡遺地闡述第四波咖啡浪潮的概念,見證韓老師對咖啡之鑽研,博大精深,令晚輩非常敬佩。他在著作中,詳細解說由於氣候變遷及地球暖化,三大洲經典產區,已因全球升溫而有新產區出現,加上新一代的上游咖啡農,勤奮好學,已有身兼後製師、烘豆師、檢測師等技能於一身,更有頂尖研究及培育新品種的研究機構,如世界咖啡研究組織(World Coffee Research, WCR)及美國加州達維斯咖啡中心(UC Davis Coffee Center)之持續投入及輔導,像WCR已成功研發出雜交第一代(F1 Hybrid),可以抗病耐旱,又有美味基因的新品種。再加上現在科技發達、多元發酵、加料發酵、精銳盡出、味譜增寬,造就各式香醇濃郁咖啡。總之,咖啡因應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及創新求變、永續經營的議題下,已衍生了新產區、新品種、新處理法。咖啡會在第四波浪潮下,朝向更優質的生活美學邁進,而且延續往後數十年的歲月(表一)。無獨有偶的,2019年底突如其來的COVID新冠疫情到現在已近三年,這期間擾亂了世人的生活步調,疫情之中因為防疫、檢疫、隔離、施打疫苗及中重症住院治療等措施,使生活起了很大的變化,像咖啡等不可或缺的飲品反而有增無減。根據義大利在一篇醫學期刊《Food》之統計,在2021年,全民一年喝咖啡的量約增53.8%。在這將近三年間,由於疫情起伏,很多研究都在探討飲食、咖啡與疫情及健康的關係,也有很多學者鑽研咖啡與腸道細菌的關係。因為腸道細菌的研究近幾年來,也是學術界爭相研究而且非常重視的議題,本篇特別收集一些有關咖啡與腸道細菌相關的學術文章與讀者分享。什麼是腸道菌?現代細菌學始祖-法國科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曾在宴會時拿出放大鏡仔細端詳呈上的美食,尋找微生物的蹤跡,而引起宴會主人的不悅。事實上,我們無法躲避它們,因為微生物永遠與我們為伍,而且數量大到讓你難以想像!我們的身體大約由30兆個細胞所組成,但令人驚訝的是,另外還有相當多的微生物與我們共生,依存在人體內部與表面。它們分佈在身體各部分,但大多是在消化道中,其數量甚至比我們的細胞總數還多很多,預估多達100兆個細胞。人體的微生物組(細菌、黴菌與病毒等),與我們的健康密切相關,在人體運作機能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腸道裡的細菌,稱為「腸道菌」,是由超過500種細菌所組成,總重約有1.5公斤至2公斤上下。在這當中,有些是益菌,協助器官的功能發揮;有些則是壞菌,會造成人體的危害,甚至可能引發嚴重疾病。大體言之,好菌約佔10%~20%,壞菌約占10%~20%,其餘的60%~70%屬於中間型「伺機菌」端視身體狀況,有時一部分會變好菌,有時一部分會變壞菌。腸道益菌能幫助我們進行食物的消化與吸收,例如把蛋白質消化成小分子胺基酸並協助吸收,還能合成必需的重要營養素,從基因的微觀角度來看,人類大約有2萬5千多個基因,是人體器官運作的藍圖。然而與我們共生的微生物組所擁有的基因卻高達300萬至500萬個基因。這些基因的表現,對我們有利也有弊,一直牽動著我們的健康(圖一、圖二)。我們身體的腸道菌就受到生活周遭環境的巨大影響,以飲食來說明,喝母奶與喝配方奶的嬰兒,腸道菌就有顯著不同。你的微生物組就反映了你的生活環境。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門把與地板的細菌會與該居住者皮膚上的相符。家中環境的細菌組合也會改變,若舉家遷徙,只需要幾天的時間,他們身上的細菌就能棲息在新的住所(圖三)。近年來的醫學研究發現,腸道細菌的影響非常廣泛,比我們想像來得更重要。甚至與許多疾病都有高度的相關性。美國政府更因此投入巨額,由國家衛生院(NIH)執行的「人類微生物組計畫」(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HMP)的研究。舉凡發炎性的大腸疾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相關疾病、免疫疾病,連與精神相關疾病如憂鬱、焦慮及自閉症都與腸道菌有關。最近很多研究指出,癌症之致癌機轉亦與腸道細菌有關(圖四)。咖啡與腸道細菌的關係我們飲用咖啡進入腸道後,到底對腸道菌有何影響,最早是由瑞士學者的研究,邀請16位健康成人每天喝3杯咖啡,連續3週後查看糞便中的細菌發現Bifid bacteria(雙歧桿菌)之代謝活性及數目增加,後來相繼有很多研究亦有類似發現,日常生活中規律性喝咖啡的人,其腸道菌的多樣性較高,而且好菌居多。後來最經典的研究,乃是在2019年美國胃腸病學會年會由德州休士頓貝勒大學的Shawn Gurwara 及Li Jiao團隊發表的論文報告,他們的研究共邀集34名健康參與者進行內視鏡檢查,從腸道黏膜中的黏液進行了小活檢,共收集97份,並對微生物成分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每天喝2杯以上咖啡,腸道好菌增多,分佈均勻,抗發炎能力增強,相對於代謝異常及肥胖有關之腸道壞菌減少很多。其中腸道好菌包括Faecalivacterium(糞桿菌)、Roseburia(羅斯氏菌)、Odoribacter(氣味桿菌)、Alistipes(阿里斯氏菌)及Blautia(布勞特氏菌)等相對增加,至於腸道壞菌像Erysipelatoclostridium(厭氧桿菌)及Ramosum(多枝梭菌)等相對減少,其原因可能與咖啡含多酚類及抗氧化物(綠原酸)有關,使腸道益菌增加,腸道多樣性較高。這項對於腸道微生物組研究和咖啡背後的科學來說,是獨一無二且重要的。過去的研究都集中在糞便樣本的微生物組成上,目前這項研究的重點是腸道黏液活檢。腸道的直接活檢可能更準確地反映人體消化道內微生物群落的組成。而後很多研究均證明,咖啡可能會在腸道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以促進有益微生物群落的繁衍。這些腸道微生物群落與營造身體的健康有正相關。您可以每天享用一些咖啡,並知道您可能會幫助成長一些優質腸道細菌,這些細菌會反過來幫助您。另外今年一月,Nehlig博士是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INSERM)的名譽研究主任,在醫學期刊《Nutrients》發表了一篇相當重要的綜述,他特別強調咖啡確實改變了腸道微生物的組成,研究人員觀察到,咖啡攝入量會改變腸道菌群,主要是會增加雙歧桿菌等益菌的數量,雙歧桿菌是消化系統中常見的有益細菌,使腸道之共生菌相趨於平衡,對身體非常有益。新冠肺炎疫情期,喝咖啡有益嗎?據名古屋大學平山正昭教授之研究團隊,收集日、韓、美及芬蘭10國共953人之腸道細菌,發現染疫死亡率低之日、韓、芬蘭,擁有柯林斯菌(Collinsella intestinalis)之菌種較高,達34%至61%;而染疫死亡率高之墨西哥、美、英、比利時,其柯林斯菌所佔比率較低,只有4%~18%。其原因推測可能此菌種可分泌熊去氧膽酸(Ursodeoxycholic acid),可以抑制病毒與人體細胞表面ACE2受體結合,亦可抑制IL-2、IL-4、IL-β、及TNF-α等促炎細胞因子,故可降低新冠肺炎的致死率,可見腸道菌之種類與新冠肺炎疾病嚴重度很有關。所以在疫情期間,維持腸道中細菌之共生平衡,使好菌增加(例如柯林斯菌)、壞菌減少,變成相對非常重要。所以日常生活中使用益生菌(如乳酸菌、及雙歧桿菌等)可以減少新冠肺炎感染的機會,萬一發生感染,亦可使症狀減輕。最近在美國杜克大學醫院Dr.Paul E. Wishmeyer發現,針對有家庭接觸者並在7天內確診後隨機分配兩組各91人,一組給予乳酸菌。使用28天,結果發現,服用組只有26.4%有症狀,而安慰組則有42.9%人有症狀。另外,香港中文大學及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亦有同樣的發現。總之,攝取益生菌會引發一連串的免疫調節作用,全身的腸黏膜免疫力因而提升,再透過「腸肺軸」使呼吸道的表皮細胞,也可以活化免疫作用,對新冠肺炎的症狀亦可減緩。此外,根據美國西北大學Marilyn Cornelis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英國人體生物資料庫約4萬名成人追蹤分析,發現咖啡具抗發炎及抗氧化作用,飲用咖啡與發炎生物指標CRP,IL-6及TNF-1有關,而這些指標亦與COVID-19之嚴重率及死亡率有關,這些生物指標,喝咖啡者會降低。發表於2021年《Nutrient》的研究發現,每天喝2~3杯咖啡的人與每天少於1杯的人相比,COVID-19之感染率降低10%。在此篇文章中又指出,食用加工肉類會增加感染率,如果喝咖啡再加上多攝取蔬菜則能更明顯降低感染率。結語細菌不一定都是壞的。我們腸道中有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醫學上叫腸道菌群。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這些菌群對我們的健康非常有益。腸道菌群參與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謝,甚至與我們的心情和免疫系統的調節息息相關。這些菌群的數量和多樣性對上述這些環節有著重要影響。菌群的多樣性又取決於遺傳、環境、疾病產生、藥物服用、吸菸和飲食等很多因素。而本文中所述品飲咖啡,因咖啡飲料中含有很多多酚(polyphenol)及抗氧化物(如綠原酸等)促使腸道菌群更具多樣性,而使好菌比率增加,如果您有良好而且規律飲用咖啡之習慣,也許您也可以與親友分享品嚐咖啡的樂趣。如果您沒有喝咖啡的習慣,也無妨,可以開始盤點您的生活習慣及飲食方式,儘量找到能夠改善腸道菌的食物或飲料,如地中海飲食、綠茶等(圖五),同樣可以保有健康的身體。延伸閱讀: 。張金堅:談缺氧與癌症進展的關係 。張金堅:癌症新希望:談細胞治療扮演的角色
-
2022-08-16 癌症.飲食與癌症
高熱量+高蛋白飲食 對抗頭頸癌更有戰力
頭頸癌患者除了手術治療外,還會進行化療合併放療,約90%病人會出現體重減輕及營養不良狀況。因放療易引起口乾、口腔黏膜炎、吞嚥困難及味覺改變等副作用,往往會降低患者的食欲,進而造成營養不足、治療中斷,影響存活率。頭頸癌治療期間需補充高熱量及高蛋白飲食,為了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態,家屬常會購買雞精、鱸魚精、腫瘤商業配方奶等給予營養補充。其實,可以選擇當季食材自製高蛋白流質點心,儲備營養增強治療戰鬥力。高蛋白飲食的製作,可以豆漿或牛奶作為基底,額外添加全榖雜糧類如五穀粉、糙米麩、燕麥粉、地瓜、南瓜等,或堅果種子類如芝麻粉、杏仁粉、亞麻籽粉等,或水果類如蘋果、鳳梨、香蕉、木瓜等食物做搭配。特別設計「南瓜核桃豆漿」及「薑黃南瓜濃湯」兩道點心食譜,以富含β-胡蘿蔔素、維他命C和E等營養素的南瓜為主要食材,可預防改善病人食欲不振、口乾及黏膜破損等症狀。
-
2022-06-08 醫療.兒科
出生一天的女嬰「小腿骨折」原來是母嬰攝取維生素D不足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收治外院轉來僅一天大女嬰右小腿骨折,檢查發現維他命D嚴重缺乏,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診斷為「新生兒佝僂病」,由於足月新生兒佝僂病造成的骨折非常罕見,經檢查發現女嬰母親也是嚴重缺乏維他命D。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呼籲,新生兒佝僂病症狀不易發現,且進展無聲無息,卻會導致不良後果,甚至危害孩童一生的健康。家長關注新生兒的骨健康,透過有利於骨骼健康的營養措施、生活方式及適當的運動和日曬,為新生兒的骨健康加把勁。林鴻志說明,新生兒佝僂病是指骨骼軟化和弱化,通常是由於極度和長期缺乏維生素D造成。胎兒期骨骼礦物質的沉積發生在懷孕晚期,早產會中斷此過程,導致早產兒出生後面臨骨骼健康的問題。此外,極低體重早產兒較易從尿中排出過多的磷,早產兒的維生素D不足也間接造成鈣磷的吸收不夠。足月新生兒的佝僂病通常是因為母親的維他命D缺乏所造成。他指出,症狀方面,新生兒佝僂病於嬰幼兒期可能出現呼吸困難、骨折、驚厥、活動受限、畸形癒合、發育遲緩等,將影響一生的骨骼健康,目前可透過檢驗血中的鈣、磷、鹼性磷酸以及超音波、X光影像來診斷。林鴻志建議,如何防治?孕婦孕婦需攝取充足蛋白質、維生素D、鈣、磷等,包括孕婦配方奶、豆製品、蝦、貝類等,如不能經常食用乳製品則可考慮服用鈣劑。每日應適度日曬30分鐘以上。他指出,新生兒部份,新生兒餵食母乳應補充維生素D ,以改善短期骨礦化,避免骨質流失;三、具有新生兒佝僂病風險的新生兒,每天可採溫和親子運動10分鐘,刺激骨骼生長。
-
2022-05-13 該看哪科.兒科
兒童腹瀉QA/大便稀軟就是腹瀉?急性與慢性症狀又有什麼差別?
因應 COVID 疫情時代,民眾戴口罩的意願提高,讓因呼吸道症狀就診的兒童比例大幅下降;但也因為生活習慣改變(外食需求增加),腹瀉,可以算是近期兒科門急診中前三名常見的主述了。許多家長認為,只要大便稀軟或是次數多即為腹瀉,但實際上不盡然,小朋友排便性狀、次數和年紀大多跟飲食相關,並非所有稀軟便都代表有胃腸道疾病存在。一般而言,新生兒的排便次數較成人多,母乳寶寶常以稀水便為主,每天解便次數更可多達五六次以上,若不了解狀況,容易讓家中的爺爺奶奶擔心,誤認為小寶寶腹瀉而帶至附近診所或門診就診。事實上,隨著年紀增加和添加固體食物(所謂的副食品),排便次數和性狀才會漸漸地接近成人。那什麼是腹瀉?腹瀉時需要注意什麼事情?以下就讓我們來了解兒童腹瀉以及家長們可能會面臨到的問題。Q1:如何定義腹瀉?根據臺灣小兒消化醫學會治療建議中提到若發生糞便質地軟化(軟便或液便)及排便頻率增加(24 小時內≧ 3 次)則可以視為腹瀉。不過糞便質地的改變比排便次數更能反映出腹瀉。以客觀角度評估,嬰幼兒每天大便總量大於 10 g/Kg/Day,較大兒童或成人大於 200 g/Day,就能認為是腹瀉。而依照症狀發生的時間長短,可以分為兩種(如表):小於 14 天(兩週)的稱為急性腹瀉(acute diarrhea),而超過 14天(兩週)的則稱為慢性腹瀉(chronic diarrhea)。Q2:造成腹瀉的可能機轉?基本上可分成以下四種,但事實上大多數腹瀉都合併多重機轉一起發生的。⑴ 滲透性腹瀉(osmotic diarrhea)主因是腸道消化吸收不良(尤其是醣類),在遠端的小腸及大腸造成很高的滲透壓,使水分由腸道黏膜往腸腔滲漏而引起。這種腹瀉通常在短暫禁食之後,腹瀉情況會改善。例如續發性乳醣不耐症。⑵ 分泌性腹瀉(secretory diarrhea)細菌的毒素刺激腸黏膜,導致腸黏膜分泌大量水分及電解質,這種型態即使禁食,腹瀉仍舊持續存在。例如霍亂。⑶ 腸道運動失調(motility abnormalities)腸胃道蠕動太快時,水分停留腸內的時間太短來不及吸收,腹瀉相應而生,如腸躁症。相反地,蠕動太慢會造成細菌過度增生,也會引起腹瀉,例如先天性巨結腸症、假性阻塞。⑷ 發炎反應(inflammation)很多感染性腸炎會引起腸道發炎反應,另外一種情況則是本身有發炎性腸道疾病如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等也會經由此機轉造成腹瀉。Q3:急性腹瀉常見的病因?腹瀉可以有多種病因引起(如表),而急性腹瀉大多都是由感染所造成。急性腹瀉的病原主要區分為「病毒性」及「細菌性」,其中病毒性感染佔了大多數。病毒性胃腸炎在臺灣一年四季可見,根據臺灣疾病管制署數據資料顯示,最常見的病原體為輪狀病毒(Rotavirus)、諾羅病毒(Norovirus)與腸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其他病毒如星狀病毒(Astrovirus)、微小病毒(Parvovirus)、冠狀病毐(Coronavirus)等也可引起急性胃腸炎。常見的症狀為嚴重的水瀉、高燒、嘔吐及伴有脫水現象。自從 2006 年輪狀病毒疫苗的廣泛使用,輪狀病毒相關疾病的流行大幅度降低。諾羅病毒則是社區型胃腸炎的首要原因,廣泛分布全球。在國內好發於學校、醫院、軍營、收容及安養機構等人口密集區,也常發生於餐廳、大型遊輪、宿舍和露營地等地方。細菌性胃腸炎在臺灣盛行於炎熱的夏季,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 的感染,其它的病菌如曲狀桿菌(Campylobacter)、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等。另外病童若使用較長時間的抗生素後有機會有困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腸炎,較嚴重的會造成偽膜性腸炎。此外,食物因保存方式不當被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污染進而產生毒素也會造成兒童腹瀉,大部分病童在吃了不潔的食物以後,可能在數小時之內出現腹瀉等症狀。Q4:急性腹瀉的治療方式有哪些?目前兒童急性腹瀉的治療包括以下幾項:⑴ 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液。(oral rehydration solution ORS)⑵ 儘早餵食與飲食調整。⑶ 使用止瀉劑、添加益生菌 (Probiotics)或補充鋅 (Zinc)。維持體液平衡最方便的方法是適時補充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液。補充電解質液首要考量葡萄糖、鈉、鉀等含量的比例。葡萄糖含量過高的電解質補充液無法縮短病程或排便量,建議選擇葡萄糖含量介於 2~2.5% 之間,鈉含量介於45~79 mmol/L 範圍。許多市售運動飲料因含糖量高、滲透壓高及鈉含量低,除非經過特別調整,一般不建議當作為嬰幼兒腹瀉時的電解質補充液。保持腸道餵食有助於腸道細胞修復,改善病程。餵食母乳的嬰兒應該要繼續哺餵母乳而不需要暫停,若寶寶出現乳醣不耐症的情況時,可以考慮使用無乳醣配方奶粉,但不建議常規和長期使用。臨床上將配方奶粉沖泡稀釋,目的就是在稀釋乳醣,但需考慮病童的營養攝取是否足夠。至於是否稀釋奶水,則依據臨床需求判斷,一般建議盡早恢復正常濃度沖泡。較大的孩童則可以考慮以米飯、小麥、馬鈴薯、麵包、穀物、瘦肉、優格、蘋果、香蕉等給予餵食(例如 BRAT 飲食);脂肪含量過多與高單糖類食物(如油炸物、果汁、汽水等)則應該盡量避免在急性期食用。簡單來說,因為大部分的腹瀉是非細菌性所引起,故不一定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即使是細菌性腸炎,也不一定需要使用抗生素,最重要的是維持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避免脫水。最好的支持性療法是短暫腸道的休息、飲食療法、和治療續發性碳水化合物耐受不良。除非是特殊病菌、免疫力低下、或是出現併發症的病童,才需要正確地使用抗生素治療。Q5:那些情況需要就醫尋求協助?當小朋友出現下列情形 (紅旗警訊)時,就可能需要就醫評估是否需要靜脈輸液,甚至是住院治療:⑴ 反覆嘔吐或腹痛。⑵ 腹痛嚴重或持續集中在某部位。⑶ 長時間無法進食。⑷ 大便有明顯血絲、黏液,高燒不退。⑸ 腹部腫脹。⑹ 精神活動力變差、嗜睡、行為改變或嬰兒哭鬧不休。⑺ 小便變少、口腔黏膜乾燥、心跳加快、體重下降等中重度脫水現象。⑻ 嚴重脫水導致休克、昏迷或太虛弱不能口服液體。兒童腹瀉經由支持性療法及治療潛在疾病,大部分都能逐漸好轉,當孩子有出現腹瀉症狀時,家中主要照顧者要加強洗手、妥善處理病童的排泄物、監測小便量及精神狀態,若有出現紅旗警訊時,應立即就醫讓專業的醫師評估處理。記得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工作才是安全之道。
-
2022-02-14 癌症.大腸直腸癌
常放臭屁是大腸癌前兆嗎?形成臭屁取決於2個因素
讀者WANG在2022-1-14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想請教放臭屁一定就是代表腸道內壞菌過多的意思嗎?因為我本人早上都固定吃大燕麥片配豆漿喝,中午就吃兩份的蛋白質,晚餐則是吃豆類製品(豆干)或一些肉!每天也有吃不少的蔬菜水果,早上都有運動習慣,可是不曉得為什麼每天放的屁都臭的!不解,還是代表我腸道長了不好的東西嗎?」我是真沒想到,「臭屁」這個話題竟然是如此熱門,不論中文的還是英文的,網路文章是琳瑯滿目看不完數不清。英文的還好,大多還算保守中肯,但中文的則不乏既響亮又撲鼻的,例如《健康2.0》在2020-12-16發表的「放臭屁」可能是大腸癌前兆!江坤俊提醒:6種情況別忽視。有趣的是,《李宜霖胃腸肝膽科》在 2018-4-13就已經發表常放臭屁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而第一段是開門見山就說:【「常放臭屁是大腸癌前兆」只是謠傳。這個傳聞在網路上經常被轉載,門診裡病患也常提及這個傳聞帶來的困擾。放臭屁多數與大腸癌無關,但可以當作是身體發出的訊號。】更有趣的是,《中天快點TV》在2019-11-5發表放臭屁是大腸癌?外科醫:這3顏色大便才危險,而第一段也是開門見山就說:【許多人疑惑「如果常常放臭屁,是不是得到大腸癌的前兆?」,基隆長庚一般外科副教授、主治醫師江坤俊表示,這是錯的,大腸癌跟放臭屁沒有絕對的關係……】所以,這位江醫師在2019年接受採訪時說「常放臭屁是大腸癌前兆」的說法是錯的,但是在2020年卻在自己主持的所謂的健康節目說「放臭屁可能是大腸癌前兆」。(請問,「可能」是有意義嗎?還是只是為了脫責?)不管如何,根據一篇1998年發表的論文,臭屁的最主要臭味成分是hydrogen sulphide(硫化氫),然後是methanethiol(甲硫醇),然後是dimethyl sulphide(二甲基硫醚)。請看Identification of gases responsible for the odour of human flatus and evaluation of a device purported to reduce this odour(識別導致人體臭屁氣味的氣體並評估旨在減少這種氣味的裝置)。為了要確保能取得臭屁樣本,這項研究是讓志願者在前一天晚上和當天早上各吃200公克的pinto beans(斑豆),並且在收集樣本之前兩小時再吃15公克的lactulose(乳果糖)。之所以會選用斑豆是因為大多數豆類,包括斑豆,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抗性澱粉,和硫。膳食纖維和抗性澱粉不能在小腸被消化,所以會進入大腸成為細菌的食物,而細菌在分解這些食物時就會產生氫氣、二氧化碳、和甲烷。豆類所含的硫則會被細菌轉化成硫化氫、甲硫醇、二甲基硫醚等帶有臭味的氣體。乳果糖是半乳糖和果糖結合形成的雙醣,在臨床上是用來治療便秘。當牛奶被加熱時,乳糖就會轉化成乳果糖,而且是溫度越高,產生得就越多。可是人體並沒有能分解乳果糖的酶,所以乳果糖會進入大腸成為細菌的食物,從而導致產生具有滲透力和蠕動刺激作用的代謝物(如乙酸鹽),以及甲烷氣體。從這個實驗的設計就可看出,臭屁的形成是取決於兩個因素:(1)氣體的形成 – 這是由於食物無法在小腸裡被分解,但可以在大腸裡被微生物分解,從而產生氫氣、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沒有味道的氣體,(2)臭味的形成 – 這是由於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硫,從而被轉化為硫化氫、甲硫醇、二甲基硫醚等帶有臭味的氣體。容易形成氣體的食物通常是富含膳食纖維和抗性澱粉,而它們通常是被認為有益健康。請看「抗性澱粉」抗癌?以及膳食纖維誘發肝癌?。所以,常放屁不見得是件壞事。另一種容易形成氣體的食物是牛奶,但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尤其是東方人,有「乳糖不耐症」的問題。這種人缺乏乳糖酶,所以無法在小腸裡分解乳糖,而沒有被分解的乳糖在進入大腸後就會被微生物分解,從而產生氣體。請看牛奶引起的疾病以及配方奶,為何需要,乳糖不耐,無法扭轉?。至於臭味的形成,目前除了已知食物中的硫是最重要的元素之外,網路上的種種說法,包括出自許多胃腸科和腫瘤科的醫生,都是毫無科學根據。例如前面提起的「常放臭屁是大腸癌的前兆」,儘管我極盡所能,花了數小時的時間搜查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但就是搜不到有任何可以支持此一說法的論文。我也到幾家較有信譽的醫療機構搜查,包括梅約診所、美國癌症協會、西奈山醫療系統、WebMD、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美國CDC,一樣是查不到有任何一家說放臭屁是大腸癌的徵兆。讀者WANG所問的「還是代表我腸道長了不好的東西嗎?」,如果指的是大腸癌,那有可能就是被《不健康2.0》這樣的節目給誤導了。至於為何「每天放的屁都臭的」,只能說是個人體質吧,例如,有些人的大腸裡可能有比較多或比較活躍的「臭氣生成菌」吧(沒有證據,只是臆測)。不管如何,根據一篇2005發表的論文Effectiveness of devices purported to reduce flatus odor(號稱可降低臭屁味道的設備的有效性),炭纖維內褲能有效防止臭味的傳播。所以,我就用「炭纖維內褲」稍作搜索,發現市面上的確是有這種內褲。但是為了避免有推薦某某品牌之嫌,我還是請讀者自己去搜尋相關產品吧。原文:臭屁是大腸癌前兆?
-
2022-02-01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過年遇急性腸胃炎怎麼辦?醫:出現7症狀必須儘速就醫
每逢農曆過年時節,寒冷的天氣、熱鬧的氣氛、團圓的喜慶,一大桌的滿漢全席是台灣在地人秉持的圍爐傳統,然而許多人因為過年休假期間大吃大喝、通宵達旦打牌、玩樂菸酒不離手,使人體的腸胃不但沒休息,反而更努力工作;再加上零食、三餐不定時等不規律作息,熬夜不僅使得生理時鐘改變,使血壓升高,胃酸的分泌也易過多,因而引發腸胃不適,胃酸24小時都在分泌,造成消化道壓力及刺激,更容易導致消化性潰瘍。急性腸胃炎在兒童比較容易發生,但在大人也不少見,可以發生於一年的任何季節及時間,但如果發生於重要假期例如春節年假,那就大大的掃興了。引起急性腸胃炎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細菌、病毒、寄生蟲或是受到毒素汙染的食物。腸胃炎又可分成非感染性腸胃炎及感染性腸胃炎。非感染性腸胃炎主要是由非傳染性的食物毒素或藥物毒性所引發。而感染性腸胃炎,一般最常見是由細菌或病毒所引起的,病程大約是7天,如果腸胃道症狀大於7天或是更久就有可能是寄生蟲或其他病因。腸胃炎是怎麼傳染發生?腸胃炎的傳染途徑主要是糞口傳染,經由受到患者的飛沫、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器皿、或水源傳播以及食入受早就存在的細菌毒素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致病菌及毒素進入我們的消化道,影響腸胃道的機能,使其無法進行正常的蠕動及消化功能,因此產生腸胃道的症狀。最常見的有發燒、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痛等症狀。◎細菌性腸胃炎可引發細菌性腸胃炎的常見病菌有:腸炎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及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等。其它傳播力較強且症狀較嚴重,但在臺灣已較少見的桿菌性痢疾、霍亂、傷寒、副傷寒與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等疾病已列為法定傳染病。其中沙門氏菌好發於夏天,也需特別當心。一般而言,細菌性腸胃炎症狀較為嚴重,除了發燒、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痛之外,比較容易有血便及膿便產生。◎病毒性腸胃炎病毒性腸胃炎最常見由輪狀病毒 (Rotavirus)、諾羅病毒 (Norovirus)、腺病毒 (Adenovirus)、沙波病毒(Sapovirus)及星狀病毒 (Astrovirus)引起。在台灣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隔年3月間,而腺病毒則一整年內都會發生。輪狀病毒、腺病毒、沙波病毒及星狀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輪狀病毒更是引起嬰兒和5歲以下幼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而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皆可能受到感染。諾羅病毒的爆發流行好發於學校、醫院、軍營、收容及安養機構等人口密集機構,但也常發生在餐廳、大型遊輪、宿舍和露營地等地方。所有急性腹瀉中,由諾羅病毒所引起的可高達50%。病毒性腸胃炎最常見有大量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會有發燒、腹痛、胃痛、噁心、類似流感肌肉酸痛等。大部分得到病毒性腸胃炎的人通常可以靠自身免疫力完全恢復,一般少有後遺症發生。腸胃炎的處置原則及治療腸胃炎患者最常見症狀為上吐下瀉,所以水分電解質的攝取補充非常重要。對於病情較輕的病毒型腸胃炎,多數不需要抗生素治療,通常採支持性療法,建議前一到兩天需禁食僅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可以喝一比一稀釋的運動飲料或是電解水,讓腸胃道先得到充分休息,如果嘔吐及腹瀉有比較改善,也可以開始試喝米湯,然後循序漸進再慢慢吃白粥等清淡飲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食物,如果支持性療法兩天都完全沒有改善,那就考慮要就醫。5歲以下嬰幼兒是腸胃炎的高危險群,通常可先禁食約四到六小時即可逐步恢復正常進食,嬰兒可以繼續哺餵母乳或配方奶,較大幼兒可以先給予米湯、稀飯、蘋果、白吐司等,若腹瀉改善則可正常用餐,並避免油膩食物及含糖飲料。雖然大部分的腸胃炎都可以在這處置下恢復,但當出現腸胃炎相關症狀就必須儘速就醫且可能需要住院治療。腸胃炎的出現以下症狀就必須儘速就醫1.持續嘔吐無法進食2.無法控制的腹瀉(一天大於六次) 3.高燒持續二到三天以上4.強烈的腹痛5.出現血便或膿便6.出現意識不清的及嗜睡的情形7.出現嚴重脫水情形(呼吸心跳加快、血壓降低、口腔黏膜乾燥、尿量減少)腸胃炎的預防腸胃炎的傳染途徑主要是糞口接觸傳染,經由受到患者的飛沫、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器皿或水源傳播,以及食入受早就存在的細菌毒素汙染的食物而引起,所以勤洗手是最重要的。進食前、出入公眾場合、處理生鮮食物及如廁後都是需要洗手的時機。出門返家後第一步先確實洗手,可避免將外來的病菌帶回家。在外更儘量少用手接觸口鼻黏膜,以減少染病的機會。家中如有生病的人,更須注意個人衛生,需使用公筷,更確實洗手以減少家中群聚感染。飲食方面,特別是幼兒、老人抵抗力較弱,海鮮肉類雞蛋等食物應避免生食,最好要完全煮熟後食用。總之,在歡慶年節之餘,注意食物保鮮,過期不新鮮食物儘量不要食用。在流行的季節,最重要的還是重視個人、環境及飲食的衛生。請切記掌握「少糖、少鹽、少油、高纖、控制份量」的飲食概念,您也可以健康享瘦過個好年。
-
2022-01-26 新聞.食安拉警報
植物油加工恐含致癌縮水甘油 餅乾巧克力113年納管
近年含植物油的餅乾、巧克力等食品被驗出「縮水甘油」,恐有致癌疑慮。食藥署今天宣布,將針對植物油、魚油等訂定限量標準,新制預計民國113年元旦上路,違者最高罰2億元。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預告修正「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針對市售與食品原料的食用油脂提出縮水甘油脂肪酸酯(GEs)限量標準,另嬰幼兒穀物類輔助食品及嬰幼兒副食品使用的食用油脂,則加嚴限量管理。縮水甘油污染物質是近年發現的新興加工污染物,主要是食用油經過高溫精煉後產生;縮水甘油經人體消化道分解後,將產生可能具有人體健康危害的縮水甘油環氧丙醇(Glycidol),長期食用可能有人體致癌疑慮。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周珮如接受媒體電話聯訪表示,食藥署自107年起開始評估縮水甘油的管理,去年7月1日起先針對嬰幼兒配方奶粉與奶水實施縮水甘油的限量標準,粉狀產品不得超過每公斤50微克,液態產品則不得超過每公斤6微克。周珮如表示,本次進一步針對市售與食品原料的食用植物油與海洋生物油脂規範,如棕櫚油、魚油、海豹油等。周珮如說,這些食用油多仰賴進口,食藥署也與國內進口原料油大宗的東南亞國家洽詢相關管制方式,並評估可能在國內輸入原料油中就含縮水甘油,故訂定限量標準。周珮如說,本次預告新制針對市售與食品加工使用原料的植物油與海洋生物油制定限量標準,不得超過每公斤1000微克;而嬰幼兒穀物類輔助食品及嬰幼兒副食品使用的食用油脂,則不得超過每公斤500微克。周珮如表示,考量原料油的貿易時程,以及食品原料配方調整等所需時間因應,新制預計於113年1月1日上路。屆時包含市售的瓶裝植物油,以及加工過程使用植物油的餅乾、巧克力,以及添加魚油的嬰幼兒副食品等,都在管制範圍內。周珮如說,未來新制上路後,若油脂製造業者販賣的植物油、魚油等不符規範,限期未改正者可開罰新台幣3萬至300萬元。至於餅乾、巧克力等加工食品業者,周珮如說,依法食品業者使用的原料都要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若原料油遭查出不符合標準,限期未改正者可開罰6萬至2億元。
-
2022-01-17 養生.聰明飲食
社交名人發佈的飲食資訊能信嗎?權威期刊曝真相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在大前天(2022-1-12)發表Nutritional Analysis of Foods and Beverages Posted in Social Media Accounts of Highly Followed Celebrities(營養分析被高度追隨的名人發佈在社交媒體賬戶的食品和飲料)。這篇論文在一開始說,演員、選手、和歌手這類名人有非常大的影響力,而他們在社交媒體所發布的posts(帖子)往往會被粉絲認為是值得信賴的。所以,來自芝加哥大學和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就想看看這些名人在社交媒體所發布的飲食資訊是否符合健康標準。他們共篩選出181位名人,包括66位演員和電視名人; 64位音樂藝術家; 和 51 位運動員。這 181 位名人(男102,女79)的平均年齡是32歲,而粉絲總數為 57 億(平均每人有3150萬粉絲)(註:台灣人口2350萬)。這些名人從2019年5月到2020年3月共發布了3065個跟飲食相關的帖子,涉及2467種食品和2713種飲料。就發布的數量而言,零食和甜食是其他類別的 3 倍(920 [37.3%]),其次是水果(313 [12.7%])、蛋白質(295 [12.0%])、混合菜餚( 271 [11.0%])、蔬菜 (269 [10.9%]) 和穀物 (227 [9.2%])。 在飲料中,酒精類是佔了半數(1375 [50.7%]),其次是咖啡和茶(524 [19.3%])、加糖飲料(374 [13.8%])和水(328 [12.1%] )。研究人員是根據美國農業部 2015-2016 年膳食研究食品和營養數據庫的資料來評定食物和飲料是否健康。這個數據庫包含了超過8600 種食品和飲料的每 100 克份的標準營養價值,而對於每種食品和飲料,研究人員從最匹配的條目中記錄了糖、鈉、飽和脂肪、總脂肪、能量、蛋白質和纖維含量。研究人員也是根據這個數據庫將食品分為 11 個類別(水果、蔬菜、乳製品、蛋白質、穀物、混合菜餚、零食和糖果、脂肪和油、調味品和醬汁、糖、蛋白質和營養粉),以及將飲料分為 8 個類別(酒精飲料、加糖飲料、水、咖啡和茶、乳製品飲料、100% 果汁、減肥飲料、嬰兒配方奶粉和母乳) 。結果顯示,在 181 位名人中有 158 位(87.3%)的整體食物營養評分是不健康(也就是,足以違反英國青少年廣告限制的法律),而只有9 位名人(5.0%)是獲得了健康的食物營養評分(另外14位名人沒有發布跟食物相關的帖子)。至於飲料,181 位名人中有 162 位(89.5%)獲得了不健康的整體飲料營養評分,而只有12 位(6.6%)獲得了健康的營養評分(另外7 位名人沒有發布跟飲料相關的帖子)。 在單一食品和飲料項目水平上,2467 種食品中的 1493 種(60.5%)和 2713 種飲料中的 1488 種(54.8%)獲得不健康的營養評分。至於粉絲對這些食物和飲料帖子所做的互動,研究人員發現,越健康的食物所獲得的like(讚)和comment(評論)就越少。所以,這篇論文的總結是:正如本研究所發現的,不健康食品帖子與追隨者參與度增加之間存在關聯性,而這是給發布不健康食品帖子提供了潛在動力。 然而,鑑於名人的被廣泛追隨,如果名人承諾發布更健康的食品和飲料資訊,則有可能塑造他們追隨者的看法,即健康飲食是有正當性和有價值的。追隨者也需要認清,社交媒體可能只代表了一個精心策劃、不完整的窗口,而不是讓人們了解名人的實際生活情況,例如飲食。延伸閱讀:普羅大眾追捧偽科學,不屑真科學原文:名人發佈的飲食資訊,能信嗎?
-
2021-08-16 該看哪科.兒科
女嬰肚子拉不停 原來是牛奶過敏引起
一名3個月女嬰,滿2個月開始改換配方奶粉哺育後,原本一天排便3次,卻突然暴增至8至10次,甚至曾一天腹瀉15次,解出水便、血絲便,就醫才查出是因為牛奶蛋白過敏引起。烏日林新醫院小兒及過敏氣喘科賴永清醫師表示,女嬰的父母親分別有嬰幼期腹瀉病史和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因此她有8、9成機率會遺傳過敏體質。女嬰長達一個月慢性腹瀉,體重無明顯下降或增加,理學檢查只有腹脹,以及大便細菌培養無明顯致病菌或病毒感染,再經由抽血檢查免疫球蛋白IgE特異抗體,發現數值高達4.18以上,高於正常平均值為0.6至1,因此確診為牛奶蛋白過敏。賴永清說,起初先給女嬰喝部分水解牛奶蛋白嬰兒奶粉,雖然有改善腹瀉情形,但一周後又再度腹瀉,期間有出現血絲黏便;接著改喝無乳糖止瀉奶粉,有改善腹瀉也無血絲黏便,但兩周後又再度一天排10次便。最後,當換為「無乳糖高度水解蛋白止瀉奶粉」才成功改善因牛奶蛋白過敏而引起的腹瀉情形,觀察一個月都恢復正常了,建議之後至少6至9個月後再換回一般配方奶粉。他指出,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生率為2%至5.9%,對嬰兒來講牛奶蛋白是外來的蛋白質,而牛奶有近20種會引起過敏的蛋白質,其中常見的有酪蛋白、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新生兒因為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發生過敏性腸炎機會比成人更為普遍。由於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為非特異性且多元,如腹脹腹痛、腹瀉、嘔吐、血便等,也可能會產生其他過敏反應,如異位性皮膚炎,打噴嚏、流鼻水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過敏性休克,因此在診斷上需要高度的警覺,否則容易漏診或誤診。 賴永清說,針對牛奶過敏的寶寶,有50%會在1歲後消失,有70%會在2歲時消失,有85%會在3歲時消失。如果家中有對牛奶蛋白過敏的新生兒,至少4至6個月都要盡量哺餵母奶或高度水解牛奶蛋白配方奶粉,母乳媽媽應該避免攝取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至於副食品,則建議滿6個月後再添加,蛋白及全蛋製品則延遲至18至24個月大時,花生、堅果、魚類、甲殼類,至少滿3歲後才可提供。
-
2021-07-27 該看哪科.婦產科
新手媽媽小甜甜有感而發,餵不餵母奶VS.對小孩負不負責根本兩碼子事,心疼被情緒勒索的媽媽們!
生過小孩的媽咪都知道,產後沒多久便會嘗試著讓寶寶吸允母乳,刺激母乳順利分泌,也增加寶寶和母親之間的親密感,於此同時,媽媽因賀爾蒙的影響也變得更多愁善感。餵母奶再自然不過,卻不該成為壓力月初才剛產下女寶、成為新手媽媽的藝人小甜甜,時常在臉書粉專上分享喜悅及心得。日前,她在某媽媽社團看到因餵母奶或配方奶而被情緒勒索的媽媽文章,感到非常心疼。「到底為什麼媽媽餵不餵母奶,要跟媽媽對小孩負不負責任拿來做牽拖?」小甜甜表示,可能很多家人會覺得反正就是要餵啊,母奶健康!小孩能有抵抗力!營養又長得快!重點省錢啊…,但這些都不應該成為媽媽的壓力!無形中的情緒勒索,令媽媽崩潰不已儘管目前小甜甜並未遇到棘手的母乳問題,但是一旦身為媽媽非常理解那種心情。小甜甜認為,每位媽媽都一定希望給自己小孩最健康的,無奈很多人似乎忽略了媽媽本身?尤其每個人狀況不同,這無關胸部本身大小,或是有沒有吃、是否少吃了什麼,在準備到著手的育兒過程,媽媽絕對比任何人用心認真!「就是有媽媽真的產後沒有母奶,這當中存在著各種可能,無論怎麼樣努力就只能擠出一兩滴,媽媽也很挫敗也很失落難過~」小甜甜喊話:「沒有人能情緒壓力勒索『媽媽本人!』」小編當初剛生完也是奶水不足,儘管已經很努力讓寶寶吸允,但寶寶仍哇哇大哭、餓著,於是護理師建議可混著餵配方奶,先讓寶寶喝飽。幾天下來,自己都怪自己到底怎麼了?脆弱得流眼淚(賀爾蒙惹禍!)還被老公笑竟然這樣就哭了,當下白眼翻到頭頂。母奶or配方奶,寶寶都能健康長大「所以,不要再同時給媽媽壓力、讓她更難受了,不是當事者說的都麻很輕鬆,有些長輩或許沒有惡意,但脫口說出怎麼會沒奶餵?有那麼難嗎?是不是吃的不夠補?這些話都會讓媽媽心情更加失落不堪好嗎!!!」小甜甜對配方奶也有話要說:「還有~配方奶怎麼了嗎?現在配方奶真的都很棒好嗎?甚至除了有延續母奶配方,有的抗過敏、有的適合乳糖不耐症...,還有很多選擇能夠符合寶寶需求,更讓縱使不是喝母乳的寶寶也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小編暗自慚愧,當時還因為讓寶寶混喝配方奶而難過自責(哭)。媽媽想退奶,就是不愛小孩?小甜甜表示,有些職場媽媽或是有特殊狀況,想要退奶,卻被說是不愛小孩、不負責任...。「哈囉!每個人狀況不一樣,更不是每個地方都方便媽媽時間一到就能擠奶,種種這些壓力壓抑下,媽媽太可憐了吧?更無法好好做好每件事!而這根本無關愛不愛小孩,是媽媽自己的權利。」小甜甜感謝自己身邊一路上都遇到專業正向的人,給她很多正面想法,也看到很多例子讓她能以同理心看待,「媽媽開心真的太重要了!所有被這些問題困擾的媽媽們~真的無須在乎在意,妳並不需要滿足任何人,也不需要跟任何人交代,你才是媽媽耶!」媽媽開心最重要,一起當個健康媽媽!其實,產後媽媽要面對的事情真的很多,照顧寶寶、學習和寶寶相處、餵奶擠奶、換尿布洗屁屁、傷口處理及復原,加上賀爾蒙波動,真的壓力山大。小甜甜指出:「媽媽心情好、放輕鬆自己,覺得最舒服的狀態才是最重要的,面對小孩跟當下每個問題都會很不一樣,更會迎刃而解的!」至於媽媽本身,小甜甜也建議:「有問題就問、有需要就找人協助,耳朵聽有意義幫助的事情,其他有礙媽媽身心靈直接跳過略過下一頁吧?一起加油,當快樂無憂的 #健康媽媽 吧。❤」※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6-16 新聞.食安拉警報
基因改造製「岩藻糖基乳糖」 食藥署同意第二案
為了讓不喝母乳的寶寶也能獲得類似母乳的營養,衛福部食藥署公告「以基因改造大腸桿菌K-12 DH1 MDO MAP1001d菌株發酵生產之2-岩藻糖基乳糖的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讓此食品原料可用於嬰兒配方食品、嬰兒配方輔助食品、兒童乳粉等食品,但不可超出每公斤含1.2公克的安全使用量。新制即起上路,違者最高開罰300萬元。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嬰兒配方奶粉常會模擬母乳的營養成分,但天然存在於母乳中的寡糖「岩藻糖基乳糖」,較難從母乳以外的地方取得。而「岩藻糖基乳糖」類似膳食纖維,可以促進寶寶腸胃蠕動,並且提供益生菌好的生長環境,調節菌叢生態 。但因生物技術的進步,基因改造大腸桿菌的方式發酵生產,並經過一系列的純化步驟製得。廖家鼎說,這是食藥署核准的第二案。之前核准過基因改造「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1540菌株」發酵生產的食品原料可添加於寶寶配方食品中,這次則核准基因改造「大腸桿菌K-12 DH1 MDO MAP1001d菌株」發酵生產的食品原料也可添加。廖家鼎表示,此款技術生產的食品原料使用時,應符合相關加工製程、規格、使用範圍、使用限量以及原料的生產來源資訊標示等限定。並參考歐盟規定,該食品原料使用於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配方輔助食品及專供7歲以下兒童的乳粉或類似產品,使用限量以即食或依產品標籤指示調配後的供食狀態作為計算基準,最高為每公斤1.2公克。新規定即起正式上路,經查獲食品所使用的原料不符合相關規定者,將依食安法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
2021-06-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兒童IBD及早治療 以免影響生長發育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關鍵的致病因子,至今不明,僅知道基因缺陷、飲食、吸菸或壓力以及腸道免疫系統失衡,又或是腸道共生菌引起的發炎反應。除了成人患者,不乏有兒童罹病,多發生在10到19歲,台大兒童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吳嘉峯說,愈小罹患IBD對生命威脅風險更高於成人,也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延誤診斷時間更長,兒童確診多重症。吳嘉峯說,兒童IBD患者延遲診斷的時間比成人IBD更長,幼兒沒有明確的言語表達能力,即使腹痛也沒辦法說明。若發生在幼兒時期,糞便都是稀便,家長不容易區分是否為一般急性腹瀉,除非嚴重血便,腸阻塞或急性腹膜炎,才可能被懷疑,因此症狀相對嚴重,病程也比成人長,影響層面更大。因腸道發炎無法吸收,也讓兒童IBD患者出現營養不良、消瘦、缺鐵性貧血、缺乏維生素D與B群等。研究顯示,營養不良發生率可達20%以上。進入成長期,兒童患者骨齡比實際年紀小,大多也長不高,另外是家長擔心孩子喝牛奶或是多吃,腹瀉會更嚴重,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更加影響孩子們的成長。輕症可利用飲食控制,中度需用藥,但選擇有限。吳嘉峯表示,以克隆氏症而言,在嬰幼兒時期輕症就被發現的話,可以採取全配方奶的飲食,或是部分固體食物搭配配方奶,研究顯示,該方式在輕度的兒童克隆氏症病患也能達到治療效果。若發炎程度在中度以上,則需要投以與成人相同的傳統藥物,如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劑量會低於成人。效果佳的生物製劑對兒童有使用限制,由於兒童臨床試驗非主流,也導致兒童IBD患者在生物製劑的選擇比成人少很多。團隊照顧兼顧營養、心理,規律服藥助穩定成長。兒童IBD看似在照顧與治療上困難重重,但吳嘉峯說,近年各家醫院都在推展「多專科照護團隊照顧」,大多都有專業營養師介入,直接幫忙家長選擇最適合孩子的飲食方式。同時,根據統計,約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兒童IBD患者會有情緒問題,也都會搭配心智科醫師協助。很多家長對於孩子能否健康成長都相當憂心,吳嘉峯說,只要積極搭配治療,一定可以擁有和一般人一樣的人生。他記得自己第一位診斷兒童IBD的案例,這位男童才4個月就出現腸道疾病,腹瀉、血便,直到接近一歲才被確診,體重只有5公斤,是同年齡的一半。家長很配合按照醫囑配合治療,投以免疫抑制劑,固定服藥,每三個月固定回診、兩年做一次大腸鏡,現在已經是高中生,IBD並沒有嚴重影響他的成長與生活。切除腸子別怕手術、造口 穩定控制 人生還是彩色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副院長、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趙德馨表示,IBD的手術以小腸、大腸等切除術為主,主要是針對不同部位出現腸阻塞、潰爛而執行切除術。不過切除腸道最擔心出現短腸症,指的是小腸長度只剩下120公分以下且沒有大腸,或是小腸剩下50公分但有完整大腸。趙德馨表示,短腸症會影響腸道蠕動也會影響吸收,需要定期給營養支持與藥物治療,同時也要給予必要的維生素,如鋅、鈉、鎂等等。臨床上盡可能保留腸子避免短腸症發生。被診斷需要手術的患者最常問到,是不是開刀就一定會有造口?趙德馨表示,不是動手術一定會有造口,但腸道發炎得非常嚴重,造口能暫時降低腸道發炎的頻率,維持乾淨,只要腸道恢復到目標值,造口就可以關回去。不過患者對於造口極為恐慌,寧願忍痛也不願開刀,曾有位20多歲就診斷克隆氏症的患者,聽到術後可能會有肛門造口,拒絕治療三年,直到腹部脹得跟鼓一樣才開刀。一開始他僅需要做單純的氣球擴張術,但因為拖延治療,造口開了,且開的時間也比預期得長。趙德馨表示,造口不是世界末日,現在照顧造口的經驗也愈來愈豐富,從敷料到清潔方式,都有專業造口師可以協助教學,同時只要跟著醫師的步伐走,就算有造口也能去游泳,也能跟正常人相同。
-
2021-05-11 該看哪科.婦產科
幼兒成長配方如何嚴管? 食藥署六月開會討論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上個月兒童節後推出「誘兒奶粉甜祕密」系列報導,揭露滿一歲幼兒飲用的成長配方,含糖量驚人且乳含量不足等問題,引發多位立委關注。今日上午立委陳秀寶和莊競程聯手召開記者會,呼籲食藥署和國健署應積極管理,明確定位成長配方是「特殊營養食品」還是「乳品」,輔導業者符合規定,避免現行廣告亂象混淆家長的選擇。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回應,食藥署已規劃六月初召開專家會議,邀請食品、營養、消保、醫學相關背景的專家,討論成長配方的管理問題;不排除參考美國政府的最新規定,要求業者標示「添加糖」含量,提供家長多元的參考資訊。鄭維智說,依《食安法》,成長配方的乳含量沒有超過五成,品名不得寫「奶粉」,糖含量在罐裝營養標示也有規定,家長購買時可詳細閱讀;各界關心現行做法有不足,食藥署都有聽到,將開會討論。立委莊競程的小孩將滿八個月,他說,「我不怕孩子吃得多,擔心是吃下什麼?」市售成長配方定位不明且標示不清,家長霧裡看花,政府應積極作為,為孩子把關。立委林淑芬也關心此議題,日前已要求食藥署啟動調查,檢驗市售成長配方的糖含量狀況,建立基礎資料,以利後續加強管理。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許多市售成長配方會加蔗糖、玉米糖漿等添加糖,乳含量卻不足,「這不就類似含糖飲料。」家長不了解其中關鍵,以為跟一歲以下的配方奶一樣,都有受到政府嚴格把關,事實上兩者差很大。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金惠民和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毛心潔都說,這類成長配方喝多對孩子無益,臨床觀察會阻礙孩子練習咀嚼食物的能力,只愛喝,不愛吃蔬果魚肉等六大類,孩子的起跑點容易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她們呼籲,除了加強標示,政府需多從衛教著手,提升醫護人員的知識、改善家長的觀念。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科長胡怡君表示,目前國健署針對七歲以下的幼兒,提供七次免費的健檢服務,未來將思考如何透過這機會,加強多元化的傳播,將正確的衛教知識傳達給家長。▌延伸推薦:【專題報導】誘兒奶粉甜秘密【系列報導】甜蜜陷阱 配方奶粉95%含糖【系列報導】如何把關…兒科醫師:成長配方應納管
-
2021-04-08 該看哪科.兒科
新生兒頻繁血便 醫師建議2方式解決
新手爸媽對於新生兒的照顧都是戰戰兢兢,若遇大便有血絲情況會更驚慌,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張淳翔表示,少部分新生兒會遇到血便狀況,首先要排除病毒性腸胃炎,再來考慮較常見的食物蛋白過敏導致直腸發炎,若新生兒仍有血便,可利用2方式解決。張淳翔指出,食物蛋白過敏導致直腸發炎通常需臨床診斷,若將懷疑的過敏原移除後,症狀改善就能確診,如果是配方奶的新生兒,建議使用水解蛋白奶粉,以降低牛奶蛋白的致敏性。針對全母乳的母親,其飲食通常會限制蛋白質,臨床上新生兒的血便會在1到2周內消失,若新生兒症狀未得改善,除要確認媽媽是否有攝取到牛奶蛋白,確定飲食已排除牛奶蛋白,但新生兒仍有血便狀況,媽媽就需避免攝取到蛋及大豆蛋白。母乳新生兒中,偶爾會有反覆血便的狀況,若因媽媽飲食攝取到微量的誘發蛋白質,新生兒的血便是微量且可自癒,建議媽媽維持現階段程度的飲食控制,不需另外加以改變或嚴格限制。但排除上述情況後,新生兒仍有反覆且頻繁的血便,張淳翔提出2點建議:第一,可將母乳改成水解配方奶。尤其當媽媽認為飲食限制非常困擾,或有其他原因如回歸職場等想停止母乳哺餵。第二,繼續使用母乳。若新生兒僅有輕微疾病表現,沒有其他腸胃不適、哭鬧、生長遲滯狀況,若媽媽願意繼續母乳哺餵且維持限制蛋白飲食,這樣的作法雖沒有完整研究,但對新生兒的傷害目前認為較低。研究顯示,27位母親選擇僅限制牛奶攝取,並非全面限制蛋白池,經持續追中發現,新生兒在6個月大時都已無血便症狀。
-
2021-04-05 該看哪科.婦產科
嗜糖成癮 成長配方 2杯就超標
快滿三歲的噗心應該要開始學習和大人一樣,由六大類食物中攝取營養,也藉此訓練咀嚼能力;但她總偏愛喝「又香又甜」的成長配方,一天要喝近一千毫升,幾乎是同齡幼兒的兩、三倍,卻對青菜、肉類等興趣缺缺。噗心媽媽、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試著讓女兒改喝白色鮮奶。噗心會問:「那種黃色牛奶還有嗎?」白色的,不夠甜。兒科醫師和營養師眼中,這是對成長配方「過度依賴」,添加的糖分和香料讓幼兒無糖不歡,容易挑食,也難銜接固體食物,「只愛喝、不愛嚼。」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毛心潔說。兒科醫師臨床觀察,台灣一歲以上的幼兒,十個約有八個會喝成長配方,比率相當高。毛心潔指出,常見家長來求診,煩惱孩子總不吃飯,進一步詢問孩子的一日飲食,會發現常是早上喝一杯配方奶、中午飯沒吃兩口,繼續喝配方,晚餐和睡前再喝,「怎麼可能吃得下飯?」糖尿病風險增加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金惠民表示,二○一三年澳洲雪梨大學曾研究,調查印尼和馬來西亞成長配方的添加糖問題,發現長期飲用成長配方可能導致孩子蛀牙、腰圍增加、體重過胖,甚至提高罹患第二類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願景工程此次調查台灣市售廿一款成長配方發現,高達九成五添加精製糖,如蔗糖、果糖、乳糖、玉米糖漿等。經專家估算,部分品牌喝兩到三杯,就可能超過國際醫學組織給幼兒的每日糖建議攝取量十五公克。營養師吳芃彧觀察,在廣告和通路的推廣下,許多父母在孩子滿一歲後,會從嬰兒配方奶銜接使用成長配方,成長配方好沖泡,口感既香又甜,孩子愛喝,也就很容易取代正餐,但這樣的取代並不健康。不適合天天攝取她強調,一歲後的孩子得花時間學習咀嚼、吞嚥天然食物,建立健康飲食的習慣;成長配方就像大人生病、住院時,會飲用的「高糖份高熱量補充品」,是在非常時期的營養補充品,而不是天天可以攝取的「食物」。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說,成長配方添加許多微量營養素,雖有助於補充營養,但不該添加蔗糖等精製糖,孩子吃多了,反而影響發育及健康。他呼籲政府應將成長配方納入「特殊營養食品」的管理範疇內,讓專家可介入審查、限制配方的含糖量。
-
2021-04-05 該看哪科.婦產科
營養師:無甜不歡 影響孩子口味發展
糖吃多有害身體健康,近年各種衛教推廣下,減糖、限糖已成為國人的飲食守則。不久前手搖飲龍頭「清心福全」宣布將部分茶品最高甜度降為原本的七分糖。大人的飲品尚且如此,對糖分錙銖必較,那麼為何給小小孩喝的成長配方要加那麼多精製糖?曾在奶粉業任職的全聯會婦幼組營養師吳芃彧指出,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讓孩子喜歡。「人類與生俱來就愛甜味。」吳芃彧說,兒童發展學界有項經典研究,測試新生兒對味覺反應,發現給他們食用酸性食物,寶寶和大人一樣皺眉噘嘴;喝蜂蜜水時笑咪咪。奶粉廠利用人類嗜甜的天性,於是在配方裡加糖,調整風味,影響孩子的口味發展和飲食習慣。為何加糖 業者多未回應截至截稿前,包含雀巢、美強生等配方奶業者都未回應為何要加糖;亞培則強調,相關產品都符合衛福部規範,未來政府如果有新規定,將致力遵循。本次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調查統計,廿一款配方中,添加乳糖的最多、有十五款,蔗糖第二、有八款,其餘還有配方添加果糖、葡萄糖漿、玉米糖漿等;且超過一半的配方會添加兩種以上的精製糖,例如蔗糖加玉米糖漿固形物。國內乳品加工權威、台大動科系教授陳明汝指出,廠商在添加糖的選擇上,一個是考量成本,一個是考量甜度。因為母乳含有乳糖,業者在設計配方奶的成分上會優先選擇加乳糖,不過乳糖單價高、甜度較低,大概是蔗糖的三成甜,因此就需添加蔗糖、果糖來調整風味;這其中果糖最甜,是蔗糖甜度的一點五倍到一點七倍,但是人類腸道沒有酵素可以分解它,吃多了就是負擔。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系教授黃延君說,回到營養學基本觀念來看,「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飲食。」天然食物或水果裡也有各種糖或果糖,適量攝取有助平穩情緒、安定神經,攝取過多則會影響健康,因此重點在攝取量。她說,孩子若過度依賴含糖配方奶、不吃正餐,代表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父母或照顧者必須注意。黃延君認為,把食物分成好壞無助於養成良好飲食習慣,但相對的,食品製造廠商有責任揭露成長配方的添加糖含量,並回頭思考添加糖必要性,成長中的幼兒認識各種食物的味道,對身體各項功能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都非常重要,因此是否能設計出更健康、符合現代需求的產品,是讓產業往前邁進與永續的關鍵。
-
2021-04-05 該看哪科.婦產科
專家觀點/原形食物 才是天然營養來源
坊間廣告或媽媽論壇常見這種討論:成長配方添加多種營養素、礦物質,能補充幼兒的營養所需。專家指出,這是迷思,一歲後的嬰幼兒和大人相同,主要飲食都來自六大類食物,除非有特殊疾病或食物攝取困難,才建議補充配方奶。孩子若有缺乏營養素的問題,專家認為應該先從一般食物中攝取,像紅肉或深綠色蔬菜,「配方奶是不得已的最終手段」。孩子缺鐵、缺維生素D是普遍新手父母苦惱的問題,鐵攝取不足容易導致貧血、損害大腦發育,而維生素D攝取不足,嚴重則會引起骨質疏鬆。實踐大學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副教授陳巧明九年前曾接受國健署委託,研究台灣一歲前嬰兒的營養缺乏狀況,發現比起喝配方奶的孩子,母乳哺育的嬰兒容易有上述營養素缺乏的問題,必須在副食品上多花費功夫。近年她將調查對象延伸至一到兩歲的幼兒,得出相同結論,代表配方奶在「營養強化」上確實有價值。不過,她將營養結果進一步和個案在語言、行為等認知發展做交叉分析時發現,母乳哺育的孩子雖然容易缺鐵和維生素D,但認知功能比起單純飲用配方奶的孩子更好,可見母乳提供的多重營養素和哺育過程中與寶寶的互動及親密支持,是配方奶無法取代的。陳巧明認為,成長配方雖可補充孩子營養缺乏的狀態,但這是不得已的手段,正確觀念仍要回到日常飲食,父母需要多花點時間和心力,鼓勵孩子攝取蔬菜、豆魚蛋肉類等六大類食物,建立均衡飲食的習慣。而不是只要喝夠配方奶,天然食物加減吃就好,這是本末倒置了。輔大營養科學系副教授駱菲莉也說,兩歲以內的嬰幼兒是飲食習慣養成和口味建立的關鍵期,孩子從六個月後開始食用副食品到一歲後吃一般食物,透過觸摸和品嘗顆粒、塊狀或軟質的蔬果、魚肉等,促進孩子認識不同種類食物。她說,其實配方奶添加的鐵等營養素,都可從肉類和深綠色蔬菜中攝取,而且孩子多吃這些原形食物,同時還可攝取其他養分,建立這樣的飲食知識與習慣,孩子一生都受用。
-
2021-04-05 該看哪科.婦產科
如何把關…兒科醫師:成長配方應納管
成長配方潛藏精製糖危機,如何化險為夷?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和台灣兒科醫學會雙雙呼籲,政府應將成長配方納入「特殊營養食品」,訂定國家標準來嚴格管理;並仿照美國二○二○年最新作法,從標示「添加糖」含量著手,讓父母在選購上有充分透明資訊;同時鼓勵業者減糖,設計更符合孩子健康的營養補充品。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調查市售廿一款成長配方發現,高達九成五含有精製糖,且經過計算,部分配方奶喝兩到三杯,就可能超過國際醫學組織的每日糖建議攝取量。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指出,基於兒科醫師立場,衛福部應該將成長配方納管,讓相關專家參與會議、協助把關。熟悉配方奶產業的全聯會營養師吳芃彧表示,目前台灣一歲以下配方奶屬於特殊營養食品,規定較嚴格,政府訂有國家標準,上架後每季食藥署會抽查,確保內含的成分符合規範。一歲以上成長配方就大不同。吳芃彧說,和超商貨架上的統一布丁一樣,成長配方被歸類為一般食品,只須遵守「食安法」等規定,也沒有定期抽驗,管理寬鬆。她強調,成長配方應該是幼兒有營養不良等問題才飲用的補充品,衛福部應納入特殊管理,並要求業者標示添加糖含量,讓父母了解配方奶究竟額外加了多少糖。消基會食品委員會委員、乳品專家陳明汝建議,政府可針對一到三歲的成長配方制定國家標準,規範添加糖的最高限量,同時管理其他成分含量。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毛心潔認為,歐美等國的飲食指南或醫學組織陸續提出更精確的幼兒攝取建議,政府可參考外國作法。
-
2021-04-05 該看哪科.婦產科
甜蜜陷阱 配方奶粉95%含糖
糖對孩子的健康危害,已受到國際間的重視。除了飲料、巧克力等零食,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調查發現,滿一歲孩子每天飲用的「成長配方」,二十一款有九成五額外加糖;經過計算,部分品牌喝兩到三杯,就可能超過國際醫學組織的每日糖建議攝取量。孩子喝成長配方原是為了補充營養素,卻可能落入入甜蜜陷阱。兩歲以下 應避免攝取糖科學已證實,糖是健康的隱形殺手,攝取過多會引發蛀牙、肥胖、慢性疾病等問題;嬰幼兒腦部發展正值黃金發育期,攝取糖更須小心。最新出爐的「二○二○─二○二五美國飲食指南」首度建議,兩歲以下嬰幼兒應避免攝取糖。歐洲胃腸病學、肝病學和營養協會(ESPGHAN)也建議,兩歲以下的嬰幼兒糖攝取量應降到最低,兩歲以上每日精製糖的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百分之五。大部分家長習慣在孩子一歲大時,改喝配方「奶粉」,因為業者宣稱含有幼兒成長所需的營養素。但極少人注意,多數成長配方的奶粉比率不到一半,按法規不能算乳品,添加過多糖分,反而可能威脅孩子健康。繼「囚居晚年」系列後,願景工程關心幼兒健康與糖害,諮詢董氏基金會和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等專家,開始追查成長配方隱藏高糖分的問題。記者於去年六月於不同的藥局通路,採購廿一款成長配方,並邀請四位專家舉行會議討論,決定參考美國紐約大學全球公衛學院的一項科學研究,整理成長配方外罐上的成分和營養標示,以確認成長配方的含糖問題。逾半配方 不只加一種糖結果發現廿一款成長配方中,廿款都添加加工後的精製糖;其中有十五款添加了乳糖最多,八款添加蔗糖。其餘也有添加果糖、葡萄糖漿、玉米糖漿固形物等。此外,超過五成的配方添加兩種以上的糖。數據顯示,每一百卡熱量的成長配方約有八至十二公克的糖。超過八成五成長配方含糖量比一般純奶粉更高,且大多是對健康有危害的精製糖,不是奶粉原有的天然乳糖。三歲以內的幼兒,每日平均熱量所需是一千兩百卡,參考歐洲醫學組織的糖攝取建議,這時期的幼兒最多一天不能吃超過十五公克的精製糖。願景工程邀請營養師公會專家估算發現,有些成長配方喝兩到三杯(約四百至六百毫升)就有可能超過一天的糖分攝取量。專家籲納管 標示含糖量此次調查諮詢十三位營養師、兒科醫師等專業意見,多位呼籲政府應將成長配方納入「特殊營養食品」加強管理,或從標示添加糖含量做起,並鼓勵廠商自主研發「減糖配方」,讓孩子喝得更安心。「誘兒奶粉甜祕密」系列報導今起刊出兩天,願景工程邀請大家一同來關心幼兒飲食健康,遠離糖的威脅。
-
2021-02-08 該看哪科.婦產科
醫病天地/嬰幼兒缺鋅害成長遲緩
許多父母納悶小孩子為何矮人一截?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遺傳新陳代謝科醫師吳信儒指出,嬰幼兒時期的生長遲緩與營養狀態息息相關。有名10個月大的男嬰即因嘴巴周圍明顯紅疹,且身高不足,被診斷出是因缺鋅造成,經補充鋅3個月後,紅疹沒了,還長高了5公分。吳信儒說,鋅是小兒長高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它是細胞生長的重要輔酶,維持嬰幼兒正常生長與新陳代謝。經探詢病史發現,這名男嬰約4個月大開始出現厭奶情形,所吃的奶量就不是很充足,吃副食品也出現挑食情形,尤其對肉糜類的副食品更是不想吃進嘴裡。在嬰幼兒飲食中,鋅的主要以母奶或配方奶,以及肉類副食品為主要來源,鋅缺乏的孩童也常見伴隨著蛋白質的低下。此男嬰經營養衛教以及額外補充口服鋅滴劑3個月後,身高明顯增長了5公分。也有一位國小五年級的男生,上國小五年來,座位都在最前排,父母知道自己的小孩有挑食的壞習慣,以為營養不良才長不高,帶來門診原本只想請醫師嚇嚇小孩,勸勸要多吃,經抽血檢驗,赫然發現也有鋅不足的情況。吳信儒指出,嬰幼兒缺鋅症除了表現在嘴巴周圍紅疹情形外,紅疹也有可能出現在手指和臀部,常常被當成口水疹、尿布疹、接觸性皮膚炎,建議家長多加注意。
-
2021-02-04 新聞.食安拉警報
恐致癌!食藥署訂嬰兒奶粉汙染物限量標準 7月上路
各類經高溫處理的植物油加工食品經動物實驗發現,可能含有具致癌性的物質「縮水甘油脂肪酸酯」。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告將先針對嬰兒奶粉訂定縮水甘油脂肪酸酯(GEs)的限量標準,新制將7月1日上路,沒有額外緩衝期。GEs是近幾年才發現新興加工汙染物,主要是油品在製造過程經高溫、脫臭、脫酸、脫色而產生,棕櫚油因結構特性較易產生這類物質。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由於嬰兒奶粉中也會添加植物油,考量嬰幼兒為高敏感風險族群且奶粉為嬰幼兒主食,因此食藥署先從此下手,比照歐盟訂定GEs限量標準,粉狀配方奶中的每公斤不得超過50微克;液態配方奶每公斤則不得超過6微克。由於歐盟並未擴大到其他食品訂定限量標準,加上成人食品來源較多元,因此目前不會暫不會擴大至其他食品。廖家鼎也表示,不論進口和國產的奶粉品牌之前都已做過檢驗,都符合標準,且去年已召集相關業者開座談會,皆已了解新制將於今年7月上路,因此不會給予額外的緩衝期。屆時若違反衛生標準的業者,將依食安法要求限期改善,限期未改善者則可處3萬至300萬元罰鍰。
-
2021-02-01 科別.兒科
小孩全身紅疹又比人家矮一截? 醫師診斷發現缺鋅
許多父母納悶小孩子為何矮人一截?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遺傳新陳代謝科醫師吳信儒指出,嬰幼兒時期的生長遲緩與營養狀態息息相關。一個10個月大的男嬰因嘴巴周圍明顯紅疹,且明顯身高不足,被診斷出是因缺鋅造成,經補充鋅3個月後,紅疹沒了,還長高了5公分。吳信儒說,男嬰因全身性紅疹而求醫,在測量身高體重對照生長曲線圖後,發現身高在第3百分位之下,也就是過於矮小,是不正常的身高發展,再加上全身出現紅疹,立即轉給小兒遺傳新陳代謝科做進一步診斷。他說,男嬰從出生5、6個月大就開始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因搔癢而睡眠品質不佳,父母還為小嬰兒戴上布手套防止抓破皮,看了皮膚科擦藥膏也無法根治。門診身體檢查發現該男嬰在嘴巴的周圍也長了紅疹,這種皮膚表現高度懷疑與營養素鋅缺乏有關,經抽血檢驗果然男嬰血中的鋅元素低於正常值,足足少了120微克/升。另外,血中總蛋白量也在低標,才導致生長遲滯。吳信儒說,鋅是小兒長高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它是細胞生長的重要輔酶,維持嬰幼兒正常生長與新陳代謝。經探詢病史發現,男嬰約4個月大開始出現厭奶情形,所吃的奶量就不是很充足,吃副食品也出現挑食情形,尤其對肉糜類的副食品更是不想吃進嘴裡。在嬰幼兒飲食中,鋅的主要以母奶或配方奶,以及肉類副食品為主要來源,鋅缺乏的孩童也常見伴隨著蛋白質的低下。此男嬰經營養衛教以及額外補充口服鋅滴劑3個月後,身高明顯增長了5公分。也有一位國小五年級的男生,上國小五年來座位都在最前排,排隊在最前方,父母知道自己的小孩有挑食的壞習慣,以為營養不良才長不高,帶來門診原本只想請醫師嚇嚇小孩勸勸要多吃,經抽血檢驗,赫然發現也有鋅不足的情況。吳信儒指出,嬰幼兒缺鋅症除了表現在嘴巴周圍的紅疹情形外,紅疹也有可能出現在手指和臀部,常常被當成口水疹、尿布疹、接觸性皮膚炎,建議家長多加注意。
-
2020-12-01 新聞.健康知識+
麻醉之前為什麼要禁食?可以請家人幫我去麻醉諮詢嗎? 7大麻醉常見疑問,麻醉醫師替你解答!
麻醉的需求始於人們對免於恐懼與痛楚的追求,作為現代的麻醉專業人員,我們不僅解決最基本的疼痛問題,更致力於為病患把關手術安全,並提供安心舒適的醫療體驗。如果將麻醉圍術期(Peri-operative period;手術前、中、後期)比喻為一趟飛行,開始的麻醉誘導、術中維持一直到結束的催醒,就像飛機的起飛、航行與降落,旅程中可能遭遇的亂流及惡劣天候,都有賴專業的麻醉醫療團隊來處理。當外科醫師評估病患需要進行手術時,也會安排麻醉的術前評估,這是麻醉科醫護人員第一次和前來諮詢的民眾接觸。為了能夠安全並且舒適地進行手術,麻醉醫師會詢問一連串的問題,以做出最適合病患身體狀況以及手術需求的麻醉計畫。究竟麻醉醫師在一連串的問題之後有哪些考量,而預計要進行諮詢的民眾又能提供什麼資訊來輔助麻醉計畫的進行呢?讓這一篇文章在一問一答中為你說明:麻醉醫師到底在想些什麼?問題1:我能不能請家人朋友幫我去麻醉諮詢呢?藉由觀察諮詢民眾進入診間時的活動與談話,醫師可以評估病患會不會輕微活動就氣喘吁吁、是否有左右姿態不平衡的神經學症狀,或是經由目視判斷病患的呼吸道會不會是困難插管;另外,聽診與氧氣濃度的檢查在評估麻醉風險時,也可以提供非常重要的資訊。所以除非行動不便或需要密切觀察的重症病患,親自前往麻醉諮詢,是讓麻醉醫護為您量身定做安全麻醉計畫的最佳方式。問題2:為什麼詢問我以前的手術經驗?跟這次麻醉有什麼關係嗎?過去接觸麻醉的經驗,可以評估身體會不會對特定的藥物或成分產生不良反應,並且在這次麻醉中予以避免。部分病患容易在麻醉之後感覺噁心想吐,其中又以女性、非抽菸者、曾有術後暈吐經驗的人較容易發生。藉由詢問過往的手術及麻醉經驗,醫師可以在麻醉計畫中加入預防噁心嘔吐的藥物,讓民眾享受更舒適的麻醉體驗。如果曾經接受過外科手術的治療,評估臟器解剖構造的改變和組織沾粘的可能性,可以讓醫師事先準備適合您的輸液管路及血品,讓身體在麻醉時接受最安全適當的照顧。問題3: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與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對麻醉有什麼影響?手術侵襲與麻醉處置對於身體來說都是外在的刺激,如何讓病患平安度過挑戰並完成治療,都有賴麻醉的專業照顧。長期的高血壓與高膽固醇會造成體內血管退化、彈性降低,血管壁上的退化性斑塊則可能造成血管狹窄,導致器官發生缺血性傷害,如:缺血性中風、心肌梗塞、腎臟功能損傷;而糖尿病導致的自主神經病變,對於手術中心跳血壓的穩定控制,更是一大挑戰。藉由詢問「爬樓梯到三樓」或「快步走十分鐘」等中度活動,是否會造成胸口感受如重壓的悶痛,或短暫休息無法緩解的急促呼吸,醫師便能初步評估心肺功能,或轉介心臟內科進行進一步檢查。具有心血管及腦血管疾患病史的病患在手術中可以藉由置放動脈導管,以連續性的血壓監測來避免太高或太低的極端血壓,降低主動脈剝離甚至腦溢血的可能性。充分讓醫師了解您目前的三高病史與控制情形,可以盡可能降低相關併發症發生的機會!問題4:我有氣喘的情形,這會影響到我進行麻醉嗎?氣喘成因是免疫反應引發的慢性呼吸道發炎,當遇到過敏原或物理性刺激時會形成「呼吸道過度反應」,會以喘鳴或是慢性咳嗽表現。為避免進行手術與麻醉時對於呼吸道的處置誘發氣喘發作,麻醉諮詢時會詢問近期氣喘發作頻率、需要使用藥物頻繁程度,及對於睡眠與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用以判斷病患的控制情形。亞東醫院麻醉部與胸腔內科合作,轉介氣喘病患至「氣喘評估門診」,在手術前將病患的氣喘症狀調理到最理想的狀態。對於有氣喘煩惱的病患,麻醉計畫中會加入預防性的氣管擴張藥物,並且在需要進行氣管內管置放的麻醉中,使用減少呼吸道刺激的「影像輔助插管工具」來為安全性把關。問題5:哪些疾病還會影響到呼吸道處理的安全性呢?吸菸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產生、支氣管管徑變窄、肺泡坍塌,導致術後感染或肺部併發症的發生。另外,吸菸者對於麻醉中常用的鴉片類止痛藥敏感性較低,相較於非吸菸者會需要更多的藥物才能達到一樣的止痛效果。因此麻醉前如果能禁菸12小時,就能改善肺部的氧氣供應,降低手術中缺氧情況;若禁菸達4至8週,更可以減少呼吸道分泌物,降低手術後肺部併發症機率。患有僵直性脊椎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分別因為頸部關節活動度低及穩定性不佳,在氣管內管的置放時更需要麻醉醫師最嫻熟的呼吸道處理專業。因此,建議在諮詢時主動告知醫師相關的病史,讓我們能夠依照評估為您準備進階的「光纖支氣管內視鏡」或「影像輔助插管工具」,保障您的氣管內管置放順利與麻醉安全。問題6:我有肝臟疾病或腎功能不理想 可以麻醉嗎?麻醉圍術期使用的藥物依照藥理特性分為肝臟代謝、腎臟排除、肺臟呼吸排除,以及其他非關肝腎的化學排除方式(例如非去極性肌肉鬆弛劑cisatracurium 經由霍夫曼消除反應(Hofmann elimination)排除)。麻醉前先行評估病患的肝腎功能異常,可以在藥物種類與劑量選擇上最佳化。例如腎功能不理想的病患,止痛藥物的選擇就會避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麻醉鎮定藥物如Midazolam也必須做減量調整;除了免除腎臟功能的惡化,也加速麻醉後的恢復。在麻醉諮詢的把關下,如果發現嚴重的肝臟功能異常或是腎功能衰竭,可以即時會診相關的專家,評估是否有需要進行處理或透析治療。問題7:麻醉之前為什麼要禁食?進行全身麻醉時,胃部與食道的括約肌張力會較平時來得低。如果胃內充滿食物,容易逆流至口腔並嗆入氣管,造成危險性非常高的「吸入性肺炎」,其中胃食道逆流、吞嚥失調、腸阻塞、消化道沾黏等疾病患者更是高危險族群。根據美國麻醉學會的建議,麻醉前攝入的食物種類與禁食時間:◎清澈液體(2小時):開水、無果粒的果汁、不含牛奶的茶◎母乳(4小時)◎配方奶與牛奶(6小時)◎無油脂、低蛋白質固態食物(6小時):吐司、餅乾◎正餐或富含油脂的食物(8小時):便當、炸雞排在手術之前空腹並不是一個舒適的體驗,不過這小小的不便,能為麻醉病患帶了最大的安全保障。
-
2020-11-28 新聞.健康知識+
鮮奶、保久乳、奶粉哪個營養? 加熱別煮沸!營養師的答案可能讓你嚇一跳
鮮奶、保久乳、奶粉、機能奶、調味乳、果汁牛奶等,超市或便利商店貨架上經常擺放各式各樣的乳製品,包括脫脂、高鈣、含鐵、整腸等相關產品至少上百種,到底喝哪一種牛奶才是最好的呢?鮮乳、保久乳、奶粉 加工滅菌的方式不同營養組組長陳紋慧表示,從乳牛身上擠出來的生乳含有很多細菌,飲用前必須先經過殺菌處理才比較安全。通常鮮奶的滅菌溫度約70~75℃,可將對人體有害的致病菌殺死,但並非達到完全無菌的狀態,因此鮮奶必須冷藏,保存期間約6~10天,應在保存期限內飲用完畢較安全。至於保久乳則採100℃以上的超高溫滅菌方式,在短短數秒鐘的時間內可將細菌殺光,因為無菌包裝可放置室溫保存約半年;奶粉也是超高溫度滅菌處理,只是比保久乳又多了脫水乾燥的過程,因此,保存期限可達2年。 各乳品營養成分差不多 脂肪含量愈低的口感愈差鮮乳、保久乳、奶粉的營養成分都差不多,只是加工滅菌的方式不同。陳紋慧說,一般溫度愈高,殺菌的效果愈好,保存時間也愈長,但口感風味會比較差,所以,鮮奶、保久乳及奶粉的營養價值差異其實不大,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D及優質蛋白質,但鮮奶的口感會較保久乳及奶粉來得濃郁香醇。除了加工滅菌的方式不同之外,牛奶的乳脂肪含量也有高低之分,主要可分為全脂、低脂、脫脂奶3種,通常脂肪含量愈低的口感愈差,較缺乏香醇濃郁的風味。 成年人應飲用低脂或是脫脂奶 調味奶少喝為妙大體而言,脂肪的攝取應占每日總熱量的30%。不過,除了牛奶含乳脂肪,其他包括烹調油、肉類等也都含脂肪,尤其奶類的乳脂肪酸約有70%以飽和脂肪酸的型態存在,而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和心血管疾病發生有關,因此,建議成年人應飲用低脂或是脫脂奶比較健康。陳紋慧說,1c.c.的奶可以提供1毫克的鈣質,根據衛生福利部的飲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應喝1.5~2杯脫脂奶;正在發育的孩童及青少年若無肥胖問題,則可飲用全脂奶。基本上,1歲以上健康且飲食均衡的幼童即可喝全脂鮮奶,不見得一定要喝配方奶粉。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孩子喜歡喝的草莓牛奶、巧克力牛奶、香蕉牛奶等調味乳或果汁奶,雖然也含有奶的成分,但乳含量卻不到5成,而且產品還添加許多糖、香料及色素,一旦攝取過多的糖分,不僅味覺會被寵壞,也比較容易挑食、愛吃甜食;部分研究報告也指出,香料及色素也會造成孩子過敏、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等風險大增,因此最好挑選含有鮮乳標章的乳品,不要再讓孩子喝調味奶。 選擇適合自己的乳品 成人及嬰兒奶粉不能交換飲用坊間還有針對不同族群設計所謂的機能乳或配方奶,包括銀髮族的脫脂(或低脂)高鈣奶粉、孩童的成長發育或抗過敏奶粉、嬰兒配方奶、成人的順暢奶粉、高鐵高鈣奶粉等,不過,陳紋慧提醒,鈣與鐵的營養素會互相干擾吸收,即使產品含有豐富的鐵質及鈣質,身體也不一定能夠吸收;此外,成人及嬰兒喝的奶粉也不能交換、互相飲用,以免大人營養素不足或寶寶營養素過量,恐致身體無法吸收負荷。 早餐時段最適合喝牛奶 睡前喝助一夜好眠早上是最適合喝牛奶的時機。陳紋慧說,牛奶含有優質蛋白質,是修護人體組織細胞很重要的營養素,若每天只喝1杯牛奶,最好能在早餐飲用,主要是很多人的早餐是穀類食物,但穀類缺乏一些氨基酸,而牛奶的優質蛋白質卻能補足穀類缺乏離胺酸的缺點,使得蛋白質在體內的互補及利用率更好、可達90%以上。若是1天喝2杯牛奶的人,建議第2杯可以在睡前喝,因為牛奶含有色胺酸,具有安神助眠的效果,因此,睡前喝有助於一夜好眠。 牛奶煮沸易破壞蛋白質 吃藥前後這樣喝 另外,牛奶不可煮沸,以免蛋白質被破壞,若要加熱最好別超過70℃,喝牛奶的時候應搭配食物一起食用,或是選擇餐後再喝,記得別空腹喝牛奶,才不會增加胃酸分泌,造成身體不適。 更重要的是,牛奶切勿跟藥物併吃,因為牛奶中的鈣離子與營養素可能會跟藥物產生結合,一旦發生交互作用,恐會影響藥物的吸收利用;因此,服藥後應間隔1小時再飲用牛奶,或喝完牛奶至少需隔1小時後再吃藥,以免發生問題。 延伸閱讀: 拿鐵沒有糖? 錯!牛奶就是糖來源,小心攝取過多「隱形糖」血糖飆 乳糖不耐症狂拉肚子怎麼辦? 小心會遺傳!教你日常幾招緩解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