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遠距醫療
的結果:共找到 106 筆 約 0.034秒院內感染/門診不喊卡 畫綠黃紅三區
桃園某醫院新增一例本土確診個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定調院內感染擴大,該院前晚一度「不收任何病患」,昨天凌晨改回不收無心跳呼吸病患與新冠肺炎疑似或確診個案;院方原研擬今起採遠距醫療,但討論後未實施,今天...
北部醫院新冠群聚 院方擬將門診改為遠距醫療
北部某醫院昨天新增1例本土確診個案,20多歲女護理師(案852)是染疫醫師(案838)接觸者,成為該醫院第3名染疫的醫護人員。院方透露,由於同院22名醫師在院隔離7天,人力不足,目前正在研擬是否進行...
今年起58個偏鄉可遠距會診 民眾仍得先到當地院所就醫
健保今年起給付58個山地離島地區的遠距醫療,先開放衛福部遠距醫療試辦計畫包括的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及急診,總額已為此編列一億元。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科長張作貞表示,服務運作前,需要在地與遠端兩方的醫療...
衛福部試辦花東遠距醫療 1年服務偏鄉近2000人次
花東地形狹長、偏鄉專科醫師欠缺,隨著資通訊精進、偏鄉網路建設逐步到位,健保署試辦遠距醫療,由偏鄉衛生所醫師看診,透過即時視訊傳送到合作醫院的專科醫師判讀後,作出診斷,今年已看診近2000診次,科別包...
醫療支援離島 改變健保同卡不同命
偏鄉離島醫療資源不足,以前金門、馬祖等離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必須緊急搭乘直升機,後送至台灣,宛如與死神賽跑,生死一瞬間。健保署自21年前執行「離島醫療給付提升計畫(IDS)」,迄今有26家醫院參與,...
AI預測心梗 未來只要看眼底
未來可能只要一張「眼底圖」即可揪出身體內潛在的疾病。長庚醫療團隊與台塑企業合作,計畫在三年內透過眼底AI技術,觀察眼底的血管變化、血管彎曲程度、視神經周邊變化等,判讀出患者的年齡、腎臟功能、糖化血色...
一張眼底圖可望揪出全身疾病 長庚盼3年內預測心肌梗塞
預測未來疾病的發生,恐怕只需要一張「眼底圖」即可揭開體內潛在的疾病;長庚醫療團隊與台塑企業合作,透過眼底AI技術,觀察眼底的血管變化、血管彎曲程度、視神經周邊變化等,判讀患者的年齡、腎臟功能、糖化血...
「數據運用」是邁向健康變老的關鍵解藥
超高齡社會來臨,老化無可避免,但如何才可以維持健康狀態迎向老年生活?信諾集團亞太數據分析主管Aaron Jones指出,藉由企業、學界與政府的公私協力,將全民健康保險的數據資料,透過雲端及AI技術建...
AI智能小兵來了 速揪新冠肺炎
● 智慧醫療是未來生醫發展的趨勢,透過AI大數據分析,可提高診療精準度● AI人工智能小兵可輔助揪出腫瘤病灶● 遠距醫療運用在疫情時代很常見,醫師在遠端即可進行視訊診療人來人往的急診室裡,忙碌的醫護...
台南18區無兒科醫師 議員催生兒童醫院
台南約有29萬名兒童,兒科醫師僅有293人,且37個行政區中,竟有18區無兒科醫師,醫療資源區域分配嚴重失衡,連醫師也嘆「急重症兒童只能跨縣市動刀」。南市議員爭取在台南設立兒童醫院,建構完善的南部兒...
全球防疫重症病人無處醫 台灣伸援和世界交朋友
全球拚防疫,欲尋求國際醫療的急重症患者無處治療,台灣秉持人道精神開放國際醫療,至今協助78名急重症患者來台治療,藉此「賺面子、賺友誼」,讓世界看見台灣醫療實力。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
院長講堂/林口長庚院長程文俊 經營台灣最大醫療體系,靠得是這二個字
林口長庚醫院是國內看診人數最多的醫學中心,長庚醫院決策會主任委員、院長程文俊指出,面對當前台灣的醫療環境,遠距醫療是未來趨勢,更鼓勵醫師用醫療專業走向國際。程文俊行醫30多年來,致力於心臟衰竭的治療...
遠距照護更上一層 看認證、查評價 找到糖尿病好診所
尋找餐廳,很多人習慣搜尋Google地圖,看一下網友的推薦與評論。想找好口碑的糖尿病診所,能不能也先參考評價呢?答案是可以的。亞洲最大糖尿病管理平台智抗糖今年推出「糖尿病好診所」企劃,糖友能從智抗糖...
醫病平台/ 漫談醫學資訊、智慧醫療到生技產業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師工程師」,這是目前教育界、醫學界、企業界非常夯的議題,也是許多年輕人趨之若鶩的生涯。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加深社會對這「跨領域」有更深入的認識。郭博昭教授以深厚的基礎醫學背...
孟加拉疫情嚴峻 台灣捐贈醫療物資
孟加拉因新冠疫情嚴峻,台灣今年5月間應允捐贈醫療口罩10萬枚,協助該國第一線醫療人員防疫,同時外貿協會也募集相關醫療用品協助抗疫,援贈醫療物資於日前送抵孟國首都達卡,接著在8月24日舉辦捐贈儀式。本...
美國病童罹乳突炎 跨國遠距醫療微創內視鏡手術治療
一名7歲的孩童從小就有反覆性中耳炎及聽力損失的問題,去年發生嚴重的抗藥性細菌感染,在美國接受治療以為病情已獲得控制,隨後跟隨父母來台居住,沒想到耳朵繼續流膿、耳後部分紅腫熱痛,頭痛甚至聽損加劇,就醫...
廣達人才技術支援 台大醫院智慧醫療如虎添翼
如果能在病情惡化前,醫師就能夠得到預警,有機會挽救更多急重症病人的生命。這在過去幾乎是天方夜譚,但現在已是全球快速發展大數據與智慧醫療的現況。台大醫院也跟上這個趨勢,今與廣達電腦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
當後山的靠山 高醫:服務台東的腳步絕不會停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醫療團隊支援台東大武衛生所1年多來,服務逾5千鄉親,每月支援15位專科醫師,讓後山南迴醫療享有大醫院品質,昨天團隊舉辦「當後山的靠山」新書發表,院長侯明鋒說:「高醫服務台...
腹膜透析結合雲端! 不必老是跑醫院,在家洗腎更安心
口述/亞東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邱彥霖隨智慧醫療發展,腹膜透析治療近年開始結合雲端傳輸科技,只要事前設定好全自動腹膜透析機,腎友睡一覺起床就能完成洗腎,而洗腎數據會上傳至雲端管理平台,讓醫護能遠端管理,...
醫病平台/一位「社區醫師」對台灣開始解封的憂心及建議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第四度以「新冠肺炎」為主題。長年耕耘於社區醫療的陳錦煌醫師認為台灣疫情控制的成功主要在於境外管制與全民加強衛生習慣,但相對的我們絕大多數人對這種病毒都沒有免疫力,而提出他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