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5 醫療.百病漫談
搜尋
遠洋漁船
共找到
8
筆 文章
-
-
2023-07-07 醫聲.Podcast
🎧|老漁工慢病多 遠洋船靠岸一次燒百萬!這醫院開發儀器助判斷回港與否【慢病放大鏡Podcast-心腎糖系列2】
偏鄉醫療難解,除了山區、離島等交通困難之地,遠洋船工也身處醫療資源稀缺的「水上偏鄉」。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表示,遠洋漁業船工每次出海時間數月至一年不等,且位處廣袤海洋,醫療資源取得更困難,船工高齡化,不只罹患慢性病比例高,急性病症也須重視,曾有船工到院已失去生命跡象(OHCA);小港醫院周邊地區人口高齡化,多重慢病患者多,已落實整合醫療、與社區之間也進行垂直整合。🎧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郭昭宏表示,小港醫院鄰近有小港漁港、前鎮漁港、旗津漁港,服務相當多遠洋船工,執行的健康檢查中,很高比例是遠洋漁業公司船員健檢,過去照顧遠洋船工的經驗,發現船工普遍年齡偏高,容易出現慢性病問題。原因是船上糧食儲存不易,長期食用高糖、高鹽的食物下來,船工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及腎臟病的比例偏高,船工也常因疾病控制不佳,輕微糖尿病變成嚴重糖尿病;早期腎臟疾病演變成可能需要洗腎。郭昭宏指出,過去罹患慢性病的遠洋漁業船工,因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限制,每次回港時只能領取一個月用藥份量,無法支應在海面上作業動輒半年以上的時間,家屬領了藥寄到漁船靠岸補給的國家,船工用藥才不致斷炊;後來中央健康保險署放寬遠洋漁業船工的慢箋領藥時間,才讓船工能夠穩定用藥控制慢性疾病。此外,郭昭宏說,除了慢性病的問題,職業傷害和急性發作的疾病,亦是遠洋船工面臨的另一大醫療痛點。職業傷害如長期拉漁網等粗重工作,造成的骨關節退化;漁船輪機室噪音極大而影響聽力;作息日夜顛倒,更讓船員長期承受心理壓力,返港時容易與家人起爭執。郭昭宏說,過去疫情期間,曾有2、3位遠洋漁業船工因為腹痛,送到小港醫院時已失去生命跡象,「我們很遺憾,也好奇為什麼船工只是腹痛,就會因闌尾炎、腹膜炎而過世。」後經了解才知道,遠洋漁船若在航行期間靠岸,每次花費需要一百萬,在無法確認船工腹痛是因為便秘還是真有緊急狀況的情況下,多數船東會選擇先繼續觀察。郭昭宏分享,為解決船工在慢性和急性疾病的問題,小港醫院與民間科技公司合作開發「掌上型質譜儀」,透過扎指尖將血滴在試紙上,再放入儀器,從急性的發炎、心肌梗塞,到慢性的糖尿病、腎臟病的控制情況,都能藉由判讀數值精準掌握。他表示,目前因法規限制,雖無法作為診斷依據,但能夠協助船東更精準的判斷回港與否,盡力避免延後就醫造成的憾事再度發生。慢性病整合擴及院內、養護機構、診所 延長高齡長者健康餘命銀髮族越來越多,台灣估計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郭昭宏說,除了服務遠洋船工,小港醫院對於周邊社區民眾醫療責無旁貸,他觀察到人口老化情況明顯,老年人口佔比超過16.7%。「高齡化社會來臨,平均餘命越來越長,多重慢性病將是未來重要議題。」郭昭宏說,民眾壽命延長,慢性病自然變多,面對高齡且罹患慢性病的個案,醫院應該從流程改變做起。過去不同慢性病疾病別有各自的個管系統,但要打破科別藩籬,強化科別之間整合與管理,就須要朝向整合式門診推動。郭昭宏表示,針對整合門診的模式,許多醫院透過家醫科、高齡科醫師協助長者進行多重慢病管理,小港醫院也是如此,但考量患者就診習慣,也鼓勵長者最常看的科別如腎臟科、神經科醫師,投入慢性病的整合照護。「醫院內做了整合,醫院與社區之間,也要進行『醫養整合』。」郭昭宏說,小港醫院成立「醫養整合中心」,高齡長者到醫院就診後回歸社區,或進入安養中心、護理之家,醫院會協助安排適合的機構,並與機構合作,由個管師持續追蹤長者健康狀況,若身體良好才會除案、停止追蹤;小港醫院也與附近80多家診所結成聯盟,進行垂直整合,長者小病到診所就診,大病可再到醫院。從醫院內部整合、醫養整合到醫院與診所間的垂直整合,郭昭宏說,一切的目的是為了落實「延緩老化、活躍老化」的目標,希望在國人平均餘命延長的同時,透過多重慢性病的整合照護,讓高齡長者活得更好、更健康,創造更好的健康餘命。郭昭宏小檔案現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 副院長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班博士經歷:高雄巿立旗津醫院院長高雄市健康城市推動中心執行長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王柏云主持人:林琮恩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林琮恩音訊錄製:馮樹妍特別感謝: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
2022-11-13 養生.營養食譜
秋刀魚之味 苦甘上桌
秋天正是秋刀魚的季節,此時最肥美又價廉,曾在超市用二十幾元買到三尾一盤的「即期」秋刀魚。因在秋季盛產、體型修長如刀而被稱「秋刀魚」。油脂高、營養又豐富,很適合燒烤,烤起來油滋滋的。遠洋漁船捕撈秋刀魚後,在船上就分級包裝、急速冷凍保持鮮度,所以「理論上」在市場買到「冷凍」的秋刀魚,會比被解凍後的秋刀魚來得新鮮。乾煎秋刀魚喜歡簡單的秋刀魚料理方式,洗淨、不去內臟,用少許的油整尾乾煎,焦黃後撒鹽起鍋,再擠上檸檬汁,當下酒菜。整尾帶腸的乾煎秋刀魚,吃到魚肚、魚腸部分苦甘苦甘,相當美味。食材:秋刀魚、檸檬、鹽、芥末、醬油作法:1. 秋刀魚洗淨,用紙巾吸去表面水分,斜切成二半。(鍋子若夠大,不切整尾下鍋)2. 起油鍋、冒油煙,後放入秋刀魚小火乾煎,加鹽調味、煎到兩面焦黃。3. 起鍋,擠上檸檬汁,沾芥末、醬油食用。茄汁秋刀魚相較於日式甘露煮,茄汁秋刀魚比較台味,吃起來像小時候常吃的茄汁鮪魚罐頭,很下飯、下酒。煮一大鍋存放冰箱,是一道「即食料理」,隨時可解饞。食材:秋刀魚4尾、番茄2~3顆、番茄醬2大匙、洋蔥半顆、薑1小塊(約30g)、蒜5~6瓣、蔥2~3根醬料:醬油40cc、烏醋30cc、米酒50c、糖適量(約2~3小匙)、水200~300cc作法:1. 秋刀魚去頭去尾、去內臟,分切3~4段。番茄切大塊、洋蔥切丁、薑切片、蒜壓碎去膜、蔥切大段。2. 油鍋爆香蒜頭、薑片,放入番茄塊、洋蔥丁,炒香,再放入番茄醬,加些許的水,均勻拌炒後備用。3. 另起油鍋煎秋刀魚至微焦(好定型、不易散開),倒入步驟3的備料、放上蔥段,再加入「醬料」。加蓋半掀小火燉煮2小時,慢慢收乾水、煮化魚骨(水不夠要適時補)。4. 可熱著吃,或把蔥及番茄的皮撈除,放入冰箱冷藏,成為常備小菜。● 若鍋子夠大,可煎好魚撥至煎鍋一側,利用鍋裡的油脂煎香備料,再加醬汁燉煮。甘露秋刀魚在宜蘭吃了「蜜汁秋刀魚」,是一道比蔥燒鯽魚還甜的小菜。和完整下鍋乾煎的料理方式不同,是兩種完全不同風味的秋刀魚料理。查了一下,類似的煮法有「甘露煮」、「佃煮」,一時無法分辨兩種煮法的明確差異。問了遠嫁日本的同事佩芳,原來甘露煮、佃煮同樣是用醬油、糖和水(加米酒)一起熬煮,煮到魚骨頭軟爛,最大差異是前者先烤或煎再煮,多加了味醂,用糖也較多、甜度較高;而「佃煮」通常會和根莖類耐煮的蔬果一起煮,都是早期用來保存食物的方式之一 。食材:秋刀魚4尾、薑10g(1小塊)、蔥40g(約4根)+1根切絲用醬料:醬油100cc、米酒100cc、味醂100cc、烏醋50cc、水500cc、糖1大匙作法:1. 秋刀魚去頭、去尾、除去內臟,分切三、四段。2. 薑切片、整株蔥切大段。另1根蔥切絲,泡冰水。3. 起油鍋,魚用紙巾吸去水分,小火乾煎至雙面微焦。4. 加入醬料、薑片及蔥段,加蓋大火煮開,小火燉煮2小時。5. 其間注意水是否被燒乾,不足適時補水、關小火。待水收乾約至露出一半的魚肉,如果遲未收乾,可掀蓋煮、收乾水。6. 取出秋刀魚,放上泡過冰水的捲曲蔥絲。● 煮好後可放冰箱冰涼再吃更美味,隨時取出當成餐桌上的常備菜,這也是日式料理店常見的冷菜。● 蔥切絲後泡冰水會捲曲,比較有型。● 可換成香魚、鯽魚、鯖魚等。秋刀魚清內臟方法1由魚頭(前鰭)的背部下刀,不切斷魚頭,只需切斷骨頭即可,拉著魚頭由背部往腹部折開、扭轉輕輕拉出,即可完整的拉出魚的內臟。可保持完整魚塊,久煮不易散開。方法2去頭去尾,魚身對切或分切3~4段,用一雙筷子穿入腹部旋轉,也可拉出內臟。可保持完整魚塊,久煮不易散開。方法3最常見的直接剖腹清理內臟,但魚開腹後,久煮會較易散開、糊掉。
-
2022-02-23 新聞.元氣新聞
健保擬廢停保制、調高投保上限
旅外國人「停保復保」制度恐將成為歷史。衛福部全民健康保險會(簡稱健保會)周五討論多項健保財務調整措施,除了藥品及檢查檢驗等部分負擔調漲方案,還可能廢止停保制度,平均每年影響十六萬人,屆時出國未滿兩年者仍需持續繳交健保保費,預估每年可增加廿六億保費收入。現行健保規定,出國兩年以上者將因除籍,喪失健保資格,而遭退保。出國未滿兩年者雖有健保資格,仍可主動辦理停保,等回台才復保。不少國人旅居海外時,辦理停保,一回台灣就復保,享用健保資源,引發諸多批評,為此,二代健保要求復保者至少繳三個月保費。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指出,統計顯示,停保、復保民眾繳費與醫療利用之間達成平衡,健保並未因此賠錢,以一○八年為例,十六萬人辦理停保,其中九萬人停保後又復保,但三萬人並未就醫,六萬人返台後就醫,但所繳保費與其醫療費用是差不多的。「這不是錢的問題,是很多人覺得不公平的問題。」商東福說,正研擬修正施行細則,廢止停復保制度,除了國家派駐在外、遠洋漁船工作者可以停保,其餘絕大部分民眾不可辦理停保,回歸健保強制納保原則,提升公平性。商東福表示,本周五健保會如通過這項修正案,以過去五年辦理停保的人數預估,平均每年受影響人數達十六萬人,約可增加廿六億健保收入。周五健保會也將討論投保金額上限,現行最高級距為十八萬兩千元,已有十二年未調整,但基本工資逐年調漲,引發不公爭議,目前草案擬將最高投保上限提高至廿一萬九千五百元,預估影響十三萬人,最多每月將增加一九三九元保費。商東福表示,這次討論財務調整措施,除了補充保費結算方式需經立院修法,其餘如部分負擔調整,投保金額上下限、旅外國人停復保規定、政府財務責任比例,都屬法規命令,由衛福部完成預告、公告流程即可實施。
-
2022-02-23 新聞.元氣新聞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最快3月預告 社保司:擬預告10天公告
本周五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健保會(健保會)將開會,議程包括「全民健保財務調整措施」的「政策諮詢」。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表示,諮詢事項共有五大項,除了全民矚目的部分負擔調整方案,還包括投保金額上下限、旅外國人停復保規定、政府財務責任比例、補充保費就源扣繳結算方式。商東福表示,如果討論意見一致,最快三月初進入預告程序,可能僅預告30天或10天,就會公告實施。商東福表示,這次會議議程中的「政策諮詢事項」是「全民健保財務調整措施」有五項,除了補充保費部分需要立院修改健保法母法,其餘四項都屬於法規命令,由衛福部完成預告、公告流程即可實施。其中以部分負擔調整方案最為優先,因部長陳時中曾指出希望今年上半年上路。有關投保金額上限,商東福表示,現行最高級距為18萬2000元,但基本工資逐年調漲,健保投保天花板卻遲未調整,有人覺得不公平,因此提出討論,或許會把天花板打開,多加一級,例如最高級距提高到20萬。至於停復保,商東福說,社會大眾質疑有些人長期在國外就停保,回台灣就復保就醫,使用健保資源,因此二代健保有要求復保至少要繳三個月的費用。根據2019年資料,當年度有9萬人停保後復保,其中3萬人並未就醫,另外6萬人有就醫,但所繳的保費與其醫療費用是差不多的。商東福坦言「錢的部分已經平衡,其實不是錢的問題,是大家覺得公不公平的問題。」商東福表示,也有人主張要把停保規定取消,只容許少數特定情況者可以停保,許多細節因社會共識難形成,可想見「健保會還有得討論」。目前比較有共識的部分,是針對因公長期在海外,獲釋遠洋漁船等就醫不方便者,可排除在規定之外。商東福表示,這次諮詢事項雖多,但應不會分多次會議,因為只是要聽聽委員的意見,不是像總額或費率那樣需要做決定。如果討論意見一致程度高,會後經過整理資料,最快三月初可以預告。至於預告天數,是否會長達60天,還是會像福食一樣只有10天?商東福表示,這些問題之前報紙都有討論,去年也討論過,已經討論很久了,所以基本上預告不會60天那麼久,30天或10天都有可能。
-
2022-02-16 癌症.頭頸癌
年逾萬人罹頭頸癌 口腔頻潰瘍、吞嚥卡卡快就醫
三立董事長林崑海因頭頸癌病逝,據統計,全台每年逾萬人確診頭頸癌,約9成是男性,菸、檳榔、酒是最主要危險因子,醫籲一旦口腔潰瘍超過2週沒好、吞嚥卡卡或疼痛,務必立刻就醫。三立媒體集團董事長林崑海罹患頭頸癌,昨天晚間病逝高雄榮民總醫院,享壽70歲。嘉義長庚耳鼻喉科系主任徐正明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頭頸癌是多種癌症的總稱,包括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舌癌、喉癌等,是台灣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全台每年有超過1萬人新確診為頭頸癌。徐正明說,由於頭頸癌涉及的器官廣,可能影響進食、呼吸、說話等功能,對生活品質影響相當大,同時也可能影響顏面外觀,影響患者社交與心理狀態,是和其他癌症最大不同之處。頭頸癌患者約有9成是男性,依照罹癌部位不同,危險因子略有差異,徐正明指出,口腔癌為頭頸癌患者的大宗,主要與吸菸、嚼檳榔有關,吸菸會導致唾液減少、刺激口腔黏膜,嚼檳榔則因長期摩擦口腔黏膜增加纖維化和病變風險。他解釋,口腔癌患者以青壯年族群為主,大多是需要熬夜的勞力工作者,像是遠洋漁船船長、貨運司機、夜班人員等,必須靠著嚼檳榔或吸菸頻繁提神。徐正明表示,咽喉癌則主要和喝酒、滾燙食物有關,烈酒、滾燙食物與辛辣食物都可能刺激或灼傷食道,另有少部分可能和危險性行為導致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係。頭頸癌上身,其實有跡可循,徐正明提醒,民眾若口腔潰瘍超過2週沒癒合或吸菸族口腔內出現紅斑、白斑,都務必到醫院檢查;除此之外,在吃東西、吞嚥時如果發現「卡卡的」或是有疼痛感,也可能是危險徵兆,務必盡快就醫檢查。徐正明強調,早期罹患頭頸癌,常常需要開刀拿掉喉嚨,許多患者聽到後常嚇到不敢回診治療,但如今醫療進步,已有愈來愈多微創手術可直接切除病灶,傷口也不會太大,呼籲民眾務必盡早治療,切勿聽信偏方、延誤黃金治療時機。
-
2022-01-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市旗津區類三級警戒 婚宴廟會暫停
高雄港疫情傳播鏈昨天新增四名確診者,疫情不僅擴散到台南,還有參與學測的男考生確診;考生家人是高港群聚確診者,同場考生、用餐備考接觸的師生及考場人員二一四人被匡列,其中同校師生八十餘人雖快篩陰性,但仍被以防疫巴士載到集中檢疫所居家隔離,家人及考生錯愕說:「隔離十四天,家人不能一起過年了。」今年學測廿一到廿三日舉行,住旗津的男考生廿一日發病、廿四日確診,Ct值廿一點二;市府匡列二一四人,其中八十餘人昨天傍晚六點接獲通知返回學校集合,由防疫巴士載到集中檢疫所居家隔離,家長們十分不捨,學生們則相互打氣,希望彼此都沒事。高雄疫情嚴峻,市府昨天宣布即日起十四天,旗津區防疫加嚴,婚宴、廟會一律暫停,餐廳必須使用隔板、實聯制,卡拉OK及小吃部唱歌都要戴口罩,形同類三級警戒。市長陳其邁表示,一定要守住社區防線,除普設社區篩檢站、廣發細胞簡訊,進出風險區者要配合三階段採檢,也禁搭大眾交通工具及出入人潮擁擠場所;他說,旗津只有三成五社區民眾篩檢,將請里幹事、里長一家家通知,未依指示篩檢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處三千至一萬五千元罰鍰。面對這波疫情,市府在旗津、前鎮漁港設站擴大篩檢。前鎮漁港西岸碼頭及小港臨海新村漁港辦公室旁昨天湧進不少篩檢人潮,一旁還有剛進港的遠洋漁船正在卸貨,和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形成對比。交通部長王國材昨到高港視察防疫,要求對登船管制、交通船管理和現場人車進出管理三面向要盤點強化,登船前檢查業別身分、防護裝備,完成登船登錄才能由港務公司人員帶領登船。港務公司說,人員下船後一律快篩,確認陰性才能離開,違反規定者的公司將受罰,未配合篩檢將送交警察、衛生單位處理。另外,日前從高雄返回台北傳染給母親的高科大男大生,昨確認基因定序是感染Omicron菲律賓病毒株,與高雄港區群聚感染病毒株相同。212天零本土破功 台南增兩例台南連續二一二天沒有本土個案後,昨天新增兩例。一例為七十多歲婦人,照顧從美國入境、未滿十八歲的確診外孫女而染疫,一名送餐親友居家隔離。另一例是住善化的五十多歲女性,她十九、廿日到高雄接觸高雄港群聚個案,廿一日返回台南,廿二日出現咳嗽等症狀自行就醫,之後去逛年貨大街並到安定、善化用餐,直到廿四日獲知高雄友人確診才通知衛生局,四名親友被匡列居家隔離,十一名診所、餐飲店人員自主健康監測。台南市長黃偉哲呼籲廿三日上午八點半到十點半曾逛新化年貨大街的民眾若有症狀要盡速篩檢。他說,民眾未落實實聯制可能造成疫情破口,未來未落實實聯制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罰三千到一萬五千元。
-
2020-12-0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加強防疫堵破口!移工住防疫旅館 出房門8秒被罰10萬
移工染疫跟移工宿舍內跟確診者接觸可能成防疫破口,高雄市衛生局加強移工入境居家檢疫14天的管理與稽查,一名移工前幾天在防疫旅館被走道監視器錄到曾出房門8秒鐘,衛生局決定開罰10萬元。12月起遠洋漁船陸續返回高雄前鎮漁港,多艘實施全船在船隔離檢疫14天,防疫團隊加強監控。高雄市衛生局表示,為了加強居家檢疫民眾,稽查人員也會要求調閱防疫旅館走道間的監視器,前幾天稽查時,看到有一名在檢疫期的移工,打開房門到走道逗留了8秒鐘。雖然只有8秒鐘,但其實應該是「一步都不行」(踏出房門),且出房門並非是為了求救等緊急原因。防疫人員擔心今天是8秒,之後可能有8分鐘、80分鐘,若不處罰可能難以遏阻違規行為,所以衛生局還是決定對這名移工開罰10萬元。高雄是遠洋漁船母港,12月起有許多秋刀魚遠洋漁船陸續返港。衛生局長黃志中表示,原本在遠洋漁船防疫管制部分,是請船上最多留8人,其他到防疫旅館居家檢疫14天,但現在也同意可以全船在船檢疫隔離14天。因為港口泊席問題,因此會有併船停靠現象,過去曾有移工有時在船隻間移動,或是有移工上岸偷買菸的情形,這些都要嚴加稽查。高雄市勞工局主祕皮忠謀表示,對於移工宿舍管理,會加強稽查與抽查。家有印尼藉看護工的林太太表示,申請移工來照顧家中長輩,最近移工染疫狀況也讓家人很憂心,因為看護休假時,也會與其他的移工聚會聊天,這是人家的權益,也不能剝奪。但看護照顧的是抵抗力弱的老人,所以就只能提醒看護出去時,一定要戴口罩,顧好自己的健康,回家後一定要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