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4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搜尋
過敏反應
共找到
472
筆 文章
-
-
2022-09-04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過敏致命2/全身過敏救命針有望納健保 過敏急救三重點
台灣每年約新發生1700例全身型過敏反應,若未能立即注射腎上腺素,致死率高達1%。面對醫界呼籲將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表示,8月已收到廠商提案,現已進入新藥收載前的必要程序。至於是否比照AED,要求特定場所納入常備急救物資,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醫學會可發文提供效益評估等資料,後續將研議。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表示,廠商8月提案申請將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納入健保給付,現在要先進行醫療科技評估、排專家諮詢會議,這段約需三個月。接下來看諮詢會議決議如何,是否需請廠商補件,最後再由共同擬定會議做出最後決定。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長李建璋表示,他有個姪女在美國讀幼兒園,上學第一天老師就要所有孩子努力記住幾位同學「不能吃的東西」。現在有嚴重食物過敏的孩子愈來愈多,一間幼兒園就可能高達三分之一,老師和校護都要學會使用自動注射器,會過敏的孩子大都有隨身攜帶自動注射器,這就是高所得國家目前共同的特色。希望台灣順利推動納入給付,同時也要積極辦理教育訓練,讓大人小孩都懂得善用工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科教授姚宗杰表示,全身型過敏反應發生時,要記得「急救三件事」。首先要叫119,就算短暫休息後感覺改善,仍建議就醫觀察,因有時候會出現第二波全身過敏反應。第二件事就是要趕快注射腎上腺素。第三是要讓患者平躺或坐下,不要站立。因為站姿會加劇低血壓,導致死亡率增加,所以若患者為嬰孩或小孩,要記得抱橫的。姚宗杰表示,確定狀況都穩定後,建議應找過敏免疫專科醫師,讓醫師確定診斷,並協助找出誘發因子或過敏原,學習「衛教三件事」,以利後續預防。首先,病人要學會趨吉避凶,避免接觸過敏原。第二,如果很難避開,就要學習注意警訊症狀,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第三,就是要學會急救方法。送醫都需要時間,但不馬上救恐有生命危險,所以醫師都會建議病人隨身帶著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要注意效期,也要學會使用它。【延伸閱讀】過敏致命1/全身型過敏黃金救援僅30分 籲廣布救命針點
-
2022-08-30 焦點.用藥停看聽
發生藥物過敏怎麼辦?藥師:記得帶藥袋或用藥紀錄單就醫
當接獲民眾以恐慌的心情詢問因吃了某個藥品導致身體出現,包括呼吸不順、起疹、嘴巴浮腫等異常現象。此時藥師就需要協助評估用藥的時序性、關聯性等,來釐清是否為藥物過敏反應,並指導民眾處置方法,讓對方能安心或提高警覺。多一分對藥物過敏的認識,就能少一分遭遇到藥物過敏的不安與傷害。高雄成功電台邀請藥師接受藥物安全專訪,提供藥物過敏相關知識,簡單介紹藥物過敏反應類型與可能原因,提醒民眾注意六大前兆症狀:疹、破、痛、紅、腫、燒,若服用藥物後出現上述症狀,必須高度懷疑為藥物過敏,最好能攜帶正在服用的藥袋或用藥紀錄單回診就醫。越早察覺過敏徵兆,就能及時減緩傷害,避免嚴重過敏反應。另外,藥師也宣導藥害救濟概念,讓聽眾朋友了解若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可以透過相關管道保障自身或家人的權益。最近適逢新冠疫苗施打熱潮,與主持人對談當中,藥師特別強調疫苗過敏基本上與過敏體質沒有直接關聯,本身為高風險慢性病人、孕婦、癌症患者等在經過醫師評估後都是可以施打的對象。若在施打後發生較嚴重過敏反應,可以選擇不同種製程生產之疫苗,如果民眾施打mRNA疫苗,廠牌包括Moderna或BNT後,發生無法忍受之不良反應,則下一劑建議在醫師評估下,可改為蛋白質次單元製成的高端疫苗,或是腺病毒載體製成的AstraZeneca疫苗,並請醫療院所或轄區衛生所協助通報疫苗不良反應。最後提醒民眾若是曾發生過藥物過敏,可以請醫師註記在健保卡內,預防下次處方到相同或是同類藥物,避免不良反應再次發生。藥師是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的重要角色,雖然藥物過敏無法完全預防,但若能透由這次電台廣播的機會,教導更多的聽眾對藥物過敏的認識,以減低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更能讓社會大眾體現藥師專業的價值。(本文節錄自《藥師週刊2254期》、藥師邱鈺庭、項怡平(義大大昌醫院藥師)授權刊載。>>原文連結)想要知道自己所使用的藥物有哪些用法、有哪些注意事項,趕快來元氣網藥物百科查詢!>>https://health.udn.com/health/database/pharma
-
2022-08-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未滿5歲童染疫最久2個月出現MIS-C 打疫苗可降9成風險
國內預期8月中將有一波BA.5疫情,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今提醒,家長應盡快帶幼兒接種疫苗,並表示台灣兒童新確診人數與大人一樣「進入平原期」,18歲以下每天大約有5000人感染,平均分布在北部、中部及南部,每天新增兒童確診個案中,有一半以上是10歲以下兒童,這年紀染疫後容易有併發症。邱政洵表示,兒童確診新冠重症常見包括哮吼、腦炎、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等,尤其MIS-C更是排名第一位。MIS-C於確診後2到6周會出現,除了發燒、發炎指數上升以外,且2個器官以上會出現症狀,像是腸胃道、腹瀉、腹痛、噁心嘔吐、皮膚出疹、眼睛充血、頭暈等,若施打疫苗可降低90%MIS-C發生機率。邱政洵說,統計至8月8日以前,國內12歲以下兒童確診病例約66.5萬人,中症325例、占0.05%,重症155例、占0.02%,而死亡有25例、占16.1%,因此新冠對兒童的影響不容小覷。邱政洵表示,統計至8月8日前,兒童MIS-C為90例,10歲以上兒童從確診到發生MIS-C症狀中位數約34天,5到10歲則是26天,5歲以下為29天。5歲以下兒童會拖較久原因,是晚發型MIS-C,有時會長達50幾天以上才出現症狀。邱政洵補充,5歲以下幼童染疫後出現MIS-C,也可能拖到50天或2個月才出現發燒或多器官發炎,染疫到發病仍有一個區間,建議家長應注意,目前8月8日以前約有90人出現MIS-C,國外報告顯示MIS-C會有1%死亡,不過台灣醫療很好,仍鼓勵民眾打疫苗及儘早就醫、治療。邱政洵舉例來自丹麥研究報告,證實疫苗可以降低兒童MIS-C風險。丹麥統計全國爆發Delta時,分析18歲以下小朋友,有打疫苗者發生MIS-C機率是一萬分之一,沒有打疫苗則是每3000人就有1人。另外一份丹麥報告,Omicron疫情期間,18歲以下有打疫苗小朋友僅3.7人出現MIS-C,沒打疫苗則有35人發生MIS-C。換算疫苗保護力,可以達到90%。綜合上述報告,邱政洵說,疫苗施打預防新冠或避免併發症有很明確的數據驗證。國內幼兒有2種疫苗選擇,6個月到5歲施打莫德納2劑,相隔4到8周;後續將來台的BNT疫苗,是針對6個月到未滿5歲,需施打3劑,前兩劑間隔至少4周、後兩劑相隔8周,打在大腿或上臂三角肌處。邱政洵提醒,孩子注射疫苗後較難表達副作用,家長仍要多注意,不過副作用多半輕微,且24到48小時內會消退,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紅腫等,若持續48小時以上的嚴重過敏反應、呼吸困難或活力下降,應立刻就醫。接種疫苗1個月後需注意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表現包括胸痛、呼吸急促、走幾步路就喘等,不過根據統計,6個月到5歲及6歲到11歲這2族群,打疫苗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機率相對低。曾經確診新冠者,邱政洵表示,無論有症狀或無症狀確診,後續仍要完整接種疫苗,自發病日起3個月,即可接續接種後續的疫苗。特殊情況可以提前接種,像是無症狀者且符合解除隔離條件,或可能再度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或因入境其他國家有疫苗接種要求,可以提早3個月施打。針對國內5到17歲兒童新冠疫苗接種情況,邱政洵表示,今年3到5月期間,5到11歲有17萬人感染,12到17歲有10多萬人感染,12到17歲第一劑接種率97.3%,第二劑83.9%,第三劑57.6%;5到11歲第一劑76.3%,第二劑45.4%,因9月即將開學,呼籲家長儘速帶孩子完整接種疫苗,安心開學接受教育。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小朋友施打2劑疫苗後較多出現副作用,多為注射部位疼痛、腫脹、發燒,BNT第二劑注射後,約有3成是注射部位疼痛。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罹患兒童MIS-C中,有76例沒有打過一劑疫苗,占82%。
-
2022-08-09 焦點.用藥停看聽
藥物過敏常見6大前兆,嚴重恐窒息死亡!《元氣網》「藥物百科」查詢吃了哪些藥
「有對什麼藥物過敏嗎?」不管到醫院或診所,第一次就醫時,一定會被問 「藥物過敏史」,也就是過去是否曾發生過藥物過敏?哪些藥物引發過敏?醫師將避免用藥,以免造成不良反應。想要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藥?《元氣網》改版上線推出「藥物百科」,輸入你所吃的藥物名稱查詢就知道。藥物過敏常是臨床見反應,建議民眾主動紀錄過敏史,包含食物或花粉、藥物等。一旦知道自己有哪些藥物過敏,可索取「藥物過敏紀錄卡」,最好將曾經引起過敏的藥物或注射藥劑等,將學名、成分名、商品名以及發生的症狀,主動告知醫師或藥師,避免再次過敏。藥物過敏是指服用藥物後所引起的過敏反應,人體免疫系統是體內天生的防衛網,若遇到外來不同於本身的物質,基於自我保護,免疫系統會設法排除外來物質,在身體對抗異己的過程裡,可能某些異於平常的症狀出現,或輕或重且因人而異,這就是所謂的過敏症狀。藥物過敏可能受到基因、性別、病史、遺傳、年齡等影響,第一次發生時幾乎無法預期,同一種藥物,也可能之前吃了沒有問題,再次服用卻發生過敏。藥物過敏不只針對「藥品」,注射劑型的針劑,包含疫苗、麻醉藥物,或是外用藥膏、眼藥水等,都可能引發藥物過敏反應。藥物過敏症狀經常不典型且具多樣性,常見六大前兆為「疹、破、痛、紅、腫、燒」,例如皮膚癢起疹子、口腔黏膜潰瘍、喉嚨疼痛、眼皮嘴唇腫脹、發燒等。每個人對藥物過敏反應不同,輕者只是皮膚癢,嚴重者可能呼吸道腫脹導致窒息、死亡。藥物過敏依照發作時間,可粗分為兩大類,分別是:「立即性藥物過敏」、「延遲性藥物過敏」。立即性藥物過敏:服藥後幾小時內發生,通常來勢洶洶,常見症狀像尋麻疹、血管性水腫、全身型過敏性反應、類全身型過敏性反應。常見導致立即性藥物過敏的藥品,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s)、盤尼西林類、磺胺類抗生素、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鈣離子阻斷劑、麻醉藥物、顯影劑等。延遲性藥物過敏:發生用藥數小時或數天後,曾有案例服藥後一個月才出現過敏反應。常見症狀有發疹性反應或固定型藥物疹、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如「史蒂芬強森症候群(SJS)」。常見誘發延遲性藥物過敏的藥物,多為需要定期服用的藥物,如降尿酸藥物異嘌呤醇(Allopurinol)、抗癲癇用藥卡巴氮平(Carbamazepine)、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s),其餘如盤尼西林類、磺胺類抗生素。藥害救濟基金會整理我國十大藥害救濟可疑藥物,第一名為降尿酸藥物「Allopurinol」、其次是抗癲癇藥物「Phenytoin」和抗結核病藥物「 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藥害基金會藥害調查組組長簡美夷表示,最常見不良反應以「皮膚及皮下組織疾患」最多,占六成七,多為SJS。根據調查,約5%到10%藥物過敏藥者因SJS而死亡。SJS發生前三天,會出現發燒、喉嚨痛、眼睛刺痛,後續口腔黏膜、眼睛粘膜、生殖器等開始不適,同時也會出現皮膚反應,皮膚出現類似水泡的「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患者若未察覺,漸漸粘膜持續破壞,患者無法進食,或導致肺阻塞等,恐引發死亡。簡美夷表示,SJS為嚴重藥害救濟最多的不良反應,多達778件,其次為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有278件,第三為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有180件。從1999年到2022年6月累計的不良反應,多達67%為皮膚及皮下組織疾患。「Allopurinol」、「Phenytoin」和抗結核病藥物「 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經常引起嚴重皮膚不良反應,且皆屬於延遲性藥物過敏,患者一開始症狀不明顯,多數嚴重到住院或用藥超過一到二周才發現。表/十大藥害救濟藥品成分如何避免藥物過敏避免藥物過敏,民眾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主動告知任何過敏史、紀錄藥物過敏紀錄。簡美夷表示,以藥害救濟第一名的藥物成分Allopurinol或第四名Carbamazepine,已知若具有HLA-b5801基因服用Allopurinol,或具有HLA-b1502服用Carbamazepine,容易引發SJS,可以透過基因檢測避免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衛福部食藥署提醒,主動紀綠藥物過敏史非常重要,可於用藥期間保留藥袋或處方紀錄,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提供藥袋或處方紀錄供醫療人員參考;若曾有藥物過敏史,即使不確定藥物名稱也應告知醫療人員。如何預防過敏反應如果只知道自己會對藥物過敏,但對哪些藥物過敏不清楚,請注意自己身體狀況。觀察在服用藥物後,若身體產生過敏反應,應立即停用,並將所有藥物拿到醫院或藥局,請藥師和你一同找出讓你身體產生過敏反應的特定藥物,並將紀錄下來,作為日後買藥或就醫的參考。當懷疑藥物過敏時,如何因應?1.停用所有藥物,但先不要丟掉。2.回去請教開藥的醫師。3.如果要請教別的醫師,應把所有長期或當時服用的藥物都提供給醫師參考。4.每次看病都要說出對何種藥物過敏。用藥記錄卡的使用與用途?提供用藥記錄卡,方便就醫民眾能記錄自己長期服用的藥品,或過敏藥品,以後不論在任何一家醫院就醫都能提供自己的用藥記錄卡,當藥品有改變時,也方便隨時記錄與更新,提供醫師、藥師、護理人員參考,避免發生藥物不良反應,讓用藥更有保障。想要知道自己所使用的藥物有哪些用法、有哪些注意事項,趕快來元氣網藥物百科查詢!>>https://health.udn.com/health/database/pharma
-
2022-08-07 醫療.皮膚
真空吸取器可吸出蚊蟲叮咬毒液?皮膚科醫師教你真正有效緩解搔癢和防蚊要領
夏天一到,蚊子猖獗!尤其到戶外踏青時,蚊子時常叮的全身一包又一包,奇癢無比,而民間流傳,「酸性體質」的人可說是「蚊」選之人,最容易被蚊子叮?基隆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沈孟暵表示,事實上,在西醫的領域中,並沒有鹼性體質或酸性體質的概念,而真正的防蚊秘訣其實很簡單,除了穿著薄的長袖衣物,也可以使用防蚊產品,如防蚊液,噴在皮膚和衣服上,皆能發揮效果,原理很簡單,並非靠液體、而是靠防蚊液散發的氣味抵禦蚊子襲擊身體。防蚊液不只擦皮膚 衣服也可以沈孟暵醫師表示,如果不想被蚊子咬,可穿著薄的長袖衣物,亦可使用含有DEET(敵避)成分的防蚊產品,使用上建議可噴於露出來的皮膚,也可以噴在衣服上,因為防蚊產品是靠氣味避免蚊子叮咬。不過有些民眾擔心敵避成分是否安全?對此醫師解釋,市面上販售的產品很安全,使用於大人、小朋友身上幾乎沒有危險性,但少數體質特殊的人,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所以使用之前,可以先在小範圍的皮膚上試擦,待10分多鐘後,若產生搔癢、蕁麻疹等過敏反應,即不適合使用該防蚊產品。一般而言,被蚊子叮的腫包通常會自行消退,其實反而害怕的是民眾過度搔癢,造成皮膚受損,容易引發感染,沈孟暵醫師建議,若趕到搔癢難耐,可冰敷,或擦蚊蟲叮咬的藥膏,通常這類藥膏含有輕微的類固醇,可緩解症狀。真空吸取器是防蚊利器?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它」海外流行一種「真空吸取器」標榜「可將蚊子殘留在皮膚上的毒針及毒液都吸出來」,這真的有效嗎?沈孟暵醫師表示,其原理可能是透過多次吸取皮膚,使得神經的敏感度下降,如同平時抓癢是為了讓皮膚神經去敏感化,或是透過痛感以蓋過癢感。真空吸取器會使皮膚神經較不敏感,達到止癢的功能,「但是應該是不可能把蚊子咬的毒液,或毒針吸出來,畢竟毒液早就滲透到皮膚深層,另外,蚊子也不會將口器留在皮膚上,我認為沒有這麼神奇的效果。」最佳的防蚊方法是用「物理性防禦」,沈孟暵醫師再次強調,外出時穿長袖衣服,在外盡量不要讓皮膚暴露太多面積;睡覺時,可使用蚊帳。此外,有些傳統防蚊產品,例如:精油,類似利用氣味避免蚊子靠近,但是,這類產品的效果依個人使用狀況有所不同。腫包超大擔心感染? 有這些現象務必送醫有些病人被蚊子叮咬後,會產生較強烈的反應,尤其幼童仍在成長發育,免疫系統尚未建立完全,常常會發現腫包久久仍不見消退,或非常大塊,這也和個人體質有關係,代表引發的免疫反應較強,其實如果腫包的狀態部會太癢,可以觀察約1-2週就會消退,不一定要擦藥膏或精油。若父母擔心小朋友會引發感染,沈孟暵醫師建議,此時小朋友如果精神、活力都很好,也不會感到疼痛,就讓它慢慢好起來,但若小朋友搔抓得很厲害,也有明顯的傷口,甚至會感到疼痛或發燒,就需要注意可能是感染的跡象,務必就醫檢查。(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小黑蚊叮滿身包癢到哭? 急診醫授「3招自救」:這時段最容易成目標 ·天氣漸熱蚊子愈來愈多! 專家揭「防蚊液使用原則」:小心中毒
-
2022-08-07 養生.聰明飲食
康普茶有科學證實的健康益處嗎?最新文獻綜述研究這麼說
讀者Kathy在2022-7-6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請問林教授康普茶現在很夯,這篇文章中說康普茶對血糖控制有幫助又說糖尿病患者不宜,還發表在食藥署週報上,請問林教授這是不是又是來騙錢的,謝謝!這位讀者寄來的文章是元氣網在2022-3-22發表的科學實證看康普茶8個潛在健康益處!營養師提醒這些人不適合喝。它的第二節的標題是「8族群不適合喝」,而其中的一個族群就是糖尿病患者。它的第四節的標題是「康普茶對健康的 8 個潛在益處」,而其中的一個益處就是「有助管理2型糖尿病」。所以,這也就難怪讀者Kathy會感到困惑了。其實,這篇文章並不是原創,而是由兩篇文章拼湊成的:一篇是發表在食藥署週報上的康普茶掀潮流?營養師:不是人人都適合!,另一篇是發表在Healthline的8 Evidence-Based Health Benefits of Kombucha Tea(康普茶的 8 個循證健康益處)。(註:Healthline是一個健康資訊網站,但它所提供的資訊有時候會誇大或誤導)「8族群不適合喝」是拷貝自食藥署那篇文章,而「8 個潛在益處」則是翻譯自Healthline那篇文章。所以,「糖尿病患者不適合喝」是來自食藥署那篇文章,而「有助管理2型糖尿病」則是來自Healthline那篇文章。元氣網在拼湊這兩篇文章時沒有注意到它們之間的矛盾。食藥署那篇文章並沒有提供任何科學證據或參考資料,所以它聲稱的「糖尿病患者不適合喝」也就只能說是那位營養師的個人意見。Healthline那篇文章則是說:「針對糖尿病大鼠的研究發現,康普茶減緩了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肝腎功能。但需進一步的人體研究來證實對人體的好處。」所以,這就是癥結所在:老鼠實驗發現康普茶有效降低血糖,但需進一步的人體研究來證實對人體的好處。事實上,所有有關康普茶健康益處的聲稱都是「但需進一步的人體研究來證實」。就連最新的綜述論文,也是這麼說。今年六月發表的綜述論文Recent advances in Kombucha tea: Microbial consortium, chemical parameters, health implications and biocellulose production(康普茶的最新進展:微生物群落、化學參數、健康影響和生物纖維素生產)。它在文摘裡說:「康普茶是一種發酵的甜紅茶或綠茶,它是從酵母、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生培養物驅動的發酵過程中獲得的。在過去幾年中,由於其對人類健康的多重和潛在益處,其消費量日益增長。這一事實促使關注這種飲料的生物活性的研究數量顯著增加。在此背景下,本綜述收集了分析康普茶不同特性(如抗氧化、抗菌、抗糖尿病、抗腫瘤、抗炎、抗高血壓、保肝、降膽固醇和益生菌活性)的主要研究。需要強調的是,現在很少有基於人類的證據可以證明康普茶對人類健康的有益作用。總之,由於現在很少有關於臨床研究和生物活性化合物及其特性的表徵的信息,因此需要對康普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相對於Healthline,另外兩個網站,WebMD和Mayo Clinic(梅約診所),所提供的健康資訊是比較可靠的:WebMD在2020-8-14發表Kombucha(康普茶)。它說:「倡導者說它可以幫助你消化,排除體內毒素,增強你的能量。據說它還可以增強你的免疫系統,幫助你減肥,預防高血壓和心臟病,預防癌症。但沒有太多證據支持這些說法。」梅約診所發表What is kombucha tea? Does it have any health benefits?(什麼是康普茶? 它有什麼健康益處嗎?)。它說:「提倡者聲稱康普茶有助於預防和控制從血壓到癌症的嚴重健康狀況。這些說法沒有科學依據。有限的證據表明,康普茶可能提供類似於益生菌補充劑的益處,包括促進健康的免疫系統和預防便秘。然而,目前,關於康普茶對人類健康作用的有效醫學研究非常有限——而且存在需要考慮的風險。有報導稱康普茶飲用者會出現胃部不適、感染和過敏反應等不良反應。康普茶通常在非無菌條件下在家中沖泡,可能會造成污染。當使用製造不當的陶瓷壺沖泡時,就會發生鉛中毒——茶中的酸會從陶瓷釉料中浸出鉛。簡而言之,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康普茶具有健康功效。同時,報告了幾起傷害案件。因此,謹慎的做法是在獲得更明確的信息之前避免使用康普茶。」原文:康普茶有科學證實的健康益處嗎
-
2022-08-01 養生.聰明飲食
芒果有毒、荔枝上火、西瓜性寒?專家教怎麼吃水果消暑才健康
面對炎熱的夏季許多民眾會吃水果消暑,不過有些水果的特性也讓部分民眾產生困惑,包含芒果有毒、荔枝吃了上火、西瓜性寒等民間流傳的說法。對此,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組長林惠敏為大家逐一解析、分享該怎麼吃才健康。芒果富含高熱量、高營養 這三類人要注意「份量」針對過去大家會覺得芒果有毒的原因,林惠敏解釋,芒果是棲宿科植物,它的樹枝的汁液帶有間苯二酚類、漆酚,當摘下芒果時汁液會殘留在外皮,有些人會對汁液過敏,碰了之後皮膚會有過敏反應導致皮膚有紅腫發癢的狀況,因此覺得芒果對皮膚不好;有些人則對芒果過敏,食用後會跟人體的e型免疫球蛋白結合並產生組織胺,出現蕁麻疹的反應。不過,上述都不是造成芒果有毒性的原因,林惠敏強調,在營養學角度上,芒果在水果界是熱量相當高的水果,以甜度最高的愛文芒果來說,吃一顆200克的愛文,就可以攝取190大卡的熱量。此外,芒果的維生素A營養含量很高,可以促進人體上皮組織的完整度、皮膚的完整性、提升免疫功能並避免一些病毒感染風險;吃一顆芒果也可以攝取到大概40~50毫克的維生素C,對保養皮膚是有好處的。芒果適合需要增加體重、成長、發育的民眾,林惠敏提醒,若是食慾不好虛弱的長者、成長發育中的幼兒或青壯年期,一次吃一顆芒果都是適合的會比食用一些飲料、甜點的熱量都低,還可以獲取更多營養素。不過, 糖尿病患者、三酸甘油酯過高、BMI超過27以上的肥胖病患則需要控制數量。荔枝不宜吃太多 6顆即可補充40~50毫克維生素C林惠敏指出,在西方營養學上面沒有「上火」這個說法,荔枝屬於比較溫熱的食物,熱量也是高的,只要吃6顆荔枝就可以吃到80大卡。民眾通常購買荔枝時普遍會一次選購2至5斤,加上荔枝很好入口,導致容易攝取過量。荔枝的維生素C很高,只要吃6顆荔枝就可以補充40到50毫克的維生素C,林惠敏補充,荔枝的鎂離子含量也較其他水果高,適合大量運動後補充電解質、心臟疾病以及虛弱的長者。此外,荔枝也能保護人體細胞,避免身體氧化。林惠敏也提醒,荔枝、芒果一樣都屬於高熱量的水果,所以糖尿病、肥胖、高3酸甘油酯血等患者要控制份量;已經在洗腎的腎友們,若要控制鉀離子的病人也不能吃太多。西瓜為「高升糖」水果 糖尿病患者可食用「靠近白色的果肉」西瓜的水分含量非常高,100公克的西瓜只有46大卡的熱量,林惠敏建議,一次的份量用家中的食用碗盛,大概在180克到190克左右。西瓜有個很特別的成份「瓜氨酸」可以在運動過後放鬆血管、降低血壓,適合運動員、大量運動後補充水分、鉀離子,並攝取瓜氨酸讓肌肉得到舒緩。此外,西瓜的中的茄紅素也有保護攝護腺癌、心臟血管的安全與功能性。林惠敏也提醒,西瓜也是高升糖食物,夏季天氣炎熱很多糖尿病友容易服用西瓜過量,建議病友們吃西瓜時吃越靠近白色的部分,糖分就沒那麼高,不要去吃到中間最甜的部分。最後,林惠敏呼籲,夏天天氣炎熱,夏季水果甜度都偏高,加上水果在收採完後沒有拿去冰箱冰會繼續成熟,導致夏季時民眾容易攝取水果過量,提醒民眾要注意水果保存切勿一次過量攝取。(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水果放冰箱延長保存期限?很多人做錯了 營養師曝「這5種」放冰箱照樣壞 ·水果愈甜熱量愈高? 營養師公布「夏季水果TOP15熱量排行」...西瓜竟墊底
-
2022-07-31 醫療.皮膚
天氣悶熱外送員皮膚病增3成 醫建議衣著得兼備2條件
近來全台天氣炎熱,民眾難耐酷暑,在家也要點上一杯外送手搖杯,解解暑氣。辛苦的外送員在外奔走,長時間曝曬在大太陽底下,皮膚都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皮膚科開業醫師趙昭明就表示,最近光是外送員因為皮膚過敏、濕疹前來看診的人數,就足足增加了3成,建議除了補充足夠的水分外,更要選擇散熱、排汗性好的衣服,避免狀況持續惡化。外送員在酷暑下辛勤奔走跑單,常常一上線就是好幾個小時過去,天氣最炎熱的中午,更是民眾最常叫外送,點上一杯手搖杯解暑的時刻。但全台持續高溫,外送員不僅容易中暑,皮膚也容易出現疾病,切莫輕忽。趙昭明表示,近期光是前來就診的外送員就已大增三成;雖然他們在工作時,為了避免皮膚直接曝曬在太陽下,都身著長袖,但因為衣料選擇上多沒辦法兼顧排汗、散熱,因此許多皮膚過敏、濕疹、痱子等等皮膚疾病就開始出現。趙昭明說,因為氣候溫度高,外送員可隨身攜帶毛巾協助降溫,同時也定時將衣物掀起,不讓皮膚悶在汗水中;在外跑單一段時間,也盡量進入到室內降溫、補充水分,避免中暑。此外,暑假期間民眾出外踏青,家長也愛帶著小朋友出遊,趙昭明指出,熱傷害、敏感性皮膚炎、蚊蟲叮咬也是最近民眾時常前來就診的原因,烈日當頭,在外遊玩時間一長,皮膚便會開始感到紅癢,接下來便是曬傷、脫皮,嚴重一些就成為燒燙傷,曬傷就診民眾近來增加了一成。趙昭明也說,近來因為防疫,戴口罩加上天氣炎熱,許多接觸性皮膚炎、青春痘、臉部濕疹的民眾也增加了一、二成;因此建議民眾衣物選擇上,可著重於吸汗、透氣性,並且除了補充水分外,也要塗抹防曬乳,定時兩、三小時就要補充一次,若拖到五、六個小時才補,恐怕都已來不及。
-
2022-07-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嬰幼兒疫苗開打 可否同步接種預防針?兒科醫師解答
全台首批莫德納嬰幼兒疫苗開放施打,面對BA.4、BA.5進入社區的威脅,許多家長急切想讓孩子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另一方面卻也考量疫苗副作用陷入糾結。東元綜合醫院兒科部部長王昱程表示,有效預防兒童腦炎、染疫重症和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就是接種疫苗。王昱程表示,以研究來看,雖然施打在幼兒身上的莫德納(每劑0.25ml)或BNT劑量只有成人的1/4或甚至更少,但抗體生成成效跟成人相比是相當的,副作用也沒有比成人高,經EUA專家評估利大於弊,仍建議家長及早為嬰幼兒接種疫苗以建立保護網。王昱程說,最常見的副作用還是注射肌肉位置的疼痛紅腫、手臂痠痛無力,或是在注射部位附近淋巴結腫大,這類輕症副作用大約2至3天會慢慢改善;如果疼痛狀況難以忍受,家長可以幫幼兒冰敷(10分鐘以內)或服用止痛藥緩解疼痛。王昱程提醒,幾個月大的小孩可能無法表達身體哪裡不舒服,家長要細心留意嬰幼兒的行為表達,像是哭鬧不安、食慾不振、疲倦或活動力變差。大一點的幼童可以表達胸口疼痛、呼吸喘、爬樓梯後頓時無氣、嗜睡、食慾不振、心跳加速...等,就需要立即就醫檢查。王昱程說明,針對mRNA疫苗,家長最擔心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最常見發生於青少年階段,相比嬰幼兒的發生機率是極低的,但仍建議在接種疫苗後兩周內,家長要特別留意,如果持續出現盜汗、嘔吐、肚子疼痛、食慾不振、呼吸喘、心悸,持續而無法改善,也需要立即就醫治療。嬰幼兒在6個月的年紀剛好有許多預防針要接種,家長關心預防針和疫苗可否同時接種?王昱程說,目前新的建議是可以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且無限定間隔時間,家長可以放心。臨床研究重症或死亡個案,多數原本就有神經疾患或心臟疾病,在有共病的情況下,反而更建議接種疫苗增加保護力。除非在接種第一劑有過敏反應或正在發燒、急性發炎時期,就會建議暫緩或不予接種。
-
2022-07-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獨/最新疫苗受害救濟出爐 接種AZ後腦出血死亡獲350萬
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公布最新第182次會議紀錄,本次共審議65案,其中7案接種AZ獲得救濟,其中台南市林姓個案接種AZ疫苗後嚴重腦出血死亡,查無潛在病史足以引起血小板低下或腦出血,無法確定與接種AZ之關聯性,核予救濟金350萬元,為此次通過金額最高之個案。另外6例接種AZ後核予救濟之個案,金額由高至低依序為80萬(肝門靜脈血栓、腦出血)、60萬(格林巴利症候群)、50萬(腦靜脈竇血栓、右內頸動脈血栓)、5萬(左眼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5000元兩案(過敏性蕁麻疹、蕁麻疹),接種高端、BNT、莫德納各1例,依序分別核予救濟10萬元(格林巴利症)、1萬元(急性過敏反應)、5萬元(發燒症狀持續超過2週並住院治療)。至於不予救濟者,AZ有36案、莫德納10案、高端4案、BNT2案,另有2案資料仍需補件;另有1案為接種卡介苗,核予救濟9000元。以下為核予救濟相關案件全文:AZ共7案:1. 台南市林○○(編號:2657)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10日因頭痛、嘔吐情形就醫,血液檢驗結果顯示血小板低下。隔日出院後晚間因意識昏迷送醫,腦部電腦斷層顯示左側顳葉大面積出血及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後因嚴重腦出血死亡。查個案無慢性病病史,本次雖有血小板低下情形,但無任何血栓表現,不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之臨床表現。惟個案亦無任何潛在疾病史足以引起血小板低下及腦出血。故依據發生時間及臨床表現推測個案本次發生之腦出血與嚴重血小板低下有關,又目前醫學實證無法確定免疫性血小板低下與接種COVID-19 疫苗 (AZ)之關聯性。綜上所述,依據「預防接種 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死亡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350萬元。2. 彰化縣張○○(編號:3540)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10日起陸續因腹脹、腹痛及頭痛等情形就醫,經診斷為肝門靜脈血栓,後續住院期間亦併發腦出血。查個案之血小板及D-dimer檢驗結果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之臨床表現,Anti-PF4檢驗結果顯示陽性。綜上所述,個案之症狀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與接種COVID-19疫苗(AZ)相關,依據「預防接種 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嚴重疾病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80萬元。3. 彰化縣柯○○(編號:3792)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10日因雙側手腿麻木及肌痛等情形就醫,經診斷為格林巴利症候群併急性呼吸衰竭,惟其神經傳導檢查結果非屬格林巴利症候群之典型表現,個案後續接受免疫球蛋白及血漿置換術治療, 其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 COVID-19疫苗(AZ) 之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 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嚴重疾病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60萬元。4. 台北市洪○○(編號:4692)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8日起陸續因頭痛、噁心及嘔吐等情形就醫,經診斷為腦靜脈竇血栓,後續住院期間亦併發右內頸動脈血栓,查個案之血小板及D-dimer檢驗結果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之臨床表現, Anti-PF4檢驗結果顯示陽性。綜上所述,個案之症狀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其症狀與接種COVID-19疫苗(AZ)相關,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嚴重疾病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50萬元。5. 新北市郭○○(編號:3052)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25日因左眼視力模糊情形就醫,經醫師診斷疑視網膜剝離。4 日後再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結果 診斷為左眼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個案之血小板檢驗結果不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之臨床表現。查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屬罕見區域血栓,目前接種疫苗後發生此症狀僅有個案報告記載,惟個案屬年輕族群,且無可能引發此症狀之潛在疾病史及危險因子。綜上所述,個案之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COVID-19疫苗 (AZ)之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其他不良反應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5萬元。6. 新北市劉○○(編號:3379)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18日因全身紅斑及斷續發生搔癢情形就醫,經醫師診斷為過敏性蕁麻疹。查個案之就醫病歷並未載明蕁麻疹症狀之開始發作時間,且藥物、食物、環境及心理情緒等皆為蕁麻疹發作之可能因素,惟依其病程仍無法確定與接種COVID-19疫苗(AZ)之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 及其附表其他不良反應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臺幣5,000元。7. 台中市黃○○(編號:3499)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隔日因全身紅疹情形就醫,經醫師診斷為蕁麻疹。查個案接種疫苗前即曾因皮膚癢疹情形就醫數次,且藥物、食物、環境及心理情緒等皆為蕁麻疹發作之可能因素,惟其皮膚症狀發生於預防接種後之合理期間。綜上所述,個案之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COVID-19疫苗(AZ)之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 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其他不良反應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臺幣5,000元。高端、BNT、莫德納各1案:1. 台南市郭○○(編號:4527)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之檢驗結果符合格林巴利症候群之臨床表現,其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COVID-19疫苗(高端)之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嚴重疾病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10萬元。2. 新北市周○○(編號:3848)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當日因嘴巴紅腫、全身痠痛及頭痛等情形就醫,臨床檢查及實驗室檢驗結果均不符合心肌炎之臨床表現。查個案本身有氣喘過敏史,惟接種後出現之症狀及發生時間符合急性過敏反應,與接種COVID-19疫苗(BNT)相關,且經住院6日,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 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其他不良反應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臺幣1萬元。3. 台南市蘇○○(編號:2742)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第1劑及第2劑COVID-19疫苗皆發生發燒情形,惟其發燒症狀持續超過2週並住院治療,與一般常見不良反應不同,故其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COVID-19疫苗(AZ)及COVID-19疫苗(Moderna)之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嚴重疾病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5萬元。
-
2022-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你打疫苗了沒 健保TOCC查詢系統增列疫苗接種紀錄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國際Omicron新型變異株繼續發生,對社區造成威脅。指揮中心表示,疫苗接種是避免染疫及降低感染重症、住院或死亡最有效的方法。健保署與疾管署、資訊處合作,6月24日起於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於各查詢管道的TOCC查詢視窗顯示「個案新冠疫苗接種紀錄」。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為利醫事人員快速辨識就診病患,是否已完整接種新冠疫苗,鼓勵未完整接種民眾盡速接種,提供民眾後續接種建議或安排接種事宜,健保署於健保TOCC查詢系統提示視窗,顯示全國民眾於境內接種疫苗紀錄,包含各劑別的「接種日期」及「疫苗廠牌」,供醫事人員參考,但不包含民眾於境外接種疫苗資料。指揮中心指出,民眾可至「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https://reurl.cc/7eW0AQ )網頁,運用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提供之「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資訊」或「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地圖」,或參考各縣市衛生局網頁彙整之合約醫療院所接種資訊,挑選方便的接種地點就近接種。指揮中心提醒,請民眾前往接種新冠疫苗時,應備妥健保卡或其他可證明身分之證件,如為接種第2劑或追加劑疫苗者,請記得攜帶「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並向醫護人員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評估。如近期身體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請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前往接種,接種後亦請多加留意身體狀況,多喝水多休息,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釐清原因。
-
2022-07-14 醫療.耳鼻喉
傷肺失嗅覺 頑固性鼻竇炎沒聞出瓦斯漏氣
經常鼻塞、流鼻水,58歲陳姓水泥工多年來飽受鼻疾之苦,原本體質過敏,工作時又常沒戴口罩,鼻過敏症狀嚴重,難以入眠,且呼吸功能及嗅覺變差,一天家裡瓦斯外洩,他竟聞不出來,幸好妻子察覺異狀,緊急處理,才化解一場致命危機。其實,這名陳姓男子7年前也曾因嚴重氣喘,緊急就醫,檢查發現兩側鼻腔鼻息肉增生,經過手術切除鼻息肉,並使用類固醇噴劑後,症狀大幅改善,終於可以安穩地睡覺。但幾個月後宿疾再度復發,抽血檢驗「過敏抗體指數(IgE)」,超過200,屬於第二型過敏反應,確診為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之「頑固性鼻竇炎」,即使再度手術,術後仍會反覆發作。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啟哲表示,台灣空汙嚴重,加上環境潮濕,許多民眾有鼻過敏困擾,導致全台慢性鼻竇炎盛行率偏高,接近兩成,人數超過400萬人。鼻竇炎症狀為鼻塞、鼻涕倒流、臉部疼痛、嗅覺或味覺改變,甚至喪失。急性發作時,服用抗生素,平均治療兩周,症狀就得以緩解。不過,第二型過敏反應所引起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藥物療效不佳時,即使透過手術切除鼻息肉,搭配類固醇鼻噴劑,仍容易復發。黃啟哲說,這類慢性鼻竇炎患者反覆發作,治療難度極高,被列為「頑固性鼻竇炎」,估計全台約20、30萬人,主要症狀為鼻塞、嗅覺異常,易合併氣喘,幾無睡眠品質可言。以陳先生為例,接受手術,但治療效果有限,去年11月因嚴重氣喘、呼吸急促,就醫確診為急性肺炎,肺葉組織裡充滿鼻涕黏液,醫師立即收治住院,除了使用抗生素,並合併生物製劑,效果良好,幾天後嗅覺恢復正常,且鼻息肉萎縮,呼吸順暢。黃啟哲表示,新型生物製劑可精準調控發炎物質,阻斷特定的細胞介質,抑制發炎反應,且副作用低,有助於改善相關過敏症狀,例如,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鼻息肉等。儘管治療效果顯著,約可降低七成復發風險,不過,「頑固性鼻竇炎」患者必須定期回診,施打生物製劑,否則隔一段時間之後,仍可能復發,但健保尚未納入給付,一般家庭恐難自費負擔。頑固性鼻竇炎患者為肺炎高風險族群,黃啟哲表示,鼻息肉增生,就會堵住呼吸道,以致嗅覺異常,合併氣喘,肺部功能愈來愈差,容易導致肺炎住院,造成健保財務負擔。為了幫「頑固性鼻竇炎」患者請命,鼻科醫學會日前向健保署提出「生物製劑健保審核指標」,如氣喘、鼻息肉,且經內視鏡、電腦斷層檢查,輔以血液檢測「過敏抗體指數(IgE)」和過敏原,及血液中或組織裡嗜酸性白血球的比率或總量等。期盼健保 早日納入給付範圍,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
2022-07-12 焦點.食安拉警報
土耳其玫瑰果醬驗出非法著色劑 邊境攔下退運
食藥署今天公布邊境查驗違規產品,3款印尼泡麵及1款越南泡麵因調味料包農藥超標遭攔下,另有1款土耳其玫瑰果醬驗出有致癌疑慮的非法著色劑「偶氮玉紅」,全數遭退運銷毀。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上午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共有21款進口食品與食品容器具遭邊境攔下,全數退運銷毀,並未流入市面。近來頻頻違規的進口泡麵再次上榜,這次共有4款進口泡麵,3款印尼泡麵均由水枔實業有限公司從印尼進口,分別為「MIE SEDAAP INSTANT 速食麵(青檸風味)」、「SARIMI 速食湯麵(牛肉丸風味)」及「MIE SEDAAP速食麵(特色咖哩風味)」,均為調味料包、油包或粉包檢出農藥超標,1068公斤遭退運銷毀。另有1款是由億瓏貿易有限公司從越南進口的「Omachi 排骨風味麵」,粉包檢出殘留農藥超標,720公斤遭邊境攔下。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違規名單中還有1款「FALAFEL KING玫瑰果醬」被驗出有致癌風險的非法著色劑。這款玫瑰果醬是由中東冠軍有限公司自土耳其進口,檢出不得使用的著色劑「偶氮玉紅」,38公斤遭退運銷毀。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偶氮玉紅」是一種著色劑,許多國家都不准用於加工食品,主要是它可能導致敏感族群出現過敏反應,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名列的第3類致癌物,認為有致癌疑慮,但暫時無法判斷風險。
-
2022-07-10 醫療.泌尿腎臟
男性私密處癢如何止癢?亂洗小心越洗越癢!醫教正確觀念
台灣氣候悶熱,男性朋友時常會出現陰部搔癢不適的情況,有時稍微搔抓一下便沒事,但有時卻一癢就停不下來相當惱人。對此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泌尿科程威銘醫師指出常見原因,並提供改善方式,若真的不行還是建議盡早就醫,以免形成更嚴重的感染。 男性私密處癢常見原因,衛生不佳、清潔過度都要注意!程威銘醫師表示,男性私密處癢黴菌、細菌感染最為常見,像是包皮和龜頭處就容易孳生黴菌、細菌形成發炎,特別是小便沒尿乾淨、包皮包覆、未妥善清潔等更是容易出現。也有許多男性居家僅穿休閒短褲,但又長時間沒洗,又或者洗完澡身體沒擦乾等,這些也容易引起。同樣情況也可能出現其他部位,例如大腿根部,該處也常較為悶熱潮濕,易有黴菌、細菌孳生。而若有香港腳的族群,黴菌也有可能透過間接接觸傳染至陰部。也因不潔原因較為常見,大多數人當下直覺反應是清洗,但若不當的清洗也容易更進一步形成乾癢。 另外,若是癢在陰毛處,也有可能是因為「陰蝨」所引起,此為一種寄生蟲,外觀像皮屑一般細微渺小,主要透過接觸傳染所致,如性行為、不潔的毛巾、衣物、床單等,陰蝨會吸取宿主的血形成傷口,也會引起輕微的過敏反應產生搔癢,類似像蚊子一般。 除此之外,內褲或被當作內褲穿的休閒褲,其質料、染料也是影響要素之一,例如人造纖維、新的但沒洗就穿等情況,皮膚較敏感的族群就容易產生過敏反應。 「對磨症」也是常見原因之一,主要因大腿內側摩擦所引起,在夏季、悶熱時特別容易出現,而肥胖者因大腿較粗較容易形成摩擦,對磨症出現的機率也會相對較高。男性私密處癢4招助止癢!醫勸別亂洗,小心越洗越癢。男性私密處發癢時,許多人會覺得是因為不乾淨趕緊洗一下,也有人會以較高溫的水沖洗止癢,又或者當下以抓癢的方式試圖緩解,對此程威銘醫師表示,不論是用何種方式,發癢的當下代表著該處已正在發炎,應避免在繼續刺激使得發炎情況加劇,因此用沐浴乳清洗、高溫沖洗、抓癢、亂擦藥物等都不適合,特別是沐浴乳、熱水更容易將保護表皮的油脂沖刷掉,進一步形成乾癢,使得原本的原因未改善,又再添加新的發癢因素。 建議當下可適當的以中性的沐浴乳清洗一次,嘗試作適度的清潔,但避免過度,止癢最佳的方式還是以冰敷止癢為主,也可以嘗試使用凡士林等成分單純的油脂,降低因乾癢造成的不適,不過常被當作萬用藥膏的小護士在此就較不建議,薄荷成分對敏感的私密處而言較為刺激,若要自行擦藥建議至少先到藥局詢問藥師,選擇陰部搔癢相關的乳膏。 上述這些簡單的方式都無法止癢,最好的方式自然還是盡早尋求泌尿科、皮膚科等相關科別的醫師協助,以了解搔癢的確切原因,對症下藥。而若是出現紅、腫、熱、痛,或出現較嚴重的破皮、潰瘍等症狀,已不單單只是一般的搔癢,就得盡速就醫,因為恐怕已形成更嚴重的感染。雖然機率不高,但該處的筋膜是一體的,若感染嚴重進入到筋膜,是有可能形成「壞死性筋膜炎」的,糖尿病等免疫系統不佳者得需留意,若症狀不尋常就別再拖。日常防範男性私密處癢,醫:清潔時盡量避免肥皂。男性防範私密處癢,程威銘醫師建議可選擇寬鬆、透氣、通風的材質內褲及褲子,或只穿個短褲,但新買的要先洗再穿,並也需時時更洗。洗完澡也要先擦乾身體再穿內褲、居家褲。另外,也可以適度修剪陰毛,但避免修剪過短或全部剃掉,以免造成刺激。洗澡清潔時建議使用中性的清潔用品,像是肥皂多為強鹼,對該處的皮膚也是一種刺激較為不宜。若有香港腳的民眾,也應積極治療,減少自己傳染給自己的機會。若情況允許,不穿內褲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天然保養方式,透風又舒適。保持生活衛生習慣,更有助減少陰部搔癢的機會。《延伸閱讀》 .香港腳塗小護士有用?常見9招王威傑院長一次解析 .網路止癢偏方真有效?醫師揭異位性皮膚炎正確治療之道!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7-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Novavax疫苗將開打 適用對象、不良反應一次看
各縣市近期預約、7月開打的疫苗,Novavax即將加入疫苗施打廠牌選擇。《元氣網》整理Novavax疫苗施打適用對象及相關注意事項。適用對象Novavax (Nuvaxovid)是含佐劑 Matrix-M 之 SARS-CoV-2 重組棘蛋白的疫苗之蛋白質次單元疫苗,提供18歲以上成人,第一、二劑基礎劑;基礎加強劑;第一次、第二次追加劑接種。可與其他廠牌交替使用。用法用量施打兩劑,每劑0.5毫升(含5微克的SARS-CoV-2棘蛋白)。間隔時間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 (ACIP) 建議接種間隔為至少 4 週(28 天)。.以本疫苗接種基礎加強劑,與第二劑間隔至少4 週(28 天)。.如為追加劑接種,與前一劑次間隔至少 12 週 (84 天 ),接種第二次追加劑,則與第一次追加劑間隔至少 5 個月 (150 天 )。接種注意事項1、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先前接種本項疫苗劑次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予接種。2、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3、接種 Novavax COVID-19 疫苗後有罕見心肌炎或心包膜炎不良事件的通報案件,歐盟與澳洲於Novavax 疫苗上市後持續監測罕見心肌炎或心包膜炎之不良事件。目前 Novavax 疫苗接種與心肌炎或心包膜炎之間,尚未確定是否有因果關係。不良反應在18歲以上成人的臨床試驗中,受試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壓痛、注射部位疼痛、疲勞、肌痛、頭痛、全身無力、關節痛和噁心或嘔吐,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通常為輕度至中度。(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
2022-07-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QA整理包/幼兒莫德納21日開打 常見副作用有哪些?會引發心肌炎嗎?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45萬劑幼兒莫德納疫苗於7月6日上午抵台,預計7月21日起分送至各縣市,屆時將提供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幼兒疫苗劑量到接種部位都和成人不同,也有家長擔心副作用,「聯合新聞網」整理了8個QA,一次解答。Q1:幼兒施打疫苗安全嗎?A:台大醫師李秉穎指出,幼兒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遠高於流感等其他疾病,新冠肺炎對幼兒的危害也高於流感,因此建議幼兒接種疫苗防止中重症,且幼兒接種疫苗的整體效益大於風險。Q2:幼兒施打疫苗的劑量及間隔為何?A:食藥署表示,經整體評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並考量國內緊急公共衛生需求,與會專家建議核准莫德納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可適用於6個月至5歲兒童的基礎接種,施打兩劑,每劑0.25ml(含25微克的mRNA),施打間隔28天。Q3:幼兒施打莫德納疫苗的接種位置?A:指揮中心表示,接種部位建議未滿2歲的嬰幼童接種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童則接種在非慣用手的上臂三角肌。台大醫師李秉穎解釋,由於幼兒手臂皮膚較薄,因此2歲以下就建議打在大腿外側,2歲以上由於手臂三角肌比較肥厚,即可打在手臂,而染疫幼兒則建議間隔3個月後再接種疫苗。Q4:接種疫苗後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A: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如躁動哭鬧、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如出現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速就醫釐清病因。Q5:接種疫苗後出現副作用時,要如何通報?A:指揮中心表示,接種後可透過接種單位提供的QR code掃描加入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協助家長關注子女皆種後狀況,提升對新冠疫苗安全性監測、相關官宦照護及因應效率。Q6:幼兒接種疫苗後會引發心肌炎/心包膜炎嗎?症狀有哪些?A:李秉穎表示,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這兩個情況可以單獨或同時發生。通常極少數個案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身上。因此如果接種疫苗後28天內出現心肌、心包膜炎症狀,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如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運動耐受不良,如走步路就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暈厥、呼吸急促,應立即就醫。Q7:幼兒曾確診過,可以接種疫苗嗎? A:通常狀況下幼兒染疫並痊癒後,指揮中心建議仍可依時程接種新冠疫苗,不過由於感染新冠肺炎後在短期內會降低再次感染的風險,如確診孩童有意願接種疫苗,建議可自發病日或確診日(無症狀感染者)起計算,「至少間隔3個月」後,再接種新冠疫苗。Q8:幼兒莫德納疫苗和一般莫德納疫苗有何不同?A: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此次到貨的新版莫德納疫苗為50毫克包裝,是先前莫德納100毫克的半劑量,而給6個月至5歲幼兒施打為25毫克,因此新疫苗每劑可提供2名幼兒施打。
-
2022-07-05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控濕除塵蟎 從環境改善過敏
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在季節交替、空氣品質不佳時,過敏性疾病容易發作。有過敏體質的人接觸塵蟎、黴菌等過敏原,容易引起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眼睛紅癢、咳嗽、皮膚搔癢等過敏反應。預防呼吸道過敏,最好就是遠離過敏原,建議可從環境控制著手改善,包括室內空調可調整成舒適的溫度與濕度,清除塵蟎、黴菌等過敏原,配合每天的室內、外空氣品質狀況調整日常活動,注意是否有因花粉造成的過敏情形。在防疫期間,出外應配戴口罩,除了可減少病菌傳播,也避免臉部口鼻接觸到過敏原,返家後,可使用生理食鹽水清除口、鼻的腔內雜質,更要勤洗手,降低過敏風險。此外,臨床上有許多藥物可提供給有醫療需求的民眾使用,經醫師評估後,可依照過敏嚴重程度適當使用藥物,開立局部類固醇鼻噴劑、口服抗組織胺藥物、肥大細胞穩定劑、白三烯素調節劑、類固醇等藥物,讓患者舒緩症狀。但是有些民眾服用部分藥物後,可能會產生嗜睡的副作用,必須注意,倘若從事高專注力的活動,例如開車、操作危險器械等,務必先與醫師、藥師確認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以免造成意外事件。
-
2022-06-30 焦點.健康知識+
被小黑蚊叮癢又腫!醫授3招自救:這時段最容易成目標
前一陣子天氣因為大雨還算涼快,但這幾日,氣溫一上來,蚊子又開始猖獗,時常有小朋友因為被小黑蚊咬後,過敏反應明顯,被咬的地方腫得跟「米龜」一樣,而被帶到急診,到底小黑蚊跟普通蚊子有什麼不同?怎麼小黑蚊的後座力這麼強?被小黑蚊咬又要注意什麼? 小黑蚊體積小、口器短 吸血於無形 急診科醫師翁梓華表示,大家應該都有經驗,蚊子飛行時會發出嗡嗡的聲音,但小黑蚊基本上是「靜音模式」,同時蚊子體型比小黑蚊大上數倍,相較起來,小黑蚊體積小、口器短,更能吸血於無形。 有趣的是,小黑蚊並不屬於病媒昆蟲,因此不會像蚊子一樣可能會傳染登革熱,但絕對不要因此而掉以輕心,因為被小黑蚊咬後的「紅、熱、腫、痛」真的不容小覷。 雨後易大量繁殖 這時間點是吸血高峰 根據2005年一篇研究論文針對372個被小黑蚊咬過的人進行研究,結果顯示48%的人會有立即的過敏反應,而也有11%會在6-24小時後發生延遲過敏反應,恢復期根據個人體質不同需要一週到一個月,甚至還有少數的人會有全身性的過敏反應,像是發燒或是淋巴結腫大,比起被蚊子咬,小黑蚊帶來的不適感,多上許多。 翁梓華指出,小黑蚊喜歡潮濕,只要溫度適中,特別是在雨多之後會大量繁衍,而小黑蚊出沒的時間,多是在白天,特別是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是小黑蚊的吸血高峰期。 避免小黑蚊叮咬 個人、居家防護這樣做 那麼該如何避免被惱人的小黑蚊叮咬?翁梓華分享,應避免小黑蚊吸血高峰期出現在周邊有潮濕地區的環境裡,並減少暴露於空氣中的皮膚面積;因為小黑蚊口器短,基本上只要有布料在,小黑蚊的口氣就無法穿透,因此有效減少皮膚與空氣的接觸,會是防範小黑蚊的好方法。 在居家環境方面,則要清除青苔或是潮濕的環境,以及安裝細目的紗窗紗門,因小黑蚊體積過小,一般的紗門很難擋得住,若是居家環境附近有小黑蚊,建議要將紗窗紗門換成細目的。 小黑蚊叮咬 緊急處置這樣做 至於如果真的不幸被小黑蚊叮上了,翁梓華建議急診常用的方法處理被叮咬的地方: 1、適度的冰敷:冰敷有助於緩解發炎的反應「紅熱腫痛」,同時避免搔抓,這樣還可以降低搔抓所引起的二次誘發發炎反應。 2、外用藥膏:醫院會使用一些含有抗組織胺、類固醇或是局部麻醉劑的要高,穩定傷口的發炎狀態。 3、若是有嚴重過敏反應:醫師則會選用肌肉注射或是靜脈注射的抗組織胺或是類固醇,但當發炎進展到「蜂窩性組織炎」的時候,醫師就會使用抗生素做治療。(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 )  延伸閱讀: ·天氣漸熱蚊子愈來愈多! 專家揭「防蚊液使用原則」:小心中毒 ·為什麼每次都只有我被咬?「4種人」是蚊蟲的天選之人,跟酸性體質有關係嗎? 
-
2022-06-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幼兒莫德納延遲抵台 兒童出現氣喘等6症狀快就醫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6個月到5歲幼兒的莫德納疫苗已通過食藥署的EUA,ACIP會議也已通過建議接種二劑基礎劑,間隔四至八周以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來幼兒疫苗明天上午要抵台,但有些簡單文件問題有所延遲。不過已請各地政府準備幼兒接種站規畫。針對幼兒接種疫苗,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建議經醫師評估後6個月至5歲幼童接種莫德納疫苗接種,接種兩劑基礎劑,每劑須接種0.25ml,含25pgmRNA。接種部位原則建議未滿2歲的嬰幼童接種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童則接種在非慣用手的上臂三角肌。由於曾經染疫,短期內再次感染的風險可能降低,因此建議確診者自發病日或就診日起至少間隔三個月後再接種。李秉穎說,國外研究,五歲以下打疫苗比成人不良反應較低,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如躁動哭鬧、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如出現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速就醫釐清病因。另外,接種mRNA疫苗常見不良反應中,較擔心的嚴重不良反應是心肌炎。李秉穎表示,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這兩個情況可以單獨或同時發生。通常極少數個案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身上。因此如果接種疫苗後28天內出現心肌、心包膜炎症狀,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如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運動耐受不良,如走步路就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暈厥、呼吸急促,應立即就醫。不過李秉穎表示,評估後mRNA疫苗用於年輕族群的整體臨床效益仍大於其風險。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將與各地政府共同推動幼兒疫苗接種,請安排指定醫療院所。因為考慮幼兒需要家人陪伴施打,但有些民眾上班時間困難,因此將彈性於夜間、假日開設。他表示,接下來也非常熱,場地也要考量空曠、通風、防曬防雨。將請地方政府視所轄量能安排幼兒園或托嬰中心接種,提升可近性。根據ACIP專家會議通過的建議,6個月至5歲幼兒莫德納疫苗施打2劑基礎劑,施打間隔為4至8周以上;5至11歲兒童疫苗方面,建議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建議接種基礎加強劑,在第二劑間隔28天後接種,對於完整接種基礎劑對象,建議於滿5個月後,接種追加劑。
-
2022-06-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最新疫苗救濟出爐 打莫德納疑似心肌炎救濟90萬元
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公布最新會議紀錄及最新受害救濟名單。本次共審議63案,其中10案核予救濟,包括AZ四案、莫德納六案。其中獲得最高救濟金額是一名嘉義70多歲男性,接種莫德納後診斷疑似心肌炎,雖無法確定與接種疫苗關連性,給予救濟金新台幣90萬元。而從新冠疫苗開打以來,最高達法定最高救濟金額上限的金額為新台幣600萬,共有三案獲救濟。VICP本次公布其6月9日召開第181次會議的會議紀錄,本次核予救濟的金額自新台幣5000元至90萬元不等。其中,嘉義縣70幾歲的吳姓男子,給予救濟金90萬元與喪葬補助30萬元,總計120萬元。個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接種疫苗後11日因全身虛弱無力就醫,血液檢驗結果顯示有嚴重貧血及心肌酵素上升,經醫師診斷為疑似心肌炎,依發生時間判斷無法排除與疫苗的關聯性。而貧血部分經骨髓檢查發現淋巴漿細胞增生合併嗜血症候群,應為感染等與疫苗無關因素所致。但個案出院後51日死亡,病理解剖報告載明個案罹有心肌炎併心肌纖維化,重度巨球性貧血為加重死亡因子。因此研判個案死因應與其潛在的嗜血症候群及嚴重貧血導致心臟功能惡化有關,無法確定與接種疫苗的關聯性,依據「預 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核予救濟金新台幣90萬元。而個案經病理解剖,因此也依規定給予喪葬補助。至於另五案因接種莫德納有關或無法判定關聯性死亡的個案分別給予30萬、30萬、8萬、7萬、1萬元的救濟金;AZ四案則分別核予救濟金15萬、1萬、1萬、5000元。※接種AZ:台南市劉○(編號:2745)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 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血液檢驗結果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之臨床表現,其症狀與接種AZ疫苗相關,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 18 條第 1 項及其附表嚴重疾病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15萬元。花蓮縣王○○(編號:2561)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 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依據申請書記載,個案 接種疫苗後隔日出現手臂紅疹且有擴散情形, 就醫後經醫師診斷為過敏性蕁麻疹及發疹性膿 皰病。皮膚膿液培養結果顯示為細菌感染,而AZ疫苗係屬非複製型腺病毒載 體疫苗,並不具致病力。又個案本身有皮膚炎 及過敏性蕁麻疹等過敏病史,且於接種疫苗前 即曾因發癢皮疹超過 2 週情形就醫。惟依發生 時間研判,仍無法確定過敏性蕁麻疹與接種疫苗之關聯性,依據「預防 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 18 條 第 1 項及其附表其他不良反應給付之規定,核 予救濟金新台幣 1 萬元。台北市蔣○○(編號:2580)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 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 3 日因 皮膚癢及紅疹情形就醫,經醫師診斷為過敏性紫斑。依據病歷記載,個案本身過敏原檢查即 對多項食物具過敏反應,惟其皮膚症狀發生於 預防接種後之合理期間。綜上所述,個案之症 狀無法確定與接種 AZ疫苗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 議辦法」第 18 條第 1 項及其附表其他不良反 應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 5000 元。彰化縣林○○(編號:3789)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依據申請書記載,個案 接種疫苗後3日出現口腔多處破損,就醫診斷 為口瘡性潰瘍,症狀斷續出現約 2 個月後,經 接受秋水仙素治療後改善。查個案之血液檢驗結果顯示自體抗核抗體為陽性,亦可能為本身之自體免疫疾病所致。綜上所述,個案之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AZ疫苗的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其他不良反應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1萬元。※接種莫德納另五案:新北市李○○(編號:3372)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 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經診斷為疑似米勒費希爾症候群(Miller-Fisher Syndrome),惟個案之臨床症狀與典型之米勒費希爾症候群症狀仍有 差異。此症屬格林巴利症候群之亞型,其症狀無 法確定與接種莫德納疫苗的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 18 條第 1 項及其附表嚴重疾病給付之 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 8 萬元。新竹縣吳○○○(編號:3846)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 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 5 小時出現胸悶不適、意識不清等情形送醫,經住院 治療後死亡。個案血液檢驗結果及臨床檢查不符合急性心肌炎之臨床表現,而症狀發生時間亦與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發生急性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合理時間不符。肺部 電腦斷層掃描顯示有急性肺水腫及肋膜積水,依據個案到院時臨床表現研判,無法排除為心律不整引發肺部病症。又個案本身有高血壓、 高血壓性心臟病及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史,為 突發心律不整之高風險族群。綜上所述,個案接種疫苗後發生之情形應與其潛在心血管疾病有關,但時序上仍無法確定與接種疫苗的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 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死亡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30萬元。桃園市陳○○(編號:2937)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出現之 症狀,經心臟磁振造影檢查報告顯示為心肌炎,且症狀發生於預防接種後之合理期間,故研判其症狀與接種莫德納疫苗相關,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 18 條第 1 項及其附表嚴重疾病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 7 萬元。台中市劉○○(編號:2624) 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 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 3 日因手腳皮疹搔癢情形就醫,經給予類固醇治療後 改善。皮膚病理切片結果顯示符合過敏變化,惟依據皮膚症狀描述研判,亦可能為藥物過敏所致。綜上所述,個案之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莫德納疫苗的關聯性,依據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 18 條第 1 項及其附表其他不良反應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 1 萬元。金門縣董○○(編號:3092)本案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及臨床表現等研判,依據申請書記載,個案接種疫苗後陸續出現腹部悶痛、胸悶及嘔吐等情形,於接種後5 日死亡。依據症狀發生時間及臨床表現較可能致死原因為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惟未有充分之檢驗及檢查資料,且未進行病理解剖。查病歷並未記載其他疾病史足以解釋死因,時序上無法排除發生心肌炎可能性。綜上所述,個案死因無法確定與接種莫德納疫苗的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 18 條第 1 項及其附表死亡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 30 萬元。
-
2022-05-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張宇老婆蕭十一郎「鬼門關前走了一遭」!藥物過敏6大前兆,健保卡務必註記
藝人張宇在臉書驚爆太太蕭十一郎呼吸困難,「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原來蕭十一郎因藥物過敏導致呼吸困難,幸好緊急送醫後已無大礙。衛福部食藥署提大家,用藥後一旦出現可疑症狀,應盡速就醫並主動告知用藥史;若曾有藥物過敏史,務必記下藥名,請醫師註記於健保IC卡,就醫時除了健保卡,也隨身攜帶藥物過敏記錄卡。藥物過敏在臨床非常常見,食藥署提醒大家,若在用藥期間發生「疹」、「破」、「痛」、「紅」、「腫」、「燒」等藥物過敏六大前兆症狀,要立即攜帶正在服用的藥袋或用藥紀錄單回診就醫,讓醫師知道你用了哪些藥品,緊急處理。●什麼是藥物過敏?使用藥物後,引發身體出現過敏症狀,任何人或藥物都有可能產生藥物過敏,而且難以預期,又因藥物種類或免疫反應機轉不同,部分過敏反應會在使用後立即至數日內出現,但也有部分過敏反應可能延遲至兩、三個月才出現。【延伸閱讀】>>藥物過敏 嚴重恐致「史蒂文生強生症候群(SJS)」●藥物過敏六大前兆是什麼?疹:皮膚紅疹、搔癢或水泡破:口腔或黏膜潰瘍痛:喉嚨痛紅:眼睛紅腫、灼熱、腫:嘴唇腫燒:發燒等。●藥物過敏處理三大原則1.盡速回診或就醫疑似出現用藥過敏症狀時,應盡速攜帶正在服用的藥袋或用藥紀錄單回診就醫,切勿擅自自行停藥、換藥,以免造成原有疾病惡化,或藥物過敏狀況加劇。2.註記過敏藥物有用藥過敏史的民眾,可請醫師將過敏藥品名稱註記於「藥物過敏紀錄卡」,連同健保卡隨身攜帶,也可請醫師註記於健保IC卡中。3.主動告知若有用藥過敏史的民眾,就醫時應主動告知處方醫師過敏藥品,領藥時再請藥師幫忙核對,以避免誤用過敏藥品,確保個人用藥的安全。
-
2022-05-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完新冠疫苗全身冒「癢疹」?醫:這4種體質打疫苗易引發皮膚過敏
因應疫情洪峰,部分對象已經開放接種第二次追加劑新冠疫苗,也就是大眾認知的第四劑,不過許多人擔心接種後有不良反應,甚至連第二、三劑都不敢打。北市聯醫仁愛院區日前接收一名病患,就是在接種後出現皮疹,疑為疫苗引起的皮膚過敏,經開立口服抗組織胺以及外用類固醇藥膏治療後改善,醫師呼籲勿因此放棄施打。 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蔡明翰指出,這位56歲的張女士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無慢性與重大疾病,去年10月施打第一劑莫德納COVID-19疫苗後,隔天發生低燒和注射位置局部紅腫,但這些常見副作用醫師已經衛教過,所以經過適當處理兩三天後即緩解。 然而張女士卻發現,身體與四肢冒出癢疹,本來不以為意,疹子卻越來越多、越來越癢,這才驚覺事態嚴重。就醫後經診斷為疫苗引起的皮膚過敏,醫師除了抽血檢驗,也開立口服抗組織胺以及外用類固醇藥膏治療。一週後回診,檢驗結果過敏抗體IgE稍高,其餘報告均正常,皮膚癢疹也明顯改善。 四種體質易引發過敏,治療可改善 蔡明翰說,其實不僅COVID-19疫苗,其他如流感疫苗等也會導致過敏皮疹,若之前有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慢性蕁麻疹等過敏體質的人,比較容易對疫苗過敏。 這些過敏反應多半是急性皮膚紅疹,治療方法也是與其他過敏一樣,用口服抗組織胺治療即可。如果症狀嚴重,可用針劑和短期口服類固醇,也可配合外用類固醇藥膏緩解,且治療約一週即可痊癒。 蔡明翰表示,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兩年多,雖然已發明多種COVID-19疫苗,預防重症的效果甚佳,但仍有許多民眾不願接種或只打一劑。不願接種者多因先前報導接種疫苗的不良反應而拒打,只打一劑者則是因為接種後的不適反應而不願再續打。 其實接種疫苗後的不適症狀絕大多數是可以緩解的,所以跟沒打疫苗或接種不完整,而染疫導致重症和後遺症相比,COVID-19疫苗確實利遠大於弊。他呼籲尚未接種或打滿三劑的民眾踴躍接種,保護自己與家人,大多數副作用是短期而且能夠治療控制的,所以毋須太擔心。●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職棒怪物大谷翔平: 撞上牆,我就更加努力去嘗試.年紀愈大後才發現:過去曾奮不顧身投入、在乎、重視,一廂情願付出,終將失衡,不會有好結果.打個噴嚏啟動過敏開關,眼淚、鼻涕流不停?3分鐘顫掌改善體循環,減少感冒、鼻子過敏
-
2022-05-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長者打疫苗就送兩劑快篩 指揮中心祭新政策催打
打疫苗送快篩!為提升長者疫苗接種率,指揮中心今天祭出催打措施,65歲以上長者及55歲以上原住民6月底前施打疫苗,可免費獲得中央所配發的兩劑單劑型快篩試劑,不過仍視各縣市作業規畫,啟動政策實施時間。指揮中心發布新聞稿表示,因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疫苗接種是避免感染及降低因感染造成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最有效的方法,請尚未完全接種疫苗的65歲以上長者,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保護自身及親友健康。民眾可透過「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https://reurl.cc/7eW0AQ ),利用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提供「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資訊」,或「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地圖」,選擇住家或工作地附近之接種地點就近接種。另各縣市衛生局網頁均有彙整合約醫療院所接種資訊,提供民眾運用查詢。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副作用,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並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若擔心接種疫苗後所產生副作用可先與醫師討論,經諮詢評估選擇合適的疫苗接種。目前接種疫苗疫苗所需的快篩大多已送達各縣市政府衛生局,但因各縣市仍需安排倉儲作業以及將快篩配送到合約醫療院所,指揮中心尊重各縣市啟動政策的時間。請民眾前往接種疫苗前,應備妥健保卡或其他可證明身分證件,如為接種第二劑或追加劑疫苗者,也要記得攜帶「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並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另近期天氣多變,對於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就近前往接種。接種後多喝水多休息,也請家人協助注意,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
-
2022-05-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讓我刻骨銘心的病人
【編者按】本週「教我人生的病人」分別邀請不同人生階段的醫師執筆。第一位作者是已經擁有博士學位,即將由醫學院畢業的醫學生說出他最感激的病人是幾年前在他開始到醫院實習不久所遇到的女病人,因為她使他領悟到,成為好醫生最重要的秘訣就是要成為關懷病人的「人」;接著一位中生代的外傷科主治醫師意氣風發地回想自己努力締造出近乎起死回生的奇蹟,並穿插過去救不回來的病人,家屬的哀求引發他更上一層樓出國深造精進; 最後一位部主任教授醫師在成功的手術後病人急轉直下,使他百思不解。為了找尋病因,他懇求家屬在停止急救後,在心臟肌肉採取樣本,而證明是與外科手術無關的磺胺類抗生素過敏性心肌炎,導致急性心臟衰竭。醫者面對病人非預期的惡化以及追求真相的心路歷程是罕為人知的一面。那是2006年的一月底,我接到皮膚科的照會。病患是一位54歲的男性,因為血尿前去一家醫院看診,而發現膀胱腫瘤,但因為用藥過敏,全身紅疹脫皮,而住到皮膚科。翻一下他的病歷,得知他是位旅居美國的華僑,回台探親及過農曆新年。兩週之前因為血尿到一家地區醫院求診,經過膀胱內視鏡檢查,診斷出有膀胱癌病灶。由於他對膀胱鏡檢查後所服用的磺胺類抗生素藥物過敏,產生全身皮膚紅腫,起水泡及脫皮,而被轉送到我們醫院皮膚科住院。治療了兩週,皮膚病灶漸漸緩解,皮膚科醫師於是照會我安排後續的膀胱腫瘤治療。由於此時已接近農曆春節年假,所以我告知病患,等待農曆年假之後,就安排他住院開刀。大年初六,他住進醫院泌尿科病房,隔天我就幫他手術。手術是經尿道內視鏡膀胱腫瘤刮除術。這種手術是屬於內視鏡微創手術,在尿道內視鏡近導引下,將表淺性的膀胱腫瘤刮除。一般病人在手術後一到兩天就可以出院。手術很順利,不到半小時就完成了。病患接著經恢復室回到病房休息。不料,當天晚上十點左右,病患訴說突然胸悶痛,吸不到氣。值班醫師發現他呼吸急促、淺快,胸口發悶,血壓下降。緊急做心電圖,沒有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的現象。隨即緊急照會心臟科的總醫師,心臟科總醫師立即推著心臟超音波過來,發現病患左心室壁收縮力異常,且有少量心包膜積液,不能排除心肌梗塞。因此,心臟科建議立即轉床到心臟加護病房,準備安排心導管檢查。心肌收縮異常及包膜積液,導致心搏量減少,血壓下降。病患插上氣管內管,接上呼吸器。隨後的心導管檢查,並未發現任何血管阻塞的現象。同時安排心包膜積液的引流,心包膜積液引流後,血壓略有回穩。可是心肌的收縮力卻一直不見起色。當天凌晨即在主動脈內裝置了動脈幫浦以維持血壓。但情勢持續惡化,隔兩日就裝上了葉克膜裝置。他的病情變化快速,可以說從他晚上開始喘起來之後,就急轉直下。我整晚都守在心臟加護病房不敢離開。一直在思索:手術中有發生了什麼特別的狀況嗎?反覆查閱手術紀錄、護理紀錄以及麻醉紀錄。但絲毫看不出有什麼端倪。緊急趕到的家屬,包括一直陪著病患的配偶,病患的兄長以及從美國趕過來醫院的子女焦急地在加護病房外面守候。我在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連我自己都搞不太清楚,要如何向家屬解釋呢?身為主治醫師,也只好硬著頭皮向家屬報告病程,以及現在發生的情形。但也只能照著目前的現象說明,其他的,我也坦然地告知自己並不清楚病患為何會進展到這樣的狀況。心臟加護病房的團隊相當積極,將他血壓等生命徵象都維持著,不過也覺得奇怪為何心臟機能不斷在惡化。甚至心臟跳動的頻率也開始出現陣發性的不整脈。由於病患接受大量的輸液,肺部和四肢周邊都有明顯的腫脹積水,所以也一直一定要用利尿劑治療。奇怪的是,打入利尿劑後,尿是有出來,但心臟收縮功能就更退步一些。這時我一個想法閃過腦海,該不會是跟之前的全身過敏有關吧?難道他是過敏性心肌炎?病患因為磺胺類的藥物過敏,是不是現在所用的藥物也有磺胺的成分呢?一查之下,不得了!幾乎所有的利尿劑,降血糖藥,改善排尿的高選擇性的甲型阻斷劑等等都是磺胺類的藥物,難怪一用就會出現心臟機能的下降!有了這個發現之後,立刻按照免疫科專家的建議,將所有可能引起過敏的藥物全部停掉。並且使用類固醇。由於心臟的情況一直沒有改善,看著葉克膜使用的期限也要到了,要再搶救,就只能依靠人工心臟或者做心臟移植了。幾經掙扎,再次由心臟外科置入心室輔助幫浦做為過度處置,等待看整體情形是否改善,或是有機會可以換心。然而,心臟移植沒有等到,病患接連出現肝臟和腎臟等多重器官衰竭的跡象,就在我幫他手術的二十天後,宣告不治。為了要證實他的病因,我懇求家屬允許我們在拆除葉克膜的時候,在心臟肌肉採取樣本,作為病理化驗之用。數日後,病理化驗報告出來:「心機有過敏細胞瀰漫性浸潤,確認為過敏性心肌炎。」家屬哀傷不已,而我數日來,日夜在加護病房守候,向家屬匯報訊息,雖然身為主治醫師,但另一種角色也與家屬成為作戰夥伴,不幸我們戰敗了。送走了病人,我彷彿被掏空了一半,深層的挫敗感壓得我灰濛濛的。由於這段時間我都綁在醫院,內人也不時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我強打起精神,繼續查著文獻,對於過敏性心肌炎的病例反覆比對。結果發現,案例幾乎都是以類似的病程變化在發展。外科部死亡及併發症討論會中,按例都需要將死亡病例做一個完整報告。報告後,一位資深的師長問我,這個案例有無申請藥害救濟? 「對呀,我可以幫他爭取藥害救濟!」我將這個訊息向他的兄長分享,之後就詳細從頭整理他的病歷資料,包括在這次住院之前於他院就診的病歷,附上最後關鍵的病理報告,徵得家屬同意,幫助他們提出藥害救濟。終於在病患過世四個月後,獲得藥害救濟的補償。我在想,病患是因為過敏性心肌炎而發生心臟衰竭。他發生心肌衰竭時正好在醫院中。假使他二月六日沒有住院,很可能他發生胸悶氣喘時是在家中或是其他地方,被送到醫院時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急救。如果來不及救,很可能會被歸咎到心肌梗塞。那麼,過敏性或是病毒性的心肌炎而導致的突發性心臟衰竭的發生率應該遠超過目前所報告的案例。磺胺類抗生素,是第一個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已有90年歷史。目前仍廣泛用於治療人體各種感染症,包括上下呼吸道、腸胃道、腎臟及尿路感染症、生殖器感皮膚感染等。但這類抗生素卻常造成藥物過敏反應,嚴重甚至有致死風險。磺胺類抗生素過敏可從輕微到嚴重反應都有,輕微的表現可能是局部或全身的搔癢紅疹,有時發生生殖器附近(像是龜頭、包皮)的潰瘍或腫脹性藥疹,嚴重過敏反應則包含史帝文斯強生症候群(SJS)、毒性表皮溶解症(TEN)和藥物反應伴隨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與全身症狀(DRESS)。臨床表現則包括全身性產生紅疹與水泡,到大範圍的皮膚破皮和黏膜潰瘍,也可能併發肝腎功能或多器官衰竭而導致死亡,死亡率高達30%。而再發生心肌炎者,就更少見了。幸運存活的患者,也可能會有永久後遺症。根據台灣藥害救濟的統計,磺胺類抗生素是目前國人引起嚴重皮膚藥物過敏排名第六的藥物,也是全球嚴重藥物過敏的前五大藥物。最近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確認了磺胺類藥物過敏的特殊基因型 (HLA-B*13:01及相關基因型),帶有此特殊基因型的人使用抗生素藥物就有可能產生嚴重藥物過敏的風險。之後可以幫助病人找出是否有這種特殊體質,以避免接觸到此類製劑。
-
2022-05-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第四劑疫苗5/16開打! 3類人優先接種, 如何預約、該選什麼品牌、可以混打嗎,5QA一次看
指揮中心表示,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處於廣泛社區流行期間,為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後引發中、重症風險,經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會議決議,部分對象接種第一次追加劑滿5個月後,可接種第二次追加劑。Q:我想接種第二次追加劑,需要符合什麼資格才能施打?A:符合以下資格者,且第一次追加劑接種滿5個月後皆可施打:(一)65歲以上長者(二)長照機構住民(三)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即建議接種基礎加強劑之對象),包含:1.目前正進行或1年內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之癌症患者2.器官移植患者/幹細胞移植患者3.中度/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4.洗腎患者5.HIV陽性患者6.目前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7.過去6個月內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者8.其他經醫師評估因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可接種基礎加強劑者Q:第二次追加劑疫苗該選什麼品牌?可以混打嗎?A:前述對象不論先前劑次接種廠牌,第二次追加劑可選莫德納半劑量、BNT全劑量、高端疫苗、其他藥物相關過敏不適合,也可以選擇 AZ 疫苗,以 mRNA 疫苗、次單位疫苗為主。Q:31日前可領取價值500元衛教品的對象有那些?A:為維護長者及高風險族群健康,請尚未接種完整疫苗者,儘速接種,以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針對65歲以上接種COVID-19疫苗者(包含接種第一、二劑及第一、二次追加劑),地方政府亦可提供500元(含)以下衛教品之措施至5月31日止。Q:第二次追加劑該怎麼預約?A: 目前北市的規定如下:為服務符合接種第2次追加劑對象民眾,衛生局媒合19家醫院,包含台北長庚、台安、博仁、三總松山、北醫、中心綜合醫院、台大、郵政、仁濟、萬芳、康寧、北榮、三總北投、聯醫松德、仁愛、林森、中興、陽明、忠孝等,15日(日)起民眾可逕行至醫院預約管道掛號,於5月16日至21日接種。Q:我需要備妥什麼文件才可以打疫苗?A:1.健保卡或其他可證明身分之證件2.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並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指揮中心提醒,近期天氣多變,對於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請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就近前往接種。接種後亦請多加留意身體狀況,多喝水多休息,並請家人協助注意,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
-
2022-05-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65歲以上及這8類高風險族群打第4劑 下周一接種
指揮中心表示,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處於廣泛社區流行期間,為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後引發中、重症風險,經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會議決議,建議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及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當接種第一次追加劑間隔5個月後,可接種第二次追加劑,並自5月16日起實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其中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包括以下八大對象。1.目前正進行或1年內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之癌症患者2.器官移植患者/幹細胞移植患者3.中度/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4.洗腎患者5.HIV陽性患者6.目前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7.過去6個月內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者8.其他經醫師評估因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可接種基礎加強劑者陳時中說,前述對象不論先前劑次接種廠牌,第二次追加劑可接種莫德納疫苗半劑量、BNT疫苗全劑量或蛋白質次單元的高端、Novavax疫苗全劑量。陳時中表示,國內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第1劑約85.5%、第2劑約80.6%、追加劑約62.3%,為維護長者及高風險族群健康,請尚未接種完整疫苗者,盡速接種,以降低因感染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符合第二次追加劑接種間隔者,自5月16日起亦可進行接種。若先前劑次有發生不良反應者,建議以其他不同製程疫苗接種,如接種莫德納、高端、BNT產生過敏,可接種AZ。另針對65歲以上接種COVID-19疫苗者(包含接種第一、二劑及第一、二次追加劑),地方政府亦可提供500元(含)以下衛教品之措施至5月31日止。指揮中心提醒,請民眾前往接種新冠疫苗前,應備妥健保卡或其他可證明身分證件,亦請記得攜帶「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並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另近期天氣多變,對於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請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就近前往接種。接種後亦請多加留意身體狀況,多喝水多休息,並請家人協助注意,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
-
2022-05-11 養生.聰明飲食
綠豆清熱解毒,可緩解花生堅果造成的過敏?顏宗海:無稽之談,若出現這些症狀需儘速就醫
有些民眾在吃完花生、堅果後,身體會出現過敏反應,網路上卻有網友建議這些人,平常可以多吃綠豆製品,減少對花生、堅果等食物過敏。對此,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此為無稽之談,曾食物過敏者應該牢記自己不可吃哪些食物,以免影響健康。許多人都有過食物過敏經驗,吃了某些東西,全身冒出大片蕁麻疹,極少部分會出現過敏性休克,顏宗海指出,魚、蝦、貝類…等海鮮是國人最常過敏食物,而堅果、花生則是歐美國家最常見的過敏原,台灣極為少見。但不管是哪一種食物,如果食用後通常短短幾分鐘就會出現類似身體發癢、泛出紅疹…等症狀,如民眾遇到時應特別注意,往後避免食用。綠豆無法緩解過敏 網路謠言切勿相信民眾如不慎遇到食物過敏狀況該怎麼辦?顏宗海指出,若身體只是發癢、紅疹,建議先擦止癢藥膏,多喝水,但如果出現胸悶、呼吸喘、急促等嚴重過敏情形,就務必儘速至大型醫院急診就醫。針對網傳「綠豆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之言論,食藥署呼籲民眾,切勿輕易相信謠言,延誤治療。對於某些人來說,食用含綠豆成分的製品,亦可能引起過敏反應。且綠豆為食品而非藥品,目前也並無治療花生、堅果過敏之科學證據。提醒民眾注意飲食 食物、藥物過敏都需小心此外,顏宗海也強調,除了食物之外,藥物過敏也相當常見,一旦引發,症狀更為強烈。對於某些藥物過敏的民眾,在就醫時,務必主動提醒醫師,讓醫師開立其他可替代的藥物。由於過敏原因複雜,民眾若有食物過敏病史,需要耐心找出過敏原並且避免接觸,平時應適當運動、健康飲食及規律作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才能讓免疫系統維持正常,遠離過敏。★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5-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染疫3症狀發燒、咳嗽、鼻塞…營養師教你吃這些補充必要營養素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暴增,很多感染Omicron輕症者必須「居家隔離」,根據指揮中心統整的Omicron症狀,最常見發燒、咳嗽或喉嚨痛、鼻塞或流鼻水,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提出營養建議,針對3大常見症狀,幫助輕症者迅速補充營養,減緩不適、恢復體力,早日康復。一、發燒●必要營養素❶蛋白質:製造免疫球蛋白,避免肌肉等瘦體組織流失,幫助維持身體正常功能。❷水分:攝取足夠液體,可以避免呼吸道分泌物過於濃稠,加速恢復。食物選擇:魚湯、雞湯、蛤蜊湯、海鮮湯、味噌豆腐湯、豆漿、綠豆湯、運動飲料。TIPS.:如果發燒嚴重脫水,居家隔離不能出門買電解質液,可以自製簡單電解質液,幫助度過脫水風險。自製電解質液材料:鹽1/2至3/4茶匙(2.5-3.8克)、開水840ml、柳丁汁240ml作法:將三種材料混合,每隔15至20分鐘,飲用100ml左右。二、咳嗽或喉嚨痛●必要營養素❶維生素A:強化黏膜健康,幫助提升免疫功能。食物選擇:木瓜牛奶、紅蘿蔔牛奶、芒果奶昔、番茄炒蛋、番茄濃湯、南瓜濃湯、百香果優格、香瓜、紅肉李、地瓜。❷維生素D:提供連接呼吸道細胞間緊密相連區域的營養,保護呼吸道。食物選擇:鮭魚、蛋黃、乾香菇、添加維生素D的乳製品,建議可在窗邊曬太陽補充。三、鼻塞或流鼻水●必要營養素❶維生素C:強化人體免疫功能,增強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食物選擇:芭樂、香吉士、甜椒、青花菜、豌豆苗、芥藍菜、白苦瓜、奇異果。❷硫化素:降低體內發炎反應,抑制過敏反應,減緩不適症狀,每天可以添加在菜餚中,幫助呼吸道暢通,強化抵抗力。食物選擇:蔥、薑、蒜、辣椒、薑黃、肉桂、香草、九層塔等辛香料。
-
2022-05-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如何紓緩Omicron常見3大症狀?營養師教該吃什麼助恢復
本土疫情連續多日以來,確診人數屢創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5月5日新增3010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0035例本土個案及71例境外移入(3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而其中有99.75﹪是輕症。以目前的政策來看,79歲以下的輕症患者,大多以居家照護為主,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流鼻水、喉嚨痛、咳嗽、頭痛、發燒……等;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根據指揮中心2月資料統整「Omicron10大常見症狀」中,特別針對常見的3種症狀給予大家營養上的建議,並且希望大家在營養均衡的情況下,祝福大家早日康復。症狀1:發燒必要營養素◎蛋白質:製造免疫球蛋白,避免肌肉等瘦體組織流失,維持身體正常功能◎水分: 取足夠的液體,可以避免呼吸道分泌物過於濃稠,加速恢復食物選擇:魚湯、雞湯、蛤蠣湯、海鮮湯、味增豆腐湯、豆漿、綠豆湯、運動飲料tips嚴重脫水,居家隔離不能出門買電解質液,可以製自簡單的電解質液,幫助度過脫水的風險。◎自製電解質液:鹽巴1/2—3/4茶匙(2.5-3.8克)開水840ml柳丁汁240ml將三種混合,每隔15-20分鐘,飲用100ml左右。症狀2:咳嗽症狀/喉嚨痛必要營養素:◎維生素A:強化黏膜健康,提升免疫功能食物選擇:木瓜牛奶、紅蘿蔔牛奶、芒果奶昔、番茄炒蛋、番茄濃湯、南瓜濃湯、百香果優格、香瓜、紅肉李、地瓜。◎維生素D: 提供連接呼吸道細胞間緊密相連區域的營養,保護呼吸道食物選擇:鮭魚、蛋黃、乾香菇、添加維生素D的乳製品,也提醒大家可以在窗邊曬太陽補充。症狀3:流鼻水必要營養素:◎維生素C: 強化人體免疫功能,增強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食物選擇:芭樂、香吉士、甜椒、青花菜、豌豆苗、芥藍菜、白苦瓜、奇異果◎硫化素:降低體內發炎反應,抑制過敏反應,減緩不適症狀,每天可以添加在菜餚中,幫助呼吸道暢通,強化抵抗力食物選擇:蔥、薑、蒜、辣椒、薑黃、肉桂、香草、九層塔等辛香料本文參考劉怡里營養師臉書資料延伸閱讀:。疫情指數型成長來了!?人人都有感染危機,不想輕症變重症,營養師推薦每日必吃6食物 。新冠肆虐!國際認證「10種營養素」降感染、死亡率 蛋黃、地瓜都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