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搜尋
退休準備
共找到
313
筆 文章
-
-
2024-11-23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大調查/楊宏裕高中顧兩老 幸好還有外援
「其實沒想過自己會成為爺爺、奶奶的主要照顧者。」廿六歲的楊宏裕因父母離異,由爺爺奶奶帶大。高中時,奶奶身體狀況不佳,開啟了他的照顧者人生。最近他才剛成為社會新鮮人,在工作與照顧間,他認為一定要找尋協力,才有辦法兼顧,根據一路走來的經驗,把外籍看護當作家人,合作無間。楊宏裕在高中時一口氣參加四個社團,但為了分擔爺爺的照顧重擔,他退出社團,把上課以外的時間全部留給爺奶。楊宏裕知道自己無法照顧得盡善盡美,向爸爸爭取資源,替奶奶找外籍看護。但爺爺的壞脾氣,讓外籍看護走了一個又一個。楊宏裕說,爺爺凡事照規矩,奶奶很看「奇檬子」,得先聊個天,讓奶奶抒發情緒,只要心情好,後續照顧就比較容易配合。他一開始沒將這些細節告知移工,導致爺爺一不開心就把移工罵到臭頭,移工不滿轉頭就走,最後倒霉的是所有人。因為移工走得太頻繁,楊宏裕開始觀察爺爺奶奶可合作與不能合作之處,並把每次踩到的地雷記錄下來,像爺爺是軍人,喜歡發號施令,但該吃的飯還是會吃,只是得先讓爺爺滿足軍人習性。這次因為他事前交代仔細,移工「妮妮」與爺爺的衝突也降低。楊宏裕說,搞懂爺奶需要什麼,照顧便不是這麼難,也能找 來測退休力 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到適合的施力點。未來找尋「新家人」,他認為自我覺察力以及溝通力非常重要。至於自己的老後生活模式,則嚮往與好友住在同一社區相互照顧。
-
2024-11-23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大調查/突破傳統 與「新家人」一起共老
台灣平均餘命突破八十歲,百歲人生指日可待,生命歷程拉長,「延遲轉大人」也讓老後生活難依循過往模式,少子化、單身族和獨居比率增加,愈來愈多「準退休族」發起老後不一定要與家人同住,開始籌畫與「非親人」一起共老;也有人擔心老後無人照顧,展開將外籍看護納入新家人的計畫。出社會、成家立業、生子撫養、退休,老後生活由子女奉養,這種傳統的人生既定模式,近年已逐漸被打破。選擇不婚不生的人增加,喪偶、婆媳問題或遭子女啃老事件層出不窮,想要尋求傳統模式走進老後人生,並不容易。獨居戶增加 長照現隱憂根據內政部統計,僅一名六十五歲老人獨居戶數,在二○一三年是廿九點四萬戶,今年六月已有五十七點二萬戶,十一年翻倍成長;去年底平均每戶人口數量僅剩下二點五三人,人數再創歷史新低。家庭人數減少,獨居戶增加,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顯示,五十歲以上單身人口的比率,自一九九六的二成六,二○二二年上升至三成五,且有逐年攀升趨勢。在缺乏家庭、伴侶或社會網絡支持的情況下,可能老後出現長照、善終誰來照顧的擔心與隱憂。新照顧關係 多層次思考二○二四年退休力大調查也顯示,有緊密社交關係者,未滿卅歲比率最高,但同一群人也認為自己不是那麼被需要,僅四成四認為自己有被需要的關係;女性有緊密社交關係和被需要的比率皆高於男性;持續結交新朋友比率,以卅至卅九歲的三成五最低。家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指出,未來的新家人與照顧關係,必須多層次思考,除了個人與家庭,還要加入社群、社區、企業與國家。國家指多元長照服務,解放親屬扶養義務;居住的社區應成為相互幫助與照顧的主力,降低獨居風險。陳景寧也說,高齡社會也不應放棄高齡者,職場應對高齡者更為友善,讓他們能力再造,繼續服務;在家庭中,有能力者或有意願者,透過協議達到照顧目標,再來個人得學習聰明照顧自己。陳景寧說,未來「非親屬關係」的照顧者,將扮演重要角色,如外籍看護、朋友、鄰居,即將退休的「準退休族」。她建議,從現在起,開始布建老後「新家人」網絡,從職場中找對退休想法類似的友人,願意同住在同一社區中,相互照應的朋友等。開拓人際網 找尋新家人四、五年級生多認為自己是「孝順的最後一代、被棄養的第一代」,陳景寧強調,認清事實並適應新時代才是解方。長照制度推動至今超過十年,唯有家人才能照顧的觀念雖有所鬆動,但要將家人委託給他人照顧時,還是會經過孝道掙扎期,她認為,照顧不能假以他人之手的觀念,需徹底被改變。政府至今鼓吹孝行,年年舉辦孝行獎,過分強調孝道與照顧的關係。陳景寧舉例,一位孝行獎得獎人擔任保全,扛起全家經濟重擔,還得照顧九十五歲失智父親及身體欠佳的母親,哥哥罹癌後,他也肩負照顧責任。雖然當事人認為自己得回報父母,但他的承擔已超過負荷,讓人不捨。建立新家人關係,陳景寧提醒,千萬別偷懶不做,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口減少,想妥適照顧自己老後得自立自強,交朋友很重要,必要時也得思考,如何與外籍看護一起建立新家人關係。 來測退休力 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論壇/勞退教母王儷玲:存退休金永不嫌遲
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如果65歲退休,還有將近20年餘命;退休後,應該不用再為經濟勞累,但你準備好老後的財務規劃了嗎?根據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調查,平均預期退休金為1,403萬元,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兼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指出,仍有超過6成民眾沒進行退休理財投資。受到通膨與勞保年改影響,2024年需要準備的退休金,比2020年多了300萬,主要是因為長壽風險、通膨與勞保年改的影響。王儷玲說,退休金的數字增加了,但民眾退休計畫起步太晚,也忽略年金、醫療與長照保險、安養信託的需求,實際能安心退休、存到理想退休金額的達成率並不理想。「退休金真的不夠!」王儷玲分享,超齡社會來了,民眾的退休財務絕對不能靠政府。以目前的勞保年金再加上自提的勞退,推估退休後大概月領2,5000元左右,但遇上通膨怪獸與其他風險,勞保年金要再打8折,屆時可能領不到2萬,難以應付台灣的平均生活支出。檢視「聯合報退休力大調查」,全民的退休能力連續4年不及格,王儷玲觀察,民眾對於退休規劃的準備,常犯下列四大迷思:1.太晚開始儲蓄或太早退休2.無法落實長期投資,準備成本太高3.退休投資太保守,選錯投資工具4.沒有及早進行保險及信託保障規劃過去退休金大調查,發現民眾太晚開始存退休金,平均43.5歲才開始存,除了起步太晚,觀念也錯誤,只做短期投資,且買錯投資工具。王儷玲強調,退休金的投資方式一般投資理財大不同,一定要掌握「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的穩健原則,才能發揮複利效果。考慮長壽風險,王儷玲提醒,退休每月最好準備3至4萬元,退休期間要以23至25年計算,換算下來,40歲前應該開始存退休金。要有足夠的退休金,依照每年只提領其中的4%資金當成生活費的「4%法則」,每人需要準備至少800至1200萬退休金,未來有一半要靠自己準備,所以至少需存500至600萬元。王儷玲呼籲,目前勞保基金、退撫基金仍有嚴重財務危機,再加上未來高齡會遇到的失智、醫療照護等問題,民眾存退休金要從改變觀念開始,善用投資、信託與保險保障商品彌補退休後年金、醫療與長照保障缺口。在退休準備上,要展現更積極的態度,用對方式累積個人退休金。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論壇/ 聯合報社長游美月:準備退休力必須加把勁
不到2個月台灣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聯合報根據超過5千人填答的「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分析國人退休準備程度,平均分數為57.5分,不僅「不及格」,更是近4年最低。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表示,面對人口結構變遷,除個人、家庭應做好準備,政府在社會安全方面,也應加大力度,「推動退休力必須加把勁」。聯合報系今天舉辦「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游美月與前金管會主委王儷玲、中國信託銀行專家團隊協理蔡安棋、資深媒體人高愛倫、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高齡友善推廣組組長徐昊平、資深山域嚮導老師阿布、IKEA宜家家居台灣人才與文化部總監李佳潔與會分享,並邀來The Brass 銅管重奏團演出「寫給退休練習生的重奏曲」,由台灣經典名曲夜來香、流浪到淡水等歌曲,重新編曲而成。博覽會上公布民眾街訪內容,針對退休年齡,年輕的Z世代代表說「現在就想退休」,嬰兒潮世代代表則認為應該「退而不休」;至於幾歲才算老,有剛退休的民眾認為有病痛就是老了,也有72歲的教師認為,只要保持學習能力,永遠都不會變老,而民眾普遍認為,退休生活健康、理財是最重要部分,其次則是要有心愛的家人相伴。游美月表示,自己是嬰兒潮世代,但不認為自己「老了」,深知「生活要愈來愈用力,才會愈來愈有趣」;因應台灣社會進入老年化趨勢,聯合報2020年起推動退休力指標調查,期盼各界關注退休準備議題,如今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不僅社會、個人需要做出調適與改變,政府在政策執行、社會安全方面也應加大力度,社福機構也應積極投入,幫助民眾與家庭。聯合報今日頭版刊登退休力測驗結果,指標共有財務、健康、活躍好學、自在獨立、社會連結5大面向。游美月帶領現場民眾讀報,她表示,民眾自我評分不及格,代表台灣的退休力還必須加把勁,身處史上最長壽的時代,各世代應共同面對,增強退休力,營造有能力、餘裕的退休環境,才能共同享有美好快樂的生活與日子,聯合報將與專家合作,持續提供民眾諮詢管道,做國人最好的後盾。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大調查公布 來看奧運金牌得主李洋得幾分
根據聯合報最新公布2024年退休力大調查,全民平均分數五十七點五分,創四年新低。即進入超高齡社會,及早安排老後生活是所有人的功課,選擇在29歲從羽球選手身分急流勇退的李洋,今年填寫「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得到高分84分,退休代表動物是「王者獅子」,李洋非常謙虛的表示:好好學習生活,是目前最重要的功課。聯合報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每年舉行退休力大調查,去年逾五千人登入會員填寫「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平均退休準備分數為五十七點五分,為近四年最低;「2024退休力論壇」今天同步登場,今年主題是「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攜手各世代共同尋找創新和實用的終老解決方案。選擇在29歲從羽球選手身分急流勇退的李洋,頂著奧運雙金光環轉入教職,他認為主要差別是生活角色的改變,「以往身為選手都是在學習如何在場上贏過對手把自己準備好,現在成為老師為人師表,需要照顧好一個團隊,這方面的知識學識都還有待我努力學習。」過去生活多是訓練和比賽,李洋轉換身分後,有更多時間獨處,「好好學習生活」成為選手退役後的課題,不過身為羽球界有名的「自律」選手代表,李洋表示現在還是在身體能動的情況下,會做一些訓練,想保持好體態。「我認為理想的退休生活就是能夠自給自足,悠然自得就很棒了。」李洋說。●更多2024退休力大調查相關報導2024退休力大調查/平均退休準備分數4年最低 「延遲轉大人」成世代課題2024退休力大調查/老人不老!高齡者健康得分優:65歲不再是人生分界70歲老頑童張博安完成400馬 再戰足球、游泳、龍舟繼續「玩」出精采人生「我想跳到不能動為止!」 宋小琴愛上日本舞踊 從習舞學生變社大老師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大調查/平均退休準備分數4年最低 「延遲轉大人」成世代課題
全球已有四十個國家和地區進入超高齡社會,不到二個月後,台灣即將新增為其中一員。高齡人生成為日常,聯合報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每年同步舉行退休力大調查,去年逾五千人登入會員填寫「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平均退休準備分數為五十七點五分,為近四年最低。平均餘命延長,讓每個世代都「延遲轉大人」,同樣是廿五歲,嬰兒潮世代已結婚生子,Z世代卻正準備出社會工作;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年未四十即視茫髮蒼,如今六十五歲是法律定義的老人,但許多人依然活力健康,人生歲月悠長,即將開啟新的篇章。專家:長壽時代 迎老找解方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現在是人類歷史上最長壽的時代,年齡只是數字,高齡不等於衰老,醫學與公衛進步,超高齡社會也就表示集體長壽,過去從未有過,大家一起「延遲轉大人」,各世代共同面對,一起尋找面對「老」的解方。資深媒體人高愛倫則說,人生只有退場,沒有退休,即使從職場退休,也不代表退出工作和人際關係。延遲轉大人,儲備退休力不可或缺,「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於二○二一年推出後,逾三萬人登入會員並填寫評量,了解自己退休準備的優勢與不足。但根據近四年統計,填答者退休準備平均分數始終未及六十分,分數最高是二○二二年的五十九點三分,今年五十七點五分為最低。健康和社會連結 分數都偏低退休力指標以六種動物代表不同的退休準備樣態,分數最高的「王者獅子」準備最充分,占二成五;分數次高和第三高的「翩翩蝴蝶」占一成七、「暖男水豚」有一成四;「好奇海豚」、「慢慢樹獺」和「做自己貓熊」的平均分數皆不及六十分,總共占了四成四。退休準備指標評估五個核心能力,分別是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與自在獨立。調查顯示,健康和社會連結分數偏低,今年僅五十三點八分和五十點九分;若以性別分析,女性在健康和社會連結、自在獨立表現較優,男性則在財務和活躍好學超越女性。 退休後願續工作 比率再創高「退休之後,有沒有打算繼續工作?」回答繼續工作比率再創新高,接近四成八,以卅歲到四十九歲社會中堅比率最高,打算繼續工作者超過半數。財務壓力很可能是退休後不放棄工作的原因之一,調查發現,知道可領多少退休金但覺得不夠者,高達六成五,覺得足夠者不到二成。政大教授、台灣永續金融與企業影響力協會理事長王儷玲分析,通貨膨脹是許多退休族群必須思考的問題,若以通脹率每年百分之二點五至三,退休金在未來卅年將需增加至一點五倍以上,且退休後資產增值潛力下降,若想維持相同購買力,意味現階段儲蓄和投資策略必須調整,提早進行財務規畫至關重要。退休力論壇今登場 專家解惑為攜手各世代共同尋找創新和實用的終老解決方案,「二○二四退休力論壇」11月9日登場,今年主題是「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論壇講者包王儷玲、陳亮恭、高愛倫等,博覽會現場還有退休理財規畫顧問群,一對一解盤理財狀況、肌力大挑戰、二度就業與善終諮詢等。去年隨論壇發行的「以防萬一手冊─財務筆記本」大受歡迎,今年持續分享聯合報獨家製作「以防萬一手冊-終活筆記本」,幫助留下屬於自己的善終決定。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表一】連續4年退休力分數:創新低【表二】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做自己貓熊最少【延伸閱讀】.2024退休力大調查/老人不老!高齡者健康得分優:65歲不再是人生分界.70歲老頑童張博安完成400馬 再戰足球、游泳、龍舟繼續「玩」出精采人生.「我想跳到不能動為止!」 宋小琴愛上日本舞踊 從習舞學生變社大老師
-
2024-10-16 活動.活動
【立即購票】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 延遲轉大人 XYZ 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活動日期 : 2024.11.09 (六)活動時間 : 10:00-16:30(9:30開始報到)活動地點 : 政大公企中心(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活動網址:點我前往2024退休力論壇購票請點我 超高齡社會已來敲門,在台灣,每五個人就有一位是超過 65 歲的「老人」。然而壽命的延長不是讓老年歲月變得更漫長,而是延伸放大輝煌的中年時期。如今生理年齡也不等同於實際年齡,也就是說, 65 歲不再是以前的 65 歲,只要願意,「老人」可以活得比想像中得更年輕。退休前提前佈署財務規劃,儲備健康力,或是熟齡再就業、保持玩耍的心投入電競,甚至是再談一場戀愛,讓我們重新繪一幅退休生活的圖畫。現在,來參加2024退休力論壇,跟著專家們一起學!從嬰兒潮世代到千禧年世代,經濟獨立、結婚、生子年齡不斷延後,延遲轉大人也延長壯年期。人生里程碑重新設定,我們一直在青春的路上,來看看X、Y、Z世代如何設定自己的人生攻略。聯合報 2024 年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將攜手與各領域專家與產業界,尋找創新和實用的解決方案,延遲轉大人 XYZ 的人生使用說明書。不論是 70 歲的年輕老人階段、或是真正老人的 80 歲、抑或是長壽老人的 90 歲,希望 XYZ 做好準備、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 789。明星講師:各界權威陣容,幫您翻轉全新退休準備觀念【勞退教母】前金管會主委、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王儷玲【全球前2%醫師 台灣no.1】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 陳亮恭【影劇圈媒體大咖】資深媒體人 高愛倫【台灣器官移植推手】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 李明哲知識內容:關於退休前準備的10堂課憑票現場兌換:退休力大禮包聯合報獨家發行「以防萬一手冊-財務筆記本」、「以防萬一手冊-終活筆記本」、三多膳食纖維粉末食品(5g*14包)、三多補体康高纖高鈣營養配方(240ml/罐)、樂益活菌護樂齡益生菌(7日份益生菌)博覽會體驗:當一日退休力練習生【聯合報X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免費1對1解盤你的理財狀況,名額有限,於博覽會現場預約【退休實習生X北基宜花金馬區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二度就業諮詢,我們是最驕傲的高年級實習生【肌力大挑戰】12秒內,雙手抱胸,連續起立坐下五次,可獲得蔬果【健康你我他】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 三多士教您吃進營養吃出健康!【善終諮詢】器捐病主中心X雙和醫院 帶您認識善終三法,為所愛的人留下一份最優雅的禮物抽獎活動:千元好禮等你摸LA NEW安底防滑運動鞋10雙(價值:3,980元)精美馬克杯組6組精美皮革無線充電盤 5組 2023退休力論壇 以防萬一活到100歲 精彩花絮聯合報「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2023年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有多名專家、學者與會,數百名民眾共襄盛舉,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永續長羅國俊致詞表示,以前退休是被動的,時間一到就走人,但現在退休,則必須主動、學習、規畫,在退休準備工程之前,大家都是同學,一起練習學習的同學,希望都能健康老化!主辦單位:聯合報系、元氣網
-
2024-09-28 退休力.自在獨立
劉秀枝:終究一個人何不快樂獨老!有病治療無病健身,享受孤獨不寂寞
每個人都會變老,過去祝壽常說長命百歲,近年愈來愈強調長壽以外還要健康,但根據衛福部統計,超過八成以上的老人至少有一種慢性病,且國人平均臥床時間約七至八年,似乎健康變老並非易事?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失智症權威劉秀枝說,健康不是無病痛,而是有病治療、無病健身,她上了年紀後參加同學會,幾乎人人都有病,但仍然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這就是健康的定義。她以自己為例,七十歲是體力衰退的分水嶺,以前走路很快現在沒辦法了,經歷過乳癌治療,動過白內障及頸椎、腰椎手術,作為醫師,變老後跟大家一樣狀況不少,「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我都跟朋友開玩笑說,因為七十歲之後沒有能力去踰矩了。」她腳步輕盈走著紅樹林生態步道,一頭白髮剪得很短卻有型,面對鏡頭愉悅自在,難怪很多人說將來老了要跟她一樣。採訪到一半,一名年輕女性認出她來,原來是家中長輩身體不好,病中閱讀劉秀枝的文章很受到鼓舞,因此特地過來致謝。長輩即教材 身心狀態積極過去說人生七十才開始,她認為還要加上兩個字,人生七十才開始「生病」,但也不用過度擔憂,接受變老是一個自然過程,提前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身邊長輩就是我們變老的教材,例如經歷過父母或家中長輩生病,就要提醒自己提早預防,好比她的外甥,在父親心肌梗塞過世後開始運動,「所以,每個人要對自己的身心狀態積極一點」。變老後,身邊親友一個個離開,剛開始接到朋友生病過世的消息當然難過,但慢慢的心情就淡然了,因為那只是有人先去另一個地方等大家罷了,積極的作法是多交新朋友,一次演講時,一名中老年男士提問「年老後,該如何交新朋友?」她建議可參加社區大學,找一個看來很友善的同學,加入他的同學群就會認識更多新朋友,當然前提是自己也要好相處。安排行程 周末不打擾他人退休後她繼續擔任台北榮總特約醫師、陽明交通大學兼任教授級臨床教師,也為自己安排社區大學課程,登山健行、打球、唱歌班、寫作班等,但晚上和假日大多是獨處時間,尤其周末絕對不打擾他人,因為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庭。劉秀枝說,自己從小就選擇要獨自生活,「我一直是孤獨的,但從來不覺得寂寞,我還怕有人打擾我的獨處時間」。一個人生活可以專注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她許多時間花在看書和寫作上,以前工作忙碌,退休後才有時間好好閱讀,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看醫學期刊文獻,擔任聯合報「元氣周報」專欄作家,曾經一篇文章花費兩周、閱讀三十多篇醫學期刊後才完成。如果覺得寂寞就找人聊天,也可以拿一本書,邊讀邊跟作者對話,或是去菜市場,逛一圈就可以跟不少人交談。她的書《終究一個人,何不快樂的獨老》寫到如何做好準備快樂獨老,最後一項就是「心態決定一切」,如果覺得老年不恐怖,就會過得很好,反之一直害怕變老,就會覺得很難過。美國外科醫師許爾文.努蘭出版的《死亡的臉》中提到,不要把晚年美化,但也不要覺得會很悽慘。她說,每個人情況不同,其實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好好過每一天。為什麼有人退休後老得快,有人卻依然充滿活力?五十九歲時退休,結合醫學專業與寫作興趣,出版多本老後生活及預防失智症相關著作,並開設Podcast頻道,生活上過得比年輕時更精采。七十六歲的劉秀枝說,有了心理準備,對於年老就不會驚慌。數位版看這裡 看達人科技養老退休後有人老得快、有人卻活力滿滿?專家教你科技養老台灣社會愈來愈老,科技卻與我們的生活連結愈來愈深,上餐廳點菜需要掃QRcode,結帳時店員問有沒有載具,朋友想轉帳時問有沒有LINE Pay,曾幾何時連搭高鐵大家都改用App訂位,似乎不懂科技愈來愈寸步難行,但這些都難不倒今年已經七十六歲的失智症權威劉秀枝,進數位版看看她如何聰明運用科技過好老年生活。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20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面臨4大風險!理財顧問告訴你可以靠什麼保險彌補
單身的王先生一直以來就對金錢沒有安全感,理財偏向保守,由於工作性質是輪班制,所以沒有很多時間研究投資理財,好在有個大學同學從事保險業,鼓勵王先生用買保險的方式來為自己準備退休金,同時也做好退休後的醫療、長照規劃,讓他對退休準備不再那麼恐懼。像王先生這樣的情況還真不少,有許多人都是透過保險來規劃和準備退休,到底保險可以提供哪些功能來解決退休準備的問題?退休規劃留意四大風險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指出,在進行退休規劃時,首先要留意四大風險:1.長壽風險: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如果我們活得比預期更久,就會遇到退休金準備不足的問題。2.通膨風險:現在買一碗麵的錢,在退休時也許只能買到一片餅乾了,或者是同樣要吃一碗麵,未來退休時或許得花上兩倍的價格才買得起,這就是通貨膨脹的風險。3.健康風險:身體就像一部機器,用了六七十年,總是需要保養、維修,甚至有些器官已不堪使用,所以我們必須對退休後產生的健康問題與醫療費用提前作準備。4.投資風險:在準備退休金的過程中,會有投資風險,投資不是穩賺不賠,如果因為市場波動或金融風暴,導致資產規模縮水,就會影響到退休金水位,這也是現代人需要多加留意的風險。四大風險靠什麼保險保障?保險在退休規劃中扮演哪些角色,如何在退休後提供財務保障呢?1.長壽風險-「年金保險」:可以解決長壽所帶來的風險。年金保險是以被保險人的生存作為約定的給付條件的保險,可先定期繳交保費或是一次躉繳整筆保費來累積保單價值準備金,等到了約定的年齡時,保險公司會依照合約內容每月或每年給付一定金額的生存保險金給被保險人,直到被保險人死亡,這種保險稱為「年金保險」,跟壽險最大不同就是,人活著就持續給付年金,相對可以有效創造退休後的現金流。2.通膨風險-「增額型壽險」:最大特色就是保障會「增值」,按條款約定,保障會隨著時間以複利或單利增值,例如每年以複利二~三%增值,隨著年紀增加保額也會增加,具有抗通膨的效果。3.健康風險-「醫療險」和「長照險」:根據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平均每10人就有6人在過去一年曾接受住院手術,在退休之後,醫療支出通常會較年輕時更高,失能與長照的機率也跟著提高,所需要提撥準備的醫療準備金及長照金可以透過購買「醫療險」和「長照險」來加強,讓自己在面臨健康風險時,有更好的醫療與照護品質。4.投資風險-「投資型保單」和「分紅保單」:提供給對投資不擅長或擔心投資風險的人,想要參與投資但也能同時兼具控管風險的選擇。不同類型保單如何操作市面上「投資型保單」種類有許多,有些可藉由專家代操,達到穩健投資績效 ; 而定期撥回現金的機制,可以創造月現金流,就像月退俸的功能。但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型保單是透過商品設計,將投資期間拉長或藉由專家團隊來降低投資風險,而非完全沒有風險,在選擇時,也要小心謹慎,並記得做好資產配置。「分紅保單」則是可以分享該保險公司經營成果的概念,如果保險公司管理該分紅保單績效良好,則保戶可以分紅,共享績效,若經營績效不佳,還有基本保障,不致血本無歸。醫療保險與退休保險如何整合既然保險在退休規畫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我們應如何將醫療保險與退休保險進行有效整合,以應對老年健康風險和經濟壓力呢? 保險雖然能提供許多晚年的醫療與退休照護等功能,但我們幾乎無法在同一時間一次規劃完整,如果以消費者購買保險的優先順序來說,我們可以將人生劃分為五個時期,分別是:就學期、就業前期、就業中期、退休前期、全退休期,以下提供一些在不同時期規劃上的建議 :1.就學期和就業前期:這時候因為家庭責任重擔通常還在父母身上,財務基礎尚未穩固,可透過基礎的醫療保障規劃,用最少的保費買最大的保障,主要以定期型的醫療險、意外險為規畫重點。2.就業中期:這個時期工作相對穩定,不同的行業與能力造成薪水上漲幅度不同,此階段雖有很大機會因收入成長而讓收入大於支出,但相對也有許多責任要負擔,例如奉養父母、房貸、車貸等支出,因此應該檢視自己的壽險保障,以及因工作失能所帶來的收入中斷,是否有足夠的保障,同時可提早視家族病史、個人生活習慣等評估,增加重大疾病或防癌險等相關保障。3.退休前期:此時雖然收入與人脈達到顛峰,但身體機能也開始退化,要趁還健康的時候,將保單做全面檢視,若財務許可,應增加長照或失能保障,將過去購買的定期型醫療險評估是否需要調整為終身型,好因應老年需求,同時注意保障額度是否足夠,以及評估保險在退休財務的規劃中應占的比例。4.全退休期:此時的收入不像還未退休時那樣豐沛,孩子也已經長大,奉養父母的責任可能減輕甚至不需要負擔,應控制保費的支出在合理的範圍,以免造成退休的負擔,但仍應注意保留醫療、重大疾病、長照等保障是否足夠,讓保險公司協助分擔老年醫療長照風險。由於保險在退休規劃中的有其不可或缺性,許多民眾普遍會將保險納入退休規劃中必要的配置,但提醒大家,保險要及早在健康時規劃,才能確保晚年的財務與健康安全,有個幸福與安全的退休生活。作者:楊馥瑄經歷:TFPA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樂學網[理財觀念實務班]講師理財周刊線上直播課程講師Smart智富月刊保單評選委員政治大學壽險經營管理碩士學分班台灣大學高階財富管理研究班壽險公會表揚全國最佳績優外勤人員(2006)專業證照: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信託業業務人員信託業務專業測驗合格投信投顧相關法規乙科測驗合格人身保險業務員銷售外幣收付非投資型保險商品測驗合格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人身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地政士(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08 退休力.社會連結
瑞典長者照護納國家福利政策!鼓勵在地老化,失智者政府分階段照顧
瑞典長者照護政策自一九六○年就納入國家福利政策,並於一九八二年制定相關法律。他們以「在地老化」為長者照顧政策目標,不鼓勵另設護理之家,發展多元庇護居住,對失智症照護也是如此。瑞典會根據失智程度輕重安排服務。長者在尚可自理生活的輕度失智期間,仍在自宅,由政府提供包含打掃煮飯、洗澡穿衣等日常家務,不過,多數的輕度失智長者,一周只需提供一到二次服務。如果長者失智狀況逐漸惡化,會安排他們到失智老人日間中心,再更嚴重則轉到機構式長者特別住宅。瑞典王室和民間企業也合作提供失智者住宅。王后希爾維亞和家具大廠宜家家居創辦人坎普拉合作,結合希爾維亞創辦的「失智症護理基金會」失智護理專業、宜家家居和建築公司斯堪斯卡合資公司BoKlok模組化建築知識,及宜家家居對室內設計與智能科技的了解,打造出對失智症患者友善,又能讓價格平易近人的銀髮住宅SilviaBo。希爾維亞王后希望高齡失智症患者可以像往常一樣生活,不用被迫和家人分離,獨自去療養機構居住。SilviaBo提供五十五歲以上的人居住終老,每棟建築有二至四層樓不等,室內空間又分為兩房跟三房形式,看起來就像一般公寓。他們透過出入口加寬、走廊設置自動門和自動感應燈,加上降低樓梯高度並在第一階跟最後一階都塗上顯眼的顏色等,以各種貼合長者身體退化狀況和生活習慣設施,讓長者能安心居住在此。社區也鼓勵住戶彼此交流。若有居家照顧需求,失智症護理基金會也有受訓過的專業護理人員可提供協助。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07 退休力.社會連結
日本2025年75歲以上患失智症約700萬人!與失智症共生,日本「RUN伴」用社區力量守護
日本政府推估二○二五年,七十五歲以上高齡者有五分之一會罹患認知症(失智症),約七百萬人。在日本,失智是長者需要被照護的原因第一名,早在二○○○年「介護保險法」實施時,即特別關注失智症照護。日本從過去社會認為失智症是種「社會問題」,希望隔離和管控變成推廣共生,關心患者本人想法,協助他們過理想的生活。二○一六年,日本時任首相安倍晉三在「認知症施策推進綜合計畫」,提出共生和預防的想法。日本又在今年一月起施行失智症基本法,希望實踐類似的理念,讓失智症患者能夠有尊嚴、擁抱希望生活。如日本放送協會去年報導,家住靜岡縣富士宮市、八十六歲婦人京子十一年前就確診失智症,曾獨自外出失聯三天。京子的丈夫很擔心,但個管師古郡指出,讓京子出門感受自然環境有必要。他建議京子的丈夫利用當地推廣的「守護傳單」,在詢問京子本人後,繪製其散步路線及偶爾會前往的地方,並製成傳單挨家挨戶發送,請鄰里代為留意並通報京子的行蹤,用社區力量守護她。不只是個人,社會也開始出現因應超高齡化社會的地方創生實踐經驗。其中一個名為「RUN伴」的活動,倡議創造失智者與一般民眾彼此認識的機會與環境,將失智者轉化為社區營造力量。「RUN伴」自二○一一年起從北海道開始實施,逐漸演變成境內最大失智主題活動,陪伴失智長者外出散步,傳達友愛失智、同理互助和尊嚴生活理念。二○一七年,有超過四十一個都道府縣舉辦該活動,共超過十四萬人參加,包括約一千六百名失智症患者。日本企業也參與失智症共生。日本町田市的連鎖咖啡廳星巴克會定期舉辦講座,讓失智者與一般人自然融入,相互學習與欣賞。本田汽車還雇用失智者擔任洗車工,讓失智者尋回工作樂趣與被需要的存在感,同時謀得收入。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07 退休力.社會連結
照顧失智靠全村的力量!屏東屏安村用AI確保長輩安全,鼓勵長輩自由活動
二○一九年七月,屏東縣府將在地閒置逾廿年的竹田老人文康中心大變身,成為高齡與失智友善照顧環境的竹田西勢友善樂智園區「屏安村」重要據點,屏安村以竹田老人文康中心為出發,搭配科技等措施,讓長輩配戴藍牙定位裝置等,採取「開放式」照顧,只要長輩走出園區馬上示警,讓家屬能立即察覺,幫助長輩能安心在社區內安老。店家前擺椅子 逛累可坐屏東縣府當初為了讓失智長輩能走入社區,跑到德國、日本等地考察,最後選定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作為「屏安村」示範場域,西勢村具有一大特色即是傳統客庄,傳統客庄一直以來都是以互助、團結著稱,兩千多人的村落,居民都熟悉彼此,成為設置失智聚落的最有利條件。「屏安村」又稱「竹田西勢友善樂智園區」,園區從西勢車站一路延伸到六堆忠義祠、客家文化中心,園區內完全沒有圍籬,外觀如同一般社區,但園區內與其他社區不同之處,在於區域內有超過五十家的商店,主動在門口擺設貼心椅,讓長輩逛街累了,可以坐下休息。長輩版小綠人 客語貼心而屏安村的馬路也有不同的巧思,交通號誌是呈現「長輩版」小綠人,小綠人牽著老綠人緩步過馬路,並搭配客語喊著「大阿哥、大阿姊,青燈了喔,可以過了,慢慢來」,提醒過馬路要注意。屏安福D+卡 掌握行蹤屏安村內設有竹田老人文康中心、屏安樂智屋提供長者活動或是日照中心,多數時候不會限制失智長者的行動,只是失智長者自由活動,仍會有安全上的疑慮,因此,屏東縣政府會幫忙配戴「屏安福」(又稱D+卡),D+取自台語的諧音「在這裡」。屏安福是透過藍牙技術,隨時呈現長輩所在位置,協助記錄行蹤軌跡,家屬可透過專屬平台內地圖設定指定守護範圍,當離開設定範圍後,會收到LINE示警推播,得知長輩位置。不過屏東氣候不穩定,高溫又容易降豪雨,偵測系統易耗損,配戴屏安福的長輩,現階段僅提供走出日照中心或社區周邊時,才提供警示訊息。屏東縣社會處長劉美淑說,「屏安村」以真實社區作為照顧場域,整合服務,讓長者在地安老,子女讓長輩到日照中心,有專人照顧;也可在老人文康中心學習,延緩老化,打造開放式照護,「屏安村」是一個概念,推展到周邊村落,友善照顧長者。屏東縣府長照處表示,科技更新也要與實務應用結合,現今在屏東市海豐多層級樂活園區,也有推動智慧手表,結合藍牙定位功能與AI結合。照顧失智靠全村的力量 屏安村用AI確保長輩安全且自由全台第一座高齡友善社區「屏安村」,用全村的力量去照顧失智症長者,讓長者能自由在社區內走動,但初期社區內的鄰里,對於失智症患者,存有許多誤解,甚至認為失智症患者具有攻擊性。透過屏東縣長照服務團隊的努力,帶著當地人手把手地認識失智症,也讓這一份認識擴散到全社區,接觸失智症患者對於當地人而言,再也不陌生。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31 退休力.健康準備
百條退休力步道推薦!一圖看平易近人登山步道前20名,陽明山二子坪最受青睞
住在台北市的蔡小姐化療後,只要體力尚可,就會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到陽明山二子坪步道健行,除了風景秀麗,最重要的是沿途輕鬆好走,幫助她恢復健康,因此特別在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元氣網聯合徵求的「全台百條退休力步道路線」問卷中分享自己的經驗。這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三百廿五份,推薦步道逾二百五十條,推薦理由以「景色宜人」最多,但「步道平整與坡度平緩」和「具備無障礙設施」兩項合計超過六成,可見平易近人是民眾挑選步道的一大考量,對身體虛弱或行動不便者尤為重要。同時具備以上兩項特色且最多民眾推薦的就是陽明山二子坪步道,此外還有新北市三峽區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健行步道、台中市北屯區大坑九號步道、高雄市鼓山區柴山步道、新北市新莊區牡丹心步道(青年公園步道)、台北市信義區四獸山步道等。找條易親近步道 可說走就走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提倡「隨時隨地,快樂做運動」,他說,超高齡社會要擁有健康一定要超前部署,不是等到退休後才開始,而且作法上要很生活化,首先,找一條容易親近的步道,難度要符合體能狀況,而且對自己來說交通方便的路線,可以隨時說走就走,而不是規畫一條離家很遠的步道,好幾年才能走一趟。在民眾推薦步道中,台北的四獸山也是口袋名單,進可攻退可守,有腳力有時間可以走四小時,也可以走大約半個多小時就下山,其中他最推薦虎山,幾乎每天都去,因為坡度平緩最好走,走一趟大約七千多步,簡文仁通常清晨五點出發,跟一群喜歡運動的好友在山上會合,「沒有特別約,有空的人就上山,聚在一起先大喝十聲,練一下丹田,身心舒暢。」讓長輩放心出遊 享受大自然多扶事業專門提供無障礙接送及無障礙旅遊服務,創辦人許佐夫認為年邁或行動不便的長者不是不想出門,而是怕麻煩子女,長者當然希望能跟以前一樣,與家人一起享受大自然。在台灣的登山步道中,許佐夫特別推薦三條路線:烏來內洞觀瀑步道、淡蘭古道、草嶺古道。內洞步道多年前就已修整木棧道,無論是步伐緩慢、拄拐杖的長者,或是輪椅、代步車及娃娃車,都可來到距離瀑布最近的地方,內洞步道甚至帶動烏來老街全面無障礙,此外,台灣最大的無障礙立體停車場就設在烏來。走淡蘭古道可以跟石碇連結,他建議以石碇老街為起訖點,一天內徜徉山林,還能享用在地美食。至於推薦草嶺古道的原因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許多長輩看海後心情特別輕鬆,就會提高下次出門意願。除了登山步道,許佐夫額外推薦具備無障礙設施的「野柳女王頭」,他表示,每年國際沙雕節會鋪設無障礙木棧道,有輪椅或娃娃車的旅客不用排隊可以直接跟女王頭拍照,適合攜老帶幼的家庭出遊。時序入秋,天氣不再酷熱,就從民眾及專家推薦的步道名單中,挑選一條適合路線,安排一趟輕鬆愉快的登山旅行。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5 退休力.社會連結
重男輕女家庭沒人能健康長大!心理師建議:建立邊界不必硬當好女兒
七十歲的秀菊(化名)多年未和原生家庭聯繫。她和媽媽住得近,曾經一手打理老人家的所有事—大至報稅、小至剪指甲,只要媽媽一通電話就回家。重男輕女的母親把房子和財產都給哥哥弟弟,疼愛老么的母親有事情先找妹妹商量;但所有勞務都歸她。重男輕女家庭 沒人能健康長大秀菊在某次騎機車回娘家的途中車禍住院,媽媽沒有來看她,只是叨念著事情都沒人處理,問她何時會出院回家幫忙。一直為娘家付出的秀菊,覺得自己在那個家裡只是工具人,不平、怒恨,就再也沒有回去了。現在她不只和母親斷絕往來,和手足也形同陌路。鈺璽診所副院長蔡佳芬指出,傳統重男輕女的文化,使許多女性在傷痛成長,但她提醒,在扭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沒有人夠毫髮無傷,只是每個人的傷不相同。例如被溺愛的兒子,可能人生的自我、獨立自主的能力因此被抹煞,一輩子都無法成為他自己,溺愛從來都不是愛,而是傷害。而和媽媽關係比較好的妹妹,也很可能是從小學習到,迴避衝突、照顧哥哥弟弟、討好媽媽,是女兒在這個家唯一的生存策略。拿父母的錯誤行為恨手足,這不合理。更多的故事是,這樣家庭下的姊姊,因為不被重視、沒有資源,因此很努力,反而為自己掙得好的人生。「但也不能用結局來看待重男輕女這件事。」蔡佳芬強調,被忽視的女兒無論後來的人生如何,的確都被傷害了,若生命中沒有遇到其他的挫折,這個傷被藏得很好,可能就平安無事,一旦生命某一刻,不管是婚姻、工作、財務或其他面向,遇到了打擊,就會暴露出內在創傷。她會安慰個案,把創傷視為生命給的挑戰,雖然很苦,但仍值得努力面對,這是機會,處理深藏的困境,讓生命有所跨越。母親角色錯置 女兒成了假想敵小時候你塗鴉,媽媽說:「畫這什麼東西?我隨便畫都比你好。」青少女時對自己的外表沒自信,媽媽說:「怎麼有人長那麼醜!」在無人可以倚靠的家好不容易長大,成年後找到不錯的工作,替自己買了車,媽媽說:「我都沒買過這麼貴的東西。」找到好的伴侶,媽媽患得患失,覺得自己比女兒好,為什麼嫁得比女兒差?有些女性的成長過程裡,不但是女兒,也是媽媽的假想敵。母親角色不總是如傳頌中的慈愛包容充滿愛,媽媽嫉妒女兒,女兒不敢幸福,彷彿擁有幸福人生是對母親的背叛。「那些母親不只嫉妒女兒,」長期關注女性心理議題的臨床心理師黃惠萱指出,這樣的母親本身就有嫉妒的議題,內在的匱乏感,讓她覺得自己總是少了什麼,讓她看見別人的好會感到不公平,嫉妒的情緒會出現在各種人際關係裡,其中,需要母親呵護照顧的孩子最為脆弱,無力回擊也無法逃走,在親子關係裡會吸收承擔最多。黃惠萱補充,嫉妒女兒的母親把自己放錯位置,已經是成人的她,還用小孩子的位置跟女兒較勁。這樣的位置錯置不限於母親,也有父親會在和年幼兒子遊戲時很認真爭個輸贏。他們沒有過渡到大人的位置,卻成為了父母。她說,每個人都會有嫉妒的情緒、競爭的議題,人生早期如何看待競爭、以什麼方式回應並生存,會形成一個人對應各種人際關係的藍圖。而母女又加上性別議題,不成熟的母親會把女兒視為自己的延伸,或是競爭對象。女兒因母親的嫉妒受苦,有的從嬰幼兒就開始、有的是青春期,有的是前面都很好,到了成年期才有,純粹是看母親自己生命是哪一關過不去。這樣的母親多數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因為她只是用被母親對待的方式,來對待她的女兒。心理師建議 建立邊界 不必硬當好女兒母親是我們在世界第一個建立關係的人,女性受母親影響至深,對於成長過程因母親而傷痕累累的女兒,臨床心理師黃惠萱第一人稱建議如下:請想像你和母親的是兩個圓,母女關係就是兩個圓的重疊處。重疊面積多大、內涵是什麼,是兩個人共同決定的。成人親子的關係裡,常常是女兒想重疊的,和母親不同,每個人對關係的期待不一樣。如果你已努力但是關係沒有改善,我建議,人生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在重疊處,不要一直用媽媽認可的方式,企圖做個「好女兒」。我認識一些長者,決心拉開和母親的距離,不要讓自己因為不健康的關係而受傷,這樣已經很棒了。更積極的做法是,看重和母親沒有交集的其他部分,了解人生不只有媽媽給的這張考卷,不需要以畢生之力想在母女關係拿高分,去開展更多可能、發展更多關係。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4 退休力.社會連結
母女情仇未解影響三代人!等不到母親道歉遷怒女兒,年過7旬「允許自己恨媽媽」
與母親的關係深深影響女性生命,但它不總是愛與支持。理應是你避風港的母親,卻是人生沒有自信、價值低落的原因,是生命一直隱隱作痛的源頭。母女關係,比我們理解得更複雜難懂。「你好像搞錯生氣的對象了。你最大的困擾是,無法好好表達你恨媽媽。」當鈺璽診所副院長、振興醫院特約醫師蔡佳芬對A這樣說時,年逾七十的A大哭,哭得像個無助的小孩:「可是我媽媽死了,永遠不會跟我道歉了。」A成長於重男輕女的家,她從年輕時就很努力,憑己力買了房結了婚,有兩個女兒,家庭幸福。幾年前,哥哥經商失敗,她數次拿錢幫哥哥,最後一次是癌末的媽媽在她面前跪下,求她一定要救哥哥,否則她死也不會瞑目。A答應了,瞞著家人,抵押了房子,幫哥哥還債。背負沉重房貸的A邀請女兒同住,一起付貸款,女兒在多年之後才知道,A早就把房子拿去抵押了,她們覺得被欺騙。每次母女衝突,女兒怪A把一切都給了別人,沒有顧慮她們。A怪女兒無情:「我辛苦一輩子,你們這樣對我!」甚至說:「我就是沒有兒子,今天才會這個下場。」在A自組的家庭中,看似沒有重男輕女的議題,卻因為她內化了這個價值,每有親子衝突,就常常拿投射出來的、不存在的兒子,來打擊女兒。複製重男輕女 傷害下一代重男輕女釀的痛,幾乎嬰兒潮世代女性的集體創傷。蔡佳芬觀察,許多人到了六、七十歲才第一次到精神科報導到,處理的卻是親子議題,其中很大部分是重男輕女創傷的世襲—承受重男輕女創傷的母親,將這樣的創傷帶給女兒。在A的故事中,憑自己的努力掙下的房子,是她的自信來源,當房子被抵押,她再度感覺自己一無所有、沒有價值,從兒時就累積的內在創傷再度顯現,逐漸引爆家庭的戰爭。不是媽媽最愛 學習接受它治療末了,A在好好述說自己的故事後,內心有過梳理,情緒也得釋放,她知道,天底下就是存在著不那麼愛子女的父母,而她就是遇到了,這不是她的錯。她也體認到,不要用母親犯的錯來處罰自己,甚至處罰女兒。面對再也不能罵媽媽、恨媽媽的不甘心,蔡佳芬說:「你可以恨你的母親,就算她死了。」怎麼恨?或許寫封信,燒給她;也可以仰天罵她。總之,在接納「媽媽這麼糟我還渴望她的愛」的自己之後,也放過自己,允許自己恨媽媽,透過一些儀式感的行動,表達這些情緒。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18 退休力.自在獨立
長女的代價!故事到我這一代應該有所不同 彭蕙仙過來人建議:3大關鍵改善母女關係
作家彭蕙仙的女兒羅晴是長女也是獨生女,羅晴曾跟媽媽說,她很訝異,媽媽在高壓嚴厲打罵教育下長大,成為母親後,竟然用尊重孩子身心、自由發展的蒙特梭利教育法對待她。彭蕙仙在中年之後開始閱讀與母女關係有關的書,在讀到「長女情結」時,有被理解、不孤單的感覺,心想著,如果早一點讀到就好了!以前的她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倒楣的人,在和母親的糾葛中痛苦不堪,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世上有許多女性因為長女身分,上演著相仿的人生,她並不是唯一因此受苦的人。媽媽對待方式帶來的痛苦,讓她有意識地在對女兒時不要重蹈覆轍。因為她相信,「故事到我這一代應該有所不同」。這個信念來自於一本北歐的小說。故事的原型是作家及她的媽媽、外婆三代的故事,在這部三代女人的故事裡,彭蕙仙看到作者擁有很多與她類似的情結。小說的主角,也就是身為三代的孫女,是個大學生,她說:「可是,故事到了我這一代,應該有所不同了。因為我是一個有知識,而且有能力改變的人。」這段話成了彭蕙仙思想的啟蒙—她的媽媽因為生命經驗的局限,成為和母親相似的媽媽,但她是受過教育、有能力的世代,故事應該從她開始不同。改變並沒有像是揮舞魔法棒瞬間發生,但卻讓她從被逼迫的、受害者的設定中解放,轉換成為一個有能力扭轉局勢的角色。爾後人生在每個可以改變的微時刻,她沒有馬上拒絕,願意停頓、思考,做一些不一樣的事。和媽媽和好並不表示認同媽媽做法,母親造成的負面影響仍然存在,但她已經長出能量面對這些傷痛,甚至能夠超越,不再被捆綁。療癒長女情結 多愛自己一點心理學的研究中,長女是所有孩子中最容易過度認同母親,忘記自己的需求和發展的孩子,也比較容易焦慮、得到憂鬱症,而且長女情結會世代遺傳,對此沒有意識的長女,成為母親之後,也會用同樣到方式對待孩子,造成長女情結的世襲。鈺璽診所副院長、振興醫院特約醫師蔡佳芬,專長是老人精神醫學。她觀察,許多沒有兒子,卻重男輕女的家庭,媽媽會對長女說:「我把你當兒子栽培。」但卻沒有把長女當兒子愛,甚至把沒有生兒子的失落,與對兒子的期待,加諸長女身上,造成母女間的糾葛。她建議為此所苦的長女們,不要過度付出,多留點餘裕愛自己。同時不要期待父母改變,唯一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她提醒,不控訴父母加諸身上的苦、不為此掙扎,並不表示同意這些是對的,而是我們已經大到足以明白,無論原生家庭給的是對是錯,我們都已經不是得仰賴父母才得以存活的孩子,我們已經長大,有能力為自己努力,走上新的人生。過來人建議 3大關鍵改善母女關係彭蕙仙身邊有許多長女朋友,每次聚會,都免不了吐槽起自己的媽媽,相互取暖。前幾年,朋友們發現彭蕙仙不太一樣了,有時好奇,彭蕙仙就會分享自己做了哪些事,但她深知,母女關係如何解只有自己知道,每個人的故事與處境不同,人際關係並不存在「有為者亦若是」的道理。對她來說,做到以下三件事,才讓她有機會和母親和好:拉開物理空間:彭蕙仙建議不要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即便母親生活無法自理,也要想辦法找人來照顧,在外面租個小套房,用最少的代價,換取每日自己的時間與空間,撐出空間給自己,才有空間對媽媽。拉開心理空間:心理上告訴自己,媽媽只是你所有人際關係「之一」,不是全部。若遇到掌控欲很強的媽媽,你也有很大決定權,從她的掌控感中逃出,有意識去調整自己的人際關係。換個框架看媽媽:其實人是很立體的,如果媽媽只是方法不好,不是打從心裡不愛這個孩子,換個框架之後會發現,媽媽其實做了許多愛你的事,只是方法拙劣。彭蕙仙分享,她在改變看媽媽的框架後,發現媽媽喜歡潑冷水不是針對她,比較不會敏感於媽媽的冷言冷語,還願意讚美媽媽、牽媽媽手、抱媽媽、嘗試跟媽媽聊天。自己先改變,就有機會改變兩人的關係。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4-08-17 退休力.自在獨立
作家彭蕙仙身為長女,與母親從相殺到相愛!靠第三代點醒化解母女情仇
「你們不是同一個媽吧?」作家彭蕙仙是家中四姊妹的長女,與同是作家的小妹彭菊仙有許多共同朋友,朋友們常常在認識彭家姊妹許久後驚覺,原來兩人同一個媽媽!她們描述的母親是那麼的不同—彭蕙仙的媽媽嚴厲、不假辭色,對孩子要求極高;彭菊仙筆下的媽媽則慈愛、憨厚可愛,是個對女兒寵愛信任的母親。彭蕙仙苦笑,不止小妹,其他妹妹都曾經不諒解她對媽媽的負面情緒。說起與母親的愛恨情仇,彭蕙仙血淚斑斑。兒時常被揍不說,大學畢業後,媽媽強迫她考公務員,第一年落榜,大罵她是故意的,第二年沒上,言詞更激烈:「你可以去死了!」她真的想不開差點輕生。離婚後回家 與母親衝突加劇好不容易長大了,彭蕙仙早早結了婚離開家,沒想到兩年後又離了婚回了家。她帶著未滿一歲的女兒,和剛喪偶的媽媽同住,初衷是彼此照顧,但是交錯著離婚、喪偶、更年期這些生命的失落,讓原本就高張力的母女關係,衝突加溫。媽媽對女兒離婚的失望,變成難聽的話,她跟鄰居說:「我怎麼命那麼苦,生一個女兒來離婚。」生活裡的每件小事都能引起軒然大波,彭蕙仙幾度從家裡衝出來,淚流滿面走在馬路上,想著若被車撞死,人生一了百了有多好。那些年,彭蕙仙無數次想搬出去住,好幾次已經找好房子,付了訂金。媽媽得知後便軟硬兼施要她留下來,承諾會改脾氣,若彭蕙仙不為所動就以死相逼:「你搬出去我就死給你看。」母女「相殺」的日子維持了廿幾年。和媽媽和解的契機,起於二妹搬回家與媽媽同住,彭蕙仙順理成章搬離家,拉開母女的距離。在家裡住了一陣子的二妹也感受到母女同住的不易,有次跟彭蕙仙說:「大姊對不起,我以前真的不知道原來媽媽這樣。」妹妹的歉意,讓她第一次感覺被理解,軟化了她的防衛。女兒一句話 她看到媽媽的愛也是差不多的時間點,女兒羅晴某次聊天說到:「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數十年來照顧家人的三餐,從來沒有漏掉一餐,你有沒有覺得(外婆)很了不起?」原是話家常,卻像當頭棒喝敲醒彭蕙仙,她自問:為何我未曾從這個角度看母親?她發現,即便媽媽做了許多好的事,她卻只選擇看見她的壞。女兒的話改變了她看媽媽的框架。例如以前媽媽嫌她不會打扮,會到傳統市場買衣服給她,過去她覺得這是羞辱、是媽媽看不起她。換了視角之後,她想著七十幾歲的老太太會在市場買菜時,惦記要幫五十幾歲的女兒買衣服,點滴都是疼愛。她變得願意跟媽媽拉手、抱抱;她願意跟媽媽談心,即便媽媽不一定完全聽得懂;她會在媽媽穿新衣時讚美媽媽好漂亮。媽媽感受到這個從年輕時就很難駕馭、脾氣很大的長女變得可親可近,母女間流動的,不再是劍拔弩張的暴戾之氣,而是溫暖輕柔的母女之情。成年之後的彭蕙仙和媽媽同住了廿幾年,是待在家裡、陪伴媽媽最久的孩子,「表示跟媽媽的關係是我人生的功課」,對她來說這一切彷彿是上帝的安排,她非常感謝,在媽媽離世前,完成了與媽媽的和解,她們擁有好幾年的美好回憶,母女關係不只有相殺,還有相愛。她的人生因此迎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與明亮。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4-08-11 退休力.自在獨立
找尋理想老後生活?「這概念」最重要!改裝老後居住空間,還能讓照顧者也減壓!
「面對改變很困難,但唯一不變的就是天天在變。」天主教失智症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服務過許多長輩,他說,每個人面對老的方式都不同,無論老後居住或照顧方式,最擔心不願意接受改變,或受限於自身習慣的長輩,建議及早培養適應力、找尋資源的能力。如何尋找理想老後的居住模式?陳俊佑說,找尋理想老後生活或居住模式,其實所有年齡層都一樣,必須懂得自己需要什麼、因應自身需求做出改變。偏偏「改變」這件事,對任何人來說都不簡單,更別說行為模式已經固化的長輩,光是要意識到自己需要調整,就已經不容易,要再適應新的行為模式,更是難上加難。曾有位八十多歲榮民伯伯,雙眼失明,他習慣獨居,即使看不到,還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可料理三餐。但社工發現,他家長期漏水漏電,萬一他不小心碰觸到積水處,馬上就有生命危險。某次他生病住院,社工在他出院後將他送到榮民之家,但他極不適應,不到一年就離世。每位長輩需求不同,唯有自己知道需要什麼,但所有人都無法預測未來,唯一可做足準備的是適應改變。例如,先了解其他人老後生活模式,如多數人因行動不便感到困擾,需要搬到一樓或有電梯的房子,就應思考如何因應,例如,先嘗試找一樓民宿或親友家,住上幾個月,讓自己有住一樓的體驗,增加適應力。陳俊佑指出,百歲世代,大家壽命愈來愈長,任何年齡層都應從現在開始培養適應力、找尋資源的能力,未來即使是獨老或是與子女同住、與老伴走完最後一段路,都能安心安適。為長者改裝室內空間 照顧者也減壓徐宛菱在長照領域工作多年,由於先生是室內設計工程專業,夫妻倆目前專為高齡及身障夥伴設計友善空間,客戶以退休族和長照使用者為主。她表示,空間改裝不只對長輩有好處,還可幫助照顧者。目前長照2.0也提供居家無障礙補助,以及施工期間的喘息服務,可多加利用。最常施作的改裝區域是浴室,若晨室內裝修公司專案經理徐宛菱曾遇過一名長輩,原本如廁需要家人協助,改裝後可以自己上廁所,心情截然不同。「廁所凌亂還會影響照顧者,不但有安全疑慮,還遇過居服員因此感到有壓力,造成服務困難。」徐宛菱表示,浴室改裝首先注意的是出入口高低差,馬桶旁加裝支撐幫助起坐,淋浴空間應可容納照顧者進入,倘若長輩有泡澡習慣,還可以改為開門式浴缸。廚房、臥室以及玄關也是重點。改變廚房流理台高度及省力緩衝式拉籃,提高長輩做菜意願。根據衛福部國健署106年調查,65歲以上長者最常跌倒的室內地點是臥室,所以建議增加臥室光線,及床鋪旁加設可攙扶設施;此外,很多人會把輪椅、助行器等輔具放在玄關,不但凌亂也影響進出動線,因此櫃子不只放鞋,還要規畫收納輔具。許多人剛退休時因身體健康、行動自如,室內改裝以美觀、設計感為主,徐宛菱提醒,應提前考量老年生活,打造一個自立空間,若獨居,也可安裝警報器等智能科技,遇到緊急情況直接按鈴可以一次打給多位家人,若有一天需要照顧者同住,浴室、臥室應可容納兩人,照顧者才可好好照顧及休息。數位版看這裡培養韌性 有助老後安居老後人生規畫,千萬別全仰賴子女,只有自己知道什麼樣的生活適合自己。如何增加韌性,培養老後適應力,來看看三位專家的三帖藥方。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8-10 退休力.自在獨立
老後應提早布局打造專屬居所,日本研究長者需要XX年才能接受新屋!
超高齡加上少子女化的社會結構,近20年來,老後的主要照顧者已逐漸不再是「家人」,而是外籍看護或居服員,每一個人面對老後,不僅要開始建立「新家人關係」,且要從孩子們「離巢」,約六十歲,甚至更早就開始尋覓或打造適合自己的老後居所,提早思考自身需求及早布局,別等身體衰弱或邁向失智時才開始行動。行動不便 奶奶困二樓老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老後不想麻煩他人,就得「提早布局」,隨著年紀漸長,最怕遇上身體衰弱又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別說無法維持交友,出門買東西都困難,不但影響心情,更可能使認知功能快速退化,誰無法預料到疾病什麼時候發生,必須在身體健康時規畫及行動。家總推動「長照移(宜)居:幫長輩搬家」計畫,曾協助一位七十多歲的奶奶搬家。先生離世後,奶奶獨自住在二樓老房,因髖關節退化,每天上下樓梯就讓她痛不欲生,期待能搬到有電梯的大廈或一樓。奶奶向子女表達需求,孩子們卻告訴她無法出錢幫忙修繕,甚至說出:「只爬一層樓就當復健」,雖然奶奶不缺裝潢費用,因子女不認同,讓她打消了想要改變的念頭。改造居家 先做有補助項目不過,有時是成年子女想為逐漸年邁或長照階段的爸媽進行空間改善,卻被爸媽以麻煩、工程浩大以及擔心花錢等原因拒絕。在長照領域工作多年的若晨室內裝修專案經理徐宛菱表示,長輩對於改造熟悉的居家空間難免感到擔憂,要先了解他們拒絕的原因並讓他們安心。很多長輩擔心花太多錢,建議可先針對長照2.0有補助的項目先局部改善,即使只是簡單安裝一支扶手。「這時要先了解長輩想法,曾遇過一位阿嬤打開心房後透露,不想改裝是覺得裝扶手會很像病房。」後來依長輩對美感的要求,順利完成改裝。也有長輩自認還沒這麼老,不需要居家無障礙,或是無法想像施工後的模樣而抗拒。徐宛菱表示,此時可以請子女帶長輩參觀完工案例,或是選一間無障礙旅館體驗一晚,再請長輩重新評估,徐宛菱說,施工時經常有鄰居一聽到是為了長輩居家改裝,就會陸續來參觀,「通常長輩自己看到改裝後的空間,接受度就會變高。」陳景寧說,無論男女,老後都容易依賴子女,若單身獨居,則憂心無法承受改變後的風險,加上台灣人安土重遷的觀念根深柢固,一動不如一靜,明明自宅已不適宜居住,卻還是繼續待著。家總看見台灣有愈來愈多的長輩,深陷「家庭關係」的困境,老後無法順心、安居。如果擔心搬了家,放不下對原來住處的回憶,陳景寧建議可以把新屋布置得和之前房子相同。據日本研究,長者搬至新房,平均要1.9年才會適應,建議給自己約兩年時間,重新適應環境與生活;愈年輕,適應變化能力愈強,所以切記要及早布局。數位版看這裡培養韌性 有助老後安居老後人生規畫,千萬別全仰賴子女,只有自己知道什麼樣的生活適合自己。如何增加韌性,培養老後適應力,來看看三位專家的三帖藥方。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8-08 退休力.理財準備
賺到的錢足夠了嗎?財務5跡象顯示你可能還沒準備好能退休
X世代介於人數更多的嬰兒潮世代及千禧世代,在談到較高齡人口時,往往受到忽略,只是X世代占全美總人口的20%,另外這個世代裡年紀較長的人,也就是出生自1965到1980年之間者,很快就逼近該退休之齡,但「富比士」(Forbes)調查認為,他們財力不足以退休;凡有五種跡象的X世代最好考慮在職久一點。「2023美國退休調查」(2023 U.S. Retirement Survey)指出,專家認為X世代退休後過得舒服要存到112萬2183元,但估計還沒退休的X世代到退休時會存到66萬1013元,這中間存在45萬1170元的差距。如果你是具備以下五種跡象的人,可能就代表還沒準備好退休:1.沒有在退休金帳戶裡存入每年最大限額在退休帳戶存到每年最大限額,對於確保退休後錢財不用操心這點很重要。假如你還沒專心為自己的未來存盡可能多的錢,應該就沒準備很快退休。2.還在負債債務會把人的財務啃出大洞,因此很難為往後儲備好財富;在進入黃昏之齡時,還清或者還完大部分債務,非常重要。3.活成月光族如果你生活過得很奢豪,連收支都無法平衡,距退休就遙遙無期。入大於出代表你很積極在替未來存錢,對物價上漲有所準備,而不致於讓你陷入負債。4.還在為生計發愁你準備好要退休,意即你不會再為付帳單、過得舒服這些事而擔憂。若是你仍有那種焦慮,就該多工作幾年。5.還得養家活口若你還得撫養子女或孫子女,每月開銷會很大。好好盤點你的財務狀況,包括你已存了多少、投資多少,才能斷定你是否真的為退休準備妥當。
-
2024-08-03 退休力.社會連結
老後不煩人/員警當大廚 為社區獨老送餐持續26年
中午時分,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上的成功國宅,一輛警用休旅車緩緩駛入,車門上寫有「保安大隊」四字,一旁民眾習以為常,因為車上載的不是嫌犯,而是熱騰騰香味撲鼻的豐盛菜飯,無論颳風下雨,每天準時抵達,為社區獨居長者送午、晚餐,十多年如一日。台北市警局保安警察大隊平時主責巡邏執法、維護治安、協處聚眾活動或重大突發事故,員警胸前的「迅雷」胸章,給人迅速強勢打擊犯罪的形象,其實,北市保大至成功國宅送餐的溫暖善行,已持續了十六年。社區獨老與警察搭伙,解決老人用餐問題北市保大大隊長張玲堅說,二○○八年間,隸屬中央的保安第一總隊派員支援台北市警局,駐點在大安區的成功國宅內,平時膳食由保大餐廳搭伙送餐。當時群英里長石忠勝正為社區中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用餐苦惱,向台北市政府建議,輾轉促成保大餐廳將成功國宅社區內的獨老納入收費供餐對象,讓長輩享有物美價廉的伙食服務。「其實整整廿六年了。」石忠勝說,最早社區獨老是和大安分局警方搭伙,後來保大支援警力進駐,也請求保大警方協助,說來如數家珍,因為他就是一九九八年當選里長,當時觀察到社區高齡化,一上任就先設法協助老人解決用餐等問題。共餐減輕長者飲食開銷壓力,也促進外出交流成功國宅約有二千三百餘戶,包含石忠勝在內,超過七十歲長者有一千多人,隨年齡增高,各項能力漸漸變差,許多老人家常常自認什麼事都做不好,因此沮喪或碎唸。搭伙共餐不僅減輕長者飲食開銷壓力,也促進長者外出交流,即使行動不便,社區中也有人協助送餐到家。曾有一位獨老時常與人摩擦,搭伙後情緒漸漸穩定,如今還成社區志工,因為他發現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 數位版看這裡社區互助 找新家人大家一起逐漸老去的過程,需要許多陪伴與幫助。高齡社會加上少子女化,我們需要透過社區互助合作,更有賴許多有心人士熱血熱心,建立新家人關係,來看看他們怎麼做。 來測退休力 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填答可參加抽獎。
-
2024-08-03 退休力.社會連結
老後不煩人/獨立不孤獨 美英日吹起「社區共生」風潮
不少國家面臨高齡化,長者照護需求日益增加,除了在家安養和入住療養機構,住在「共居社區」或與其他長者成為鄰居也是選項。這種「社區共生」理念主打保有彼此獨立空間,但平常會一起參與活動,並在需要時互助。日本、美國和英國等國已有多個組織和不少長者實踐。日本兵庫縣尼崎市有群七十至八十歲的獨居女性以「近居」模式互助並共同生活。其中四人搬進同棟公寓,另外三人留在原住處或通勤。入住規定是,保持適當距離不依賴對方,不提供照護,但在需要時全力幫助對方。另一個日本社福組織「佛子園」,二○○八年改造石川縣當地廢棄寺廟西園寺,增建澡堂、食堂、咖啡廳、健身房和小型諮詢空間等,讓共生社區居民一起使用。美國「村落運動」為長者組成的非營利組織,一九九九年,波士頓燈塔山村落居民珍妮佛.凱特發現母親難以自理生活,卻不願搬到療養院。她和幾位朋友提供長者在家安養支持和服務,營運模式是付費會員制和志願者參與。志願者通常是社區內的年輕人,提供包括載送長者到醫院、購物、照顧寵物、定期訪問和社交活動等服務。英國倫敦北部專為年長女性打造的共居空間「新地」,由共居組織「年長女性合作住宅」考察討論廿多年,二○一六年底建立。共廿五戶,有交誼廳、客房、洗衣間及花園等公共空間,規定五十歲以上女性才能入住。創始成員八十四歲的雪莉.梅瑞迪恩說:「我們希望掌管自己的生活,想要生活更好。」數位版看這裡社區互助 找新家人大家一起逐漸老去的過程,需要許多陪伴與幫助。高齡社會加上少子女化,我們需要透過社區互助合作,更有賴許多有心人士熱血熱心,建立新家人關係,來看看他們怎麼做。 來測退休力 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填答可參加抽獎。
-
2024-08-03 退休力.社會連結
老後不煩人/醫師開班讓失智長輩走出來!林榮威:失去了就不要在乎,活在當下開心就好
彰化「和美記憶保養班」,九十七歲阿嬤劉素蘭,唱著日本歌曲「北國之春」,庚新診所院長林榮威吹著蕯克斯風伴奏,其他班員唱和,樂音悠揚,其樂融融。在這裡不需要回想過去種種,就如同林榮威說的:「既然失去了,就不要在乎,要活在當下,開心就好。」林榮威的父親也是失智症患者,他因此吃了不少苦頭。父親善終後,他決定投入關懷失智症患者做為回報。七年前,他無償提供現在和美鎮糖友里的診所二樓空間,經由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輔導,開辦失智關懷據點「和美記憶保養班」。成立互助家庭 讓照顧者喘口氣許多人對「曹爸」曹汶龍並不陌生,他長年照顧失智的母親,晨昏定省,直到母親九十二歲辭世,他更從醫院走進社區,成立互助家庭。曹汶龍說,長者失智,忘了身邊最親近的人,照顧者承受莫大壓力,他在溪口鄉成立溪口互助家庭,照顧失智症患者,也讓照顧者互相關懷。高齡社會,扶養比只是表面數字,更多的是「老老相依」。曹爸在溪口成立互助家庭十多年,目前固定有十多個家庭參加,子女每周三帶著父母到據點分享一道菜,也分享生活大小事,有些長者離開了,子女仍繼續參加,大家在據點得到心靈充實及慰藉。曹汶龍說,溪口互助家庭每周只辦一次聚會,但大家習慣互相關懷,在社群軟體上,只要有人反映不適,大家就會到他家裡看看。在地安老,不只靠子女,更需要社區連結的力量。曹汶龍擴大溪口互助家庭的經驗,全台輔導八個班,「和美記憶保養班」是中部唯一,班名不說失智,而是記憶保養,每周二到五上課,透過桌遊、美術、音樂、動手、動腦、活動設計等多元課程,分別有慈濟基金會、彰化基督教醫院及社區志工投入、陪伴。慈濟師姐蔡溟泫說,看到大家開開心心的樣子,覺得很有意義。陪失智媽上課 像小學生做勞作「每個人都是一本書,都有精采故事」,現有班員都是經診斷的失智患者,年齡最高九十七歲,最年輕四十九歲,除有夫妻檔 ,也有一個兒子陪著失智媽媽全程上課,還有一個陪伴媽媽的女兒為大家做志工服務。同學間互相照顧,像組合花器時,就跟小學生一般,幫忙上膠、固定,堅持一起完成作品。九十七歲的劉素蘭,都是搭計程車前來上課,除耳聰目明,還會打毛衣,甚至愛唱日本歌,也會跳舞,尤其林榮威吹奏薩克風時,也忘情拿著麥克風高唱,任誰都很難想像到她是失智症患者。她說:「活到老,學得老」,在這裡學到很多東西,非常開心。七十九歲的班員「阿蕊」,老公與她是「記憶保養班」同學,四年前過世,她自此獨自一人來上課。她說,來這裡認識到很多朋友,可以作伴,好開心 。成員來煮粉圓 獲稱讚心情變好記憶班執行人員林怡君說,多數班員上課後情緒穩定,一位八十五歲阿嬤,年輕時老公就去世了,獨自帶大六個孩子,個性堅毅。以前都騎機車來上課,家人擔心危險,騙她機車被偷了,讓她有時情緒失控。林怡君說,當時想到請阿嬤幫忙煮粉圓,稱讚她好手藝,阿嬤就忘了「丟車」的事。林榮威以過來人經驗,家有失智症的患者,一定要讓患者走出來,不要單打獨鬥,要全家一起來承擔,並尋求社會資源協助。林榮威默默地為保養班出錢出力,記者目睹他在吹奏蕯克風後,私下偷偷塞了四萬元捐給保養班,再匆匆趕回診間,他說:「保養班是為父親辦的,我會持續辦下去。」數位版看這裡社區互助 找新家人大家一起逐漸老去的過程,需要許多陪伴與幫助。高齡社會加上少子女化,我們需要透過社區互助合作,更有賴許多有心人士熱血熱心,建立新家人關係,來看看他們怎麼做。 來測退休力 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填答可參加抽獎。
-
2024-07-31 退休力.社會連結
芬蘭老人高齡長壽的秘密!長期去圖書館參加健腦活動促健康
芬蘭西部城市瓦薩的公立圖書館一樓討論室,下午一點陸續有老人聚集。最年輕的也七十五歲了,還有些拄著拐杖來,他們參加每月兩次的健腦活動。北歐圖書館除以國民數,向來是世界最普及地區之一。瓦薩圖書館是全芬蘭最早開始辦借書的圖書館,1792年。這種重視知識服務的機制遇見超高齡社會,除了行動與借閱發展高齡友善,還開放會議室,與地方紅十字會志工合作,開始長期的老人健腦活動,民眾與協會都不用額外付錢。這種活動不需要醫護、職能治療、心理治療等醫事人員直接指導,而是由老人志工來帶領。年齡相近,生活記憶與共同成長經驗有交集。使用素材很豐富專業有趣,引用自健腦相關網路資源。根據神經學原理,包含記憶、用著色維持運動技能、冥想、維持與提高專注力、創造與發展、自我表達。另有安養機構合力開發的記憶公園。志工按照在圖書館進行活動的需求與多樣性來選擇適合的素材。也就是說,這種活動不是開發某種活動的業者透過管道硬要老人接受,而是老人自己選。活動程序通常志工一開始會分享一點新知,這天分享的是芬蘭國家衛生研究院推廣的finger toimintamalli,這是一個健康促進預防延緩失能的模式。研究60-77歲1200位老人,從年齡、教育程度、血壓、性別、總膽固醇、運動、身體組成等項目後發展的評量失智風險。然後有對應的多重介入防治方式,包含營養訓練、記憶訓練、運動訓練和血管疾病因子控管。希望改善生活方式得以長期維持智能。另外民間還有各種年齡心理健康服務。近來推廣異曲同工之妙的「心理健康之手」,這是一種健康素養推廣。用手為圖像,手腕上是你價值選擇(你的日常生活價值觀是什麼?你按照價值觀生活?你的生活看重什麼,認為是重要的?你白天做哪些積極的事?)。五個手指頭上有吃、睡、聊天、運動、放鬆。外圍分別有五大項:一、飲食營養(你白天吃飯嗎?記得常吃飯嗎?你和誰吃飯?)二、人際關係和情感(你停下來聽朋友說話嗎?什麼事情讓你高興或難過?你與誰共度時光?你白天心情如何?你有告訴別人,你的感受嗎?)三、自由時間與創造(你今天做了什麼有趣的事?什麼事令你發笑?什麼活動讓你忘記時間?網路找到什麼有趣的?對你來說,什麼是美麗的?)四、睡眠休息(你醒來是否感覺神清氣爽?你容易入睡嗎?你什麼時候關閉電腦設備?你還在社群媒體?)五、鍛鍊和傾聽身體的聲音(你白天運動嗎?智慧型手機對你運動有影響?什麼運動帶來好的感覺?身體放鬆的感覺如何?)。以上新知有些解說討論,這可以看到健康促進行銷貫徹,希望在非醫院診所的場所能有效觸達相關對象。然後有幾種健腦活動,包含是非題、選擇題,涵蓋各種芬蘭自然界知識。是非題例如喜鵲是黑白的、梭子魚是一種魚、所有的玫瑰都是芬芳的、熊正在冬眠、蕁麻蝴蝶不是綠色的、夏天過後春天來臨、西葫蘆是根、狐狸在城市裡可以過得很好、貓不會喵喵叫、雲杉球果比松果大、狗發出咕嚕聲、夜晚比白天涼爽、羽扇豆瀕臨絕種、向日葵在春天開花、櫻桃並不比李子大、麻雀成群結隊地生活、蒼蠅是素食主義者、黃蜂在秋天是小氣的、三葉草比莎草開花早、蜂蜜比糖甜。選擇題例如芬蘭最高點、最大的樹、最長的沙灘、最長的河流、最高的瀑布、最長的洞穴、最大的壺穴、最大的交通樞紐。每一輪公布答案後都有從題目來的生活心得交換。然後有鼓勵表達的活動,例如拿到一個提示卡片,要能不說話而用手勢比喻來猜。筆者旁觀也受邀一起活動,雖然聽不懂幾句芬蘭語。拿到一張表達格子(RISTIKKO)的字卡,筆者不斷指著天花板上的格子型日光燈。另一輪拿到的卡片是「在我看來,屬於秋天的動物是」?來參加活動的長者Rasku Rauli退休前在國際企業工作,曾周遊七十五國,並在各地潛水。他說,大家希望住在家裡到老。還能住在家裡的時候,就近有些健腦活動很方便,不需要參加其他活動動用到政府資源,為了給更需要的人使用的活動資源。尤其許多人在家寂寞,來圖書館參加健腦活動,不但有趣而且很自然安全的有社交互動,這對老人太重要。另一位退休前在瓦薩市從事市場行銷的長者Hazze Wazeen與太太一起來,就他所知,這圖書館至少有兩班這種活動團體,交錯每兩周一次。他有兩位全盲的孫子,七十多歲,繼續研究開發專門給全盲者玩的火車和軌道,還有盲人專屬的各種觸覺健腦器具。來這裡,對他來說,有社交,也可以找靈感。他甚至用自己的行銷生產知識經驗,對如何大量生產去幫助各地盲人還有願景期待,「說不定,生產成本比芬蘭低的台灣可以合作」?另一位長者分享,參加這種健腦活動,事前不需要準備什麼,沒有壓力。來之前也不知道志工今天要給什麼。這不會慌張,而感覺是一種驚奇,看看有什麼新的。事實上因為來圖書館,老人遇見的不只老人,還有小朋友、青少年、友善熱情有學問的圖書館服務人員。圖書館是老人最容易感覺仍是社會一份子而不疏離的場所,且十分安全,能平等的參加許多內部與外展活動,甚至幫助一些年輕人。來了除健腦班,在芬蘭圖書館甚至還有數位縫衣機、三D列印設計等各種先進的知識藝術創造設備,供大眾使用。目前台灣的圖書館外觀越蓋越漂亮,分別屬於文健會、教育單位、地方政府文化局等,各有上司。若干圖書館開始辦失智演講,或收藏若干銀髮相關書籍。客觀來看,許多老人到圖書館以往習慣看報。但台灣實體報紙不斷減少,圖書館服務對老人還有無限空間回應社會需要,曾有部分官員認為國內老人數位識能不足,所以難以用APP等線上資源推動健促。但芬蘭的觀念是平等為先,所以思維不是認為老人數位能力不足,而是發展的數位認知活動,必須符合所有老人容易使用!本文所列的芬蘭健腦網址有多樣性與圖樣引導,可看一下,需要多少數位素養才能上手。曾有一位失智日照中心老人親口說「這裡的健腦器材玩一次就無聊了,為什麼要我一直玩呢」?如果衛政與教育和其他單位能統合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對策,或能更有效由下而上匯集各地看法,其實還有非常多現有且近便性高、成本很低的場所,可以促成多樣預防延緩失能的心智活動。而這些場合同步可以快速廣泛的傳達最新的健康識能,總比醫院診所看診的電視牆更積極前衛達到健康老化期待。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
-
2024-07-30 焦點.健康你我他
一年一度退休力 今年是幾分?/退休教閩南語 學AI融入社群
第三次退休力檢測,分數61分,屬於「好奇海豚」,五大核心能力中,「健康」、「財務」、「活躍好學」差強人意,「社會連結」及「自在獨立」則準備不足。我很注重身體保養,期能遠離病痛,不拖累家人。年初體檢發現血糖飆高,醫師建議三餐改吃糙米飯,減少攝取精緻澱粉,在家也每天血糖檢測,如今獲得控制,終於鬆了一口氣。年歲增多,更應留意健康狀況,防範慢性病找上門。些許的財務儲蓄與月退俸,只要量入為出,日子還過得去。近期股市捷報頻傳卻抵不過通膨帶來的失落感,令人懷念昔日100元有找菜色豐盛的便當。然而「有健康才有一切」,保有健康的身心才最重要。下學年回學校支援閩南語教學,讓我退而不休、生活充實。閩南語溯本清源稱作「河洛語」,傳授閩南語是人文教育一環,將來運用人工智慧(AI),更能維護台灣多元文化價值。因此,學習人工智慧是我的重要課題,課餘應積極融入社群,彌補社會連結的不足。退休力檢測,讓我知曉退休準備不足之處加以改善,建議鄉親朋友多多參與。
-
2024-07-28 退休力.自在獨立
老了之後要住哪?加拿大是移民遷居首選!加國樂齡宅更重「這些」
「老了之後要住哪裡?」應該是所有在盤算退休的人,必然提問和規畫的課題。觀察其他國家的退休選擇,或者有助想像。加拿大一向是國人熱衷移民遷居之處,而位於溫哥華島上的維多利亞,更獲加拿大人票選為退休首選地點。走在維多利亞的街市上,可觀察到退休銀髮宅市場確實正在大發利市。老了之後要住哪裡?國人前去維多利亞旅遊,多半是去布查花園或省議會大樓等名勝。但如果有機會在維多利亞港附近的街道上走走,就會看出,維多利亞長期被選為最適合退休的都市,除了有氣候溫和及極優的自然景觀等優勢,原來退休及銀髮產業也已相當蓬勃。街道上各種銀髮宅及招租廣告林立,有些還註明「客滿中,但歡迎登記排隊」。有趣的是,有許多銀髮宅也強調有中文服務,甚至有中文菜單可選擇,據說這幾年開始有華人選擇住進當地的銀髮宅社區。觀察維多利亞的銀髮宅,除了天然環境優勢外,還有小宅化和多功能服務趨勢。有業者指出,隨著長壽化,漸多年逾八十歲甚至九十歲的長者選擇賣掉自己的獨棟房子,搬進公寓式的銀髮宅。因為不想再做打理花園、房屋修繕、掃雪清理打掃等粗活。許多銀髮宅雖有供應三餐,住戶也可選擇自炊。業者說,這兩年詢問度最高的問題和以往已不同。例如餐廳菜色、氛圍和廚師的資歷是重點,有的會強調有藍帶主廚,有的會安排午茶及晚上酒吧時間,以利住戶交流。值得注意的,住進銀髮宅的,七、八成以上是女性。還有長者也關心,銀髮宅會否提供搬家服務,畢竟要從大房子搬進多半是兩房或一房一廳的銀髮宅,不僅要斷捨離,連室內都要重新規畫。和台灣銀髮宅內裝家具多已固定不同,維多利亞很多銀髮宅常是可以配合住戶愛好,重新設計裝潢。另一個新興需求,是要求帶寵物同住;毛小孩顯然已成為養老良伴。但相對的,其費用也比台灣高昂。維多利亞的銀髮宅即使在當地華人眼中也是高不可攀的,普通的銀髮宅月租要台幣七萬到十五萬元;台灣普通的銀髮宅月租則在三萬到六萬元。在台退休,還是經濟實惠許多。想住銀髮宅 得備好銀彈耐心等經營二十年以上的銀髮宅來看,長庚養生村目前占床率已達百分之九十七,要有人退,才可能有人入住。業者表示還是會接受新的入住申請,只是排隊者眾,提出申請到正式入住,需等候一年半以上,長庚養生村已展開擴建計畫,將逐步擴大。收費標準是單人保證金廿五萬到卅四萬,雙人卅萬到四十萬,月租金依照房型不同,區間從二萬一千元到三萬五千六百元,不含餐費及水電費。淡水的潤福中高齡專用住宅目前也是滿房但可接受預約,依照個別需要約需等候半年至一年以上。保證金依照坪數及樓層而有不同,區間從七百萬元到一千五百萬元,每月生活費若一人居住約二萬七千二百五十元,二人居住約四萬八千三百元。餐費及水電費已含在內為預估。位於台北市內湖的康寧生活會館去年剛進行翻新工程,目前還有空房但所剩不多。收費標準是每戶保證金卅萬,月租金依照坪數大小,從每月七萬九千元起至十四萬五千元,不含餐費及水電費。台南的俊傑館全齡養生宅開幕至今三年多,目前約五成住戶,保證金依照房型,區間從九十萬至一百二十萬,月租金區間為二萬八千元至四萬五千元。近三年內規畫興建的服務型銀髮宅陸續在今明年推出,日勝生日出不老莊園預計今年第四季開幕、大毅高年級俱樂部預計明年底對外營運、聲寶橘青春預計於兩年後完工。延伸閱讀:高達38萬名「準老人」希望獨居,盼和子女同住的人變少了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28 退休力.自在獨立
安居不求人!高達38萬名「準老人」希望獨居,盼和子女同住的人變少了
「以前的長輩排斥住養老院是覺得子女不要他們了,但這種觀念已經過時,現在的長輩自己找安養中心,出發點反而是不想要麻煩子女和家人。」雙連安養中心前執行長蔡芳文說出卅多年來的觀察,台灣的高齡人口快速增加,家庭結構隨之改變,生得少加上子女工作忙碌,新一代老人更想要「不麻煩人」的老後生活。根據衛福部一一一年老人狀況調查,在「希望居住安排」項目裡,五十五歲到六十五歲的準老人希望「獨居」的人數高達卅八萬人,成長三點六八個百分點,比五年前的調查顯著增加十三萬七千多人;希望「和親戚朋友同住」的人數為十六萬三千多人,也成長二點二九個百分點,多出八萬兩千多人,反而是希望「和子女住在一起」的人數約十八萬人,相較五年前減少三點五九個百分點,少了五萬五千多人,與蔡芳文的觀察不謀而合。此外,目前住在家裡但未來生活無法自理時願意住機構的比率,五十五歲到六十五歲之間的受訪者高達五成、六十五歲以上也超過三成有意願進住機構,其中又以北部地區接受度最高,東部次之。隨著國人觀念改變,近年來市場上訴求高齡者的住宅,軟硬體服務也不斷推陳出新。究竟這類住宅可提供哪些服務,支撐不麻煩人的老後生活?蔡芳文分析,早期傳統的銀髮宅俗稱養老院或安養中心,只供應三餐及打掃清潔,服務品質堪慮,導致長輩排斥入住,他直言問題出在經營者身上,例如法規規定安養中心要提供親子陪伴房,但業者不願意子女來住,擔心家屬意見太多,「現在的銀髮宅不一樣了,以高齡者的需求為核心,提供的服務涵蓋食衣住行育樂及醫療支援」。多樣課程 打造新的舞台食衣住行等生活基本需求強調有如飯店般的質感,例如三餐以外還有客製化聚餐、衣物洗滌含消毒與壓平、房間寢室內的房務整理、家屬和好友可入住陪伴房;育樂方面,近年來坊間銀髮宅重點服務便是多樣化的課程活動,像是醫療保健、健康促進、社會新知、琴棋書畫才藝等,也安排戶外踏青,蔡芳文擔任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時,便邀請住戶爺爺奶奶依照專長開課,入住者可以是學生也可以是老師,創造第三人生的新舞台。醫療支援 簽訂特約服務而高齡者最重視的醫療支援,目前蔡芳文規畫興建中的銀髮宅,大多與附近的醫療機構簽訂特約服務,由各科醫師輪流駐診,「輕症者不需要到醫院等候看診,工作人員也可代為取藥,必要時也可由護理師協助藥物管理」。他將國外的連續照護退休社區CCRC,發展為多層級連續性照護服務體系CCFC(Continuing Care Family Community),就是因應民情用家庭概念來服務,讓高齡者獲得家人以外的生活支援。他建議民眾依照財務能力挑選銀髮宅,但他提醒,優質的服務型銀髮宅必須軟硬體搭配,其中員工是很重要的關鍵,以雙連安養中心為例,四百卅二床配置二百零六位工作人員,平均每兩名住戶就有一位員工服務,人力占總支出的百分之五十五。蔡芳文說,許多人剛退休時很快樂,但是過了蜜月期便開始憂鬱,住進銀髮宅後生活所需有專業人員協助,還可參加團體課程與活動,讓自己每天起床後有動力打扮,把身心靈都照顧好,才是真正的不麻煩家人。 延伸閱讀:老了之後要住哪?加國是移民遷居首選!樂齡宅更重「這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25 焦點.健康你我他
一年一度退休力今年是幾分?/老後目標 健康存夠退休金
今年退休力測驗,我測了兩次,第一次63分,因為比去年進步了不少,再測一次62分,僅一分之差,我信了。「你是翩翩蝴蝶,毛毛蟲蛻變的你重視自我成長,非常獨立…要在健康方面多加一把勁,並多一點社會參與。」非常準。跨過知天命之年,更意識到金錢對老後的重要,因此兩年努力存錢。雖然通膨加劇,但我量入為出,年終獎金、孝親費,統統都存起來。公司一位68歲大姊,是我老後榜樣。她非常勤儉,早已存夠退休金,但不打算退休。她對生活充滿熱情,熱愛工作,每天運動,衣著平價時尚,永保年輕美麗,她從不說「老」字,說70歲還年輕,她是最美的歐巴桑。在她影響下,我知道「有儉才有底」,不擅理財的我懂得節儉了,看著存摺數字不斷上升,就有了安全感。自在獨立和活躍好學得分最高。我是一位不願麻煩別人,卻能享受孤獨的人。閒暇時,閱讀、書寫、散步、追劇、聽歌,自得其樂。假日會前往圖書館,吸取新知,學習永遠不嫌晚。五項核心能力中,健康準備最不足。因為上班久坐,導致梨狀肌發炎,引起臀部痠痛,每晚熱敷後症狀減輕。戒咖啡後,胃食道逆流也獲得改善。不足的是,因上班忙碌,運動沒能持續,這是我今後要加強的部分。健康美麗且有足夠的退休金,是我老後的目標。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
2024-07-24 焦點.健康你我他
一年一度退休力今年是幾分?/退休力小衰退 3招改善健康
去年退休力測驗,我的總分77分,整體平均57.7分;一年後再測,我仍以總分75分位居「王者獅子」之列,但相較於去年,退休力正逐漸衰退中。今年度退休力整體平均分數已提升至59分,顯見此測驗正如漣漪朝外擴散,激起眾人對退休力的重視。倒是自己分數衰退,引起腦海裡的警鈴聲大作。盡早規畫退休生活,並非全然複製以前的生活樣貌,而是重拾早年為工作犧牲的夢想,回歸自己內在的聲音。隨時檢視自己的核心能力,若退休準備能力有增加,要繼續保持,若衰退則須檢討原因。坐五望六的我,「活躍好學」維持高標,但「自在獨立」卻因對家人的依存度而下降。財務則因高通膨時代,需調高生活準備金,使得分數下降。從測驗中得知,我最弱的健康面向,可朝減少攝取精緻澱粉、每年一次聽力檢查、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等處著手改善。有人說:「身體健康是1,而財富、感情、事業,家庭…,都是1後面的0,只有依附於這個1,0的存在才會有意義,如果沒了這個1,一切都將成空。」2022年國人平均壽命為79.84歲,且預估將逐年遞增,但國人的不健康餘命長達8.41年,因此強化健康乃重中之重,相信沒有人希望長壽卻不健康,拖累家人。感謝聯合報提醒退休準備力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