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9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輔具
共找到
287
筆 文章
-
-
2024-12-04 失智.失智專題
2024失智永續論壇/友善餐點、空間改裝 溫暖失智家人
「爸爸現在不僅有中度失智症,也無法正常進食,但銀髮友善餐點,讓我看到了新希望。」在「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的場外,民眾蘇小姐一席話,道出了無數失智症家庭的心聲。論壇外場設有多家專業機構與企業攤位,從失智症專屬飲食、友善空間設計與健康管理技術,全面展示失智症者與家庭的照護新可能。攤位包括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創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奇美食品、若晨室內裝修有限公司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失智共照中心等,吸引大批民眾參與體驗。打造多種銀髮友善餐點,展現飲食新風貌奇美食品在攤位中展示「銀髮友善餐點」,吸引了大批試吃民眾,這些食品根據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製成,質地柔軟、適合咀嚼與吞嚥困難者,同時保留傳統台菜的原汁原味,如:紅燒獅子頭、鮮魚海鮮巧達湯等經典口味。蘇小姐分享:「爸爸牙口不好,很多食物都咬不動,但奇美食品的口感非常適合他,既柔軟又有營養。」奇美食品研發部專案副理陳廷玓表示:「我們希望讓長輩都能吃得健康且有尊嚴,即使吞嚥困難,也能讓他們吃到熟悉的台菜風味。」這些精心研製的銀髮友善餐點,除了提升失智症者的生活質量,也大幅減輕家屬的備餐壓力,成為論壇外場最受關注的亮點之一。科技健康管理新世代,AR/VR沉浸式體驗超吸睛創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光世代合設的攤位,以AR/VR體驗成為另一大焦點。這些技術結合了創智生物科技的睡眠品質檢測與健康管理專長,推出針對銀髮族的AR/VR沉浸式訓練系統,專注於提升長者的注意力、反應力與腦力。創智生物科技總經理徐文雄解釋:「透過沉浸式互動場景,我們能幫助長者維持與提升認知功能,延緩失智症的發生。」現場民眾透過設備進行記憶遊戲、分類挑戰和物件擺放等訓練,過程生動有趣。此外,徐文雄還展示了睡眠品質檢測技術,專為失智症者常見的睡眠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並補充:「睡眠與認知功能密切相關,良好的睡眠是預防與改善失智症的最佳良藥。」現場體驗的張先生也表示:「這些設備非常新鮮有趣,感覺不僅能幫助長輩,也讓他們的訓練過程更有動力。」打造失智友善空間針對失智症者居家安全,若晨室內裝修有限公司專案經理徐宛菱,展示多樣化空間改裝方案,包括浴室無障礙設計、玄關輔具收納與臥室光線增強等。徐宛菱表示:「希望藉由空間改造,讓長者重拾自立生活的信心。」現場民眾也興奮說道:「今天看到介紹,回去也想改裝浴室,讓媽媽能方便如廁。」論壇活動外場攤位,展現的不僅是產品與技術,更多的是對家屬與失智症者的關懷,「我們希望讓長者的生活更有品質,同時減輕家屬的負擔,更帶來新希望。」
-
2024-11-24 醫療.耳鼻喉
聽神經損傷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 只能藉助聽器或電子耳矯正
「我跟阿公講話,阿公都不理我。」七旬男子因聽力退化導致反應慢半拍,逐漸被朋友冷落,就連孫子也不和他交流,讓他非常失落。同樣是七旬的女子,發現女兒對她講話愈來愈大聲、幾乎失去耐心,不解對方「為何態度這麼壞」,經耳鼻喉科醫院轉介後,由專業人士建議配戴助聽器,才逐漸改善母女倆的相處方式。90%以上成人屬感音神經性聽損,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臨床上建議聽力損失超過25分貝者配戴助聽器。」科林儀器主任聽力師蔡鋕鑫表示,除了部分傳導性聽力障礙可靠手術恢復,約90%以上的成人聽損都是感音神經性聽損,聽神經損傷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若聽力損失過大,則可透過手術植入電子耳。至於助聽器種類,蔡鋕鑫觀察,傳統的口袋型助聽器體積大,市面上已越來越少;目前聽損者配戴耳掛型、微型耳掛助聽器居多,由於掛在耳背上,體積雖然小,外觀卻較明顯。耳掛式、耳道型助聽器,依聽損程度與需求而選配。耳內型助聽器包括體積更小的耳道型助聽器、深耳道型助聽器,需要依靠聽損者的耳膜形狀客製化,配戴在耳殼及耳道外側,體積較微型耳掛助聽器更小,外觀較不明顯。蔡鋕鑫說,學齡前的嬰幼兒、學齡後的兒童,由於尚在發育階段,通常建議配戴耳掛型助聽器,隨著身體成長,只須更換助聽器與耳朵的連接端,又稱耳模。至於還在工作的青壯年、退休的老年,會以方便性為出發點,多以微型耳掛式,或依靠耳膜形狀客製化、體積較小的耳內型助聽器為主要選項。聽損已久不習慣聲音,可從一天戴2小時開始適應。由於每個人聽損持續的時間不同,有的老年族群可能長達數年處在寂靜的環境中,聽不到翻報紙、拖鞋磨地、開水龍頭的聲音,一旦配戴助聽器後,反而可能會覺得是噪音而無法接受。為了讓聽損者逐漸適應助聽器,習慣充滿不同聲音的環境,蔡鋕鑫建議,採循序漸進配戴方式,在第一個月的第一周單天戴2小時;第二周單天戴3至4小時;第三周單天戴4至6小時;第四周單天戴8至10小時或更長。聽損者重拾社交生活,能避免失智、減少孤獨感。愈來愈多文獻調查發現,聽損會導致孤獨感、憂鬱感,也和失智症有關。以往的助聽器功能較差、體積也大,難免讓人有「顯老」的感受;不過現在助聽器體積小,功能、舒適度上也不斷精進。蔡鋕鑫說,聽損很像近視,因為度數不同而有差異,老年族群難免覺得聽損是正常老化現象,不當一回事,直到不自覺地將電視聲音開得很大、交流都不回應,家人發現後才就醫並說服配戴助聽器。但隨著國人健康意識高漲、檢查的意願升高,不論是聽損者主動察覺,還是經家人發現,都有增加趨勢。配戴助聽器改善生活品質,也減少家人溝通衝突。上述案例中的男子,原本社交活動多采多姿,因中度聽損加劇孤獨感,所幸經朋友提醒,到耳鼻喉科醫院檢查後,戴上微型耳掛式助聽器,重拾朋友、祖孫情誼。在配戴助聽器一年後,他詢問蔡鋕鑫,「我的助聽器是不是進水了?」蔡鋕鑫才發現,原來他已習慣助聽器在耳朵上的感覺,連洗澡時都忘記取下。另一個案例的七旬女性,因為聽力退化不太敢去菜市場買菜,女兒發現媽媽「怎麼聊天都沒有回應」,導致母女關係緊張。還好心思敏銳的女兒懷疑媽媽可能是因為聽力退化導致反應慢半拍,在戴助聽器後,她才發現對生活幫助很大,也解開與女兒相處上的誤會。助聽器不是愈貴愈好 雙耳戴能平衡音感助聽器價格通常以功能多寡為主要差異,蔡鋕鑫坦言,並非越貴越好,會以聽損者的需求、體驗感受當作挑選指標。除了聽不聽得到,聽不聽得懂也很重要,若聽損問題太嚴重,助聽器雖然能幫助聽到聲音,但對聽懂意思的幫助有限。有些人預算有限,只想配戴單邊助聽器,但蔡鋕鑫指出,雙耳佩戴助聽器,除了幫助身體平衡音感、精準定位聲源,進而幫助識別危險,成為過馬路時對車流、喇叭的來向判斷依據,及遭遇危險時的防禦機制。選配過程中,會讓聽損者知道單耳、雙耳助聽器的優缺點,若只想配戴單邊助聽器,也會尊重對方意願。助聽器常見類型耳掛型助聽器.好操作、不受耳型限制.外觀較明顯.適合所有聽損者耳內型助聽器.外觀較隱匿,需配合耳型客製化訂製.聲音易反饋產生嗶嗶聲.適合輕、中、中重度聽損者耳道型助聽器.在耳道深部幾乎看不見.聲較不適合濕耳患者,選配及維修都比較麻煩.適合輕、中、中重度聽損者聽損不只發生在老年族群,年輕人也容易因為工作、興趣、習慣而導致聽力退化。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聽力受損的程度分為四個等級,聽力損失小於25分貝者為正常,若在26至40分貝為輕度、41至60分貝為中度、61至80分貝為重度,大於80分貝為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損患者最多,屬大腦聽覺中樞神經問題。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表示,聽損分為感音神經性聽損、傳導性聽損、混合性聽損,其中感音神經性聽損是內耳或大腦聽覺中樞神經問題;傳導性聽損源於外耳或中耳的構造異常或損害;混合性聽損則為感音神經性聽損、傳導性聽損的結合。若依照發生時間區分,聽損分為先天性、後天性。力博宏說,遺傳的聽力障礙是基因突變導致,有些病毒、疾病也可能導致先天性聽損,包括巨細胞病毒感染、梅毒螺旋菌感染,或胎兒在母體生產時缺氧與窒息、新生兒高黃疸、聽小骨硬化症、先天性耳道閉鎖(小耳症)。力博宏說,人類大腦必須在五歲前接收到聲音的刺激,否則無法發展語言,因此患有嚴重聽損的幼兒須在五歲前植入人工電子耳,並搭配語言治療,往後才能說話。研究:聽力受損每惡化10分貝,失智症風險就會增加。後天性聽損則為胎兒出生後,因種種原因導致的聽障,包括腦膜炎、中耳炎、肺炎、麻疹等病毒感染,或因為外力受傷、噪音刺激、精神壓力、食品藥物作用,包括酒精中毒、化療藥物、抗生素等,及最常見的老化。力博宏表示,一般來說,男性45歲、女性55歲開始,聽力會開始明顯退化,這樣的年齡差距,是因為男女的荷爾蒙差異,女性的荷爾蒙較有保護聽神經的作用。英國的《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指出,失智症的12大危險因子包括:頭部受傷、聽力受損、年幼失學、吸菸、飲酒過量、憂鬱、社交疏離、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空氣汙染、缺乏運動。其中聽力受損每惡化10分貝,失智症風險就會增加。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降低失智症的風險指南包括,體能活動介入、戒菸介入措施、營養介入措施、酒精使用疾患介入、認知介入措施、社交活動、體重管理、高血壓管理、糖尿病管理、血脂異常管理、憂鬱症管理、聽力損失管理。勿過度沉溺聲樂場所等噪音環境中,避免聽力損傷。新生兒通常可由篩檢發現聽損,但有些後天因素造成的聽損則不易被發現。力博宏說,長期處在噪音環境,是近年導致年輕人聽損的主要因素之一,像是在工地、聲樂場所工作的職業傷害,就會使聽力提早退化;另外,常去演唱會、KTV、電影院,與戴耳機聽音樂、看影片的習慣也是危險因子。他建議,不要過度沉溺這類噪音環境中,也別輕忽平時的微小病灶,像感冒、發燒,都有可能造成聽力損失。依聽損程度不同,使用助聽器或電子耳。部分的傳導性聽損,如耳垢阻塞、耳膜穿孔、中耳炎、腫瘤,若症狀較輕,有可能透過手術、藥物等醫療途徑改善或恢復聽力。若為身體機能老化,導致不可逆的聽損,只能透過矯正盡可能恢復聽力,關鍵就是配戴助聽器或手術植入電子耳。力博宏說,聽損患者若可聽到70分貝以下的聲音,可配戴助聽器。助聽器是類似麥克風的輔具,可透過擴大聲音幫助配戴者聽見細微的聲音。不過,他強調,不會強硬建議患者聽損到達何種程度就要配戴助聽器,病患本身的主觀意識和動機,才是最重要的關鍵,若聽損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此時助聽器就成為不得不的生活必需品。人工電子耳為微創手術,術後可於24小時內開機。至於人工電子耳手術方式,是於耳後腦殼經微創手術打開約2.5公分傷口,將電極順著耳蝸的形狀植入耳蝸,並利用耳朵外的聲音處理器接收聲音,再以電訊號方式經聽神經傳至腦幹,重新建立傳導途徑。因手術傷口小,可讓人工電子耳於24小時內開機,加快聽損幼兒語言復健的時間。除了幼兒,成人也可能因耳蝸絨毛細胞受噪音傷害造成聽損;服用抗生素、癌症化療藥物及治療肺結核等耳毒性藥物,或是暴露於有害重金屬等,都可能造成雙耳全聾,必須植入人工電子耳。衛福部近年修訂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第八條附表二,放寬輕度聽力損失的標準,6歲以上民眾雙耳整體障礙比率45%至70%,或一耳聽力閾值超過90分貝及以上,且另一耳聽力閾值超過48分貝及以上等條件,就能被鑑定為輕度身心障礙。
-
2024-11-24 醫療.耳鼻喉
老公為何聽不到我講話?50歲後聽力明顯退化 高頻接收能力最先下降
近年愈來愈多研究指出,聽力損失與失智症有密切關係,聽損的人可能減少或拒絕社交,大腦也需要花更多時間處理認知運作,進而加速失智症的風險。很多人認為老了退化聽不見是正常現象,因而錯失矯正聽力的最佳時間。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探討國內的聽損人口數與年齡分布,並提醒正視聽力問題,減少相關併發症。每年約有13萬人因聽力損失就醫,其中因神經損傷造成的聽力損失約9至10萬人,是聽損最主要的原因,與退化有關。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不少人認為聽力漸差是自然老化現象,不需要就醫,其實聽力減損是可以透過治療與輔具等改善。超高齡社會來臨,聽力改善對於維持正常社交功能、生活品質更顯重要。受疫情影響,近年聽損就醫人數較少。近年聽損就醫人數,110年11.5萬人、111年12.3萬人、112年13.7萬人,男女就醫比例相近,多好發於中老年人。石崇良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幾年聽損就醫人數較少,從統計看起來112年人數成長,但與疫情前相比,就醫人數相近,並未出現攀升現象。聽力、視力衰退常被認為是正常老化,有人可能不會因此就醫,石崇良表示,健保就醫數據恐難以反映真實聽損人數,有些長輩就算耳背嚴重,但覺得自己老了自然不會「耳聰目明」,因此不願意就醫。他提醒,聽力損失的原因很多,不只有老化,也有因聲波傳導受阻造成的傳導性聽損、因內耳神經損傷導致的感音性聽損,還有混合性聽損、突發性聽損等,建議找出原因,對症治療。突發性耳聾多可逆,及早就醫很重要。石崇良表示,自己在臨床服務時,與患者的關係大多不錯,但有次跟一位患者打招呼後,對方卻沒反應。後來才知道對方因打抗生素造成腎毒性跟耳毒性,導致「突發性耳聾」,這是抗生素藥物的副作用,隨著症狀改善而停藥,聽力就逐漸好轉。聽力受損並非都是正常老化,有可能受到藥物、病毒影響,民眾不要諱疾忌醫。我國即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健康台灣的目標就是建立良好的國民生活習慣。石崇良說,適當營養、運動、減少有害物質、壓力管理、睡眠品質、正向社會關係等都是重要條件;長者維持社交活動不只是正向社會關係,更是維持健康重要一環,因此,聽力照顧不可忽視。聽力影響學習,去年放寬兒童人工電子耳給付標準。健保署於106年7月1日起,給付18歲以下嚴重聽損兒童的一耳人工電子耳,石崇良指出,聽力在學習階段相對重要,給付電子耳讓聽損兒童可聽見,正常回歸學校就讀。當時推估每年嘉惠277位兒童,平均年挹注1億6,540萬元。健保署於112年7月1日起,放寬未滿18歲兒童植入人工電子耳的第二耳給付。電子耳單耳要價57至58萬元,石崇良說,健保給付以前,若自費使用單邊電子耳,後來同一邊耳朵需要更換,也可以再次獲得健保給付,一人終身可獲兩組給付。近期接到耳鼻喉科醫學會建議,將研擬放寬人工電子耳手術給付,針對放寬3歲至18歲兒童聽損程度,也希望增加單耳全聾者納入健保給付條件;等待醫學會補件後將,將送至專家會議討論。健保快易通APP,分階段進行無障礙友善使用。根據衛福部社家署統計,聽覺障礙者約13萬人。112年起健保署跟五大身障團體,包含聽障、視障、肢障等啟動溝通討論,希望聽取意見改善,把健保署的「健保快易通APP」打造成更無障礙友善的使用。第一階段針對視覺部分改善,例如字體顏色設計、語音朗讀等。下一階段改善規畫即是針對聽障團體的主要訴求「電話掛號」,目前正在研擬如何透過健保快易通APP,串接到各醫療院所的掛號平台,目前程式開發已經完成,屬於驗證階段,預計明年上路。人工電子耳手術健保給付標準成人(18歲以上).學語後失聰且兩耳聽力損失呈≧70dB HL( 0.5、1、2、4KHz).助聽後開放式語言測試得分
-
2024-11-18 退休力.理財準備
開心退休要有「4包錢」 理財顧問給3建議讓你提早準備
「退休」是人生重要的階段,也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想像一下,不用再被工作綁住,可以自由安排時間,享受生活,含飴弄孫,或是追求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這畫面真令人羨慕!開心退休 必備「退休四包錢」老丁在一間知名企業工作了快40年,終於到了準備退休的時間,他帶著既興奮但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來跟退休理財顧問諮詢有關退休金請領的相關問題,顧問除了提醒老丁,請領勞保老年年金及勞工退休金的細節和協助試算金額外,也提醒他退休還有「4包錢」,4包要花的錢!要先分項做好規畫,因為美好的退休生活需要穩健的財務基礎作為後盾。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 2022 年的統計,國人平均壽命已達 80.86 歲,其中男性 77.67 歲,女性 84.25 歲。假設 65 歲退休,平均還有 15 到 20 年的退休生活。這段期間,我們的基本生活費、休閒娛樂費、營養保健費、醫療長照費等4大支出從哪裡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主題:「退休四包錢」。第一包「基本生活」維持開銷首先是「基本生活」。退休後,雖然不用再負擔房貸、子女教育費等支出,但仍有食衣住行育樂等基本開銷。根據 2023 年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台灣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約為 25,726 元。當然,每個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費習慣不同,所需的費用也不一樣。建議您在退休前仔細檢視目前的開銷,並預估退休後的生活費用,例如:•住房: 租金、房貸、房屋稅、水電瓦斯、房屋修繕等。•伙食: 在家煮食或外食,不定期與親友聚餐等。•交通: 自用車維修保養、大眾運輸工具交通等。•日常: 家用物品、清潔用品、衣物、美容保養等。•通訊: 電話費、網路費、手機更換、家電添購等。第二包「休閒育樂」享受生活退休後,終於有時間可以好好享受生活,發展興趣,安排旅遊,實現年輕時的夢想。這些休閒育樂都需要一定的費用,例如:•國內外旅遊: 機票、住宿、餐飲、景點門票等。•學習課程: 才藝班、進修課程、書報雜誌等。•興趣愛好: 攝影、繪畫、運動、收藏等。•社交活動: 與親朋好友聚餐、參與社團活動等。第三包「營養保健」注重健康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更需要注重營養保健,維持健康。這方面的費用包括:•均衡飲食: 購買新鮮食材、有機食品等。•保健食品: 維他命、鈣片、魚油等。•健康檢查: 定期健檢、癌症篩檢等。•運動健身: 參加健身房、購買運動器材等。第四包「醫療長照」費用驚人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醫療和長期照護的需求日益增加。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國人平均每人每年醫療保健支出約為 72,687元。萬一又碰到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例如:植牙手術 、白內障手術、膝關節手術、心臟支架手術 等,更是一筆龐大的花費。而長期照護的費用更是驚人,每月可能需要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這部分的費用包括:•一次性費用: 醫療復健器材、輔具、無障礙環境設施等。•照護材料費:營養品、衛生紙、尿布、醫療用品、手套。•長期照護費: 聘請看護、居家照護、安養機構、護理之家等。如何準備退休四包錢?了解了退休後可能需要的費用,接下來就要思考如何準備這四包錢。以下提供一些建議:1.善用政府資源:•勞保老年給付:勞工朋友退休後可領取勞保老年給付,依投保年資和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國民年金:沒有參加勞保的民眾,可以參加國民年金,保障老年基本生活。•勞退新制:雇主每月提撥 6% 的薪資到勞工個人帳戶,退休後可一次領取或按月領取。2.規劃個人儲蓄和投資:•設定退休目標:計算退休後每月所需的生活費用,並設定儲蓄目標。•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例如銀行定存、股票、基金、保險等,分散風險,穩健投資。•定期定額投資:每月固定投入資金,長期累積財富。3.及早規劃醫療和長照保障:•購買醫療險和長照險:轉嫁醫療和長照風險,減輕負擔。•定期健康檢查:早期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降低罹病風險。老丁聽完退休理財顧問的建議之後,決定在退休前認真的將這退休4包錢,要花的錢先好好計算一下,並且先做好規畫和準備,屆時才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好命退休』。作者/孫國城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保險管理學會理賠人員資格壽險公司處經理 從業30年壽險公會人身保險業優秀從業人員現代保險基金會信望愛最佳專業顧問天下雜誌709期專訪專長:保險/退休/傳承/信託
-
2024-11-06 醫療.骨科.復健
馬拉松國手運動後中風 復健4個月能走路!醫教如何在家中做有效的復健
68歲的中華民國馬拉松協會秘書長盧瑞山,曾是馬拉松國手、運動管理學系教授,今年4月中旬運動完回家,感到一陣頭痛欲裂,躺臥沙發休息突發中風;醒來後,竟躺在醫院病床上,一度無法吞嚥、大小便無法自理,他非常沮喪:「從沒想過自己會中風。」但他積極復健,在復健醫療團隊協助下,現在已能獨立行走,重拾健康。中風與致病因子、遺傳有關內湖國泰診所院長塗雅雯表示,一般人認為勤運動有助預防疾病,但是中風跟致病危險因子有關,並非「多運動就不會生病」。以盧瑞山為例,常年有運動習慣、自豪體力不錯,但有心臟病家族史,也裝過心臟支架,因此心血管疾病會導致中風機率增加。台灣的腦中風發生率,每年約為3萬人,除了致死風險外,腦中風最怕的就是失能問題。塗雅雯說,近十年來,腦中風的治療與照顧有很大的進展,包括在黃金治療時間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盡速讓阻塞的血管恢復循環順暢。打通腦血管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銜接復健照護。塗雅雯強調,中風復健計畫應客製化,經醫師評估可強化受損失能的部位。「復健愈早開始愈好,黃金期是腦中風後6個月內,又以前3個月最明顯。」在病情穩定後,即可進行復健評估和治療,確保病人降低長期失能的風險,其最大目標為重建自立生活能力。盧瑞山分享,中風後一度無法自理生活,還要放鼻胃管、尿管、坐輪椅,但他憑著一股「想要過正常生活」的信念以及運動家精神積極復健,逐步拔除掉身上所有管路,也從拄著拐杖行走,到現在已經可以不靠輔具走上7至8公里。「雖然無法用跑的,但很高興恢復行走能力。」他更鼓勵其他病友,「中風並非永遠倒下」。復健逾半年 易進入停滯期塗雅雯提到,中風後的復健特別重要,但是超過半年後,容易進入停滯期。部分患者也會因為失能情況,出現輕重程度不同的「中風後憂鬱症」,其原因包括中風對大腦的影響,可能導致化學物質的變化,出現心情低落、胃口變差、失眠等症狀。目前的中風復健,是由各專科組成的治療團隊合併智慧醫療科技,依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在不同階段調整復健策略。塗雅雯表示,復健要保持正確姿勢才有用,團隊會定期依個案的步行狀態給予指導,是否用錯肌群、出力錯誤等,避免大腦存取錯的「肌肉記憶」。中風患者在家中該如何進行復健?塗雅雯指出,如果已經恢復到能行走,可加強行進速度、訓練心肺功能,並搭配太極拳鍛鍊平衡能力;肢體功能仍協調不佳者,建議可進行簡單的墊上瑜伽動作。
-
2024-10-27 退休力.活躍好學
2024退休力論壇/台灣高年級生勞動參與率低!企業啟動「職務再造」計畫
台灣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企業如何因應人口結構變遷、善用高齡勞動力,成為當前重要議題。美惠曾在美商半導體公司工作21年提早退休,從會計師回歸家庭後,又因孩子長大後再度就業,現為IKEA內湖店餐飲部經理。她提到,「儘管進入了一個全新產業,但工作所需的細心與責任感是不變的,這也是我能在短時間內融入新環境的原因。」高年級勞參率 台灣未5成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到來,「缺工」問題正式浮上檯面,55歲至64歲的「高年級」勞動參與率在許多國家超過6成,但台灣卻不到5成,顯見企業如果不正視這個趨勢,未來可能會面臨人力短缺的困境。IKEA台灣人才與文化總監李佳潔表示,年輕一代可能嚮往自由職業或自媒體等工作形式,這使得中高齡員工在勞動市場顯得更為重要。這些員工並不是因為經濟壓力而重返工作崗位,而是希望透過工作,保持生活中的活力和社交連結,他們擁有豐富的職業和生活經驗,能為團隊帶來更多元的視角和智慧。互相學習理解 跨世代合作二度就業的美惠擁有豐富的會計與行政主管經驗,在公司被併購後,她選擇提前退休。她說,「退休後,我先陪孩子考完大考,但隨著孩子長大離家,開始覺得日子變得無聊。」這時,她看到招募中高齡員工的職缺,決定挑戰自己,重新返回職場。作為一名資深會計師,美惠運用過去的專業經驗,協助團隊進行流程優化,特別是細節管理和數據處理方面。另外,她也扮演著「職場媽媽」的角色,「一位年輕同事因為失戀來找我哭訴,感覺自己就像她的媽媽一樣。」後來同事結婚,也邀請她參加婚禮,這種跨世代的關係,讓美惠在職場中找到歸屬感。然而,美惠也曾遇到代溝產生的挑戰,她曾幫忙整理展示區,卻發現年輕同事因此生氣。「我當時不明白為什麼他這麼在意,後來才了解這是他的『地盤』,我無意間傷害了他的自尊心。」美惠說,這些經歷讓她理解到,不同世代之間的確存在文化差異,也讓她更有耐心地與不同背景的同事相處、彼此包容。李佳潔提到,跨世代合作的關鍵,在於互相學習與理解。「中高齡員工常常會帶自製點心,甚至滷一大鍋肉分享給年輕同事,這樣的溫馨互動,讓整個團隊感覺就像一個大家庭。」更打趣道:「我們企業可是六代同堂呢!」職務重新設計 輔具能幫忙為了讓中高齡員工能更輕鬆地融入工作,IKEA進行職務再設計。李佳潔解釋:「我們對許多工作進行重新設計,確保每個員工能根據自身體力和興趣選擇合適崗位。」例如,對於需要長時間站立的工作,提供可調整高度的工作站和輔具設備等,讓高年級生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工作時間。聯合報「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將於11月9日登場,「北基宜花金馬區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將在現場擺攤,進行中高齡者職務再設計、中高齡就業諮詢,並提供申請補助及就業輔具。什麼是中高齡者職務再設計?中高齡及高齡勞工因年齡增長可能面臨生理或心理功能限制,導致工作困難和不便。透過職務再設計的專業評估,可以協助事業單位建構友善、安全的職場環境,使在職勞工穩定就業,繼續發揮職場優勢。補助額度、適用方式、申請方式這邊看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
-
2024-10-13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治療後,性生活還要繼續!癌友求助困難 癌團盼設醫療指引
病友Claire罹患乳癌第二期,治療11年仍在與癌症奮鬥。罹癌初期因為年輕,治療副作用較大,容易盜汗、煩躁,與先生發生性關係時遇到阻礙。Claire說,自己猶豫再三,才向主治醫師開口求助,在醫師建議下,諮詢婦產科,也曾服用中藥,希望減少因治療引起的更年期症狀。在治療過程中,先生曾抱怨求愛遭到拒絕,後來在心理師建議下,Claire與先生坐下來討論性事。他們決定延長前戲,嘗試先聊聊天、喝點小酒、跳支舞放鬆,讓自己忘記病人身分,專注於性行為當下的享受,先生則會買好看但可以遮住手術後胸部的性感睡衣,讓自己提升自信、不再自卑。更感人的是,先生想到在浴室中邊淋浴邊進行性愛的做法,讓自己分不出身上的水是盜汗的汗水,還是淋浴的水。癌症平均存活時間延長,癌友關注重點,已從疾病治療,到罹癌後的生活品質。癌症希望基金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癌友認為治療後的身心理變化,已讓親密關係受到影響,不少病友難向主治醫師啟齒,選擇至婦產科、泌尿科、身心科就診。但國內缺乏罹癌後性生活治療指引,其他科別醫師不具備腫瘤科治療副作用等專業,而腫瘤科醫師也不知如何處理性生活議題,必須查找資料才能想到解方,讓病友無法系統性獲得幫助。國內缺乏相關醫療指引,癌友羞於啟齒或輾轉各科求診。癌症希望基金會針對所服務的癌友進行調查,發現64.2%病友認為自己因癌症治療,影響性生活與親密關係,且61.8%癌友缺乏性欲、60.5%陰道乾澀/搔癢,是性生活最大的兩項問題。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說,癌症病友在治療後面臨性欲低下、女性陰部乾燥、失眠等複雜問題,而國內多數癌症治療醫師是男性,女性病友羞於開口,癌症醫師沒有處理癌後性生活經驗,病友只能轉而至其他科別尋求協助。蘇連瓔表示,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路(NCCN)已訂出癌友生理、心理方面性生活指引,癌症希望基金會雖擬定「性福處方」相關手冊,提供性諮詢、輔具資訊、團體課程等協助,但癌友性生活協助不只有性玩具、潤滑液這麼簡單,也涉及「處方用藥處置」,希望由婦產科醫學會等各科別合作,訂出指引,才能保障病人權益與治療安全。各癌別治療方式不同,也牽涉伴侶默契、心理狀態。對此,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訂定指引並非不可行,但必須邀集專家、蒐集臨床實證等,需耗費較長時間,且癌症病友性生活面臨的問題相當複雜,各癌別需要的治療方式不同,例如子宮頸癌患者可使用荷爾蒙藥物,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及乳癌患者,則有使用荷爾蒙方面的禁忌,必須改以玻尿酸治療,或使用潤滑劑、陰道雷射等,改善乾澀問題。黃建霈說,性生活的問題不僅與器官功能有關,也涉及癌友與伴侶的默契、心理狀態等;由於癌症治療科別的醫師,未必理解性生活方面治療如何進行,建議女性癌友可找婦產科醫師、男性癌友找泌尿科醫師諮詢;不過,「醫師不是萬能」,並非每位婦產科醫師都對性學方面有足夠理解,但台灣就醫方便,建議癌友可多方嘗試。專家需有癌症基本知識,才能協助癌友處理性事。台大癌醫分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徐勝駿說,癌症病人在性方面的身心治療,與一般民眾因老化導致性能力退化的狀況不同,協助癌症病友治療的醫師、心理師,必須對癌症治療有基本認識,才能知道如何協助病友。癌症從化學治療到免疫療法,進展非常快速,非腫瘤科別的醫師,必須時時更新資訊,才能找出病友困境,進而梳理治療對癌友造成的身心影響,如失眠、情緒起伏很大可能都是副作用造成的影響。外觀改變、身體像進入更年期,乳癌患者最常為性事所困。乳癌患者因乳房切除、荷爾蒙治療等,是最常遇到性生活困境的癌症類別。乳頭神經切除,也會影響性生活敏感度,加上患者心中的自卑、焦慮,導致不敢與伴侶發生性關係等情況。癌症希望基金會台中希望小站社工師吳佳霖表示,除疾病引起的生理問題外,找回個人魅力、重建自信是恢復性生活的關鍵,且由服務過程中發現,皮膚的感知是恢復親密關係、性生活的一大關鍵。台大癌醫分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徐勝駿表示,因治療過程中必須服用抗荷爾蒙藥物,乳癌患者最常遇到性生活問題,臨床上遇到不少患者反應,身體狀況像是進入更年期,即使癌症指數控制良好,但性欲下降、性生活品質也連帶下降,「忙於抗癌,性生活被放在後面,但性需求必須被好好處理,這也是國際趨勢。」而癌症患者身體形象因治療而改變,也會讓患者產生焦慮感,對性行為產生抗拒,尤其乳癌患者,此時便需要認知心理治療介入,或服用抗憂鬱、焦慮藥物,病友間的交流討論,也可協助病人重拾自信。
-
2024-10-03 焦點.健康你我他
我是高年級實習生/協會業務一手包 練就一身本領
服役軍旅20年後,懷抱回饋社會之心,擔任醫院急診室及弱勢團體的志工,增廣人生閱歷外,也種下了出任協會總幹事的因緣。某次身障團體舉辦園遊會,我主動載送人員、飲品和器材,對方感受到我的熱心,爾後都邀我參加活動。當年我開書局直到結束營業,總幹事因行動不便、年歲漸大,希望我能接替。我在部隊負責經理補給,但並非社工出身,因此婉拒好意,然而總幹事三顧茅廬,見他坐在輪椅的身軀,委實不忍,就答應了他,也成為退伍後的另一個實習生涯。當時協會常設兩個編制,復康巴士駕駛和行政文書處理(多由身障朋友擔任)。我到任後分飾兩角,擔任司機並不困難,舉凡到縣內做家庭訪視,載會員參加會議、訓練手工藝和身障運動大會,都由我開車接送,當時從宜蘭、新竹、雲林到台南、屏東,幾乎跑遍全省。比較棘手的是行政業務,我對電腦操作不熟稔,因此從辦理會員入會,到申請輪椅、座墊、氣墊床、電動床等輔具,報名模範母親選拔、製作文宣、承辦卡拉OK比賽、紙黏土技藝班,向政府申請補助及勸募禮品,都在摸索中逐漸上手。爾後因報考研究所而離職,回顧這幾年經驗,讓我體會到在身障團體工作,必須練就文武雙全的本領,具有愛心、耐心和同理心,才能勝任這項職務。
-
2024-10-02 醫療.巴金森病
超慢跑新風潮 巴金森病易跌倒也能跑嗎? 專家:「這時期」的巴友反而更適合
近日在長者圈燒起了超慢跑的風潮,慢節奏、低強度,甚至能輕鬆與朋友聊天的運動特色,吸引了許多高齡者嘗試。事實上,這個運動也非常適合以走不穩、平衡不佳等動作障礙症狀為主的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澄清醫院中港分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映倫分享,一位63歲的陳小姐,是一名自我要求嚴格的職場女強人,三年前因顫抖、僵硬確診巴金森病,邱映倫卻發現她的病程惡化超乎預期地快速,深入了解後才發現,原來因不願被他人發現生病,她不僅提早離開工作崗位,更對身體失去信心,捨棄原本喜愛的爬山運動,足不出戶,情緒也出了問題。直到接觸超慢跑後,每日由家人陪伴運動,不僅體能變好、步伐變穩,情緒、睡眠、食慾都獲明顯的改善,走出身心遭到禁錮的陰影。巴金森病適合運動多 不同期別考量重點不一樣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是臺灣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二常見的腦神經退化疾病,國際研究指出,巴金森病人多於55至60歲間發病。依據症狀表現共分為五期。邱映倫表示,因巴金森病主要症狀為顫抖、緩慢、不平衡以及步態不穩等動作障礙,常會導致病友因運動困難與挫折感而不願外出,進而影響疾病控制的狀況。她說,運動是除了吃藥以外,幫助巴金森病人控制病情、預防跌倒失能的一大利器,病友可視時間、症狀等個人情況,決定運動種類。邱映倫表示,原則上,健走、慢跑等有氧運動,或是太極、瑜珈、跳舞都適合巴金森病友。可依據不同病程,選擇適合、安全的運動方式。●第一、二期的早期病友:可維持既有的運動習慣,並穿插可鍛鍊多個部位肌肉的運動。●第三、四期的中期病友:適合中低強度有氧運動,能透過鍛鍊核心力量,增加心肺功能、肌肉的柔韌性和強度,協助步態平穩。超慢跑速度慢 怕跌倒的中期巴金森病人可嘗試邱映倫分享,而時下流行的超慢跑因強度低、步伐小、速度非常慢,過程中可以保持微笑、輕鬆聊天,也正好非常適合巴金森病中期病友進行。上述的陳小姐經過醫師建議後,開始一天10分鐘的超慢跑,接著增加時間與頻率,漸漸達到一週五天、一天30分鐘,並將過程寫成日記,清楚看到自己的進步。短短半年後,她的動作障礙與情緒等皆有所改善,甚至開始出門採買,到公園散步,參加短期旅遊活動,家中氣氛也重新熱絡起來。減緩症狀惡化與副作用 運動與醫病溝通是關鍵「運動不是一個口號,是巴金森病友真的要付諸行動的事。」邱映倫舉例,當巴金森病進入中期,動作障礙症狀會更劇烈地影響生活,可能出現行走不平衡,經常容易跌倒,日常活動需輔具或他人協助等狀況;也易因治療時間久出現藥效波動,當藥物濃度過高將造成異動症,病友手腳或身體會不自主抖動、扭動;當藥物濃度不足時,病友又會忽然覺得動作變得很卡,像斷電一樣,干擾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安全,這些困境常使許多病友不願再外出活動。因此,面對巴金森病症狀與副作用隨病程愈來愈複雜的狀況,病友除了需要紀錄用藥日記,於回診時與醫師討論,藉由調整治療方式協助改善不適症狀外。邱映倫表示,運動已被證實能協助改善巴金森病症狀,更是不可忽略,若有擔心跌倒等安全疑慮,可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她也呼籲,日常家屬可和病友一起運動,讓病友不孤單,或是根據喜好,加上音樂或影片,讓運動過程不枯燥乏味,維持規律運動習慣,幫助穩定病程發展。延伸閱讀📍【新治療、藥物、症狀延緩一次看】📍【巴金森病友疑難雜症大補帖】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10-01 焦點.元氣新聞
花蓮慈院中西醫合療 逆轉重難罕疾病
第一屆全球中醫藥醫學會聯合會學術大會日前舉行,花蓮慈濟院長林欣榮與副院長何宗融於中醫內科論壇中,以「精準AI醫療—癌症、罕病、癌症的的最後希望,沒藥找藥醫」為題,分享花蓮慈院經驗,透過中西醫精準醫療團隊,以病人的DNA、RNA去尋求合適的中草藥,中西合併解決病人問題。林欣榮表示,目前全球還沒有人以DNA、RNA去尋找精準的中草藥,這是慈濟醫療團隊目前正在推動的方向。自年初以來,到醫院尋求中西醫精準醫療的罕病病人愈來愈多,分析出疾病的性質,再從傳統中藥中尋找精準藥材,中西醫團隊合作,逆轉改善病人症狀。林欣榮指出,慈濟研發團隊自中藥當歸萃取出小分子z-BP,技轉開發的惡性腦瘤新藥,在臨床實驗上已用於治療20例腦癌患者,當歸貼片植入大腦後,藥物會釋放進入腦組織殺死癌細胞,一個月後就發現腦瘤顯著縮小。來自中國南京的夏姓患者,在當地已無藥可醫,以恩慈療法到花蓮慈院接受這這項治療,存活超過49個月。利用中西醫合療,花慈團隊逆轉巴金森病。林欣榮指出,來自香港的蔣姓病友治療前無法自行走路,必須要有人協助及使用輔具,經找出可針對病人PRKN基因缺損部分治療的中草藥甘草、兩面針(雙面刺)、當歸、銀杏,甜菊,與幹細胞療法、復健結合,這位病友的走路情況獲得大幅改善。因TTN(Titin)基因突變引起罕見肌肉疾病的Jeremy,也是香港病友。39歲的他自8年起,一開始感到肌肉無力,呼吸困難,但症狀日漸嚴重,五年前必須靠呼吸器維生。今年3月Jeremy在花蓮慈院接受中西醫精準合療,結合針灸、中草藥、內生性幹細胞、脂肪幹細胞治療以及個人化復健,三周後脫離呼吸器時間從十秒進步到兩分鐘,且雙臂從無法用力到可高高舉起,握力也明顯增加。何宗融指出,花蓮慈院中西醫合療不只在門診,在急診、在病房、在社區居家,都可會診中醫,幫助病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證嚴上人「萬物皆是藥,有病就一定有藥醫」的原理,秉持科學實證,進行中西醫合療研發,並發展淨斯本草系列。
-
2024-09-24 失智.像極了失智
有家庭要養,罹病了該怎麼辦?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如何保住工作?
「我還有家庭要養,罹病了,該怎麼辦?」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文俊表示,失智症人口增加,有些屬於65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患者,正值中壯年,為家中主要經濟支柱,確診時,幾乎難以置信,無法接受,焦急問著「該怎麼保住工作?」徐文俊表示,因發病年紀較早,年輕型失智患者面臨生活困境複雜且多元,包含就業問題、家庭照顧支持、子女教養等,面對工作、家庭與疾病,簡直蠟燭三頭燒。罹病後最大衝擊為就業困境,這群人未達退休年齡,甚至在職場上擔任主管,為此,台灣失智症協會多年前提出「職務再設計」,希望能有所幫助。年輕型失智患者擔心無法勝任工作,而遭資遣,丟了飯碗,大都選擇隱瞞病情,等到症狀嚴重,旁人同事發覺異狀時,大多已經錯失黃金治療期。徐文俊表示,失智症支持資源多,千萬別怕診斷、治療,若能在輕度認知障礙階段調整生活習慣,補充營養,是可以阻止病情惡化。目前政府針對失智者所提供就業服務,輕度失智患者可申請「職務再設計」,透過個管師、職能治療師評估,調整工作職務,讓患者延續職場生活。徐文俊說,「要看見還有的能力,而不是執著失去的能力。」失智不代表失能,不用馬上離開職場,有些人只要經過認知功能治療或訓練,就可繼續發揮所長。如果病情惡化,在工作表現逐漸出現問題,無法勝任原職場,徐文俊表示,經過專業「職務再設計」服務,調整工作內容、操作方式或是輔具的支援,失智患者仍可繼續工作。以協會的咖啡坊為例,輕度患者可手工沖泡咖啡,將工作變成一種復健,另可建立自我價值的自信。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顯示,目前全台失智症病患逾37萬人,徐文俊觀察,發病年齡有提早趨勢,發生原因多元,包括常見的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等,以及腦傷、中風、三高及慢性病的因素。年輕型失智症症狀並不典型,常被誤認為是其他生理或心理因素所致,如果患者當發現自身問題行為時,一定要及早就醫診斷。不要害怕求助,由專業團隊介入輔導,保住工作,延緩病程退化。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15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症需要「連續性」照顧!政府補助當誘因,機構多收失智者
根據調查,台灣失智症患者約五成以上屬於輕中度失智,但失智是一種過程,輕度進展到中重度,將會需要更大量的照顧資源。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失智症需要「連續性」的照顧,政府目前除了從日間照護開始協助布建更多資源以外,也將大幅鼓勵機構,設置失智專區,讓照顧者在資源上的使用,可以依照需求而轉介。吳希文表示,失智資源的布建,從失智據點,到社區式照顧的團體家屋、小規模多機能、住宿機構等,目前希望採取分階層的方式,讓失智病程處於不同階段的患者使用,如輕度失智的患者,先以居家照顧、社區資源的使用為主,早上可以送到日照中心,夜間的照顧則鼓勵照顧者學習運用智慧科技,如夜間如廁可在家安裝排泄輔具,或是AI監測系統確保輕度失智長者的安全性。失智患者的失智程度若發展到中度,如果家屬已經無力照顧,則建議轉介到機構,如團體家屋、住宿機構等,不再全仰賴日照資源。目前也規畫未來送到住宿機構失智專區的失智患者,失智程度應超過中度以上,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要在二分以上、長照評估須在四分以上,同時鼓勵機構收「困難照顧」的失智患者,收一位困難照顧失智症,每人多補助機構五千元,原本的設置失智症專區的補助不變。吳希文表示,失智症患者可預期未來會愈來愈多,機構所需的床位數也一定會增加,除了現行的獎勵措施,衛福部也已與內政部國土署的「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合作,未來規畫社會住宅時,至少要有部分的空間,是提供給團體家屋,或是社區式的失智資源進入,讓失智照顧資源布建更廣,讓有需要的照顧者,都能享有資源。填問券抽好禮 預防養出啃老兒高齡父母擔心養兒啃老,生活無以為繼;仍在教養子女的父母也焦慮,難以判斷相信支持與放縱寵溺的界線,害怕養出啃老兒。啃老是可以預防的、被兒孫啃食的人生也有機會按下停損鍵,歡迎您分享自身啃老困境,以及教養路上的焦慮,將有機會抽好禮。數位版看這裡 如何察覺失智症你我都可能成失智照顧者 該如何提早發現長輩是否罹病家人總是忘東忘西、重複詢問問題,起初以為是家人老了,卻沒想到家人開始懷疑自己的東西被藏起來、被偷走,帶家人到醫院診斷才發現罹患失智症。未來失智症患者會愈來愈多,你我都可能成為失智照顧者,如何察覺失智症,如何及早發現家人罹病,有哪些資源可以使用?聯合報一次整理相關資訊教您如何準備。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05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地方名人堂【基隆市】長輩多住山坡上 張賢政:「3箭」連結長照資源供在地安老
高齡人口超過21%,轄內土地有九成五是山坡地形,也就是說,對在雨都基隆生活的老人家們來說,爬山坡與爬樓梯成了日常。基隆市衛生局長張賢政表示,根據內政部偏鄉定義,基隆市沒有偏鄉,但實際上摩托車到不了的地方,百階樓梯就是偏鄉,先天因素更難以連結長照資源。面對基隆市的長照服務涵蓋率僅六成七,衛生局正在如火如荼的加緊腳步,推出各項高齡友善政策,成立長期照顧服務管理所、24小時LINE線上健康照護諮詢服務等,以提供基隆市的老人家們在地化的高齡照顧。設專責單位整合長照資源 基隆急起直追照顧長輩為了接住基隆市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基隆市急起直追布建高齡服務。張賢政表示,增加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A單位)個管人員、社區失智據點、長照交通接送車,也將再推出接送預約平台,讓民眾可以更有效利用長照交通接送車。而過去分屬於衛生局、社會處的長照業務,基隆市成立「長期照顧服務管理所」專責單位,以減少使用者與業者不便,並提高行政效率。第一箭:提高日照中心涵蓋率衛生局不僅在運動場館建置銀髮健身俱樂部,對於衛福部提出的「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政策,張賢政表示,已經新設1家日照中心,另核發五家籌設許可,預計會先到14家的目標,把涵蓋率提升至80%,可以活化空間,並平衡日照資源分佈。針對老人家常見的失智症、巴金森病,基隆市除了有21處社區長者健康促進站,提供專業運動指導外,亦會提供其所需服務如居家服務、輔具租賃,也與牙醫師公會及職能治療師公會合作,衛教長者口腔保健,避免清潔不佳、嗆食導致吸入性肺炎,亮眼成果曾獲衛福部口腔健康司肯定。第二箭:持續擴增在宅急症照護人力至於中央健保署推出的在宅急症照護計畫,張賢政說,基隆正在急起直追,目前已有四個醫療團隊小組申請加入,衛生局將持續邀請鄰近醫院投入支援。第三箭:24小時Line照護平台提供即時諮詢基隆市今年8月開通的Line長輩照護平台,延續自兒童節上路的Line親子照護平台,其由專業醫護提供24小時線上健康照護諮詢服務。親子照護平台截至7月底已有近4千位好友,滿意度達九成八;下半年將導入個管師,擴增業務至兒童發展評估與早療、系統性轉介回日常就醫診所、有提供出生日期幼兒疫苗接種通知等,讓基隆市照護更加個人化。然而,張賢政表示,長輩問題多元,老化與疾病互相交織成更嚴重的功能衰退,如多重慢性病、認知功能退化及肌無力等,長輩照顧平台挑戰大,因此目前先以急性健康照護為題諮詢為主,年底前再依據諮詢需求重點,連結長輩長照、預防保健等資源。降慢性病發生率 基隆3大方案助存健康老本肥胖是多種慢性病的開端,若要減少日後長照需求,民眾須提前為老後存本。張賢政指出,市府透過「提供全榖與未精製雜糧」、「運動科技推動健康體位」、「代謝症候群改善方案」等三大健康生活型態方案,協助市民從日常建立健康生活習慣,降低慢性病發生率。根據112年基隆市民飲食習慣調查顯示,僅15%每天至少攝取一次未精製的全榖雜糧類食物,因此基隆市針對店家有供應全榖雜糧、少油、少糖、少味精、可調整軟硬度等依個人需求調整的服務,特別標示出給民眾參考,方便民眾選擇健康菜色,且未來也可發展不同疾病患者對應的標示。除此之外也由社區營養中心與社區據點合作,升級據點共餐營養設計。運動的部分,基隆市因應地形及多雨的氣候,今年起推動讓不同年齡層都能參加的超慢跑,吸引許多民眾參與,其中監測體重的3個社區、1個職場,辦理為期三個月的每週一次課程,同儕效應搭配營養諮詢,平均一人減輕2公斤,未來將擴展到其他社區及職場。若民眾已罹患代謝症候群,應納入代謝症候群防治計劃,但張賢政坦言,過去基隆執行成果不夠理想,在逐一拜訪各醫療院所,推動獎勵方案,先從代謝症候群照護做起,加上國健署簡化行政流程後,截至6月底,轄內115間西醫診所已新增至30間加入計畫,2,513人接受收案。篩檢、疫苗雙管齊下 打造友善照護城市此外,基隆市既有的「闔家歡篩檢」,開放年滿30歲的市民參與三高、代謝症候群、腎臟病與胸部X光篩檢、65歲長者功能評估,做早期預防保健,也將視今年爭取國健署推動胃幽門螺旋桿菌篩檢於基隆市的試辦成果,將此項目逐步納入其中。對於傳染病的預防,張賢政指出,落實中央的疫苗政策,提供新冠、肺炎鏈球菌、流感公費疫苗之外,也正積極爭取明年編列預算,補助經濟弱勢族群接種腸病毒、輪狀病毒疫苗。民眾也可藉由「基隆市健康地圖」,查詢成人預防保健院所、C肝口服新藥健保給付院所及血壓站服務地點,定期篩檢、量血壓,自主追蹤身體狀況。
-
2024-08-30 失智.Podcast
【Podcast】Ep14. 打造失智居家友善環境 解決長者的空間方向障礙
「安居」是人生的基本需求,但有房就能安居嗎?現代獨居或老老同住的比例驚人,這代表家中沒有中壯年,遇到狀況沒有人照顧,其實房子像衣服,歲著年紀增長,大小和樣式也不再適合。你想像過後半輩子的家應該長什麼樣子嗎?你現在的家,適合老後居住嗎?最新一集《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邀請若晨室內裝修公司專案經理徐宛菱,傳授如何透過居家空間改造,為失智長者建立安全又安心的居住環境。尤其台灣有80%以上的失智症者在家居住,65歲以上的長者更佔大多數,為他們的環境適當改造,除了協助失智長輩生活更獨立,也減輕照顧者負擔。居家改造前 先從當偵探觀察開始主持人陳韻如分享《失智100問》中照顧者在居家規劃遇到的困難,失智症者因為認知功能退化,無法確切的辨認空間而錯認,譬如失智症者說要睡覺,卻跑到廁所,也有幫失智奶奶整理房間,反而引起她的焦躁不安。陳韻如提到,讓長輩「安心」的環境很重要,尤其失智症隨著病程進展,會出現幻覺、遊走等行為,打造讓失智症者安心的友善環境至關重要。徐宛菱專案經理表示,每位失智症者的行為問題原因都不同,在進行居家改造前,她建議先從當「偵探」開始,觀察行為的發生是否有固定時間、發生頻率與是否在特定情境下,排除藥物影響和過去習慣後,找出問題根源與居住環境的關聯。空間識別障礙是失智症者常見的狀況,例如跑到廁所洗碗等,她表示「先別否定長輩的行為」,在安全允許範圍之內,可以讓事情自然的發生。如果遇到較困擾的情況,她表示可先觀察房間門是否很雷同,尤其是隱藏門設計,容易讓失智症者不易辨別。免花大錢小改造 讓失智症者更安心居家改造非得花大錢翻大修,環境的些微變化容易造成失智症者焦慮不安,尤其當失智症者發現因為自己的行為而改變空間,通常會非常排斥,徐宛菱強調「要考量失智症者的自尊」,可以先從小空間著手,循序漸進地讓失智長者接受。例如老屋常見的花磚設計,容易造成失智長者的視線混淆,可以用顏料把花紋蓋掉,或用窗簾遮擋,都是經濟實惠的做法。當失智症長者出現半夜遊走行為時,不一定要把門換掉,可以在門口掛幅畫,盡可能把門隱藏起來,從居家空間做些微調整,觀察長者是否因為這些調整,減少失智症行為。長者的居家安全並非只要做到無障礙空間即可滿足,尤其失智病程伴隨視幻覺的產生,徐宛菱曾遇到個案是失智症奶奶,只要到下午時段奶奶就說家中有其他人,後來發現奶奶家的客廳太多反射玻璃,奶奶看到的人就是自己。她表示可以用霧面貼紙貼住玻璃,發揮小巧思降低玻璃的反射度,改善失智症者視幻覺的問題。小訣竅讓失智症者有生活期待失智症後期常伴隨平衡感不好、視力退化等症狀,容易導致跌倒問題,可以在長者常使用的臥室、浴室、床鋪旁,增設扶手、護欄,徐宛菱建議輔具的顏色盡量選對比色,方便長者辨別,如黃色、橘色有安定情緒的功能,黑色等深色系容易引發焦慮較不適合。另外,失智症者忘記自己在家煮飯,容易造成火災等居家安全疑慮,徐宛菱表示可以使用電鍋、電磁爐等非明火的電器設備,或安裝自動關瓦斯器,在安全條件下,不妨讓長者維持烹飪的技能,不會讓失智長者覺得自己被照顧,照顧到長者的自尊,同時減輕照顧負擔。為了提升失智症者的現實感,需要準備時鐘、月曆等,徐宛菱提醒許多長輩看不懂電子鐘,建議選擇長者看得懂的、習慣的物品,另外,可在日曆上標註特定日期,如拜拜、生日等,讓長輩對生活有期待感,保留生活自己的能力。完整內容請收聽「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第十四集《打造失智友善居住環境 讓長者安全又安心》。本集重點:✎你現在的家,適合老後居住嗎?✎居家改造前 先從當偵探觀察開始✎免花大錢小改造 讓失智症者更安心✎家有其他人 失智奶奶看到竟是......✎小訣竅讓失智症者有生活期待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 https://reurl.cc/Mjy64p🎧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eydGzx🎧KKBOX: https://reurl.cc/xv6paL🎧Spotify: https://reurl.cc/vv6pao⭐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08-20 失智.新手照顧
如何選擇和申請氣墊床 了解適用對象與常見問題
前幾天我在服務某位長輩時,外看突然主動向我訊問;「老師!氣墊床怎麼調?!」,這時才想到,並不是每一個人拿到氣墊床的方式都相同,有些是向醫材行購置,有些則是用二手租借或贈送方式取得,不一定有機會了解到氣墊床的使用方式,加上機器上面多是中文書寫,很多外籍看護只聽得懂中文,卻"看"不懂中文啊!因次,這次就小小的與大家分享氣墊床常見的問題囉~ Q:擔心長輩躺久了會不舒服,用氣墊床會比較舒服嗎?因此,很多人會誤會使用氣墊床可以躺臥時的舒適,但其實氣墊床針對可自行或輕度協助下翻身坐起的長輩來說,有以下缺點:1.因管條內充滿流動性高的氣體,以致翻身坐起時,沒有穩定支撐的施力點,導致翻身坐起困難。2.需要24小時充氣洩氣,因此機器會產生低頻且細小的聲音,恐會不習慣。💡 氣墊床僅適用於長期臥床、無法自行翻身坐起的患者 Q:甚麼時候要用交替/定壓呢?氣墊床主要是藉由每個氣管"交替"充氣洩氣,以達到減壓效果,「定壓」模式則是將每根氣管充飽,使床墊穩定有利照顧者翻身或是穿衣護理等。因次,當我們每一次協助長輩更換尿布、擦澡或是相關照護後,一定要記得將定壓模式改回交替模式,導致氣墊床效果有限。 💡使用氣墊床就"不是"不用翻身,氣墊床僅延緩壓瘡發生!! Q:機器上的壓力數值代表甚麼意思呢? 由於氣墊床的作用是利用幫浦將氣體打進每一根氣囊內,並藉由電腦增測整個床墊的壓力值再挑整給予的通氣量,若壓力越大代表氣囊的飽度越高,然而並非飽度越高減壓效果越好的,與氣墊座相同,使用氣墊床也須盡量使患者與氣囊之間的接觸面積更大,且洩氣後仍不會使身體觸地,因此壓力數值大小的決定與使用者的重量壓相關,若體重越重,氣囊下沉越多,為避免減壓過程處地,則建議可調高設定壓力值,或是有些人會以患者體重作為壓力值參考,讓床墊可提供更有效的減壓效果。Q:氣墊床要用多久?由於壓瘡是皮膚某一位置因長時間壓迫導致傷口產生,因此若要有效減壓,除了我們常常聽到的黃金翻身表準"每2小時翻身一次",而氣墊床的目的則是提供更有效減壓,以利壓瘡照護或減少壓瘡風險,減少照顧者的照顧壓力,若家中長輩肌耐力不足且翻身困難,原則上多數時間多躺臥於床上,除了會建議「全天使用」外,且仍需注意1.氣墊床是否有充飽?(可見於機器上的低壓警示是否亮起)2.氣墊床是否交互充氣?(可見於機器上的是否為交替模式或定壓模式)Q:氣墊床申請方式?由於氣墊床為長照/身障輔具,因次若符合長照/身障身分者,且符合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基準表中「身障身分+肢體癱瘓無法翻身且無法自行坐起者或於臥姿相關受壓處皮膚已有壓傷(褥瘡)者」可致電輔具中心/1966(長照專線),尋求輔具評估員的評估與建議,了解長輩現況是否有符合氣墊床使用需求。
-
2024-08-17 寵物.寵物疾病
寵物臨終前3徵兆!當寵物面臨生命盡頭:如何評估寵物生活品質並做好準備?
隨著科技與醫療的進步,人類及寵物的壽命及生活品質都得以提升。然而,寵物終究會面臨生命的終點。本文將幫助飼主了解在寵物臨終前,如何辨別其身體狀況、評估生活品質、提供適當的照護,以及尋求心理支持。寵物臨終前的徵兆1.食慾不振食慾是寵物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寵物長期拒絕進食,甚至使用食慾促進藥物也無效,這可能意味著其身體狀況正在急劇惡化。缺乏足夠的營養會進一步降低寵物的身體機能。2.行動能力下降當寵物的行動能力逐漸減弱,無法進行基本活動(如行走、上廁所),表示其身體狀況正在惡化,生活品質也將受影響。3.行為改變臨終前的寵物可能會出現行為改變,例如變得孤僻、不願與人互動,或失去對喜愛活動的興趣,這些變化通常是因為身體不適或疼痛引起。生活品質6評估評估寵物的生活品質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食慾、行動能力、與人的互動情況及對活動的興趣等。這些指標能幫助我們了解寵物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進而做出更合適的照護決策。1.疼痛管理如果寵物的疼痛無法透過藥物有效控制,將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和心理狀態。觀察寵物是否有疼痛跡象,例如:頻繁舔舐疼痛部位、無法安靜休息、拒絕活動等。2.食慾若寵物長期拒絕進食,即使是最喜愛的食物也無法提升食慾,這可能意味其身體狀況惡化。必要時可考慮使用食慾促進劑,但若效果不佳,則需進一步評估。3.水分攝取如果寵物拒絕飲水或無法自行飲水,會迅速導致脫水,進而引發更多健康問題。觀察寵物的飲水情況,確保有良好的水分攝取。4.衛生臨終前的寵物可能因行動不便或失禁而難以維持基本衛生。飼主需確保其生活環境乾淨舒適,例如使用墊料和尿布,並定期清理,避免皮膚感染和其他衛生問題。5.快樂觀察寵物是否仍能從日常活動中獲得快樂是衡量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如果寵物對曾經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這可能意味其身體狀況惡化。與寵物互動,觀察其反應,有助了解其心理狀態。6.行動能力行動能力下降是寵物老化或生病的重要跡象之一。觀察寵物是否能自行走動、上下樓梯或進行日常活動。如果無法行動,需考慮使用輔具,但這些工具是否能真正提高生活品質仍需仔細評估。臨終前的照護在寵物生命的最後階段,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讓他們感受到愛與關懷。例如:.帶他們去最喜歡的地方,享受最後的快樂時光。.提供最愛的食物和零食,讓他們感受到特別的關愛。.與他們共度安靜的時刻,讓他們知道自己被愛與珍惜。.飼主也可以安排特別活動,例如專業攝影,為寵物留下美好回憶。心理支持與輔導面對寵物的離去,情感上的打擊是巨大的。許多飼主在失去寵物後會感到悲傷和內疚。尋求專業心理輔導,可以幫助飼主度過這段艱難時期。加入寵物愛好者的團體,與其他有類似經歷的人交流,分享彼此感受和故事,也是一種有效的情感抒發方式。在寵物生命的最後階段,透過細心評估和專業建議,我們可以為寵物做出最好的決定,讓他們感受到無盡的愛與關懷。延伸閱讀:.帶著愛犬去旅行/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珍貴回憶.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愛牠就要養牠一輩子!我的寵物我來寵,那些陪伴生病毛小孩治癒的日子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15 失智.Podcast
【Podcast】EP.13助你一臂之力!智慧科技如何貼心老後生活?
從預防的角度出發,讓長者提早適應科技工具,維持自主生活的能力,降低被照顧的需求,讓年長者、家屬和照顧者的人生有不一樣的可能。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少子化影響,以及人口結構老化,你會擔心未來的照護資源不足嗎?應對這個挑戰,許多廠商也紛紛投入資源,開發智慧化的產品,希望透過科技的創新幫助年長者、失智症者的生活品質,讓他們能夠在有尊嚴和關懷的環境下安享晚年。最新一集《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邀請樂齡網總經理張慶光,分享科技如何為年長者、失智症者以及照顧者提供解決方案。尤其AI跟智慧科技應用在長照、失智症的照護已是未來趨勢,透過日益越新的科技,減輕家屬和照顧者的壓力,提升年長者跟失智症者的生活品質。科技療癒長者不孤獨主持人陳韻如分享2則將科技運用在失智症照護的國際新聞,分別是澳洲療養院使用AI虛擬人陪伴失智症者,以及美國研究發現,透過VR可以誘發失智症者與照顧者間更深度的對話。陳韻如提到,「陪伴」是失智症照顧關係的重點,尤其「孤獨」又被稱為二十一世紀老人的黑死病,長期孤獨會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深遠的影響,如何陪伴年長者就成為重要課題。張慶光總經理提到,少子化加上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通常沒時間好好陪伴家中的長輩,尤其新冠疫情期間不方便探望年長者,許多長輩在家裡其實很孤單,覺得自己不被需要、沒有什麼存在的價值。日本開發很多陪伴的療癒系產品,例如電子孫子,觸碰它會發出類似嬰兒講話的聲音,如果不碰它一段時間,它會主動發出聲音關心長者,就像有一位貼心的孫子在身旁,日本也將電子金孫應用在日本專門收容失智症長輩的中心,確實能幫助長輩情緒安撫的作用,適合需要陪伴的年長者。挑選長者輔具去標籤化隨著年紀漸長,身體機能跟著退化,而退化是人體自然的現象,如:白頭髮、老花等,目前90%以上的退化,都可以找到對應的產品來幫助生活不受影響。許多長輩因聽力退化,不願與旁人交談,長此以往下,削減大腦的認知功能。戴助聽器又讓長輩覺得自己「被標籤化」,張慶光總經理建議可以用輔聽器,它的大小跟手機一樣,不用一直戴著,想聽時才把輔聽器拿到耳邊。輔助商品大多是子女替父母購買,但長輩不一定會接受,張慶光總經理表示,多數長輩的生活年代較節省,捨不得子女花錢,但身體退化產生的需求騙不了人,可以直接帶長輩到門市體驗,實際感受商品為生活帶來的改善。他也提醒,幫長輩選購商品時,盡量「去標籤化」,譬如有些長輩不喜歡拿拐杖,改拿雨傘,但雨傘的支撐力不佳,反而增加受傷風險,他建議可以改用「藏杖傘」,有支撐效果及標準檢驗,給長輩使用更安心。從預防出發 提升長者自主生活能力除了身體自然老化,有些疾病引起的身體功能退化,造成基礎生活的困擾,如帕金森氏症導致患者手抖,無法自主進食,可以藉由防手震湯匙改善,湯匙安裝陀螺儀,即使長輩手抖,都能維持湯在平衡的狀態,讓長輩可以自行用餐。另外,帕金森氏症的患者會有步態凍結的情況,就是走路時腳被困在地上,一種走路拖地的現象,也是造成跌倒的主因,可使用陪步光學器,藉由視覺提醒,讓病友有信心地踏出腳步,提高生活的自信心。目前的社會和政府強調照顧年長者,但眼看超高齡社會明年就來了,照護人力始終無法滿足需求,張慶光總經理認為應該從預防的角度出發,「目標是長者不需要被照顧,或減少被照顧」,透過適合的輔具,讓長者提早適應科技工具,維持自主生活的能力,降低被照顧的需求,讓年長者、家屬和照顧者的人生有不一樣的可能。完整內容請收聽「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第十三集《助你一臂之力!智慧科技如何貼心老後生活?》。本集重點:✎國際透過科技陪伴失智長者✎療癒系產品安撫者長情緒✎子女該如何為長輩挑選輔助商品✎如何善用輔具維持長者自主生活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https://reurl.cc/Gpoj3W🎧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OrpMO7🎧KKBOX:https://reurl.cc/VMjz95🎧Spotify:https://reurl.cc/WNkxnD⭐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08-11 退休力.自在獨立
找尋理想老後生活?「這概念」最重要!改裝老後居住空間,還能讓照顧者也減壓!
「面對改變很困難,但唯一不變的就是天天在變。」天主教失智症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服務過許多長輩,他說,每個人面對老的方式都不同,無論老後居住或照顧方式,最擔心不願意接受改變,或受限於自身習慣的長輩,建議及早培養適應力、找尋資源的能力。如何尋找理想老後的居住模式?陳俊佑說,找尋理想老後生活或居住模式,其實所有年齡層都一樣,必須懂得自己需要什麼、因應自身需求做出改變。偏偏「改變」這件事,對任何人來說都不簡單,更別說行為模式已經固化的長輩,光是要意識到自己需要調整,就已經不容易,要再適應新的行為模式,更是難上加難。曾有位八十多歲榮民伯伯,雙眼失明,他習慣獨居,即使看不到,還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可料理三餐。但社工發現,他家長期漏水漏電,萬一他不小心碰觸到積水處,馬上就有生命危險。某次他生病住院,社工在他出院後將他送到榮民之家,但他極不適應,不到一年就離世。每位長輩需求不同,唯有自己知道需要什麼,但所有人都無法預測未來,唯一可做足準備的是適應改變。例如,先了解其他人老後生活模式,如多數人因行動不便感到困擾,需要搬到一樓或有電梯的房子,就應思考如何因應,例如,先嘗試找一樓民宿或親友家,住上幾個月,讓自己有住一樓的體驗,增加適應力。陳俊佑指出,百歲世代,大家壽命愈來愈長,任何年齡層都應從現在開始培養適應力、找尋資源的能力,未來即使是獨老或是與子女同住、與老伴走完最後一段路,都能安心安適。為長者改裝室內空間 照顧者也減壓徐宛菱在長照領域工作多年,由於先生是室內設計工程專業,夫妻倆目前專為高齡及身障夥伴設計友善空間,客戶以退休族和長照使用者為主。她表示,空間改裝不只對長輩有好處,還可幫助照顧者。目前長照2.0也提供居家無障礙補助,以及施工期間的喘息服務,可多加利用。最常施作的改裝區域是浴室,若晨室內裝修公司專案經理徐宛菱曾遇過一名長輩,原本如廁需要家人協助,改裝後可以自己上廁所,心情截然不同。「廁所凌亂還會影響照顧者,不但有安全疑慮,還遇過居服員因此感到有壓力,造成服務困難。」徐宛菱表示,浴室改裝首先注意的是出入口高低差,馬桶旁加裝支撐幫助起坐,淋浴空間應可容納照顧者進入,倘若長輩有泡澡習慣,還可以改為開門式浴缸。廚房、臥室以及玄關也是重點。改變廚房流理台高度及省力緩衝式拉籃,提高長輩做菜意願。根據衛福部國健署106年調查,65歲以上長者最常跌倒的室內地點是臥室,所以建議增加臥室光線,及床鋪旁加設可攙扶設施;此外,很多人會把輪椅、助行器等輔具放在玄關,不但凌亂也影響進出動線,因此櫃子不只放鞋,還要規畫收納輔具。許多人剛退休時因身體健康、行動自如,室內改裝以美觀、設計感為主,徐宛菱提醒,應提前考量老年生活,打造一個自立空間,若獨居,也可安裝警報器等智能科技,遇到緊急情況直接按鈴可以一次打給多位家人,若有一天需要照顧者同住,浴室、臥室應可容納兩人,照顧者才可好好照顧及休息。數位版看這裡培養韌性 有助老後安居老後人生規畫,千萬別全仰賴子女,只有自己知道什麼樣的生活適合自己。如何增加韌性,培養老後適應力,來看看三位專家的三帖藥方。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8-03 活動.精彩回顧
想讓老後的生活更便利嗎? 高齡健康博覽會提供新解方
第一屆高齡健康博覽會今(2日)於台北世貿中心一館盛大開幕,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也共襄盛舉,位於一樓B1125a的攤位,推出豐富的熟齡健康活動,與亞培及桂冠營養研究室共同舉辦「熟齡樂生活健康新觀點講座」,上午由樂齡生活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慶光,主講「讓老後生活更便利的智慧科技」主題,讓熟齡族透過科技輔具,降低被照顧的需求,達到「自立、自理、自主」的目標,現場民眾參與踴躍。 面對明年到來的超高齡社會,張慶光總經理提出,應該從預防的角度出發,透過適合的輔具,如:輔聽器、防手震湯匙、陪步光學器等,改善生活不便,也有能安撫長輩情緒的療癒系產品,如電子孫子、電子寵物,讓長者提早適應科技工具,維持自主生活的能力,降低被照顧的需求,達到「自立、自理、自主」,讓年長者、家屬和照顧者的人生有不一樣的可能。講座最後開放民眾提問,有人好奇該如何知道哪些科技生活輔具適合自己?民眾可至樂齡網門市體驗,實際感受商品為生活帶來的改善。 元氣網長期關注健康議題,從慢性疾病到癌症,所有醫療資訊、醫療相關報導,及健康活動講座等等,針對年長者容易出現的「肌少症」,現場有「扭瓶蓋肌力大挑戰」,還能獲得肌少症預防QA秘笈,還有「健康長壽指數問卷」,透過檢視日常生活習慣,評估未來免於失能、失智與死亡的機會,這項指數可及時反映個人健康長壽的機會。想要擁有高品質的老後生活,儲存行動力要趁早!明、後兩天的講座,特別邀請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研發推展科主任/主治醫師彭莉甯、桂冠營養研究室營養師吳宜倩,以及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職能治療師林鈺祥,從補充營養增肌力、練出好肌力兩大面向,歡迎您一起到場聆聽,健康生活的新觀點。活動時間到8月4日下午5點為止,歡迎民眾報名講座,有機會於現場獲得豐富好禮。
-
2024-08-01 失智.Podcast
【Podcast】EP.12成立22年照顧失智症家庭的幕後功臣,台灣失智症協會向國際展示台灣經驗!
「有些民眾發現爸爸或媽媽有很明顯的失智症狀,但其他家人並不這麼認為,還說他想太多了,爸媽本人也覺得自己沒病,他反倒像是家裡的罪人,曾遇過一個失智症家庭案例,協會幫助他們產生共識,到長輩真正走到醫院就醫,整整花了三年時間。」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受邀擔任《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來賓,與主持人陳韻如暢談服務失智症家庭的經驗。台灣失智症人口已經超過31萬,相關倡議愈來愈受到重視,其中有一個重要幕後功臣就是台灣失智症協會。成立22年,積極發展失智者及其家屬的多元服務,提供全面的關懷與照顧,積極提升失智症家庭的生活品質。陳筠靜本身是社工師,去年從湯麗玉老師手中接下秘書長重擔,今年四月遠赴波蘭參加國際失智症全球大會暨研討會,不但現場設攤更上台分享,讓國際看見台灣。家人的愛是失智者的希望陳筠靜表示,今年傳達的主軸是失智者的自我倡議、生命故事以及培力,要讓國際看到台灣失智者的努力及影響力。在自我倡議部分,台灣失智症協會成立一個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成員都是輕度失智者以及他們的家人,每個月一起開會討論生活中的觀察,以及服務使用的經驗,或是對政策提供想法及建議,讓他們持續的發揮量能。而在全球大會上讓人動容的,還有台灣失智者的生命故事。一名確診失智症的國畫老師,罹病前社交活動非常活躍,生病後感到特別無助,但他積極延緩症狀,一周參加三個歌唱班、家政班,如今,每年國際失智症月都可以看到他親自帶民眾畫畫的身影,而這股勇氣,來自家人的愛。陳筠靜說:「輕度失智者特別辛苦,因為他知道自己以後要面對的歷程,這種壓力讓他們對未來卻步。」甚至很多患者告訴她,害怕逐漸失能拖累家人,已經沒有求生意志,幸好家人的愛讓他們慢慢產生力量,「一個失智者的女兒說,只要你在,我就有一個人可以叫媽媽。」這句話幫助失智者堅持下來,認知到無論自己成為什麼樣子,家人都是需要他的。失智者發明友善月曆和彩虹筆「我自己是社工出身,我明白想要規畫很多服務的心情,不過一定要聆聽失智者的心聲。」陳筠靜談到,現在規畫培力工作坊會直接邀請失智者加入討論,欣喜的是,其中就有人主動提議擔任協會的友善大使,當有人參訪時,他們將親自為來賓介紹。此外,協會長期推動年輕型失智者的服務,像是每周六營業Young咖啡,從咖啡製作到提供顧客服務都親力親為,這次在波蘭的國際大會上也把Young咖啡的精神與做法介紹給與會者。這群年輕型失智者還研發許多輔具,例如失智友善月曆,使用不反光紙材,每一個月份還附上QRcode,由失智者親自錄製說明。另外還有彩虹筆,「一名失智者心肌梗塞醒來後不認得家人,他非常驚慌,每天一直追問今天星期幾,身邊的人難免會有一些不耐,導致他很挫折。」後來他跟家人一起想出一個方法,就是利用顏色來幫助記憶,一周有七天,他就運用彩虹的七道顏色,讓自己能夠自然反應今天星期幾。跳印尼舞蹈串聯台灣失智者今年的國際失智症全球大會上,除了設攤展示台灣經驗以外,陳筠靜和印尼失智症協會代表也受邀分享亞太地區的風險降低措施,以印尼失智症協會發起的poco-poco dance為主軸,分享台灣如何引用。她表示,疫情期間特別的辛苦,許多服務都暫停,為了維繫大家對失智症的關注,就將具有感染力的pocho pocho dance改編成台灣版本,把失智症十大警訊入詞,協會同事邀請失智者及其親友一起共舞,推出線上的示範帶擴大串聯。跨專業組合幫助失智症家庭陳筠靜感性表示,自己很早就立志要做老人福利,在協會服務的這些年,她深深感受到每個失智症家庭的每一步嘗試,真的都很不容易,例如關懷專線經常接到求助電話,家人否定了求助者的觀察,或是在照顧上意見分歧,她認為:「溝通不是這麼容易,每個家庭有自己關係的累積。」但協會想盡辦法提供協助,例如規畫不同類型的活動,讓每個家庭在初步接觸時,可以選擇一項能夠接受的活動,讓意見不同的家庭成員一起參加,聆聽其他失智症家庭的經驗,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溝通之道。台灣失智症協會是跨專業的組合,目標是要幫助失智症家庭,早期的宣導主要是讓大家認識失智症,但近幾年社會上對失智症的理解多了許多,未來協會要做的是品質與專業度提升、多樣性的規畫,同時還有支持性的決策與參與,「透過不同管道蒐集不同聲音,鼓勵大家在自主跟保護之間取得平衡,每一個人都有權利為自己規畫一個比較理想的未來,這對失智者來講更為重要。」在失智症領域服務多年,陳筠靜想跟所有的失智症家庭說,「謝謝你們的勇敢,不只是幫助自己,更照亮了很多人,甚至包含未來有可能失智的人,因為你們,讓我們不那麼害怕。」並與《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主持人陳韻如一起提醒,遇到失智症相關問題,請撥打全國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更完整的台灣失智症協會相關服務與協助,請收聽《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本集重點✎讓國際看見台灣失智者的生命故事✎台灣失智症協會如何幫助失智症家庭✎國畫老師如何在失智後活出生命力✎年輕型失智者如何成為發明者✎爸媽好像失智了,該如何與家人溝通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https://reurl.cc/34Djbj🎧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qvdOKn🎧KKBOX:https://reurl.cc/lyV9aA🎧Spotify:https://reurl.cc/g670nL ⭐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06-20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精神科醫師黃國洋:不是一人生病全家被綁著才叫「孝順」
「醫師嘛,什麼事情都是先想最壞的狀況。」這是為人子的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任黃國洋,在爸爸得到俗稱「皮蛇」帶狀疱疹時的想法;當身分轉換為同時養育一般生與特殊生的父親時,因為有醫學專業讓他調適得很快,也不害怕醫療介入,對於孩子們截然不同的特質,也給予相異的教養方式,「我的孩子其實教導我很多」。5年多前,黃國洋的父親因牙齦疼痛就醫治療,但未獲緩解改善,反而是右側眼睛附近皮膚出現疱疹症狀,「發現的時候已經有點侵犯到眼睛」,導致症狀變得棘手,急性期持續10餘天、住院治療逾一周,角膜出現會影響視力的斑痕,不時的疼痛也影響生活品質,治療2、3年才告痊癒。父住院獲照顧 他很感恩黃國洋說,國外期刊提到:「病人或家屬具有醫療背景時,往往都會想得比較多,但這種『自帶光環』的氣場,其實會造成醫療人員的壓力,甚至誤判,因而把簡單的狀況想得很複雜。」但父親在台大醫院住院期間得到很好的照顧,因此他相當感恩,也將這份心轉到病人身上,更能體現「視病猶親」的意義。台灣還是有很強的「孝道文化」,黃國洋認為,要盡量把孝順和陪病與否脫鉤,不是24小時都守候在病榻前才叫孝順,沒來照顧也不等於不孝順;理性上雖然清楚,但感性上卻難以掌握。也許還不知道未來會怎麼要求孩子們,但現在的黃國洋,面對的是從小成績優異的大女兒,以及有視覺、注意力、閱讀、書寫能力等多重學習困難的小女兒,兩種截然不同的教養情境,要如何不忽略老大的感受,又能引導姊姊知道妹妹需要幫忙的時機?對老二標準不能過高的同時,也讓妹妹明白同樣需要對家庭做出貢獻。「我的專業協助我很輕鬆地跨過門檻。」黃國洋是心身醫學科醫師,讓他能很快地做好準備,不害怕醫療介入。多數患者並不知道,他也是特殊生的爸爸,有特殊孩子的家長間相當有共鳴,可以交流、申請輔具資源,對孩子學習更有幫助。但他不會以此作為「情緒勒索」,不會告訴其他家長,「我的孩子也在吃這個藥,你為什麼不接受?」而是回歸醫療倫理,清楚說明藥物的預防效果與可能的副作用。學接納多元 懂彼此尊重曾有網紅戲謔地談及「資源班」議題,黃國洋認為,不需要責備對方,重要的是如何普及這個知識,因為現在的資源教育,較接近融合教育,因應孩子特殊的生理或心理狀態,調動所需資源協助他們克服學習障礙,核心精神則是讓孩子們學會接納多元,知道世界上有和自己不同的人,能彼此尊重、共同生活。黃國洋表示,注意力不集中的老二,有時上課會走神,在學校多多少少會遇到困難,不過並沒有發生嚴重霸凌。即便是一般生也免不了被同學「虧」幾句,家長該做的,應該是建立孩子的幽默感、輕鬆看待,但也要教導孩子意識到身體的界線,該反應就要立即處理。一人生病 別全家被綁住「不是犧牲所有、犧牲工作、人際、生活去陪病才是很棒。」黃國洋強調,應該要適時讓專業介入,看護有看護專業、護理有護理專業,家人生病時去探望很棒,但不是一人生病全家被綁著,才叫「孝順」或愛護某人的表現。黃國洋說,生病的家人總有一天要出院,但後續的居家照護可能很漫長很累,當照顧者覺得身心俱疲、壓力很大時,不用一個人撐起一切,「心上放著家人」,可找外部資源進到家裡,千萬要記得「自己不是單人作戰,很多社會資源可以協助幫忙減壓」,如長照喘息服務等。黃國洋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任.照顧對象:父親、女兒。.罹患疾病:父親帶狀疱疹侵犯到三叉神經的眼支;女兒有學習困難問題。.發病時間:父親76歲時發病,現在81歲;女兒現在13歲小學畢業。.症狀:父親有牙齦疼痛、神經疼痛,眼部刺痛等症狀;女兒有注意力不集中、視覺、閱讀、書寫等多重困難。.治療:父親服用多種止痛藥物及神經穩定劑;女兒接受融合教育。.陪病心得:家人患病過程中可運用自己的醫學常識與主治醫師討論,但不要變成治療的干預者,成為最難纏的家屬,應信任主治醫師的治療選擇,病人更需要的是關心與愛。
-
2024-06-18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為母弟成資深長照家屬 婦癌權威王功亮感嘆不是一般人能負擔
每周三天在台北馬偕看診、二天至台東馬偕服務、二天時間留給家人,71歲的婦癌權威王功亮去年底卸任台東馬偕醫院院長後,仍心繫病患,目前台北、台東二地往返,不讓耕耘多年的東部醫療資源中斷。他回憶,2014年5月,時任馬偕醫院總院長的楊育正詢問他深耕外地的意願,內心反覆自問當醫師的初衷,決定接下這個重擔,一待就是3000多天。最初被派駐台東時,想起了母親日日帶著小弟上馬偕復健的辛苦背影,那一段家人生病求診的記憶,深深刻印腦海中。熬過危險 小弟開始復健路王功亮說,民國40至50年代,小兒麻痺症大流行,48年出生的小弟也感染了病毒。家中經營米店,小本生意還算過得去,但小弟出生後,父母親都把么子擔在心上,當時年僅6歲的王功亮,看到母親帶著幾個月大的稚兒到處求醫,有時候也要跟著幫忙,分擔舟車往返的行李。小弟燒了又退、退了又燒,家人的心跟著高燒起起落落。父親曾一度不捨妻兒受苦,在最危急時刻表示願意忍痛放棄,但母親非常堅持,幾經煎熬,終於度過危險期,那也是王功亮首度接觸到馬偕醫院。之後,又開始另一段復健之路,包括熱敷、物理治療、裝置輔具,需要極大的耐心及毅力。王功亮看到母親的堅毅,為了孩子,無怨無悔付出,無論如何奮戰到最後關頭。還好小弟活下來了,但手腳都留下重症痕跡,需要穿支架、拿拐杖,兄弟一起走路上學時,他會特意放慢腳步,到了學校背弟弟上下樓,真的很辛苦。但轉念一想,母親花費更多心力,只求孩子能平安長大,這分牽掛是世間最偉大的母愛。母親榜樣 體會以病人為重從小被外婆和媽媽交代:「你是大哥,一定要好好照顧弟弟。」王功亮無論是在專業還是經濟上,把照顧弟弟變成義務,除了負擔吃住,還請了一位看護協助生活起居。他從不諱言,有位罹患小兒麻痺的家人,心疼弟弟之餘,經常省思聖經所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這段馬太福音的敘述,意思是需要一顆願意付出的心,王功亮說,「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是醫學教育的基本,母親焦急的求醫心情、悉心照顧小弟的身影,讓他體會「醫者父母心」的涵義。自1982年進入馬偕醫院迄今,每回看診,總是用心感同身受對方的痛楚。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發,民眾的生活因此產生了劇烈變化,王功亮也失去了摯愛的小弟。「弟弟染疫後變重症,一個月就離開,家人心理壓力很大。」他說,弟弟活了60幾年,自己等於是資深「長照」家屬,看到許多機構的長輩無法挺過病毒襲擊,緊張氛圍深有同感。母親失能 勞心勞力又燒錢關於高齡化社會的長照議題,他提到,18年次的母親,20年前跌倒,這一摔就躺床二年,腦部受損呈現植物人狀態,幾乎住在醫院裡直到過世。王功亮感嘆,家中有長期臥床的病人,真的是一件勞心又勞力的事情,尤其是經濟負荷,光看護費一年就達百萬,不是一般人能夠負擔。照顧弟弟、母親的經驗,王功亮很早就成為長照中的照顧者,這門重要的生命課題讓他能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教導病人及其家屬懂得善用資源。對於看診、治療,他秉持「跟病人說話保守、跟家人實話溝通」原則,醫心跟醫病一樣重要,穩定患者的情緒,再確認後續可以進行的治療方式。外婆罹癌 讓他選擇婦產科投入醫學領域,王功亮認為是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忍媽媽勞累、小弟需要好的照顧,因此填了醫學系當第一志願。他是外婆帶大,在就讀高雄醫學院期間,這位生命中重要的女性得了卵巢癌,以當年的醫療水準根本束手無策,自此確立了走婦產科的人生方向,更鑽研腹腔鏡手術,協助婦癌病患重生。王功亮馬偕醫院婦產部榮譽主治醫師.照顧對象:弟弟、母親。.罹患疾病:弟弟小兒麻痺症、母親跌倒成植物人。.發病時間:弟弟出生幾個月罹病、母親75歲跌倒失能。.症狀:弟弟反覆發高燒,後來復健矯正行動能力;母親因摔倒而臥床。.治療:小兒麻痺症無特效藥,採支持性療法,進行長期復健治療。.陪病心得:生病的人,真的很可憐,看到家屬的辛苦,內心就會有一種衝擊。若沒有愛心,學醫、行醫都會覺得痛苦。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14 醫療.眼部
青光眼初期無症狀,該如何發現?醫警告「6高危群」視力惡化快:恐靠輔具生活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造成不可逆視盲的主要原因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以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除了這些原因外,在台灣形成視覺障礙原因亦有色素性視網膜病變、意外傷害,以及先天疾病。眼科醫師指出,其中最難早期發現的是青光眼,但即使視覺障礙惡化造成低視能,仍可透過輔具來發揮殘餘視力的最大功能。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宜倫表示,所謂「低視能」意即不論使用配鏡矯治、藥物,甚至眼科手術,均不能使患者的雙眼視力滿足一般日常生活需要,不只造成患者本身身心影響甚大,對於照顧者亦產生極大負擔。所幸上述病因,若能透過早期篩檢、早期診斷,進而及時治療,均有機會將對視覺造成的損傷停留在可控階段。初期無症狀「青光眼」難發現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葉師榕表示,黃斑部病變早期症狀可能是視力模糊與中心視力扭曲,若發現這些症狀後,盡速就醫、及早治療,後續視覺症狀有機會恢復。針對糖尿病相關病變,健保局也一直推動相關篩檢與檢查,若能持續規律追蹤與回診治療糖尿病,也可在視網膜病變初期檢查後發現,在及時治療與積極控制血糖下,也可有機會維持視覺功能。「但目前最難早期發現的是青光眼,因為青光眼是視力無聲的殺手。」葉師榕解釋,因為青光眼疾病初期並沒有明顯眼部症狀及視野缺損,若沒有定期於眼科接受視神經盤檢查,往往到青光眼疾病中後期,開始有明顯視野缺損、甚至影響中心視野後,患者感受到視力減退後就醫才診斷出青光眼,到這個階段便很難繼續維持視覺功能。高眼壓、高度近視是青光眼危險因子葉師榕說明,青光眼主要危險因子包括:●高眼壓●視神經盤不穩定的血流供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糖尿病●年長者他建議上述高危險族群,應定期到眼科接受視神經盤檢查,在青光眼初期便診斷與治療,後續仍有機會減緩青光眼病程惡化,並保留大部分的視覺功能。葉師榕指出.若視覺障礙不幸達到低視能程度,仍可透過視覺視覺補償或聽覺觸覺替代之輔具,將殘餘視力發揮到最大功能,並藉由一些生活技巧的改變,使患者應用輔具並重塑生活習慣,幫助患者盡可能獨立地繼續日常生活,締造視覺無障礙空間,進而重建生活自主,重拾自尊自信。【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3680.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14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拾荒、喝罐頭塔飲料…吳佳璇退休教授父失智 家人10多年陪病刻骨銘心
雙親罹癌、失智、腦中風,另一半罹患乳癌、心肌梗塞,或是孩子發育遲緩,得了先天遺傳疾病,當最愛的家人罹患重症,總是治病扶傷的醫師也只能接受,平時是病人的靠山,此時更是家人的支柱。聯合報健康版與元氣網共同推出「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系列報導,「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人醫和你我一樣,因疾病帶來傷痛,從陪伴得到力量,感謝十多位醫師分享自身刻骨銘心的陪病經驗,詳述過程中觀察到的醫療現場,以及如何成為更有溫度的醫師。吳佳璇退休教授父 行為異常數年後確診失智症「母親2010年過世後,曾是台大教授的父親開始出現怪異行為,常騎著腳踏車出門撿資源回收物回家,直到2015年才確診『失智症』,目前已是臥床的重度失智症者。」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吳佳璇娓娓道出,10多年來漫長照顧陪伴失智父親的心路歷程。吳佳璇說,母親癌逝後,父親就常常呆坐著,後來他覺得應該要多動一動,於是住在台大宿舍的他開始在校園裡騎腳踏車運動,沒想到一陣子後,他每天白天一睜開眼竟到處撿寶特瓶等資源回收物回家,並做垃圾分類,這很怪、很不對勁,應是初期認知功能退化,他還能自己報稅、騎車等,但「押著他去就醫一定不理」。父親常出包,吳佳璇甚至和他說:「你再這樣下去,拿別人的東西遲早會上報,標題是『退休教授拾荒維生,名醫女兒不聞不問』的新聞,這樣很難看,不要再撿了。」但父親仍然講不聽,持續回收垃圾。其實,2014年吳佳璇就覺得父親的行為愈來愈怪,非得處理了。直到2015年,父親75歲時因為蜂窩性組織炎到台大醫院急診就醫,吳佳璇藉機安排他會診神經科,簡短智能測驗(MMSE)26分,確診輕度失智,才正式進入醫療體系接受治療及照護。罐頭塔飲料 撿回家喝父親短期記憶退化,空間概念還不錯,在安全前提下,吳佳璇為獨居的他請了外籍看護照顧,戴上防走失的GPS手表、在家門口裝了感應式門鈴,安排他去日照中心上畫畫課等,也就讓他繼續騎腳踏車了。自從父親失智、開始回收垃圾後,發生不少奇怪狀況,常令吳佳璇傻眼。最經典一次是,某日他騎腳踏車回家,卻不知從哪裡拿了一大袋回收的罐裝飲料回來,他還喝了一罐,第二天她開車拿去附近派出所返還,警察看了一下飲料罐說:「上面有黏膠」,推測是二殯辦理出殯葬儀社的罐頭塔。其他怪異行為層出不窮,例如:在他輕微失智時,外籍看護要返回菲律賓換約,父親竟拿了一個被丟棄回收的大行李箱要送她;有一天小舅來訪,他則拿了一個黑色包包要送他,但這是女用包包;有一次弟弟從國外回來,他拿餅乾給弟弟吃,看護經過說:「有問哪裡來的嗎?」父親回說:「撿的。」時空錯置 判斷力退化一直到2019年初,吳佳璇沒收了父親的腳踏車。那天他出門說要去研究室,但看護卻發現GPS顯示騎到一個地圖上不認識的地方,結果竟是騎上了水源快速道路,被用路人舉報警察攔下送他下來。「父親說他要騎往台三線雲林古坑老家,人在斗南火車站…。」這次的迷路、時空錯置,吳佳璇決定不再讓父親騎車。面對父親失智的照護,吳家姊弟三人分工,吳佳璇是醫師,又和父親住得近,是主要照顧者、也負責醫療決策;妹妹是律師,負責日常食物用品等採買;弟弟目前在新加坡工作,定期返國探親。必要時,三人會舉行家庭會議共商解決問題對策。吳佳璇說,弟弟留學澳洲時,父親有閒錢會買澳幣,但他失智後,有一天銀行寄來基金、壽險保單的對帳單,她詢問銀行理專才發現,他把退休俸幾百萬元都換了澳幣,買了澳幣計價的基金,可見判斷力早已有問題。直到2018年,看護說「阿公沒給薪水」,顯然又退化了,於是開家庭會議檢視父親財產後,「他的財務由我接手管理」。失智與家族遺傳有關「現在父親已重度失智,2022年初開始臥床至今。」吳佳璇說,他原本還有去日照中心畫畫、唱歌,一直到2021年初疫情嚴峻停課,下半年他躺在床上爬起來都很吃力,因為智能及體力大退化,也就沒再去日照中心了。「2021年底,某周日發現他坐在餐桌前睡著了,失去意識又失禁,打119送台大醫院急診,但檢查沒發現問題,帶回家後再也不肯下床了,也不認識人,2022年起開始臥床。」吳佳璇認為,可能失智久了忘了怎麼走路,還好家裡已改好無障礙空間,也買了輪椅、電動床,現在他起身都要看護扶,吃的都是打成泥狀,也請了復能物理治療師協助復健,避免肌肉流失。「失智與遺傳有關係」,吳佳璇透露,她的阿嬤有失智,不只她的父親失智了,她的二伯父、大姑姑、小姑姑也都是失智患者,真的令照顧的家人心力交瘁,甚至必須辭職照顧,吳佳璇深有體會。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專任主治醫師●年齡:55歲●照顧對象:父親●罹患疾病:失智症●發病時間:2015年75歲時,現在86歲●症狀:記憶力衰退、迷路、認不得人、臥床●治療:輕症期吃愛憶欣,重度服用memantine、排便藥、綜合維他命●陪病心得:理解父親失智事實,「順著父親的意願」照顧,根據失智狀況,也安排日照中心上課,減緩退化,居家環境改為無障礙空間,適時增添輪椅、電動床等輔具。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13 醫療.巴金森病
確診了巴金森病 我會失能嗎!早期巴友注意「這些事」停下退化的腳步
年過七十的陳奶奶跳了一輩子國標舞,至今每週還是會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約跳舞至少3次,每天還會抽空1小時散步。愜意的生活態度,實在讓人很難想像她竟患有會嚴重影響肢體動作的「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甚至已罹病超過10年,病程仍穩定控制在早期。台北神經醫學中心教學副院長葉篤學表示,巴金森病中期之後病情進展快速,早期患者應依照醫囑規律服藥,記錄藥效方便醫師調整用藥,並養成運動習慣,不僅能延緩病程,也有望改善肢體功能,逆轉期別。巴金森病早期會有哪些症狀?巴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二大腦神經退化疾病,國際研究指出,病友多於55至60歲間發病。葉篤學表示,巴金森病共分為五期,初期最主要的症狀為顫抖、動作遲緩、僵硬。他也分享,臨床觀察因上述症狀前來看診的病友超過半數為早期,其中因抖動就醫的病友大多仍在第一期,因察覺肢體出現遲緩、僵硬症狀就醫的則多在第二期。然而,第三期病患會開始出現平衡障礙,容易進展至第四期須輔具協助,一旦進入第五期,就需要坐輪椅或臥床,病情發展迅速,因此葉篤學表示,會希望病患將病情維持在第三期以前,更有機會透過用藥逆轉身體功能。巴金森病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巴金森病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若醫師判斷症狀輕微,尚不影響生活,則會考慮暫不需用藥或使用B型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B Inhibitors);隨著病情發展,腦內多巴胺會減少,藥效需求也就增加,則會以直接補充多巴胺的左旋多巴(Levodopa, L-dopa)、或刺激多巴胺接收的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s, DA)作為主要治療藥物。葉篤學表示,病友剛用藥時會有一段用藥蜜月期,症狀透過用藥獲得改善,生活上與一般人無異。但用藥幾年後,蜜月期過後就可能出現運動方面的併發症,如藥效減退或因多巴胺不足而「斷電」無法控制肢體,行動固僵。他也補充,若年輕發病的病友使用藥效較強劑量較高的左旋多巴,有50%在五年內會出現「異動症」,即服藥後的半小時到一小時間,身體會因瞬間獲得大量「電力」而突然不自主地全身抖動扭曲,乍看像在跳舞一般,事實上卻是令病友非常困擾的現象。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葉篤學建議,早期巴金森病患者的用藥,在70歲以上病患因對副作用的耐受程度較低,建議優先使用左旋多巴,但要注意蛋白質會影響腸胃吸收左旋多巴,所以建議飯前服用;而在70歲以下病患則建議起始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雖然可能出現姿勢性低血壓、異常衝動等副作用,但也能避免太早出現如異動症等會為病友生活品質帶來影響的併發症。雖年齡可作為早期用藥的參考,但葉篤學補充,醫師也會視病患作息、職業與生活作息需求調整用藥。他有位在職場中擔任主管的病患,回診時反應開會時被同事或客戶看見症狀,十分尷尬,於是他透過調整藥物協助病友在工作期間能更好地控制症狀表現。他提醒,治療過程若有特殊的用藥需求都可以提出與醫師討論,並且依照醫囑用藥,配合規律運動,將巴金森病控制在早期超過十年並非不可能。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06-11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症照護解惑 居服員與治療師四大差異
「既然居服員都可以做了,為什麼還要請治療師?」「老師好像指導的內容,跟預期的不一樣?」最近,因為服務時間久了,開始會和比較熟習的個管師討論個案狀況,因此,也聽到來自家屬不一樣的聲音及對於復能的期待與困惑。不可否認,在長照服務過程中,居服員擔任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取代家屬為訓練個案的功能,但相較於居服員,治療師可提供的內容,不僅僅是「訓練」個案,由於在養成當中,治療師會學習到生理、心理及病理等相關基礎知能,甚至也需要學習動作控制、功能發展,或是相關輔具,以利於面對患者給予適當協助或治療。 因應不同階段給予不一樣訓練內容由於多數個案會依照著病程逐漸進步,因此當個案能力回復到某一程度時,則須採取的運動方式或策略則不一定相同,這時則需要治療師們協助調整並設計居家訓練目標,並轉由居家服務員或主要照顧者協助平日的執行,藉由反覆練習,來增加患者能力。提供個案評估,給予適當功能性策略然而並非每一個案都適合給予訓練或治療,有些疾病依會照病程而逐步退化,到底是配合現有能力給予相對應執行策略? 還是給予適當的訓練? 這就需要仰賴治療師們在就學期間所習得的相關疾病,給予適當的輔具,或是提供居家環境調整,來改善個案現有的功能性問題。指導主照者相關之照顧技巧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免會於到個案需要轉移位、關節活動,甚至功能性練習的時候,但這些每天需要執行的內容,並不是一個1.2周進場一次的治療師可以完成,此時,指導家屬或主照者如何有效及安全的執行日常基本活動,才是治療師的介入目標,甚至有時候在活動當中,僅僅為協助者,目的就是希望照顧者可以放心且安全的協助個案。比起居服員,治療師就像是學校老師一般,因應每位學生的特質不同,給予不一樣的教學方式,當學生已經完成現階段的學習,則會適時的退場,還給個案與家屬應有的生活品質,也許常常看到治療師提供的內容和居服員類同,但「量身訂做」,才是治療師最大的價值,有時候甚至需要居服員協助執行,讓個案更頻繁的練習,才可以有效達成設定之目標,居服員、治療師並不是互相取代,而應該是互相合作,尊重不一樣職業,了解長照服務人員中的價值,才可以讓個案回歸到穩定生活。
-
2024-06-02 焦點.元氣新聞
無障礙診所卡關 身障盟嘆:醫療難分級
台灣明年進入每五人就有一人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超高齡化社會」,推估將有一成以上的長者,生活無法自理需輔具協助,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表示,若加上身障者,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將近萬人因行動不便而難以自行就醫,而國內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修法停滯,新設置診所無障礙空間規畫卡關,憂心將造成就醫困難。輪椅族曉雯(化名)家住在北市大安區,住家後不到一百公尺處,即有一家診所,但因診所門前設有多達七階的樓梯,且診所內通道狹小,目測就能判斷無法讓輪椅順利進出,身體不適只能搭計程車到車程約廿分鐘的大醫院看診。洪心平表示,兩年前,衛福部曾修訂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並推出草案,草案規範僅對新設立的診所新增二點要求,必須安裝坐式馬桶,以及主要出入口的淨寬達九十公分以上,且無高低差,若有高於○點五到三公分的高低差,應設二分之一的斜角。但草案推出後,遭到醫師團體反對,讓新設診所至今都沒有強制要求最基本的無障礙設施。洪心平說,政府強調分級醫療,診所正是民眾就近就醫的重要一環,但沒有友善環境,只會讓民眾捨近求遠看診。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將持續邀相關團體收集意見。
-
2024-05-13 失智.失智資源
用愛擁抱失智者,簡單半日小旅行讓失智症家庭留下幸福的片刻
理解長期照顧的壓力「生活就像陀螺」!您一定曾經聽過許多身邊的長輩計劃著「退休要去哪裡走走吧?」人生總是期待著真正退休的時候,可以過著遊山玩水的日子。然而,卻因為「健康因素」而延宕出走的計畫。有些人可能是「失智症」、也有些人可能需要「輔具」才能移動,甚至連出家門都是一種奢望。當家中有人需要照顧時,您可能會發現家屬們忙得一團亂,有時候「維持經濟」、「就醫」、「洗澡」、「準備三餐」等日常生活事件都成了家人間莫大的壓力。支持失智症者能獲得有品質的照護國際失智症協會2013在全球失智症憲章中提到:「我(失智者)應當可以獲得適當的高品質照護」。是的,除了「就醫的權利」,還應包括「被妥善照顧的權利」以及「社會參與的權利」。想陪您一起走走透過怡仁愛心基金會近 10 年推展「青銀共遊共學」的計畫,本次由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失智症中心與社服組號召,規劃「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半日遊活動,邀請長庚失智共照中心輔導的兩個失智服務據點(怡仁愛心基金會-愛琳社區服務據點及桃園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龜山智樂學堂)及大有國中的學生共襄盛舉,舉辦了一場失智者與家屬的圓夢小旅行。一開始抵達活動地點的祖孫相見歡,孩子們雖難掩害羞的心情,但在工作人員及老師的引導下,青澀的少年們熱情地迎向前去和爺爺奶奶打招呼,兩兩同學左右護法陪伴一位長輩,開啟祖孫共遊的溫馨旅程。在土地公文化館導覽員的引導下,祖孫一起了解與土地公有關的民俗文化,特別是講到關於以前婦女生子的習俗與禁忌,有幾位奶奶勾起回憶,侃侃而談過去的經驗,同學第一次聽到覺得驚奇,也聽得津津有味,大呼不可思議。在館內設有野台戲與布袋戲展區,青少年們幫長輩換裝玩起角色扮演,有王爺、有員外、也有小丫鬟,而爺爺們看到布袋戲童心大起,教起孩子們演布袋戲,現場祖孫打成一片、歡笑聲此起彼落。爺爺奶奶們參加完活動直呼這群孩子好貼心!能被關心的感覺真好!期待下一次的活動!堅持做有價值的事情怡仁基金會楊怡珊執行長指出,因了解到許多長輩不想勞煩家人,選擇封閉自己不願出門,長久下來心情鬱悶;而照顧者也因長時間負擔沉重的照顧壓力,而鬱鬱寡歡。當初推動這個「無障礙圓夢旅遊」計畫就是希望能為長者一圓旅遊夢,也讓照顧者有喘息的空間,同時透過青年志工(學生)及失智據點的專業人員一同實踐有盼望的生活感。特別感謝大有國中林挺世校長全力支持,帶著主任及七年級師生一起響應活動,不僅透過祖孫間近距離互動來落實「跨世代生命教育」,亦讓孩子們意識到台灣高齡社會將對每個家庭帶來的影響。同時期盼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一顆友善關懷高齡者的心芽。人人有責:支持失智共照中心及失智據點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陳怡君主任表示,支持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實踐「有品質」、「有生活感」的服務,失智症照顧除了藥物治療外,非藥物的療法在治療上也十分重要,但社會支持絕對是失智症家庭必要的能量。失智症家庭擁有更多社會組織支持,能被理解及接納,才能讓照顧充滿力量。本次活動讓青年孩子透過有目的的陪伴與失智症家庭有更近一步的互動,相信也會帶給青年孩子不同的助人經驗,未來社會也才能往多元包容的方向邁進。
-
2024-05-12 醫療.骨科.復健
剛睡醒勿馬上站起應放慢動作 治療師揭年長者易跌倒最大原因
長者發生跌倒,輕者挫傷、瘀青,嚴重者骨折、失能,致生活品質下降。跌倒隱藏各種風險,只是滑一跤,卻可能嚴重到需住院開刀,台灣職能治療學會副秘書長黃上育表示,老年人容易跌倒的最大主因是「肌力不足」,平常應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延緩肌肉的流失。老化因素︱肌肉流失 平衡力下降、反應變慢跌倒是老年人事故傷害第二大死因,「保命防跌」已經成為重要的健康課題,尤其步入高齡化社會,跌倒發生原因相當複雜。黃上育說,年長者跌倒的因素很多,年紀愈大愈容易跌倒,因為肌肉力量減少,走路長一點時間就覺得發抖無力,步伐也跟著不穩。其次是協調能力,平衡能力下降也是老人家跌倒的因素之一,當視力衰退異常時,會影響本體感覺和前庭功能的配合,有些人會失去立體感,難以評估自身與物品的距離。黃上育強調,年紀大了,反應能力本來就會變慢,面對突發狀況,來不及啟動身體下一個動作,加上肌肉流失,即使想跨出大腿保持平衡也覺得力不從心。「運動」是降低跌倒風險的良方,可練習深蹲、弓箭步、登階有氧,鍛鍊下肢肌肉外,同時也有助於訓練心肺功能。老年人行動不靈活易跌倒,若有骨質疏鬆會大大增加骨折風險,常見骨折處為髖部、腰椎和手腕,髖部骨折劇痛難耐,最容易帶來嚴重併發症,日常運動可以延緩身體機能退化,建議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疾病與藥物因素︱疾病影響步態 藥物也易致跌除了身體正常老化,血壓、血糖波動也會引發頭暈,讓步態不協調。黃上育說,高血壓引發頭痛、低血糖會眼花暈眩;而本身有偏頭痛病史的人,上了年紀也容易跌倒,因為痛覺影響其他感官的敏感度。另外,中風、巴金森氏症會產生運動功能障礙,身體不自覺偏移重心,才會一再跌倒。年長者要留意用藥安全,安眠藥、降血壓藥、抗憂鬱藥物會讓注意力下降、肌肉無力,服用後應休息或立即就寢,否則易增加跌倒的機率。服用慢性病藥物的長輩,就診時要請醫師協助評估用藥,避免藥物交互作用。防跌解方︱3種訓練 加強肌力、預防骨鬆1.深蹲:可強化肌力和平衡力,「長輩版深蹲」可先雙手扶著椅子,雙腿與肩同寬,慢慢蹲下、起立。2.弓箭步:一腳在前、一腳在後,扶著牆壁改變前後腳姿勢,訓練平衡感、穩定行動力。3.登階有氧:利用踏台進行有變化性的爬樓梯動作,若膝蓋、髖關節不適,可改騎單車、游泳。睡醒易跌︱放慢動作 光線要夠黃上育提醒,睡醒馬上站起來容易頭昏眼花,最容易發生跌倒意外,要放慢動作,讓體溫慢慢回升、促進血液回流。以下是剛起床容易跌倒的原因,務必提醒長輩留意:1.血糖波動大:躺床一整夜,突然坐起身,容易發生姿勢性低血壓。2.神經反應慢:大腦神經尚未完全清醒,未恢復所有的控制肢體功能。3.肌肉僵硬:睡覺姿勢錯誤,醒來關節或肌肉僵硬,身體卡卡不靈活。4.室內光線昏暗:半睡半醒起床如廁,光線昏暗、動作急被絆倒。如何降低跌倒的危險因子?1.肌力訓練:運動已被認定能有效預防跌倒,適當運動可鍛練肌肉、骨骼,保持關節靈活度,並防止骨質疏鬆。2.安全用藥:勿自行購買安眠藥,有睡眠問題或其他慢性疾病,請醫師評估用藥。將正在吃的藥單或藥袋帶去給醫師看。3.環境設計:行走動線勿堆放雜物,注意保持臥室及廁所光線充足,廁所通道加裝小夜燈。4.衛浴乾燥:使用抽風或吹風設備保持乾燥,浴室地板要加上止滑設計。5.使用輔具:選擇合適的輔具,材質勿太重,避免移動不便。請本人親自去試用,或選擇可以調整高度的枴杖或助行器。6.適當穿著:衣物要合身,褲管不過長,應穿包覆的鞋面並有防滑的鞋底。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