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搜尋
身心科
共找到
328
筆 文章
-
-
2021-04-12 該看哪科.皮膚
換季就全身癢爆!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
皮膚突然起疹子,癢得受不了,一下子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又換別的地方癢,這種像風一樣多變的皮膚疾病,就是俗稱「風疹塊」的蕁麻疹。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療和改善?而在發病期間應該注意哪些事呢?蕁麻疹 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皮膚科醫師朱宮瑤表示,蕁麻疹俗稱「風疹塊」、「起清膜」,會忽然出現,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發作部位像蚊子叮咬引起的腫塊,形狀和發生部位都不固定,通常同一部位24小時內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留下任何痕跡,但是其他部位又出現新的病灶,而且奇癢無比,嚴重時甚至合併黏膜水腫,包括眼睛、嘴唇、咽喉都會水腫;約20%以上的人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蕁麻疹。蕁麻疹分2種 6成屬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蕁麻疹分急性、慢性兩種。急性蕁麻疹(症狀不超過6週)屬皮膚第一型過敏反應,常是因為體質過敏者,體內有外來過敏原的E型免疫球蛋白(IgE)而引起。慢性蕁麻疹當中有6成屬於「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比較難找出原因;另外,屬於「誘發型蕁麻疹」,包括物理性蕁麻疹,如皮膚劃紋症、延遲型壓力性蕁麻疹、震動型蕁麻疹、冷蕁麻疹、熱蕁麻疹、運動引發型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膽鹼型蕁麻疹、接觸性蕁麻疹、水因性蕁麻疹等;醫師可從問診中找出一部分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急性蕁麻疹發作 多喝水、冰敷緩解不適急性蕁麻疹的病人,應避免接觸過敏原,症狀輕微者須多喝水休息幾天,通常會自行緩解,嚴重一點會使用抗組織胺,若症狀很嚴重,或是引起血管水腫,會短期使用類固醇。發作期病人要多喝水將過敏原代謝出去,癢的時候可以冰敷,避免用手抓患處,以免造成傷口而引起感染或留疤,通常幾天後會痊癒。為預防再發,病人要注意避免再接觸引起過敏的食物或物質。慢性蕁麻疹 找出病灶、對症下藥至於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最重要是找出原因並遠離,由於不容易找出確切因素,很多病人即便回想,也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引起蕁麻疹,或是就算知道工作壓力是主因,也不一定能因此辭職,所以,治療上比較麻煩,治療時間會比較久。主要使用抗組織胺予以控制,在規律用藥情況下,建議持續半年到一年,甚至兩年,可獲得緩解,目前多用口服藥治療,若口服藥療效不好的,也有外用針劑,可使患者生活品質獲得改善。蕁麻疹發病期 日常生活這樣做面對奇癢無比的蕁麻疹發病期,朱宮瑤提醒7點注意事項:1、耐心用藥,勿自行停藥。2、若與壓力有關,建議調整作息,放鬆心情,必要時請身心科醫師協助。3、急性蕁麻疹與過敏有關,對於造成過敏的食物和物品應先避免。4、食品添加物也可能與蕁麻疹相關,建議發病期盡量以清淡、天然飲食為原則。5、提升免疫力的中藥應先暫停,以免提升免疫力而較難控制。6、如果因喝酒引起酒疹,應暫時避免飲酒。7、少吃油炸、燒烤、辛辣等比較容易刺激身體黏膜造成反應的食物。延伸閱讀: ·蕁麻疹不只跟吃有關! 日常這些無關緊要的行為都會誘發 ·汗皰疹癢到受不了? 那麼「這些食物」最好要少碰
-
2021-04-10 該看哪科.耳鼻喉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喉嚨異物感與哪些疾病有關? 喉嚨異物感、喉嚨卡卡是耳鼻喉科門診最常見的症狀,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表示,有許多疾病會造成此症狀,包含喉嚨發炎、扁桃腺結石、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誤食異物、胃食道逆流、胃酸咽喉逆流症、消化道疾病、頭頸部腫瘤、頭頸部肌肉骨骼疾病、自體免疫疾病、身心科方面疾病(壓力、焦慮、憂鬱)等都會造成喉嚨異物感,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及胃酸咽喉逆流症為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 喉嚨卡卡與癌症有關?出現異狀儘早就醫 王俞鈞醫師說明,診斷時會先了解症狀,也會詢問過去病史、家族史及菸酒檳榔使用狀況等,除了基本檢查,必要時也會使用內視鏡檢查鼻、咽、喉等部位。醫師強調患者身上可能同時並存多個疾病造成喉嚨異物感,治療方式會因應不同疾病,適當地作轉介。 王俞鈞醫師分享,一位患者因喉嚨卡卡持續數月,原以為是魚刺卡在喉嚨裡,經內視鏡檢查後,發現左側舌根有腫塊,經過切片檢查後,確診為鱗狀上皮細胞癌,已是口咽癌第四期。由於口咽癌最常見症狀為頸部腫塊,且早期不易發現,若發現身體異狀,應儘早就醫檢查,才會有相對好的預後。 還有一位因喉嚨異物感持續半年就診,患者併有聲音沙啞、咳濃痰、鼻塞等症狀,檢查後發現同時有慢性鼻竇炎及聲帶節結,詳細討論後先治療慢性鼻竇炎,手術後除了症狀改善,也發現患者清喉嚨次數減少,聲音沙啞改善,持續追蹤後聲帶節結狀況也消失。 戒菸檳酒 良好生活助改善 面對喉嚨卡卡等問題,首先還是須經醫師專業診斷,不同疾病會有不同治療方式。王俞鈞醫師提醒平時應培養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包含戒菸、戒酒、少吃油炸和甜食,如接受治療後沒有改善,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以利確定病因再對症下藥。 《延伸閱讀》 .喉嚨痛是感染、胃酸逆流還是癌症?醫師:同位置潰瘍2周沒好是警訊 .「心臟癌症」肺動脈高壓 醫籲:風險族群走不完綠燈要小心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0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想到連假結束要上班就累?醫:做這四件事助收心
清明節四天連假即將結束,雖不像學生寒暑假那麼長,但過完連續幾天的休閒時光,恐難免出現收假壓力及焦慮,身心科醫師建議,連假最後一天不要安排太多事情,避免熬夜、飲酒,但可以多做有氧運動舒壓,如快走、騎腳踏車等,也可提前安排明日工作行程,避免隔日上班產生焦慮感。振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袁瑋指出,清明節四天連假不算很長的長假,但民眾仍可能因假期作息不正常,行程緊湊,身體疲累,導致重回工作崗位時,感到壓力與焦慮,可以在上班前一日,做20至30分鐘的「有氧運動」,即有舒壓效果,沒有運動習慣者則可藉此培養運動習慣,時間不需太長,約莫15分鐘,「會喘」即可,重點在於能每日做到,待養成習慣後,可再逐步增加運動時長。另外,袁表示,收假前一日應避免熬夜、飲酒與安排過多行程,以免造成身體疲勞、難入眠,影響隔日工作,但可預先安排翌日工作行程,以讓之後的的工作流程更順暢,減緩連假重回工作崗位的不適感。袁瑋提醒,若連假結束後,焦慮感、壓力感持續1至2週,建議應至身心科門診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檢視是否有收假以外的其他因素,導致情緒低潮。袁瑋說,平時雖然較少患者因「收假症候群」來身心科就醫,但有很多人因為「職業倦怠」就診,原因大多與「自身工作時間分配不佳」、「都在協助他人的工作業務」、「被過度要求仍忍耐」及「自己無法摸索出工作精進之道」等有關。職業倦怠多是長期演變而來,袁瑋表示,可以藉此次收假機會,觀察自身身心與工作狀態,若有焦慮感,可釐清究竟是短期收假壓力所致,還是是因長期工作倦怠或其他因素,找出根本原因,並尋求專業協助,才能解決核心問題。
-
2021-04-05 該看哪科.耳鼻喉
快測量頸圍!男性>43、女性>38公分小心罹一疾病
每個人不分性別、種族、階級都需要睡眠,然而全球卻有20億人口有睡眠障礙。睡覺打呼不只擾人清夢,還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睡覺時氧氣吸入不足,血氧量太低會造成白天精神不佳,睡不飽脾氣暴躁、專注力下降、反應變慢,長期還會造成心血管及新陳代謝疾病,睡不好很可能會引發致命危機。頸圍過粗、打呼、肥胖 都可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覺時打呼的問題很普遍,許多人都以為習慣就好,事實上極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40歲以上、BMI>27、鼻息肉、鼻中膈彎曲、下巴後縮、扁桃腺肥大者,楊聰財醫師提醒,肥胖者因呼吸道狹窄,更容易打呼,民眾可以測量自己頸圍,男性>43公分、女性>38公分都為高危險群。睡眠檢查不用非到大醫院 身心科、耳鼻喉科診所也行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睡覺時會發生上呼吸道反覆性塌陷,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且需要費力,也就是打呼,嚴重恐會造成氣道完全堵塞,引發窒息致命危機。一般人面對打呼,想到的多半是需要至大醫院的睡眠中心過夜,才能得到種種數據,多半會覺得麻煩而選擇不去治療。楊聰財醫師表示,其實可先至住家附近診所檢查,不一定非要到大醫院。由於睡眠呼吸中止症容易造成睡眠障礙,睡不飽更容易有情緒問題,如焦慮、注意力下降、情緒低落暴躁、判斷力變差,因此很多人在未察覺病因前也會至身心科就醫。楊醫師說明,除了精神症狀之外,男性患者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還會引發高血壓、心臟衰竭、胃食道逆流、性功能障礙等,應就醫妥善治療。打呼問題先測柏林問卷 輕度患者側睡枕可解套輕度患者可使用側睡枕、並保持側躺,避免呼吸道往後塌陷,就能明顯改善打呼;中度患者一般會使用非侵入性治療,佩戴陽壓呼吸器,若是重度患者,則必須至大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甚至開刀。但楊聰財醫師提醒,開刀手術屬於侵入式治療,也有復發的可能。民眾或枕邊人若有打呼問題,可以先做「柏林問卷」,總得分大於2分就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建議盡速治療。畢竟睡眠為人類健康的基礎,不要過度依賴藥物、提神飲品,楊聰財醫師建議睡好覺、避百病。(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睡覺會打呼是5大疾病高危險群! 中年男性、更年期後女性要注意 ·每5個人就有1人會失眠! 4常見原因你是哪一種?
-
2021-04-04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太魯閣號事故傷亡慘重 防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做3件事
台鐵太魯閣號列車事故,造成超過48人死亡、近200人受傷,震驚全國,重大意外事件後,不只生還者,救災人員等人也容易產生「急性壓力症候群」,精神科醫師呼籲,生還者可放慢生活步調,維持規律作息,家屬應多陪伴、傾聽;部分車廂傷亡尤為慘重,如果有目擊血腥場景者,應到身心科或精神科求診,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些接受心理或藥物治療,避免疾病慢性化。遭逢重大意外事件後,生還者與救災人員等人可能會出現嚴重壓力,恐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何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PTSD患者常常會有逃避心理,不記得案件重要的細節,會恍神且生活沒有真實感,也容易過度警覺,造成睡眠障礙、過度驚嚇,常伴有負面情緒,甚至做夢、看電視時,腦海都會不小心浮現死亡場景。其實重大意外事件後,其實不會馬上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起初是產生「急性壓力症候群」( Acute Stress Disorder, ASD),楊聰財說,當患者1個月後仍無法走出情緒,才屬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之前有一名30多歲女性,其親友於普悠瑪列車出軌事故時罹難,因而產生急性壓力症候群,雖時常感到坐立不安,但又不得不注意最新新聞訊息,導致做事手忙腳亂、不專心,甚至打破碗筷。●生還者、救難人員情緒能如何宣洩、轉移?生還者遭逢巨變,身心受創;救難人員直接接觸地案發第一現場,徘徊在傷者、亡者之間,面臨強大壓力與挫折,也可能苛責自己,產生焦慮、緊張和憂鬱等症狀。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建議,遭逢巨變後,生還者、救難人員及相關親屬等人可放慢生活步調,平時如果一天可以做10件事,可以減少至8件、5件,甚至更少,這時不應對自己過度嚴厲;後來該名女性病況改善,未演變為PTSD。此外,楊聰財也表示,應維持規律作息,平常若是早上8時起床,如今也應維持,幫助自身維持正常生活,黃金睡眠時間是晚上11時至早上6時,如果不能在此期間入眠,建議每日應睡滿6至8小時。最後,生還者應轉移注意力,少接觸電視、報紙或網路相關新聞,避免回憶起案發當時的種種畫面,「親友的陪伴」十分重要,可陪同出外走走,鼓勵生還者多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將情緒憋著,如果想哭便哭,但切記不要過度提醒「明天會更好」等言語,「傾聽」即可。此次太魯閣列車出軌事件,部分車廂傷亡尤為慘重,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蘇東平指出,門診約有近兩成患者,在半年後仍受創傷壓力症候群所苦,他提醒,如果有目擊血腥場景者,應到身心科或精神科求診,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些接受心理或藥物治療,避免疾病慢性化。●對社會大眾的啟發?楊聰財表示,遭逢重大事件,體現社會大眾應活在當下、保持感恩的心,建議平時親友間可常聯絡來往,遭逢巨變時才有支持性力量緩解壓力。
-
2021-04-02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不讓家人陷入抉擇 一起接受諮商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社工師劉心慈:預立醫療諮商,挑戰不小。社工師有個稱為「Pre-ACP」的工作,就是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前預做準備。我經常在這個過程中,半輕鬆卻也堅定地對有意願的人說:「家人有誰最不支持你做這個預立醫囑?請把他帶來。」唯有讓想法南轅北轍的家人,直接在諮商門診面對與討論,在醫療團隊陪伴下,澄清法律或梳理不捨情緒,才能充分溝通,了解彼此心中真實的關心與想法,這是預立醫療諮商門診中最重要的工作。許多人說:「家人不接受,我難道不能自己簽?我不是有主張自己生命的權利?」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後,的確可以由自己主張,但家人的參與,卻讓生命大事從預立到執行都更臻完備。透過更多家人參與,一起探索彼此的信念與價值,關心或擔心,吐露與坦誠情感,這值得花時間、金錢,好好思索與暢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醫師莊永毓:多數人不希望在生命末期經過漫長痛苦才結束生命,但可惜當我們病重時,常常是意識昏沉,無法表達意願,如果昏迷、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症,更是如此。目前臨床由家人代為決定,但除非病人事前就清楚明確交代意願,否則家人陷入兩難。理智上,知道維生醫療及人工營養只是維持呼吸、血壓、心跳,不可能讓病人再好起來了,應該讓病人順其自然離開。但情感上無法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停掉維生醫療或人工營養,就好像是自己殺死了病人。不少家屬選擇維持醫療,但看著病人受折磨,內心矛盾也無法消除。病人自主權利法因此誕生,讓我們在意識清楚時,預先表達選擇,不讓家人陷入抉擇的困難。但以台灣民情,家人往往對醫療決策有重大影響力,預立醫療決定諮商時,希望至少有一位二等親陪同。有個媽媽帶著兒女一同前來,女兒對媽媽的選擇十分了解與贊同,兒子大為反對。他說如果到時候媽媽真的維生醫療與人工營養都不要,他會覺得自己沒有盡力,也怕親戚朋友覺得他不孝。這就是為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要有親人一起,不論當時是否達到共識,諮商開啟溝通對話,讓家人們有機會了解彼此想法。生得健康、老得快樂或許可以操之在我,但病得短暫、死得乾脆,變數很多,若未預先準備,不一定能達到。很佩服賴先生與他的家人,能夠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進而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未來一定可以生死自在。
-
2021-03-30 癌症.抗癌新知
罹癌易有情緒問題 醫師:接受身心治療抗癌效果更佳
一名癌症女患者在得知確診後歷經哭泣憤怒、酗酒、封閉自我,雖然經家人鼓勵後願意接受一連串的抗癌治療,但治療過程間仍因擔心醫療費用及復發率,心理更背負莫大壓力。即使病情有良好控制,卻突然因「過度換氣」多次送醫,嚴重時甚至昏倒休克,經轉介身心科後診斷她罹患了「過度換氣症候群」所幸及早發現治療,症狀才獲得良好控制。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朱柏全指出,癌症並非絕症,最怕患者對未來感到絕望、自我放棄。如果病患有足夠的支持系統,包括親友家人的陪伴、生活目標、宗教信仰等都能讓其增強意志力及信心,繼而坦然接受治療、對抗病魔。他說,研究指出癌症病人自殺風險是一般人的2至4倍,在台灣有將近半數的癌症患者有適應障礙、焦慮、憂鬱、失志等情緒問題,若能在關鍵時刻轉診至身心科,讓專業醫療團隊適時地介入協助,深入瞭解病患的身心狀況,進一步療癒心理的苦痛,能讓抗癌效果更加乘。朱柏全說,最早關注癌症病人精神表現的精神科醫師庫伯蘿絲(Elisabeth -Ross)曾說,當病患聽聞壞消息後,會經歷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5個階段。患者在前四階段會反覆,從一開始的冷漠、不反應來表達拒絕接受事實,到憤怒地尋找替罪羔羊、歸咎他人或自己,再到試圖委屈地懇求醫師或求神拜佛,希望能多活幾年。接著是發現事實無法改變,但心理仍無法接受,因而感到心灰意冷、心情跌若谷底,一些風吹草動都能悲從中來。至於什麼時候會開始接受?每個人的進程不一。且「接受」有很多種,分別是放棄地接受、無可奈何地接受、平靜地接受,與喜樂地接受。前兩種較為消極沮喪,是病患感到無能為力時被迫適應。第3種則為中性地接受,即所謂地盡人事、聽天命,不掙扎也不強求。第4種則是以滿懷期待、嚮往的心情來等待痊癒的好消息。朱柏全說,有一女患者被診斷出癌罹患症之後雖然接受醫院的癌症治療,但心情一直處於憂鬱、焦慮的低潮狀態,各種情緒問題導致她對未來及醫療失去信心,開始上網尋求非正統的醫療方式且放棄醫院的治療,最後因為誤信偏方而延誤就醫,導致病情惡化而病逝。另也有名男患者雖然願意配合醫院治療,但心情難免感到沮喪、沒有信心,轉診至身心科之後,大大減低負向情緒,增加信心後轉為積極面對與治療,回診追蹤預後頗佳。
-
2021-03-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台醫護最年長打AZ疫苗? 和信院長黃達夫:不緊張
我國今日開打新冠肺炎AZ疫苗,早上7時許,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已率先施打。11時許,今年82歲的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與其他9位醫事人員也施打AZ疫苗,對於可能是「施打AZ疫苗的最高齡醫事人員」,他坦言,施打時並不會緊張,只有感覺到有針插入體內,接種後未有不適。從醫超過60年的黃達夫說,「我對AZ疫苗安全性有信心,希望大家接受,好好利用」,他進一步說明,施打疫苗後有一定保護力,能讓需要出國的人出國,促進進出口貿易順利進行,台灣才能與世界經濟發展同步,盼率先施打能讓全院醫護人員對AZ疫苗放心,並帶動全國人民踴躍接種疫苗。和信醫院今日上午11時由院長黃達夫、副院長蔡哲雄等帶頭施打,共計10名醫事人員接種AZ疫苗,包括感染科、放射腫瘤科、身心科、消化內科、麻醉科等科別;目前配送到600劑AZ疫苗,其後將開放門診,分批安排院內有接種意願的第一線醫護人員開始接種。和信醫院防疫工作小組主任施長慶表示,該批疫苗是台灣第一批COVID-19疫苗,醫院已在防疫工作小組多次討論接種流程,也完成院內醫事人員施打意願調查,今日施打過程順利,接種後觀察30分鐘也未發生特殊情況,接下來會審慎監控每位同仁施打後身體狀況。對於還未接種疫苗的一般民眾,黃達夫提醒,務必落實基本防疫措施,「勤洗手、戴口罩」,除孕婦、孩童及免疫力較差(如感冒)者,未來希望其他民眾皆能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抵禦疫情。
-
2021-03-18 養生.家庭婚姻
以愛之名的壓力更難逃脫! 媳婦產後憂鬱症大爆發,全因婆婆好到讓她壓力山大
婆婆對她的好,不是她想要的,讓媳婦很痛苦。以愛為名的壓力,讓三寶媽陷入產後憂鬱。第一胎婆婆盡心盡力幫忙做月子,媳婦卻產後憂鬱如果做一份街訪市調,相信大部分婆婆都會認為自己是好婆婆,大部分媳婦也不會認為婆婆有多不好,但為何講到給婆婆做月子、帶小孩,許多媳婦卻有苦難言呢?PTT媽寶版一位生三胎的媽媽,說出很多媳婦的心聲,這是「以愛之名的壓力和關心」。三寶媽提到,「先說,我婆婆對我非常好,關心我、照顧我;我的小姑對孩子們也很好,對我也不錯;我老公是神隊友,對我體諒有加,很會照顧孩子們。」但就是因為這些「好」,「我總覺得我只要說出口抱怨,我就是一個很壞的媳婦、弟媳。」生完第一胎時,她給婆婆做月子,婆婆給寶寶抹八寶粉、喝水、近距離看母奶秀、硬闖進房看小孩抱小孩搶小孩;生產前在待產室陣痛時,婆婆問隔壁待產室的小朋友:「阿姨肚子裡的寶寶是不是弟弟?」事實上產檢時就知道是女兒了。這些事讓她想到就落淚,但是她捫心自問:「婆婆有對我不好嗎?」其實並沒有,她說:「第一胎月子她盡心盡力煮飯給我吃,買很好很貴的水果給我補;雖然我吃不下很想睡覺,總是一直叫我吃吃吃。怕我吃不夠。婆婆的手還因為家事做太多一度龜裂破皮。」因為這樣,她不敢抱怨,只能憂鬱地在房間默默掉眼淚,卻壓力大到破表,甚至夢到「把小孩壓到水裡淹死」。第二胎依然是女兒,她毅然決然選擇月子婆,因此比較沒有來自長輩的壓力,也漸漸地學會把不喜歡的做法和想法說出來,請老公轉達,所以算是平安度過。婆婆一句要把三寶弟帶回南部顧,讓媳婦再度陷入焦慮三寶的到來是計畫之外的意外,剛好是個男孩,她在生產前一個月,已經隱隱然地焦慮,於是選擇到月子中心坐月子,她希望「隔絕一切關心和以愛之名的壓力」。沒想到假期時婆婆和小姑來看寶寶,婆婆開玩笑要把寶寶帶回南部照顧,她尷尬道:「不可以,媽媽會想寶寶!」婆婆聽後回答:「這是我孫子你不給我帶回去,你要付我錢。」之後三寶媽越來越焦慮,在家看著兒子竟會心悸胃痛噁心,忍不住哭了出來。她說:「我忽然好後悔生第三胎,即使三寶好可愛好可愛。但我只要想到要面對婆婆和小姑我就好害怕。害怕面對衝突面對不想聽的,面對搶寶寶的這一切。」她知道,自己的產後憂鬱再度大爆發了。三寶媽強調,「婆婆不是警世婆婆,她任勞任怨在我們回南部為我們洗衣煮飯、不要求我幫忙,總是問我愛吃什麼煮給我吃,對我的好真的還是很多。」但是她也說:「我討厭把孩子當作孝親的工具,我討厭以愛之名綁架我,我討厭我生的孩子被搶來抱去,我討厭你們對我好,我什麼都不能說不敢說的自己。」婆婆對她的好,不是她想要的,讓她很痛苦,雖然不常相處可以淡化,但三寶弟的出生,這種痛苦的情緒再度浮現。老公雖然有發覺她的產後憂鬱,卻如同所有的老公都會說:「媽那樣說也不會真的那樣做,妳不要想太多。」讓她好累好憂鬱。每10位產後媽媽,就有一名罹患產後憂鬱症根據國健署統計,平均每10位產婦,就有1位罹患產後憂鬱症,發生的原因包含生理性(如:荷爾蒙的紊亂)、心理性(如:過高的自我要求或完美傾向)與社會性原因(如:家人的期待或社會的傳統價值觀),發生的時間可能從寶寶誕生後6個月至產後1年間都有機會發生。林口長庚精神科主治醫師黃智婉醫師表示,要幫忙判斷自己或家人有沒有產後憂鬱症的可能,目前最常使用的是愛丁堡產後憂鬱症評估量表,可做為一種自我偵測的工具。假設若情緒困擾若真的達到可能有產後憂鬱症的程度,強烈建議一定要找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的專業幫助,和醫師討論合適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方法。4方法幫助媽媽克服產後憂鬱衛福部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佳霈提醒,成為媽媽後,許多挑戰也接踵而來,容易讓產後憂鬱找上門。媽媽首先要照顧自己的身體,並尋求外援以分擔生心理壓力,才能一步步復原,克服產後憂鬱。1.透過運動、規律作息維持情緒穩定當媽媽有產後憂鬱時,需要透過運動、規律生活作息維持情緒的平穩。產婦可評估自己的體力、生產完後的狀況,從事瑜珈、伸展、散步等輕度活動即可,重點是讓身體維持「動」的感覺。2.育兒適時求助,讓身心靈休息當媽媽已經有中重度憂鬱的情形,切忌將壓力全扛在自己身上,應尋求不同管道分擔勞務。例如:請保母、到月子中心休養,或請求家人幫忙照顧孩子或分擔家事,以獲得時間調節自己的情緒。如果媽媽的睡眠時間已經嚴重不足,要把握時間睡覺,但若已經有足夠睡眠時間,也要注重「心靈」上的休息,每天至少預留一些時間給自己,從事喜歡的休閒娛樂,也可利用空閒時間和丈夫獨處,和另一半聊天、出門散心,都有助於媽媽維持較放鬆的狀態。3.練習將鬱悶講出來向家人、朋友傾訴煩惱,通常得以釋放壓力,讓心裡好過一些。但是,許多媽媽難以啟齒自己有產後憂鬱,或擔心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煩惱、被否定而將難過悶在心中。另一半可一併練習分享情緒,由自身做起,協助太太將煩惱說出口。4.尋求專業人士症狀較輕微的患者,可藉由心理支持、維持生活規律作息,慢慢克服憂鬱的情緒。但若是產後重度憂鬱的患者,有時需要借助藥物治療,以防止疾病嚴重影響生活。媽媽除了藉由藥物調節情緒,也可搭配心理諮商,與專業人士對談,為情緒找到出口,或利用張老師專線、生命線,以匿名的方式傾訴自己的心情。※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3-15 性愛.性病防治
北市愛滋通報人數逐年降低 3動作有效預防感染
台北市新增愛滋感染者通報人數從2018年至2020年,依序為303人、232人、189人,其中去年新增人數更是從2011年起迄今同期最低,3年來平均降幅達20%,北市衛生局表示,透過快速自我篩檢試劑即可得知健康狀態,感染愛滋病毒者透過指定醫院協助並持續服用藥物就能抑制。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015年起將「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納為國家愛滋防治重要策略;北市自2018年起,連續3年執行PrEP公費補助計畫,藉由風險行為前正確服用投藥,有效避免愛滋感染。此計畫設有個案專員,針對高風險且弱勢的年輕族群、感染者陰性配偶/伴侶提供整合性服務,包含正確服藥諮詢、提升服藥順從性、個案風險行為評估、協助轉介身心科或感染科等相關醫療資源,定期愛滋性病篩檢追蹤及衛教服務。北市衛生局指出,「愛滋篩檢、預防性投藥、穩定治療」為愛滋防治的3個重要概念,透過推廣愛滋快速自我篩檢試劑,及參加各項匿名篩檢活動,可讓民眾在具隱私性且安心情況下了解自身健康狀態,篩檢結果為陰性,會鼓勵具愛滋感染風險性行為者加入PrEP計畫。透過北市轄區各愛滋指定醫院協助諮詢討論,並持續每日服用1顆抗病毒藥物,就能抑制病毒,服藥滿6個月,在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簡稱U=U,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狀態下,除不會感染他人,自身免自系統已會有顯著好轉。北市配合衛福部疾管署計畫,今年持續提供愛滋快速自我篩檢檢試劑,每劑售價200元,民眾可參考疾管署網站查詢各縣市販售地點,自行前往各區指定藥局、人工販售點或自動服務機購買;為鼓勵民眾培養定期篩檢習慣,凡購買一劑自我篩檢檢試劑,並按照流程登錄相關匿名資料,即送1張電子兌換券,免費再換一盒試劑。另外,北市今年度PrEP公費補助計畫共有3家執行計畫醫院,包含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台大醫院、台北榮總,預計4月開跑,想了解詳情民眾可撥打性病與愛滋諮詢專線(02)2370-3738,或是到臉書「KPCC:昆明防治中心」、「愛在昆明」粉專查詢資訊。
-
2021-03-14 科別.精神.身心
憂心染疫 55歲女罹患焦慮症穿雨衣就診
新竹一名55歲的陳小姐,長期失眠且容易心悸、喘不過氣、頭暈、胸悶,情緒持續緊繃無法放鬆,甚至無法專注連帶影響工作,就診精神科時因擔心被傳染新冠肺炎,堅持身穿雨衣、戴著安全帽和手套,甚至不願坐在診間椅子上,醫師問診後確認陳女罹患焦慮症,經過藥物治療、醫師問診及生活調整後,已恢復穩定的情緒和正常生活。東元綜合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夢涵表示,在面對宛如「世紀瘟疫」般的新冠肺炎,對疫情變化的不確定感、人際間被迫減少互動、減少休閒娛樂、失去工作等長期且巨大的壓力之下,罹患「焦慮症」及「情緒疾患」的個案也迅速增加,提醒民眾防疫時代,也要防範「心靈的病毒」。為了協助大家減低在疫情之下的焦慮感,可利用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推廣的五字訣「安、靜、能、繫、望」。張夢涵指出,安是指促進安全,平時養成戴口罩、勤洗手,自我健康監控與環境衛生注意,適當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靜是促進平靜鎮定,調適自己的情緒與正向思考,可嘗試深呼吸、冥想、瑜珈、聽音樂、閱讀、睡覺、運動等。能則是提升效能感,即使在隔離之下,掌握自己能做的事情,建立規律的作息,找回自我控制感;繫是促進聯繫,可利用網路與社群媒體等,注意各種關於疫情的正確訊息,也透過視訊或電話,維持與他人的溝通,獲得心理上的支持,也要記得多多關心周遭的親友。望也就是灌注希望,避免過度關注疫情的負面資訊,善用1922防疫諮詢專線、安心專線(1925)等。張夢涵也提醒民眾可多加利用「廣泛性焦慮症篩檢量表」自我評估,若察覺自己或周遭親友開始出現難以控制的焦慮,或找不出原因的身體症狀,如頭痛、頭暈、持續緊張、肌肉緊繃、易怒易煩躁、無法專心、睡眠障礙等,已影響生活或工作;甚至出現情緒低落、快樂不起來、持續的負面想法、死亡意念等,建議及早就診精神科(身心科)諮詢,由專業的醫師與心理師協助度過難關。
-
2021-03-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生死自在——談預立醫療決定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的主題是「生前預立醫療決定」,一位非醫學背景的教授寫出他在「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之後,與家人討論他對生老病死的看法,決定簽署這重要文件的心路歷程 ;而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兩位專業人員,一位社工師及一位身心科醫師,除了幫忙他走完簽署這文件的全程,並在我們的邀請下,分別寫出他們的想法以及在這諮商工作所扮演的角色。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幫忙社會大眾更瞭解「病人自主權利法」。我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很高興賴先生以意願人的角度,分享親身的經驗與心得。賴先生文章中提到的「生得健康」、「老得快樂」、「病得短暫」、「死得乾脆」,我想是面對人生不可避免生老病死過程,理想的目標吧!近代醫療的進步,使得我們的疾病控制得好,生命也得以延長。但是這些急救的技術與延長生命的措施有時也造成不幸。我們都看過有些植物人,藉著人工營養可以維持生命徵象超過十年以上,可是早已無法說話表達自己的意願,必須臥床而完全依賴別人的照顧,有時因吸入性肺炎或是褥瘡感染而必須進出醫院。常會聽到家屬,特別是主要照顧者說,實在是不忍心看到病人這樣長期受苦,如果病人早點走了,不僅病人不用再活受罪,而且對家人都是比較好的結果。我想賴先生看到好友生病到去世的歷程,一定有很深的感觸。我想大多數的人都不希望在生命的末期,是經過漫長的痛苦才結束生命。但是很可惜,當我們病重時,常常是意識昏沉,以至於無法表達自己的意願,何況如果是昏迷、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症,更是如此。因此現行的臨床情境,是由家人代為決定。可是除非病人本人在事前就有清楚明確的交代家人他的意願,否則家人會陷入兩難。理智上知道這些維生醫療以及人工營養,只是維持了病人的呼吸、血壓、心跳,但是不可能讓病人再好起來了,反而是讓病人三不五時出現感染、肺炎、水腫等等併發症,應該是讓病人順其自然地離開比較好;可是情感上,卻是無法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如果停掉了維生醫療或是人工營養,就好像是自己殺死了病人一樣。所以在現實上,不少家屬還是選擇繼續維持原有的醫療,可是看著病人受的折磨,內心的矛盾也無法消除。病人自主權利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讓我們在事情還沒發生,意識清楚時,可以預先表達萬一有一天我們陷入無法逆轉的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症,或是疾病走到末期,我們自己無法明確表達對於維生醫療或是人工營養的決定時,提前說明自己的選擇,不必再讓家人陷入抉擇的困難。雖然說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病人對於醫療選擇自主決定的權力,可是以台灣的民情,家人往往對於醫療決策有重大的影響力。所以在進行預立醫療決定的諮商時,原則上希望至少有一位二等親陪同。記得有個媽媽帶著女兒與兒子一同前來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女兒對於媽媽的選擇十分了解與贊同,可是兒子就大為反對。他說如果到時候媽媽真的維生醫療與人工營養都不要,他會覺得自己沒有盡力,也怕親戚朋友會覺得他不孝。這就是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要有親人一起來的重要之處。因為不論當時是否可以達到共識,諮商時是開啟溝通對話的機會,讓意願人與家人都有機會,了解彼此對於萬一陷入長期昏迷或生命晚期照顧的想法,而在平時這個重要議題卻是個禁忌,從來沒有討論過。因此,我們團隊中除了醫師護理師之外,還有社工師與心理師,協助整個家庭彼此對話、傾聽、了解。「生得健康」、「老得快樂」這二項或許可以操之在我;可是「病得短暫」、「死得乾脆」,變數很多,有時不一定能如我們所願,如果沒有預先準備,就不一定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所以很佩服賴先生與他的家人,能夠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進而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未來一定可以生死自在。
-
2021-03-1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執行「病主法——預立醫療決定」的我見我思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的主題是「生前預立醫療決定」,一位非醫學背景的教授寫出他在「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之後,與家人討論他對生老病死的看法,決定簽署這重要文件的心路歷程 ;而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兩位專業人員,一位社工師及一位身心科醫師,除了幫忙他走完簽署這文件的全程,並在我們的邀請下,分別寫出他們的想法以及在這諮商工作所扮演的角色。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幫忙社會大眾更瞭解「病人自主權利法」。大約在2019年初,本院正為了病人自主權利保障法而需要開立的醫療諮商門診,如火如荼的籌備中,社會服務室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工作單位之一,在我的執業生涯裡,基於對家庭工作的熱愛,主動和主管提出想參與這個新的業務,而有機會得以和許多意願人去討論這樣的人生大事。先說說家庭工作吸引我的地方,我一直認為「家」是彼此關聯、也相互影響的,若有問題,並不是某個單一的家庭成員應該負起某個責任,因此,我喜歡留意一個家庭的溝通,看他們如何彼此說話,怎麼詮釋不同的想法,怎麼理解對方等。所以對於能夠在預立醫療諮商門診裡看到家庭的互動,是我很願意投入的工作。然而,接下這個預立醫療諮商的門診工作後,我才發現其實挑戰不小。社工師在之前必須有一個稱為:「Pre-ACP」的工作,就是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前預做準備。當意願人前來諮詢,想要進入這個預立醫療諮商時,我們就展開了一個生命價值的重大議題討論。為什麼意願人想要預立?他的信念與價值是什麼?意願人對於病人自主權利保障法是熟悉的嗎?有沒有和安寧緩和條例混淆?關於生死,意願人是怎麼想的?家人支持他的想法嗎?如果不支持,意願人是怎麼回應呢?而我,又如何在會談的過程中,能夠一直保持著尊重意願人,同時又要澄清法律的規範,以及了解意願人所面臨的處境,給予其與協助呢?我經常在Pre-ACP的過程中,半輕鬆卻也堅定的對意願人說:「你的家人,有誰最不支持你做這個預立醫囑,有誰最捨不得你的嗎?請把他帶來到這個諮商門診。」唯有讓這可能想法南轅北轍的家人,直接的來到諮商門診,面對與討論這個重要的議題,同時輔以我們醫療團隊的成員在現場,不論是協助法律的澄清,或是不捨情緒的疏理,最終能夠充分的溝通,了解彼此心中對對方真實的關心與想法,才是預立醫療諮商門診中,最重要的工作。儘管我這麼解釋後,我知道迎來的,是將把這個困難,再次拋回給意願人,許多意願人對我說:「就是不支持我的家人很難接受我簽署,我難道不能自己簽簽就行?我不是有對自己生命主張的權利嗎?」是的,台灣在通過了「病人自主權利保障法」後,在生死的大事上,的確已經可以由我們自己來主張,但是,家人的參與,卻是會讓這件生命大事,從預立、到執行的階段,都更臻完備。因此,我更多回應意願人的是:我相信,這也是一個生命教育,透過我們更多的家人參與,不論他們是否能跟的上我們的想法,而是一起探索彼此的信念與價值,關心甚或擔心,吐露與坦誠自己的情感的過程,我都覺得這值得花時間、金錢,好好思索與暢談。我很感謝賴先生為了這個預立醫療諮商門診特別撰文,我尤其欣賞他在面對他的老年生活時,有如此豁達而開朗的心,不只是有父執輩的生活智慧,也亳不遜色於年輕人,仍有著活潑的思維,因為這位長者的參與,也讓我在這個工作中,再次受到很大的激勵,知道自己的角色雖微,知道前方仍有挑戰,但卻是有價值而且豐富的。
-
2021-03-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畫面全黑、字很小」的IG限時是在求救…醫:勿輕忽微笑憂鬱者
日前網友曾票選Instagram上最令人討厭的十大限時動態,「畫面全黑、字很小」的負面訊息登上惹人厭第三名。這類型的訊息或許看在一般人眼中意義不明,但看在身心科醫師眼中,都可能是「微笑憂鬱」者的求救訊息,在維持自己社群上明亮形象同時,也期待有人能看到自己真實的痛苦和困難。「微笑憂鬱」(Smiling Depression)一詞近年在心理學界討論熱烈,這類型的人總是用微笑外表,隱藏自己內心的憂鬱和痛苦。成大醫院兒少精神科醫師謝依婷說,微笑憂鬱常發生在自我要求高的青少年身上,這些孩子用力維持課業、社團甚至校隊裡的形象,難以察覺負面情緒,「要等到真的跳下去,大家才會知道。」但「微笑憂鬱」者並非完全放棄向外界求援。謝依婷以自己看診的經驗觀察,這些人還是想求救,只是尋求協助的方式會很隱晦,例如發字很小的限時動態、大家看不太懂的貼文或訊息,希望周圍親友感受到自己的真實情緒。「限時動態的魅力在於『一閃而逝』,可以瞥見憂鬱,但又不會留下痕跡,很有安全感。」謝依婷建議,看到親友釋放這類型的隱晦訊息,可以停下手指多留神一下,但在表達關心前,要先評估自己與對方的熟稔度,以及可提供多少支持,例如能花多少時間陪對方聊天等,「若給對方過多期待,卻無法持續回應,反而可能讓對方更嚴重」。臨床心理師金融指出,人的狀態像洋蔥,社群是外層的皮,但要看到洋蔥內的狀態,才會知道青少年的內心是不是已經潰敗。要看到內在需要花時間,多跟青少年聊天、多聽他們說話,才能在他們需要幫忙時及時提供協助。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3-0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由預立醫囑談如何面對「生、老、病、死」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的主題是「生前預立醫療決定」,一位非醫學背景的教授寫出他在「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之後,與家人討論他對生老病死的看法,決定簽署這重要文件的心路歷程 ;而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兩位專業人員,一位社工師及一位身心科醫師,除了幫忙他走完簽署這文件的全程,並在我們的邀請下,分別寫出他們的想法以及在這諮商工作所扮演的角色。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幫忙社會大眾更瞭解「病人自主權利法」。我與內人都是年過八十的老人,在這種年紀很難不去想我們的生命最後將會如何結束。我們對「生、老、病、死」有如下的願望,「生得健康、老得快樂、病得短暫、死得乾脆」。願望是一回事,如何努力去實現願望才是正題。我目睹老友在離開人世之前,不由自主地,接受許多相信不是他們願意接受的延長生命的醫療,而這種隱憂使我在政府終於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時,就與我結婚55年的老伴談到,這法案正是我想要的,能讓自己掌握自己的生命如何有尊嚴地結束,而避免在機器的陪伴下,「生不如死」地,無意義地拖延生命。更令人憂慮的是不只自己受折磨,讓老伴及兒女陪自己受盡折磨 情何以堪 ! 我與內人與做醫師的三弟細談我對這方面的想法,而在他的安排下,我已經成功地辦好了「病人自主權利法」所需要的文件,並在健保卡做了晶片記錄。我深知我無法說服內人完全與我同步,但我非常感激她從頭到尾陪我走完每一道手續。「生得健康」:我認為如何保有健康,並不是靠醫師可以做到的,健康大道必須「一步一腳印」地自己走。醫師只能助你移除擋路的石頭,你自己不走,惟有坐以待斃 ! 自從退休以來,我每天清晨到市民運動中心游泳。有一次颱風過境,我去游泳回來,內人說:「今早大風大雨你還去游泳?」我說:「我不能口是心非啊!」她一時聽不懂我在說什麼,我只好給她解釋:「我不是答應你,我不會比你先走嗎?」 「老得快樂」: 內人常說我是快樂的老人。我認為老人要快樂,最重要的是要接受老了的事實,要服老。逞強是不快樂的主因。老人的體能時好時壞是正常的,我深信勉為其難的過勞是老人最大的禁忌。就我每天晨泳而言,我從不限制自己一天一定要游多久的時間或多長的距離,一切順其自然,但我非常注重游泳之前的熱身準備以免會有老人常有的抽筋傷害筋骨。身心豁達來面對體能的自然變化。在陽光普照晴空萬里的天氣,還拿雨傘來掩飾按照醫師的囑咐所拿的拐杖,只能為自己製造莫須有的悲嘆。不要在意別人看你的眼光。心胸開朗來做好自已才是「老得快樂」的要訣。。「病得短暫」:自己將來會因為什麼病,或發生什麼事而結束生命是無法預料,但我們多年來都按時看我們的內科醫師,做定期檢查。政府每年舉辦的老人體檢我們也都非常嚴肅地參與。我們之所以如此認真地去做檢查,是因為既然遲早都會生病,我們只能希望來的是大病,以期能夠病得短暫!我們很努力地去避免小病促成的百病纏身、要死不活的,在毫無生命價值的情況下,成為健保福利下浪費社會資源的罪人。「死得乾脆」:我靜悄悄地來到這個世間,走時我也希望靜悄悄地離去。我對子女慎重地交代我死後切勿為我設靈堂、做七等的告別儀式。難捨之情難免,但面對無奈的必然,我希望按照我的意願,不要讓繁文縟節來徒增困擾。我不是什麼英雄好漢,我怕死,但我更怕死不了的折磨,更怕給我所愛的人看到我要死不活的痛苦,而受到比我更大的折磨。我的醫師三弟有一次問我:「看到『生不如死』的病人,是否應該忍心『見死不救』?」 我說:「我不知道,我只能慶幸我不是醫生。」如何面對自己的「生老病死」本來就是非常主觀的問題。有人完全被動地交給別人,有人頑固地堅持己見,孰是孰非不是一言兩語所能論斷。在這最重要的人生抉擇,我選擇了「自主」,也因此我非常感激在台灣,我們能在「病人自主權利法」的保障下,預先表明我所選擇的安排。同時,也要在此向安寧照護團隊的莊永毓醫師以及劉心慈社工師給我的幫忙表示由衷的感激。
-
2021-03-04 科別.皮膚
皮膚癢睡不好 3招改善
68歲的林太太因皮膚問題前來就診,她的腿部皮膚脫屑,一片片如鱗片狀龜裂,常搔癢的地方紅腫結痂,擦了很多乳液,皮膚還是很乾,晚上癢到睡不著,得看身心科拿安眠藥服用才能入睡,苦不堪言。因擔心血管疾病找上門,林太太施行無油飲食長達6年,皮膚油脂不足而罹患冬季癢。經補充適量油脂、吃富含維生素A及C的食物,調整擦乳液的習慣,短短三天,她晚上不再癢到睡不著,乾癢問題改善不再復發。許多長者皮膚乾癢,除了老化引起的皮脂腺萎縮,也跟氣溫低或季節變化有關,秋冬皮膚乾癢患者占多數,而春天溫濕度變化大,皮膚乾癢問題的人也不少。皮膚乾癢該如何自癒?謹記3項內服外用生活原則,多數患者1周內可改善。1、補足身體需要的油脂冬季癢的病患通常油脂攝取量嚴重不足。油脂是保護皮膚很關鍵的營養素,油脂攝取不夠,皮脂腺就無法分泌足夠的油,來防止水分從皮膚蒸散,因此不管擦多少乳液一樣會覺得乾。建議補充月桂酸含量高的椰子油,及ω-3脂肪酸含量高的亞麻子油,每餐飯前補充5至10cc。2、補充維生素A及維生素C維生素A及C是皮膚修復的重要營養素,維生素A與皮膚及黏膜發育有關;維生素C則有助膠原蛋白製造,同時降低身體的發炎。吃紅蘿蔔是最簡單攝取維生素A的方法,但維生素A是脂溶性,必須油炒過,才好吸收,建議可用發煙點高的酪梨油或椰子油,將紅蘿蔔炒軟,每天吃半碗的量就足夠。每天吃2份水果就能攝取維生素C,滿足人體一天的需要量。3、擦乳液前先擦油生活習慣的調整最重要,首先是避免使用熱水洗澡,不要用含皂的清潔品清洗皮膚,建議溫水淋洗就好。洗完澡,全身先擦一層薄薄的油,椰子油、橄欖油、酪梨油都可以,接著再上一層乳霜,如此的保養方法,可讓皮膚的飽水度更好,一天可擦數次,重點是擦油前皮膚要先沾濕,效果更佳。
-
2021-02-14 養生.無退休時代
結婚50年,點一碗麵來吃就是最棒慶祝!陶傳正:把每一天過好,人生就沒遺憾
編按:若生命中充滿意料之外,如何微笑以對?因為接觸戲劇表演,而從企業家跨足演員、廣播DJ、專欄作家的「奇哥」創辦人陶傳正,曾經歷公司欠下上億債務的經營危機、與另一半先後陷入憂鬱低潮,面對人生種種境遇,他像不挑劇本的演員,既然走上舞台,就扮演好此刻的角色,盡興就好。若說「人生如戲」,那麼人稱「陶爸」的陶傳正手裡拿到的劇本,肯定屬於高難度演出。身為傳產第二代,陶傳正看似啣著金湯匙出生,卻並非所謂的「人生勝利組」,反而更多了一般人難以想像的起伏波折。在他25歲、39歲和46歲時,都遭逢了足以改變人生的重大事件,如今在他口中說起來,卻是一派雲淡風輕。獨自闖蕩異地 練膽量也愛上旅行畢業退伍後就進入家族企業的陶傳正,為了拓展公司業務,曾隨著外貿協會組團一起到中南美洲招商。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早早練習自己獨立行動,找出可行辦法的珍貴經驗。「當時在中南美洲做生意真的不容易,出貨之後對方要30天、90天才付款是稀鬆平常,有時候錢還不一定收得回來。」有次陶傳正路過一處小巷,聽到裡頭傳出音樂聲,他好奇走近一看,是幾個人組成小樂團,旁邊圍著一群人跳舞,他覺得有趣,就站在旁邊看了一會。晚上陶傳正提起白天的遭遇,當地華僑都幫他捏了一把冷汗,原來那邊是治安很差的貧民窟,平時華僑害怕被搶,都不敢接近。「在外面闖蕩,其實就是練膽子。」年輕時跨過半個地球闖蕩江湖,除了為他日後創辦「奇哥」鋪路,更讓他從此愛上自助旅行,幾十年來他幾乎走遍世界各個角落,還寫了10年的旅遊專欄,而太太就是最好的旅伴。曾因父親負債15億 體會人情冷暖 早早結婚、接下家族事業,陶傳正對自己的人生其實沒有太多選擇:「人成家了以後,好像就會有一種自覺,應該要安定下來,不太可能在這時說要去留學幹嘛的,況且公司狀況不穩,你只能趕快上工幫忙。」對於父親公司的經營狀況,陶傳正心裡早就有底,「我父親解決債務的方法,就是開更多新公司,希望藉此賺錢還債,結果愈補愈大洞,也不知道他是哪裡來的信心,往往勸到最後都是吵架。」陶傳正苦笑說。「到後來嚴重的程度是,賺的錢連利息都不夠還,只有把公司賣掉才能止血,但我父親不願意。」陶傳正39歲時,長久累積的財務危機終於爆發,債務總額高達15億。由於金額過於龐大,陶傳正必須要跟債權人做債務協商,擬定還款計畫。「這讓我學會如何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事情,今天如果是我被人家欠錢,一定不開心的嘛!所以要讓人家覺得你有誠意處理,而且真的有具體方法。」因為負債、還債,陶傳正切身體會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現實。「以前很多跟你稱兄道弟,說如何情義相挺的,結果翻臉翻得最徹底;反而是有些素不相識,甚至是有點江湖背景的人,只要說得出口,他都可以和你談。」有今天就有明天 日子還是要過我們問陶爸,背負這麼龐大的債務重擔,如何挺過內心壓力?「坦白說,數字大到一個程度以後,你的感覺就開始麻痺了。最主要是這並非一夕之間發生的意外,是10幾年來你眼看債務慢慢滾雪球,滾到最後就是在硬撐,多少有些心理準備,哪天撐不下去就是垮掉。」經過協商之後,債務分成6期,每2年從10%、15%逐漸加到25%,每年到了要清償債務的期限,就是陶爸最難熬的日子。「那個時候我就只能想著:過完今天、就能過明天,過完明天就能再過後天,總有過得去的辦法。」漸漸地,債權人慢慢不再整天上門查勤,「一開始他們可能擔心我跑路,到後來大概看我真的有在還錢,有人還會偶爾帶水果、點心,順便聊個幾句。」有興致的時候,陶爸還會偶爾去看電影或是音樂會,「我太太看到都傻眼,問我:你怎麼還看得下去?但我覺得該吃飯睡覺、該過的日子還是要過啊。」相較於陶爸的淡定,在公司欠下鉅額債務後,決定也跳下來幫忙處理帳務的「陶媽」應小萍,就沒這麼能適應。「因為我太太是軍人家庭出身,習慣每個月領固定薪水過活,我們這種整天軋票、調頭寸的日子,對她來講就像走鋼索一樣。」伴妻度過憂鬱 結婚50年一起吃碗麵就是最大幸福陶爸和陶媽是大學時候認識的班對,彼此都是對方的初戀,一畢業就步入結婚禮堂,結縭數十年,一直是周遭朋友欣羨的神仙眷侶。然而,陶媽凡事認真、容易緊張的個性,跟陶爸的奔放灑脫完全相反。陶傳正和父親常常因為經營方針不同產生衝突,陶媽夾在父子倆要兩頭做和事佬,加上日日面對公司財務壓力,長久下來,逐漸成為身心的重擔。2005年,陶爸終於發現陶媽狀況不對勁,在陶媽開始看身心科之後,陶爸也調整過去愛開玩笑、愛挖苦的相處態度,不再總是用無心言語傷人。據陶媽的說法,「就像是換了一個老公!」沒想到,因為相處模式突然得改變,「很多話到嘴邊要硬生生吞回去,生怕惹她不開心」,加上不明白「老婆怎麼會得憂鬱症」的自責和糾結,陶媽病情好轉之後,竟換成陶爸在家裡鬱鬱寡歡、不想見人也不想出門,這個狀況持續一年才慢慢好轉。前後2年,2人先後經歷情緒困擾,這個考驗卻也讓彼此的心更貼近,「在一起這麼久,該磨的稜稜角角也都磨圓了,現在就是彼此陪伴、過老夫老妻的日子。」2020年是兩人結婚50年,很多朋友問陶爸陶媽怎麼慶祝?陶爸笑答:「沒什麼,就一人叫一碗麵吃而已。」攜手走過大半輩子,此刻彼此都明白,一起度過平凡的日常,就是最幸福的事。在戲裡體會不同人生 既有趣也舒壓 在企業家身分之外,陶爸在46歲時因為太太的社團活動而認識賴聲川和表演工作坊,第一齣戲就和李立群、鄧安寧2位資深戲精共同演出。當時公司的債務還沒還完,白天他在公司為了籌錢焦頭爛額,晚上排戲,反而得以暫時抽離現實中的種種煩惱。「真實生活中,我一進公司就是主管、老闆,只有在演戲的時候,我可以當那個罵老闆的人(笑)。演戲的時候,沒有人會管你在外面是什麼人,演得好有鼓勵、演得不好,導演檢討時間就是開罵了。」陶傳正笑說。誤打誤撞踏入戲劇圈,曾說自己「演戲是正事、董事長是副業」的陶傳正說,他從小愛看小說、看電影,喜歡身心沉浸在故事裡的感覺,至今他已經演出超過300場舞台劇,還曾3度入圍金鐘獎。不只在舞台上演出心得,年輕時就喜歡抱著吉他彈彈唱唱的陶傳正,也因為踏入戲劇表演領域,除了擔任廣播節目主持人介紹經典西洋金曲,更和資深樂評馬世芳合開音樂節目,在節目尾聲一展歌喉,一圓自己的音樂夢。14歲開始學吉他的陶爸說,因為表演,讓他更有自信心。「我考上建中初中部時原本很神氣,沒想到進去以後發現程度差太多,念到第2年就吊車尾留級。幸好因為會彈吉他、會唱歌,不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我都跟別人說,學到我這個程度只需要3個月,但可以自娛娛人一輩子。」旅行、戲劇和音樂,是陶爸大半輩子的最愛,其他物質慾望反而愈來愈低。70歲準時退休後,原先2人說好要繼續旅行,但陶媽近年因為身體不適,變得不喜歡出門,有時陶爸會拉著她到河堤散步,有時到三芝的農莊住個幾天。「如果計畫趕不上變化,那至少把自己照顧好、不要給孩子負擔。」正因走過種種風浪,愈讓陶爸懂得豁達看待人生,「很多人說我把日子過得很精彩,但其實我只是遇到事情,就想辦法把它完成而已。剩下無法控制的,就交給老天爺吧!」原文:結婚50年,點一碗麵來吃就是最棒慶祝!陶傳正:把每一天過好,人生就沒遺憾
-
2021-02-02 失智.照顧喘息
失智故事/照護失智雙親, 深信被愛的感覺不會遺忘
多年前,台灣社會對於失智症的認識尚處啟蒙的階段,對於「失智」以及因失智而改變的認知與行為也常因著沒有足夠的認識,不只讓病人為此深深受苦,連帶也讓身為照顧者的家人們原有的生活起了極大的變化。但失智者或許會慢慢忘掉所有的事情,然而「愛」的感覺是不會忘記的,我們可以讓他們深深覺得自己被愛。雙親逐漸遠去的昨日大概是從2007年開始,哥哥時常和我抱怨,媽媽老是在家做怪,有時候晚上還會一溜煙的偷跑出去,讓他覺得非常困擾。不過因為我在家中排行老三,婚後很早就沒有和爸媽同住,再加上律師的工作忙、我大概一週回去看他們一次而已,也沒有覺得太奇怪。雖然如此,我與其他的弟兄姊妹就決定聘請幫傭來減輕哥哥照顧的負擔。然而隨著時間過去,媽媽的異常狀況越來越明顯,她開始會無故和老爸吵架,已是老夫老妻的兩人竟然吵到要離婚。那時媽媽老是嚷著「現在你看到的爸爸是假的!」、「你爸有外遇,都不知道平常偷偷摸摸的跑去哪裡!」。除了幻想外,媽媽還突然變得很喜歡到外頭四處撿東西,她會從舊衣回收箱拿很多衣服回來,她好厲害,會用一根衣架伸進箱子裡面去勾衣服。這些五花八門的衣物塞得家中一箱又一箱、到處都是。眼見各種怪異的行為與幻想越來越離譜,再加上家人察覺母親雙手會止不住地顫抖,我們發現不對勁,連忙帶她去大醫院就醫。一開始我們想說年紀大、手又會抖,應該是「帕金森氏症」吧,沒想到神經內科醫師看診後告知我們,媽媽的問題是失智症引起的,而且確診病程已經進展到中度。過了兩年,曾是軍人的父親也開始出現異常情緒與幻想,這時換爸爸覺得媽媽有外遇,而且時常會情緒突然失控,會在公眾場合為了小事暴怒,大吼大罵身邊的人。有了帶母親看診的經驗,我們很快知道父親也需要就醫,因為爸爸的自尊心很強,所以我就連哄帶騙的跟他說「爸最近都睡不好,媽媽固定在看的醫師很漂亮啊,我們就去給醫師看看,然後拿一些好睡覺的藥。」就醫後,父親確診罹患失智。從疲累潰堤中再次站起爸媽接二連三罹患失智症後,讓我身心俱疲,因為女兒已經上大學到外地住校,所以週間我就搬回家和爸媽住,照料他們的起居,週末再回自己的家。那時白天忙工作,晚上要照顧爸媽。有時會遇到媽媽在晚上堅持一定要找某樣東西,就得陪著她翻箱倒櫃、整晚都無法睡覺;再加上她會跑到外面亂撿東西,整個屋子裡除了舊衣之外也堆積各種雜物,若是偷偷清理掉被發現,她會吵得不可開交。我們曾經送媽媽去日照中心,雖然生活變得比較規律,鬧脾氣的情況略有改善,但她晚間的怪異行為和睡眠障礙仍三不五時的出現,在照顧幾年之後,我發覺自己也變得不太對勁。我記得,日夜不間斷的壓力開始讓我每天起床就拉肚子,慢慢地,我常常感到很累卻睡不著,時常覺得胸悶、喘不過氣。連續看了很多次醫師,做了一大堆的檢查通通都正常。最誇張的時候,我接連一週都沒睡,沒辦法只得去看身心科,醫師問診之後認為我已經有憂鬱症了,這時我的狀況也糟到完全無法工作,甚至連續一個月我連出門的力氣也沒有。如此糟糕的情況,我選擇讓自己安靜下來並好好的沉澱。其實從照顧爸媽開始,我就呈現半退休狀態,自己生病後就順勢從職場退休。時間空下來後,靠著自己很強烈想要好起來的信念,在先生的陪伴下,我每天都強迫自己外出運動,也穩定的服藥、充分休息,自己的身心慢慢的安定下來。我記得,當時身心科醫師建議,若長期照顧父母會讓自己的生活負荷超載,那麼尋求專業的照護機構協助,其實也是一個辦法。在與其他手足討論過後,就開始著手安排讓父母住進安養中心,我們去參觀的時候,導覽的社工告訴我們,中心剛好有兩個名額出缺。然而,即便親身照顧過程中受了很多苦,但是想到要一次把父母都送到安養中心,內心覺得十分掙扎,因此,我們決定先安排照顧需求較大的母親入住。非常感謝神的帶領,在入住名額一房難求之下,媽媽竟然能夠如此順利住進安養中心。母親入住後,我感覺背上的重擔輕省了些,也因著這個機緣讓我在安養院認識了上帝,成為基督徒。有一天我去安養中心探望媽媽時,遇到中心的護理長,她與我分享福音。當時我感受到從未有的愛與溫暖,我就信了耶穌,她同時邀請我去教會。非常神奇,那時候我才發現,這位護理長邀請我去的教會,竟然和我以前上班的地方只隔了一條馬路的距離。當我第一次踏進教會,一聽到大家開始唱詩歌,眼淚突然就止不住地流個不停,莫名感覺過往的重擔突然全都放下了。我開始讀聖經、參加教會查經班,讓生命慢慢地從爛泥中被拉了出來,又有力量可以陪伴別人,我的憂鬱症得到完全醫治了;感謝主的帶領,讓我在最困難中認識祂並經歷祂的恩典與醫治!如今,使我有力量可以陪伴及幫助別人。學習留下愛的感覺第一次認識瑞智基金會(當時稱為瑞智事工),是在台北宏恩堂舉辦的「家屬訓練班」,當時我被邀請上台做見證,與大家分享自己照顧父母、從憂鬱症中走出的歷程。我跟所有家屬分享,我是律師,我不用擔心經濟的問題,加上我還有哥哥、有弟弟,甚至還可以請得起看護協助,我告訴他們:「像我們這樣『有錢、有閒、有人』的人都倒下了,我能深深體會到你們心中的苦、背上的重擔,若沒有足夠的資源及支持系統,你們或許會跟我一樣,扛不住這與日俱增的壓力及困難。」感謝主,雖然因照顧父母我生病倒下來,但是我卻因此認識耶穌,得著醫治及力量,致使我可以走出來,由一個被幫助者成為幫助者,得以在照顧旅程中成為失智家庭的陪伴者。每當看到失智長輩們的單純與快樂,我常思考,該怎麼做才能更多傳遞我們的愛,讓失智長輩的身心持續享有平安的狀態呢?
-
2021-01-27 科別.精神.身心
當憂鬱症患者告訴你想輕生,該怎麼辦? 4句話千萬不要脫口而出
「我覺得我要完蛋了」、「我活不下去了」、「我想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些話不只是單純的情緒低潮發洩,而是憂鬱症患者每日上演的真實心聲,當他們有這些念頭時,代表悲傷、絕望的情緒已達臨界點,即使用盡了一切方法,依然無法排除痛苦,最後選擇自殺的道路,來逃離黑暗深淵。 憂鬱症 分為「想死」與「不想活」兩個面向 究竟,憂鬱症為什麼難以走出來?甚至讓人痛苦到活不下去?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章秉純說明,憂鬱症患者想輕生的原因很複雜,難以一概而論,但大抵上可分為「想死」與「不想活」兩個面向。「想死」多與個人不公平的感受有關,或是表達對世界的控訴,患者過去所遭遇過的陰影或悲慘經歷,像是:從小被別人霸凌、被原生家庭虐待等,都會讓人產生痛苦、絕望、不滿的感受,覺得為什麼這樣的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不想活」的情況則更嚴峻一些,代表著對世界絕望,已經沒有活下去的能量,例如:罹患重病、遭逢重要親友的死亡等。患者已失去讓自己感到快樂的能力 憂鬱症患者必須經常忍受一次又一次低潮的襲擊,獨自面對掙扎與痛苦的情緒,而這樣的情緒並非「正面思考」或「想開一點」就會好轉,因為患者的大腦在生理因素和長期壓力的交互作用下,已失去了讓自己感到快樂的能力,當無法撐下去的時候,就會覺得或許選擇結束生命可以停止悲傷的輪迴。章秉純補充,憂鬱症患者的輕生情緒常是累積而來的,在引發實際的自殺行動事件之前,通常已累積了非常多的負面感受,當憂鬱繼續惡化時,患者可能還會產生「幻覺」,耳朵會聽到有人在罵他、說他不好,甚至叫他去死,而這些感受將影響患者走上自殺的道路。 避免情緒勒索、叫對方想開一點 身為憂鬱症患者的親友,往往很難理解對方內心的痛苦,也不知道要如何勸慰對方從輕生的念頭走出來。章秉純建議,與其請對方「看開一點」、「不要想太多」,不如轉而支持他:「我知道你盡力了,現在對你來說的確很痛苦,我們一起想一想,還有沒有什麼別的選擇可做呢?」,或者也可以說「過段時間情況或許可能改變,我們一起等等看」。盡量不要逼問對方「為什麼想尋死?」或是輕率地說出「事情會慢慢好轉」、「你不在了大家都會難過」等情緒勒索話語,因為這可能會讓患者的壓力過大或是認為身邊的人僅是將問題單純化,使患者產生無助、自責與罪惡感,甚至關起溝通的心門。 陪伴就是最大的支持 即使不知道要說什麼安慰的話,也可以靜靜地耐心陪伴對方,因為光是待在對方身邊,就能給予憂鬱症患者很大的支持。而在情況允許下,建議可陪他一起至身心科就診,讓專業的醫師進行診斷與治療,這麼做也能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不被對方的負面情緒所干擾。章秉純說,若將憂鬱症患者的大腦想像成一塊鋼板,患者服用藥物,就是將大腦鋼板融化,來爭取醫療介入、認知重塑的時間,專業醫師再接續協助患者改變想法、給予支持、賦予能力,加上親友的耐心陪伴,才能為患者大腦刻出新的思考方式、賦予新的意義,慢慢幫助他們走出憂鬱的深谷,降低自殺的風險。 source=index201607">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詢專家/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 章秉純)延伸閱讀: ·台灣每年近4千人自殺死亡! 微笑的背後可能就是憂鬱,臨床心理師教2招防心病 ·憂鬱症不是因為想太多! 常見5大症狀都是求救警訊
-
2021-01-25 科別.精神.身心
女長期飽受憂鬱症之苦 檢查才知嚴重缺乏維生素D
新竹一名30歲女子長期飽受憂鬱症之苦,原先接受抗鬱劑治療一年多,更換數次抗鬱藥物治療效果皆不盡理想。直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鄭映芝建議抽血檢驗,發現該女嚴重缺乏維生素D,血中維生素D或者稱骨化二醇,濃度介於20ng/ml到30ng/mL被認為不足,理想值為30-80ng/mL,因此除原先的藥物治療,並協助女子搭配額外的維生素D營養品補充,讓女子的憂鬱症在藥物與營養品的雙重治療下大幅改善。鄭映芝曾在2020國際期刊Depression and Anxiety發表「維生素 D補充劑用於憂鬱情緒的統合分析」,統合過往25個使用維他命d在治療憂鬱症狀的研究,共有7534名受試者,發現補充維生素D可有效幫助減少負向情緒,尤其針對血中維生素D濃度不足、且伴隨有憂鬱症的人來說,補充維他命D的效果與反應最佳。因此,有憂鬱症跡象的個案,可考慮先到門診檢驗維生素D濃度,瞭解維生素D高低,再與醫師討論是否加強日曬或是需要應該額外補充維生素D。鄭映芝建議,一般人每天至少補充劑量應大於2000國際單位,若單想從日曬得到足夠的維生素D3,條件為不防曬,必須要曝曬在波長290nm~315nm之間的陽光下,皮膚才能將陽光轉換成維他命D,通常是曬正午的陽光才有辦法吸收到的波長,建議日正當中(約早上10點至下午2點)、躺下、身體大面積曝曬、約15-30分鐘。但在這種狀態下曝曬陽光,須注意紫外線A(占95%陽光紫外線)對人體產生皮膚癌的風險。因此適度從膳食,富含維生素D食物來源,如肝臟、魚肝油、多油脂的魚類、強化乳製品、蛋黃(Vitamin D3)、菇類(Vitamin D2)等)或是營養品補充可能會比加強日曬來的方便與安全。鄭映芝說,冬天濕冷的天氣,會造人部分民眾有所謂的季節性情緒失調,國外將這種病症俗稱為「冬季憂鬱症」,症狀包含憂鬱、渾身無力、疲倦、沒精神、體重增加等。若是以上症狀,建議可跟醫師討論找出最佳解決方案。
-
2021-01-1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四大護心穴道」每天按壓20下 促進心血管循環!
天氣寒冷會影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到了冬天很多人會有手腳麻木、腰痠背痛的感覺,嚴重一點甚至會有胸悶、肩頸麻木,好像隨時要中風,會有這些感覺就是因為全身循環變差,所以本文就要教大家護心的四大穴道,幫助改善氣血循環喔! 一、百會穴 在道教中有一句話,「百會是一身之腦、百脈聚集的地方」,在中醫醫學裡也講到「諸陽之會」,就是全身的陽氣都會匯聚到頭頂正上方的位置。有何功效? 按壓百會穴,能平肝熄風、安神醒腦、開竅跟提升陽氣。 如何找?按壓方式? 從兩邊的耳朵最尖端,往上做一個連線到頭頂,然後對稱身體的正中央一樣往上連線,兩線交會點就是百會穴。而按壓方式分為兩種: 1.將手拱起來用指甲的部分,敲擊百會穴 2.用手的指腹按壓,每次按3秒休息一下,重覆20次 如果不小心按偏離了怎麼辦? 不用擔心,因為在百會穴四周各一寸的地方,有四個穴道叫作「四神聰」,也是中醫治療血液循環或中風的常用穴位。 二、勞宮穴 又稱掌中穴或鬼路穴,勞宮穴屬「十三鬼穴之一」,為什麼叫鬼穴呢?因為中醫在古代認為身心科的疾病、精神分裂、躁鬱症,都跟鬼魂有關,所以可以治療這些疾病的穴道,就稱為鬼穴。 而勞宮穴屬十二經絡中的「心包經」,「心包」跟心臟是不一樣的東西,古書中提到心包是代心受邪,意即能保護整個心臟,調整心血管循環。 有何功效? 能安神鎮定、降血壓,改善身心科方面的疾病,或是突發作的心律不整、心悸。 如何找?按壓方式? 將手掌攤開、手心朝上,接著握拳中指間對到的點,就是勞宮穴,它在二三指骨中間,壓下去會有酸的感覺。可直接用大拇指,對著勞宮穴用力按壓三秒鐘放開,或是用原子筆蓋按壓,都能達到刺激的效果。 三、太衝穴 有何功效? 能鎮定安神、降血壓,放鬆情緒,許多醫師在治療慢性高血壓或血液循環不好時都會使用這個穴道。 如何找?按壓方式? 在腳的大拇指跟食指中間,順著中間的肉往上輕壓,壓到骨頭的地方就是太衝穴。在按壓這個穴道時,需特別小心因感覺會較強烈,按壓方式一樣用手指指腹或是原子筆蓋按壓三秒鐘放開,大概按20次即可。 四、神門穴 屬十二經絡中的心經。如何找?按壓方式? 神門穴找法稍微複雜點,分兩種找法。 第一種找法是由手部的小指,往下到手腕橫紋的交界處,用手去觸摸會發現有凹陷感,因為正好處於兩條肌腱的位置。 第二種找法為,在手腕橫紋的正中央,用筆畫一條線,接著在左右邊分別再畫分成三等份,變成六等份後,靠近最右邊的就是神門穴。 有何功效? 能安神定志、安定自律神經、治療失眠,尤其緩解心悸與胸悶的效果特別好 怎麼確定自己找的穴位是對的? 其實這點不用擔心,中醫有一句話叫做「離經不離穴」,只要能夠按在整條經絡上,有感覺到酸麻腫脹疼痛感,就代表是正確有效果的喔。 以上四種穴道,大家都記得了嗎?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按壓穴道時,應適可而止不要過度用力按壓,另外,按壓穴道只能達到保健的效果,當身體真的不舒服時,還是要就醫尋找病因喔。 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1-01-07 科別.精神.身心
壓力大、要求完美容易自律神經失調?醫師教「2招」找回自癒力
不論是在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免不了會碰到壓力來襲,適度的壓力可以讓自己表現得更好,但若長期處於高壓之下,就有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而產生焦慮、失眠等症狀,究竟自律神經在人體內的作用是什麼?和壓力又有何關係?所謂的自律神經,它控制著體內的心、肺、腸、胃及其他內臟等器官,使其維持生命的基本機能,包括心跳、血壓、呼吸、胃腸蠕動和內分泌等。自律神經受到情緒、壓力影響而自律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當人在面對壓力時,交感神經會活絡起來,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呼吸急促、肌肉緊繃、腸胃抑制蠕動,讓人提高警覺,保持專注力,以應付外來的刺激和挑戰;當人們處於休息狀態時,副交感神經就會活絡,讓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呼吸變慢、肌肉放鬆、腸胃加速蠕動,讓人放鬆休息,保持所需的體能。雖然自律神經不受大腦意志所控制,但很容易受到情緒、壓力所影響,若人們長期處於高壓之下,交感神經會一直處於活絡的狀態,讓身體持續緊繃,最後導致一連串的不適症狀,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運作失衡,這就是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並非抗壓性差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章秉純表示,通常心思細膩、追求完美的人,較容易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這樣的族群並非抗壓性差,而是個性較認真、容易把壓力或事情攬在身上,長期下來使身體發出了警訊,加上社會變遷快速與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人們無法預期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也容易感到恐慌、焦慮,讓自律神經失去平衡。章秉純進一步說明,自律神經失調時,通常會產生三大常見症狀,分別是「便祕或拉肚子」、「心悸恐慌」和「睡眠失調」,如果在看過很多醫生後,檢查報告依然很正常或找不出問題時,建議可至精神科就診,檢視自律神經是否出現狀況。此外,章秉純指出,自律神經失調在醫學上並非正式的疾病,而是一種症狀,但長期下來可能會誘發其他問題,例如:心臟病、高血壓、焦慮、憂鬱、恐慌等,因此要把它視為正式的疾病來看待,並盡快就醫診斷。學會放鬆,讓心跳呼吸緩和面對自律神經失調時,章秉純建議,可透過兩個方法舒緩放鬆,讓自律神經更容易調節,分別是「調整呼吸」與「睡前催眠」。「調整呼吸」指的是慢慢地吸氣、吐氣,讓心跳、呼吸緩和下來,使身體感受到放鬆,而「睡前催眠」是把睡眠環境佈置得輕鬆和諧,想像自己在溫暖的情境中,感受自己的辛勞與酸痛漸漸離去,不知不覺,身體就會慢慢進入休息狀態。章秉純表示,雖然生活中的壓力無可避免,但可以試著「活在當下」,把焦點放在感受「當下的時光」,不要過於擔憂未來,也不要一直檢討過去發生的事,這樣才能保持心緒的平靜,從不安的感覺中釋放自己,增強自律神經的復原力。諮詢專家/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 章秉純
-
2020-12-09 科別.精神.身心
疫情焦慮老覺一肚子大便 男不敢再吃暴瘦求助身心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許多民眾因投資虧損、生意一落千丈,出現焦慮到無法下嚥的狀況,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身心科職能治療師吳青燕建議,若有相關症狀,其實可以尋求身心科的輔助,早日回歸日常生活。吳青燕分享,個案順哥(化名)即便年紀輕但熱愛投資理財,早已先為退休生活打算,不過天有不測風雲,這場突然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使得投資嚴重虧損,打亂原本的生活步調,順哥也開始無法入眠,覺得自責對不起家人。吳青燕表示,順哥的心情嚴重影響身體,發現自己無法再像過去一樣順利排便,覺得滿肚子都是大便,因此越來越不敢吃東西,但檢查過並沒有發現腸阻塞等消化問題,但不舒服的感覺仍持續,胃口也越來越小,食不下嚥,短短幾個月就瘦了10多公斤,甚至萌發輕生的念頭。在醫生的強烈建議下順哥才願意嘗試住院治療,桃園醫院身心科病房內有專任職能治療師提供各式團體活動治療,吳青燕說,順哥喜歡書法活動,可參加書法團體藉此降低焦慮感受,更可讓心情有出發的管道,病友間也會互相打氣鼓勵。吳青燕指出,順哥經過住院治療、穩定服藥、培養規律生活作息後,睡眠漸有改善,也能夠吃完一個便當,對排便狀況不再鑽牛角尖,也不再只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反倒開始能去關懷鼓勵其他住院成員,整體狀況持續向上提升。吳青燕提醒,若民眾身旁也有這樣的親友,受到重大打擊影響到日常生活甚至有輕生的念頭,除了關懷陪伴外,也可以尋求有提供住院服務的身心科協助,病房中除了醫師、護理師外,還有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完整的照護團隊可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幫助個案重新調整步伐。
-
2020-12-0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那些沒能殺死我的,使我變得更堅強!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以一位身心遭受雙重打擊的癌症病人分享她「42歲發現罹癌,同時間發現丈夫外遇」的遭遇,而引起「醫」、「護」的及時回應。在癌症醫院工作的心身科醫師深為這位堅強女性所感動,希望她能以其親身經歷的痛苦與成長,讓正在受苦的人獲得鼓舞,找到意義與希望,也讓有幸沒有經歷雙重痛苦的讀者獲得啟發;一位癌症專科護理師也說出她如何將心比心,了解病人所經歷的痛苦,並讚賞她用堅定溫暖的心將生命的苦難化為燦爛的顏料,把自己的一生畫成鮮亮的油畫,告訴我們存在本身就是件美好的事。希望這星期所播放的是一首很美的「三重奏」讓我們可以感受病人、醫師、護理師彼此穿插演出,傳達美麗的關懷與愛。讀了蜜絲琳的文章「42歲發現罹癌,同時間發現丈夫外遇,我現在都還好好的,那妳為什麼不能?」後,我想起德國哲學家尼采的這句名言:「那些沒能殺死我的,使我變得更堅強!」看到蜜絲琳同時面對身體的危機與丈夫的背叛,能夠很快的沉穩下來積極治療癌症,也明快的處理婚姻的危機,從身心雙重的打擊再度站起來,很替她感到高興,同時也由衷的佩服。雖然做為在癌症醫院擔任身心科的醫師,看過一些如蜜絲琳遭遇的病人,但是多數如此不幸的病人,尤其是遭受婚姻的挫折時,癌症的衝擊與創傷還比較容易復原,但是被曾經相愛互許共度一生的伴侶背叛,常常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平復。有些病人因為婚姻的不幸,情緒低落,懷疑自己是不是還值得被愛,甚至動了不如早點結束此生的念頭,需要家人朋友與心理專業的支持,過了很久才能撫平創傷。有幾點當病人遇到婚姻問題時,會提醒病人的,以避免在嘗試挽回婚姻時,受到對方一再的傷害,在此與大家分享。彼此爭吵時的惡言相向,特別是人身攻擊的內容,通常不是事實。有些出軌的伴侶,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反而批評對方「太強勢」、「不夠溫柔體貼」、「太獨立,感覺不到自己被需要」,或者是「太依賴」、「甚麼事情都無法自己決定」等等。可是仔細回顧起來,這些指控其實在彼此相識相愛時,就早已了解對方的特質了,甚至是因為欣賞這樣的特質才會在一起的。「結婚久了,特別有了小孩以後,就沒有愛的感覺了。」這種說法,通常也是背叛者為自己找的藉口。因為婚後為了柴米油鹽忙碌,由於帶小孩而少了夫妻共處的時間,這是婚後的常態,是每對伴侶必須共同面對的。而且感情的經營是雙方的責任,需要共同努力。有一方希望感情加溫,那他可以主動提出並且試著行動來重拾熱情,而不是拿來當作背叛的理由。如果努力溝通也試著改變,意圖挽回婚姻,但是對方還是一再出軌,那麼要認真考慮是否他真的不適合做為終身伴侶。有些人已經給他很多次機會,但是他還是一再傷害你以及家庭,那他應該不適合這個家。因此如果最後還是決定分手,在傷痛較為減輕而能稍稍平心靜氣時,會請病人回顧一下這段感情,在整個人生中佔的分量。當然大多數的人會說感情、婚姻是佔極大的比例,但同時也會發現,感情、婚姻占比再大也不是人生的全部,我們還有很多愛我們的家人、朋友、同事。感情、婚姻的不成功,並不代表人生的失敗。當然感情、婚姻的挫折,對當事人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但是如同尼采的名言,不少人是在經歷重大的創傷與挫折後,如浴火鳳凰般重生,甚至活出更精彩的人生。原本心理學界是在遭逢重大創傷,如在水災、地震、火災等的存活者身上,看到他們不僅沒有被逆境擊倒,除了強韌的復原力之外,還活出了「正向的改變」,這樣的「正向改變」在癌症病人身上也看到了,稱之為「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不少病人在歷經抗癌治療艱辛的歷程,或是如同蜜絲琳不幸同時遭逢背叛的創傷之後,回顧這段辛苦的歷程,發現到自己不適只有「失去」,同時也獲得「成長」。因為他們發現,原來身邊有這麼多愛他的人,同事願意代班,讓他不用額外請假可以如期地進行治療,長官也盡可能在治療期間安排較輕鬆的工作內容,原本只會滑手機、玩線上遊戲的小孩,現在會主動幫忙做家事。自己也發現人生觀不同,對於工作不再吹毛求疵,因為雖然工作重要,但是健康很重要、親子關係很重要、回報同事與朋友的善意也很重要。病人會回饋說更清楚自己的人生要甚麼,把人生中的事物優先順序會重新調整。通常會把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心情保持愉快擺第一位,錢財、功名的追求似乎不是優先的事。而且變得更有愛心與同理心,更能體會受苦的人的感受,更樂意去幫助他人。有些人發現自己變得有自信、很獨立,因為癌症的生死挑戰以及與被所愛的人背叛都走過來了,還有甚麼逆境是克服不了的呢?當然也有的人發現自己變得更謙卑,有太多的事情不是光靠「人定勝天」的信念就可以的,也不是山盟海誓就能白頭偕老。面對世事的無常與不確定,不再怨天尤人,怨懟老天為何老是與自己過不去,反而對生命充滿感激,更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活在當下,把握當下。希望蜜絲琳的文章,以她親身經歷的痛苦與成長,讓正在受苦的人獲得鼓舞,找到意義與希望;也讓有幸沒有經歷雙重痛苦的讀者獲得啟發。
-
2020-11-29 科別.耳鼻喉
預防眩暈復發 耳鼻喉科醫師:減輕壓力、秋冬注意保暖
眩暈發作起來,嚴重時讓人根本下不了床,一步都走不穩,大暈狂吐,痛苦得不得了,輕微的也會讓人心煩意亂,工作、社交大受影響,恨不得能有神醫神藥,可以把症狀瞬間治好。可惜現實生活中,眩暈的治療並沒有那麼單純,因為其成因複雜,僅有部分人能快速見效,許多病人還是要耐心回診、服藥,更重要的是維持正常作息、減輕壓力,秋冬要注意保暖,才能減少復發機會。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楊庭華表示,引起眩暈的內耳疾患有多種成因。例如常見的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耳石症)、前庭神經炎、梅尼爾氏症,在治療方式上就各不相同。1. 耳石症施以耳石復位術,利用重力和姿勢變化,移出耳石。以耳石症為例,耳石器官與半規管處在相鄰的位置,半規管開口雖小,掉落的耳石還是可能會進入半規管,如果量多聚集成團,在特定角度的運動下,就會造成眩暈。耳石團可能隨日常活動震盪而漸漸散開,使眩暈症狀好轉,但若症狀持續就需要施行耳石復位術,在醫師引導下,利用重力和姿勢變化,讓耳石移出半規管,效果相當良好。楊庭華表示,部分病人可能一次見效,但多半需要重複數次,所以在門診施行外,也會給病人衛教單,回去在家人陪伴下做較為簡易及安全的復位法,通常兩周到一個月內症狀可消除。2. 前庭神經炎症狀嚴重常需臥床,需藥物控制與平衡復健運動。前庭神經炎是內耳性眩暈當中症狀最嚴重的。由於平衡神經功能嚴重異常,剛發生時病人的暈與嘔吐都十分強烈,多半躺在床上不能動,就醫時常常需要出動救護車。這樣的症狀可能持續數日方才漸漸改善,當下只能採用支持療法,病人盡量臥床休息減少動作,並以藥物減輕眩暈與嘔吐的發生。楊庭華表示,前庭神經炎的恢復主要依賴中樞神經系統的各種代償機制,包括視覺及本體感覺的協助。長期來說,多半能回復正常生活,但也可能留下一些後遺症。例如在動作中感覺到短暫的失衡或眩暈。平衡復健對於前庭神經炎的康復有很大助益,所以只要過了臥床期,就要趕快開始做平衡復健,這也能加快平衡的恢復。平衡復健要由簡而繁,由慢而快,不要操之過急,過程中要注意安全。除了基本的平衡復健體操之外,騎腳踏車、打球,都是很好的平衡復健活動。3. 梅尼爾氏症調適壓力、限制鹽分攝取、避免特定食物、改善作息。梅尼爾氏症約佔內耳性眩暈的一成,臨床表現為眩暈伴隨有聽力症狀,而且症狀常會隨時間波動。比如早上聽不清楚,耳鳴比較大聲,比較暈,但可能到下午又變好一些。梅尼爾氏症被認為與內耳的內淋巴水腫相關,治療亦有用利尿劑去消水腫的方式。病人若有壓力過大、焦慮、睡不好等問題,會惡化眩暈及聽力症狀,這時也可能需要抗焦慮的藥物。其他口服或耳內注射藥物的方式,可由醫師視病情適時給予治療。不過藥物只是治療的一環,楊庭華表示,最重要的還是壓力調適、限制鹽分攝取,及規律的睡眠作息。像護理人員作息不定,也是梅尼爾氏症好發族群。適當的食物選擇可能也有幫助,有些病人少吃乳製品或發酵食品會減少發作的機會,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需要食物限制,原則上發現有吃了會暈的食物,就盡量不要再吃。楊庭華表示,梅尼爾氏症的病人基本上很敏感,要避免壓力,情緒緊張、心情低落。他舉例有位商務人士病患,飽受梅尼爾氏症反覆發作之苦多年,結果搬去中南部務農後就不藥而癒。氣候改變也是好發因子,冷天睡覺要保暖裸露在外的頭部,可以開暖氣,能減少眩暈發作的機會。4. 其他原因的眩暈心血管問題或藥物影響。曾參與推動北榮開設眩暈聯合門診的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永煬表示,引發頭暈或眩暈的原因很多、需依症狀發生過程及相關身體病徵仔細評估,才能有正確的診斷。除了耳科或周邊神經的問題,也可能來自中樞神經方面的疾病,例如暫時性腦缺血發作、腦幹或小腦中風、前庭型偏頭痛、癲癇性眩暈 、多發性硬化症、頭頸部動脈剝離等等。有些頭暈或眩暈與心臟血管問題有關,例如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甚至主動脈剝離等。另外,很多藥物也會使某些患者感到頭暈不適,包括心血管藥物、神經科藥物、身心科藥物、抗癌藥物,甚至治攝護腺肥大的藥物也有可能。林永煬提醒,只要感受到跟以往很不一樣的平衡感失調、頭暈的感覺、暈眩,都要仔細檢查,不要輕忽。
-
2020-11-24 科別.精神.身心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精神病?專家破解3大迷思
Q1:自律神經失調又稱精神官能症,是一種精神病嗎? 有病人說他一聽到醫生談到「自律神經失調」這個詞彙,回家上網查,發現不得了,竟然又稱為「精神官能症」,問說這和電視劇中的「思覺失調症」是不是相同的疾病? 醫學上的「精神科」,現在常稱為「心理科」或「身心科」,常見的重大精神疾病包括: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妄想症、憂鬱症、雙極性情感型精神病(舊稱躁鬱症)等。在電視劇或報導中所見的患有幻覺、幻聽或被害妄想的思覺失調患者,是大腦裡的功能運作、神經傳導和結構出現極大的障礙,在治療上會比較複雜;而包括思覺失調症在內的精神疾病,常常會有「缺乏病識感」、「分不清現實和想像」的狀況。 尤其在沒有病識感的情況下,病情不穩定時,面對照護自己的人,卻不存在有被照顧的感受,如果不積極就醫治療,病情持續惡化, 可能造成自我、週遭的人或社會的傷害。經過正確的醫療處置,病情則能有效控制,病人也可以回到社會,正常社交、工作。 「精神官能症」雖然也跟上述病症被歸屬在精神科、身心科或心理科的看診範疇裡,但行為和正常人並不會有太大不同,對生活有自理能力,也多具有病識感和現實感。病患會有緊張、焦慮、鬱悶、煩躁、不安等心理症狀,主要是因為壓力而導致心理失衡,包括焦慮症、輕度恐慌症等。 而「自律神經失調」在這類心理疾病中是最輕微的一種,因此, 我們不妨把它當作一個探索精神狀態的初期生理指標,最不需要的就是擔憂、害怕或抗拒,而是要認真找出潛在病因並積極改善。 Q2:這種病會不會跟著我一輩子?有可能治好嗎?治療期需要多久? 自律神經失調雖然不是嚴重致命的疾病,但確實讓許多人感到困擾,甚至痛苦。 「我到底是什麼病?」 「我是神經病,還是精神病嗎?」 「我是該看神經科,還是精神科,或是家醫科?」 「我的病會好嗎?」 「我的病要多久才會好?」 「我的病要吃藥嗎?」 「藥要吃多久?」 「藥有什麼副作用?」 「藥吃久了,會不會老年癡呆?」…… 以「我的病」、「我的藥」、「為什麼」的一連串的提問,常讓醫師招架不住。也因為了解大家希望解除「自律神經失調」的渴望, 才有這本書的誕生。 但也請各位想想,從一個健康正常的狀況,到身體有點不舒服, 再到有明顯不適,最後終於來到醫療院所,找醫師問診,這中間經歷過多少漫長的時間?身體的神經系統從原有穩定狀況一點一滴地逐漸轉變為失調,到底已經被破壞多久了? 所以,請放慢腳步,給自己多一點時間,來聽醫生的建議吧 ! 請放慢腳步,給自己的身體多一點時間,來恢復吧 ! 談到治療成效,很重要的關鍵是病患配合的意願。 每次說到這,病人都會回答:「有哦 !王醫生,我都有照三餐吃藥耶。」但是這還不夠呀,遵循醫囑服用藥物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搭配「調整自我」的行動,包括你的生活作息和心情調適。 如果病人只是準時就診、準時吃藥,自身卻不努力自我改善,最多只能達到勉強六十分的成績,這種效果也不是大家能接受的,病人總以為吃了藥就應該有百分百效果,結果不如預期,又開始找下一個名醫。 身體是可以好轉,這些病也有根除的可能,重點在於你願意回頭檢視造成不舒服的根本原因嗎?願意針對病因去修正自己的生活型態嗎? Q3:自律神經失調該看哪一科?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既然是全身性的,從內到外,從頭到腳,都有可能發生,因此建議病人先到家醫科、一般內科、或內兒科就診, 把可能的相關疾病先做排除,最好是你最常、最習慣去看的醫生,並且是有檢查儀器與設備的基層診所。 舉例來說,病人若有胸悶或胸痛現象,雖然病因多元,通常會先擔心有心臟、肺部方面的問題,當做完相關檢查,並排除可能性之後, 醫師認為病患有需要再到心理科或身心科做諮詢時,便會開立轉診單至醫療院所轉診就醫;若是做完檢查發現指數都正常,如果醫生沒有針對病因做特別說明時,病人也可以主動詢問接下來可以去哪個科別求診。 在臨床上看到太多病人發生不適之後,一開始都選擇先到大醫院的各大內科巡迴一次,找不到病因的情況下,又到醫學中心再巡迴一次,重覆折騰一遍後,答案依舊不知,心情更鬱悶,對病情的改善完全毫無幫助。另一方面,若是在基層診所做心電圖或X光檢查,有些最快二十至三十分鐘便可知道結果;一般在大型醫院進行檢查,需要等一、兩週,才能回診看報告。 試問,這段時間內能忍受等待答案的煎熬嗎?也許有的人本來病情不嚴重的,可是當心情因為擔憂、不安而起起伏伏時,病情是不是會加重? 在門診就看過這些現象,病人因為最近一、兩個月胸悶、胸痛來就診,訴說著自己如何不舒服、全身無力,可是一等檢查做完得知身體沒有大礙後,走出診間時,卻明顯地元氣恢復一半以上;還有病人述說胸口悶悶的,先請病人伸出右手讓我量脈搏,一檢查心跳發現每分鐘已超過九十,他本來無感,還問我說「王醫師,你會把脈喔?」 當聽完我說心跳過快後,須安排心電圖檢查。檢查當下,則心跳次數上升到一百,接著再做一次,心跳又升到一百二十以上。 這說明什麼?代表這個病人對緊張、害怕等負面事物的承受度是比較低的,也就是他並不屬於神經大條、遲鈍的性格,而是「太太…… 太敏感」了,也太負面了。 基本上建議,不需要一有不適症狀,就往大醫院甚至醫學中心跑,自覺有必要到醫院做檢查的話,先向熟悉的基層醫師,也就是家庭醫師來詢問。如果症狀比較多樣化,在健保制度下,進行一系列檢查,可能橫跨不同科別,耗時又傷神,這時不如自力救濟,尋求自費的健檢中心,將基本的檢查一次做完,盡快獲得初步答案,無論病情或心情才能及時得到舒緩。 自律神經失調該看哪一科?簡單的說,尋找有設備的診所,尋找你能溝通的醫生,先排除身體問題,再進行下一步。 (文章&圖片出處/摘錄自出色文化《醫生說你根本就沒病:只是自律神經失調》)
-
2020-11-19 科別.精神.身心
高成就孩子不代表高適應度 醫師建議採「1問2應3轉介」
近期大學生憾事意外頻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提醒,大學生上大學面臨離家,必須適應大學自主管理,也要面對生涯困惑,情感發展,單靠自己其實不容易順利面對,身旁的人可付出多一點關懷,建議有效幫助人遠離自殺可採取「1問2應3轉介」。王明鈺說,高成就的孩子,不代表高適應度,他們過去在學業上平順,但是碰到困難,卻未必有學會面對壓力,不知道如何面對不完美的自己。這時可1問「主動關懷、積極傾聽」,如果發現學生課堂缺席,或是常聚會不出現,或是顯得悶悶不樂,可給予簡單關懷,主動關心「還好嗎?」「有需要關懷?」「你好像不太開心?」這些關懷可引發一個受困的人,可能願意提出協助的機會。目前政府已有發展「心情溫度計」,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到,透過幾個簡單的問題可以快速的了解目前情緒的狀況,提供自身填寫或關心的親友來瞭解。如果分數過高,則進到2應,予以「適當回應、支持陪伴」,當孩子碰到困難無法解決,持續陪伴,讓孩子覺得「世界上有人拉他一把」;3轉介「資源轉介,持續關懷」,若師長發現無法協助,千萬不要放著,陪著他們找到更適合的輔導人員、心理衛生專家、醫療專業等都可以在危及時刻,幫上孩子一把。另外,衛生福利部提供安心專業號碼1925(依舊愛我),民眾只要以市話或手機撥打「1925」,安心專線將持續提供全年無休、24小時免付費的心理諮詢服務。【推薦閱讀】回首台大醫學系漫漫歲月:大學不過人生一瞬:寫給二十歲的自己「我快要撐不住了」焦慮年代的急救包!給身陷地獄的你什麼時候才適合顯露我們的脆弱?從林書豪崩潰痛哭談起「生命沒緊急逃生出口」身為人類無法避免寂寞痛苦與不確定感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1-03 科別.精神.身心
新手媽媽產後憂鬱症 臨床心理師引導走出陰霾
嘉義一名新手媽媽產後憂鬱症發作,日前出現輕生的念頭,臨床心理師以同理心支持產婦調適情緒,運用「呼吸放鬆法」來釋放壓力,逐漸讓她擺脫負面想法。因擔心與婆婆觀念不同將影響孩子未來教養,先生夾在婆媳間左右為難,嘉義一名新手媽媽入住產後護理之家,竟為此哭泣、失眠,還起了輕生念頭。護理之家將她轉介給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尋求協助。臨床心理師陳可家說,這名新手產婦是得了產後憂鬱症,透過身心壓力評估,以同理心支持產婦的努力,幫助產婦認知調整適應新改變,運用「呼吸放鬆法」來釋放壓力,逐漸讓她擺脫負面想法。陳可家說,另一半對產婦的支持非常重要,先生主動對家務默契分擔,遇到婆媳之間的衝突時不當傳話筒,需要協調時請試著換句話說,這樣才能緩和當事人雙方的情緒。另外,坐月子期間的產婦心理是脆弱的;陳可家呼籲不要對產婦有太多的指導性語言,應多給一些支持,減少產後憂鬱。而產後情緒困擾的媽媽可以找人聊聊,主動訴說問題,得到家人、朋友的支持,可走出低潮。陳可家指出,造成產後憂鬱的原因很多,婦女產後由於雌性激素、黃體激素下降、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加上難以調適身材體態改變,以及有孩子後生活方式的改變、經濟壓力等問題,在心理上輕則會出現產後情緒低落,重則衍生產後憂鬱症。約有80%剛生產後的媽媽會出現產後情緒低落、不易入眠、焦慮等症狀,通常大約1至2週就能適應這個改變;而有15%左右的婦女衍生為產後憂鬱症,會持續超過2週心情沮喪、失眠、食慾不振、失去興趣、極度焦慮、難以專心、常常自責、甚至有輕生的想法,無法照顧嬰兒。陳可家建議,如果產婦仍然無法自我調適,一定要尋找專業的醫療團隊協助,接受身心科門診服務或尋求專業心理師的幫助。
-
2020-10-31 科別.精神.身心
童年創傷要花一輩子 呂秋遠: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是屁話
台北市一名10歲男童9月晚間被民眾目擊全身赤裸、哭著在路邊收書包,在旁的繼母斥責「閉嘴」,鄰居打113通報。律師呂秋遠在臉書表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那是一句屁話」。天下不是的父母多到你無法想像。如果你沒遇到,是你運氣好,但是,這些悲劇就是存在。台北市議員陳怡君在議會質詢指出,男童兩年前就遭家暴,且立案11次,成為社會局列管對象,身上新舊傷痕並陳,甚至疑遭棍棒毆打,但紀錄上卻說是男童自己的情緒行為,去年解除列管。目前該名孩童並未安置,目前仍與生父繼母住。(新聞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320/4975437 )呂秋遠說,童年的創傷,大部分的人要用一輩子來療癒。影片中小男孩光著身體、哭著找書包的樣子,又不斷哀嚎「不要再打我了」。繼母則是對孩子大吼「你閉嘴啦!」據議員公布的資料,這孩子是列管的高風險群,曾經有11次通報傷痕,但是現在還是沒有安置。呂秋遠說,他曾經接觸過一個個案,是爸爸在女兒面前性侵媽媽,而且不只一次。後來媽媽錄音,才讓檢察官與社工得以介入。錄音裡,可以清楚聽到孩子無力控訴的口吻:「你不要這樣對媽媽好不好?你很過分、很過分,我不會原諒你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那是一句屁話。天下不是的父母多到你無法想像」。他說,如果你沒遇到,是你運氣好,但是,這些悲劇就是存在。而我們小時候遇到那種情形,應該都會這麼想:「當時如果有人來救我就好了。」呂秋遠說,雖然我們都很難過與氣憤,但請保持冷靜的心,他給大家一些建議:1.疫情嚴峻,大部分人都不好過,失業、收入銳減都會使人抓狂,但孩子是無辜的,請不要把氣出在孩子身上。2.要懲戒孩子之前,請先想想,是因為生氣,想發洩怒氣,還是因為真心想改變孩子的行為。如果是生氣,你憑什麼打別人來解決你的怒氣?如果是改變,你讓我痛毆一頓,來改變你的行為好不好?3.孩子如果是因為生理或心理生病,才會哭鬧不休,甚至很皮好動,請不要以為打罵可以讓他變乖,而是要帶去兒童身心科門診讓醫生診斷。有些疾病需要在黃金幼年時期早期治療,可以讓孩子大幅改善。4.社會安全網,是很複雜的問題。包括社工、警察、檢察官、法官、醫生,缺一不可。不是想要安置、停止親權,立刻就可以做到。法律程序都是冗長的,法律已經盡力簡化通報程序,但是任何一個環節出錯或延遲,都會讓孩子得不到快速的保護。5.請不要苛責社工,他們真的不會故意忽視孩子遭受暴力對待。每個行業當然都會有不適任的工作者,但是社工,尤其是保護性社工,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大多數人真的是領著低薪、拚著命,在保護這些孩子,盡量希望一個都不能少。6.如果配偶有暴力傾向,一旦決定離婚,無論如何都請不要把監護權給他。法院不會因為配偶沒有經濟能力,就把監護權判給有錢的那一方。請勇敢的保護孩子,不要讓孩子在無助的環境下長大。7.保護令,如果是未成年的孩子,孩子的法定代理人、三親等以內之血親或姻親,都可以向法院聲請。只要到警察局,就可以辦理,家事法院會盡快開庭審理。請記得備妥驗傷單、簡訊、錄音、錄影,法官才能儘速裁定。8.看到有孩子受虐,如果在現場,請勇敢的靠北施暴者,然後撥打113專線或110,請警方到現場。如果對方不爽,就大聲呼救,施暴者通常是膽小鬼,擅長欺善怕惡,你比他惡,他就會退縮。他跟你說是家務事,你就跟他說,你家就是我家。9.如果經常聽到家附近有孩子哭鬧聲、看到孩子身上有傷痕、孩子會無故哭鬧、生氣、情緒不穩定,請協助通報。再說一次,社會安全網,仰賴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多一分注意,就會少一分遺憾。10.如果男孩的家屬找我,我會義務免費幫忙,但是這只能解決個案,我還是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幫忙通案。是的,家暴不是家內事,關於孩子,與受虐的家庭成員,我們雞婆一點,好不好?抑止家庭暴力,沒有人是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