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1 活動.精彩回顧
搜尋
足跡
共找到
1136
筆 文章
-
-
2024-11-16 焦點.健康你我他
如何照護老寶貝/推輪椅上太武山 喚起失智父記憶
從小我家就沒車,也不會開車,所以很少出遠門。直到父母衰老,為了讓他們多動多看多用腦,我決定自駕帶他們出門,彌補遺憾。考量失智父親喜歡翻閱老照片,對往事仍有感覺,於是開車載他到曾有數十年軍旅足跡之處,只是這些地方或線索不夠或交通不便,如何克難到達,成了我的甜蜜任務。父親曾與袍澤在金門「毋忘在莒」石刻前合影,但太武山步道禁行車輛,又無公車可搭,我便改用輪椅推著他,一路突破重重陡坡,直達金門之巔。過程中,不斷有遊客幫忙加油,甚至回程機場報到時,櫃檯還認出我們這對特別的父子。父親畢竟失智,在我氣喘吁吁之際,他全程無動於衷,晚上還嚷著被騙來,以為是去台北的金門街。但無論多麼荒誕,我依然慶幸他在石刻前,能因為外界刺激,而笑著接受別人稱讚,並當場能說出他的籍貫和一點點在這裡工作的成就。看著父親在太武山上俯瞰金門的背影,雖然我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或能想什麼,但我知道每次重返記憶的旅程,都是我與他,我與童年自己的默默交融,而為了幫助返老還童的父親,我盡量每次駕駛不同車輛,再將出遊合照搭配上同款的模型小車。車愈多,可以讓他賞玩回憶的也愈多,從此我家不再沒車,父親至今依然保有基本的記憶力。
-
2024-09-24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地方名人堂【新北市】各區需求不同 陳潤秋:醫動養為主軸 政策因地制宜
新北市為直轄市之一,人口突破400萬居全國之冠,但幅員遼闊,有山有海,且醫療資源隨人口集中於地勢平緩的西半部,人口樣貌與需求不同,考驗治理模式多元性。對此,新北市衛生局推動「新北醫動養」政策,以「智慧醫療顧健康、運動營養保活力、在地安養更安心」為主軸,協助市民健康促進、疾病管理,再依地方特性調整。醫:導入智慧科技 推動永續醫療、未來衛生所「台灣醫療體系的碳足跡佔全國總排放量4.6%,是排碳大戶。」新北市衛生局局長陳潤秋說,新北市府今年4月率先全台,與轄內12家大型醫院共同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醫院督導考核也比醫院評鑑先一步將ESG納入試評指標,鼓勵醫院發展永續醫療,例如亞東醫院回收尿布重製為名片,雙和醫院回收廢棄藥罐再製成醫療垃圾袋。醫療結合智慧科技,亦能協助減碳。新北市108年起陸續建置智能衛生所,民眾透過智慧生理量測設備、智能運動設備等智慧科技產品,所得的數據上傳至雲端平台整合,AI技術分析後,再傳輸數據資料給保母醫院,不僅讓民眾養成監測習慣,也減少往返醫院的交通辛勞和碳排放、醫事人員負擔。計畫最先以樹林為示範場所,接著推廣到汐止、鶯歌、新店、五股、八里、金山、深坑等地,政策也因地制宜調整,例如林口串連新創產業,成為未來城市大數據應用實證場域;平溪老年人口比率最高,衛生所任務較著重建立失智友善社區、遠距照護。陳潤秋表示,預計119年29家衛生所皆導入智慧資訊科技,之後更將融入「衛生所再設計2.0」概念,打造「未來衛生所」。動:運動營養APP 養成自主健康管理習慣肥胖與代謝症候群是導致慢性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對此,新北市開發「新北動健康APP」,民眾可輸入記錄每日飲食、運動及生理量測數據,隨時監控身體狀況,也可藉由運動等健康促進行為,獲得「健康幣」兌換商品。為提升使用趣味性,APP亦提供多樣化的運動方案,推動「處處都是運動場」的概念,吸引民眾漸進式培養基本運動習慣,增加進入運動中心的意願,例如仿效寶可夢抓寶,鼓勵民眾到公園運動打卡;規劃融入各區特色的「健康大步走」路線,像是運動指導員帶領長者在林口三井OUTLET進行北歐式健走;好友或同事間可揪團,做每日步數的小組競爭,陳潤秋笑說,「衛生局同仁都有加入競賽,我下班後也會貢獻一點。」截至今年六月,APP會員已逾47萬人,公園打卡累計逾229萬人次,上傳運動步數累計逾447億步,效果十分顯著;未來將擴充心理監測功能,照顧市民的身體與心靈健康。養:都會、鄉村在地安養 從失智做起根據統計,新北市65歲以上長者已超過75萬人,居全台之冠,然分布不均,高齡長照政策須有所調整。以失智照護為例,平溪地處偏遠,長者比例高達33.6%,其中失智症人口推估佔10.2%,意即每10位老人中,就有一位失智症患者,因此新北市109年起將此區作為失智友善示範社區。陳潤秋說,衛生局積極宣導失智友善識能,提升社區居民對失智者的友善態度,減少失智症污名化,鼓勵失智者共融參與社區活動,並邀請各商圈、協會、公會及商會加入「失智友善守護站」,必要時協尋社區內走失個案及預防走失案件。但人口數最多的板橋,鄰里較少有互動,因此以亞東醫院共照中心為核心,結合鄰里共同推動長照網絡,建立都市型失智友善社區,例如在社區辦理失智友善教育訓練,里長等在地人物亦可提出需求,共同擬定策略,並邀請其他醫療院所、藥局與銀行企業等加入失智友善守護站。除了固定站點,陳潤秋表示,衛生局106年起成立全國首創的樂活健腦巴士,搭載一群職能治療師巡迴偏鄉,帶領長者進行認知促進活動,預防延緩失智失能,並至社區中發掘疑似個案,轉介給衛生所後續追蹤及就醫。衛生局也與文化局、交通局、工務局及台北捷運公司跨局處合作,改善亞東醫院周遭人行道路,包含放大指標指引、延長行人號誌燈、道路設計優化,未來也將推廣到各區。一系列因地制宜的積極作為,讓新北市112年超前達成2024失智友善777的成果,更榮獲聯合報2023年失智友善城市調查第一名,成為失智長者最能安心居住的城市。
-
2024-09-23 失智.失智專題
「國際失智症月」:長庚科大嘉義分部實施義竹鄉失智友善成果展
響應國際失智月,9月22日於嘉義縣義竹鄉東後寮社區火車頭公園,舉辦113年失智友善成果發表會「鄉親鄉愛厝邊憶起來」成果園遊會,現場熱鬧非凡。由縣長翁章梁、衛生局長趙紋華、義竹鄉長黃政傑、翁聰賢議員、黃金茂議員及代表等人參與,為活動增添光彩。成果活動由光榮國小同學精彩「閃動青春跳躍」活動展開序幕,展現青銀共融,失智友善向下紮根。隨後由縣長頒發失智友善商家及組織獎牌,以表彰他們在失智友善環境中的貢獻。活動典禮邀請義竹鄉長、翁聰賢議員、黃金茂議員和鄉代會主席致詞。鄉長黃政傑表示「非常感謝長庚科大嘉義分部陳柏安助理教授帶領師生團隊,這半年來,積極辦裡完成焦點4村失智友善推廣任務外,失智友善足跡遍及義竹鄉各村,積極推動多項相關活動與課程,全面提升了社區對失智症的認識和關懷。」本次活動大亮點是「營造社區失智友善環境」,縣長並親自主持失智友善示範點的揭牌儀式,在社區長輩熟悉,以手作繪畫作品和入口意象火車頭彩繪失智友善「看、問、留、撥」及長照1966宣導標語環境空間打造「記憶之屋」,展現嘉義縣持續推動關懷失智者的成果。園遊會活動中,由長庚科技大學嘉義分部設立的「銀髮時光健康驛站」攤位。攤位由校內陳敏麗、陳柏安、紀妙青三位教師帶領四位學生為65歲以上民眾提供ICOPE長者六力篩檢服務,並透過「老人裝體驗」讓參與者親身感受高齡生活的不便與需求,該活動服務引起現場廣大民眾的關注,眾多居民踴躍參與篩檢和體驗活動,獲得高度評價。此外,園遊會活動現場還安排許多其他攤販,提供豐富多樣的長照、健康促進互動活動,吸引大批民眾前來參觀,增強社區對失智友善環境的認識與支持。透過本次成果發表會,嘉義縣未來將持續打造更多友善社區達到「在嘉好生活」目標。
-
2024-09-22 ESG.健康ESG動態
醫院減碳缺少規畫 省18%就卡關
未列入徵收碳費的醫療院所,在國內外皆為碳排大戶,衛福部目前編列一千六百多萬輔導醫院減碳,卻還在初期階段,各家醫院僅能各顯神通。曾帶領小港醫院取得淨零標章的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郭昭宏說,醫院減碳著重在設備減碳與減少用電,但效果有限,減碳達到百分之十八已經是上限。溫室氣體排放分為三個範疇,範疇一為「直接排放」,公司所擁有的設備,如廠房、設施、交通工具等,排出的溫室氣體;範疇二為「間接排放」,如外購電力、熱、蒸氣等能源;範疇三是「其他間接排放」,公司外部產生的間接排放,如下游產業鍊、員工通勤等產生的碳排放。郭昭宏說,目前各家醫院都在想辦法減碳,通常節能、無紙化是醫院的第一步,以大同醫院為例,包含病歷等,整體無紙化比率已達七成以上,同步也從冷氣、醫療廢棄物等循環利用著手,但減碳量達到百分之十八就已是上限。目前醫療院所執行的減碳方法多停留在範疇一、二,但醫院有七成的碳排來自「範疇三」,為供應鏈或其他間接的碳足跡。郭昭宏說,像南部醫院最需要加強「公共運輸」,無論是員工上下班或病患就醫,多數是自行駕車前往,使用大眾交通工具的比率低。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醫院用電量最大是冷氣空調,占整體用電的五成,其餘像是照明、醫療儀器各占一成五,而院內的用電減碳,則以節能作為出發,朝結合數位治理,並改善廢棄物處理、引進循環經濟等方式,全面啟動減碳行動。台安醫院長黃暉庭表示,減碳雖應從節能起步,但必須要有系統性規畫,否則都是表淺作為。他向衛福部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資源分配要公平,不可著重醫學中心,且需給足誘因否則醫院減碳都只會停留在「節能」;二是醫院人員多缺乏減碳知能,衛福部與環境部應辦工作坊,建立問題溝通平台;三是台灣淨零發展缺橫向聯繫,且醫療減碳落後其他產業,盼由官方主導跨產業減碳交流。
-
2024-09-19 ESG.健康與ESG
落實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醫院紛投入資源響應
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為生的地球,淨零碳排已蔚為全球風潮,台灣也順勢而為,在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推波助瀾之下,各大醫院紛紛簽署「永續發展倡議書」,承諾與所屬部門共同在治理、環境和社會影響力各層面積極行動,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從大學到附設醫院全面邁向永續發展願景,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3月13日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共同簽署「永續發展倡議書」,承諾與所屬大學共同在治理、環境和社會影響力各層面積極行動,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北醫宣示 2050年前達成碳中和台北醫學大學2022年底62週年校慶典禮上盛大簽署永續發展倡議書,三個月後,北醫附醫也公開宣示致力於永續發展,至少在2050年前達成碳中和目標。北醫大醫療體系並於2023年7月21日獲得「2023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多項殊榮,包括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囊括1金、2銀、1銅獎;萬芳醫院榮獲金獎;雙和醫院榮獲特優、1金、1銀、1銅獎;總計獲1特優、3金、3銀、2銅殊榮,展現北醫大醫療體系以具體行動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精神。其中,獲得永續行動獎金獎的是「智能後勤,綠能永續」。誠如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在媒體發表的專文指出,智慧醫療和永續發展是北醫的兩大主軸,北醫附醫建構智能化平台提升管理效率,並打造以病家為尊的就醫環境。在綜整病人安全、醫療品質及內部使用者意見等因素後,以「設備監管、醫材紀錄、服務升級、自動環控」4大方向為主軸,擬訂環境智能管理及建置策略。進一步介紹相關配套系統如下:「智能後勤管理系統」提升儀器設備維護保養、報修之作業效率;「衛材UDI管理系統」以自動化辨識達到衛材高效追蹤管理;「智能傳送系統」自動派工並掌握人員工作進度;「智能環控系統」自動化監測空氣品質、電力設施等運作,建構病家及同仁安全環境。此外,北醫附醫更導入雨水儲留基礎設施,並籌劃逐步汰換電梯、空調主機、鍋爐等多項節能減碳作為,以智能化、高效率、高節能,持續優化後勤管理並發展綠色醫院。 新光為首家開辦永續專班醫療機構新光醫院積極實踐淨零排放和永續發展的目標,在ESG實踐方面的卓越成果,榮獲第24屆NHQA(國家醫療品質獎)ESG特別獎,不僅在綠色環保方面有著顯著的進展,還在數位轉型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推動CSR的典範。 洪子仁副院長說明,新光醫院已完成了數位轉型及將資訊機房外遷,透過數位化流程和系統,建置次世代的醫療資訊系統,提供更準確和即時的醫療服務。另為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將高耗能的Mainframe主機替換為能耗效率較佳的x86伺服器取代高耗能的主機,降低資訊系統運作所需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並將資訊機房搬遷至TPKC遠傳雲端運算中心,引入高效率外氣冷卻技術,每月省電8000度,節能率約25%;透過數位化流程和系統,年均減少約6萬3千本紙本病歷,約63萬張紙、減少4.8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電子同意書簽署功能省掉約34萬張列印紙張,減少2.6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值得一提的是,新光醫院與TAISE合辦醫院氣候永續管理師證照培訓專班,為全台首家全院推動永續管理師證照的醫療機構,透過培訓,醫院能夠在運營和管理時更有效去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同時實踐環境友善的策略,包括節能減碳、資源循環利用、綠色建築和減廢等,不僅有助於醫院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也有可能節省成本,提高醫療體系的可持續性。 長庚醫療九院區 同步投入永續發展為展現全面落實永續發展的決心,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暨所屬九大院區,由長庚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程文俊領軍,也與TAISE完成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的儀式,承諾全體系致力於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將更健全自身醫院治理、環境永續管理,還將積極與各醫療機構合作,促進社會朝永續發展目標前進。 在簽約典禮會上,程文俊主委表示,長庚醫療體系秉持「長存仁心,庚續創新」的永續經營理念,體現「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期待連結永續夥伴與世界接軌,發揮醫療本業與正向影響力,創造永續價值,從各院區共同簽署倡議開始,全體系將在過去基礎上持續深化,精進醫療本業,並擴大推展社會公益,貫徹「人本濟世,病人優先」,提升人民健康,創造永續共好優質社會。2023年7月,長庚醫療行政中心總執行長潘延健發表「長庚紀念醫院醫療淨零與永續發展」報告。內容計有四大面向:一、醫療機構能源耗用概況;二、長庚醫院綠建築案例;三、長庚醫院淨零排放與節能減碳;四、ESG的推動成果。長庚醫療體系表示,他們秉持「要做就要做最好的」為目標,深知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重要性,2006年即依據ISO標準盤查全院區溫室氣體排放量,訂定年度減量目標,2011年導入ISO能源管理系統,積極推展各項改善環境措施。各院區積極發展智慧醫療、綠建築,落實綠色理念行動,不斷提升醫院永續發展水平。2018年起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定期出版永續報告,建立與各利害關係人溝通平台;2018、2021年分別榮獲台灣企業永續獎之醫療產業報告書白金獎,2021年榮獲全球企業永續獎之疫情貢獻獎等多項殊榮。面對氣候變遷對環境與健康的衝擊,長庚醫療體系還依據健康無害醫療組織(Health Care Without Harm)建議要點,持續改善各項能源與採購、運輸等構面表現,參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框架(TCFD)四大核心揭露項目,並內化為目標工具,提早擬定應對策略,以「綠色與健康醫院」為願景,深根溫室氣體、能源、水資源、廢棄物與綠建築等五大面向,全面開展氣候變遷管理。高醫全力動員 落實2050年淨零碳排為落實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下簡稱高醫)採取雙向方式推動醫療ESG,亦即「由上而下展現決心提供資源,由下而上全員參與展現成果」,於2023年5月成立ESG永續辦公室,由王照元院長擔任召集人,並和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宣示共同推廣永續倡議、營造永續醫療環境。王照元院長表示,高醫永續辦公室參照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永續性報告準則及全球永續發展趨勢,同時關注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的永續議題風險與機會,根據E(環境)、S(社會)與G(治理)三大面向,並考量醫療產業的特殊性,分為環境關懷、幸福職場、社會共榮、永續經營、卓越醫療與綜合規劃等六個小組,由各副院長分別督導管理,每兩個月舉行一次辦公室大會,以確認推動進,並討論可能遇到的困難及其解決之道。在由上到下展現決心方面,王照元院長舉例說,以社會共融為例,高醫持續經營高雄山地原民地區及台東大武等偏鄉區域的醫療照護與遠距醫療,並致力於數位轉型,還有在積極推動IT硬體基礎建設的同時,醫院同時強化AI人才的培育,結合特色醫療的發展,提供策略計畫和預算支持等等,投入資源,不遺餘力。在由下而上全員參與方面,王照元院長表示,高醫自2019年開始,每年將ESG相關執行成效整理為永續報告書,連續5年獲得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之永續報告書獎項肯定。這些成績不僅獲得產官學研界的認可,還讓高醫以優質醫療為核心,橫向拓展價值鏈,垂直縱深推動永續發展。此外,僅以2023年為例,高醫不僅獲得創新成長領袖獎、社會共融領袖獎與職場福祉領袖獎,還得到《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之醫療服務創新轉型獎醫學中心組楷模獎暨ESG特別獎,以及強化社會安全網績優團體獎、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之國家品質標章金獎等多項獎項。這都是全體員工共同參與並推動永續議題的具體成果。王照元院長強調,以雙向方式推動醫療ESG的策略目的,在於形成一個全面性的永續發展文化,並將ESG納入高醫日常運作的核心價值,從領導層到基層,既全面且協同的模式來推動醫療ESG,以確保高醫能夠在未來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同時在醫療評鑑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花蓮慈濟用心落實醫學ESG2023年底,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林俊龍榮獲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之「永續傑出人物獎」;2024年初,慈濟醫療法人、花蓮慈濟醫院與TAISE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承諾將致力於永續發展,並以實際行動朝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努力,這些都顯示慈濟醫療體系在落實醫學ESG上的用心。在獲得「永續傑出人物獎」後,林俊龍執行長表示,慈濟醫療法人除了積極推動節能減碳、減少醫療廢棄物的產生,更推動素食,透過使用環保餐具、減少垃圾、廚餘回收等方式,將對地球的影響降到最低。在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時,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也指出,醫院成立之初就是要做綠建築,走道廊光、植物的規畫設計及空調透過軟硬體的運用,都儘量減少能源損耗。林欣榮院長說,早在全球倡議醫學ESG之前,證嚴上人即期許所有慈濟醫療體系的醫護同仁,要結合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四大志業,一起追求並落實永續經營。其中,醫院建造時就朝綠色建築發展,包括設置熱泵系統、廢熱回收與太陽能發電,採購具有環保標章的商品,及使用雨水回收系統等。此外,證嚴上人希望全院茹素,雖然茹素沒有列入ESG節能減碳的項目,但推動茹素,不僅對身體好,對全球減碳貢獻更多。為有效推動淨零碳排的目標,慈濟慈善基金會成立淨零碳排及環境管理委員會,訂定醫院的目標,接著成立永續發展辦公室,各科部都有代表參與,比如開刀房要怎麼減碳淨零等,都要依照目標落實執行,並忠實記錄在永續報告書上,醫院每年要做碳足跡盤查,找出並減少排放源,2030年碳排減少15%、2040年減少50%,必要時透過碳匯和負碳,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林欣榮院長強調,花蓮慈濟醫院為了全方位做好各項管理維護工作,特別重視並落實執行相關的作業標準,比如早在20多年前就導入ISO9000做品質管理,依ISO/IEC 27017做好雲端服務的資安控制措施,2023年導入ISO 50001整合能源效率到管理系統架構,以促進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預估一年可以降低71萬度的電力,每年可以省下210萬元,還導入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做碳盤查,「我們依照最嚴謹的標準一步步建立起來、做出來,更鼓勵員工一起發想,提供他的智慧、創意和巧思,來成就整個醫院的永續經營理念。」林欣榮院長表示,除了環境保護之外,花蓮慈濟醫院在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上,也都著力甚深,不僅在專業成就與創新研發屢獲獎項肯定,2023年更榮獲《康健雜誌》頒發「第五屆CHR健康企業公民」金獎殊榮,是對全院同仁的肯定。
-
2024-09-14 焦點.健康知識+
你身邊有朋友幾乎不使用社群媒體發文嗎?這樣的人有「8大特徵」
你朋友中有人很少使用社群媒體發聲,甚至從來不發文嗎?在現代,這樣的人真的非常神祕,好像難以了解。雖然現在大多數人都願意在網路上分享生活與主張,讓人好奇那些在網路上不發聲的人為何在數位世界中如此謹慎?帶你初步了解這些在社群中保持安靜的人。在網路世界中保持低調的人,有八個特徵1.他們重視隱私不公開的帳戶和不發布消息的人,比普通用戶更重視他們的個人空間和隱私。對他們來說,隱私不僅僅是隱藏令人尷尬的照片或將個人生活與工作分開,他們嚴格管理誰可以看見他們的資訊,並控制誰有權存取。透過設定社交媒體的隱私權,他們控制自己的數位足跡。這種特質並不代表他們變得反社會或不友善,相反的,這麼做標誌著他們對數位時代如何使用和濫用資訊的深入了解。因此,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朋友在網路上如此保密,請考慮他們可能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不得不這麼做。2.他們是有選擇性的溝通者那些將社交媒體個人資料保密且很少發文的朋友,在與人交往時往往更有選擇性,他們不喜歡閒聊或短暫的互動。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是個隱士,事實上恰恰相反。這樣的人的思維總是深思熟慮、充滿了見解。與快速聊天和膚淺的討論相比,他們更喜歡深入、有意義的對話。他們對交談的選擇性延伸到了如何使用社群媒體。透過減少發文頻率,他們可以確保分享某些內容時,會更有分量,並且是真正值得分享。這提醒我們,品質往往勝過數量,尤其是在溝通方面。3.他們的工作效率通常較高你可能認為社交媒體習慣與工作或學業沒有太大關係,但英國哥倫比亞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只檢查電子郵件三次的參與者感到壓力明顯減輕,並且能夠更加專注於工作。應用到社交媒體上,那些設法將個人資料保密並很少發文的人很少會受到更新、通知和訊息的不斷轟炸。他們花在瀏覽網路訊息的時間更少,而有更多的時間專注於手頭上的任務。減少數位干擾使他們能更積極讀參與日常生活,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因此,當你好奇你低調的朋友為何總是提前完成該做的事情,他的社交媒體習慣可能是一個因素。4.他們重視真正的聯繫那些在社交媒體保持低調並很少發布的人通常非常重視真實、有意義的聯繫。他們專注於與較小的群體保持牢固的聯繫,而不是收集大量的追隨者或朋友。這些人將社群媒體視為與外界保持聯繫的工具,而不是向廣大受眾傳播自己生活的平台。他們的貼文旨在與他們的親密圈子互動,而不是給不熟的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這項特徵反映了他們對關係深度而非廣度的偏好。重要的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你所維持的關係品質。5.他們了解活在當下的重要性在當今的數位時代,人們很容易沉迷於在社群媒體上捕捉瞬間,而不是真正體驗它們。但那些將帳戶保密且發文頻率較低的人往往會更參與日常生活。他們不用鏡頭或濾鏡來看待生活,而是吸收每一個瞬間的美麗。他們了解創造回憶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是社群媒體的快照。生活不是為線上觀眾表演,而是珍惜每一刻並建立真正的聯繫。因此,他們並不急於記錄每一次日落或每頓飯,而是更願意沉浸在體驗中並真正享受它。這是否鼓勵你適時放下手機,活在當下?6.他們習慣獨處那些將社群媒體保密且不經常發文的人通常都習慣獨處,很享受獨處的時間,可以在孤獨中找到慰藉,發揮創造力與反思。當他們必須使用社群媒體時,是為了與關心的人聯繫,而不是為了打發空閒時間或逃避獨處。這種對孤獨的舒適感轉化為與社群媒體的更健康的關係──不依賴於他人的不斷更新或流行話題。他們了解獨處並不意味著孤獨,這種理解也引導著他們在網路上的表現。7.他們對自己的狀態充滿信心那些將社交媒體資料保密並發布的人覺得沒有必要透過按讚、留言或分享來尋求他人的認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關心別人的想法,但他們不會讓外部意見決定他們的自我價值。他們的幸福和自尊來自內心,而不是來自網路上的看法。他們不頻繁發文並不是生活無聊的表現,而是表明他們正忙於生活。他們不覺得有必要向任何人證明任何事。這種特質證明了他們的真實性和自信。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他們都樂於做自己。8.他們重視真實性重視社交媒體隱私的人相信無論網路趨勢或社會壓力如何,都要忠於自己和他人。他們不會為數位世界打造完美的角色,而是選擇做真實的自己。他們的貼文雖然很少,但卻是他們的真實生活,而不是精心策劃的精彩片段。在許多人經常被鼓勵在網路上描繪理想化的自己時,他們的存在提醒我們真實的重要性。我們如何使用社交媒體顯現出個人價值觀、偏好,那是一個人有意識的選擇。這並不是說在社群媒體上保持開放和活躍是錯誤的或膚淺的,那是選擇與周圍世界互動方式的多樣性。當你感覺自己在數位世界中很迷惘,越來越孤獨,請了解你絕對可以在這個聯繫日益緊密的世界中忠於自己。無論我們是經常發文的人還是沉默的觀察者,真正重要的是我們以豐富生活、尊重自己的價值觀的心態,來使用這些社群平台。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妻婚後默默付出,卻換來夫外遇找小三!專家點出婚姻手原因.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9-06 ESG.健康ESG動態
保護環境!醫院推動淨零排放 衛福部:未來將推廣至診所
淨零排放為國家政策,各醫院推動節能減碳、綠色醫院,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今天舉辦「2024台灣健康永續x永續金融論壇」,由醫療單位與金融業者首度齊聚對話交流,建立應對眼前危機的夥伴關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表示,去年3月起推動醫院淨零排放,至今85家醫院簽約,病床數達6萬張,簽約醫院中,醫學中心占75%,發展非常快速。衛福部長邱泰源說,健康與環境關係密切,今、明年編列預算提供醫院更多資源,並希望未來將淨零排放推廣到診所。簡又新說,極端氣候對健康的衝擊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去年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首次設立「健康日」,呼籲全球關注氣候變遷對健康的影響。然而,實現淨零排放是一項艱鉅的挑戰,需要政府、醫院與企業共同努力。其中金融業可發揮關鍵作用,為醫療體系提供必要的資源與支持,加速醫療體系邁向淨零目標。簡又新說,總統賴清德日前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他因擔任委員會顧問,了解目前政府將提供更多的資源、財務等面向,目標也更為清楚,快速進行節能減碳的工作。在醫院節能減碳方面,新光醫院目前已完成全面盤查,但後續用續報告書要怎麼寫?其中技術、財務更為重要且複雜,基金會扮演平台的角色,結合醫院、銀行,為大家帶來更多交流。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秘書長周麗芳說,如果全球醫療部門是一個國家,它將是世界上第5大溫室氣體的排放國,其碳排放相當於全球淨排放的4.4%,相當於2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而全球醫療部門氣候足跡更相當於514座燃煤發電廠每年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周麗芳指出,醫療部門中以美國為世界上絕對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最大的排放國,其醫療部門的氣候足跡,相當於全國碳足跡的7.6%,而國內醫療部門的氣候足跡,相當於全國碳足跡的4.6%,呼籲醫療院所應落實三條路徑降低碳排放,包括實現醫療服務、設施和營運的脫碳,以及達成醫療供應鏈的脫碳、在更廣泛的經濟與社會中加速脫碳,達成淨零醫療的目標,不再造成民眾健康危害。今天參與論壇的邱泰源說,醫療院所碳排放高,且愈來愈多的高階醫療儀器也會有所影響,未來淨零排放希望從醫院推廣到診所,全部醫療體系都應加入,特別是基層診所的第一線醫師,對於民眾健康的照顧十分重要,如他上午到行政院開會,就是關注於凱米颱風風災後,目前各地重建的情形及傳染病流行的狀況,在在需要診所醫師及早發現。邱泰源表示,健康與環境關係密切,衛福部今年推動節能減碳、綠色醫院等,並於今、明年編列預算,希望提供醫院更多資源做到淨零排放。馬偕醫學院高齡福祉科技研究所副教授申永順鼓勵醫院構建ESG管理模式,定期發布永續報告書,依據國際標準統整並揭露各項ESG作為,逐步達成永續管理目標。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游進邦說,長庚醫院推動能源管理的經驗,透過「綠色、健康、低碳」的管理策略,盤點空調、照明、水資源使用現況,進而擬定減量方案,同時規範新建築全面依循綠建築標準設計,確保有效節能減碳。金融業方面,玉山銀行總經理陳茂欽說,玉山永續轉型平台已成功陪伴多家企業淨零轉型,可協助醫院從碳盤查到建立永續醫療機構藍圖,進而帶動永續供應鏈共同響應。永豐銀行資深副總歐陽子能表示,永豐銀行自詡為「綠能融資領導者」,經「查證、能管、減碳、永續」的四階段永續融資方案,提供創新淨零解方媒合與資金,協助客戶優化用電模式並汰換節能設備。尋求金援之外,數位科技等跨域多元夥伴關係也是醫療產業邁向淨零不可或缺的助力。衛福部雙和醫院院長程毅君指出,雙和醫院以數位革命為基礎,帶動醫療轉型,透過智慧服務降低資源耗用、減少錯誤,提升效率,幫助醫院節能減碳。他舉例,雙和腎臟照護中心利用數位資訊系統節省人力物力,運用模型預測與精準醫療決策,不但大幅提升醫療品質,更能降低碳排放。
-
2024-09-06 ESG.健康ESG動態
台灣醫院碳排高於全球平均!TAISE董事長:不可忽視永續發展
企業永續發展(ESG)成為熱門話題,醫院是全球最重要的碳排汙染源,更是台灣非生產性事業耗電量首位,每年用電量占比高出高鐵、台鐵等軌道運輸合計。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董事長簡又新說,醫院碳排量高,是永續發展不得忽視的一環,醫院所有部門都應參與變革,擁抱淨零大轉型帶來的機會。簡又新表示,醫院製造的二氧化碳污染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4.4%,飛機、航運的碳排量僅各占3%;而台灣醫療照護碳足跡全國占比,高出全球平均,為4.6%,但低於美國的7.6%、日本的6.4%;英國政府分析醫院碳排來源,以藥品、化學製品、醫療器材占大宗,其次則為能源與運輸等。台灣醫院用電量在非生產性事業排名低一,占比16.9%,車站與軌道等運輸合計占13.54%,為第二位,而醫院用電量占比最高者是空調系統,占比近6成,其次則是照明設備占比約13%,第三位是電梯設備,占比約5.63%。簡又新表示,台灣400餘家醫院,每年所用電量竟高於高鐵、台鐵等交通工具,常人難以想像,自己多年前與衛福部溝通時,該部官員也不可置信,但這已是事實,醫院要走向綠化、永續發展,如何節省電力將是重要課題。「美國醫院淨零碳排,做得比台灣好很多。」簡又新表示,拜登政府要求全美醫院至2030年前減少50%至52%碳排,英國則要求減碳68%,且連救護車、手術、醫院建築都已實施淨零碳排,台灣則宣示減少24%碳排,目標相對較低。簡又新說,醫療機構ESG永續發展包含醫院治理、環境保護、社會共融三大面向,在醫院治理方面,需有永續治理的願景與經營策略,環境保護則需落實節能、污染防治等項目,社會共融則包括職員福利與權利、社區居民健康促進等,台灣已有77家醫院與TAISE簽署永續倡議書,因社會氛圍成熟,推動起來比企業更容易。
-
2024-08-17 ESG.健康與ESG
衛福部明年花2千萬做綠色醫療 彭啓明:不向醫院徵收碳費
我國目標「2050淨零碳排」,而醫院卻也是隱藏的碳排大戶,全球醫療部門占溫室氣體排放約4.4%。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醫院雖然是救人的地方,但是耗能也很高,因此跟衛福部合作啟動全國醫院減碳,但考量醫院經營特性,並不會向醫院徵收碳費。另,衛福部也在今年中啟動包含醫學中心等56家重度急救責任醫院碳排查。環境部與衛福部聯手舉辦「綠色醫療高階主管領航營」,跨部會並且與醫院高階主管分享,希望可以落實健康台灣、綠色醫療願景。碳排計算分成3部分,範疇一、範疇二為醫院可控部分、直接及間接醫院排放的溫室氣體,範疇三則是供應鏈等排放醫院較難控制。彭啓明指出,醫療部門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約0.9%,若是加入醫療供應鏈計算則高達4.4%,必須關注其影響。醫療碳排中3成排是醫院設施、運具及營運所需電力與燃料使用;範疇3部分則有7成,來自於醫療供應鏈的碳足跡,包括藥品、食物及農產品、醫療器械、設備、儀器等商品及服務之製造、運輸、廢棄等。彭啓明說,醫療產業耗能高,中大型醫院碳排可能不亞於一個工廠,然而醫院是救人機構,並且考量空調溫度、健保財務等問題,雖然徵收碳稅是救地球,不會向醫院課徵碳稅,但還是希望醫院減碳,也可替自己省錢。未來醫院的「永續長」會是醫院的標配,未來各級政府也會要安排永續長,目前尚未有時間表,會由環境部主責。衛福部長邱泰源與環境部早在上任前,就擬定雙方合作。他表示,衛福部今年推動「醫療院所淨零碳排計畫」,第一階段以提升醫療機構淨零碳排相關知能為主,並協助醫院進行碳盤查;第二階段則持續輔導醫療機構培育碳盤查種子人員;第三階段則擴大辦理,透過永續獎項及標竿學習,讓醫療產業共同邁向環境永續。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今年年中到明年中會投入2000萬元預算,輔導醫院做碳排查,會先透過「自主揭露」的方式,讓56家重度急救責任醫院先行,再拓展到小型醫院,再小型的醫院則會用紙本指引來提醒應注意事項。
-
2024-08-02 焦點.食安拉警報
自來水當礦泉水賣?專家解析真相:瓶裝水本來就不等於礦泉水
你可以先知道: (1)「包裝飲用水」是一種統稱,合法的水源包括礦泉水、自來水、海洋水等,經過淨化及處理後,必需符合水質及盛裝的相關標準,瓶裝水本來就可以是自來水,傳言影片標題「高貴瓶裝水 3成5是自來水混充」,混充一詞為錯誤說法。 (2)包裝飲用水依法必須標示「水源別」、「水源地點」,但民眾常以為「瓶裝水」就是「礦泉水」,各級衛生主管機關多年來宣導,提醒民眾購買時看清標示,傳言標題「高貴瓶裝水 3成5是自來水混充」,傳言偷換概念、為易誤導的訊息。 (3)傳言影片為 2014 年的新聞影片,但傳言的社群平台貼文卻於近期寫「今天下午看到新聞爆料」,為挪用舊聞新貼的錯誤訊息。 網傳「高貴瓶裝水 3 成 5 是自來水混充」新聞影片,社群平台貼文則有「你們買來喝的瓶裝水,3 瓶中至少一瓶只是自來水」等內容,但實際情況是該影片為 2014 年舊聞,且當時 3 成 5 的瓶裝水是自來水也並非不法,只是媒體報導時誇大、在標題使用「混充」一詞,新聞影片內容主要是提醒民眾分辨水源、看清標示。提醒民眾,如果傳言中有事實無關的情緒性字眼就要特別小心,應謹慎求證避免直接轉傳。 自來水當礦泉水賣的影片訊息? 原始謠傳版本: #今天下午看到華視爆料: 咱們這個詐騙共和國的國民注意了! 你們買來喝的瓶裝水,3瓶中至少一瓶只是自來水!。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並在社群平台流傳:查證解釋: (一)並非 2024 年 7 月的新聞 而是 10 年前網傳社群平台貼文於 2024 年 7 月 20 日發布,提到「今天下午看到華視爆料」,但根據影片中的電視台標誌、關鍵字搜尋,可以發現是該電視台於 2014 年 4 月 21 日所報導的「"高貴"瓶裝水! 3 成 5 是自來水混充」,片中敘述的內容符合網站所登載的新聞影片文字稿,網傳貼文挪用 10 年前的新聞,卻講成為目前發生的事,是誤導的不實訊息。 (二)自來水經過處理後是「合法」瓶裝水 傳言的社群貼文、新聞影片標題則為「高貴瓶裝水 3500 是自來水混充」。MyGoPen 查詢北市環保局新聞稿,官網搜尋查無資料,但根據當時轉載備份的其他網站,環保局的新聞標題為「市售瓶裝水抽查 臺北市環保局:三成五水源為自來水」,並無傳言影片的「混充」、其他媒體的「騙很大」等字眼,新聞稿的內容提到的重點包括: (1)抽查市面販售共計 34 款瓶裝水,其中共有 12 款使用自來水為水源,水質與煮沸過後的自來水相差無幾,呼籲民眾於購買瓶裝水時,應優先注意瓶身所標示的水源資訊,針對需求及價格,認明包裝上詳細水源資訊,選擇所需產品購買。 (2)除了 12 件自來水水源的產品外,抽檢的其他產品包括 10 件使用「地面湧泉」,8 件使用「地下湧泉」,結果皆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盛裝衛生標準,並無不合格產品。 (3)環保局說明,有許多民眾認為瓶裝水水質較一般自來水好,故特意購買瓶裝水飲用,但環保局、自來水處都會檢驗自來水水質,瓶裝水遠不及自來水環保經濟。 由上述內容可知,環保局的原意是提醒民眾,包裝飲用水的合法水源除了地面水源、地下水源,也就是民眾認知的「礦泉水」以外,也包括自來水,自來水是合法的瓶裝水水源,而且瓶裝水不論是價格或是碳足跡都高於煮沸後自來水,環保局鼓勵民眾自備容器、自己煮沸自來水。 瓶裝水本來就不等於礦泉水 傳言偷換概念傳言的新聞影片中街訪民眾、記者旁白也都提到「很多人覺得瓶裝水就是礦泉水」,片中採訪環保局官員,提醒民眾「不要只注意瓶身前面的形容詞,要注意瓶身背後的相關詳細資訊」,記者旁白也提到多款標榜純水的產品「轉到後面的包裝標示就可以發現水源是自來水」,可見該新聞報導主要是提醒民眾不要以為瓶裝水都是礦泉水,瓶裝水的水源有可能是自來水。 但該新聞報導的標題為「"高貴"瓶裝水! 3成5是自來水混充」,根據教育部辭典,「混充」一詞的釋意為「假冒、冒充」,新聞影片「混充」標題易使人誤解,以為是自來水假冒混充為礦泉水,並轉傳成社群平台貼文「詐騙共和國」的說法,傳言「偷換概念」、是易誤導的說法。 MyGoPen 查詢包裝飲用水的相關管理辦法,主要的規範包括:(1)食藥署曾於 2013 年 9 月 10 日公告:「修正國內生產包裝水及以容器盛裝並直接販售之桶裝水業者,應於產品標示中明確標示水源別及水源地點,並自即日生效」,該公告的法律授權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 22 條第 1 項第 10 款。 (2)上述公告的網頁下方提供舊公告的檔案,舊公告為 1998 年 10 月 21 日衛署食字號,該公告的法律依據為《飲用水條例》及《食品衛生管理法》,公告事項內容為:應於產品明顯處標示水源別及水源地點,水源別可分為地面水體、地下水體、自來水、其他,自來水水源應以取用自來水的地址為水源地點。 由上述資料可知,至少在 1998 年起,包裝飲用水就強制標示水源,而且不管是 1998 年當時的衛生署食品衛生處、或是 2013 年升級改制後的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都要求包裝飲用水明確標示「水源別」、「水源地點」,並且以公告、加強法律授權等方式加強相關的管理。(三)傳言講「自來水」易誤導為未經處理的水龍頭水 影片中的新聞報導也提到「買瓶裝水,還不如在家自己煮沸自來水」、「環保又健康」,但社交平台貼文卻寫「瓶裝水 3 瓶中至少一瓶只是自來水」,易使人誤解為瓶裝水裝的是未經處理的自來水,但其實包括礦泉水、海洋水等其他水源也一樣都要依法經過處理達到飲用水標準,該新聞報導影片 1 分 14 秒處的產品標示特寫中,就有拍到水瓶標籤上寫明「本產品經由淨化處理 符合包裝飲用水標準」,傳言的貼文忽略新聞報導所提到的重點,傳言只強調自來水等片段資訊,整體資訊易使人錯誤理解。 (四)近期並無包裝飲用水「標示」違規 MyGoPen在網路上以「包裝飲用水」、「標示」」、搭配「抽檢」或「抽驗」等關鍵字搜尋,近期的抽檢資料包括: (1)北市衛生局公布 2023 年市售包(盛)裝飲用水抽驗結果,針對水質檢驗及標示檢查共抽樣 25 件產品,其中 2 件餐廳盛裝飲用水微生物不符規定。 (2)北市衛生局公布2022年抽驗結果,總計抽樣 25 件產品,包含 13 件包裝飲用水、8 件加水站及 4 件餐廳盛裝飲用水,其中 1 件餐廳盛裝飲用水不符微生物衛生標準的規定。此外,針對國內生產的 11 件包裝飲用水的外包裝標示查察,「水源別」當中有 6 件是地下水體、4 件為自來水、1 件為其他。 結論總結而言,包裝飲用水是一個統稱,包括礦泉水、處理過的自來水、海洋生成水等等,都可以是包裝飲用水的「水源」,依法必須標示「水源別」、「水源地點」。 2014 年北市環保局發布新聞稿指出市售瓶裝水 3 成 5 水源是自來水,提醒民眾不要以為瓶裝水都是礦泉水、看清楚標示再買,而且以自來水當原料的瓶裝水,與煮沸的自來水水質幾乎沒有差異,煮沸的自來水更環保經濟。 由此可知,環保局原意是宣導自來水水質都有監測,鼓勵民眾自己煮沸成白開水,但當年媒體報導標題變成「混充」易使人誤解,而目前轉帖的傳言貼文又更添加「詐騙共和國」等情緒性字眼,傳言偷換概念、舊聞新貼,傳言為錯誤資訊。(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07/Bottled-water.html)
-
2024-06-16 養生.營養食譜
鴻時代/回到最初的地方
父母在,不遠遊,回到最初的地方,帶著媽媽輕旅行,沿途路過我的家鄉新竹縣新埔鎮的美麗風景。江南庭園融合閩式建築,傳承並創造新埔的傳統美味。十年前,我與母親曾一起入住「南園」,往事如煙,十年後在晨光中再見到母親的佝僂身影回眸一盼,不由得涕零光陰的無情。The One南園人文客棧位在新竹縣新埔鎮,許多元首級人物,如柴契爾夫人、戈巴契夫都曾為座上賓。此處以寧靜怡人的環境及高隱私性著稱,由臺灣建築之父——漢寶德先生操刀設計,借取〈宋趙伯駒阿閣圖〉人間天宮意境,完美融合江南庭園、閩式建築及巴洛克拱廊三種建築風格。園區內的空間利用以永續價值為念,攜手各方藝術家、農友,讓每一次行旅足跡都為土地盡一份心力。例如水潤餅,是只有新竹才吃得到的限定小食,傳統工藝加入南洋的丁香、肉桂等香料,以老麵發酵養生智慧做成的地方特色點心,是南園中菜西吃的新食尚概念。以法國點心的工藝做成柿餅蛋黃酥、柿餅桃膠銀耳羹令人驚艷;把關西仙草及紫蘇釀成的醬油,拿來做上海菜飯。The One南園把新竹的土地元素打造成台灣文創殿堂級的展示空間,呈現在地生命力,為地方創生的最佳示範平台。北台灣蘭花育種基地,打造專屬的居家蘭景。很多人都知道我愛植物,也尊敬對綠化有貢獻的人,台灣青農一路上像摸著石頭過河一樣,從外行到領先地位,可以復育全世界最美的蘭花。位於新埔的「富茂蘭園」是北台灣最大蘭花育種基地,隱身在山裡的基地有一群專業的技術人員,在花花世界裡馬不停蹄地完成組裝任務。有很多住在竹北的朋友會親自到場選購,比花市更新鮮實惠;這裡也有代售花器,或用家裡的舊盆請店家選配再組合也可以。貼心的老闆怕客人等太久,親切招呼,特別安排一個區域可以坐下來喝喝茶和咖啡,難得的人情味。當藝術遇見美食,足以消磨一整個下午。尋遇精靈的+(有藝思藝術餐廳)是新埔少有的藝術與美食結合的店家。取名「精靈」,來自店內展示的藝術家李元慶的精靈畫作,另外還有梁成福先生的陶瓷雕刻作品。一進門就喜歡上這兒的氛圍,主人花了心思在入口處打造園藝空間,提供打卡拍照,不但有美食可品嚐,整體空間感也呈現出相當濃郁的藝文氣息。用餐空間寬敞舒適,用餐也不限時間,讓人很容易一進門後就想耗在這兒,悠閒度過午後時光。套餐附的奶酥小餐包,塗上新竹最著名的福源花生醬代替奶油,很接地氣,主餐的部分:雞腿排套餐、橙汁鴨胸,我推薦德國豬腳搭豬肋排,份量足到可以打包。意外的在這裡找到沒有重鹹辛辣的牛肉麵,而是真材實料的麵條與牛肉原汁原味。以台灣食材製作西方糕點,越簡單越迷人。熱愛藝術、大膽追求人生價值的魔法屋主人安琪拉,十年前捨棄竹科新貴的工作,花了多年時間,向羅綺雲老師學習美式烘焙,從學徒到主廚,歷經篳路藍縷的艱辛與繁盛枝葉的美好,如今已是在網路世界自成一格的糕點女主。安琪拉重視生態保育,食材選用重視土地與人互相依存的生態關係,除了起司從國外進口,多數採用台灣在地食材,尤其青睞對環境友善、不施農藥小農栽植的有機作物。烘焙過程中,也流露她對料理的堅持與用心,焦糖蘋果蛋糕剛好使用一顆至少300公克重的蘋果,奶油炒香的焦糖和微酸的蘋果結合,加了杏仁粉和蘭姆酒的蛋糕主體,值得一嘗。重乳酪蛋糕依據不同進口乳酪調配,越簡單越不簡單的迷人魅力,是竹科工程師家中儀式感少不了的療癒美味。美味的甜點一如戀人,散發獨到的魅力,引誘著蠢蠢欲動的味蕾,撫慰人心。
-
2024-03-22 焦點.元氣新聞
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每天要「用這招」讓雙手更靈活!醫術被稱「人類的極限」改編成日劇
外科醫學會年會上周舉行,全國外科醫師齊聚,會中頒發「終身成就獎」給予亞洲換肝之父、高雄長庚榮譽院長陳肇隆,以及乳癌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彰兩人四十年來各自在肝臟移植、乳癌手術等醫學領域的卓越貢獻。早年外科系為醫學生選科第一志願,元氣網刊出兩位得主專訪,希望這兩位醫界典範的生命故事,讓更多新世代年輕醫師投入外科醫學。四十年前的今天,1984年3月22日,陳肇隆開始為台灣腦死捐贈肝臟移植第一個案例進行手術,於3月23日成功完成。四十年後,陳肇隆於今年獲得外科醫學會終身成就獎。陳肇隆投入肝臟移植領域40年,到今年3月20日,他帶領的肝臟移植團隊已完成2419例臟移植手術。根據團隊2021年發表於「肝臟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國際期刊,針對最困難的緊急活體肝移植治療慢性肝炎合併急性肝衰竭的大系列報告,受肝者術後存活率三年95.5%、五年92.9%,是國際上最好的成績。完成亞洲首例肝臟移植,率先採用腦死定義1950年出生的陳肇隆,是台灣及亞洲肝臟移植的開拓者,1984年完成亞洲首例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率先採用腦死定義,從一名車禍腦死的年輕人身上取得肝臟救人,促成台灣在1987年達成亞洲第一個腦死亡器官移植立法,比日本、韓國早了10至12年,帶動台灣器官移植醫學的蓬勃發展,1997年完成亞洲首例一肝兩受的分割肝移植手術,更於2019年5月榮獲國際肝臟移植醫學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陳肇隆1969年雄中畢業,考上高雄醫學院醫學系,大學時他即充滿人文關懷的精神,投入山地醫療義診,足跡遍布屏東霧台等6個村落,1976年大學畢業那年,經營之神王永慶創辦的長庚醫院首度招募住院醫師,陳肇隆從分類廣告中看到這則訊息,北上前往應試。如今的榮譽院長 當年考住院醫師只是備取陳肇隆說,「那時從高雄搭平快夜車到台北考試,嚇了一跳,只錄取6名外科住院醫師,200多個人報考,一個月以後,我接到備取通知,到現在我也把備取的通知留下來勉勵年輕醫師。」陳肇隆拿自己當例子告訴年輕醫師,「一個長庚的備取第一年住院醫師,可以在27年後,當上長庚醫院院長,持續近13年,證明只要肯努力,大家都有一樣的機會。」為外科大老畫教科書插圖 啟蒙走上肝臟移植住院醫師第3年,陳肇隆當因緣際會為首創「手指切肝法」的台大教授林天祐繪製「肝臟外科」教科書插圖。陳肇隆為此翻遍書籍文獻,熟悉每個細節,他笑說「只要下了功夫,就會產生興趣」,這也啟蒙他未來走上肝臟移植這條任重而道遠的道路。師從換肝先驅史達哲 把肝臟移植帶回台灣1967年世界才出現第一起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台灣還沒有相關經驗,就連在美國也是最先進的實驗性外科手術。1982年陳肇隆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兒童醫院進修,換肝先驅美國匹茲堡大學的史達哲(Thomas Starzl)教授正好到此演講,陳肇隆把握機會,毛遂自薦拜他為師,並考過賓州醫師執照,成為史達哲的第一助手。在當時換肝是非常困難的大手術,即使是史達哲在手術時,也常被噴得滿頭滿臉都是血,待在他身邊學習,被飆罵是常有的事,不過,陳肇隆甘之如飴,謙虛且努力學習,他的表現獲得史達哲的讚賞,表明希望陳肇隆留在美國發展,但陳肇隆還是決定把肝臟移植的知識與技術帶回台灣。為讓雙手更靈活 每天要打200個繩結萬事起頭難,陳肇隆以加倍努力在台灣推動肝臟移植,陳肇隆遠赴瑞士爭取並引進臨床試驗中的抗排斥新藥,催生國內腦死的判定標準與程序;他自備睡袋,經常睡在實驗室,為了讓雙手更靈活,他每天要打200個繩結,為了要有能夠站立10~20小時手術的好體力,每天再累也會去快走;當時台灣還沒有進口上市的器官保存液,只能從文獻上找到配方,在製劑室自行調配,一切就是為了做最好的準備。1984年 在台完成肝臟移植成功首例1984年3月一名年輕女子,在大量吐血、肝昏迷、休克情況下,從加護病房被轉進手術室,另方面院內則有一名車禍者被判定腦死的年輕男子,陳肇隆為這名女性,經過32個小時的手術,成功移植入男子肝臟,女子於術後逐漸清醒,創下台灣首例腦死捐贈肝臟移植成功首例。首例成功的經驗,開啟國內腦死肝臟移植的先例,引發社會討論,當時陳肇隆佔據國內社會版各個版面,更一度讓陳肇隆接到當時首席檢察官陳涵的關切函,差點遭起訴。但是陳肇隆沒有退縮,持續與醫界、法界與立法委員溝通與協調,促成台灣在1987年達成亞洲第一個腦死器官移植立法,也為三年後的心臟、七年後的肺臟移植鋪路。大愛捐贈器官有限 催生推動活體肝臟移植陳肇隆的腳步未因困擾而停歇,他深刻明白大愛捐贈的器官有限,因此再進一步催生推動活體肝臟移植,希望挽救更多的人的性命。1985年至1992年期間,陳肇隆在基隆長庚帶領肝臟移植手術,當時人力、設備、資源都相當侷限,但他在這7年的時間,讓基隆長庚成為當時全亞洲肝臟移植例數最多、存活率最高的醫院。毅然南下高雄 創多項紀錄與成績1992年底他毅然放棄在北部有成的人脈與資源,舉家南下高雄,只帶一名護理師重新籌組高雄長庚肝臟移植團隊,1994年完成台灣首例兒童活體肝臟移植,這名病童現已30多歲了,於一家科技公司任職。在高雄長庚服務的期間,陳肇隆率領的肝臟移植團隊一再挑戰極限,2002年完成華人首例活體雙肝移植,2006年全球首創例行性顯微膽道重建,2013年完成台灣首例第2單一小節肝移植,2024年達成2400例肝臟移植手術。2006年在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發表活體肝移植治療膽道閉鎖症,5年存活率98%、2008年在Transplantation發表活體肝移植治療肝癌,五年存活率90%, 2021年在Liver Transplantation發表緊急活體肝移植治療慢性肝炎合併急性肝衰竭,受肝者術後5年存活率92.9%,都是文獻上最高的存活率、最好的成績。一個人鉅細靡遺不夠 必須倚靠團隊力量但陳肇隆謙虛地說,肝臟移植手術龐大而複雜,動員許多醫護人力,且可容忍的誤差範圍相當狹窄。因此,只有一個人追求完美、鉅細靡遺是不夠的,必須倚靠團隊的力量。經過卅多年切磋、磨合與傳承,高雄長庚 團隊成員中的鄭汝汾教授在肝臟移植影像學、林燦勳教授在肝動脈與膽道顯微重建、楊志權主任在肝臟外科手術、顏旭霆主任在血管外科手術等,都已成為全球頂尖專家。陳肇隆回想40年前,他自謙自己只是「菜鳥」主治醫師,沒有行政職務、也沒有行政支持,只能以讀書會的方式交朋友,邀請同事到家裡一起研讀文獻討論激盪,讀書會後烤牛排、配紅酒、啤酒。當時陳肇隆常應邀在國際會議主持研討會,每次可以安排一、兩位團隊同仁上台演講,國際場合15分鐘的演講通常要準備兩、三個月,但任何領域只要下了功夫就會激發興趣。經過卅多年累積的革命感情和向心力、榮譽感和團隊精神,高雄長庚肝臟移植團隊逐漸形成共同的目標,就是「追求完美」、「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不以善小而不為」,成為團隊的特質和文化。ILTS頒發終身成就獎 與恩師同列2019年5月全球肝臟移植領域最權威的國際肝臟移植醫學會(Internation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Society, ILTS)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大會將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頒發給陳肇隆。陳肇隆當時帶著妻子本多美惠及擔任外科醫師的女兒陳之逸與醫師兒子陳之浩一同到場觀禮,分享他的榮耀。陳肇隆的恩師史達哲(Thomas Starzl)教授,是ILTS第一屆終身成就獎得主,這是全球肝臟移植領域最尊崇的獎項,以表彰長期在肝臟移植領域具重大成就與貢獻者,時隔26年,陳肇隆也獲得這項獎項肯定,陳肇隆是全球華人獲得此獎第一人,是「台灣之光」,也是「世界之光」。醫術被稱「人類的極限」 改編成日本電影、漫畫及日劇陳肇隆讓無數病患,在垂死中重獲生機,他出神入化的醫術,被日本醫科大學北野正剛校長親臨觀摩後,形容是「人類的極限」,曾被改編為日本漫畫《閃耀吧!手術刀》、小說、電影及日劇《孤高的手術刀》,電影、日劇分別由男星堤真一、瀧澤秀明主演,他也曾經帶領團隊上過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跨海手術示範 上海仁濟已成全球最大肝臟移植中心上海仁濟醫院肝臟移植中心在2004年建科,2006年陳肇隆帶領團隊跨海完成第一次手術示範,隨後持續指導與協助,如今上海仁濟醫院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肝臟移植中心,兒童肝移植術連續11年全球第一,該院院長夏強把榮耀歸於老師陳肇隆。夏強於2017年受訪時指出,仁濟醫院換肝手術存活率遙遙領先歐、美、日、韓,以及大陸其他換肝醫院,但仍比不上陳肇隆團隊。陳肇隆培育的大陸學生北京清華大學長庚醫院董家鴻院長、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夏強院長,也由於在肝臟移植的傑出成就與貢獻,分別在2017、202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醫援海外 毫無保留回饋國際「一位外科醫師終其一生或能拯救數百、數千條性命,但如果能夠不藏私地醫療傳承,拯救生命更難以計數」。陳肇隆說,醫療是救人的學問,不應該藏私,台灣的醫療能有今天,也是因為過去有機會到美國、歐洲、日本學習,今天可以走出去幫助的,或讓人來學習的,就應該毫無保留地回饋國際社會。勉勵後輩 把一個目標做好就夠了一路走來,陳肇隆認為,外科醫師雖然辛苦,但卻可以從救人活命的使命感與成就感中,獲得極大的快樂與滿足。陳肇隆並引用恩師史達哲教授的名言,「醫學的歷史通常是:昨天認為不可思議的,今天也很難達成的,往往明天就成為常規。」(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s that what was inconceivable yesterday, and barely achievable today, often becomes routine tomorrow)。40年來他見證太多的病例,也不斷的挑戰,讓過去不可能的肝臟移植急、重、難症,成為常規的治療。陳肇隆勉勵後輩,在醫療生涯中,只要設定目標聚焦、鍥而不捨,能把一個目標做好,那就夠了,醫療如此,其他領域也是一樣。陳肇隆創下的紀錄:活體肝移植維持全球最高存活率活體肝移植技術與策略多項創新與改良發表SCI學術論文500多篇擔任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副主編Annals of Surgery、Transplantation、Liver Transplantation等一流學術期刊編委國際及海外醫學會議演講500多場培訓國內外肝臟移植醫師400餘名至今依舊在高雄長庚醫院每周三次門診與三天手術陳肇隆的榮耀1992年:高雄醫學大學第一屆傑出校友1996年: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2005年: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金獎200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2013年: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獎章2015年:醫療奉獻獎特殊醫療貢獻獎 外交部外交之友貢獻獎章 瓜地馬拉及巴拉圭衛生貢獻獎章 中美洲議會Francisco Morazan指揮官級勳章2016年:第一屆國際醫療典範獎 美國RAND智庫亞太政策諮詢委員2018年:國際外科學院榮譽院士2020至21年:國際活體肝移植學會會長 全球頂尖2%終身影響力科學家2024年:台灣外科醫學會「終身成就獎」
-
2023-12-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在醫院實習時的病程紀錄
【編者按】:繼上週義守大學醫學系師生介紹低年級的「醫學人文的教與學」,本週由臨床教師與該校最高年級醫學四、五年級學生繼續介紹這主題。校方在入學前的面試前強調,該校公費醫學系的宗旨目標與優缺限制表明:「如果還沒有考慮清楚的同學,拜託大家,將機會讓給有強烈意願長期下鄉服務的同學們。」希望明確傳達給應試考生們應建立起與自己對話、反思的能力與習慣。當學員進入校園後,透過與義大醫院及其他友校的合作,引導並協助學員參與大量的國內外偏鄉義診與跨文化服務學習,以選修或課外學習的形式,針對特定族群、議題與場域進行體驗與深入探討,足跡遍及全台各偏鄉、離島、原鄉部落,甚至遠赴海外協助義診服務。→想看本文一位四年級學生寫出她看了一部紀錄片,敘述一座位在日本北方的離島「禮文島」,島上有2300位居民,但卻只有一家醫院,兩位父子醫師的感人故事給她對偏鄉醫療的醫病關係加深了認識。→想看本文一位五年級醫學生敘述她照顧癌末病人的無奈與惶恐,而真情流露道出她寫病歷時,「我一字一字打上,但我一點也不知道,該怎麼把這些痛苦放進病程紀錄裡」。希望這新設的醫學校能調教出更多有愛心願意長期下鄉服務的好醫師。大五進醫院第一天,被指派的病人是一位阿婆,癌症、第四期。老師說,自己的病人要天天打病程紀錄。病程紀錄寫得好,即是可以讓沒有參與照護的醫護人員,看完後大致了解病人的狀況。第一天到病房,她坐在輪椅上說,左腿又麻又痛、兩腳水腫,緊緊的不舒服。「哪裡痛呢,可以指出來嗎?哪一種痛呢,刺痛、抽痛?一陣一陣的,還是連續的呢?」我把LQQOPERA(部位(Location)、性質(Quality)、量(Quantity)、發作情形(Onset mode)、誘發因子(Precipitating factor)、惡化因子(Exaggerating factor)、緩解因子(Relieving factor)、伴隨症狀(Accompanying symptoms))逐條問了一次,寫病程紀錄的目的性強得生硬,每開口羞愧感就加深。「先前跌倒受傷、骨科開過刀,」老師對PGY學長說,「止痛換成morphine,levo第幾天了?」學長說第三天,查房的隊伍往下個病榻。「何時會使轉去厝?」阿婆的聲音傳到走廊。聽不懂藥物簡稱,生澀的操作系統查詢藥囑。欄位中morphine(嗎啡)閃著危險的紅字,高警訊藥物提醒:不當使用時,可能對病人造成嚴重傷害。隔天去看阿婆時,阿婆在輪椅上、趴在床沿嘔吐,塑膠袋裡暗綠色澤的液體腥臭。老師皺著眉頭說,「要不吐就會痛、要不痛就會吐,真的很難啊!」改了一天藥,不吐了、但止痛效果有限,又換回嗎啡。再隔一天看護大姐說前一晚吐了七次。參考資料(UpToDate)是這麼說的,「開始使用嗎啡常會發生噁心,但耐受性很快就會發生,持續性噁心並不常見。」但過了四天,早上七點,看護大姐還是說吐了,阿婆吐完又餓又虛弱、餓得不舒服吃了又吐。快速耐受、罕見的持續性噁心在哪?下午聽到「實證醫學」四個字,不由得生起氣。說是自己的病人嗎,也不過每天上午下午加上老師查房時,各去一次十分鐘。三十分鐘能夠對阿婆的了解當然有限,早上到值班室時,總翻看前晚的護理紀錄、交班紀錄和醫囑,勉強拼湊阿婆過去的十二小時,感覺自己是打腫臉充當有資格穿著白袍的人。學長經過背後,說:「好懷念呀,記得當clerk(實習醫學生)的時候才有閒情逸致一則一則細看護理紀錄。」這次沒有生氣、是害怕,害怕自己兩年後已經習慣病痛的樣子。看護大姐逐漸把我當成報告所有症狀的對象,還是只能趴睡、試著躺上床時傷口劇痛、按照我的建議吃布丁(其實是老師在別床建議類似病人的話,我是假威的狐狸),不過吃了三口要休息一次。晚上阿婆突然躁動想要離開輪椅站起、開始抱怨腳酸麻、過半小時就抽痛到面部也痙攣,到注入的嗎啡生效前,痛苦的樣子令人不忍。「還有其他的問題嗎?」佯裝冷靜但其實對這些問題毫無頭緒的我問道,並拿出聽診器,濫竽充數聽著呼吸音心音。「何時會使轉去厝?」阿婆又問。水腫的雙腳,滲出水、長出水泡。姨婆教我水腫時,用力按壓恥骨左右兩側的穴道,要不了多久就能尿出一大堆來。給利尿劑、補白蛋白都做不到,如果我是阿婆的家人,想當然一定會試。我可以偷偷告訴看護大姐沒有證據力的民俗療法嗎?以醫學倫理四原則評估了一下,沒說。但這樣符合行善原則嗎,我不確定,我的原則其實是不要被罵。過了七八天逐漸把阿婆當成親近的老人家。天天打招呼、天天問一樣的問題。不知道她認不認得一天來看三次各十分鐘的我,也許是覺得我很煩。面對各種症狀、非症狀依然束手無策,只能覆述醫囑、護理紀錄、老師學長姐說過的話,重複一樣無傷大雅也無濟於事的衛教。骨轉移。看護大姐幫阿婆擦澡時,發現背上膨出了一個腫塊。週五兩公分、隔週二已經四公分,另外還新浮出了一個腫塊在同側肩上。速度之快,連老師都驚訝。嗎啡的劑量持續往上加。看護大姐說,「入院前幾天還能聊天,現在人已經不清楚了。」 「阿婆,你佗位咧疼?」阿婆趴在病床上堆高的枕頭上,指了指腳。「阿婆!你敢知影你這馬底佗位?」我問。「底厝啊。」阿婆抬頭露出臉,語氣輕盈愉快、嘴角帶笑。那天早上病房還沒開燈,不過色調是明亮的,陽光灑在圍簾上,氣氛安寧得諷刺。一陣鼻酸湧上,前幾天還能順利對答的呀,是腦轉移的關係嗎?阿婆覺得自己在家,是不是比較開心了呢。情況又惡化了,「血氧濃度不穩定,鼻導管以0.3 L 輸入」,我寫在病歷裡。阿婆的家屬都來了,阿婆的兒子、媳婦、孫子、孫女。問及病況的時候看著看護大姐。不看著兒子是故意的,心裡想,平常你又沒在顧、問你你也不知道。但我又有什麼資格這樣質疑呢?三個禮拜後,阿婆還是坐在輪椅上,但和初見時的樣子已經判若兩人。像棵逐漸枯萎的植物,生命流逝的痕跡明顯;身體一點一點蜷縮,與胚胎在子宮發育的進程恰恰顛倒。「因為癌症的進展而情況惡化」,我一字一字打上,但我一點也不知道,該怎麼把這些痛苦放進病程紀錄裡。延伸閱讀:認真體驗、時時反思,醫學人文發展醞釀中《在孤島上拯救生命》觀後感想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27 焦點.杏林.診間
《在孤島上拯救生命》觀後感想
【編者按】:繼上週義守大學醫學系師生介紹低年級的「醫學人文的教與學」,本週由臨床教師與該校最高年級醫學四、五年級學生繼續介紹這主題。校方在入學前的面試前強調,該校公費醫學系的宗旨目標與優缺限制表明:「如果還沒有考慮清楚的同學,拜託大家,將機會讓給有強烈意願長期下鄉服務的同學們。」希望明確傳達給應試考生們應建立起與自己對話、反思的能力與習慣。當學員進入校園後,透過與義大醫院及其他友校的合作,引導並協助學員參與大量的國內外偏鄉義診與跨文化服務學習,以選修或課外學習的形式,針對特定族群、議題與場域進行體驗與深入探討,足跡遍及全台各偏鄉、離島、原鄉部落,甚至遠赴海外協助義診服務。→想看本文一位四年級學生寫出她看了一部紀錄片,敘述一座位在日本北方的離島「禮文島」,島上有2300位居民,但卻只有一家醫院,兩位父子醫師的感人故事給她對偏鄉醫療的醫病關係加深了認識。一位五年級醫學生敘述她照顧癌末病人的無奈與惶恐,而真情流露道出她寫病歷時,「我一字一字打上,但我一點也不知道,該怎麼把這些痛苦放進病程紀錄裡」。希望這新設的醫學校能調教出更多有愛心願意長期下鄉服務的好醫師。仔細回想,我意識到自從升上大二之後,我的思考中就很少再出現「偏鄉」,雖然大二暑假到瑪家鄉見習有再度思考它,但在學期開始後又很快的被專業課程覆蓋了,之後就沒什麼機會接觸,也慢慢的把「偏鄉」拋到腦後了。這次連假,休息時間滑滑臉書,剛好看到這個紀錄片,我很意外我居然看到流淚。我看到鐵三醫師即使得到淋巴瘤也堅持自己的醫生責任時,我哭了;晃生醫師放棄在日本本島的醫生工作,自願回到故鄉服務家鄉民眾,我看到他用心服務病人的身影,我哭了;我看到晃生醫師帶著土田爺爺去看他生命中最後的櫻花時,我也哭了。我想我哭的原因除了因為感動於升田父子的付出,島民對父子兩人的信任關係,我想也是因為我找回了迷失的自己。我在這部紀錄片裡所看到的東西首先是禮文島,這是一座位在日本北方的離島,島的周圍有可愛的海豹,冬天時這裡的風雪大到打到臉頰會疼痛。島上有2300位居民,但卻只有一家醫院,而醫院內又只有兩個醫師,一位是升田鐵三醫師,以及他的兒子升田晃生醫師。再來談談紀錄片的主角——升田晃生醫師。紀錄片中對於他的背景只有簡單描述,所以我上網查了一些他的資料:晃生在1998年為了在札幌的私立中學上學離開了禮文島,之後在旭川醫療大學就讀外科專業。2010年畢業後,雖然在幾所醫院中任職,但是知道鐵三將要退休的事情後,決定繼承父親在離島的醫療事業。2020年4月作為町職員被任用,8月起開啟了正式的雙人就醫體制。紀錄片裡提到晃生醫師本來是消化道外科醫師,一年會開130幾台刀,本來致力於研究更好的醫療技術,但因為知道爸爸將要退休,即使對於研究仍有嚮往,但他還是選擇回到故鄉接手爸爸管理的醫院。回到故鄉後,晃生醫師要處理的就不再只有腸胃問題,他還要處理小兒科、皮膚科等等非他專業的問題。紀錄片有拍到父子兩人的辦公桌,他們的辦公桌以及背後的書櫃上全是放專業書籍,我自己是理解成在面對非他們本科專業的醫學問題,他們仍然努力學習鑽研,並不因此情況而覺得自己所學都沒有用。而因為全島只有他們兩個醫生,他們與島民的關係都很好,就像家人一樣。他們除了要面對島民的身體健康問題,更要思考如何陪伴像家人一樣的島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這是年輕的晃生醫師所要面對的生命課題,鐵三醫師說:「他應該要自己找到答案,傾聽病人的心聲,應該就會知道。」肝癌末期土田爺爺的故事他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仍然掛念著如同他的孩子般、他親力親為照顧的櫻花。在一個風光明媚的日子裡,前往醫院的路上,晃生醫師帶著土田爺爺最後再看一次他最愛的櫻花,吟一首美麗的詩:「我親愛的櫻花,嚴冬之後,即使你的主人不在了,也不要忘了春天。」最後土田爺爺說:「我很幸運,遇到一位這麼好的醫師。」四天過後,土田爺爺離開了,他所愛的櫻花仍然在春天的陽光下綻放。我想晃生醫師在慢慢尋找他的答案,看到這個紀錄片的我心裡有某個開關被打開了,但我無法清楚描述是什麼,我只知道我也在跟晃生醫師一樣在尋找一個屬於我的答案。偏鄉的醫病關係寫到這裡,我突然意識到紀錄片除了紀錄偏鄉醫師在偏鄉的行醫故事,醫病關係在最後更是為這個紀錄片添加讓人感動的元素。我想到這學期的見習課程所學習到的敘事醫學。所謂的敘事醫學,它不是某種新的臨床治療方法或醫學科技,相反地,它要喚醒臨床專業照護人員運用與生俱來、貼近人性的聽說故事能力,去給病人適切的診療並同時療癒自己。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的麗塔.霞蓉醫師(Dr. Rita Charon)認為,要得知病人的生病故事,最好且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聆聽。面對第一次接觸的病人,她不再單方面詢問許多一般診療例行的提問,而是把手擺在膝上,看著病人說:「我將成為你的醫生,所以我需要知道很多有關你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請你告訴我如何了解你的處境。」然後讓病人開始講,自己則專注地吸收病人所說的內容。上學期的見習課程,我們學習在以LQQOPERA(部位(Location)、性質(Quality)、量(Quantity)、發作情形(Onset mode)、誘發因子(Precipitating factor)、惡化因子(Exaggerating factor)、緩解因子(Relieving factor)、伴隨症狀(Accompanying symptoms))的架構下向病人問診,進而得到我們所需要的資訊。這學期我們要學習傾聽病人的生病故事,更甚者是生命故事,傾聽病人的心聲,來了解我們該如何提供病人他所需要的醫療協助,建立彼此信賴的醫病關係。我想這就是鐵三醫師所說的傾聽病人的聲音吧!我們會走入偏鄉,在服務的六年裡我們會是偏鄉醫師。在那六年裡,或是未來更長的時間裡,我們要如何服務病人呢?或是離開偏鄉後,我們要如何服務來到我們的診間尋求一個希望的病人?我覺得這是我們在學習之餘不要忘記去思考的。我們在專業知識的學海中沉浮,但不要忘記我們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醫師。感謝緣份讓我看到這個紀錄片,讓我找回讀醫的初衷。最後想說有著溫暖笑容的晃生醫師真的太帥了!延伸閱讀:認真體驗、時時反思,醫學人文發展醞釀中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2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認真體驗、時時反思,醫學人文發展醞釀中
【編者按】:繼上週義守大學醫學系師生介紹低年級的「醫學人文的教與學」,本週由臨床教師與該校最高年級醫學四、五年級學生繼續介紹這主題。校方在入學前的面試前強調,該校公費醫學系的宗旨目標與優缺限制表明:「如果還沒有考慮清楚的同學,拜託大家,將機會讓給有強烈意願長期下鄉服務的同學們。」希望明確傳達給應試考生們應建立起與自己對話、反思的能力與習慣。當學員進入校園後,透過與義大醫院及其他友校的合作,引導並協助學員參與大量的國內外偏鄉義診與跨文化服務學習,以選修或課外學習的形式,針對特定族群、議題與場域進行體驗與深入探討,足跡遍及全台各偏鄉、離島、原鄉部落,甚至遠赴海外協助義診服務。一位四年級學生寫出她看了一部紀錄片,敘述一座位在日本北方的離島「禮文島」,島上有2300位居民,但卻只有一家醫院,兩位父子醫師的感人故事給她對偏鄉醫療的醫病關係加深了認識。一位五年級醫學生敘述她照顧癌末病人的無奈與惶恐,而真情流露道出她寫病歷時,「我一字一字打上,但我一點也不知道,該怎麼把這些痛苦放進病程紀錄裡」。希望這新設的醫學校能調教出更多有愛心願意長期下鄉服務的好醫師。義守大學醫學系自創系以來目標明確,就是要培養出一群具社會關懷熱忱且臨床能力優異,能為偏鄉與各族群提供完善全人照護的醫師。在懷抱此理想努力下,已經邁入第五個年頭。很快的,學生都已披上白袍與病人開始密切接觸。回顧過去四年努力的軌跡並展望未來發展,不禁回想,我們臨床老師們,在醫學人文領域究竟為學生們鋪陳了哪些學習體驗與反思發想呢?醫學人文重要的特色,在於以人為出發點,跳脫強調普遍性和可預測性的傳統純科學思維,回到病人、民眾甚至是自身的需求與特定觀點進行深刻發想。基於此概念,系主任於入學前的面試前說明,就將公費醫學系的宗旨目標與優缺限制跟所有考生詳加分析,且不同於大部分學校對自己系所的推銷,一開始便非常誠懇的表明:「如果還沒有考慮清楚的同學,拜託大家,將機會讓給有強烈意願長期下鄉服務的同學們。」希望在學子們踏進學系的半步之前,就明確傳達給應試考生們應建立起與自己對話、反思的能力與習慣。當學員進入校園後,除了傳統的倫理、社會學、生死相關課程外,系上也依學員需求與文化背景、居住區域分布等,透過與義大醫院及其他友校的合作,引導並協助學員參與大量的國內外偏鄉義診與跨文化服務學習(如參與陽明大學的行醫醫定行、與原住民醫學會合作之偏鄉基層醫療見習、義大醫院定期澎湖離島義診等),以選修或課外學習的形式,針對特定族群、議題與場域進行體驗與深入探討,足跡遍及全台各偏鄉、離島、原鄉部落,甚至遠赴海外協助義診服務。在人文教師帶領下的志工服務體驗,是另一種提供醫病角色間換位思考的經驗,以旁觀者的角色,冷靜全面觀察醫療現場中溝通與同理不斷交替發生的過程。另一方面,因醫學院各醫學相關系所的多元特性,也可透過與後中醫系及後醫學系外國專班學生們的密切交流,理解並交換對於不同知識架構與文化認同的觀點。進到醫院實習後,是另一階段將人文思維外顯化、實務化的嘗試。透過各臨床科別安排的主要照顧學習,以及於臨床照護報告中需獨立呈現的全人照護反思,提供醫學生持續接觸病人、實際照顧病人、理解其生命故事與需求後,是否會產生出有別於所謂「醫療常規」的獨特想法,另外也讓臨床老師有進一步理解學生、給予回饋的機會。另外在家醫科實習階段,也特地安排社工實習機會,跟著有經驗的醫療社工了解病人,因非醫療因素無法順利出院的各種社會家庭因素、因醫病立場與健康識能落差產生的誤解與不滿意,以及有機會涉獵雖然讓人不舒服,卻又不能假裝看不見、不存在的家暴兒虐社會現況。義大醫學系是個青澀,但老師與學生們都充滿熱情與探索精神的學系。雖然目前系上人文領域的學習安排仍以課堂授課、臨床體驗與回饋反思居多,但隨著人文領域師資的建置與投入漸趨多元完善,也期待能產出更有創意的課程發想,讓師生、醫病間能迸出更多充滿人性的火花。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21 活動.精彩回顧
南山人壽聯手丞舞製作團隊舉行公益展演 推動年輕世代本土藝術人才培育
南山人壽力贊助台灣職業現代舞團「丞舞製作團隊」攜手台北市藝文推廣處舉辦「南山60.舞出公益」,於2023年10月12日在城市舞台演繹專屬於南山人壽之舞碼——《藝綻浮花》,引領近千名觀眾感受藝術的動人力量。南山人壽也將門票收入扣除行政成本後,全數投入「南山舞動列車」計畫,明年將前進校園進行舞蹈藝術紮根推廣活動,發展國內藝術教育,培力台灣年輕世代的藝術人才。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親自出席活動,他表示,今年是南山人壽成立60週年,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用專業的保險職能跟溫暖服務,守護這片土地一甲子。藝術人文是台灣寶貴的文化資產,今年南山人壽將藝文演出、藝術教育與公益結合,除了力挺本土藝術人文,也將會把展演所得用於推動國內的藝術教育與人才培育工作,實踐公益服務業的精神。此外,本次更首度邀請60位南山人壽業務夥伴和保戶一起參與演出,這60位素人舞者,在接受丞舞製作團隊近兩個月的專業指導排練下,過程中克服許多困難,最後攜手舞出感動人心的《藝綻浮花》。本次演出的60位素人舞者,分別是由30位南山業務夥伴與30位南山保戶一同參與本次公益演出。他們來自嘉義、桃園、台北等地,年齡更橫跨15歲至74歲,多數人原先並沒有舞蹈經驗,但在丞舞製作團隊的帶領下,歷經近兩個月的專業訓練,順利完成本次精彩的公演。每一位舞者都有獨特的生命故事,其中,有一位年過七旬的罹癌保戶,雖然已罹患癌症三期,仍然堅持和孫子來跳舞。該位保戶表示,當初是受到業務員熱情的鼓勵,讓她義無反顧參與演出,在跳舞過程中,更深刻感受南山人壽的生命力,讓她得以暫時忘卻病痛,感受滿滿愛的能量。此外,一位在南山人壽服務7年的業務夥伴表示,今年是她作為舞者的第20年,可以結合人生的職業和志趣,發揮影響力,是深具意義的一件事。演出的舞碼《藝綻浮花》,改編自蔡博丞總監的經典作品《浮花》,是丞舞製作團隊特別為南山人壽60週年編創的專屬舞碼,以水的意象表現肢體律動的力與美,充滿詩意與生命力度,舞者們像是在水面上浮動,呈現生命力與希望的象徵,時而優美,時而激昂的舞蹈動作,闡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互動,更呼應了南山人壽「以人為本」的精神相互共鳴。為了深化藝術教育紮根,就所有門票收入在扣除行政支出後,南山人壽將會全數投入在台灣藝術人才的培育工作,預計於2024年啟動「南山舞動列車」,與藝文公益團體合作,前進校園進行舞蹈藝術紮根推廣活動,推動年輕世代的藝術舞蹈人才培育,並邀請樂齡舞者及青年舞者駐地創作,共同促進台灣本土藝文舞蹈產業發展,讓藝術融入民眾生活。丞舞製作團隊為台灣職業現代舞團,由原生編舞家蔡博丞於2014年創辦,其曾獲法國表演藝術專業評論協會頒發「年度最具前瞻性編舞家」等獎項肯定。創立至今,致力推展台灣年輕世代原創表演藝術,在國際間的交流與演出遍佈27個國家、95個城市、270場的足跡,並深耕拓展歐陸市場,積極活絡國際網絡線,為現今台灣藝術生態注入一股清新的潮流思想,使藝文產業多元發酵。
-
2023-09-15 活動.活動最前線
聯合國減碳行動亞洲第一站在台灣 累計達500萬積分啟動淨海
由聯合國發起的個人減碳行動「ACT NOW即刻行動」號召地球公民一起為地球降溫,透過官方平台 AWORLD 在世界各國與企業及組織合作,以「玩遊戲」方式紀錄每日碳足跡累計環保積分,增加所有參與者環保知識的同時,也能開始減少碳排放,延緩地球暖化。AWORLD在世界各國進行的累積環保積分活動,亞洲減碳行動第一站在台灣,透過與全聯、大潤發合作邀請大家在PX Pay上記錄環保日誌、閱讀環保小百科後就可累計一分,每位參加者有機會抽中電動腳踏車,11月24日前全台累積500萬積分就會啟動北海岸淨海活動。目前三個月內共累積400萬積分,累積速度之快是全球第一。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調查指出,未來30年內的全球暖化溫度必需控制在1.5°C內才能減緩地球暖化,AWORLD執行長Marco表示:「世界上有77%的民眾已經準備好學習及做環保,但不知道從何做起。」由於全球約3分之二的溫室氣體排放汙染都與個人家戶活動有關,從電力、飲食到旅遊方式等都是減碳的方向。AWORLD在全球與世界各國許多單位合作推廣環保知識,透過教育、參與和測量碳足跡影響三種方式,讓個人、公司及組織前進永續生活。AWORLD和PX Pay的合作是其在亞洲第一個企業合作的減碳活動,Marco說,從活動第一個月就感受到台灣人的超強行動力,積分累計速度最快,希望有機會與更多想為地球暖化盡心力的台灣企業及團體合作。減少碳足跡你我都可以,洗完衣服風乾就是之一。AWORLD與全聯、大潤發合作動動手指就能累計環保積分。第一種累分法是每天登入PX Pay記錄個人環保日誌,點選當日環保行為記錄碳足跡。原來「將剩菜打包回家」、「選擇當季食品」看似跟環保不相關的動作,分別可減少0.6公斤及0.8公斤二氧化碳排放。閱讀環保小百科文章後回答問題是第二種累分法;第三種累分法是消費滿200元可獲得一枚印花,掃描印花後QR code,動動手指邁向低碳生活、共同減緩氣候變遷。哪些個人行為可以減少碳足跡?
-
2023-07-29 焦點.生死議題
阿伯年輕騎野狼125,晚年在安寧病房!心理師辦「懷舊趴」讓安寧病患從回憶找回生命意義
提到回憶,會讓你想到什麼?很多時候,回憶就像一部時光機,總能在剎那間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喚起許多曾經走過的點點滴滴。安寧心理師也常常運用病人的生命回憶,當作心理工作的素材,成為伴行者,陪伴人們在生命終點前回望,尋找屬於自己的亮點。同時,安寧心理師也成為見證者,見證平凡生命裡是如何成為自己生命的勇者,在命運的跌宕裡勇於迎戰。飄撇阿伯的安寧病房生活在我的安寧記憶裡,曾經出現過一個具有電影明星般風采的「飄撇阿伯」(英俊瀟灑的)。他在安寧病房的日子從來不以病人之姿現身。每次見他,他都是穿著自己帥氣的修身喇叭西裝褲,搭配紅黑色條紋襯衫,再加上招牌迷人笑容,坐在床邊,跟每個到訪的人道早問好。要不是阿伯因為呼吸喘,需要戴氧氣鼻導管,我可能真的會在恍惚之間忘記我身處在安寧病房。陪在他旁邊的太太,跟阿伯那真是天生一對,一樣熱情、好客又健談。每次進到阿伯的病房,就像到他們家作客一樣,打開話匣子,自然就聊了起來。生病受苦的是他,為什麼還要道歉、自責呢?飄撇阿伯住進病房的第二個禮拜,他的病情卻悄悄起了變化。這天,我與病房關懷師碰巧一同來到了飄撇阿伯的病房探視,只見阿伯半坐臥床上。招牌笑容敵不過病魔的折騰,他不忘點頭招呼,但失了神的表情說明了事有蹊蹺。原來,隨著病情下滑,昨天大半夜的譫妄發作,意識混亂之下的脫序行徑忙翻了夜班的護理人員。在得知這個狀況後,我和關懷師蓮芬便在他們夫妻倆的身邊坐了下來,想要安慰眼前因為失序而失了光彩的阿伯。話還沒說上幾句,阿伯就連忙向我們道歉:「拍謝、拍謝……」然後用極度懊惱的表情,再接著喃喃自語道:「拍謝……我實在有夠見笑(台語)……」這抱歉裡有道歉,還有自責……生病受苦的是他,為什麼還要道歉、為什麼還要自責呢?飄撇阿伯從不是一個為了病情自怨自艾的人,然而從他的抱歉和自責裡,我聽到的其實更多的是自我的失落。除了因為昨晚的「失序脫軌」麻煩到了夜班護理人員,那個譫妄發作時,「不是自己的自己」跟平時「堅忍自持」、「風流倜儻」的自己迥然不同。自己把自己的臉都給丟光了、見笑了而不知如何自處啊!一個人的生命經驗形塑著一個人的自我形象。我和關懷師試著和阿伯從當前疾病的困難,談到當年生命的艱苦。我們才知道,現在看似瀟灑的阿伯,年輕時是苦過來的。意志力和自尊心極高的阿伯,不願接受家人的救濟,靠著夫妻胼手胝足,打拚經營一家成衣工廠,一點一滴累積,才有現在的成果。在後來的會談,透過了澄清與外化技巧,他漸漸懂得了譫妄的脫序,是因為疾病中不可控,但絲毫未動搖的,是他心靈巨人的內在本質,於是能漸漸接納當前的自己。我們在那次的會談裡,好像乘坐著時光機,回到當年飄撇阿伯閃亮的日子。他生動地憶起當年在成衣廠工作中的小確幸。台灣經濟起飛的那幾年,成衣廠的生意挺好。打版製衣後,飄撇阿伯會騎著他的「野狼125」趕著到處去送貨。帥氣的摩托車是辛勤工作的獎賞,能騎著野狼送貨,是自食其力打拚的足跡,再累也是甘之如飴啊!說到這裡,阿伯的眼睛透露著我們從來沒見過的光彩。那是透過回憶,穿越到年輕時意氣風發的臉龐。然而,除了談話中的心理療效,我們還能為這樣的生命做點什麼嗎?懷舊音樂美食趴所有在安寧病房工作的專業人員都是生命工作者,這樣的熱誠,推動著我們常常思考如何為病人開創生命更多新的可能。在這個工作氛圍下的臨終陪伴方式是豐富多元,而且充滿生命力的。飄撇阿伯在會談回憶中感受到生命價值與意義,使我們有了一個新的發想。我們希望把個人的心理工作效益擴大,以懷舊治療的模式,擴展到病房其他的長輩病人和家屬。於是,我們決定辦一個「懷舊音樂美食趴」。在懷舊Party裡,我們以台灣三十到四十年代的大稻埕市集作為時空布景,用懷舊老歌帶領在場的大家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還有工作人員迅速成軍的「黑貓歌舞團」上演一段大稻埕時裝歌舞劇,更增加了懷舊活動的臨場感。不僅如此,我們還準備了台灣地道傳統小吃,有燒肉粽、草仔粿、芋頭粿、檸檬愛玉,讓長輩們用味覺體驗回味舊時光的好味道。搓圓仔活動則是這次把大家串連在一塊的高潮。現場的工作夥伴、病人及家屬一同樂在其中。有個好久沒有由口進食的病人這麼告訴我們,他說:「好久~沒吃到湯圓,雖然我不能吃多,但是香甜軟Q的湯圓在嘴裡咀嚼的滋味,好幸福啊!」其實,飄撇阿伯沒有來得及參與這個「懷舊音樂美食趴」,但是我們彼此都沒有為此而感到遺憾。阿伯的三代同堂冰淇淋同樂會懷舊Party前的那個周末,阿伯已經提前在自己的病房裡,舉辦一個小小的「三代同堂冰淇淋同樂會」了呢!那天周末,一大家子的人都來了,所有阿伯口中最孝順的兒子女兒、在總統府當憲兵那個最讓他感到驕傲的長孫,還有那最愛撒嬌貼心的小孫女通通都來到了病房。貼心的蓮芬姊,想到了之前阿伯說過他想要吃冰淇淋的心願,於是準備了一大桶的冰淇淋,而且還不馬虎地附上了專門挖冰淇淋的勺子。聽說,那個周末在飄撇阿伯的病房裡傳出來的笑聲不絕於耳,而且啊,一大桶的冰淇淋,在他們全家一同分享下,三兩下就見底了呢!阿伯說,他的前半輩子雖然苦,書也念得不多,但是他重視身教和言教,秉持著這樣的價值觀,他更是努力地在展現一個父親在家庭中父慈子孝的生命態度。他曾經說過,他最幸福滿足的就是擁有一個賢慧孝順的賢內助,還有祖孫滿堂、和樂融融的家庭。那天,三代同堂的冰淇淋家庭同樂會,肯定讓阿伯和他的家人在安寧病房裡再一次重溫,享受了這個最平凡,也最幸福的快樂時光,也是他克服了生命寒冬之後,換來了這個家的春暖花開。星期一一早,我知道他如願回宜蘭老家,安詳地走了。後來,我跟照顧過阿伯的護理師和蓮芬姊在病房走廊上,談起這段見證飄撇阿伯的善終過程,我們的心裡都有超乎語言能表達的滿足。如果說,敘事治療能讓人從過去經驗中重新找到意義,懷舊治療能讓人在當前經驗裡體驗曾經的幸福。在安寧病房,集結大家的力量完成終點前的生命工作,便是為了讓所有來到我們當中的生命,活得既有意義,還能感覺幸福,這就是我們在工作中最大的滿足與快樂了。王映之心理師的呢喃為病家打造專屬的小日子病,往往帶走人們最習以為常的平凡珍貴的小日子。在馬偕安寧的那幾年,跟著團隊一起為病家打造專屬的小日子,是我職業生涯引以為傲的經驗之一。因為讓病人在生命的最後,能過上一些平凡舒心的日子,是因為團隊跟病人有著靠近的關係、善解的聆聽,以及深刻相互接觸之下帶來的行動。這是安寧全人照護的專業,也是整個團隊平凡日常中展現的不凡。註:外化技巧是將「人」與「問題」分開,藉此避免為當事人貼上負面的標籤後,會削弱其面對問題的意願與能力。透過「問題外化」的釐清過程,當事人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自己所面臨的處境或問題,也因此帶來改變的契機。本文節錄:《無憾的道別:安寧心理師溫柔承接傷痛與遺憾》一書延伸閱讀:.癌症改變50歲陳爸餘生!轉念:我快死了但還活著,臨終前怎麼活自己說的算.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好好說再見」,放手祝福彼此有新的旅途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8 養生.聰明飲食
這些飲食方式對你和地球健康很不利!5種食物助長壽
根據新的研究表明,5種食物有助於人類和地球的長期健康,讓你更長壽。此外,在飲食中添加更多的橄欖油可對大腦起保護作用,死於失智症的風險降低28%。對地球友好的食物也有益人類健康根據一項在美國營養學會《營養2023》會議上發表的研究結果指出,多吃以下幾項對地球友好的食物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有正面影響,不但可降低個人死於癌症和心臟疾病、中風、呼吸系統等疾病的機會,也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如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與動物性食品相比,植物性食品生產所需的資源較少,如水和土地;且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較低,使其成為更環保的選擇。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正面影響5食物1.全穀物2.水果3.非澱粉類蔬菜4.堅果5.不飽和油脂,如橄欖油每天吃橄欖油 保護心血管也改善大腦認知功能其中橄欖油,《營養2023》的研究也發現對大腦的益處。研究顯示,與從未或很少食用橄欖油的參與者相比,每天食用超過半湯匙橄欖油的參與者死於失智的風險降低了28%。研究人員建議人們每天用一湯匙的橄欖油換掉人造奶油或美乃滋(蛋黃醬),不但能改善心臟健康,也改善認知功能。根據《healthline》訪問研究作者兼哈佛大學營養研究員Anne-Julie Tessier表示,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尤其特級初榨橄欖油,富含抗氧化劑和脂溶性維生素,有助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罹患結腸癌風險,也對大腦起保護作用。而另一位專家耶魯大學醫學院普通內科醫學講師和醫學教育研究員Nate Wood博士則說,「橄欖油有可能保護大腦中的血管,就像保護心臟中的血管一樣。」將橄欖油加入日常飲食建議5方法.食用油:用橄欖油炒蔬菜或烤蔬菜。.沙拉:將橄欖油淋在沙拉上。.蘸醬:使用優質特級初榨橄欖油和調味料自製成油醋醬,當作麵包的蘸醬。.蛋白質:使用橄欖作為肉類的腌料或將其摻入其他蛋白質中,如炒雞蛋..烘焙:以橄欖油取代植物油或黃油,用在鬆餅、蛋糕和餅乾等烘焙食品中。對人類健康和環境不良影響的食物及飲食方式1.紅肉、加工肉類:紅肉尤其牛肉造成的環境影響,遠比豬肉或雞肉等其他肉類要多,應減少食用。2.進口食物:多吃當地食物、減少進口,可減少運輸資源及碳足跡。3.浪費食物:食物製造需要能源和水,隨意浪費食物,就是浪費能源和水,而食物腐爛時也會產生更多溫室氣體4.使用化肥和殺蟲劑種植的農產品:盡可能選擇有機農產品,可幫助恢復土壤健康並減少水污染。當然,人不可能在一天內徹底改變你的飲食習慣。專家建議,逐日、逐周的增加友善飲食,讓你的身體慢慢適應,最後達到對自己及對環境都健康的目標。【資料來源】.《healthline》Daily Spoonful of Olive Oil Daily Can Drop the Risk of Dying by Dementia by 28%.
-
2023-07-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再現台灣基層公共衛生的榮光:不為也,非不能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台灣新冠病毒由清零到共存的回顧與前瞻」。首先由一位長年耕耘於社區的醫師提出他的看法與建議。→想看本文接著一位持續關懷台灣基層公共衛生人力與政策的公衛教授回顧台灣過去這方面的努力,並提出他對政策的看法與建議。最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應邀撰文說明中央與地方政府如何透過及時因應疫情、調整防疫強度、參考國際趨勢,逐步穩健鬆綁各項管控措施的政策。能夠邀請到三位專家百忙中為社會大眾說明這個台灣重要的醫療政策議題,「醫病平台」謹在此表達最深的謝意。把健康服務帶到民眾居住及工作的地方基層公共衛生的重要性,無論在傳染病流行時期或在慢性病盛行時期,都毋庸置疑。世界衛生組織成立至今,一再強調基層公共衛生在各國整體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最著名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一百三十多個會員國於1978 年,在當時仍為蘇聯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阿拉木圖(Alma-Ata)召開了一個有關基層公共衛生的大會,並發表重要的阿拉木圖宣言(Declaration of Alma-Ata)。這個宣言與本文主旨密切關聯,其中一段相當關鍵:「基層公共衛生工作是全民健康維護及促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環……它既是一個國家公共衛生體系最重要的一環、執行最重要的功能,也是社區的社會及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一環,它是國家公衛體系與個人、家庭及社區有直接接觸的管道;它與民眾是最親近的:它把健康服務帶到民眾居住及工作的地方;它是公衛體系提供給民眾持續的健康服務及照護的工作的第一線。」台灣基層公衛曾在1960、1970年代戰勝了許多險惡的傳染病那麼,台灣基層公共衛生情況又如何呢?台灣公衛先輩們曾經打拚出一個可供後輩學習的基層公共衛生典範:在1950到1970年代,許多比新冠病毒疾病更險惡的急性、慢性傳染病橫行台灣,但是當時公衛體系打造的基層公共衛生組織與工作,卻成功的使霍亂、痢疾、瘧疾、日本腦炎、肺結核、小兒麻痺等傳染病銷聲匿跡。當時,公衛政策以「基層公共衛生預防建設優於醫療建設」為最高指導方針,政府賦予公衛體系最基層組織─衛生所─大量資源及人力。種種傳染病防治均透過衛生所的公衛護士、公衛醫師及保健員,挨家挨戶地接觸、拜訪,展開衛生教育、篩檢、監測、通報、調查、疫苗接種、居家隔離等等大量的預防性工作。衛生所的工作人員自然而然地與社區民眾為了共同的、維護民眾健康的目標,打成一片,形成一個基層公共衛生的行動主體。這些有系統的公衛工作,再加上公衛體系其他部門的全力配合,使得台灣在1960、1970年代戰勝了許多險惡的傳染病。陷入困境:衛生所從以預防為主,轉化為以醫療為主很不幸的,進入1980年代,政府政策有了大逆轉,開始推動公衛體系醫療化、醫療部門商品化、市場化及擴大化,並且開始推動衛生所建立群體醫療執業中心,衛生所從以預防為主,轉化為以醫療為主,並且被迫進入醫療市場的競爭行列,藉由提供醫療服務賺取利潤。1990年代,政府訂下衛生所自負盈虧的政策方針,逐漸縮減衛生所的經費及人力支援。此外,眾多上級機構交待或規定給衛生所的大量工作,竟然高達100多項。在經費有限、人力嚴重不足、公衛體系領導者又不重視、不珍惜他們的努力的情況下,衛生所工作人員流動率很高;很多工作人員有倦怠感,希望能早日退休或轉換跑道,造成工作人員嚴重缺額。這樣的困境下,衛生所怎麼可能像1960、1970年代的公衛先輩們一樣,有足夠時間與精力與社區民眾打成一片、形成基層公共衛生的行動主體呢?衛生所的工作人員也從1950-70年代的意氣風發,落到1980年代以後衛生所經費人力不足、工作人員有志難伸的田地。根據《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的訪問調查,許多衛生所公衛護士對衛生所現況及前景很悲觀,她們訴說:「我們被目標數壓得死死的,非常累。」 「我們的工作又多又雜又累。」 「我們是做到流汗,卻被人嫌到流涎。」這就是「血汗衛生所」形象生成的緣由。結果,令人扼腕的,公衛先輩們辛苦打造出來的基層衛生典範不僅沒有被傳承,反而逐漸被消磨殆盡!過去三年來,新冠病毒疾病的流行,本來應該是鍛煉基層衛生人員、讓衛生所可以「練功」、進而「發功」的機會。但是,政府的防疫政策及執行,焦點都集中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經由頻繁的記者會,指揮中心從上到下、近乎威權式的發出種種防疫指令,基層衛生所、衛生局及基層民眾只能被動配合。整個防疫過程,基層衛生所及其所屬的衛生局基本上都是配角,基層公共衛生組織難以發揮。還有,整個防疫過程,指揮中心違反「預防為主,醫療為輔」的公衛基本原則,主要關注的是確診及死亡病例數及其醫療,鮮少過問公衛體系更前端的預防及基層衛生防疫工作。上述「血汗衛生所」的相關問題、及其對台灣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的推展十分不利的困境,持續、累積了二、三十年,一直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或解決。這個嚴重的基層公共衛生問題,終於驚動了監察院,於2020年針對「血汗衛生所」的問題做了系統的研究調查,並且就衛生所的功能、特性、人力、工作負荷、目標數、工時、工作條件、與醫療院所的責任區隔、工作安全等等問題,提案糾正衛生福利部。枋山鄉抗疫:見證台灣基層公共衛生的能量及威力那麼,究竟台灣能否恢復過去1950-70年代基層公共衛生成果輝煌、讓人刮目相看的榮光呢?思考這個問題,讓筆者想起兩千三百多年前戰國時期齊宣王向孟子問政的典故。孟子遊說齊宣王放棄霸道、施行王道,並且說,齊宣王沒有施行王道,是「不為也,非不能也」。這個歷史典故,對我們思考台灣的基層公共衛生是有啟發性的:台灣的基層公共衛生從1950-70年代的輝煌,到1980年代以後轉為黯淡,表示台灣再創基層公共衛生的榮光也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問題。為什麼是「非不能也」呢?首先,如上所述,台灣公衛先輩們已經打造出基層公共衛生的典範,因此,台灣的公衛體系「體內」至少隱含著基層公共衛生的「歷史基因」,它正等著台灣公衛醫療界將它再度挖掘、發揮、再展現、再創新!其次,過去二、三十年來,基層公共衛生組織長年廢功的困境下,我們還有散佈全台灣各鄉鎮區(市)、在基層長年堅守職責的數千位衛生所工作人員!可以說,這些衛生所工作人員在長年極為不利的工作條件下,竟然還能勉為其難的堅守崗位,展現他們為基層公共衛生事業奉獻每一滴血汗的精神!這樣的精神反映了台灣基層公共衛生組織榮光再現的「非不能也」的潛力。還有,在新冠病毒疾病流行期間,雖然因為指揮中心由上而下的政策,衛生所的工作人員只能被動配合指揮中心的防疫指令,卻也任勞任怨的投入基層的防疫工作。君不見,2021年的8月,當時最具傳染力的Delta變種新冠病毒侵襲位在台灣南端、沒有醫院、十分偏僻的屏東縣枋山鄉,以衛生所為協調中心,衛生所工作人員與村里長、一線公務人員及居民,火速展開衛生教育、篩檢、監測、通報、疫情調查、疫苗接種、居家隔離等等大量的預防性工作。最終,枋山鄉的衛生所與民眾通力合作,再加上衛生局及政府其他部門的配合,成功防堵Delta病毒的蔓延,將人人聞之色變的新冠傳染病流行的災害減到最低,也讓台灣民眾因此見證枋山鄉基層公共衛生的能量及威力。再創「基層公共衛生預防建設優於醫療建設」的政策與熱忱因此,讓基層公共衛生的榮光再現,在台灣「非不能也」,而是「不為也」。如何能面對、處理台灣公衛體系的「不為也」?如何讓台灣基層公共衛生的能量充值起來呢?首先,我們應該向創造出基層公共衛生典範的歷史及先輩學習。如上述,「基層公共衛生預防建設優於醫療建設」的政策對典範基層衛生的形成最為關鍵。此外,當時公共衛生體系的領導者的強烈使命感及熱誠也十分重要,1956-65年時任衛生處副處長的陳愈之對衛生所建立過程的陳述,就鮮活的呈現當時公衛體系領導者及其他公衛專業人員在建立台灣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網的大量工作中所付出的心血及所擁有熱誠及使命感:「地方衛生所之建立,應是我任內最得意且印象深刻之工作,當時我們的足跡深入許多偏僻之角落,連山地也去,積極與各鄉鎮長接觸,找地、找人,憑一股熱忱,一心只想在各鄉鎮普設衛生所,以解決各種衛生問題,提高鄉村人民之健康與福利。」要改變「不為也」的狀態,就應該督促現今公衛體系的領導者、激起他們對改造基層公共衛生、再創基層公共衛生新面貌的熱情與使命感。以草根公衛教育促進社區民眾與衛生所的互動與結合最後,基層公共衛生的建造與加強,應該由社區民眾與衛生所工作人員攜手共同努力。前述政府長年推動公衛體系醫療化、醫療部門商品化、市場化及擴大化的政策,使得目前社區民眾與衛生所是疏離的、對衛生所是不瞭解的,衛生所工作人員與社區民眾的良好默契也尚未重新建立起來,因此,衛生所與社區民眾都還沒有準備好共同規劃基層公共衛生、共同建構更理想的基層公共衛生組織。那麼,草根公衛教育就是現下最急迫也最基本的工作,而這個工作的首要目標是促進社區民眾對衛生所的感性與理性認識──包括它的過去與現在、榮光與困境,以及,促進社區民眾與衛生所的互動與結合,在這樣的基礎上,衛生所、民眾與政府就可以同心協力再度打造台灣的基層公共衛生典範。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06 醫聲.醫聲要聞
婦援會調查:僅三成民眾認為發現不法性影像者會檢舉
近期爆發臉書社團散布私密性影像事件。立法委員王婉諭等人在臉書發文呼籲抵制,下方留言卻出現「感謝分享,我已加入」、「勸你不要多管閒事」等不堪言論,一度傳出相關社團人數不減反增。婦女救援社會福利基金會去年底曾公布「對於他人觀看性影像經驗調查」,受試者中只有約三成認為看到不法性影片者拒看、檢舉。婦女救援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表示,偷拍者心態是認為影片得來不易,惡意地窺探卻造成受害者終身的傷痛。婦援會的報告中指出,由於數位發達與便利,民眾取得和觀看性影像的方式多元化,該調查回收的逾千件有效問卷中,有近七成受試者認為,下載、分享或轉傳性影像者是為了「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超過四成受試者認為其心態是「得來不易趕緊備份」。至於若發現疑似非法未經同意的性影像在網路上流通時,超過五成受試者認為看到影片的民眾會抱持「稀有品,趕快看」的想法,超過三成受試者認為發現影片者會在看完後趕快分享,只有約三成受試者認為民眾會拒看或申訴、檢舉。杜瑛秋表示,出言不遜變相鼓勵性影片散布者多為男性,婦女救援基金會在實務執行上也發現,不少轉傳、分享性影片者均為男性,恐為厭女文化所致。她表示,根據調查,不少男性看到不當外流影片時,會認為「這是好東西」、「看到就是賺到」,故出現轉傳分享的情況。杜瑛秋說,這就是女性主義中的「賺賠主義」,她解釋,賺賠主義的根源是性別歧視以及偷窺欲,產生將不當性影片視為「稀有品」的情況。至於有民眾在網路上留言表示「敢拍就不要怕外流」,杜瑛秋表示,外流一定是未經同意,且拍攝與外流是兩回事,「不是我拍了就等於要被看、要被外流。」她解釋,不當性影響若為偷拍者恐觸犯刑法315條妨害秘密罪,外流則是涉及散步性影像罪。杜瑛秋說,網路平台具有匿名特性,不但發言不必負責,還為了滿足私慾讓被害人陷於痛苦之中,造成終身傷痛。她表示,即使被害人提告,警方也必須找出散布者的姓名,呼籲平台承擔責任,配合警方調查提供加害者資料,長久以往不當性影片外流的情況才會減少。至於受害者的數位足跡抹除,杜瑛秋表示,目前的做法是透過Google的關鍵字移除,其他部分仍相對困難。她直言,最好的方式係透過全民教育,提醒民眾不要加入類似社團,也不要轉傳;若有性方面須求,可透過正常管道觀看合法製作的性影像,「不要去看自拍外流的影片,許多自拍都是假的、是偷拍,外流影片更是明顯不法。」
-
2023-06-06 醫聲.醫聲要聞
臉書社團性影像外流 衛福部官員:被害人恐永不得安寧
臉書社團爆發非法散布私密性影像事件。新聞一出網路卻出現「感謝分享,我已加入」等不堪言論,甚至有人出言威脅吹哨者「勸你不要多管閒事」,還一度傳出相關社團人數不減反增。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表示,私密性影像遭散布對被害者而言係終身夢魘,平台業者應負起責任,避免有心人士利用短網址規避網路平台的自律巡查機制,從源頭杜絕類似案件發生。張秀鴛指出,不肖人士利用短網址規避臉書巡查,是變相「走偏鋒」,平台業者如臉書、Google等單位,若不予以調查、限制,是否形同保護犯罪行為者?她感嘆,國際大媒體如Meta等,雖有自律法則,但有心人士仍利用短網紙包裝,散播不法取得的性影像,「彷彿糖衣包著毒藥,而且還是各式各樣的毒藥。」她指出,許多社團當中疑似出現援交行為、販賣色情等狀況,呼籲民眾抵制,「沒有須求就不會有市場,只要下載、轉傳,就有法律刑責。」她也鼓勵被害人挺身而出檢舉報案,透過檢警單位深入調查利用網路社團販賣未經許可性影像的人士,進一步確認其犯罪事實。張秀鴛說,保護司得知民眾建議,應由國家主動介入調查,但礙於並無法源依據,若強行透過網路巡邏等方式將影片下架,政府恐要面對限制言論自由的疑慮;依照現行法規,若非被害人主動申訴,難以辨別是否真的「未經同意」。她呼籲,若國家已達到成熟、民主,就應該由源頭禁止不當性影像的散播,確定當事人願意上傳才讓其張貼。張秀鴛建議,未來大型國際媒體集團,應該從源頭著手,有民眾欲上傳性影像時,應取得性影像中所有當事人的同意書,再將影像張貼,並且張貼之處應限制為兒少無法查看的封閉社團。至於網路氛圍不但未檢討散布影片者,甚至出現變相鼓勵違法的言論,張秀鴛感嘆,「現在的狀況變成合法擁護非法,即以言論自由掩護不正當性影像。」,外流影片散播,影響受害民眾一輩子,且數位足跡難以抹除,故言論自由的主張相當薄弱。她指出,類似性影片一經上傳,幾乎是「微秒殺」,立刻就透過網際網路在全球散播,從一個網站移除,不知還有多少網站已經轉載,讓被害人永不得安寧,「性影像的散播真的會殺死一個人,比癌細胞還要致命。」
-
2023-05-17 焦點.杏林.診間
奉獻糖尿病防治半世紀,台大前院長戴東原辭世!7、80歲都還在行醫,熱情從未退
【2023/05/16編註】國內糖尿病醫學領域大老、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名譽董事長戴東原,今天(16日)上午8時於睡夢中過世,享壽84歲。戴東原也是第27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得主,《元氣網》帶大家回顧這位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半世紀的醫者,專訪當年78歲都沒打算「退休」,對醫療志業的熱情從未退燒!【相關新聞】台大前院長戴東原今晨辭世 一生致力糖尿病、家庭及老人醫學27屆醫奉獎/戴東原推動糖尿病防治 長年守護貧病弱勢【記者鄧桂芬╱專訪 圖╱杜建重攝影、戴東原提供,原文刊載於2017-09-06聯合報】記者在約訪時間提前抵達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還埋頭在辦公桌前工作,三點一到,準時開門親切迎接。提及醫療工作,行醫已逾半世紀的他雙眼發亮、講話中氣十足,看不出高齡78歲,更沒打算何時「退休」,只笑著拋出一句:「樹欲靜而風不止。」道盡他對醫療志業的熱情從未退燒。冷門新陳代謝科 愈研究愈有興趣戴東原非生於醫師世家,父親是法界人士,在台灣大學法學院執教,後轉任司法院服務,但已故的外公張山鐘是屏東縣萬丹鄉名醫。戴東原說,外公在古厝開診所,因醫術高超,病人把外公當神崇拜,診所門庭若市,每天至少有200位病人就診,還有民眾相信舀取古厝院內的井水配藥吃,病很快就能痊癒。這讓每次放暑假到外公家玩的他,留下深刻印象,高中畢業前夕,獲保送台大醫學院的機會後決定從醫,不追隨父親,一路走到現在。戴東原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將近半世紀,不過選擇走新陳代謝專科,並非他最初的興趣。戴東原說,他在台大醫院當總醫師時,對心臟科及胸腔科很有興趣,當時恰巧有一位新陳代謝科教授請他協助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他心想「既然老師看得起,就當跑腿吧!」並且因緣際會到日本參加泛亞洲國際糖尿病研討會,也是他首次參加國際型會議,才激起他對新陳代謝科的興趣。但當時新陳代謝科算冷門科系,醫學研究不多,對糖尿病的處治也有限,有同儕笑他選新陳代謝科是為了讓日子比較好過,「但不是這樣啦,有心學習的話,愈深入研究就愈有興趣。」這也是為什麼他42歲開始投入醫院行政工作後,還堅持在第一線看病、做教學研究的原因之一,「不動手會癢啦!」他大笑。啟動共同照護網 照顧弱勢獨居者戴東原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醫院院長、台大醫院院長,2003年自台大退休後,短暫到國衛院服務兩年。之後,台北仁濟院董事長邀他出任台北仁濟院院長。在台北仁濟院服務至今12年,戴東原除了行政工作,也替病人看病,啟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鼓勵三名護理師報考糖尿病衛教師,組成專業糖尿病衛教團隊。再加上他接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職,經常下鄉替民眾衛教或進行家庭訪視,足跡踏遍全台,最遠去過澎湖。戴東原說,糖尿病防治經多年推廣,民眾認知仍有限,不清楚血管或神經受損等併發症與糖尿病相關。以仁濟醫院為例,位處萬華區,是台北市老年人口最多、平均收入最少的地方,國小後就失學的民眾占了五成,因對慢性病沒概念,藥袋上的囑咐看不懂,服藥還會自行中止或減量,飲食與運動也難配合。尤其萬華的獨居長者特別多,施打胰島素有時劑量拿捏不準,「長輩不怕,但我們卻緊張死了,擔心他發生意外。」不過只要控制得宜,了解飲食的醣類代換,只要認識七到八成,糖尿病就能獲得不錯控制。開辦「身心活化站」 無所不教「為教居民識字,我撩落去(台語)了!」戴東原10年來在仁濟院開辦「身心活化站」,創立「生活文字班」,請講師免費教民眾識字,有時學看交通號誌,有時學看歌曲歌詞,邊唱歌邊學,讓民眾能順利搭公車或捷運到醫院看病及辦手續,到銀行寫金額時,也不會再把國字「大寫」誤認是將阿拉伯數字寫大。他擔心民眾不知道「身心活化站」是什麼、什麼時候招生,特別請院內的社會服務室同仁走進社區「拉客」,不分年齡及經濟能力,有興趣的街友也很歡迎,希望民眾多識字,增加自我生活功能。身心活化站也提供高齡者體適能訓練、傳承藝術、音樂活化大腦、樂活學3C等課程,希望預防長者失能失智或延緩病情,並增進長輩的社會參與。此外,仁濟醫院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每個月最後一個周六上午,也會舉辦「克糖對話」,10年來每場均由戴東原親自主持,聘院內外專家及同仁進行專題演講,預留時間和病友進行雙向溝通。有時演講內容還會超過糖尿病衛教範圍,例如教導民眾如何促進呼吸、骨骼與關節的健康、預防跌倒等。「一步一步慢慢教,對病人一定有幫助。」戴東原說,他看病、做教學研究、做行政工作、做慈善救濟,每天工時10小時起跳,下班後腦筋還要繼續動。但每天這麼忙,必須忙得有意義,這不是要受到多少表揚或得到多少獎狀,而是一定要為大眾服務、幫到病人的忙,否則就只是「無頭蒼蠅」。看診耐心解說 讓病人感受誠意戴東原說,醫師要具備誠心、耐心與細心,病人會知道你的誠意。他看一名病人平均8分鐘,醫囑會手寫標示「1、2、3」講清楚,一旦發現病人不懂,一定會請衛教師再花15分鐘以上詳談。有許多病人多年來和戴東原合作得很好,例如有一名60歲老病人,從28歲確診第二型糖尿病後就看他的診,每天按時服藥、節制飲食,幾乎每天爬山當運動,雖曾置換人工膝關節,改換健走當運動,糖尿病史32年來保持零併發症,令他十分欽佩。戴東原因曾到國衛院服務二年,減少門診次數,有病人一時找不到他。當他到仁濟醫院服務時,回鍋的病人向他說:「醫師我找你找得好苦啊!」讓他很感動。戴東原行醫51年來都和糖尿病友在一起,聽過許多的飲食與運動課程,讓他「萃取」一套養生方式。戴東原說,他因椎間盤突出曾接受復健治療,且上了年紀也不能做太激烈的運動,只要下班有空,一定會去家裡附近的學校操場走路,走完回家再加上一點體適能運動。前一陣子因天氣太熱,他選擇在家開冷氣繞著客廳走路,「雖然說來有點糗,但一定要動啊!」此外,戴東原也曾是一名癮君子,25年前的某天,他看診的倒數第二名病人,一邊抽菸一邊走進診間,他念病人「看病還抽菸?菸抽完再進來!」結果他看完最後一位患者後,放鬆得拿菸出來抽,卻被上一名病人看到,大喊「醫師你也在抽菸啊!」讓他覺得很糗,卻也痛下決心戒菸,好好保養身體。因應長照政策 規畫未來藍圖戴東原說,他接受最多考驗的就是從事行政職務,尤其是成大醫院營運前,為了籌備教學人力,借用台大醫院景福館二樓一半空間做教室,請台北的醫學中心教授就近教學,一方面安頓醫學生,一方面策畫醫院開張,還要晉用人力及採買設備,壓力很大,回家次數少之又少。「還好當時四、五十歲,比較有幹勁啦!」因應國家推動長照政策,戴東原已規畫仁濟院未來藍圖,除了擴展現有的食物銀行、獨居老人送餐、老人關懷與急難救助服務,還要再辦食堂、居家服務與居家復健。至於已提供有十年的居家護理及居家醫訪服務,去年一年服務了2200人次,希望未來兩年內服務人次增加到3000,再逐步提升到7500人次。戴東原說,很多人笑他,七、八十歲了還要策畫醫療及社服事業,太太也會抱怨他把工作當娛樂,孩子也曾埋怨成長階段沒有他的陪伴,「但這已經是習慣了,且到了我這把年紀,也不會再去計較工時和待遇。」「老實說,有一點功夫的人,很少沒在做事的。」戴東原說,他還會繼續工作一段時間,為推展長照來努力,到了該休息的時候,才會停下腳步告一段落。【27屆醫奉獎】戴東原熱情投身醫療工作 孫女盼爺爺早點回家【記者羅真/即時報導,原文刊載於2017-09-23聯合報】有一群人,長年在有需求的角落默默為病人付出,被社會看見時卻彎腰不居功,屬台灣最美風景。衛福部今舉辦第27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將近半世紀,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是個人獎得主之一。戴東原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醫院院長、台大醫院院長,2003年自台大退休後,短暫到國衛院服務兩年。之後,台北仁濟院董事長邀他出任台北仁濟院院長。在台北仁濟院服務至今12年,戴東原除了行政工作,也替病人看病,啟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鼓勵護理師報考糖尿病衛教師,組成專業糖尿病衛教團隊。他接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職之後,經常下鄉替民眾衛教或進行家庭訪視,足跡踏遍全台,最遠去過澎湖。「每次去爺爺家,爺爺都好晚回家」,陪同戴東原上台領獎的小孫女靦腆地說。高齡78歲的戴東原,至今每日工時仍10小時起跳,他認為,人生得忙得有意義,一定要為大眾服務、幫到病人的忙。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31 醫聲.慢病防治
腎病防治/第二箭 三大衛教 早篩早治更減碳
在腎臟病治療領域,透析治療(俗稱洗腎)常需耗費大量水資源、耗材,碳足跡排量也不少,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推廣「綠色腎臟」觀念,對廣大民眾來說,避免透析資源耗用的解決方法,就是及早發現腎臟疾病及早治療,避免進入透析階段;同時,台灣腎臟醫學會針對三P(Public、Physicians、Patients)族群,也就是根據公共大眾、醫師與病患等三大族群提供不同衛教方法,從預防行為改變,真正落實醫療永續。對於「醫療永續概念如何應用於改善慢性腎臟病管理問題?」等議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一般醫學內科主任、台灣腎臟醫學會慢性腎病防治整合委員會主委蔡宜純提出三大主張,包括推動各年齡層的腎病防治教育課程進而減少對慢性腎臟病患者歧視、完善慢性腎臟病培訓及教育並加強跨科共照管理、運用紅綠燈表格幫助患者監測自身腎功能,以及提供慢性腎臟病患者及家屬多樣化相關教育訓練等,社會更應提供充足資源及即時關懷,都是可行解方。吳麥斯表示,「面對不同科別,我們會非常努力持續對談。」他補充,透析病患歷經許多的困難與挑戰,會經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才會進入末期腎病,不少病人早在過程中離世,能活下來洗腎者可說是「上帝的選民」,接受透析治療,是病患求生必要療程,被迫耗費龐大資源,並非他們的錯,而是整體醫療問題。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洪思群則指出,由於透析治療需要使用較多的能源、水、消耗品,加上病患多需要重複接受治療,碳足跡高,並透過預防慢性腎病,希望減緩這樣的現象。洪思群表示,近年來,英國正展開「綠能腎臟計畫」,從基礎設施改造、過程創新到照護模式創新,每一環節都環環相扣,很值得學習。吳麥斯也建議,政府應針對「永續及前瞻能源」、「低碳、減碳」、「循環」、「社會科學」等領域實施對應政策,醫院藥物、醫材的碳排放量調查、減量管理或像智慧永續醫療的推動、永續健康飲食的開發、穿戴裝置與智慧衣的開發等,都是可行策略,若以醫院為場域,落實「淨零綠生活」目標,對整體環境,將能帶來更正面的影響。
-
2022-11-24 醫療.精神.身心
失眠和憂鬱是50後常見困擾 醫教一技巧不用吃藥也能天天睡好、心情好
編按:失眠和憂鬱,是50+常見的健康困擾。有沒有方法,可同時預防這兩者?2022年知名期刊JAMA Psychiatry上的一篇研究指出,讓60歲以上的失眠病人接受非藥物的認知行為治療,不只失眠的狀況改善,日後發生憂鬱症的機率也會降低。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可運用哪些認知行為治療的技巧,讓自己睡好、心情好?50後睡不好、心情差,問題出在哪?每天寫日記,或許可以找出藏在細節中的魔鬼!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長期研究失眠議題。他觀察,避免失眠的方法不難,民眾也大多熟悉。例如,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平時不要壓力太大等,都是老生常談。真正困難的,其實是在生活中實踐。「醫師告訴失眠病人,睡前要放鬆。但有人一躺上床,就會忍不住思考工作的事。」如何讓一個人下定決心,改變長年來的習慣?不用藥物、改變想法的「認知行為治療」 自己察覺問題,改變才會真正有效林煜軒指出,除了開立藥物,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簡稱為CBT-I)也是治療失眠的常見方式。所謂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非藥物的心理治療。簡單來說,即是讓當事人自己發現自身的問題,進而做出改變的行動。林煜軒舉例,精神科醫師在衛教時,常會提醒失眠者注意咖啡因的攝取量,但病人不一定能做到,導致衛教效果不佳。這時,若病人可以記錄自己每天睡前的行為,或許能發現「做不到」的原因。例如,他曾有位失眠病人,每週有一半的天數一定會失眠,另外幾天則否。原因為何,病人自己也說不清。然而,做了兩週的睡眠記錄後,病人的失眠便不藥而癒。他在記錄每日行程時,發現只要下午14:30過後喝了咖啡,當晚就會失眠。這份紀錄讓他知道,原來自己的身體代謝咖啡因所需的時間較長。只要提早喝完咖啡,就能改善失眠。「睡好的原理我們知道,但是做到非常困難。」林煜軒舉例,對壓力過大的現代人而言,無法放鬆是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一個人為何無法放鬆?這個問題需要更細緻的分析。認知行為治療中,常會用「行為記錄」的方式,協助病人找到自己的問題根源。例如,請病人寫日記,記錄自己睡前幾小時內做了哪些事、有什麼煩惱。像是有病人透過紀錄發現,自己睡前的5小時都在工作、做家事,導致上床睡覺時,腦中充滿工作和家庭的待辦事項,自然無法放鬆。發現問題,是促成改變的契機。林煜軒舉例,不少失眠的病人有完美主義的傾向,認為一定要把當日的工作處理完畢,人愈累愈好睡。透過行為記錄,病人可以察覺自己的認知謬誤,改變工作習慣。例如晚上不收信、不打開工作聯繫用的社群軟體,進而達到睡前放鬆的目標。林煜軒比喻,改善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原理和減重很像。旁人不斷叨念「健康很重要」,往往比不上當事人自己站上體重計,驚覺「原來我太胖了」,進而有意願控制飲食和運動。他指出,「自己發現問題,如此改變的動機才會夠強。」認知行為治療,可同時改善失眠和憂鬱!放鬆不是自然達到,需要刻意練習2022年,一篇發表在知名期刊JAMA Psychiatry上的研究,進行了291位60歲以上失眠病人的隨機分派臨床試驗。其中一組人接受維持兩個月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另一組人則是給予標準的睡眠衛教。追蹤3年後發現,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這組人,發生憂鬱症的比率顯著低於對照組。為什麼治療失眠,可以達到預防憂鬱症的效果?林煜軒指出,失眠本身就是憂鬱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因此,治療失眠,本就會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但除此之外,認知行為治療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讓人練習放鬆、避免反芻思考,這些技巧都有直接預防憂鬱症的效果。放鬆,需要刻意練習。林煜軒指出,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忙碌、高壓,肌肉常會不自覺地緊繃。在認知行為治療中,他會教病人幾個放鬆的技巧。一是「腹式呼吸」,鼻吸鼻吐,透過深而長的呼吸調節自律神經。另一種方法是「漸進式肌肉放鬆」,先讓身體感受最緊繃的狀態,再深度放鬆。以上班族容易緊繃的肩頸為例,先將肩膀往內夾至最緊,頭部彷彿卡在兩塊石頭當中。接著將肩、頸、頭的肌肉完全鬆開,靠在椅子上。重複數次,感覺兩者的差異。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可以如此練習,讓自己回歸最放鬆的狀態。林煜軒指出,「想東想西」的反芻思考,本就是人類大腦的預設狀態。當你覺察自己難以專注當下、心情緊張時,可以即時去做前述放鬆練習,轉移注意力、降低壓力的衝擊。50後如何睡得好、心情好?寫日記和學放鬆,人人都能做到的好習慣儘管認知行為治療有不少好處,林煜軒也坦言,這種療法不像藥物可立即見效,且病人需付出時間,持續練習放鬆、記錄自己的作息。若病人半途而廢,認知行為治療就會失敗。因此,找出動機,持之以恆,非常重要。他建議,50後若有壓力大、睡不好的問題,在看醫師之前可先寫日記,觀察自己每天的生活作息和睡眠品質之間的關聯。若擔心自己半途而廢,也可下載他和研究團隊開發的「作息足跡」App。這個App會藉由記錄使用手機的時間,推算一個人的睡眠時間,幫助使用者掌握自己的睡眠習慣。林煜軒指出,相較於坊間流傳的治療失眠偏方,例如睡前喝牛奶、聽音樂等,了解自身作息、揪出會影響睡眠品質的壞習慣更重要。「如果睡前喝紅棗枸己茶、牛奶,改善失眠的效果是1,睡前不看手機的改善效果大概是100。」此外,時常覺察自己的狀態,讓放鬆成為習慣,也能有效改善失眠、進而防止憂鬱。他也提到,無論是否進入診間接受認知行為治療,養成寫日記和放鬆兩個簡單的習慣,都能讓人受惠。「老後不失眠、少憂鬱,人生當然會過得比較好!」原文:50後如何天天睡好、心情好?林煜軒醫師:每天寫日記、做漸進式肌肉放鬆練習,可防失眠和憂鬱
-
2022-11-20 退休力.社會連結
張淑芬:幫助別人是人生無價之課,看到更多人生不同的風景!
走進台灣大大小小偏鄉,山路顛簸、車程遙遠,這樣忙碌的日子已經超過10年,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卻甘之如飴。「走第一線有個好處,因為你會生出很多智慧,讓我覺得並不是我在幫別人,而是我們在學習別人的人生。」張淑芬感性地說,參與公益之後,看到更多人生不同的風景,更從幫助別人中,讓自己獲得成長,這是人生無價的一堂課。從教育著手 翻轉偏鄉下一代回顧張淑芬過往的公益足跡,多是與教育相關,她認為,要改變下一代的人生,就要從教育著手。張淑芬發揮台積電慈善基金會的長才「串聯資源」,例如,她在中部地區與有愛心的連鎖補習班合作,在台中、彰化各有6、7間分校,提供師資和教科書給需要幫助的弱勢兒童,幫他們作課後輔導,目標是帶他們把功課做完、成績及格就好,完成基本的學習,而不是填鴨式教育、追求高分。台積電志工也會在假日陪伴偏鄉兒童,特別的是,面對比較特殊的小朋友,例如不愛說話、或是比較躁動等情形,事前也會提供志工們教育訓練,來幫助他們與這些小朋友相處,不只照顧孩子,也重視志工的培育。串聯企業 提供技職生發光舞台不只協助孩子打好教育基礎,張淑芬更致力於「技職培力計畫」,提供技職生發光的舞台,串聯在地企業、偏鄉技職學校,讓學生能透過一技之長,畢業即就業,包括奇美食品、大金空調、福華飯店等企業都加入響應。今年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與奇美食品合作,提供台南育德工家餐飲科到奇美幸福工廠見習、實作機會,在培訓結束後,奇美食品特別頒發獎狀與聘書,讓這群學生可以發揮專長、留在家鄉工作,不用與家人分離。張淑芬強調,每一次的串聯行動,都有許多愛心單位熱情地共襄盛舉,讓她的內心充滿感動,透過大家的力量,讓公益之路走得愈來愈遠。「走進第一線,是他們教我成長」,讓她擁有更多的同理心,同時也感恩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張淑芬在善的循環中,獲得許多正面力量,《橘世代》重磅邀請張淑芬共同開設「張淑芬的智慧公益課」,不僅是她第一次開課,也是2022唯一一場,若你也想帶領組織參與公益、學習公益串聯心法,請掃QR Code或電洽02-2649-1681按2報名。
-
2022-11-06 養生.聰明飲食
植物奶能取代牛奶嗎?專家解答哪種營養成份更能被人體吸收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近年,以植物奶取代動物奶的風氣興盛。除了疾病如乳糖不耐症的影響,許多人也因營養價值或環保考量而開始飲用植物奶,但動物奶與植物奶的成分其實大不相同,且計算碳足跡還需考慮長程運輸的問題,兩者難以輕易相互取代!近年來吹起植物奶的風潮,從率先搶進咖啡廳市場的瑞典植物奶品牌Oatly帶起,不少品牌提倡健康、環保、愛地球、營養價值等口號,根據《食力》「你是『鮮奶』控嗎?市售鮮乳國內外、大小廠你如何選?」問卷調查發現,消費者由動物奶轉為飲用植物奶的主因分別為:營養價值(44.1%)、環境永續(32%)、個人疾病(27.7%)等,難道植物奶這些項目真的都輸給牛奶嗎?動物奶營養價值無可取代的原因是它:人體吸收率佳「植物奶終究沒有辦法取代牛奶。」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陳明汝說。不管是動物奶或是植物奶,多數人最在乎的就是營養價值,但以基質來源完全不同的兩種產品來看,這樣的比較其實並不公平。即使不是自己主動選購植物奶,走進咖啡廳也常聽見店員在點餐時詢問,是否要「升級」加購更換成燕麥奶,讓不少消費者下意識認為植物奶是更好的選擇,覺得營養價值更高或是更健康,「以燕麥奶來說其實它的熱量並不低,因為Carbohydrate(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陳明汝說,且即使是植物奶也有營養成份的差異。「如果真的要說營養價值,豆漿才是最理想的植物奶選擇。」陳明汝分享到在比較營養價值時,最重要的是看消化率(digestibility),也就是指食物經過人體消化系統後,真正能吸收營養素的比率。除此之外,牛乳在重要的營養素鈣質提供上,植物奶很難取代,動物奶在此略勝一籌。特殊族群對植物奶仍舊有需求植物奶並不是完全沒有優勢。「乳糖不耐症、或是對牛奶過敏的人,可以選擇植物奶飲用。」陳明汝笑著說。亞洲人高達70%都患有乳糖不耐症,有這類症狀的人喝了乳製品最多的反應就是腹瀉,陳明汝也直言症狀輕微的人其實可以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去喝,腸道微生物其實可以透過刺激、訓練,對於乳醣的分解能越來越好,腸胃也會越適應。此外,在加工技術上,通過水解其實可將90%的乳醣進行分解,但這樣的加工過程中可能會讓牛乳產生些許苦味,消費者在喝到苦味後往往難接受,也因此在鮮乳上不太常見到這種處理方式,多是配方乳粉才會以此加工來解決乳醣所帶來的腹瀉問題。此外,對牛乳過敏主因是牛奶中含有β-乳球蛋白(β-lactglobulin),這個物質是人體中不存在的蛋白質,面對外來蛋白質,部分群眾就可能在飲用過後發生過敏不適反應。面對這樣體質不適,植物奶就會是更好的選擇。而植物奶所能提供的營養與動物奶也有不同。以燕麥奶為例,之所以被極為推崇的主因被認為是一種健康、可持續的牛乳替代品,其健康益處與β-葡聚醣(Beta-Glucan)的存在有關。EFSA(歐洲食品安全局)於2009年就公開表明,β-葡聚醣每天攝入至少3公克,能夠幫助維持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豆漿中同樣也含有許多對人體有益成分,如異黃酮、多酚等,對心血管健康同樣具有很好維護效果。從生產體系來看,植物奶真的比較環保嗎?植物奶最常被提出的優勢,莫過於環保概念。牛奶最常被拿出來檢討的主因是畜牧業不管是在土地、水資源的使用高,加上牛隻溫室氣體排放的程度對於環境也造成不小的影響,但植物奶就真正環保嗎?事實上,以台灣的現況來說,植物奶不管是原料或是產品,居多仍舊是以進口為主,從整個供應原料到最終產品來計算碳足跡歷程,以台灣仰賴海運進口來看,加上長途航運,硬生生就是將碳足跡的數字上加了一筆。面對這樣的問題,其實台灣也有品牌選擇在地原料製作成植物奶產品,好比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所輔導,並由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與新北市農會合作製造,所推出的「100%台灣產黃豆奶」產品,所使用的黃豆就是來自高雄的「高雄9號」及「台南10號」產銷履歷黃豆,以環保的角度上來看就能更落實碳足跡減少。而瑞典植物奶品牌Oatly為了更符合自己所倡議的環保訴求,也盡可能去改變長程運輸的事實,除了2022年將以新加坡工廠供應亞洲市場需求之外,也將在2023年在英國開設工廠,目前預估的產量約為年產3億公升植物奶,以因應英國植物奶需求提升的趨勢,相較於當地的畜牧業碳足跡可望減少至少7成。而能不能相應對走到地產地銷、減少碳足跡,主要的考量仍舊脫不了市場需求與產業型態。反觀畜牧業對於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其實不少牛乳品牌也都將關注落在環保,除了牛隻養殖環境、飼料改進來減少碳排放外,也思考排泄物要如何再有效利用。除了大規模的循環利用資源可能要耗費大量成本投注,但其實也有相對較簡單、成本較低的方式可以下手,如食品大廠義美將牛乳的包裝材料首先納入可改變的範疇,利用甘蔗汁所製成的生質塑膠,讓紙盒能夠100%回收再利用,這也都是希望夠平衡畜牧產業帶來環境困擾。而單純以運輸成本來看,台灣地產的牛乳除了免除長時間航運以外,以加工流程上來看鮮奶進場的時間幾乎是2天內就絕對需要進行處理,否則品質就容易產生變化,在新鮮程度上、運出成本上相近於進口植物奶產品仍具有一定的優勢。簡單來說,不管是牛乳或是植物奶的存在價值,並沒有可能取代對方,而是能夠滿足各自不同需求的族群。踏入植物奶市場已有15年愛之味董事長陳冠翰也表示:「植物奶是完全另一個市場的存在,並不是為了取代牛奶而生。」在現下的趨勢來看,如何開發出符合消費習慣的產品,才是植物奶真正應該鑽研的道路。【本文出自食力Vol.26季刊《乳業戰爭 九大擂台誰是贏家》】延伸閱讀▶2019年起植物奶成長率持續超越動物奶! 燕麥奶空降咖啡館、搶奪牛乳市佔▶燕麥奶大勢崛起,但它的健康、環保價值真的如宣稱說的那麼好嗎?▶瑞典研發出全球第一款「馬鈴薯奶」飲品!不含常見過敏原、生產比燕麥和杏仁更環保(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11-04 焦點.元氣新聞
吃素同事「海鮮全都吃」 他恍然大悟:原來有這種吃素
吃素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有全素、五辛素、奶蛋素、鍋邊素等。台灣吃素人口不少,有些是因為宗教信仰或還願,有些是為了健康,也有人是為了愛地球減少碳足跡,也有人是為了人道理由(不想殺生)、也有些人是純粹不想吃肉。另外ptt網友也分享,公司要到海鮮餐廳聚餐,福委跟吃素的同事說「你吃素對不對,我們會跟餐廳交代」,但同事卻回覆「沒關係啊!我可以吃海鮮...我是海鮮素」,同事們才知道原來在國外有海鮮素,「魚蝦貝肉吃下去也能算素食者」。網友表示,「美國人好像也蠻多海鮮素的,第一次聽到也是覺得莫名其妙」、「我有朋友是不吃四腳的素,豬牛羊不吃」、「外國素食者的確吃海鮮,補充動物性蛋白質」、「朋友就是,吃到肉馬上想吐,純粹不能接受肉味」、「可能是回教徒,很多外國客戶信回教,雖然只不能吃豬肉,但其他肉類也必須有清真認證才能吃,所以一般出國都只能吃海鮮跟素食」。另外有位網友在ptt八卦板表示,他不少同事愛吃鍋邊素(可以跟葷食同煮的素食),他不能理解吃素就吃素,為何要吃「鍋邊素」,引起討論。網友解答,「青椒炒肉絲,他只吃青椒」、「鍋邊素就是一種態度啊,堅持自己但不勉強別人,根本典範」、「夾過肉的筷子也可用 」、「有些人不是因為宗教,而是健康關係吃素,那吃鍋邊素,就方便大家聚餐,不用為他特定做什麼」、「鍋邊素已經是最隨和的了,只要吃進嘴裡的是素的就好」、「跟鍋邊素的用餐超好,還不會跟你搶肉」、「就不吃肉而已,不用另外準備」。個人飲食習慣大不同,網友表示,「我單位聚餐超難選,有人不吃牛、不吃雞、不吃海鮮、不吃香菇的,後來就都不聚餐了」、「那不吃牛、豬、雞、羊、魚的到底是什麼葷?」、「遇過同桌不吃牛羊兩隻腳的,只能點海鮮、豬肉、青菜」、「我知道有人吃素不吃肉,但香腸可以」、「跟挑食有90%很像」。
-
2022-10-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奉獎得主對蔡總統說 公費醫師是承諾要做到「這是做人的道理」
第32屆醫療奉獻獎明天頒獎,今天總統蔡英文在總統府接見所有得主時,「公費醫師」成為話題。在美行醫逾20年後鮭魚返鄉的汪海波醫師正是國醫公費生,他說當年簽約成為公費醫師是一個承諾,就一定要做到,「這是做人的道理。」蔡總統則表示,將透過制度來解決偏鄉醫療人力不足,不能讓偏鄉民眾成為醫療孤兒。蔡英文接見醫奉獎得主時提到,她是恆春人,過去風災時曾到恆春勘災,當時醫院的屋頂都被風吹走了,看到70、80歲的老醫師在風雨中為新生兒接生,這些醫師都是退休後回鄉服務的老醫師。蔡英文表示,目前經常靠軍醫院醫師去偏鄉支援,但缺點是接生並非軍醫擅長的項目,而遠距醫療雖然有幫助,但有時有侷限。她認為,解決偏鄉醫療人力不足,還是要靠制度,希望透過公費醫師制度和軍醫支援,雙軌並行。台大雲林分院前院長黃瑞仁在雲林服務12年,他認為,偏鄉醫療支援不能只靠情懷或奉獻,應要考慮醫師薪資結構和未來,尤其是應要給予年輕醫師進修的管道,讓他們看得見未來。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是國內頭痛醫學權威,蔡總統特別向他致意,表示頭痛帶來的痛苦真的讓人難受,治療頭痛的醫師真的功德無量。王署君認為公費醫師制度有許多優點,過去他的公費同學至偏鄉服務需要6年,雖然服務期滿未必會留在偏鄉,但許多人留在偏鄉附近開業,很多陽明(現陽明交大畢業)的醫師都留在偏鄉開業,台灣很多地方看到他們的足跡。他希望公費醫師制度可以略為鬆綁,讓更多人有機會參加。台東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游昌憲一開始只想去台東2年,沒有想到如今已經18年,他對現今的偏鄉醫療資源依舊憂心。今年願意走重症的醫學院新血不多,如同又回民國101年時「四大皆空」的景象。過去台東靠台北馬偕的住院醫師輪調,但若年輕人不想要走重症,沒有住院醫師願意來台東,主治醫師也就留不住。本屆醫奉獎得主有三位公費生,包括汪海波、王署君和有「台灣急診醫學之父」之稱的花蓮慈濟醫院顧問醫師胡勝川。汪海波於民國102年在世界日報看到台灣招募海歸醫師的消息,毅然決定回台。提到當年自己也是公費醫師,服務10年後赴美發展,他說當年簽約承諾成公費生,就一定要做到,這是做人的道理。獲得本屆特殊貢獻獎的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年過9旬,在癌症醫療領域逾一甲子。她表示,這一生做過許多決定,但行醫是不悔的選擇,能夠當醫師,默默陪伴支持許多癌症患者,是人生非常幸福的事。蔡總統表示,每年決定醫學生招收人數,每年都很痛苦,必須考慮如何在市場規模和醫師生計中取得平衡點;對於偏鄉醫療,將採取醫學中心和軍醫輪調,也將強化公費醫師制度,支持偏鄉醫療。第32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共有個人醫療奉獻獎9名、特殊貢獻獎1名、團體醫療奉獻獎1名,個人醫療奉獻獎得獎人分別為王剛毅醫師、黃瑞仁醫師、賴慧珊護理師、許金川教授、胡勝川醫師、藍英哲醫師、王署君醫師、汪海波醫師、游昌憲醫師;特殊貢獻獎得獎人彭汪嘉康院士,團體醫療奉獻獎得獎團體為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