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 焦點.長期照護
搜尋
足弓塌陷
共找到
12
筆 文章
-
-
2022-12-05 醫療.骨科.復健
馬拉松扭到腳竟久久不消 當心蹠跗關節韌帶拉傷
30歲男子參加馬拉松比賽踩空跌倒,右腳掌疼痛腫脹,腳底瘀血送急診,吃了止痛藥也抬高冰敷、休息,3周後仍不見緩解、一踩就痛,經向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運動醫學特別門診求診,發現是腳掌蹠跗關節韌帶受傷,經微創鋼釘固定手術治療及6周石膏保護,終於回歸日常生活,健步如飛。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部長、醫師黃贊文說,我國棒球選手王建民2008年為紐約洋基棒球隊效力跑壘時,右腳掌蹠跗關節韌帶拉傷,引起球迷熱議。蹠跗關節是足弓穩定重要關節,如拱橋基石,許多韌帶附著在上面。蹠跗關節韌帶拉傷常發生在高能量的外傷或運動傷害。若蹠跗關節變寬或排列不整齊變形應盡早手術復位,以免影響足部功能。大里仁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醫師劉永川說,蹠跗關節受傷中年男性較多,會有嚴重的疼痛並且無法負重站立。蹠跗關節韌帶受傷不易發現,若沒有盡早處理,會造成足弓塌陷,影響行走功能,甚至日後關節退化產生關節炎。民眾若持續腳掌疼痛、腫脹無法站立,需積極尋求專業骨科醫師進一步詳細的評估。劉永川指出,蹠跗關節移位嚴重或合併複雜的骨折需要較大傷口並使用鋼板及骨釘來復位及固定,常有傷口癒合不良情況,可能需要多次手術重建、甚至補皮或皮瓣轉移,可以接受高壓氧治療促進消腫, 使用PRP注射修復;這名男患者僅蹠跗關節韌帶受損,則可使用微創骨釘治療,對軟組織的傷害比較小,恢復效果好。
-
2022-03-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人老腳先衰!專家教最有效的縮足運動強化足內肌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人體隨年齡老化,雙腿最有感,因此也有「長壽始於腳」的說法。一旦下肢衰退,發生步行疼痛、困難,失去外出自由、無法自立生活,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下肢的衰退包含足部、關節與肌力,人類的行動力靠這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雖說退化不可免,但用心保養可以讓行動力維持在最佳狀態,繼續上山下海的快意人生。每四名長者、就有一人有足部疼痛困擾,最常見角化病變。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黃晴表示,足部疼痛的盛行率隨著年齡增長,大約四名長者就有一人受其影響。過去研究顯示,女性與肥胖者為足部疼痛好發族群,可能源於女性拇指外翻的盛行率較高,以及受女性鞋類(高跟及窄楦頭)影響。而老年人新陳代謝功能下降,體重增加,步行時足底壓力負荷大,也可能造成足部疼痛。黃晴指出,根據大規模的流行病學研究,老年人足部疼痛最常見的疾病是角化病變(如雞眼、老繭),緊隨其後的是指甲疾病(如指甲真菌感染)。在物理治療臨床上,老年人尋求幫助的主要足部問題包含足底筋膜炎、足退化性關節炎、足跟脂肪墊症候群、以及足弓塌陷(扁平足),上述問題常與足部排列和足部肌肉失衡有關。足部退化也會影響關節,造成惡性循環。黃晴表示,多項研究證明,足部退化會影響關節,進而釀成足部疼痛,使步行速度降低,行動不便,日常生活的困難度就會增加。大多數年長的求診者都受足部疼痛所苦,甚至有部分長者因此變得不愛出門,活動量大減,健康也跟著受影響。另外,足部疼痛也會影響到平衡感,甚至是跌倒的危險因素。不愛動的生活型態容易造成體重增加,進而使足部問題更加嚴峻,形成惡循環。謹慎選鞋、矯正鞋墊、減重,可減輕足部負擔。保健足部的方法,除了常規的足部照護(例如保持足部衛生、剪指甲等),還能透過適合的鞋子、矯正鞋墊、減重、強化肌肉平衡等方式延緩退化的速度。選擇一雙合腳的鞋子是相當重要的事。鞋長過短,可能造成腳趾變形;鞋寬過窄,可能造成與雞眼、拇指外翻和其他足部問題。然而鞋子也不是越寬越大就好,因為前掌過緊或後跟過鬆的鞋子,都可能導致步行速度下降和重心不穩;鞋跟過高的鞋子不僅會改變足部的排列,也會影響到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以及脊椎,容易造成足部以外的肌肉骨骼問題。除了選擇合腳的鞋子,透過矯正鞋墊可改變足部負重情況,減重也能減緩足部的負荷量,也可以透過強化肌肉,增加足部的支撐力,減輕關節負擔,避免惡性循環。如何強化足部肌肉?隨時做縮足運動足部包含外在肌肉與內在肌肉,內在肌肉為足部當中的小肌肉,扮演著更能穩定足部的重要角色。當足內肌無法有效地強化時,容易使足部排列處於不利的位置,增加不穩定性,造成退化加劇。黃晴表示,「縮足運動」是在強化足內肌當中最受認可的運動,透過收縮足內肌將第一蹠趾關節拉向跟骨,並保持腳趾不彎曲,以升高內側足弓。可由坐姿練起,進展到雙足或單足站立時練習,能力更甚者,可接著進行至深蹲和單腳跳等功能性活動。如何緩解腳痛不適?試試按摩 小腿激痛點「小腿肌肉按摩是西方醫學最常見緩解腳痛不適的方法。」黃晴表示,按壓時較為疼痛的點被稱為「激痛點」,形成原因主要是長時間進行重複性高的活動(例如穿著不合適的鞋日行萬步),肌肉纖維中某區域長期處於收縮狀態,造成緊繃不適。激痛點可採用加壓的方式緩解問題,將肌肉處於延展狀態後施壓於激痛點上,以個人可忍受的疼痛程度維持,待疼痛緩解後,就可以尋找下一激痛點。不過黃晴也強調,足部是精密且複雜的部位,每位個案的問題不盡相同,若有相關醫療問題,仍建議先尋求專業諮詢。
-
2021-08-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膝蓋痛未必是退化性關節炎 醫教做2運動保養膝關節
●年輕族群膝蓋痛,大都不是關節炎●疫情下膝蓋痛患者增加●預防膝蓋痛,可做肌力訓練、伸展運動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都有膝關節退化引起膝蓋痛困擾,最近也有不少青壯年族群因膝蓋疼痛而就醫。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渝仁表示,疫情期間很多人居家辦公,可能受限於工作空間小、坐姿不良,兩個多月下來,紛紛出現膝蓋疼痛不適。建議應及早開始保養膝關節,慎防逐漸惡化為退化性關節炎。坐地板上工作 膝蓋易不適陳渝仁指出,近期門診發現,反映會膝蓋痛的青壯年患者愈來愈多。原來是許多人居家辦公卻沒有足夠工作空間,常將筆電放在床上、人坐在地板上工作,坐姿不良,不只拉扯到腰部引起腰痛,也會影響膝蓋肌腱,導致膝蓋不適。引發膝蓋痛的原因很多,包括久坐、久站、姿勢不良、扁平足、髂脛束症候群,或是運動傷害引起膝蓋前後十字韌帶受傷、內側副韌帶扭傷等。年長者的膝蓋痛,往往是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引起的,也就是隨著年紀增長,年長者的膝蓋軟骨持續磨損,導致骨頭與骨頭直接摩擦,進一步產生發炎疼痛的現象,這是膝關節長年累月勞損而引起的疾病。長時間負重 也會膝蓋痛「年輕族群的膝蓋痛,大都不是關節炎所致。」陳渝仁說,50歲以下者且沒有長期從事粗重工作者,若膝蓋疼痛,發生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很低,很多是因長時間負重過度,超出肌腱所能承受的負擔而引起膝蓋疼痛。許多喜愛騎單車族群、跑步運動族群,或是盤腿坐者,容易引起「髂脛束症候群」,也就是膝蓋外側疼痛;而喜愛打籃球、羽球等競技型運動者,則常發生前後十字韌帶受傷引起膝蓋痛。疼痛反覆發生 就應就診姿勢不良、一日久站10小時以上的人,也容易讓膝蓋內側副韌帶扭傷;扁平足的人因內側足弓塌陷,較難緩解地面的衝擊力,會影響正常的走路姿勢,也走不久、跑不快,膝蓋痛、腰痛也隨之而來。陳渝仁提醒,當膝蓋疼痛1周未見好轉,反覆發生,建議應至骨科或復健科就診,以釐清是膝蓋問題,還是合併腳踝、髖部受傷等其他疾病。
-
2021-02-24 科別.骨科.復健
鞋頭要有寬度和翹度 治療師教你7原則選對鞋足安心
● 步行可降三高、減低心血管疾病發生、增加骨密度● 穩健走路、安全跑步,穿一雙好鞋很重要● 鞋墊是提升行走舒適度的關鍵「步行是人類的最佳良藥」,這是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養生之道。據現代醫學研究,步行可降三高、減低心血管疾病發生、增加骨質密度等。然而,要穩健走路、安全跑步,選擇一雙好鞋相當重要。如何挑選適合、舒服又安全的鞋子,讓邁出的步伐都能「足」安心?建議可掌握以下7項選好鞋原則。一、使用時機及情境每雙鞋都有它適合的使用時機及情境,像跑步可挑選馬拉松鞋、慢跑鞋,行走的人應選擇健走鞋,從事球類運動應穿相應的鞋款,如籃球鞋、足球鞋、網球鞋等。同時要考慮用鞋環境,例如PU跑道、室內地板、自然山野等因素,才能找到適合又能穿的久的鞋款。二、腳型尺寸會改變雙腳的尺寸及形狀會有變化的。足部會因老化而足弓塌陷,造成腳變長變寬、足後跟變薄、足部皮膚乾裂等。所以選鞋時,一定要重新量測雙腳大小,並試穿(鞋帶也要綁好)行走5至10分鐘,以確認這雙鞋的舒適度與穩定度。三、鞋子尺寸聰明量測量鞋子是否合腳有技巧,先將鞋墊取出,端正坐好後,將腳後跟對準鞋墊後緣踩在鞋墊上,最長的腳趾和鞋墊前緣有一根手指的寬度,就是最適合的尺寸。傍晚時分的雙腳通常比較脹,建議選鞋最好在此刻,試穿時以較大的腳作為選擇的標準。四、鞋帶或黏扣帶為主鞋子的保護功能要能真正發揮,就是要牢靠的穿在腳上,建議選擇以鞋帶或黏扣帶固定的鞋款為主,如此才可因應雙足隨時間早晚及姿勢不同所產生變化而配合調整。五、鞋頭要有寬度、翹度東方人普遍前足較寬,挑選鞋子時,可選擇鞋頭較圓寬且前足空間足夠的鞋子。此外,選鞋時可以挑選鞋頭前端微微翹起的,這樣可以減少行走時鞋底過度的摩擦及增加吸震的功能,降低跌倒風險。六、鞋身結構較堅固挑選鞋子時,最好選擇鞋身結構較堅固穩定的鞋款。鞋子內側要有整片較硬的材質,鞋身不易扭動及後跟堅固的鞋款,如此行走時,這雙鞋才能提供足夠的包覆性及穩定度,也能提高安全性,避免發生「翻船」等扭挫傷的狀況。七、鞋墊影響走路舒適度鞋墊是提升行走舒適度的關鍵要素,可分為非醫療型、醫療型與手工訂製型。常見的鞋墊以「非醫療型」為大宗,由使用者自行量測剪裁至合適大小放進鞋內即可使用,但這類鞋墊無法調整足底服貼度,舒適性因人而異。醫療型及手工訂製型的鞋墊,皆需專業人員評估及調整後才可穿著,大多需至醫療院所或醫療器材行才能進行配置,這兩種鞋墊可調整,舒適度和服貼度較佳,但製作時間長且價格較高。
-
2020-10-05 科別.指甲.足部
扁平足腳痛因鞋子穿太鬆!物治師教4步驟鞋帶綁法,輕鬆走路不痛了
小梅(化名)有功能性扁平足,容昜腳痛不想運動。但年過40代謝下降,漸漸變胖,終於決定每天快走半小時,興沖沖去買了一雙穿起來舒服,支撐度又好的運動鞋,沒想到穿了幾次腳又痛了。她拿著鞋子去找物理治療師求救,才知道原來自己懶得綁鞋帶,腳在鞋子裡滑來滑去,鞋子支撐度再好也沒用。動晰物理治療所足部專科物理治療師鄭融表示,當足弓被身體重量壓扁,小腿後側肌肉為了穩住腳板而長期用力,會出現脛後肌肌腱炎、阿基里斯肌腱炎,足部也會漸漸產生拇趾外翻、足底筋膜炎,腳掌的神經和軟組織受壓迫而疼痛,衍生出慢性扭傷和關節炎。這時候從外觀看,可發現鞋底的中間或內側磨損、鞋面內側出現摺痕。鄭融建議,功能性扁平足的人一定要找護跟夠硬、左右支撐度夠的鞋子,而且鞋帶務必要綁好,因為鞋子穿太鬆就是導致腳痛和步態錯誤的一大原因。大部分人穿運動鞋,都是把腳塞進去,然後拉緊最後一段鞋帶,這時腳背和鞋面通常還有很大空隙,除了增加足弓塌陷的機會,腳還會前後滑動,不斷撞擊腳趾,可能導致拇趾外翻或甲溝炎。最後一段鞋帶的位置太緊還會壓迫到足背動脈,導致腳趾痠麻。正確綁鞋帶,要將足跟向後緊靠著鞋跟,耐心把每段鞋帶拉好、貼合腳背,最後再利用「跟鎖(heel lock)」綁法收尾。鄭融說,網路上有很多跟鎖綁法的教學影片,這能讓腳背和鞋子的接觸面極大化,使足背壓力均勻,足部兩側充分支撐,走路更輕鬆。》跟鎖綁法教學影片
-
2020-09-20 科別.骨科.復健
治療足底筋膜炎 4大醫療院所
台大醫院門診超音波 立即確診 便於追蹤台大是台灣最早設立「足踝專科」的醫院之一。台大醫院骨科部手足外科主任陳沛裕表示,自骨科教授王崇禮1993年進修回國後,開始建立台大足踝外科與肌肉系統超音波的基礎。至今台大足踝外科與肌肉骨骼超音波團隊累積豐富的診斷經驗,開發各項臨床應用,在國際重要醫學期刊發表論文達數十篇。台大醫院的足踝專科團隊包括足踝專科醫師及物理治療師。陳沛裕表示,台大是醫學中心,大部分病人經轉診而來,疑難雜症多,包括各種足部嚴重變形、難處理的骨折等,以單一疾病來看,足底筋膜炎患者人數最多,扁平足、拇趾外翻也很常見。陳沛裕表示,台大足踝專科在門診就有常規超音波檢查,病人不用額外排檢查,提高診斷便利性和準確性,也協助評估追蹤病程與療效。透過詢問病人症狀加上超音波檢查,足底筋膜炎幾乎可立刻確診,超音波檢查也幫助醫師思考其他問題的可能。陳沛裕表示,足底筋膜炎,是日積月累的傷害造成,治療上,每天穿的鞋子和鞋墊很重要,每個人腳型不同、病因不同,適合的鞋子和鞋墊也不同。通常醫師會初步判斷病人是不是有現成鞋墊可用,如果需要訂製鞋墊,就會轉介到物理治療中心,骨科門診也提供震波治療,適合長期的慢性足底筋膜炎。一般來說,經充分檢查和衛教,通常病人只要看診一到兩次,就會明顯感覺症狀改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常做「前弓後箭」 預防反覆發作健保署統計,足底筋膜炎門診就診人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在區域醫院中奪冠。北市聯醫復健醫學部主任武俊傑分析足底筋膜炎求診患者,以久站、走太多的人居多,主因工作需要,足部過度使用。老年人則是另一大族群,上了年紀的人腳底脂肪墊變薄,加上肌腱負擔能力變差,容易受傷,老人家走路千萬別「硬ㄍㄧㄥ」,不舒服就要停下來,或採漸進式增加走路長度。另外,短時間暴肥的人負擔增加,腳底脂肪墊來不及增厚,也是高風險族群。不少患者飽受反覆發作之苦,武俊傑說,一旦足底筋膜發炎,要想盡辦法坐下,盡量少走路,「能坐就不要站,能不走就不要走」,運動習慣也要改變,改騎腳踏車、游泳等不會對足底有壓力的運動。要避免反覆發作,預防更重要。武俊傑說,兩腳可採「前弓後箭」姿勢,伸展足底筋膜,每次維持10到30秒,換腳再做,每天做10次。扶著桌子做,可減少膝蓋負擔。武俊傑說,有些患者拖一、兩年才治療,因足底筋膜持續慢性發炎,壓迫點逐漸變厚,更容易被壓迫到而疼痛,治療效果也較差。一般足底筋膜炎患者,利用健保給付的超音波、短波和雷射復健,都有一定效果,可緩解改善或治好。慢性頑固性足底筋膜炎,可考慮體外震波治療,但無健保給付。員林基督教醫院工作一站數小時 患者職業傷害居多對於員林基督教醫院收治足底筋膜炎患者人數名列全國地區醫院之冠,人數甚至超過許多醫學中心,該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楊宗翰直喊意外。他分析南彰化相關患者致病原因,以職業傷害居多,例如,廚師、晶圓廠員工,因為久站,以致足底筋膜發炎。楊宗翰指出,最近就收治好幾名晶圓廠員工,工作時在無塵室一站可能就是好幾個小時,受限於整套防塵衣服,較難穿上彈性及舒適性較好的鞋子,以致造成內足弓肌腱慢性發炎、甚至纖維退化。想要預防足底筋膜炎,楊宗翰建議,首先挑選一雙適合自己雙腳的鞋子,有些老人家早上健走運動時,穿著夜市、菜市場買來的運動鞋,因彈性有限,又不合腳,可能走沒多久,就覺得不舒服,又捨不得丟,於是愈穿愈痛。治療上,體外震波的止痛效果不錯,但健保沒有給付,目前給付復健項目為熱療、電療、超音波熱療、局部膠帶以及徒手治療等,均需持續復健,才能緩解疼痛。楊宗翰指出,如果每天下床時的那一瞬間痛到哇哇叫,務必積極就醫,建議至大型醫院骨科、復健科門診,接受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只要一掃就能得知足弓組織厚度是否異常或纖維化,確診後多休息,服用藥物,並在醫師評估後,持續治療、復健,始能遠離足痛之苦。新北市蔡嘉哲骨科診所備有超音波設備 就近、及時診斷據健保署統計,新北市蘆洲區蔡嘉哲骨科為基層診所門診件數第一名,更是全國患者人數第一名。許多民眾來此求治足底筋膜炎,院長蔡嘉哲醫師表示,診所能提供民眾就近、即時的診斷及治療,院內也引進總價數百萬的超音波儀器及體外震波治療、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能更加精準釐清病況及提升治療效果。蔡嘉哲指出,足底筋膜炎好發於40至60歲的民眾,又以女性患者居多,民眾來診所時,大多主訴足跟痛,但足跟痛原因除了足底筋膜炎外,還有神經纏繞、壓迫、纖維瘤等可能。蔡嘉哲表示,基層診所主要以觸診及詢問病史為主,並視患者疼痛狀況,以注射消炎藥或物理治療等方式處置,但光憑肉眼無法看見骨骼及肌肉狀況,有時難免會出現判斷誤差,若未對症下藥,治療效果有限。由於蔡嘉哲本身具有肌肉骨骼超音波證照,為了提升治療效能,十年前便引進超音波儀器,以釐清患者確切病灶,現在使用的更是價值200萬元,與台大醫院同等級的儀器,在基層診所中相當少見。蔡嘉哲說,超音波為輔助治療,不會向民眾收費。另院內也有體外震波治療、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一次療程在2000元以內,治療足底筋膜炎效果卓越,可維持近一年療效。民眾現場掛號後即可自費治療,不須久候大醫院的門診,可提供民眾更即時、高效的治療效能。
-
2020-09-20 科別.骨科.復健
別急著積極治療治足底筋膜炎 釐清原因為首要
近年全民興起慢跑及步行熱潮,這些看似輕鬆的運動,對足部衝擊性非常高。醫師發現跑跳型運動者較容出現足底筋膜炎,所幸九成以上的足底筋膜炎患者,經由非手術性的保守治療,如物理治療、改變姿勢,再搭配服用消炎藥物,幾乎都會好轉。足底筋膜為腳底足弓最主要的支撐,主要功能是吸收足部走路跑步時產生之反作用力。當長時間承受身體重量,足底筋膜被過度牽拉或受壓,就可能引起發炎及退化。門診診斷足底筋膜炎時,可藉由觸診尋找腳底痛點。桃園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蔡文鐘表示,據其醫療團隊研究發現,肌肉骨骼影像超音波是確定診斷足底筋膜炎很好的工具,可釐清足底筋膜是否增厚、鈣化或周邊有無水腫現象。談及足底筋膜炎治療,多數人腦中首先想到的是物理治療,如電療、熱敷、超音波等,但開業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鄭融說,面對足底筋膜炎患者,首要任務並非積極治療,第一時間應評估、分類成因,如足型天生問題或穿鞋、鞋型出狀況,對準原因改善,甚至毋須治療即痊癒。拉扯型患者● 改穿「外硬內軟」船型底鞋,降低拉扯。● 使用電療、雷射或超音波,活化細胞。據鄭融觀察,患者多是忍痛好幾個月或年,影響生活才到診間求助,狀況多較嚴重。首先需觀察患者走路過程,小腿阿基里斯腱或腓腸肌腱緊繃,造成踝關節的背屈活動範圍,腳掌恐過度下折,導致足底筋膜拉扯;足弓塌陷也會使得腳掌拉長,同樣會讓足底筋膜長期拉扯。鄭融說,面對拉扯型患者,通常會建議改穿「外硬內軟」船型底鞋,降低拉扯。經評估也可至治療所使用電療、雷射或超音波,但他強調上述治療目的並非止痛,而是增加細胞通透性,讓細胞變活躍、代謝速度加快,促進組織癒合。天生結構瑕疵者● 以貼布將足底脂肪集中到足跟托高,降低壓迫。部分患者是因天生足部結構瑕疵,足部重量分配不均。該類患者隨年齡增加,足底脂肪逐漸擴散,需透過貼布將足底脂肪「掃一掃」,集中到足跟托高,彷彿踩到肉墊,降低壓迫,過程約需貼二至三周,但有些人痊癒後足底脂肪仍會越來越鬆散,就需仰賴足墊分散壓迫。保守療效不佳者● 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局部類固醇注射。● 自費高濃度葡萄糖液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等增生療法。針對少數保守療法反應較差者,蔡文鐘表示,如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兩個星期,仍然疼痛嚴重,可考慮給予局部類固醇注射。據其多年經驗及研究發現,盲目注射無法精準打到發炎處,局部類固醇注射應盡可能以影像超音波引導的注射,其效果顯著且能降低日後復發率。除類固醇降低發炎程度,蔡文鐘表示,頑固型足底筋膜炎患者也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選擇自費高濃度葡萄糖液注射或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等增生療法,加速癒合。台大醫院骨科部手足外科主任陳沛裕表示,目前醫療指引已不建議注射類固醇,因為雖然消炎止痛立竿見影,但沒有解決根本問題,一定會復發。害怕打針的患者● 體外震波治療,增加再生能力,修補組織。● 裝有心臟節律器者,不建議使用。針對害怕打針的患者,蔡文鐘建議可考慮自費做體外震波治療,迅速阻斷局部疼痛神經纖維,達到止痛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能促進局部慢性發炎組織的血管新生,而達成組織修補的作用,對足底筋膜炎有80%以上的療效。但裝心臟節律器者,避免震波干擾儀器,不建議使用。鄭融解釋,許多足底筋膜炎患者拖久了,就會變成慢性發炎,體外震波治療其實是給予患部有限破壞,引發身體第二次發炎反應,增加再生能力,「慢性發炎處彷彿死水,透過有限破壞刺激,可讓讓身體再次察覺發炎處。」因此患者本身癒合能力不能太差。不得不開刀的患者● 頑固型發炎患者,僅占一成。經半年以上治療仍無效,才需要選擇手術。● 以內視鏡足底筋膜切除術為主,術後還是可能復發。足底筋膜炎患者多達九成可以透過保守治療改善症狀,非得開刀治療的機會不多。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指出,他的門診中,每年需要以手術治療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只有個位數」,整體而言,僅約一成頑固型發炎患者,經半年以上治療仍無效,才需要選擇手術。長時間足底筋膜炎,嚴重發炎反應恐會產生鈣化現象,以X光照足部側面,會看到如刺的牽扯性骨贅生,造成民眾誤認為足底筋膜炎是「腳底長骨刺」。釋高上強調,骨刺本身只是病徵,足底筋膜炎問題並非因腳底被骨刺刺到導致,不會因去除該骨刺,足底筋膜炎就痊癒。足底筋膜炎傳統手術可分為肌腱切開或筋膜切開、區域筋膜切除術,或是骨片切取術,108年總件數僅69件。釋高上指出,目前台灣足底筋膜炎手術以「內視鏡足底筋膜切除術」為主,醫師會在患者腳部開一個約一公分左右的小傷口,復原期較傳統方法更快,疼痛感也較輕微。釋高上也指出,為避免足型垮掉,或切除過多筋膜使足弓塌陷,足底筋膜切除術並非將痛點切除,而切開筋膜使其放鬆。許多足底筋膜炎患者對於手術治療存有迷思,他強調手術不能完全解決足底筋膜炎問題,一定要從天生結構或後天生活習慣根本問題改善,不然可能會再復發。撐足弓 非萬能急性發炎期 千萬別用鞋墊鄭融強調,鞋墊雖是處理足底筋膜炎的方法之一,但急性發炎期千萬不可使用鞋墊。他解釋,鞋墊為撐起足弓,多會設計凸起處,但在急性期,鞋墊凸起只會擠壓足底筋膜,造成進一步受損,在門診中常見很多人越墊越慘,他呼籲不能盲目追求撐足弓,建議急性期患者使用足跟墊片。
-
2020-09-20 科別.骨科.復健
避免足底筋膜炎 外科名醫照顧自己雙腳的方法具指標性
早上起床踩出第一步,腳跟疼痛,每一步都是煎熬。你也是足底筋膜炎疼痛一族嗎?久站、久走、老化,都是造成筋膜退化、疼痛難行的原因。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系列21,調查全台足底筋膜炎患者治療狀況,作為您就醫參考。「足底筋膜炎」雖不是對生命造成威脅的嚴重疾病,卻影響生活品質。健保署統計,從民國106年到108年,每年有近六萬人因足底筋膜炎就醫;80歲以上患者大幅減少,恐並非代表沒有足底筋膜炎,而是有更多醫療問題要優先處理,所以沒有因此求醫。「外科」是公認最需要體力的科別,移植外科更是。手術時間長,久站、久走對移植外科醫師來說是家常便飯,這種職業特性更是容易累積出足底筋膜炎。健保署長李伯璋是移植外科名醫,但他說自己數十年來沒嚴重的腳痛困擾,也沒有特殊的護足撇步,只是一直秉持著「不勉強」的人生哲學,挑選舒適好穿的鞋子。外科名醫照顧自己雙腳的方法,其實很有指標性,要是醫師開刀過程中腳都在痛,不只醫師痛苦,恐怕還會危及病人安全。李伯璋表示,隨著年紀漸長,他和許多同輩朋友一樣,也曾經發生過腳底疼痛,但幸運的是程度不嚴重,而且很快就自行康復了。身邊朋友發生足底痛也常會來問他意見,李伯璋建議在急性疼痛階段多休息,可以先到診所就醫,醫師提供的診療、衛教,多半能有所改善。足底筋膜炎基本上是使用過度、長期發生「微受傷」,導致退化加上發炎問題,日常活動量大、從事跑跳等衝擊性運動、體重較重,都比較容易發生。李伯璋的兒子跟他一樣是移植外科醫師,興趣還是跑全程馬拉松,但父子兩人的腳都沒什麼疼痛問題,李伯璋說:「可能因為我們對於選上班用的皮鞋、運動用的跑鞋,都很有想法。」穿鞋後如不合腳、感覺緩衝不足,造成不舒適或受傷,李伯璋就會斷捨離,不會勉強自己繼續穿。舒適大於品牌 加墊未必加分李伯璋也走過「穿錯鞋」的冤枉路,他曾穿過很受歡迎的知名品牌鞋,但可能因為設計比較適合歐美人體型,他發現穿了會磨破腳跟皮膚。李伯璋也曾經試過加做訂製鞋墊,不過後來發現「加墊不見得加分」,還是自己細細挑選的最好。李伯璋說,每個人的腳都不一樣,所以他不追求品牌,便宜或貴都沒關係,只要舒適就是好鞋子。鞋底要有緩衝 護跟不能太高李伯璋挑鞋首重鞋底,不能太薄或太硬,他會特別挑選有緩衝的鞋底,因為舒適度差很多。再者,後跟支撐雖然重要,但是如果護跟做太高,很容易磨破後腳跟。他還會把今年、去年買的鞋子都拿出來,重新穿一穿,感受、比較其中差異,藉此歸納出最適合自己的款式。對於運動鞋,他倒是沒有太大意見,兒子會帶他去買、幫他挑,兩人腳型相似,他也會接收兒子買後少穿的運動鞋。務必當場試穿 材質不能太硬李伯璋買皮鞋一定現場試穿,找到適合自己的設計就成為死忠顧客,不輕易換穿其他廠牌。有時試穿發現鞋子太好穿,驚為天人之下,他還會忍不住買兩雙一樣的輪流穿,深怕太快把鞋子穿壞、萬一買不到怎麼辦。除了腳型要合,鞋底要有緩衝,李伯璋也會注意材質不能太硬,以免讓足部受壓力的點不舒服。難穿不必勉強 切勿削足適履李伯璋特別心疼太太,因為個性節省,有時候鞋子明明不好穿卻繼續穿。但其實太太有拇趾外翻的問題,大拇趾第一關節很容易紅腫發炎,有時候還會磨出傷口,所以兩人出去逛街時,李伯璋就一直提醒她:「鞋子好穿就買起來穿啊,不合腳的鞋子就換掉啦,不需要削足適履。」李伯璋的選鞋觀念與許多足醫專家不謀而合,除了與他本身就具備醫學背景有關,另一關鍵是他「不勉強自己」的人生哲學。李伯璋說,年紀大了,他漸漸懂得追求自己的快樂。例如他最近瘦了一圈,大批褲子褲頭都太大,這種是可以修改的東西,整批改好拿回來,就像得到一批全新的褲子,讓他非常開心滿意。但是有些東西比較沒有修改空間,像是鞋子,就要選擇適合的,不要勉強自己。
-
2020-09-20 科別.骨科.復健
腳痛時千萬別去按摩!這部位不好的人較易足底筋膜炎
你曾經腳底痛嗎?在台灣,不論男女,罹患足底筋膜炎的人數大約都是從30、40歲開始節節上升。就醫人數從106年的5萬6688人、107年5萬9657人,到108年的6萬970人,逐年上升,其中男性占43%、女性占57%。女性患者 暴增情況最明顯不過,男女性足底筋膜炎好發年齡相當不同。男性患者通常從30歲以上開始變多,30、40、50幾歲的患者都各有四、五千人;70歲以上人數驟減,80歲以上的患者不到五百人。女性患者則是從40幾歲開始暴增到六千多人,50幾歲患者近萬人達最高峰,60幾歲還有8千多人。女性患者人數與男性一樣,在70幾歲驟減,80歲以上只剩數百人。台大醫院骨科部手足外科主任陳沛裕表示,足底筋膜是由微細的纖維合成,如果經常超負荷,可能重複造成微小撕裂傷,慢性微受傷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症狀,所以會看到不同性別和年齡的發病人數有差異。腰不好的人 也是高危險群陳沛裕說,一般人聽到退化,會先聯想到骨關節等硬組織,但其實負擔重的軟組織也會退化發炎。足底筋膜在跟骨的附著點就是容易退化的部位,是典型的痛點。有發炎性關節炎疾病例如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的人,也會提高罹患足底筋膜炎的風險。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表示,臨床上觀察到,腰不好的人也比較容易發生足底筋膜炎,因為核心力量比較差,走路或站立下肢代償較多,常見整個腿後側從上到下都緊繃,很多合併坐骨神經痛,小腿緊繃也是足底筋膜炎的危險因子。小腿緊繃 筋膜炎常見成因動晰物理治療所足醫專科物理治療師鄭融表示,不論足弓高或扁或正常,小腿緊繃是足底筋膜炎共通的、最常見的成因。人每走一步,足部都有三個輪軸要依序轉動,包括跟骨底部的弧形、足踝關節活動度、大腳趾關節,如果其中一個輪軸活動不夠或失能,另外兩個輪軸就要活動更大,壓力也會上升。小腿緊繃會減少足踝關節活動度,大腳趾及跟骨受壓更大,而這兩端剛好都是足底筋膜附著點,拉扯久了自然會發炎。長者少就醫 並不代表不痛健保資料中,足底筋膜炎的年長者人數較少,但不代表不會痛。鄭融指出,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足部疼痛比例高達八成,但是就醫比例沒那麼高,因為長者會有其他危及生命的醫療問題要優先處理,或早已習慣這種不適感。足底脂肪是重要的緩衝,正常成年人有大約14至21毫米的厚度,但隨著年齡漸長,這層脂肪墊會散掉變薄,增加足底壓迫,也會導致壓迫性的足底筋膜炎。健保資料顯示,足底筋膜炎就醫主要在基層診所,一年超過13萬件,但當中只有大約一萬多件申報照X光或超音波。治療上大部分只做物理治療(一年23萬多次),少數人接受局部類固醇注射,極少數人才嚴重到需要開刀減壓。腳痛時 千萬不要去按摩林頌凱表示,體外震波是目前足底筋膜炎治療最有效的療法之一,是非侵入性的治療,可惜目前沒有健保給付,根據實證,健保應該要考慮納入給付。陳沛裕說,體外震波是一種物理因子,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加局部的生長因子,誘發足底筋膜自行修復,對於慢性長期疼痛的足底筋膜炎患者特別有用。林頌凱提醒,足底筋膜炎容易診斷,但不容易醫治,因為人天天走路,足底就天天受壓。因此除了靠醫師和治療師的幫忙,病人一定要學習認識自己的腳、找自己適合的鞋子,也要學習放鬆肌肉的技巧,切記不要在腳痛的時候去按摩或走健康步道,正痛的時候就要趕快就醫,在家也可以用溫水泡腳,輕輕按摩小腿。
-
2020-09-20 科別.骨科.復健
日行萬步未必好!復健科醫師也飽受足底筋膜炎之苦
對於飽受足底筋膜炎之苦的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到原因,解決基本結構問題。開業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鄭融提醒,醫療院所的療程都是促進發炎癒合,治療足底筋膜炎更重要的仍是改變穿鞋、走路習慣,改善結構問題,避免走每一步、站每一秒都在傷害自己,「否則治療所給的效果,恐遠不及自我傷害。」肌肉延展差 冬天容易發作常有足底筋膜炎患者反應春冬特別容易發作,尤其足底疼痛主要發生於冬天。鄭融解釋,因冬天肌肉延展性較差,再加上足部從溫暖的被窩中挪出,接觸冰冷空氣溫差較大。但因損傷大約兩周會逐漸痊癒,多數民眾會發現,腳底的刺痛感,通常痛了幾次就不會再痛,容易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即使不痛了,也不能忽略足部的問題。」鄭融說,民眾若發現一早剛下床踩地時,內側足跟感到如針刺般劇烈疼痛,持續一個禮拜以上,就應提高警覺,除盡快就醫評估,解決結構問題,鄭融也建議搭配起床先「醒腿暖足」,避免足底筋膜裂傷或疼痛。避免復發 路少走一點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謝霖芬表示,她前幾年也飽受足底筋膜炎之苦,清晨下床、腳底踩地的那一瞬間痛徹心扉,這才知道病患所言不假。由於工作忙碌,沒有時間接受復健,所以選擇震波治療,治療兩次,有效緩解疼痛。 為了預防足底筋膜炎復發,謝霖芬不再日走萬步,每天走路步數降至七、八千步。她表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一天走上一萬步,曾經罹患足底筋膜炎的人,建議少走一點,才能避免復發。 運動前後 拉筋暖身不可少另外,不管是慢跑、健走或健身房團體課程,在運動之前,都需拉筋暖身,讓四肢熱起來,時間約需五至十分鐘。在運動後,也需要拉筋,搭配緩和伸展運動,除了讓心臟跳動逐漸降下來,也讓肌肉放鬆,不致持續緊繃。買廉價鞋 對腳傷害很大「想減少足底筋膜炎風險,另一個關鍵就是找一雙適合自己的運動鞋。」謝霖芬說,有些中老年人為了省錢,就在菜市場、夜市購買廉價的運動鞋,認為反正壞了就丟,不會覺得心痛,但這類鞋子幾乎沒有彈性可言,穿沒多久,就可能造成足底疼痛。謝霖芬說,「買鞋子的錢省不得。」建議多找幾家知名運動品牌,實地試穿,是否符合腳型的長度或是寬度,並試走看看,感覺彈性、避震效果,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鞋。至於專業鞋墊部分,謝霖芬表示,這要看個人的經濟能力,因為醫院專業鞋墊價格昂貴,以電腦掌握腳底所需厚度,並打模製造,價格約在五、六千元,如果更好一點,費用超過八千元。起床兩動作 緩解足底筋膜炎醒腿暖足操1. 起床後先坐在床緣,足跟貼平地面。2. 一腳先往內縮,讓膝蓋彎曲超過90度,再用手稍微按壓膝蓋,此時可感受到小腿肚有點痠緊,在不造成疼痛的力道下,維持至少15秒。3. 換另一腳重複剛才動作。● 建議兩腳各做兩次醒足操,每次千萬不可超過30秒,以免反效果。●腿伸展動作看似簡單無害,但做太久恐引起足部肌肉保護性收縮,導致腿部肌肉無法放鬆,甚至更緊繃,醒腿伸展操時長約兩分鐘,就能輕鬆完成一整套伸展動作。暖足伸展操完成醒腿後,就可接續暖足伸展。1. 保持醒腿伸展操坐姿,先坐在床緣,將兩腳平貼地板。2. 其中一腳蹺起「二郎腿」,用對側手握拳垂直由下往上輕敲小腿肚,一腳約敲10到15秒後,蹺起的腳踝輕輕轉一轉,再放回地面。3. 換另一隻腳,兩邊各做一次即可。● 別小看蹺腳敲打、扭扭腳踝這些簡單動作,鄭融解釋,小腿肚有四、五層肌肉,這套暖足伸展動作可以幫助各層筋膜滑動,讓肌肉收縮更順利,做完會明顯感覺到「腿熱熱的」,代表足部組織溫度提高,足部血液循環、活動度都會改善。3方式放鬆足底筋膜1.小球按摩使用網球或按摩球(也可用長棍),把球放在地板上,腳踩在球上前後滾動。滾到疼痛部位,可輕踩按摩球,或以繞圈方式按摩。每次做3-5分鐘,每天勿超過3次。2.腳趾抓毛巾將毛巾平鋪地面,用腳趾彎曲方式來抓毛巾,以訓練腳底下的肌肉群。3.牽拉腳趾平坐椅子上,足部騰空腳趾盡量往上牽拉,必要時可用手輔助。此可恢復足底筋肉柔軟度。
-
2020-08-18 科別.指甲.足部
穿「休閒鞋」竟讓他足弓塌陷!四種常見足部問題如何處置
近年類似功夫鞋的休閒鞋正流行,你也愛穿嗎?小心常穿這類鞋款穿久了,不僅會引起腳痛,還可能造成年長者的步態不穩,易發生跌倒骨折的危險。穿對適合的鞋款很重要,對於不同的足部問題,也應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一位榮民伯伯,足跟疼痛好幾年,每踩一步都像針刺般,走路時也搖搖晃晃,十分緩慢、不穩且危險。經評估發現,他長時間穿著薄底、支撐度不夠、避震差且已磨損嚴重的功夫鞋,導致足弓塌陷,又伴隨足部拇趾嚴重外翻,因而引起腳痛。後來是以量身取模製作專屬的足弓墊,建議更換避震性有支撐力的鞋子,多管齊下,榮民伯伯的疼痛明顯緩解,走起路來也明顯穩健,還能安心的走出家門。我們每天走路活動時,與地面第一接觸的是雙腳,一旦穿著不正確的鞋款或是過度的使用,長時間下來就會導致足部問題。建議不同的足部問題,應考慮不同的處理方式。扁平足足弓是人類能順利行走的重要構造,大致上可以分為內側縱弓、外側縱弓,以及橫弓等三個系統。當足弓強度無法撐起身體時就會有塌陷的現象,常見有低足弓或是扁平足。有扁平足的人在激烈運動後,較容易因足弓支撐不足,而感到腳踝部內側靠近周狀骨處疼痛。●處置:通常給予適當的足弓墊支撐後,都能獲得良好效果。大拇趾外翻腳趾的第一趾骨往第二趾骨方向偏移,當第一趾骨夾角超過15度,就是拇趾外翻,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例約1:10。拇趾外翻不一定會造成足部疼痛,但若是不管它,有可能造成外翻變形越來越嚴重。常見拇趾外翻的原因,包括長時間穿著不適當的鞋子例如楦頭過窄、遺傳、足部肌力不平衡、足弓塌陷等,並非僅是鞋子因素所造成。●處置:利用足弓墊或拇趾外翻支架來避免繼續惡化,當外翻或疼痛程度採取保守治療已無法改善,才會考慮外科手術矯正方式。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連接了跟骨到趾骨的位置,支撐足部,人們能跑跳都多虧了足底筋膜強韌的彈性,但若是因為過度使用例如長跑、跳躍、小腿肚肌肉過於緊繃,或是年長者筋膜彈性變差、足弓下塌、體重過重、穿著不適當鞋款等因素,都有可能會造成足底筋膜炎。典型的症狀是早晨下床踩地第一步會感受到劇烈針刺感,足跟內下方疼痛,稍微活動後會緩和,但激烈運動後又會感到無比疼痛。●處置:急性發炎期冰敷、慢性期熱敷;更換有支撐性的鞋子,搭配量身訂製足弓墊,給予足部適當支撐;肌力訓練及筋膜放鬆;口服藥物或局部注射等。足部長繭或雞眼足部若長時間受到不正常的壓力或摩擦,可能造成局部長繭,甚至是雞眼的產生。●處置:除了泡熱水消除硬皮或水楊酸類藥物輔助外,雞眼還可利用液態氮冷凍治療處理,但根本應改善不適當的鞋子,解決足部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