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1 癌症.乳癌
搜尋
超音波
共找到
1446
筆 文章
-
-
2020-06-30 該看哪科.婦產科
新版孕婦手冊上路 加強準爸爸參與感
新手媽媽們的年紀越來越高齡。據內政部人口資料最新統計,國人女性平均生育年齡再創新高,2019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1歲、35歲以上占30.9%,較10年前增加一倍。為了讓準媽媽掌握自身健康與胎兒情況,國健署今年改版孕婦手冊,除了重新編排外,並有方便性提升、閱讀流暢、週期紀錄、方便互動連結等四大亮點,也提供QR CODE讓查找資料更方便;更重要的是,手冊在封面裡終於出現「爸爸」角色,跳脫過去封面只有媽媽。今天的記者會上,更找來劇團演出新手爸媽可能會遇到的狀況,及孕婦常見的問題。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宜靜表示,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容易提高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流產、早產、低體重兒等風險,較35歲以下產婦風險高約1.5倍;而孕婦手冊1995年創立至今,陪伴每一世代懷孕媽媽健康走過25年,隨著我國婦女生育齡的提高,經歷五次改版,如增加衛教資訊、互動式孕婦自我檢核表、分為健康及衛教手冊等;這次手冊改版,則是從醫療人員及準媽媽的觀點,來調整手冊內容及編排,同時衛教手冊封面也加入先生,著重準爸爸角色的導入。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新竹馬偕醫院婦產部主任黃閔照表示,這次手冊如上次改版,也將衛教手冊、健康手冊分開,資訊重新編排外,增加更多插畫、圖片,如健保補助的10次產檢就以精簡的圖文說明,讓準媽媽用手機一掃,就能得到正確的衛教資訊;而手冊也增加非正式常規檢查的介紹,包含高層次超音波等,提供準媽咪們參考。黃閔照說,準媽咪懷孕過程中,準爸爸的參與非常重要,他指出準媽咪懷孕過程常因為身體不適,容易忘卻產檢時想提問等問題,透過準爸爸的協助,問的問題也能更全面;他笑說他在新竹看診時,多半都是準爸爸陪準媽媽來,且是「有備而來」,準備的問題往往比準媽媽更多。他強調,懷孕不是只是準媽媽的事,整個家庭都要一起投入,過去手冊雖也有提醒準爸爸的注意事項、但未特別強化;今年改版時,特別在封面加入準爸爸角色,也是期待準爸爸在太太懷孕過程裡能更積極參與。
-
2020-06-30 科別.心臟血管
致命的不定時炸彈 談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症
「天地之間,翩然起舞,美麗說再見」是我們見到劉真老師的最後時刻,老師因為患有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症而接受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過程並不如預期順利,最後在體外維生系統「俗稱葉克膜」的裝置下等待換心,老師的離開不僅使得家人、朋友們沉浸在悲傷的氣息中,也讓社會大眾想要打開潘朵拉的盒子,了解何謂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症。什麼人會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症的問題?常見的主動脈瓣膜疾病可分為主動脈瓣膜狹窄症以及主動脈瓣膜逆流症,相較之下,主動脈瓣膜狹窄症更像是一枚致命的不定時炸彈,因為有些病人可能已經是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症而卻沒有臨床症狀。主動脈瓣膜狹窄症可分為鈣化性、退化性及風濕性等,其中鈣化性主動脈瓣膜狹窄症常是因為先天雙葉主動脈瓣膜症「正常的主動脈瓣膜有三葉」造成,大約佔總人口數的1-2%,這一群人比較常在40至50歲時產生相關的症狀。而退化性主動脈瓣膜狹窄症則是最常見的原因,約有70%的病人屬於此類,多數病人會在65歲以後出現症狀。最後的風濕性主動脈瓣膜狹窄症在開發中國家較為常見,30年前的台灣社會有許多病例,隨著衛生環境的改善,此類病人數量仍在持續遞減。主動脈瓣膜狹窄症是如何被發現的? 主動脈瓣膜狹窄症大約有50%的病人會有心絞痛的症狀,像是胸口持續的被一塊大石頭壓著,心絞痛也是心肌梗塞時的典型症狀。不同於心肌梗塞,約有30~50%的主動脈瓣膜狹窄症患者會發生暈倒或昏厥。到了中後期,有一定比例病人會出現各種心臟衰竭的表現,例如:喘不過氣、下肢水腫等。還有前面提到的,部分病人則是以無症狀做為表現。 病史詢問以及身體檢查是診斷的首要步驟,中等程度或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症可以透過聽診而被發現,基本的胸部X光以及心電圖也常有心臟肥大的特徵。心臟超音波則是診斷主動脈瓣膜狹窄症最重要的工具,透過先進的超音波儀器,可以觀察出狹窄的嚴重程度,也能夠推測出其發生的原因。可以吃藥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症嗎?主動脈瓣膜狹窄症是主動脈瓣膜本身結構的永久性變化,藥物治療可以改善症狀卻無法根治疾病,也不能夠改善存活率。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症,主動脈瓣膜置換術是現代醫學的標準治療方式,換句話說,開心手術是多數病人可能會經歷的過程。傳統的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需於胸前畫一道20-30公分的傷口,並將胸骨鋸開,再配合體外循環機的輔助完成手術,巨大的傷口使得復原時間拉長,胸骨復原的過程「約2-3個月」也將大大影響上肢活動。微創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已逐漸成為趨勢,近期最具影響力之一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了一篇關於主動脈瓣膜狹窄症的文章告訴我們,重度主動脈狹窄的病人即使沒有明顯症狀,早期手術將可以減少發生三倍的死亡事件。所有的侵入性治療都有其風險存在,手術特別是微創心臟手術還是拆解「主動脈瓣膜狹窄症」這顆不定時炸彈最好的手術選擇。
-
2020-06-29 癌症.其他癌症
胰臟癌難以發現?這項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
53歲的陳小姐,近期因胃悶不適、食慾降低,至腸胃科就診,檢查後腸胃並無異常,但不適感仍在。日前安排全身健康檢查,透過零輻射磁振造影(MRI)發現,胰臟有約1公分的腫瘤,確診為胰臟癌初期。由於腫瘤位置接近胃部,導致陳小姐一直認為不適症狀是腸胃疾病引起。她說,「因為前幾年有胃潰瘍問題,第一時間反應可能是胃部老毛病又犯了,才去找腸胃科醫生,還好做了健康檢查,找出真正病因」。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因為在早期時幾乎無症狀,所以難以察覺,即使少數出現症狀,包括食慾不佳、上腹疼痛、噁心嘔吐、背痛、血糖升高、體重下降、黃疸、脂肪便等,也容易與腸胃或背部問題混淆,而難以早期確診。臨床上,有高達85%病患被確診時已是晚期,此時癌細胞往往已侵犯到鄰近組織或已轉移,無法開刀治療;即便有機會開刀的病患,仍有8成的人在術後會復發,治療上較為棘手。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表示,晚期胰臟癌預後差,五年存活率低於5%。許多名人也因為胰臟癌過世,如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香奈兒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資深名嘴劉駿耀、聯安創辦人李文雄等。沈彥君指出,胰臟癌的風險因素,包括吸菸、飲酒、肥胖、第二型糖尿病、慢性胰臟炎、胰臟癌家族史和特定基因疾病等。建議應避免吸菸、飲酒,維持標準體重,有助降低罹患胰臟癌風險。另外,因為胰臟的位置在身體中央、胃後方的後腹腔位置,一般腹部超音波檢查無法全面偵測胰臟是否有病變,她呼籲,應以零輻射磁振造影(MRI)檢查,才能一窺胰臟全貌,建議保持定期健康檢查,掌握早期診斷、盡早治療的先機。【延伸閱讀】 預防腦中風?!營養師建議,先從挑早餐做起 魚刺哽到喉嚨!該怎麼處理才正確? 癌症蟬聯十大死因之首!降低罹癌風險,專家傳授防癌5功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0-06-28 科別.心臟血管
經常頭暈、胸悶、喘不過氣?醫師:當心二尖瓣逆流,盛行率比想像中高
我們的心臟瓣膜具有類似門扉的功能,可以在心臟搏動過程中適時打開、關閉,以維持血流的方向。當心臟瓣膜無法完全打開時,就會造成「狹窄」,阻礙血流通過;當心臟瓣膜無法完全關閉時,就會形成「逆流」。臺北榮民總醫院的李慶威醫師表示,二尖瓣是位於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的瓣膜,當二尖瓣無法於心室收縮時完全閉合,便會出現「二尖瓣逆流」。「二尖瓣逆流」的病因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原發性或是退化性,意思是二尖瓣損壞,簡單來說就是門壞掉了;另一類稱做功能性或是續發性,意思是心臟瓣膜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因為心臟擴大,造成門框變大,使得瓣膜閉合時,仍有部分空隙,導致血液逆流。 二尖瓣逆流在中老年人較為常見,其盛行率比想像中還要來的高,75歲以上的民眾,可能約10%有二尖瓣逆流,只是有很多患者並不曉得自己有這樣的問題。二尖瓣逆流警訊要留意李慶威醫師指出,左心室收縮時,血液應該往前送進主動脈,若血液逆流回左心房,將導致許多問題。患者可能經常感到頭暈、胸悶、喘不過氣。當血液鬱積於肺臟,會造成肺水腫、肺積水,較容易喘、運動耐受力差。患者可能無法平躺,需要坐起來呼吸,而被稱為「端坐呼吸」。另外,血液也會鬱積在下肢、肝臟、腎臟等處,導致下肢水腫,甚至形成腹水。根據研究,重度二尖瓣膜逆流患者,如果只接受藥物治療,大概5年便有一半的患者因為心臟衰竭或各式各樣的併發症而死亡;即便沒有因疾病死亡,因心衰竭住院的機率也有9成。李慶威醫師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二尖瓣膜逆流很重要,拖得愈久,心臟功能愈差,治療風險也愈來愈高。到最後即使將瓣膜修補好,心臟功能恐怕也無法恢復。該如何診斷二尖瓣膜逆流?李慶威醫師說明道,有蠻多患者一開始都是聽診發現的,他們可能因為感冒、高血壓到基層診所就診,醫師聽診時發現有心雜音,而建議患者轉診到醫院進一步檢查。醫師會安排心臟超音波,心臟超音波可以確定二尖瓣膜逆流的嚴重度,分辨屬於退化性、還是功能性二尖瓣膜逆流。需要做治療時,接下來可能安排「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把超音波探頭放入食道,經由食道來觀察心臟。因為從胸前作心臟超音波,會遇到乳房、肺臟等,可能擋到一些視野。透過經食道心臟超音波,能夠把二尖瓣的結構看得更清楚,幫助醫師擬定治療計畫。二尖瓣膜逆流有哪些治療方式? 李慶威醫師解釋道,針對退化性、原發性二尖瓣膜逆流,瓣膜已經壞掉,屬於物理性的問題,藥物無法改善。功能性、續發性二尖瓣膜逆流,是因為心臟擴大、門框變形,所以要先用藥物治療,減輕心臟負擔,改善心臟功能,看心臟是否會縮小一點,也許瓣膜逆流就會改善。根據研究,續發性二尖瓣膜逆流,在積極藥物治療三個月後,大概有一半的患者會從重度逆流變成輕度逆流,而不需要動手術去修理瓣膜。當藥物治療沒有辦法改善的時候,就跟退化性二尖瓣膜逆流一樣,需要做手術矯正。 目前的手術矯正,可以採用開心手術,修補瓣膜或置換瓣膜,也可以使用導管瓣膜修補。開心手術是從正中把胸骨切開,接上體外循環機後讓心臟停下來,然後打開心臟修補瓣膜或置換人工瓣膜。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視野最清楚,外科醫師可以在心臟停止跳動的狀態下進行,治療效果最好,手術的歷史也最悠久。如果還有其他心臟瓣膜或冠狀動脈的問題,可以一併處理。然而在心臟功能不好的患者,施行手術、體外循環的風險較高。隨著微創手術的發展,部分開心手術也可以用達文西機器手臂來執行,好處是不需正中切開,有助改善術後疼痛,疤痕也會比較小。近年來發展出利用導管做二尖瓣夾合術,它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鋸胸骨、也不停止心臟,病人的疼痛較少、恢復較快。什麼是二尖瓣夾合術?李慶威醫師道,二尖瓣夾合術是模仿外科的術式,二尖瓣膜為兩片對合的瓣膜,如果有一側脫垂,外科醫師其中一種修補的術式是開刀進去把脫垂的瓣膜跟好的瓣膜對縫,縫起來之後,就能改善二尖瓣膜逆流,後來根據這樣的原理研發出二尖瓣夾合術的器械。導管會從肢體的血管進入,延伸到心臟,調整好位置後用夾子把兩側瓣膜夾起來。因為不用鋸開胸骨、不用接體外循環機、不用打開心臟,患者恢復比較快,可能第二天就可以下床,適合年紀很大、心臟功能很差、手術風險很高的患者。二尖瓣逆流的治療選擇然而導管瓣膜修補跟傳統開心手術比起來,出現瓣膜逆流復發的機會可能稍微高一些。臨床上有時候會遇到較年輕二尖瓣逆流的患者,他們看了報導就想選擇二尖瓣夾合術,認為可以不用開心臟,但是我們都會鼓勵他,導管瓣膜修補比不上外科醫師的手術修補,若能打開心臟修補好瓣膜,患者的存活曲線跟一般人差不多,而且復發的比率大約3%以下。若做導管瓣膜修補,五年追蹤以來的復發率約10到15%。所以對較年輕、狀況較好的病人,醫師會鼓勵接受開心手術,至於老年人、狀況較差的患者,可能較適合導管瓣膜修補。 李慶威醫師回憶道,曾經遇過一個78歲的伯伯,他開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因為重度二尖瓣膜逆流,喘得很厲害,轉診過來的時候狀況非常差,已經插管也需要洗腎。我們先替他安裝主動脈急救幫浦,後來也上了葉克膜。年紀很大、心臟功能很差、伴隨多重器官衰竭、還靠葉克膜維生,手術風險極高,外科不建議手術,本來我們也告知家屬可以考慮安寧療護,不過家屬希望能夠試試看。在裝上葉克膜兩、三天後,狀況稍微有穩住,人也清醒的狀態之下,我們趕緊替他執行二尖瓣夾合術,過程相當順利。七天之後拔掉葉克膜,兩個禮拜後拔管。老伯伯又回復到他原來的生活,到現在已經3年多了。「每個案例,都能感受到家屬對病患的愛與關懷,相當有感觸。」李慶威醫師道,「台北榮總在2016年1月做了第一例,到現在也陸續有些研究發表,治療成果跟國外做出來的結果很類似。透過這些治療經驗,我們愈能回答患者的問題,為何要作治療?預期達到那些成效?以及可能的復發率。」二尖瓣逆流患者日常保養重點李慶威醫師提醒道, 日常生活中,要好好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為若發生心肌梗塞,二尖瓣膜逆流的狀況可能惡化。二尖瓣膜逆流的患者要先確定自己的逆流的程度,是輕度、中度,還是重度。作過詳細的檢查後,醫師便能給予適當的治療建議。 中度二尖瓣膜逆流,要定期在心臟科門診追蹤,定期做心臟超音波檢查。重度二尖瓣膜逆流,一定要積極配合藥物控制,若藥物無法改善,便需要跟醫師詳細討論治療策略!原文:
-
2020-06-26 科別.新陳代謝
別疏忽! 你不可不知的甲狀腺結節
藝人李明依近期傳出罹患甲狀腺癌,相信大家偶爾會聽到身邊友人也有類似的情況。因為甲狀腺癌是內分泌最常見的癌症,在國人十大癌症裡排名第七,目前更是女性十大癌症排名第四,的確是比較好發於女性、女性得病率是男性的3-4倍、所以我們不得不注意。 甲狀腺是位於頸部的前下方是一個蝴蝶形狀(如:圖一)的內分泌腺體,其主要功能為調控我們的新陳代謝 。甲狀腺結節是指甲狀腺內出現腫塊(如:圖二)其相當常見,罹病率隨著年齡線性的增加,到60歲時大約一半的人有甲狀腺結節。其成因目前尚未清楚,認為遺傳和環境有關,研究發現家族有甲狀腺結節者其發病率比一般人高,大致上認為和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碘缺乏,過去頭頸部放射線照射、抽菸、長期攝取到大量「致腫物」都有可能和甲狀腺結節的發生有關。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但仍有5%是惡性,所以不能輕忽。甲狀腺結節會有那些症狀呢?甲狀腺結節一般「無症狀」居多,通常是在例行健康檢查或影像檢查過程中偶然發現,尤其是因其它疾病排電腦斷層(CT)掃描或頸部超音波檢查等。甲狀腺結節的症狀●無症狀 (最常見)●頸部腫脹●呼吸困難●吞嚥困難●非感冒引起的持續咳嗽●頸部、下巴或耳部疼痛●聲音嘶啞(小心惡性)●脖子上的腫塊快速長大(小心惡性)如何診斷甲狀腺結節? 檢查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區分良性還是惡性,檢查項目包括:理學檢查、甲狀腺功能測定、甲狀腺掃瞄,最常用的工具是甲狀腺超音波(如:圖三) 及細針抽吸(或穿刺)細胞學檢查(如:圖四)。超音波是安全有效的檢查工具,無輻射而檢查過程不會疼痛,超音波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結節的大小及特徵。甲狀腺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是分辨甲狀腺結節良性或惡性很重要的檢查工具,其檢查方便又安全,準確率高達90%以上不需禁食,通常在超音波室就可以完成。假如細針抽吸檢查結果是良性,仍有極少可能是未抽中惡性細胞,因此仍需要醫師建議的時間定期追蹤,有必要時須再安排細針抽吸檢查。如何治療甲狀腺結節?治療方式取決於臨床表現,超音波及細胞學檢查結果而定。切記所有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為惡性或高度懷疑惡性的甲狀腺結節都應該接受手術治療,大多數的甲狀腺癌是可治癒,預後相當良好。最重要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能盡情享受人生。總之,甲狀腺結節是相當常見的疾病,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但仍有5%是惡性,當你有頸部腫大的症狀或摸到腫塊時,請及早至新陳代謝科門診就醫及進一步檢查,若已知有甲狀腺結節依醫師指示定期回診追踨很重要,唯有及早發現惡性及早治療才不會影響預後。
-
2020-06-24 養生.抗老養生
受恩師林杰樑啟發,選擇腎臟科為志業!顏宗海:當醫生不用太聰明,能耐心聆聽就是好醫師
喝茶會喝進農藥?深海魚含有重金屬?防疫期間如何消毒?醫藥新聞中常見醫師顏宗海接受採訪、替社會大眾解惑,每當記者求助,他幾乎有求必應,不厭其煩提供資料、抽時間回答問題,有時錄音、有時講電話,也曾用手機自己錄影解說畫面,語氣永遠輕柔溫和。繼承恩師林杰樑精神、守護台灣醫療的他,來自馬來西亞、在寶島落地生根,用柔軟的方式拉近醫病關係,用微笑迎接健康、快樂的每一天。顏宗海是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頗具名氣,卻絲毫沒有名醫架子。採訪當天,身穿白袍的他以一貫笑容在門口迎接。 剛見面,手機即刻響起,電視台記者急著向他請教當天一則與海鮮有關的食安新聞。顏宗海不急不徐回應,只願每一次的衛教都能帶給民眾正確知識。 離鄉來台讀醫學系,遇上真愛落地生根 溫文儒雅的他是馬來西亞華人,來自檳城一個開設傳統餅舖的家庭;排行老二,上有一個姊姊、下有四個弟妹。從小,顏宗海就對科學極感興趣,大學考試一舉考上馬來西亞排名第一的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土木工程系與台灣大學醫學系。 「當年台灣電影在星馬很紅,大家都對台灣有憧憬。覺得有機會出國唸書也不錯,就跟朋友一起來了。」民國75年,20歲的顏宗海踏上台灣土地,「本來想說唸完7年就回家,結果一來就待到現在,哈哈!」他靦腆地說,「因為後來就結婚啦!」 在台大醫院當實習醫師時,他認識了擔任骨科病房護理人員的太太,兩人情投意合,畢業後很快成家,擁有3個寶貝女兒。 受恩師林杰樑啟發,選擇腎臟科為志業 在台灣耕耘30餘載,他專攻腎臟學、毒理學、食品安全,平日看診對象大多是老人和洗腎病人。「內科很多都在看老人疾病,我滿喜歡的,我比較喜歡看中老年人。」他謙稱,「加上我的手並不巧,不敢走外科,但我對內科很有興趣。」 台大醫學系畢業後,他申請到林口長庚醫院內科部擔任住院醫師,前3年分別在不同科別學習、輪職。 「我第一年輪到腎臟科,認識林杰樑醫師,他給我感覺個性很開朗、講話聲音很宏亮、很喜歡教學。我看他病人照顧得很好,很多老病人都很感謝他,教學也很認真,研究更是頂呱呱,都發表在很有名的期刊。」 「每天早上查房結束,他還把我和實習醫師留下來幫我們上課,當時我還是菜鳥,就想說以後我也要申請腎臟科(作為次專科)。」受到林杰樑啟發,其後顏宗海順利成為腎臟科專科醫師。 英國攻讀醫學博士,感念師長栽培提拔 升任主治醫師3年後,在院方鼓勵與經費支持下,他選擇出國進修,與妻女們同行。他攻讀醫學博士,女兒們就讀當地小學,父女共度一段異國求學時光。 「之前都是臨床照顧工作,去英國倫敦大學瑪莉皇后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那3年,在實驗室做基礎醫學研究工作,唸了好多書。之前在臨床上遇到的問題,透過設計實驗做研究,對我影響滿大。」 顏宗海對院方的栽培很感恩。「我一路上遇到很多貴人提拔和照顧,不然哪有辦法有今天這樣子?」他笑著說,「一個醫師養成不容易,是一條漫長的路。」 工作繁忙樂此不疲,耐心聆聽做好醫師 顏宗海在林口、台北院區每周都有腎臟科門診,網路掛號總是很快額滿。他的一天行程緊湊,早上7點半開晨會,8點半至12點半左右看診,下午也沒閒著,要查房、做超音波檢查,還要帶領團隊做研究、發表論文。 此外,顏宗海經常與師母譚敦慈出席「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主辦的衛教講座,也走進偏鄉提倡食安與農藥中毒預防宣導。 「我走這條路,工作量一定大,因為我有興趣,所以不覺得壓力大。我的病人都是老人家,常常這邊痛、那邊痛,你就聽他講,幫他一個一個解決問題。其實,一個好醫師不需要太聰明,可是一定要有耐心、要聆聽。」 發揮毒理學專長,鬼門關搶救中毒病人 台灣是洗腎王國,目前洗腎人數已突破9萬,而腎臟相關疾病也是健保支出最多的項目。顏宗海說,洗腎病人有一半同時有糖尿病,而三分之一的糖尿病人會發生腎病變,提醒民眾一定要控制三高、定期檢查腎功能。 照顧腎臟病患者之外,急診室收治中毒病人時,也常照會顏宗海會診,提供處置建議。 「每周都有各種不同類型的中毒病人,有職業暴露接觸到鉛、鎘的,也有喝到假酒、農藥中毒、殺蟲劑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藥物中毒等。」值得一提的是,「保健食品也會吃到中毒,鈣片、維生素D都不能過量,最常見的是鈣片吃太多。」 身為毒物專家,診間也碰過不少趣事。「多年前有個在台灣工作的加拿大女性來找我,她說從小補過好多牙,擔心傳統補牙用的銀粉含汞,會不會汞中毒、要不要弄掉重新補牙。我幫她驗血液和尿液中的汞,都正常,跟她解釋了半小時,她就很開心。」 名醫養生處方:飲食均衡、不鑽牛角尖 為病人排憂解難,顏宗海自己又是如何養生?他笑說,其實沒有特別的方法,飲食盡量均衡、多蔬果,不隨意吃保健食品;但他和普通人一樣,逢年過節也會吃些烤肉、月餅應景,只要不過量,偶爾吃沒問題。 上班雖忙,他做事迅速、不拖延,不必把工作帶回家,每晚有時間陪家人,12點前就睡覺。「我工作很開心,個性不會鑽牛角尖,也不去擔心還沒發生的事情。」 工作、生活,他微笑以對,由微笑而生的快樂,能平衡身心,正是最佳的養生處方。透過每一天的身體力行,顏宗海印證,當醫院有快樂的醫師,也才有樂觀的病人!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成功告別憂鬱症、60歲找到愛情第二春!高愛倫:無論幾歲,女人都可以很有自信.50歲後,「我的志願是一路玩到掛!」不只出國遊學、騎車環島,丁菱娟這樣玩出快樂第三人生.營養師的銀髮食譜!助你體能提升最有力,遠離肌少症、體力衰弱!
-
2020-06-23 科別.骨科.復健
手腕痛就是媽媽手?專家說:不一定!可能是其他問題作祟!
24歲的陳先生(化名),平時工作忙碌、壓力大,為了紓壓,回家後習慣打手遊才入睡。適逢周末,他花了比平時更多時間於遊戲中,而因為該遊戲需要反覆的手腕和大拇指的動作,隔天手腕竟異常疼痛,趕緊就醫。許多飽受手腕疼痛的人,都以為自己是有媽媽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丁睿宇表示,但在治療後,手腕仍然持續疼痛,才發現是罹患與媽媽手截然不同的隔間症候群(Intersection Syndrome)。有許多的疾病會造成手腕疼痛,最常見的就是狄奎凡氏症(俗稱媽媽手),而隔間症候群因為引發疼痛的部位與媽媽手相似,容易造成診斷上的困難。他直言,若沒有多加留意,有時候不容易區分兩者差別。丁睿宇指出,隔間症候群又稱為槳手腕、交叉症候群、吱吱手腕等。因為第一隔間的拇指外展長肌及伸拇指短肌,在往手部延伸時,會跨過第二隔間的橈側伸腕長短肌肌腱,在反覆摩擦下導致肌腱滑膜炎,使手腕橈側莖突出現疼痛。因疼痛位置與媽媽手相近,而常被誤認是媽媽手。丁睿宇解釋,媽媽手是第一隔間的拇指外展長肌及伸拇指短肌,兩條肌腱產生狹窄性的肌腱滑膜炎造成,因此,隔間症候群痛的位置會比媽媽手還要中間些。發生隔間症候群者,在手腕近端靠近橈骨莖突會有疼痛、腫脹感,按壓時也會痛;在手腕和大拇指伸直時,也會感到疼痛且有摩擦聲。隔間症候群常發生需要重複手腕屈曲伸直的人身上,例如從事划船、滑雪、羽球、網球、騎馬等。隔間症候群發生率較媽媽手低,且男女發生率差不多,媽媽手則常發生於女性。隔間症候群治療約3~4周可改善,而媽媽手只要1~2周就可緩解,因此,手腕疼痛若治療2周後仍痛,可考慮進一步檢查疼痛原因。丁睿宇說,臨床上,會檢查手腕疼痛部位、手腕活動度、手腕腫脹區域等,以得到正確診斷。此外,超音波檢查也可以協助診斷,藉由超音波可得知肌腱滑囊發炎的正確位置,再來進行明確診斷。而隔間症候群本身有個特殊症狀,就是患者在手臂用力旋前、旋後時發出爆裂音,此點也可以與媽媽手來做區隔。治療上,通常以保守型治療為主,包含充分休息與活動型態改變;藥物可選擇非類固醇類止痛藥、普拿疼等;夜間則使用輔具暫時固定手腕,減少手腕活動。若保守型治療無效後,可考慮接受局部類固醇注射來減低發炎改善症狀。目前,復健治療對於隔間症候群沒有何種方式最有效的定論,但可以透過逐步的伸展拇指外展長肌、伸拇指短肌、橈側伸腕長短肌肌腱,同時鬆動手肘、手腕的關節都能逐步改善症狀。丁睿宇提醒,倘若有手腕疼痛的症狀,再接受過保守治療後仍然疼痛,可以考慮到醫院接受進一步的超音波檢查,來查明確切的病因,唯有正確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
2020-06-22 癌症.乳癌
胸部有硬塊不一定是乳癌!每個人都要會的簡易自我檢查法
39歲張小姐,4年多前在右側乳房摸到有1顆凸起腫塊,其外觀完整,邊緣平滑,大小約1公分,當時以手術治療,化驗為良性上皮性囊腫。今年年初,在同側乳房(右側)再次摸到有1顆凸起腫塊,自覺似乎比之前大顆,但正在懷孕期間,擔心在懷孕時期的變化及求診後續治療會影響胎兒,故直到生產過後才就醫。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表示,初步檢查腫塊大小約有4公分,由於女性懷孕到生產期間乳房組織變化較大,安排超音波檢查,確認為接近5公分的腫瘤,且部分邊緣不平整,建議手術治療,術後化驗為管狀腺瘤(tubular adenoma);管狀腺瘤為罕見的良性乳房腫瘤,約佔良性乳房腫瘤的0.13-1.7%;而良性乳房腫瘤中最多的是纖維性腺瘤,約佔80-90%。有腫塊一定是腫瘤?劉國威提到,女性乳房在懷孕期間,由於荷爾蒙影響加上為了之後哺育的需求,乳房內組織會有所變化,有時由於乳腺阻塞也會出現硬塊,因此在診斷時除了觸診外,也會配合超音波檢查,辨別內部組織構造。 檢查時先以坐姿,雙手自然下垂,觀察乳房的外觀有無變化,輕壓乳頭有無分泌物流出,懷孕或哺乳期間可能會有乳汁分泌,其餘時間應該沒有分泌物;然後左手下垂,以右手觸摸乳房,由外側往內按壓滑動檢查左乳房外側有無任何異樣腫起;再將左手高舉置於頭後,檢查乳房內側,之後以同樣的方式檢查右側乳房;接著身體平躺,左手放置頭下,以右手檢查左邊乳房內側,將左手平放身體旁邊,檢查左邊乳房外側,同樣的方式檢查右邊乳房。劉國威提醒,女性應該要定期乳房自我檢查,早期發現異樣的腫塊,可在月經過後一星期檢查,停經女性及孕婦則每月固定一天檢查。延伸閱讀: 胖女更易得乳癌! 4生活習慣真的做不得 害怕治好的乳癌又復發? 這件事千萬不可偷懶
-
2020-06-22 科別.新陳代謝
婦人心肝頭亂跳誤以為心臟病 檢查原是甲狀腺亢進
一名中年婦人因心跳莫名快加上喘不過氣,以為是心臟病求醫,雖發現心臟肥大,卻找不出真正病因,幾番轉診才發現是甲狀腺亢進症引起的。內科醫師李宇力表示,這類病患易為心臟病等疾病所混淆,若長期延誤確診,會引起心衰竭等危險,他並提供暴瘦、眼凸、大量掉髮等9項自我檢查標的,讓民眾提高警覺。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醫師李宇力指出,患者除了心臟不適之外,還有莫名容易緊張、手抖、坐立不安,及一個月爆瘦7公斤等症狀。雖然甲狀腺亢進症的家族性高,但病患卻在南下就醫確診甲亢後,才發現原來母親也有甲亢,只是當初沒有聯想家族性疾患,才會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出真正病因。李宇力表示,許多民眾誤以為是緊張,只是心跳比較快,而延誤確診。由於甲狀腺亢進症患者需要透過服藥來控制,延誤診斷未及時服藥的結果,長期下來,會引起心律不整或是心衰竭,有一定危險性。李宇力說,以女性而言,每10人就有1人甲狀腺腫大或者有結節,發生率不算低,但是許多病患都沒仔細檢查。而甲狀腺結節並非不會變化,並且存有5%的惡性機率,因此需要定期回診接受超音波檢查追蹤,以掌握病情。這項檢查在門診只需花5到10分鐘即可完成,非侵入性,不需麻醉,健保給付,是很簡單、便捷、又能幫助患者盡速確診的檢查。為提醒民眾自我檢測,李宇力提供9項指標,有類似情形的民眾,可早些就醫確認是否為甲狀腺亢進症。這9個指標分別是:1.心跳快、一直緊張、手發抖。2.觸摸喉結下方有突出、腫大 。3.不明原因體重下降、暴瘦。4.情緒亢奮、失眠。5.眼凸。6.大量掉髮。7.皮膚乾燥。8.脾氣暴躁、易怒、情緒起伏大。9.有家族史,家中女性親友罹患甲狀腺亢進症。
-
2020-06-22 科別.新陳代謝
肝發炎為何與甲狀腺疾病有關?醫師解析兩者關連
人體的甲狀腺位於脖子下緣、氣管及食道的前面,由左右兩葉構成,屬於內分泌器官,會分泌「甲狀腺荷爾蒙(甲狀腺素)」,調節身體各項機能,包括影響蛋白質以及脂肪代謝、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等,同時也與體溫調節及青少年骨骼發育息息相關。當甲狀腺荷爾蒙分泌維持平穩,身體就能獲得平衡,若分泌太多,就會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甲亢)」;如果太少,則造成「甲狀腺機能低下」。可以說,分泌過多與不及都會影響健康,而且都可能造成肝指數異常。甲狀腺機能亢進者 約4成肝指數也異常甲狀腺機能亢進是相當常見的疾病,約有7成的原因與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葛瑞夫茲症(Graves' disease)」有關,也是身體製造太多自體免疫抗體引起。其他引發甲狀腺亢進的原因還有毒性甲狀腺結節(toxic nodular goiter)、亞急性甲狀腺發炎(subacute thyroiditis)、無痛性甲狀腺炎(painless thyroiditis),或是攝取過多「碘」、接觸含碘顯影劑等。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包括:體重減輕、食慾增加、過動、心悸、容易流汗、情緒緊張、手腳發抖、眼睛突出等。美國一份醫院資料庫分析研究發現,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中,高達4成合併有部份肝指數異常,包括AST(又稱GOT)、ALT(又稱GPT)、γ-GT(麩胺轉酸酶)、ALP(鹼性磷酸酶)、膽紅素等。其異常上升絕大多數在正常值上限的5倍以內,有時還會伴隨黃疸症狀。另一方面,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也常伴隨「高輸出性心衰竭」,也就是心跳過快,形同「幫浦一直打」,但打出去的血量反而不足,無法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且因心臟機能受損,導致肝臟血流也無法往心臟送,鬱積在肝內,造成「血流鬱積性肝病變」,這種人更容易有肝發炎,長期下去甚至會衍生肝硬化。甲狀腺機能亢進易合併肝發炎,目前尚不知確切原因,不過推測有以下幾項原因,包括:(1) 過多的甲狀腺素本身就對肝臟有毒性;(2) 甲狀腺毒症會加速肝糖和蛋白質的分解,引起肝細胞變性(degeneration);(3) 當甲狀腺素分泌過多,促使全身的新陳代謝速率加快,反而使停留在肝臟的血流變少,使得肝細胞缺氧、凋亡,導致氧化還原壓力增加,大量肝細胞受損、致使肝臟發炎。治療甲亢後 肝指數多半可恢復正常因甲狀腺機能亢進引發的肝指數異常,大半在服用治療甲亢的藥物後,肝指數也會明顯下降,如果肝指數還是一直異常升高,可以再詳加檢查找出其他原因,也可以注意一下是否為治療甲亢藥物的肝毒性所引起。目前用於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口服藥物主要有methimazole以及propylthiouracil(PTU)兩種,藥物安全性高,不過有少於1%的患者服藥後會出現顆粒球低下、貧血和肝毒性等副作用,少數甚至會造成肝衰竭,而這是跟自身體質有關,難以預測,稱為特異體質(idiosyncratic)。若有嚴重副作用,通常在用藥後的前3個月就會出現,若很嚴重就應該換藥或停藥,必要時應改採放射性碘或開刀治療,這需由內分泌科醫師評估後決定。甲狀腺機能低下者 較易罹患脂肪肝與甲狀腺機能亢進相反,「甲狀腺機能低下」是無法製造足夠的甲狀腺荷爾蒙,造成身體失調,較常見的原因包括自體免疫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接受甲狀腺手術、放射性碘治療後等原因;也有可能是腦下垂體疾病造成促甲狀腺荷爾蒙分泌不足。其中,橋本氏甲狀腺炎好發於30至50歲女性,是因遺傳、體質產生的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會產生對抗甲狀腺的抗體,破壞自身甲狀腺組織,引起慢性甲狀腺炎,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機能低下會出現髮膚乾粗、臉色蠟黃、畏寒、聲音低沉、便秘、活動力及反應變慢、嗜睡、全身無力、浮腫及體重增加等症狀。醫界研究亦發現,甲狀腺機能低下者,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比例為3成,較甲狀腺機能正常者高出1成左右。 脂肪肝需透過減重、飲食控制及運動才能消除甲狀腺機能低下者較易罹患脂肪肝,可能是與脂質及膽汁代謝異常有關。當甲狀腺機能低下時,脂質代謝異常,胰島素抗性增加,所以容易有脂肪肝的問題。此外,甲狀腺功能低下者易肥胖,也是脂肪肝的高危險群。甲狀腺機能減退,容易使膽汁鬱積,甚至引發肝炎。不過,肝臟組織學很少有纖維化發生。甲狀腺機能低下的治療,補充甲狀腺素即可,而肝發炎情形通常也會因此慢慢消失,恢復正常。但要消除脂肪肝,仍建議透過運動、節制飲食、減重才是最根本的方法。由於現在國人罹患脂肪肝的比例甚高,建議若是原因不明的脂肪肝,不妨檢查一下甲狀腺功能,或許能夠從中找出端倪。自體免疫疾病 可能同時攻擊甲狀腺與肝臟還有一些自體免疫疾病,不只會造成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會攻擊肝臟,造成肝發炎甚至肝硬化。因為自體免疫疾病肇因於自身免疫系統錯亂,把身體器官當成攻擊對象,造成多處器官的病變。自體免疫性肝炎(AIH)就是其中一種,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多數患者是抽血時發現肝指數異常,或是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粗糙甚至已經肝硬化,接受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自體免疫性肝炎,且3至4成的患者甲狀腺機能也有異常。自體免疫性肝炎好發於中年女性。當肝指數異常,又排除病毒、酒精、藥物等原因後,可抽血檢測特殊的自體免疫抗體,或進行肝臟穿刺,加以釐清是否為自體免疫性肝炎。這類患者通常也合併其它自體免疫疾病,例如橋本氏甲狀腺炎、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治療自體免疫性肝炎需用類固醇(steroid)及其他免疫抑制劑(azathioprine)去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讓它不要對肝細胞發動攻擊,減緩發炎情況,避免惡化為肝纖維化或肝硬化。但若患者已進展至末期肝病,或出現其他相關的嚴重併發症及肝衰竭現象,此時,肝臟移植是唯一的治療方式。另外,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最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葛瑞夫茲症」,也被研究發現與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症(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有關,患者的膽管被自身免疫系統猛烈破壞,經膽管運送的膽汁聚積在肝臟內,使得肝組織受損,若不治療,最終也會走向肝硬化的後果。對於PBC患者而言,口服藥物UDCA(熊去氧膽酸)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能夠改善肝臟發炎與纖維化,並降低膽汁淤積對肝臟造成的刺激與毒性,有助於延緩肝硬化的進行。【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會刊》第90期(2020-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20-06-21 科別.泌尿腎臟
健保大數據/泌尿道結石 男性罹患人數為女性2倍
泌尿道長了小石頭,一開始可能沒有感覺、相安無事,但當石頭從腎臟一路滑下來,掉到輸尿管,可能引起排尿不順、劇烈疼痛。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108年因泌尿道結石就醫患者多達28萬餘人,男性遠高於女性。發現結石怎麼辦?要不要處理?該找什麼層級的醫院處理?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你穿越石頭陣,找到適合自己的就醫準則。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因泌尿道結石就醫的患者多達28萬餘人,雖近兩年人數比106年的29萬多人少,但都不算明顯驟降,我國主診斷為泌尿道結石患者,近三年無太大變化。患者年齡都集中在50歲到59歲,在性別分布上,整體來看是男性的19萬人遠多於女性的9萬人,多出兩倍以上。處置單純 區域醫院人最多健保大數據顯示,108年泌尿道結石門診總件數達89萬2223件,不論醫學中心、地區醫院、區域醫院、基層院所,都是泌尿道結石患者就醫選擇項目。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說,與多數疾病相比,尿道結石疾病位置明確、處置方式簡單,且機器設備都不複雜,區域醫院就可以提供民眾完善照顧。李伯璋的論點,在泌尿道結石門診件數分布可得到證實,區域醫院門診件數最多,達39萬1061件。同樣是可近性高的地區醫院僅次區域醫院,門診件數為20萬7498件,第三為20萬4710件的醫學中心,最後是基層診所,為8萬8954件。李伯璋說,診所門診件數少,與泌尿專科醫師開設診所較少、設備不足有關,且診所僅能執行膀胱鏡取石術,連輸尿管鏡取石都需通過跨表申請,健保署審核才能執行。生活差異 南部醫院件數少108年泌尿道結石門診件數前10名的醫療機構中,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各占五間。北部醫院最多、共六間,中部三間次之,東部一間,南部醫院則直到第十四名才出現,為醫學中心奇美醫院。前20名,南部醫院僅占四名。面對台灣泌尿道結石門診件數出現南北差異,李伯璋表示,泌尿道結石部分因素與飲食習慣有關,尤其水分攝取是否充足是關鍵。結石患者南北差異,可能與都市人的生活習慣不同有關,北部多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南部除上班族外,也有不少勞工、農漁民等,坐冷氣房的民眾可能水分攝取不足或排尿次數不夠。至於為什麼男性泌尿道結石患者是女性的兩倍?馬偕醫院泌尿科資深主治醫師林文州研判,可能與勞動工作者多為男性,一旦流汗多、攝取水分太少,就容易產生結石。另外,男性年紀一大,容易出現攝護腺肥大問題,餘尿會增加下泌尿道結石機會。檢查方式 X光足以診斷國內泌尿道結石檢查方法以腎臟、輸尿管、膀胱X光(KUB)最多,腎臟功能血液生化檢查次之、尿液檢查第三,腹部超音波、靜脈注射腎盂攝影較少。李伯璋說,當泌尿道結石有引發感染及腎臟功能問題之虞,才需多做檢驗。雖在美國泌尿道檢查黃金準則是使用電腦斷層,但其實X光就足以診斷。108年泌尿道結石治療處置及手術件數,以區域醫院的6萬7072件奪冠、地區醫院次之、醫學中心排第三,最後才是基層診所。李伯璋表示,區域醫院門診件數多,治療人數自然多,醫學中心也可能將患者下轉至區域醫院治療,既不會占用醫學中心手術量、民眾也可盡快治療,無需忍痛排隊。治療新法 也會研擬納給付李伯璋也說,有關各級醫療院所對於泌尿道結石患者採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都尊重專業認定。被問及是否鼓勵診所可朝專科診所方向發展?李伯璋說,樂見基層診所就能給予民眾最好的照顧,也鼓勵民眾住家附近若有泌尿道專科診所,也可優先考慮就近治療。李伯璋提醒,若民眾有泌尿道結石疑似症狀,如背部痠痛或下腹不適,應盡速至家醫科或泌尿科鑑別診斷。如右腹疼痛除與盲腸炎有關,也可能是結石阻塞造成疼痛,若未及時處理,恐造成感染、發炎。應由醫師評估治療方式,小石頭可多喝水排除、大石頭則需與醫師討論開刀方式,並改善生活習慣。泌尿道結石新治療方法不斷出現,李伯璋說,對病人好的東西,就會努力讓大家都有機會使用,「錢要花在刀口上。」其中逆行性腎臟內手術(RIRS),去年美國執行RIRS治療件數已超越體外震波碎石術、出現黃金交叉,健保署近期已接受這項在台灣自費需10萬元的新技術,納入健保給付申請。
-
2020-06-21 科別.泌尿腎臟
健身者吃高蛋白是結石高危險族群?醫師建議這麼做
泌尿道結石(尿路結石)是泌尿系統常見的疾病,腎臟製造尿液後,經由輸尿管到膀胱儲存,等到一定容量時再由尿道排空。由於腎臟具過濾血液中雜質、自動調節水量的功能,因此當水分不足,尿液中的結晶體濃縮、沉澱,便從腎臟的腎盞位置形成結石,隨著泌尿道到不同部位。因此不論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統稱為泌尿道結石。家族有病史 罹病機率高台北榮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志杰表示,當結石出現在腎臟,稱為腎結石;出現在輸尿管,稱為輸尿管結石;在膀胱稱為膀胱結石;最後掉在尿道,則稱為尿道結石。根據臨床經驗,尿路結石並沒有特別好發的年齡,林志杰說通常和遺傳基因有關,若是家族中有結石病史,下一代罹病機率較高。新光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何肇晏表示,雖然根據研究,結石的成因一半以上可能和基因、遺傳有關,但臨床上不一定會對每個患者做基因分析,一來所費不貲,對臨床治療上也沒有太大意義。高危險群 水分不足、高蛋白攝取結石和病人的生活習慣也有關,當喝水量不足、排尿太少,或是時常食用高蛋白者,也容易產生尿路結石。何肇晏說,身體若處於鹼性環境,較不容易產生結石,補充高蛋白雖然對於肌肉生成有幫助,但大量攝取蛋白質,身體容易呈現酸性環境,因此較易生成結石。且蛋白質吸收和分解的過程,也容易產生結石的離子,進而生成結晶。罹患結石的病患,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為一公克以下。他提醒,健身民眾若時常飲用高蛋白補充品,可能會導致結石,因此更需要多喝水。部分疾病 容易造成結石季節也可能與結石生成有關,通常夏天排汗量大,若加上水分喝得少,便容易引發結石。但林志杰認為,依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夏天來診的病人並沒有比較多。另外,有些疾病也可能使人容易形成結石,例如尿酸過高容易形成尿酸結石、副甲狀腺功能亢進,使尿液中鈣增加,也容易造成結石。而有發炎性腸疾病或曾做過腸繞道手術者,也容易形成草酸鈣結石。結石卡輸尿管 劇痛才發現通常出現在腎臟的結石,疼痛並不明顯,較難發現。但是腎結石可能因為結石摩擦腎臟,形成血尿、腰痠、發炎等。有些患者的腎盞長出多顆結石,沉澱、累積在一起,變成5至7公分大,滿滿的鹿角狀結石,影響腎臟功能。由於輸尿管是尿路中管徑最狹窄的部位,通常結石會卡在這裡,而容易被發現。掉到輸尿管後,可能會造成腎臟尿液無法排出,引起腎積水、腎水腫,腎臟腫脹後,會有些脹痛,或是卡在輸尿管造成輸尿管痙攣。病人因結石求診時,通常都是輸尿管結石。何肇晏說,輸尿管結石痛起來像是間歇性絞痛,常常有病人痛到在地上打滾,就算改變姿勢也無法改善。膀胱結石 多為攝護腺肥大者至於膀胱和尿道結石則相對少數,因為能夠通過輸尿管掉到膀胱位置的結石,顆粒都較小,可順利通過尿道排出。因此膀胱結石常發生在攝護腺肥大、排尿困難、尿液滯留的病患,結石掉到膀胱卻無法順利排出。尿道結石則更少見,先天結構異常,如尿道狹窄、男性尿道角度過大,才會造成。林志杰說,這類病人常常發生「尿不出來」或是小便到一半「卡住」的情形。四種結石成分 成因不同除了依據部位分類,根據結石成分,分類也有所不同。何肇晏表示,最常見的為「草酸鈣結石」,常見於發炎性腸疾病的病人,也可能因為基因、體質而造成;「磷酸鈣結石」則與病人對鈣的代謝異常有關,可能是吃太多鈣。許多人認為結石病人不應攝取過多鈣質,但何肇晏說,若因腸道疾病引發的草酸鈣結石,反而建議鈣質攝取量需到達每人每天1000至1200毫克的建議量,才能有足夠的鈣質將草酸結合,腎臟才不會過度吸收草酸而形成結晶。另外,「尿酸結石」主要發生在高尿酸者身上,且通常同時合併痛風。其特色是X光片不容易發現,需透過超音波或是電腦斷層診斷;「磷酸銨鎂結石」則往往和泌尿道的細菌感染有關。結石常復發 可做尿液代謝分析尿路結石治療後五年的復發率達50%,林志杰建議定期追蹤,最好一年檢驗一次。可透過驗尿檢查是否血尿或結晶、使用X光片或超音波判斷是否尿路各部位有結石生成。何肇晏說,若結石太常復發,建議可做尿液代謝分析,針對結石成因進行治療,並做飲食控制。他建議:1.一天喝水量最好在2500c.c.以上,讓尿量達到2000c.c.。2.多吃蔬果補充檸檬酸,可減少結石產生的機會。3.少吃高鹽重鹹,避免鈉鈣離子失衡,易造成含鈣類結石。4.有些患者因害怕青菜有草酸而不食用,建議可避免單位草酸過高的菠菜、莧菜等,但仍需補充蔬果,均衡飲食。
-
2020-06-20 科別.消化系統
瘦瘦的也可能已經有脂肪肝! 5養肝關鍵現在起最好快做
脂肪肝炎屬於一種代謝性疾病,目前臨床上仍無藥物能直接治療,因此除了透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得定期接受檢查。安南醫院消化內科黃文威醫師指出,過量飲酒、食物太豐盛、油膩、精緻食物等,都可能成為埋下脂肪肝的危險因子,主要因體內多餘能量轉以脂肪形式儲存在肝臟中,尤其脂肪肝炎多無症狀,長期下來卻恐演變成肝癌。臨床上,許多人接受健檢報告時,肝指數GOT和GPT呈現異常,但告知醫師卻未感到不適,甚至多數病患不僅未有慢性疾病,也沒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不常喝酒和沒有規則服用藥物等情況。黃文威醫師表示,這時可透過腹部超音波進一步確診,多半可能就是因脂肪肝所導致。黃文威醫師進一步解釋,近期已有研究指出,即使尚未肝硬化的脂肪肝炎也有可能演變成肝癌,不得輕忽嚴重性,目前檢查上,可透過像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方式,了解脂肪堆積量,但仍得仰賴肝臟切片病理報告判斷發炎程度,不過臨床上對於侵入性檢查仍有不少風險存在。黃文威醫師強調,遵守以下幾點,自然就能遠離疾病:1 均衡飲食2 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3 維持體重在理想範圍4 維持健康的個人生活型態5 循序漸進且持之以恆要遠離脂肪肝形成,關鍵還是得回歸平時的生活習慣。延伸閱讀: 4飲食習慣都會養肥肝! 老生常談的叮嚀最重要 愛吃水果、主餐吃飯…吃得清淡卻得脂肪肝? 原因跟你吃進的食物有關
-
2020-06-19 癌症.癌友加油站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等死這句話把我敲醒」 陳淑媜挺過2癌重生
「我是定期自我檢查而發現乳癌的患者。」陳淑媜說,「我不想讓一個壞細胞在自己身上,我當時跟主治醫師說,如果是惡性,就請在外面等待的家人簽改變手術同意書,全部切除,包含淋巴。」乳房摘除21顆腫瘤手術是早上九點鐘,陳淑媜出手術室第一句話就問護理人員說:「現在是幾點了?」護理人員回:「下午四點。」陳淑媜聽了之後,心裡就有底了,她知道切除結果是「壞東西」,才花費如此長的時間,主治醫師總共摘除21顆腫瘤,還說後續要做追蹤、電療及化療。手術後,她找當時擔任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的高瑞和醫師幫忙檢查。接下來,每半年固定檢查一次,前前後後檢查四次,很順利都沒發現問題。2009年,陳淑媜第五次檢查時,發現左邊乳房有一顆接近一公分的腫塊,醫療團隊再次作腫瘤切除檢查。不過這次,當醫療團隊告訴她腫塊確定有問題的當下,陳淑媜被嚇到了,想一想,該是有心理準備的時候了。心境「過一天、算一天」「後事都已經想好了。」陳淑媜說,包括照片的選擇、樹葬等等,也和先生及兩個小孩做好溝通與心理建設。那時的心境,就像隨時準備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時間到就去治療、上班,過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日子。「先生和小孩比我害怕。」陳淑媜說,最親的家人得癌症,身邊的人不擔心害怕是騙人的。當初告訴兩個孩子她得了癌症,孩子三不五時跑到她身邊說:「媽媽妳會不會離開我們?」先生表面上很堅強,內心卻很擔心。乳癌又罹子宮內膜癌這樣的日子一晃眼又拖了好幾年,2018年12月,陳淑媜健康檢查時,發現子宮代謝異常、子宮內膜增厚,切片檢查結果為子宮內膜癌第一期,需接受六次化療。這次罹病連醫師同學都非常緊張。提到治療過程,陳淑媜說,抗癌藥物吃到第八年,身體開始出現狀況,一開始腳部血管不舒服,因為自己愛走路,所以出現下肢栓塞和喘的現象,連爬樓梯都會喘得難以呼吸,甚至還昏倒。肺動脈壓增高昏倒有一次在醫院走樓梯上樓拿資料,突然間胸口很悶,整個天旋地轉,呼吸也愈來愈急促,當時心想該不會就這樣走了吧!過了3分多鐘,才慢慢緩和下來。另一次是在家裡,坐在客廳沙發上,起身時整個人一陣昏眩就倒了下去。檢查後,結果是肺動脈壓增高。之後她非常注意身體,因為她知道吃抗癌藥會有副作用,也可能有罹患其他癌症的風險,所以每兩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面對接二連三的癌症伏擊,陳淑媜沒有被擊敗,是什麼樣的力量讓她堅持下去?「一次偶然上教會,聖經內容讓我重生。」牧師說,老鷹在牠40歲的時候,牠的喙變得又彎又長,無法輕易啄物;指甲變得又長又彎,無法有效抓取獵物;牠的毛變得雜亂厚重,影響飛行。這時,老鷹必須做出選擇,一是「等死」,二是「改變」。牠必須飛到無人能及的懸崖峭壁,以老喙敲打岩石,讓它脫落,等候新的喙長出來;再把指甲咬掉,直到長出新的指甲來。有了新的喙、新的指甲,老鷹才能飛得更快、抓取獵物,繼續存活。了解「從心得力」真義「『等死』這句話,把我敲醒了,因為我覺得自己的狀態就像在等死。」陳淑媜說,她罹病時剛好40幾歲,且在乳癌復發後,就做好「等待死亡」的準備。牧師講道的當下,感覺就好像神在告訴她,必須有所行動,而不是在原地等死。「我這時才從心、深刻的了解這句話,何謂『從心得力』的真義。」她也從此時才被喚醒,因為疾病而發現信仰的力量,開始研讀聖經,心靈才真正的平靜了下來。(本文摘自《我是醫生 我得癌症》:第一本12位醫師、公衛專家的抗癌聖經。)陳淑媜小檔案現職: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暨優活健檢中心主任癌別:乳癌三期、子宮內膜癌一期抗癌歷程:13年學歷: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專長:健康檢查和諮詢、一般內兒科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腹部超音波檢查、口腔黏膜檢查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台東分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玉里榮民醫院社區醫學科主任中華民國家庭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會員台東縣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師立即購書》.udn買東西:https://bit.ly/2YNNdW2.博客來:https://bit.ly/3fzwnRw
-
2020-06-19 科別.心臟血管
氣溫創新高 夏天水喝太少小心腦中風
夏天水喝太少,小心大熱天腦中風!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嶸洲說,一名7旬曾姓婦人日前感到頭暈,且有血壓過低及手腳發麻情形,結果竟是缺血性腦中風,研判應是天氣炎熱,曾婦又沒有及時補充水分,血液變得濃稠,形成腦部血液灌流不足造成缺血性腦中風。這二天烈日高照,大甲媽祖遶境活動正進行中,接下來7月還有白沙屯媽祖遶境,林嶸洲說,以往夏天常有老人家參加進香團後來看診,因為天氣炎熱又沒有及時補充水分,發生缺血性腦中風機率大大提升。林嶸洲說,日前就有一名老婦人因食慾不振、頭暈及左半身肢體發麻來就診,他請老婦人將雙手平舉,發現左手高度明顯低於右手,對話時也有發音困難的跡象,懷疑是中風前的徵兆,即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確認沒有出血現象後,再用核磁共振找到右腦有些微白影,代表血液灌流不足甚至有流動停滯的現象。婦人應是天氣熱,造成她食慾不振,且飲水不足,使血液變濃稠且流動緩慢,造成血壓降低形成腦部血液灌流不足,進而引發腦中風,林嶸洲說,所幸婦人即時就醫及用藥控制,沒有留下太嚴重的後遺症,現在只需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搭配復健及正常作息即可。林嶸洲也提醒,若發現有臉歪嘴斜、半身發麻症狀應盡速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期,才能避免後遺症,腦中風機率會隨著年紀逐漸上升,有九成的腦中風是和三高、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有關,平常要注意飲食控制,多運動、多喝水及改正不良嗜好,每年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也是預防中風的好方法。
-
2020-06-18 癌症.乳癌
乳房長腫塊 竟是罕見管狀腺瘤
女性注意,乳房如果摸到有突起物,可能是腫瘤,應立即就醫檢查。39歲張小姐,4年多前在右側乳房摸到有1顆凸起腫塊,後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其外觀完整,邊緣平滑,大小約1公分,隨以手術切除,化驗為良性上皮性囊腫。不過去年下半年時,張小姐在同側乳房再次摸到1顆凸起腫塊,並自覺比之前大顆,但因正值懷孕期間,擔心是懷孕時期的變化及後續治療會影響胎兒,故直到生產後今年初才就醫安排超音波檢查,發現是罕見的管狀腺瘤,雖約4公分大但所幸是良性,故再次以手術切除。收治張小姐的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劉國威表示,一般來說良性乳房腫瘤分為兩種,常見的是纖維性腺瘤,約佔80至90%,而張小姐的是罕見的管狀腺瘤,僅佔良性的0.13至1.7%,因個案數極少,這也是他行醫近30年來臨床上首次見到。而惡性乳房腫瘤的話,常見的是浸潤性乳管癌,其發生於乳管,它們會穿過乳管壁侵犯乳房之脂肪組織,並進一步擴散到身體其他的器官,占了乳癌的約80%。管狀腺瘤是否跟基因或懷孕有關?劉國威說,臨床上原因仍未知。不過女性在懷孕期間,由於荷爾蒙影響加上日後哺乳,乳房內組織會有所變化;不過有時因乳腺阻塞也會出現硬塊,因此在診斷時除了觸診外,也會配合超音波檢查來辨別。另外,女性自我檢查也很重要。劉國威說,女性可在月經過後一周檢查,停經女性及孕婦則每月固定找一天檢查;請以坐姿,雙手自然下垂,觀察乳房的外觀有無變化,輕壓乳頭有無分泌物流出;然後左手下垂,以右手觸摸乳房,由外側往內按壓滑動檢查左乳房外側有無任何異樣腫起;再將左手高舉置於頭後,檢查乳房內側,之後以同樣的方式檢查右側乳房。劉國威說,乳房超音波屬非侵入檢查,對於乳房腫瘤的鑑別很有幫助,唯有盡早就醫診斷,才能確保女性健康。
-
2020-06-17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衰竭知多少 有些潛在危險因子可透過飲食運動來改善!
最近除了防疫外,相信另一件很多人都知道的就是藝人劉真的離世。大家在報導中可能看到是因為術後的心臟衰竭引起。事件後有不少民眾來門診詢問:醫師,我很容易上氣不接下氣,這是不是心臟沒力?心臟沒力是不是都要動手術?怎樣才能避免心臟沒力?希望以下的基本介紹可以解除讀者的諸多疑惑。 心臟衰竭是統稱在一群病狀下,當心臟功能不足以滿足身體的需求時即可稱之。最常見引起心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心臟功能衰退異常所造成,包括心臟肌肉病變,冠狀動脈病變阻塞,心臟瓣膜病變,大血管病變等;除了心臟本身的問題外,若是身體的代謝或需求異常超過正常心臟負荷,也有可能引起心衰竭,例如:甲狀腺亢進、重度貧血、嚴重缺乏維生素B1、懷孕等。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人口老化的問題日益顯著,心衰竭的發生率及盛行率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逐年上升。下列統整了一些民眾常見的疑惑。一定要心臟沒力才能算是心臟衰竭?大家以往印象中都喜歡把心臟比喻作幫浦(pump),自然而然以為只要幫浦夠力就不會是心臟衰竭,其實這種觀念已經修正,心臟不僅要加壓收縮,將血液打入大血管進行循環,其實在收縮之後的舒張期也是同等重要,這時期心臟並不是被動式放鬆,而是需要消耗能量使心室內壓急速下降,產生類似抽吸的力量,讓心房等上游的血液可以平順的流入心室,心室再週而復始的收縮循環。近年來有相當多的研究顯示即使心臟收縮功能正常,但是舒張期嚴重異常,也會引成心臟衰竭。這狀況常發生在老年人、女性、過度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病患。上述的相關因子中,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是可以及早積極控制或預防的,尤其民眾若是忌諱就醫,以為高血壓或是糖尿病必須一輩子藥物治療,或是沒有身體不適就不用看醫生而逃避,反而等到併發症產生才就醫,往往適得其反,需要更多藥物輔助治療也只能部份緩解症狀,更是為時已晚。糖尿病病患是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根據國外的統計數據,即使將血壓、肥胖程度、膽固醇等因子校正之後,糖尿病病患仍然比沒有糖尿病者有更高發生心臟衰竭的風險,這點重要性不能不強調。心臟衰竭是否都會有症狀 ? 有那些常見症狀 ? 其實心臟衰竭的症狀要視病情的潛在病因及進行速度、控制與否而定,通常心臟衰竭的症狀包括:累、喘、腫,容易呼吸急促,倦怠,體能衰退,下肢水腫等現象。紐約心臟學會(NYHA)將心臟衰竭依症狀嚴重程度分成四級:●第一級:正常活動時不會呼吸困難●第二級:正常的活動時感覺有呼吸困難●第三級:輕度活動就呼吸困難●第四級:休息時也會覺得呼吸困難心臟衰竭患者在病情惡化時症狀可以嚴重至第四級,但如果治療得當,可以恢復至無症狀或維持在第一至二級的輕症。若進展快速或惡化嚴重甚至出現意識改變,盜汗、呼吸困難、四肢冰冷、發紺、尿液減少等重大症狀出現時,往往已經病況危急,需要緊急救治。心臟衰竭要如何診斷?當然除了症狀主訴參考及基本身體檢查評估之外,還要包括:心電圖、胸部X光、基本血液、生化檢驗、核子醫學檢查、核磁共振成像、電腦斷層、心肺運動功能測試、心臟超音波等,都可以提供診斷依據、追蹤評估、以及需不需要進一步治療之參考。 心臟衰竭要如何預防與治療 在討論心臟衰竭要如何治療之前,一定要先談心臟衰竭要如何預防,因為有些心臟衰竭的潛在危險因子,是可以通過飲食、運動及戒除不良習慣(如:酗酒抽菸)等來改善,其他諸如: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亢進的良好控制,達到治療目標,也可以減緩心臟衰竭的發生。至於慢性心臟衰竭要如何治療,包括:非藥物、藥物治療及介入性治療,三者需要相輔相成,以減少病情惡化,降低反覆再住院率。非藥物的基本治療準則,首先是適當體重的監測,尤其要避免體重的暴增,例如三天之中增加貳公斤以上,就是警告訊號,必須回診以調節利 尿劑等劑量,其中鹽分及水分過量攝取往往是關鍵所在,所以心臟衰竭明顯時,必須限制鹽分及水分攝取量,不要有輕微不適就去要求大量點滴靜脈注射。 慢性心臟衰竭的病患應該積極的戒除抽煙及酗酒等重大惡習,才能避免病情加速惡化或引起併發症。避免非必要的長途飛行,尤其是前往過度寒冷,過度高溫等極端氣候地區之前,應該先與醫師商量討論,避免過高風險。小心避免特殊藥物服用會增添心臟病發生風險,即使是(非心臟科)醫師處方用藥例如: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心律不整藥、抗憂鬱藥物等,服用的必須性與劑量,最好先與心臟專科醫師咨詢之後再開始。 對於控制較穩定的心衰竭病人,應該要積極地進行適當運動,以不增加不適為基本原則;但是對於較急性發作或是心衰竭控制不良惡化的病人,反而必須儘量臥床休息,減少或限制活動。 用來治療心臟衰竭的口服藥物,包括:乙型阻斷劑、血管加壓素轉換酶抑制劑(簡稱ACEI)、血管加壓素阻斷劑(簡稱ARB)、醛固酮拮抗劑(簡稱MRA)、血管張力素受體併腦啡肽酶抑制劑(簡稱ARNI)等。美國心臟學會(AHA)將心臟衰竭依疾病嚴重程度分成ABCD四個階段,並且根據不同嚴重程度制定其最佳治療策略。心臟衰竭依疾病嚴重程度分成ABCD四個階段●A階段:高危險群心衰竭患者(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疾病、肥胖、代謝症候群,接受具心臟毒性的藥物治療的患者、及有家族性心肌病變的患者)但尚無結構性的心臟變化。治療:生活方式調整(戒菸、戒酒、減重、運動、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肪),及對糖尿病或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使用ACEI/ARB類的藥物治療。●B階段:已有結構性心臟變化,(陳舊性心肌梗塞、瓣膜疾病、左心室收縮功能低下、左心室肥大)但尚未有心衰竭症狀。治療:建議ACEI/ARB,對於具陳舊性心肌梗塞、左心室收縮功能低下的病患加上Beta-blocker使用。●C階段:具結構性心臟變化,並已有心衰竭的症狀。治療:ACEI/ARB/ARNI,及併用Beta-blocker及利尿劑,仍無法控制症狀時就要考慮加上毛地黃,及其他血管擴張劑。對於心臟收縮無法同步的患者可以考慮心臟再同步治療(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使心臟能夠同步收縮進而改善心臟功能,減少死亡率。對於發生心室頻脈/心室顫動的病人,可以裝置植入式心臟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以減少猝死的危險。●D階段:末期心衰竭,經藥物治療後於休息狀態下仍有心衰竭症狀,以致需要特別的介入性治療。治療:重度心臟衰竭的死亡率相當高,四年存活率以往不到一半,比部份癌症更可怕,需結合非藥物與藥物以延長存活,改善生活品質。當心臟功能已經很差,藥物反應不好,就需要考慮心臟移植。而在等待合適的捐贈者期間,可以使用葉克膜(簡稱ECMO)或左心室輔助裝置(簡稱LVAD)。這些方法均用於支撐或延長壽命,ECMO及LVAD使用時間有限以及有其風險存在,往往是為了待心臟衰竭改善(例如:心肌炎)或是等到合適捐贈者(要在捐贈名單排隊等待)。 以上簡單介紹心臟衰竭給各位。如果你的心臟很健康,請好好愛護它。如果你的心臟已經有衰竭現象,請善待它,除了生活方式調整及非藥物治療,請規則服藥並定期回診由專業醫療團隊幫你追蹤評估以作最佳藥物治療及評估有無其他介入性治療之需要,避免走向心臟功能持續惡化的不歸路。
-
2020-06-15 科別.婦科
經血多且痛 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有何不同?
32歲的小游(化名)近半年來月經量變多,本來五天可以結束的經期拖到七、八天。她來婦科求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長了肌瘤,由於肌瘤長在子宮腔裡面,利用子宮鏡摘除,術後解除困擾。46歲的王小姐是小游的朋友,有天兩人喝下午茶,王小姐提到自己月經來時很痛,都得吃止痛藥才舒服些,經血也比以往多。小游以自己的經驗告訴她可能子宮長了肌癅,王小姐聽了怕怕,隔天就來求診,檢查之後,確診王小姐罹患的不是子宮肌瘤,而是子宮腺瘤。子宮腫瘤有兩種:一個是肌瘤,一個是腺肌症,也叫腺瘤。這兩種瘤雖然都發生在子宮的肌肉層上,但是它們的病因並不一樣。什麼是子宮肌瘤?婦女成年以後約有20至25%的機率會長肌瘤,它是從組成子宮肌肉層的平滑肌細胞長出來的,肌瘤有時只長了一顆,更常見的是大小多顆,甚至可以多達數十顆。臨床上,子宮肌瘤未必有任何症狀,所以長了肌瘤可能自己渾然不知。最常見的症狀是經血量變多,長期大量的月經出血,會造成貧血而影響健康,若肌瘤長得太大而壓迫到膀胱,病人便會老是頻尿,造成生活上的困擾。治療則視病人的情況而定,如果完全沒有症狀,只須定期追蹤檢查即可;但是如肌瘤造成貧血或產生膀胱壓迫症狀,則應手術治療;如還想保留子宮,可以把肌瘤切除掉即可。至於子宮腺肌症,是由子宮內膜異位引起,最常見的是長到卵巢上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瘤,也叫做巧克力囊腫;如果長到子宮的肌肉層組織內,就叫做子宮腺肌症。子宮腺肌症最常見的症狀,是造成經痛和經血過多,也會造成性交疼痛、貧血、不孕症和子宮異常出血等問題。子宮腺肌症迄今沒有藥物具有長期治本的效果,如果經痛不是太嚴重,止痛藥尚能派上用場。一些抑制排卵類的藥物或含有黃體素的避孕器,可以讓月經停止不來而解除症狀,但長期使用易造成骨質疏鬆等更年期症候群。如經痛實在太嚴重,或是經血太多造成貧血,則手術成為最後的選項。一般是以子宮全摘除才能徹底解決問題,不同於切除子宮肌瘤而保留子宮的方式;微創手術切除是目前最常選用的方式,但子宮切除後,病人便喪失生育能力,所以多半都是已完成生育者比較能接受。
-
2020-06-13 科別.泌尿腎臟
熟齡男不能說的「泌」密! 下水道不通恐釀洗腎危機
前陣子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許多民眾即使有病痛也強忍不願就醫,直至目前疫情趨緩,已出現好幾位重度攝護腺肥大症合併尿滯留的患者,因延誤就醫導致急性腎衰竭,緊急插尿管後才免於洗腎。就有1名70歲男性,攝護腺腫大到正常大小的10倍大,長達2周無法順利解尿,在急診插尿管後引流約2,000cc的尿液後,超音波檢查發現雙腎皆有水腫現象,抽血檢驗出腎衰竭而緊急住院。後續施行第3代綠光雷射氣化切除術,術後經膀胱訓練後逐漸恢復解尿功能,腎臟功能也復原大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許富順指出,男性年過50後,攝護腺將逐漸肥大,除了造成排尿變慢、細小,或是無法解尿外,亦可能有刺激性症狀如急尿、頻尿或多次夜尿現象,造成生活不便。一般民眾即使知道手術可以根治攝護腺肥大問題,可是又擔心手術併發症,躊躇不決而導致病情惡化。哪些警訊是患者必須要認真考慮動手術呢?許富順分析如下:1.藥物治療後,尿流量細小且排尿困難並未改善。2.尿急一來就忍不住,常常滲尿漏尿。3.重度攝護腺肥大者,同時有糖尿病、心臟病或腎功能不佳等慢性病。許富順表示,如果用藥未改善,或發生尿急滲尿者,表示攝護腺肥大程度已嚴重擠壓到膀胱,導致壓力增加,日久將會發生膀胱纖維化,即使後來接受手術治療,膀胱的退化也無法復原。此外,本身有慢性疾病者,隨著年紀增加,手術風險也會提高,因此要以「超前部署」的概念,與泌尿科醫師詳細討論手術時機。傳統電刀刮除術或雙極電刀刮除術有術中出血的風險,術後併發症較多,有些患者可能發生尿失禁或陽萎。雷射汽化術主要的優點是術中出血量極少、安全性高,體力損失較輕微,術後尿管留置時間短,恢復也較快。許醫師解釋,目前有多種醫用雷射可進行治療,其中以第3代綠光雷射能量高,汽化效率快,大幅縮短手術時間,適合高風險者;亦可進行組織切除,再交由病理診斷。許富順強調,50歲以上的男性最好每年定期檢查攝護腺,如有肥大發生,應積極配合醫師進行治療,平日維持作息正常、不菸不酒、可多攝取含鋅食物,能避免攝護腺肥大提早發生。★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6-11 科別.骨科.復健
都會手腕痛的媽媽手和隔間症候群差在哪?醫教你分辨
許多手腕疼痛的患者,常常以為自己是媽媽手,但其實許多的疾病都會造成手腕疼痛,俗稱媽媽手的狄奎凡氏症也是其中之一,而鮮少聽到的隔間症候群也會引發相似部位的疼痛,若沒有多加注意,並不易區分兩者差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丁睿宇表示,隔間症候群其他名稱包括槳手腕、交叉症候群、吱吱手腕等,主要影響手腕背側伸腕肌腱第一與第二隔間,此疾病被認為是第一隔間的拇指外展長肌及伸拇指短肌在往手部延伸時會跨過第二隔間的橈側伸腕長短肌肌腱,在反覆的摩擦下導致肌腱滑膜炎,患者會在手腕橈側莖突的疼痛,與媽媽手的位置相近;不過,媽媽手是第一隔間的兩條肌腱產生狹窄性的肌腱滑膜炎造成。隔間症候群常發生在需要重複手腕屈曲伸直的人身上,像是從事划船、滑雪、球拍運動、騎馬的人也比較容易發生。男性女性並不會有發生率上的差異,但媽媽手較常發生於女性;此外,隔間症候群的患者,在手腕近端靠近橈骨莖突會有疼痛與腫脹感,按壓也會引起疼痛,患者在手腕、大拇指伸直時也會感到疼痛且有摩擦聲。丁睿宇指出,隔間症候群為一個臨床診斷,臨床上會檢查手腕的疼痛部位、手腕的活動度、手腕的腫脹區域等,以得到正確診斷。隔間症候群本身有個特殊症狀就是會有爆裂音的產生,尤其是在手臂旋前、旋後時發出,此點可與媽媽手做區隔,超音波檢查也能協助診斷,以肌腱滑囊發炎的位置進行明確診斷。隔間症候群的治療以保守型治療為主,包含休息與活動型態改變,藥物可選擇非類固醇類止痛藥、普拿疼等。夜間使用輔具暫時固定手腕,若保守型治療無效後,可以考慮接受局部類固醇注射來減低發炎改善症狀。目前復健治療對於隔間症候群沒有何種方式最有效的定論,但可以透過逐步的伸展拇指外展長肌、伸拇指短肌、橈側伸腕長短肌肌腱,同時鬆動手肘、手腕的關節都能逐步改善症狀。延伸閱讀: 媽媽手痛到難舉? 「急性期」、「慢性期」分別要這樣處置 手麻原因多! 除了姿勢不良還有這4大可能原因
-
2020-06-09 科別.消化系統
尚未肝硬化的脂肪肝炎也可能變肝癌!老生常談的這4種飲食習慣都會養肥肝
有些人因為健檢報告肝指數GOT和GPT異常到醫院門診諮詢,大都主訴沒有不舒服、沒有慢性疾病、沒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不常喝酒和沒有規則服用藥物,因此看來最有可能的問題就是脂肪肝了。然而,頂級美味「肥肝」,其實就是脂肪肝的極致,在追求味蕾滿足當下卻造成肝臟越來越沉重負擔,鵝和鴨因此而亡,那人又是如何呢?安南醫院消化內科黃文威醫師提到,脂肪肝的成因很多,主要是體內多餘能量以脂肪形式儲存在肝臟中,過量飲酒、食物太豐盛、油膩、精緻食物,如糕點及含糖飲料、缺乏運動等都是常見原因,雖然無症狀,但脂肪在肝臟中若造成發炎則稱脂肪肝炎,長期下來也會造成肝臟纖維化硬化甚至肝癌。近期研究報告更提出警告,即使尚未肝硬化的脂肪肝炎也有機會演變成肝癌。目前影像學檢查包括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雖可以估計脂肪堆積量,但卻無法知道發炎程度,只能靠肝臟切片病理報告來判斷,但臨床上很少這麼做,畢竟侵入性檢查對病人或多或少有風險,況且通常肝指數越高代表發炎益發明顯。黃文威表示,脂肪肝炎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目前為止並無藥物能直接治療脂肪肝炎,最好的治療方式仍是回歸老生常談,也就是飲食調整、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維持體重在理想範圍。體重屬過重者,若減輕5%體重就可有改善,如減少10%則有大幅進步,甚至有可能不藥而癒;因此,所有代謝性疾病除配合藥物治療外,個人生活型態的調整是最基本且必須的,若可持之以恆,其實是可一舉治療很多文明病。延伸閱讀: 吃素也會得脂肪肝 這2樣都是地雷 愛吃水果、主餐吃飯…吃得清淡卻得脂肪肝? 原因跟你吃進的食物有關
-
2020-06-09 科別.消化系統
上腹疼痛,一定是這個病嗎?可能是要人命的病
上腹痛(心窩部位)是胃腸科門診或急診常見的問題,一般人也常自認這是胃病所致,而買些胃乳片之類的藥物服用,有時的確有效;但部份人則長期上腹疼痛,固執的認為只是單純的胃痛,也未接受詳細的診察,最後竟然發現是肝、膽或胰臟的嚴重疾病。究竟心窩部位疼痛,有那些成因呢?就舉一些實例簡單的說明:李先生,42歲,男性,上腹痛困擾他已有多年,疼痛大部份發生在空腹時,(如早上11點,下午4點或半夜,清晨),進食或服下胃藥後,疼痛就消失,不曾解過黑便,也沒有噁心、嘔吐、發燒、畏寒等症狀,不過偶有腹脹,沒有體重減輕,胃鏡檢查發現有十二指腸潰瘍,腹部超音波顯示肝、膽、胰均正常,胃組織切片證實有『胃幽門螺旋桿菌』給予「三合一治療」,疼痛不再,至今已近兩年。梁女士,45歲,稍胖身材,陳述上腹痛也有數年光景。疼痛時間不定,不過吃太飽較易引起疼痛,隱痛或劇痛都有,偶有噁心、腹脹。曾接受胃鏡檢查告知有胃炎、十二指腸潰瘍,也治療一段時間,但症狀仍未大幅改善。超音波檢查發現有膽結石及慢性膽囊炎,因此,建議接受膽囊摘除手術,術後疼痛消失。章先生65歲,上腹痛有兩個月,有消化性潰瘍的過去病史。疼痛是不定時發生,大多是隱隱作痛,伴有噁心、食慾不振,自行服用成藥,症狀未見好轉,乃接受胃鏡檢查,發現胃竇都有腫瘤合併潰瘍,組織切片證實為胃癌,手術的治療後,目前尚稱穩定。陳先生40歲,上腹痛、脹已經三個月,初期仍當成一般胃病給藥治療,療效不佳。胃鏡檢查有胃炎,本人是B型肝炎病毒的帶原者,肝功能SGOP、SGPT只輕微上升,胎兒蛋白些許升高,腹痛觸診、肝約腫大一指寬,呈彈性、無壓痛,腹部超音波則發現肝右葉有一約2公分大小的腫瘤,經系列的後續檢查,證實是肝細胞癌,因肝無明顯硬化而接受外科切除治療。楊先生69歲,因上腹痛、腰痛、體重減輕來就診。疼痛幾乎是全天候的,平躺時腰痛更嚴重,食慾很差,皮膚、眼睛無黃膽,便秘。胃鏡檢查正常,腹部超音波則發現在胰臟體部有一低音回音的腫瘤。乃建議切除治療。王女士48歲,有高血壓、糖尿病多年,一直以藥物控制。因上腹部持續疼痛兩小時而就診。伴有盜汗、胸悶、頭暈,血壓低於往常,時有異常心跳出現。過去有消化性潰瘍及心肌缺氧病史。已經服下胃藥,但疼痛持續。心電圖顯現心肌梗塞,緊急轉介心臟科治療。董先生17歲,上腹痛、脹有一天時間,疼痛是持續性,經醫師診視給藥打針,痛並未消失,且有微燒、噁心、解便兩次,腹部觸診,在上腹部及肚臍上方有壓痛,右下方也有壓痛併輕微反彈性疼痛,肛門指檢發現右下腹有明顯壓痛,白血球超出正常上限,在疑急性闌尾炎之診斷下住院觀察,最後開刀證實是急性闌尾炎。這些案例說明了一個上腹疼痛就有這麼多的可能病變,雖然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炎是最有可能的原因,但肝、膽、胰臟的疾病也不可輕忽,甚至心臟病有時也會以類似胃病一樣的方式呈現。小孩子或年青人的上腹痛、急性闌尾炎,更是需要列入診斷考量的一個急症。因此上腹痛若短時間內未見好轉或症狀加劇時,就應延醫診察,早日發現真正病因,解除痛苦。『腹痛不是病?偶會要人命!』本文由書田診所授權使用延伸閱讀: 5慢性病注意! 常腰痛、右腹痛未就醫,恐洗腎一輩子 腹痛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 教你從痛的時間點分辨
-
2020-06-08 科別.骨科.復健
影/疫情不敢就醫忍2個月 男子終於到醫院治肩傷
52歲張姓男子今年二月初到日本滑雪跌倒,回國後因疫情不敢就醫,忍著左側肩膀疼痛,忍了兩個月再也無法忍受左手輕輕舉起就痛苦難耐,最終到醫院就診,超音波顯示下滑囊積水僅約1cc左右,經過醫師專利認證擺位姿勢技術引流滑囊積水並抽吸,男子左肩疼痛腫脹立即改善,還順利引流出3cc積水。衛福部豐原醫院復健科醫師余學致表示,通常超音波顯示滑囊厚度超過0.4公分以上才比較好抽吸,加上張男滑囊增生的厚度只有0.25公分不易透過標準檢查姿勢直接抽吸,去年11月自己申請台灣中華民國專利認證成功的「擺位姿勢技術引流, Su Ci method」,將原有增生0.25公分厚滑囊,成功集中姿位引流到0.8公分厚,並順利抽吸出3cc積液立即改善疼痛腫脹感。豐原醫院復健科醫師余學致說,疼痛的手擺成手插口袋的姿勢,再將手臂向前內轉到胸前,成一個較不自然大拇指朝下的動作,滑囊積水自然會被集中到肱骨大結節附近的空間,就能順利將看似微量的積水,成功增加數倍集中引流效果再透過超音波導引抽吸而出。張男滑雪跌倒撞到左側肩膀,致肌腱急性撕裂傷併發炎,出現滑囊積水現象造成疼痛腫脹、導致無法將手舉起,經過擺位姿勢技術引流並抽吸,左肩不再疼痛,也能再拿東西。
-
2020-06-08 科別.骨科.復健
平時不運動,假日才拼命動嗎?小心!疼痛上身
30歲的陳小姐,是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為免身材走樣,趁假日到游泳池瘋狂運動,結果,隔天右膝蓋疼痛腫脹無法走路,只好求助於復健科醫師。醫師用超音波檢查膝關節,發現髕骨上方有異,用空針抽出30毫升的積水。收治個案的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張瓊玟表示,經診斷,陳小姐是關節使用過度造成運動傷害所致!這種「假日運動員」的病人,屬於運動傷害的高危險群。她進一步說明,陳小姐平時沒有運動習慣,但一到假日就超量運動,加上暖身不足、運動姿勢等問題,導致膝關節發炎積水,使得膝蓋疼痛腫脹無法行走。類似情況也常在馬拉松看到,跑者肌力不足卻勉強長跑,使肌肉或肌腱受傷。張瓊玟提醒,運動健身應當循序漸進,避免當假日運動員,免疫力還沒提高就先受傷。平日應養成固定運動習慣,每周平均運動5天,每天平均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10次以上,或做到些微喘還能說話的運動強度即可。建議想運動卻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找到適合的運動,和志同道合者一同動一動,能提升運動樂趣;為避免同一種運動大量、重覆單項動作產生傷害,可安排不同運動,如有氧運動、肌力訓練、伸展活動等,對體能表現有加乘效果。張瓊玟呼籲,也別忘了,運動鍛鍊肌力後,應均衡飲食、適當補充蛋白質,供給身體肌肉所需能量,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達到減重塑身的目標。
-
2020-06-08 科別.消化系統
健康檢查可揪出脂肪肝警訊 避免惡化應從2方面著手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肝癌名列國人10大癌症排行榜的第4名,在男性10大癌症中,更是位居第2。醫師指出,近幾年來,治療B肝、C肝上,均有不錯進展,預估未來脂肪肝可能改寫原本肝病3部曲,變成「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國泰健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許舒淳說,脂肪肝為肝臟累積過多脂肪導致發炎,國泰健檢2019年客戶健檢數值統計,近5成受檢者出現脂肪肝警訊,40至69歲中每2人就有1人脂肪肝。醫師指出,脂肪肝看似溫和,但若肝臟處於長期發炎情況下,約有1至2成機率將惡化為肝硬化或肝癌,絕對不能輕忽,應避免攝取高油脂、高糖份等食物,並養成運動習慣。預防脂肪肝,須從「飲食」和「運動」等2方面著手,在飲食上,少油、少糖、少喝酒、少吃宵夜,避免在睡前進食,如果體重過胖,應該尋求專家協助,控制體重,調整飲食,改善血脂肪、高血糖。許舒淳說,運動可以消除脂肪肝,因為身體消耗熱量會先從血糖開始,等糖分消耗差不多後,才會燃燒脂肪,而如果開始運動,就能很快消耗血糖,並快速分解蛋白質和脂肪。建議請專業體適能教練規劃運動菜單,在身體可負荷的前提下,心跳每分鐘達到130下,並且頻率持續10到30分鐘,且1個禮拜至少要3天,就能達到運動效果,平常則可慢跑、爬山、游泳、騎腳踏車,來消耗熱量。許舒淳強調,只要能持之以恆,養成運動習慣,就有辦法改善脂肪肝,也能代謝掉身體的膽固醇。由於脂肪肝不會有明顯症狀,許舒淳提醒,民眾應該定期接受超音波等健康檢查,檢測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數值,1年1次,若已有嚴重脂肪肝,以致肝臟發炎,建議每半年就要去追蹤1次。★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6-06 科別.骨科.復健
老是半夜腳抽筋痛醒? 日常做這7件事就可避免
31歲林小姐,常忘記蓋被子睡覺,有天凌晨想起床上廁所,不料小腿肚瞬間糾結,劇痛讓她立刻驚醒,但全身無法動彈,只得下床用爬行前進;之後整夜輾轉難眠,甚至到了中午,小腿仍隱隱作痛,就醫後,才知是靜脈曲張惹禍。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一般而言,多數抽筋都發生在流汗過多,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所引起,常見於運動員和年輕人;但中年人或銀髮族出現夜間抽筋,原因則與年輕人大不相同。造成夜間小腿抽筋的原因很多,包括懷孕、脫水、電解質不平衡、長時間過度勞累、神經肌肉疾病、內分泌紊亂、藥物作用等,然而,常常被忽略的夜間抽筋原因是靜脈曲張。劉殷佐指出,造成靜脈曲張的原因為,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使靜脈因壓力過高失去彈性,造成血液回流不易;或瓣膜功能異常,導致靜脈血管擴張變形與病變。靜脈曲張若出現症狀卻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會發生靜脈血栓,甚至致命肺栓塞,不可不慎!此外,下肢靜脈曲張除了會引起下肢反覆的腫脹痠痛抽筋外,還會造成小腿皮膚脂肪硬化、傷口難癒合潰爛,嚴重時恐怕需截肢。高危險族群為需要長時間站立工作者,如櫃姐、空姐、餐飲業者、醫療人員或於傳統市場工作者等。靜脈曲張剛發生時,症狀往往不明顯,多數人只會感到腿部腫脹痠痛,或頻頻夜間抽筋,以為只是疲勞所致;甚至有人會用力「把腳扳回來」,結果問題沒解決,反倒拉傷肌肉更疼痛,影響行走與日常生活。劉殷佐提醒,如有上述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但若評估為輕症患者,也可以先穿著彈性襪,看症狀是否緩解改善。若未能緩解,醫師會透過靜脈超音波,確認主幹靜脈有無發生逆流,以及確認阻塞程度,來選擇治療方式,例如,口服或注射藥劑、微創射頻或雷射治療,或利用靜脈膠治療,將毀壞的靜脈重新修復,恢復下肢血液循環。劉殷佐呼籲,常抽筋的中高齡族群,平時要保持運動習慣,做好體重控制以減輕下半身負荷,同時多補充青菜水果及喝牛奶,若是長時間久坐或久站,可以動一動雙腿,睡覺時做好蓋被或穿襪子等保暖動作,都有助於防止抽筋。 (圖文授權提供/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腳抽筋是在長高? 其實身體5反應才是真正主因 缺鈣才會抽筋? 個性緊張、偏食都上榜! 
-
2020-06-04 科別.骨科.復健
手腕痛就是媽媽手?可能是「隔間症候群」
許多手腕疼痛的患者,常常以為自己是媽媽手(狄奎凡氏症),在服藥治療後仍持續疼痛,前往復健科門診才發現是隔間症候群,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丁睿宇表示,手腕疼痛可能是媽媽手與隔間症候群造成,但隔間症候群患者在手臂用力旋後時,會引起平常時的疼痛與爆裂音發生,可與媽媽手做區隔。丁睿宇指出,隔間症候群又稱槳手腕、交叉症候群、吱吱手腕等,主要影響手腕背側伸腕肌腱第一與第二隔間,被認為是肌腱在反覆的摩擦下導致肌腱滑膜炎,患者會在手腕有疼痛感,與媽媽手的位置相近,容易被誤判,但隔間症候群常常發生在需要重複手腕屈曲伸直的人身上,從事划船、滑雪、球拍運動、騎馬的人比較容易發生,男女性發生率沒差異,,而媽媽手較常發生於女性。丁睿宇說,隔間症候群的患者,在手腕近端靠近橈骨莖突會有疼痛與腫脹感,按壓也會引起疼痛,患者在手腕、大拇指伸直時也會感到疼痛且有摩擦聲;臨床上會檢查手腕的疼痛部位、手腕的活動度、手腕的腫脹區域等來正確診斷,且患者在手臂用力旋後時,會引起平常時的疼痛與爆裂音發生,可與媽媽手來做區隔,超音波檢查也可協助診斷,看到肌腱滑囊發炎的位置來正確診斷。針對如何治療,丁睿宇表示,隔間症候群的治療以保守型治療為主,包含休息與活動型態改變,藥物可選擇非類固醇類止痛藥、普拿疼等;夜間使用輔具暫時固定手腕,若保守型治療無效後,可以考慮接受局部類固醇注射來減低發炎改善症狀;復健治療可透過逐步的伸展拇指外展長肌、伸拇指短肌、橈側伸腕長短肌肌腱,同時鬆動手肘、手腕的關節等,都能逐步改善症狀。
-
2020-06-04 科別.消化系統
國人逾4成有脂肪肝 醫師建議預防從這二方面著手
脂肪肝是肝臟累積過多脂肪導致發炎的現象,根據國泰健檢2019年健檢數值統計顯示,4成6的人身體出現脂肪肝的警訊,其中40至69歲者,每2個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問題。若肝臟處於長期發炎的情況下,有10到20%的機率會形成肝硬化或肝癌。國泰健檢胃腸肝膽科醫師許舒淳表示,現代人工作繁忙、運動量少,加上偏好外食、手搖飲,容易攝取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大大提升了得到脂肪肝的機率;當糖尿病患者的三酸甘油脂、血糖控制得不好,也很有可能產生脂肪肝;飲酒過量容易患有酒精性脂肪肝,罹患肝硬化、肝癌的風險高。脂肪肝不會有明顯症狀,若患者感覺疼痛、疲倦,肝臟可能已經嚴重發炎或長出腫瘤,因此要確認是否有脂肪肝,得透過超音波檢查。若有嚴重的脂肪肝造成肝臟發炎的狀態,建議每半年就要追蹤一次。脂肪肝沒有特效藥,肝臟受損是因脂肪堆積在表面,肝細胞受到刺激所導致的,藥物也許可以稍微減緩肝臟的發炎,但沒有辦法解決根本的問題。預防脂肪肝,許舒淳提醒,必須從飲食和運動兩方面著手,飲食要少吃高油、高糖的食物,勿過量飲酒,也要避免熬夜、日夜顛倒等作息不正常的現象,若有吃消夜、睡前進食的習慣,很容易造成脂肪肝的形成,若有過胖、BMI超標的問題,建議應藉由飲食調整改善血脂肪、高血糖的問題。此外,搭配運動是消除脂肪肝重要的環節,運動可以很快把血糖消耗掉,接著就會開始去分解一些蛋白質和脂肪。推薦從事有氧運動,包括慢跑、爬山、游泳、騎腳踏車等,建議一周運動三天,每次運動30分鐘,每次心跳每分鐘達到130下,並且頻率持續10到20分鐘,就能達到運動的功效。只要能持之以恆,就有辦法改善脂肪肝,也能代謝掉身體的膽固醇。
-
2020-06-04 癌症.攝護腺癌
全身骨疼竟罹晚期攝護腺癌 醫籲50歲以上男性做PSA檢測
一名57歲男性上個月因骨頭疼痛難忍到骨科就診,經抽血檢驗發現他的攝護腺特定抗原指數(PSA)達正常值150倍以上,又經骨骼X光攝影及全身性核子影像掃描發現,他有多發性惡性腫瘤骨頭轉移現象,導致全身骨頭痠痛,於是轉介至泌尿科進一步診斷,確定他罹患第四期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患者說從農曆過年後,他就開始有解尿不順的情形,但因為正逢新冠肺炎大流行,遲遲不敢到醫院就醫,一直到5月疫情趨緩,他才鼓起勇氣到醫院看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主任黃志平幫患者做肛門指診,發現他的攝護腺比一般人硬且表面不規則,加上PSA指數超標,骨骼掃描發現有骨頭轉移,幾乎可以確診是第四期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後來又為患者進行經直腸超音波指引下之攝護腺切片手術以確定診斷,患者並接受全身性抗雄性素及抑制骨轉移之藥物治療。數周後,患者的PSA指數才明顯下降,全身骨頭疼痛也得到緩解。黃志平說,以攝護腺癌為例,除非癌病已經造成尿路阻塞才會產生解尿不順暢、頻尿、急尿等問題,或到了後期癌細胞轉移到骨頭造成骨頭疼痛時才去就醫。原本有機會用微創手術,如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或腹腔鏡手術來根除癌病,卻常常錯過黃金治療時期。他說,攝護腺癌發生率在男性癌病中排名第5位,每年約有數千位新診斷病患,其中約有3分之1病患診斷時都已經是晚期攝護腺癌。黃志平呼籲,50歲以上、80歲以下的男性,若從未檢測過PSA指數,可至泌尿科就診抽血檢驗,以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攝護腺根除手術或局部放射線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