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變種病毒
共找到
513
筆 文章
-
-
2021-08-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BNT疫苗獲美藥證 國內藥商引進意願高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已正式批准輝瑞BNT疫苗,有機會透過正常管道經由代理商引進。台灣已有保瑞等藥廠表態,抱持開放態度,只要有機會為國人盡份心力,都有興趣。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23日正式批准美國藥廠輝瑞(Pfizer)和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合作推出的COVID-19疫苗供16歲以上人口接種,成為首支獲美國正式批准的COVID-19疫苗。輝瑞疫苗在取得一般藥證許可後,各大藥廠也積極評估未來引進的可能性。保瑞藥業副總經理陳世民表示,保瑞具有國際查驗登記的經驗及人才,只要有機會引進為國人需求盡份心力,都會有興趣;但由於輝瑞BNT疫苗台灣代理權在大陸上海復星手上,複雜度相對較高,後續還需看政策方向。陳世民指出,一般要進口藥須先拿到原廠授權,才能申請台灣藥證登記,正常藥證的申請檢驗登記約需一年的時間,現階段能否適用快速授權、審查都還需進一步瞭解。就長遠來看,COVID-19流感化加上以追加劑對抗變種病毒的趨勢下,待機會成熟,都有興趣取得台灣市場代理權。其他藥廠表示,由於現階段國際疫情依舊嚴峻,加上變種病毒的衝擊,預期未來一、二年COVID-19疫苗採購都會是政府管控商品,是否開放自費都還需要進一步了解。另外,繼輝瑞後,預料莫德納也將有機會取得正式藥證;相對輝瑞疫苗,莫德納似乎單純一點,藥廠爭取引進的意願也會相對較高。
-
2021-08-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翁啟惠:新冠肺炎恐流感化 只能靠疫苗、口服藥
生策會會長翁啟惠表示,COVID-19病毒一再變種,恐將「流感化」,接下來「藥物」應對COVID-19疫情很重要,尤其是口服藥,未來只有靠「疫苗」及「口服藥」才能讓世界逐步恢復秩序。早在2020年2月疫情爆發之初,翁啟惠即在生策會網站撰文示警,COVID-19病毒恐將「流感化」,要有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心理準備,最有效方法是靠疫苗。翁啟惠目前人在美國進行相關工作,他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採訪時指出,以現在狀況看來,COVID-19病毒會持續存在人類社會,且會一直突變,最可怕的是有很大的比例是無症狀的感染者。他表示,有史以來只有天花一個病毒被消滅,其他都還在,現在COVID-19病毒已進到各式各樣的人體裡,很難去除,只能與它共存;因此接下來「藥物」應對COVID-19疫情很重要,尤其是口服藥,未來只有靠「疫苗」及「口服藥」才能讓世界逐步恢復秩序。不過,翁啟惠坦言,疫苗不太可能完全預防感染,但可預防重症,藥物則可治療輕症,就像「克流感」一樣,有症狀的話可以透過服藥降低重症發生率。針對近來討論熱烈的「免疫橋接」議題,翁啟惠表示,現階段正值COVID-19疫情大流行,現實面要做真正的傳統三期臨床很困難,因為涉及醫學倫理問題,各界都在思考新方法,與現有的疫苗「比較」也是一種可能。翁啟惠分析,現在被使用的COVID-19疫苗在評估對各種變種病毒的有效性上,也沒有完整臨床數據,不是真的把打了疫苗及沒打的人曝露在Delta病毒下來進行臨床試驗,大多是用比較的方式。不僅是COVID-19疫苗,翁啟惠透露,每年流感疫苗的開發,主要也是看安全性及免疫反應的評估,沒有真正做有效性的臨床實驗。現在每年新一代的流感疫苗都是以安全性及血清抗體產生的效價做為核准依據,只做一期看安全性及免疫反應,並沒有在真實人類世界去做二期、三期來實測有效性。正因為如此,翁啟惠說,流感疫苗開始施打時,沒人知道真正的保護力有多少。翁啟惠預期,免疫橋接可望成為新的認證管道之一,也可能會是未來發展趨勢,包括英國、日本、韓國等都計畫以免疫橋接認證COVID-19疫苗;至於怎麼比較以及比較什麼,將會是關鍵。
-
2021-08-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國二級警戒到年底? 陳時中:衡量這些因素機會很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全國二級警戒到9月6日,也開放室內80人、室外300人等集會措施,以及K書中心、室內遊樂園、海釣場、海泳/浮潛等水域活動。對於二級警戒延長,是否會一路延到年底?指揮官陳時中說,機會高,因國外疫情不斷變化,幾個因素要考慮,因此維持二級警戒機會很高。陳時中表示,從整個病例採檢狀況、確定病例趨勢來看,從高峰往下已有一段時間,台灣疫情控制算好,另外這段時間的採檢陽性率都低到0.01以下,有時候還有0.004、0.005,當然有時會有通報時間差異,但整體陽性率很低,除了現在零星個案要警戒,疫調也要即時、匡列。陳時中說,國外疫情不斷變化,這世界是流通的,邊境嚴管也無法保證沒有病毒入侵,因此要提高警覺,幾個因素要考慮,包括國際疫情是否趨緩、疫苗覆蓋率、變種病毒對於疫苗保護力是否下降等,所以維持在二級警戒,機會是很高的。他說,二級其實滿寬的,有一定的指引,大家遵從度高,即可多一點回復正常生活。
-
2021-08-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入住檢疫所檢查行李像犯人? 王必勝:查獲有人帶毒品
國內嚴守邊境,避免國際疫情延燒至國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自英國、印度等八國,屬於高風險國家入境的旅客,需入住集中檢疫所,但先前不斷傳出,入住需檢查行李「把旅客當犯人看」屢遭抱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今於臉書PO文指出,檢疫所檢查行李常被抱怨,但昨天在兩處集中檢疫所,查到有兩起,由親友送來的物資中,藏有毒品的案例,也因為有檢查,才能維持集中檢疫所的安全與秩序。王必勝於臉書表示,目前國際疫情嚴峻,Delta變種病毒肆虐各國。因此嚴守邊境,加強入境者檢疫,是現階段防疫重點工作。全國48處中央集中檢疫所也積極承擔高風險國家入境者及各項專案的集中檢疫工作。王必勝指出,常有住民抱怨集中檢疫所比較嚴格的管理,例如行李檢查、親友送來物資的檢查、禁菸禁酒等。但面對從世界各地來的三教九流住民,基於公共安全、秩序維護及確實管理,相關措施實有其必要,也請住民見諒並配合辦理。舉例而言,昨天在兩處集中檢疫所,分別查獲兩起親友送來物資內藏毒品的案子,已報案並交由檢調進一步偵查。感謝安全組保一總隊同仁正確的經驗判斷及細心檢查。
-
2021-08-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加強疫苗前景?莫德納創辦人:未來可能每年打
隨著世界各國政府就是否批准新冠加強疫苗進行辯論,莫德納(Moderna Inc.)的聯合創始人阿費揚(Noubar Afeyan)近日則表示未來某個時間點「加強注射可能會成為常態」。彭博資訊報導,阿費揚18日受訪時表示「公共衛生官員將不得不決定每個人是否都應該接種加強疫苗」,並指出「我的猜測是,如果有足夠的時間,我們很可能最終會陷入這樣的境地:『我們每年都需要接種疫苗,就像流感一樣』」。阿費揚還表示,該公司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內獲得美國對其新冠加強疫苗的全面批准,該疫苗目前已獲准緊急使用,他還透露該公司正在測試一種「似乎非常有效」的半劑量加強疫苗。阿費揚旗下的生科公司「Flagship Pioneering」目前也正在投資幾項技術,而這些技術可以幫助世界為下一次疫情做好準備。阿費揚指出「我們使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系統等方法,這些方法實際上是根據病毒已經達到的規模來進行未來發展的建模,並預測我們會看到哪些變種病毒株」。
-
2021-08-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多一種選擇?陳秀熙:美研究指12到17歲可接種莫德納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團隊今天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引述美國最新研究指出,12到17歲青少年接種莫德納COVID-19疫苗安全性「可接受」,且達到與青年相似的免疫反應。陳秀熙表示,科學界已證實輝瑞BNT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適合青少年施打,美國最新研究提供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實證證據,「多了一種疫苗。」未來在12到17歲階段,可考慮採BNT與莫德納並進的方式接種。陳秀熙今天舉辦「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參與者包括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賴昭智等,主題為「解譯變種病毒及疫苗防疫」。目前台灣和大多數歐美國家一樣,只開放BNT疫苗供青少年接種。隨著國際疫情升溫、變種病毒肆虐,青少年感染雖多是輕症,但仍有少數出現嚴重症狀,疫苗需求受到重視。賴昭智今天在直播中,引述美國最新研究指出,青少年(12到17歲)接種莫德納疫苗,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且在免疫反應與青年人(18到25歲)相似,血清轉陽率、抗體量甚至還高一些。青少年接種莫德納疫苗,可能會有疼痛、紅斑、腫脹、淋巴腫大等局部不良反應,也可能會有發燒、頭痛、倦怠、肌肉酸痛、關節痛、噁心嘔吐、發冷等全身性不良反應。但多屬輕微狀況,副作用不算太大。台大研究團隊追蹤美國疫情狀況也發現,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種病毒流竄下,孩童沒有疫苗保護,近期確診數和住院數激增。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呼籲各州持續實施口罩令,並讓兒童的親屬加速施打疫苗,藉此保護兒童,同時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也加速臨床實驗,希望在年底前確認疫苗對年輕族群的安全性。至於在混打疫苗的科學實證上,德國最新研究指出,先打AZ疫苗再打BNT疫苗(混打),相較於2劑都打AZ疫苗或BNT疫苗,具有較高的中和抗體保護力。混打出現的局部不良反應較多,但多為輕中度。國際疫情部分,歐洲受到Delta病毒影響,加上暑期觀光潮,產生新的一波流行。即便是接種率達9成的冰島,近期也出現多起本土個案,研究發現感染者多是20到39歲年輕人,這年齡層多施打嬌生疫苗,而嬌生疫苗發生突破性感染的比例高於其他主要品牌,因此冰島政府已開始讓施打嬌生疫苗者,多打一劑mRNA疫苗加強劑。
-
2021-08-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突破性感染增 以色列:輝瑞接種滿146天後明顯增加
台灣陸續發現境外移入個案接種二劑新冠疫苗後,發生「突破性感染」案例。各類新冠疫苗能提供的免疫持續力備受討論。台大公衛學院學者今於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中,分析以色列最新的研究,完整接種輝瑞疫苗146天後,保護力備受挑戰,146天後個體感染明顯增加,其中18歲到39歲的族群,比較間隔146天內以及146天後突破性感染比例從1.2%提升至2%,風險倍數隨著年齡別而增加,60歲以上相差達3倍。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高關注變異株(VOC)的四大變異株,分別為Alpha(英國變異株)、Beta(南非變異株)、Gamma(巴西變異株)、Delta(印度變異株)。因為各種變異株的變異點的不同,會使變異株傳播能力不同,部分也會產生免疫逃脫的可能,進而降低疫苗效益下降。國內外近期都發現不少突破性感染的案例。台大公衛學者范僑芯分析以色列最新的研究,從今年5月15日到7月26日,研究已經接種完兩劑輝瑞疫苗,並分為兩組,一組是完整接種二劑輝瑞疫苗間隔146天以上,另一組為完整接種二劑輝瑞疫苗間隔146天以內做一比較。不分年齡層來看,146天之後保護力明顯大幅下降,PCR陽性明顯比例明顯增加。18歲到39歲施打完二劑輝瑞超過146天,PCR陽性比例為2%,146天以內PCR陽性比例為1.2%,兩者相差1.7倍;40歲到59歲施打完二劑輝瑞疫苗超過146天PCR陽性比例為2.5%,146天以內PCR陽性比例為1.1%,相差2.3倍;60歲以上施打完二劑輝瑞超過146天,PCR陽性比例為2.6%,但146天以內PCR陽性比例為0.9%,兩者相差3倍。台大公衛學者張維容分析加拿大安大略省對於mRNA疫苗對應變種病毒的研究。研究為今年1月到2月,針對119名長照居民以及78名醫療照顧人員,皆施打完二劑莫德納疫苗或輝瑞疫苗滿二到四周,發現兩大現象。第一個現象為莫德納中和抗體濃度比輝瑞高,第二個現象為長照居民與醫療人員產生的中和抗體濃度比較,長照居民產生的濃度比較低,同時也讓對抗變種病毒的能力也比較低。張維容表示,這也顯示後續要關注長輩是否需要優先補打疫苗。
-
2021-08-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守護零確診!金門宣布入境仍維持快篩 餐飲鼓勵外帶
本土疫情趨緩,澎湖縣政府繼16日起取消海空運旅客、澎湖籍漁船入境快篩,今天又宣布明(18)日起縣內餐廳隔板、社交距離等規範也解除;不少民眾也關注金門是否也要取消快篩,對此,金門縣政府今天下午也表示,守護零確診,入境金門快篩持續不會停,另外,餐飲業仍按中央規定,不會提前放寬。金門到底要不要繼續快篩?近期引起民眾熱議,金門縣府下午表示,國內疫情雖有趨緩,但國際疫情卻越趨嚴峻,其中病毒株傳播非常快速的Delta變種病毒在台灣已發現案例,即使已完整接種2劑疫苗者,也可能感染。縣長楊鎮浯表示,金門在防疫策略上,必需持續運用離島先天的地理優勢,以降低境外移入病例的風險,請鄉親能再包容這段期間的不便與犧牲。金門至今能維持零確診個案,給在地鄉親相對安穩的信心,最重要原因之一,是鄉親能充分配合防疫措施。尤其是旅台鄉親,遵守避免跨區移動,在年節,機場也不見返鄉人潮,展現出極大的節制與犧牲。針對餐廳用餐是否放寬,楊鎮浯也說,目前全國防疫警戒降至二級,人流移動漸增,潛在疫情風險並未減少,金門縣餐飲業內用服務仍須遵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7月23日宣布之「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例如不同桌之人員間保持1.5公尺以上間距、獨立包廂、屏風間隔或使用隔板;同桌者採梅花式安排座位或使用隔板等,始得提供內用服務,鼓勵以外帶優先。楊鎮浯說,根據衛福部資料,金門的西醫師數與病床數對比人口比例,是全國排名最末,僅有一間醫院,很難承受社區感染產生的醫療負荷。因此避免疫情衝擊在地醫療體系,一直是縣府重要考量。縣衛生局長李錫鑫說明,自5月26日在金門機場設置篩檢站,截至8月16日入境旅客共計2萬5091人,在台灣端篩檢人數為1萬7494人,於金門端篩檢人數為6617人,其中快篩陽性者計36人,進一步經PCR檢驗後皆為陰性。衛生局表示,截至8月15日,金門的疫苗接種人次為4萬2469人,以常住人口5萬2000人計算,疫苗接種涵蓋率(已完成一劑之民眾計算)為81.67%。
-
2021-08-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聯亞未過EUA 醫師:速度趕不上病毒變種就該淘汰
聯亞生技未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審核,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表示結果不意外,批評次蛋白單位疫苗,不管有沒有效,速度跟不上病毒變異就該淘汰,更酸同為次蛋白單位疫苗的高端,沒做第三期就宣稱對變種病度有近9成保護力,「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就不說誰了,大家Google就知道」。潘建志今在臉書上發文指出,聯亞新冠疫苗沒有通過EUA、股票跳水,結果他不意外,因為聯亞二期中和抗體GMT數值,比高端低了許多。聯亞和高端一樣,細胞培養生產出S蛋白作為抗原,設計上RNA序列稍有差異,生成的氨基酸排列不同,這樣就有差。國產3支次蛋白單位疫苗,國光第一期掛掉,聯亞第二期不行,只有高端第二期就通過EUA,美國次蛋白單位疫苗諾瓦瓦克斯(Novavax)三期做完,也沒通過美國EUA,次蛋白單位疫苗,開發難度很高,「全世界超過30支,目前只有高端通過」。潘建志表示,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別的疫苗合起來打了上十億支,「次蛋白單位疫苗,不管有沒有效,光是速度慢,跟不上病毒變異,就應該在新冠疫苗市場中淘汰掉了」。這些公司都是古調上市上櫃公司,有公關部門和一定話術能力,「為了撐股價嘛」。疫苗對變種病毒的保護力,全世界真正做過第三期實驗的疫苗,對變種病毒的保護力都下降,無一例外,但(高端)沒有做過第三期實驗的疫苗,竟然敢宣稱對變種病毒保護力有八至九成,就不說是誰了,大家Google就知道。潘建志表示,老王賣瓜,為了賺錢,一定自賣自誇,書不可盡信,何況是商人,從低階的江湖郎中、第四台的健康食品,到醫院的處方用藥、高價自費品項,甚至是救命用的,治療新冠確診病患的氯奎寧、伊維菌素、瑞德西韋等。潘說,只要沒有嚴格大規模隨機雙盲對照組實驗,很多都是唬爛,沒效果就算了,有不少如川普背書過的氯奎寧,還被証明有害(QTc Prolongation猝死),大流氓小流氓,一樣都是流氓。
-
2021-08-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EUA未過!聯亞:國人重大損失 將提出申訴
聯亞申請EUA審核未過,聯亞表示,此次食藥署僅取單一時間點,評估對抗新冠病毒原型株之中和抗體力價結果作為免疫橋接標準,並未納入全面免疫力評估及納入目前流行之Delta等變異株病毒進行中和抗體效力比較性試驗,無法完整呈現聯亞生技UB-612疫苗設計特性,疏忽人體免疫系統除了B細胞抗體反應外之T細胞免疫反應及能對抗病毒變異株之特性,造成聯亞UB-612疫苗無法通過EUA審查,實為國人重大損失。聯亞也說,為儘快解決變種病毒肆虐問題,將與CDE及TFDA申訴,提議以Delta變異株同時比較UB-612與AZ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力價,並以原來的兩項統計標準進行免疫橋接試驗,以客觀評估UB-612疫苗的中和抗體保護力,以免錯失了一個極有可能對抗Delta變異株的優良疫苗。此外,聯亞表示,UB-612疫苗開發過程嚴謹,已成功量產7批2000公升的抗原原料藥,品質相當穩定,目前以生產的抗原足以生產超過6000萬劑的疫苗,不但能補足台灣疫苗缺口,更可將國產疫苗外銷國際市場,為國爭光,若UB-612無法取得EUA,實為聯亞及國人重大損失,期盼能與CDE及TFDA共同努力,一起推動國產UB-612疫苗上市,守護台灣,守護全人類。
-
2021-08-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開打倒數7天 學者金傳春:請先公開4項資料
指揮中心今天宣布聯亞的新冠肺炎疫苗EUA審查未通過,確定國產疫苗只有高端,8月23日就要開打。台大流病與預醫所兼任教授金傳春提醒,高端EUA審查結果至少還留下許多疑點,包括是否確認受試者皆未曾感染、受試者的年齡性別組成、不劣性試驗的血清樣本如何選取,以及對Delta病毒的中和能力。金傳春指出,台灣過去麻疹、日本腦炎、B型肝炎及流感疫苗的評量研究顯示,接種者的年齡、性別、接種劑數及在接種「前」是否曾感染過此病毒,為四項最重要影響抗體效價高低的因素。首先高端應詳細公布的,就是兩組受試者的年齡及性別組成。金傳春表示,高端給臨床試驗受試者的費用算多,有可能吸引到更多年輕人參與,年輕人的抗體反應會比較強,抗體濃度可能很高,也很可能曾經發生過不為人知的無症狀或輕症感染,導致接種後的血清抗體濃度更高得驚人。「高端有沒有公布過受試者試驗前的血清抗體濃度?」金傳春說,若過去曾感染,在接種疫苗後,因免疫記憶會馬上提升抗體量,抗體濃度也會很高,因此唯有完整公開接種前、後的「成對血清」檢體,才能讓人信服。「高端送到中研院實驗室進行不劣性比較的樣本,是高端自選的,還是食藥署隨機挑選的?」金傳春表示,這兩者差別很大,若是廠商自選,「被精選出」與AZ疫苗互比的高端疫苗接種者血清,濃度高也不意外。最後是有關變異株的反應。金傳春擔心,Delta變異株橫行,高端卻遲未公布Delta變種病毒株的中和能力與T細胞免疫反應數據。「連這種數據都沒有,就開打,以後國人甚至總統感染Delta的話,難道可以申請國賠嗎?是高端跟食藥署一起賠嗎?」眼看總統等政要以及許多民眾即將接種,金傳春很失望沒有民意代表在監督上述重要議題,她呼籲高端,應完整如實向國人釋疑。
-
2021-08-16 名人.精華區
陳景寧/別讓疫情壓垮家庭照顧者
一場瘟疫,帶來疾病、恐懼,也可能是壓垮長期照顧失能、失智、身心障礙者的「家庭照顧者」的最後一根稻草。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近來接到許多求助電話,有的家庭因疫情中斷長照服務、外籍看護無法入境,原本上班的晚輩被迫在家照顧,但多數不熟悉照顧技巧,尤其面對因封鎖政策而更躁動的失智症長輩,全家生活秩序大亂,關係緊張、磨擦增加,照顧者日夜不得安眠,彷如「照顧煉獄」。這也是為何我們大力倡議日照、失智據點相關人員施打疫苗、優先解封,因為恐怕「疾病未倒,悲劇先至」。Covid-19疫情因變種病毒反覆不定,各國封鎖政策開開關關,必須做長期抗戰準,國外也有相關研究發現,值得借鏡。疫情讓照顧者健康惡化首先,家庭照顧者因疫情更累、健康惡化。防疫封鎖政策阻絕親友提供協助或中斷長照服務。英國研究發現,八成照顧者照顧時間增加,平均每周增加25小時、72%完全沒有休息時間、64%健康狀態變差,尤其是照顧失智者、精神障礙者。逾四分之三家庭照顧者感到精疲力竭。近來苗栗、桃園亦發生照顧失智症者加害或虐待案件。其次,家庭照顧者心理壓力增加。65%覺得孤立,71%感到焦慮,近九成擔憂自己染疫後無人照顧。逾三分之一表示,「再也撐不下去」。再則,工作與經濟加重照顧者壓力。香港調查發現,約一半的家庭照顧者需要工作維持生計,蠟燭兩頭燒。但因疫情失去工作者更令人擔憂。在英國,一成七的照顧者因疫情而失業,近四成照顧者憂慮財務狀況。有八成照顧者表示因封鎖政策增加暖氣費、水電費、上網費用等日常支出。關懷高負荷家庭照顧者家庭照顧者是長照家庭的樑柱,他們的身心健康、照顧士氣,在疫情下更需要政府關注。國際家庭照顧者組織聯盟(IOCA)提醒,各國政府應加強線上關懷,提供物資關懷包、協助購物、經濟扶助等措施,也應對快撐不住的「高負荷家庭照顧者」優先提供長照服務、緊急喘息服務等。筆者建議,長照服務應全面清查受服務中斷所影響的高負荷家庭照顧者,優先評估提供「緊急喘息服務」,例如「沒有照顧替手」、「老老照顧」、「不只照顧一人以上」、「照顧失智症或精神障礙者」等高風險對象,結合鄰里力量加強關懷。在政府和民間團體積極努力下,目前全國563家日照中心解封率已逾九成,但508處失智據點仍有待政府積極引導解封。此外,全台約25萬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不乏僅有一位移工與一位長輩或一對老夫妻的組合,也應優先打疫苗。強化自助 建立守護網絡公共服務確實恐因疫情中斷或不足,家庭照顧者也可建立自我守護網絡,例如跟親友每天互報平安,家總也推出線上緊急交接計畫等,歡迎撥打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讓我們強化自助互助力量,共同挺過疫情難關。
-
2021-08-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染Delta出院仍「生不如死」 醫指17項症狀持續維持
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但Delta變種病毒來勢洶洶,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表示,「不要以為死亡率很低,就不擔心了」,許多確診者治療完畢從醫院出來後,仍在「劫後餘生的處境」,呼籲大家仍要戴好口罩、勤洗手。黃軒在臉書發文指出,不要以為得了Delta病毒,死亡率很低,就不擔心了,你們是否聽過「生不如死」的痛苦嗎?根據統計,英國30萬人得Delta病毒感染,50歲以上死亡率0.2%、50歲以下死亡率0.027%。染疫後,就算順利從醫院出來,1.4人中仍有1人,其比率占25%,會有一堆不舒服的症狀,並維持4周以上;另外,也有10%感染病毒後,會維持12周以上仍有一堆不舒服症狀。其不適症狀包含疲倦、頭痛、耳鳴、胸痛、心臟發炎、肌肉疼痛、有針刺感、健忘、抑鬱、味覺喪失、持續咳嗽、呼吸急促、心悸、腹瀉、腹痛、皮疹、反覆發燒等。黃軒表示,在醫學上,只是多了一個名詞叫「長期新冠症候群」(Long COVID Syndrome),說得就是這些Delta病毒感染患者,他們出院後的「劫後餘生」處境,黃軒說,若不想要經歷在pandemic下的劫後餘生,呼籲大家還是要好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並加上疫苗接種。
-
2021-08-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打疫苗還是會感染!專家剖析防堵變種病毒2道防線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不少國家即使疫苗覆蓋率高,還是受到病毒變異株威脅,像是率先解封的英國、不斷暴增案例的美國,甚至以色列已經率先宣布要施打第三劑疫苗。聯安診所內科主治醫師施奕仲認為現在已經有點「流感化」的趨勢,每年可能都會有新的變異株產生,打造好人體的防線才是最大的武器。強勢病毒株席捲全球!WHO:這四株需高度關注從疫情爆發以來,全世界每隔一段時間在不同地區,就會有一株強勢變異病毒株的出現,為什麼新冠病毒會不斷變異?施奕仲醫師說:「因為新冠病毒是單股 RNA 病毒,不像一般的 DNA 病毒有雙股螺旋在複製過程中的修復機制,是比較容易產生因複製時的錯誤而有了變異病毒株出現。當單股 RNA 在複製時出錯一個或數個核糖核酸,有些出錯會自然淘汰,但有些出錯卻可能讓傳染力增強,成為強勢病毒株。」當社區大量感染時就容易出現變異病毒,在英國、南非、巴西、印度等國家,在某些人口稠密的地區,過去都有嚴重的社區傳播,病毒持續傳播、持續複製就很有機會因而出錯。世界衛生組織目前將全球變異株分成三類,針對這些變異來建議相關防治措施。1. 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Alpha、Beta、Gamma、Delta。2. 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s of Interest):Epsilon、Zeta、Eta、Theta、Iota、Kappa、Lambda。3. 高衝擊變異株(Variants of High Consequence):目前無。現階段台灣流行的主要是 Alpha 變異株,但指揮中心從邊境已攔截到數種不同變異株,從去年 10 月至今,台灣就已驗出 6 種國際上常見變異株。人體兩道免疫防線防堵病毒!打疫苗避免重症死亡變異病毒確實威脅著社會,國內靠著嚴格邊境管制,避免傳播力強的病毒株造成社區感染。但民眾也很關心,現在我們大規模施打新冠疫苗,難道沒辦法防堵變異病毒嗎?施奕仲醫師說:「雖然變異病毒會影響疫苗保護力,但通常只要打過完整兩劑新冠疫苗就能避免重症,因為人類對付病毒入侵是靠兩道免疫防線。」第一道防線「體液免疫的抗體保護」:以 B 細胞系統產生抗體來達到保護目的之免疫機制,在病毒要入侵時就將它殲滅,避免感染,也就是所謂的疫苗保護力。第二道防線「細胞免疫的 T 細胞」:當病毒突破第一道體液免疫的防線後,個體就受到病毒的入侵感染,會遇到第二道防線「T 細胞」,T 細胞只要曾經被病毒或者疫苗訓練過,可以辨識受病毒感染的細胞。T細胞此時便會擔起重任,讓身體就算被感染也不會變重症。施奕仲以簡單的方式舉例:「把病毒想像成一群人,變異病毒就像是原始病毒株少一隻耳朵,或戴上了帽子的人,有小部分的改變。而抗體就如同人臉辨識系統,對於正常人臉可以高效率辨識而殲滅,但對於戴上帽子或者少一隻耳朵的人臉,可能會辨識不出來而放行進入,也就因而感染了。」但是負責人體細胞免疫的T細胞,就像是警察一一調查戶口,雖然病毒的外觀已有些微改變,但新冠病毒的身分是不會變的,查到一個砍一個,發現兩個殺一雙。T 細胞防護可以避免受感染的人演變為重症患者,甚至因而死亡。」現在全世界最流行的 Delta 病毒株,讓許多疫苗的保護力大為下降,施奕仲表示:「Delta 病毒株也學我們的防疫措施,不只是戴帽子、少一隻耳朵,現在還戴上口罩加蒙面,人臉辨識系統大概很難辨識正確(原先建立的抗體免疫快要失效了),除非我們要將人臉辨識系統升級。」許多國家都將施打第三劑疫苗,莫德納、輝瑞等也正在針對變種病毒加速研發次世代新冠肺炎疫苗。新冠不會終身免疫!打過疫苗、感染過可能再感染近期歐美國家開放,他們在高疫苗覆蓋率之下雖然確診個案增多,但死亡、重症沒有變多。施奕仲說:「當感染不會變重症,不會死亡,染疫就等於只是感冒一場。」施奕仲也提醒:「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者、打過新冠疫苗者,若再碰到新冠病毒,還是有再次感染的風險。除了體液免疫產生的抗體可能隨著時間漸漸消失,使得保護力下降,或是如果遇到的是變種病毒,原來已產生的抗體無法完全辨識成功,也是有可能會再次感染。」若能將新冠死亡率再降低,人類有可能跟病毒共存。但在變異病毒肆虐下,施奕仲醫師表示,未來仍有三大方向要特別注意:病毒變異後特徵性的臨床症狀改變感染變異後人們的症狀表現也有所不同,變異病毒株差異也可能有攻擊身體不同器官的傾向,除了呼吸道系統,或許未來會發現某些變異株會侵犯神經系統,某些可能較易攻擊肝膽腸胃系統或是心臟血管系統等等。同時感染 2 種以上變異病毒株在歐洲臨床微生物與傳染病學大會上,國際發現已經有個案出現同時感染兩種 COVID-19 變異株的案例。病毒不會消失!很可能朝流感化方向前進新冠病毒已經有點像流感,每年會有新興病毒株。新興的變異病毒株只要傳染力夠強,就會擴散出去造成社區爆發,甚至變成跨國大流行。除了疫苗之外,醫藥科學界也積極發展抗病毒藥物要來對抗新冠病毒,已經有許多不錯的臨床試驗結果,目前正在執行第三期臨床試驗。相信不久的未來,應該會有抑制病毒的特效藥研發成功。因應這條路之後,施奕仲醫師推測:「未來很有可能人感染後透過藥物得到治療,但慢慢地具有『抗藥性』的變毒株可能會出現,成為因治療而篩選出來的新病毒株。」看來這條抗疫之路,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需要努力,大家要從日常衛生習慣做改變,除了戴口罩、勤洗手、減少群聚外,當務之急還是「打疫苗優先」。
-
2021-08-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七夕情人節報好消息!蘇貞昌:24.9萬莫德納疫苗明抵台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晚間在臉書上表示,政府採購的24.9萬劑莫德納疫苗,預計將於台灣時間8月15日午夜自盧森堡起飛,將於下午3點多抵達台灣。蘇貞昌表示,原本預計於8月底到貨1000萬劑疫苗的目標不但已提前達標,加上這近25萬劑疫苗,台灣的疫苗到貨量將超過1038萬劑。他說,在周邊國家變種病毒疫情升溫,紛紛採取更嚴格管制措施之際,台灣疫情能夠逐漸趨緩,還能在適度的防疫措施下開放民眾在餐廳用餐、過七夕情人節,要深深感謝所有防疫人員的貢獻,還有民眾的全力配合。
-
2021-08-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印度神童數度神準預言疫情! 醫轟:「供三X,根本在污辱科學家」
受到傳染力強的印度Delta變種病毒影響,全球疫情相當嚴峻,染疫人數居高不下,而國內疫情雖趨緩,仍要防範印度變種株。對此,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12日在「BillyPan 潘建志醫師」發文表示,科學家能做的就是不斷監測基因定序,了解新突變位置的作用,還有留意別的國家的新數據,不要輕易相信任何個人主觀判斷。潘建志特別點名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針對他多次預言疫情狀況,潘建志直言「供三X星座啊,根本在污辱科學家!」,呼籲民眾別再點他的新聞進去看。「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很煩,能找到什麼規則來預測病毒的未來嗎?」潘建志說,戴口罩、社交距離、打疫苗、死亡等行為都會影響病毒的進化方向,由於無法預測人類集體行為,科學家只能不斷監測基因定序,了解新突變位置的作用,還有留意別的國家的新數據,認為別相信任何人主觀判斷,尤其是「印度神童阿南德」,直言「供三X星座啊,根本在污辱科學家!」病毒沒有大腦,不會有狡猾的心思。是進化論在趨動病毒的生存行為。過去我們對進化的認知,優勝劣敗,想像中突變應該是慢慢累積,一點一滴變的越來越強,But,新冠病毒卻不是這麼一回事。請看附圖。Delta在S蛋白上的胺基酸變異,和之前成功存活下來的變種很不一樣。所有變種都有D614G突變,這什麼意思?是指在S蛋白的第614個胺基酸,由天門冬胺酸 (Aspartic acid, D) 突變為甘胺酸 (Glycine, G)。除了D614G,Delta和Beta還有一個K417N相同,就這樣,沒了,Delta其它的11個胺基酸變異,和別的變種都不一樣。沒頭沒腦的突然出現,而不是漸進式一個個累積出來。Delta變種,雖然特異獨行,但文成武德,一統江湖。其它變種快消失了。武漢原始株出現後,一統江湖的情況這是第2次發生。第一次就是D614G,之後所有生存下來的變異株都有D614G突變,100%。這是唯一的例子。Delta之後會怎麼演變,哪個基因會留存,還看不出來。胺基酸變異由RNA突變決定。而RNA突變的方式,可能是鹼基被取代,消失,重組,重覆出現等等,很亂。新冠病毒在人體內進化,人類各種行為比方戴口罩,社交距離,打疫苗,死亡,都會影響病毒的進化方向。這不是優勝劣敗的天擇,這是人類有意識無意識的行為推動的【人擇】。人類集體行為本就無法預測,何況是人類行為造成病毒的人擇現像,下一步推算不出來。科學家能做的就是不斷監測基因定序,了解新突變位置的作用,還有留意別的國家的新數據。實証最重要,不要輕易相信任何個人主觀判斷。
-
2021-08-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秀姑巒溪開放泛舟 禁潑水打水戰
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即日起開放秀姑巒溪泛舟,但業者需提出防疫期間營業計畫,且旅客禁止潑水、打水戰等行為。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緩,每年夏季都受到歡迎的花蓮秀姑巒溪泛舟活動也已開放。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訂定相關準則,開放業者提出防疫期間營業計畫,經東管處審核通過,即可在花蓮秀姑巒溪泛舟河段帶客從事泛舟活動,東管處會不定時稽查,督導業者確實落實防疫措施。根據泛舟相關防疫準則,除須全程戴口罩、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等通則性防疫規定外,泛舟活動均採預約制、每艘舟艇乘載人數降載至每名遊客須維持1公尺以上社交距離、每梯次限100人以下、梯次間須間隔1小時,並落實人員的健康監測及相關清潔消毒作業。東管處說,旅客要到花蓮泛舟可先上東管處官網防疫專區,查詢合格業者,並跟合格業者預約行程,到場後配合業者量體溫、實聯制及填寫健康自主聲明,並請注意泛舟時採固定座位不得隨意更換,全程均須戴口罩,划槳及個人安全防護裝備不與他人共用,行進間應保持舟艇間距離,亦禁止潑水打水戰等行為。東管處同時呼籲遊客,雖然國內疫情降溫,國外疫情仍相當嚴峻,千萬不可輕忽變種病毒較高傳染力的風險,旅遊之餘也別忘了要注意安全,持續遵守防疫相關規範。
-
2021-08-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台疫苗接種逾943萬人次 第3劑高風險族群優先
疫情指揮中心最新統計,全台COVID-19疫苗接種逾943萬人次,另因應變種病毒,多國準備追加第3劑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國際資料仍以高風險族群優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昨天有16萬3459人次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截至目前全台累計接種達943萬3236人次,疫苗人口涵蓋率37.78%,劑次人口比達到每百人40.19劑。此外,國際間變種病毒肆虐,許多國家規畫追加第3劑COVID-19疫苗,媒體今天在疫情記者會詢問,第3劑疫苗將規畫由哪些族群優先施打。陳時中回應,現在很多國家都在為施打第3劑疫苗做準備,並安排優先順序,依國際資料來看,還是從高風險族群開始,即染疫後易演變為重症甚至死亡的族群先施打,都是朝此方向規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說明,昨天新增103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包含非嚴重不良事件51例、接種後死亡3件與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49件。疫苗接種後死亡案件為2件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後死亡,年齡為46與81歲,接種後2至7日死亡;1例莫德納(Moderna)疫苗接種後死亡,年齡68歲,接種後29日死亡。莊人祥說明,目前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已有400多案送至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審查,目前都還沒結案,審理完畢會給付相關補償。
-
2021-08-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我一點也不想混打」 醫:第2劑AZ幾乎無感 何必再給車撞
由於國際研究指出,AZ搭mRNA疫苗的保護力更高,許多民眾都期待開放混打,日前甚至有人為此不惜冒險違規。然而目前能夠「合法混打」者,卻也並非人人都願意接受,台北市聯合醫院醫師陳昶宇就表明「抱歉我一點都不想」。指揮中心目前開放混打的對象,限於已施打AZ超過10周的第一線高風險醫護人員。陳昶宇在臉書上寫道,許多人都已領教到第1劑AZ的威力,包括發燒、畏寒、全身痠痛、心悸、頭痛等不舒服的症狀,通常會持續24-32小時,甚至有人形容如同「被車撞」,但第2劑的副作用就輕微許多。陳昶宇表示,目前聽到只打AZ的人第2劑幾乎都是無感,而他本人也只有當天晚上覺得稍微累了一點,但AZ混打莫德納的第2劑就不一樣了,「聽說症狀堪比AZ第1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連60-65歲以上的長者症狀都一樣明顯」。他認為,既然研究報告顯示,打完2劑AZ面對Delta變種病毒的防重症、死亡效果接近100%,「那我何必為了『理論上可能更好一些』的輕症傳染保護力,再去承受被車撞第二次的痛苦。」因此他建議「不要刻意去強求混打」,第1劑打AZ的,第2劑有AZ就打,優點是「副作用很少、重症保護力又高」,但若不得已要混打BNT或莫德納,「就只能再被車撞一次」,好處是對Delta變種病毒會有更佳的輕症傳染保護力。如果民眾之後可以自由選擇是否混打,陳昶宇認為可以視自己打第1劑AZ經歷的副作用來決定,若第1劑已經很慘,為了達到更好的疫苗效果而願意混打「再被車撞一次」,他覺得「勇氣可嘉」;相對的,若第1劑身體反應不激烈,「那的確是可以考慮第2劑混打,去給車撞一下」。
-
2021-08-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混打,AZ莫德納BNT哪種組合保護力最強?醫揭這樣打中和抗體濃度更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7/25宣布,開放AZ疫苗可混打mRNA疫苗(目前國內以莫德納為主,BNT尚未到貨),後續將優先開放第1到3類對象間隔8週後接種,目前時程還沒敲定,約有343.5萬名第一劑打AZ疫苗的民眾,未來混打上路後,第二劑都有機會打到mRNA疫苗。究竟混打能提升多大的效果呢?醫師潘建志在臉書上分析,面對越來越難纏的變種病毒,混打疫苗確實能得到更高的抗體效價,而四種打法組合中,以這個組合最能誘發人體更高的中和抗體濃度。 混打是趕上病毒進化的解方 比方說,Delta印度變種病毒,能讓所有疫苗的保護力降低,但以混打疫苗來誘發人體更高的中和抗體濃度,或許就是人類趕上病毒進化速度的解方。 潘建志說,腺病毒疫苗如AZ,重覆施打往往效果會越來越差,因為免疫系統對腺病毒產生反應,相比之下,莫德納、輝瑞BNT這種mRNA疫苗,在第二劑卻引發更強反應,因此疫苗混打的種類和次序很重要。 混打種類和次序很重要 目前發現,最有效的組合是先打腺病毒載體(AZ或嬌生)疫苗,再打mRNA疫苗(輝瑞BNT或莫德納)。 AZ疫苗這種腺病毒載體,原本就有免疫上的弱點,次單位疫苗大量生產緩慢,可能都會被淘汰,強的變種病毒取代掉弱的變種病毒,那麼「強的疫苗取代掉弱的疫苗」也是理所當然,要夠快才夠強,所謂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 病毒「流感化」,每年都要補打疫苗 mRNA疫苗設計生產快速,絕對會成為主流,加上新冠病毒變種未來會「流感化」,每年要補打疫苗,下一步想超越變種病毒的進化速度,更需要以人工智能預測病毒未來的RNA序列,搶快做好疫苗,再給病毒迎頭痛擊。 根據臨床實驗結果,先兩劑AZ(AA),或先兩劑輝瑞BNT(BB),還有兩者先後各接種一劑(AB或BA),4種方式之間的功效如何? 4種打法組合,以AA-BB-AB-BA來比較結果是: 1、AB激發的抗體和T細胞反應比BA更強。2、AB和BA激發的抗體都比AA更高。3、BB激發最高抗體反應,AB激發最高T細胞反應。4、可以這樣來看:BB>AB>BA>AA。 而牛津大學最新研究也發現,AZ和BNT混打的成效,優於BNT+AZ以及AZ+AZ。 針對830名50歲以上受試者分組疫苗混打,分為BB、AB、BA以及AA,研究結果也是發現BB成效最好,中和抗體效價有14080,其次AB中和抗體效價12906、BA是7133,AA為1392,該研究也投稿至知名期刊《LANCET》(刺胳針)。 過去大規模的疫苗混打不常見,新冠疫情出現這種特別的策略,主因是AZ疫苗本來是全世界接種最多的疫苗,超過1億劑,但因爲血栓問題,不少國家停止使用AZ。 其他的原因還有包括,AZ最大的生產基地印度血清研究所先前發生火災,還有印度因疫情嚴重而中止疫苗出口,造成AZ供應上一度中斷,許多打完第一劑的人沒有第二劑可打,因此發展出混打策略。 潘建志說,AZ是有一定保護力,他自己已經接種兩劑AZ,或許未來還需要補第三劑mRNA疫苗,來因應各種變種病毒的來襲。 (本文資料來自潘建志醫師臉書)●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她13年不想性愛、夫提分居才配合!他被當「提款機」當然不公平,妳用心才能真挽回.預防癌症、血栓、更年期症狀!50後飲用5種香草,輕鬆安度熟齡人生.50後放過自己,好好享受生活!這樣嘗試「極簡生活」,讓心靈更加放鬆、樂觀
-
2021-08-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擔心打不到第二劑?李秉穎:小心空窗期就沒問題
國內疫苗專家、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昨晚在上談話節目中表示,國內疫苗供應出現中斷,有些人擔心已打了第一劑會接不上打第二劑,但事實上只要小心第一劑之後的防疫空窗期就好,第二劑愈晚效果愈好,同時未來打AZ與莫德納後可不可以混打國產疫苗,效果如何?開打之後就馬上會有相關實驗進行,大約兩到3個月就有結果。他在「年代向錢看」節目中表示,Delta變種病毒變成目前全球最具優勢的病,是有一點出乎意料的,因為當初醫界比較關注的是南非變種病毒(Beta)病毒,因為不管對人體的自然免疫或疫苗的免疫來說,Beta的防護力是最差的,但可能Delta有一些生物上的優勢造成目前的情況。而對於病毒感染來說,第一波是針對活動力比較強的年輕族群,這也是美國目前患者以年輕人、兒童居多的原因,美國雖然疫苗涵蓋率高,但疫情再創高峰,而年輕人的死亡率相較年長者較低,但可能出現心肌炎,主要是病毒引起血管栓塞,可能引發冠狀動脈的問題,而在成人病例裡就觀察到心肌炎,可能是病毒引發的自體免疫反應,傷害心肌,而且即使痊癒後,未來終其一生都留下不可逆轉的傷害,心臟功能受損。而針對高端疫苗之前有傳出兩例的顏面神經麻痺不良反應,李表示,一般人發生顏面神經麻痺的機率就不算太低,約十萬分之十幾,包括莫德納、BNT及AZ疫苗注射後也都有發生,但因為並沒有比未打疫苗者的比率高,所以認為兩者無關,高端的情況也沒有辦法判斷兩者的因果關係,但會持續追蹤。國內疫苗到貨短缺,未來AZ與莫德納是否可以混打國產疫苗?李秉穎表示,混打一定要有抗體試驗,不能隨意混,而目前國際上有混打實驗的只有AZ混莫德納,與AZ混BNT,至於莫德納能不能混打高端,國內未來開打高端後,相信馬上就會有相關的混打實驗進行,需要2到3個月的時間,就會知道效果與安全性如何。至於大家擔心可能等不到第二劑疫苗,李秉穎表示,從過去疫苗學上的研究,兩劑中間的間隔1個月或2到3個月,都是有效果的,AZ疫苗最近更研究,兩劑間隔1到3個月的抗體,比起兩劑間隔10到11個月的人要低,間隔愈久反而對免疫系統的效果有促進作用,不會因太久而失效,但缺點是第一劑的保護效力比較低,之後的空窗期感染機率會比較高。另外,國際藥廠目前紛紛針對疫情研發口服用藥,目前抗病毒藥物瑞德西偉是注射的,同時愈早用愈好,口服會比較簡單,像是流感用口服的抗病毒藥物,不過降低重症與死亡的效果遠遠不如疫苗。
-
2021-08-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外文獻顯示莫德納優於BNT?指揮中心:都有保護力
全球各國受到Delta變異株侵襲,疫苗保護力紛紛下降,國外最新研究顯示,對抗新冠Delta變種病毒上,莫德納的效力優於輝瑞/BNT疫苗,可能是對抗變種病毒的最佳疫苗。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針對病毒感染、有症狀者,莫德納保護效果看起來比較優,但二種疫苗都有一定的保護效果,不會說哪個比較好,但會持續觀察。路透報導,醫學論文預印本平台《medRxiv》8日公布兩份研究報告顯示,輝瑞疫苗在對抗Delta變種病毒上,可能沒有莫德納有效。第一項研究指出,從美國梅奧診所醫療系統(Mayo Clinic Health System)的5萬多名病患中發現,莫德納疫苗的效力在今年初有86%,到了7月,即疫情以Delta變異株為主流時,效力降至76%。輝瑞則是從76%下降42%。羅一鈞表示,這是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梅約診所,針對年初和7月份,英國株和印度豬二波不同流行做二種疫苗保護效果的比較,看起來保護力莫德納86%降為76%,BNT輝瑞82%降為42%,看起來保護抗體力效價高,認為莫德納比較優,但是這是針對有症狀感染,還是有一定的保護效果。至於是否會因此多加採購莫德納?羅一鈞說,不會因為這樣建議哪個較好,上述是第一個結論說莫德納優於BNT,我們會繼續觀察,但各種疫苗都有一定的保護效果。美國疫情嚴峻,不只Delta印度株肆虐,還有秘魯Lambda變異株病例也不斷增加,有專家示警應升級美國防疫等級,列為高風險國家名單,陳時中說,各國都差不多,目前都維持在高峰。以歐洲來看,英國、西班牙、法國都很嚴重,西班牙近期疫情升溫,在這標準下很多國家都會列入。陳時中說,台灣對於入境者管理強度都一樣,一些集中檢疫所、一些集中在防疫旅館,次數也一樣,如果全部集中檢疫所,要因應突然疫情變化時,量能可能會不足,還是要保留給疫情再起的重要緩衝空間,因此目前沒有計畫要變更管理。
-
2021-08-10 醫聲.疫苗世代
疫苗新知/對抗Delta變種病毒 最新研究:莫德納優於輝瑞疫苗
最新研究指,在對抗新冠Delta變種病毒上,莫德納的效力優於輝瑞/BNT疫苗,可能是對抗變種病毒的最佳疫苗。路透報導,醫學論文預印本平台《medRxiv》8日公布兩份研究報告顯示,輝瑞疫苗在對抗Delta變種病毒上,可能沒有莫德納有效。第一項研究指出,從美國梅奧診所醫療系統(Mayo Clinic Health System)的5萬多名病患中發現,莫德納疫苗的效力在今年初有86%,到了7月,即疫情以Delta變異株為主流時,效力降至76%。輝瑞則是從76%下降42%。領導研究的桑達拉拉揚博士(Venky Soundararajan)表示,雖然這兩種疫苗仍然有效於預防重症住院,但對今年接種過輝瑞或莫德納疫苗的人來說,可能很快就需要施打一劑莫德納加強針。另一份研究指出,加拿大安大略的老人安養中心的居民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產生比輝瑞更強大的免疫反應,特別是針對令人擔憂的變種病毒。領導這份的多倫多「魯能費爾德-塔能鮑姆研究所」(Lunenfeld-Tanenbaum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吉格拉斯(Anne-Claude Gingras)表示,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高的疫苗劑量、加強劑和其他預防措施。輝瑞發言人回應說,他們仍然相信,在全面接種疫苗後的6至12個月內,可能需要第三劑加強劑,以保持最高保護力。
-
2021-08-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BNT執行長:目前還不需要針對變種病毒調整疫苗
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下稱BNT)執行長吳沙忻9日說,BNT與輝瑞合作開發的第一代新冠疫苗對Delta等變種病毒都有效,目前並不需要對疫苗進行調整。吳沙忻告訴記者說:「接下來6到12個月很有可能會出現更多變種病毒,這就需要對疫苗進行調整,但目前還不需要。假如另一個變種病毒成為主流,那麼現在做出的決定可能在三到六個月後被證明是錯的。因此,必須在適當時機點做出決定。」他還強調說:「目前我們很清楚,帶有母株病毒的疫苗加強針完全夠用。」截至7月21日,BNT與輝瑞已向全球100多國提供超過10億劑新冠疫苗,數量比競爭對手阿斯特捷利康還多。他們預估,年產能在今年結束前將達到30億劑,明年將攀升至40億劑。
-
2021-08-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為何打了疫苗還染疫? 醫師指:沒做好1點 治標不治本
中央指出,截至昨日止,國內已有915萬4501人次接種,疫苗人口涵蓋率36.88%,然而卻不斷傳出已接種者仍感染的情況,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根據自然(Nature)期刊指出,主要原因在於抗體濃度低,而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則說,打疫苗主要是提高全民免疫力,避免病毒演化、變種,但如果沒做好防疫措施,仍治標不治本。針對民眾打完疫苗為何還是會被感染,蘇一峰在臉書指出,Nature引用於7月28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的一篇研究指出,今年1月至4月以色列進行廣泛病毒檢查測試,發現39名已接種的醫護人員,仍感染SARS-CoV-2。進一步分析指出,在感染的39名醫護中,取得其中22位感染者感染當天或前一周的抗體測量,發現感染者的中和抗體水平較低,只有沒感染者的三分之一;打完疫苗後,沒感染者的保護抗體是感染者的3倍,顯示打疫苗後產生的高濃度抗體能保護人類。蘇一峰表示,新北某醫院日前爆發群聚感染,感染者7成均打過疫苗,而北市聯醫也有感疫醫護過半打過疫苗,許多醫護人員目前也都是打過第一劑或完成兩劑AZ疫苗,仍有一定的感染風險。打疫苗並非免疫,但能降低重症情況。顏慕庸則說,「疫苗是驅趕變種病毒的引擎」,根據生物現象及群體免疫的立場去看,病毒演化就跟醫院使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是一樣的道理,最主要還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提升全民的免疫力,避免病毒竄流,「病毒只要在人體繼續流竄,就有可能演化、變種」。病毒不會永遠在體內,它會消失,但在沒打過疫苗的身上就會演化。疫苗基本上會打兩劑,第1劑讓身體的免疫細胞產生疫苗抗原,打第2劑時免疫細胞抗原就會變強。顏說,這個病毒傳染力沒這麼強,台灣免疫群體達到7成就沒辦法流竄,國外疫情狂傳播,但台灣社區透過不斷宣導戴口罩、酒精消毒、保持社交距離,阻斷傳播鏈,讓R0值小於1,只要病毒沒機會傳播,就不會變種。對於打完疫苗仍要進行PCR篩檢的情況,顏慕庸解釋,這是一個廣篩的概念,台灣若要清零,就不能有隱藏感染源在,所以要盡量廣篩,以國外傳染情況來看,為何全美、以色列高達7成民眾已接種2劑疫苗仍不斷被感染,就是因為疫苗變種,突破抗體效益。台北市長柯文哲不斷強調,目前北市主要感染源為家戶感染,顏慕庸說,PCR篩檢為廣篩的其中一個方法,但只做廣篩,後面防疫不做,就是治標不治本,還是要呼籲民眾,防疫新生活,在家能戴口罩還是戴、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分時分流用餐、酒精消毒等,做好防疫措施。
-
2021-08-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蘇貞昌:自購10萬劑莫德納 今下午抵台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表示,政府採購的10萬劑莫德納疫苗,於今日凌晨自盧森堡起飛,預計下午3點多抵達桃園機場。蘇貞昌在臉書指出,在全球疫苗供貨不穩,周邊國家變種病毒疫情逐漸升溫下,台灣疫苗覆蓋率自5月16日不到1%,現在已超過910萬人施打疫苗,涵蓋率達到36.88%。蘇貞昌表示,本土確診人數也從每日五百多例,迅速降低至兩位數,甚至個位數。政府會持續努力加速疫苗出貨進度,同時確實做好各項防疫工作,讓國內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
2021-08-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混打mRNA疫苗 專家:可防止病毒變異株
Delta變異株肆虐各國,現有AZ、莫德納或BNT疫苗,碰上變異株防護力皆下降。國內目前疫苗短缺,指揮中心昨表示,將開放一至三類對象混打疫苗,以醫護為優先族群。專家認為,目前Beta變異株最容易使疫苗保護力下降,而國外研究可見,混打AZ與mRNA疫苗,可增加抗體效價,的確是對付變種病毒株的一項策略。台北榮民總醫院今舉辦「協力穩固COVID-19現下、儲備未來」研討會,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等專家出席,就疫苗發展的困境與契機做發表。施信如表示,病毒產生突變,會在細胞中複製RNA時發生,進到細胞後病毒會基因重組,因此產生變異,可能變得更容易傳播,或讓疫苗效力打折。目前疫情全球大流行,越多感染越多變異,必須阻斷感染,才可能降低病毒再變異。目前全球變異株,Alpha最早於英國發現,也是造成台灣本土疫情的變異株;Beta最早於南非出現,是目前使疫苗效力下降最多的變異株;Gamma最早於巴西發現,後來傳到日本,傳播力增強、也會讓疫苗效力降低;Delta最早於印度發現,也是全球最擔心,傳播力更強,讓疫苗效力打折,但毒性並沒有更強。施信如表示,以國外研究來看,AZ+mRNA疫苗比起AZ+AZ,可增加抗體效價,且可對抗beta病毒株,混打的確是對付變種病毒的一種策略。雖然混打可解決部分問題,但現有莫德納、BNT疫苗,對於Beta、Gamma保護力下降,也有可能感染,因此須考量次世代疫苗,來應變變種病毒。有學者認為,mRNA疫苗會引發自體免疫疾病,也可能有副作用產生?施信如表示,mRNA施打到人體,頂多在細胞質,不至於影響基因,但臨床上有看到副作用,像是年輕人出現心肌炎等,需要長期追蹤。未來若要打第三劑疫苗,無法確定mRNA疫苗第三劑、第四劑是否有其他副作用,她傾向打較安全的次單位疫苗。
-
2021-08-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我有癌症在做XX治療,可不可以打疫苗?」哪種疫苗較適合癌症病患?
近期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台灣惡化,而台灣也進入了三級警戒,隨之新冠疫苗接種的議題也受到國人高度的關注。在這段時間有許多的癌症病友都對新冠疫苗接種有許多的問題,其中最常見的有 「我在做 XX 治療,可不可以打疫苗?”,"哪個疫苗較適合癌症病患?」。因此在此整理了幾個病友常見的問題,並依現有的實證醫學以及近期更新的美國 NCCN 指引的建議予以回答。癌症病患可不可打新冠疫苗?可以!在現有 COVID-19 疫苗的臨床試驗,都只招募了極少數罹癌的病患,因此疫苗使用於這些病患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數據相當有限。但是幾個大型的研究都證實了癌症病患感染了新冠肺炎後有較高機率出現併發症及有較高的死亡率。除此之外,癌症本身或是癌症的治療都有可能使病患的免疫機能較差,而被感染新冠肺炎後會有較長的時間具有感染力,也比較容易衍生出變種病毒。因此,許多美國的專家以及腫瘤治療的學會/組織都是強烈建議癌症病患及其照顧者/同住者儘早接種疫苗。而在美國廣泛的接種癌症病患後,暫時未有任何報告顯示癌症病患施打疫苗後有較高的風險。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癌症病患因免疫力較差,由疫苗誘發出的免疫反應也可能會比健康人群弱,因此縱使完成疫苗接種,癌症病患仍須落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準則。我正在接受癌症的治療,可不可以打新冠疫苗?可以!接受目前常見的癌症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抗荷爾蒙治療及放射治療的病人都可以接受疫苗接種。其中標靶治療、抗荷爾蒙治療及放射治療在接受治療的任何時間都可以接種疫苗。接受固態腫瘤的常規化療的病患 (如大腸癌物、肺癌和乳癌) ,暫時最佳注射疫苗的時間還未釐清,因此美國指引是建議儘早接種疫苗,而國內專家則是建議白血球恢後,以及在下一輪化療一星期前注射。血液惡性疾病的病患接受幹細胞移植、細胞治療、或是高強度的誘導性化療時,往往會造成較嚴重的免疫功能的抑制,因此需要等免疫功能恢復後再做施打。免疫治療的作用會增強會使病患的免疫增強,學理上有可能會增加疫苗的副作用,但暫時無任何研究有發現這樣的趨勢,因此美國指引是建議同日施打,以減少病患反覆進出醫院的機會,但也有部分專家建議錯開疫苗及免疫治療的注射,以利區分個別的副作用。接受大型手術的病患則是建議術後休養一段時間後再進行疫苗接種,這樣比較容易觀察手術後的併發症。較為特殊的是接受脾臟切除手術的病患,有可能會導致免疫抑制,因此需要等二週以上尚可接種疫苗。我有癌症,我應該打哪一個疫苗?都可以,不需挑選疫苗!現在國際上主要的幾種疫苗包括: mRNA 疫苗的輝瑞/BNT、莫德奈/Moderna,腺病毒載體疫苗的嬌生/Johnson疫苗、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都有個別完成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並驗證對預防新冠肺炎有顯著的效果。但由於各個疫苗的試驗是在不同的場景下進行,而且實驗設計也不盡相同因此無法互相比較。近期 Nature Medicine 也發表了一篇 40 萬人次的研究報告,比較 AZ 疫苗與 BNT 疫苗在英國使用的狀況,並沒有發現兩種疫苗在效果上存在任何差異。對於癌症病,暫時沒有任何證顯示哪種疫苗在安全性及保護力上較為優越。而在安全性上,mRNA疫苗不含活病毒,而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腺病毒載體已被修改不具複製能力,因此這兩種疫苗學理上都可用在免疫力較差的癌症病患。 AZ 疫苗與血栓副作用隨著台灣如火如荼的進行新冠疫苗的接種,疫苗相關的議題持續被高度關注。國內現有的兩個疫苗分別為 mRNA 疫苗的莫德奈/Moderna,以及腺病毒載體疫苗的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因為AZ 疫苗的施打在國外出現數件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的案例,而導致部分病患死亡的情形,引發國人對 AZ 疫苗的一些疑慮。因此在此整理了疫苗引發血栓副作用的相關資訊以及注射 AZ 疫苗後的注意事項。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在歐洲及美國進行廣泛的疫苗接種後,陸陸續續有報告發現極少部份的病人在接種了腺病毒載體疫苗後(嬌生,AZ),出現了罕見部位的靜脈血栓,例如腦靜脈竇血栓或腹內靜脈血栓,同時合併血小板低下等症狀。這樣的副作用被命名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 (thrombo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其發生率依歐盟及美國衛生主管機關公布的統計資料,約百萬分之十,而國內統計至今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目前雖未找到確切的危險因子,但似乎於較常見於中年女性,發生時間大多於注射疫苗後 5 至 20 天內。現在已有些研究開始釐清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發生的機轉,近期一篇發表在 Nature 的研究發現,部分的人在接種腺病毒載體的新冠疫苗會造成體內產生異常抗體,這些異常抗體會以特定方向及排列黏附在叫做PF4的血小板蛋白上,而其他抗體和血小板會跟著附著上去,導致血栓產生以及大量的血小板被消耗掉。目前報告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個案皆有檢驗到PF4的抗體,而現在疾管署也開始協助醫療院所進行檢測來協助此副作用的診斷。AZ 疫苗安全嗎?我是否適合打 AZ 疫苗?WHO、美國的CDC/ACIP、 歐洲的EMA以及國內的ACIP都有針對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血栓風險做過探討,結論皆為:發生率低,接種的益處遠大於其風險,並且持續支持腺病毒載體疫苗的施打。許多病患常會問自己的狀況是否適合打 AZ 疫苗,事實上除了似乎比較常見於較年輕的女性之外,暫時尚未發現有確切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的危險因子。因此疾管署僅建議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先前接種本項疫苗劑次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或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者,或是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另外,若病患對流感疫苗、常效型生長素 pegfilagrastim 或是皮下型 rituximab 有過敏史,因含有相同成份,則較需特別注意是否也對 AZ 疫苗過敏。我注射後該注意什麼?施打 AZ 疫苗後 4-28天內須注意是否有以下症狀:◎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任一皆為腦靜脈竇血栓之可能症狀)。 ◎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 24 小時以上(腹內靜脈血栓之可能症狀)。 ◎下肢腫脹或疼痛(深層靜脈血栓之症狀)。◎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肺栓塞之可能症狀)。◎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或紫斑。如有上述症狀,有可能是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應盡早就醫檢查。
-
2021-08-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混打mRNA疫苗開放 專家:有潛力對抗變種病毒
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將開放第一線醫護人員混打COVID-19疫苗;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今天表示,AZ混打mRNA疫苗可提高中和抗體效價,有潛力對抗變種病毒。台北榮民總醫院今天舉辦「協力穩固COVID-19現下、儲備未來」線上研討會,邀請醫界、學界與生技界專家探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進展與治療策略。施信如在會中表示,病毒突變是在入侵人體細胞後,在細胞內複製RNA時發生,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全球大流行之際,感染人數愈多,就愈容易產生病毒變異。目前最受關注的4種變異株,最早在南非發現的Beta變異株最會削弱疫苗保護力,最早在巴西發現的Gamma變異株次之,最早在英國發現的Alpha變異株較不會受影響;而全球關注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則具有高傳播力。施信如說,根據國際間研究發現,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混打莫德納(Moderna)或輝瑞BNT疫苗,所產生的中和抗體效價都比接種2劑AZ疫苗高,面對變種病毒肆虐,混打疫苗用來提升防護力是不錯的策略,有潛力解決部分變種病毒問題。針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開放第1至3類人員第1劑接種AZ疫苗,第2劑可混打莫德納或輝瑞BNT的mRNA疫苗,並以第一線醫護人員優先,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發布聲明,表示肯定與支持。但施信如提到,即便是混打疫苗,面臨Beta與Gamma變異株保護力仍會下降,因此需要研發出次世代疫苗來對抗百變的COVID-19病毒,而採mRNA技術平台的莫德納與輝瑞BNT疫苗,可望最快研發出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已與美國莫德納公司完成簽約,明後年將採購3500萬劑次世代疫苗。但mRNA疫苗並非完美,外界憂心接種mRNA疫苗,未來有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的疑慮,甚至有長期副作用,施信如說,mRNA疫苗會作用在人體細胞質,應不會影響基因,但臨床報告顯示可能有心肌炎等副作用,後續影響仍須長期追蹤。若未來要追加第3劑,她個人傾向接種確定安全無虞的次單位疫苗。次單位疫苗包含計畫向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緊急使用授權(EUA)的諾瓦瓦克斯(Novavax)疫苗外,國產的高端疫苗也採用相同技術開發。施信如提到,先前長庚實驗室曾做過類似研究,先換算成國際單位(IU)後,再進一步去比較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發現AZ疫苗的比值約130、高端約370、莫德納1404、輝瑞BNT則是928,若單以AZ與高端相比,與衛福部食藥署公布EUA審查的比值差不多,看起來很合理。外界也質疑國產疫苗未來可能面臨國際疫苗護照取得問題,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執行長吳忠勳認為,全世界還有上百種COVID-19疫苗在研發中,也面臨相同問題,但只要國產疫苗能確保安全性與有效性,就不須擔心,國際認證問題自然會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