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血管炎
的結果:共找到 88 筆 約 0.003秒男性染新冠康復後可能長期不舉!德國醫師力勸打疫苗
德國一位知名泌尿科醫師兼兩性健康大師警告,新冠肺炎可能導致男性患者康復後出現「不舉」的後遺症,強烈建議民眾有疫苗就要趕緊去打。每日鏡報報導,男性勃起需要一氧化氮幫助生殖器的肌肉放鬆,同時確保氧氣打入...
天冷就手腳冰冷變色是血液循環差嗎?當心有可能是「雷諾氏症候群」
冬天把手裸露在外,除了感到寒冷之外,沒什麼大不了。但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感到的不只是寒冷,還有皮膚遇冷後變白、變紫、變紅,同時伴有疼痛。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其實,這是一種常見的病理現象“雷諾氏症候...
痛風老藥秋水仙素疑釀死 食藥署籲肝腎患者慎用
年吃3800萬顆的痛風老藥「秋水仙素」8年來不良反應通報達353件,疑釀10人死亡,食藥署緊急示警,呼籲肝腎疾病者慎用。醫師提醒,另2款痛風藥也可能增加副作用風險,應提高警覺。「秋水仙素」(Colc...
僵直性脊椎炎用藥不僅止痛 還可緩和惡化
僵直性脊椎炎是自體免疫和慢性發炎關節疾病,導致脊椎關節沾黏,伴隨疼痛和僵直症狀。醫師指出,僵直性脊椎炎的主要治療方法是使用藥物,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是第一線用藥,根據國際最新指引,若疾病活動...
APP問診好認真 醫師協助僵直性脊椎炎病患開立生物製劑
僵直性脊椎炎病人需要長期追蹤,臺中榮總透過「脊椎關節炎病人疾病活動度電子病歷管理系統」APP,讓病人看診前透過自填主觀感受,加上抽血驗發炎指數,評估疾病的活動度,達到醫病共同管理疾病,制定治療策略。...
歐洲確診破600萬人 一周增逾54萬例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追蹤數據資料,截至7日晚間,全球至少105萬4153人死於新冠肺炎,超過3606萬3675例確診。歐洲至今累計確診已達60...
痛到想殺人 僵直性脊椎炎可以不要那麼痛
一名40多歲的男子,因為慢性疼痛,導致長期失眠,依賴多重安眠藥才能入睡, 有一天竟然在意識不清的狀態下,拿刀砍傷太太,太太痛苦到申請家暴想要離婚,男子經由疼痛科轉診到風濕免疫科後,才發現疼痛原因是...
年輕男性晨起下背痛要看哪一科?大部分人都錯了!
駝著背,無法轉頭,雙邊髖關節都置換了人工髖關節,一名才20多歲的年輕男性赴風濕免疫門診時,行動如七十歲的老翁。他多年來忽略疼痛,拖延至末期才終於正確就醫,被診斷出僵直性脊椎炎,使用傳統止痛藥半年仍無...
運動讓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逆轉勝 改善疲勞與關節活動
僵直性脊椎炎病患疾病惡化後,關節活動度只能一去不回頭嗎?雙和醫院的僵直性脊椎炎運動班搭配運動與藥物,證明疾病真的可逆轉,經過10到12週的運動課程後,病患的疾病活性、疲勞感、關節活動度、平衡感、功能...
你絕對沒想到 運動對僵直性脊椎炎超重要
「不動就痛,動了不痛。」是僵直性脊椎炎的重要特色之ㄧ。美國風濕病學會指南建議,運動應該是髖部和膝部骨關節炎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患者應該把運動視為重要的治療之一。嘉義長庚風濕科主任林科名指出,游泳、有...
罹罕見血管炎 新光醫人道救治帛琉患者
「Taiwan Can Help」不是口號,即便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台灣人道救援並未停歇。一名68歲的帛琉男性除本身多次小中風,更出現不明原因嚴重肝衰竭,肝功能指數逾正常值50倍,經新光醫院緊急協調專...
靜脈曲張惡化! 常見3大迷思...彈性襪愈緊愈好、刮痧出血都錯
錯誤的迷思會惡化靜脈曲張!中醫師沈瑞斌提出,為治療久站靜脈曲張,不少女性會穿著彈性襪或綁束腹,以為越緊效果越好;或認為刮痧要瘀青才有效果,卻沒有顧慮會惡化皮膚;甚至認為放血能一勞永逸,這些錯誤觀念都...
新冠肺炎引發「川崎症」盛行?郭和昌這樣解析
近日歐美國家發現,新冠肺炎盛行以來,罕見疾病川崎症發生率上升6倍之多,引發兒科醫師與家長擔憂是否會有大流行。高雄長庚醫院川崎症中心主任郭和昌表示,新冠肺炎引起的器官發炎與腳趾末端皮膚紅疹與川崎症類似...
兒童蕁麻疹病因難查一直治不好 竟是黴漿菌作怪
奇美醫學中心今天表示,最近發現不少兒童蕁麻疹使用抗組織胺、類固醇藥物無法改善,住院檢查才發現是黴漿菌作怪。蕁麻疹是常見過敏性疾病,發作時皮膚上會有略帶紅色、摸起來浮腫、具有癢感、稍微隆起的斑塊,用手...
體溫下降免疫力少30%!逆轉癌症、病毒感染風險就靠一招
因為疫情的關係,體溫測量成了我們在這一個月以來最常做的事情之一。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你的體溫好像很久沒有到過37℃?人類的正常體溫應該是在36.0℃ 到 37.2℃之間,但我們目前的體溫都不到37...
台灣第一例 微創治癒壞死性胰臟炎
43歲陳先生,因上腹悶痛合併發燒,就醫檢查發現為膽囊結石造成急性壞死性胰臟炎,醫師初步為患者進行膽胰內視鏡取出膽管結石,胰臟炎症狀與血清學檢查亦有所改善。但短期間又因腹痛再發而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
免疫失調不只關節疼痛 心、肺、皮膚全都遭殃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除了影響關節之外,還有慢性全身性發炎所引起的併發症。員林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留美萍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患者可能會關節疼痛,早晨有僵硬的感覺,並可能會持續...
「長江七號」女星也得過!縱隔腫瘤是什麼?會發展成癌嗎?
還記得周星馳電影《長江七號》裡小狄的扮演者徐嬌嗎?這個曾經的「假小子」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15年,這個剛滿17歲的花季少女被診斷出患有縱隔腫瘤,並進行了手術治療。不幸中的萬幸是,她所患的腫瘤...
嘴破久不癒別以為只是火氣大! 這種免疫皮膚疾病 嚴重恐致命
嘴破長期不癒可別以為只是火氣太大!醫師指出,若口腔反覆破皮,同時合併身上他處皮膚也出現水泡,有可能是罕見的免疫皮膚疾病「天皰瘡」,嚴重可能致命、千萬不能輕忽。「這類疾病雖然罕見,卻是重大傷病,患者因...
天然的防蚊液最好?醫師:人工的相對有效且時間持久
新北市一名25歲陳姓女子到山上遊玩,原本以為穿著深色長褲、長袖上衣,已做足防蚊準備,沒想到露出來的雙手、脖子卻成為小黑蚊的目標,才短短幾小時,就被咬了十幾個,同行友人卻「毫髮無傷」。NG1:穿深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