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腫(肺積水)
當肺部靜脈液體滲出的速度,高過肺部排除積水的能力,液體累積在肺間質與肺泡中,即稱為肺水腫。與常被混合稱為肺積水的肋膜積水不同,肺水腫的特徵是液體累積於肺臟內。肺水腫嚴重的患者,可能因為肺部功能受影響,導致血氧過低,進而造成患者缺氧、呼吸困難。
- 症狀: 疲累無力 皮膚濕冷 心跳加快 嚴重呼吸困難 低血氧 咳嗽 心律不整 鼻翼外張 呼吸哮喘聲
- 併發症: 肝臟充血或腫大 四肢腫大 肋膜積水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當肺部靜脈液體滲出的速度,高過肺部排除積水的能力,液體累積在肺間質與肺泡中,即稱為肺水腫。與常被混合稱為肺積水的肋膜積水不同,肺水腫的特徵是液體累積於肺臟內。肺水腫嚴重的患者,可能因為肺部功能受影響,導致血氧過低,進而造成患者缺氧、呼吸困難。
破傷風是一種由破傷風桿菌在人體產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全世界都可見,發病率以低度開發國家與鄉村為最多,由於環境因素,當地人容易外傷接觸受污染的土壤及動物糞便,而預防接種、醫護技術又不足所致。 臨床症狀患者先是大量冒汗,咀嚼肌抽搐麻痺引發牙關緊閉,之後肌肉痙攣的現象開始慢慢往下,至頸項、背部、腹部、四肢等多處引起癲癇。而最特別的癥狀是因肌痙攣或強烈抽搐而呈現「角弓反張」,即頭與腳跟後屈、身體前弓的狀態;還有因臉部肌肉緊縮,使臉部呈現「痙笑」表情。最終影響呼吸系統方面的肌肉及心肌,有高致命危險。潛伏期約三到二十一天不等,通常愈早發病的人,病況愈危急。
肺泡蛋白沉積症是發生於肺部的罕見疾病,每百萬人中僅有約6-7人會罹患此疾病。其疾病特徵為肺部中累積大量的脂蛋白,這些脂蛋白是一種表面張力素,當肺部的巨噬細胞沒有辦法將其清除時,就會導致過量脂蛋白沉積而發病。約有1/3肺泡蛋白沉積症患者屬於無症狀患者。
缺鐵性貧血是貧血常見的原因之一,主要由於鐵質不足,導致無法合成足夠的血紅素,因而產生一種小球性、低血色素貧血。此病發生在各年齡,台灣地區19~44歲的育齡期婦女中,患有缺鐵性貧血者的比例高達60%,是所有貧血症中最常見的一種。 可透過補充鐵劑(分為口服與靜脈注射),輸血(血色素過低時),治療過程中,須經常接受血液檢查,來確定貧血情況是否改善。飲食方面則可多攝取富含鐵質和可促進鐵質吸收的維生素 C的食物,預防缺鐵。 缺鐵性貧血的診斷只是一種症候群,並非最終的病因,接受輸血或補血劑只是減輕症狀,因此當一個人得到缺鐵性貧血時,一定要仔細尋找發生缺鐵性貧血的可能原因,並針對造成缺鐵的原因一併處置,才能對症治療。
氣管狹窄是指氣道管徑縮小造成呼吸困難,可分為先天性氣管結構異常,或外傷、感染及腫瘤後天性因素所致。
猝死指的是各種非預期性的突然死亡,排除中毒、自殺或意外等因素,死者生前看起來或許很健康,各項檢查也正常,但體內可能潛藏進行式的疾病或其他危險因子,在突然受外在刺激而惡化,造成短時間內死亡。發病時限說法不一,有些認為症狀發生後二十四小時內死亡就稱為猝死,但多數定義是急性徵狀發作後一小時內就宣告不治。雖然猝死來得都很突然,不過在正式發作前,身體多少會透露一些警訊,諸如氣喘、呼吸急促、胸悶不適、感覺頭昏暈厥,也可能自覺心跳突然跳得很快很重、或跳得不順暢等。因此,當發現自己或旁人有這些先兆出現時,最好趕緊就醫檢查,或撥119求救。平日學會基本CPR(心肺復甦術)及AED(心臟電擊器)等急救術,也有助於提高猝死的搶救成功率。 另外,發生在一歲以下嬰兒不明原因的死亡,又稱為嬰兒猝死症候群,常發生於嬰兒睡眠中。在已開發國家,是除了先天性畸形及早產外,嬰兒的第三大死因。
肺纖維化是一種不明原因的慢性、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炎,「喘、咳、累」持續八周以上為典型症狀,當肺臟受到侵害產生大量異常纖維進行修復,原本像海綿一樣的肺部漸漸變得像菜瓜布沒有彈性,影響肺功能運作,所以肺纖維化也稱為菜瓜布肺。肺纖維化是不可逆的疾病,患者預後差、存活率低,比一般癌症還可怕。 →想看更多:自體免疫與肺纖維化 →想看更多: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硬皮症患者面無表情 想笑卻笑不出來
狹心症也稱心絞痛,為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病)症狀,也可能是心肌梗塞前兆,主要為心血管狹窄引起,當冠狀動脈疾病造成心血管嚴重狹窄,心肌就會血流不足,氧氣供應也會受影響,一旦心肌無法得到足夠氧氣養分,很容易引發心絞痛。 狹心症主要分為慢性穩定型狹心症、不穩定型狹心症、變異型狹心症與微小血管狹心症。其中以慢性穩定型狹心症最常見,當心臟工作負擔加重,便可能引發心絞痛,而慢性穩定型是指疼痛出現模式較穩定,通常在休息或用藥後症狀就會緩解改善。 不穩定型狹心症較危險,除了發病頻率時間增加,心痛胸悶症狀加劇,連靜態休息時也會發作。症狀出現時沒有規律模式可言,未必出現在太勞累或運動過量情境,即使休息、用藥,症狀還是不會消失,當服用舌下錠硝化甘油症狀仍無法緩解,通常是心肌梗塞、心臟病發作警訊,務必盡急診就醫。 微小血管狹心症病灶主要發生於最細小冠狀動脈血管,其成因並非動脈粥狀硬化,而是血管內壁損傷引起痙攣。好發於高膽固醇脂血症,糖尿病,抽菸,肥胖以及高齡者。通常發生於一般日常活動或壓力情境,心絞痛持續時間多變,可持續達十到三十分鐘。 變異型狹心症較少見,常發生在休息時刻,用藥後症狀多半可以緩解。
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又稱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的高度傳染性疾病。在2019年末於中國大陸湖北省武漢市首次被發現,之後迅速擴散至全球,逐漸變成全球性大瘟疫,成為人類歷史上大規模流行病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 WHO)於2020年1月30日公布此為一公共衛生緊急事件,2月11日將此新型冠狀病毒所造成的疾病稱為COVID-19(Coronavirus Disease-2019),國際病毒學分類學會則將此病毒學名定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國內於2020 年 1 月 15 日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2020年 1 月 21 日出現第一起境外移入確診個案, 2021 年 5 月爆發第一次社區感染;2022年Omicron 變異株流行,截至7月底,全國染疫人數突破四百萬例。 新冠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染、近距離密切接觸或經由染污物品間接接觸,甚至氣溶膠傳染。常見症狀為類流感症狀,例如發燒、四肢無力、疲倦、咽喉疼痛、流鼻水、乾咳等,也可能伴隨有嘔吐、腹瀉、味覺或嗅覺喪失等,部分病人會轉為中重症如肺炎、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等,但也有人沒有明顯的症狀,卻仍具有傳染力。 部分 COVID-19 患者在急性期康復後,會有持續性或新出現的症狀,稱為 COVID-19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 (post-COVID condition)。也有患者於感染後很長一段時間仍受到症狀困擾,被稱為「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 由於新冠病毒問世僅2年多,且變異株不斷出現,缺乏長時間的研究數據,目前還不知道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全部影響。 目前預防COVID-19的方法包括接種疫苗及勤洗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NPI(非藥物性介入措施),隔離與檢疫是避免病毒傳播的有效方法,但隨著病毒傳播迅速及致死率下降,各國陸續放寬隔離與檢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