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廔管
當位於肛門直腸旁的肛門腺體,與肛門周圍皮膚異常相連,形成管狀通道,即稱為肛門廔管。一般來說,其疾病進程,是由肛門腺體感染開始,再發展成膿瘍、隱窩炎,最後形成肛門廔管。依照廔管位置不同,又可分為:皮下型、括約肌間隙型、穿透括約肌型、高位括約肌型、括約肌外型…等數個類別。
- 症狀: 紅腫熱痛 倦怠 發燒 顫慄 全身及肛門內劇痛 肛門周圍出膿性瘡口 腫痛 出血
- 併發症: 肛門廔管因爲長期慢性發炎、以及本身有發炎性大腸炎的患者,有可能發展成癌症。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當位於肛門直腸旁的肛門腺體,與肛門周圍皮膚異常相連,形成管狀通道,即稱為肛門廔管。一般來說,其疾病進程,是由肛門腺體感染開始,再發展成膿瘍、隱窩炎,最後形成肛門廔管。依照廔管位置不同,又可分為:皮下型、括約肌間隙型、穿透括約肌型、高位括約肌型、括約肌外型…等數個類別。
主動脈剝離是罕見但高致死率的急症,常需及時的緊急手術治療以挽救病人生命。急性主動脈剝離在第一時間如果沒有進行手術治療,至少有50%的病人於發生後的48小時內會死亡,約71%的人會在2個月內死亡,一旦破裂甚至連進開刀房的機會都沒有,病人可能在短短幾分鐘內因出血過多而過世。 主動脈是將心臟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大血管,結構包含內、中、外三層,當內層有破裂使血液跑到中層及外層之間,血流便會將主動脈撕裂剝離成兩個腔室,造成主動脈剝離。若不幸血液從假腔破出,主動脈便破裂大量出血,是猝死常見的原因之一。國內主動脈剝離的發生率約每年十萬分之五到十,每年大約有近2‚000人發病。
克隆氏症是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其特色為慢性、反覆發生的腸炎,長期終身影響病人。常見的病徵是腹痛、腹瀉、體重減輕、貧血與部份病人亦可能產生腹腔內感染與發燒的情形,相較於一般急性腸胃炎短病程,病人的症狀如果不經診斷與治療,可以長期發生數個月之久,甚至逐漸惡化,腹痛可能造成反復急診就醫與止痛藥使用,一日腹瀉最高可能超過五次以上,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起居與工作情形。過去在台灣克隆氏症盛行率並不高,根據健保資料庫的數據,台灣每十萬人口中,約有3-4名克隆氏症患者,比例甚低,然而近年來有快速逐步上升的趨勢。 克隆氏症與急性腸胃炎,大腸癌或是常見的大腸急躁症的症狀有許多共通點,然而十分相似,但各有其特色。其中,克隆氏症的發病部位廣泛,從口腔到肛門,包含整個消化管道,且有「跳躍性病灶」的特徵,即發病部位不連續。此外,克隆氏症的特徵還有不斷的全層壁發炎,因此容易形成腸道狹窄,阻塞,廔管,膿瘍等併發症,需要住院使用抗生素甚至手術切除腸道治療;如果影響到大腸的腸道反覆發炎時,終身的大腸癌發生機率亦有所增加。
肝衰竭是肝細胞受到損害,導致肝臟功能大量喪失的疾病,其主要症狀為黃疸及凝血功能異常,若肝臟無法代謝的毒素蔓延至腦部,則會出現肝性腦病變;因免疫力下降則可能造成細菌感染等。 肝衰竭最嚴重時,可能合併腎臟衰竭、肝肺衰竭、多重器官衰竭。肝衰竭又分為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一般又被稱為「猛爆性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B型肝炎、C型肝炎、D型肝炎與藥物、酒精毒性、脂肪肝炎、自體免疫肝炎等,是引發肝衰竭的主要原因。
黃昏症候群又稱日落症候群,它並不是一種疾病或診斷,而是一群行為的總稱。多好發在包含阿茲海默失智症等各種失智症患者或意識混亂長者身上,在傍晚或夜晚來臨前,患者出現行為或意識上的混亂,或是原有的精神行為症狀變得更嚴重,包括躁動、踱步、攻擊、不安、焦慮、沮喪、遊走、注意力不集中、尖叫、幻覺等症狀。 要預防症狀出現,需要為病人固定的生活作息,家屬可觀察失智長者是否有生理需求,包括上廁所、喝水等,早上固定時間起床並盡量照到陽光,避免白天睡太久,中午可適度休息30分鐘。午休後安排患者喜歡的活動,包括唱老歌、吃喜歡的食物或散步,並保持室內光線明亮,避免產生陰影。若長輩出現相關症狀,家屬可紀錄時間及表現行為,透過調整作息觀察症狀是否改善,或尋求醫療協助。
「癲癇症」,簡單的說,就是因為大腦皮質上的腦細胞異常地放電 (discharge), 所造成的種種感覺、運動或自主神經上的異常,而干擾到病人的神智、行為、情緒、運動和感覺。單獨一次的發生,稱為一次「癲癇發作」(epileptic seizure)。這些發作,通常不需經由外力 (non-provocative),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反覆發生 (repeated seizures),這時就稱為「癲癇症」。 癲癇症的發作可以分為整個大腦同時不正常放電的「全面起源的發作」以及由大腦部分區域開始異常放電,再擴及全腦的「局部起源的發作」,而兩者各依具體症狀的不同,可再分為若干個細項。部分患者接觸到特定誘因,如睡眠不足、飲酒、壓力過大、食用特定食物、強光照射、聲音刺激、生理期、發燒、感冒等,而引起症狀發作。 癲癇症的盛行率約1%,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癲癇之友協會的資料,全台「難治型」癲癇患者約有近5000人。由於癲癇症是存在已久的疾病,在醫療知識尚未普及之前,許多對於癲癇症的猜測,如被鬼附身、天降聖旨等說法流傳民間,導致汙名化的情形延續至今。事實上,若規律服藥控制症狀,癲癇症患者可與常人一樣正常生活。而且大部分的癲癇症為後天疾病導致,僅有少數為較差之遺傳疾病,因此在結婚及生子方面皆不成問題。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屬罕見疾病。人體原本中樞神經纖維覆蓋一層神經髓鞘,但患者因自身免疫系統異常,自體抗體開始攻擊、破壞髓鞘,影響正常傳導功能,臨床症狀會因神經受影響的位置而有所不同。疾病早期症狀多元、確診不易,患者常遊走於神經科、眼科、復健科,甚至精神科之間。據國外研究統計,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需花2年的時間。 多發性硬化症不會傳染,首次發病年齡約20至40歲,女性多於男性,病灶可能發生在腦部、脊髓中不同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異常。患者的平均壽命僅略短於正常人。若造成死亡,多半由於吸入性肺炎或其他感染併發症。
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是胃酸和胃黏膜間的平衡失常所產生。胃酸幫助食物消化,胃部屬於強酸環境,胃壁黏膜細胞透過不斷修復防止胃酸破壞胃部,當胃部黏膜細胞自我修補能力受損,胃酸直接侵襲胃壁,在胃壁破損區域產生發炎、纖維化等狀況,便是胃潰瘍,此時胃部結構可能逐漸變薄,嚴重時可能導致胃出血,甚至是胃穿孔,造成腹腔嚴重感染。 正常情況下,胃黏膜細胞有豐富的血液供應,可產生新細胞,影響胃黏膜細胞受損的原因包括胃幽門桿菌感染、胃酸過多、藥物刺激、吸菸、飲食習慣不良以及心理壓力等。 胃酸造成潰瘍不只發生在胃部,連接胃部的十二指腸也可能腸潰瘍,通常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兩者合併稱為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 disease)。 多數胃潰瘍沒有明顯症狀,部分患者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大多數是悶痛。一般而言,疼痛的嚴重度與潰瘍的大小有部分相關,愈大、愈深的潰瘍,症狀比較嚴重,部分潰瘍很嚴重卻沒有很明顯症狀,常見年紀大、有糖尿病病史或服用消炎止痛藥的患者。 有部分患者有出血、胃穿孔、阻塞等併發症,出血的症狀包括吐血、吐黑色物質、解黑便、頭暈,甚至於休克等,穿孔患者症狀則包括嚴重腹痛、發燒;有阻塞併發症的患者會有嘔吐、腹脹,吃了少量的食物就飽脹、便秘等。也有患者出現火燒心胃食道逆流症狀。
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由於心臟裡的兩個小房間(左心房及右心房)跳動不正常所導致心跳不規則。正常心跳時,心房正常且規則收縮,每分鐘約60~100下;心房顫動發生時,心房沒有正常收縮,跳得不規則且非常快速,速度可達每分鐘350~600次。 打個比方,心臟好比一台節拍器,規則且按部就班跳動。當心房收縮後,心室接著收縮,構成一次心跳。很多原因會影響心房功能,若心房功能異常時,無法配合規則心跳,就會產生心律不整,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心房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