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9 新聞.元氣新聞
搜尋
肌肉萎縮
共找到
215
筆 文章
-
-
2021-10-26 醫療.骨科.復健
躺平背痛腰痛看哪科?先學4招改善
腰痛在日常相當常見,原因也相當多,其中有一種腰痛,是患者躺平時會痛,改成側躺後便不會,相當擾人睡眠。對此輝馥診所主治醫師許嘉麟指出常見相關原因及改善方式,有助避免狀況持續。 睡覺躺平會背痛?醫指常見2原因! 許嘉麟醫師表示,平躺時會痛,但側躺就不會,這種情況常見2大原因而起,包括骨盆過度前傾以及椎旁肌疼痛。 骨盆前傾許嘉麟醫師解釋,人體在正常的情況下,骨盆會前傾約15度,這角度會使人呈現抬頭挺胸的姿態。但因故骨盆前傾斜角度過大時,腰椎便會讓身體重心前傾、胸椎往後,使得腰椎的生理弧線過大。也有不少研究指出,腰椎、骨盆區域結構不穩定而下背痛者,容易造成代償性腰椎伸展,彎曲弧度會比健康者還要更高。因此患者常見平躺時腰部懸空、越躺越不舒服,側躺時則不會。 骨盆前傾其實比想像中常見,男性約佔八成,女性則約七成,患者普遍有腹肌、臀肌無力,以及髖腰肌、豎脊肌太緊的情況,形成「下交叉症候群」,使得骨盆角度改變,進而影響整個脊椎弧度。在這情況下也使得患者在視覺上常有胸部內縮、些許駝背、小腹隆起、臀部翹起的情況。且患者因頸部需長期持續出力、頭部前傾才能保持平衡,因此也常會有肩頸痠痛的問題。 椎旁肌疼痛至於椎旁肌疼痛,指得就是前述提到的豎脊肌所發出的肌肉疼痛。椎旁肌是由髂肋肌、最長肌、棘肌所組成,主要負責身體傾斜、拱起背部、向前彎曲、扭轉軀幹。當椎旁肌因肌肉拉傷、肌肉萎縮、姿勢不良等因素引起疼痛,患者平躺時腰椎懸空、弧度較大,也較容易拉者肌肉,因此容易不適,平躺則較為舒適。 避免躺平背痛,醫教4招有助改善! 從上述可了解,平躺時會感到下背疼痛,主要和腰椎結構、肌肉有關,因此改善方面,許嘉麟醫師建議可透過簡單的方式作適度的肌力訓練,並放鬆肌肉,也適度的矯正姿勢,並可在睡覺時改善睡姿。 訓練肌肉肌力訓練如一般常見的棒式、仰臥起坐等,以腰部訓練來說,也包括簡單的「挺腰健臀運動」,平躺在地,膝蓋成90度,並將臀部抬高,使腰背成一直線,約5~10秒後放下。5次為一組,早晚各作2組即可。此動作可有效訓練臀大肌,在操作時留意切勿憋氣或用脖子頂地。 放鬆肌肉若是已經感到下背疼痛,許嘉麟醫師建議放鬆肌肉,可透過按摩、泡澡等方式進行,醫師也介紹了一組「麻花捲拉腰法」幫助舒緩,方法也很簡單。首先平躺,右腳跨至左腳膝蓋外側,並手壓跨過去的右腳膝蓋使其貼地,頭轉向右邊,並將肩膀盡量下壓,停留十秒。這樣的動作就如同麻花捲一般,有助於肌肉放鬆,改善此下背疼痛。 矯正姿勢除了肌力訓練、肌肉放鬆,此問題也和姿勢息息相關,因此也建議平常可多矯正自己的姿勢,藉此調整回脊椎弧度。方法也很簡單,背貼於牆即可,貼牆時留意肩膀、背部貼於牆上,挺直脊椎,並記住挺胸感。此動作一樣適度即可,想做時隨時都可以做。 改善睡姿針對睡姿的改善重點會著重在「保持良好腰椎弧度」,讓脊椎保持一直線。許嘉麟醫師建議,可適時地調整臥位,並用枕頭調整身體的支撐度,也注意床的軟硬度。另外也可以增添一個全身枕作為輔助工具,或是兩個小枕頭使睡姿成「辛氏臥位」,都有助於身體放鬆。 疼痛根源未必相同,及早檢查以利改善! 許嘉麟醫師也提醒,身體的結構環環相扣,同一種疼痛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導致,又或者表現相似但實為不同。因此建議若有腰痠背痛的情況,還是建議盡早檢查找出原因為佳,以利對症治療。特別是疼痛若超過三天持未好轉,更是建議積極就醫,因為一般肌肉骨骼的問題約在三天左右就會逐漸改善,反之可能有其他的潛藏問題,應積極面對。 《延伸閱讀》 .上班族腰痠背痛常見6大原因!醫教「直線坐姿」維持平衡最省力 .為什麼會腰痛?一張圖看懂!醫:6情況早就醫,七成易復發。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0-20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只要出現對稱性關節痛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破解迷思
「關節痛,忍一忍就好?」「關節痛只是因為工作太勞累?」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種好發於中年女性的自體免疫疾病,馬偕紀念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李惠婷醫師指出,除了造成關節慢性疼痛之外,還會持續破壞關節,漸漸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可不是個「忍一忍就好」的小毛病!迷思1:類風濕因子RF陽性就一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RA?類風濕因子RF(Rheumatoid Factor)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的參考檢查之一,李惠婷醫師表示,因為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而且有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RF會呈現陰性。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的原因很多樣,除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外,還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或是一些讓身體慢性發炎、感染的疾病,例如B型肝炎、C型肝炎帶原的病人,甚至有些腫瘤也會造成類風濕因子陽性。若檢驗發現類風濕因子RF陽性時,還需要配合臨床症狀,和其他的抽血檢查來判斷。李惠婷醫師說,單純只有類風濕因子RF陽性,不代表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迷思2:只要雙手、雙腳出現對稱性關節痛,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表現大多是對稱性、多發性關節炎,但也有其他疾病可能發生對稱性關節炎,李惠婷醫師舉例,像是很常見的手部退化性關節炎、或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也可能有關節的侵犯,而造成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險因子包括中年女性、抽菸、肥胖、家族病史等。典型的表現是同時侵犯雙側相同的關節,使關節腫脹不適,而且休息愈久,愈不舒服。患者於早上起床時,關節僵硬的狀況可能持續超過一個小時,較嚴重時甚至無法拿牙刷、擰毛巾。若關節炎持續超過六週,還會抽血檢驗發炎指數、類風濕因子RF、CCP抗體等,李惠婷醫師解釋,每個病人的表現不太一樣,臨床上會依據受侵犯的關節、關節症狀、關節外症狀、持續時間、抽血檢查等,做整體的評估。迷思3: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自體免疫疾病,聽說要多進補、多吃健康食品來提升免疫力?「這是錯誤的觀念!」李惠婷醫師說,「有很多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確定診斷後就會開始使用各式各樣的補品、健康食品,反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期。」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亂掉了,而處於發炎的狀態,進補可能造成疾病惡化。李惠婷醫師,早期藥物治療對類風濕性關節炎非常重要,愈早治療,愈有機會控制病情,建議應該要及早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迷思4:聽說類風濕性關節炎RA只要調整飲食,就可以不用吃藥?早期藥物介入有助於減少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李惠婷醫師說,部分患者會嘗試飲食或民俗療法,拖了半年,發現關節還是持續發炎才回到門診,結果關節已經遭到破壞。關節破壞是不可逆的,可能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迷思5: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RA得吃很多類固醇?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第一線用藥是免疫調節劑,通常會使用一種以上的藥物,李惠婷醫師解釋,免疫調節劑通常需要服用大概一至兩個月後才會出現療效,因此在發炎很厲害的時候,有可能會先使用類固醇抑制發炎反應,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疼痛。部分病人在接受免疫調節劑、止痛藥、類固醇的治療後,還是沒有辦法控制發炎、緩解症狀,就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李惠婷醫師說,「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以有效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減少關節的發炎跟破壞,我們會根據病人的症狀,來幫病人申請使用。」類固醇並非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治療藥物,只要發炎狀況控制良好,便會逐步調低劑量,並停止使用。李惠婷醫師說,治療過程中都會依照疾病活性調整藥物,不至於長期大量使用類固醇,患者並不需要太擔心這個問題。迷思6:類風濕性關節炎RA打針一定比吃藥好?針劑和口服藥的作用機轉不同,都能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預防關節變形,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調整合適的藥物。迷思7:一定要打生物製劑嗎?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用?生物製劑有很多種,治療機轉各不相同,有些可以抑制T細胞活化,有些可以抑制B細胞活化,有些可以與細胞激素(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結合,以抑制發炎反應。李惠婷醫師說,假使免疫調節劑的效果不如預期,才會申請生物製劑、小分子標靶藥物,目前藥物選擇很多,重點是要及早接受治療,才能發揮更好的療效。迷思8:使用生物製劑需要經常換藥?使用生物製劑時,醫師仍會根據病人的症狀做調整,李惠婷醫師說,可能轉換到第二種、第三種,才會找到適合的藥物。申請生物製劑之前都必須評估病人的共病症、使用的安全性,李惠婷醫師說,「我們都會跟病人討論,最主要還是要看病人接受治療的配合度,如果可以遵照醫囑用藥,大部分病人都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迷思9: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只要關節不腫、不痛,就可以停藥?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免疫疾病,即使是在關節不腫、不痛的時候,關節依然會持續受到破壞,李惠婷醫師提醒,有些患者還有關節外併發症,所以不可以自行停藥。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需要長期追蹤治療的慢性病,醫師會根據症狀適時調整藥物。迷思10:有類風濕性關節炎RA就不適合運動嗎?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為怕痛,或是已經有關節變形,所以就不敢運動。李惠婷醫師說,其實維持適度運動對患者很重要,可以防止肌肉萎縮、改善關節活動度。患者可以與醫師、物理治療師討論,依照身體狀況設計運動處方,足夠的暖身及伸展,也有助於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原文:
-
2021-10-16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走路腳拖地小心是「垂足症」! 醫揪「危險姿勢」:5職業易發生
60歲家庭主婦許媽媽,門診中自訴某天晚上想要起身下床上廁所時,突然發現右腳有無力現象,當時並不以為意,結果隔天起床發現小腿無力感依然存在,甚至連走路時腳掌無法自行抬起及拖地情況,於是擔心自己是不是中風了,因此趕緊到醫院師求診,經詳細神經學檢查後發現竟然是腓神經壓迫導致「垂足症」。垂足症 下肢最常見周邊神經病壓迫病症安南醫院中醫部尋求沈佩諠醫表示,「垂足症」是下肢最常見的周邊神經病壓迫病症之一,因腓神經受壓迫而致。臨床上腓神經最常受到壓迫的位置在小腿外側腓骨頭附近,因來自於腰薦椎的坐骨神經向下走至膕窩改稱為總腓神經,貼腓骨頭頸部骨膜轉至前方,再分深腓神經和淺腓神經,此段約六公分左右,僅覆皮膚與極薄的皮下組織,所以最易受到傷害。(推薦閱讀:坐到屁股痛? 醫揭久坐下場:小心「致命疾病」)踢到東西、無法跨越門檻絆倒 這些人是高危險族群沈佩諠說,「垂足症」常見症狀包括小腿前外側麻痛、腳掌無力無法向上翹起、小腿外側肌肉萎縮,更嚴重者可能會因此常踢到東西或無法跨越門檻而絆倒,常見原因包含外來壓迫如術中架腳、沉睡、長期臥床、體重減輕、石膏固定、習慣性翹腳、長時間蹲跪、腓骨頭周圍創傷、足踝拉傷、腫瘤壓迫、血管炎、糖尿病及其他不明原因;不明原因的腓神經病變被認為是由於日常生活中習慣翹腳或長時間蹲跪所致,常見好發族群如上班族、檳榔西施、警衛、農夫及禪坐者。(推薦閱讀:屁股痛到腳,是坐骨神經痛惹禍? 小心「梨狀肌症候群」上身!專家揭兩者差異) 中醫針灸+電針治療 避免壞習慣為上策「垂足症」為中醫「痿躄」範疇,因此針灸治療上常針穴位如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解溪、陽陵泉,以快速捻轉手法行針再加電針治療,進行刺激15分鐘,過程中需可見到脛前肌隨行針手法及電刺激收縮,讓踝關節有間歇性不自主的背屈動作。此外,也可搭配艾灸來暢通經脈、扶正祛邪、促進氣血運行。沈佩諠提醒,在接受中醫治療過程中,病人宜配戴塑膠副木以避免腳掌下垂導致跌倒,並要改善生活中不良習慣,比如不良坐姿、避免翹腳或是盤腿與長時間蹲跪。延伸閱讀: ·翹二郎腿傷腰、傷骨盆 專家曝:「這個姿勢」殺傷力更可怕 ·盤腿坐比翹腳更傷腰? 
-
2021-10-10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低頭60度等於頸扛27公斤! 出現「5大症狀」小心是頸椎椎間盤突出
一名年僅29歲的林小姐,時常感覺肩頸痠痛、肌肉緊繃,閒暇之餘最喜歡安排按摩放鬆行程來舒緩不適。因Covid-19疫情關係,無法安排按摩行程,肩頸痠痛症狀比往常更加明顯,就算使用痠痛貼布來舒緩不適,效果也很有限,直到就醫檢查發現,其頸椎第4、5、6節椎間盤竟已退化突出。在醫師為健檢結果說明時,得知林小姐平日白天上班需長時間使用電腦,下班就躺在沙發上滑手機追劇、購物或是使用通訊軟體與親友連繫聊天;長期不當的姿勢造成頸椎壓迫、支撐重量加重導致頸椎椎間盤突出。 頸椎椎間盤突出 嚴重恐造成神經傷害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解釋,脊椎的「椎間盤」是連接相鄰兩個椎體的纖維軟骨盤。椎間盤可以使脊椎在相當的角度之間活動,協助維持脊椎的穩定度,並有避震的功能;椎間盤對脊柱有緩衝保護的作用。當椎間盤受到不正常的外力擠壓,可能會整體向外膨出或局部突出,或因外層纖維環破裂造成髓核的疝出,這就是椎間盤突出,持續進展可能會壓迫到神經或脊髓導致進一步的神經傷害。 頸椎退化非老年人專利 出現這些症狀應盡快就醫早在2014年美國脊椎外科醫師Kenneth Hasraj就曾指出隨著3C電子商品使用率越來越普及,民眾開始出現有簡訊頸的現象(Text Neck)。長時間維持頸椎向下彎曲低頭使用手機會直接影響脊柱。若低頭15度去看手機螢幕,頸椎就必須支撐12公斤的重量;若低頭彎曲到60度看手機,頸部所要支撐的重量就會高達27公斤。沈彥君提及,若長期有上肢或肩膀疼痛、頸部痠痛、神經刺痛、肌肉麻木無力等症狀,務必就醫檢查釐清病因;椎間盤突出在初期往往沒有顯著症狀,若持續因姿勢不良或其他傷害,進展至壓迫到脊髓神經,甚至可能造成無法行走、四肢肌肉萎縮、排泄困難等問題。 保持正確姿勢 延緩頸椎退化傷害 而愛滑手機、平板的3C族可要注意,長時間下來不只造成頸部肌肉疲勞、韌帶拉傷,同時也可能引起頸部退化性關節炎,頸椎椎間盤突出合併脊髓壓迫。沈彥君建議,平時保持端正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或頸部的過度劇烈動作,多留意自己的姿勢就可以延緩頸椎的退化傷害。 延伸閱讀: ·天天當低頭族小心頸椎間盤突出! 醫提「1忠告」:只滑10分鐘一樣GG ·看直線變彎曲、閱讀漏字? 小心黃斑部病變!醫曝「危險警訊」:睡前別滑手機了 
-
2021-10-07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93歲老婦腹脹吃不下 竟患罕見腹膜偽黏液瘤
宜蘭一名93歲郭姓老婦因為腹部脹氣、食慾不佳,家人以為是老人家消化不良或腸胃潰瘍,陪婦人到台北榮總員山分院就醫,經檢查發現各項腫瘤指數都飆高,竟然是臨床上極為罕見的腹膜偽黏液瘤。高齡郭姓婦人到台北榮總員山分院求診時,發現腹圍逐漸增加,但胃口卻減少,檢查時發現她四肢肌肉萎縮,疑似有腹水,但並不是一般腹水常見的移動性濁音,且腹水太濃稠無法引流。最可疑的是,婦人抽血檢查的多項腫瘤指數明顯飆高,包括CEA:436.7(正常值
-
2021-10-03 新聞.元氣新聞
你從沒注意到的另類工作犬,呵護忠心夥伴5要點
每天陪伴在你身旁、討你開心的狗狗,都是另類的「工作犬」。毛小孩照護五要點可參考內文:1.安全舒適的環境2.新鮮均衡的飲食3.定期健身檢查4.充分運動與陪伴5.定期注射疫苗及驅蟲本篇文章你可以學習如何寵愛毛孩:・給牠安全舒適環境,在愛與信任中互相陪伴。・新鮮均衡飲食,牠才能健康伴你日常。・當牠身體退化,更應定期健檢與驅蟲。・陪伴牠適當運動,維持良好生活品質。・關注牠身心狀態,完整健康守護網。理應成為雄赳赳氣昂昂的威武警犬,但一隻比利時狼犬娃娃卻因太愛跟人撒嬌,兇不起來,無法通過訓練及考核,成不了警犬,但一名警員將牠收編,變成另一種工作犬,一生陪伴主人。這一段狗狗溫馨感人影片,毛小孩可愛、逗趣的模樣,贏得千萬人的點擊,也融化了許多人的心。事實上,每隻愛撒嬌及討摸摸的毛小孩,守候家門,在主人打開門的瞬間,開心地往上跳竄,猛轉圈圈,不管飼主貧賤富貴,狗狗終其一生的工作就是「忠心陪伴」,而「討你開心」就是一項超高難度的工作,也是另類的「工作犬」。 對於狗狗來說,主人就是天、就是地,就是牠的全部,一輩子努力地討好、示好。因此,飼主更應該守護狗狗的健康,提供舒適居家環境,給予均衡飲食,每天陪著散步、運動、玩耍。最重要的是,應該定期安排毛小孩做健康檢查,按時用藥驅蟲,施打預防針,並在獸醫師評估下,完成節育手術。在其年老、身體退化,行動不便時,仍給予滿滿的愛,陪牠走完「狗」生最後一段路。【陪伴,是一輩子的工作】另類工作犬在我家】給狗狗的真心話中年幸福爸:我是視障者,很幸運和狗狗配對成功。一路走來,我們的默契愈來愈好,即使我看不見你,卻能用撫觸和你親密溝通。謝謝你,我人生的「開路天使」。第一點:給牠安全舒適環境,在愛與信任中互相陪伴你知道「心輔犬」嗎?不同於其他工作犬,心輔犬培訓浪浪為專業的互動陪伴犬,研究證實,可以降低患者消極負面情緒,促進特殊族群的人際互動社交。「人與狗之間是互相療癒」,大部分的心輔犬來自浪浪,以前常被欺負、虐待,被捕捉時的回憶也容易造成創傷。承受許多悲慘經歷,不少浪浪容易焦慮、緊張、吠叫、攻擊,連成為家犬都有困難,更何況是心輔犬。在跟狗老師相處的過程中,心理諮商師教導小朋友如何理解各種情緒與環境,例如,當狗老師出現眼睛飄向別處、肌肉緊繃、想要逃跑等緊張焦慮的反應,讓孩童也能了解自己的情緒、學會同理心,「從理解到覺察,再到行動」等過程,有助於同儕間的相處,學習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人類和狗狗的互動過程中,安全的環境更能幫助牠們建立與人類的信任關係。給狗狗的真心話農夫張大哥:狗狗總愛陪我一邊耕田,種出新鮮蔬果。不只人類,狗狗也需要新鮮均衡的飲食,才能健康陪我生活、農作。第二點:牠也需要新鮮均衡飲食,才能健康伴你日常工作犬訓練多以品種犬為主,那麼米克斯犬也有機會成為專業的工作犬嗎?是否能解決收容所流浪犬暴增的問題?農委會公布109年全國流浪犬隻數量調查報告,推估全國流浪犬數為15萬5869隻,每百人流浪犬數則為0.66,與10年調查結果相較,流浪犬數不減反增。曾經歷流浪生活的浪浪,每隻個性、穩定度都不同,需要更多專業評估。雖然動物團體有不同看法,但以領養代替購買,不離不棄照顧牠們一輩子,是共同的信念。動保意識逐漸抬頭,劉偉萍表示,除了餵食與處理便溺等生理需求,提供均衡的飲食、日常醫療照顧等均為重要義務,最重要的是,無論生病或衰老,都不應該棄養。給狗狗的真心話國中生陳同學:一起長大到現在,我在長高但你在變老,我會好好開始照顧你的身體,陪著你去檢查打針,就像我的小時候你一直守護在我身邊一樣。第三點:當牠身體退化,更應定期健檢與驅蟲工作犬退休後,因多半是老齡犬,「就像人老一樣,狗狗老了也會有慢性病。」姚勝隆指出,骨骼關節退化、心臟病或腫瘤問題百百種,超過八歲以上建議每年做X光檢查,包括心臟、腹腔超音波,查看有無腫瘤或是心臟衰竭,若有慢性心臟病,得終身服藥,若有腫瘤則必須切除或化療。不論是生理或心理,狗狗都需要完整照護,姚勝隆說,工作犬多半會節育,每年注射預防針,包括四合一、萊姆病、狂犬病、內外寄生蟲等,定期投驅蟲藥、心絲蟲預防藥,還有例行抽血健康檢查。給狗狗的真心話上班族陳小姐:親愛的狗狗,分享我每天的喜怒哀樂,我也想為你做點什麼。原來,陪你散步、陪你運動,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光,也是守護你一生健康最好的方式之一。第四點:陪伴牠適當運動,維持良好生活品質許多人對於導盲犬與人類深刻情感的印象,來自電影「再見了,可魯!」。可魯在退役之後,回到小時候的寄養家庭終老,電影完整呈現導盲犬的一生。現實中的導盲犬退役後的生活,也同樣需要主人充分的陪伴,適當運動,維持良好生活品質。養狗經驗豐富的李昆霖建議,民眾在收養退休導盲犬或到動物之家領養狗狗前,都必須謹慎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養狗,包括自身經濟狀況、家人能否接受、居家環境適不適合,以及是否有足夠時間陪伴狗狗。他也提醒,因為黃金獵犬、拉布拉多都屬於大狗,老化之後髖關節容易退化,行動不便,除了醫療費用,還可能還得抱上抱下,自己要有足夠體能。不管大型犬或小型犬,每天都需要適當的運動散步,尤其大型犬髖關節容易出問題,如果缺乏足夠運動,容易讓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給狗狗的真心話中年幸福爸:我是視障者,很幸運和狗狗配對成功。一路走來,我們的默契愈來愈好,即使我看不見你,卻能用撫觸和你親密溝通。謝謝你,我人生的「開路天使」。第五點:關注牠身心狀態,完整健康守護網法定的「職業」工作犬,與人組成「最佳拍檔」,認真工作的帥氣身影,讓人印象深刻。有些工作犬出入的環境,容易造成職業傷害或心理壓力,領犬員必須隨時關注狗狗的身心狀態。姚勝隆指出,獸醫師透過動物行為學,可觀察狗狗有無焦慮現象,並進行藥物或物理治療。像是狗狗無法專注、眼神飄移,或是打哈欠、不自覺咀嚼,耳朵呈現水平的「飛機耳」,都有可能是恐懼、害怕的表現,若狗狗有這類情況,會透過行為治療師協助治療,獸醫師也會定期到犬隊講習,教領犬員行為學基本常識。這些使命必達的狗狗,無論執勤期間或退休之後,都需要完整的健康與心理守護。為人們辛勤工作的狗狗都是廣義的工作犬,其實還有許多受過特殊訓練的狗狗們,也在台灣各角落守護著我們。衷心感謝受過特殊訓練的狗狗們,警犬、軍犬、緝毒犬、搜救犬、檢疫犬,堅守崗位、衝鋒陷陣、不畏危險保護人類安全。還有一群無私忠誠的狗狗們,導盲犬、導聾犬、肢體障礙輔助犬,如影相隨、分秒守護,給予人類陪伴依靠,幫助身障朋友,擁有安全便利的生活品質。>毛孩子五大呵護要點,專家知識分享與暖心故事看更多【陪伴,是一輩子的工作】另類工作犬在我家。【收養退休導盲犬】是我們生最棒的決定之一。【浪浪變身工作犬】家才是他們最期盼的地方。【心輔犬狗老師出馬】腦性麻痺女孩站起來。【工作犬值勤中】預防職業傷 更要紓解壓力。不管是使命必達的工作犬、等待領養的浪浪,或已成為家中一分子的狗狗,都需要呵護、疼愛,提供友善完備的身心照護,是我們該回饋給這些忠心工作夥伴的基本義務。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別忘了跟身邊的夥伴說聲謝謝。
-
2021-10-03 寵物.寵物故事
充分運動與陪伴/收養退休導盲犬 「是我人生最棒決定之一」
給狗狗的真心話上班族陳小姐:親愛的狗狗,分享我每天的喜怒哀樂,我也想為你做點什麼。原來,陪你散步、陪你運動,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光,也是守護你一生健康最好的方式之一。許多人對於導盲犬與人類深刻情感的印象,來自電影「再見了,可魯!」。可魯在退役之後,回到小時候的寄養家庭終老,電影完整呈現導盲犬的一生。現實中的導盲犬退役後的生活,也同樣需要主人充分的陪伴,適當運動、預防髖關節退化,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每隻狗狗,都是伴你一生的工作犬,如何好好照顧牠?「收養退休導盲犬安卡,是我人生最棒決定之一。」提提研創辦人李昆霖說,才養一個多月,八歲的安卡已經變成媽媽的金孫,為了陪狗狗散步,她願意出門走走,不再唉聲嘆氣,家裡充滿愛的能量。安卡到來,變成可愛的「金孫」,鼓舞了情緒低潮的媽媽。李昆霖表示,「許多民眾不知道導盲犬是可以收養的。」幾個月前,他至台灣導盲犬協會申請導盲犬寄養家庭,這才瞭解除了八至十歲退休導盲犬,或年紀輕、培訓失敗的狗狗也可領養。 李昆霖說,孩子很小就希望可以養一隻導盲幼犬,但申請之後,才知難度真的很高,需通過層層考核,指導人員親自家訪,觀察環境、飼主生活態度、過往養毛小孩經驗,並評估是否有足夠時間陪伴狗狗。安卡(Anca)是退役的導盲犬,原本已經找到收養家庭,卻因可能導致幼兒過敏而被退養。李昆霖表示,安卡第一次到家裡時,相當穩定,乖乖地坐著,不怕生,也不躁動,適合正處於情緒低潮的媽媽收養。想散步尿尿都能用肢體表達,智商之高超乎想像。養過一、二十隻狗的李昆霖表示,安卡是他看過最聰明的狗,不管是想散步、尿尿、吃東西,都能透過肢體清楚地表達意思,智商之高,超乎想像,「不覺得養一隻狗,而是養了一個小朋友。」 最重要的是個性夠穩定,在家裡從來不吠叫,安靜乖巧,完全收服了李媽媽的心,把牠當成另一個金孫,視為小孩來教養,生活作息必須有紀律,這也讓她因為溜狗而願意外出,與人互動。大狗老化髖關節易退化,須適當運動避免肌肉萎縮。如何幫退休的導盲犬找到一個可以安享天年的家,是一大挑戰,惠光導盲犬教育基金會教育推廣組主任彭筱涵表示,一般導盲犬約在十歲時退休,想認養的人一聽到狗狗已經十歲,未來可能必須面對龐大的醫療費用,就興趣缺缺。養狗經驗豐富的李昆霖建議,民眾在收養退休導盲犬或到動物之家領養狗狗前,都必須謹慎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養狗,包括自身經濟狀況、家人能否接受、居家環境適不適合,以及是否有足夠時間陪伴狗狗。他也提醒,因為黃金獵犬、拉布拉多都屬於大狗,老化之後髖關節容易退化,行動不便,除了醫療費用,還可能還得抱上抱下,自己要有足夠體能。不管大型犬或小型犬,每天都需要適當的運動散步,尤其大型犬髖關節容易出問題,如果缺乏足夠運動,容易讓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認養老犬雖然需要付出更多心力照顧,但退休導盲犬個性沉穩溫和,整天開心地笑著,帶給他們一家人很多溫暖,可說是最佳陪伴犬。李昆霖說,「收養安卡是上天送給我們家最棒的禮物。」狗狗乖巧懂事,喜歡撒嬌,對其他動物有著超高的包容性,連貓咪搶吃狗食,也不會生氣,就傻呼呼地站在旁邊看著,超級可愛。導盲犬養成內政部登記,全國約有六萬多名視障者,以國際導盲犬聯盟的理想比例1:100估算,台灣至少需要600隻導盲犬,但因養成訓練相當困難,數量遠低於實際需求。 彭筱涵說,訓練導盲犬,專業且複雜,且成功率並不高。挑選品種後,成功配種的幼犬必須在二至四個月至寄養家庭生活,學習社會化生活,適應各種環境。 一歲至一歲半時,回到訓練中心由訓練師接手,八至十二個月才能結訓。之後則是共同訓練階段,安排導盲犬與視障者共同生活,由指導員指導如何照顧導盲犬,並與導盲犬培養感情,接下來再安排一至三個月不等共同訓練,如果兩方都適應良好,才算是成功圓滿。
-
2021-08-18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走不動、站不穩又常跌倒?試試5要點肌少症風險評估
年紀越來越大,走路卻越來越緩慢,漸漸的連從椅子上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難道打拼了一輩子,給後代溫飽富足的生活,自己卻連好好的享受退休生活都沒辦法嗎?隨著年紀增大,肌肉的狀況也越來越差,慢慢的就進入了肌少症的陷阱裡,最後就連行動都不能如自己所意,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表示肌肉與骨骼都是支撐身體很重要的組織,隨著年紀增大,想要行動自如首先就要正視肌少症的問題,肌少症的發生不是必然,並且是可逆的,只要好好保養身體就可以避免或改善肌少症,因此了解並正視肌少症是非常重要的喔!什麼是肌少症?肌少症顧名思義就是肌肉的力量與數量減少,導致行動上的問題,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解釋隨著年齡增長,肌肉的數量,質量,力量逐漸下降,當衰弱到一個程度時,就會導致身體失能,通常伴隨著肌力衰退,肌肉萎縮等問題。而肌少症的發生又可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原發性主要是因為年齡增長而導致的肌肉量流失,次發性則可能因為疾病,活動少,營養不良等狀況導致肌少症。 肌少症有什麼影響?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說明,最主要是行動上的不便,除了走不動,站立困難,站不穩之外,也會增加跌倒的機率,而若本身骨質流失較嚴重的長者,也會增加骨折風險。根據統計,肌少症也會增加呼吸系統,心血管以及癌症等疾病的死亡率。因此不論在預防或是治療上面,都應該積極去增加與改善肌肉量,一旦肌肉的數量與質量回來了,便可解決肌少症的問題。 肌少症有什麼徵兆應該注意?5要點肌少症風險評估透過日常生活觀察,可以注意自身是否有肌少症的風險,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指出,下列五個要點需特別注意:1.站起來或蹲下時吃力:如坐在較矮的椅子上會難以起身,或者上完廁所後要從馬桶上站立起來很困難。2.走路緩慢:即使在平地行走也很緩慢無力,甚至過馬路時,會來不及在綠燈的時間內通過。3.反覆跌倒:近一年內連續跌倒的狀況超過兩次。4.體重減輕:沒有刻意減重,體重卻不斷減輕,半年內體重減少5%以上。5.握力下降:如濕毛巾擰不乾,或者連扭開寶特瓶蓋都很吃力。張益誌藥師提醒,肌少症可透過運動,飲食等改善,只要能將肌肉量重新滋養,訓練回來,行動便可恢復正常,因此需要正視問題並積極改善,但不用過度驚慌,保持足夠的肌肉力量,才能讓自己退休後也能有多采多姿的生活!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大樹藥局 張益誌藥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8-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耕莘醫院各科醫護站出來 戶外揮汗採檢、病房守護病患
火傘高張的酷暑令人難耐,雖近期疫情趨緩,但醫護為守住防疫前線,至今仍戴N95、穿防護衣穿梭病房。位於新北的耕莘醫院,在雙北本土疫情爆發後,最多同時收治40、50名新冠確診病人,不同科別的護理人員,也調至負壓隔離病房照顧病人。面對暴增的業務量,醫護謹守「共度國難」的決心,即便犧牲休假、無法與家人相處,仍然永不退縮,站在一線對抗病毒。回家拿換洗衣物,年幼孩子想抱抱,只能忍痛拒絕。「急診送來的病人要立刻開刀,不開他可能會死,但怎能確定他有沒有確診?」執刀無數的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俊勳,回想疫情爆發前,每開一台刀就怕碰到病毒,於是自主住宿舍,沒想到隔一周疫情爆發,原本值班顧病房,又要支援社區篩檢站,每天戳上百個鼻孔採檢,此後兩個多月不敢回家。陳俊勳說,有幾次回家拿換洗衣物,年幼的孩子想過來擁抱,他只能忍著不捨,要孩子別太靠近。過往周末會和兒子打棒球,疫情間一家人一起吃飯都是奢望,他只能透過照片、文字表達思念,並自製影片記錄疫情間醫護的每一滴汗水。他表示「我用中華隊比賽比喻,前面守得很好,結果六局上半破口失誤,鼓勵兒子和少棒隊的小朋友,現在大人都在努力,小朋友乖乖在家幫我們加油。」支援社區採檢站,須因應民眾各種突發狀況。社區採檢站是疫情下新增業務,醫護必須另外挪出時間支援。牙科部主任胡尹藍自告奮勇參與社區篩檢站,分擔其他同事的行政業務。不畏天熱在戶外採檢站協助,胡尹藍表示,「大家都是在原來的工作量下,切出時間來快篩站,牙科門診配合降載,我有打疫苗,有一定的保護力,盡可能多做一點。」社區篩檢站指揮官、醫務部副主任張廣赦表示,新北當時為了加速篩檢,提供每時段100個免費名額,民眾登記很踴躍,但也出現不少狀況。像是登記完跑去吃早餐忘記回來,或是看到前一個人被戳鼻子「神情痛苦」,嚇得臨陣脫逃,還有家屬帶著身心障礙家人要採檢,最後因抵死不從而無法篩檢。除了要安撫民眾情緒,為避免浪費名額會適時調整,讓到場民眾盡量篩得到。病人拔管前,協助復健「學呼吸」、抬手抬腳增肌力。耕莘醫院實驗室去年取得衛福部認證PCR檢測資格,可更快取得篩檢報告,加速病房利用率。行政副院長朱益民表示,報告最快5至6小時就可出爐,所有報告在24小時內可發出,便可以避免病人佔床時間。如果等待PCR時間,病人仍需要照顧治療,院內也加開獨立病房暫時收治,報告出爐後看是否確診,再送往一般病房或專責病房。長者易染疫、也易重症,常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呼吸治療中心副組長林惠釧表示,若病患氧氣狀況差,會給予高流量氧氣鼻導管(HFNC)治療,如果肺部感染嚴重,也會評估插管用呼吸器。重症加護病房護理部督導馮鈺婷指出,為了讓病人插管時能好好休息,在醫師評估下會給予鎮定劑,在病人要脫離呼吸器前,醫護團隊會協助復健「學呼吸」。林惠釧指出,病人治療過程與外界隔離,容易有加護病房症候群,譫妄、情緒躁動、語無倫次等,除調整藥物,會增加與病人互動、安撫情緒。而長期臥床的病患,容易肌肉萎縮,在拔管前,也會協助抬手、抬腳、床上腳踏車,或坐高、深呼吸擴張肺部等姿勢,盡可能排除肺部分泌物,讓預後情況較好。院長林恒毅曾鎮守SARS病房 今再戰新冠病毒耕莘醫院院長林恒毅是胸腔內科專家,當年SARS期間擔任胸腔科主任,鎮守負壓病房第一線,也是真正少數「打過仗」的院長。雙北為疫情重災區,相較北市有台大、榮總、北市聯醫等公立醫院體系,新北的前幾間大醫院,亞東、馬偕、耕莘、慈濟全是私人體系,系統與公立醫院大不同。新北市長侯友宜召集各院長組LINE群組,在急需病床時互相「CALL HELP」,團結打仗打出革命情感。為了讓醫護無後顧之憂,耕莘醫院花五天日夜趕工,打造出真正的負壓專責加護病房。此外,新冠肺炎為新興病毒,為快速消化大量資訊、文獻,內科醫師等團隊組顧問團,彙整各類問題製作臨床處置準則,也提供24小時線上會診。精神科醫師則協助醫護排除心理壓力。疫情初期醫療量能緊繃,院內一天至少消耗300套隔離衣,雖公家有定期提供,但數量仍不足,醫院得想辦法購足。林恒毅說,防護衣、N95口罩有一段時間大幅漲價,廠商甚至說「你不買,別的醫院搶著要」,讓院方咬牙也得買下。面對醫院經營以及醫護照顧壓力,他坦言壓力很大,雖然前線同仁可以打仗,但不希望漫漫無期,要控制疫情,最終仍要靠疫苗覆蓋率。
-
2021-07-2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以為落枕忍痛2年 55歲男頸椎間盤突出導致肌肉萎縮
55歲陳先生工作長期要搬重物,2年前開始出現左側肩頸痠痛,以為是落枕未理會也一直沒有改善,最近開始出現手掌麻木,睡覺會因痠麻痛醒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原本靠藥物控制不舒服的症狀,肌肉開始產生無力並出現明顯的萎縮,到麻豆新樓醫院神經外科門診就醫,經磁振掃描後發現第6、第7節椎間盤突出,造成左邊神經孔狹窄。醫師建議他接受頸椎椎間盤切除合併骨融合術。3天後順利出院,後續門診追蹤時,痠麻痛的症狀已經完全改善,不用再靠藥物控制不舒服的症狀。麻豆新樓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張昂傑表示,大部分的頸椎椎間盤突出以保守治療即可,首先需要矯正不良的姿勢,要盡量避免增加頸部負擔的運動或動作,讓頸部不會過度彎曲或過度伸張,在復健專科醫師指導下接受頸椎牽引,使其增加頸椎關節間的距離、幫神經根減壓,也可以接受中醫針灸,熱敷,吃藥打針等等來舒緩痙攣的肌肉。若是症狀開始變嚴重,例如長期疼痛甚至影響到生活、睡眠、工作,或手的肌肉明顯的萎縮,這時就建議及早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張昂傑表示,頸椎椎間盤突出而導致脊髓及神經根受壓是常見的退化性疾病,容易發生在老年人、長期做增加頸部負擔的粗重工作、骨質疏鬆症、受傷者都可能造成頸椎椎間盤突出及骨刺增生的風險。現隨著3C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的普及,低頭族增加。當頸部彎曲並一直維持同一個姿勢,頭部重量對頸椎椎體和椎間盤形成一定的壓力。長期下來很容易引起頸椎提早退化、椎間盤突出及骨刺增生。頸椎椎間盤突出的典型症狀,從頸部背面和肩胛骨的地方開始酸痛,感覺像落枕一樣,順著肩膀、手臂,到手指並產生麻痺刺痛感。隨著時間增加,狀況越來越嚴重,導致肌肉無力使不出力氣(抬手、舉東西),精細的動作(握拳,拿筷子,梳頭,扭鈕扣等)無法執行,甚至會發生患部肌肉萎縮不可逆的狀況。「頸椎手術很危險嗎?成功率大概多少?」醫師表示,這是病人最常詢問的問題,普遍大眾都保留錯誤的迷思,認為頸椎手術容易造成癱瘓風險,或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現今隨著醫療技術、儀器(如顯微鏡,骨材)診斷工具的進步,雖然手術會有風險(如脊神經受損,脊髓液外滲,食道、氣管或聲帶受傷,骨融合失敗等),只要做好術前評估,上述的風險已經是微乎其微。醫生會從頸部前面劃開傷口,把頸部肌肉、血管、氣管和食道撥開,接著把椎間盤和位於上下節脊椎骨暴露出來。接著靠顯微鏡小心翼翼地把壓迫的椎間盤或骨刺切除,以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中間的空隙將植入移植骨或代替品(珠子),作為兩個脊椎骨之間的橋樑,以進行脊椎融合。病患術後3至5天便可出院,3至個月後,移植骨或珠子會與上下的脊椎骨融合成一塊堅實的骨頭,在這期間患者必須配戴頸圈,減少移植骨或珠子滑動,增加融合情形,病患也可以考慮植入「活動式人工椎間盤」,目前無健保起付,但患者術後不必戴頸圈,頸部活動也不會受到限制,也不易造成鄰近節退化的問題。
-
2021-07-2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疫情期間臉歪了怎麼辦?及早積極復健治療是關鍵
五月中新冠疫情嚴峻,一進入三級警戒,復健科門診病人大幅頓減。一天早上進來一位荳蔻年華的王小姐,雖然帶著口罩,但一看到她一邊的眼睛明顯少了正常的眨眼,就知道她應該是急性顏面神經麻痺。果不其然,一脫下口罩整個臉是歪斜的,她急得都哭了!顏面神經麻痺是週邊神經損傷,發生機率10萬分之15到30。不同於腦中風所導致的臉部歪斜,大部分跟自體免疫功能低落,病毒感染有關,常見於患者生活壓力大或是合併急性感冒、甚至帶狀皰疹。最近施打疫苗,在莫德那疫苗注射仿單中,也把顏面神經麻痺的副作用列入,雖然機率小於千分之一。在台灣也曾發生打疫苗隔天發生顏面神經麻痺的個案。疫情期間大家都生活在莫名的焦慮和不安中,顏面神經麻痺的個案似乎也增加了!顏面神經麻痺,在急性期配合必要的類固醇口服用藥,接下來最重要就是電學診斷及復健的過程。發生兩週後的神經傳導和肌電圖的診斷,可以確定損傷的部位,同時瞭解神經損傷的程度以及預知恢復的時程。八成五顏面神經麻痺個案,在六周到三個月內神經損傷可以完全回復,少數個案會延後到半年。然而這段時間是否積極復健治療(包括電刺激以及臉部按摩和運動治療),卻是能否完全回復臉部對稱、表情及功能的重要關鍵。 一個清楚的比喻:神經就很像軍營的將官,而我們的肌肉就是士兵。當顏面神經麻痺(將官離開軍營),肌肉(士兵)還是要正常操演 。否者就算神經復原(將官回軍營),但肌肉(士兵)也都廢而無用了!所以一發生顏面神經麻痺,復健治療的積極介入非常重要!復健過程中,居家按摩及運動扮演重要角色。透過適當的按摩,能有效促進臉部血液循環,以提供肌肉和神經修復所需要的養分,並且軟化僵硬的組織,對於恢復肌肉原有的彈性很有幫助! 因為顏面神經損傷,我們臉部的肌肉已經「忘記」怎麼使用了,這時就需要復健運動來「重新教育」臉部的肌肉。包括負責睜眼、閉眼的眼睛周圍肌肉;傳達情緒的表情肌;以及說話、進食、吹氣等口部周圍的肌肉。值得一提的是,臉部很多動作都是下意識做出的,例如眨眼、驚訝、微笑等表情,所以我們平常幾乎沒有想過是那些肌肉在用力,可見正確復健運動的重要,才能誘發臉部的動作、增加肌肉的控制、防止肌肉萎縮,並促進血液循環!疫情期間,戴口罩是最基本的防疫措施和保護,卻也增加了這些病人接受復健治療的難度。治療師無法親力親為,幫病人做局部臉部按摩治療以及示範居家臉部復健運動。物理治療師看見病人的需要,很快的錄製了以下兩隻影片,協助病人在疫情嚴峻期間,無縫接軌完成顏面神經麻痺的復健治療!(影片製作/拍攝:實康復健科診所物理治療師團隊)按摩及復健運動的次數,建議一天3次,每次各5~10分鐘。復健之後,可以透過以下指標自我評估是否進步:1.闔眼的程度及眼睛乾澀的狀況。2.闔嘴的程度(或是使用吸管的狀況,如:大/小吸管)。3.做出表情時,兩邊的對稱性。4.吹氣的力道(可向衛生紙吹氣來評估)。王小姐依照上面的影片執行居家復健治療,並在家拍攝訓練成果,定期回診讓醫師、物理治療師追蹤,有利於復健的進程。四週後,她也透過PCR陰性檢測,得以在醫院完成神經傳導和肌電圖檢查。確認三個月內應該有機會完全復原,她心中巨石總算落了地。 疫情期間,很多病人因為不敢就醫,延後了許多可以治療的疾病,令人不捨!醫療機構有責任為病人提供安心的治療環境,甚至可行的替代方式。大家還是要積極就醫,以保障自身的健康與平安。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注射手臂最佳 臀部針頭難到位
接種疫苗的時候打手臂比較好,臀部脂肪太多,針頭容易插不到肌肉,導致後續免疫反應受影響。但對於在長者間謠傳,接種疫苗要打右手臂才比較不會發生心肌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在記者會闢謠表示,不管打在左手、右手,都屬於肌肉注射,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常見的注射方式疫苗接種的常見方式包括皮內注射(卡介苗)、皮下注射(日本腦炎、德國麻疹)及肌肉注射(B 型肝炎、破傷風、新冠肺炎)等,且肌肉注射落針處主要有上臂三角肌、大腿前外側及臀部注射三種,且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通常是採用上臂三角肌的肌肉注射進行接種。肌肉注射相較於打點滴一類的靜脈注射方式,可以讓免疫細胞有更長的時間產生免疫反應,而上臂三角肌又因為脂肪相對較少,可以精準注射到肌肉內,尤其是臀部肌肉萎縮嚴重的老年人,臀部的皮下脂肪又非常厚,針頭插到底都還有可能停在脂肪層內,因此手臂又比臀部更適合。免疫反應產生原理林靜儀於臉書解釋,肌肉注射是藉由肌肉良好的血液循環來協助疫苗傳播,並刺激樹突狀細胞,使其捕捉疫苗相關的病毒資訊攜帶至淋巴結,帶給產生免疫反應的 T 細胞與 B 細胞,接著由前述兩種細胞開始製造抗體。在體內產生免疫反應的過程中,有可能因為免疫反應過激而導致接種部位疼痛,或產生血栓、心肌炎等副作用,但長者的免疫力相對較差,血栓與心肌炎一類與免疫反應相關的副作用發生機率都相對偏低。打左右手都沒差但對於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時,到底要從左臂還是右臂,又或者是臀部下針?林靜儀於指出,疫苗打在上述三個部位,最終都還是透過免疫細胞的反應,誘發身體對於疫苗所模仿的病毒蛋白訊息,產生足夠的抗體;一旦真的遇到病毒,第一時間身體就能快速抵抗病毒的入侵。也有醫師提到,臀部注射操作不慎,可能會傷害到坐骨神經,榮總護理部品管會制定的注意事項中也提到,臀部注射落針點應在臀外四分之一中間或稍外,若打在臀部外上四分之一內角等區域就可能傷到坐骨神經,需要特別注意。【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1-07-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猝死緩打潮恐再現 醫揭長者染疫重症「情況更糟」
近期屏東Delta變異株入侵、北農群聚延燒,除了篩檢抓出感染源,各縣市也加速打疫苗。日前長輩打AZ疫苗猝死,今日又出現長者打莫德納疫苗隔天死亡,雖指揮中心公布解剖死因,皆與疫苗無關,但就怕緩打潮恐怕再現。專家表示,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重症率高,插管、使用呼吸器比例高,建議仍要儘早施打疫苗,避免重症導致不可逆傷害。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重症醫學會副理事長陽光耀日前於衛福部「新冠病毒重症個案臨床處置」線上課程,提及目前榮總收治40多位插管使用呼吸器的新冠病人,有三分之一成功拔管,認為即便病人用呼吸器時間長、住ICU時間久,仍有機會成功拔管,建議主治醫師應多次評估,也提醒拔管後儘早協助病人復健治療,避免二度插管。耕莘醫院呼吸治療中心副組長林惠釧表示,年長的新冠病人易引發併發症,常見有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若氧氣狀況差,會先使用高流量氧氣鼻導管(HFNC)給予濕氣治療,若個案肺部感染嚴重,會評估插管使用呼吸器。耕莘醫院重症加護病房護理部督導馮鈺婷指出,因病人插管會很不舒服,醫師評估會給予鎮定劑,讓病人能好好休息。馮鈺婷表示,病人要脫離呼吸器前,醫師、呼吸治療師、藥師、復健師等會評估病人X光、生命徵象、各項指數、rt值等,脫離呼吸器後,醫護團隊會協助病患復健「學呼吸」。林惠釧指出,病人治療過程與外界隔離,容易有加護病房症候群、譫妄,情緒躁動、語無倫次、注意力不集中等,醫護團隊除調整藥物外,會增加與病人互動、安撫情緒,讓他症狀慢慢改善。林惠釧說,病患若長期臥床容易有重症肌無力,出現肌肉萎縮、無力等狀況,拔管前、呼吸器減量同時,也可展開復原運動,包括抬手、抬腳、床上腳踏車,或是坐高姿勢、深呼吸擴張肺部,盡可能排除肺部分泌物,盡量讓拔管後預後情況較佳。但新冠肺炎個案若年紀大,伴隨高血壓、糖尿病、肺阻塞,肺部狀況不穩定,拔管後還是有可能二度插管。耕莘醫院行政副院長朱益民表示,任何疫苗都有副作用,若以保護力來看,施打AZ疫苗第一劑4到6周後有一定抗體,完整接種第二劑有60至70%保護力,即便不幸染疫,頂多也是輕症,尤其老年人越應該打疫苗,建議應及早接種,保護自己。
-
2021-05-1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久臥病床小心長褥瘡! 教你「12個預防方式」:連吃都該注意
長期臥床的病人多半已經失去自主性的生活能力,或是運動的能力相當不好,關節處還會因攣縮,導致肢體活動度受限的問題產生,也因為長時間沒有起身運動,肌肉力量退步,而且出現嚴重肌肉萎縮狀況,身體整體機能皆可能出現逐步退化的現象,健康上就容易出問題。 骨突處易長壓瘡 這些族群最常出現 壓瘡(褥瘡)是長期肢體活動不良的患者(包括脊髓損傷者)、長期臥床、意識不清楚、大小便失禁、有糖尿病或皮膚脆弱、體力衰弱或營養不良的病患常見的醫療問題。 壓瘡最容易發生在骨突處部位,因為 其與外在物體表面接觸面積比較小,部位所承受的壓力較大,在兩者相互摩擦、壓迫之後,容易導致該區域的軟組織受損, 而產生壓瘡。 常見發生壓瘡的部位,包括有尾椎骨、肩胛骨、足跟、足內外踝、手肘、臀部骨頭、耳朵、肩膀及鼻胃管留置之鼻孔處。 預防壓瘡12招 定時更換姿勢+飲食營養很重要 1、至少每2個小時翻身、更換姿勢1次,並給予舒適的姿勢。2、保持皮膚清潔乾燥,若皮膚過度乾燥脫屑時,可以使用乳液。3、維持床單及衣物平整無皺摺,避免摩擦力,以免皺摺變成壓力點。4、使用支托物或減輕壓力的用物或輔具, 如枕頭、水球、減壓床(氣墊床)。5、變更臥位時,利用床單或2人搬運法協助移動病人,勿用拖拉方式。6、注意各種姿勢的擺法:平躺:在頭部及上肢使用枕頭。側臥:枕頭置於背部以保持姿勢,不要超 過30度,另外,分別用枕頭支持上肢及彎 曲的腿以減輕壓力,也可以用一個小水球 置於小腿下方,以減輕腳踝的壓力。俯臥:將枕頭置於胸部,大腿及小腿下, 並注意將腳趾懸空,不要碰到床板而造成 壓力點。7、如果是因為疼痛不能配合翻身,可與醫 師討論,必要時給予止痛藥物使用。8、採坐姿時,應每15~20分鐘撐起身體或改變姿勢10~20秒。例如將身體撐起以減除壓力,先將輪椅扣緊,然後將兩手置於輪椅把手上,用力將身體抬高至臀部離開椅面;或者使用減低壓力的椅墊,如減壓坐墊或水墊,可使壓力分布較平均,但局部的壓力仍可能造成壓瘡,所以,不要因為使用墊子而忽略間歇減壓的重要性。9、從事適度的運動及按摩,以增進局部血液循環。10、盡量少使用紙尿褲,否則容易造成局部透氣不良,使皮膚過度浸潤;可改穿彈性褲加以墊單片式小尿片。11、針對壓瘡常發生的部位或容易產生摩擦的部分,每天最少要檢查1次,要檢查全身皮膚有沒有發紅、破皮的現象。12、保持均衡營養,尤其是蛋白質及維生素攝取應注意。 ●平日就要注意熱量攝取及均衡營養,以免因為過瘦、脂肪流失,骨突處壓迫更明顯,易發生壓瘡。●當發生壓瘡時,大量的蛋白質由壓瘡傷口流失,因此,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取。●維生素A、B群和C對於皮膚組織再生有促進作用,可以酌量增加補充。●水分的攝取很重要,如果身體有脫水情形,組織就會分解代謝、增加壓瘡發生的危險。 延伸閱讀: ·被確診得癌後 除了震驚、沮喪,你還要先釐清這10件事 ·5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醫揭飲食「3大關鍵」...少一項都不行
-
2021-05-06 該看哪科.罕見疾病
「像有意識的植物人」 SMA病友戴口罩不能完全掩口鼻
「我們就像有意識的植物人。」今年27歲的李怡潔是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病友,自1歲發病起,生活需倚靠他人不能自理,夜晚則仰賴呼吸器才能入睡,疫情期間配戴口罩更不能完全掩住口鼻,會影響呼吸。然而,她不向命運低頭,現擔任SMA治療藥物爭取協會理事長,替病友發聲。在台灣約有400名像李怡潔這樣的SMA患者,隨著病發過程,連一支筆都無法握住。雙和醫院兒科部小兒神經專科主治醫師郭雲鼎解釋,SMA是一種罕見疾病,每17181名新生兒中就有一位是病友,因基因缺失所致,患者的脊隨與腦幹神經退化,連帶肌肉逐漸萎縮。郭雲鼎說,SMA隨著疾病發展會影響患者的行動與自理能力,甚至是呼吸自由。SMA分為嬰兒型與晚發型,是嬰幼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性疾病。嬰兒型患者如在出生6個月內發病,恐無法獨自坐立、面臨癱瘓,甚至難以維持基本生活功能,例如呼吸、吞嚥;晚發型部分,患者的發病時間較晚,但仍有肌肉無力與殘疾風險,無法獨立站立或行走。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理事長鍾育志強調,SMA不影響心智發展,許多病友獲得總統教育獎;李怡潔也表示,自己常會利用閒暇時間創作歌曲,目前已累積兩首作品,鼓勵病友和她一樣,一起勇敢向前。SMA公益宣導計畫今天舉行啟動記者會,應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以及社團法人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三方協力邀請,歌手陳勢安首次嘗試與SMA病友攜手,共同創作SMA公益宣導計畫主題曲「只要我還在」,歌曲MV更邀請到金鐘影后柯淑勤與新生代演員劉修甫兩位實力派演員和陳勢安同台飆戲,3人首度為公益合作,攜手呼籲大眾一起用愛支持SMA病友。
-
2021-04-30 失智.長期照護
臥床照護/肌肉萎縮怎麼辦?2大預防重點,關節運動要每天做
近年來研究發現,在體重穩定的人身上,40歲後肌肉質量大約每10年減少8%;從70歲開始,肌肉質量的減少更會提高至15%,而因疾病導致長期臥床的長輩其退化的幅度更為加劇。肌肉萎縮常見4因子有許多原因容易造成肌肉萎縮、骨骼肌減少症的發生與持續惡化,就臨床上常見的因子,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一、神經系統方面:隨著年齡增長而運動神經功能下降,將導致所涵蓋的肌纖維數目運動單位少。二、內分泌部分:隨著年齡增加而睪固酮 (testosterone) 與腎上腺皮質雄性,因老化而對食物攝取降低,造成身體所需營養素不足,導致骨骼肌減少,進而容易肌肉萎縮。 三、營養攝取:因老化而對食物攝取降低,造成身體所需營養素不足,導致骨骼肌減少,進而容易肌肉萎縮。四、若是在生活中,不從事身體的活動與運動,也會造成此病症。 ● 肌肉萎縮的速度,與活動限制的程度及肌肉負重的多寡有關已有研究指出:肌肉在活動受到限制六小時後,蛋白質便會快速分解,並在三天後達到高峰-肌質量將減少7%;五天後則降低20%;七天後約減少35%;在無負重的狀態兩週後,肌質量的減少將達45%;若運動過低的情形持續42天,則肌質量的減少更達55%。 ● 長期臥床將導致肌肉日漸萎縮因此在活動限制的情形下,肌肉萎縮進展十分快速,而最先受到影響的,便是位於下肢與背部的抗重力肌。其他肌肉也會因為肌肉負重的改變,跟著陸續受到影響;再加上站立本身即是維持肌肉結構與功能的重要刺激源,所以當降低了腿部肌肉的負重後,肌肉質量也將快速地減少,故需要長期臥床的老年人,肌力下降和行動不便等現象,也就接踵而至。只要躺在床上不動,肌肉便會開始萎縮、失去力氣,且骨頭裡的鈣質也會逐漸流失;甚至各個關節也開始僵硬,漸漸地,失去獨立活動的能力。即使身體康復後,也可能會變得無法自理生活,進而使身體功能越來越差;有些長者即便扶坐在椅子上,也很容易傾斜倒下,造成日後活動上的障礙與家人的負擔。 ● 怎麼預防肌肉萎縮呢?1. 增加營養食物隨著老化,蛋白質的合成速率較年輕的成年人來得慢,而蛋白質合成速率的降低會造成肌肉質量的流失。此外,不當的營養攝取,也可能造成肌肉減少症的因素之一。有些老年人的卡路里與蛋白質攝取不足,難以維持肌肉的質量。且老年人較少感到饑餓,吃的較少或是飲食較為單調,餐與餐之間較少吃零食,也較快感到飽足感;80歲的老人與20歲的年輕人相較之下,其每日所攝取的平均能量可減少超過30%以上,所以在飲食量上,許多老年人的蛋白質攝取量都未達到每日建議攝取量。 ● 蛋白質攝取不足與肌肉質量的流失有高度的相關,而逐漸發展成肌肉減少症或肌肉萎縮。 2. 持續的運動維持或獲得肌肉力量和功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缺乏肌肉超負載以及阻力運動的情況。以同樣是臥床不活動28天的情況為例,老年人腿部肌肉質量的流失將是年輕人的3倍。所以隨著老化身體的總活動量減少,培養持續運動的習慣,對於老年人而言更是重要。國泰醫院職能治療師沈明德表示,長期臥病的人的各部位關節很容易退化,必須常用(運動)才能防止攣縮退化。但是並非所有的運動都可以避免肌肉萎縮,如果運動的強度與時間不足,仍然可能會造成快縮肌的萎縮,而演變為肌肉減少症。 ● 照顧者或家人應多鼓勵臥床的長者每天都要做關節運動,讓長者維持最大的關節活動度,以預防關節攣縮、肌肉組織缺乏彈性、四肢末端血液循環不良等情況。 被動關節運動.被動關節運動的重要性:維持關節周邊組織、肌肉的活動度、柔軟度及彈性;以避免攣縮、沾黏的產生。維持循環及維持潤滑的功能,預防深部靜脈栓塞。.需要被動關節運動者:昏迷、不能起身走動或半邊嚴重癱瘓的長者,皆需要進行被動運動。由照護者藉著翻身、移位、拉筋、按摩、牽引,協助臥床長者盡可能翻身、餵飯、刷牙、洗臉、穿衣等動作,以延緩長者失去自理能力,或關節肌力功能的速度,更重要的是,這些動作也可以防止關節僵硬、退化、預防褥瘡。.被動關節運動重點:無論主動或被動關節運動,目的都是希望讓臥床的長者盡可能地拉開筋骨進而活動到全身的每個關節。關節運動可以增加平衡感,避免長者跌倒,所以若是有一些長者能夠獨立做到的事,例如穿衣服、洗臉、刷牙及吃飯等行為,就儘量讓他們自己完成,以維持關節及肌肉的正常運作。● 若時間允許,建議每天最少做三次關節運動,每個關節做十下,即能達到靈活關節的目的。在進行「被動關節運動」時,若長者的關節出現疼痛或僵硬的問題,可以在進行運動前,先幫長者在關節處熱敷15 - 20分鐘;或是建議在洗澡後再進行被動關節運動。照顧者應儘量協助臥床長者每天進行關節運動,且儘量達到長者關節的最大活動程度;並在長者可忍受的疼痛範圍內,緩慢地進行運動。運動的介入,可以減緩老化所帶來的改變,在維持或提升肌肉量的原則下,有策略性的增加運動量,就可以減少臥床、肌肉萎縮的可能。 參考資料:1.僧伽醫護-請你跟我這樣做2.彭美姿(1998)護理雜誌‧活動受限與復健運動-以下之損傷的骨科病人為例‧45(4),77-833.陳竑廷、吳慧君、廖智雄、鍾雨純(2015)文化體育學刊‧老年人肌肉減少影響功能性體適能及衰弱程度文獻‧第21輯,1-104.徐錦興;曹德弘(2009)中華體育季刊‧骨骼肌減少症及肌力訓練對老年人肌肉適能的影響‧23(2),20-26
-
2021-04-27 失智.長期照護
臥床照護/照顧者必知!長期臥床者易產生3大問題,護理師教這樣預防
長期臥床的患者因無法自主活動,生活所需皆需倚賴照顧者協助,患者也可能無法用言語表達需要跟不適,需要照顧者細心留意並主動給予協助,本篇將針對長期臥長的患者可能會遇到的照顧問題,以及相關輔具的介紹,幫助照顧者在照顧臥床病人時能有更有力的協助! ▍別躺著都不動!做做被動運動和按摩 由於患者部分或完全無法自主運動,需仰賴他人協助,除了基本飲食排泄等照顧外,被動關節運動是十分重要且不可忽視的照顧項目。 一般人能自由活動,即使是老化也不太會有關節硬化跟肌肉萎縮的問題,但長期臥床無法靠自己翻身的患者,若沒有每日多次協助被動關節運動,很快地就會關節僵化,血液循環不良、鈣質流失以及肌肉攣縮等狀況發生,且一旦發生肌肉攣縮關節硬化的狀況幾乎很難再回復原有的樣子,不但增加照顧者照顧難度,也讓患者健康狀況更加下滑。 建議照顧者每日進行至少3次全身性或是患肢的被動關節運動(若患者偏癱,健康的一側還是可以鼓勵患者自行活動),進行被動關節運動前可先幫患者按摩,稍作放鬆肌肉;若是關節僵化嚴重,可先進行熱敷15-20分鐘後再開始進行,執行時動作盡量輕柔,關節活動程度以患者能夠承受為主,視情況增加活動程度。照顧者可參考以下影片,更能清楚了解如何執行被動關節運動! (影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 【小提醒】飯前飯後一小時請勿執行,協助被動關節運動時可以放一些輕音樂,讓照顧者跟患者在彼此心情上也能稍作放鬆。 ▍皮膚受壓變紅是警訊-壓傷照護 長期臥床的患者由於無法自由活動與翻身,若照顧者沒有經常性的翻身以及執行被動關節運動,再加上活動力降低、營養吸收狀況較弱,受壓迫處很容易造成壓傷,一但有了傷口,更增加照顧難度,傷口未處理好嚴重者還須進行清瘡手術。 因此除了協助活動外,照顧者更須細心留意受壓迫處像是骨頭突出處,像是肩胛骨、尾椎骨、座骨、腳底、腳踝膝、後腳跟等是否有變紅(非壓迫狀態仍無法恢復膚色)或是破皮、水泡等狀況,若有上述狀況,簡易作法可利用枕頭或水墊墊於下方,家中若無水墊也可用乳膠手套製作水球放置下方,減少壓迫。 另外若有管路(鼻胃管、尿管、引流管等)的患者,也須留意避免管路長期壓迫同一處,可每日更換壓迫處,或是於管路下方放置小紗布、人工皮,減少壓迫。 一旦出現壓傷,就應定時換藥,保持傷口乾燥避免壓迫,每次換藥前務必進行洗手,並且使用無菌棉棒、紗布進行消毒及傷口覆蓋,步驟如下:1. 消毒傷口使用無菌生理食鹽水潤濕棉棒,由內而外繞圓方式先清理傷口滲液及殘存藥膏,再用棉棒沾優碘由內而外繞圓方式進行消毒,棉棒使用一次即丟不可重複擦拭。2. 優碘停留30秒後,使用食鹽水棉棒由內而外,以繞圓方式將優碘擦去。3. 若有抗生素或其他幫助傷口癒合的藥膏(須由醫師開立,切勿自行購買藥膏使用),等消毒完後再使用無菌棉棒薄薄塗上。4. 使用紗布或人工皮覆蓋傷口,若患者皮膚較脆弱,可使用嬰兒膠固定紗布以及脫膠抹布去除皮膚上的殘膠。 完畢後務必先進行洗手再進行其他工作,每次換藥時也須觀察傷口是否有異樣,如滲液增加、流血、化膿、異味等情況,若有務必盡快就醫,避免壓傷惡化。 【小提醒】照顧者須留意長期臥床患者的床單是否鋪平,避免有皺褶使皮膚受壓不平均,也會容易造成壓傷的原因。 ▍鼻胃管灌食步驟及注意事項 長期臥床患者因疾病或是吞嚥能力較弱易嗆,常常會需要仰賴鼻胃管進食,照顧者可依營養師所建議的熱量自行自製流質食物,或是購買現成的管灌飲品進行灌食,每次灌食前照顧者務必先進行洗手,步驟如下: 1. 協助患者半坐臥並使用灌食空針反抽胃液,觀察上一餐消化狀況,以及是否有出血等異常情形,若消化液超過100cc就先暫停餵食,待30分鐘或一小時後再反抽看看消化狀況,若反抽有血絲務必先就醫。 2. 灌食時先將接頭處下方的鼻胃管反摺,兜上灌食空針及倒入流質食物後稍稍放開反摺處(切勿完全放開!造成流速過快引起嘔吐或是脹氣等不適狀況),利用重力緩慢流入胃部。3. 灌食完畢再倒入30cc清水清洗管路。4. 最後將鼻胃管固定位置避免患者拉扯,灌食後務必讓患者維持半坐臥姿勢30分鐘至一小時。 另外,每日需使用棉棒清潔鼻胃管固定處的皮膚,以及更換新的布膠及固定位置。 (影片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小提醒】灌食前後一小時請勿執行被動關節運動,以免影響消化,灌食後維持半坐臥姿勢時尾骶骨處可使用水墊水球減壓。 -----參考資料:衛福部多功能輔具中心衛福部社家署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
-
2021-04-18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輪椅族血友病病友重新再「站」 每日步行10公里謝醫師
血友病是一種凝血功能障礙疾病,患者的關節常因長期反覆出血,造成病變;血友病病友王華舘1歲時確診為重度A型血友病患者,25歲時關節破壞嚴重、變形無法行走,以輪椅代步10年,原以為就此與輪椅為伍,但因台灣血友病之父沈銘鏡一句「你人生真的要這樣嗎?」他毅然決定做關節置換手術,術後透過復健找回行動力,每日堅持步行10公里,誓言將年輕時沒走的路,統統走回來。根據最新健保資料統計,台灣領取重大傷病卡的血友病患者超過1500人,登錄在家治療之個案,至2020年有896人,其中676人為A型血友病患者,重度552人,中度68人,輕度81人。為嚮應世界血友病日,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舉行記者會,邀集血液科專家及血友病病友分享相關經驗。年近50歲的血友病患者王華舘於會中指出,早年沒有健保給付,父母為了籌措藥費,至少賣了5棟房子,無奈當時沒有預防性藥物,只能等到出血相當嚴重、忍無可忍才會往醫院跑,但因此練就他超乎常人的忍痛能力。王華舘1歲時因缺乏第8凝血因子,確診為重度A型血友病,從有記憶以來全身就經常莫名出現多處淤青、關節腫脹疼痛,晚上關節血腫,常不好意思半夜打擾家人,忍痛到早上才告知與就診,真的痛苦難耐,才到醫院注射血漿,平均1到2個月就需治療一次。到了25歲,王華舘關節嚴重變形無法行走,只能以輪椅代步,以為自己一生都無法靠一己之力,重新站立,因而有過輕生想法,幸台大醫院名譽教授、台灣血友病之父沈銘鏡一句「你人生真的要這樣嗎?」點醒了他,讓他決心擺脫輪椅人生,接受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手術,如今不僅可以步行,還堅持每日一定要走上10公里,將年輕時沒走的路,統統走回來。另一名血友病患者、金曲歌王Leo王也至現場,用歌聲勉勵病友勇敢追夢,並揮動自身關節,展現治療後,並有一樣能生活如常。沈銘鏡說,血友病治療自1995年即納入健保給付,且長期陸續引進新的長效藥物,如今血友病治療已從早期出血才治的「需要性治療」進步到「預防性治療」,病友及早開始進行預防性凝血因子注射,可大幅降低日常生活中的出血風險,讓日常生活及肢體活動與常人無異。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醫師彭慶添說,很多病友因擔心意外出血,不喜活動身體,長期下來導致肌肉萎縮、影響關節健康,呼籲病友應多選擇游泳、羽球、桌球等避免激烈碰撞的運動,增強肌肉力量,並同時減少出血情形發生。
-
2021-04-13 養生.健康瘦身
肥胖是健康問題的冰山一角 還是肌少症潛在危險群
肥胖代表身體正處於異常狀態中,絕不可輕忽我喜歡利用冰山的圖片來說明健康的狀態。冰山的體積大部分都在沉在海裡,露出海面的只是整體的一部分而已。這就像我們看到了高血壓這座冰山,但在這座冰山底下其實存在著遠大於露出部分數倍的體內異狀,而血壓上升只是其中顯露出來的部分而已。在海面下的一大部分,是人們日積月累的生活習慣、缺乏營養的飲食生活、狂吃使用添加物和防腐劑的加工食品、整天久坐不到戶外活動筋骨、沒有充足的睡眠來修復身體。正因為上述這些原因的不斷積累,才會讓海面下的冰山持續擴大。血壓上升只是剛好露出海面,被我們所看到的現象,而其他人可能出現的是血糖值上升、膽固醇、中性脂肪值上升,或是骨頭脆化導致骨折等不同的狀況。冰山一角的症狀或許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形成海中冰山的原因,卻幾乎都和個人混亂的生活型態脫離不了關係。我們能看到的異常狀況,真的只是整體發生變異的一小部分而已。其中「肥胖」正是冰山露出水面,能被我們觀察到的部分。肥胖是身體健康出問題時會出現其中一種的症狀,指的是脂肪組織內部累積了超過需要的脂肪。尤其是當體內連接胃和大腸之間形成連續狀的大網(內臟脂肪),以及腸道周圍的腸繫膜、腹膜後側的後腹膜等處,累積了大量脂肪,就會面臨許多與健康有關的風險。脂肪會使身體缺氧許多人或許並不知道,脂肪組織其實是體內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它既是儲存脂肪的倉庫,還能分泌具有特殊作用蛋白質的脂肪細胞素(adipokine)。脂肪細胞素中含有能控制食慾、誘導血管、刺激能夠分泌胰島素的瘦蛋白(leptin),以及能夠提高胰島素的感受性,具有抑制發炎作用的脂聯素(adiponectin)。當脂肪細胞中的脂肪不斷囤積時,就會發生「缺氧」的狀況。這就好像我們擠進一節塞滿乘客的車廂,那種喘不過氣的感覺。一旦脂肪組織內發生缺氧的狀況,脂肪細胞素會持續分泌引起發炎的物質,造成血壓容易升高,並誘發血液裡的中性脂肪和膽固醇的數值上升。我希望大家要知道,脂肪囤積就是身體內重大的內分泌異常狀態。出現大肚腩,老後請看護女性的內臟脂肪較少,比較不容易有「啤酒肚」;男性大約在三十多歲以後會開始明顯有啤酒肚,也就是「小腹突出」,這其實就是典型的內臟脂肪過多的情形。一旦有啤酒肚,同時還會伴隨腹直肌和腹斜肌兩種腹部肌肉的萎縮。因為肌肉萎縮,小腹當然也就跟著鬆垮。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量減少與肌力下降的情形就稱為「肌少症」(sarcopenia),也會使得步行和運動能力等身體機能日漸低下。為了延緩高齡者請看護照料的時間,只要出現肌少症的情況時就要特別注意。不過,這些問題並不是上了年紀之後才會出現,而是早在出現狀況的十多年前,就已經埋下伏筆了。因此,想要解決肌少症的問題,必須從年輕時就開始預防。肥胖者可以說是肌少症的潛在危險群,因為身體其實已經明顯出現肌力下降的情況。想斷食,就是現在!如果靠著大骨湯斷食,過著極端的斷醣生活,卻在斷食結束後又恢復到原來的飲食習慣,那麼一切努力就付諸流水了。因此,重要的是在斷食結束後,要採取什麼樣的飲食生活。實際上就算不是連續進行斷食,也可以改善激素異常的狀況。採取間歇性斷食法,就可以不用勉強自己,而能持續進行斷食。實行間歇性斷食法很簡單,就是單純把一天分成「吃東西的時間」和「不吃東西的時間」而已。在不吃東西的時間裡,拒絕一切醣類;在吃東西的時間裡,則是有節制地攝取醣類,或者也可以不做任何限制。一般來說,把吃東西的時間設定在八小時以內,就可以稱為間歇性斷食。這麼做會覺得自己每天多少都有在斷食的感覺。吃東西的八個小時想要設定在哪一個時段都沒有問題,例如:早上七點到下午三點,或是中午十二點到晚上八點,可以自行選擇。越是縮短吃東西的時間(減少為六個小時、四個小時、二個小時),則越能提高改善激素異常的效果。若是兩個小時以下,基本上已經算是一日一食的狀態了。在不吃東西的時間裡,要記得確實補充水分,也可以飲用咖啡、茶或花草茶。在吃東西的時間裡,我們要有意識地攝取人體所需的養分,例如:蛋白質、脂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所以如果選擇吃便利商店裡的食物或加工食品的話,就無法攝取所需的營養,也會失去斷食所帶來的健康效果。因此,基本上是要在家裡吃自己準備的食物。因為有限制進食的時間,所以一定要在期間內確實攝取身體所需的營養才行。※ 本文摘自《吃不胖的免疫力飲食法》。《吃不胖的免疫力飲食法》作者:石黑成治 譯者:林巍翰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3/23《吃不胖的免疫力飲食法》書封。圖/時報出版提供
-
2021-03-21 名人.林頌凱
不只運動員會斷腳筋!醫:尤其運動時易抽筋的人
還記得2019年NBA的總冠軍中,勇士隊的KD在總冠軍賽的時候拉斷了他的跟腱。更早之前,中國跨欄好手劉翔也是因為跟腱斷裂接受手術,後來就放棄了2008北京奧運110米跨欄金牌連莊的夢想。跟腱斷裂真的是運動員的惡夢。跟腱斷裂不只會發生在知名運動員,也會發生在你我身上,尤其是年過半百,發生的機會就會顯著增加。我曾經看過五十幾歲的運動愛好者,因為打網球、打羽毛球跟腱斷裂;我也看過三十幾歲的老師,因為運動會跑一百公尺跟腱斷裂;甚至我還看過六十幾歲的家庭主婦,因為要換燈泡踮個腳尖,跟腱就斷掉了。怎麼知道跟腱斷裂了呢?跟腱斷裂有一個非常典型的症狀,就是在小腿後側有一種突然被球或被人打到的感覺,甚至可以感受到「啪」的一聲。如果去看KD在比賽時受傷的影片,你會看到他原本是小跑步,突然回頭似乎覺得被東西打到。事實上沒有,而是他的跟腱當時已經斷掉了。跟腱斷裂最常發生在兩種動作上面,第一個是跑、第二個是跳,跑或跳的動作都是小腿急速收縮。年輕人的跟腱很有彈性和韌性,但中年人的跟腱已經開始老化和脆弱,如果運動過度或熱身不足,跟腱很容易應聲斷裂。跟腱是人體最大條的肌腱,要斷腳筋其實不容易,但跟腱一旦斷掉,要恢復也真的很困難。如果跟腱完全斷裂,除了劇痛以外,連站立和走路都有困難,這時候不是坐輪椅就是撐柺杖。跟腱如果全斷,治療的唯一選擇就是手術修補,而且越早開刀越好,務必要把握手術縫合的黃金時間,手術後復健的時間甚至需要六個月。如果跟腱只是局部撕裂,就要依撕裂程度決定是否開刀。如果肌腱撕裂的程度大於50%,而患者又是很喜歡從事激烈運動的狂熱者,建議還是先手術再好好復健,恢復的時間也是約六個月。如果不是運動員,平常也沒有從事激烈運動,用保守治療多半足夠。如果肌腱撕裂程度小於50%,基本上不用手術,三個月後就可以完全恢復。傳統手術會產生較大的傷口,還會有手術疤痕和沾黏問題,即使復健也會花很長的時間。現在的手術可以做微創修補,傷口小、恢復時間也快,建議以微創手術為主。如果選擇保守治療,注射PRP是不錯的選擇,利用自體生長因子幫助肌腱修復癒合,同樣要把握黃金期,越早治療越好。藉由超音波導引注射,配合物理治療,可以止痛、防止關節沾黏。至於因為跟腱斷裂而導致的肌肉萎縮,則可以藉由一對一的運動訓練,讓肌力調整回來,也同時保有關節活動度。積極復健有助於縮短恢復時間,幫助愛運動的人盡快回到球場。預防重於治療,尤其運動時容易抽筋的人,更要小心跟腱斷裂發生。運動前一定要確實做完10到20分鐘的暖身運動,其中包括完整的伸展操;避免在太冷、太熱、通風不良或密閉空間做長時間或劇烈運動。運動前、中、後都要攝取足夠水分,不要等到有渴的感覺時才喝水。另外,維持輕鬆愉快的心情運動,除減少抽筋,更可以讓我們真正享受運動的樂趣,達到身心舒暢的效果。作者個人網站請見:https://dr53-lin.com。
-
2021-03-10 科別.耳鼻喉
聲音恐出賣你的年齡!預防聲帶老化該怎麼做
現值70歲的湯老伯,原本聲音宏亮,但自去年夏天開始覺得說話時,不再像年輕時嘹亮輕鬆,不時有勞累、沙啞感覺,連帶有頸部痠痛、喉部乾燥、異物感,甚至在喝湯時,也常有嗆到的感覺。經過喉內視鏡檢 查,發現雙側聲帶萎縮、聲門無法閉合,始終有1mm的間隙,看來就像是永遠閉不攏的雙唇,被診斷為「聲帶老化」。 聲音有年齡之別 4個老人聲音疾病 每個人都知道皮膚會老, 卻鮮少人知道聲帶也會老。耳鼻喉科醫師王興萬指出,即使是通過電話筒,沒有見到本人,也可以輕易從聲音分辨出對方的年齡,這是因為老人的聲音通常較為軟弱、沙啞,不像兒童的聲音清亮、尖銳,因此聲音確實有年齡之別,就算是一般人也很容易分辨。 老年人的聲音疾病,分為聲帶癌、聲帶瘜肉、結節,以及音聲老化等,其中音聲老化、聲內閉鎖不全約占1/5的求診病例,這些老人家們通常到耳鼻喉科時,多會表示自覺到聲音變低沉、沙啞、唱歌五音不全、喉嚨長期乾痛不適、多痰、說話費力。聲帶老化 失聲、說話疲倦是常見症狀王興萬表示,所謂的聲帶老化是指老年人的喉部會有一些型態上的變化,這是因為聲帶的膠原纖維、彈性組織及纖維組織母細胞的減少,或是黏膜下腺的萎縮所致。 有些老人家的喉部肌肉,因為老化導致肌肉萎縮,或是肌肉纖維排列混亂,發現在纖維中 出現結締組織的增加及脂肪滲透。這些變化都會讓聲帶出現間隙,或是氣息聲。 一般主要的症狀為失聲及說話疲倦,聲帶萎縮導致老人家在發聲的時候聲帶不容易緊閉,如此就容易覺得講話很累,聲音會產生沙啞的現象,進而導致高低音階無法適時的達成。 還有些年輕人也出現聲帶老化的情況,通常與職業有密切關係,通常是老師、行銷人員、職業歌者、軍人、導遊等,以嗓音為謀生手段的從業人員,因為長期過度使用聲帶,導致聲帶提早老化。 說太大聲、說太快 恐致聲帶長繭 聲帶老化有時要必須與聲帶長繭或瘜肉做一些鑑別診斷,一般聲帶的基礎振動頻率,女性大於男性,女性約238 Hz,男性約142 Hz,所以出現聲帶結節情況的女性多於男性。 說話的音量過大會使聲帶負擔變重,一般說話的音量不要大於40至45分貝,否則聲帶容易長繭或瘜肉;同時,若說話速度太快也會加重聲帶負擔,中文說話速度一般不要大於一分鐘200字,若以電視上的主播說話速度為例,主播的說話速度約為一分鐘200字,到一分鐘250字。 王興萬強調,最好慢慢說,以每分鐘150字為宜。老年人聲音問題以老化的因素居多,但仍有可能與聲帶長繭、瘜肉或是聲帶癌有關。 聲帶手術 幫助聲音回春 雖然老化是不可免的,但是透過治療,還是可以讓聲音回春。王興萬提及,強化肺活量及頸部肌肉的應用,需要老人家耐心且長期的配合,經過不斷練習,一般多利用唱歌方式練習,學習有效運動肺部的空氣作為發聲之用,透過正確的唱歌方式,也可以改善喉部肌肉與呼吸間的協調性。 雖然老化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但是注意「講話衛生」卻是人人可以做到的。王興萬提醒,避免長期大聲講話、大叫,當聲帶黏膜發生感染的時候,減少過度使用聲帶、喝酒、抽菸,正確的說話習慣,適量的運動,都可以保持聲帶健康。
-
2021-02-28 科別.呼吸胸腔
氣喘生活照護/冷凍殺蟎再清洗 氣喘兒也能抱絨毛娃娃
家有氣喘兒童,需要加倍照顧,但不准孩子抱絨毛娃娃,似乎有點說不過去。此外,氣喘兒可以吃冰品嗎?與同學玩耍奔跑有沒有關係?該不該接受類固醇治療?都是氣喘兒家長常見的疑問,醫師指出,家長只要花點心思,從旁指導,氣喘兒也能有健康快樂的童年。氣喘兒可以抱絨毛娃娃嗎?如何有效去除娃娃上的塵蟎?塵蟎是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塵蟎濃度愈高,誘發氣喘機率愈高,小朋友喜愛的填充玩具易藏塵蟎,有些家長在娃娃外部套上一層塑膠套,有效阻絕塵蟎,但套上塑膠袋的絨毛毛失去溫暖的觸感,小朋友總哭訴不喜歡,該怎麼辦?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表示,小朋友喜歡絨毛娃娃就是因其「毛毛」的觸感,很難接受塑膠袋包裹。他建議家長每隔一至兩周清洗娃娃一次,如果娃娃過於厚重,需用「熱」或「凍」,才能殺死塵蟎,而冷凍是最簡單的方式,清洗前先放進冷凍層過夜,塵蟎怕冷、會死掉,之後再進行清潔。至於平常建議不要抱著填充玩具睡覺,以免吸入塵蟎。類固醇副作用多,最好不要讓孩子使用?許多家長擔心孩子使用類固醇後,變胖、青光眼、白內障、高血壓、肌肉萎縮等,林應然說,「類固醇其實是治療氣喘機轉的重要藥物。」只要在醫師評估下用藥,就能有效減輕氣喘症狀,避免副作用。臨床顯示,口服、注射等劑型的類固醇不能久用,林應然指出,吸入性類固醇相對安全,因為類固醇含量很少,少到沒有必要談副作用,家長不要一提到類固醇就聯想到副作用。重要的是,避免誘發喘,家長應該注意家中環境,維持乾淨整潔,避免油漆、殺蟲劑、蚊香等刺激物質。氣喘兒絕對不可以碰冰品嗎?許多氣喘兒的家長擔心孩子吃冰誘發症狀,而不讓小朋友食用冰品,難道氣喘兒只能用眼睛吃冰淇淋嗎?林應然說「不盡然」,歐美地區普遍認為吃冰不會誘發氣喘;但亞洲人吃冰,較易咳嗽、誘發氣喘。若氣喘急性發作時,當然不能吃冰,但沒什麼狀況時,偶爾吃冰是沒關係,但不要吃太快、吃太多,一下子吞下大量冰品,冷卻食道,而食道跟氣管前端連接,恐連帶使氣管冷卻、收縮,類似氣喘發作。林應然建議,氣喘兒可以少量食用,先在口腔含一下,不要急著吞下去,如此一來,便可大幅降低氣喘發作風險。擔心誘發氣喘,氣喘兒最好不要運動?部分家長擔心運動誘發氣喘甚至嚴重併發症,而不讓小朋友上體育課。林應然說,「要讓小孩子過正常生活,運動是小孩生長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能以為運動會誘發氣喘,就叫孩子不要運動。建議運動前先吸一些藥物,若做較劇烈運動,應採間歇性運動,「氣喘兒其實也可以過正常生活」。羅東博愛醫院醫療副院長邱國欽指出,病情控制良好的氣喘兒可多多運動,例如,游泳、瑜伽等,但運動前一定要暖身,減少刺激。至於運動時間及強度,以不超過各年齡層運動心跳為原則。計算方式為(220-年齡)×0.7。氣喘急性發作及溫差大或空汙嚴重時,均應避免運動,避免誘發氣喘。
-
2021-02-15 新聞.生命智慧
一輩子都被責任追著跑....一個精神科醫師罹帕金森氏症告白:生病12年,我才真正「活著」
「我是精神科醫師、寫過幾本暢銷書,同時是一名妻子、兩個孩子的母親、孝順父母的女兒與媳婦;我在43歲、剛實踐夢想開設個人醫院時,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 這個疾病就像拿一條繩子,緊緊綑綁著身體,就算移動一小步,都能費勁到汗水浸溼整件衣服。在那之前,我被無止境的義務與責任追著跑,只顧著向前衝、扮演每個身分,但唯獨缺少了──自己。現在,我開始學習如何在綑綁的呼吸及人生中,一點一滴找回自我、練習『活著』。」──金惠男 (編按:2014年1月,因病情惡化,她停止看診,專心治療,不過仍然持續夢想著她的新人生。雖然,有時候連翻身都要別人幫忙,但病痛與病痛間,總有症狀比較輕微的時間,這段時間她運動、做家事、散步、寫文章、學習中文……做一切她想做的事。)我用12年,重啟43年的人生 2001年2月,我在遞愛援助福利基金會(Love Aid Foundation)有一堂課。而那天早上,我確診罹患了帕金森氏症。 當時的心情,就像是被鐵鎚狠狠敲了後腦勺,頭暈目眩。不過,課程不能說取消就取消,我仍是一如往常地上課。然而,直到下課準備搭計程車離開時,淚水終究潰堤了。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因腦部無法正常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進而引起四肢發抖、肌肉萎縮、身體僵硬、行動緩慢、無法言語表達等症狀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這是一種退化型疾病,好發於65歲以上的年長者。像是若望.保祿二世(Ioannes Paulus PP. II)、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Haj,美國拳擊手)、羅賓.威廉斯(Robin McLaurin Williams,美國演員)都患有此病。 不過,我才43歲,這真的太殘忍了! 帕金森氏症還會伴隨不少可怕的併發症,如憂鬱症、失智症、妄想症(也就是被害妄想症)等。我簡直不敢相信,人生竟要面對這麼殘酷的試煉。最可怕的是,至今仍然沒有明確的治療方法。這個「罕見疾病」通常在發病的15至17年間,就會出現嚴重障礙或死亡。也就是說,我的人生在60歲以前,就將畫下句點。 18歲時,姊姊因車禍離開人世,我一時無法面對,曾想過自殺結束生命。 不過心裡出現轉念,我開始覺得既然活下來了,就更應該認真過日子。爾後的人生,我比任何人都勤勉努力。 為什麼我會生病?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盡心盡力服侍公婆、辛辛苦苦生下兩個孩子,好不容易開了個人診所,卻突然跑出帕金森氏症這個不速之客。不久前,我甚至野心勃勃地想著要帶兩個孩子到美國留學,自己順便進修關於精神分析的課程。大兒子剛念國中、小女兒才國小,如果我不在了,這兩個孩子該怎麼辦?這一切實在太過荒唐了……! 我無法保持平常心,只好休診。後來,幾乎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只躺在床上,什麼事也不想做。如果我不是醫生,就不會這麼了解帕金森氏症,也許不會像現在一樣恐懼。但是醫生的背景,讓未來的人生清清楚楚地刻畫在眼前。我陷入憂鬱,失去動力,躺在床上呆望著天花板胡思亂想。 我曾經天真地以為,就算自己得了絕症,只能活幾年,仍能比一般人冷靜,以最快的速度接受現實。畢竟這種事,就算一哭二鬧三上吊也於事無補。事實上,我根本接受不了,也害怕面對一切,更恨透這個世界。我愈是憤怒,就被憂鬱的泥沼埋得愈深,甚至想一死了之。 不過,某一天一個念頭,我告訴自己:「妳到底在做什麼!不是好好的嗎?只是未來沒那麼光明燦爛,行動有點不方便,有什麼好自怨自艾的?竟然為了『未來』瞎操心,毀掉自己的『現在』。」 雖然疲勞的時候,右腳會有些無力, 寫字變得辛苦,但是只要適當休息,日常生活跟看診都沒有太大問題。何必因此毀掉自己?一開始,我懷疑自己得了「漸凍症」,漸凍症患者通常撐不過5年,所以我已經算很幸運了。 雖然目前帕金森氏症還沒有方法治療,不過醫學不斷進步,說不定以後就有了啊!就算腦中多巴胺細胞已經消失了80%,不過我還有20%。即使治不好,還是可以努力減緩發病速度。 我重新振作,繼續看診,教課,做家事,照顧公婆、老公和小孩。奇蹟就這麼發生了。一般來說,多巴胺致效劑(Dopamine agonists)只能維持3年,我卻靠著它撐過了12個年頭。直到2013年才開始左旋多巴(Levodopa)的療程。這12年間,我總共寫了3本書,持續教課,到目前都沒有痴呆症狀,憂鬱症也只是輕微而已。 如果當年我選擇躺在床上繼續憎恨世界,那麼我現在會是什麼樣子呢? 也許身體已經無法正常運作,併發失智症,還患有重度憂鬱症,過著毫無意義的日子。人生總有許多不幸,誰都避免不了。然而,發現不幸之後是好是壞,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同樣的12年,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這是2001年2月確診帕金森氏症後,我所領悟到的事。 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是幸福2014年時,我跟媽媽一起從濟州島飛回首爾。兩人站在機場的行李轉盤前時,我突然動也動不了,「發作了。」我集中精神看著雙腳,內心吶喊著: 「一步,只要一步就好。」卻一點用也沒有。 好不容易支手撐著牆,看了眼錶上的時間,發現離下次吃藥時間還有兩個多小時。當時,所有人都拿完行李離開了,只剩下我和媽媽。禍不單行,我又想上廁所了。媽媽心急如焚,想攙扶我前行卻動也動不了。(編按:帕金森氏症患者非常頻尿,常常得勤跑廁所。) 那時,一個打掃的婆婆剛好經過,問我們發生什麼事了。聽完緣由的她,立刻推了臺手推車過來。如果不想尿褲子,就只剩下這個辦法了。我坐上手推車,上完廁所,不得已還是提前吃了藥。平常如果不遵守一天三顆的原則,過量服藥就會產生副作用,不過那天真的是走投無路了。 到現在我還不敢想像,如果沒有那臺手推車,我會發生什麼事……。 「真的走不動了嗎?求求妳,再試試看吧?」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是不會懂的。家人們對我的狀況雖瞭若指掌,但遇到這種情況,還是會一時心急、手足無措,說出這樣極其卑微的話。 我很清楚他們的心境,但還是會難過傷心。這種感覺,就像生孩子時椎心蝕骨的痛,不曾親身經歷的人很難體會。 不能走,就只能爬,連爬都爬不動只能躺著的時候,內心的煎熬比想像中更難受。有人這麼形容:「身上的骨肉都如蜻蜓翅膀般剝落一地,好痛。好想就這麼死去,就這樣不再痛了。」 聽到這段話,讓我瞬間淚流滿面。坦白說,面臨極度痛苦時,我曾想過從窗戶一躍而下,死了算了。每當夜深人靜,家人熟睡,我獨自在拂曉時分痛到難以入眠,我就會忍不住想,與其痛苦地活著,不如死一死好了。 不過,我並沒有這樣做。因為我知道總有不痛的時候。24小時裡,痛與痛之間,總會有緩解的時候。我等待,等待病痛緩和,等待吃藥後的自由活動。 在這段時間,我會做自己想做的事,吃飯、運動、散步、買菜,或者跟朋友一起談天說地。 等待變成一種希望!如果沒有不痛的時段,吃了藥也不能活動,也許我也會萬念俱灰。幸運的是,到目前為止只要等待,緩解的時刻總會來臨。 「昨天痛到連尾椎都痛,今天竟然可以側躺了耶!身體不能動,但手指頭可以亂動,蠻開心的。當今天的藥效只撐了兩個小時,我就會猜想明天會不會久一點呢?」 如果今天比昨天好,那便是一種幸運。當然,今天也可能比昨天更糟。不過,我不會輕言放棄,因為明天也許又不一樣了。羅馬思想家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曾說:「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我不奢求痊癒,只希望惡化速度可以減緩,讓我做更多想做的事。 幸好在我前往濟州島療養後,急速惡化的病情好轉了不少。原本除了藥效持續的三小時外,寸步難行的「關機狀態」也已逐漸好轉。雖然還不到可以奔跑的程度,但走路的速度變快了,可以漫步到鄰近的地方逛一逛,甚至還能寫稿。 對我來說,這些都是奇蹟,因為六個月前,我甚至還想跳出窗臺結束生命。沙漠中,有與我不離不棄的小草。大火燒盡的森林中,有相信生命、屹立不搖的大樹。火山灰覆蓋、熔岩侵蝕的山腳下,有蟲兒與動物趕來掃走灰燼。我若放棄,無人伴我。若不放棄,不論身於何處,都將有萬物伴隨。成堆的石頭,枯竭的溪谷,仍會有水注入,再次化為涓涓不息的河流。唯要,永不放棄。這是韓國詩人都鍾煥的詩──《荒廢之後》。我想成為詩中的小草與大樹。如果就這麼放棄人生,實在太可惜了。 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人比我先離開,或是面臨更重大的挑戰,我能像現在這樣活著,已經謝天謝地了。 雖然沒有人能代替我承受痛苦,但是他們會握住我的手,關心著我:「很不舒服嗎?」甚至,為了我哭泣。我沒有理由絕望,即使病況繼續惡化,我仍會找到可以做的事。人生既然如此,快樂地活著不是更好嗎?書籍簡介書名:什麼時候,你才要過自己的人生?:一位精神科醫師,從捆綁的呼吸中,找回自我作者: 金惠男譯者:蔡佩君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16/12/03作者簡介/金惠男感動韓國120萬讀者的人氣勵志作家‧精神科醫師一九五九年出生於韓國首爾,畢業於高麗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在國立首爾大學醫院當了十二年的精神分析科醫師;二○○六年獲得韓國精神分析學會的學術賞。擔任慶熙醫大、成均館醫大、仁濟醫大的門診教授,以及首爾醫大的客座教授,同時是金惠男精神科醫院的院長。著作《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感動韓國六十萬名讀者;相關暢銷著作深受超過一二○萬名讀者喜愛。但是她的人生並非一直如此順遂,在二○○一年、四十三歲時,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當時,她才剛實踐夢想開設個人醫院不到一年。這本書記錄了她三十年來擔任精神科醫師,以及罹患帕金森氏症這十五年來所領悟到的人、事、物。她說,「就算病情再惡化,我也會找出那時候能做的事,有趣地活著!」
-
2021-02-06 癌症.飲食與癌症
每5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癌症營養補充迷思大盤點
根據研究顯示,將近8成的癌友都曾有過營養不良的問題,也常因此不得不中止治療或降低用藥劑量;臨床統計,每5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所致,可見癌友的營養不良危機恐成治療破口,讓人不得不重視。以下整理常見癌症營養補充品相關提問,幫助癌友了解癌症營養補充的重要課題。Q1:造成癌友無法正常飲食的主因為何?A:其實癌症腫瘤有可能會造成味覺改變而影響食慾,以肺癌為例,會讓癌友吃得比以前酸才能嚐出酸的味道;而消化道的癌症也會阻礙營養吸收,所以出現惡病質的情況也會比較明顯。除了癌症本身,化療也會讓癌友噁心想吐外,也有36%至71%的化療患者會出現味覺改變,雖然不影響飲食,但因為味覺的減退或消失,會讓癌友感受不太到食物的美味而影響食慾,也不願意進食,使得體重下降,身體也沒有足夠的能量去對抗癌細胞。Q2:什麼是癌症惡體質?若出現癌症惡體質該怎麼辦?A:當癌友因癌症導致身體代謝異常,體重嚴重減輕且肌肉無力引發肌少症,身體分泌發炎物質,讓癌友容易感到疲倦等現象,使體重快速下降,且時時處於高血糖的狀態。癌友在高代謝的狀態下,會需要攝取更多熱量,讓身體能有充足的營養,每日補充熱量每公斤需達到35至40大卡,才能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態。目前要改善癌症惡體質,主要還是要治癒癌症這個病因,因此可針對以下這幾點來做改善與治療。1.藥物治療:為了讓惡體質患者增進食慾來增加體力與體重,目前以針對增進患者食慾為主的藥物來治療,如:黃體激素類藥物、類固醇等。2.改善疲勞治療:癌症腫瘤的病患比較多有疲勞的現象,會為了保存能量而降低活動量,但這也容易導致身體肌肉萎縮。建議癌友可以適當的運動,或是以散步這種輕度運動來讓肌肉活動,提升活動力。3.心理輔導:通常癌友會感到緊張、消極、焦慮等負面情緒,心理上的壓力與情緒也會影響患者食慾,更加重厭食的情況。照護者或親友可常常與患者對話,聊一些令人開心的事情或是患者感興趣的事物,藉此轉移對於疾病的注意力。4.飲食管理:飲食的部分,建議以優質蛋白質、好消化的飲食為主,避免過鹹、高脂肪或辛辣刺激的飲食。營養最主要的就是優質蛋白質,以供應病患營養,可補充胺基酸,如:麩醯胺酸,來協助組織的修復。國外研究指出,Omega-3脂肪酸補充品對歷經體重下降的癌友,可能幫助穩定體重,或是減緩體重下降的速度。而Omega-3的來源可從魚油、藻油中獲得。Q3:癌友應該攝取多少營養?A:有關癌友營養的攝取,應諮詢醫師及營養師後使用,避免對於健康造成影響。1.足夠熱量:一般健康的人每公斤應攝取25至30大卡,若為癌友,在處於高代謝的狀態下,則每公斤需攝取35至40大卡。若患者在治療時有反胃、噁心想吐導致食慾不振狀況,可以在正餐之外補充營養品,能更快速營養,避免體重下降。2.優質蛋白質:建議可適度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取,幫助修護身體組織,又能提升免疫力,並且避免加工類食物及肥肉,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Q4:腫瘤癌症營養品與一般營養品的差別?A:腫瘤癌症配方與一般營養品不同之處在於,癌友在進行化、放療後,需要補充更多的營養以維持體力。因此,必須針對癌友需求提供充足的熱量、優質蛋白質及重要營養素。專業腫瘤癌症配方具備:1.濃縮熱量:適用營養不良、體重下降、惡病質之腫瘤癌友。2.添加乳清蛋白:有助組織修復、肌肉合成。3.含重要胺基酸:麩醯胺酸、支鏈胺基酸BCAA及精胺酸。4.含Omega-3:市售商品omega-3的來源有魚油或藻油,其中藻油無魚腥味、遠離海洋汙染。Q5:該如何挑選癌症營養補充品?A:市面上營養補充品眾多,專業醫護人員建議可針對以下這幾點來挑選:1.衛福部核准:是否認明為衛福部核准專供腫瘤癌症病人使用之特殊營養食品。2.適合國人體質:配方專是否為國人體質設計,才能符合國人病友的需要。3.臨床實驗:營養品配方是否經由台灣腫瘤癌症病患臨床實證,真正有助於癌友的營養改善。4.口味好:選擇口感佳、無腥味的營養補充品,讓癌友能喝得下,才能實質攝取、吸收營養。5.素食選擇:市售腫瘤癌症營養配方大多會添加魚油,素食癌友應注意成分是否適合食用。目前市面上已有omega-3來源是藻油的產品,可供素食癌友選擇。Q6:癌友也要注意血糖嗎?A:過多的糖分攝取也會造成身體負擔,而高GI食物會引起高血糖,增加身體的發炎反應,所以癌友營養補充品的選擇應注意是否低GI、建議糖量低於總熱量的10%,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Q7:如何分辨營養不良?A:以外觀來看,若營養不良會造成沒精神、易抽筋、影響治療等。除此之外,癌友平時可透過BMI(身體質量指數)與體重下降百分比這2項數據檢視自身是否有營養不良的狀態。
-
2021-02-04 醫療.腦部.神經
頭部一陣劇烈抽痛!醫生提醒:這種頭痛千萬別按摩
許多人都有手麻的問題。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手麻,是因為頸椎退化所造成。其實,手麻的成因有很多種。這其中有的是因為生病,身體給我們帶來的警訊。而在這些疾病中,有些需要通過藥物或復健治療,有些甚至要通過開刀才得以改善。手麻主觀上分為:「感覺遲鈍」及「感覺過敏」我們日常所說的手麻,主觀上可以略分為兩種。第一種狀況,民眾會覺得手的感覺變得遲鈍。遇到冰的或熱的東西時,感覺不像身體其他的部位那麼敏銳,這種麻木感,醫學上稱之為「感覺遲鈍」(Hypoesthesia)。第二種狀況,民眾會覺得手的感覺變得非常敏銳,一碰到就會有被電到一樣的刺痛感。這種感覺過於敏銳的手麻,醫學上稱之為「感覺過敏」(Hyperesthesia)。哪些病患容易會比較有手部及腳部感覺遲鈍的問題◎糖尿病糖尿病的患者常常會有手部及腳部感覺遲鈍的問題。病患會覺得手掌、腳掌好像穿了手套和襪子一樣,接觸東西時感覺不如以往敏銳。糖尿病病患出現這樣的問題,往往是因為長期的糖尿病或血糖控制不良,造成周邊神經病變。出現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的病患,生活起居要相當注意。因為手腳的感覺遲鈍問題,病患往往會沒注意到腳部的擦傷、泡腳時被燙傷,引起後續傷口嚴重感染的問題。◎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造成的手麻,屬於感覺遲鈍的類型。手部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或重複同樣動作的工作者,為高風險群。家庭主婦、廚師、長時間使用電腦工作之民眾,常會因手腕的過度使用而面臨這樣的問題。手腕的橫腕韌帶(Transverse Carpal Ligament),在手腕過度使用的情況之下會慢慢增厚,造成正中神經的壓迫、引起手麻的問題。症狀較輕微的患者,通過適當的休息及復健,急性症狀即可獲得緩解。一些症狀較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手無力、肌肉萎縮的情況。這些問題往往需要通過正中神經減壓手術,才得以改善,此類手術可局部麻醉下執行,亦可於鎮靜下進行。◎頸椎退化、狹窄造成的神經病變頸椎退化、狹窄造成的神經病變,也屬於感覺遲鈍的類型。長時間需要低頭、固定同一姿勢、缺少適當頸部休息的民眾,其頸椎退化的速度會比一般人來得快,這類型的民眾,也更早面臨頸椎狹窄所造成的神經病變。頸椎退化、狹窄的患者,除了會有上肢感覺遲鈍的問題,也常常伴有頸部痠痛的情況。出現以上的狀況,患者可以通過神經外科醫師的診斷、評估,安排後續的治療療程:病況輕微的患者,可以通過休息、復健或藥物,使症狀得以改善、退化得以減緩;病況較嚴重的患者,若已出現肢體無力、肌肉萎縮的情況,應該考慮儘早手術。最後叮嚀民眾遇到手麻的問題,可以通過醫師的看診,診斷出是否為病理性的原因。這些原因中,有些只要通過簡單的藥物治療、復健,即可得到改善。其中一部分較嚴重的患者,甚至需要通過手術治療。呼籲民眾若出現以上問題,可以及早就醫,才不至於延誤治療。
-
2021-01-26 科別.耳鼻喉
聲音6跡象恐出賣你的年齡!說話大聲、說太快都NG
現值70歲的湯老伯,原本聲音宏亮,但自去年夏天開始覺得說話時,不再像年輕時嘹亮輕鬆,不時有勞累、沙啞感覺,連帶有頸部痠痛、喉部乾燥、異物感,甚至在喝湯時,也常有嗆到的感覺。經過喉內視鏡檢 查,發現雙側聲帶萎縮、聲門無法閉合,始終有1mm的間隙,看來就像是永遠閉不攏的雙唇,被診斷為「聲帶老化」。聲音有年齡之別 4個老人聲音疾病每個人都知道皮膚會老, 卻鮮少人知道聲帶也會老。耳鼻喉科醫師王興萬指出,即使是通過電話筒,沒有見到本人,也可以輕易從聲音分辨出對方的年齡,這是因為老人的聲音通常較為軟弱、沙啞,不像兒童的聲音清亮、尖銳,因此聲音確實有年齡之別,就算是一般人也很容易分辨。老年人的聲音疾病,分為聲帶癌、聲帶瘜肉、結節,以及音聲老化等,其中音聲老化、聲內閉鎖不全約占1/5的求診病例,這些老人家們通常到耳鼻喉科時,多會表示自覺到聲音變低沉、沙啞、唱歌五音不全、喉嚨長期乾痛不適、多痰、說話費力。聲帶老化 失聲、說話疲倦是常見症狀王興萬表示,所謂的聲帶老化是指老年人的喉部會有一些型態上的變化,這是因為聲帶的膠原纖維、彈性組織及纖維組織母細胞的減少,或是黏膜下腺的萎縮所致。有些老人家的喉部肌肉,因為老化導致肌肉萎縮,或是肌肉纖維排列混亂,發現在纖維中 出現結締組織的增加及脂肪滲透。這些變化都會讓聲帶出現間隙,或是氣息聲。一般主要的症狀為失聲及說話疲倦,聲帶萎縮導致老人家在發聲的時候聲帶不容易緊閉,如此就容易覺得講話很累,聲音會產生沙啞的現象,進而導致高低音階無法適時的達成。還有些年輕人也出現聲帶老化的情況,通常與職業有密切關係,通常是老師、行銷人員、職業歌者、軍人、導遊等,以嗓音為謀生手段的從業人員,因為長期過度使用聲帶,導致聲帶提早老化。說太大聲、說太快 恐致聲帶長繭聲帶老化有時要必須與聲帶長繭或瘜肉做一些鑑別診斷,一般聲帶的基礎振動頻率,女性大於男性,女性約238 Hz,男性約142 Hz,所以出現聲帶結節情況的女性多於男性。說話的音量過大會使聲帶負擔變重,一般說話的音量不要大於40至45分貝,否則聲帶容易長繭或瘜肉;同時,若說話速度太快也會加重聲帶負擔,中文說話速度一般不要大於一分鐘200字,若以電視上的主播說話速度為例,主播的說話速度約為一分鐘200字,到一分鐘250字。王興萬強調,最好慢慢說,以每分鐘150字為宜。老年人聲音問題以老化的因素居多,但仍有可能與聲帶長繭、瘜肉或是聲帶癌有關。聲帶手術 幫助聲音回春 雖然老化是不可免的,但是透過治療,還是可以讓聲音回春。王興萬提及,強化肺活量及頸部肌肉的應用,需要老人家耐心且長期的配合,經過不斷練習,一般多利用唱歌方式練習,學習有效運動肺部的空氣作為發聲之用,透過正確的唱歌方式,也可以改善喉部肌肉與呼吸間的協調性。 雖然老化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但是注意「講話衛生」卻是人人可以做到的。王興萬提醒,避免長期大聲講話、大叫,當聲帶黏膜發生感染的時候,減少過度使用聲帶、喝酒、抽菸,正確的說話習慣,適量的運動,都可以保持聲帶健康。延伸閱讀: ·聲音燒聲只是小毛病? 4原因其中一種就是癌 ·出現吞嚥困難多已是食道癌末期! 醫勸「3個飲食惡習」快改
-
2021-01-25 科別.骨科.復健
手指麻痛別輕忽 腕隧道症候群放著不管恐肌肉萎縮
● 腕隧道症候群症狀:大拇指、食指、中指、一半無名指出現痠麻痛● 危險因子:大量使用手腕的工作或運動、內分泌疾病、肥胖、手腕曾受傷● 輕度採手腕固定、藥物等保守治療、嚴重可施行橫腕韌帶的減壓手術診間來了一名教鋼琴的老師,自訴手及手指麻痛,一開始甩手和按摩會變好,最近卻沒什麼改善效果,忍耐了數日決定就醫,經過理學檢查及神經傳導檢查,發現是「腕隧道症候群」,這是在門診最常見的周邊神經壓迫疾病。腕隧道症候群是指多種原因造成腕隧道壓力增加,壓迫到正中神經,進而導致支配傳遞大拇指、食指、中指、一半無名指和手掌的感覺,因神經受擠壓出現痠麻痛感,症狀有時會在夜間加劇,會影響像是扣衣服扣子、寫字、拿筷子等精細動作,長期會造成周圍結締組織纖維化,甚至有肌肉萎縮的狀況。從事需要大量使用手腕的工作如打電腦、油漆、收銀機櫃枱作業、生產線裝配作業等,或運動、內分泌疾病、肥胖、遺傳、手腕曾經受過傷等,都是好發的危險因子。輕度的腕隧道症候群,可使用護腕輔具、消炎藥物、神經解套注射等保守治療,有助緩解症狀;若效果不佳,可以考慮接受約10分鐘的微創手術,使用特殊工具透過1公分的切口,將壓迫正中神經的橫腕韌帶減壓,使腕隧道的壓力釋放。根據美國骨科醫學會(AAOS)的治療指引,橫腕韌帶的減壓手術是歸於最強的證據等級的治療策略,在術後一年的追蹤研究,顯著優於手腕固定、藥物、類固醇注射等保守治療方法,但術後最高仍有約四分之一的復發率,最常見的原因是纖維化及神經疤痕生成。對於具高危險因子的患者,可以在手術中使用取自人類胎盤的羊膜移植物,能夠抑制發炎,減少神經周圍疤痕組織生成及沾黏,促進神經修復,2020年刊登於《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英國國際知名SCI期刊)的前瞻性臨床研究,也證明了在腕隧道症候群減壓手術術後使用羊膜移植物,功能與症狀的改善比單純減壓手術的患者更佳,在握力和神經疼痛等症狀均顯著改善。腕指關節對於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遇到非創傷的手部及手指麻痛症狀,建議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的黃金期,影響生活品質。
-
2021-01-14 新聞.健康知識+
基因註定得不得病?DNA是一種遺傳配方而非藍圖
▌不是一張藍圖我們真的會遭遇如同《千鈞一髮》裡所發生的未來情節,像遺傳學上的「傷殘者」在電影中被貶抑為社會中的次級地位?我們會不會長期生活在擔心自己的DNA有被擷取和審查的恐懼中呢?我們需不需要在面試時戴上乳膠手套和口罩,以避免留下生物痕跡?我們確實需要留意自己的遺傳訊息,但是現實可能不會那麼令人悲觀。《千鈞一髮》之類的故事讓人聯想到遺傳決定論的恐懼,即我們的命運已經烙印在我們基因中的想法。但是DNA並不是一個藍圖,它是一種遺傳配方。兩者之間的差別很重要:汽車或建築物的藍圖是產品外觀的精確副本,而配方並不是固定的方案。有人可能會說巧克力餅乾的配方無法做出起司蛋糕,大象的DNA不會生出貓,但是你無法僅從配方就能準確預測一塊餅乾會長成什麼樣子,或單一個人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因為你無法控制所有影響結果的變數。如果打開一包餅乾,你會發現每塊餅乾都用相同成分製成,並且在相同的條件下烘烤,只是不會有兩片餅乾長得一模一樣。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幾百個細微的差別:這裡烤焦了,那裡有巧克力碎片,由於隨機冒出來的氣泡,溫度的細微變化,不同成分之間獨特的相互作用以及成千上萬種不同的物質,造成在不同的地方出現凹凸不平的現象。同卵雙胞胎在遺傳上等同於工廠製造的餅乾:他們具有相同的DNA,胚胎在相同的子宮中發育。他們看起來非常相似,在許多方面卻截然不同。他們有不同的品味、性格和態度,在生活中做出不同的選擇。他們所發出的聲音聽起來是一樣的,但是敏銳的耳朵可以發現音調的細微差別。如果你讀取了雙胞胎的DNA,則會發現他們是同一處方的重複副本,卻是不同的兩個人。即使人類是由具有相同DNA的相同克隆構成的,但是由於還有與基因體相互作用的非遺傳因子在作用影響外觀,人們的長相看起來也會有所不同。在我們每個人體內的重要組成中,每種成分都是一種蛋白質,每一種蛋白質都由我們2萬個基因的其中一個編碼。蛋白質和基因積極且連續地相互作用,這些作用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就像巧克力餅乾的成分一樣,只是進行的方式更複雜。我們不像一個有藍圖的產品,更像是一座宜家家居的衣櫃,無須遵循精確的說明即可組裝。《千鈞一髮》是一部很棒的電影,但是它是基於反烏托邦的錯誤前提:我們的DNA是天生註定的。呃,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讀到這裡,你應該會知道僅靠遺傳學並無法解釋我們的性格、行為和智力,或者我們對常見疾病的易感性。我們大多數的性狀都是多因子控制的,並且取決於許多遺傳和非遺傳因子的共同影響,因此很難從DNA的角度去預測。雇主和保險公司很快就會意識到,至少對於大多數人而言,DNA並非命運註定,而是常常相互抵消的「好」和「壞」變異的結合,例如保護我們免於巴金森氏症的同一DNA會使你容易中風,而有助於數學天才或藝術家誕生的相同基因配方可能會增加自閉症、躁鬱症或反社會行為的風險。但是,仍然會有一些家庭和個人擁有罕見的變異,對這些人而言,DNA和命運有著密切的關聯,例如那些具有杭丁頓氏症基因突變的人,不管其DNA中是否有其他因子,都會發展為杭丁頓氏症。正如我們所見,所有其他單基因疾病均可從遺傳學的角度完全解釋,這也是事實。這些情況並不能改變DNA是一種配方的事實:它們只是意味著某些突變具有極大的危害性,以至於它們以可預見的方式影響生物體,好比在餅乾混合材料中添加鹽而不是糖。但是這些突變近乎確定性的特質讓這些家庭有了被攻擊的目標,因為DNA檢測能可靠地預測新生兒是否會患上杭丁頓氏症、囊性纖維化、肌肉萎縮症或其他罕見的單基因疾病。如果必須去想像一個遺傳歧視很普遍的非理想化未來,那麼患有罕見疾病的家庭可能是最先被剝奪健康保險或長期工作的受害者。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很少有基因歧視案例涉及帶有這些罕見突變的人。諷刺的是,帶有罕見遺傳條件的個人和家庭也是從共享DNA訊息中受益更多的人。我已經和這些家庭一起度過了部分職業生涯,並且目睹了他們在尋求診斷上的困難。有超過5,000種已知的單基因疾病,其中有些是極為少見的,全世界只有少數患者,甚至有一個家族裡獨有的突變。診斷這些疾病曾經是一個反複嘗試錯誤法的漫長過程,並且涵蓋許多年的研究。現在已經有一個軟體可以將一個患有無法診斷的致病突變的孩子的整個DNA檔案,與親戚和數百個來自公共遺傳資料庫檔案的DNA序列比對。如果運氣好的話,可以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得到答案。這是命運的一種奇怪的轉折點,DNA共享既是這些人最棒的朋友,同時也是最大的危險:儘管它可以協助找到正確的治療或診斷方法,但始終存在訊息落入錯誤之手的風險。歧視的風險並不只會發生在受拗口名稱遺傳性疾病影響的家庭。在充滿人潮的劇院裡,其實就很可能會發現有帶有罕見但不稀有的變異,這會大大增加患上共同疾病的風險。100人中有兩個人的變異會使他們終生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增加15倍,變異會使罹患巴金森氏症、乳腺癌和大腸癌的風險增加高達70∼80%。此外,我們都有無數與負面特徵無甚關聯的變異,它們除了可以作為歧視的藉口之外,對我們的意義不大。我們可能不需要像弗里曼在《千鈞一髮》中下班時所做的那樣,在離開工作場所之前,用真空吸塵清理鍵盤和辦公桌,以確保沒有留下基因痕跡,但是我們必須避免DNA訊息落入壞人手中,而又不會變得太過多疑。※ 本文摘自《DNA國度:基因檢測和基因網際網路如何改變你的生活》。《DNA國度:基因檢測和基因網際網路如何改變你的生活》作者:塞爾吉奧.皮斯托伊譯者:曹順成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0/12/05
-
2021-01-09 新聞.科普好健康
按摩師傅靠手吃飯卻得了職業病 腕隧道症候群靠這招治癒!
小文(化名)是養生館有名的按摩師傅,靠「手」吃飯,卻飽受腕隧道症候群疼痛之苦,曾開刀治療,現又復發。日前她來門診說:「陳醫師,我之前給其他醫師開過腕隧道症候群,痛很久,傷口也超醜的。聽說現在有微創手術,傷口小且恢復快,是嗎?」正中神經壓迫產生麻痛腕隧道是由手腕骨頭與上方橫腕韌帶或屈肌支持帶組成,隧道裡頭有9條肌腱和一條正中神經。正中神經主要功能是傳遞我們大拇指、食指、中指和一半無名指的感覺;腕隧道症候群指的是因為正中神經的壓迫,而產生手部橈側三指半的麻痛(圖一)。輕微的正中神經壓迫對日常生活會造成些許不方便,例如:追劇、騎車或睡眠時的針刺麻熱感;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大拇指肌肉萎縮無力。長期重複抓握加重症狀引起腕隧道症候群的原因,可分成疾病或與職業相關。像糖尿病、洗腎、甲狀腺病變、風濕免疫疾患或手腕部有受過傷,都是腕隧道症候群相關的疾病;需長時間或重複性抓握或彎曲腕關節的職業,也容易加重並導致腕隧道壓迫的症狀,例如按摩師、作家、雕刻師、木匠、裝配員等。服藥效果不佳就要開刀若是初期腕隧道症候群的服藥治療效果不佳,或是正中神經壓迫的症狀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就要考慮手術。術前需安排神經傳導檢查,排除是否有相關身體疾病或頸部神經壓迫的可能,才能確保手術的有效性。目前腕隧道正中神經解離的手術,不管是傳統的還是微創的都相當成熟,端看醫師個人的經驗與喜好。傳統的解離手術(圖二),需在手部拉開一個與手腕垂直約7至8公分的傷口,再將正中神經找出,將附近沾黏壓迫的組織分開。而微創隱痕手術(圖三),則是沿著手腕的皺褶切開約1公分的傷口,利用特殊的器械將正中神經阻擋在刀口之下,再利用U型微創刀打開沾黏的組織。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因為微創隱痕手術的傷口小、組織破壞少,手術後疼痛也比較小,神經的恢復比較快。三個月後,幾乎只有淡淡一條粉線,沒有明顯的疤痕。在與小文溝通後,當天她即接受了微創隱痕正中神經解離手術,手術時間不到十分鐘。術後不到兩周,即可拆除手術縫線,小文就開始「靠手吃飯」了!(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