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羊肉
的結果:共找到 577 筆 約 0.004秒吃剉冰、喝涼飲越喝越上火!中醫師教你聰明消暑
日頭赤炎炎,很多人會想藉由吃冰、喝冰飲料、吹冷氣來消暑,這樣很爽我知道,但是這樣真的可以消暑嗎?答案是:不行!其實太常吃冰會影響我們的血液循環與腸胃功能,造成體內熱氣更難排出。所以說,為什麼有些人覺...
用什麼鍋煮湯,決定你喝進什麼!顏宗海教你6種鍋具安心用法
食安事件一波接著一波,很多人擔心外食會有問題,於是自己回家開伙的機率變高了。不過,選用鍋具時還是要小心謹慎,否則用錯了,同樣會有食安上的疑慮。很多婆婆媽媽常問我,到底哪一種鍋具使用起來比較安全呢?其...
北京再爆疫情 新發地市場成第二個華南海鮮市場?
大陸國家衛健委網站通報,6月12日0—24時,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5例(天津1例,上海1例,廣東1例,海南1例,四川1例),本土病...
突然胃脹、血糖不穩定要留神! 糖尿病患者得這個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2倍
胃痛胃脹、腰酸背痛、血糖不穩定、皮膚發黃……你一定想不到,這些症狀都可能指向了「胰腺癌」。胰腺癌有「癌中之王」的惡名,它的很多症狀往往會和其它情況混淆,使得患者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一經發現已是晚期...
大腸癌風險因子 這些要預防!
癌症的形成與許多因素有關,如遺傳、基因突變等大家熟悉的因素,我們所處的環境、飲食習慣也與癌症的發生相關。世界衛生組織所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
大腸癌可預防! 7個飲食秘訣助維持大腸健康
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第11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根據國健署最新105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每天約有41個人罹患大腸癌,每年約1萬5千人罹患大腸癌;死亡人數約5千700多人。但事實上,大腸癌不難預防,也並...
腦部退化跟飲食有關? 10類健腦食物讓你從年輕就開始預防
隨著台灣走向超高齡化社會,老化相關疾病罹患率增加,其中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如果服用藥物並搭配飲食調整,病情都可以控制。但若是腦部功能衰退,甚至於罹患阿茲海默症,那麼可能就不是飲食調整就可以控制的...
換季最容易感冒!中醫:跟著節氣吃對食物提升免疫力
換季最容易生病!免疫力稍差的人更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危險群。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影響,除了勤洗手之外,透過日常飲食加強自身免疫力才是對抗病毒的王道。春夏交際,該如何養生呢?《黃帝內經...
不用上館子 在家燒好菜
疫情降低外食聚餐頻率,全職媽媽陳怡樺分享三道拿手好菜,新手媽媽在家也能端出色香味俱全的快炒店料理。她曾旅居中國大陸逾十年,鄉愁帶領她投入台菜和中華料理世界,如今常在網路上分享料理秘訣,也是新手媽媽們...
甲狀腺疾病80%患者是女性 3穴位按摩舒緩不適
本文摘自446期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機能低下、甲狀腺腫大、慢性甲狀腺炎、甲狀腺結節以及甲狀腺癌,共通點都是女性的發生機率,比男性還要多得多。根據醫學文獻統計,女性罹患甲狀腺機...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 從小過敏 立志從醫治痼疾
口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 從小就是過敏兒,吃這也癢,吃那也癢,到了季節交替之際,過敏症狀常大發作,打噴嚏、流鼻水,身體有異位性皮膚炎,臉頰及頭頂則有脂漏性皮膚炎,抓個不停。...
走一回雲林朝天宮 「媽祖廟領頭」串巷走弄逛北港
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宗教信仰有助降低老人憂鬱、減輕壓力,從中找到生命意義和心靈慰藉。進香拜拜一直是台灣銀髮旅遊的選項之一,走一回媽祖信仰雲林縣北港朝天宮,來一趟宗教深度之旅,體驗古鎮文化風華,是不錯的...
西藏是大陸新冠肺炎「輕災區」只因多吃牛羊肉?
新型冠狀病毒牽連著中國14億人的心,相信很多人每天早上一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全國新增病例數據。從數據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全中國只有西藏受其影響最小,其他地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這時就有人猜測了,是...
醫病天地/六旬婦進補竟咳血 支氣管擴張症作祟
天氣寒冷,不少人吃鍋進補,南投有名6旬婦人煮羊肉爐進補,2碗下肚竟咳出鮮血,送醫確診為支氣管擴張症合併感染,醫師呼籲有相關症狀患者在感染時期,不建議吃補。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該名婦人到院持續有濃痰,...
朱慧芳/今天吃肉了嗎?
周一無肉日的口號喊了好多年,但台灣素食人口始終在百分之十的門檻徘徊,並沒有因此增加。這數字跟歐洲差不多,跟美國才百分之三點多的素食人口相較,台灣人不吃肉而對環境做出的貢獻,可以驕傲自豪了。環保覺醒 ...
偶爾吃海參、鮑魚可大補?營養師:還不如雞蛋和瘦肉
物質生活變好之後,人們吃海鮮的概率越來越大。好不容易盼到了過年,經濟基礎比較好的人還會選擇吃價格昂貴的海參、鮑魚,也給自己跟家裡人補一補。可這偶爾吃海參、鮑魚真的可以大補嗎?鮑魚,可能很多人認為它是...
天冷嗑鍋不怕胖 營養師傳授6招聰明吃
歲末年終,天氣逐漸轉冷,與親朋好友邀約聚餐,首選總是熱呼呼的「火鍋」,舉凡麻辣鍋、養生鍋、牛奶鍋、羊肉爐、薑母鴨、酸菜白肉鍋等各有支持者,若加上各種美味食材,更添爽度!許多人誤以為鍋類是較為健康的聚...
多吃燕麥降膽固醇?破除降膽固醇的飲食迷思
近年來膽固醇的角色一直被挑戰,除了美國農業部取消食物膽固醇攝取上限,也有人質疑控制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無關,但臨床上有一群家族性高膽固醇患者,若不積極控制膽固醇,罹患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將會大增...
還在沒時間運動? 小心肌少症找上門!
運動對身心健康有益,也能因著肌力增加預防跌倒失能,但不少人總是感嘆「沒時間」。「怎麼會沒時間?」64歲的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每日上班前步行虎、豹、獅、象等四獸山,走1圈約1個多鐘頭,腳程比許多年...
你以為的暖身食物反而需忌口?禦寒高手的「冬季養生法」
酒越喝越暖、吃火鍋禦寒……殊不知,有些方法不光取不了暖,還可能損了健康。《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提醒你冬季飲食需要“忌口”哪些食物,並送你一份高階“禦寒法”。天冷飲食,有4個忌口1.烈酒不少人認為,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