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維生素D
共找到
573
筆 文章
-
-
2024-05-04 醫療.精神.身心
恐慌症當下怎麼辦?怎改善?醫教6招應對,真的不行就「躺平」
恐慌發作、恐慌症發生時,總是讓人相當的不舒服,且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徬徨無助、甚至感覺像是生命安全正受到威脅。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教自救方法,也建議有相關經驗盡早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以利改善。突然恐慌發作?是恐慌症?醫教觀察,也可能另有原因 恐慌症4大因素:楊聰財醫師表示,恐慌症是一種焦慮障礙,會反覆出現各種不適感,相關因素繁多,不過大致可分為4大因素。若家族中有恐慌症家族史,個人也可能發展出恐慌症。生物因素則如大腦或荷爾蒙等出現相關異常或失衡等。環境壓力則可如生活中的重大變化、事件、創傷經歷。心理因素則如個人性格特徵、經歷、思維等。雖說有些人恐慌發作也可能難以發現明顯的原因,不過大致而言可從上述四點觀察,這幾點也都可能環環相扣。 可以觀察一下是恐慌症?或其他原因引恐慌發作?楊聰財醫師更進一步指出,「恐慌發作」和「恐慌症」兩者很像,但兩者有所不同,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許多疾病皆可能觸發恐慌發作,特定情況下會診斷為恐慌症,民眾可依此參考。 恐慌症相關症狀:從症狀來看,恐慌發作時可能出現心悸、心跳加快。出汗。發抖、顫慄。呼吸短促、透不過氣。感覺哽塞。胸悶胸痛等不適。噁心、腹部不適。頭暈、感覺快要暈倒。冷顫或發熱的感覺。出現麻木、刺痛等感覺異常。失去現實感或自我感。害怕即將失控或即將發狂。害怕即將死去。症狀雖然通常鮮少超過一小時,但通常幾分鐘內就會達到高峰,也可能非常嚴重。 恐慌症4大診斷依據:上述這些症狀在恐慌發作期間出現4個或以上;且擔心發作時可能造成不良後果、或作出不恰當的舉動,達到一個月或以上;並且無法歸因於其他如毒品、藥物、甲狀腺機能亢進、心肺功能障礙等因素,或是無法以其他身心疾病作出更好的解釋,如社交焦慮症、特定畏懼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疾病、分離焦慮症等,就相當有可能是恐慌症。反之,若未符合,則可能為其他原因造成恐慌發作。不過確切還是得經專業醫師診斷。 恐慌症、恐慌發作時怎麼辦?醫教6自救方式助脫離恐懼 不論是恐慌發作或是恐慌症,都讓人相當不舒服,楊聰財醫師也提出6種自救方式,讓民眾在事態發生時當下能夠做出相關應對。 留在原地:許多人會離開現場,可以是一種選擇,但建議留在原地,讓自己習慣、克服當下這實際不具威脅的恐懼。若正在行車,則靠邊停車以策安全。 集中注意:建議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物上,例如手錶上的時間、深呼吸等,清楚明白恐慌感終究會流失,讓恐慌隨時間減緩。 深呼吸:深呼吸每次吸氣時數到三再吐氣,如此也可如前述轉移注意力,並且深呼吸也有助放鬆緊張恐慌的情緒。 創造視覺:恐慌發作的期間腦海會有很多畫面,例如當前害怕的景象,可試著想像創造出放鬆、自在、平靜的景象,並集中注意力在這個畫面。 挑戰恐懼:挑戰恐懼也是一種方法,可試著找出害怕的根源並挑戰,不斷的提醒自己擔心的事物並不是真實的。 放棄抵抗:若發現前述這些方式都做不到的話,可以選擇放棄抵抗,避免因抵抗失敗產生更大的恐慌感。遇到挑戰,「精神躺平」也可以是一種選擇,就讓時間帶走恐慌,注意安全即可。 恐慌症/發作如何治療、改善?醫教6大方向多管齊下 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面對恐慌症、恐慌發作的困擾,楊聰財醫師建議盡早檢查治療,治療方面可包含藥物治療,例如抗憂鬱藥物等,減少恐慌發作的頻率或強度。以及透過認知行為治療,識別恐慌、改變引起恐慌的思維及行為模式,更有效的控制恐慌情緒,並做出因應作為,是個效果顯著的治療方式。 良好生活、飲食改善:日常也可透過培養運動習慣、保持健康飲食、良好的睡眠及作息等幫助改善,像是牛奶等乳製品可攝取色胺酸及鈣、曬過的香菇可攝取維生素D、全穀類及深綠色蔬菜可攝取維生素B群、香蕉可攝取得到鎂,這些都是有助情緒穩定的食材。若容易情緒起伏,建議避免咖啡因、甜食、炸物等。 恐慌日記、支持團體:恐慌發作之後,也可透過日記紀錄人事時地物,以及推測可能的觸發因素、身體反應等,將更有利觀察確切的原因以及針對性治療。另外,也鼓勵建立支持網絡,例如家人、朋友、教會、支持性團體等,提供情感支持、減少孤立。 練習挑戰恐懼來源:正如前述提到的「留在原地」,可嘗試在安全、受到控制的情況之下,逐步的面對、挑戰引起恐慌的情境,也有助逐漸降低恐慌感。 《延伸閱讀》 .創傷後留意4大症狀早檢查,防急性壓力障礙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走出傷痛,時間能帶走一切?心理師教3重點真正走出陰霾!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01 名人.好食課
陰雨總讓你憂愁?一圖看懂如何用2類食材緩解季節性情感障礙
最近雨一直下,心情感覺也好轉不起來,到底為什麼下雨容易使人憂愁,飲食上又可以怎麼吃幫助我們解憂,就讓好食課Titan林世航營養師來為你解惑,教教你怎麼吃才對!陰雨總讓你憂愁嗎?那你有可能有季節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簡稱SAD,於100個人當中,大約就有1.5人有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秋冬及雨季陽光照射時間短,體內血清素含量下降,造成憂鬱、情緒不穩的問題。SAD患者常見症狀1.情緒低落、不穩定,容易生氣或哭泣2.對於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甜食需求大增,有暴飲暴食跡象,也導致體重容易增加3.常常感到疲倦、容易昏昏欲睡4.遠離社交,減少出席社交場合的機會SAD患者飲食建議1.補充碳水化合物可以多吃南瓜、糙米、玉米、地瓜、栗子等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食材,促進血清素合成,並建議減少精製糖的攝取,因為甜食容易使血糖波動起伏大,容易有情緒不穩的問題2.維生素D食材可吃雞蛋、乾香菇、鮭魚、鰻魚、強化牛奶等高維生素D食材,因為研究發現缺乏日照,體內維生素D含量低,就容易有憂鬱傾向,而增加維生素D的攝取,有助於改善症狀!也建議多利用天氣好的時後出出門曬曬太陽,幫助自己透透氣,舒緩身心壓力,也可增加體內維生素D合成【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別再『為雨愁眸』,讓這些食材趕走你的憂愁!】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9 名人.好食課
一換季過敏性鼻炎就跟著來?一圖看懂如何從飲食改善換季過敏
一換季過敏性鼻炎有跟著來,到底要如何改善或緩解這些過敏症狀,好食課Lexie張宜臻營養師整理9項抗過敏營養+2大保健食品報你知!9大抗過敏營養根據《Nutrients》期刊2023年一篇文獻指出,飲食與過敏有著極大的關係,其中高熱量、高飽和脂肪酸、n-6脂肪酸、低蔬果攝取、高加工食品及低維生素ADE與鋅鐵會增加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風險,而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及一些微量營養素則可減經症狀或降低風險!.維生素A:可維持皮膚、黏膜完整性,幫助減少外來物入侵,也可刺激調節T細胞,幫助維持身體對過敏原的免疫耐受性。飲食可吃:豬肝、南瓜、地瓜、胡蘿蔔。.維生素D:具有調節免疫的作用,充足的維生素D可降低過敏性鼻炎風險及異味性皮膚炎的嚴重度。飲食可吃:雞蛋、鮭魚、鰻魚、強化牛奶、日曬乾香菇。.維生素E:具有抗發炎的功效,於動物實驗發現給予維生素E可降低組織胺78%,並減輕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症狀。飲食可吃:堅果種子(葵瓜子、黑芝麻、花生、杏仁)、酪梨、全穀雜糧。.鋅:補充鋅可幫助降低身體發炎情形,並幫助調節型T細胞分化,缺乏鋅則會增加過敏疾病的風險。飲食可吃:牡蠣、牛肉、南瓜籽。.鐵:鐵除了與造血有關外,免疫細胞中也需要鐵來維持其活化狀態。飲食可吃:豬血、蛤蜊、紅莧菜、豬肝。.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透過被腸道細菌代謝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如:丁酸)來預防過敏性氣喘及異味性皮膚炎等過敏問題。飲食可吃:黑木耳、菠菜、地瓜葉、香菇、海帶、青椒。.ω-3脂肪酸:ω-3脂肪酸對於過敏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補充ω-3脂肪酸可幫助改善皮膚屏障功能,減輕過敏性鼻炎症狀,也可減輕一些皮膚搔癢問題。飲食可吃:鯖魚、秋刀魚、亞麻籽油、核桃。.柚皮素:柚皮素主要存在於柑橘皮中,可抑制TSLP(一種細胞激素,會去誘導過敏性發炎),進而預防過敏性疾病。飲食可吃:柳丁、橘子、葡萄柚。.槲皮素:可降低發炎反應,減少血清中IgE和Th2相關細胞激素,降低發炎浸潤情形與過敏性鼻炎症狀。飲食可吃:洋蔥、青椒、蘆筍、莓果(蔓越莓、藍莓)。保健食品1.魚油:富含ω-3脂肪酸,其中這些脂肪在體內會代謝成具有特定抗發炎、減少過敏作用的前列腺素與白三烯素等,幫助我們改善過敏症狀!2.益生菌:好的腸道菌也能造就好體質,有些菌株具有過敏調節的功效,除了目前食藥署審核通過具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功能的特定益生菌、優酪乳(總乳酸菌)等,也可觀察一下一些日常保健用的益生菌是否有副乾酪乳酸桿菌等調整體質功效!【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改善換季過敏!飲食+保健這樣吃】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7 癌症.卵巢.子宮
不是直接去就好!至少要凍卵「x天前」養卵,營養師認證「打造高品質卵子」飲食攻略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晚婚晚生已成為趨勢!而現代女性許多也事業有成,覺得靠男人不如靠自己,忙著忙著就默默錯過了卵子的黃金分水嶺!許多女性為了讓自己保有育兒的選擇權進行「凍卵」,營養師高敏敏提醒想去凍卵的女性,至少要在凍卵前的三個月進行「養卵」,可透過飲食攻略打造高品質卵子。「凍卵前營養素」飲食攻略25歲到35歲是女性生育理想時間,35歲是女性生育的分水嶺!想去凍卵的女性,高敏敏整理了凍卵前「養卵」飲食攻略,告訴你凍卵前該怎麼吃,讓你能打造高品質卵子,贏在結合的起跑點!1.優質胺基酸優質胺基酸給卵泡好的原料,才能排出健康好卵子。尤其精胺酸有助於血管擴張、增加血流量,確保血液將養分運送至卵巢,幫助卵泡發育成熟。→建議食物:雞肉、魚肉、雞蛋、牛奶、黃豆及其製品等2.維生素D若缺乏維生素D會影響卵巢功能、卵泡數量以及卵子品質。→建議食物:菇類、魚類、雞蛋3.好油-維他命E、Omega-3油脂食用好的油脂可促進循環、改善內膜厚度,縮短日後懷孕成功需要的時間。→建議食物:植物油、堅果、藻油、魚油4.輔酶Q10輔酶Q10能提高卵子品質,維持卵巢健康。→建議食物:大豆、橄欖油、牛肉、胡桃5.肌醇(維生素B8)肌醇能幫助卵子發育成熟,提高受精率也可提升胚胎品質。→建議食物:玉米、燕麥、高麗菜6.葉酸(維生素B9)葉酸有助於卵泡成熟也能幫助後續受精卵、胎兒神經系統發育。→建議食物:深綠色蔬菜、柑橘類、全穀雜糧7.鋅鋅能調節細胞生長的重要營養,有助卵泡成熟、增加卵子品質,對於日後受精卵發育也有幫助。→建議食物:生蠔、牡蠣、紅蟳、南瓜籽、牛板腱肉8.植物性雌激素植物性雌激素能可減緩老化及發炎反應,增加取卵數量。→建議食物:豆漿、山藥、板豆腐、毛豆、黑豆凍卵前的飲食禁忌除了上述凍卵前必吃的「營養素飲食攻略」,高敏敏警告,飲食禁忌也是要特別避免,少吃加工品、反式脂肪、精緻糖甜點手搖飲、過量飲酒,這些食物會增加荷爾蒙混亂的機會。高敏敏提醒,成熟卵子從形成到順利排出大約90天左右,建議想凍卵的女性,可在預計凍卵前的三個月開始調理身體,穩定作息不熬夜,除了能打造高品質卵子,也能提升後續的成功機率,贏在結合的起跑點哦!延伸閱讀:.凍卵要多少錢?有年齡限制嗎?流程、費用及副作用一次看.凍卵年紀幾歲前較適合?男生可凍精嗎?.我為何不能懷孕?專家分析4大不孕原因,男女性生育力檢查一次看懂
-
2024-04-26 癌症.飲食與癌症
「這類族群」患乳癌風險較高!防癌從改變飲食習慣做起,醫授3招助你降低風險
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我國現行的乳癌篩檢政策,鎖定了45至69歲這類族群,因為這是最容易遇到乳癌的年齡層。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乳房外科主任黃裕閔表示,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養攝取均衡和適度運動,可降低乳癌風險。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中 尤其這類族群患乳癌的風險較高北市聯醫黃裕閔醫師表示,門診時常聽見病人詢問,該如何降低乳癌風險?黃裕閔說,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乳癌,而且隨著年齡增長,乳癌風險會增加。此外,曾患乳癌或家族中有乳癌病史的人,罹患乳癌風險較高,而BRCA1和BRCA2等特殊基因,也與乳癌風險增加有關,特別是擁有緻密乳房組織的女性,患乳癌的風險較高。黃裕閔說明,預防乳癌的具體方法除了應避免吸煙、減少酒精攝取、保持健康體重、減少壓力外,也應增加蔬果攝取和選擇健康的蛋白質來源,而更年期婦女則可透過這些方法積極減少乳癌風險,並提高自己日常的健康與活力。預防乳癌有撇步!3大方法1次整理黃裕閔為了讓大家更清楚乳癌的預防方法,便將其區分為生活方式、營養攝取與運動方法3方面分別說明:▸生活方式1.停止吸煙:研究顯示,吸菸增加了乳癌發病的機會,努力戒菸及避免二手煙暴露。2.控制酒精攝取:限制每日酒精攝取量,以減少乳癌風險,對於想要進一步降低風險的女性,最好完全戒酒。3.管理體重:肥胖與乳癌存在聯繫,脂肪組織可以產生女性荷爾蒙,並增加患乳癌風險。因此應盡量保持健康體重,可以通過均衡飲食和適度運動來實現。4.減少壓力:長期壓力可能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包括荷爾蒙水平改變,這與乳癌風險有關。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如冥想、呼吸練習、放鬆瑜伽,以減輕壓力並促進身心健康。此外建立支持系統、尋求心理輔導或參加支持小組也可以幫助減少壓力。▸營養攝取1.增加蔬果攝取:蔬菜和水果富含抗氧化物和纖維,可以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並降低乳癌風險。建議每天攝取至少5份蔬果,並選擇色彩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可確保攝取不同種類的營養素。2.選擇健康蛋白質來源:選擇低脂肪蛋白質,如家禽、魚類、豆類,可以維持身體健康並降低乳癌風險。另外,蛋白質的多樣性也很重要,可嘗試不同類型的蛋白質食物,例如豆類、堅果和種子,而過量的紅肉和加工肉類攝取則與乳癌風險上升有關。3.確保足夠的維生素攝取:維生素D和維生素E被認為可能較低乳癌風險。維生素D可參與調節細胞生長和免疫功能。維生素E則是1種抗氧化物,可以保護細胞減少氧化損傷,包括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如鮭魚、蛋黃,以及含有維生素E的食物,如堅果、種子和植物油。▸運動方法1.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可以幫助維持健康體重和心血管健康,同時降低乳癌風險。建議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也可以選擇喜歡的運動形式,如舞蹈、有氧運動課程或團隊運動,以增加運動的樂趣和持續性。2.重量訓練:重量訓練有助於增強肌肉和骨骼,同時提升代謝率,可控體重及降低乳癌風險。建議每週進行至少2次訓練,包括使用自己身體重量的運動或與健身器材結合的訓練,可尋求專業指導或參加課程,以確保正確的技巧和安全性。3.持續運動:建立規律運動習慣對於乳癌的預防效果更為明顯,應努力保持每周至少5天的運動時間,並將其納入日常生活中,這可以通過設定具體的運動目標和建立運動日誌來實現。此外,尋找運動伴侶或參加運動團體也可以增加動力和持續性。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26 養生.營養食譜
杏鮑菇高纖約一般蔬菜3倍!營養師指養生好處,但這樣吃太NG
夜市小吃、鹹水雞、許多料理當中常見的杏鮑菇,口感扎實、別具風味,是台灣常見的食材之一。不過雖然常見,但其營養價值不容小覷。嫚嫚營養師指出其營養、好處,也提醒養生的關鍵之道! 杏鮑菇營養豐富,養生好處多!營養師:纖維約一般蔬菜3倍。 低熱量、蛋白質:嫚嫚營養師表示,杏鮑菇熱量低,100公克僅有40大卡。含有蛋白質2.7-3克,有助維持肌肉量,有利增肌減脂對於素食者而言是相當不錯的植物性蛋白質選擇。也因為口感有嚼勁的關係,杏鮑菇常被做為素肉,也被封上「素食界的牛肉」之稱。當然,若要補足還是以黃豆等豆類攝取最佳。 膳食纖維、β-葡聚醣:100公克的杏鮑菇膳食纖維可達3克,約為一般蔬菜類2-3倍,有助促進排便、維持腸道健康、幫助調控血糖。而且當中還有「β-葡聚醣」的多醣體,雖然同樣腸道無法被吸收,但有利活化免疫系統,對於調節免疫相當有幫助。 鉀離子、減重好處:杏鮑菇也含有非常豐富的鉀離子,100公克可達272毫克,有助鈉鉀平衡、消水腫、防範高血壓。也因為能降水腫、熱量低、膳食纖維高、又有嚼勁,對減重相當有幫助。多咀嚼可延長進食時間,已有相當多研究指出有助減重。 杏鮑菇部分族群酌量或避免,提醒:菇類過敏者也要留意! 杏鮑菇雖然有利身體健康,不過還是有少部分的人要酌量或避免。嫚嫚營養師表示,杏鮑菇畢竟是膳食纖維和鉀離子都非常豐富的食材,腸道狀態較不佳、容易脹氣、腹瀉等等的人,或是限鉀的腎友等族群自然得少吃,尤其限鉀者在吃之前還是應詢問醫師或營養師。也有一些人本身就會對菇類過敏,若有發現過敏症狀也得停下。 網傳杏鮑菇禁忌營養師解說,這種吃法才是真的要注意的! 不能配「鵪鶉」?生吃會中毒?至於網路上有些討論杏鮑菇的禁忌,例如不能與「鵪鶉」的蛋或肉一起吃,會容易長痔瘡、長黑痣;不能生吃,以免中毒等。對此嫚嫚營養師表示,杏鮑菇以一般食用而言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禁忌,並不用擔心。不過營養師提醒,日常少見的禽肉類本就不建議食用,可能會有許多未知的病菌。而杏鮑菇不具有毒性,但本就鮮少生吃,生吃對人的影響還是在於食材不潔,各種食材多是如此。 這樣吃可以,但要注意一件事:杏鮑菇的料理也常見炸物,對此嫚嫚營養師提醒,雖講究身心平衡下偶爾吃炸物是沒問題的,不過若是認為吃炸物多點一些蔬菜就可以較常吃,這般想法恐怕得失望。營養師解釋,不論是杏鮑菇或任何蔬菜,在經過油炸之後營養多會大幅流失,幾乎可以說是「純炸物」,像是炸薯條其實前身也是相當具營養價值的馬鈴薯。因此偶爾吃個心靈健康是不錯,但可別因為多點蔬菜就覺得多吃沒問題。 了解杏鮑菇的特性,部分族群酌量,一般日常可嘗試看看不同的吃法,並注意良好的飲食模式,營養多元且均衡的狀態下更有助養生! 《延伸閱讀》 .香菇助補維生素D利養骨!醫教4招補好補滿。 .養骨如蓋房,別只補鈣!維生素D等7大營養也很重要。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4-04-18 養生.聰明飲食
女性更年期該吃什麼?有助預防2大健康風險的更年期飲食一次看
眾所周知,女性更年期會帶來一系列身體變化,例如隨著雌激素濃度下降,體溫和體重等指標可能會增加。該如何在每個人都會碰上的女性更年期中保持健康?女性更年期可能有哪些疾病風險?所謂的女性更年期,意指女性已經停止月經至少12個月,但更年期症狀可能會比你預期的更早開始。更年期通常從40多歲開始,但最早可以在30多歲或晚至50多歲開始。在此期間,你可能會開始感到熱潮紅、情緒波動和精力不足等症狀,而雌激素的減少可能會開始影響你的骨骼、肌肉質量和新陳代謝。幸運的是,健康、多樣化的飲食和積極改變生活方式有助於減輕更年期症狀的嚴重程度。它還可以幫助預防停經後女性患上風險較高的健康狀況,例如骨質疏鬆症和心臟病。吃什麼有助改善女性更年期健康?在生命的任何階段,均衡的飲食都至關重要,但在更年期,身體需要額外的耐心和照顧,改變飲食有助於預防未來的症狀。必須留意的是,每個女性都是不同的,有不同的需求和症狀,沒有一套統一的更年期飲食標準,但有些食物你可以考慮添加到飲食中或盡可能多吃。1.強化骨骼健康雌激素對骨骼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雌激素濃度的下降,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就會增加,骨質疏鬆症還會導致骨折的風險更大。飲食能對骨骼健康有著正向的作用,以下有一些重要的常量營養素、維生素和礦物質需確保你攝取足夠。.每餐都應攝取優質蛋白質,像是海鮮、豆類、乳製品、肉類和家禽。.鈣是骨骼健康的重要礦物質,良好來源包括乳製品、帶骨的罐裝魚、菠菜和豆腐。.維生素D是由陽光照射到皮膚上時產生,蛋黃、油性魚類和一些強化食品中也含有少量維生素D。.維生素K存在於綠色蔬菜、發酵食品、乳製品和肉類中,對骨骼強度有重要作用。.磷存在於家禽、肉類、乳製品、油性魚類、馬鈴薯、全穀類和豆類等食物中。.鎂是另一種礦物質,良好的來源包括全穀物、菠菜、南瓜子、杏仁和豆類。2.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停經期間和停經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這部分與老化過程以及雌激素下降的影響有關。與雌激素濃度下降相關的體重增加也會導致肥胖、高血壓、2型糖尿病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升高的風險增加,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以下飲食改變有助於降低這種風險。.將飽和脂肪(動物脂肪)換成不飽和脂肪,例如特級初榨橄欖油、酪梨、種子、堅果。.將精緻碳水化合物(白麵包、白米)換成全穀類(糙米、黑麵包、小米)。.每天至少吃5份水果和蔬菜.每週兩次吃兩份油性魚類(例如鮭魚、沙丁魚、鯖魚)。.每天吃一把堅果和種子。哪些食物可能使女性更年期症狀惡化?當你經歷女性更年期時,你所減少和添加的飲食都會產生同樣大的影響。以下是你應該避免的一些常見食物:1.辛辣食物如果你出現潮熱紅和盜汗的情況,可能需要減少辣醬的用量,因為辛辣食物會使體溫升高,進而引發這些症狀或使症狀變得更糟。2.咖啡因咖啡因可能是更年期熱潮紅的部分原因,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完全戒掉它,但過量的咖啡因已被證明會使熱潮紅變得更加嚴重。3.酒精酒精會引發女性更年期症狀,例如熱潮紅、盜汗和頭痛。如果大量飲酒,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會升高,飲酒過多也會增加心臟病風險。4.碳水化合物和澱粉類食物由於女性更年期會減緩新陳代謝,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同樣的,高度加工食品和添加糖的食品和飲料也是如此。總而言之,更年期是一個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女性會經歷一系列嚴重的症狀,而保持均衡的飲食是嘗試緩解女性更年期症狀的好方法。目標是每餐吃各種顏色的全穀物、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全植物性食物、富含鈣的食物,並優化你的腸道健康,以獲得長期健康益處,從而支持健康體重、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症的長期風險。【資料來源】.Menopause Diet: What To Eat To Help Manage Symptoms(Cleveland Clinic).Managing menopause with diet(British Nutrition Foundation).Healthy Eating During Menopause(The Menopause Charity)
-
2024-04-02 焦點.元氣新聞
害怕孩子低人一截?營養師曝3關鍵!突破孩童成長侷限!
孩童一生一次的成長黃金期,家長該如何把握?男孩 12-14 歲、女孩 11-13 歲是骨骼生長的關鍵時刻,家長想幫孩子補出籃球員、模特兒般的體格,讓兒女的成長贏在起跑點,該怎麼辦?所有的健康議題、成長問題,都必須從生活中找答案,才能突破天生侷限、激發小孩體內的成長動力,邁向高度自信的道路!聯華食品旗下保健品牌KGCHECK營養師陳慧玲提醒,影響孩童成長的因素不外乎「營養、運動、生活作息」三大關鍵。平時家長只要多幾個小動作,就能良好掌握這三大關鍵。1.關鍵1:挑對運動,強化骨骼不傷身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兒童及青少年進行每週至少三次、每次六十分鐘的骨骼強化運動,例如跑步、跳繩、籃球、網球、阻力訓練或跳房子等。要注意的是,因為孩子的體溫調節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所以要避免在濕熱的環境下運動,且在運動中務必補充水分,且應避免持續訓練單一部位、單一肌肉群,以免造成運動傷害!家長可陪伴孩童多方嘗試此類骨骼強化型運動,找出孩子喜歡的運動項目,每週持之以恆的快樂運動。➤家長小撇步➤● 讓孩童每週運動3次,每次60分鐘● 推薦的骨骼運動:跑步、跳繩、籃球、網球、阻力訓練或跳房子● 順應孩子興趣來選擇運動項目,事半功倍⚠️ 請注意!運動量別過頭囉!小孩如果過度運動可能會造成身體上的負擔,若孩子是學校球類校隊,每天大量消耗能量的情況下,需隨時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也要多注意食物營養的補充!2.關鍵2:作息需規律,睡得好才能長得好一個孩子要穩定“向上”發展,天天睡飽是必須的!若晚上睡足八個小時,且睡眠品質佳、有足夠的熟睡期,則生長激素在這八小時內大概會分泌四至五次。所以家長應盡量讓小孩在晚上9點前上床入睡,且避免在睡前接觸刺激,以免影響睡眠品質,營養師就提醒家長,睡前2小時盡量不要讓小孩進食,尤其是容易造成亢奮的含糖零食,以免影響睡眠品質及發育!➤家長小撇步➤● 讓孩童9點前入睡● 每日睡滿至少八小時● 睡前兩小時不進食3.關鍵3:只喝牛奶不夠,成長期補鈣有撇步!營養均衡是孩童發育的基礎,若孩子體重過重、喜愛吃炸物甜食,則可能加速生長閉合,因為體內脂肪與糖分導致的胰島素分泌都會影荷爾蒙與生長激素。家長想讓孩童在成長上擁有“高度”自信,除了應注意營養均衡、避免肥胖之外,也應在成長速度閉合前補充「正確的」營養,加強攝取鈣質千萬別選錯了方法,以免造成反效果或是徒勞無功。成長所需關鍵營養A.鈣質:大家都知道鈣質是骨骼的基礎,但是一般人熟知的補鈣方法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有效,例如100ml牛奶的鈣質含量僅有125 mg,但7-9歲孩童的每日建議鈣攝取量卻是800 mg、10-12歲則高達1000 mg,只靠喝牛奶很難滿足孩童的營養需求。營養師建議,若家長特別注重孩子的補鈣狀況,可挑選專為孩童及青少年打造的高鈣補給品,但應注意挑選可信賴的品牌與廠商,最好能將補鈣食品融入日常的飲食生活中,挑選方便食用、口味良好的方式來補鈣,避免引起孩童的反感。B.維生素D:吃盡了足夠的鈣質,還必須讓身體吸收才行。維生素D能夠增進鈣吸收,有助於骨骼及牙齒生長發育!C.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主要成分,除了能夠建造及修復組織,還能刺激生長因子。成長期的孩子若缺乏蛋白質,即使有了生長激素,也無法合成肌肉,更會影響生長發育。平日飲食可以多補充優良的蛋白質,如魚類、雞蛋、黃豆製品、奶類等。➤家長小撇步➤在這個頻繁外食、孩童容易挑食的年代,家長想要更有效、方便的幫成長期孩童補鈣,可依照以下原則挑選食品:● 具成長期關鍵養分:鈣質、維生素D、蛋白質● 選擇經過實驗的專利成分● 滋味好,適口性佳:可融入日常飲食中當早餐或點心,增進孩童食用的意願,持之以恆的補給● 選擇可信賴的大廠牌,注意產品原料的溯源與檢驗報告營養師推薦!聯華食品生醫研究室KGCHECK 《高鈣成長蛋白飲》 就是好選擇!四大優點,幫您把握孩童一生一次的成長期1. 鈣含量足夠,多元配方全面掌握成長關鍵:每杯 KGCHECK《高鈣成長蛋白飲》含930mg鈣質,鈣質含量等於6片起司或9杯牛奶,輕鬆滿足孩童每日的鈣質需求量!且添加維生素D、乳清蛋白(蛋白質)、酪蛋白磷酸胜肽、ABC益生菌,給予成長期孩童完善的營養配給,不僅能抓住鈣質,更能維持骨骼及牙齒生長發育。2. 日本媽媽的秘訣,超熱銷的專利配方:想要在成長上衝刺一把,只補鈣還不夠,KGCHECK《高鈣成長蛋白飲》還特別選用日本熱銷10年的專利成分--水解蛋黃粉Bonepep®,經研究顯示有益於成長期的補給,是連高度注重孩童成長的日本媽媽們都信服的專利配方。3. 味道良好,孩童愛喝:KGCHECK《高鈣成長蛋白飲》沒有小孩排斥的保健品怪味道,僅有適度的奶香味,佐以簡單的果汁粉調味,甜度適中順口,可加入豆漿或牛奶讓小朋友當早餐天天喝,不對補給品產生排斥感。4. 台灣大廠牌出品,產品履歷公開透明,讓家長安心:KGCHECK《高鈣成長蛋白飲》由台灣食品大廠聯華食品出品,嚴格把關食品的品質,包裝上的「產品履歷」QRcode一掃就能看見完整的產品檢驗報告及原料溯源資訊,每一口都喝得超安心,讓家長放心。聯華食品KGCHECK營養師表示,成年前給孩子補營養都不嫌晚!把握成長黃金期,培養孩子的高自信!
-
2024-04-01 養生.保健食品瘋
年紀大肌力就退化?營養師:40歲一定要注意!吃OO提升你的行動和思緒
根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這代表了我們將跨越過高齡人口達百分之廿的門檻,每五個人就有一人六十五歲以上。日本在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但台灣老的速度比日本更快,日本從六十五歲以上占比達百分之十四的高齡社會進入超高齡社會,花了十一年,台灣卻只用了七年,台灣不只是高齡化,而是快速高齡化。營養師許育禎提到,35歲之後,漸漸的出現忘東忘西的狀況,在40幾歲時深刻感覺到在體力跟記憶力都無法跟20幾歲相比,最明顯的就是臉上的膠原蛋白快速流失!為什麼會急速衰老呢?因為我們的蛋白質急速減少。在台灣家庭醫學會也指出,成年人40歲後,平均每10年肌肉量減少8%,而70歲後,每十年會少到15%。這些早晚要面對的狀況,我們必須提早預防,從均衡營養下手,更適時的補充缺乏的營養。已邁入花甲年的知名藝人許效舜,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深切感受: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轉不開罐頭蓋子,那就是一個肌力減弱的警訊。而舜哥不輸年輕一輩主持著外景節目,甚至行動力比外景組員們還好,在同輩的朋友中,體力、反應力都被遙望不可及的羨慕著!另外因為家族痛風病史及膝蓋開過刀的關係,遵照醫生囑咐不斷運動將肌肉及神經都修復歸位,讓他更珍惜身體的保養。英國有句話說 :「You are what you eat!」就是你吃什麼就會變成什麼,健康就如同財富必須好好的經營啊!更有感的建議40歲以前就要開始保養,遇到再來補會來不及啊!在熟齡所需營養關鍵,營養師許育禎特別提到四大重點:第一個是強健體力,蛋白質是建造修補組織肌肉生長的主要原料,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為「增肌」關鍵,預防肌少症的發生。 第二個是激發靈活力,補充營養保養關鍵部位,減少跌倒的可能性。第三個是啟發腦力,多與人群互動預防失智症。最後是提升免疫力,現在病毒讓人不小心生病感染可能就臥床不起。許育禎指出要做到以上四點無法要攝取優質的蛋白質,在原型食物中蛋白質來源是豆魚蛋肉,每餐都要攝取到手掌心大小,才能讓身體有足夠的養分吸收。如果是銀髮族70幾歲的族群,也可以選擇粉末的沖泡營養飲品,加一些五穀、堅果粉下去更增加營養價值,也好吸收。另外營養師許育禎提到熟齡族群可以挑市面上一些含有PS腦磷脂成分的營養補充品,PS腦磷脂中心部分40%都是DHA的成分,對腦神經傳導、學習力、認知力、注意力有幫助。銀髮族同時也需要增強免疫力,例如: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糖巨肽等成分, 都是不錯的選擇,面對現在生活中那麼多的細菌病毒,只有多種營養成分攝取,才能夠調整體質、將身體維持在最好的狀態,不受病毒的威脅。人們隨著歲月衰老是無法避免的自然法則,根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在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這代表了百分之20的人超過65歲,而另一個伴隨著老化引發的狀況「肌少症」,65歲以上的族群每10人會有一人罹患。舜哥在一年半前接觸到一個優質蛋白質讓身體產生了一些變化,他展現了小腿、手臂的線條與硬度,營養師許育禎也驚呼這是優質的白金蛋白足量的補充及良好的吸收率,才能夠有這樣的肌肉線條。同時營養師提到,白金蛋白裡有一個BCAA就是支鏈氨基酸成分,BCAA會刺激幫助肌肉生長的激素分泌,因此補充BCAA可能有助提高肌肉量,愛運動的人攝取能降低運動中疲勞感,也有益於減緩運動後的肌肉痠痛。除了肌肉外,骨頭的狀況同樣也是熟齡朋友們十分注重的課題。市面上有很多種的鈣質補充營養品,包含乳酸鈣、檸檬酸鈣等,其中紅藻鈣是一種鈣含量非常高且容易吸收又不會脹氣的選擇。 這次聰明存肌力的直播提出幾種必備的營養素讓大家能夠快速重點了解。舜哥現在每天補充一包白金蛋白,疲累的時候早晚一包就足夠了,一包蛋白質含量等於2杯牛奶,有助於肌力養成,還含有多種珍貴營養成分,如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糖巨肽,有助於提升保護力,更添加好吸收的紅藻鈣,一包鈣含量等同21杯豆漿,搭配維生素D,有助於骨骼及牙齒的健康,另外還有軟骨素、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有助於維持靈活力,還特別針對中熟齡族群另外添加PS腦磷脂,幫助維持清晰思緒力,尤其是這樣優質的蛋白質搭配一些穀類澱粉、醣類,不但好吸收更有飽足感,讓精、氣、神維持在最好的狀態!面對這個超高速老化的社會我們一定要超前部屬,運動、飲食均衡、營養補充已經變成不分年齡層的必備條件,養生保健不是長輩的專利,應該是一種全民運動。保持活力,靈活動腦維持好體力,老年未來一點也不可怕!白金蛋白哪裡找?愛女人購物網 momo購物 蝦皮商城
-
2024-04-01 養生.保健食品瘋
健康超前部屬 白金蛋白幫你搞定
根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這代表了我們將跨越過高齡人口達百分之廿的門檻,每五個人就有一人六十五歲以上。日本在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但台灣老的速度比日本更快,日本從六十五歲以上占比達百分之十四的高齡社會進入超高齡社會,花了十一年,台灣卻只用了七年,台灣不只是高齡化,而是快速高齡化。疫情之後注重養生保健的觀念提升,加上高齡化社會的警訊,每日為生活忙碌的我們,以及青壯年以上的族群,對於日常健康保健,維持良好的精神與活力,運動、飲食均衡、營養補充已經變成不分年齡層的必備條件。 營養師IVY提到,衰老是一個無法避免的自然法則,35歲之後,漸漸的出現忘東忘西的狀況,若是跨過了一個臨界點大腦急劇衰老,我們稱為「崩塌式的退化」。而在身體的部分台灣家庭醫學會指出,成年人40歲後,平均每10年肌肉量減少8%,而70歲後,每十年會少到15%。這些早晚要面對的狀況,我們必須提早預防,從均衡營養下手,更適時的補充缺乏的營養。已邁入花甲年的知名藝人許效舜,卻仍不輸年輕一輩主持著外景節目,舜哥自豪的在同輩的朋友中,體力、反應力都不差,因為家族有痛風病史及膝蓋開過刀的關係,讓他更珍惜身體的保養,有句話說:「人不理財,財也不理你,而健康就如同財富必須好好的經營」,更進一步的建議40歲以前就要開始保養,遇到再來補會來不及啊! 而在繁忙的生活中,外食族比比皆是,要怎麼樣營養均衡呢?營養師IVY建議盡量以新鮮的原型食材來補充營養,六大類食物盡可能的均衡攝取,其中蛋白質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三大營養素之一,長期缺乏蛋白質,可能導致肌少症、加速失能;蛋白質同時也是構成體內的基本原料,包含體內組織、生長發育和修補的功能等,以各種重要的形式存在於人體中。如果真的太忙了,到超商買瓶鮮奶搭配烤地瓜、無糖豆漿搭配一顆雜糧饅頭,其他像雞胸肉、優酪乳、茶葉蛋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除了原形食物外,科技不斷地進步研發出造福人類的營養品食品,更聰明選擇飲用白金蛋白,精緻的保留蛋白質活性物質提高品質,一包蛋白質含量等於2杯牛奶,有助於肌力養成,還含有多種珍貴營養成分,如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糖巨肽,有助於提升保護力,更添加好吸收的紅藻鈣,一包鈣含量等同21杯豆漿,搭配維生素D,有助於骨骼及牙齒的健康,另外還有軟骨素、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有助於維持靈活力,還特別針對中熟齡族群另外添加PS腦磷脂,幫助維持清晰思緒力,讓健康活力複利增加!面對這個超高速老化的社會我們一定要超前部屬,讓精、氣、神維持在最好的狀態,注重健康、養生保健不是長輩的專利,應該是一種全民運動。保持活力,同時可以儲存肌力,靈活動腦維持好體力,老年未來一點也不可怕!白金蛋白哪裡找?愛女人購物網 momo購物 蝦皮商城
-
2024-03-29 焦點.健康你我他
我的防過敏妙招/居家環境改造 向塵蟎說再見
台灣濕度高,每到春季就是惱人的「過敏」好發時節,家中兩位男孩從小有過敏體質,一旦過敏或感冒來襲,真是苦不堪言,一連幾天不斷的咳嗽、流鼻涕,臉上老是脹紅。最怕半夜莫名高燒的情節上演,搞得我和先生手忙腳亂,常得抱孩子直奔醫院掛急診,幾個小時折騰下來,不僅隔天的班上不成,最終精神不振和小孩一起躺平。過敏的原因很多,現在連孫子們也如實演出,經檢測發現最糟的過敏原是塵蟎,為了抵抗過敏持久戰,遂下定決心同步治療及防禦作戰。首先從改善居家環境著手,為孩子準備吸鼻器、除濕機及空氣清淨機外,再添購專除塵蟎吸塵器,各寢室勤以濕布擦拭,避免使用掃把減少塵埃飛揚。此外,室內擺設力求簡潔,不置放生塵之物,像是絨毛玩偶或布製品等。保持室內空氣暢通,浴室乾爽、衣櫃內清潔,定期勤換洗寢具,床罩、被套、枕頭套及枕頭巾每周換洗,以免塵蟎滋生。為了增強孩子們抵抗力,每天提供強肺的蔬果湯及健腸胃的益生菌。一到放假日就全家去爬山走古道,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或是到戶外公園設施運動增強體力。更提醒家人出門戴上口罩,回家務必先洗手的防範措施。希望我持之以恆的努力,能提升家人的免疫系統,打造強健體質,不讓過敏原趁虛而入。
-
2024-03-13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長期使用類固醇易骨質疏鬆? 醫師提醒「這些人」要注意
高雄1名78歲婦人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已20年,有一次在家摔倒後腰椎骨折,就診後仍背痛難耐。免疫風溼科醫師鄭添財提醒,類風溼性關節炎病友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族群,或因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加速骨質流失,要特別注意。長期使用類固醇易骨質疏鬆?該婦人到中正脊椎骨科接受骨水泥注射後,症狀才獲得改善。鄭添財說,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患早年多半接受長期的類固醇治療。除了體內因發炎致骨質流失,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致使骨質加速流失,因行動不便也增加跌倒造成的骨折。做好3件事控制病情鄭添財建議,患者要控制好病情,避免或減少使用類固醇,口服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並培養規律運動習慣,可訓練平衡感、訓練肌肉力量,「負重」運動更對骨質密度有幫助。持續使用類固醇者要補充「雙磷酸鹽類藥物」,可增加骨質密預防骨折。他提醒,不只類風溼性關節炎,長期使用類固醇的病友都應關注骨質健康,例如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等。此外,年齡大,停經後女性、體重過輕、抽菸、喝酒、缺乏運動等,都是骨質疏鬆的高風險因子。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12 養生.聰明飲食
蛋白質含量比較多且糖份較少 營養師推薦這2種優格最健康
吃優格好處多,營養師娜迪歐(Jamie Nadeau)表示,雖然任何優格都屬優質飲食,但希臘優格與冰島優格(skyr)是最健康的選擇,因為它們糖分較少、蛋白質較多。她說,由於製作方式,使這兩種優格的蛋白質含量較高,但具體份量各品牌略有不同。希臘優格和冰島優格有更多蛋白質今日美國報(US Today)報導,希臘優格是普通優格經過濾後去除乳清或液體。這樣製作出來的優格更稠凝,味道更香濃;由於密度更高,它比一般未經過濾的優格含有更多蛋白質。冰島優格同樣經過過濾,比普通優格需要更多的牛奶,因此這種濃稠的優格是高蛋白之選。例如,100克原味優格約含有3.5克蛋白質,同樣份量的希臘優格含有9克蛋白質,冰島優格則含有10克。優格最好添加脂肪與纖維娜迪歐指出,如果不喜歡希臘優格與冰島優格的濃稠,也不用擔心,因為所有優格都對健康有益,可依個人喜好選一種口感佳、會繼續想吃的。她說,無論選哪一種優格,最好添加些脂肪與纖維,使它成為營養均衡的膳食,例如水果(即使是冷凍的)、麥片、穀麥、花生醬或杏仁醬。優格既是健康的零食,也可當作正餐的一部分。營養專家指出,優格含有鈣、磷、鋅、硒、碘、核黃素、維生素B5與B12。202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吃優格的人飲食品質較佳,肥胖風險更低,纖維、鈣、鎂、鉀與維生素D的攝取量也較高。優格還含有益生菌,有助於腸道健康。益生菌是天然存在於腸道中的活性微生物,也存在於食品、保健食品與美容產品中。專家表示,益生菌能對抗壞菌,維持腸道中好菌的數量。優格的唯一要注意的是含糖量,所幸市售原味優格與含糖優格一樣容易找到。娜迪歐說,她總是查看標籤上添加糖的含量,因為通常都很高,有些希臘優格的添加糖甚至高達18克。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08 養生.健康瘦身
吃素減重常見3迷思!營養師劉怡里4原則教你健康吃素減重
許多人減重都會改吃素,但很多人常問說:「我已經吃素了,為什麼還瘦不下來?」營養師劉怡里破解「吃素減重3大迷思」,但並非人人都適合吃純素或全素,因個人體質而異,建議最好是吃蛋奶素,較有益身體健康。常見的吃素迷思迷思1:吃到素食加工品這些素食加工品都是高鹽分、高油脂的食品,包括素雞、素鴨、豆皮、豆包、油豆腐、香菇、蔬菜等,會愈吃愈好吃,長期將這些加工品全部都吃掉,當然就會發胖。迷思2:吃素想吃得很健康,就吃下大量的蔬果很多人吃素想吃得很健康,就沒有吃蛋白質和澱粉,而會吃下大量的蔬菜水果,殊不知蔬果也富含糖分,導致攝取蔬果糖分過量,也會讓人愈吃愈胖。迷思3:吃素過程覺得好痛苦又不好吃不少人對吃素過程覺得痛苦且不好吃,結果就會吃一些小糕點類食物,不知不覺糖分攝取過多,就會讓人變胖。如何健康吃素減重?1.素食烹調宜水煮、滷、烤等方式劉怡里認為,現在很多素食,經油脂烹調得很香,包括豆皮、豆包、油豆腐、香菇、蔬菜等經油煎炸,油脂攝取很高,建議以水煮、滷、烤等烹調方式最好。2.多吃原形食物吃全素的人,要懂得全榖類、豆類、堅果類間的搭配,多吃新鮮食物的「原貌」,才會營養均衡。3.吃天然豆類或非基改黃豆製品吃天然的豆類或非基改的黃豆製品,例如毛豆、黑豆、豆漿、豆腐、黃豆芽等。吃素會缺乏維生素D,要多曬太陽來補充,以幫助鈣質的吸收。4.吃素搭配辛香料進入更年期的人減重,還要避免出現三高問題,建議吃素可以搭配吃洋蔥、大蒜、薑等辛香料,幫助血液更清,有效降低血脂與膽固醇。蔬食正風行 點餐有撇步時下流行吃「蔬食餐」減重,以吃全穀類、蔬菜水果及豆類食物為主,劉怡里指出,蔬食不等於是素食,蔬食是以健康為取向的飲食,可歸類於吃「蛋奶素」,對健康比較好。很多人點餐方式不對,劉怡里建議,蔬食餐的前菜可以吃生菜沙拉,要少吃糖分高的水果沙拉;主食可以吃全穀飯或胚芽飯,搭配橄欖油或堅果油烹調的蔬菜,少吃熱量高的燉飯、麵食、假牛排等;點心則以水果為主,勿吃素糕點。(責任編輯 葉姿岑)
-
2024-03-06 養生.抗老養生
107歲前都還能獨立生活!美國最長壽人瑞分享樂活秘訣:不管閒事常保身心愉快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全球百歲人瑞的數量不斷增加,長命百歲已不再是口號,甚至朝「呷百二」的紀錄邁進。2024年2月,美國最長壽的老人伊迪絲.賽卡萊莉(Edith Ceccarelli)去世,享116歲的嵩壽,全賴生活規律,並且養成固定運動、飲食多樣化,還有喜樂的處事態度。美國最長壽人瑞116歲逝 生前分享長壽秘訣伊迪絲.賽卡萊莉居住在加州北部小鎮,高齡歲月見證了老羅斯福到拜登總統的各局勢交接,包括經歷過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以及世紀大流感、新冠肺炎等,都得以安然度過。居民把她視為「當地名人」,從100歲生日開始,都會在她的生日前夕(2月4日)舉辦遊行,一起歡慶生命盛事;在107歲前,她都能獨立生活,後來才住進養老院。伊迪絲.賽卡萊莉樂於分享自己的長壽秘訣:不吸菸、定期運動、認真工作、晚餐時適量喝一小杯紅酒,並且保持烹飪、園藝和散步等嗜好,不管閒事常保身心愉快。尤其她一生鍾愛藝術,即使已經超過100歲了,仍積極尋找新舞伴,希望能夠跳一曲美麗的華爾滋,刺激大腦產生多巴胺。8大生活習慣延年益壽我們要如何在日常中做到健康又長壽?根據美國營養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 ASN)年會上發表的觀察性研究顯示,常保下列習慣,有助於延長個人壽命長達20年以上。.保持身體活躍.不吸菸.管理壓力.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不過量飲酒.保持良好的睡眠.擁有積極的人際社交.沒有藥物成癮問題高齡116歲的伊迪絲.賽卡萊莉幾乎完全符合這八種健康的生活習慣,即使年紀大了,仍經常走出戶外曬太陽,幫助身體獲得維生素D,戶外陽光綠意也能讓人放鬆心情。多運動有助延緩失智失能實證顯示,有效的運動能延緩失智、失能,面對老年人口快速成長,陽明交通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李淑貞過去受訪指出,要有足夠的運動量,才能維持身體健康。心肺耐力訓練、肌力訓練、柔軟度訓練、平衡訓練等,都是適合高齡者的運動,可依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搭配使用輔具,讓活動量增加。如果行動能力或活動空間有限,不妨可利用空檔多爬樓梯,上下樓梯有助於肌肉訓練,可有效鍛鍊股四頭肌、大腿肌肉,減少跌倒受傷的機率。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責任編輯 葉姿岑)
-
2024-03-05 養生.保健食品瘋
防年老肌肉流失需靠陽光和保健品!一天曬太陽多久才能補足維生素D?
我們都知道肌肉流失是老化的自然現象,問題是這往往比我們意識到的更早開始,肌肉流失的跡象可能不易察覺,也許你會注意到的是,打開花生醬的罐子有點困難,或是從沙發上跳下來不如以前輕鬆。肌肉減少會限制活動,許多人因此動得更少,如此一來更加速肌肉流失,營養師與長壽健康專家瑟琳娜·潘(Serena Poon)表示,這可能連帶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哪種維生素能減緩肌肉流失?如果隨著時間過去運動量減少,肌肉流失的速度就會加快,導致肌少症(Sarcopenia),當然,運動對此有幫助,但您可能會想知道,什麼樣的維生素能阻止老化相關的肌肉流失加快。沒有什麼神奇藥丸能使人達到最佳健康狀態,瑟琳娜·潘和註冊營養師班-艾什(Lon Ben-Asher)都表示,肌肉健康所需的維生素及營養有多種,不過若一定要選擇一種,他們都認為是維生素D。班-艾什指出,維生素D有助於鈣的吸收,鈣對於骨骼健康與支撐肌肉功能方面相當重要,研究證實了這一點,骨骼報告(Bone Reports)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低水平的維生素D會增加跌倒與肌肉虛弱的風險;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一篇評論指出,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肌少症。原因為何?當維生素D不足時,人體無法適當地吸收鈣或磷,磷是骨骼和肌肉保持強壯需要的另一種重要礦物質。陽光和保健食品補足維生素D瑟琳娜·潘指出,維生素D難以在均衡的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量,維生素D存在於鮭魚、鱒魚、鮪魚、鯖魚、蛋與起司等食物中,但若平常無法攝取足夠多的含維生素D食品,那麼陽光和保健食品可以幫助補充維生素D。班-艾什表示,大多數成年人一天應攝入600-800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補充足維生素D最簡單的方法是確保一周的大多數時間都能在戶外待30分鐘,不擦防曬乳(如果要在戶外待更長時間,30分鐘後再擦寬頻broad-spectrum防曬霜以保護皮膚)。
-
2024-03-03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他命D攝取過量真的會致死 法醫解剖吃補充劑數月卻死亡的案例這麼說
我在2024-2-2發表維他命D這匹死馬,讀者Elliot昨天留言:Man killed by vitamin D supplements, coroner rules(法醫呼籲:維他命補充劑與保健食品的包裝標示上,應加入警示標語與副作用風險)。上面的連結打開的是一篇昨天發表在Business Insider的文章,標題是A man was killed by vitamin D supplements he’d been taking for months. A coroner said the risks of taking too much weren’t made clear(一名男子因服用數月的維他命 D 補充劑而死亡。驗屍官說服用過量的風險沒有被明確標識)。英國廣播公司也在同一天發表Surrey coroner calls for change after 89-year-old’s fatal vitamin D overdose(89 歲老人過量服用維他命 D 致死,薩裡驗屍官呼籲做出改變)。英國獨立報也在同一天發表Man dies of Vitamin D ‘overdose’(男子死於維他命 D「過量」)。紐約郵報也在同一天發表Man dies of vitamin D toxicity — experts warn the risk of overdose is real(男子死於維他命 D 中毒——專家警告稱,服用過量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我現在把這幾篇文章的重點整理和翻譯如下:一名服用維他命 D 補充劑至少九個月的男子死於與血液中維他命 D 含量過高有關的疾病。英國驗屍官的報告稱,包裝上沒有明確說明服用過多的風險。89 歲的英國退休商人 David Mitchener 於 5 月 10 日因高鈣血症(血液中鈣含量過高)入院。高鈣血症會削弱骨骼並導致腎臟問題,例如腎結石,以及心臟問題。 維他命 D 有助於身體吸收鈣,因此如果攝取過多,可能會導致鈣堆積。報告稱,當醫生測試米切納的維他命 D 水平時,結果顯示其處於實驗室可記錄的最高水平。據說死者體內的維他命 D 含量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屍檢顯示,他的維他命 D 水平為 380,「實驗室可記錄的最高水平」。10天後米切納去世。報告中指出,他的主要死因是心臟衰竭和腎衰竭、鈣含量過高以及維他命 D 中毒(也稱為維他命 D 過多症)。這起事件促使薩裡助理驗屍官發布一份報告,敦促監管機構強制要求在補充劑包裝上明確警告過度消費的危險。驗屍官喬納森史蒂文斯 (Jonathan Stevens) 表示,包裝上或包裝內沒有任何警告詳細說明服用維他命 D 補充劑的具體風險或副作用。「過量服用維他命補充劑可能會帶來非常嚴重的風險和副作用,」他在報告中說。史蒂文斯敦促補充劑製造商和監管機構採取更多措施,讓人們知道他們應該服用多少。「除非採取行動,否則未來死亡還會發生」他說。他已致函衛生和社會保障部以及食品標準局 (FSA)。英國食品安全局和衛生與社會安全部 (DHSC) 均表示,他們將對驗屍官的報告做出回應,該報告也已發送給銷售補充劑的公司。延伸閱讀:維他命D 會變成水溶性?中毒要非常努力?原文:維他命D過量致死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28 焦點.健康你我他
健檢報告7項紅字,健康亮紅燈!調整作息補鈣多睡多運動,盼延緩骨質流失
收到健康檢查報告:「腹部輕度脂肪肝、腰椎骨質疏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看到報告中出現了六、七項紅字,著實受到不小驚嚇,身形瘦高的我,隨著年歲增長,總以為「能吃是福」,對吃不忌口。年初因下樓沒留意,竟像溜滑梯直接滑坐在地面,當下起身無大礙,但隔天起床卻感受到下背疼痛。憶起家醫科醫師依據健康報告曾提醒我,平常務必要緩步,腰椎骨質密度為-3.1,屬於嚴重骨質疏鬆,跌倒或意外造成骨折的機率相當高,不可不慎,這次我竟然大意滑跤,實在危險。前往醫院接受X光檢查,證實為腰部扭挫傷,骨科醫師建議我要好好休息一周。新的一年,我規畫在飲食、運動和睡眠三方面,都能有正確認知以及持續的執行力。首先,每天要攝取充足鈣質及維生素D,像黃豆製品、黑芝麻、綠色蔬菜等富含鈣質食物;其次,要貫徹每周至少二次的瑜伽伸展;研究指出,每晚睡眠低於5小時的婦女,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高,因此我每晚的睡眠時間應達7小時,才能保持身體健康。有健康的骨骼支撐身體,才能夠自如地活動,展望新的一年,我能透過鈣質食物的攝取、維持固定肌肉強化的運動習慣,以及良好且充足睡眠,以延緩骨質流失的速度,保持身心平衡。
-
2024-02-18 醫療.骨科.復健
現代人痠痛多來自久坐!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坐姿挺直就是很好的訓練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會不斷流失,從30歲開始,肌肉量每十年以3%至8%速度流失,肌肉不足會影響生活各種層面:平衡變差導致走路不穩、容易跌倒、身體痠痛,肌少症也容易有代謝問題,嚴重者甚至影響心肺功能。因此,要維持住健康,肌肉至關重要。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指出,當人的肌肉不斷流失,又缺乏鍛鍊,身體會開始去配合沒有力量的肌肉,導致肌肉更加萎縮,駝背更嚴重、走路更容易跌倒,生活處處是危險。而人的腿部是我們的「第二心臟」,要好好訓練不一定要到健身房,光是把每天的「坐姿」坐端正,其實就會訓練到全身的肌肉了。大肌肉群、小肌肉群分別鍛鍊,身體不失衡。人體的肌肉群非常複雜,且相互牽動,有時「背痛」不一定是背部肌群出問題,而是其他肌群的過度拉扯,導致位移等狀況。簡文仁表示,一般民眾可透過「大肌肉群」、「小肌肉群」來分別鍛鍊即可,就像是電影中的主配角一樣,一旦任何一方偏廢,都會導致身體失衡。簡文仁指出,大肌肉群屬於人體常用的肌肉,像是拉單槓時用到的二頭肌,伏地挺身用到的三頭肌,深蹲時則會用到股四頭肌,但凡手臂、大腿、腹部、背部肌肉都可以歸類其中;而小肌肉群則較不常用,例如「指力」,捏、撕、夾都屬於手指小肌肉,通常靈巧的動作都得靠小肌肉,脊椎骨內連結每節脊椎的肌肉也是小肌肉的範疇,站立需要大肌肉群,但「平衡穩定」就需要小肌肉群。現代人痠痛多來自久坐,坐姿挺拔很重要。現代人動不動就腰痠背痛,時常得「進廠維修」,找中醫針灸、推拿整復,但其實關鍵點也在肌肉。簡文仁說,現代人痠痛現象普遍來自「久坐」,當坐姿維持太久,肌肉、關節都沒有移動,組織長期在相同位置上,容易給肌肉太大壓力;若加上坐姿不良,許多肌肉甚至器官都會受到額外的扭力與壓力,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肌肉慢性拉傷,甚至影響到神經血管,導致痠痛不斷。「坐姿挺直就是很好的訓練。」簡文仁指出,光是保持背桿挺直,腳好好地放在地板上,頭頸部維持不下彎,就可以訓練到全身常用的肌肉群了。把這些維持身體姿勢的耐久肌訓練好,痠痛情形就可以獲得根本性的解決;很多人光是要維持挺拔的坐姿10秒,就覺得受不了,不自覺就會肌肉癱軟,代表耐久肌非常欠缺訓練。簡單起立、坐下,就可訓練連結膝蓋的肌肉。簡文仁也分享自己維持肌力的方式,首先一定是養成維持挺拔坐姿的習慣,另外則是每天安排一段時間運動,可以是很簡單的起立、坐下,就可以訓練連結膝蓋的肌肉,避免肌肉收縮力不夠,造成膝蓋不斷受到傷害;甚至在看書、辦公坐著時,也可以伸懶腰、拉筋,避免組織沾黏。若要加強訓練,也有許多運動方式可以選擇。簡文仁表示,人體的核心肌力包括骨盆底肌、背肌、腹肌、腹橫肌、腹直肌、腹斜肌、胸肌等等,彼此協作固定住全身,就是一項訓練。因此抬頭、挺胸、縮小腹,姿勢固定住後進行走路,就是一項全身核心肌群的訓練了,若要加強,則可以再加快、加大步伐,只要保持姿勢挺拔、不要讓身體肌肉垮掉,就可以強化肌肉的耐力,避免肌少症。補充肌肉原料咪唑胜肽化合物,搭配維生素D,增肌更有力。民眾日常選擇營養補充品時,避免骨質疏鬆得補鈣,而加強肌肉合成作用則可補充咪唑胜肽化合物。簡文仁指出,咪唑胜肽化合物是人體肌肉中既存的元素,是多項胺基酸的組合,就像鮭魚洄游一次好幾千里,要不斷擺盪魚身就得靠肌肉持久性,而維持肌肉持久性的成分之一,即為咪唑胜肽化合物。簡文仁說,現代人大部分營養過剩,年輕時吸收力強,但隨著年齡增加,營養流失速度加快,透過營養補充品來增加人體所需的營養素,確實是一種選擇。雖然人體會自行產生咪唑胜肽化合物,但一樣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加快流失,且較難從日常飲食中補足身體所需的量,所以額外補充保健食品很重要,另外,如果能同時補充維生素D,維持健康肌肉更事半功倍。他也提醒,並非補充營養素就不用運動,運動仍是最根本的方法,彼此相輔相成,才能保持身體肌肉不失衡,迎接健康的銀髮人生。維持肌力撇步1.維持坐姿挺拔,鍛鍊耐久肌。2.每天安排一段時間運動。3.走路時抬頭、挺胸、縮小腹,就能練到全身核心肌群。4.加快、加大步伐可加強訓練。5.補充肌肉原料咪唑胜肽化合物,增肌更有力。
-
2024-02-18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能吃什麼?補品、中草藥可以吃嗎?地中海飲食5秘訣有助抗發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除了靠藥物治療,日常也應避免吃容易引起發炎反應的食物。地中海飲食是最適合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一種飲食方式,能維持營養降低發炎。醫師更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可進補」,吃補品等於火上加油,讓亂了套的免疫系統更強大。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為自體免疫疾病,為一種慢性漸進式破壞關節的疾病,常侵犯手部小關節。患者初期會有疲倦、很累、精神不佳、胃口不好、體重減少、晨間僵硬感等全身症狀,關節腫脹達6周以上。好發於40歲以上女性,女性患者約是男性的3倍。臨床治療多為緩解疼痛,抑制發炎及減緩關節破壞。類風濕關節炎不可以吃什麼食物?也因為是發炎症狀的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靠藥物治療,飲食方面應避免吃容易引起發炎反應的食物,如苜蓿芽、油炸食物等盡量少吃,並減少紅肉、甜食、加工食物的攝取,菸酒也要戒掉。類風濕性關節炎能吃什麼?日常飲食大原則就是「均衡飲食」,食物愈粗糙愈好,整體而言,以地中海飲食最有助抗發炎,此外還要攝取適度的鈣、含鐵食物。根據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轉載臺北榮民總醫院營養部楊子穎營養師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季刊》的撰文,地中海飲食5秘訣可維持營養降低發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地中海飲食5秘訣秘訣1:全榖雜糧類取代精製澱粉,減少甜食。秘訣2:大量攝取蔬菜和水果。每天目標至少要攝取5份的蔬菜和水果。祕訣3: 減少紅肉及加工肉品的攝取,以魚、海鮮、蛋、家禽或豆製品為主。秘訣4:每日攝取低脂乳製品,以攝取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秘訣5: 使用新鮮香料來減少調味料使用。(資料來源/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類風濕性關節炎能不能吃補品、中草藥?診間常見許多病患問醫生,補品、中草藥能不能吃?其實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自體免疫系統錯亂,攻擊身體組織導致發炎,並不是免疫力不夠。彰化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田雅之曾受訪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不可進補」,吃補品等於火上加油,讓亂了套的免疫系統更強大。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也認為,補品、中草藥等都不建議,而麻油雞、薑母鴨等進補食物能免則免,否則常常一吃就發作疼痛。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才能避免免疫失衡類風濕性關節炎沒辦法斷根,但並不是絕症,患者最重要的還是配合醫囑持續治療,不要擅自停藥,或胡亂服用消炎止痛藥、來路不明保健食品或中草藥,避免發炎因子持續破壞關節,導致關節變形。應遠離抽菸、壓力、長期不當飲食和加工食物,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熬夜、多運動、多攝取新鮮食物且飲食均衡,藉此降低體內慢性發炎風險及免疫失衡危機。【資料來源】.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疾病百科/類風濕性關節炎
-
2024-02-17 養生.保健食品瘋
葉黃素、B群、益生菌、鈣片... 這些保健品你吃對了嗎!該怎麼吃?哪些人需補充?營養師解惑
對工作忙碌、營養不均的現代人來說,藉由補充保健食品來維持身體健康機能成為一種選擇。長時間使用3C產品,擔心影響視力時,有人會補充葉黃素來保健眼睛;加班熬夜、勞累不堪時靠維生素B群來補充體力;或是長期有排便困擾、過敏體質的人補充益生菌來調節腸道菌叢及免疫系統……。這些常見的保健食品到底有何功用?該怎麼吃?哪些人需要補充?雙和醫院營養室營養師陳薏丹從專業角度為你一一解惑。葉黃素 3C電腦族防黃斑部病變由於葉黃素無法靠人體自行合成,因此飲食是葉黃素唯一來源,深綠色及黃綠色蔬果,如菠菜、地瓜葉、南瓜、玉米等為富含葉黃素的食物來源,但根據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調查,大部分的人蔬果量皆攝取不足,加上使用3C產品的時間過長,因此可藉由補充保健食品來攝取葉黃素。市售保健食品的葉黃素可分為「游離型」和「酯化型」2種,游離型葉黃素可直接在小腸被吸收,而酯化型葉黃素則需透過腸道酵素輔助分解才能吸收,因此建議於飯後補充,與食物中的油脂混和消化,以增加吸收率。葉黃素的補充重點在於持續性而非劑量高低,日常保健補充劑量只需6毫克就夠,除了注意補充劑量外,葉黃素需長期且穩定的補充才能提高血中葉黃素濃度。主因黃斑部獲得葉黃素的速度非常慢,因此短則2個月才能增加、半年期濃度才能維持有效穩定。維生素B群 女性、熬夜、素食者必需維生素B群含有8種水溶性維生素,包括B1、B2、B6、B12和B3(菸鹼酸)、B5(泛酸)、B9(葉酸)、B7(生物素),主要的食物來源包括魚、蛋、牛奶、瘦肉、深綠色葉菜等。維生素B群的主要作用是擔任輔酶參與能量代謝,就是將食物裡的營養轉化成身體所需能量。也因此維生素B群攝取不足時會造成代謝能力下降,身體就會感到虛弱無力。由於人體需求量不高,只要每天飲食均衡,不致造成維生素B群缺乏。不過還是有些人需額外補充維生素B群,像是吸收能力不好的老年人、長期吃全素者,還有生理期時容易貧血、頭暈的女性,以及經常熬夜、作息不正常的人,需要補充維生素B群提升代謝力。維生素B群的補充劑量以產品標示為主,且因維生素B群為水溶性的維生素,過量的維生素B群會隨著尿液排出,因此過度補充對身體無益。若擔心吃了維生素B群晚上會失眠,建議可於白天補充。益生菌 調整腸道健康和過敏體質者益生菌是腸道內有益菌的統稱,只要是有益健康的細菌都可稱為益生菌。益生菌是許多家庭的必備保健食品,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可達到不同的保健效果,如調整腸道健康、調節免疫功能等功效。通常家長會給孩子補充益生菌,多因小孩便秘和過敏問題,不過小孩如果不愛吃蔬菜,缺乏膳食纖維,還是無法在體內養出好菌,如能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做為益生菌養分,就能提高養成腸道好菌功效。臨床顯示洋蔥、蘆筍、蘋果、香蕉、牛蒡、黃豆等食物富含膳食纖維,有助益生菌生長。選購益生菌產品時,民眾可以評估自己的需求,並選擇對應功效的益生菌菌株,並連續補充6個月,才能達到保健功效。鈣片 更年期女性和素食者慎防骨鬆日常飲食中可從乳製品、豆製品或堅果種子類等補充鈣質,隨著年齡增長,人體骨質就開始像溜滑梯一樣,慢慢下滑流失,至中年以後骨質會逐年減少0.3至0.5%,因此攝取足夠的鈣可減緩因年長而流失骨質的速度,特別是更年期女性以及素食者,更需注重鈣質的補充。市售鈣片種類眾多,其中碳酸鈣、磷酸鈣、檸檬酸鈣和胺基酸螯合鈣有什麼差別?又該如何選擇?碳酸鈣和磷酸鈣的鈣含量為40%,不過腸胃不好的人吃了容易脹氣、便秘,檸檬酸鈣的鈣含量為20%,胺基酸螯合鈣的鈣含量也約是20%。但吸收率相比,胺基酸螯合鈣的吸收率高達90%,其次則為檸檬酸鈣,吸收率為35%,而碳酸鈣和磷酸鈣的吸收率為25至30%。要讓鈣質能有效吸收,還得有維生素D的幫助,因此每天可在陽光下散步10至15分鐘幫助維生素D生成,也可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鮭魚、黑木耳以及菇類等),促進鈣質吸收。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建議,青少年、成年人及年老者每日建議鈣攝取為1,000至1,200毫克,但因每次的鈣吸收飽和量為500毫克,建議依照產品標示分次服用,以達到一天所需的量。魚油 一週吃魚少於3次可額外補充魚油的主要成份為Omega-3脂肪酸,其中包括DHA、EPA。DHA與腦部和眼睛血管相關;而EPA能抗發炎、降低血脂。日常飲食可選擇鮪魚、鰤魚、鯖魚、秋刀魚、鰻魚、沙丁魚和鮭魚等富含魚油的深海魚類、海藻或藻油作為攝取Omega-3脂肪酸的來源。孕婦和哺乳中的媽媽每日需要200毫克DHA,每週攝取1至2份的魚類即可滿足需求量。由於魚油為脂溶性,與脂肪一起補充較能吸收,因此建議餐後或隨餐吃,效果更好。有些人會擔心魚油是否有重金屬殘留?由於市售魚油多為小型魚萃取製成,不致有重金屬殘留問題;選購時也可多注意產品的重金屬檢驗報告說明。衛生福利部建議每日魚油(DHA+EPA)攝取應小於2克,因此民眾購買市售魚油商品時應查看其標示避免補充過量,而且魚油具有抗凝血的特性,不能與凝血功能異常、或者服用相同藥理功效的藥物一起食用,如果民眾本身有凝血功能不全、懷孕32週以上或近期有開刀者,則不建議補充魚油。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17 養生.保健食品瘋
4類食物可補鈣 但吃過量易消化不良!補鈣什麼時間吃最好?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九成台灣人缺鈣。鈣是人體中含量最高的礦物質,99%的鈣存在骨骼與牙齒中,1%分布在血液、細胞內液、肌肉及組織中,不僅與骨骼生長有關,也促進血液凝固、協助肌肉收縮、協調神經系統傳導等功能。若缺鈣,容易導致骨質疏鬆或凝血異常;不過,鈣補充太多,容易消化不良,甚至提高結石發生率。4類食物補充體內的鈣健康成年人每日鈣的建議攝取量為1000mg,13至18歲為1200mg;常見高鈣食物,如起司、牛奶、優格、優酪乳、黑芝麻、傳統豆腐等都是很好的來源。1.乳製品:一杯牛奶約能提供250毫克鈣質,若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可選擇發酵過的起司、乳酪、優酪乳等乳製品。2.深綠色蔬菜:芥藍菜、蘿蔔葉、紅莧菜、小白菜、白莧菜、青江菜、蚵仔白菜、紅鳳菜及地瓜葉,都是高鈣的蔬菜。3.豆製品:可選擇傳統豆腐、小方豆干、豆干絲、大豆干等豆製品;黃豆、黑豆也富含鈣質,建議喝豆漿不要濾渣。4.堅果類:黑芝麻、山粉圓、奇亞籽、杏仁片、杏仁果、無花果、亞麻仁籽的鈣含量豐富,每天至少吃一把堅果。5族群宜補鈣一般成人男性在30歲、女性28歲後,鈣會以每年0.3至0.5%的速度流失,加上現代人多以外食為主,常攝取到高蛋白質、高鈉、高磷及過量攝取咖啡等因素,都易使鈣流失。建議以下族群可以適當補鈣,若同時補充維生素D,能幫助鈣吸收。1.少曬太陽者2.13至18歲青少年3.銀髮族4.外食者5.常喝咖啡或喝酒者補鈣什麼時間吃最好?常見鈣片有海藻鈣、碳酸鈣、乳酸鈣、檸檬酸鈣、葡萄糖酸鈣和胺基酸螯合鈣。碳酸鈣在胃酸的環境下吸收較好,建議隨餐或飯後服用;海藻鈣、檸檬酸鈣、胺基酸螯合鈣的吸收不受此限制,建議在睡前補充,幫助睡眠。腸胃吸收鈣質能力有限,每次服用鈣片不宜超過500毫克,每日總攝取量(含食物與鈣片)勿超過2000毫克,過量攝取可能會出現便祕、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腎結石及高血鈣等副作用。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2-14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D能透過日曬及飲食補充!搭配「1物」一起吃更能促進吸收
維生素D(維他命D)有「陽光維生素」之稱,是人體唯一可透過足夠日曬自然合成維生素,亦能從飲食攝取而得。過去以為維生素D僅能增進鈣磷吸收,預防骨質疏鬆,但近代研究發現,維生素D是一種類固醇荷爾蒙。維生素D作用全身維生素D有多種形式,主要為維生素D2和D3。維生素D2存在於植物身上,是麥角固醇通過光合作用所生成;維生素D3則是透過陽光照射皮膚,經由皮下的脫氫膽固醇與陽光中紫外線反應所生成。維生素D功能非常多,幾乎可以作用在人體的每一個器官,有助鈣質吸收、降低骨質疏鬆風險外,還有增強免疫力、抗發炎、抗過敏,減少感冒的機率。有睡眠障礙的人可能維生素D攝取不足。維生素D也與多種慢性病的預防與預後有關,如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研究發現,提高血清中維生素D的濃度,可能可以降低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機會,如第一型糖尿病、紅斑性狼瘡、關節炎、氣喘等。維生素D如何補充?1.曬太陽:人體皮膚接受陽光的照射後,能合成維生素D,建議選中午11至13時紫外線最強時段,每天曬太陽10至15分鐘。2.天然食物取得:維生素D2主要來自植物性食物,如酵母、蘑菇、香菇、黑木耳、藻類等。維生素D3主要來自動物性食物,多吃鮭魚、鯖魚、鮪魚、肝、蛋黃、乳酪等食物,有助於補充維生素D。3.維生素D補充劑:怕曬黑、住高樓陽光被遮擋的民眾,建議可額外攝取維生素D補充劑,一般成人建議每日補充400~2000 IU的維生素D。維生素D3為脂溶性,搭配油類攝取更能促進吸收,飯後吃效果好。維生素D能有效提升鈣吸收60%,若同時補鈣,能促進骨質強壯。攝取過多維生素D,會導致鈣質在血液中堆積,引起惡心、嘔吐、虛弱、頻尿,甚至骨骼疼痛、鈣結石。需補充維生素D族群1.日曬不足者2.膚色較深者3.中老年人4.腸胃道功能不佳者5.慢性病或自體免疫疾病者
-
2024-02-10 養生.保健食品瘋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吃 營養師曝3狀況才需要額外補充保健品
從藥妝店和藥局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可以看出台灣人很愛吃保健品。人體需要各類的營養素,來幫助維持健康,不過,一旦某種營養素攝取過量,就可能會衍生出毒性。正常人不見得需要 3狀況才需要吃保健品一般人平時飲食均衡、睡眠充足,沒有什麼症狀或毛病的人,其實不見得需要吃保健品。只有3狀況才需要額外補充保健品,分別是驗血報告中真的有缺乏、身體正在大量消耗能量、對於某種營養素的吸收或攝取較差等。市售常見10種保健食品,分別為綜合維他命、維他命A、維他命B群、維他命C、維他命D、維他命E、魚油、鈣片、葡萄糖胺、葉黃素等,但該怎麼吃?自今天起一連10天,將系列報導教您正確吃對保健食品方法。現代人生活忙碌,外食多,要均衡攝取營養並不容易,因此許多人會選擇吃綜合維他命補充營養,幫助維持健康。一般綜合維他命含12至26種營養素,除8種維生素B群外,會額外添加脂溶性維生素A、D、E、K、水溶性維生素C,各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有些添加膽鹼、肌醇、生物素等。綜合維他命 含各類營養素維生素B群功能,與維持能量正常代謝、神經系統及皮膚黏膜健康相關,其中維生素B6、B12及葉酸,又與紅血球形成有關;維生素C能促進膠原蛋白形成,具抗氧化作用;維生素D能促進鈣吸收;維生素E有抗氧化、維持細胞膜完整性。鈣幫助骨骼發育、鐵有助血色素形成、碘為合成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鋅與生殖功能有關、鉻可維持醣類正常代謝。維他命過量 增加肝腎負擔許多市售的維他命劑量經常超過每日參考值的數倍,甚至數十倍,但任何營養素吃多了會傷身,譬如常見的水溶性維生素C及B群,若水分攝取不足或腎臟功能不好,如果吃了大劑量的綜合維他命,反而會增加肝腎負擔。綜合維他命含有維他命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溶解於油脂中才能有效吸收,建議飯後攝取較佳。要留意盡量挑選較天然的維他命,避免添加太多添加物如香料、甜味劑、食用色素、甘油等產品。4天然食物 取代綜合維他命1.發酵蔬菜:韓式泡菜、黃瓜、蘿蔔、大白菜等經過乳酸菌發酵的蔬菜,一周吃3次,每次100克,有益身體健康。2.綜合堅果:每天飲食中吃一把綜合堅果,如杏仁、核桃、腰果、巴西堅果、胡桃等,能提供天然的維生素A、E、D,以及人體必需維生素脂肪酸、鎂、鈣、鉀等營養素。3.海藻類:海藻富含碘、鐵、鈣、鉀、菸酸、磷、錳等56種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每天可吃半碗的量可維持身體健康,但因海藻含碘高,有甲狀腺功能障礙的族群,食用前應諮詢醫師或營養師。4.貝類:牡蠣、蛤蜊、淡菜、扇貝等貝類,是低脂的蛋白質來源,富含礦物質。建議一周可吃3次,每次一個手掌大小。4族群適合吃綜合維他命1.外食族:總是在外解決三餐的人,吃綜合維他命可高效補充多元營養素。2.素食者:茹素的人普遍缺乏存在動物性食品的維他命B12、鈣、鋅、鐵等營養素。3.銀髮族:長者消化與吸收能力比較差,無法有效利用食物中的營養素。4.孕媽咪:懷孕及哺乳期間,需幫寶寶提供各種營養。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06 養生.保健食品瘋
人人都需要補充維他命D?專家:這種信念有一個非常貪婪的內幕
我在大前天(2024-1-30)發表飲食抗癌,科學揭秘,介紹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醫師吳教恩剛發布的一支影片,而其中一句話是「這支影片所要傳達的最主要訊息是,目前沒有任何臨床證據顯示攝取某一特定物質,例如維他命D,是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或減緩癌症的惡化」。文章發表後約半小時,讀者Elliot在回應欄裡留言分享一篇文章Vitamin D: Can we Finally Stop Beating this Dead Horse?(維他命 D:我們終於可以停止鞭打這匹死馬了嗎?)。Beat a dead horse(鞭打一匹死馬)是美國成語,意思是「徒勞無功」或「浪費精力做沒意義的事」。當然,要是您像Elliot一樣,把它翻成「死馬當活馬醫」,我肯定是會給您拍個響亮的馬屁。這篇文章是發表於2024-1-29,作者是微生物學/免疫學博士Andrea Love。 她是美國萊姆病基金會執行董事,也是Immunologic(免疫邏輯)部落格版主。她還在非牟利組織《公正科學研究所》(Unbiased Science Institute)主持播客(podcast),致力於傳播正確的科學資訊。這篇文章的副標題是Vitamin D deficiencies are vastly exaggerated and supplements don’t improve health outcomes, but this belief has a very seedy underbelly(維他命D 缺乏症被過度誇大,而補充品並不能改善健康狀況,但這種信念有一個非常貪婪齷齪的內幕)。這個貪婪龌龊的內幕就是,這十幾年來維他命D狂熱的罪魁禍首是Michael Holick醫生,因為他藉由操弄「維他命D正常值」而塑造了「人人都需要補充維他命D」的假象。事實上,有關Michael Holick醫生如何操弄「維他命D正常值」,我在4年前就已經發表了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以及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虐童反證。我也在3年前發表的缺乏維他命D得新冠的機率會上升,預後也較差?裡面說:「有趣的是,江坤俊醫師在他的《一天一D:維他命D幫你顧健康》這本書裡就有說他是師承「維他命D之父Michael Holick」。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要趕緊撇清,在臉書文章的一開頭就說『我不想神化維他命D,它也只不過是個營養素,和我一樣普通』。只不過,江醫師這幾年來不遺餘力地提倡維他命D補充劑,早就是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台版維他命D之父』」。我也在去年發表的維他命的實話與胡說裡面說:『台灣有位江醫師曾在Michael Holick的實驗室進修,而回台後他也大力提倡維他命D,儼然成為台版的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我為了要對抗他傳播維他命D偽科學,在2020年3月11日發表新書維他命D真相。在這本書裡我詳細說明科學家是為了要治療佝僂病而發現維他命D。我也說:「在這五十多年來,花了成千上億的研究經費,做了數百個臨床試驗,最後的結論是,『佝僂病」是維他命D補充劑唯一被證實有預防或治療效果的疾病』」。Andrea Love在文章的一開始就說,在浪費了數萬億研究資金所做的數千項研究之後,維他命D補充劑對健康的益處仍然無法獲得證實。(版主加註:但這股讓人瞠目結舌的龐大研究經費卻成就了無數醫生教授的名和利)在靠近文章結尾處Andrea Love說:許多專業組織,包括 USPTF、美國國家醫學會、美國內科醫學委員會基金會和美國臨床病理學會,現在都支持「不要開立基於維他命D 的篩查」,以更恰當地反映這樣一個事實:這些測試在醫學上是不必要的,浪費金錢、時間和資源,並助長了普遍維他命D 缺乏的錯誤信念。此外,內分泌學會正在徹底修改其關於維他命 D 的指南,拋棄 Michael Holick 精心挑選的利潤驅動的主張,並僅使用可靠的隨機對照和臨床相關數據。這實際上有點令人悲傷,因為在他早期的職業生涯中,Michael Holick是處於維他命 D 相關研究的前沿,但此後卻宣揚了損害集體健康的極端信念。不幸的是,這種情況比人們意識到的更為普遍。很抱歉告訴大家一個壞消息,但已經有無數高品質的隨機對照試驗評估了維他命 D 補充劑與健康結果之間的潛在因果關係。你總是能找到一項較弱或設計不佳的研究來支持某件事,但這就是證據品質很重要的原因。根據人體數據:補充維他命D並沒有健康益處。.它不能預防傳染性呼吸道疾病,也不能減輕症狀嚴重程度,包括 COVID-19。.它無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心房顫動或其他心臟疾病。.它不能預防癌症,包括大腸直腸癌、原發性浸潤癌和原位癌。.它不能防止跌倒、骨折或提高骨礦物質密度。.它不會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它不會調節身體組成或減輕膝蓋疼痛。.它不能改善與年齡相關的黃斑部病變、認知功能或頭痛頻率。.它不會提高運動表現。.它甚至沒有降低全因死亡率。版主結尾加註:關於「我們終於可以停止鞭打這匹死馬了嗎?」,我的回答是「還早得很!」。後記:這篇文章發表後約1小時,讀者Chean留言:謝謝教授,我就是使用好多年每天維他命D 2000IU 後,誘發免疫失控的影響者,全身性脂漏性皮膚炎,不堪其擾影響生活,停用後好很多,但症狀還是輕微存在。原文:維他命D這匹死馬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31 焦點.健康你我他
有強健的膝蓋才能樂活,分享醫師叮囑保護膝蓋的良方!「五種營養素」的天然食物要多吃!
運動雖然有益身心健康,但稍有不慎也容易遭致傷害。我年輕時喜愛慢跑,耳順後,「膝蓋痠痛」卻成為揮之不去的「症頭」。媒體上常刊登治療膝蓋痠痛的藥品廣告,林林總總,但成藥吃多了,有傷肝、傷腎的風險,令我望而卻步、不敢貿然嘗試,倒是醫院骨科與復健科醫師的叮囑中肯實在,成為我平時養護膝蓋的有效藥方。隨著年歲增長,膝蓋漸次老化,運動須量力而為,運動前一定要暖身、戴護膝、拄拐杖、穿鞋底柔韌有彈性具緩震效果的球鞋,選擇寬平的路面活動,避免雙膝跪地,空閒時可熱敷膝蓋。三餐飲食酌加有益膝蓋養護的天然食物,譬如含維他命C的芭樂、橘子、花椰菜等,抗氧化幫助骨骼增生;含維生素D的黑芝麻、麥片、豆腐等,具骨頭保健功效;含β-胡蘿蔔素的紅蘿蔔、地瓜、菠菜等,具抗氧化作用;具消炎作用的薑黃與薑;含Omega-3脂肪酸的核桃及深海魚,具消炎作用;含生物類黃酮的蘋果、洋蔥等,具抗氧化及消炎作用。還有應搭配室內柔軟操疏通筋骨,替代戶外的激烈活動;從事閱讀、寫作、追劇與誦經,平靜心靈;早睡早起,夜睡眠充足,養成飽滿的精神與腿肌力。有強健的膝蓋,方能確保行動自如、樂活自在,祈望新的一年繼續努力,維護膝蓋健康,「龍」光煥發,事事如意。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25 養生.聰明飲食
骨折不能吃香蕉、鴨肉?喝大骨湯補骨有用嗎?醫師告訴你「骨折吃什麼」助骨骼修復
如果不幸骨折,該吃什麼才能加速骨頭復原?多喝牛奶、補充鈣片、喝大骨湯...有用嗎?元氣網整理了相關資訊,一起看看吃哪些食物對骨折後的恢復有幫助。骨折後該吃什麼?不小心骨折了,除了要第一時間正確的固定、儘早的復位與適當的復健之外,吃「對」食物也有助骨頭修復。究竟骨折後應該怎麼吃才對?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骨科醫師李佳龍表示,骨折病患的飲食最好的原則就是「均衡飲食」。骨折後不只要補鈣!李醫師強調「骨骼的組成分除了鈣質,還有磷、鎂與膠原蛋白等,均衡的飲食才能夠攝取到骨折癒合過程所需要各種營養素。」例如:喝牛奶可同時補充豐富的鈣質與蛋白質,提供骨折癒合材料;五穀雜糧類含有各種維生素,能維持身體良好的吸收與代謝;豆魚蛋肉可補充蛋白質,更提供人體製造膠原蛋白的材料;蔬菜、水果中也含有豐富維生素與礦物質,尤其是富含維生素C的芭樂、柳丁等,能幫助膠原蛋白合成、促進骨痂生成;而堅果類含有維生素K,能幫助鈣質沉積,促進成骨作用。除此之外,過量的咖啡因、碳酸飲料會影響鈣質吸收,抽菸或二手菸中的尼古丁也會影響骨折癒合,應儘量避免。而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建議,若不幸骨折,可依骨折初期、中期、後期按狀況、分階段調理飲食,以加速痊癒:.骨折初期:此時新傷初起腫痛,容易口乾口苦、食慾不振、大便秘結,宜吃些精緻易消化食物,如果汁、稀飯、豆漿、麥片、麵條等,此外宜多吃蔬菜、水果、以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排泄,防止腹脹、便秘。忌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如菸、酒、檳榔、咖啡、及過酸過辣食物。香蕉、竹筍少吃。.骨折中期:為骨折癒合階段,應多補充蛋白質、鈣質和維他命D等營養,可多食魚乾、牡蠣、蛤仔、蛋類、豆製品、豆干、雞湯、大骨湯等,並多補充水果、蔬菜,應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切勿暴飲暴食。另外,適度的陽光照射,將有助於體內維他命 D 的活化。.骨折後期至恢復:正常三餐飲食,並結合肢體鍛鍊,應攝取充足之各種食物及水果加強體力之鍛鍊。可多食淡菜、海參、芝麻、胡桃肉等滋補之食品。復健階段除飲食注意外,可自行做適度的按摩及熱敷,以利關節功能之恢復。此外,有些人為幫助鈣質吸收會額外補充維生素D膠囊錠狀食品,對此食藥署建議民眾可先諮詢醫師有無必要,或者是透過曬太陽、攝取鮭魚及黑木耳等食品來補充。二大骨折飲食的常見迷思常常聽到有人說骨折後不能吃香蕉等食物,以免影響傷處復原,還有要多吃珍牛奶、鈣片、大骨湯來「補骨」,這些說法可信嗎?李醫師替民眾解惑。迷思一:骨折後不能吃香蕉、鴨肉、糯米,是真的嗎?香蕉、鴨肉可以吃,糯米要少吃。香蕉的營養豐富,對於骨折病患來說是很好的食物。有些人擔心香蕉中豐富的鉀離子會造成高血鉀,其實只要是腎功能正常,食用一根香蕉並不會造成高血鉀或引發抽筋,民眾可放心食用。至於鴨肉,因為含有蛋白質、鐵質、維生素等營養素,對骨折病患來說,仍是可以正常攝取的食物。「不過,並非任何食物都能放心吃!」李醫師強調,骨折後,患者活動量會降低,腸胃蠕動也會跟著減弱,此時較難消化糯米等食物,建議淺嚐即止。此外,骨折術後的臥床期或行動受限期間(約麻醉術後3-7天),建議暫停食用易脹氣的牛奶及產氣性食物,避免造成不適。待恢復穩定後,即可繼續食用。迷思二:骨折要多喝大骨湯補鈣,是真的嗎?大骨湯補鈣有限,牛奶補鈣更適合。老一輩民眾喜歡用大骨湯來補骨,李醫師說,熬煮大骨湯時,骨頭釋放到湯中的鈣質有限,其實補鈣效果並不明確,建議以牛奶、黑芝麻等富含鈣質的天然食物來補充。此外,民眾若想吃鈣片補鈣,務必依照仿單(產品說明書)上的建議攝取量,避免因過量攝取造成高血鈣、便秘、結石等副作用。看完以上骨折的飲食建議,及常見2大迷思,知道骨折患者該怎麼吃了嗎?平日飲食要「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才能夠攝取到骨折癒合過程所需要各種營養素。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眉毛越長更長壽?專家曝50歲後眉毛變長要當心!做好這事才真長壽.咖啡會加速鈣質流失?紅茶、牛奶能預防骨質疏鬆?做好6件事趁早存骨本
-
2024-01-22 名人.陳亮恭
陳亮恭/天然食物比較好,為何維生素B12反而建議吃營養補充品較安全?
本文複雜,先說結論:補充維生素B群具有延緩認知功能衰退效果,飲食攝取高維生素B12具有健康風險,透過營養補充品補充維生素B12,反而安全。營養是健康長壽的核心,維持營養建議以均衡飲食達成,但長者若飲食狀況不理想,提供口服營養補充則屬必要,營養補充須兼顧熱量與蛋白質,微生素補充則須謹慎。維生素B12是水溶性維生素,被稱為「造血鈷胺素」,是人體必要維生素之一,可協助紅血球發展成熟,修復受損神經。最近發表的整合分析發現,血清維生素B12濃度的高低與死亡風險成正比,血清維生素B12濃度每增加100pmol/L,死亡風險便增加4至6%,這種關聯在維生素B12水平超過400pmol/L的個案中更明顯。所以,還可以補充維生素B群嗎?人體維生素B12多存在於細胞內,血清維生素B12濃度反應身體含量,但也與體內各種健康狀況相關,例如肝腎功能異常、血液疾病或敗血症等,大量破壞細胞的疾病都會造成血清維生素B12上升。嚴重疾病者 B12過低死亡風險增該研究深入分析維生素B12的來源,包括飲食攝入與營養補充品。結果發現,血清維生素B12濃度低於200pmol/L的人,死亡風險上升,維生素B12補充品比食物攝入風險高,但這些個案可能具有較嚴重疾病,所以補充也低於200pmol/L,健康風險並非單純與維生素B12有關。血清維生素B12濃度400pmol/L以上的個案,食物攝取的維生素B12來源反而增加死亡風險,這發現與天然飲食的訴求相反。使用美國國民營養調查的研究發現,血清維生素B12濃度偏低與死亡風險上升有關,以營養補充品形式而提升血清維生素B12濃度則是安全的。另有研究收集95篇論文(超過4.6萬人)探討補充維生素B群對失智的影響,發現維生素B群的補充,顯著減緩認知衰退,使用時間愈長預防效果愈好,補充時間較短或已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個案,效果較不明顯。該研究探討的是包括維生素B12、B6與葉酸等維生素B群補充成效。此外,針對因各種急性疾病入院的內科病患,在未特別補充的情況下,住院期間血清維生素B12濃度越高,出院後的死亡風險越高,此時的血清維生素B12濃度正是反應細胞破壞的疾病嚴重度。看完這些研究結果,脈絡逐漸清晰。維生素D的故事歷歷在目,雖然觀察性研究發現血清維生素D偏低與死亡、癌症、失智等疾病有關,但嚴謹的臨床試驗研究則未發現補充維生素D的益處,反倒是愈來愈多研究發現補充高劑量維生素D的健康風險,維生素D的補充需要謹慎評估。B12多來自紅肉 營養補充品較安全理論上,飲食強調天然來源,但從維生素B12來看,飲食攝取的維生素B12反而不一定健康,因為食物維生素B12主要來自紅肉、內臟等不太建議的食材,透過飲食提升維生素B12反而增加攝取較不健康的食物,所以,複雜的事情還是要找專業,不能只看廣告代言。【延伸閱讀】.國人普遍缺乏維他命B群是真的嗎?教授曝你不太可能欠缺原因 .缺乏維生素有何影響?營養師告訴你什麼狀況吃補充劑比較合適(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1-20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會加速鈣質流失?紅茶、牛奶能預防骨質疏鬆,是真的嗎? 做好6件事趁早存骨本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類的骨流失速度會加快。如果骨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變脆、變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骨密度減弱會使發生骨折的機率增高,嚴重會造成永久行動不便、長期臥床或死亡。因此,預防骨質疏鬆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課題,專家建議趁早存「骨」本,多攝取高鈣與優質蛋白、適度曬太陽、負荷運動;對此,元氣網也針對3大飲品與骨質疏鬆的迷思進行闢謠,告訴你茶、咖啡、牛奶對人體骨質的影響。為什麼會骨質疏鬆?人體骨骼骨量大約在20歲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流失速度會加快。如果骨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變脆變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列為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台灣高達160萬人患有骨質疏鬆。據國健署統計,骨鬆是國內65歲以上民眾常見慢性病第4位,50歲以上男性中,每5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症,其中女性的比例更是男性的2倍。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沈默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只有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外觀變化,這些患者平常不會覺察到它的存在,大多不以為意,但是只要一個輕微跌倒,或是突然過猛外力,如彎腰搬運物品,就可能造成骨折。骨折後引發嚴重的疼痛、無法行動、可能長期殘疾、永久行動不便,需長期臥床、影響健康生活品質,甚至死亡。哪些人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1.七十歲以上的年長者。2.停經女性,根據統計,五十到六十歲的女性骨質量平均會減少25%,而同年齡男性的骨質量僅減少12%,明顯女性較男性嚴重。3.具遺傳體質,家族中有骨質疏鬆症病史的人。4.具不良飲食習慣或生活型態者。5.長期濫用類固醇藥物的人。6.經常減重、體重過輕的人。7.未生產過的婦女。8.罹患特殊疾病患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肝臟病或洗腎病人,以及性腺功能不足者,如早發性停經的人。)咖啡、茶、牛奶會影響鈣質吸收嗎?常聽人家說喝咖啡會導致骨質疏鬆,喝紅茶、牛奶可以補鈣延緩骨鬆,真的是如此嗎?一起來看看真相。Q1:喝咖啡會導致鈣質流失,應該少喝?根據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評估,咖啡因每日攝取量建議在300毫克以下,對健康不致造成影響。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咖啡因會增加尿中鈣質的排泄,增加鈣質的流失;但若從臨床的角度來看,目前並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喝咖啡會造成骨質疏鬆,僅將咖啡因列為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之一,而非引起骨質疏鬆的主因。至於淺焙咖啡跟深焙咖啡,兩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是差不多的,並不會因為咖啡的烘培方式而對骨質有影響。若您已有骨質疏鬆的情形,仍想享用咖啡的美味,請記得多補充鈣質,以免鈣質流失情形加劇。所以想要健康喝咖啡,就要先吃夠鈣質!Q2:喝紅茶能預防骨質疏鬆,可以多喝?過去研究紅茶中的茶黃素有助於增加骨質密度,進而達到預防骨質疏的效。對此,食藥署闢謠解釋,目前沒有確切的科學實質證據論述指出喝茶與骨質疏鬆性、骨折之間有關,有喝茶習慣的人,並不會導致骨質疏鬆,也不能預防骨質疏。但濃茶中含有大量咖啡因,會影響鈣質吸收,應避免喝濃茶。Q3:喝牛奶能預防骨質疏鬆,可以多喝?美國醫學會期刊有文獻指出,牛奶可以弭平咖啡因帶來的骨質風險。成年人每日需要的鈣質約800到1200毫克,建議盡量由奶製品、蝦米、小魚乾、紫菜、黑芝麻、豆類製品及深綠色蔬菜等食物攝取,或在醫師及營養師的指導下服用鈣補充劑。在營養學的角度,攝取乳製品是補充鈣質的最佳方式,因為乳製品除了含鈣量高,且人體對它的吸收率也高,因為每份牛奶(240毫升)約可提供270毫克的鈣質,接近一般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的四分之一,再加上恰到好處的鈣磷比及乳糖,使鈣質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能增強牙齒及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症,牛奶是補充鈣質的最佳食物來源。但若你有乳糖不耐症,身體無法完全消化乳糖,會因飲用牛奶後有腹瀉、胃痙攣、腹痛等症狀,建議靠牛奶以外的其他食物(黑芝麻、豆漿、紫菜、小魚乾、香菇...),來補充身體所需的鈣質。平日做好6件事預防骨質疏鬆專家建議平日做好6件事,趁早存「骨」本,預防老後骨質加速流失。1.維持健康的體重,攝取均衡飲食,尤其補充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如小魚乾、蝦米、黑芝麻、紫菜、髮菜、莧菜、海帶、豆腐、豆漿、牛奶、香菇等2.養成規律且適度的運動習慣,特別是有某種程度牽拉擠壓的活動,如慢跑、健走、打球、划船等,或是負重體操如使用啞鈴、沙包舉重、伏地挺身,蹲馬步、墊腳尖訓練等3.平時可服用鈣片及維他命D,尤其更年期後更應加強補充。停經後女性可考慮適量補充荷爾蒙,以減少骨質流失及增加骨質密度4.適度的曬太陽,人體皮膚只要曬十至十五分鐘的太陽,每週三~四次,就可獲得足量所需的維生素D,幫助體內鈣質吸收5.遠離菸酒,並減少攝取不利於身體吸收鈣的含咖啡因食物(包含濃茶、可樂)6.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測量骨質密度,並接受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看完以上,你知道茶、咖啡、牛奶對身體的鈣質吸收的影響是什麼嗎?想要預防骨質疏鬆,必須從年輕時就開始注重均衡飲食的攝取,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適度曬太陽、保持理想體重及適度運動,並避免抽菸、喝酒、熬夜等造成骨質流失的行為。如有骨質疏鬆症之症狀,應尋求醫師協助,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機。參考資料:、長庚醫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生活網、元氣網、元氣網疾病百科-骨質疏鬆症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眉毛越長更長壽?專家曝50歲後眉毛變長要當心!做好這事才真長壽.運動防癌降低死亡!專家曝每周運動「這時間」抗癌,散步、腳踏車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