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1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細胞癌
共找到
192
筆 文章
-
-
2024-11-08 癌症.胃癌
21歲陸女確診「胃癌之王」末期 無家族病史:只是偶爾不吃早飯
來自山東泰安的21歲女子張欣玉(化名)感到下腹疼痛及胃脹,所以輾轉多間醫院檢查,最終被確診為胃癌末期。她稱,自己平時飲食習慣良好,也沒有胃癌家族病史,只是偶爾不吃早飯。據《九派新聞》報導,今年7月底,張欣玉突然感到下腹隱痛、胃脹,最初她以為是闌尾炎,所以赴醫院檢查,結果顯示「部分胃壁增厚,性質待定,建議進一步檢查」。其後又輾轉兩間醫院,確診為胃癌末期,顯示「低分化腺癌,伴印戒細胞癌」,分型為「瀰漫型」。今年8月下旬,張欣玉開始進行化療,為了配合化療,她還把自己的頭髮剪成短髮。她介紹,前三次化療,「最長的一次住了一周」。若化療沒發現其他問題,打完了化療和免針,住兩天就能回家,否則要住得更久。第三次化療的狀況比前兩次好。來自山東泰安的張欣玉,在山東讀大學,原本將進入大四。生病後,她向學校提交了休學一年的申請,她說,剛開始確診的時候,自己難以置信,但接受治療後好很多。「現在沒什麼特別難過的事情,積極樂觀面對就行。」不過,與生病之前相比,明顯的變化是,「沒法上學了,和同齡人的交流變少了。」據她回憶,自己沒有胃癌家族史,「做了基因檢測,結果顯示不是遺傳導致的。」她平時飲食習慣良好,除了偶爾不吃早飯,但此前沒有進行過全面體檢。公開資料顯示,「印戒細胞癌」是一種特殊低分化粘液腺癌,常見於胃腸道、乳腺等部位,多發於年輕人。此病早期,患者可能無癥狀,病灶表面糜爛,易誤診漏診,大多數患者發現時已經是末期。因惡性程度極高,侵襲能力強,其被稱為「胃癌之王」。延伸閱讀:42歲滬網紅赴瑞士安樂死「不死癌症」紅斑狼瘡能治癒嗎?滬女在瑞士安樂死與「不死癌症」鬥爭20年生命最後錄倒計時影片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
2024-10-24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喉癌常見致癌3因素 聲音異常持續2週以上要警惕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十七:喉癌【建議就診科別】耳鼻喉科五十歲的陳先生,平常沒有什麼慢性病,上班常需要喝酒應酬,平常也有吸菸的習慣,最近因為喉嚨不太舒服,常常覺得有異物感,需要清喉嚨,同時聲音沙啞和咳嗽,症狀已經超過兩個禮拜。一開始陳先生還以為是感冒,可能是工作太累,每天要講很多話造成,加上抽菸的人不免有些咳嗽,覺得應該休息一陣子就好了,所以並沒有就醫。然而,休息一陣子後,症狀還是沒有改善。陳先生自己服用了一些感冒藥物,也沒什效果,因此來到耳鼻喉科門診就醫。尹醫師詢問病史後,理學檢查看鼻腔口腔沒有異樣,頸部也沒有摸到腫塊。但陳先生聲音沙啞已超過兩個禮拜,因此進行了鼻咽喉內視鏡進一步檢查。內視鏡發現兩側聲帶紅腫及邊緣不規則,高度懷疑是惡性病灶。陳先生在醫師建議下,全身麻醉進行喉直達鏡檢查及切片手術,切片結果是喉部鱗狀上皮癌。喉癌男女發病比例約17:1 常見致癌3因素喉癌是男性常見的癌症,根據癌症登記公開資料,民國110年,喉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0.65%,男女發病比例約17:1。九成以上的喉癌是鱗狀上皮細胞癌。喉癌常見的致癌因素有三個,即抽菸、飲酒和慢性刺激。其中抽菸被認為是主要的危險因子。香菸本身的刺激以及其所含的焦油與致癌物質,都會引起喉部細胞的變化,逐漸發展成癌症,尤其鱗狀上皮細胞癌跟香菸更是相關,不只可能發生在喉癌,其他諸如口腔癌、肺癌、食道癌、膀胱癌、子宮頸癌等等,都可以見到它的蹤跡。飲酒也會增加喉癌風險,但傷害不如抽菸那麼大。然而,同時飲酒和抽菸的個案,會加重對喉部的影響,因此菸酒成癮過量的人,喉癌的風險也會增加。在慢性刺激方面,諸如會刺激咽喉的事件,如都市空氣污染,長期需要講大聲講話造成聲帶過度使用,都有可能增加喉癌的風險。其他增加喉癌的風險因素包含:暴露於化學物質:如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甲醛、殺蟲劑、紡織及皮革纖維、鎳、鉻、石綿;疱疹病毒感染;乳突病毒感染;放射線治療後;胃食道逆流等。諸如此類可能會刺激喉部的因子,都有可能增加喉癌的風險。喉癌好發在中高齡男性,在小孩或青少年極為罕見,一旦發生於小孩或青少年,則需另外考慮遺傳因素。聲音沙啞持續兩週以上要警惕聲音沙啞是喉癌最常見的症狀。沙啞在個案還在疾病初期,黏膜化生,還沒進展成癌症前可能就存在。病人亦可能同時具有喉異物感、咳嗽、痰帶血絲、呼吸困難、吞嚥困難、咽喉疼痛和耳朵疼痛等症狀。臨床上,許多良性疾病也會有聲音沙啞的症狀,使得大家容易忽略聲音沙啞的危險性。對於持續兩週以上的聲音異常,就要考慮到耳鼻喉科進行詳細的喉部檢查。尤其是年齡介於50至70歲,合併抽菸喝酒的男性,更不可輕忽喉癌的危險性,應盡早至耳鼻喉科檢查。喉癌檢查除原發部位 鄰近呼吸道和食道也要注意耳鼻喉科醫師可利用喉反射鏡檢查喉部及下咽部,若需要進一步檢查,會使用內視鏡協助。內視鏡若於喉部發現有懷疑病變之時,則可安排全身麻醉下進行直接喉頭內視鏡,在直接喉頭內視鏡下配合手術可進行病變處切片檢查以確立診斷。此外,除檢查喉癌的原發部位、大小以及周圍組織侵犯的範圍外,耳鼻喉科在評估喉癌個案時,會考慮有無鄰近的呼吸道和食道侵犯,因此會同時建議支氣管鏡、硬式食道鏡評估有無腫瘤侵犯。搭配如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掃描等,幫助評估腫瘤大小及、頸部淋巴轉移狀可能、其侵犯範圍的判讀。喉癌的治療以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手術與放射線合併治療為主流。早期喉癌的個案,放射線治療也會有不錯的療效。相較於手術治療需要大範圍的切除,放射線治療有時候可以給個案保留吞嚥等功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而對於需要大範圍切除的個案,手術也有使用其他部位皮瓣進行重建咽喉的可能,此部分就需要整形外科的協助。化學治療也是一個選擇,但通常都會搭配手術或放射治療一起執行,或是使用在無法手術的個案。另外,近幾年十分熱門的免疫治療,在無法完全切除腫瘤的個案,也有一定的角色,有待未來更多研究提供更多的證據支持。參考文獻:1.中華民國 110 年 癌症登記報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屬2.喉癌,張燕良主任、陳明勗醫師、劉致顯醫師、劉致和主任,國泰綜合醫院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category.asp?category_id=9283.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Head and Neck Cancers, Version 4.2024 — May 1, 2024(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0-08 癌症.肺癌
汪建民不敵病魔住院1個月後離世 專家分析不抽菸得肺腺癌可能4原因
編按:汪建民於去年11月檢查出肺腺癌4期,經過10個月治療原本狀況好轉,還努力撐住病體復出工作,沒想到8月底癌細胞失控,再檢查已侵蝕全身骨頭,9月初住進醫院後,就再也沒出來,10月7日晚間病逝於醫院,享年56歲。汪建民的妹妹早上處理完後事,剛在臉書上發文告知親友:致建民哥的朋友們我是建民哥的妹妹,建民哥於10/7晚間離開了我們,很謝謝最後這段時間幫忙的朋友們,包含所有細心照顧的醫療人員、社工朋友。謝謝一直以來支持建民哥的朋友們!也對所有被建民哥虧欠的朋友們,致上最深最深的歉意,這輩子虧欠的讓他下輩子還給各位,也懇求各位高抬貴手,給家人們一個空間,隨著建民哥的離世,一切煙消雲散!最後謝謝在建民哥最後這段時間陪伴他的女朋友Joan,謝謝妳在他身邊的不離不棄,也讓妳承擔了很多事情,再次感謝。最後祝福大家平安健康以下為今年訪問內容:56歲的汪建民罹肺腺癌4期,癌細胞從右肺擴散到頸椎、腦內,已接受長達7個月的化療,醫師指出,肺癌患者尤其是肺腺癌,因為初期症狀不太明顯,跟感冒也很類似,導致許多被確診時,病程都已發展至晚期,治療上「有無肺癌基因突變」是重要影響因子,但非常年輕時就開始抽菸的民眾,30、40歲罹患肺癌機率就相對提高;不抽菸的民眾,可能受到二手菸、空汙、家族史、職場環境等因素影響。汪建民背劇痛 檢查發現肺部惡性腫瘤汪建民受訪時提到,自己去年10月背後劇痛,檢查發現肺部出現惡性腫瘤,癌細胞擴散並吞噬頸椎最後一節和脊椎第一節相連處,而腦部也出現2顆腫瘤,並表示自己平時不菸不酒,卻罹肺腺癌,去年12月開刀並接受化療,目前已經過9次化療,超過60次電療,最辛苦時頭髮全部掉光、進食失去味覺,體重也從89公斤一路下滑到77公斤。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說,肺癌早期症狀包含咳嗽,容易被和感冒混淆,也有些人會出現氣喘、咳血等,四期患者有些會出現聲音沙啞的症狀,比較不典型的症狀表現,如腦中風、骨頭疼痛,如肩胛骨、脊椎骨、肋骨疼痛等,則和癌細胞轉移有關。不抽菸罹肺癌 應留意二手菸及空氣品質很多患者被診斷時,都已是晚期,抽菸習慣、空氣汙染、職業類別與家族史等,都是可能的影響因子,陳育民說,如果在很年輕時就抽菸,例如在國中階段染上菸癮,在30、40歲罹患肺癌的風險,就會相對增高。有些患者不抽菸卻仍罹患肺癌,很可能就是吸入二手菸所致,也提醒民眾要留意空氣品質指標,如果空品不佳,就避免到戶外活動,如有戶外活動需求,要記得配戴口罩。車輛或工廠所排放的廢氣、污水或煙霧都可能含有致癌物質;長期處於鈾、石綿、煤焦油、鎳、鉻、砷等工作環境,得肺癌比率是一般人3至4倍,陳育民說,礦工就是高風險職業別之一;家族史部分,如果父母或手足等二親等血親罹患肺腺癌,自己也會是風險族群,目前已有相關公費篩檢。LDCT篩檢適用對象有哪些?衛福部國健署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適用對象為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的民眾,或是年齡介於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的重度吸菸民眾,可至國民健康署審核通過的肺癌篩檢醫院,接受2年1次免費的LDCT篩檢。醫界發現肺腺癌最常見的基因突變類型,包括EGFR、ALK、cMET、HER2、BRAF、KRAS等,陳育民表示,基因檢測將是治療的重要參考,如果找得到對應的基因型別,就能透過標靶藥物治療,如果沒有的,就可能選擇免疫治療、化療,或兩者皆進行。台北榮總衛教資訊指出,肺癌指的是,肺臟或支氣管處長出的惡性腫瘤,腫瘤細胞會侵入並傷害鄰近組織和器官,當腫瘤變大時也會侵犯淋巴管及血管,藉由淋巴系統或血液系統蔓延到其他部位,類型大致可分為佔8成以上的非小細胞癌,以及生長擴散較快的小細胞癌。【疾病百科】肺腺癌
-
2024-09-24 焦點.健康知識+
流鼻血仰頭、塞衛生紙都NG!正確止血姿勢揭,6方法預防流鼻血發生
鼻中膈與鼻前庭的血管較脆弱,有些民眾擤鼻涕、打噴嚏或挖鼻孔後容易有出血反應,而血液疾病、高血壓、肝病、尿毒症、氣喘、慢性肺炎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合併鼻出血發生。流鼻水的原因、止血方式一次整理。流鼻血的原因有哪些?流鼻血的原因可分為原發性鼻出血及病因性鼻出血,原發性鼻出血原因為鼻腔黏膜的血管較脆弱,大力擤鼻涕、用力咳嗽等動作就有可能引起鼻出血,而病因性的鼻出血可能與氣喘、高血壓、血液疾病等有關。以下整理流鼻血的常見原因:.空氣乾燥.鼻過敏.鼻外傷或挖鼻孔.急/慢性鼻竇炎.藥物影響,如:阿斯匹靈.打噴嚏或擤鼻涕過度用力.用力咳嗽、氣喘、肺炎.凝血功能受損,如:血友病、白血病.動脈硬化.高血壓.腫瘤,如:鼻咽癌.肝臟疾病,如肝硬化、肝癌、嚴重肝炎等肝功能不全.尿毒症流鼻血怎麼辦?止血4大處理方式許多人發生流鼻血時,都會抬頭往後仰、捏鼻樑以及塞衛生紙來止血,但其實這都是錯誤的。流鼻血多是鼻前庭位置出血,捏住鼻樑無法有效止血,而抬頭後仰會使血液留到喉嚨中,反而造成噁心感,以及塞衛生紙可能因力道過大或衛生紙的材質粗糙而再度刺激鼻黏膜。依健保署說明,流鼻血止血方式如下: 流鼻血是癌症的前兆嗎?造成流鼻血的主要原因多為空氣濕度不足,使鼻腔黏膜變得更加乾燥,進而導致微血管破裂。不過,如果流鼻血的頻率高,就應考慮是血癌(白血病)、鼻咽癌、鼻竇癌、淋巴瘤、血友病、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等全身性重大疾病所致。.血癌:白血病俗稱血癌,指的是白血球過度增生的一種惡性疾病。依長庚醫院衛教說明,白血病初期症狀包括食慾減退、疲倦,異常發燒或出血瘀斑等現象,可能併有食慾不振、感覺疲累、發燒、盜汗、臉色蒼白、易頭暈、骨頭或關節疼痛、皮膚出現瘀斑、出血點、流鼻血、及口腔流血、膚色泛黃、淋巴結腫大等等症狀反應。.鼻咽癌:鼻咽癌是來自於鼻咽部覆蓋粘膜的上皮細胞癌,早期常見的症狀為頸部淋巴病變,可能併有頭頸區域疼痛、鼻部或口部的出血等等症狀。.鼻竇癌:鼻竇癌在台灣為少數癌症,好發老年人。台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資料指出,鼻竇癌常見症狀包含臉頰腫或麻木、鼻塞、鼻涕倒流、鼻涕帶血、嗅覺不良、溢淚、上頜牙痛、硬顎腫痛。.淋巴瘤:淋巴瘤又稱「惡性淋巴癌」,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泰中指出,淋巴癌外顯的症狀複雜、變化多,臨床上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因為癌化的淋巴球可透過血液循環出現在身體任何一個器官組織中,除了淋巴結外,也會出現在腦部、腎臟、眼球、耳咽、骨骼等處。.血友病:血友病為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症狀通常包括:出血、瘀青、關節疼痛和腫脹、血尿或便血、鼻血、大量月經出血以及大量出血後的貧血。.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說明,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可能與一些感染造成的免疫反應有關,會導致血小板被自體免疫系統攻擊,常見臨床徵狀包含黏膜出血,如:鼻血不止、口腔出血、血尿、血便,以及身上多處不明瘀青、紅紫色細小斑。流鼻血看什麼科若非外力引起的流鼻血頻率高(一週2~3次以上)以及一直無法順利止血時,應儘速至「耳鼻喉科」就醫。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胡皓淳提到,鼻血流超過20分鐘還未成功止血或是流血量很大,以及經常無緣無故流鼻血,或是流鼻血時伴隨頭痛、胸痛、呼吸困難也應即時就醫檢查。6方法預防流鼻血病因性引起的鼻出血應找出病因後,儘速治療。而原發性的鼻出血,可參考以下6方式有助於減少流鼻血情況發生。1.避免用力挖鼻孔及擤鼻涕,鼻過敏、鼻竇炎之患者應配合醫囑治療,有助於減少鼻出血問題。2.血壓偏高會導致血流速度變快,使鼻黏膜的血管因脆弱而破裂,高血壓患者尤其注意,日常應配合醫囑用藥,飲食上可選擇低脂、低膽固醇、低鹽、高膳食纖維的飲食。3.空氣過度乾燥會影響鼻黏膜,保持環境在適當的濕度。4.戒菸,抽菸不僅傷及肺部,還會造成鼻腔黏膜乾燥,進而增加流鼻血的情況發生。5.適量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K及含鐵食物。6.阿斯匹靈藥會干擾血液凝結,若非必要,易流鼻血者應件量少服用。以及,少吃富含水楊酸的食物,如:咖啡、茶、杏仁果、蘋果、杏果、藍莓、黑莓、小紅莓、薄荷、櫻桃、葡萄、葡萄乾、桃、梅子、番茄及黃瓜等。參考資料:南投醫院、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醫師聯盟健康筆記、台中榮民總醫院 延伸閱讀: 一直拉肚子怎麼辦?6警訊快就醫!一表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教你7型態大便分類法
-
2024-08-07 癌症.飲食與癌症
用於食品加工讓肉質軟嫩多汁的「柑橘纖維」誘發肝癌?教授解答
讀者凃小姐在2024-7-26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 您好,我在2019.11.12的”早安健康”網站讀到一篇標題為「顛覆!膳食纖維誘發肝癌?教授:危險的不是蔬果而是它!」,原文出自您的著作「科學的養生保健」。 我想請教教授的是,我最近購買幾次市面上一款超嫩雞胸肉,的確是我吃過市面上最嫩的肌肉了,它的內容物有一項叫做”柑橘纖維”,我查了資料,他和您說的菊粉纖維一樣具有保水肉類的作用,因我本身有B肝帶原,我很擔心所謂的”柑橘纖維”是否同您所說的菊粉纖維也是經過化學純化的產品,所以特此提請勇氣請教您。如獲回覆,不勝感激! 祝您 健康、平安、愉快~讀者凃小姐所說的文章是我在2019-10-29發表的膳食纖維誘發肝癌?,而它是在討論一篇《元氣網》的文章「膳食纖維別亂吃!最新研究:可能誘發肝癌」。這個標題裡的「最新研究」指的是2018年發表的Dysregulated Microbial Fermentation of Soluble Fiber Induces Cholestatic Liver Cancer(可溶性纖維的微生物發酵失調誘導引發膽汁淤積性肝癌)。這項研究原本是要檢測可溶性纖維(soluble fibers)是否能預防代謝症候群,而實驗結果也的確顯示「菊粉」(Inulin,一種可溶性纖維)能預防代謝症候群。但是,研究人員卻意外發現,有4成接受測試的老鼠出現膽汁淤積性肝癌。然後,接下來的一系列實驗發現,可溶性纖維在大腸裡促使梭狀芽胞桿菌和變形桿菌的增生,而這些細菌會將初級膽汁酸轉化成次級膽汁酸。這種次級膽汁酸會在肝臟淤積,引發一系列肝細胞病變,最終導致肝癌。這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Vijay-Kumar教授對媒體說:「我們知道水果和蔬菜中存在的纖維是有益健康。所以,在加工食品中添加純化的纖維聽起來是很合邏輯。但是,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實際上可能是很危險」。Vijay-Kumar教授的團隊在2020年又發表了兩篇後續的論文,再次指出純化纖維誘發肝癌的風險:Fermentable fiber-indu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mice recapitulates gene signatures found in human liver cancer(可發酵纖維誘導的小鼠肝細胞癌重現了人類肝癌中發現的基因特徵)Enterohepatic Shunt-Driven Cholemia Predisposes to Liver Cancer(腸肝分流驅動的膽血症易罹患肝癌)讀者凃小姐所說的「柑橘纖維」(citrus fiber)是從柑橘類水果提取的纖維,主要是用於食品加工來讓肉質軟嫩多汁。請看今年發表的論文Evaluation of citrus fiber as a natural alternative to sodium tripolyphosphate in marinated boneless broiler chicken breast and inside beef skirt (transversus abdominis)【柑橘纖維作為醃製無骨肉雞胸肉和牛裙內(腹橫肌)中三聚磷酸鈉天然替代品的評價】。儘管「柑橘纖維」是類似「菊粉纖維」,但目前並沒有針對「柑橘纖維」是否會誘發肝癌的研究。我個人的意見是:1.Vijay-Kumar教授的「菊粉纖維」研究是用老鼠做的,所以不見得能套用於人。2.Vijay-Kumar教授的研究是讓老鼠直接吃大劑量的「菊粉纖維」,而這是否相當於我們人類吃食品加工所添加的纖維劑量,實在很難說。3.飲食指南幾乎都是建議要盡量多吃「原型食物」,少吃「加工食物」。所以,在這個原則下,當然也就要盡量少吃添加「柑橘纖維」的食物了。4.我在這個網站一再強調「風險」是統計數字,例如增加10%,而通常不會是100%。所以,只要您願意承擔某種程度的風險(也許根本就不會發生),那享受軟嫩多汁的雞胸肉,又何罪之有。原文:柑橘纖維→軟嫩雞胸肉,但有害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19 醫聲.醫聲
肺癌治療缺口系列/未接軌國際 患者恐將從適應症就被排外
依據112年癌登資料統計,有1,0348人死於肺癌,佔所有癌患的2成,成了新癌王,但現在的治療卻讓醫師憂心不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晚期肺癌現在的治療未接軌國際標準,但有些新藥試驗是以此為標準進行設計,未來可能讓台灣肺癌患者光從適應症上就可能被排除,也形成能獲得健保給付的人會愈來愈少,原本就自費的患者恐怕得一路自費下去,這對患者是極度不公平!」台灣肺癌罹患人數,在國健署進行肺癌篩檢政策後,新罹患人數逐漸提高,110年的統計肺癌有1.7萬人,其中九成二皆為非吸菸的非小細胞癌患者,陳育民指出,雖然篩檢讓早期患者略增,但不可諱言,晚期患者仍佔半數左右,其中7成都是肺腺癌患者,這其中5成有EGFR突變基因,推估下來,約有2,500人是陽性患者,也是肺癌患者中最大的一個族群。EGFR突變基因的患者,有較高的復發及轉移風險,目前國際治療指引,是將第三代標靶藥物列為第一線治療,許多歐美國家,甚至鄰近的中國大陸皆是如此。但健保現今給付限縮在只在外顯因子第19有缺陷及腦轉移的患者,僅約1成的患者能用到新藥,大概約2、300人。若病人想要使用藥物就得月花十萬元治病。健保限縮給付也對未來台灣在新藥研究上帶來影響,陳育民指出,「肺癌的臨床試驗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光台北榮總就有30餘件,自己擔任計畫主持人也有20多案,但臨床試驗收案需要標準治療的病人,但台灣未依國際治療準則走,導致標準病人減少,衝擊台灣未來的研究能力及治療經驗,由於無法累計更多本土資料,與政府希望可收集更多真實世界數據的政策背道而馳。陳育民舉肺癌人數佔最多的EGFR突變基因者為例,現在有些試驗是以使用過第三代標靶藥物的基礎下進行新藥試驗計畫,這類臨床試驗結果已出爐,未來新藥適應症若建立在標準療法上,那麼多數台灣患者光從適應症恐怕就排除在外,這些問題在這一兩年內就會遇到。這也會產生曾獲得健保給付的少數患者,未來仍有機會符合新藥適應症,獲得健保給付的機會大增,但自費的患者恐怕被排除在適應症外,若想要用到新藥恐怕又得適應症外用藥,自己花錢治病。陳育民認為,以前還有一群台面下使用違藥者,因健保資料未有他們的用藥紀錄,新藥註定是要自己付錢,這是非常嚴肅及不公平的事,未來更可能衍生病人與政府或醫師間的糾紛。陳育民直言,治療未接軌國際,除了病人錯失用藥時機、國內病人無法參與臨床試驗外,對於新政府倡議要在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1/3的目標,恐怕難上加難,目前健保署有想要解決問題,但預算就是固定額度,希望健保署持續與藥廠議價協商外,也可以如次世代基因檢測採病人部份負擔,至少可以讓病人在可負擔的金額下有機會使用到新藥,有一線延續生命的機會。
-
2024-07-19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是「養」出來的?常見10大生活習慣竟潛藏致癌危機
近年來,癌症在國人死因中佔據首位,而醫學研究已明確指出,多數癌症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除少數遺傳因素外,生活環境、飲食與其他不良習慣可能導致潛在的癌症風險逐漸升高。有位六旬婦人因吞嚥困難,連稀飯也難以下嚥,半年內體重掉了8公斤,經檢查後確診為食道癌末期且已經轉移到肺部、肝臟,經詢後問才發現婦人由於獨居,會邊看電視邊喝米酒、配醃製醬菜,並喝重複烹煮的鹹菜肉湯及燙口的熱湯;腫瘤科醫師聽聞後都搖頭表示,這麼多致癌習慣難怪她會罹癌。 對此,腎臟專科醫師洪永祥在fb粉絲專頁《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揭曉,容易被忽略但有罹癌風險的「10大養癌習慣」,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並能儘快戒除這些壞毛病。 癌症潛伏期與生活方式的影響 洪永祥提到,癌症的形成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從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細胞,潛伏期可能長達10至20年,這段時間內,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健康飲食、定期運動以及遠離致癌因素,能有效降低罹癌的機率。反之,不良習慣如抽菸、喝酒及飲食不均衡,則有增加罹癌風險的可能性。 看似無害,卻潛在增加罹癌風險的十大致癌習慣有: 第10名:愛喝會燙口的熱湯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超過攝氏65度C的熱飲,定義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口腔是身體非常耐熱的部位,通常可以容忍到約攝氏60度C左右,黏膜被湯燙傷約3天左右的時間就能修復好,但若不停反覆傷害,在來不及修復的情況下,也可能提高罹患口腔癌與食道癌的風險。建議在飲用熱湯、熱飲前先稍稍放涼,以避免黏膜受損。 第9名:高溫下使用有疑慮的塑料容器 現在市售的泡麵碗多為紙盒容器,但仍有少部分附的是保麗龍碗,許多泡麵碗是由6號塑膠製成,如果用熱開水沖泡麵、又在鋁箔蓋上壓本厚書,在高溫的悶燒下,很可能會超過 6 號塑膠的耐熱範圍,長期累積恐對人體產生致癌風險;建議泡泡麵還是用陶瓷碗最安全。 第8名:喜歡食用烤焦食物 很多人喜歡焦香美味,但過度烤焦的肉類脂肪和蛋白質會產生危險的一級致癌物「多環芳香烴」,而澱粉食物經過高溫烹煮,也會出現不宜過量的丙烯醯胺;因此建議避免食用過度焦黑的食物,並攝取富含大量膳食纖維的蔬菜以降低致癌風險。 第7名:睡覺時不關燈 據《Cancer》癌症期刊上一項研究顯示,睡眠中長期暴露在光線下,可能會增加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建議入睡時環境應保持黑暗。另外《美國醫學會雜誌》有研究發現,睡眠時長期暴露在人工光線下,會增加變胖的機會,而肥胖又是導致多種癌症的危險因子,因此建議入睡時把燈光都關閉。 第6名:頻繁接受電腦斷層檢查 照一次頭部電腦斷層所接受的輻射量相當於照100次的胸部X光,而照胸部電腦斷層則相當於照350次胸部X光,美國權威期刊《循環(Circulation)》研究發現,經常重複接受複雜影像檢查者會增加罹癌風險險,其中電腦斷層和心臟導管檢查是主要的輻射來源;建議每人1年內照胸部X光不要超過50次,除非必要才做電腦斷層檢查。 第5名:口腔清潔不足 最近研究發現口腔內的細菌可能會增加患胰臟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等風險。其中最明顯的例子也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大的是幽門桿菌,幽門桿菌會引發胃癌或胃淋巴瘤;因此建議每天固定刷牙、漱口是重要的預防步驟。 第4名:長期接觸甲醛 甲醛是一種已被證實致癌的化學物質,據統計,裝潢5年後有4成仍能偵測出甲醛超標,卻只有不到三成消費者知道建材或家具中的甲醛氣味,最長需要15年才能完全揮發。長時間曝露在甲醛環境中,除了致癌外還會導致頭暈、噁心、嘔吐,學齡前兒童更容易造成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問題,甚至肝腎都會出狀況;建議裝潢可選擇通過綠建築標章的產品,或採用原木建材與家具。 第3名:過量攝取加工紅肉 加工肉品與紅肉的高攝取量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密切相關;應適度減少豬、羊、牛等紅肉的攝取,以魚肉、禽肉等白肉來取代紅肉,同時多吃天然蔬果。 第2名:久坐不動 除睡覺外每天坐著或躺著6個小時以上的長時間久坐行為與多種癌症的增加風險有關,據《歐洲流行病雜誌》研究發現,久坐行為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直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等風險;建議每坐30分鐘起來伸展活動並避免長時間久坐。 第1名:攝取過多的甜食及鹽分 每周喝3杯以上含糖飲料的女性,乳房組織密度會增加,提高細胞癌變的風險,而攝取高鹽食物則容易罹患胃癌;建議多吃天然食物,建議飲食均衡並適度限制高GI精緻糖及鹽分的攝取。 【延伸閱讀】比你想得更危險! 醫:臺灣人「1基因」喝酒致癌風險高達數百倍洗衣精「香害」暗藏危機恐致癌?【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2327】
-
2024-07-12 醫聲.Podcast
🎧|HPV是禍首 男性口咽癌倍數成長 白領高社經地位成新癌患
HPV(人類乳突病毒)是個魔王級病毒,會造成「六癌一病」,包括女性的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及男性居多的頭頸癌之一的口咽癌、肛門癌、陰莖癌等六癌及菜花生殖器疣一病;子宮頸癌因篩檢政策奏效早已跌出十大癌症,取而代之的是口咽癌,發生率正快速上升。台大醫院副院長、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指出,國外口咽癌患者有九成都是HPV感染造成,台灣約三到五成,感染者也與以前頭頸癌以藍領勞工階層不同,開始出現白領社經地位高的族群,發展趨勢與歐美相同。🎧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HPV有200多種型別,會感染人類生殖器並致癌的約40多型,有低危險性的型別會造成性病如菜花等,6、18型則是高致癌風險,會導致細胞病變,而台灣也流行52及58型,一旦感染HPV後,若沒有產生自然抗體,持續感染10到20年後就可能引起相關癌症;而科學界最早針對子宮頸癌進行預防,包括子宮頸抹片檢查及HPV疫苗政策,在2016年子宮頸癌發生率正式超車口咽癌。台灣曾進行國人口咽部HPV陽性率的調查,婁培人指出,這個研究收集了2,560名健康成年人的口水,發現約有2%的健康成人帶HPV,這比例是很高的。依2021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口咽癌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分之21.6,但30年前僅有7.05,期間增加了3倍,且男生發生率超過女性10倍,口咽癌在十大癌症排名第5,在男性則是發生率第3名,對健康的威脅日益增加。台灣口咽癌改以白領、高社經族群為主 原是HPV作祟這樣的發展趨勢與歐美相似,婁培人指出,美國大概在2010年口咽癌與子宮頸癌出現黃金交叉,當時有美國學者發現口咽癌與HPV的關連性,之後很多研究報告都更加證實,現今歐美的患者有九成都是經由HPV感染,最知名就是好萊塢名星麥克・道格拉斯,他還曾在2014年世界頭頸癌大會分享個人罹癌經驗,提醒外界不要輕忽;而日前過世的日本音樂家坂龍一也曾罹患頭頸癌的咽喉癌。而台灣罹患口咽癌的族群也有了改變,白領、高社經地位為主,都與傳統以菸酒檳榔的藍領勞工階層不一樣。這樣的職業轉移值得注意,婁培人在臨床上發現,因為菸酒檳榔等致癌物引起的頭頸癌患者有減少情形,但因另一致癌物HPV引起的患者卻開始增加,這兩種致癌物最大的特色,菸酒檳榔引起的癌症治療效果及預後都不太好,HPV引起的癌症患者,即使是淋巴轉移,相對治療效果好很多。為何有這麼大的差異,原因在於這些致癌物造成細胞癌化的過程不一樣,菸酒檳榔會造成身體對抗癌症的抑癌基因缺損,當身體有突變癌化基因,身體就無法擋住這些癌細胞,加上不斷的慢性刺激,造成很多基因突變,抑癌基因更難發揮效果,也因為抽菸嚼食檳榔讓整個頭頸部,舌頭、咽喉、口腔等都接觸到致癌物,因此罹患第二個或第三個癌症的機會大增,婁培人在臨床上還遇到有罹患九個不同位置的頭頸癌患者。至於HPV致癌機轉則不同,是病毒本身帶來致癌基因,而這個致癌基因影響到身體對癌細胞的控制,致病的機轉比較單純,也沒有那麼多的基因突變,治療上效果也比較好,但即便如此,治療上仍是非常非常的辛苦,患者不只外貌改變,可能連吃飯說話都有困難,連生存機能都受影響。男性感染HPV清除力僅一成 各界籲國中男生免費接種疫苗由於HPV是超強致癌因子,幾十年前就知道它會造成子宮頸癌,因此政府推行六分鐘護一生的子宮頸篩檢政策,到了HPV疫苗問世後,民國107年就針對國中女生全面推動HPV免費接種政策,但隨著HPV對男性影響愈來愈大,藍綠立委及醫學界也倡議國中男生也應接種疫苗,同等被保護。實際上,男女感染HPV後身體的免疫系統能夠清除病毒的能力完全不一樣,女性感染者大約有七成的清除能力,在兩年內身體就會產生對抗病毒的綜合抗體,男性只有一成,這也是為何國中男生也須要接種HPV疫苗的原因之一。加上男性的性活躍高於女性,多數是性行為的發動者,很容易成為病毒傳播者,兩性如果能夠共同施打的話,會有加乘的效果,可以防止自己患HPV相關的癌症,女伴也可以預防子宮頸癌。有人會質疑HPV預防口咽癌的效果,婁培人提出說明,實際上,今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近期發表最新的研究結果,證實HPV感染也是罹患頭頸癌的主要風險之一,男女依醫囑接種疫苗,對HPV相關癌症有顯著的降低風險,尤其以男性的頭頸癌下降56%最為顯著,而除了女性子宮頸癌外,其他HPV相關癌下降27%,婁培人指出,國中男性接種HPV疫苗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項政策。婁培人小檔案現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經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綜合診療部主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耳鼻喉部頭頸外科主任英國倫敦大學國家醫學雷射中心資深榮譽研究員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解剖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博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蔡怡真音訊錄製:張羽萱特別感謝:台大醫院
-
2024-07-03 醫療.牙科
吸菸牙周病風險飆8倍!日後植牙恐脫落和失敗率升高
吸菸有害身體健康,一口美牙也可能因此敗壞。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江錫仁表示,吸菸者的牙周組織修復能力不佳,牙周病發生率增2至8倍,還會影響植牙,發炎機率增加,導致植體脫落和植牙失敗率升高。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使微血管收縮,造成牙齦周邊的血液循環不良,影響牙周組織及自我修復能力,且吸菸會促使身體抵抗力降低,一旦牙齦受損,傷口就更難癒合。江錫仁說,吸菸會增加口腔癌風險,口腔癌90%屬於鱗狀細胞癌,癌細胞可能發生在舌頭、嘴唇、頰黏膜、牙齦及上下顎等處。無論是吸入的菸煙或咀嚼菸草產品時,口腔都會直接接觸到其中的致癌化學物質,進而引起口腔細胞的基因變化,從而導致口腔癌的發生。「吸菸、嚼檳榔、喝酒是口腔癌3大危險因子。」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副司長顏忠漢說,吸菸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沒有吸菸者的18倍、只嚼檳榔則為沒嚼檳榔者的28倍,若吸菸又嚼檳榔,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則提高為89倍,如果吸菸、嚼檳榔又酗酒的人,口腔癌機率比完全沒有這些習慣的人高出123倍。台大醫學院牙醫學系名譽教授韓良俊說,吸菸者把菸含在嘴裡時,口腔首當其衝,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有害物質,在高溫、高濃度的情況下直接影響口腔黏膜,也造成白斑、毛狀舌等各種病變。一般人白斑發生率僅4%,但吸菸者則飆至23%,容易致癌。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執行長郭文傑表示,吸菸會讓傷口難以癒合,一般拔牙後的患者口腔黏膜很快修復回來,但吸菸者上皮流失、保護減少,牙周病風險增加2至8倍,重度菸癮者更是增至5至8倍,由於菸癮者骨質較軟,不僅牙科治療成效降低一半,口腔就會有癌化現象。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1 醫療.皮膚
痣有4種顏色,出現在「手腳這邊」的痣可能是皮膚癌!「ABCDE檢查法」判斷是否癌變
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少的痣,且痣和「皮膚癌(Skin cancer)」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但並非所有的痣都會演變成皮膚癌。到底痣是如何生成?皮膚癌的類型與症狀又有哪些?就由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李政源醫師告訴你。 皮膚癌的早期症狀包括一些慢性不癒、反覆出現的腫瘤或傷口,這些腫瘤可能會出現潰瘍、流血或不正常的增生。如果一個痣或腫瘤突然快速變大或有異常變化,應該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的協助。痣是如何生成?痣的形成通常與皮膚表皮中的黑色素細胞有關。這些細胞在表皮內增生、聚集,成為我們所見的痣,且通常大多數痣都是良性的,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痣的成因多種多樣,可能與遺傳、陽光曝曬、荷爾蒙變化(如懷孕前後,荷爾蒙的變化會使痣變得更多或更深)有關。 至於痣的顏色,其顏色變化取決於其所在的皮膚層次: 黑色痣:痣位於較淺層,由於上面沒有表皮覆蓋,我們看到的就是黑色細胞,因此痣顯得黑色。 藍色、咖啡色痣:若痣深入到真皮層,黑色素透過皮膚厚度和光線折射後,顏色可能會從黑色變為藍色,甚至咖啡色 紅色痣:通常是由血管腫瘤引起的,而非黑色素所致。例如,櫻桃狀血管瘤或老化性血管瘤就較為常見,通常出現在手臂或身體上,特別是陽光常曝曬的地方。什麼樣的痣可能懷疑是皮膚癌?許多民眾可能擔心皮膚上的黑色斑點或痣是否為皮膚癌,因此了解皮膚癌的基本判斷方法「ABCDE五點檢查法」很重要。 A(Asymmetry,對稱性):健康的痣通常是對稱的,若痣呈不對稱形狀,如多邊形或三角形,應引起注意。B(Border,邊界):健康的痣邊界清晰,若邊緣模糊或凹凸不平,需小心。C(Colour,顏色):健康的痣顏色均勻,若顏色不均或有多種顏色,需警惕。D(Diameter,直徑):健康痣直徑通常小於0.6公分(約四分之一英寸),若超過此尺寸需觀察。E(Evolution,變化):若痣在短期內快速變大或有顯著變化,需特別注意。 若懷疑皮膚上的痣有問題,可以使用手機拍照並配合尺寸記錄,定期觀察變化。雖然ABCDE檢查法主要針對黑色素瘤,但對於其他皮膚腫瘤也有一定參考價值。綜合考慮痣的對稱性、邊界、顏色、直徑和變化,可以初步判斷其良惡性。若有疑慮,及時就醫是最明智的選擇。皮膚癌的類型與症狀皮膚癌主要分為三大類,分為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又稱扁平細胞癌)、黑色素癌(melanoma)。其中「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是最常見的一種,早期可能僅表現為黑色腫塊,容易被誤診。因此,早期的正確診斷非常重要。 基底細胞癌行為相對良性,通常局部侵犯,較少轉移,主要透過局部治療即可解決。但基底細胞癌生長緩慢,患者常忽視其存在,但若發現持續數年的異常皮膚變化,特別是在陽光曝曬部位,如臉部、鼻子等,應提高警覺,尋求醫療建議。 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的早期形態包括日光角化症和波紋氏症,這些原位癌變化輕微,但若發現臉部、特別是老人家的臉上有紅斑、脫屑、流血等現象,應提高警覺,及時就醫。鱗狀細胞癌的進展通常較慢,但長期未癒的皮膚異常應要注意。 黑色素癌黑色素癌是最惡性的皮膚癌,雖然發病率低,但其惡性程度高,早期診斷和治療對預後影響重大。診斷黑色素癌時,可以運用ABCDE法則判斷:不對稱(Asymmetry)、邊緣不規則(Border)、顏色多樣(Color)、直徑超過0.6公分(Diameter)和變化性(Evolution)。典型特徵包括顏色深淺不一、形狀不規則、邊緣模糊、顏色多樣等。若發現這些特徵,應立即就醫。 另外,使用免疫抑制劑也是一個風險因素,如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如紅斑性狼瘡)使用免疫抑制劑,雖然能控制疾病,但也可能降低對癌症的偵測能力;此外,曾經接觸過輻射,或有慢性不良傷口、嚴重疤痕或燙傷病史的人,特別是鱗狀細胞癌患者,風險也會增加。對於黑色素癌,急性曬傷尤其危險。如果曾經曬傷到起水泡,黑色素癌的風險會顯著上升。此外,使用日曬機(如健身房中的日曬設備)也會增加黑色素癌的風險。平時如何預防皮膚癌?皮膚癌的主要風險因子,都可能與陽光曝曬有密切關係。因此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曬工作非常重要。 1.陰天也要防曬:防曬要積極且謹慎,即使在陰天也不能忽視防曬。對於不喜歡使用防曬乳、覺得黏膩的族群,可以選擇戴帽子、穿袖套等。此外,去海邊玩時也要注意防曬,避免曬傷起水泡,因為這會增加罹患黑色素癌的風險。 2.防曬乳的選擇:建議民眾選擇「物理性防曬」,並確保SPF值至少為30,建議選擇PA++以上的防曬產品。 物理性防曬乳的成分通常包括二氧化碳或氧化鋅,它們能直接阻擋、反射或折射陽光。相比之下,化學性防曬乳會吸收紫外線,然後被代謝成其他物質,但這些物質可能殘留在皮膚上,對健康有潛在風險。儘管物理性防曬乳較為黏膩,因此市場上的防曬乳通常混合物理性和化學性成分,但建議優先選擇物理性防曬乳,並挑選質地不黏膩的產品。 3.防曬乳的使用厚度:一般來說,臉部應塗抹相當於十塊硬幣大小的防曬乳。特別是在戶外活動或去海邊時,需要經常補擦,因為水或汗水會沖掉防曬乳。即使在室內,通常每四個小時補一次;若有運動或流汗,則每兩個小時補一次。在高山或雪地等紫外線特別強的環境中,需更加頻繁地補擦。 4.容易被忽略的防曬部位:包括脖子、後頸部、肩膀和耳朵。髮量較少的人也應注意頭頂的防曬。 5.防曬乳的使用時間:過去建議出門前30分鐘塗抹,但現在大部分防曬乳的成分即時有效,因此可以在出門時攜帶防曬乳隨時補擦。 關於防曬乳的形式,無論是噴霧型還是乳液型,都需根據個人偏好和使用感受來選擇。重要的是選擇成分以物理性防曬為主的產品。對於嬰幼兒,特別是一歲以下的小孩,建議使用物理性遮蔽如帽子、袖套,而避免使用防曬乳。使用噴霧型防曬乳時,應注意避免吸入,特別是對小朋友。 延伸閱讀: 月經來就頭痛怎麼辦?竟是「這激素」過低導致!醫點名「經期偏頭痛」7大改善法:先待在涼爽、黑暗房間內
-
2024-06-21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太太產後發現卵巢癌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羅鴻源感到無限愧疚
看著病人的數據報告,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羅鴻源詳細解說病理診斷,包括腫瘤的大小、位置、擴散程度等。但是當病歷上的名字是摯愛家人時,身為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還能冷靜如常嗎?他說,「當然一樣慌亂啊,而且會馬上列出最壞結果。」回想起24年前,剛結婚一年多,太太懷孕了,全家滿心期待女兒的到來。那時,羅鴻源是住院醫師,正值訓練階段,忙於準備專科醫師考試,還要輪值夜班、負責教學及行政工作,沒有多餘時間沉浸在生命誕生的喜悅。不料,就在產後幾個月,太太因腹痛檢查,被診斷出卵巢胚細胞癌,屬於卵巢癌的一種。「檢查結果出來前,我對腹痛、陰道出血、小腹隆起等症狀先找出可能的答案,想著該如何治療…。」羅鴻源說,自己是醫師,相信知識就是力量,但其實知道的愈多就愈害怕。原本以為只是產後惡露還沒排乾淨的正常現象,腦海卻一直跳出抗拒的答案,感到非常不安。太太罹癌 感到無限愧疚心裡不斷祈禱是良性腫瘤,而在確定是卵巢癌後,羅鴻源用「無限愧疚」來形容,那一刻才發覺,自己有多忽視家庭。一方面,身為醫師怎麼會疏於發現異狀,另一方面是自責工作繁忙,產檢幾乎都是太太一個人自立自強,連自然產住院也只有第一天陪同,其餘都是靠岳母及媽媽分攤照顧責任。羅鴻源說,太太在手術過程中發現有腹水,含有少量的癌細胞,術後勢必要進行化療,又是另一種折磨。他很清楚化療的副作用,但是當惡心嘔吐、皮膚紅癢、毛髮脫落等症狀發生在另一半身上,感覺竟有一種無力感。抗癌成功 又生下兩女兒化療期間,太太一度因白血球太低而中斷治療,羅鴻源擔心是否細菌感染,甚至已經設想最糟糕的狀況。所幸,手術切除一邊卵巢,加上化療花了近一年時間,病情獲得控制,平安度過癌症5年存活期。之後還順利懷上二女兒與三女兒。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癌症之一,也是婦癌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羅鴻源說,在陪病過程中,不斷省思該如何告知病人及家屬病情,以及給予情緒上的支持。「宣告罹病的場景可說是日常的工作,但憾事發生在家人身上,才體悟到說出口的一字一句都要非常謹慎。」他有感而發。感恩家庭 雙方父母伸援太太罹病時,全世界都在歡喜迎接2000年,千禧年反倒成了羅鴻源職涯的轉捩點,夫妻兩人反覆確認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才28歲罹患卵巢癌該怎麼辦?他很感恩家庭的凝聚力,彼此保持良好溝通,雙方父母親伸出援手一起度過最艱難的時刻。在罹癌的籠罩下,生活節奏被打亂了,羅鴻源慶幸有家庭系統的支持以及信仰的力量,陪伴走過最痛苦的人生;另一個幸運,是及早發現癌症,「癌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錯過治療時機。」造成癌症的原因很多,重點是要及早篩檢、及早診治。他以「車子維修」為例,每行駛一定的距離或使用年限,就要進行小保養、大保養,預防行駛間發生事故。身體也一樣要定期健康檢查,若等到有明顯症狀才就醫,通常都為時已晚。以大腸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來說,可以提早篩檢發現癌前病變,經簡單治療預防轉變成癌症。預防醫學 遠離疾病威脅太太罹癌後9年,2009年羅鴻源的父親因血尿症狀發現膀胱癌,隨即安排手術治療,過程順利但因年紀大又有糖尿病,傷口癒合時間長,住院長達一個月,時時擔心病情有變化。這一次父親罹癌雖然沒有第一次的恐慌,心裡卻又浮現了「醫病溝通」的技巧和同理心,協助病人與家屬做出治療的選擇。2014年底,羅鴻源從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轉任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投身醫療更前端的健檢。經過二次切身之痛,問診案例已超過上萬個,治療過許多消化系統癌症病人,他認為,預防醫學可以遠離疾病威脅,民眾也應該被教育「不要被動等症狀」。羅鴻源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消化內科醫師●照顧對象:太太●罹患疾病:卵巢癌●發病時間:2000年28歲時●症狀:腹痛、陰道出血、小腹逐漸隆起●治療:手術割除一側卵巢,化療將近一年●陪病心得:醫師除了治病,還要負責病患及家屬的心理層面,尤其是對「復發」的恐懼。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18 癌症.皮膚癌
指甲紅腫疼痛且傷口難癒?當心可能罹患皮膚鱗狀細胞癌
指甲的傷口老是好不了,指甲看起來怪怪的或有紅腫疼痛等症狀,小心可能罹患「皮膚鱗狀細胞癌」。一位76歲陳先生右手食指指甲出現疼痛腫脹狀況,反覆數個月,原以為只有甲溝炎毛病,但擦藥只有部分改善,經安排切片檢查,診斷為甲床鱗狀細胞癌,後續接受手術切除癌細胞,還好沒有蔓延無須截肢,術後恢復良好。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雅棠表示,指甲如果有紅腫疼痛等症狀,或是變形、增厚,大部分是灰指甲、甲溝炎,不過,指甲的問題也可能是皮膚腫瘤所致。指甲是皮膚的延伸,各類良性及惡性皮膚腫瘤都有可能發生在甲床及甲周皮膚,雖然皮膚癌的死亡率比率遠低於其他癌症,仍不能輕忽。甲床鱗狀細胞癌在皮膚惡性腫瘤的占比很低,卻是指甲周邊組織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楊雅棠提到,這種指甲惡性腫瘤,好發於中老年男性,手指又比腳趾更為常見,以單一手指的表現為主。目前致病原因發現與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慢性輻射暴露、慢性砷中毒等危險因子有關。楊雅棠說,甲床鱗狀細胞癌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若腫瘤尚未侵犯到骨頭,可用莫氏手術或其他完整切除方式搭配冷凍切片確認惡性細胞切除乾淨,再依切除範圍而採用局部皮瓣重建、植皮重建或二級癒合的方式照顧傷口。若是較晚期腫瘤已侵犯骨頭,則需採手指截肢手術。甲床鱗狀細胞癌症狀表現常與其他良性疾病如甲溝炎、灰指甲、病毒疣等非常類似,一般民眾可能難以區分箇中差異。楊雅棠強調,若是發現指甲異常或傷口久不癒合,一定要提高警覺,建議找皮膚科醫師進行評估,及早就醫診斷,及早治療。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14 癌症.肺癌
為什麼肺腺癌經常被發現就是晚期?你可能忽略這些不同部位症狀提醒
一名30多歲女性,不菸不酒、無不良嗜好,健康檢查卻發現肺腺癌第四期,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穩定控制超過8年。振興醫院內科部主任陶啟偉表示,肺腺癌被形容為「無聲」癌症,因為患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慢慢出現咳嗽、咳痰,常被誤以為是感冒。陶啟偉在廣播News98分享,肺癌位居癌症殺手第一名,肺癌主要可分「小細胞癌」以及「非小細胞癌」,其中,非小細胞癌又可細分肺腺癌、鱗狀上皮細胞癌、大細胞癌,而肺腺癌好發於女性,多數患者診斷時,多已是第三或第四期。當肺臟被侵犯時,會先出現胸悶、胸痛、慢性咳嗽根據研究統計,有將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的類型。陶啟偉說,肺腺癌初期幾乎無症狀,但是,當肺臟被侵犯時,會先出現胸悶、胸痛、慢性咳嗽;癌細胞再擴散時,接著頻繁氣喘或呼吸不順,甚至有咳血情況;當癌細胞轉移到大腦,會出現肢體無力、頭暈等類似中風的症狀;若轉移到骨頭,會引發劇烈疼痛。陶啟偉提到,女性常因二手菸、油煙、拜拜焚香而沾染到致癌物質,隨呼吸道進入肺部,增加罹患癌症機率。上下班通勤戴口罩 50歲以上定期檢查LDCT日常生活中,應杜絕PM2.5,多項研究已證實肺癌與空汙的關係,上下班通勤時間一定要戴口罩,避免PM2.5對呼吸道產生刺激性的慢性發炎反應。另外,吸菸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陶啟偉強調,長期抽菸者要戒菸15年,體內致癌因子才會降到跟正常人一樣。陶啟偉呼籲,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LDCT)是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50歲以上的民眾應定期檢查,尤其是長期抽菸者、家族有肺炎病史、曾患有肺結核、接觸化學物質的工作環境、常吸油煙的廚房工作者,都是高危險族群,早發現早治療。早期發現肺癌,早期手術治療的成效很好,陶啟偉說,有臨床個案在一期接受微創手術,2-3天即可出院。民眾應正視健康問題,定期檢查、持續追蹤,接受LDCT檢查的結果,結節有90%為良性,不必過度緊張。如何預防肺癌⟋肺腺癌?1.戒菸:抽菸傷肺,香菸燃燒後產生的化學物質,部分會致癌,其毒素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2.預防空汙:室內減少大火快炒的飲食習慣,在戶外活動時要注意空氣品質,必要時戴口罩。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09 癌症.抗癌新知
我沒有不良生活習慣,為什麼還會得癌症?研究曝與3件事有關
42歲的英國凱特王妃公開自己正在接受癌症治療。過去,癌症的發生率與年齡增長相關,近年來年輕人罹癌卻大幅增加,儘管早發性癌症(定義為18-49歲)僅占總病例一小部分,但其發病率與死亡率在全球顯著增加。專家正在找出原因,初步認為與飲食生活習慣、環境改變、還有仍不明確的風險因子,如抗生素使用造成腸道菌變化等相關。近20年來,早發性癌症患者增加79%。去年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旗下腫瘤學刊物《BMJ Oncology》的一項大規模分析,1990年至2019年間,早發性癌症增加了79%,同期死於早發性癌症的人數則增加28%,比率最高的是北美、大洋洲(包括澳洲、紐西蘭和夏威夷)和西歐。早發性癌症患者的預後往往較差,五年存活率偏低,可能歸因於早發腫瘤的分子差異,使癌細胞更可能快速轉移。「研究指出,早發癌症特別是乳腺癌、結直腸癌(大腸癌)、胰臟癌、甲狀腺癌和生殖器官癌症,發病率在近幾年持續上升。」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早發性癌症研究計畫主任Veda Giri博士說,年輕癌友面臨長期的身體影響,加上還有生育、照顧孩子的責任,治療期間會很艱難。在英國,常見的早發性癌症包括乳癌、肺癌和結直腸癌等。生活習慣因子紅肉多、纖維少、鈉攝取過量,還有菸酒與肥胖。為什麼早發性癌症呈上升趨勢?一項頗具公信力的研究,來自2019年英國愛丁堡大學,他們與國際流行病學家一起研究了204個地區、29種早發性癌症的發生率。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紅肉多和鈉含量高,水果和纖維含量低的飲食,以及飲酒和吸菸,是最主要風險因子。另外,肥胖也確定是罹癌主要風險之一,因肥胖與慢性發炎和氧化壓力相關,會導致DNA損傷,進而導致癌症。環境變化因子1. 室外空氣汙染,是早發肺癌重要因子。但光是這些原因,不足以解釋罹癌年齡下降。著名腫瘤學家、白金漢大學醫學院創始院長Karol Sikora教授認為,「雖然生活方式與癌症息息相關,但有些生活習慣良好的年輕人也罹患癌症,在他們身上找不到上述危險因子。」關於這一點,《BMJ Oncology》2023年一項研究指出,室外空氣汙染是早發性氣管癌、支氣管癌和肺癌 (TBL)的重要危險因子。2. 人類飲食變化,改變腸道菌叢的平衡。Sikora教授指出,所謂「群體效應(cohort effect),意味1960年後出生的世代,比此年分之前出生的人,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更高。可能肇因於某些共同行為與共同接觸的環境因素。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腸道微生物組成的變化,今年1月發表在《英國癌症雜誌(the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一項最新研究,從1,687名患者的結直腸腫瘤中取出特定的有害菌種,其微生物特徵與對照組的晚發型不同。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墨爾本大學結直腸腫瘤基因組學實驗室負責人Daniel Buchanan副教授說,「結直腸癌發病率增加的潛在原因之一,與我們腸道微生物組成的變化有關。」過去幾十年,人類的飲食、生活方式和環境發生變化,可能改變細菌類型,以及腸道中的好壞菌平衡。3. 抗生素過度使用,引起腸道微生物變化。該研究也將病例的增加與抗生素使用增加做了連結。2022年《英國癌症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英國7,500多個結直腸癌病例的數據,發現所有年齡層的患者,都與使用抗生素存在關聯,尤其是在早發患者身上。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抗生素引起的腸道微生物變化可能是永久性,且會影響免疫系統對抗細胞癌變的能力。4. 晚生育的男女,孩子罹患兒科癌症的風險增加。社會變遷也可能是早發癌症的原因之一。越來越多女性延遲生育年齡,根據《美國流行病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7年的報導,與20-24歲女性生育的孩子相比,年齡較大的女性所生育的孩子,罹患兒科癌症的風險高出13-36%;年紀較大才生育的男性,也同樣有上述風險。但此風險是否持續到孩子成年,仍是未知。遺傳是禍首嗎?基因缺陷引起的癌症,多維持固定比率。關於早發性癌症,「基因」是罪魁禍首嗎?事實上,由基因缺陷引起的癌症,比其他因素引起的少很多,例如結直腸癌。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醫學消化疾病教授Xavier Llor表示,只有約10%的早發性結直腸癌病例與基因相關。雖然與基因相關的癌症,例如與胃癌和卵巢癌相關的林奇症候群(Lynch syndrome),確實是年輕患者比老年患者更常見的原因,但這類型腸癌的數量,多年來維持固定比率,無法解釋早發性癌症突然大幅增加。「我們得出結論,早發性癌症增加的潛在因素,與環境和生活方式最相關。」Xavier Llor教授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06 養生.保健食品瘋
硒8大功效:保護心血管、延緩老化...10大硒食物排行一次看!過量恐致6副作用
硒(Selenium,se)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從食物中攝取。硒(Selenium,se)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可構成人體內第21個胺基酸—硒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硒與生殖、甲狀腺功能、DNA生成及抗氧化等有關,可從日常飲食中攝取。硒何時吃?一文看懂硒功效、副作用、每日攝取量及硒食物一覽表。硒的8大功效硒具有多種功效,可以說是超級元素,體內的硒大多從食物攝取,貯存在骨骼、肌肉中。以下整理硒的功效:.維持甲狀腺機能:根據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預防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蘇珊.布魯醫師於《免疫系統全方位復原計畫》提及,硒是製造甲狀腺荷爾蒙和穀胱甘肽過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的必需元素,穀胱甘肽過氧化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甲狀腺濾泡損傷。如果沒有硒,甲狀腺無法製造荷爾蒙,細胞就會被自由基破壞。一般認為,自體免疫形成的過程之一是甲狀腺細胞受損且看似異常,當免疫系統發現後對其發動攻擊便會造成更多傷害和發炎。.保護心血管:硒參與人體免疫系統中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抗氧化反應,有助於預防心肌梗塞、高血壓,減緩發炎反應,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硒也是生產前列腺素必須的礦物質,而前列腺素為控制血壓的荷爾蒙之一,可使血管擴張進而預防動脈硬化。.延緩老化、維持皮膚彈性:硒具有的抗氧化特性,對於延緩皮膚老化有幫助,與維生素E共同作用可發揮更強大的抗氧化效果。.排毒、解毒:硒可與有害金屬離子結合,形成金屬─硒─蛋白質的複合物,把誘發病變或毒害的金屬離子排出體外,達到緩毒、解毒、排毒的作用。.預防癌症:PrimePlus健康設計家的品牌營養師Sean表示,硒有延緩細胞癌化進程並促進癌細胞凋亡的效果。研究發現充足的硒與大腸癌、食道癌、胃癌的發生率都有著負相關的結果。.提升免疫力:硒具有的抗氧化功能,可降低體內的氧化壓力並減輕發炎反應、增強免疫力。.改善不孕:家醫科醫師李思賢發文指出,硒是男性精子形成的必要成份,可幫助分泌性荷爾蒙以增加受孕機率,但硒會隨著精液排出體外,因此男性更需要補充;對女性而言,有助降低更年期不適症狀。.保護肝臟:硒是構成穀胱甘肽過氧化酶的重要成分,有清除自由基、促進肝臟代謝的作用,有助於保護肝細胞、減少發炎反應。硒何時吃?硒的每日攝取量硒可從日常飲食中攝取。根據國民健康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硒的每日建議攝取量如下,成人每日上限攝取量應以不超過400微克為原則: 0~6個月:AI=15 μg(微克) 7個月~3歲:AI=20 μg(微克) 4歲~6歲:25 μg(微克) 7歲~9歲:30 μg(微克) 10歲~12歲:40 μg(微克) 13歲~15歲:50 μg(微克) 16歲以上:55 μg(微克)國健署建議,懷孕女性的攝取量應增加5微克,哺乳期女性應增加15微克的攝取量。缺硒6症狀!過量攝取恐致6副作用根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檢驗醫學部檢驗宣傳單顯示,缺硒會造成以下6症狀: 心肌病 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免疫力下降 生長緩慢 甲狀腺功能失調 男性生育能力受損攝取過多的硒也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指出,攝取過量會造成以下副作用: 噁心、嘔吐或腹瀉等腸胃道症狀 皮疹 易怒 嘴裡有金屬味、呼吸有大蒜味 頭髮或指甲脆弱、脫落 牙齒變色神經系統問題攝取極高的硒則有呼吸困難、顫抖、腎衰竭、心臟病和心臟衰竭等嚴重風險。硒食物有哪些?10大硒食物含量排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硒,需仰賴食物攝取。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衛教,以下整理10大含硒食物一覽表: 硒食物 硒含量 6~8顆 巴西堅果 約544微克 3盎司 鮪魚 約92微克 3盎司 比目魚 約47微克 3盎司 沙丁魚 約45微克 3盎司 烤火腿 約42微克 3盎司 蝦 約40微克 1杯 通心粉 約37微克 3盎司 牛排 約33微克 3盎司 火雞 約31微克 3盎司 牛肝 約28微克 其他硒食物包含雞蛋、糙米、全麥麵包等等,1顆熟雞蛋約15微克的硒含量,1杯糙米約19微克,1片全麥麵包約13微克。【延伸閱讀】10種「鎂食物」含量排行榜大公開!含鎂食物有哪些?缺鎂7症狀一次看鋅什麼時候吃?缺鋅症狀有哪些?鋅6大營養功效及10種「含鋅食物」排行榜大公開怕冷、疲倦...你可能缺碘了!缺碘可以吃什麼?10種「含碘食物」及含碘量排行一次公開參考資料: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農業知識入口網新知專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檢驗醫學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責任編輯:林勻熙核稿編輯:陳宛欣延伸閱讀: 別以為馬上逃到戶外是對的!半夜發生地震,你一定要知道這4件事 5月星座運勢排行》巨蟹偏財運旺、摩羯迎來正財!12星座「財運、職場、戀愛運勢」前3名是...
-
2024-05-19 癌症.其他癌症
台灣光罩執行長吳國精辭世 哪些人是易罹患膽管癌高危險群?
台灣光罩昨(18)日公告,昨日接獲家屬通知執行長吳國精辭世訊息。吳國精曾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麾下任職,1998年創立波若威,是台灣光通訊領域先驅。據報導,吳國精罹患膽管癌,因病情突然惡化驟逝,享壽75歲。許多名人都因膽管癌病逝,包括前駐泰國代表李應元、資深歌手美黛、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之子辜啟允及愛樂電台主持人沈鴻元等人。哪些人容易罹患膽管癌?肝膽腸胃科醫師郭建興曾受訪指出,膽管癌長在肝臟裡面,屬於廣義的肝癌,在所有肝臟惡性腫瘤中,膽管癌不到一成。膽管癌是一種從膽管上皮細胞長出的惡性腫瘤,與常見B型或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細胞癌不同。不過,醫界至今仍不清楚膽管癌的致病機轉,只是從臨床觀察及文獻報告發現,曾有肝內膽管結石、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感染過肝吸蟲的病人,罹患膽管癌機率較一般人高。肝膽腸胃科醫師余承儒曾受訪表示,膽管癌是一種從膽管上皮細胞長出來的惡性腫瘤,是除肝癌外第二常見的肝膽惡性腫瘤。一般來說,膽管癌少見於年輕病患,被確診的患者大都是60至70歲的人,且男性略多於女性。余承儒說,大部分膽管癌並無明顯成因,但一些造成膽管慢性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膽道寄生蟲感染的病患,或是有纖維多囊腫肝疾病患者,都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膽管癌。另外如膽管結石或先天膽道異常,或是發炎性腸炎患者,也被認為是產生膽管癌的危險因子。膽管癌有哪些症狀?消化外科主任李祥麟曾受訪指出,罹患膽管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一般只會出現右上腹痛、噁心、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等非特定症狀;進展到晚期,才會出現如皮膚癢、黃疸、眼睛泛黃、及小便呈茶褐色等膽管組塞的症狀。大多數膽管癌病患無法早期診斷,容易錯失治療黃金時期。李祥麟表示,若臨床上懷疑是膽管癌,一般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但手術對於長在肝門或總膽管附近的膽管癌,因附近的主要供應肝臟的大血管相當多,難度相對很高;另外若是長在肝臟內部的膽管癌,雖較有機會切除,但常因症狀不明顯,常常等到病程晚期才被診斷出來,而使得預後不佳。郭建興表示,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動脈栓塞療法在膽管癌的療效不佳,外科手術是膽管癌治療首選,但要看腫瘤生長位置,如果在門靜脈或總膽管附近的膽管癌,由於附近密布血管及神經,手術難度相當高。若能幸運切除腫瘤,並維持膽汁順利從肝內膽管排出,可增加存活率。
-
2024-05-15 癌症.抗癌新知
你的體型易致癌嗎?重症醫曝身形符合「2大特徵」罹癌風險更高,高個子也有風險?
你覺得你健康嗎?你知道怎樣的身材容易罹患癌症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身形符合2大特徵者患癌症的風險更高。哪些身材易患癌症?黃軒表示,根據一項33萬人的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發現不同的體型與整體癌症的發病風險有關。該研究涉及近33萬人,大部分年齡在35歲至65歲之間。研究人員根據他們的體重指數(BMI)、身高、體重、腰臀比、腰圍、臀圍,將他們大致歸納為四種體型:.第1組:全身性肥胖(胖得很勻稱)。.第2組:個子高,全身分布更多脂肪。.第3組:個子高,腹型肥胖(肚子上脂肪更多)。.第4組:個子矮,體重和BMI高,但臀圍和腰圍細。身形符合2大特徵者 患癌症風險更高經過15年的跟蹤隨訪,有超過4.7萬人患上了癌症,研究人員分析這些人的身材,發現有兩組身材患癌風險更高就是:「高個子和大肚腩者」。.第1組:全身性肥胖(胖得很勻稱)該組身形者,總體患癌風險升高了10%,與10種癌症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這些癌症包括:子宮癌、食道(腺)癌、肝癌、腎癌、膽囊癌、胰腺癌、骨髓瘤、乳腺癌(絕經後)、結腸癌、直腸癌。.第2組(個子高,全身性肥胖)該組身形者,總體患癌風險升高了3%。與甲狀腺癌、乳腺癌、惡性黑色素瘤、腦癌、中樞神經系統癌等5種癌症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第3組(個子高,腹型肥胖)該組身形者,總體患癌風險升高了12%。與食管癌、甲狀腺癌、腎癌、胰腺癌等12種癌症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此外,這些身材的人還與食管鱗狀細胞癌、口腔癌、咽癌、肺癌等癌症風險有較高的關聯。.第4組(個子矮,體重和BMI高,但臀圍和腰圍細)該組身形者,總體患癌風險沒有升高。黃軒精簡了上述研究結果,可發現:1.全身性肥胖(包含大肚腩):罹癌風險升高了10%2.個子高,腹型肥胖(大肚腩):罹癌風險,更升高了13%3.這兩種肥胖身材,只要併有「大肚腩」,罹癌風險就會增加10%以上4.這次研究通過大量數據分析發現,「大肚腩」同時併有「高個子」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更高。為什麼身材跟癌症有關聯?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得出結論,身材中存在這兩個特點「大肚腩和高個子」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更高。這可能與脂肪分布、體重指數、腹圍和臀圍等因素有關。因此,保持健康的體重和體型對於降低患癌症的風險非常重要。肥胖確實會增加患癌風險,但大肚腩的「腹型肥胖」與癌症風險的聯繫更為緊密。腹型肥胖的典型特徵是大肚腩,腰圍大於臀圍,四肢較細。脂肪主要沈積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肚子里的肝臟、胰腺、胃腸道等器官周圍和內部。一項發表在《BMC醫學》上的研究發現,腰圍越粗,患癌風險越大。研究人員對350萬參與者進行了平均8.3年的長時間隨訪研究,發現有超過27萬的人最終罹患癌症。根據這些參與者的數據,體重指數(BMI)和腰圍(WC)與罹患癌症的幾率有很大關係。另一項針對2000多人的研究,發表在《英國癌症雜誌》上,同樣得出類似結果,無論男女,身高越高相對患癌風險越高。這些研究結果共同強調了「體型與癌症」風險之間的緊密聯繫,提醒我們重視體重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日常3大習慣 有效預防大多數癌症2021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刊發了一篇文章,文中詳細列舉了一系列日常習慣,強調遵循這些建議能有效預防大多數癌症的發生。研究顯示,體重管理是預防癌症的關鍵因素之一,過重或肥胖與多種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包括乳癌、大腸癌和子宮內膜癌等。世界衞生組織呼籲,通過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來維持適當的體重,對於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至關重要!以下是這些建議的體重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簡要概括:1.營養的平衡維持健康體重首要步驟是,攝取均衡的營養。美國癌症協會(ACS)指出,癌症病患在治療期間如果營養足夠,可幫助維持體重,從而更好地承受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並減少感染風險。此外,適量的體重也能保持良好的體力和活力,對身體的復原有著積極的影響。2.運動的重要規律的運動,不僅可以幫助控制體重,還能提高整體健康水平。運動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提升免疫力,並且可以直接影響癌症細胞的生長和擴散。根據香港大學癌症專家研究建議:癌症康復者,應該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以有效控制體重3.飲食的控制除了運動,飲食控制也是體重管理的重要部分。避免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選擇富含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可以幫助維持健康體重,並減少癌症風險。研究表明,減輕體重可以顯著降低某些類型癌症的發生率最後,黃軒提醒,其實很多高風險易罹癌,是「你自己製造出來的肥胖」所導致!我們應該積極維持健康的體重,為自己的身材營造一個健康有益的「防癌環境」。體重管理防癌是一個多方面的過程,透過飲食控制、均衡營養、適當運動,不僅能夠減少癌症的風險,還能提高生活品質和整體健康。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早睡增死亡風險?胸腔重症科醫曝真相!每天「睡滿x小時」更長壽.研究長壽之道20年!長壽專家培養出5健康習慣
-
2024-04-22 醫聲.癌症防治
基因檢測 揪3種肺癌早期突變
70歲的老奶奶,因婦癌至林口長庚醫院就醫,意外發現癌細胞轉移肺臟,左肺有大小不一的結節,基因檢測其中3顆體型較大的結節,竟然都是各自獨立的原位癌,且由不同基因突變所致。林口長庚肺癌團隊召集人柯皓文表示,這是「極為罕見」的案例,鮮少肺癌患者腫瘤病變是因多個基因突變造成,幸好患者結節小於1公分,屬於早期肺癌,即可手術切除病灶。肺腺癌占整體肺癌8成5肺癌分為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台灣最常見的肺癌類別為非小細胞癌中的「肺腺癌」,占整體肺癌的8成5,晚期肺癌的標靶藥物發展,多以治療肺腺癌為目標,醫界發現肺腺癌最常見的基因突變類型,包括EGFR、ALK、cMET、HER2、BRAF、KRAS等多種。柯皓文表示,根據林口長庚的癌症登記資料,並與日本LC-SCRUM-Asia合作研究,台灣肺腺癌患者約6到7成帶有可治療的基因突變,且台灣針對多數的肺癌標靶藥物都已納入健保給付,大幅增加患者的存活率。不過,仍有3成帶有不可治療的基因突變,則採取傳統的化療方式治療。國內最常見的肺腺癌突變基因為EGFR,但並非每一位肺腺癌患者體內的癌變基因都是同一種,像前副總統蕭萬長,他左肺及右肺的突變基因就不同,臨床上較常見的是同時出現兩種癌變基因,如前述70歲老奶奶同時有3種基因突變的原位癌,分別為BRAF、EGFR、cMET,不僅罕見也是柯皓文從醫第一次碰上,能即時發現也與老奶奶願意自費做基因檢測,才能揭曉突變基因。治療多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會先依照腫瘤的大小以及惡性的程度,決定投藥的方式,不過,有些標靶藥物在投藥後,還會再產生基因突變,如治療EGFR基因突變的部分標靶藥物,使用9個月到14個月後,有5成左右的患者會再次產生EGFR T790M,目前肺癌的藥物治療已走向依不同基因決定藥帖,即近年不斷提及的「精準醫療」。早期肺癌治療比率攀升國內肺癌的患者,多數是晚期發現,依照5年前的資料,約有8成的肺癌患者是第三期後才接受治療、2成是早期發現。但自從國健署於2022年推動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後,國內早期肺癌患者即接受治療的比率攀升,從原先20%提升至30%到40%,晚期肺癌從80%降至約50%。柯皓文表示,該數據也連帶被認為是肺癌於2023年擠下大腸癌,成為我國十大癌症死因之首的原因之一,他認為持續擴大篩檢,相信未來肺癌的致死率可以大幅降低。
-
2024-04-19 醫聲.Podcast
🎧|2024癌症論壇/基因檢測揪癌變關鍵 精準治療更能延命
「醫師,到底甚麼是精準醫療?」、「請問我這個癌症,驗出有BRCA基因變異,是不是有藥可用?」當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查岱龍看診時,常有攝護腺癌患及家人提出上述疑惑。此時,查岱龍總是耐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他解釋,許多基因變異與癌症生成、惡化有關,其中,有些基因變異為「Driver Mutation」(驅動性突變),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若針對這些驅動性基因變異使用適合標靶藥物,就有機會阻止癌細胞作亂,延續性命的機率就大為增加。🎧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篩選病人、使用對的藥物,可提升精準醫療效益「把細胞的癌變過程想像成一列火車,這些Driver Mutation就好像火車司機,主導火車前進。」查岱龍指出,在癌細胞上,有時可找到許多基因變異,部分基因變異可驅動細胞癌變,成了火車司機;有些就只是火車上的乘客,對於癌變過程影響不大,而要能真正揪出這些驅動性基因,就必須透過基因檢測,「篩選病人,找出帶有這些驅動性突變基因的族群,使用對的藥物」,癌症治療就可對症下藥、事半功倍,這也正是精準醫療的精髓所在。帶基因變異的晚期攝護腺癌病患,有機會延長生命舉例來說,像一般人常聽到的乳癌基因變異BRCA1、BRCA2,也與攝護腺癌、卵巢癌、胰臟癌等癌症的啟動、發生與預後高度相關。以攝護腺癌病患來說,約10%-15%帶有BRCA1、BRCA2,如果是比較晚期、已對荷爾蒙療法產生抗藥性的病患,更有高達25%帶有上述基因變異,一旦帶有這些基因變異,病患的死亡率就會比一般人多2.5倍。若是卵巢癌,BRCA1、BRCA2的突變比率大約為25%,乳癌、胰臟癌等其他癌別,所占比率為6%-10%。事實上,BRCA1、BRCA2都屬於HRR(同源重組修復)基因,當透過NGS次世代基因定序等檢測方式找到這些基因突變相關現象,便可運用PARP抑制劑等藥物進行標靶治療,治療成效也會明顯提升。研究顯示,像晚期、帶有這些基因變異的攝護腺癌病患,若接受PARP抑制劑治療,可以有望延長存活期,使用化療的時間也有機會延後,如果能控制好副作用,病患的生活品質會更加穩定、優質。次世代基因定序檢驗案件申請,出現塞車窘境雖然基因檢測對於精準治療的運用、癌症病患的用藥如此重要,健保也即將把NGS檢測納入給付範圍,但「特管辦法」(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實驗室若要進行NGS等基因檢測,就必須針對「實驗室自行研發檢驗技術」(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 LDTs)部分,取得醫事司的認證資格,並有3年的落日條款。今年2月9日特管辦法正式上路後,造成兩千多件審查案件大塞車,很多NGS檢驗項目無法執行,恐影響病人用藥權益,目前健保署、醫事司已想辦法在實驗室檢驗品質把關與加速審核中取得平衡,查岱龍指出,為了紓解塞車的大量申請案子,目前給予六個月的緩衝期。不過,也有人憂心,9月緩衝期過後,申請塞車問題仍可能舊事重演,認為衛福部或許可以採取一些彈性、變通做法,例如對於過去通過認證,或已符合國際認證、檢測品項有國際認證者,可考慮有條件開放、就地合法、納管,如此,更多癌症病患才能盡快在短時間取得基因檢測結果,並盡快使用適合標靶藥物、療程,病情也才不會一再拖延、惡化。許多檢驗方法可做配套,病患可安心接受治療然而,查岱龍也提醒,在基因檢測領域,並非只有NGS檢測,以健保所給付的一些標靶藥物來說,還是有其他檢驗方法可以搭配,像PCR(核酸檢驗),或者可以進行檢體染色,然後用相關抗體進行偵測等,運用這些方法取得結果,癌症病患可及時獲得適合藥物的治療,治療權益同樣受保障,因此癌症病患、病患家人不用擔心,可安心接受醫師指示、接受治療。查岱龍也提醒,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是重要一環,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病患可以了解更多資訊,醫療團隊也必須與病患好好溝通,用病患了解的語言進行說明,這樣才能選擇對病患最有利的治療模式,病患的治療,也才會得到最好成果,且較不會多受痛苦。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我們需要透過更多、更精準的檢測方式,找出適當的病患,才能讓更多病患受惠。查岱龍小檔案現職: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分子細胞腫瘤學系博士國防醫學院醫學士 經歷:國防醫學院院長國防醫學院外科部主任教授三軍總醫院主治醫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國防醫學院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4-13 醫聲.癌症防治
凱特王妃罹癌震驚各界,世界研究指出罹癌青壯年近30年增79%!了解什麼是預防性化療
英國凱特王妃2024年3月發布影片宣布罹癌,表示在先前腹部手術後的檢測發現癌症,醫療團隊建議進行「預防性化療」,她也正在該治療的早期階段,但並未進一步透露治療細節。尤其她年僅四十二歲,癌症患者雖大多為年長者,但近期研究發現,全球未滿50歲罹癌的病例,近30年來激增約八成。學者對此趨勢原因未有定論,從菸酒、肥胖到加工食品都有嫌疑。多留意身體警訊、及早篩檢為對抗青壯年罹癌的可行方式。凱特王妃治療團隊所指的預防性化療是指什麼?在癌症治療中扮演何種功能?未滿50歲癌症死亡數 增近28%法新社報導,英國醫學期刊「腫瘤學」去年刊登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1990年~2019年間,全球每年未滿50歲確診29種常見癌症任一種的患者總數,大增將近八成,原因無人能確定。這項全球性研究發現,1990年,全球不滿五十歲的癌症確診病例為182萬例,到了2019年增加到326萬例,增幅達79%。研究人員還預測在這個十年結束前,未滿五十歲的癌症新病例數還會再增加三成,經濟富裕國家將尤為顯著。青壯年罹癌人數增加,和全球人口增長有關。不過,過去半世紀各年齡罹癌者存活率已幾乎翻倍,但未滿五十歲癌症死者數在過去30年來卻仍增加近28%。英國伯明罕大學癌症學者西瓦庫瑪說,罹癌青壯年增加的趨勢可謂一種「流行病」。自從凱特王妃2024年一月歷經腹部手術、3月22日宣布罹癌後,西瓦庫瑪等醫師均發聲,指出在診間看到的青壯年癌症病患越來越多。乳癌最常見 消化道癌症受關注青壯年癌症患者中,乳癌最為常見,但研究人員特別憂心結腸癌、胰臟癌、肝癌、食道癌等消化道相關癌症。美國癌症學會指出,以未滿五十歲的美國男性癌逝者來說,結腸癌如今是頭號殺手,在女性癌逝者中也僅次於乳癌。參演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黑豹」的影星查維克博斯曼二○二○年就是因結腸癌病逝,年僅四十三歲。台灣常將發生在結腸、直腸的惡性腫瘤通稱大腸癌。針對青壯年癌症病例增加,西瓦庫瑪坦言尚未有證據能確定其原因,可能是多項因素綜合導致。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癌症流行病學教授柯爾曼說,潛在解釋有二:★其一,當前四十幾歲青壯年比上一輩更早暴露於菸、酒、肥胖等致癌因子。她指出,流行病式的肥胖問題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西瓦庫瑪也認為,肥胖起碼是部分原因,但有些青壯年患者既非肥胖,也沒有遺傳具罹癌風險的基因。★其二,青壯年面臨與以往不同的問題,疑似禍首包括若干化學物、新藥物甚至塑膠微粒,但未獲證實。★也有人歸咎於高度加工食品,但亦無足夠資料佐證。★另有理論指向食物會改變腸道微生物群,但柯爾曼的研究雖顯示癌症會改變微生物群,卻難定論微生物群的改變會致癌。開設年輕癌症病患特別門診的伯明罕大學教授貝格斯說,青壯年罹癌數增加的原因不少,包括醫界越來越善於在早期發現癌症;年輕人對自身健康的覺察度也比上一輩敏銳,更願意在相關症狀剛出現時就尋求幫助。英國觀察家報引述貝格斯指出,其他因素還有部分癌症風險因子可能透過家族基因遺傳;隨著帶有癌症風險基因的人比以往壽命更長且能生育更多小孩,這類基因於是在人口中累加。年輕人罹癌 化療劑量耐受度高為了應對青壯年結腸直腸癌病患數增加,美國2021年將建議篩檢年齡下修到45歲。好消息是,年輕罹癌者對化療劑量的耐受度比年長患者高,可用更強效治療方式。英國華威大學醫學教授楊恩說,較年輕罹癌者存活率一般較高;像凱特這樣手術中意外發現癌症,多半是還沒有明顯症狀的早期癌症,化療更有效。學者希望凱特的經驗能提醒民眾,一旦察覺任何身體異狀就應諮詢醫師。西瓦庫瑪說,人們對自己身體狀況多半有自知之明,「如果你真的覺得哪裡不對勁,不要拖延,就去做檢查」。預防性化療不等於預防癌症澳洲非營利媒體網站「對話」解釋,預防性化療不等於預防癌症。在癌症治療上,「預防」指涉在癌症移除後,透過化療來防止癌症復發。要真正預防癌症,專家建議可就飲食、運動、防曬等方面的生活型態進行調整。另外,一種荷爾蒙療法藥物「泰莫西芬」可用來降低部分乳癌高風險患者罹癌風險,阿斯匹靈則可以用於腸癌等癌症的高風險患者。放射線治療 局部移除癌細胞癌症發生後,如果癌細胞限於身體局部,而未發現轉移到遠處部位的證據,手術、放射治療等局部治療能移除所有癌細胞。但如果癌症已擴散到身體各處才診斷出來,醫師會使用化療(抗癌藥物)、荷爾蒙或免疫治療等療法,循環至身體各處發揮作用。化療也可在手術或放射治療前後使用,來防止原發癌復發。雖然手術可能已治好癌症,但部分案例中,難以偵測的微小細胞可能已擴散至血管,被帶到體內遠處的部位,這將導致癌症在數個月或數年後復發。在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比較只接受手術的癌症患者以及手術後再接受追加化療的患者,發現後續化療能防止癌症復發,延長患者壽命。化療副作用 造血功能暫受損許多化療藥物是透過擾亂癌細胞中心的遺傳物質DNA來阻止其分裂;為了增加效果,在身體不同部位生效的多種藥物會混合使用。不過化療不只針對癌細胞作用,也會殺死分裂中的正常細胞,但由於癌症病灶裡分裂中細胞的占比較高,每次化療殺死的癌細胞比率會高於正常細胞。化療通常每隔3-4周進行一次,正常細胞可在間隔時間恢復。化療副作用通常可逆轉,且常發生在細胞汰換率較高的部位。例如血細胞的製造會暫時被打亂;如果白血球數量低,感染風險會增加。化療用的特定藥物也可能導致手腳麻木等。預防性化療是在局部手術後,沒有癌症殘留的證據後開始實施,因此患者通常可在化療結束後數周內恢復正常活動。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10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次世代基因定序檢驗申請塞車 查岱龍:政府已放寬緩衝期
「精準醫療」是目前治癌新趨勢,可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與各項基因檢測方式找出相對應的藥物,讓治療更精準,衛福部健保署預計5月將NGS納入健保給付,讓10餘萬名癌友受惠。為了把關檢測品質,3年前衛福部將基因檢測納入特管辦法,實驗室須取得認證後才能執行,今年2月9日生效後,造成數千件申請案塞車,恐影響病人「無法即時用藥」的權利。對此,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查岱龍指出,健保署與醫事司已盡力協調,放寬六個月的緩衝期,以紓解申請案件大塞車的狀況。不過,也有人擔心9月緩衝到期後,仍可能讓申請塞車問題舊事重演,認為衛福部是否可以採取一些變通方式,例如針對過去已通過認證、符合國際認證或檢測品項有國際認證者,或許可以就地合法,讓更多癌症病患盡早取得基因檢測結果,盡快使用適合藥物,以挽救更多人命。查岱龍表示,精準醫療不是只靠NGS,目前尚有核酸檢驗(PCR),或先用檢體染色,再用相關抗體偵測等其他檢測當配套,病患可依據檢驗結果選擇適合療程,治療權益不受損,希望病患及其家人安心。基因檢測 幫癌症病人選對用藥對於基因檢測的重要性,查岱龍指出,現在精準醫療的重點,是透過基因檢測篩選適合的病人,使用對的藥物。像有的基因變異為「驅動性突變」(Driver Mutation),這類基因變異,在細胞癌變的過程裡,擔任火車司機、火車頭角色,如果針對這些基因變異「擒賊先擒王」,就能有效抑制癌細胞,讓病患有機會擁有一線生機。過去因為美國女星安潔莉娜‧裘莉的關係,許多人聽到BRCA基因變異,就會想到與乳癌有關,但許多研究顯示,在部分攝護腺癌、卵巢癌與胰臟癌病患身上,也有這類基因變異,這是一種驅動性突變,如果男性帶有BRCA基因變異,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9倍,一旦罹患攝護腺癌,死亡率也比一般人多2.5倍,對荷爾蒙療法有抗藥性的晚期病患中,更有高達四分之一帶BRCA基因變異,威脅性不容小覷。醫界發現,BRCA為HRR(同源重組修復)基因之一,若運用NGS等檢測方式揪出相關基因突變現象,便可使用PARP抑制劑,讓癌細胞受抑制。研究顯示,晚期攝護腺癌病患一檢驗出帶有BRCA基因變異,經PARP抑制劑治療,有望延長存活期,延緩疾病惡化。如能控制好副作用,可以提升生活品質。醫病溝通 別因偏方失治療契機查岱龍認為,當發現罹患癌症,病患及其家人一定要好好和醫師溝通、討論,醫師也可運用醫病共享決策(SDM)模式向病患及其家人分析各項治療方式利弊得失,期待病患選擇最適合的療程,千萬不要因拖延或誤信偏方而失去治療契機。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4-07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基因檢測揪癌變惡司機 精準治療更能延命
「醫師,到底甚麼是精準醫療?」、「請問我這個癌症,驗出有BRCA基因變異,是不是有藥可用?」當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查岱龍看診時,常有攝護腺癌患及家人提出上述疑惑。此時,查岱龍總是耐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他解釋,許多基因變異與癌症生成、惡化有關,其中,有些基因變異為「Driver Mutation」(驅動性突變),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若針對這些驅動性基因變異使用適合標靶藥物,就有機會阻止癌細胞作亂,延續性命的機率就大為增加。篩選病人、使用對的藥物,可提升精準醫療效益。「把細胞的癌變過程想像成一列火車,這些Driver Mutation就好像火車司機,主導火車前進。」查岱龍指出,在癌細胞上,有時可找到許多基因變異,部分基因變異可驅動細胞癌變,成了火車司機;有些就只是火車上的乘客,對於癌變過程影響不大,而要能真正揪出這些驅動性基因,就必須透過基因檢測,「篩選病人,找出帶有這些驅動性突變基因的族群,使用對的藥物」,癌症治療就可對症下藥、事半功倍,這也正是精準醫療的精髓所在。帶基因變異的晚期攝護腺癌病患,有機會延長生命。舉例來說,像一般人常聽到的乳癌基因變異BRCA1、BRCA2,也與攝護腺癌、卵巢癌、胰臟癌等癌症的啟動、發生與預後高度相關。以攝護腺癌病患來說,約10%-15%帶有BRCA1、BRCA2,如果是比較晚期、已對荷爾蒙療法產生抗藥性的病患,更有高達25%帶有上述基因變異,一旦帶有這些基因變異,病患的死亡率就會比一般人多2.5倍。若是卵巢癌,BRCA1、BRCA2的突變比率大約為25%,乳癌、胰臟癌等其他癌別,所占比率為6%-10%。事實上,BRCA1、BRCA2都屬於HRR(同源重組修復)基因,當透過NGS次世代基因定序等檢測方式找到這些基因突變相關現象,便可運用PARP抑制劑等藥物進行標靶治療,治療成效也會明顯提升。研究顯示,像晚期、帶有這些基因變異的攝護腺癌病患,若接受PARP抑制劑治療,可以有望延長存活期,使用化療的時間也有機會延後,如果能控制好副作用,病患的生活品質會更加穩定、優質。次世代基因定序檢驗案件申請,出現塞車窘境。雖然基因檢測對於精準治療的運用、癌症病患的用藥如此重要,健保也即將把NGS檢測納入給付範圍,但「特管辦法」(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實驗室若要進行NGS等基因檢測,就必須針對「實驗室自行研發檢驗技術」(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 LDTs)部分,取得醫事司的認證資格,並有3年的落日條款。今年2月9日特管辦法正式上路後,造成兩千多件審查案件大塞車,很多NGS檢驗項目無法執行,恐影響病人用藥權益,目前健保署、醫事司已想辦法在實驗室檢驗品質把關與加速審核中取得平衡,查岱龍指出,為了紓解塞車的大量申請案子,目前給予六個月的緩衝期。不過,也有人憂心,9月緩衝期過後,申請塞車問題仍可能舊事重演,認為衛福部或許可以採取一些彈性、變通做法,例如對於過去通過認證,或已符合國際認證、檢測品項有國際認證者,可考慮有條件開放、就地合法、納管,如此,更多癌症病患才能盡快在短時間取得基因檢測結果,並盡快使用適合標靶藥物、療程,病情也才不會一再拖延、惡化。許多檢驗方法可做配套,病患可安心接受治療。然而,查岱龍也提醒,在基因檢測領域,並非只有NGS檢測,以健保所給付的一些標靶藥物來說,還是有其他檢驗方法可以搭配,像PCR(核酸檢驗),或者可以進行檢體染色,然後用相關抗體進行偵測等,運用這些方法取得結果,癌症病患可及時獲得適合藥物的治療,治療權益同樣受保障,因此癌症病患、病患家人不用擔心,可安心接受醫師指示、接受治療。查岱龍也提醒,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是重要一環,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病患可以了解更多資訊,醫療團隊也必須與病患好好溝通,用病患了解的語言進行說明,這樣才能選擇對病患最有利的治療模式,病患的治療,也才會得到最好成果,且較不會多受痛苦。查岱龍小檔案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我們需要透過更多、更精準的檢測方式,找出適當的病患,才能讓更多病患受惠。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3-20 醫療.皮膚
年輕人也會長老人斑!若出現一症狀恐為惡性腫瘤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如何去除斑點
隨著年歲增長,不知不覺中總是會發現身上多了一些歲月在外貌上留下的痕跡,「老人斑」便是這其中很常見的皮膚狀況之一。大家耳熟能詳常聽到的「老人斑」究竟是不是斑呢?其實這個名稱常常讓人對它有所誤解,因為「老人斑」並不是年紀大的人才會有、在醫學上的分類也和曬斑、雀斑等色素性疾患不同。「老人斑」正式名稱「脂漏性角化」大眾常說的「老人斑」其實只是俗稱,在醫學上正式的名稱為「脂漏性角化」,但這個名稱也容易讓人產生誤解,因為其實它跟皮脂腺沒有關係、也不會只分布於脂漏性的區域(像是頭頸部、胸部及上背部);事實上,在醫學分類上老人斑被視為一種表皮角質層良性的局部增生,是屬於一種皮膚角化的疾患,所以脂漏性角化與「痣」或「斑」在本質上就有所不同,痣或斑指的是皮膚中黑色素細胞增生或有黑色素沉澱於表皮或真皮層,故兩者的治療方式也不全然相同。脂漏性角化是常見的皮膚問題在60歲以上的人幾乎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甚至有些人在中年時期,有時也會在20-30歲時就會發現開始有老人斑的出現,而且通常數量上會慢慢地隨著時間越來越多。老人斑在男女發生的比例差不多,並不會只侷限在曾經經太陽曝曬的皮膚處,身體各個地方都有可能會生長。脂漏性角化在外觀型態上有許多不同的樣貌,顏色從白色、粉紅色、膚色、淺棕色、深棕色到黑色都有可能(圖一),若是合併有摳抓或發炎,病灶本身或其周圍皮膚顏色就會偏紅,較常見的外觀是呈現一顆顆疣狀突起的病灶,但也可能是一片平坦的斑塊樣子,甚至是結節樣;大小從小小的像是痘痘一樣或到超過2-3公分的斑塊狀大小都可以稱之。若是有合併其他皮膚疾病像是病毒疣、曬斑等等,它的樣貌又會更加地豐富多變,因此有時僅憑病灶的外觀、顏色或大小很難診斷是否為脂漏性角化,這時皮膚切片的角色就顯得更為重要。若老人斑異常的快速長大時就需注意脂漏性角化除了在數量上有可能會隨著年紀越來越多之外,病灶的外觀型態上也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若是隨著年紀病灶顏色稍微變深、變凸、變得大了一點,這些都是合理正常的表現。脂漏性角化在醫學上視為一種良性的皮膚角化疾患,但確切的原因還不清楚,推測的相關因子可能有遺傳、紫外線曝曬或長期慢性摩擦等,在臨床上有家族史的人、在較容易長期累積紫外線的區域(頭頸部、手臂伸側部)、或是皮膚較常摩擦的地方(背部、腹股溝處、會陰部),會比較容易有脂漏性角化的病灶產生,但這些相關因子並非絕對,也是會有例外的情況。在臨床大部分的情況下可以用肉眼就直接診斷是否為老人斑,但有時若是無法判斷或有疑慮時,就會需要進一步安排手術切片或切除送病理化驗,因為有時單就外觀上難以跟其他惡性腫瘤像是基底細胞癌或是惡性黑色素瘤區分(圖二)。另外,若原有的老人斑突然快速長大、臨床上變得有症狀或是有其他非典型的特徵時,都應該要安排進一步的切片檢查。其他還需注意的情況,如若是有突發性地大量脂漏性角化的出現,也需要做進一步的檢驗和檢查排除腸胃道或身體其他惡性腫瘤的可能。脂漏性角化的治療有許多種,治療主因是外觀上的考量並非健康因素,故目前還是以自費雷射治療為主,健保並不給付。但要注意雷射術後可能會產生色素沉澱的問題,防曬一定要做好。除此之外,必須強調的是,如無法確立診斷或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建議都還是必須要切片或切除,千萬不要因為在意疤痕而因小失大。健康才是一切美麗的基礎,希望大家都能夠二者兼顧。延伸閱讀:.一次了解老人斑、雀斑和肝斑成因!雷射除斑這樣做避免「皮膚反黑」.膠原蛋白流失、老人斑、長皺紋怎麼辦?醫師詳解皮膚如何變老,傳授4.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3 焦點.元氣新聞
沒B、C肝也從不喝酒 她因過胖不減重竟罹肝癌
施打B肝疫苗、積極投以C肝新藥,國內病毒性肝癌的患者,逐漸減少,酒精性肝癌的患者也因投注大量經費宣導,控制患者人數,不再快速上升。但醫界近期發現「脂肪肝」引起的非病毒性肝癌,竟然悄悄上升。脂肪肝也成為國人罹患肝癌的一大隱憂。胖到肝指數過高不願減重 肝長期發炎惡化成肝癌60多歲的家庭主婦阿慧(化名),20多歲與先生結婚後,體重就不斷上升,生完小孩體重更是直接飆破100公斤,身高僅150多公分的她,原以為產後,體重會逐漸下降,但因育兒等生活壓力龐大,吃成為她的依靠,長年來,她體重都維持在100公斤上下。幾年前,健康檢查報告顯示她BMI大於30以上,且已有中度以上脂肪肝,肝指數(GOT、GPT)都高達70到80U/L,正常值應低於31U/L,醫師建議她應盡速減重改善,她卻不以為意。直到去年她感到愈來愈容易疲憊,皮膚、眼白都陸續出現黃疸症狀,回到醫院檢查,超音波一照,肝臟明顯已經硬化,肝臟還有一顆約2公分的腫瘤,確診為早期肝癌,所幸即時發現,採取電燒治療,才避免惡化。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顏聖烈說,國人的飲食習慣西化,高油、高糖,特別是含糖飲料幾乎成為國人的日常,根據研究顯示,國內約有20%以上成人有輕重不一的脂肪肝,若持續未改善脂肪肝,最終也將走入「肝病三部曲」從肝炎到肝硬化,再演變成肝癌。病毒性肝炎有防治手段 非病毒性肝炎成新課題導致肝癌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如B肝、C肝)、非病毒性肝炎等。顏聖烈表示,目前臨床上收治的肝癌的患者,仍以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癌為最大宗,但是隨著B肝疫苗的施打以及C肝新藥的大規模投藥防治等,未來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癌,可以預期會愈來愈少。顏聖烈表示,非病毒性肝炎近年最受關注的就是「脂肪性肝炎」,導致脂肪性肝炎的原因非常多,肥胖、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生活作息紊亂、三高患者等都可能引起脂肪性肝炎,因此脂肪肝也是現在最常見的肝病。據研究,一般成年人約有20%機率有脂肪肝;如果是BMI超過24以上,屬於肥胖者,約有70%的機率有脂肪肝;糖尿病患者則約有50%到70%機率有脂肪肝。「別以為輕度脂肪肝可逆就沒事」顏聖烈表示,過去對於脂肪肝的認識,大多是脂肪肝可逆,反正不要到重度脂肪肝前,脂肪肝放著對身體不會有太多的影響,這個觀念一定要調整。脂肪肝患者約有25%的機率會導致肝臟發炎,而肝臟只要發炎過,就會造成肝臟不可逆的傷害,因此脂肪肝絕對不能再有「放著不管」的觀念。肝臟出狀況 8大症狀可嗅出端倪肝臟是無聲的器官,當肝臟已經出現症狀或是疼痛時,往往狀況已非常嚴重。不過初期還是有症狀可以依循,常見的八大症狀為疲倦、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部悶痛、急性腹痛、體重減輕、下肢水腫、黃疸等。顏聖烈表示,當肝臟發炎會使消化功能變差,患者時常會以體重減輕作為表現,同時患者比較容易感到疲倦,肝臟長期發炎使肝臟功能不佳,肝臟難以合成白蛋白,體內水分代謝異常,會出現下肢水腫、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現象,甚至會有腹水。肝臟功能嚴重受損,血液中膽紅素會增加,導致皮膚、眼白出現黃疸症狀。此時肝臟細胞癌變,已經出現腫瘤,開始會有嚴重腹痛的感受,有時會發生急性腹痛,腫瘤如果過大,患者也可能吐血。顏聖烈表示,平時養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體重維持在正常體位、不飲酒、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避免高熱量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每周定期運動等幫助體內代謝,遠離脂肪肝,即可避免肝臟病變,引發肝癌的風險。顏聖烈醫師小檔案:現職: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內科部主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肝膽腸胃科主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學經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住院醫師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研究員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內視鏡室主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內科部主任日本自治醫科大學內視鏡中心研修日本順天堂大學肝癌消融術研修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消化系中心研修中華民國超音波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肝癌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內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內科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專長: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治療膽胰道疾病、膽胰道治療性內視鏡 (ERCP)消化性潰瘍、上下消化道內視鏡檢查治療
-
2024-02-22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是怎麼開始的?正常細胞和癌細胞有何差異?7大致癌原因一次看
無論是得知自己或身旁親友罹患癌症,都可能讓人感到壓力和恐懼,到底癌症是如何在體內開始的?什麼是癌症?人體由數兆個細胞組成,癌症幾乎可以從任何部位開始,是一種身體某些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並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疾病。正常情況下,人體細胞會生長和繁殖(透過稱為細胞分裂的過程)以根據身體需求形成新細胞。當細胞變老或受損時,它們就會死亡,或稱細胞凋亡(apoptosis),新的細胞會取代它們。不過,有時候這個有序的過程會被破壞,異常或受損的細胞會在不應該的情況下生長和繁殖。這些細胞可能形成腫瘤,即組織塊。腫瘤可以是癌性的,也可以是非癌性的,或稱良性腫瘤。 癌性腫瘤擴散到或侵入附近的組織,並且可以傳播到體內的遠處形成新的腫瘤,這個過程稱為轉移。癌性腫瘤也可稱為惡性腫瘤,許多癌症會形成實體瘤,但血癌(例如白血病)通常不會形成實體瘤。良性腫瘤不會擴散或侵入附近組織,經切除後良性腫瘤通常不會再生長,而癌性腫瘤有時會再復發。然而,良性腫瘤有時可能相當大。有些可能會導致嚴重症狀或危及生命,例如大腦中的良性腫瘤。正常細胞和癌細胞差異1.正常細胞以受控方式分裂和繁殖,癌細胞不受控制地繁殖。2.正常細胞會依照程序死亡,癌細胞會忽略這些方向。3.器官的正常細胞保持不變,所有癌細胞都能夠四處移動。4.正常細胞的生長速度不如癌細胞。是什麼原因導致癌症?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資料,癌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也就是說,它是由控制細胞功能(尤其是細胞生長和分裂方式)的基因變化所引起的。通常身體會在DNA受損的細胞癌變之前將其清除,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這樣做的能力會下降,這是晚年罹患癌症風險較高的部分原因。除此之外,每個人的癌症都有獨特的基因變化組合。隨著癌症繼續生長,還會發生額外的變化。即使在同一腫瘤內,不同的細胞也可能有不同的基因變化。雖然不可能確切地知道為什麼一個人會患上癌症而另一個人卻不會,但研究表明某些危險因子可能會增加一個人罹患癌症的機會,包括接觸化學物質或其他物質以及某些行為。它們還包括人們無法控制的事情,例如年齡和家族史。以下為已知或疑似癌症風險因素,儘管其中一些風險因素可以避免,但其他風險因素(例如年齡增長)則無法避免。限制接觸可避免的風險因素可能會降低某些癌症的風險。1.年齡年齡增長是整體癌症和許多個體癌症類型最重要的危險因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癌症的整體發生率穩定上升。但癌症可以在任何年齡被診斷出來,有的癌症更常見於兒童和青少年,例如骨癌。2.酒精飲酒會增加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喉癌、肝癌和乳癌的風險。喝酒喝得越多,罹癌風險就越高。3.環境致癌物質接觸環境中的毒素(例如石棉、殺蟲劑和氡氣等),加上接觸的量和持續時間以及個人的遺傳背景.最終可能導致癌症。另外,太陽的紫外線輻射會顯著增加皮膚癌的風險,過度接受放射治療也可能是危險因子。4.慢性發炎慢性發炎可能是由持續感染、正常組織的異常免疫反應或肥胖等情況引起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性發炎會導致DNA損傷並導致癌症。5.飲食和肥胖吃高脂肪或高糖食物可能會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而肥胖者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也可能增加。相反地,健康飲食、運動和維持健康體重可能有助於降低某些癌症的風險。6.細菌與病毒感染某些傳染源,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可能會影響細胞生長和增殖、削弱免疫系統或引起慢性發炎,從而導致癌症或增加癌症形成的風險。7.吸菸吸菸是癌症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抽菸者及經常接觸二手菸的人會增加肺癌、胰臟癌、食道癌和口腔癌等癌症的風險。整體而言,癌細胞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它們的基因發生了多個變化,這些變化有許多可能的原因,包括生活方式習慣、從父母那裡繼承的基因,以及暴露於環境中可能引起癌症的物質都可能起作用。很多時候,可能也沒有明顯的原因。【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Cancer.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What Is Cancer?.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Risk Factors for Cancer.American Cancer Society: What Is Cancer?
-
2024-02-05 養生.聰明飲食
過年必吃「長年菜」是什麼菜!芥菜怎麼煮不會苦?5大功效、禁忌、料理一次看
長年菜即芥菜,在華人文化中象徵著長壽和吉祥,嘗試農曆過年的應景佳餚。不過,有些人對芥菜的印象是帶有苦味或辛辣味的蔬菜,因而感到畏懼。其實常見的菜品例如:榨菜、酸菜、福菜和梅乾菜等,都是芥菜醃漬品喔!芥菜的功效有哪些?怎麼煮才不會有苦味?以下為您完整說明。長年菜是什麼?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的介紹,長年菜即芥菜(Mustard green),是十字花科,雲苔屬一或兩年生草本植物,亞洲中國和印度均產,呈長莖,葉片寬闊肥厚,抱拳狀或結球狀,其種子芥菜子是芥茉的原料之一,民間常稱之為大心菜、小芥菜、刈菜。因製成產品不同,其家族名稱會依形狀、做法等不同而有芥菜、包心芥菜、雪裡紅、酸菜、福(覆)菜、榨菜、梅乾菜...等。小芥菜在台灣一年四季均產,盛產期在秋冬季(每年11月到來年3月),多產在大埤、斗南等地區。一般除小嫩芥菜(幼齒)是連菜一起吃,民間多吃葉柄、葉梗,芥菜開花時的尖端多半是做菜(芥茉味)的原料。在冬天或過年期間長吃的長年菜,因吃時無油拌煮口感較為粗澀,故由湯中加入長年菜可去油又好吃。芥菜的營養成分 芥菜功效有哪些?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指出,芥菜不僅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還有維他命A、B群,含鈣量也高,能夠帶來以下五種營養功效: 芥菜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對防止人體心臟血管、老化有益。 芥菜的莖葉內所含的維他命A和B群,則可維持神經肌肉及循環系統的正常功能,具有增強免疫力、促進膽固醇下降、促進傷口癒合之功效。 芥菜含鈣量高,可提供骨骼及牙齒足夠之鈣質。 芥菜所含多酚成份可預防動脈硬化,強化心臟血管功能及增加彈性。 芥菜所含芥子油市在芥花中,有嗆鼻的芥茉味,使血管及微血管通暢,使人精神清晰,身體舒暢。芥菜禁忌台灣癌症基金會說明,在芥菜的家族菜類中包含雪裡紅、台灣酸菜、四川榨菜、梅乾菜、福菜...等均由芥菜醃製而成,在製造過程中,除營養成分有增減外,尚會產生亞硝酸鹽,進入人體與蛋白質分解的胺類物質結合而形成亞硝酸胺,若吃過多的醃製芥菜,則容易誘發細胞癌變。因此,若可同時多吃蔬果,攝取維他命C及維他命A,則可避免其存留腸道而排出體外。醃製芥菜產品因含鈉量增,故加限鈉、限鉀(亦高)者注意食用,其可取的鈣量不少、維他命A高,若食用時加吃維他命C、A,纖維素可降低亞硝酸胺毒性,可加些蒜和豆類食品一起吃。此家族食物提供人們菜色、開味、鮮美下飯,偶爾吃不妨,長時間食用則不宜。芥菜如何挑選、處理與保存?台東網路農場指出,挑選芥菜有以下兩個撇步: 挑選莖葉茂盛、葉片完整。 市面常見葉用芥菜及莖用芥菜2種,挑選莖用芥菜時,可選莖部肥大、富含水分、帶有光澤者,口感較甘甜;葉用芥菜則選擇莖葉茂盛、根部緊實、葉片完整,沒有枯黃及開花者,葉柄則越肥厚越好。此外,芥菜切法視料理而定,料理芥菜時,一片片剝下葉片、清洗乾淨後,可依需求切成各種形狀,條狀、薄片適合炒食;塊狀或厚片適合燉湯;芥菜葉剔除纖維化的部分,可像一般葉菜類蔬菜清炒,也可以切碎醃漬。另外,芥菜不易腐壞、以紙張包裹後放入冰箱保存即可,約可存放2週。芥菜怎麼煮不會苦?芥菜怎麼煮不會苦?西園醫院營養課課長謝宜姍表示,若不想芥菜吃起來有苦苦的,可先熱水汆燙,並用冷水冷卻來減少苦味,還能保持芥菜的翠綠,烹調時則可加入干貝、高湯,用食材蓋住苦味,利用甜、酸、鹹或其他鮮味食材烹調,也能平衡芥菜的苦味。謝宜姍表示,經過鹽醃漬或發酵後的芥菜,像是福菜、雪裡紅、梅乾菜,也是另外一種吃不出苦味的方法。而有些蔬菜帶苦味是自然界中的保護機制,讓昆蟲、動物不去吃,但提醒除了芥菜、苦瓜等自帶苦味的食物外,蔬菜出現不正常的苦味代表已變質或發霉,要避免吃下肚。芥菜料理:雙鮮燴芥菜材 料:熟吻仔魚50公克、蟹腳肉150公克、芥菜心1粒、薑絲10公克、高湯2杯調味料:鹽3/4茶匙、味精少許、芡粉1.1/4湯匙做 法: 將芥菜心切斜片,燙熟備用。 蟹腳肉在滾水鍋內川燙去腥味,撈起、沖冷水、瀝乾備用。 高湯煮沸,加薑絲、芥菜心、蟹腳肉同煮並調味,勾芡,投入□仔魚再煮沸即熄火。 將芥菜心鋪於盤中,蟹腳肉及□仔魚擺置中間,淋上芡汁即成。參考資料:農業部、西園醫院營養課課長謝宜姍、台東網路農場、台灣癌症基金會延伸閱讀: 「發炎」就是大腦病變的開始!聽手機、吃麵包...劉博仁醫師點名「6大促發炎習慣」你可能天天都在做責任編輯 葉姿岑
-
2024-01-30 醫療.皮膚
冒痘流膿飄異味 化膿性汗腺炎和青春痘常見差異一次看懂
50歲工程師翁先生,7、8年前鼠蹊部和股溝突然冒出大面積的痘痘,腫痛流膿、流血,常將衣褲浸濕,坐立難安,天天包尿布上班,原來是「化膿性汗腺炎」作祟。不少病友像翁先生一樣出現「椅子恐懼症」,不敢坐椅子,搭乘別人的車也擔心弄髒,經治療後,終於穩控病情。化膿性汗腺炎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發炎性毛囊疾病,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說,病灶通常發生於腋下、頭皮、臀部、腹股溝、肛門周圍及生殖會陰部、女性乳房間和乳下等特定部位,6個月內有2次以上反覆發作的疼痛結節,嚴重者病灶處會不斷滲出膿血而產生異味,甚至形成皮膚瘻管,就像下水道一樣互相連通,輕輕擠壓單顆膿疱,就會引爆周邊膿疱破裂膿液滲出,一般引流手術無法根治。蔡呈芳說,化膿性汗腺炎主要發生於頂漿腺分布處的毛囊,與青春痘發生於皮脂腺毛囊不同,不會有脂漏、閉鎖性粉刺現象,發生時間不局限於青春期階段,可能持續終生,甚至可能轉化為鱗狀細胞癌,是皮膚科門診治療最棘手的疾病之一,嚴重者超過8成會有疼痛、膿瘍發炎、近7成坐姿疼痛等症狀,長期反覆發作不僅容易影響生活品質,也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焦慮症等共病風險。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廖怡華表示,化膿性汗腺炎無法根治,但依照疾病嚴重程度,給予一般照護、局部治療、全身性治療與外科治療,都有助達到減少病灶疼痛、改善生活品質等目標,一般照護包括傷口照護、疼痛管理、視共病需求轉介其他專科,以及體重管理和飲食習慣調整;局部治療以抗生素藥膏與抗菌洗劑為主;全身性治療則有抗生素、A酸、荷爾蒙治療藥物、免疫抑制劑或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劑與小分子抑制劑等藥物選擇。廖怡華指出,國內化膿性汗腺炎臨床診療共識建議,治療時應同時評估內科用藥與外科手術,內科用藥是指接受全身系統性抗生素等治療12周後,如果改善效果未達預期,即應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外科手術則需視個人病況,予以病灶切除或全面性切除等手術。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10 癌症.胃癌
上消化道癌治療困境/給付受限 胃癌食道癌存活率低於日韓
依據衛福部一○八年癌症登記報告,食道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癌五年存活率三成,遠不及全國癌症病患的六成,存活率也大幅落後於日韓。醫界認為,目前免疫藥物加化療已成晚期上消化道癌第一線標準治療,台灣健保給付仍以化療為第一線,未能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對此,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目前新藥已收載,會盡快協助患者用藥。晚期胃癌存活期 平均僅七個月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與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舉辦「台灣上消化道癌友治療困境與展望」免疫療法專家會議,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指出,上消化道如食道、胃本身對毒素抵抗性較高,對化療的反應自然不佳,「是先天的弱勢」,因此化療合併免疫治療是國際趨勢,而台灣給付受限,也造成上消化道癌存活率低於日韓。依據研究,台灣晚期食道癌患者五年存活率百分之三・四,低到只剩個位數,鄰近韓國為百分之十六・六,存活率相差五倍之多;至於台灣晚期胃癌患者五年存活率是百分之六・五,日本則為百分之十五・二。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指出,台灣這五年來在上消化道癌的給付幾乎沒有進展,高醫團隊發表的研究指出,台灣晚期胃癌患者平均存活期只有七個月,反觀國外平均超過一年,日本甚至可達十七個月。梁逸歆表示,日本針對晚期病人在第一線的治療,有各式各樣的雙化療處方,可根據病人的諸多生物標記統合評估,讓醫師依病人腫瘤細胞上PD-L1表現量、年紀或是體能狀況等,來決定是否在一線就合併使用免疫藥物,讓醫師手握更充足的治病強大武器。台北榮總腫瘤內科主任陳明晃指出,這幾年胃癌的治療已大幅進步,多個國際研究以免疫藥物加化療為第一線治療進行研究,發現比起傳統化療,可減少三成到三成五的死亡率,存活期延長三到六個月,目前也成為國際治療標準。而目前台灣第一線給付仍為化療,有HER2陽性可再加標靶藥物。陳明晃認為,台灣這麼低的存活率,除了三到四成的患者發現已屬於晚期,更多時候是因為醫師沒有好的武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國際新療法 延長食道癌存活期食道癌的情形也類似,陳明晃指出,目前針對晚期食道癌患者,國際上一線治療已有免疫藥物加化療或是雙免疫藥物治療,前者比起傳統化療減少四成一死亡率,後者則減少三成八死亡率,兩者都能延長四到六個月存活期。台灣的健保目前僅給付一線化療藥物,藥物的選擇也受限。一名食道癌的患者,同時罹患下咽癌,由於家中還有兩名罕病兒,這名父親堅持只用健保給付的化療舊藥,想要把錢留下來治療兩名罕病兒,「我們想勸父親自費使用較好的化療藥物,或許活命的機會比孩子來得高,但最終還是開不了口。」梁逸歆無奈地說,「任何的超能力,都比不上有錢力,這是必須面對的殘酷事實」。藥費點值偏低 醫嘆治療有落差梁逸歆依據健保署公告的一一一年癌症醫療支出,利用當年度各癌症死亡人數及使用的藥費總點值,算出每位癌症死亡患者的藥費點值。他指出,「肺癌每位患者花了一百一十六萬點、乳癌三百一十二萬點、結腸直腸癌八十五萬點,而胃癌只有五十四萬點,食道癌更慘只有二十七萬點」。陳明晃也發現,上消化道癌一年的藥費點值比肺癌及乳癌低了十六倍到二十倍,由於治療上的落差,看診前必須先觀察病人的穿著,再問有無商業保險,並委婉詢問經濟狀況,才能決定治療的選項,「人亡,還要家破,是我不能接受的事」。癌團盼癌症新藥基金 減輕負擔對此,蔡淑鈴指出,健保署確實花了比較長的時間與藥廠議價,延宕一些時間,目前已受理免疫藥物建議擴增給付用於食道鱗狀細胞癌及併用化療於胃癌,會協助癌友盡速用藥;也發現台灣民眾自付醫療費用(OOP)的比例高於韓國,會影響到國際性的評比,未來將減少OOP,推動暫時性支付及癌症新藥基金,也期待與藥廠共好,希望藥廠多愛台灣,讓健保可以永續經營。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吳卉汝及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皆認為,多數民眾仍以健保給付的治療為首選,當給付無法趕上新藥時,財務毒性的經濟負擔成了照護家庭最大的難題,希望癌症新藥基金能補其不足。
-
2023-12-03 癌症.食道癌
為什麼食道受傷難發覺?醫師告訴你熱飲及熱湯最理想飲用溫度
氣溫一降,身體渴望溫暖,本能會驅使我們尋求熱飲、熱湯的慰藉。廣告詞說「熱熱喝,快快好」,但現實是「熱熱喝,未必好」。尤其東方人愛吃鍋、愛喝熱湯、喝燒滾滾的稀飯,專家不斷提醒高溫食物有害食道黏膜,世衛組織(WHO)更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此外,熱飲帶來的危機還包含「容器」可能釋出的毒物。但,冬天怎能沒有熱湯?該怎麼安全飲用?許多人不知燙口食物可能致癌,主要與高溫食物會損傷食道黏膜有關。長期吃過熱食物可能引起黏膜炎症,進而增加食道癌風險。食道感覺神經不敏銳,燙傷疼痛難靠「自覺」發現。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畯棋表示,有些人較不怕燙,熱湯熱飲輕鬆入口,但食道感覺神經與舌頭不同、相較是「非常不敏感」,要靠感覺到疼痛而發現食道受傷「是不切實際的」。楊畯棋說,因高溫食物對食道的傷害不容易馬上有感覺。當食道黏膜損傷漸進地變嚴重時,癌化病灶可能早在病人自覺之前就已存在。因此,不可因為自己不覺得燙口、疼痛,就忽略高溫食物對食道的潛在危害。熱飲溫度應控制在攝氏65度以下,避免對食道黏膜造成損害,但最理想的狀態是,不要吃超過攝氏50度的食物。除高溫食物,抽菸和喝酒更是食道癌危險因子。楊畯棋表示,有動物實驗證實非常高溫的飲料會誘發黏膜損傷;中國大陸研究指出,高溫食物合併每日抽菸飲酒者,罹患食道癌機率較高,但相較之下,抽菸或喝酒比燙口食物更危險。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消化內科醫師黃文威則表示,研究清楚顯示,長期大量飲用60度C以上熱飲,會增加食道癌機會。而食道嚴重受傷後,患者可能會覺得吞嚥疼痛、吞嚥困難、胸痛。楊畯棋表示,要判斷熱咖啡、茶飲是否已降溫到可飲用,可在沖泡後稍等一會兒,輕輕吹一口氣或用手臂皮膚靠近感受溫度,在感覺溫度降到「溫熱但不灼熱」時,應已適合飲用。濃湯看起來不燙,卻常在入口後才被燙傷。至於冬天流行的火鍋、麻辣湯、粥品,目前醫學上並無針對特定熱食研究傷害程度。不過,油膩湯品在放置一段時間後,油滴會浮在表面而把熱量鎖在湯水內,從表面不容易察覺到食物熱度,若不注意囫圇飲用,就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燙傷。黃文威說,凡是加熱過的食物都要小心。通常道理大家都知道,傷害就只是疏忽造成。值得一提的例子是,許多人愛喝的玉米濃湯,加入奶油比較多時,高溫不一定會冒煙,很多人匆匆入口才發現太燙,要特別注意。除了熱湯熱茶,黃文威指出,抽菸、喝酒、嚼檳榔、攝取太多紅肉或加工肉品、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尤其還有巴瑞特氏症,都是食道癌危險因子。早期沒有症狀,感覺吞嚥困難、胸部疼痛時已晚期。食道癌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就是沒有症狀」,晚期可能有吞嚥困難、胸部疼痛、咳血、吐血、嘔吐、慢性貧血、體重下降等等。因此,要留意是否有家族史、抽菸、喝酒、嚼檳榔等風險,長期接觸這些因子會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尤其男性、肥胖、蔬果攝取不足的人,更要定期接受篩檢與內視鏡檢查。楊畯棋說,提高警覺才是盡早發現癌變關鍵。若出現症狀,通常病程已較嚴重,應盡早就醫。食道腺癌巴瑞特式食道癌化風險高 與長期胃酸逆流相關食道癌各種危險因子當中,民眾較不熟悉的是食道「巴瑞特氏(Barrett's esophagus)」症狀。常見的食道癌指的是鱗狀細胞癌,但有一成左右是腺癌。腺癌發生與長期胃食道逆流胃酸刺激有關。原本食道黏膜是複層扁平上皮,上皮細胞受胃酸刺激反覆發炎後,會產生黏膜細胞變性,從鱗狀上皮轉變成類似腸道黏膜的柱狀上皮細胞,黏膜變性的食道為巴瑞特式食道。巴瑞特式食道通常是長期胃食道逆流合併症,是食道細胞癌前病變,有腺癌化風險,每年約有0.5%機會進展成癌症。目前巴瑞特式食道診斷,仰賴胃鏡檢查發現疑似病灶後,再合併切片化驗。台灣健保規定,切片確診為巴瑞特氏食道的患者,可以給付一年份質子幫浦抑制劑(PPI),這是目前針對胃食道逆流效果最好的一類藥物。治療後應一年內再次做胃鏡檢查並切片,評估治療效果。黃文威表示,雖然胃食道逆流不一定是高溫飲食造成,要看胃食道逆流的成因及常吃什麼熱食。另外,胃食道逆流的特效藥PPI種類多,有些已不需醫師處方,可在藥局買得到。一旦發現巴瑞特式食道並有分化不良情形,可至胃腸專科門診諮詢是否該接受內視鏡治療根除。當胃鏡看起來發炎不明顯時,可以考慮接受酸鹼值檢測來確定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