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8 科別.新陳代謝
搜尋
糖化血色素
共找到
236
筆 文章
-
-
2021-02-08 科別.新陳代謝
愛吃甜食,體重卻意外下降!!專家提醒小心罹患這疾病
58歲的王太太,每天最期待的就是點心時間,一塊蛋糕、幾片餅乾,再搭配杯手搖飲料就完美。一向沒有運動習慣的她,近來卻發現體重掉了2~3公斤,還以為是喝水量增加使新陳代謝變好,意外減重讓她心情大好。 日前,與兒女一同進行健康檢查時,王太太的血液報告中,有不少數字是紅字。最讓她驚訝的是,自己近期的「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輕」狀況,竟是初期糖尿病的病徵。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近年來,糖尿病盛行率越來越普及,以及有年輕化趨勢。主要原因來自飲食不均衡、多吃少動、偏好甜食和精緻化飲食等,尤其是現在隨手可得的「手搖飲料」,可說是造成糖尿病的元兇之一。 潘富子指出,攝取過多的精製糖,使體內累績過多熱量,除了容易發胖,內臟脂肪的堆積會導致胰島素產生阻抗性,需要更多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此時,若本身就有胰島素分泌障礙,胰島素分泌不夠,更容易引發糖尿病。 糖尿病的發生,不僅僅是血糖高而已,其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視網膜病變等,對健康影響更鉅。 根據WHO指出,第二型糖尿病友中有近5成未達糖化血色素小於7的目標,併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一般人4倍,且高達9成體重過重或肥胖。糖友應學習控糖自我管理技巧、定期追蹤相關危險因子,以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發生。 潘富子提醒,預防糖尿病上身,應從日常做起。均衡飲食、維持理想體重、戒菸、控制糖份攝取、避免攝取過多紅肉及加工食品、培養運動習慣、勿久坐不動等,都是遠離糖尿病的方法。 此外,她呼籲,也應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因為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透過健康檢查才發現自己已罹患糖尿病。多數糖友都因為沒有症狀且缺少定期檢查,造成糖尿病控制破口,不可不慎!
-
2021-02-07 科別.新陳代謝
白飯和炒飯哪種讓血糖飆升?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飲食療法只需控制晚餐的碳水化合物白飯和炒飯,哪種對糖尿病比較不利?炒飯是用油來炒,似乎比較不適合糖尿病患,但其實恰恰相反。因為炒飯是用油包覆在米飯表面,進入人體之後,反而不會讓血糖急速上升。糖尿病的飲食療法中有「限制熱量」的概念,但日本人卡路里總攝取量減少,糖尿病病患卻與日俱增。這個事實讓我們知道,限制熱量毫無意義,也使人們對於脂肪的看法大為改觀。一般人對膽固醇印象不佳,但膽固醇是血管壁、腦部組織、荷爾蒙等的原料。現在大家也漸漸知道,攝取再多含膽固醇的食物,血液中所含的膽固醇也不會超過2成。其餘8成的膽固醇是由肝臟製造的。飲食中若沒有攝取膽固醇,不足的部分還是得由肝臟供應。因為對人體而言,膽固醇是相當重要的成分,所以必須由體內製造。飲食療法要控制的不是脂肪,而是醣類。不過,限制醣類簡直難如登天。因為我們從小吃飯吃到大,身體已養成對醣類的依賴。有人說,醣類對腦部的刺激比毒品還強。有研究者用天竺鼠進行了以下實驗。首先,讓天竺鼠飲用溶有古柯鹼的水與糖水。然後,把古柯鹼水與糖水放在天竺鼠面前,看牠們選擇哪一種。結果,牠們選了糖水。毒品的問題在於會上癮,但身體對醣類的依賴比會上癮的毒品還要強。女性戒不了甜食,從某種意義來看,也可說是「醣中毒」。我們的身體既然已經養成對醣類的依賴,要完全不攝取醣類就是不可能的事。對嗜吃拉麵的我來說,戒醣類實在不太人道。實際上,許多美食都含有醣類。極端限制醣類只會造成壓力,還會使精心安排的飲食療法難以持續。要改善糖尿病、脫離糖尿病前期的行列,並不需要做到清心寡欲的地步。只要持續做7秒深蹲,晚餐也忍住少吃1碗白飯,就能讓血糖值下降,穩定維持在正常範圍內。所以,請大家把飲食療法與運動療法當做一整套的治療方案吧!只要確實持續實行運動療法+飲食療法,4週後,空腹血糖值、飯後2小時血糖值、被視為糖尿病指標的糖化血色素值,都可望獲得改善。※ 本文摘自《7秒深蹲.降血糖》。《7秒深蹲.降血糖》作者:宇佐見啓治譯者:林雯出版社:漫遊者文化出版日期:2021/02/01
-
2021-01-30 養生.聰明飲食
春節蘿蔔糕當正餐吃 營養師:毋湯!血糖易飆升
農曆春節將至,豐原醫院營養師賴侑伶提醒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往年10位患者中有6人因血糖控制不好再回到醫院就診,因為常在春節期間一餐吃很多,下一餐吃很少,造成血糖明顯起伏,有的還將蘿蔔糕當正餐在吃,害得血糖一下子就升高。豐原醫院營養師賴侑伶表示,蘿蔔糕和飯都屬於澱粉類食物,3塊蘿蔔糕等同7分滿的白飯,年後常有阿公、阿嬤的糖化血色素升高,正常值7,卻多出正常值1至2%,主要是將7、8塊蘿蔔糕當一餐正餐吃,其他蛋白質、蔬菜也沒有補充,造成血糖一下子上升。賴侑伶說,或是以為午餐吃很多,晚餐改吃清淡少一點,以為血糖會回到正常值,但往往忽略血糖下降速度並不會那麼快,反而容易造成血糖控制上出問題,出現頭暈、口渴、疲倦、尿多等症狀。賴侑伶說,春節期間血糖並沒有放假,慢性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都應該注意血糖、血壓的控制,含醣食物及高鹽食物要盡量避免食用,三餐均衡飲食,才能減少春節後血糖攀升。
-
2021-01-03 科別.新陳代謝
糖友擔心會失明不打胰島素 醫師:錯誤迷思誤治療時機
胰島素正確施打可遠離糖尿病合併症,無奈許多糖友對胰島素治療有錯誤迷思,擔心會洗腎或失明而不願施打胰島素,醫師提醒,切勿因此錯失治療時機。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李瑞祥分享,有名37歲陳先生罹患糖尿病3年多,平均血糖值約487mg/dl,糖化血色素18.5,建議他使用胰島素治療,施打1周發覺眼睛霧霧看不清楚,懷疑是胰島素造成眼睛病變,就自行停藥,高血糖反而易造成視力模糊及增加糖尿病眼睛病變風險,應及早使用胰島素改善血 糖才能遠離併發症。李瑞祥表示,第2型糖尿病病友,主要因胰臟製造的胰島素減少及胰島素敏感度變差所造成,如糖友血糖過高、口服藥物治療效果不良或肝腎功能不佳就會建議施打胰島素,不過許多糖友對於胰島素治療倒果為因造成錯誤認知而延遲治療時機。糖尿病中心衛教師呂怡蓉說,許多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友,因對胰島素治療的錯誤迷思,擔心會洗腎或失明而不願施打胰島素,進而錯失治療時機,其實胰島素是人體本來就需要的荷爾蒙,正確施打胰島素就是補充賀爾蒙,可讓血糖控制在理想範圍內。呂怡蓉提醒糖友,千萬別拖延到已產生高血糖相關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衰竭、中風、足部傷口壞死等才願意接受注射胰島素,即使可將現階段血糖控制住卻易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另外,桃園醫院提及,糖尿病中心為給予糖友正確知識,會不定期舉辦糖尿病相關衛教活動,持續推廣正確知識,如舉辦胰島素迷思與試打活動,釐清民眾對胰島素錯誤觀念及降低對針頭的恐懼感,協助糖友做好控糖生活,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
2020-12-22 科別.新陳代謝
無法確定何時吃飯怎麼吃血糖藥?醫揭關鍵在吃藥時間
門診的張先生常在外跑業務,作息不固定,糖化血色素一直高於8(目標值≦6.5)。經詢問後,張先生表示因為他的藥物規定要在飯前半小時吃,但因有時候無法確定自己能何時吃飯,也沒有時間能先吃藥再等半小時進食,導致時常忘記服用藥物,血糖值長期控制不佳。飯前半小時服用血糖藥難達成 藥效發揮快更危險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黃聖煒表示,有些血糖藥被說成需於飯前半小時服用,在臨床上時常發生患者難以遵守醫囑的情況。對於生活或工作型態時常變化的患者而言,無法確定吃飯時間,更無法先吃藥後再挨餓半小時才進食;甚至有些人藥效發作較快,吃藥後未達30分鐘就產生低血糖的症狀,尤其對於執行較體力負荷工作的患者而言,會更加危險。針對難以掌握吃飯時間的族群,黃聖煒根據臨床經驗建議,降血糖藥物可調整於飯前10分鐘內服用,也可吃藥後馬上吃東西。以張先生為例,控制3個月後,糖化血色素就降到目標值了。但若是飯前吃Metformin較易造成胃腸不適的族群,此藥物可嘗試看於飯後10分鐘內服用,也可吃完東西後馬上服藥。提早餓或突然不適驗血糖 回診與醫師討論用藥黃聖煒醫師分享,先前有位李小姐開始服用降血糖藥物後,即使有增加運動量及減重飲食,卻還是愈來愈胖。經詢問才得知,她用藥之後還未到吃飯時間,就會因低血糖而餓得必須先吃些東西,導致每日攝取的總熱量上升而體重增加;為減重而減少澱粉攝取量時,沒同時減少血糖藥,進而導致低血糖,餓到冒汗、手抖、無力或頭暈。為了避免反覆低血糖進食而導致體重過重,黃聖煒醫師建議可以在「提早餓」或突然不適(尤其是餓到冒汗、手抖、無力或暈)時驗血糖,一旦確定昰低血糖,需提早回診與醫師討論是否減藥或改藥。如果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現尿量減少、不明原因覺得喘,就要注意是不是有急性腎損傷的問題。黃聖煒指出,常用的降血糖藥物Metformin雖不會傷害腎臟,但在腎功能急遽下降的情況下,若持續服用該藥物則可能會引起致命性的乳酸中毒;另外,若因生病而食慾變差時,Metformin亦會加重食慾不振。黃聖煒建議,若患者出現上述情形,均需提早回診以評估是否調整藥物。(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糖尿病也會低血糖! 出現強烈饑餓感、全身發抖快補充「這些」食物 吃低GI食物控血糖! 6錯誤烹調方式恐讓血糖暴衝
-
2020-12-09 醫聲.數位健康
數位醫療新科技/AI預測心梗 未來只要看眼底
未來可能只要一張「眼底圖」即可揪出身體內潛在的疾病。長庚醫療團隊與台塑企業合作,計畫在三年內透過眼底AI技術,觀察眼底的血管變化、血管彎曲程度、視神經周邊變化等,判讀出患者的年齡、腎臟功能、糖化血色素等身體狀況,進而可預測急性疾病,例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及早防治避免長期臥床的可能性。長庚醫院北院區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表示,神經與血管穿透全身,所有器官中,眼睛是神經與血管最為密集之處,過去已知肝臟不佳,眼睛會出現黃疸反應,糖尿病患者也會出現眼血管病變,不過,過去醫師大多是透過自身的經驗判讀黃疸或是眼睛血管的變化,也沒有絕對的SOP。黃奕修指出,人工智慧分析大量的數據後,反而找出疾病病變的規則,從醫師輸入經驗教育AI,到現在已是AI教醫師規則,目前已可透過眼底圖搭配AI分析,得知民眾的腎臟功能、糖化血色素;後續可蒐集大量的數據,可望從眼底圖中得知,癌症、關節炎等疾病,甚至連患者基本資料都無需提供,就能得知性別、年齡等資訊。黃奕修表示,希望透過眼底AI抓出「急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甚至能找出罹患失智症的可能性,預估三年內可以突破。也期盼透過眼底AI,讓偏鄉地區的民眾可透過一張眼底圖,更能確定罹患的疾病為何,不再舟車勞頓就醫檢查,不過要透過此達到遠距醫療,仍需要法規上的鬆綁,才能達成。
-
2020-12-08 醫聲.數位健康
數位醫療新科技/一張眼底圖可望揪出全身疾病 長庚盼3年內預測心肌梗塞
預測未來疾病的發生,恐怕只需要一張「眼底圖」即可揭開體內潛在的疾病;長庚醫療團隊與台塑企業合作,透過眼底AI技術,觀察眼底的血管變化、血管彎曲程度、視神經周邊變化等,判讀患者的年齡、腎臟功能、糖化血色素等,台塑計畫於未來三年內,透過眼底AI技術,預測更為急性的疾病,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等,避免長期臥床的可能性。長庚醫院北院區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表示,神經與血管穿透全身,所有器官中,眼睛是神經與血管最為密集之處,過去已知肝臟不佳,眼睛會出現黃疸反應,糖尿病患者也會出現眼血管病變,不過,過去醫師大多是透過自身的經驗判讀黃疸或是眼睛血管的變化,也沒有絕對的SOP。黃奕修表示,人工智慧分析大量的數據後,反而找出疾病病變的規則,從醫師輸入經驗教育AI,到現在已是AI教醫師規則,目前已可以透過眼底圖搭配AI分析,得知民眾的腎臟功能、糖化血色素;後續可蒐集大量的數據,可望從眼底圖中得知,癌症、關節炎等疾病,甚至患者連基本資料都無需提供,就能得知性別、年齡等資訊。黃奕修表示,希望透過眼底AI抓出「急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甚至希望能找出罹患失智症的可能性,預估三年內可以突破,另外也希望透過眼底AI,補足資源不足的偏鄉,讓偏鄉地區的民眾可透過一張眼底圖,更能確定罹患的疾病為何,而不是下山做了檢查,先上山等報告,再過幾天再下山就診,太過舟車勞頓,不過要透過此達到遠距醫療,仍需要法規上的鬆綁,才能達成。
-
2020-12-02 科別.泌尿腎臟
如何避免腎衰退而洗腎?專家教你14個養腎、固腎方法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3期文∕郭岳潭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調查指出,國內有超過200萬慢性腎臟病患,根據健保署統計,國人洗腎人口已突破7萬人大關;但自知患有慢性腎臟病的比例,卻僅有3.5%。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學碩士趙順榮藥師指出,根據美國腎臟資料系統(USRDS)統計,國人洗腎成長率平均每年約有5~6%,洗腎發生率及盛行率已是世界第一。導致腎衰竭的原因許多疾病常會引起腎衰竭,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心血管疾病、腎絲球腎炎、急性腎衰竭,以及泌尿道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當造成腎臟細胞損傷,無法有效清除體內代謝廢物及水分時,就會導致腎功能衰竭的症狀,例如:肺水腫、呼吸喘、噁心、嘔吐、食慾差、皮膚癢、過度疲憊、嗜睡等,每個人的症狀表現可能不同。趙順榮強調,當腎功能無法正常代謝及維持體液平衡,會出現尿毒症的症狀,就可能必須洗腎,利用血液透析機器及人工腎臟,將血液經由血液透析機器過濾血液中的廢物以及多餘的水分,以維持身體的正常機能。12招西醫養腎1.控制血糖高血糖會損害血管,造成腎絲球過濾速率增加,導致腎絲球肥大及增生,是腎功能惡化的重要危險因子;糖尿病也會增加患心臟病及腎衰竭的風險,糖尿病引起腎病變,已成為末期腎衰竭重要病因。早期糖尿病的介入治療,可大幅減少及延緩糖尿病腎病變發生及惡化,建議控制血糖在安全範圍內,餐前血糖控制在90~130mg/dl,糖化血色素<7.0%,可以降低糖尿病腎病變的危險。若患有糖尿病,控制血糖建議藉由運動、飲食、藥物等三方面來著手,採用對糖尿病及腎臟有益的飲食,並遵從醫囑服用糖尿病藥物,有助減緩慢性腎臟疾病的進程。2.控制血壓許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高血壓與腎臟病惡化密切相關,血壓較高會導致腎功能衰退速度加快,高血壓也是慢性腎衰竭最常見的併發症,而通常高血壓腎病變已是末期腎病最重要原因之一。 正常腎臟可倚賴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以及抗尿鈉因子等荷爾蒙,維持血壓恆定,長期高血壓會使腎臟的血管結構發生硬化,進而使的腎功能惡化,高血壓也會隨著腎功能衰退而逐漸增加,而高血壓也早已被證實為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理想的血壓應維持在130/80mmHg範圍內,有助於減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展,以及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如果是高血壓病患,建議每天定期測量血壓,且勿擅自或隨意停止服用降血壓藥,因為高低起伏的血壓會加速破壞腎臟的血管,一定要由醫師決定是否可以停藥或減藥。3.控制血脂高血脂及異常血脂與慢性腎臟病相關,高血脂會加速慢性腎臟病的進行,且高血脂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增加;而血脂異常是指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或二者合併,都是血管硬化的主因,而慢性腎臟病患者常合併高血脂症。根據研究發現,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偏高,以及高密度膽固醇偏低,腎功能下降風險較大,且低密度膽固醇與高密度膽固醇比值越高,腎功能下降速度也越快;相對來說,較高的高密度膽固醇會減少發生慢性腎臟病的風險。理想血脂範圍總膽固醇≦200mg/dl,三酸甘油酯≦160mg/dl;若是高血脂症患者,控制目標為總膽固醇<200mg/dl,三酸甘油酯<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55mg/dl、女性≧60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0 mg/dl。4.控制尿酸高尿酸會直接傷害腎臟內的腎絲球及腎間質,造成腎功能下降,且高尿酸血症也會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腎臟病的發生與病情惡化,而進入末期腎衰竭需要洗腎的階段。由於血中尿酸大部分是由腎臟排出,一旦尿酸升高,在腎臟的濃度也會升高,容易產生尿酸結晶沉澱在泌尿道及腎臟,就會造成尿路阻塞,進而傷害腎臟的功能,理想的尿酸範圍為男性3.0~7.0mg/dl、女性2.5~6.5mg/dl。如果是高尿酸血症病患,降尿酸藥物治療的目標為血中尿酸長期控制在小於6.0 mg/dL;已有痛風結石患者,則應將血中尿酸值控制在5.0mg/dL以下。5.預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為慢性腎臟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血管疾病也是腎臟功能惡化的獨立危險因子,罹患慢性腎臟病會增加併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心血管疾病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中,相當容易被忽略,也因此喪失治療的最好時機。根據許多大型研究調查結果,慢性腎臟病患者更容易出現各種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臟病、心臟衰竭、心律不整、週邊血管疾病及中風等,而出現心血管疾病,也更容易導致慢性腎臟病患者死亡,末期腎衰竭病患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0~30倍。6.預防感染疾病 泌尿道感染及呼吸道感染,都會影響腎功能。飲水過少、長時間憋尿,都容易把病菌帶入尿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等泌尿道感染,即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腎衰竭,也會加速傷害腎功能。 感染流行性感冒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當喉部、扁桃腺等受到鏈球菌感染時,也容易引起腎臟發炎,造成腎功能受損,建議每年接種流感疫苗。7.保持健康體重肥胖會造成腎臟血流增加、腎絲球超過濾,以及腎絲球高壓,加速慢性腎臟病的進展。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顯示,身體質量指數BMI越高,腎絲球濾過率以每年3%的速度快速下降,慢性腎臟病的風險越高,即使沒有糖尿病或高血壓也是如此。另一方面,代謝症候群與慢性腎臟病發展有密切關係,擁有的代謝症候群因子越多,發生慢性腎臟病的風險也越高。肥胖會提高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的發生率,與增加慢性腎臟病死亡率;如果BMI≧24,或是男性腰圍大>90公分或女性腰圍>80公分,則會建議適當飲食控制及減重,因為減重會使血壓下降,也會降低蛋白尿,有益於慢性腎臟病的控制。8.定期運動定期運動有助保持健康體重,以及減輕壓力、焦慮,可以降低血壓,對腎臟有益,也是幫助控制慢性腎臟病進展的有效方法。建議每星期至少運動5天,中等至激烈程度的運動,例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舞蹈、跑步機等,每天累積達30分鐘以上,運動後心跳達到130下左右,能夠增進心肺功能的運動尤佳。對於老年人、體重過重、心臟疾病患者,或是平常缺乏運動的人,建議開始運動前,可以先到醫療院所接受醫師或專業人員評估及運動測試,才能選擇最安全又有效的運動方式。9.限制飲酒過量飲酒會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也會造成肥胖,都是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長期酗酒更可能導致全身肌肉大量收縮,造成肌肉損傷,釋出大量的肌球蛋白至血液中,嚴重甚至發生橫紋肌溶解症,當肌球蛋白在腎小管沉積形成結晶,進而阻塞腎小管,最終可能導致急性腎衰竭的情況。每日的酒精攝取量應限制為20~40克,可以降低慢性腎臟病惡化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10.避免吸菸吸菸是重要的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子,與較嚴重的蛋白尿及腎衰竭有關。根據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男性增加2.4倍、女性增加2.9倍;也有研究發現,每天抽一包菸者比不抽菸者,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高出4倍,戒菸者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則高3倍。吸菸會活化交感神經,導致血壓升高,破壞血管內膜細胞,增加腎臟血管阻力,減少流向腎臟的血液,加速腎功能惡化造成腎衰竭;且香菸含有多種重金屬物質,產生腎毒性的氧化壓力,導致腎臟血管收縮,就會造成腎臟損傷,戒菸可以減緩腎功能惡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11.限制鹽鈉攝取量腎臟是負責調節血壓,以及水分、電解質、酸鹼平衡的重要器官,飲食中的鹽分由腎臟排出體外,如果攝取過量的鹽分,就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根據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換算下來約是6克的鹽。除了控制鹽分的攝取外,日常飲食中也要減少食用鈉含量高的食品,例如:麵包、吐司、麥片、餅乾、零食、果凍、布丁、肉乾、火腿、香腸、臘肉、起司、泡菜、蔬果汁、罐頭食品。另外,番茄醬、沙拉醬等醬料,以及湯品也要注意。12.避免自行使用藥物避免未經醫師或藥師指示自行使用止痛藥、抗生素或來路不明的藥物,濫用藥物可能會導致腎臟損害,尤其使用大劑量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會減少流向腎臟的血液量,從而損害腎臟,長期服用的結果,有可能會造成下肢水腫、腎臟急性衰竭。在大多數情況下,NSAID需要花費數年時間,才會引起慢性腎臟病;若是慢性腎臟病患者使用NSAID,就可能加速病程進展,造成腎臟功能惡化得更快。另外,研究已證實,馬兜鈴酸具有腎毒性,會造成慢性腎臟病,並加速慢性腎臟病惡化為末期腎衰竭,來路不明的中草藥仍未知是否含有馬兜鈴酸,所以也不可以隨意使用。2招中醫固腎中醫師吳宛容指出,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看,「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中醫認為,腎臟與冬季相應,此時補養腎氣最為適宜。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就是保養腎臟,不讓陽氣外泄,西醫則認為,冬天天氣寒冷容易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進而減少腎臟的血流量,而且感冒病毒更容易感染腎臟,因此,冬天也要做好保暖。1.護足保腎吳宛容表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千萬不要將雙腳正對冷氣或電風扇,怕冷的人最好穿著襪子睡覺,以免受寒。建議每晚睡覺前,按揉腳掌正中凹陷的「湧泉穴」,有引火下行助眠、引氣血歸腎的作用,是護足保腎的重要方式。湧泉穴位置:湧泉穴位於腳底中線前1/3交點處,當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之處。方法:將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於足心湧泉穴處,來回按揉,每天揉100次為宜。效果:可以激發腎經的經氣,疏通腎經的經絡,調和腎臟的氣血,使人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2.通便護腎中醫認為,「腎司二便」,腎主管大小便的排出。吳宛容表示,一旦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悶脹,也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乏,噁心嘔吐;而腎氣虧虛,也會引起排便無力或大便稀溏,伴有腰酸膝軟,頭昏耳鳴。因此,保持大便暢通,也是護腎的法寶。 腎俞穴位置:位於人體的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2指寬處。方法:把雙掌摩擦至熱後,將掌心貼於腎俞穴,如此反覆3~5分鐘;或是直接用手指慢慢按揉腎俞穴,直到出現酸脹感,且腰部微微發熱。效果:按揉腎俞穴對治療腰膝酸軟及大便難解,都有不錯的效果。延伸閱讀: 全面守護腎功能 多吃蔬菜有益身體健康? 這5種深綠色蔬菜吃多小心患上腎結石
-
2020-11-27 科別.新陳代謝
餐餐有魚又有肉也能瘦?糖尿病患開心:右腳也不痠了!
61歲徐姓男子罹糖尿病20多年,原本體重84.1公斤,一天注射四次胰島素加上口服降血糖藥控制血糖,胰島素一日總劑量可達91單位,傳統上注射胰島素會有體重上升的副作用,右腳也常喊膝蓋痠痛,吞一堆葡萄糖胺,加入台中榮總雲端減重飲食控制2個月後,今天開心分享,自己不但瘦近5公斤,血糖控制獲改善,改為一天注射3次胰島素,最開心是肚子消了,右腳也不痛了,不用吃葡萄糖胺了。徐姓病患說,他依照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醫師鄭由承建議,餐餐多選用雞肉、魚肉,蔬菜,菜色很「豐盛」,已經到了雙主餐程度,飯量減到不半碗,熱量控制一天在1800大卡,結果他一天大約吃到1300大卡就很飽,餐與餐之間不會餓,也不用吃零食,很多親友看到,還詢問他「這真的是減肥餐嗎?」徐姓病患說,在第一個月瘦下2.3公斤,胰島素也漸漸調降至一天67個單後,血糖控制也改善,糖化血色素八月初為7.2%,十月底測量已降至6.5%,減了4.9公斤,「肚子漸漸消了很開心」,體重下降後的好處是,除了減藥以外,右腳也不痛了。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醫師鄭由承說明, 徐姓病患採用的是低碳飲食,採用飽足感高的蛋白質原型食物,例如魚、雞、蛋、豆類等,以及大量蔬菜,控制總熱量在一天1800大卡,記得要掌握均衡飲食,飯要吃,每餐約100大卡,約不到半碗飯,可用五榖飯取代白飯,避免加工、油炸食物,多吃原型食物,一餐當中,水果、飯二擇一。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結合糖尿病衛教中心、健康與體重管理中心、一般外科、胃腸科與家庭醫學部共同成立體重管理整合門診,為推廣居家減肥運動,不但拍攝「彈力帶運動」教學影片,並且在今年9月推出「雲端減重」,病患在家上傳每餐吃的食物、體重,並由醫師及營養師即時回覆。
-
2020-11-23 科別.腦部.神經
全身無力以為感冒 20歲女腦中風
心血管疾病日漸年輕化,雙和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陳龍表示,許多人自認年輕就是本錢,無視三高提前來臨,他收治年齡最小的腦中風患者是國中生,近期則有20多歲社會新鮮人,以為工作太累全身無力,檢查才發現腦中風。20多歲社會女新鮮人,對於工作抱有滿滿熱忱,假日加班是生活常態,日前她全身無力,特別是右手抬不太起來,肩頸僵硬,有時講話大舌頭。以為是感冒,就近到診所看診,醫師也判定是小感冒,開了三天藥讓她服用,但症狀毫無改善,再次就診才懷疑是腦中風。陳龍表示,經檢查確認,該名女子真的腦中風,且檢查發現她過去就曾發生過幾次無症狀腦中風,她血糖也過高,雖然自己知道,卻沒好好控制,糖化血色素一直維持在9%,高出正常值7%。陳龍表示,有太多年輕人對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不在意,曾有30歲左右科技新貴,某次健檢後被警告血壓偏高,約140mmHg,高於正常的120mmHg。他自認可以透過飲食、運動來降血壓,只是工時太長讓他無法按時運動,飲食也有一餐沒一餐,某天晚上突然中風送醫,悔恨自己沒有好好控制血壓。陳龍表示,近年年輕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顯著增加,每周至少會有二名50歲以下患者因腦中風求醫。他表示,部分年輕人作息紊亂,高油、高糖飲食,生活壓力大,不知不覺三高就上身。建議定期檢測,了解自己是否有三高,別等到中年。年輕人也應定期量測血壓,家族若有三高史,更應在40歲後定期健康檢查。
-
2020-11-21 科別.腦部.神經
驚!全身無力以為小感冒 20餘歲女竟腦中風
「小鬼」黃鴻升主動脈剝離過世,年僅36歲,引發社會討論。雙和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陳龍表示,心血管疾病年輕化愈來愈常見,許多人自認年輕就是本錢,無視三高恐提前來臨,這三大未爆彈恐隨時奪走年輕人性命,他收治過年紀最小的腦中風患者還在念國中,近期則是一名20多歲的女社會新鮮人,以為工作太累全身無力,檢查才發現是腦中風。20多歲的女社會新鮮人,對於工作抱有滿滿的熱忱,假日加班幾乎是生活常態,日前她發現全身無力,特別是右手抬不太起來,肩頸僵硬,有時候講話有點大舌頭,以為是感冒,就近到診所看診,醫師也判定是小感冒,開了三天藥讓她服用,但症狀毫無改善,再次就診才被懷疑是腦中風。陳龍表示,經檢查確認該名女子腦中風,且這不是第一次發生,檢查發現她曾發生過幾次「無症狀腦中風」,她也有高血糖的問題,雖然自知卻沒有好好控制,糖化血色素一直維持在9%左右,正常應該在7%。陳龍表示,有太多年輕人對於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指數異常都不太在意,曾有30歲左右的科技新貴,某次參與健檢被警告「血壓偏高」,約140mmHg,正常應為120mmHg,但該名科技新貴自認可以透過飲食、運動「降血壓」,常常都是有夢最美,工作時間仍讓他無法按時運動,飲食也因時間控管差,有一餐沒一餐,某天晚上突然中風送醫,悔恨當初沒有即時就醫,控制血壓。陳龍表示,近年年輕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太多了」,每周至少會有二名50歲以下腦中風的患者就診,比起以往真的多太多了。他表示,年輕人的生活作息多紊亂,飲食也大多是高油、高糖,生活壓力大,不知不覺三高就悄悄上身,檢測自己是否有三高,別等到中年以後才注意,無論幾歲的年輕人,每天都應該量測血壓,家族有三高史,應在40歲後定期做健康檢查。
-
2020-11-21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控制不好才打胰島素?醫師圖文解說何時打最好
「同學們,我被診斷出糖尿病了,大家也要注意身體啊!」阿德在大學同學的群組上留言寫道:「可能是太常熬夜又不運動,畢業十年就胖了20幾公斤。」一看到訊息,同學們紛紛留言:「我們還不到35歲,原來也會得糖尿病啊!」「唉…我都不敢去檢查!」「你有什麼症狀嗎?」「我也胖了25公斤,血糖大概也超標囉。」年紀輕輕罹患糖尿病的消息令人錯愕,同窗好友紛紛表示關心慰問,也都開始擔心自己也會成為糖尿病候選人。年輕型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童綜合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曾耀賢醫師指出,根據目前的診斷標準,若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任何時間血糖超過200mg/dL,或糖化血色素(glycated hemoglobin,簡稱為HbA1c)超過6.5%,加上高血糖症狀,即診斷為糖尿病。很多人都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會遇到的問題,然而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不到四十歲的青壯年,被檢查出第二型糖尿病。 「大概十個患者中會有一個屬於年輕型的糖尿病,其中男性患者佔的比例較高,」曾耀賢醫師說:「現在年輕型糖尿病患者不僅人數變多,還有個特色,就是這群患者的胰臟功能退化比較快,胰島素的敏感性比較不好,需要積極介入治療,趕緊把血糖控制下來的族群,傳統降血糖藥物也不容易維持血糖穩定,早期積極合併治療或新一代降血糖藥物是保護胰臟功能的策略。」積極介入,改善血糖曾耀賢醫師強調,剛檢查出糖尿病時,醫師都會建議從飲食與運動兩方面著手,來改善血糖。飲食方面要改掉喜歡高油脂、高糖分、高鹽分的飲食習慣,運動方面可以進行有氧運動,讓心跳達到每分鐘130次,每次持續30分鐘,每周運動三到四天,希望可以減掉脂肪與多餘體重。增加肌力訓練亦有助於增加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幫助控制血糖值。其實剛開始血糖偏高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因此高血糖患者普遍不知道自己血糖值早已超標。直到被檢查出糖尿病時,可能往前回推2年、3年甚至更久,就已持續處於血糖過高卻沒治療的狀態。曾耀賢醫師說,「患者發現有高血糖問題時,常常胰臟已經剩下不到一半的功能。這時候,即便是改變飲食內容,增加運動強度與頻率,由於本身胰臟功能不足,就很難有效率地改善血糖值,需要搭配藥物使用。」 曾耀賢主任特別提醒,年紀小於四十歲的族群,較少有固定健康檢查的概念,若發現自己血糖高的時候,常常已是糖尿病比較嚴重的狀況。若糖化血色素HbA1C的數值超過10%,患者不僅是血糖控制的很差,而且連胰臟功能都退化的很快。因此我們在治療糖尿病時,一定要從「保護胰臟,讓胰臟休息」的概念去著手。胰島素可改善血糖並讓胰臟休息在治療糖尿病時,我們一直強調胰臟的健康,究竟胰臟是怎麼調控血糖呢?原來胰臟會分泌「胰島素」這個荷爾蒙進到血液循環裡。有了胰島素的幫忙,葡萄糖便能從血液中進入體內細胞,成為細胞活動的燃料。如此一來,血糖就會下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會有高血糖問題,起因於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較不敏感,使胰島素無法有效促使細胞利用血糖。這時,身體為了把血糖降下來,胰臟細胞會更努力地分泌胰島素,但是依然成效不彰。隨著糖尿病進展越來越嚴重,胰臟持續過勞,分泌胰島素的量就越來越不足,患者血糖也越來越難控制。過去治療糖尿病時,常常是等患者口服藥吃了兩樣、三樣,卻還控制不好血糖時,才會使用針劑胰島素控制血糖。然而現在發現,在早期診斷糖尿病時,若加上針劑胰島素的輔助,例如胰島素或腸泌素,可以幫助穩定血糖,並讓胰臟獲得休息。這觀念在治療年輕型糖尿病患者時相當重要。 曾耀賢主任表示,台灣在利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時,有四個「十」的困境。第一個「十」是患者常等到糖化血色素高達「10%」時才接受胰島素注射;第二個「十」是常拖到糖尿病病程達「10年」以上,才開始接受胰島素注射。由於拖到很晚才開始使用胰島素,胰臟沒有早期受到保護、獲得休息,後來功能變得更差。因此第三個「十」,就是血糖控制達標者不到「10%」。第三個「十」是當血糖很高才使用胰島素,造成低血糖的機率也會比較高,可能達「10%」。「過去的觀念常以為要血糖很差才會打針,」曾耀賢主任不斷強調:「其實及早使用胰島素治療過高的血糖,保護胰臟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新觀念。」目前胰島素的劑型選擇很多樣,有速效型、短效型、中效型、長效型胰島素,可以視患者需求選用不同的胰島素劑型。例如飯後血糖特別高,可以利用短效的胰島素治療;有些患者需要利用長效型胰島素模擬自然的胰島素基礎濃度,讓整體血糖下降;甚至也有長效加短效不同比例的混合型胰島素,有的各佔50%、50%,有的則以70%、30%的比例,適合不同的族群,患者使用也更加便利。胰島素是身體本來就有、不可或缺的荷爾蒙曾耀賢醫師解釋,很多患者常抱持對胰島素的誤解,而有類似「打胰島素會洗腎、失明」的說法,其實胰島素是我們胰臟本來就會自然產生的荷爾蒙,對身體不會有特別的副作用,甚至在懷孕婦女、一歲幼兒、肝腎不好的患者都可以使用,對肝腎功能的安全性高。糖尿病患會洗腎、失明,乃是長期血糖超標的併發症,與胰島素無關。相反的,若能善用胰島素把血糖控制好,越有機會避免腎臟衰竭、視網膜病變。使用胰島素可能遭遇的問題,是患者注射時間點或劑量沒調整好時,可能導致低血糖。我們通常會配合進食的時間來注射胰島素,假使打完胰島素卻吃很少或沒吃東西,就容易出現低血糖。有些患者則是增加了運動量,身體對胰島素敏感性改善,這時就要調整胰島素的注射量,以免出現低血糖。 低血糖會讓患者感到不適,像是血糖值降到70 mg/dL以下,甚至到50 mg/dL以下時,可能出現全身無力、虛弱的感覺。「冒冷汗、視力模糊、發抖、心悸,都可能是低血糖帶來的症狀,」曾耀賢主任提醒:「照顧者若發現患者變得嗜睡、精神不繼,也可能是血糖太低。」若出現這樣的狀況,可以趕緊驗個血糖,然後吃15克糖,大約是三顆方糖,或喝一罐養樂多或一罐濃縮果汁。15分鐘內若沒改善,可再補充第二次的糖份。要減少低血糖發作的次數,最好能規律進食、量血糖。若有運動量增加或飲食量下降的狀況,可以依據血糖值調整胰島素的用量,或搭配使用不同類型的胰島素。曾耀賢醫師回憶,曾經有患者在早上、晚上各打140單位胰島素,一天需要280單位胰島素,因為血糖高舊增加胰島素劑量,反而應該從飲食、運動、注射劑巧著手,這位患者經過指導,調整飲食、運動和避免固定施打部位產生的脂肪增生,漸漸把胰島素劑量調下來,一天只需要80單位胰島素。可見飲食、運動和衛教的配合對糖尿病相當重要。胰島素是幫助控糖的好工具,糖友要好好記錄自己的血糖變動和施打劑量,回診時就能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組合!原文:善用胰島素,穩定血糖、保護胰臟,醫師圖文解說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11-12 科別.泌尿腎臟
割包皮有助增進性能力?泌尿科醫告訴你該不該割包皮
文章授權刊登/NOW健康 編輯部 撰文/NOW健康 楊芷晴 責任編輯/Mei 圖片設計/Kato網傳割除包皮有助於增進性能力?對於這樣的迷思,泌尿科醫師解釋,男性包皮在人體生理上具有保護龜頭的作用,避免龜頭常與內褲等外物摩擦造成傷害,與陰莖勃起的刺激無關。勃起能力主要是血管、神經及視覺吸引等一連串的因素引起,因此,包皮割除與否並不會影響性能力。至於該不該割包皮,主要還是以個人因素為考量。耕莘醫院外科部主任廖俊厚表示,若包皮比較長,但平時能夠推開來清洗,且不影響性生活,就不一定需要割包皮;反之,若包皮緊黏住龜頭形成包莖狀態,很難推開清洗,容易藏汙納垢、經常出現反覆發炎感染,或是妨礙性生活時,為了健康因素考量,多半會建議割除包皮。 至於新生兒是否需割除包皮也常是被討論的議題,除了宗教因素進行的割禮之外,廖俊厚指出,目前醫學並無證據顯示男寶寶出生後割包皮的好處,通常年紀小因包皮推不開無法清潔時,會先採用塗抹藥膏治療,若完全包莖、甚至影響到排尿的方便性,或造成反覆發炎感染,就會建議青春期前進行割除,否則一般會建議觀察到青春期再來考慮是否割除包皮。臨床上曾收治1名20多歲的年輕人,因為包皮龜頭反覆發炎就診多次,治療效果不佳,抽血檢驗發現糖化血色素超標,除了將包皮割除降低感染率,也建議應控制血糖,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另外,急診上也遇到1名13、14歲的青少年,對性事懵懂,洗澡時自行推開勃起後卡住,導致龜頭充血腫大,緊急就醫後施以包皮割除手術,才解決一場虛驚。包皮割除手術可分為傳統切除、雷射切割及包皮槍手術,傳統切除以剪刀割除多餘包皮,手工縫合需10幾20針,出血多,術後復原慢,傷口照護第1周需特別留意不能碰水;雷射手術比傳統切除的出血量要少,但仍需透過手工縫合。廖俊厚說明,包皮割除算是簡單安全的手術,但割得是否漂亮平整或割不到位、需不需要割第2次、抑或是割太短引發勃起疼痛等後遺症,都與醫師經驗技術密切相關。新一代包皮槍吻合器根據不同的陰莖大小,可套入同步進行適當切割與止血,不須手工縫線,縫合處採用如釘書機方式快速地一次性完成,傷口平整,出血量極少且疼痛度低,切除過程僅約5分鐘,且包皮槍為1次性使用後拋棄、安全衛生。術後2至3天就可以碰水,金屬釘約2周內即可脫落,第1個月避免性生活和劇烈運動,有助傷口良好癒合。廖俊厚提醒,割除包皮前應先進行評估,並尋求經驗豐富的醫師執行,若因為本身過胖導致陰莖回縮的患者,透過割除包皮只是治標不治本,建議先減重才是正確的方法。
-
2020-11-0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學和寫作 找回當醫生的初衷,從敘述苦痛中看到人性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者的內心世界」,搜集了三位醫師在不同的情境下寫出他們對病人或同事的遭遇所引起的感觸,使社會大眾有機會一窺醫師心裡在想什麼。「醫病平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也能有三篇病人或家屬在這園地分享他們的想法。透過這種機會,醫病雙方可以有機會了解對方在想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做、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也許透過這種機會,醫師與病人漸漸了解對方,減少誤會,進而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你回診,你說疼痛加劇了,你說再也不能忍了。你問我,接下來怎麼辦?我老實告訴你,我害怕看到你。我六神無主。對你的痛,所有的藥膏,貼布,綻劑……我都開了,我沒招了。你明知道,卻仍不斷的問我。你去過太多地方,看過太多醫生。他們和我一樣,在你身上刺探。有的相信你,有的訂假說,有的做實驗,大部分不當你一回事:「下一位。」你還是回來找我。我心想,再來一輪嗎? 止痛藥、麻醉劑、抗發炎、抗鬱劑、抗癫癎藥 、鸭片類藥……我知道那不會有效的。我的白袍口袋裏只有聽診器,沒有奇蹟。我只會輸入資料、供應藥物、和健保討價還價……你有顆破碎的心,過著破碎的生活。你說你好孤獨……從十年前起,除了看病,我開始每一到兩天說一個有關醫病的故事,原來只對自己說的,後來也說給別人聽。沒想到一寫十年。 有一些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有些則是藉由我在見實習醫師的殘餘記憶,我的「神入」,我的自由想像,寫的是其他科別的人或事,揣想其他醫生的靈魂世界,感受他的脈動,寫我理想中的醫病模樣。念小學時,教室旁有棵大榕樹,老師每天要我帶著掃帚畚箕,清掃樹下的落葉。我問老師:「我今天努力打掃乾淨了,明天樹葉還是會掉滿地。做這工作,有什麼意義呢?」當實習醫師時,我round 到新陳代謝科門診。老師要求糖尿病患,藉飲食與運動,努力把自己的糖化血色素維持在7以下。老師說: 「就像高爾夫球場的園丁,要每天負責修剪雜草,讓草皮保持平整。」到日本旅遊,很多寺廟有很多露天耙沙造景,象徵河川、大海、島嶼等,別有意境。圖案會被風吹、日曬、雨淋所破壞,僧侶們每天清晨即起, 辛勤工作,使它恢復原狀……重複的動作,成為一種不懈的責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是的。生活需要一些重整旗鼓的動作。寫作對我就像耙沙一樣。看病也是。很多病人的病情,談不上治癒,至多只能維持在一個差可控制的局面 。有時候把病人「弄好」出院了。他卻失去追蹤,過一陣子再以全新的崩壞姿態住院……法國印象派畫家雷諾瓦,是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他生不逢時,醫藥不發達,只能忍著痛,作畫不輟。一個畫家朋友去探望雷諾瓦。看到他裹著布淌著血,變形的手指,問他:「你這樣畫圖,難道手不會痛嗎?」「當然會啊!而且每畫一筆,就會痛一下。」朋友問:「那幹嘛還畫呢?」 雷諾瓦說:「疼痛會過去,美會留下。」看到自己的病人康復重拾歡顏,即使是暫時的,知道明天還要重來一次…… 仍然算是醫師的幸福時分。就像僧侶看到眼前用砂石畫出的美景時的悸動一樣。病人會離開,感動會留下……是的。我可以做得更好,只要我慢下來,把頭轉過來,好好看看你,聽聽你說點什麼,和你站在一起。讓我知道你是誰,你在乎什麼,你在忍受什麼。然後用我的筆寫你,寫你心裡的痛,彰顯你的故事。我們都是故事的創造者, 都可以選擇改變故事的講法。在文字編織的夢中,神奇的藥膏、貼布、綻劑……會一一湧現。診間是光與暗的交界。你沮喪走進來,會微笑離開……讓我們重新再來一次,我會全心全意,用「完整」的自己來陪伴你。不能解除你的痛苦,至少我得找回當醫生的初衷,從敘述苦痛中,看到人性,重拾行醫熱情,勇敢前行。
-
2020-10-29 科別.新陳代謝
糖友易心腎病變 除了控糖還需做這些事
別以為糖尿病就是血糖偏高,如果不注意,可能讓你全身「害了了」。52歲王先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5年,平常血糖控制還不錯,糖化血色素(HbA1c)在7以下,日前早上起床突覺胸悶、喘不過氣,急診檢查發現,心臟病變與腎臟損害。全台糖尿病患者超過兩百萬,九成以上承受心腎共病的風險,如同王先生一樣,11月14日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衛福部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糖尿病合併症包括腎臟病、心臟病及視網膜病變,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就在不知不覺中危及糖友健康,需定期就醫及檢查,才能防範合併症發生。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針對國內近1.5萬名第二型糖尿病友進行篩檢普查,結果顯示,五成糖友血糖控制達標(糖化血色素HbA1c < 7),顯示近年糖友重視血糖控制的具體成果。但近六成合併高血壓、近四成合併出現蛋白尿,兩成三糖友同時合併高血壓與蛋白尿。該項調查也發現,96.65%糖友合併至少一項的心腎病變風險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血脂、抽菸、肥胖、出現蛋白尿或是家族有心血管或慢性腎臟病史。如以國外研究風險計算公式來推估,台灣糖友平均10年發生腎臟疾病風險機率達36.93%、5年發生心臟衰竭的風險機率為6.24%。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指出,近年來,國內糖友合併心、腎等共病人數逐年增長,2000至2014年間,心臟衰竭人數增加1.8倍、慢性腎臟病人數增加4倍 ,慢性腎臟疾病如沒有及早阻緩惡化,最終必須面臨終身洗腎慘劇,目前洗腎人口中就有46.1%合併糖尿病。杜思德提醒,糖友們不僅要控糖管理,也要及時注意高血壓心腎病變症狀,定期檢測心腎風險因子,配合醫師給予的治療建議,積極照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最新糖尿病標準醫療照護指引強調,糖尿病治療除注意控糖時,也要評估心腎病變風險,及時選擇具有心腎保護的藥物,並建議糖尿病患者定期接受心腎病變險因子檢測,及早做好更全面的心腎保護。在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前夕,國健署與糖尿病衛教學會、糖尿病學會、糖尿病關懷基金會、以及糖尿病病友全國協會共同提倡宣導「控糖321」,提醒糖尿病患者應做好個人血糖及共病控管,遵照醫囑守護自身健康。•血糖監控3指標:監測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HbA1c)•腎臟功能2注意:監測微蛋白尿、檢測腎絲球過濾率(eGFR)•心衰預防1定要:早期控制三高,預防心衰竭合併症。此外,「2020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 園遊會暨點燈活動」將於11月7日下午將於台中豐樂雕塑公園盛大登場,除了園遊會、健走活動、點燈儀式外,還邀請非洲鼓、優美人聲的阿卡貝拉樂團等團體表演,另公開糖尿病日主題曲MV【你和我】,向全台醫護人員致敬。
-
2020-10-24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門診最愛問:控制三高,長照風險少一半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被稱為三高,是現代人健康大挑戰,對65歲以上長者,更是如此,統計顯示,65歲以上長者八成至少有三高其中的一種。三高影響認知功能、使失智風險增加,但若能穩定控制,可降低長照風險,減輕親友照護與經濟的負擔。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黃安君表示,研究顯示,65歲以上高血壓盛行率約六成;60歲以上有二成的人有糖尿病,65歲以上飆至四成。至於高血脂症,包括高膽固醇血症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前者血液中總膽固醇(T-CHOL)超過240 mg/dl,後者三酸甘油酯逾200 mg/dl,65歲以上患者也約兩成有高血脂症。三高可能使動脈粥狀硬化,使大小血管病變,出現腦中風、心肌梗塞、視網膜、腎臟變等風險,也對認知功能有影響。研究顯示,血壓、血糖不穩定是失智危險因子。不過,65歲以上的人雖然要控制三高,但在不同狀況下,有不同的控制標準。例如同樣是80歲,相對健康者與長期臥床者相較,三高控制目標不同,健康者偏向一般人的控制準則,臥床者伴隨身心失能或體力差,三高控制應適度放寬。例如血壓,黃安君表示,65歲後若收縮壓偏高雖然要注意,但若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數值差距過大,即「脈壓」過高, 或出現一起身就會頭暈的姿勢性低血壓等,恐更增認知功能異常的風險。在血糖控制方面,當年紀增長、有輕度認知功能異常或輕微失能時,若血糖控制太嚴格,反而可能加重認知功能異常。黃安君舉例,目前國內外指引考量共病、日常是否需協助、是否有認知功能異常等,分為三等級:第一等級:共病症小於三種,日常生活可自理、認知功能無問題者,糖化血色素目標是小於7.5%,與一般成年人糖化血色素檢測值4到6.5%之間接近。第二等級:有共病、認知功能輕微障礙者,糖化血色素目標為8%。第三等級:臥床需人家幫忙,有慢性肺病、需洗腎、轉移性癌症病人或中重度失智症等,糖化血色素目標控制在8.5%。同樣控制糖尿病,黃安君表示,可依狀況不同照護長者,飲食上也別太嚴格,六大類食物皆能攝取,只是攝取米飯、水果類等含醣食物應注意分量。黃安君之前曾收治一名90多歲有糖尿病的伯伯,同時有心血管、關節、攝護腺肥大等共病,加上已出現失智症症狀,吃東西無法定時定量,進食量也變少,但打了多年的胰島素劑量卻未調整,導致頻繁低血糖,家人就覺得伯伯越來越虛弱、不想活動,經檢視其血糖常低於90 mg/dl以下。在將胰島素改為每日一次長效劑型,並配合口服藥物後,伯伯回診時精神變好,願意起身活動,也讓家人放心不少。黃安君呼籲,年長者若有三高,治療目標隨身心功能,考量失能、失智等情況調整;而當患者已出現藥物副作用時,家屬應向醫師反應,立即調整藥物,並減少副作用,減低臥床等長照風險。
-
2020-10-23 科別.新陳代謝
「糖胖症」男子飆破120公斤 術後減了半個人
高雄53歲彭姓男子重達12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40,已屬病態性肥胖,他合併有「三高」問題, 卻愛喝含糖飲料。家人怕他身體每況愈下,押他就醫,去年11月接受減重手術後,所幸不到1年即鏟肉51公斤,瘦了半個人,也擺脫糖尿病及三高困擾,輕鬆享「瘦」。彭先生平日務農,重小就是肥胖體質,前幾年體動破百,最高紀錄達120公斤。他母親及姊姊都罹患糖尿病,10年前他也檢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超過6%的正常值,三酸甘油脂數值也是標準值的4倍,但體重始終控制不下來,最後到高醫接受微創胃繞道手術,才成功減重。高醫家醫科主任李純瑩表示,肥胖合併第二型糖尿病,稱為「糖胖症」,患者因體重太重而導致高血糖,特別是久坐不動的習慣和西式飲食,很容易罹患。高醫外科減重醫師張博智說,彭先生經接受微創胃繞道手術,並調整飲食習慣,不到1年就降到69公斤,糖化血色素也降低,不必繼續吃降血脂及降血糖等藥物。
-
2020-10-02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王明鉅腳綁沙包 控糖練出好體力
口述/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王明鉅我有代謝症候群好多年,過去七年血糖也是紅字。我不喝含糖飲,甜食都只吃一口,去年健檢血糖、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還是超標。醫師建議要更嚴格控制飲食、多運動,但我想用最無痛的方式讓運動融入生活裡,因此參考日本醫師的著作,開始全天候在兩個腳踝綁沙包,從0.5公斤開始,睡覺、洗澡和慢跑時才拿下來。年長運動切記「避免受傷」在我這個年紀,運動最重要的原則是「避免受傷」,我把運動進程放慢,走路到已經忘記有綁腿,才加一點點重量。從0.5公斤到現在2公斤,總共花了七個多月。腳踝鼓鼓的一圈,常引起許多人詢問,我也不介意分享妙方,還有臉友寫感謝信來,說他用這方法也瘦了很多。周末兩天我還會進行兩次負重走路,一次一小時,用散步的速度走,但背包加上手腳沙包,總共負重13公斤。三個多月前,我開始晨跑,風雨無阻,每天早上六點去中正紀念堂跑兩圈,40分鐘內跑完5公里,只有兩、三天因工作時間太早而沒跑。只要撐過前5分鐘撞牆期,就會愈跑愈順。跑完回家洗澡後上班,身體代謝變好,繼續冒汗到八點半,為了這個小困擾,我特別把內衣都換成排汗衫。體重回到昔當籃球隊長時飲食會注意選擇吃升糖指數較低的全穀類,因為有乳糖不耐症,喝的蛋白質來源以豆漿為主,有時候會加一點女兒為健身買的高蛋白粉,其他飲食就是盡量正常、營養均衡,沒有特別限制。發現這半年因為疫情,應酬聚餐大減,飲食控制更輕鬆,加上有運動,偶爾吃一點甜食,也沒有心理負擔。我曾經體重高達78公斤,糖化血色素超過7,經過這半年多努力,最近一次健檢發現體重已回到國一擔任籃球隊長時的63.8公斤,糖化血色素降到5.8,十年來最低。運動融入生活首重「方便」 健康管理的首要原則就是要「方便」,最有威力的因素是「耐心」和「時間」,所以運動一定要就近、融入生活,讓自己找不到藉口、養成習慣,持之以恆的做下去,一定會看到效果。體重目標達到了,現在我的重點是增肌、預防肌少症。在家裡買了兩個三公斤啞鈴、裝了一支門上單槓,不時上網搜尋影片,跟著做重量訓練。三年前我曾經去運動中心請教練上了20堂課,所以知道基本原則觀念,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是「循序漸進、避免受傷」,加上不是要練很粗壯,所以絕不勉強自己,以低重量、高次數為訓練原則。批公文就舉腿鍛鍊腹肌因為腿上各一個兩公斤沙包,在辦公室批公文的時候,想到就把腿平舉起來,鍛鍊腹肌;在家裡看到啞鈴、單槓就去做個幾組運動。這段時間下來,體力進步顯著,得到一個意外的收穫,就是以前一下都做不到的引體向上,現在可以輕鬆拉個十下。今年59歲了,讀大學的女兒看到我可以做引體向上,都說我比她班上男同學還強。說來說去,其實就是決心啦。畢竟我只有兩個女兒,年紀愈大,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照顧好自己,不要增加女兒的負擔,這是我最重要的初衷。王明鉅小檔案現職:•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台大醫院麻醉部主任年齡:59歲出生地:南投草屯牛屎崎學歷: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專長:•心臟手術麻醉•醫院管理興趣:閱讀、處理困難的事、運動經歷:•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
-
2020-09-28 科別.新陳代謝
28歲糖尿病男怕不舉才就醫 醫師嘆年輕人不受控
南投縣28歲王姓男子因常感到口渴且頻尿,半夜得起床如廁4、5次,嚴重影響睡眠,還莫名暴瘦8公斤,為此求醫,草屯佑民醫院評估其家人有糖尿病史,經檢確認是糖尿病,治療後雖獲控制,但「糖尿病年輕化」又不受控讓醫師很憂心。佑民指出,飲食精緻化、少運動、遺傳等因素致糖尿病出現年輕化趨勢,根據去年「台灣糖尿病年鑑」顯示,10多年來20至39歲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從0.13%增至0.16%;該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黃芳專也說,現在每診就有2、3位低於40歲患者,比5年前增加許多。其中,一名王姓患者年僅28歲,血糖卻逾320mg/dL,糖化血色素也高達13%,確診是糖尿病,起初還不肯相信,覺得他還那麼年輕,怕吃太多藥有副作用或損腎,不願就醫治療,得知併發症恐致性功能衰退,還可能不舉,才轉念接受治療。而對他飲食衛教時發現他一天至少2杯含糖飲料,因此要求他控制飲食,禁喝飲料、少吃甜食和宵夜,經初期施打2周胰島素後,改以口服血糖藥控制後獲得改善;但黃表示,除非症狀輕微,不然糖尿病無法根治,得了就是一輩子跟著你。黃芳專說,罹患糖尿病卻未妥善控制血糖,恐產生視網膜病變、心肌梗塞、性功能障礙、腦中風、腎衰竭等嚴重併發症;若年輕就得糖尿病,併發症也會較早發生,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統計,3至10年後的發病機率竟高達46%至98%以上。此外,年輕型糖尿病患者常因忙於工作、外食等因素無法定時定量及挑選適合食物,飲食控制不佳、少運動,又覺得自己年輕,糖尿病沒什麼,吃吃藥就好,缺乏病識感,而未能規則就醫,黃坦言,年輕患者比中老年人還難控制。佑民醫院則呼籲年輕人應正視糖尿病危機,若有口渴、易餓、頻尿及體重減輕就該注意,體重過重(BMI≧24 kg/m2)、腰圍過粗(男性>90cm,女性>80cm)、有黑色棘皮症者(皮膚皺褶處有黑色素沉澱)、家族有糖尿病史、本身有高血壓等建議進行糖尿病篩檢,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
-
2020-09-17 科別.新陳代謝
身體出現黑色素沉澱代表你該減肥了! 2地方黑黑的,小心是糖尿病前兆
小杰是1名國小6年級的學生,過去是個健康的孩子,但爸媽最近注意到小杰愈來愈胖了,而且脖子和腋下總有洗不乾淨的深咖啡色紋路。於是帶他到兒童腸胃科減重門診就醫,沒想到卻被醫師診斷為「黑色棘皮症」,成因就是過重造成的胰島素阻抗。同時,也檢測出小杰糖化血色素高達7.3%,確診為第2型糖尿病。經治療3個月後,小杰的糖化血色素目前已降到6.7%,恢復良好。 糖尿病不是大人專利 兒童也會罹病 「我的孩子才小學,怎麼可能得糖尿病?」這句話是許多父母第一時間的反應。然而,根據美國近年的大型研究指出,兒童和青少年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就是兒童過重和肥胖的比例不斷增加。以台灣2015年的數據顯示,國小和國中生的過重及肥胖的比例約3成,承受不少三高與糖尿病風險。 亞東醫院小兒內分泌科醫師李如浩表示,許多孩子從小就罹患第2型糖尿病,原因就是肥胖造成的胰島素阻抗,使得胰島素幫助降低血糖的作用受到影響。第2型糖尿病的前期,胰臟會試圖大量分泌胰島素以降低血糖,但隨病程進展,胰島素分泌也會「精疲力竭」而不足以降下血糖,進而產生糖尿病。 李如浩提到,一旦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血中的糖分便會從尿液中漏出,因此稱作糖尿病。排尿流失的糖分,除了帶走營養,也會帶走水分,因此人體會感到飢餓和口渴,進而導致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減輕的惡性循環。所幸,第2型糖尿病的藥物日新月異,許多在成人間療效斐然的新藥,也已在兒童身上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 第1型、第2型糖尿病 診斷需審慎評估 兒童常見的糖尿病除了肥胖導致的第2型糖尿病之外,還有因自體免疫引發的第1型糖尿病。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會受到自身免疫系統的攻擊或是其他因素被破壞殆盡,只能分泌極少量的胰島素,無法順利降低血糖,進而引發第1型糖尿病。事實上,第1型糖尿病也是青春期前的孩童最常見的糖尿病。 李如浩特別表示,並非所有過重和肥胖的兒童糖尿病患者,都一定是第2型糖尿病。需要經過醫師仔細評估和通盤考量,才能確實診斷並擬定最適當的治療策略。李如浩呼籲,孩子即使確診糖尿病也不必灰心,配合當今的醫療及藥物,未來還是充滿希望。(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糖尿病也會低血糖! 出現強烈饑餓感、全身發抖快補充「這些」食物 新一代國病近半數都是糖尿病引起! 怕吃藥下場最慘,腎臟內科醫師揭5大症狀
-
2020-09-11 科別.新陳代謝
台灣糖尿病友逾220萬 醫籲留意三大控糖指標
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台灣糖尿病患者已逾220萬人,且逐年攀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胰島素治療並不是在糖友病情變嚴重才使用,醫師會視患者身體狀況,來決定是否以胰島素治療。杜思德說,糖友不是飯前血糖達標就是控制好,糖化血色素、飯前血糖、飯後血糖是糖友三大控糖指標,飯前血糖應在70至130 mg/dl,飯後血糖應小於180 mg/dl,而糖化血色素應小於7最為理想;另外,飯前與飯後血糖值差距應在60 mg/dl內,除了口服藥物外,胰島素及早介入也很重要,以便患者達成血糖控制目標。台大雲林分院內科部主任、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王治元表示,據研究統計,台灣近8成糖尿病患者會自我檢測血糖,但卻有6成血糖控制未達標,雖透過藥物、飲食、運動等方式,可讓多數患者的糖化血色素下降,但臨床上也發現,使用胰島素的患者在糖化血色素的控制上會比口服藥物來的更好。不過台灣糖友胰島素施打率約12%,比起國外如美國30%相比仍低,仍有進步空間。王治元也提醒糖友觀察,若晚上沒再進食、也沒服藥情況下,血糖仍偏高,有可能是胰島素分泌量不夠,或是身體已對胰島素不敏感,導致血糖降不下來。若人體胰島素分泌不良,可從體外補充胰島素來調控,患者應與主治醫師討論。台大醫院糖尿病友聯誼會的張會長,今也現身說法。他於40多歲時確診糖尿病,起初使用口服藥來降血糖,但改善情形不佳,後在醫師建議下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10多年來糖化血色素穩定,維持在小於7的正常值,且肝腎功能都正常,迄今未出現病發症。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彰基衛教師王惠芳表示,日前也有針對為教師所做的胰島素使用認知調查顯示,超過5成衛教師認為台灣糖友施打胰島素時機仍過晚,且僅部分患者會漸進的調整胰島素施打劑量。可見糖友仍對施打針劑有恐懼感、甚至誤解會導致洗腎或截肢,其實太晚使用胰島素、導致無法良好控制血糖,才是併發症主因。患者應定期回診,與醫師、衛教師討論合適自己的控糖方式。
-
2020-08-20 科別.新陳代謝
糖尿病友易有視網膜病變 AI智慧大數據可精準判讀
醫療結合AI大數據運用層面越來越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與工研院攜手研發糖尿病眼底影像AI智慧判讀系統,結合免散瞳眼底攝影儀器,可以迅速判讀病人眼疾狀況,分為五個等級,依據嚴重程度,提供須至眼科就診的轉介率,協助一般科醫師判斷。一名68歲男性患者患有多年高血壓,日前因視力模糊而來眼科就醫,散瞳眼底檢查發現,雙眼皆有點狀視網膜出血,高度懷疑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經抽血檢驗糖化血色素高達8.0%,確診為糖尿病。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鍾慧娟說,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初期視力大多不受影響,病人往往沒有發覺,等到視力模糊才來就醫,相對嚴重。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第一型糖尿病患應於發病 5 年內進行第一次視網膜檢查,而第二型糖尿病人則應於新診斷糖尿病時進行第一次檢查,之後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篩檢。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數據,台灣糖尿病病人 2016 年底眼底檢查執行率為 38.52%,明顯低於美國的糖尿病患進行視網膜篩檢率60%。鍾慧娟強調,糖友每年例行性視網膜篩檢,可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減少失明機率。然而,糖尿病患者在眼科進行散瞳眼底檢查,除了需要等待瞳孔放大外,點完散瞳劑後,會有數小時的視力暫時模糊,若是開車、騎車或無人陪同就醫的情況下,往往無法立即返家,造成不便,也無形中降低了病患後續定期追蹤的意願。科技介入醫療,智能設備機器自動化,讓糖尿病患者視網膜判讀更為簡易,鍾慧娟說自109年8月17日起,中興院區所屬大同門診部與中山門診部率先引進AI智慧眼底攝影,今年尚未接受眼底攝影檢查的糖尿病病患,可於候診時間接受AI智慧眼底攝影。此外,為擴大篩檢,年滿40歲以上,但不清楚自己有沒有糖尿病的民眾也可於候診時間受檢。中興院區結合大同愛鄰慈悲關懷社區與蓬萊里、揚雅里、斯文里,期待透過AI智慧眼底攝影,提供社區糖尿病患更方便的眼底檢查,提昇糖尿病視網膜篩檢率,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糖尿病患者失明的機率。
-
2020-08-06 新聞.長期照護
醫師至長照機構看診 達標有獎勵金
疫情逐漸升溫,因應下一波疫情來襲,為避免住宿式機構出現「院內感染」,衛福部長照司宣布,從8月起,鼓勵醫師至住宿機構看診,若半年內能達成降低住民外出就診率等三大指摽,每位醫師可領取12萬獎勵金,從8月起申請,最快明年1月檢視指標並核發獎勵金。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主任秘書林忠劭表示,醫界樂觀其成,不過,醫師至住宿型機構看診,不只帶著醫療知識,還需要具備基本的儀器與裝備,長輩常有多種慢性病,加上抵抗力差,疾病複雜度高,必要時還得請醫事人員陪同。若是每半年達到三大指標有一定的獎勵金,的確是誘因,但如何方便執行,不會影響原本醫院業務,才是醫師會優先考慮的事。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指出,自疫情爆發後,健保署提高醫療院所至照顧機構診療服務的時段上限,原本每周3個時段會有醫師到照顧機構協助看診,提高到5個時段,300人以上的大型身障機構,從原本每周6個時段提高至10個時段,有效減少住民外出就診機率。周道君表示,照顧機構的住民多有慢性疾病,定期要外出看診,但機構住民大多行動不便,外出看診得花錢叫救護車,或是找人陪伴就醫,種種都是一大工程。周道君期盼,願意赴機構看診的醫師能連帶照顧住民健康,檢視藥物是否有交互作用、教導慢性病控制等,避免慢性病沒控制好,突然就醫,醫師的角色像是住民的專責醫師。公告內容是一位醫師照顧50位住民,每半年檢視績效,達到三大指標:建立照顧機構專責管理制度、管理住民平均就醫次數、若為糖尿病患,糖化血色素要小於8.5%。三者同時達標半年可領12萬,若僅達標一項也有獎勵金。
-
2020-08-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降低機構增染疫風險 長照司祭獎勵鼓勵醫師赴機構看診
疫情逐漸升溫,因應下一波疫情來襲,為避免住宿式機構出現「院內感染」,衛福部長照司宣布從8月起,鼓勵醫師至住宿機構看診,若半年內能達成降低住民外出就診率等三大指摽,每位醫師可領取12萬獎勵金,從8月起申請最快明年一月檢視指標並核發獎勵金。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自疫情爆發後,健保署提高醫療院所至照顧機構診療服務的時段上限,原本每周3個時段會有醫師到照顧機構協助看診,提高到5個時段,300人以上的大型身障機構,從原本每周6個時段提高至10個時段,有效減少住民外出就診機率。周道君表示,照顧機構的住民多有慢性疾病,定期都必要外出看診,慢性疾病沒有控制好,遇上緊急狀況更加麻煩,但機構住民大多行動不便,外出看診得花錢叫救護車,或是找人陪伴就醫,種種都是一大工程。周道君表示,既然醫師有到機構協助看診的服務,長照司期盼願意赴機構看診的醫師,能連帶照顧住民的健康,檢視藥物是否有交互作用、教導慢性病控制等,避免慢性病沒控制好,需要突然就醫,醫師的角色像是住民的專責醫師。公告內容是一位醫師照顧50位住民,每半年檢視績效,達到三大指標包含建立照顧機構專責管理制度、管理住民平均就醫次數、住民若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色素要小於8.5%。三者同時達標半年可領12萬,若僅達標一項也有獎勵金。周道君強調,該獎勵金是直接給予醫師,目前希望現行正在協助照顧機構的醫療院所可以盡快提出申請,根據統計,仍有一成的住宿型機構,如兒少機構、小型身障住宿型機構,未與醫療院所簽約,周邊社區的診所若有意加入,不同科別的診所可以結盟制定計畫,向長照司申請。
-
2020-07-24 科別.新陳代謝
早期使用胰島素 保持器官功能
50多歲男子因頻尿到醫院檢查,才知是糖尿病,飯前血糖值高達250mg/dl。他因早期就接受胰島素治療,維持胰臟功能,半年後改用口服藥,高血糖的不適症狀消失,至今控制良好。醫師表示,糖尿病早期介入注射胰島素,能讓器官功能維持更好,是治療好時機。不少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存在迷思,誤認會上癮、引發洗腎或要打一輩子等,聯合報健康版本月徵文,邀請糖友分享使用胰島素的經驗,並請醫師破解迷思。大鈞診所院長陳琨砇表示,糖尿病治療藥物,常見口服降血糖藥和胰島素注射劑,無論使用哪種藥物,目標都是穩定血糖值,不讓個案器官受到損害,延緩併發症發生。雖然目前胰島素注射劑成分多為接近人體生成的胰島素類似物,相對口服藥物的副作用更少,但多數人還是怕「打針」。不免很多人問:「一定要打胰島素嗎?」陳琨砇指出,第一型糖尿病因胰臟功能受損、胰島素不再製造,有必要在確診之初就注射胰島素治療,讓血糖狀況受到控制,否則容易出現酮酸中毒。雖然大部分第二型糖尿病人可以靠口服藥,讓糖化血色素達到國際或台灣醫學會標準6.5%或7%,但是仍有一些人口服藥治療後糖化血色素在8%以上,此時可以選擇盡早使用胰島素治療,避免高血糖持續太久,而造成急性或慢性併發症。愈來愈多研究顯示,第二型糖尿病在初期診斷時,空腹血糖高於300mg/dl,且出現多吃多喝多尿等高血糖症狀,或體重下降,或急性血糖值升高,可以選擇使用胰島素治療,讓血糖快速平穩,減少高血糖毒性,讓胰島細胞凋亡速度下降,這是胰島素治療的重要好處之一,有些人甚至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可以經由調整飲食生活型態就能讓血糖達標。但很多人擔心胰島素一打就是一輩子。陳琨砇說,這和能否穩定控糖有關,不只是用藥,還要改變生活型態。當胰臟在「保養」後能讓整體控糖穩定,胰島素有機會改口服藥,甚至可以不必再用藥。陳琨砇強調,過去一些研究顯示,糖尿病越早控制好,重大疾病的發生率,像中風,洗腎都會減少,未來生活品質比未早期良好控制血糖的人好。他指出,這種早期穩定血糖,使未來合併症減少的好處,稱為遺贈效應(legacy effect)。
-
2020-07-23 科別.消化系統
中醫治胃食道逆流 一併改善三高
現代人飲食西化,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增快,加上熬夜、吃消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使得罹患胃食道逆流的人愈來愈多,根據統計,台灣有四分之一人口罹患此病。除了西醫外,中醫在胃食道逆流的治療上也有不錯的成效,甚至還能一併改善三高問題。腸胃症狀緩解八成59歲葉先生為名銀行經理,平時工作壓力大,常有胸悶、胃灼熱、胃堵堵、胃痛等症狀,因而前往中醫求診。經中醫診斷後發現「胃氣上逆」,罹患了胃食道逆流,俗稱「火燒心」,因此給予麥門冬湯並酌量加減黃芩和生薑,使用「辛開苦降」的藥方來降胃氣。治療後,他的腸胃症狀緩解約八成,高血壓、膽固醇、飯後血糖和糖化血色素也都大幅下降。台中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曹榮穎表示,中醫認為人體消化吸收有賴於肝、膽、脾、胃和諧運作,一旦功能發生障礙,就會導致「胃失和降」,進而胃酸上逆。中醫著重根本治療 中醫在治療胃食道逆流與西醫不同的地方,除了選用有制酸效果的中藥外,更著重在「胃氣上逆」的原因,以疏肝理氣、和胃清熱、降氣化痰的方式,從根本治療。曹榮穎笑稱,許多胃食道逆流病患前來就診,治療後往往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收穫」,除了可改善三高問題,還有患者增加精子運動性,解決多年難孕的困擾。中醫在胃食道逆流的療效上也獲得實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賴香君表示,2019年研究證實,中醫的「吳茱萸湯」與西醫常用來治療頑固型胃食道逆流患者的氫離子抑制劑(PPI)相比,在治療胃食道逆流上有差不多的療效,且藥效維持的時間更長,研究並登上國際期刊《Phytomedicine》。最大關鍵生活習慣賴香君指出,中醫常用於治療胃食道逆流的「六君子湯」,日本研究若合併PPI治療頑固型患者,可改善三成胃酸逆流症狀;中國大陸研究發現,「半夏瀉心湯」治療食道外症狀的有效率約八成五;美國研究則發現,若以針灸輔以PPI治療胃食道逆流患者,比使用雙倍劑量的PPI更能控制胃食道逆流症狀。曹榮穎表示,雖然中醫在治療胃食道逆流上有不錯的效果,但如果患者外在條件、生活習慣沒有改善,便須長期治療。因此最大的關鍵,仍在於必須處理自身情緒、壓力,並且避免食用易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及增加胃酸分泌的飲食,如糯米製品、辛辣食物、咖啡、茶、碳酸飲料等。
-
2020-07-23 科別.消化系統
一箭雙鵰! 中醫治胃食道逆流 三高也搞定
「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嗎?」現代人飲食西化,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增快,加上熬夜、吃消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使得胃食道逆流的人越來越多,根據統計台灣有四分之一人口罹患此病。不過除了西醫外,中醫在胃食道逆流的治療上也有不錯的成效,甚至還能一併改善其他的症狀。59歲葉先生為一名銀行經理,平時工作壓力大,常有胸悶、脘堵、胃痛等症狀,因而前往中醫求診。經中醫診斷後發現「胃氣上逆」,因此給予麥門冬湯並酌量加減黃芩和生薑,使用「辛開苦降」的藥方來降胃氣。葉先生治療後不僅腸胃症狀緩解約八成,原本變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他,膽固醇、飯後血糖和糖化血色素也都大幅下降。收治葉先生的台中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曹榮穎表示,中醫認為人體消化吸收有賴於肝、膽、脾、胃和諧運作,一旦功能發生障礙就會導致「胃失和降」,進而胃酸上逆。中醫在治療胃食道逆流與西醫不同的地方,除了選用有制酸效果的中藥外,更著重在「胃氣上逆」的原因,以疏肝理氣、和胃清熱、降氣化痰的方式,從根本治療。曹榮穎笑稱,許多病患胃食道逆流前來就診,治療後卻往往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收穫」,除了有患者一併改善三高問題,還有病患順道增加精子運動性,解決多年難孕的困擾。而中醫在胃食道逆流的療效上也獲得實證。中醫大附醫中醫部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賴香君表示,2019年國內研究證實,中醫的「吳茱萸湯」與西醫常用來治療頑固型胃食道逆流患者的氫離子抑制劑(PPI)相比,在治療胃食道逆流上有差不多的療效,且藥效維持的時間更長,研究並登上國際期刊「Phytomedicine」。除了「吳茱萸湯」外,賴香君表示,國內外研究也發現,中醫常見於治療胃食道逆流的「六君子湯」,日本研究若合併PPI治療在治療頑固型患者上,可改善三成逆流症狀;中國大陸研究則發現「半夏瀉心湯」治療食道外症狀的有效率達約八成五。另外,美國研究則發現若以針灸輔以PPI治療胃食道逆流患者,比使用雙倍劑量的PPI更能控制胃食道逆流症狀。曹榮穎表示,雖然中醫在治療胃食道逆流上有不錯的效果,但如果患者外在條件、生活習慣沒有加以改善,便須長期治療,因此最大的關鍵仍是須處理自身情緒、壓力,並且避免食用糯米製品、咖啡、茶、碳酸飲料等,易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易增加胃酸分泌及辛辣的食物飲料。
-
2020-07-16 科別.新陳代謝
及早打胰島素 糖友可防器官病變
糖尿病患者施打胰島素會造成失明、洗腎或截肢?這誤會大了。專家表示,人體胰島素分泌不良就應從體外補充,適時注射胰島素,搭配飲食控制、運動及戒菸,才可降低糖毒性所致的器官病變傷害。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長黃建寧表示,糖尿病的治療目標為降低併發症發生,隨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制度的建立與照護團隊的多年努力,台灣整體糖友的平均餘命與一般人的差距漸漸縮小,女性從4.7年降至2.6年,男性從6.2年降至3.2年。要減少併發症,不只是要控制糖化血色素(A1c),也要控制血壓(Blood Pressure)及膽固醇(Cholesterol)。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最新一次發布的「糖尿病ABC護心運動」調查結果,我國患者三項指標總達標率僅12.9%,顯見糖尿病整體照護仍有進步空間。黃建寧認為,糖尿病的照護,醫師、政府、患者都有責任。基層醫療應加強「共照」量能,也就是診所應配置衛教師和營養師,加強糖友的自我照護識能。但考量經濟成本,政府應擬定計畫,在基層給付端進行調整,才能幫助診所擴充照護能量。然而,相較美國胰島素的施打率33%、英國施打率23%,台灣的施打率僅約12%,其原因多是糖友圈傳言打胰島素會造成失明、洗腎或截肢,而且誤會胰島素一打就是一輩子。黃建寧闢謠,這是部分糖友因迷思延宕治療,出現併發症後才打胰島素,倒果為因,卻也讓謠言甚囂塵上。「適時注射胰島素,有助提升照護品質。」黃建寧指出,新診斷患者施打胰島素可降低高血糖引起的糖毒性,持續約3個月至半年時間,慢慢將糖化血色素降到7%以下,就能逐漸降低胰島素使用次數,並過度至口服藥治療,能讓病況控制得更佳。研究顯示,糖化血色素每降1%,可減少患者37%大血管病變風險,24%腎衰竭風險及19%視網膜病變風險。為打破迷思,糖尿病學會及糖尿病衛教學會近年著重胰島素的衛教,強調及早治療的重要性。黃建寧認為,使用基礎胰島素與可增加腸泌素的受體促效劑所組成的複方針劑,將會是未來糖尿病治療的主流,有臨床試驗證明,這對需打胰島素的高血糖患者是很好的治療選擇。明年是胰島素發明的一百周年。黃建寧表示,隨醫療科技進步,胰島素發展從動物胰島素進展到人類胰島素,也從短效發展至中長效及超長效胰島素等,針頭也逐漸變細。無論何種改變,都是以糖友的生活品質與胰島素注射方便性為目標。
-
2020-07-01 新聞.健康知識+
糖尿病患突胸悶、喘不過氣 急轉心臟外科差點出人命!
一位約莫 60 多歲的男性糖尿病病患,與糖尿病為伍30年,日前因走路後,出現胸悶,喘不過氣等症狀,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其因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導致心肌缺氧、冠狀動脈堵塞情形嚴重,心臟擴大且收縮功能不佳,已無法單純透過藥物治療就可控制病情,需緊急進行繞道手術才得以保命。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醫師表示,糖尿病只要穩定控糖,就能避免相關的併發症發生,降低致命風險的發生率。但該位病患在過去罹患糖尿病的30年中,同時合併有高血脂、高血壓,卻因為對藥物的偏見,認為西藥傷腎,而不願準時服用醫師開立的糖尿病藥物,長期下來導致心血管病變,腎功能只剩下一半,讓治療變得更為困難、棘手。吳彥雯醫師提到,依照自己在亞東醫院的臨床經驗為例,在心臟內科就診的患者,若出現胸悶,喘不過氣的症狀,檢查後會發現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都同時罹患糖尿病。因此目前各醫院都在推動糖尿病整合門診,加強衛教,病人可得到妥善照護,但即便有完善的治療團隊,仍有部分病患會從慢性轉急症、併發症,透過問診也不難發現,這些發生原因與「不敢吃藥」、「害怕打針」有很大的關連。因此,吳彥雯醫師提醒患者,若對於治療有疑慮,可主動提出與醫師討論,醫師會依照每位患者的狀況調整治療策略。糖尿病藥物有很多種,有時候需要搭配使用才有更好的效果。針對害怕打針,或是有吞嚥困難的長者,現有多種健保降糖複方藥物的選擇,一次只要吃一顆,顆粒小,好吞嚥,能大幅提升服藥便利性。吳彥雯醫師提及,在過去,糖尿病患者若單獨使用SGLT2i 或DPP4i治療,血糖仍然控制不佳時,醫師會考慮合併使用SGLT2i 與DPP4i健保口服降糖複方藥物,但是患者糖化血色素(HbA1c)得至少8.5%以上才可處方;然而,今年5月1日起,健保放寬使用條件,糖化血色素值(HbA1c)只要高於7.5%者,即可提早使用,可望嘉惠更多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並非與血糖直接相關,相反的,糖尿病的各種慢性併發症才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吳彥雯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定期監測血糖之外,小心併發症出現也很重要,而長期穩定控制糖尿病才能預防併發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