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粒線體
的結果:共找到 91 筆 約 0.181秒張金堅/脂肪細胞亦敵亦友 有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嗎?
肥胖可說是這個世紀以來,人類面臨最大、持續嚴重的文明病,不但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與包括乳癌在內多達13種癌症有關。身體質量指數(BMI,Body Mass Index)因其簡易...
壓力慢性病的邪惡聯盟 WHO認證使人傷殘的2種疾病
【文、圖/摘自方言文化《哈佛醫學院的SMART壓力管理訓練》,作者王芳】交感神經亢進,心律不整找上門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面對的壓力源(例如失業、孩子生病、夫妻失和等)皆會刺激腦心連結;大腦深處的情緒...
「呼吸方式」錯了,難怪自律神經失調!「這3種」醫師也推薦的呼吸法,一次改善你的失眠、肌力和循環
肺是呼吸系統最重要的器官,呼吸若維持正確的節律,就可以順利調節全身氣機之正常出入,因此呼吸對肺的健康來說至關重要,不僅如此,更會影響到自律神經、壓力釋放、睡眠、循環系統和肌肉鍛鍊等各方面的健康,簡直...
選對時間運動防癌效果更好!《國際癌症期刊》:降低2癌風險
運動概念近年來逐漸提供,更是現代人對身體健康的普遍共識,如今研究更進一步發現,什麼樣的時間點的運動,對健康也有差異,因為身體內的生理節律變化,其實在早上運動更可以有效預防癌症。運動「時間」也對降低癌...
醫奉30/成立台灣「罕病藥物物流中心」蔡輔仁投身基因研究 為罕病尋生機
從醫34年,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蔡輔仁長期投注台灣罕見疾病的研究與醫療照護,不但與遺傳科醫界夥伴與罕見疾病基金會共同催生「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且創立台灣「罕病藥物物流中心」以及「台灣罕見疾病組織資...
換回「炯炯有神」 眼科醫師談老年人的眼瞼下垂!
眼瞼下垂的困擾明明有睡飽、且精神奕奕,卻老被人誤認沒睡飽嗎?感慨年輕時明明眼睛好大顆,現在拍照不管眼睛怎麼撐開,都像是瞇瞇眼嗎?有沒有要貼個雙眼皮貼或是要用手拉一下眼皮才看得清楚的情況呢? 這些都是...
這原因讓肝癌、胰臟癌風險大增!研究建議2點壞習慣趁早改
據2018年全球癌症數據顯示,引發人類死亡的十大癌症類型中,有5種都是胃腸道癌症,包括結直腸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胰臟癌,這跟日益不健康的飲食有著莫大的關係。膽結石發生率高,在台灣每十個人就有一人...
癌症免疫治療的新時代! 抗癌不再一味消滅,走向與癌共存
對抗癌症的新策略已露出一道曙光,一場顛覆觀念的癌症治療革命正進行中,「免疫療法」的重現與「腫瘤微環境」的觀念促成這個改變。衛福部健保署已同意第一代免疫治療藥物納入健保給付,2018年9月公告開放特定...
間歇性斷食168、186、204 哪種有效?禁食時間越長越好嗎
自從韋恩介紹過自己親身實驗168斷食法的好處之後【168飲食法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2020新年大禮-間歇性斷食】,收到不少的私訊,有的朋友是問我能否開團讓大家一起參加:有的朋友是問斷食時間一定要16...
沒多吃、有運動 為何無故暴肥?專家告訴你可能的原因
進入中年,體重常難以控制往上爬升,畢竟無法像年輕時活動力旺盛,加上荷爾蒙改變、新陳代謝降低,體重增加是必然。但如果在飲食、運動與作息都正常下,無故體重暴增、難以控制,就要懷疑是否有某些疾病或問題,正...
「早、午、晚」到底哪時最適合運動?減脂、增肌、降血糖...美權威專家揭密:每個時段功效大不同!
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足夠的時間運動,我也經常被問到多久一次才是最佳的運動時間。首先,讓我們談談持續性。如果你每天抽不出30至45分鐘不間斷的運動時間,不妨切割成每天2、3段10至15分鐘的運動,你還是...
濕胖的人多膚色偏白 為什麼缺乏肌肉的人容易濕胖?
【文、圖/摘自幸福文化《濕胖:減肥先去濕》,作者佟彤】缺乏肌肉的人容易濕胖少肌肉,代謝率很低,更容易有水分滯留在體內,這就造成了濕胖。歐美人比較不怕冷,人們對此的解釋是:他們吃肉多,火力旺。這其實只...
為什麼人會罹患癌症?癌症醫的真心話點出關鍵
多數我宣告罹患癌症的患者,他們並沒有過著極不健康的生活,雖然偶爾會偷懶但也幾乎每年都有做健康檢查。那麼,為什麼還會罹癌呢?是遺傳?生活習慣?還是運氣不佳就碰上了?事實上,我最常被癌症患者問到的問題都...
「雷伯氏症」治療藥物沒健保 半年藥價上看百萬!
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指出,雷伯氏症目前基金會登記全台患者約有卅多名(還有許多未登記),但仍未被國健署直接認定為公告罕見疾病,僅能以粒線體缺陷名義申請罕病身份。治療藥物方面,由於國內並未引進,患...
一天1杯黑咖啡大降肝癌風險!肝臟最喜歡的10種食物
促進肝臟健康的十大養分儘管肝臟的健康和整體的飲食型態或三大營養素攝取量息息相關,但其實飲食中的許多微量營養素也是守護或促進肝臟健康的重要養分,所以不論是奉行地中海飲食、低 GI 飲食或是其他飲食法,...
爬山鐵腿多日該怎麼辦?復健科醫師教你緩解和預防
日籍攝影師小林賢伍將台灣宜蘭的五峰旗山拍成美麗的抹茶山,一夕間讓這座山聲名遠播,吸引小芳(化名)與她的同事們相約踏訪。不過小芳走進山裡才知道有一大段陡升的石階,揮汗爬上去又陡降下山後,一雙小腿就「鐵...
「活性氧調控」為抗癌關鍵 使用抗氧化劑要小心!
人活著就是為了一口氣,賴以維生的空氣及約占其五分之一的氧氣之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即頒給了發現細胞如何利用氧氣、適應氧氣濃度變化的分子機制。不過,氧氣卻也是最天然的毒素!在吸入身體...
預防新冠肺炎病毒新選擇 防疫關鍵 調控粒線體建立免疫力防護牆
每個人身邊幾乎都有這麼一個「健康寶寶」,宛如病菌絕緣體,幾乎不太生病,戲稱白繳了健保費。別人感冒、腸胃炎,他卻老神在在,自認,身體健康,免疫力高人一等,但如果真的不舒服,卻可能大病一場,臥床多日。如...
吃銀杏助腦力 真的假的?這5招更有效
覺得自己的腦力大不如前了嗎?走到巷口,突然開始懷疑自己有沒有鎖家門?電話剛掛上,馬上就想不起來老闆交代的工作事項?相信很多人都為此感到困擾,網路上流傳食用銀杏有助於提升記憶力,這是真的嗎?銀杏讓腦袋...
「樂透都沒那麼容易中」連生2罕病兒 新篩檢救了老二
如果,你的孩子罹患了罕見疾病,確診得太晚,正確治療來得太晚,已經是終生嚴重腦傷,照顧病兒讓人身心俱疲,全家人的生活被迫改變,你還有勇氣迎接下一個孩子嗎?當第二個孩子也開始發病,難道老天爺只想跟你開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