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第三劑
共找到
774
筆 文章
-
-
2022-01-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公費疫苗預約平台 1月15日10時開放預約 17日開打
指揮中心今表示,因應國內本土疫情升溫,為提供民眾多元疫苗預約管道選擇,加速提升民眾免疫保護力,將於1月15日開放新冠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於第19期提供「已完整接種兩劑COVID-19疫苗滿12週且滿18歲以上」民眾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如已於各地方政府指定/安排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完成預約之民眾,請依原已預約時段前往接種,無須再於預約平台重複預約。指揮官陳時中說,預約平台施打時程為1月17日至1月23日。符合資格對象是2021年10月31日前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且間隔滿12週之18歲以上民眾,即2004/1/23(含)前出生,,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預約分流時程為,65歲以上於1月15日上午10時至1月16日中午12時。50歲至64歲:1月15日中午12時至1月16日中午12時。18歲至49歲:1月15日下午2時至1月16日中午12時。陳時中說,民眾可於1月14日下午2時起至預約平台進行預約資格查詢,不再另發送預約提醒簡訊。符合資格民眾請記得於預約時間進行預約,預約當日如遇啟動流量管制,請配合依序排隊、耐心等候。若符合本期資格但未能預約成功者,請於下周下一期平台開放時再行預約。符合本期資格但未預約成功、以及有第一劑或第二劑疫苗接種需求之民眾,可持「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小黃卡)逕至各地方政府指定/安排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預約接種,或所設置之隨到隨打接種站接種。陳時中提醒,請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前,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並經醫生評估過往疫苗接種史及檢核接種紀錄後,提供民眾疫苗接種。另18歲至未滿20歲民眾,如自行前往接種,請持家長簽具之意願同意書,若由家長陪同前往接種,請本人與家長於現場共同簽署意願同意書。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1922預約平台將於1月15日上午10點開放,今天下午兩點可以進行預約資格查詢,他剛剛兩點也查了一下,發現他資格不符,因為他已打第三劑了,如果是年齡未滿18歲或是第二劑疫苗未滿十二周,都將不符合資格1922預約平台明天上午十點開放預約,現在還無法進入。莊人祥說,明天會有預約分流措施,65以上民眾,上午10點可以預約,50至64歲為12點開始預約,18至49歲為下午2點預約,因人數有733萬人,人數非常多,因此先用分流措施。施打時程為1月17日至23日。莊人祥提醒,預約成功後不會有簡訊發送,預約成功要妥善保留預約資訊,預約時間到請自行前往預約醫療院所接種。
-
2022-01-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氣溶膠恐傳播病毒 進病室最好戴N955口罩
北市聯醫中興、仁愛院區相繼有照顧專責病房的護理師染疫,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目前無法確定究竟是哪部分出問題;北市聯醫人員目前打第三劑疫苗比率僅約四成,專家建議應在兩周內提升至八成五以上。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護理師案一七七○一負責仁愛和中興院區的專責病房,但與之前二名中興院區確診護理師感染源不同。目前已匡列專責病房密切接觸者廿五人採驗、隔離,另擴大採檢醫護、行政和清潔人員三十五人,皆為陰性。張上淳表示,這兩家醫院護理人員照顧的是輕症病人,未有太繁複的治療動作,且待在病室內的機會小,會再請醫院檢討。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Omicron變異株短時間內就成為主流株,愈來愈不可能僅靠單一防護就阻絕病毒。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當病人增多、工作量大,出錯機會就大;另外,醫護人員是否資深、技術是否純熟等都是可能造成出錯的因素。他也提醒,國外已有許多研究認為氣溶膠是可能的傳播途徑,Omicron傳播率高,現在應要求醫護人員進入病室照顧確診者時,戴N95口罩降低風險。黃珊珊表示,個案八日到十二日都搭捷運海山站到忠孝復興站,還曾經去過池先生公館店用餐,餐廳停業一天清消,今天中午恢復營業;個案還去過大安路一段包仔的店和仁愛院區B1萊爾富,清消完就恢復營業。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則表示,近期大量湧入的境外確診患者,部分民眾將病房當作飯店,把護理人員當服務生使喚,甚至擅自關閉病室內抽風設備,造成醫療人員的安全危機。黃珊珊說,若真的出現醫師工會所描述的情形,就要判斷是否屬於違反隔離措施或傳染病防治法。【記者楊竣傑、楊雅棠、鍾維軒、江婉儀/連線報導】指揮中心上周起要求清出急性病床作為專責或負壓病床,收治疑似或確診個案。本月八日至十三日,六天的境外移入總數達三一八人,全收治於醫院。台大醫院附設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建議,輕症患者是否不要送醫院,必須考量醫療量能問題。台北市將重啟劍潭防疫專責旅館,讓確診者輕症入住。「應將無症狀或輕症患者送到加強版集中檢疫所。」衛福部台南醫院感染科主任兼內科副主任洪元斌指出,如果病床真的很滿,輕症者就應送到檢疫所。
-
2022-01-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疫情升溫 陳時中:防疫措施沒有要增強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再度升溫,不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1月9日至1月24日仍維持二級警戒,沒有要增強。但重申民眾務必遵守相關的防疫規定,包括實聯制、量體溫,且宴席間不可逐桌敬酒、敬茶。至於昨天接種人數上升,共25萬848人接種,第一劑覆蓋率達80.48%、第二劑覆蓋率達71.55%、基礎加強劑覆蓋率為0.19%、第三劑覆蓋率為3.46%。陳時中表示,現在務必要遵守相關的防疫規定,包括必須落實實聯制、量體溫,場所提供洗手設備和消毒用品,且不得逐桌敬酒、敬茶。另外,打疫苗能確保個人較不容易引發重症或死亡,雖然病毒無法完全阻絕傳播,但各樣的方式可降低傳播力。陳時中表示,昨天接種最多的疫苗為莫德納,約17萬劑、BNT接種6.7萬、高端接種9400劑,請民眾依據專業證據和自己的判斷盡快接種。不過有民眾認為,現行防疫規定不禁餐廳內用卻禁止室外打籃球要戴口罩,「難道打籃球的染疫風險較餐廳內用高?」陳時中表示,這很難去比較,如果餐廳風險高也可避免前往。但是民生、大家生活的便利可增加防疫韌性,餐廳等民生場所都關掉,不見得對防疫有幫助。至於宮廟活動規範,前兩天副指揮官陳宗彥與內政部都已報告過,過年期間特別的活動會觀察疫情,內政部正進一步討論再公布。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2-01-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聯醫連環爆! 中興院區定序出爐 仁愛院區未外擴
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大增,專責病房也陸續傳出醫護人員因照顧確診者染疫。除北市聯醫中興院區出現兩名護理師確診,仁愛院區也有一名專責病房護理師染疫。其中,中興院區的護理師病毒基因定序出爐。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兩名護理師的定序相同,均為感染Omicron變異株,且與案17570曾照顧過的一位病人序列相同。張上淳說,案17570護理師於專責病房照顧曾五位確診病人,當中四位病人已定序出皆為Omicron變異株,而護理師與其中一位的序列相同。因此推測是案17570照顧病人時經由某種原因得到病毒再又傳給同事案17571,至於案17570的男友,案17572,則仍在定序中,但預測應相同。目前為止案17570匡列宿舍同寢室採檢密切或非密切接觸者等,除少部分擴大篩檢還在檢驗中外,其餘檢驗都是陰性,未新增個案。而兩位護理師的病況良好,都已退燒且無其他特別症狀。另外,今天新增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的專責病房護理師染疫。張上淳表示,這名護理師過去已接種兩劑疫苗,11日上午進行第三劑疫苗施打後,下午即出現發燒、流鼻水、肌肉酸痛、喉嚨痛等症狀,1月12日一早至篩檢站採檢,下午驗出陽性,Ct值為16。目前針對個案專責病房單位共有25位同仁都已匡採檢隔離,目前並無新增陽性個案。此外個案友人和同租屋者,也都匡列採檢,部分檢驗中、部分陰性。另外,個案者曾去的便利商店員工以及施打疫苗採檢站的同仁也都採檢,這些非密切接觸者目前39人,36位陰性、3位代採。除了25位單位同仁都送到集中檢疫所隔離,其餘病人則移轉到空病房由新團隊照顧。至於護理站和環境採檢,也都是陰性。目前仁愛院區只有一個個案,尚無外擴現象。
-
2022-01-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難防 專家:第一線人員兩周內第3劑應達8成5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再起,除了桃機相關的50多名個案外,北市聯醫也相繼有不同院區的護理師確診,且都接種兩劑疫苗。不過國內從元旦起,醫護人員、高風險人員等若完整接種滿兩劑疫苗,即可不須再定期採檢,恐造成Omiron變異株入侵的破口。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兩劑疫苗已不足以因應,還是需要篩檢,但更重要是盡快在兩周內將第一線高風險人員的第三劑疫苗打起來。除了北市聯醫中興院區出現兩名護理師確診,仁愛院區也有一名專責病房護理師於11日上午進行第三劑疫苗施打後,下午即確診。黃高彬表示,雖然疫苗本來就不可能百分之百阻擋病毒不會傳染,但國外文獻都已經證明需接種到第三劑才能產生更高的抗體來抵擋疫情。因此相關政策也應該滾動式調整,調整為打第三劑才是完整接種。除此之外,接種的順序也應該隨之調整。現在Omicron的R0值大增,而第一線的機組員、機場人員,甚至防疫旅館工作人員都會接觸「不特定的境外旅客」,比接觸「特定確診者」的醫護人員染疫風險更高。因此,早就該針對機場人員、防疫旅館人員等盡快接種第三劑,接下來是才是醫護人員。黃高彬也表示,從國外的疫情發展早就可以借鏡應該儘早打第三劑疫苗,而現行補救方式是更用強力的方式或更大的誘因,在兩周內盡快針對第一線高風險人員、醫護人員接種完第三劑,並讓覆蓋率達到八成五至九成的程度才行。他解釋,兩周內打完疫苗需要再留一周的時間讓抗體生成。這個週末入境的旅客是最高峰,而現在離過年約還有二至三周的時間。在這之前將疫苗打完,屆時面對民眾過年南來北往、親友聚會的壓力才會比較小,以免過年後反而迎來更嚴重的社區流行。
-
2022-01-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整理包/第3劑怎麼選?一圖看懂各劑種組合效能、副作用強度
桃機群聚風暴擴大、Omicron病毒進入社區,且確診者多為突破性感染,衛福部決議已接種2劑新冠疫且間隔滿12周以上的18歲民眾,應盡速接種1劑追加劑(第3劑),以提升免疫保護力,估計至1月底約有768萬人符合施打資格。《聯合新聞網》整理報導,讓您一目瞭然追加劑該怎麼選,副作用少、保護力最好。● 第3劑怎麼選?目前全球追加劑的接種趨勢,以mRNA疫苗(BNA、莫德納)為首選,腺病毒疫苗(AZ)作為第3劑效果不佳,僅針對對mRNA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高端)過敏者建議可選擇。衛福部長陳時中建議,前面打兩劑AZ,第三劑就選莫德納、BNT或高端,前面兩劑高端者全部都可選,混打的人也可以打,就是不要有3劑AZ疫苗的情形。● 第3劑保護力比較2021年12月初醫學期刊《刺胳針》刊登由牛津大學進行的「COV-BOOST」第3劑混打試驗研究,針對2878名已完整接種2劑AZ疫苗或2劑BNT的志願受試者,以雙盲隨機方式、7種不同廠牌疫苗,對兩組人員進行第3劑追加。牛津大學實驗的7種追加劑疫苗品牌,分別是BNT、AZ、莫德納、嬌生、Novaxax、CureVac、Valneva,研究發現7款疫苗大部分都能誘發強大免疫反應,其中以莫德納、BNT兩款mRNA疫苗效果最好。觀察台灣目前有使用的BNT、AZ及莫德納3種疫苗數據,可出看完整接種2劑AZ者,第3劑不論是選擇BNT或莫德納,對於提升IgG抗體的效果,都較第3劑選擇AZ高出許多,其中選擇莫德納幾乎是選擇AZ的12倍;如果前2劑是打BNT者,第3劑選擇莫德納的效果也超過選擇AZ的2倍。● 第3劑副作用嚴重嗎?根據衛福部資料,國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第1劑覆蓋率達80.22%、第2劑覆蓋率也有70.7%,第3劑為1.18%,截至2022年1月6日因接種後不良反應死亡數為1236例。依美國CDC資料顯示,接種第3劑疫苗後最常出現的症狀為注射部位疼痛(71%)、疲勞(56%)、頭痛(43.4%),接種mRNA疫苗第3劑和第2劑的不良反應(副作用)發生率雷同,接種2劑腺病毒疫苗(AZ)後追加mRNA疫苗,則可能出現注射處疼痛、全身痠痛、發熱等副作用症狀。▌施打3劑莫德疫苗第3劑和第2劑的副作用發生率雷同;第3劑局部副作用發生率(84.7%)較第2劑(83.5%)高,全身副作用發生率(79.0%)較第2劑(81.3%)低。▌施打3劑BNT疫苗第3劑和第2劑的副作用發生率雷同;第3劑局部副作用發生率(74.1%)較第2劑(71.7%)高,全身副作用發生率(69.2%)較第2劑(71.7%)低。▌第2劑AZ後追加mRNA疫苗常見副作用有注射處疼痛(持續1-2天)、疲倦、全身痠痛、發熱等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受訪指出,第三劑疫苗的副作用以輕微不良反應最常見,包括:疲勞、疼痛、發紅等,根據英國研究,混打副作用比例可從高到低排名如下:第一名:2劑AZ+莫德納第二名:2劑BNT+莫德納第三名:2劑BNT+嬌生第四名:2劑BNT+AZ第五名:2劑AZ+嬌生第六名:2劑AZ+半劑Novavax前台大醫師林氏璧表示,不管前2劑打哪款疫苗,「都建議第3劑以mRNA疫苗為自選」,所有疫苗組合中,最不建議的是3劑都選AZ;兩劑mRNA後打AZ也可以,但中和抗體還是大輸打mRNA,還要承受發生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的風險,症狀遠比心肌炎嚴重很多。林氏璧表示,40歲以下的國人打mRNA疫苗,不良反應比例會較高,莫德納半劑量機率也大於BNT全劑量,如果很在意副作用的不舒服感,不妨選擇高端疫苗。另,30歲以下的年輕男性若擔心心肌炎的風險,建議可以避開莫德納,選擇BNT。● 哪些人該打第3劑?▌想要接種第3劑者應符合下列3條件:‧ 年滿18歲‧ 已完成2劑疫苗接種,不論任何廠牌‧ 與第2劑須間隔3個月● 第3劑該何時打?如何預約?Omicron再度讓國內疫情升溫,許多民眾也開始搶打第3劑疫苗,除了各縣市開始設立大型接種站外,指揮中心預計將在1月15日重啟1922疫苗預約平台。以下整理已經接種第2劑的日期,對照12周後該打第3劑的日期,供民眾做為接下來預約疫苗時的參考。
-
2022-01-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護理師確診 上午打第3劑下午就發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負責專責病房的護理師,於本月11日施打第三劑疫苗後,當日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當時以為是疫苗副作用,結果12日主動通報PCR採檢後,報告結果為陽性,Ct值16。仁愛院區表示,目前已匡列25名接觸者進行採檢,皆為陰性,並安排防疫旅館隔離中。仁愛院區指出,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一名專責病房護理師於11日上午進行第三劑疫苗施打後,當日下午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於12日主動通報並進行PCR採檢,報告結果為陽性。當下隨即匡列與該專責病房密切相關接觸者25人進行篩檢,採檢結果皆為陰性,並妥善安排於防疫旅館進行居家隔離。仁愛院區說,醫院對於高危單位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範,定期安排人員採檢外,針對此事件,已進行感染管制進行SARS CoV2核酸環境採檢,全面清潔消毒,結果全數陰性,並持續關心醫護人員健康,也請所有人隨時注意自身身體狀況。
-
2022-01-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打莫德納或BNT會增心肌炎風險嗎?醫詳解心肌炎症狀、好發原因及預防方法
●心肌炎症狀:胸痛、輕微發燒、呼吸急速、喘或心悸●避免罹患心肌炎,應盡速接種流感疫苗國內爆發Omicron社區疫情,接種第三劑疫苗至關重要。指揮中心統計,目前第一劑涵蓋率已破八成、第二劑已達七成一。雖然大家開始搶打第三劑疫苗,但仍不免擔心接種莫德納、BNT等mRNA疫苗,是否容易引發心肌炎。醫師表示,國際研究,尚未看到接種第三劑疫苗提升心肌炎好發風險,但癌症患者需使用化療或放療藥物,或罹患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為心肌炎高風險組群,務必多加注意。【延伸閱讀:抗Omicron混打該怎麼打?哪些混打組合副作用比較低?】Q:追加打半劑莫德納或全劑BNT疫苗,是否會增加心肌炎風險?A:不會。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系主任褚柏顯表示,依莫德納及BNT疫苗接種須知,雖然都提到接種第二劑疫苗及年輕男性,於施打後14天內,易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和心包膜炎病例,但評估對於年輕族群整體臨床效益仍大於其風險。Q:接種mRNA疫苗,為何容易引發心肌炎?A:研判可能是施打疫苗後,新冠病毒侵入身體,引起身體出現發炎細胞,當進入心臟後,引發心肌炎。褚柏顯說,尤其是30歲以下年輕族群身體免疫力強,易引起發炎反應,也會增加罹患心肌炎風險。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說,心肌炎會引起心臟細胞大量發炎、死亡,會導致心臟功能變差。Q:有心臟疾病、移植或其他病史者,是否不適合打第三劑疫苗?A:褚柏顯說,目前尚未有相關證據指出,心臟疾病或其他病史者不適合接種第三劑疫苗,但若正在發燒或急性中重度疾病患者,應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而接種疫苗前應諮詢醫師並充分討論,評估疫苗風險後再行接種,避免引發心肌炎。Q:接種疫苗後,若發生心肌炎可能是什麼症狀表現?A:褚柏顯說,接種疫苗後,若出現急性和持續性胸痛、呼吸急速、喘或心悸,或有輕微發燒等疑似心肌炎症狀,應速就醫檢查。甚至超過48小時仍感到呼吸急促、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嚴重過敏反應,應速就醫釐清病因。此外,蘇彥伯說,患者也可能出現急性肺水腫、胸悶、低血壓等症狀。【延伸閱讀:前兩劑混打 第三劑可採「AZ+BNT+BNT」或「AZ+莫德納+BNT」】Q:除接種疫苗外,好發心肌炎的原因有哪些?A:蘇彥伯說,一般造成心肌炎,多為感染流感等上呼吸道病毒,但也有一些是不明原因。褚柏顯表示,心肌炎好發原因,除感染感冒病毒外,還包括癌症患者需使用化療或放療藥物,或正在使用愛滋病藥物控制病情,或是罹患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或者曾進行心臟移植病人。Q:心肌炎治療方式為何?A:蘇彥伯說,感染病毒後引發心肌炎,發病速度快,若導致心衰竭時,治療時多先採取利尿劑、升壓劑、呼吸器等支持性療法,讓心臟充分休息,等待發炎情形慢慢好轉,但若病情嚴重,恐引起心衰竭,此時可能必須接上葉克膜維持身體機能,但若疾病持續惡化,仍有死亡風險。褚柏顯說,病毒性引起的心肌炎病人到院後,經胸部X光、超音波、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為心肌炎時,會先給予治療痛風藥物秋水仙素,降低病人體內發炎情形,多數心肌炎可以獲得治療及痊癒。Q:如何預防心肌炎?A:蘇彥伯說,心肌炎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好發率不高,民眾應了解可能發生心肌炎的致病因子且加以預防,但天冷時,各類病毒活躍,尤其現在Omicron及流感病毒流行,建議國人應盡速接種疫苗,平時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前往人潮擁擠場所。
-
2022-01-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醫憂「境外轟炸」 醫療量能告急
長程航班落地檢驗實施首日共有五十八名旅客確診,陽性率百分之九點二八,逼近一成,指揮中心預估,十四日起湧現返國人潮高峰,一天將有三、四千人入境,推估單日境外移入個案恐上百人;台大醫院附設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昨天指出,入境旅客感染人數增加,北市醫院每天要輪流接五至十名患者,病房很快就會滿,醫療人力其實不太夠,中央要定調什麼樣的病患要送到醫院,什麼樣的不要送。民航局調查,境外入境高峰落在一月十四日,單日恐有四千多人入境,確診人數勢必激增,黃立民建議指揮中心提前因應,中南部醫院醫療量能還很充裕,可開啟「北病南送」機制。黃立民認為,未來一周若出現二、三例不明感染源,就應考慮升三級。對於只篩長程航班的做法,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委員李秉穎更反問「為什麼短程就不用?」短程跟長程的風險沒什麼不一樣,大部分感染並不是在飛機上發生,而是看來自什麼國家。台大公衛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提醒,整體國人疫苗保護力只剩三成,Omicron卻正以一人傳二點二人的速度擴散,如果每天僅五萬人接種第三劑,二月將爆發社區大流行。陳秀熙表示,全球疫情無趨緩跡象,我國境外移入個案勢必迅速上升,研究顯示,AZ兩劑保護力只有三個月,BNT或莫德納只有三到五個月,依此推估,目前台灣疫苗群體保護力只剩三成,但Omicron傳播速度驚人,如果希望二月初能控制疫情,現在開始每天需接種廿萬劑以上第三劑。李秉穎指出,若疫情擴散社區,全台仍有百分之二十民眾尚未施打疫苗,就算這些人足不出戶,還是會受到外出工作的同住家人感染,引發重症,「總有一天會碰到。」桃園市醫師公會昨舉行全國應變線上會議,黃立民說,像輕症病患是否不要送醫院,送到哪隔離或回家,這些都要考慮,桃機防疫的問題當然要解決,現在起到春節,醫療資源問題要如何處理更要面對。桃園市醫師公會理事長莫振東說,現在輕重症患者都送醫院治療,雖然市府有規畫,仍會排擠其他病患病床,最擔心的是「境外疲勞轟炸」,快篩就可篩出百分之七至八的患者,擔心過年前醫療量能就不夠。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級醫師顏慕庸提醒,桃園第一要注意發展中的社區感染,第二是廣泛設社區篩檢站,趕快找出傳播鏈加以阻斷,「當我們在做社區圍堵時卻出現漏洞,就像做排水工作時,堤防還有漏洞水進來,這就是桃園目前的困境」,光篩檢還不夠,一定要把SOP做出來。
-
2022-01-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5歲至11歲兒童 下半年可望打疫苗
桃園機場群聚事件持續擴大,已有五名幼童染疫,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今年度下半年可望讓五至十一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目前美國及歐盟等國已授權BNT及莫德納疫苗開放十二歲以下兒童施打疫苗。李秉穎表示,若國內要比照施打,食藥署需先授權,核准五至十一歲兒童接種這兩款疫苗,再由ACIP專家委員開會討論,做出決議,預估下半年可開放施打。研究顯示,兒童染疫後重症個案非常少見,死亡率是全年齡最低。但李秉穎認為,爆發社區感染時,孩子仍可能確診,成為傳染鏈之一,且隨病毒出現「感冒化」趨勢,未來防疫更加困難,因此,應考慮讓幼童接種疫苗。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持不同意見,他表示,台灣十二歲以下確診個案數並不多,且幼兒重症比率較低,「如果都是輕症,為什麼要冒這個風險去打疫苗?」應該先蒐集更多資料,衡量利弊後,再決定是否核准幼兒打新冠疫苗。昨天桃園防疫會議上,桃園市長鄭文燦說,因有國小學童確診,國小階段七至十二歲目前沒有疫苗接種的計畫,國外文獻有疫苗可以接種到國小的學童,希望中央趕快決定,看疫苗接種年齡是否可以下降。為保護無法打疫苗的幼童,新北市長侯友宜指示讓幼兒園及國小教職員近四萬人優先打第三劑。李秉穎也說,該年齡層並非緊急施打族群,但面對社區感染,孩子也會成為傳染鏈之一,終究要打疫苗。至於何時可以出國?李秉穎說,二○二三年或許有希望,新冠疫情已邁入第三年,「醫學史上沒有遇過這麼麻煩的病毒」,待疫情趨緩,邊境才有開放可能。擔心春節期間出現防疫漏洞,過年前後都不能放鬆,應採取較嚴的防疫措施。
-
2022-01-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搶打潮 北市挨轟六都吊車尾
疫情攀升爆發疫苗搶打潮,議員質疑北市疫苗接種六都吊車尾。議員林穎孟說,新北人口僅約北市1.6倍,但新北的莫德納接種站卻是北市3倍;BNT、高端也有20倍;AZ更達40倍,北市根本追不到新北車尾燈。許淑華也轟,柯曾酸市民「皮皮不想打」,現在接種量能大當機?柯昨日公布北市新增7處中型接種站也抱怨中央,一下讓600多萬人可打疫苗,又沒排順序,一周若能開出18至20萬量能就很了不起。對於議員的質疑,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表示,北市合約院所接種站,加上中型接種站有366點,如果新北動不動就是20、40倍,新北不就好幾千個接種點?目前北市9成以上民眾打了第一劑,其中76%是北市籍、14%是新北加桃園等縣市民眾;第二劑打了81.2%,其中1成也是外縣市。北市議員許淑華質疑,民眾搶打第三劑疫苗,新北早已公告中大型接種站的設置地點與日期,唯獨柯文哲帶領的團隊無所作為,遲至昨天才公布七處中型接種站,本周五才能預約。林穎孟也說,向市府調資料才發現,原來北市疫苗接種站點,只有莫德納149間、BNT21間、高端8間、AZ6間,對比其他五都量能少得可憐。柯還曾誇口不分縣市都可來北市打疫苗,但實際量能開不出,柯文哲等同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的侏儒」。柯文哲昨天在防疫記者會公布新增信義、大同、萬華、文山、士林、北投、內湖區七處中型接種站,柯表示,市府現在開始調動醫院量能,「現在我就是壓迫醫院增加量能」,但一周內也不可能接種這麼多,仍呼籲先讓65歲以上長者接種;另外,中型接種站不能隨到隨打,否則會亂掉。柯文哲昨也道德呼籲,本周五上午9點到12點先讓給65歲以上先預約,65歲以下民眾周五中午12點過後,再上網預約。議員也質疑許多縣市都有隨到隨打,唯獨北市沒有這項服務?柯文哲表示,北市府在台北車站還是有隨到隨打服務,但他認為,北車接種站應保留給台灣五萬名沒有身分證的外勞優先打。至於到府服務、長照機構打第三劑,柯說,躺在家裡不能動的,第一、二劑怎麼打,第三劑就怎麼打,北市府會與醫師公會合作,需一點時間,因到家裡打人數打不多;另外,北市府還有醫院掛號系統,是給緊急要出國、特殊事件的人預約。
-
2022-01-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北市聯醫護理師再爆確診 專家直指八大行業恐是下一波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昨爆發院內感染,共有兩名護理師確診染疫,今晚又再傳出北市聯醫另一院區的護理師確診。指揮中心晚間表示,檢出一例陽性個案(待編號,Ct值16),為北部本國籍30多歲女護理師。專家表示,護理師接連確診,代表接種兩劑AZ疫苗的保護時效已過期,無法對抗Omicron變異株,下一波感染疫情恐是八大行業,提醒醫護人員、八大行業從業人員應盡速接種第三劑疫苗。指揮中心表示,今晚確診護理師為昨天出現發燒、喉嚨痛及肌肉痠痛等症狀,因剛打完第3劑疫苗,以為是疫苗接種後反應,但今日因工作定期採檢後檢出陽性。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說,境外移入確診患者暴增,醫療院所勢必收治許多患者,雖然醫護人員均接種兩劑AZ疫苗,但距離第二劑疫苗接種時間已超過3個月,許多人的AZ疫苗保護時效已於1月初過期,有部分醫護人員近日接種第三劑疫苗,但保護力尚未形成,仍充滿染疫風險。「下一波群聚感染疫情,小心恐是八大行業。」陳秀熙說,八大行業從業人員與醫護人員相同,均是較早接種完兩劑AZ疫苗族群,如果護理師出現染疫情形,那八大行業從業人員也有相同風險。陳秀熙說,從英國、德國、美國、以色列混打疫苗經驗觀察,AZ疫苗混打莫德納或BNT疫苗,至少可以阻擋感染病毒2至3個月,雖然第三劑疫苗無法完全防止感染Omicron,但可以減少重症,指揮中心應讓醫護人員優先接種第三劑疫苗,且涵蓋率應盡速達到與第二劑相同的7成。「如果有從境外返國的親友,醫護人員應避免接觸。」陳秀熙說,現在再多的檢測都只是消耗檢驗量能,但防疫幫助不大,一定要從施打疫苗著手,若是在醫院內照顧確診患者的醫護人員,再未接種第三劑疫苗,或是第三劑疫苗保護力未形成前,一定要最好防護措施。至於已接種兩劑莫德納疫苗的醫護人員,指揮中心應進行血清抗體檢驗,檢測體內中和抗體效價,得知保護力還有多少,而接種兩劑AZ疫苗且接種第三劑疫苗者,經過兩周後產生抗體後也應開始監測,隨時掌握醫護人員疫苗保護力,避免院內感染不斷發生,嚴重影響醫療量能。
-
2022-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市打籃球恢復「戴口罩」 最快周六擬辦
國內疫情緊張,指揮中心公布最新防疫規範,包括運動、唱歌、拍照等活動恢復成須戴口罩,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北市將恢復室內外運動「全程佩戴口罩」,除水域活動外,包括「打籃球」也要戴口罩,並預計最快在14日對外公布、15日實施。蔡炳坤表示,針對運動防疫規範,北市府上午有開會討論,原則上恢復室內外運動「全程佩戴口罩」,包括「打籃球」也要戴,但民眾進行水域活動可不必佩戴口罩,例如游泳池、烤箱、水療設備、三溫暖、蒸氣室、冷熱水池等。蔡炳坤表示,針對運動比賽的防疫規範,過去選手上場比賽時附上健康證明、打滿2劑疫苗且隔14天證明,可拿下口罩;如今中央已將第3劑疫苗間隔期間縮短至12週,至於選手已經打2劑疫苗又滿12週,是否應追加第三劑疫苗,目前地方政府尚無規範。蔡炳坤表示,原本北市府要在12日公布運動指引,但因為碰到比賽選手是否要打第三劑疫苗等問題,所以請醫療專業團隊、北市聯醫副總院長璩大成就此問題做討論,並預計最快在14日對外公布、15日實施。
-
2022-01-12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一張圖秒看懂何時我能打第三劑 超實用日期對照表快存起來
Omicron再度讓國內疫情升溫!近日本土、境外案例皆爆增,不少縣市陸續傳出確診疫情,許多民眾也開始搶打第三劑疫苗,除了各縣市開始設立大型接種站外,指揮中心更預計將在1月15日重啟1922疫苗預約平台。以下整理已經接種第二劑的日期,對照12周後該打第三劑的日期供民眾做為接下來預約疫苗時的參考。新冠疫苗第二劑隔12周後,可施打第三劑日期對照表Q1:1922疫苗預約平台重啟,我能用來打二劑嗎?A:不行,此次以提供第三劑施打為主。Q2:1922疫苗預約平台15日重啟,何時正式開打第三劑?A:17日起至23日開打,以一期一周為一個單位。Q3:1922疫苗預約平台何時重啟確切時間為何?A:1月15日上午10時至1月16日中午12時。Q4:這次1922預約平台跟過去有什麼不一樣?A:僅提供預約,不需要意願登記,也沒有簡訊通知。Q5:接種第三劑有什麼限制?A:需年滿十八歲以上、完整接種滿12週以上。Q6:除了1922疫苗預約平台,我還可以去哪裡預約?A:「新冠疫苗防治一網通」會顯示有哪些醫療院所有提供疫苗施打。Q7:第3劑可以施打哪種疫苗品牌?前面兩劑皆AZ者,第三劑建議「莫德納、高端、BNT」。前面兩劑為莫德納、高端、BNT者,第三劑建議「莫德納、高端、BNT、AZ疫苗」。
-
2022-01-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愈傳愈快!專家估兩周後失控 除非第3劑每天打逾20萬人
Omicron感染規模持續擴大,職場、家庭、教育場所、醫院,都發生疑似群聚事件,令人擔心台灣將步上歐美國家疫情直線飆升的後塵。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分析,台灣疫苗群體保護力只剩三成、Omicron卻正以一人傳2.2人的速度擴散(Rt=2.2),若不打第三劑或打得不夠快,例如每天僅接種5萬劑,Rt值只會持續上升,估2月初到2月中就會爆發失控的社區大流行,如果要在2、3月初控制流行,第三劑每天得接種15到20萬人以上,防疫措施(NPI)也要嚴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每周三上午透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為社會大眾提出最新實證及防疫建言,本周為疫情爆發以來的第101次直播。陳秀熙表示,以台灣接種時程論,700多萬人已完整接種AZ,370萬人已完整接種莫德納,保護力大約在去年9月開始上升。然而,較早開打AZ的高風險群,保護力會於大約去年11月開始失效。因為各國接種經驗及疫情發展顯示,兩劑AZ約有三個月保護期,第三劑需要混打;以色列經驗則顯示三劑都打BNT對抗Omicron的效果並不理想,第三劑也有必要混打其他疫苗。陳秀熙表示,上周全球確診個案增加速率高達113%,Omicron的R0值可能高達12,六大洲都在直線上升,毫無趨緩跡象,可想見境外移入個案一定會跟著迅速上升。台灣目前保護力剩下三成,如果輕症個案多了起來,難免可能有脆弱族群重症、死亡,要避免這種情況,唯有加速接種第三劑可讓保護力回升、疫情下降。陳秀熙表示,根據公衛學者林庭瑀協助建立的模式推估,疫苗保護力已退到只剩三成,即便二級警戒NPI措施如果有做到五成並且搭配檢測,台灣目前的Rt值也已經有2.2,要是不加以控制,一定會有更多群聚感染和社區流行。若第三劑每天只接種5萬人,大流行是無法控制的;若第三劑每天只接種10萬人,大流行也會持續到3月底。但若再加快一點,每天接種15萬人,3月初可控制流行;每天接種20萬人,2月初可控制流行。不過第三劑疫苗接種並非唯一重點,陳秀熙說,加速接種之餘,NPI措施至少要50%是底線,絕對不能再往下掉,因為歐美就是在覆蓋率提升時太快鬆綁NPI,才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目前建議的NPI重點包括高危險區域如機場、旅館、醫院、機構的環境監測及清消,高危險群應避免接觸公眾或群聚場所,最後就是台灣引以為傲的口罩、社交距離等個人防疫文明。
-
2022-01-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月15日 1922平台重啟預約
疫情升溫,民眾搶打第三劑,各地疫苗預約名額幾乎秒殺,新北市昨重啟「疫苗接種預約系統」,三萬三○○個預約名額,短短數小時就被搶訂一空。台中市府原本只在假日開設的文心森林公園疫苗站,因應人潮本周起天天可隨到隨打。北市疫苗預約系統前天瞬間爆滿後,昨只好關閉系統。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表示,一月十五日將重啟一九二二預約平台,一月十七日起開打第三劑追加劑疫苗。新北市長侯友宜昨被問到一九二二重啟會不會太慢,侯友宜說,「希望愈快愈好」。台中文心森林公園這幾天都出現大批民眾前往想打第三劑,為紓解接種人潮,台中市衛生局除增加開打時間,更規畫由兩名醫師及六組護理人力進駐。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疫苗備量充足,但各醫療院所配置的數量不一,因此重啟一九二二平台方式預約,更為便民。截至一月八日國內仍有八百多萬劑疫苗,AZ疫苗一二○多萬劑,莫德納、BNT及高端疫苗均超過二五○萬劑。莊人祥說,第三劑預約方式與之前一樣,符合資格者直接挑選醫療院所及接種時段,採一期一周的方式,若錯過可於下周預約。
-
2022-01-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3本土/兩護師打完三劑 另一人是餐館廚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爆出兩醫護人員院內群聚感染,其中一人又傳染給男友,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兩名護理師都打過第三劑;醫院表示目前同病房移出、只出不進,減少病房壓力。北市衛生局表示,案一七五七○及案一七五七一為專責病房的護理師,均完整接種過二劑基礎疫苗及一劑追加劑。黃珊珊表示,案一七五七○是十日採檢陽性,Ct值十三;案一七五七一則為同病房、照顧不同病人的護理師,因被匡列採檢陽性,Ct值十五;至於案一七五七○密切接觸的男友案一七五七二,匡列後採檢也陽性,Ct值廿九。病房環境採檢,採檢都是陰性。衛生局表示,案一七五七二為信義區某餐酒館廚師,同職場員工四人匡列居家隔離,並擴大採檢六人,該餐酒館清消停業十四天,個案發病前三天的十四名顧客已全數通知採檢。個案曾到信義區一蘭拉麵本店用餐,該店昨天中午起停業一天,員工及保全共廿六人也安排職場採檢,同時發送簡訊通知一五○名當天用餐的顧客。北市中山區的「阿和師薑母鴨創始店」因確診護理師曾到該店用餐,該店停業三天清消至十四日恢復營業,廿五日才可開放內用。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全世界一天有兩百多萬新增案例,最近入境這麼多,遲早有零星感染。柯文哲說,追求零確診成本太高,應該是發現確診者就匡列,確保匡列範圍以外的可能感染率小於一個A的N次方,把疫情壓下來。
-
2022-01-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電子廠、北市聯醫爆群聚
國內昨天新增七十例確診病例,創下去年七月廿七日降至二級警戒以來最高紀錄,其中十二例為本土個案,九人與桃園機場群聚事件有關,桃機群聚案累計已達卅八人,擴散到桃園一家電子廠停工,二八○人被隔離;另外三例本土來自台北市聯醫院院內群聚感染,兩人為新冠肺炎專責病房護理師,一人為護理師男友,由於生活圈位於新北市,疫情已延燒到雙北。針對北市聯醫感染事件,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指標個案為案一七五七○、專責病房大夜班護理師,一月七日定期篩檢結果為陰性,九日喉嚨痛,十日採檢呈陽性;院方採檢專責病房所有護理人員,發現另一名護理師(案一七五七一)確診,屬於無症狀。第三名確診是案一七五七○護理師男友。張上淳說,兩名護理師Ct值偏低,病毒量高,單位同事均已匡列隔離,暫時隔離在另一處空病房。全院環境採檢結果為陰性,昨天已經清消;由於確診護理師照顧五名感染者,其中三人感染Omicron變異株,指揮中心不敢大意,考慮擴大匡列隔離醫院宿舍同事。醫院已緊急清理相關病房,移出部分病人。另九名本個案與桃機群聚有關,其中確診居服員相關個案累積十三人。影響最大的是其乾妹妹(案一七五○七)為某電子廠員工,昨新增四名同事確診(案一七五三五、案一七五六九、案一七五七六、案一七五七七),工廠緊急停工、清消外,相關接觸人員共二八○人,也分批送往集中檢疫所隔離十四天。此外,確診居服員的兒子(案一七五○四)傳染給安親班同學(案一七五○五),昨日同學母親也確診為案一七五七三,由桃園市衛生進行匡列疫調中。該居服員曾照顧過的家戶感染案例,之前已有三人確診,昨再增二人確診,為指標個案、未滿兩歲幼童的父親(案一七五七四)及三歲姊姊(案一七五七五),累積五人確診。另有兩例桃機確診清潔員家人確診,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案一七四一六全家病毒基因序列報告出爐,S蛋白序列和機場清潔員、機場保全一致,屬於同一群聚,累計桃機相關染疫個案已達卅八人。本土疫情再起,指揮中心宣布,一月十五日重啟一九二二預約平台,十七日至廿三日開放十八歲以上者預約第三劑疫苗;目前已有五名未滿十二歲幼童確診,張上淳表示,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委員將討論是否讓五至十一歲兒童接種。昨天是機場長程航班落地採檢新制上路首日,第一天就在六個航班中驗出卅一人陽性,快速增加的案例,再度考驗國內病房量能。
-
2022-01-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聯醫2名專責病房護理師染疫 擴大採檢86人結果出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2名護理師,以及1名指標個案的餐酒館廚師男友(案17572)確診,中興院區表示,已居家隔離25人,擴大採檢的86人PCR均為陰性,另也針對案17572進行相關疫調作業。中興院區醫務長吳岱穎說明,昨日1名專責病房的護理師出現嚨痛及發燒症狀,主動通報並進行PCR採檢,結果報告為陽性,醫院隨即匡列與該專責病房(含宿舍)密切相關接觸者25人進行居隔及採檢,採檢結果23人陰性、2名陽姓。吳岱穎表示,本院對於高危單位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範,每周定期安排人員採檢,此次篩檢出的3名確診者中,2名為專責病房護理師,均已在1月6日完成第三劑疫苗接種,1月7日定期篩檢結果為陰性。另一名為密切接觸者,1月10日確診匡列,現在正進行相關疫調作業。目前3名確診者家人及醫院職場同事、宿舍接觸者等都已隔離採檢,共有25人居隔、擴大採檢86人,結果均為陰性,同時再次環境檢測及清消,並採同病房只出不進政策,減少病房壓力。吳岱穎表示,感謝社會大眾對第一線防疫醫護的支持與關心,除依照指揮中心規範,進行疫情調查、擴大採檢、人員處置及環境清消,持續高危單位每周定期採檢外,也會主動關懷醫護人員健康及維持醫療量能。
-
2022-01-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922平台於1月15日上午10點開放預約 1/17至1/23開打
國內本土個案增加,加上春節返鄉面臨Omicron變異株威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將於1月15日重啟1922預約平台,最快1月17日可以開始施打。莊人祥表示,第三劑預約方式盡量跟過去預約平台類似,但不需要意願登記,也沒有簡訊通知,計畫先從1月15日上午10時至1月16日中午12時開放預約,開打日從1月17日至23日止,若該周沒預約到,也可於下周預約。莊人祥指出,根據疫苗接種者的第三劑限制,只要二劑滿12周,此外年齡限制一定要滿十八歲等,目前衛生局也已經有90幾萬的疫苗,會陸續將疫苗鋪貨到醫療院所。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苗量是夠的,但衛生局很難控制個別院所的量,個別預約會有出入,這也是決定起用1922的主要原因,已跟衛生局開,會覺得看來有些吃力,希望本周六平台重啟,可讓大家更方便預約接種。
-
2022-01-1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巿爆3本土 聯醫中興院區2護理師染疫 男友也確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傳出有醫護人員確診,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證實,台北市今天有三本土案例發生在台北市,其中案17570是中興醫院護理師及其男友;還有同病房、照顧不同病人的案17571,由於案17571有兩名子女,包括老公子女三名同住家人目前採檢陰性。黃珊珊說,這兩名護理師都打過第三劑,目前已擴大匡列,有25人居家隔離、88人擴大採檢,其中已有86人採檢結果出來為陰性,還有2人為外縣市正安排中。黃珊珊表示, 案17570是中興醫院護理師,1月7日定期篩檢時,檢出陰性,不過1月9日卻出現喉嚨痛症狀,1月10日再度採檢,發現轉為陽性,CT值為13;案17571則為同樣病房、照顧不同病人的護理師案,1月10日因案17570被匡列,才採檢陽性,CT值為15;至於案17570還有一個密切接觸者男友, 1月10日匡列後,後來採檢也為陽性,CT值為29。黃珊珊表示,目前這三位本土確診的家人、醫院相關同仁、及宿舍接觸過的人,目前都在擴大採檢中,已經有25人居家隔離,還有88人擴大採檢,其中已有86人採檢結果出來為陰性,還有2人為外縣市,正在安排。目前病房部分,黃珊珊表示,昨天已經環境採檢,採檢的樣體都是陰性,目前同病房移出、並只出不進,減少病房的壓力。黃珊珊表示,由於案17571還有二名子女在學校上課,加上先生等三名同住家人,目前採檢都是陰性,北市府因擔心,先進行兩個班級的預防性停課兩天,班級同學及老師也會全員採檢,會看採檢結果,再看要不要復課。至於補習班先停課兩天,鼓勵採檢有43人,老師、櫃檯人員加3位,學校部分有50學生、2名導師及5名課任老師,接下來還要看採檢結果,再來決定要不要復課。
-
2022-01-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追加劑名額又秒殺!指揮中心1/15重啟1922預約平台
國內本土個案增加,加上春節返鄉面臨Omicron變異株威脅,指揮中心宣布催打第三劑疫苗,宣布將於1月15日重啟1922預約平台。發言人莊人祥也證實,「這是預定重啟的時程。」下午也將進一步說明。桃機染疫事件及衍伸相關個案,累計至少31例。確診對象範圍相當多,包含桃機人員、保全、防疫計程車司機、手推車人員,另外社區還有歌友會、照服員及幼童及安親班成員等人感染。指揮中心指出,1月7日起即宣布縮短第三劑疫苗施打時間,從五個月縮短至三個月,北市衛生局及地方預約系統瞬間秒殺,指揮中心預計於1月15日重啟1922疫苗預約平台,預約方式將於記者會說明。
-
2022-01-1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第三劑疫苗,哪裡打?打哪一種?間隔日期對照表告訴你何時打
2022年才剛開始,Omicron變異株就使得國內本土確診病例不斷增加,也讓指揮中心做出第三劑疫苗施打縮短為至少間隔12周的決定。以下整理目前疫苗施打資訊供參考。建議對象滿18歲以上民眾,並已完整接種2劑COVID-19疫苗基礎劑者。間隔日期完整接種2劑COVID-19疫苗基礎劑至少間隔12週後,應接種1劑追加劑,以提升個人及群體免疫力。建議廠牌疫苗剩餘(截至2022/01/08)預約網站1922平台1/15已重啟,符合預約條件的民眾可以上網預約。.>>1922預約平台.>>各縣市預約網站.>>高端全台接種站什麼是基礎劑、基礎加強劑、追加劑?
-
2022-01-1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機累積31確診引發4家庭群聚 2歲染Omicron本土最小
Omicron本土疫情升溫,昨新增廿六例境外移入個案,另增七例本土案例,均與桃機群聚事件有關,累積確診達卅一人,引發四起家庭群聚,其中兩名國小生染疫,兩所國小停課十四天。群聚事件中,未滿兩歲的孩童(案一七四一六)病毒基因定序出爐,確定感染Omicron變異株,為本土年紀最小案例。昨天白天指揮中心公布新增六例本土案例,分別是二名手推車工作人員(案一七五○六、一七五○三)、手推車員工夫妻的未滿十歲小孩(案一七五○四)以及其安親班同學(案一七五○五)、居服員妻的友人(案一七五○七)、歌友會群聚的案一七三六九的家人(案一七四八七)。居服員傳播鏈擴大 國小停課昨晚再度傳出案一七五○七的職場同事也傳出確診,指揮中心晚間證實,該案為本國籍廿多歲男性,該家長的小孩所就讀的國小今天也預防性停課一天。昨新增案例多與手推車員工夫妻有關,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染疫個案都找得到感染源,社區環境基本上還是安全的。」且居服員妻(案一七四七二)從元旦至八日共照顧過八個家庭,採檢七個家庭、十二人,結果均為陰性。缺失二○五項 陳時中:非常小機場手推車人員又增二例,其中案一七五○三與案一七四七三以及其他二名同事,每天共乘上班。至於案一七五○六疑因長期接觸病毒而染疫。陳時中表示,手推車人員整體防疫概念需再提升,已派駐「護理台灣隊」協助改進。護理台灣隊接連兩天在機場糾正缺失,揪出二○五項問題,最大缺失為工作人員不清楚感控原則,小則連抹布清潔方式都犯錯,不過,陳時中卻強調,「這些都是非常小的缺失」,將採取面對面、循環式的教育訓練,改善疏漏缺失。Omicron確診者 四成無症狀目前國內Omicron染疫個案大多為輕症、無症狀感染者,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在Omicron確診者中有四成屬於無症狀感染者、六成輕症,症狀以喉嚨癢痛、輕微咳嗽、發燒、鼻塞、全身倦怠等類流感症狀為主,鮮少有嗅味覺異常。長程航班入境 今起均要採檢為避免社區感染爆發,指揮中心宣布今起,搭乘中東、歐美、紐澳長程航班入境者均要落地採檢,若為陽性,直接就醫;另宣布取消原列為重點高風險國家的十國,改為加嚴三級流行地區,無需送集中檢疫所十四天,改自費入住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第三劑預約接種踴躍,湧現排隊人潮,陳時中表示,盡量在本周重新啟動一九二二疫苗預約平台。
-
2022-01-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前台大醫曝「打第3劑人超多」 急籲:別去醫院群聚
機場群聚擴大,桃園也再傳有學生確診、國中小學停課,許多民眾開始搶打疫苗,台北市疫苗預約系統第二周今(10)日上午9點開放預約,第一個小時已經預約8萬多人。然而,前台大醫師林氏璧日前到醫院接種第3劑疫苗,卻發現現場擠滿了人,讓他嚇到建議,大家最好確定有預約到再前往施打,別去醫院群聚。林氏璧在臉書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PO文分享,自己昨日早上去打了第三劑半量莫德納疫苗,已經過24小時了,相對於前兩劑AZ,這一劑注射處特別痛,沒有到手舉不起來,也沒有局部紅腫熱,但就是動到就會痛。至於其他全身性發燒、疲勞與全身肌肉痠痛的不良反應也都沒有遇到,便讓他自嘲自己可算是莫德納認證的老人。然而林氏璧也補充,「醫院人山人海嚇到我了,我建議大家最好確定有預約到再前往施打,別去醫院群聚呀」。
-
2022-01-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搶打 指揮中心:適當時機重啟疫苗預約平台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召開擴大防疫會議,指揮中心指出,為讓全民順利接種第三劑,除與地方政府合作重啟施打站,近日將更新Covid-19中央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系統,於適當時機重啟。此外,機場針對長程航班入境旅客,擬自明日起在空側進行快速PCR落地採檢,若採檢陽性者將在空側直接後送,採檢陰性者始能進入陸側進行入關作業,以預先阻隔更多確診者。指揮中心指出,全球疫情持續快速上升,除歐美國家外,其他地區國家病例數快速增加,預期疫情將持續上升;國內發生桃園機場相關疫情,社區疫情傳播風險上升,雖整體疫情尚在可控程度,但境外移入病例數增加,需嚴守邊境,再提升疫苗覆蓋率,加強通報及採檢措施,落實實聯制與高風險場域管理,加速醫療整備。指揮中心表示,國內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一劑為80.25%,第二劑為70.86%,基礎加強劑0.06%,追加劑為1.33%,共已施打約3567萬人次,其中12至17歲已接種第二劑的部分,截至本月8日,約為74.9萬人次,年齡層戶籍人口接種率為63.3%。指揮中心表示,有關桃園機場群聚感染事件,除第一波已匡列採檢部份外,近2日更擴大篩檢8千8百餘人,確診病例數和確診的接觸足跡都尚在可掌控中;有關機場清潔人員、保全人員以及防疫車隊的相關防疫作業流程都已進行調整,目前也有「護理台灣隊」協助確認相關防疫措施是否執行到位。蘇貞昌說,桃園機場群聚感染事件發生以來,指揮中心已匡列近2萬名民眾進行採檢,雖然人數有持續增加趨勢,但相關確診案例皆在匡列中、且屬有軌跡可循,感謝指揮中心及第一線防疫人員的辛勞,不過這場戰役尚在持續進行中,請大家持續繃緊神經,也請國人做好個人防疫,儘速完成接種完整二劑疫苗及第三劑追加劑施打。蘇揆表示,感謝「護理台灣隊」願意直接在第一線現場,提供專業意見一起協助觀察並輔導機場防疫工作的落實狀況,請交通部民航局適時提供必要協助,共同確保國門的安全。蘇揆提到,在第一線執行防疫及清潔工作的保全人員、清潔人員以及防疫車隊的司機,都是犧牲時間及親情投身在最高風險的工作場域,且在春節將至的這段旅客入境高峰期更是辛苦,請相關單位從寬提供相關津貼及補助,藉以確保相關防疫措施落實。蘇貞昌表示,有關長途航班即將實施的空側落地採檢措施,除需使受規範的旅客從登機前就能瞭解相關措施外,請指揮中心及民航局以科學方法妥適規畫空間及動線,讓旅客能透過親身體驗嚴謹的防疫措施,瞭解台灣何以能有如此的防疫成績,同時也要讓返國的旅客感受到回到家園的溫暖。
-
2022-01-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指第三劑好處不明顯 他呼籲「別選AZ疫苗」
指揮中心下令開始施打第三劑新冠肺炎疫苗,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表示,第三劑追加劑的好處,並沒有前兩劑基礎劑那麼明顯與絕對,建議第一線醫護防疫人員,再追加第三劑疫苗。此外,第三劑疫苗建議以莫德納、BNT、高端為主,建議不要選擇AZ,尤其是前兩劑都接種AZ者。謝宗學在臉書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中貼文分析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優缺點。他表示,疫苗對於減少重症率或死亡率的效果不錯,但對於增加保護率效果不佳,特別是 Omicron 變異株,意即接種疫苗後還是有可能染病,但較不容易躺在加護病房或死亡,即使接種第三劑追加劑也是如此。謝宗學建議,第一線醫護、防疫、軍警消人員、或工作性質需要接觸大量群眾的人、或希望得到有比較好保護力的人,接種第三劑追加劑,但必須承擔的風險是接種疫苗後的不舒服或併發症。而第三劑追加劑疫苗的選擇建議以 mRNA 疫苗(莫德納、BNT) 或蛋白質疫苗(高端)為主。想要得到較高抗體又可以承擔較高副作用的人,可以選擇 mRNA 疫苗;不想承擔較高副作用但可以接受較低抗體的人,可以選擇蛋白質疫苗。謝宗學指出,比較不建議追加劑選擇腺病毒載體的 AZ 疫苗,原因是抗體反應最低又要承擔一定程度的副作用,特別是前兩劑基礎劑是 AZ + AZ 的人。謝宗學表示,建議大家一定要接種兩劑新冠肺炎疫苗,因為對於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有明顯的好處,但對於第三劑追加劑的接種,相對上比較保守,原因是這些疫苗都是很新的疫苗,每接種一次都必須承擔一定程度副作用的風險。謝宗學表示,目前研究看來第三劑追加劑的好處,並沒有前兩劑基礎劑那麼明顯、那麼絕對,若有次世代疫苗上市,意即針對 Omicron 或 Delta 變異株疫苗,他的態度也不會保留。謝宗學強調,現在是過渡期,第三劑追加劑是沒有最好方法中比較好的方法和選擇,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想要的結果和可以承擔的風險,再做出最後的選擇。
-
2022-01-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蘇益仁/Omicron來襲防疫升三級?盡速打第三劑才是重點
全球對抗新冠疫情進入第三年,我們和過去兩年最大的不同,是許多人已接種兩劑疫苗,防疫思維應該因此有所調整。新冠病毒無法消失,清零已不可能,此時不宜再升級防疫措施,應觀察新冠病毒「流感化」的速度與趨勢,透過疫苗與抗病毒藥物,與病毒和平共處。與病毒共存 將是新常態近日桃園機場群聚事件讓許多人繃緊神經,擔心再度經歷三級警戒。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所言,非常值得參考,他說如今與去年五月的情況不同,北市打完兩劑疫苗的民眾將近七成,已有一定的群體免疫效果,不贊成因一點風吹草動就拉高防疫等級,呼籲大家不要緊張,新常態就是與病毒共存。英國首相強森曾在2020年3月提出佛系防疫,受到嘲笑與反對,但佛系防疫有其理論基礎。新冠病毒感染者大多數是輕症,英國認為可視同流感看待,且一旦感染也就有了抗體,想用自然免疫對抗疫情。但不到一個月,英國就發現行不通,因為重症和死亡人數太高,遠超過流感,立即喊停。防疫 不該只有鎖國和封城現今的狀況和當時已完全不同,主要是疫苗出現,現今大多數國家的作法是拉高疫苗接種率,歐美已接種第三劑,甚至第四劑,讓疫苗保護九成的人不被感染,雖仍有突破性感染,但大多是輕症;65歲以上及高危險族群可能重症或死亡,則及早提供口服抗病毒藥物等。在全民接種疫苗後,防疫不該只有鎖國和封城。在國內,雖然許多人打了兩劑疫苗,卻無法看出防疫策略因此有所差別。疫情防控從清零到視同新冠流感化,這之間有很大的鴻溝需要跨越,但應該設想如何踏出第一步。觀察病毒演化 是否變更強未來觀察重點應是Omicron是否再演化為毒性更強的變異株,如果不會,表示流感化的可能性就愈高。一旦新冠病毒流感化,抗病毒藥物的角色更形重要。西元2000年之前,每年流感季節的「超出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達三、四千人;針對65歲以上長者提供公費流感疫苗後,降至800人;2004年提供公費克流感使用下,再降到600人。抗病毒藥物從用於治療,再到大量儲備用於防疫,思維改變使流感死亡人數降低,WHO流感專家小組因此邀請我參加會議並分享經驗。Omicron毒性已大幅降低,如疫苗兩劑接種達八成,加上老年人及高危險族群加打第三劑,配合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即可開放邊境,大家群聚時則戴上口罩。至於感染者,大部分應是輕症,居家復原即可,除非老年人口及高危險族群,可就醫使用抗病毒藥物。有疫苗 不宜再加重防疫措施新冠病毒的流行已邁向第三年,與疫情和平共存是全球一定要走的路,台灣自不例外。在有了疫苗和抗病毒藥物之後,不宜再加重防疫措施,指揮中心雖已縮短高危險群接種第三劑的間隔時間,但應加快腳步,全部盡快打第三劑,並準備抗病毒藥的儲備與配置,甚至思考未來病人如何治療與分流,真正超前部署。
-
2022-01-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orn流感化?國內外為何還如此擔心?重症醫詳解
Omicron病毒持續在全球各地升溫,美國日前更爆出單日106萬人確診消息,此時也有外媒擔憂「是否會和Delta合體?」,也有許多人納悶「Omicron不是偏向流感嗎?為何要這麼擔心?」。另一方面,年關將至,民眾也擔心返鄉潮是否會有病毒在台灣爆發的風險。針對這些問題,重症醫學暨胸腔內科黃軒醫師逐一解惑。 Omicorn會和Delta合體嗎?醫:有可能,但不必恐慌。 黃軒醫師表示,Omicron確實是有可能和Delta合體,形成外媒所稱的「Delmicron」,但未必會形成新一波的災難,從現有紀錄研究來看,早在先前就有過新冠病毒結合成新變體的案例,包括在英國發現Alpha與B.1.177合併重組,造成44例死亡後消亡,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科學家也發現由Kent與B.1.429結合的變體病毒,造成少數的病例後消失,兩者無造成大規模傳播,或成為更危險的病毒。因此即便有可能結合重組,民眾也不必過度恐慌。 Omicorn流感化?國內外為何如此擔心? 至於為何Omicron已逐漸流感化,國內外還是如此擔心,黃軒醫師則解釋,新冠病毒為了生存演變至今,確實已經越來越偏向流感病毒,但一樣不能輕忽,因為畢竟只是「偏向」流感,重症率和死亡率還是比流感來得高,且擴散速度飛快,若確診一樣還是會有風險,若擴散風險自然更高。另一方面,不論是初始株或Delta等變種病毒,除了會傷害宿主的呼吸道系統,不少研究也都發現有傷害神經、腦部、引起腦霧等留下後遺症的疑慮,雖然Omicron從呼吸道系統的影響來看傷害程度不高,但是否也存在著後遺症的風險還有待研究,畢竟Omicron變種至今僅短短約兩個月。因此即便是病毒有流感化的趨勢,一樣不能大意。 如何防新冠病毒兼過好年?醫:疫苗打滿是最誠意過年大禮 不少民眾也擔心返鄉潮是否會帶來新一波的災難?這次該如何過年?黃軒醫師表示,多留意即可,但不必過度緊張,尚未完全被淘汰的Delta在掌控範圍內,Omicron正如前述所提到的,雖然擴散力強,但重症、死亡率不高。防疫和生活需取得平衡,在當前的情況下,民眾持續做好防疫、留意身體狀況即可,一樣可以返鄉過年、出去遊玩,但務必戴好口罩、保持勤洗手、酒精消毒的習慣,疫苗當然也是越早接種越好,第三劑疫苗輪到了能打就打別再等。黃軒醫師表示,健康是新年最好的大禮,接種好應施打的疫苗再返鄉過節、聚會,確保親友健康,正是最有誠意的伴手禮。 《延伸閱讀》 .一張圖看懂Omicron變種病毒!重症醫:不可輕忽。 .Omicron高傳染、低重症,第三劑要打嗎?打哪支?專家2點參考!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