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確診案例
共找到
540
筆 文章
-
-
2020-04-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連6天無本土個案 張上淳:即使連14天掛蛋也難掉以輕心
我國今天新增三例新增確診案例,我國確診案例來到398例,不過雖然今天新增案例,但本土案例已經連續6天沒有增加,國外皆把連續14天沒有本土案例視為疫情趨緩的指標,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連續14天沒有本土案例確實可以認為安全,但仍需提高警覺。張上淳表示,站在流行病學的立場來看,可以說14天沒有本土個案可以認為是安全的,但是現在問題在於說,台灣現在有沒有辦法百分之百把握守住每一個入境的旅客,另外台灣目前也沒辦法確保社區內沒有任何一個無症狀感染者。張上淳說,即使我國連續14天沒有本土個案,但仍需要提高警覺,至於到什麼程度才能放鬆一點,仍還得視後續的疫情發展來判斷。
-
2020-04-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海軍敦睦艦隊3確診 蔡英文:疫情挑戰還在 國人勿鬆懈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疫情中心今宣布我國新增3名境外入境的確診案例,皆為軍艦上的實習學生。蔡英文總統在臉書上表示,今日海軍敦睦艦隊發生確診案例,她也立即做出指示,要求國軍務必配合指揮中心,進行疫調和隔離。她強調,防疫視同作戰,不能有任何破口。面對疫情,絕對不可心存僥倖,務必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蔡英文表示,疫情的挑戰還在,也請國人同胞切勿鬆懈,務必配合疫情指揮中心指示,確實做好維持社交距離,並且遵守相關規定,保護好自己就是保護別人。
-
2020-04-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東南亞比照歐美入境得先通報 特定對象需住防疫旅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才提及「疫情應該是平穩了」,今確診案例增加三例,打破連續三天零確診;考量東南亞疫情蠢動,指揮中心今也宣布從21日零時起,入境民眾過去14天(台灣時間4月7日零時起)如有東南亞地區旅遊史,登機前除了應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也須確認住處是否符合居家檢疫條件,以確保國內防疫安全。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上述民眾若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或無個人專用房間(含衛浴設備)者,入境後應入住防疫旅館;經查資料申報不實者,最高可罰15萬元。指揮中心指出,鄰近我國之東南亞/南亞國家近期疫情增溫,新加坡、印度、印尼疫情持續呈上升趨勢,近幾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均創新高。其中新加坡病例以外籍勞工宿舍群聚個案為主,已累計約2,700例,佔本土病例70%;另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疫情則持平或趨緩。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居家檢疫期間應落實肥皂勤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及做好咳嗽禮節;如有發燒或咳嗽等不適症狀,不可自行外出就醫,應主動聯繫所在縣市衛生局或地方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違反居家檢疫規定者,最高可罰100萬元。
-
2020-04-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著手準備「解禁防線」 擴增檢疫旅館設境內外防線
美國總統川普鑑於疫情高峰期已過,十六日公布重新開放美國的指南,並分為三階段重啟經濟,只要新增確診案例連續14天下降,將會逐步開放,重新開放也將連帶影響境外入境人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不會比照美國的方式解禁,但未來台灣的航線一定會逐步解禁,礙於國內外疫情有落差,台灣也將設下防線,防堵境外移入使我國疫情延燒。陳時中表示,台灣以後一定會恢復航線,但是疫情何時會找到解方「我們也不知道」,而美國的確診數比台灣多很多,所以美方訂出的指南是連續14天下降後逐步開放,當美方的醫療量能夠的時候,美方就會採取第一階段放行。陳時中說,台灣防疫成效比美國好很多,台灣不可能隨著美方解禁就跟著解禁,特別是美方第二階段放行時,會開放一些非必要的旅行,台灣屆時也將會有一定的國外旅遊人數入境。目前指揮中心正在為「解禁而準備」,面對未來可能增加的外國旅客,不會採取「入境廣篩」,陳時中說,此舉的效益真的很低,我國將會做出入境人士與國人的一道界線。目前準備的方向為擴大檢疫旅館的量能,旅客準備來台登機就得先找好我國的檢疫旅館,沒有找到就不准登機,陳時中表示,此舉將會篩掉一些人,我國也將會依照檢疫旅館的量能,限制來台旅遊的人士,舉例而言,我國設置一萬多間檢疫旅館,那台灣就只能讓幾萬人進來。陳時中說,因此,台灣現在也正在研擬東南亞國家入境也將比照歐美模式,祭出「返國前先通報,若家中有慢性病、長者、幼童者一律入住防疫旅館」嚴格居家檢疫規範,他說,這些都是為了未來開放的準備。避免入境人士與國人接觸,他們的動線也將全數與國人隔離,包含入境人士找到的旅館,必須從桃園搭車到高雄,也將會採取「專車接送」,此舉入境人士量少的時候成本很高,但人數增加時成本就會降低,甚至可以在桃園機場設置定點固定班次的方式發車,又或是可以採取先得知抵台人士人數,分配需要接送的車輛。陳時中強調,這一條防線一定要守得很緊,一定要守住。至於全面篩檢不是辦法,我都覺得居家檢疫14天後再採檢,是沒辦法中的辦法,為了以防萬一,屆時將視我國量能來做看看,現在我們能做的時候是居家檢疫解封時,我們會再次檢視居家檢疫者在過程中是否有任何的症狀,一旦有疑慮就採檢。
-
2020-04-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巴西11人傳用奎寧喪命 張上淳:我國建議劑量相對安全
美國總統川普倡議使用奎寧類藥物治療新冠肺炎,但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卻在4月7日悄悄將建議醫師使用奎寧指南撤除;巴西近期發表一個小型臨床試驗結果,有11名確診案例連續6天使用奎寧類藥物後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各國建議使用量不同,但我國的建議量是相對安全且恰當的劑量。張上淳表示,當初將奎寧類藥物納入治療暫行指引中就已經就知道,奎寧類藥物可能會出現心臟的副作用,加上這些患者若是本來就有一些疾病,會讓該副作用加深,特別是劑量有影響。過去有些國家使用較高劑量,也有合併其他藥物治療方式。張上淳表示,奎寧類藥物是風濕免疫疾病常用藥物,專家小組也諮詢風濕免疫科的醫師,加上諮詢藥物動力學專家,因此國內是比較恰當安全的建議使用方式;目前國內提出的指引,有要求醫師告知病人相關風險,現在依照建議的劑量使用,目前還沒有遇到有副作用狀況出現。張上淳表示,要有群體免疫至少要六、七成的人感染才有集體免疫的效果。
-
2020-04-14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疫情當頭又過敏 該去醫院嗎
打從年初,台灣就籠罩新冠肺炎疫情中,尤其呼吸道過敏患者容易染疫,令人難以分辨究竟是過敏還是感染了新冠肺炎?每年3、4月正值過敏季,過敏症狀與新冠肺炎症狀極為類似,醫師觀察,臨床就診氣氛兩極,有人過於積極,有人不敢就醫,醫師提出三大要點:症狀出現的時間點、檢視家人近期有無感冒、檢視TOCC,可辨別過敏與新冠肺炎的差別。辨別過敏或新冠 有鑑別指標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學會理事長楊崑德表示,在辨別過敏與新冠肺炎的症狀,有一定難度,但仍有可鑑別的指標。台灣過敏人口多,大多是環境誘發,最常見的是塵蟎、灰塵等過敏原,每年3到4月因氣溫劇烈改變,也容易誘發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疾病發作。楊崑德說,過敏性鼻炎常見症狀為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眼睛不適,嚴重者會誘發氣喘、睡眠障礙等。新冠肺炎的患者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常伴隨發燒,近期雖然有許多資訊顯示,非典型症狀愈來愈多,同樣也有鼻塞、流鼻水、打噴嚏,或嗅味覺喪失、腹瀉等。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可先回溯自己是否曾被診斷為過敏體質,若自己是過敏族群,再檢視近期是否有接觸過敏原,可優先辨別自己是否為過敏症狀,再加上若無發燒、呼吸道症狀,也沒有旅遊史、接觸史,此時建議可以掛耳鼻喉科或是風濕免疫科就診。避免接觸過敏原 應及時就醫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說,許多嚴重的過敏患者,礙於疫情不敢就醫,直到誘發氣喘才求診,呼籲有病史的過敏患者,雖然避免接觸過敏原,狀況仍持續未改善時,就應該就醫,若忍到誘發氣喘才就醫,會得不償失。至於從未被檢查過是否有過敏體質者,像是幼兒,楊崑德說,家長可以協助注意孩子的接觸史、旅遊史,特別是家中大人有沒有人曾經感冒,依照近期疫調的資訊顯示,幼童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大多是被家中成年人傳染,若是以上的狀況都沒有,也沒有發燒等症狀,但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等情況超過三天都沒有改善,也建議可以至耳鼻喉科或是風濕免疫科就診。楊崑德坦承,最近收治過敏患者,對醫師而言也是挑戰,必須謹慎再謹慎,近期政府倡議「社交距離」,但問診有時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患者,就醫前可先觀察自身症狀,直接寫在紙上再提供給醫師,降低問診交談的時間,增加彼此的距離與接觸時間,力求安全。
-
2020-04-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是過敏還是新冠肺炎? 醫師傳授3招教你分辨
昨天新增一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患者本身有鼻過敏,被女友感染後,一直以為鼻塞、流鼻水是因為過敏的關係,許多國人都有呼吸道過敏,此例一出,引起許多過敏體質者關切,要如何分辨是否中標。打從年初,台灣就籠罩新冠肺炎疫情中,至今疫情仍看不見盡頭。每年三、四月正值過敏季,過敏症狀與新冠肺炎症狀極為類似,醫師觀察,臨床就診氣氛兩極,有人過於積極,有人不敢就醫,醫師提出三大要點:症狀出現的時間點、檢視家人近期有無感冒、檢視TOCC,辨別過敏與新冠肺炎的差別。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學會理事長楊崑德表示,在辨別過敏與新冠肺炎的症狀,有一定難度,但仍有可鑑別的指標。台灣過敏兒多,大多是環境誘發,最常見的是塵蟎、灰塵,每年3到4月因氣溫劇烈改變,也是誘發過敏的因子之一。楊崑德說,過敏性鼻炎常見症狀為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眼睛不適,嚴重者會誘發氣喘、睡眠障礙等。新冠肺炎的患者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常伴隨發燒,近期雖然有許多資訊顯示,非典型症狀愈來愈多,同樣也有鼻塞、流鼻水、打噴嚏,或嗅味覺喪失、腹瀉等。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可先回溯自己是否曾被診斷為過敏體質,若自己是過敏兒,再檢視近期是否有接觸過敏原,可優先辨別自己是否為過敏症狀,再加上若無發燒、呼吸道症狀,也沒有旅遊史、接觸史,此時就建議可以掛耳鼻喉科或是風濕免疫科就診。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說,許多嚴重的過敏患者,礙於疫情不敢就醫,直到誘發氣喘才求診,他呼籲有病史的過敏患者,雖然避免接觸過敏原,狀況仍持續未改善,就應就醫,忍到誘發氣喘才就醫,得不償失。至於從未被檢查過是過敏體質者,像是幼兒,楊崑德說,家長可以協助注意孩子的接觸史、旅遊史,特別是家中大人有沒有人曾經感冒,依照近期疫調的資訊顯示,幼童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大多是被家中成年人傳染,若是以上的狀況都沒有,也沒有發燒等症狀,但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等情況超過三天都沒有改善,也建議可以至耳鼻喉科或是風濕免疫科就診。楊崑德坦承,最近面對過敏患者,對醫師而言也是挑戰,必須謹慎再謹慎,近期政府倡議「社交距離」,但問診有時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他建議患者,就醫前可先觀察自身症狀,直接寫在紙上再提供給醫師,降低問診交談的時間,增加彼此的距離與接觸時間,力求安全。●過敏兒就醫準備:一、症狀時機:過敏患者若流鼻水、鼻塞、氣喘,大多在早晨、晚間及運動時,可針對這三個時機點紀錄症狀;過去已被診斷為氣喘的患者,建議紀錄發作時機及用藥後是否明顯改善。二、TOCC:自我審視旅遊史、接觸史,特別是家中是否有成員近期有感冒症狀;若接觸者中曾有人因感冒就醫,臨床上會加照X光片,釐清是否為肺炎。三、避免過敏原:常見過敏原為塵蟎、灰塵等,清潔環境後,可紀錄症狀是否有改善。
-
2020-04-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確診後喪失嗅味覺 張上淳:多數7到10天改善
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部分會出現嗅味覺喪失情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回溯過去一周北北基有37位解除隔離的確診案例,其中有11人出現嗅味覺異常,多數7到10天就會出現改善,少數尚未恢復。張上淳表示,他同時身為台北區指揮官,目前正在回溯先前的個案是否有嗅味覺喪失的狀況,過去一週也檢視北北基解除隔離的確診案例,總計有37位,其中11人有嗅味覺喪失,有些是二者全部喪失,有些僅其中一種,不過多數都是二者同時喪失。張上淳表示,大家也都非常擔心確診後嗅覺味覺是否可能無法回覆,觀察這11人的資料,多數在7到10天就有改善,嚴重者需要拖到2到3周,11位當中有兩位出院三周都還沒有完全恢復。至於擴大社區篩檢不是只針對去過景點民眾,有嗅味覺狀況沒有旅遊史也可以採檢送驗。張上淳說,連假過後,指揮中心也跟醫界與民眾呼籲,有特別到照些景點盡速就醫,曾經去過這些景點當然可以跟醫師說明,由醫師判斷是否需要採送院。這個禮拜當中每天一千五百多件以上採檢送院,由醫師根據這樣的狀況採檢送院,其中有肺炎者不多,多數是發燒呼吸道症狀。
-
2020-04-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無症狀確診者成破口? 陳時中:若具高傳染力早爆發
對抗新冠肺炎如馬拉松式抗戰,我經歷二波攻擊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將著重在居家檢疫、隔離者,其中無症狀感染者備受關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一般確診者在最初感染、發病前後病毒量較高,而無症狀感染者若具高度傳染力,現在就會爆發大規模社區群聚。我國無症狀感染者目前多在確診案例匡列接觸者時被發現,如台師大確診案例的室友,以及昨天新增案例三八二,也因為他是案三七八的丈夫,因而採檢才被發現,兩人至今皆未出現症狀。目前我國所有的確診案例中,有廿一例為無症狀確診者,占百分之五點四。陳時中表示,各國面對無症狀感染者,最擔憂是否具高度傳染力,全球也正在積極探討,若能更瞭解無症狀感染者,防治策略就能更周全。但陳時中也說,我目前防疫表現算是成功,疫情延燒至今快三個月,若無症狀確診者具高度傳染性,社區群聚早就爆發,但目前尚未看到此跡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目前研究,無症狀確診者與出現症狀者相比,傳染力遠低於發病者,至少「打五折」。我國目前無症狀確診者,多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時被發現,這些患者與外界隔離十四天,降低傳播風險。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表示,國人不用太擔心無症狀的確診者,我國目前採檢四萬三千多件,其中至少半數以上是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者,但確診比率僅有百分之一點多,無症狀確診者的比率更低。黃玉成表示,現在最怕的是同時出現多起追不到感染源的社區感染,我國目前有四起未結案的社區感染,但仍屬「散發」型案例。他也說,防疫到了此時,千萬不要鬆懈個人衛生清潔,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傳播的可能性。
-
2020-04-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奎寧納第一線防疫藥物? 陳時中:不會在診所開藥
老藥羥氯奎寧近期被指出可降低新冠肺炎確診案例體內病毒量,我國更將其納入治療指引中,建議輕症時使用;最容易接觸到輕症患者的基層診所盼比照口罩模式,將羥氯奎寧納為防疫藥物。而昨天蔡英文總統的臉書貼出成立製藥國家隊,會陸續生產約1500萬顆奎寧,是否會當成防疫藥物?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確診者仍在醫院治療、開藥,不會在診所開藥。陳時中表示,成立製藥國家隊,主要是因為奎寧平常就有一些相關用途,納入治療指引需維持基本供應,但確診者是在醫院治療,診所發現疑似個案也不會直接在基層開藥,會轉到醫院相關病室接受隔離治療。張上淳於會後受訪時則表示,流感因為病患非常多,因此診所也會開立克流感等藥物幫忙治療,但新冠肺炎個案還不多,至少在這個階段還不會在診所端進行治療,因此確診一定是在醫院裡治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奎寧尚未有完整的療效。另外,對於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近日也移除官網上建議醫生使用抗瘧疾藥物氯奎寧(Chloroquine)及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的建議指南,張上淳表示,因為有幾篇報告說不錯,在沒有藥物之下有些國家會先試試看,但試的個案多後,可能會重新考慮是否繼續放在指引中,我國最近不少個案也使用到奎寧類藥物,將視使用狀況,專家會議會再討論,是否繼續建議臨床使用或趨向更加保守。快篩方面,張上淳說,相關試劑需要食藥署審核通過,食藥署在指揮中心指示下,會盡快核可後上市,並針對抗原還是抗體,及專一性、穩定度等等,看如何在臨床端與防疫端助防疫工作。
-
2020-04-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民眾憂捐血染疫 莊人祥:嚴格把關
血液基金會對捐血者篩選嚴格,民眾可放心捐。針對9日有記者提問,血液基金會曾表示民眾憂心無症狀者會透過捐血傳染,因此捐血民眾減少,導致血庫量降低。指揮中心回應,血液基金會早就實施有國外旅遊紀錄者都要等28天後才可捐血,標準嚴謹,民眾不用擔心。記者提問,由於義大利傳出捐血人為新冠肺炎感染者,民眾憂心病毒會因捐血傳染,而血液基金會也透過記者表示,這樣的顧慮導致捐血人數下降,血庫恐怕不足4天。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血液基金會對血品管理有嚴格的措施,包括對3/19以後從國外回來的人,都要經過28天才能捐血,甚至治療痊癒者與確診案例接觸者都在限制內,民眾可以放心捐血與受血。指揮官陳時中也補充,這段時間確實庫存量會降低,但由此可見血液基金會的慎重。另外,記者針對近期熱議的肺炎症狀包括腹瀉、嗅覺味覺失靈,在目前確診者中佔比例多少,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回應,因為是比較新發現的症狀,目前還在針對已經解隔離個案回溯調查,是否有出現這些症狀,等資料收集完整後,數據才會比較精確。張上淳還提到,有部分患者在用奎寧治療,目前都在持續監控病患狀況,希望能為臨床醫治貢獻經驗。【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4-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市酒店女公關確診 指揮中心:不排除公布足跡
台北市某知名酒店昨晚傳出一名女公關為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引發酒客驚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予證實其個案號,目前透過資訊系統,足跡清楚,衛生單位已緊急匡列接觸者,但如果有無法掌握的活動史,仍不排除公布足跡。針對該確診酒店公關可能感染途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僅表示,其發病日約於4月3日,剛在了解釐清可能感染源,研判應與工作型態有關,目前已著手調查接觸者,涉及該例是否隱匿疫調,仍在調查,應考量部分個人因素不方便多加說明。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目前酒店跟舞廳防疫措施是必要的,應配合防疫需要停業,若沒按照規定停業,目前地方政府施設機關,包含經發、都發局或衛生局等單位,皆有相關法源可處理。
-
2020-04-08 科別.精神.身心
疫情恐慌症候群? 疫情延燒民眾擔心感染緊張求醫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國內確診案例不斷增加,疫情延燒,媒體天天報導疫情新聞,最近有民眾向衛福部朴子醫院身心科醫師張凱棠求助,指稱工作忙壓力大,每天接收大量疫情訊息,擔心感染,公共場合擔心迎面而來民眾可能帶病毒,產生失眠、易生氣、缺乏耐心,甚至出現吸不到氣、心悸、冒汗、手腳麻木等恐慌症狀。張凱棠說,台灣目前確診病例大多來自境外,不需過度恐慌,過多疫情資訊,造成不必要採購與緊張情緒,結果產生囤積民生物資,搶購口罩、酒精情形。為減少不必要恐慌,對疫情動態,不要反覆大量查看,尤其對未查證資訊更應小心看待,有需要時可查詢疾病管制署或衛福部官方網站相關資訊,獲得正確資訊,建議民眾保持情緒穩定,按照政府提供防疫方法。 張凱棠建議民眾,可以利用腹式呼吸法減緩焦慮症狀,腹式呼吸法主要是以緩慢且深長的呼吸方式,調節自律神經系統,達到放鬆效果,將注意力從壓力環境轉移開,專注自己呼吸,這種呼吸法可幫助減輕焦慮不安的情緒,另正念減壓方式也受歡迎。對居家隔離或檢疫民眾,張凱棠建議替自己計畫時間表,保持規律生活,做平時沒機會做的事,如看書、看電影、整理家居環境,不要因為隔離中斷社交生活,可利用電話、通訊軟體與親友聯絡,規律生活、親友支持,保持愉快心情,度過隔離期間。朴子醫院心理師推薦參考「法鼓八式動禪系列的APP」,在家下載觀看,以動禪方式享受身心放鬆感覺,在家練習正念減壓方法。
-
2020-04-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長庚分離22株新冠病毒株 助快篩試劑、藥物研發
長庚大學、長庚醫院與中研院、國防部預防醫學研究所、牛津大學組成的合作團隊,經過兩個半月的努力,成功分離出22種新冠肺炎的病毒株,涵蓋我國所有境外移入確診患者,並取得病毒全基因序列,將有助於快篩試劑,以及新冠肺炎疫苗或藥物研發。找出愈多新冠肺炎病毒株、抗體,在快篩試劑或是藥物的研發就會有更多的選擇。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教授施信如表示,團隊從我國確診案例中分離出22種新冠病毒株,包含從中港澳、歐洲、美國、土耳其等返台的確診患者。施信如表示,以病毒的變化來說,不同的基因序列,會讓病毒的核苷酸出現變化,有些則是病毒外的蛋白質會出現變化,連帶可能會影響疾病的表現。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冠穎表示,團隊除了分離出確診患者體內的22種不同的新冠病毒株以外,也在3位確診患者體內,取得B細胞,並分離出25株抗體。黃冠穎解釋,B細胞是人類製造抗體的唯一免疫細胞,抗體為人體抵禦外敵,產生的一種蛋白質。確診患者體內發現這25株抗體,其中有13株確定可以與新冠病毒的S蛋白結合,12株可以與新冠病毒的N蛋白結合,且在這13株中有1株與S蛋白結合的單株抗體,可與新冠病毒抗原與ACE2受體競爭。施信如表示,這株結合S蛋白的單株抗體可阻撓病毒侵入人體細胞,因此可以用來阻斷病毒進入人體細胞,避免病毒在人體內複製繁殖,故如未來在人體試驗驗證有效時,可做為治療或預防新冠肺炎感染。因為是來自人體的抗病毒抗體,所以將來用於治療時,安全性相對於動物抗體較高。黃冠穎表示,新冠病毒會感染人體,主要是新冠病毒的S蛋白會與人體的一種蛋白質ACE2結合,若是能找到可以阻撓兩者結合的物質,等同宣布有機會可治療新冠病毒;因此,當發現這13株抗體時,團隊非常興奮。施信如表示,發現病毒株與抗體後,將優先著手研發快篩試劑,其標的將會採「病毒株排列組合」的方式著手,並非僅針對單一的蛋白質,她表示,至於快篩試劑要著重於敏感度還是專一性,將透過實驗後才會決定,也將與台塑生醫洽談,盼能儘速研發。也會將此病毒株以及抗體的發現,結合國內藥界,評估是否有開發藥品的可能性。
-
2020-04-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2月宣導「不必戴口罩」被罵翻 柚子醫師有話說
近日有民眾搭乘捷運未戴口罩被規勸時,反嗆柚子醫師陳木榮在防疫宣導短片說,健康的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不用戴口罩。陳木榮在臉書發文說,口罩政策是隨著時空背景不同的變動,為了接下來的疫情預做準備,並非「急轉彎」。陳木榮說,2月6日宣導的時空背景,是全台灣只有16個案例,沒有任何一人是社區感染。宣導的重點是:「現在沒有社區感染,健康的人不戴口罩感染風險很低」、「拜託生病的人一定要有公德心,要戴口罩」。只要你是健康的人,就算不戴口罩,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在你的身旁傳染新冠病毒給你。他說,不同的時空背景,本來就有不同的防疫宣導,明白事理的人,可以明確知道這些道理。不明白事理或是心存惡意的人,不斷地放馬後炮攻擊隨時變化的防疫措施,不斷以後來的防疫措施來攻擊之前為什麼不提早實行。但在2月6日錄製完成之後,影片開始播出,他收到了排山倒海大量的辱罵。「以後發生社區感染就是這條搖尾巴的狗害的」、「綠色的柚子狗」、「你知道生病的人多沒有公德心嗎?我不管在哪裡被感染,我一定會找你算帳!」他說,種種難聽的話語,一句又一句刺入他的心。陳木榮說,時間來到109年4月1日,台灣有329例確診案例,其中有283例是境外移入,政府宣布口罩政策開始進入下一階段,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要戴口罩。這是為了接下來的疫情預做準備,並非「急轉彎」。他說,面對不斷變化的疫情,不同的時間點,處理事情的方法本來就不一樣。舉例來說,國家在不同的時間點注意不同國外入境的人,以往注意中國、香港、澳門,後來注意義大利、韓國、伊朗,最後注意歐洲及全世界,有心人士不應該以「入境政策急轉彎」來攻擊國家。陳木榮說,「幾個月來,那些曾經在各個角落辱罵政府的人,一邊堅持全台灣所有人24小時都要戴口罩,一邊瘋狂謾罵國家害你買不到口罩,說真的我看不起你。你不斷在國家的防疫政策後面扯後腿,卻忘了到現在為止,你是在國家的保護之下才能平安無事。」至於有人質疑,歐美國家就是沒有戴口罩,疫情才會這麼慘。陳木榮說,他同意這件事,但是,在疫情沒有大爆發之前,身旁沒有任何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不戴口罩也沒有人會傳染給你,但是在疫情大爆發之後,戴口罩就是保護自己跟保護別人的其中一個方式,歐美不應該在大爆發之後還堅持不需要戴口罩。陳木榮最後呼籲,「從現在起,戴好你的口罩,在這場重要的防疫戰爭。第二回合開始。」
-
2020-04-06 癌症.卵巢.子宮
賴瓊慧/2030年根除子宮頸癌 應降篩檢障礙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示2030年根除子宮頸癌,由於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是引起子宮頸癌重要危險因子,2030年要達成子宮頸癌發生率每十萬女性四人以下,台灣已開始針對國一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但距離達標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子宮頸癌為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七位,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八點四人,「印度、太平洋根除子宮頸癌策略聯盟」日前已舉行第一次跨國視訊會議,我國代表也在會議中分享台灣篩檢異常診斷治療報告,以及疫苗接種的初步成果。為了達標,印太策略聯盟提出三個防治策略確保初級和次級預防:一、 HPV疫苗接種涵蓋率要提高:15歲的HPV接種率可達九成。二、 篩檢方法要更精準:70%女性一生至少做過兩次精準篩檢。三、 篩檢異常者出來確診、治療:90%篩檢異常者可接受治療。提高未成年HPV疫苗接種率在疫苗方面,台灣針對國一女生提供公費HPV疫苗,目前校園接種率達八成八,但醫療院所接種率偏低,未來國一女生的公費HPV疫苗應統一在校園施打,提高接種率。另外,預算有限,公費HPV疫苗提供二價疫苗,只能讓國一女生接種,保護效果有限。根據澳洲經驗,最好擴大到13至15歲,接種年齡可向上延伸到18歲(高三),讓預防效益最高的人很快得到保護。澳洲率先全球施打HPV疫苗,全國接種率逾八成,男女都接種,HPV透過性行為傳染,全面接種後,少了相互傳染風險,感染機率大幅降低。疫苗接種效益在部分非洲國家更顯重要,因為當地缺乏篩檢系統,必須耗費鉅資和心力重新建立,比爾蓋茲基金會已特別捐助HPV疫苗給非洲國家,保護年輕女性不被感染。成年或已接觸者 加強篩檢至於成年女性及可能已接觸感染HPV者,就要好好篩檢。台灣子宮頸抹片檢查是世界最好的篩檢系統之一,但近年進入停滯期,近六年做過子宮頸抺檢者約七成,無法再突破,臨床上子宮頸癌新確診案例中,半數從未做過篩檢,有些是五年、十年前曾做過。如何接觸到不曾篩檢的婦女或使用更簡便的工具突破瓶頸,是公衛上待克服的課題。近年日本、台灣都曾出現疑以HPV疫苗受害的「痛痛女孩」,這些個案造成醫療爭議,也影響HPV疫苗接種率。HPV疫苗2007年上市至今,學界和WHO曾針對日本、愛爾蘭疫苗受害事件成立專家小組,大規模調查兩次,結論都認定和疫苗無因果關係。「痛痛女孩」的救濟補償預防接種在公衛上有重大意義,但「痛痛女孩」受害情況發生在個人就是百分之百,提供疫苗藥害救濟補償也是方法之一,建議政府成立包括兒童免疫風濕性、神經科、婦科相關專家小組,對案例嚴格審梘,由大家信賴的專家對社會說明,以免恐慌。台灣要達成2030HPV根除目標,除了現行防治政策,如何發展更精準、簡便的篩檢方法,甚至提供可自行在家採檢的工具,降低婦女篩檢及就醫障礙,將是未來更進一步的挑戰。(本文作者賴瓊慧為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一刊出。
-
2020-04-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清明連假過後兩周為觀察期 醫籲出現疑似症狀盡速就醫
清明節與兒童節連續假期被認為是防疫關鍵期,不過民眾的警覺心恐怕不能隨假期結束而鬆懈。有醫師表示,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可能達兩周甚至更長時間,民眾有可能在連續假期間不慎感染,因此未來一段時間仍須警覺是否出現疑似症狀。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國內新冠肺炎病例數截至今天上午已增至348例,以台北市的100例居冠,其次是新北市的82例、桃園市35例、台中市34例、高雄市27例為多,前五多案例的縣市都是六都。其它縣市確診案例數依序為彰化縣17例、台南市13例、新竹市9例、屏東縣7例、新竹縣6例、雲林縣4例、基隆市3例、嘉義市3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2例、南投縣2例、嘉義縣1例、澎湖縣0例、花蓮縣0例、台東縣0例、金門縣0例、連江縣0例。台灣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林應然表示,國內疫情有可能持續惡化,因為清明節與兒童節連續假期間,民眾南北往來、家人團聚掃墓,甚至傳出阿里山、墾丁大街、旗山老街等知名觀光景點人潮如織,很有可能不慎遭到感染。林應然表示,日本櫻花季就是一個例子,3月份櫻花季人潮眾多,不少民眾仍群聚席地野餐,可能因此造成近日病例持續增加。光是昨日就傳出日本新增227例病例,累計確診病例突破3000例。國泰醫院臨床病理科主任崔可忠表示,新冠肺炎感染者可能在無症狀時就有傳染力,因此有可能在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造成傳染。多數新冠肺炎患者從感染到發病約在五天左右,但也可能長達兩周或以上。崔可忠表示,民眾仍應持續注意與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赴人潮密集場所應配戴口罩、勤洗手。林應然表示,民眾應將未來兩周視為觀察期,高度警覺自己是否有疑似症狀,如發燒、腹瀉、四肢無力、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嗅覺或味覺異常症狀等,必要時盡速就醫。
-
2020-04-0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疫情肆虐中 我們能做些什麼?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延續與上週同樣的主題「新冠肺炎」,我們非常感激衛生福利部醫福會王必勝執行長的團隊,在忙碌的防疫工作中,撥冗為我們介紹政府這幾個月來如何防治新冠肺炎,幫忙台灣醫病雙方更了解全民應該如何配合政府政策,落實防治工作;接著國內兒童精神醫學大師宋維村教授及時寫出他對兒童精神科病人的關懷,詳談我們面對疫情的壓力,要如何幫助兒童,尤其是特殊兒童,使她們在疫期能繼續學習成長,不會有新的情緒行為問題。最後音樂家兼作家的蔣理容老師特別與我們分享,她以身為病人在這人心惶惶之際,需要時時進出醫院的經驗,道出令人感動的病人心聲:「我們應該做好個人健康管理,盡自己的本分,不要加重全民醫療資源的負擔才是。」新冠肺炎的境外移入的旅行團確診案例呈現「暴增」的狀態!想到病毒肆虐的初期,台灣第一線的防堵、追蹤、控管,多麼的可圈可點,令國際為之刮目相看!現在這個因國人出國旅遊帶來的破口,影響學校、公司、社區甚鉅,格外令人感到又生氣又沮喪。我是一個罹患過兩個癌症的高齡者(68歲),近幾年進出醫院次數之頻繁,看盡了患者與陪病者的辛酸百態,對直接照顧病患的醫師和護理師、醫技人員等,更是從內心湧起非常多的敬意與謝意。大約是在農曆年前幾天,開始有一些關於傳染病的疫情資訊出現,當民眾都在準備小年夜、祭祖、圍爐,團圓的時候,「中央防疫指揮部」已經迅速地成立了!各領域的專家們包括衛福部長、疾管署長、公共衛生體系、感染科醫師、學者等,都犧牲年假,投入抗疫總動員。當時我們這些普通人完全還沒有意識到這場疫災是多麼的險峻危急,而我們的醫療體系是多麼的優良、精銳,已經「超前部署」!而當時,我們完全不知道。到今天為止,每天不只一次的防疫指揮中心記者會向國民報告疫情發展,以及政府的因應之道,因資訊公開、措施兼顧情理法的思維,台灣的防疫表現不僅凝聚了全民的信賴感,在全球越來越險峻的疫情中,我們步步為營,不能以現有的防疫效果而自豪、也不可以稍有鬆懈。我本身因為是癌症「重大傷病患者」,各項追蹤、檢驗、取藥、門診,二月份一個月內竟有八次必須進出這大學醫院!三月份也合計有七次。大型醫院為防堵武漢病毒擴散,除了減少出口和入口的數量,加強消毒、量體溫,更嚴格控管出入的人數,查驗健保卡、預約單,對陪伴人數也有限制。種種措施都增加很多醫院的公務人力,對病家也增加許多不便。這醫院因此一反以往熙熙攘攘「有如菜市場般」的場面!原來,平日沒必要卻來逛醫院的人有那麼多,原來,來大醫院應該是可以這樣井然有序啊!但是我在排隊等候查證證件時還是會聽到一些抱怨:「幹嘛呀?這麼不便民。」 「有必要這樣嗎?製造緊張氣氛!」一些對醫療人員不理性的質疑的聲音也時有所聞;購買口罩時產生的爭執與謾罵聲更是不會少……然後,一些國族認同錯亂者還在情感勒索,叫囂:「台商要回家!求求政府讓我們回來。」 「包機是政府的責任、不可歧視陸配……」我們的國民素養、互相尊重、互相幫助的美德,難道在遭受疫災侵襲就潰散了嗎?當歐洲一些我們以為文明先進的國家,因為輕忽病毒的凶險和相信WHO和中國的數據謊言而相繼淪陷於疫情風暴時,我們的防疫指揮部仍然戒慎恐懼的,做詳細的疫調、做靈活的物資調度和斷然的處置,兢兢業業的為國人的健康把關。然後,竟然發生還有人依照既定的旅遊行程,甚至是貪圖因旅遊危險的優惠價格而執意前往疫區旅遊!不僅自身陷於險境,境外移入的個案暴增,帶回病毒危害家人和國人。這樣的旅行團還有二十多團滯留疫區,怎不令防疫第一線的醫療人員疲於奔命?台灣從歷史上得到過許多教訓,內有錯亂的國族認同、外有強鄰壓境,威脅不斷,天災地變也不少,尤以十七年前歷經SARS的慘痛經驗令人餘悸猶存。「生於憂患的人才能倖免於災難」,今年初剛剛完成民主大選,台灣人凝聚了強大的民意基礎,政府體系合作無間,分層負責,從一開始抗疫站定戰鬥位置。我們一般人、市井小民,我們能做甚麼呢?應該是做好個人健康管理,盡自己的本分,不要加重全民醫療資源的負擔才是吧!我們同在一條船上,我雖無能駕馭它,至少我不要把它弄破吧!自助、人助、天助,天佑台灣。
-
2020-04-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時中:若要外出 踏青更勝室內娛樂
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數破八十五萬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強調「疫情仍看不見盡頭」,防堵疫情擴散,我國提出社交距離注意事項,無法有效維持距離場所,建議停止營業,電影院業者喊做不下去。對此,陳時中喊話,確診案例增加,建議減少外出,但考量心理健康,若要外出,「戶外踏青更勝室內娛樂」。陳時中澄清,近期網路流傳佯稱是他說的一段話「別出門,端午節過後,再看疫情控制情況」,並警告「染疫後就算治癒,後遺症也會拖累後半生」。他說,完全沒有講過這些話,再次提醒外出要注意社交距離,散播假消息可依法開罰最高三百萬元。社交距離注意事項頒布後,室內場所業者首當其衝,若無法妥適維繫室內一點五公尺的距離,民眾應戴口罩,若無口罩,應用隔屏阻絕,皆無法做到,應停止營業。不少業者擔心沒維繫好社交距離,被迫停業,紛紛祭出因應措施。例如,減少店內座位、桌邊點餐改用手機點餐,美食街擺上透明隔板並採梅花座。但電影院傳出災情,原受疫情影響,生意就已跌落谷底,因應社交距離,須額外採購隔屏或調整買票動線等,七十九家電影院盼政府直接勒令停業,暫停支付員工薪資,讓業者領取補助。陳時中表示,電影院屬密閉空間,受疫情影響,導致民眾觀影意願變低,但社交距離的維持是另外一回事,有心就能做到。無法保持室內一點五公尺距離,就戴口罩,無法戴口罩就設置隔屏,若全數都沒辦法做到,該空間的傳播風險就很高。陳時中說,防疫期間要所有人不出門是不可行的,整體防疫除了生理外還有心理,若強制要求所有人不出門,心理也會出問題,配合防疫的效果也會打折。團隊建議,防疫期間,仍須紓解身心,但要維持社交距離,必要時戴口罩,近距離吃飯隔屏阻擋,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安全。
-
2020-04-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無症狀感染近5% 潛伏2周 腹瀉為轉重症指標
無症狀感染者一直是防疫專家眼中最可怕的噩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首度公布我國無症狀確診患者比率,截至四月一日為止,三百廿九名確診患者中,十五位為無症狀感染者,約占百分之五,無症狀期間長達二周之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無症狀感染者並非是「完全無症狀」,有些患者被感染後,在尚未出現症狀前就被篩檢陽性。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徐上富說,依照國外文獻指出,無症狀感染者分兩種層次,一為尚未出現症狀被確診,即潛伏期被確診,另一是感染到自癒都沒有症狀。徐上富表示,人體被感染後,約三到十四天才會出現症狀,這段期間被稱為潛伏期,不少感染者在潛伏期時被篩出;中國發表研究顯示,完全無症狀者約占整體一成,這也是新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的關鍵原因。在症狀表現方面,不少確診個案主訴嗅味覺喪失,指揮中心日前修訂通報採檢定義,將嗅味覺異常納入,值得注意的是,昨新增十例確診案例中,四例出現腹瀉、腹痛症狀,張上淳說,確診案例中少數主訴腹瀉,將視後續資料再決定是否納通報定義。其中案335(五十多歲本土案例)腹瀉症狀明確,是少見主訴腹瀉後確診的案例,張上淳說,過去確診案例中也有零星個案出現腹瀉症狀,但單純主訴腹瀉非常少,截至目前為止,僅有此例。徐上富表示,新冠病毒入侵人體主要的受體為ACE2,人體組織中以支氣管、肺部、腸胃道、大小腸的ACE2最多,依照中國及世界衛生組織的觀察報告指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主訴腹瀉症狀的比率,遠高於住在一般病房的確診者,且多數腹瀉症狀都是確診患者較後期症狀,目前臨床上已將腹瀉視為病情轉為重症的指標之一。另,國衛院昨宣布成功以SARS抗體研發出可以檢測新冠肺炎的快篩試劑,十到十五分鐘就能有結果,將進一步確認快篩試劑的專一性及靈敏度,下周啟動招商進行試量產。
-
2020-04-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增10例3腹瀉、1腹痛 醫師:腹瀉恐是轉重症指標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新增十名確診案例,其中有三人主訴有腹瀉症狀、一人腹痛;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徐上富表示,腹瀉症狀恐比嗅覺、味覺喪失更加值得關注,已有臨床觀察報告顯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有一定的比例皆主訴有腹瀉症狀,不少臨床醫師也將腹瀉視為觀察的症狀變化的指標之一。新冠病毒已知是透過人體內ACE2受體感染人體,徐上富表示,人體內ACE2分布最多的組織,以支氣管、肺部、腸胃道、大腸、小腸最多,鼻腔內部雖然有ACE2,其量遠低於支氣管等組織;因此,新冠病毒入侵人體後,最快侵襲的組織就是支氣管、肺部,其症狀表現為咳嗽、喘等。而腸胃道中也能發現有豐富的ACE2,無論是國內外的確診案例,不少都有患者主訴有腹瀉、腹痛、噁心想吐等症狀;徐上富表示,中國大陸是第一個確診案例突破八萬人的國家,當初確診案例到達七萬多人時,曾有一分研究報告,顯示有2%到10%的患者出現腸胃道症狀,且該症狀屬於較為後期症狀,其中住進加護病房的確診患者,腸胃道症狀的比例遠高於住在一般病房的確診患者。二月中旬,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曾有一份報告顯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有5%有腸胃道症狀。發明雞尾酒療法的華裔科學家何大一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及部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會有出現腸胃道症狀。徐上富表示,依目前觀察,腹痛、腹瀉恐怕會是確診患者發展到重症的指標;他說明,病毒入侵人體後,病毒會透過細胞不斷複製,當病毒量大的時候,就會入侵到更多的組織,換言之,會出現腹痛腹瀉的患者,恐是體內病毒量已經相當高後,進而侵襲腸胃道。至於病毒濃度高一事,是否也可以解釋,病毒侵害至ACE2含量較低的第一對腦神經到鼻腔底部?徐上富表示,不無可能,但是他認為,腸胃道不像是鼻腔,會暴露於接觸到空氣,病毒可透過飛沫等機會,接觸到鼻腔,因此鼻腔可能是接觸到病毒的第一道門。所以即使鼻腔內的ACE2含量低,也可能因為是大門,讓病毒得以首先入侵,他認為,並不是病毒量高才導致病毒侵害第一隊腦神經到鼻腔底部,進而出現嗅覺、味覺喪失,反而腸胃道症狀的出現,較有可能是病毒量高的表現。不過,徐上富強調,目前的研究都屬於觀察性的實驗,盼後續更多國家釋出資訊,更能解釋病毒量與症狀之間的關係。
-
2020-04-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5死3人有糖尿病 分析陸案例:糖友染疫死亡率破8成
我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已來到329人,其中5人死亡,45人解除隔離;分析我國五名死亡案中,有三例具有糖尿病史,專家提醒,無論是從大陸的確診案例分析,或是回顧過去SARS的死亡案例,糖尿病患染病後死亡率是無病史者的8.11倍,防疫期間趨吉避凶最佳的方式,降低血糖波動,避免因焦慮大吃,穩定血糖、戴口罩、勤洗手為最佳防疫之道。根據中國大陸公布至2月11日總計7萬多名的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分析死亡率,其中以具有心血管病史者,死亡率最高,達一成多,其次為糖尿病患,死亡率為百分之七點三,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若是與一般無病史者相比,糖尿病患一旦確診,死亡率將是一般人的8.11倍。同時回顧文獻,有研究針對135名SARS死亡案例分析,也發現有2成1的死亡患者,具有糖尿病史。黃建寧說,我國目前確診案例的共病情況,指揮中心未對外公布,但從死亡案例中,也可看到五名死亡案例有三例具有糖尿病史,凸顯糖尿病患不但染疫風險高,且死亡率也高。黃建寧說明,高血糖本身就會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已有明確的研究顯示,高血糖會使白血球吞噬能力以及淋巴球產生抗體能力變差,再加上高血糖容易產生血管併發症,將抗體運輸的全身的效率又差,等同對抗病毒的免疫戰力就比常人低上一截,同時也會影響心肺功能。高血糖對於肺部的影響,從不少研究也能發現,2019年出版的台灣糖尿病年鑑中,糖尿病患者罹患一般肺炎的比例就逐年上升,女性糖尿病患從2000年的2.06%,至2014年提升至6.86%、男性從2.84%提升至7.27%;糖尿病因肺炎住院人數女性從2000年的3.45%至2014年已提升至7.44%、男性從5.09%提升至9.54%。黃建寧說,我國因疫情居家檢疫者已達到9萬多人,若以我國糖尿病盛行率10%來看,恐約有9000人為糖尿病患者,他認為防疫期間一定要確保用藥無虞,水分一定要攝取足夠,穩定血糖才能穩固免疫功能。黃建寧說,不少糖尿病患者自知是高風險群,採取「足不出戶」的方式,不運動也不好好使用胰島素,且過度擔憂染疫,取而代之的是在家中大吃,反而糖化血色素飆升,近期門診至少有一成五到二成的患者,原本糖化血色素控制良好,卻在疫情期間飆升。他再次呼籲,糖尿病患者最好的防疫方法就是控制血糖,依照醫囑服藥,另外用藥選擇方面,建議可與醫師討論能穩定控制血糖、不易造成低血糖的藥物,才能達到最佳的糖尿病控制。同時,避免高糖飲食,避免外出,不過即使在家也得維持運動習慣,若是仍有餘力,建議可以施打流感疫苗,防堵一般的流感病毒,降低病毒的雙重感染。
-
2020-04-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柯文哲老是「逆時中」?台大醫:這件事柯P說的對
防疫當頭要「順時中」,還「逆時中」?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指出「紐約比武漢還危險」,批評中央對湖北專機全面檢疫,卻對歐美採取寬鬆標準。日前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許立民也在臉書呼應同意柯P,「病毒是不分國藉的,對武漢回來的我們用高規格防護,集中隔離檢疫,對於從歐美回來的,就應比照辦理。」目前台灣只針對從武漢回來的人集中隔離檢疫,近日大批從歐美回台的僅實施居家檢疫。這一二周台灣境外移入確診案例不斷暴增,日前柯文哲就呼籲中央不要無限制放人回國,並批評中央對湖北專機全面檢疫,卻對歐美採取寬鬆標準。而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許立民也在其臉書PO文表示,雖然現在大家都笑稱要「順時中」,但「病毒是不分國藉的,對武漢回來的我們用高規格防護,集中隔離檢疫,對於從歐美回來的,就應比照辦理,落實:1.視居家隔離管控能力限制入境,或2.集中隔離檢疫,才能真正保護台灣。而針對柯P的建議,陳時中日前也回應表示,目前仍針對特定風險篩檢,但針對疫情特別嚴重的高風險區,未來不排除採取特別的方法。
-
2020-04-0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圖表看疫情/智利單日確診創新高 醫療系統拉警報
【更新時間:5月14日 15:30】全球各國 | 中國大陸 | 台灣2019新冠肺炎(COVID-19)擴散全球,死亡數不斷攀升,各國紛紛祭出鎖國政策,試圖阻止疫情蔓延。截至目前為止,全球有186個國家(地區)傳出確診案例,病例數逾434萬人,超過29.7萬人喪命,致死率約6.8%。聯合新聞網提供最新疫情整理: 全球各國中國大陸台灣確診 4,350,026 82,929 440 死亡 297,251 4,6337根據資料:疾管署、大陸衛健委●全球:韓國防疫當局統計,夜店群聚感染確診數至今天上午累計已達133例,確診者以19歲到29歲共83例最多,18歲以下確診共13例,且疑似出現接觸者感染後再傳染給其他案例的狀況,當局憂心疫情進一步擴大。智利單日確診新增2660例創新高,首都將實施全面居家隔離。智利大學公衛學院研究指出,醫療系統恐在兩週內崩潰。英國多達100名孩童出現疑似川崎氏症症狀的病例,專家認為這可能與新冠肺炎有關。墨西哥疫情升溫,外交部長的主要發言人費拉斯柯本週確診,總統府辦公室另有一名人員染疫不治。   確診病例 死亡                    備註 美國 1,390,746例 84,133例 確診數全球最高,死亡人數全球最高 俄羅斯 242,271例 2,212例 首例患者從伊朗入境 英國 230,985例 33,264例 死亡數歐洲最高 西班牙 228,691例 27,104例 義大利 222,104例 31,106例   巴西 190,137例 13,240例   法國 178,184例 27,077例   德國 174,098例 7,861例 首例歐洲境內傳染 土耳其 143,114例 3,952例   伊朗 112,725例 6,783例   中國大陸 82,929例 4,633例   印度 78,194例 2,551例   秘魯 76,306例 2,169例 未列鑽石公主號2印度籍船員 加拿大 73,568例 5,425例   比利時 53,981例 8,843例   沙烏地阿拉伯 44,830例 273例   荷蘭 43,410例 5,581例   墨西哥 40,186例 4,220例   巴基斯坦 35,788例 770例   智利 34,381例 346例   厄瓜多 30,486例 2,334例   瑞士 30,413例 1,870例   葡萄牙 28,132例 1,175例   瑞典 27,909例 3,460例   卡達 26,539例 14例   白俄羅斯 25,825例 146例   新加坡 25,346例 21例   愛爾蘭 23,401例 1,497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20,386例 206例   孟加拉 17,822例 269例   波蘭 17,204例 861例   以色列 16,548例 264例 第1、2例為鑽石公主號下船 烏克蘭 16,425例 439例   日本 16,049例 678例   羅馬尼亞 16,002例 1,036例   奧地利 15,997例 624例   印尼 15,438例 1,028例   哥倫比亞 12,930例 509例   南非 12,074例 219例 非洲南部首例 菲律賓 11,618例 772例   多明尼加 11,196例 409例   科威特 11,028例 82例 波斯灣國家首度傳出病例 南韓 10,991例 260例   丹麥 10,865例 533例   埃及 10,431例 556例   塞爾維亞 10,295例 222例   巴拿馬 8,944例 256例   捷克 8,269例 290例   挪威 8,175例 229例   澳洲 6,989例 98例 1確診男子曾搭長榮班機 阿根廷 6,879例 329例   馬來西亞 6,779例 111例 其中1例為威士特丹號郵輪乘客 摩洛哥 6,512例 188例   阿爾及利亞 6,253例 522例   芬蘭 6,054例 284例    巴林 5,816例 10例 首名患者從伊朗入境 哈薩克 5,517例 32例   迦納 5,408例 24例   摩爾多瓦 5,406例 185例   阿富汗 5,226例 132例   奈及利亞 4,971例 164例   阿曼 4,019例 17例   盧森堡 3,904例 103例   亞美尼亞 3,718例 48例   匈牙利 3,380例 436例   玻利維亞 3,148例 142例   伊拉克 3,032例 115例   泰國 3,018例 56例 其中1人為撤僑專機泰國人 喀麥隆 2,800例 136例   希臘 2,760例 155例   亞塞拜然 2,758例 35例   烏茲別克 2,620例 11例   幾內亞 2,374例 14例   宏都拉斯 2,255例 123例   克羅埃西亞 2,213例 94例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2,181例 120例   塞內加爾 2,105例 21例   保加利亞 2,069例 96例   象牙海岸 1,912例 24例   蘇丹 1,818例 90例   古巴 1,810例 79例   冰島 1,802例 10例   愛沙尼亞 1,751例 61例   北馬其頓 1,694例 95例   立陶宛 1,505例 54例   紐西蘭 1,497例 21例   斯洛伐克 1,469例 27例   斯洛維尼亞 1,463例 103例   瓜地馬拉 1,342例 29例   吉布地 1,268例 3例   索馬利亞 1,219例 52例   剛果民主共和國 1,169例 50例   吉爾吉斯 1,082例 12例   香港 1,050例 4例   薩爾瓦多 1,037例 20例   突尼西亞 1,032例 45例   加彭 1,004例 9例   馬爾地夫 955例 4例   拉脫維亞 951例 19例   科索沃 919例 29例   斯里蘭卡 915例 9例   塞普勒斯 905例 17例   阿爾巴尼亞 880例 31例   黎巴嫩 878例 26例   尼日 860例 49例   幾內亞比索 836例 3例   哥斯大黎加 815例 7例   塔吉克 801例 23例   布吉那法索 773例 51例   安道爾 760例 49例   馬利 758例 44例   巴拉圭 740例 11例   肯亞 737例 40例   烏拉圭 719例 19例   鑽石公主號 712例 13例 其中共5名台人確診 喬治亞 647例 11例   聖馬利諾 643例 41例   約旦 582例 9例   赤道幾內亞 522例 6例   坦尚尼亞 509例 21例   牙買加 509例 9例   馬爾他 508例 6例   尚比亞 446例 7例   台灣 440例 7例 確診病例中1例為武漢專機台商、1例為鑽石公主號返台旅客、4例為珊瑚公主號返台旅客、36例為海軍艦隊官兵 委內瑞拉 423例 10例   獅子山 387例 26例   巴勒斯坦領土 375例 2例   查德 372例 42例   剛果 333例 11例   模里西斯 332例 10例   貝南 327例 2例   蒙特內哥羅 324例 9例   *備註:僅列確診案例300例以上之國家,其他更詳細數據請點選此。》》延伸閱讀:圍堵新冠肺炎疫情 哪些國家進入「新鎖國時代」●中國大陸:據中國大陸官方通報,13日新增確診3例本土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萬2929例,死亡4633人。(香港累計確診1050例,包含出院1008例,死亡4例;澳門45例(出院43例)。 中國大陸確診病例 死亡人數 治癒人數 82,929 4,633 78,195 大陸疫情統計 Infogram ●台灣: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4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13日新增228例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8,335例(含67,265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83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1人後送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延伸閱讀:地圖/台灣確診病例分布圖 台灣疫情確診數 死亡數 治癒人數 440 7 383 台灣疫情統計Infogram
-
2020-04-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X光有異狀就通報 治療勿用類固醇
「我們希望將篩檢範圍擴大到所有肺炎,以免有確診病例的漏網之魚!」疫情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31日分析,國內確診案例307與322都經過至少2次就醫才通報,因此經由專家討論後決定,未來只要肺部X光有肺炎症狀都可以通報。另外,如果有類似症狀,也不要輕易用類固醇治療,怕類固醇會加劇肺炎病情。張上淳表示,雖然國內還沒有針對確診族群的職業類別進行分析,不過目前看來是以學生、旅遊團與退休族群居多。另外,他們也發現從歐洲回來的確診病例轉重症的機率會比較高,有媒體問這是否代表歐洲可能有病毒變異的可能?張上淳回應說,還不確定原因,會持續研究。另外他也說,國內至30日為止有306例確診案件,其中有24個出現味覺、嗅覺喪失的狀況,因此專家會議已決定將這些病徵加入治療指引中。而31日的案307跟案322則是因為肺部X光發現肺炎症狀而進行通報,因此它們也修訂治療指引,只要X光有出現任何肺炎症狀就可以通報,希望減少漏網之魚。張上淳還說,目前有確診病例因服用類固醇,使身體降低免疫反應而延遲就醫。因為類固醇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反應(如發燒、流鼻水),因此如果醫生在看診時認為有需要通報,就不要用類固醇治療,如果確診還用類固醇治療,反而會降低身體免疫力,重症風險可能會更高。【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吳弘毅:抗體、病毒能並存人體
新冠肺炎確診案例近期快速增加,面對全新病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分析我國確診患者狀況,發現部分患者即使體內已有抗體,但在呼吸道仍可偵測到病毒。新興媒體科技中心專家、中興大學獸醫病理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吳弘毅表示,許多病毒都具有類似特性,民眾無須因此過度恐慌。吳弘毅解釋,病毒感染人體後,人體免疫系統約在七到十四天內產生抗體,並對抗病毒,如流感;至於新冠病毒為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人體從未接觸過,感染後,體內產生抗體時間將會拉長。因此在對抗過程中,抗體與病毒就有可能同時被偵測到,形成抗體與病毒同時存在的現象。欲完全消滅 需時端視病毒量不過,人體免疫系統如欲完全消滅病毒,需耗時一段時間,如果體內某些組織或臟器的病毒量較低,免疫系統消滅病毒的速度就會較快,反之組織或臟器的病毒量較高,消滅時間就較長。吳弘毅強調,在病毒與免疫系統的戰爭中,會出現多種可能的結果,關鍵在於該病毒的特性、病毒的數目多寡以及當時身體的免疫狀況,所以人體內同時出現抗體與冠狀病毒,並不奇怪。新冠病毒的生命力是否比其他病毒強?吳弘毅表示,病毒實際上並非生物,必須仰賴細胞生存,用生命力來形容並不恰當;病毒在沒有感染細胞之前,因所處環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存活時間,如環境乾燥高溫,恐幾個小時就會消失,若處於潮濕低溫,存活時間有可能會更長。免疫力下降 病毒就出來作怪至於新冠病毒常被形容是「狡猾的病毒」,感染者時陰時陽,吳弘毅解釋,有些病毒趁人體免疫力較強時躲起來,此時病毒量極低。一旦宿主免疫力下降時,就出來作怪,病毒量又再度增加。而正是新冠病毒採檢陰性,再次採檢卻又變成陽性的可能原因之一。以B、C肝病毒為例,當人體被感染後會引起免疫反應,此時病毒以極低的病毒量躲藏在體內,當免疫系統能力下降,病毒就會跑出來複製,病毒量再度增加。吳弘毅認為,根據已知資訊,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的致病型態有其類似之處,但流感已有疫苗可預防,而新冠病毒疫苗或藥物仍在研發中,但民眾對於新冠病毒也無須過度恐慌,只要遵從專業的意見,做好防疫措施即可。
-
2020-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紐約比武漢還危險」 柯文哲怨中央一直放人進來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許多國人擔心染上肺炎,紛紛回台躲疫情,但卻使得台灣「境外移入」確診案例不斷暴增,境外移入個案增加恐怕讓台灣成為防疫漏洞,台北市長柯文哲坦言,現在從數字面來看「紐約比武漢還要危險」,也說這段時間一下子放太多人進來,光是北市居家檢疫人數就達到10900多人,已經接近民政系統居家檢疫檢查的容量範圍邊緣,他也強調每天放回國的人數應該要控制,不能每天一直放進來,否則「我認為是會崩盤」。另外,時代力量29日公布「內閣、國會表現滿意度」民調,其中有問到,民眾認為哪個政黨立委問政表現最能有效監督行政部門?調查結果竟然由民進黨奪冠獲得34.7%,時代力量20.1%、台灣基進17.3%、國民黨只有14.3%、台灣民眾黨則墊底僅達到13.1%。身為黨主席柯文哲則表示「民調當參考,看看就好」,但也嘲諷的說「我們還是會堅持做一個獨立政黨,而且不做大黨側翼,這是我的主張。」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三總新冠快篩試劑拼上市 加速檢驗時間
我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快速攀升,目前的檢驗方式以「RT-PCR」為主,但檢驗時間需4小時,三總院長蔡建松昨日表示,該院將開發新冠肺炎的快篩試劑,以及抗體新藥。而快篩試劑標的敏感度高,15到20分鐘就能初篩體內是否有病毒,後續再搭配RT-PCR使用,將力拚在此次疫情內上市。蔡建松表示,現行快篩試劑大多是針對病毒最外層的蛋白質分子逐一測試,不過,外層的蛋白質分子很容易因為病毒突變而有所變化,以新冠病毒為例,外層的蛋白質分子,有S蛋白、M蛋白、E蛋白等,可能在病毒突變後,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可能顛覆過去的認知。如何確定新冠病毒的變化,以及抗體有多少種類,將成為研發快篩試劑的決勝點。目前已知新冠病毒外層的S蛋白,會與人體內的ACE2蛋白結合,以達到入侵人體的效果,因此設定的快篩標的為S蛋白,與中研院的標的核酸N蛋白不同。預估快篩的速度可以達到15到20分鐘內顯示結果,若再能找出阻斷S蛋白與ACE2蛋白結合的方式,就能研發出新冠肺炎的新藥。蔡建松表示,現階段能夠執行RT-PCR檢驗的醫療院所有限,主要是RT-PCR需搭配高階實驗室,若快篩試劑能夠力拚在近期上市,就能將快篩下放到診所或是其他沒有高階實驗室的醫院,做初步篩檢後,如有異樣,再轉診至大醫院,做RT-PCR檢驗,不但能減少大醫院檢驗的量能,也能舒緩第一線防疫工作的壓力。目前三總實驗室積極執行快篩試劑以及新冠肺炎新藥的臨床檢測與動物試驗,一旦確認效果,希望能夠力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內上市。
-
2020-03-2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免疫力影響病症輕重! 中醫師教3招提升人體正氣抗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於世界各地傳出確診病例,相較於SARS,新冠肺炎具高傳染力但低致死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確診案例中,3%為重症病患、15%發生喘的徵兆,但高達82%為輕症患者;台灣感染科醫師也指出,從輕症轉重症的關鍵,並非病毒量太多,往往是失調的免疫力。免疫力的高低因人而異,當免疫力過強,則易產生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聽聞的是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炎等,常好發於20~40歲青壯年;免疫力低,則代表身體較難對抗外來病原,容易感冒且對傳染性疾病較難防禦,高風險族群為5歲以下嬰幼兒、65歲以上老年人與慢性疾病患者。而對於免疫力調控,中醫師陳麒文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即是人體正氣強度足夠,外邪難以進入人體造成感染,所以個人免疫力的平衡即為重要因素。陳麒文指出,人體在抵抗力不足狀況下,可能受外邪所攻而產生較嚴重的病痛,故免疫力不足將提升病毒侵擾身體的可能性。而一般人習慣以蔘類食材作為溫補的首選,包含有西洋蔘、黨蔘、粉光蔘、高麗蔘等,調理人體重要的免疫細胞。然而,除蔘可調理身體全方位保護力,陳麒文分享,薑味辛性溫,可入肺、胃、脾經,達到溫裡祛寒的效果,常作為暖胃使用,在民間亦有「冬有生薑,不怕風霜」的溫補說法;另外,生薑還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效果,可調理人體的發炎症狀,作為日常調理茶飲。面對疫情持續,陳麒文建議,可透過3種方式,做好平時免疫力的調理:第一、生活作息要規律:規律的生活作息與睡眠,有助於維持健康。按照中醫學「肝之餘氣,洩於明膽,聚而成精。」子時(23:00至1:00)膽經旺,正值負責身體代謝的肝臟修護,故建議於此時入睡,能有效調理身體機能。第二、有氧運動須適度:適度有氧運動可維持良好的心肺耐力,而肺氣足,則可確保人體足夠的氧氣供應,做好最外層的第一道防線。第三、營養攝取重均衡:透過日常飲食均衡,可提供自身足夠的營養、熱量與身體細胞組織生長所需的養分,維持身體機能的運作,進而降低生病的機率,也可選用含有補氣與調節免疫力的中藥材泡茶湯飲用。延伸閱讀: 別被免疫力拖垮!三餐「主食」你吃對了嗎? 平衡免疫力比強化更重要! 從8個平時就能做到的習慣養成